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大气环境质量评价第一节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第二节 大气质量预测模型第三节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第一节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主要内容
1.掌握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方法;
2.掌握大气污染监测评价;
3.了解大气污染生物学评价;
4.了解大气污染的环境卫生学评价;
一、大气污染监测评价
(一)大气污染监测评价
1.源的形态
2.源强
3.源的排放规律
4.大气的稀释扩散能力一、大气污染监测评价
(二)评价工作程序
1.调查准备阶段
2.污染监测阶段
3.评价分析阶段
4.成果运用阶段一、大气污染监测评价
(三)大气污染监测评价
1.评价因子的选择
2.评价标准的选择
3.监测
布点
采样
监测频率
同步气象观测
4.评价二、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方法
(一)上海大气质量指数
XYI?上
)m a x(
i
i
S
CX
K
i i
i
S
C
K
Y
1
1
—— i污染物的实测浓度;
—— i污染物的环境质量标准。
iC
iS
二、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方法
(二)均值型大气质量指数

飘尘飘尘北 S
C
S
C
I
SO
SO
2
2
2
1

2
2
2
2
3
1
NO
NO
SO
SO
S
C
S
C
S
C
I
飘尘飘尘南

飘尘飘尘飘尘飘尘广 S
C
S
C
S
C
S
C
I
SO
SO
SO
SO
2
2
2
2
3
1
二、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方法
(三)沈阳大气质量指数
40.0
4
1
51012.1

i i
i
S
C
I 沈
(四)分级评分法
4
1i
iAM
二、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方法
(五)美国格林大气污染综合指数
(六)美国橡树岭大气质量指数
(七)美国污染物标准指数( PSI)
(八)美国密特大气质量指数( MAQI)
三、大气污染生物学评价
(一)植物监测机理
(二)植物监测
1.植物可见症状的应用
2.用地衣作为生物监测器
3.以植物体内污染物含量作为监测指标
经济方便;
通过详细的研究也可以提供相对的大气浓度;
能同时监测多种污染物。
三、大气污染生物学评价
(三)样品的采集
以叶片为主,并通过叶片的生长量、叶片中化学元素的含量来指示大气污染的程度。也可以采集树皮或木质部。
叶片的采集以叶片定型的季节为好,北方一般在 9月份。
三、大气污染生物学评价
(四)评价方法
1.应用植物的可见症状进行评价;
2.根据植物的长势和生产量进行评价;
3.根据植物的生理生化指标进行评价;
4.根据植物叶片中污染物质的含量进行评价;
5.根据低等敏感植物的种群结构进行评价;
6.根据综合生态指标进行评价。
四、大气污染的环境卫生学评价
(一)用临床医学方法对污染区儿童健康检查;
(二)用流行病学回顾性调查方法,调查不同污染区居民肺癌的死亡率;
(三)用居民体内含铅量评价大气污染。
第二节 大气质量预测模型
主要内容
1.了解大气扩散模式;
2.掌握系数估值的原理和方法;
一、大气扩散模型
(一)点源扩散的高斯模型
1.连续点源的高斯模式
)](
2
1
e x p [
2 2
2
2
2
),,(
zyzy
zyx
zy
U
Q
C


tk yy 22
tk zz 22
2.高斯公式的地面及源高的修正
( 1)实源的作用
( 2)像源的作用
)]
)(
(
2
1
e x p [
2 2
2
2
2
1
z
e
yzy
Hzy
U
Q
C


)]
)(
(
2
1
e x p[
2 2
2
2
2
2
z
e
yzy
Hzy
U
Q
C


( 3) P点的实际污染物浓度
21),,( CCC zyx
式中,u—— 排气筒高度处的风速,m/s;
δ y—— 垂直于主导风向的横向扩散参数,m;
δ z—— 铅直扩散系数,m;
Q—— 污染物单位时间排放量,mg/s;
He—— 有效源高度,He=H+Δ H,m。
3.污染物在地面浓度的分布
)](
2
1
e x p [ 2
2
2
2
)0,,(
z
e
yzy
yx
Hy
U
Q
C


4.污染物沿下风轴线的分布
]
2
1
e x p [ 2
2
)0,0,(
z
e
zy
x
H
U
Q
C


5.最大地面浓度及其位置
1
2
2)(
puHe
QxC
mm
]2/1[
2
1
/1
2
22
1
aa
m
a
aH
x




6.高架连续点源地面浓度
( 1)以排气筒地面位置为原点,下风方地面任一点的浓度:
]
2
1
e x p[
2 2
2
F
y
U
Q
C
yzy

式中,Q—— 源强,mg/s;
y—— 与通过排气筒的平均风向轴线在水平面上的垂直距离,m;
u—— 排气筒高度处的风速,m/s;
δ y—— 垂直于主导风向的横向扩散参数,m;
δ z—— 铅直扩散系数,m;
h—— 混合层厚度,m;
H—— 有效源高,m。






k
kn zz
HnhHnh
F 2
2
2
2
2
)2(
ex p
2
)2(
ex p

7.静风点源扩散模型
8.熏烟模型
G
r
Q
yxC
2
02
2
31
)2(
2
),(

)(
2
e x p
2 2
2
P
y
uh
Q
C
yfyff
f


(二)线源扩散模型
(三)面源扩散模型二、系数估值
(一)有效源高
(二)大气稳定度分级
(三)扩散参数的确定第三节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定量地评价拟建设项目建设前大气环境质量的现状,识别对大气环境的哪些质量参数产生影响和预测建设项目投产后大气污染指数的变化,解释污染物质在大气中的输送、扩散和变化的规律,
提出建设项目污染源的控制治理对策。
一、评价工作等级和范围的确定
1、评价工作的分级
/( m3/h) ≥ 2.5 × 109 <2.5× 108
复杂地形平 原一二三三
2.5× 109> ≥ 2.5× 108
复杂地形平 原二三
ipip
ip
ip
一、评价工作等级和范围的确定
2、评价范围的确定一般可取项目的主要污染源为中心,
主导风向为主轴的方形或矩形区域。如无明显的主导风向,可取东西向或南北向为主轴。
一、评价工作等级和范围的确定一级评价项目,边长不应小于 16~20公里;
二级评价项目,边长不应小于 10 ~ 14公里;
三级评价项目,边长不应小于 4 ~ 6公里;
注:平原取上限,复杂地形取下限。
二、工程分析和环境调查
(一)评价区污染源调查
(二)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调查
(三)工程分析三、大气环境影响预测高斯模式、平流扩散方程、随机游动等数值模式。
三、大气环境影响预测
1、选择综合项目工程特征及项目所在地地形、气象特征的扩散模式;
2、确定预测因子;
3、确定预测范围;
4、确定源参数和模式参数;
5、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三、大气环境影响预测
预测内容:
( 1)最大落地浓度及位置;
( 2)各稳定度条件下的地面轴线浓度;
( 3)薰烟浓度及薰烟可能持续的时间及频率;
( 4)静风频率 ≥ 20%的地区应作小风、
静风时的浓度预测。
6、模式验证
7、预测结果整理四、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一)评价方法
1、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目标值判断法
2、容许排放量判断法在区域环境规划中确定的。
如果项目排放量超过容许排放量。
四、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3、指数法
4、污染分担率( )判别法各源对控制点 j形成的总浓度为
ijK
n
i
ijj CC
1
四、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令由 可判断拟建项目影响的重大性。
如果
> 50%,可以认为影响重大。
j
ij
ij C
C
K?
ijK
ijK
四、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二)选址、总图布置和生产工艺评价
1.选址与总图布置评价
2.生产工艺评价
3.排气筒高度合理性评价
4.卫生防护距离的确定四、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三)避免、消除和减轻负面环境影响的对策
1.建设阶段对策
2.运行阶段对策
3.环境管理的建议
(四)评价结论第三章复习题简答题
1.大气污染监测评价的工作程序。
2.以植物体内污染物含量作为监测指标的优点。
3.植物样品采集的要求。
4.大气污染生物学评价的方法有哪些?
5、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的确定。
6、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的内容。
第三章复习题计算题某评价区欲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现状监测数据如下(日平均),CTSP=0.38mg/m3,
CSO2=0.2 mg/m3,CNOx=0.08
mg/m3,如果该评价区大气质量执行国家二级标准 GB3095— 1996,试用上海大气污染指数评价其大气环境质量状况。
STSP =0.30mg/m3
=0.15 mg/m3
SNOx =0.10 mg/m3
2S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