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章 Internet/Intranet概述
2.1 Internet的基础知识
2.2 Internet的基本技术
2.3 IP地址与域名
2.4 连入 Internet 的方法
2.5 Intranet的基础知识
2.1 Internet的基础知识
– 2.1.1 Internet的基本概念
– 2.1.2 Internet的发展历史
– 2.1.3 Internet的应用
– 2.1.4 中国 Internet的建设与发展
– 2.1.5 研究和使用 Internet的重要意义
Internet(互联网,又称因特网)是一种计算机网络的集合,以 TCP/IP
(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Internet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 /网际协议)协议进行数据通信,把世界各地的计算机网络连接在一起,进行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
2.1 Internet的基础知识
2.1.1 Internet的基本概念
Internet是建立在一组共同协议之上的路由器和线路的物理集合,或者是一组可共享的资源集,
甚至可以被认为是网间互连和互相通信的方法。
Internet包括以下内容:基于 TCP/IP协议的网间网;使用和开发这些网络的用户群;可以从网络上获得的资源集。
窄义的 Internet指所有采用 IP协议的网络互连的集合,TCP/IP协议的分组通过路由选择实现相互传输,它也可以称为 IP Internet。
广义的 Internet指 IP Internet加上所有能通过路由选择达到目的站的网络,包括使用电子邮件等应用层网关的网络、各种存储转发的网络以及采用非 IP协议的网络互联的集合。
2.1 Internet的基础知识
– 2.1.1 Internet的基本概念
– 2.1.2 Internet的发展历史
– 2.1.3 Internet的应用
– 2.1.4 中国 Internet的建设与发展
– 2.1.5 研究和使用 Internet的重要意义
2.1.2 Internet的发展历史
Internet起源于 ARPA(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 Agency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网。
1969~1983年试验阶段
1983~1994年实用阶段
1994~至今商用阶段
2.1 Internet的基础知识
– 2.1.1 Internet的基本概念
– 2.1.2 Internet的发展历史
– 2.1.3 Internet的应用
– 2.1.4 中国 Internet的建设与发展
– 2.1.5 研究和使用 Internet的重要意义
2.1.3 Internet的应用
1.远程登录( Telnet)
2.电子邮件( E_mail)
3.文件传输( FTP)
4.电子公告板 ( BBS)
5.全球信息网 ( WWW)
2.1 Internet的基础知识
– 2.1.1 Internet的基本概念
– 2.1.2 Internet的发展历史
– 2.1.3 Internet的应用
– 2.1.4 中国 Internet的建设与发展
– 2.1.5 研究和使用 Internet的重要意义
2.1.4 中国 Internet的建设与发展
1.中国 Internet的发展历史
1983年,中国高能物理研究所通过商用电话线,与欧洲原子能质子物理实验室( CERN)直接建立了电子通信连接,实现了两个节点间电子邮件的传输。
1986年,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开始了与国际联网,
建立中国学术网络( CANET)。
1989年,由世界银行贷款,由国家计委、国家教委、中国科学院等配套投资,开始了中国国家计算与网络设施
( NCFC)高技术信息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
1990年 10月,CANET向 InterNic申请注册了我国的最高域名,cn”。 1992年,中科院网 CASnet、清华大学校园网 TUnet和北大校园网 PUnet顺利建成。
1993年,以高速光缆和路由器组成的 NCFC主干网建成。
1993年 2月,由国家计委投资、教育部主持的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络( CERNET)开始进入规划阶段。
1994年,由邮电部投资建设的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
CHINANET开始启动,1996年该网经过联调测试后模拟开通,正式投入运行。
与国家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相适应,电子部推出了“金桥工程”、“金关工程”和“金卡工程”的“三金工程”
项目。其目的是建立一个国家公用经济信息通信网,即金桥网( GBNET)。
2.中国 Internet的现状
⑴ 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连网 CHINANET
⑵ 中国科学技术计算机网 CSTNET
中国科技网的超级计算中心拥有数台超级计算机,总计算能力在浮点运算每秒一千三百亿次以上。
⑶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络 CERNET
CERNET已经有 28条国际和地区性信道,与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日本和香港特区联网,总带宽达到 250Mbps。
⑷ 国家公用经济信息通信网 GBNET
吉通公司初步形成了全国骨干网、省网、城域网三层网络结构,
其中骨干网和城域网己初具规模,覆盖城市超过 100个。
2.1 Internet的基础知识
– 2.1.1 Internet的基本概念
– 2.1.2 Internet的发展历史
– 2.1.3 Internet的应用
– 2.1.4 中国 Internet的建设与发展
– 2.1.5 研究和使用 Internet的重要意义
2.1.5 研究和使用 Internet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2.有利于中国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
3.有利于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4.有利于学术交流第 2章 Internet/intranet概述
2.1 Internet的基础知识
2.2 Internet的基本技术
2.3 IP地址与域名
2.4 连入 Internet 的方法
2.5 Intranet的基础知识
2.2 Internet的基本技术
70年代中期,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
( DARPA)为实现异构系统间的互联,成立了由斯坦福( Stanford)大学和 BBN( Bott,Beranek和
Newman)组成的研究组,致力于研究通信协议。
在 70年代末,完成了开发和研究工作,形成了应用于 ARPANET网络的网间协议簇 ──TCP/IP,即传输控制协议( TCP)和网际协议( IP)。
TCP/IP协议包含底层协议规范,如 TCP和 IP,也包含应用层协议规范,如电子邮件、终端仿真、文件传输等。
2.2.1 TCP/IP协议
1.TCP/IP协议的基本概念实际上 TCP/IP是一个协议系列,包含了 100多个协议。
2.TCP/IP协议簇
⑴ 网际协议( IP)
网际协议是第三层主要的协议,是 Internet最基本、
最重要的协议,通常缩写为 IP。 IP负责将数据单元从一个节点传到另一个节点。
IP提供了三个基本功能:
– 第一是基本数据单元的传送,规定了通过 TCP/IP网的数据的格式;
– 第二是 IP软件执行路由功能,选择传递数据的路径;
– 第三是确定主机和路由器如何处理分组的规则,以及产生差错报文后的处理方法。
为了区分 Internet分组和其他网络的分组,把 IP定义的分组叫做 IP数据报。
IP协议定义的数据报是有限长的,包括报头以及数据,
报头信息包括源地址、目的地址、报文长度等,由接收端系统的主机和路由器处理报头信息。
每个主机和路由器保持一张路由选择表,对每个可能的目的网络,路由选择表给出 IP数据报应该送往下一个路由器的地址以及到达目的地址的步数。
0 31位8 15
服务类型 IP分组长度分组标识
18
计数器数据(可选)
版本 分组头长度
D
F
M
F 片段在分组中的位置传输层协议类型 分组头校验源 IP地址目的 IP地址
⑵ 地址转换协议( ARP)和反向地址转换协议( RARP)
ARP(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转换协议)
RARP( Reversed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反向地址转换协议)。
ARP协议采用广播消息的方法来获取网上 IP地址对应的 MAC
地址,对于使用低层介质访问机制的 IP地址来说 ARP协议是非常通用的。当一台主机要发送报文时,首先通过 ARP获取 MAC地址,并把结果存储在 ARP缓存的 IP地址和 MAC地址表中,下次该站需要发送报文时,就不用再发送 ARP请求,只要在 ARP缓存中查找就可以了。
将 IP地址映射到物理地址从硬件地址寻找其逻辑地址与 ARP协议类似,RARP协议也是采用广播消息的方法来决定与 MAC地址相对应的 IP地址。 RARP协议对于网络上的无盘站点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无盘站点在系统引导时根本无法知道它自己的 IP地址。
存在 ARP缓存表中的 MAC地址,当 MAC地址和 IP地址的对应关系发生变化时,就要随时更新和修正。
另外可以通过手工方式把 IP地址和 MAC地址插入到
ARP缓存表中,将对应关系变为固定的静止状态。
好处,减少网络中 ARP的通信量;
把工作站的 IP地址和 MAC地址绑定,避免其它用户对 IP地址的盗用。
传输控制协议( TCP)是为了解决 Internet
上分组交换通道中数据流量超载和传输拥塞的问题而设计的,使数据传输和通信更加可靠。
功能,端到端的数据流传送TCP是面向连接的差错控制流量控制目的:
⑶ 传输控制协议( TCP)
0 31位3 10 15
源端口 目的端口发送序号
18
确认序号检查和选项和填充(?0 )
首部长度
U
R
G
A
C
K
P
S
H
R
S
T
S
Y
N
F
I
N
保留 窗口大小紧急指针数据(可选)
UDP的报头格式只有源端口、目的端口、长度、校验和。它采用无连接的方式向高层提供服务,与远方的 UDP实体不建立端对端的连接,而将数据报送上网络或者从网络上接收数据,它不保证数据的可靠投递。 UDP可以根据端口号对应用程序进行多路复用,并能利用校验和检查数据的完整性。如,Ping、
TFTP,SNMP等高层应用就采用 UDP协议传输。
⑷ 用户数据协议( UDP)
UDP的格式
0 31位15
源端口 目的端口
UDP长度 检查和与 TCP相同,检查和的计算也包括 12字节的伪首部
:源 /目的 IP地址,UDP协议号( 17)和 UDP长度
TCP(传输控制协议):提供面向连接服务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提供无连接服务
端口:
TSAP = 端口号 + NSAP地址熟知(公认)端口:常用的应用服务的端口
R
P
C
S
N
M
P
T
F
T
P
S
M
T
P
F
T
P
TE
LN
ET
() () () () () ()
111 161 69 25 21 23
UDP TCP
A
B
CIP = 202.112.103.47
端口 500
端口 501
IP = 202.112.103.48
端口 500
IP = 202.112.103.225
端口 23连接
⑸ 网络文件系统( NFS)
NFS提供了在异机种、异种操作系统的网络环境下共享文件的简便方法,它是基于客户机 /服务器模式的。
特点,提供透明文件访问及文件传送;
用户可以直接获取远程文件、数据,而不必了解其细节;
在网络上真正实现分布式处理;
扩充新的资源或软件时不需要改变现有工作环境;
高性能,可灵活配置。
3.TCP/IP协议与 OSI参考模型间的对应关系
3.TCP/IP协议与 OSI参考模型间的对应关系
⑴ 数据链路层与 TCP/IP协议的对应关系
⑵ 网络层与 TCP/IP协议的对应关系
⑶ 传输层与 TCP/IP协议的对应关系
⑷ 应用层与 TCP/IP协议的对应关系
4.TCP与 IP协同工作
5.高层协议与 TCP/IP连接
TCP和 UDP通过端口号与高层应用交换数据,在接收方,
IP协议的标识号先于端口号进行检查,而 TCP和 UDP对端口号的使用彼此独立。
0~ 255的端口号称为公用端口号,许多操作系统将这些端口号当作受保护的固定端口号。
2.2.2 SLIP/PPP协议
1.串行线路 Internet协议( SLIP)
2.点到点协议( PPP)
1.串行线路 Internet协议( SLIP)
SLIP( Serial Line IP:串行线路 Internet协议)
是在 1984年制定的串行线路 Internet协议,指用调制解调器通过串行线或电话线运行 IP的协议。
c0 db
c0 c0
dbc0 c0db dc dd
END ESC
2.点到点协议( PPP)
PPP( Point to Point Protocol:点对点协议)。
PPP能支持差错检测,支持各种协议,在连接时
IP地址可以赋值,具有身份验证功能,以及对
SLIP的改进功能。
⑴ PPP的功能组成帧的方法可以清楚地区分每一帧的开始和结束,
这种帧的格式还能处理差错检测。使用 LCP( Link
Control Protocol:链路控制协议)启动线路、测试、
任选功能的协商以及关闭连接。
网络层任选功能的协商方法独立于所使用的网络层协议,因此适用于不同的 NCP( Network Control
Protocol:网络控制协议)。
⑵ 动态 IP地址微机运行 TCP/IP协议需要有 IP地址。由于 IP
地址有限,因此需要分配动态 IP地址。一般 ISP
拥有一批 IP地址,当新的用户建立连接时,分配给用户一个动态 IP地址,此时微机就成为一个
Internet主机,可以发送和接收 IP分组,NCP的功能就是动态分配 IP地址。当微机用户完成发送、
接收功能后不需要再连网时,由 NCP断开网络层连接,并且释放 IP地址,然后 LCP断开链路层连接,最后微机通知调制解调器断开电话,释放物理层连接。
2.2.3 Internet的体系结构
1.Internet 体系结构的特点
⑴ 对用户隐蔽网络的低层结点;
⑵ 不指定网络互连的拓扑结构,尤其在增加新的网络时不要求全互连或严格的星形连接;
⑶ 能通过各种网络收发数据;
⑷ 网络的所有计算机共享一个全局的标识符
(域名或地址);
⑸ 用户界面独立于网络,即建立通信和传输数据的一系列操作与低层网络技术和信宿机无关。
2.应用 TCP/IP技术实现网络互连
Internet依靠 TCP/IP协议进行连接。用 IP地址区分计算机。
3.使用中间计算机实现网关
Internet中各种网络之间的连接是借助中间计算机实现的。
作用,实现物理连接;
实现在两个网络间的分组交换,涉及寻找路径和协议转换等问题。
在 Internet中,中间计算机就叫做 Internet网关,两个网络经网关互连。
2.2.4 Internet 的工作方式
Internet采用 分组交换 技术作为通信方式,
Internet在网络之间安装了一种称为路由器(就像邮局)的专用设备,将不同的网络互相连接。
第 2章 Internet/intranet概述
2.1 Internet的基础知识
2.2 Internet的基本技术
2.3 IP地址与域名
2.4 连入 Internet 的方法
2.5 Intranet的基础知识
2.3.1 IP地址原理
2.3.2 域名
2.3.3 IPv6的基础知识
2.3 IP地址与域名
2.3.1 IP地址原理
1.IP地址的组成
2.IP地址的类型
3.子网
4.子网掩码
2.3.1 IP地址原理
1.IP地址的组成
4段二进制位组成,,.”隔开每组数字的取值范围只能是 0-255。
网络标识 主机标识
2.IP地址的类型
⑴ A类网络地址最高位为 0,网络地址字段的长度仅仅为 7位,主机地址长度 24个位,其格式为:
nnn.hhh.hhh.hhh
( 001.hhh.hhh.hhh---127.hhh.hhh.hhh)
其中 127.0.0.1是一个特殊 IP地址,表示主机本身,用于本地机器上的测试和进程间通信。
⑵ B类网络地址最高两位为 10,分别为网络地址字段和主机地址分配了 14个和 16个二进制位,其格式为:
nnn.nnn.hhh.hhh
( 128.001.hhh.hhh---191.254.hhh.hhh)
⑶ C类网络地址最高三位为 110,分别为网络地址字段和主机地址分配了 22个和 8个二进制位,其格式为:
nnn.nnn.nnn.hhh
( 192.000.001.hhh---223.255.254.hhh)
⑷ D类网络地址四个最高的二进制位按顺序分别设置为
1110,在 RFC1112中规定,即将其留作 IP
多路复用组使用,如 224.0.0.5和 224.0.0.6分配给了 OSPF。
⑸ E类网络地址按 IP协议规定也是留作将来使用,其中 4
个最高的二进制位按顺序分别设置为
1111。
3.子网
例如,地址 128.10.1.0指的是网络 128.10中的子网 1,而地址 128.10.2.0则指的是网络 128.10中的子网 2,依此类推 …… 。
3.子网
例如,地址 128.10.1.0指的是网络 128.10中的子网 1,而地址 128.10.2.0则指的是网络 128.10中的子网 2,依此类推 …… 。
4.子网掩码格式,将 IP地址格式中除了指定为主机地址之外的所有二进制均设置为 1。
划分子网的 目的 是用来区分不同的主机是否处在相同的网段,处于同一网段上的主机间可以直接通信,不同网段间的主机进行通信时,必须通过路由器。
方法,信源主机地址和信宿主机的地址分别与所在网段的掩码进行二进制逻辑与操作,结果相同,处于同一网段。
缺省时,A,B,C三类网络的掩码如下:
– A类地址 255.0.0.0
B类地址 255.255.0.0
C类地址 255.255.255.0
– 注,* 早期的路由协议不支持全 0或全 1的子网掩码,
如使用这种路由协议时该段无效。
1.计算机的命名给计算机命名基于以下三个因素:
2.3.2 域名
⑴ Internet允许每个用户为计算机命名 ;
⑵ Internet允许用户输入计算机的名字;
⑶ Internet提供了一种将计算机的名字翻译成计算机地址的服务。
2.域名系统的结构域名系统的结构是层次型的,如 cn代表中国的计算机网络,cn就是一个域。域下面按领域又分子域,子域下面又有子域。在表示域名时,
自右到左越来越小,用圆点“.”分开。
例如,njtu.edu.cn
3.域名系统与 IP地址的关系
Internet通信软件要求在发送和接收数据报时必须使用数字表示的 IP地址。因此,一个应用程序在与用字母表示的名字的计算机上的应用程序通信之前,必须将名字翻译成 IP地址。 Internet提供了一种自动将名字翻译成
IP地址的服务。
域名系统与 IP地址有映射关系,它也实行层次型管理。
在访问一台计算机时,既可用 IP地址表示,也可用域名表示。
4.域名服务器( DNS)
目的,将域名解析为 IP地址。
含义,每个组织都有一个域名服务器,在其上面存有该组织所有上网计算机的名字及其对应的 IP地址。当某个应用程序需要将一个计算机名字翻译成 IP地址时,这个应用程序就与域名服务器建立连接,将计算机名字发送给域名服务器,域名服务器检索并把正确的 IP地址送回给应用程序。
构成,分布式的主机信息数据库,树状结构,域和子域过程,用户使用域名时,应用程序先向本地域名服务器请求,本地服务器先查找自己的域名库,如果找到该域名,则返回 IP地址;如果未找到,则分析域名,然后向相关的上级域名服务器发出申请;逐级查找到指定的目标服务器。
2.3.3 IPv6的基础知识
1.IPv6背景和发展
2.IPv6地址
3.Ipv4向 IPv6的过渡
1.IPv6背景和发展
⑴ 扩充了地址能力在 IPv6中 IP地址由 IPv4的 32位增加到了 128位。
⑵ 报头格式规范
⑶ 对扩展和选项的进一步支持
⑷ 流标记功能
⑸ 验证和保密性功能
2.IPv6地址
IPv6定义了三种类型的地址。
⑴ 单路传送地址单路传送地址指定了一个独立的主机。
规则的 IPv6地址是由冒号分隔的 8个 16位地址块的 16进制串。
例如,FF04,19,5,ABD4,187,2C,754,2B1
每个分段的前导 0不用写。
IPv6地址中经常含有一长串的 0。于是允许压缩的地址使用一对冒号来表示多个 16位块的 0值。例如,地址:
FF01,0,0,0,0,0,0,5A,可以写作,FF01::
5A。
为避免二义性,“::”在地址中只能出现一次。
⑵ 任意传送( anycast)地址任意传送地址指定了一组主机。发送给任意地址的分组会被发送给该地址标识的一组主机中的一台主机,这台主机通常是路由协议定义的最近的一台主机。 IPv6 中没有广播地址,该功能可由多路传送地址提供。
⑶ 混合地址
IPv6还定义了一种混合地址格式以便在 IPv6环境中方便地表示 IPv4地址。在这种方案中,前 96位
( 6组 16位块)表示成规则的 IPv6格式的地址,
而剩余的 32位则表示成 IPv4通常用的“点分十进制表示法”格式。
例如,A0,40,B3,D5,21,3C,202.4.10.47。
3.Ipv4向 IPv6的过渡
若要广泛地使用 IPv6,就必须将网络的基础设施升级以适应使用新协议的软件。
IPv4和 IPv6的共存意味着网络必须包容不同的协议和程序。短期的方案是 IPv6网络通过 IPv4
的主干网实现网际互连,
第 2章 Internet/Intranet概述
2.1 Internet的基础知识
2.2 Internet的基本技术
2.3 IP地址与域名
2.4 连入 Internet 的方法
2.5 Intranet的基础知识
2.4 连入 Internet 的方法
2.4.1 拨号连接终端方式
2.4.2 SLIP/PPP协议连接
2.4.3 通过局域网连接及配置
2.4.4 分组网连接
2.4.5 Windows 98下拨号网络的安装与设置
2.4.2 SLIP/PPP协议连接
用 SLIP或 PPP协议与主机通信,使本地微机具有
IP地址,成为 Internet的一部分。
当以 SLIP/PPP方式入网时,需向 ISP申请 SLIP或
PPP帐号。需要相应的拨号程序拨通 ISP的远程服务器。 Windows 95/98内置有 TCP/IP协议,提供了现成的拨号网络。
拨号上网设置连接属性创建新的连接添加 TCP/IP
选择 ISP,申请 PPP帐号软件配置硬件连接 安装拨号网络通讯 /拨号网络协议 /Microsoft
/TCP/IP
我的电脑 /
拨号网络创建新连接
/ISP电话
ISP的域名服务器用户入网方式2.4.2 SLIP/PPP协议连接
1.安装拨号网络组件
1.安装拨号网络组件
2.安装 TCP/IP协议
3.建立新连接
5.拨号登录上网
2.4.3 通过局域网连接及配置
配置一块网卡以及一根连至局域网的电缆。
在进行网络配置前先将网卡安装到计算机上,并插好网线,然后再经过安装网络适配器驱动程序、添加和配置 TCP/IP协议、
对 IP地址、子网掩码、
网关、域名及域名服务器进行设置。域网访问 Internet了。
2.4.4 分组网或专用网络连接
该方式通过分组交换网如 CHINAPAC的虚电路进行连接。用户除需申请到分组网的使用权外,还须配备支持 TCP/IP协议的路由器和运行 TCP/IP软件的主机或网络。在申请了 IP地址和域名后,用户网上的所有终端均可成为 Internet用户,可以享用
Internet的全部服务。通过分组网入网,速率可以在 1.2Kbps~ 64Kbps任选。
通过其它专用网络如,DDN,ISDN、无线等连接网络速率可以在 64kb/s到 10Mb/s
第 2章 Internet/Intranet概述
2.1 Internet的基础知识
2.2 Internet的基本技术
2.3 IP地址与域名
2.4 连入 Internet 的方法
2.5 Intranet的基础知识
2.5.1 Intranet的形成与发展
根据 IDC( International Data
Corporation:国际数据公司)的统计,
1995年全世界有 10万台 Intranet服务器,
预测到 2000年将增至 470万台。在 1995年,
全世界有 1000万个浏览器,1996年发展至 4000万个,到 2000年将增至 1亿 8千万个。
1.Intranet的定义
2.Intranet的特点
3.Intranet的应用
2.5.6 Intranet的基本概念
2.5.2 Intranet的基本概念
1.Intranet的定义
Intranet是基于 Internet 的 TCP/IP协议,使用 WWW工具,采用防止外界侵入的安全措施,为企业内部服务,并有连接 Internet
功能的企业内部网络。
2.Intranet的特点
Intranet是根据企业内部的需求而设置的,它的规模和功能是根据企业经营和发展的需求确定的; Intranet必须方便地和外界连接,尤其是和 Internet的连接; Intranet采用 TCP/IP协议及相应的技术和工具,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Intranet根据企业的安全要求采取设置防火墙、安全代理等措施,以保护企业内部的信息安全,防止外界侵入; Intranet广泛使用 WWW的工具,使企业员工和用户能方便地浏览和采掘企业内部的信息以及 Internet的丰富的信息资源。
3.Intranet的应用一旦企业建立了 Intranet,就可以用它来发布信息、增强企业内部的通信能力、建立合作的环境。 Intranet的应用包括:电子邮件、信息发布系统、企业快报、系统用户手册、培训、
新闻组、销售报告、财务报告、客户信息、季度统计、产品信息、市场信息、产品开发信息、
物资和元部件目录、仓库信息和资产管理等。
2.5.3 Intranet的建立
组建 Intranet时主要解决的问题是:网络基础设施的需求和开发;安全的需求和实施; Internet服务提供者的评估和选择;软硬件的选择和安装; Intranet的维护。
1.网络基础设施的需求和开发
2.安全措施
3.Internet服务提供者的评估和选择
评估和选择 Internet服务提供者 ISP对建立 Intranet也是十分重要的,下面列举 8个评估准则:
⑴ 面向企业经营的需要。
⑵ ISP的服务质量
⑶ 用户连接的结点是否靠近用户,ISP是否直接连至国家或国际的 Internet结点。
⑷ ISP的服务类型,是指提供拨号服务和专用高速链路,
以及提供的链路速率。
⑸ 提供的增值服务,如根据用户需求提供安全选择、
提供域名注册服务等。
⑹ 用户支持,包括一天 24小时地连续运行,有专人为客户做咨询服务以及各种客户需要的服务。
⑺ ISP的经验,从服务的历史、客户的情况等方面考察。
⑻ 在满足上述要求的前提下要有合理的价格。
4.软、硬件的选择和安装
Intranet所需要的软、硬件包括服务器、浏览器、搜索工具、文本写作工具、文本转换工具、文本数据库以及数据库查询工具等。
⑴ 服务器
⑵ 浏览器
⑶ 搜索工具
⑷ 文本写作工具
⑸ 文本转换工具
⑹ 文本数据库
⑺ 数据库查询工具
5.Intranet的维护作业,
习题二 (p44)
一、四、五( 2)
2.1 Internet的基础知识
2.2 Internet的基本技术
2.3 IP地址与域名
2.4 连入 Internet 的方法
2.5 Intranet的基础知识
2.1 Internet的基础知识
– 2.1.1 Internet的基本概念
– 2.1.2 Internet的发展历史
– 2.1.3 Internet的应用
– 2.1.4 中国 Internet的建设与发展
– 2.1.5 研究和使用 Internet的重要意义
Internet(互联网,又称因特网)是一种计算机网络的集合,以 TCP/IP
(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Internet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 /网际协议)协议进行数据通信,把世界各地的计算机网络连接在一起,进行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
2.1 Internet的基础知识
2.1.1 Internet的基本概念
Internet是建立在一组共同协议之上的路由器和线路的物理集合,或者是一组可共享的资源集,
甚至可以被认为是网间互连和互相通信的方法。
Internet包括以下内容:基于 TCP/IP协议的网间网;使用和开发这些网络的用户群;可以从网络上获得的资源集。
窄义的 Internet指所有采用 IP协议的网络互连的集合,TCP/IP协议的分组通过路由选择实现相互传输,它也可以称为 IP Internet。
广义的 Internet指 IP Internet加上所有能通过路由选择达到目的站的网络,包括使用电子邮件等应用层网关的网络、各种存储转发的网络以及采用非 IP协议的网络互联的集合。
2.1 Internet的基础知识
– 2.1.1 Internet的基本概念
– 2.1.2 Internet的发展历史
– 2.1.3 Internet的应用
– 2.1.4 中国 Internet的建设与发展
– 2.1.5 研究和使用 Internet的重要意义
2.1.2 Internet的发展历史
Internet起源于 ARPA(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 Agency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网。
1969~1983年试验阶段
1983~1994年实用阶段
1994~至今商用阶段
2.1 Internet的基础知识
– 2.1.1 Internet的基本概念
– 2.1.2 Internet的发展历史
– 2.1.3 Internet的应用
– 2.1.4 中国 Internet的建设与发展
– 2.1.5 研究和使用 Internet的重要意义
2.1.3 Internet的应用
1.远程登录( Telnet)
2.电子邮件( E_mail)
3.文件传输( FTP)
4.电子公告板 ( BBS)
5.全球信息网 ( WWW)
2.1 Internet的基础知识
– 2.1.1 Internet的基本概念
– 2.1.2 Internet的发展历史
– 2.1.3 Internet的应用
– 2.1.4 中国 Internet的建设与发展
– 2.1.5 研究和使用 Internet的重要意义
2.1.4 中国 Internet的建设与发展
1.中国 Internet的发展历史
1983年,中国高能物理研究所通过商用电话线,与欧洲原子能质子物理实验室( CERN)直接建立了电子通信连接,实现了两个节点间电子邮件的传输。
1986年,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开始了与国际联网,
建立中国学术网络( CANET)。
1989年,由世界银行贷款,由国家计委、国家教委、中国科学院等配套投资,开始了中国国家计算与网络设施
( NCFC)高技术信息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
1990年 10月,CANET向 InterNic申请注册了我国的最高域名,cn”。 1992年,中科院网 CASnet、清华大学校园网 TUnet和北大校园网 PUnet顺利建成。
1993年,以高速光缆和路由器组成的 NCFC主干网建成。
1993年 2月,由国家计委投资、教育部主持的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络( CERNET)开始进入规划阶段。
1994年,由邮电部投资建设的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
CHINANET开始启动,1996年该网经过联调测试后模拟开通,正式投入运行。
与国家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相适应,电子部推出了“金桥工程”、“金关工程”和“金卡工程”的“三金工程”
项目。其目的是建立一个国家公用经济信息通信网,即金桥网( GBNET)。
2.中国 Internet的现状
⑴ 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连网 CHINANET
⑵ 中国科学技术计算机网 CSTNET
中国科技网的超级计算中心拥有数台超级计算机,总计算能力在浮点运算每秒一千三百亿次以上。
⑶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络 CERNET
CERNET已经有 28条国际和地区性信道,与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日本和香港特区联网,总带宽达到 250Mbps。
⑷ 国家公用经济信息通信网 GBNET
吉通公司初步形成了全国骨干网、省网、城域网三层网络结构,
其中骨干网和城域网己初具规模,覆盖城市超过 100个。
2.1 Internet的基础知识
– 2.1.1 Internet的基本概念
– 2.1.2 Internet的发展历史
– 2.1.3 Internet的应用
– 2.1.4 中国 Internet的建设与发展
– 2.1.5 研究和使用 Internet的重要意义
2.1.5 研究和使用 Internet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2.有利于中国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
3.有利于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4.有利于学术交流第 2章 Internet/intranet概述
2.1 Internet的基础知识
2.2 Internet的基本技术
2.3 IP地址与域名
2.4 连入 Internet 的方法
2.5 Intranet的基础知识
2.2 Internet的基本技术
70年代中期,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
( DARPA)为实现异构系统间的互联,成立了由斯坦福( Stanford)大学和 BBN( Bott,Beranek和
Newman)组成的研究组,致力于研究通信协议。
在 70年代末,完成了开发和研究工作,形成了应用于 ARPANET网络的网间协议簇 ──TCP/IP,即传输控制协议( TCP)和网际协议( IP)。
TCP/IP协议包含底层协议规范,如 TCP和 IP,也包含应用层协议规范,如电子邮件、终端仿真、文件传输等。
2.2.1 TCP/IP协议
1.TCP/IP协议的基本概念实际上 TCP/IP是一个协议系列,包含了 100多个协议。
2.TCP/IP协议簇
⑴ 网际协议( IP)
网际协议是第三层主要的协议,是 Internet最基本、
最重要的协议,通常缩写为 IP。 IP负责将数据单元从一个节点传到另一个节点。
IP提供了三个基本功能:
– 第一是基本数据单元的传送,规定了通过 TCP/IP网的数据的格式;
– 第二是 IP软件执行路由功能,选择传递数据的路径;
– 第三是确定主机和路由器如何处理分组的规则,以及产生差错报文后的处理方法。
为了区分 Internet分组和其他网络的分组,把 IP定义的分组叫做 IP数据报。
IP协议定义的数据报是有限长的,包括报头以及数据,
报头信息包括源地址、目的地址、报文长度等,由接收端系统的主机和路由器处理报头信息。
每个主机和路由器保持一张路由选择表,对每个可能的目的网络,路由选择表给出 IP数据报应该送往下一个路由器的地址以及到达目的地址的步数。
0 31位8 15
服务类型 IP分组长度分组标识
18
计数器数据(可选)
版本 分组头长度
D
F
M
F 片段在分组中的位置传输层协议类型 分组头校验源 IP地址目的 IP地址
⑵ 地址转换协议( ARP)和反向地址转换协议( RARP)
ARP(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转换协议)
RARP( Reversed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反向地址转换协议)。
ARP协议采用广播消息的方法来获取网上 IP地址对应的 MAC
地址,对于使用低层介质访问机制的 IP地址来说 ARP协议是非常通用的。当一台主机要发送报文时,首先通过 ARP获取 MAC地址,并把结果存储在 ARP缓存的 IP地址和 MAC地址表中,下次该站需要发送报文时,就不用再发送 ARP请求,只要在 ARP缓存中查找就可以了。
将 IP地址映射到物理地址从硬件地址寻找其逻辑地址与 ARP协议类似,RARP协议也是采用广播消息的方法来决定与 MAC地址相对应的 IP地址。 RARP协议对于网络上的无盘站点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无盘站点在系统引导时根本无法知道它自己的 IP地址。
存在 ARP缓存表中的 MAC地址,当 MAC地址和 IP地址的对应关系发生变化时,就要随时更新和修正。
另外可以通过手工方式把 IP地址和 MAC地址插入到
ARP缓存表中,将对应关系变为固定的静止状态。
好处,减少网络中 ARP的通信量;
把工作站的 IP地址和 MAC地址绑定,避免其它用户对 IP地址的盗用。
传输控制协议( TCP)是为了解决 Internet
上分组交换通道中数据流量超载和传输拥塞的问题而设计的,使数据传输和通信更加可靠。
功能,端到端的数据流传送TCP是面向连接的差错控制流量控制目的:
⑶ 传输控制协议( TCP)
0 31位3 10 15
源端口 目的端口发送序号
18
确认序号检查和选项和填充(?0 )
首部长度
U
R
G
A
C
K
P
S
H
R
S
T
S
Y
N
F
I
N
保留 窗口大小紧急指针数据(可选)
UDP的报头格式只有源端口、目的端口、长度、校验和。它采用无连接的方式向高层提供服务,与远方的 UDP实体不建立端对端的连接,而将数据报送上网络或者从网络上接收数据,它不保证数据的可靠投递。 UDP可以根据端口号对应用程序进行多路复用,并能利用校验和检查数据的完整性。如,Ping、
TFTP,SNMP等高层应用就采用 UDP协议传输。
⑷ 用户数据协议( UDP)
UDP的格式
0 31位15
源端口 目的端口
UDP长度 检查和与 TCP相同,检查和的计算也包括 12字节的伪首部
:源 /目的 IP地址,UDP协议号( 17)和 UDP长度
TCP(传输控制协议):提供面向连接服务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提供无连接服务
端口:
TSAP = 端口号 + NSAP地址熟知(公认)端口:常用的应用服务的端口
R
P
C
S
N
M
P
T
F
T
P
S
M
T
P
F
T
P
TE
LN
ET
() () () () () ()
111 161 69 25 21 23
UDP TCP
A
B
CIP = 202.112.103.47
端口 500
端口 501
IP = 202.112.103.48
端口 500
IP = 202.112.103.225
端口 23连接
⑸ 网络文件系统( NFS)
NFS提供了在异机种、异种操作系统的网络环境下共享文件的简便方法,它是基于客户机 /服务器模式的。
特点,提供透明文件访问及文件传送;
用户可以直接获取远程文件、数据,而不必了解其细节;
在网络上真正实现分布式处理;
扩充新的资源或软件时不需要改变现有工作环境;
高性能,可灵活配置。
3.TCP/IP协议与 OSI参考模型间的对应关系
3.TCP/IP协议与 OSI参考模型间的对应关系
⑴ 数据链路层与 TCP/IP协议的对应关系
⑵ 网络层与 TCP/IP协议的对应关系
⑶ 传输层与 TCP/IP协议的对应关系
⑷ 应用层与 TCP/IP协议的对应关系
4.TCP与 IP协同工作
5.高层协议与 TCP/IP连接
TCP和 UDP通过端口号与高层应用交换数据,在接收方,
IP协议的标识号先于端口号进行检查,而 TCP和 UDP对端口号的使用彼此独立。
0~ 255的端口号称为公用端口号,许多操作系统将这些端口号当作受保护的固定端口号。
2.2.2 SLIP/PPP协议
1.串行线路 Internet协议( SLIP)
2.点到点协议( PPP)
1.串行线路 Internet协议( SLIP)
SLIP( Serial Line IP:串行线路 Internet协议)
是在 1984年制定的串行线路 Internet协议,指用调制解调器通过串行线或电话线运行 IP的协议。
c0 db
c0 c0
dbc0 c0db dc dd
END ESC
2.点到点协议( PPP)
PPP( Point to Point Protocol:点对点协议)。
PPP能支持差错检测,支持各种协议,在连接时
IP地址可以赋值,具有身份验证功能,以及对
SLIP的改进功能。
⑴ PPP的功能组成帧的方法可以清楚地区分每一帧的开始和结束,
这种帧的格式还能处理差错检测。使用 LCP( Link
Control Protocol:链路控制协议)启动线路、测试、
任选功能的协商以及关闭连接。
网络层任选功能的协商方法独立于所使用的网络层协议,因此适用于不同的 NCP( Network Control
Protocol:网络控制协议)。
⑵ 动态 IP地址微机运行 TCP/IP协议需要有 IP地址。由于 IP
地址有限,因此需要分配动态 IP地址。一般 ISP
拥有一批 IP地址,当新的用户建立连接时,分配给用户一个动态 IP地址,此时微机就成为一个
Internet主机,可以发送和接收 IP分组,NCP的功能就是动态分配 IP地址。当微机用户完成发送、
接收功能后不需要再连网时,由 NCP断开网络层连接,并且释放 IP地址,然后 LCP断开链路层连接,最后微机通知调制解调器断开电话,释放物理层连接。
2.2.3 Internet的体系结构
1.Internet 体系结构的特点
⑴ 对用户隐蔽网络的低层结点;
⑵ 不指定网络互连的拓扑结构,尤其在增加新的网络时不要求全互连或严格的星形连接;
⑶ 能通过各种网络收发数据;
⑷ 网络的所有计算机共享一个全局的标识符
(域名或地址);
⑸ 用户界面独立于网络,即建立通信和传输数据的一系列操作与低层网络技术和信宿机无关。
2.应用 TCP/IP技术实现网络互连
Internet依靠 TCP/IP协议进行连接。用 IP地址区分计算机。
3.使用中间计算机实现网关
Internet中各种网络之间的连接是借助中间计算机实现的。
作用,实现物理连接;
实现在两个网络间的分组交换,涉及寻找路径和协议转换等问题。
在 Internet中,中间计算机就叫做 Internet网关,两个网络经网关互连。
2.2.4 Internet 的工作方式
Internet采用 分组交换 技术作为通信方式,
Internet在网络之间安装了一种称为路由器(就像邮局)的专用设备,将不同的网络互相连接。
第 2章 Internet/intranet概述
2.1 Internet的基础知识
2.2 Internet的基本技术
2.3 IP地址与域名
2.4 连入 Internet 的方法
2.5 Intranet的基础知识
2.3.1 IP地址原理
2.3.2 域名
2.3.3 IPv6的基础知识
2.3 IP地址与域名
2.3.1 IP地址原理
1.IP地址的组成
2.IP地址的类型
3.子网
4.子网掩码
2.3.1 IP地址原理
1.IP地址的组成
4段二进制位组成,,.”隔开每组数字的取值范围只能是 0-255。
网络标识 主机标识
2.IP地址的类型
⑴ A类网络地址最高位为 0,网络地址字段的长度仅仅为 7位,主机地址长度 24个位,其格式为:
nnn.hhh.hhh.hhh
( 001.hhh.hhh.hhh---127.hhh.hhh.hhh)
其中 127.0.0.1是一个特殊 IP地址,表示主机本身,用于本地机器上的测试和进程间通信。
⑵ B类网络地址最高两位为 10,分别为网络地址字段和主机地址分配了 14个和 16个二进制位,其格式为:
nnn.nnn.hhh.hhh
( 128.001.hhh.hhh---191.254.hhh.hhh)
⑶ C类网络地址最高三位为 110,分别为网络地址字段和主机地址分配了 22个和 8个二进制位,其格式为:
nnn.nnn.nnn.hhh
( 192.000.001.hhh---223.255.254.hhh)
⑷ D类网络地址四个最高的二进制位按顺序分别设置为
1110,在 RFC1112中规定,即将其留作 IP
多路复用组使用,如 224.0.0.5和 224.0.0.6分配给了 OSPF。
⑸ E类网络地址按 IP协议规定也是留作将来使用,其中 4
个最高的二进制位按顺序分别设置为
1111。
3.子网
例如,地址 128.10.1.0指的是网络 128.10中的子网 1,而地址 128.10.2.0则指的是网络 128.10中的子网 2,依此类推 …… 。
3.子网
例如,地址 128.10.1.0指的是网络 128.10中的子网 1,而地址 128.10.2.0则指的是网络 128.10中的子网 2,依此类推 …… 。
4.子网掩码格式,将 IP地址格式中除了指定为主机地址之外的所有二进制均设置为 1。
划分子网的 目的 是用来区分不同的主机是否处在相同的网段,处于同一网段上的主机间可以直接通信,不同网段间的主机进行通信时,必须通过路由器。
方法,信源主机地址和信宿主机的地址分别与所在网段的掩码进行二进制逻辑与操作,结果相同,处于同一网段。
缺省时,A,B,C三类网络的掩码如下:
– A类地址 255.0.0.0
B类地址 255.255.0.0
C类地址 255.255.255.0
– 注,* 早期的路由协议不支持全 0或全 1的子网掩码,
如使用这种路由协议时该段无效。
1.计算机的命名给计算机命名基于以下三个因素:
2.3.2 域名
⑴ Internet允许每个用户为计算机命名 ;
⑵ Internet允许用户输入计算机的名字;
⑶ Internet提供了一种将计算机的名字翻译成计算机地址的服务。
2.域名系统的结构域名系统的结构是层次型的,如 cn代表中国的计算机网络,cn就是一个域。域下面按领域又分子域,子域下面又有子域。在表示域名时,
自右到左越来越小,用圆点“.”分开。
例如,njtu.edu.cn
3.域名系统与 IP地址的关系
Internet通信软件要求在发送和接收数据报时必须使用数字表示的 IP地址。因此,一个应用程序在与用字母表示的名字的计算机上的应用程序通信之前,必须将名字翻译成 IP地址。 Internet提供了一种自动将名字翻译成
IP地址的服务。
域名系统与 IP地址有映射关系,它也实行层次型管理。
在访问一台计算机时,既可用 IP地址表示,也可用域名表示。
4.域名服务器( DNS)
目的,将域名解析为 IP地址。
含义,每个组织都有一个域名服务器,在其上面存有该组织所有上网计算机的名字及其对应的 IP地址。当某个应用程序需要将一个计算机名字翻译成 IP地址时,这个应用程序就与域名服务器建立连接,将计算机名字发送给域名服务器,域名服务器检索并把正确的 IP地址送回给应用程序。
构成,分布式的主机信息数据库,树状结构,域和子域过程,用户使用域名时,应用程序先向本地域名服务器请求,本地服务器先查找自己的域名库,如果找到该域名,则返回 IP地址;如果未找到,则分析域名,然后向相关的上级域名服务器发出申请;逐级查找到指定的目标服务器。
2.3.3 IPv6的基础知识
1.IPv6背景和发展
2.IPv6地址
3.Ipv4向 IPv6的过渡
1.IPv6背景和发展
⑴ 扩充了地址能力在 IPv6中 IP地址由 IPv4的 32位增加到了 128位。
⑵ 报头格式规范
⑶ 对扩展和选项的进一步支持
⑷ 流标记功能
⑸ 验证和保密性功能
2.IPv6地址
IPv6定义了三种类型的地址。
⑴ 单路传送地址单路传送地址指定了一个独立的主机。
规则的 IPv6地址是由冒号分隔的 8个 16位地址块的 16进制串。
例如,FF04,19,5,ABD4,187,2C,754,2B1
每个分段的前导 0不用写。
IPv6地址中经常含有一长串的 0。于是允许压缩的地址使用一对冒号来表示多个 16位块的 0值。例如,地址:
FF01,0,0,0,0,0,0,5A,可以写作,FF01::
5A。
为避免二义性,“::”在地址中只能出现一次。
⑵ 任意传送( anycast)地址任意传送地址指定了一组主机。发送给任意地址的分组会被发送给该地址标识的一组主机中的一台主机,这台主机通常是路由协议定义的最近的一台主机。 IPv6 中没有广播地址,该功能可由多路传送地址提供。
⑶ 混合地址
IPv6还定义了一种混合地址格式以便在 IPv6环境中方便地表示 IPv4地址。在这种方案中,前 96位
( 6组 16位块)表示成规则的 IPv6格式的地址,
而剩余的 32位则表示成 IPv4通常用的“点分十进制表示法”格式。
例如,A0,40,B3,D5,21,3C,202.4.10.47。
3.Ipv4向 IPv6的过渡
若要广泛地使用 IPv6,就必须将网络的基础设施升级以适应使用新协议的软件。
IPv4和 IPv6的共存意味着网络必须包容不同的协议和程序。短期的方案是 IPv6网络通过 IPv4
的主干网实现网际互连,
第 2章 Internet/Intranet概述
2.1 Internet的基础知识
2.2 Internet的基本技术
2.3 IP地址与域名
2.4 连入 Internet 的方法
2.5 Intranet的基础知识
2.4 连入 Internet 的方法
2.4.1 拨号连接终端方式
2.4.2 SLIP/PPP协议连接
2.4.3 通过局域网连接及配置
2.4.4 分组网连接
2.4.5 Windows 98下拨号网络的安装与设置
2.4.2 SLIP/PPP协议连接
用 SLIP或 PPP协议与主机通信,使本地微机具有
IP地址,成为 Internet的一部分。
当以 SLIP/PPP方式入网时,需向 ISP申请 SLIP或
PPP帐号。需要相应的拨号程序拨通 ISP的远程服务器。 Windows 95/98内置有 TCP/IP协议,提供了现成的拨号网络。
拨号上网设置连接属性创建新的连接添加 TCP/IP
选择 ISP,申请 PPP帐号软件配置硬件连接 安装拨号网络通讯 /拨号网络协议 /Microsoft
/TCP/IP
我的电脑 /
拨号网络创建新连接
/ISP电话
ISP的域名服务器用户入网方式2.4.2 SLIP/PPP协议连接
1.安装拨号网络组件
1.安装拨号网络组件
2.安装 TCP/IP协议
3.建立新连接
5.拨号登录上网
2.4.3 通过局域网连接及配置
配置一块网卡以及一根连至局域网的电缆。
在进行网络配置前先将网卡安装到计算机上,并插好网线,然后再经过安装网络适配器驱动程序、添加和配置 TCP/IP协议、
对 IP地址、子网掩码、
网关、域名及域名服务器进行设置。域网访问 Internet了。
2.4.4 分组网或专用网络连接
该方式通过分组交换网如 CHINAPAC的虚电路进行连接。用户除需申请到分组网的使用权外,还须配备支持 TCP/IP协议的路由器和运行 TCP/IP软件的主机或网络。在申请了 IP地址和域名后,用户网上的所有终端均可成为 Internet用户,可以享用
Internet的全部服务。通过分组网入网,速率可以在 1.2Kbps~ 64Kbps任选。
通过其它专用网络如,DDN,ISDN、无线等连接网络速率可以在 64kb/s到 10Mb/s
第 2章 Internet/Intranet概述
2.1 Internet的基础知识
2.2 Internet的基本技术
2.3 IP地址与域名
2.4 连入 Internet 的方法
2.5 Intranet的基础知识
2.5.1 Intranet的形成与发展
根据 IDC( International Data
Corporation:国际数据公司)的统计,
1995年全世界有 10万台 Intranet服务器,
预测到 2000年将增至 470万台。在 1995年,
全世界有 1000万个浏览器,1996年发展至 4000万个,到 2000年将增至 1亿 8千万个。
1.Intranet的定义
2.Intranet的特点
3.Intranet的应用
2.5.6 Intranet的基本概念
2.5.2 Intranet的基本概念
1.Intranet的定义
Intranet是基于 Internet 的 TCP/IP协议,使用 WWW工具,采用防止外界侵入的安全措施,为企业内部服务,并有连接 Internet
功能的企业内部网络。
2.Intranet的特点
Intranet是根据企业内部的需求而设置的,它的规模和功能是根据企业经营和发展的需求确定的; Intranet必须方便地和外界连接,尤其是和 Internet的连接; Intranet采用 TCP/IP协议及相应的技术和工具,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Intranet根据企业的安全要求采取设置防火墙、安全代理等措施,以保护企业内部的信息安全,防止外界侵入; Intranet广泛使用 WWW的工具,使企业员工和用户能方便地浏览和采掘企业内部的信息以及 Internet的丰富的信息资源。
3.Intranet的应用一旦企业建立了 Intranet,就可以用它来发布信息、增强企业内部的通信能力、建立合作的环境。 Intranet的应用包括:电子邮件、信息发布系统、企业快报、系统用户手册、培训、
新闻组、销售报告、财务报告、客户信息、季度统计、产品信息、市场信息、产品开发信息、
物资和元部件目录、仓库信息和资产管理等。
2.5.3 Intranet的建立
组建 Intranet时主要解决的问题是:网络基础设施的需求和开发;安全的需求和实施; Internet服务提供者的评估和选择;软硬件的选择和安装; Intranet的维护。
1.网络基础设施的需求和开发
2.安全措施
3.Internet服务提供者的评估和选择
评估和选择 Internet服务提供者 ISP对建立 Intranet也是十分重要的,下面列举 8个评估准则:
⑴ 面向企业经营的需要。
⑵ ISP的服务质量
⑶ 用户连接的结点是否靠近用户,ISP是否直接连至国家或国际的 Internet结点。
⑷ ISP的服务类型,是指提供拨号服务和专用高速链路,
以及提供的链路速率。
⑸ 提供的增值服务,如根据用户需求提供安全选择、
提供域名注册服务等。
⑹ 用户支持,包括一天 24小时地连续运行,有专人为客户做咨询服务以及各种客户需要的服务。
⑺ ISP的经验,从服务的历史、客户的情况等方面考察。
⑻ 在满足上述要求的前提下要有合理的价格。
4.软、硬件的选择和安装
Intranet所需要的软、硬件包括服务器、浏览器、搜索工具、文本写作工具、文本转换工具、文本数据库以及数据库查询工具等。
⑴ 服务器
⑵ 浏览器
⑶ 搜索工具
⑷ 文本写作工具
⑸ 文本转换工具
⑹ 文本数据库
⑺ 数据库查询工具
5.Intranet的维护作业,
习题二 (p44)
一、四、五(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