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 什么是内排序? 什么是外排序? 什么排序方法是稳定的? 什么排序方法是不稳定的?
【解答】
9-2 设待排序的关键码序列为{12,2,16,30,28,10,16*,20,6,18},试分别写出使用以下排序方法每趟排序后的结果。并说明做了多少次关键码比较。
(1) 直接插入排序 (2) 希尔排序(增量为5,2,1) (3) 起泡排序
(4) 快速排序 (5) 直接选择排序 (6) 锦标赛排序
(7) 堆排序 (8) 二路归并排序 (9) 基数排序
【解答】
9-3 在起泡排序过程中,什么情况下关键码会朝向与排序相反的方向移动,试举例说明。在快速排序过程中有这种现象吗?
【解答】
如果在待排序序列的后面的若干关键码比前面的关键码小,则在起泡排序的过程中,关键码可能向与最终它应移向的位置相反的方向移动。例如,
57 40 38 11 13 34 48 75 6 19 9 7 如9向相反方向移动
6 57 40 38 11 13 34 48 75 7 19 9 如19向相反方向移动
6 7 57 40 38 11 13 34 48 75 9 19 如9向最终方向移动
6 7 9 57 40 38 11 13 34 48 75 19 如13向相反方向移动
6 7 9 11 57 40 38 13 19 34 48 75 如13向最终方向移动
6 7 9 11 13 57 40 38 19 34 48 75 如34向相反方向移动
6 7 9 11 13 19 57 40 38 34 48 75
6 7 9 11 13 19 34 57 40 38 48 75
6 7 9 11 13 19 34
9-4 试修改起泡排序算法,在正反两个方向交替进行扫描,即第一趟把关键码最大的对象放到序列的最后,第二趟把关键码最小的对象放到序列的最前面。如此反复进行。
【解答】
template <class Type> void dataList<Type>,,shake_Sort ( ) {
//奇数趟对表Vector从前向后,比较相邻的关键码,遇到逆序即交换,直到把参加比较关键码序列
//中最大的关键码移到序列尾部。偶数趟从后向前,比较相邻的关键码,遇到逆序即交换,直到把
//参加比较关键码序列中最小的关键码移到序列前端。
int i = 1,j; int exchange;
while ( i < CurrentSize ) { //起泡排序趟数不超过n-1
exchange = 0; //假定元素未交换
for ( j = CurrentSize-i; j >= i; j-- ) //逆向起泡
if ( Vector[j-1] > Vector[j] ) { //发生逆序
Swap ( Vector[j-1],Vector[j] ); //交换,最小关键码放在Vector[i-1]处
exchange = 1; //做“发生了交换”标志
}
if ( exchange == 0 ) break; ////当exchange为0则停止排序
for ( j = i; j <= CurrentSize-i-1; j++ ) //正向起泡
if ( Vector[j] > Vector[j+1] ) { //发生逆序
Swap ( Vector[j],Vector[j+1] ); //交换,最大关键码放在Vector[n-i]处
exchange = 1; //做“发生了交换”标志
}
if ( exchange == 0 ) break; ////当exchange为0则停止排序
i++;
}
}
9-5 如果待排序的关键码序列已经按非递减次序有序排列,试证明函数QuickSort( )的计算时间将下降到O(n2)。
9-6 在实现快速排序的非递归算法时,可根据基准对象,将待排序关键码序列划分为两个子序列。若下一趟首先对较短的子序列进行排序,试证明在此做法下,快速排序所需要的栈的深度为O(log2n)。
9-7 在实现快速排序算法时,可先检查位于两端及中点的关键码,取三者之中的数值不是最大也不是最小的关键码作为基准对象。试编写基于这种思想的快速排序算法,并证明对于已排序的关键码序列,该算法的计算时间为O(nlog2n)。
9-8在使用非递归方法实现快速排序时,通常要利用一个栈记忆待排序区间的两个端点。那么能否用队列来代替这个栈? 为什么?
【解答】
可以用队列来代替栈。在快速排序的过程中,通过一趟划分,可以把一个待排序区间分为两个子区间,然后分别对这两个子区间施行同样的划分。栈的作用是在处理一个子区间时,保存另一个子区间的上界和下界,待该区间处理完成后再从栈中取出另一子区间的边界,对其进行处理。这个功能利用队列也可以实现,只不过是处理子区间的顺序有所变动而已。
9-9 试设计一个算法,使得在O(n)的时间内重排数组,将所有取负值的关键码排在所有取正值(非负值)的关键码之前。
【解答】
9-10 奇偶交换排序是另一种交换排序。它的第一趟对序列中的所有奇数项i扫描,第二趟对序列中的所有偶数项i扫描。若A[i] > A[i+1],则交换它们。第三趟有对所有的奇数项,第四趟对所有的偶数项,…,如此反复,直到整个序列全部排好序为止。
(1) 这种排序方法结束的条件是什么?
(2) 写出奇偶交换排序的算法。
(3) 当待排序关键码序列的初始排列是从小到大有序,或从大到小有序时,在奇偶交换排序过程中的关键码比较次数是多少?
【解答】
9-11 请编写一个算法,在基于单链表表示的待排序关键码序列上进行简单选择排序。
【解答】
9-12 若参加锦标赛排序的关键码有11个,为了完成排序,至少需要多少次关键码比较?
【解答】
9-13 试给出适用于锦标赛排序的胜者树的类型声明。并写一个函数,对n个参加排序的对象,构造胜者树。设n是2的幂。
【解答】
9-14 手工跟踪对以下各序列进行堆排序的过程。给出形成初始堆及每选出一个关键码后堆的变化。
(1) 按字母顺序排序:Tim,Dot,Eva,Rom,Kim,guy,Ann,Jim,Kay,Ron,Jan
(2) 按数值递增顺序排序:26,33,35,29,19,12,22
(3) 同样7个数字,换一个初始排列,再按数值的递增 顺序排序:12,19,33,26,29,35,22
【解答】
9-15 如果只想在一个有n个元素的任意序列中得到其中最小的第k (k<<n) 个元素之前的部分排序序列,那么最好采用什么排序方法? 为什么? 例如有这样一个序列,{503,017,512,908,170,897,275,653,612,154,509,612*,677,765,094},要得到其第4个元素之前的部分有序序列,{017,094,154,170},用所选择的算法实现时,要执行多少次比较?
【解答】
一般来讲,当n比较大且要选的数据k << n时,采用堆排序方法中的筛选(调整)算法最好。但当n比较小时,采用锦标赛排序方法更好。
例如,对于序列{ 57,40,38,11,13,34,48,75,6,19,9,7 },选最小的数据6,需形成初始堆,进行18次数据比较;选次小数据7时,需进行4次数据比较;再选数据9时,需进行6次数据比较;选数据11时,需进行4次数据比较。
但如果选用锦标赛排序,对于有n个数据的序列,选最小数据需进行n -1次数据比较,以后每选一个数据,进行数据比较的次数,均需 (log2n( 次。例如,同样12个数据,第一次选最小的数据6,需进行11次数据比较,以后选7、9、11时,都是 (log212( = 3次数据比较。
9-16 希尔排序、简单选择排序、快速排序和堆排序是不稳定的排序方法,试举例说明。
【解答】
(1) 希尔排序 { 512 275 275* 061 } 增量为2
{ 275* 061 512 275 } 增量为1
{ 061 275* 275 512 }
(2) 直接选择排序 { 275 275* 512 061 } i = 1
{ 061 275* 512 275 } i = 2
{ 061 275* 512 275 } i = 3
{ 061 275* 275 512 }
(3) 快速排序 { 512 275 275* }
{ 275* 275 512 }
(4) 堆排序 { 275 275* 061 170 } 已经是最大堆,交换275与170
{ 170 275* 061 275 } 对前3个调整
{ 275* 170 061 275 } 前3个最大堆,交换275*与061
{ 061 170 275* 275 } 对前2个调整
{ 170 061 275* 275 } 前2个最大堆,交换170与061
{ 061 170 275* 275 }
9-17 设有n个待排序元素存放在一个不带表头结点的单链表中,每个链表结点只存放一个元素,头指针为r。试设计一个算法,对其进行二路归并排序,要求不移动结点中的元素,只改各链结点中的指针,排序后r仍指示结果链表的第一个结点。(提示:先对待排序的单链表进行一次扫描,将它划分为若干有序的子链表,其表头指针存放在一个指针队列中。当队列不空时重复执行,从队列中退出两个有序子链表,对它们进行二路归并,结果链表的表头指针存放到队列中。如果队列中退出一个有序子链表后变成空队列,则算法结束。这个有序子链表即为所求。)
【解答】
(1) 两路归并算法
procedure merge ( ha,hb,pointer; var hc,pointer );
var pa,pb,pc,pointer;
begin
if ha↑.data <= hb↑.data
then begin hc,= ha; pa,= ha↑.next; pb,= hb; end
else begin hc,= hb; pb,= hb↑.next; pa,= ha; end;
pc,= hc;
while ( pa <> nil ) and ( pb <> nil ) do
if pa↑.data <= pb↑.data
then begin
pc↑.next,= pa; pc,= pa; pa,= pa↑.next;
end
else begin
pc↑.next,= pb; pc,= pb; pb,= pb↑.next;
end;
if pa <> nil then pc↑.next,= pa
else pc↑.next,= pb;
end;
(2) 归并排序主程序
procedure mergesort( var r,pointer );
var s,t,pointer; var Q,Queue;
begin
if r = nil then return;
SetEmpty ( Q ); s,= r; Enqueue( Q,r );
while s <> nil do
begin
t,= s↑.next;
while ( t <> nil ) and ( s↑.data <= t↑.data ) do
begin s,= t; t,= t↑.next; end;
if t <> nil then
begin s↑.next,= nil; s,= t; EnQueue( Q,s ); end;
end;
while not IsEmpty( Q ) do
begin
r,= DlQueue( Q );
if IsEmpty( Q ) then break;
s,= DlQueue( Q );
merge( r,s,t ); EnQueue( Q,t );
end
end;
9-18 若设待排序关键码序列有n个关键码,n是一个完全平方数。将它们划分为块,每块有个关键码。这些块分属于两个有序表。下面给出一种O(1)空间的非递归归并算法:
step1,在两个待归并的有序表中从右向左总共选出个具有最大值的关键码;
step2,若设在step1选出的第2个有序表中的关键码有s个,则从第1个有序表选出的关键码有- s个。将第2个有序表选出的s个关键码与第1个有序表选出的关键码左边的同样数目的关键码对调;
step3,交换具有最大个关键码的块与最左块(除非最左块就是具有最大个关键码的块)。对最右块进行排序;
step4,除去具有最大个关键码的块以外,对其它的块根据其最后的关键码按非递减顺序排序;
step5,设置3个指针,分别位于第1块、第2块和第3块的起始位置,执行多次substep,直到3个指针都走到第块为止。此时前块已经排好序。
( subStep所做的工作是比较第2个指针与第3个指针所指关键码,将值小的与第1个指针所指关键码对调,相应指针前进1个关键码位置。
step6,对最后第块中最大的个关键码进行排序。
(1) 设有16个关键码,分别存放于两个有序表{10,12,14,16,18,20,22,25}和{11,13,15,17,19,21,23,24}中,试根据上面的描述,写出排序的全过程,并说明它具有时间复杂度O(n)和空间复杂度O(1)。
(2) 编写相应的算法。要求两个待排序有序表的长度可以不同,但每一个表的长度都是的倍数。
(3) 假设两个有序表分别为(x1,…,xm)和(xm+1,…,xn),编写一个算法归并这两个有序表,得到(x1,…,xn)。设s = 。
9-19 试编写一个算法,将对象序列(x1,x2,…,xn)循环右移p个位置,0 ( p ( n。要求该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n)而空间复杂度为O(1)。
【解答】
9-20 在什么条件下,MSD基数排序比LSD基数排序效率更高?
【解答】
9-21 在已排好序的序列中,一个对象所处的位置取决于具有更小关键码的对象的个数。基于这个思想,可得计数排序方法。该方法在声明对象时为每个对象增加一个计数域count,用于存放在已排好序的序列中该对象前面的对象数目,最后依count域的值,将序列重新排列,就可完成排序。试编写一个算法,实现计数排序。并说明对于一个有n个对象的序列,为确定所有对象的count值,最多需要做n(n-1)/2次关键码比较。
【解答】
0
0
0
0
初始状态
2
1
0
0
第1趟排序结果
3
0
0
第2趟排序结果
0
1
第3趟排序结果
template <class Type> void datalist<Type>,,count_sort ( ) {
//initList是待排序表,resultList是结果表
int i,j;
int *c = new datalist <Type>; // c是存放计数排序结果的临时表
for ( i = 0; i < CurrentSize; i++ ) Vector[i].count = 0; //初始化,计数值都为0
for ( i = 0; i < CurrentSize-1; i++ )
for ( j = i+1; j < CurrentSize; j++ )
if ( Vector[j].key < Vector[i].key ) Vector[i].count++;
else Vector[j].count++; //统计
for ( i = 0; i < CurrentSize; i++ ) //在c->Vector[ ]中各就各位
c->Vector[ Vector[i].count ] = Vector[i];
for ( i = 0; i < CurrentSize; i++ ) Vector[i] = c->Vector[i]; //结果复制回当前表对象中
delete c;
}
9-22 试证明对一个有n个对象的序列进行基于比较的排序,最少需要执行nlog2n次关键码比较。
【解答】
9-23 如果某个文件经内排序得到80个初始归并段,试问
(1) 若使用多路归并执行3趟完成排序,那么应取的归并路数至少应为多少?
(2) 如果操作系统要求一个程序同时可用的输入/输出文件的总数不超过15个,则按多路归并至少需要几趟可以完成排序?如果限定这个趟数,可取的最低路数是多少?
【解答】
(1) 设归并路数为k,初始归并段个数m = 80,根据归并趟数计算公式S = (logkm( = (logk80( = 3得:k3≥80。由此解得k≥3,即应取的归并路数至少为3。
(2) 设多路归并的归并路数为k,需要k个输入缓冲区和1个输出缓冲区。1个缓冲区对应1个文件,有k +1 = 15,因此k = 14,可做14路归并。由S = (logkm( = (log1480( = 2。即至少需2趟归并可完成排序。
若限定这个趟数,由S = (logk80( = 2,有80≤k2,可取的最低路数为9。即要在2趟内完成排序,进行9路排序即可。
9-24 假设文件有4500个记录,在磁盘上每个页块可放75个记录。计算机中用于排序的内存区可容纳450个记录。试问:
(1) 可以建立多少个初始归并段?每个初始归并段有多少个记录?存放于多少个页块中?
(2) 应采用几路归并?请写出归并过程及每趟需要读写磁盘的页块数。
【解答】
(1) 文件有4500个记录,计算机中用于排序的内存区可容纳450个记录,可建立的初始归并段有4500∕450 = 10个。每个初始归并段中有450个记录,存于450∕75 = 6个页块中。
(2) 内存区可容纳6个页块,可建立6个缓冲区,其中5个缓冲区用于输入,1个缓冲区用于输出,因此,可采用5路归并。归并过程如下:
共做了2趟归并,每趟需要读60个磁盘页块,写出60个磁盘页块。
9-25 设初始归并段为(10,15,31,(),(9,20,(),(22,34,37,(),(6,15,42,(),(12,37,(),(84,95,(),试利用败者树进行k路归并,手工执行选择最小的5个关键码的过程。
【解答】做6路归并排序,选择最小的5个关键码的败者树如下图所示。
9-26 设输入文件包含以下记录:14,22,7,24,15,16,11,100,10,9,20,12,90,17,13,19,26,38,30,25,50,28,110,21,40。现采用败者树生成初始归并段,请画出选择的过程。
9-27 给出12个初始归并段,其长度分别为30,44,8,6,3,20,60,18,9,62,68,85。现要做4路外归并排序,试画出表示归并过程的最佳归并树,并计算该归并树的带权路径长度WPL。
13
9.6 9.9 9.14 9.19
9.11 9.17
9.8 9.12 9.15
14
9.23 9.25 9.27
9.19 9.21
9.24 9.26
【解答】
9-2 设待排序的关键码序列为{12,2,16,30,28,10,16*,20,6,18},试分别写出使用以下排序方法每趟排序后的结果。并说明做了多少次关键码比较。
(1) 直接插入排序 (2) 希尔排序(增量为5,2,1) (3) 起泡排序
(4) 快速排序 (5) 直接选择排序 (6) 锦标赛排序
(7) 堆排序 (8) 二路归并排序 (9) 基数排序
【解答】
9-3 在起泡排序过程中,什么情况下关键码会朝向与排序相反的方向移动,试举例说明。在快速排序过程中有这种现象吗?
【解答】
如果在待排序序列的后面的若干关键码比前面的关键码小,则在起泡排序的过程中,关键码可能向与最终它应移向的位置相反的方向移动。例如,
57 40 38 11 13 34 48 75 6 19 9 7 如9向相反方向移动
6 57 40 38 11 13 34 48 75 7 19 9 如19向相反方向移动
6 7 57 40 38 11 13 34 48 75 9 19 如9向最终方向移动
6 7 9 57 40 38 11 13 34 48 75 19 如13向相反方向移动
6 7 9 11 57 40 38 13 19 34 48 75 如13向最终方向移动
6 7 9 11 13 57 40 38 19 34 48 75 如34向相反方向移动
6 7 9 11 13 19 57 40 38 34 48 75
6 7 9 11 13 19 34 57 40 38 48 75
6 7 9 11 13 19 34
9-4 试修改起泡排序算法,在正反两个方向交替进行扫描,即第一趟把关键码最大的对象放到序列的最后,第二趟把关键码最小的对象放到序列的最前面。如此反复进行。
【解答】
template <class Type> void dataList<Type>,,shake_Sort ( ) {
//奇数趟对表Vector从前向后,比较相邻的关键码,遇到逆序即交换,直到把参加比较关键码序列
//中最大的关键码移到序列尾部。偶数趟从后向前,比较相邻的关键码,遇到逆序即交换,直到把
//参加比较关键码序列中最小的关键码移到序列前端。
int i = 1,j; int exchange;
while ( i < CurrentSize ) { //起泡排序趟数不超过n-1
exchange = 0; //假定元素未交换
for ( j = CurrentSize-i; j >= i; j-- ) //逆向起泡
if ( Vector[j-1] > Vector[j] ) { //发生逆序
Swap ( Vector[j-1],Vector[j] ); //交换,最小关键码放在Vector[i-1]处
exchange = 1; //做“发生了交换”标志
}
if ( exchange == 0 ) break; ////当exchange为0则停止排序
for ( j = i; j <= CurrentSize-i-1; j++ ) //正向起泡
if ( Vector[j] > Vector[j+1] ) { //发生逆序
Swap ( Vector[j],Vector[j+1] ); //交换,最大关键码放在Vector[n-i]处
exchange = 1; //做“发生了交换”标志
}
if ( exchange == 0 ) break; ////当exchange为0则停止排序
i++;
}
}
9-5 如果待排序的关键码序列已经按非递减次序有序排列,试证明函数QuickSort( )的计算时间将下降到O(n2)。
9-6 在实现快速排序的非递归算法时,可根据基准对象,将待排序关键码序列划分为两个子序列。若下一趟首先对较短的子序列进行排序,试证明在此做法下,快速排序所需要的栈的深度为O(log2n)。
9-7 在实现快速排序算法时,可先检查位于两端及中点的关键码,取三者之中的数值不是最大也不是最小的关键码作为基准对象。试编写基于这种思想的快速排序算法,并证明对于已排序的关键码序列,该算法的计算时间为O(nlog2n)。
9-8在使用非递归方法实现快速排序时,通常要利用一个栈记忆待排序区间的两个端点。那么能否用队列来代替这个栈? 为什么?
【解答】
可以用队列来代替栈。在快速排序的过程中,通过一趟划分,可以把一个待排序区间分为两个子区间,然后分别对这两个子区间施行同样的划分。栈的作用是在处理一个子区间时,保存另一个子区间的上界和下界,待该区间处理完成后再从栈中取出另一子区间的边界,对其进行处理。这个功能利用队列也可以实现,只不过是处理子区间的顺序有所变动而已。
9-9 试设计一个算法,使得在O(n)的时间内重排数组,将所有取负值的关键码排在所有取正值(非负值)的关键码之前。
【解答】
9-10 奇偶交换排序是另一种交换排序。它的第一趟对序列中的所有奇数项i扫描,第二趟对序列中的所有偶数项i扫描。若A[i] > A[i+1],则交换它们。第三趟有对所有的奇数项,第四趟对所有的偶数项,…,如此反复,直到整个序列全部排好序为止。
(1) 这种排序方法结束的条件是什么?
(2) 写出奇偶交换排序的算法。
(3) 当待排序关键码序列的初始排列是从小到大有序,或从大到小有序时,在奇偶交换排序过程中的关键码比较次数是多少?
【解答】
9-11 请编写一个算法,在基于单链表表示的待排序关键码序列上进行简单选择排序。
【解答】
9-12 若参加锦标赛排序的关键码有11个,为了完成排序,至少需要多少次关键码比较?
【解答】
9-13 试给出适用于锦标赛排序的胜者树的类型声明。并写一个函数,对n个参加排序的对象,构造胜者树。设n是2的幂。
【解答】
9-14 手工跟踪对以下各序列进行堆排序的过程。给出形成初始堆及每选出一个关键码后堆的变化。
(1) 按字母顺序排序:Tim,Dot,Eva,Rom,Kim,guy,Ann,Jim,Kay,Ron,Jan
(2) 按数值递增顺序排序:26,33,35,29,19,12,22
(3) 同样7个数字,换一个初始排列,再按数值的递增 顺序排序:12,19,33,26,29,35,22
【解答】
9-15 如果只想在一个有n个元素的任意序列中得到其中最小的第k (k<<n) 个元素之前的部分排序序列,那么最好采用什么排序方法? 为什么? 例如有这样一个序列,{503,017,512,908,170,897,275,653,612,154,509,612*,677,765,094},要得到其第4个元素之前的部分有序序列,{017,094,154,170},用所选择的算法实现时,要执行多少次比较?
【解答】
一般来讲,当n比较大且要选的数据k << n时,采用堆排序方法中的筛选(调整)算法最好。但当n比较小时,采用锦标赛排序方法更好。
例如,对于序列{ 57,40,38,11,13,34,48,75,6,19,9,7 },选最小的数据6,需形成初始堆,进行18次数据比较;选次小数据7时,需进行4次数据比较;再选数据9时,需进行6次数据比较;选数据11时,需进行4次数据比较。
但如果选用锦标赛排序,对于有n个数据的序列,选最小数据需进行n -1次数据比较,以后每选一个数据,进行数据比较的次数,均需 (log2n( 次。例如,同样12个数据,第一次选最小的数据6,需进行11次数据比较,以后选7、9、11时,都是 (log212( = 3次数据比较。
9-16 希尔排序、简单选择排序、快速排序和堆排序是不稳定的排序方法,试举例说明。
【解答】
(1) 希尔排序 { 512 275 275* 061 } 增量为2
{ 275* 061 512 275 } 增量为1
{ 061 275* 275 512 }
(2) 直接选择排序 { 275 275* 512 061 } i = 1
{ 061 275* 512 275 } i = 2
{ 061 275* 512 275 } i = 3
{ 061 275* 275 512 }
(3) 快速排序 { 512 275 275* }
{ 275* 275 512 }
(4) 堆排序 { 275 275* 061 170 } 已经是最大堆,交换275与170
{ 170 275* 061 275 } 对前3个调整
{ 275* 170 061 275 } 前3个最大堆,交换275*与061
{ 061 170 275* 275 } 对前2个调整
{ 170 061 275* 275 } 前2个最大堆,交换170与061
{ 061 170 275* 275 }
9-17 设有n个待排序元素存放在一个不带表头结点的单链表中,每个链表结点只存放一个元素,头指针为r。试设计一个算法,对其进行二路归并排序,要求不移动结点中的元素,只改各链结点中的指针,排序后r仍指示结果链表的第一个结点。(提示:先对待排序的单链表进行一次扫描,将它划分为若干有序的子链表,其表头指针存放在一个指针队列中。当队列不空时重复执行,从队列中退出两个有序子链表,对它们进行二路归并,结果链表的表头指针存放到队列中。如果队列中退出一个有序子链表后变成空队列,则算法结束。这个有序子链表即为所求。)
【解答】
(1) 两路归并算法
procedure merge ( ha,hb,pointer; var hc,pointer );
var pa,pb,pc,pointer;
begin
if ha↑.data <= hb↑.data
then begin hc,= ha; pa,= ha↑.next; pb,= hb; end
else begin hc,= hb; pb,= hb↑.next; pa,= ha; end;
pc,= hc;
while ( pa <> nil ) and ( pb <> nil ) do
if pa↑.data <= pb↑.data
then begin
pc↑.next,= pa; pc,= pa; pa,= pa↑.next;
end
else begin
pc↑.next,= pb; pc,= pb; pb,= pb↑.next;
end;
if pa <> nil then pc↑.next,= pa
else pc↑.next,= pb;
end;
(2) 归并排序主程序
procedure mergesort( var r,pointer );
var s,t,pointer; var Q,Queue;
begin
if r = nil then return;
SetEmpty ( Q ); s,= r; Enqueue( Q,r );
while s <> nil do
begin
t,= s↑.next;
while ( t <> nil ) and ( s↑.data <= t↑.data ) do
begin s,= t; t,= t↑.next; end;
if t <> nil then
begin s↑.next,= nil; s,= t; EnQueue( Q,s ); end;
end;
while not IsEmpty( Q ) do
begin
r,= DlQueue( Q );
if IsEmpty( Q ) then break;
s,= DlQueue( Q );
merge( r,s,t ); EnQueue( Q,t );
end
end;
9-18 若设待排序关键码序列有n个关键码,n是一个完全平方数。将它们划分为块,每块有个关键码。这些块分属于两个有序表。下面给出一种O(1)空间的非递归归并算法:
step1,在两个待归并的有序表中从右向左总共选出个具有最大值的关键码;
step2,若设在step1选出的第2个有序表中的关键码有s个,则从第1个有序表选出的关键码有- s个。将第2个有序表选出的s个关键码与第1个有序表选出的关键码左边的同样数目的关键码对调;
step3,交换具有最大个关键码的块与最左块(除非最左块就是具有最大个关键码的块)。对最右块进行排序;
step4,除去具有最大个关键码的块以外,对其它的块根据其最后的关键码按非递减顺序排序;
step5,设置3个指针,分别位于第1块、第2块和第3块的起始位置,执行多次substep,直到3个指针都走到第块为止。此时前块已经排好序。
( subStep所做的工作是比较第2个指针与第3个指针所指关键码,将值小的与第1个指针所指关键码对调,相应指针前进1个关键码位置。
step6,对最后第块中最大的个关键码进行排序。
(1) 设有16个关键码,分别存放于两个有序表{10,12,14,16,18,20,22,25}和{11,13,15,17,19,21,23,24}中,试根据上面的描述,写出排序的全过程,并说明它具有时间复杂度O(n)和空间复杂度O(1)。
(2) 编写相应的算法。要求两个待排序有序表的长度可以不同,但每一个表的长度都是的倍数。
(3) 假设两个有序表分别为(x1,…,xm)和(xm+1,…,xn),编写一个算法归并这两个有序表,得到(x1,…,xn)。设s = 。
9-19 试编写一个算法,将对象序列(x1,x2,…,xn)循环右移p个位置,0 ( p ( n。要求该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n)而空间复杂度为O(1)。
【解答】
9-20 在什么条件下,MSD基数排序比LSD基数排序效率更高?
【解答】
9-21 在已排好序的序列中,一个对象所处的位置取决于具有更小关键码的对象的个数。基于这个思想,可得计数排序方法。该方法在声明对象时为每个对象增加一个计数域count,用于存放在已排好序的序列中该对象前面的对象数目,最后依count域的值,将序列重新排列,就可完成排序。试编写一个算法,实现计数排序。并说明对于一个有n个对象的序列,为确定所有对象的count值,最多需要做n(n-1)/2次关键码比较。
【解答】
0
0
0
0
初始状态
2
1
0
0
第1趟排序结果
3
0
0
第2趟排序结果
0
1
第3趟排序结果
template <class Type> void datalist<Type>,,count_sort ( ) {
//initList是待排序表,resultList是结果表
int i,j;
int *c = new datalist <Type>; // c是存放计数排序结果的临时表
for ( i = 0; i < CurrentSize; i++ ) Vector[i].count = 0; //初始化,计数值都为0
for ( i = 0; i < CurrentSize-1; i++ )
for ( j = i+1; j < CurrentSize; j++ )
if ( Vector[j].key < Vector[i].key ) Vector[i].count++;
else Vector[j].count++; //统计
for ( i = 0; i < CurrentSize; i++ ) //在c->Vector[ ]中各就各位
c->Vector[ Vector[i].count ] = Vector[i];
for ( i = 0; i < CurrentSize; i++ ) Vector[i] = c->Vector[i]; //结果复制回当前表对象中
delete c;
}
9-22 试证明对一个有n个对象的序列进行基于比较的排序,最少需要执行nlog2n次关键码比较。
【解答】
9-23 如果某个文件经内排序得到80个初始归并段,试问
(1) 若使用多路归并执行3趟完成排序,那么应取的归并路数至少应为多少?
(2) 如果操作系统要求一个程序同时可用的输入/输出文件的总数不超过15个,则按多路归并至少需要几趟可以完成排序?如果限定这个趟数,可取的最低路数是多少?
【解答】
(1) 设归并路数为k,初始归并段个数m = 80,根据归并趟数计算公式S = (logkm( = (logk80( = 3得:k3≥80。由此解得k≥3,即应取的归并路数至少为3。
(2) 设多路归并的归并路数为k,需要k个输入缓冲区和1个输出缓冲区。1个缓冲区对应1个文件,有k +1 = 15,因此k = 14,可做14路归并。由S = (logkm( = (log1480( = 2。即至少需2趟归并可完成排序。
若限定这个趟数,由S = (logk80( = 2,有80≤k2,可取的最低路数为9。即要在2趟内完成排序,进行9路排序即可。
9-24 假设文件有4500个记录,在磁盘上每个页块可放75个记录。计算机中用于排序的内存区可容纳450个记录。试问:
(1) 可以建立多少个初始归并段?每个初始归并段有多少个记录?存放于多少个页块中?
(2) 应采用几路归并?请写出归并过程及每趟需要读写磁盘的页块数。
【解答】
(1) 文件有4500个记录,计算机中用于排序的内存区可容纳450个记录,可建立的初始归并段有4500∕450 = 10个。每个初始归并段中有450个记录,存于450∕75 = 6个页块中。
(2) 内存区可容纳6个页块,可建立6个缓冲区,其中5个缓冲区用于输入,1个缓冲区用于输出,因此,可采用5路归并。归并过程如下:
共做了2趟归并,每趟需要读60个磁盘页块,写出60个磁盘页块。
9-25 设初始归并段为(10,15,31,(),(9,20,(),(22,34,37,(),(6,15,42,(),(12,37,(),(84,95,(),试利用败者树进行k路归并,手工执行选择最小的5个关键码的过程。
【解答】做6路归并排序,选择最小的5个关键码的败者树如下图所示。
9-26 设输入文件包含以下记录:14,22,7,24,15,16,11,100,10,9,20,12,90,17,13,19,26,38,30,25,50,28,110,21,40。现采用败者树生成初始归并段,请画出选择的过程。
9-27 给出12个初始归并段,其长度分别为30,44,8,6,3,20,60,18,9,62,68,85。现要做4路外归并排序,试画出表示归并过程的最佳归并树,并计算该归并树的带权路径长度WPL。
13
9.6 9.9 9.14 9.19
9.11 9.17
9.8 9.12 9.15
14
9.23 9.25 9.27
9.19 9.21
9.24 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