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经济学中央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杨燕英
2005年 8月第一章 导论第一节 政府经济一、政府经济现象二、政府经济政府经济 ——是一种与企业、个人经济活动相对应的经济行为,即以政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经济管理。
应从几方面认识政府经济活动:
政府经济的 主体 ——各级政府
政府经济的 客体 ——参与部分国民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分配,并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宏观经济调控
政府经济的 形式 ——政府收入、政府支出以及宏观经济管理
政府经济的 依据 ——社会公共权力
政府经济的 目的 ——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第二节 政府经济学及其学习方法一、政府经济学政府经济学 ——是专门研究以政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管理规律的学科。
二、政府经济学的学习方法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历史分析与逻辑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第二章 现代市场经济运行中的政府第一节 市场失灵与政府经济的合理性一、市场失灵及其主要表现市场失灵 ——是指市场机制在有些领域不能或不能有效发挥作用,达不到资源有效配置的目的,也就是的达不到经济学所讲的,帕累托效率,。
帕累托效率 ——资源配置达到了这样一种理想状态,任何分配放案的改变,都不能达到在不损害一部分利益的前提下,
而提高另一部分福利水平的目的。
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
——自然垄断 市场处于不完全竞争状态
——公共物品
——外部效应
——市场的不完整性
——收入公平分配
——宏观经济的稳定与发展二、政府经济调控能力的有限性政府失灵(失效) ——指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有限性。
主要表现:
——政府决策信息的有限性
——市场及主体行为控制的有限性
——政府机构控制能力的有限性
——政府在决策过程中与立法机构协调的有限性三、政府经济职能
政府收入分配职能
——指政府通过各种政策工具,参与一定时期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与再分配,实现收入在全社会各部门、各地区、各单位,以及各社会成员之间进行合理分割,
缩小收入差距,体现社会公平。
在调节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过程中,政府需要运用一系列的 政策工具和措施,主要包括,
——税收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
——工资制度
——财政补贴
政府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
——是指通过干预、调节国民经济运行,达到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等目标,实现经济发展的目的。
经济增长 ——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的增加,可用经济增长率或增长额来表示。
经济发展 ——指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经济运行和人民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包括产业结构优化,贫富差距缩小,生产生活环境改善、人民医疗教育文化生活质量提高等。
为实现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政府需要运用 相应的政策工具和手段,主要有:
——运用财政、货币政策工具,保证社会总共给与总需求基本平衡
——运用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功能,实现经济稳定与增长
政府资源配置职能
——是指 通过政府经济活动,引导人力、
物力、财力等社会资源流动,形成一定的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结构,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政府为实现资源配置职能,应解决的问题主要:
——划分政府与市场的界限
——通过政策工具,优化经济结构
——提高政府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推动社会资源整体配置效率的提高第二节 政府经济中的公平与效率一、政府经济与公平公平洛伦茨曲线 ——用于衡量收入差距,以及分配不公平的状况。
基尼系数 ——反映收入分配不公平的状况。
经济公平社会公平市场经济中,政府为追求公平目标,应开展的工作有:
——为各种生产要素产于市场竞争创造公平的环境,即 机会均等
——贯彻 按劳分配为主体 的原则
——运用 税收、社会保障 等政策工具二、政府经济与效率两个层面,
——政府直接控制和掌握资源的配置效率
——政府通过对市场和微观经济行为调节,
克服市场失灵,引导全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三、政府经济与公平和效率的选择
(一)公平与效率之间的替代关系
——要体现社会公平,就要牺牲部分效率;
(二)公平与效率的选择
——公平与效率兼顾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第三章 政府与公共物品供给第一节 公共 物品的涵义一、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征
消费的竞争性 ——指消费者在消费某种产品时,会影响其他消费者从该产品中受益。或者随着消费者或消费数量的增加,引起商品的生产成本的增加。
消费的排他性 ——指某个消费者在购买并得到一种商品的消费权之后,就可以把其他消费者排斥在后的该商品的利益之外。
消费的非竞争性 ——之消费过程中的这样一种性质,一些人对某一产品的消费不会影响另一些人对这一产品的消费,
一些人从这一产品中的受益不会影响另一些人从这一产品中受益,受益对象之间不存在利益冲突。
消费的非排他性 ——指一旦某项特定的物品被提供出来,便不太可能排除任何人对他的消费。
二、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公共物品 ——是与私人物品相对应的一个概念,
消费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一般不能或不能有效通过市场机制由企业和个人来提供,
主要应由政府提供。
混合物品 (准公共物品) ——指处于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中间的产品或服务,兼有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的性质。
三、公共物品的分类及特征公共物品纯公共物品 — 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俱乐部产品 — 具有非竞争性,但却可以轻易地做到排他。
共同资源 — 消费上具有竞争性,
但无法有效的排他,
准公共物品第三节 公共物品的供给一、公共物品的本质特征 ——决定了政府提供的必要性二、混合物品的提供方式 ——政府和市场共同提供三、公共物品的私人供给 ——准公共物品特别是俱乐部产品
公共物品私人供给的必要性
—— 政府失灵的存在
—— 政府官员也是理性的经济人
公共物品私人提供的可能性
—— 平等进入
—— 选择性进入
私人提供某些公共产品应具备的某些条件
——私人供给的公共物品一般应是准公共物品
——准公共物品的规模和范围一般较小,涉及的消费者数量有限
——在公共物品的消费上必须存在排他性技术
——必须有一套系列制度条件来保障。
公共物品私人供给的形式
——私人完全供给
——私人与政府的联合供给
——私人与社区联合公供给。
第四章 外部经效应与政府经济政策第一节 外部效应一、外部效应的涵义外部效应 ——指在实际经济生活中,生产者或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生产者或消费者带来的影响。
二、外部效应的类别
——生产的外部经济性
—— 消费的外部经济性
—— 生产的外部不经济性
—— 消费的外部不经济性
—— 公共资源问题公共资源的特征 资源的稀缺性这种资源的使用不受限制第二节 外部效应与政府经济管理一、庇古税为解决外部效应,庇古提出两种方法:
罚款或收税(庇古税) ——主要用于克服负的外部效应( P72-73)
财政补贴 ——主要用于克服正的外部效应
(P74 )
庇古税的实践 ( P75)
二、科斯定理
——含义是,在产权明确、交易成本为零或很低的前提下,通过市场交易可以消除外部性。
——强调产权的重要性,认为解决外部性问题的关键是 界定和保护产权 。
——提出了解决外部效应的新思路 。
实际应用 —— 排污权交易制度三、解决外部效应治理的其他方法与措施
——一体化
——公共管制第五章 政府经济行为与公共选择第一节 公共选择理论一、公共选择的涵义公共选择 ——是指在政府经济生活中,如何通过政治程序决定公共物品的生产、
供给等问题。
基本原理:
将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用于非市场的政治领域。
政府决策机制与微观经济决策的根本区别微观经济决策 ——通过价格机制调节供给和需求政府决策 ——通过政治程序进行
公共选择理论由 詹姆斯 ·布坎南 提出
公共选择 反映了政府经济活动的一般特征
公共选择以既定的政治制度为前提,在不同的政治制度下,公共选择的程序及决定机制等存在重大差别二、直接民主中的公共选择直接民主 ——是指社会成员以投票等形式,
直接参加公共物品生产和供给的决策,
参与社会政治、经济和其他事务管理。
(一)全体一致原则全体一致原则 ——是指由于所有的人都能从公共物品的提供中受益,社会成员可就公共物品供给与其所需要征收的税收达成一致。即所有成员一致同意征收一定数量的税收,以提供相应数量和质量的公共物品。
全体一致原则,就要求社会成员就每个人纳税份额和公共物品的提供数量达成一致意见,
其选择过程表现为在一系列的纳税份额组合中寻找均衡点,直到最后达成协议。
乙的份额 甲的份额
O
环境保护服务
O'
T
F
E
D乙
D甲林达尔模型在上图中,横轴表示环境保护服务的数量。
甲 的纳税份额从 O点开始的垂直距离表示,D甲 表示其所需求的环保服务数量随着纳税份额的增加而下降。
乙 的纳税份额从 O‘开始,沿纵轴向下移动,其纳税份额上升,曲线 D乙 向上倾斜,表示其纳税份额与环保服务数量需求呈反方向变化。
D甲与 D乙相交于 E点,表示为提供 OF数量的环保服务,两人同意由甲承担 OT比例的税收,乙则承担了
O‘T比例的税收,OT+O’T=1。
该模型称之为林达尔模型。
全体一致原则的 优点可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效应,也可达到林达尔均衡。
即每个社会成员都按照其所获得公共物品边际效益的大小,来承担自己应分摊的税收或费用,公共物品供给量可以达到最具效率的水平。
全体一致原则的 缺点
1,假定人们在投票时是诚实的,每都能真实地表达对公共物繁荣需要
2,找到每一个人都能接受的税负分担比率可能要花费较多的时间现实中中,这两点解决起来都有一定的困难。
(二)多数裁定原则
1、多数裁定原则 ——是指要通过一个方案,
必须有半数以上的人赞同。
简单多数原则 ——是指在投票表决时有时超过 1/2的票即可;
有条件多数原则 ——是指投赞同票的票数超过了简单多数,如常见的要求带到
2/3的多数;
2,,投票悖论,和票决循环假定有甲、乙、丙三个选民,在 A,B,C三个方案中选择,甲的偏好次序 ABC,乙的偏好次序
CAB,丙的偏好次序 BAC
选择 选民甲 乙 丙第一种 A C B
第二种 B A C
第三种 C B A
表中,A和 B选择,A以 2︰ 1获胜; B和 C选择,B
以 2︰ 1获胜; A和 C选择,C又以 2︰ 1获胜;
根据一般原理,A优于 B,而 B优于 C,则一定是
A优于 C,而选举中的结果是 C优于 A,这种现象被称之为 投票悖论 。
如果上述配对投票一直进行下去,则会出现 A和
B选择,A获胜; B和 C选择,B获胜; A和 C选择,C获胜 ……,这样不断循环下去,出现了票决循环 的现象,最终无法在 A,B,C三个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
3、单峰偏好和多峰偏好单峰偏好 ——是指在可选择的方案中,人们最理想的结果只有一个,如果偏离这一点,无论如何,其效用都是下降的。
多峰偏好 ——是指人们理想的结果不止一个,如果在偏离了最理想的结果后,其效用出现先将后升,则具有多峰偏好,
效用 效用单峰偏好与多峰偏好
E
单峰偏好
A
F
H
B
多峰偏好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
4、中位选民理论在多数裁定原则下,假定选民的偏好是单峰的,
则选择的结果是由中为选民的偏好决定的。
中位选民 ——是指它的偏好落在所有选民偏好序列中的中间。
甲、乙、丙、丁、戊五个人为某一项市政工程支出进行投票表决。
多数裁定下的中位选民选民 甲 乙 丙 丁 戊赞成的投资额(万元) 600 800 1000 1200 1400
在上表中,丙为中位选民,其所赞成的 1000万元的投资额代表了中位选民的偏好。因为在投票过程中,如果支出小于 1000万元,则丙与甲、
乙三个人投赞成票,使方案得以通过。若支出大于 1000万元,则丙与丁、戊三人投赞成票,
使方案得以通过。
5、互商投票互商投票 ——是指选民在投票时相互作交易使有关方案得以通过的情况。
如要建一家社区医院和一座图书馆,甲、乙、丙三人进行投票,
丙对两个方案都反对,但甲反对建医院,乙反对建图书馆,再此状况下投票表决,则是两个方案都无法通过。
如甲和乙做交易,若乙投票建成建图书馆,作为回报,甲在投票时对建医院投赞成票。这样,医院和图书馆最后都以 2,1的票数获得通过。
互商投票实际上是一种 政治交易,在公共物品供给不足的情况下,有利于改善公共物品供给,增加社会福利,但在公共物品已有一定供给规模的情况下,则会产生过度供给,产生资源的浪费。如再上例中,若该社区已有一家较大规模的医院,可满足社区居民需要,在甲和乙做交易后,再建一家医院就属浪费。
另外,互商投票制也会使某些利益集团得到好处。
6、阿罗不可能定律在民主社会,集体决策规则应满足下列标准,
1,无论选民的偏好是怎样的,必须能产生决策。如果某些人具有多峰偏好,选举过程仍不会崩溃;
2,必须能对所有可能的结果进行排序;
3,必须对个人偏好做出反应。具体来说,如果个人都认为 A
优于 B,那么,社会的排序必须是 A优于 B;
4,必须前后一致;即 A优于 B,B优于 C,则 A必定优于 C;
5,社会对 A和 B的排序只取决于个人对 A和 B的排序,即不受备选方案影响假设。这个假设又是称之为不受被选方案影响假设;
6,排除独裁,社会决不能只反映但个人的偏好。
一般来说,要找到一个能满足所有这些标准的规则是不可能的。
不能指望一个民主社会能够做出一个前后一致的决定 ——
阿罗不可能定律。
三、代议民主中的公共选择代议民主 ——亦称间接民主制度,是民主的主要形式。指社会成员通过选举自己的代表,
代表自己的意愿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从事选举和任命政府官员,从事选举和任命政府负责人,审查和批准收支活动的决策活动。
代议民主制度下,通过公共选择来决定政府经济活动的机制和过程有其特点:
(一)政治家行为
——追求选票数量最大化在图中,M为中位选民所在的位置,D,P两点代表了 D、
P两党目前得到选民支持的位置。如 P党的到了 P右边的选民支持,且还得到了 X到 P点选民的支持,D党得到 D左边及 DX之间选民的支持,则 P党将获胜。如 D
党为了获胜,努力将支持的选民向 X右边扩展,结果两党最终都向中位选民 M点靠近,谁能得到中位选民的支持,谁将最终获胜。
选民人数政党或政治家的位置D X M P
对于政治家和政党在竞选中的行为和动机,
A·汤斯作了精辟的归纳:
——政党或政治家是追求自己的利益的,而不是追求某种意识形态的目标表或者公共利益
——政治家和政党是凭借着可供选择的提案来争取选票的;
——政党或政治家是一起提出的竞选纲领或可供选择的提案来争取选票的;
——政党或政治家提出的纲领或提案,只有符合中间投票者的偏好,才能实现选票极大化。
(二)公务员行为
——无论谁掌权,公务员都为政府管理服务;
目标是 追求预算的最大化。
(三)特殊利益集团的行为特殊利益集团 ——指由于特定利益而集合在一起,有组织地参与公共选择过程特别是意见表达的社会群体。
特殊利益集团影响公共选择的途径主要有:
——向决策者进行游说;
——向决策者施压;
——向议院或政府官员行贿第二节 西方多党制议会民主制度下的政府经济决策一、西方国家多党制民主议会制度概况政党制度分为三种:一党制、两党制和多党制。
一党制,是指在议会虽有多个政党,但由一个政党长期执政,或者主要由其执政;
两党制,是指居于垄断地位的两个主要政党交替执政;
多党制,是指由多个政党或联合政党之间竞争执政。从严格意义上说,两党制是多党制的一个特例 。
目前主要西方国家实行两党制和多党制。
议会斗争是政党对国家政治经济及社会生活发挥作用的重要途径。
议会的结构基本上有两种,即,两院制,和,一院制,。
,两 院制,,是指议会分为上议院和下议院(参议院和众议院),共同行使职权。
,一院制,,是指一个单一团体行使立法机关的职权。
西方主要国家都实行两院制
两院制的下议院(众议院)的议员和一院制的议员,
一般是按选区和人口比例选举产生的。而上议院
(参议院)议员的来源可由国家元首任命、有特殊身份人员担任、根据职业和地区选举等。
在实行内阁制的国家,通过选举获得议会多数席位的政党,成为执政党,单独或联合其他政党组成政府。
在野党或反对党也在议会努力施加自己的影响。
二、议会党派斗争与政府经济政策多党制议会民主制度,对西方国家政府经济政策具有重要 影响。
主要体现在:
——制定符合执政党利益集团的各项经济政策
——制定相应经济政策,取得选民支持,争取连选连任
——制定、实施某些适当顾及反对党和其它社会阶层利益的经济政策三、政府负责预算和决算的编制和执行西方多党制议会民主制度下,政府预算的审查与批准,是议会的重要职权,成为政党斗争的焦点之一。
——政府 负责预算和决算的编制、执行
——议会 对预算和决算审查、批准,以及对预算执行的监督四、议会通过立法对政府经济活动的制约在西方多党制议会民主制度下,议会通过制定和实施法律,对政府各项经济活动进行规范。而政府必须在法律的授权的范围内开展宏观经济管理活动。
——议会对政府经济立法的层次主要包括 宪法、专门法律和综合性法律 三个层次
——议会立法对政府经济活动的约束第三节 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的政府经济活动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各级政府对政府经济活动的调节和监督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对政府预算、决算的审查与批准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对政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审查与批准
——全国人大及地方人大经济立法与监督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的政府的经济决策
——政府在预算编制、执行和决算中的职责
——法律授权范围内的政府宏观经济决策三、重大经济决策中的政治民主协商政治协商制度对政府经影响的途径有:
——政府就重大经济决策问题,通过政协组织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进行协商,听取意见。
——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
在视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政协组织,
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成为政府经济决策的重要依据。
——在每年人大、政协,两会,期间,政协委员就政府经济问题提出的议案,交由政府有关部门办理,对政府经济活动产生影响。
四、完善健全中国特色政府经济公共选择制度
——加强各级人大对政府经济的监督力度
——进一步提高政府经济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
——扩大基层民主,拓展社会公众参与政府经济决策的途径
——加强政治协商,提高公共选择水平第六章 政府支出概述第一节 财政支出规模一、政府支出规模增长
纵观世界各国政府经济发展史,政府支出规模无论从绝对量还是从相对量上考察,都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
自德国财政学家 阿道夫 ·瓦格纳 在 19世纪 80年代提出,公共支出不断上升的规律,以来,
各个国家财政发展的实践已经证明了这一命题。
一国政府支出绝对规模的大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国经济发展水平,但要全面反映经济发展各方面的特征,仍需要把各政府支出量与其他经济指标相比较,才能比较全面地反映出政府支出规模存在的问题。
政府支出规模相对增长时,一般来说,主要将政府支出金额与 GNP或 GDP进行对比,同时也可以把政府支出分成若干项目(转移性支出、购买性支出等)与 GNP或 GDP进行对比。
二,政府支出规模增长成因分析
(一) 政府支出增长的模型
从 宏观方面 进行分析的政府支出增长模型
——政府支出不断上升规律
——皮考克和怀斯曼关于政府支出增长的理论
——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的,政府支出增长的发展模型,
从 微观方面 进行分析的政府支出增长模型
——威廉 ·鲍莫尔的,政府支出非均衡增长模型,
1,政府支出不断上升的规律
——阿道夫 ·瓦格纳政府支出增长的 原因,
——随着社会的发展,完善国内外法律规章以及维护社会秩序的需要随同递增,以保障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所必须的社会环境条件;同时,在经济工业化和随之而来的管理集中化、劳动力专业化的条件下,
经济结构以及当事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趋于复杂化,
而这一系列问题都要求政府部门活动的加强。
——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的范围越来越大,促使政府进一步扩大支出。
瓦格纳得出结论,政府活动不断扩张所带来的政府支出的不断增长,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客观规律 。
瓦格纳结论的基础是 经验性 的。他把政府支出对 GDP
的比重上升的原因分为 政治因素 和 经济因素 。
——政治因素,是指政府活动规模的扩大;
——经济因素,初步想到并提出了市场失灵与外部效应的概念,还提出了收入弹性的观念。
按照穆斯格雷夫的解释,可以把瓦格纳,政府支出不断上升的规律,理解为,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政府支出的相对比重也会提高,。
瓦格纳法则存在的不足
——未能充分有效地运用社会抉择理论分析政府支出的增长,难以更全面地解释政府支出增长的原因。
2、皮考克和怀斯曼关于政府支出增长的理论
在瓦格纳提出的,政府活动扩张法则,基础上,分析了英国自 1890- 1955年之间政府支出的增长状况。
发现,英国的政府支出的增长是,阶梯式,的、
,非连续,的。
提出了一个更为复杂的 解释,
——政府一贯喜欢多支出,而公民不愿意多缴税,因此,政府在决定预算支出规模时,应该密切注意公民关于赋税承受能力的反应,必须注意到公民的意愿。
——政府支出的变化要受到公民意愿的影响,即政府支出的变化与社会抉择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
将导致政府支出增长的因素归集为
——内在因素 。即经济发展、收入水平上升,
以不变的税率征得的税收也会上升。而追求政治权力最大化的政府是愿意多支出的。
——外部因素 。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发生动荡时
(战争、饥荒或其他社会灾难),,政府为应对急剧增加的支出。 这是政府支出增长超过 GDP增长速度的主要原因。
3、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的,政府支出增长的发展模型,
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根据 经济发展阶段理论 来解释政府支出增长的原因。
在经济增长和发展早期阶段,政府投资在整个国家经济总体投资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因为政府部门要为社会全面发展提供基础设施。这些公共投资对于处在经济与社会发展早期阶段的国家进入,起飞,,以至进入发展的中期阶段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在增长的中期阶段,政府投资还应继续进行,但这时的政府投资只是对私人投资的补充。
无论 是在发展的早期还是中期,都存在市场失灵和市场缺陷,阻碍经济的发展。因此,为了弥补市场失灵和克服市场缺陷,需要加强政府的干预力度,政府支出当然会增加。
4、威廉 ·鲍莫尔的,政府支出非均衡增长模型,
模型中,将国民经济区分为 两个部门,——生产率提高缓慢的部门(如服务业和政府部门)和生产率不断提高的部门(即有技术进步的部门,如制造业)。
测算,并得出 结论,
——生产率增加缓慢的部门,其产品的单位成本不断增加,而生产率不断提高的部门,其产品的单位成本或维持不变,或不断降低。
——如果社会对生产率增加缓慢的部门的产品的需求富有弹性,该部门的产品产量将会越来越少,甚至可能完全停产。
——如果要维持生产率增加缓慢部门的产品产量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必须使劳动力不断涌入该部门。
——如果要维持两个部门的均衡增长,政府部门的支出职能增加,同时也会导致整体经济增长率的不断降低。
(二) 政府支出规模增长原因综合分析
影响政府支出规模的若干因素
——政治性因素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局是否稳定,二是国家机构的行政效率。
——经济性因素 。主要指经济发展的水平、经济体制的选择、物价水平、征税能力和政府的经济干预。
——社会性因素 。如社会福利事业的扩增、人口状况、文化背景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政府支出规模第二节 政府支出分类一、政府支出按政府职能分类按政府职能分类,实际上就是按费用类别分类。
——经济建设费
——社会文教费
——国防费
——行政管理费
——债务支出
——其他支出二、政府支出按 经济性质 分类
——购买性支出,是指政府以购买者的身份在市场上采购所需的商品和劳务,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政府购买性支出,
遵循市场经济的基本准则,即实行等价交换。
——转移性支出,是指预算资金单方面无偿转移支出,
三、政府支出按支出具体用途分类
——我国迄今为止财政支出的主要分类方法在我国现行预算制度下,主要包括:
—— 基本建设支出
—— 企业挖潜改造资金
—— 科技三项费用
—— 农业支出
—— 林业支出
—— 水利和气象支出
—— 工业交通等部门的事业费
—— 教育事业费
—— 科学事业费
—— 卫生经费
—— 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
—— 社会保障补助支出
—— 国防支出
—— 行政管理费
—— 外交外事支出
—— 公检法司支出
—— 支援不发达地区支出
—— 债务本息支出
—— 其他支出四、政府支出按其功能分类五、政府支出的其他分类方法
(见书)
——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
—— 外交支出
—— 国防支出
—— 公共安全支出
—— 教育支出
—— 科学技术支出
—— 文体广播支出
——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 医疗卫生
—— 环境保护支出
—— 城乡社区事务支出
—— 农林水事务支出
—— 交通运输支出
—— 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支出
—— 其他政府支出第三节 政府支出绩效评价一、政府支出绩效政府支出的绩效 ——是指各项政府支出所发生的,成本,与所得,收益,的对比关系。
二、政府支出绩效评价常用方法
( —),成本 ——收益,分析法
,成本 ——收益,分析法
——是为政府支出项目或服务等提出实现建设目标的若干备选方案,并详细列出各种备选方案的边际社会成本和边际社会收益,以便分析比较项目或服务所带来的效益,并最终选择出最优的项目方案。
适用于 工程建设项目 的效益评价。
(二) 最低费用选择法最低费用选择法
——不必使用货币单位来计量备选的政府支出项目的社会效益,只需要计算所有每项备选项目的有形成本,并且把所花费的成本最低,作为政府支出项目择优选择方案的基本标准,在所有备选方案中,哪一个方案成本最低,就成为政府支出项目方案的首选方案。
适用于 政治、军事、文化 等支出项目的效益评价
(三)公共定价法公共定价法
——有些政府支出项目,同样是,易于衡量成本,难以计算绩效,,但通过这些支出所提供的商品或劳务,实际上都属于准公共产品,都可以部分或全部进入市场进行相关交易。在市场经济中,对于此类项目,则可以通过设计,公共定价法,来衡量它们的成本与收益,并可直接提高它们作为准公共品的绩效。
适用于 准公共产品 的支出效益评价 (如公路、电信、
邮政等)
三、政府采购与政府支出效益政府采购 ——是一个国家的各级政府为了从事日常的政务活动或提供公共服务,
以及事业单位和提供公共服务的团体为了开展业务活动,利用国家财政性资金和政府借款购买货物、工程及劳务的行为。
(一)政府采购的特点
——资金来源的公共性
——采购目的的非盈利性
——采购管理的公开性
——采购范围的广泛性
——采购的数额巨大
(二)政府采购的基本原则
——竞争 性原则
——公开 性原则
——公平 性原则
(三)政府采购制度的 意义
——加强财政支出管理,有效发挥财政监督作用
——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发挥财政支出的宏观调控功能第六章 购买性支出第一节 公共支出一、公共投资政府部门的公共投资 ——是指政府将一部分公共资金用于购置公共部门的资产,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所形成的支出。它是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基本手段,也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前提与基础。
(一)公共投资与私人投资异同
共同点
——投资的目的,是为了一定的收益,要讲求效益,
尽可能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
——投资行为遵守市场经济一般原则,既是公共投资也不能强买强卖,公平竞争;
——公共投资与私人投资都需要一定的程序和过程。
不同点
——投资主体和投资能力不同。
——投资效的评价标准不同。
——投资范围不同。
(二)市场经济体制下 政府公共投资的作用
——政府进行公共投资是弥补市场失灵、有效配置资源的重要途径。
——通过政府进行公共投资,有利于强化国有经济在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领域的地位。
——政府公共投资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二、公共投资范围
——基础产业投资
——农业投资三、公共投资与融资
(一)财政投融资财政投融资 ——是指政府为了加强宏观调控,以实现特定的政策目标为目的,运用信用手段,
直接或间接有偿筹集资金和使用资金的政府金融活动。
财政投融资的基本特征,
——财政投融资的目的性很强,投资范围要严格的限制。
——财政投融资资金的使用,具有鲜明的公共性,
追求是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财政投融资的资金来源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二)基础设施的项目融资项目融资的方法主要有:
建设 — 经营 — 转让方式,即 BOT( build-
operate-transfer)
——一般是政府对一些拟建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行招商,私人团体(或国际财团)组成一个项目经营公司,同意提供资金、进行建设和经营,在双方协定的时期内,该项目公司通过经营来偿还债务、收回投资并取得收益,
并在协定时期内负责设施的维修,协议期满后将这些基础设施的产权无偿转让给政府部门或其他公共机构。
优点:
——BOT解决了政府在基础设施投资中资金不足的问题,并且项目公司以,特许权协议,
为基础安排融资,并不增加东道国的外债总额和财政负担;
——由一个股份公司承担项目的建设与运营,
能取得更好的收益和更高的效率,避免了公共部门投资建设过程中超预算投资及运营效率低下的问题;
——出于对利润的追逐和对风险的规避,项目公司会不断地进行技术和管理上的创新,
进而 BOT实现了资金引进和技术、管理方式引进的相结合。
移交 —经营 —移交方式,即 TOT( transfer-
operate-transfer)
——是利用民间资本运营基础项目的一种模式,是指通过出售现有投资项目在一定时期内的产权,获得资金来建设新项目的一种融资方式。
其具体运作模式是
——政府把已经投产运营的项目在一定时期内的特许经营权,交给外资或民间企业经营,以项目在该期限内的产权或现金流量为标的,一次性地从外商或民营企业筹集一笔资金,用于新项目的建设;同时通过资本存量的所有权或经营权的转移,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从而保证基础设施产业的高效运行。待特许经营期结束时,政府再将其项目的所有权收回。
TOT模式的特点是
——以现有投产的基础设施项目为基础,使外商和民营企业与项目投资方向、建设规模及项目建设完全割裂开来,减少了私营企业建设周期内的风险,降低了民营企业进行基础设施的准入壁垒,因而具有比 BOT更大的吸引力。
——在转让过程中,政府既可以转让所有权,形成基础设施产业的民营模式,也可以转让使用权,形成国有民营的企业制度。通过产权的界定与分割,可以使基础设施产业的经营与所有者的利益直接挂钩,
从而达到有效激励的目的。
——在项目经营期结束后,项目无偿归还政府,从而保证了国有资产的性质,保证了政府对基础设施产业的调控权,防止了国有资产的流失。
——将民营企业的效率引入基础设施产业,可以极大地提高基础产业的管理效率。
第二节 公共事业支出一、公共事业支出的性质公共事业支出 ——是指政府为满足社会教育、科学、卫生、环境保护等各项公共事业发展而安排的支出。
公共事业发展的受益对象是社会公众,其主要目标是要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具有 公益性 的特点。
从本质上看,公共事业支出是一种 社会消费性支出,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目的。
二、教育支出政府应承担的教育支出范围
——义务教育即基础教育,在我国包括小学、
初中阶段的教育 。
三、科技支出政府应承担的科技支出范围
——基础理论研究四、公共卫生支出政府应承担的支出范围
——公共卫生服务和部分医疗五、公共文化支出政府应承担的支出范围
——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文化市场调节和管理第三节 行政管理支出一、行政管理支出的性质行政管理支出 ——是指政府财政用于国家各级权力机关、行政管理机关、司法机关和外交机构行使职能所需要的经费开支。
行政管理支出属于 政府购买性支出,是政府的公共支出中行政部门自身消耗的部分。
二、我国行政管理支出的内容
——行政管理费包括:人大经费;政府机关经费;党派团体补助支出。
——外交事务支出主要包括驻外机构经费、出国费、招待费、其他外事费等。
——公检法司支出包括:公安支出;国家安全支出;检察院支出;
法院支出;司法支出;监狱支出;劳教支出。
三、行政管理支出与行政效率
影响行政管理支出主要因素包括:
——经济增长水平和公共收入的规模
——政府的职能范围及其相应的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
——行政机构效率的高低第四节 国防支出一、国防支出的性质国防支出 ——是指政府用于国防建设,以满足全体社会成员安全需要的费用。
政府国防支出的目的,在于加强国防建设,
维护国家独立,保障领土完整,安全和主权不受侵犯。
国防支出的性质是 政府购买性支出,是一种纯社会消费性支出。
二、国防支出的内容
国防支出的具体内容包括,
——军费(如部队生活费、装备购置和维护管理费、军事行动作战费、部队训练和教育费等)
——国防科研事业费
——民兵建设费(含民兵事业费、民兵装备购置费)
——动员预编经费
——招飞事业费
——专项工程经费。
三、中国的国防政策与国防支出
(一)中国的国防政策中国政府坚定不移地奉行 防御性 的国防政策。
——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
——国防建设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贯彻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
——走有中国特色的强兵之路
——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扩张行为。
(二)中国的国防支出
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后,国防支出绝对规模虽然上升,但相对规模下降。
应建立有效合理的国防经费增长机制,
优化国防经费的支出结构。
第七章 政府转移性支出第一节 社会保障支出一、社会保障制度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含义社会保障制度 ——是以社会的共同力量对其成员因各种个人无法抗拒的客观原因,导致其难以维持必要生活水平时提供的物质保证,是具有福利性质的社会稳定制度。
其含义强调 三个要点,
——社会共同力量
——社会全体成员
——物质保障,而非精神保障在 近代,社会保障活动开始由国家以制度的形式系统地加以推行。
早在 1601年,英国 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济贫法,,将私人的慈善行为,改变为政府的行政管理事物。在保障人的基本生存权问题上迈出了第一步。
德国 1883年,疾病保险法,,1884年,工业伤害保险,和 1889年,老年及残废保险,等社会保险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国家用强制手段,来实现人们以相互救济的形式,保障其基本生活理念的诞生。
,社会保障,这一名词,正式出现是在 20世纪
3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中的 美国 。 1933年罗斯福就任总统后,面对深刻的社会经济危机,他极力推行包括保障贫困者生活政策在内的,新政,,并促成审议、通过了,社会保障法,。这是世界上第一部以社会保障为名称的法律,社会保障也就由此而诞生。
在社会保障发展史上,最具有里程碑作用的是,贝弗里奇报告,。 1942年,贝弗里奇接受丘吉尔的委托,做成并发表了,社会保险以及有关服务,,其中心思想是,强调全体公民应该享有同一的最低生活保障。
(二)社会保障的功能社会保障的功能 ——是指社会保障制度作用于社会各个方面所体现出的内在效能。
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 保证社会成员生存权利的功能
—— 风险分担功能
—— 收入再分配功能
—— 维护社会稳定功能
—— 调节宏观经济平衡的功能
(三)社会保障的构成
社会保险
——是指以劳动者为保障对象,在劳动者年老、疾病、伤残、生育、失业等原因暂时或永久性失去劳动能力或劳动机会,从而部分或全部地失去正常收入时提供物质帮助,以保障劳动者及家属的基本生活。
——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内容,其完善程度也成为一个国家社会保障制度是否健全的标志。
——社会保险与普通商业保险的区别在于,
社会保险 是政府兴办的保险,它以社会效益为目的;
而 商业保险 是企业兴办的,它以盈利为目的。
社会保险 是通过国家立法建立的保障制度,具有强制性,是强制保险; 商业保险 是通过商业原则建立的,不具有强制性,是自愿保险。
社会保险 除了被保人交纳的保险费外,还有一部分政府的资助,其保险支出额度与被保险人交纳的费用不存在完全对应的关系,具有社会福利性;而 商业保险 支出的额度则完全取决于投保人交纳保险费金额的大小,不具有福利性。
社会保险的项目一般包括:
——养老保险 ——伤残保险
——失业保险 ——工伤保险
——医疗保险 ——生育保险影响一国社会保险水平的高低和社会保险范围的大小的主要因素包括:
——经济发展水平
——政府财政收支状况。
——社会保险政策
社会救济
——又称为社会救助,是指国家和社会对由于贫困及各种灾害等原因造成的不幸者组成的社会脆弱群体,无偿提供物质援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救济的功能在于:
—— 解救功能
—— 辅助功能
—— 稳定功能
—— 激励功能社会救济的主要内容
——包括贫困救助、灾害救助与特殊救助等。
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项目:
—— 对残疾公民提供的部分生活资助;
—— 对残废军人和军烈属的抚恤与照顾;
—— 对灾区居民的抢救、转移、安置、医疗支出及生活资助;
—— 对城乡困难户的最低生活保障支出等 。
社会救济的资金来源
——主要由 政府财政拨款,也包括部分社会捐助。
社会救对象
——具有 选择性,即必须经过一定形式的经济情况调查,才能获得救助资格。
社会救济与一般意义的慈善事业的根本区别:
( 1)目的不同
——社会救济 的目的是依靠政府财政扶助所有的贫困者,保障其基本生活,并有条件创造机会使其自救脱贫;
——慈善事业 则仅仅依靠慈善机构和社会公众的凭借善良和怜悯之心付出的力量,有限地帮助一部分贫困者解脱暂时的困难。
( 2)两者性质不同
——在完善的现代制度中,每一个公民都有接受 社会救济 的权力,
并由国家法律加以保证;
——慈善事业 并非每个公民都能享有,其救济本身带有恩赐、施舍、怜悯的性质。
( 3)两者的效果不同
——社会救济 不仅能帮助贫困者摆脱眼前的困难,而且激励有可能恢复劳动能力的公民逐步投入生产、改善生活;
——慈善事业 由于其力量有限,不可能实行大规模的救济去解决灾害和贫穷,并且因其对象特殊,其对被救济者的激励效果不明显。
社会福利
——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各种福利机构及福利企业向社会成员提供超值服务或提供福利津贴,
使社会成员在基本生活水平得到保证的基础上,
不断增加福利待遇的社会保障制度。
由于社会福利满足的是人们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因此被称为,高层次的社会保障措施,。
社会福利体系 一般包括
——个人福利 (指个人享受到集体福利设施、
各种福利性开支、补贴以及各种增进物质利益的措施。)
——一般社会福利 (一般的社会福利是指国家和社会有关部门及团体举办的社会文化教育卫生事业以及城镇建设、服务网点、
社会服务等。)
——特殊社会福利一般社会福利与职工福利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
——一般的 社会福利 举办主体是国家和社会,而 职工福利 举办的主体是企业或机关事业单位;
——一般的 社会福利 的享受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而职工福利 的享受对象是本单位职工及其家属。
联系,
——职工本身既以本单位成员身份享受本单位举办的职工福利,同时又以社会成员的身份享受国家和社会举办的社会福利;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职工福利中的某些集体福利事业将逐步实行社会化,对社会开放供社会成员享用,有些职工福利有将成为社会福利的一个组成部分。
社会福利的内容
—— 国民教育福利
—— 住宅福利
—— 在岗劳动者的职业福利
—— 社会化的老年人福利
—— 儿童福利
—— 妇女福利
—— 残疾人福利等二、社会保障支出的内容
(一)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社会保障基金 ——是指为实施社会保障制度而通过各种渠道建立起来的、专款专用的法定经费,它是社会保障制度存在和产生作用的货币基础。
社会保障支付带有私人物品的性质,所以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方式与纯公共物品的筹资方式不同,既可以采取税收方式筹集资金,还可以根据情况选择税收以外的方式。
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模式
——现收现付式 。这是一种以近期收支平衡原则为依据的社会保障基金筹集模式。
这种模式要求当年或近期所有参保单位,按照统一的比例提取社会保险基金,在收支过程中实现基本平衡。
具体做法,
对当年或近期内各项社会保险所支付的费用进行测算。
按照需要分摊到参保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同一比例提取,当年支付,不为以后年份提供储备金。
优缺点,
体现了社会保险互助互济的调剂职能,简便易行,也可避免物价上涨后基金贬值的危险。
但由于只以实现收支为基础,使得被保者的权利义务关系缺乏数量上的长期规划,调剂能力较差。同时当保险费用逐年增加、提取比例不断上升后,还可能出现企业、国家负担过重的困难。
——完全基金式 。这是一种以长期纵向收支平衡原则为依据的基金筹集模式,要求劳动者在整个就业或投保期内,采取储蓄积累方式筹集社会保障基金。
具体办法,
对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状况、失业率、退休比率、指数化工资率、预期平均寿命、利息率等相关指标进行预测,综合测算出参加社会保险的成员在整个投保或退休期享受各种社会保障待遇所需的基金总额;
采取先提后用的办法,将其按照一定的提取比例分摊到整个投保期间,由投保人按期提取;
对已提取但尚未支付的保险基金进行有计划的管理和运营。
优缺点,
体现了社会保险的储备职能,使社会保险有一个较为稳定的经济保证。
在这种模式中,进行长期预测的科学管理要求有较强的专业性,
而且由于时间跨度大,储备基金容易受到通货膨胀的影响,基金的保值与增值的压力非常大。
——部分基金式 。这种方式将近期横向收支平衡与远期纵向收支平衡相结合,在满足一定时期支出需要的前提下,留有一定的储备金,凭此确定收费率。
优点,
这种方式是建立社会保障基金较为灵活的模式。
一方面 它可以避免收费率的频繁调整,使企业和财政的社会保障支出负担均衡;
另一方面,由于储备数量少,受通货膨胀的影响就小,
能够比较好地保证社会保障基金受益者的生活水平不至于下降。
由于部分基金是同时具备了前两种模式的优点,因此,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采用这种模式。
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
—— 用人单位缴纳
—— 劳动者交纳
—— 政府财政拨款
社会保障基金的征收方式
——社会保障(保险)税是强制征集社会保障基金最为普遍和有效的方式,目前世界上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中,大部分国家采用了这种税收方式,一些经济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税占全部税收的将近一半。
——社会统筹是指由企业、事业单位团体及职工个人按照一定标准预提各种社会保障基金,如养老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医疗保险基金等,交由社会保障统筹机构,实行一定范围内的社会统筹。社会保障由社会统筹负担,对国家、企业和个人均能发挥较好的作用。
——政府预算拨付是指国家在政府预算中设立社会保障基金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形成预算收入,将其中一部分用于各种抚恤费、
社会福利救济费、自然灾害救济费、预算内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费用等项目拨款支出。
这是中国目前社会保障基金的重要筹集和分配方式。
政府预算拨款是社会保障基金正常运转的可靠保证。
(二)社会保障支出的内容
——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包括:基本养老金、医疗补助、丧葬抚恤补助费等。
——失业保险保险基金支出包括:失业保险金、医疗补助金、丧葬抚恤补助费、职业培训和职业介绍补贴、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补助和其它费用。
——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按规定分别形成社会统筹医疗保险支出和个人账户医疗保险支出。其中,社会统筹医疗保险支出是指按规定在统筹医疗基金支付范围内,并在起付标准以上、
最高支付限额以下的医疗费支出;个人账户医疗保险支出是指按照国家规定由个人账户医疗基金开支的医疗费用支出。社会统筹医疗基金和个人账户医疗基金要划分各自的支付范围,不得互相挤占。
——抚恤和福利救济费支出包括:抚恤事业费(含牺牲病故抚恤费、伤残抚恤费、
烈军属、复员退伍军人生活补助费、退伍军人安置费、
优抚事业单位经费等)、军队移交地方安置的离退休人员费用、社会救济事业费(含农村社会救济费、城镇社会救济费、精简退职老弱残职工救济费、收容遣送费、社会福利事业单位经费等)、救灾支出、其他民政事业费、残疾人事业费等。
——社会保障补助支出包括:财政对社会保障基金的补助支出、社会保险机构经费支出、城镇就业补助费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补助等。
三、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矛盾和问题
—— 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不够宽,保障水平较低,存在较大的所有制差别和城乡差别;
—— 社会保障政出多门,缺乏统一管理;
—— 社会保障资金来源比较单一,国家和企业负担沉重;
—— 社会保障基金收缴难度大,直接影响了社会保障的正常进行;
—— 社会保障基金总量不足;
—— 社会福利、社会救济和优抚安置制度的改革滞后;
——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缺乏总体协调与宏观控制。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建立社会保障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 在政府预算中健全社会保障预算
—— 统一管理体制,实现征缴、管理、使用三分离
—— 统一管理体制,实现征缴、管理、使用三分离
—— 征社会保险税
—— 加强社会保障改革与其他各项改革之间的协调配合
—— 建立多元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 加大政府财政的社会保障支出力度第二节 财政补贴支出一、财政补贴
财政补贴的含义及性质财政补贴 ——是指国家为了某种特定需要,
通过财政分配,向企业或居民提供的无偿性补助支出。
财政补贴的性质
——属于政府的 转移性支出,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
财政补贴的特点
—— 政策性
—— 灵活性
—— 时效性二、财政补贴内容
——价格补贴指的是国家为了稳定市场物价、安定人民生活、发展生产和实现其他政策目标,而由财政向企业或居民支付的、与价格政策有关的补贴。
在我国,价格补贴的项目主要有:
农副产品价格补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补贴。;
日用工业品价格补贴。
——企业亏损补贴是指国家在国有企业发生亏损的时候,为了维持其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而给与的补贴。
在我国,此类财政补贴分为两类:政策性亏损补贴和经营性亏损补贴。
——财政贴息是指为了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政府财政对使用某些规定用途银行贷款的企业,就其支付的贷款利息提供的一种补贴。其实质是政府财政代替企业向银行支付全部或部分利息,是政府财政支持有关企业或项目发展的一种有效方式。
在我国,目前财政贴息主要用于支持国有企业技术改造、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开展区域开发等方面。
——税收支出是指以特殊法律条款规定的、给与特定类型的活动或纳税人以各种税收优惠待遇而形成的政府收入损失或放弃的收入,是一种隐蔽的财政补贴 。
——职工生活补贴包括住房补贴、水电补贴、煤气补贴、降温补贴等等。
三、财政补贴管理
(一)财政补贴对经济的影响
财政补贴的积极作用
—— 有效调节社会供求平衡,维护宏观经济稳定
—— 促进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 配合自然垄断领域的管制价格,提供社会福利
——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
财政补贴的局限性
—— 政府财政对一些经济活动长期提供大量补贴,
将使价格与价值的背离长期化、合法化,从而削弱价格的调控功能
—— 财政补贴不利于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
—— 财政补贴加剧了财政收支的矛盾,使政府财政背上了沉重的负担
(二)我国财政补贴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
财政补贴存在的问题
—— 财政补贴数额大,成为政府财政的沉重负担
—— 财政补贴的项目过多,不利于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
—— 现行的企业亏损补贴制度不规范,不利于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转换经营机制
——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财政补贴领域中的职权划分不明确,不利于分税制财政体制的有效运行
我国财政补贴的改革
—— 财政补贴应尽量减少对市场机制的干扰
—— 财政补贴应适时、适度地调整其规模,优化补贴结构
—— 财政补贴应与其他政策配合运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 规范财政补贴管理,提高补贴效率第八章 政府收入概述第一节 政府收入规模一、政府收入与政府资源配置
(一)政府收入
政府收入的概念政府收入 ——亦即财政收入或公共收入,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而筹集的一切资金的总和。
政府收入的内容
——税收
——收费
——国有资产收益
——公债税收 ——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利,按照预先确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向社会成员收取实物或货币,以取得财政收入的工具。
税收是政府凭借 政治权利 强制征收的,
体现凭借国家政治权利对国民收入的特殊分配。
税收具有其鲜明的形式特征,即具有 无偿性、强制性和固定性,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税收三性,。这是税收本身所固有的,
是一切社会形态下税收的共性。
无偿性 ——是指国家征税以后,纳税人缴纳的税款即为国家所有,不再直接归还纳税人,
也不支付任何报酬。
强制性 ——是指税收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强制征收的,并非是一种自愿缴纳,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否则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固定性 ——是指国家以法律形式预先规定征税范围和征收标准,便于征纳双方共同遵守。
公共收费 ——是以政府提供某种产品和服务为前提的,根据受益大小和服务成本来收费。
是政府凭借 公共权力 取得的一项重要收入来源。
收费的可行性,是由政府提供的部分服务具有私人物品性质决定的,这类服务通常被称为 混合物品 或 准公共物品 (如 高等教育、
医疗保健、社会保险 等)。
国有资产收益 —— 是政府依靠 资本所有权 取得的收入。
债务收入 ——是指政府具结债务取得的收入。
政府举债的主要形式是发行 政府公债 。
(二)政府收入与政府资源配置政府通过运用收入手段,能够直接影响国民收入在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的分配比例,从而影响各经济主体的消费、储蓄和投资行为,通过对经济主体经济行为的影响,达到政府对资源配置进行宏观调控的目的。
(三)政府收入的组织原则
——从发展经济入手,增加政府收入的原则
—— 利益兼顾的原则
—— 合理负担的原则
—— 公平与效率兼顾的原则二、政府收入规模度量
(一)政府收入规模的含义政府收入规模 ——是指政府究竟可以组织多少财政收入,也被称为政府收入的数量界限。一般认为,政府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
(或 GDP)的比率,是衡量政府收入规模较为理想的指标。
合理确定政府收入占 GDP比重的重要意义:
—— 政府收入占 GDP的比重,影响资源的有效配置
—— 政府收入占 GDP的比重,影响经济结构的优化
—— 政府收入占 GDP的比重,既影响公共需要的满足,也影响个别需要的实现
(二)我国政府收入增长变化的趋势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我国政府的财政收入绝对数量也在快速增长。
政府财政收入相对于 GDP的比重不断下降,
使得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能力严重弱化,
影响了政府职能的发挥。
三、政府收入规模制约因素分析
—— 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
—— 政府实行的收入分配政策
—— 市场价格变动情况第二节 政府收入分类一、以收入的形式为标准分类政府收入税收收入非税收入公共收费国有资产收益债务收入其他收入二、按收入的产业和部门分类
(一)以政府收入的产业为标准分类政府收入
(二)以政府收入的部门为标准分类政府收入来自第一产业的收入来自第二产业的收入来自第三部门的收入来自工业部门的收入来自农业部门的收入来自商业流通部门的收入来自建筑业的收入来自邮电通讯的收入来自服务业的收入三、按收入的管理体制分类按照政府收入的管理权限为标准类按照我国现行的政府财政管理体制分类政府收入中央政府收入地方政府收入政府收入中央税地方税中央地方共享税第三节 政府收入效应一、政府收入效应的含义政府收入效应 ——是指经济主体因为政府组织收入而在其经济选择或经济行为方面做出的反映,或者说是指因国家征税而对消费者的选择以致生产者的决策所产生的影响。
二、替代效应政府收入的替代效应 ——是指当政府对不同的商品实行征税或不征税、重税或轻税的区别对待时,会影响商品的相对价格,使经济主体减少对征税或重税商品的购买量,而增加对无税或轻税商品的购买量,即以无税或轻税商品替代征税或重税商品。
A
X
Y
O
Y 2
Y 1
P 2
P 1
E B
I 1
I 2
X 2 X 1
三、收入效应政府收入的收入效应 ——是指由于政府为取得收入而向纳税人征税,导致纳税人的收入水平下降,从而降低了纳税人对商品的购买量和消费水平。
A
Y
O
C
Y 1
Y 3
P 3
P 1
D B
X
I 1
I 3
X 1
X 3
第九章 政府税收收入第一节 税收制度要素税收制度 ——是国家各种税收法律法规和征收管理办法的总称。它是国家向纳税单位和个人征税的法律依据和工作规程。主要包括税收法律、条例、实施细则、征收管理办法等。
一、课税对象课税对象 ——是指对什么征税,是税收征收的目的物,它反映这个税种征税的基本范围和界限。
税目 ——是指各个税种所确定的具体征税项目。税目反映了征税的 广度 。
通过划分征税项目,可以进一步确定征税范围,同时还可以根据不同的项目,按照政策需要制定高低不同的税率。
二、纳税人纳税人 ——即纳税义务人,是指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纳税人是纳税的主体。
税法规定纳税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
负税人 ——是指税收的实际负担者,是最终承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
纳税人与负税人是否一致,主要取决于是否存在税负转嫁。
扣缴义务人 ——是指税法规定的,在其经营活动中负有代扣税款并向国库缴纳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税务机关按照规定给扣缴义务人代扣手续费。
扣缴义务人必须按税法规定代扣税款,并按规定的期限缴入国库,否则按照税法的规定就要接受法律的制裁。
三、税率税率 ——是税额与征税对象数量之间的比例,
即税额 /征税对象数量。
税率是计算税额的尺度,反映征税的 深度 。
税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的财政收入和纳税人的税收负担,是国家税收政策的具体体现,
为税收制度的 中心环节 。
名义税率 —— 就是税法规定的税率,是应纳税额与征税对象的比例。
实际税率 —— 是实纳税额与实际征税对象的比例。
实际税率反映了纳税人的实际税收负担率,真实地反映了纳税人的负担。
我国现行税率分为三种,即 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和 定额税率 。
比例税率
——是指应征税额与征税对象数量为等比关系。这种税率,不因征税对象数量大小而变化,即对同一征税对象,不论数额大小,只规定一个比例征收。
比例税率又可以分为 单一比例税率、差别比例税率 和 幅度比例税率 。
累进税率
——是随征税对象数额的增大而提高的税率,
即按征税对象数额大小,规定不同等级的税率,征税对象数额越大,税率越高,累进税率税额与征税对象数量的比,表现为税额增长幅度大于征税对象数量的增长幅度。
累进税率又可分为 全额累进税率、超额累进税率、全率累进税率 和 超率累进税率 。
定额税率
——又称固定税额,是按单位征税对象直接规定固定税额的一种税率形式。
定额税率是税率的一种特殊形式,一般适用于从量计算的税种。
定额税率又可分为 地区差别定额税率、幅度定额税率 和 分级定额税率 。
四、计税依据计税依据 ——是指课税对象的计量单位和征收标准。
计税依据按其性质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以课税对象的实物形态为计税单位,即按课税对象的数量、重量、容积、体积等为计税依据,它适合于从量计征的税种;
另一类是以价值形态为计税依据,即 按课税对象的价格或价值为计税标准,它适合于从价计征的税种。
五、纳税环节纳税环节 ——就是对处于运动之中的征税对象,选定应该缴纳税款的环节。
六、纳税期限纳税期限 ——是纳税人向国家缴纳税款的法定期限。
它是税收 固定性 的重要体现。
七、减税、免税减税、免税 ——是税法中对某些特殊情况给与减少或免除税负的一种规定。
与税收的减免有直接关系的两个概念是 起征点和 免征额 。
起征点 ——是税法规定征税对象开始征税的数额。
征税对象数额未达到起征点的不征税,达到或超过起征点的 就其全部数额征税 。规定起征点是为了免除收入较少的纳税人的税收负担。
免征额,是指税法规定的征税对象中免于征税的数额,它是按照一定标准从全部课税对象中预先确定减除的部分。
免征额部分不征税,只对超过免征额的部分征税 。
规定免征额是为了照顾纳税人的最低需要,是对不同收入纳税人的一种普遍照顾,
八、违章处理违章处理 ——是指对纳税人违反税法的行为所采取处罚措施。
它体现了税收的强制性,是保证税法正确贯彻执行、严肃财经纪律的重要手段。
违反税法的行为一般包括:
逃避追缴欠税、偷税、骗取出口退税、抗税等 。
第二节 税收收入分类一、按课税对象的性质分类按 课税对象 的性质分类这是 最基本 的一种分类方法。
流转税类所得税类资源税类财产税类行为税类二、按税负能否转嫁分类按 税负能否转嫁 分类直接税 ——是指由纳税人直接负担,不易转嫁的税种,如所得税、财产税等。
间接税 ——是指纳税人能将是负转嫁给他人负担的税种,主要是对商品征收的各种税,如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等。
直接税间接税直接税的特点
税负不易转嫁
税收弹性大,税收收入不够稳定
税负较为公平
计税较复杂,征收管理难度较大间接税的特点
税源普遍,收入相对稳定
税负隐蔽,征税阻力相对较小
比较难于体现税收的公平原则
征收管理简便
能够更好地发挥税收调节经济的作用三、按税种的隶属关系分类按 税种的隶属关系 分类中央税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地方税四、按与价格的关系分类按 与价格的关系 分类价内税 ——是指税金含在商品的价格之中,
构成商品和劳务价格的组成部分。
价外税 ——是指将税金附加在商品价格之外,
税金不构成商品和劳务价格的组成部分,。
价内税价外税五、按征税的计量单位分类按 征税的计量单位 分类从价税 ——是指以征税对象的价格为计税依据,
按一定比例征收的税种。
从量税 ——是指以征税对象的数量(包括重量、
面积、件数等)为计税依据,规定固定税额计征的税种。
从价税从量税第三节 税负转嫁与归宿一、税负转嫁税负转嫁 ——是指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通过各种途径,将其所交纳的税款全部或部分地转移给他人负担的经济过程和经济现象。
税负转嫁的特征,
税负转嫁是纳税人的 一般行为倾向,是纳税人的 主动行为 。
税负转嫁是各个经济主体之间对税收负担的一种 再分配,也就是对经济利益的 再分配,
税负转嫁的客观结果,必然是导致 纳税人与负税人的不一致 。
税负转嫁是 和价格的升降直接相联系 的,而且价格的升降在很大程度上是 由税负转嫁引起的 。
二、税负转嫁条件与方式
(一)税负转嫁的条件
基本条件 ——就是商品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
能够自由浮动。
——供给弹性大、需求弹性小的商品的课税较 易转嫁 ;而供给弹性小、需求弹性大的商品 不易转嫁 。
——对商品的课税比较 容易 实现税负转嫁,而对所得的课税 一般不能 实现税负转嫁。
——课税范围宽的商品比较 容易 实现税负转嫁,
而课税范围窄的商品则 难以 实现税负转嫁。
——企业谋求的利润目标影响税负转嫁。
(二)税负转嫁的方式
——前转 (也称顺转)
——后转 (也称逆转)
——散转 (也称为混转)
——消转 (也称税收转化)
(三)税负转嫁的效应
——税负转嫁 是税负的 再分配,也就是物质利益的 再分配
——税负转嫁 和制定税收政策及设计税收制度有密切的关系
——税负转嫁 可能会强化 纳税人逃税的动机三、税收归宿税收归宿 ——也称为税负归宿,它是指处于转嫁中的税负的最终落脚点。
税收归宿与税负转嫁的 实质,都是 研究税收负担的再分配问题 。
两者不同 的是,税负转嫁 主要研究的是税收负担再分配的 过程,税收归宿 主要研究的是税收负担再分配的 结果 。
第四节 宏观税负一、税收负担税收负担 ——简称税负,是指纳税人向国家交纳税款所承受的经济负担程度或负担水平。
税收负担从不同的角度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
按照 税收负担者的不同,可以将税收负担分为 直接负担 和 间接负担 。
按照 税收负担衡量的方式不同,可将税收负担划分为 货币负担 和 真实负担 。
按照 纳税人实际承受的税收负担的不同,可将税收负担划分为 名义税收负担 和 实际税收负担 。
二、宏观税负
表明宏观税收负担水平的主要指标是 宏观税率和 最佳税率 。
(一)宏观税率宏观税率 ——是指税收收入总额占国民生产总值或 GDP的比重,也就是国家的税率总水平。
公式表示:
宏观税率 =税收收入总额 /国民生产总值(或
GDP) × 100%
(二)拉弗曲线拉弗曲线 ——是阿瑟。拉弗设计的一条反映的税率与税收收入(或 GDP)之间函数关系的曲线。
O
T
税 收税 率
P
A
C
B
T p
D
从拉弗曲线可以看出以下几点,
——曲线说明税率的高低和税收量的大小 不一定按同一方向变化,甚至有可能按 相反的方向 变化。
——曲线还说明,基于上面同样的理由,政府要想取得同样多的税收收入,可以采取 高低两种不同的税率 。
——税率与税收以及经济增长之间的最优结合虽然在实践中是少见的,但是拉弗曲线从 理论上证明了这是可行的 。
(三)影响宏观税负的主要因素
——税收制度
——经济发展水平与结构
——宏观经济政策
——政府的职责范围
(四)我国宏观税负
我国税制中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
——名义税率过高,不得不进行较多的税收优惠,导致税负不公平。
——生产型增值税不利于推动企业技术进步,
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个人所得税制度没有真正发挥调节收入差距的作用。
——税收优惠政策过多、过滥,难以体现税制透明的原则。
改革和调整我国现有的税制
——应当尽快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同一实行法人所得税,降低名义税率。
——逐步实现增值税由生产型向消费型的转变。
——改革个人所得税制度,将分类征收制该为分类与综合相结合的征收制度。
——清理和规范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充分体现国家的产业政策。
——适时开征新税种,调整和减并原有税种,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
——必须坚决治理预算外资金。
第十章 政府非税收入第一节 国有资产经营与处置收益一、国有资产国有资产 ——是指在法律上由国家代表全体人民拥有所有权的各类资产。具体来讲,是指国家以各种形式投资及其收受益、拨款、接受馈赠、
凭借国家权力取得或者依据法律认定的各类财产或财产权利。
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是在中央与地方之间,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划分国有资产管理权限,建立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机构与体系的一项根本制度。
它是我国经济管理体制、财政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建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基本原则
——政企分开
——政府的社会公共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分开
——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
——分级所有、分级管理
——正确处理所有者、经营者、生产者之间物质利益关系
——实现资产运营效益最大化的原则
(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内容
中央与地方国有资产管理权限的划分
——国务院代表国家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大型国有及国有控股、国有参股企业,
重要基础设施和重要自然资源等领域的国有及国有控股、国有参股企业,履行出资人职责。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设区的市、
自治州级人民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对由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责以外的国有及国有控股、国有参股企业,履行出资人职责。
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设区的市、自治州级人民政府,分别设立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根据授权,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依法对企业国有资产进行监督管理
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职责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是代表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责、负责监督管理企业国有资产的 直属特设机构 。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设区的市、自治州级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是代表本级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责、负责监督管理企业国有资产的 直属特设机构 。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
1,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法律、法规,
对所出资企业履行出资人职责,维护所有者权益;
2,指导推进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改革和重组;
3,依照规定向所出资企业派出监事会;
4,依照法定程序对所出资企业的企业负责人进行任免、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对其进行奖惩;
5,通过统计、稽核等方式对企业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情况进行监管;
6,履行出资人的其他职责和承办本级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资产监管的内容
——企业负责人管理
——企业重大事项管理
——企业国有资产管理
——企业国有资产监督
——法律责任
(三)进一步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思路
——完善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法律法规,依法维护所有者权益和所出资企业各项合法权益
——完善 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体系,研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
——继续 探索 按市场化选聘企业经营管理者的途径和做法,吸引优秀人才参加国有企业管理。
——加强 国有资产监管,完善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制度。
——积极 推进 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加快培育和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三、国有资产收益国有资产收益 ——是指国家凭借对国有资产的所有权,从国有资产经营收入中所获得的经济利益。
其来源是国有企业或国家参股企业的劳动者在剩余劳动时间内为社会创造的 剩余产品价值 。
目前,国有资产收益的形式与数量,主要取决于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与经营方式 。
(一)国有资产经营方式国有资产经营 ——是指国有资产的所有者和代理人为了保证国有资产的优化配置、
合理利用,提高运行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充分发挥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而进行的一系列筹划、决策活动
目前,常见的国有资产经营方式有
——国有资产的股份制经营
——国有资产的集团经营
——国有资产的委托经营
——国有资产的承包经营
——国有资产的租赁经营
(二)国有资产收益的形式
现阶段国有资产收益上缴的主要形式
——股息、红利收入
——上缴利润
——租金收入
——其他收入形式 (如资源补偿费收入、资产占用费收入、国有股权证转让收入、国有资产转让收入等)
(二)建国以来我国国有资产收益形式的演变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基本上采取 全额上交的制度
1958年,大跃进,时期实行 利润分成制度
1962年基本恢复了 1958年以前的 除提留企业奖励外全额上交的制度
十年,文化大革命,动乱期间,企业实现的 利润全部上缴 国家。
1978年实行 企业基金制度
1979年在部分试点企业中实行 全额利润留成制度
1980年起实行 基数利润留成加增长利润留成的制度
,1983年,1984年的 第一步、第二步,利改税,
1984年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部分国有企业开始股份制试点,国有资产形成的国有股份以 股息、
红利形式为国家上缴资产收益第二节 公共设施使用费收入一、公共设施使用费与公共定价公共设施使用费 ——是指政府对所提供的部分公共设施向使用者收取一定的费用。
在地方财政收入中,特别是 城市财政收入 中,
公共设施使用费是收入来源之一。
公共定价 ——是指政府对提供某些特定商品和劳务所收取费用的决策。
(一)公共定价原理政府提供这些特定公共物品需要付出相应成本,收费作为其销售价格,就要考虑能否弥补成本,乃至取得利润,才能保证这些特定商品和劳务的有效供给,以及实现政府经济社会政策目标,在成本基础上,再综合分析市场需要等因素对定价的影响。
(二)、公共定价法
单一定价法 —— 即根据消费者消费公共物品的数量与质量,确定一个单位价格收费的方法。
二部定价法 —— 二部定价法就是在公共定价时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承担资本成本的准入费,一部分是承担经营成本的使用费,准入费在一定时期是固定的,
使用费则随着使用量的增加而增加。
高峰负荷定价法 —— 一部分公共设施在使用时间上是不均衡的,存在集中使用的高峰期,而其他时间设施可能不完全充分利用。在使用高峰期再加收部分费用,
以缓解高峰期供给紧张状况。
二、公共设施收费的功能
——体现政府宏观经济社会政策目标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稳定市场物价三、公共设施收费管理
—— 依法收费,依法理财
—— 以政府预算管理为核心,加强公共收费管理
—— 加强公共收费监督第三节 行政规费收入一、行政规费含义行政规费 ——是指政府机关为某些特定的单位和个人提供相应服务所收取的费用。
二、行政规费管收入管理
—— 收费立项审批管理
—— 收费票据管理
—— 财政专户管理
—— 单位专用账户管理
—— 计划和决算管理
—— 监督管理
—— 禁止把预算内资金转到预算外三、当前行政规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行政规费管理的法制建设滞后
—— 行政规费规模过度膨胀
—— 行政规费管理不力,使用效益不高,冲击国家财政正常运行秩序
—— 行政规费管理混乱,以及诱发的行政事业单位乱收费行为,是滋生各种消极腐败现象的制度基础四、我国行政规费制度的改革
——对现有的行政规费进行清理
—— 在对行政规费进行清理的基础上,制定科学严格的行政规费支出范围和标准
—— 改革计划管理办法
—— 强法制建设,制定,国家行政规费管理条例
—— 进一步完善分税制分级财政体制,改革现行复式预算体系,大力推行部门预算,
为建立统一的国家预算,将行政规费彻底纳入国家预算管理积极创造条件第四节 其他政府非税收入一、罚没收入罚没收入 ——指法院、检察院、海关、工商、
税务、质监等国司法机关和行政执法机关,
对各类违法行为给于罚款取得的收入、没收财物的变价款收入等。
罚没收入实行 收支两条线 管理。
二、彩票收入
——发行彩票是国家筹集公益资金的一种重要手段
——我国彩票自 1987年开始发性的
——目前,经国务院批准发行的彩票有两种,
即福利彩票和体育彩票
——按照,收支两条线,的原则,对彩票发行收入实行 专户管理 。
第十一章 政府债务第一节 政府债务分类一、债务收入含义政府债务收入 ——就是政府举借的债,是政府及政府所属机构以债务人的身份,按照国家的法律规定或合同的规定,同有关各方发生的特定的债权债务关系。
二、按债务发行地域分类公债按发行地域分类三、按债务期限分类按照公债债务期限四、按债务形式分类按债务形式分类国内公债国外公债有期公债无期公债货币公债实物公债五、债务是否流通分类按照公债是否被允许上市或是否可以流通为标准六、其他分类方法按照应募条件上市公债非上市公债强制公债自由公债第二节 债务发行一、公债发行的条件公债的发行 ——是指公债售出或被银行、
企业和个人认购的过程。公债发行是公债进行的起点和基础环节。
发行条件主要包括,
公债品种、公债发行权限、公债发行对象、
公债发行数额、公债券票面金额、公债发行价格、利息率、对公债流动性和安全性的规定等。
发行权限的规定
—— 一般来说,国债(即中央政府债务)的发行权属于 国家的最高立法机关或行政机关 。而地方公债发行权限或者由国家最高立法机构或行政机构授权,或者在国家宪法等有关法律许可范围内由地方当局自己予以规定和行使,但往往 都要受最高立法机关或最高行政当局的制约 。
发行对象和发行额度
——确定公债发行对象的依据一般有 政府对债务收入投向、特定范围内公债认购者的承受能力 等因素,而这两个因素又是决定公债发行额度的重要因素。
发行价格
——平价发行,即公债发行价格与公债票面值相同,
公债利率与市场利率相当。
——溢价发行,即公债券的发行价格高于债券票面值。
——折价发行,即公债发行价格低于票面值
公债利率
——由债务人决定,即政府直接决定利率
——由市场决定,通常是由发行者公布每一次公债的期限、规模等条件,然后由国债一级自营商或机构投资者投标竞价,决定公债利率。
——公债利率还可以 由债务人和债权人协商确定 。
公债票面金额
——应根据 公债的性质、发行对象及其购买力的大小来决定,上市的公债还应适应证券市场交易的习惯,以利市场交易 。
发行时间
—— 在我国,规定公债 发行截止日期 是历年历次公债条例均须载明的条款。
我国公债的发行时间比较集中,一般从年初开始,然后一直持续到 9月份 。
公债凭证
—— 公债凭证一般采用三种形式,即 登记公债、
公债券和公债收款单 。
公债流动性
—— 指公债券 能否转让、能否贴现 和 能否作为货款抵押品 等方面的规定。
公债的安全性
—— 指公债券 能否记名、挂失 等方面的规定。
二、公债发行方法
按照政府在公债发行过程中同应募者之间的联系方式分为 直接发行法 和 间接发行法 。
从公债发行对象的角度,分为 公募法 与 非公募法 (或 私募法 )。
从政府是否通过市场发行公债的角度分为市场销售法 和 非市场销售法 。
三、公债规模
影响公债规模的因素
—— 经济发展水平
—— 生产关系类型
—— 安定政治背景
—— 国家职能范围
—— 财政政策选择
—— 金融市场状况
—— 公债管理水平
公债规模的衡量
—— 国民应债能力
—— 社会资金应债能力第三节 债务流通一、公债市场公债市场 ——是证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政府债券进行转让、买卖和交易的场所。
公债市场通常由 发行市场 ( 一级市场 )和流通市场 ( 二级市场 )组成。
我国从 1981年 恢复发行国债 到 1988年 的 7
年期间,基本上不存在公债二级市场。
从 1988年开始,我国首先允许 7个城市进行国库券的流通转让试点。
1988年 6月,批准了 54个大中城市进行国库券转让的试点。
1990年 1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开业,进一步推动了国库券地区间交易的发展。
全国证券自动报价系统的开通 更加快了证券交易的速度,使国债的流通转让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我国自 1991年 兴起公债回购市场。
二、公债市场功能
—— 为政府的发行和交易提供了 有效的渠道
—— 可以进一步引导资金流向,实现资源要素的 优化配置
—— 是传播和获取经济信息的 重要场所三、中国公债市场发展
1950年 发行,人民胜利折实公债,
从 1959年到 1978年,由于种种原因,我国没有举借债务
1981年 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库券条例,,并 开始发行公债 。
第四节 债务偿还及风险管理一、公债偿还公债偿还 ——是指国家依照事先约定,对到期公债支付本金和利息的过程,它是公债运行的终点 。
主要涉及两个问题:一是 偿还的方法,二是偿还的资金来源 。
公债偿还的方法
—— 买销法
—— 比例偿还法
—— 抽签偿还法
—— 一次偿还法
公债偿还的资金来源
—— 当年预算直接拨款
—— 预算盈余
—— 发行新债偿还旧债
——偿债基金。
二、债务管理常用监测指标
公债依存度
——是指一国当年的公债收入与财政支出的比例关系。
公式:
公债依存度 =(当年公债收入额 /当年的财政支出额) × 100%
公债依存度反映了一个国家的财政支出有多少是依靠发行公债来维持。
公债负担率
——衡量一定时期公债累积额与同期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情况。
公式,
公债负担率 =(当年公债余额/当年 GDP)
× 100%
该指标从国民经济总体和全局,而不仅仅是从财政收支上来考察和把握公债的数量界限。
借债率
——是指一个国家当年公债发行额与当年 GDP
的比率。
公式,
借债率 =(当年公债发行额 ÷ 当年 GDP)× 100%
该指标反映了当年 GDP增量对当年公债增量的利用程度,反映当期的债务状况。
偿债率
——是指一年的公债还本付息额与财政收入的比例关系 。
公式:
公债偿债率 =(当年公债还本付息额 ÷ 当年财政收入总额) × 100%
该指标放映了一国政府当年所筹集的财政收入中有多大份额用来偿还到期债务。
三、债务风险判断及管理公债风险 ——是指政府在运用公债在组织收入和安排支出过程中,由于财政制度和财政手段的缺陷,以及多种不确定的经济因素所造成损失和困难的可能 性。
(一)债务风险判断
债务规模指标
——借债率 [是反映国民负担大小的衡量指标 ]
超过 10%,就被认为国民负担过重,就可能发生国民不能承担如此规模的债务负担,债务风险就可能会发生。
——偿债率 [是反映政府有多大能力支付当年的公债本金和利息 ]
超过 10%,就意味着政府债务负担过重,由此可能会发生政府不能有效偿还债务的风险
——债务依存度 [反映政府支出对国债的依赖程度 ]
国际上公认债务依存度的安全警戒线 20~ 30% 。
——公债负担率 [反映政府债务对宏观经济影响的程度 ]
发达国家一般将当年负担率水平 3% 视为警戒线,而我国从 1997年开始就超过这一警戒线 。
国民经济运行的状况
—— 政府债务风险最根本源于一国经济运行的长期非均衡 。
在现有公债制度下,政府隐性债务 和 或有债务 可能是引发政府债务风险的重要因素。
隐性债务 ——是指没有反映在政府预算帐面上的债务,
如欠发工资、拖欠出口退税款,应付未付款等,这些隐性赤字实际上就是政府的隐性债务。
或有负债 ——是指未被纳入预算的政府债务,如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公共部门债务、社会保障债务等。
(二)债务风险的管理债务风险管理 ——是研究风险发生规律和风险控制技术。
主要包括:
——风险识别
——风险估计
——风险评价
——选择风险管理技术
——风险管理效果评价第十二章 政府预算第一节 政府预算概述一、政府预算含义政府预算 ——是指一个国家的各级政府编制的年度财政收支计划。
二、政府预算发展
政府预算最早产生于 英国 。
1908年,清政府颁布,清理财政章程,,于
1910年起试编政府预算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开始着手编
1950年 财政收支概算草案,即新中国第一个预算。
1950年 政务院通过了,关于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统一了国家财政收支。
1951年 8月,政务院发布了,预算决算暂行条例,,规定了国家预算的组织体系,各级政府的预算权,各级政府预算编制、审查、核定与执行的程序,决算的报批与审定程序,从此建立了新中国的政府预算制度。
三、政府预算的分类
按预算组织形式划分 ——单式预算 与 复式预算
按预算编制方法划分 ——基数(增量)预算与 零基预算
按预算编制的政策重点划分 ——投入预算 与绩效(产出)预算
按预算作用的时间划分 ——年度预算 和 多年度预算
按预算收支平衡状况划分 ——平衡预算 与 差额预算四、政府预算的组成
五级预算的组织形式县(市)、自治县、区政府预算政府预算中央政府被预算地方政府预算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预算设区的市、自治州政府预算乡(镇)、自治乡政府预算
总预算、部门预算与单位预算总预算 —— 指各级政府本级和汇总的下级政府的财政收支计划。
部门预算 —— 指各主部门汇总编制的本系统的财政收支计划,由本部门所属各单位预算组成。
单位预算 —— 指列入部门预算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其他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收支计划。
四、政府预算特征
—— 年度计划性
—— 法律性
—— 集中性
—— 公开性第二节 政府预算编制一、政府预算的编制原则
—— 完整性原则
—— 准确性原则
—— 合法性原则
—— 年度性原则二、政府预算的编制程序我国政府预算编制的组织程序
——“自下而上、自上而下、两上两下、上下结合,的方式三、中国政府预算编制改革
建国以来,我国一直编制传统的政府预算,
也称为 功能预算 。
自 2000年 起,我国预算改革迈出了重要一步 ——部门预算改革
1999年,财政部制定了,关于改进 2000年中央预算编制的意见,,正式提出了我国实行部门预算改革的计划 。
部门预算 ——是部门依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及其职能的需要,审核、汇总所属基层预算单位的预算和本部门机关经费预算,经财政部门审核后提交立法机关批准的涵盖本部门各项收支的财政计划。
部门预算教传统的功能预算的变化
——扩大了预算的编制范围,有利于提高预算的综合性
——一个部门一个预算
——克服了代编预算的方式,提高了准确性
——建立新预算管理机制
——调整了预算批复的主体
——有利于及时批复预算部门预算与传统预算的区别
——预算编制的分类基础不同传统的政府预算 是根据政府的职能和经费性质对支出分类编制。 部门预算 是按部门分类编制预算,预算在部门内又根据职能不同安排不同的功能支出。
——预算的涵盖范围不同传统的功能预算 仅包含预算内资金收支,而 部门预算 涵盖了部门的全部收支,既包括一般预算收支(预算内收支、预算外收支和其他收支)、也包括政府性基金收支。
—— 预算管理的侧重点不同传统的功能预算 侧重财政收支结构和财政宏观情况分析,部门预算 侧重反映某一部门的全部收支状况,实现了预算向微观管理层次的延伸。
——预算管理的方式不同传统的功能预算 中,一个部门的不同功能的经费由财政部门内部不同的机构管理。 部门预算 是一个部门的不同功能的经费由财政部门内部同一机构管理。
四、编制部门预算的必要性
——有利于对财政预算的审查和监督
——有利于预算编制的公开、透明,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提高了预算编制方法的科学性
——部门预算是完整的功能预算的基础五、部门预算编制程序流程
中央部门预算的总流程上报 下达控制上报预算数 批复预算部门编报预算建议数财政部审核预算建议数部门编报预算表财政部审核上报预算数部门执行预算
部门编报预算的流程基层单位编报预算二级单位编制、
汇总单位预算一级部门编制、
汇总预算财政部审核部门预算上报预算 上报预算上报财政部
财政部审核和上报预算的流程部门编报预算财政部预算司汇总预算数各有关业务司局审核部门预算数据财政部预算司汇总审核上报预算 拆分预算合并审核数国务院审定中央预算数上报国务院 上报全国人大全国人大批准预算数财政部批复预算 部门执行预算
财政部批复预算的流程全国人大批准预算财政部各司局编写批复说明财政部预算司 汇集预算预算司汇编批复虽说明、
打印批复表,
司局领导签字送有关业务司局 有关业务司局会签批复预算五、部门预算的执行和调整
(一)部门预算的执行
部门财务司局负责所属各预算单位预算执行的具体工作,
对所属各预算单位提出的预算资金拨付申请或用款计划进行审核。并要对所属各预算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追踪分析,
组织业务司局对项目支出预算追踪问效。
部门业务司局的主要职责 ——配合财务司局对职责范围内的基本支出预算和项目支出预算进行追踪问效。
(二)部门预算的调整
在部门预算执行过程中,如遇国家政策发生变化或重大自然灾害等不可预见因素,由预算单位向上级部门提出预算调整申请,部门财务司局组织部门业务司局对所属预算单位的预算调整申请进行审核后,对符合预算调整条件的,
报财政部申请调整预算。预算调整申请应包括调整的事项、
原因、必要性和金额等。
第三节 国家预算的执行一、政府预算执行任务
——组织预算收入
——拨付预算资金二、政府预算执行机构
——各级政府
——各级财政部门
——各有关部门和单位
——税务机关
——海关总署及其分支机构
——中国建设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三、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国库集中收付,包括三方面的含义
——集中收入管理,一切财政性收入均纳入国库或国库指定的代理商业银行的单一账户;
——集中支出管理,原则上一切财政性支出均应在实际支付行为发生时才能从单一账户支付出去,支付对象一般应是商品供应商或劳务提供者;
——集中账户管理,设置与国库单一账户配套使用的国库分类账户,集中反映各预算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
2001年 3月 16日,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颁布联合颁布了,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方案,,确立了我国国库管理制度改革。
在试点中,开设的 国库单一账户体系 包括:
——财政部门在中国人民银行开设 单一账户,按收入和支出类设置分类账,收入账按预算科目进行明细核算,
支出按资金性质设立分账册。
——财政部门按资金使用性质在商业银行开设 零余额账户 ;在商业银行为预算单位开设 零余额账户 。
——财政部门在商业银行开设 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按收入和支出设置分类账。
——财政部门在商业银行为预算单位开设 小额现金账户 。
——经国务院和省级人民政府批准或授权财政部门开设特殊过渡性专户 (简称特设账户)。
上述账户的功能分别国库单一账户 —— 为国库存款账户,用于记录、核算和反映纳入预算管理的财政收入和支出活动,并用于财政部门在商业银行开设的零余额账户进行清算,实现支付。
财政部门的 零余额账户 ——用于财政直接支付和清算。
预算外资金专户 ——用于记录、核算和反映预算外资金的收入和支出活动,并用于预算外资金日常收支清算。
小额现金账户 ——用于记录、核算和反映预算单位的零星支出活动,并与国库单一账户清算。
特设账户 ——用于记录、核算和反映预算单位的特殊专项支出活动,并与国库单一账户清算。
(一)财政支出方式及程序
财政直接支付 ——财政直接支付由财政部门开具支付令,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直接将财政资金支付到收款人(商品和劳务供应者)或用款单位账户。
财政授权支付 ——财政授权支付是预算单位根据财政授权,自行开具支付令,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将资金支付到收款人账户。实行财政授权支付的支出包括未实行财政直接支付的购买支出和零星支出。
(二)财政收入方式及程序
直接缴库 ——直接缴库是由缴款单位或缴款人按有关法律规定,直接将应缴收入缴入国库单一账户或预算外资金专户。
集中汇缴 ——集中汇缴是由征收机关(有关法定单位)按有关法律规定,将所收的应缴收入汇总缴入国库单一账户或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
三、政府预算调整政府预算的调整 ——指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中央预算和经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本级预算,在执行中因特殊情况需要增加支出或减少收入,使原批准的收支平衡的总额预算发生变化,或者原批准预算中举借债务的数额增加,而发生的预算收支指标的增减变化。
预算调整的主要形式
——预算的追加追减,在原定预算支出规模之外按法定程序增加预算支出数额,称为追加预算支出;在原定预算支出规模之外按法定程序减少预算收入数额,称为追减预算收入。
在对预算进行调整时,各级政府应编制预算调整方案,报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批。未经批准,不得调整。
政府预算调整调整一般有两种情况
全面调整 ——政府预算在执行过程中,如遇特大自然灾害、战争等特殊情况,或遇国民经济发展过分高涨或过分低落,一经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做重大调整时,就有必要对政府预算进行全面调整。 如要进行全面调整,则首先由财政部提出全面调整计划,经国务院审核,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下达各地区、各部门执行。
局部调整 —— 主要有四种情况:
经费流用 ——在不变动预算支出总额的前提下,预算科目间进行的经费调剂。
动用预备费 ——各级总预算的预备费,一般是为了解决预算执行中某些临时急需和事先难以预料的重大开支而设置的备用资金。预备费是用作急需的资金,各级预备费的动用,应从严掌握,一般应控制在下半年使用,并应同级人民政府的批准。
预算的追加和追减 。 ——在原核定预算总额以外,增加预算收入和支出数额,称为追加预算;在原核定预算总额以内,减少预算收入和支出数额,称为追减预算。预算的追加和追减须经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
预算划转 ——预算划转是指由于行政区划或企事业单位隶属关系的改变,使预算的隶属关系也发生改变,从而将原预算划归新的领导部门或接管单位的调整办法。
第四节 政府决算一、政府决算含义政府决算 ——是经法定程序批准的年度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
二、政府决算管理
政府决算管理主要由以下几个环节构成:
——政府决算的部署
——年终清理和结算
——政府决算的编制
——政府决算的审查和批准第五节 政府预算管理体制一,政府预算管理体制含义政府预算管理体制 ——是处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以及地方各级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基本制度。
预算管理体制的实质 —— 是财政资金分配上的集权与分权问题。
二、政府预算管理体制的内容
(一)政府预算管理级次
(二)政府预算管理权限的划分
——各级 人民代表大会 的预算管理权
——各级 政府 的预算管理权
——各级政府 财政部门 的预算管理权
——各 部门 的预算管理权
——各 单位 的预算管理权
(三)各单位的预算管理权
预算收支的划分原则
——统筹兼顾,全面安排
——事权与财权的统一
预算收支的划分方法
——收入分成法
——基数法
——因素法
——分税法
——补助法
(四)政府预算调节制度预算调节包括:
各级预算级次间的纵向调节 ——纵向的转移支付
各地区预算间的横向调节 ——横向的转移支付。
三、中国现行预算管理体制分税制预算管理体制 ——是指在合理划分各级政府事权范围的基础上,主要按税种来划分各级政府的预算收入,各级政府预算相对独立,负有明确的平衡责任,各级政府间的财力差别通过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或上一级地方政府向下一级地方政府通过转移支付制度进行调节。
我国自 1994年1月1日 起实行分税制预算管理体制分税制体制的主要内容有
——中央与地方财政支出的划分
——中央与地方财政收入的划分
——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第六节 预算外资金一、预算外资金的概念及发展预算外资金 ——是指按国家财政制度规定,不纳入政府预算,由各地方、各部门、各单位自收自支、
自行管理的财政性资金。
二、我国预算外资金范围
——地方财政部门掌握的预算外资金,如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性收费、基金和附加收入等;
——各主管部门、事业单位掌握的预算外资金,如行政事业性收费、从所属单位集中的上缴资金等;
——其他未纳入预算管理的财政性资金根据现行预算外资金范围,按照其具体内容和性质,
可进行分类,主要包括:
——行政性收费 。指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在执行公务活动中,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财政制度收取的各项费用,如工本费、手续费等。
——事业性收费 。指国有事业单位在为社会提供科技、
教育、卫生等各项劳务时,向有关单位和个人收取的各种费用,如科技成功转让收入、学杂费收入等。
——专项基金 。指有关部门、单位按照国家规定收取,
用于特等开支项目的资金,即坚持专款专用原则,
资金来源与用运之间存在依存关系。
——各种 税收附加及附加费收入 。
三、预算外资金特点
——分散性
——灵活性
——专用性四、我国预算外资金制度的改革
——对现有的预算外资金进行清理
—— 在对预算外资金进行清理的基础上
—— 改革计划管理办法
—— 进一步完善分税制分级财政体制,改革现行复式预算体系,大力推行部门预算,为建立统一的政府预算,将预算外资金彻底纳入政府预算管理积极创造条件第十三章 政府宏观经济管理第一节 政府宏观经济管理政策目标政府宏观经济管理政策目标
经济增长
保持市场物价稳定
收入公平分配
充分就业
国际收支平衡第二节 政府宏观经济管理工具一、政府宏观经济管理工具概述政府宏观经济管理工具 ——是一个由多种调控措施的手段体系,通常包括 法律手段,
经济手段 和 行政手段 。
二、财政政策财政政策 ——是指政府根据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为达到一定的目标而采取的财政措施和手段。
财政政策的分类
按财政政策对社会总需求的不同影响,从总量调控的角度,可将财政政策区分为
——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 和 均衡性财政政策
按财政政策作用的对象,财政政策分为
——微观财政政策、宏观财政政策和中观财政政策
从政策目标的性质方面划分,财政政策划分为 ——配置型财政政策,稳定型财政政策 和 再分配型财政政策
按照财政政策作用的方向,财政政策可以分为 ——供给管理型财政政策 和 需求管理型财政政策财政政策的手段
税收
国债
购买支出
转移支出
国家预算政策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
——是指财政政策工具在发挥作用的过程中,
各种财政政策工具的构成要素通过某种作用机制相互联系,从而形成一个有机的作用整体。
,自动稳定器,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
,相机抉择,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三、货币政策货币政策 ——是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给量或信贷规模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
货币政策的工具 ——一国货币当局执行货币政策时所采取的措施和手段,按其性质可分为,一般性政策工具,选择性政策工具、
直接信用控制 和 间接信用指导。
一般性政策工具。一般性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运用最多的传统工具,具体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
选择性政策工具。一般性政策工具的实施对象是整个社会总需求,而选择性政策工具是有选择的对某些特殊领域的信用加以调节和影响的措施。
主要包括有,
——消费者信用控制
——不动产信用控制
——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优惠利率
直接信用控制 ——是指从质和量两个方面,
以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直接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的信用活动所进行的控制。
间接信用指导 ——是指中央银行通过道义劝告、窗口指导等办法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引起中介目标变动,
从而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过程。
四、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差异
制定政策的主体 不同。财政政策主体是政府,货币政策主体是一国货币当局(一般为中央银行)。
政策目标侧重点 不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宏观经济目标一致,但货币政策侧重于货币稳定,而财政政策多侧重于其他更广泛的目标。
政策手段 不同。财政政策主要手段是税收、
政府公共支出、政府转移支出;货币政策主要手段是公开市场业务、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贴现率、信用控制等。
政策时滞 不同。货币政策的内部时滞较短。
财政政策的外部时滞较短 。
对利率的影响 不同 。扩张的财政政策往往导致利率上升,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却倾向于降低利率。
对投资的影响 不同 。扩张的财政政策往往产生挤出效应,提高利率而导致私人投资下降;而扩张的货币政策往往降低利率刺激私人投资。
五、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模式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混合使用的政策效应政策混合 产出 利率
1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和 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双松政策)
增加 不确定
2 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和 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双紧政策)
减少 不确定
3 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和 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一松一紧)
不确定 下降
4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和 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一松一紧)
不确定 上升
松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使用的背景:
—— 存在比较高的失业率;
—— 大部分企业开工不足,设备闲置;
—— 大量资源有待开发;
—— 市场疲软、没有通胀现象;
—— 国际收支盈余过多。
效果和后果:
—— 刺激对进口产品的需求,减少国际收支盈余;
对推动生产和降低失业率有促进作用,能够短时间内提高社会总需求,见效迅速。
——运用时应谨慎,如果掌握的尺度不好会造成通货膨胀的危险。
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使用的背景:
—— 济处于高通货膨胀;
—— 不存在高失业率;
—— 国际收支出现巨额赤字 。
效果和后果:
—— 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保证货币和物价的稳定,
有助于改善国际收支状况,减少国际收支赤字。
——这一模式如果运用不当往往会造成经济停滞的后果。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使用的背景:
—— 经济停滞不前,甚至衰退;
—— 社会总需求不足;
—— 物价稳定,没有通货膨胀迹象;
—— 失业率高;
—— 国际收支赤字。
效果和结果:
——在刺激总需求的同时又能抑制通货膨胀。
——财政政策过松,会积累大量的财政赤字。
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使用背景:
—— 经济过热;
—— 物价上涨、通货膨胀;
—— 社会失业率低;
—— 国际收支出现过多顺差 。
效果和结果:
——在抑制经济过热的同时,保持经济适度增长。
——货币政策过松,会推动经济通货膨胀。
第三节 政府产业政策一、产业政策涵义产业政策 ——一般包括产业结构政策和产业组织政策,产业结构政策主要是为了解决产业间的资源配置问题;产业组织政策主要是为了解决产业内的资源配置问题。
二、产业政策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地位
—— 促进一国经济增长
—— 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三、中国政府现行产业政策要点
(一)改革前的产业结构政策
—— 以重工业为主调
—— 以片面的高度化为特征
—— 劳动力结构变化明显落后与产值结构的变化
—— 经济封闭
(二)改革以来产业政策的演变
—— 五个阶段
(三)未来我国产业结构政策取向
—— 第二产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是我国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 结构变化成为产业结构变动的主要动力
—— 对外贸易结构也是引导产业结构变动的重要因素
—— 技术进步是产业结构演进的决定力量
—— 市场机制将成为引导资源配置,调节产业结构的关键因素。
未来的产业结构高度化,应该是综合内在的高度化,包括:
—— 重化工业化
—— 高加工高度化
—— 资源节约化
—— 服务经济化
—— 人口城市化
—— 开放高度化

第四节 政府区域经济政策一、区域经济政策涵义区域经济政策 ——是指政府制定和实施的旨在协调、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各种法令、
条例和措施。
区域经济政策的特点
—— 差异性
—— 综合性
—— 协调性
—— 阶段性二、区域经济政策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地位
要服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划
是宏观经济管理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宏观经济管理中居于从属地位。
三、中国政府现行区域经济政策
第一阶段,
1978—— 1992年,实行沿海开放战略
第二阶段:
1993—— 1999年在实行沿海开放战略的同时,
采用地区倾斜与产业倾斜相结合的方针
第三阶段:
从 2000起,国家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第十四章 国际间政府经济关系第一节 国际税收一、国际税收的含义国际税收 ——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
在对同一跨国纳税人的同一课税对象,分别行使各自的征税权力而形成的征纳关系中,所发生的国家之间权益分配关系。
二、国际税收协定国际税收协定 ——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权国家,为了协调相互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通过谈判所签订的书面协议。它是缔约国之间进行国际税收合作的法律文件,
是调节它们之间税收分配关系的规范 。
国际税收协定的基本内容
协定适用的范围
免除双重征税问题
保证税收无差别对待
消除和减少国际逃税纳税人适用范围 i
税种适用范围三、国际税收管理
(一)税收管辖权税收管辖权 ——称课税权,是国际税收领域中的核心概念,系指一国政府在其主权范围内对税收事务的管辖权力,是国家主权在税收领域中的体现。
分类 地域税收管辖权居民税收管辖权
来源地税收管辖权 —— 即地域税收管辖权,
是指以纳税人的收入来源地或其经济活动所在地为标准,确定一个国家行使其税收管辖权的范围。
实行来源地税收管辖权的国家,对来源于本国境内的一切所得都有权课税。
不论所得取得者是否为本国居民或外国居民;
但对本国居民来源于国外的所得不征税。
居民税收管辖权 ——是指以纳税义务的国籍或居住地为标准,确定税收管辖权的行使范围。
实行居民管辖权的国家,对本国居民的一切所得,无论其来源地如何,都有权课税。
在居民管辖权下,如何判断跨国纳税人的居民身份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因为是否为本国居民,
构成是否对其实施课税的唯一标准。
如果被判定为居民,则必须对居民国承担纳税义务;反之则不必承担纳税义务。
(二)国际重复征税及减除国际重复征税 ——同一课税主权对同一征税对象课征多种税,或一种税在同一征税对象的不同流转环节多次课征,以及不同课税权主体对同一纳税人的同一课税对象同时课征相同或类似的税,都可以称为重复征税 。
国际重复征税的减除各国税法和国际税收协定中通常采用的避免、
消除或缓和国家重复征税的方法主要有:
—— 免税法 —— 扣除法
—— 低税法 —— 抵免法第二节 政府外债一、政府外债的种类
广义的 外债 ——是指国内的机关、团体、
企业事业单位、金融机构活其他机构,对中国境外的国际金融组织、外国政府、金融机构、企业活其他机构用外国货币承担的具有契约性偿还义务的全部债务。
狭义的 外债 ——是 政府外债,即国家作为债务人,向外国政府和国际金融组织借款以及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发行债券所形成的债务。
政府外债的种类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政府国外公债国际商业贷款二、政府外债功能及其特殊性
(一)政府外债功能
—— 利用政府外债可以促使本国社会经济更快发展
—— 利用政府外债是各国进行经济建设、政治角逐和军事战争的重要手段
—— 通过举借政府外债发展基础设施,为社会经济发展准备条件
(二)政府外债的特殊性
—— 外债一般是借外汇还外汇,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外债要承受来自汇率波动的风险。
同时,外债偿还能力受本国外贸创汇能力的制约;
—— 从国际金融市场上借入的商业性贷款,
一般采用浮动利率,举借外需要考虑利率波动风险;
—— 外债举债成本受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影响较大等等。
三、政府外债风险管理
(一) 政府外债风险指标监测世界公认的衡量债务规模风险的指标:
偿债率
—— 是指当年的外债本金和利息偿还额占当年贸易和非贸易外汇收入之比。这是衡量债务规模最重要的指标。国际上一般认为这个比例保持在 20
%左右为宜。最高不超过 25%。
负债率
—— 是指一国对外债务的负担程度。
债务率
—— 是指外债余额与当年贸易与非贸易外汇收入之比。这一指标一般应控制在 100%以内为宜
(二)政府外债风险防范与规避
政府外债风险防范
—— 外债币种结构风险防范
—— 外债利率风险防范
政府外债风险规避
—— 提前支付债务利息。
—— 进行期权交易。
—— 开展调期业务。
第三节 国际贸易与投资管理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下的国际贸易与政府管理当今世界各国政府对外贸易政策的总体趋势
——在WTO推进贸易自由化并取得巨大进步的情况下,
世界上各种新贸易保护主义手段更加复杂、更加隐蔽、
更加巧妙的形式出现。
——但从主流趋势看,各国的贸易政策还是朝着市场开放和自由化的方向发展的。
(三)加入WTO对我国贸易政策的影响加入WTO后,我国不仅要改革现有的贸易政策体系,而且要积极参与在服务贸易的市场准入、
竞争政策、政府采购透明度、贸易便利等方面的多边贸易谈判。
对我国未来贸易政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P:
—— 进口限制
—— 出口鼓励限制
—— 反倾销措施约束二、跨国投资与政府管理
(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跨国投资管理
—— 我国政府鼓励外商来华进行直接投资,同时积极利用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和外国政府贷款。
—— 我国积极实施,走出去,的开放战略。
我国加入WTO后,对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在内的中国企业、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企业和个人给予相同的待遇,这实际上就是承诺给予外商投资企业和在中国境内的外国经济主体以,内外平等,的 国民待遇 。
(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引进外资和境外投资的影响
—— 加速了国内资本的形成,促进了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 将进一步促进我国投资环境的完善,有利于推动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稳定发展
—— 增加了国内就业和财政收入,改善了国际收支。
—— 为我国实施,走出去,开放战略创造了更为宽松的国际环境,我国境外投资将跃上新台阶。
三、国际金融与政府外汇管理我国于 1996年底 实现了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的可自由兑换,这标志着我国的金融开放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课程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