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第一章 心理学与心理现象
第二章 认识过程
第三章 思 维
第四章 情感过程及意志过程
第五章 医学心理学绪论
第六章 临床心理评估
第七章 心理社会因素与疾病
第八章 临床心身相关问题与病人心理
第九章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绪论
第十章 心理治疗各论第一章心理学与心理现象第一节 科学心理学体系
—— 一门又古老又年青的科学。
心理学发展简史
原始社会(泛灵论) —— 西方哲学(亚里士多德、希波克拉底) —— 中世纪 —— 文艺复兴(笛卡尔、拉美特利)
我国古代哲学(孔子、战国荀况、南朝范缜 )
十九世纪中叶,德国医学博士心理学家冯特把实验法引进了心理学,并于 1879在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从此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体系。
心理学( Psychology),研究心理现象及行为规律的科学。
德国的艾宾浩斯说:“心理学有一个漫长的过去,
却只有一个短期的历史。”
心理学 ( psychology) 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
“有人就有人的心理”,也就有了人对心理的探索,可以说心理的历史和人类的历史一样久远。但作为科学的心理学,有别于那种根据自己的经验来理解的经验心理学,是建立在科学实验基础上的,所以把1879年 冯特
(Wilhelm.Wundt,1832-1920)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的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作为科学心理学的开端,同时也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 学科。正如人们所说
“心理学有很长的过去,但只有很短的历史”。
左图是冯特( Wilhelm.Wundt,1832-1920) 像,德国心理学家,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的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主张对人的意识经验进行分析,认为复杂的心理现象可分解为各个单元,所以他所创立的学派被称为构造主义学派。
第二节 心理现象及其实质
心理现象心理过程个性心理认识过程 (感觉 知觉 记忆 思维 想象情感过程 (情绪 情感)
意志过程 (目的性 果断性 坚持性 有制性)
个性倾向性 (需要个性心理特征 (能力动机 兴趣 信念 世界观)
气质 性格)
注意)
动物 鼠 猫 猴 狗 狮 猩猩 人 象 鲸脑重
(克)
0.4 30 100 120 220 400 1400 5000 7000
体重 0.2 3.5 5 46 120 50 70 2500 7000
0
脑重指数
0.06 0.43 0.52 1
种别 新皮质 旧皮质 古皮质 间脑皮质刺猬 32.4 29.8 20.2 17.6
兔 56.0 14.0 23.8 6.2
低等猿猴 85.3 2.8 8.7 3.2
黑猩猩 93.8 1.3 3.3 2.1
人 94.9 0.6 2.2 2.3
心理的实质
一,唯心主义的观点 二,认为心脏是心理活动的器官 三,科学心理学对人心理的实质的阐述,
1.心理是脑的机能
(⒈)从动物进化看:感应性 ——感受性 ——知觉阶段 ——思维萌芽阶段 ——
意识( Conscious)
(⒉) 从个体发育来看,a人出生后,脑重量的变化。 b,无脑畸形儿,不能产生思维最多只有一些低级的感觉
(⒊)脑的生理研究证明,a加拿大神经外科医生潘菲尔德用微电极通适当电流刺激病人有关脑区,因病人是局麻可报告受刺激的体验证明皮层感觉区的存在。 b近几十年对大脑左右半球不同功能的研究
(⒋)临床观察发现:任何脑部位损伤,产生生理机能变化的同时也发生心理变化(脑震荡后的顺行性遗忘); 1861年法国医生布罗卡
( Broca) 在临床观察中发现一个病人 30年内,
仅能发一个音而不能说话,病人去世后经尸检见病人左半球额叶第三额回上有一个鸡蛋大的损伤,得出左半球参与言语控制的结论,并将该病症称为“运动性失语”
2.心理是对现实的主观能动反映
(⒈)反映:物质相互作用留下的痕迹他是物质的普遍属性。包括物理反映、化学反映和心理反映。
(⒉)客观世界是心理的源泉:人的情感、兴趣、信念、能力、
性格都是客观世界的反映,只是反映形式不同;人不仅能对现实事物作出反映还能反映过去的事物(如中学时代的同学,第一次郊游),另外还能在头脑中创造出自己没有经历或世界上不曾存在的东西的形象,如孙悟空、猪八戒的形象,这些形象是作者通过构思,把现实中的人和猴、猪的主要特征结合起来而创造的。
(⒊)心理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发生和发展起来的,“狼孩”的故事。
(⒋)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对于同样的事物每个人都会产生不同的反映,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由于他们的实践经验不同,对于同一事物的反映也不尽相同,就是说人的心理反映总是通过具体人实现的,总是带有个人特点的。
综上所述,人的心理实质是:心理是脑的机能;
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反映。
第二章 认识过程认识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活动过程。每个人都有自觉认识世界的能力,而认识过程就是人脑对客观现象的属性及其规律的反映。包括感觉、
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
第一节 感觉和知觉
一,感觉 ( Sensation)
( 一),定义,感觉是人脑对当前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二),作用:感觉在我们人认识客观事物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感觉是一种简单的心理现象,
又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产生的基础。如
,感觉剥夺,( sensory deprivation)实验。所以,没有感觉,不仅不能形成对新事物的认识,而且已有的心理机能也会遭到破坏。
(三 )种类:两类 { 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
外部感觉,视觉 ( visual),听觉 ( auditory),嗅觉
(olfactory),味觉 (gustotory),皮肤觉 (skinny) 痛觉
( 四 ) 感受性及感受性变化的一般规律:
感觉产生的条件,a客观世界的刺激并有足够的强度;
b主体感觉能力 。
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感受性是感觉器官对刺激的敏感程度 。他是以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感觉阈限是指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2绝对感觉阈限和绝对感受性:
刚刚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称为绝对感觉阈限,对绝对感觉阈限的感受能力称为绝对感受性 。二者呈 反比关系,即感觉阈限越小,感受性越高;感觉阈限越大,
感受性越低。如气象学把风速小于 0。 3米 /秒,称为静风,定为零级; 0。 3---1。 5米 /秒,称为软风,定为一级。软风能被感觉到,所以是感觉阈限;静风则在阈限之下。
3差别感受阈限和差别感受性:
刺激物的强度发生微小变化时,一般不会引起感觉的变化,而刚刚能够引起差别的最小刺激量叫 差别感觉阈限,对差别感觉阈限的感觉能力叫 差别感受性,二者也呈反比关系。
4感受性变化的一般规律:
( 1) 感觉的适应,指刺激物的持续作用,而引起感受性变化的现象 。
一般情况下,人的各种感觉都有适应现象,但其表现和速度是有区别的 。
视觉,明适应和暗适应 。
味觉,厨师做菜 。
嗅觉:,如幽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
久而不闻其臭,。
肤觉,触觉 ( 穿衣 )
温度觉 ( 洗澡,冬泳 )
痛觉,适应现象最为少见,即使有,也极其微弱,可起到保护作用(眼睛疼痛可休息)
( 2) 感觉的相互作用,指一种分析器在其他分析器的影响下感受性的变化 。
发生于 {同一感觉之间 {同时对比,月明星稀,
先后对比 吃糖后再吃苹果
不同感觉之间 {不同感觉相互影响,望梅止渴,
不同感觉的补偿作用 盲人的听觉,触觉特别发达
联觉:一种已经产生的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 。 红,橙,黄引起人温暖的感觉 。
(3).感受性的发展: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的感受性发展的根本条件。例如印染工人能分辨出 40多种黑色,而普通人只能分辨出 3至 4种黑色,说明人的感受性有很大的潜力。
二、知觉( perception)
(一 )定义,人脑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某一事物各种属性的反映 。
感觉,知觉的区别,感觉 知觉
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反映整体及意义
感觉、知觉的联系,感觉、知觉都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在大脑中引起反映的,因而都属于感性认识。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
( 二 ) 种类:
1依据知觉对象的性质 {空间知觉 ( 距离,方向,位置 )
时间知觉 ( 延续性,顺序性 )
运动知觉 ( 位置移动 )
2根据知觉中起主导作用的感觉器官 {视知觉 旅游者
听知觉 学生听课
触知觉 弹琴
3根据知觉能否正确的反映客观事物,把不正确的反映客观事物的知觉叫错觉 (illusion)。 如 杯弓蛇影,草木皆兵,是在人的惊恐的心理状态下发生的错觉 。
幻觉 (hallucination),是指没有相应的客观刺激而产生的一种虚幻的知觉体验 。
错觉:
( 三 ) 知觉的特性,
1 知觉的选择性,如在森林中遇到一头熊;人群中的熟人;讲课时面对的学生 。
2 知觉的理解性,指人们在感知某一事物时总是依据既往经验来加以认识,理解和解释 。 知觉经验越丰富,
知觉越深刻,精确,迅速
3 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对象都是由不同属性,许多部分组成的,人们在知觉它时都能依据既往经验组成一个整体 。
4知觉的恒常性,当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知觉的映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 。
表现:形状恒常性 均受以往知识经验的影响
大小恒常性
明度恒常性
颜色恒常性
其他恒常性 {听觉 ( 火车鸣笛声 )
味觉 ( 糖,醋 )
嗅觉
正是由于人们知觉具有恒常性,才使我们客观地,稳定地认识事物,从而更好地适应环境。
形状恒常性 大小恒常性第二节 记忆 (memory)
记忆对人的生活和活动具有重大意义。很多人为自己记忆不好而苦恼。刚刚学过的东西,考试时就是想不起来。可是,有时童年时期的一些生活情景,却还记得清清楚楚。。。这些都是记忆的问题。那么什么是记忆?
—,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识记,保持再认和再现 。
前面我们学习了感知觉,人在感知过程中所形成的有关事物的映像,当该事物不再继续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它并不随之消失,而能在头脑中保持一定的时间,以后在一定条件下还能回忆起来 。记忆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讲,是非常重要的,是人类心理发展的必要条件。如果离开记忆,人将永远重复地感知已经感知过的事物。
那将会停留在新生儿的水平,也就没有个体心理的发展,人也就不成其为人了。
二,种类:
( 一 ) 根据记忆的内容分:
1,形象记忆,以过去感知过的客观具体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 幼儿以此记忆为主 。
2,语词记忆,以概念,判断,推理等为内容的记忆 。
如公式,定理,定律,法则,一段文章的思想意义 。
语词记忆的好坏对大学生来讲是很重要的 。
3,情绪记忆,以过去体验过的情绪和情感为内容的记忆 。 喜悦,生气等 。
4,运动记忆,以学习,练习过的运动活动作为内容的记忆 。 例:游泳,体操,跑,做手术等 。 对发展人的技能有重要意义 。
( 一 ) 根据记忆时间长短分:
1,瞬时记忆 ( sensory memory),又称感觉记忆,指保持感觉信息极为短暂的记忆 ( 0.25-2秒 )
2,短时记忆 (short-term memory),操作记忆 。 一般保持 2秒 —1分钟,人能清楚的知道短时记忆的内容并对所记忆的内容进行操作 。 例如,社交场合记忆容量为
5—9个记忆单位 。
3,长时记忆 (long-term memory),信息经过深入加工在头脑中长期贮存的记忆 。 一般为 1分钟 ---终生 。
记忆容量无限制 。
时间 容量 编码感觉记忆 0.25-2秒 无限 物理短时记忆 <1分 7± 2记忆块 语音 +物理长时记忆 >1分 无限 语义
三,记忆的基本过程:
( 一 ) 识记 (memorization),是个体获取经验而记住事物的过程,也就是外界信息输入大脑并在脑海中进行编码的过程 。
1,根据识记时有无目的性:
( 1) 有意识记,有目的有计划并有意努力参加的识记 。 如,外语单词,公式 。
( 2) 无意识记,预先没有想记忆的内容却在头脑中留下了痕迹 。 如小说内容 。
2,根据对学习材料的理解程度:
( 1) 机械识记,依据材料的外在联系所进行的识记,
即死记硬背 。 如,人名,地名,年代及多数幼儿对古诗词的记忆 。
( 2) 意义识记,依据材料的内在联系所进行的识记。
如,对古诗词内容理解之后的识记; 另外可人为赋之意义,816449362516941 9---1的平方
( 二 ) 保持,
保持 (retention),识记过的事物进一步巩固的过程 。
( 三 ) 再认和再现
再认 ( recognition),过去经验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时仍能认识 。
再现 ( reproduction),就是 回忆 。 指人们过去经验过的事物在头脑中重新出现的过程 。
再认比再现简单,能再现就能再认:能再认的不一定能再现 。识记的效果如何,保持的多少都体现在再现和再认过程之中,并且通常用再现和再认作为检验保持和遗忘的标准。
2,遗忘 ( forgetting),对识记过的客观事物不能再认和回忆或错误地再认和回忆 。
遗忘原因 ① 其它刺激的干扰 ----长时记忆 ② 没有得到强化 ----短,瞬时记忆
遗忘分类,① {永久性遗忘 内容 {完全遗忘
暂时性遗忘 部分遗忘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对遗忘现象作了系统的研究,他根据实验所得数据,绘制了一条曲线,
叫 艾宾浩斯曲线 。
此曲线表明了遗忘发展的一般规律,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在识记后最初时间内遗忘的比较快,而以后逐渐缓慢,到了相当时间,几乎不再遗忘了,即遗忘的发展是,先快后慢,。
根据这个规律,为了防止遗忘,最好的方法就是组织有效的复习。
( 1) 及时复习
( 2) 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分散优于集中
( 3) 尝试回忆与反复阅读相结合,单纯重复的识记效果差
( 4) 复习形式多样化 ( 看,听,读,写 )
( 5) 过度学习达 150%效果最好
另外,情绪要愉快,营养要合理,新鲜的空气,
合理安排时间,要抓住早上和临睡前两个复习最好时间,讲究科学用脑,保持清醒的头脑是提高记忆力的重要条件,所以要 劳逸结合 。
第三章 思维
人生活的周围现实是无限丰富的。现实中不仅有种种存在于当前一刻的事物,而且更有无数隐蔽的过去的和未知的事物。人如果单纯凭借对事物进行直接反映的感觉和知觉,只能认识事物的个别属性或某个个别事物,
只能把握事物的外部特征和表面联系。这对于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科研等等是远远不够的,另外,人的各种感觉能力其实还远不如动物,如视不如鹰、嗅不如狗、奔跑不如马,但人为什么能成为世界的主宰呢?因为人有思维,所以可造飞机、望远镜、夜视镜。人只有在感知觉基础上,通过思维才能深入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和事物的内在规律性,才能无穷尽的发现和掌握那些不能直接接触的、不曾理解的、未来的事物。思维相对于感知觉来讲是人的理性阶段,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一 思维 ( thinking),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
( 一 ) 间接性,指人脑以其他事物为媒介来认识客观事物 。
如,1,俗话说,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2,生理学家不能剖开头骨直接观察大脑的活动 。
却能通过条件反射,脑电图等间接地了解大脑的活动情况 。
3,医生通过叩诊可以了解病人心脏是否增大 。
医生根据体温、血化验、胸部 x线透视结果诊断肺炎等。
( 二 ) 概括性,是指人脑对同类事物的本质属性和事物之间规律性的联系的反映 。
如,1,我们通过感知觉能够认识各种各样的笔 ( 铅笔,钢笔,圆珠笔,毛笔,蜡笔,粉笔 ),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本质属性,是,书写工具,。
2,医学上的猩红热,流脑,SARS可用细菌性传染病来概括 。
3,如我们都曾经多次看到水壶里的水受热就不断的冒热气并且逐渐减少,地面水遇到日光照射也慢慢减少以至最后完全消失,而我们就会发现水和热之间有一种规律性的联系,
概括起来就是水加热要蒸发 。
4,幽门梗阻病人,右上腹有拍水音 。
无论是进行概括的反映,还是间接的反映,都离不开已有的知识经验,并在反复感知的基础上形成的。另外,思维不是头脑中凭空产生的,思维的内容和源泉仍然是客观现实。实践是人的思维活动的基础,没有社会实践,就不可能有思维活动。实践为思维活动提供了感性材料,也为思维活动提供了课题任务。而且,思维的活动是否正确。也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
二、思维过程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通过一系列思维过程实现的。主要有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过程 。
( 一 ) 分析,就是把事物的整个分解为个别的部分或区分为不同的特征 。 如把植物分解为根,茎,叶,花,
果实,通过分析,使人了解事物的组成部分,属性和方面 。
( 二 ) 综合,就是把事物的多个部分或不同的特征组合成为整体 。 通过综合才能认识这些事物的部分和属性的关系和联系 。
( 三 ) 比较,是对不同事物或事物不同的特征在 ( 人和动物 ) 头脑中进行对比,以确定其异同点 。 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没有比较,人就无法认识事物 。
( 二 ) 抽象,是从事物的许多特征中找出共同本质的特征,舍弃非本质的特征 。
概括,是根据事物共同的和本质的特征去认识同一类的所有事物。例:医生在头脑中可以把炎症分析为乳腺炎,毛囊炎 ……,也可以在头脑中把炎症综合为一整体 ——炎症。若要诊断是不是炎症,在头脑中就要进行炎症与非炎症比较,认清各种炎症的共同性和与非炎症的差异性。抽象就是把所有炎症的本质特征抽出来,把非炎症的特征舍弃掉,最后找到红,肿,热,
痛这些基本症状。
三、思维的类别
( 一 ) 根据思维的方式分:
1,动作思维,依靠实际动作进行的思维 。 1—3岁的幼儿,主要是这种直观动作思维,动作停止了,思维也就终止了 。
2,形象思维,思维活动依赖具体形象和已有表象解释问题 。 文艺作品中的人物,事件等的描绘都是以形象为特征 。 装修房屋,服装设计,艺术创作 。 3—6岁儿童的思维 。
抽象思维,在思维活动中,依赖抽象概念和理论知识解决问题。
( 二 ) 根据思维的指向性分:
1,求同思维,是把问题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得出一个唯一正确的答案 。
2,求异思维,又称发散思维 。 是依据提供的信息,
向不同方向扩散,去探索符合条件的多种答案,这是与创造力紧密相关的 。 例如,一块砖头,一个木桶等都有哪些用途想出的越多,求异思维能力越强,越具创造力 。
( 三 ) 按思维的独立程序分
1,习惯性思维
(1)常规性思维
(2)惰性思维,如,1+2+3+…+98+99+100=5050(高斯定理 )
2,创造性思维 华国锋坚持两个凡是
四问题解决
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常遇到许多复杂的问题,像提高医疗质量及教学质量,疑难病例的确诊,预防危重病人的并发症等等 。 需要动脑筋思考对策 。 我们通常可以通过提出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及检验假设等阶段来进行思维,从而解决现实问题 。 那么,哪些心理因素影响问题解决呢?
( 一 ) 定势,指在过去经验的影响下形成的解决问题的心理准备状态 。,问连续画出四条线段一次通过所有九个点子 。
( 二 ) 功能固着,人们把某种功能牢固地赋予某一物体 。 就是说一个人只能看到某一物体的通常的功能,而看不到它的其它功能 。 如盆可当雨伞 。 所以在解决问题时人一定要灵活 。
( 三 ) 迁移,是指一些问题的解决而影响另一些问题解决的能力 。
1正迁移:起积极作用的迁移 。 如学习生理学,医学有利于学习医学心理学 。
2负迁移:起消极作用的迁移 。 如学习俄语后,再学英语,对发音就起干扰作用 。 儿童刚学汉语拼音,同时学英语 。
( 四 ) 个性 {自信心
创造精神
毅力
( 五 ) 动机,是解决问题的内部动力 。 动机的强弱和解决问题的成效有密切关系 。 过弱,过强的动机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只有适中才有利与解决问题 。 也存在因人而异的情况 。 如:勃尔奇实验 。
一、什么是想象( imagination)
人在感知事物以后,大脑能留下这些事物的形象,这种保留在人脑中的感知过的事物是表象。那么,在一定条件下,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而在头脑中将这些旧有表象重新配合成为新的事物形象。
想象是在大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并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 例:孙悟空,猪八戒;鲁迅的作品,祝福,
中祥林嫂的形象,就是作者根据自己耳闻目睹,从许多劳动妇女的悲剧生活的形象 ( 记忆表象 ) 中创造而来的 。 又如,首架飞机的制造就是俄国的莫扎伊斯基根据鸟的飞翔而来 。
想象除具有预见作用,还在创造性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 另外,想象具有心理治疗的作用 。 想象与情绪情感有密切关系 。 在医生指导下使病人产生积极的想象,
可以改变患者的不良情绪,从而改善人体生理机能和抗病能力 。
在国外,有人把想象用于癌症治疗的辅助手段 。 癌症患者常常因疾病的折磨和预后不良的担忧而处于消极,
悲观的情绪之中,想象治疗能够调动患者的积极情绪,
将注意力集中在与癌症进行搏斗的想象之中,可以改变不良的心理状态,增强全身免疫功能,有利于治疗 。
意义,想象使人类超越了时间和空间,因此它是人类创造性活动的心理基础。从医学心理学角度讲,生物反馈训练和各种放松训练都需要当事人有丰富的想象力 。
二 种类:根据想象有无预定目的分
( 一 ) 无意想象:指没有预定目的,不由自主地产生的想象 。 如:天上的白云,动物,人,山等 。 听到抗洪抢险的场面,世贸大楼被撞的场面,头脑自然浮现紧张惊险的场面 。
梦是天意想象的极端形式,梦境稀奇古怪,甚至荒诞离奇 。 引起梦的原因很多:
1 有的是人在睡眠中受到某种身外刺激引起有关的梦 。 如脚伸出被外着了凉,可能做过涉水之类的梦 。
2有的梦可能是由于身体某部分的生理变化引起的 。 如胃中空虚,可能做感到饥饿或吃东西的梦;做梦到处找厕所,实际是憋尿所致 。
所有梦的内容实际上都是过去的经验在一定条件下的特殊组合 。 有的人认为做梦影响大脑休息,而现在研究认为适当做梦可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且有利于心理健康,调剂人的心理平衡,消除不愉快,发泄消极情绪,可异想天开 。 如有的人,做梦娶媳妇,。 据研究,梦境剥夺,
尔后必须补偿,否则将影响心理健康 。 再说,做梦也有助于调剂人的心理平衡,可清除不愉快,可,异想天开,等暂时摆脱烦恼 。
( 二 ) 有意想象;有目的,自觉产生的想象 。
按想象的独立性,新颖性和创造性的程度不同分
1 再造想象,通过别人的描述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
如:看一些医疗书籍时,就会想象医生做一些手术的情景;看,红楼梦,一书时,头脑中产生了荣,宁两府中的各种人物形象及其活动的情景 。
虽然再造想象的事物形象不是本人独立创造出来的,
但是再造想象仍然带者本人的创造性成分 。
如:谜语一则:,忆昔时,丝鬓婆娑 。 自归郎手,青少黄多,受尽了许多折磨,历尽了无数风浪,莫提起,
提起珠泪满江河 。,( 童养媳,竹篙 ) 。
2 创造想象,是不依赖于现成的描述而在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例如:文学家创造出的各种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革新家对生产工具和产品的改革和发明,医生对医疗技术设备的改革,都是创造想象参与的结果 。
创造想象依赖于一定的条件,
( 1) 实践的要求和个人创造的需要 。
如长篇小说,红日,的作者吴强说过:许许多多英雄人物的崇高形象激动着我的心,感到他们在向我呐喊,
在我的脑子里翻腾
( 2) 是表象的积累和储备
表象是创造想象的原始材料,托尔斯泰为了写,战争与和平,,首先收集了大量的素材,他说:,在我的脑子里已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图书馆 。,
3,是原型启发 。
( 1) 教堂屋顶下摆动的吊灯,成为了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发明脉搏计的原型 。
( 2) 鸟体的解剖构造和鸟的飞行,成为莫扎伊斯基发明第一架飞机的原型 。
( 3) 二百多年前法国医生奈克,用木料喇叭型的东西,
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听诊器
( 4) 思维的积极活动,
正如鲁迅所说:,任何一个典型人物的形象,从来没有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 。
( 5) 是灵感:在创造想象过程中,新形象的产生常常带有突然性的 ——灵感 。 古希腊阿基米德发现比重原理 。 苏联画家列宾,灵感是对艰苦劳动的奖赏,。
爱迪生:,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
(三)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方式,它是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并指向未来事物的想象。
第五节 注意
一 什么是注意 (attention):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某事物的指向和集中 。
所谓指向,是指人以一定的客观事物作为心理活动的对象 。
所谓集中,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倾注并且深入这一对象 。
二 注意的种类:
( 一 ) 不随意注意,预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
( 二 ) 随意注意,有目的并需要有意志努力的注意 。
( 三 ) 随意后注意,这是在随意注意之后出现的一种注意 。 这种注意从服从于一定任务来讲似随意注意,从无须意志努力来讲类似不随意注意 。
三 注意的基本品质:
( 一 ) 注意的广度 ( 范围 ),指一个人在单位时间内所能注意到的事物的数量 。 用速示器实验:在 1/10秒的时间内 。 成人能注意 8— 9个黑点或 4— 6个没有联系的外文字母,这就是一般成人注意的广度 。
( 二 ) 注意的稳定性,指在一定时间内注意保持在某项活动上的特性 。 ( 与之相反是,分心,)
(三) 注意的分配,同时进行两种或几种活动的特性。
(四) 注意的转移,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去。如:外语课 — 心理课。
作为医生应有良好的注意分配和转移能力 。
以上介绍的认识过程,只要是正常的人,他都是按照正常的状态来对客观世界做出反映的 。 但是人的社会生活环境极其复杂,瞬息万变;再加上个体主观状态的适应能力等问题,往往会使一些人由于主客观因素而造成适应不良,严重的可导致大脑功能障碍,心理活动或个性特性出现异常情况 。
感知方面:出现幻觉:幻味,幻嗅等,如吃馒头觉得苦;骑车听到有说话声,快骑,。
出现视物显大症,显小症的感知综合障碍 。 如房间的桌,椅,床或大或小 。
记忆方面:遗忘症。(失忆)
如:顺行性遗忘,逆行性遗忘,进行性遗忘等 。
再如:错构症,虚构症等 。 想象方面:妄想
关于妄想:电视里讲法律,认为是在说自己犯法了,
企图关掉电视 。 被害妄想:认为有人安窃听器,要求解放 。 ( 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病 )
特殊意义妄想:,十五的月亮,歌曲,认为是对他的诱惑,,悲惨世界,暗示自己面临死亡 。 床单白色,
考验他怕不怕死 。 疑病妄想:身体健康,但却怀疑自己有这样或那样的病 。 ( 精神分裂症,更年期 )
罪恶妄想:自伤,自杀,严重拒食,努力干活,改造自己 ( 抑郁症 )
钟情妄想:遭到拒绝认为是对自己的考验 。
妊娠妄想:男子认为自己怀孕,卧床不起 。
非血统妄想:认为自己是毛泽东后代,不是父母亲生的。
思维方面:
( 1) 强迫观念:某一概念在病人脑内反复出现,想摆脱但摆脱不掉 。
( 2) 象征性思维:如把自己与暖气管绑在一起,表示自己与工人兄弟心连心
注意方面:
注意增强 ( 注意来往行为:一举一动 ----无意义 )
注意减弱 ( 喊之不知 )
注意缺损 ( 儿童多动症临床表现之一 )
第四章 情感过程及意志过程
我们在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认识过程来了解和认识客观世界的同时,并不是无动于衷的,特别是当你的学业,事业取得成功的时候;当你受到痛苦打击时;当你受到羞辱的时候 ;尤其如此 。
所以,在正常人的生活中,随时随地有喜怒哀乐等情绪情感的起伏和变化 。 面对多姿多彩的大千世界,一个人若没有情绪情感生活,与草木土石还有什么分别呢?
第一节 情感过程
一 什么是情绪 (emotion)情感 (feeling)
情绪,情感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种心理现象,其实每天都在每个人身上发生着各种情绪,情感体验 。 如愉快,忧愁,赞叹,厌恶,忿怒等 。 这些都是情绪情感的表现形式 。
( 一 ) 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对客观事物同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
如:儿童领着盲人过横街;大人欺负小孩子 。
情绪和情感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符合人的需要的事物就会引起积极的情绪和情感;不符和人的需要的事物,就会引起消极的情绪情感 。 如病人急需治疗,
而医生及时给予治愈,病人的需要得到满足,就引起愉快的体验 。 否则,就会不满或生气 。
( 一 ) 情绪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1,情绪具有鲜明的情境性和短暂性,往往随着情境的改变和需要的满足较快的减弱或消失;情感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 。
2,情绪经常带有冲动性和比较明显的外部表现;情感是以内心体验的形式稳定地蕴藏在人的人格当中 。
3,情绪多与人的自然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相联系;情感多与社会需要有关 。
联系:
二者虽然有形式上的区别,但在实践活动中二者是统一的,即情感要靠情绪来表达,情绪总是体现着复杂的情感,二者难以分开 。 另外,情绪与情感具有两极性,如爱 —— 恨,轻松 —— 紧张;
同时,情绪情感具有复杂性,如悲喜交加,百感交集,
啼笑皆非,哭笑不得 。 情绪情感有多层次性 。 同是爱,
对亲人,对子女,对朋友,对父母等是不同感受的 。
所以,情绪情感是极为复杂的心理活动 。
二,情绪情感的种类:情绪情感是多种多样的,古今中外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根据把情绪,情感分成各种不同的类别 。
( 一 ) 依情绪的性质分,
我国古代,关于人的情绪就有,七情,之分:,喜,
怒,哀,欲,爱,恶,惧,。 现在又把,喜,怒,哀,
惧,列为最基本的形式 。
1,快乐,满意,愉快,欢喜,狂喜 。 ( 达到目的紧张消除 )
2,悲哀,遗憾,失望,难过,悲伤,哀痛 。 ( 失去对自己有重要意义的东西 )
3,愤怒,不满意,厌恶,愠怒,恼怒,愤怒,大怒,
狂怒 ( 目的性行为反复受挫 )
4,恐惧,惊奇,害怕,惊骇,恐怖 。 ( 有危险而又无能为力 )
( 一 ) 按情绪状态分类,
情绪状态是指在某种事件或情境的影响下,在一定时间所产生的激动不安的状态 。
1心境 ( mood),比较微弱又比较持久的一种情绪状态 ( 心情 )
心境并不是指向某个人,某件事物,而是面向一切人或一切事物的 。 当心情好时,看什么都顺眼,都美好,
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当心情不好时,看什么都心烦,,见花落泪,对月伤心,。
持续几个小时或几周,几个月,心境对人的学习,工作,身心健康以及日常生活都有很大的影响,积极的心境可以使人精神振奋,身心愉快,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消极的心境使人萎靡不振,意志消沉,影响健康,工作和学习 。 借此送给大家一句话:,一个人的最大财富是健康的身体,简单的生活和心情上的海阔天空 。,所以,我们要做心情的主人
2激情 ( affective impulse),一种时间短暂但爆发力较强的情绪状态 。
激情通常是由一个人生活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所引起的 。 如绝望,悲痛,狂喜都是激情的表现 。
激情发生时往往有明显的生理反应和外部表现 。 如狂喜时手舞足蹈;大怒时全身肌肉紧张,双目怒视,咬牙切齿;恐怖时四肢颤抖,面色苍白,发呆甚至晕倒 。
----激情休克 。 我国古代先哲教人,悬崖勒马,;印度哲学家教人,不怒如地,不动如山,;俄文豪屠格涅夫劝告刚愎自用,喜欢争吵的人发言前,必须把舌头在嘴里转十圈,对缓和激情有益;但正义的激情不应控制,王成,向我开炮,。
激情发作时,往往意识范围缩小,理智性降低,容易说过头话,做过头事,甚至毁物伤人 。 如极度愤怒下打人杀人 。 当然激情也有积极地的一面 。 比如,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为了祖国与敌拼搏,都是激情的优良表现 。
3应激 ( stress),出乎意料的紧急事件所引起的极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
生活中,人们经常会遇到某种意外危险或面临某种突然事变,这时人的身心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就是应激状态 。 应激不是单纯的紧张状态,
而是包含各种负性情绪的紧张状态 。 它可能以震惊,恐惧等爆发式情绪形式出现,也可能以压抑的形式存在;它可以是短暂的,也可以是持久的 。 如突遇失火,强盗 。 实习医生面对突然送到面前的急症患者,都会进入应激状态 。
当然,处于应激状态下,人的认识范围缩小,
极为紧张,在这种关键时刻,有的人可以急中生智,当机立断,而有的人目瞪口呆,手足失措,有的还有多余动作,重复做一些无效活动。
如失火,撞门等。
情绪的发生发展
(一) 高级情感体验:
情感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但其本质有所不同,而高级情感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现象之一,它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对人的社会行为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1,道德感:是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准则评价人和事而产生的态度和体验 。
如果自己的言行符合社会道德行为标准就会产生幸福感、自豪感和自慰感等肯定的道德感体验。反之,就会感到不安、自责、内疚。同样,当别人的言行符合这些标准时,人们就会对他产生爱慕、崇敬、尊重等情感,而对那些违背这一标准的思想和行为,人们就会产生厌恶、反感、鄙视等体验。不同的时代、民族、
文化环境和阶级有着不同的道德标准,基于道德标准认识基础上形成的道德感,也就具有了社会性,历史性和阶级性。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深厚的感情。医德:
医护人员用自己的嘴吸去堵塞患者气管的浓痰。
2,理智感:主要表现在人的智力活动过程中,是为探求真理在认识和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渐强 。如人在智慧活动过程中有新发现找到新办法时的喜悦感和愉快感;对科学研究进程中的新现象表现出的怀疑感或惊讶感;在不能作出判断时产生的犹豫感以及对真理的确信感等。人的理智感是在认识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对人们学习知识,认识事物发展规律和探求真理的活动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缺乏情感的认识便失去认识的深入。特别是热情,它是一种具有巨大鼓舞力量的情感过程,是人的活动的强大动力。伟大的波兰科学家哥白尼曾说,他对于天文的深思产生于
,不可思议的情感的高深和鼓舞,,这种情感是他在观察和发现天体的奇妙的时候体验到的,正是这种情感才使他创造了,日心,学说。
3,美感:是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来评价某种事物时产生的态度体验,也可以说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美的需要而产生的情感 。
{自然美感,如,桂林山水甲天下,
社会美感 {形态美感,城乡美景,风土人情
内在美感,心灵美,语言美
艺术美感,对艺术品的欣赏古董,
插花名画等
美感具有主动性,直接性,社会功利性,愉悦性。
三情感的生理变化与外部表现:
( 一 ) 生理变化,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
分泌腺体,内分泌腺体等的变化 。
( 二 ) 外部表现,主要体现在表情 {面部表情:面部肌肉活动
身段表情,动作表情,手舞足蹈言语表情,喜悦时,语调高,速度快等
表情是人类的交际手段,依靠表情可以表达许多内心的活动,在日常生活中,皱一皱眉,挤一挤眼,做个手势,往往比千言万语更能表达情感,在临床上,
医生可以通过病人的表情了解病人许多情况;同时医生也应注意给予病人有利于医患之间的表情交流,对医疗工作,医患关系都有重要影响 。
四 情感理论:关于情绪的产生,心理学家都有自己的看法,下面介绍几种情绪理论 。
( 一 ) 詹姆斯 — 兰格理论,1884年,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最早提出了情绪发生的理论,之后,1885年,丹麦心理学家兰格也提出了同样的看法 。 他们认为:因为哭,
所以人才悲伤,因为动手打,所以生气,因为发抖,所以怕 。 这与生活常识性的经验不符合 。 现代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丘脑,下丘脑,边缘系统在情绪发生时都起着重要作用,大脑皮层调节着情绪和情感的进行,控制着皮层下各级中枢的一切活动 。 而实验证明人为的打算引起情绪状态,并不能产生预期结果 。 如一般说恐怖 —
血液中肾上腺素增加,但人注入肾上腺素使其增加却不出现恐怖情绪,这比较片面,强调了植物神经系统的作用,但忽视了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 。 因此出现了
( 二 ) 坎农 — 巴德理论,1927年,美国生理学家坎农对詹姆斯 — 兰格理论提出了异议,并提出了自己的认识:外界刺激引起的神经冲动,一方面,经丘脑上达大脑,另一方面下达交感神经,由于两方面神经活动的交互作用产生情绪,然后才产生机体变化,情绪先于外显行为 。 1934年,巴德发挥了坎农的理论,所以称坎农 — 巴德理论 。 此理论虽然强调丘脑的作用,但对大脑的作用估计不足 。
(三) 认知理论,70年代初(美)心理学家沙赫特和辛格曾做过实验:
情绪的产生是刺激因素,生理因素和认知因素协同活动的结果,而认知因素在其中起着主导作用,50
年代时,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提出了情绪的评定 — 兴奋学说,认为情绪刺激 — 情绪反应之间有评价,认知过程,其不同,情绪反应也不同,如同是看到一头熊在动物园和森林中,情绪反应不同。
五情绪障碍:
长期负性情绪下,容易产生情绪障碍,影响正常的生活,
学习和工作 。 主要有焦虑障碍和心理障碍 。
( 一 ) 焦虑障碍 {广泛性焦虑
惊恐障碍
恐怖障碍 {单纯恐怖,社会恐怖,广场恐怖
强迫性障碍 {强迫观念
强迫行为,计数,洗手,关门,排顺序,数楼梯
( 二 ) 心境障碍 {抑郁障碍 {情绪恶劣 躁狂症 重症抑郁第二节 意志过程
人不仅能认识世界,在头脑里形成各种映象,观念,思想,对客观对象产生不同的态度体验,更主要的是人能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改造客观世界。在认识和变革现实的过程中,人能自觉地确定目的,有意识地根据目的动机调节支配行动,努力克服困难,实现目标。这种心理过程,就是意志过程。
一 什么是意志 ( will),
是人自觉地调节行动,努力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
意志总是表现在人们的实际活动之中,比如,学生为了争取优异成绩而顽强刻苦学习;运动员为获得奖杯,为国家争光而吃苦训练;工人为提高生产效率,满足人民的需要而忘我劳动;解放军战士为了祖国的安宁而镇守边关,这都是意志的表现。
二 意志的特征,
( 一 ) 明确的目的性,
人与动物活动的本质区别就在于人的活动有目的性,
某些高等动物似乎也具有某种目的性的行为,然而这只是满足生物需要的天生的本能活动,是一种盲目的
,符合目的性,的活动。这是因为动物没有自我意识,
不能意识到自身行为的后果,只能是内驱力驱动的盲目行为。而人类的活动则不同,因为人有意识,能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能预见未来。因此,在活动之前活动的结果已经作为目的展现在头脑之中。所以说,
目的犹如意志的灵魂和灯塔,没有目的就谈不到意志,
如将来做一名合格的医生;病人来治病。
( 二 ) 以随意运动为基础,
人的动作都是由简单的动作组成的 。 动作可分随意动作和不随意动作 。 本能行为是由不随意动作组成的,
如手触到火马上缩回等 。 这种动作是无条件反射实现的,动作之前也没什么目的 。 而随意动作则是后天学会的,是通过条件反射形成的 。 因为它是随意的,是听指挥的,所以就成了意志行动的基础 。
人的随意动作越熟练,越灵活,对意志行动越有利。
比如两名护士比赛点滴,都决心取胜,这时排除情绪因素的干扰之外,谁的随意动作更熟练,谁就能取胜。
( 三 ) 与克服困难相联系,一般情况下,人的一些有意动作,如开窗关门,举杯喝水,上下楼梯不能算作意志行动 。 但是手臂或腿脚有病残的人在完成这些动作时,就必须克服许多困难 。
而意志的坚强程度是以克服困难的大小,难易为标志的 。 例如,平时坐在教室里听课学习是意志行动,谈不上谁表现的意志怎么坚强,如果带病学习,如果排除诱人的活动干扰而学习,就可以显示意志坚强的程度了 。 人的坚强的意志正是在克服困难这块,磨刀石,
上渐渐磨炼出来的 。
三 意志行动的心理结构:
意志与行动是紧密相联的,意志是在具体行动中表现出来的,而复杂行动又是在意志的支配影响下来完成的,意志行动包含复杂的心理成分和内容 。 它包括两个阶段,( 一 ) 准备阶段:1,动机斗争,动机是人行动的内部动力,是在人的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 。 而在日常生活中,人有各种各样的需要,但这些需要不能同时得到满足,只能满足某一种,这种选择势必造成一时的复杂的动机斗争 。
( 1) 双趋冲突,,鱼和熊掌想兼得,------痛苦 。
( 2) 双避冲突,,前有悬崖,后有追兵,只有避其一,
接受其二;八女投江
( 3) 趋避冲突,既好而趋之,又恶而避之 。 喝酒,吸烟 。
2目的的明确 。 3方法的选择:其受知识经验制约,又受道德品质的影响 。 ( 对自己有利,有对他人无害 )
( 二 ) 执行阶段第四章 个性
认识,情感和意志等心理过程在每个具体人身上表现出不同特点,在于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生理解剖特点以及所处的环境,社会关系的不同,这就是个性差异 。 ( 即人格 )
第一章 个性概述
一 什么是人格 ( personality)
( 一 ) 个性,这个概念源于拉丁语 ( persona) 。
当时是指演员在舞台上戴的面具,与我们今天戏剧舞台上不同角色的脸谱相类似 。 后来心理学借用这个术语,用来说明每个人在人生舞台上各自扮演的角色及其不同于他人的精神面貌 。
人格乃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品质的总和 。 其中包含有人格倾向和人格特征两个方面 。
( 一 ) 遗传,( 遗传决定论 )
1,家系调查:
( 1) 巴哈家系音乐才能研究:
从 1550年开始到 1880年止 。 巴哈家族中共出了 60位音乐家,20位享有盛名 。
( 2) 卡里库克在十八世纪美国独立战争时期,在军队曾与一位精神不健全的女子结婚,在以后的 150年间,
生育的子孙后代约 480人,对其中 189人作详细调查 。
只有 46人正常,余下 143人或精神不正常,或酗酒,或为癫痫患者,或为犯罪者 。 而卡里库克在退伍回乡后与另一正常女子结婚生育的后代有 496人,其中没有一个是不正常的 。 以上调查虽说明了遗传与才能的关系,
但是排除不了家庭影响,社会环境的熏陶;而卡里库克第一妻子的后代是与病态有关 。 不可能由此得出人格由遗传决定的结论 。 反而可以为环境学说提供依据 。
2,双生子研究,( 1) 同卵双生子个性特点相关系数 0。
5以上 。 而异卵 0。 2或近于零,
( 1) 明尼苏达大学研究,同卵 分开,0。 49 同卵同在一起,0。 52 异卵分开,0。 21 异卵一起,0。 23
( 二 ) 环 境,( 环境决定论 ) 环境影响人格形成已成为大家公认,但究竟环境的影响作用有多大,至今无法定论 。 主要表现在:
1,家庭影响,
家庭是人格养成的启蒙地。家庭的经济,政治地位,
父母亲的受教育水平,教育观点和方法,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家庭的气氛,儿童在家庭中的角色都从各个方面影响人格形成。如以母教育方式为例
( 1) 民主 ---宽容型,亲子关系和谐,孩子表现谦逊有礼,亲切诚恳 。
( 2) 权威 ---独断型,动辄打骂,孩子有恐惧感,缺乏自信,常以说谎自己,怯懦而不诚实,性情不稳定;也可能产生攻击行为 。 抗拒责打或转移向社会 。
( 3) 放纵 ---溺爱型,百依百顺,娇生惯养 。
常导致儿童娇横任性 。 自私无礼貌,缺乏独立性,懒惰等 。
2,学校教育,学校是社会文化对社会成员施加正规影响的场所 。 其中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 。 是否公正公平等 。
3,社会生活,
社会实践乃是人格形成的决定因素,它的影响是全方位的 。 如大众传媒,社会风气 ( 这可以影响一个社区,
一个城市 。 甚至是一代人的人格倾向 。,奉献精神,)
企业文化等等 。 ( 部队,工厂,学校 )
环境决定论:代表人物毕生:认为环境在个性的形成过程中起了决定性作用 。 他说:,请给我一打强健的婴孩,让我把他们放在特殊的世界中教养,那么,我可以担保,通过训练,使他们成为任何一种专家,无论他们的能力,嗜好,趋向,才能民族是什么样,我都可以把他们训练成为医生,律师,艺术家 。
既反对遗传决定论,又反对环境决定论 。
我们心理学家的折衷主义观点:
1,先天的遗传素质是个性形成的前提条件,它为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潜在的可能性 。
例如:大脑发育缺陷 个性异常
先天色盲 不能成为画家
遗传的只是生物学的特性,而并不是心理特性的本身 。
2,环境因素 ( 尤其是教育 ) 在个性的形成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使生物因素所决定的可能性,发展的潜在性变为现实性 。
自然:草原性格,江南性格 。
社会:家庭:出生顺序,父母榜样 。
学校:班风,校风,教师的人格魅力 。
单位:职业特点,( 教师,警察 。 领导 )
社会风气:时代精神,时代性格 ( 如文革时期 )
民族:
总之,人格的形成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单纯强调某种因素的作用看来是不全面的,而不同的人格特质可能受某种因素影响大一些的可能也是存在的 。
第二节 人格倾向
人格倾向是决定个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行为的基本动力,并使人个具有选择性和积极性 。
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 。
一 需要 ( need)
( 一 ) 定义:是客观的需求在人脑中的反映 。
需要是个性积极性的源泉,是推动人进行各种活动的基本动力。其实人的任何活动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需要,不然就无法适应环境,甚至无法生存。当然指的是非病态的活动,而需要的满足与否直接影响情绪和行为。
( 一 ) 种类: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非常复杂,一般分为:
1 生理性需要,是指个体对维持其生存和种族延续所必需的条件的要求 。
如对空气,阳光,水,食物,睡眠,性等的需求 。 这是人最基本,最原始的需要,是推动人的行为的最基本的力量 。 如果这些生理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人就无法生存或不能延续其后代 。
2 社会性需要,是指个体对维持社会发展所必需的条件的需求 。
如对劳动,人际交往,成就,归属等方面的需求 。 这是后天习得的受社会发展的影响 。 并随不同阶层,民族和风格等因素影响出现种种差异,它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 人的社会性需要若长期得不到满足,
一般不会直接导致死亡,但可阻碍其人格发展,导致痛苦,焦虑等不良情绪,损害健康,甚至造成自杀 。
根据需要的对象,还可分为物质的需要和精神的需要 。
3 需要层次论,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 马斯洛 曾提出
,需要的层次论,。 这是影响最大的一种需要理论 。
马斯洛认为人有五种基本需要,按由下而上的层次排列是:生理,安全,归属和爱,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 在一切需要中,生理需要是最基本的,包括衣,
食,住,性等
这些需要如得不到满足,就可能有生命危险或痛苦 。
生理需要和人的本能密切相关,因此
也是最低级的需要 。 如果生理需要已得到基本满足,
人便有可能从生理需要的支配下解脱
出来,产生其他更高级的需要 。 马斯洛认为,生理需要之上是安全需要 。 安全需要直接的
避免危险和生活有保障,引申的涵义包括职业稳定,
经济宽裕,社会安定。
需要都满足了,个体就会产生爱和归属的需要,
爱包括给予他人的爱和接受他人的爱,如
人与人之间相互的关怀,爱护,信任,友谊,
爱情等 。 此外,人还渴望自己有归属,成为
团体中一员,马斯洛指出,没有人希望过孤独生活,总希望有些知心朋友,有个温暖的集
集体 。 再向上发展将出现尊重组要,包括自尊,
自重,如为他人所敬重,希望自己能够胜
任工作并有所成就,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高度评价 。 人的最高级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
指对,完满人性,,即对人的最好特性或潜能的最大限度的发挥的追求,也就是说做一些
自己认为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 。 这是一种创造的需要,它的产生有赖于前面的基本需要
的满足,只有基本的需要得到满足的人,才具有最充分,最旺盛的创造力,马斯洛认为,
这些不同层次的需要的发展进程,大致与人的年龄文化教育程度有关 。 对于多数人来说,
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只是一个奋斗的目标 。 只有少数人才能达到真正的自我实现 。 他认为,
当一个低级的需要本能得到满足时,心理活动和行为受到这类需要的支配,将全力以赴求
得这些低级需要的满足;
只有低级需要满足之后,高一级的需要才会表现出来,并上升为
支配的人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力 。 需要层次论中存在强度差异,低级需要较多直接与生存
有关较强烈且容易满足,因而达到满足的百分比高;高级需要出现较慢,较弱,满足需要
的条件也较少,因而满足的百分比小。
马斯洛需要层次
1 需要是分层分等的
2需要的满足是有顺序的
3需要顺序与个体心理生理发育的顺序一致 。
4需要结构与个体的教育程度有关 。
5群体需要的结构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有关
马斯洛的这些观点,在把人的需要分为不同层次和重视人的内在价值某方面有其积极的
一面 。 但他忽视了人的社会存在对人成长有决定性的影响,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各种
需要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联系,忽视了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内往往存在着多种需要,而这些需要又会互相矛盾,导致动机斗争 。
临床病人显然是以安全需要最为迫切,
但同时也应注意到病人还有其它各种需要 。
另外,病人的各种需要有其特殊性,即使是饮食,睡眠等生理性需要,也和正常健康状态下的人不同,应予以重视 。
二,动机 ( motivation)
是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原因,是促使人去行动的动力 。
动机和目的,
目的是人的活动所要达到的结果,动机则是推动人去达到目的的心理活动 。 动机和目的是相互依赖,缺一不可的,有动机必有目的;没有动机所引起和维持的活动,也不存在什么目的 。 但另一方面目的和动机相同目的可以各不相同 。
动机和需要:
动机和需要关系密切需要是动机产生的基础和根源,
动机是推动人们活动的直接原因 。 当人,们的需要有了某种特定目标时,需要就转化为动机,推动人去从事某种活动 。
动机和行为,
二者之间不是一对一关系,同一动机可以产生不同的行为,如追求荣誉的动机可以通过参加比赛,助人等多种行为表现;而同样的行为可以由不同动机如勤奋学习,读书的行为可能出于为国争光,
献身四化,也可能出于追求名利 。 动机推动行为,在人的活动中占有主导地位,
而行为的结果又有可能使动机得到加强,
减弱或消失 。
动机的种类,内容 <生理性动机 ( 物质方面的动机 ) 觅食动机,御寒动机
心理方面的动机 ( 精神方面的动机 )
交往动机,成就动机
性质 <正确的动机:利于国家,集体,他人的
错误的动机:不利于国家,集体,他人的
作用 <主导动机:是一个人动机中最强烈,最稳定的动机 ( 主导,支配地位 )
辅助动机:维持与一个人的习惯,兴趣相联系,
对主导动机起补充作用
时间长短 <短暂的动机:如工作为了一时的成功或受到好评
长远的动机:为了一个远大目标而学习或工作
原因 <内部动机:从活动本身得到满足(好奇心,成就感)
外部动机:个体受到刺激而诱发出来的动机
( 奖金,报酬,表扬 )
三 兴趣 ( interest),是人们力图认识某种事物或参加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需要的一种带情绪色彩的表现 。 兴趣产生于需要,并在需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兴趣是与社会发展及个体发育成熟分不开的,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其兴趣是有差异的 。
时间长短 <暂时兴趣
持久兴趣
社会意义 <高级兴趣
低级兴趣
对象 <直接兴趣:对事物或活动本身感到需要而引起的兴趣
间接兴趣:对活动的最终目的和结果发生兴趣
兴趣对于学习,工作以 心身健康都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它也就成为医学心理学关注的问题 。
例如,培养兴趣是促进学习,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而兴趣的广度对于离退休老人的心身健康有直接影响 。
爱因斯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孔子:知只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第三节 人格心理特征
人格心理特征是指一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 。 它是人格结构中比较稳定的成分,主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 。
能力 ( ability)
一 定义,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心理特征,是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的必要条件 。 其实,能力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心理现象,如有人有运算能力;有的人过目成 。 有的人具有创造能力,有的人能治愈疑难病症,有的人能搞服装设计等等 。
能力是与活动紧密联系的,一方面,个人的能力总是在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在活动中得到表现 。 另一方面,从事某种活动又有必须有一定的能力作为条件和保证,如医生在医疗活动中就应有感知能力和观察能力,动作协调能力,记忆力等 。
能力与活动虽然是紧密相联的,但并不是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任何心理特征都是能力,只有那些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任务得以顺利完成的心理特征才是能力 。
例如,活泼,沉静,暴躁,谦虚,骄傲等心理特征,虽然和活动的能否顺利完成有一定的关系 。 但在一般情况下,它们并不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基本条件,所以,它们不是能力,只有观察能力,判断力,创造性思维能力,想象力,注意力等等,才是成功地进行活动的必备的心理条件 。
( 二 ) 种类: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1 一般能力,是从事任何活动都必须具备的能力,是与人的认识活动紧密相联系的,有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思维力,想象力,也就是智力 。 适用于广泛的活动范围,核心是思维能力 。 只有它们不断地协调活动,才能使人们掌握更加丰富的知识,以便不断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
2 特殊能力,适用于特殊的活动范围,它们只在特殊领域内发生作用,例如:音乐听觉能力,数学能力,绘画能力,体育能力等 。
一个人 可以具有多种特殊能力,但常常是其中 1— 2种占优势 。 一般人情况下,智力与特殊能力是有机联系着的,智力越发展,特殊能力的发展就得到越是有利的条件;发展特殊能力的同时,也促进了智力的发展和提高 。 另外,有些能力测量已经证明,智力与特殊能力之间的相关系数不高,测量中所发现的,白痴学者,
( 白痴天才 ) 便是一个突出的例子 。 所谓白痴天才,是指智力低下的人,只具有一种或集中特别发达的能力 。 心理学家对某一个被试进行了长达六年的追踪研究证明了这一点 。 六年中,对被试的身体检查表明:就被试身体健康,脑电图正常,未发现神经系统障碍的症状,但心理检查却发现了许多自相矛盾的地方 。 一方面,他在几个方面表现出很高的能力,他能说明从 1880年到 1950
年任何一天是星期几,他能对许多字顺着拼音和倒着拼音而正确无误,并且告诉他依次某字的拼音而从来不忘,他能从头到尾唱出,奥赛罗,歌剧中的某些段落 。 但另一方面,他的一般知识极度贫乏,认字很少,他几乎完全缺乏逻辑推理和解决问题的抽象能力,因此跟不上学校的正常课程,用比奈量表测验他的智商只有 50。
一般说来,相当多的人一般能力良好,但缺乏突出的特殊能力,也有一些人一般能力较差,但具有突出的特殊能力 。 如果一般能力强,又有特殊能力,这二者和谐统一,形成独特的结合,就称之为 才能 。 有才能的人如果主观上和客观上都具有条件得以施展,各种能力得到最完备的结合和发展,就可以被称为 天才 。
( 马克思,,莫扎特,爱迪生 ) 。
(三 )1智力发展的一般趋势,
从总体来看,智力与年龄是同步发展的,但大约从 15岁以后,智力发展慢于年龄的增长,一般
认为,18---25岁是人的智力发展高峰期,而做出卓越贡献的年龄大都为 25---40岁,据统计 (公
元 600年 ----1960年出现的 1243位科学家的 1911
项重大发明创造最佳 35----45岁 )
2.智力发展的个别差异,
由于每个人的素质,环境,教育实践活动以及勤奋条件的不同,所以人与人之间在能力上有
显著的差异,表现在,
(1) 智力发展水平的差异,智力的发展水平,通常用人的 IQ值来标明,
(智商 ),在全人口中,智力水平的分布呈常态分布,由于人们智力发展水平不同,心理学上把它划分为超常,正常,低常三个类型,划分的依据是,智商在 130以上为超常,70以下为低常,其余为正常,
(2) 智力结构的差异,人的智力是由多种智力因素组成的,由于先天和后天的多种原因,每个人的智力结构因素是不相同的,如观察力,
有的人偏于注意细节而忽略整体,有的人则偏不注意整体而忽略细节,如记忆,有的人偏于形象记忆,有的偏于语词记忆等等,表现在各个方面上,这样就造成了人们和智力结构互不相同,千差万别,因而人们的智慧活动往往表现得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3) 智力表现早晚的差异,有些人优异的才能表现的比较早,甚至童年时期就表现出来,这叫能力的早期表现或称早慧,如秦国的甘罗十二岁为上卿,莫扎特五岁能作曲等等,但也有,大器晚成,的,齐白石老先生 40岁才开始表现绘画的智慧,后来却成为世界著名的大科学家,当然,早慧和大器晚成者终归少数,一般人的智力得以充分表现大都在 20---40岁之间,
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 {遗传,自然前提,神经组织与众不同
环境,人的智力主要要儿童时期形成并发育起来的,
物质营养,儿童 3岁前的营养状况对智力发展有较大影响,
教育训练,动脑筋?提高智力水平
勤奋与爱好,” 勤奋出天才,可能性一现象,
二,气质 (temperament)
(一 )气质的定义,
气质也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种心理现象,平常我们说的,性情,,”
脾气,,” 秉性,等,多指气质而言的,那么,什么是气质呢?
比如,当你走进托儿所就会发现,有的孩子吵吵闹闹,好动不好静,有的则不声不吭,见了生人不敢看,不敢动,时间一长还会哇地一声哭起来,细心察看成人的举止行为,有的脾气暴躁,性情直爽,易动感情,
有的沉着冷静,情绪含而不露,稳稳当当 ;也有的动作灵敏,情绪变化迅速,热情大方,还有的说话细声细语,胆小怕事,谨小慎微等等,这些都是人的气质特征 /
从以上的描述来看,都是指人在行动上,情绪上的变化,而这种变化表现在速度,强度,持久性,灵活性等方面,所以,气质是表现一个人的情绪和行为发生的速度,强度,灵活性,持久性等方面的动力性的人格心理特征,气质是不以活动的时间条件和内容为转移,在一切活动中都表现出它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点,如,一个学生在考试前总表现激动,等待友人时总是坐立不安,参加体育比赛总沉不住气等等,
说明该学生具有较稳定的,好激动的气质特征,
巴甫洛夫
(一 )气质的生理基础,
关于气质的生理机制有各种不同的解释,因而形成了多种不风的学说,
体液说,有关气质的概念,最早是在公元前五世纪,由希腊著名医生希波克拉底首先提出的,他认为人体内有来自不同器官的四种体液,血液生于心脏,黄胆汁生于肝脏,
黑胆汁生于胃部,粘液生于脑部,为同的气质取决于这四种体液的混合比例,罗马医生盖伦根据他的学说,把人的气质分成干三种,后人又简化成四种,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和抑郁质,每种气质都是某种体液占优势的结果,并有特定的心理表现,当然把体液看作是气质形成的原因和基础是缺乏科学根据的,但在日常生活中用四种气质类型来描述人们的气质特点比较生动形象,所以这中种气质类型的名称一直延用到现在,
2,体型说,德国精神病学家克瑞奇米尔根据对精神病患者的观察,
认为体积结构与气质及患精神病之间有一定关系,把人分为强壮型,
肥满型,瘦长型和异常型,并认为肥满型者情绪不稳,易兴奋或抑郁,
身体上脂肪丰富,身材矮胖,这种人易患躁狂抑郁症,而瘦长型则身细长,皮肤干燥,肌肉骨骼不发达,并且孤僻,沉静,易患精神分裂症,但至今未得到证明,
3,血型说,日本学者古川竹二认为气质与血型有关,认为 O血型相当于胆汁胆汁质 ;B血型相当于多血质 ;A血型相当于抑郁质 ;AB
血型相当于粘液质,这种学说并没有充分的科学根据,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同一种血型的人经常具有不同的气质特点,而不同血型的人则可表现为相似的气质特点,另外,还有人提出阴阳说,内分泌说等,当然都不具科学性,到目前为止,只有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4,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巴甫洛夫认为,人的气质类型与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有关,人的高级神经活动有个别差异和特点,而它的基础是高级神经活动基本过程 ------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的特性,它有三个特性,
强度,是指大脑接受外界刺激的承受力和持久工作的能力,{强

均衡性,指大脑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力量的对比,(均等 ------平衡,
或其一占优势 ------不平衡 )
灵活性,是指兴奋与抑制过程相互转化的速度与能力神经过程的三个基本特性的独特结合就形成高级神经活动的四种基本类型,
强而不平衡的类型 (不可遏止型 ) 相当于 胆汁质
强平衡而灵活类型 (活泼型 ) 相当于 多血质
强,平衡而不灵活型 (安静型 ) 相当于 粘液质
弱型 (抑制型 ) 相当于 抑郁质
由此可说,气质类型就是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在人的行为和活动中的表现,
(一 )气质的特点及其在实践中的意义,
1,气质的特点,
(1) 稳定性,气质是先天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在后天行为活动中表现,因此必然具有稳定性,
每个人都常有自己独特的气质特点,但气质在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下,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2) 气质无好坏之分,每一种气质类型都有积极方面的优点,又都有消极方面的特点,如多血质的人反应灵活,容易适应新的环境,但注意力容易分散,兴趣容易转移 ;胆汁质的人精力充沛,
直率热情,但缺点是缺乏自制力,容易冲动,所以,
气质无好坏之分,气质不同的人在活动中都会取得一定的成就,
胆汁质 {普希金
巴甫洛夫
抑郁质 {柴可夫斯基
果戈里
粘液质 ----斯大林
多血质 {列宁
赫尔岑
对于学生来说,气质特征完全不同的学生,
同样可以取得优异成绩,
2,实践意义,
对于某种工作有的气质类型的人适合,而其它类型就不适合,如,侦察工作,医生,
护士 (粘 ).所以说在现实中,各单位用人时如能参考一下气质类型,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也能使每个人充分发挥自己的优点,做出贡献,同时也利于每个人的身心健康,
三,性格 (character)
(一 )定义,性格这一术语来自希腊文,意思是指,记号,,” 标志,,在历史上,哲学家,文学家对性格都做过不同的论述和生动的描绘,文学家总是抓住一个人最本质的性格特征作为典型加以描绘,在读者面前展示着非常生动而鲜明,有血有肉,活灵活现的人物,使读者感到这是一个栩栩如生,如见其形,如闻其声的现实人物,
例如,塞万提斯笔下的唐,吉柯德,曹雪芹笔下的贾宝玉和林黛玉,以用及鲁迅笔下的阿 Q等都是作者抓住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加以形象化而塑造出来的典型人物,所以说,在人的个性中,性格是能够最鲜明地表现个性,代表个性的部分,它在个性特征中处于核心地位,
性格,是一个人在社会活动中所形成的对人对事,对自己的稳固态度以及与之相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
如,勤劳,懒惰,坚强,怯懦,谦虚,骄傲等等,当然,在个体生活中的那种一时性的偶然的表现,不能被认为是一个人的性格特征,如偶然的怯懦,或发脾气,只有那些经常的习惯性的表现才能被认为是个体的性格特征,
(一 )性格的类型,
1,按心理功能的优势 {理智型,以理智来衡量一切并支配行动 ;这种人有头脑和
主见,很少表露情绪,
情绪型,行为举止易受情绪的影响,易动感情,
为其左右,
意志型,以意志支配行动,敢作敢为,坚决果断,
2,指向性 {内向,沉静,反应缓慢,顺应困难,
外向,开朗活泼,善于交际
中间型,某种情境中是内倾的,
3.按处世的独立程度 {独立型,善于独立实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活动中不易受外界事物的影响,在紧急情况下不慌张,但易固执已见,
顺从型,独立性差,易受暗示,容易不加批判地接受别人的意见,在急情况下表现得惊慌失措,
4.A型,有雄心壮志,缺乏耐心,富于竞争,易激动,常感到有压力,持续从事重工作而不感到疲劳,行动匆匆忙忙,
B型,悠闲自得,不争强好胜,从容不迫,工作有节奏,与世无争,
C型,过分耐心,回退冲突,过分合作,屈从让步,负性情绪控制力强,追求完美,生活单,调,
以上分型都过于简单,人的性格远比分型复杂得多,于是就有了特质说 ……,.
(三 ) 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性格与气质是二个容易混淆的概念,它们是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
1.区别,
(1)气质是先天的,较多地受高级神经活动活动类型的制约 ;而 性格主要是后天的,更多地受社会环境的影响,
(2) 气质可塑性小,变化慢 ;而性格可塑性大,变化快,
(3)气质的表现范围较窄,只反映了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而 性格的表现范围较广,几乎包括了人的一切稳定的心理特征,
(4)气质无所谓好坏 ;而性格有好坏之分,
(5)在决定人的行为举止上,性格具有核心意义 ;而 气质只具有从属的意义,
2.关系,
(1)气质是性格形成的基础 ;气质影响性格的表现方式,如胆汁质的人和多血质的人比粘液质的人容易形成果断性和勇敢性等特征,又如,同具勤劳性格品质,胆汁质的人常常表现为情绪饱满,急切利索,而粘液质的人则可能表现为不动声色,从容不迫,
(2)性格可掩盖和改造气质,例如,从事精细工作操作的外科医生所具备的沉着的性格特征,在形成过程中就有可能改造着胆汁质的容易冲动和不可遏止的气质特征,
四,人格异常,
人格可出现多种形成的异常,一般说在这些异常影响自己和妨碍他人的工作和生活时,称为人格障碍,一般是在青少年期比较明显,主要有偏执型人格障碍,分裂样人格障碍,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冲动型人格障碍,表演型 (癔症型 )人格障碍,
强迫型人格障碍等,
五,人格与健康,
人格有健全与不健全之分,人格与人的健康密切相关,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而健全的人格是心理健康的基本条件,人格异常则是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的根本起因,因此,
只有拥有健全的人格才拥有健康,
人格障碍 personality disorder
1 偏执型人格障碍 Paranoid personality disorder
2 分裂样人格障碍 Schizoid personality disorder
3 反社会性人格障碍 Dis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
4 冲动性人格障碍 Impulsive personality disorde
5 表演性 (癔症性 )人格障碍 Histrionic (hysterical) personality disorder
6 强迫性人格障碍 Ananka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
7 焦虑性人格障碍 Anxious personality disorder
8 依赖性人格障碍 Dependent personality disorder
9 其他或待分类的人格障碍 Other or unspecified personality disorder
(一 )健全人格与健康,
有健全的人格的人,一般来说发病少,即使病了,疾病的发展和预后也较好,有健全人格的人长寿的多,
健全人格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1,人格的各个结构要素不存在明显缺陷与偏差,人格的各个方面不过分发展,符合社会社会规范,
2,人格相对稳定,人格变化较为缓慢 ;
3,自我意识清楚,有自知之明,能认识自己存在的缺陷,
并自我纠正,
4,能积极进取,不消极遁世 ;
5,有相对完整统一的心理特征,人格的各方面不矛盾 ’
6,乐观,看事情多从好的方面思考,
(一 )不健全人格与健康,
具有十分健全的人格的人是少见的,人们难免不同程度地在某些方面有人格缺陷,也就可能影响到人的身体健康,
1.人格特点可成为某些疾病的发病基础,从 20世纪 75年代开始,许多医学心理学家开展了人格与疾病的研究,通过人格测量与疾病对照,发现人格与疾病有较大的联系,美国心脏病学家弗雷德曼提出,富有竞争性的人型人格是 冠心病 的一个重要病因,
还有专家认为,
癌症病人的人格特点为,善于克制,压抑,有心理矛盾,有不安全感,常感到孤独,绝望,有时有否认的倾向,这种人格特点简称为 C型人格,
消化性溃疡病人的人格特征是,不好与人交往,行为刻版,
被动,拘谨,依赖,缺乏创造性,常有矛盾情绪涌现,害怕失去依靠,力求取得某种成就而又害怕受到挫折,
偏头痛病人的人格特点是,内向,情绪不稳定,易紧张烦燥,对自己要求十全十美,多疑,刻板,嫉妒,爱生闷气,
支气管哮喘病人的人格特征是,内向,情绪不稳定,怯弱,
社会适应不良,被动,难以忍受挫折,情感 表达缺乏,
1,人格特点影响疾病的发展和预后
心胸开阔,乐观,遏事想得开,不过分担心的人,疾病的发展较慢,疾病的预后也较好,心胸狭窄,患得患失,焦虑,善于压抑自己情绪的人,疾病的发展较快乐,预后效果也不好,很多身患绝症的人能够活下来,就因为他们有良好的人格 ;而有些病人,一听说身患绝症,即唉声叹气,抑郁,焦虑,时间不久即死亡,很大程度上是源于他们不健全的人格,意志薄弱,没有自信,一代围棋高手陈祖德,
身患不治之症,依靠他顽强的意志和健全的人格挺过来了,至今仍活跃在棋坛上,
第五章 医学心理学绪论第一节 医学心理学概述
共同的研究对象 }必然形成交叉学科
客观的研究方法
( 实验,观察等 )
医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因素与健康的相互关系,研究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预防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的科学 。
实际上就是研究心理过程中之认知,情感,意志和个性中能力 。 气质,性等与健康和疾病这间的关系 。
例如,癌症患者 {病前人格
病后人格表现 }对健康的影响
(负性情绪 。 抑郁,沮丧?内分泌和免疫动能,削弱对癌症的抵御阻力 )
目前,医学分为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康复医学四个部分,
不论哪一部分,它所研究的问题都是有关,人,的健康和疾病问题,
既然研究的对象是人,就应看到人不仅是一个有完整生理活动的生物体,而且还是一个有意识,有思想,有感情和有各种心理社会属性的实体,所以,人的心理活动和社会生活方式也同其生理活动一样,
必然会反映在健康和疾病上,
以往,在医疗过程中,而对病人,医生常常只看到他们的生理活动或生物性的一面,而忽视了其心理活动和社会性的一面,以致出现,
见病不见人,的现象,他们很少研究个体心理因素与疾病发生,转归和预防的关系,这样,医生和病人的关系成了医和病的关系,而不是医与人的关系,
所以,为了提高医疗质量,就必须重视心理,社会因素在人的疾病中的作用,就必须把医学与心理学结合起来,就必须能分析出患同样疾病,接受同样条件治疗的病人,为什么效果截然不同,这其中往往是由于病人不同的精神面貌所导致的结果,如有的乐观,有自信 ;有的悲观失望,另外家庭关系,经济状况,工作性质等等因素都会对一个人的身心健康产生影响,李心天:医学缺了医学心理学就是无头脑的医学 ;医学脱离了医学心理学就是不完整的科学,所以,医学心理学是必修科 。
二性质,1交叉学科 医学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就象教育心理学,军事心理学犯罪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等等一样,因为它是研究人的,
人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所以,医学心理学也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边缘学科 ( 交叉学科 ) 。 既然是一门交叉学科,那么在学习过程中,就必须自觉的把医学心理学的有关知识与基础,临床,
康复和预防医学联系起来,加强它们之间的沟通 。 只有这样,医学心理学才会得到深入的发展 。 2。 基础学科:从定义可见其是一门基础伦理课 。 只有学好它,才能扩大知识面,能全面的认识病人 。 因此,能提高医疗质量,,三理一剖,一样重要 。
3,应用学科:掌握了医学心理学的知识和技能,能应用于医疗的各个领域,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在心理咨询门诊中也能发挥其作用 。 了解病人心理 。
三,任务:
1,研究在各类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中心理因素的作用规律 。
李心天教授提出过几种观点:
( 1) 。 直接作用:神经官能症,反应性精神病等 。
( 2) 。 重要作用,间授作用:心身疾病如冠心病,偏头痛,心绞痛 。
( 3)。由于物理,化学因素导致的疾病,心理因素在疾病的恢复过程中起到间接作用。如然外伤,中毒,骨折,烧伤,作为致病因素,心理因素没有参与的,但是,由于病人的个性特征和对疾病的主观评价所造成的心理紧张状态却影响着疾病的过程。
2,研究情绪对身体各器官生理,生化功能的影响 。
心理反应和生理,生化反应之间有无因果关系,一直是一个学术上引起争论的问题 。 现在可以肯定二者是有因果关系的 。 前为因,后为果 。
如果机体长期地处于消极情绪状态,可使躯体某一器官或某一系统发生功能紊乱 。 表现在循环系统为血压升高或降低,心理增快或减慢 。,心悸等;消化系统为厌食或贪食,恶心,呕吐等;呼吸系统胸闷,气短等;泌尿系统为尿频,尿急等;皮肤系统为皮然,脱发,白发 。 斑秃等;内分泌系统为甲亢,肥胖症等 。
同时还呈现相应的生化变化 。 如中枢神经系统递质儿茶酚胺和肾上腺皮质激素 ( 皮质类固醇 ) 等的变化 。
3,研究人的个性心理特征在疾病发生和康复中的作用 。
一个人的性格,气质和能力是最能说明他本人的独特的个性心理特征 。
四,学习的意义:
1,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疾病增多 。 如神经病 。
2,心身疾病多了 。
3,医学样式的形成要求要懂得医学心理学 。
4,心理学为医学作出了贡献:
( 1) 。 心理咨询门诊的诞生为心理疾病患者提供了场所 。
( 2) 。 心理测验已被越来越多的医院所应用 。
( 3) 。 心理治疗 —— 临床医生认识 。
( 4) 。 心理生常识的宣传,对预防心理疾病起到了积极作用 。
当生活中过久过强的应激事件发生时 。 为什么有人患冠心病,有人患消化性溃疡,有人患支气管哮喘等,
研究表面就是每个人的个性不同造成的,同时它也影响着疾病的康复 。
五,开设医学心理学的主要要求:
1,树立认识人的整体观 。
2,掌握一些医学心理研究和实践的方法 。
作为医生尤其是未来的医生掌握一些心理评估 。 心理治疗和咨询的方法,将有利于对病人的诊断,也会提高医疗效果 。
3,掌握适应和应对的方法:
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顺境与逆境同在,成功与失败同存,当处于逆境,失败的情况下,如何去调整自己的情绪心态,面对生活 。 尤其是在应激状态下 ( 重大伤亡,失恋,落榜 ) 如何去应对 。 只有勇敢地面对困难,正确应对,才能预防疾病的发生 。 促进身心健康,
来提高生活质量 。
第二节 医学模式及其转变
一 什么是医学模式:
这之前的十多年间,我们医学是经常提到医学模式的问题,其实,医学心理学与医学模式之间的关系密切,
正因为医学模式的转变,才使医学心理学得以发展,
我们之所以学习医学心理学,就是在适应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 。 医学模式是指某一时代的心身观,健康关和疾病观的集中反映,是医学科学发展的知道思想 。
可以说,医学模式是世界观的一部分,是相对稳定,
受时代制约的,一种医学模式影响着医学工作的思维及行为方式,使它们带有一定倾向性的习惯化了的性格和特征,从而也影响医学工作的结果,它同时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 一般认为,医学模式的发展是随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因而不同时期就有不同的医学模式 。
( 一 ) 神灵主义的医学模式 ( 前 10000年 )
这一模式起源于原始社会,当时生产力水平极低,那时候的人也会患病,但他们不知道确切的病因,认为得病就是妖魔鬼怪所致或是遭到神灵的惩罚 。 所以治病的方法就是 驱妖或对神灵祈求宽恕 。
当今世界的一些偏远地区,如非洲某些原始部落仍然存在族长用复杂的仪式来驱病 。 至少起到稳定情绪的作用 。
( 二 ) 自然哲学医学模式 ( 前 3000年 )
这一时期已渐渐地把人和自然联系在一起,代表人物是西方的希波克拉底,治病先治人,的观点 。 同时提出,语言比药物更重要,
的治疗观 。 在这之前中医,黄帝内经,中提出了,天人合一,,天人相应,,内伤七情,,外感六淫,等观点 。 在治疗方面主张对病人身心兼顾,辨证施治,和,因时,因地,因人而宜,
等 。
自然哲学模式有许多可取之处,如心身一元论的整体观如心身相互作用的辨证观,这对于今天的医学仍有许多启迪和指导作用,
但限于当时的科学发展水平,人们对生命的本质,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仍不够深刻 。
( 三 ) 生物医学模式 ( 十六世纪 )
十六实际文艺复兴时期形成,当时的自然科学飞速发展,生理学,解剖学,细胞生物学,血液循环学等发展起来,尤其是显微镜的出现,使人发现人是由细胞组成的,进而组成器官 — 系统 —
人 。 这样,生物学发展起来了,微生物学的发展增进了人们对疾病的认识,产生,有病必有的,的观点,有病必有生物学基础 。
病 — 细菌引起 — 治疗 — 杀菌 ( 抗生素类药 )
这样,扼制了传染了病的出现,直到现在人们有根深嘀咕的观念,
病是由于细菌引起,所以叫生物医学模式,在我国还普遍存在 。
17世纪发现微生物推动了医学进步,19世纪下半叶细菌学有了发展,人们常用微观分析法的预防接种,杀菌灭虫和抗菌消炎药物来抵御疾病 。 近几十年来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下降,
在生物医学模式理论指导下发展起来的先进检测方法或手段,在现在和将来的医学发展中会起着重要作用,但单纯生物医学模式远远不能适应跨世纪科技发展的需要 。 现代医学模式是在生物医学模式和心身医学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 人不仅仅是生物属性,还具有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必须从整体,系统都是精神疾病,而过去都是生理疾病 。 据调查医院生理:精神 ( 心理 ) =3:
1传统的医学模式已经解释不了这些问题,药物和手术治疗也存在局限性,因而产生了新的医学模式 。
( 四 ) 生物 —— 心理 —— 社会医学模式
1,事实 ( 1) 传统的医学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暴露其不足;
只重视局部而忽视了的观点,来探讨健康与疾病的本质 。 在临床诊断,疾病防治和对病人的护理,康复过程中必须以病人为中心采用综合性诊治措施 。
现在许多医学家发现传统的医学模式已不适应发展的需要,已不完善,有的病就是查不出原因: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等几十年前没听说过,过去都是传染病多 。 另外,现在退学的整体 。
( 2) 疾病谱与死亡结构发生变化 。
20年代以前,威胁人体健康的疾病主要是呼吸系统,传染病等 。
现代:心血管,脑血管,癌症
80年代:自杀现象增多 。
( 3) 时代根源:社会的飞速发展,尤其是进入了电子信息时代,
知识大爆炸,更新快,使人们竞争意识增强,城市的发展,都无形中给人类造成紧张,压力,心理负荷增加 。
1,基本观点:
( 1) 人是整体,具有生物,社会的双重属
( 2) 疾病与健康是生物 —— 心理 —— 社会因素综合体内外环境综合导致的 。
( 3) 对疾病的治疗必须采取心身综合疗法 。
总之,生物 —— 心理 —— 社会医学模式是现在医学界的指导思想,作为医学生必须具备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思想和技能,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才能使我国医疗水平有所提高,实现它的前提是学好医学心理学 。
第三节 医学心理学简史
大家知道,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 从此心理学从哲学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体系,并以飞快地速度发展起来,
同时派生出许多分支学科,医学心理学就是其一 。 20
世纪 50年代以后,医学心理学发展迅速,研究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 。
一,发展:
( 一 ) 医学心理学已成为多学科的需要 。
卫生部的发展战略是重视心理卫生,人人都应健康;
一级、二级医院将来全部转向社区,为社区人民的健康服务,所以需要培养通科医生,尤其需要懂得心理咨询、心理治疗。
另外,脑科学的研究是二十一世纪突出的重点,现在,心,肺的移植技术,克隆技术正在发展,但还不完善,关键在于对脑的研究没有突破,这一研究也离不开医学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与技术 。
( 二 ) 医学心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
往往交叉学科发展速度很快 。 因为对于交叉学科的研究较易取得成就,就好象踏在一片新开垦的土地上,每走一步都会留下足迹,而只研究传统学科的人就象是在水泥路面上,每走一步都很难留下足迹 。 正因为有很多人关注着且投身于医学心理学的研究,
才促使它飞快的发展着 。
( 三 ) 医学心理学的科学性越来越显著
在科学界公认的权威杂志,科学,( 美 ),,自然,( 美 ),北医大声称谁能在这两个杂志发表文章奖金是10万元,可见,能在这两本杂志上发表文章是不易的,而一旦发表了,可见其学术价值非同寻常啊 。
1曾有人发表一篇论文,研究恐惧的现象最容易发生在妇女和左利手人身上 。 说明国际对心理学是认可的 。
2 另外,医学心理学实验研究已经研制出了,PET”一种正电子放射成象 X射线仪,能够记录的
人的大脑里的动态生化过程,
例如,对某病人进行抽血化验,PET就能记录当时病人的整个的心理生理变化,
解放军 301医院已进了第一台,PET”
可见,.医学心理学的科学性已很强,已被越来越重视,
(1) 在咨询方面,美国霍兰德编制一套职业量表主要是测量中学生,
大学生和下岗人员,给他们一个见意,给求职的人提供可能性,(职业心理咨询 )
另外,有人曾研究出人的各种类型图表,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是哪种类型的并作以鉴定,看什么类型人适合哪种职业,
可见,我国在这方面还存在差距,所以在我国医学心理学的发展,人员的培训与中国的现状关系很大,老百姓能不能接受是一方面,心理医生素质的提高也是关键的,只有提高了,才会有更多的人来咨询,别看苏联解体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他们在这方面比我国强,
(2)机构设置多,
社区,大学,医院等都有多个层次的咨询治疗机构,
(3)专业分工很细
1921.8月成立中华心理学会
1922年创办了中国第一种心理学杂志 ----------<<心理 >>
之后是在断断续续中缓慢发展着 (抗战,十年动乱 )
1978年 12月在保定召开的中国心理学会第二届学术会议和 1979年 6
月在北京举行的医学心理学学术座谈会,标志着心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979年 11月医学心理学专业委员会成立,从此,医学心理学在全国蓬勃发展起来,
齐医在黑龙江省是较早地搞医心的单位,
按道理我国的心理咨询应比外国强,我国 5000年的文明史中,有很多丰富的心理学思想,阴阳五行,
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等,而美国 200多年的文明确把现代文明提高到一个高度,当然我们也不能气馁,我们应发扬自己的东西,丰富心理学思想,
1,我国现代医学心理学历史发展,
我国是在 1917年在北京大学由陈大齐建立的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我国现代心理学的诞生,
1921-------1949 国内战争,抗战,心理学遭受磨难
1955-------1979 心理学一直被认为是伪科学 (姚文元 )
1979-------2002 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有所发展
1879-------2002 123年
1917--------1879 (38年 )}90年 (晚了 )
1921--------1949 (28年 )
1955--------1979 (24年 )
123-90=33年 我国才有 33年的真正历史,
现在,越来越多的医学院校已经开始重视医学心理学的学科研究与教学,这将大大推进我国医学心理学的发展,
第四节 医学心理学相关学科
,医学心理学,这个术语最先由德国著名哲学家洛采于 1852提出的,但这门学科的形成和发展却是在 20世纪的 50年代,同许多正在处于迅速发展阶段的新兴学科一样,医心的确切范围至今尚未明确,
一,临床心理学,
这一术语由美国心理学魏特墨于 1898年最先采用,它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它是基于遗传学,心理动力学,心理生物学和心理社会学的原则而发展起来的,有很大影响的一门学科,据统计,在庞大的美国心理学会会员中,有 1/3以上的人是临床心理学家,其多为受过一定医学训练的心理学家,
二,心身医学,
创立于二十世纪 30年代的一门医学的分支学科,心身医学的人类疾病中的心身关系问题为核心,以心身疾病为主要研究对象,着重研究躯体疾病中的心理因素及其致病方式与条件,
三,行为医学,
出现较晚的一门交叉学科,1977年诞生于美国,行为医学的研究范围与心身医学类似,但在理论取向和治疗方法上
,两门学科有所不同,行为医学偏向于行为主义心理学,而心身医学偏向于心理动力学理论,行为医学的产生同行为治疗和生物反馈技术的以展密切联系,故强调采用行为技术处理病人症状或矫正不良行为,
四,健康心理学,
在行为医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学科,正式诞生于
1978年,与行为医学不同,健康心理学强调预防,主张采用心理学的方法改变或矫正人们的有碍身体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
第五节 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目的,
1.进行行为描述,回答如,” 癌症病人的疾病行为是什么?”
,A型行为者有哪些主要的心理特征,等问题
2.估计总体参数,例如,” 人群中智商的分布,我国成年人中心身疾病的患病率,等,
3.检验关于变量问关系的假设,
如,生活变故同躯体疾患和不适之间存在着相关关系,
二,方法,
1,观察法,
2,调查法
3,心理测验法
4,实验法
5,个案研究与抽样研究
6,纵向研究与横向研究第六章 临床心理评估
第一节 临床心理评估总论
一,临床心理评估概述
(一 )临床心理评估的定义和目的,
1,临床心理评估定义,
当你面对一个人或一些人时,如何了解这些人的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以及个性心理特点,在临床上都呆以采用一些方法,如观察,
晤谈 (话谈 )和心理测查来进行评估,其中每一种可单独运用也可以综合运用,那么,
(1) 在动用多种手段从各个方面所获得的信息来对其一心理现象作全面,系统和深入的客观描述时,叫心理评估,目的不同心理评估名称也不同,有为教学目的,医学目的等,
(2) 当为临床医学目的所用时,就叫临床心理评估,
1,临床心理评估目的
(1) 单独和协同作出心理和医学诊断 (医生,心理学家,
本人 )
(2) 在进行临床干预前提供病人的基础信息 (医生 )
(3) 计划和指导治疗性努力 (临床心理学家 )
(4) 预测未来成就 (咨询家 )
(5) 医学科学研究 (研究人员 )
(6) 用于能力鉴定中 (司法部门,工作单位,学校 )
(7) 用于计划生育目的 (计划生育部门 )
(一 )评估者的条件,
记得有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对于同一个物理学术语,
十个物理学家有一个答案 ;而对于同一个心理学术语,十个心理学家有十个答案,” 说明人的心理活动是非常复杂的,是不容易被掌握的,因而做心理评估是极其不易,所以作为评估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水平,同时本身要有较高的心理素质,
(1) 有相关的知识,首先对智力,记忆,情绪,人格的概念的及发展变化的规律要了解,表现形式,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等等一些知识应掌握,
(2) 有相应的操作技术并熟练掌握,如有观察技术访谈技术,熟练掌握各种测验量表,问卷以及能做相应的心理分析,
(3) 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就是对日常生活中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人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并会作出相应的判断,
(4) 心理素质水平高,也就是首先自身人格要健康,乐与人交往,(了解各种各样的人 ),尊重他人,愿意帮助别人,有耐心和通情 (感情移入或神入 ).也就是能设身处地以当事人的立场去体会其心境 (当事人的感觉,需要,痛苦等 )
的心理历程,” 感人之所感,,” 知人之所知,
(生活经验 ) (认知能力 )
例如,一位受尽妻子委屈的男子来咨询,如能说,” 您感到烦恼不安是因为您妻子干涉了你,你在图书馆学习了一天,而你妻子却说你虚度光阴,你感到受尽了委屈,” 这样就会引起当事人的自我,所以说评估者与来访者之间能达到情感上的交流是最为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了解当事人,而当事人也开始认识到医生理解他,临床家才能赢得来访者的好感,信任,尊敬而表现合作,以致将内心感受和难言之隐向临床家倾诉,反之,无法进行评估,
(5)建立协调关系,
{在临床医学中,有医生病人之间的关系 (医患关系 )
在心理测查时,有主试与受试之间的关系
在心理治疗时,有治疗家与病人之间的关系
而要想保证工作的效果,就必须搞好他们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在心理测查时,主受试之间的关系应是相互信任,尊重,合作的一种协调关系,
在心理评估实践过程中,每个人都会根据具体情况,根据经验总结出一套方法来达成协调的医患关系,
但首先应做到的还是要尊重对方,心诚相待,
( 二 ) 临床心理学家的职业道德,
临床心理学家是指专门从事临床心理学专业工作而又取得合法资格者的哪些专业人员,对于他们搞临床咨询,
治疗,研究工作者职业道德方面的要求,
1,严肃对待临床心理工作,
2,管理好心理测验,标准化的考题,或象智力测验工具等,要保守秘密,不得泄露,否则将失效,
3,保护病人或来访者的利益,尊重其人格,保守他们的私人秘密,不能向其他任何与来访者熟悉的人泄露,
如果不然,将会对来访者身心造成损害,
二,心理评估方法,
心理评估方法有三种,观察,访谈和心理测查,
(一 )观察方法,
人的心理特征,心理活动可通过其行为表现出来,这样可通过观察来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情绪变化等方面,
1,定义,观察法是指在完全自然或有控制的条件下,
对人的可观察到的行为进行观测和记录,从而来研究其心理,行为规律的方法,
可观察到的行为是指机体的外显行为或反应,例如,身体姿势与动作,面部表情和言语等,通过某些生理仪器,
机体的某些生理反应也可以成为可观察行为,人的思想活动,认识或怀古是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主要依据自我观察和自我报告加以了解,
其实观察方法在很早就被人们所采用,如孔子就曾说,”
听其言而观其行,其实就是用观察法来认识人,随着心理学的发展,观察方法越来越系统,越来越完善
1,观察的类型,
时间 { 长期观察,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有系统的观察,
这种方法适用于某些特殊病例的诊断性研究,
定期观察,按一定的时期进行观察,这种方法适用于某些治疗性诊断,
形式 {住院观察,在住院期间的观察,
门诊观察,门诊期间的观察评定,
内容 {一般观察,对病人在某一段时间内的整个行为表现作全面的观察了解,
重点观察,对病人在某一时期内某种或某些特殊的心理,
行为表现作重点的观察了解,例如智力活动,动作行为,
睡眠等,
3.优缺点,
优,简便,易行,可以得到许多基本的,比较真实的资料,另外观察法作为系统研究的第一步,可为以后的研究指出方向,
不足或局限性 (1)难以准确评定人内心的认识,思考和活动,如失望,
焦虑和忧郁 ;
(2)某些行为的观察是不现实的,不可能的或不道德的,例如,那些通常在无人场合发生的行为 (如手淫 )和怕为人所知的行为 (如低声的威胁,抱怨和性行为,)
(3)观察到的行为可能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常有主观性和偶然性,
(1) 观察只能说明是,什么,,而难于解释,为什么,,
(2) 由于观察者不操纵影响行为的变量,因此需要耗费时间和精力,
往往需要付出较多的物力和财力,在实际工作中,观察法常常与其它研究方法综合起来使用,
(一 ) 晤谈方法,
1,晤谈是指在接见人和会晤者 (来访者 )之间进行的有目的的会话,
晤谈是心理评估资料的一种重要技术,当我们开始接触到病人和来访者时,首先必须访谈,一般来说,都要经过访谈了解来者的一般情况,来访目的和可能存在的问题,建立起初步的人际关系,然后才决定是否需要做心理测验,
以及选择什么类型的测验,因此,如果没有访谈资料,恐怕大多数的心理测验结果都是毫无意义的,从另一方面来说,访谈可以提供许多通过其他方法无法获得的信息,例如,在访谈过程中,访问者可以观察到被访者具有特殊意的行为,自我特征,以及他们对目前所处生理状况的反应和态度,此外,通过访谈可以同来访者建立协调的关系,以保证心理测验或随后的心理咨询与治疗顺利地进行,
2,方式,
(1) 结构式晤谈,特点是由医生或临床心理学家按所需资料的要求,
以较为固定的方式或定向的标准程序 ;编出晤谈提纲或问卷,并且主动发问,要求病人按问题回答,
优,有助于系统地收集所需要资料,并且不能遗漏所要问的问题,重点突出,节省时间,因问话一致,所以可以把不同对象放在一起比较,
缺,过于主动查问,方式比较刻板 (类似查户口 ),可能会引起病人反感,
(2) 非结构式晤谈,自由式晤谈,它是拘泥于固定格式或程序的医生与病人之间的自由交谈,
优,交谈是自由的轻松的,随意的,容易取得病人的信任,从而能够获得珍贵的深层的资料,在方法上也比较灵活,
缺,费时间,容易顾此失彼,新手也不容易把握,
(3) 混合式晤谈,是上述两种的结合,医生心目中有晤谈一览表,但给病人的感觉是自由的,随和的,宽松的气氛,显然难度较大,需要医生有一定的经验和技巧才能运用自如,
3,了解内容,
(1) 主诉,自己叙述的内容,问或他说出一些关键的东西,
(2) 求医动机,
(3) 症状加重因素,
(4) 个人成长史,家庭情况,
(5) 个性
(6) 病史
4,晤谈时注意事项,
(1) 注意给来访者的第一印象,值得信任,真心实意的帮他,这是开展心理治疗的前提,
(2) 注意个别差异,因人而造选择恰当的交谈方式 {内向外向
(3) 晤谈中切莫忘记观察,所获信息的来源面部表情占 55%,语言音调 38%,
谈话内容占 7%.
所以通过观察就可大致掌握来访者的感受,情绪,个性特点,
(4) 遵循得寸进尺的原则,
(5) 始终站在客观的立场上,绝不能感情用事,避免卷入病人及其家属的感情纠葛中
(6) 学会把握住交谈的主题 (切记生硬,粗暴中断 )
A释义概括 (总结 ) B中断 (巧妙 ) 喝杯水
(7) 采取开放式提问方法 (一句引多句 )” 你谈谈你自己,
(8) 尽量避免判断表述,即少或不评价病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少用,
好,,” 坏,,” 对,,” 错,,” 讨厌,,” 应该,等词语,而多用,理解,
的表示医生的态度,
(9) 尽可能避免探究式表述,为什么?焦虑症状加剧
如,发现一个病人有自杀意向,不要直接问他,你为什么要自杀呀?” 这样会引起来访者的焦虑,加剧他的心理压力,可以问,什么事可使一个人考虑自杀?” 这样他就会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自杀的原因透露出来,
5,晤谈技术,
(1) 听,晤谈本身并不在于,谈,,而在于,听,,心理医生首先要学会聆听,尤其面对初诊病人时,聆听是获取病人有关材料的前提,
因此,我们一定要学会聆听,首先要有兴趣去听,要让病人感到你在聚精会神地听他的诉说,这不但能获取病人的更多的背景材料,更重要的是能取得病人的,信任,;其次,在听的过程中,要尽量设身处地体会病人的心态和经验,经获取对病人的,同情,,只有这样,
才能谈得更真切,更深入,
(2) 问,” 问,其实是一种 引导式晤谈,一方面医生想要获得更多的材料,另一方面病人不知如何表达自己的心态,所以医生要经常发问,方法如书 50页,
(3) 想,,想,就是在 聆听和导问的过程中,要思考和整理有关材料,以充分地了解病人的情况,
(4) 观察,就是在晤谈过程中应注意观察病人的反应,如表情动作情绪反应等,以便根据病人的反应来及时调整晤谈风格,
在临床上,心理评估除上述两种方法外,最客观最科学最有可比性的方法是心理测验方法,
(一 )心理测验方法,所谓测量就是用数字对客观资料进行描述即数量化,如为了鉴别某物的长度,使用尺码来测量,对于血压可用汞柱的高度来表示,这都是物理和生理现象的数量化,心理现象和物理,
生理现象一样,也是客观存在的,因而也可以作数量化的分析,为了使心理现象数量化,就需要进行心理测验,
1,心理测验概述,
(1) 早在西周时 (前 11世纪 )皇帝就用试射来选拔人才,还有用七巧版,九连环之类的测验一个人的聪慧程度,
(2) 春秋时期的孔子是世界上最早研究个别差异的心理的学者,
提出,性相近,习相远,的观点,并将人分为中人,中人以上和中人以下三个类别,这与现代测量理论中的命名与分类量表的思想相一致,
(3) 战国时期孟子最先表达了心理测验的初期理论,指出,权,然后知轻重 ;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这明确指出心理现象具有与物体一样的可测性,
(4) 隋炀帝创立的科举制度,至今已 1300多年,是现代心理测量的渊源,
(5) 世界上第一个标准化的心理测验 当属 1905年,由法国的比奈编制的智力测验量表,而后,大量的智力测验,
特殊能力测验,兴趣测验,人格测验,教育测验相继出现,
(6) 二战后,心理测验在临床上的应用已走上专业化道路,在精神病院,疗养院,学校,心理卫生中心等有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员使用测验作为心理诊断的依据,
1,心理测验的分类及其用途,
什么是心理测验,
心理测验是指测量人们之间在心理上的个体差异的方法和技术,使用工具是,量表,
心理测验在西方国家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各种专门用途的量表层出不穷,在 1985年出版 <<心理测验年鉴 >>收录了 1409个测验,
(1) 按测验材料分 <文字测验,语言描述形式,
非文字测验,图形,操作 (瑞文,韦克斯勒量表 )
(2) 按施测方式分 <团体测验,一个主试对多个被试,或多个主试对多个被试,一般一个主试不超过 25个
被试,面对小学生 (一个对 10个 )
个体测验,一个主试对一个被试,
(1) 按测验材料的意义肯定与否和回答有无限制分,
<常规测验,材料完整,意义肯定,回答有一定范围,有一致的评分标准
投射测验,项目本身很模糊,描述时就把本意带出来,TAT.逻复墨逊图,完成句子测验,我爱 __我恨 _____
(1)按测验功能来分,主要用于儿童智力发育水平的鉴定
{能力测验 {智力测验 (一般能力 ) IQ
创造性测验 (特殊能力 ).听或绘画,音乐,
手工等方面的能力测验 >有一定稳定性
人格测验,很多,具体再讲,多用于某些心理障碍病人的诊断和病情预后的参考,科研和心理咨询对人格的评价
学绩测验,属于知识测试,但它与能力紧密相联,甩以也算心理测验
(标准化考试 )
情绪测验,越不稳定的东西测验越不准
职业测验,
1.标准化测验的主要特征,
一套心理测验量表是否具有科学性,要看它的各项指标是否符合要求,也就是是否标准,体现在,
{测验试题是否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材料
是否选取具有代表性受试者施测而得到标准分以便参照,
是否有信度,可信
是否有效
标准化测验的一些主要技术指标有,
(1)样本 (sample)
从全体内只抽取一部分项目以代表全体的这样一种手续叫抽样,那么,所选取出来的部分项目,就叫做样本,
如果选取的样本具有代表性,则心理测量结论就正确,
否则就不正确,
(2)常模,(norm)
一种测验针对某一个群体测试结果的平均值,也就是用来作比较的标准,相当于生理上的正常值,
常模的建立是测验标准化的一个重要环节,
常模可因选取样本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类别,常见的有,
年龄常模,年级常模,性别常模,地域常模,民族常模,职业常模等等,
当然常模也不应随社会的发展而更新,规定 15----20年一修定,
如果用,文革,时期的量表给 90年代青年测可能都是疯子,
(3)信度 (reliability):是一个测验或量表的可靠程度,
也就是一种量表先后对一个对象连续两次以上测试结果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如测智商 130以上,几个月后 60.
量表不可信,
(4)效度 (validity):测验是否测量了所要测量的品质,(有效性和正确性 )
例如,一个算术能力测验,如果用古汉语来编制,而一个人因语文水平限制未能理解题意使测验分数很低,这不能说他算术能力差,因为这个分数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他的古汉语阅读能力,
显然这个算术能力测验的效度是低的,
在心理学上,信度和效度有一套复杂的计算方法,一种心理测验只有信度和效度达到了一定水平后方能投入使用,它是衡量一个心理测验好坏的重要指标,
4,心理测验的选择,(见书 53----54页 )
5,心理测验中注意事项,
(1) 激发动机,
来访者动机多种多样,各有目的,如果配合恰到好处,则结果真实可信,所以主试应调动被试的积极性,
(2) 不要忘记观察,
当被试犹豫时,则在题号上划个记号,看看是否有隐瞒,
(3) 结果解释要留有余地,
不要把测量结果看得很重,因为心理测量不比物理,.化学,生物测量来得精确,它是相对模糊的,解释要参考其它材料,
(4) 保密,对测验内容结果保密,
讲课举例子,不能举量表中的,否则量表将不好使,不中用了,
(5) 标准化 (避免测验出现误差 )
A编制测验的过程应是标准正规的,
B使用过程应是标准正规的 /
{所有量表的操作者都应是经过正规培训的
应严格按指导手册去做 (心理测验用不好就会害人,正常人 -----
精神病 )
(1) 测验误差,引起测验的结果不稳定的效果,
人的心理现象十分复杂,这使我们很难直接对它们进行度量,只能通过被试对测验题目的反应结果来间接地推断和解释,在这种刺激 ----反应的测量过程中,许多因素可以引起误差,主要有,
1) 环境,过冷,过热,噪音,光线过暗,过强 ……
2) 主试,年龄,性别,外表,态度受过训练,表情,动作
(标准表情,没表情 )
3) 被试,{应试焦虑 (给予必要的安慰 )
经验 (经常测则不准 )
误差的来源还有很多,在测试中应充分估计这些因素对测验结果可能产生影响,把误差限制在最小的范围,
第二节 各种常用心理量表简介
一 智力测验:是评估个人一般能力的方法,它是根据有关智力概念和智力理论经标准化过程编制而成 。
历史,1914年广东作过儿童记忆测验
1918年在北京清华学校应用了美国斯坦福 — 比奈量表
1924年陆志伟发表了修订的斯坦福 — 比奈量表适用于江浙一带 。
1936年陆志伟和吴天敏再次修订,使其适用于北方
至今已有 80多年的历史了
二 智商,为了解释智力测验的结果,也就是解释儿童智力的高低,德国汉堡大学斯腾提出了智商的概念,
用来表示一个儿童的聪明程度 。 以后美国的推孟加以推广和应用 。 其公式如下,智商 ( IQ) = [智龄 ( MA)
/实际年龄 ( CA) ] *100
例:如果儿童通过 8岁组测验量表,那么他的智龄就是 8岁,如果这儿童的实际年龄是 8岁,那么他的智商就是 100,即不高不低;
如果他的实际年龄是 7岁,则智商是 114,即高于一般水平;如果他的实际年龄是 9岁,那么他的智商为 89,即低于一般智力水平 。
还叫比率智商 ( 只适用于儿童 15岁以内 )
但存在一个问题,在一定年龄范围内,智力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
然而,超过这一年龄段,智力发展便停止了,呈平台状态,年龄再加大,智力便开始下降,这样就很难评价出准确的智力水平,
所以有人提出新的计算公式,叫离差智商:
15( X-M)
IQ= +100 ( 任何年龄 )
SD
X为某一测验值,M为样本成绩的均数,SD为样本成绩的标准差 。
( 三 ) 智力分数,( 书 55页 )
90— 109中智 110— 119中上智 120— 129优秀 130以上超常
80— 89中下智 70— 79边缘智力 60— 69轻度智力低下
{轻 50— 69
中 35— 49
重 20— 34
极度 20以下 白痴
四 分类 ( 1) 按年龄 {幼儿 ( 幼儿班 )
儿童 ( 1— 初三 )
成人 ( 18岁以上 )
( 2) 施测形式 <个别
团体
( 五 ) 用途,( 1) 选拔 ( 2) 安置 ( 3) 用于脑机能评估
( 六 ) 常用的智力测验:
1 比奈智力量表 ( 只能测 IQ) 不常用 ( 法 ) 51道题,
每题代表 4个月的心理年龄,从 2— 18岁每个段有 3个题,
易 — 难 弱点:一次只测一个人 最少需一个小时 。
2 韦氏智力量表 ( 美 ),使用范围 {幼儿智力 ( 4—
6岁 )
儿童 ( 6岁 — 16岁 )
成人 ( 16岁以上 )
3 瑞文推理测验 ( 英 ),( 有无知识都能测 ) 个人或团体
4 儿童团体智力测验,东师 >李丹
天医 >王栋
中国联合瑞文智力测验
二 人格测验:
( 一 ) 人格测验是以测量和诊断人的非认知性人格特质 ( 性格,气质,动机,兴趣,态度,情绪性和人际关系等心理特征为目的的心理测验的总称 。
人格测验最早出现于 19世纪末期,有人 ( kraepelin)
用自由联想法诊断心理变态者,并调查疲劳,饥饿以及对药物的心理反应,到 30年代初又出现了投射测验 。
( 二 ) 用途,1 在心理诊所,精神科或精神病院用于了解病人的心理状况,从而研究其对治疗,康复,护理工作的影响 。
2 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
近年来心理咨询工作在学校和社会上已广泛开展,
如大学生有关学业,人际交往,恋爱及性心理方面的咨询 。 社会上的婚姻咨询,职业咨询等,那么,在咨询之前,评估者就应首先对来访者的心理需求及人格特征作出全面了解 。
3 人事审查甄别选拔,
目前政府公务员,军队招收特殊兵种 ( 飞行员 ),特殊医生,运动员选拔,培训等都对心理素质有严格要求,因此人格测验也是必须的 。
4 心理学的研究,在医学心理学研究中已有,A型行为,说,,C行行为,说,这正是对人格与疾病的关系的研究所得 。
( 三 ) 常用的人格测验:
1 艾森克人格问卷 ( EPQ)
( 1) 量表由来:艾森克人格问卷是一种自我报告形式的人格调查表,最早由英国心理学家艾森克于
1952年在伦敦编制 。 目前在国际上的应用也是十分广泛的 。 该量表主要是根据艾森克的多维个性理论编制的,他认为个性是由三个维度组成的立体结构,每个人的个性都可以在三维空间里找到相应的位置 。 这三个维度是 ( 1) 内外向 ( 2) 神经质 ( 情绪稳定性 ) ( 3)
精神质
( 2) 使用范围,{儿童 ( 7— 15岁 )
成人 ( 16岁以上 )
( 1) 结构 1精神质量表 ( P量表 ),测量人的一种潜在的精神特质,这种特质常常与精神病的发病有关 。 2 神经质量表 ( N量表 ),测一个人情绪的稳定性 ( 是不是有神经官能症表现 ) 3 内外向量表 ( E量表 ),测验人格的外显或内倾 ( 是不是容易与人接触交往 ) 4 谎分量表 ( L量表 ),测受试者的掩饰程度高的人会掩饰,低的人童年化,幼稚 。 艾克森认为:正常人也都具有神经质和精神质,它们只反映人格的特质而无好坏之分 。 但如果极端发展则要考虑精神病态 。 如神经质可发展成为神经症,精神质可发展为精神病 。 艾克森人格问卷在我国由北大的陈仲庚等和湖南医科大学的龚耀先教授分别修订,后者修订的问卷分为成人和儿童
种,各 88个题,分别适用于 16岁以上的成人和 7— 15岁的儿童,该测验项目少,易于检查已成为我国医学心理学界通用的人格测验之一 。 艾克森还提出将 E,N两个维度组成平面以判断被试的不气质类型 。 N及 E都是双项维度,如情绪稳定移行至极度不稳,以 E为
X轴,N为 Y轴,组成 坐标轴所得四个象限分别相当于古代的四个气质类型 N 不稳定
( 二 ) 怎样理解你的人格形成过程?
2 卡特尔十六项人格因素问卷 ( 16PF) 美国
( 1) 范围:用于正常人测试多一些
( 2) 年龄:用于成年人 ( 有文化的 )
( 3) 结构上:从 16个方面来评估一个人,
比较全面 ( 在国际上很普及 ) 187题
3 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 ( MMPI) 美国
( 1) 范围:用于不正常人测试多一些
( 2) 年龄:用于成年人 ( 有文化的 )
( 3) 结构上:主要用于精神病人鉴定,也可用于人格鉴定 399题
以上都是自陈式量表 ( 自我报告 )
投射实验 {洛夏测验 分析起来麻烦,必须学习至少 2个月才能掌握 。
主体统觉
投射测验是向受试者提供一些未经组织的刺激情境,
让其在不受限制的条件下,自由表现出反应;使其在不知不觉中表露出人格的特质 。 ( 也就是在没有防范的情况下,将个人的内在因素,动机,需要,态度,
欲望 ) 等经由某些无组织的刺激投射出来 。 其理论解释:某个刺激如果有多种反应的可能,那么这种反应的可能,那么这种反应的差异就是个人心理差异造成的,生活经历正常的人,其反应应该比较一致;如果绝大多数人不一样,那就表示反应者有特殊的,可能不正常的生活经历,这常常是导致心理障碍的原因和人格障碍的反映 。 因此投射测验可以帮助临床发现和诊断疾患 。
( 1) 罗夏墨迹测验,
是由瑞士罗夏 ( 精神病学家 ) 1921年提出,在他偶然将滴上墨水的纸对折再打开时,纸上就有浓淡不同,完全对称,但都毫无意义与内容的墨逊图,当他把图给精神病人看后,发现其反映不一,
于是设想,用它来作为了解精神病本质的一种手段 。
一共 10张图片,测验时给被试依次看每张图,问 1) 你看到的是什么? 2) 这可能是什么? 3) 这使你想起了什么? 然后给予解释 。
( 2) 主体统觉测验,( TAT)
是美国默里和摩根于 1935年创制 。 主要用于研究幻想,后用它研究人格,统觉,是指当前和事物引起的知觉内容和倾向对过去的知识经验及人格特征的依赖性,所以,统觉意味着知觉和个人经验加解释,对不明确的刺激,依据经验和想象加以解释,就会把自己的人格特质及心理活动投射其中 。
共 30张,( 其中一张为空白 ) 选择一些图片让被试以图片为内容为主题,凭个人的想象编造一个故事,那么被试就会把自己内心的冲突和欲望插入故事情节而渲泄出来 。 从而进行研究 。
三,临床评定量表:
评定量表与测验的区别主要是重于交谈,观察主要是在临床工作中对病人进行评定的粗线条的量表,其形式多样:主要有他评自评,检核表 。
1,SDS----抑郁自评量表 5。 6分钟 。
( 主要看忧郁达到什么水平 )
2,SAS----焦虑自评量表
3,生活事件量表,湖医大柏德森根据我国实际情况编制的,( 日常生活事件可能对个人有精神上的影响,紧张压力兴奋或苦恼 )
4,精神症状评定量表 SCL-90( 应用广泛 ) ( 90项症状检核表 )
( 1) 躯体化 。 ( 2) 强迫 ( 3) 人际关系 ( 4) 抑郁 ( 5) 焦虑
( 6) 敌对 ( 7) 恐怖 ( 8) 偏执 ( 9) 精神病 ( 10) 其它
总之,心理现象极为复杂,心理测量技术远没有达到理想的境地,
心理测验在临床中的运用有待于进一步摸索总结,所以,一方面测验所得的资料不应绝对化,一定要和临床其它资料综合起来考虑,另一方面测验的使用要严格控制,一定要经过规范训练,并且奉行有关章法 。
四,神经心理测验第七章 心理社会因素与疾病
第一节 概述
一 心理社会因素,
随着当前世界医学模式由传统的单纯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 -心理 -
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人们对健康与疾病的观念正逐渐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也就是说人类的健康和疾病在相互转化过程中不仅受生物学因素影响,而且还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密切联系,
(一 )心理社会因素
是用以概括个体在日常生活中所处的情境及所遭遇到的各种事件,
它市一种相互作用的变量,心理方面是个体的内在特征 (体现在个性上 ),而社会方面是指个体所生活着的人际环境,包括文化的影响,
各种社会文化的外在信息 (相当心理应激源 ).作用于具有个性特征的个体,对应激源作出具有内在特点的反应,具体讲
1 心理因素,指影响人类健康和疾病的认知,情绪,人格特征,价值观念以及行为方式等,比如,
(1)认知能力,个体认知能力不足,歪曲或认知障碍均可使个体不能对外界刺激作出现实的评价,从而产生心理应激,正如一个哲学家说的,扰乱人精神的,与其说是事件,
不如说是人对事件的判断,” 塞里也说过,问题不在于发生了什么,而在于你如何对待它,” 许多事物本身是中性的,无关紧要的 ;它们之所以引起心理应激,仅仅是由于人作出错误的估计和判断,从另一个角度看,一个本来属消极性质的事件,却可由于一个人对它作出积极的评价而不引起心理应激
,如,高考落榜 <正确认知,” 行行出状元,不会引起焦虑,痛苦
错误认知,导致情绪低落,自卑,痛苦?自杀
(2)情绪,大家都知道,愉快,平稳而持久的积极情绪能使人的大脑及整个神经系统处于良好的活动状态,有利于人的潜能发挥,同时有利于身心健康,而消极的情绪会损害人的健康,
巴甫洛夫曾说,” 一切顽固的忧愁和焦虑,足以给疾病大开方便之门,” 国外一项调查结果表明了与情绪紧张有关的患者人数占全体门诊病人的 76%.大量结果表明,癌症高血压,心脏病,胃肠疾病等都与情绪有密切关系,
(3)人格,美国学者发现具有 A型行为类型特征的男性或成年人容易得冠心病 A:争强好胜,追求成就,攻击,缺乏耐心,长感时间紧迫,
醉心于工作,时时感到有压力以及急于求成,B:平日悠闲自得,得过且过,从容不迫,不计较事业有无成就,
另外,进一步研究发现,A行为类型的人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脂,去甲肾上腺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水平高于 B型的人,因而容易引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冠心病的发生,
2 社会因素,指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工作生活状况,医疗条件等与人类健康有关的社会环境中的各种事件,
婴儿 -母亲怀抱 失去母爱 -人格障碍,心理不健康
幼儿 -家庭生活,父母离异,
成人 -整个社会,学校,家庭,单位,等各个角落,病人 -医院
(1) 社会环境本身的动荡和变迁,政治经济变革,战争,
(2) 个人生活中的遭遇和变故,<负性事件,意外事故,患病,死亡,
失业,如有报导,死去丈夫 6个月以内的寡妇,死于心血管病的比例比对照组高,正性事件,事业的成功,晋升,获奖,结婚,(过强过久,也会影响健康 )
(3) 社会文化因素,社会道德规范,行为准则,不同的价值观,语言环境,的改变,生活习惯,(异地 )
(4) 社会支持,指个体处于危机和情况时,得到来自不同群体的帮助和关心,如家庭成员和朋友的支持以便减轻心理负担,如 1)有学者发现,老年人如果有密切的朋友交往,可有效地减少抑郁症状,2)
妇女若与他人有密切的信赖关系,不大可能患精神疾病,3)成年人如果缺乏稳定的婚姻关系,则易患肺结核,流行性感冒,肺炎,心脏病,癌症等多种疾病,且自杀可能性较大,
(二 )心理,社会,生理的统一性,
我们强调心理社会因素在人的健康与疾病中的重要作用,并不是否定生物因素的影响作用而是认为心理,社会,生理是统一的整体,其中,
一方面表现为心身统一凡是心理和生理的统一性,二者相互影响,在考虑个体的健康和疾病时,要注意心身两回事个方面的反应,不能只注意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
另一方面是人与环境的统一,一个完整的个体,不仅具有生理属性而且还处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内,也就是具有社会属性,因此,在考虑个体的健康和疾病时,不仅要考虑个体的生物特性,更要考虑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以达到天人合一境界的最佳健康状态,
二 健康与疾病的概念,
(一 )什么是健康和疾病,
健康对于每个人都很重要,所以从古至今,每个人都非常关心自己是否健康,那么,究竟以什么样的标准来衡量自己或他人是否健康呢?(提问 )
以往,一般都认为没有躯体疾病就是健康,很显然是不完整的,因为有很多人躯体检查没发现任何问题,但是神经症患 (焦虑,紧张,抑郁,恐怖等 )却搞得他极其痛苦 ;
另外,大多数疾病早期没有什么症状,一般检查也不易查出 (例 )
所以,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为,
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或异常,而且要生理,心理以及社会各方面都保持完好状态或最佳状态,而最近 WHO
又增加一项内容,就是道德方面,也就是说,
健康 (生理,心理,社会适应,道德水平 )
那么,什么是疾病?也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加以分析
生理,功能性和器质性病变的客观症状和体征
心理,不适感觉
社会功能上,不能正常工作,学习,生活更需要别人照顾
道德品质,行为不健康
当然,疾病与健康之间也并非是完全对应的,它们之间没有一条绝然分界的鸿沟,而是个体的生理,心理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连续生命过程,如,
疾病或死亡 极不佳 欠佳 正常 良好 很好 完好 一个连续过程
(三 )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健康概念
1 研究的角度,心理是否健康,由于不同学科研究的角度不同而有所不同
(1) 从病理学,有没有病理学上的改变,如有没有幻觉,
妄想,情感上的淡漠等等
(2) 从统计学上研究,不同的人群处于正常状态的水平,
(3) 从文化上,指在特定生活环境中的问题,生活和行为是否与生活环境相一致
例,福建,浙江一带一个少数民族 - 族,他们有一个这样的风俗,男方到女方家接亲,女方家门紧紧关闭,男方喊,
你们家都死光了吗?女方开门,就等着你来传宗接代呢 !
汉族则不可,
1 衡量标准,
我国学者一般认为以下是衡量标准
(1) 认知过程正常 (2)情绪乐观 (3)意志坚强 (4)人格健全 (5)
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另外,马斯洛提出 10个标准
(1) 充分的适应力
(2) 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适度的评价
(3) 生活目标能切合实际
(4) 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
(5) 能保持人格的完整和谐
(6) 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7) 适当的情绪发泄及控制
(8) 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9) 在不违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能做有限度的个性发挥
(10) 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对个人的基本需要作适当的满足
当然,这些标准也并非是绝对的,有一点不符合就是不健康,也不能这样说,评价时应该客观一些,
一 应激的概念,
(一 )定义,应激一词是外来语,在日常生活中通俗的含义是压力,如生活压力,工作压力,婚姻压力,考试压力等等,每个人在某个时期都经历了一定的压力,一般情况下,身心健康的人均能适应长期的压力或者应对短期的压力,从而使这种压力不构成对健康的威胁,
而且,一定的压力能激发更大的动力,推动着个体努力去实现更大的目标,只有当这种压力过大,个体难以适应时,才构成了对个体健康的威胁,进入了所谓的应激状态,
这时,个体的各个方面均受到了影响,
生理方面,内稳态失去平衡,(机体内环境的动态平衡 )
心理方面,情绪震荡,心烦意乱,焦虑不安,认知能力下降,工作效率低,
缺乏创造性思维
社会文化方面,原有的人际关系受到威胁,获得的社会支持可能减少,
对生活的观念态度也随之改变,
由此我们看到了个体处于应激状态时总的身心面貌,但关于应激的定义各家有所不同,正如有人说应激是当代最混乱的概念之一,但不管怎样,目前较为统一的界定是,
应激是个体面临或察觉 (认知,评价 )到环境变化,应激源对机体有威胁或挑战时,作出的适应或应对过程,
应激过程,
应激源 ------应激反应 -------应激状态 ------应激效应组成
(1) (2) (3) (4)
(1) 应激源是指触发应激反应的原始刺激,它了来自体内 (如发热,
妊娠,过高,不足,内疚 )体外 (温度强烈变化等 )社会 (如战争,配偶死亡等 )
(2) 应激反应是指一种突发性,全身性,非特异性,保护性的紧张反应 <心理,情绪 (焦虑,愤思,恐惧,抑郁 )行为 (攻
击,逃避,心理防御 )
生理,
(3) 应激状态是指应激发生后个体心理上,行为上,生理上,生化代谢上所发生的综合变化状态
(4) 应激效应有正负两种 <积极
消极
应激反应,
(一 ) 应激的心理反应,
1 情绪反应,主要有
(1) 焦虑,在神经病学中,焦虑被看作是一种莫名的恐惧,
即对象不明确的恐惧,在心理学中,解释不同,大体上是以忧虑,害怕和痛苦的心理状态,忧虑是心理应激下最常见的反应,适度的焦虑可以提高人的警觉水平,而过度的则有害,因为它妨碍人准确的认知
(2) 恐惧与愤怒,如果说焦虑的对象不明确,那么恐惧有明确的对象,如人际关系紧张,考试失败,另外身体安全受到威胁时,愤怒一般在追求目标的道路遇到障碍,受到挫折
(3) 抑郁,包括悲观,悲哀,失望,绝望和无助等,消极低沉情绪,这同丧失有关,患病 (失去健康 )衰老丧亲,失业,落榜等,
2 行为反应,
(1) 攻击,北大留美学生卢刚 -个性孤僻,绝对化观念强 -
人际关系不好,打死了导师,校长,同学,秘书,然后自杀,
(2) 逃避,已经接触到应激源后而采取的远离应激源的行动
一个家庭关系紧张的人尽可能减少在家逗留时间,而变成工作迷,
一个由于学习问题而受到教师和家长训斥的学生逃学或离家出走,
减弱心理应激负面影响的方法:
1 回避,逃避过强的心理应激源,劝离开愤怒,吵架的场所 。
2 用乐观来处理负性生活事件
3 增强耐受挫折的能力 。 中日中学生比赛
4 善于转移负性情绪
5学会各种放松技术
6 取得社会的支持
另外,还有无助,自怜,依赖,物质滥用 。
生理反应:
应激状态下机体伴有不同程度的生理反应,这既是机体对应激源的适应调整活动,又是在某些情况下导致疾病
当机体遭受某些应激源的强烈侵袭时,这个系统的活动常有明显增强,如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各种激素分泌增加,血糖水平升高 。
另外,长期严重的应激可损伤下丘脑 。 造成内环境的严重紊乱,
从而导致胸腺和淋巴组织退化或萎缩,抗体反应抑制,巨噬细胞能力下降,嗜酸性细胞减少,以及阻断中性细胞向炎症部位移动等,从而造成了免疫功能的抑制或异常,降低了机体对抗感染,
变态反应和自身免疫疾病的能力 。
二 应对方式: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应激事件而引起负性情绪,损害人的身心健康,但是人又不是被动地接受不良的刺激,而是能在处于应激状态下而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以减轻心理压力 。
第三节 心理应对与心身疾病
一,心理应对:
上节课学习了心理应激的有关问题,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应激事件而引起负性情绪,损害人的身心健康,但是人又不是被动地接受不良的刺激,而是能在处于应激状态下而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以减轻心理压力,
( 1) 定义,而应对就是个体对付难题,使自身适应或摆脱某种情境的过程 。
( 2) 方法:
1,情绪集中性应对 。 ( 减轻法 )
( 1) 防御机制,
人在遭遇挫折和应激后,会无意识地使用一些心理上的措施或机制,减轻痛苦和不安的自我保护方法 。 也就是遭遇应激后的应对方式 。 分四类:
1)。 精神病性防御机制,在婴儿期已被使用。正常成人有时采用。但多为暂时应用,精神病人常常极端应用。
A,否认,指一个人拒不承认现实的某些方面,
借以减轻焦虑和痛苦的心理机制 。
如,眼不见为净,和,驼鸟政策,。 否认在短时间内有一定意义 。 长时间使用否认事实,就使当事人脱离现实,甚至达到妄想的程度 。
B,歪曲,把外界事实加以曲解,变化以符合内心的顼要的潜意识机制 。 极端形式妄想,幻觉,如:相信有人要害他 。 相信自己是皇帝的
又如:一化验室技工 。
C,外射 ( 投射 ),是凭主观想法去推及外界的事实,或把自己的过错归咎于仓促的一种心理防卫术,
例:,我见青山多妩媚,青山见我亦多情,,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如:小朋友打架,一方认为另一方失动手,
( 2) 不成熟性的防御机制,出现于婴幼儿期,在成人则多用于较轻的精神病人 。
A,内射:与投射相反,将原来指向外界的本能冲动或情感转而指向自身 。 有恋母情节的人 。 由于对父亲怀有潜意识敌意而来获得解决,可能由于内疚而将这种敌意转向自身从而导致自残或自杀行为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内射作用的结果 。
B,退化,用幼稚的行为来解决困难的一种防卫术,我们人成年以后,应付事情的方式会有很大改变,变得比较成熟,比如说:
小孩 >排泄 。 不如意 <哭
大人 思
但是,有时人们在遇到挫折后赊放弃已经达到的比较成熟的适应技巧和方式,而恢复恢复原先幼稚的方式方式应付困难 。 或满足自己的欲望 。 这就是退行作用 。
例如:一 5岁儿童在有个小妹妹之后 。。。。。
成人七尺男儿患病后,妈呀 !,。。。。。。
C幻想:是指一个人遇到现实困难时,
因无法处理而利用幻想的方法,使自己从现实中脱离开或存在于幻想的境界中,以其情感与希望任意想象应如何处理其心理上的困难,以得到内心的满足 。
例:想象是,孙悟空,
爱情挫折的少女想象自己遇上白马王子 。
怀才不遇遇到伯乐 。。。。。。
如果沉溺于幻想中就是病态 。
( 1) 神经症性的心理防御:
a潜抑作用:把不能被意识所接受的念头,感情和冲动不知不觉抑制到潜意识中去的一种心理防御术 。 例:一女孩,傍晚发作 。。。。。 每次一个小时,持续几个月 。
b隔离作用:将部分的事实从意识境界中加以隔离,不让自己意识到以免引起精神上的不愉快 。 在现实中随处可见,女孩子称厕所为,1号,;,死,------仙逝,归天或长眠 。 精神病人对某人的死亡无动于衷,被认为是极端表现
c抵消作用:以象征性的事物来抵消已经发生了的不愉快的事物 。
例:约会迟到,送一束鲜花给女友,碎碎平安,,也有人把强迫症病人反复洗手的行为,看作是一种潜意识的抵消作用 。
d反向作用:采取一种与愿意相反的态度或行为的心理防卫术 。
,此地无银三百两,,病人对某医生无好感,但又怕得罪他影响治疗,因此就表现出恭维的样子 。,继母管教孩子,,,吮手指,----2岁的小孩
e补偿作用:个体为了减轻由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而引起的痛苦和自卑感,不自觉地努力发展其它方面的才能 。
自体有残疾 — 学校成绩最好
学习不好 — 社交能力强
病态,17岁男孩 — 娘娘腔 — 拼 运动,戴墨镜,叼烟,男子汉 180
F转移作用:把对某一方的情绪反应转移到另一方的心理
例 丈夫 — 妻子 — 孩子 — 狗 ( 替罪羊 ) 迁怒
例姐妹俩同时爱上一个男子 <姐:一子一女
妹:打骂女孩,像姐姐
G合理化作用,( 文饰作用 ),给自己的行为或处境寻找能为自我和社会认可的解释的心理机制
一个人对某事可能会以,我不稀罕,为借口,聊以自慰 2岁女孩吃糖 ……………
<得不到的加以贬低,酸葡萄心理,男 — 女 说不好
不说自己得不到的不好,而反会强调自己拥有的好,减轻痛苦
傻儿有傻福 失财免灾 面对现实的好的防御
( 4) 成熟性的防卫机制:
A 压抑作用:当一个人的欲望,冲动或本能无法达到满足或表现时,有意识地去压抑控制,想办法延期以满足其需要的一种心理防卫术 。 例:儿童 — 橱窗 — 食品 — 抑制口水,不会赖要或偷拿
( 有意识 ) 可以说,我们之所以能保持正常的人际关系,社会秩序,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每个人的压抑作用来约束自己的行为的,
越是成熟有修养的人,就越能自如地使用压抑作用 。
B 当一个人处境困难或陷于尴尬境地时,有时可使用幽默来化险为夷,度过难关,或者通过幽默间接表达潜意识意图,在无伤大雅的情形中表达意念,处境问题 。 如:春秋时,齐国,晏子使楚,
尊严和人格没有丧失 苏格拉底其妻
C升华:把被压抑的不符和社会要求的原始冲动或欲望,用符合社会要求的建设方式表达出来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 。 例:当某人遭受爱情挫折时,转向写小说,绘画等,抒发压抑的情感,少年维特的烦恼,歌德在痛苦中写出来的
总之,心理防御虽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它可缓解人的内心矛盾,适当运用,可放松,心理才能平衡,健康,过度运用,
就会导致心理变态 。
( 2) 重新评价情境:
不同的人处于同一应激事件下,那么评价认知就不同,应激其产生的影响也不同,所以可以通过改变认知来降低应激带来的负性影响 。
应激状态下,必然会有心理反应和生理反应,生理反应经常伴有肌肉紧张,那么它会对认知适应造成困难,因此,有必要减轻紧张:
1 镇静剂:乙醇巴比妥类,可消除紧张
注意 {不能长期服用,以防产生依赖
吃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应学会应对技能
2 体力锻炼:身体强壮,可抵御应激源的不良影响
3松弛反应:让人放松的一种方法,如采用催眠,冥想 ( 闭目养神 )
气功疗法,这样可以克服应激带来的紧张和疲劳 。
第八章 临床心身相关问题与病人心理
第一节 心身疾病
近半个世纪以来,心身疾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造成千百万人死亡的主要原因,这一组疾患日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 。
什么是心身疾病:是介于躯体,疾病与神经症之间的一类疾病,
也就是说由心理,社会因素导致的身体上的疾病 。 ( 其它名称:
心理生理障碍 。 心身障碍,心身症 )
<狭义: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疾病 如:原发性高血压,支气管哮喘
广义: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躯体功能性疾病如口吃,书写痉挛,精神性厌食等 。
<日 >石川中教授把疾病分为以下帮助大家掌握得清晰 。
躯体疾病 >广义心身疾病 精神病
心身疾病
心身障碍
神经症 (M)
(一 )心理因素,
1 情绪和心身疾病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一种情绪状态总要伴有相应的生理反应,这是人类适应环境不可缺少的机能,持久过强的负性情绪状态必然伴随着强烈的生理反应,当体内的生理变化超过机体所能调节的限度时必然导致身体的损害,使人罹患各种心身疾病,各种恶性的生活事件,如亲人亡故,离婚,财产重要损失等只有转变成为消极的情绪才能成为致病因素,它是外界心理刺激转化为体内生理变化的媒介,迄今已有大量的事实说明情绪是导致心身疾病的重要因素,
(1)动物实验,A以羊做实验 羊 (不到一个月恐怖的情绪 ) 狼
(俄 )阿维森纳 羊 (正常喂养 )
十一世纪
B大白鼠,不同群体的,拥挤
缺乏食物,争斗,血压升高,心血管疾病
C狒狒王,关在笼子里,不理其威风,尊严
暴跳如雷,血压升高,高血压,伴神经症,一年后死亡,
D白鼠,<A组 (3):电击前给信号,溃疡面,1.5毫米
B 组 ( 3),偶尔给偶尔不给,提心吊胆小
8.9毫米
C组 (3):不电击 无溃疡
说明紧张情绪使白鼠发生了消化道溃疡,
E:近年来,一引起动物实验证明,紧张的情绪会干扰免疫系统的功能,
容易使实验移植的恶性组织成活,注入癌细胞经过电击的白鼠会扩大,而正常的则免疫系统会吞噬癌细胞不致发病,
(2)临床观察,发现,消极情绪会导致身体疾病或身体疾病恶化,病例,一主妇 4岁时患支气管哮喘,以后缓解,20岁时复发,后治愈,但在 37岁时再度复发,通过寻问该患者的生活经历发现,她在 4岁患病前恰好有弟弟降生,这意味着将有人与她争夺父母之爱,20岁发病前父亲死亡,37岁发病前发现自己的丈夫爱情不专一,由此可见,该患者发病总是与损失感带来的消极情绪有关,
另外,有关学术期刊上可以看到很多类似的个案报告,心肌梗塞病人在陌生医务人员查房时突然死亡的要比一般情况高 4倍,
有人通过临床研究发现,中年丧偶者与同年龄组的人相比寻健康影响十分明显,尤其是丧妻者,这些中年丧偶者死于脑血管病,冠心病,等病的人数分别是对照组的 6.2
倍,4.6倍等,
综上所述,无论是动物实验还是临床观察,其结果都说明消极情绪是可以导致或影响某些躯体疾病产生的,
2人格与心身疾病,一个人的人格影响这个人对外界生活事件的认识评价,决定着他对恶性刺激的应对方式,它是一个人应付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也影响到个体得到社会支持的质和量,所以一个人人格特点必然也会影响到心身疾病发生和发展,
(1) 库利和基塞的调查表明,性格内向的人,特别是思维型和感觉型的人比外向型的人更容易蒙受各种生活事件的影响,而罹患躯体的疾病,
(2) 美国医学家 雷德曼和罗森曼进行了有名的 A型人格和冠心病关系的探讨,
A型,有雄心壮志,缺乏耐心,富于竞争,易激动,常感到有压力,持续从事重工作而不感到疲劳,行动匆匆忙忙的 (军人行为,性格 )
B型,悠闲自得,不争强好胜,从容不迫,工作有节奏,与世无争
经统计发现,在年龄,吸烟,饮食与健康有关的条件相近似的情况下,A型人格的人冠心病发病率明显高于 B型人格的人且得了冠心病后更容易复发,
由此可见,人格因素也是导致心身疾病的重要因素,
(二 )社会因素,
人出生后总要属于一定的社会,他的心身无不受着所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上至政治,经济制度的改革,社会风气,
文化传统,战争和动乱,下至人际关系,工作,个人所经历的生活变故等等,
(1) 有人发现住在南太平洋群岛中的不喀岛上的人,其血压几乎终生不变,相比之下在几百里以外的咔喀岛上的人已经完全西方化,他们血压随年龄的增长呈典型的升高,
(2) 有人调查,在工业化城市里,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发病率比农村高,
为什么?现代社会已经进入到信息电子时代,生活节奏增快,竞争激烈,为了适应生活,人们只有付出极大的努力,
所以精神总是处于紧张状态,渐渐损害健康从而导致心身疾病或 其它疾病,
(三 )生理因素 (个体易感性 )
许多人都经历过恶性的心理社会刺激,但最终罹患心身疾病的人只占极少数,这些人所患的心身疾病也很不相同,如,有人得了胃溃疡,
而有人得了斑秃,在这里除了个体的人格因素在其作用外患者病前的生理特点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医学心理学中把疾病与发病有关的生理特点叫做生理始基,通过病理学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在胃溃疡病发病机制中,胃蛋白酶的增高起着重要作用,经研究发现,胃溃病病的患者在发病前胃蛋白酶的前体 ---胃蛋酶原的水平就特别高,显然,病前高水平的胃蛋白酶是胃溃疡病产生的生理始基,患胃溃病病的人多数都有这种始基,但具有这种生理始基的人不一定都得胃溃疡发病过程中还必须有心理社会因素的参与,它起,板机作用,有一个实验很说明问题,有一批健康的青年人,在军训以前先测定他们的胃蛋白酶原的水平,并以心理测验检查他们心理素质,然后把他们分为两组,就是高蛋白酶原伴心理素质不稳定组和低蛋白酶原伴心理素质稳定组,军训四周后,做钡餐透视,结果发现前组有 9人紧张的军训中得胃溃疡病,而后一组却没有一个发病,
三,心身疾病的诊治原则,
心身疾病做为一类躯体的疾病或障碍,有着与其它躯体疾病相同的诊断与治疗原则,但作为这一类心理社会因素在其病因中起着重要作用的躯体疾病或障碍,又有其特殊的一面,
(一 )诊断的原则和方法,
1原则,对于心身疾病,不但要做出躯体水平的诊断还要做出心理水平的诊断,因此,既要进行躯体检查,又要进行心理检查,(双管齐下 )
2方法,(1)首先要进行躯体检查,同一般性的 {有无甲状腺肿大,手指或眼睛有无震荡亢进增快
抽动症 存在大脑病变
(2)心理诊断
A病史采集通过交谈法,是通过与病人及其家属的会面交谈来评估病人的心理状况,寻找心理病因,主要通过交谈来了解病人病前的生活和工作情况,成长过程,特别是早年的经历,同时还要注意观察他的姿态,表情与动作,从而初步掌握他们的心理状态,人格特征以及可能的心理社会致病因素,
B心理测验,简便客观,如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 (MMPI),艾森克人格问卷 (EPQ)十六种人格因素问卷 (16PF)抑郁自评量表 (SPS)焦虑自评量表 (SAS)等
A情绪状态 B人格特征 C 心理社会病因
焦虑 归入恰当一类 多次接触周密细致的心理检查
抑郁
强迫
疑病
疫病
偏头疼,是血管性头疼的一种,多见于青春期后至中年以前的女性,
呈双侧或单侧性头疼,可伴有恶心,呕吐,有一定遗传性,多数病人的母亲有偏头疼,但多数与心理刺激精神紧张和心理矛盾有一定关系
(家庭不和,人际关系紧张,经济状况差,工作不顺心等 )
个性,固执,认真,竞争性强,易恨易怒,敏感,自尊心强,
治疗,酒石酸麦角胺,苯塞啶药物
心理治疗,鼓舞病人解决自己的内心矛盾,并可应用自我训练改变自己心理紧张状态,另外可用皮肤温度生物反馈进行治疗偏头痛,使病人学会有意识地控制血管运动功能,不但能控制发作,使头痛消失,
而且能预防发作的作用,
音乐疗法 ----------------放松
行为疗法 ----------------生物反馈
坐蝉,瑜己加,气功应用于康复和社会再适应其的心身疾病有一定功效
(二 )治疗的原则和方法,
(三 )由于心身疾病的发生和心身社会因素密切相关,所以除了传统生物医学的各种治疗以外,必须进行心理水平的治疗,也就是躯体治疗与心理治疗应同步进行,
1原则,身心双管齐下
2方法 (1)躯体治疗方法 内外,妇儿,该怎么做就怎么做
(2)心理水平治疗,
A 改变环境,如帮助病人消除致病的心理社会因素或住院
改变环境工作环境等
B精神药物治疗,多数心身疾病都可以使用精神药物疗法,当然要根据心理障碍的性质选择适当的精神药物,对以焦虑状态为主的就要使用抗焦虑药 -
----安定剂,对抑郁状态为主的则应给抗抑郁药 -----麦普替林,多虑平,
这样可以迅速改变病人的心境,缓和心理应激为进一步的心理治疗打下基础
C心理治疗,在简易精神疗法,自我训练法行为疗法,生物反馈疗法,有时还使用暗示与催眠疗法和精神分析疗法及森田疗法,可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适当选择适用,
四心身疾病的诊断标准及常见的心身疾病
(一 )同时具备以下三点为心身疾病,
1具有内心心理因素引起的躯体症状
2有器质性病变
3不是神经症或精神病
(二 )常见的心身疾病,
从 6个方面来分析,
1流行病学
2相关因素
3心理社会因素
4人格特征
5早年体验
6心理治疗
原发性高血压,
1成人患病率是 10%<中国,北方 >南方 东部 >北部
美国黑人 >白人 城市 >农村
2 (1)遗传
(2)钠盐摄入量有关 (中国人的饮食钠盐量高 )
(3)体重过大
3在高应激压的人群
犯罪年高,暴力行为高,人口密集度高,离婚率高,迁居率高
处于前线的士兵和处于营房的士兵不同
空中交通指挥人员 4倍于 2级飞行员
1977年,用狒狒实验,一方面给食物,一方面给电击,持续四个月,导致持续性高血压
A型 ---------冠心病 C型 ----------癌症 明显一些 以下不是很明显未必会认
4(1)被压抑的敌意
(2)攻击性和依赖性之间的矛盾
(3)焦虑
(4)强迫倾向
(5)冲动性
5 (1) 父母早亡 (2)父母的管教过严 (3)母子关系不协调
6 (1)心理疏导 +抗焦虑药
(2)生物反馈的方法
(3)漂浮治疗
冠心病,
顺位
1957年 1963年 1975年 1985年 1991年死因 % 死因 % 死因 % 死因 % 死因 %
1 呼吸系病
16.9 呼吸系病
12.0 脑血管病
21.6 心脏病
23.3
9
恶性肿瘤
22.3
9
2 传染病
15.4 传染病
10.7 恶性肿瘤
18.8 脑血管病
20.9
8
脑血管病
21.0
5
3 消化系病
7.3 恶性肿瘤
8.6 呼吸系病
18.6 恶性肿瘤
20.3
2
呼吸系病
15.2
1
4 心脏病
6.6 脑血管病
6.9 心脏病
11.7 呼吸系病
9.08 心脏病
14.8
8
5 脑血管病
5.5 心脏病
6.7 传染病
5.8 消化系病
4.17 损伤和中毒
7.12
1美国,在成人发病率 9.1% 美国 1940年起占第一位,所以有人说冠心病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发达的标志,富裕病,
大量的高脂肪的摄入造成心动脉管狭窄,
2(1)中国成人发病率 4% 1957年占第五位 1975年占第二位 死亡率,10万中 124.64 1984年占第一位
2(1)高血压 (2)血清的胆固醇升高 (3)过食造成的肥胖 (4)
活动少 (5)吸烟
3迁居造成的发病升高
日本在美国的移民冠心病发病率高达 4.5%,而在本土发生迁居的只有 1.8%;在孟加拉战争期间对
4万名工人进行调查,冠心病的死亡率增加了
54%,美国私人开业医生冠心病明显高于公立医生,
4.(1)A型行为性格特征
(2)高患型水平习惯性差 ( )
5.幼年的体验,在幼年对父亲的对抗,
对母亲的依赖没有消除,
6.(1)采用集体治疗方法,
(2)用抗焦虑或抗抑郁药,
三,支气管哮喘,
1.中国,患病率 0.5%-----5.29% 任何年龄可以患病,50%的小于 12岁,
2.(1)外源性的过敏源,
(2)内源性感染
(3)同气候的变化有关
(4)同使用某些药物有关
(5)同遗传有关,
3.例,向 40人喷洒药物 1/3呼吸困难 12个哮喘发作
说是食盐很快缓解,
4.(1)过度疲劳
(2)过于被动
5.(1)母子关系不佳
(2)母亲的过份宠爱或溺爱
6.行为治疗 <暗示治疗
放松治疗
四,消化性溃疡,
1.中,患病率 10%----12% 男 >女
2.(1)盐酸和胃蛋白酶原升高,
(2)环境因素
(3)感染
3.(执行的猴子 )前例白鼠,
4.(1)竞争性过强
(2)过于自我控制,
5.口部需要没有得到满足 (口欲期 )
6.启发性的 (支持性的 )心理治疗
五,癌症,(很多种,泛谈 )
1,1000万患者,每年 700万死于癌症
2,很多原因,化学,物理,食
3,容易受暗示
4,C型人格特征 (过于抑制 )压抑情绪发泄,好生闷气,
孤独,内向等等,
5,想象性治疗效果好,每天 3次,每次 30分钟,
6,想象向细胞走到患病部位,正要杀死癌细胞,
C型,过分耐心,回避冲突,过分合作,屈从让步,负性情绪控制力强,追求完美,生活单调,
这种过于合谐,息事宁人的个性,长期使自己处于失望忿闷和抑郁之中,长此下去会破坏体内免疫功能,最后导致癌细胞的生长,繁殖,
六,心身疾病的诊断标准用常见的心身疾病,
(一 )同时具备以下三条标准方可判断为心身疾病,
1,具有由心理因素引起的躯体症状 ;
2,该躯体症状或者有明确的器抟性病理改变,或者有已知的病理生理学变化为基础 ;
3,不是神经症或精神病,
(二 )常见的心身疾病,
1,内科,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消化性溃疡
2,外科,全身肌肉痛,类风湿性关节炎,
3,妇科,痛经,经前紧张症
4,儿科,支气管哮喘,糖尿病,肥胖症,
5,眼科,原发性青光眼,眼肌疲劳,
6,口腔科,口臭,心因性齿痛
7,耳鼻喉,口吃,耳鸣,慢性副鼻窦炎
8,皮肤,神经性皮炎,斑秃
9,神经科,偏头痛,肌肉紧张性头痛,
第二章 心理障碍
一,什么是心理障碍,
是指心理与行为显著偏离正常,以精神病性症状,社会功能下降或本人感到精神痛苦为特征的一组情况,
二,心理障碍的判别标准与分类,
(一 )判别标准,
我们承认心理有正常和异常之分,因为在许多情况下,两者有着实质性的差异,不能不加区分,但是心理正常却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到处适用的绝对标准,心理正常和异常的界限有时随时代的变迁与社会文化的差异而变动,
所以判断一个人心理是否变态 ……,
1,经验的标准,
(1) 患者自己的主观以验,
(2) 观察者根据自身以验作为出发点或参照点,
2,社会的标准,这是以个人的行为符合社会标准与否来划分常态与变态,
3,生活的顺应,这是以个人对其环境顺应的优劣来划分,
4,统计的标准,采用统计学上常态分配的概念来区分,
5,医学的标准,这是将心理变态当作躯体疾病一样看待,以上都有弊端和局限性,所以很难找出一个通用,客观的标准,总之,在诊断变态时,上述各项标准均要考虑到,
一般认为符合以下六点的,均视为心理健康的人,
1,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
2,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3,有自知之明,
4,具有安全感和自尊心,
5,有自制力,保持个性,
6,热爱生活,投入工作,
(一 )分类,
为了科学研究和进行临床经验交流,所以主张分类,现在是越分越细,我国把心理障碍分为十类,
213页
三,临床常见的心理障碍,
(一 )神经症性障碍
1,焦虑症
2,恐怖症 <社交
广场
物体
3,强迫症
4,抑郁性神经症
(一 ) 人格和性心理障碍
1,人格障碍 <偏执型
分裂样
反社会型
冲动型
表演
强迫性
焦虑 (回避 )型
依赖型
2,性心理障碍 (性变态 )<同性恋
恋物癖
异性装扮癖
露阴癖
窥阴癖
摩擦癖
性施虐
性窒息
1,精神活性物质所致心理障碍
所谓精神活性物质是影响人的行为意识和情绪的一类物质 (药物 )如酒精,鸦片类,大麻,催眠剂,镇静抗焦虑剂,麻醉剂,兴奋剂,致幻剂和烟草等,
服用精神活性物质的行为有些忙于社会认可的或合法的,酒精,烟草和咖啡等,有些是非法的,如鸦片,大麻,
海洛因,
(1)酒精
(2)鸦片类
(3)镇静催眠类
(4)兴奋剂
(5)致幻剂
4,睡眠障碍
(1) 入睡和维持睡眠的障碍
(2) 过度嗜睡性障碍
(3) 与睡眠,睡眠期或部分醒觉有关的功能紊乱
A,睡行症 (梦游 )
B,遗尿症
C,睡眠恐怖与梦中焦虑发作第九章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绪论
台湾著名的心理学家杨国枢先生曾形象地说,心理咨询在发达国家是必需品,在发展中国家是调味品,在落后国家是奢侈品,在我国,由于健康观的转变,人们开始逐渐认识到心理咨询的重要性,在遇到学习,
工作,生活中的问题时,开始比较自觉地试图从心理层面上去分析,
第一节 心理咨询概述
一,什么是心理咨询,
1,咨询,最早载于 <<书 ·舜典 >>:” 咨,为商量,” 询,为询问,咨询指商谈,征求意见,寻求别人帮助,也就是说通过咨询给予来访者的帮助教育,使他们获得益处,如对情绪,职业,婚姻,教育,康复,退休等方面的咨询,
2,心理咨询,是给来访者以心理上的指导和帮助的过程
其实心理咨询是以过专业训练的人员运用心理学知识帮助他人解决其心理问题以便更好地适应环境健康成长与发展,所以说心理咨询是一门技术性极强的综合性艺术,实际上心理咨询重在帮助个人成长,但不强加指导,它促使人维持心理健康,却不完全提供病理治疗,这是一种人际交流,却又不是社交活动 ;它力图使人解除烦恼,却又不是简单地安慰人 ;它希望与人建立无话不谈的亲密关系,却又不能发展私人友谊,
3,医学心理咨询,P230
是通过医学晤谈和讨论,查明来访者心理障碍的性质和可能的原因,
给予劝告,建议,教育,支持和各种形式帮助的过程,
二,心理咨询方式与范围,
心理咨询常因时间,地点和对象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形式,
(一 )门诊咨询,(院内咨询 )
在综合性医院或精神病防治医院开设的心理咨询方式,
主要是通过有一定心理学知识和临床经验的咨询工作人员通过与来访者交谈,了解来访者的心理问题,并施以治疗,
主要以谈话为主,必要时用心理测验,<轻,一,二次
复杂,多次
(二 )信件咨询,
这种咨询往往是远道的,或不愿暴露自己身分的人所采用的一种方法,心理医生可根据求肩负者的信中反映出的问题进行咨询,但有其弊端,就是不利于全面了解求询者的实际问题,不能面对面观察,
另外要求心理医生要有一定的文学修养,例,
(三 ) 电话咨询,利用通电话方式对赤诚询者给予忠告劝慰,或对知情人进行危机处置指导的一种咨询方式,这种咨询形式一般用于紧急情况的处理,
在国外,许多国家都设置了电话咨询的专用线路,
用于心理危机的紧急干预和自杀的防治,因而有人称其为,温暖线,,” 希望线,,” 生命线,,
电话咨询在我国一些大城市已开设,如 <<中国青年报 >>的,青年热线,电话咨询,<<中国少年报 >>的,知心姐姐,……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439播音室热线,等受到广大青少年的普遍欢迎,优,方便,快捷,隐蔽性好,可减轻对方的心理负担,便于坦露自己的心理问题,但因通话时间有限,不便全面了解情况,很难有实效,
(四 )专栏咨询,通过报刊,电台,电视台等宣传工具,对读者,
听众,或观众提出的典型心理问题进行解答的一种形式,
目前国内不少科普报刊都开辟了心理医生手记,心理万花筒,咨询对话等专栏咨询,严格地说,这只是普及心理健康用其他心理学知识的一种形式,而不是严格定义上的心理咨询,因此科普照性强而针对性不强,
(五 )询问咨询以及网上咨询,
(现场咨询 )
指心理医生深入到基层或家庭中,为广大求询者提供多方面服务的一种咨询形式,芬兰,冰岛,澳大利亚,比利时,
日本等国搞得比较好,我国由于缺乏专职心理咨询人员,
所以开展规模小,当然并不是说从来没有人做国,北师大心理测量与咨询服务中心的人员,便曾就初中生的升学指导问题深入到北京市东城区的职业高中开展现场咨询
网上咨询是近几年兴起的有很多网站
(六 )院内咨询,
三 心理咨询的条件,
(一 )主观 {医生本身身心健康 <用自己的正确人生观和处世哲学影响求询者
自己还在黑暗中探索怎么去引导别人呢
知识渊博 {哲学,富有哲理,能开启别人的心智
心理学?善,发,变,人格等 )
医学 (精神病学,性生理,心理学 )
各行各业常识,便于沟通,缩短心理距离
耐性,吃苦耐劳精神,并非一次两次职业道德,保密,面对异性,最好有另外异性在场
(二 )客观,{1 咨询室环境应宁静,舒适,适合单独谈话
2 配备一定的心理测量工具
3 心理咨询门诊在医院应能进行必要的躯体检查
四 心理咨询的程序,
(五 )过程
(六 )原则
(七 )基本技术
(八 )常注意的几个问题第二节 心理治疗概述
一概念简史流派
(一 )什么是心理治疗
1治疗者,是要经过训练的而且要有一定经验被社会认可的,在美国必须具有哲学博士学位,有的国家要求有硕士学位,如荷兰,一名心理治疗工作者要获得硕士学位的最后一年全部投入临床实习训练,得到学位毕业后,一般不能马上找到正式工作,须先去医院或诊所做不拿工资的助理工作人员工作 1---2年,有这样的资历后,才有可能受聘做正式的心理治疗专业工作人员,
所以说要求是很严的,在我国,由于目前尚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不能一律强求,但对于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准也应有一定的要求,从业人员至少应具有必要的心理学知识 (善,发,变,人格 …,)对一种心理治疗的理论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并能用于其咨询实践中,至少应掌握一些谈话,解决问题等方面的技能技巧,能运用一些基本的心理测量工具等,
2.P118
3.P118
4.治疗的对象,必须是患有疾病或感到痛苦的人如从精神不佳 --------精神崩溃等真正的心理问题异常行为等,
5.治疗的目的,就是通过医患之间的接触,交往,对病人进行良性的影响,改善病人的心理机能,帮助减轻或消除疾病,增强心身健康,
(二 )简史
其实心理治疗自古以来就有,早在原古时代,人患病被认作是遭到神灵的惩罚,因而就搞一些祭祀,拜神,祈求的仪式,在这过程中必然会增强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希望,多多少少含有朴素的简单的心理治疗,公元前五世纪时,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提出,一是语言,二是药物,,已经开始重视心理治疗,到中世纪的时候由于教会的黑暗统治,把精神病人当作魔鬼一样吊打,烧灼,致使心理治疗无法应用和发展,直到 1792年在法国医生比奈的倡导下,提出用人道主义的方法对待精神病人心理治疗权重新发展起来,直到现在,心理治疗已经形成了很多流派,
(三 )流派,
1,精神分析流派,十九世纪末,奥地利的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对催眠术和催眠现象作了研究,并把它当作治疗精神病的主要手段之一,在此基础上,创立了心理分析方法,大大推动了心理治疗的发展,
这种方法主要是挖掘人的潜意识中的东西,让渍人得到,领悟,,从而治愈,后来弗洛伊德的继承者们对他的理论进行了修定,但都没有离开他的理论框架,因此,把他们统称为精神分析流派,
2,行为主义学派,这一学派的心理治疗,主要是受行为主义理论的影响,如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用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主要是矫正病人的不良的习得性行为,这一流派是反对精神分析流派的研究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而认为应该研究人的行为,
3 人本主义学派 (患者中心理论 )
受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影响,六十年代以后在西方国家又出现了人本主义的心理疗法,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和罗杰斯,他们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人都有实现自我价值的潜在能力,所以医治者就应给患者创造一个轻松,和谐,愉快的良好环境,促使病人自己改变自己的内心世界而达到治疗目的,
4 认知学派,
主要是受认知心理学的影响,认知心理学是在信息论和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基础上形式的,他们认为外界信息是经过人的大脑加工,编码,
而贮存于人脑中的而有些病人之所以患病,就是他们歪曲的,,错误的认知的结果,所以此派认为应该改变病人的歪曲的,错误的认知,
以治疗其心理障碍,
5 折衷主义学派,这是 70年代临床的心理治疗的主要倾向,主要是取众家学派之所长,尤其强调因人而异,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选用恰当的理论及方法技术,在我国,许多医学心理学工作者进行心理治疗工作都忙于这种折衷主义的范畴,
二,心理治疗的原则,P120
三,心理治疗的基本过程,P122
第三节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异同
1953年,美国咨询心理学分支学会主席哈恩曾说过,许多心理咨询家和心理治疗家都认为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不能截然分开,而实际上二者是有区别的 。
( 一 ) 相同之处,
1二者所采用的理论与方法基本相同 。 都是运用有关心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解除咨询对象与治疗对象的心理问题来维护心理健康,促进个性发展和潜能开发 。
2工作对象常常是相似的,也就是在病与非病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 。
如有洁癖的正常人与较轻的强迫症清洗病人之间;个性狭义,抑郁的正常人与较轻的神经性抑郁病人都是难以区分的,难以鉴别的 。 前来寻求帮助的人都有各种烦恼和心理障碍,而且多处在正常和心理疾病之间难以区分,因此,心理咨询与对正常人而心理治疗与对病人这一规定,也就失去了现实基础 。
3二者都注重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这是帮助求助者心理改变和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
( 二 ) 不同之处,
1工作任务不同,
心理咨询着重处理的是正常人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如人际关系问题,教育问题,婚姻家庭问题等,任务在于促进成长,强调发展模式,帮助来访者发挥最大的潜力,为正常发展消除路障 。 而心理治疗的范围则主要是神经症,性变态,心理障碍等,任务多是在帮助宾能够人弥补已形成的损害,解决和改变发展结构障碍 。
2工作对象不同 <正常人:主要表现在适应发展困难的
心理异常者:需矫正和重构
3工作方式不同
心理咨询在意识的层次上进行,主要是教育性的,重视对象的现性作用,多倾向于支持,领悟,教育,一般费时较少,一次至数次不等;如婚姻问题,人际关系 …………
心理治疗主要是在无意识的领域中进行,主要是,治疗,,以克服和消除各种精神症状,心身症状为主,强调人格的改造和行为的矫正,重视症状的消除,因而在方法上多为矫正,领悟,训练,
重建,一般费时较长,数周湖数年,如社交恐怖症等
4工作者不同
<多为接受心理学专业训练的咨询者或称咨询心理学家
多为接受医学专业训练的临床心理学家 —,心理医生,和,精神病医生,
5 发展起源不同
心理咨询,( 1) 二十世纪初的职业指导运动有关
( 2) 二十世纪初比尔斯发起的心理卫生运动有关
( 3) 源于心理测量运动和心理学中对个体差异的研究
( 4) 与罗杰斯为代表的非医学,非心理分析的咨询与心理治疗有关 。 第一次将二者联系在一起 。
心理治疗:起源则可追溯到 19世纪末弗洛伊德开始分析的努力,甚至可追溯到 19世纪中叶催眠术的施行 。
由以上分析可知,这二者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第十章 心理治疗各论
第一节 行为治疗
一 行为学习理论:
( 一 ) 行为的概念,
( 1) 狭义的行为概念,20世纪 2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 华生 开始创建了行为主义心理学,也叫行为学派,他认为:心理和所谓隐藏在内心的欲望以及心理矛盾冲突是不能进行科学研究的,因为它们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有行为才是可观察的,可研究的对象 。 所以,他提出,心理学应该是研究动物和人类行为的科学,
因此,行为是指个体,活动中可以直接观察的部分 。
( 2) 广义的概念:新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扩大了,行为,
的内涵 。 也就是行为指个体内在和外在的各种形式的运动 。 即包括心理活动和内脏活动 。 外部动作 。
行为学习理论:认为,大的行为,不管是功能性的,还是非功能性的,正常的还是病态行为都是经学习而获得的,而且也可以通过学习而更改,增强或消除。
二,行为学习理论:
( 1) 经典条件反射 a理论:以狗做实验
非条件反射 。 条件反射
食物 ----->唾液分泌 非条件反射
食物加铃声 ------>唾液分泌 强化
铃声 ---->唾液分泌 条件反射
b 特点,{强化:非条件刺激 +条件刺激
泛化:条件刺激本身引起条件反射,而且与之相近的刺激也可以引起相同效果 。
消退:取消强化,已建的条件反射就会消失 。
c 意义:临床上所见到的某些心理障碍,行为障碍和心身疾病,
其实是建立了条件反射所致,例如:一个儿童一次接触老鼠,不巧被它咬了一口,以后见了老鼠便害怕 。 并泛化到对所有白色的物质 -----白猫,白兔等都恐惧,所以说条件反射活动与学习有关 。
( 2) 操作性条件反射,
a 理论:行为得到强化 ---------操作性条件反射
负强化行为即消失 。
b 类型,{正强化:奖励 ---行为增强,
负强化:电击 ( 惩罚 ) - - - - 行为增强,行 为 结 果 导致 。。。。。。。。。。。
消退:反复压杠杆而得到奖励,行为减弱 。
惩罚:行为结果导致频遭电击,行为反应减弱 。
c 意义 (1)许多有损健康的行为可以通过操作条件作用而获得 。 如吸烟,
酗酒等 。 所以说行为是可以塑造的 。
赔偿性疼痛的病人,因为疼痛可以得到好处不断 。 所以无限期的疼痛 。
( 2) 示范作用:班杜拉认为人的社会行为都是通过模仿而获得的 。
如:父母看电视,子女也看电视
---------学习看书 --------学习看书 捡垃圾 --------垃圾箱
---------帮助别人 ---------帮助别人 小孩
一妇女生孩子
口吃
行为疗法理论认为 。 人的行为不管是功能性的还是非功能性的 。 正常的或病态的都是经过学习而获得,而且也能通过学习而更改,增加或消除,如华生实验
当然,从对动物的实验研究推及应用到人身上,必然会有局限性,因为人的行为很复杂,
好在 1970年在美国出现了新的行为理论,是认知心理学与行为主义心理学相结合的产物,这一新理论强调了人的认知,评价在人的行为活动中的作用,因而成为主导理论 。
二,行为疗法,
是以行为学习理论为依据来消除疾病症状或适应不良行为的心理疗法 。
(一 ) 系统脱敏法,
又称交互抑制法,是由南非学者沃尔普最先使用,他认为,人和动物的肌肉放松状态与焦虑情绪状态则一种对抗过程,一种状态的出现必然会对另一种状态起抑制作用,如,全身肌肉放松状态下的肌体各种生理指标,都会表现出同焦虑状态下完全相反的变化,这就是交互抑制作用 。
沃尔普的实验 。。。。。 置饿猫于笼中,电击 ----神经症,以后他把这种方法用于人类恐怖症的治疗 。
步骤,
1,建立恐怖或焦虑的等级层次 。
让求治者报告出使其恐怖的事件,以及对每一事件感到恐怖的主观程度,并将此按等级程度由轻到重的顺序排列,一般分为 7----9个等级 。
如怕猫的人 {
(1)看照片,谈猫的事情
(2)接触玩具猫
(3)听猫叫
(4)靠近笼子里的猫
(5)摸猫
(6)抱猫
2,放松训练
按一定的练习程序,学习有意识地控制或调节自身的心理生理活动,以达到降低机体唤醒水平,调整那些因紧张刺激而紊乱的功能,方法很多,共同特点松,静,自然
(1) 渐进性放松训练,20年代美生理学家杰伯逊创立
采取舒适的坐位或卧位 躯体,从上到下的顺序,渐次对各部位的肌肉先收缩 5----10秒 。 同时深吸气和体验紧张的感觉;再迅速地完全松弛它 30----40秒,同时深呼气和体验松弛的感觉,反复进行,
可一处可全身,时间 20分钟,几分钟也可,无禁忌症 。
(2) 自律训练:德国舒尔茨创立,在日本比较盛行
和种标准程式感 {沉重感 (伴随肌肉放松 )
温暖感 (伴随血管扩张 )
缓慢的呼吸
心脏慢而在规律的跳动
腹部温暖感
额部清凉舒适感
3,分级脱敏练习 {想象脱敏训练:放松对抗
实地适应力训练:
(二 ) 满灌疗法,(冲击疗法 )
相当于快速脱敏疗法,就是让病人直接暴露于他最害怕的刺激情境下,坚持到紧张感消失的一种快速行为治疗方法,当然事先做好躯体检查,哮喘,溃疡,心肺疾病不益,如上例 。 直接去摸猫或抱猫 。
(三 ) 厌恶疗法,让一种病态的行为和痛苦的行为之间建立条件反射,从而治愈的方法 。
适应症:酒癖,烟癖,药癖,性变态,强迫观念 。 儿童不良习惯等
如:酒癖:酒 +催吐药 (阿朴吗啡 )?呕吐 ---反复?治愈
或看录像带中食物酒,爬
强迫思维,13女孩:经过商店就想到售货员说她偷东西,看到异性就想到结婚的问题,
将其手上套上橡皮筋,拉到强迫观念消失为止,开始 100次左右,
第 3周明显下降同,第八周完全消失 。
咬指甲:在指甲上涂上黄连液,使之厌恶而不再咬指甲 。
性变态:电击
(四 ) 消退法,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某种行为是因为得到了满足才被保留下来的,所以许多疾病都是由此形成的,通过去掉强化就可使病态行为得以消失 。
调皮学生 — 注意 (强化 )----关禁闭 (去掉 )---消退
(五 ) 代币法,就是给病人一定数量可以代币的筹码来奖赏其适应性行为,如按时起床主动打扫卫生,奖励,如毁物打架 。
精神病院中选用
(六 ) 塑造法:通过强化手段,矫正人的行为,使之逐步接近某种适应性行为模式的强化治疗手段 。
如国外有一例:十几年的,哑巴,(紧张型分裂症 )
眼看 — 唇 动 ----嗓音 ----说话
糖 请给糖
(七 ) 示范法,人的许多行为都是模仿来的,那么改变病态则可用示范法提供榜样,
恐狗症,A组:狗 +儿童,不怕狗 。 摸狗,快乐情境
B组:狗 怕
C组:人 怕
在给小孩打针,应注意榜样的作用,可用坚强勇敢的孩子作榜样,
三,适应症和评价:
第二节 森田疗法
(一 )由来,是由日本 森田正马 根据切身经历而总结出来的一种方法,森田正马是一位精神病专家,早年体弱多病有明显的神经质倾向,
曾患有多种神经质症状,他多方求医,坚持治疗,但收效甚微,深受其苦,上大学一年级时,被诊断患有神经衰弱,因受症状的折磨,学业都难以坚持,考试将至,难以应付,此时家中一时疏忽忘记寄前给他,抑郁气愤之下,想到了死,于是放弃一切治疗,彻夜不眠,拼命学习,结果却出乎意料,考试成绩很好,而且多年缠身的各种症状竟也不治而愈,就是这件事对森田正马创立森田疗法产生了重大影响,那么搞临床工作后,森田正马致力于寻找治疗神经质症的有效方法研究,经 20
多年的努力,废弃了药物治疗,催眠治疗等无效的方法,取说理,作业,
生活疗法等精华,提出了自己独特的治疗神经症的治疗方法,这一疗法被其学生称 森田疗法,
现代森田疗法正应用于各种心身疾病和一切具有不良心理因素而产生的多思多虑,过多自我注意等心理障碍,
(二 )基本观点,精神交互作用
森田认为神经症的发病基础是共同的素质倾向 (疑病素质 )其表现为精神内向,敏感,孤僻,多疑,过度地追求十全十美,总是担心自己的健康,这些都是人类本性的生存欲望,如受挫,就把注意力指向自身,便成为神经症 ……,精神交互作用,同时森田认为,人的精神活动有相互调节的拮抗作用,也就是其观念,情感和意向产生的同时也会产生这样不很方便吧?的念头,来控制和调节行为,这种拮抗作用的存在,保证了人的精神安定,实际上,每个人都有与自己理性不符和的观念,正常人只是一闪而过,而神经症的病人在精神交互作用下,
产生强迫观念症,针对以上的认识,森田提出了针对性的治疗方法,
其疗法的着眼点在于陶冶疑病素质,打破精神交互作用,提出顺应自然的治疗方法,也就是说要老老实实地接受症状,真正认识到对它抵制,反抗或用任何手段回避压制都是徒劳的,要一面接受症状,不予抵抗,一面带着症状当做自己身心内的异物,对它不加排斥和压抑,
采取有就让它去的态度,为所当为要求该做什么马上就去做什么,尽管痛苦也要坚持,
(三 )方法和操作,住院治疗和门诊治疗 (轻症病人 )
四个时期,
第一期,绝对卧床期,(一周左右 ) 焦虑到极点
第二期,轻工作期 (3,5天 …,一周 ) 每天卧床 7… 8个小时,仍禁止交际,
读书,只是打扫院子,擦玻璃,从第三天开始放哀,可记回忆,但不能谈病,
第三期,重工作期 (一周左右 ) 继续禁止会客娱乐,重体力劳动如除草,做农活等,可读书 (主要是森田的神经症方面的书 )继续记日记
第四期,出院准备期 (1… 2周 ) 目的是让患者在工作,人际交往及社会实践中进一步体验顺其自然的原则,为回归社会做好准备,
经过四个期之后,症状未必完全消失,需带着症状去工作,学习,生活,
也就是顺其自然,这样有利于症状的恢复,
(四 )适应症,各种神经症 (强迫症,恐怖症,疑病症等 )不适合癔病,
第三节 理性情绪疗法
是 20世纪 50年代由 艾利斯 在美国创立,它是认知疗法的一种,
( 一 ) 基本观点,艾利斯认为,人的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的本身所引起,而是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人对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即
事件 → 认知评价 → 情绪反应
(A) (B) (C)
这就造成了 ABC理论 的基本观点 A→ C 而 ABC 理论认为 ……
例如,两个人走在街上,遇到他们的某位领导,但这位领导没有说话,径直走过去了 <甲,可能未注意 → 无所谓 (合理的 )
乙,对自己顶受之有想法 → 担心 (不合理的 ) 长期如此 →
心理障碍
通常人的不合理信念的几个重要特征,
1 绝对化要求,指人们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对某一事物怀有认为其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的信念,他通常与必须,应该,的字眼连在一起,如我必须成功,别人必须很好的对待我,
2过分概括化,这是一种以偏概全,以一概十的不合理思维方式的表现,比如,当自己失败时,往往认为一无是初,
一钱不值是废物等,(理智上的法西斯主义 );别人一旦做错 → 一无是处,坏透顶,
3糟糕至极,这是一种认为如果一件不好的事发生了,将是非常可怕,非常糟糕 ;甚至一场灾难的想法,这会导致个体陷入极端不良的情绪体验如耻辱,自责,自罪,焦虑,
悲观等恶性循环之中,而难以自拔,例,失恋者 一蹶不振
(二 )治疗方法,
1诊断,明确问题的性质
2分析,帮助分析问题形成的原因
3辩论,帮助患者放弃不合理信念
4在教育,帮助患者建立新的合理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主要用于抑郁症,各种焦虑性障碍和人格障碍,
第四节 精神分析疗法一 弗洛伊德,
是奥地利著名精神病学家,1856年 5月 6日出生于摩拉维亚,4岁时随家迁居维也纳
17岁入维也纳医学院,因为兴趣爱好广泛,用了近 8年的时间学完 4年的医学和科学研究课程,对其理论的形成影响最大的是 1885年用 4个半月的时间跟沙科学习,沙科曾说了一句话,某些病人的障碍都有其性的基础 …….1908
年后,开始形成性本能论,并提出,神经症的产生,就是由于性本能冲动受到压抑得不到满足的结果,后来,弗在无意识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人格理论 1923年 <自我和本我
>一书的发表,标志着精神分析理论框架的形成。弗洛伊德患口腔癌 23年,终于在 1939年再次发作,医生宣告无法手术,于 1939年 9月 23日去世。( 83岁)
关于弗是一个有争议的人,世人给予他不少赞誉:
好的方面 马克思 +弗是真正的真理;医学心理学史上的一个划时代人物;百位著名人物之一
坏的方面 他的理论是主观臆断,无法在实验室中进行;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教唆犯 。 ( 因为引发很多青少年犯罪 )
三位伟大的犹太人之一:马克思,从宏观上研究社会发展趋势;爱因斯坦,用物理学方法研究物质规律;弗洛伊德,从心理学角色来研究人的精神现象 。
二理论观点,( 从心理学角度讲,不谈其他领域 )
( 一 ) 意识理论,
通常我们认为,人的行为,活动都是有意识的:吃饭,穿衣,上学,但弗洛伊德认为人的行为不仅仅是受意识支配的,还有一部分是受意识以外的东西支配的,那就是无意识 。 因此他把人类的心理活动分为三大系统 。
意识 ( 注意集中的心理活动 )
前意识 ( 下意识 ) 介于二者之间,守门人,,,检查者,,提醒能想起来
无意识 ( 潜意识 ) 由个体已经经历的事件组成,早期经验,本能 。
无意识是指心理活动系统中的深层部分 。 是人的心理能量的储藏库,也就是受到压抑隐藏很深的不被当事人意识到的,但对人的行为时刻产生影响的心理活动领域 。 意识的作用,我们很容易理解 。。。。。。
意识
( 早年较大的生活事件和创伤 )
↑↓ =======心理冲突 =======心理疾病
无意识
( 表面遗忘,实际在积蓄能量 )
弗洛伊德认为,被压抑到无意识系统的本能和欲望无法直接通过前意识系统重新回到意识系统中,只能通过伪装而迂回的进入意识系统。这种伪装的形式往往就是疾病的症状。在弗看来,神经症的症状主要是冲动、欲望在无意识中的作用,神经症的表现正好使无意识中的欲望和冲动得到了间接的满足。所以,
将病人无意识活动内容意识化,成了精神分析学派治疗方法的一种基本形式。弗指出,被压抑的本能和欲望通常的自由联想,移情,梦,失误(口误,笔误)。
玩笑和神经病症六种形式的伪装侵入意识系统。因此,
分析病人的自由联想,释梦,移情及分析病人的口误和笔误,构成了经典精神分析学派了解病人无意识心理活动的基本的有效方法。
(二 )人格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三部分组成:就是本我,
自我,超我 。
( 1) 本我,( 私我,它我 ) ( 同野兽一样的 ),指人的本能,欲望,是原始的力量源泉,有即刻要求满足的冲动倾向,处于潜意识的最深层,遵循的是享乐原则 。
( 2) 自我,为了适应社会,演化出自我,起调节作用,
就是调节本我中本能欲望的释放,被认为是人格中的管理者,遵循的是现实原则 。
一方面,自我可以压抑本我的一些不合理的欲望,
另一方面,它又可以通过一系列防御机制让有些本我的欲望得以表现 。
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治疗过程中发现,许多病人都表现出强烈的内疚感和罪恶感,这使他意识到,在人格结构结构中还可能存在某种类似于,清规戒律,的成分,于是他提出了,超我,的概念 。
( 3) 超我,(道德化的自我 )
超我是从自我发展起来的,是个体在慢长的发展中逐渐形成并且根深蒂固了的道德价值体系,对于自我的监督已达到自动化的程度,遵循,至善原则,。
健康的人格应是本我,自我和超我的均衡协调的发展,本我是动力,超我是准则,而自我对上要符合超我的要求,对下要调整和满足本我的欲望,对外要适应现实环境,对内要保持心理平衡,本我,自我和超我的协调统一保证了人的行为的合理性 。 对于正常人来说,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的矛盾对立是经常的,
但都能在对立之后很快形成统一,达到平衡,从而保持健康的心理,一旦本我和超我之间的矛盾冲突达到
,自我,不能调节的程度,就会以病理的形式 ----焦虑痛苦和行为失调等表现出来,从而导致心理疾病 。
每个人都有三种成份,差别在于比例大小不同,
费孝通:,人介于神兽之间,,人的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野兽
( 一 ) 性心理发展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行为都是受性的本能和欲望来支配的,性的背后就是潜在的心理能量叫 力比多 ( libido)
也就是性力或欲力 。 常常驱使人们去寻找快感 。 当然这个性不仅仅是指以生育为目的成熟的两性行为,它还包括广泛的身体愉快,甚至还包括心情的愉快和友谊 。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性欲并非从青春期开始,而从幼儿时就已经存在,而且明确指出,人的行为是以
,力比多,为动力的 。 他把人的心理性欲分为五个阶段 。
( 1) 口欲期 ( 0---1。 5岁的婴儿期 )
这一时期主要是满足嘴的需要,如果停止了或固着了就会引起不良习惯,比如婴儿期断奶过早,在幼儿期出现吮手指,咬指甲,
咬笔尖等不良行为,长大成人后则表现贪食,嗜饮,吸烟,好挖苦讥笑别人等 。
( 2) 肛欲期 ( 1。 5----3岁幼儿 ) 快感区肛门,大肠
生活中,由于神经对肛门括约肌的支配日渐成熟,这时开始训练幼儿排便,幼儿发现排便,排尿排粪常来快感,因此,肛门粘膜刺激成了主要的取乐方式 。
此阶段正常通过,可以形成独立的个性,表现为较强的自由性,
容易与人合作,没有失败意识,如果产生固着,就会形成肛门性格 〈 肛门保护型:整洁,小气,做事有条理
肛门驱逐型:不整洁,大方,做事缺乏条理
( 3) 性器期 ( 3----6岁儿童 )
这一阶段的心理性欲指向了生殖器区域,欲望主要通过生殖器来满足,生活中,这一年龄阶段的儿童开始注意到了两性的差异,
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性别行为分化,手淫成了他们主要的取付方式 。
这一阶段的儿童异性父母作为自己爱恋对象,弗洛伊德称为,恋母和恋父情结,
在性器阶段出现固着,将形成性器型性格,男性表现为,做事不考虑后果,自负自夸;女性则力求在多方面都优于男性,并且去寻找典型的男性职业 。 且她们对谴责,诋毁男人很感兴趣 。
( 4) 潜伏期 ( 6-----12岁儿童 ) 也称同性恋阶段 。
这一阶段几乎没有明显的性发展表现,此时儿童的道德感 。 羞耻感和美感获得发展,生活中,女孩同女孩玩,男孩同男孩玩,同时排斥异性,这一阶段的儿童愉快的主要来源是获得成人的赞美 。
( 5)异性恋期,( 12岁以后 。。。。 )
这一阶段异性爱与主导地们,父母以外的异性成了主要的爱恋对象,生活中,这时的儿童开始进入青春期,
性腺开始成熟,第二性征出现,逐渐产生成人性欲 。
以上性心理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起来的,如果发展停止于某些阶段或从高级阶段,退返到低级阶段,那么就出现,固着,或,退行,。 这是某些神经症和性变态的根源 。
( 一 ) 本能论:
a) 生存本能,在早期理论中,分自我本能:饥饿本能,危险害怕的本能,如长期受阻便会导致死亡
生殖本能:性本能和性爱本能,长期受压抑,便会导致人格的改变和精神神经病的产生 。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弗洛伊德亲眼目睹了恐怖的屠杀和疯狂的破坏,使他感到在人的本性中可能存在着一种侵略的本能或自我毁灭的本能,他把这种本能称作:
b) 死亡本能,
主要作用是毁灭自己和毁灭周围的东西,表现为残忍,攻击,自杀,杀人,甚至体育运动和战争毁灭也是受人类死亡本能的欲望所驱使的 。
而人的生命就存在于这两种本能的相互对应相互作用的统一体中,
性变态中的施虐狂和受虐狂就是性本能和攻击本能相结合的表现。
六种离奇梦境
( 1) 象征,即用一种中性事物处理替代一种忌讳的事物,从而减少或避免引起梦中自我的痛苦,或创伤 。 如:用细长,尖锐,蛇虫样的东西象征男性生殖器 >牵强用坑穴,凹陷的圆形的象征女性生殖系统
( 2) 移置,指在梦中将对某个对象的情感 ( 爱或恨 ) 转移和投身到另一个对象方面去 。 如一位神经症男青年梦到一位穿黑衣的陌生中年妇女开始他冲动地对她拥抱,继而对她进行了残酷攻击,经过分析,梦中这位中年妇女实际上是她的母亲;因为在童年父亲病死后母亲抛弃了他而另嫁人离去 。
( 3) 凝缩,指在梦中将内心所爱或恨的几个对象凝缩成一个 象表现出来最生动的例子是红楼梦中贾宝玉游警幻境时,梦见警幻仙子领他与其仙妹成亲,这位美女的形象是他所爱的三个女性经过凝缩而构成的 。
( 4) 投射,指在梦中将自己某些不好的愿望与意念投衬他人 。 而减轻对自己的谴责 。 如一男青年梦到其未婚妻移情别恋并于一人幽会,经过分析发现,他对未婚妻有所不满而萌发追求其他女人的意念 。
( 5) 变形,指在梦中将潜意识的欲望或意念用相反的形式表现出来,例如,一富家子弟,在其父病重后患了焦虑性神经症 。 夜间梦见父亲病愈又能掌管家务了,经过分析,他的潜意识中盼父早死的不孝意念受到超我的严后压抑,通过,反相形成,而产生了,父亲病愈,的,反梦,。
( 6),二次加工,作梦者在梦醒后,往往会无意识地对自己的梦进行修改加工,使它比较有次序或合乎逻辑一些,或者将最有意义的部分置于次要地位,所以分析时,要去伪存真,抓住要点,
三 精神分析治疗技术,
( 一 ) 自由联想,是精神分析治疗中最主要最基本的方法 。 具体做法 。 在安静的诊室内,让病人舒适地,放松地躺着,医生坐在或站在病人的侧后方 。。。。。。。。
自由联想的目的就是让压抑在无意识中的冲动与痛苦的回忆 。 有机会释放出来,回到意识中,以抒发情绪,医生根据其内容进行分析 。
同性问题有关的疾病或严重的精神创伤例自由联想治疗效果很好 。
例影片,爱德华大夫,病人不能看带条的东西,斑马,衣服,书桌上的刀刻竖道 。。。 用自由联想突然想起小时候,同亲属家的小孩玩,小孩从窗台上划下来擢死在栏杆上,给他幼小的心灵留下了很深的印迹,这就是症结所在,
( 二 ) 梦的分析,就是试图对病人的各种梦境进行分析,其目的就是引出更多的无意识的材料 。
〈 显梦,〈 睡眠时躯体受到刺激,如房间太冷 。 会梦见置身冰天雪地山谷之中 。
隐梦:生活中没有实现的愿望在梦中表现出来 。
弗洛伊德主为人能说出的梦境是梦的显意,其背后都有隐意 。 分析它就有助于揭露病人的症状的真意,有助于消除病人的阻抗 。
由此可见,梦既意识得的发泄的最佳场所,所以有人说:若以梦中的行为作出判罪的依据,那么人人都是罪犯 。 弗认为,分析梦是进入无意识的捷径,因此,释梦可以看成是自由联想的补充和扩展 。 释梦时,医生应注意,不要毫无掩饰地,直接地解释给病人,应一边分析,一边启发 。 渐渐地让病人接受并达到领悟 。
( 三 ) 阻抗分析,
治疗过程中患者有意无意地回避某些问题,或在行动上表现出不合作治疗,不相信治疗者,便发阻抗 。
阻抗的发生可提醒治疗者治疗已涉及到患者的最敏感的问题或接近症结的显露,所以心理医生应想尽一切办法向患者说明联想的目的及治疗的意义,使治疗顺利进行 。
( 四 ) 移情的分析,
在精神分析过程中,随着患者与治疗者的治疗关系的发展,患者对治疗者的信任和依赖日益增强,患者会把自己对父母,朋友甚至恋人或配偶的感情转移到治疗者身上,这就是移情 〈 正移情:把医生看成友好,
爱幕的对象
负移情:把医生看成是自己拒绝,憎恨的对象 。
一旦发生移情现象,医生可利用移情,让病人就此作出回忆和联想,这样,可揭示其内心的隐秘,从而进行心理分析,同时,移情可使病人的情感得到充分分的渲泄,有利于得到领悟 。 但必须清醒自己的,身伤
,必要时应忍耐,友善,克制,认真的态度 。
( 五 ) 解释:
精神分析所关注的是患者内心活动特点,治疗的主要目标是让患者了解自己,了解自己内在的心理活动,将被压抑的潜意识活动的内容疏导出来,使患者对症状的真正含义达到领悟 。
例:弗洛伊德治疗病例摘要 。。。。。
成功的精神分析的结果是使患者重新认识自己,
改变不健康的行为模式,让人格健全发展,现实地对待问题,不是否认压抑,而是以适应的方式做出适当的反应 。
第五节 生物反馈疗法
以前人们一直认为人不可能控制心跳快慢,血管扩张,血压高低,血压高低,但米勒对狗进行实验研究之后发现,人通过训练之后也能够控制内脏的活动,
这样,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人们研制了,生物反馈仪,那么,生物反馈方法:就是
通过生物反馈仪这个电子仪器 。 将人体内生理信息,描记 。 并转换成声,光和数字等反馈信号使受试者可以根据反馈信号调节和控制自身的生理功能活动,
从而达到防治心身障碍的目的 。
常用的仪器:肌电 。 皮肤电 。 皮肤温度,脑电,血压脉搏
适应症:高血压 。 神经症,偏头痛,紧张性头痛,溃疡病等
探索阶段并不普及,仅限于训练阶段 。
生物反馈是一种非药物治疗手段,它对医患比方都是个挑战,病人要一致过去被动接受治疗,变为主要积极地学习矫治自己的疾病在治疗中反馈仪是学习的工具 。 医生是教练的角色,医生不仅会用仪器,还要帮助病人学会调节自身,这种调节不限于在诊室中,并且在紧张的现实生活中要能保持治疗效果 。
有关刺激 ( S`) → 〈 心率下降 ( R) → 奖励 ( S) 心率升高 ( R1)
嘶叫 ( R2)
逐渐学会了,操作,这种内脏行为。使心率下降。
第六节 暗示与催眠疗法
( 一 ) 暗示疗法,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接受暗示和给别人以暗示,
人家说一句:,你今天气色真好,你可能真的觉得一整天都很轻松,舒服,受暗示就是一个人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来自于客体,或主体的影响的心理现象,包括他暗示或自暗示 ( 病人自己把某一观念暗示给自己 )
如因紧张,激动而失眠者,可选择一些使自己放松安静的词语进行的自我暗示,可有一定疗效 。
1,暗示疗法:通过一定的手段,使病人受到积极的暗示,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心理疗法 。
2,暗示的作用,( 1) 对随意肌产生的影响:
例如,有些病人 ( 如癔病患者 ) 由于接受了不良的暗示导致肢体的瘫痪,
对于这样的病人,医生可以利用积极的权威性的暗示使他们的肢体恢复活动 。
( 2) 对非随意肌的影响:例如:湿纸片贴在额头,会发烧 --〉 用心体会
--〉 发红
( 3) 对心理活动的影响:例如 。 许多疼痛的病人可以利用安慰剂减轻或消除疼痛
3,暗示的手段:
言语,药物,手术,针灸,仪器,榜样,情境
4,暗示疗法成功的关键 。
( 1) 选好适应症 〈 癔病
功能性疾病 ( 躯体症状 )
( 2) 良好的医患关系:医生要具有权威性,
取得病人的高度信任
( 3) 病人应具有良好的受暗示性 。
5,暗 示性的检查方法:
( 1) 测查嗅觉的灵敏度:
说是湖水,淡醋,稀酒精
让被试分辨 〈 分不出,0
一种,1
二种,2
( 2) 测查平衡功能:
令被试面墙而立,又目轻闭,平静呼吸 2分钟后 。。。
未摇晃 0轻,1明显 2
( 3) 测查视觉分辨:
直径 4CM 问:哪个大? 哪个小?
间距 8CM 一样大 0 有一个大 1
( 4) 测直记忆力:
1)让病人看一幅彩色画,画面画的是一个房间内有一个窗户,蓝色的窗帘和两种把椅子,30秒后拿走彩色画。问,1)房间里有 3
把椅子还是 4把椅子?
2) 窗帘是什么颜色的,是浅绿色的还是淡黄色的?,
3) 房间有两个窗户还是 3个窗户?,
若回答与画面不一致,则具有暗示性,每一问得 1分,若回答与画面一致则得 0分,此项测查可得 0----3分 。
通过以上四项测查病人可得 0---8分,分数越高表示病人暗示性愈强,被催眠的可能性就愈大 。
( 二 ) 催眠疗法,1。 催眠:就是施求者通过暗示把被催眠者导入似睡非睡,,精神恍惚,顺从附会,六神无主的特殊意识状态的过程 。
进行催眠的技术叫催眠术,利用催眠术进行治疗疾病时,就产生了催眠疗法 。
在催眠状态下,求治者能重新回忆起被,遗忘,的经历和体验,
畅述内心和秘密和隐私 。 换句话说,求治者在催眠状态下,意识范围狭小,只与心理医生保持密切的感应关系,顺从地接受心理医生的指令和暗示,这样,医生就可以通过心理分析,解释,疏导等方法进行心理治疗 。
最早使用催眠术的是奥地利医生麦斯麦,于 1775年使用并用于医疗 。 至现在已有 200多年的历史了,象弗洛伊德,巴甫洛夫,布雷德 〈 英 〉 等都对其进行大量研究,现在催眠疗法已以形成了自己的完整的体系,步骤 。
1,催眠疗法的过程:
( 1) 暗示性检查:
造反易受暗示的病人做为治疗对象
( 2) 导入催眠状态
A,言语暗示加视觉刺激
B,言语暗示加听觉刺激 〈 单调的暗示性语言
C,言语暗示加皮肤刺激 ( 不常用 ) 你的眼睛开始疲倦了,你已睁不开眼了,闭上眼吧,。。。 你的手,腿也开始放松了,全身放松了,眼皮发沉,头脑也开始模糊了,你要睡了,睡吧 。
D,药物:某些求治疗者暗示性低,不合作,可使用 2。 5%的硫喷妥钠或 5---10%的阿米妥纳 0。 5克 。 稀释后,进行静脉缓慢注射,
在求治者进入半睡眠状态时,再导入催眠状态 。
2进行治疗,
1) 直接暗示法:在催眠状态下,直接通过暗示病人的某些症状就可以消除这些症状,口吃,书写痉挛,胃痉,斜颈等,如:口吃:
现在您已经不口吃了,您的讲话已经流利了 。 您可以流利地讲话 。
,病人接受暗示,醒后症状就可以消失 。
2) 催眠后暗示法:在催眠状态下,暗示病人,醒来后您的 。 症状就可以消失,,治疗夜尿症的病人可以这样暗示,您已经是成年人了,当您醒来时,您要记住您以后不会再尿床了,
3) 分析:就是在催眠状态下,让病人说出被压抑的心理矛盾或早期的痛苦体验,可以发现在非催眠状态下难以了解的心理问题,
以进一步进行分析性心理治疗,其实,让病人说出其内心的心理矛盾,本身就有消除反应的意义 。
i,除催眠状态:当治疗结束时,可以及时唤醒求治者,也可以让其睡完觉后逐渐醒来,一般用这样的指导语:,好了 。 治疗结束了 。 您可以舒舒服服地睡一觉,睡醒后,你一定会精神饱满,头脑清醒,或,现在请听我念数字,我从 20念到 1,当我念到 1时,
您就会醒来 。,
(二 )人格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
人格结构由三部分组成:就是本我,自我,超我 。
( 1) 本我,( 私我,它我 ) ( 同野兽一样的 ),指人的本能,欲望,是原始的力量源泉,
有即刻要求满足的冲动倾向,处于潜意识的最深层,遵循的是享乐原则 。
( 2) 自我:为了适应社会,演化出自我,
起调节作用,就是调节本我中本能欲望的释放,
被认为是人格中的管理者,遵循的是现实原则 。
一方面,自我可以压抑本我的一些不合理的欲望,另一方面,它又可以通过一系列防御机制让有些本我的欲望得以表现 。
(过渡)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治疗过程中发现,
许多病人都表现出强烈的内疚感和罪恶感,这使他意识到,在人格结构结构中还可能存在某种类似于,清规戒律,的成分,于是他提出了,
超我,的概念。
( 1) 超我,( 道德化的自我 )
超我是从自我发展起来的,是个体在慢长的发展中逐渐形成并且根深蒂固了的道德价值体系,对于自我的监督已达到自动化的程度,遵循,至善原则,。
健康的人格应是本我,自我和超我的均衡协调的发展,本我是动力,超我是准则,而自我对上要符合超我的要求,对下要调整和满足本我的欲望,对外要适应现实环境,对内要保持心理平衡,
本我,自我和超我的协调统一保证了人的行为的合理性 。 对于正常人来说,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的矛盾对立是经常的,但都能在对立之后很快形成统一,达到平衡,从而保持健康的心理,一旦本我和超我之间的矛盾冲突达到,自我,不能调节的程度,就会以病理的形式 ----焦虑痛苦和行为失调等表现出来,从而导致心理疾病 。
每个人都有三种成份,差别在于比例大小不同,
费孝通:,人介于神兽之间,,人的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野兽,
( 一 ) 性心理发展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行为都是受性的本能和欲望来支配的,性的背后就是潜在的心理能量叫力比多 ( libido) 也就是性力或欲力 。 常常驱使人们去寻找快感 。 当然这个性不仅仅是指以生育为目的成熟的两性行为,它还包括广泛的身体愉快,甚至还包括心情的愉快和友谊 。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性欲并非从青春期开始,而从幼儿时就已经存在,而且明确指出,
人的行为是以,力比多,为动力的 。 他把人的心理性欲分为五个阶段 。
( 1) 口欲期 ( 0---1。 5岁的婴儿期 )
这一时期主要是满足嘴的需要,如果停止了或固着了就会引起不良习惯,比如婴儿期断奶过早,在幼儿期出现吮手指,
咬指甲,咬笔尖等不良行为,长大成人后则表现贪食,嗜饮,吸烟,好挖苦讥笑别人等 。
( 1) 肛欲期 ( 1。 5----3岁幼儿 ) 快感区肛门,大肠
生活中,由于神经对肛门括约肌的支配日渐成熟,这时开始训练幼儿排便,幼儿发现排便,
排尿排粪常来快感,因此,肛门粘膜刺激成了主要的取乐方式 。
此阶段正常通过,可以形成独立的个性,表现为较强的自由性,容易与人合作,没有失败意识,如果产生固着,就会形成肛门性格 〈 肛门保护型:整洁,小气,做事有条 理
肛门驱逐型:不整洁,
大方,做事缺乏条理
( 1) 性器期 ( 3----6岁儿童 )
这一阶段的心理性欲指向了生殖器区域,欲望主要通过生殖器来满足,生活中,这一年龄阶段的儿童开始注意到了两性的差异,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性别行为分化,手淫成了他们主要的取付方式 。
这一阶段的儿童异性父母作为自己爱恋对象,
弗洛伊德称为,恋母和恋父情结,
在性器阶段出现固着,将形成性器型性格,男性表现为,做事不考虑后果,自负自夸;女性则力求在多方面都优于男性,并且去寻找典型的男性职业 。 且她们对谴责,诋毁男人很感兴趣 。
( 1) 潜伏期 ( 6-----12岁儿童 ) 也称同性恋阶段 。
这一阶段几乎没有明显的性发展表现,
此时儿童的道德感 。 羞耻感和美感获得发展,生活中,女孩同女孩玩,男孩同男孩玩,同时排斥异性,这一阶段的儿童愉快的主要来源是获得成人的赞美 。
( 1) 异性恋期,( 12岁以后 。。。。 )
这一阶段异性爱与主导地们,父母以外的异性成了主要的爱恋对象,生活中,这时的儿童开始进入青春期,性腺开始成熟,第二性征出现,
逐渐产生成人性欲 。
以上性心理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起来的,如果发展停止于某些阶段或从高级阶段,退返到低级阶段,那么就出现,固着,或,退行,。这是某些神经症和性变态的根源。
本能论:
a) 生存本能:在早期理论中,分自我本能:
饥饿本能,危险害怕的本能,如长期受阻便会导致死亡
生殖本能:性本能和性爱本能,长期受压抑,
便会导致人格的改变和精神神经病的产生 。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弗洛伊德亲眼目睹了恐怖的屠杀和疯狂的破坏,使他感到在人的本性中可能存在着一种侵略的本能或自我毁灭的本能,他把这种本能称作:
a) 死亡本能:
主要作用是毁灭自己和毁灭周围的东西,表现为残忍,攻击,自杀,杀人,甚至体育运动和战争毁灭也是受人类死亡本能的欲望所驱使的 。
而人的生命就存在于这两种本能的相互对应相互作用的统一体中,性变态中的施虐狂和受虐狂就是性本能和攻击本能相结合的表现。
( 4) 投射:指在梦中将自己某些不好的愿望与意念投衬他人 。 而减轻对自己的谴责 。 如一男青年梦到其未婚妻移情别恋并于一人幽会,经过分析发现,他对未婚妻有所不满而萌发追求其他女人的意念 。
( 5) 变形:指在梦中将潜意识的欲望或意念用相反的形式表现出来,例如,一富家子弟,在其父病重后患了焦虑性神经症 。 夜间梦见父亲病愈又能掌管家务了,经过分析,他的潜意识中盼父早死的不孝意念受到超我的严后压抑,通过
,反相形成,而产生了,父亲病愈,的
,反梦,。
( 1) 二次加工,作梦者在梦醒后,
往往会无意识地对自己的梦进行修改加工,使它比较有次序或合乎逻辑一些,
或者将最有意义的部分置于次要地位,
所以分析时,要去伪存真,抓住要点,
各种离奇的梦境:六类:
( 1) 象征:即用一种中性事物处理替代一种忌讳的事物,从而减少或避免引起梦中自我的痛苦,或创伤 。
如:用细长,尖锐,蛇虫样的东西象征男性生殖器 >牵强
用坑穴,凹陷的圆形的象征女性生殖系统
( 2) 移置:指在梦中将对某个对象的情感 ( 爱或恨 ) 转移和投身到另一个对象方面去 。 如一位神经症男青年梦到一位穿黑衣的陌生中年妇女开始他冲动地对她拥抱,继而对她进行了残酷攻击,经过分析,梦中这位中年妇女实际上是她的母亲;因为在童年父亲病死后母亲抛弃了他而另嫁人离去 。
( 3) 凝缩:指在梦中将内心所爱或恨的几个对象凝缩成一个 象表现出来最生动的例子是红楼梦中贾宝玉游警幻境时,
梦见警幻仙子领他与其仙妹成亲,这位美女的形象是他所爱的三个女性经过凝缩而构成的
( 4) 投射:指在梦中将自己某些不好的愿望与意念投衬他人 。 而减轻对自己的谴责 。 如一男青年梦到其未婚妻移情别恋并于一人幽会,经过分析发现,他对未婚妻有所不满而萌发追求其他女人的意念 。
( 5) 变形:指在梦中将潜意识的欲望或意念用相反的形式表现出来,例如,一富家子弟,在其父病重后患了焦虑性神经症 。 夜间梦见父亲病愈又能掌管家务了,经过分析,他的潜意识中盼父早死的不孝意念受到超我的严后压抑,通过
,反相形成,而产生了,父亲病愈,的
,反梦,。
( 6),二次加工,作梦者在梦醒后,往往会无意识地对自己的梦进行修改加工,
使它比较有次序或合乎逻辑一些,或者将最有意义的部分置于次要地位,所以分析时,要去伪存真,抓住要点,
三、精神分析治疗技术:
( 一 ) 自由联想:是精神分析治疗中最主要最基本的方法 。 具体做法 。 在安静的诊室内,让病人舒适地,放松地躺着,医生坐在或站在病人的侧后方 。。。。。。。。
自由联想的目的就是让压抑在无意识中的冲动与痛苦的回忆 。 有机会释放出来,回到意识中,以抒发情绪,医生根据其内容进行分析 。
同性问题有关的疾病或严重的精神创伤例自由联想治疗效果很好 。
例影片《爱德华大夫》病人不能看带条的东西,斑马,
衣服,书桌上的刀刻竖道。。。用自由联想突然想起小时候,同亲属家的小孩玩,小孩从窗台上划下来擢死在栏杆上,给他幼小的心灵留下了很深的印迹,这就是症结所在,
( 二 ) 梦的分析:就是试图对病人的各种梦境进行分析,
其目的就是引出更多的无意识的材料 。
〈 显梦,〈 睡眠时躯体受到刺激,如房间太冷 。 会梦见置身冰天雪地山谷之中 。
隐梦:生活中没有实现的愿望在梦中表现出来 。
弗洛伊德主为人能说出的梦境是梦的显意,其背后都有隐意。分析它就有助于揭露病人的症状的真意,有助于消除病人的阻抗。由此可见,梦既意识得的发泄的最佳场所,所以有人说:若以梦中的行为作出判罪的依据,
那么人人都是罪犯。弗认为,分析梦是进入无意识的捷径,因此,释梦可以看成是自由联想的补充和扩展。释梦时,医生应注意,不要毫无掩饰地,直接地解释给病人,应一边分析,一边启发。渐渐地让病人接受并达到领悟。
( 三 ) 阻抗分析:
治疗过程中患者有意无意地回避某些问题,或在行动上表现出不合作治疗,不相信治疗者,
便发阻抗 。
阻抗的发生可提醒治疗者治疗已涉及到患者的最敏感的问题或接近症结的显露,所以心理医生应想尽一切办法向患者说明联想的目的及治疗的意义,使治疗顺利进行 。
( 四 ) 移情的分析:
在精神分析过程中,随着患者与治疗者的治疗关系的发展,患者对治疗者的信任和依赖日益增强,患者会把自己对父母,朋友甚至恋人或配偶的感情转移到治疗者身上,这就是移情
〈 正移情:把医生看成友好,爱幕的对象
负移情:把医生看成是自己拒绝,
憎恨的对象 。
一旦发生移情现象,医生可利用移情,让病人就此作出回忆和联想,这样,可揭示其内心的隐秘,从而进行心理分析,同时,移情可使病人的情感得到充分分的渲泄,有利于得到领悟 。
但必须清醒自己的,身伤,必要时应忍耐,友善,克制,认真的态度 。
( 五 ) 解释:
精神分析所关注的是患者内心活动特点,治疗的主要目标是让患者了解自己,了解自己内在的心理活动,将被压抑的潜意识活动的内容疏导出来,使患者对症状的真正含义达到领悟 。
例:弗洛伊德治疗病例摘要 。。。。。
成功的精神分析的结果是使患者重新认识自己,
改变不健康的行为模式,让人格健全发展,现实地对待问题,不是否认压抑,而是以适应的方式做出适当的反应 。
第五节 生物反馈疗法:
以前人们一直认为人不可能控制心跳快慢,血管扩张,
血压高低,血压高低,但米勒对狗进行实验研究之后发现,人通过训练之后也能够控制内脏的活动,这样,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人们研制了,生物反馈仪,那么,
生物反馈方法:就是
通过生物反馈仪这个电子仪器 。 将人体内生理信息,描记 。 并转换成声,光和数字等反馈信号使受试者可以根据反馈信号调节和控制自身的生理功能活动,从而达到防治心身障碍的目的 。
常用的仪器:肌电 。 皮肤电 。 皮肤温度,脑电,血压脉搏
适应症:高血压 。 神经症,偏头痛,紧张性头痛,溃疡病等
探索阶段并不普及,仅限于训练阶段 。
生物反馈是一种非药物治疗手段,它对医患比方都是个挑战,病人要一致过去被动接受治疗,
变为主要积极地学习矫治自己的疾病在治疗中反馈仪是学习的工具 。 医生是教练的角色,医生不仅会用仪器,还要帮助病人学会调节自身,
这种调节不限于在诊室中,并且在紧张的现实生活中要能保持治疗效果 。
有关刺激 ( S`) → 〈 心率下降 ( R) → 奖励 ( S)
心率升高 ( R1)
嘶叫 ( R2)
逐渐学会了,操作,这种内脏行为。使心率下降第六节 暗示与催眠疗法:
( 一 ) 暗示疗法: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接受暗示和给别人以暗示,人家说一句:,你今天气色真好,你可能真的觉得一整天都很轻松,舒服,受暗示就是一个人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来自于客体,
或主体的影响的心理现象,包括他暗示或自暗示 ( 病人自己把某一观念暗示给自己 ) 如因紧张,激动而失眠者,可选择一些使自己放松安静的词语进行的自我暗示,可有一定疗效 。
1,暗示疗法:通过一定的手段,使病人受到积极的暗示,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心理疗法 。
2,暗示的作用,( 1) 对随意肌产生的影响:
例如,有些病人 ( 如癔病患者 ) 由于接受了不良的暗示导致肢体的瘫痪,对于这样的病人,医生可以利用积极的权威性的暗示使他们的肢体恢复活动 。
( 1) 对非随意肌的影响:
例如:湿纸片贴在额头,会发烧 --〉 用心体会 --〉 发红
( 2) 对心理活动的影响:
例如 。 许多疼痛的病人可以利用安慰剂减轻或消除疼痛 。
3,暗示的手段:
言语,药物,手术,针灸,仪器,榜样,情境
1,暗示疗法成功的关键 。
( 1) 选好适应症 〈 癔病
功能性疾病 ( 躯体症状 )
( 2) 良好的医患关系:医生要具有权威性,取得病人的高度信任
病人应具有良好的受暗示性。
1,病人应具有良好的受暗示性 。 示性的检查方法:
( 1) 测查嗅觉的灵敏度:
说是湖水,淡醋,稀酒精
让被试分辨 〈 分不出,0
一种,1
二种,2
( 2) 测查平衡功能:
令被试面墙而立,又目轻闭,平静呼吸 2分钟后 。。。
未摇晃 0轻,1明显 2
( 3) 测查视觉分辨:
直径 4CM 问:哪个大? 哪个小?
间距 8CM 一样大 0 有一个大 1
( 1) 测直记忆力:
让病人看一幅彩色画,画面画的是一个房间内有一个窗户,蓝色的窗帘和两种把椅子,30秒后拿走彩色画 。
问,1) 房间里有 3把椅子还是 4把椅子?,
2) 窗帘是什么颜色的,是浅绿色的还是淡黄色的?,
3) 房间有两个窗户还是 3个窗户?,
若回答与画面不一致,则具有暗示性,每一问得 1分,
若回答与画面一致则得 0分,此项测查可得 0----3分 。
通过以上四项测查病人可得 0---8分,分数越高表示病人暗示性愈强,被催眠的可能性就愈大 。
( 二 ) 催眠疗法,1。 催眠:就是施求者通过暗示把被催眠者导入似睡非睡,,精神恍惚,顺从附会,六神无主的特殊意识状态的过程 。
进行催眠的技术叫催眠术,利用催眠术进行治疗疾病时,就产生了催眠疗法 。
在催眠状态下,求治者能重新回忆起被,遗忘,的经历和体验,畅述内心和秘密和隐私 。 换句话说,求治者在催眠状态下,意识范围狭小,只与心理医生保持密切的感应关系,顺从地接受心理医生的指令和暗示,
这样,医生就可以通过心理分析,解释,疏导等方法进行心理治疗 。
最早使用催眠术的是奥地利医生麦斯默,于 1775年使用并用于医疗 。 至现在已有 200多年的历史了,象弗洛伊德,巴甫洛夫,布雷德 〈 英 〉 等都对其进行大量研究,现在催眠疗法已以形成了自己的完整的体系,步骤 。
1,催眠疗法的过程:
( 1) 暗示性检查:
造反易受暗示的病人做为治疗对象
( 2) 导入催眠状态
A,言语暗示加视觉刺激
B,言语暗示加听觉刺激 〈 单调的暗示性语言
C,言语暗示加皮肤刺激 ( 不常用 ) 你的眼睛开始疲倦了,你已睁不开眼了,闭上眼吧,。。。 你的手,
腿也开始放松了,全身放松了,眼皮发沉,头脑也开始模糊了,你要睡了,睡吧 。
D,药物:某些求治疗者暗示性低,不合作,可使用 2。
5%的硫喷妥钠或 5---10%的阿米妥纳 0。 5克 。 稀释后,
进行静脉缓慢注射,在求治者进入半睡眠状态时,再导入催眠状态 。
( 1) 进行治疗:
1) 直接暗示法:在催眠状态下,直接通过暗示病人的某些症状就可以消除这些症状,口吃,
书写痉挛,胃痉,斜颈等,如:口吃:现在您已经不口吃了,您的讲话已经流利了 。 您可以流利地讲话 。。。。,病人接受暗示,醒后症状就可以消失 。
2) 催眠后暗示法:在催眠状态下,暗示病人
,醒来后您的 。。。。。 症状就可以消失,,
治疗夜尿症的病人可以这样暗示,您已经是成年人了,当您醒来时,您要记住您以后不会再尿床了 。。。。。,
3) 分析:就是在催眠状态下,让病人说出被压抑的心理矛盾或早期的痛苦体验,可以发现在非催眠状态下难以了解的心理问题,以进一步进行分析性心理治疗,其实,让病人说出其内心的心理矛盾,本身就有消除反应的意义 。
i,除催眠状态:当治疗结束时,可以及时唤醒求治者,也可以让其睡完觉后逐渐醒来,一般用这样的指导语:,好了 。
治疗结束了 。 您可以舒舒服服地睡一觉,睡醒后,你一定会精神饱满,头脑清醒,或,现在请听我念数字,我从 20念到 1,当我念到 1时,
您就会醒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