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管理学第一编 三国与管理学第一章 三国鼎立的形成第二章 管理学原理第一章 三国鼎立的形成
【 教学要求 】
1,了解东汉军阀混战;
2,掌握三国形成的经过;
3,分析三国鼎立形成的原因。
第一章 三国鼎立的形成第一节 封建割据势力混战一、董卓之乱
1、后党与宦官之争
2、董卓入京( 189年)
3、关东军讨阀董卓( 190年)
4、长安政变二、军阀混战
1,袁绍占据冀、青、并三州
2,曹操占据克豫二州
3,公孙述占据幽州
4,陶谦、刘备、吕布相继占徐州
5,袁术占据扬州的淮南部分
6,刘表占据荆州
7,刘焉占据益州
8,孙策占据江东
9,韩遂、马腾占据凉州
10.公孙度占据辽东第二节 曹操统一北方一、组建青州兵,192年二、挟天子而令诸侯,196年三、实行屯田,196年四、官渡之战,200年五、远征乌桓,207年六、赤壁之战,208年七、统一北方,211年平关中; 215年征汉中。
第三节 三国鼎立形成一、刘备的西进和北伐二、孙权的发展三、夷陵之战四、三国形成
1,220年,曹丕称帝,建都洛阳,国号魏。
2,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世称蜀
3,229年,孙权在建业称帝,建立吴国。
三国形势图第四节 三国鼎立形成的原因一、封建依附关系的加强和豪强大族势力的发展二、地方军阀权力扩大 ——改,刺史,为,州牧,
三、三方综合实力相对均衡 (政治经济军事 )
四、地理环境对鼎立形成相对有利五、人才分布相对均衡六、战争的影响 (三大战争)
小结
通过本章学习,让学生了解解三国形成的背景,概括三国形成的经过,分析三国形成的原因。
思考题
1、简述东汉军阀割据。
2、曹操统一北方的措施?
3、分析三国形成的原因?
第二章 管理学原理第一节 管理与管理学一、什么是管理?
海尔的腾飞
疯狂扩张的代价海尔的腾飞
84年从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壮大成为知名的跨国企业,2002年海尔实现全球营业额 711亿元,海尔跃居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之首。
1.崛起与发展海尔发展战略创新的三个阶段:
02年跃居中国第一品牌。 06年海尔品牌价值以 749亿连续
5年位居榜首,
2.,名牌战略,
美国,家电,杂志统计显示海尔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家电企业,并对美国企业发出了,海尔击败通用电气,这样的警告。
美国,财富,杂志选出在,美国以外全球最具影响力的 25名商界领袖,中,其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排在第 19位。
张瑞敏登上了哈佛大学商学院讲台。
3.海尔的成功
1)名牌战略阶段
2)多元化战略阶段
3)国际化战略阶段中联公司成立于 1992年,是经国务院批准注册的国有大公司。
公司组建伊始,他们在全国各地迅速地注册公司,短短一年时间之内,注册二级公司 20多个,三级公司 50多个,四级公司更是遍布全国。
疯狂扩张的代价偌大的一个公司,竟没有像样的主业支撑,没有知名的品牌挑台,再加上内部管理上的混乱,致使资金周转困难,债台高筑,对下属公司的管理失控,陷入了全面危机。
1997年,国务院不得不对该公司进行全面清理整顿。
一个曾红极一时的国有大公司倒下了。
组织的目标物质资源财政资源信息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
。。。。。。
管理是指在特定环境下,为了实现组织目标而对组织的资源有效地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过程。
有效地计划 组织 领导 控制管理是什么?
管理(现代定义),管理就是通过别人把事办成。
二、管理的职能计划 为组织设定目标,及设计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
组织 分配成员间的工作,权利和资源以便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
领导 影响和激励组织成员完成基本任务。
控制 确保成员的行为是推动组织向目既定目标前进。
设备部经理王威吩咐领班刘江带领一班人马去安装一套新的燃气系统,但是这套系统却出现了渗漏,王威的上司认为,王威必须对此负责,哪怕系统安装的时候王威正出差在外 。 同样,王威认为刘江必须对此负责,哪怕刘江从来不拿工具干活 。
试分析:作为管理人员,王威和刘江为什么要对这一事故负责?
在管理方面可能存在哪些问题?
思考案例:马谡失街亭
问题:用管理学理论分析马谡失街亭的管理问题?
组织活动 作业活动和管理活动管理活动:保证作业活动顺利、
有效进行的活动,为作业活动服务。
作业活动:直接面向生产对象科研对象、服务对象的活动(如生产、
销售、实验、教学、手术等)。
作业人员:直接从事具体实施和操作的人员。
管理人员:从事部分或全部管理工作的人员(指挥别人活动的人员)
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三、管理者及分类三、管理者及分类
1、管理者的定义:
管理者是指履行管理职能,对实现组织目标负有贡献责任的人。
高层管战略中层管人基层管事
2、管理者的分类不同管理人员在行使管理基本职能所需要的时间图示计划 控制领导组织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基层管理者四、管理者的技能
1,概念性技能 (Conceptual Skill):
--创新精神,全局意识,概括性能力 。
2,人际关系技能 (Human Skill):
--合作的能力,团队精神 。
3,技术性技能 (Technical Skill):
--掌握相应的技术技能 。
概念性高层中层低层人际关系技术性第二节 管理思想的演进
19世纪末以前 早期管理思想
19世纪末至 20世纪初 古典管理理论
20世纪 20至 60年代 行为管理理论
20世纪 60年代至现在 现代管理理论
20世纪 70年代以后 管理理论创新一、早期管理思想
古代中国:孔子、老子等
欧洲的一些管理思想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逻辑体系学说 人性假设 管理方法 管理目标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儒家 人性本善 仁政、德治、礼制齐家治国平天下法家 人性本恶 法制、刑治 崇君权、富国强兵道家 人性自然 无为而治 至德之世二,古典管理理论
泰勒的科学管理
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制度化、标准化、规模化三,行为管理理论满足员工的社会和心理需要,参与管理
人际关系理论
需要层次理论
双因素理论
期望值理论
公平理论
XY理论
强化理论四、现代管理理论
管理过程学派
经验学派
系统管理学派
决策理论学派
管理科学学派
权变理论学派五、管理理论创新
企业战略
企业文化
学习型组织
企业再造第二编 三国 ·计划篇第三章 计划与决策第四章 三国战略实训第三章 计划与决策一、计划
1、定义狭义:指计划工作中计划编制的结果。
广义:也称计划工作,指人们编制、执行计划,以及检查计划执行情况等一系列管理工作。
第三章 计划与决策
2、计划的构成目标任务方针措施实施者步骤预算 5 W 1 H
3、计划的类型划分标准 类型时间 长期计划,> 一年,战略性、纲领性短期计划,<一年、战术性、具体经营管理空间 /环境外部计划:预测经营环境、长期战略计划内部计划:实际营业操作程序,短期战术计划范围 总体计划:饭店总体目标、策略、执行方案等部门计划:各部门实现的目标、各种策略等具体内容 经营计划:战略、销售、市场营销、接待业务计划管理计划:劳动工资、设备建设维修、财务、物资、
培训
4,制定计划的程序环境分析 确定目标 拟定各种可行性计划方案评估选择方案拟定主要计划制订派生计划制订预算,用预算使计划数字化二,决策决策:为了达到一定目标,在掌握充分的信息和对有关情况进行深刻分析的基础上,用科学的方法拟定并评估各种方案,从中选出合理方案的过程。
按技术分 程序化决、非程序化决策按可靠性分 确定性、风险性、不确定性按数量分 单目标决策、多目标决策按影响分 战略决策、战术决策按时间分 长期决策、短期决策
1,决策类型
2、决策方法定性分析方法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技术定量分析法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
3,决策过程合理的决策过程识别问题 拟订方案 选择方案 实施方案反馈第四章 三国战略
【 教学要求 】
了解曹魏战略;
分析诸葛亮的战略思想;
理解吴国的战略战略战略内容战略方向战略目标战略方针战略措施
指军事统帅指导战争全局的谋略。
确定自己发展目标和决定一个组织应该做些什么第一节 曹魏的战略一、“挟天子令诸侯”
曹操的谋士毛玠提出了“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战略性建议,曹操深以为是。
建安元年 (196年 )八月,曹操亲至洛阳朝见献帝。随即挟持汉帝迁都许昌。从此,
曹操取得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优势。
二、军事战略
1,先南后北的战略
2、官渡后,定计 先扫河北而后南下
3,赤壁后,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三、经济方针
修耕植,畜军资
强兵足食毛玠第二节 诸葛亮的战略一,,隆中对,战略思想建安十二年( 207
年),刘备三顾茅屋,
诸葛亮(时 27岁)
对刘备陈说三分天下之计,即著名的,隆中对,。
,隆中对,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
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 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
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 荆、
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第二节 诸葛亮的战略思想一,,隆中对,战略思想
1,不与曹争;
2,结好孙权;
3,和好戎夷;
4,占荆益州;
5,内修政理;
6,打”兴复汉室”大旗
7,乘隙北伐

荆益两州为基本三分天下,联孙抗曹两路攻势战术失误
任关羽守荆州,任人唯亲失荆州;
不听劝出兵东吴,破坏团结。
不等天下变就北伐。
二、后期战略思想其战略、策略思想散见于,出师表,,,绝盟好议,等史文中
1.,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2,捐弃前嫌,与吴国重修盟好
3,安定后方,“南抚夷越”
4.,西和诸戎”,争取助力
5,修明政治,开辟财源第三节 吴国的战略一、鲁肃战略观鲁肃,字子敬 (172— 217),临淮东城 (今安徽定东南 )人,东吴著名政治家和外交家战略观一,榻上策
孙权对鲁肃说:,今汉室倾危,四方云扰,孤承父兄余业,思有桓文之功。君既惠顾,何以佐之?,
鲁肃答:,昔高帝区区欲尊事义帝而不获者,以项羽为害也。今之曹操,犹昔项羽,将军何由得为桓文乎?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
规模如此,亦自无嫌。何者?北方诚多务也。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
战略观二
夫荆楚与国邻接,水流顺北,外带江汉,内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今表新亡,二子素不辑睦,
军中诸将,各有彼此。加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于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如有离违,宜别图之,以济大事。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
并慰劳其军中用事者,及说备使抚表众,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备必喜而从命。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结交刘备二、周瑜战略观
取益州,请孙权同意他偕同奋威将军孙瑜,西征刘璋与张鲁,事成以后,留下孙瑜守益州与汉中,和马超结援;
夺襄阳,请孙权与 周瑜由南郡共取襄阳,对付曹操进迫。
三、甘宁战略观先荆州,后取巴蜀
宁已观刘表,虑既不远。儿子又劣,非能承业传基者也。至尊当早规之,不可后操。图之之计,宜先取黄祖。祖今年老,昏耄已甚,财谷并乏,左右欺弄,
务于货利,侵求吏士,吏士心怨。舟船战具,顿废不修,怠于耕农,军无法伍。
至尊今往,其破可必。一破祖军,鼓行而西,西据楚关,大势弥广,即可渐规巴、蜀。
四、孙吴的平衡战略观
1,立足江东,进图天下
2,袭取 荆州,由霸转守平山越近攻曹魏淮南防线,
远交辽东公孙氏政权荆州争战结局
诸葛亮“隆中对”两路出兵北伐中原之策夭折,
灭魏的可能性大打折扣;
孙权虽然全据荆州,霸业由此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但是此后却不得不在西线部署大部兵力,
并使陆逊镇守荆州,而北向中原的力量因此大为削弱,在北线,自始至终都无法将防线向上推进,始终困守于长江一线。
荆州争战的结果,对曹魏无疑是渔翁得利,而孙刘两家的霸业却因此再无实现之可能,孙权从此转向以守业为主小结本章阐述了魏国的政治战略和军事战略;
介绍了诸葛亮的,隆中对,战略思想,
并分析了蜀国后期的战略;本章介绍了鲁肃的战略观,分析了孙权战略思想。
思考题
简述魏国的军事战略及其效果?
评述,隆中对,的战略思想?
简述孙吴的战略观?
第二编 三国 ·组织篇
第三章 组织职能
第四章 三国政治制度
第五章 三国经济制度
第六章 三国军事制度
第七章 三国文化
第八章 三国人力资源第三章 组织职能第一节 组织职能概述一、组织的含义指企业为了达到经营目标,把必须要做的各项业务活动进行分类分层,
形成职位(或职务)结构,赋予各个职位(或职务)恰当而明确的责任和权限,规定相互之间协调的关系,形成正式的人际结构。
一、组织的含义劳动分工部门化等级协调判定需要完成的工作并分解到个人合理而高效地将任务加以组合分配责任并授予相应权力为实现组织目标对各部门进行统筹二、组织管理内容
1、组织结构图 确定管理体系与组织形式、各部门的设置和层次的划分
2、职务说明书 各部门责、权、利的划分与规定;
各部门、各层次业务相连系的方式,信息沟通的网络与途径
3、人力资源管理 人员的配备与选定,编制定员,
监督组织的有效性、合理性
4、制定规章制度 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
1、组织结构图
基本类型直线制职能制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矩阵制
2、职务说明书
工作内容
职责与权力
与组织中其他部门和职务的关系
具备的基本素质、技术知识、工作经验、处理问题的能力
3,人力资源管理
( 1)定义将人视为生产经营中的一种特殊的和宝贵的资源,从有效开发人力资源的角度来进行企业的人事管理工作。
( 2)人力资源管理的任务
A.激发员工的奉献精神
B.培养和发展员工的能力
( 3) 人力资源的管理过程人力资源计划招聘培训绩效评价培养人员
4,规章制度
政治制度
经济制度
文化制度三、组织设计的原则则
1、精简有效原则。
2,专业分工与协作相结合原则。
3,有效幅度与合理层次相结合原则。
4、统一指挥与分权管理相结合原则。
5、责权利相结合原则。
6,稳定性和适应性相结合原则。
7,择优选拔与最佳组合相结合原则。
8、人才使用与人才发展相结合原则。
四,组织变革组织变革组织战略社会发展组织文化技术创新组织成长
1、变革因素
Structure
结构变革
Technology
技术变革
People
人事变革复杂性,正规化,
集权化工作过程,
方法和设备工作态度,
期望和行为
2、组织变革的趋势趋势 优点 缺点 要求组织扁平化 -
组织变扁
( Flat)
便于信息交流;灵活有弹性;管理费低;易发挥下级才干不便于监督与控制;突出下属特权与部门利益管理者有更高的战略管理能力组织成员有更高的成熟度企业裁员 -组织变瘦( Fit)
节约成本;组织更加灵活;提高效率精简人员;提高员工素质,增加新投资项目团队建设 -组织变柔
( Flexible)
提高组织绩效;组织更灵活小企业化经营
-组织变小
( Small)
规模缩小,经营更灵活;增强组织竞争力第四章 三国政治制度
【 教学要求 】
了解各国的官僚制度;
掌握唯才是举制度。
第三章 三国政治制度第一节 选举制度一、唯才是举建安八年( 203年)曹操提出“治平尚德行,有事赏功能”的选官准则。
,求贤令,
,敕有司取士毋废偏短令,
,举贤勿拘品行令,
唯才,三令,
,求贤令,
建安十五年颁布,求贤令,,
‘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公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
又得无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孟公绰为赵:孟公绰,鲁国大夫,廉士。做晋国世卿赵、魏的家臣才力有余,但没有能力去做滕、薛这样小国的大夫。
被褐怀玉:比喻身份低下而怀有真才实学的人。
盗嫂受金,指的是陈平被魏无知推荐给汉高祖刘邦当谋臣,有人攻击他,
说他同嫂子私通,接受贿赂,但刘邦不予理睬,仍然重用。
,敕有司取士毋废偏短令,
建安十九年发布:
,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能有行也。陈平岂笃行,苏秦岂守信邪?而陈平定汉业,苏秦济弱燕。由此言之,士有偏短,庸可废乎!,
,举贤勿拘品行令,
建安二十二年,再次发布诏令:
昔伊挚、傅说出于贱人,管仲,桓公贼也,皆用之以兴。萧何、曹参,县吏也,韩信、陈平负污辱之名,有见笑之耻,卒能成就王业,
声着千载。吴起贪将,杀妻自信,散金求官,
母死不归,然在魏,秦人不敢东向,在楚则三晋不敢南谋。今天下得无有至德之人放在民间,及果勇不顾,临敌力战;若文俗之吏,
高才异质,或堪为将守;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其各举所知,勿有所遗。
二、九品中正制
220年由魏吏部尚书陈群制定。
各郡、各州设置中正中正的职权主要是评议人物,其标准有三:家世
(被评者的族望和父祖官爵)、道德、才能。
中正对人物的道德、才能只作概括性的评语,称为“状”。中正根据家世、才德的评论,对人物作出高下的品定,称为“品”。
品为九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第二节 官僚机构皇帝司徒 太尉 司空九卿一、三公九卿制西汉,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东汉,太尉、司徒、司空。,然皆无事 希与朝政,。
只备顾问咨询 。
九卿(行政部门),太常、光禄勋卿、卫尉卿、
太仆卿、廷尉卿、大鸿胪卿、宗正卿、大司农卿、
少府卿等皇帝太尉 丞相 御史大夫九卿二、丞相制
公元 208年,曹操罢去三公而又置丞相、
御史大夫,操自为丞相。两汉时实行了两百年之久的三公制至此遂告终止。
皇帝丞相尚书 尚书 尚书尚书 尚书尚书三、三省六部雏形尚书台,负 责处理全国行政事务,以尚书令、左右仆射为其长官。
中书省,魏武初置秘书令、
丞,掌尚书奏事。文帝改秘书令为中书令,又置监并掌机密。
门下省,备顾问应对,参与政令的审议小结
本章具体分析了魏国官僚体系,重点讲授了唯才是举的选官制度,介绍了九品中正制。
思考题
1、什么是唯才是举,其作用如何?
2、九品中正制的意义是什么?
3、画出并解释魏国的官僚体系?
第五章 经济制度
【 教学要求 】
了解各国的屯田制度;
掌握孙吴对江南的开发。
第一节 土地制度一、中国古代土地所有制基本形态
1、国有:
“公田,或,官田,,国家经营,用于封赏或对百姓授田,旧制度遗存,越来越少。
2、私有君主所有:宫廷掌握,君主私人开支地主所有:官僚地主掌握,佃农租耕自耕农所有:农民自有,自耕自收地主土地的来源,赏赐、买卖和兼并自耕农土地的来源,开荒、国家授田二、土地经营方式的演变
1、自耕农经营 (主要形式 )
A、田庄 —“部曲,,强烈的人身依附
B、租佃
C、雇佣
2、地主控制下的土地经营方式三、屯田制
1、背景
2、时间:公元 196年
3、形式:军屯、民屯
4、土地性质:国有土地
5、管理机构曹操与吕布相持,乏食,程昱,略其本县,供三日粮,颇杂以人脯,
” 人相食啖,白骨委积,
建安元年曹操,募民屯田许下,
大司农(中央) ——典农中郎(大郡) /典农校尉(小郡) ——屯田都尉 —(县) —屯司马 ——屯田客第二节 赋役制度一、地租户调
1、分成制地租(屯田客)
使用官牛者,与官府四六分成;不使用官牛者,与官府对半分成。
2、田租户调自耕农田租每亩纳粟 4升,户调每户纳绢 2匹、绵 2斤。
二、意义废止了汉代实行的口赋、算赋等人头税,改以户为征收单位;改分成制地租为定额地租。
第三节 江南豪强势力的发展一、世袭领兵制二、复客制小结
本章介绍了三国的经济状况,重点介绍了屯田制的实施背景,管理体系及效果。
讲述了孙吴开发江南的具体措施。
思考题
屯田制产生的背景?
简述屯田制的管理体系?
孙吴开发江南的意义?
第六章 三国军事
【 教学要求 】
了解都督制;
掌握三大战役发生的背景;
了解战争经过;理解战争的意义。
第一节 军事制度一、兵制
1、征兵制。即征招义务兵。
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
曹操曾一次,收青州黄巾百万,
择其精壮三十万号为青州兵,
吴国还迫使山越出山为兵,见于史书的就有十几万。
2、世兵制世兵制使服兵役成为一部分人的特定义务,
这部分人称为士,其家称为士家或兵户。
士家必须集中居住,另立户籍,与民户分别管理,子孙世代为兵,士死其寡妻遗女还要配嫁士家。
二、权力机构时间 最高机关 统帅称帝前 幕府,相府,
王府丞相、领军,护军,军师祭酒,司马称帝后 皇帝 相或大将军、上大将军三、中央军魏国 中军 大将军、大司马等加都督中外诸军事管辖防务、宿卫、作战外驻军蜀国 禁军 丞相、军师将军及各将军,都督所辖,
防务、宿卫、作战外驻军吴国 中军 督或将军 防务、宿卫、作战四、地方军:州郡领兵制五、特点魏国 三国中最强大的军队,
最多时高达 50万人。
以陆军为主,水师为辅骑兵、以法治军、
屯田、质子制蜀国 步、骑不如魏,水军不及吴弩兵,运输、训练吴国 水军十分发达 水军,江防,世袭制、官称(督)
第二节 重要战役第二节 重要战役一、官渡之战
1、爆发背景
2、经过
3、影响及意义二、赤壁之战
1、爆发背景
2、经过
3、影响及意义三、夷陵之战
1、爆发背景
2、经过
3、影响及意义四、诸葛亮南征及其“心战”
一、诸葛亮南征背景和“心战”的提出
1、南征背景
( 1) 天下三分,魏吴窥视
( 2) 南中叛乱,蜀国危弱
2、绥抚政策的失败及南征的准备工作
3、“心战”的提出
(二)一场出色的心理战
1、南征线路
马忠进军路线
李恢进军路线
诸葛亮进军路线
2、南中少数民族的心理特征
A、性格勇悍,桀骜不驯
B、迷信鬼神,好占卜
C、重盟誓,重信义
D、善于比喻
E、信服勇者,能言者
3、“心战”的推进小结
本章学习了三国时期的军事领导制度,
阐述了曹魏的兵役制度,叙述了三大战役的经过,分析了三大战役的胜败原因及其影响。
思考题
1,简述三国的军事领导体系?
2,分析三国的兵役制度及其影响?
3,比较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及夷陵之战的双方交战实力?
4,分析三大战役的影响?
第六章 三国文化第一节 三国文化特色一、特点
(一) 英雄文化 ———三国文化的主旋律
(二 )智慧文化 ———三国文化的魅力
(三)伦理文化 ———三国文化的底蕴二,三国文化的现代演变
(一)英雄文化与伦理文化衰败,旅游娱乐消费文化上升
(二)三国文化融入企业管理第二节 三国诗歌一、三国时期诗歌的地位与特点
1、地位 ——我国诗歌的第四个高潮期
春秋时期:,诗经,
战国后期:楚辞,
西汉前期:,乐府诗,
三国:建安集团二、三国诗歌特点
1、伤感于世事的无常、生命脆弱
2、慷慨而激昂,社会责任感强。
三、著名诗人及诗歌欣赏
1、曹操诗歌特点:
( 1) 在内容上,如实纪录了社会现实 。
( 2)在思想上,对民生的强烈关注、救国救民 的远大抱负
( 3) 在文风上,慷慨而悲壮
2,曹植的诗歌特点
( 1),建功立业,是其 主要 思想特点 。
( 2)诗歌风格上,表现出强烈的 清傲之气。
3、曹丕诗歌特点特点,细腻清新,善于把握对象的思想状况,善于 把 抒情、
写景、叙事 有机地 溶为一体,
代表作,燕歌行,欣赏:
孔融、陈琳、王粲 (灿),徐干、阮瑀 (禹),应玚 (扬 )、刘桢
4,,建安七子,:
第八章 三国人力资源整合第一节 曹操的高效团队王粲,,“方今袁绍起河北,仗大众,志兼天下,
然好贤而不能用,故奇士去之。刘表雍容 荆楚,
坐观时变,自以为西伯可规。士之避乱荆州者,
皆海内之俊杰也。表不知所任,故国危而无辅。
明公定冀州之日,下车即缮其甲卒,收其豪杰而用之,以横行天下。及 平江、汉,引其贤俊而置之列位,使海内回心,望风而愿治,文武并用,英雄毕力,此三王之举也。”
第一节 曹操的高效团队一、智囊团的形成
(一)智囊团成员司空掾、丞相掾为其掾属,据,三国志,
统计:其智囊团有 87人,2人为汉官、
85人为掾属:
一、智囊团的形成
(二)聚集方式
1,征辟
2,投效
3,推荐
4,纳降
5,强征田畴、王朗、程昱、毛 玠荀彧前后所举,命世大才,邦邑则荀攸、钟繇、陈群、海内则司马宣王,
及引致当世知名郗虑、华歆、王朗、
荀悦、杜袭、辛毗、赵俨之俦,终为卿相,以十数人。,
许攸司马懿郭嘉、荀 彧
(三)形成的因素
1、曹操个人因素
2、曹操的政治优势 ——挟天子而令诸侯
3、用人方针 ——唯才是举
4、善于用兵二、智囊团的历史作用
(一)政治方略和治政作用
1、劝曹操迎献帝都许,挟天子以令诸侯
2、广收名士以临州镇
(二)经济方略
(三)军事方略
1、制定正确的战略方针
2、临阵画计,
三、曹操对智囊团的驾驭及影响
(一)人尽其才
(二)诱以官禄
(三)笼以权术
(四)辟为掾属
(五)威以刑杀第二节 蜀汉的小集团一,小圈子文化
1、刘关张铁三角的存在,阻碍了人才的进一步的融合与应用
2、高层领导眼光短浅,小圈子利益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二,诸葛亮的小圈子
1、架空刘禅,使最高首脑有名无权
2、过度集权,导致了蜀国人才后继无人
3、穷兵黩武,极大地消耗了蜀汉的国力
4、重用亲信,使原有人才未能充分利用,
也导致重大战略失败第三节 孙吴联合集团江北流寓集团江东士著大族小结
本章探讨了三国的用人艺术,介绍了曹操智囊团的成员、形成的方式,分析了智囊团的作用及影响。
思考题曹操如何礼贤下士的?
如何看待曹操的用人原则?
曹操智囊团聚集的方法有哪些?
智囊团的作用及影响如何?
第三编 三国 ·领导篇
第九章 领导职能
第十章 三国领袖的领导风格第九章 领导职能第一节 领导概述一,含义传统理论:组织赋予一个人的职位和权力现代理论:领导是一种行为和影响力,这种行为和影响力可以引导和激励人们去实现组织目标。
领导 ≠领导者二、领导手段指挥;激励;沟通组织授权 领导者素质与行为被管理者的服从权力三、领导权力领导权力来源 职位权力个人权力四、领导效果领导者的素质被领导者的特点领导者的行为 领导工作 的效果环境的特点领导效果 由领导者个人(主体)、领导环境、被领导者(客体)三因素决定第二节 领导方式与人性假设一,人性假设理论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对人的本质属性的基本看法。
二、管理中人性假设理论的演进
“经济人” ——“社会人” ——“自我实现人” ——“复杂人”
物质刺激、
严格监督控制重视人际关系,鼓励职工参与鼓励贡献,
自我控制因时因地因条件权变管理三、领导方式专断型民主型放任型第三节 领导方式理论特性理论关注领导者个人 伟人理论行为理论究领导者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做才能使工作更有效。
1密执安研究 (利克特模式 )
2俄亥俄研究(两元理论)
3管理方格权变理论结合具体情景,因时、地、
事、因人制宜的领导方式
1菲德尔的权变领导模式
2领导生命周期理论
3途径-目标理论菲德尔的权变领导模式对领导者是否有利 有利 中间状态 不利合适的领导方式 工作中心 人为中心 工作中心分类 1 2 3 4 5 6 7 8
上下级关系 好 好 好 好 差 差 差 差任务结构 高 高 低 低 高 高 低 低职位权力 强 弱 强 弱 强 弱 强 弱环境变量有:上下级关系、任务结构、职位权力
“目标 -途径,理论情景要素 行为方式 领导有效性下级特性指示型领导支持型领导参与型领导激励型领导满足需要提高绩效决定 导致环境特点四种类型领导管理方格理论
1.1
9.91.9
对工作的关心
9.1.
对人的关心
5.5
1.9乡村俱乐部管理有点纵容,强调员工快乐和需要的满足,倾向于逃避压力
5.5 中庸管理
“如果你给我的工作合理,我对你的要求也会合理”。
9.9 团队管理依靠高度负责的员工来完成任务,
强调组织间的信任和共同的利益关系
1.1贫乏型管理最为糟糕的一种,完全不符合领导者的角色
9.1权威 -服从型管理将人的因素限制在最低程度的工作条件安排来实现有效率的运行结果。
把领导者的行为分为“关心人”和“关心工作”两个维度 81种具体的领导方式。
领导生命周期理论 (情景领导理论 )
这种理论是基于领导者的工作行为、关系行为与被领导者成熟程度之间的曲线变化关系来研究领导方式的。
工作成熟度:一个人的知识和技能。
心理成熟度:一个人做某事的意愿和动机高任务低关系高任务高关系低任务高关系低任务低关系组织和指示风格教练和鼓励风格参与和支持风格授权风格领导生命周期理论
S4
有能力并愿意
S3
有能力不愿意
S2
无能力但愿意
S1
无能力不愿意第十章 三国领袖的领导风格
【 教学要求 】
掌握三国时期重要人物的主要活动经历;
理解他们的主要功绩;
弄清他们的历史作用。
第一节 曹操一、曹操生平 (155~ 220)
魏武帝,字孟德,沛国谯县 (今安徽毫县 )人,
父曹嵩,宦官曹腾养子
,少机警,有权数”,自幼博览群书,善诗词,
通古学、善武艺;
太尉桥玄“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
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许邵:“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一、曹操生平孝廉为郎洛阳北部尉 —— 议郎 —— 骑都尉 —— 济南相 —— 典军校尉 —— 司空 —— 丞相
中平六年 (189),伐董卓
迎献帝至许为司空
统一北方
208年,进位为丞相,216年封魏王二、曹操崛起的原因
1、挟天子而令诸侯,取得政治上主动,增强号召力
2、实行屯田,保证军需
3、研修,孙子兵法,,善于运用古代军事学说和战略战术
4、求取贤才,人才充裕
5、严明赏罚,不官不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
6,抑制豪强,发展经济
7、卓越的领袖才能:行事果断,豁达自信,知人善任三、曹操的性格特征
1、猜忌
2、奸诈
3、温情
4、狠毒
5、宽容三、曹操性格特征
6、报复心强
7、矛盾的多重性格第二节 刘备一、刘备生平 ( 161年 --223年)
汉昭烈帝,皇室之后
字玄德,涿郡涿县人
少语言,善下人,喜怒不形于色,好交结豪,年少争附之门额大书昭烈庙,
世人皆道武侯祠。
由来名位输功烈,
丞相功高百代思。
——邹会鲁一、刘备生平
镇压黄巾军 ——安喜尉 ——下密县丞 ——高唐县尉、县令 ——讨董卓 ——平原县令、平原相 (投公孙瓒) ——豫州刺史 (依陶谦) ——镇东将军
( 依曹操) ——叛曹 依袁绍 ——依刘表 ——赤壁之战 ——荆州牧 ——入蜀 ——汉中王 ——称帝
三国志评曰:”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
曹操,”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二、刘备崛起原因
1、以汉之正统相号召
2、爱抚百姓,注重民心取向
3、广招贤才
4、以弱制强三、刘备性格特征
1、执着坚韧
2、为人宽厚、仁义
3、韬光养晦,不露锋芒
4、亲合力强第三节 孙权一、孙权生平 (182-252)
字仲谋,吴郡富春 (今浙江富阳 )人。
吴大帝一、孙权生平举孝廉、秀才任阳羡 (今宜兴 )长,代行奉义校尉 ——继兄而立 ——团结内部 ——征虏将军,领会稽太守 —
—赤壁抗曹 ——借荆州 ——索荆州 ——夷陵之战 ——吴蜀复盟 ——229年称帝
陈寿:“孙权屈身忍辱,任才尚计,有勾践之奇,英人之杰矣。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业。然性多嫌忌,
果于杀戮,暨臻末年,弥以滋甚。至于谗说殄行,胤嗣废毙,岂所谓赐厥孙谋以燕冀于者哉?其后叶陵迟,
遂致覆国,未必不由此也。”
曹操:生子当如孙仲谋。
二、孙权的崛起
1、承父兄基业
2、依赖南北士家大族支持
2、注重内部团结
3、举贤任能
4、大力开发江南
5、坚持吴蜀联合三、孙权的性格特征
1,英武果断,胆略过人
2,深谋远虑,雄心勃勃
3,屈身忍辱,以柔克刚
4,多疑、好杀
5,骄矜独尊第四节 诸葛亮一、诸葛亮生平简介公元 181年 -234年,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杰出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
散文家、外交家山东 ——荆州 ——南阳隐居读书 ——
刘备三顾茅屋 ——夺荆州 军师中郎将 ——取益州 军师将军 ——丞相 —
—武乡侯、益州牧 ——联吴南征北伐 ——病死于五丈原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杜甫二,诸葛亮治蜀
1、缓和地主统治集团内部矛盾
2、赏罚分明,以法治国
3、裁减官职、简化机构
4、以身作则,勤于政务
5、发展经济三、平定南中,巩固后方四、以攻为守,多次北伐小结本章阐述了曹操、刘备、孙权及诸葛亮成长的过程,归纳了他们成功的因素,分析了曹操、刘备、孙权的性格特征,讲述诸葛亮治蜀的史实。
思考题曹操崛起的原因有哪些?
比较曹操、刘备、孙权的性格差异。
评析诸葛亮治蜀。
第四编 三国 ·控制篇第十一章 控制职能第十二章 三国控制机制第十一章 控制职能一、控制的含义为了确保 组织目标 以及为此而拟订的 计划的实现,各级 管理者根据事先确定的标准或重新拟订的标准,对下级的工作进行 衡量、测定和评价,并在出现 偏差 时进行纠正,以防止偏差继续发展或再度出现。
二、作用
1、适应环境的变化,保证目标实现
2、限制偏差的累积,消除隐患
3、处理组织内部的复杂局面
4,帮助企业赢得竞争优势 ——效率、
质量、顾客响应及创新。
三、控制机制控制系统与环境环 境 环 境控制系统输入向量 输出向量反馈四、控制的范围和层次
范围:物质、人力、信息、财务
层次:作业、财务、结构、战略 战略控制结构控制作业控制 财务控制控制在组织系统中的层次五、控制过程
1、确立工作标准将目标用清楚的可以度量的方式加以描述。
目标:保持食品新鲜
2,衡量实际绩效亲自观察;统计数据;口头汇报;书面报告。
3,比较
4,评价实际工作并采取措施改进绩效修订标准工作继续进行衡量实际工作实际工作与标准比较是否有偏差分析差异原因建立控制标准 修改标准 因素是否可控计划目标任务采取矫正措施有不可控可控控制过程示意图六、控制类型
1、反馈控制,在,偏差,出现后,
才发挥作用
2、即时信息与即时控制(现场控制)
与事件的发生同步产生的信息。
3、前馈控制第十二章 三国控制机制一、监察机构
监察机关:御史台
长官:御史中丞二、特点
1、皇帝直接掌管的独立的监察机关。
2、职权很大,“自皇太子以下,无所不纠。
初不得纠尚书,后亦纠之”,通典,。
二、考课制度
1、考课制度形成
2、曹魏考课的情况小结
本章介绍了三国的监察机制,分析了监察机关的作用及地位;阐述了考课制度的内涵,讲述了曹魏考课实施的情况。
思考题
简述监察机关发展过程?
概括监察制度的作用?
谈谈考课制度的内涵。
分析曹魏考课制度实施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