笫十三章 两栖纲
两栖动物是首次登陆的脊椎动物,但不是正真的陆生脊椎动物。
两栖动物是脊椎动物发展史上由水生向陆生过渡的典型。
两栖动物在动物进化史上的地位:
水陆环境的差异,
水生环境 陆地环境 解决方法水体含氧量低 (0.3-0.9%) 空气含氧量高 (21%) 肺呼吸水体密度高 (1g/l) 空气密度低 (1mg/l)五趾型附肢水温较恒定 气温差异大 恒温水体环境相对简单 陆地环境更复杂 神经、感觉器官不存在水分蒸发的问题 水分蒸发 减少水分蒸发繁殖以水为媒介 没有媒介物 体内受精,羊膜卵一,两栖纲的主要特征:
1,发育中有变态现象:
幼体:水生 成体:陆生
▲ 以鳃呼吸 以肺呼吸
▲ 具侧线器官 侧线器官退化
▲ 无五趾型附肢 有五趾型附肢
▲ 一心房、一心室 二心房、一心室单循环 不完全的双循环一,两栖纲的主要特征:
2.体表裸露,有粘液腺,皮肤有辅助呼吸功能
3.具 1节颈椎、头骨与脊椎连接处有二个枕髁。
脊椎分成四部分:颈椎、躯椎、荐椎、尾椎一,两栖纲的主要特征:
椎体为前凹或后凹型。
增大椎体间接触面,连接更加牢固,提高支持体重的效能枕髁,为头颅与颈椎相接的关节面一,两栖纲的主要特征:
一,两栖纲的主要特征:
4.排泄器官幼体为前肾,成体为中肾。
5.大脑分化个两半球,具原脑皮(为大脑皮层的雏形),有 10 对脑神经。
6.开始出现中耳,能将声音传入内耳发生听觉
7.卵生,体外受精,不具钙质的卵壳。
二,代表动物黑斑蛙--皮肤
1.皮肤:分三层:
角质层生长层真皮层:有 2层疏松层致密层二,代表动物 黑斑蛙 --皮肤角质层:
为皮肤的最外层们由已干燥死亡的角质细胞组成。
生长层:
由多层上皮细胞组成,部分细胞特化为大型的多细胞腺体。
真皮层:
位于表皮下面,分二层疏松层,为真皮外层,结构疏松,有毛细分布。表皮腺体即下沉陷于其中。
致密层,为真皮内层,结构紧密,有神经、
血管和平滑肌分布。
二,代表动物 黑斑蛙 --皮肤特点:
▲ 两栖类皮肤除了一般脊椎动物皮肤所有的保护外,还具有 辅助呼吸功能 。
▲ 两栖类皮肤裸露,没有覆盖物,不能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二,代表动物 黑斑蛙 --骨骼
2.骨骼
▲ 脊柱由 10块脊椎骨组成,分为四部分:
颈椎( 1节)、躯椎( 7节)、荐椎( 1节)、
尾杆骨 (由若干节尾椎骨愈合而成)。
二,代表动物 黑斑蛙 --骨骼
▲ 有胸骨,无肋骨,不与脊椎相连,不形成胸廓。
▲ 胫骨和腓骨,尺骨和桡骨不分离以上特征中:
有 颈椎 和 荐椎 是 陆生脊椎动物的特征二,代表动物 黑斑蛙 --消化
3.消化系统:
▲ 口腔与咽部联合成宽阔的口咽腔
▲ 有肌肉质的舌
▲ 具有唾液腺具 唾液腺 和 肌肉质的舌 也是陆生脊椎动物的特点。
二,代表动物 黑斑蛙 --呼吸
3.呼吸系统
▲ 有一对薄壁的囊状肺
▲ 不具气管、支气管,口腔通过喉头室与肺相连二,代表动物 黑斑蛙 --呼吸
▲ 进行特殊的咽式呼吸
▲ 皮肤和口腔粘膜具有辅助呼吸作用
(录像)
二,代表动物 黑斑蛙 --循环
5.循环系统:
心脏由 静脉窦、二心房、一心室和动脉圆锥 组成二,代表动物 黑斑蛙 --循环特点,不完全的双循环
▲ 虽然既有体循环,又有循环,但由于心室不分隔,在心室中多氧血和缺氧血有混合现象,属于不完全的双循环。
▲ 由于皮肤有辅助呼吸功能,在回静脉窦的静脉血中含有来自肺皮静脉的多氧血 。
二,代表动物 黑斑蛙 --排泄
6.排泄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泄殖腔组成
▲ 幼体蝌蚪以 前肾 为排泄器官
▲ 成体蛙以 中肾 为排泄器官
▲ 排泄物主要是 尿素
▲ 排泄系统担负调节体内水分的功能。
蛙的肾小球对水有很强的过滤效能,但对水分重吸收功能不强,此功能由大型膀胱来担当。
二,代表动物 黑斑蛙 --生殖
7.生殖与发育
▲ 雌雄异体,体外受精
▲ 雄性生殖系统:
精巢一对,以输精小管与肾脏相连。精细胞由输精小管经肾脏到达输精尿管。雄蛙无抱握器。
▲ 雌性生殖系统:
卵巢一对,不直接与输卵管相接。卵成熟后,卵细胞突破卵巢外壁落入体腔,受输卵管喇叭口纤摆动和 体 液的吸引进入输卵管。输卵管后端膨大成子宫,开口于泄殖腔。
二,代表动物 黑斑蛙 --生殖
7.生殖与发育
(录像)
二,代表动物 黑斑蛙 --发育
▲ 成熟卵在经过输卵管时,被管壁腺细胞分泌的胶状物质所包裹,形成 胶质的卵膜 。这些卵在子宫内积聚到一定数量,当雄蛙和雌蛙 抱对 时才泄殖腔经孔排出体外。此时雄蛙也同时排精,卵和精子在水中受精 。受精卵在吸水后卵膜膨胀,彼此相连形成 卵块 漂浮水面。
▲ 蛙卵为少黄卵,卵黄分布不均匀,集中在卵的下半部植物极
,上半部有丰富的细胞质,为动物极。动物极表面的细胞质内有黑色素,呈现出黑褐色。
▲ 受精卵进行 不均等卵裂,完成胚胎发育后胚钻出卵膜变成小蝌蚪。
▲ 刚孵化的蝌蚪 无四肢,具口吸盘,不取食,也看不见东西 。
▲ 随后渐渐长出 两对外鳃,眼角膜透明能有视力,口板膜破裂开始取食,成为 植食性 。
二,代表动物 黑斑蛙 --发育
▲ 鳃由 2对变成 3对,尾巴伸长,出现尾鳍 。
▲ 鳃裂内表面的粘膜经褶叠后 形成内鳃,外鳃开始退化 。
▲ 当蝌蚪长到 15mm时,前、后肢芽突起,后肢先穿出皮肤,
前肢被鳃盖遮住,在相当长时间内只见后肢,不见前肢。
▲ 当蝌蚪长到 36mm时,前肢从皮下穿出,开始蜕皮。植食性蝌蚪变为 动物性蝌蚪,肠子开始缩短,尾巴也逐渐缩短。
▲ 蝌蚪的尾巴缩短乃至消失是一种 组织自溶 现象,营养物质被用来作为建造其它器官的营养。
▲ 体内的肺越来越发达,鳃则越来越退化,最终肺完全取代鳃,蝌蚪变成蛙离水登陆。
二,代表动物 黑斑蛙 --小结从黑斑蛙的形态结构和繁殖发育可以看到两栖类虽然已成功登陆,但还 不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 肺的结构和功能还原始,不能完全担负起呼吸功能,需要皮肤帮助呼吸。
▲ 皮肤裸露,没有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结构,
必须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
▲ 卵在水中受精,受精卵在水中完成胚胎发育
,幼体蝌蚪要在水中生活,整个繁殖过程都离不开水。
综上所述,两栖类是脊椎动物从水生向陆生过渡的中间类型 。
三,分类
1,无尾目成体无尾,具尾杆骨,有胸骨无肋骨黑斑蛙三,分类
2,有尾目具长尾,有分离的尾椎骨,有胸骨和肋骨三,分类
2,有尾目大 鲵
(录像)
三,分类
3.无足目四肢退化,尾极短,有肋骨,无胸骨鱼 螈三,分类四肢 尾巴 胸骨 肋骨 代表动物无足目 退化 极短 无 有 鱼螈无尾目 有 无 有 无 青蛙有尾目 有 长 有 有 大鲵,蝾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