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你好!
欢迎选修《医学遗传学》课程,“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能对医学遗传学产生兴趣,将来成为医学遗传学领域的重要一员”是我们对你的期望。
与其它医学课程不同,学好医学遗传学的关键是理解,既要正确理解医学遗传学的原理,也要能灵活地运用到医学实践中,这才是本门课程教学要达到的目的。
教学需要我们双方的努力,我们将尽最大努力教好这门课,同时也希望你们能努力学好这门课。如果你对我们的教学有好的建议,请及时地告诉我们,我所的EMAIL地址是:yichuan@sdu.edu.cn。
为配合教学,我们编写了下面的电子辅导教案,不仅对各章节的学习内容提出了要求,而且对重点难点进行了解释。但由于时间和水平有限,难免会存在一些错误,请指正!
山东大学医学遗传学研究所
第一章 绪论教学大纲要求掌握医学遗传学概念及其研究对象掌握遗传病概念及分类了解医学遗传学发展概况了解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医学意义重点、难点介绍一、医学遗传学概述医学遗传学(medical genetics)是运用遗传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人类遗传性疾病的病因、病理、诊断、预防和治疗的一门学科,是遗传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医学遗传学的研究对象是遗传病,与其它临床学科类似,医学遗传学是研究遗传病的诊断、发病机理、防治及预后,但由于遗传病的特殊性,其研究重点主要在发病机理和预防措施。本课程主要介绍医学遗传学的三个主干分支(医学分子遗传学、医学细胞遗传学和医学群体遗传学)的原理和应用。
二、遗传病概念及分类
(一)遗传病概念及其特征
1,遗传病概念:
遗传病(genetic diseases)是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导致的疾病。遗传物质是存在于细胞内的、决定特定性状的基因。
2.遗传病的特征:
在有血缘关系的个体间,由于遗传继承,有一定的发病比例;在无血缘关系的个体间,尽管属于同一家庭,但无发病者;
有特定的发病年龄和病程;
同卵双生发病一致率远高于异卵双生。
(二)遗传病与下列疾病的关系:
1,先天性疾病(congenital diseases):出生前即已形成的畸形或疾病。先天性疾病可以是遗传病,例如先天愚型是由于染色体异常引起的,出生时即可检测到临床症状,是先天性疾病;但先天性疾病又不都是遗传病,有些先天性疾病是由于孕妇在孕期受到外界致畸因素的作用而导致胚胎发育异常,但并没有引起遗传物质的改变,因而不是遗传病。
2.后天性疾病(acquired diseases):出生后逐渐形成的疾病。后天性疾病也可以是遗传病,有些遗传病患者尽管在受精卵形成时就得到了异常的遗传物质,但要到一定年龄才表现出临床症状,如假性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患者通常要到4-5岁才出现临床症状。
因此,先天性疾病不一定都是遗传病,后天性疾病不一定不是遗传病。
3.家族性疾病(familial diseases):表现出家族聚集现象的疾病,即在一个家庭中出现一个以上患者。由于遗传病的遗传性,通常能观察到家族聚集现象;但家族性疾病并不都是遗传病,因为同一家庭成员生活环境相同,因此,可以因为相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患相同疾病。如由于缺碘引起的甲状腺功能低下。
4.散发性疾病(sporadic diseases):无家族聚集性的疾病,即在家系中只出现一名患者。尽管遗传病具有遗传性,但由于特定遗传病在子代当中有一定的发病比例,加之遗传病患者可以是由于新发生的遗传物质改变所致,所以遗传病也可以是散发性疾病。
因此,家族性疾病不一定都是遗传病,散发性疾病不一定不是遗传病。
(三)遗传病分类:经典医学遗传学将遗传病分为染色体病、单基因病和多基因病三大类。现代医学遗传学将遗传病分为染色体病、单基因病、多基因病、线粒体遗传病和体细胞遗传病5类。
1·染色体病(chromosomal disorders):由于染色体数目或结构异常所引起的疾病,如先天愚型。
2·单基因病(single gene disorders):由于单个基因突变所引起的疾病。这类疾病的遗传符合Mendel遗传规律。单基因病又可根据致病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及致病基因的性质分为: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autosomal dominant diseases,AD):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致病基因为显性基因;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utosomal recessive diseases,AR):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致病基因为隐性基因;
X-连锁显性遗传病(X-linked dominant disorders,XD):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致病基因为显性基因;
X-连锁隐性遗传病(X-linked recessive disorders,XR):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致病基因为隐性基因;
Y连锁遗传病(Y-linked diseases):致病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
3·多基因遗传病(polygenic diseases):由多个微效基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所引起的疾病。
4·线粒体遗传病(mitochondrial diseases):由于线粒体基因突变所引起的疾病,呈母系传递。
5·体细胞遗传病(somatic cell genetic disorders):由于体细胞遗传物质改变所引起的疾病。
第二章 人类染色体教学大纲要求
1、掌握人类染色质的组成和结构
2、掌握人类染色质与染色体的对应关系
3、掌握细胞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
4、掌握人类染色体的结构和分组
5、掌握人类染色体带型概念及命名原则
6、掌握G、Q和R带型的特点及其临床应用,了解其它带型的特点及临床应用
7、了解人类染色体多态及其应用重点、难点介绍一、人类染色质的组成及结构
(一)染色质的概念: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染色的物质,称为染色质(chromatin)。染色质可以分为常染色质(euchromatin)和异染色质(heterochromatin)两大类:常染色质呈较松散状态,它们均匀地分布在整个细胞核内,染色较浅,具有转录活性;异染色质在整个细胞周期都处于高度螺旋化状态,在细胞核中形成染色较深的团块,存在于异染色质中的基因是没有转录活性的。在人类有两类异染色质,一类是兼性异染色质(facultative heterochromatin),另一类为结构异染色质(constitutive heterochromatin)。兼性异染色质又称功能性异染色质,在特定细胞或在特定发育阶段呈凝缩状态而失去功能,在另一发育阶段时又呈松散状态而恢复功能,如X染色质。结构异染色质总是呈凝缩状态,所含DNA一般为高度重复序列,没有转录活性,常见于着丝粒、端粒区、Y染色体长臂远端2/3区段和次缢痕区等。
(二)染色质组成:染色质由DNA、组蛋白(histone)、非组蛋白和少量RNA组成。DNA与组蛋白的重量比比较稳定,接近于1∶1,非组蛋白的种类及含量随不同细胞而异。
组蛋白为碱性蛋白,含有大量的碱性氨基酸。组成人类染色质的组蛋白共有5种,分别称为H1、H2A、H2B、H3和H4,它们在进化中高度保守。组蛋白的功能与染色质的结构构成有关。
(三)染色质结构:
染色质是间期核中遗传物质的存在形式,由许多重复的结构单位组成,这些结构单位称为核小体(nucleosome)。核小体是由一条DNA双链分子串联起来,形似一串念珠。每个核小体分为核心部和连接区二部分。核心部是由组蛋白H2A、H2B、H3和H4各二个分子形成的组蛋白八聚体及围绕在八聚体周围的DNA组成,这段DNA约146bp,绕八聚体外围1.75圈。两个核心部之间的DNA链称为连接区。这段DNA的长度变异较大,组蛋白H1位于连接区DNA表面。
(四)核小体包装成染色质与染色体
由直径为2nm的双链DNA分子形成直径为10nm核小体细丝后,DNA的长度已压缩了7倍。核小体进一步螺旋化,形成外径为30nm的染色质纤维(螺线管),其长度为DNA的1/42。当细胞进入分裂期,染色质进一步螺旋折叠,形成染色体。中期染色体长度约为DNA长度的10-5。
二、细胞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行为
(一)有丝分裂(mitosis):有丝分裂是体细胞增殖方式,分为间期和分裂期,分裂期又分为前、中、后和末四个时期。在细胞周期中染色体发生一系列变化:在间期,DNA进行复制,进入分裂期染色质螺旋折叠形成染色体,在中期染色体由两条姊妹染色单体构成,两条姊妹染色单体以着丝粒相连;进入分裂后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纵裂,染色单体分开,分别移向两极。因此,经过一次有丝分裂过程,DNA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染色体也分裂一次,并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这样保证了新的子细胞具有与母细胞相同的全套遗传物质,从而保证了所有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恒定。
(二)减数分裂(meiosis):是生殖细胞发生过程中的一种特殊分裂方式,DNA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因此,由一个细胞形成4个子细胞,子细胞的遗传物质是母细胞的一半。减数分裂由两次连续分裂构成:
1、减数分裂I:在第一次减数分裂的间期,DNA进行复制;第一次减数分裂前期非常复杂,分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双线期和终变期。在偶线期同源染色体进行配对,同源染色体配对的结果,每对染色体形成一个紧密相伴的二价体,在人类细胞中形成23个二价体;每个二价体都是由两条同源染色体组成,每一同源染色体含两条复制而来的姐妹染色单体,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由着丝粒相连。这样,每个二价体由四条染色单体组成,称为四分体。在粗线期,同源染色体间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片段交换(crossing-over);在第一次减数分裂后期,二价体中的两条同源染色体彼此分开,分别向两极移动。每一极只获得每对同源染色体的一条。每条同源染色体由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组成。
2、减数分裂II:间期很短,不进行DNA复制,在第二次减数分裂中期,着丝粒纵裂,两条姊妹染色单体分开,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三、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结构及分类:
中期染色体由两条姊妹染色单体组成,两条姊妹染色单体通过着丝粒相连,着丝粒处凹陷缩窄,因此也称为主缢痕(primary constriction)。着丝粒将染色体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称为短臂(short arm,p),下部分称为长臂(long arm,q)。根据着丝粒位置,人类中期染色体可分为三种类型:中央着丝粒染色体(metacentric chromosome)的着丝粒位于染色体中部,染色体长臂和短臂长度相等或近似相等;亚中着丝粒染色体(submetacentric chromosome)着丝粒偏向一端,染色体两臂不等,短臂短于长臂;近端着丝粒染色体(acrocentric chromosome)的着丝粒靠近染色体的一端。在有些中期染色体的长、短臂上可见凹陷缩窄区,称为次缢痕(secondary constriction);人类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的短臂末端可见球状结构,称为随体(satellite)。随体柄部为缩窄的次缢痕,与核仁形成有关,称为核仁形成区。
中期分裂细胞中含有46条染色体,可构成23对,1-22对为男女共有,称为常染色体(autosomes);另一对则男女不同,女性为两条X染色体,男性为一条X染色体和一条Y染色体,X和Y染色体称为性染色体(sex chromosomes)。
四、人类染色体核型和组型:
(一)染色体核型(karyotype)
概念:是一个细胞内的全部染色体按其大小和形态特征排列所构成的图像。对这种图像进行分析称为核型分析。
核型描述:按国际标准,正常核型的描述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染色体总数,第二部分为性染色体组成,两者之间用“,”隔开。如正常男性的核型为46,XY。异常核型的描述除包括以上两部分外,还包括畸变情况,也是用“,”与前面部分隔开。
(二)人类染色体分组:根据着丝粒位置和染色体大小,将22对常染色体由大到小依次命名为1至22号,并将人类染色体分为7组,分别用大写字母A-G表示。
A组:包括1-3号染色体,1号和3号为中央着丝粒染色体,2号为亚中着丝粒染色体;
B组:包括4-5号染色体,均为亚中着丝粒染色体;
C组:包括6-12号和X染色体,均为亚中着丝粒染色体,X染色体大小界于7号和8号染色体之间;
D组:包括13-15号染色体,为近端着丝粒染色体,可以有随体;
E组:包括16-18号染色体,16号为中央着丝粒染色体,17和18号为亚中着丝粒染色体;
F组:包括19-20号染色体,为中央着丝粒染色体;
G组:包括21-22号和Y染色体,为近端着丝粒染色体,21、22号染色体可以有随体。Y染色体的大小变异较大,大于21和22号染色体,其长臂常常平行靠拢。
五、人类染色体带型用各种染色体显带技术,使染色体沿其长轴显示出明暗或深浅相间的带纹,而每一号染色体都有其独特的带纹,这就构成了每条染色体的带型。
(一)带型命名原则:
1971年在巴黎召开的人类细胞遗传学会议上提出了区分每个显带染色体区、带的标准系统。1978年的国际会议上,制定了《人类细胞遗传学命名的国际体制(an international sysntem for human cytogenetic nomenclature,ISCN)》,提出了统一的符号和术语。
每条显带染色体根据ISCN规定的界标(landmark)分为若干个区(region),每个区又包括若干带(band)。界标包括染色体两臂的末端、着丝粒和某些明显恒定的带。两相邻界标之间为区。每条染色体都是由一系列连贯的带组成,没有非带区。
区和带的命名原则包括:1、长、短臂分别命名区,各区分别命名带;2、用数字命名,从着丝粒向远端依次编号,靠近着丝粒的两个带分别为长、短臂的1区1带;3、做为界标的带为远端区第1带。
带型描述包括4部分:染色体序号,臂符,区号和带号,各部分之间无分隔符。如1p13表示1号染色体短臂1区3带。
(二) 常见带型的类型、特点及临床应用
Q带(Q banding),Q显带是用荧光染料对染色体标本进行染色,然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进行观察。Q显带技术是最早建立的显带技术,它在观察染色体多态方面有重要的用途。但Q带保存时间短,而且需要在荧光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因而,限制了Q显带技术的应用。
G显带(G banding):染色体标本用热、碱、蛋白酶等预处理后,再用Giemsa染色,可以显示出与Q带相似的带纹。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Q带亮带相应的部位,被Giemsa染成深带,而Q带暗带相应的部位被Giemsa染成浅带。这种显带技术称为G显带,所显示的带纹称为G带。G显带克服了Q显带的缺点,G带标本可长期保存,而且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是目前进行染色体分析的常规带型。
R显带(R banding):所显示的带纹与G带的深、浅带带纹正好相反,故称为R带(reversed band)。G带浅带如果发生异常,不易发现和识别,而R显带技术可以将G带浅带显示出易于识别的深带,所以R显带对分析染色体G带浅带部位的结构改变有重要作用。
C显带(C banding):专门显示着丝粒的显带技术。C显带也可使第1、9、16号和Y染色体长臂的异染色质区染色。因而,C带可用来分析染色体这些部位的改变。
T显带(T banding):专门显示染色体端粒的显带技术,用来分析染色体端粒。
N显带(N banding):专门显示核仁组织区的显带技术。
高分辨显带(high-resolution banding):分裂中期一套单倍染色体一般显示320条带。70年代后期,采用细胞同步化方法和改进的显带技术,获得细胞分裂前中期、晚前期或早前期的分裂相,可以得到带纹更多的染色体,能显示550-850条带,甚至2000条带以上。这种显带技术称为高分辨显带技术。
8、SCE(sister chromatid exchange)显示方法: 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5-bromodeoxy-uridine,BrdU)是脱氧胸腺嘧啶核苷的类似物,在DNA链的复制过程中,可替代胸腺嘧啶。由于DNA的半保留复制,当细胞在含有BrdU的培养液中经过两个分裂周期后,两条姊妹染色单体的DNA链在化学组成上出现差别,即一条染色单体的DNA双链中有一条链掺入了BrdU,另一条则为原来的模板,不含BrdU;而另一条染色单体的两条DNA链中的胸腺嘧啶核苷均被BrdU取代。由于掺入 BrdU的DNA分子螺旋化程度较低,与染色剂的亲和力降低,Giemsa染色时着色浅。因此,在显微镜下可清楚地区别姊妹染色单体。
在染色体的复制过程中两条姊妹染色单体的遗传物质在相同位点上交换,称为姊妹染色单体互换(SCE)。经过BrdU处理,两条姊妹染色单体的着色程度明显不同,若两条染色单体之间有互换,即可在同一单体上看到深浅相间的片段。由于姐妹染色单体的DNA序列相同,SCE并不改变遗传物质组成,但SCE是由于染色体发生断裂和重接而产生的,因此,SCE显示方法通常用来检测染色体断裂频率,用来研究药物和环境因素的致畸效应。
六、染色体多态人类染色体数目是相当恒定的,但人类染色体形态存在微小变异,这种变异称为染色体多态(chromosomal polymorphism)。染色体多态主要表现为同源染色体的形态或着色方面的不同。在显带技术应用以前,人们就已经注意到了同源染色体随体的大小、形态和副缢痕的长度等存在差异。随着显带技术的应用,通过比较和测量带纹的宽度和着色强度,进而发现了更多的多态性,包括荧光强度和颜色的差异。
1、染色体多态的一般特性
1)它们按孟德尔方式遗传,在个体中是恒定的,但在群体中是变异的;
2)它们集中地表现在某些染色体的一定部位。这些部位都是含有高度重复DNA的结构异染色质所在之处。
3)不具有表型或病理学意义。
2、染色体多态的常见部位和形式在人类染色体中,含有高度重复DNA的结构异染色质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它集中于着丝粒、随体、副缢痕和Y染色体长臂远侧段。因此,人类染色体多态也集中表现在这些部位。
1)近端着丝粒染色体之短臂和随体区:表现为短臂和随体区的增长或缩短;随体有无、增大或重复以及这些结构的荧光强度和其它着色性能的变异。
2)1、9和16号染色体副缢痕区:表现为副缢痕之有无或增长、着色性能之变异等。
3)一些常染色体,主要是3和4号染色体着丝粒异染色质的大小和荧光强度的变异。
4)Y染色体长臂远侧2/3的长度和着色性的变异。
3、染色体多态的应用染色体多态作为一个稳定的、显微镜下可见的遗传标记,在医学生物学中有多种用途。可以说,凡需要鉴定染色体和细胞来源时,或发现某一多态与其它遗传标记连锁时都可以加以利用。
1)用以鉴别额外或异常染色体的来源:如利用21号染色体多态可以追踪先天愚型患者额外的21号染色体来自父方还是母方。
2)在法医学上用作亲权鉴定:子女的两条同源染色体中,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而Y染色体则必来自父亲。因此,通过比较子女和双亲的染色体,根据是否有相同的多态特征就能帮助确定他们之间的关系。
3)用来鉴别细胞来源:如追踪输血后细胞的命运。
4)用于人类基因定位:如果发现某一多态与其它性状有连锁,就可以根据连锁的原理,把该性状的基因定位于相应部位,Duffy血型基因的定位即为一例。
七、性染色质(sex chromatin)与性染色体(sex chromosomes)
(一)X染色体失活(X chromosome inactivation)
女性细胞中含有两条X染色体,而男性细胞中只含有一条X染色体,但女性X染色体基因的产物并不比男性多。对此,英国遗传学家Mary Lyon在1961年首先提出了“X失活假说”,或称为“Lyon假说”,其要点是:
在间期细胞中,女性的两条X染色体中,只有一条X染色体有转录活性,另一条X染色体无转录活性,呈固缩状,形成X染色质。这样,在含有XX的细胞和XY的细胞中,其X染色体基因产物的量基本相等,此称为剂量补偿(dosage compensation)。不论细胞内有几条X染色体,只有一条X染色体是具有转录活性的,其余的X染色体均失活形成X染色质。
失活发生在胚胎发育早期。
失活是随机的,即失活的X染色体可以来自父方也可以来自母方,但一个细胞中的某条X染色体一旦失活,由该细胞增殖而来的所有子细胞都具有相同的失活X染色体。
X染色体的失活在遗传上和临床上有三个意义:
剂量补偿:由于只有一条X染色体有活性,故男女X染色体基因产物的量相同。
杂合子表型的变异:由于X染色体失活是随机的,因此,在杂合子的女性中具有活性的某一特征等位基因的比例就可能是不同的,结果显示出不同的表型。
嵌合型:由于女性X染色体中有一条失活,所以在每一细胞中特定位点上的两个等位基因只有一个表达。结果杂合子表现为只表达两个等位基因之一的细胞嵌合分布。在小鼠中,X染色体上带有白色和黑色毛色基因的个体表现为白色和黑色镶嵌现象。
Lyon假说可以解释许多遗传现象,但经典的Lyon假说不能解释何以XO的Turner综合征患者会有各种异常;又何以多X患者还会有各种异常,而且X染色体越多症状越严重。可见为保证正常的发育,至少在胚胎发育的某一时期需要双份X染色体基因。近几年的研究结果对Lyon假说可以作如下补充:
1、局部失活:并非所以X染色体基因都失活,例如:位于X染色体短臂末端的基因在Y染色体上有相同的基因,该区称为拟常染色体区(pseudoautosomal region,PAR),存在于PAR的基因不失活。另外,在X染色体长、短臂上都有一些基因不失活,如Xg血型基因,STS(类固醇硫酸酯酶)基因等。
2、非随机失活:1)正常的两条X染色体在胚胎外膜中父方的X染色体优先失活;2)当X染色体存在缺失时,缺失的X染色体优先失活;3)当X与常染色体平衡易位时,正常的X染色体优先失活。
3、在生殖细胞发生过程中,失活X染色体恢复活性。
(二)X染色质形态:正常女性间期细胞的核膜边缘大小约1um的浓染染色质块。
来源:失活的X染色体数目:X染色体数-1
临床应用:作为快速性别鉴定的手段之一。
(三)Y染色质形态:男性间期细胞被荧光染料染色后在细胞核内出现的强荧光小体。
来源:Y染色体长臂远端部分异染色质。
数目:与Y染色体数相同。
临床应用:快速性别鉴定。
(四)性别决定与性分化
1、性别决定基因
1)寻找性别决定基因自从1922年Painter等首先提出人类的性别决定机制为XX/XY,人们就开始寻找性别决定基因,但直到标准人类染色体分析方法建立以后,这项工作才得以进行。1959年人们发现45,X的个体表现为女性,而47,XXY的个体表现为男性,与正常男女性染色体组成相比,决定男性性别的是Y染色体,因此认为性别决定基因在Y染色体上。为进一步确定性别决定基因在Y染色体上的位置,人们对不同Y染色体畸变个体进行了分析,到1966年将性别决定基因定位于Y染色体短臂上。在Y染色体短臂末端是能与X染色体配对的拟常染色体区,性别决定基因应该位于该区以下。1986年人们将拟常染色体区以下的Y染色体短臂分为4个区,发现性别决定基因位于第1区。1987年又有人进一步将1区分为1A1、1A2、1B和1C 4个区,并认为性别决定基因位于1A2区,并从该区分离出一个锌指蛋白基因(ZFY),认为ZFY基因为性别决定基因。但1989年人们发现性别决定基因不是位于1A2区的ZFY,而是位于1A1区,在此区的35kb片段中含有编码204个氨基酸的基因,命名为SRY(sex-related Y)。SRY蛋白的第58-137个氨基酸为进化上高度保守的DNA结合结构域,它与HMG(high mobility group)蛋白同源,该蛋白的功能是与DNA结合激活基因转录。
2)支持SRY为性别决定基因的证据第一,小鼠胚胎期性腺发育中Sry基因的表达:在XY小鼠胚胎发育中,Sry(小鼠Y染色体上约14kb的片段,与人类SRY片段同源,但小鼠基因写作Sry)仅在第10.5天和12.5天之间表达。雄性小鼠的生殖腺发育也是在这短暂表达时间内启动的。
第二,Sry转基因的XX小鼠发育成雄性:将携带Y染色体Sry区域的14kb的DNA片段转入XX小鼠胚泡后,这种携带Sry基因的XX小鼠发育成雄性。
第三,不同类型患者的SRY基因分析:对XX男性分析表明,这类患者带有SRY基因;相反,XY女性个体尽管具有Y染色体,但并不具有SRY基因或带有异常的SRY基因。
2、性分化性分化包括许多受遗传因素调节的发育步骤。性腺、生殖管道和外生殖器均从未分化的原始状态而来。在人类孕期第6周末,在胚胎的原基生殖细胞迁移形成初期未分化的性腺,此期的性腺可分为内部的髓质和外部的皮质。在存在正常的Y染色体时,在性别决定基因的影响下,使原始性腺的髓质部分化成睾丸,皮质部退化。睾丸的间质细胞产生的雄性激素使Wolffian管及外生殖器原基分别分化为男性内生殖管道和外生殖器。睾丸的支持细胞分泌Mullerian管抑制因子使Mullerian管退化。如果不存在性别决定基因,原始性腺的髓质部退化,皮质部分化为卵巢。Mullerian管和Wolffian管因无雄激素和Mullerian管抑制因子的作用,后者不分化,前者在雌激素的作用下分化成女性内生殖管道,原始外生殖器也分化为女性外生殖器。
第三章 人类染色体畸变
教学大纲要求
1、掌握人类染色体数目畸变的类型
2、掌握三体和单体发生机制
3、掌握常见结构畸变的发生机制及描述方式
4、掌握平衡易位的配子发生
5、了解倒位携带者配子发生
6、了解其它数目畸变发生机制重点、难点介绍一、染色体数目畸变(chromosome numerical aberration)
正常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称为一个染色体组(n),在人类n=23。正常体细胞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称为二倍体(2n)。正常二倍体在数量上(整组或整条)的增加或减少,称为染色体数目畸变。其中整组染色体的增减称为整倍性变异(euploid abnormality),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增加或减少称为非整倍性变异(aneuploid abnormality)。
(一)整倍性变异多倍体(polyploid):如果体细胞的染色体不是由两个染色体组,而是由两个以上染色体组组成,称为多倍体。
1、三倍体(triploid):细胞中有三个染色体组,核型为69,XXX或69,XXY或69,XYY。
三倍体的形成原因一般认为可能是由于:1)双雄受精(diandry),即同时有两个精子与卵子受精,可形成69,XXX、69,XXY和69,XYY三种类型的受精卵;2)双雌受精(digyny),即第二次减数分裂时,次级卵母细胞由于某种原因未形成第二极体,因此,原来应分给第二极体的那一组染色体仍留在卵子内,这样的卵子与一个精子受精后,即可形成核型为69,XXY或69,XXX的受精卵。
2、四倍体(tetraploid):细胞内具有4个染色体组,临床上更罕见。
四倍体形成的原因,一是核内复制(endoreduplication),一是核内有丝分裂(endomitosis)。核内复制是指在一次细胞分裂中,染色体不是复制一次,而是复制两次,每条染色体形成四条染色单体。这时染色体两两平行排列在一起,其后经过正常的分裂中期、后期和末期,形成的两个子细胞均为四倍体细胞。核内有丝分裂是体细胞染色体正常复制一次,但至分裂中期时核膜仍未破裂消失,也无纺锤丝形成和无后期和末期的胞质分裂,结果细胞内的染色体不是二倍体而成为四倍体。
非整倍性变异亚二倍体(hypodiploid):体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少于46条。最常见的亚二倍体是单体(monosomy),即某号染色体只有一条。如21单体的细胞内只有一条第21号染色体,核型表示为:45,XX,-21或45,XY,-21。
超二倍体(hyperdiploid):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大于46条。最常见的超二倍体是三体(trisomy),即某号染色体有三条。如21三体的体细胞内含有三条21号染色体,核型表示为:47,XX,+21或47,XY,+21。
非整倍体形成机理,非整倍体的产生原因多数是在细胞分裂时,由于染色体不分离、丢失而引起的。
染色体不分离(chromosome nondisjunction):在细胞分裂进入中、后期时,如果某一对同源染色体或两姐妹染色单体未分别移向两极,却同时进入一个子细胞核中,结果细胞分裂后形成的两个子细胞中,一个染色体数目增多,另一个则染色体数目减少。这一过程即称染色体不分离。染色体不分离可发生于配子形成时的减数分裂过程中,称减数分裂不分离,也可发生于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称有丝分裂不分离。
减数分离不分离:减数分裂包括两次分裂。如果后期I发生染色体不分离,所形成的成熟配子中,1/2将有n+1条染色体,1/2将有n-1条染色体,这种染色体异常的配子与正常配子受精,可产生三体(2n+1)和单体(2n-1)。如果后期II发生不分离,所形成的成熟配子中,1/2将有n条染色体,1/4将有n+1条染色体,1/4将有n-1条染色体。受精后,1/2将为二倍体(2n),1/4将为三体(2n+1),1/4将为单体(2n-1)。
有丝分裂不分离:受精卵在胚胎发育的早期阶段──卵裂期的细胞分裂中,如果发生某一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将导致嵌合体的产生。嵌合体(mosaic)是指一个个体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核型的细胞系。
嵌合体个体中各细胞系的类型和数量比例,取决于发生染色体不分离的时期。如果染色体不分离发生在受精卵的第一次卵裂时期,则将形成一个细胞系为超二倍体(47)和一个细胞系为亚二倍体(45)的嵌合体。如果染色体不分离发生在第二次卵裂以后,将形成三个细胞系的嵌合体(47/46/45嵌合体),而且染色体不分离发生的时期越晚,正常二倍体细胞所占比例越大,异常细胞系比例就越小,临床症状就相对较轻
2)染色体丢失:染色体丢失是细胞分裂时在中、后期过程中,某一染色体的着丝粒未与纺锤丝相连,不能被牵引至某一极参与新细胞核的形成;或某一染色体在向一极移动时,由于某种原因引致行动迟缓,发生后期延迟,也不能参与新细胞核的形成,滞留在细胞质中,最后分解消失,结果某一细胞即丢失了一条染色体而成为亚二倍体。
二、染色体结构畸变(chromosome structural aberration)
(一)染色体结构畸变产生基础
导致染色体发生结构畸变的基础是断裂及断裂后的重接。如果一条染色体发生了断裂,随后在原位重接,称为愈合或重建,将不引起遗传效应。如果染色体发生断裂后,未在原位重接,这就引起染色体结构畸变。
(二)染色体结构畸变的描述方法:染色体结构畸变的表示方法有两种
1、简式:在这一方式中,染色体的结构畸变只用断裂点来表示。
2、繁式,在这一方式中,对染色体的结构畸变用改变了的染色体的带纹组成来描述。
(三)常见的染色体结构畸变
1、末端缺失(terminal deletion):一条染色体的臂发生断裂后未发生重接,而形成一条末端缺失的染色体和一个无着丝粒片段,后者因不与纺锤丝相连而在分裂后期不能向两极移动而滞留在细胞质中,因而经过一次分裂后即消失。如1号染色体长臂的2区1带处断裂,且其远端的片段丢失,残存的1号染色体由1号染色体的从短臂末端到长臂2区1带组成。
简式:46,XX,del(1)(q21)
繁式:46,XX,del(1)(pter→q21:)
当染色体短臂末端存在时,从短臂末端开始描述;当短臂末端缺失时,从长臂末端描述。
末端缺失导致部分基因的丢失,其效应取决于缺失片段大小及丢失的基因的性质。
2、中间缺失(interstitial deletion):一条染色体的同一臂发生两次断裂后,两个断裂点之间的片段丢失,近侧断端与远侧断端重接形成中间缺失的染色体。如1号染色体长臂2区1带和3区1带处各发生断裂,中间的片段(2区1带至3区1带)丢失,2区1带与3区1带重接。
简式:46,XX,del(1)(q21q31)
繁式:46,XX,del(1)(pter→q21::q31→qter)
象末端缺失一样,中间缺失的效应取决于缺失片段的大小和缺失基因的性质。
3、环状染色体(ring chromosome):当一条染色体的长、短臂同时各发生一次断裂,含有着丝粒节段的长、短臂断端相接,形成环状染色体。如2号染色体在长臂3区1带和短臂2区1带发生断裂,无着丝粒的断片丢失,带有着丝粒的染色体两个断端相接。
简式:46,XX,r(2)(p21q31)
繁式:46,XX,r(2)(p21→q31)
环状染色体的效应除来自两个染色体末端基因丢失外,更重要的效应来自环状染色体的不稳定性。由于在有丝分裂前期,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能会发生交换。在这种情况下,在中、后期就会形成带有两个着丝粒的大的环状染色体。因后期着丝粒向不同的方向迁移,染色体环就会被拉断。如果断裂是不对称的,则两个子细胞中某些区段或是丢失或是重复。
4、相互易位(reciprocal translocation):两条染色体发生断裂后形成的两个断片相互交换而形成两条衍生染色体(derivative chromosome)。如3号染色体在长臂2区1带断裂,10号染色体在长臂2区2带断裂,然后3号染色体带着丝粒的片段与10号染色体无着丝粒片段重接形成衍生的3号染色体[der(3)],10号染色体带着丝粒的片段与3号染色体无着丝粒的片段重接形成衍生的10号染色体[der(10)]。
简式:46,XX,t(3;10)(q21;q22)
繁式:46,XX,t(3;10)(3pter→3q21::10q22→10qter;10pter→10q22::3q21→3qter)
在描述易位染色体时,先描述染色体序号靠前的染色体,如3号和10号易位时,先描述3号;但当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发生易位时,先描述性染色体。
相互易位在临床上较常见,如果易位的两条染色体在断裂点重接,没有发生片段的丢失或增加,这种相互易位称为平衡易位。相反,如果出现片段的丢失或增加,则为非平衡易位。可以通过比较染色体的断裂点和重接点是否一致而确定是否为平衡易位。通常携带平衡易位的个体表型正常,但在其生殖细胞发生时,按同源染色体配对原则,易位染色体和正常染色体配对形成四射体结构。这样配对的同源染色体在后期I可以有不同的分离方式,其中对角分离、邻近分离1和邻近分离2较常见。如果同源染色体按上述三种分离方式分离,将可以形成6种类型的生殖细胞,这些生殖细胞与正常生殖细胞受精可以形成六种类型的子代(如下表)。
分离方式
生殖细胞
与正常生殖细胞受精形成的子代
对角分离
3,10
46,XX(XY)
der(3),der(10)
46,XX(XY),t(3;10)(3pter→3q21::10q22→10qter; 10pter→10q22::3q21→3qter)
邻近分离I
3,der(10)
46,XX(XY),-10,+der(10)(10pter(10q22::3q21(3qter)
der(3),10
46,XX(XY),-3,+der(3)(3pter(3q21::10q22(10qter)
邻近分离II
3,der(3)
46,XX(XY),-10,+der(3)(3pter(3q21::10q22(10qter )
10,der(10)
46,XX(XY),-3,+der(10)(10pter(10q22::3q21(3qter)
由上表可见,产生的六种类型子代中,第一种核型正常;第二种为平衡易位,其表型正常;其余四种都存在部分片段的丢失和增加,称为部分单体和部分三体。
5、罗伯逊易位(Robertsonian translocation):发生于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的一种易位形式。因其断裂点常发生于着丝粒处,故两个近端着丝粒染色体发生断裂后,常在着丝粒处重接,这种易位也称为着丝粒融合(centric fusion)。如14号染色体和21号染色体在短臂的1区1带和长臂1区1带发生断裂并重接,形成一条由21号长臂和14号染色体着丝粒至长臂组成的易位染色体,14号染色体短臂、21号染色体短臂和着丝粒丢失。
简式:45,XX,t(14;21)(p11;q11)
繁式:45,XX,t(14;21)(14qter→14p11::21q11→21qter)
尽管携带上述易位的个体缺失两条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短臂上的基因,但因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短臂上的基因在细胞内为中度重复序列,丢失一部分这样的基因并不影响表型,因此,携带上述易位的个体表型正常,也称为平衡易位携带者。与相互易位携带者一样,罗伯逊易位携带者在生殖细胞形成时,同源染色体配对后也可以有多种分离方式,其中对角分离、邻近分离I和邻近分离II较常见。通过三种不同的分离方式,可以形成六种生殖细胞,这些生殖细胞与正常生殖细胞受精,可以形成六种类型的子代(如下表)。
分离方式
生殖细胞
与正常生殖细胞受精产生的子代
对角分离
14,21
46,XX(XY)
14/21
45,XX(XY),t(14;21)(p11;q11)
邻近分离 I
14/21,21
46,XX(XY),-14,+t(14;21)(p11;q11)
14
45,XX(XY),-21
邻近分离 II
14/21,14
46,XX(XY),-21,+t(14;21)(p11;q11)
21
45,XX(XY),-14
由上表可见,形成的六种子代中,第一种正常,第二种为平衡易位,表型正常;第三种为易位型先天愚型;第四种为21单体患者;第五种和第六种通常早期流产。
6、臂内倒位(paracentric inversion):某一染色体臂内发生两次断裂后,所形成的中间片段旋转180度后重接。如2号染色体短臂上的1区3带和2区4带处分别断裂,此二带之间的片段旋转180度后重接,尽管没有带的增加或减少,但带的顺序发生了改变。
简式:46,XY,inv(2)(p13p24)
繁式:46,XY,inv(2)(pter→p24::p13→p24::p13→qter)
携带倒位的个体由于没有基因数目的改变通常表型正常,所以这样的个体称为倒位携带者。倒位携带者在形成生殖细胞时,同源染色体配对形成倒位环,如果在倒位环内出现奇数次非姐妹染色体间互换,将形成4种类型的生殖细胞:一种得到正常染色体,一种得到倒位染色体,另两种由于倒位染色体和正常染色体之间发生了互换,而形成无着丝粒染色体和双着丝粒染色体。
7、臂间倒位(pericentric inversion):一条染色体的长臂和短臂各发生一处断裂后,断裂点之间的片段旋转180度后重接。如断裂和重接发生在2号染色体短臂的2区1带和长臂的3区1带。
简式:46,XY,inv(2)(p21q31)
繁式:46,XY,inv(2)(pter→p21::q31→p21::q31→qter)
象臂内倒位一样,携带臂间倒位的个体表现型正常,称为倒位携带者,但其倒位染色体在形成生殖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中,根据同源染色体配对原则,将形成特有的倒位圈。并且经过倒位圈内的奇数次交换,可形成四种不同配子:一种为携带正常染色体,一种携带倒位染色体,另二种由于倒位片段和另一正常染色体的相应片段发生了互换,而形成二种均带有部分重复及部分缺失的染色体。如果这些配子与正常生殖细胞受精,将形成4种类型的子代。
8、等臂染色体(isochromosome):等臂染色体一般是由于着丝粒分裂异常造成的。在正常的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时,连接两姐妹染色单体的着丝粒进行纵裂,形成两条各具有长、短臂的染色体。如果着丝粒发生横裂,就将形成两条等臂染色体。如X染色体着丝粒发生横裂形成X染色体的等长臂和等短臂染色体。
X染色体等长臂染色体表示为:
简式:46,X,i(Xq)
繁式:46,X,i(X)(qter→cen→qter)
X染色体等短臂染色体表示为:
简式:46,X,i(Xp)
繁式:46,X,i(X)(pter→cen→pter)
第四章 人类染色体病教学大纲要求
1、掌握人类染色体病的共有表型
2、掌握先天愚型的发生机制
3、了解常见性染色体病发生机制及主要表型重点、难点介绍由于染色体异常所引起的疾病,称为染色体病(chromosomal disorders)或称为染色体畸变综合征(chromosomal aberration syndromes)。人类染色体病包括常染色体病和性染色体病,现已明确的染色体综合征有百余种。此类遗传病有下列特征:
带有染色体异常的个体,其生长发育和智力发育通常均落后,一般均有多发性先天畸形。
带有染色体异常的个体,其亲代的染色体可为正常,这种异常是由于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畸变。
带有染色体畸变但表型正常的个体,可以将畸变染色体传给子代,子代染色体可能会出现不平衡而导致患病。
4)带有染色体异常的个体,可在产前利用羊水细胞或绒毛细胞培养作出诊断。
一、常染色体病由于常染色体异常所导致的疾病,称为常染色体病。
先天愚型(Down syndrome):
先天愚型是一种常见的常染色体病,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1/650。1866年Down首先发现该病,1959年Lejeune等证实本综合征由于多一条21号染色体所致。
Down综合征的主要临床特征为:智力低下,身体发育迟缓,有特殊面容,鼻跟低平,眼间距宽,眼裂小,外眼角上斜,内眦赘皮,腭弓高尖,新生儿患者常有第三囟门,舌大常外伸,故又称伸舌样痴呆。50%有先天性心脏病,并有唇裂、腭裂及多指(趾)、并指(趾)等畸形。患者肌张力低,关节可过度屈曲。患者IgE降低,易患肺炎等呼吸道感染。皮肤纹理特征常有通贯手,三叉点高(t’),径侧弓形纹和第5指只有一条褶纹。
先天愚型有三种不同核型:三体型、易位型和嵌合型,不同核型患者产生原因及遗传情况不同。
三体型:绝大部分先天愚型患者为三体型,核型为:47,XX(XY),+21。三体型患者的产生原因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不分离,通过患者额外染色体起源分析表明,大多数三体型先天愚型患者的额外染色体来源于母方,其发生率与母亲生育年龄有关,高龄孕妇生出21三体患者的比例明显增高。三体型先天愚型患者的父母通常核型正常,这样的夫妇再生先天愚型患儿的风险同同年龄的一般群体。男性先天愚型多为不育,女性虽能生育,但对于三体型患者而言,理论上其子代有50%机率患相同疾病。
易位型:大约5%的先天愚型患者额外的21号染色体是易位到其它近端着丝粒染色体上形成罗伯逊易位。如21号染色体易位到14号染色体上,其核型为:46,XX(XY),-14,+t(14;21)(p11;q11)。易位型先天愚型可以为新发突变,其亲代核型正常,也可以来自平衡易位携带者亲代。如果患者父母一方为非同源染色体罗伯逊易位(即21号染色体易位到除21号染色体以外的其它近端着丝粒染色体上)携带者[如:45,XX,-14,-21,+t(14;21)(p11;q11)],根据前面所讲的平衡易位携带者配子形成规律,其子代可能会出现六种类型:一种为正常,一种为平衡易位携带者,一种为易位型先天愚型患者,一种为21单体患者,另两种胚胎不能存活。如果亲代之一为21/21易位携带者[45,XX,t(21;21)(p11;q11)],可产生两种类型的生殖细胞,与正常生殖细胞受精后可产生两种类型的子代,一种为易位型先天愚型,一种为21单体患者。
嵌合型:大约3%的先天愚型患者为嵌合型,其核型为:46,XX(XY)/47,XX(XY),+21。这种先天愚型患者是由于受精卵卵裂过程中有丝分裂不分离所致。患者的临床症状取决于其异常细胞系所占比例。患者的父母通常核型正常,其下个孩子的再发风险同群体发病率。嵌合型患者能否遗传给子代取决于其原始生殖细胞的核型。
二、性染色体病由于性染色体异常所引起的疾病,称为性染色体病。
(一) 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综合征(Klinefelter综合征)
1942年Klinefelter等发现此征。1956年Bradbury等及Plunkett和Barr在这类病人中发现性染色质X小体为阳性。1959年Jacobs和Strong证实患者的核型为47,XXY。此后,在Klinefelter综合征病人中还发现有嵌合型,如46,XX/47,XXY或47,XXY/48,XXXY;或有更多的X染色体,如49,XXXXY。本症X小体和Y小体均为阳性。
本症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是:表型为男性,在儿童期无任何症状,青春期开始后症状即逐渐明显。患者体高一般在180cm以上,具男性外生殖器,但呈去势体征,阴茎短小,睾丸小或为隐睾,睾丸组织切片可见曲细精管玻璃样变,不能产生精子,故不能生育。患者体毛稀少,无须,无喉结,常见男性乳房发育。皮下脂肪发达,皮肤细腻如女性,其性情体态表现为趋向女性化。少数患者有智力落后现象。
本症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患者双亲之一在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发生了性染色体不分离。患者额外染色体起源分析表明,患者的额外染色体40%来自父亲,60%来自母亲,5/6的不分离发生在第一次减数分裂,1/6发生在第二次减数分裂。由于本症患者不育,不会将多余的性染色体传给后代。
(二)性腺发育不全(Turner综合征)
1930年Ullrich首先发现一女孩有蹼颈、肘外翻及其它一些临床症状。1938年Turner发现有蹼颈、肘外翻的成年妇女,并伴有性发育幼稚,这些症状构成本综合征。1954年Polani等和Wilkins发现Turner综合征许多病例X小体阴性,1959年Ford等观察到患者的核型为45,X。目前发现Turner综合征的核型可以为:45,X;46,XXq-;46,X,i(Xq);46,X,i(Xp);45,X/46,XX;45,X/47,XXX。其中45,X较常见。
患者的主要特征为:表型为女性,体矮(身高120-140cm左右),后发际低,50%有蹼颈,肘外翻,乳间距宽,青春期乳腺仍不发育,乳头发育不良。性腺发育不全,虽有卵巢基质但无滤泡,原发闭经,外生殖器发育差等,并常并发肾畸形,色素斑,指(趾)甲发育不良。
性腺发育不全症患者可因其异常X染色体结构改变部位的不同,而表型有差异,即只有性腺发育不全的某些症状。例如:核型为46,X,i(Xp)的患者和X染色体长臂缺失的患者具有一些性腺发育不全体征,但身高正常; 而46,X,i(Xq)和X染色体短臂缺失的患者具有体矮和其它性腺发育不全的体征。根据X染色体失活原则,如果导致性腺发育不全的基因为可失活基因,以上核型的个体的表现型可能相同,因此认为导致性腺发育不全的基因为逃脱失活基因。通过比较不同46,XY患者Y染色体缺失情况和性腺发育不全表型,在X染色体短臂上克隆出一个导致性腺发育不全综合征的基因—RPS4X,该基因编码一个高度保守的40S核糖体S4蛋白。当然从X长臂缺失可导致出现一些性腺发育不全症状的事实说明X染色体长臂上也存在与性腺发育有关的基因。
第五章 人类基因组组成及表达教学大纲要求
1、掌握人类基因组组成
2、掌握人类基因结构
3、掌握人类基因的转录
4、了解人类基因表达调控重点、难点介绍一、人类基因结构基因是具有生物学功能的核酸分子片段,是遗传物质突变、重组和具有特定遗传功能的基本单位,是遗传信息传递、表达和生物性状形成的基础。
大多数真核生物基因的编码序列不是连续排列的,被非编码序列隔开,因此,称为断裂基因(split gene)。
外显子(exon)与内含子(intron)
1)外显子:出现在成熟mRNA中的基因序列,外显子序列可以是编码氨基酸的编码序列,也可以是非编码序列,如存在于起始密码之前和终止密码之后的外显子序列,这些序列出现在成熟mRNA中,但并不编码氨基酸,所以称为非翻译区(untranslated region,UTR),在基因3’端非翻译区内存在RNA加尾信号,其序列为5’-AATAAA-3’。
2)内含子:位于两外显子之间的序列。
2、外显子内含子接头序列:在外显子与内含子接头有一段高度保守的序列,是RNA剪接的信号,称为接头序列。每个内含子的5’端以GT开始,在3’端以AG结束,所以又称为GT-AG法则。
3、侧翼序列(flanking sequences):在基因的两侧不被转录的非编码序列,这些序列在转录调控中起重要作用。它们包括位于转录起始点上游的启动子序列、位于转录终止点下游的终止子序列和位置不固定的转录调控序列,如增强子、静止子等。
1)启动子(promoters):是一段特异的核苷酸序列,通常位于基因转录起始点上游的100bp范围,是RNA聚合酶的结合部位,能启动和促进转录过程。启动子决定了双链DNA中的转录链,常见序列有:
TATA框(TATA box):位于转录起始点上游大约-20~-30bp处,是高度保守的一段序列,由7个碱基组成,即TATAA(T)AA(T),其中只有两个碱基可以有变化。TATA框能够与转录因子TFⅡ结合,再与RNA聚合酶Ⅱ形成复合物,从而准确地识别转录的起始位置,对于转录水平有着定量效应。
CAAT框(CAAT box):位于转录起始点上游-70~-80bp,也是一段保守序列,由9个碱基组成,其序列为GGC(T)CAATCA,其中只有一个碱基可以变化。转录因子CTF能够识别CAAT框并且与之结合,其C端有着激活转录的功能。所以CAAT框有促进转录的功能。
GC框(GC box):其顺序为GGCGGG,有两个拷贝,位于CAAT框两侧。转录因子Sp1能识别GC框并且与之结合,其N端有激活转录的作用。所以,GC框有激活转录的功能。
2)增强子(enhancer):增强子能增强启动子发动转录的作用,从而明显地提高基因转录的效率。增强子的位置不固定,可以位于启动子上游,也可以位于启动子下游,可以距离启动子很远,也可以距离启动子较近。
3)终止子(terminator):终止子为反向重复序列,是RNA聚合酶停止工作的信号,反向重复序列转录后,可以形成发夹式结构,并且形成一串U。发夹式结构阻碍了RNA聚合酶的移动,一串U的U与DNA模板中的A结合不稳定,从模板上脱落下来,转录终止。
综上所述,人类基因结构可图示如下:
二、人类基因组组成基因组(genome)是细胞内全部遗传物质的总称。细胞内遗传物质包括存在于细胞核内的全部DNA和存在于线粒体内的DNA,前者称为核基因组(nuclear genome),后者称为线粒体基因组(mitochondrial genome)。
(一)核基因组的组成:
1、组成基因组的DNA序列:核基因组包括3×109bp,约含3-5万基因。根据DNA出现的拷贝数可以将组成基因组的DNA序列分为三类:
1)单一序列(unique sequences):在一个基因组中只出现一次或很少几次,约占基因组DNA的60%,大多数结构基因属于单一序列;
2)高度重复序列(highly repetitive sequences):约占基因组DNA的10%,重复单位的长度小于200bp,在基因组中出现的拷贝数在106-108,如组成端粒和着丝粒的序列属于高度重复序列;
3)中度重复序列(moderately repetitive sequences):约占基因组DNA的30%,重复单位的长度在200bp以上,在基因组的拷贝数在102-105,少数基因属于中度重复序列。
2、多基因家族(multigene family):指由一个祖先基因经过重复和突变所形成的一组基因,其中至少有一个功能基因。多基因家族有两类:一类串联排列在同一条染色体上,称为基因簇(gene cluster),如α基因簇;另一类是不同成员分布在不同染色体上。
3、假基因(pseudogenes):多基因家族中不能产生有功能的基因产物的成员,它们与功能基因同源,因突变而失去活性。
4、人类核基因组组成:
由以上分析可见,核基因组中编码序列只占基因组DNA的3%。
(二)线粒体基因组(mitochondrial genome)
1、为环状DNA,长度为16569bp,双链DNA中,富含G的称为重链(heavy chain,H),富含C的为轻链(light chain,L);
2、能自主复制,在细胞内具有多拷贝;
3、编码序列占93%,编码37个基因,其中13个编码蛋白质基因,2个rRNA基因和22个tRNA基因;28个基因由重链编码,9个基因由轻链编码;
4、基因内无内含子,基因排列紧凑,基因之间间隔极短或无间隔,有些甚至重叠;
5、部分密码子不同于核基因组密码子。
三、基因表达(gene expression):
储存在DNA中的遗传信息通过在细胞核内转录(transcription)形成mRNA,并由mRNA在细胞质内经过翻译(translation)转变成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分子的过程,称为基因表达。
(一)转录(transcription):
在细胞核内,以DNA链为模板合成mRNA的过程称为转录。在双链DNA中,做为转录模板的DNA单链称为模板链(template strand)或反义链(anti-sense strand),不作为模板的DNA单链称为非模板链或有义链(sense strand)。双链DNA解旋后,RNA聚合酶沿着DNA模板移动,到达转录起始点后,即开始合成RNA。DNA转录后的初级产物为hnRNA(heterogenious nuclear RNA),初级产物需要经过加工后成为成熟的mRNA。加工过程包括:
1、加帽:在RNA的5’端接上一个甲基化帽,即7-甲基鸟嘌呤核苷酸。
2、剪接:是指在酶的作用下,将初级RNA中的内含子序列切掉,并将各外显子序列拼接起来;
3、加尾:在腺苷酸聚合酶的作用下,在RNA的3’端加接一连串腺苷酸,形成多聚腺苷酸(poly A)尾。
转录过程图示如下:
(二)翻译(translation):
在细胞质中,以mRNA为模板,tRNA为运载工具,将活化氨基酸在核糖体上装配成多肽链的过程,多肽链经过修饰加工成为有生物学活性的蛋白质。
(三)人类基因表达调控:
如前所述,每个体细胞内都含有全部基因,但各种类型的细胞行使不同的功能,这是通过控制不同基因在特定时期表达来实现的。因而,人类基因表达的调控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基因表达调控可以在不同水平来进行:
1、转录前调控:组蛋白与DNA结合后,可以抑制基因表达。非组蛋白可以解除组蛋白对DNA转录的抑制,促进DNA转录,是转录前调控的重要方式。
2、转录水平调控:是人类基因表达调控的关键,可以通过启动子、增强子等特异序列与相应的蛋白质结合激活或抑制转录过程而到达调控基因表达的目的。
3、转录后调控:主要是初级RNA加工过程受到调控。通过不同的加工可以由一个基因的转录产物产生出不同的成熟mRNA,从而翻译出不同的蛋白质。
4、翻译水平调控:核糖体数量、mRNA的成熟度、启动因子、延伸因子、释放因子和各种酶等均能影响蛋白质合成。
5、翻译后调控:多肽链合成后要通过修饰、加工,才能成为具有一定生物活性的蛋白质。
第六章 常用基因分析方法教学大纲要求
1、掌握核酸分子杂交的原理
2、掌握PCR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
3、了解核酸提取的原理及常用材料
4、了解重组DNA技术
5、了解分子杂交的常用方法重点、难点介绍一、核酸提取基因分析的材料是核酸,即DNA或RNA。在基因分析之前,首先必须获得基因分析的材料。
(一)DNA提取:
1、提取DNA的常用材料:DNA存在于细胞核中,由于同一个体的所有体细胞中所含的DNA相同,因此,在提取DNA时可以采用任何有核细胞。在选择材料时,一般以易获得、再生能力强和对机体损伤最小为前提。根据以上原则,临床上通常以外周血作为提取DNA的材料。下面以从外周血中提取DNA说明DNA提取的原理,从其它组织细胞中提取DNA的原理类似。
2、DNA提取的原理:如果以外周血为DNA提取材料,在外周血中提取DNA就是从有核的白细胞中提取DNA。因此,从外周血中提取DNA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第一,破坏红细胞,通常利用红细胞与白细胞膜结构的差异,先使红细胞裂解,经离心后收集白细胞;第二,白细胞裂解:使膜蛋白和核蛋白变性,游离DNA,通常是采用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使蛋白质变性;第三,除去变性蛋白质:通常采用蛋白沉淀剂沉淀变性蛋白质,使DNA留在上清液中;第四,在高盐环境下使DNA从有机溶剂如无水乙醇中析出。
(二)RNA提取:
1、提取RNA的材料:RNA是基因转录产生的,由于不同组织在不同时期有特定的基因表达,因此,提取RNA的材料取决于所分析基因表达的组织。如要分析肝脏中表达的基因,就需要用肝脏为材料,要分析脑组织中表达的基因,就需要用脑组织为材料。对于在多种组织中表达的基因,应选择较容易获得且对个体损伤最小的材料。
2、RNA提取方法的原理:提取RNA过程中要严格防止RNA酶的污染,所用的试剂和器皿都要经过去RNA酶处理。提取RNA方法很多,目前最常用的是异硫氰酸胍/酚法。该法应用RNA与胍盐形成可溶性复合物的特点,极大地简化了RNA的纯化步骤,获得高质量的RNA。其主要步骤包括:将新鲜或冷冻的组织块切碎称重,迅速加入异硫氰酸胍/酚溶液中匀浆,再加入1/10体积氯仿,剧烈混合,通过离心分离有机相和水相,RNA存在于上清液中,再用异丙醇沉淀RNA。
二、重组DNA技术重组DNA技术(recombinant DNA technique)就是在体外将目的基因与载体连接形成重组DNA分子,再用一定的基因转移方法将重组DNA转入另一细胞或生物体内,以达到扩增和表达目的基因的目的。重组DNA技术是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发展中的最重要的成就之一。它的产生使人类能根据自己的需要改良生物品种和治疗人类疾病。重组DNA技术涉及多个步骤:第一,需要分离目的DNA;第二,在体外切割或扩增获得目的片段;第三,选择用来携带目的片段的载体DNA;第四,将目的DNA片段与载体连接起来,形成重组DNA分子;第五,将重组DNA分子输入细胞内,使之进行扩增和表达。
(一)限制性内切酶(restriction endonucleases,RE)
限制性内切酶的发现是对重组DNA技术的一个主要贡献,可以说没有限制性内切酶的发现,就没有重组DNA技术。限制性内切酶存在于原核生物体内,能识别DNA双链的特定序列并在识别位点或其附近将DNA切断。例如,限制性内切酶Eco RI可以识别6个碱基对的特定序列5’-GAATTC-3’,并在识别序列的G与A之间切割。现已发现的限制性内切酶有数百种,每种限制性内切酶识别并切割特定DNA序列。限制性内切酶的识别序列大多为4-6个碱基对,有些为比较长的序列,限制性内切酶的识别序列通常为回文对称序列,即以对称轴按5’→3’方向阅读时,两条链从5’到3’有相同的序列。如果切割点在对称轴上,所产生的限制性片段(由限制性内切酶切割所产生的DNA片段称为限制性片段)为平末端;如果切割点不在对称轴上,所产生的限制性片段为粘性末端,即5’或3’末端突出。
(二)载体(vectors)
载体是将外源目的DNA导入受体细胞,并能自我复制和增殖的工具。载体具有以下特征:1)分子量小,便于与较大的DNA片段结合,能进入宿主细胞并在其中增殖;2)有多种限制性内切酶切点,各种限制性内切酶切点最好只有单一切点;3)被切割载体DNA插入外源DNA后,不影响其复制能力,并有可选择的标记基因(如抗药基因)以利于在受体中选择性扩增。
细胞内克隆的DNA最初为小分子DNA片段,随着技术的发展,可克隆的DNA片段越来越大。根据克隆片段的大小和克隆目的的不同,载体类型不同。常用的载体有:质粒、λ噬菌体、粘粒、细菌人工染色体和酵母人工染色体等。
(三)重组DNA分子构建在构建重组DNA分子时,首先是选择目的DNA片段,目的DNA片段可以通过体外扩增获得。为便于目的DNA片段与载体连接,通常在用于扩增目的片段的引物上加上限制性内切酶位点。得到的扩增产物经过限制性内切酶切割,即可产生具有特定末端的片段供与载体连接。
在扩增目的DNA片段的同时,应根据研究目的选择好载体,采用能产生与目的DNA片段末端相匹配的限制性内切酶切割载体DNA。
由于限制性内切酶切割产生的突出末端很短,两个互补末端间的氢键在分子间的连接很弱,并且只能在低温下维持,这需要DNA连接酶(DNA ligase)在两个相关分子间作用才易于形成共价键。平末端也可以连接,只是效果较差,因此,通常选择能产生粘性末端的限制性内切酶。利用相同的限制性内切酶或能产生相同粘性末端的限制性内切酶切割目的DNA和载体DNA,然后通过连接反应,就可以将目的DNA和载体DNA连接起来而形成重组DNA分子。
(四)重组DNA分子扩增和表达根据所使用的载体确定受体细胞,如使用质粒作为载体通常用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首先将重组DNA分子转入受体细胞,利用载体上所携带的选择标记筛选含有目的DNA片段的阳性克隆。然后再对阳性克隆进行扩增,可以得到大量含有目的DNA片段的质粒DNA。
如果需要获得目的DNA片段的表达产物,应该选择具有表达功能的表达载体。
(五)cDNA及基因组DNA文库基因文库(gene library)即DNA文库,是用现代 DNA克隆方法人工构建的、含有基因组全部DNA片段的DNA克隆群。成千上万的携有不同DNA片段的DNA克隆中含有基因组的全部基因即基因文库。含有全部基因组DNA的文库称为基因组DNA文库;含有全部cDNA序列的文库称为cDNA文库。
三、核酸分子杂交核酸分子杂交是指不同来源的两条互补核酸单链,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双链分子的过程。核酸分子杂交发生在两条DNA单链之间者称为DNA杂交;发生于RNA链和DNA单链之间的称为RNA:DNA杂交。无论是DNA杂交还是DNA/RNA杂交都涉及到两种不同来源的核酸分子:一是用来检测特定核酸的探针,另一是待测核酸分子。
(一)探针(probe):探针是一个DNA或RNA片段,可用某种方法标记,用于杂交检测另外的DNA(RNA)序列。探针可以是单链或双链分子,但杂交时必须是单链形式。
DNA探针:DNA探针可以来自DNA克隆或体外扩增产生,通常是双链。通常在体外采用DNA合成方式进行标记。
2、RNA探针:RNA探针可从DNA克隆中通过体外转录制备。在RNA合成过程中加入标记物就可以使探针进行标记。
3、寡核苷酸探针:用化学合成法制成的短单链DNA片段。一般长15-50个核苷酸。通常采用末端标记方法标记。
(二)常用分子杂交方法如前所述,核酸分子杂交涉及到用以检测特定核酸的探针和待测核酸,根据待测核酸的存在形式,分子杂交方法很多,常用的有:
原位杂交(in situ hybridization):原位杂交是指不将待测核酸从细胞或组织中分离出来,而直接在组织切片或细胞标本上进行分子杂交。如用原位杂交法进行基因定位时,就是以待定位的基因为探针,与载玻片上的染色体进行杂交。
2、Southern印迹杂交:能检测通过凝胶电泳分类大小的靶DNA片段,也是最常用的DNA分子杂交方法。此法中,将靶DNA分子用一个或多个限制性内切酶消化,通过凝胶电泳分类其大小的不同片段,再变性并转移到硝酸纤维素膜或尼龙膜上。然后将这些固着的靶DNA与标记的探针DNA杂交。探针只与靶DAN中互补的DNA序列相结合。洗去多余的探针DNA,进行放射自显影,依其在膜上的位置测定其大小。
3、Northern印迹杂交:与Southern杂交不同,Northern杂交的靶核酸不是DNA而是RNA,能检测通过凝胶电泳分类大小的靶RNA片段。从不同类型组织和细胞提取的总RNA或Poly(A)+mRNA,在变性凝胶上分类其大小,将分离的RNA分子转移到膜上,再用标记的基因探针检测。该法通常用来检测基因表达情况。
4、斑点印迹杂交(dot hybridization):是在未对核酸标本进行大小分类的核酸标本进行杂交以检测核酸序列的最方便的方法。将靶DNA溶液,如人基因组DNA,变性后简单地滴在纤维素膜或尼龙膜上,使之干燥,再将其置于含有单链标记探针序列的溶液中,以足够时间形成探针—靶DNA异源双链,再去掉探针溶液,洗脱以除去过多的探针(可产生非特异性的结合信号于滤纸上)再干燥和放射自显影。
四、PCR技术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是美国Cetus公司的Kary Mullis 等建立的生物学新技术。它是在体外迅速地选择扩增特定的靶DNA序列的方法。PCR自诞生至今已取得了飞速发展,并用于多方面的DNA研究。
PCR原理包括:1)为能选择性地进行扩增,必需事先知道靶DNA序列的信息,并按该信息合成两个寡核苷酸(一般长15-30核苷酸)引物(primer)。在加入变性的基因组的DNA后,引物立即特异地在靶DNA两侧区互补结合;2)必需具有DNA前身物,即4种三磷酸脱氧核苷:dATP,dCTP,dGTP 和dTTP,以按5’→3’方向合成新DNA链;3)PCR是链式反应,引物序列决定扩增片段的长度。并以新链为模板,在含有一定离子(如Mg2+)浓度的反应缓冲液体系中,在有耐热的DNA聚合酶(如Taq DNA聚合酶)的作用下进行反复周期地DNA扩增;4)每一周期经过变性(人基因组DNA大约93-95℃),复性(大约50-70℃)和延伸(大约70-75℃)三个阶段产生倍增DNA。反复n个周期,理论上可扩增2n倍,一般大约在30-40周期的扩增后,可获百万倍以上的靶DNA。
第七章 基因突变与DNA多态教学大纲要求
1、掌握基因突变的主要类型及其表型效应
2、掌握DNA多态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
3、掌握DNA多态的应用重点、难点介绍一、基因突变(gene mutation)
(一)点突变(point mutation)或碱基替换(base substitution)
概念:一个碱基对被另一个碱基对所替代。
主要类型:
转换(transition):嘌呤代替嘌呤,或嘧啶代替嘧啶颠换(transversion):嘌呤被嘧啶所替代或嘧啶被嘌呤所替代。
效应:点突变的效应取决于突变所累及的区域
突变发生在编码区:突变发生在编码区可能会产生以下几个方面的效应:
第一,尽管碱基序列发生了改变,但并不改变其所编码的氨基酸,这类突变称为同义突变(same sense mutation)。例如,GCG(Ala)→GCC(Ala);
第二,碱基改变导致所编码的氨基酸发生改变,即由一种氨基酸密码子变为另一种氨基酸密码子,这类突变称为错义突变(missense mutation),如GCA(Ala)→GAA(Glu);
第三,由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突变为终止密码,这类突变称为无义突变(nonsense mutation),突变导致肽链合成提前终止,如TCA(Ser)→TAA(Stop);
第四,由终止密码突变为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这类突变称为终止密码突变,突变导致肽链合成延长,直到下一个终止密码。如TAA(Stop)→TCA(Ser)
2)突变发生在非编码区:如果突变改变内含子外显子接头序列,将会影响到初级RNA剪接;如果突变改变侧翼序列的保守序列,将会影响到RNA转录;如果突变改变非翻译区保守序列,将会影响到肽链合成。
(二)碱基插入或缺失移码突变(frameshift mutation):如果缺失或插入的碱基数不是3的倍数,导致插入或缺失位点之后的阅读框架发生改变,这类突变称为移码突变。移码突变不仅导致改变位点之后的全部氨基酸组成发生改变,而且也会改变肽链长度,所以移码突变的后果通常比点突变严重得多。
密码子缺失与插入(insertion or deletion of codons):缺失或插入的碱基数是3的倍数,这类突变称为密码子插入或缺失,这类突变改变肽链长度。
(三)融合基因(fusion gene):指基因的5’端和3’端来自不同的基因,如在血红蛋白病中Hb Lepore病患者的非α链既不是β链,也不是δ链,而是由δ链和β链融合而成。融合基因的产生是由于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配对出现错误,出现不等交换,导致形成的生殖细胞中部分基因重复和缺失,形成融合基因。
(四)动态突变(dynamic mutation):存在于外显子(编码区或非翻译区)中的3核苷酸重复序列的重复次数在一代一代传递过程中发生明显增加,从而导致某些遗传病的发生,这类突变称为动态突变。例如,脆性X综合征就是由于FMR1基因的5’端非翻译区内(CCG)n重复次数增加所致。当n小于或等于50时,表型正常;当n大于200时,表现为智力低下;当n界于50和200之间时,个体表型正常,称为前突变。
二、DNA多态:DNA的正常变异,即DNA序列不同,但并不影响个体表型。象前面介绍的染色体多态一样,DNA多态在群体中是变异,在个体中是恒定的,DNA多态按孟德尔方式遗传,而且最罕见的等位基因频率高于1%。
(一)DNA多态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
1、RFLP(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如前所述,由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所产生的DNA片段称为限制性片段。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是指由于单个碱基改变而导致限制性内切酶位点发生改变,因而经限制性内切酶切割后所产生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发生改变。如在基因组某区域存在3个Eco RI切点,它们之间相距2 kb和1kb。经限制性内切酶Eco RI切割可以产生2kb和1kb两个片段,如果中间的酶切位点发生了序列改变,这样就失去了一个内切酶位点,经EcoRI切割后就只能产生一个3kb的片段。这种改变并不影响基因的功能,该突变就会在群体中以一定比例存在。群体中就存在两种等位基因,如图所示:
要检测一个个体所携带的等位基因类型,经典的方法是采用Southern杂交方法,即将基因组DNA用Eco RI酶切后,转移到膜上,再用标记的该DNA片段杂交,如果检测到3kb片段和2kb、1kb片段,说明该个体为等位基因1和2的杂合子,如果只检测到3kb片段说明为等位基因2的纯合子,如果检测到2kb和1kb片段,说明为等位基因1的纯合子。
PCR技术诞生后,人们设计了更为简单的检测方法即PCR-RFLP方法。即先根据改变的酶切位点两侧序列设计用以扩增包含改变碱基序列的DNA片段,然后对扩增产物进行酶切、电泳,根据电泳结果确定个体基因型。如在改变的酶切位点上游100bp处设计一条引物,在酶切位点下游150bp设计另一条引物,经PCR扩增,其产物长度为250bp,PCR产物经酶切后,如果存在酶切位点则产生100bp和150bp片段,如果不存在酶切位点,则不能被切开,电泳检测到250bp片段。
由于RFLP检测的是酶切位点的有无,因此在群体中只存在2个等位基因。
2、STR(short tandem repeat,STR):指重复单位在2-6bp、并且呈串联排列的重复序列,其重复次数在群体中存在变异。如(CA)n不同等位基因表现为n的差异。
要检测个体的基因型,通常是采用PCR扩增结合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即在重复序列两侧按单一序列设计引物,经过PCR扩增后,扩增产物在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上进行电泳,电泳结果如图所示,根据电泳结果按片段大小依次命名等位基因1,2,3…
与RFLP不同,STR具有较好的多态性,在群体中为多等位基因系统。
SNP(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单个核苷酸多态,与RFLP和STR不同,SNP不再以长度的差异作为检测手段,而直接以序列的变异作为标记。这样从技术上SNP分析不需要凝胶电泳,而将新的非电泳DNA序列分析技术用于多态检测,便于检测手段自动化。SNP是第三代DNA多态。
(二)DNA多态在医学遗传学中的应用亲子鉴定:
要确定个体之间的亲缘关系,DNA多态分析是最有效的方法,可以通过检测待分析个体的DNA多态位点,通过等位基因分析确定他们之间的血缘关系。
通过对比分析子代和亲代多态位点的基因型,在多态位点上子代的两个等位基因应该分别来自其父亲和母亲,否则他们之间的血缘关系不成立。由于各种基因型个体在群体中都存在一定比例,因此在进行亲子鉴定时需要检测多个位点,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追踪额外染色体起源:如在对21三体患者进行病因分析时,通常需要分析21三体患者额外的21号染色体的起源,可以通过DNA多态位点分析进行。即从21号染色体上选择多态位点,对患者及其父母进行分析,如下图:
如得到左图结果则表明是母亲的第一次减数分裂不分离,如果观察到右图结果,则是由于母亲第二次减数分裂不分离所致。
3、鉴定细胞来源:在进行移植时,通常需要跟踪移植细胞在受体内的状态,可以采用DNA多态位点分析确定细胞来源。
基因定位:DNA多态在人类基因定位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具体见后。
遗传病间接诊断:具体见后。
第八章 遗传的基本规律教学大纲要求
1、掌握分离定律
2、掌握自由组合定律
3、掌握伴性遗传规律
4、掌握连锁互换定律重点、难点介绍一、分离定律(law of segregation)
基因在体细胞内成对存在,在生殖细胞形成时,成对的基因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
基因型与表现型对应关系:
基因型,AA(显性纯合子) Aa(杂合子) aa(隐性纯合子)
表现型,显性性状 显性性状 隐性性状婚配型 子代类型及比例
AA×AA AA (100%)
AA×Aa AA (50%),Aa(50%)
AA×aa Aa (100%)
Aa×Aa AA (25%),Aa (50%),aa (25%)
Aa×aa Aa (50%),aa (50%)
aa×aa aa (100%)
二、自由组合定律(law of independent assortment)
在生殖细胞形成时,成对的基因彼此分离,不成对的基因自由组合。
AaBb X AaBb
生殖细胞 AB Ab aB ab
AB AABB AABb AaBB AaBb
Ab AABb AAbb AaBb Aabb
aB AaBB AaBb aaBB aaBb
ab AaBb Aabb aaBb aabb
两个双重杂合的个体婚配,其子代的表型分离比为A-B-,A-bb:aaB-:aabb = 9:3:3:1。
三、伴性遗传定律 (law of sex-linked inheritance)
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与性染色体一起分离。
婚配型 子代基因型
XAXA×XAY XAXA,XAY
XAXA×XaY XAXa,XAY
XAXa×XAY XAXA,XAXa,XAY,XaY
XAXa×XaY XAXa,XaXa,XAY,XaY
XaXa×XAY XAXa,XaY
XaXa×XaY XaXa,XaY
四、连锁互换定律(linkage and recombination)
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两个基因,在生殖细胞形成时,如果它们相距越近,一起进入同一生殖细胞的可能性越大;如果相距较远,它们之间可以发生交换。
例如:AaBb × aabb
当A、B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a、b位于另一条同源染色体上,在生殖细胞形成时,可以形成AB,ab、Ab 和aB四种不同的生殖细胞,前两种与亲体类型一致,称为亲组合,后两者与亲体类型不同,称为重组合。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一起遗传,称为连锁(linkage),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因为交换而进入不同生殖细胞,称为交换(crossing-over)。四种生殖细胞分别与ab生殖细胞受精,形成4种类型子代。重组合子代在全部子代中所占的比例称为交换率(或重组率)。两个基因相距越远,它们之间的重组率越高。因此,可以用基因之间的重组率来衡量它们之间的相对距离。
综上所述,四个遗传规律分别讨论一对和两对及两对以上基因的传递规律。对于一对基因而言,如果位于常染色体上,遵循分离定律;如果位于性染色体上,遵循伴性遗传定律;对于两对或两对以上基因而言,如果它们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遵循连锁互换定律;如果位于不同对染色体上,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五、有关名词:
性状(character):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统称为性状。
显性性状(dominant character):在杂合子状态下表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recessive character):在杂合子状态下不表现的性状。
基因型(genotype):个体的基因组成。
表现型(phenotype):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等,是基因型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纯合子(homozygote):带有两个相同等位基因的个体。
杂合子(heterozygote):带有两个不同等位基因的个体。
显性基因(dominant gene):在杂合子状态下表现出特征的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
隐性基因(recessive gene):在杂合子状态下不表现特征的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
第九章 单基因病的传递方式教学大纲要求
1、掌握系谱绘制方法
2、掌握各种遗传方式的基因型与表现型对应关系
3、掌握各种遗传方式的系谱特点,并能根据系谱特征判断疾病在家系中的传递方式重点、难点介绍一、系谱(pedigree):用图示的方式表示家系中各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及患病情况。
(一)常用符号:
(二)系谱的绘制方法:
系谱中有一个先证者(proband),这是医生首先确认的患者,也是家系调查的线索人员。从先证者入手,调查家系中各个成员的发病情况,然后根据调查到的情况绘制家系图(系谱)。在绘制系谱时应注意:
同一代成员应在同一水平线上;
一般调查到患者的三代亲属;
符号大小一致。
二、单基因病的传递方式
(一)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autosomal dominant disease,AD)
定义: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致病基因为显性基因。
分类:
1)完全显性(complete dominance):
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对应关系:
基因型,AA Aa aa
表现型,患者 患者 正常系谱特征:1)患者的亲代之一为患者;
2)患者的同胞约有1/2发病,且男女发病机会相等;
3)患者的子女约有1/2发病;
4)连续遗传系谱举例:
家系中各成员的基因型:
Ⅰ2、Ⅱ1、Ⅱ6、Ⅲ1、Ⅲ4,Aa
Ⅰ1、Ⅱ2、Ⅱ3、Ⅱ4、Ⅱ5、Ⅲ2、Ⅲ3、Ⅲ5、Ⅲ6、Ⅲ7,aa
2)不完全显性(incomplete dominance):纯合子患者与杂合子患者的症状不同,纯合子患者症状重。
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对应关系:
基因型,AA Aa aa
表现型,重型患者 轻型患者 正常
系谱举例:
家系中各成员的基因型:
Ⅰ2、Ⅱ1、Ⅱ2、Ⅱ6、Ⅲ2、Ⅲ4,Aa
Ⅰ1、Ⅱ3、Ⅱ4、Ⅱ5、Ⅲ3、Ⅲ5、Ⅲ6、Ⅲ7,aa
Ⅲ1:AA
3)不规则显性(irregular dominance):有些杂合子不表现出临床症状,但能将致病基因传给下一代,下一代可能患病。
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对应关系:
基因型,AA Aa aa
表现型,患者 患者或正常 正常在不规则显性的情况下,一种显性基因在杂合状态下是否全部得到表现受到遗传背景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其影响程度可以用外显率(penetrance)来衡量。外显率是指一定基因型的个体在特定的环境中形成相应表现型的比例,一般用百分率(%)来表示。例如100个杂合子中,有90个杂合子表现出相应的性状,该基因的外显率为90%。
系谱举例:
家系中各成员的基因型:
Ⅰ2、Ⅱ1、Ⅱ4、Ⅱ6、Ⅲ1、Ⅲ4、Ⅲ7,Aa
Ⅰ1、Ⅱ2、Ⅱ3,aa
Ⅱ5、Ⅲ2、Ⅲ3、Ⅲ5、Ⅲ6,Aa 或aa
4)共显性(codominance):在杂合子状态下,两个基因的作用都表现出来。
基因型与表现型对应关系:
基因型,IMIM IMIN ININ
表现型,M型 MN型 N型
ABO血型:
基因型,IAIA IAi IBIB IBi IAIB ii
血型,A A B B AB O
5)延迟显性(delayed dominance):杂合子到一定年龄才表现出临床症状。
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对应关系:
基因型,AA Aa aa
表现型,患者 患者或正常 正常系谱举例:
家系中各成员的基因型:
Ⅰ2、Ⅱ1、Ⅱ6,Aa
Ⅰ1、Ⅱ2、Ⅱ3、Ⅱ4、Ⅱ5、Ⅲ5、Ⅲ6、Ⅲ7,aa
Ⅲ1、Ⅲ2、Ⅲ3、Ⅲ4,Aa 或aa
(二)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utosomal recessive diseases,AR)
定义: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致病基因为隐性基因。
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对应关系:
基因型,AA Aa aa
表现型,正常 正常(携带者) 患者
3、系谱特征:1)患者的双亲表型正常,但都为携带者;
2)患者的同胞约有1/4发病,且男女发病机会相等;
3)不连续遗传
4)近亲结婚子代发病风险增高系谱举例:
家系中各成员的基因型:
Ⅱ6、Ⅳ1,aa
Ⅰ1、Ⅰ2、Ⅱ1、Ⅱ4、Ⅲ3、Ⅲ4:Aa
Ⅱ2、Ⅱ3,AA
Ⅱ5、Ⅲ1、Ⅲ2、Ⅲ5、Ⅲ6、Ⅳ2、Ⅳ3:AA 或Aa
(三)X连锁显性遗传病(X-linked dominant diseases,XD)
1、定义: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致病基因为显性基因。
2、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对应关系:
基因型,XAXA XAXa XaXa XAY XaY
表现型,患者 患者 正常 患者 正常
3、系谱特征,1)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2)患者的双亲之一为患者;
3)女性患者的子女约有1/2发病;
4)男性患者的儿子正常,女儿均为患者;
5)连续遗传系谱举例:
家系中各成员的基因型:
Ⅰ1、Ⅱ3、Ⅱ5、Ⅲ1、Ⅲ3:XaY
Ⅱ2、Ⅲ7,XaXa
Ⅰ2、Ⅱ4、Ⅱ6、Ⅲ2、Ⅲ4、Ⅲ5:XAXa
Ⅱ1、Ⅲ6,XAY
(四)X连锁隐性遗传病(X-linked recessive diseases,XR)
1、定义: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致病基因为隐性基因。
2、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对应关系:
基因型,XAXA XAXa XaXa XAY XaY
表现型,正常 正常(携带者) 患者 正常 患者
3、系谱特征,1)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2)男性患者的双亲正常,但母亲为携带者;
3)由于交叉遗传,患者的兄弟、姨表兄弟、舅父、外甥可能患病;
4)非连续遗传
系谱举例:
家系中各成员的基因型:
Ⅰ1、Ⅱ3、Ⅲ1、Ⅲ3:XAY
Ⅱ2,XAXA
Ⅰ2、Ⅱ4、Ⅲ2、Ⅲ4、:XAXa
Ⅱ1、Ⅱ5、Ⅲ6,XaY
Ⅱ6、Ⅲ5、Ⅲ7:XAXA 或XAXa
(五)Y连锁遗传病(Y-linked diseases,YL)
致病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随Y染色体遗传。
系谱举例:
(六)线粒体遗传病(mitochondrial diseases)
致病基因位于线粒体基因组上,由于受精卵的细胞质主要来自卵子,存在于细胞质中的线粒体也来自卵子,所以线粒体遗传病表现为母系遗传,即男女均可患病,但只有女性患者的子代患病,男性患者子代正常。
系谱举例:
三、遗传异质性(genetic heterogeneity)
同一种疾病临床表现相同,引起疾病的遗传基础不同,称为遗传异质性。遗传异质性可以表现在不同遗传方式,如先天性聋哑可以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也可以是常染色体隐性或X连锁隐性遗传;同一种遗传方式还可以是基因位点不同,如常染色体隐性先天性聋哑存在许多不同基因位点,其中的任何一个隐性基因纯合都可导致聋哑。这样就可以解释为什么聋哑患者结婚的情况下,可以是所有子代都是患者,或都正常,或有些患病有些正常。
第十章 单基因病的再发风险估计教学大纲要求
1、掌握估计不同单基因病再发风险方法
2、能熟练确定家系中成员的再发风险重点、难点介绍一、Bayes定律某事件的后概率=某事件的联合概率/所有事件的联合概率之和联合概率=前概率×条件概率前概率是根据遗传规律得到的概率,条件概率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某事件的概率。
例如,对于一个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患者的正常同胞而言,其是携带者的概率可以按以下方式计算:
根据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特点,患者的父母均为携带者,因此,患者的同胞可以是AA、Aa和aa,是这三种基因型的概率分别为1/4、1/2和1/4。这就是前概率。
本例中要计算的是患者的正常同胞是携带者的概率,这里给的条件是表型正常。对于基因型为AA和Aa的个体,表现型正常的概率均为1,对于基因型为aa的个体,表现型正常的概率为0。因此可以列表计算如下:
AA Aa aa
前概率 1/4 1/2 1/4
条件概率 1 1 0
联合概率 1/4 1/2 0
后概率 1/3 2/3 0
由以上计算可见,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患者的正常同胞是显性纯合子(AA)的概率为1/3,是杂合子的概率为2/3。
二、单基因病的再发风险估计
(一)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autosomal dominant disease,AD)
1、完全显性(complete dominance):
常见婚配型 子女再发风险患者×正常 1/2 (患者为杂合子)
正常×正常 同群体发病率
2、不规则显性(irregular dominance),
1)如果Ⅲ1与一正常女性婚配,其子女的再发风险为多少?
由于Ⅲ1为患者,其基因型为Aa,因此,其子代从其得到致病基因A的概率为1/2;但由于该病为不规则显性,尽管其子代得到致病基因的概率为1/2,但得到致病基因的个体并不一定成为患者,因此,其子代的患病风险为1/2×外显率(如果外显率为90%)=45%。
2)如果Ⅲ2与一正常男性婚配,其子女的再发风险为多少?
如前所述,尽管Ⅲ2的表型正常,但由于该病为不规则显性,Ⅲ2仍然有可能携带致病基因,所以在计算其子女的再发风险之前,首先应该计算Ⅲ2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
根据其父母的基因型,Ⅲ2的基因型有两种可能:一是为aa,一是为Aa,致病基因未表现,假设该病的外显率为90%。在Ⅲ2的表型正常的情况下,她是杂合子的概率计算如下:
Aa aa
前概率 1/2 1/2
条件概率 1-外显率=10% 1
联合概率 1/20 1/2
后概率 1/11 10/11
因此,在Ⅲ2表型正常情况下,她是杂合子的概率为1/11。
其子女是杂合子的概率为:1/2×1/11=1/22
其子女的患病风险为,1/22×外显率=9/220
如果Ⅲ2的第一个孩子为患者,下个孩子的再发风险是多少?
第一个孩子是患者,提示Ⅲ2携带致病基因,因而下个孩子是杂合子的概率为1/2,患病风险为:1/2×90%=45%
3、共显性(codominance)
一对表型正常的夫妇,丈夫的血型为A型,女方的血型为O型,婚后有两个孩子死于新生儿溶血症。假设群体中IAIA和IAi 基因型个体的频率分别为6.25%和32.5%.这对夫妇的下个孩子出现新生儿溶血的概率是多少?
下个孩子出现新生儿溶血的概率,就是下个孩子是A型血的概率.由于女方为O型,下个孩子是A型血的概率取决于男方的基因型,如果男方为IAIA,下个孩子是A型的概率为100%;如果他为IAi,下个孩子是A型的概率为50%.因此,首先必需计算男方是IAIA和IAi 基因型的概率:
IAIA IAi
前概率 6.25%/(6.25%+32.5%)=0.16 0.84
条件概率 1×1 1/2×1/2 (生过两个A型血孩子)
联合概率 0.16 0.21
后概率 0.43 0.57
下个孩子是A型的概率为,0.43×1+0.57×1/2=0.715
4、延迟显性(delayed dominance)
一40岁表型正常的妇女,其父亲为Huntington舞蹈病患者,她的女儿已经20岁,表型也正常.问其女儿患Huntington舞蹈病的风险为多少? 已知杂合子在40岁以前发病的占70%,20岁前发病者占10%.
由于该妇女的父亲为患者,她的基因型有两种可能,Aa 和aa
Aa aa
前概率 1/2 1/2
条件概率 1-70%=0.3 1
联合概率 0.15 0.5
后概率 0.23 0.77
因此,考虑到该妇女40岁表型正常,她是杂合子的概率为0.23.其女儿是杂合子的概率计算如下:
Aa aa
前概率 0.23×1/2=0.115 1-0.115=0.885
条件概率 1-10%=0.9 1
联合概率 0.1035 0.885
后概率 0.105 0.895
因此,其女儿患病风险为0.105.
(二)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utosomal recessive diseases,AR)
1、常见婚配型及其子代再发风险
Aa×Aa:1/4 患病,1/2为携带者
Aa×aa:1/2患病,1/2为携带者
AA×aa,全为携带者
AA×Aa,1/2携带者
aa×aa:全部为患者
AA×AA,全部正常
2、应用举例:
1)如果Ⅳ1与Ⅳ5婚配,其子女的再发风险为多少?
Ⅳ1为患者,要计算其子女的患病风险,首先需要计算Ⅳ5是杂合子的概率。由家系图可见,Ⅳ5的外祖母为杂合子,其母亲是杂合子的概率为1/2,因而,Ⅳ5是杂合子的概率为1/4。Ⅳ1与Ⅳ5婚配,其子女的再发风险为1/4×1/2=1/8
2)如果Ⅳ1与Ⅳ6婚配,其子女的再发风险为多少?
IV6的祖父是杂合子的概率为2/3,IV6是杂合子的概率为2/3×1/2×1/2=1/6。其子女的患病风险为1/6×1/2=1/12
3)如果IV2与IV4婚配,其子女的再发风险为多少?
IV2和IV4表型均正常,如果他们都为携带者,其子女的再发风险为1/4。如果他们不同时为携带者,其子女不会患病。因此,首先应该计算他们是携带者的概率
IV2是携带者的概率为:2/3
IV4是携带者的概率为:1/4
IV2与IV4同时为携带者的概率为:2/3×1/4=1/6
其子女的再发风险为,1/6×1/4=1/24
4)如果IV2与IV7婚配,其子女的再发风险为多少?
IV2为携带者的概率为:2/3
IV7为携带者的概率为:1×1/2=1/2
IV2与IV7同为携带者的概率为:2/3×1/2=1/3
其子女的再发风险为,1/3×1/4=1/12
(三)X连锁显性遗传病(X-linked dominant diseases,XD)
常见婚配型及其子代再发风险:
女性患者×正常男性,子女的再发风险均为1/2
男性患者×正常女性,全部女儿都患病,儿子均正常。
正常女性×正常男性,同群体发病率应用举例:
III1与正常女性婚配,其子女的再发风险是多少?
同群体发病率
III2与正常男性婚配,其子女的再发风险为多少?
子女再发风险为1/2
III6与正常女性婚配,其子女的再发风险为多少?
女儿全患病,儿子均正常。
(四)X连锁隐性遗传病(X-linked recessive diseases,XR)
常见婚配型及其子女再发风险:
男性患者×正常女性:女儿全部为携带者,儿子均正常男性患者×女性携带者,子女患病风险均为1/2
正常男性×女性患者,儿子均患病,女儿均为携带者正常男性×女性携带者:儿子患病风险为1/2,子女患病风险为1/4。
2、应用举例:
III1与正常女性婚配,其子女的再发风险同群体发病率
III2与正常男性婚配,其子女的患病风险为1/4,儿子的患病风险为1/2
III5与正常男性婚配,其子女的患病风险为1/2×1/4=1/8,其儿子的患病风险为1/2×1/2=1/4
如果III5的第一个孩子为患者,下个孩子的再发风险为1/4
如果III5的第一个儿子正常,下个孩子的再发风险为多少?
从家系可以看出,III5的母亲为携带者,III5为携带者的前概率为1/2,III5生正常儿子越多,其是携带者的概率越小。因此,应该把III5生的正常儿子作为条件来计算其是携带者的后概率:
XAXa XAXA
前概率 1/2 1/2
条件概率 1/2 1
联合概率 1/4 1/2
后概率 1/3 2/3
因而,考虑到III5生了一个正常儿子后,她是携带者的概率为1/3,其下个孩子的再发风险为:1/3×1/4=1/12
第十一章 多基因遗传病教学大纲要求
1、掌握多基因遗传的特点
2、掌握多基因遗传病的再发风险
3、了解多基因遗传病的研究进展重点、难点介绍一、多基因遗传的特点
(一)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
1、质量性状(qualitative character):单基因遗传中所涉及的遗传性状都是由一对基因所控制,相对性状之间的差别明显,一个群体中的变异分布是不连续的,可将变异的个体明显地区分为2-3组,没有中间类型,这类性状称为质量性状。
2、数量性状(quantitative character):与上述的性状不同,多基因遗传性状在一个群体中变异的分布是连续的,呈正态分布,即大部分个体属于中间类型,极端变异的个体极少,而且个体之间只有量的差别而没有质的差别。如身高在群体中呈正态分布。
数量性状的遗传基础是多对基因,这些基因对遗传性状形成的作用是微小的,称为微效基因。多对微效基因累加起来可以形成明显的表型效应,称为加性效应。数量性状既受多基因遗传基础控制,也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二)多基因遗传特点:
1、两个极端变异的个体杂交后,子1代都是中间类型,存在一定范围的变异,这是环境因素影响的结果;
2、两个中间类型的子1代个体杂交后,子2代大部分也是中间类型,但是,其变异的范围比子1代更广,有时会出现近于极端变异的个体。这里除去环境因素的影响外,微效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对变异的产生也有一定的作用;
3、在一个随机杂交的群体中,变异范围广泛,但大多数个体近于中间类型,极端变异的个体很少。这些变异是由多对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多基因遗传病一些常见的畸形或疾病,它们的发病率大多超过0.1%,这些病的发病有一定的遗传基础,常表现有家族聚集倾向,但同胞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单基因遗传的分离比,一般在1%-10%,这些疾病为多基因遗传病,其遗传基础是多对基因,同时也受环境因素影响.
易患性(liability)与发病阈值(threshold)
在多基因遗传病中,遗传基础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决定一个个体是否易于患病,称为易患性。易患性在群体中的变异分布是连续的,呈正态分布。在一个群体中,大部分个体的易患性接近平均值,易患性很低和很高的个体都很少。当一个个体的易患性高达一定限度即阈值时,个体就患病。这样连续分布的易患性变异就被阈值区分为两部分,大部分为正常个体,小部分为患病个体。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阈值代表着造成发病所需要的最少基因数。
遗传率(heritability)
在多基因遗传病中,易患性的高低受遗传基础和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其中遗传因素所起作用的大小程度称为遗传度或遗传率,一般用百分率表示。
遗传率大小的计算方法很多,下面介绍一种常用方法。该方法是根据群体调查结果得到某疾病的群体发病率和患者亲属发病率计算疾病遗传率。其计算公式为:
h2=b/r
其中h2为遗传率,b为亲属对患者的回归系数,b=(Xg-Xr)/a,Xg为一般群体易患性平均值与阈值之间的标准差数,Xr为患者亲属易患性平均值与阈值之间的标准差数,a为一般群体易患性平均值与患者易患性平均值之间的标准差数。Xg、Xr和a可根据相应群体发病率查X和a值表得知;r为亲缘系数,一级亲属为1/2,二级亲属为1/4,三级亲属为1/8。
例如,先天性房间隔缺损在一般群体的发病率为1/1000,在患者一级亲属的发病率为3.3%,遗传度计算如下:
根据一般群体发病率1/1000,可以由X和a值表查得:Xg=3.090,a=3.367
根据患者一级亲属发病率3.3/100,可查得 Xr=1.838
b=(3.090-1.838)/3.367=0.372
h2=0.372/0.5=0.744
由此得出遗传率为74.4%.
3、多基因遗传病的特点
1)发病有家族聚集倾向,患者亲属的发病率高于群体发病率,但同胞发病率远低于1/4;
2)同一级亲属的发病风险相同;如患者的父母、同胞和子女均为一级亲属,其发病风险相同;
3)随着亲属级别的降低,患者亲属的发病风险迅速降低;
4)近亲结婚时,子女的发病风险也增高,但不及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显著;
5)发病率有种族差异。
4、多基因遗传病的再发风险估计
1)当群体发病率在0.1%-1%、遗传度在70%-80%时,患者一级亲属的发病风险等于一般群体发病率的平方根;
2)一个家庭中患者数越多,患者亲属的发病风险越高;
3)患者病情越重,其亲属的发病风险越高;
4)当发病率有性别差异时,发病率低的性别的亲属发病风险高。
第十二章 群体中的基因行为教学大纲要求
1、掌握遗传平衡定律
2、掌握遗传平衡定律的应用
3、掌握亲缘系数和近婚系数概念及计算方法
4、了解影响遗传平衡因素对遗传平衡的影响重点、难点介绍
一、群体中的遗传平衡
(一)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
基因频率(gene frequency):某个等位基因在群体中所占的比率。
基因型频率(genotype frequency):某种基因型个体在群体中所占的比率。
(二)遗传平衡定律(Hardy-Weinberg 定律):
在一定条件下,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一代一代繁殖传代中保持不变。
维持遗传平衡的条件:1、群体很大;2、随机婚配;3、没有自然选择;4、没有突变或突变与选择达到平衡;5、没有大规模迁移。
在遗传平衡状态下,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基因频率,A等位基因频率为p;a等位基因频率为q
基因型频率:AA频率为p2;Aa频率为2pq;aa频率为q2
可以利用以上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对应关系对群体是否处于遗传平衡状态进行检验。
如:某群体中AA、Aa和aa三种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0.16,0.48和0.36,A基因频率为0.4,a基因频率为0.6.因此,该群体为遗传平衡群体.
如果AA、Aa和aa的频率分别为0.6,0.2和0.2,A基因频率为0.7,a基因频率为0.3.如果该群体处于平衡状态,则AA,Aa和aa的频率预期值分别为:0.49,0.42和0.09.观察值与期望值不符,说明该群体不平衡.
对于未达到平衡状态的群体经过一代随机婚配后即可达到平衡。
(三)遗传平衡定律的应用:
1、计算基因频率:
1)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频率计算,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频率q=群体发病率的平方根,如某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群体发病率为1/10000,基因频率为1/100,群体中携带者频率=2pq=2×1/100×99/100=1/50
2)共显性等位基因频率计算:
如调查发现群体中M血型者有233人,占31.2%;N血型者有129人,占17.3%;MN型者有485人,占51.5%。
M基因频率=(2×233+485)/2(233+485+129)=0.57或0.312+0.515/2=0.57
N基因频率=(2×129+485)/2(233+484+129)=0.43
3)复等位基因频率计算:
调查发现群体中A型血者占41.72%,B型占8.56%,O型占46.68%,AB型占3.04%.
表现型,A型 B型 AB型 O型基因型,IAIA,IAi IBIB,IBi,IAIB ii
基因型频率,p2+2pr q2+2qr 2pq r2
A+O= p2+2pr+ r2=(p+r) 2=(1-q) 2
q=1-(A+O)1/2=1-(0.4172+0.4668) 1/2=0.06
同理,p=1-(B+O)1/2=1-(0.0856+0.4668) 1/2=0.257
r=(0.4668)1/2=0.683
4)X连锁隐性基因频率计算:
q=男性发病率或(女性发病率)1/2
2、检验遗传方式:
群体调查发现高度近视在群体中的发病率为0.724%,在该群体中,夫妇一方为患者的家庭中共有子女104人,其中8人患病,发病率为7.69%;夫妇双方正常的家庭共有子女1637人,其中患者10人,发病率为0.61%.根据以上调查结果确定高度近视在该群体中的遗传方式.
假设高度近视在该群体中按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致病基因频率=(0.724%)1/2=0.085
对于夫妇一方为患者的婚配型可能有两种:
婚配型 婚配型频率 子代基因型及频率
AA×aa 2p2q2 Aa(2p2q2)
Aa×aa 4pq3 Aa(2pq3),aa(2pq3)
当夫妇一方为患者时,其子代患病率的期望值为:
(2pq3)/( 2p2q2 +4pq3)=q/(p+2q)=q/(1+q)=0.085/(1+0.085)=7.83%
与观察值7.69%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对于夫妇双方均为正常的婚配型:
婚配型 婚配型频率 子代基因型及频率
AA×AA p4 AA(p4)
AA×Aa 4p3q AA(2p3q);Aa(2p3q)
Aa×Aa 4p2q2 AA(p2q2),Aa(2p2q2),aa(p2q2)
子代患病率的期望值=(p2q2)/( p4+4p3q+ 4p2q2)= q2/( p2+4pq+4q2)= q2/(1+q)2=0.0852/(1+0.085)2=0.647%,与观察值无显著性差异.
因此,认为在该群体中高度近视按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方式传递.
二、影响遗传平衡的因素:
(一)近亲结婚(consanguineous marriage)
近亲结婚是指3-4代内具有共同祖先的个体之间婚配。我国常见的近亲结婚形式有表亲结婚、隔代表亲结婚、从表亲结婚等。
1、亲缘系数与近婚系数亲缘系数(coefficient of relationship,r):指两个个体在一定位点上具有共同祖先同一个等位基因的概率。按照分离定律,一对等位基因每传递一代,下代可得到其中一个等位基因的概率为1/2。一个个体的基因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所以亲子之间的亲缘系数为1/2。一个个体的某一等位基因有1/2的可能来自父亲,他父亲的该基因又有1/2的可能传递给他的同胞,所以同胞从父方得到相同等位基因的概率为1/4,从母方得到相同等位基因的概率也是1/4,所以同胞间的亲缘系数为1/2。一个个体与其祖(外祖)父母、叔、伯、姑、舅或姨的亲缘系数为1/4,一个个体与其表兄妹、堂兄妹之间的亲缘系数为1/8。根据亲缘系数,将亲缘系数为1/2的个体称为一级亲属;亲缘系数为1/4的个体称为二级亲属,亲缘系数为1/8的个体称为三级亲属。
近婚系数(inbreeding coefficient,F):近婚系数是指一个个体接受在血缘上相同即由同一祖先的一个等位基因而成为该等位基因纯合子的概率。
常染色体基因近婚系数的计算:例如:表兄妹结婚的近婚系数对于A位点来讲,如果共同祖先I1和I2的基因型分别为A1A2和A3A4,近亲结婚后代成为A1A1或A2A2或A3A3或A4A4的概率即为近婚系数:对于A1来讲,可以由I1→II1→III1→IV1,其概率为1/2×1/2×1/2=1/8;同理,由I1→II2→III2→IV1的概率也为1/8; 通过两条途径同时传递给IV1的概率为1/8×1/8=1/64。因此,IV1成为A1A1纯合子的概率为1/64,成为A2A2(A3A3,A4A4)纯合子的概率也为1/64。因此,对于A位点来说,IV1从共同祖先得到相同等位基因而成为纯合子的概率为4×1/64=1/16。因此,表兄妹结婚的近婚系数为1/16。
对于常染色体基因而言,近婚系数与亲缘系数的对应关系为:F= r /2
但对于X连锁基因而言,近婚系数是指女儿从共同祖先得到相同等位基因成为纯合子的概率。X染色体上基因从父亲传递给女儿的概率是1,X染色体基因不能从男性传递给男性,因此,对于上图中亲缘系数计算如下:
对于X染色体而言,共同祖先I1和I2的基因型分别为X1Y和X2X3。X1可以由I1→II1→III1→IV1,概率为:1×1/2×1=1/2;由I1→II2→III2→IV1的概率为:1×1/2×1/2=1/4,IV1成为X1X1纯合子的概率为:1/2×1/4=1/8;X2可以由I2→II1→III1→IV1,概率为:1/2×1/2×1=1/4;由I2→II2→III2→IV1的概率为:1/2×1/2×1/2=1/8,IV1成为X2X2纯合子的概率为:1/4×1/8=1/32;同理成为X3X3纯合子的概率也为1/32。近婚系数为:1/8+1/32+1/32=3/16。
2、近婚效应:近亲结婚后代容易从共同祖先得到相同等位基因而成为纯合子,因此,近亲结婚能提高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发病率,近亲结婚也能提高多基因病发病率,但不及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显著。
(二)突变对遗传平衡的影响当更多的等位基因A突变成等位基因a时,群体中A基因频率增高;相反,当更多的a等位基因突变为A时,群体中a基因频率增高。只有当由A突变为a与由a突变为A的频率相等时,突变对遗传平衡无影响。
(三)选择对遗传平衡的影响
1、适合度和选择系数:
在一定条件下,群体内某些基因型个体比另一些基因型个体具有更高的成活生育率,从而导致一些基因型频率逐代增高,另一些则逐代降低。这种在自然界的一个群体内,造成不同基因型个体成活率和生育率差异的过程称为自然选择。
适合度(fitness,f)是指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某基因型的个体能够生存并将其基因传给下一代的相对能力,可用相同环境中不同个体的相对生育率来衡量,一般用f表示。
选择系数(selection coefficient,s)是指在选择作用下降低的适合度,s=1-f
2、选择对遗传平衡的影响:
1)选择对常染色体显性基因的作用:在常染色体显性情况下,带有显性基因的个体(AA或Aa)都受到选择的作用,当选择系数=1时,则选择一代后,显性基因将从群体中消失。群体中显性基因由突变产生。
2)选择对常染色体隐性基因的作用:在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情况下,只有隐性纯合子aa受到选择,杂合个体不受到选择,而且群体中隐性基因主要存在于杂合子中,所以选择对常染色体隐性基因的作用是相当缓慢的。
3)选择对X连锁隐性基因的作用:对于X连锁基因而言,男性都受到选择,女性纯合子患者受到选择,杂合子不受到选择,因此,选择对X连锁隐性基因的作用界于常染色体显性基因和常染色体隐性基因之间。
(四)遗传漂变、迁移对遗传平衡的影响迁移(migration)是指一个群体中的个体迁入另一个群体并与后一群体中个体婚配。如果迁入的群体和接受群体的基因频率不同,迁移将影响基因频率。
遗传漂变(genetic drift):在小群体中,等位基因频率由于抽样误差引起的随机变化称为遗传漂变。
建立者效应(founder effect):如果一个数目有限的新群体原是由少数几个迁移个体—奠基者繁殖起来的,在这个群体中由于遗传漂变使某个等位基因频率达到很高,这种现象称为建立者效应。
第十三章 分子病与先天性代谢缺陷教学大纲要求
1、掌握正常血红蛋白及其基因
2、掌握异常血红蛋白病发生机制
3、掌握地中海贫血发生机制
4、了解先天性代谢缺陷发生机理重点、难点介绍
一、分子病(molecular diseases)
由于基因突变导致蛋白质分子在数量或结构上产生异常,从而引起机体一系列病理变化,并产生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称为分子病。分子病可根据异常蛋白的功能和分布分为:血红蛋白病,血浆蛋白病,免疫缺陷病,受体蛋白病和膜蛋白病。由于目前对血红蛋白病研究得较清楚,本章将以血红蛋白病为例介绍分子病发生机制。
血红蛋白病(hemoglobinopathy)是由于血红蛋白分子合成异常而引起的疾病。血红蛋白病又分为异常血红蛋白病和地中海贫血综合征,前者指由于珠蛋白基因异常而导致合成的珠蛋白肽链结构与功能发生异常,后者指珠蛋白基因缺失或缺陷而致珠蛋白肽链合成速率降低。
(一)人类正常血红蛋白的结构与组成人类血红蛋白由珠蛋白和血红素组成,珠蛋白由两条α类链和2条β类链组成,α类链包括α和ζ链,由141个氨基酸组成,β类链包括、Gγ链、Aγ链、ε链和δ链,由146个氨基酸组成。不同珠蛋白肽链组成不同类型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 组成血红蛋白的肽链 发育阶段
Hb Gower1 ζ2ε2 胚胎
Hb Gower2 α2ε2 胚胎
Hb Portland ζ2Gγ2,ζ2Aγ2 胚胎
Hb F α2Gγ2,α2Aγ2 胎儿
Hb A α2β2 成人
Hb A2 α2δ2 成人
在人体不同发育阶段,各种血红蛋白先后出现。在胚胎发育早期先合成ζ链和ε链,大约同时或稍后开始合成α链和γ链。到胚胎发育到第8周,ζ链和ε链逐渐消失,γ链合成达到高峰,而且开始合成β链,36周以后β链合成速率增高,γ链合成速率降低。出生后不久大约合成等量的β链和γ链。生后3个月后β链合成迅速增高,γ链合成迅速降低。
(二)珠蛋白基因的结构与表达人类珠蛋白基因分为两类:一是控制α类链合成的α基因簇;一是控制非α链合成的β基因簇。
α基因簇:位于16号染色体短臂,基因排列顺序为:5’-ζ-ψζ-ψα-α2-α1-3’,总长度为30kb。每个基因有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
β基因簇:位于11号染色体短臂,基因排列顺序为:5’-ε-Gγ-Aγ-ψβ-δ-β-3’,总长度为70kb,每个基因有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
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基因表达顺序与其在染色体上的排列顺序一致。
(三)异常血红蛋白病发生机理:
1、单个碱基替换:如β基因的第6密码子由GAG错义突变为GTG,可使其编码的氨基酸由谷氨酸变成缬氨酸,导致镰状细胞贫血症;
2、终止密码突变:如α基因的第142位密码子为终止密码,由终止密码(TAA)突变为编码谷酰胺密码子(CAA)的突变形成Hb Constant Spring 病。
3、移码突变:如α基因的第139位密码子AAA缺失一个A使α链出现新的终止密码,造成α链增加了5个氨基酸,可形成Hb Wayne病。
4、密码子插入:在α链基因的第116位后面插入3个密码子(117-119),肽链出现重复,可形成Hb Grady病。
融合基因:如Hb Lepore病的非α链由δ基因和β基因融合而成。
(四)地中海贫血(Thalassemia):由于珠蛋白基因缺失或突变,导致某种珠蛋白链的合成速率降低或完全抑制,造成α和非α链合成不平衡,引起溶血性贫血。α链合成缺陷称为α地中海贫血,β链合成缺陷称为β地中海贫血。
α地中海贫血可以根据缺失基因数目分为4类:
Bart’S胎儿水肿综合征:4个α基因缺失,无α链合成,形成γ4。
血红蛋白H病:3个α基因缺失,α链极少,多余的β链累积形成β4。
轻型α地中海贫血:2个α基因缺失,α链少,轻度贫血。
静止型α地中海贫血:1个α基因缺失,基本正常,无临床症状。
二、先天性代谢缺陷(inborn error of metabolism):
指由基因突变引起酶活性异常,从而导致代谢紊乱的机体功能障碍性疾病。在代谢过程中,由于一种酶的缺陷可以引起多方面的效应,如可以导致底物积累,终产物缺乏,打开旁路代谢等。
第十四章 基因定位教学大纲要求
1、掌握基因定位及基因图的概念
2、掌握基因定位常用方法的原理及特点
3、掌握定位疾病基因的主要方法
4、掌握定位已知基因的主要方法重点、难点介绍一、基因定位概述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称为基因定位(gene mapping)。通过基因定位可以制定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图解,即基因图(gene map)。基因图可分为遗传图(genetic map)和物理图(physical map)。前者是通过连锁分析而确定的基因之间的相对距离,两个基因相距越远,越容易发生重组,以cM为单位,1cM相当于1%重组率,因此遗传图又称为连锁图(linkage map);而物理图则表示基因之间的绝对距离,以碱基对为单位。
Wilson于1911年首次将红绿色盲基因定位到X染色体上,这是人类基因定位的开始。把基因定位于X染色体上,是根据X连锁隐性遗传病特征和血型等少量表型标记,进行系谱分析。这类基因由于隔代遗传和交叉遗传的特点易于肯定,只要确定了两种性状都符合X连锁遗传,就可确定它们的基因都位于X染色体上。连锁关系确定后,再根据重组率的计算来确定两个基因之间的相对距离,最后可将两个基因定位于X染色体的相对位置上。但用经典的系谱分析方法很难对常染色体基因进行定位,因此,自1911年直到1968年基因定位都局限于X染色体上。
第一个常染色体基因的定位是在1968年,Donahue首先将Duffy血型基因定位于第1号染色体上。他在观察中期染色体时,发现其1号染色体长臂1区的异染色质区变长,形成染色体的形态标记(染色体多态)。进而研究其家族中的其他成员,同时他对其家族也进行了血型分析,发现Duffy血型与1号染色体多态连锁,因此将Duffy血型基因定位于人类1号染色体上。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可以用来进行基因定位的多态位点越来越多。20世纪70年代RFLP(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技术用于基因定位后,大大加快了基因定位的速度,尤其是PCR技术的建立及短串联重复序列的发现,基因定位工作得到了长足发展。
二、基因定位常用方法
(一)原位杂交(in situ hybridization)
原位杂交是分子杂交技术在基因定位上的应用,也是最直接、简便的基因定位方法之一。原位杂交是用标记的特异基因探针,与中期染色体进行杂交,以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此法所用探针可用放射性物质标记,在载玻片上的中期染色体经变性后与标记的探针进行杂交,洗去多余的探针后,再用X光胶片上所显示的放射颗粒来确定探针的位置。如胰岛素基因定位于11p15就是用此法进行的。近年来荧光标记法逐渐取代了放射物标记,即用生物素标记探针,再与中期染色体杂交后,依其荧光标记的强弱进行检测以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原位杂交法的优点是很简便、直观。但由于该法需要首先制备特异基因探针,只能用作定位已知基因或已知的DNA片段;同时由于染色体DNA进行了高度螺旋化和折叠,所以并非所有的已知基因都能在中期染色体上显示出杂交信号。
(二)体细胞杂交法(somatic cell hybridization)
不同物种细胞杂交形成的杂种细胞出现保留一方染色体,另一方染色体逐渐丢失的现象。在人鼠杂交细胞中通常保留鼠的全部染色体和部分人类染色体,这样可以制备出含有不同人类染色体的杂种细胞。这种仅剩少数特别是一条人类染色体的杂种细胞正是进行基因定位的有用材料。1968至1971年,Miller运用这一技术结合对杂种细胞克隆的生化或免疫检测,证明杂种细胞的存活需要TK,凡含有人类17号染色体的杂种细胞都有TK酶活性而存活,反之则死亡,因此得知TK基因位于人类第17号染色体上,这是运用体细胞杂交法进行基因定位的首例。根据基因或基因产物的存在或缺乏的相关性,即可将某一基因定位到保留在杂种细胞中的某一染色体上。这样,研究者就可集中精力分析某一条或少数几条染色体,而不必从22条常染色体和两条性染色体上寻找某一基因的座位了。因此,含有一条或少数几条人类染色体的杂种细胞就成为基因定位极为有利的工具。
Ruddle和Creagan根据不同杂种细胞保留或丢失的人类染色体有时是重叠的情况设计了杂种细胞克隆嵌板(panel of clonal hybrids)。通过比较克隆嵌板上不同克隆中某一基因或基因产物的存在情况,就可将某一基因定位到特定染色体上。
虽然体细胞杂交法进行基因定位很直观,但首先它只适用于分析已知基因或基因产物,对未知基因该法无能为力;其次,经典的体细胞杂交法只能将某一基因定位到特定染色体上,不能对基因进行精确定位。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在经典体细胞杂交法的基础上,又建立了放射杂种方法(radiation hybrids,RH),即在进行细胞杂交之前,先用射线将染色体断裂成小片段,这样在杂种细胞内保留的不是某条染色体的整体,而是其中的一个很小片段,大大提高了基因定位的精确性。
(三)染色体畸变法(chromosome aberration)
染色体畸变,尤其是易位和缺失,虽然它们出现频率低,但有其直观简便检测的优点。因此一旦这种偶然的畸变特征被确认后,对基因定位就非常有利,以致最终克隆相关疾病基因。SRY基因就是利用不同Y染色体畸变个体进行定位的。
假性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DMD)基因定位于X染色体Xp21便是此法应用的一个重要例证。DMD通常是X连锁隐性遗传,所以女性患者实属罕见。然而,染色体分析发现几例女性患者均有X-常染色体易位,虽然各例易位所涉及的常染色体不同,但X染色体的断裂点都在p21处。这种现象的最简单的解释就是易位的断裂点位于DMD基因内。由此可以得出结论:DMD基因极可能位于Xp21。至于为什么这些女性携带者会出现临床症状,就在于X染色体失活。在所有病例中,正常的X染色体都失活,而易位的X染色体却保持活性。
缺失也有利于人类致病基因定位。DMD又再次提供了有力的例证。由于小段染色体缺失即可涉及许多基因,因此,一个个体发生多个基因缺失时,就提示可能有染色体的缺失。如前所述,一个没有遗传病家族史的男孩发现患有DMD、慢性肉芽肿病、肾上腺发育不全和甘油激酶缺乏,这四种X连锁疾病同时出现,提示患者存在微缺失,细致的细胞遗传学分析表明在Xp21.2具有极小的缺失,这种似乎偶然发生的情况,却可将此四种X连锁性状定位于Xp21.2。
(四)剂量效应法(dosage effect)
剂量效应法是利用细胞系中特定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将某一基因定位到该染色体上。最常用是X染色体上的基因定位。在不同个体细胞系中,X染色体数可以在1-4之间,运用Southern印迹法,每个细胞系中DNA含量恒定,那么,49,XXXXY细胞系中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探针(pERT87)的杂交信号强度将是它在46,XY细胞系中的4倍,而位于常染色体上的探针(p4B12)则在每个细胞系中的含量都是一样的。剂量效应法也可用于三体型和单体型某一染色体上的某一基因的定位。例如,如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在21三体患者为正常人的1.5倍,因而将该基因定位于21号染色体上。
(五)连锁分析法(linkage analysis)
用连锁分析方法进行基因定位是通过分析拟定位基因的表型效应(如疾病)与染色体上多态位点之间的连锁关系。如下图所示,I1是显性遗传病患者,基因型为Dd,I2正常,基因型为dd;而对于多态标记位点A位点而言,I1为12,I2为22,在他们的子代中,致病基因与多态位点的完全连锁,患病子代都遗传了其父亲的等位基因基因1和致病基因D,正常子代都遗传了其父亲的等位基因2和正常基因d。根据这一信息,人们即可确证父亲的致病基因D是和多态标记位点A连锁。值得注意的是,用作连锁分析的多态标记位点本身与疾病无关,如在家系中具有标记等位基因2的个体并非都是患者。多态位点只是用来跟踪致病基因在家系中的传递情况,因此,为便于达到跟踪致病基因的目的,要求所选择的多态位点具有多态性,如果在上述家系中I1在A位点上不是杂合子12,而是纯合子11或22,就无法用A位点来跟踪致病基因的传递。所以,在连锁分析中,标记位点的高度多态性是极为重要的。
用作连锁分析的多态标记位点可以是已经定位的基因内多态、蛋白质多态如红细胞抗原(ABO、Rh等)、染色体多态或DNA多态。目前用得最多的是STR。
下图是用STR多态标记对一个B型短指畸形家系进行连锁分析的例子。B型短指畸形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家系分析表明多态位点D9S938与致病基因紧密连锁,而多态位点D9S123与致病基因之间发生了重组,在16个有信息的减数分裂后代中,1个为重组体,重组率为6.25%,即致病基因与该多态位点之间的相对距离为6.25cM。
精确分析基因之间的连锁关系,通常采用优势对数法,也称Lod计分法。Lod得分是在一定重组率下两个位点相连锁的似然性与两个位点不连锁的似然性比值的对数值,如下式:
Lod=log10 (当重组值为()  
在进行连锁分析时,要计算(=0.0(不重组)到(=0.5(随机分配)的一系列Lod得分。当Lod得分为+3或更大时,肯定连锁;当Lod得分小于或等于-2时,排除连锁。Lod得分最大时的(值被接受为最大似然估计值。
在进行疾病基因定位时,如果不存在候选基因,需要对整个基因组进行扫查,即按一定的间距从每条染色体上选择多态位点进行分析,如果提示连锁,则对其两侧的位点基因分析,以证实连锁和确定致病基因候选区域;如果不连锁则继续分析其它位点,这种分析方法称为基因组扫查。
常用基因定位方法的使用范围
方 法
克隆基因
蛋白质
不明疾病
原位杂交体细胞杂交剂量效应染色体畸变连锁分析
+
+
+
-
+
-
+
+
-
+
-
-
-
+
+
四、基因定位策略
(一)定位已知基因已知COL9A3基因序列,为定位该基因,首先选择原位杂交法,如果原位杂交法能确定其在染色体上的大致位置,将进一步利用该染色体区段的多态标记位点进行连锁分析以确定其精确位置;如果原位杂交法不能产生特异的杂交信号,可以再选用体细胞杂交法,如果体细胞杂交法能将该基因定位到特定的染色体上,将用位于该染色体上的多态标记位点进行连锁分析以确定其精确位置;如果体细胞杂交法不能确定该基因的位置,只好用连锁分析法,从不同染色体上选择多态标记位点进行连锁分析以确定基因位置。
(二)定位疾病基因如果需要定位的是一种疾病基因,当收集到足够大的家系后,可以开始进行基因定位。进行疾病基因定位应选择连锁分析法,但为了缩小分析范围,首先应确定是否能通过染色体畸变或侯选基因分析方法进行初步定位。如要定位B型短指综合征基因,可以首先查阅文献,确定是否有某种染色体畸变可导致B型短指综合征类似的症状,如果有,应首先分析畸变染色体上多态位点与B型短指综合征之间的连锁关系;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查阅文献确定哪些已知基因可能与短指综合征的发生有关,把这些基因作为侯选基因首先进行分析。在排除了染色体畸变和侯选基因以后,只好对整个基因组逐条染色体进行分析,直到最终找到与致病基因连锁的多态位点。
第十五章 基因诊断教学大纲要求
1、掌握直接基因诊断方法
2、掌握间接基因诊断方法的原理及应用重点、难点介绍一、基因诊断概述基因诊断(gene diagnosis)就是利用DNA分析技术在分子水平上对基因进行检测而达到诊断疾病的目的。
基因诊断的出现使人们对疾病的诊断模式由传统的表型诊断过渡到分析基因缺陷的基因诊断。基因诊断可以越过基因产物而直接分析缺陷基因,因而可以在症状出现之前就诊断个体是否患有某种疾病或携带某疾病基因,同时由于机体的全部体细胞带有相同基因,可以克服其它诊断方法中需要得到受累组织的局限,而通过易于取得的材料(如外周血)做出诊断。
基因诊断可以分为直接诊断和间接诊断。前者是通过检测导致疾病的基因突变而达到诊断疾病的目的;后者则是通过分析存在于基因内部或与致病基因紧密连锁的多态位点来跟踪致病基因的传递情况而做出诊断。
二、直接诊断(direct diagnosis):直接基因诊断是直接检测导致疾病的基因突变。根据引起疾病的基因突变类型不同,所采用的方法也不同。
(一)点突变检测:如果点突变改变限制性酶切位点,则可以采用PCR-RFLP方法;如果点突变不改变限制性内切酶位点,则可采用ASO方法。
1、PCR-RFLP法:例如一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型掌跖角化症家系患者是由于KRT9基因的第544位碱基C被T所替代。分析改变的突变序列发现,该突变使该基因的第541-546位序列由“5’-GAACTC-3’”变为“5’-GAATTC-3’”,获得一个新的Eco R I切点。因此,可以采用PCR-RFLP方法对该家系成员进行基因诊断。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设计用以扩增包含突变位点片段的引物,上游引物距离突变位点200bp,下游引物距离突变位点100bp;
第二,用PCR方法扩增包含突变位点的片段,PCR产物长度为300bp;
第三,用Eco RI酶解扩增的PCR产物,如果携带突变,突变等位基因的扩增产物将被Eco RI切成大小分别为200和100bp的两个片段,而未突变的正常等位基因产物不能被酶解,其长度仍为300bp;
第四,对酶解产物电泳分析,根据电泳结果判断个体的基因型,如下图:
根据以上电泳结果,个体1和4的基因型为aa,表现型正常;个体2和3的基因型为Aa,表现型为患病。
2、ASO法(allele specific oligonucleotides,等位基因特异的寡核苷酸探针法):该方法是根据正常序列和突变序列各设计一个骑跨突变位点的寡核苷酸探针,一般为15-30个碱基,两探针的区别仅在于突变碱基的不同,用以检测正常等位基因的探针称为正常等位基因特异探针,用以检测突变等位基因的探针称为突变等位基因特异探针。为便于检测,通常先采用PCR方法扩增包含突变位点的片段,然后将PCR产物按斑点杂交方法吸附在膜上,在制作含不同PCR产物的膜时做两份,一份用来与正常探针杂交,另一份用来与突变等位基因探针杂交。杂交后可以观察到如下结果:
根据以上杂交结果,可以判断出各个体的基因型:个体1和2的基因型为Aa,表现型为患者;个体3和6的基因型aa,表现型为正常;个体4和5的基因型为AA,表现型为患者。
(二)突变改变基因长度:对于改变片段长度的突变,可以由于缺失或插入产生,或由于限制性酶切位点改变而导致限制性片段长度改变。如果改变的片段较小,可以通过PCR扩增后用电泳方法检测;如果改变的片段较大,不能用PCR方法扩增,则需要通过Southern印迹杂交方法来检测。如α地中海贫血患者是由于α基因缺失所致,如果用α基因为探针,在正常个体的可以检测到14kb的BamHI片段,如果缺失一个α基因,则检测到10kb的BamHI片段。如下图:
根据以上杂交结果,可以得知个体1的基因型为AA,个体2的基因型为Aa,个体3为aa,个体1和2的表现型正常,但2为携带者,个体3的表现型为α地中海贫血患者。
三、间接诊断:用通过分析基因内部或与致病基因紧密连锁的多态位点来跟踪致病基因的传递。间接诊断主要用于两类疾病:第一,致病基因已知,但基因大突变位点多,不易用直接法进行诊断;第二,致病基因或疾病已通过连锁分析方法定位,但致病基因尚未得到分离。
例如甲型血友病(X连锁隐性遗传)是由于第Ⅷ凝血因子基因异常所致,但由于该基因大(约200kb),突变位点多,采用直接法所需时间长,费用高。下面是一个血友病患者家系,需要对胎儿进行产前诊断:
可以从基因内部或基因两侧选择与致病基因紧密连锁的多态位点,具体方法是:
第一,从基因内部或两侧选择多态位点,例如从基因两侧分别选择多态位点1和2;
第二,采用PCR扩增方法扩增多态位点,并通过电泳分离,确定家系中各个体多态位点基因型;
第三,根据多态位点基因型判断胎儿血友病致病基因的基因型,如果观察到下列结果:
个体 I1 I2 II1 II2 II3 II4 III1 III2
多态位点1 1 12 2 1 12 3 2 2
多态位点2 2 13 3 1 23 1 3 3
根据多态位点1的分析结果可知,I2和II3的等位基因2与致病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由于胎儿只从其母亲II3得到了等位基因2,所以认为胎儿为患者,其基因型为XaY;多态位点2的分析结果与多态位点1一致。
如果观察到以下结果:
个体 I1 I2 II1 II2 II3 II4 III1 III2
多态位点1 2 12 2 1 22 3 2 2
多态位点2 3 13 3 1 33 1 3 3
由于II3在两个位点均为纯合子,无法判断胎儿所得到的单体型2-3是否与患者相同,因此无法根据这两个位点的分析结果做出诊断。需要选择其它多态位点进行分析。
对于间接诊断来说,必需具备以下几个前提条件方可做出诊断:
第一,具备家系资料及家族成员的DNA样本供分析,单分析被诊断者不能做出诊断;
第二,所选择的多态位点必需具有多态性,即在关键成员应为杂合子,如果出现纯合子就不能追踪致病基因的传递;
第三,致病基因位点已知。
第十六章 遗传咨询教学大纲要求掌握遗传咨询概念和步骤重点、难点介绍
一、遗传咨询的概念:
遗传咨询(genetic counselling)是指医生或医学遗传学工作者和咨询者就某种遗传病在一个家庭中的发生、再发风险和防治上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交谈和讨论,使遗传病患者或其亲属对遗传病有全面的了解,选择出最恰当的对策,并在咨询医生的帮助下实施,以获得最佳防治效果的过程。
二、遗传咨询步骤
(一)遗传病确诊:确诊遗传病除根据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症状外,还要根据患者患病情况进行适当的实验室检查和特殊检查(如染色体检查,基因检测等);
(二)家族史调查:调查家系资料,并绘制家系图;
(三)确定遗传病类型和遗传方式:根据患者所患疾病和家族发病情况,确定疾病的类型和遗传方式;
(四)估计再发风险:根据遗传方式,估计家族成员的再发风险;
(五)提出处理意见:根据再发风险和疾病能否进行产前诊断等提出处理意见供遗传病患者及其家庭成员参考。
遗传咨询所涉及的知识非常广泛,除需要掌握疾病的临床、病因等知识外,还需要掌握遗传学知识,遗传咨询是遗传学理论在疾病病因分析和预防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