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社会学产生的历史背景…………………………………………………………………1
第二节 从社会哲学到社会学的转变----社会学产生的理论前提………………………………1
第二章 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3
第一节 生平与著述………………………………………………………………………………3
第二节 科学分类和社会学………………………………………………………………………3
第三节 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4
第四节 社会学的研究方法………………………………………………………………………5
第五节 关于社会改建的实证主义思想…………………………………………………………5
斯宾塞的社会有机论……………………………………………………………………5
第一节 生平与著述………………………………………………………………………………5
社会有机论和进化论……………………………………………………………………6
关于社会的类型---军事社会和工业社会………………………………………………7
关于国家的政治理论……………………………………………………………………7
马克思:社会批判的先驱………………………………………………………………8
第五章 滕尼斯的社会学体系………………………………………………………………… 10
齐美尔的形式社会学………………………………………………………………… 14
第一节 生平与著述…………………………………………………………………………… 14
第二节 形式社会学…………………………………………………………………………… 14
第三节 关于社会冲突的思想………………………………………………………………… 15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 15
齐美尔的影响………………………………………………………………………… 16
第五章 韦伯的理解社会学…………………………………………………………………… 16
第一节 韦伯其人与当代的“韦伯热”……………………………………………………… 16
第二节 理解社会学的方法论基础…………………………………………………………… 18
第三节 政治社会学思想……………………………………………………………………… 20
宗教社会学思想……………………………………………………………………… 22
韦伯的影响………………………………………………………………………… 25
杜尔克姆的社会学思想…………………………………………………………… 26
第一节 生平与著述…………………………………………………………………………… 27
第二节 社会学的研究层次,对象和方法-------------------------------------------------------------27
第三节 社会团结与社会分工----------------------------------------------------------------------------29
第四节 对自杀现象的研究-------------------------------------------------------------------------------31
第五节 宗教社会学----------------------------------------------------------------------------------------32
对迪尔凯姆的评价-------------------------------------------------------------------------------32
第七章 帕累托的普通社会学-------------------------------------------------------------------33
生平与著述-----------------------------------------------------------------------------33
帕累托社会学的重要理论范畴--------------------------------------------------------34
关于社会精英和社会系统-------------------------------------------------------------35
第八章 社会学自欧洲传入美国及本土化运动------------------------------------------------37
结构功能主义-------------------------------------------------------------------------- 40
结构功能主义的特征及其思想渊源---------------------------------------------------40
帕森斯的理论学说---------------------------------------------------------------------42
默顿对功能主义的发展----------------------------------------------------------------49
第十章 社会冲突理论----------------------------------------------------------------52
社会冲突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52
米尔斯对社会学的想象----------------------------------------------------------------52
科塞的功能冲突论---------------------------------------------------------------------54
达伦多夫的辩证冲突论----------------------------------------------------------------56
第十一章 社会交换理论------------------------------------------------------------------------58
社会交换理论产生的社会背景和思想渊源-------------------------------------------58
霍曼斯的行为主义交换理论-----------------------------------------------------------59
布劳的结构主义交换理论-------------------------------------------------------------61
第十二章 符号互动论-------------------------------------------------------------------------62
第一节 历史背景--------------------------------------------------------------------------------62
早期代表人物-------------------------------------------------------------------------- 63
二战后的符号互动论------------------------------------------------------------------ 66
第十三章 布劳的宏观社会结构理论-----------------------------------------------------------69
思想渊源--------------------------------------------------------------------------------69
宏观社会结构理论的特征及概念框架------------------------------------------------70
第十四章 社会学的现代化理论----------------------------------------------------------------73
第十五章 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的综合趋势---------------------------------------------------73
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综合趋势的背景------------------------------------------------73
第一章 绪论学习本门课程的意义。
学习本门课程的要求和方法。
社会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对西方社会学诞生的影响。
1、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对社会学产生造成的消极影响。
2、从18世纪中期开始的工业革命对社会学产生造成的积极影响。
二、社会的急剧变迁和现代社会的出现对西方社会学诞生的直接动力。
1、阶级结构的变化。
2、都市化。
3、宗教的变化,新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三、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西方社会学诞生的铺垫。
从社会哲学到社会学的转变
——社会学产生的理论前提
社会学作为关于社会运行和发展的专门知识理论体系,在其正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之前,它的许多思想观点一直被包含在诸如历史哲学,政治学,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等学说理论之中,或者说它是以社会哲学的形式而存在。
一、社会哲学和社会学之间的关系第一、研究对象有些一致,都研究社会整体及其发展,社会学的对象要更广泛,经验性更强,研究较为个别的实际问题。
第二、有相类似的理论逻辑结构第三、相互促进,相互作用和相互渗透。。
第四、各自特定的研究方法。
二、社会哲学到社会学的转变,必须具备一定的理论前提
(一)古希腊哲学关于社会的思想
(二)中世纪时期的社会观
(三)文艺复兴以来的社会哲学思想
1.社会契约论:霍布斯,洛克,卢梭
2.君主论共和思想,马基雅弗利
3.古典政治经济学(马尔萨斯人口论),法国的政治思想理论,德国古典哲学,等等。
4.自然科学成就三、西方社会学理论发展的历史传统
(一)英国功利主义的传统受其直接影响的有:社会学的交换理论、当代功能主义,理性选择,交换理论
(二)法国大革命后的实证主义传统
(三)德国的历史主义传统
(四)美国的实证主义
1.讲求实用,不喜欢高度抽象和思辨的概念,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学习。杜威的教育理论
2.鼓吹个人主义,强调个人价值,从宏观的社会结构到微观的个人行为和个体间的互动
3.乐观的思想,对社会改革和进步充满信心。
4.关注都市问题,犯罪率,失业,住房等十分具体的东西。
四、社会学的发展阶段
1839年,孔德在他的《实证哲学教程》第四卷中正式提出“社会学”,西方社会学自此开始,至今已有150余年的历史。
第一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形成和初步发展阶段。(从19C30年代到20C30,40年代)
一、实证主义社会学理论孔德:社会学就是发展到实证科学阶段的社会科学或“社会物理学”。社会是自然的一部分,可观察,可证实。
斯宾塞:社会有机体,社会进化。
迪尔凯姆:社会学研究的对象是与纯粹个体不同的社会现象或社会事实,“用社会事实来解释社会事实”。
二、理解社会学理论个人的行动是带有意义的,他确定各种情境,并赋予自己和别人的行动以某种社会学意义。
韦伯:研究对象是人本身是有意义的社会行动。社会行动的本质取决于行动者赋予其上的主观意义,研究方法:“投入理解”。
舒茨:现象社会学。
美国符号互动主义:米德,托马斯,库利。
三、批判理论,霍克海默,阿多诺,马尔库塞,卢卡奇四、其他形式:难以划分的还有研究“社会交往的纯粹形式”的齐美尔的“形式社会学”,研究非逻辑行为的帕累托。
第二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80年代的深入发展阶段。
帕森斯:整合各种不同取向的社会学使之融合成一个更具有综合性因而也更具有解释力的社会学体系。提出结构功能主义,在美国乃至西方社会学界取得近乎霸主的地位,很快受到人们的激烈批评。
1、默顿的“中层理论”,针对过于抽象,缺乏经验基础,把功能分析与经验研究结合起来。
2、社会冲突理论针对过于强调均衡、稳定、一致,忽视社会中的强制与冲突现象而产生,强调社会结构的强制性,社会过程的冲突性,社会变迁的普遍性。代表人物:达伦多夫,米尔斯,科塞,
3、过于注重社会客观层面,忽视主观层面。符号互动主义:库利、托马斯、米德,戏剧理论:戈夫曼。本土方法论:强调社会生活中的主观层面。
4、注重宏观分析缺乏微观基础,注重结构忽视个人的缺陷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霍曼斯的社会交换理论,布劳的社会结构理论。
5、批判理论注重于批判现实,寻求人类解放的新道路。
第三阶段:80年代以来的进一步发展阶段――新的综合。
从总体上看,六七十年代西方社会学的主流趋势,还仍然是“分”而不是“合”,综合立场得到较为广泛的接受,理论综合形成一个较明显的趋势,应该说是80年代以后尤其90年代以来的特点。
1、新功能主义:亚历山大、卢曼,建立起一个新的具有多维性质的综合性一般理论。
2、结构化理论:吉登斯
3、沟通行动理论:哈贝马斯
4、理性选择理论:科尔曼。
5、实践理论:布迪厄
第二章 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
第一节 生平与著述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孔德(1798-1857年)是近代社会学的创始人,他给人留下了“保守与进步的双重形象”
一、孔德所生活的时代背景。
二、孔德的个人经历。
三、孔德的思想来源:
1、启蒙主义,
2、与启蒙主义相对立的传统主义,
第二节 科学分类和社会学科学分类和建立在其上的科学等级体系是孔德实证主义哲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或者说是他的一大理论支柱。孔德关于社会学作为一门实证科学的提出,与他的科学分类及其等级体系不无关系。
一、孔德对科学的分类
(一)孔德认为,整个宇宙现象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整个宇宙现象按其性质可具体分为五类,与此相应科学分为五种:
天文现象-天文学 物理现象-物理学 化学现象-化学生物现象-生物学 社会现象-社会学
(二)各门科学互相联系,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体系中各门科学顺序有先后,位置有高低的次第结构。
这就是孔德所谓的科学等级体系,排列的原则是:先达到实证阶段的任何一种知识都同他的一般性、简明性和不依赖于其他知识相一致。
(三)随着科学阶梯的升高,知识内容的复杂性程度在增加。后一门科学离不开它前面的科学,前者是后者的基础。
二、作为实证科学的社会学
(一)对实证概念的诠释。
在孔德看来,“实证的”一词具有这样五个方面的内涵:
(1)真实的而非虚幻的;
(2)有用的而非无用的;
(3)肯定的而非犹豫的;
(4)精确的而非模糊的;
(5)肯定的而非否定的。实证概念成了孔德庞大的实证哲学的核心术语。
(二)通过实证主义建立了全新的社会观。
(三)社会学与生物学的联系与区别。
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
(一) 社会静力学孔德的社会静力学常常被视为其思想的保守的一面,它所涉及的是社会的秩序、组织以及和谐等问题。。
社会静力学研究各种社会的基本秩序及其某个特定整体的各个机构之间的相互关系,从社会的横断面,静态的考察人类社会的结构和制度,寻找确立和维护人类社会的共存和持续的原则。
社会基本单位――家庭。
社会联系的纽带:语言、分工和宗教。
语言具有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的特点。分工以及建立在分工基础上的经济合作。
宗教的作用表现在,它向人们提供共同的信仰和一致的原则,构成人们行动的社会基础。
(二)社会动力学孔德为社会动力学确立的研究任务是从动态的角度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社会动力学研究社会体系发展和变化的规律,核心是社会进步,进步是多方面的,有物质的,身体的,智力的和道德的。
由于孔德认为智力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和基础,所以社会发展的阶段与人类智力发展的过程完全相适应,也将人类社会变迁与进步的历史进程分为三个阶段:
1、神学阶段(虚构阶段):是指远古至中世纪早期(1300年之前)的这段历史。又可细分为三个具体时期:拜物教时期,多神教时期和一教独尊的基督教时期。在每个具体时期里都有相应的社会组织出现或社会关注的问题提出来。
2、形而上学阶段(抽象阶段):从1300年到1800年的“西方革命”时期。此时占据统治地位的是牧师和法官,社会的基本单位是国家,而占主导地位的社会组织则是以法律为基础的,社会团结是依赖法律体系形成的。
3、科学阶段(实证阶段):社会发展的顶峰。主要标志是科学的普及、实证主义理论的创立以及科学社会作用的增长。实证社会主要由牧师、银行家和工业家共同管理。
社会学的研究方法要保证社会学获得有关社会秩序和社会发展的真实规律,就必须使用那些在自然科学中使用的实证方法。包括观察、实验和比较。
1.观察法。孔德认为,观察是社会学的一种重要方法。社会学研究社会规律是建立在对社会事实进行观察的基础上。
2.实验法。分为直接实验和间接实验两种类型。
3.比较法。在社会学研究中占有核心地位。通过对人类社会和动物社会的比较,可以从中窥探人类社会关系的萌芽,进一步弄清人与动物界的联系和区别。
4.历史法。历史地方法是社会学研究的专门方法,最适合于对社会现象的考察。历史法是从事物的先后和连续上考察社会现象和状态的一种方法,注重于事物的发展过程正是历史方法的基本特点。
关于社会改建的实证主义思想
1、实行普遍的道德教育
2、牧师的特殊作用
3、社会舆论的控制作用
4、关于社会的进步
评说:
一、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和原则来研究社会,反对主观唯心主义和僧侣主义,把社会学发展成客观性对科学有积极意义,但并不彻底。
二、方法论上的贡献要比具体的理论研究更突出,但显露出典型的资产阶级学者的立场和缺陷。
三、社会分工造成的人与人的相互依赖性,但基本上是一种资产阶级学者的保守立场来认识分工对社会秩序的影响。
孔德的社会学充满内在矛盾一方面为论证资本主义诞生和确立的合理性,他站在进化论立场上,主张人类社会发展有不可抗拒的规律,但另一方面又把资本主义看作人类历史发展到最高阶段,强调政府对社会生活的干预与调节。人类社会发展三阶段规律的认识是唯心主义,精神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每个历史时代都有它的时代精神是合理的。
第三章 斯宾塞的社会有机论第一节 生平与著述一、家庭影响。
二、斯宾塞生活的年代是英国近代史上最为辉煌的时代。
三、斯宾塞的主要工作。
 
第二节 社会有机论和进化论
一、斯宾塞的科学观与进化原则。
1、进化:物体的集结,集结时其运动消散,在这个过程中,物体由不确定的分散的同质状态进化到确定的,凝聚的异质状态。
A.分散到集中。
B.集中到分化
C.从不确定的、不定型的、无序的状态到确定的、有形的状态。
2、进化的动因是“力的恒久性”分为引力和斥力,引力导致运动,斥力导致静止,当两者平衡,物的分化和整合趋向平衡,一定的进化过程完成。当外界作用使引力和斥力的平衡打破时,全部重新开始。均衡是进化的起点和终点。
二、社会是有机体-反复论证社会和生物有机体的相似性,其目的是运用宇宙万物的普遍规律进化规律,说明人类社会的发展。
1、社会是一个独立存在的实体。在这个问题上有两种观点:社会唯名论和社会唯实论。斯宾塞是从唯实论出发来解释社会的。
社会唯名论:霍布斯、亚当斯密等英国功利主义为代表,充分肯定个人和个人利益的重要性,认为社会是一个虚幻的存在物,社会是表示这个虚幻存在的一个名称。
社会唯实论:欧陆理性主义者斯宾诺萨、孟德斯鸠和黑格尔,认为社会固然由个人组成,但个人一旦组成社会,就具有了独立存在的特性,因此社会是一个整体。
2、社会作为一个实体,就有与组成它的个人不同的个性,这种个性使他与生命有机体在许多方面表现出一致性。
A.生长过程-不断生长,规模范围扩大
B.结构日益复杂-结构分化
C.功能分化-结构分化伴随着功能的分化
D.相互依赖-各要素之间相互关系日益密切
3、社会有机体和生物有机体的差别
A.社会有机体是一个松散的整体,构成的个人自由而分散;而生物有机体的一切成分紧密结合。
生物有机体中,意识的功能仅集中在某一部分,而社会有机体中,社会是增进个人目标的工具和手段为成员的幸福而存在。
生物有机体有完备的器官构成和功能系统。
主要器官 三大功能系统家庭制度 支持系统:生产系统-工人礼仪制度 分配系统:商业、交通、通讯、银行-商人、银行家政治制度 调节系统:统治阶级、管理阶级-工业资产阶级政府
三、社会进化论。
1、社会有机体不是永远处在不停顿的变化中,而是与人体组织一样,一旦结构和功能的变化适应了环境的要求,达到了均衡。
2、进化不是直线式,倒退的发生是肯定,不可避免的
3、进化方向不是单一的,不同社会的进化方向是多样的。
第一、社会进化目的论。
第二、社会系统的功能论。
第三、社会分工论。
第四、社会进化模式论,
第三节 关于社会的类型
――军事社会和工业社会一、社会分类的标准
1、按照社会进化的程度或社会结构由简单到复杂,分为简单社会,复杂社会。
2、按照社会内部管理形式分为军事社会和工业社会。
二、关于军事社会和工业社会的比较军事社会的典型特征是强制,工业类型社会的社会是建立在志愿合作和个人自我节制的基础上的。国家的存在是“有意设计的合作”,正是这种类型的合作促进了国家的诞生;另一种是自发的私人合作。
第四节 关于国家的政治理论一、国家和政府的概念及其权力的基础首先,斯宾塞对国家和社会的概念作了区分。国家是社会的一种特殊形式,即政治上组织起来的社会。
其次,国家及其政府机构相当于动物有机体系统的神经系统,一个强有力的调节机制。
再次,国家的权力基础是从人的心理方面回答的,提出“对活人的恐惧”是政治权力基础。
二、国家活动的领域和范围斯宾赛大力宣扬社会自动化的思想,以此作为限制国家和政府活动范围的理论依据。
1.同等自由法。
2.政治不干涉主义
3.专门化的管理
4.国与国之间的睦邻友好关系。
评说:
(一)、孔德和斯宾塞都与实证主义作为理论指导和方法论前提,对社会发展持进化论的观点,以一种自然秩序的眼光来看待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阶级分化与等级制度等。差异:
1.研究方向不同。孔德着重点是人类精神的发展史,从神学思考进入到现代的实证科学,而斯宾塞著重点是社会体系的结构与功能的变化。
2.社会与个人关系上,孔德以社会优先,个人是构成社会的基本要素,服从社会。斯宾塞以个人优先,社会为个人而存在,是增进个人目标的工具和手段。
3.社会进化模式上,孔德的单线发展观,斯宾塞认为每个社会从简单到复杂的方向发展,但发展的具体类型不同,分类按社会与外部环境的关系确定。
(二)、斯宾塞的主要观点
1.把社会看作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力图把自然科学成就运用于社会领域,但把社会有机体与生物有机体作简单的类比。
2.第一个系统使用结构,功能概念,把社会理解为一个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系统,一定的功能与一定的结构相适应,功能变化引起结构变化。
3.坚定的社会进化论者,但不是从社会内部矛盾来认识社会发展,而是把社会发展的原因归结为数量和规模的变化,归结为社会与外部坏境的关系变化。
4.资产阶级的扩张政策,在政治上是反动的,为英国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作辩护,侵略扩张,弱肉强食。
第四章 马克思:社会批判的先驱马克思(1818-1883)与恩格斯所建立的社会主义及共产主义的理论影响了中国几代知识分子,并改变中国的过去,决定了中国的现在,还将影响到中国的将来。
马克思是经济学家、哲学家、思想家、记者和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长期以来,在马克思和社会学之间,存在一种奇特的关系:一方面,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在苏联、东欧和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就是社会学,取消社会学的合法性;另一方面,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包括美国在内的整个西方社会学界,马克思并不被视为社会学家。但是,所有的社会学家又都承认,各种社会学理论无不是在与马克思主义的对峙中产生和发展的。
在西方社会学界尤其在美国社会学界,对马克思的态度在20世纪60年代出现转折。这部分归因于年轻的一代美国及欧洲社会学家从反越战、黑人民权运动以及青年“大造反”运动中获得的经验。马克思、马尔库塞以及毛泽东“3M”的思想得到一定的传播。阿隆把马克思列为七位经典社会学家之一。20世纪70年以后,没有谁会对马克思的社会学家的地位提出质疑。当代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认为马克思、迪尔凯姆和韦伯是三位最为杰出的经典社会学大师,代表社会学三种主要传统。
其实,西方社会学界对马克思的否认并不仅仅取决于资产阶级社会学家的个人好恶,而是与他们所秉承的社会学的学科理念有关:马克思的学说具有浓郁的意识形态色彩,与现代社会学所倡导的“价值中立”原则相去甚远。
马克思因对阶级斗争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的揭示,而成为社会事实范式中冲突论的领军人物,又因对资本主义社会无情和尖锐的批判,而成为社会批判范式的先驱。但这里,首先将马克思作为社会批判大师。原因在于:马克思的理论最具特色的地方在于对现实社会有一种强烈的批判性及行动倾向。马克思认为解释世界固然重要,主要的是批判不合理之处,并通过人类有意识的行为改变它。这种批判将有助于摧毁资本主义,为一个新兴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崛起创造条件。
社会背景、生平与思想渊源出生于一个犹太家庭,中学毕业进入波恩大学攻读法律,后转往柏林大学在大学里,在青年黑格尔派鲍威尔兄弟的影响下转向哲学研究。对黑格尔非常敬仰。1843年到巴黎结识恩格斯,阅读大量的社会主义和改良主义的著作如傅立叶、圣西门。同时还接触到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著作。加上德国唯心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理论来源已基本具备。并对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和无产阶级的状况有深入的了解。
1848年《共产党宣言》
1845-1846《德意志意识形态》批判青年黑格尔学派的唯心主义、费尔巴哈的直观唯物主义和唯心史观,系统阐释唯物主义的社会历史观,标志着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形成。
1849年流亡到伦敦,1852年开始《资本论》的写作,从历史和理论的高度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结构和动态发展,肯定了它的内部矛盾将导致它的最终灭亡。
历史唯物主义的要义尽管马克思从未使用过“历史唯物主义”,但人们公认这是他的社会理论的核心。《德意志意识形态》是对黑格尔及其后德国唯心主义历史观的一次反击。马克思认为,包括黑格尔在内的唯心主义历史观都忽视了一个明显的事实,观念 不能离开在现实的物质和社会环境中生活的现实的人而存在。
A.唯物史观的前提,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前提。
B.社会是一个以生产力为基石的有机体,是由生产力决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C.社会变迁问题。人类社会历史是不断向前发展的,而这个发展过程实质上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历史的动力不应从任何外在于人的力量去寻找。物质生产方式的变化。
资本主义社会的结构剖析对资本主义社会和经济制度的分析不仅内容广泛而且深刻。基本切入点是“商品”,商品具有两重性:既具有使用价值,也具有交换价值,并且存在天然矛盾。资本主义社会产品的全面商品化造成的社会后果是多重的。
首先,对交换价值的强调,使得使用价值变得次要。
其次,劳动力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劳动力本身成了商品。
再次,商品关系已经渗透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部社会关系之中。
最后,商品社会化的发展最终导致了“商品拜物教”的出现。商品原本是人的劳动产物,体现着人与人的关系,但现在却表现为物与物的关系,并且作为支配商品生产者命运的力量统治着人。生产关系物化了。“异化的含义是,人类自己创造的力量作为外部力量又反过来支配人类。”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由商品化和物化导致的工人阶级的精神问题,是人道主义者马克思一直关注的主题,资本主义的社会结构对生活在其中的行动者个人产生怎样的影响?最终目标在于从资本主义社会的奴役下获得人性的最后解放。
文化意识形态批判马克思认为,经济及由经济决定的社会存在基础是第一性的,意识和文化乃至人类的全部精神生活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在20世纪早期孕育了曼海姆和舍勒的知识社会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磨砺了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批判。意识形态,是指表达意义的一整套符号系统,其意义或内容都是由现实的社会生活决定的。无论多么抽象,其实都是人们现实生活的反映。
意识形态既是人们精神生产的产物,同时它又是外在于人类,并强制人类的一套整合的观念体系。
每一时代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和意识形态反映的都是统治阶级的思想。
意识形态是对“现实的颠倒、逆转和经过修剪的反映”,是一种“虚假意识”。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广义的意识形态即文化的批判,在社会学中形成一种有生命力的阐释传统。先是卢卡奇,后是曼海姆,都沿着马克思的思路,对意识形态理论进行深入的探讨研究。卢卡奇通过将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具有明显贬义色彩的意识形态转化为一种中性话语,为意识形态研究留出了更大的论域空间;而曼海姆则通过将在现存秩序中占主导地位的思想体系称之为“意识形态”,同时将企图改变存在秩序的思想体系称之为“乌托邦”,直接为舍勒的知识社会学注入活力。马克思对意识形态或文化现象的论述,同样在相当的程度上影响到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和法国的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哈贝马斯就指出正是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使其现状获得了合法性。
阶级、阶级意识与社会变迁阶级及阶级分析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向,它也直接影响到现代社会学有关社会分层领域的研究,更是“社会冲突论”的理论来源。基本观点:
首先,阶级结构是最基本的社会结构,阶级关系也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
其次,阶级或社会阶级是以不同方式相区别的利益集团。阶级是具有共同的经济利益的集团。
再次,“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马克思不仅发现了由经济因素决定的阶级间的冲突是社会冲突的最基本的形式,而且进一步指出了这种冲突对社会变迁和社会发展的作用与意义。
在任何社会形态中,当旧有的生产关系成为生产力阻碍,代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进步阶级必然会与代表旧生产关系的统治阶级展开搏斗。只有这种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力行动,才能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扫清障碍。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内部孕育和发展的生产力,同时又在制造解决该社会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间的对抗、生产资料的占有者和被占有者间的对抗的物质条件。资产阶级无意间造就的、而他们又无力抵抗的工业进步,是工人通过联合而达到了团结,成功替代了他们由于竞争而造成的分散。资产阶级在占有生产资料和物质产品的同时,也造就了它自己的掘墓人。
马克思主义与现时代
在马克思主义100余年的发展中,曾遭受两种主要的滥用:其一是在西方国家,被局限为一种简单的造反哲学;其二是在前苏联、东欧和中国的文革时期,马克思的思想被教条化,失去了革命和生动的一面。
张一兵认为,理解马克思,理解马克思的哲学和社会思想,最好的方法是历史地“回到马克思”,回到马克思本来的文本,回到马克思所生活的时代,去理解他的理论和观点。马克思对现代社会学的意义是“多维的”,强调意识植根于存在之中,强调必须将思想视为社会活动中的一种,关于人类历史过程的经济学解释,阶级关系理论,以及对现代社会生活中异化层面的研究,已成为社会学大业中永久的组成部分。
丹尼尔贝尔认为马克思的魅力在于,它或许是惟一的既具有历时性又具有共时性的理论,既是关于社会结构的,又是关于社会变迁的理论。
第五章 滕尼斯的社会学体系从19世纪的最后20年起,较晚时期的经典社会学家开始发起挑战:强调社会现象尤其是当下的社会现象的特殊性,企图摘下社会学的学科之王,将它视为一门特殊学科。
同时,在19世纪大部分时间一直落后的德国社会学开始呈现出强劲的势头,以滕尼斯、韦伯、齐美尔为代表的德国学者反对百科全书式的社会学。主张:
(1)“社会学研究的是社会关系,它必须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之间作出区分”,社会学应该研究社会关系或社会互动。
(2)人类社会有特殊性,社会学不应该简单照搬自然科学的方法,将“理解”引入社会学的研究。这一理论流派被称为“理解社会学”,社会释义范式。
一、理论背景
(一)德国哲学中的历史批判和浪漫主义传统。
1.浪漫主义思潮主要是指18世纪末启蒙运动和古典主义引起的一场思想和文学艺术运动。
2.历史学派批判。
(二)反实证主义思潮的兴起历史主义充分体现了德国人文主义的传统,拒绝将世界秩序化的实证主义观点。
1、反对将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推广到社会历史领域的尝试,强调社会历史过程及其认识方法的特殊性;
2、反对实证主义力图揭示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做法,强调对社会历史过程中的个别人物和个别时期的认识;
3、反对实证主义将形形色色的现象归结为简单的要素和规律,而着眼于对综合的概括做要素的分析。
(三)历史主义的代表人物及其基本观点。
1.狄尔泰的观点。
(1)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的研究对象上的区别。
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与精神活动无关而独立呈现的现实;人文学科的研究对象是被人类能动的打上了自己烙印的事物。
(2)两种学科体验的形式不同。自然科学仅仅来自外部世界,人文科学通过某种形式的内在过程,通过生命的体验和理解获得。
2、李凯尔特的观点。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对立不是一个本体论问题,而是一个方法论问题。
自然科学使用的是普遍化的方法,人文科学使用的是个别化方法。
自然科学研究的是同价值分离的客体;而人文科学是一种个别化的方法,侧重于根据价值观念而不是规律去分析文化现实。
二、滕尼斯的生平及著述
(一)生平简历。
(二)思想来源。
十七世纪的自然学说,
2、孔德和斯宾塞实证主义社会学。
3、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思想,
4、摩尔根的一般进化论思想。
5、叔本华的哲学,“意志”概念
(三)研究兴趣:
1.个人和社会之间各种纽带、关系的性质;
2.导致欧洲社会进入现时状况的发展的性质。
三、社区与社会:新的概念类型
(一)、社区和社会概念的来源:
英国19世纪的法学家曼恩(身份社会-契约社会),以此来描述两种不同类型的人类共同生活,或者说建立一种从社区到社会的以变迁为主题的社会学。
(二)、人类共同生活的两种表现形式:
1、公社:在情感、依恋、内心倾向等自然感情一致的基础上形成的,联系密切的有机群体,包括亲属、邻里、友谊,从血缘、感情和伦理团结为纽带。
2、社会:建立在外在的、利益合理基础上的机械组合的群体,包括股份公司、大城市、民族国家以及整个市民经济和正在展开的工业社会,基于常规、政策、公众舆论和特殊利益的联系。
3、他的观点的最大意义在于企图去综合有关人类社会的理性主义和有机体论两种观点,前者认为社会是一个由期望获得特定的目的的理性行动的个人组成的群体;而后者把社会看作一个非理性的集合体。滕尼斯认为他们仅看到社会现实两大层面中的一个,将其视为人类社会的全部本质,人类既不是完全理性的,也不是完全非理性的。
(三)、共同生活的意志类型-叔本华的影响,基本要点:
(1)所有的社会的社会群体都是人的意志的创造物
(2)社会群体是由人的意志创造的,那么意志的基本种类必然决定了人类相互关联的可能方式。
(3)人类有两种意志:本质意志和选择意志。本质意志是内在动机驱使的行为;选择意志意味着与所欲达到的外在目的有关的行为。
本质意志:一种整体的意志,思维过程与生命、情感及全部的人类经验联系在一起,缔造了社区;――接近韦伯的情感行动、传统行动和价值合理的行动;
选择意志:独立的,每一种意志都与不同类型的人的行动结合,思想的产物,产生社会。――与目的合理行动相似。
(四)、社区-社会理想类型其对西方社会学尤其是德国社会学有相当大的推动作用,揭示了现代社会学在德国蓬勃发展的历史;在整个西方社会学中,在人类社会研究的类型学传统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社区-社会的理想类型的三种基本特征:
1、在性质上具有历史哲学的特征,企图揭示欧洲社会在资本主义影响下发生的一系列变迁。
2、较明显的价值倾向,把公社描写为友好、合作和真挚的关系,忽略任何消极关系和冲突,带有理想化色彩。
3.具有方法论上的意义,公社-社会的概念是一种类型学的方法,为分析社会生活的所有现象提供普遍的概念。
4.但要注意:第一,社区-社会是一个连续统,任何一个特定的社会形态不是处于某个极端,而是处于某个位置。社会变迁是一个社区因素不断减弱而社会因素不断增强的过程。第二,概念经过了高度的抽象,才能对不同的社会形态具有普遍的解释力。
四、社会生活的基本构成
(一)社会本质:社区-社会是对整个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两种因素的高度抽象,社会本质是使个体联系在一起的社会纽带,包括:社会关系、社会集合体、社会集团。
1.社会关系,与自然关系,心理关系区别开来,涉及一种进入或维持某种被认为有固有价值的关系的意志,如血缘、亲属不是社会关系,只有通过知识和认识,通过交互肯定才成为社会关系。――社会关系的纯粹类型-联盟
2.社会集合体:因为某种共同的自然或精神特征而被视为一个单位,如种族、民族或语言群体。――纯粹类型-党派
3.社会集团:有组织的,团体的组织形式。――联合体。
这三种社会实体可能更多体现出社区的特征,也可能更多的体现出社会的特征,取决于其成员中本质意志和选择意志何者占优。在这里,只涉及友好的,积极的社会关系形式,而忽视了竞争、冲突、格斗。
社会价值:社会价值是指具有社会本质的对象。只有处在同一种关系中,才可能对某种对象有一致的肯定。分为三种形式:
经济的价值――财产、
政治的价值――爱国主义伦理的价值――个人尊严和荣誉
(三) 社会规范:行动的一般规则。只有社会实体的成员彼此打交道与外人交往时,作为对自己约束的那些规范才是社会规范。
1.规范的本质是一种否定或限制;
2.规范具有普遍性
3.规范的三种形式:秩序、法和道德。
社区 社会秩序 普遍同意 契约法律 习惯法 理性立法道德 宗教 公共契约、民意
(四)社会相关物:与社会本质因素相关的体制和现实作用领域。
社区 社会经济的 乡村,家庭手工业 都市,城市经济政治的 民间生活,贵族政体 国家生活,民主政体知识的 宗教,艺术思维 理性,科学思想五、滕尼斯的社会学体系有三种途径去研究人的社会生活;社会生物学-人类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学是研究人类共同生活这一理解出发,认为社会学的知识体系应包括纯粹社会学,应用社会学和经验社会学三个部分。
1.纯粹社会学,概念体系类似于理想类型。建构滕尼斯的纯粹社会学的标准是社区-社会,还包括社会实体,社会价值,社会规范和社会相关物。
2,应用社会学:运用纯粹社会学的基本概念来分析具体社会进程的分支,有关社会变迁的理论。
3.经验社会学:通过大量的经验社会研究,包括犯罪,自杀,婚姻等。
六、科学研究中的价值问题
1.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价值中立的思想
2.伦理学是价值为其研究对象的科学。
评价:
一、社区-社会的划分和论述在社会形态的分类学传统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直接影响到韦伯的理想类型。
二、关于创立不涉及经验材料和历史内容的纯粹社会学的主张,理论社会学的任务是将社会关系概念化,而不是从事直接的社会观察。
第四章 齐美尔的形式社会学
1858年,齐美尔和迪尔凯姆都出生在这一年。从某种意义上说,无论是社会学,还是迪尔凯姆和齐美尔都是现代社会的产儿:他们分别出生于巴黎和柏林。1870年的普法战争之后,新崛起的德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齐头并进。到19世纪末,德国的工业产值已经超过英法两国,现代化的柏林似乎是为齐美尔的社会学而生的。
第一节 生平与著述一、生平:
1.犹太家庭出身。16岁时父亲去世,几乎从未享受过幸福的家庭生活,而边际感和不安全感过早降临到他头上。
2.在柏林文化界过分活跃,因其敏捷的思维,优异的口才而赢得巨大的声望而招妒。
3.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社会学本身所处在边际地位的反映,这种边际性不仅是一种负担,也是一种财富,眼界更为开阔,智力更加聪明。
二、学术上所受的影响:
(1)早期,受法国和英国实证主义思想影响的齐美尔是达尔文和斯宾塞进化论的信徒。
(2)中期,康德,马克思的影响。
(3)晚年,尼采和帕格森的哲学。
第二节 形式社会学一、社会学理论的对象与结构
(一)齐美尔批判了唯名论和唯实论的片面性。
1.唯名论和唯实论的观点。
2.齐美尔在唯名论和唯实论之间的调和。
(二)齐美尔对社会的认识。
1.社会是社会化的个人的复合体;
2.社会是各种关系形式的总合;
3.社会是由单个人所构成的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网络。
(三)三种层次的社会学
1.一般社会学:研究在社会科学中表现出来的特殊规律;
2.形式社会学:关注抽象社会交往的纯粹要素――形式
3.哲学社会学:研究社会的认识论和形而上学问题。
二、形式社会学,
(一)形式社会学的基本命题:
其一:社会是个体间的互动。
其二:社会生活可以划分为内容和形式,社会学的基本任务就是对互动形式的描述。
(二)社会形式作为研究对象的意义。
社会内容是丰富多彩的,社会学家只能对社会形式进行研究。
社会生活的几何学形式和内容是辩证的关系。
三、不同群体的互动形式
1.群体构成的数量
2.社会互动的距离。
第三节 关于社会冲突的思想一、社会冲突存在的必然性。
二、社会冲突的类型与功能。
(一)冲突的类型从冲突的现实上划分:现实冲突和非现实冲突;
从冲突的范围上划分:群体内部的冲突、群体之间的冲突、诉讼、非人格的思想冲突。
(二)冲突的功能
1.社会冲突对社会整合具有积极功能。
2.社会冲突对社会稳定具有积极作用。“安全阀”机制
第四节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货币哲学:货币作为交换媒介,在交换过程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反映了社会分化的过程,也是社会分化的原因和动力。
文化社会学:社会解构以及各种文化产物,如宗教,习俗,意识形态,社会组织等,无时无处不在影响着人们的行为。
(一)客观性与个性的矛盾。(主体文化与客体文化的矛盾)
主体文化,“个体文化”,行为者生产,吸收和控制各种外在文化因素的能力和倾向,内化在行为者当中。
客体文化,人们在历史进程中产生的各种文化因素,如宗教,哲学,组织,团体等,外在于个体,影响个体生活的每个方面。
在理想情形中,个体文化影响塑造着客体文化,并同时也接受着客体文化的影响。但客体文化一经产生,便有了内在的生命力,不再受主体的控制,并且存在着深深的疏远与对立,客体文化对主体文化的压倒优势却越来越明显,对行为者产生压制作用。
(1)现代化的进程中,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专业化提高了人们生产各种文化因素的能力,主体却越难以把握。
(2)客体文化在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文化领域急剧扩展,“知识分子”越少,专家越多。
(3)精细的劳动分工使人们看不到自己工作的价值,工作毫无意义,没有刺激,没有创造,只有机械的重复,工作中人际的交往,也只是与自己差不多的人之间的会面,没有多少新奇事物可分享——“文化的悲剧”
(二)社会分化:社会复杂性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
现代工业社会,许多工作被分割为不同的劳动过程,由不同的人来进行,有许多的社会角色可供选择,社会分化引起互动形式的两个根本性变化。
首先,群体的组成原则发生了变化,“有机的标准”转向“理性的标准”。
有机的标准:家庭或部落像一个生物有机体一样,其组成部分先天地、内在地联系在一起。理性的标准:推理与逻辑,以理性为基础的群体是根据个人目的,偏好,自身条件而作出的合乎理性的选择。
其次,社会群体数量的增加。
再次,不仅造成了角色的冲突,而且也为个性的产生与发展创造了条件。
(三)货币哲学: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关系产生的社会后果。
货币的广泛使用具有深远的影响。首先,货币的使用使得人们能够更加抽象的对目的作思考。
其次,货币的使用推动了社会向理性化的方向发展,促进了定量因素的产生。
促进了货物交换,加速人与人之间互动的频率。
改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促进信任关系的普及。
改进知识及知识份子在社会中的地位,精于计算,善于抽象的思考。
改变了政府行为方式。对遥远的地方征税,支付薪金。
货币对个人的影响:
1.有更多的选择,
2.个人财富,更多的表现自我的方式,社会更多样化。
3.不同的人际关系
4.个人更加封闭、孤独,倾向于数量的计算,抛弃情感的因素。
5.人生观的变化,买卖关系使庄严神圣的东西面临挑战,用价格来衡量。
第五节 齐美尔的影响在齐美尔生前,迪尔凯姆和韦伯都以不同的方式,对这位境遇不佳但却与他们齐名的同道给予过恰当的关注。虽然迪尔凯姆奉行的实证主义传统与齐美尔的形式社会学格格不入,但他却以自己的观点评述过齐美尔的研究。韦伯给齐美尔的评价是正面积极的,而且他也从后者那里获益良多。
评价:齐美尔的哲学观点与宏观的社会学观点有助于摧毁支配19世纪的社会思想模式,传播一种新的互动的与人文主义的社会思想,用人文主义取代自然主义,超越有机论与进化论。
对后世的影响
1.对迪尔凯姆和韦伯的影响。
2.在德国对卢卡奇的影响。
对现代社会学的影响,美国芝加哥学派――冲突理论的先驱。
齐美尔身后的影响有二:
其一,在德国继承并推进齐美尔思想的有维泽和卢卡奇其二,在美国对芝加哥学派的影响。
在相当长时间中,齐美尔在社会学中所以没有显赫的影响和明确的继承人,是由他无意建构严整而呆板的学术体系的特征所决定的。齐美尔的过人之处就在于,明确的意识到自己的历史使命,因此对建构体系之类的工作不屑为之。
第五章 韦伯的理解社会学第一节 韦伯其人与当代的“韦伯热”
一、引言马克斯﹒韦伯(1864—1920),最有影响,也最有争议的学者之一,社会科学领域中的巨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1904—1905年以论文的形式分两次发表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由帕森斯翻译成英文。
著名的社会学假说:透过任何一项事业的表象,可以在其背后出现有一种无形的,支撑这一事业的时代精神力量,这种以社会精神气质(ethos)为表现的时代精神,与特定社会的文化背景有着某种内在的渊源关系,在一定的条件下,这种精神力量决定着这项事业的成败。
二、生前与身后
1.优越的环境,聪颖的天资,勤奋好学。优越的家庭条件和深厚的人文主义修养,把韦伯造就成精神坚强,内心敏感而身体疲弱的那一时代典型的德国知识分子,长期处于身心紧张和失调状态是韦伯犯精神疾病的重要原因,而这种精神与肉体之间的不协调又因其新教徒式的入世工作态度愈加严重。
2.影响
A.美国
B.德国
C.日本
D.亚洲其他地区(儒家思想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E.苏联三、以行动化解紧张韦伯的内心是紧张而分裂的。“人”被剥夺了个人主体性,意志自由和创造性,只听凭法则,规律支配的纯粹“经济人”,把理性当作工具来追求的“工具合理性行动”,从文化发展的角度看,遵照这种行动模式生活的人,是一些“没有精神的专家,不懂感情的享乐者”,近代资本主义是人们追逐工具合理性的结果,极大地促成社会生活领域的分工和专业化,把人们的文化追求和情感经济化和客体化,从文化发展的角度看,近代资本主义及其工具合理性的行动模式对人的本性自由,无疑是一座“铁的牢笼”。内心世界与外部生活冲突的原因:
1.遗传的原因:先天遗传
2.家庭环境,父亲是权力和庸俗的代表,母亲是虔诚的清教徒
3.科学追求“工具合理性”,宗教“价值合理性”,然而理性过程使人难以再获取学价值的同时又服从宗教价值,这是现代人在行动上必然面对的二难选择。只须按责任伦理行动,要忠实于自己,按照自己预定的价值参照在决定行动的取向,本着对自己选择负责的态度果断地行动,以履行“天职”的责任心在应承日常生活的当下要求。
在生命的最后几年中,韦伯怀着“对历史负责的使命感,以坚强的毅力克制疾病带来的痛苦,以全副身心投入繁忙的工作。”
四、思想来源
19世纪下半期至20初期,以叔本华,尼采和柏格森为代表的非理性主义思潮的兴起。
1.法国启蒙运动理想的破灭
2.黑格尔哲学的兴起
3.非理性主义的崛起,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要求关注个人命运和内心生活的强烈愿望。
4.新康德主义:狄尔泰、李凯尔特、文德尔班在德国,思辨的唯心主义哲学的根深蒂固影响,以及非理性主义思潮的兴起和日益壮大,德国的社会科学带着自由主义—浪漫主义的色彩,开启了社会学中与自然科学主义方法论针锋相对的:“理解”传统。
第二节 理解社会学的方法论基础韦伯在社会科学方法论方面的探索是其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这样做的原因在于:其一、这方面的论著在韦伯的著作中占了相当的比重;其二,研究中自觉地将德国古典哲学的历史主义与近代实验科学为主要体现的英法实证主义结合,力求避免对二者偏颇解释带来的片面性,构成了他的理解社会学的基础。
韦伯方法论的基本主张:
(1)社会学研究的目的是理解人的行为而不是对该行为作价值判断;
(2)社会科学的研究与行为者的目的,意义和价值观密切联系;
(3)理想类型是社会学分析的最佳手段,实现特殊性与一般性的统一。
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区别问题:(与狄尔泰一致)
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不能用于指导社会科学。
(二)在具体认识方法上,韦伯有着不同的见解。
在韦伯看来,社会生活的独特性在于,人的行动由行动者赋予它一定的意义,这些意义由于行动者不断的行动而构成了一个联系的系列。“理解”行动者行动的意义便是社会学的任务。
二、科学研究的“价值相关性”与“价值中立性”
在涉及主观意义现象的专业学科中,客观研究如何在逻辑上是可能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韦伯创造性地提出了两个解决方法,即“价值中立”和“理想类型”。
(一)价值相关性(value-relevance)原则:
1、科学家本人,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必然会根据他的价值观设定对科学意义的承诺;
2、科学仅仅在有限的情况下,才是纯粹个人孤立的活动――它一定具有社会化组织的特点。
韦伯认为,价值相关性是指在研究工作开始之前,研究者在选题和收集材料上所表现的主观兴趣,同时,又指在研究工作得出结论后,研究者在实际应用结论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观目的性。――价值相关性是从选择意义上提出来的。
(二)价值中立性原则(value-free)
1、价值中立性是指研究者在选定了研究对象以后,必须放弃任何主观的价值观念,严格以客观的、中立的态度进行观察和分析,从而保证研究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2、严格区分事实领域与价值领域。
知识可分为:
既存知识(what is)事实领域,社会学这样的经验科学是了解事实的,能够做什么。
规范知识(what should be)价值领域,价值判断关心的是应该做什么。
如一位大众演讲家有权在讲演中自由地表达自己的价值;但一位大学教授在课堂上就不能这样。分析起来:听众参加演讲会是自己选择的结果,他可以因为不同意讲演人的意见而离开,也可以赞同观点而留下;但是学生如果想考高分,就没有选择的余地,只能专心听讲。
如现代医学,只能竭尽全力减少生命的痛苦和维持生命存活,但当病人极端痛苦而医学又回力无天的情况下,病人及家属都希望尽早结束生命,医学本身是无法解决生命是否值得活以及在情况下有活的价值的伦理问题。
“价值中立性”明确说明了包括社会学在内的任何一门科学都有不可逾越的局限性,人们只能把他相对化,寻求宽容和妥协。批判孔德企图建立包揽一切的社会学。科学只有在自己行之有效的领域里处理与自身有关的科学问题;反之,一切属于价值评判性的做法,也要从科学领域中扫除,以维护科学的尊严。
三、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理解”和社会行动
(一)理解的方法(understanding),
1、韦伯关于社会学的基本概念。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行动,是以解释的方式来理解社会行动。社会行动是有意义的,且意义是可以理解的。社会行动的本质是蕴含的精神内涵和文化意义,那就不能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只能用社会学的方法。
2、两种形式的理解:
(1)从理解的确定性来看,一是对行动因素在有意向的意义上获得完全清晰和理智的把握,如逻辑和数学;另一种是重新体验的方法,如移情和艺术欣赏。
(2)从操作类型看,可以分为观察性理解:对特定行动的主观意义的直接的观察性理解,例如对语言、行动(砍柴、关门)、非理性的情绪反应(如惊叫、愤怒)以及对数学和逻辑命题的理解;解释性理解:通过动机,即行动者赋予行动的意义而获得理解。寻求行动的“为什么”,寻求砍柴的动机,是为挣钱,还是自己用。
3、社会行动是需要且是可以理解的,然而仅有理解是不够的,终究是一种主观形式,韦伯试图把解释性理解和因果性说明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一种尽可能客观的社会分析模式。这与狄尔泰、李凯尔特是不一样的。
(二)社会行动。
韦伯认为社会学:“这是一门旨在对社会行动予以解释性理解,以便获得对社会行动的过程和结果的因果性说明的科学”。韦伯对社会学的理解是与当时占主导地位的英法社会学,即建立在进化论基础上的有机社会学相对立的。韦伯希望从微观的角度入手从事社会行动的研究。
1、社会行动的含义:P106,人的行动(action)和动物的刺激反应行为(behavior)区别开来。
2、社会行动的两个条件P107
(1)、具有某种动机的行动者个人是社会行动的前提。始终把个人作为研究的出发点。
(2)、社会行动必须以他人的行动为取向。
(三)社会行动的分类P110
目的合理性行动(means-ends rational action)行动者对行动的目的和手段都有清楚的认识和自觉的选择。
价值合理性行动(value rational action),对终极价值的信仰就是行动者的目的,只有手段才是行动者考虑的,如信仰宗教的人确信上帝的存在,他只是选择一些手段,如祈祷、反省、做礼拜等,至于灵魂是否得救,这无法从客观上证明。
情感行动(affectual action),由现时的情绪或情感状况决定的,波动较大。
传统行动(traditional action),由约定俗成的习惯决定的,“习惯如此”“历来如此”,具有稳定性和可预见性。
按其中包含的理性成分由低到高排列:传统行动-情感行动-价值合理性行动-目的合理性行动。
四、社会学方法的概念工具——“理想类型”
社会学应该选择某种概念工具,使得我们对个别和特殊现象的研究能够上升到一般和普遍的高度。理想类型(ideal types),“理想”意味着从可能性中认识事物,通过“可能性”认识“现实性”。理想类型的基本特征:
1.是研究者思维的一种主观建构既来源于现实,又不等同于现实。“ideal types”既可翻译成理想类型又可译成理念类型:(1)“理想”表示某种现象接近于典型,不会以纯粹形态存在于现实之中;(2)这种类型存在于人的观念中而不是现实中,是一种理念。
2.理想类型绝非随心所欲的凭空建构,它是体现处于特定阶段(现代社会)的历史的文化现象的逻辑和规则。它以理论结构的形式表示一种时代兴趣。
3.在一定程度上是抽象的,只是为了研究目的单向侧重概括事物的一组或某种特征。
4.体现了价值中立。
5.类型是与社会和现代科学的特点,即理性化过程联系在一起。种种理想类型的建立,表明各门学科都在努力寻找物质的内在合理性。
6.根据这些理想类型的抽象化程度的高低不同,划分为三大类:
第一,具体的历史事件的理想类型如“新教伦理”。第二,由社会现实的抽象因素组成如“科层制”。第三,一种特定类型的理性化的重构,如所有的经济理论的命题。
第三节 政治社会学思想韦伯对政治社会学的论述是从权力与统治等概念入手的:
一、基本概念
1.权力:处于社会关系之中的行动者排除抗拒其意志的可能性,而不论这种可能性的基础是什么.
2.统治:具有特殊内容的命令得到特定人群服从的可能性,不包括纯粹暴力,可以有不同的服从动机,如习惯,对利益的权衡,情感,理想.
3.纪律:在所属的大多数人员中找到由于训练有素而自觉地,机械地,公式化地服从某一命令的机会.
按照韦伯的观点,统治可以建立在各种基础上,可以是合法的,也可以是不合法的。真正的统治需要有自愿的成分,也需要有对统治的合法性的信仰。合法的统治形式,就是“权威”。因为合法性可以建立在情感的或卡里斯玛的、传统的和理性的基础上,所以权威也可以有三种基本的理想类型:
二、合法统治的类型
1.卡里斯玛型统治(charismatic authority):一种领袖人物的人格魅力,能够激发特定的大众对领袖的忠诚或情感。卡里斯玛式人物常具有的某种超凡脱俗的能力。
如:早期的北欧神话中的狂暴斗士,萨满教的女巫,文人,随着社会的变迁,政治家和军事统帅,而在大众传媒日益发达的今天则成了电影明星、流行音乐或摇滚乐的歌手。
2.传统型统治:权力来自自古以来流传下来的神圣传统.统治者的权位被认为是奉承运,因而把众人视为子民,要求臣民绝对效忠于他个人,实行的是人治,最基本的特征是对个人忠诚的臣服.
在政治上对理性经济行为起到严重的阻碍作用,因为缺乏进行有效管理的强有力的行政机构,就必然要大力强化自身所依赖的传统合法性.其次在基于纳贡和徭役的方式用实物来满足,这是一种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市场发展受到限制,无法自由竞争.
3.法理型统治: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以法律为依据进行管理治理的社会,由协议或强制来建立.
法理型统治最大的特点就是其统治的非人格化特征,一切人都要忠实于法律并只对法律负责,把合法性建立在一切人与理性法律的关系上,这是一种非人格化的法制关系,一种稳定又合理的统治形式,具有开放性,进取性.
4.在三种统治类型中,相互对立又彼此联系,形成一个系统化模式的动态结构,其中处于关键地位的是卡里斯玛型统治.
三、科层制科层制是法理型统治的一种最典型、最纯粹的表现形式。现代社会实施合法统治的行政组织,一种高度理性化的组织机构的"理想类型",建立的基础是有技术专长的官吏阶级和合理性的法律,最显著的特征在于他的运行充分依照纯粹形式的法律制度,而不能依据某些绝对价值所衍生的法律原则.
科层制是最符合理性的行政管理类型,工具合理性表现在:
1.形式主义:确定每个机构的管辖范围,规定机构内的权力分布,把每个职位与责任联系起来――形式化的,非个人性的,普遍主义的,排除个人的专断和偏好,使一切事物成为可计算的,可预测的和可控制的.
2.技术效率放于首位
3.建立在知识的基础上,重视教育程度和专业资格,职业专家和技术官僚
4.弊端:文件增多,公务效率降低,互相推诿,官僚式的冷漠。科层制的形式或工具理性造成了形式主义和文牍主义,对人性的漠视,对自由的抹煞。
5.解决的办法:领袖民主,卡里斯玛与科层制的结合。要求一个能承担个人责任的政治领袖,从实质上是为形式合理性提供一个价值目标,超越日常生活。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使人类社会正经历着一个理性化和官僚制化的过程,表现在生活中,人们普遍关注效益,效率,功能,在驱使人们作出行动的动机中,理想,信仰等意识形态因素的作用淡化,为追求功能效率,社会各方面组织都仿效最有效的行政管理组织形式.
一方面世界在许多方面被管理得像机器一样运转,社会生活节奏加快,效率普遍提高,财富增多,另一方面,人们思想观念变化,成了机器,商品,官僚制的奴隶,崇拜效率,金钱,商品成了一种新的拜物教,窒息人的精神灵性,降低文化水平,剥夺人的自由.
第四节 宗教社会学思想
-、宗教的起源与宗教社会学
1.两种观点:
(1)自然主义说:人们对各种自然现象,尤其是天体和气候现象的惊惑和敬畏。
(2)万物有灵说:原始社会的人们相信万物有灵,由灵演化为精灵,进而为神祗,最后为主宰一切的神灵。
2.马克思对宗教的研究:一切宗教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头脑中的虚幻反映。
3.宗教社会学:从宗教社团,教规教义,宗教伦理等方面研究宗教的社会地位和功能,与其他社会因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以及作为一个特定社会系统本身发挥功能和发展的规律性。
4.韦伯和迪尔凯姆,迪尔凯姆的《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描述的是宗教对社会秩序的维持作用,宗教的静力学;韦伯考察世界著名宗教论述,宗教对人类社会的推动,宗教动力学。
二、神秘主义和禁欲主义韦伯的全部宗教社会学主旨在于研究世界几大宗教教义的理性化程度和过程,尤为关注基督教新教是怎样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步消除巫术和迷信的成分而引发出一种普遍性的社会伦理,以及这种伦理又怎样地影响人们的经济行为,最终导致现代资本主义在西欧的产生,一切宗教的核心是通过信仰使人的灵魂得到拯救。
1.研究的对象:高级宗教中起主要作用的先知及其预言:先知就是指那些能发布预言和戒律、从而为人们的社会行为提供规范的思想家。
先知都是“卡里斯玛”式人物,与祭司不同。宗教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以祭司为代表的维系巩固既成的秩序和以先知为动力的变革既存秩序。
2.先知的分类;伦理先知(发布上帝及其意志,要求人们当作伦理责任来服从),楷模先知(模范人物,个人榜样)
3.韦伯认为一切宗教都有对尘世拒斥的倾向,宗教是一种救赎论。
救赎的两种方式:入世方式(禁欲主义):介入世界,借助日常生活的实际行动做到禁欲而达到救赎。禁欲是依神的意志所指引的方向而行动的现世行动。
出世方式(神秘主义):逃避世界,通过冥想默祷进入“拥有”状态达到救赎,拥有通过学习,修行才能达到。以人神合一为基础。
4、信念伦理与责任伦理(宗教伦理转化为职业伦理)
(1).禁欲主义倾向于责任伦理,与此岸性联系,人神对立,人人生来都有原罪,必须通过救赎获救,每个人都在世俗生活中自我克制,过一种符合道德的生活,提倡一种讲普遍性、一元性的“禁欲的职业伦理”。
(2).神秘主义倾向于信念伦理,与彼岸性相通,人与自然一致,从天人合一,天人一致出发肯定人的自然差别,主张一种重视特殊性,多元性的“有机的职业伦理”。
三、社会行动类型及其与宗教的关系
1.分类:工具合理性行动,价值合理性,传统行动,感情行动
2.社会行动是社会学研究的最基本单位,是行动者赋予主观意义并指向他人的行为。
3.社会行动类型及其与宗教的关系:
与以前和同时代的宗教研究截然不同,类型化的概括比较,为宗教的历史发展勾勒出一个大致的动态轮廓,通过宗教研究社会,从特定的宗教角度研究宗教怎样通过伦理决定人们的社会行动,并影响整个社会的变迁过程。
在内容上,宗教类型和社会行动类型相互关系的图式指明宗教和社会发展方向,两者的亲和关系和内在逻辑。宗教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从非理性向理性宗教的进化过程从方法上看,宗教社会学研究使用的是一种发生学的考察与类型化的比较相结合。
伦理先知
楷模先知
入世方式
入世禁欲主义(基督教)
工具合理性行动
入世神秘主义(儒教)
价值合理性行动
此岸性
出世方式
出世禁欲主义(天主教)
传统行动
出世神秘主义(佛教)
情感行动
彼岸性
四、《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一)资本主义的起源及其本质。
韦伯在《新教伦理》中,考察了基督新教与现代资本主义的亲和关系。在这部著作中,围绕着美国哲学家和科学家富兰克林对青年商人劝言所表述的“资本主义精神”,和欧洲宗教改革后期基督教新教义的变化。
通常“资本主义”一词是从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角度加以规定的,通常指资产者占有生产资料并使用和剥削雇佣劳动者为基础的经济制度和社会制度。韦伯认为,不仅是一个经济学和政治学的范畴,而且还是社会学和文学范畴。“资本主义”主要当作一种文明来理解,他是18世纪以来在欧洲的科学,技术、政治、经济、法律、艺术、宗教中占主导地位的理性主义精神的发展结果,是现代西方文明的本质体现。
在《世界经济通史》中(死后出版),韦伯归纳的资本主义特征:
1.拥有土地、设备、机器、和工具等一切物质生产手段作为独立经营的私人企业可任意处置的财产。
2.必须有自由市场
3.要有合理的薄记会计制度
4.根据预测的规律进行管理
5.必须有自由劳动力
6.经济生活必须商业化
(二)宗教伦理与经济行为的关系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包括两点:和平的(排除使用强力和不正当的手段)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追求预期目标――禁欲,克制贪欲的自我控制。合理性的,严密计算的方法为手段――理性化。
韦伯的“资本主义精神”,靠勤勉、刻苦(禁欲),利用健全的会计制度精于计算(合乎理性),把资本投入生产和流通过程,从而获取预期的利润,所有这一切构成了一个经济合理性的观念,这种观念还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形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性的社会精神气质,驱动着人们按照目的合理性进行社会行动,最终导致资本主义的产生。
韦伯全部的经验社会学的研究中心是论证现代资本主义的合理性和合法性,而他的宗教社会学通过东西方宗教的比较研究,主要目的在于论证现代资本主义的合理性。为什么资本主义精神只能首先产生在近代的西欧?
(三)方法论上的意义。
韦伯的宗教社会学研究,立意从文化史的角度说明不同的宗教伦理观的差异和特征,以及在不同伦理观念的支配下的社会生活,从外在的形式说明转向内在的心理理解。
孔德和迪尔凯姆往往有意用社会行动的客观意义取代行动者的主观意识,一种盲目的社会力量,虽然这种力量是人们互动的结果,但由于主观意图未被理解,人仍然是未被认识的。
韦伯认为文化科学涉及的是人,人能通过内省“理解”或试图“理解”他自己的意向,出发点的最基本单位是个体及其行动,个人是有意义行为的唯一载体。从社会心理学的意义上,从社会心理、群体新理最终要在个体水平中发挥作用的意义,强调个人及其行动是社会学的最基本单位。
韦伯从宗教-伦理-经济,无论是经济还是精神因素都不能直接作用于社会现象,必须通过人才能发挥影响,因此二者是作为诱发人的行为动机的社会心理因素而间接作用于社会。
韦伯认为,19世纪的实证主义社会学在把一切经验科学建立在实证观念这个根本的前提上,是有其功绩的,但他把社会现象等同于自然现象,企图完全用自然科学的简单因果分析方法。另一方面,德国的精神科学传统在深刻论证历史现象的主体性、不可重复性及其具有特殊的内在意义,用“理解”把握社会现象的意义;但企图把一切非物质化,又必然陷入历史唯心主义。
三、加尔文教的“预定论”和新教徒的“天职观”
1.入世的禁欲观教徒怀有一种特殊的宗教神圣情绪,力求做到在世俗职业中亲证自己是上帝的挑选工具,从而把教徒引向参与世界的救赎之路。加尔文的“预定论”:基督受死以行救赎,并非为全体世人,只是为上帝预先挑选的人,这种人才是将被救赎者。
2.天职观神召caling,一词译为"职业""天职",使原来的一词含有了对世俗日常行为的肯定评价意味,即把克己履行世俗职业的义务尊崇为一个人道德行为的最高形式,从而使日常世俗行为具有了宗教意义.
韦伯通过预定论-天职观-入世禁欲-改变世俗生活(理性化)这一形式所要论证的,无非是资本主义的合理性运行机制是以非理性的信仰-新教伦理为支撑的.
3.现代资本主义精神人以其天职为任务合理性而有系统地追求预期利润的态度,作为一种思想方式,其核心是合理性和禁欲,即通过严密的计算和使用正当方式达到预期目的,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表现在经济行动中就是利用交换机会以和平方式取得预期利润.
第五节 韦伯的影响对宗教,伦理和社会心理的研究以及这些精神因素对经济因素和社会进程的分析,有可借鉴之处,韦伯对资本主义劳动组织的形式合理性探讨,对改革经济有参考。法律社会学,政治社会学对改革政治体制,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和发扬民主。韦伯生活的时代,是马克思主义日益强大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蓬勃发展的时代,韦伯的全部思想是建立在以现代资本主义为体现的私有制的“合理性”和“合法性”,现代资本主义存在和发展的逻辑。韦伯的思想主题是理性化的力量。
一.韦伯的全部社会学思想归纳为四个方面。
1.韦伯的世界观,韦伯对现实、理论体系和价值的看法:理性化的过程,本人的人格。
2.韦伯的方法论“对社会行动予以解释性理解,以便获得对社会行动过程和结果的因果性说明的科学。”
3.韦伯的理解社会学,社会行动为研究的基本对象。
4.韦伯的特殊社会学:经济、政治、法律、艺术和宗教。
二.与当时占主流的英法社会学,建立在大规模的进化论基础上的有机体社会学相对立,韦伯希望背离社会学研究的宏观主义立场,从微观的角度从事社会行动的研究。他使用了理想类型的方法,将社会行动划分为四种基本类型,按照其中包含的理性成分递进进行的。
首先,传统行动和情感行动在客观上可能是合理的,但在主观上是非理性的;前者盲从于习惯,后者受情感、冲动的支配;其次,价值合理性行动主观上有相当的理性成分,行动者意识到行动的价值意义,但在客观行动上根本不顾及后果;目的合理性行动是合理性最高的行动。
韦伯一生致力于解释人的行为和整个世界的理性化过程,关注后两种行动,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占主导地位的行动类型可能不同。
三.理性和理性化决不限于个体行动的类型,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的力量。韦伯通过对宗教、法律、政治、音乐和艺术的研究,尤其是对科层制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确立的分析,将理性化推广到整个西方世界的近代发展中。
在宏观层次的社会结构领域,理性的论述源于法学思想,司法程序的理性化,推广到诸种社会文化领域的讨论中。理性被视为与传统主义相对立的,现代西方文明的总和,促使西方文明出现的那种独特的价值观、生活态度和社会行为模式。
1、形式合理性:客观的合理性,不同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判断,体现为手段(工具)和程序的可计算性。
2、实质合理性:主观合理性,不同事实之间的逻辑关系,目的和后果的价值。
只有形式理性是伴随着西方工业社会的到来而凸现的,从纯粹形式的、客观的行动的可计算性角度,伴随着现代工业文明出现的科学、技术、法律、科层制及资本主义是高度理性化的。但显然是纯粹形式的,与前资本主义时代盛行的实质理性,对意义合理性、信仰或价值承诺是不同的,处在矛盾之中。理性是一个渐成的过程,在西方社会变迁过程中,伴随工业化而逐步生成的。
乔治·瑞泽尔在《社会的麦当劳化》中对理性的概括:效率、可计算性、可预测性、破除神秘性、控制、去人性化。科学先是渗透到生产之中,在管理,最后到日常生活,能够将社会生活中各种理性成分综合在一起的因素,是将经济成就提高到宗教使命高度的新教。
四、显然,中国现代社会的精神类型,与韦伯命题所蕴含的精神形态不尽相同,中国自己的精神形态融合儒家思想的发展逻辑在近代被打破了。随着马克思主义,西方自由主义的传入,儒家思想渐微,向着一种什么精神形态转化,恐怕难以明确指出。实际上已是三足鼎立的局面,即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新儒家思想和西方的自由主义思想的对立统一。
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同中国实际结合有两次历史飞跃,先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转型,后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转型。
2、儒家思想为本土形态,经历了“上古儒家-近世儒家”和“传统儒家-新儒家”的转型。
3、西方自由主义在中国也逐渐本土化,更多的是为儒家所吸纳,于是有“儒家资本主义”。
每一种精神形态首先需要自身的内在转型,三者自近代以来因各自的转型而一直处于互动之中。无论其中谁占统治地位,都应该宽容至少是容忍其他精神形态,因为向市场经济社会转型时,三者都需要外在的转型,以使得向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社会精神气质”转型成为可能。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社会精神气质,作为一种尚未最终成型的精神形态,可以从三种精神形态中寻找其发生的根源,但不可能将它们完全融合进来,因为它们有着各自的精神内核。儒家在于其封建主义本质,马克思主义在于其社会主义本质,而市场经济在于其自由资本主义。通过对韦伯命题的解析可看到当它们各自完成转化后,就会指向新的共同的社会精神形态而进行外在转型,但新的精神形态绝非儒家伦理,马克思主义和西方自由主义的简单相加,新的社会精神一旦成型,就会与它所赖以产生的传统精神形态相分离,而去适应其现实的经济基础,并从中吸收活生生的源泉。
第六章 杜尔克姆的社会学思想
孔德的社会学主题是“人类从古至今的进步”,斯宾塞的主题是“从尚武社会到工业化社会的社会进化”。与孔德和斯宾塞不同,迪尔凯姆在自己的学术生涯中不仅通过将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界定为“社会事实”,而为社会学成为一门真正独立的科学找到了最为充分的理由,而且他自己身体力行,通过对自杀、社会分工以及宗教的社会学研究,为社会学的经验研究奠定最为坚实的基础。主要关注个人与社会群体的关系。一方面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另一方面又坚持社会是由不依赖某个具体的个人而存在的突生现象。《社会分工》论述了由社会分工日渐增长的复杂性和专门化对社会结构的影响;《自杀论》探讨由社会整合的破坏而构成的对社会团结的威胁。《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论述了宗教及其仪式在何种程度以及通过何种方式加强社会团结。
第一节 生平与著述一、生平简介
(一)家庭背景。
(二)老师对他的影响。
1、库朗热的影响,历史研究中科学严密的价值,以及共同知识和宗教对社会团结的意义,
2、布鲁特,科学哲学的研究方法,强调不同层次的现象之间的基本的不连续性,强调从一种分析层次转向另一种分析层次时突出的新异之处
1913年,法国乃至整个欧洲大陆第一个社会学系。
二、学术渊源:
(一)法国悠久的启蒙主义传统,圣西门和孔德
(二)同时代的老师,同事,还有对手塔德
(三)孔德的影响:“社会学之父”,并承认自己的关于劳动分工是推进社会整合,社会团结的思想来自于孔德,孔德关于社会学是一门实证主义科学,倡导实证主义方法论,关于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的划分,以及关于科学和社会进步的论述
第二节 社会学的研究层次,对象和方法
1894年《社会分工论》(博士论文),关于社会从“机械团结”向“有机团结”发展。
迪尔凯姆有关社会学研究方法的论述是他整个理论体系中最重要的部分,对社会学发展所作的最重要贡献之一。1895年《社会学方法的准则》明显与孔德、斯宾塞区别,赋予社会学和社会研究方法以明显的性质(不到150页的小册子),以6章篇幅谈三个问题;
其一,什么是社会事实其二,社会事实的特性如何其三,如何研究社会事实
一、迪尔凯姆的社会观
1.社会唯实论:社会是独立存在的客观实体,尽管社会是有无数个人联合而成的,但他本身是属于高于个人的相对独立的实体,具有超越个人的独特性质,这种独特性无法在单个人身上找到。
2.社会整体观:化学
二、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事实
(一)社会事实:
1、定义:“社会事实,由外在于个人但又具有控制个人的强制力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和感觉方式构成的”。
这些思维方式是不能和生物现象混为一谈的,因为它们由表象和行动构成的,也不能和心理现象混淆,这类现象只能是“社会的”,其来源不是个人,基础只能是社会,要么是整个社会,要么是社会中的某些特定群体,诸如教派,政治,文学或职业团体等。
2、对社会事实论述的意义:迪尔凯姆界定社会事实的目的,是为了让社会学获得独特的研究对象,以使其脱离哲学的羁绊。
(1)社会学与哲学分离,社会事实被视为物,所以可以对她进行经验的实证研究,而不再需要将其社会哲学化。
(2)社会学与心理学分离,社会事实是发生在社会集体层面上的现象,外在的,具有强制性的。
(二)社会事实的特性:
第一,对个人来说是外在的。
在信徒出生以前,宗教信仰和宗教仪式就已经存在了,说明它们是存在于个体信徒之外的。
第二,强制性的力量
“我们长大了的人觉得在这世界上做事能应付自如,左右逢源,须知这是从十多年的种种不自由中争得的自由,社会的并不是取消了,只是我们熟悉了”
一方面,它们看到了通过社会化可以降低社会对个人行为的强制性,另一方面,要想彻底消除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紧张关系又几乎是不可能的。社会事实的强制力量以正式(惩罚或逮捕)或以非正式(公众的嘲笑和疏远)的形式表现出来。
第三,普遍性。
社会事实是全社会成员共有的特征,而不是个别人的特征。
(三)社会事实的现象可分为两大类;
1.社会形态学-物质性社会事实包括(社会、社会的结构性组成、社会的形态成分)
2.社会生理学:规范和价值(非物质性的)(道德、集体意识和集体表象、社会潮流)
三、社会学方法论的基本原则
(一)必须把社会事实看作“事物”
(二)社会事实必须根据社会事实来解释
(三)不能把社会事实的起因于它所发挥的功能混为一谈,因果分析和功能分析并重。
(四)具体方法:
1、统计法
2、共变法
3、控制比较
4、研究步骤:假设-推测-检验
第三节 社会团结与社会分工在个人与社会关系上,迪一方面承认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另一方面,他又坚持社会是不依赖某个具体的个人而存在的突出现实。是什么力量将不同的个人联结在一起构成社会的,便产生了一个核心概念:社会团结
《社会分工论》论述了由社会分工中日益增长的复杂性和专门化派生出的对社会结构的影响,即社会从“机械团结”向“有机团结”的转变。
《自杀论》探讨的是由社会整合的破坏而构成的对社会团结的威胁,以及社会对这些威胁的反应。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宗教及其仪式在任何种程度上以及通过何种方式能加强社会团结。
一、社会团结的含义:什么是社会联系的纽带?
(一)在迪尔凯姆以前的论述:
1、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将个人联结在一起的是处于自然状态的人为了共同的利益而订立的解哟。
2、孔德的国家强力论,国家依赖其强制性的力量将个体成员“束缚”到一起。
3、斯宾塞的自由竞争论: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有同等的追求个人利益的权力,而每个人的利益又只能在他人那里获得,由这种平等的自由竞争形成了社会。
(二)集体意识(collective conciousness):
迪尔凯姆认为将一群个体联结成一个社会的是该社会的集体意识,“同一社会一般公民所共有的信仰和情操的总体”。社会团结的基础是社会成员在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上的一致性。
二、社会团结的类型:根据社会各部分之间结合的方式和紧密程度来划分,
机械团结 有机团结低度的分工 高度的分工根深蒂固的集体意识 微弱的集体意识约束性法律占主导地位 复原性法律占主导地位低度的个性 高度的个性特殊的规范性模式一致是重要的 抽象的一般的价值上的一致是重要的社区对越轨者进行惩罚 专门化的社会控制机构较低的相互依赖 高度的相互依赖原始的或乡村的 城市的与工业的
(一)机械团结(mechanical solidarity):原始社会,古代社会以及现代的那些不发达的社会的一种社会联结方式,通过根深蒂固的集体意识将同质性的诸多个体凝结成一个整体,由于社会分工不发达,人们的经历,活动,生活方式都十分相同,对集体有强烈的归属感,个性都淹没在对集体的遵从中,并有一致的宗教和道德倾向。
约束性制裁(repressive sanctions),刑法将任何威胁或违反集体良心的行为确认为犯罪,由此实现社会对每个个体的日常生活的有效监督和控制。
(二)有机团结(organic solidarity):由发达的社会分工,以及社会成员间的异质性所决定的另一种社会联结方式-近代工业社会。在这种社会联结形式下,由于分工导致的专门化,增强了个体间的相互依赖。一方面,分工越是细致,个人对他人或社会的依赖就越深入;另一方面,每个人的行动越是专门化,个性就越是鲜明,就越能摆脱集体意识的束缚。具有各种器官的有机体一样,每个人都按照社会的分工执行专门的职能。
复原性制裁(restitutive sanctions):包括民法年,商业法,诉讼法,行政法和宪法等。都涉及到维护或恢复合作关系,不是为了赎罪,而是为了将事物恢复原状,不像在机械团结的社会里,法律是一个集体的共同意识或情感的表达,而成了已分化的个人间有条件的行为规则。在个人意识或个人主义抬头的同时,集体意识尽管还存在,但其功能尤其是对日常生活的控制和调节大为减弱。
(三)社会分工――功能分析
1、社会分工的功能。正常的分工是高度发达社会的特征,也是有机团结的基础。
分工是一种社会事实,分别研究了社会分工发展的后果和原因。分工是一种职业专门化。迪尔凯姆在对社会分工进行功能分析时,区分了常态分工和变态分工,分别考察了正面功能和负面影响。
2、造成分工的原因,同一空间内人口的增长,使得人口密度增加,人们精神和活动方面的频率加大,必然导致生存竞争的激化,职业专门化是减弱人们之间的生存竞争冲突,同时又能防止社会解体的一种合理选择,而不是个人兴趣。
3、社会分工造成的后果:
A、为个人意识和个性的发展造成了空隙,削弱集体意识。
B、造成社会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依赖。
4、社会团结的维持――中间团体,职业道德
三.在现代社会中社会团结所面临的危险,原因与表现
(一)社会解组的危险:
社会解组:由于丧失了社会联系,社会整体蜕变为一种个体相互分裂的原子式堆积的状态。从根本上是社会道德规范的调节作用发生了故障,从而使社会连结纽带出现松弛和断裂。
(二).变态分工对社会团结的破坏作用
1、速度过快的分工:没能及时建立新的社会联系,脱离了原来群体,又未与新群体建立联系。“失范”
2、强制性分工(不平等分工):造成偏离有机团结的社会不平等现象(财产继承引起的不平等,阶级不平等),加剧社会冲突,从而威胁社会秩序。
3、不协调的分工:由于不适当的分工组织的出现导致社会成员行动的不协调,劳动积极性缺乏。非人化的分工-纯技术的分工。
以上各种反常的社会分工的共同特点,它们不具有能够发挥有效调节作用的牢固的道德基础,因而无法保证通过它们而发生改组的新型社会结构能长期维持下去。
(三)有机团结面临的威胁
1.整体层次上,共同价值方面缺乏一致,各自坚持自己的利益。
2.极端的个人主义:强调社会对个人的决定作用,个人对社会的依赖,由社会分工所推动的结构变化与道德规范的变化并不总是同步的,在旧的道德规范不再起作用,而新的道德规范还没有建立新旧交替期,会出现社会道德的真空状态。-对今天的现实有重要意义。
第四节 对自杀现象的研究对社会现象进行社会学式的理论研究的典范,研究重点是对自杀现象进行因果分析,寻找导致自杀现象的原因。
关于研究对象的说明
1.自杀的定义凡是当事人自己采取直接的或间接的,积极的或消极的行动,达到了预期死亡结果的都算作自杀。
2.个人自杀事件与自杀率自杀似乎纯属个人行为,对他的解释可由心理学完成。社会学研究的是自杀率。自杀仅仅是个人了结自己生命的方式,如果是社会支配的,那就证明迪尔凯姆的正确性。
自杀率:自杀者在某一群体或某一社会所占的比例。既是由个人的自杀行为而构成的,但又是一个群体或社会才可能具有的突生现象(犯罪率、离婚率、酗酒率)。社会学的任务就是在自杀率变化与社会环境之间建立联系,把自杀与自杀率区分开来。
3.为什么选择自杀现象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
直接影响自杀率的社会原因。
1、按社会原因所导致的自杀分为四类:
2、利己型自杀的原因:低度的社会整合及由此而来的个人主义膨胀,个人与社会的联系松弛。主要分析了宗教信仰和家庭两种因素与利己主义自杀之间的关系。
(1)在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等天主教国家自杀率较低,犹太教社会也一样;而在普鲁士、丹麦等新教国家中自杀率较高,这几种宗教都明确禁止自杀。但天主教和犹太教具有较强的团结性,自杀较少;相反新教对神的信仰建立在个人存在的意义上,鼓励自由思考,采取自杀的方式维护个人尊严。
(2)家庭对个人行动的影响。根据统计资料,未婚与已婚,已婚无孩与已婚有孩者相比,具有较高的自杀率。因为婚姻生活尤其是因孩子的出现而产生的家庭生活加强了人们相互之间的联系。同理,一个社会由于社会动荡和全民战争而加强集体情感时,也会抑制自杀。
(3)三条基本定律:自杀与宗教社会的整合程度成反比;自杀与家庭社会的整合程度成反比;自杀与政治社会的整合程度成反比。
利他型自杀的原因:社会组织高度聚合和社会整合力量过强,是个人对集体的牺牲。主要发生在集体意识强烈的低级社会和军队中。高度的社会整合使得个性受到相当程度的压抑。个人的权力是微不足道的,他们被期待完全服从于群体的需要和利益。利他型自杀与社会整合程度成正比关系。
义务性:群体的规范要求个人牺牲生命内疚性:群体任务难以完成,自杀避免蒙羞。
4、失范型自杀和宿命型自杀。
失范型自杀:社会经济危机破坏和谐,出现价值迷失的社会失范状态,威胁个人的生存,使个人无法实现自我,从而导致自杀的增多。
社会规范的消极或负面瓦解时,如经济危机。
社会规范的积极或正面,如经济繁荣、贫穷的威胁退去,人们的生活有所改善,于是产生与现实不一致的愿望或要求。
宿命型自杀:集体力量对个人的超强控制以及个人无法忍受过多的限制。
自杀理论小结。
第五节 宗教社会学
任何社会都需要有诸如宗教这种将社会成员结合起来的共同信仰,对个人和唯理主义充分发展起决定作用和促进作用的社会更是需要共同信仰,但这种信仰不能由传统宗教来提供,用什么可以取代呢?迪尔凯姆提出:宗教实际上是神化了的社会。最早的崇拜,实际是对非个人力量的崇拜,社会本身也有神圣的力量。在此,社会学发现了所有宗教的奥秘,不能再创造一种宗教,但可以寄希望于社会,相信社会在未来创造自己所需要的“理性替代物”-公民道德,激发崇敬、畏惧和服从的“神圣性”
对宗教现象的分析完善了团结理论,而对社会团结的强调又深化了宗教社会学。
宗教的含义和本质。
宗教的本质在于将世界分为神圣事物和世俗事物。神圣事物有禁忌性和权威性,是人们爱和理想的寄托,是强制,尊重和爱的来源,体现集体的力量,只能是社会。世俗事物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情感联系,卑下的,现实的和个人的,两者间相互独立,必须举行一定的仪式。宗教的本质是社会力量的体现。
宗教的社会起源:社会环境在原始社会中,人们在共同劳动和共同庆贺活动中,逐渐形成强烈的集体意识,产生原始图腾和原始宗教,统治人的社会力量的化身。
(三)宗教的功能――惩戒性、聚合性、激发性、振作性
1.宗教和社会的紧密相互依赖,一方面,宗教的经验和神圣的观念是集体生活的产物,另一方面,宗教信仰和仪式强化集体生活所依赖的社会联系。
2.宗教能将人们的活动置于一种神圣的意义体系中,把集体意识内化于个人意识中,使人感到对社会规范的服从不是强迫性的,而是自觉自愿的,从而加强了集体意识的社会整合功能。
3.集体仪式:以共同的目标把人们团结在统一的社会活动中,作用,惩罚越轨行为,强制遵守规范,促使社会统一,加强整合,保存和传播社会文化,建立愉快的幸福感。
不足之处:不适当的夸大了宗教的作用,有历史唯心主义。
第五节 对迪尔凯姆的评价一、对社会学的基本问题,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方法、研究原则等体现了“社会学主义”,坚持了实证主义原则,从客观的社会事实出发考察社会现象。
(一)功能分析。迪尔凯姆将社会当作自成一体的实体,社会作为支配个人的道德机构,其各部分的功能不是同个人,而是同整体联系的,有机整体论的两个假设:其一,假设社会处在正常状态,其各部分是高度耦合的;其二,假设社会机体存在某些特定的需要,这些需要是必须要满足的,不能被还原为其组成部分的需要。
(二)社会团结。强调和谐,功能协调的社会秩序,把社会冲突与矛盾视为越出正常、自然秩序范围的失范与反常观点。
二、缺点:
1、缺少历史的和能动的观点,以静态来解释社会,未能表明社会组织,如何历史地形成与演变,在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中,他重视的不是作为意义创造者的主体。而是主体对集体的社会力量的反应。
2、过分夸大了社会对个人的外在性和对立性
3、把资本主义危机归为社会分工发展与道德意识发展的不平衡造成的
4、在个人主义占主导地位的资本主义社会里。当不能建立一种约束个人主义行为的世俗意识时,只能求助于宗教。
第七章 帕累托的普通社会学生平与著述一、生平介绍。
1.工程师和经营者(1865-1888)
2.政治评论家(1889-1893)
3.经济学家(1891-1909)
4.社会学家(1898-1923)
二、思想内容。
(1)实证主义大师:(批评孔、斯的实证主义不彻底)
早年的工程师职业,所接受的物理学和数学训练,更因为他将自然科学思想以及“系统”和“均衡”等概念搬入到社会学中,他认为社会学是一种经验性的科学,必须遵循自然科学的方法指导,强调社会是一个由众多因素构成的系统。
(2)心理主义:A主要关注点在社会生活的心理要素和心理层面上;B.主要概念和观点与社会生活的心理层面有关;C.受塔德,黎朋的群众心理学影响。
逻辑行为反映了人类的理性和智慧,非逻辑行为反映了人类的情感和本性,剩余物虽不是本能的表现形式,精英的最终根源是由人们的智力这种心理因素的不同造成的。
(3)政治上,马基雅弗利的三剑客:莫斯卡,米歇尔斯和帕累托代表的保守的意大利政治社会学具有鲜明的反民主,崇尚权力的倾向。
(4)理论基础:人类的大多数行为并不是由理性思维而是由情感,感觉,迷信和其他非逻辑因素所控制的,并且社会具有周期性波动的基本特征。
三、思想来源:
1.马基雅弗利的影响;人具有一定不变的本性(负义、无常、欺骗、虚伪、胆怯和贪婪)一些人凌驾于他人之上的权力和少数人统治大多数人,侧重于研究国家。
2.进化论和实证主义的影响。从斯宾塞转向马基雅弗利的历史循环论,逐渐反对社会进化和进步,但坚信社会各部分相互依存。孔德、圣西门的影响。
3.莫斯卡和马克思的影响。反对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主张阶级斗争。区别在:人们心理特征差异产生阶级斗争;不会导致无产阶级专政。
第二节 帕累托社会学的重要理论范畴一、逻辑行为和非逻辑行为
(一)人类的行动分为三类:
某种程度上完全是本能的行为纯粹理性的行为(逻辑行为):就是指在主观上和客观上将手段和目的合理地联系在一起的行为。
3.更大量的是非逻辑行为。
(二)非逻辑行为:客观目的与主观目的相异的。凡是或多或少地包含着感情冲动,为逻辑推理以外的精神状态所支配的行为,就是一种非逻辑行为。
分为四类。
第一类,主观和实际上手段都没有联系的行为。
第二类,行为与结果之间没有逻辑联系,但行动者误以为有他所希望的结果;
第三类,手段与结果有逻辑联系,但行动者没想到这种联系;
第四类,手段与结果有逻辑的联系,但不符合行动者的主观愿望。
种类 行为是否有逻辑结果或目的
客观上 主观上
第一种:逻辑行为(客观结果和主观目的一致)
有 有
第二种:非逻辑行为(客观结果和主观目的不同)
第一类 无 无
第二类 无 有
第三类 有 无
第四类 有 有二.剩遗物和派生物—社会学思想的最重要的贡献在《普通社会学》中有一半以上的论述,因为非逻辑行为是剩余物尤其是派生物支配的结果,而精英及其循环最终也是由剩余物的分布多寡决定的。
(一)剩遗物:强调和表示情感中具有的稳定性和不易变化的部分。
1、剩遗物的特点:
(1).剩遗物与人的本能相符或者说有关,但远远没有反映或囊括一切本能。(不包括最简单的欲望、体验、倾向)
(2).剩余物不能等同于情感,剩余物是情感和本能的体现,就像温度计中水银的升高是温度上升的表现。
(3).剩遗物是社会学概念,是大量行为或表现的共同根源。
2、剩遗物的分类,共57类分六种:(重点是前两种)
1.组合的本能:在观念和事物之间建立联系,从提出的原则中获得结论的倾向。“人类的一种十分强大的力量,可能也是至今存在的人类文明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他的多寡会对一个社会产生直接的政治后果。
2.组合体的持久性:人类试图维持已经形成的组合,拒绝变化,忠实接受命令。
3、组合的本能是变化和更新之源,组合体的持久性为稳定和保守之本,一种是进步,另一种是秩序。
(二)派生物:意识形态、信仰和理论之类的东西(人类用来掩饰情感或赋予一些本没有理性的主张或行为以理性外表的辩解性知识体系),简单地说,是一种说服人的方法。-相对易变的成分。
1、简单肯定:中以情感或特定关系维持的人际关系中,如母亲对幼儿的教育。
2、权威:个人权威,传统权威,神谕权威:比如可用教师来说服学生,也可用习俗来约束个人,也可用上帝的旨意教导人。
3、与情感或原则一致:与情感和利益一致,或列举法律,形而上学或超自然的例证来获得说服的论据。
4、口头论据:动人的政治口号,说教和宣传,说服听众的主要方式就是无休止的重复—对政治领域中人际关系和群际关系心理学的一大贡献。
第三节 关于社会精英和社会系统一、精英和精英循坏理论社会运行的力量除了剩余物和派生物之外,还有利益和社会异质性,但实际上人类的历史是剩余物和派生物,尤其是第一和第二种剩余物逐鹿天下的历史。
社会基本上是异质的,个人在心理和生理上的异质性,决定了社会的异质性,而社会的均衡正是源于由这种异质因素形成的相互角力和作用。
(一)精英的定义:
广义“精英”就是那类中自己的活动领域中具有最高指数的人。
狭义的精英就是指少数统治者。
(二)精英循环理论。
1、社会的特点是由统治精英的性质决定的。精英的性质又由占统治地位的情绪即剩遗物决定。
2、统治精英有两种人:一种是“组合情感”的人,另一种是“组合体持久性的情感”。狐狸和狮子。
在社会生活中,两类群体发挥不同的功能。狐狸主要对变迁,对经济和社会进步负责,而与此相反,狮子是社会稳定的有力因数,占多数,能维持静态或稳定,而由狐狸支配的社会,则缺乏稳定性,处于不稳定的均衡状态中。
最理想的是两者结合起来,不仅社会的稳定是由第一和第二种剩余物的多寡不同决定的,而且两种剩余物的消长,决定了精英的兴替以及社会地位的重组,再进一步影响到社会变迁,所以精英是变迁之源。
3、帕累托的变迁理论不是单线进化的而是循环的,是由不同类型的精英的继替决定的。精英与社会的关系是相互关联的:一方面,“历史是贵族的坟墓;另一方面,在相当的程度上,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贵族继往开来的历史。”
两个要点其一:由于第一行第二种剩余物的构成比例不同,狮子和狐狸的统治将交替出现,因此在精英内部出现循环。
第一种循环:最早的统治精英往往是狮子型的,因为夺取权力需要暴力习性,但后代由于从小享有优越的生活条件,在他们身上第一种剩余物就日渐增长,他们或投身于智力组合活动,或沉溺于文明和艺术的享受,对统治社会所必须的强力慢慢生疏,只能依赖权术统治社会,这样就成了狐狸型的统治精英。这种统治将瓦解社会的稳定,于是群众中的第二种剩余物占主导地位的保守和持重者,将以强力卷土重来,代表信念,爱国主义和国家荣誉的狮子型精英又占据统治地位。
在一段时间的狮子型统治之后,狐狸又会取而代之,因为他们的才华不会被永久淹没,他们将运用自己的智力和热忱侵蚀狮子单纯的信仰。
其二:要想维持社会的均衡,就必须保证在精英和大众之间能够进行正常的社会活动,发生在精英和社会之间。
第二种循环:由于精英角色一定程度上的先赋性,使得具有精英品质的人可能被排除在外,而精英阶层则不乏滥芋充数者。
帕累托认识到,原有的精英阶层对非精英阶层中的优秀分子可以有两种对立方式:
A.消灭非精英阶层中的优秀分子,革命者或原有制度的反对者。
B.以某种方式吸收他们进入精英阶层,既能更新精英的成分,又能够避免革命,维持社会的均衡。
4、清华大学李强论精英:中国社会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政治精英人物在社会中的作用巨大。
(1)精英配置:不同类型的精英群体的比例关系,政治精英,经济精英,技术精英。改革开放前,中国的政治精英过于强大,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举措是突出经济精英和技术精英,如邓小平召开科学大会和教育大会。但长期以来政企不分体制使政治精英、经济精英、技术精英不分。20世纪90 年代以来,经济精英的扩大。
(2)精英循环:精英群体的继承问题。通过考试、文凭、公开招聘。技术精英的循环存在不少问题,“假文凭”“假博导”
(3)精英互换,三大精英间的流动-有利于相互认同和社会团结。政企分开,政府精简机构等改革,推动政治干部转变为企业家。这在改革开放前并不普遍,一方面缺乏认同,另一方面政治精英高度膨胀,经济精英消失。在中国由技术精英转入政治精英比较多,但由政治精英转为技术精英较少见,国际上比较普遍。
二、关于社会系统的生产—社会机械论
(一)、社会是一个系统,包括三个循环的子系统:社会情绪的循环、经济生产的循环和政治组织的循环。
(二)、三种系统各自循环及其相互作用构成的社会综合系统循环。
(三)、社会机械论。
评价:帕累托和马克思主义,法西斯主义的关系帕累托一方面反对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另一方面又对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的理论推崇备至。
一、差异:
(1)不同意阶级斗争是由经济因素决定的,在他看来,人们在心理特征上的差异
(2)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不会导致无产阶级专政,只会产生无产阶级代言人的统治。
二、帕累托与法西斯主义的渊源:意大利法西斯主义的许多知识分子信奉帕累托,如墨索里尼,另一方面,帕累托一生都对政客和暴君极度反感,在生命的最后,对墨索里尼限制言论自由的做法表示鲜明的反对,而他本人与法西斯主义的关系是有限的。他只是一位社会学家,是愤世嫉俗的自由主义者,看到了20世纪初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刻危机。
第八章 社会学自欧洲传入美国及本土化运动
经典社会学理论是欧洲人思想的产物,而这种思想产物在相当的程度上与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整个欧洲的社会经济与文化氛围休戚相关。这一时期不但是资本主义高歌凯进的时代,也是欧洲人在国际政治经济和文化舞台上唱主角的时代。但是,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美国在这场变化中取代了欧洲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强人。伴随着世界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这种转移,美国自上个世纪20年代以后也开始成为科技和学术发展的中心,成为西方社会发展的中心。美国之所以能够成为社会学发展的中心,不但在于美国自20世纪起逐渐成为世界学术中心,而且在于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欧洲已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学这样具有批判性的学科的健康生存。许多著名的社会理论家纷纷从欧洲大陆逃亡美国及英伦三岛。
一、社会学从欧洲转往美国的原因:
1、知识背景方面的问题:社会学理论和经验研究的最终结合是在美国实现的。
2、学科制度方面的障碍。欧洲的学术体制没有给社会学留下多少发展和生存的余地与空间。
3、社会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因素。欧洲文明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危机将理性信念击得粉碎。
4、两次世界大战的直接冲击。
二、社会学在美国的发展的情况
1.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美国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社会学发展的初期,致力与把欧洲社会学“美国化”,由于欧洲的理论家大都建立了自己的社会理论,能轻而易举的吸取可用的资料,在欧洲学者中,斯宾塞与孔德对美国社会学的发展最为重要。
2.美国社会历史本身的特殊情况,美国社会经历着重大的变化,南征北战,都市化与大规模的移民等,研究由此而产生的都市社区,种族,少数民族文化,社会环境等经验性应用性问题,成为压倒优势的倾向。早期美国的社会学家大都是从实际活动领域步入社会学界的,因此注重把社会学变成处理社会实际政策的手段。
3.美国社会的制度化,社会学与现代大学体系在美国的同时出现,比较容易占稳脚跟。1892能斯莫尔在芝加哥大学创立了社会学与人类学系。(1896年,迪尔凯姆在法国)
4.适应美国自身的传统,打上强烈的个人主义与唯意志论的色彩。土生土长的美国社会学乃是实用主义的美国的知识革新的产物。
实用主义关于人的观念,不再是服从于自然规律的客体,或参观者,而是行动者,人通过与由其他行动者组成的环境互动成为他所是的样子。
实用主义反对任何形式的二元论,强调“过程”概念。
三、美国社会学发展的四个阶段
(一)早期美国社会学家:代表人物:萨姆纳,沃德,斯莫尔和吉丁斯美国早期社会学夹主要以心理进化论为代表,这是将欧洲社会学成功移入美国,并改造成一种有活力的本土化学科的桥梁。
萨姆纳。一个极端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者,两对著名的概念:
风尚和习惯。
我群和他群(we-group and others-group)
2、沃德。有大量的社会学著作,被称作“美国的亚里斯多德”,全部社会学理论是由两个命题支撑的:
支配社会的根本力量是心理力量。这是他的心理主义的突出表现。
社会进化是一个有目的的进程。
(二)学院社会学的创立:斯莫尔,吉丁斯斯莫尔,对美国社会学学院化或制度化作出巨大贡献。
吉丁斯,一位坚定的心理主义者。
(三)美国社会学的本土化运动:
1.库利在西方社会学的发展中处在一种承上启下的位置。基本观点:只有理解个人,即人性,才能有望把握社会,即社会秩序。
重要概念:
(1)“镜中我”(a looking-glass ego),人们彼此都是一面镜子,映照着对方。
镜中我的概念包括三个方面的因素:A、我们对自己的外貌在他人眼中形象的想像;B、对他人对这一外貌的评价的想像;C、与自豪或耻辱有关的自我感觉。
儿童通过与其母亲,其他家庭成员,他的同龄人和社区的其他成员的交流而发展了他的人格。乃至年长,个人扩大了他与别人的接触,参加各种组织,并借助文字,建立起与整个世界的联系。
(2)初级群体(primary group):亲密,面对面的互动,温情和合作。
家庭,儿童游戏群体和邻里,产生人类合作,伙伴与友谊关系。库利相信人类的进步乃是人的同情心的不断发展扩张,这个过程开始于家庭,邻里,不断拓进,最后完成于共同体,国家和世界。(引入小群体的研究)
在现代社会初级群体面临逐渐衰退的趋势。
2.托马斯:情境定义:人们一旦被情境所限制,它们的行动也随之而确定了。
3.米德:既承认客观世界的现实性及其在人格发展中的作用,又承认人主体对客观世界所作的主观解释的重要性。处于库利的极端主观主义和迪尔凯姆的极端客观主义之间通过有意义的协作,即有别于非人类行为的自觉的行动实现的。动作被赋予了意义,手势就变成符号,符号的互动是人类社会行为的本质特点,透过符号的交流,我们双方都能为对方易地设想。
重要概念:自我起源于社会,因为自我是由对话形成的,一切思考为内心的对话,为了懂得怎样与自己对话,人必须首先与他人对话,只有通过他人,个人才知道他自己的经验,但并不意味着个人根本上是由社会环境决定的,主体可以把一切变成符号,从而在自己的想象中加以选择,组合,排演。
人是具有自我的有机体,分为:主体我I和客体我me
me反映的是按照有意义的他人和整个共同体的观点来设想和认识自我,反映了法律,道德及共同体的组织规范和期望。
I代表了人冲动的倾向和自发的行为,不可计算的,创造的和不可测的。
(四)经验社会学的确立。
经验社会学确立的历史背景。
19世纪末美国社会发展的复杂性。
美国高等教育革命以及社会科学发展的新趋势。
主要开展的经验研究:
(1)社区研究的发展。类型学的,生物学的和结构功能主义的。,
(2)芝加哥学派与都市研究-实地调查,研究主题:城市,注重实验和理论。
(3)林德夫妇的小城镇研究。
(4)沃纳的社会分层研究
(五)二战以来,美国社会工业化,多层次化的发达时期。
总结:1.美国继欧洲之后成为研究中心,以实用主义为指导
2.改变了欧洲传统,综合性的带有社会哲学色彩的大理论
3.理论研究与社会调查的经验研究,从宏观到微观。
经典社会学的贡献及局限,贡献首先,经典社会学家们为社会学这门崭新的学科的出现作了最初的可能也是最重要的铺垫。
其次,经典社会学家们为社会学这门年轻的学科提供了基本的理论范式。对社会生活鞭辟入里的分析至今影响甚远。
再次,经典社会学夹提出的概念体系、理想类型等以及对社会生活的论述,不仅直接孕育美国社会学,而且至今仍是现代社会学的学术资源。
最后,经典社会学家们提出的各种理论是对人类尤其是欧洲文明社会在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所遭遇的危机作出的回应。
局限之一,经典社会学家的理论呈现出多元范式间的矛盾和冲突,在相当程度上阻碍了社会学理论的整合以及作为学科的社会学在欧洲的顺利成长和发展。
局限之二,对社会变迁的动力时常求助于某种单一的解释,而他们对社会形态的理解又往往是二元对立的。
局限之三。与现代化进程一致的18和19 世纪科学革命的进步相关。
第九章 结构功能主义芝加哥学派在美国社会学界长期占有支配地位,30年代中,米德的去世和帕克的去职,使芝加哥社会学系从此一蹶不振,失去其在美国社会学界的领导地位。
二战结束后,人们渴望建立没有战争,没有社会冲突的理想世界,这与帕森斯在其理论中试图得出的解释本世纪上半叶社会行动中的非理性,建立新的道德伦理的结果和愿望相吻合。帕森斯构筑了结构功能主义大厦,使他成为西方社会学理论界倍受推崇的人物,他希望其社会学理论不仅能解释社会现象,而且能在意识上为社会整合作出贡献,他企图排除个人偏见,解释集体的秩序和规范。
1937年,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一书的出版,可以说是美国社会学发展的一座里程碑,它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即功能分析的道路;代表了一种方法的转折,即从早期美国社会学主导的个人主义的社会心理学向反心理学的整体论方法的转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功能主义已成为主要的社会学范式。到了50年代,功能主义不再被人看作仅仅是诸多社会学方法之一,而是被视为唯一的社会学方法,一直到60年代中期,功能主义主导了美国社会学理论的发展方向,帕森斯占核心地位。
第一节 结构功能主义的特征及其思想渊源一、结构功能主义的主要特征在研究的基本假设上,在使用的概念上,以及在分析方法上,却存在着高度的一致性。
首先,在研究层次上,结构功能主义通过强调“系统”范畴而将社会结构和社会整体作为基本的分析单位,把研究重点放在社会上。
其次,在研究方向上,结构功能主义代表着一种与历史进化论和传统因果论不同的研究方向,结构功能主义强调和侧重的是社会系统的现存结构及其中维持系统生存中所发挥的社会效果。
再次,在研究主题上,基本问题是:一个社会系统为了维持其存在,有那些基本条件必须得到满足以及这些条件是如何得到满足的?任何现存社会都具有一些基本的制度模式(结构),而这些制度模式之间发生着相互支持的关系(功能),从而保证了社会系统的生存。
最后,一种共有的功能分析方法。
二、结构功能主义的思想渊源。
(一)古典社会学家的功能论思想。
功能主义的思想基础是把社会跟生物有机体作类比,而这种类比方法可追溯到孔德,斯宾塞。
1.孔德中其著作中,明确使用典型的生物学概念去说明社会,将结构分成要素,组织和器官。如家庭-细胞,阶级-专门组织,城市和社区-实际器官。
2.斯宾塞预示了现代功能主义的主要特征。他明确指出,社会作为一个有机体,其发展是从简单结构到复杂结构,从同质结构到异质结构的过程;结构各部分之间具有不同的功能并相互依存,认为社会是一个以部分与整体之间分化与合作为特征的结构体系。
3.迪尔凯姆对功能主义理论发展的影响最为突出。
A.强调社会的整体性质。各种社会组织的存在,仅仅是为了满足特定社会的需要。
B.社会团结和社会整合问题。
C.将因果分析法与功能分析分开。揭示它们对建立社会普遍和谐的功能。
(二)社会人类学与功能分析传统。要不是人类学家把功能主义看作是分析简单社会的有力工具,功能主义早就随着迪尔凯姆消亡了,两位人类学家使得功能主义作为一种表述明确的方法占据了20世纪的前半个世纪。
1.拉德克利夫-布朗主张社会人类学是社会学的一部分,把社会过程,社会结构和功能三个概念看作解释人类社会系统中的社会行为的基本范畴。
社会是一个整体,任何文化都构成了一个功能统一体或系统。在功能统一体中,各组成部分以一种充分的和谐和内部一致的方式发挥作用,避免无法解决的冲突。
2.马林诺夫斯基:开创人类学的实际研究方法,当代功能论的创始人之一。
文化的功能就是它在人类活动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具体从不同的文化层面-风俗,宗教,仪式,巫术,思想和道德以及生物的,社会结构的因素方面分析了功能问题,区分了系统需要的不同层次。
A.系统层次观点:生物学层次、社会结构层次、符号性层次
B.各层次需求多样性观点。文化符号系统(提供必不可少的信息,使之适应环境;提供控制意识;共同节奏感)。结构系统(生产和分配消费品,对行为进行社会控制、调节技能教育,权力关系的组织和实施)
功能主义三条假设:
(1)功能统一性假设,认为社会中各种社会活动和文化项目都和谐地相互联系着,并对整个社会的整合与运行作出贡献。
(2)功能普遍性假设:所有标准化的社会或形式都有正面功能。
(3)功能不可缺少性假设:任一社会或文化形式都满足整体的某种功能要求,都是不可缺少的,
(三)功能方法的基本观念社会学的功能方法旨在根据社会现象与某种系统的关系来理解社会现象。这一陈述中包括两种不同的程序。第一是评价一种行为模式在维持某个更大的系统中所发挥的作用。第二,解释一种行为模式所以保持的原因。基本观点:
第一:功能分析强调系统优先于其组成部分,有机体系乃是功能主义的基本分析模式。
第二:系统的组成部分在功能上是相互联系的。作为一个有机体的社会,它是功能相互联系的各部分组成的一个系统,每一部分如同一个器官,执行必不可少的功能。
第三:系统的每一部分都有一种功能,积极的,有助于系统的持续运作,或消极的,造成系统的解体和变迁。(正功能和反功能)
第四:每一系统是一个各部分良好地整合而成的结构,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第五:每一个社会都是一个具有自我调节机制的相对稳定的结构,可以自发调节被内部和外部力量破坏干扰的系统平衡。模式化的互动-自动平衡-动态平衡第六:社会系统的功能运作,取决于社会成员在共同目标与社会基本需要有关的价值问题上的观念一致。(共享的价值)社会规范内化第七:社会的主导状态是由稳定与信念一致所支持的秩序,而不是基于强力与分歧的冲突。
第八:如果一个系统要生存下去,就有某些功能必要条件是必须要满足的。包括否定性条件和积极条件。
否定性条件:其中的任何一个足以导致社会系统的崩溃。
1、生物体的死亡或成员的离散;
2、成员态度漠然,个人不在有动力
3、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
4、该社会被另一个社会所吞并。
积极条件,有助于社会存在的积极条件:关于对环境及性的一种适当的关系的规定;角色分化与角色分配;共享的并清楚表达的目标;通讯;感情表达的规则;社会化;共享的认知途径;对越轨行为的有效控制。
第二节 帕森斯的理论学说一、学术背景在本科受过生物学的系统训练,后来又转入经济学系读研究生,起初在负有盛名的哈佛经济学系做教师,后来有调往一个地位很低的小系:社会学系,作一份单调乏味的工作。
本世纪早期的社会学是不成熟的,许多学者必须在社会哲学,文化人类学,经济学,心理学等学科中借鉴和吸收养分,以行动为主题建立起一套理论。
19世纪末到二战期间,正是现代学术的制度的成型时期,美国的高等教育空前膨胀,急于向所谓重大发现的自然科学中寻找支持。
帕森斯在综合了欧洲思想的几大系统后,得出它们共同的理论指向,并按自己的旨趣加以整理,加以创新而构造出自己的行动理论。在《社会行动的结构》一书副标题是“与一组近代欧洲著作家有关的社会理论研究”包括马歇尔,帕累托和迪尔凯姆,韦伯,蕴含了作者对社会行动观点的新综合,是一部史论结合,自成一体的社会学理论专著,倡导一种新理论-唯意志的行动论。帕森斯把以往的社会学区分为实证主义和理想主义两大类型,实证主义内部又可分为:功利主义和反理性主义两个分支。帕森斯用四位古典理论家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一)韦伯,最早倡导行动理论的人。
韦伯把社会学设想为一门探讨社会行动的综合性学科,主要研究在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人类行动者们在相互作用过程中所采取的行动的主观目的。
四种行动类型:工具合理性,价值合理性,情感合理性,传统行动。
韦伯的划分一方面使分类系统化,另一方面也为研究西方历史发展提供基础,韦伯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人们的行动已越来越受到目标合理性的支配,而在以前是其他种支配,现今手段的有效性已决定一切,理解社会学把个人及其行动看作基本单位。韦伯的理想类型方法,强调概念框架和范畴体系。
(二)帕累托:社会类似于自然界中化学成分的混合体,社会体系中的“分子”是具有利益,动力和情感的个人。研究经济学范畴之外的不合理行动和非逻辑性行动。判定成为行动的决定因素的常常是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情感对行动的影响远远大于行动理论对行动的影响,想要强调行为的非逻辑性动机的社会学体系在补充经济学的抽象体系。
(三)迪尔凯姆:社会事实,特别是道德规范只有在转变成个人的内在意识后,才能有效的指导和控制个人行为,更注重群体和结构的特征,而不是个别属性。
(四)马歇尔的古典经济学:功利主义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中,不受调节的单个行动者理智地选择那些使自己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获得最大的利润的行为。
对帕森斯来说,他的行动的自由意志理论“意味着对功利主义,实证主义议和理念论(唯心主义或意志哲学)中的有益的假定和概念的综合”。
对实证主义,批判它们用物理现象中可观察的因果关系来考察社会,忽略了人类思想的复杂的符号功能,容易导致还原论。
对德国的意志哲学批判他没有对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复杂作用作出解释,认为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的社会行动者的行为差异,只有根据观念的或文化的决定因素,才能作出解释,社会结构从意识中流溢出来。
帕森斯实际上是要走一条中间道路,不同于实证主义的“事实的堆砌”,也不同于强调本能或生物冲动或无法理解的随机目的的学科。
帕森斯认为:社会学最需要理论的指导,力图调和古典社会学的立体概念与结构概念之间,唯意志论与决定论之间,反自然主义与自然主义之间,原子主义与整体主义之间,心理学专业与社会学主义之间,以及动力学与静力学之间的紧张对立关系。两个中心主题如下:
第一:根据人们的观念和意志,尤其是依据人们的行动规范与价值观来理解社会世界。
第二:关心单位的行动组成行动体系的方式,结合了社会行动的“个体观”和“整体观”。
理论的两个阶段:
社会行动理论:“唯意志的行动论”《社会行动的结构》
一般系统理论:《社会系统》强调系统整体论的功能主义学说。
二、社会行动理论
《社会行动的结构》:这本书的主题是社会中的人类行动,人们通过行动,使用有意义的符号,表现出主观动机,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帕森斯使用诸如行动,主体性,理想动机,符号,意义,意图等词,而尽可能少加以定义。
在反对过分客观化倾向时,他对“手段—目的关系”的选择,认为是关于行动的考虑中最基本的。社会行动并不等于行为,因为兴趣不在于有机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而在于行动者与情境之间的关系,受当时经济学模型的直接启发,认为应该分析有意义的最小单位,“单位行动”每一单位要素包含下列要素:
行动者:作为行动主体的个人目标:行动者所要达到的未来目标情境:目标实现的环境因素,包括行动的条件和手段,条件是行动者不能控制的,难以改变的,手段是可以控制的。
规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形式,涉及思想观念,行为取向等,制约着目 标的确定和实现目标中手段的选择。
总之,凡人的行动总有一定的目的性,而其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一定的手段和条件,同时所有社会行动都要受一定的行为规范的制约。
行动的情境是由许多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构成的,表示行动的实际可能的范畴与限制条件。如果我的视力不好,就无法成为飞行员,当经济衰退,无法旋转当工程师,社会规范与价值乃是及其重要的情境因素,是以影响我们对目标与手段的选择。
帕森斯的社会行动理论的创见就在于一种双向的透视:将个人层面上社会秩序(社会行动理论)的分析与集体层面上的社会秩序(社会系统)的分析结合起来,并从注意个别行动者的选择,转而注意行动体系对个别行动者的限制甚至决定作用。
帕森斯之所以把自己的理论命名为“唯意志的行动理论”呢?在于他强调主体的重要性,自由选择,意图等,“行动的自由意志”主要指规范对于:目的,遗传和环境的独立性。
帕森斯的行动理论,通过讨论行动的结构,以期解决社会秩序,个性,社会系统,行动,社会学思想,科学方法,意志等问题。每一种行动都涉及主观目的,并构成行动中的意志自主因素,这种意志自主的努力,使行动情境得以区分为手段与条件,而规范作为一种主观要求对行动者的努力起调节作用,单元行动中相互关联的这些性质,构成了各种行动科学的共同参照系,社会共同价值,规范使意志行动与社会秩序紧密地结合起来。
到了后来,帕森斯放弃了唯意志学说,倒向了决定论,强调行动不再取决于行动者的选择,而是取决于社会结构,行动的主观方面消失了,剩下的只是客观性结构因素的制约和调节。
三、社会系统理论从20世纪40年代末开始,帕森斯的学术研究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以《社会系统》为代表,形成了他的具有系统论特征的功能主义观点。在新改组的社会关系系,网罗了大批人才,使功能主义作为现代社会学的第一个最具代表性的理论流派出现,而且影响越来越扩大,在五六十年代,功能分析方法被视为社会学的唯一方法。在主导行动理论明显受韦伯思想的影响,强调个体的主观性行为,而《社会系统》的他的一部思想成熟的作品,以此书为标志,确立自己的一套概念体系。在《社会系统》中,帕和迪取代了韦伯,行动论变成系统论,他的理论基点是“社会行动系统”,“以科学的观点把个体行动者的互动过程看成一个系统”。《社会系统》以高度抽象的概念体系说明了行动系统的结构和过程,不是对社会系统的一般研究,而是探讨社会学的性质。
(一)从单位行动转向社会系统的转化。
帕森斯从社会行动系统出发界定社会系统,他指出,当各种倾向的行动者根据它们行动与价值取向的构造互动时,它们逐渐形成了协定,并确定互动模式,这一模式变得制度化。这种制度化模式可称为社会系统。
1.具有各种倾向的行动者进入互动情境。
2.行动者的倾向方式反映了它们的需要结构,以及文化模式的内化如何改变这种需要结构。
3.当行动者相互调整各自的取向时,规范经由具体的互动过程而产生。
4.这种规范作为行动者彼此调整自己取向的方法出现,同时又受总的文化模式的制约。
5.这些规范反过来调节着其后的互动,并使其稳定,正是通过这一过程,制度化的模式得以建立,维持或改变,即社会系统才形成与存在。
(二)具体步骤:
(1)行动者根据最强的动机和价值观出发,按上述基本方式行动。
(2)各种不同取向的行动者互动,逐渐产生约定,并维持互动模式,这就是制度化。
(3)这种制度化模式称之为社会系统
(4)社会学的任务就是把地位、角色和规范组织起来。
(5)行动被概念化为三种相互滲透的行动系统-文化的、社会的和人格的行动系统。
(6)行动理论的目标就变成理解制度化模式(社会系统)是如何被价值观、信仰、规范及其他观念联合体(文化系统)和动机与角色扮演技巧的结构(人格系统)所制约的,后来又加上行为有机体系统。
首先是单位行动者之间的互动结构,
其次,通过地位,更高一层的行动角色把个人与他人结合起来,把个别行动整合到社会行动的体系中。在行动体系中包括:社会系统,文化系统,人格系统,行为有机系统。侧重于分析社会系统及其与其他系统之间的关系。帕森斯强调,地位与角色并非行动者的属性,而是社会体系的单位。
再次,作为一社会行动者或复合的地位角色丛,行动者本身是社会体系的一个单位。
最后,集体也是社会体系的单位。行动理论的目标就是理解制度化模式(社会系统)如何被价值信仰。规范及其他观念的联合体(文化系统)和动机与角色扮演技巧的结构(人格系统)所制约。
(三)社会整合-社会系统如何生存?
1.人格系统怎样整合到社会系统并促进均衡的?
社会化机制:将文化模式内化到人格系统,进而制约其需求结构,提供稳定的和安全的人际纽带。
社会控制机制:减少紧张和越轨
A制度化B.人际的处罚与友好C.仪式活动D.安全阀结构E.再整合结构。
2.文化模式如何作用于社会秩序和均衡的维持某些文化要素如语言,是互动可以发生的必不可少的基本资源(符号资源),向所有行动者提供共同的资源,文化使互动成为可能。
文化对互动的影响,通过文化模式(价值、信仰、意识形态等)所包含的思想内容得以发挥,向行动者提供共同的立场。
(四)行动系统的控制等级关系:行动系统之间的输入与输出关系是互惠的,系统之间交换着信息和能量。信息等级高的系统限制着低一层次系统的能量使用,与此同时,每个低层次的系统为较高层次系统的行动提供必要的条件和便利。
四、模式变量理论:行动者间的互动关系模式变项概念是帕森斯结合了他思想中的两条不同路线,及专注于个体选择的“唯意志论的行动理论”与侧重于整体结构的“社会体系理论”,而提出的分析行动系统特点的概念。因此,模式变项不仅能解释人格体系中占主导地位的价值模式,而且可以解释社会体系中的各种规范。
模式变量概念起源于滕尼斯的公社—社会的二分法,但帕给了他一种新形式,并使之成为更精确。更适用于各种水平的社会学分析,都是成对的形式,是每一种社会行动和价值世界中所固有的对立倾向。它们不仅可以用来确定行动者的主观取向,而且由于行动总是在特定的系统中发生,因为也可以刻画系统的特征。
行动并不是单独发生的,而是社会行动的一环。自我与他人代表两个行动者,两个行动者之间的互动形成一个简单的社会体系。互动在一定情境中进行,行动者的动机是有价值的,为获取一定的目的而发生的行动。因此,行动者一方面寻求妥当的途径,利用文化规范所允许的范围增加获取一定目的的机会;另一方面也会避免困扰,减少阻碍。
帕森斯认为,行动者有五种可能的行动途径,行动者在完成行动时就已经作了选择。这些可能的途径,称之为“模式变量”
第一,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互动情境中,对评价他人的标准是否适用于所有行动者。如尊敬父母,尊敬长辈。招生时统一考试,不同省份的不同分数线。
第二,扩散性与专一性,互动情境中义务的性质。互动中行动者之间的范围有多大。夫妻之间涉及一切,医生与病人。
第三,情感性与情感中立,指允许进入互动情境的情感投入量的多少。任人唯亲还是任人唯贤。
第四,先赋与自致性,评价一个人是根据他的所作所为,还是身份。性别、年龄、家庭地位等先天特质。
第五,私利与公益性。行动者的行动倾向于自我利益还是公共利益。
以上五组行动的抉择,可以用来说明人格体系,文化体系与社会体系等。在人格这个层次上,它们是在一定情境中选择某种行动类型的能力,在社会这个层次,它们是确定角色的基础,同时是互动过程中角色期待的分类,在文化层次是价值标准。
模式变量,把社会行动中任何可能产生的二者择一的选择方式都包含了,从动机取向转向价值标准,再转向社会客体,社会行动始终在一整套变量中选择;由于任何社会行动都必须采用模式变量,因此人格、文化、社会系统集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利用模式变量来说明社会制度,模式变量的不同组合反映不同的社会关系,现代经济和高度的职业专门化以及理性原则的应用,使社会偏重于功能专一的、成就取向的、普遍价值标准的、自我取向的和情感中立的角色。
五、结构功能分析从模式变量向结构功能分析的过渡模式变量揭示了各种制度化社会化的特征,但是,为什么某种互动关系以特定的变量组合为特征?这些问题导致帕森斯的分析重点从社会结构转向功能。帕认为:社会系统乃至整个行动系统都面临着一些大致相同的基本功能要素,满足这些要求是系统生存的先决条件,而这些要求通过系统内的结构得到满足。结构功能分析的基本任务包括识别系统的基本功能要求以及分析各种基本结构是如何满足这些功能要求的。在《社会系统》中讨论的重点是保持整合,即维持社会系统均衡的过程。
行动系统的普遍功能要求帕森斯在《社会系统》中探讨的系统概念强调社会秩序的自我维持与均衡,突出系统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的分析。行动系统分为社会系统,人格系统,文化系统。
1956年,《经济与社会》《行动理论文集》在这一时期,根据对行动系统的四分法,建立起AGIL框架,强调功能的必要条件。四类系统对应四类功能,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各自执行不同的功能。
1.适应(Adaptation),从环境中获得足够的设备和工具,以及在整个系统中进行分配的活动;系统必须对环境所强加的行动的条件有一种顺应,或有积极的情境改造-行动有机体系统
2.目标获取(Goal Attainment)确立目标的优先顺序,并调动系统资源来实现目标,以政治及其功能为中心-人格系统
3.整合(Intergration)协调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以制度规范为中心-社会系统
4.维模(latent patten,maintenance)模式维持及紧张的处理,确保行动者表现适当的特征,处理行动者内部的紧张,以价值为中心-文化系统.
所有这些功能必要条件在《社会系统》中被置于整合之下,随着AGIL的引入,从结构功能分析转向功能分析。
社会系统被分成几个部分,每一部分都对应一种功能必要条件即AGIL,每个子系统又被分成四个功能部分,帕森斯认为AGIL代表着社会的四个基本功能要求,也是基本的生存条件,一个社会能否生存与稳定,就在于是否实行AGIL功能。
(1)功能分化。社会每一部分都对应一个功能,任何子系统 的每一部分也可分为四个部分,这种分化持续不断地进行。
(2)功能对立,社会系统与功能系统是对立的。
(3)功能动态。由A-G-I-L时,社会就出现动态,就向前发展了,其中阶段之间的动态关系,是从某种类型的“紧张”的出现而开始的。紧张是一个系统的现行状态和期望状态之间的不一致。在这种紧张的刺激下,采用某种目标并达成此目标的动机能量就活起来了,由于能量动向流动,功能系统有一个经过A或I,达到G的总趋势。
(4)功能交换,四种功能子系统之间存在跨越边界的输入与输出,交换信息与能量。(A-货币,G-权力,I-影响,L-义务)
对社会所作的功能分析。
1、一个社会要生存,必须有四个子系统分别满足四项功能需求,这四个系统就是:经济制度、政体、法律以及家庭和教育,对应AGIL四种功能。
2、四个系统之间存在对流式交换关系,互相交换信息和能量。各个系统的交换媒介:A-货币,G -权力,I-影响和赞同,L-价值承担和声望。
以一家工厂为例。
A适应功能:完备的照明,空气调节,适用的机器,食物供给及其它工作条件。
G达鹄功能:加工,生产,市场销售,以及研究活动。
I整合功能:劳动管理委员会,俱乐部,公共关系,娱乐与社交,保险与福利。
L维模功能:培训,工资结构,提升,加薪与奖金,法律控制等。
六、社会变迁思想
20世纪初60年代《社会,进化与比较的观点》《社会进化的普遍性》,关于社会变迁的理论主要有三种视角:
(一)异常行为:在微观层次上,论述社会系统内部的变迁。用“紧张”来说明系统的失调。帕指出,人们之间的互动实际上角色与角色的互动。紧张的原因,可能是人们无法达到角色期待的要求,或者角色模糊不清,或者一个人同时扮演两个相互冲突的角色。异常行为对社会期待的抗拒,是违背社会规范模式的行为,影响互动过程直至社会系统的均衡。社会系统用社会控制来校正异常行为,必然产生系统内部的变迁。
(二)信息或能量的交换:社会系统内部系统之间与社会系统之间信息或能量交换过量时,会改变系统内部与系统之间信息或能量的输出。
例如:动机过量时,对于角色扮演与角色规范结构产生影响,最后导致文化价值取向的变化;相反价值(信息)供应不足时,会产生失范或规范冲突,从而导致变迁。
(三)结构分化:《经济与社会》分析长期社会变迁的主要内容是社会的结构分化。
1、结构分化意味着承担多种功能的单一结构类型转化为各自承担单一功能的多种结构类型。
结构分化的层次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指标。
结构分化带来的系统内部关系的紧张、不平衡和紊乱是社会变革的原因。
社会内部的变革全面的社会变革。
4、帕森斯将所有进化过程概括为四个更抽象的演化形态:
(1)分化:一个系统或单位分解成两个(或更多)系统或单位的过程,新的系统或单位的结构功能与旧的不同。如当代社会的生产功能已从家庭制度中分化出来,形成一种独立的制度。
(2)适应能力提高:一个社会克服环境的种种困难而达到各种目标的能力。社会结构分化的结果,使社会单位的资源增加,束缚成功,从而增加了适应能力。如生产制度从家庭制度中分化出来的结果,使家庭专心照顾孩子,免受生产活动的困扰,同时使工厂更有效地发挥生产功能。
(3)容纳:以个人地位背景为标准的传统社会组织加以扩大,以接纳各种各样的人群。帕认为:一个社会如果能容纳新的单位与系统,则其社会基础更稳定,效率也增高。
(4)价值普遍化:社会对分化出来的单位的承认与肯定,给予合法化。
社会价值观必须随着社会系统的进化而改变,否则导致矛盾与冲突。社会进化的结果是否稳定均衡,将依赖于社会是否发展出一整套新的价值系统。并容纳所有新单位。
(四)帕森斯把社会看作是一由简单到复杂,向上进步的进化过程,三个假设:
1、人类社会的发展不是随机的,而是有方向的,这个方向就是向上进步。分为三个阶段:
初等阶段:初等社会进化的必要条件或突破,是社会阶层的出现。特征:总具有重要地位,亲属关系强,社会系统结构简单。
中等阶段:语言文字的使用,宗教团体的出现,社会的中心由系统转到庙堂,后来文字语言扩散到整个上层阶级,并成为特权。
高等阶段:基督教伦理与民主政治
2、现代社会只有一个单一的来源,即西方社会体系。英、荷、法是现代后最早开始的国家,因为这些国家的社区有重要发展。市场经济发展,宗教的容忍程度权威制度化,市场经济制度化,普遍性法则的出现,增加,议会与民主权利相等,议员在社区中有影响力。接着是英国和德国的工业革命以及法国的民主革命。
3、美国是人类社会最进化的社会,把工业革命与民主革命连着紧密地结合,成为楷模。
七、对帕森斯的简要评价:
帕森斯结构功能分析的重点,是促进社会系统稳定与秩序的机制,他的行动理论,而是社会体系的行动,是制度化的社会规范的控制。
帕的理论,从社会行动的分析开始的,由于他十分重视行动者主观上制定的行动方向,重视行动者对目标手段的选择,所以早期叫“唯意志行动论”。但在后来,这种“意志论”的因素逐渐消失了,更重视的不是人格体系中的动机,欲望如何对体系产生影响,而是人格体系如何受社会体系,文化体系的制约,被社会化机制和社会控制机制约束的“角色”。帕的理论溶合进了控制论的思想,体现了社会分析的系统性原则,以社会有机学说为基础,其理论模式是一种均衡模式,并不否认变迁和冲突,但不是体系固有的,而是体系为适应环境作出的自我调整。从结构与功能的对应关系来讲,子系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每一子系统都对应于一个不可缺少的功能要求,但在实际中,帕森斯赋予文化系统以更重要的地位。在帕的分析中,与经济有关的系统是一个完全被动的因素,只能为整个社会系统的运行提供能量和条件,以一种非经济的观点来看待社会生活,社会互动,社会变迁的。
第三节 默顿对功能主义的发展默顿的社会学研究以经验研究和多样性著称,涉及到理论与方法论、科学社会学、知识社会学、组织与科层制、大众传播、社会问题等诸多领域,最突出的社会学研究表现在三方面:
第一,社会学理论,针对帕森斯的抽象大理论,提出了“社会学的中层理论”策略,倡导首先重视对经验性的具体问题的研究,建立“适中”的理论,强调功能主义的经验性,确立了功能分析的具体范式。研究的另一重点是社会结构分析,强调结构因素对人的行为的强制作用,总结出社会学结构分析的基本程序。他的贡献还表现在大量的已经被接受的社会学术语,如角色丛、显功能、潜功能、反功能等。
科学社会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对应用社会学研究的推动,如对大众传播、研究政策、医疗职业的研究,形成著名的“哥伦比亚学派”。
一、社会学中层理论观默顿受到帕森斯的影响,也把维持社会秩序与稳定作为自己理论的目标,但他认为帕森斯对无所不包的概念体系的研究是没有前途的,他选择了一条适中的道路。
“中层理论”是介于抽象的综合性理论同具体的经验性命题之间的一种理念。他认为,构筑帕森斯那样抽象统一的理论,条件还不成熟,因为缺乏必要的理论和经验研究基础,还没有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而只热衷于研究实际问题,也会窒息社会学。所以,现代社会学的主要任务是“发展具体的、适用于有限数据的理论”中层理论是一种功能论,而且是一种脱离抽象层次而力图接近经验事实的功能论,强调经验分析,并提供一套功能分析的概念。
针对帕的抽象大理论,提出了“社会学的中层理论”,倡导首发对经验性的具体问题的研究,建立“适中”理论。特点:
第一,主要用于指导经验研究,虽具一定的抽象性,但更接近于观察资料。
第二,指涉及有限的社会现象,但比单纯的经验概括更高一层。
第三,可溶入到所谓的社会学理论系统中去,发展出普遍性的理论体系。
第四,区分出微观和宏观社会学问题第五,经典理论研究工作的直接延续第六,指明未知的方面,或进一步研究的方面。
二、功能分析范式
(一)要改变目前的社会学状况,除了发展中层理论,还应该确立起社会学定性分析的范式。范式:一套严格的分析的研究程序.范式的作用主要是确立明确清楚的假设,概念及命题,提供简练,准确和规范化的语言.功能分析是社会学解释中一个有很大发展潜力的方向,它依赖于理论、方法和资料的结合。既是解释社会现象的有效理论,又是收集资料的有用方法。
(二)批判三个假设
1.功能统一性假设:认为社会中各种社会活动与文化项目都和谐地相互联系着,并且对社会整合与运行作出了贡献。帕森斯认为,所有现存的制度都看成是对社会有益的。默顿指出,功能统一性的假设违反了事实,社会习俗或情操对某些团体可能具有功能,而对同一社会团体可能有反功能。在同一社会中某一系统可能是功能性的,也可能是反功能的.-正功能,反功能反功能的两层意思:第一,一般功能失调,即某些事物发生功能性失调的社会后果,“减少系统的适应性和调节性”,如科层制有利于个人才干的发挥,但按不变的规则办事易僵化。第二,相对功能失调,根据所论对象而定。一种社会制度对某些人是和谐的,另一些人则不然。
2.功能普遍性假设:(范功能)认为所有标准化了的社会或文化的形式都有正功能。默顿认为这一不加限制的设定也是不正确的。实际上有些具有正功能,有些有其他的社会后果,“反功能”“非功能”。
3.功能不可缺少性假设:认为特定的社会结构与制度化形式的功能是不可缺少的。这里面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功能不可缺少,否则社会无法维持,社会必须的功能先决条件。第二,项目不可缺少,某些文化或社会形式对于满足其中的一项功能是不可少的。默顿认为这样的假设不清楚,对于第一层含义他认为必须在经验上加以检验;而第二层含义纯粹是神秘主义。他认为应避免用不可缺少的假设,而是有系统的采用功能选择、功能对等与功能替代。
(三)功能分析范式的步骤:
1.明确所研究的社会或文化事项.
2.分析这些事项存在于其中的结构关系.
3.说明事项所履行的功能.
(四)明确区分显功能和潜功能。默顿认为,动机是主观范畴,功能是客观范畴。功能是“有助于既定系统的适应或调整的可观察结果”。反功能,使既定系统的适应或调整的可能性减少的结果。
显功能有助于系统的调整和适应的客观后果,这种适应和调整是参与者所预料,所认可的.反之,潜功能是没有被预料,没有被认可的.
默顿认为,社会学者的特殊贡献不但在于研究社会行动者有意安排的预期后果(显功能),而且主要在于研究社会行动者非意图的后果,不为一般人所察觉的后果(隐功能).有了隐功能,有助于对一些看似不合理的社会行动模式的分析,如原始的祈雨仪式“社会生活并不如乍看之下那么简单”
三、中层理论的分析范例-越轨行为美国社会文化规定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成功,而成功的标准显然主要是金钱。美国社会不仅规定了这样的目标,也为人们达到目标提供手段,如上学,工作,机会等,但从个人的角度来看,社会提供的目标与手段是外在的,各人适应的情况不一样,采取了五种不同的方式:
1、遵从:接受社会倡导的目标,也采用制度化手段,常规的方式,如果没有这种方式,任何社会都不能生存.
2、创新:接受目标,而拒绝手段,如贩毒,盗用公款.
3、仪式主义:惟命是从的官僚(采用制度化的手段,但拒绝社会倡导的目标)
4、隐退主义:退避到私人小天地,如流浪.
5、反叛:接受某些目标与手段,但又拒绝某些目标与手段。如试图建立全新社会的革命者,或未达到目标的对社会不满.
目标
手段
行动模式
+
+
遵从
+
——
创新
——
+
仪式主义
——
——
隐退
*
*
反叛
注:“+”表示接受,“——”表示不接受,“*”表示以新的目标与手段取代。
默顿认为,文化产生目标,社会结构决定达到这些目标的手段。取得目标的合法机会不能同等的分配给每一个人。如果接受了社会倡导的目标,但又缺乏合法的手段,结果就会发生失范与各种形式的越轨行为。美国文化鼓励所有成员获得职业与财富,而不管他们的社会与经济背景、金钱成就在美国受到高度重视,但许多人缺乏达到目标的合法手段。美国社会的越轨行为大部分发生在下层阶级,因为他们在社会结构方面发生强烈的堵塞,越轨可能使社会发生反功能如犯罪,也可能刺激社会变迁。基本主张:在现存社会结构和现存社会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提出目标和实现目标。
四、对默顿的简要评介默顿的“中层理论”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大大增强了功能理论指导经验研究的能力,是现代功能理论的重要发展,给人启迪,开拓了新的视野。但他的理论倾向还没有摆脱结构功能理论的基点,他重视的还是社会各个部分之间或多或少的协调与依赖,重视社会系统维持系统平衡及其在环境中生存与发展的各种机制。这和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和阶级局限性有关,当时美国的城市骚乱,学生上街游行示威,工人罢工,政府投入战争。
对结构功能理论的评价----积极方面:
1.以整体社会为对象,把重点放在构成社会的各种要素的相互关系之上,认为对任何要素的认识都必须放到关系中.结构是关系稳定的模式,功能是结构内在过程,两者不可分割,前者是静态的,后者是动态,体现了系统性原则.
2.辩证思维的因素,从静态角度考虑社会要素的结构位置,从动态考虑功能,还有正功能,反功能,显功能,潜功能.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体系中,社会诸要素的性质都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的,功能性质有限,可随时间而转化.
批判:
第一,贫乏的理论,"共时态"的研究,不注意考察体系形成的历史背景及从历史的角度对体系和功能作因果分析,如A,G,I,L是体系生存的前提,但是由什么东西决定的,未作说明,是不变的,超历史的抽象的.
第二,只关心社会秩序,扭曲了社会事实,对社会问题漠不关心.
第三,保守的理论,强调社会一致,协调,均衡,忽视矛盾,冲突,过高估计文化规范和价值的意义.
第十章 社会冲突理论第一节 社会冲突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一、战后美国社会及其社会思潮的发展.
第一阶段:相对稳定和繁荣发展的40年代中后期和50年代-描述社会制度合理化,社会结构平衡性的结构功能理论.
第二阶段:全球动荡的60年代-冲突论,社会学家对社会上的各种冲突和矛盾的探讨.
第三阶段:70年代以来相对稳定时期.
二、社会冲突理论的思想渊源.
20世纪以前的冲突论思想.
1、马克思的社会冲突思想.-米尔斯,达伦多夫经济关系是最基本的关系,地位不平等是冲突的根源所在.
私有制出现后,阶级斗争不可避免.
2、韦伯的社会冲突思想-达伦多夫
(1)反对经济基础为唯一条件。
(2)从地位,权力,声望来划分阶级
(3)未来社会不可能是完美的,无冲突的.
3、齐美尔:冲突是普遍存在的,冲突的作用并非是消极的。-科塞
4、帕累托:归纳性的,自然主义的冲突论。
20世纪前半期的冲突论思想。
(三)60年代以来社会冲突理论的发展。
第二节 米尔斯对社会学的想象米尔斯对功能主义最早进行批判,功能主义强调社会的整合与秩序,即米尔斯把个人的需要放在优先的地位,从现存社会结构对人的压抑和阻碍这一角度对社会进行批判。
米尔斯的传统明显地受韦伯和马克思的影响,关心的中心问题是社会结构中的阶级及其各种统治形式和社会动态情况。重视权力,而不是经济和声望,进行政治统治的人和进行经济统治的人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广泛合作,共同维护统治。
一、生平与著述米尔斯的学术特点米尔斯的激进倾向米尔斯学术研究的三个阶段二、美国社会阶级关系的新变化——《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以白领为象征的中产阶级队伍迅速扩大,许多西方社会学家以此为据,以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得以缓冲,权力趋向平衡。米尔斯持反对态度,在他看来,中产阶级的壮大丝毫不会改变权力关系中的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因为中产阶级不是一个有自己的意识和组织,联系紧密的阶级,处在一种无权的地位。
(一)以异化理论分析白领阶层的形成和社会生活
(二)用科层制分析白领的社会地位和职业特征。
三、关于权力的研究:对冲突理论的最大贡献
(一)权力结构
1、在美国,经济、政治、社会三个领域实际上被工业、政府、军队之类的组织操纵,在每一个领域的顶端,形成了由极少数人组成的小集团,它们是经济界的大公司总裁、金融巨头、政治界的高级政府官员、军事界的以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的高级将领。地位超过了一般老百姓,整个国家的重要决策由他们作出,联系紧密,维护自己的利益。——政治、经济、军事三大权力精英。
2、在权力精英之下的是中间层,所作的决策的次要的,不是一个完全独立的权利层次,而是按权力精英人物的意愿行动的。
3、处于底层的是人数众多的老百姓,实质上没有任何权力,对国家的重大决策没有参与的可能。政治的冷漠十分普遍。
总之,美国社会的权力结构的一个有着巨大底座和狭小尖端的金字塔,权力精英们独揽大权,大多数人遭受着不同程度的压迫,它不是一个和谐,均衡的整体而是靠矛盾对抗联结在一起。这种压迫和统治正发生变化,从公开转向幕后,从明显走向隐避,无法知道真正的敌人是谁,斗争的目标“失踪”了,从而更有利于权力精英的统治。
4、是什么因素造成统治的变化?
A、企业规模扩大,科层制成为普遍的组织形式,所有者与管理者不是同一人。
B、科层制使人无法掌握全貌。
C、大众传播,有选择的反映社会,有权力的人利用它进行灌输和劝导,把大量时间和内容花在体育和娱乐,使人们远离对政治的兴趣,缺乏统一的集体-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性的剥削减少,心理性剥削增大。
(二)权力结构的变迁(四个阶段)
1、美国革命后,产生了一个相对集中的权力结构。
2、一战中,罗斯福新政,政府与经济联合。
3、二战后,冷战阶段军事权力结构的影响扩大。
4、当代政治制度上,政党,自治团体对政策选择缺乏影响力,民主演变为一种形式很软弱的民主;从国家军事化看,军人地位上升,所有政治,经济活动都须根据军事意义作出判断;经济上既是战时经济又是私营大公司经济,处于经常性不稳定的经济,军事和政治的一致中。这种联系是由以下社会,历史因素造成的:
社会结构因素,相互支持和促进社会历史因素:有共同点,来自同类的家庭,父母都出生在美国并有两代以上的发家史,生活富裕,在有名望的私立学校接受教育,出入俱乐部。
对“平衡理论”的批驳当今美国社会权力结构的一般特点:美国是一个由权力精英所支配的社会,其主要国家权力由经济,政治和军事这三个统治机构的首脑人物所掌握。他们根据自身的利益而不是整个美国公民的整体利益来处理国家重大事务和进行各种决策。所谓的权力多元论和平衡论只是权力精英们为维持他们的统治营造出来的神话。中间层次表现为各种平衡力量的僵持,并不能联结上层和下层,权力精英借助手中的权力,掌握和操纵大众传播媒介,使处于社会底层的民众沦为分散,被动地大众成员。
四、社会学研究的立场-社会学的想象反对一味追求宏观理论的形式主义,把概念分解得支离破碎,然后无休止的编排他们,认为帕森斯的著作有50%空话,40%教科书内容,10%惯用法,也反对注重繁琐统计调查的经验主义。
“社会学的想象力”:每一个社会由于其历史都带有特殊性,必须在历史和现实之间建立联系,要理解人,就要把人放在所处的历史时期,历史分析是社会学的基本研究立场。
反对把社会学看作纯理性领域,还要分担政治上的重任,直接针对紧迫的社会问题和显著的人类困境。
五、评价:带有激进主义倾向,敢于批判现实社会。不足之处,没有找到解决矛盾和冲突的正确途径,他认为根源是“没有适当建立起道德准则和法律上的合理依据”,对“古典民主”的向往,在整个政治结构中有一个对重大问题制定政策的公众论坛,民众服务机构,负责的政党,“乌托邦式”的。
第三节 科塞的功能冲突论一、生平与著述
(一)学术背景
1、曾师从于默顿
2、亲身受到齐美尔的影响:没有必要建立宏观理论,只需从社会内容中抽取出一些形式。冲突增强而不是降低了特定社会关系活社会群体的适应或调整。
(二)学术兴趣社会理论的研究社会学思想史的研究二、社会冲突的根源
(一)冲突的定义:冲突是价值观,信仰以及稀少的地位,权力和资源分配上的斗争,在这一斗争中,一方的目的是企图中和,伤害或消除另一方。
(二)冲突的三层含义:
1.冲突是不涉及双方关系的基础、不冲击核心价值的对抗。
2.冲突是社会系统内部不同部分之间的对抗而不是社会系统的基本矛盾。
3、冲突是社会系统可容忍、可加以利用的对抗。
(三)冲突的原因可分为:物质性原因和非物质性原因。科塞十分重视非物质原因。
三.社会冲突的类型
1、现实性冲突与非现实冲突
A现实冲突,为达到某种目标而作为手段的冲突,达到这个目标就可能消除冲突的潜在原因。
B非现实冲突,把冲突作为目的一种“冲突”,不是未来获取真实的“占有”,而是为了发泄情绪,释发紧张,寻找替罪羊。
提出上述观点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有助于社会控制。作为一个越轨者,其需要是有“现实取向的”,如果这些越轨者能找到获得同样目标的合法手段的话,他就很可能不发生越轨行为。在现实中经常交叉又混合。
2、内群体冲突与外群体冲突依据冲突发生在群体内部还是外部划分。外部冲突有助于明确群体之间的界限,加强群体内部的整合,外部冲突还能使群体发展,壮大,坚强。内部冲突有界定群体和增强群体认同的功能。
四、社会冲突的功能
(一)冲突对社会与群体具有内部整合功能
(1)有助于建立和维护社会或群体的身份和边界线
(2)有助于群体内部的团结
(3)通过反对外部或内部“威胁”使社会群体"聚合"起来
(二)冲突对社会与群体有稳定的功能.
冲突增加社会结构的灵活性,有利于提高社会系统的适应能力,如果没有冲突社会就会僵化与停滞,允许对立的要求迅速而直接地表达出来,因此能通过消除不满的根源而不断调整自身的结构.
冲突对社会关系有重新统一的功能.对危及基本价值的冲突形成保护层,从而把有损核心价值观念的分歧减少到最低程度.
冲突对新群体与社会的形成有促进功能.
冲突创造了新的联合与联盟,面临着共同敌人的对抗时,有助于建立新的联合.
冲突对新规范和制度的建立有激发功能.
冲突可能导致法律的修改和新条款的制定,使之与已经变化的社会条件相对立的社会关系的调整成为可能。
冲突是一个社会中重要的平衡机制.
五、社会冲突的"安全阀"机制.
任何社会系统都会在运转过程中产生敌对情绪,形成有可能破坏系统的压力,当这种敌对情绪超过系统的耐压能力时,就会导致系统的瓦解,而社会冲突正是表达不满,发泄敌对情绪的最主要方式.一个社会越是能以某种认可的方式允许冲突存在,冲突越制度化,就越有可能把冲突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
(一)敌对情绪的三种表达方式:
将敌对情绪发泄到该发泄的对象上.
替代,把敌对行为指向替代目标-非现实性冲突.
没有对象的直接表现,如酗酒,狂呼乱叫.
(二)社会安全阀:
科塞认为,敌对情绪的发泄具有安全阀的功能,把提供替代目标和替代手段的制度称为"安全阀"制度。如同"减压阀"可以把猛烈的蒸气不断排泄出去,而不至于破坏整个社会结构。如政治笑话,讽刺等,属于敌对情绪的发泄,政治笑话仅仅是对敌对情绪的发泄,还不是冲动,因此统治者容忍或允许存在,如学生社团,工会等。科塞的“安全阀”理论的主要观点:
1、通过释放被封闭的敌对情绪,可以维护关系.
2、社会系统为人们提供排泄敌对情绪和进攻性情绪的制度,即安全阀制度,有助于维护系统.
3、社会结构越僵化,安全阀越重要.
4、安全阀可以发泄敌对情绪,转移目标,但不能解决矛盾.
5、提供敌对情绪的替代目标及发泄手段.
6、如果情绪受压抑,会导致长期压抑的紧张激烈爆发.
7、没有安全阀的社会结构,是僵化的,潜伏危机的.
"压迫越深,反抗越烈"社会主义革命之所以在俄国,中国取得胜利,同这些国家当时的结构僵化,压抑劳动者的利益与劳动者长期积累不满情绪有关.
六、评价:
具有明显的功能分析色彩,不是为了否定功能论,而是完善,承认功能的正面作用,力图寻找一种结合,科塞的理论,从具体的环境和条件出发来认识冲突的社会功能,包含着合理因素,对分析非本质冲突有启发意义.
容忍不涉及资本主义基本价值的冲突,以及用潜在的冲突来避免冲突的发生,利用安全阀来避免被统治阶级对资产阶级的激烈反抗.
保守性:社会冲突对结构整合的积极作用,变迁不是革命性变革,而是改良,调适,只讲政党,群体,个人之间的冲突,不讲本质冲突。反映了在面对不可避免的,不断发生的社会冲突时,通过发现社会冲突的积极功能把其纳入到资本主义的制度结构中去,用群体,群体冲突来模糊阶级,阶级斗争这些客观存在的事实,混淆本质性冲突与非本质性冲突的区别。
第四节 达伦多夫的辩证冲突论一、达伦多夫的社会观及其结构功能主义的批评
(一)对功能主义的批评:
帕森斯的结构功能理论含有乌托邦的性质。
“后资本主义社会”的五个基本特征:资本的解体、劳动者的解体、新的中层阶级的发展、社会流动性的增长、平等的发展。
(二)两种社会模式:
社会均衡模式;
2、社会压制模式
3、达伦多夫的理论目标:冲突产生于社会结构,冲突理解为团体间的斗争。
二、以权威关系为基础的阶级冲突理论
(一)社会冲突的根源
1、权力分配的不均。社会冲突的根源是特定的社会结构—阶级结构,根据统治与服从之间的权威关系来划分。“
权威:期待他人屈从的合法化的权力,由此形成两个阶级,一方是占有很多权力和权威的阶级;另一方是被迫服从权力和权威的阶级。。
2、权威的特点:
1).尊卑主从的关系
2).上层来控制下层,规定,命令,警告
3).与个人的社会地位相关
4).有明确的指示,而不是随意控制
5).合法关系,不从则受制裁
3、“强制性协作团体”即具有权威结构的群体.“强制性协作团体”(Imperatively Coordinated Association)是社会分析的基本单位。权力和权威都是稀缺资源,分配存在差别,导致(ICAS)中各次群体间的竞争与搏斗,是冲突和变迁的主要根源。
4、在“强制性协作团体”中形成了支配与服从两种角色。
(二)社会冲突的形式,“准群体”和“显群体”
群体利益有“潜在”与“显在”之分,潜在利益是由人们承担的角色决定的客观利益,但处于无意识状态,显在利益是被人们认识到,并作为目标来追求。当群体利益是潜在时,是“准群体”没有阶级意识的联合体,向显在利益转化,变成“显群体”有共同的阶级意识,共同利益,于是冲突公开化了。在现代社会中,企图压制和消灭冲突是徒劳无益的,虽能通过制度化来调节。
(三)社会冲突的程度
(1)冲突强度:冲突各方面的能量消耗及卷入冲突的程度,人们是否完全投入到一定的冲突中,冲突是大还是小。影响冲突强度的三个因素:
A社团的重叠程度,重叠越高,冲突强度越大,多种利益的对立
B权威关系与其他报酬分配的相关程度。凭借权力,谋求物质利益,扩大差距和不平等,加强矛盾。
C社会流动性的程度
(2)影响冲突强度:斗争双方用以追求利益的手段,从和平谈判到暴力行为。
A社会经济的剥夺情况:相对剥夺还是绝对剥夺。
B冲突的调节,冲突的控制方式:仲裁、调停、和解。
(四)社会冲突的结果:权威结构的变迁
1.所有统治人员的更换:革命性变迁
2.部分统治人员的更换:改革变迁
3.把被统治阶级利益结合到统治阶级利益:最低层次的,有利于维护统治。
1.社会结构变迁的特征:
(1)根本性:即结构变迁的程度,涉及统治阶级的人员,统治阶级的政策,或阶级间的全部基本关系。
(2)突发性:变迁的快慢
2.基本观点:社会充满冲突,冲突促进社会的变迁,冲突的调节维护着现存的社会结构由于各种调节冲突的制度化方法的建立,社会流动性的增加,以及工业政法和其他形式的制度性分离,使西方社会权威关系的基本结构得到维护。
三、评价:
积极意义:
1.揭露了功能主义对社会现实认识的片面性,打破了平衡模式,推动了理论的多元化发展。
2.对阶级冲突的揭露,使人们认识到西方社会充满剥削和压迫的社会。
3.对冲突的分析和调节的论述,有助于人们了解西方的统治策略。
不足:
1.用权力关系取代财产剥削关系,非阶级的群体与冲突,阶级关系更加复杂化,资本仍是单一的,工人的区别是量的区别,而不是质的
2.达伦多夫是为统治阶级寻找调节冲突的途径与方法,巩固显在的结构,是一种改良主义。
第十一章 社会交换理论第一节 社会交换理论产生的社会背景和思想渊源一、社会背景
(一)、对帕森斯的批判。
二战后,功能主义一度占据主导地位。50年代中后期,由于国内矛盾的普遍激化,暴露了不平衡点一面,人们开始强调个性发展,崇尚个人力量。霍曼斯认为,功能理论只是描述,而不是解释。如“内化”等命题,批判功能论太抽象与空洞,忽视了对人的研究,把人简单看作是占据。
(二)、由于社会发展的新情况导致新的理论的出现。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普遍强调重视人的个性发展,崇尚个人力量,霍曼斯和布劳倡导的强调个人行为的社会交换理论于50年代后期登上美国社会学舞台。
二、思想根源,
在社会学领域中一直存在着两条线索,即源于迪尔凯姆的集体主义线索和韦伯的个体主义线索。这两条线索的彼此冲突要远远大于其整合,霍曼斯的交换行为主义,从个体理性出发的社会学理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视为对帕森斯的直接批评,交换行为主义是少数几种可以同时适用于宏微观过程的理论方法之一。
(一)古典政治经济学:功利主义取向交换是人类历史阶段上一切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互通有无,物物交换,互相交呈”是每个人都期望从相互交换中得到报酬,正是人类的本性。同时,人是有理性的,人在行动时,总是精心计算,对市场信息作出全盘估价,对行动的成本和利润加以权衡,尽量选择只付出较小成本就能获得较大利润的行动方案。
(二)人类学中的交换思想
20世纪上半叶,在人类学家的研究成果中,交换被作为一种社会整合的要素受到关注,其成果为社会学的交换理论提供一些基本思想。
1.如弗雷泽用经济动机来解释澳大利亚土著居民中的姑表联姻模式,即土著居民由于没有娶亲的财力,只好用自己的女性亲属作为交换妻子的物品,因而妇女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拥有较多的姐妹或女儿的男人就富有,并给他带来威望和权力。相反就贫穷。
2.马林诺夫斯基发现“库拉圈”的交换机制,交换以臂环和颈饰为物品,建立并维持友谊的方式,而不是获得经济动机,强调心理需要,这对摆脱功利主义起了重要作用。
3.摩斯反对从个体出发来进行解释,个体从事交换活动是根据群体规则进行的,体现了群体的道德,并得到了巩固,转向了社会结构分析。
4.列维—斯特劳斯重申了交换关系,反映了社会组织模式,还在于他明确提出了交换对等原则,即任何交换必须是得到与提供的相等,这种对等可以是俩人之间的直接行为,也可以是许多人产生的间接行为,只有对等,交换关系才能继续存在下去。
(三)行为心理学的影响斯金纳:一切行为者都可用刺激—反方的公式来表示。人的意识是无法直接观察到的,不能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强调个人的行为由外部决定,别难过随环境变化而变化,通过对动物的观察可以推断和解释人类行为。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分析,理解人际间大多数行为的最佳方法是将行为作一种有形或无形的商品和服务来交换,这些商品和服务包括食品,住房等有形之物,也包括社会认同,同情,怜悯之类的无形之物。人们的选择往往是将其能够分享的物品进行交换。而人们又是在权衡了行动过程之利弊得失并选择最有吸引力的东西之后才有所行为的,也就是说人在交换这种互动过程中是理性的。
霍曼斯的交换理论着眼于个人层次上对个人行为的解释,一般称为交换论,布劳的理论侧重于探索从人际互动的交换过程到支配社区与社会复杂结构的交换过程,可成为社会结构交换论。
第二节 霍曼斯的行为主义交换理论一、生平及主要观点。
(一)学术经历。
(二)主要观点。
霍曼斯认为,社会学的主要研究单位是人,对社会现象的合理解释必须以人性的内在心理结构为基础。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根本上是一种交换过程。他运用严密的逻辑演绎法,建立了一整套理论命题,并以小群体的研究成果验证这些理论命题,再把它推广去解释社会制度,即功能主义所说的“社会结构”。
二、基本概念强调了心理学对于解释社会现象的重要性,他认为,对社会行为的所有解释归根到底是心理学的解释。借用了行为心理学的许多概念,又引入了一系列的新概念。人是理性的,人们所作到的行为要么是为获得报酬,要么是为逃避惩罚,这种利益最大的原则就是人们交往的基本原则。
霍曼斯的基本概念包括:活动、报酬、价值、情感、互动、规范等,在这些基本概念中,报酬是最核心的。人们的所有行为都是为了获得报酬,不管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比如,人们工作不仅可以获得金钱(外在报酬),也可以获得友谊,满足,增加自我尊重,避免失业的耻辱(内在报酬)。
三、基本命题霍曼斯运用以上基本概念,建构了关于人类行为的一般命题系统,他试图通过演绎进行解释,即通过一般命题系统演绎出经验规则,解释人类行为。霍曼斯关于人类的社会行为的一般命题系统包括以下六个命题:
(一)成功命题:个人的某种行动越是经常得到相应的报酬,那么,他就越可能重复这一行动。这个命题涉及的是报酬的次数和频率。
日常行为是由人们寻找报酬的行为构成的,如努力工作就能获得较多的工资,为考试而学习就能得到好分数等。
(二)刺激命题:相同的刺激可能会带来相同或相似的行为。
在这个命题中,一个人在若干行动中总是选择更能得到他所希望报酬的行为。如高原训练,考试前单独复习。
(三)价值命题:如果某种行为的后果对一个人越有价值,那么他就越有可能采取该行动。
霍曼斯指出,一个人在若干行动中总是选择那种结果对他更有价值的行动。如大学生毕业分配后是到公司(收入丰厚),还是从事研究(收入有限)
(四)剥夺满足命题:指某人在近期内重复获得相同报酬的次数越多,那么,这一报酬的追加部分对他的价值就越小。
在这个命题中,把时间作为一个尺度考虑进去。如果一个人在近期内获得某类报酬的次数越多,获得比报酬的时间间隔越短,价值会下降,从中获得的满足越不够。
(五)攻击—赞同命题
(A)当一个人的行动没有得到他期望的报酬,或得到他没有预料的惩罚,他将感到气愤,并可能采取攻击行为,这一行为的结果对他更有价值。
(B)当一个人的行动得到他期望的报酬,特别是得到比他期望的报酬还多时,他会感到高兴并可能采取赞同行为—情感因素。
一个人的行动的结果是否与他的预期一致,总会引起他的情感行为:积极情感导致赞同行为,消极情感导致攻击行为。
(六)理性命题:人类的社会行为不是单纯的刺激-反应,而是一种理性行为。一个人在选择何种行动时,不仅会考虑价值的大小,还会考虑成功的可能性。通过理性全面权衡,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行动。
如果,报酬的价值很大,但得到此种报酬的可能性不大,总会减少行动的可能性;反之,如果报酬的价值大,得到此种报酬的可能性也很大,就会提高行动的可能性。用公式表示就是:行动(可能性)=(报酬)价值*(获得此报酬)概率。如体育彩票这些命题是互相联系的一个整体,但各命题只能对人类行为作出部分解释,整个命题系统却能全面解释社会结构(从最抽象的命题推向被解释的经验概括)。
如:
(1)小李学习很刻苦,每次都得高分—成功命题(最基本的)
(2)秘诀是考前单独复习—刺激命题
(3)又要临近考试了,有演唱会,已得4A,考坏一次无所谓,演唱会可遇而不可求—剥夺一满足命题
(4)小李去看演唱会—价值命题
(5)不幸的是到场才知道来了一个冒牌货,和其它人大闹演唱会—攻击赞同命题。
在霍曼斯看来,成功命题是其理论的最基本的公理,它指出人们的行动总是追求报酬,逃避惩罚;刺激命题指出行动受到经验和情景的制约;价值命题指出人在进行行动选择时是有价值判断参与的;剥夺-满足命题限定了价值的时效性;攻击-赞同命题揭示了人类行动的感情色彩,行动受自我公正感的支配;理性命题在指出行动价值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行动的可能性问题。在解释人类行动时,所有这些命题都必须加以考虑。
同样可以用来解释社会制度,如政府以保证个人的幸福生活来换取的,教士花时间去拜访社区,以求得谋生职位等。
四、霍曼斯社会交换理论的实际意义趋利避害,趋乐避苦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原则。由于每个人都想在交换中获取最大的利润,其结果使得投资的大小与利润的多少基本上是相对立的。
1.对整合的解释:培养共同信仰,相互接受赞同,共同遵守的规范,维持整合。
2,对权力的解释:社会交换必须遵守对等性原则,但由于人们拥有的社会资源分布不均,报偿能力各不相同,就会出现不对等的交换关系,权力的产生。
3.对地位的解释在简单的交换例子中,社会交换是对等的,如友谊,公平的劳资交换。但是在现实世界中,不是所有的关系都是对等的,社会学家充分意识到一个建立在权力和权威基础上的分层体系。在交换中必存的是“公平分配原则”,任一方都不会自愿地,长久地进行“赔本”的交换,人们在交换中,要对成本和报酬,投资和利润的具体分配作出判断,在投资相同的情况下,总是希望得到的报酬和付出的成本成正比,在成本一样的情况下,总是希望得到利润与投资成正比。如讲师与教授。公平交换的标准:
A、行动者过去的经验,总以过去成功地从事行动时的成本与报酬来衡量眼前或将来。如婚前,婚后。
B、行动者认同的比较群体,人们在交换中与自己相似的人比较,而较少与自己疏远的人比较。
霍曼斯认为,社会交换从根本上讲,应该是公平的,如果不公平,社会发生混乱。霍曼斯承认社会中存在一个权力不平等的分层体系,但从他的交换命题出发,这种分层是合理,公平的。一部分人掌握着一些为他人急需的特殊的资源,因而被给与较高地位,社会分层体系由此形成。因为那些被赋予较高权力地位的人拥有其他人没有又非常需要的报酬,只要一个人在交换中向他人提供报酬 的能力要大于对方向自己提供报酬的能力,他就能获得交换中的权力,而这种权力差别也会得到承认。
例:在一个频临破产的公司里,最希望得到的报酬是一笔能救命的资金。在获得资金的头两年里,公司可能依然亏损或盈利很少,即投资者向公司提供报酬的能力要大于公司向投资者提供报酬的能力,投资者就获得对公司的权力。在合作关系中,投资者可按他开出的条件与公司谈判,而公司只是被动地接受者。
五、评价:
(一)把人的需要,人的动机,人的理性提到重要的分析,这对于克服结构功能主义忽视人的因素这一缺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它不是从人的社会关系,从社会的动态过程去揭示人的需要和人的动机的存在和变化,而是从行为主义那里推演出来,是抽象的,尤其是斯金纳通过动物行为而归纳的行为原则,把人和动物不加区别。
(二)把经济学中的“经济人观点”引入社会学,认为人总是试图在社会交易过程中获取最大利益。当然做了一定的修正,看到了人的非理性成分。但把交换这一行为推广到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把尊重,服从,爱,赞许等无条件地看作是与金钱一样的交换物,这与社会生活现实不符。
(三)霍曼斯的理论对于日常生活中的某些行为,对于初级群体中的某些行为可以作一定的解释,但对于宏观社会中的重大问题缺乏解释力,把社会学还原到心理学。
(四)忽视社会生活中大量存在的不平等现象。
对社会交换理论的评价:
1.以心理倾向作为理论的出发点,唤起社会学对人的注意是有积极意义的,引起对“利益”这一制约社会生活最深刻因素的关注。
2.把交换运作到宏观社会中,导致荒谬的结果。
不同的人占有不同的物质资源
“不平等交换导致权力的分化”为资产阶级辩护。
按互惠原则,社会的阶级分化是不可避免的,人只能调整公平感,把交换关系看作主要关系。
第三节 布劳的结构主义交换理论一、布劳的理论目标克服霍曼斯理论在解释宏观领域现象时暴露的不足,为分析非制度化的人际互动和制度化的结构关系提供一般性的交换理论框架,填补鸿沟。与霍曼斯的区别:
1、霍曼斯倾向于“个人主义方法论”与心理还原论,用个人的心理的解释来推导所有群体行为,布劳更多地倾向于“集体主义方法论”与整体结构论,即认为社会复杂的结构不能还原为个人的心理现象,而且具有整体的效应。
2、霍曼斯用对等性原则解释社会交换,布劳还用不对等性解释领域些社会交换。从而布劳用交换理论解决了微观向宏观过渡的问题。
二、基本概念
(一)社会交换的定义:社会交换是特定类型的交往,参与交往的各方期待着他人的回报,建立相互信任基础上的自愿性活动。要有两个条件:
参与交往的各方都期待着他人的回报。
社会交换是建立在相互信任上的自愿性活动。
(二)与经济交换的区别:
1、经济交换是根据明文规定的契约合同进行的,而社会交换不作如何具体的规定和明文的承诺。
2、经济交换不会引起个人的责任、感激和信任感。
3、从经济交换中得到的利益是可以准确计算和预测的,而社会交换中得到的利益是没有明确的价格的。
(三)社会交换的属性:突生属性、自愿属性、模糊属性、信任属性、潜在属性。
(四)社会交换的形式:
1、内在性报酬的社会交换:参加这种交换的行动者把交往过程本身作为目的。2、外在性报酬的社会交换:参加这种交换的行动者把交往过程看作是实现更远目标的手段。
3、混合型的社会交换。既有内在性报酬,也有外在性报酬。
三、基本交换过程(微观社会结构中的社会交换)
(一)吸引与竞争
(二)分化
(三)整合与冲突在布劳描述的交换过程中大致经历了“吸引-竞争-分化-整合”四个阶段。首先在基本的交换关系中,人们是由相互的需要和满足权威相互吸引的。其次,这样的交换很容易发展成一种竞争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每个人都要显示自己能提供的报酬,从而给对方造成印象,而自己又可从中获得更多的报酬。第三,这种竞争形成分层系统,在分层系统中,个人以他们所拥有的稀有资源为基础开始分化。第四,权力既可以是合法化的(权威),也可以是强制的,权威是以合法性价值为基础的,这种价值使具有整体效应的群体和组织能够不依赖于亲密的面对面的接触而进行活动,人与人的关系逐渐实现制度化。
四、宏观交换
(一)群体间的交换与个人之间的交往有共同点和区别:
群体间的交往也受追求报酬的欲望支配;
群体间的交换也大致经历了“吸引-竞争-分化-整合”的过程;
人际交换中的公平性原则同样适用于群体间的交换。
宏观结构中的人与人的交往是间接的,成本与报酬的联系往往是远距离的。共同价值观为宏观结构中的复杂的间接交换提供了一套共有的标准,使参与的各方以同样的情境定义进行交换。
(二)共享价值观是宏观社会结构中间接交换的媒介。
(三)宏观社会结构的制度化五、与霍曼斯的比较反对心理还原论,对社会交往产生的社会现象采用自己的分析概念霍曼斯的理论基本上是一种静态的描述,而布劳的分析力图揭示社会结构中的内在矛盾,指出不均衡,不公平不可避免,把社会变迁引入社会交换。
第十二章 符号互动论
如果说社会交换理论是以人类外显行为研究重点发展起来的,那么符号互动论是以人类内隐行为重点发展起来的。欧洲社会学的重心明显是宏观的,忽略个体的特征和具体互动过程,自美国社会学本土化运动以来,就开始考察个体的特征和变动中的社会形态是如何关联的,具体的互动机制是如何使社会构成一个现实的实体等微观课题,到米德时,符号互动论的历史演变,大致分为早期和当代两种发展形态。
早期符号互动论并不是一个统一的思想流派,也没有明确的名称,有来自多个学科的学者在哲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研究中提出了很有价值的概念和思想,如詹姆斯,杜威,库利,托马斯,米德等人。伴随着社会学本土化运动应运而生的,受到美国文化精神的熏陶,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社会学传统的方向。美国是一个移民社会,民族,语言,宗教的多样化使他们在竞争中相处共存,从而形成了一个多元,开放,宽容的社会环境。同时移民拓殖的时代也需要培养冒险和创造的精神,符号互动论所描绘的积极,能动的人的形象和流动的社会画面是美国文化精神的生动写照,正盛行的社会达尔文和实用主义更加强了渗透。
当代符号互动论致力于将符号互动论的思想加以规范化。布鲁默在1937年才正式提出“符号互动论”,戈夫曼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作了精辟的分析,提出戏剧论。另外,一些学者还发展出标签理论,用来专门研究越轨问题。
历史背景一、苏格兰伦理学家主张研究现实生活,考察日常生活经验并从中归纳出理论,认为只有通过经验才能找到有用的知识,更关心人类的活动,认为人不是生而为人类的,而是通过社会生活才成为人类的,注重对人的心理考察,企图通过内省,反省来发现人类心灵中最根本的东西。
亚当·斯密较早提出了符号互动论的一些萌芽思想,和“同情”的概念。大卫·休谟也表达了相近的思想。亚当·弗格森对习惯的研究等等。
强调思想与行为之间的关系,重视自然、社会与个人的联系、重视人类心灵的有机的、内在的运动变化的特点,将心灵、精神的活动当作自然界的客体,将思想当作适应与调整的一种工具,所有这些都成为符号互动论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詹姆斯对习惯,自我与社会的研究自我分为四类:物质我、精神我、社会我、纯粹的我。
三、鲍德温的自我发展三阶段论投射—主观—射出四、杜威的社会互动思想。
人类调整自己以适应环境的过程。
第二节 早期代表人物一、库利的思想:“镜中我”,“初级群体”
社会生活的有机观。
1、个人是社会整体的一分子,人性的三种意义:
(1)、生物特性与机能,与生俱来的,受生活环境影响,变化缓慢
(2)、人类在亲密联系的简单形式中发展起来的基本的社会性情感和态度。如自我意识,怨恨,竞争,非难。
(3)、人类的特殊性,如吝啬或慷慨、好战或和平等。
2、社会的三层含义:
(1)人类集体的一面,最广泛的意义,
(2)直接的交流,交谈和有具体对象的同情。
(3)增进集体福利,如把犯罪看作是反社会行为时。
社会与个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有机的关系,是“一体两面”。从个人的角度看个人是社会整体的一分子,与社会整体不可分割,遗传与教育构成人的生命,从社会的角度,社会整体也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每一个人,是由具有独特功能的个人组成的整体,强调整个过程中的相互联系。
初级群体是人性的养育所(primary group)
个人与社会是怎样连接起来的?
个人是通过初级群体而学习,走向社会的,初级群体是指成员间有面对的交往与合作的群体,是一个直接的,自然的关系世界。包括家庭,儿童的游戏群体,年长者们的邻里和社区群体。这些群体交往密切,产生人类合作与友爱,同情心等人性的养育所。在初级群体中,未成熟的和自私的人逐渐理解别人的需要和愿望,并适应先人后己的社会生活,跳出个人的小圈子。
在其他交往形式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只是为了通过相互调适求得个人的最大利益,其他人存在的价值在于获得自我的利益。
初级群体产生了个体成功,社会统一,以及自由等必不可少的思想产生了有关的忠诚,真理,服务,友善等思想,可以扩展到社会,社会的完善随成员的完善而完善。人的发展包含着人的同情心的不断发展,从家庭到区域共同体,国家和世界共同体,米德认为他的乐观主义和有点浪漫主义色彩的唯心主义。
库利的初级群体对社会学的影响颇大,齐美尔也研究了小群体。
(三)“镜中我”looking-glass self
詹姆斯的“自我”,物质我,精神我,社会我,抽象我。库利的社会自我有以下四点:
1.“社会自我”是一种感觉与意识,人的肉体是“自我”的有形的附着体,在应用“自我”时,并不是很经常相到肉体,“自我”主要指的是观点,目的,愿望,声明等。
2.“社会自我”是一种社会的事实,经验自我,能用日常观察来证实和理解的自我。可以设想自我有一种真是,重要,但并不是很难理解的意义。库利把个体关于自我的感觉与意识看作为一种“社会性”的事实,而不是纯粹个人的属性。
3.“社会自我”是一个发展过程,个人从出生就具有某种模糊但充满活力的自我感觉。自我感觉的产生与发展过程,都是通过个人在社会环境中进行人际沟通与交往中而实现的。“只有在人间,人才能认识自己,只有生活才能教会人去认识自己”。个人所在的各种群体不断地培育自我。
4.“社会自我”是一种镜中自我,以他人的看法为镜子而认识自己,也即想像自己是如何出现在他人的意识中。这种自我感觉决定于对想像的他人的意识的态度。
对别人眼里自己形象的想像。
对他人对这形象的判断的想像。
某种自我感觉,如骄傲或耻辱—能动的反应,思维的把握。
库利倾向于把社会互动首先视为人们相互的想像,直接的社会现实仅仅存在于心理事实中。但库利把社会互动归结为个人彼此之间的想像,完全局限于主观内省的水平,接近唯我论。
二、托马斯的“情境定义”理论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公式”不适用于人类行为,过于简单化,中间有一个主观定义的过程。人们的反应是主观定义的反应,而不是对刺激的物理属性的反应。由于主观定义是人作出的,因此对相同的环境刺激有不同的反应。因人而异。
“托马斯定理”:如果人们把一种情境定义为真实的,那么在结果上就是真实的。如果一个人被别人认为是不受社会欢迎的人,那么这个人就没有其他选择,只能按符号这种标准的态度去行动。如果一个都市社区被人们主观定义为是有吸引力的居住区,那么在税收,社会经济成分,人口密度,违法行为与犯罪率,教育质量等。
强调人们对于他人行动等情境因素的理解或解释,对于解释个人行动的主观方面,具有一定的意义。但个人与群体行动归根结底受情境本身的作用。
三、米德的想像演习理论基本假设:心灵,自我与社会通过互动而产生与发展。人的意识与思维是在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行动过程中产生的,人们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与适应是通过人际沟通实现的。生理性冲动和反应性理智间的互动是心灵的本质,主我与客我的互动是自我的本质,自我与他人的互动是社会的本质,通过作为符号性的行动外化于世。
想象演习。(对心灵的研究)
心灵不是一种事物或一种实体,而是一种社会过程,人类的心灵有两种能力:
1、理解象征符号的能力:人类最简单,最基本的沟通形式,是通过姿势进行沟通的。“姿势对话”,一种姿势如果引起同样的反应,就是一种有意义的姿势,如果双方都理解这种姿势的含义,就会引起共同反应。通过感知与理解姿势,人可以理解他人的思想,成为人际沟通的象征符号。紧握拳头,面带微笑等。
不仅有身体的姿势,还包括语词,即有共同或标准化意义的语音符号。扩大了直接沟通,使之扩展到在时空中相距甚远的目标与行动进行间接的沟通,并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不断精致与巧妙。
2、运用象征符号的能力:米德把运用象征符号的能力叫“想象演习”。就是想像各种行动方案,选择那些有助于合作的行为,扮演他人的角色,把自己放在他人的位置上。运用符号确定环境中的客体,设想各种路线,预期每一条行动路线可能带来的后果,抑制那些不利于协调和合作的后果,最后选择那条最适应的环境和能够带来最大满足的路线。
米德认为,如果一个有机体发展了理解常规姿势的能力,运用有意义的姿势去扮演他人角色的能力,想象预演的各种行动方案的能力,那这一有机体就具有“心灵”。
概化他人(对自我的研究)
1、自我观念的获得是在与他人联系中对自身作出的定义。
米德认为,人一方面能够运用象征符号标示环境中的其它成员,也能够用象征符号标示自己。自我观念,是人们主观意识的核心,但人们不是天生具有自我观念的,而是在与他人的互动过程中逐渐获得自我观念的。通过采取他人立场,并以别人的观点评价自身的行为,从而个人就成为自身的对象,在互动中将自己视为一个被他人评价的客体来获得自我形象的能力。
2、自我的产生。
米德不同意詹姆斯和库利的内省说,认为自我的产生有两方面的社会机制。
首先,自我的形成依赖于心灵的能力,即运用语言符号来承担他人角色的能力。自我借助语言,个体能理解他人行动的意义,在想象中扮演他人角色,从他人的角度来看待自己,并据此调节自己的行动。这样,随有机体生理的逐渐成熟和角色承担实践的不断发展,从每一互动场合中形成的暂时的自我形象,最终化为相对稳定的,把自己归为某类客体的观念,获得前后一致性。
其次,米德对儿童自我产生特别感兴趣,把儿童的玩耍和游戏活动作为自我产生的第二个条件,标志着不同阶段。
第一,玩耍阶段(play)。儿童扮演不同的角色,如父母,教师,医生等,把自己置于他人的地位,承担他人角色,在形象中的扮演它们,此时儿童只同时承担一,两个他人的角色,也不能把自身之外他人所扮演的角色协调和组织起来。
第二,游戏阶段(game)。随着儿童社会经验的积累,出现了游戏阶段,在复杂游戏中,儿童必须承担所有其他游戏参与者的角色。这些参与者的态度构成有组织的单位,控制儿童的行为反应,如棒球游戏中,区别还在于参观人数的多少和规则的有无。
当人们用诸如规则这种普遍性的非人格化的角色来控制行为,就在承担“概括化他人”的态度。把自己置于他人的地位,了解那些与之合作的他人的态度,从他人的角度来定义和解释周围环境中的客体,互动才成为可能。
米德强调了心灵和自我的产生是同一过程,心灵包含自我的内容,人类不仅能把周围的事物视为客体,也能把自身视为客体,并由此产生对待自己的态度和感觉。自我产生的过程就是社会关系,不断扩大和社会交往能力,不断增强的过程,一方面,他人总体在增加,另一方面,个体的角色承担能力在提高。在这两个阶段中,符号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正是由于人类有符号互动的能力,人们才可能扮演角色,并从中发展自我。
3、米德把自我区别为两个部分,即作为主体的自我(I)和作为客体的自我(me)。
I是主体的非反思的,自生的,冲动的要素,对情境刺激的直接回答,是个体在行动的顷刻间考虑到当前的需求和激化时,对情境要求所作的实际的行为反应,赋予个人自由感和独创性—真我。
而(me)则存在于意识状态中,把自身视为客体,是对I发出的行为的回忆,并且从他人的角度来评价自身的行为,对自身的行为作出反思。(me)体现了法律,道德以及社区的组织规范和期望—超我。
自我是I和(me)的相互作用过程,辩证统一的。一方面,(me)规范和制约着I的行为,另一方面,I的外在行为表达了(me)的期望。主体我与客体我是一种相互依赖的动态关系。客体我是社会提出的问题与任务,主体我是回答。客体我与主体我处于一种内部对话的状态之中。
例如,一个被其他成员认为是聪明与品性好的学生,在上课时会控制自己想玩的念头,并且尽力做好指定的课堂练习,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和老师与同学的期望相适应。
米德对I的创造性的强调为社会动态过程和社会变迁找到依据,仅对把社会看成是僵硬的结构,主张社会组织是在人们互动过程中不断建构的东西,把社会变迁归结为个性结构,即个体的偶尔越轨会对社会的动态过程产生重大的影响。
组织化反应(对社会的研究)
“社会”是他的“组织化自我”的一种扩展,即自我通过互动对更广泛的环境承担“概括社会态度”的任务,超出了私人关系,亲密群体与社区的直接互动范围。社会制度由根植于这些态度中的“普遍反应”组成,是一组共同的反应。
社会制度与结构是如何产生的?米德认为,个体之间有组织的与模式化的互动产生社会的制度与结构。一方面,个体间互动的组织与模式化,依赖于心智的存在。个人具备扮演他人角色与演习各种行动方案的心智能力,协调行动;另一方面,也依赖于自我的存在,把自己作为客体,从一般他人的角度来观察与评价自身,才能在规模较大的群体中对活动进行协调,实现社会控制。
在米德看来,在心灵与自我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共同意义与态度,对于社会结构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从而米德把心灵与自我看作是社会维持与延续的决定性因素,也把心智与自我看作社会动荡不安与不断发生潜在变化的决定性因素。社会组织的持续与变化都是在头脑的适应能力和自我调节的作用下产生的。米德所说的互动实际上只是主观意识方面的相互影响。
(四)人类社会秩序的基础:符号
1、符号是一种社会结合力在自我组织化自我发展的过程中,个体获得了符号,使他能把自己与外在的世界分开来,运用符号获得社会结合力,把个体与社区连接起来。
2、符号保持了社会延续。
符号把发出在过去和“非现实”的事物变成为一种“现实”的东西,发挥与传播。
(五)小结:
把个体的心灵和自我特征以及具体的互动过程作为研究重心,描绘了一幅与众不同的人与社会的崭新图画。一方面,社会组织的运动形态被看作是由人们观察彼此的姿势,预演不同的行动路线,把自身作为一个客体和理解广泛的文化期待的能力构成的;另一方面,个体的反思,角色承担和自我的能力被看作是在既定的社会组织形态中长期社会化和互动经验过程累积的结果。
他的社会行为主义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强调社会的动态发展,在社会心理学方面有合理性的因素。
缺点和局限性:
1.过分关注符号的作用,把互动看作由符号这个中介所决定的,人生活在符号世界中,并进入具体的符号情境,完全取决于个体的主观定义,否认了社会生活的客观基础和物质制约性。
2.完全忽略了生产劳动的决定作用,把互动局限在小群体范围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看不到阶级的差别。
3.社会变迁归结为个体对社会规范的越轨形成的累积效应,似乎很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但实际上忽略了个体能动哦功能性发挥的历史和社会经济的制约性。
第三节 二战后的符号互动论核心观点:人类创造与运用符号,人类通过识别他人使用的符号,运用符号进行自我认识,以及对情境进行理解并作出反应,发生人际之间的行动以及这些行动的稳定模式与结构。总而言之,人们对情境的反应,人们之间的互动,对社会结构的作用,都依赖表达共同意义的符号及其应用能力。社会活动是符号相互作用的过程。
一、布鲁默的观点
(一)理论前提
1.人类对某事物采取的行动是以他们对这一事物赋予的意义为基础的。
2.这些意义产生于互动过程中。
3.这些意义通过自我解释过程得到修改。
符号互动包括解释和定义两个方面,所谓解释就是明确人对人的行动和说话的意义,而定义则是向他人表明自己将如何行动。
(二)基本概念
1.自我象征—米德的“自我”:对自我进行定义,根据这一定义对自我产生反应,重新定义自我的过程叫“自我互动”。是人面对世界处理外部事务时指导和形成自己行为的中心机制,人类的意识生活称为连续的“自我象征”。
第一,自我象征是将事物从他的背景中突出,与事物本身分离,赋予意义。
第二,揭示了个体的行动是怎样建构起来的,而不是外力压迫的产物。
2.共同行动:社会行动是建立在行动着的个体通过解释过程将各自的行动路线协调在一起的基础上的,共同行动指的是行动的更大的集合形式,有不同的行动组成,其范围从两个人的简单合作到广泛的组织或制度中的行动联合体。
3.社会秩序:“人类社会组织是一个社会行动在其中发生的框架,但并不决定行动”。在很少发生变迁的稳定的社会情形下,如孤立的原始部落和农村社区,影响显著,在现代社会的情形下,新的情境增多,旧的不稳定,组织因素的影响减弱。
(三)基本观点
1.符号是社会相互作用的中介,人不仅生存在自然环境中,还生活在符号环境中。
2.人们通过对符号的定义与理解进行互动。
3.符号互动是能动的与可变的过程。
“我”不仅要认识反在的客体,还要把自己当成客体,无止境地反思,自我对话。客体分为:物质客体,社会客体,抽象客体。
4.符号互动创造,维持与变革社会组织,结构与制度。
(四)方法论原则:
研究的中心是经验世界,研究活动本身就是一种符号互动过程,二研究者应扮演对象的角色,必须对社会现实进行直接考虑。
探索和检验。
二、戈夫曼对人际互动的研究:“表演互动论”
“全世界是一个舞台,所有的男人与女人都是演员。他们各有上场与下场的时候,一个人在一生中扮演着许多角色。”
研究行动者如何运用符号预先设计与在他人面前表演,如何使表演取得好的效果,使研究重点从符号移向互动。
运用戏剧舞台来研究日常生活中的人类行为,社会中的行动者被类化为舞台上的演员。演员在舞台有明确的角色,社会中的行动者也占据特定的位置,需对彼此的演出作出适当的反应以寻求配合,社会成员也必须调整各自的反应一寻求相互协调,演员必须与观众相呼应,行动者也考虑不同的概括化他人的态度,将戏剧比拟引入社会学分析。
自我表演在此占核心地位,他指出,人们以多种形式向他人表现自己,这种方式旨在影响别人从他那里得到的印象,“印象管理”。
(一)对于社会机构内互动的研究在一定的界限内发生的,经常性,持续性的互动。
1.剧本期望:社会是一直在演出的戏剧舞台,每个人都是演员,自我是社会情境的产物,在个人行动后有强力的“剧作家”—社会体系。剧本期望:社会规范对各种社会位置上的角色的限定,还有其他人期望的演员,研究的重点是演员个性的表演,在特定情境中的实际行动。
2.剧情:表演就是在某种社会环境中一定的人们为给他人某种印象而做出的所有活动。剧情:“预先建立的行动模式”。表演:表演者,观众,共同参与者,纯粹的观察者。
3.剧组:表演某种剧情时进行合作的一些人。—忠诚,训练,慎重。
4.表演区域:前台与后台。
前台:布景,个人门面(外表与举止)
5.假面具—社会公认的价值,规范,标准一致的前后行为模式。
(二)印象管理策略
1.理想化表演:就是掩饰那些与社会公认的价值、规范、标准不一致的行动,而表现出与社会公认的价值、规范与标准一致的行动。
2.误解表演:试图通过自己的行动使别人对自己得到所期望的印象,可能是真的或假的,如装穷,善意的欺骗。
目的:获得利益,满足虚荣心。
3.神秘化表演,与别人保持一定的距离,使别人产生崇敬心理。
对一个人越熟悉,越容易轻视他。军人与士兵不同食堂。
4.补救表演:应付一些未预期的意外行为,如无益动作,不合时宜的闯入,失礼,当众吵闹会导致表演的不协调。
(三)社会机构以外互动的研究没有明确的界限的,临时性的互动—相遇。
“角色距离”:个人与其假设的角色之间存在着差距,角色距离的研究说明,个人在某种角色上是否能积极地发挥作用取决于该角色相适应的程度。
小结:
完全是现实主义的,承认社会规范,社会结构对个人行为的影响,但更关注个体在情境中的实际行为,个体在自我表演中为了给他人展示一个良好的自我形象,熟练地施展表演技能,对社会规范赋予自身的角色采取灵活变通的方式去扮演,在不违背社会公认的准则的同时,实现自我设计,传统社会学只分析强调了社会规范对个体的制约,忽视个体采取的行动与理性计算。
揭示个体在社会化的自我和完全自主的自我之间存在着难以消除的紧张,一方面要在公众前竭尽推销自己,另一方面又要保留自由的天地—关于个体实际行为的微观研究。
三、标签理论所谓社会问题或越轨行为是一种主观的东西,即某种社会现象之所以成为问题是因为社会给他贴上标签。
四、对符号互动理论的评价:
1.反对把人的行为等同于动物的行为,人能创造和运用符号,意识的能动作用。
2.具有心理学倾向,“自我”具有社会性,处在不断调整的过程,在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上,真实社会结构的产生同样依赖于个体的能力,从过程的角度来看,个体在扮演角色,实现自我利益和社会期望时的表演技术。
不足:
1明显的主观主义,夸大了符号—相对主义—经验主义
2忽略了宏观的社会结构,以及互动中的矛盾。
3研究方法上,杜绝地定量分析。
第十三章 布劳的宏观社会结构理论结构主义社会学是在结构主义思潮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在本世纪60年代的法国,70年代出版的《不平等与异质性》,完全转向了结构理论。
第一节 思想渊源一、马克思的影响由唯物史观的基本前提-社会历史的辩证发展过程不是取决于精神力量而是由社会基础结构 的物质条件所决定,成为理论前提的来源。
同时马克思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理论深刻影响了布劳理论研究的重点,社会不平等性和社会交换过程始终是布劳的理论兴趣所在。
当大批当代社会学家迷醉于韦伯的理解社会学,非结构性因素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行为的影响时,布劳却坚持用客观的社会差别和不平等性去解释社会与变迁。
二、齐美尔的影响形式社会学观点和对相互关联的社会属性的讨论对布劳有很大影响。齐美尔认为社会学的任务就是要以形形色色的具体社会活动中抽象出人类社会交往的基本形式,社会学家应当从社会生活的内容中抽象出不同的社会交往形式,分析这些形式的结构关系和演变过程。
齐美尔认为,现代社会的社会结构是由许多相互关联的社会集团所组成。这些相互联系的社会集团将人们置于一个十分复杂的集团归属网络之中。人们的社会属性就不可能是单纯划一而是纷繁复杂的。
布劳完全继承了齐美尔关于相互关联的社会属性的思想,并将兴趣放在社会异质性之间,不平等之间以及异质性与不平等之间的相互关联程度。
三、迪尔凯姆的影响对“社会事实”的概念的讨论和数量化研究方法深刻影响了布劳,布劳始终把抽象的理论命题与具体的经验研究紧紧地结合在一起。
宏观社会结构理论的特征及概念框架
一、宏观结构理论的基本特征
1、理论是纯粹结构的,而不是功能论,文化论和社会心理学的。不同意帕森斯一味强调社会各子系统的功能依赖对社会整合的重要作用,对他使用的价值取向之类术语不满意,称他为“文化决定论者”。批评霍曼斯是一个社会心理学家。特别强调纯粹结构性因素。
2、理论是宏观的而不是微观的。齐美尔的一个不足之处是他只对小 群体进行了深入研究,没有涉及社会或社区为背景的大群体。布劳已不再关心这种由个人间一切复杂的人际关系构成的网络,而是将目光透向由众多社会人口占据的各不同社会位置之间的社会联系模式。人们具有的共同的或相同的社会特征来确定他们的社会位置,如宗教信仰或社会经济地位,群际交往率。
3、理论是注重数量的,演绎的。
理论是一个在以社会结构为中心的若干数量化概念基础上构造 的演绎理论体系,一是注重数量分析,二是严格遵从演绎模式。
研究方法深受当代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的影响:
一是理论应用实验方法加以检验;
二是理论必须具有清楚的逻辑结构体系,有公理到一般原理再到推论和实验预言是布劳的三个层次。
4、理论是原始的或本源的而非派生的。
5、逻辑演绎的体系,来自若干最原始的概念。
6、理论是建立在一个原始的,初步的,社会结构概念之上的,不能用来解释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
7、理论研究的核心是社会交往的结构。
关注的中心是影响人们社会交往的某些结构性因素,如群体规模大小,不平等性和异质性程度,参数交叉和加强的程度等。因为,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社会整合,其实是社会各组成部分间广泛交往的产物,通过人们交往活动的分析,可以发现社会客观存在着的分化了的社会位置对社会交往的影响以及人们不断进行的社会交往,反过来又不断分化着社会位置。布劳将此叫做结构与过程的对立同一,从而才能对社会现实作出正确的解释,预测社会未来的变化与发展。
二、概念框架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一个社会或社区中的社会关系模式作为他的宏观社会结构理论的研究对象。
(二)核心概念的定义
1、社会结构:“人口分布于其中的社会位置的多维空间。”
(1)社会位置,将人口彼此分开来的社会特征。集中反映在人们相互交往的活动中,作为人们进行社会交往的选择标准。社会位置指存在于一定的社会人口中的各种差异,如男人和女人,穷人和富人,黑人和白人。
(2)分布,社会人口在众多社会位置上的数量分配状况,如职业分布等。
(3)多维空间:每个人都同时占据着几种社会位置而不是一种,个人处在多重社会位置的交叉点上,如一个人属于某个国家,又属于某个民族,有自己的职业,生活在某个社区等。
社会结构就是社会人口在各种社会位置上的一个分布状况,每种社会位置上占据着众多的个人,形成各种群体和阶层,各群体和阶层之间存在着广泛的联系。
2、结构参数:进行社会结构分析的尺度或变量,反映出对人们的社会关系产生真实影响的社会差别。把年龄作为一种结构参数,不同年龄层的人之间的交往,没有同龄的交往普遍,但身高就没有区别。
A类别参数:将人口平行的划分为界限明确的若干亚群体的特征,不存在某种秩序,处在同一水平面上,性别,宗教,种族,职业,国籍,居住地等。
B等级参数,将人口按高级秩序划分为若干阶层的特征。如收入,财富,权 力,教育水平,声望,年龄,智力等。
3、不平等性和异质性人类社会中存在的两种最普遍的分化形式,而社会中的其他特殊分化形式最终都可归入到两列形式中,是社会学家研究社会分化程度等社会整合影响的前提。
A、异质性:水平分化,人口在某一类别参数上的分布状况,衡量的方法是在一个社区内随机选取两个人不属于同一群体的可能性。在某个社区中,所包容的类别群体的树木越大,并且生活起总人口在人群中分布的越平均,异质性越大。
如:甲乙两城中,甲城有三个民族,各占20%,乙城有三个民族,其中一个占80%,另两个各占10%。问:在甲乙两城各任选两人,那个城市的两个人分属不同民族的肯能行更大?

以上是一维异质。
多维异质性:某一社会人口在多个类别参数上的分布状况。
B、不平等性,垂直分化,社会人口在某个等级参数上的分布状况。

社会的某种不平等性可以用该种资源在社会人口中的集中程度来加以衡量,如权力,教育。不平等性描述的是社会人口在由高至低划分的各社会地位层次上的分布状况,对一个社会而言,处在高低各层次上的人口越平均,且高低层次的差距越大,不平等性就越大。
4、相交复合参数—相交性参数,社会结构中几条轴线上人口分布的共变状况,布劳把不同社会轴线上人口分布的完全相关称为重合,二不完全的相关称为相交。如:职业和收入,宗教和种族是相交的。
社会结构的复杂程度完全取决于各种结构参数,相互交叉或相互加强的程度。从而,布劳认为,社会整合不是源于社会集团内聚力,而是更直接地取决于各个社会集团和阶层的实际接触,取决于集体和成员间的直接来往。
(三)理论的演绎内容在《不平等性与异质性》中,共建立了包括有187个定理和推论,20多个假设,从包含的最简单的概念和群体规模,成员数量等,深入到较复杂的异质性,不平等性,交叉参数等。
1.结构决定性公理:在一个社会或社区中,由人口的成份组成和分布状况所产生的结构性限制和结构性机会,对人们的社会关系起着决定作用,这种结构决定性部分地阻碍,甚至全部抵消了人们的文化价值观和心理偏好在社会关系选择中的作用。
2.四个假设
(1)接近性假设:社会地位接近的人们之间的社会交往多于地位相距较大的人们之间的交往。即人们更倾向于同自己地位差不多的人来往。
(2)机会性假设:人们之间社会交往程度取决于它们发生接触的机会,即人们永远不能和无法与之联系的人交朋友。
(3)促进性假设:人们同其他社会集团或阶层的交往促进它们向这些集团或阶层的流动。
(4)独立性假设:在一个社会中,社会结构中任何一种社会地位对人们社会交往的影响都或多或少地独立于其他社会地位的影响,只强调一种社会地位影响。
评价:
一、贡献:
1.坚持并发展了社会学领域中结构理论的传统,以客观地,全面地解释社会生活的理论依据。
2.注重把社会学科学化。
(1)对社会生活的数量分析,用数据,图表,曲线等
(2)严格的逻辑演绎体系。
二、不足之处(局限性)P369
第十四章 社会学的现代化理论第一节 社会学现代化理论的由来和早期的发展
“现代化”(modernization)是一个外来词。所谓现代,是指欧洲中世纪结束以来延续至今的时间过程和新时代的特征。现代化主要是指西方社会18世纪前后开始的经济、政治、技术和社会的急剧变革过程。
一、现代化理论的兴起和发展。
(一)兴起的原因第一,广大新兴独立民族国家的发展问题;
第二,西方工业化国家经济持续增长以及社会结构出现的新变化。
(二)现代化理论的发展。
1、广义和狭义的现代化。
2、不同学科的现代化理论:发展经济学、发展政治学、历史学中的现代化理论、社会学研究现代化理论。
二、社会学现代化理论的早期发展孔德和斯宾赛对新的工业社会的分析。
腾尼斯、迪尔凯姆和韦伯对现代化的实证研究。
帕森斯关于现代化的有关理论。
第二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学现代化理论的状况
50年代至60年代是现代化理论发展的第一阶段,研究的重点是发展中国家现代化道路和社会发展模式问题,代表理论有英格尔斯的“人格现代化”理论和列维的“现代社会结构”理论。
一、“人格现代化”理论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英格尔斯从60年代开始,探讨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实质和关键因素,从“人格现代化”的角度,把现代化看作是一种心理态度和价值观的改造过程。
1962-1964年,英格尔斯和他的研究小组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有关个人现代化的调查。他们在孟加拉、尼日利亚、以色列、印度、智利和阿根廷等六个发展中国家,选择了6000人进行个人现代性的测定。经过一系列调查研究,英格尔斯从1966年起,陆续发表和出版了《人的现代化》、《迈向现代化》等著作和论文,阐述关于社会现代化的观点。
(一)现代化过程中,人是一个基本的因素。当现代性深入到大多数国民性格中,就会成为现代化发展的巨大动力。
(二)现代人格的特征
1、现代人准备接受和乐于接受他未经历过的新的生活经验、新的思想观念、新的行为方式;
2、准备接受社会的改革和变化;
3、思路广阔、头脑开放,尊重并愿意考虑各方面的不同意见、看法;
4、注重现在与未来,守时惜时;
5、强烈的个人效能感,对社会和人的能力充满信心,办事讲求效率;
6、计划、即在个人和公众生活中趋向于制订长期计划;
7、知识,即注重对事实的考察,尽可能多地去获取知识;
8、可依赖性和信任感,即现代人依赖他生活的世界,相信周围的人和社会组织能够实现他们的任务;
9、重视专门技术,有愿意根据技术水平高低领取不同报酬的心理基础;
10、乐于让自己和后代去选择离开传统所尊敬的职业,对教育内容和传统智慧敢于挑战;
11、相互了解、自尊和尊重他人;
12、了解生产及过程,期望能在认识和本职工作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才能与创造力。
(三)形成现代人格的环境因素
1、横向分析了促成个人现代化的环境因素:
学校教育工厂环境大众传媒
2、纵向分析促成个人现代化的环境因素。
城市生活的经验家庭农业合作社
(四)对英格尔斯的评价。
贡献:英格尔斯从社会学的整体研究方法出发,把个人现代性作为一个国家社会现代化过程的基本因素来研究是开创性的。他在大量调查研究基础上,运用自己设计的个人现代性测量表,提供了测量一个国家人民性质的方法和理论,推动了对于社会现代化的研究。
不足:从根本上说,英格尔斯对个人现代化的研究是静态的。
二、“现代社会结构”理论美国社会学家列维从经济、政治和社会相互关系上入手,分析了相对现代化社会与相对非现代化社会的区别和联系。列维指出,他的研究目标主要是在抽象层次和国际事态关系背景上,区别不同社会类型的共有因素,揭示不同社会类型中主要变量起作用的基本路线。
列维对社会结构的分析包括六个方面:
1、认识方面,理性的――传统的;
2、成员关系标准方面,普遍主义的――特殊主义的;
3、实质界限方面,功能特定的――功能弥散的;
4、感情方面,回避的――亲近的;
5、目标定向方面,个人主义的――对他人负责的;
6、社会分层方面,等级的――非等级的。
第三节 社会学现代化理论研究的新方向
60年代到70年代,是现代化理论发展的第二个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一些新的变化:首先,发展中国家对现代化理论的批判;其次,西方国家的社会变化;第三,深入研究不同社会历史特点的现代化理论。
一、“依附理论”。
发展中国家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模式,不仅没有缩小反而加大了同发达国家的差距,这促使人们重新思考,探索新的发展道路。阿根廷著名经济学家普雷维什提出,在当今世界中,存在一种“中心-边陲”的结构。发达国家组成了世界的“中心”,而其余国家构成了围绕这些中心的“边陲”地带。中心国家对边陲国家不平等的经济贸易和经济剥削,使边陲国家经济停滞,依附于中心国家的发展。
另一位经济学家桑托斯指出,发展中国家的依附地位,有三种历史形态:第一种是殖民式依附。第二种是金融与工业的依附。第三种是以跨国公司为基础的类型。
比较激进的弗兰克认为,发展中国家惟有摆脱对发达国家的过分依赖,才有经济起飞的可能。但发展中国家绝无可能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摆脱过分依赖或依附。因此,发展中国家必须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切断联系,奉行独立自主发展的道路。
二、“后工业社会”理论资本主义在20世纪的60年代,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已经非常明显,美国社会学家贝尔教授提出了著名的“后工业社会”理论,这一理论主要强调生产部门的变化,以及由产品生产的社会向服务性社会的转变,理论集中在《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和《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两本书中。
(一)贝尔从多方面比较了一个后工业社会与前工业社会的区别和不同:
1、地区分布上,前工业社会主要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工业社会主要在西欧、苏联、日本;后工业社会在美国。
2、经济部门方面,前工业社会主要是第一产业;工业社会是第二产业;后工业社会是第三产业、第四产业和第五产业。
3、在职业上,前工业社会是农民、矿工和非技术工人;工业社会是半技术工人、工程师;后工业社会是专业人员与技术人员、科学家。
4、在使用的技术上,前工业社会主要是利用原材料的技术;工业社会是能源技术;后工业社会是信息技术。
5、在社会“意图”上,前工业社会主要是同自然界竞争;工业社会是同加工过的自然界竞争;后工业社会是人与人之间的竞争。
6、在方法论上,前工业社会主要是常识和经验;工业社会是经验和实验;后工业社会是决策论、系统论等抽象原理。
7、在时间角度上,前工业社会主要是面向过去;工业社会是强调特定适应;后工业社会是面向未来。
8、在社会的中轴原理上,前工业社会以传统主义为轴心,考察土地和资源的局限性;工业社会以经济增长为轴心,考察国家或私人对投资决策的控制;后工业社会以理论知识的集中和具体化为轴心。
(二)后工业社会的特征
1、经济方面,从产品生产转变为服务型经济。
2、职业分布:专业与技术人员阶级处于主导地位。
3、中轴原理:理论知识处于中心地位,是社会革新与制定政策的主要源泉。
4、未来的方向:控制技术的发展,对技术发展进行鉴定。
5、制定决策:创造新的“智能技术”。
(三)评价:
贝尔的理论在社会学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与争论。贝尔对发达国家在科技革命下出现的社会变化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但他的中轴原理方法也带有明显的唯心主义色彩,某些地方缺乏科学性。
三、80年代以来社会学现代化理论的发展
70年代末和80年代以来,是现代化理论发展的第三个阶段。现代化理论的发展出现多元化的趋势。任何一个国家的现代化都必须与本国的历史和特点相结合。现代化理论研究的重点是根据不同类型国家的特点,探讨多元化的现代化模式。80年代以来,现代化理论的发展,带动了许多相关学科,如未来学、全球问题研究的发展。
第十五章 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的综合趋势
社会学理论在不同的时代往往表现出不同的发展取向,这一方面是因为理论反映的现实社会发展变化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社会学理论发展的内在逻辑决定的。
第一节 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综合趋势的背景一、社会学发展的历史回顾。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末,是社会学的奠基时期,以提倡实证主义,主张“普遍的和谐”,试图建立资产阶级人道教的孔德和斯宾塞为代表;
第二阶段,从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是社会学的形成时期,以主张社会唯实论和集体主义论的法国社会学家杜尔凯姆和主张唯名论,提倡建立“理解社会学”的德国理论家韦伯为代表;
第三阶段,以1937年《社会行动的结构》为起点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是帕森斯试图综合包容多家理论于一体,强调均衡与稳定的结构功能主义独霸天下的时期。
第四阶段从60年代中期直至70年代末,是社会学理论发展史上的“群雄割据”时代。
第五阶段,80年代开始,社会学理论新的综合尝试。
二、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综合的社会背景。
(一)世界格局的改变
(二)学术界的反思三、理论背景理论发展的内在逻辑主流社会学理论的不足欧洲社会学理论的复兴
第二节 当代西方主要社会学理论的综合尝试第三节 当代西方主要社会学理论的综合趋势的主要特点和实质一、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综合的主要特点。
(一)多种综合并存
(二)关注宏观与微观的综合综合多采用对传统理论的重构广泛借鉴其他学科的思想
二、当代西方主要社会学理论的综合趋势的实质及其前景当代西方主要社会学理论的综合趋势的实质当代西方主要社会学理论的综合趋势的前景
附: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的最新发展趋势
自社会学创立以来,西方社会学家就试图以不同的理论视角去观察社会:孔德、斯宾塞这两位早期的社会学创立者持论迥异,“三圣”马克思、涂尔干和韦伯理论立场相差甚远。在帕森斯之后,社会学更是流派纷呈,成为一门多范式的学科。在经过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综合发展以后,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发展呈现出十大最新趋势。
一、经典依然处于核心地位。
社会学的特点之一就是不断回归经典,不断回到早期社会学家那里寻找理论智慧。经典的不断再现不是简单的理论回顾,而是后世社会学家对经典理论进行不同的解读或扬弃。作为经典社会学家的马克思对社会学的发展有着持续而广泛的影响,整个欧洲社会学理论的发展就是与马克思社会学思想的对话过程,无论是韦伯、齐美尔还是曼海姆都深受马克思的影响。
尽管在美国,马克思一度受到冷遇,在帕森斯为其奠定学术地位的《社会行动的结构》一书中,帕森斯详细讨论了马歇尔、韦伯、齐美尔的思想,却很奇怪地仅用4页的篇幅论述马克思的学术思想。受到当时的国际背景和美国反共浪潮的影响,马克思在美国社会学界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不过象米尔斯这样的非主流社会学家开始吸收马克思的思想以反驳帕森斯的功能论。而达伦多夫的冲突论就是在马克思阶级与阶级斗争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为了抨击帕森斯过于重视一致和均衡,人们不断地回到马克思那里寻求思想灵感。甚至帕森斯的另一弟子著名社会学家李普塞特(Lipset)在帕森斯理论受到最严重的挑战时,也不得不引用马克思来支持帕森斯的观点。
马克思更是深深地影响着当代欧洲社会学大师:吉登斯的学术声誉来源于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讨论,布迪厄承认马克思关于实践的讨论成为他的实践观的思想源泉,在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中,马克思依然栩栩如生地活着,并被作为实际上的对话伙伴来对待。
同样地,亚历山大(Alexander)在论述帕森斯作为社会学理论大师对当代社会学的影响时认为当代任何一个社会学理论家的崛起和理论流派的出现,也都源于与帕森斯的学术对话,或反对,或部分接受,或捍卫。冲突论是在与帕森斯的功能论的论战中成熟起来的;交换论就是因为不满帕森斯过于重视结构而忽视个人,从而重新把人带进社会学中。更有亚历山大等在帕森斯的功能论基础上提出了新功能主义;卢曼的系统功能论被称之为“帕森斯在德国的复活”。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吉登斯指出,“今日社会理论最显著的趋势之一,便是那些多少直接受到帕森斯启发的观点大行其道”。由此可见马克思和帕森斯等经典社会学家在整个西方社会学理论的积累与进展过程中处于无可辩驳的经典核心地位。
因此,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的演进是一个与经典对话并不断回到经典的过程,或者从更一般的意义上说,当代社会学理论的演进在一定程度上回归经典的趋势。
二、宏观与微观的理论整合
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的断裂一直是社会学理论中悬而未决的难题,宏观理论家与微观理论家之间的争斗也一直在进行之中。微观理论家特别指责结构功能主义过于重视结构而忽视个人,错误地将社会结构具体化,制造了一些脱离实际的概念;宏观理论家则认为微观理论家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尤其在对功能结构主义的反应中微观理论显得矫枉过正,交换理论与理性选择理论就有化约主义之虞。在无休止的争吵过程中,社会学理论家寄希望于寻求折中路线,即宏观理论与微观理论的整合。
坚信宏观与微观的统一研究将是世界社会学共同的中心任务,并指出实现理论整合的方向有两种:从微观到宏观的整合,如结构主义同符号互动论的整合;从宏观到微观的整合,两者的最终目标就是要达到微观世界的行动者和宏观社会结构的整合。科林斯(Collins)、亚历山大、吉登斯、布迪厄、埃利亚斯(Elias)等人为此作出了努力。科林斯所探求的是宏观社会学的微观基础,他提出“互动仪式链”这一核心概念以期望借此实现宏观社会结构的微观转译。
亚历山大在借鉴古典社会学名家思想基础上,把现有的多元见解综合成一种首尾一贯的多维性理论;吉登斯猛烈攻击社会学中二元论:“在深入现实本质方面被称为‘微观社会学’的研究远不及所谓的‘宏观社会学’的分析,但是,反过来却又不能将仅仅是短暂一时的同莅场合下的互动对照为稳固的大规模或长期确定了的制度。”要求以“二重性(duality)”避免这种二元论,因为“社会系统的结构方面特性既是组成这些系统实践的手段,又是这种实践的结果”。布迪厄试图超越整体主义和个体主义的方法论,提出关系主义方法论,强调关系的首要地位,并指出个人和社会的对立是一种危害社会学的“毒瘤般的主张”,相反地社会现实的材料存在于关系之中。埃利亚斯同样认为“个人与社会不是两个断裂的存在,而是指同一个人不同的、却又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正常情况下个人和社会都是处于一种变动的结构之中。”
当然上述理论整合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还没有真正摆脱二元论,或者说只是一种虚假的超越。到目前为止,如何达致微观与宏观的整合远未达成共识,但不可否认的是宏观理论与微观理论的整合将是西方社会学家为之不断努力的理论方向之一。
三、社会理论与历史的融合
自韦伯以降,具体历史之维就在现代社会理论中逐渐黯然失色,在帕森斯的理论中我们看到非历史主义的优先地位,在现象学社会学、符号互动论、本土方法论中历史已荡然无存。这一不良倾向受到广泛的批评。著名历史学家布罗代尔(Braudel)这样写道:“社会学家的时间远不是那么专横,那么具体,几乎从未成为他们的问题和思考的中心”,他还认为:“社会学家在思想上趋向极端,或者局限于严格的时间,或者满足于最长时段。”(时间或历史的缺失限制了社会学理论的视野和发展空间。
吉登斯认为社会学作为一门批判性的科学,离不开历史学的视野,通过意识到我们已经失掉的东西,才能把握住现代社会以及人们在其中的生活所具有的独特性,通过历史的想象,我们可以从观念上重构失去的世界,从而对现代社会保留一种批判的眼光。《民族—国家与暴力》是社会理论与历史融合的典范。
布迪厄尖锐地指出将社会学与历史学分离开来,是一种灾难性的分工,这种分工在认识论上完全缺乏根据,所有的社会学都应该是历史的,布氏认为其提出的场域理论作用之一就是想消除再生产和转型、静力学和动力学或者结构和历史之间的对立。埃利亚斯也坚持长期社会进程研究在社会学理论中的重要地位,埃利亚斯还希望在历史与社会理论之间找出一平衡点,透过一套统一的认识与参考架构来运用历史资料,却又不至于太抽象,可以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结合在一起。
总之,重新引入“具体历史之维”或“时间之纬”,不在于去解释历史,而在于发展我们的社会学理论,使我们的社会学理论建立在历史基础之上,从而更具“社会学想象力”。
四、全球化成为重要理论议题
19世纪以及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社会学的核心关注议题是现代性并主要基于民族国家这个分析单位考察现代性的生长与拓展过程。但社会学理论在最近20年的一个显著变化就是对全球化这一议题的关注,社会学的旨趣从民族国家转移到全球体系,并试图对全球宏观体系进行整体把握,由此形构社会学的问题意识与提问方式,这实际上是现代性的全球扩展而带来未曾预期的后果。沃勒斯坦的《现代世界体系》是一项里程碑式的社会学研究,其贡献在于摆脱了以国家为分析单位的研究范式,取而代之以体系作为分析单位,并从体系的角度对全球资本主义进行了考察。吉登斯则从现代性的角度来讨论全球化问题,他从现代性的两个核心概念出发——时空的分离和社会系统的剥离——来分析全球化过程。他认为现代性的拓展重构了人类时空距离的关系,使得社会系统从具体的空间结构中剥离出来。现代性将其四个制度层面——资本主义、工业主义、军备力量和社会监督——发展成全球化的四个向度:全球资本主义体系、国际劳动分工、全球军事秩序、和民族国家体系,因此全球化是现代性的后果之一。吉登斯进一步指出如果放任全球化的急剧膨胀,可能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罗伯逊认为全球化可以从个体、社会、国际社会体系和人类体系等四个层面的互动过程来理解,全球秩序正是透过这四个各具独立性,同时具有相互依赖性的层面形塑而成,全球秩序的形成体现为全球国际化、全球社会化、全球个人化和全球人性化。从全球社会化和全球个人化可以看出,全球化是一个复杂的双重过程,或者说是一个普遍的特殊化和特殊的普遍化两者兼而有之的动态过程。
全球化作为一个社会进程或社会动力正处在动态发展过程之中,它对人类社会的重要影响没有充分显示出来,其过程和结果还有待进一步观察。可以预见,全球化将给社会学提出更多的全新课题,并有可能导致社会学分析范式的转型。
五、社会理论中心的转移;
社会学起源于欧洲,并涌现了马克思、韦伯、齐美尔、曼海姆等经典社会学家,他们影响了整个社会学的发展。但是自从芝加哥学派和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在美国的相继崛起,社会学的知识中心转移到美国。二战的爆发更是使得欧洲的社会学家云集美国,与之相随的就是欧洲社会理论的美国化。四、五十年代以帕森斯和拉扎斯菲尔德所形成的对偶(其间是墨顿和他的“中层”理论),成为主宰整个世界社会学的“科学”顽固势力。美国社会学界也由此掀起了社会学研究方法的精致化运动,“为方法而方法”充斥全美社会学界,理论社会学家把这些社会学家称之为“玩弄数据游戏的自得其乐者”。“工具实证主义”的学术传统使得美国的社会学界大师级的学术人物除帕森斯外尚付阙如,这无疑为“理论主义的欧洲”再次雄霸社会学理论中心提供了绝好的机会。
如果说经历过二战已是元气大伤的欧洲社会学界在战后不得不大量借鉴和引进美国社会学的新理论、新方法,那么自六十年代开始欧洲就开始了社会学的“本土化”运动。欧洲文化的多样性和不可通约性成为欧洲社会学理论有别于美国的重要原因。在欧洲社会学的传统得以与现象学、解释学、语言哲学等兴起的哲学流派结合在一起,结出了丰硕的学术成果。他们就是哈贝马斯的沟通行动理论、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卢曼的系统功能理论、布迪厄的生成结构主义以及鲍曼对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的探讨,他们的理论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学理论,更确切地说是社会理论,其影响范围远远超出社会学界。整个欧洲的社会学界同时也形成了一个英国以阶级、团结与冲突为主题,法国以结构的权力为主题,德国以对现代性的探讨为主题的三足鼎立的局面。如今的欧洲的社会理论保持着比美国更为强劲的发展势头。
六、后现代思潮的冲击
现代性是经典社会学延续和发展的中心论题。但自六十年代以来,后现代思潮进入人类的视野,他们宣称现代性已经终结,人类迈入后现代社会。后现代思潮的核心运作原则是去中心化、解构、差异等等,社会学中的传统遭到质疑,社会学的认识论基础受到怀疑。博德里拉(Baudrillard)声称社会性已经终结,间接为社会学判处了死刑,向社会学存在的合法性进行挑战。后现代社会理论批评现代社会以及其缺陷、注重前现代的若干现象、强调社会与历史中的非连续性,对已有理论的连续性提出质疑;抗拒宏大叙事,反对整体化的倾向,认为人类只能发现“微观的小故事”,试图寻找模式化的关系和宏观的历史规律是不可能的;反对学科之间、文化与生活之间、虚构与理论之间、想象和现实之间所设置的界限;后现代主义者亦反对现代学术中审慎而理性的风格,最后,后现代社会理论的注意力转向了社会的边缘地带;重视话语分析,尤其是福科对权力与知识的分析,向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方式。与此同时,后现代思潮也让人们更加注意第三世界、贫穷、女权、种族中心主义、环境等问题,后现代理论对现代社会的批评使人类致力于发展的反思与探索。
后现代社会理论家们的批评迫使许多社会学家重新考虑其基本概念和理论预设,尤有进者,后现代主义者所创造的众多理论观念亦正逐步整合到主流社会学的理论之中。为了回应后现代理论的一系列挑战,鲍曼企图建立一种后现代性的社会学,吉登斯也在一定的程度上接受有限的方法论多元化,亚历山大则倡导后实证主义等等,他们都希望在吸收后现代理论的某些观点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学理论的“创造性再生”。
七、社会建构主义的勃兴;
过去20年来,社会科学领域兴起了一个新的理论视角——社会建构主义,它的兴起为社会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选择机会。社会建构主义的勃兴发轫于伯杰和鲁克曼的《现实的社会建构》一书,他们在书中提出人类通过自己的实践创造和维持社会现实,这一点在符号互动主义、现象学社会学和常人方法学中得到体现。
迄今为止,我们还难以给社会建构主义一个明确的定义,但我们可以总结出社会建构主义的基本理论立场。社会建构主义认为所谓的现实只不过是社会互动过程中人们建构出来的,知识同样经历一个建构、维持和解构过程。所有这些过程都具有一定的文化和历史特殊性,所有的认知方式和思考方式都要受到文化和历史的影响。社会建构主义同时对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知识和实践持质疑态度,并不断反思自己的立场或隐含的价值取向。在社会建构主义者眼中,语言是人类思考和观察社会的最重要前提条件,故事、谈话和叙事是社会建构主义文本的核心所在。另外,社会建构主义强调社会过程,而不是结构,社会互动的动态过程是它的关注焦点。最后,社会建构主义从方法论上挑战经验主义,强调价值、意义对于理解人类行为及其社会场景的重要性,它强调所谓的现实或真理是在“这里”(in,there),即人们头脑之中,而不是在“那里”(out there),即独立于人的存在。(在社会学领域,社会建构主义在性、性别、精神健康和社会问题等诸多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不同于实证主义的看待社会的视野或方法,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社会实践领域,社会建构主义具有“解放”意义,它使人们重新审视习以为常的理念、观点与行为。
八、女性主义的挑战;
女性主义社会学指责所谓的社会学只不过是男人的社会学(或者男流社会学),女性长期被忽视。“女性主义对男流社会学的挑战在于,社会学必须彻底反省整个学科的内容和方法论,社会学必须要认知,除了男人的观点之外,也必须从女人的观点去看社会。”
于是在女性主义的视野里,日常生活世界中的习以为常的结构都成为问题,主流社会学的观点不可避免地具有争议性。女性主义希望寻求另一种“立场”的社会学,打破女性的沉默,尽管这个过程是相当艰难的。女性主义对正统的社会学或者所谓的“男流”社会学提出一系列的质疑:社会学一向以研究男人为重,并隐含了男性话语霸权;社会学经常漠视女人切身的领域与议题;社会学家将男性样本的研究发现推及总体。性别视角可以摒弃空洞的词汇,重新认识、甚至进一步解构父权意识、以男权为主导的知识体系,以及由阶级、性别等差异而建构起来的社会、经济、政治结构,并检视、反思自己的立场。一个男性社会学者这样表达了自己对女性主义的偏好:“直到遇上女性主义,我才找到一个全新的角度来阅读这个世界,我重新整理、观照成长的经历,看到大男人主义是如何根深蒂固地渗透到生活的每个环节,让我明白原来自己一直不了解女性的感受与感情需要,也让我体察到自幼习成的是深入骨髓的男性‘沙文’思维……直观告诉我:女性主义很可能是自己余生的信念与坚持。”可以预见,女性主义将会进一步影响社会学的观察方式、思考方式以及问题意识。
九、社会理论的空间转向;
英国著名社会学家厄里(John Urry)宣称:“20世纪社会理论的历史也就是时间和空间观念奇怪的缺失的历史”,且空间的缺席尤盛。确实,很长时间以来,社会学对空间的认识乏善可陈,地理学的想象力似乎在社会理论中蒸发。传统的社会学理论仅仅视空间为社会关系与社会过程运行其间的处所,或如同福柯所言,空间长期以来被看成是死亡的、固定的、非辩证法的和静止的。社会理论对空间的忽视使得社会学从根本意义缺乏对个人行为、社会关系与社会空间的互动的深入把握。尽管涂尔干、马克思和齐美尔都涉及空间这一要素,但对空间的较为详细的讨论则要到1970年代以后,社会学理论的演进呈现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地理学转向或曰空间转向。一方面,吉登斯、布迪厄等社会学家在现代性架构下认识到空间与社会的互动对于研究社会结构与社会过程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后现代社会理论家采用一系列的地理学概念和隐喻来探索日益复杂和分化的社会世界。
布迪厄对空间的论述围绕“社会空间”这一概念并且将其与支撑其理论体系的三个核心概念资本、场域和惯习紧密结合在一起。
吉登斯则将权力的运作镶嵌于社会的空间设置,并且将空间性的构成与历史性的构成紧密结合起来。后现代社会理论对空间的关注沿着两个路径展开:一方面,后现代时期的到来导致空间的扩张、分裂与变动,尤其是全球化的深入拓展了资本主义的生存空间,亦缩小了人际如哈维的时空压缩概念;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思潮的交织让人们意识到空间不是一个静止的地理学纬度,而是一个资本、阶级、权力、意识形态充斥其间的处所,如福柯就宜称空间是权力的容器。由此,后现代社会理论家试图在社会理论中引入地理学的想象力从理论层面或实证层面丰富对空间与社会关系的理解。由此,空间概念的提出丰富了社会学理论的观察视角、拓展了社会学的理论解释能力。
十、将身体带入社会学理论。
如同空间这一议题一样,身体这一重要的纬度也是一直被严重地忽视,因此传统上身体是一个既定的生物存在,无需社会学家去进行深究。即便有学者对身体的文化表现或者疾病进行了描述,但他们没有注意到身体亦是社会的,或者说存在所谓的“身体的政治学”。直到20世纪80年代,身体才开始成为社会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趋势被成为社会理论的“躯体转向”。
在一系列的身体著述之中,福柯的研究具有里程碑意义,他的研究范围包括空间与身体、欲望与性、医学与身体、纪律与身体,并提出生物权力这一重要概念。福柯的核心主题是:“身体的即政治的、社会的”。由此,身体作为社会关系的一种隐喻具有的符号意涵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主题。与此同时,身体与性别研究也炙手可热,瘦身、化妆、美容、整容以及性的商品化成为女性主义者与非女性主义者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实际上,身体社会学已经对整个笛卡尔所确立的身心二元论提出了批判,有学者甚至认为“身体倾向于越来越成为现代人自我认同感的核心”。由此,身体成为我们考察当今社会无法绕开的一个关键纬度,这一主题的导入可能也意味着我们过去对自己、他人以及社会关系的认识需要重新修正。
总结与启示:
对中国社会学理论发展的意义,从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历史发展来看,有三点值得注意并可能对中国社会学的理论创新具有启示意义:
第一,西方社会学理论一直没有全然背弃其理论传统与思想渊源,总是在传统的基础上有所继承、有所扬弃。
第二,西方社会学理论的突破性进展是在两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完成的:以马克思、韦伯和涂尔干为核心的经典社会学理论是兴起于资本主义的上升阶段,资本主义的兴起导致社会秩序的改变,有必要提出新的理论架构进行解释。以多元化发展、理论趋于整合为特点的当代西方社会学发展的土壤是西方社会进入后工业社会,对现代性的反思、社会的多元化与复杂化推动了社会学的理论创新。
第三,社会学理论的切入点不断扩展,身体、时间与空间等以前没有被关注的纬度都逐步进入社会学的理论视野,从而增加社会学视角的立体感。
实际上,中国的社会学家亦正在见证中国社会变迁最为急剧的一个时期,这一宏观背景为建立基于中国社会的社会学理论框架提供了现实基础。但是,社会学重建的二十多年来,社会学是迫不及待地试图通过强烈的现实介入来证明自己存在的合法性,于是以决策、咨询为目标的、问题取向的研究成为潮流,但是现实的变动性使得研究者不得不从一个领域跳到另一个领域,从一个热点问题跨到另一个热点问题。这种强烈的实用性格,一方面确实提升了社会学在思想市场、学术市场乃至人才市场的竞争能力,但另一方面却限制了中国社会学界对于理论贡献的追求,社会学的研究失去了其应有的理论魅力和思想深度。因此,我们遗憾地看到在如此强烈的社会变动时期没有产生,《社会分工论》和《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那样具有时代意义的里程碑式著作来洞察我们正在经历的时代转型。
在如此重要的历史时期未能发展出自己的理论架构的一个重要原因可能在于我们缺乏对中西社会理论的融会贯通。一方面,社会学界在缺乏足够反思意识以及没有充分理解社会脉络的基础上热捧西方社会理论,这导致我们难以真正理解其理论关怀,实际上,对隐藏其后的脉络与情境的洞识有利于我们在反思与批判基础之上的借鉴。另一方面,我们对本土的传统社会理论(或思想)欠缺深入认识,未能很好地从“本土资源”中汲取理论智慧。以上两点成为中国社会学理论创新的重要障碍。尽管如此,但我们依然期望中国的社会学者立足于大量本土经验研究并建设性地融合中西社会理论传统建构全新的可以阐释当代中国社会的理论架构,为世界社会学思想宝库贡献中国人的理论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