第二章 环境第一章 环境学 —— 总结一,系统二,环境三,环境系统第一节 环境及其系统第二节 生态环境一,生态环境的概念二,自然生态环境的组成三,自然生态环境的特点四,自然生态环境的演化第三节 环境问题一,环境问题的含义和分类二,环境破坏与污染三,环境问题的发展与根源四,环境问题发展特征和治理过程五,环境问题的实质和主要问题第四节 环境学一,环境学的产生二,环境学的特点三,环境学的研究内容及分科四,环境学的基本任务第五节 环境学研究一,环境学研究的基本理论二,环境学的研究方法三,环境学研究趋势第二章 环境第一章 环境学 —— 总结第一节 环境及其系统环境是指与体系有关的周围客观事物的总和 ; 对于环境学来说,中心事物是人类,
环境是以人类为主体,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外部世界 。
1、自然环境 —地球环境、外围空间环境、宇宙环境、地理环境、地质环境、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生物环境、物理化学环境等
2、社会环境是指人类的社会制度等上层建筑条件,包括社会的经济基础、城乡结构及同各种社会制度相适应的政治、经济、法律、宗教、艺术、哲学观念与机构等。
一、环境环境刚刚形成时,只有 原子、分子的化学及物理运动 ;大约 35亿年前出现了 生命现象 ; 30多亿年以前出现了 原核生物 ; 4
亿~ 2亿年前 形成了臭氧层 ;距今 2亿多年前出现了 爬行动物 。
三、环境系统 由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组成的一个巨大系统
1、环境要素,又称环境基质,是环境系统的基本环节; 2、环境系统结构实质上是环境要素的配置关系,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要素,特点圈层性、地带性、节律性、
等级性、稳定变异性; 3、环境功能有服务、制约、维护、输送、净化、调节等多种;
4、环境有促进和制约作用。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事物和过程组成的集合体,并具有特定的功能。
系统特点:集合性、相关性、目的性、环境适应性、共性。
二、系统第二节 生态环境一,生态环境的概念二、自然生态环境的组成三、自然生态环境的特点四、自然生态环境的演化生态环境是生物有机体周围的生存空间的生态条件的总和。生态环境由许多生态因于综合而成。
自然生态环境是地球长期演化形成的,包括非生物因子和生物因子两类组成部分。
非生物因子包括阳光、空气、岩石、矿物、土壤、河流、湖泊、湿地、地下水、
海洋等;生物因子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非生物因子组成岩石圈、大气圈和水圈,而生物因子则组成生物圈。
( 一 ) 整体性; ( 二 ) 区域性; ( 三 ) 开放性
( 四 ) 资源性,价值性地球表层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在不断演化的,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向高级发展;自然生态环境的演化,在地球产生的初期,以地球内能为主,但后来逐步演化到外能,即太阳能为主。自然生态环境的演化有自然原因(地质物造运动 )和人为原因。
第一章 环境学 —— 总结第三节 环境问题一,环境问题的含义和分类二、环境破坏与污染三、环境问题的发展与根源四、环境问题发展特征和治理过程五、环境问题的实质和主要问题环境问题是指社会发展与环境之间的矛盾 —生态系统破坏、环境污染、资源耗竭和生态平衡失调等现实问题;原生环境问题;次生环境问题;社会经济环境问题、区域性环境问题。
环境破坏又称生态破坏。主要指人类的社会活动产生的有关环境效应:生物环境破坏、非生物环境破坏;环境污染是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扩散、
迁移、转化,使环境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发生变化。
⑴ 萌芽阶段(工业革命以前);⑵发展恶化阶段(工业革命至纪 50年代前);
⑶ 第一次高潮( 20世纪 50年代至 80年代以前);⑷第二次高潮( 80年代以后)
全球性,两极性、长期性、复杂性、解决一致性第一代,工业污染防治 (工业革命开始后 ) ; 第二代,城市环境综合治理;第三代,
生态环境综合防治( 70年代开始);第四代,区域环境综合防治 (20世纪 80年代以后 );第五代,全球环境保护 ( 1985)
环境问题的实质是由于盲目发展、不合理开发利用资源而造成的环境质量恶化和资源浪费。
全球环境问题主要有:全球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酸雨或酸性降水、有害有毒废弃物的越境转移和扩散、生物多样性 `锐减、热带雨林减少、沙漠化、发展中国家人口及贫困问题等,以及由上述问题带来的能源、资源、饮水、住房、灾害等一系列问题。
第一章 环境学 —— 总结第四节 环境学一,环境学的产生二、环境学的特点三、环境学的研究 内容及分科四、环境学的基本任务环境学是主要研究环境结构与状态的运动变化规律及其与人类社会活动之间的关系,研究人类社会与环境之间协同演化、持续发展的规律和具体途径的科学 。环境科学产生于 1950-- 1960年代 。
1、综合性; 2、人类所处地位的特殊性; 3、学科形成的独特性;
( 1)环境质量的基础理论与方法 ;( 2)环境质量的控制与防治 ;( 3)环境监测分析技术,环境质量预报技术 ;( 4)
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特别是环境污染所引起的致癌、
致畸和致突变的防治。将环境学按其性质和作用划分为三部分:环境基础科学、环境社会学及环境技术学 。
(一 )探索全球范围内自然环境演化的规律 ; (二 )揭 `示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三 )协调人类的生产、消费活动同生态要求之间的关系; (四 )研究区域环境污染防治的技术方法和管理措施第一章 环境学 —— 总结第五节 环境学研究一,环境学研究基本理论二、环境学的研究方法三、环境学研究趋势
( 一 ) 经济 -社会 -环境大系统理论
( 二 ) 人类生态学的基本原理
( 三 ) 生态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 四 ) 耗散结构理论
⑴ 生态学的方法; ⑵ 系统论方法 ; ⑶ 模型法
( 一 ) 环境科学研究:可持续发展论,环境容载力论,
三种生产论,协调发展论,系统发展论等已经成为环境科技研究的基础理论 。 环境科学基础研究方面;环境管理研究方面有新的进展 。
(二)环境技术研究: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水污染控制技术,固体废物处置技术等方面进展突出。
第一章 环境学 —— 总结环境管理学的内容第二章 环境管理学概论 ——总结第一节 环境管理一,管理定义和管理的作用二,环境管理概念产生与发展三,环境管理思想的发展第二节 环境管理的基本要点一,环境管理内容和基本职能二,环境管理组成要素和措施三,环境管理基本原则和手段第三节 环境管理学一,管理学和环境管理学特征二,环境管理学的含义与发展第四节 环境管理学研究和趋势一,环境管理学研究对象和任务二,环境管理学的基本研究内容三,环境管理学研究趋势第二章 环境管理学概论 ——总结第一节 环境管理一、管理定义和管理作用二、环境管理概念产生与发展 三、环境管理思想的发展定义,人们为了实现一定目的而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对相关联的人、事、物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控制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含义,第一层含义说明了管理采用的措施是计划、组织、控制、激 `励和领导这五项基本活动。这五项活动又被称之为管理的五大基本职能;第二层含义是第一层含义的目的,即利用上述措施来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第三层含义又是第二层含义的目的,使整个组织活动更加富有成效;第四层含义是管理工作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的,有效的管理必须充分考虑组织内外的特定条件 。 作用,科学、技术和管理是促进现代社会文明发展的三大支柱,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也要靠科学的管理来实现 。
环境管理概念是人类在与环境污染斗争的实践中产生的。这是在本世纪 50年代以后的事,70
年代将环境管理任务概括为,统筹规划,全面安排,组织实施,
检查督促 。通过近 30年环境管理的实践,人们对其基本含义有了深层次的理解,确认协调环境与发展目标的方法就是环境管理。
思想发展在于,对环境管理的理解加深,从狭义管理向广义管理转变,由定性管理向定量管理转变;由一般性规定向管理制度转变,形成环境保护法和管理体制。本世纪 60年代末至 70年代初,
引发了“第一次环境管理思想的革命”; 80年代末至 90年代初,引发了第二次环境管理思想的革命。 1992年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召开,标志着崭新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得到世人的共识,在环境管理发展史上树起第二座里程碑。
第二章 环境管理学概论 ——总结第二节 环境管理基本要点一、环境管理内容和基本职能二、环境管理组成要素和措施三、环境管理基本原则和手段内容,资源环境管理、区域环境管理、
专业环境管理、环境计划管理、环境质量管理。
所谓环境管理的职能,就是环境管理的职责与功能。这种职责与功能贯穿于环境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可分为四个基本职能:计划职能、组织职能、协调职能和控制职能。另外,环境管理还具有指导与服务两个辅助职能。
组成要素,1、政府及其作用,2、科学技术,3、市场及其作用,4、
公众参与和环境文化,5、自然资源;措施,①建立行政管理机构;②制定环境保护法律;③制定环境保护政策;④制定环境质量标准和排污控制标准,建立实行环境保护制度;⑤采取最新技术,进行综合治理及加强管理信息系统和统计指标体系建设等。
原则,1、环境具有价值的原则; 2、全局和整体效益最优的原则; 3、
综合决策、综合平衡的原则; 4、持续发展的原则; 5、政府干预和公众参与相结合的原则。手段,1、法律手段; 2、经济手段; 3、行政手段; 4、
技术手段; 5、教育手段。
第二章 环境管理学概论 ——总结第三节 环境管理学一、管理学和环境管理学特征二、环境管理学的含义与发展管理学特征,1,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 2、管理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 3、
管理学是一门不精确的学科; 4、管理学的信息系统观; 5、管理学是一门软科学; 6、管理的二重性。
环境管理学特征,1、战略性; 2、综合性; 3、系统性; 4、可协调性; 5、自适应性和广泛性; 6、实用性。
环境管理学含义 ——研究运用行政、法律、经济、教育和科学技术手段,协调社会经济发展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处理国民经济各部门、
各社会集团和个人有关环境问题的相互关系,使社会经济发展在满足人们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同时,防治环境污染和维护生态平衡。 从 1972
年人类环境会议以来,环境管理学获得了下述几方面的进展,(1)研究定量地建立环境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环境的系统管理; (2)研究环境预测和环境规划; (3)研究运用法律和经济手段强化环境管理,已成为世界各国的趋势; (4)开展环境教育,建立环保责任制。
第二章 环境管理学概论 ——总结第四节 环境管理学研究和趋势一、环境管理学研究对象和任务二、环境管理学的基本研究内容 三、环境管理学研究趋势环境管理研究对象 包括人、物、
资金、信息和时空等 5个方面。
1 研究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地向前发展;
2 研究制定有效的环境保护政策、法规、条例、规划等,并研究具体监督、贯彻、实的措施,以正确处理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研究保护、改善人类环境的途径措施; 3 研究保障人民的身心健康、提高人口素质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这是环境管理学究的出发点和归宿; 4 开展环境科学研究与环境宣传教育,为环保事业的发展培养管理人才,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全民的环境参与意识等。
内容,1、持续发展的战略; 2、环境管理理论研究 ; 3、环境管理方法研究 ; 4、
环境管理体制研究;
5、环境保护政策研究 ; 6、环境保护对策研究。
国外研究趋势,区域化和国际化的趋势;贸易化和政治化的发展趋势;法制和强制化的趋势。国内研究:
国际河流开发与国家安全的环境管理;海洋与海岸带的环境管理;陆源的海洋污染的环境管理;大气污染物越境转移的环境管理;有毒和危险废物的运输、处理和处置的环境管理;环境风险管理;多边环境协议中的贸易不公平问题;刑法与环境管理;环境影响评价的立法; 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一,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观点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三,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第三章 环境管理的理论 ——总结第三节 生态理论一、基本观点二、重要的基本生态规律三,生态经济系统论第二节 协调发展理论一,协调发展系统和基本观点二,协调发展理论的基本原则三,协调发展理论与环境规划第三章 环境管理的理论 ——总结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一、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观点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三,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可持续发展是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三重涵义:第一,公平性 ;第二,
可持续性;第三,和谐性(横向性)。
SD含义,(1)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而可持续发展则是发展的最高境界;
(2)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主体。 基本观点,1、可持续发展的系统观 ; 2、可持续发展的效益观 ; 3、可持续发展的人口观 ; 4、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 ; 5、可持续发展的技术观 ; 6、可持续发展的体制和法制观 ; 7、可持续发展的群众观 ; 8、
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平等观 ; 9、可持续发展的全球观 。
( 一 ) 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要达到具有可持续意义的增长;
( 二 ) 以生态环境为基础,必须同环境承载力相适应; ( 三 ) 坚持以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与社会进步相适应; ( 四 ) 必须切实承认并充分体现出环境的价值;
( 五 ) 必须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使大系统处于动态平衡 。
( 一 ) 建立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保证
SD战略的实施; ( 二 ) 加快建立和完善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的各项制度,( 1) 建立重大决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 ( 2) 建立环境与发展科学咨询制度 ; ( 3) 建立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资金保障制度 ; ( 4) 建立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公众参与制度 ; ( 5) 建立重大决策监督与追究责任制度 ; ( 6) 建立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教育培训制度 。
第二节 协调发展理论一、协调发展系统和基本观点二、协调发展理论的基本原则 三、协调发展理论与环境规划协调发展,实质上是其社会、经济、资源、
环境的协调发展。含义,功能上的协调;
空间上的协调 ; 时间上的协调。
概念,协调发展系统划分为人口、社会、经济、科技、资源、环境六大子系统。在每个子系 统之下又分为若干分系统,最终形成六个层次,58个关系行为。 基本观点,1、环境与经济的辩证关系 — 三种再生产论 ; 2、环境污染的经济本质 ; 3、环境与经济的辨证关系 。
(一)经济开发建设的强度不应超出环境的承载力;建立低消耗、
高效益的“社会 — 经济 — 环境”
系统;(三)依靠技术进步,正确选定技术路线和技术发展方向;
(四)以一定的新增资源,用于恢复和改善环境质量。
从战略层次分析,环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社会发展是环境保护的目的,
经济建设是环境保护的前提。 (1)从现实出发提出逐步实现协调发展的生态环境目标;( 2)在协调发展论的 4项基本原则指导下,提出切实可行的生态环境规划方案。
第五章 生态环境规划的理论 ——总结第三章 环境管理的理论 ——总结第三节 生态理论一、基本观点二、重要的基本生态规律 三、生态经济系统论生态经济系统论 ——有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必须有计划按比例平衡发展的规律;经济开发一定要保持生态平衡的规律;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必须统一的规律;资源的消耗和增生、利用和补给必须相互适应的规律;生产力布局一定要适应自然特点、环境功能和环境自净力的规律。
生态系统理论 —— 基本生态学规律和生态平衡理论以及生态管理目标和对策的研究。
基本生态规律主要有,物物相关律、相生相克律、能流物复律、负载有额律、协调稳定律、时空有宜律及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的规律,
生态系统能量输入和输出乎衡的规律,
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相互作用的规律,
生态平衡规律,生态与经济互为因果的规律,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一致的规律等等。
第五章 生态环境规划的理论 ——总结第三章 环境管理的理论 ——总结环境管理决策的内容第四章 环境管理决策 ——总结第一节 环境管理决策概述一,环境决策的概念和特点二,环境决策的分类和作用第二节 环境决策的内容、
体系和程序一、环境决策的内容二、环境决策的体系三、环绕决策的程序第三节 环境决策技术和方法一,环境决策技术二,环境决策方法第四节 环境管理决策系统一,国内外环境管理体制简介二,环境管理机构与职责三,环境管理决策系统第一节 环境管理决策概述第四章 环境管理决策 ——总结一、环境决策的概念和特点二、环境决策的分类和作用决策职能:计划、组织、控制。 管理已由过去的执行型的生产型管理,向决策型的全过程经营型管理转化。
概念,决策就是确定目标和优选方案。广义的决策是把决策理解为一个全过程,包括掌握信息、提出问题、研究设计备选方案、按照拟定的目标,评选方案、
实施方案及对方案实施的评审、取得反馈信息,修正方案。现代的决策是指规定、
控制客体行为的某种指令,通常系指决策者或领导集团对某项客体行为活动或过程实施控制或规定所作出的一种判断或指令。
环境管理决策,就是决策理论在环境管理领域中的应用,就是人们在预定的开发、
利用和保护环境等项生产实践活动中,根据一定的环境管理目标,运用科学理论和方法,作出实现环境管理目标的若干决策方案或指令,并形成方案的集合与揭示优度,从中选出最优决策方案的过程。 特点,1、环境决策的目标性; 2、环境决策的主观性; 3、环境决策的科学性; 4、环境决策的实践性; 5、环境决策的选择性; 6、环境决策的理智性。
按决策的不同层次 可以分为国家决策、地方决策、企业决策和个人决策; 按决策作用的范围 可以分为战略性决策 (高层次决策 )和战术性决策; 按决策的性质可以 分为常规性决策和非常规性决策; 按照决策的条件和后果划分。
第二节 环境决策的内容、体系和程序一、环境决策的内容二、环境决策的 体系三、环绕决策的程序环境决策内容主要包括 环境政策,环境立法,环境标准和环境规划四个方面以宏观的环境管理为例来说明环境决策所包括的主要内容,(1)确定宏观环境管理的目标; (2)确定宏观环境管理的途径; (3)确定宏观环境管理的方针和政策;
(4)确定宏观环境管理的模式; (5)确定宏观环境管理的结构和功能。
环境决策的逻辑体系:信息、智囊团、决策者;环境决策的组织体系包括既相互分工又相互协调的决策机构和决策研究机构。
1、建立环境目标; 2、收集环境信息; 3、处理环境信息; 4、拟制环境决策方案; 5、环境决策的优度分析; 6、最优环境决策方案的选择; 7、决策科学化的检验。
第四章 环境管理决策 ——总结第三节 环境决策技术和方法一、环境决策技术二、环境决策方法环境决策采用“硬技术”就是环境决策能够数学化、模型化和计算机化。环境管理决策,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现代的科学技术,特别是电子计算机和模拟仿真技术,在环境科学领域的广泛使用,有人称之为,`硬技术”;而专家群体的
`智 `慧和创造力,在环境管理决策中,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人们称之为,~软技术”
或“专家创造力技术”。 决策的软技术指的是,专家创造力技术”,优点是,方法简便易行,适用性较大,容易为决策和管理人员所接受,并且节省时间和费用。
综上所述,环境决策的硬技术和软技术各有优、缺点。
1、系统分析论证法:包括 论述问题和收集整理数据、建立模型以及优化这样三个步骤。 建立环境系统模型时,一般要用到如下两类信息:一是掌握环境系统的有关知识;二是掌握环城系统的输入与输出观测或实验数据。 2、模型的验证,在模型的验证过程中,可以利用独立于结构识别和参数估计时所采用的数据,对已估计好的参数模型做进一步的验证。 3、决策 `树法,当环境决策的对象可以按因果关系,复杂程度和从属关系分成等级时,决策树法进行决策。
决策树法是一种风险性决策,属于随机决策。 4、环境决策 ~矩 `阵法:整个矩阵结构,表示一个决策过程,也就是决策者为了解决环境问题 Yij而采用方案 Xi在结果 V中求得一个最佳结果 Vij作为决策的依据。
第四章 环境管理决策 ——总结第四节 环境管理决策系统一、国内外环境管理体制简介二、环境管理机构与职责 三、环境管理决策系统环境管理决策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的环境管理决策机构所构成的整体,包括国家政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环境管理部门现行的管理体制。
环境管理决策系统是指正确处理环境管理事务中上下左右、条条块块的权力、责任、
相互关系和沟通这种关系的方式。
环境管理机构是环境管理体制的核心和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一个国家环境管理的组织形成、
结构和方式等。它是整个国家管理机构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与国家的政体相适应。国家环境管理的职责只有通过一定的机构行使职权才能得以实现,因而环境管理机构的设立与强化是进行有效环境管理的必要保证。 国家环境管理机构是由多级、各类管理部门形成的复杂体系。 国家环境管理是指由国家行政机关通过法律授权,以国家名义在全国范围内行使的对环境保护活动的规划、指挥、组织、监督、协调等职能,是对全社会环境保护活动的预测和决策。
环境管理决策系统由环境决策体系、行政监督管理系统和环境支持系统组成(见图),
主要任务就是根据国家的方针、
路线、政策和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结合各地区、各部门的经济建设的目标、任务及环境质量状况,就有关环境问题进行决策。环境决策体系主要包括环境政策,环境立法,环境标准和环境规划四个方面第四章 环境管理决策 ——总结环境政策与管理制度的内容第五章 环境政策与管理制度 ——总结第一节 环境政策概述一,政策概念,特征和结构二,环境政策概念和表现形式第四节 我国现行的环境管理制度一,环境管理制度概述二,环境管理八项制度三,八项制度的体系与发展趋势第二节 中国环境政策一、基本国策二、主要环境管理政策第三节 环境管理制度一、环境管理制度定义和特征二、环境管理制度类型和模式第一节 环境政策概述第五章 环境政策与管理制度 ——总结一、政策概念、特征和结构二、环境政策概念和表现形式
“政策是政党和政府用来调动或约束社会力量以达到政策制定者预期目标的一种策略和策划” ;政策的下达形式主要有四类:法律、计划、文件和措施。特征是,系统性、
整体性、动态性、目的性。按照政策的作用与实施范围的不同,分为国家政策、地区政策、产业政策、企业政策,或者宏观政策、中观政策和微观政策等;按照政策的社会形态不同,分为城市政策、农村政策等;按照政策的控制功能不同,分为全局性政策和局部性政策;按照政策的内容领域不同,分为政治政策、经济政策、文化政策、军事政策、民族政策,环境保护政策等。政策是指法 `令、计划、规划、方案、措施和条例。
环境政策是国家或政党为保护和改善环境而对一切影响环境质量的人为活动所规定的行为准则。环境政策有多种类型,有中央一级政策和地方性政策;有保护大气政策、保护水体策、保护土地政策等等;有长期的政策和阶段性政策。我国环境政策以下表现形式,(1)中共中央制定发出的有关环境保护的决议、决定、通知、指示、
报告及批示等; (2)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联合发出的有关环境保护的决议、通知、号召和批文等文件; (3)有关环境保护的各种法规和决定等: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制定的法律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行政措施、决定和命令;国务院各部门发布的命令、指示、规章和标准等; (4)党和国家领导人,国务院环保部门领导人代表党和国家对有关环境保护的批示、批文和工作报告等等。
第二节 中国环境政策第五章 环境政策与管理制度 ——总结一、基本国策二、环境管理政策体系所谓基本国策,从性质上看,虽然也属于政策的范畴,但它是一个国家最高、最重要的政策,其职能大大超出了一般政策的范围。 1、基本国策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 2、基本国策是治理环境污染和防止生态进一步破坏的客观要求; 3、基本国策是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之间协调发展的需要。
环境政策体系由三部分构成:一是环境保护的基本方针;二是环境保护的基本政策;
三是与环境问题相关或为顺利实施环境保护而制定的其他环境政策,如环境社会政策、环境经济政策、环境技术政策、环境监督管理政策。
1956年,提出了工业废物“综合利用”的方针。 1972年提出了“三十二字”基本方针:“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三同步”的方计。 1、“预防为主”的政策; 2、“谁污染谁治理”的政策; 3、强化环境监督管理的政策。
环境技术政策:规定解决环境问题、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的技术原则、途径、方向、手段和要求,具有较强的科学技术性和生产实践性。环境经济政策:指运用经济手段特别是经济杠杆来解决环境问题,开展环境保护工作;征收排污费的政策。环境社会政策:人口政策;国际环境政策国际环境政策;
第三节 环境管理制度第五章 环境政策与管理制度 ——总结一、环境管理制度定义和特征二、环境管理制度类型和模式环境管理制度是指在环境管理工作中,为了处理与协调各方面的职权范围与职责分工而采取的组织方式。目前,世界上存在着两种模式:一种是市场经济国家的环境管理模式。其特点是在强化国家集中管理的基础上,采取立法和经济刺激相结合的方法。另一种是以计划经济为主的国家环境管理体制模式,其特点是突出国家统一计划在环境管理中的作用,形成以国家计划为中心的,包括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的环境管理体制模式,中国属于这种模式。环境管理制度特征,1、强制性; 2、规范性; 3、可操作性。
按照制度的性质划分,环境管理制度可以分为:( 1)政策法规型环境管理制度;
( 2)技术法规型环境管理制度;( 3)经济法规型环境管理制度;( 4)行政法规型环境管理制度。按照制度的功能划分,可以分为,( 1)建设项目管理制度; ( 2)
污染控制管理制度; ( 3)区域行政管理制度。按照制度的层次划分,可分为:( 1)
宏观管理制度; ( 2)微观管理制度。
所谓环境管理模式是指在特定的环境管理组织模式中所确定的环境管理系统的运行模式。到目前为止,关于环境管理的模式共有三种类型:一是区域管理模式,二是行业管理模式,三是区域与行业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第四节 我国现行的环境管理制度第五章 环境政策与管理制度 ——总结一、环境管理制度概述二、环境管理八项制度三、八项制度的体系与发展趋势老三项制度:,①环境影响评价制度;②“三同时”制度;③排污收费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和排污收费,目标责任制和综合整治定量考核 这五项。
1、五项制度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2、五项制度适应了我国的国情; 3、推行五项制度,是强化环境管理的客观要求; 4、推行五项制度,是环保部门自身建设的重大改革; 5、推行五项制度,标志着我国环境管理已跨入实行定量和优化管理的新阶段; 6、推行五项制度,为控制和改善环境质量找到厂新的综合动力。
环境管理八项制度:(一)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二)“三同时”制度;(三)排污收费制度;(四)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五)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 (六)排污许可证制度;(七)污染集中控制制度;(八)污染限期治理制度。
我国已经形成了以新、老八项制度为核心的环境管理制度体系,这个体系 (如图 )
的有效运行,是我们使环境管理上新台阶的条件和保证。
环境法制管理的内容第五章 环境法制管理 ——总结第二节 环境执法及行政强制执行一,环境执法二,国际环境法所确立的基本原则三,国际环境执法制度四,中国环境执法五,行政强制执行第三节 中国环境保护法一,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内容二,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三,环境保护法体系四,中国环境保护的发展历程第一节 环境法一,环境法的概念和特点二、环境法的目的和作用三、
环境法的发展 四、环境法的基本原则第一节 环境法第六章 环境法制管理 ——总结一、环境法的概念和特点二、环境法的目的和作用法律是一种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由国家制定、认可并强制执行的调整社会关系和行为的准则或规范。,环境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执行的关于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环境法,
是指国家为了协调入与环境的关系、防治环境问题而制定的,调整因开发、利用、
保护、改善环境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或法律规定的总称。环境法的特点:
1、广泛性; 2、综合性; 3、较强的科学技术性; 4、世界共同性; 5、社会公益性; 6、某些规范的科学不确定性。
环境法的目的即环境法立法的目的,是指国家在制定或认可环境法时希望达到的目的或实现的结果。包括三项任务:一是合理地利用环境与自然资源,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二是建设一个清洁适宜的环境,保护人群健康:三是协调环境与经济的关系,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用,1、环境法是国家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力手段; 2、环境法是国家维护环境权益的重要工具; 3、环境法是促进环境保护国际交流和合作的有效手段; 4、环境法是维护公民环境权益和寻求环境侵权救济的有利保障。
第一节 环境法 三、环境法的发展四,环境法的基本原则
1、国外环境法发展近况:西方国家的环境管理,主要靠环境立法。国家对环境保护的要求和作法,全部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强制企业执行。近 30余年来,一些国家的环境保护法令日趋完善,数量多达一两百种,规定得很详细。 2、国内环境立法的发展及其体系,50~60年代,中国处在经济恢复时期,工业污染也不十分突出,环境法规有,图家建设征用土地办法,,,水土保持暂行纲要,,,森林保护条例,,,矿产资源保护试行条例,等,是由国务院颁发的行政法规,比较零散。到了 70年代,设立了全国性环境保护机构,颁布了一系列环境法规,如,放射防护规定,,,食品卫生标准,等。从 70年代末到 80年代初,我国环境立法工作才开始进人全面发展阶段,把环境影响评价、污染者的责任、排污收费、基本建设项目“三同时”等都作为强制性法律确定下来。后来我国又颁布了一系列环境保护单行法规和标准,从而在我国形成了一个较完整的环境保护法体系。
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基本原则有四:一是协调发展原则;二是预防原则;三是公众参与原则;四是损害环境者付费原则。在这四条原则中,第一条原则是从战略的高度确定的解决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相互关系的准则,第二条原则强调的是环境保护的重点和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途径,第三条原则解决的是环境保护的力量源泉问题,第四条原则是环境保护责任的负担原则。这四条原则相互联系,相互补充,贯穿于我国环境法的各个方面,为我国环境保护和管理提供了最基本的准则一。
第六章 环境法制管理 ——总结第二节 环境执法及行政强制执行 一、环境执法二、国际环境法所确立的基本原则三、国际环境执法制度所谓执法是指法的适用,或者叫法的贯彻实施。环境执法,也叫环境保护执法,
是指对环境法规的适用,即贯彻实施。但它是一个综合性的执法活动系统,不仅包括了环境司法,还包括了环境行政执法、环境仲裁执法。其中环境行政执法是我国环境执法的主要形式,仲裁执法在我国尚未开展,司法执法也不多。
国际环境法所确立的基本原则:全人类生存环境的总体利益原则;(二)可持续发展原则;(三)人类和大自然和谐发展原则。
国际环境执法制度:(一)环境规划制度; (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 (三)
排污许可证制度;(四)经济调节制度;(五)污染案件的损害赔偿制度;
第六章 环境法制管理 ——总结第二节 环境执法及行政强制执行 四、中国环境执法五、行政强制执行环境执法程序的定义,环境执法程序指保证环境法规贯彻实施的法定手续和工作步骤。我国大都环境纠纷案件的处理,现在还没有专门的环境诉讼程序法规。环境执法程序的种类:根据我国环境法规以及,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复议条例的规定,,结合我国环境执法的实践,我国环境执法的程序有行政程序、仲裁程序和司法程序三种。 环境行政执法的概念和原则,环境行政执法是指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照法律规定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对环境行政管理相对人单方面作出具体环境行政行为的环境执法活动。 原则,①
合法、及时、准确、公正的原则;②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③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原则。 环境行政执法的种类,( 1)环境行政检查;( 2)环境行政处理;( 3)环境行政处罚。环境司法执法,环境司法执法是指环境法主体因环境纠纷或环境犯罪,认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根据环境法和有关的法律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人民法院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的活动。 环境司法执法的种类:
分为 环境行政诉讼,环境民事诉讼和环境刑事诉讼三类。
(一)加强惩治环境犯罪的立法是搞好环境执法的基础和前提;(二)加强环境执法;(三)环境行政强制执行第六章 环境法制管理 ——总结第三节 中国环境保护法 一、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内容二、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
(一)环境保护法的依据和任务,1、立法依据:我国,环境保护法,是依据
,宪法,制定的; 2、环境保护法的任务:我国环境保护法的任务,一般规定在
,宪法,有关保护环境的规范和,环境保护法,中,将我国环境保护法的任务归纳为以下两项:①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②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
(二)环境保护法的目的和适用范围,1、环境保护法的目的,一是直接目的,
即:“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这是环境保护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 二是最终目的,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2、环境保护法的适用范围:环境保护法的适用范围,即效力范围,这是一个立体空间的概念。对于任何法律适用范围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空间效力;二是时间效力;三是对人的效力; (三)环境保护法的基本规定和法律责任。
( 一 )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相协调原则; ( 二 )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 ( 三 ) 全面规划,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原则; ( 四 ) 环境责任原则; ( 五 ) 国家干预原则; ( 六 ) 新的经济快速增长与环境法的更新原则; ( 七 ) 依靠群众的原则;
第六章 环境法制管理 ——总结第三节 中国环境保护法 三、环境保护法体系四、中国环境保护的发展历程
( 一 ) 宪法中有关环境保护的规范; ( 二 ) 环境保护基本法,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三 ) 环境保护单行法律; ( 四 ) 环境保护行政法规;
( 五 ) 环境保护纠纷解决程序法律,法规和规章; ( 六 ) 地方性环境法规;
( 七 ) 环境保护标准; ( 八 ) 其他部门法中的环境保护规范; ( 九 ) 我国参加的国际法有关环境保护的规范 。
回顾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历程,以 1973年,1983年和 1989年我国相继召开的三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为标志,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 ——起步阶段 (1973—1983)
第二阶段 ——开拓阶段 (1984—1989)
第三阶段 ——发展阶段 (1989年至今 )
第六章 环境法制管理 ——总结第一节 环境规划的一般理论一,环境规划概念与类型二,环境规划作用与其他规划关系三,环境规划的特点与基本原则第七章 环境规划管理 ——总结第三节 环境规划编制程序与方案选定一、环境规划的编制基本程序二,环境规划方案的选定第二节 环境规划的主要内容一,环境调查与评价二,环境规划指标体系三,环境预测四,环境功能区划五,环境规划目标的确定六,环境规划的方案,报批,实施第四节 我国环境规划发展历程一、起始阶段二,开拓发展阶段三,转变发展战略,提高创新阶段第七章 环境规划管理 —— 总结第一节 环境规划的一般理论一、环境规划概念与类型二、环境规划作用与其他规划关系三、环境规划的特点与基本原则环境规划是人类为使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而对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安排。
从范围和层次来划分,环境规划可分为国家环境规划、区域环境规划、部门环境规划; 按其 时空界域和作用,又包括环境战略规划、国土环境整治 规划、中长期环境规划等等;从性质上划分,环境规划主要包括生态规划、污染综合防治规划和自然保护规划。
作用,( 1)环境规划是实施环境保护战略的重要手段;( 2)环境规划是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 3)环境规划是各级政府和环保部门,开展环境保护工作,实施有效管理的基本依据;( 4)环境规划是改善环境质量、防止生态破坏的重要措施。 关系,一是人口与经济部分;二是生产力布局和产业结构制约;三是发展所带来的污染;四是经济发展所提供的环境治理资金。
特点,1、综合性; 2、整体性和地域性; 3、目的性和目标性; 4、涉及面广 ; 5、
长期性; 6、政策性; 7、科学性; 8、可操作性。 原则,正确处理建设与保护的辩证关系原则 ;以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思想为指导的原则;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的原则;实事求是,恰当地确定目标要求的原则;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原则。
第二节 环境规划的主要内容一,环境调查与评价二、环境规划指标体系三、环境预测
1、环境调查及其分析,自然环境特征调查、生态调查、社会环境调查、污染源调查、环境质量调查、环保措施效果调查、环境管理现状调查、建立数据库。
2、环境信息采集,先前的环境规划、计划及其基础资料、图件;统计部门历年的统计资料;有关部门的规划和背景资料;环境科研部门收藏的文献资料;环境监测部门的有关资料和历年的环境质量报告书;实地考察、测试所得的资料。
3、环境评价,自然环境评价;经济、社会现状评价;污染评价;环境质量评价。
指标体系,1、指令性规划指标; 2、指导性规划指标; 3、相关性规划指标。
指标类型,1、环境质量指标; 2、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 3、环境规划措施与管理指标; 4、相关指标。
环境预测是根据过去和现在所掌握环境方面的信息资料推断未来,预估环境质量变化和发展趋势。
预测内容,社会和经济发展预测;污染物产生量、环境容量和资源的预测 ;环境污染预测 ;生态环境预测 ;环境资源破坏和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预测;环境治理和 投资的预测 ;预测结果分析等。
第七章 环境规划管理 —— 总结第二节 环境规划的主要内容四、环境功能区划五、环境规划目标确定六、环境规划的方案、报批、实施环境区划是从整体空间观点出发,根据自然环境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把规划区分为不同功能的环境单元;功能区是指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特定作用的地域或环境单元。
区划依据,( 1)功能与规划相匹配;( 2)根据自然条件划分功能区; ( 3)根据环境的开发利用潜力划分功能区; ( 4)根据社会经济的现状、特点和未来发展趋势划分功能区;( 5)根据行政辖区划分功能区; ( 6)根据环境保护的重点和特点划分功能区。 功能区类型,1、城市环境规划的功能区(工业区、生活区、工业区、绿化隔离带、开发区);区域(省区)环境规划的功能 (农业区、保护区、资源开发区、旅游区)
经过对环境规划区评价、预测后就可转入确定环境目标阶段。分为总目标、单项目标、环境指标 3个层次按照规划内容来分,规划目标有质量目标、总量控制目标两类。质量目标是基本目标,总量控制目标是为达到质量目标而规定的便于实施和管理的目标。环境质量目标的确定,根据规划区功能要求,选择有关环境质量标准;污染控制目标的确定,
推行两种控制标准:一是污染物排放浓度控制标准,二是污染物排放总量标准。
1、规划方案的设计; 2、方案的申报与审批; 3、方案的具体实施第七章 环境规划管理 —— 总结第三节 环境规划编制程序与方案选定一、环境规划的编制基本程序二、环境规划方案的选定
(一)编制环境规划工作计划和规划大纲; (二)环境现状调研; (三)
环境综合预测; (四)确定环境规划目标; (五)设计环境规划方案;
(六)申报环境规划方案;(七)实施环境规划方案。
目前,较为常用的环境规划方案选定方法有采用费用 — 效益分析法、线性规划法、非线性规划法、整数规划法、动态规划法、投入产出规划法等等。
一是 方案费用 —效益分析 (CBA),1、费用 — 效益分析; 2、费用估计方法 ;
3、效益估算方法 ; 4、费用 — 有效性分析。二是 方案的线性规划分析,1、
线性规划分析的形式; 2、环境污染综合防治线性规划系列模型。三是 方案的动态规划分析,1、动态规划分析的原理和方程; 2、动态规划计算方法。
第七章 环境规划管理 —— 总结第四节 我国环境规划发展历程一、起始阶段二、开拓发展阶段三、转变发展战略,提高创新阶段
( 1973~ 1982年)
( 1983~ 1992年)
( 1993~至今)
第六章 环境规划管理 —— 总结环境质量管理与总量控制的 内容第八章 环境质量管理与总量控制 ——总结第一节 环境质量一,环境质量概念和基本特征二,环境质量变异规律和价值三,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第三节 环境标准和质量指标体系一,环境标准概述二,中国环境标准体系三,环境质量指标体系第五节 污染物的总量控制一,基本概念二,环境质量与污染物总量控制三,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法第二节 环境质量管理一,环境质量管理概念和类型二,环境质量管理的内容三,环境质量管理程序第四节 环境质量管理方法一,环境要素质量管理二,综合环境质量管理第一节 环境质量第八章 环境质量管理与总量控制 ——总结一、环境质量概念和基本特征二、环境质量变异规律和价值三、影响环境质量因素自然环境质量:包括物理、化学以及生物环境质量三个部分。物理环境质量是指周围物理环境条件的好坏而言,如自然界气候、水文、地质、地貌等条件的变化;
化学环境质量是指周围化学环境条件的好坏;生物环境质量是自然环境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周围生物群落构成的特点而言,不同地区生物群落的结构、
组成特点不同,它们的生物环境质量也有差别。社会环境质量包括经济环境质量、
科技文化环境质量、服务环境质量、医疗卫生环境质量以及娱乐环境质量等;综合环境质量是区域或城市自然环境质量和社会环境质量的总体表现。基本特征:
可度量性、反馈性、可变性、地带性和区域性。
变异规律:人类行为导致环境质量变异、自然力导致环境质量的变异;环境质量的价值:所谓价值,就是客体与主体需要之间特定关系的主体性描述;环境质量价值有多维性、动态性等特点。
(一)自然因素:化学元素的分布、自然条件对环境质量的影响;(二)人为因素:人口增长对环境质量的影响、人类活动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第二节 环境质量管理第八章 环境质量管理与总量控制 ——总结一、环境质量管理概念和类型二,环境质量管理的内容三,环境质量管理程序环境质量管理是指为了保证人类生存与发展,而对自然环境质量和社会环境质量进行的各项管理工作。按环境性质可分为:化学环境质量管理、物理环境质量管理、生物环境质量管理以及人类社会环境质量管理;按环境要素可分为:
单要素环境质量管理和综合环境质量管理;按环境管理的范围又可分为:部门环境质量管理和区域环境质量管理。
环境质量管理内容广泛,包括制定环境质量标准,确定环境质量的指标体系,
对环境质量进行监控、测试、评价以及编写环境质量报告书等。
环境质量管理涉及范围很广,必须依据环境管理的一般方法和程序,针对所要解决的实际环境问题,进行方案的分析、对比,确定具体环境质量管理的程序(见图)。
第三节 环境标准和质量指标体系第八章 环境质量管理与总量控制 ——总结一,环境标准概述二,中国环境标准体系 三,环境质量指标体系环境标准是有关污染防治、生态保护和管理技术规范标准的总称;专家学者把环境标准定义为:为保护人群健康、社会财产和促进生态良性循环,对环境中有害成分水平及其排放源规定的限量阈值和技术规范。总之,环境标准是进行环境保护工作的技术规则,又是进行环境监督、环境监测、评价环境质量、实施环境管理的重要依据。 作用,1、环境标准是制订环境保护规划、计划的依据; 2、环境标准是国家环境法律、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 3、环境标准是环保部门行使监督管理职能的依据; 4、环境标准具有投资导向作用。按照执行范围不同,环境标准可分为国家环境标准、行业环境标准和地方环境标准三种;按照标准的功能不同,
环境标准可分为环境质量标准、污染控制标准和管理标准三种。 按照标准执行强度不同,环境标准可分为强制性环境标准和推荐性环境标准两种。
我国根据环境标淮的适用范围、性质、内容和作用,实行三级五类标准体系。三级是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五类是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方法标准、样品标准和基础标准。这些标准构成了以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为轴线的中国环境标准体系,如图所示。
(一)生态指标体系:形态结构指标、
能量结构指标、区域物质结构指标、
生态功能指标。(二)环境质量指标体系:大气质量指标、水质指标、生物质量指标、土壤质量指标、污染物治理指标。
第四节 环境质量管理方法第八章 环境质量管理与总量控制 ——总结一,环境要素质量管理二,综合环境质量管理
(一)大气环境质量管理包括:制定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与管理、大气污染源管理、大气污染预测预报等。(二)水环境质量管理包括:
制定水环境质量标准、水环境质量评价与管理、水资源保护与管理等。(三)
土壤环境质量管理包括:制定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土壤污染预测、土壤污染控制。
从环境整体出发,为保持和改善综合环境质量,而进行的各种管理工作,我们称之为综合环境质量管理。农村环境、城市环境、区域环境乃至全球环境等都是综合环境学研究的对象。(一)用什么尺度来衡量综合环境质量 ——
建议综合指数的质量分级用生态适宜度来表示,分为很适宜、适宜、基本适宜、不适宜、很不适宜等 5级。(二)确定环境质量目标;(三)综合环境质量监控和监督管理。
第五节 污染物的总量控制第八章 环境质量管理与总量控制 ——总结一,基本概念二、环境质量与污染物总量控制 三,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法
(一) 总量控制由来:最早是由美国国家环保局提出的。 1979年 12月,美国 EPA开始执行一项新的政策 ——泡泡政策。 70年代初,我国开始对污染物排放实行浓度控制。(二)污染物总量控制的涵义:控制环境污染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污染物排放浓度控制;二是污染物总量控制。前者是运用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强制性的),限制污染源排放浓度来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量;后者范围是限定的时间和空间环境;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对象是环境单元及其在环境单元中排放污染物的一切工业、农业、交通、生活和污染集中处理设施等排污单位和个人。
环境质量控制是环境质量管理的工作过程,
是运用各种手段对规定的环境单元(区域、
流域、海域、城市等)进行全过程监控,
保证自然环境质量能适应人类生存发展,
保障环境安全及人体健康的需要。环境质量控制系统:( 1)在环境单元内进行环境功能区划;( 2)环境质量标准;( 3)
环境质量指标体系;( 4)环境质量监控系统;( 5)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支持系统 。
(一)确定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建立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体系的依据、总量控制程序、
物总量宏观控制目标的确定、达性论证。
(二)区域环境最优控制原理:系统分析法、
物控制各子系统的功能、分摊率的计算。
(三)水污染总量控制方法:水环境系统分析的内容和方法、水环境系统。(四)大气污染总量控制方法:确定二氧化硫、总量控制的污染源、确定环境目标值、计算削减率、
总量控制方案及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