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家畜的起源、驯化与品种
( Origin,Domestication and
Breed of Domestic Animals)
第一节 家畜的起源一、家畜的概念家畜 (Domestic Animals),指在人类的控制下,能够顺利的进行繁殖且其有利于人类的性状可得以充分发挥并能遗传下去的动物 。
广义概念,已经驯化的动物 。
狭义概念,仅指哺乳纲的驯化动物,属于鸟纲的驯化动物则另称为家禽 ( Domestic
Poultry)
农畜 (Farm animals; Farm livestock),与农业生产有直接关系的驯化动物,如猪、牛、鸡、鸭 等。
二、各种家畜的物种分类哺乳纲 (Mammalis) 真兽亚纲 (Eutheria)
食肉目 (Carmivara) 裂角亚目 (Fissipedia)
猫 (Felis domestica):
亚洲象 (E.maximus)和非洲象 (E.africanus):
哺乳纲 真兽亚纲 长鼻目 (Proboscidea)
象亚目 (Elephantaidea) 象科 (Elephan-
tidae) 象属 (Elephas);
猫科 (Filidae) 猫属 (Felis);
牦牛 (B.grunuiens)和瘤牛 (B.indicus)均属牛属 (Bos);
单峰驼 (C.dromesdarius),驼羊 (C.lamaglama)
及羊驼 (C.lamapocos)均属驼属 (Camalus);
马鹿 (C.elaphus)和梅花鹿 (C.nippon):
偶蹄目 (Artiodactyla) 反刍亚目 (Ruminantia)
鹿科 (Cervidae) 真鹿亚科 (Cervinae)
鹿属 (Cervus)
鹌鹑 (C.coturnix):
雉科 (Phasianidan) 鹑属 (Coturnix);
大白鼠 (R.domesticusalbus)和小白鼠 (M.muscusalbula):
分属啮齿目 (Rodentia) 鼠形亚目 (Myomorpha)
鼠科 (Muridae)的鼠属 (Rattus)和小鼠属 (Mus)
三、家畜的野祖 (wild ancestors)
家畜是经过人类的驯化,由野生动物演变而来的。
家牛的野祖,
原牛 欧洲原牛 欧系黄牛亚洲原牛 亚洲黄牛瘤 牛爪哇牛印度野牛大额牛马的野祖,
太盘马 已经绝迹;
蒙古野马 (Equus precwalslcii) 可能是我国马的祖先。
猪的野祖,
野猪欧洲野猪 形成欧亚许多地方的猪种印度野猪 形成东南亚及鳊等地的猪种 (Sus scrofa)
长耳猪短耳猪绵羊的野祖,
摩弗伦羊
原 羊 — 可能是我国绵羊的祖先山羊的野祖,
角骨羊 — 形成大部分山羊;
自骨羊 — 形成小部分山羊;
塔尔羊 — 形成很少现有山羊品种;
家鸡的野祖,
家鸭的野祖,
野鸭 (Mallard duck),Anas bosches
灰家鹅的野祖,
野灰鹅 (wild grey goose)
原鸡 (Jungle fowls)
Gallus bankiva
G.lafayetta
G.varius
G.sonnerati
一、驯化途径据推断,人类把野生动物驯化成为家畜,
大体上经过了 驯养 和 驯化 两个阶段:
第二节 动物的驯化驯养 (tameness)阶段,是指人类饲养野生动物,并使其逐渐驯服 。
驯养动物 (tamed animals),驯养过程中已经驯服但还没有成为家畜的动物。
成为家畜必须满足两个 条件,
能够人工繁殖;
人工选择下,人类所需要的选择性状能得以充分表现,并逐渐遗传下去。
驯化 (Demestication)阶段,是指人类长期饲养驯养动物,并从中选出最符合人类要求而又能在人工条件下繁殖的个体作为种用,经过多代选育成为家畜的过程。
二、驯化的基本情况动物的驯化历史是与人类文化的发展历史密切联系的。
由于人类文化发展的差异,动物驯化的时间和地点也不尽相同。亚洲文化发源最早,驯化动物也最多;美洲和澳洲文化发展较晚,驯化动物最少,但保存的野生动物最多。
动物 驯养开始年代
(公元前 )
驯养地区 与人类的关系 驯养开始过程人类生活方式狗绵羊山羊牛猪马鸡水牛
10000
7000
7000
6000
6000
3000
3000
2500
欧亚大陆西南亚西南亚南亚西南亚东南亚东南亚东南亚用人类残食与人类共生与人类共生用人类残食用人类残食猎用肉用肉用肉用肉用肉用肉用肉用肉用狩猎游牧游牧农耕农耕农耕农耕农耕表 1.1 野生动物家养化简况三、动物在驯化过程中的变异动物在驯化过程中的,由适应自然向依赖人类和适应人类需求的方向发展。为此,在适应性状、繁殖机能、形态结构、器官机能等方面都发生了重要的变化(见表 3)。
注意:家畜不能够再演变为野生动物。
已驯化的动物再回归自然条件下生存再繁殖,我们称之为 野化动物 (feral animals),
不是野生动物。
野生动物 家 畜 例 子体重与体尺 大小变化不大小大变化不大小型马重型马骆驼、驯鹿骨 骼 粗状、坚实性好关节面、肌肉附着面显著差不显著奶牛肉用家畜被 毛 多为保护色多为粗毛变化较大变化不大肉用家畜所有家畜结缔组织 肉用品种发达 猪、肉牛等肌 肉 变异较大 牛内脏器官 发达不发达不发达发达猪奶牛生殖机能 季节性 多为常年繁殖 鸡、猪表 1.2 动物在驯化过程中的变异第三节 家畜品种及其发展一、品种概念
(一)种与品种种 (species),生物分类系统的基本单位 。 指具有一定形态,生理特征和自然分布区的生物类群 。
品种 (breed),畜牧学的分类单位,是人类选择的产物 。 是指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主要性状的遗传性比较一致的一种栽培植物或家养动物群体,
能适应一定的自然环境以及栽培或饲养条件,在产量和品质上比较符合人类的要求 。
来源相同
基本相同的血统来源
性状及适应性相似
遗传性稳定
完整的品种结构
足够的数量
分布地方广
经政府或品种协会审定认证
(二)品种应具备的条件二、品种的形成与演变一个品种不是固定不变的,会随着人工选择方向的变化而发生不同的变化。导致品种发生这些变化的因素主要有:
社会经济条件
自然生态条件原始品种地方品种土 品 种培育品种选择三、品种的分类
按培育程度分:
原始品种 (primitive breeds)
特点:晚熟,个体相对较小,体格协调,生产力低但全面,体质粗壮。适应性强,个体间变异小。
培育品种 (育成品种,improved breeds)
经人们有明确目标选择而培育出来的品种。
特点:生产力高而专门化,早熟但不粗壮,饲养管理条件高,分布广泛,性状范围变异大,品种结构复杂,育种价值高。
按生产力类型分,
专用品种 (special-purpose breeds)
或专门化品种 (specialised breeds)
兼用品种 (dual-purpose breeds)
如,鸡可分为蛋用、肉用、兼用、药用和观赏品种。
山羊可分为绒用、肉用、乳用、毛皮用及兼用等。
牛可分为乳用、肉用、乳肉兼用、役用等。
按体型,大型、中型、小型按角的有无,有角和无角按尾的大小或长短,绵羊有大尾、小尾及脂尾根据毛色或羽色,很多种根据鸡的蛋壳颜色,褐壳(红壳)和白壳骆驼的峰数,单峰和双峰
其它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