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山西大学商务学院王効民
Wxmin2001@sina.com
绪论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第五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第七章、共产主义是人类崇高的社会理想绪论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三、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四、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资本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 是关于资本主义的前史、形成、确立、历史地位、内在矛盾、外在弊端、
未来前途的社会历史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
2、马克思、恩格斯的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和创造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
19世纪初空想社会主义三、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
1,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致力于最广大人民的最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3,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品格
4,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四、自觉学习和努力运用马克思主义
1、学习马克思主义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第一,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
观点和方法。
第二,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
2、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第一,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第二,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三,自觉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思考题:
1、简述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
2、马克思、恩格斯怎样创立了马克思主义?
3、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主要包括哪几点?
4,21世纪的人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5,21世纪中国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 物质世界第二节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第三节 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第一节 物质世界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1、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世界观、方法论、哲学、哲学基本问题
2、物质与意识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运动与静止、时间与空间二、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1、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活动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物质生产活动、社会交往活动、科学实验
2、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实践创造社会关系、构成社会生活基本领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社会是物质世界的特殊部分第二节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一、联系与发展
1、事物的普遍联系不存在绝对孤立的事物,世界是联系的整体,每个事物都是世界的一个部分。
2、事物的永恒发展方向:上升、下降的运动发展是事物的前进上升的运动过程二、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
1、矛盾同一性、斗争性对立统一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2、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个性中包含共性,
个性与共性相连接,
共性通过个性表现出来
3、量变与质变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不存在绝对的量变与质变。
4、肯定与否定辩证否定观:
自我否定、联系的环节、发展的环节、扬弃运动的过程: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周期性、曲折性与前进性、上升性的统一三、唯物辩证法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1、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
2、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3、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方法归纳与演绎 从抽象到具体分析与综合 逻辑与历史的统一第三节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一、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二、意识的能动作用
1、意识的作用目的性和计划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意识对生理的影响、支配人的行动
2、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统一思考题:
1、如何理解列宁的物质定义?
2、为什么说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3、什么是联系?什么是发展?
4、联系实际说明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的重要性。
5、简述意识的能动性及其表现。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规律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第三节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规律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的主体与客体主体是在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下实践的人客体是实践的对象
2、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使认识成为可能,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最终标准。
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在认识问题上的对立古代希腊的柏拉图,18世纪的贝克莱
2、马克思主义与旧唯物主义的区别直观、被动的反映论:洛克能动的反映论: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三、认识运动的过程
1、从实践到认识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理性认识依赖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非理性因素的作用
2、从认识到实践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实践检验和发展认识。
第一,理论满足时代、社会需要的程度;
第二,社会、时代对理论的需要程度。
3、认识运动的多次反复和无限发展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历史的统一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一、真理
1、真理的客观性
2、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第一,任何具体真理都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
第二,真理是由相对性走向绝对性的过程。
3、真理与谬误二、真理的检验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最终)标准
2、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最终标准;今天不能判定的认识会被我未来的实践证实或者证伪。
任何实践检验都是有限的;被证实的真理需要不断接受检验;任何时代都有一些认识,
实践既不能肯定,也不能否定。
三、价值与价值观
1、价值表示客体属性与主体需要之间效用(功利)关系的哲学范畴,是客体属性对主体需要的满足和有用性,客体对主体的意义。
2、价值评价人对主客体效用(功利)关系的主观认定
3、价值观主体从效用(功利)角度看待人与世界关系的基本观念,是主体对世界的价值评价的思想体系。
具有不同价值观的人,对待世界采取不同的态度,具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形成不同的生活方式。
4、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关系真理原则要求主体撇开主观好恶和功利打算,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世界。
价值原则要求主体从自身需要的角度,
根据自身利益去认识和改造世界。
真理和价值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真理和价值共同制约和引导人的实践。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
第三节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一、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什么是实际?
从事实的整体出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二、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思考题
1,怎样理解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
2,简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区别,联系?
3,简述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关系?
4,为什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5,怎样理解真理和价值,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
6,你打算树立什么样的价值观?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第二节 社会发展的动力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作用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1、历史观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唯心主义历史观唯物主义历史观唯物史观把物质生产作为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结束了唯心史观的长期统治。
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物质生活 精神生活社会存在是概括社会物质生活的哲学范畴,
主要是指社会的生产活动、生产方式。
社会意识是概括社会精神生活的哲学范畴。
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1、生产力人改造自然获得物质生活资料满足自己需要的能力和力量基本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科学、技术的生产功能
2、生产关系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同一定生产力相适合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关系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生产资料所有制、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与作用、产品分配的方式和比例社会经济结构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第二,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一对矛盾,处于不断的运动过程之中。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1、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好像一座建筑物经济基础是一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是指社会的政治法律思想、艺术、
道德、宗教、哲学等意识形态以及依据这些意识形态建立起来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
国家是政治上层建筑的核心国家是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而诞生的特殊政治组织。社会的对抗性、
社会管理职能的复杂化要求国家产生。
国家是阶级统治的暴力机构、手段和工具国家对内职能、对外职能。
阶级对立的缓解必然导致国家政治镇压职能的逐步削弱。马克思预见:,国家消亡,。
国家类型(国体) 具体组织形式(政体)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运动过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四、社会形态及其更替
1、社会形态社会的 多样性,社会发展的 阶段性概括人类社会结构、历史发展阶段的哲学范畴,是一定生产力基础上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经济形态、政治形态、文化形态
2、社会发展的统一性与多样性马克思根据欧洲历史提出五形态理论;
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三形态: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恩格斯:冒昧时期、野蛮时期、文明时期民族、地区发展的特殊性
3、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与选择性决定性、规律性 ——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选择性、创造性、多样性 —— 社会集团的态度、力量对比、积极性的发挥。
选择只能以决定性为限度,决定性只能通过人的自觉选择来实现。
社会形态的更替是自然历史过程,也是人的自觉创造过程。
第二节 社会发展的动力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从逻辑上说,社会发展从生产力的变化开始;生产力的变化达到一定水平,生产关系成为生产力的障碍;改变旧的生产关系必然要求改变上层建筑;新上层建筑的建立反过来促进新的经济基础的诞生,最终导致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二、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阶级和阶级斗争阶级是一个历史的范畴阶级是一个经济的范畴阶级斗争的对抗性与非对抗性
2、阶级斗争的历史作用
3、阶级分析方法三、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社会革命是被压迫阶级反对统治阶级,用先进社会制度取代落后社会制度的自觉行动。
,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马克思高度评价革命的历史作用。
革命不是少数人主观愿望的产物,而是特殊社会历史条件的结果。
革命的形式和道路:暴力或者和平四、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统治阶级为了完善现有社会制度主动进行的社会变革活动改革与革命的区别:
统治者自上而下的活动;
同一社会制度的部分质变。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五、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科学、技术科学是创造知识的特殊活动,是科学活动创造的知识体系。
技术是生产工艺、流程、方法、手段、能力的统称。
2、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3、科学技术作用的两重性工业革命的后果、全球性问题的实质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经济社会和人口、
地球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基本原则:
公平,当代人之间,当代人和后代人之间持续,不能超出地球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共同,全人类,全球共同行动中国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紧迫性第三节 人民群众和个人的历史作用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两种历史观的对立
2、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人民群众是个历史范畴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3、人民群众的创造作用是有限度的二、个人的历史作用
1、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
2、历史人物的历史作用历史任务的发起者和倡导者历史事件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3、历史人物产生的必然性和偶然性时势造英雄 历史机遇
4、评价历史人物的原则思考题:
1,简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2,简述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
3,简述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
4,简述阶级斗争的历史作用 。
5,简述革命与改革的区别 。
6,简述科学技术的历史作用 。
7,简述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 。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第一节 商品经济与劳动价值论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与剩余价值理论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第一节 商品经济与劳动价值论一、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从自然经济到商品经济自然经济以创造使用价值为目的,以自给自足为特征。
商品经济以交换为生产目的,生产采取商品生产的形式,产品采取商品的形式。
自然经济是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主要经济形式;商品生产出现于原始社会后期,但在资本主义之前不占统治地位。
2、商品的两重性与劳动的两重性商品: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两重性从使用价值的角度说,商品有质的区别从交换价值的角度说,商品只有量的区别商品在质上是相同的,只有数量的区别,
因此可以比较、通约、计算、交换。
商品是劳动的产品。具体劳动形成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价值。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的一般劳动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
价值实体是抽象劳动,价值量是劳动时间劳动的两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两重性
3、价值量与价值规律价值量是一般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在一般技术条件、工人大致相同的技术熟练程度、劳动强度下生产某种商品需要的时间简单劳动 复杂劳动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交换按照等价原则进行。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普遍规律。
4、货币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表现为外在的商品与货币的矛盾任何商品必须能够转化为货币。如果不能转化为货币,商品的价值就不能实现。
5,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商品生产者的劳动是私人劳动,从理论上说,也是社会劳动;但是,只有在交换成功以后才事实上成为社会劳动的一部分。
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如果产品不能正常卖出,那就意味着私人劳动不被社会承认,生产者就将面临停产、
破产的危险。
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与剩余价值理论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的形成
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欧洲封建社会的庄园经济,小手工业作坊的简单商品经济。
生产发展、人口增加、新大陆的通航资本主义萌芽、雇佣关系的出现:
小商品经济的分化,商业和高利贷关系的转化
2、资本的原始积累借助非经济力量促使生产者与生产资料快速分离、货币资本快速向少数资本家手中集中的过程,海盗式掠夺、暴力、政治因素 。
3、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生产关系、生产力的成长,阶级力量的变化。 资产阶级政治革命,启蒙运动 (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产业革命 。
二、劳动力成为商品、货币转化为资本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雇佣工人劳动。
1、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劳动者的人身自由缺乏生产手段和生活资料
2、劳动力作为商品的特点劳动力的价值,一定社会条件下维持和再生产劳动力必须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
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在消费过程中创造新价值,而且新价值比劳动力的价值高。资本家在购买和消费劳动力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收回劳动力的价值,而且还能获得多余的部分 —— 剩余价值。
3、货币向资本的转化资本家购买劳动力的 货币 不是简单的货币,
而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 资本 。
资本家购买的是劳动力。劳动是劳动力的使用价值。
资本的 表现形式是物 (货币、土地、机器、
原料、劳动力),实质是社会关系,是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 。
三、资本主义所有制所有制是占有生产资料和获得剩余产品的社会事实;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形式。
奴隶制度 封建制度资本主义雇佣关系,表面上看,是等价交换;事实上,是资本家占有工人的剩余价值。
四、剩余价值的生产、积累、流通、分配过程
1、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劳动过程,单纯创造使用价值的过程生产过程,劳动过程 +社会生产关系一般商品生产过程,劳动过程 +价值形成过程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过程,劳动过程 +价值增殖过程
2、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3、资本积累简单再生产 扩大再生产剩余价值向资本的转化:
一方面生产社会化程度提高,另一方面生产完全服从资本家个人追逐剩余价值的私利。
资本积累是社会购买力下降、生产过剩、
失业日益严重的根源。
4、资本的流通(循环、周转、再生产)
社会生产是连续的。资本及其实物必须及时得到补偿。社会总产品的数量平衡、结构平衡。资本主义生产经常处于失衡状态。
5、工资与剩余价值的分配产业资本家获得产业利润,商业资本家获得商业利润,银行资本家获得银行利润,地主获得地租。
6、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马克思分析了 剩余价值的生产、积累、流通、分配过程,一方面 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另一方面 揭示了资本主义由生产过剩、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的必然性,得出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基本结论 。
五、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与生产社会化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货币的流通、支付职能的破坏以生产过剩为特征的经济危机:社会消费的增长赶不上生产扩大的速度,有支付能力的社会需求不足;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
经济周期:危机、萧条、复苏、繁荣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一、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及其本质经济上的独立、竞争决定政治民主,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是经济关系的产物。
资本主义民主通过法制来实现。
资本主义的国家职能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进步性、局限性二、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欧洲封建社会解体、人身依附关系瓦解。
个人独立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社会基础。
,人权、自由、平等、博爱,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 核心 。,天赋人权、主权在民、
社会契约、三权分立,是其 主要内容 。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进步性、局限性。
思考题:
1、简述马克思关于商品的两重性、劳动的两重性的观点。
2、简述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基本内容。
3、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什么?
4、简述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
5、简述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历史意义。
第五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第一节 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第二节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第一节 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一、自由竞争向垄断的变化
1、生产的集中和垄断资本主义竞争的结果:生产集中 资本集中垄断是少数大企业通过联合对某个生产部门的商品生产实行操纵和控制。
2、垄断条件下的竞争
3、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
4、垄断利润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民经济军事化、战时体制、国家干预私人垄断资本和国家政权的结合形成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主要形式:国家所有和经营的企业,国家参股企业,国家参与私人企业的生产、经营和销售,国家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微观管理。
2、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的扩展剩余资本寻找出路、利用国外廉价劳动力、
获得廉价原料、占领世界市场。
借贷资本输出、生产资本输出、商品输出垄断资本实现了对国内经济政治的控制,
进而谋求对世界经济政治的控制。
垄断资本控制世界的手段日益隐蔽、曲折帝国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政治特征三、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生产、贸易、金融、经营经济全球化的 实质 是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分工向全世界的扩展,资金、技术的世界性流动,资源、生产的世界性配置。
经济全球化引发的矛盾: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差距扩大;经济发展与社会冲突、环境恶化并存;发展中国家面临多方面冲击。
第二节 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一、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新变化
1、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2、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
3、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
4、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
5、政治制度的变化二、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
1、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生产发展、工人斗争、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刺激、资本主义自身改革。
2、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证实了马克思揭示的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资本主义内在矛盾依然存在,生产过剩、
经济危机缓解了,但没有彻底解决。
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一、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资本主义使生产突破了血缘关系的狭隘范围,实现了从手工工具向机器的转变资本主义超越了专制政治制度,开创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资本主义开创了以人权、自由、平等、博爱为核心的崭新意识形态就历史全局而言,共产主义只能建立在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之上 。
二、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
1、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资本主义内在矛盾是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根本原因
2、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长期历史过程现代资本主义仍然还有继续发展的空间和时间
思考题:
1,简述 垄断产生的原因 。
2,简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具体形式 。
3,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什么?
4,资本主义有哪些新变化? 你怎样看待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5,如何全面看待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你怎样看待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的论断?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二节 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
1、从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社会主义思潮的成长
16世纪初,托马斯 ·莫尔,乌托邦,
17世纪出,托马斯 ·康帕内拉,太阳城,,
18世纪,平均主义色彩的空想社会主义,
19世纪,圣西门、傅立叶、欧文。
19世纪 40,50年代,马克思创立了唯物史观、剩余价值理论,提出了取代资本主义的未来社会的设想,1875年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提出了关于未来社会的基本原则。
2、无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马克思设想未来社会的建立,必须通过 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
无产阶级革命的形式:和平与暴力。
二、列宁、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1、列宁对社会主义的探索苏维埃政权没收了大地产、大企业、银行、
矿山、铁路,着手向社会主义过渡。
1918年下半年,帝国主义支持的内战打断了建设的计划。
列宁 组建红军、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贸易垄断、余粮征集制,等) 。
1920年底内战基本结束。
1921年初,列宁决定 放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新经济政策:,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新经济政策化解了政治危机、发展了经济,
列宁初步找到一条符合俄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具体道路。 社会主义是个长期过程,首要任务是发展经济,允许个体和私营经济存在,
用合作化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学习资本主义的优秀成果,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
2、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对社会主义的探索斯大林放弃了新经济政策,实行以快速工业化、农业集体化、国民经济计划化为特征的政府主导的工业化道路。
斯大林模式。 经济上,优先发展重工业,
计划经济,完全的公有制。政治上,苏共一党专政,自上而下的干部任命制度。
斯大林模式对苏联工业化、战胜法西斯、
资本主义走向国家干预的市场经济的作用。
斯大林模式存在严重弊端:第一,企业没有自主权,国民经济缺乏活力; 第二,社会主义民主不健全,肃反运动严重扩大化 。
斯大林模式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社会主义特殊形态,不是唯一形态 。
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形成了社会主义阵营。
作为推动世界和平、进步、发展的力量,
20世纪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改变了世界经济政治格局。
19世纪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阶段,20世纪是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阶段。 21世纪社会主义的新的探索和实践。
四、无产阶级专政和无产阶级民主马克思认为:从资本主义走向新社会,中间有一个过渡时期:无产阶级专政时期。
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国家。共产党的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最终目标是消灭阶级,为新社会创造条件。
社会主义民主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
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
第二节 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一、在实践中深化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设想
1、马克思对于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设想马克思把共产主义分为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列宁称共产主义第一阶段为社会主义。
社会占有生产资料、社会组织生产、社会分配消费品,没有商品货币、没有阶级。
2、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邓小平:,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文化。
二、经济政治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20上半叶特殊的时代条件、革命形势导致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政治文化落后国家出现。
这些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曲折、艰难。
原因,第一,生产力状况的制约;第二,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制约;第三,国际环境的制约。
三、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各国的差异 决定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多样性。坚持社会主义不是坚持某种社会主义模式,某种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不等于社会主义的失败。
以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的设想作为基本原则,努力寻找适合本国情况的具体发展道路。
四、社会主义在实践探索中曲折前进新生事物的成长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
对于社会主义的认识是一个过程。
社会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
改革是社会主义走向完善的唯一途径。
中国只有改革的一条路可走。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一、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终目标是共产主义。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
马克思主义政党以民主集中制为组织原则。
二、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领导核心
1、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
2、完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在思想领域,提高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能力 。在政治领域,提高执政能力,正确应对变化的国内和国际形势 。
中国共产党必须与时俱进,保持先进性。
思考题:
1、你怎样看待列宁、斯大林领导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2、你怎样看待 20世纪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历史意义?
3、你怎样认识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
4、你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5、为什么加强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第七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崇高的社会理想第一节 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第二节 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一个历史过程第三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第一节 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一、展望未来社会的基本立场和方法
1、在剖析资本主义的基础上预见未来社会空想社会主义详尽描述理想社会具体图景马克思 根据对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历史,对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分析,预见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基本方向 。
列宁:,马克思丝毫不想制造乌托邦,不想凭空猜测无法知道的东西。,
2、共产主义理论是关于未来社会发展基本方向、未来社会基本原则的学说
20世纪社会主义实践的基本结论:
不能教条、僵化地理解马克思共产主义理论。 不把马克思共产主义理论当作未来发展的基本方向、原则;而是当成夺取政权之后立刻百分之百实行的具体措施和政策,就一定遭遇挫折和失败 。
二、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1、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2、社会占有生产资料和产品
3、社会组织生产,不存在商品、货币、市场
4、实行按需分配
5、阶级消灭、国家消亡,三大差别消失
6、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精神境界极大提高第二节 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一个历史过程一、共产主义是历史的趋势共产主义既不神秘,也并非海市蜃楼。
共产主义是依据资本主义对未来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论预见。从社会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社会组织、精神生活的基本发展趋势看,
共产主义具有充分的现实根据。
20世纪社会主义实践从某种意义上证实了共产主义理想的现实性。
三、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过程
1、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是一个长期过程对社会主义长期性估计不足是 20世纪社会主义遭遇严重挫折的根本原因。
2、现代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转变是长期过程就当前态势看,现代资本主义在全世界范围仍然具有相当的发展前景。
第三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一、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走过了漫长、艰难、曲折的发展道路之后,中国人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
二、树立共产主义理想,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1、树立共产主义理想理想、信念是支撑人的生命的基本精神力量,是人的全部生命、生活的轴心。
2、脚踏实地,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大学生要把个人理想与社会历史趋势结合在一起,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思考题:
1、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2、马克思怎样概括共产主义的特征?你怎样理解马克思共产主义构想?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马克思共产主义理论有什么关系?
4、大学生怎样把个人理想与社会历史趋势结合在一起?
Wxmin2001@sina.com
绪论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第五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第七章、共产主义是人类崇高的社会理想绪论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三、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四、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资本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 是关于资本主义的前史、形成、确立、历史地位、内在矛盾、外在弊端、
未来前途的社会历史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
2、马克思、恩格斯的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和创造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
19世纪初空想社会主义三、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
1,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致力于最广大人民的最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3,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品格
4,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四、自觉学习和努力运用马克思主义
1、学习马克思主义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第一,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
观点和方法。
第二,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
2、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第一,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第二,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三,自觉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思考题:
1、简述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
2、马克思、恩格斯怎样创立了马克思主义?
3、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主要包括哪几点?
4,21世纪的人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5,21世纪中国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 物质世界第二节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第三节 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第一节 物质世界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1、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世界观、方法论、哲学、哲学基本问题
2、物质与意识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运动与静止、时间与空间二、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1、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活动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物质生产活动、社会交往活动、科学实验
2、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实践创造社会关系、构成社会生活基本领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社会是物质世界的特殊部分第二节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一、联系与发展
1、事物的普遍联系不存在绝对孤立的事物,世界是联系的整体,每个事物都是世界的一个部分。
2、事物的永恒发展方向:上升、下降的运动发展是事物的前进上升的运动过程二、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
1、矛盾同一性、斗争性对立统一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2、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个性中包含共性,
个性与共性相连接,
共性通过个性表现出来
3、量变与质变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不存在绝对的量变与质变。
4、肯定与否定辩证否定观:
自我否定、联系的环节、发展的环节、扬弃运动的过程: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周期性、曲折性与前进性、上升性的统一三、唯物辩证法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1、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
2、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3、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方法归纳与演绎 从抽象到具体分析与综合 逻辑与历史的统一第三节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一、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二、意识的能动作用
1、意识的作用目的性和计划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意识对生理的影响、支配人的行动
2、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统一思考题:
1、如何理解列宁的物质定义?
2、为什么说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3、什么是联系?什么是发展?
4、联系实际说明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的重要性。
5、简述意识的能动性及其表现。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规律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第三节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规律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的主体与客体主体是在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下实践的人客体是实践的对象
2、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使认识成为可能,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最终标准。
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在认识问题上的对立古代希腊的柏拉图,18世纪的贝克莱
2、马克思主义与旧唯物主义的区别直观、被动的反映论:洛克能动的反映论: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三、认识运动的过程
1、从实践到认识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理性认识依赖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非理性因素的作用
2、从认识到实践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实践检验和发展认识。
第一,理论满足时代、社会需要的程度;
第二,社会、时代对理论的需要程度。
3、认识运动的多次反复和无限发展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历史的统一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一、真理
1、真理的客观性
2、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第一,任何具体真理都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
第二,真理是由相对性走向绝对性的过程。
3、真理与谬误二、真理的检验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最终)标准
2、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最终标准;今天不能判定的认识会被我未来的实践证实或者证伪。
任何实践检验都是有限的;被证实的真理需要不断接受检验;任何时代都有一些认识,
实践既不能肯定,也不能否定。
三、价值与价值观
1、价值表示客体属性与主体需要之间效用(功利)关系的哲学范畴,是客体属性对主体需要的满足和有用性,客体对主体的意义。
2、价值评价人对主客体效用(功利)关系的主观认定
3、价值观主体从效用(功利)角度看待人与世界关系的基本观念,是主体对世界的价值评价的思想体系。
具有不同价值观的人,对待世界采取不同的态度,具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形成不同的生活方式。
4、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关系真理原则要求主体撇开主观好恶和功利打算,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世界。
价值原则要求主体从自身需要的角度,
根据自身利益去认识和改造世界。
真理和价值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真理和价值共同制约和引导人的实践。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
第三节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一、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什么是实际?
从事实的整体出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二、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思考题
1,怎样理解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
2,简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区别,联系?
3,简述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关系?
4,为什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5,怎样理解真理和价值,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
6,你打算树立什么样的价值观?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第二节 社会发展的动力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作用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1、历史观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唯心主义历史观唯物主义历史观唯物史观把物质生产作为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结束了唯心史观的长期统治。
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物质生活 精神生活社会存在是概括社会物质生活的哲学范畴,
主要是指社会的生产活动、生产方式。
社会意识是概括社会精神生活的哲学范畴。
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1、生产力人改造自然获得物质生活资料满足自己需要的能力和力量基本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科学、技术的生产功能
2、生产关系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同一定生产力相适合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关系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生产资料所有制、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与作用、产品分配的方式和比例社会经济结构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第二,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一对矛盾,处于不断的运动过程之中。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1、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好像一座建筑物经济基础是一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是指社会的政治法律思想、艺术、
道德、宗教、哲学等意识形态以及依据这些意识形态建立起来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
国家是政治上层建筑的核心国家是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而诞生的特殊政治组织。社会的对抗性、
社会管理职能的复杂化要求国家产生。
国家是阶级统治的暴力机构、手段和工具国家对内职能、对外职能。
阶级对立的缓解必然导致国家政治镇压职能的逐步削弱。马克思预见:,国家消亡,。
国家类型(国体) 具体组织形式(政体)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运动过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四、社会形态及其更替
1、社会形态社会的 多样性,社会发展的 阶段性概括人类社会结构、历史发展阶段的哲学范畴,是一定生产力基础上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经济形态、政治形态、文化形态
2、社会发展的统一性与多样性马克思根据欧洲历史提出五形态理论;
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三形态: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恩格斯:冒昧时期、野蛮时期、文明时期民族、地区发展的特殊性
3、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与选择性决定性、规律性 ——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选择性、创造性、多样性 —— 社会集团的态度、力量对比、积极性的发挥。
选择只能以决定性为限度,决定性只能通过人的自觉选择来实现。
社会形态的更替是自然历史过程,也是人的自觉创造过程。
第二节 社会发展的动力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从逻辑上说,社会发展从生产力的变化开始;生产力的变化达到一定水平,生产关系成为生产力的障碍;改变旧的生产关系必然要求改变上层建筑;新上层建筑的建立反过来促进新的经济基础的诞生,最终导致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二、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阶级和阶级斗争阶级是一个历史的范畴阶级是一个经济的范畴阶级斗争的对抗性与非对抗性
2、阶级斗争的历史作用
3、阶级分析方法三、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社会革命是被压迫阶级反对统治阶级,用先进社会制度取代落后社会制度的自觉行动。
,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马克思高度评价革命的历史作用。
革命不是少数人主观愿望的产物,而是特殊社会历史条件的结果。
革命的形式和道路:暴力或者和平四、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统治阶级为了完善现有社会制度主动进行的社会变革活动改革与革命的区别:
统治者自上而下的活动;
同一社会制度的部分质变。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五、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科学、技术科学是创造知识的特殊活动,是科学活动创造的知识体系。
技术是生产工艺、流程、方法、手段、能力的统称。
2、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3、科学技术作用的两重性工业革命的后果、全球性问题的实质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经济社会和人口、
地球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基本原则:
公平,当代人之间,当代人和后代人之间持续,不能超出地球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共同,全人类,全球共同行动中国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紧迫性第三节 人民群众和个人的历史作用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两种历史观的对立
2、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人民群众是个历史范畴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3、人民群众的创造作用是有限度的二、个人的历史作用
1、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
2、历史人物的历史作用历史任务的发起者和倡导者历史事件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3、历史人物产生的必然性和偶然性时势造英雄 历史机遇
4、评价历史人物的原则思考题:
1,简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2,简述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
3,简述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
4,简述阶级斗争的历史作用 。
5,简述革命与改革的区别 。
6,简述科学技术的历史作用 。
7,简述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 。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第一节 商品经济与劳动价值论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与剩余价值理论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第一节 商品经济与劳动价值论一、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从自然经济到商品经济自然经济以创造使用价值为目的,以自给自足为特征。
商品经济以交换为生产目的,生产采取商品生产的形式,产品采取商品的形式。
自然经济是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主要经济形式;商品生产出现于原始社会后期,但在资本主义之前不占统治地位。
2、商品的两重性与劳动的两重性商品: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两重性从使用价值的角度说,商品有质的区别从交换价值的角度说,商品只有量的区别商品在质上是相同的,只有数量的区别,
因此可以比较、通约、计算、交换。
商品是劳动的产品。具体劳动形成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价值。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的一般劳动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
价值实体是抽象劳动,价值量是劳动时间劳动的两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两重性
3、价值量与价值规律价值量是一般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在一般技术条件、工人大致相同的技术熟练程度、劳动强度下生产某种商品需要的时间简单劳动 复杂劳动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交换按照等价原则进行。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普遍规律。
4、货币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表现为外在的商品与货币的矛盾任何商品必须能够转化为货币。如果不能转化为货币,商品的价值就不能实现。
5,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商品生产者的劳动是私人劳动,从理论上说,也是社会劳动;但是,只有在交换成功以后才事实上成为社会劳动的一部分。
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如果产品不能正常卖出,那就意味着私人劳动不被社会承认,生产者就将面临停产、
破产的危险。
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与剩余价值理论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的形成
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欧洲封建社会的庄园经济,小手工业作坊的简单商品经济。
生产发展、人口增加、新大陆的通航资本主义萌芽、雇佣关系的出现:
小商品经济的分化,商业和高利贷关系的转化
2、资本的原始积累借助非经济力量促使生产者与生产资料快速分离、货币资本快速向少数资本家手中集中的过程,海盗式掠夺、暴力、政治因素 。
3、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生产关系、生产力的成长,阶级力量的变化。 资产阶级政治革命,启蒙运动 (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产业革命 。
二、劳动力成为商品、货币转化为资本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雇佣工人劳动。
1、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劳动者的人身自由缺乏生产手段和生活资料
2、劳动力作为商品的特点劳动力的价值,一定社会条件下维持和再生产劳动力必须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
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在消费过程中创造新价值,而且新价值比劳动力的价值高。资本家在购买和消费劳动力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收回劳动力的价值,而且还能获得多余的部分 —— 剩余价值。
3、货币向资本的转化资本家购买劳动力的 货币 不是简单的货币,
而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 资本 。
资本家购买的是劳动力。劳动是劳动力的使用价值。
资本的 表现形式是物 (货币、土地、机器、
原料、劳动力),实质是社会关系,是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 。
三、资本主义所有制所有制是占有生产资料和获得剩余产品的社会事实;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形式。
奴隶制度 封建制度资本主义雇佣关系,表面上看,是等价交换;事实上,是资本家占有工人的剩余价值。
四、剩余价值的生产、积累、流通、分配过程
1、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劳动过程,单纯创造使用价值的过程生产过程,劳动过程 +社会生产关系一般商品生产过程,劳动过程 +价值形成过程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过程,劳动过程 +价值增殖过程
2、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3、资本积累简单再生产 扩大再生产剩余价值向资本的转化:
一方面生产社会化程度提高,另一方面生产完全服从资本家个人追逐剩余价值的私利。
资本积累是社会购买力下降、生产过剩、
失业日益严重的根源。
4、资本的流通(循环、周转、再生产)
社会生产是连续的。资本及其实物必须及时得到补偿。社会总产品的数量平衡、结构平衡。资本主义生产经常处于失衡状态。
5、工资与剩余价值的分配产业资本家获得产业利润,商业资本家获得商业利润,银行资本家获得银行利润,地主获得地租。
6、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马克思分析了 剩余价值的生产、积累、流通、分配过程,一方面 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另一方面 揭示了资本主义由生产过剩、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的必然性,得出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基本结论 。
五、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与生产社会化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货币的流通、支付职能的破坏以生产过剩为特征的经济危机:社会消费的增长赶不上生产扩大的速度,有支付能力的社会需求不足;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
经济周期:危机、萧条、复苏、繁荣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一、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及其本质经济上的独立、竞争决定政治民主,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是经济关系的产物。
资本主义民主通过法制来实现。
资本主义的国家职能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进步性、局限性二、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欧洲封建社会解体、人身依附关系瓦解。
个人独立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社会基础。
,人权、自由、平等、博爱,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 核心 。,天赋人权、主权在民、
社会契约、三权分立,是其 主要内容 。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进步性、局限性。
思考题:
1、简述马克思关于商品的两重性、劳动的两重性的观点。
2、简述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基本内容。
3、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什么?
4、简述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
5、简述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历史意义。
第五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第一节 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第二节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第一节 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一、自由竞争向垄断的变化
1、生产的集中和垄断资本主义竞争的结果:生产集中 资本集中垄断是少数大企业通过联合对某个生产部门的商品生产实行操纵和控制。
2、垄断条件下的竞争
3、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
4、垄断利润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民经济军事化、战时体制、国家干预私人垄断资本和国家政权的结合形成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主要形式:国家所有和经营的企业,国家参股企业,国家参与私人企业的生产、经营和销售,国家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微观管理。
2、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的扩展剩余资本寻找出路、利用国外廉价劳动力、
获得廉价原料、占领世界市场。
借贷资本输出、生产资本输出、商品输出垄断资本实现了对国内经济政治的控制,
进而谋求对世界经济政治的控制。
垄断资本控制世界的手段日益隐蔽、曲折帝国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政治特征三、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生产、贸易、金融、经营经济全球化的 实质 是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分工向全世界的扩展,资金、技术的世界性流动,资源、生产的世界性配置。
经济全球化引发的矛盾: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差距扩大;经济发展与社会冲突、环境恶化并存;发展中国家面临多方面冲击。
第二节 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一、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新变化
1、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2、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
3、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
4、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
5、政治制度的变化二、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
1、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生产发展、工人斗争、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刺激、资本主义自身改革。
2、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证实了马克思揭示的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资本主义内在矛盾依然存在,生产过剩、
经济危机缓解了,但没有彻底解决。
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一、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资本主义使生产突破了血缘关系的狭隘范围,实现了从手工工具向机器的转变资本主义超越了专制政治制度,开创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资本主义开创了以人权、自由、平等、博爱为核心的崭新意识形态就历史全局而言,共产主义只能建立在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之上 。
二、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
1、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资本主义内在矛盾是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根本原因
2、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长期历史过程现代资本主义仍然还有继续发展的空间和时间
思考题:
1,简述 垄断产生的原因 。
2,简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具体形式 。
3,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什么?
4,资本主义有哪些新变化? 你怎样看待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5,如何全面看待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你怎样看待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的论断?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二节 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
1、从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社会主义思潮的成长
16世纪初,托马斯 ·莫尔,乌托邦,
17世纪出,托马斯 ·康帕内拉,太阳城,,
18世纪,平均主义色彩的空想社会主义,
19世纪,圣西门、傅立叶、欧文。
19世纪 40,50年代,马克思创立了唯物史观、剩余价值理论,提出了取代资本主义的未来社会的设想,1875年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提出了关于未来社会的基本原则。
2、无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马克思设想未来社会的建立,必须通过 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
无产阶级革命的形式:和平与暴力。
二、列宁、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1、列宁对社会主义的探索苏维埃政权没收了大地产、大企业、银行、
矿山、铁路,着手向社会主义过渡。
1918年下半年,帝国主义支持的内战打断了建设的计划。
列宁 组建红军、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贸易垄断、余粮征集制,等) 。
1920年底内战基本结束。
1921年初,列宁决定 放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新经济政策:,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新经济政策化解了政治危机、发展了经济,
列宁初步找到一条符合俄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具体道路。 社会主义是个长期过程,首要任务是发展经济,允许个体和私营经济存在,
用合作化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学习资本主义的优秀成果,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
2、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对社会主义的探索斯大林放弃了新经济政策,实行以快速工业化、农业集体化、国民经济计划化为特征的政府主导的工业化道路。
斯大林模式。 经济上,优先发展重工业,
计划经济,完全的公有制。政治上,苏共一党专政,自上而下的干部任命制度。
斯大林模式对苏联工业化、战胜法西斯、
资本主义走向国家干预的市场经济的作用。
斯大林模式存在严重弊端:第一,企业没有自主权,国民经济缺乏活力; 第二,社会主义民主不健全,肃反运动严重扩大化 。
斯大林模式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社会主义特殊形态,不是唯一形态 。
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形成了社会主义阵营。
作为推动世界和平、进步、发展的力量,
20世纪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改变了世界经济政治格局。
19世纪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阶段,20世纪是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阶段。 21世纪社会主义的新的探索和实践。
四、无产阶级专政和无产阶级民主马克思认为:从资本主义走向新社会,中间有一个过渡时期:无产阶级专政时期。
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国家。共产党的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最终目标是消灭阶级,为新社会创造条件。
社会主义民主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
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
第二节 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一、在实践中深化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设想
1、马克思对于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设想马克思把共产主义分为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列宁称共产主义第一阶段为社会主义。
社会占有生产资料、社会组织生产、社会分配消费品,没有商品货币、没有阶级。
2、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邓小平:,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文化。
二、经济政治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20上半叶特殊的时代条件、革命形势导致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政治文化落后国家出现。
这些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曲折、艰难。
原因,第一,生产力状况的制约;第二,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制约;第三,国际环境的制约。
三、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各国的差异 决定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多样性。坚持社会主义不是坚持某种社会主义模式,某种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不等于社会主义的失败。
以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的设想作为基本原则,努力寻找适合本国情况的具体发展道路。
四、社会主义在实践探索中曲折前进新生事物的成长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
对于社会主义的认识是一个过程。
社会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
改革是社会主义走向完善的唯一途径。
中国只有改革的一条路可走。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一、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终目标是共产主义。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
马克思主义政党以民主集中制为组织原则。
二、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领导核心
1、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
2、完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在思想领域,提高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能力 。在政治领域,提高执政能力,正确应对变化的国内和国际形势 。
中国共产党必须与时俱进,保持先进性。
思考题:
1、你怎样看待列宁、斯大林领导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2、你怎样看待 20世纪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历史意义?
3、你怎样认识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
4、你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5、为什么加强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第七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崇高的社会理想第一节 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第二节 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一个历史过程第三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第一节 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一、展望未来社会的基本立场和方法
1、在剖析资本主义的基础上预见未来社会空想社会主义详尽描述理想社会具体图景马克思 根据对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历史,对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分析,预见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基本方向 。
列宁:,马克思丝毫不想制造乌托邦,不想凭空猜测无法知道的东西。,
2、共产主义理论是关于未来社会发展基本方向、未来社会基本原则的学说
20世纪社会主义实践的基本结论:
不能教条、僵化地理解马克思共产主义理论。 不把马克思共产主义理论当作未来发展的基本方向、原则;而是当成夺取政权之后立刻百分之百实行的具体措施和政策,就一定遭遇挫折和失败 。
二、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1、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2、社会占有生产资料和产品
3、社会组织生产,不存在商品、货币、市场
4、实行按需分配
5、阶级消灭、国家消亡,三大差别消失
6、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精神境界极大提高第二节 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一个历史过程一、共产主义是历史的趋势共产主义既不神秘,也并非海市蜃楼。
共产主义是依据资本主义对未来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论预见。从社会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社会组织、精神生活的基本发展趋势看,
共产主义具有充分的现实根据。
20世纪社会主义实践从某种意义上证实了共产主义理想的现实性。
三、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过程
1、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是一个长期过程对社会主义长期性估计不足是 20世纪社会主义遭遇严重挫折的根本原因。
2、现代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转变是长期过程就当前态势看,现代资本主义在全世界范围仍然具有相当的发展前景。
第三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一、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走过了漫长、艰难、曲折的发展道路之后,中国人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
二、树立共产主义理想,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1、树立共产主义理想理想、信念是支撑人的生命的基本精神力量,是人的全部生命、生活的轴心。
2、脚踏实地,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大学生要把个人理想与社会历史趋势结合在一起,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思考题:
1、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2、马克思怎样概括共产主义的特征?你怎样理解马克思共产主义构想?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马克思共产主义理论有什么关系?
4、大学生怎样把个人理想与社会历史趋势结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