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杨云彦 主编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
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9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1
人口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目 录
第一章 人口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体系,.......................................................................................,7
第一节 人口 资源与环境经济理论的演进,.........................................................................,7
1.1 人口经济学理论的发展,..........................................................................................,7
1.2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发展,......................................................................................,8
表 1.1 资源环境问题的三次浪潮,...........................................................................,8
1.3 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论,...........................................................................................,10
专栏 I 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12
1.4 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兴起,....................................................................................,14
专栏 II,世界环境日 主题,.................................................................................,15
第二节 人口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体系和内容,...................................................................,16
1.5 人口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体系,.............................................................................,16
1.6 本书的组织,..........................................................................................................,17
第二章 人口增长与人口经济思想,............................................................................................,18
第一节 世界人口动态,.......................................................................................................,18
2.1 世界人口的增长,...................................................................................................,18
表 2.1 世界人口的增长,.......................................................................................,18
图 2.1 世界人口增长,...........................................................................................,20
2.2 人口增长的阶段,...................................................................................................,20
第二节 古典人口经济理论,................................................................................................,21
2.3 现代人口经济学的 萌芽,........................................................................................,21
2.4 威廉 配第的人口经济学说,..................................................................................,21
2.5 魁奈的人口经济学说,...........................................................................................,22
2.6 亚当 斯密的人口经济思想,.................................................................................,23
2.7 大卫 李嘉图的人口经济思想,.............................................................................,24
第三节 马尔萨斯人口论,...................................................................................................,26
2.8 马尔萨斯人口经济学说,........................................................................................,26
表 2.2 马尔萨斯人口级数,....................................................................................,27
2.9 马尔萨斯人口论评述,...........................................................................................,28
第四节 凯恩斯人口论,.......................................................................................................,29
2.10 凯恩斯人口观的两个阶段,..................................................................................,29
2.11 人口减少的经济后果,..........................................................................................,33
第五节 马克思主义人口经济理论及其发展,.......................................................................,35
2.12 马克思主义人口经济理论的产生,........................................................................,35
2.13,两种生产 原理,................................................................................................,36
2.14“过剩人口 与资本主义社会人口经济规律,.........................................................,39
2.15 从 两种生产 到 三种生产 理论,................................................................,40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2
第三章 微观人口经济学,..........................................................................................................,42
第一节 生育率与家庭规模的经济与制度分析,...................................................................,42
3.1 微观人口经济学的范畴,........................................................................................,42
3.2 孩子的成本和效用,...............................................................................................,43
专栏 III 中国孩子的经济成本,.............................................................................,44
3.3 家庭规模的决定,...................................................................................................,45
3.4 制度分析,.............................................................................................................,45
第二节 人力资本投资,.......................................................................................................,46
3.5 人力资本及其投资方式,........................................................................................,46
3.6 教育培训的需求与供给,........................................................................................,47
第三节 人口迁移经济学,...................................................................................................,50
3.7 人口迁移规律,......................................................................................................,50
3.8 人口迁移的经济分析,...........................................................................................,51
3.9 迁移效应,.............................................................................................................,55
第四章 宏观人口经济学,..........................................................................................................,57
第一节 人口与经济发展,...................................................................................................,57
4.1 人口 -经济关系概要,..............................................................................................,57
4.2 人口数量变化的经济效应,....................................................................................,57
4.3 人口质量变化的经济效应,....................................................................................,59
4.4 人口波动与经济增长,...........................................................................................,60
第二节 适度人口论,...........................................................................................................,61
4.5 适度人口,.............................................................................................................,61
4.6 静态经济适度人口,...............................................................................................,62
4.7 动态经济适度人口,...............................................................................................,63
图 4.1 技术进步提高适度人口规模,.....................................................................,64
第三节 人口分布与城市化的经济分析,..............................................................................,64
4.8 人口分布,.............................................................................................................,64
专栏 IV 中国人口分布,........................................................................................,65
4.9 城市化及其机制,...................................................................................................,66
4.10 城市化进程,........................................................................................................,69
图 4.2 城市化的阶段,...........................................................................................,70
第四节 人口转变,..............................................................................................................,71
4.11 人 口转变的阶段,.................................................................................................,71
图 4.3 人口转变,..................................................................................................,72
4.12 人口转变的理论解说,..........................................................................................,73
第五节 人口老龄化与老龄经济学,.....................................................................................,73
4.13 人口老龄化趋势,.................................................................................................,73
专栏 V 人口发展的 年轮 ---人口年龄金字塔,................................................,74
图 4.4 预测的 2000 年中国人口年龄金字塔,.........................................................,74
4.14 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影响,......................................................................................,74
4.15 退休年龄的经济效应,..........................................................................................,75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3
第五章 资源环境动态及其理论,................................................................................................,78
第一节 资源消耗与环境退化,............................................................................................,78
5.1 人口增长与资源消耗,...........................................................................................,78
表 5.1 1850-1980 年全球不同地区土地利用变化情况,........................................,78
表 5.2 1960-1984 年不同地区的人口增长和能源消费,........................................,79
5.2 全球环境变化,......................................................................................................,80
第二节 人口压力说,...........................................................................................................,80
5.3,人口爆炸 论,.....................................................................................................,80
5.4,人口压力 论,.....................................................................................................,81
第三节 增长极限论,...........................................................................................................,83
5.5,资源耗竭 说,.....................................................................................................,83
5.6,增长极限 论,.....................................................................................................,85
专栏 VI 线性 增长和指数增长,.............................................................................,88
第四节,最后的资源,.....................................................................................................,89
5.7 经济增长的必要性,...............................................................................................,89
5.8 资源潜力与经济增长的可能性,.............................................................................,90
5.9 科学技术进步的作用,...........................................................................................,93
第六章 自然资源系统,..............................................................................................................,95
第一节 自然资源及其开发利用,.........................................................................................,95
6.1 自然资源及其分类,...............................................................................................,95
图 6.1 自然资源的分类,.......................................................................................,95
6.2 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96
表 6.1 不同发展阶段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重点,...................................................,97
第二节 自然资源简况,.......................................................................................................,98
6.3 矿产资源,.............................................................................................................,98
6.4 土地资源,.............................................................................................................,99
6.5 水资源,.................................................................................................................101
6.6 森林资源,.............................................................................................................101
6.7 生物多样性资源,...................................................................................................102
第三节 水土资源与粮食生产,............................................................................................103
6 8 粮食生产和人口的增长,.....................................................................................103
6 9 粮食生产的潜力,................................................................................................105
6.10 人口承载量,........................................................................................................106
专栏 VII 人地矛盾新出路,...................................................................................107
第七章 自然资源价格,..............................................................................................................109
第一节 资源经济问题,.....................................................................................................109
7.1 资源经济研究的基本问题,....................................................................................109
第二节 自然资源价值与价格,............................................................................................111
7.2 自然资源的价值问题,...........................................................................................111
7.3 自然资源定价,......................................................................................................112
7 4 水资源定价,.......................................................................................................114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4
7 5 土地资源定价,....................................................................................................115
图 7.1 地租的确定,..............................................................................................115
7.6 森林资源的定价,...................................................................................................117
第八章 自然资源评价与动态配置,............................................................................................118
第一节 自然资源评价,.......................................................................................................118
8.1 自然资源评价原则与方法,....................................................................................118
第二节 自然资源的动态配置,............................................................................................119
8.2 自然资源动态配置的一般模型,.............................................................................119
8.3 不可再生自然资源的动态配置,.............................................................................120
8.4 可再生自然资源动态配置,....................................................................................123
图 8.1 收获期的数量,...........................................................................................124
图 8.2 静态有效可持续捕捞量,............................................................................125
第三节 资源保护问题,.......................................................................................................125
8.5 动态配置的不确定性,...........................................................................................125
8.6 资源保护原则,......................................................................................................127
第九章 自然资源核算与资产化管理,........................................................................................129
第一节 建立自然资源核算体系,.........................................................................................129
9.1 经济增长中的资源空心化现象,.............................................................................129
图 9.1 经济增长中的资源空心化现象示意图,.......................................................129
9.2 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缺陷,.............................................................................130
9.3 自然资源与环境的核算方法,.................................................................................131
表 9.1 挪威实物资源核算表式结构,.....................................................................132
9 4 中国自然资源核算体系框架,..............................................................................133
图 9.2 中国自然资源核算体系框架,.....................................................................134
第二节 自然资源的资产化管理,.........................................................................................134
9.5 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的客观必然性,......................................................................134
9.6 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的目标与原则,......................................................................136
9.7 加强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的基本思路,..................................................................136
第十章 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139
第一节 自然资源开发与环境,............................................................................................139
10.1 自然资源利用与环境恶化,..................................................................................139
图 10.1 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 人口与自然的关系图,..........................................139
表 10.1 若干国家环境损害费用占 GNP 的比重,...................................................140
第二节 经济发展与环境,...................................................................................................140
10.2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141
图 10.2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142
10.3 收入分配与环境,.................................................................................................142
10.4 贫困与环境,........................................................................................................143
10.5 城市化与环境,....................................................................................................145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环境问题,.................................................................................146
10.6 世界市场与自然资源退化,..................................................................................146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5
10.7 竞争力与污染转移,.............................................................................................147
第十一章 环境经济问题,..........................................................................................................149
第一节 环境 -经济系统与环境经济问题,.............................................................................149
11.1 环境 -经济系统,...................................................................................................149
11.2 环境经 济问题,....................................................................................................150
第二节 环境经济中的产权 外部性与市场失效,...............................................................150
11.3 产权界定问题,....................................................................................................150
11.4 外部性,...............................................................................................................151
11.5 最优污染水平,....................................................................................................152
图 11.1 最优污染水平,.........................................................................................153
11.6 市场失效,............................................................................................................153
第三节 作为公共商品的环境质量,.....................................................................................154
11.7 公共商品,............................................................................................................154
11.8 环境质量公共商品的供给,..................................................................................155
第十二章 环境经济评价,.......................................................................................................157
第一节 环境资源的价值和价格,.........................................................................................157
12.1 环境资源的特点,.................................................................................................157
12.2 环境资源的价值,.................................................................................................157
12.3 环境资源的价格,.................................................................................................158
第二节 环境经济效益评价,................................................................................................158
12.4 费用效益分析,....................................................................................................158
12.5 市场价值法,........................................................................................................161
12.6 替代市场法和假想市场法,..................................................................................164
第十三章 环境保护与环境经济管理,........................................................................................166
第一节 环境污染与防治,...................................................................................................166
13.1 环境污染的一般情况,..........................................................................................166
13.2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167
13.3 水污染及其防治,.................................................................................................168
13.4 土壤污染及其防治,.............................................................................................169
13.5 噪声污染及其防治,.............................................................................................170
第二节 环境经济管理,.......................................................................................................171
13.6 污 染控制,............................................................................................................171
13.7 排污收费,............................................................................................................172
图 13.1 庇古税,....................................................................................................172
13.8 排污标准,............................................................................................................173
13.9 排污权交易,........................................................................................................174
专栏 VIII 美国的可交易许可证制度,....................................................................174
第十四章灾害与生态经济系统失调,..........................................................................................176
第一节 灾害与生态进化,...................................................................................................176
14.1 灾害经济现象,....................................................................................................176
14.2 灾害与生态进化的关系,......................................................................................177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6
第二节 生态经济系统灾变与调控,.....................................................................................178
14.3 生态经济系统灾变的原因,..................................................................................178
14.4 调控生态经济系统,.............................................................................................181
第十五章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183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183
15.1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演进与内涵,...........................................................................183
15.2 可 持续发展经济的本质,......................................................................................185
第二节 公平和效率,.........................................................................................................186
15.3 公平和效率的内涵与联系,..................................................................................186
第三节 价值和财富,.........................................................................................................188
15.4 人类社会价值观和财富观的发展,........................................................................188
15.5 可持续发展经济的价值观和 财富观,....................................................................189
15.6 可持续收入,........................................................................................................190
15.7 弱可持续性和强可持续性,..................................................................................191
第十六章 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192
第一节 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的基本框架,..........................................................................192
16.1 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的实质,...............................................................................192
16.2 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的生态经济特征,................................................................192
16.3 经济圈中的生态经济模式,..................................................................................193
16.4 社会圈中的生态经济模式,..................................................................................194
16.5 生物圈中的生态经济模式,..................................................................................195
第二节 可持续的生产 消费模式,.....................................................................................195
16.6 可持续的生产模式,.............................................................................................195
16.7 可持续的消费模式,.............................................................................................196
第十七章 可持续发展的人口 资源与环境战略,......................................................................198
第一节 可持续经济发展能力,............................................................................................198
17.1 可持续经济发展能力的基本涵义,........................................................................198
17.2 可持续经济发展能力的衡量要素,........................................................................199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的人口 资源与环境战略,...................................................................200
17.3 人口发展战略,....................................................................................................200
17.4 自然资源与环境支撑能力建设,...........................................................................201
17.5 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 政策,...............................................................................203
专栏 IX 共同的未来,............................................................................................204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7
第一章 人口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体系
第一节 人口 资源与环境经济理论的演进
1.1 人口经济学理论的发展
人类对自身发展前景关注的深度和广度是一个逐步丰富的过程 在马尔萨斯之前 主流的观点认为人口是国力和财富的象征 人口的增长受到鼓励 可以将这一阶段看作是乐观主义或浪漫主义的时代 重商主义者 无论是英国的托马斯 曼 (Thomas Man 1571-1641) 还是法国的让 巴蒂斯特 柯尔培尔 (Jean Baptiste Colberl 1619-1683) 都认为随着国家的人口增加 国家征收的贡税也增多 人口多 国内生产的商品多 用于出口的商品也就多 因而能换回外国货币 即金银也多 人口多 兵源丰富 可以用武力去占领殖民地 从殖民地获得更多金银 掠夺更多的财富英国的托马斯 曼认为 人口密度大 人口众多是国家富强的源泉 威廉 配第 (William Petty,
1623-1687)提出了 土地为财富之母 而劳动则为财富之父和能动的要素 的著名论断 他认为一个国家的财富生产要求有一定数量的人口 如果人口数量过少或不足 对一个国家来说是不利的 弗朗斯瓦 魁奈 (F,Quesnay,1694-1774)强调人口在财富生产中的作用 主张采取稳定农村人口和鼓励农村人口增长的政策 这一观点构成其重农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部分
但是 经济社会条件的改变 以及人们认识上的逐步深入 人口增长的合理性受到怀疑 由马尔萨斯开始 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人口自身的增长以及同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供给的相互关系由此形成现代人口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在马尔萨斯所处的年代 英国 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产业革命 机器大工业代替了以手工为主的作坊工场手工业 成为主要的生产方式 随着生产方式的大变革 机器大工业排挤了工人 小生产 使大批工人 农民和小手工业者陷于贫困 破产境地大批失业人口流落街头 社会矛盾十分突出 马尔萨斯把这种复杂的社会矛盾归因于人口与生活资料之间的正常比例被打破 是所谓 人口法则 在发挥作用 并认为在 自然条件 下食物产量增长永远赶不上人口数量的增长 人口过剩是 绝对过剩 因此对人口增长和人类前景持悲观态度 对这种悲观主义的 人口决定论 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进行了有 力的批判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世界人口发展经历了若干重要的变化 40 年代末 50 年代初全球人口的快速增长 引发了新一轮对人口增长前景持悲观态度的理论思潮 而发达国家和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增长率下降 使人们能更加理性地分析自身的繁衍行为 战后日益加强的人口迁移和城市化趋势 则为人口经济学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 总的来看 从二战以来的半个世纪是人类对自身发展高度关注的时期 也是人口经济学走向成熟的阶段
在人口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体系中 人口经济学是较早起步 其理论和方法比较完备的分支之一 人口经济学主 要研究人口经济关系 阐明人口经济运动过程中人口与经济相互关系及其变化的客观规律 即人口经济规律 (张纯元等,1983:1) 人口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主要来自经济学领域 在传统的经济福利最大化为核心的价值体系内 人口经济研究始终将人口与发展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
由于人口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常常被当作一个外生变量 因此 在主流经济学中人口经济学长期处于一种无足轻重的地位 有一位人口学家注意到 如果什么时候所谓的 人口问题 受到了特殊的关注 那么一定是社会经济的其他部分 而不是人口出了问题 安川正彬 1977 确实我们发现人口学的若干高潮或进展大多是在某种社会性的危机或人类发展的重要关头取得的 而且 与大多数经济学家们耗费终身心血研究的主流经济成果湮没于漫漫时光中的情形形成鲜明对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8
比的是 他们在人口研究方面的 副产品 往往青史留名 流传后世 这种戏剧性的效果证明了人口经济学在人类命运前途问题方面所具有的特殊价值
1.2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发展
工业革命以来 人类活动从根本上改变了地球表层的资源分布和环境状况 环境改变明显提高了人类福利 例如 人造环境大大改善了人们的居住和生活条件 降低了发病概率 人类可以更健康地 生存更长的时间 人们跨越空间 快速旅行的能力也大大提高 可以享受更为舒适的生活方式 但这些变化明显也付出了巨大的环境成本
资源消耗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使得人类将对自身发展前景的关注从单纯的人口与经济关系扩展到人地关系 资源的稀缺性和有效利用 环境问题等 在人类对资源与环境问题日益关注的过程中 大致经历了三个浪潮 每次浪潮分别集中于不同的主题 (Ruttan,1993) 如表 1.1 所示
表 1.1 资源环境问题的三次浪潮
波次 一般话题 具体问题
第一波 40 和 50 年代 有限自然资源 食物生产的不适应
不 可再生资源的消耗
第二波 60 和 70 年代 生产和消费的副产品 杀虫剂与化肥使用
垃圾处置
噪声
空气与水体污染
放射性与化学污染
第三波 80 和 90 年代 全球环境变化 气候变化
酸雨
臭氧层破坏
资料来源 Ruttan(1993)
第一波出现在 40 年代末 50 年代初 其关注的主要问题是自然资源 (如土地 淡水 能源供应 )
能否维持经济增长以及食物增长能否满足人口增长的需要 这些问题和马尔萨斯的关注点是相似的
第二波出现在 60 年代后期至 70 年代前期 增加了另一个焦点 即环境对现代技术副产品 的吸收能力 如大气和水体污染 石棉 杀虫剂 放射性废弃物 生活垃圾等 激发第二波的原因部分可以归结于工业化国家收入水平的上升 收入的提高 既增加了对产生有害副产品的商品的需求 又激发了对环境质量的需求
第三波 发生于 80 年代后期和 90 年代初 又增加了新的焦点 全球性变化问题 包括酸雨全球变暖 臭氧减少等 第二波和第三波的问题涉及到公共商品 (public goods)---空气 水 大气这些都有被过度消耗的倾向 1997 年全球气候变化的京都会议就指出 第三波的问题尤难解决因其涉及到国家之间平等使用 公共商品的问题
此外 由于人类活动范围扩大 生态系统破坏导致的动植物物种绝灭 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挑战的问题 以及环境污染而可能导致的生物性病理变化 都可能构成若干年后环境问题第四次浪潮的内容
事实上 从马尔萨斯开始 人口经济学就开始关注人口 -资源关系 特别是人口与土地 粮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9
等的关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 由于各国人口的迅速增加以及发展中面临的严重社会问题和矛盾冲突 全球弥漫着浓厚的悲观主义气氛 特别是 50 60 年代出现在发达国家的一系列严重的环境污染事件震憾了各国政府以及社会各界 环境污染和治理成为 热点问题 如果说 Pearson 和
Harper(皮尔逊 哈珀,1945) 合著的 世界的饥饿 还只是马尔萨斯论的翻版的话 Vogt(福格特,1949)
的生存之路则开始关注工业化以来的若干重要消极后果 他认为由于人口增长和滥用自然资源世界人口增长正在超过土地和自然资源的承载力 人类面临生存危机 Carson(卡逊,1962)用通俗笔调描述了环境污染后的 寂静春天 其影响之深远 被认为是一个新的 生态学时代 的开始 在 1972 年问世的颇有争议的 增长的极限 中 该报告通过运用多种宏观模型模拟人口增长对资源消 耗的过程 预测人口高速增长将带来灾乱性后果 给不顾生态环境代价而沉溺于经济增长的传统理念敲响了警钟 使长期支配人类的单纯的经济增长观受到怀疑与批判 曾一度成为当时环境运动的理论基础 总体上看 这些理论大多对资源约束和环境恶化条件下人类的发展前景持较为消极的态度 最典型的是一些更为悲观的理论则鼓吹 零增长 从理论的悲观色彩上看他们和马尔萨斯是一致的 尽管这些悲观的理论和预测大多失败了 但是他们在警醒人类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方面无疑是胜利者
出于对资源环境问题的关注 经济学 环境科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者 们从不同于人口经济学的角度 广泛开展了对资源 环境问题的研究 并形成了自身的学科体系和研究方法 资源经济学 严格地说 自然资源经济学 是一门相对年轻的学科 它主要研究资源有效配置问题以及资源配置决策的收入分配效果 正如它的名称所表明的 资源经济学主要研究自然资源方面的政策问题 例如 土地 森林 水资源 大气以及生态系统等方面的问题 资源经济学力图分析这些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优化配置问题 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它着重研究各种选择方案 政策和工程项目的效益和成本 以及这些效益和成本对各方面的影响范围 包括地 理方面经济部门之间 社会经济阶层之间的利益分配以及动态趋势 资源经济学的概念和方法 包括贴现 价格 成本 以及个人偏好等 在其基本分析中 个人偏好是价值的主要指标 (兰德尔,1989:40)
环境经济学也是一门年轻的学科 直到 20 世纪 60 年代才得以兴起 而且在环境经济学和资源经济学的范围划分方面也存在多种意见 一个简单的例子是 人们可以认为具体的环境也是一种自然资源 反过来 自然资源又是整个环境中的一部分 在环境经济学之前相当长的时期中绝大多数人错误地认为没有必要专门对环境问题进行经济学研究 在他们看 来 自然资源的供给与其它生产要素的供给之间不存在实质性的差别 无须专门研究 而作为废弃物排放场所并具备自我净化能力的人类生存环境 是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 因此无须纳入研究稀缺性的经济学领域中
环境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研究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发展的学科 关于其研究对象一般认为它至少包括环境的污染与治理 以及生态平衡的破坏与恢复 有争议的是 环境经济学的内容是否应足够拓展 以将全部生态问题都纳入自身研究范围之内 在环境经济学和自然资源经济学之间 也存在两者之间从属问题的不同主张 较多的学者则将环境经济 学与自然资源经济学作为两个相互联系的 平行的经济学分支学科 (厉以宁等,1995; 张帆,1998) 环境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同样源于现代经济学 它为环境分析提供了一种思想方法和分析工具 并可为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现实的 有效的工具 与纯粹的环境保护主义者的观点有所不同 环境经济学并不主张零污染 而是希望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达到协调 环境经济学通过社会成本效益分析等途径来评价环境变化的经济价值 探讨环境恶化的经济原因 最后设计经济机制来减缓乃至消除环境的恶化 (张帆,1998:6)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10
1.3 生态经济协调发展 论
生态经济学从生态系统的角度研究人口 资源与环境问题 由于当代人与自然的关系日趋对立 已经威胁到人类社会健康稳定的发展 生态经济问题成为牵涉世界各国社会 经济 科技等方面的综合性问题 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问题 围绕着人类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近年来 国际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理论与思潮 从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生态改善的发展关系这个意义上说 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具体形态的生态经济模式 (1)采取放弃发展经济来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始生态经济模式 (2)通过牺牲生态环境来实现经济发展的传统生态经济模式 (3)通过 限制资源消费和放慢经济增长来求得人类社会与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的现实生态经济模式 这三种具体形态在本质上都属于消长互损型的生态经济模式 它不能很好地符合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 现代经济社会需要一种实现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与模式
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论是我国理论工作者提出的实现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 该理论从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思路出发 对传统经济学发展观进行了较全面的重新阐述 其主要理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人的二重性的理论奠定了生态经济二重性理论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认为 人类产生于自然 又归属于自然 具有自然属性 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又是社会的人 具有社会属性 是经济系统的主体 生态经济系统的人 正是这两种属性的统一体 对生态经济学来说既要研究社会经济意义上的人 又要研究自然生态意义上的人 使人的社会本质和自然本质有机统一起来 只强调人的一种属性 而忽视人的另一种属性 都不可能真正认识人的本质 人的二重性 决定了生态经济系统是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复合系统 使生态经济系统本身就具有二重性 劳动是专属于人类的 在劳动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是同时发生的 因而形成 劳动的二重性 生产过程就是物质改变的自然过程 又是价值形成的经济过程 生产过程的二重性就引起经济运动的二重性 它既是自然生态更替演进 又是社会经济变化发展 可见 人的二重性的理论 为生态经济二重性理论奠定了基础 而生态经济二重性理论则是生态经济理论的基石
第二 考察了现代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矛盾运动及其发展趋势 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对生态系统需求的无限性与生态系统满足需要的生产力和资源更新能力的有限性的矛盾 是现代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矛盾 从纵向看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矛盾运动 它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 中使生态与经济的发展关系既呈现出协调发展的总趋势 又在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特点 从横向来看 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矛盾运动 它在当地世界各国的不同社会经济形态下 使生态与经济的发展关系既在客观上具有协调发展的必然趋势 又在现实中存在着不同性质的解决矛盾和实现协调发展的社会形式和具体途径 前者是生态经济系统基本矛盾运动的历史的普遍性 后者是现实的普遍性 现代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矛盾运动在客观上要求现代人类必须自觉地 主动地 预见性地去解决自己面临的生态经济问题 必将会使现代经济社会成为社会经济和自然生态互相融合的生 态经济有机整体 有力推动现代人类遵守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 建立起良性循环的生态经济系统 使现代经济社会沿着与自然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健康轨道前进
第三 揭示了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实现形态及其协调论的基本范畴 现代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矛盾运动具体到现实生活中 就表现为一定社会制度下的人们社会经济活动的需求和自然生态环境的供给之间的矛盾 这种矛盾运动产生的经济问题和体现的经济关系 都是围绕着这样一些基本关系运动的 生态关系和经济关系以及两者协同发展的统一体即生态经济关系 生态结构和经济结构以及两者协同发展的 统一体即生态经济结构 生态平衡和经济平衡以及两者协同发展的统一体即生态经济平衡 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以及两者协同发展的统一体即生态经济效益 生态目标和经济目标以及两者协同发展的统一体即生态经济目标等 都是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实现形态 离开了这些实现形态 就谈不上协调发展 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的社会经济活动 应该能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11
够做到既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又适合自然生态发展的需要 可以使生态与经济的矛盾对立在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有机统一起来 互为一体 构成统一的生态经济形态 这种生态经济形态 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下生态 经济系统的各种发展形式及其本质联系 因而 生态经济系统 生态经济关系 生态经济结构 生态经济平衡 生态经济效益 生态经济目标等 就成为社会主义生态经济学的基本范畴 也是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的基本范畴
第四 阐明了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原理 传统的经济学是以生态与经济相脱离为特征的从而形成了许多传统观念 主要有 视人类社会是与自然界相分离的纯粹的社会历史观 视人类需求是与生态需求相分离的纯粹的经济需求观 视社会生产是与自然生产相分离的纯粹的经济生产观 视劳动价值是与生态价值相分离的纯粹的商品价值观 视社 会财富是与生态财富相分离的纯粹的经济财富观 视社会经济发展是与自然生态发展相分离的纯粹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观 等等 用这种不完全的社会观 需求观 生产观 价值观 财富观 战略观 指导人们社会经济活动 就会使经济社会发展走上与自然生态环境相分离的道路 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突破这些传统的经济学观念 建立起现代的 完整的生态经济社会观 生态经济需求观 生态经济生产观生态经济价值观 生态经济财富观 生态经济循环观 生态经济战略观 从而提出和阐明了生态经济学的七条基本原理 即
1,生态经济两重理论 人既是 自然人又是社会人 是社会机体和自然机体的统一 这使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既要引起社会经济变化 又要引起自然生态变化 这两方面变化导致社会生产过程社会经济运动的两重性 所以 人类历史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和自然生态发展的统一
2,生态经济有机整体理论 现代生态经济系统是由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相互作用而形成不可分割的生态经济统一体 因而现代经济社会是一个由经济社会和自然生态融合而成的生态经济有机整体
3,生态经济全面需求理论 在现代经济社会中人的需求是多要素统一的需求综合体系 其中最基本有三方面 一是物质需求 二是精神需求 三是生态需求 现代人的全面需求是以生态需求为显著特征的
4,生态经济生产理论 现代经济社会再生产是生态经济有机系统再生产 它不仅包括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精神再生产 还包括人类自身再生产和自然生态再生产 现代生产力愈发达 四种再生产愈融合成为生态经济再生产
5,生态经济价值理论 在现代经济社会条件下 人类劳动不仅创造商品价值 而且创造生态价值 使现代生态经济系统中的生态环境不仅具有使用价值 而且具有价值 生态经济价值就是商品价值和生态价值的统一 这样 社 会产品既包括经济系统的经济产品 又包括生态系统的生态产品 社会财富既包括经济财富 又包括生态财富
6,生态经济循环理论 循环运动是生态经济系统运动的基本形式 物质循环 能量流动 信息传递 价值增殖是生态经济循环运动的具体形态 也是生态经济系统的四大基本功能 因而生态经济循环运动是生态循环运动和经济循环运动的统一运动 经济发展并不只是经济的循环所带来的 而是从经济循环和生态循环当中得到的 所以 必须把经济发展建立在生态良性循环和经济良性循环有机统一的基础上
7,生态经济战略理论 现代经济社会发展 必须实行协调发展战略 它实质是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战略 其主要内容是经济 社会 科技 生态四大系统的协调发展战略 因而 现代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是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自然生态环境发展战略相统一的发展战略
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理论 是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对当今世界上客观存在的全球问题进行科学分析 对人类社会发展 特别是进入现代化社会后的世界经济社会全部因素和整个自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12
因素互相作用的发展进程的具体情况进行历史分析 对不同社会制度间极端复杂的生态经济关系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而得出来的 人类历史发展已经进入把自然与社会作 为统一整体基础上来揭示经济社会发展的清晰图景的新时代 我们今天不仅能够指出自然生态系统内部各个部分变化发展过程的联系 而且能够指出社会经济系统内部各个领域变化发展过程的联系 还能够从生态经济系统的总体上指出其规律
可持续发展经济的理论体系 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论是统一的 当代中国学者创立的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理论 实现了几百年来缺乏生态理念或忽视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永续利用的传统经济理论向生态与经济内在统一的经济理论的转变 这是经济发展理论史上的一次质的飞跃 揭开了经济发展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深刻变革的序幕 使经济发展理论发展进入一个划时代的新阶段 进入 90 年代以来 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正在向可持续发展领域扩展与融合现在人们正从探讨生态与经济间的一般协调关系 并在对传统的不考虑生态资源的传统经济发展方式产生的极不经济后果这一严酷现实的检讨中 开始深入研究生态与经济间的有机结合的条件方式 途径和机制等深层次内容 从而使得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成为贯穿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红线形成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基本范畴 基本原则 主要形态 行动法则及其理论体系 因此 在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的基础上创立可持续发展经济理论 这是今后生态经济理论发展与应用的基本任务 只有实现这种发展与应用的重大转变 它才符合现代人类发展的客观要求
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标志着当代人类对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 是验证 丰富和发展生态经济协调发展学说的理论结晶 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论针对社会经济走向与自然生态环境相脱离的非持续发展道路而建立 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 生态与经济间的不协调已成为当代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主要矛盾 因此 揭示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生态与经济由不协调走向协调发展的规律 寻求人类经济活动及其行为在不危及生态环境的前提下 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发展途径 这就是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的根本之点 正是这一探讨 深化了人们对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规律的认识 人们进一步看到 寻求当代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发展途径 不仅是当代经济社会的问题 而且关系到人类社会永久的发展问题 经济社会发展必须是不危及后代人对生态环境资源需要的前提下 实现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发展 这就是说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理论规定了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在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允许范围内 满足当代人与后代人的需要 而可持续发展经济学正是建立在这个理论基础之上的 它不仅要使人们 的经济活动与发展行为在不危及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寻求当代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发展途径 而且要使人们的经济活动与发展行为在不危及后代人对资源环境价值的前提下 寻求满足当代人对资源环境价值需要的发展途径 以解决当代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发展的协调关系
总之 生态经济协调发展学说 为可持续发展经济理论奠定了科学基础 我们以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理论为核心 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经济理论体系 是历史的必然 是现代人类生存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并由此使人们对现代经济发展规律性的认识进入一个新阶段
专栏 I 可持续发展生 态系统
所谓生态系统 简言之 就是生态系统和环境系统在特定空间的组合 是占据一定空间的自然界的客观存在的实体 在自然界中的生物与环境 生物与生物之间存在着互相联系 互相依存的关系 并不断地进行着物质循环 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 使生物环境形成为一个相对稳定的有机整体 这就是生态系统 它是生物圈的基本功能单位自然界中各类各级 大小不一 不同层次的生态系统组合 形成多层次的 有序的 巨大的物质体系 这就是生物圈 生态系统与生物圈进行着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 因而整个生物圈也可以看成一个庞大的复杂的生态系统 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因此 生态系统既是一个抽象的又是一个具体的概念 它从一滴水直到整个生物圈都是生态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13
系统 这些系统都是由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的要素按照一定的结构方式组成的
其次 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态系统是由两大部分和四项基本成分按照一定的结构组成的 这两大部分是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这两个子系统 所谓生命系统 就是动物 植物 微生物各种生命有机体的集合 所谓环境系统 就是光 热 气 水 土以及各种有机和无机元素的集合 四项基本成分是 第一 非生物环境 它包括太阳辐射 温度 空气等气候因子及其他物理因 素 碳 氮 二氧化碳 氧 水 矿质盐等无机物质 蛋白质 碳水化合物 脂类 腐殖质等有机物质 非生物环境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所需要的环境因素 因而构成了生物和环境的矛盾统一体第二 生产者 主要是绿色植物 由含有叶绿素的植物组成 绿色植物能把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 使环境中的无机元素 水 二氧化碳这些无机物合成为蛋白质 碳水化合物 脂肪类有机物 所以 绿色植物是能从简单的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的自养生物 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进行第一性生产 把生命和太阳联系起来 成为世界上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能量来源 第三 消费者 主要是 动物 直接或间接依赖于生产者所制造的有机物的异养生物 这类生物又以其得食物的顺序不同而划分为食草动物即一级消费者 食肉动物即二级消费者和更高级的食肉动物即三 四级消费者 第四 分解者 主要是由真菌 细菌 原生动物等所组成 它们也是异养生物 但其作用与生产者相反是将复杂的动 植物有机残体分解为简单化合物 最终分解为无机物质返回到环境中去 再被生产者作为养分吸收所以 又称为还原者 这样 在生态系统中能量 物质的转换和循环中伴随着大量的信息传递 流动 循环 传递都是运动 是能量 物质 信息在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 间的转换运动 因此 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 生态系统是由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把系统内的各个组成部分 要素 紧密结合成一个有机整体的
值得重视的是 在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中 每种自然生态资源都是生态系统的生命系统或环境系统中对人类的生产或消费具有使用价值的物质和能量 换言之 它们都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资源承载体 从传统生产力的观点看那些尚不在人类劳动作用范围的自然界 是不属于劳动对象的 因此不属于经济学的研究范围 但在我们这里 那些人类劳动虽然没有直接触及的自然界虽然 不是劳动对象 但却是人类生存和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 所以也是这里研究的内容 因为从联系的观点看 在生态系统中 那些未被人类劳动涉及的自然界 也会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 这种影响反过来会对人类生产和生活产生影响 这种影响在今天已日益明显 自然界对生产力的作用是巨大的它的丰裕水平在不同程度上决定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 从而是整个社会的基础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人们利用自然的范围在不断扩大 同时 人们总是在自然界允许的范围内活动的 所以不管人类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达到何种程度 人的活动总是要受到自然界的制约的 一旦超出 这个范围 就要遭到自然的惩罚 实际上 尽管人类的进步总是表现为人对自然作用的增强 可实质上则是自然对人的统治的加强 这正如恩格斯在 论权威 中所讲的 如果说人靠科学和创造天才征服了自然 那么自然力也对人进行报复 按它利用自然力的程度使它服从一种真正的专制 而不管社会组织怎样 如果讲 当人们还未认清自然力的内在规律时 还可以盲目地进行活动 尽管这种活动经常受到自然的惩罚 而当人类认识了自然的规律后 就得按规律办事 从而总是受到自然规律的约束 该自然规律也同时成为人类意识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这种情况说明 可 持续发展经济学的研究范围 要比传统的经济学或政治经济学宽 在这里 整个的生态环境系统都是它的研究范围 因为人是生态环境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经济活动也是在生态环境这个大系统中进行的 所以生态环境的好坏 必然会影响到人的福利和经济发展
整个自然界也是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 它不仅为人类提供生产与生活必不可少的原料和一些消费品 而且还是补充生产力发展所需物质和能量的源泉 这正如威廉 配第所讲的 劳动是财富之父 土地是财富之母 一样 人虽然是自然界的宠儿 但不管人在生产与生活中取得什么样的成就 他都是自然 巨系统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这就如同生产力系统是其中的一个子系统 要受到其机制或规律的制约一样 自然界这个巨大系统 不仅向生产力系统提供其所需的能源和各种物质 而且也成为生产力系统释放无用能量和废物的场所 但自然界却并不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自然资源宝库和垃圾场 尤其不是后者 人类活动的范围或对自然界破坏的程度 一旦超过自然恢复的能力极限 它就会反过来报复人类 最终会强制限制生产力的作用范围和能力 古丝绸之路的毁灭 两河流域文明的消失 在很大程度上都是这种作用的结果 所以自然界不仅是人类的劳动对象 而且是生产力和 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14
和场所 这个基础如果被破坏 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的生存就难以维持
摘自刘思华等 1998 可持续发展经济学 湖北人民出版社
1.4 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兴起
传统发展观以物质财富的增长为核心 认为经济增长必然带来社会财富增加和人类文明福利因此 追求经济的无限增长及追求物质财富的无限增加成为终极目标 这种发展观的理论前提是自然资源的供给能力具有无限性 经济增长和物质财富增长所依赖的自然资源在数量上是不会枯竭的 因而对它的开发可以不受约束 自然环境的自净能力具有无限性 人类生产和生活的 废弃物排放不至于对自然环境构成非可逆性破坏 这种发展观指导下 在世界工业化的进程中 先是发达国家工业化 后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 都基本上是把经济增长建立在无限索取自然资源 大量地消耗化石能源的基础之上 使工业文明建立在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和自然环境容量的毫无顾忌地利用的基础上的 同时 传统发展观又片面地强调发展的速度和发展的数量 并严重忽视对资源的节约利用和保护增殖 忽视对污染的认真防治 忽视自觉地调整人口 经济 社会与资源 环境 生态的协调关系 这就使得人们的发展行为和发展方式越来越脱离人 社会与自然 界的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的轨道
在传统经济体系中 衡量社会总福利最常用的指标是国民生产总值 (GNP) 但事实上 这种衡量标准存在一系列问题 在短期内 GNP 可依靠开采不可再生资源或过度使用再生资源而增长而在计算中却没有一个补偿资源消耗的项目 因此可以说 GNP 只是一种衡量生产量的尺度 根本不能反映生产和消费中的经济性以及经济福利的净变化状况 (兰德尔,1989:29) 由于 GNP 是以市场价值为基础的 所以它也不能反映那些不通过市场的商品和服务的变动情况 更重要的是 自然资源和环境舒适度的价值不能在市场上反 映出来
由此可见 传统发展观的根本缺陷就在于 它忽视了现代经济社会的健康 稳定 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是要维持自然生态财富 即生态资本存量 的非减性 否定了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承载力即生态环境支撑能力的有限性 违背了经济不断增加和物质财富日益增加要以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为基础的法则 所以 传统发展观已经完全不适应当代人口 经济 社会与资源 环境生态之间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与它相对立的可持续发展观便应运而生
布朗 (Brown,1981)在他的 建设一个持续发展的社会 一书中通过阐述 我们不是继承父辈的地 球 而是借用了儿孙的地球 的观点 为可持续发展观的形成作了理论和定义上的准备 1987
年以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为主席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 (WCED,1987)发表了 我们共同的未来 的报告 比较系统地阐明了持续发展战略思想 在世界各国掀起了可持续发展的浪潮 它标志着可持续发展观基本形成
80 年代后期至 1992 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是可持续发展观深化与完善时期 标志着可持续发展从理论殿堂走向实践的洪流 是人类历史进入可持续发展的新时期的开始 可持续发展必将成为世界各国现代发展的主导潮流 1992 年 6 月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了重要的 21 世纪议程 提出人类社会要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它既摈弃了过去那种过度追求物质生产的增长 不顾环境能力和资源潜力约束的传统发展观 也肯定了人类自身发展这一根本性需求 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经济学是对传统发展观 财富观的扬弃 是对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反省 是对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追求 可持续发展观的核心 不是要不要发展的问题 而是怎样更持续 有效发展的问题 综合传统发展模式下所产生的种种消极后果 主要是由于人口迅速增长对资源 和环境产生了大规模的破坏性效应 这种破坏性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逆的 从而削弱了人类发展赖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15
延续的环境能力和资源潜力 导致这些不利后果的原因 目前的观点经常将人口数量的增加作为主要的方面 应该说 这种观点是偏颇的 至少是不完全的 按照这种观点 很容易把过去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掠夺归罪于广大的发展中国家 因为 50 年代以来世界人口的高速增长主要发生于广大发展中国家 虽然人口数量的迅速增长 不可避免地扩大了人类对资源的需求量和对环境的压力 同时也应该看到 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 也是导致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众所周知 发达国家的人口仅占世界总人口的 25% 但却消费着世界上 80%的自然资源 只占世界人口 5%的美国 每年却消耗世界 25%的商业能源 可持续发展这一新发展观的言中之意就是要求人类调整传统的发展方式 具体说 如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 控制人口的增长并非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而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手段或途径
实现人类可持续的发展 既需要发达国家逐步改变其生产和消费方式 也需要广大发展中国的努力 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 在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任务则更为艰巨 一方面需要切实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 另一方面更要发展 经济 特别是要吸收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和组织模式 开辟一条有效利用资源的新的发展道路
有效地利用物质资源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 在早期的经济理论中 物化的生产要素常常被置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从重农主义开始的古典经济学把土地看作是决定生产能力的最重要的生产要素 后来 经济增长理论又以同样极端的态度看待物质资本 但现代经济增长已经无法从传统的要素投入角度加以解释 在现代经济增长起越来越重要作用的技术已经不断被人们所重视 有关经济发展中人力资本投入的作用 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具有操作 性的现实选择 通过加大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的投入 是有效利用有限的物质资源发展经济的重要方面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 必须积极进行人口教育和劳动力的培训 如果迅猛增长的人口增长仅仅是给国家带来人口数量上的变动 就很难启动经济发展 即使已准备好资本设备 但没有受训的人力就不能富有成效地进行扩大再生产 在教育体系中 基础教育应该尽量扩大其覆盖面 使尽可能多的人掌握基本的文化知识和技能 受到基础教育的人力从事生产活动 也必须接收必要的职业培训 培养熟练的劳动力需要相当长的年限 因此技能教育 培训措施必须尽早开始加强扩大 单靠基础教育和技能培训还不够持续地推进经济发展 尤其是工业化 必须培养受过高等教育的专门人才 只有具备专业知识的高级人才才能适应并有效地运用新技术 新设备 因此 合理的技术进步战略和人力资源开发计划是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另一方面 在生活方式方面也有必要实现对物质资源的有效利用 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 人口不断向城市集中 既是生产方式对人类空间组织形式的需要 也可实现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同时在实施环境保护方面也产生了明显的规模效应 因此 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注意人口 居住形态的适度集中和逐步城市化 是其生产方式现代化和社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专栏 II 世界环境日 主题
1972 年 6 月 5 日 人类环境会议在斯德哥尔摩开幕 这次会议通过了著名的 人类环境宣言 同年召开的第二十七届联合国大会根据人类环境会议的建议 决定把每年的 6 月 5 日定为 世界环境日 要求联合国各成员国政府在这一天开展各种活动 号召全世界注意全球环境状况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危害 强调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重要性 从 1974 年开始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每年年初提出当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 以便围绕主题开展活动 从 这些主题可以看出人类对环境问题认识的发展演变过程
1974 年 只有一个地球
1975 年 人类居住
1976 年 水 生命的重要源泉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16
1977 年 关注臭氧层破坏 水土流失 土壤退化和滥伐森林
1978 年 没有破坏的发展
1979 年 为了儿童和未来 --- 没有破坏的发展
1980 年 新的十年 新的挑战 --- 没有破坏的发展
1981 年 保护地下水和人类食物链 防止有毒化学品污染
1982 年 纪念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十周年 --- 提高环境意识
1983 年 管理和处置有害废弃物 防治酸雨破坏和提高能源利用率
1984 年 沙漠化
1985 年 青年 人口 环境
1986 年 环境与和平
1987 年 环境与居住
1988 年 保护环境 持续发展 公众参与
1989 年 警惕 全球变暖
1990 年 儿童与环境
1991 年 气候变化 --- 需要全球合作
1992 年 只有一个地球 --- 一起关心 共同分享
1993 年 贫穷与环境 --- 摆脱恶性循环
1994 年 一个地球一个家庭
1995 年 各国人民联合起来 创造更加美好的世界
1996 年 我们的地球 居住地 家园
1997 年 为了地球上的生命
1998 年 为了地球上的生命 --- 拯救我们的海洋
1999 年 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
第二节 人口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体系和内容
1.5 人口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体系
可持续发展经济学以人口 资源 环境与生态之间的协调发展为目标 从这一角度来看 人口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统一的 由于可持续发展更多的是一种目标模式 其具体内容则通过人口 资源 环境的协调与可持续的发展表现出来 可以认为 人口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具体化
人口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 其基本研究对象 人口 资源与环境三者相互联系 又保持相对独立 它们既具有社会属 性 又具有自然属性 长期以来 人们更多的是从不同的学科 根据不同的角度分别对这三者展开研究 人口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其理论体系 研究方法 甚至其内涵都还处在不断的探索之中
人口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研究人口发展及其与自然资源 环境关系的一个经济学分支 它运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来揭示 分析人口经济过程以及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基本规律和辩证关系 评价和指导制订相关政策 内容不仅覆盖人口经济学 资源经济学和环境经济学中主要的已经成型的概念 体系 逻辑和理论 而且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主线 将人口发展过程 与资源配置 环境政策 可持续发展战略等内容紧密结合起来 旨在形成人口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框架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17
从广义来讲 人口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不仅应以人口 资源与环境三者为研究对象 还应特别以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 因此 它不仅覆盖人口经济学 资源经济学与环境经济学的内容 也包含研究人口 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内容 由此形成四个分支学科 即人口经济学 资源经济学 环境经济学与可持续发展经济学 其中 可持续发展经济学构成人口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核心 是狭义的人口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1.6 本书的组织
在本书中 我们将采用一个介于广义和狭义人口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之间的中间界定 既按照学科发展的脉络和内在逻辑介绍人口经济学 资源经济学和环境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又将这些内容纳入统一的人口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框架之中 第一章试图从学科发展的历程中梳理出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发展脉络并建立其理论体系 第二章到第四章综合人口经济的发展里程和主要理论成果 第五章分析人口经济学向资源环境研究领域的外延扩展及与资源经济学的结合问题以此为铺垫 从第六章到第九章综合资源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和方法 第十章进 一步将环境经济学统一到本书的体系中 探讨人口增长 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中的环境问题 第十一章到第十四章具体探讨环境经济问题 第十五 十六两章讨论可持续发展经济问题 第十七章 探讨可持续发展目标下的人口 资源与环境战略
参考文献
1,安川正彬 1977 人口经济学 北京经济学院人口经济研究所译印本
2,兰德尔 1989 资源经济学,商务印书馆 (Randall,Alan,1981,Resource Economics,An
Economic Approach to Natural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Policy,Grid Publishing,Inc.)
3,刘思华等 1998 可持续发展经济学 湖北人民出版社
4,厉以宁 章铮 1995 环境经济学 中国计划出版社
5,张纯元等,1983,人口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6,张帆 1998 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 上海人民出版社
7,Brown,L.R.,1981,Building a Sustainable Society,W.W.Norton&Company(中译本,建设一个持续发展的社会 科学技 术文献出版社 1984 年版 )
8,Carson,Rachel,1962,Silent Spring,Boston:Houghton Mifflin Company(中译本,寂静的春天科学出版社 1979 年版 )
9,Pearson,Frank A,& Floyd A,Harper,1945,The World’s Hunger,Cornell University Press(中译本,世界的饥饿 商务印书馆 1981 年版 )
10,Ruttan,V.W.1993.Population Growth,Environmental Change,and Innovation,Implications for
Sustainable Growth in Agriculture,Pp.124-56 in Population and Land Us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edited by C.L.Jolly and B.B.Torrey,Washington,DC:National Academy Press
11,Vogt,William,1949,Road to Survival,London:Victor Gollancz Ltd(中译本,生存之路 商务印书馆 1981 年版 )
12,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WCED),1987,Our Common Futur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中译本,我们共同的未来 世界知识出版社 1989 年版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18
第二章 人口增长与人口经济思想
第一节 世界人口动态
2.1 世界人口的增长
在人类发展历程的绝大部分时间内 人口数量的增加都是十分缓慢的 年均自然增长率大多在 0.1%以下 由于缺乏足 够的资料 我们对历史人口的了解远非详实 有关研究根据一定资源条件下土地的承载量 (carrying capacity)和人口分布状况对历史人口进行了测估 如 Deevey(1960)估计
100 万年前世界人口仅为 12.5 万 随着其缓慢增长 在 2.5 万年前 达到约 334 万 1 万年前达到
532 万左右 到公元元年 全球人口约达到 3 亿 其年平均增长率约为 0.05% 以这样的增长速度大约需要 1400 年世界人口才能翻番 需要指出的是 这种增长过程是波动向前的 各种灾难包括自然灾害 瘟疫 战争等周期性地消减了世界上局部地区 的人口
人类只是到了 18 世纪 其数量才开始比较稳步地增长 从 1750 年左右一直到 20 世纪初的相当一段时间 世界人口约以每年 0.5%的速度增长 这一时期的加速增长主要发生在现在的发达国家中 当时 这些国家正在经历工业化进程 从 19 世纪以来开始加速的人口增长势头特别引人注目 从 20 世纪初开始 人口加速增长的势头更为明显 到 1950 年前后 年均增长率已从每年
0.5%提高到 1% 此后更达到年均 2%的惊人速度 世界人口倍增所需的时间缩短到 35 年左右而且这些增长已经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
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 人 类在实现财富高速积累的同时 人口数量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急剧膨胀 到 1820 年左右 世界人口达到 10 亿 人类达到其头一个 10 亿耗用了人类历史的绝大部分时间 但随后的 10 亿只用了 110 年 这样 在 1930 年 地球上的居民达到了 20 亿 在此后的
46 年间 世界人口又翻了一番 在 1976 年达到 40 亿 (Peters & Larkin,1979:5)
1
在 20 世纪的最后时刻 世界人口将突破 60 亿大关
表 2.1 世界人口的增长
年份 (公元 ) 全球总人口 (亿 )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1 3
1820 10
1930 20
1950 25.2 8.1 17.1
1960 30.3 9.2 21.1
1970 37.0 10.1 26.9
1980 44.5 10.8 33.6
1990 52.8 11.5 41.3
2000 60.9 11.9 49.0
资料来源 1950-2000 年来自联合国 (UN,1998a) 其中 2000 年为预测数
1
另据联合国 (UN,1998a) 世界人口在 1975 年已达 40.8亿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19
将农业时代到现今的人口发展轨迹反映在趋势图上 可以明显地看出 大约从 1750 年 (工业时代开始 )起 开始了人口数量的急剧增长 令人 震憾的是 这一发展轨迹正在迅速指向一个无穷的顶端 (图 2.1a) 它似乎展示出工业革命以来世界人口增长的内在平衡机制已经被打破 世界人口增长进入失衡状态
a.世界人口 公元前 9000 年 公元 2000 年
人口 百万
6000
5000
4000 公元前 9000 年
3000 农业时代开始
2000 十八世纪后期
1000 工业时代开始
0
公元前 9000 年 公元 1年 2000 年
b.世界人口 1750 2000 年
增长率 %
2 0
1 5
1 0
0 5
0
1750 1800 1850 1900 1950 2000
c.世界人口 公元前 1百万年 -公元 2050 年
人口
1010
108
106
104
102
100 公元前 1百万年 公元 1年 2050 年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20
图 2.1 世界人口增长
转引自世界银行 1984 1984 年世界发展报告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2 人口增长的阶段
将人类增长过程用对数坐标加以展示 可以看出人类发展历史上的三个明显的阶段 (图 2.1c)
曲线第一次上升时 人口增长较为缓慢 一直到狩猎采集时代所能养育的极限为止 历史进入农牧时代 人类的第二次大增长开始 然后逐步稳定下来 从 18 世纪后期起 工业革命 又引发了第三次大增长 它从大得多的基数开始 虽然跨越的时间要短得多 但发展的趋势仍有可能导向新的平衡
人口增长方式的变化与生产力发展阶段的一致性 并非一种简单的巧合 它与新的生产方式给人类发展提供的空间密切相关 在人类的早期文明阶段 (旧石器和中石器时代 ) 人类开始运用简单的工具获取食物 其主要的食物来源是采集植物和捕捉动物 这种采集渔猎经济常常受到自然条件的强烈制约 在食物来源丰富时 人口的增长可能较快 而当环境条件恶化或食物供应无法满足人口增长时 饥饿 寒冷 疾病等将使得人口增长趋缓甚至减少 此外 恶 劣的生存条件及在采集食物中经常与动物的搏斗也使人口死亡率维持在较高水平上
进入新石器时代以后 原始农业经济逐步取代了采集渔猎经济 人类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种植农业的出现 提高了土地的承载力 并产生了少量的粮食剩余 这使得少数人可以从获取食物的工作中解放出来 聚落的形成 灌溉系统 冶炼等新技术和新发明的出现 交换和贸易的扩展 提高了人口从环境中获取生存物质的能力 这种变化反映在人口方面 就是人口增长的加速 尤其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扩散 对人口增长的促进作用就更加明显 在经历一个时期较快的人口增长后 农 业技术的潜力和扩散的速度逐步衰竭 人口增长的速度也趋于减缓 需要指出的是 尽管人口总趋势是增长的 但其中也经历了周期性的波折 其增长的步伐常常被饥荒战争和流行性疾病打断 如 1346-1348 欧洲的黑死病就夺去了欧洲 1/4 的人口 局部地区损失的人口可达 50% 但从总体上看 与早期文明社会相比 人们抵御灾害的能力有了明显的加强 人口增长中波动的幅度趋于缓和 而由于人口基数的增长 灾害造成的人口数量的绝对损失是相当可观的
18 世纪中叶 从英国开始 一些地区陆续开始其城市化进程 人口增长再次进入新的加速期这一时期人口增长最显著的特点 就是人类开始有能力来控制死亡率 农业进步和分配系统的改善削减了周期性的死亡高峰 营养和卫生条件的改善减少了疾病造成的死亡 而 19 世纪在医药技术方面的突破则显著加速了死亡率的下降 多种因素的作用 导致世界人口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持续的增长高峰 在 19 世纪 这一增长主要集中于率先工业化的国家 从 20 世纪中叶开始 广大发展中国家成为人口增长的主要地区 1750-1850 年 发达国家的人口年平均增长率约为 0.5%
发展中国家约为 0.4% 1850-1950 年 发达国家人口年增长率上升到约 0.9% 而发展中国家则为
0.6% 1950-1975 年 发达国家人口年增长率达 1.1% 而发展中国家则激增至 2.3%(Peters & Larkin,
1979:13)
将 1750 年以来人口增长的步伐绘成曲线 可以展示人口运行的另一种动态 (图 2.1b) 自 1750
年以来 人口增长速度是在逐步提高的 1750-1800 年之间每年增长率约为 0.4% 1900-1950 年提高到约 0.8% 在 1950-1975 年间迅速达到 1.7% 但之后开始出现了下降的趋势
将工业革命以来的人口变革称为人口革命是恰如 其份的 在面临人口急剧增长的时刻 图 2.1b
和图 2.1c 给人以希望和谨慎的乐观 因为它们在某种程度上显示了新的均衡出现的可能性
工业革命以来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全球人口动态所发生的急剧变革 引起了人们对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21
类自身发展前景的极大关注 这种失衡态是暂时的吗 新的平衡态在哪里 如何实现向新平衡态的转移 研究这些事关人类发展前途和命运的重大课题 正是人口经济学的历史使命
第二节 古典人口经济理论
2.3 现代人口经济学的萌芽
中世纪的西欧 封建的农奴制经济占支配地位 土地是基本的生产资料和主要财富 土 地关系是基本的经济关系 因而那时的人口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人口与土地之间的关系 17 世纪以后西欧各国的封建君主制度相继开始瓦解 经济方面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向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 并且经过资产阶级与封建统治势力的反复较量 资本主义的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资本主义经济关系逐渐取得支配地位 这时的基本经济关系已从土地关系发展到资本关系 财富形态也由以土地等不动产为主向着以资本为主发展 在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下 人口与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人口与资本的关系 古典经济学派正是以人口与资本之间的关系为主体 展开了对人口经济关系的分析和探讨
17 世纪中叶 当西欧封建经济制度开始瓦解 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开始出现时 西欧的人口增长模式一般都是高出生率 高死亡率 低自然增长率 从 18 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开始到 20 世纪 50
年代的 200 年间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欧洲各国的人口大体上经历了人口再生产模式
2
的转变在工业革命初期 高死亡率开始下降 这个时期的出生率虽然有变动 但仍然维持较高的水平这个时期的人口自然增长也就比较快 19 世纪中叶至 20 世纪初 死亡率继续下降 而人口的出生率也开始下降 这个时期西欧各国的人口自然增长仍然是比较快的 总人 口呈现增加的趋势人口的增长 除了社会生产力有了较大提高 国民经济有了较快发展以及医疗卫生技术进步这些原因之外 还与其深刻的社会经济变革有直接关系
古典经济学家们正是在上述社会经济条件下 在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加 人口增殖较快的情况下来探讨资本主义经济上升时期 即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的人口与经济的相互关系 他们把人口作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 探讨人口究竟是增加对资本增殖有利 还是人口减少对增殖资本有利
2.4 威廉 配第的人口经济学说
威廉 配第是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 著有 税赋 论 政治算术 爱尔兰政治剖析 等书 其中多处论及人口经济问题 他最先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探讨资本主义经济的运动规律 阐明人口与财富之间的内在关系 他从劳动价值论出发 提出了 土地为财富之母 而劳动则为财富之父和能动的要素 (配第,1981:66)的观点 配第认为 人的劳动是财富的源泉 在他看来 人口和土地构成了社会生产不可缺少的两个条件 人们劳动创造财富 又不能离开一定面积的土地 土地对于生产社会财富来说 是不可缺少的 是人们劳动作用的对象 他认为 在人们劳动和土地之间 人们主动地创造财富 人们的劳动 是能动因素 人口与土地之间的关系是主动与被动的关系 人力与自然力之间的关系 人们的劳动作用于土地 人力与自然力的结合创造了财富 基于这样的认识 配第认为人多则财富也多 一个国家的财富生产要求有一定
2
人口再生产 指人口的自然增长 由出生和死亡两个因素构成 与自然增长相对应 还有机械增 长 机械增长指人口的迁入和迁出 一个地区的人口增长 =自然增长 +机械增长 =出生数 -死亡数 +迁入数 -迁出数 对一个只有内部迁移的封闭区域来说 人口迁入数 =迁出数 人口增长完全由自然增长决定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22
数量的人口 如果人口数量过少或不足 对一个国家来说是不利的 并且人们本身也会变得无所作为 他指出 如果人口少得使人们只须靠天然的产物或只须作轻微劳动就能维持生活 那末他们会变得没有任何技能 他认为 人口减少或人民的技能及勤劳程度衰退 对社会 对国家以及对个人都是有害无益的 而人口的增加对经济发展则是有利的 如果人 口众多 纳税人也多就可以增加货币和税赋 增强国力
从劳动价值论出发 配第认为 国家要想增加财富和收入 一方面要尽量减少非生产人口和非生产支出 通过征税办法 使财产从土地占有者手里转移到资本家手里 从占有土地而游手好闲的人手里转移到聪明而勤勉的人手里 (配第,1981,35) 他认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 凡是从事生产劳动 创造财富的人口则为生产人口 而不从事生产活动 只是消费财富的人口为非生产人口 为了使国家增加财富和收入 他分析了总人口中究竟那一部分人口对生产财富最为有利 主张增加生产人口 减少非生产 人口 另一方面 为了扩大劳动者人数 增加生产人口 应该强迫那些无业游民和贫民从事生产劳动 为他们寻找一些固定的职业 以便自食其力 过着温饱的生活 这样也能缓解因贫困两极分化导致的内乱问题 为了增加生产人口 他认为有必要计算一个国家适宜于从事生产劳动或技艺工作的人有多少 还必须了解全部人口中有多少人因年幼体弱或没有能力而不适宜于从事劳动 以及有多少人因财富 职位或地位关系 或因其所负的责任及所担任的职务关系而不从事劳动 这样才能找到扩大劳动者人数的潜力之所在
配第不但重视人口数量 主张增加生产人口 而且十 分重视一个国家人口的价值 他认为一个国家人口的价值不在于其人口的自然数量 (即人口的数量 ) 而在于人口的社会数量 他所讲的社会数量是指人们创造财富的能量 实际上是人们的文化水平和技术能力 所以 配第是从人口的社会数量来估价人口的价值 同样 对于土地的价值 配第也是这样认为的 一个国家的土地的价值 不仅取决于土地的面积 即土地的自然数量 而且取决于土地所能生产的数量 即土地的社会数量 即看土地的质量 土地所能养活的人口有多少
总之 配第是从增加财富的角度出发 来分析生产人口与非生产人口 人口的自然数量与社会数量 认为为了增加财富 既要增加生产人口 又要增加人口的社会数量 即提高人口的技艺水平和创造能力 以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2.5 魁奈的人口经济学说
弗朗斯瓦 魁奈是法国重农学派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 同时也是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奠基者之一 魁奈在研究经济问题时 把人口作为影响经济的一个因素加以探讨 提出了自己的人口经济学说 他在为法国狄德罗等主编的 百科全书 撰写 论农夫 (1756 年 )和 论谷物
(1757 年 )的同时 也著述了著名的经济学论文 -- 人口论 在 人口论 中 他分析了法国的人口经济问题 探讨了人口增长同财富增长之间的关系 强调了人口在财富生产中的作用 主张采取稳定农村人口和鼓励农村人口增长的政策 魁奈的人口经济学说是他的重农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
18 世纪 50-60 年代 法国主要是小农经济 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绝大多数 农业是法国的主要经济部门 在当时法国统治集团推行重商主义政策 加上连年发动对外侵略战争 使得民穷国空 对农业经济的伤害尤为严重 农村人口减少 劳动力严重不足 大片土地荒芜 农业生产萎缩 魁奈针对当时农业耕作技术十分落后 手工和畜力仍然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动力等情况 提出了这样的看法 如果人口多 劳动力多 则可发展生产 提高产量 增加财富 反之 如果人口减少和贫穷 加上其他一些原因 则破坏了法国的利益之所在 所以 魁奈在 人口论 中开宗明义地说 构成国家强大的因素是人 又说 要使不断在恢复和更新的国家维持下去并加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23
以扩大 这决定于人们的劳动力的使用和人口的增长 (魁奈,1979:103) 人口众多是国家强盛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为他认为 一个国家的力量是靠它的财富来维持的 而财富是由生产这些财富的人们创造的 一个国家的军队状况是国家强大的表现之一 而一国人口的多少与其士兵的 来源有密切的联系 在 人口论 中 魁奈还特别论述了人口与军队的关系 针对那时法国统治集团赡养庞大军队 对外不断发动侵略战争的状况 魁奈指出战争是阻碍人口增长的原因之一 由于当时科学技术比较落后 军队的武器装备也是比较落后的 因而军队人数的多少对战争的胜负有较大的影响 如果一个国家人口多 则兵源充足 可维持一支较大的军队 为了国家的强大 应该增加人口 特别是稳定和增加农村人口
魁奈特别从生产领域去分析人口与财富之间的关系 他认为在任何地方 只要人们能够取得财富 过富足的生活 人们就会在那里聚居 并不断繁衍 一国的人口 无论从事何种事业 都必需有一定的生活资料 (消费性财富 )来维持其生存和劳动力的再生产 财富因人口的需要而增长魁奈所说的人口的需要 首先指的是农业人口的需要 只有农业人口的生产劳动所创造的生产物才是财富 农业是一切财富的本源 另一方面 财富的增长能引起人口的增加 财富有利于人口的生存和繁衍 有利于吸引移民 但促使人口和财富都增加的条件 一是人们必须得到自由和拥有自己的财富 二是必须要有生产性财富以生产财富 三是降低农产品税或加工的农产品税 平抑农产品价格 促进粮食生产 增加财富 四是扩大经营规模 能够增加财富 从而导致增加人口 只有财富增加 才能使人口增长 财富对人口增减有决定作用 财富增加在先 人口增加在后
魁奈还从财富的生产角度把总人口分为生产性人口 (农业 捕鱼业和采矿业人口 )和非生产性人口 (工商业 行政管理 国防 文化教育 教会等人口 ) 如果非生产性人口过多 它们的支出也过多 这种支出的增加不会使国家的财富增加 会使价格上涨 生产减缩 从而使财富减缩非生产性人口过多 从事生产的劳动力就会减少 也会减少财富 最后导致人口的减少 因此非生产性人口不宜过多 而应该使生产性人口有所增加 在分析 生产性人口和非生产性人口的基础上 魁奈将社会的人口划分为三个阶级 生产阶级 不生产阶级和土地所有者阶级 这种划分是在生产领域中进行的 没有从社会生产关系领域去考察
魁奈分析了人口与消费需求之间的关系 有人才有消费 才有需求 才有交换 消费对人口的稳定和繁衍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并且消费与人口数量之间存在一定的数量关系 消费对生产有促进作用 生产是为了消费 只有通过消费 才使产品成为商品 一个国家的人口数量一定要同该国所能生产的生活资料相适应 一国生产物质资料超过其人口的消费 对该国是有利的 将其输出国外 (带 来盈利 )对促进人口增长有好处 要扩大输出和国内消费 维持农产品的价格 保持农村人口的增长和生活的安定
魁奈是从人是生产者 能创造财富的观点出发 主张增加人口 但他又不主张人口无限制地增长 人口过多对一个国家也是不利的 人口过多增长将使工资成比例地下降 致使人们处于贫困境地 使他们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国家 结果人口也减缩 他还指出人口增长有超过生活资料增长的倾向
2.6 亚当 斯密的人口经济思想
亚当 斯密 (Adam Smith,1723-1790)是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斯密及 其 国富论 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斯密在阐述经济理论时把人口作为影响经济的重要因素加以分析 阐明了人口与经济之间的关系 形成了自己的人口经济学说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24
斯密生活于英国工业革命开始阶段 最先分析了人口增长和资本积累的关系 他继承了配第的劳动是财富的源泉的观点 主张人口增殖 同时他也赞成财富增长先于人口增长的观点 认为财富增长会提高劳动报酬 从而使人们获得更多的生活资料 使人口增长 斯密认为增加国民财富的途径有两条 一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主要手段是社会分工 二是增加从事生产劳动的人数这两种途 径都和人口有着密切的关系 从创造财富方面 他把总人口划分为从事有用劳动的人数和不从事有用劳动的人数 从事有用劳动的人数同他们推动购买生产资料的资本之间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 人口增加 从而从事生产劳动的人数增加 进而国家财富增加 斯密主要从资本积累的角度来分析人口经济关系 认为人口增殖取决于资本积累及由此引起的对劳动的需求 如果劳动需求继续增加 劳动报酬必然鼓励劳动者结婚和增殖 使他们能够不断增加人口 来供给不断增加的劳动需要 (斯密,1972:64) 一旦劳动报酬过分鼓励人口增殖 劳动供给过多就会使劳动报酬 下降 限制人口增殖 因此 象对其他商品的需求必然支配其他商品的生产一样 对人口的需求也必然支配人口的生产 生产过于迟缓 则加以促进 生产过于迅速 则加以抑制 (斯密,1972:73-74) 从经济自由的原则看 经济的发展会通过资本和劳动之间的供求关系 自发地调节人口生产 在人口与财富之间 还有若干中间环节 包括社会分工 生产 交换 分配 需求 消费等 斯密特别强调社会分工对国民财富的重要性 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增加国民财富的主要原因 而分工又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 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社会分工的前提 如果没 有一定数量的人口 是谈不上社会分工的 由于生产力的发展 人们的劳动分工有必要 也是可能的 人们可以通过交换获得更多的自己需要的大部分消费品 由于分工 劳动技术效率逐步提高增加了财富
斯密在分析人口与消费的关系时指出 消费者或总人口与消费 (包括生存性消费和奢侈性消费 )
资料之间有一定的比例关系 消费性财富同总人口之间存在着比例关系 一个国家人口消费水平的高低 依存于这一关系 他主张消费采取节俭的态度 以便为经济发展多积累资本 消费是人口生产的必要条件 消费的目的是为了发展生产 发展生产要增加资本 要增加资 本就有必要增加人口 让更多劳动者生产更多的财富 斯密在分析人口与生活资料的关系时 把人类和自然界的动物作类比 认为生活资料不足是限制人口增长的重要原因 这其中包含了人口增长同生活资料增长之间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的思想 斯密还分析了贫困与富裕对人口生产的影响差别 奢侈的妇女追求享乐 从而会削弱生育力 而贫困在没有达到引起饥馑和瘟疫的极限之前 贫困的育龄妇女的生育率要比富裕的 奢侈的育龄妇女高得多 贫困似乎有利于生育 但不利于抚养子女因为生活艰难造成婴儿死亡率上升 子女的成活率下降 这些都不利于人口的增长
2.7 大卫 李嘉图的人口经济思想
大卫 李嘉图 (David Ricardo,1772-1823)是 19 世纪初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代表和完成者 他的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是想阐明经济发展中土地产品如何在生产诸因素之间进行分配 他把人口作为经济变量变动的一个内生变量 分析人口与经济之间的关系
李嘉图的人口思想是建立在萨伊的销售法则 土地收益递减法则及马尔萨斯的人口法则基础上的 李嘉图认为资本积累是发展的动因 并且遵循萨伊的销售法则不多不少地向从事生产的工人投资 投资增加了 按照马尔萨斯的人口法则 人口也就会增加 肥沃的优等地所生产的农产品不够满足人们的需要 因此不得不耕种劣等的贫瘠土地 其结果 谷物价格上涨 资本家不得不付出越来越高的工资 (因工人工资必然等于最低生活资料的价值 ) 致使利润日益减少 因此资本积累的发展提高了工资和地租 却降低了利润
李嘉图从对劳动的需求入手 论述劳动价格和决定劳动需求的因素 来阐明资本对劳动需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25
调节着人口生产 他认为工资是劳动的价格 存在自然价格 (即让劳动者大体能生活下去并使其不增不减地延续繁衍所必需的价格 )和市场价格 (即劳动市场上劳动的货币价格 或资本家在劳动市场上支付的货币工资 ) 劳动的自然价格取决于劳动者维持其自身与其家庭所需要的食物 生活必需品 日用品的价格 这种自然价格会随着发展发生一定的变化 劳动的市场价格取决于劳动的供求状况 随着经济增长 围绕着劳动的自然价格波动 两者有趋于一致的倾向 他说 当劳动的市场价格超过其自然价格时 劳动者的景况是繁荣而幸福的 能够得到更多生活必需品和享用品 从而可以供养健康而人丁兴旺的家庭 但当高额工资刺激人口增加 使劳动者的人数增加时 工资又会降到其自然价格上去 有时的确还会由于反作用而降到这一价格以下 (李嘉图,1982
卷 1:78) 人口增加超过资本增加时 工人生活贫困 劳动者生活无着 陷入悲惨的境地 限制了人口增加 使市场价格上升到自然价格的水平 但由于工人的生活状况有所改善之后大多数人首先是要提高生活水平 而不是结婚养家 良好条件下资本可能比人口增长快 因而劳动的市场价格保持在自然价格之上是有可能的 只有生活水平提高到一定的程度之后才会引起人口增长 因此 劳动需求就成了人口增长的动因 即劳动需求推动人口不断增长 李嘉图主张 道德抑制通过在劳动自然价格与绝对的最低生活水平之间设立 避难所 使工人的生活状况在人口激 增劳动市场价格 (工资 )下降到自然价格以下时 也不可能变得十分悲惨 否则人口会绝对减少 为了解除贫困 贫民本身和立法机关要注意和努力限制人口增加 避免无准备的早婚 国家应奖励国民的道德抑制 不必采取国家济贫法这种不高明的对策
李嘉图进一步分析决定劳动需求增减的因素 认为对劳动的需求是由资本来决定的 并把资本分为固定资本 (购买厂房 机器设备 原料 燃料等原材料所付出的资本 )和流动资本 (雇佣工人所付出的工资 ) 其中决定劳动需求的是流动资本而不是固定资本 但采用机器可以用更少的人力生产出同样数量甚至更多的产品 出现机器排斥工人 形成失业和过剩人口 总资本增加时 用于购买机器 设备等项的固定资本比用于购买劳动的流动资本要增加得快 即固定资本增长的比例要大于流动资本 这样就导致流动资本在总资本中的比例相对减少 一方面 机器的使用 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降低了产品的成本 增加了产品的数量 另一方面 使用机器 排挤工人 造成了大批的工人失业和生活贫困 李嘉图指出 不要因为机器的使用对劳动者阶级极为有害就不使用机器 出现过剩人口是由于资本对劳动的需求引起的 对劳动需求的不足 是由于缺乏雇用手段或雇用资料的缘故 所以 有充足的 资本 等于说对劳动有很大的需求 但是 随着经济的发展 工人工资也和上升的地租一样继续提高 这是自然趋势 意味着利润的不断减少 最后会导致资本积累停止 经济陷入停滞状态 为了延缓这种状态 可以考虑采取改良农业 引进机器开展国外贸易等政策 这些政策具有抑制高工资 提高利润的效果 但前两项并不能根本克服自然灾害 因而李嘉图提倡对外贸易 但不管怎样 经济不得不进入停滞状态
李嘉图持所有商品的需求总是先于供给的观点 他认为 资本增加主要是流动资本的增加引起了劳动需求的增加和工资的上升 劳动需求的增加和工资上涨最 终会引起人口的增殖 人口增多 人口增加导致对食物需求的增加 从而会促使食物生产的发展 他从土地肥力递减规律出发认为土地的生产力和资本积累率最终会赶不上人口增长率 因而导致人口对生活资料的压力 他认为一般情况下 人口超过对劳动的需求 也就是超过其农业和制造业实际上可以经常雇用的人数 生产赶不上人口的增长 同时 土地的数量有限 质量又有差异 增加资本并不能提高生产率 反而会使报酬递减 其原因是人口不断增加 粮食价格上涨 形成级差地租并且进一步发展对如何解决人口对生活资料的压力问题 李嘉图提出迅速地积累资本 增加雇用资料 以减少过剩人口 减轻人口压力
总的来看 古典人口经济理论是现代人口经济学萌芽的阶段 由于在其所处的历史阶段 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26
口加速增长的趋势并不明显 人口被视为财富与国力的象征 人口的增长从总体上看是有利的这是早期人口经济思想的主要特征
第三节 马尔萨斯人口论
2.8 马尔萨斯人口经济学说
托马斯 罗伯特 马尔萨斯 (Thomas Robert Malthus,l766-1834)早年曾在英国剑桥大学学习历史 哲学和神学 1798 年加入英国教会 并成为一名牧师 后来他在东印度学院任教 1805 年成为政治经济学和历史学教授
在马尔萨斯所在的时代 英国经历着产业革命的社会经济的急剧变革 而美国殖民地独立法国革命 英法战争等一系列的事件对经济思想和现实两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 在产业革命中机器大工业代替了以手工为主的作坊工场手工业 成为主要的生产方式 英国当时也成为世界上先进的工业国 与此同时 产业资本代替了商业资本 产业资产阶级从封建贵族手里夺得了政权另外 机器大工业排挤了工人 小生产 造成大批工人 农民和小手工业者贫困 破产 大批失业人口流落街头 法国革命及其以后的英法战争 又使物价昂贵 粮 食不足 国内阶级矛盾错综复杂 首先是资产阶级 土地贵族同工人阶级 劳动群众的矛盾 其次是产业资产阶级同土地贵族等封建势力的矛盾 在这重重矛盾的情况下 受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英国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对统治阶级日渐不满 不断采取各种形式进行斗争 为了对此采取对策 当时英国首相皮特 (1759-1806)放宽了济贫法 过去经济救济的对象只是遭遇不佳的老人和儿童 现在改为生活费不足的健康者也可从济贫院得到经济上的救济
因产业革命而产生的经济迅速发展和法国革命提倡的自由 平等 博爱的思想 强化了人们对经济和人口发 展的乐观主义思想 空想社会主义者的葛德文和康多塞主张通过科学进步和人类的理性发展来实现社会和人类的理想化 否定了人口过剩的问题 当时英国社会改革思潮的重要代表人物威廉 葛德文 (William Godwin 1756-1836)是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 他拥护 1789 年的法国革命 1793 年出版了 政治正义论 一书 该书热情地歌颂理性主义和财产平等的制度 严厉地抨击资本主义私有制 认为社会的贫困和罪恶根源在于私有制 而不是由于人口增长 只要废除了财产私有制 消灭了贫富对立 人口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他说 在几万个世 纪里或许人口会继续不断地增长着 可以看到 地球依旧是能够充分地养活它的居民的 与此同时 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家康多塞 (Condorcet 1743-1794)的 人类理性发展的历史观察 一书于 1794 年出版并对英国产生较大影响 该书认为人类的贫困和苦难是由于社会不平等和财产私有制造成的 主张通过社会改革来消除财产私有制
马尔萨斯的人口思想正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形成的 他从过剩人口的立场出发 认为人类存在阶级社会的必然性 与其说是由不断发展的社会造成的 莫如说是最低生活水平的必然结果他批判了不现实的社会思 想 以批判上述修改的济贫法和社会主义思想为目的的 人口原理初版是在 1798 年以 论人口原理及其对改善将来社会的影响 ---兼评葛德文先生和康多塞先生及其他作者的研究 为题匿名出版的 并引起了很大反响 后来马尔萨斯运用大量丰富的资料进行实证分析 对全书作了较大的修改 初版后的第 5 年 面目一新的 人口原理 第二版以 论人口原理及其对于人类幸福的过去和现在的考察 附预测将来关于消除和缓和由人口原理所产生的弊端的研究 (简称 人口原理 )为题 再次出版 就其内容来看 已成为一本纯学术性的书 其关心的焦点 也从初版 中注重人类社会的未来 转向考察当时的现实和历史问题 在马尔萨斯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27
前 人口原理 于 1806 年 1807 年 1817 年和 1826 年多次再版 一直出到第六版
马尔萨斯自称受亚当 斯密影响最深 他把亚当 斯密有关人口受生活资料制约的论点加以修改 结合华莱士等人的观点 发展成自己的人口经济理论 其主要内容如下
1 两个公理
马尔萨斯全部人口经济理论的出发点是两个公理 第一 食物为人类生存所必需 第二两性情欲是必然的 且几乎会保持现状 (马尔萨斯,1959:4) 这是马尔萨斯针对葛德文关于两性间的情欲是受 理性支配且逐渐减弱的观点而提出来的 马尔萨斯还认为 食欲和情欲是人类 本性的固定法则 是超社会的自然存在 是由人类的本性决定的 他把人口的增殖完全看成是纯粹自然现象
2 两个级数的假设
从两个公理出发 马尔萨斯提出了人口增长和生活资料增长的两个级数的假说 他提出 我的公理一经确定 我就假定 人口增殖力 比土地生产人类生活资料力 是无限的较为巨大这就是马尔萨斯的 人口法则 为此 他又提出了两个级数假设作依据 他说 人口 在无所妨碍时 以几何级数率增加 生活资料 只以算术级数率增加 (马尔萨斯,1959:5) 马尔萨斯以斯密所举的北美为例 说明两者的增长速度 (两种级数 )的不同 用如下数列来说明
表 2.2 马尔萨斯人口级数
期 间 1 2 3 4 5 6 7 8 9 10
年 数 1 25 50 75 100 125 150 175 200 225
人 口 1 2 4 8 16 32 64 128 256 512
生活资料 1 2 3 4 5 6 7 8 9 10
人口增长和生活资料增长 开始时差距不大 但是 随着时间的推移 这两者的差距越来越大 马尔萨斯认为 人口 增殖力和土地生产力是不平衡的 人口如不受限制 25 年就会增加一倍在两个世纪中人口与生活资料的比例变为 256 9 两者之间的差距是巨大的 之所以出现如此巨大差距 他认为是 一切生物的增殖有不断超过对它提供的营养的倾向 他在 人口原理 再版时 又以 土地肥力递减规律 来论证 即以在相同的土地上连续投入同量的劳动所收得收益递减 土地收益不是与人口同等比例增加 而是递减的 作为生活资料只能按算术级数增加 继而断言人口增长有一种必然超过生活资料增长的 自然趋势
3 三个命题
根据两个公理和两个级数 他推论出 三个命题 (1) 人口增加 必须受生活资料的限制
(2) 生活资料增加 人口必增加 (3) 占优势的人口增加 为贫穷及罪恶所抑压 致使现实人口得与生活资料相平衡 (马尔萨斯,1959:5) 在马尔萨斯看来 人口增殖力和土地生产力的不平衡是自然的 这两种自然力作用的结果必须使它们保持平衡 而达到平衡的途径是生活困难 因为贫困 罪恶压抑着人口增长 他把这一切都看作是自然法则的要求 他说 按照人类生存必需食物的自然法则 这两个不平衡力的结果 必须保持平衡 这当中 包含一个强大而不断活动的妨碍 在阻止人口增加 此即生活困难
有的学者把上述三个命题分别概括为 限制原理 增殖原理 均衡原理 并且认为马尔萨斯的意图是人口与生活资料之间一旦达到平衡 又会为占优势的人口增殖力所破坏然后又向新的平衡发展 马尔萨斯正是把这样三个 原理 统一起来 称为 人口原理
4 两种抑制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28
马尔萨斯认为一切社会改革都无助于解决人口问题 那么 如何使人口增殖力和土地生产力之间 ---即人口与生活资料之间达到平衡呢 他主张在人口方面采用抑制手段去实现这两者之间的平衡 他把抑制分为 积极抑制 和 预防抑制 所谓 积极抑制 是指通过贫困 饥饿瘟疫 罪恶 灾荒 战争等手段去妨碍人口增加 所谓 预防抑制 是指通过禁欲 (不结婚 ) 晚婚 不生育等预防人口增加 这又称为 道德抑制 他说 道德抑制 是 出于远虑的动机克制着不结婚 而在这种克制的时期里又保持着严格的道德行为的那种节制 (马尔萨斯,1959:9)
他要求那些在现实世界 无希望 摆脱贫困的人寄 希望于来世 马尔萨斯要求穷人甘愿穷苦而不结婚 不生育子女 以便到上帝那里和来世去追求 幸福 而在生活资料方面 则通过人们的努力进一步提高生产水平 使人口与生活资料都以更高 的水平达到新的平衡
2.9 马尔萨斯人口论评述
马尔萨斯运用其人口论去考察从古至今的人类历史 找寻了各种例子去证明 人口原理并且从他的历史分析中得出了四个结论
(1) 人口法则 是永恒的绝对法则 适用于一切时代 一切社会 他说 人口继续和土地所产食物保持正常比例的命题 很可以说是一个无可辩驳的命题 然而 这种 正常比例 却不可避免地要被 占优势的人口增殖力 所打破 人口增加超过食物增加 这样造成 在人类的场合 是贫穷与罪恶 前者 贫穷 是这个法则 (指人口法则 )绝对必然的结果 罪恶是最可能的结果 马尔萨斯认为 工人贫困 失业 饥饿等是工人人口增加的必然结果 因而也成为抑制工人人口过度增殖所必需
(2) 人口法则 的作用造成失业 贫困 甚至罪恶是不可避免的 因而实行 救贫法 是错误的 在马尔萨斯看来 救贫法 不但使处于贫困的工人得以存活下来 而且 救贫法的明显趋向是鼓励结婚 从而使人口继续增加 不利于限制工人人口的增殖 反而会使贫穷人口得以继续增加 供养贫民以创造贫民 所以 马尔萨斯极力主张压缩救济以至废除 救贫法他宣称 作为头一个步骤 当前救贫法制度就应缩减或停止增加 救济 在我看来 我们必须以正义与荣誉来正式否认贫者有供养的权利 (马尔萨斯,1959:178) 马尔萨斯试图说明自然的贫困 失业 饥饿 疾病能减少穷苦人口 以使人口与食物之间维持平衡
(3) 人口法则 的作用把工人工资压低到最低水平 只要财产安全和婚姻制度存在 社会的不平等状况必然会随之而来 私有制是必然的 合理的 一切人不能平等享受自然的恩惠 设无确立的财产制度 一切人均非竭力防卫其少许资财不可 自利心将胜利 竞争的对象 是永久的 (马尔萨斯,1959:54) 马尔萨斯以这种制度下商品的供求决定价值 的理论为基础 推出 维持劳动基金 论 认为工资的高低完全取决于劳动力供求状况 所谓 维持劳动基金 就是指资本家用于雇佣工人而留出的资本 而且这个留出的资本数量是固定不变的 于是 在劳动市场上因人口增加 工人的供给超过了就业机会 即超过了需求 则工资下降 甚至压到最低水平 尽管工资下降 但由于 人口法则 作用 人口仍在不断增加 因而引起对食物需求的增加 物价上涨 工人生活贫困 生活贫困迫使工人晚婚 不育或独身 从而又使工人人口缩减 工人人口缩减使劳动市场供求趋于平衡 从而也使人口与生活资料趋于平衡 然而工人 所得工资仍不可能有多少变化 所以 维持劳动基金 固定不变 工人所得工资取决于工人人数 工人人数越少则工资可能高些 工人人数越多 则工人工资越低 马尔萨斯的结论便是工人工资低 失业 贫困的原因是工人人数增加过多 所以 要解决失业 贫困 饥饿等问题 唯一的办法是限制工人人口增殖 以致减少工人人口
(4) 人口法则 使任何试图通过实现财产平等来消除失业 贫困的社会改革趋于失败 马尔萨斯认为 一切人不可能平等享受自然的恩惠 所以 任何幻想的平等 任何大规模的农业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29
例 也不能除去这法则的压力 甚至要把它除去 仅仅一个世纪 亦不能够 要社会上全体人的生活 都安逸 幸福 而比较闲暇 不必悬念自身及家族生活资料如何供给 那是无论如何亦不可能的 (马尔萨斯,1959:5-6) 进而 马尔萨斯认为财产平等化了 固然会使农业生产得到发展 但是人口增加会更迅速 人口法则 的作用使粮食增长赶不上人口增长 即使全部土地都开垦也不能生产出足够的生活资料 显然 马尔萨斯是针对葛德文等主张实行财产平等 通过改革社会来解决人口问题的思想而提出这个论点的 马尔萨斯认为葛德文设想的公平社会 甚至三十年不到 就会由一个单纯的人口原理 全行 破坏 他声称葛德文最大的谬误 就是将文明社会的一切罪恶与贫穷 概归过于人类制度 而忽视 人口法则 的决定作用 在马尔萨斯看来财产私有制 社会不平等是 合理的 和 永久的 任何社会改革都是徒劳的
马尔萨斯把人口与经济之间的复杂关系归结为人口与生活资料之间的关系 又把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人口过剩的原因归结为食物增长赶不上人口增长 而食物增长落后于人口增长是由于土地肥力递减规律的作用 他把土地肥力递减规律作为其人口经济理论的依据 所谓 土地肥力递减 是指在技术水平一定的条件下 如果在同一块土地上追加投 资 随着投资增加 收益会依次增加 但当投资增加超过一定限度之后 增加的收益就会依次减少 其原因在于土地肥力不能按比例归还植物摄取的养分数量 而是日渐递减 这就是土地肥力递减规律
马尔萨斯认为 人口增长越多 要求土地生产的粮食也就越多 然而 土地肥力却随着土地生产物产量上升而递减 即土质越来变得越坏 越贫瘠 久而久之 在土地上任何追加投资所生产的粮食则愈来愈减少 所以 食物产量的增加赶不上人口数量的增加
以上几个方面就是马尔萨斯人口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他用这种人口经济理论来说明资本主义社会存在人口过剩现 象 原因是由于人口与生活资料之间的正常比例被打破 是由于 人口法则使然 这种自然的法则作用所打破 又由于 土地肥力递减规律 作用使食物产量增长永远赶不上人口数量的增长 因而 人口过剩是 绝对过剩
马尔萨斯人口经济理论的主要问题 一是否认人口规律的社会性和历史性 人口现象和经济现象都是社会现象 马尔萨斯在分析人口经济问题时片面强调了人口的自然属性 把人口现象当成了纯粹的自然现象 忽视了人口的社会属性 忽视了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口生产的制约作用 把人口规律完全当作了自然规律 把它看作是超越生产力水 平和生产关系发展历史阶段的 永恒 的规律 因而是十分错误的 其次 马尔萨斯理论忽视了技术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解决人口经济问题的重要作用 其人口经济学说建立在 土地肥力递减 规律上的 他假定在技术水平固定不变 社会生产力停滞的条件下 土地收益会随着土地肥力递减而递减 然而从长期来看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会大大提高土地的产量 从而提高供养人口的能力
第四节 凯恩斯人口论
2.10 凯恩斯人口观的两个阶段
当人口迅速增长对经济发展产生压力时 经济学家和人口学家为人口增长的后果忧虑 认为人 口增长带来了贫困 摆脱贫困出路在于减少人口 例如 18 世纪末和 19 世纪初的马尔萨斯人口经济理论 认为生活资料的增长赶不上人口增长 人口增长是妨碍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 主张不惜采取一切手段控制人口增长 从 19 世纪中叶之后 西欧 北美的人口增长出现减缓趋势 19
世纪末叶人口变动开始了转变 到了 20 世纪 30 年代 人口变动进入缩减或停滞状态 这在经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30
学家和人口学家中引起了一种人口过少的恐慌 开始担心人口源流是否不久会发生枯竭 强调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影响的有利方面 为了发展经济 他们认为 人口增长又有了必要 甚至认为人 口增长和生活水平提高成为刺激资本需求的主要因素 凯恩斯的人口经济学说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约翰 梅纳德 凯恩斯 (John Maynard Keynes,1883-1946 年 )出生于英国剑桥 于 1902 年考入剑桥大学攻读数学 后转而攻读经济学 凯恩斯一生著述甚多 其中论述人口问题较多的经济学论著主要是 1919 年发表的 和平的经济后果 该书分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的经济状况和人口经济问题 指出了西欧 北美存在着人口过剩危机 1922 年在 曼彻斯特商业卫报 杂志上发表了 一个经济学家的人口观 1930 年发表了 人口与节育 我们孙辈们的经济可能性 货币论 等论文和著作 1933 年发表了 罗伯特 马尔萨斯 ---剑桥第一个经济学家特别是 1936 年发表了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一书和 1937 年发表的 人口减少的若干经济后果的讲演 更是凯恩斯人口经济理论的代表作 在以上这些著作中 凯恩斯阐述了有关人口经济的思想
凯恩斯有关人口经济问题的理论以 1930 年为分界线 1930 年以前 他主要沿袭着马尔萨斯的过剩人口理论 认为人口增长阻碍了经济发展 人口是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 比如 凯恩斯在
1919 年发 表的 和平的经济后果 一书中 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 北美的经济与人口的关系 认为欧洲和北美人口增长给这些地区未来经济的发展投下了阴影 凯恩斯在谈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要求战败国赔款的问题时 也结合分析人口经济问题 认为战争之类的历史事件与人口是有关系的 凯恩斯认为英国从 1900 年以来 实际工资增加缓慢或者说几乎没有什么增加 应归因于人口增加过快或过多 正是由于人口增长过快 存在着过剩人口 致使实际工资没有增加凯恩斯认为过剩人口的魔鬼又威胁着欧洲 而且北美也有过剩人口的危险 北美 主要是美国人口增长较快 引起了农业报酬递减 向欧洲出口粮食更加困难了 凯恩斯的这种过剩人口理论在
1922 年的 一个经济学家的人口观 一文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在该文中 他把人口拥挤状况和新西兰北部近海一个小海岛上小鸟的极度拥挤相比较 以此说明人口增长是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 (彭松建,1987:212)
在 1930 年之前 凯恩斯似乎对自 19 世纪中叶以来 西欧各国人口增长率逐渐下降 人口增长出现缩减的趋势没有察觉 他主要忧虑的还是人口增长过快给经济发展带来的威胁 把人口增长看成是实际工资停滞 人们贫困的主要原因 但是 人口增长缩减的趋势 终于对注意人口经济关系的经济学家凯恩斯产生了影响 1930 年 凯恩斯发表了 货币论 一书 该书所阐明的人口经济观点表明 凯恩斯开始从担忧人口增长过快 人口过剩转向了忧虑人口增长缩减 人口不足 并认为人口增长缩减是引起投资不足 从而使经济停滞的主要原因
到了 1933 年 凯恩斯发表了 罗伯特 马尔萨斯 ---剑桥第一个经济学家 的讲演 他在讲演中指出 马尔萨斯一生主要关心两个问题 一是贫困问题 二是失业问题 年轻的马尔萨斯认为工人阶级的贫困无疑是由于当时人口增长急剧引起的 然而 拿破仑战争之后 经济上的主要 问题从贫困转变为失业 失业不是由于生产力不足 而是由于有效需求不足所造成的 凯恩斯用有效需求不足理论去说明 20 世纪 30 年代大经济危机中存在的过剩人口问题 即大批工人失业问题
如果说凯恩斯早期人口思想主要是继承马尔萨斯的理论 则凯恩斯后期的人口经济理论则有了新的突破 他的人口经济思想集中在其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以下简称 通论 )和 1937 年
2 月 16 日发表的题为 人口减少的若干经济后果 的讲演中 他主要运用有效需求理论去阐述人口经济问题 认为 当时欧洲 北美存在大量过剩人口 即失业人口 主要是由于有效需 求不足引起的 所谓有效需求不足 主要是指消费需求不足和投资需求不足 正是有效需求不足导致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31
大批工人失业 大量过剩人口挤满街头 进而凯恩斯又分析了资本需求依存于总人口 生活水平和资本技术 并且认为引起资本需求增加的主要因素是人口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当时英国出现了人口增长缩减的趋势 他担心 由于人口增长趋于静态或减少 对资本的需求也会转而减少从而对经济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在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发表之前 传统的资产阶级经济学认为 资本主义经济借助于自由市场的调节 能够自动实现达到充分就业的均衡 但是 本 世纪 30 年代经济大危机给予这种传统的经济理论以巨大冲击 传统的经济理论已经不能解释生产过剩的危机 也不能说明造成大规模失业 大量过剩人口存在的原因 因此 迫切需要 新 的经济理论来 医治 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过剩和人口过剩交织的危机 西方学者把凯恩斯的 通论 看作 医治 危机 挽救经济的灵丹妙药
通论 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过剩是由于有效需求不足引起的 为了消除危机 消除失业 挽救经济 需要增加有效需求 为了增加有效需求 单靠自由市场的调节是不够的 还必须由政府采取财政手段干预经济生活 增加有效需求 吸 引投资
具体来说 通论 包括了就业理论 投资理论 危机理论和国家采取财政政策等手段来干预经济生活等一整套宏观经济理论 这一整套理论又用 有效需求不足 论加以贯穿 形成了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体系 他的人口经济理论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其主要观点是
一 就业量决定于有效需求
凯恩斯认为 资本主义社会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只是特殊情况 或者是就单个企业而言 从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来看 经常的情况是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 凯恩斯用有效需求不足来说明失业存在的原因 凯恩斯的就业理论就是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理论 他在谈到就 业量时指出 资本主义社会的就业量决定于有效需求
所谓有效需求是指社会上商品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达到均衡时的总需求 总供给价格是指所有资本家雇佣一定数量工人生产产品 资本家期望得到这些产品的最低卖价 总需求价格是全部资本家期望社会对产品愿意支付的总价格 当总需求价格大于总供给价格时 资本家认为有利可图 就增购生产资料 增雇工人 反之 当其总需求价格小于总供给价格时 资本家为了减少风险和损失 就缩小生产规模 解雇工人 所以 只有当总需求价格等于总供给价格时 资本家才保持生产规模不变 既不增雇工人也不解雇工 人 这时的总需求就是有效需求 正是这种有效需求决定了工人的就业量
二 有效需求不足是引起失业的原因
如上所述 凯恩斯承认资本主义社会只能实现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 存在着失业 这种失业是由于有效需求不足所致 凯恩斯认为有效需求由消费需求 C 和投资需求 I 所构成 所谓有效需求不足 也就是消费需求不足和投资需求不足
关于消费需求不足的问题 凯恩斯认为消费需求受人们的收入和消费倾向的影响 消费倾向是指人们心理上的消费偏向 这是造成有效需求不足的三大基本心理因素之一 心理上的消费倾向是造成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 收入和 消费两个经济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就是消费倾向 它是一个比较稳定的函数 凯恩斯认为存在一条基本的心理规律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律 ) 即随着收入的增加 消费也会增加 但是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的增加多 正由于人们收人增量中用于消费部分所占比重越来越小 对消费需求增量也趋于缩小 从而导致消费需求不足 消费需求不足又会导致有效需求不足 因而产生失业 在 通论 中 凯恩斯是作短期分析 假设短期内人口无多大变动 所以他认为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主要是增加投资需求 但到了 1937 年发表 人口减少的若干经济后果 的讲演时 他从长期考 察 因为增加人口能够增加消费需求 从而认为人口增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32
加是增加资本有效需求的主要因素 在 通论 中 凯恩斯已暗示了人口增长减缓是造成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 他特别谈到了一个静止人口的消费需求的问题 凯恩斯肯定了资本需求不能离开消费需求 资本需求的减少 无疑将会造成失业
关于投资需求不足的问题 首先从充分就业的均衡进行分析 如果将国民收入分解为消费量和储蓄量 从传统经济学来说 只要储蓄等于投资 则自然达到充分就业的状态 但凯恩斯认为资本主义社会通常情况是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 投资需求不足导致产生大量失业人口 凯恩斯 用心理上对资产未来收益之预期以及心理上的灵活偏好来解释投资需求不足的原因 心理上对资产未来收益之预期 就是指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律 资本边际效率即指资本家增加一笔投资所预期的利润率 凯恩斯在分析资本边际效率与增加投资的关系时指出 随着资本投资增加 资本边际效率递减 这是因为资本供给增加 导致产品增加 产品增加 每单位产品价格下跌 其收益增量必然下降 另外 资本资产未来预期收益与重置成本 (资本资产的供给价格 )成反方向变化 资本供给越大 重置成本越高 则该资本资产的未来预期收益越小 重置成本增大和未来预期收益减少 都使资本边际效率递减 当资本边际效率递减时 资本家对未来预期收益持悲观情绪 这样必然减少投资 缩小生产规模 从而导致投资需求不足
此外 投资需求还受制于利息率 凯恩斯认为 对投资起决定作用的是资本边际效率与利息率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亦即利润率与利息率之间的差额 如果利润率大于利息率 资本家认为把资本投入生产活动能带来较高的预期收益 则将增加投资 如果利润率接近于利息率 或者利润率与利息率两者都在下降 前者比后者下降更多 资本家则不愿意投资 这样也可造成投资需求不足 凯恩斯用心理上的偏好来解释利息率的变动 他认为利息率主要受灵活偏好的决定性影响首先利息率受消费倾向的影响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 消费支出与利息率成相反方向变动 即利息率上升 消费减少 所谓灵活偏好 又称流动偏好 是指人们心理上喜欢保存一定数量的现金以利于自己灵活周转 或者说人们有以货币形式 (现金形式 )保持一部分财产的欲望 人们保存现金的动机又可分为交易动机 谨慎动机 投机动机这样三个动机 人们要把现金贷给别人或储蓄起来 就是要放弃流动偏好 即灵活偏好 这种放弃流动偏好必须得到报酬 这种报酬就是利息由于这种流动偏好的作用 利息率降低会有一个最低限 度 低于这个最低限度 人们不愿意放弃灵活偏好 即不愿意把现金储蓄起来 而宁愿把现金保留在自己的手中 同时利息率还取决于货币的供求状况 假设流动偏好代表了货币的需求 货币数量表示货币的供给 那么 货币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可以降低利息率 资本家进行投资不只是看资本边际效率 更主要的是看资本边际效率扣除利息率之后的预期纯利润率 由于流动偏好的作用使利息率的下降受到了限制 因而也使预期利润率的提高受到限制 这种限制的作用和资本边际效率递减一样会使资本家的投资需求不足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当有效需求分解为消费需求和 投资需求之后 由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使消费需求不足 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和流动偏好对利息率降低的限制使投资需求不足 这样 消费需求不足和投资需求不足必然造成有效需求不足 因而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失业就是必然的 凯恩斯更重视投资不足在造成失业方面的作用 并认为失业主要是由投资需求不足所引起的 因此解决失业问题的出路在于投资 在于增加投资需求 凯恩斯主张政府干预经济 增加国家投资来解决失业问题 他主张运用国家机器 依靠政府的财政政策来刺激消费和增加投资 以便提高有效需求
凯恩斯在 通论 中是假定劳动力数量和资本数量 为一定的 即不变的基础上进行短期的比较静态的分析 对于人口这个动态因素并未充分展开分析 凯恩斯写 通论 的主要目的 是为了说明实现小于充分就业下的均衡的条件 解释造成大规模失业现象的原因和寻求解决失业问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33
的政策
从西方人口经济学说演变的历史来看 凯恩斯从分析有效需求不足入手 分析了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同劳动力人口是否就业之间的关系 这样就把人口因素重新纳入到西方主流经济学的体系中去 把人口因素作为经济运行的内生变量来加以研究 这对于凯恩斯之后的西方人口经济学发展 是很有影响的 凯恩斯在 1937 年 即 通论 发表的第二年 作了 人口减少的若干经济后果 的讲演 把 通论 未予充分考虑的人口因素加以补充 从短期比较静态分析向长期动态分析过渡 从而进一步发展了 通论 中提出的人口经济理论
2.11 人口减少的经济后果
凯恩斯强调 人口增长趋势已经发生了转变 即由过去人口急速增长转向人口增长趋于静止状态或人口缩减状态 他指出 正是由于人口增长从上升变为下降 作为这种变化的结果 可以预想到会产生若干重要的社会经济后果 其中经济后果尤为突出和最为引人注目 他认为已经不能按照马尔萨斯所说的人口增长妨碍经济发展的传统观念 来考察人口减少的经济后果 人口增长从上升到下降或静止的转变 将给经济发展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 甚至带来灾难性的经济后果与马尔萨斯关于人口增长给经济发展带来灾难性影响的观点相反 凯恩斯认为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产生有利的影响 凯恩斯指出 一个正在增长的人口对资本需求有一种非常重要的影响 不仅资本需求 ---除了技术变化和生活水平提高之外 ---的增加或多或少地与人口成比例 而且工商业的预期更多地依据现在的需求而不是未来的需求 在一个人口正在增长的趋向乐观主义的时代一般来说 资本需求总是趋于超过而不低于所希望的 (彭松建,1987:226)
为了进一步考察人口趋势的转变所产生的经济后果 他提出了简单分析模式 认为资本需求受人口 生活水平和资本技术这三个因素的影响 所谓资本技术 相当于资本系数 指的是技术发明和改进有利于提高生活水平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则会增加消费需求 从而增加对资本的有效需求 对于发明要作具体分析 要考察发明的类型和时代特征 19 世纪上半期曾经是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代 那时在工业 交通 建筑 公用基础设施等部门的技术水平提高很快 因此资本系数维持在较高水平 这就是说 那时的发明主要集中在高度耐用的 资本货物上 因而对资本需求也就多 凯恩斯认为现代发明多属于尽量少用资本的生产方法的发明 即资本节约型的发明这就是说 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 达到一定程度富裕之后 其嗜好更倾向资本节约型的消费货物方面 其中尤其是由他人提供的服务方面 社会的消费结构更加朝着降低资本系数的方向变化因而对资本的需求也会随资本系数的下降而减少
根据上述分析 凯恩斯认为 资本系数变化对资本需求的影响不太大 而人口增长 即消费人口的增加 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增加对资本需求的重要因素 他运用 1860-1913 年英国的资本增加同人口增长 生活水平提高以及资本系数变化之间关系的资料来佐证他的结论 把英国 1860
年的资本 人口 生活水平和资本系数作为 100 到 1913 年 资本增加到 270 在 50 多年的时间里增长了 170% 然而 资本系数在同期只增长了 10% 这就说明 在此期间 生产周期的延长资本技术发明对资本需求的增加没有起主要作用 相反 人口增长却十分明显 从 1860 年到 1913
年 人口增长了 50% 生活水平的提高更为突出 在同期内 增长了 60% 可见 人口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助于资本需求的增加 凯恩斯指出 资本需求的增加 主要应归因于 人口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只在极少程度上归因于技术的变化 这种技术变化有助于每单位消费资本的增加 (彭松建,1987:228) 凯恩斯进一步说明 资本存量的增加也主要是由于人口增长和生活水平提高带来的 这种趋势在将来也会如此 所以 如果人口增长缩减 会减少对资本的需求 从而不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34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资本需求以及有效需求 主要是取决于人口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由于凯恩斯认为人口增长已经从上升变为下降 如果在生活水平没有足够提高的条件下 人口减少则会使资本需求减少 从而导致有效需求不足 通论 中已经说明有效需求不足是导致大规模失业 造成大量相对过剩人口存在的原因 如果人口减少长期延续下去 由人口减少引起的有效需求不足也会长期存在下去 从而使经济出现长期停滞的局面 凯恩斯所忧虑的正是由于人口减少会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出现长期停滞的局面
凯恩斯估算出维持充分就业的资本存量的增长率为 2%-4% 凯恩斯指出 在繁荣和充分就业条件下 我们将会看到 对资本存量的净增额的需求每年达到大约 2%至 4% 并且 这个比率将必须一年又一年地无限制地延续下去 让我们以每年 2%这个较低的估计值来考察以后的问题假设储蓄率为 15% 那么 人口增长率和生活水平的增长率之和必须保持 4% 如果生活水平每年上升 2% 则要求人口增长率达到每年 2%才能维持资本需求 即有效需求增长率 4% 如果人口增长率从 2%下降为 1% 则生活水平的增长率必须是 3% 然而 英国过去 100 多年来经验表明 虽然曾经有过 10 年或 20 年生活水平的年上升率达到或超过 1% 但绝大多数年份没有达到过年增长率 1% 所以 上述有关生活水平年增长率达到 3%的设想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这就意味着投资达不到充分就业条件下的储蓄水平 即 I<S 因而必然发生慢性失业 经济陷入 长期停滞状态 (彭松建,1987:230)
如果按照凯恩斯的要求 以较低的估计值来论述有关需求的增长的问题 那么 为了保持充分就业 假设储蓄率为 8% 这时资本存量的年增长率为 2% 如果人口增长率为 l%或者低于 1%
则要求生活水平每年增长率达到 1%或稍高一些 然而这也是困难的 仍然可能出现 I<S 即投资达不到充分就业条件下的储蓄水平 还是要发生慢性失业 经济陷入长期停滞状态
和 通论 一样 在 人口减少的若干经济后果 一文中 凯恩斯认为 为了确保繁荣和充分就业的均衡 一要改革财富分配制度 使财富的分配均 等化 使收入中的储蓄比例下降 用于消费的比重上升 从而刺激消费需求的增加 二要降低利息率 提高投资的净利润率 从而刺激资本需求 即促使投资需求上升 他认为这两项政策都可以达到刺激有效需求的增加 减少失业使资本主义经济得以运行下去
在 人口减少的经济后果 一文中 凯恩斯特别谈到他有关人口经济问题的观点是与马尔萨斯不同的 这就是说 马尔萨斯认为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而凯恩斯却认为人口增长有利于经济发展 人口增长是刺激资本需求的重要因素 凯恩斯结合自己的理论 总结了有关马尔萨斯的两个 魔鬼 的问 题 所谓马尔萨斯的两个 魔鬼 一个是 过剩人口的魔鬼
(devil P of over-population) 又称马尔萨斯人口魔鬼 P(Malthusian devil P) 另一个是 失业资源的魔鬼 (devil U of unemployed resources) 又称马尔萨斯失业魔鬼 U (Malthusian Devil U) 马尔萨斯人口魔鬼 P 是指马尔萨斯针对人口过剩问题 写了 人口原理 告诉人们 过剩人口魔鬼的威胁 所谓马尔萨斯失业魔鬼 U 是马尔萨斯在 经济学原理 中用有效需求理论来解释当 时的失业现象 凯恩斯针对当时人口增长缩减的趋势指出 由于人口增长趋于静态或减少 可以免除马尔萨斯的过剩人口魔鬼的威胁 或者说把马尔萨斯魔鬼 P 锁起来了 但是 人口增长缩减趋势却带来了有效需求不足 导致了慢性失业和长期停滞 因而又遭受到马尔萨斯失业魔鬼的威胁并且这种威胁有日渐严重之趋势 他呼吁采取措施防止人口减少 并且采取强有力措施去减轻人口减少的威胁 以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 (彭松建,1987:232)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35
第五节 马克思主义人口经济理论及其发展
2.12 马克思主义人口经济理论的产生
随着资本主义经 济广泛发展 在 19 世纪中叶后期 资本主义经济中的各种矛盾日益突出 如近代经济的周期性危机 工人失业和贫困等 在 19 世纪中叶 工业革命在英国已近完成 法国和德国的工业革命也正在迅猛进行 资本主义大工业在国民经济中逐渐占统治地位 而国际工人运动也不断高涨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马克思作为对资本主义经济的批判家出现了 马克思的批判矛头指向马尔萨斯的人口论 虽然他批判的语气非常激烈 但并未直接参加人口论体系的论战 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立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解剖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和阐明科学 共产主义学说过程中 研究了人口问题 在他们的著作中包含了丰富的人口经济思想
马克思主义的人口经济理论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的 马克思和恩格斯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运用于研究人口问题和经济问题 把人口和经济放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考察 阐明了人口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人口经济理论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的早期著作中 就十分重视对人口经济问题的研究 马克思在 l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中就论述了人口经济问题 认为经济是调节人口生产的动力 马 克思详细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对工人人口的影响 把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分为三种状态 即社会财富处于衰落状态 社会财富处于增进状态 社会财富已达到它能达到的顶点 财富生产处于停滞状态 他写道 在社会的衰落状态中 工人的贫困日益加剧 在财富增进的状态中 工人的贫困具有错综复杂的形式 在达到繁荣顶点的状态中 工人的贫困持续不变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以下简称全集 卷 42:53) 恩格斯在他的 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 中批判马尔萨斯人口论时 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口问题的一些重要观点 他十分重视人口问题产生的社会经济原 因 把人口问题和经济制度联系起来加以考察 他认为绝对人口过剩是不存在的 人口过剩或劳动力过剩是始终同财富过剩 资本过剩和地产过剩联系着的 只有在生产力过大的地方 人口才会过多他认为资本主义制度下过剩人口产生的原因 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 只要我们战胜了这种绝望的经济制度 我们就能保证永远不再因人口过剩而恐惧不安 (全集 卷 1:619-620)
德意志意识形态 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 1845-1846 年合写的一部著作 在这部著作中 马克思和恩格斯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 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 系相互关系的原理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关系的原理 也在这部著作中奠定了基础 虽然它没有专门研究人口问题 但是却提出了关于 两种生产 的思想 并研究了 两种生产 的联系 特点和作用分析了婚姻家庭关系在人类历史上的发展和变化
马克思在 19 世纪 50 年代重新研究政治经济学所写的大量手稿 包含着丰富的人口经济思想对人口经济理论的许多重要方面作了详细地论述 对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细致地进行了分析和批判特别是 19 世纪 50 年代初期 马克思从分析当时英国移民中提出了关于 人口压迫生产力和生产力压迫人口 的著名论点 对 于马克思主义人口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个思想一直是马克思主义研究人口与经济相互关系的指导思想之一
马克思在 资本论 中 分析和研究了资本主义的人口与经济的相互关系 论述了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规律 揭示了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过程中资本积累必然导致工人阶级的失业 马克思指出 过剩的工人人口是积累或资本主义基础上的财富发展的必然产物 这种过剩人口反过来又成为资本主义积累的杠杆 甚至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的一个条件 (全集 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36
28:602) 资本论 还批判了马尔萨斯的人口论 论证了人口 规律绝不是超历史的自然规律 而是历史的社会规律 每一种特殊的 历史的生产方式都有其特殊的 历史地起作用的人口规律
在 19 世纪 80 年代 恩格斯在写给考茨基的一封信中 提出了关于在共产主义社会不仅要对物的生产进行调整 同时还必须对人的生产进行调整的重要思想 在 家庭 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的第一版序言中 对 两种生产 的思想所作出了经典性概括
2.13 两种生产 原理
两种生产 (即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 )的原理是阐述 两种生产 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 是马克思主义人口经济思想最 重要的内容之一
1846 年 在 德意志意识形态 中 马克思和恩格斯确立唯物主义历史观时 就明确提出了两种生产 的思想 他们指出 人们为了能够 创造历史 必须能够生活 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 食 住以及其他东西 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 ---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 (全集 卷 1:82) 这里讲的生产物质生活本身 就是指物质资料生产 马克思恩格斯还说 一开始就纳入历史发展过程的第三种关系就是 每日都在重新生产自己生命的人们开始生产另外一些人 即增殖 (全集 卷 1:33) 这里讲的 就是人类自身的生产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提出 两种生产 的思想后又进一步强调 从人类历史一开始 两种生产 就同时存在而且就是现在也还在历史上起着作用 这样 生命的生产 ---无论是自己生命的生产 (通过劳动 )
或他人生命的生产 (通过生育 )---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 一方面是自然关系 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
(全集,卷 1:34) 在这里 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 两种生产 即物质资料的生产 (维持自己生命的生产 )和人类自身的生产 (他人生命的生产 ) 是同时并存的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通过劳动来完成的 人类自身的生产是通过生育来完 成的 两种生产 都包括双重关系 既包括自然关系 也包括社会关系 1884 年 恩格斯又在 家庭 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的第一版序言中 用更加精确 简练的语言概括了 两种生产 的思想 根据唯物主义观点 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 归根结蒂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 但是 生产本身又有两种 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 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 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 即种的繁衍 (全集,卷 4:2) 恩格斯还指出 在将来共产主义社会 不仅要 对物的生产进行调整 同时也对人的生产进行调整 (全集,卷 35:145)
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看 社会生产从来都包括两个方面 即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 这两种生产都是以人为主体的 它们都是人类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从事的生产活动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为了维持自己和后代的生存 发展等消费需要所进行的生产 通过劳动从自然界取得满足这些需要的物质产品 人类自身的生产是人类为了自身的世代延续 即 种的繁衍 所进行的生命的生产 通过生育生产出后代 人类社会要存在和发展 必须制造和使用一定的生产工具 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 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 同时还必须通过一定的婚姻和家庭关系繁 殖子孙后代 进行人口的生产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没有物质资料的生产 就没有人类社会的存在 也就没有人类自身的生产 而人又是生产过程的主体 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者 没有人类自身的生产 就没有源源不断的劳动力 也就没有物质资料的生产人类社会就是在 两种生产 的相互依赖 相互制约中存在和发展的 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实际上就是物质资料生产发展的历史和人类自身生产发展的历史的对立统一 一部人类发展史既是物质资料生产由低级到高级 不断前进发展的历史 也是人类自身的生产由低级到高级 不断前进发展的 历史
两种生产 的原理 是马克思主义人口经济理论的基石 首先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经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37
济生活的基础 在人类所从事的生产分配 交换和消费等经济活动中 物质资料的生产占有首要的地位 只有首先生产出物质资料 才有可能进行分配 交换和消费 马克思说 生产 分配交换 消费 它们构成一个总体的各个环节 一个统一体内部的差别 生产既支配着与其他要素相对而言的生产自身 也支配着其他要素 过程总是从生产重新开始 交换和消费不能是起支配作用的东西 分配 作为产品的分配 也是这样 而作为生产要素的分配 它本身就是生产的一个要素 因此 一定的生产决定一定的消费 分配 交换和这些不同要素相互间的一定关系
(全集,卷 46:36-37) 其次 人类自身的生产也是任何一个社会人口过程的基础 不管人类社会发展处于哪个阶段 只有有了人类自身的生产 即人类 种的繁衍 然后才能谈得上人口的变动人口的自然变动 机械变动和社会变动 无不以人类自身的生产为前提 人类自身的生产是任何一个社会中人口现象和人口过程得以发生和发展的基础和出发点 所以 两种生产的关系实际上是经济发展和人口变动的关系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上 两种生产之间的内在联 系是经济和人口之间的内在联系的基础 两种生产之间的矛盾运动 它们之间关系的失调和协调 是经济发展和人口发展之间的矛盾运动 经济和人口相互关系失调和协调的根源 要研究任何一个社会国家 地区的经济和人口的关系 首先就必须考察这个社会 国家 地区的两种生产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对人口起决定性作用 马克思说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 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全集,卷 19:8) 承认社会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一 恩格斯说 我们视为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的经 济关系是指一定社会的人们用以生产生活资料和彼此交换产品 (在有分工的条件下 )的方式说的 我们认为 经济条件归根到底制约着历史的发展 (全集,卷 4:505-506)
经济对人口起决定作用的原理 首先表现在马克思关于不同生产方式有不同的人口规律的著名论点中 马克思说 事实上 每一种特殊的 历史的生产方式都有其特殊的 历史地起作用的人口规律 抽象的人口规律只存在于历史上还没有受过人干涉的动植物界 (全集,卷 23:692)
指明人口的运动 发展 变化是由经济发展决定的 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的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就有什么样的人口规律 而不是相反
其次 经济对人口的决定作用 还表现在经济是决定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决定人口自然变动的主要因素 马克思说 人口的绝对增长率 从而过剩人口率和人口率也会随生产条件发生变化 不同的社会生产方式 有不同的人口增长规律和过剩人口增长规律
(全集,卷 46:105) 马克思还根据 19 世纪人口与经济发展变化的大量资料 论证了贫困往往会促使人口增长 在资本主义生产中 贫困会产生人口 (全集,卷 25:249) 不仅出生和死亡的数量 而 且家庭人口的绝对量都同工资的水平 即各类工人所支配的生活资料量成反比 (全集,卷
23:705) 马克思认为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规律
第三 经济决定人口的社会构成 决定人口的各种社会规定性 如阶级的规定性 职业的规定性 部门的规定性 等等 马克思明确地指出 如果我抛开构成人口的阶级 人口就是一个抽象 如果我不知道这些阶级所依据的因素 如雇佣劳动 资本等等 阶级又是一句空话 而这些因素是以交换 分工 价格等等为前提的 比如资本 如果没有雇佣劳动 价值 货币 价格等等 它就什么也不是 因此 如果我从人口着手 那未这就是一个混沌的关于整体的表象 经过更切近的规定之后 我就会在分析中达到越来越简单的概念 从表象中的具体达到越来越稀薄的抽象 直到我达到一些最简单的规定 于是行程又得从那里回过头来 直到我最后又回到人口但是这回人口已不是一个混沌的关于整体的表象 而是一个具有许多规定和关系的丰富的总体了
(全集,卷 2:102-103) 这也就是说 人口是一个具有许多规定和关系的丰富的总体 而且这个总体中的丰富的规定性 都是由经济决定的 只有通过对各种经济范畴 如交换 分工 价格 雇佣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38
劳动 资本 货币等等的具体分析 才 能认清人口的各种社会规定性 才能使人口不是一个混沌的关于整体的表象
第四 经济对人口的决定作用 还表现在经济决定人口生产和再生产的基本单位 ---家庭 自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历史表明 人口的生育和增殖 总是通过一定的婚姻制度 并且在一定形式的家庭中实现的 而婚姻制度和家庭制度是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所决定的 马克思认为 家庭就是夫妻之间的关系 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 家庭不过是生产的特殊的方式 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 在生产 交换和消费发展的一定阶段上 就会有一定的社会制度 一定的家庭 等级或阶级组织 恩格斯也明 确指出 家庭制度完全受所有制的支配 (全集,卷 21:80) 在封建社会里 封建地主阶级的婚姻实质上 是一种政治的行为 是一种借新的联姻来扩大自己势力的机会 起决定作用的是家世的利益 而决不是个人的意愿 (全集,卷 21:91-92) 在资本主义社会婚姻仍然是阶级的婚姻 仍然为众所周知的经济影响所支配 (全集,卷 21:94-95) 资产阶级的婚姻 家庭是建筑在资本的利益上面 建筑在私人发财的制度上面 资产阶级把婚姻家庭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 经济支配着婚姻 家庭关系 也就必然支配着人的生育动机 支配着人口的生育行为 支配着人口的增殖
马克思主义认为 人类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 从原始公社经济制度到奴隶社会经济制度 到封建经济制度 到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再到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社会更替 就是生产方式的内部矛盾 ---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结果 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结果 首先是生产力发展 然后是生产方式的改变 又导致上层建筑的改变 从而使整个社会经济形态改变 人口过程不是一种孤立的过程 而是总的社会现象的一部分 因而它就必然服从于总的社会发展规律服从于总的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
马克思 主义认为人口对经济有反作用 决定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的基本矛盾 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正是这个矛盾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因此人口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原因 同时 马克思指出人口是社会生产力的要素 是体现社会生产关系的生命实体 社会经济是由一定人口组成的 没有一定数量的人口 也就没有人类社会 也就没有任何经济行为和经济活动 所以 人口也必然影响生产力 影响生产关系 影响社会的生产分配 交换 消费等全部经济活动 马克思指出 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是社会内部分工的物质前提 (全集,卷 23:391) 人口对经济发展具有反作用
马克思认为 人口的增长是促使阶级产生 私有制出现的因素之一 马克思说 要使 (原始 )
公社本身照老样子继续存在下去 公社成员的再生产就必须在原有的客观条件下进行 生产本身人口增长 (这也属于生产 ) 必然要逐渐扬弃这些条件 破坏这些条件 而不是加以再生产等等这样 共同体就同作为其基础的所有制关系一起瓦解了 (全集,卷 46:484) 在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 马克思和恩格斯也阐述过同样的思想 他们认为在原始公社中 家庭 是唯一的社会关系后来 当需要的增长产生了新 的社会关系 而人口的增多又产生了新的需要的时候 家庭便成为 从属的关系了 (全集,卷 3:32-39) 阶级社会也就产生了 阶级关系成为基本的社会关系家庭成为从属的社会关系 在阶级出现以后 人口对社会的发展仍然有重要的作用 马克思说在希腊和罗马 这两个国家的整个制度都是建立在人口的一定限度上的 超过这个限度古代文明就有毁灭的危险 (全集,卷 3:618-619) 无论是在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或是在社会主义社会 人口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恩格斯认为 在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对物的生产进行调 整 同时也必须对人口的生产进行调整 但人口不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因为它不能决定社会经济的性质 不能决定一种社会经济制度向另一种社会经济制度转变的历史进程 因此它的作用只能是加速或者延缓社会经济的发展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39
2.14 过剩人口 与资本主义社会人口经济规律
马克思主义关于 过剩人口 的思想 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口与经济相互关系的原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它是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原理为出发点的 马克思指出 不论生产的社会形式如何 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的因素 (全集,卷 24:44) 二者之间就必 然形成一定的比例这种比例关系就是生产的技术构成 它反映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以机器大工业为基础时 生产技术构成变化迅速 生产的发展表现为生产资料的数量增长较快 对劳动力的数量要求相对减少 对劳动力的质量要求提高 就会出现劳动人口过剩 人口过剩归根到底是人口与生活资料再生产条件相比的过剩 亦即人口与整个社会所能提供的生产资料相比的过剩马克思认为 马尔萨斯愚蠢地把一定数量的人同一定数量的生活资料硬联系在一起 其实过剩人口 同并不存在的生存资料绝对量根本没有关系 而是同再生产的条件 同 这些生存资料的生产条件有关 (全集,卷 46:108) 马克思还认为 在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 生产力十分低下过剩人口是生产力不足造成的 这些过剩人口又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所以是 人口压迫生产力而在资本主义社会 人口的过剩完全不是由于生产力的不足而造成的 相反 正是生产力的增长要求减少人口 所以是 生产力压迫人口 (全集,卷 8:610)
恩格斯作为马克思的相对过剩人口和产业后备军理论的先导 第一个在 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 中批判马尔萨斯人口论 他 1845 年在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中 阐明了经常存在于 资本主义劳动市场的失业的工人后备军的形成过程 马克思在 剩余价值理论 中根据李嘉图的旧机器论和机器排除说的观点 对过剩人口的形成过程作了以下的说明 如果把劳动力人口的增加限制到资本积累水平以下 就会促使劳动力供给减少 劳动力的价格昂贵 使用机器 流动资本向固定资本转化 其结果人为地形成人口过剩 这样的人口过剩并不是生活资料不足的产物 而是由于对劳动的需求不足 在 资本论 中 马克思的理论与恩格斯的过剩人口论相结合 发展了相对过剩人口论与产业后备军的理论 马克思认为资本的构成有两重含义 首先 从价值来看 资本是由不变资本 (生产资料 )的价值与可变资本 (劳动力 )的价值 亦即工资总额的分配比例来决定的另一方面 从生产原料来看 是根据生产资料 (机器及其它生产设备等 )的量与劳动量的比例来决定的 前者是资本的价值构成 后者是资本的技术构成 这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相互依存的关系马克思把由技术构成决定 又反映技术构成的资本的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 资本的有机构成随着资本的积累而变化 资本积累既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同时也是它的前提条件 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对劳动力来说意味着生产资料相对增加 也就是说 劳动生产率上升就是与 可变资本部分相比 不变资本部分不断增大 (即资本的有机构成高度化 ) 这意味着雇佣劳动力的必要工资总额相对减少 (绝对量是增加的 ) 而购买生产资料的资本部分相对增大
于是 随着总资本的增大 劳动力增加 但其增长的比例不断减少 结果 就形成了失业的过剩人口 这种由于可变资本对不变资本的比例相对下降而产生的劳动力人口叫作 相对过剩人口 表现为以下四种状态 (1)流动的过剩人口 (2)潜在的过剩人口 ;(3)停滞的过剩人口 (4)需要救济的贫民 流动的过剩人口是近代产业中的失业者 他们随着景气循环的局面反复出 现暂时失业和暂时就业 潜在的过剩人口是由于资本主义渗透农业而产生的 他们经常等待着流向城市工业的时机 停滞过剩人口是现役劳动军的最底层 他们的劳动条件最差 最后的范畴是失业的工人 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他们是绝对过剩人口
这样 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同时也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继续存在的条件之一 资本家为了资本增殖活动 自由地利用这部分过剩人口 形成可供他们随时榨取的产业后备军 资本主义经济使资本的有机构成高度化 其结果造成大批的失业者 通过对产业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40
备军的利用和榨取进一步促进资本积累 工人既是资本积累的推动力 同时又是牺牲者 而且马克思的结论是 这就是标志着资本主义时代的特点并且同它的特殊的生产方式相适应的人口规律 实际上 每一历史的社会生产方式都有它特有的人口规律 这一规律只适用于它 同它一起存亡 因此只具有历史意义 抽象不变的人口规律只对植物和动物来说才存在 而且还只有在这些植物和动物不受别人的影响的情况下才存在
2.15 从 两种生产 到 三种生产 理论
马克思主义人口经济理论关于 两种生产 的学说 对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人口控制起到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 从 两种生产 到 三种生产 是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发展
在我国经济理论界 经历了从 一种生产 理论到 三种生产 理论的转变过程 在建国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 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中重生产而轻消费 重生产资料生产而轻消费资料生产强调人是生产者而忽视人是消费者 即只承认物质资料的生产 结果造成了我国 50 年代到 60 年代人口的过快增长 物质资料生产与人口再生产极不协调 给环境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遗留下诸多隐患 从 70 年代中期开始 我国理论工作者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总结出 两种生产 的理论即人类自身的生产必须与物质资料的生产相互适 应的理论 这无疑是对我国人口学和经济学理论研究的一大进展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人口经济理论的内容 对我国人口控制政策提供了正确的理论指导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 但由于长期以来 我们忽视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 使得我国本来已经存在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人们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中寻找答案 发现有大量论述涉及到自然再生产或环境再生产的问题 这些论述又都直接和物质资料再生产 人口再生产有机相联 以此为基础 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 三种生产理论 该理论认为 环境或自然为生产提供劳动资料 提供劳动对象 以及提供生产过程得以进行的场所 还为生产与生活的废料提供排放的空间和净化条件 要使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下去首先必须具备环境这个前提 即首先要有环境的再生产 环境再生产是在环境自然体的基础上进行的 或者是在凝结了前人劳动的环境自然体的基础上不断地进行的 并且环境最初是原始的自然的东西 但通过生产 就变成人类历史创造的东西了
三种生产 理论的形成 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的理论 为我们重视自然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 遏制自然资源的破坏和生态环境的恶化 实现资源 环境与经济社会 的协调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高 义 1992 中外城市化比较研究 南开大学出版社
2,凯恩斯 1983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商务印书馆
3,魁奈 1979 魁奈经济著作选集 商务印书馆
4,李嘉图 1982 李嘉图著作和通信集 商务印书馆
5,马尔萨斯 1959 人口原理 商务印书馆
6,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人民出版社
7,潘纪一 朱国宏 1991 世界人口通论 中国人口出版社
8,配第 1981 配第经济著作选集 商务印书馆
9,彭松建 1987 西方人口经济学概 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
10,皮尔斯等 1996 世界无末日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Pearce,D.W,& J.J.Warford,1993,
World Without End,Economics,Environment,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New York,Oxford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41
University Press)
11,斯密 1972 国富论 商务印书馆 (上 )
12,Deevey,Edward S.,1960,The Human Population,Scientific American,Vol.203(3):3-9
13,Perbley,Anne R.,1998,Demography and the Environment,Demography,Vol.35(4):377-389
14,Peters,Gary L,& R,P,Larkin,1979,Population Geography,Kendall/Hunt Publishing Company
15,United Nations,1998a,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The 1996 Revision,United Nations Publication
16,United Nations,1998b,World Urbanization Prospects:The 1996 Revision,United Nations
Publication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42
第三章 微观人口经济学
第一节 生育率与家庭规模的经济与制度分析
3.1 微观人口经济学的范畴
微观人口经济学运用微观经济学方法研究人口经济问题 在微观人口经济学看来 其基本单元 ---家庭和公司 政府及非盈利机构一样 均将它们的资源分配在不同的活动上 并期望达到预期的目标 公司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理性经济组织 政府是追求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理性经济组织非盈利机构是追求慈善效益最大化的理性经济组织 家庭则是追求效用满足最大化的理性经济组织 广义的家庭经济行为除了微观经济学中讨论的商品消费 收入储蓄和投资外 还包括婚姻行为 家庭劳动 -闲暇选择 生育行为和人力资本投资 对这些方面的家庭活动的经济学考察 构成了现代微观人口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此外 迁移行为作为个体或家庭决策的结果 也可纳入微观人口经济学的研究范畴 本章首先介绍生育率与家庭规模的理论
在经历 二战 之后短暂的 婴儿热 后 发达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复归低下 人口再生产模式从高位均衡向低位均衡转变的趋势已经十分普遍 同时 家庭结构也发生了明显变化 家庭小型化的趋势不断加强 家庭规模逐渐缩小 家庭构成趋于单纯化 核心家庭的比重不断提高
3
作为全球对人口急剧 变化趋势的关注和学科发展的结果 经济学家对人口问题从宏观和微观等不同层次展开研究 在 50 年代末 60 年代初形成人口经济学一个新的高潮
在微观分析方面 莱宾斯坦 (Leibenstein,1957)和贝克尔 (Becker,1960)将长期被经济学所忽视的生育行为置于经济学研究规范中 运用成本效用分析这一经济理性来解释生育率的降低和家庭结构变化的趋势以及人们在生育行为和家庭规模上的差异 莱宾斯坦关于生育行为的经济发展理论分析 既突出了生育决策中孩子抚养成本效用分析的决定性作用 也考虑了社会文化因素对家庭生育决 策的宏观影响 与此相反 贝克尔主要运用消费者选择的经济学理论来构筑其解释模型并在纯粹的经济学框架内展开研究 他们在研究角度上的差异导致最后形成社会经济学生育率理论和 芝加哥流派 (又称新家庭经济学 )等两个主要学派 (叶文振,1998:43)
西方生育率经济理论研究的主要问题有三个 第一是孩子抚养的经济成本和效用 家庭计划的成本和效益以及人口投资或人力资本的经济效益 第二是影响以上各变量的主要决定因素 特别是经济决定因素 第三是人口再生产的经济成本和效用核算在家庭规模决策中的作用和影响西方经济学派认为生 育是一种家庭或个人行为 是一种经过当事人权衡利弊得失后的理性选择在决策过程中 父母会认真估算生育孩子所要发生的各种费用支出和所产生的各种效用满足 来决定是否生养孩子 什么时候生和生养多少个孩子 家庭收入水平和父母对孩子效用的结构性偏好是影响生育决策的关键因素 而追求效用最大化的 经济人 理性则是生育选择和决策的前提
3
家庭 (family) 指以血缘 收养或婚姻等特定身份相关联并生活在一起的全体成员 注意它和户 (household)的概念有所不同 户是指共同享用住房和主要膳食的一组人员 家庭按其组成可以分为核心家庭和复合 扩大 家庭 前者指由丈夫 妻子和他们的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 后者指由两代以上已婚成员构成的家庭 与此相关的概念包括直 系家庭 指由父母和一个已婚子女组成的家庭 联合家庭 指父母和两个及以上已婚子女组成的家庭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43
3.2 孩子的成本和效用
现代微观人口经济学认为 孩子是家庭生产出来的耐用消费品 为了享用孩子这种 家庭耐用消费品 的效用 家庭须支付生育 抚养和教育孩子所必需的成本
家庭 主要是父 母生育 抚养和教育孩子的成本 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部分 直接成本主要包括 新生婴儿的分娩费用以及以后的衣食住行的花费 孩子接受教育的费用 孩子的医疗保健费用 孩子的文化娱乐活动费用 由父母支付或补贴给子女的婚姻费用等 这些直接成本都是父母以现金或实物支付 直接花费在孩子身上的费用 间接成本是指因生育 抚养和培训一个新增的孩子 父母失去的自身受教育和工作的时间以及获得收入的机会等机会成本 间接成本具体包括 母亲妊娠期间和哺乳期间所损失的工资收入 母亲因照料孩子失去的受教育和工作的时间 由此失去的获得经济收 入的机会 母亲怀孕和哺乳期间父母的流动性减少而损失的经济收入 由于照料和抚养一个新孩子 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失去的闲暇时间和消费时间 甚至有可能导致家庭消费水平下降的损失 在人口学家看来 时间对于父母来说是稀缺资源 抚养孩子的间接成本在表现形式上是时间的损失 所以也称为时间成本
相对于孩子的成本而言 父母从孩子身上获得的满足和收益 就是孩子的效用 如果没有效用 也就不存在父母对孩子的需求 这里的 效用 概念是从经济学中引入进来的 它系指人们消费某种商品或服务所获得的主观满足 并没有十分严格的客观标准 孩子 的效用体现在如下 6
个方面
(1)消费效用 消费效用是家庭把孩子看作 消费品 或 耐用消费品 而给父母带来的欢乐和感情上的满足 又称为感情收益 父母从生育 抚养和教育孩子的全过程中能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安慰
(2)劳动的经济效用 指孩子作为准劳动力或劳动力给家庭带来的经济收益 这种收益 可以从两个途径获得 孩子在家庭农场或企业做工 为家庭增加收入 孩子在家里做家务活 照看弟妹 以减轻父母的家务劳动负担等
(3)保险效用 指父母年老时由女子提供生活消费来源 在发展中国家 由于社会保险事业比较落后 人们 特别是农民退休 (或丧失劳动能力 )后很难 也很少能够从社会保障系统中获得养老金 父母晚年的生活保障主要依靠子女 所谓养儿防老 反映了孩子是父母未来生活的潜在保险品的事实和愿望
(4)经济风险效用 指孩子具有承担家庭经济活动成败风险的效用 如果一个孩子对家庭经济的预期贡献越大 说明他 (她 )承担家庭经济风险的效用越大 这也是把来自未自立者的预期收入看作是承担家庭经济风险的风险报酬
(5)长期维持家庭地位的效用 这种效用把子女看作是对某一家庭维系其经济社会地位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6)对扩展型家庭贡献的效 用 孩子能够增强家庭的内聚力和连续性 并对家庭扩大和发展作出贡献 因而孩子具有扩展家庭的作用 在许多发展中国家 孩子对扩展家庭的贡献还体现在孩子长大后能够为家庭提供收入 安全保障以及巩固或提高家庭的社会地位
家庭收入与抚养孩子的成本是一种正相关关系 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 抚养和教育子女的直接成本上升 父母的稀缺资源 ---时间的价值也在增加 因此 抚养和教育孩子的间接成本增加甚至比直接成本增加更多 反之 如果家庭收入下降 孩子成本也相应下降 要想维持原有孩子的成本不变 家庭或者借债或者减少生育孩子的数量 一般来说 人们更倾向于选择后者
家庭收入变动对孩子的效用有重大影响 (1)就消费效用而言 它对家庭收入变动的反映非常迟钝 当家庭收入处于中等或中下等水平时 父母从孩子身上获得的消费效用不会发生大的变化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44
但当家庭收入水平较高时 就有可能发生较高胎次孩子与要享受较多奢侈品的矛盾 最后的结果可能出现高收入家庭父母生育较少的孩子 (2)当家庭收入上升到一定水平时 父母更加注重孩子的质量 而不是孩子的数量 他们会增加孩子的教育投资 让孩子接受较高的教育 而不是过早地让孩子成为劳动力为家庭增加经济收入 因此 家庭收 入水平越高 父母从孩子身上得到的劳动 -经济效用越小 (3)孩子作为父母年老时养老保险的效用也随家庭收入的增加而递减 因为高收入水平的父母有储蓄养老能力 或者可以加入社会保险体系 (4)基于类似的原因 孩子的经济风险效用和为扩展型家庭作贡献的效用也随着家庭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呈下降趋势
一般来说 一个家庭的收入总是花费在维持日常生活 维持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和生育 抚养孩子这三个方面 这三部分支出在家庭收入一定的情况是此消彼涨 相互制约的关系 不同阶层家庭生育的经济决策情况是 (1)对于地位和收入较高的家庭来说 地位商品越高 其效用越大因而抚养边际孩子造成的损失也越大 所以 他们更加倾向于选择少生孩子 (2)对于那些社会经济地位和收入正在由低向高上升的家庭来说 因为孩子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作用 父母希望拥有孩子的数量与家庭收入的增加是一种逆向关系 (3)对于发展中国家的贫困阶层而言 收入仅是为了维持生存的温饱商品的支出 而几乎不考虑发展或娱乐消费 加上生育 抚养孩子的成本相对较低 而孩子给家庭带来的经济效用和老年保障效用较高 因而更倾向于多育
专栏 III 中国孩子的经济成本
孩子的经济成本由孩子出生前和出生 后两大费用支出构成 孩子出生前的有关支出 即从母亲怀孕至孩子出生这段时期与孩子相关的费用估计平均为 2771.44 元 其中 占孩子出生前总费用比重名列前三名的是怀孕期间增加的营养费 39.69% 住院接生费 21 41% 和婴儿用品预购费 20.91% 有趣的是对胎儿的健康发育十分有益的胎教支出 却相当有限 只占 3.04% 处于各项支出的倒数第一位 说明用母体食物进补来促进胎儿健康发育的传统方式在中国还很流行 而代表现代意识 更注重胎儿正常心智培养和开发的胎教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分析结果表明 男孩子的妊 娠分娩费用 3313 元 要比女孩的费用 2057 元 高出 61.1% 这高出部分主要体现在额外营养费 雇工照顾费和婴儿用品预购费上的男女孩的差别 生男孩的母亲要比生女孩的母亲多进补 331 元 高出
36.4% 怀女孩的家庭几乎不请人帮忙 比怀男孩的家庭少支付 183 元的雇工照顾费 婴儿用品预购费的性别差异更大 男孩的预购费比女孩的高出 604 元 是女孩的 3.6 倍 这表明父母对男孩的偏爱在妊娠期间就已经有所表现了假定在知道了胎儿性别以后
孩子出生后 抚养其从 0 - 16 周岁的费用为 119829.30 元 再加上 母亲怀孕分娩期间直接与孩子相关的费用
2771.44 元 1996 年中国厦门孩子的平均经济成本或抚养总费用高达 122600.74 元 如果假设每个孩子都在母体居留 10 个月 即 十月怀胎 那么平均每个孩子每月费用支出为 572.90 元
从孩子的抚养费用构成来看 孩子的食品费用支出最多 为 49214.75 元 占总费用的比例高达 41.07% 居第二位的是孩子的教育费用 为 17573.21 元 占总费用的 14.67% 然后依次是家庭生活服务费 11981.93 元 占 10%
衣着费用 11938.72 元 占 9.9 6% 零花和压岁钱的支出 9336.03 元 占 7.79% 文化娱乐活动的支出 7003.12
元 占 5.84% 健康保险费 4543.05 元 占 3.79% 日用品支出 4341.41 元 占 3.62% 和医疗保健费 3897.04
元 占 3.25% 和厦门市城市居民家庭生活消费结构 l995 年的数据 相比 孩子食品支出 衣着支出和日用品支出分别低出 14.03 41.07 % - 55.10% 2.15 9.96 % - 12.11% 和 2.22 3.62 % - 5.84% 个百分点 而家庭生活服务费 医疗保健费 教育 费用和文化娱乐支出则分别高出 9.19 10 % - 0.81% 1.34 3.25 % - 1.91% 11.31
14.67 % - 3.36% 和 3.90 5.84 % - 1.94% 个百分点
摘自叶文振 1998 孩子需求论 复旦大学出版社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45
3.3 家庭规模的决定
一般来说 家庭的形成特别是家庭规模的变化是由多方面的因素所决定的 其中经济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 对生育行为的成本 -效用分析 其基本思路是从效用最大化原则出发 将父母看作是一个消费团体 而孩子是能满足某种需求的一种 商品 在预算约束条件下 他们需要在 各种商品 (其中一个是孩子 )之间进行分配 以使他们的选择效用最大化 如同一位购买者 理性的父母在生育孩子之前 除去考虑孩子的费用之外 还要想到能从孩子身上得到的某种满足和其它预期收益 如果父母认为孩子带来的益处超过了养育他的成本 那么 父母将希望有个孩子 这种分析方法用来解释父母是否生育或何时生育
边际分析用来分析生育子女的数量 与孩子效用有关的引伸概念包括 孩子的边际效用 边际孩子 边际胎次 边际孩子是指父母所生育孩子中的最后一个孩子 这个孩子给父母带来的效用即是孩子的边际效用
边际胎次是指已婚妇女 所怀孕胎次中最后一次怀孕或最后一胎 这一概念在生育率经济学中的作用在于 父母通常并不对生育第一胎或第二胎所带来的效用进行分析 而只是对边际胎次生育或接近边际胎次生育的孩子的效用进行理性的评估 运用这些概念对家庭生育行为进行边际分析后 不难得出的一个重要结论是 每个孩子给父母带来的效用是不相等的 同经济学中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一样 孩子的边际效用也随孩子数量的增加而减少 父母从第一个或第二个孩子身上获得的满足和效用往往大于从第三个孩子身上获得的满足和效用 当在一个孩子身上得到的边际效用与养育他所付出的边际成本相 等时 他们将不再生育 这最后一个孩子就是一个边际值它处于边际收益和边际费用的均衡点上 家庭规模即由孩子的数量所决定 夫妇在预算约束与偏好方面的不同决定了家庭规模的差异
对孩子成本 -效用的分析方法 可以用来较好地解释人口再生产模式的转变和生育率的差异在一个典型的发达国家中 80%的人居住在城市 在这样的社会里 平均生活水平 受教育的程度和人们的流动性都相当高 核心家庭占据主导地位 结果是孩子的抚养成本也很高 一个普通家庭在孩子出生之前就要花费相当数量的开支来给予特殊的照顾 孩子出生后的生活费用以及受教 育的费用等要占到家庭预算的相当比重 而家庭的小型化和职业妇女的普遍化又使得养育孩子的机会成本变得尤为突出 另一方面 父母通常并不期待从孩子那里得到经济上的支持 尤其是众多社会福利和保障计划的存在 消除了养育孩子作为养老保障的最后一种必要性 因此 子女的效用主要是非经济性的 正如一位美国学者所写的那样 在美国 19 世纪 70 年代到 20 世纪三十年代之间 子女的价值变化了 她总结道 20 世纪经济上不起作用 感情上没有价值的孩子取代了 19 世纪有用的孩子
3.4 制度分析
需要指出的是 单纯用经济因素来解 释家庭规模的差异显然是片面的 生育率的决定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过程 发达国家人口出生率的根本性下降 还源于经济现代化引起的人们在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方面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一些社会经济因素正处于从刺激生育到抑制生育的转变过程之中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 相互补充 形成了一个对生育率下降起促进作用的综合体 这些影响人们生育决策的因素主要包括 家庭纽带开始松动 传统的扩大家庭日益核心化 宗教和传统观念的影响普遍削弱 特别是那些鼓励生育的宗教和传统观念开始削弱农村人口快速城市化 人们的生活方式日益现代化 工作节奏也日益加快 抚育孩子的成本提高而老年父母对子女的经济依赖则逐步减弱 婴儿死亡率越来越低 父母对孩子的偏好减弱 劳动力人口的流动性大大增强 各种避孕知识和药具得到广泛传播和推广 正是由于多方面的宏观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46
和微观的因素的内外刺激 导致了生育决策和生育行为从高到低的 生育率革命
在其他学派从不同角度对生育行为进行的诠释中 制度学派的观点尤其引人注目 在制度学派的观点看来 孩子需求的下降是家庭制度变革的结果 是人口再生产行为对家庭内部权力结构劳动分工和经济关系等发生重大调整的综合反映 主要的理论包括 代际之间的 财富流动 理论性别角色 理论和 家庭合同 假说等 (叶文振,1998:31)
财富流动理论是澳大利亚人口学家考德威尔 (J.C.Caldwell)于 60 年代首先提出的 他推论现代化通过扭转家庭内部代际之间财富流动的走向 使孩子需求发生由强转弱的变化 在人口转变之前的社会里 代际之间财富的净流动 (包括劳动力和服务 物品和货币以及保障等 )是从孩子向上流向父母 因此生育是一种使父母收大于支 可以获取净财富的家庭行为 在净财富的诱导下高生育和大家庭成为主导性的生育模式 而在人口转变后的社会中 净财 富流向发生根本逆转生育成为一种支大于收 必须承担净成本的家庭活动 生育模式由此发生转变 决定财富流向转变的因素 直接和家庭的核心化过程相联系 也与生产组织形式由家庭式向市场化相关
在 性别角色 理论中 戴维斯 (K.Davis)从家庭中夫妻的劳动分工角度出发考察工业化和生育率之间的关系 他指出 工业化过程将使家庭劳动的性别分工从传统的家庭制过渡到半市场制即 男主外 女主内 模式 最后向现代的男女均等制转化 这种转化是一场重要的性别角色革命 当越来越多的妻子走出家门 走向市场后 人们对孩子的需求也下降了
家庭合同 假说用交易理论解释家庭规模 该假说认为家庭成员之间交易的性质决定家庭结构的特点 进而影响孩子需求 在不发达的市场条件下 发生在血缘 亲缘或地缘等非市场方式联结起来的交易具有明显的效用 而家庭是提供这种最基本服务和相互保障的重要场所 家庭越大 交易规模也就越大 交易成本越低 所得到的好处也越明显 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 家庭作为维系社会性交易的必要性被大大削弱 这使得家庭走向小型化
制度学派还从家庭制度以外的社会制度如社会分层等对生育率所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广泛分析 其中有关性别分化的观点对解 释生育中的性别选择具有参考价值 在一个男性占据主要决策地位并在资源占用方面处于支配地位的社会 女性只能通过丈夫和儿子间接地实现对资源的使用这就必然加强妇女多生育并选择婴儿性别的欲望 (叶文振,1998:38)
第二节 人力资本投资
3.5 人力资本及其投资方式
一 人力资本的界定与修正
现代经济学教科书中的人力资本 (human capital) 一般是指体现在劳动者身上 通过投资形成的 如同物质资本一样具有增值能力的那部分劳动能力 其具体内容是劳动者的体质 (健康 ) 知识和技能 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的奠 基者舒尔茨 (T,W,Schultz) 贝克尔 (G,S,Becker)和明瑟 (Jocob
Mincer)等人都持这种观点 他们认为潜在的人力资源只有通过教育 培训等人力资本投资才能形成人力资本 显然 舒尔茨等人倡导并已在现代经济学中居主流地位的人力资本理论 只将智力型劳动力看作人力资本 而将体力型劳动力排除在人力资本之外 对人力资本的这种界定 虽然能较集中地考察智力型劳动力投资的成本与收益 但它存在着明显的局限 割断了人们生存消费
(从生产的角度也可看成是一种投资 )与发展消费 (也可看成是一种投资 )之间 的有机联系 不能反映劳动力生产与再生产过程投资的全貌 事实上 体力和智力是劳动力的两个方面 体力型劳动力和智力型劳动力仅仅是对劳动力类型所作的粗略的划分 要将这二者截然分开是不现实的想法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47
没有人能在进行体力劳动的同时不花费一定的智力 同样 也没有人在从事脑力劳动时 不需要任何形式的体力支出 从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的角度 我们也不能擅自将生存消费 (或投资 )与发展消费 (或投资 )分开 无论是体力型劳动力还是智力型劳动力 他们都不可能没有赖以生存 发展的衣 食 住 行等生存投资 实际上 西方主流派人力资本投资理论所指 的人力资本投资只是对人们生存投资的追加投资或边际投资 只不过这种边际投资对经济发展的边际贡献并非因其增长而递减 相反 而是一般呈递增趋势 这在现代社会中尤为如此
据此 考虑到不同投资的性质或作用 人力资本投资可以分为三部分 (1)成长为劳动力之前的与生理有关的生存与成长投资 (2)成长为劳动力后维持或改善其体力和身体健康方面的投资
(3)与提高劳动者知识 技能及其实现机会有关的各种投资
二 人力资本投资方式
人力资本的形成可通过多种人力投资方式来实现 主要包括如下 7 种方式
生理性的消费支出 这种支出在传统理论中属于典型的消费项目 我们之所以将它也视为人力资本投资 是因为在这种消费的同时 它使未成年人人口逐渐成为具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而对于以下各项人力资本投资来说 它又是原始的 最基础的投资 没有此项支出 其他人力投资都将是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
医疗和保健投资 现代意义的医疗和保健的功能早已超出医治疾病 消除痛苦的传统范畴它可从不同程度上影响一个人的寿命 力量强度 耐久力 学习和创新能力和生命力等
正规教育投资 它是现代型人力资本投资的最主要的方式 通过接受正规教育 人们可以获得并 提高知识与技能
在职培训投资 在职培训是在职劳动力更新知识结构 学习新技术 增加人力资本存量的有效途径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 在职培训在人力资本投资诸方式中的地位愈来愈重要 在职培训又可以划分为普通在职培训和特殊在职培训两种方式 前者是指某一企业提供的职工培训 它能使培训者在其它企业工作同样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后者则是指受培训者增长的知识和技能只对提供培训的企业劳动生产率产生影响
就业导向型迁移投资 就业导向型迁移被看作人力资本投资 是从现有人力资本利用的角度着眼的 这 种迁移以人力资源市场信号为导向 有助于解决不同地区人力资源的余缺调剂和个人专长的有效发挥 改善人力资源与其它资源的配置状况
市场价格与收入信息搜寻成本 此项支付的着眼点与就业导向型迁移投资相同 而且一般发生在迁移或产生迁移动机之前 通过市场搜寻和就业导向型迁移 劳动者希望据此获得更高收入或更好的职位 在宏观上也会改善人力资本配置效率
其它人力资本投资方式 例如 婚姻和生育孩子 有些父母想方设法让自己的子女高攀达官贵人 通过与官僚 富绅家庭联姻 以期获得未来的收益 在经济欠发达国家或地区 许多父母 们通过多生育孩子为自己的老年生活提供经济保障
3.6 教育培训的需求与供给
在考察了人力资本投资及其方式之后 下面主要考察市场经济中两种最主要的人力资本投资方式 即正规教育与在职培训的供求情况
一 教育培训的需求
教育需求是指政府 企业和家庭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要 但教育需求和其他普通商品或劳务的需求有所不同 这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 教育的需求者要支付其市场价格 如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48
杂费 (这里我们称之为教育的直接成本 ) 同时教育的购买者还要支付一定的机会成本 即教育接受者在受教育期间所放弃的收入 对于一个 刚上小学的儿童来说 其机会成本微不足道 甚至为零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及学历的提高 受教育者的机会成本愈来愈高 乃至明显高于直接成本第二 教育需求是一种延期消费或未来教育效用的预期支付 而不是购买现期效用 教育需求者须在现期消费与未来消费中作出选择 并将未来效用贴现为现期效用 第三 教育需求者与教育效用消费者可能发生分离 这种分离风险的大小程度将影响教育购买者的需求欲望 (刘传江等,1994) 下面分别简要考察不同主体对教育的需求行为
1 政府 在市场经济中 政府一般通过 两只手 共同发挥作用来确定或影响教 育总需求一是通过 看得见的手 即行政干预来确定社会教育总需求 政府作为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与政策的制定者 可以通过制订教育发展规划等方式来提出近期 中期和长期的教育需求 还可以用政策或法规形式规定某些职业或职位的就业资格 使得求职者必须先接受一定的教育才有资格进入寻求某些职业 职位的劳动力市场 二是通过 看不见的手 即市场机制的作用来调节社会的教育需求 因为政府一般不是教育投资的独家购买者 (因为财力约束 政府很难垄断教育需求 )
即使政府能全部垫付教育需求的投资 还有一个教育接受者机会成本的问题 因此 政府 一般比较注重运用 看不见的手 的神奇功能来让企业 家庭或个人的教育需求行为向自己制定的目标靠拢 例如 政府可以通过降低助学金贷款利率 扩大不同文化程度者工资差距等经济手段刺激教育需求 此外 政府还可以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引导人们的教育需求倾向 也可以通过就业服务中介机构宣传政府的就业政策等 来引导人们的就业需求
但是 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可以主观地决定教育需求 一般来说 政府对教育的需求取决于下列因素 第一 社会人口总量及人口增长速度 社会人口基数大 意味着政府对教育需求的规模也相应较大 妇女生育率高 人口增长 速度快 表明学龄人口较多 这自然会影响政府对教育的需求规模 第二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经济发展状况至少从两个方面影响政府的教育需求 首先政府财政收入直接影响政府对教育需求的购买力 从而影响社会教育发展速度 其次 经济结构影响着政府对教育需求的结构 农业国家产业结构单一 对人力资源需求结构也较简单 因此农业国政府面临的主要任务是扫除文盲 普及初等教育 工业化国家产业结构远为复杂 生产工艺先进 社会分工发达 要求有多层次的专门人才胜任不同职位 因此政府不仅有对基础教育的要求 同时还十分注重发展专业教育和职业技术 教育 第三 义务教育和免费教育的实施程度和范围 在初级和中等义务教育中 政府一般是投资主体 扮演着主导角色 在许多情况下 政府对这方面的教育需求并非有此方面的偏好 而是客观形势和社会压力的要求 显然 义务教育或免费教育的程度越高 范围越广 政府对教育培训的需求就越大
2 企业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对教育需求取决于企业生产要素的规模组合及其技术构成从发展过程看 由于企业生产技术条件处于相对稳定和绝对变动之中 所以企业必须不断地投资于教育 考虑到不同要素之间的可替代性 企业可能考虑用其他要素代替受教育的 人力资源 但是 作为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 经济人 企业在决定用其他要素代替教育培训的人力资源时 必然遵循要素最小成本组合原则 即受教育培训的人力资源与其他要素的比较替代率等于这两类资源价格之比值 当替代资源成本大于教育培训成本时 企业就会采用受教育的人力资源而放弃采用替代资源
为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企业对教育培训的需求主要采用两种形式 一是通过人力资源市场购买它所需要的劳动力 二是对现有职工进行培训和再培训 后者成为今日企业直接投资教育培训的重要形式 已被越来越多地采用 这是因为 对现有职 工进行培训和再培训 在培训内容 形式上 更具有针对性 同时现有职工对本企业生产经营环境更为熟悉 并与本企业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49
成了某种心理或社会意义的联系 然而 正如我们前面已经指出 培训和教育一样 是一种伴随着预期支付的延期消费 企业如何在现期效用与预期效用中做出选择 贝克尔 (Becker,1964)提供了明确的答案 培训会降低现期收益并提高现期支出 但是 如果它可以大幅度提高未来的收益 或者大幅度降低未来的支出 企业就乐于通过这种培训 培训包括普通培训和特殊培训两种 由于接受普通培训的职工可以在其他公司找到相应职位 企业无法保证能在本企业工作 加之培训为受培训者获得较高工资创造了条件 因此 受普通培训的费用多半是由受培训者承担且企业一般向他们支付和其他雇员一样的工资 对于特殊培训 费用多半由企业支付 受特殊培训者也会得到企业支付的较高的工资 因为对企业来说 它担心受过特殊培训的职员流动而给本企业带来更大的损失 对于受过特殊培训的职员来说 这是对他们流动性收益损失或丧失流动性的一种补偿 虽然越来越多的企业同时在普通培训和特殊培训中投资 但它们一般会区别对待这两类投资 后者往往置于优先考虑的地位
3 家庭或个人 在讨 论家庭时间分配行为时 我们曾假定家庭成员是市场工资率的被动接受者 这种假定通常只适用于短期分析 从长期看 家庭成员可以通过合理安排时间和其它资源增加人力资本来改变实际工资率 同时 人们也可以通过人力资本投资来提高家庭生产率
家庭教育需求行为是由受教育者和 或 其家庭成员决定的 因此 家庭教育需求行为可以归结为个人教育需求行为 在没有实行义务教育 奖学金和助学金的情况下 家庭经济收入的丰裕与拮据是决定个人或家庭成员对初等 中等教育和更高教育需求的基本约束条件 除了家庭经济条件外 影响个人或家庭教育需求的 基本因素还包括
a,教育投资的预期收益率 即个人或家庭教育投资时对受教育者未来使个人或家庭获得收益率的预期 这一比率等于受教育者未来收入贴现值与受教育所耗费的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总额之比 预期收益率大于 1 则这种投资是有利可图的 否则这种投资在经济上便是不合算的
b,家庭成员或个人对受教育者的期望 父母对子女未来发展的期望及对教育投资的态度影响父母对子女教育需求的行为 具有独立决策能力或支付能力的个人对自己未来发展的抱负会更显著地影响自己的教育需求 继续还是停止接受高一级教育 发展中国家的某些传统 观念 (如中国的女子无才便是德 姑娘出嫁后便是别家的人 )形成了教育性别歧视 也会影响教育需求的总量和结构
c,寻找职业的需要 在市场经济中 寻找职业的信息是通过劳动力市场传递给求职者的 下列三个方面的因素影响乃至决定个人的教育需求 第一 企业或政府对某些职位对学历文凭准入资格的要求 迫使不符合条件的求职者产生新的教育需求 第二 求职者为提高自己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寻找到较满意的职位 获得更高的收入或较多的晋升机会而增加自我的人力资本投资 第三 受经济周期影响的劳动力市场 促使部分求职者在经 济萧条时期决定继续接受新的教育培训 以回避暂时失业 并为在经济回升时找到较好的工作而积累更多的人力资本 相反当劳动力市场需求看好时 有些人会抵制不住优越职位的召唤而停止或中断学业
d,个人对于接受教育的兴趣及在学习培训方面的接受能力也会影响他 (她 )是否继续接受高一级的教育训练
二 教育培训的供给
教育培训的需求为教育培训的供给提供了市场
培训的供给是指在现有市场价格条件下 教育投资者愿意提供的教育机会 这里的教育市场价格是指由教育供给与需求双方调节 教育需求者和教育供给者所能接受的教育成本 作为社会公益事业 政府及其他组织 慈善机构提供的教育应该是非盈利性的 提供此类教育的学校 受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50
教育者只支付不超过社会必要教育成本的教育费用 在经费有保障时甚至少收或免收学费 其他由民间和私人提供的教育 举办者在保证必要教育质量的同时 盈利也是它们的办学目的 因此此类教育供给要求需求者支付的教育市场价格中含有正常的市场利润 如同异质商品具有不同售价一样 质量不同与专业内容不同的教育供给 其市场价格也往往呈现明显的差异 这除了供给成本方面的原因外 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异质的教育 产品 的市场需求量及市场回报率不同 在竞争激烈的教育市场中 供给者除了努力提高教育供给质量外 还通过提供差别奖学金 对优秀生学费减免 提供适合市场需要的专业课程等 促销 手段来赢得它所期望的市场
广泛而有效的教育供给除了增加需求者的人力资本存量和为供给者盈利外 还会给社会带来额外的溢出收益 比如 公民文化教育素质的普遍提高 可以推进社会民主化的进程 改进公共卫生状况 降低犯罪率等等 此外 教育通过传播一定的社会政治意识形态 使教育者形成巩固和维护一定社会政治制度的思想观点和行为方式 (胡刚夫等,1993)
教育供给的来源有政府举办的教 育机构 民间集资办学 私立学校及其他社会组织提供的教育机会 政府在教育供给中扮演一个比较特殊的角色 其承担的功能至少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 要根据政府财力情况 尽可能向社会提供必要的基础教育 在条件许可时 实施程度合适的范围广泛的初等 中等义务教育 并根据整个社会教育市场供求情况决定是否举办义务教育后继续教育 各种专业和职业教育 以及举办的规模和结构 第二 为了维持教育供给市场运行的正常秩序 政府制定并推行一套通用的教育供给运行规则 负责教育机构的注册登记与相关管理第三 政府运用经济手段借助市场 看不见 的手 的作用来调节民间和私人教育供给的方向 规模和结构 民间和私人兴办的教育机构则是根据政府推行的教育供给规则和教育市场供求情况及自身的条件决定教育供给的层次 内容 规模并接受相应的教育市场价格
第三节 人口迁移经济学
3.7 人口迁移规律
人口迁移 (migration)是人们以定居为目的跨越一定地理空间的移动现象 人类历史上不乏因战乱和饥荒而引起的大规模的强迫性移民 但在美洲 新大陆 的发现和工业革命以来 经济性移民占据主导地位 人口迁移成为非农化 城市化和市场化过程在人口方面的具体表现形式 全 球范围内的人口大迁移 改变了资源配置和人口分布的格局
对人口迁移的系统研究始于拉文斯坦 (E.G.Ravenstein) 早在 1889 年 他就发表了题为 人口迁移律 (The Laws of Migration)的著名论文 对工业革命以来英国人口迁移的特征进行了总结这些总结迄今依然对人口迁移的研究具有很大影响 他总结的 迁移律 主要包括如下 7 条
迁移和距离 人口迁移行为与迁移距离呈负相关关系 人们一般倾向于短距离的流动 长距离的迁移一般集中于规模较大的工商业中心城市 对于吸引移民的中心来说 迁移距 离愈长迁入人口愈少
分阶段的迁移 人口迁移具有阶段性和分级递进特征 大的工商业中心吸引邻近城镇人口迁入 而后者留下的空缺则由更远的乡村的邻近居民填补 如此形成整个社会的迁移全景 反过来 城乡人口迁移也是如此 当大城市人口向外扩散时 也是由近及远 逐步外迁
迁移流和逆迁移流 在大规模的人口迁移过程中 与主迁移流 (stream)流向相反的逆迁移流
(counter-stream)同时并存 后者规模较小 但它是因主迁移流而产生的反向补偿性迁移
在迁移偏好方面的城乡差别 人口迁移主要是农村人口向城 市的迁移 (rural-urban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51
migration) 而城镇人口迁移倾向相对较弱
迁移的性别差异 短距离人口迁移中 以女性居多
技术发展和人口迁移 工商业的发展 交通运输工具的不断发明和运用 使人口迁移规模呈现增加的趋势
迁移动机 受歧视 受压迫 沉重的苛捐杂税 恶劣的气候环境等因素都可能促使人们迁移 但经济因素是促使人们迁移的最主要的动机 人们为改善生活条件而进行的迁移占全部迁移的绝大多数
迁移选择性 (selectivity of migration)是迁移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普遍 的人口特征 对任何一个开放性人群 其中总有部分人迁出 这部分迁出人口并非一个随机过程 而是具有某些特殊的社会经济和人口特征
在所有的迁移选择性中 在年龄方面的选择性最为普遍 一般情况是 青年人有着较强的迁移倾向 所以一般迁移人口的年龄明显集中于 15-35 岁年龄区间内 究其原因 从成本 - 收益角度看 青年人迁移的机会成本较小,他们大都还没有组成家庭,因而有更大的自由性,他们在劳动的专门技能和工作 人际环境等方面的变化均不会带来很大的损失 而其预期收益则最大 因为他们比年长者可有更多的发展机会 由此决定了 迁移中的年龄高度集中特征
迁移对性别的选择性也普遍存在 如拉文斯坦的迁移律中就有关于迁移距离对性别选择的影响 但性别的选择性受到社会经济结构的直接影响 如改革开放以来 沿海地区 三来一补三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发展迅猛 这些企业多是劳动密集型的电子 服装 塑胶 玩具 金属制品等类型的加工装配 适合于女性特点 所以吸纳了大量的 打工妹 使得外来务工群体中出现了女性明显多于男性的局面 导致这些地区若干年龄段性别结构严重失调 如 1990 年人口普查时深圳市 15 - 19 岁年龄组的性别比仅为 55.20 大大偏离 10 0 或略高的正常水平 4 反映出性别选择性的作用
除了年龄和性别的选择性外 有关文化程度与迁移关系的研究甚多 但对此尚无一致的结论有的研究结果认为文化程度较高者迁移倾向较高 但另一些研究则认为文化程度较高者更易获得较好的职位 因此迁移的倾向反而要小一些 关于婚姻状况 家庭状况等方面的选择性也引起了较多学者的关注 但由于影响迁移的因素极其复杂 很难得到具有连续性和普遍性的结论 (杨云彦,1994:264)
3.8 人口迁移的经济分析
按照李 (Lee,1966)的总结 引起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四个方面 一 是原居住地的因素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he area of origin) 二是迁入地的因素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he area(s) of
destination) 三是中间障碍因素 (intervening obstacles) 四是迁移者个人因素 (migrants' personal
factors) 每个地区都同时存在两种不同的因素 一是引起和促使人们迁移 二是排斥和阻碍人们迁移 此外 有一些因素对某些人的迁移行为来说 是无关紧要的 人口迁移 正是这些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而且 人们对迁入地和迁出地各种因素的评价 会受到主观感受 客观条件及个人生命周期的影响 例如 好的气候对每个人都可能是拉力因素 好的教育设施对有学龄儿童的父母可能是拉力因素 但对没有孩子的人来说则可能是推力因素 因为维持好的教育设施意味着纳
4
性别比 (sex ratio)是用来反映人口性别构成的一个指标 通常采用的计算方法是 100 男性人口 /女性人口 即以女性为 100 时 男性人口的相对数量 正常人口的性别比在正常情况下是相对稳定的 约在 105 左右 新生婴儿性别比稍高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52
税人将要多纳税 迁移还受迁入地和原居地之间各种中间阻碍因素 如距离和迁移成本的影响最后 迁移受到个人因素的影响 一个人的性别 年龄 个性 智慧 敏感程度 对其它地区的认识程度 与外界接触的方式等都会影响其对原居地和迁入地的评价 从而影响其迁移 决策
在对人口迁移的研究中 人们从经济 社会 地理以及人口等各方面提出了多种假说 以下主要介绍从经济学角度提出的理论与假说
一 推 -拉理论 (Push-Pull Theory)
可以说推 -拉理论是最朴实的人口迁移理论 该理论分析群体迁移的原因及迁移方向 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拉文斯坦的 人口迁移律 该理论认为 迁移行为发生的原因是迁出地的推力因素 (push factors)和迁入地的拉力因素 ( pull factors)共同作用的结果 甲地居民迁出较多是因为该地存在着 推力 即存在着迫使居民迁出的社 会 经济和自然压力 乙地有较多居民迁入是因为该地区存在着 拉力 即存在着吸引其它地区居民迁入的社会 经济和自然引力 以此为理论基础 可以构造一个 基本的迁移 ( 重力 ) 模型
m ij = α (P i P j )/ D ij δ
其中 m ij 是从区 i 到区 j 的总迁移率 P i 和 P j 为区 i 和区 j 的总人口 D ij 为区 i 和区 j 之间的距离 α和 δ为系数
二 成本 -收益理论 (Cost-Benefit Theory)
舒尔茨 (Schultz,1990)将 个人和家庭适应于变换就业机会的迁移 视为人力资本投资的五种途径之一 个人迁移行为决策取决于其迁移成本和收益的比较结果 迁移成本指为了实现迁移而花费的各种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 直接成本包括迁移信息搜寻 决策和迁移过程中支出的各种费用 机会成本包括整个迁移过程中和寻找新工作过程中损失的工作收入 以及迁往新居住地适应新环境 新工作的心理成本 迁移收益指迁移者在迁移后因为拥有更好的工作机会和环境而增加的收入 既然迁移是一种投资行为 迁移者在作出迁移决策时就必须考虑迁移成本与迁移收益问题 迁移行为决策取决于迁入地与迁出地的收入差是否大于迁移成本
三 预期收入理论 (Expected Income Theory)
Todaro (托达罗,1969)提出的农村 -城市人口迁移模型 对发展中国家城市失业率居高不下情况下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现象作出了新的解释 他认为乡城人口流动决定于两个主要变量一是城乡实际收入差距 二是迁入城市后能够找到工作的概率 这两个变量决定了潜在迁移者在迁入城市后的预期收入 城市预期收入与农村收入差距越大 迁移动机越强 迁移人口越多 如果用 V(0)表示迁移者在一定时间内预期城乡收入差距的净贴现值 则乡 -城劳动力迁移量为 V(0)
的函数 M F[V(0)] dM/dF>0 其中
V(0)= [p(t)yu(t)e-rt - yr(t) e-rt]dt - C(0)
式中 Yu(t)和 Yr(t)分别为预期时间内城市和农村的工资率 r 为贴现率 P(t)为该期间城市就业概率 C(t)为迁移成本
如果 V(0)>0 人们就作出迁移决定 反之 如果 V(0)<0 农村劳动力则不会迁往城市
四 刘易斯模型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53
二元经济结构模型 (The Dual Economy Model) 是发展经济学早期在研究传统经济如何向现代经济结构过渡时 由 Lewis (刘易斯,1954)提出来的 刘易斯认为 发展中国家存在一种二元经济结构 即这些国家经济结构由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农业部门和比较发达的现代工业部门组成 在传统农业部门 生产的基础是只能有限扩张的土地面积 由于缺乏资本投入 农业生产技术十分简单而且变化缓慢 另一方面 农业社区人口持续快速增长 劳动力遵照 共同体原则 (The Community
Principle) 自然就业 共同参加产品分配 这样 使得相对于有限的土地资源 劳动力严重过剩处于不充分就业 (under employment)和隐蔽性失业 (disguised unemployment)状态 农业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接近于零甚至为负值 在这种情况下 农民收入仅能维持较低的生活水平 在现代工业部门 生产的基础是可无限扩张的生产资料 不断的资本投入可以使生产规模日益扩大 劳动力就业的边际生产率逐步提高 人们的收入水平也相应提高
传统和现代部门在劳动生产率和收入水平上的差异 使得在某一高于农业部门收入的工资水平下 农业劳动力不断向工业部门转移 从而引起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迁移流动 随着农业劳动力向工业部门的不断流入 越来越多的滞留于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为工业所吸收 农业劳 动生产率和收入也会提高
刘易斯认为 在确定工资水平下 工业部门的扩张有农业劳动力的无限供给保障 这个过程将一直持续到现代工业部门把所有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全部吸收完毕为止 在此以后 只有付出比
(农业劳动力退出农业生产 )所造成的食品生产损失更高的代价才能从农业部门得到新增的劳动力 因为劳动对土地的比率不断下降 意味着农业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已不再为零 随着经济活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城市工业部门的转移 二元经济结构逐步向一元化转变
五 拉尼斯 -费模型
Fei & Ranis (费景汉 拉尼斯,1964)认为 刘易斯的二元结构模型忽视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和农业剩余产品的增加是农业劳动力转入现代工业部门的前提条件的事实 他们更关注农业发展在农村人口 (劳动力 )向城镇流动过程中的作用 并将农业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和工农业的发展联系起来 分三个阶段进行分析
第一阶段 传统农业部门中存在大量的显形失业人口 农业部门的边际劳动生产率等于零此时 农业劳动力的供给具有无限弹性 他们可以无限制地退出农业部门进入现代工业部门 这时的劳动力非农化不但不会影响农业生产 相反 由于他们的流出 农业部门可能产生剩余产品正好成为那些流入 工业部门的农业劳动力的粮食供应
第二阶段 由于农业劳动力持续减少 农业部门的劳动边际生产率上升 变为大于零但仍然低于不变制度工资 这时农业中显形失业不复存在 但隐性失业依然存在 农业劳动力继续流向城镇工业部门 由于这一阶段农业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大于零 农业劳动力的流失会引起农业总产量的减少 粮食短缺引起价格上涨 从而带动工业部门工资水平的上升 进而影响了工业部门扩张 (包括吸收农业劳动力 )的规模和速度
第三阶段 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已被吸收殆尽 农业边际劳动生产率开始高于制度工资此时 农业部门的劳动 力收入 不再取决于制度工资 而是决定于农业劳动的边际产出 这表明传统农业已经商业化 工业部门吸收新的农业劳动力 必须支付高于不变制度工资的由劳动边际生产率决定的工资
六 非正规部门
Harris & Todaro (哈里斯 托达罗,1970)认为 一个典型的非熟练农业劳动者从劳动生产率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54
低的农村进入城镇正规的高收入部门要经过两个阶段 首先进入城镇传统或非正规部门 (urban
traditional or informal sector)工作过渡 然后才可能在正规部门 (formal sector)找到工 作 预期收入模型表明 只要城镇里还存在较高预期收入 农业人口向城市迁移的过程就不会停止 不断的农业人口流入 将降低城镇人口和由农业流入城镇人口的就业概率 城镇失业率的上升 会抑制农村劳动力的继续流入 直至城镇就业率和农村就业率趋于均衡 托达罗等人认为 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迁移并成为潜在失业大军 以及城镇失业等问题的解决 仅从扩大正规部门规模就业机会入手是不够的 因为在既定的预期收入差异条件下 城镇就业概率越高 流入城镇的农村劳动力越多 这就形成了城镇创造就业机会越多 流入人口越多 失业人口也越多的怪圈 因此 解 决城镇就业问题还必须发展农村经济 改善农村人口的生活水平
七 乔根森模型
Jorgenson (乔根森,1961)提出的具有古典经济学色彩的二元经济模型以新的假定和从新的角度考察了农村 -城市人口迁移 他认为 农业人口向工业部门转移的基础是农业剩余而非边际生产率为零 或虽然大于零但小于实际收入水平的劳动力的存在 与此相反 他否认农业部门存在边际生产率等于零和低于实际工资的剩余劳动 农业人口 (劳动力 )向非农产业部门流动和转移的根本原因在于消费结构的变化 是消费需求拉动的结果 因为 人们对粮食等农产品的需 求有其生理限度 而对工业品的需求则是无限度的 因此 当农产品生产已能满足需求时 农业的发展就失去了需求拉动 农村人口 (劳动力 )就转向需求旺盛的工业部门 在农业人口向城镇工业部门转移的过程中 工资水平并非固定不变 而是呈不断上升趋势 这表现在 农业个人的工资随农业拉动生产率的提高而提高 工业部门为吸引农业劳动力 也要提高流入劳动力的工资水平
八 人口迁移转变假说
Zelinsky (泽林斯基,1971)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出发 提出了著名的 人口迁移转变假说
(hypothesis of the mobility transition) 认为人口迁移和流动既与社会经济发展条件有关 同时也与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转变密切相关 他将社会发展划分为 5 个阶段 并指出 每个阶段的人口迁移具有不同的特征或规律
在现代化以前的传统社会 (the pre-modern traditional society)阶段里 人口再生产类型是 高出生率 -高死亡率 -低增长率 模式 人口很少发生迁移流动
在工业革命早期社会转变阶段 (the early transitional society) 人口再生产类型向 高出生率 -
低 死亡率 -高增长率 模式转变 人口迅速增多 会出现大规模从农村向城镇的人口迁移 国内移民拓荒性和殖民地的海外移民也同时出现
在工业革命晚期社会转变阶段 (the late transitional society) 人口再生产类型向 低出生率 -
低死亡率 -低增长率 模式转变 人口自然增长受到抑制 各种形式的人口迁移包括乡城人口迁移势头减缓
在发达社会 (the advanced society)阶段 人口自然增长率由于生育率和死亡率的进一步下降而降到很低水平 由乡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和迁往未开发地区的国内 人口迁移及国际人口迁移的重要性都在下降 取而代之的是城市之间和城市内部的迁移 人口流动得到进一步强化
在未来超发达 (the future superadvanced society)阶段 从总的方面来看 人口迁移数量会有所下降 但城市之间和城市内部的人口迁移仍将保持一定的增长 人口迁移流动的一些形式会有所收缩 而另一些形式会有所增长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55
3.9 迁移效应
人口迁移在空间上的不平衡性和结构上的选择性决定了大规模迁移将对迁入 迁出地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首先 人口移动直接改变了迁入地和迁出地的人口总量 并通过 转移生育 间接影响两地的人口数量对比 其次 人口移动所可能引起的生育行为变化将改变两地的人口再生产模式 由此 人口的分布状况以及发展模式都将发生变化 另外 人口移动将改变两地的人口结构人口移动导致的人口空间结构变化有两种情况 集聚性的迁移将会强化人口分布的不均衡状况而扩散性迁移则使人口分布趋于平均 人口和劳动力的区域流动还可对地区差距产生影响
人口移动对生态环境也将产生直接的影响 在生态脆弱地区 人口的入迁可能会加剧生态环境的恶化 特别是在农业移民中对环境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已经产生了严重的后果 但也 有少量因人口入迁后对生态环境加以科学治理而使其得到改善的情况 目前 在一些生态环境恶化的地区移民已经成为脱贫和保护环境的重要途径
人口移动的社会效应是一个受到关注的课题 人口移动在实现均衡的过程中不断地打破旧有的平衡 从而引发了多层面的摩擦 这一社会整合过程从长远看有利于增强社会的活力 从短期看则有可能带来社会问题 如文化冲突 犯罪等 移民行为调整是人口移动社会效应微观方面的重要内容 从一种文化背景和特定社区流入另一种行为方式和文化氛围中的移民 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差异迫使移民在冲突中进行着调整 同 时他们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也可能影响迁入地的土著居民 移民通过多种文化的相互交流融合 形成富有生机的移民文化 而在另一些情况下则可能导致社会冲突 一般来看 处于少数地位或带有落后的文化背景的移民更有可能采取调整自身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途径主动或被动地适应迁入区的生活方式而被同化 在移民占多数地位的情况下可能会将自己的文化强加给迁入区 在迁入地 土著居民对具有相对先进文化背景的移民可能采取较为友好或是倾慕的态度 而对由落后文化区迁入的移民多采取歧视甚至敌视的态度
人口迁移的经济效应尤其值得关注 人口迁移 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资本 劳动力供给状况产业结构 消费需求等多方面将产生复杂影响 我国现阶段城市 外来人口 对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影响问题 迫切需要全面分析 由于担心 外来人口 影响本地就业 一些地区特别是特大城市纷纷出台了干预外来人口就业的政策法规 但应该说 这些政策的理论和政策依据并不充分
参考文献
1,胡刚夫 刘少成 1993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一种经济分析观点 中州学刊 5
2,加里 贝克尔 1993 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 上海 上海三联书店
3,刘传江 刘建洲 1994 市场经济中的教育供求行为与政 府策略 经济评论 1
4,西奥多 舒尔茨 1990 人力资本投资,商务印书馆
5,叶文振,1998,孩子需求论,中国孩子的成本和效用 复旦大学出版社
6,杨云彦 1994 中国人口迁移与发展的长期战略 武汉出版社
7,Becker,Gary S.,1960,“An Economic Analysis of Fertility”,in Demographic and Economic
Change in Developed Countries,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8,---,1964 Human Capital,A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nalysi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Education,New York,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9,Leibenstein,H.,1957,Economic Backwardness and Economic Growth,New York:John
Wiley&Sons
10,Lee,Everett S.,1966,A Theory of Migration,Demography 3(1):47-57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56
11,Fei,C,H,And G,Ranis,1964,Development of the Labor Surplus Economy,Theory and Policy,
Richard D,Irwin,
12,Harris,J,R,And M.P,Todaro,1970,Migration,Unemployment and Development,A Two-Sector
Analysi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70()
13,Jorgenson,D,W.,1961,The Development of a Dual Economy,Economic Journal,November
14,Lewis,W,A.,1954,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lies of Labour,Manchester,The
Manchester School of Economic and Social Studies
15,Ravenstein,E,G.,1889,The Laws of Migration,Journal of the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52,
241-305
16,Todaro,Michael P.,1969,A Model of Labor Migration and Urban Unemployment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59(1)
17,Zelinsky,Wilbur,1971,The Hypothesis of the Mobility Transition,Geographical Review,
61:219-249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57
第四章 宏观人口经济学
第一节 人口与经济发展
4.1 人口 -经济关系概要
人口 -经济发展关系包涵了人口变化诸方面与经济发展诸要素之间的双向的 直接的或通过其他中间变量间接联系的循环影响关系 迄今为止 所有的理论研究尚未能全面 深入并将它们作为一个完整的整体来揭示人口变化子系统与经济发展子系统之间多元的内在联系
一般来说 人口变化对经济发展影响的主要流程路径包括 (1)人口自然变动 (出生 死亡 )
机械变动 (人口迁移 ) 人口增长 人口规模 消费 投资 总需求 (2)人口迁移 人口规模 人口年龄结构 消费 储蓄 投资 总需求 (3)人口规模 人口年龄结构 政府支出 总需求 (4)
人口增长 人口规模 人口结构 劳动力供给状况 人均资源占有水平 经济产出 (5)人口素质
(教育 ) 劳动力素质 技术进步 经济产出
与此同时 经济发展也通过多种途径对人口自然增长 机械增长 人口结构和人口素质产生多方面的 深刻的 直接的或间接的影响 鉴于人口 -经济发展内在关系的多重性和复杂性 这里只从人口数量变化的经济效应 人口质量变化的经济效应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或说明
4.2 人口数量变化的经济效应
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 影响 主要取决于人口增长的数量和速度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是否相适应 当它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时 就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反之 就会阻碍经济的发展 下面从 6 个方面来考察
一 人口增长对劳动力资源和就业的影响
劳动力人口是整个社会人口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人口和劳动力资源的关系 数量上是总人口和劳动力人口的比例关系 实质是消费者人口和生产者人口的比例关系 从长期来看 人口和劳动力是向着同一方向变化 从短期来看 劳动力在一定范围内能有某种程度的弹性变化 而作为连结人口与劳动力的劳动适龄人口 是决定劳动力水平及其变化的重要因素
劳动人口只有在被足够的生产资料吸收的时侯 才能就业 如果人口增长的速度超过了生产资料增长的速度 就无法满足进入劳动年龄人口的就业要求 人口增长和就业量的增加必须不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否则就会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 也意味着劳动力资源并未得到合理和充分的利用 因此 要使物质生产不断发展 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 人口增长速度应当适宜 以使劳动力人口总供给量和劳动力需求量相适应 实现充分就业
二 人口增长对劳动效率的影响
人口增长过快 会妨碍劳动生产率的迅速提高 劳动人口过多 就意味着劳动人口与生产资料的数量 不相适应 没有足够的生产资料供他们使用 这样不仅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 还会导致劳动生产率的下降
三 人口增长对储蓄 投资的影响
人口增长将阻碍储蓄和投资 给劳动生产率乃至经济增长带来负效应 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这种情况尤为明显 人口增长与储蓄 投资的宏观关系 首先由科尔和胡佛的模型作了明确的表述 储蓄依存于国民收入 Y 和人口 P 并决定投资 I 即 I=S= Y- P(式中的参数 的符号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58
正号 ) 当人口增长时 储蓄便减少
假定投资 I 由劳动资料 Ic 和福利支出 Iwg 构成 而且只有前者才能带来产品的增产 福利支出 又是由 Iwc 和 Iwi 两个因素组成 而它们都与人口因素相关 I=Ic+Iw=Ic+(Iwc+Iwi) 在此式中
Iwc 为现有人口所需要的福利支出 Iwi 为增加人口所需要的福利支出 为了备齐学校及其它资本
Iwi 必将大大超过 Iwc 因此 人口增长率越高 福利支出的增加也越不平衡 其结果 将导致增产的资本比例变小 从而使经济增长受到阻碍
索维 (Alfred Sauvy)的人口增长模型明确指示伴随人口增长所需要的资本量 当人口不断增加时 为使增加人口与现有人口保持同一生活水平而需要的投资称 人口投资 为提高整 个生活水平的投资称 经济投资 利用哈罗德 -多马模型 可将这些概念量化为 S=pV+yV 式中 S 为储蓄率 p 表示人口增长率 y 为人均产品生产的增长率 V 代表边际资本产出比率 则 pV 为人口投资率 yV 为经济投资率 这就是说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人口增长的速度越快 所需要的资本形成也就越多
总之 人口投资的数量和人口增长的数量成正比 在人口增长原先相对于生产条件来说不足时 人口增长以及人口投资的相应增加 才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和经济发展速度 但人口投资不能长期排挤经济投资 否则最终将不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 经济效益 因此 人口投资和经济投资必须保持合理的比例 才有利于经济发展 (大渊宽等,1989:162)
四 人口增长对国民收入及其分配的影响
如果人口增长有利于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相结合 使二者的比例更合理 从而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 就能促进国民收入以较快速度增加 人均国民收入占有量同人口总量成反比例 如果国民收入增长速度快于人口增长速度 人均国民收入则趋于增加 相反 人均国民收入则趋于下降 国民收入的分配一部分用于积累 一部分用于消费 二者此消彼涨 而用于消费的份额是随着消费人口的变化而变化的 人 口增长过快 在不降低人民平均消费水平的条件下 就要消费更多的国民收入 这样用于积累的份额就会减少 社会扩大再生产能力下降
五 人口增长对消费的影响
社会总人口的消费需求同人口的数量成正比例发展 在消费品总量一定的条件下 人口数量的多少决定着消费水平的高低 若人口数量和消费资料数量按照同一方向 同一比例变化 则消费水平不变 如果在就业机会一定的条件下 人口增长速度快于消费资料增长速度 则消费水平呈下降趋势 如果人均技术装备水平一定的条件下 人口增长速度慢于消费资料增长速度 则消费水平具有上升趋势
人口 增长对消费的影响还反映在人均消费品零售额上 人均消费品零售额与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成正比 与人口数量成反比变化 当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速度超过人口增长速度 而人口增长相对于一定生产条件及其扩展能力来说已经过快时 人均消费品零售额的增长速度也将落后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速度 此外 随人口增长 交换规模必然相应扩大
六 人口增长与技术进步
首先 人口增长对于技术可能产生的间接效应 如假定具有有益知识的人数在总人口中所占比率不变 那么人口的增长将使有才者的绝对数增多 从而通过提高全体劳动力的资质而起到收益 递增的作用 促进经济增长 当然 这一设想还须接受实践的考验 其次 人口投资同样反映技术进步 并在事实上具有提高生产力的效果 人口投资随着资本质量的改善 也可以引进新技术 这是因为对增加人口进行的投资也不会再增设那些陈旧设备 这和设备更新一样 也可以提高生产力 第三 随生产率提高而引起的人口迅速增长 使人口的年龄构成趋于年轻化 而他们通过接受教育 提高了对现代技术的适应性 第四 人口增长和技术选择的问题也有关系 在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59
产函数中劳动力所占地位是很有限的 发达国家的劳动力不足 促进了节约劳动力的技术开发与引进 而发 展中国家却面临着一般劳动力过剩和缺乏现代化的优质劳动力的困境 (大渊宽等,1989:168)
4.3 人口质量变化的经济效应
人口质量的变化 对社会的发展也有促进或延缓的作用 当人口质量和生产力发展相适应时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当人口质量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时 就会延缓生产力的发展 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来讨论人口质量变化的经济效应
一 人口质量对劳动力资源的影响
劳动力人口的素质决定于整个人口的质量 如果两个国家的人口数量相等 但其中一个国家的人口素质较高 那么这一个国家可以被认为劳动力资源量较大 人口质量对劳动力资源的影响可以从人口的身体素质和智力水平两方面来考察 从身体素质看 人口质量表现为全部人口的平均身体强健程度 从智力水平来看 它既与先天的生理因素有关 又与后天的教育训练有关 先天的因素对智力水平的作用也只有通过后天的教育训练才能表现出来 教育是提高人口质量的主要手段 文化教育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高低是当代人口质量的重要标志 因此 人口质量和人口投资成正比例变化
劳动力资源可以区分为普通劳动力资源和智力资源 普通劳动力资源量主要受人口数量的制约 智力资源量则主要受人口质量的制约
二 人口 质量的提高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
通过教育提高人口质量 可以为国家培养在科学上有发现 发明 在生产技术上有创新 变革的科学研究和设计队伍 能掌握和运用先进生产方法的技术队伍 善于组织 指挥 控制和协调的既懂技术又懂经济的管理队伍 从而促进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并改进经济管理方式 使社会生产效率和效益更高 并能提高人均国民收入 最终促进经济发展
一般说来 在就业人口中 受过现代科学文化教育的脑力劳动者占的比重越高 现代化程度也就越高 反之 现代化程度就越低 提高人口质量是发展经济的重要一环
三 人口质量不 断提高 有利于人口再生产模式转变
人口质量不断提高是通过就业前的专门教育和就业后不断地再学习实现的 就业前接受长期专门教育时间延长 就业后人们仍需不断的学习 而只有少生育子女才能使他们有时间和精力去学习 这也会促进人口控制的实现 同时 随人口质量的提高 人们对子女培育更注重他们的质量 因而培育费用也日益增长 这也是控制人口高速增长的一个因素 而人口高速增长得到控制以后 便有利于人口增长趋于稳定
四 人口质量与消费的关系
一般来说 人口质量越高 要求消费水平也越高 二者成正比关系 反过来 消费水平的状况 对人口质量的高低也有重要影响 首先表现在消费水平对人口身体素质的影响上 人口学者都把全体人口的平均健康水平 看作是消费水平高低的一种表现 消费水平对人口质量的影响 还表现在对人口的文化水平 教育水平和劳动技术水平的影响上 消费水平越高 人们的文化科学技术水平也越高 反之则反 (张纯元等,1983:225)
从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来看 随人口质量的提高 社会的消费需求量也会越大 人口质量对消费结构也有重要影响 随着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 经济现代化必然使生活方式日益现代化在消费结构中 生存资料的比重将日益下降 占据次要地位 而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的比重将日益增加 逐渐占据主要地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60
由此可见 人口质量的提高 教育 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决定经济发展成败的关键 我们从人口数量与人口质量变化的经济效应中 从产业革命 大机器工业到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发展的现实中 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 人口质量要求必将逐渐替代人口数量要求
4.4 人口波动与经济增长
资本主义经济增长中存在周期性的波动现象 这种周期有长短之分 尼 康德拉季耶夫认为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存在平均长约 50 年的长期波动 库兹涅茨于 1930 年提出了大体 以 20 年为周期的长波理论 伊斯特林 (Richard A.Easterlin)根据库兹涅茨的长波理论 认为存在人口和劳动力增长长波 他认为 经济条件的变动引起了人口变动 人口增长长波 劳动力增长长波是和经济增长长波相联系的
人口和经济增长的长期波动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第一 长期波动属于一种复杂的运动过程 无论是以 50 年 30 年 或以 20 年为一波动周期在人口变量和经济变量演变的过程中 充满着各种变量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复杂过程
第二 长期波动是人口变量和经济变量演变的时间序列趋势 人口长波和经济 增长长波本身表现为各自独立演变的时间序列 人口长波是自我形成的 经济增长长波也有本身形成的原因在研究人口长波和经济增长长波演变趋势时 既要分析人口变量与经济变量相互影响的特点 又要分析它们各自演变趋势的特点
第三 在伊斯特林看来 人口变量变动受经济条件的制约 他所讲的经济条件 是指收入和就业机会 也就是劳动力市场条件 如劳动力参与率 工资率 劳动需求和劳动供给等 这些经济条件的变化影响了人口的变动 如对人口规模 劳动力规模产生制约作用 反过来 人口变动引起经济变量的波动 其作用可减缓经济变量波动的波峰
第四 在人口因素和经济因素之间联系的中心点是劳动力 人口规模对劳动力规模的大小有直接的影响 人口数量多 则劳动力数量也就多 反之亦然 劳动力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
伊斯特林认为 美国经济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是建立在劳动供给的基础之上的 从前是移民的增加 提供了劳动的供给 从 40 年代之后 生育率是人口增长中的主要因素 经济增长的高涨同人口激增几乎是同时发生的 基于上述考虑 他把总人口 劳动力人口和居民户作为 人口变量 来加以描述 经济变量则包括收入和就业机会 收入上升和就业机会增多可以看作对劳动需求的增 加 人口变量与经济变量这两者的变动可以看作劳动供给与劳动需求的变化 又由于青年人的结婚 生育和迁移与人口规模的变化联系较为紧密 所以 伊斯特林在分析长波时 集中力量分析青年人口的劳动供给和劳动需求问题 他发现美国人口和劳动力增长长波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 人口和劳动力增长长波在非农业居民中最为典型 全国总人口增长和劳动力增长的波动同非农业地区 (包括城市和乡村 ) 大都市地区 (旧的和新的大都市 )的人口和劳动力增长的波动具有一致性 全国总人口增长波动中的波峰 波谷同非农业地区 大都市地区的波峰 波谷具有很高的 一致性
第二 农业人口和劳动力增长的波动同全国总人口和劳动力增长的波动并不一致 而是呈反向运动 即农业人口和劳动力增长的波峰正是全国总人口和劳动力增长的波谷 反之亦然
第三 非农业人口和劳动力的波动在地理上是从中心城市逐步向外扩散的 这种现象在全国各个行政区域的中心城市几乎是同时发生的 如果有某地区的人口和劳动力增长的波动与全国的人口和劳动力长波不一致 则是因为该地区的农业居民和劳动力所占比重大 农业居民和劳动力的行为与全国不一致的缘故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61
第四 非农产业和职业 如建筑业 运输业 贸易 财金 保险 不动产 专业服务和娱乐活动 国内服务以及个人服务等行业的劳动力增长波动具有很高的规则性 这些行业的劳动力增长的波动是和这些部门的总产值 工资率等波动大体平行的 然而 制造业 伐木业和捕渔业的劳动力增长则没有显现这种变动趋势 采掘业甚至出现相反的情况
在 20 年代之前 人口长波中移民增长的波动是对美国劳动需求的一种反应 首先是产值增长的长波的转折点产生了移民迁移率的长波 在其它条件保持不变时 移民是随着国民生产总值
(GNP)增长的运动而变动的 其次 小时工资率上升和失业率的下降导致了移民迁移率的上升同样 移民迁移率的下降是伴随着小时工资率的下降和失业率的上升而来的 这就说明 人口长波和劳动力长波是同劳动力市场条件相联系的 是同劳动需求相联系的
伊斯特林认为 与移民波动相联系的人口和劳动力增长的波动是经济增长率波动的结果而不是原因 然而 移民的波动也不是对经济增长率波动毫无作用 由于大批移民涌进 移民带来了房屋建筑业 市政建设业等产业的发展 这样引起了对木材加工业 石料 石灰 玻璃制品业油漆业和印刷业的发展
第二节 适度人口论
4.5 适度人口
经济学中适度人口的思想早已有之 按索维的说法 所有 那些承认有可能出现人口过剩的人都或多或少地接受适度人口的概念 只不过表述形式可能会有所差异 首先提出 适度人口
(Optimum Population) 概念的是瑞典经济学家威克塞尔 (Knut Wecksell) 他在 1910 年发表了 论适度人口 的演讲 他探讨了一个国家的适度人口规模 工农业生产供养人口的能力和达到适度人口规模的途径 主张通过节制生育来控制人口的增长 降低人口增长速度并最终走向静态人口目标 而英国经济学家坎南 (Edwin Cannan)则是系统建立经济适度人口学说的代表人物 他以收益递减法 则为理论依据 从人口与土地的关系入手 认为在人口和土地之间不是人口越多越好也不是土地越多越好 而是在两者的比例关系上有一点 使得有利与不利刚好达到平衡 超过这一点 每人占有的空间和物质较少 不利就超过了有利 就打破了这种平衡 进而 坎南将其理论推广 认为 在一定时期或人的知识和诸种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正如某种产业有一个最大收益点一样 在整个产业中也必定有这样的最大收益点 如果人口的数量不足 则全部产业总收益没有达到这一点 就要低于可能获得的最大数量 其补救办法是增加人口 相反 如果人口数量过大以致超过了这一 点 其收益又较之可能达到的要少 那就应当减少其人口 他认为 达到产业最大收益时的人口即为适度人口 他还指出 随着知识的进步和其它条件的变化 最大收益点的位置是经常变动的 (彭松建,1987:160)
法国人口学家索维等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适度人口理论 他认为适度人口为是 一个以最令人满意的方式达到某项特定目标的人口 (索维,1983:53) 这个定义提出了两个条件 一个是讲适度人口是在达到 某项特定目标 的人口 强调了在不同目标模式下 可能会有不同的适度人口另一个是讲达到目标的 方式 或者说达到目标的途径 应该是为社会所接受的 在索维看来 这两点就成为当代适度人口理论探讨的课题 究竟给适度人口确立一个什么样的目标 是经济目标还是其它目标 通过什么途径或什么方式达到适度人口 是通过控制人口增长 还是鼓励人口增长 或者是通过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去达到适度人口 等等 这些都是需要根据情况具体研究的问题
然而 从西方人口经济学的学科体系来说 适度人口 作为一个抽象的理论概念 索维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62
认为它只不过是一个使用方便的概念而已 他说 人口学家可把它作为一个过渡性的工具使用就象数学家使用虚数一样 索维把 适度人 口 作为一种抽象的理论概念 试图用这个概念去建立现代适度人口和经济适度人口理论体系
西方人口经济学在对适度人口作静态分析时 往往采取确定一个目标 讨论人口变动和这个目标之间的关系 这样 除了人口变动和这个目标之外的其它因素都要假定为不变条件 或者说其它条件均相同 这就是说 在进行理论分析时 暂时把某些因素存而不论或舍弃掉 实际上人口和许多因素几乎是同时在变动 并且是相互影响和制约的 然而 在作理论分析时 一般都要假定某些因素暂时不变的 索维假定下列因素是不变的
(1)物质资源 既包括了过去 已掌握的物质资源 也包括尚未开发的自然资源
(2)技术水平 它对福利水平有很大影响
(3)产品的分配 为了简化起见 假定是平均分配或者假定分配比例不变
(4)国内经济稳定 工时不变 充分就业 没有国际贸易或移民
(5)年龄构成 一般地说来 每个人的生产率都是一样 需求量也都相同 这就是说 人与人之间在产量上和消费量上的没有差别或差额不变
在作了这一系列的假设之后 再来讨论人口变动对某一目标的影响 早期的适度人口理论主要从经济上寻求目标 因此 其范围相对狭窄 而索维 则把寻求目标的范围扩大 他指出 人们不但可以从经济上 而且 还可以从政治上 从社会学上以及从军事上去确立达到适度人口的目标 当然 使用最多的还是经济适度人口
4.6 静态经济适度人口
当代西方人口经济学在分析人口经济效应时 把经济目标作为确定人口数量的标准 从此来讨论人口与经济之间的适宜关系 这就是经济适度人口论 西方人口经济学家在讨论经济适度人口时所用的标准较多 如经济福利 收入 最高生产率 边际生产率 就业水平等等 但多数认为把人均产量作为福利指标和最大化目标来讨论经济适度人口较为适合 这是由于每 个人的平均产量既可以反映居民的生活水平 又可以纠正用总产量作为标准所产生的弊端 例如 索维就是把 生活水平 规定为每个人的平均产量 然而 这个标准对于某一产业而言是适用的 就一个国家的各种不同产业而言 就不适用了 因为各种不同产业的 产量 的计算单位不同而不便于计算 为了克服这一困难 有人主张用人均收入作为计量标准来讨论经济适度人口 因为人均收入是用货币单位来计量的 这样 经济适度人口是指在其它条件均相同时 达到人均收入最大值的人口规模 需要注意的是 在用人均收入指标时 第一要结合产量指标 如结合人均产量指 标第二要注意考察通货膨胀造成的影响 即要注意剔除通货膨胀给人均收入水平造成的影响
萨缪尔森认为 适度人口或经济适度人口 是指按人口平均的收入达到最大值时的人口规模他指出 在人口不多不少正合适的那一点 会使实际工资或实际收入保持最高水平 换言之 达到按人口平均的收入最高 因而处于该点的人口称为 最优人口 或 人口最优点 他还指出由于总产量并不在劳动者和财产所有者之间平均分配 任何最优人口分析必须把收入的分配考虑在内 (萨缪尔森,1982:274-275)
静态经济适度人口是指在其它条件均相同时 在某一定时点和在一定时点的特殊条件下 达到有关假定的经济目标时最适宜的或最有利的人口规模 在这个定义中 强调经济适度人口是处于某一定时点的人口 同时 强调了技术水平等其它因素是不变的 因此 这种状态是静止状态对于这种静态经济适度人口 又可分为纯粹静态 比较静态两类
纯粹静态是指在其它条件均相同时 考察人口的一种人口学变动的经济效应 往往可采用几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63
个标准给纯粹静态适度人口下定义 如 最大的平均生产率 零边际生产率 平均生产率等于最低限度的生存资料 等标准 这就是说 达到 最大的平均生产率 点的人口 为经济适度人口或者达到 零边际生产率 点的人口为经济适度人口 也是出现失业人口之点 或者达到平均生产率等于最低限度的生存资料 点 是最大人口之点 这时也是适度人口之点 过了这一点就向过剩人口转化
比较静态是指上述其它因素 包括技术 资本 人口年龄构成等因素中有一个因素发生变化从而可以用两种不同的趋势来比较人口某一变动的效应 例如 对某一时点上达到平均生产率最大之点的人口同达到边际生产率最大值之点的人口进行比较 求出经济适度人口 就是比较静态适度人口
4.7 动态经济适度人口
所谓动态经济适度人 口 是指人口数量或人口密度的变动对经济变量施加的影响 也就是说在一定时期内 对于特定的经济目标来说 人口数量或人口密度的变动是最适宜的或最有利的这个定义强调了时间段 不是指某一时点 而是一定时期 同时 又强调了人口的变动 即人口增长或缩减 这就要考察人口的适度变动 这种适度变动既是人口的经济效应 又是经济变动对人口的作用 所以 研究人口变动与经济变量变动之间适度比例关系的方法 就是动态分析
索维在考察动态经济适度人口时 主要是从技术进步和生产率提高对适度人口的影响角度去进行分析 他指出 在给经济适度 人口定义时 不得不假定一些因素固定不变 而实际上它们都在变动 他主要从技术进步和生产率这两个因素来讨论动态经济适度人口
所谓技术 索维认为是指生产技艺和消费技术 任何一项技术上的变革或物质上的发现 都是通过种种现象改变着人口的生活状况 这种种现象 包括生产技艺和消费方式两个方面 所谓技术进步 是指 在同样多的工时 (直接的和间接的 )内能够生产出更多的产品 (索维,1983:163)
为了在同一工时内个产出更多的产品 提高产量 不仅要改进生产方法和工艺程序 而且要调整生产组织管理 以适应已经改革了的生产技术 而消费技术是受生产技术所制约的 一般说来生产技术进步促使 带动消费技术 消费方式的进步 当然 后者在一定程度又反作用于前者推动前者
索维认为 技术进步有助于生活水平和最高人口都趋于提高 由于技术进步 人们可以生产更多的产品 加上必要的社会安排 就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口 以图 4.1 为例 纵轴 OY 表示人均产量 (或生活水平 ) 横轴 OX 表示人口数量 曲线 I 表示在初始期技术水平下 人均产量随人口增长而变化的趋势 曲线 II 表示在技术进步条件下 人均产量随人口增长而变化的趋势 当曲线 I
达到最高点 M0 时 其对应的适度人 口为 N0 当曲线 II 达到最高点 M1 时 其对应的适度人口为
N1 从图中可以看出 N1>N0 说明技术进步使适度人口提高了
Y
M1
II
M0
I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64
O N0 N1 X
图 4.1 技术进步提高适度人口规模
索维同时指出 技术进步的作用并非绝对 所以需要区分技术进步的类型 其中有四种类型一是不增不减的技术进步 二是直接增人的技术进步 即通过扩大就业提高适度人口 三是直接减人的技术进步 这种技术间接存在增加人口的可能性 四是纯粹减人的 粗放型 技术进步它将减少适度人口 如就耕种一块土地来说 工具或生产组织的改进将减少耕种所需的劳动力
索维还考察了适度人口增长率 他通过分析人口变动带来的效益和花费的各种费用 来求出人口增长率的适度水平 首先 索维认为人口增长带来负担 所谓增长负担 是指为了确保新增人口得到如同原有人口一样的生活水平 社会和家庭必须在衣服 食物 住房 医疗 教育 产业设备以及其它有关的一切方面进行投资 这种投资费用就是社会和家庭的负担 亦即抚养青少年人口的负担 另外 当人口年老退出劳动之后 由社会和家庭支付老龄人口的抚养费用 亦即老年人口负担 青少年人口负担和老年人口负担之和构成了人口增长的负担 又称为总负担 索维把总负担简化为由两个因素构成 (1)由于有新增人口而必需增添的设备 (2)用于替换老设备的新设备 另一方面 他分析人口增长的经济效益主要在于以 下几个方面
1 上述人口负担数量的增长没有人口增长那样快 这是由于用于更新老设备的投资会增加物质资本存量 相当一部分物质资本存量 即物质设备的寿命要高于人的寿命 因而新增人口可以更充分地利用物质资本存量 使物质资本存量更好地发挥效益
2.新增人口可以使得一部分产业更好地发挥规模经济效益 例如 索维认为新增人口必然会使书报印刷业 机械工程 交通运输业等等部门带来规模效益 尤其有利于两个部门 即教育和公共卫生部门 对于企业说来 他认为 新增人口可能竞争激烈和减少垄断 而这是有利于经济增长的
3 新增人口有利于更加精细的劳动分工和新产业的出现 索维仍沿袭亚当 斯密关于一定人口是劳动分工的前提的思想 认为人口少不利于劳动分工 而一些新产业的出现 如汽车制造业飞机制造业 电子计算机行业等都同人口增长有关
4 新增人口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 他认为 一种正在变化中的经济 (职业上的 地理上的等等 )会发生无数的失调 这是由于失误和没有预计到的技术创新造成的 而在人口增长的情况下这些失调是可能比较容易纠正的 通过新增人口比通过人口转移更容易纠正结构上的失调
在分析适度人口增长率时 索 维认为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 西欧各国的每年人口增长率从
1%到 0.5%之间波动是接近适度的 如果高于这一适度范围 则人口增长带来的负担过重 而低于这一适度范围 人口增长的经济效益又过小 所以 他指出 人口增长缓慢下降接近经济上最有利的适度点 然后向一种静态人口转变 他认为 人口在开始时会随着经济发展 高速增长然后增长率逐渐下降 逐渐接近适度增长率 并在这种适度范围作微小波动 出现一种以稳定的速度增长的趋势 最后增长率会缓慢下降 接近或达到人口静止状态 (彭松建,1987:542)
第三节 人口分布与城市化 的经济分析
4.8 人口分布
人口的地域分布是人口过程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 任何人口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不仅都属于一定的历史范畴 发生和演变有其时间上的阶段性 而且又都离不开特定的地理空间 其过程和组合类型均有鲜明的地域差异 这种差异既表现于各大洲 各国之间 也表现于一个国家内部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65
各地区之间 随着人口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的发展变化 人口的空间分布也处在不断的演变之中而表现出不同的基本特点
从人类发展的历史来看 在世界人口数量发生巨大变化的同时 人类的空间分布和组织形态也经历了重大的变化 据考证 人类最早起源 在亚洲 非洲的亚热带地区 从早期采集果实 渔猎 垦植以获取食物的需要 到工业革命开始后开发自然资源 而不断向周边扩散 在公元前一万年前后 人类基本上遍及全球各大洲 形成世界人口分布的雏形 公元前 5000 年时 世界人口以亚洲最多 非洲次之 欧洲再次 至纪元初年 欧洲人口已经超过非洲人口跃升第二位 (潘纪一等,1991) 到 1990 年 亚洲人口占全球之 60.4% 欧洲占 12.8% 非洲占 12.7% 拉丁美洲占 8.4%
北美洲占 5.2%(UN,1998a)
人口的地域分布是一个很广的概念 各种人口过程的空间表现形 式都可以包括在内 如人口再生产 人口结构 城市化 人口迁移 人种和民族分布等等 狭义的人口分布 仅限于讨论人口数量地域差异状况 而不涉及人口质量和人口结构 对有关的其他人口过程 也只作为一些影响因素 适当予以讨论
人口分布从一开始就不是一种自然现象 而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 它归根结底受社会生产在空间上的分布及其区域结构特点所制约 有什么样的社会生产方式及其上层建筑 就有什么样的人口分布形式 无论是在历史上 还是在现代 生产力的发展往往总要伴随着人口地域分布的变动 生产力发展越快 人口分布的变动也越明 显 区域结构模式的这种演变 同经济的部门组合显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反过来说 人口的地域分布作为一种社会现象 又是影响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布局特点的一个重要因素 当人口数量及其质量和结构同某一地区自然资源的状况相适应时 将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相反 人口数量过多或过少 对生产力的发展均将起延缓作用 人口同自然资源状况的不相适应 是导致人口再分布的基本原因 人口分布发生变动以后又将为生产力的发展及其区域结构的变化 带来新的推动力 研究人口分布及其发展变化的经济原因和后果 对合理布局生产力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 展 改善区域资源环境状况 均有重要意义
人口的地域分布除了取决于社会生产方式及其上层建筑的特点以外 还同一个地区的自然环境和其他社会 历史因素有关 这些因素一方面通过影响生产力水平和生产结构特点对人口分布起间接的作用 另一方面又通过影响人的机体 消费习惯及其他生活方式而对人口分布起直接的作用 因此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 人口分布并非处于被动的和完全从属的地位上 而是有其自身特殊的发展和运动的规律 人口地域分布中所具有的巨大惯性 就是这种特殊性的表现形式之一这同人口再生产过程中所具有的惯性是相似的 就是说 它 虽然归根结底要受社会生产方式及其上层建筑制约 但它又往往明显落后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布局的改变 某些由社会和政治原因造成的人口分布的变化 甚至会同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生产布局的改善背道而驰 胡焕庸等,1984
任何一个时期的人口地理分布 除受区域之间人口自然增长差异的影响之外 还可能受人口迁移的强烈影响 前者是普遍的和经常起作用的因素 但效果比较迟缓 后者相比起来具有较强的时间性和地区性 其影响往往显得更为活跃 对许多新开发地区来说 移民是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
专栏 IV 中国人口分布
中国人口的空 间分布极不均衡 我国东南半壁人口高度密集 进入了世界上人口最稠密地区的行列 西北半壁人口分布则远为稀疏 早在 1935 年 胡焕庸教授在其 中国人口之分布 一文中就指出了中国人口分布中这一显著的地区差异 今试自黑龙江之瑷珲 ( 今黑河市 ) 向西南作一直线 至云南之腾冲为止 分全国为东南与西北两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66
则此东南部之面积 计四百万方公里 约占全国总面积之百分之三十六 西北部之面积 计七百万方公里 约占全国面积之百分之六十四 惟人口之分布 则东南部计四亿四千万 约占总人口之百分之九十六 西北部之人口 仅一千八百万 约占全国 总人口之百分之四 其多寡之悬殊 有如此者 文中提出的瑷珲 - 腾冲线 ( 后称 胡焕庸线 )
至今仍是体现中国人口分布基本特征的一条重要分界线 1982 年底 该线东南国土面积占全国的 42.9% 而人口却占全国之 94.4% 人口密度达每平方公里 235.9 人 是西北一侧每平方公里 10.6 人的 22 倍有余 由历史 地理环境和经济社会等多方面要素的决定 我国人口分布的这种东西部差异还将继续存在下去 任何向西部大规模移民的设想都是非理性的和不现实的 胡焕庸等,1984
4.9 城市化及其机制
工业革命以来 人口分布及其 组织形态变化中最重要的现象 就是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城市社会逐步占据主导地位 尽管在人类聚落的历史上 城市形态早已出现 但现代意义的城市化进程则与工业革命同步 在传统农业社会 由于大部分人口必须从事维持生存所需的粮食生产农业和农村吸收了人口的绝大部分 工业化的发展 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 而且改变了人类的组织和居住形式 城市化就是这一变化的具体表现 发达国家早期的城市在其政治 经济生活中并不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国民经济的重心仍然在农村 产业革命以后 以机械化大生产为标志的现代工业提出了大规模生产的要求 由于工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较高的收入 因此从周围农村和小城镇涌入大量人口 促进了城市的集聚 这种集聚带来的好处进而吸引更多的劳动力和资本 就这样 工业化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增长 而城市化又加速了工业化的集聚 当工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时 城市就变成了经济增长的策源地 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 使得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提高 在 1700 年 英国的城市人口还只占总人口的 2% 1760 年已经达到 10%左右 到 1851 左右 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城市人口超过 50%的国家 到 1900 年 城市人口比重已经达到 75%(高 义,1992:14) 全球的城市化进程也方兴未艾 1950 年全球城市化水平为 29.7% 1960 年达到 33.6% 1990 年达到 43.2% 预计 2000 年可达到 47.4% 在 2006 年左右全球人口城市化水平可望超过 50%(UN,1998b)
城市化 (urbanization)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 经济现代化进程中重要的结构转换 具有丰富的内涵 它包括人口城乡结构的转换 产业结构及其布局的转换 人们价值观念及其生活方式的转换 但我们对城市化的认识不应仅局限于此 除了关注上述转换这种表面变化外 还应当关注 产生这种变化的潜在因素 以及这些因素对城市化的影响 在制度经济学看来 城市化这一结构变迁所描述的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组织及其生存社区制度安排由传统的制度安排向新型安排的转变 即城市化是从以农业为基础产业 以土地为基本生产资料 以个体劳动为基本生产方式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相对封闭 分散的传统的村落聚居制度向以非农产业为基础产业 以非土地经济要素为基本生产资料 以社会化劳动为主要劳动形式 以业缘关系为纽带的相对开放 集中的现代的城市聚居制度变迁的过程 这一结构转变直观地体现为劳动力 资本 物质资源等经济要素在空间 地域上的流动与重组 但这些要素的流动性高低 流动规模 流动速度 流动方式与重组方式等除了受技术创新方面因素影响外 制度安排与创新同样不可或缺 在很多情况下 技术创新是制度创新的函数 在某些情况下 即使没有发生技术创新 通过提供有效的制度安排也可以使社会经济获得发展
综上所述 城市化的涵义可以归纳为如下四个层次 (1)它是城乡人口分布结构的转换 (2)
它是产业结构及其布局地域结构的转换 (3)它是传统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向现代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换 (4)它是人们聚居形式和集聚方式及其相关制度安排的变迁或 创新
诸多影响城市化发展的因素中 产业结构的非农化转换 经济要素在不同产业及地域间的流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67
动 相关的制度安排与创新是影响乃至决定城市化发展的关键要素所在 其中 产业结构转换是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经济要素流动与集聚是城市化的实现机制 制度安排与变迁是城市化的推阻机制 它们的共同作用形成了城市化的发展机制
一 产业结构转换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在一个国家或地区传统经济向现代化迈进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产业结构的转换 随着经济的发展 即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 劳动力首先由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转移 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 进一步提高时 劳动力便向第三次产业转移 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分布的趋势是 随经济发展第一次产业逐步减少 第二次 第三次产业相应增加 与此同时 随着劳动力在不同产业间的转移 劳动力在空间上也实现了转移 产业转移主要体现为从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 从农业向非农产业的转移 空间转移则主要体现为由分散到集中 由农村流向城市 产业结构的演进导致了经济的非农化 工业化和服务化 产业空间布局的转移导致了人口定居方式的聚居化 规模化和城市化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经历表明 产业结构变革是城市化的主线之一 城市化过程就是产 业结构不断由低层次向高层次演进的伴生发展过程 那么 产业结构的非农化为何导致劳动力和人口的城市化 这是因为农业区别于非农产业的最大特点是农业因依附于土地而分散经营近现代工业的特点是使用机器大工业的大规模的集中生产 产业革命必然导致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生产的集中或集聚 从而导致就业结构的空间转移和集中 城市的主要特点是集中 集中能够产生规模效益和外部经济 城市化顺应了工业化的要求 能够产生集聚效益和规模效益 第三产业也只有在第二产业及人口集聚到一定规模后才满足了它成规模发展的 门槛条件 (Threshold)
城市从而成为非农产业的空间载体 产业结构的非农化必然导致社区制度安排的创新 即农村城市化 Sullivan(1990:13))认为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说 作为一种自发性的制度安排 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和下列三个原因有关 (1)比较优势的存在使得不同地区间的贸易有利可图 而这种贸易会导致商业城市的发展 (2)生产的内部规模经济使多个厂商的生产效益高于单个厂商独立生产的效益 从而导致工业城市的发展 (3)产品生产和市场营销的集聚经济使厂商向城市集中 从而引起城市的发展 这三个原因都直接或间接产生于工业的发展 各国经 济发展史业已表明 城市化是工业化发展进程中必然伴生的社会现象 城市化发展速度与水平和工业化发展速度及进程密切相关
产业结构变革是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并不意味着三次产业在城市形成和发展进程中起着同等的作用 农业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主要体现为如下方面 (1)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和农业剩余的产生是城市化的前提条件和基础 这里的农业剩余是广义的农业剩余 既包括农业劳动和资本等的剩余 也包括农产品的剩余 农业资本的剩余为工业化提供最初的原始资本积累 农业劳动剩余为工业化提供必要的劳动力 农业产品的剩余提供非农业人口生活 消费所必需的食品和工业生产所需要的原料 可见 农业是城市化的孕育产业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 农业要素通常不是被动地为工业化和城市化提供资本和劳动力 在市场经济中 农业要素剩余会产生流向非农产业和城市的推力和动力 (2)农业剩余的产生使经常性的交换和社会分工成为可能 它在向工业提供产品贡献和要素贡献的同时 还为工业发展提供市场贡献和外汇贡献 前者指农业人口对非农业产品的需求是本国工业品市场的主要或重要组成部分 后者指农产品出口可以为工业的发展换回进口国外技术设备所必需的外汇
如果说农业的发展是城市化的基础和前 提 那么 工业化则是城市化的发动机 工业化是产业革命的产物 以机器大生产为标志的产业革命要求生产集中地 大规模地进行 导致生产的社会分工精细 也对相互协作提出更高要求 从而导致劳动力 人口 市场等的集中 最初的单个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68
工厂迅速发展成为连片的城市 并不断扩大规模 尤其是在工业化前期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动力 换言之 也可以认为 工业化是城市化早期进程的主动力
第三产业在城市化进程中作用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而不同 在工业化前期 它适应工业的发展需要而产生 发展 如果说这时的第三产业发展在城市化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是工 业化的陪衬和补充力量 那么 在工业化完成后 或在所谓后工业社会里 第三产业发展尤其是新型的 以高科技为依托的第三产业的发展业已上升为城市化进一步发展 完善 (向更高层次发展 )的主导产业和发展后劲所在
二 经济要素流动和集聚 城市化的实现机制
城市化过程既可体现为农村要素向城市的集聚 又可体现为城市要素向农村的扩散 前一种情形是农村地区经济要素 (农产品原料 资本 劳动力及其赡养人口 )向业已具有集中特征的城市继续集中 即现有城市的城市化 后一种情形是现有城市中的部分经济要素出于绝对或比较优势方面的考虑 流入 农村地区某一特定区域后与当地或其它地区流出要素在这一新的发展极点上的结合与集聚 即狭义上的农村城市化
产业结构转换虽为城市化提供了动力 但只有农业剩余 (产品剩余 资本剩余和要素剩余 )能够向非农产业和城镇地区流动和集聚 城市化才有可能变为现实 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尤为如此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 境外资源 资本流入渠道对工业化资本的筹措固然有益 但都不可能也替代不了国内的资源调动 对于地广人稀的发展中大国的工业化而言尤为如此 国内资源调动包括国民储蓄 工业企业储蓄 政府储蓄和农业剩余四种途径 但无论用何种方式调 动国内剩余资源 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农业剩余发生联系 从一定程度上讲 所谓调动国内剩余资源 其实质都是调动农业剩余 即通过一定方式使农业产品剩余和要素剩余流向非农产业和城镇 从理论上讲农业为工业化 城市化发展提供剩余的方式包括如下四种 (1)赋税方式 即农民通过赋税提供剩余 (2)价格方式 即农业剩余通过不利的贸易条件由农业流向工业 由农村流往城镇 (3)储蓄方式 即通过吸收农民在金融机构的存款和对政府及企业债券的认购提供剩余 (4)财产剥夺方式即政府当局凭借政治力量使农民无偿放弃财产向非农产业和城市提供剩 余 由于提供农业剩余政府干预下的价格方式及提供农业剩余的强制性方式 无偿性方式 财政调节方式的效率分别好于市场机制下的价格方式 自愿性方式 有偿性方式和金融调节下的方式 因此大多数国家及地区 (包括发达国家 前苏联 中国和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及地区 )在工业化初期阶段资本积累对农业剩余汲取方式选择上 对政府干预下的工农业产品交换价格关系方式 强制性方式 无偿性方式 财政调节方式的偏好高于市场机制下的价格关系方式 自愿性方式 有偿性方式及金融调节方式
城市化进程中经济要素流动与集聚的另一重要要素是人口 (劳动力 ) 城市化赖以实现的人口增长的来源不外乎三个方面 一是城市内部的人口自然增长 二是农村向城市人口净迁移而产生的人口机械增长 三是城镇行政地域的扩大或城镇划分标准的变更 在城乡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没有显著差异或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慢于农村的情况下 以城市原有人口为基础的人口自然增长固然可以增加城市人口绝对规模 但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难以提高甚至会降低 城镇地区的扩大或城镇设置标准的降低在一定时期可以从统计上扩大表面 (统计口径 )的城市人口 但我们不能设想通过城乡行政区划变更来实现城市化 或以此作为人口城市化的主要 途径 因此 只有在乡村人口推力 -城市人口拉力机制作用下的乡 -城人口迁移才是实现人口城市化的基本途径 乡 -
城人口迁移对人口城市化的作用是多方面 从直接效应看 这种迁移既减少农村人口 同时又增加了城市人口 从间接效应看 由于迁入城市人口中的青壮年人口较多 他们迁入后能提高城市人口出生率 降低农村地区人口出生率 Keyfitz (凯菲茨,1970)指出 在城市化发展的不同阶段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69
人口迁移对城市化的作用及影响强弱程度是不同的 在城市化发展水平较低阶段 城镇的净迁入人口大于城镇的自然增长人口 从而净迁入人口成为城镇人口 增长的主要来源 在城市化发展到中等水平时 城镇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于城镇人口净迁入率 于是人口自然增长成为城镇人口增长的主要来源 在城市化发展到较高水平时 城镇净迁入人口再次成为城镇人口增长的主要来源
三 制度安排与变迁 城市化的推阻机制
城市化作为伴随社会经济增长和结构变迁而出现的社会现象与制度安排及其变迁密切相关如前所说 如果缺乏有效率的制度 或是提供不利于生产要素重新集聚的制度安排 即使发生了结构转换和要素流动亦并不必然导致城市化或城市的正常发展 制度安排与变迁在城市化进程中的核心地位 主要体现在 如下四个方面 (1)通过有效率的推进农业发展的制度安排 促进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业产出水平的提高 使得农业部门在维持本部门再生产的同时产生农业产品剩余和要素剩余 为非农产业和城市化的健康发展提供推力 (2)通过有效率的推进工业 非农产业发展的制度安排 促进国民经济的工业化和非农化 从而为吸收农业剩余创造必要的拉力 (3)通过有效率的经济要素流动制度安排 使农业部门的要素流出推力 (在开放经济中 还包括外地过剩要素进入的制度安排 )和非农业部门的要素流入拉力形成结合与集聚的合力 (4)通过有效率的推进城市建设的制度安 排 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房地产的开发 以满足城市非农产业和人口集聚的现实需要和不断增长的需要
4.10 城市化进程
世界各国城市化进程的开始时间 速度和已达到的实际水平千差万别 但都与其经济发展及其所处的阶段密切相关 有其内在规律性 城市化 这一概念的操作定义几乎在所有有关文献中都被无一例外地描述为农村人口向城市集聚的过程 或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逐渐提高的过程然而 发达国家城市化的实践表明这一传统的定义已经显得过于狭窄 或者说这只是城市化的狭义定义 它不能有效地描述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现象 城市化过 程除了表现为人口集中过程外 当它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还可以体现为人口分散过程 本节将世界城市化过程大致分为集中式的发展型城市化和分散式的发达型城市化两个大的阶段来考察
一 S 型曲线发展 集中式的发展型城市化
作为人口集中过程的城市化 从理论上说 它的极限是把整个世界都变成城市 但在实际上或本质上 人们不是为了城市化而去实现城市化 他们追求的是 100%的 urbanism(无形的城市化或生活方式的城市化 ) 而不一定是 100%的 urbanization(有形的或物化的城市化 ) 换言之 城市化的根本目标是让本国或 本地区 100%的人口都享受到现代城市的文明 100%的有形城市化既不可能 也没有必要追求 这其中至少有两点显而易见的原因 其一 从产业结构发展趋势看 第一产业就业人口虽然占总就业人口的比重越来越低 但它作为城市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仍然是不可缺少的 母亲 产业 而它依附于土地 分散经营的特点决定了不可能让所有人口都向城市集中 其二 一些资源就地开发型产业通常没有必要或不可能向城市集中 从必要性看 城市文明普及率加速定律也使得我们没有必要通过实现 100%的人口城市化来使所有的人口享受城市文明所谓城市文明普及率加 速定律是指城市化达到一定水平时 城市文明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而在社会范围内的普及加快 享受城市文明的人口多于城市人口数 城市文明的社会覆盖面大于城市社区所包括的范围 全社会享受城市文明的程度高于城市人口的比重所反映的程度 有关实证研究表明 当城市人口比重低于 10%时 城市的辐射力很弱 城市文明基本上只限于居住在城市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70
的人享受 当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 20%-30%时 辐射力开始增强 城市文明普及率大约在 25%-35%
之间 当城市人口比重达到 30%-40%时 城市文明普及率大约在 35%-50% 当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 50%以上时 城市文明普及率将达到 70%左右 当城市人口占总人口 70%-80%时 城市文明普及率有可能达到 90% 甚至 100%(高 义,1991:) 就具有经济理性的个人行为而言 发展中国家之所以存在乡城人口迁移 其根本原因在于存在显著而实际的城乡劳动收益差距 随着乡城人口迁移的继续 农村制度工资 (人均产值 )上升 因而均衡城市工资 (等于农村制度工资加上城市社会成本的额外补偿 )也随之上升 若真实工资 (一个劳动力在城市工作所能得到的实际工资 )不变 均衡工资上升 则意味着迁往城市后增加的收入减少 如果随着制度 工资的上升而均衡工资上升在达到真实工资后 增加收入就没有了农村和城市的实际生活水平也就相等了 于是 城乡之间的人口迁移将处于平衡 农村人口城市化过程宣告完成
那么 在现实中 作为人口集中过程的城市化是如何发展的呢 Northam (诺瑟姆,1975:66)将不同国家和地区人口城市化进程 (即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的共同规律概括为一条被拉平的
S 型曲线 并将城市化进程分为三个阶段 (1)城市化水平较低 发展速度较慢的初期阶段 其发展态势反映为 S 型曲线的左下段 曲线斜率较小 (2)人口向城市迅速集聚的中期 阶段 其发展态势反映为 S 型曲线的中间段 曲线斜率较大 (3)进入高度城市化以后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又趋于缓慢甚至停滞的后期阶段 其发展态势反映为 S 型曲线的右上段 曲线斜率较小 随着斜率的不同 该 S 形曲线可反映各种城市化进程起步的早晚和发展速度的快慢等
城市化水平 %
饱和阶段
50
加速阶段
初始阶段
时间
图 4.2 城市化的阶段
二 郊区化和逆城市化 扩散式的发达型城市化
当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率达到 75%左右时 城市化发展速度将进入相对稳定的发达阶段表明发展型城市化阶段已基本完成 然而 稳定并不意味着静止 发达并不等于完善 它们仍然面临向更高级阶段发展的问题 即此时的城市化进入集中趋势与扩散趋势并存 以扩散趋势为主的发展时期 Mills (米尔斯,1972)发现早在 1880 年美国就出现了人口由城市中心区向郊区扩散的郊区化 (suburbanization)现象 他研究了巴尔的摩 密尔沃基 费城 罗彻斯特四个大都市区 1880
年至 1963 年的人口变化情况 发现城市不同地区的人口密度距市中心距离增加而降低 这种变化趋势可用负指数函数 Dx= D0e-bx 来描述 式中 D0 为市中心人口密度 Dx 是距市中心 x 英里处的人口密度 b 是系数 Sullivan(1990)认为人口郊区化与下列五个因素有关 (1)城市居民实际收入增长 (2)公共汽车和私人汽车成为大众交通工具 降低了通勤成本 往返于市内市郊较以前方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71
(3) 市中心病 如种族关系紧张 住房条件恶化 高税收 高犯罪 率和低下的学校教育水平等问题刺激了市内居民向市郊迁移 (4)一些厂商向市郊的搬迁 引起就业机会的市郊化 进而引起人口的市郊化 (5)一些公共政策如郊区住宅补贴 市区郊区公路网建设等的影响也促进了市内居民向市郊搬迁 贝里 (Berry,1976)最先提出了 逆城市化 (counter-urbanization)的概念 并考察了比郊区化更为分散的城市化现象 在城市郊区化阶段以后 由于城市化水平趋于饱和 投资方向便从大城市转向小城镇和乡村地区 城市人口也向小城镇和乡村居民点回流 城市明显萎缩 即城市中心人口数量和 就业率下降 城市经济相对衰落 与此相反 中小城镇则迅速发展 乡村人口出现回升 在逆城市化过程中 城市的萎缩在城市中的 内城区 表现得特别明显
第四节 人口转变
4.11 人口转变的阶段
从人口自然增长因素的变化看 可以发现其规律性的特征 以瑞典为例 其在 18 世纪到 19
世纪初的人口死亡率超过 30 这一时期北欧各国至少遭受了 9 次大灾荒 这时是死亡率的高峰特别的瑞典 1773 年的大饥荒 死亡率实际高达 52.5 流行病的影响也很大 1749-1800 年天花伤寒经常占死因的 10%以上 18 世纪后半期人口 出生时的预期平均寿命不超过 30-40 岁 进入 19
世纪后 死亡率就开始显著下降 虽在一段时间中还存在着大的波动 但不如 18 世纪那样严重死亡率超过 30 的最后一年是 1812 年 1835 年以后 除了流行病的 1857 年以外 死亡率均在
25 以下 而从 1876 年开始 再未出现过 20 以上的死亡率 每年的变动也越来越小 另一方面 瑞典的出生率从 18 世纪开始就处于比较低的水平 但即使是这样 1751-1800 年的年平均水平还是达到了 33.6 进入 19 世纪 仍然维持在 30 的水平上 1801-1850 年平均水平为 32.2
出生率在 1860 出现了下降的征兆 但真正下降是从 1880 年才开始 20 世纪出生率下降的势头很强 1922 年降低到 20 的大关以内 以后 于 1934 年降到 13.7 这个最低水平
大幅度变动的高死亡率与比较稳定的高出生率相结合 形成较低的自然增长率 这不仅限于
19 世纪初的瑞典 而且是前近代社会人口增长模式的显著特点 从 18 世纪后半叶到 19 世纪初欧洲各国死亡率的明显下降 冲破了出生率和死亡率的传统高位均衡 人口开始了持续的增长 到从本世纪初叶以后 发达国家出生率出现普遍而明显的下降 直至进入低出生率 和低死亡率的低位均衡 一些国家人口出现负增长 从高位均衡到低位均衡的一系列过程 作为发达国家伴随工业化进程而出现的人口现象而引起人们的注意 人们将这一过程总结为人口革命 或人口转变
(Demographic Transition)
人口转变现象描述的是人口再生产类型从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转变的过程 该理论最初由
Thompson (汤姆逊,1929)提出 后经众多学者发展和完善 形成了 人口转变理论 人们今天关注和讨论人口转变现象 主要是为了解释和解决当代发展中国家所遇到的人口问题 预见发展中国家人口发展的 趋势 不同学者对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过程和阶段的划分粗细不一 有三阶段论 四阶段论和五阶段论
汤姆逊等人将人口转变过程划分为高增长阶段 过渡阶段和低增长阶段 或 (1)HHL 阶段 即高出生率 高死亡率和低增长率阶段 (2)HLH 阶段 即高出生率 低死亡率和高增长率阶段 (3)LLL
阶段 即低出生率 低死亡率和低增长率阶段 他们认为 第一 人口转变论适用于描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再生产转变的描述 并已经或者正在为这些国家的人口发展实际所证实 第二 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 同一人口发展阶段在不同国度和不同 地区出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第三 发达地区和发展中地区的人口转变阶段尽管相同 但数量表现并不一样 如 HHH 阶段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72
欧洲人口出生率年均值约为 35 而亚非拉地区同一阶段的人口出生率均值可达 45 (侯文若,1988:23) 从人口转变的时期和背景看 一般认为这三个阶段分别适应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与采集 狩猎经济相适应的是的原始人口再生产类型 与农业经济相适应的是的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 与现代工业经济相适应的是的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
为了便于国际比较 联合国于 1990 年提出新的四阶段划分方法 这种划分被广泛接受 其具体划分是 (1)转变前阶段 高出生率 高死亡率 总和生育率 (TFR)
5
在 6.5 以上 平均预期寿命在 45 岁以下 人口增长速度缓慢 属于传统型人口再生产类型 (2)前期转变阶段 出生率和死亡率开始下降 后者先于前者 TFR 在 4.5-6.5 之间 平均预期寿命在 45-55 岁之间 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这一阶段主要以死亡率的转变为标志 人口再生产属于过渡型 (3)后期转变阶段 出生率和死亡率加速下降 TFR 在 2.5-4.5 之间 平均预期寿命在 55-65 岁之间 人口增长速度开始回落 这一阶段主要以生育率的转变为标志 人口再生产亦属于过渡型 (4)低出生率和死亡率阶段 TFR 在 2.5 以下 平均预期寿命在 65 岁以上 人口低速增长 人口再生产属于现代型 (孙兢新,1994:11-12)
出生率
死亡率
I II III IV
图 4.3 人口转变
五阶段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国学者 Blacker(布莱克,1947) 他认为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 依次经过高位静止 (HS) 初期发展 (EE) 后期发展 (LE) 低位静止 (LS)和减退 (D)五个阶段 HS 表示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处于高水平 并且二者比较接近 人口处于基本上不增长状态 EE 表示经济有所发展后 死亡率开始下降 但出生率仍维持高水平 人口增长迅速 LE 表示经济进一步发展后死亡率接近可能达到的最第限度 出生率下降 人口增长速度减缓 LS 表示出生率和死亡率在低水平上均衡 人口处于基本上不增长状态 D 表示人口呈绝对负增长状态
综合比较上述三种人口转变阶段划分理论 不难发现它们虽然在划分标准和参照系方 面有所区别 但对于人口再生产模式的分类和转换过程的描述则大同小异 并无本质不同 都揭示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下降的客观趋势 进而导致人口再生产模式由
5
注意生育率 (Fertility Rate)不同于出生率 (Birth Rate) 他们分别以育龄妇女人数和总人口为分母 较之出生率 生育率能更准确地反映妇女生育水平的高低 其中一个 重要的指标是总和生育率 (Total Fertility Rate) 它是年龄别生育率之和 表明在某一时间断面上妇女的平均生育水平 或理解为按时间断面上的生育水平 平均一个妇女一生生育子女的数量 总和生育率可用来代表人口更替水平 ---即保持人口最终静止的再生产水平 通常总和生育率达到 2.1-2.3
即被认为达到更替水平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73
原始模式向传统模式进而向现代模式转换的一般规律
4.12 人口转变的理论解说
发达国家的人口转变并非是一个孤立的现象 它是整个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现代人口转变的进行与工业化 城市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从发达国家的情况来看 可以说 人口转变虽然不是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但却是现代化的一个必然结果
上述人口转变理论简明扼要地描 述或预见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规律 但未对这一现象做出理论解释 而在实践上 对于人口转变的理论解释比现象描述更有价值
在人口转变的微观原因方面 Davis (戴维斯,1963)提出的 多相反应理论 (the theory of the
multiphasic response) 试图说明在工业化过程中人们为什么和怎样回应人口变化 戴维斯认为人们对人口现象的反应具有多元性 受多个变量因素影响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人们会根据对周围环境变化的估计 作出自己适应新环境的生育决策 莱宾斯坦 卡德威尔 伊斯特林等通 过对家庭和生育行为的研究来解释生育率下降的社会经济因素 这方面的内容已在上一章介绍 这里不再赘述
在人口转变的宏观原因方面 比较流行的是结构主义的解释 即从工业化 城市化 就业结构变化 (尤其是妇女就业结构改变 ) 人口死亡率 (尤其是婴儿死亡率 ) 文盲率 个人主义 理性主义发展等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和人们心态观念的现代化趋向入手 解释人口转变 (王渊明,1995:215-217) 许多人口经济学者认为 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决定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的客观基础 因而 生产力水平由低级走向高级 便决定了人口再生产由原 始模式走向传统模式 再由传统模式走向现代模式 进入 80 年代以来 Srikantan (斯里坎坦,1982)等学者的临界值假说 (the
threshold hypothesis)则更进一步地试图从宏观上给出一个人口转变的时间表 确认生育率下降和人口转变赖以发生的经济发展或现代化程度 该理论认为 在社会经济发展未达到一个确定的水准之前 经济条件的改善不会对生育行为和人口再生产模式产生显著影响 一旦社会经济发展达到某个临界点或 门槛 值时 生育率就可能开始出现明显下降 人口转变也随之启动 这种势头会继续推进 直至 达到一个低位稳定的水平
第五节 人口老龄化与老龄经济学
4.13 人口老龄化趋势
人口老龄化 (the aging of a population)是人口年龄结构的一种变化 是某一人口中老龄人数不断增多和比重不断上升的现象与过程 在一些国家 老年人口是指 60 岁及以上人口 目前 国际社会所说的老龄人口通常是指 65 岁及以上年龄人口 60 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 10%或 65
岁及以上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 7%的国家或地区称为 老年型国家或地区
人口老龄化是人口转变的必然结果 也是一个转变性的概念 以联合国提出的人口转变四阶段划分法为例 (1)在人口转变前阶段 由于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 人口缓慢而波动地增长 总人口中年轻人口比重大 老年人口相对较少 (2)在人口前期转变阶段 出生率和死亡率开始下降后者先于前者 并主要以死亡率的转变为标志 由于死亡率降低对婴儿和少儿影响最大 因此人口结构变得更加年轻 老年人口比例非常低 (3)在人口后期转变阶段 出生率在死亡率继续下降的基础上显著下降 且这一阶段主要以生育率的转变为标志 在此阶段 老年人口比例开始上升
(4)在低出生率和死亡率阶段 生育率降至接近更替水 平 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则继续延长 人口结构向老年型发展 老年人口比例迅速提高 由此可见 人口老龄化是一个具有高生育率和低预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74
寿命的人口向着低生育率和低死亡率转变的具体过程 这一过程分别体现为两种途径 一是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底部收缩所引致的人口老化 二是人口金字塔顶部延伸所引致的人口老化 前一种人口老化的成因是生育率的下降是青少年人口比重的明显下降 后一种人口老化的成因是老年人口死亡率的下降和预期寿命的延长而使老年人口比重上升的结果 现实中 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人口老龄化同时受人口金字塔底部收缩和顶部延伸的影响 在发展中国家 人口金字塔底部收缩是主要因素 而在发达国家 人口金字塔顶部延伸则是主要因素
专栏 V 人口发展的 年轮 ---人口年龄金字塔
人口年龄金字塔是用来描绘人口年龄结构和性别构成的示意图 图中性别按男左女右排列 年龄按单岁或年龄组分 由底部向上排列 由人口数的多少和构成比例的大小画出相应的柱型或由连线连接 形成的图案类似金字塔故称人口年龄金字塔
人口年龄金字塔是一种重要的人口学方法 可以反映出丰富的人口信息 它不仅可以直观地反映人口的年龄性别构成 同时如树木的年轮一样 反映人口增长的 过程及其发展趋势
以中国人口年龄金字塔为例 图 4.4 是预测的 2000 年中国人口年龄金字塔 从中可以看出我国近几十年来人口发展浓厚的历史印记 并清晰判断中国人口结构模式 增长模式转变和老龄化的趋势
从 45 - 50 岁年龄段的扩张可以发现其正是 50 年代前期新中国第一次生育高峰的结果 它由很高的出生率和迅速下降的死亡率形成 而在 40 岁左右年龄段的急剧收缩 则是三年 自然灾害 导致的急剧上升的死亡率和较低的出生率所形成的 此后形成新中国第二次生育高峰 这一生育高峰随 70 年代计划生育工作的迅速 展开而明显收 缩 此后由于人口惯性等作用影响 导致 80 年代中期开始形成第三次生育高峰
从金字塔底部收缩的趋势看 我国人口增长的动能已经大大减缓 而老龄化的压力将不断加大 由于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急剧波动 相应带来升学 就业 婚育 退休 人口老化的急剧变化 这是需要特别注意的
图 4.4 预测的 2000 年中国人口年龄金字塔
4.14 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影响
人口老龄化在人口年龄结构方面的反映具体体现为三个方面 总人口的老龄化 劳动力人口的老龄化和老年人口自身的老龄化 其经济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1 老年赡养 比上升 老年赡养比即指老年人口数量与经济活动年龄人口数量之比值 它是测量人口老龄化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负担变化情况的常用指标 在人口老龄化过程的初期阶段 由于生育率的下降使少儿人口不断减少 包括少儿抚养比和老年赡养比在内的总抚养比率是迅速下降的 只有当人口老化达到一定程度后 才会由于老年赡养比的较大幅度上升而逐渐回升并进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75
继续提高 1950 年 发达国家老年赡养比为 19% 预计到 2025 年将达到 41% 总抚养比率也将由 64%上升为 76% 在发展中国家 由于许多地区正处在人口转变之中 老年赡养负担眼下虽然还不十分 沉重 但其增速将是惊人的 老年赡养比上升的必然趋势要求正处在人口转变过程中的国家政府及社会尽早实施适应老龄化需要的老年社会保障制度安排
2 劳动参与率下降和劳动力供给不足 人口老龄化所造成的经济影响之一就是劳动力人口比重下降 在人口老龄化国家或地区 青少年人口只处于更替水平 不可能较多地补充劳动力年龄人口 在这种条件下 随着老龄人口人数的增加 劳动力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下降 劳动力资源相对减缩 相对于不断扩展的经济发展规模 可能出现劳动力供给不足 或没有足够合格的劳动力去开动和操作设备 致使生产资料和 技术设备闲置 从宏观上来说 不但可能影响社会生产的进一步开发 而且可能影响社会生产活动的正常运转 尽管科技进步也可能部分地抵销劳动力年龄人口相对不足的影响 但它对社会经济的不利影响依然存在 为了弥补这一点 许多西方发达国家不断从发展中国家吸收熟练劳动力移民 以便减轻劳动力的年龄人口不足的不利影响 (彭松建,1992:204)
3 劳动力年龄人口老化影响劳动生产率提高 人口老龄化的另一结果是导致劳动力年龄人口趋于老化 即劳动力年龄人口中 45-64 岁人口比重增大 而 18-44 岁人口比重下降 西方学者在研究了劳 动力年龄与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后得出的结论是 劳动力人口进入 45 岁或 50 岁以后尽管有比较丰富的经验 但随着年龄的进一步上升 他们的体力 智力 记忆力都会逐渐衰退从而劳动能力和劳动速度逐渐缩减 劳动动作的敏捷程度和头脑的反应速度都会相对下降 因而影响产品的精密程度和整体质量 影响市场竞争力 此外 劳动力年龄人口的老化会削弱他们的开拓创新精神和发明创造能力 妨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这方面的影响在高新技术产业和那些对开拓创造能力要求较高的职位更为突出
4 老年社会保险金给付 医疗保健等公共支出上升 消费与投 资结构发生变化 在工业化国家里 老年人口主要依靠退休金或社会保险基金中的养老津贴来维持晚年生活 无论退休金或养老金出自公共部门或私人部门 都是从经济活动人口每年新创造的国民收入中分割的一部分 随着人口老龄化系数的提高 老年人口日益增多 公共和私人两个方面支付的养老金或退休金数额都会增加 势必影响储蓄和投资份额 尽管在人口老龄化的同时 少儿抚养比在继续下降 但老年赡养比与之并非 1 1 的互补关系 老年经济学的先驱者斯彭格勒 (Joseph J.Spengler)和克拉克
(Robert L,Clark)的实证研究 发现 平均赡养一个老年人的费用要大大高于抚养一个人从婴儿到青年 (0-18 岁 )的费用 政府支付给老年人的赡养费用是给青少年的 3 倍 而且 从投入 -产出的角度看 花在孩子身上的大部分支出属于人力资本投资 当他们成长为劳动力时 这些投入将产生新的财富 老年人尽管在其经济活动年龄期创造就剩余价值 但从预期的角度看 支付给老年人的赡养费用属于纯消费性支出 这种消费性支出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而增加 相应地减少用于社会生产的资本积累 可能导致降低未来的经济增长率 (彭松建,1992:215-216)
4.15 退休年龄的经 济效应
在很大程度上 上面谈及的老年人口系数 老年赡养比率及其经济影响只是一般意义或理论上的分析与推断 而现实中 在某一既有数量规模和年龄结构的人口中 影响实际的劳动力供给和养老金需求等基本指标并对经济发展产生主要后果的关键变量是退休年龄 二战后以来 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人们的健康状况和平均预期寿命都有了显著提高 政府制定退休年龄线也相应有了更大的选择余地 但在现实中 一些国家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 政府屈服于沉重的就业压力或是为了实现充分就业的目标 选择了低龄退休政策 无论是从经济学理论还是从实践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76
效 果来看 上述政策值得进一步反思
第一 退休年龄早晚与退休金需求之间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 由于老年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和最低保障水平都具有较强的刚性 因此退休年龄早晚与退休金需求之间的正相关强度更加显著 即使维持老年保障水平不变 退休年龄愈高则对退休金的需求愈少 反之 退休年龄愈低则对退休金的需求愈多 如果推迟退休年龄 则可缩短老年人口领取退休金的时间并可能减少或分散退休人口 从而有利于提高储蓄率和投资率
第二 低龄退休政策对经济竞争力弊大于利 低龄退休可以维持经济活动人口年龄结构和活力 保持较高的人均 劳动生产率和较强的创造力 毫无疑问 这些均有利于增强经济竞争力 但这只是问题的一面 在实行低龄退休政策的同时 巨额的退休金无论是通过两代人间的转移支付抑或是同代人的积累方式进行分配 无论是雇主交费还是雇员交费 无论是工资的一部分还是利润的一部分 在经济过程中它总是表现为劳动力成本的一部分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退休年龄越早 劳动力成本越高 经济竞争力越弱 (李珍,1998:156) 二者相比 后者的负效应往往超过前者的正效应
第三 退休年龄早晚与失业率之间不一定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一般认为年轻人就业比 老年人就业更重要 老年人低龄退休有利于给年轻人腾出更多的工作职位 对此 有必要作具体分析 从理论上说 厂商等用人单位对劳动力的需求与资本有机构成密切相关 如果劳动力的市场成本低而资本的市场成本高 厂商就会选择更多的劳动力来替代资本 相反 如果劳动力的成本高于资本的成本 厂商就会使用更多的资本来替代劳动力 劳动力的成本高低取决于包括养老金在内的工作和福利的高低 低龄退休一方面意味着较短的工作年限 另一方面又意味着较长的退休期 在此情况下 为了达到具有刚性的某一保障水平 只能提高社会保险供款率 从而提高劳动力成 本 雇主们由于无法降低劳动力成本 只好转而用资本替代劳动力 (李珍,1998:157) 从现实情况看 低龄退休者中的相当一部分人退而不 休 在领取退休金的同时又重新就业 因此退休年龄提前并不必然腾出新的工作岗位和降低失业率
第四 从资源配置的角度看 低龄退休是对经验丰富和尚有劳动能力的人力资源的无谓浪费而且退休者腾出的空缺岗位时常面临着年轻人顶不上去或不愿顶替的局面 从而影响经济产出在劳动力资源短缺地区及在需要劳动力接受过特殊训练的领域尤为如此
可见 在人们健康状况改善和预期寿命日益延长的老龄 化社会中 适度推迟退休年龄是比较理性的选择
参考文献
1,大渊宽 森冈仁 1989 经济人口学 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2,胡焕庸 张善余 1984 中国人口地理 上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李珍 1998 社会保障制度与经济发展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4,彭松建 1992 现代西方人口经济学 北京,人民出版社
5,萨缪尔森 1982 经济学 (中册 ) 商务印书馆
6,孙兢新主编,1994,跨世纪的中国人口 综合卷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7,索维 1983 人口通论 商务印书馆 (Sauvy,Alfred,1969,General Theory of Population,
Weidenfeld&Nicolson Ltd.)
8,王源明,1995,历史视野中的人口与现代化 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9,张文贤 1987 人口经济学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0,Berry,Brain J.,1976,The Counter-urbanization Process,How General? In Nile Hanson (ed.),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77
Human Settlement System,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on Structure Change and Public Policy,
Cambridge,Ballinger Publishing Co,
11,Blacker,C,P.,1947,Stages in Population Growth,Eugenics Review,39,81-101
12,Coale,Ansley J.,and Edgar M,Hoover,1958,Population Growth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Low-income Countries,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3,Davis,Kingsley,1963,The Theory of Change and Response in Modern Demographic History,
14,Population Index,29,345-366
15,Keyfitz,Nathan,1970,Migration and Population Growth in Urban Areas of Developing
Countries,New York,UN Population Division
16,Mills,Edwin S.,1972,Studies in the Structure of the Urban Economy,Baltimore,The Johns
Hopkins Press
17,Northam,Ray M.,1975,Urban Geography,New York,John Wiley & Sons
18,Srikantan,K.S.,1982,Threshold Hypothesis,In J,A,Ross (eds.),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Population,Vol,1,New York,The Free Press
19,Sullivan,Arthur M.,1990,Urban Economics,Boston,Richard D,Irwin Inc,
20,Thompson,W,S.,1929,Population,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36(6):959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78
第五章 资源环境动态及其理论
第一节 资源消耗与环境退化
5.1 人口增长与资源消耗
世界人口的增长从两方面不断扩大着对资源的消耗 首先 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 使得在同等消费水平下 对资源的需求量同比增加 其次 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传统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对资源不加限制的利用 提高了个人消耗资源的平均水平 人口增长和消费水平的提高 使得人类消耗资源的速度大大超过了人口增长的速度 在满足人类快速增长的需求的过程中 生产和生活废弃物大量增加 对环境的压力日趋沉重 因此 资源环境问 题 不可避免地与人口增长联系起来了
从可再生资源的情况看 人口增长无疑一直影响其利用状况 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 农业产量的提高还主要是依靠耕地面积的扩大 从 1850-1980 年间世界土地利用变化的情况看 全球森林减少了 15% 草地减少了 1% 而耕地则增加了 179% 这些耕地面积的扩大是以林地 湿地和草地的消失为代价的 从表 5.1 可以看出 只有欧洲保持了森林和草地面积的相对稳定 而热带地区 包括东南亚 拉丁美洲甚至热带非洲森林减少和耕地增加的幅度是惊人的
表 5.1 1850-1980 年全球不同地区 土地利用变化情况
(%)
地 区 森 林 草 地 耕 地
中国 -39 -3 +79
欧洲 +4 +8 -4
拉丁美洲 -19 -23 +677
南美 -3 -22 +309
南亚 -43 -1 +196
东南亚 -7 -25 +670
前苏联 -12 -1 +147
热带非洲 -20 +9 +288
所有地区 -15 -1 +179
资料来源 转引自 皮尔斯等 (1996:197)
在人口增长与土地的不同用途之间存在着多种组合 随着人口增长 休耕期缩短 对现有土地的占用会不 断增加 如果人类选择去开发那些尚未开垦的土地 那么作为其它用途的土地数量便减少了 这些其它用途包括把土地用于休闲娱乐 野生生物栖息地以及保护环境的一般功能等生态学家把这种影响看作是在全球生态系统中对净初级生产量 (Net Primary Production,NPP)的竞争性利用 净初级生产量是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和二氧化碳固化成可利用的碳化合物而产生的全球生物量 粗略的估算表明 全球生物量的现存存量为 1800 l024 克 而净初级生产量大约为每年 175 l024 克左右 如果将用于人类的食物 燃料 木材 纤 维的陆生净初级生产量的部分和由于生态系统中人为活动变化而造成的净初级生产量损失部分加在一起 约占到陆生和水生净初级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79
生产量的 25% 这一事实说明 人口增长增加了粮食需求 导致森林被砍伐并转化为农地 由于农田对净初级生产量的贡献少于林地对净初级生产量的贡献 森林的净初级生产量的减少不能通过向农田的转化而得到全部补偿 总的净初级生产量就降低了
人口增长和对耕地的过度使用也导致了土壤退化 原始农业社会采用休林的方法来进行耕种即砍伐森林并在其后的几年里利用这片砍光了的林地 然后再迁移到新的林地上 随着人口的增加 休林间隔缩短 森林覆盖密度下降 退化为灌木覆盖和草地覆盖 人口增长最终使社会彻底放弃了休林期 转而寻求保存土壤肥力的方法 土壤的自然再生能力被其它投入和技术所代替但土壤由于机耕和化肥等的大量使用正在被逐步侵蚀
人口增长还会造成对公共财产 (common property)和开放资源 (open-access resources)例如牧场海洋或大气的过度利用 例如大多数海洋渔业资源正在被彻底开发 有些资源已被严重地过度捕捞 趋势是很明显的 到 1970 年左右 捕捞量开始下降 部分原因是由于过度捕捞 过度捕 捞是人口和收入增长引致的需求拉动的结果之一 例如 大西洋鲱鱼的总捕捞量由 1965 年的 150 万吨左右下降到 80 年代的 60 万吨左右 黑斑鳕鱼的捕捞量由 25 万吨下降到 5 万吨 (皮尔斯等,1996:187)
伴随着人口的膨胀 人类对煤 石油和金属矿藏等不可再生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人均消耗水平也将随生活水平的改善而提高 表 5.2 列出了人口增长和人均消费水平提高对商业能源需求增长的相对贡献 这些相对贡献是用 1960 年的人均能源消费水平乘以 1984 年的人口水平而计算出来的 其中在人均消费水平保持不变时 随着人口增长 能源消费水平的变化部分是人口增长的贡献 它与 1984 年的实际能源消费变化的差值是生活水平提高的贡献 从全球来看 如果
1984 年世界人口对能源的消费保持在 1960 年的人均消费水平 那么 1960 年至 1984 年间的能源消费将上升 46% 也就是说能源消耗上升的 46%要归因于人口增长 而另外 54%则归因于人均消费水平的提高
总的来看 人口增长肯定会对不可再生资源产生重大影响 以能源为例 收入提高对世界能源消费增长的影响略高于人口增长的影响 这种状况反映了人口增长以及建立在大量消耗不可再生资源基础上的传统生产模式和 消费模式 共同构成了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压力
表 5.2 1960-1984 年不同地区的人口增长和能源消费
地 区 对能源消费增长的贡献 %
人口 生活水平
人均能源消费
1960 1984
非 洲 33 67 6 12
南 美 37 63 16 28
欧 洲 16 84 72 124
北 美 51 49 — —
亚 洲 18 82 8 20
全 球 46 54 38 55
资料来源 转引自 皮尔斯等 (1996:197)
需要指出的是 虽然不可再生一词意味着资源存量是固定的 但实际的能源与矿产储量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所增加 因为储量仅仅是根据可以进行商业性开发为基础而统计的 储量是所有可得资源的一部分 从资源消耗角度测算人口压力的一种做法是根据已知的地质学构造和假设的矿藏含量来估算总资源 通过估计未来某一时点上的人口总数 再乘上估计的人均资源消费量 然后将所得结果去除总的资源储量 这将 得到一个关于资源将在多少年内耗竭的粗略估计这样的演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但也可能会产生误导作用 因为他们没有充分考虑任何在某种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80
源趋于物理学意义上的稀缺时人类所产生的反应和相应的反馈机制 这些机制包括减少单位经济活动所用资源数量的技术变化 以及寻求资源之间的替代等等 促成这些适应性变革的一个主要诱因是价格 当某种资源变得稀缺时 其价格可望上升 从而导致对该资源的节约 替代和技术变革
尽管人类可以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作出有效反应 以减少其可能产生的现实影响 但不可再生资源利用中必须考虑的另一个问题是代际公 平问题 想要确定现在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开采速率是否是最优 这取决于所设定的目标 经济学家通常把最优化定义为资源利用净效益现值的最大化 然而 如果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代际公平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的话 使净现值最大化就不是一个恰当的目标 存量不变可以解释为对后代人的公平 因为它意味着后代人具有同样的创造福利的能力
5.2 全球环境变化
由于经济活动的迅速发展 地区性的资源耗竭和环境问题正在演变成为全球性问题 拉丁美洲和亚洲的森林砍伐导致了河流下游地区和国家洪水泛滥 化石燃料排放出来的烟尘造成全球气候逐渐变暖 这种 温室效应 潜在有使全球平均气温提高到足以改变农业生产格局 提高海平面使沿海城市遭受灭顶之灾的可能性 酸雨破坏了森林 湖泊以及各国的艺术和建筑遗产 还使大片土地酸化 其它工业废弃物正在消耗地球的臭氧保护层 污染大气 水源和土壤 影响生物食物链的运转 并 可能改变人体和生物的生理组织和结构而影响人类健康 例如癌症发病率的提高就可能是一个不祥的信号 在今后若干年中 环境因素很可能对疾病和死亡将产生细小的 但却是重要的影响 例如 Murray 等估计空气污染在全球死亡中可占到 1%的贡献份额 但在局部地区 (如东欧及 中国以燃煤为主的工业城镇 ) 对特定人群 (如城市穷人 ) 环境因素可能更加重要
(Perbley,1998) 随着世界范围的死亡率下降 环境灾难对一些地区的人口死亡率可能将起到更显著的作用 例如 印尼大范围的森林火灾可能导致马来西亚 新加坡 印尼等邻国发病率和人口死亡率的升高
如前所述 由于人口增长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类的发展已经构成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巨大压力并正在产生严重后果 出于对人类自身发展前途和命运的关心 不同领域的研究人员和社会工作者对人口 自然资源与环境问题进行了越来越多的探讨 正是这方面 的研究不断拓宽着人类研究的视野 并构成人口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以下介绍从传统人口经济学向人口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转变过程中的主要理论成果与方法等
第二节 人口压力说
5.3 人口爆炸 论
新马尔萨斯主义者认为 世界人口的增长率在近几百年来一直不断地加速 世界人口就像氢弹爆炸一样 骤然增长了若干倍 埃利奇 (Paul R,Ehrlich)是 人口爆炸 论的代表人物 他在 人口 资源 环境 一书中指出 人类人口爆炸性的增长是数千年来最重大的事件 正如同各种各样的热核武器爆炸一样 如此大 量的人口现在正威胁着甚至要毁灭地球上绝大多数生命他认为 千百年来 地球没有任何其它的重大事件对人类生活的威胁能比得上人类过剩人口的威胁 埃利奇认为 人口爆炸表现为人口成倍增长的时间的缩短 从 17 世纪中期到 19 世纪中期人口数量增加一倍的时间为 200 年 可是到了 20 世纪 从 30 年代到 70 年代中期 只用了 45 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81
人口就增加了一倍 预计今后成倍增长的时间还要进一步缩短到 35-37 年 (彭松建,1987:477)
现代马尔萨斯主义者认为 世界人口急剧增加的结果是致使 人类几乎不断地生存在饥饿的边缘上 他们甚 至从人口决定论出发 把人类的历史歪曲成人口与生活资料之间的关系演变的历史 例如 皮尔逊和哈珀认为 人类的历史 始终是食物供应与必须养活的人口两者之间的竞赛 并且认为 自 1900 年以来 人口的增加比食物的供应更为迅速 高贵肉食的消费也跟着减少 (皮尔逊等,1981:3) 从这种观点出发 他们估计世界上有 3/4 的人营养不良 每天晚上有一半的人是饿着肚皮上床的
福雷斯特假设 80 亿人口为人口增长的 危机水平 他指出 人类经过数百万年的发展 到
70 年代 人口也只达到 危机水平 的一半 即 40 亿稍多一 些 而再过 50 年 人口将超过 危机水平 达到 81.92 亿 再过 100 年 人口将远远超过 危机水平 达到 163.84 亿 所以他认为 在不到一个半世纪的时间 所有的传统和希望都被粉碎了 (Forest,1973:3-4)
他们不但从静止的观点来看 食物供应赶不上人口增长 而且从动态上来看 认为科学技术进步也不能使食物供应与人口增长之间达到均衡 皮尔逊等人认为
第一 借助于新辟耕地来大幅度扩大粮食生产 无论在眼前 或者甚至在遥远的将来 都不现实
第二 通过多用粪肥和商品肥等耕 作方式的改进 可以暂时使粮食总产量增加 但是 这样来增加世界粮食供应额 其进度必然是缓慢的 所以 增加将来的世界粮食产量的希望是不大的
第三 在土地上投入更多的人力 更加精耕细作来增加粮食产量 但是 他们认为 增加劳动量并不能按比例地增加产量 所以 主张用增加人力来增加粮食生产的建议实际上是降低世界的生活水平
第四 实现农业机械化 多用机器来生产粮食 他们认为 一般说来 机械化是能增加世界的粮食供应额 但是 机械化并不能改变限制产量增加的一些最重要条件 如土壤的自然肥力和气候条件 所以 他们得出的结论是机械化增加粮食产量 但 并不会增加得多到象许多人所相信的那样程度 (皮尔逊等,1981:61)
第五 改良动植物的品种 尽可能采用能增加产量的植物新品种 改良牲畜 养育能多产肉的猪和牛以及产蛋多的家禽 他们认为采用这些新品种和新良种 对于增加食物供应是有发展前途的 但是变化是要一步一步来的 是缓慢的 对任何一代说来 发生显著进展的可能性是很小的 事实上 这方面的进展大概是赶不上人口的增长的 (皮尔逊等,1981:66)
显然 人口爆炸 早期的一些观点已经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 但他们也在 不断调整自己的观点 关注着人口增长对环境产生的各种现实的和潜在的威胁
5.4 人口压力 论
从本世纪 50 年代初起 新马尔萨斯主义者就鼓吹当代世界各个地区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面临着沉重的人口压力 所谓人口压力 (population pressure) 这里主要是指人口增长对自然资源和生产能力的压力 或者是对地球供养能力的压力 (彭松建,1987:464) 而从经济发展角度探讨人口压力的理论和观点 在前面章节中已经介绍
新马尔萨斯主义者讨论人口压力是从他们有关人口过剩概念出发的 关于过剩人口的概念有以下几个定义
赫茨勒在 世界人口的危机 一书中指出 人口过剩是指 不仅在每平方英里的人口超过了一定数目的时候 而且在这一平方英里的人口没有足够的经济资源 自然资源 工业产品 服务等等养活自己的时候 存在着人口压力 (等于人口过剩 )
赫茨勒还认为 应该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或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来说明不同时期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82
人口过剩问题 如果一个社会主要依靠狩猎 放牧或简单农业为其生计 则可用人口 -土地之比率即人口密度来说明人口过剩与否 这就是说 可以确定一个标准 即每平方英里有多少人口为适宜人口密度 超 过这个标准 则为人口过剩 但是 赫茨勒又认为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则确定人口过剩的标准也要改变 他认为 在科学技术较为发达 工业 农业 交通运输中的技术有巨大发展的情况下 用人口密度标准就不合适了 他说 一般讲来 今天的人口过剩并不是人地比率或生存空间的问题 而是这样一种局面 即相对于现有的资源和一切能够有效利用这种资源的有关生产手段与分配手段而言 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内的比例过大 因此 按人口平均计算的产量和实际收入低 人口数量的增加已经超过了适度点 以致生活福利受到了各种损害 (彭松建,1987:465)
赫茨勒强调人口过剩是指相对于一个国家 一定时期的资源和利用资源的生产手段以及分配手段而言的 在一个国家 一定时期内有与其资源 生产手段以及分配手段相适应的人口 这就是经济适度人口 他认为 根据某一特定国家现有的技术和经济情况 能够允许按人口平均计算的产量达到最大值的人口为经济适度人口 所以 他认为 人口数量超过了经济适度人口 致使按人口平均计算的产量和实际收入降低 这样就形成了人口过剩 他指出 人口不足 只是少数地区 就全世界大多数地区而言 则是人口过剩 他说 从古代以来 人口过剩往往就 是人类多种社会的长期状况 现在 它已经成了世界上大部分民族的主要问题 在现代马尔萨斯主义者看来 正是这种人口过剩对经济开发和资源利用以及生产手段形成了巨大的压力 称为人口压力 人口压力是经济开发和人们生活改善的主要障碍
新马尔萨斯主义者认为 由于人口压力 致使资源开发和生产能力提高受到阻碍 因而妨碍和延迟了经济发展 具体来讲 人口压力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第一 人口压力使经济努力集中在消费品生产方面 而不是在生产资料生产方面 新马尔萨斯主义者认为 在有人口压力的国家 技术 经济上的每一 种进步几乎都被新增加的人口所抵销为了养活新增加的人口 人们必须不断扩大消费品的生产 特别生活资料生产 所以 经济上的种种努力就集中于消费品生产 没有多少资金和人力用于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
第二 人口压力会减少个人的储蓄 特别使用于投资的储蓄更加困难 随着家庭人口的增加人们不得不把收入用于购买眼前生存的必需品 因而使储蓄十分困难 又由于储蓄等于投资 从一个国家范围来说 人口压力使储蓄困难 从而减少国内投资数量 从而妨碍了生产设备的改进和增加 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第三 人口压力增加了国家 土地供给的紧张 这在任何时期都是一样的 新马尔萨斯主义者认为 对于不发达国家来说 土地仍然是主要的生产资料 由于人口增加 致使 每一个耕者和每个家庭的土地相对数量日趋减少 甚至只是为了生存而进行生产的土地都变得越来越紧张了
第四 人口压力阻碍采用机器和技术进步 新马尔萨斯主义者认为 当一个国家存在着人口压力时 劳动力价格一定是低廉的 因而人们使用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 而不愿意使用昂贵的机器 因而阻碍了采用效率更高的机器 妨碍了技术进步 他们认为这种现象在农业中更为突出
第五 人口压力会 加快资源的消耗 新马尔萨斯主义者认为 人口增长往往使人们更加紧张地利用大部分已知的资源 加快资源的开发 这样 导致 蕴藏有限和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很快就会耗尽
一些新马尔萨斯主义者还把人口压力与战争联系起来 认为 历史上存在着许多事实表明人口压力和扩张 征服战争之间至少具有一种密切的关系 其代表性人物是汤普逊
(W.S.Thompson) 他在 人口问题 一书系统说明了他的观点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83
为了说明人口压力是战争的原因 新马尔萨斯主义者就不得不修改其人口压力的定义 例如汤普逊认为 测定作为威胁和平程度的 人口 压力的尺度不是绝对贫困 而是被感觉到的匮乏被感觉到的资源所受的压力 被感觉到的接近世界资源方面的不平等 他又说 极端贫穷的民族太软弱无力以致不能从事有任何胜利希望的战争 对于人口压力感觉最强烈的一般都发生在已经渡过赤贫阶段的民族中 这些民族尝到了好生活的滋味 并且认为他们有价值的东西将会被那些超过他们的民族所夺走 因而 人口压力感觉最强烈的 国家便会发动战争 (彭松建,1987:468)
正是基于这种观点 新马尔萨斯主义者认为 地球的面积总是有限的 在任何一定时期内可用资源也是有限的 然 而各国和各民族之间的人口增长率和人地比率却是不同的 并且在资源占有和分布以及对资源开发方面 在资源的技术利用和消费水平方面 也都存在着极大的差异 又由于有价值的土地及其资源都已经被占领或被控制 所以 某些民族感到 他们取得额外土地的唯一办法 就是从别人手里抢夺 他们从这种分析出发 把从 16 世纪开始 西班牙 葡萄牙 荷兰 法国和英国为夺取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所进行的侵略战争 把 19 世纪后半期德国 意大利 日本所进行的侵略扩张战争以及 20 世纪上述三国所发动的两次世界大战都归结为受人口压力刺激的结果 他们在谈到上述种 种战争时说 在这一切事件中 在某种程度上 人口压力无疑是一种刺激因素 在今天的大多数国际战争中 经济困难可能仍然是基本原因之一
第三节 增长极限论
5.5 资源耗竭 说
现代马尔萨斯主义者十分注重讨论人口增长对自然资源的影响 他们把世界资源消耗加快人民生活贫困等问题 归结为人口增长过多过快 福格特就鼓吹 资源耗竭 认为 地球上大部分地区的 资源资本 都正面临着严重的枯竭 (福格特,1981:5) 如果人们不采取措施 不改弦易辙 人类就可能遭受灭顶之灾
现代马尔萨斯主义者认为 人类为 了生存 为了提高生活水平 必须与其生存环境建立一种合理的 有利于健康的关系 其中特别重要的是人口与土地资源之间应有一种合理的生物物理关系 为了说明这种关系 福格特提出了如下公式
C B E
式中 C 表示任何一定面积土地的负载能力 所谓土地负载能力是指 土地向动物提供饮食和住所的能力 如果专指人类 则表示土地为复杂的文明生活服务的能力 B 表示生物潜力 是指土地上的植物为人类提供住所 衣着 尤其是粮食的能力 即生产能力 只有植物才能从土地和空气的原料中合成可供动物吸收的食物 这是动物食物的唯一存在形式 E 表 示环境阻力 即任何环境 其中包括被人类破坏的环境 对生物潜力或生产能力所加的限制 福格特认为 土地的负载能力就是生物潜力与环境阻力之比的结果 也就是说 根据环境对土地的生产能力所施加限制的大小来决定土地负载能力 所以 有必要进一步了解土地生产能力和环境阻力的具体内容
福格特认为 每一块土地都有其自身的生产能力 这就是依靠阳光 水份和肥力 (营养物 )
每块土地上都能生长植物 然而这只是一种生物潜力 要使这种生物潜力变为为人类提供粮食衣着和住所 还必须经过人类的劳动 才能形成生产能力 这种生产能力受土地所含 营养物 (肥力 )
多少的影响 如果土地的自然肥力高 则生产能力大 反之亦然 同时 土地生产能力随着土地所能生产植物数量而变化 如果生产的植物数量增加 则生产能力提高 土地生产能力随着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 当土地刚刚开垦进行耕作时 可能产量较高 但随着耕作年数延长 经受各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84
自然灾害 (如旱灾 水灾 ) 生产能力可能减弱
福格特认为 每一块耕地上的生物潜力都有一种从未达到过的绝对的或理论上的最高限度然而 每一种农作物的产量都从未达到过这种理论上的最高限度 其原因是环境阻力对农作物的生产潜力起限制性作用 这种环境阻力 包括以下几种限制
第一 物理限制 它是指环境的物理特征对农作物的生长和收获量起限制作用 例如 气候条件 由于各国或一个国家内部各个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 因而其气候条件相差很大 降雨量不同 光照时间长短不一 这都限制了农作物的生长 所以 福格特认为 人类要应付的限制因素中最明显的是气候 又如地形 也是强有力的限制因素 即使处于同一纬度 但山地和平原地的农作物产量就大不相同 还有土壤中成份不同 如含酸和含碱的程度不同都会大大影响农作物的产量 如果土壤含有机物较多 加上适度的气温和雨水 则可使农作物增 产 否则会使农作物减产 如此等等
第二 生物限制 它是指环境中某些生物对农作物的生长和收获量起限制作用 福格特认为最厉害的限制因素之一是昆虫 如美国的全部植物每年有 1/10 毁于虫害 另一个限制因素是啮齿动物 如各种鼠类 它们主要在夜间活动 每年要吃掉价值亿万美元的粮食 还有就是土壤中的微生物能分解有机物使土壤中的矿物质能被植物所吸收 然而 如果土壤中微生物太少或受到破坏 则也会限制农作物的生长
第三 人为的限制 这是指人类在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时违背自然规律所造成的对土地生产能力的限制或 败坏 福格特反复谈到人类的这种限制 如过度放牧和过度砍伐森林 使得草原的载畜能力下降和森林遭致破坏 从而土壤遭受侵蚀 野生动物灭绝 给人类带来痛苦
在谈到人为的限制时 福格特指出 最富毁灭性的限制因素之一是资本主义制度 对于土地来说 自由竞争和牟利动机是最大灾难 接着他分析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 资本家为了获得利润 用工业废水毒化千百条河流 无节制地使用地下水 对土地掠夺性开发和利用以及在草原上过度放牧 对海洋渔类采取掠夺式的捕捞 如此等等 都严重地破坏了土地或海洋的生产潜力 他指出 资本家 们 关心的主要是利润 而利润则取决于竞争性的市场 几乎整个世界上的土地都不是用来在永久性的基础上种植最适合土地情况的作物 而是用来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 以尽可能低的成本 赚取尽可能多的现金 这正是制造商的信条 (福格特,1981:41)
福格特谈到上述种种限制时 强调人口压力是造成这些限制的原因 人口压力已迫使土地生产能力降低 随着人类数目的增加 生产性土地的面积也跟着相应地缩小 人类的各种破坏性开发方法就象广岛上空的蘑菇云那样迅速涌现 (福格特,1981:35) 土地资源有趋于枯竭的危险例如 世界粮 食组织估计 过量地砍伐树木 毁林造田 开辟牧场使全世界热带森林面积每年减少约 1130 万公顷 而新造林只及毁掉的 1/10 森林的破坏和锐减导致江河泛滥 旱地沙化等 致使全球每年损失掉 500-700 万公顷的可耕地 (彭松建,1987:472)
正是基于全球对淡水资源 能源和各种矿产资源消耗情况的分析 增长极限论者认为 由于人口增长所造成的巨大压力正在使各种资源的消耗明显加快 并可能最终走向资源枯竭和人类生存危机
1 淡水资源 淡水是一种可再生的但又是有限的资源 淡水是人类生活和健康不可缺少的基本资源 对 于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据美国人口经济学家保罗 哈里森估计 全世界每年的淡水资源达 45000 立方公里 其中只有一半左右能为人们所利用 然而 对淡水的消耗却随着人口的增长而迅速增加 在 1900 年时 全球淡水总消耗约为 400 立方公里 但到 1975 年就增加到 2800 立方公里 即增加了 6 倍 哈里森预测 到 2015 年全球的淡水总消耗量将达到 8500 立方公里 其中农业用水将上升 2.2 倍 工业用水上升 4.4 倍 由于淡水资源在世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85
分布不均衡 到 2000 年时 南亚 中美洲的部分地区 特别是北非 东非和西非将 会出现淡水短缺 上述地区的人均用水量只及 1975 年的一半左右 某些地区可能出现绝对缺水的干旱状态
2 能源 世界的能源资源分布是非常不均衡的 例如 石油的储藏量分布如下 发达国家石油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 22% 中东占 55% 拉丁美洲占 12% 非洲 9% 而亚洲只占 3% 1982
年全球的石油储存量为 924 亿吨 如果按照 1982 年石油开采速度计算 大约还可开采 32 年 即到 2016 年将全部开采完毕 哈里森认为 石油储量还会随着人们勘探而增加 但是 通过勘探增加石油储量的速度赶不上石油开采的速度 所以 石油开采寿命 正在缩短
煤的储量是充足的 以目前世界上煤炭的消耗速度 全球的煤足够用 1600 年 只是开采煤炭的成本会有所上升 因要到更深的地层去开采
关键性因素是使能源转移到再生能源 特别是对于那些能源资源稀缺的国家来说 应采取措施制造再生能源 以满足本国的需求
3 矿物资源 保罗 哈里森分析了全世界的矿物资源的消耗情况 他认为 随着全世界人口数量和需求量的增加 各种矿物资源日渐稀缺 如果以现在的消耗率计算 估计全世界有 13 种矿物资源在不到 50 年的时间内将被耗尽 (彭松建,1987:474)
6
5.6 增 长极限 论
将人口爆炸及资源耗竭理论综合发展到极致的当属 增长极限 论 该理论由梅多斯 (Dennis
L,Meadows)等人在题为 增长的极限 的报告中系统提出 梅多斯等人认为 世界的人口 农业生产 自然资源 工业和污染这五种因素是相互影响和相互联系的 人口与工业呈指数增长 他们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的世界模型演算的结果是 如果维持现有的人口增长率和资源消耗率不变的话 那未 由于世界的粮食短缺 资源耗竭 环境污染严重 世界人口和工业生产能力将可能发生非常突然和无法控制的崩溃 早在公元 2100 年来到之 前 增长就会停止 (梅多斯,1984:93) 唯一可行的解决办法是在 1975 年停止人口增长 到 1990 年停止工业投资的增长以实现 增长为零 的 全球性的均衡 (梅多斯,1984:124)
在世界模型中 社会体系中的一切变动都发生在社会反馈环路之中 所谓反馈环路是指联接一个变动 (活动 )和它对周围状态所产生的效果之间的封闭线路 而这些作为结果的状态 又反过来作为信息影响下一步的变动 (活动 ) 例如 一个人的疲倦状态引起了睡眠 睡眠消除了疲劳新的疲倦程度又进一步调整睡眠时间 福雷斯特说 活动 (睡眠 )和反过 来影响活动的体系状态 (疲倦 )之间构成一个封闭环路结构 所有的增长和均衡过程都发生在反馈环路之中 在一个体系的反馈环路之中 体系结构原理告诉我们两种变量 ---各种水平和比率 水平是体系内的存量 (总量 ) 比率是引起水平变动的流量 (Forest,1973:17-18) 他指出 水平只是由于有关的流量比率才引起变化 而流量比率本身只受一个或更多的体系水平的控制 而不受其它比率的控制 梅多斯等人正是根据这种体系结构原理来分析人口 工业生产等因素的增长 并且把反馈环路分为两种一是正反馈环路 二是负反馈环路 在正 反馈环路中 任何一个因素的增加 将会引起一系列变化 使该因素的数量增加 负反馈环路起着控制增长和使某一体系保持某种均衡或稳定的作用当正反馈环路中一个因素的数量发生急剧增长时 负反馈环路在或短或长的时间里会调节该因素数量增长 以便使整个体系保持稳定
在人口增长的反馈环路结构中 出生构成正反馈环路 它说明人口因出生人数增多而增加
6
从 1983 年起 下列矿物资源耗尽的时间为 (单位 年 ) 水银 21 石棉 22 银 23 钻石 30 铋 31 石油 32 金 32
锌 39 锡 40 铝 42 铊 43 硫 43 镉 45 钙 59 铜 62 等等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86
死亡构成负反馈环路 它起到抑制人口增长的作用
在分析工业产量增长的反馈环路结构时 首先假定世界模型中的劳动 原材料以及其它投入
(资金或物资等 )的数量是充足的 因此生产中的限制 因素就是资本 生产过程为正反馈环路 资本愈多 产量众多 在产量中 一部分是用于投资 投资愈多意味着资本众多 新的较多的资本存量生产更多的产量 在这种正反馈环路中也有一个时延问题 因为一项重大工业资本的生产往往要花几年的时间进行建厂 装配才能正式投产 生产中的负反馈环路主要是资本损耗或折旧
在作了上述两种反馈环路的分析之后 梅多斯等人推算 按目前世界人口每年增长 2% 而工业产量每年增长 7%计算 似乎 14 年之后世界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将提高一倍 他们认为这是把世界作为一个整体来讲的 如果各国按照各自现有的人口 和工业增长率发展下去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第三世界的差距会愈来愈大 结果将会产生 富国愈富 穷国多子女 的局面 接着梅多斯等人提出 目前世界人口和资本两者的增长率能够持续下去吗 地球究竟能供养多少人口 能提供多少财富 如此等等问题 要回答这些问题 就必须进一步分析对人口和经济增长产生巨大影响的因素 ---或限制因素 如粮食 不可再生资源和环境污染等
生产粮食所必需的首要资源是土地 梅多斯等人引证材料说明全世界约有 32 亿公顷土地可能适宜于农业 已耕种的占一半左右 大都是最肥沃 最方便的耕地 其余一半土地要进行 开发则需要投入大量资本去垦荒 修路 清理 灌溉 施肥 然后才能生产粮食 然而 由世界人口的增加和人口城市化 占用了大片耕地 整个世界的可耕地正趋于缩小
梅多斯等人估计 世界上第三世界的人口中大约有 50%-60%的人营养不足 加上发达地区营养不足的人数 全世界人口的 1/3 处于营养不足状态 所以 当前世界上迫切需要粮食 然而开发更多的土地进行耕种在经济上是行不通的 因为人口增长越来越多 每次从土地上取得粮食产量的增加都需要付出越来越大的代价 增产粮食的费用越来越高 这是由于成本递增律起作用的结果 梅多斯等人指出 为了使 1951-1966 年世界粮食生产增加 34% 农业中每年用于拖拉机的费用增加了 63% 每年用于氮肥的投资增加了 146% 每年使用杀虫剂增加了 300% 他们指出下次再要增加 34% 就必须投入比这一次更多的资本和资源 基于上述分析 梅多斯等人最后得出的结论是 对粮食需求的指数增长取决于人口增长 将来粮食的供给 又取决于土地和淡水的数量 也取决于农业资本 农业资本又取决于另一种重要的正反馈环路 ---资本投资环路 然而资本设备的增长取决于不可再生的资源 如燃料或矿产资源 因此将来粮食生产的扩 大在很大程度取决于可以得到的这种不可再生的资源 而不可再生的资源是有限的
梅多斯等人在分析世界上各种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时指出 自然资源的消耗率或使用率按指数增长 许多资源的使用率增长得比人口还更快 这是由于每人平均消耗的资源在增加和有更多的人在消耗资源 资源消耗的指数增长是受人口增长和资本增长推动的 然而 资源的储量却是有限的 按照当今的资源消耗率 许多资源可以维持的年数不多了 梅多斯等人根据已知的矿产资源的储量和消耗率 用两种指标来说明各种矿产资源尚能维持多少年 一种是线性增长 另一种是指数增长 例 如 按照 70 年代初每年大约开采 185 万吨铬 如果使用率按线性增长 则铬的现有储量可维持 420 年 然而 当时铬的消耗正按每年 206%增加 以指数增长 则只能维持 95
年 又例如石油和煤 他们认为 这两种资源的消耗按线性增长 现有储量可分别可维持 31 年和
2300 年 如果其消耗按指数增长 则分别维持 20 年和 111 年 他们认为 目前世界上各种资源消耗率正在按指数增长 根据现实资源消耗率以及这些消耗率的可能增高的趋势 目前重要的不可再生资源大多数到一百年后将变得极其昂贵
梅多斯等人还分析当今世界上引起环境污染 的原因 他们指出 有些污染是直接同人口增长或农业活动有关 另一些污染则直接与工业增长以及技术进步密切相关联 当今工业能源的 97%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87
是来自矿物燃料 如煤 石油 天然气 每年这些燃料燃烧时放出的二氧化碳大约为 200 亿吨并且每年以 0.2%的速度增长 这些二氧化碳的一半为海水所吸收 一半存留在大气中
假设将来用热核动力代替煤 石油 天然气等燃料 情况也并不会变得更好 尽管那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不再增加 但是热核动力又会产生新的污染 如 热污染 和放射性废物的污染这样 在城市周围的大气中的废热会形成 热岛 可能产生区域性气候反常现象 梅多斯等人认为 二氧化碳 热能和放射性废物等污染的增长都是按指数增长 加上农业中化学杀虫剂 如滴滴涕的污染 以及工业中其它有害元素 如铝 汞 都会严重污染环境 致使人类生活环境的恶化
梅多斯等人的分析试图说明 由于人口按指数增长 引起了对粮食需求的指数增长 同时经济增长 主要是工业产量的指数增长 引起了不可再生资源消耗率的指数增长 而上述这些因素的指数增长又导致环境污染也按指数增长 这样 人类不要经过太长的时间可能将达到 危机水平 他们认为 早在 2100 年到来之前 人类社会将要 崩溃 世界末日 将要来临
增长极限 论者分析了世界上五种基本因素 这五种因素又是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的 人口增长离不开粮食的增长 粮食增加要求资本的增长 更多的资本需要更多的资源 对更多资源的利用和消耗会造成更严重的污染 环境被污染之后又反过来影响人口增长和粮食的增加 梅多斯等把这五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关系用反馈环路连接构成一个世界模型 这种世界模型是用来说明世界体系中增长的原因和极限 说明按照当今的增长率 各个因素的增长还可以继续多久 模型中所用的变量标准 如人口 粮食 工业产量 污染 资源等的数值是从 1900 年开始的 从 1900
年至 1970 年 各变量的数值大体与它们历史的数值相符合 例如 人口从 1900 年的 16 亿增加到
1970 年的 35 亿 他们假定在影响世界体系发展的自然 经济和社会等的关系没有重大变化的条件下 1970 年以后 人口 粮食和工业产量等都仍以指数增长 直到迅速消耗的资源迫使工业增长放慢速度为止 在增长过程中 由于不可再生资源的耗尽 因而发生衰退 然而在增长过程中资源消耗的加快 致使资源价格上涨 必然要用越来越多的资本去获得资源 留下来用于未来发展的资本就会越来越少 最后投资 跟不上损耗 工业基础崩溃 连同服务业和农业一起垮台 尽管如此 由于人口年龄结构和社会调节过程中内在的时滞 人口和污染还会继续增长一个时期直到粮食和卫生服务事业的缺乏致使死亡率上升 人口不得不停止增长 最后人口就会减少 梅多斯等人根据这个模型 预言 人口和工业的增长肯定最迟会在下一个世纪以内停止 世界体系 因为资源危机而崩溃 (梅多斯,1984:94) 这样 世界末日将会临近
从上述分析可以了解到 梅多斯等人认为世界体系最终崩溃的原因在于人口和工业产量的指数增长 因为人口增长反馈环路和工业产量增长反 馈环路在世界体系中占支配地位 为了使世界推迟达到增长的极限 推迟发生不可避免的突然崩溃 力求实现全球的均衡 他们认为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第一 出生率和死亡率相等 使每年出生的婴儿数等于该年死亡的人数 从而使人口保持不变
第二 投资率和折旧率相等 从而使工业资本的数量保持不变
这就是要在人口增长反馈环路和工业产量增长的反馈环路中 使正负两种对立的力量保持均衡 如果两种对立的力量相等了 那么 就有可能实现梅多斯等人所祈求的全球均衡 他们指出全球性均衡状态的定义是人口和资本基本 上稳定 同时有一些力量会在一种精心控制的均衡中增多或者减少人口和资本
为了实现全球性的均衡 他们提出了一些具体措施 (1)1975 年停止人口增长 把出生率调节到 1975 年的死亡率 以稳定人口 让工业资本自然地增加到 1990 年为止 此后也加以稳定 (2)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88
把每单位工业产量的资源消耗降低到 1970 年数值的 1/4 (3)社会的经济优先机会转到教育和卫生设施等方面 以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 (4)把工农生产所产生的污染减少到 1970 年的 1/4 (5)把资本投到粮食生产上 以提高人均粮食占有量 (6)农业资本应 首先使用在提高土地肥力和水土保持方面 防止土壤被侵蚀 (7)为抵消工业资本用于服务设施 粮食生产 资源回收和控制污染所造成的工业资本存量过低 就要改进设计 提高工业设备的耐久性和维修水平 以延长工业资本的平均使用寿命
梅多斯等人认为 实现全球性的均衡状态必须具备下述最低限度的必要条件
1.资本设备和人口的多少都是不变的 出生率和死亡率相等 投资率和损耗率相等
2.各种输入量和输出量的比率 ---出生和死亡 投资和损耗 ---保持在最低限度
3.资本和人口的水平以及两者的比率 根据社会的各项 数值予以调定 当技术进步造成新的选择机会时 这些水平可以有计划地改订和慢慢调节
总之 梅多斯等人要求实现人口和经济这两者的零值增长 同时要求技术停滞 以达到全球性的均衡状态
梅多斯等人的 增长的极限 一书所鼓吹的人口和经济零值增长的 增长极限 论产生了重大影响 但也受到西方学术界的许多批评 西方不少经济学家和人口学家纷纷发表文章 批驳梅多斯等人的理论 指出他们是 带着电子计算机的马尔萨斯 他们的世界模型是 崩溃模型末日模型 等等
简而言之 新马尔萨斯主义者认为 造成 资源耗尽 枯竭 的原因是由于世界人口急剧增加 地球上的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 人口不断增加致使世界人口与有限的资源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 其结果便是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显著下降 不但如此 通过采用机器 通过在纯粹榨取的基础上开发世界资源 我们推迟了在生态法庭上被审判的日子 但现在五大洲墙头上的字迹
7
已告诉我们 最后审判的日子就要来临了 (福格特,1981:78-79)
增长极限 论的主要问题是忽视了技术进步条件下资源利用率的提高 替代 以及人口容量的提高等等 所以他们的一些预言最后并没有变为现实 但是 他们的观点对警 醒人类关注自身发展命运和前途 走向可持续的发展道路还是有重要参考价值的
专栏 VI 线性增长和指数增长
所谓线性增长 是指一个数量在一定的时间内按一个固定的数量增加 例如一个守财奴 每月把 10 元钱收藏在他的床垫下面 他积聚的钱是在按线性地增加 一个数量以一个固定数增加的这种增长过程 称为线性增长过程所谓指数增长 是指一个数量在一段固定的时期内全部按照一个固定的百分率增加 例如 一个守财奴把 100 元钱存入银行 按年息 7% 来计算这 100 元若干年内的增加数量 一个数量按一个固定比率增加的过程 称为指数增长过程 指数增长的计算方法和复利计算方法是一样的 共计算公式为 A P(1 r) n 式中的 P 为增长因素基期的数量
r 为每年的增长率 A 为第 n 年的增加数量 ( 或为报告期的数量 ) 梅多斯等利用指数增长来说明倍增的时间 他们指出 一个增长中的数量加大一倍所需要的时间用指数增长来说明是有用的 按 7% 利息存在银行里的一笔钱将在 10 年时间增加一倍 一个数量倍增所需要的时间和增长率之间有一种数学关系 倍增时间大约等于 70 除以增长率 指数增长的特点是 (1) 当一个数量开始以某一百分比率增长时并不引人注目 可是经过一段时间以后 它 很快造成一个巨大的数字 (2) 它达到一种固定极限时表现为突然性 在指数增长之初 即使继续经过许多倍增时间 不一定就达到具有重大影响的数量 但是 若仍然按照指数增长规律增长 再经过一两个倍增时间 这个变量可能突然占据统
7
巴比伦即亡时 国王正集合大臣和妃嫔在宫中饮宴 忽见有手指在墙上写出字来 人都不能辨识 后经但以理解释为 巴比伦命运尽此日 王有失德 国将为玛代人和波斯人所分云云 见福格特 (1981)译注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89
治地位
第四节 最后的资源
5.7 经济增长的必要性
新马尔萨斯主义认为 经济增长过程中各个生产要素都是按指数增长 因而带来了种种弊端如穷国和富国之间的鸿沟加深 资源耗尽 粮食短缺 环境污染等 从而加速了世界的总崩溃的到来 由此认为经济增长是不必要的 增长不应继续下去 而应 该停止增长 实现零值增长 针对这种悲观主义的观点 乐观学派指出了停止经济增长 实现零值增长的不现实性和可能引起的种种问题 认为经济增长不会停止 也不应该停止 增长是必要的 应该长期继续下去 西蒙等乐观学派代表人物分析了经济增长的必要性 其主要观点有
1 只有经济增长才有技术创新和发明 社会经济才能进步 乐观学派认为 零值经济增长必然大大地降低劳动生产率和社会效率 由于零值增长首先要求零值技术增长 这意味着科学技术保持不变 不允许技术创新和技术发明 这种科学技术保持不变就大大限制了或扼杀了个人钻研技术的 积极性和创造性 一个社会如果没有技术发明和创新 不改进工艺方法和生产方法 劳动生产率不可能提高 社会生产力不可能进步 社会效率不可能增进 只有经济增长才要求技术发明和创新 并为之创造条件 才能推动社会生产力进步 所以经济增长与科学技术是相辅相成的 离开了科学技术进步 经济增长也是不可能持久的
2 只有经济增长才可能减少资源 能源的消耗 减少环境污染 乐观学派认为 在现有科学技术条件下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能源消耗都是较高的 同时 环境被污染也是存在的 如果马上停止经济增长 使国民经济在现有资源 能源消耗水平上运行 这样丝毫也不会减少资源 能源的消耗和环境污染 因为生产每 100 美元产值和国民收入所消耗的资源 能源没有减少 相反 只有经济增长了 才有可能有资本和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手段去解决消耗资源 能源过多的问题 才有可能去降低每 100 美元产值能耗率和资源消耗率 对于环境污染也是同样的道理 乐观学派认为 科学技术是节省物质资本的手段 经济增长有促于物质资本存量的增加
3 只有经济增长才能扩大就业机会 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乐观学派认为 停止经济增长就有必要使现有的就业人数和就业岗位的总数保持不变 不再增加新的就业岗位 然而 从世界现有人口的年龄结构来看 青少年人口占的比重大 青少年人口比现有就业人口的数量大 这样将来要求就业的人数增多 为争夺就业岗位的竞争加剧 可是 经济停止增长 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保持不变 其总数不再增加 这就是一个很大的矛盾 其结果必然是增加失业人口 给社会带来严重的人口经济问题 当人们不能就业 低收入者无论怎样努力 也不可能增加收入和提高经济地位 这样大大降低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 一个社会里 如果人们生产积极性低落人们无论怎样努力不能给自身带来实际利益 这对国家 对 个人都是不利的 只有经济增长了生产规模扩大了 对劳动力的需求才会上升 才有可能扩大就业机会 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4 只有经济增长 才能缩小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在经济上的差距 悲观学派认为经济增长扩大了富国和穷国之间在经济上的差距 乐观学派则针锋相对地指出 经济增长不但对发达国家有利 而且也对发展中国家有利 康恩等人认为 对于西欧 北美各国而言 经济增长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花费的时间比较长 如美国的人均总产值从 250 美元增加到 7000 美元 花了
200 年时间 亚洲的日本经济增长是比较快的 然而 它的 人均总产值从 100 美元增加到 3000 美元用了 100 年的时间 对于现在处于发展中的各国来说 促进经济增长的有利因素较多 可以大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90
大缩短从不发达到发达所需要的时间 乐观学派认为 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有利因素有
第一 可以引进和利用发达国家的资本和市场来发展经济 目前 发达国家资本过剩 市场发达 吸收能力大 发展中国家如果抓住这个有利时机 从发达国家引进资本 大力开发本国的经济 增加产品 提高产品质量和数量 这些增加的产品 除满足本国需求外 可将一部分产品打入发达国家的市场 换回外汇 用于进一步发展这 些国家的经济
第二 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 可以提供劳动力或劳务出口 劳动力或劳务出口对发展中国家至少可以获得两方面的益处 其一 是从这种出口中获得外汇 为本国的经济发展积累资本 其二是到国外去工作的工人和技术人员可以在干中学习新技术 或者借鉴 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 然后把这些技术带回本国用于开发经济
第三 吸进和利用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开发经验 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发达 有一些技术虽然处于淘汰过程中 但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 仍然是适合的 有用的 加之 当代国际上技术转让较为容易 这些 都是对发展中国家引进技术有利的 发达国家也不是从来就是现在的经济发展水平 它们的经济也有一个从不发达到欠发达 再到发达的过程 它们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也有成功和失败的经验 如果发展中国家从中加以研究 吸取其中有益的经验 无疑是大有帮助的
第四 发展中国家大多有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物质资源 从它们在这方面各自的优势出发可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产业 以增加就业机会 增强不依赖外国资本或技术的那些产品的竞争能力这样既可以解决失业问题 又可以为开发本国的经济积累资本
第五 为引进资本和技术 已有一些 发展中国家开设了经济开发区 产品加工区或引进技术试验基地等 这些办法可为其它发展中国家所仿效 开设各种形式的经济开发区 引进以出口为导向和技术先进的产业 既为本国经济开发积累资本 又为本国经济开发吸收 消化和利用国外的先进技术
第六 发展中国家可以争取和获得各种国际组织机构和发达国家的援助 以利于本国的经济开发
在乐观学派看来 通过经济增长 富国可以越来越富 穷国也会逐渐富裕起来 提高其经济发展水平 康恩等人预计 到了 2000 年 人类的四分之一的人口 可能会居住在逐渐出现的后工 业社会 三分之二的人口 人均收入水平可能达到或超过 1000 美元 到了二十一世纪末 几乎世界所有的社会的人均产值超过 2000 美元 先后进入后工业社会 (彭松建,1987:508)
5.8 资源潜力与经济增长的可能性
一 资源的潜力
悲观学派认为 由于人口爆炸 需求爆炸 加剧了能源和资源的消耗以及环境污染 因而经济增长的潜力正在减小 针对悲观学派把需求爆炸 即需求的巨大增长看成是经济增长的阻力的论点 乐观学派持完全相反的观点 认为需求的增加 是刺激人们寻找 开发和利用新的资源和新的能源的动力 例如 西蒙在 最后的资源 一书中指出 需求的增加将推动人们去寻找新能源 新资源 去发明新的开采 加工和使用资源和能源的技术和工艺 发掘各种代用品 他认为人类作为 最后的资源 从长远来看 可以把自然资源的供应扩大到无限 因此 经济增长中资源 能源的潜力是无穷的
在西蒙看来 在人类历史上 人们为探索 寻找新资源 新能源越过了一道又一道的界限越走越远 从一个大陆走向另一个大陆 在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时 对于以欧洲或亚洲为界限的人来说 界限被突破了 人们从原来在欧洲 亚洲大陆寻找资源 能源 扩展到美洲去寻找资源 能源 这样 世界的范围扩大了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91
现在人们主要集中在陆地上探索资源 能源 海洋中还蕴藏着各种资源 其数量是非常巨大的 有待人类去开发 对于以陆地为界限的人来说 将来大规模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 又是一种界限的突破 当今 人类主要集中开发和利用地球上的资源 太空中的其它星球也蕴藏着的丰富资源尚未去探索 对于以地球为界限的人来说 将来探索和开发太空中月球 火星以及其它星球的资源 大规模利用太阳能 这又是一种界限的突破
所以 从康恩 西蒙等乐观学派来看 资源 能源方面的问题 不是不足和即将耗尽的问题而是还有许多界限尚未被突破 还有着无穷无尽的资源 能源有待人们去发现 去开发 去利用
西蒙在 人口增长经济学 一书中 用历史的事例来反驳资源耗竭论 说明需求的增长会刺激 推动寻找 开发和利用资源 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他指出 最早使人们担心会耗尽的两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是煤和木材 然而 煤和木材供应量增加的历史提供了有益的教益 先拿煤来说经济学家杰文斯在 1865 年出版的 煤炭问题 一书中预言 英国工业将因煤炭即将耗尽而很快要急刹车 从工业主要动力来看 未来的资源供应已经没有理由指望有任何解救办法了 英国的经济有崩溃的危险 同时 早在 1905 年 美国当时的总统罗斯福就提出美国森林即将被砍伐和毁坏 木材供应严重不足的 木材荒 是不可避免的 然而 从 1865 年到现在 100 多年过去了就是从 1905 年到现在 又是 80 多年过去了 但是 英国没有发生 煤荒 美国也没有发生 木材荒 不但如此 英国有足够的煤炭供工业使用 美国有足够木材供国内使用 而且还有木材纸浆可供出口 西蒙认为 其原因在于
由于看到了将来对煤的需要 又由于看到满足这种需要所带来的潜在利润 因此 勘探家们就找到了新的煤床 发明家提出把煤从 地底下采掘出来的更先进的办法 同时 运输界则已发展了更为廉价的运煤工具 这就表明 过去没有采掘足够的煤 而不是不公平地把将来的煤提前用掉了 (西蒙,1984:107-109)
木材严重不足这一预言的破产和从明显的日益迫近的 木材荒 到实际上木材过剩的这种转变并不是偶然的 而是对己察觉到的需求的回答 一个回答是树木当然是有意种植的,更重要的是对木材枯竭威胁的有效回答 这种最重要的回答是由重要的木材消耗工业部门 而不是森林所有者 管理者或木材生产者作出的 这个关键性的回答就是在木材科 研方面增加投资特别是在木材及其代用品的利用方面加强科学研究
康恩 西蒙等人正是利用这样的历史事例来说明 从任何意义上来说 能源 资源都不是有限的 社会需求的增加是巨大的动力 它能解决所谓的 资源短缺 推动经济增长
70 年代初期 世界石油供应短缺 石油价格迅速上升 悲观学派以此为依据鼓吹石油危机能源危机 就在那时 康恩等乐观学派认为 石油供应紧张状况不出 5 年 最多 10 年左右的时间就会过去 就可能从供应不足转变为供应有余 甚至出现过剩 石油价格暴涨是暂时现象 其总趋势是围绕着下跌倾斜 线波动 而且石油价格不出 5 年或 10 年必然要下跌 这是在 1975 年康恩等人作的预言 10 多年后 康恩的预言果然言中
当然 乐观学派并不主张可以任意地浪费能源 资源 相反 他们认为 今后人类应该积极地发展新技术 尽可能降低能源 资源的消耗 努力开发本质上不灭的能源或可再生的能源 用新资源 新能源作为替代品 不断改善资源 能源的供给 他们预言 到 2050 年 总能源供给量的大部分来自太阳能 地热能 核裂变 核聚变等永久性能源 就不可再生的资源 能源而言乐观学派也并不认为会很快耗尽和枯竭 他们经过认真研究 之后指出 石油 天然气 煤炭 油母页岩和焦油等五大石化燃料现有蕴藏量 就可供今后 100 年内世界能源的总需求 另外 从潜在的能源储量来看 可供今后 200 年内的能源需求
综上所述 悲观学派有关经济增长中的能源 资源问题有三个主要论点 世界资源不足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92
人类未来的生活水平不可避免地要大幅度下降论 现在消耗能源 资源就是 掠夺 子孙后代的财富论等 针对这三论 乐观学派逐条逐项地加以了反驳 乐观学派认为 之所以会提出上述三论 其关键在于悲观学派把世界上的资源 能源看成是固定不变的 他们指出 把世界上的能源资源看成 是固定的 虽然能打动一部分人的心 却完全把人引入歧途 世界上的能源 资源只存在分布不均衡或某一 两种资源不足的问题 不存在或者也不会出现重要资源在总体上严重短缺和即将耗尽 枯竭的问题 至于现在使用能源 资源就会减少供子孙后代可能拥有的财富的论点康恩 西蒙等人指出 对未来几代所拥资源 能源的分析和对现在一代的分析是一样的 将来经济上 技术上越发展 供未来人类所需的能源和资源也越多
西蒙指出 世界上人类的世代交替的特点总是上一代人为下一代造福 而明显地损害下一代的事例是不多见的 现在一代增加消费会刺 激生产 发展科学技术和提高劳动生产率 这样既提高了本代人的生活水平 又造福于后代 因为通过致力于改善人的生活 每一代人将一个生产力更发达的世界移交给下一代 现在的情况正是如此 正通过积累资本 通过增加有用的知识 通过这一代人更加健康和受到更好的教育 通过改善经济状况来实现这一目标 因而可以预期 子孙后代将更加富裕 所以 悲观学派要人类现在限制使用资源 无异于要穷人向富人施舍 他说既然我们能够指望将来各代比我们更富裕 那么 不管我们实际上如何对待资源 为后代节省资源 就好象要穷人给富人送礼一样 (西蒙,1984:120-121)
二 粮食生产潜力
悲观学派认为 随着人口的增长 粮食的消耗量按指数增长 固而粮食生产不久将达到极限土地的潜力即将耗尽 世界将陷入以粮食不足为中心的农业危机之中 乐观学派认为 粮食生产无疑是经济增长和人口增长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除了个别年份或个别地区遭受自然灾害政府的农业政策失误或资源配置不当而发生农业危机之外 粮食供应的总趋势是正在好转 康恩等人指出 世界各国 如果决心进行增产的话 在今后 200 年里 还可以使全世界粮食消耗量提高到目前美国的水平 (每年人均消耗粮食 2000 磅 )
西蒙从历史发展角度来分析 指出近两个世纪以来 人均粮食占有量已经逐渐提高 世界上受饥饿威胁的人数有所下降 如 19 世纪的最后 25 年里 世界上至少有 2000 万居民死于饥荒 虽然 20 世纪第三个 25 年里仍有不少人死于饥饿 但饿死的人数不到前 75 年 (1875-1950 年 )的 1/10(彭松建,1987:513)
乐观学派认为 粮食生产的潜力还是很大的 刺激粮食生产增长的动力是对粮食消费需求的增加 他们的分析是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的发展 对粮食的需求量必然大大增加 粮食需求增加刺激农场 主和农民看到增加投资和增加劳动投入量会带来更多的利润 因而千方百计地增加农业投资和农业劳动的投入量 当社会看到经营农业和粮食生产有利可图 社会上将有更多的资本投向农业和粮食生产 粮食需求的增加 引起粮食价格上涨 导致食品加工品 (植物食品和动物食品 )价格上涨 从而刺激畜牧业和食品加工业的发展 从而生产出更多的动 植食品和各种粮食代用品 粮食需求的增加 还会刺激水产养殖业和捕捞业的发展 发展内河和海洋养殖业 捕捞更多的鱼 虾 从而使人类获得更多的蛋白质
对未来粮食生产的潜力和前景 康恩等人提出了三种不 同的粮食生产对策
第一 用传统方法和技术生产传统粮食 这是在今后一二百年人类经常采用的农业生产对策然而 传统农业生产技术和方法将逐渐地为效率更高的技术和方法所代替 所以 可以预计 在
200 年之后 传统的农业生产技术和方法将不占主导地位
第二 用非传统方法生产传统粮食 在今后几十年或 100 年的时间里 随着生物科学和其它科学技术的发展 将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非传统的农业生产技术和方法 用这种技术和方法生产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93
传统的粮食和蛋白质 这些非传统的农业技术如营养膜栽培法以及运用生物工程 遗传工程来改良谷物和动 物的品种 从而达到增加产量和提高蛋白质含量
第三 用非传统方法生产非传统的粮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类将有可能运用先进技术工艺 采用工厂生产方法 从木材 树木纤维素以及部分城乡废物中提取或者合成各种类型的蛋白质 营养物 这些蛋白质 营养物并非现在的小麦 大米之类的粮食 因而称为非传统粮食康恩等人预言 用工厂法生产非传统粮食可满足未来人类的基本需要 同时 用工厂法生产非传统粮食 其成本大大低于传统粮食的生产成本 所以 其利润是相当可观的 对于厂商具有巨大的潜在吸引力
与粮食有关的是土地问题 在乐观学派看来 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一样 都离不开人类创造的进程 悲观学派担心 由于人口增长 城市扩大 交通发达以及到处增设娱乐场所等都可能导致耕地面积的减少 从而影响粮食生产 然而西蒙等人认为 任何一块土地 只有经过人类的劳动 才能成为耕地 人们通过开拓或垦荒 甚至通过围海造田来增加耕地 例如 荷兰的大部分国土就是通过围海筑堤而形成的 所以 他们指出 由于我们的知识 机械和新动力的发展我们创造新土地的潜力已经增加 将来 创造新土地的潜力会更大 因为我们能够移山填海 因为我们学会了改良土壤的新技术 还因 为我们学会了怎样治理盐碱地并把淡水引去浇灌干旱贫瘠的土地
总之 乐观学派认为 未来世界的粮食供应问题是可望得到解决的 供给世界人口充分粮食的方法有许多种 资源的存量和技术的进步将可证实传统的和非传统的农业的潜力是巨大的 因此 康恩等人指出 世界粮食问题在 100 年之后 必然会比现在的状况更为改善 在 200 年之后 则可能达到现今美国的水平 或者甚至达到更好的水平 这并不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如果到了 2176 年来回顾历史 那未 20 世纪的今天 人们对粮食问题的不安只能视为达到成功之前的暂时挫折而已 基 本可以认为是一种杞人忧天的心理状态 (彭松建,1987,513-516)
5.9 科学技术进步的作用
乐观学派认为悲观论者低估了科学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巨大作用和科学技术进步的速度他们指出 今天是知识 信息爆炸 (激增 )的时代 科学技术进步飞速 它对经济增长所起的作用日渐加大 他们认为 科学技术具有神奇般的力量去克服人类面临的种种困境和解决经济增长中的难题
所谓科学技术进步 是指科学技术的新进展和经营管理方法的改进 例如 提出了新的科学假说和新的理论 建立了新学科 发明了新的技术 设计出 了高效率的新机器 新设备 改进了劳动组织 创立了新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 等等 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 科学技术进步的作用在于使原有的任何一种生产要素的组合生产出更高的产量 或者质量更高的产品 同时在使用比从前更少的生产要素生产和从前同样多或更多的更好的产品
简单地说 技术进步的作用在于用较少的投入 获得较多的产出 这就是提高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和资本的边际生产力 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 直接对经济增长作出贡献的是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可以分为 (1)节约资本 (capital-saving)型的技术进步 即降低资本边 际生产力对劳动边际生产力的比率的技术进步 这也就是说 在投入的劳动量保持不变时 节约或减少物质资本投入量 能获得更多的产品 (2)节省劳动 (labour-saving)型的技术进步 即提高资本边际生产力对劳动边际生产力的比率的技术进步 这也就是说 在投入资本不变时 节省或减少劳动投入 能获得更多的产品 (3)中性型的技术进步 是指使资本边际生产力对劳动边际生产力的比率保持不变的技术进步 这也就是说 这种技术进步既提高劳动的边际生产力 同时又以同等程度提高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94
资本的边际生产力 从而获得更多的产出量
上 述三种类型的技术进步 特别是节约资本型的技术进步 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 都可以或多或少地减少能源和资源的消耗 增加产量 提高产品质量 重大的科学技术进步 如新的能源科学和能源使用技术 新的材料 科学和材料使用技术 新的勘探技术等对解决资源危机 能源危机将起重要作用 生物工程 遗传工程 对解决未来的粮食危机也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但如此 西蒙等人认为 科学技术进步是解决环境污染和防止污染的重要手段 他指出在考察环境污染的程度首先要选择一个计量标准来测量 而最可能作为计量的标准是人的寿命几个世纪 以来 新生婴儿的预期寿命已经大大延长 并且在许多发展中国家也迅速延长 因此影响健康的 污染 (指广义的污染 )总量已经减少 (西蒙,1984:124)
然而 目前发达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国家存在着环境被污染的问题是众所周知的 对此 乐观学派也是承认的 他们认为 在目前世界上已经没有技术所不能解决的污染问题 这说明 技术进步是可以解决各种各样的污染 例如英国的泰晤士河虽然在 60 年代之前 已有一个多世纪的时间没有鱼 几乎成了臭水河 但是从 60 年代初期开始治理这条被严重污染的河流 消除了河里的最脏的漂浮物和污泥污 水 换上了清水 这样到了 1968 年有大约 40 种鱼回到了这条河里 伦敦过去是有名的雾都 但经过运用先进的技术治理 浓雾也渐渐一去不复返了 伦敦人呼吸到一个世纪以来从未有过的新鲜空气 由于驱散了烟雾 空气清洁度好转 伦敦街头出现了过去长期见不到的鸟类 有 138 种之多
较之悲观的 零增长 理论 乐观主义者关于发展的必要性的论述显然更具理性 如果说乐观主义将人视作 最后的资源 高度评价技术进步在克服资源制约面的作用方面有可取之处的话 但他们显然没有注意到环境问题全球化的趋势 低估了环境污染可能造成的长期危害 这是乐观主义理论的薄弱环节之一 综合乐观主义关于发展的主张与资源环境论者对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注 形成理性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学
参考文献
1,福格特 1981 生存之路 商务印书馆
2,梅多斯 1984 增长的极限 商务印书馆
3,彭松建 1987 西方人口经济学概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
4,皮尔斯等 1996 世界无末日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5,皮尔逊 哈珀 1981 世界的饥饿 商务印书馆
6,西蒙 1984 人口增长经济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Simon,Julian L.,1977,The Economics of
Population Growth,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7,Forest,1973,World Dynamics,Cambridge Wright-Allen Press
8,Perbley,A,R.,1998,Demography and the Environment,Demography,Vol.35(4):377-389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95
第六章 自然资源系统
第一节 自然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6.1 自然资源及其分类
自然资源是指广泛存 在于自然界的能为人类利用的自然要素 诸如土地 水资源 矿物 气候资源 生物资源等 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定义 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时间 地点的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 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
自然资源从其生成机理 生成条件 稳定性和蕴藏量来看 分为有限的自然资源与无限的自然资源 其中有限的自然资源根据其在更新性和再循环等方面存在的差异 又分为可再生性自然资源和不可再生性自然资源两种
1 无限的自然资源 也称不枯竭性自然资源或恒定的自然资源 包括太阳能 风能 潮汐能 核 能 水力 全球的水资源 大气 气候等 这类资源是由宇宙因素 星球间的作用力 在地球的形成和运动中产生的 其数量丰富 稳定 几乎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也不会因人的利用而枯竭 但是 其中某些资源会因为人类不适当的利用而使其质量受损 如 大气和水因受污染质量下降 太阳因大气污染 而使植物光合作用的总量减少等
2 有限的自然资源 也称可枯竭性自然资源 这类资源是在地球演化过程的不同阶段形成的 其中有的经过长期使用将会枯竭 如化石燃料 有的只是在不适当利用时才会枯竭 如果适当利用则可不断更新 如生物资源 因此 这类资源又可分为可再生性和不可再生性自然资源两类 (或称可更新性和不可更新性自然资源 )
(1)可再生性自然资源 这类资源主要指生物资源和某些动态的非生物资源 例如 森林 草原 农作物 野生的动植物 (包括陆生和水生 )和土壤 区域水资源以及人力资源 (包括体力和智力 )
这类资源借助于自然循环 或者是生物的生长 繁殖 不断地自我更新 维持一定的储量 如果对这些资源进行科学的管理和合理的使用 它将会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 但是 如果使用不当则会使这些资源受到损害 甚至完全枯竭 并带来不良的经济和社会后果
无限的自然资源 (恒定自然资源 )
自然资源 可再生性自然资源
有限的自然资源 可回收非再生自然资源
非再生性自然资源
不可回收非再生自然资源
图 6.1 自然资源的分类
(2)不可再生性自然资源 这类自然资源没有再生 能力 但其中有一些可以借助再循环而被回收 得到重新利用 (例如各种金属 ) 有的则是一次性消耗 不能循环回收 (例如能源 ) 因此 这类资源又可分为两类 可回收的不可更新的自然资源 包括所有金属矿物和除了能源矿物外的许多非金属矿物 这些资源更新能力极弱 但当它被人类开采使用之后可以回收 重新利用 这一特点为人类更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不可回收 不可更新的自然资源 主要指的是煤 石油 天然气等能源矿物 这些资源经过燃烧 释放出大量热量 这些热一部分转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96
换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另一部分逸散到宇宙空间 最后 都将逸散掉 既不能更新 也不能回收
应当指出 许多自然资源是可再生和不可再生资源的混合 其特性介于其间 如土壤资源虽然资源特性各异 但所有资源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这些资源与人类社会以及各种技术因素共同组成一个相互依赖 相互联系的资源体系 任何一类资源的短缺 都会通过这个体系 对其他成分产生影响 更会影响整个资源体系的功能
6.2 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推动着人类发展 而资源则是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 自然资源 人力资源 技术资源和资金资源已成为当今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四种重要资源 它们互为关 联 人类科学合理的经济行为 有利于这四种资源相互间的良性循环 反之 人类不合理的经济行为就将引起一系列不良的连锁反应 若自然资源遭到毁灭性的破坏 即使耗费巨大的人力 技术和资金资源去拯救 也难以在短时期内恢复 不仅发展受阻 而且生存也将受到威胁 可以说 人类的经济活动及发展与资源息息相关 科学合理的生产过程可以以最小的投入 把人们认识到有用途的物质转化为有价值的形式 并以最大的产出来满足人类的需求 高效率的生产过程就是快速和优质的转化过程在消费部门 人们以各种形式将生产部门生产的产品 用以维持生命与获得满 足 消费了的商品并不消失 而只是转化成了其他形式的物质和能量 其中很多是废物 (没有价值或只有负价值 )
因此 经济学家强调 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都是物质转移的过程 而不是创造和消灭的过程 (兰德尔,1989) 许多有用途的物质通过生产过程形成了有价值的商品 其中一部分又通过消费过程转化成了无价值或负价值的废弃物 由此可见 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 经济活动虽然可以发挥其协调功能与组织功能 减少或避免产生不必要的废弃物 减少危害 但其终将要受资源特别是自然资源有限性的制约
自然资源 就它的地域组合与分 布规律来说 有其自然属性 就它的开发利用和与生产力发展关系来说 又有其社会属性 自然资源有的是人类生活直接的必需品 如空气 淡水 生活燃料等 有的则是生产活动的对象或必要条件 生产也就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相互作用的物质能量的交换过程 其中 人类社会活动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包括自然物质和能量 ) 以满足自身的需要 许多自然物质早在地球形成时就已存在 但作为自然资源被大量开发利用还是近百年的事也就是说仅仅是物质的存在还不是社会的财富 必须经过人们的社会活动 才成为社会财富 从这个意义上说 自然资源可以是潜在的 已 发现的和已利用的三种不同情况 自然资源在很多情况下被看作是人类需要而且准备对其进行开发利用的自然物质 具有潜在性和可利用性 一旦其被使用 就变成了生活和生产的现实物质材料和条件
自然资源作为一种双重属性的物质范畴 始终和科学技术以及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广度 (种类和范围 )和深度 (使用价值 )
也日益增加 例如对于煤炭资源 在早期人们只能露天浅层采掘 用来直接燃烧 而不能利用燃煤蒸汽来发电 也没有能力从煤炭中提取多种化学物质材料 技术进步对于开拓自然资 源的领域具有先驱的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自然资源的内涵不断丰富扩大 将会有更多的自然物质成为人类可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 在社会发展的低级阶段 人类利用的主要是作为直接生活资料的自然资源 如肥沃的土地 天然动植物 果实等 到了社会发展的高级阶段 人类又广泛利用作为劳动资料来源的自然资源 各种矿产资源 水能 太阳能等 从自然资源方面看 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重要的作用 如人类社会发展史上 制造工具的主要材料曾经多次变更和被取代 青铜代替了石器 铁又代替了青铜 现代铝和强化塑料以及其他一些新型材料正在逐步取代钢铁 研究人类社会发展史 时常用其所使用工具的材料如新石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97
器 青铜器 铁器等作为划分时代的标志 因此 在自然资源研究中 势必要把自然基础 社会需要 技术进步和经济合理性结合起来考虑
经济发展离不开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是自然界内与人类经济活动有关的自然物质要素 无论是人类从事生产所必需的物质条件 ---生产资料 还是人类为满足自身消费而生产的成果 ---生活资料 两者都来源于自然资源 必须把自然资源作为影响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条件和要素来研究
1 在一定社会经济发展阶段 自然资源对 国家或地区劳动地域分工 经济发展的特点 方向和劳动生产率有重要的影响
人们在发展生产中 在选择劳动最少而获得产品最多的经济方向时 必然要考虑不同地区的自然资源特点 在历史的早期 草原资源一般对发展畜牧业有利 森林资源一般对狩猎和采集果实最有利 海滨地区则可利用渔业资源从事捕捞业 在现代人们发展经济过程中仍然选择自然资源禀赋最好的区位来考虑投资生产经营
2 在同样的社会生产方式条件下 自然资源对采矿业和农业布局的影响是决定性的 例如没有铁矿石 就不可能有采铁业 没有水力资源 就不可能建水电站 再例如 大西洋上的波里尼西亚没有金属矿藏 岛上的居民就只能用石器和骨器进行生产 以致在欧洲人把金属制品带来以前 那里的生产力发展曾长期陷入停滞状态
农业是栽培植物和饲养动物的经济部门 植物和动物本身都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它们离不开光 热和水资源 自然资源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尤其深刻 农业布局对自然资源条件特别敏感 美国学者贝克尔 (O.E.Baker)曾说 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发展的影响 并没有随着科学和发明的进步而有所减轻 反而是加强了 农业中商品率的发展以及由此而来的各区域间的剧烈的竞争 使得任何作物的生产对于一 个地方哪怕是最小的自然优点或缺点都是敏感的 从而以空前未有的速度引起作物分布或土地利用的改进
3 加工工业的发展 也受自然资源深刻影响
加工工业 虽然不像农业和采矿业受自然资源的影响那样大 但工厂厂址的地形 面积 生产的原材料 工业用水等也离不开自然资源 加工工业的原材料来自于农业和采矿业 以及其它加工工业 (其原材料最终也来自于农业和采矿业 ) 也就直接或间接受到自然资源的影响 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 要建设工厂 水源就是重要限制条件 因此这里的工业一般都布局在河流附近或地下水丰富的地方
4 人类只 能利用自然资源 但不能违反自然规律
人类作为自然生态环境的一部分 离不开自然界 经济发展唯有自然资源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前提才能实现 人们只能在自然环境条件许可的范围内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违背自然规律 必然要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提到资源开发 人们一般强调的是自然资源 即人类可以利用的天然存在的自然物 如土地资源 水资源 矿产资源 生物资源 气候资源 海洋资源等 它们是生产的原料来源和布局场所 然而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 生产力发展的不同水平下 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重点是不同的 地区自然资源结构对产业结构制 约的强度也不同
表 6.1 不同发展阶段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重点
发展阶段 前发展阶段 低发展阶段 高发展阶段 可持续发展阶段
经济水平及特征 低水平 采食渔猎 融于天然食物链中
初级水平 自给型经济 简单再生产
中级水平 商品经济 复杂再生产
高级水平 商品经济 向协调型发展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98
主导产业 无 第一产业 第三产业 生态化
重点工业部门 无 农副产品加工 冶炼 烧制等手工业
重工业 知识技术密集型轻工业
能源动力类型 人力 人力 畜力及木材 木炭 水能等简单天然动力
煤 石油 天然气及电能等
清洁与可替 代的能源
起主要作用的自然资源
气候 水 生物等 农业自然资源 (土地 气候 水 生物等 )
工业自然资源 (水大气等 )
自然环境资源 (水土 大气等 )
从表 6.1 中可以看出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重点由土地 气候 水生物等可更新的再生性资源转向以矿产资源为主的不可再生的耗竭型资源转换 而水 土地 大气等共用资源并不像初期那样作为原料 通过物质生产为人类创造利益 而主要是作为产业主体发展和人类生存的重要环境条件
人类一代一代地繁衍 需要开发利用更多的各种自然 资源来维系自身的生存与需要 而地球上可耗竭资源却是有限又不能再生 耗尽了便不复存在 例如 铜矿目前世界探明总储量仅 2.7
亿吨 而每年全世界就要消耗 700-800 万吨 只够供应 30-40 年 石油资源按热值计 总储量仅为煤量总储量的 4% 目前剩余可采储量大约可维持 20 年左右 天然气的剩余可采储量也大约可维持开采 20-35 年 对于可再生自然资源的利用速度越来越快 已存在和趋向于使用速度大于更新速度 从这个意义讲 人类的需求是无限的 而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需求无限与资源有限这个不可回避的矛盾 尖锐地摆在我们面前 实际 上 这也恰是经济学存在的理由
第二节 自然资源简况
6.3 矿产资源
地壳本身是个不均质的地质体 它赋存有自然矿物 其中一些矿物贫瘠 一些矿物相对富集而且有可能成为矿物资源 因此 可把矿物资源定义为天然矿物的自然富集和堆积体 这种富集和堆积体尽管是自然生成 但不意味着它们就是当然的矿产资源 而是有一个人类发现和承认的时间过程 这个过程典型的就是金属发现 提纯 实现工业化和找到用途的历史
一种金属的发现并不意味着能大量制取它 还要经过许多年的实践才能做到 例如 铍在 1789
年就已发现 但 1828 年才在实验室提取纯铍 当一种纯金属提取出来后 只有找到其工业用途后人们才去开采它 例如 1841 年就分离出了铀 但直到 1942-1944 年发现了原子能后 才投入了大量生产 总之 一种元素到发现和找到用途后 人类才去开发利用它 由此可见 天然矿物的富集和堆积体能成为矿产资源的首要条件是其所含的金属能被发现 分离 提纯并找到用途
一种元素从发现到提取实现工业应用的时间是漫长的 这与科学技术发展速度有关 迄今已知的所有元素 在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 只要不惜工本 都有可能从任何一块岩石中提取出来并加工 成需要的产品 但这会得不偿失 因此 矿物富集和堆积体能成为矿产资源的另一条件是人类能经济地将其开采出来 并加工成为社会需要的矿产品
矿物富集和堆积是一种普遍性的地质现象 但它并不标志着富集的丰度含量 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是件花大钱 下大力气的基本建设 所以只有在矿物富集到一定程度 堆积到一定量时 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99
有利于开发利用 实践和经验告诉我们 具有一定丰度含量的矿物富集和堆积体 都有其特定的矿床工业类型 除此之外 它们只有地质意义而无工业价值 矿物富集和堆积体能成为矿产资源的第三个条件是在地质上属于目前已知及新 发现的某种矿床工业类型
综上所述 矿物富集和堆积体能成为矿产资源的必要条件可概括为 社会需要 能被经济地采出变成所需要的矿产品 从属于目前已知及新发现的矿床类型
矿物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往往并不占重要地位 而在人类生态系统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类区别于动物就表现在人类能够制造工具 从事劳动 而制造工具的材料大多是矿物 特别在近现代 每当一种新的矿产资源的开采利用 总会导致人类社会的进步 同时人类劳动的对象 越来越多的是矿产资源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 人类将在更深更广的程度上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人口增加及其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矿产资源的开采利用更深广 人类自石器时代开始利用矿物资源 经过红铜 青铜时代对矿物资源的利用逐步加大 到了铁器时代乃至近代 被利用的主要矿产资源已有 100 多种 人类不仅由于人口增多而对矿产资源的要求越来越多 而且随着工业的发展 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进一步增加 例如 工业发达国家的快速发展使其消耗的矿产资源增长很快 这些国家只占世界总人口的 25% 而矿产资源的消耗量却占世界开采总量的 70% 美国人口只占世界人口的 5% 它的矿产资源消耗量占世界消 耗量的 30% 美国消耗世界石油总量的 25% 平均每人每年消耗 4 吨 西欧和日本平均每人消耗近
3 吨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 全世界各种矿产资源开采和消耗量平均每年约以 5%的速度增长也就是说每隔 15 年就要翻一番 近 30 年来消耗量增长更快 据统计 在 1961-1980 年的 20 年中全世界共开采铁矿石 150 亿吨 开采煤矿 600 亿吨 分别占过去 100 年中总开采量的 50%和 40%
此后 20 年中 全世界石油消耗量是 440 亿吨 是人类开发石油以来的 80% 天然气消耗量是 20
亿立方米 是人类开发天然气以来的 67% 增长速度比 人口增长速度 (不到 50% 近百年来世界人口翻一番的速度约为 50 年 )还要快
矿产资源需求量的增长 使得矿产资源这类有限又不可再生资源的探明储量逐步减少 但对大多数矿种来说 其资源的潜力依然很大 特别是加工技术的进步 低品位矿石的开发利用 使得资源预期使用年限得以延长 一种矿产资源的潜在储量和其替代资源都会缓解资源紧张问题但这需要有技术进步的支持 或者需要更多的投入 (开采和利用成本的增加 ) 因此 人口发展和矿产资源问题矛盾的解决 首先是要提高矿产资源的利用率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以及利用率潜力的挖掘 可以更有效地利用矿产资源 其次是勘查新的储量 矿产资源是地壳形成几十亿年来地质作用的结果 是各种化学成分所形成的自然化合物 一般具有相对固定的特点 虽然矿产资源的蕴藏量不是一个固定值 但不论属可回收或不可回收的矿产资源 大部分属于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 它们的储量随着时间的推移 将一天比一天少 渐趋贫化和枯竭 应该强调的是 矿产资源的潜力还是很大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勘探工作的深入 储量总是不断地在变化 实际资源的总量总是比已知的储量大 再次 开发新资源以代替短缺和趋于枯竭的矿产资源 这是解决矿产资源紧张的 重要途径 如对现在常规矿物能源来说 当前可供开发的新能源有核能 太阳能 氢能 地热能 风能 生物能和潮汐能等
6.4 土地资源
土地是陆地表层具有一定厚度的特定的物质能量系统 以特定的岩石 -地貌 -成土母质复合体为骨架 并由特定的气候 水文和生物群体等要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相对独立的历史自然综合体 它由土壤 气候 地貌 岩石 植被和水文等因素组成 是自然界物质运动发展的产物土地包括土壤 但比土壤的含义更为广泛 地球外壳的岩石风化形成母质 母质在光热水风微生物等各种自然因素的作用下发育成自然土壤 能够 生长各种植物 土壤是一种可再生和不可再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100
资源的混合 其特性介于两者之间 而土地则是人类活动的空间场所 包括陆地和水域 由于土地系统处于地表岩石圈 大气圈和水圈的交接部位 呈现多相立体结构 又是各种自然运动过程和人类活动最强烈的场所 因而土地资源具有特殊的功能
(1)土地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 地球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星球 其表面积是相对不变的 因而人们不能使地球的总面积扩大或缩小 不能创造和减少土地 土地资源也就是有限的
(2)土地资源地理位置的不可移动性 具体的土地都有固定的地理位置 不能移动 处于 一定经纬度和海拔高度上的土地 总是和当地的气候 光热 水等条件在一起发生作用 决定着土地利用的潜力和方式
(3)土地资源的更新性 土地在数量上是恒定的自然资源 是不可再生的 但在肥力上 或者说在再生产能力上 它却是可以更生的资源 可以重复利用 土地的利用潜力是无限的 人类过去和现在的劳动可以使土壤的数量和质量发生变化 不断提高或降低土地的再生产能力 使土地发生价值增殖或减值 在同一块土地上 由于经营方法 经营水平的不同 可以产生不同的效益土地的这种特点 要求人们科学合理有效地经营利用土地资源
(4)土地资源与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相关性 土地数量具有相对的不变性 土地质量具有绝对的可变性 它们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对立统一物 土地质量的变化 取决于自然界的影响和人类社会的活动 例如 生态系统的改变 农业工程的建设 气候条件的变化等等 都会影响土地内部数量构成的变化 也会引起土地质量的改变
(5)土地资源作用的不可替代性 首先 土地作为人类生活场所具有不可替代性 自然界土地的形成和发展 是生命形成和发展的营养钵 哪里有肥沃的土地 那里就哺育出众多的人口 形成发达的经济和文化 可以说土地是一切生命活动 的基础 没有土地 就没有人类文明 第二土地作为生产资料的不可替代性 在自然资源中 气候资源 生物资源 矿物资源和水资源 都依附于土地资源 或者通过土地资源而发生作用 在社会资源中 化肥 农业机械 农业劳动力道路建筑 又必须以土地资源为作用对象 第三 土地作为生产的场所的不可替代性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部分和无生命的部分所组成 绿色植物性生产 动物性生产和土壤微生物的生产 都直接或间接地离不开土地资源
土地是地球陆地表面各种自然要素组成的综合体 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立足之地 是人类生态系统物质的供应者和能量的 调节者 土地在社会生产中 特别是在农业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土地的基本属性是具有生产能力 可以生产出人类需要的植物 动物产品 在利用合理 并不断加以改造 培肥和保护的情况下 土地具有永续生产力 相反 在掠夺性经营的情况下 土地生产力将会下降甚至衰竭 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导致恶化环境 土地面积是有限的 某项用途的面积增加 必然导致其他用地面积的减少 人类为了本身的存在和发展 在人口不断增加的情况下 必须合理而集约地利用和保护土地 使有限的土地资源能够持续地满足人类不断提高的需要
地球陆地有 20%是沙漠和干 旱地区 20%被冰川和永久冻土和草原所占据 20%是不能开垦的山地 还有 10%的陆地由于土壤性质不好 任何作物都不能生长 只有 1/3 不到的陆地可供耕种 约为 15 亿公顷
土地的使用是随着人类发展不断增长而发展变化的 土地资源利用中主要的问题是
1 人均耕地面积下降 首先 是由于人口的增长 城市的扩建 工厂的兴建和交通路线的开辟 每年约有 0.1 亿公顷农用耕地被占用
2 土地资源退化严重 人均耕地面积趋于减少 而人均粮食需求量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而越来越高 人们为了解决这个矛盾 往往是千 方百计提高复种指数 但又对土地缺乏养护 毁林开荒 导致水土流失 加强灌溉 增施化肥 农药 掠夺性经营土地 使土地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101
源日趋退化 包括
(1)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是气候 地形地貌 植被 土壤等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 自然因素引起水土的自然流失 但由于人口的迅速增加 人们不合理的经营土地 如滥垦滥伐 滥采 广种薄收 刀耕火种等则人为地破坏了各种自然因素的相对平衡 极大地加剧了水土流失 全世界流入海洋的泥沙约比人类出现之前大 3 倍 据研究分析 在 60 年代世界平均每平方公里流失土壤就达到了 180 吨
(2)土地沙漠化 过度农垦 过度放牧和樵采薪柴 利用水源不当等原因都可引起干旱 半干旱地区土地沙漠化 根据联合国环境署的估计 世界每年由于沙漠化而丧失的土地达 600 万公顷沙漠化面积近乎世界陆地面积的 1/3 还有扩大的趋势
(3)土地质量退化 主要表现为 开垦更加贫瘠的荒地 这也主要是由于人口激增导致的土地次生盐渍化 同样是人类不合理耕作和灌溉所引起 土地生产力下降 是由于盲目提高复种指数 土壤有机质得不到应有的补充 土壤理化状况恶化而肥力下降 随着工农业生产发展 废气 废水 废渣 农药 化肥进 入土壤的数量增加造成土地污染 采矿业对土地造成破坏
6.5 水资源
水是自然界生命系统不可缺少的要素 是人类宝贵的资源 自然界一切生物都不能离开水而生存 一个人每天要从各种食物和饮料中获取 2 升以上的水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生产发展 地球上水的需用量也在不断增长 据统计 公元前 一个人一天消耗 12 升水 到了中世纪增加到 20-40
升 到 18 世纪是 60 升 当前欧洲一些大城市每人每天耗水量为 500 升 一年人均耗水量大于 104
立方米 发展工农业都离不开水 生产一吨纸一般需要 200-400 吨水 生产一吨合成橡胶需要 2.75
万吨水 每公顷农作物生长期内用水 小麦为 5175-7590 立方米 获得 1 千克牛肉 需耗水 31.5

淡水资源虽然都可借助于水的全球循环而得到更新 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的总量可以说是相当稳定的 这意味着随着人口增长 生产的发展 淡水需求量的不断增长 地球上淡水资源的短缺日趋严重 普遍存在区域性水源短缺 约有 5000 万平方公里的陆地缺少淡水资源 非洲约有
83%的面积属干旱地区 水资源的需求增加产生供需之间的矛盾 而且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并不是十分富足的 地球上约有 13,6 亿立方公里的水 其中可供人类利用的 淡水仅占 2.7% 在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中 有 73%的淡水储藏于冰川及高山积冰之中 目前尚难以开发利用
当前世界性的水源污染 水质恶化 更加剧了淡水资源的短缺 而且 水质恶化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安全 同样也影响着工农业生产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 在发展中国家每 5 人中就有 3 人缺乏干净的饮用水 每年大约有 1000 万人死于饮水不干净而引起的各种疾病 水质恶化还严重影响到海洋生物和动植物的生长 引起海洋捕捞量减少 农产量下降
6.6 森林资源
森林是以乔木为主体 乔 灌 草多种类植物和动物 微生物群 集的共生相结合的 与其相应的水 土 气资源共处于同一空间范围的自然资源综合体
森林资源在一定的太阳辐射 热量 水分和土壤环境下 具有不断更新和增殖的能力 而且是高效的生产能力 是地球生物圈中最大的生产者 森林资源是一种可再生自然资源 只要不受外力破坏和超负荷开发使用 森林资源可供人类永续使用 但森林资源的更新期或生长期较长人工林一般为 10-40 年 天然林达 100-200 年 所以 森林的经营往往是多年积累 一次性消耗利用 但也可以轮伐 森林的资源破坏容易 恢复难 森林资源还有多样性经济功能 生态功 能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102
社会功能 如来源于森林的木材 干果 鲜果 香料 饲料 药材 薪材等可作为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的物质资料 森林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净化空气 防风固沙 涵养水源 保持水土等 为人类和动植物提供生存环境 由于森林资源的系统性 森林的一项功能的实现可能引起其他功能的损失 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 也会导致其功能维持的生态平衡失调 在森林资源的经济评价中必须进行综合考察
由于人口的不断增加 对木材和粮食的需求量的增加 人类对森林资源的破坏 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 近一万年以来 人类已经使地球上的森林面积较少了 1/2 到 1/3 这种发展趋势在最近 350 年内有增无减 从 1862 年到 1958 年不到 100 年的时间里 全球森林面积从 55 亿公顷减少到 37 亿公顷 即从占总面积 1/3 降低到占陆地总面积的 1/4 从 1958 年到 1978 年 20 年间森林面积迅速缩小 仅剩 26 亿公顷 不到陆地面积的 1/5 据美国环境质量委员会估算 到 2020
年 世界郁闭林占陆地面积的比重将减少到 1/7
在 80 年代初 世界森林占总面积 28.5% 而亚洲只占 16.7% 而且每年仍以 180 万公顷速度锐减 南美虽然森林面积仍较大 但是与 19 世纪相比已减少了一半 在非 洲西部人口密度较高的
9 个国家中 森林正以每年 4%-6%的速度消失 发展中国家的森林破坏与人口急速增加 过度扩耕直接相关 有资料表明 45%毁林开荒是由于农业生产 另外 据世界粮农组织对 15 个发展中国家的调查估计 2000 年 每年需要造薪材林 67 万公顷 但实际计划只有 6.4 万公顷 还不到需要量的 1/10 长期以来滥砍滥伐 给森林资源造成严重的破坏
6.7 生物多样性资源
生命系统的中心内容之一是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分三个层次 遗传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指物种内基因和基因型 的多样性 它是改良生物品质的源泉 物种多样性指上述植物 动物和微生物种类的丰富性 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生态系统多样性指生物群落与生存环境 包括土地 类型的多样性 它是维护生物物种生存和进化的基本因素多样的物种和土地的关系则是 初级生产者 植物 扎根于土地 次生产者 动物 栖息于土地两者的代谢物又通过分解者 微生物 化作春泥 肥沃土壤 循环不已 土地失去土壤或土壤被破坏就会失去生命系统 失去多样的生物 就水生生物多样性来讲 它也有植物 水草与藻类动物 鱼虾等 和微生物 如果水面 广义的土地 中的 水质被破坏 就会失去水生生命系统失去多样性的水生生物
在相生相克的种群之间 如果作为天敌的某物种不到位或灭绝 被它吃的物种就会因天敌不在而疯长 而那个作为天敌的物种如果灭绝 它自身的天敌 天敌的天敌 因无物可食而衰竭关于天敌不到位而疯长的物种特别表现在外来物种上面 例如 30 年代传入中国的水葫芦 已在全国疯长 有些湖面被它全部覆盖 由于它的挤占 原有水生植物相继灭绝 水生动物也日益减少 它还堵塞航道 影响灌溉和排洪泄洪 污染水质 又如 80 年代侵入中国的松突园蚊 不到
10 年间就使 13 万余公顷的马 尾松林枯死 由于外来物种的问题归根结底是该物种逃脱了原有环境中天敌的控制 所以采用天敌引种的生物防治才是治本之法 又因为天敌来源于多样性生物所以生物防治实是利用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资源
世界生物种类过去没有准确数字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UNEP 在 全球多样性评估 报告推定 世界生物类型可能多达 1400 万 其中作为 种 已定下来的只有 13 左右 即 175 万种在 175 万种中 目前至少有 4000 种植物 5400 种动物面临绝种危险 自 1600 年以来已有 484 种动物 645 种植物从地球上绝迹 其中哺 乳类 鸟类动物灭绝最快 从 1600 年至 1810 年共灭绝
38 种 而 1810 年至今则灭绝 112 种 速度加快了近 2 倍 据推测 到 2050 年 目前地球上的动植物估计有半数将灭绝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103
物种灭绝的原因 主要是热带雨林 沼泽地等动植物生息地被破坏 对动物乱捕滥猎 森林砍伐及地球温室效应带来的气候变化等人为原因 1992 年世界环境大会虽有 160 多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生物多样性条约 但其后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尚显不足
全球多样性评估 报告说 除物种消失外 世界上的基因和生态系统也在迅速减少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副执行 主任鲁本 奥勒默在一项声明中说 人类活动对地球生物多样性产生的副作用正在显著增加 并且对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本身构成威胁
生物多样性还应包括遗传多样性和景观 而不应仅仅限于物种多样性 保护生物多样性应着眼于景观水平 因为物种任何区域的变异取决于其生存空间的特性和规模 多样性及动力学特性等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是当今人类社会不遵循自然生态规律所面临的一类重大环境问题 这不但表现在人类赖以生存的物种和遗传基因的快速流失 而且还表现在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空间愈来愈窄 事实表明 工业革命以来不可持续的生产方 式和消费方式过度消耗了生物资源 排放了大量废弃物 不但严重污染了全球环境 破坏了生态平衡 而且使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长期陷于不发达和贫困状态 严重制约了他们发展经济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能力
生物多样性保护是一项具有长期性和全球性的庞大系统工程 需要的资金很多 据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估计 为了防止生物多样性丧失 并保证其永续利用每年需要的资金大约 100 多亿美元 然而目前每年提供的资金只有 10 亿美元左右 远远不能满足需要 另一方面 贫穷也是造成生物多样性丧失或者说是妨碍生物多样 性保护主要原因之一 目前占世界总人口 77% 的发展中国家仅拥有 15% 的世界财力 世界上大约有 12 亿人生活在贫困之中其中 7 亿多人处在极端贫困之中 这种状况可能促使进一步的毁林开荒 过度开发利用生物资源来满足人们对耕地 粮食和其它生活品的不断需求 因此 保护生物多样性仅靠发展中国家自己去保护是不够的 应加强国际合作 发达国家也有义务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承担资金 技术等方面的责任
生物多样性是一门涉及多学科 多专业的综合性科学 应把已有的动植物 微生物 生态等研究工作与生物多样性研究 保护工作相结合 大力发展保护生 物学 以迅速发展和提高保护生物多样性工作水平 加强生物多样性与经济发展的研究工作 为了科学和经济上的原因 应当采取步骤来获得现存的多样性的样品 因为今后几十年只能是灭绝的时代 我们现在有机会获得和我们共同生活的全部生物品种的样品 而这种机会可能永远不会再次出现
第三节 水土资源与粮食生产
6 8 粮食生产和人口的增长
本世纪 50 年代以来 世界粮食总产量和人均产量的增长速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而且这种空前的增长不仅发生在发达国家 也出现在发展中国家 发展中国家粮食总产量和人均产量的提高 主要受益于 本世纪 60 年代中期发动的全球性的 绿色革命
本世纪 60 年代 世界各地区的粮食总产量都获得了大幅度的提高 而且人均粮食产量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1960-1970 年全世界的粮食总产量和人均产量分别提高了 30.5%和 8.3% 整个
70 年代 除非洲之外 其他地区的粮食总产量和人均产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 即使是非洲其粮食总产量仍然提高了 17.2% 进入 80 年代以后 粮食生产仍然表现出的良好发展势头
1980-1990 年 全世界的谷物总产量增加了 22.9% 其中发达国家增加了 14.7% 发展中国家增 加了 31.5% 同期 全世界人均粮食产量增加了 6% 发达国家增加了 4% 而发展中国家增加了 13%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104
在这 10年之间 全世界的土地生产力在 60年代和 70年代大幅度提高的基础上继续提高 1980-1990
年 世界平均谷物收获面积单产提高了 24.9% 发达国家提高了 25.8% 而发展中国家提高了
26.7% 这一切主要得益于技术进步和农民素质的提高以及联合国与各类国际组织发起实施的各种全球性发展援助计划
农业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 不但大幅度地提高了粮食的总产量和土地生产力 也大幅度地降低了粮食生产的成本 从 1800 年到 1985 年 虽然小麦 食糖 玉米和大米的实际批发价格的波动幅度很大 但从 19 世纪中期以来的价格下降的趋势还是非常清楚的 本世纪 50 年代以来 由于新品种的培育和推广 增施化肥和农药 改进灌溉系统的共同作用 使得粮食的实际价格进一步下降 这些趋势提醒人们 100 多年来 实际农业生产成本一直在下降 还值得指出的是好多次价格猛烈上涨持续的时间都很短 一般都只有 3 年或不到 3 年 世界银行进一步强调指出 随着对农业的研究和投资的增加 粮食生产的成本将继续下降 这已由一个多世纪以来的事实所证明
世界 人口在增长 全球的粮食生产量也在增长 而且粮食增长的速度超过人口增长的速率但是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 诸如人口和粮食增长在全球范围内不同国家 不同地区增长的速率是不平衡的 大部分地区的食物生产还是处于半自然状态 受到气候 水分和土壤等多方面的影响而且其中许多因素还是当今人类科技所无法控制的 如水灾 旱灾等自然灾害 还有世界范围内不平等的经济秩序 都加剧了人口与粮食矛盾的尖锐化 并导致 粮食危机 问题的产生 粮食问题从根本上来说 是相对于人口发展 水土资源短缺或相对短缺的问题
1994 年 美国世界观 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 布朗 (Lester R,Brown)从美国农业部发表的世界谷物统计资料中发现 如果一个国家在工业化之前人口密度就很高 那么在工业化过程中它必将承担耕地大量流失的严重后果 如果在工业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 耕地流失的减产效应超过了土地生产力提高的增产效应 那就必将导致谷物总产量的下降 工业化不但减少了耕地面积还提高了收入 相应地增加了对畜产品的消费和谷物的需求 而且 工业化的进程越快 不断增长的需求和不断下降的产出之间的缺口扩大得也越快 于是 这些国家 就由谷物高度自给变成了大部 分依赖进口 布朗指出 从历史上看 除中国之外 只有 3 个国家 (和地区 )在发动工业化之前就有很高的人口密度 它们分别是日本 韩国和台湾 (地区 ) 他用这 3 个国家和地区的资料支持他的论断 在谷物用地面积减少和复种指数下降方面 这 3 个国家 (和地区 )是极为相似的 在工业化过程中尽管耕地的生产力也得到了快速提高 但达到一定水平后就进入停滞状态 从国 (和地区 )内的谷物生产和需求的关系来看 缺口越来越大 (因为需求扩大的同时 谷物产出却在下降 )
布朗认为这种现象的产生不是偶然的 他指出 在这些国家 (和地区 )之 中 没有一个国家 (和地区 )把严重依赖进口作为有意追求的目标 实际上 这种现象是在土地短缺的情况下 推进工业化的必然结果 这些国家 (和地区 )社会发动工业化的初始条件之一是人口密度很高 也就是说不仅人均国土面积少 而且人均耕地面积也少 另一个重要的初始条件是传统农业都得到了高度发展 其主要表现之一就是尚未开发的可耕地所剩无几 进一步扩大耕地面积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这意味着 增加粮食产出的唯一出路就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而且非粮食作物用地和非农业用地的增加也只能通过减少粮食作物用地来实现
布朗认为 对于 工业化之前人口密度就很高的国家来说 至少有 4 种不同的趋势影响谷物收获面积 一是耕地转作非农使用 工业化就意味着要修建大量的工厂 仓库 住宅 学校 购物中心 图书馆 公路 铁路和停车场等等 而且都要建在人们的居住地周围 但是 人们的住地周围恰恰大多是耕地 因此 工业化往往就意味着耕地的大量流失 二是耕地废弃 或是因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105
为耕地贫瘠 或是因为面积大小 三是复种指数下降 第二和第三种趋势由于非农业部门工资水平的提高而得到强化 工业化过程中非农业部门工资水平的提高 使得 仅有小块低产土地的农民发现 除非他们进入城市 否则生活水平不会提高 社会的收入水平的持续提高使得耕种贫瘠的土地变得无利可图 在某些生产阶段上 复种是一种劳动高度密集的活动 例如 作物一旦成熟就必须快速收获 同时还要为下一茬作物尽快准备好苗床 并开始播种 当非农部门的工资水平上升时 农场要在田间作业最紧张的时期竞争到必要的劳动力变得越来越困难 因此复种次数减少 四是耕地由种植谷物转向种植利润更高的作物 如新鲜的水果和蔬菜 这是因为收入的增加提高了水果和蔬菜的需求和价格
布朗在世界范围预测 在未来的 40 年间 (1990-2030 年 )谷物产量 仅能增加 3.69 亿吨 也就是说每年仅增加 900 万吨 这样一种预测的前提条件是 增施化肥的增产效应下降 水资源短缺加剧 未利用的农业技术储备减少 某些国家出现分裂 主要在非洲 耕地大量流失 主要在亚洲 全世界几乎所有地方的粮食产量的增长速度都会放慢
布朗从农业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角度对世界上的主要谷物出口国逐一进行了分析 包括美国 澳大利亚 加拿大 阿根廷 西欧 东欧 独联体国家和泰国 他的结论是这些国家的总产出和出口都不会有较大的增加
布朗还分析预测了 10 个人口较多的发展中国家未来 40 年的谷物进口需求量 这 10 个国家是印度 孟加拉国 印度尼西亚 伊朗 巴基斯但 埃及 埃塞俄比亚 尼日利亚 巴西 墨西哥他预计这些国家的总人口将增加 1-2 倍 假定它们的产量会提高 50%以上 而且有些国家的产量会提高 1 倍以上 即便如此 仍然会有巨大的粮食缺口 到 2030 年 假定它们的膳食结构没有改进 它们的谷物进口量也将达到 1.9 亿吨 这是它们现在进口量的 6 倍 大约相当于 1994
年全世界的谷物出口量 世界谷物市场不久将由买方市场转变成为卖方市场 以 1990 年为界布朗把前 40 年称之为 旧时代 而把后 40 年称之为 新时代 旧时代 是 一个食物相对过剩的时代 它 是为追求经济增长而存在的 在它的大部分时间里 海产品捕捞量和谷物产量的增长尚未受到一系列自然因素的限制 它们的动态完全由经济因素决定 因此 布朗也称 旧时代 为 经济时代 新时代 是 一个食物短缺的时代 它的 经济发展趋势与地球的许多自然极限发生冲突 环境因素将成为塑造经济趋势和全球经济革命的决定性力量 因此 布朗也称 新时代 为 环境时代 粮食生产的潜力过去是 将来仍然是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
6 9 粮食生产的潜力
今后世界粮食问题仍有很大压力 各国也一直在挖掘潜力以减缓这个压力 问题是 迄今挖潜的主要方式属于常规农业的路子 这条路已越来越窄了 世界各国开始寻求 可持续农业 之路 1966 年 印度开始了 绿色革命 这个农业新战略经过 15 年左右 到 80 年代初已基本实现粮食低水平自给 这确实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和进步 绿色革命 是福特基金会和洛克菲勒基金会推动的 国际水稻研究所等推出的新品种的推广 即对肥水敏感并抗病的半矮杆高产小麦水稻 这次农业上的重大突破使 绿色革命 一时如日中天 小麦良种培育者 1970 年诺贝尔 和平奖获得者布劳格对印度总理说 到 1970 年 印度将成为世界第三产粮大国 但是这一预言没有实现 其推广的范围并非预期的那样大 由于 绿色革命 的核心是水 肥 农药的高投入 如印度 1965-1980 年期间 粮食产量增加了一倍多 农药使用却增加 2-3 倍 商品能源增加 10 倍 化肥则增加了十几倍 其代价是 滥垦土地 砍伐森林 土地干旱 地下水超采 到
80 年代初 印度的 六五 计划 (1980-1985)文件正式提出了农业持续发展问题 文件说 迄今为止 发达国家和印度部分地区的农业发展道路严重依赖不断增长的 非再生能源 很明显 这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106
有限的资源不可能以成倍的方式进行开发 如果水 土和环境这些生命支撑体系遭到破坏农业这一资源将成为非再生的
实际上 绿色革命 只不过是所谓 常规农业现代化 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而已 常规农业现代化模式是发达国家都经历过的 也称为 石油农业 其特点是在规模经营的基础上 通过资金的大量投入 用不可更新的商品能源生产出的生产资料 (化肥 农药 电及燃油 )的大量消耗再通过技术改进 达到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 ( 高投入 高产出 )的效果 如美国人均消费商品性能源达到 10000 公斤 标准煤 而食物生产全过程所消耗的商品能源占总耗能源的 1/6 这种农业现代化对资源环境的副作用日益暴露 以致发达国家目前无一例外地在探索旨在消除这种 高投入 高产出 模式的弊病的 持续农业
另外 当前世界除了 工业化农业 (常规现代化 )外 还有 绿色革命农业 和 资源贫乏型农业 都面临问题甚至危机 其中 绿色革命 只在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局部地区表现出过增产潜力 而且由于要求的物质投入和其他条件太多而难以为继
持续农业是 可持续发展 概念在农业和农村经济领域的体现 它是针对近一个世纪以来主要在发达国家实行的那种以不可更新资源为主的高投入 具有掠夺自然资源等特点 不顾环境后果 因而不能持久的 常规型现代化农业 而提出来的 联合国粮农组织 1991 年提出了 持续农业 的定义 管理和保护自然资源基础 调整技术和机制变化的方向 以便确保获得并持续地满足当今和今后世代人们的需要 因此是一种能够保护和维护土地 水和动植物资源 不会造成环境退化 同时技术上适当 经济上可行 能够被社会接受的农业
以美国为例 1987 年前后美国国家科学学会公布了名为 替代农业 的正式报告 指出了美国农业在水土资源 环境 质量 政府财政负担等各方面的种种隐患 (有专家认为美国粮食总产量中有 1/6 是靠过度垦殖和超采地下水维持的 称这部分产量为 非持久性产量 ) 美国公众在寻找一种可接受的替代农业这一点上迅速达到共识 与此同时 国会和农业部先后通过法案和制定中长期研究计划 下较大的功夫支持持续农业运动 联邦一级用于推进其研究活动的拨款迅速增加到 90 年代中期 美国已有 10%左右的农场采取了持续农业原则及具体技术体系
正在世界上各种 持续农业 模式的方兴未艾之时 中国的可持续农业之路 在 1981 年前推行 中国生态农业 之时 就开始实践了 并为政府部门所接受 理论上也有创新 到 1989 年 政府和群众建立的农业生态工程实验点已达 500 多个 1994 年以来 国家设立了国家级生态农业试点县 50 个 省级生态农业试点县 100 个 还有村 乡级生态农业试点 2000 多个 中国生态农业的内涵是 强调维持农业高额生产力的基础是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 要求按生态经济学原则的系统科学方法 综合应用科技成就对区域性农业进行整体优化及层层优化设计管理 在因地制宜充分提高生态系统潜在生产力基础上 做到节约资源 物质循环再生 高效低能 整体优化中国生态农业的 特点是 劳力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的结合 重视投入 不盲目遏止化肥和农药的使用 而是根据需要合理施用 强调生态系统内部资源潜力的深度开发 农业立体结构模式多样适合国情复杂特点 强调区域性 微观硬技术与宏观软技术结合
现在 生物工程技术进展迅速 不断有突破 这为生态农业或可持续发展农业创造了有利的先决条件 可持续农业 将使世界粮食生产得到可持续发展
6.10 人口承载量
对人口承载量的探讨是人口资源与环境研究中一个令人感兴趣的领域 人口承载量的确定,
对分析特定区域人口与经济或环境等方面的相互 关系有着重要价值,并可在宏观上对人口的合理分布提供有益指导
关于人口承载量 (population carrying capacity),一般定义为 一定区域内可容纳的人口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107
数量,它表示某一地区在维持长期发展的前提下所可能承载的最大人口 一般而言,这一最大人口并非固定不变的,它一方面可随技术进步与生产水平的发展而提高,另一方面在同一时期也可随该区域的价值取向而变动,不同的发展取向或目标可以对应相当不同的人口承载量,比如从生活标准尺度看,可以是维持最低生存标准的人口承载量 保持现有生 活标准的人口承载量 生活标准逐步提高的人口承载量 从生态意义上看,可以是维护生态平衡的环境人口承载量
人口承载量可以进行量化 有的学者用粮食产量 矿产资源 水资源存量等方法来推算人口承载量 目前,在人口容量概念和计算方法上基本成熟的主要是基于农业生产潜力的极限人口承载量,如中国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的研究 陈百明等,1991 从影响人口容量的众多因素中,
选择耕地资源来展开研究,因为它是人类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第一性产品,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满足人类最基本需求的食物生产仍将依赖于耕地 根据耕地来研究其潜在生产力,主要是粮食的生产潜力,求得其理想产量,由此框算在一定粮食消费水平下的人口承载量极限值 其中,理想产量的估算是在目前可预见的常规农业发展前提下,以农业生产的潜在产量为基础 并根据水分校正系数来进行综合所得 考虑到土地在满足理想产量时的多种不利因素限制 需要根据土地质量进行综合订正,得到的产量为最大可能生产量 由粮食最大可能生产量和一定的人均占有粮食标准,可以求得极限人口承载量,即土地资源的最大人口承载量
需要注意的是 由于影响土地生产能力的各种因素达到最优配合的 情况只是一种理想状态,
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是不可能达到的,而且国民粮食消费水平不可避免地会随经济发展而提高 ( 实际上标准是不断提高的 ); 此外,影响人口承载量的因素也不单单是土地资源 由于区域间贸易的大量存在 一些地区的实际人口可能会大大超过其人口承载量 但从较大范围看 实际人口承载量一般是远远小于其人口承载量的 从平衡人口分布的观点来看,使人口分布状况尽量接近于人口承载量分布状况,将使资源得以合理配置 使社会财富和人口存量最大化
专栏 VII 人地矛盾新出路
长期以来 我国人口对土地资源的压力一直 十分沉重 而转移人口压力的主要途径 主要是由人口密集地区向人口稀疏地区的扩散 从古代中原向周边地区的移民 到近现代向东北 西北地区的移民 以及解放后对内地湖区滩涂的大规模围垦 开发等 还有多次大规模向农村转移城市人口的尝试 最后 这些尝试 包括多次农业移民大多以失败告终 不仅造成人力 物力的巨大浪费 而且还严重破坏了植被和生态环境 这是一个值得认真反思的问题 严酷的现实表明向农村 向土地资源转移人口压力的作法利小弊大 受其生产方式决定 同等面积的耕地所能承载的人口远小于其所能承载的非农人口数 这是一个基 本常识 不计土地的农业承载力而进行农业移民 必然导致对土地的掠夺性经营 造成水土流失 生态失衡 导致生态环境出现不可逆的灾难性后果 而没有充分注意到城市化不仅具有经济 社会进步意义 而且对一个人口密集 耕地资源有限的国家来说 城市化具有重要的生态效应 人们常常把城市看作为一个独立的生态子系统 看到其在发展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环境污染 交通阻塞社会管理成本上升等所谓的 城市病 但从宏观和发展的眼光来看 城市不仅是 生产有效率 的居住方式 也是 生态有效率 的居住方式 这突出表现在城市人均占用的土地资源 大大低于农村 城市化的发展 只会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 减少对土地的消耗 而不是相反 而且 城市的规模效应 也使得环境的治理更加有效
摘自杨云彦 1999 人地关系新出路 中南财经大学学报 1
参考文献
1,陈百明等 1991 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量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康晓光 1998 地球村时代的粮食供给策略 天津人民出版社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108
3,兰德尔 1989 资源经济学,商务印书馆
4,李康 1998 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 云南人民出版社
5,刘思华等 1999 世界农业改革与发展比较研究 湖北人民出版社
6,潘纪一 1988 人口生态学 复旦大学出版社
7,王军 1997 可持续发展 中国发展出版社
8,吴人坚等 1994 生态经济持续发展的抉择 复旦大学出版社
9,郑师章等 1994 普通生态学 -原理 方法和应用 复旦大学出版社
10,Brown,Lester R,1995,Who Will Feed China? New York:Worldwatch Institute(中译本 谁能供得起中国所需的粮食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8 年版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109
第七章 自然资源价格
第一节 资源经 济问题
7.1 资源经济研究的基本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人类认识和开发利用资源的能力增强 由原来孤立地研究个别资源发展到重点研究地区的资源系统 这种研究对象的改变 将有利于把地区作为单元来考虑资源开发和整体性 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
1.资源系统的研究有其自己的经济理论体系 如资源的生态经济理论 资源的评价理论 资源的定价与分配理论 资源的配置优化理论 资源的环境经济理论等 这些基本的经济理论是研究资源经济问题的理论基础
2.资源系统从其内容上看 既包括自然资源系统 又包括社会经济 资源系统 一般地说 资源的利用因人类的选择而定 强烈地受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 自然资源系统只能为经济发展提供可能性 要把可能性变为现实性 则决定于社会经济资源系统 研究资源系统 必须把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的研究同社会经济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管理结合起来 树立较全面的资源思想
3.资源系统从其利用上看 自然资源所提供的环境条件与社会经济资源提供的潜在能力往往是混合着的 并形成一系列动态的由各种资源利用状况互相影响的组合体 在资源开发利用中这些组合体有的可以和谐共存 有的则相互间发生冲突 在资源系统管理 中 应区别对待 尽量解决好资源利用间的矛盾冲突
4.资源系统中的自然资源只能在复杂的和相互作用的现象的动态系统中作些部分实际研究这些相互作用的现象包括资源的供给与需求以及资源的分配 资源系统中大多数资源的需求依赖于运输 经济 技术 政策等多种因素
5.资源系统中的资源分配通常是建立在常规的供与求的过程中 在确保生态资源持续利用的基础上 建立资源市场 树立资源有偿使用的正确观点 努力提高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保证生态 经济 社会三维复合系统健康运行与可持续发展
在资源经济研究中 资源价值问题 资源资产问题 资源产权问题 资源产业问题 资源核算问题 资源市场问题等是资源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1,资源价值问题
长期以来 由于普遍存在着 资源无限 可以任意采用 的思想 使得国家在制定和执行价格政策时往往出现一种资源无价 原料低价 产品高价的倾向 这种资源无价 原料低价 产品高价的价格政策压抑了人们对资源再生产的积极性 刺激了人们的消费需求 进而引起资源浪费并导致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资源枯竭 使得经济发展受阻 给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带来困难我们认为 自然资源 包括 未经人类劳动参与 尚未参与交易的天然的自然资源都是有价值的自然资源的价值是资源所有权的经济权益的具体体现 这种价值取决于自然资源对人类的有用性稀缺性和开发利用条件 一般地说 自然资源的价值或价格包括两部分 一是自然资源本身的价值 二是社会对自然资源进行的人 财 物投入的价值
2,资源资产问题
按照资产能带来收益与财富的观念 以及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能给我们带来巨额的收益和财富的事实 自然资源是资产将确信无疑 自然资源作为一种资源性资产 从其物理特性看 既有固定资产的特征 又有流动资产的 特征 从自然资源的可再生性看也是如此 因此 我们认为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110
源是一种资产 或称其为自然资源资产 把资源作为一种资产 对其实行资产化管理将是摆脱资源困境的根本出路
3,资源产权问题
资源资产与其他资产一样 也存在产权管理问题 在现实的生活中 资源的所有权与使用权相混淆 经常表现出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合一 产权界定不清 特别是在国有资源资产的人格化代表以及由谁来代表资源资产所有者综合管理国有资源等方面 没有明确的规定和完善的管理制度使得资源所有权的经济权益也没有得到实际的体现 此外 资源产权转让市场 机制也很不健全因此 在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管理的过程中 只有明确解决资源产权关系 彻底改变资源无偿占有和无偿使用制度 才能从根本上建立起抑制资源日趋耗竭的内在机制 以保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 资源产业问题
资源产业是指通过社会投入进行保护 恢复 再生 更新 增殖和积累自然资源的生产事业资源产业是整个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的基础 它在社会产业领域排序中应列首位 即资源产业 农业 采掘业 加工工业 运输业 建筑业 这样 社会物质生产领域就完成了由原来五大产业向六大产业的转变过程 一般地说 资 源产业主要包括资源培育 资源勘探 资源保护和资源重复利用四大部门 资源培育有生态农业 生态林业 草业 水产养殖业 良种繁育和品种改良等产业 资源勘探主要有矿产资源 能源资源 水资源等产业 资源保护有国土整治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草场建设 植物保护与防疫 自然保护 环境保护等产业 资源重复利用有综合利用 废品收购 加工处理等产业 上述四个方面丰富的内容构成了资源产业结构
大力发展与振兴我国的资源产业 首先要从体制上加强经营管理 把资源开发 利用与保护统一管理起来 作好资源调查 规划和利用管理 其次 制 定资源分配利用政策 合理分配和使用资源 对使用森林等一次性资源的企业征收资源税 及资源税来扶持资源产业的开发 第三增加对资源产业的投资 资源产业是一个具有社会效益的长周期发展产业 在短期内不可能有很大的经济效益 因此应该增加对资源产业的投资 保证资源产业资金的需要 提高资源产业部门的积极性 第四 加强资源开发的科学研究 要不断提高资源产业技术水平和开发能力 降低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 第五 加强环境保护与资源立法 对破坏资源 滥用资源的单位和个人 用法律进行制约 保护资源
5,资源核算问题
资源核算是指对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的自然资源 在合理调查评估的基础上 从实物和价值两个方面统计 核实 确定其总量和结构的变化关系及其平衡状况与投入产出效益的行为 自然资源核算通常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自然资源实物量的核算和价值量的核算 二是数量核算和质量核算 三是个量核算和总量核算 即分类核算和综合核算 四是静态的存量核算和动态的流量核算
目前 资源核算问题是一个世界性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 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已经对其进行了系统研究或打算开始研究 1992 年 6 月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环境 与发展大会选择资源核算作为一个重要的议题 不仅如此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联合国统计署 世界银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以及其他一些国际组织一致认为 实行资源核算制度是缓解和消除经济发展中的资源危机 寻求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平衡的重要途径 是促进人口 资源 环境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 可作为拯救地球 造福后代的一项重大行动 由于实行资源核算制度将有助于全面 客观地评价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有助于全面 客观地评价未来发展的潜力 有助于界定资源资产的所有权关系 有助于确立资源的有偿使用制度 有助于资源的有效管理 有助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111
于理顺资源产业内部及其与外部的关系 因而 实行资源核算制度 是时代的呼唤 历史的必然
6,资源市场问题
资源作为社会财富和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当对其进行实物量和价值量核算 并界定资源的财产所有权关系 我国宪法规定 土地 矿藏 水资源 森林资源等均属于全民所有 与此同时 我国还存在着大量的以资源为开发对象的经济实体 不论这些经济实体是属于国有的 集体的 还是个人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都有其自身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 这种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与国家利益间差别性的存在 决定了必然存在资源的国家 所有权或集体所有权与开发企业资源使用权相互分离的情况 这种所有权的转让 租赁是不可避免的 因而 资源的有偿使用和资源市场的形成就成为历史的必然
建立资源市场不仅可以通过市场的调节作用调控资源的优化开发和配置 而且也将有助于国家利用资源市场进行宏观调控 强化资源系统管理 从而建立起一整套行之有效 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的资源开发利用程序规划 法规和技术经济政策 在当前资源需求压力日趋紧张的情况下要尽快建立起各级资源管理机构 强化国家对资源的管理 研究各类资源的科学利用方式 作好资源综合开发规划 研究建立包括人口 资源 生态环境 经济 科学 社会等系统在内的总体协调发展战略 寻求自然资源不断增殖 永续利用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有利的资源基础条件
第二节 自然资源价值与价格
7.2 自然资源的价值问题
自然资源的价值问题是资源经济研究中的一个根本性的问题 一般认为 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 在西方国家采用市场定价法 认为只要能买卖的东西就有价值 但从实践上说 凡是没有价值的东西 就可以免费地任意取用 其结果必将给宝贵的资源造成巨大的损失 浪费和不可挽回的破坏 现在大多数基本自 然资源都已相当稀缺 任何人不应免费任意取用 即使像水和空气这样丰富的资源 如不解决其价值问题 不收取合理的使用费 保护费 补偿费 而是任人随意取用 将会造成自然资源严重短缺 水源枯竭 环境污染 空气质量恶化 所以 为促使人们能从切身利益上关心和爱护自然资源 合理开发和节约利用自然资源 必须解决自然资源的价值问题并以此为基础进而确定自然资源的价格 以便通过价格这个经济杠杆去调节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我们认为 即使未经劳动的自然资源也是有价值的 其价值是由自然力创造的 并由其有用性和稀缺性所决定 在研 究人与自然的经济关系时 可应用使用价值的概念 或经过修正了的效用价值概念 效用价值概念是从人对物的评价过程中抽象出来的 它本质上体现人与物的关系即当人类面对不同稀缺程度的物质资源时 如何评价和比较其用处或效用的大小 这应该是自然资源有价性的一个理论根据
建立在自然资源有价或无价基础上的产品价格有很大不同 前者 可能在综合考虑各种有关因素的情况下 确定出合理的价格 而后者 由于先天价格构成不完全 不可能制定出合理的价格 比如 我国的木材价格中 只包含了采伐和运输的成本 没有包括营林等成本 森林资源本身的 价格就更未考虑 所以价格偏低 再如水价 也只计算了供水成本 没计算排水和污水处理成本 水资源本身的价格也没有考虑 水价过低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所以 长期把自然资源当作无价物是 产品高价 原料低价 资源无价 这种价格扭曲现象的一个理论根源 是资源无偿占有 无偿使用的理论根据 也是导致资源加速耗竭 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基础严重破坏的一个根本性原因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112
7.3 自然资源定价
自然资源对人类和人类社会具有使用价值 物质性效用 在其被开发 被利用的过程中又呈现出其有限性或稀缺性 内在的使用 价值 物质性效用和外在的有限性或稀缺性 构成了赋予自然资源价格的充分且必要的条件或根据 亦即形成了可以对自然资源进行定价的原理和准则但是 这些依据原理和准则 都还是确定自然资源价格的一般性思路 要确定特定的自然资源或自然资源的特定层面的价格 还必须加以具体化 从国内外的研究和实际情况来看 大概有如下一些赋予自然资源价格的理论和方法
一 虚幻价格或影子价格法
我们认为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 虚幻价格 对非劳动产品从而没有价值的东西 可以具有 想象的价格 理论 同现在国际上流行的 影子价格 理论是相通的 由于影子价格在世界各国的经济活动和交往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其理论和方法也已比较成熟 并且影子价格的确定 又更多地是从整个社会对自然资源的使用和耗费进行研究 因而影子价格的理论和方法可以用来直接确定自然资源的社会价格 而且运用此种理论和方法所得到的自然资源价格 既能反映该种资源在整个经济运行中所起的机制性作用 又能反映所耗费 使用的资源对生态系统的牵动和影响 所以 影子价格的理论和方法可以作为研究自然资源价格的主要理论和方法
在市场经济中 商品价格既决定于成本 也决定于供求关系 当某种商 品供大于求时 价格就要下跌 反之 价格就会上涨 供求相等时 它的价格保持不变 称为均衡价格 现行的市场价格体系由于税收等原因不能正确反映成本与供求关系 影子价格就是针对现行价格的缺陷 为实现合理分配稀缺资源而提出的一种计划价格 在费用 - 效益分析中 一个项目除了有可用现行价格表示的经济效益和损失外 还有一些很难或不能用价格准确表示的社会效益和损失 如美学价值 健康影响等 对此国外经济学界提出了影子价格的理论 认为影子价格能更好地反映机会成本
前苏联经济学家列,维,康托罗维奇 为解决资源最优利用问题而提出的 客观制约估价 理论 也就是 影子价格 理论 不过 它主要是用于国民经济计划工作中的集中决策研究之中故又称为 最优计划价格 影子价格 理论是由荷兰经济学家詹思 丁伯根提出的 不过它当时主要是用于自由经济中的分散决策 故又常被称为 预测价格 萨缪尔森发展了丁伯根的 影子价格 理论 使其成为主要反映资源是否得到合理配置和利用的 预测价格 的概念并从三个方面作出了比较具体的阐发和补充 第一 影子价格 是以线性规划为计算方法的 计算价格 第二 影子价格 是一种 资源价格 第三 影子价格 以边际生 产力为基础另外 他还把商品的边际成本称为 影子价格 影子价格 是以线性规划为计算方法的 计算价格 其详细计算方法与应用可参阅厉以宁等 1995 影子价格 的含义是 假若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 要获得最大的生产效益和社会福利 那么 这类资源应当具有 价格 实际上 这时的 影子价格 仅仅表示该资源稀缺时的使用价值 影子价格 对弥补和校正资源的市场价格或国家颁布的流通价格 合理地组织生产和使用资源提供了一个有力的手段 但上述方法仍有很大局限性 首先 在计算过程中的对偶性问题主要针对物质生产和流通范围 其次 该方法所需资料和数据量大 计算复杂 尤其在实际工作上困难很多 针对这些局限性 一些经济学者主张将机会成本概念引入 影子价格 将资源的多用途性 多功能性 与稀缺性结合起来并将应用范围从纯物质生产部门延伸到整个社会 这种方法得到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的推荐 此外 国外一些经济学家还提出 对于美学 人体健康等诸如此类一些目前在费用 - 效益分析中尚无法计量的项目 也用 影子价格 来表示 当然 利用经济手段 把价格作为一种工具 来调整自然资源的合理配置 从而达到既保护了资源又促进生产这一经济学的目的 是有一定参考 价值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113

二 机会成本 替代价格和补偿价格法
1 自然资源机会成本的理论和方法
机会成本的概念是新古典经济学派提出来的 它所包括的范围比传统的会计成本更为广泛在费用 - 效益分析中 把社会费用看作是机会成本 这就是说 从社会的角度来看 费用是一种代价 由于某种决策或选择 把有限的资源用于某种用途后 就放弃了用于其它用途的机会 因此费用就是效益的损失 一种抉择的费用 可由其他抉择的效益来评价 也就是说 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是指该商品假设用于其他用途时所能创造的最高价值 例如 准备建设一座水厂 费用为
100 万元 但由于资金限制 若建设水厂 则必须相应地减少其他项目 如纺织厂或机械厂的建设 假如后两者的投资利润率分别为 l 1 4 和 1 2 的话 那么 140 万元和 200 万元即为水厂投资的影子价格 也就是说 水厂的费用 - 效益比值一般应高于 1 1.4 或 1 2 对社会来说才是合算的
自然资源的机会成本 是以自然资源的稀缺性 有限性为前提 以自然资源的个别应用 消费过程为出发点 以各个部门 行业及至整个社会的经济利益作为参照系数而确定的价格 是一种比较逼近某种自然资源对人类社会的真实使用价值的表征 具 体地说 自然资源的机会成本就是将其安排这种用途 而不安排另外几种用途 或放弃其它用途所造成的损失 付出的代价也可以说是一种自然资源不同使用方式 途径的比较成本或比较利益的价格表述 比如 某种自然资源被开发 利用于某种或某项生产活动 带来了新效益 增加了产品量 提高了产品质量或者减少了生产的其他耗费等等 而同一种自然资源 用于不同部门 不同行业 不同项目的生产活动 所带来的或所增加的效益往往又是不同的或有较大差别的 该种自然资源的机会成本一般即参照其在各部门 各行业的效用 结合整个社会经济状况 技术经 济条件来确定 由此可知 采用机会成本自然资源定价 不是按自然资源的某种直接使用的个别收益来确定 而是按其使用过程中的社会收益及其关系来确定 所以 采用机会成本赋予自然资源价格 是一个从个别到一般反复进行的社会过程
2 自然资源的替代价格理论和方法
自然资源的替代价格是在研究不可再生性自然资源的稀缺性 有限性及其与人类社会对该种自然资源的需求 消费不断增加的矛盾时提出的 其目的 一是促使人们更加合理 更加经济地节约利用不可再生性自然资源 或者说 以限制其需求与消费 求得延长自然资源的使用时 间二是提醒和促使人们去探寻 开发不可再生性自然资源的替代资源 可以认为 任何一种不可再生性或非补偿性自然资源的稀缺性都是相对的 因为人们对某种自然资源的需求主要不是特定资源物质本身 而是其物质特性 这种自然资源的物质特性和性能 又可通过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被另一种或另一些资源物质所替代 例如 钢铁 水泥和木料 在某些情况和条件下 可以用塑料物质替代 钢铁与水泥 木材之间在某些场合也可以相互替代使用 等等
科学技术的发展 为人类开发 利用自然资源不断探索 开拓出新的途径 也为人类不断扩展和开辟新的自然资源 领域 从社会经济和技术经济的观点来看 不可再生性或非补偿性自然资源的价格 就应该根据发现 开发和获取替代资源的费用 成本 来确定 这是符合社会经济运行规律和价格原则要求的 需要注意的是 自然资源的替代价格主要是或常常是在某种自然资源使用将尽 亦即接近枯竭之时 人们研究 开发替代物质的机会成本 并参照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以价格形态给出的 如此给出的自然资源替代价格 由于研究 开发的途径 方案不一其变动幅度往往较大 并且缺乏确定性 所以 自然资源价格 尤其是不可再生的非补偿性自然资源价格 不能完全依据其替代 价格来确定 自然资源的替代价格只能作为确定不可再生性自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114
资源价格的参照 或作为预测其价格的重要参数
3 自然资源的补偿价格理论和方法
自然资源补偿价格的理论和方法 主要是表征自然资源的有限性特征 它的具体运用 又着重反映出可再生性自然资源的恢复和更新要求 该类自然资源价格的确定 是依据补偿原则进行的 虽然可再生性自然资源可依自然规律再生 恢复和更新 但这是在其被开发 利用极其有限范围和幅度之内而言的 而今 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 其规模和强度常常大大超过了资源自身恢复的能力 要 使其继续再生 恢复和更新 就必须予以人为的或人工的协助 这种人为人工协助的耗费 称为 补偿费用 按照某种补偿费用来确定被替代自然资源的价格 不仅是合理的 而且是较为有效的 实用的 所以 自然资源价格 尤其是可再生性自然资源的价格可以依据开发 补偿的资源费用来确定 不过其价格水平的高低 是在了解和掌握自然资源耗费补偿的上 下限的情况下 设计和确定的 可再生性自然资源被使用 消耗后 可以自然地恢复和再生 此为耗费补偿的上限 这部分使用和消费是无偿的 被使用 消耗后 超出了自然资源自然恢复 再生的限度和临界 值 就不能自然地恢复和再生 而只能依靠人为 人工的协助来恢复和再生 此之为耗费补偿的下限 这种自然资源的使用和消费是有偿的 那么 自然资源的补偿价格 即取其消费补偿价格的上 下限间的某个值或某个区间值
7 4 水资源定价
根据自然资源的价值理论分析 水资源本身不存在任何物化劳动 其经济价值只表现为一种形式上的价格 由于其具有稀缺性 必然导致有偿使用 因而必须对它进行经济评价 从而优化配置水资源
水资源的定价可以有多种方法 如参照级差地租理论对水资源定价 按照生产价格来制订水资源价格等 刘文等 1996 从价格构成上看 水资源的价格构成包括以下几部分
(1)使用水资源的超额收益 水资源由于水质好坏 运输条件 地理位置等的不同而产生好坏优劣级差 产生级差收益 同时由于水资源的稀缺性和所有者垄断 使用水资源也应取得绝对收益 级差收益和绝对收益之和就构成超额收益 归水资源所有者所有 当水资源归社会所有的情况下 往往通过水资源保护费和水资源使用费来作为水资源的超额收益 其中水资源保护费是为了对水资源实行保护而征收的一种费用 它实际上是一种水资源使用权费 水资源使用费是指对一些以水为原料从事营业性经营活动的 水资源使用者 社会或国家以所有者的身份参与收益分配按照水资源的使用量而征收的使用费
(2)经营水资源的追加劳动费用 经营水资源要追加一定的劳动 消耗一定的费用 这些费用主要包括 a.工程运行管理费 包括工程维修养护费 材料燃料动力费 工资及附加工资和处理费 b.固定资产的折旧费 大修理费 c.其他应计入成本的费用 包括防风费 观测试验费 科研费 保险费 外购水源费等 这些费用和其他投入一样 也应带来一定的收益 应该在水资源取用时得到补偿
(3)水资源再生费用 水资源是可再生自然资源 但水资源的再生 往往须有人工的辅助 这通常用水资源补偿费形式收取 水资源补偿费包括水质补偿费和水量补偿费 水质补偿费又称水环境保护费 净化费 是对水质破坏征收的补偿费 凡是对水域投放 三废 (废水 废渣 废物 )
等 对水质产生了破坏作用的 均按排污量和污染程度征收水质补偿费 水量补偿费是对超量使用水资源而征收的补偿费 在特定地区 开发使用超过其再生能力的水资源 又是营业性经营的使用者 用水时均须交水量补偿费
(4)其他补偿费用 主要是指水资源的转让或征用所造成的所有者的实际损失 如当地居民或某企业赖以生活或生产的水源 当 其被剥夺的时候 应给予相应的补偿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115
7 5 土地资源定价
土地资源因其自身的特殊性 使得其价格也有特殊性 土地所有者往往出售的是土地的使用权 而不是其所有权 不像矿山的所有者将矿产资源出售给开采和使用者 发生所有权的转移因而土地资源的价格可分为使用权价格和所有权价格 前者即为地租 后者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实物商品交换价格 即土地价格 (或简称地价 )
地租是指利用一切土地所必须支付的超额利润 可以从质和量两方面加以理解 地租是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所有权得到的收入 是土地所有权借以实现的经济形式 就其本质而言 地租是一种收益权 是土地所有者从土地上获得收益的权利 土地收益权与土地所有权有关 而与土地利用方式无关 地租从量上来说却是与土地的利用方式直接相关 并直接影响土地用途的转换
古典经济学家对地租理论进行过深入的研究 认为地租是地主因享有土地占有权的不劳而获并将区位因素引进对地租的分析过程中 地租概念延展到都市土地中 总地租分为房屋地租和基地地租 前者是投资于房屋的正常收益 后者则是总地租对房屋地租的扣除剩余 是真正的地租
地租由土地的需求与供给决定 土地的需求取决于土地的边际生产力 土地的边 际生产力是递减的 所以 土地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但土地的供给是固定的 因为在特定的范围内 可以利用的土地总有一定的限度 这样 土地的供给曲线是一条与横轴垂直的线在图 7.1 中 横轴 ON 代表土地量 纵轴 OR 代表地租垂线 S 为土地的供给曲线 表示土地的供给量固定为 N0 D 为土地的需求曲线 D 与 S 相交于 E 决定地租为 R0
R D1 S
E1
R1
D0
R0 E0
O N0 N
图 7.1 地租的确定
随着经济的发展 对土地的需求不断增加 而土地的供给不能增加 这样 地租就有不断上升的趋势 土地的需求曲线由 D0 移动到 D1 土地需求增加 但土地的供给仍然为 S S 与 D1 相交于 E1 决定了地租为 R1 R1 高于 R0
不同土地在肥沃程度 地理位置等方面的差别 对地租的形成有相当重要的影响 由于土地在肥沃程度和地理位置等方面的差别而引起的地租即为级差地租
Rg (P C) Q1 (P C) Q0 (P C) (Q1 Q0)
其中 Rg为级差地租 P 为土地产品价格 C 为生产成本 Q0 为劣等地的产量 Q1 为优等地的产品产量
由于市场上同种土地产品的价格是相同的 在成本一致的条件下 优等地的产出比较高 必然产生级差地租 由于土地资源的有限性 随着经济发展 人口增加 对土地产品的需求增加导致土地产品价格上升 级差地租也会增加
马克思主义认为 地租所反映的是一种社会关系 是土地所有者凭借其所有权对直接生产者所创造的超额利润的占有 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得以实现的形式 土 地所有权的存在和垄断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116
产生地租的根本原因 马克思主义基于对地租质与量两个方面的分析 将地租分为质的方面的绝对地租和量的方面的级差地租两种形式 绝对地租是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所有权的垄断所取得的地租 即无论土地本身的状况如何 只要有土地所有权的存在 只要利用该土地 就必然有地租的存在 级差地租是由于所利用土地本身的状况差异 以及利用者投资等方面的差异而造成的地租量上的差异 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是土地的质量等级 产生的原因是土地的有限性引起的土地经营垄断 级差地租的来源是土地经营所获得的超额收益 产生级差地租的自然 基础是肥沃程度和地理位置的差异 农村土地的空间位置取决于距市场的远近 城市土地空间位置的差异主要取决于城市土地所处位置的商业繁华程度 商业网点密度 城市基础设施状况 交通便利程度 人口密度以及自然环境状况等
地价理论是建立在地租理论基础上的 地租理论从质和量两个方面揭示了地租产生的根源地价只不过是地租在土地交易中的价格反映 它不但反映狭义上的地租 更多地要反映广义地租狭义地租 即纯粹地租 是超额利润的一部分 仅仅是由土地单一因素而产生 它并不是超额利润的全部 其实现过程是通过其他生产要素的组合而在直 接生产过程中产生 土地价格的确定实质上是通过分析造成地租差异的各种因素 寻求地租量的多寡 并将其资本化
现代西方地价理论 主要采用边际分析 供求分析等数量分析的方法 其理论基础是效用价值论 生产费用论和供求关系论 认为地价和地租一样 其存在的基础是土地的效用 即土地具有能满足人类的需要 进行各种生产和消费活动的能力 因此从需求角度讲 地租越来越被认为是地价的基础 在此基础上 地价的决定最终还取决于土地市场的供求状况 其具体理论可以分为如下三种
1 土地收益理论 认为决定地价高低的根本原因在于以 土地所能提供收益的多少 地价是土地纯收益的资本化 用公式可以表述为
V = R – C / r
式中 V 地价 R 预期总收益,指在正常管理水平 正常市场状况 最佳土地利用形态时的收益
C 预期总成本,包括各种税收 营运成本等 r 资本化率,相当于稳定利率
2 影子价格理论 认为地价是土地资源得到合理配置的 预测价格 这一理论从土地有限性出发 在一定的资源约束条件下 求出每增加一个单位土地资源可得到的最大经济效益 这种方法主要是分析土地的机会成本 选择最大效益的机会成本来确定土地价格 它一方 面反映土地的劳动消耗 另一方面反映土地的稀缺程度 供求关系
从土地费用的计算原则来看 由于项目占用土地国民经济要付出代价 这一代价就是土地费用 也就是土地的影子价格 一般来说 土地的影子价格包括两个部分 一是土地用于建设项目而使社会放弃的原有效益 二是土地用于建设项目而使社会增加的资源消耗
项目所占用的土地 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荒地或不毛之地 土地的影子价格为零 也就是说项目占用了这样的土地 国家不受任何损失
第二种是经济用地 不管原来是用于农业 工业还 是商业 项目占用之后都引起经济损失这时应该用机会成本的观点考察土地费用 计算社会被迫放弃的效益 对于农业 应计算项目占用土地导致的农业净收益的损失
第三种是居住用地或其他生产性建筑 非盈利单位的用地 项目占用之后要引起社会效益的损失 但又很难用价值量计量 这时主要应该考察 如果工地被项目所占用 而原有的社会效益又必须保持 那么要使国民经济增加多少资源消耗 假如原来有住户 首先要为原住户购置新的居住地 其费用是新居住地土地的机会成本 其次要使原住户获得不低于以前的居住条件 其代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117
价是实际花费的搬迁费 用 两项费用之和 就是项目所占用居住用地的影子价格
土地费用的计算方法 项目占用农村地区的土地 可以恨据土地的农业生产率来计算其影子价格 该地的总产值减去上年实现这一产出的成本 包括影子劳动力成本 的差额就是该地的租金 地租 已知租金根据经营土地的资本收益率可以推算出地块的影子价格 其公式为
L = N/I
式中 L 土地的影于价格 N 租金 I 土地报酬率
项目占用城市地区的土地 就不宜用上述方法估价 城市地块的机会成本更可能取决于它在某个可供选择的非农业用途上的生产率 一般 来说 它要大大高于农村地区的租金 而且差别很大 大多数城市项目的发展初期占用农业土地 地价比较低 人口的增多 地价会不断地上升因此 典型的城市地区的地价含有历史的因素 不可能用一个简单的公式作估价基础
上述分析和处理 对于自然资源地区土地的估价也是适用的 一个荒山的矿物资源 初始开发时的地价可能为零 矿山建成发展以后 地价会上升 矿区都市化以后 矿区的地价应按某个非农业用途上的生产率来推算
3 土地供求理论 认为土地供给与需求是决定地价高低的主要因素 地价与土地的供给量成反比 与需求量成正比 当然 这种理论实现的条件是必须有正常的竞争条件
7.6 森林资源的 定价
森林资源的价格 即林价 林价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 从广义讲 林价是森林价值的货币表现 包括 森林中的立木价值 森林中的动植物 微生物等产品的价值 森林的生态效益价值从狭义讲 林价是森林活立木价值的货币表现 即立木价格 通常评价森林资源的经济价值是指森林的木材价值 即立木价格
林价一般由宜林地的地租和有关的补偿费用构成 1 宜林地地租 林价的确定是以劣等宜林地为基准的 宜林地的所有者要取得绝对地租 由于优等宜林地效益更高 因而优 等宜林地所有者还要取得级差地租 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归宜林地所有者所有 2 营林成本 这是经营森林时付出的成本 包括 a,造林费 种苗 整地 栽植 幼抚 施肥等费用 为一次性投资 b.
经营费 护林防火 防治病虫害等设施装备 药物等费用 有一次性支付的 也有定期支付的
c,管理费 行政管理 技术管理 科研 社会负担及工资等费用 为逐年支付的 由于森林资源周期较长 要考虑资本的时间价值 3 营林的利税 营林也获取收益和缴纳税金 4 其他费用 包括林木生产中的各种损失 如森林火灾 虫灾 冻害等不可抗拒的损失 以及转让森林资源带来的其他利益的损失 如可能导致水土流失 动植物生存环境 以林为生的人的生活等的破坏 要给予一定补偿
参考文献
1,兰德尔 1989 资源经济学,商务印书馆
2,刘文等 1996 资源价格 商务印书馆
3,厉以宁等 1995 环境经济学 中国计划出版社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118
第八章 自然资源评价与动态配置
第一节 自然资源评价
8.1 自然资源评价原则与方法
自然资源的动态配置及经济评价 即从经济发展和生产布局的角度出发 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 综合论证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可能性 方向和经济合理性 搞好自然资源经济评价的工作可为因地制宜 发挥地区优势进行生产力布局 提供切实可靠的基础 自然资源的动态配置与评价 与自然资源的定价是相互联系 互相作用的 自然资源定价应考虑最佳动态配置的要求 同时自然资源的定价对资源的动态配置产生重要影响
人类社会选择国民经济发展方向时 必然考虑利用自然资源的特点 以期获得最多的产品因而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 自然资源对社会劳动地域分工 对地区经济发展特点 方向和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很大 如矿物 土地 水资源 气候资源和生物资源等对采矿业 农业的发展方向布局等的影响 十分重要 它们对加工工业布局及其厂址选择等亦不容忽视 此外 充分而正确地评价自然资源 还能探明自然资源与生产发展之间的联系 以及自然资源与地区经济发展特点之间的关系 为实现资源有效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一 自然资源评价的原则
1 要从经济发展方向和优化配置的要求出发 不同的生产部门和生产布局对自然资源的要求不一 而不同的自然资源对生产的意义和作用亦不相同 因而 只有从经济发展方向和生产布局的要求出发 才能有的放矢 最优化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避免盲目性
2 在开发利用中 要保护自然资源 注意生态平衡 自然界 在一定区域范围内 构成了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 但如违反客观规律 例如农业生产中的滥垦 滥伐 必然破坏生态系统平衡使水 土 气等可更新循环的自然资源的生产潜力退化 自然环境趋于恶化
3 自然资源的经济评价必须综合分析各种条件因素之间相互联系和制约的作用 基于此 对影响一定生产部门或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要进行重点评价 深入分析
4 经济评价必须在现代技术可能性的基础上论证经济合理性 研究一定生产部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技术可能性是 主要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任务 而经济评价则是利用技术可能性来论证经济合 理性 它体现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目的和要求 必须重点考虑详细比较 同一种自然资源在开发利用中有多种可能性 各种可能性的经济合理性又是不同的 例如 一块土地可用以修建工厂 也可用于种植粮食或经济作物 造林 放牧等 而最佳利用方案即经济合理性只能选择其中之一者 确定经济合理与否 可运用经济指标进行比较计算 选定最佳方案 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 自然资源本身的数量 质量和经济地理条件 国家政策等等 往往是影响开发利用可能性和经济合理性的因素
二 自然资源经济评价的主要内容
1 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不同的数量和 质量对生产部门的适合程度和保证程度不一 矿物资源要达到一定的储量和品位才宜于开采 光照 热量 水分要有一定的数量方能满足某一种农作物生长的需求 自然资源数量评价即计算自然资源的绝对量 也可用平均每平方公里资源的拥有量来表示 以矿物资源为例 数量评价即包括探明储量 可采储量和远景储量等 质量评价即矿物的品位 如含矿率 所含有害杂质与有益伴生矿等 至于矿层厚度 矿床埋藏深度 可否露天开采 矿物开采的采剥比 水文地质状况等 也属质量评价的内容 自然资源数量评价 还应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119
包括自然资源绝对量与社会需要量对比的相对量 相对 量可用每人平均资源的拥有量来表示 它可说明一定地区范围内资源的富裕程度 如有些国家土地面积大 资源的绝对量是丰富的 但人口众多 而每人平均资源拥有量就不富裕 资源富裕程度对确定地区经济部门结构的比例 生产规模和合理布局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根据生产实践的具体情况和科学技术的水平又可将数量和质量划分成系列指标
2 评价自然资源的地理分布特点及其相互结合状况 季节分配变率等情况 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不仅取决于数量和质量 还取决于分布 相互间结合状况和变化情况 例如评价中国的季风气候 就要指出下列内容 第一 热量资源丰富 夏季普遍高温 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可种植水稻第二 水热资源结合好 夏季高温多雨 雨热同季 对农业生产非常有利 第三 降水绝大部分集中在东南地区 广大北方及西北地区缺水 第四 变率大 季风强弱变化大 使中国降水变率也大 加之中国森林覆盖率低 故旱 涝 低温等灾害频繁
3 深入分析主导因素 主导因素有多种情况和表现形式 不同的生产部门 范围大小不等的不同地区 其主导因素均不相同 经济技术条件的变化也会使主导因素发生转变 在半干旱和干旱地区 水是发展农业的主导因素 一旦灌溉用水使用不当 土 壤盐渍化问题常常成为发展农业的关键 因而评价工作就要对主导因素 次要因素 表现形式 具体影响和转变可能性等进行深入分析
4 在深入分析自然资源主导因素 联系次要因素 以及主导因素的数量与质量系列指标的基础上 将自然资源经济评价转化为开发利用方案资料
5 评价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可能 方向的有利方面和不利方面 以及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多种方案的预期经济效果 经济效果应包括最佳效果和最差效果 例如 筑坝开发水资源 就应预期在正常水位 最高水位 最低水位时 发电 灌溉 航运等的最佳效果和最差效果 同时 还应估计开 发利用自然资源可能会引起自然界的生态变化 这些变化又怎样反过来阻碍生产发展
三 自然资源经济评价方法
首先要实地调查 搜集原始资料 应用遥感技术 则可大大提高调查工作效率 其次 要了解一定生产部门对自然资源的需要量和具体指标 作为评价的标准 使评价工作更切合经济发展的需要 第三 要综合各方面情况 建立比较方案 分析它们的经济效益 得出最佳方案 自然资源经济评价工作可应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和数学模型来计算数量及质量的现状和动态 并根据国民经济发展规划 计算其消费量 从而建立各种指标之间的数量关系 使评价 工作能用较确切的数字来表达 第四 要将评价成果应用于生产实践 指导生产 并接受生产实践的检验 达到为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的目的
第二节 自然资源的动态配置
8.2 自然资源动态配置的一般模型
自然资源和资源动态配置问题 其核心是将消费在不同时期进行优化配制 以取得最佳效益其决策和储蓄决策类似 开采某种自然资源的决策就是把消费从以后时期向当前时期转移 因而类似于借贷决策 为了生产的目的开发某种自然资源 并且在使用中维持它的生产能力的决策类似于投资决策 因此 投资理论的逻辑能够直接应用于自然资源 管理 这时 最困难的问题并不在于应用投资决策理论 而是在于如何适当地表示自然资源生产能力的时间分布和管理决策对物质生产能力时间模式的影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120
自然资源有着繁杂的种类 但又表现出许多相同的基本特性 对此我们可以对其进行共性的经济评价 同时由于自然资源可再生和非再生的不同特点 对自然资源在一般经济评价上也就必需有不同的方法 在更具体的自然资源种类上 我们又必须用具体的经济技术评价方法对其展开分析 在开发利用上也就有不同的对策措施
假设在自然资源有限 边际开采成本为常数的情况下 我们来研究自然资源的有效配 置 由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 前期的开采利用和后期的自然资源在数量上是互补的关系 这样就会产生自然资源在时间上的有效配置问题
设有限自然资源的需求函数是线性的 Pt 为 t 年的自然资源价格 Qt 为 t 年的开采量 a 为
Pt 的上限 b 为资源边际开采成本 则有
Pt=a bQt
那么在 t 年的总收益 TBt 是
因设自然资源的边际成本为常数 t 年开采 Qt 数量的总成本 TCt 为
TCt c Qt
如果可开采的自然资源总量为 Q 那么 n 年的已利用的自然资源的最大收益净现值和剩余可利用资 源的价值之和为
式中 r 为稳定利率 为初期价格和边际开采成本之差 称为边际使用者成本 上式表现了自然资源的最优动态配置 由于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自然资源总量 Q 小于需求量 那么 当满足下面式子的情况下 TB 最大 也就是自然资源达到了最优配置
8.3 不可再生自然资源的动态配置
我们来考虑某种以一定的数量和质量在一定的地点存在的资源 假定在任何对人类有意义的时间范围内 资源质量保持不变 资源数量也不增加 而且其减少的数量正好等于人类开采的数量 我们称这种资源为可耗尽资源 矿藏非常近似于上述可耗尽资源 的概念 我们用它作为例子来分析可耗尽资源的经济问题
耗尽既可以看作是一种过程 也可以看作是一种状态 一种可耗尽资源的持续不断的开采构成了耗尽过程 当这种资源一点也没有剩下时 或者更现实一些 当剩下的这种资源所处位置十分不便 开采费用极为昂贵 以致于需求数量为零时 就达到了耗尽状态 关于耗尽的最简单的分析概念 是开采费用在达到耗尽点之前保持不变 到达该点后 开采费用突然变成无限大 较为实际的概念性的模型设想开采成本由于矿藏越来越难开采会随着时间逐渐上升 一直到开采成本终于变得太高而使得需求为零 按照 后面这种概念 耗尽状态是开采成本和需求决定的 例如对资源的需求向右上方移动将诱使人们进一步开采这种资源 而这种资源在以前曾经认为是已耗
∫?=?=
Qt
QtbaQtdQbQaTBt
0
2)2/()(
0
10)1(
1
1
=?
……=+

=
n
t
t
QtQ
ntr cbQta 其中
∑∑
==
++
n
i
n
i
iQt QiQr
cQtQtbaQtMax
11
1
2
)()1( )2/(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121
尽的 这样就涉及到以下概念
一 最优开采率
考虑一种可耗尽矿藏的所有者面临的决策问题 他希望开采资源的净收入流量的现值 V0 最大化 这里
P1 一 C1 P2 一 C2 Pt 一 Ct
V0 (P0 一 C0) ———— 十 ———— 十 十 ————
1十 r (1 十 r)2 (1 十 r) t
式中 Pt 时期 t 开采的资源的价格
q 时期 t 开采资源的单位成本
T= 耗尽状态发生的时期
在这一公式中 Pt Ct 等于 Rt 也就是时期 t 的单位矿区使用费
资源所有者通过开采和出售这种资源 把财富 (即地下矿藏 )转变为当前的收入 他的决策问题类似于任何其它的投资决策问题 他可以用保存这种矿藏的办法来投资 他可以把这些矿藏变为现金 投资于金融证券 按一定的利率获得利息 他可 以把一部分矿藏或一部分金融证券变卖为现金以支付当前的消费 或者 他可以为当前消费去借钱 同时保留这些矿藏
如果他预计 Rt 在每一时期 t 都是一样的 他将在初始期开采出所有的矿物 把所得的一部分用于当前的消费 把剩下的进行投资以利率 r 产生利息 如果他预期 Rt 每一时期的增长率超过 r
他将把这些矿藏永远保留在 地下 地下矿藏的净现值大于他用开采收入所能购买的金融证券的净现值 如果他能以利率 r 借钱 他将借钱来支付当前的消费 矿区使用费 (即他的矿藏的未贴现的净值 )的增长快于它应付的利息 然而如果他预计矿区使用 费的增长率等于 r 他将在保有矿藏和金融证券投资之间保持中立 因此 他在每一时期将开采正好够他维持他自己的消费水平的矿产
根据前面的公式 最大化 V0 的结果是
R1 R2 Rt
R0 ———— ———— ————
1十 r (1 十 r)2 (1 十 r) t
这就是说 每一时期的单位矿区使用费的现值必须相等 否则 资源所有者可以把开采从一个时期改到另一个时期 用这种方法增加他的矿藏的现值 只有在 Rt 以 r 的速率增长 或者说 Rt 的现值在各个时期保持不变的情况下 在每一时期才会开采某一数量的矿藏
这一条件看来对可耗尽资源的市场稳定带来了威胁 如果资源所有者预计开采出来的资源价格将下跌 他们可能会增加开采率 从而更加促进了预计的价格下跌 如果他们预计开采出来的资源价格将有相当大的增长 他们将把资源留在地下 从而加速了预计的价格增长
理论上讲 矿藏是具有资本特性的资源 因而
V0 (P0 一 C0)十 K0
这里的 K0 等于时期 t 末的资源保有储量的资本价值 对于开采出来的资源未来市场价格的预测 将使资源所有者对 K0 的估计值发生变化 随着预期价格的变动 对于 K0 的不断再评价有助于使 r 和 Rt 的增长率恢复相等 从而给开采性资源市场带来了稳定的因素
私人所有的可耗尽资源开采的最优条件是一个纯粹的效率条件 在这一条件中 市场利息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这样就产生了两个问题 (1)市场利息率 r 是否是社会贴现率的一个合理的估计数 (2)社会贴现率对动态效率和公平这二者是否都有所反映 或者说只反映了 相对较短的时间范围内的效率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122
从公共投资策略看 社会贴现率应该等于私人资本市场确定的投资边际效率 (MEI)(兰德尔,1989:211-212) 这个结论在 而且只有在同样的时间范围内比较私人投资和公共投资时才是合理的 然而私人投资的时间范围相对较短 从矿山到厂房设备投资 其服务年限很少能超过 20-40
年 相反 对于希望永远生存和繁荣下去的社会而言 它必须关心它的可耗尽资源能够为很多代人继续服务 或者至少到技术的发展可以用新的可耗尽资源或流动资源来代替被考虑的这种资源时为止 就贴现率而言 对未来两三代 或更多代人的结果只会产生轻微的影响 因此完全有可能出现开采性资源由市场决定的贴现率大大高于长期的社会贴现率的情况
资源开采的高效率条件使得市场利息率 r 成了决定性的因素 而它是由当代人决定的 因此高效率条件使当代人在确立一种决定为子孙后代 节省 多少开采性资源的标准方面 起着一种独断的作用 因而没有理由相信 资源开采的高效率条件能够用来判断各代人之间的公平
还有很多其他理由怀疑私人市场是否能给出一个对社会来说最优的资源开采率 在可耗尽资源的储量实际上被垄断或卡特尔化的地方 (如石油输出国组织 ) 市场决定的资源开采率可能是偏低的 在资源开采产生帕累托相关外部不经济的地方 (如露天煤矿或燃煤所产生的空气污染 ) 市场决定的资源开采率就可能是偏高的 最后 私人资源所有者还面临着一些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技术的不确定性 它使资源所有者无法确定未来的资源需求和未来的开采成本 有关财产权的不确定性 例如 当资源所有者担心资源宝藏有可能被政府没收时 就会发生这种不确定性 关于资源价格的不确定性 这种不确定性往往由于缺少资源的期货市场而加剧 虽然这些不确定性对期望寿命相对较低的私人资源所有者的想法有较大的影响 但是 它们对预期可无限存在下去的社会来说 并不是很重要的
二 资源税
在社会认为市场决定的资源开采率不是最优的情况下 它通过社会制度作出何种反应呢 它可能试图通过限制资源开采所需的投入 或通过限制每一时期可在市场上出售的资源数量来直接确定开采率 也可能试图通过税收政策来影响单位矿区使用费 Pt 一 Ct 从而影响开采率 同时让资源所有者根据受政府影响的价格自己去确定各自的最优开采策略 下面可以简单地比较一下两种资源税收策略 (地产税和开采税 )的经济结果
地产税 可耗尽资源蕴藏量可以作为地产征税 对于一 种给定的地产税税率 资源所有者交纳的税款直接随着剩下的 尚未开采的储量而变化 剩下的资源越少 资源所有者交纳的地产税税额就越少 因此 当资源税按照资源的保有储量征收时 资源所有者这时就会通过增加他的资源开采率使 V0 最大化 地产税数量越大 开采率增加得越快
开采税 政府也可以征收开采税 这是一种对开采出来的资源按单位征收的捐税 实际上开采税是政府在资源所有者得到他的矿区使用费之前征收的一种事先规定好的矿区使用费 开采税使资源所有者的单位开采成本 Ct 增加 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条件下 它将使当前的资源开采 率降低 开采税倾向于减少资源开采率 开采税越高 开采率减少得越多
某些政府设立了开采津贴 这实际上是一种负开采税 开采津贴的作用是要增加开采率
三 重复利用率
金属资源常常是可以重复利用的 资源重复利用常常被它的热心倡导者们认为是人类在遥远的未来仍然能够得到自然资源的最好途径 不过 必须认识到重复利用并不是不费钱的 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 在一个封闭系统内 无限的再循环是不可能的 甚至从系统外界供有连续不断的投入流量时 (例如太阳能的有效利用 ) 无限的再循环也是不可能的 每次再循环时都要产生某 些损失 每一次完全的资源重复利用 (即制造 使用 重复利用 ) 都会使资源产生某种退化 同时还需要投入能量 重复利用是一个费钱的过程 资源使用者将根据相对成本的基础在开采新资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123
和重复利用之间进行选择 在任何时期 重复利用的资源 只有在它们比新开采的资源更便宜的情况下 才能被使用 私人所有的使用资源的厂商将寻求使资源使用的总成本 C 最小化 这里
C TCE Z)十 TCR(Z)
TCE 和 TCR 分别为新开采和重复利用资源的总成本 它们都表现为产出 Z 的函数
当使用新采出资源的边际成本等于使用重复利 用的资源的边际成本时 就达到了生产一定产出水平的最小成本
如果开采性资源所有者面对的由市场确定的 r 大于社会贴现率的话 那么新开采资源的单位价格将低于社会最优价格 因此 使用新开采资源的社会成本将高于厂商所面临的价格 此外如果与资源开采过程有关的帕累托相关外部不经济性超过与资源重复利用有关的外部不经济性的话 那么使用新采出资源的私人成本将进一步小于社会成本 所以 如果这两项条件成立的话社会最优的重复利用率将大于私人市场决定的重复利用率
在这种情况下 新开采资源的开采率对资源开采所产生的 外部不经济性征收的污染税将使重复利用率接近社会的最优比率
8.4 可再生自然资源动态配置
生物资源有不断再生产自身的能力 因而有别于可耗尽资源 生物资源比开采性资源复杂得多 它们一般都利用流动资源 (例如阳光 )和贮存资源 (例如水和土壤养分 ) 此外 它们也能利用开采性的可耗尽资源 例如用矿物制造的肥料和使用化石燃料的栽培方法可增加生物资源的产量
在生物资源管理问题的经济分析中 财产权问题是至关重要的 在财产权没有减弱的情况下例如在私人土地上生产谷物 林产品和牲畜 生物资源可以被管理得和一 般生产过程中的投入差不多 另一方面 如果生物资源的专有财产权不可能确立 (例如海洋渔场的情况 ) 生物资源必然得不到管理 对整个生命周期都进行管理是不可能的 只有通过控制收获率 才能对这种生物资源的长期生产率达到某种程度的控制
一 经营性资源
我们现在来考虑一片新栽树林的所有者面临的决策问题 他希望决定林木采伐的最优时间当这些树木很幼小时 采伐下来价值是很小的 随着树木的长大 它们的采伐价值迅速增大 不过 这些树木并不能无限地继续增加采伐价值 它们最后会衰老和死亡 只能当做劈柴烧用 价值将远低于木 材
假定土地所有者只要求使目前这片树林的现值最大 他希望选择一个采伐时间 t* 使得 W0
最大化 这样
Pt Ct
W0 ———— k0 V0 k0
(1 十 r) t
式中 Pt 为时刻 t 的木材销售价值 Ct 为时刻 t 的采伐成本 k0 为购买这片林地的初始投资
V0 为采伐的树木的现值
这一决策问题的解可用图 8.1(兰德尔,1989:225)表示 标有 Pt Ct 的曲线代表时期 t 的 (未贴现的 )销售价值减去采伐成本 标有 Krt 的曲线与 垂直轴相交于 K0 点 它表示这些树木以利率 r 计算复利的初始购买成本 通过点 K0 的虚线代表以利率为零计算复利的这些林地的初始购买成本 与垂直轴相交于 Vr0 的曲线代表利率为 r 时采伐树木的最大现值 与垂直轴相交于 V00 的虚线代表利率为零时采伐树木的最大现值 利率为 r 时的最优采伐期是 t*r 而利率为零时的最优采伐期为 t*0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124
只有在利息率为零时 土地所有者才选择在 Pt Ct 最大时采伐树木 当利息率为正时 采伐将在
(未贴现的 ) Pt Ct 到达最大点之前的某个时刻发生
价值 成 Vtr
本和收入
Vo0 Ktr
Vt0
Vor
Ko Kt0
Pt-Ct
O tr* to* 收获期的数目
图 8.1 收获期的数量
二 非经营性 生物资源
现在我们来考虑一种非专有资源 比如说海洋渔场 在这种情况下 不可能对个别的鱼确定专有财产权 因此海洋渔场不可能像林地上的树木一样由私人经营 就树林来说 土地所有者控制着每亩土地上的树木数量 种植和采伐时间 从而对树木的整个生长期实行实质性的控制 然而在海洋渔场这种情况下 只有捕捞率是可以控制的 在一个海洋渔场控制捕捞率没有像在私人林场里控制采伐率那样简单 因为单独一个人不能对海洋渔场实行私人控制 对捕捞率的控制必须通过国家制度所提供的政策工具才能确 立
假定渔场具有一定的空间界限 被一些生物学上有关的参数所约束 (例如总的养分 水的温度等 ) 于是将有一个它所能维持的最大的鱼群数量 Xm 在任何给定时期 鱼群总量的增长是鱼群中个体鱼的生殖 死亡和平均大小变化的净结果 鱼群数量很可能有一个临界值 Xe 低于这一数值 鱼的数量增长将为负数 一直到鱼群灭绝 因此 鱼群数量实际上被 Xe 和 Xm 所限制 当鱼群数量接近 Xm 时 鱼群中的鱼就开始互相争夺可得到的养分 鱼群的相对增长就逐渐减慢
图 8.2 为一个静态有效可持续捕捞量的模型 这里把静态有效可持续捕捞 量定义为不考虑贴现情况下取得最大年净效益的捕捞量 为了简化分析 这里假设 (1)鱼价固定 不随销售量的变化而变化 (2)单位捕鱼活动的成本固定不变 (3)单位捕鱼活动的捕捞量与鱼类存量的大小有关鱼类存量越多 单位捕鱼活动的捕捞量越大
图中 TC 为总成本 TR 为总收益 捕捞活动的收益 R 和成本 C 是捕捞活动量的函数 总收益曲线基于渔业资源的生物学模型 该模型反映了鱼类存量及其增长之间的平均关系 (张帆,1998,
140) 在横轴上从左向右运动 捕捞努力不断增加 可持续捕捞量和总收入也不断增加 直至达到 Em 点 可持续捕捞量和总收入达到最高点 继续向右运动 继续增加捕捞努力反而减少可持续捕捞量和总收入 因此 Em 点为取得最大可持续捕捞量的捕捞努力
捕捞活动的
成本和效益
R(Ee) TC
TR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125
C(Ee)
0 Ee Em Ec 捕捞活动量
图 8.2 静态有效可持续捕捞量
净收益由总收益 TR 和总成本 TC 的垂直距离来表示 净收益只有在 Ee 点最大 在该点 边际收益 (总收益曲线在该点的斜率 )等于边际成本 (总成本曲线的斜率 ) 超过该点 追加的成本超过追加的收益 Ee 为经济上有效的捕捞努力水平
在 Ec 点 总成本等于总收益 净收益为零 超过该点 总成本大于总收益 产生亏损
需要指出的是 静态有效可持续捕捞量是使每一时期的净收益最大的配置 (且每一时期的净收益都相同 ) 任何比静态有效可持续努力高的捕捞努力会增加当期的捕捞量和当期的净收益 但是会减少下期的资源存量并减少下期的净收益 可见 静 态有效可持续捕捞量只是在贴现率为零的情况下动态有效可持续捕捞量的特例
以上通过对渔业资源的考察分析了 非经营性 生物资源的利用情况 在 经营性 生物资源的情况下 私人收益和社会收益的情况与可耗尽资源类似 如果市场利息率和社会贴现率相差甚远 私人和社会的最优条件是不同的 如果市场利息率高于社会贴现率 与社会最优条件相比私人最优条件会产生过早开发以及在维持这一资源的生产能力方面投资不足的结果 经营性生物资源的独占所有权会限制用这种资源生产的当前的商品和服务数量
在 非经营性 生物资源的情况 下 上面所讲到的私人和社会最优条件之间的差异都可能存在 此外 还可能出现因为没有专有财产权而引起的过度开发和保护不足 除非开发率能被有效地控制在社会最优比率上 开发率还可以通过可转让的资源份额来控制 可转让的资源份额可让个别的厂商去自行选择高效率的投入组合 同时为更有效率的厂商提供进入该行业或扩大其产量的途径 被迫退出该行业或缩减其产量的低效率厂商 可以通过出售不再需要的市场份额 得到一笔资本收入而获得 (部分的 )补偿
第三节 资源保护问题
8.5 动态配置的不确定性
资源保护是一种特殊形式的 动态配置 其目的同样是使自然资源在时间上的配置对社会最优为什么在讨论了自然资源在时间上的配置之后 还要提出有关保护问题呢 因为在私人最优条件与社会最优条件预期之间 可能会出现某种背道而驰的现象 在财产权减弱的地方 有理由担心资源的动态配置的私人最优条件会背离社会的高效率配置 此外 社会高效率的资源动态配置是否能导致各代人之间的平等 即机会能否在各代人之间 公平 或 公正 地分配 也是一个问题 在这些情况下 如何在时间上最优地配置自然资源 单纯依赖市场机制是不可靠的 基于此采取相应的保护政策措施就是克服 私人最优条件和社会最优条件之间差距所必须采取的步骤 这也是环境保护主义者强调长期发展中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 要求关心后代人的福利 避免可能产生灾难性后果的主要思路
本节的重点主要是探讨这种特殊形式的动态资源配置的决策问题 其特殊之处在于其时间跨度很长 不确定性很强 风险较大 并可能具有不可逆性
一 时间跨度
在处理涉及到几个连续时期 其中某一给定时期内采取的行动将影响到以后若干时期的机会分配这样一类资源配置问题时 传统的经济学理论主要借用利息率 r 来进行分析 并通过对市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126
利息率的校正来克服 市场利息率中的不足 以反映资本的社会机会成本 但是 市场利息率是在资本投资市场中决定的 而资本投资的持续时间最长也不超过 20-40 年 因此 当收入的现值根据从市场利息率推出的社会贴现率计算时 最多两三代人之后 收入将减少到微乎其微的程度
当社会仔细地考虑动态资源配置问题时 它所面临的某些最严重的 同时也是最难对付的困难 就是在这些问题中所要考虑的时间跨度远比几年或几十年要长 某些核废料的半衰期是以千年来计算的 当一片矿藏开采完了以后 要恢复它至少要经过若干个地质年代 (它是以万年来衡量的 ) 当一种生 物灭绝之后 它很可能就永远消失了 更一般地说 人类社会希望使他们自己及其文化能世世代代永远保存下去 用只考虑几年或几十年的经济分析方法是很难处理这些问题的
二 不确定性和风险
未来在本质上是不确定的 从长远发展来看 有几种不确定性是很重要的 技术的不确定性就是对新技术的负面影响缺乏了解 (这可能会鼓励过早地应用这些技术 ) 或没有能力预见未来可能发展的新技术 对这类新技术的发展持过分乐观的态度 将使可耗尽资源的开采率过高 并过早地耗尽这种资源 从而会使后代人付出很高的代价 相反 对未来技术的发展过分 悲观将使可耗尽资源开采率太低
另一种类型的技术不确定性涉及到资源利用技术的发展 资源被定义为某种既有用 又稀缺因而有价值的东西 因此 技术发展将为目前认为没有利用价值的资源发现有价值的用途 将使目前价值较低的资源 找到新的和有价值的用途 例如 人类历史中 发现从某些特殊生物中找到的化合物具有新的药物用途的事例屡见不鲜 这种过程一直继续到今天 可以预料还将继续下去 这就更有理由关心保存遭到威胁的生物种类以维持世界的 基因库 (全球多种多样遗传物质的宝库 ) 如果让目前似乎没有什么价值的生物物种灭绝 迄今尚未发现的用途 (药物用途或其他用途 )将永远失去
除了技术上的不确定性之外 需求不确定性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后代人的兴趣和偏好可能和当代人大不相同 基于这些理由 未来需求模式的变化 将如何影响未来的稀缺格局 同样存在不确定性 当然 稀缺受到需求和供给两方面条件的影响 而技术既影响供给 也影响需求技术可能引入新的商品和满足 对这些新的商品和满足的实际需求在这些商品和满足出现之前是不会产生的
三 不可逆性
有很多种决策问题使决策者感到安慰和放心 因为他知道 他在这一时期所作出的决策 将来 如果后悔的话 将可以付出某些代价 改变其在未来时期的影响 使得他在长期的损失最小现实的众多机会中 即使不在今天选择 仍将可能保留在未来的机会组中 然而有些东西 如果不从今天的机会组中选择的话 将从未来的机会组中消失 从今天的选择机会中取消某些机会的决策就是不可逆的决策
虽然把决策分为可逆的和不可逆两部分说起来是一种很容易的事情 但操作起来则受到多方面的影响 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 可逆与不可逆这二者之间是一个真正的连续体 同时这个连续体的端点是无法观察到的 代价为零的可逆选择是不存在的 很多所谓不可 逆的选择 当付出几乎无限大的代价后 也是可以逆转的 然而不可逆性这个概念还是有用的 因为它能使我们注意到那些只有以极大代价才可逆转的选择
在这一意义上 某种生物物种的灭绝是不可逆的 通过改变遗传信息 创造出某种证明是几乎无法消灭的新的极为有害的 (例如致病的 )有机体也是不可逆的 同样 危险废料的产生 (例如核废料 各种有毒的化学合成物 )是不可逆的 后代人可能会发现隔绝这些废料和无害处理这些废料的有效方法 但是他们将被迫负担巨大的代价 例如 地质 水文和生态系统的大规模破坏是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127
可逆的 正在消失的荒野必须 付出高昂代价才能恢复
8.6 资源保护原则
传统的经济学在研究涉及到动态时间范围和不确定性的问题时 提出了现值和期望值的概念现值是投资决策分析中的基本概念 而保护决策也正是一种投资决策 现值的计算涉及到贴现方法 而它们在产生长期影响的决策中是不适用的 这一点在上面已经讨论过了 期望值这种处理方法主要依靠概率 所以适用于与风险有关的决策 但是不适用于与不确定性有关的决策 当决策的每一种可能的结果的价值和每一种结果实际发生的概率都已知的时候 把每种结果的价值乘以各自的概率 然后把所有的计算结果加起 来 就可以确定这一决策的期望值 在时间范围相当短 每种结果的价值都处于同一数量级时 现值和期望值的概念是相当有用的
然而当需要对一种可能会在未来某一时期产生灾难性后果 但这种后果发生的概率又很低的决策问题进行分析时 传统经济学方法所能提供的帮助就很小了 近年来 经济学家们提出了一些尝试性的方法 用来分析涉及到长期时间范围 极端的不确定性和 (或 )不可逆性的决策问题
一 效益成本方法的扩展
在利用传统的现值法或成本 -收益法的时候 某些资源经济学家已经试图扩展这些方法 在应用中 成本 -收益法总 是只给那些容易定量和估价的收益和成本项目确定数量和价值 也只有它们有明确的经济意义 近年来 在把 非市场 的货物和满足 (也就是由于外部效果 消费中的不可分性以及没有财产专有权等一个或几个原因不在市场上买卖的那些货物和满足 )的收益和成本结合到定量的成本 -收益分析结构方面 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 这种方法近来已经扩展到对当代人关于未来可能持有的担心 忧虑和情绪的估价方面 此外 另外两种经济价值已经得到承认这就是选择权价值和存在价值
二 选择权价值
某个人虽然当前并没有使用一种特定的货物和满足 但是他 可以在将来决定是否使用这种货物和满足 这种选择权具有正的价值 选择权在地产和保险业市场中是可以买卖的 在这些地方一直存在着高效率的选择权市场 选择权价值这一概念包含的意思是 虽然关于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及其提供的产品和满足的选择权市场并不存在 但是在地产和保险业选择权市场中发挥作用的个人动机 对于自然和环境资源来说 也是同样存在的 因此找出与动态配置决策有关的选择权的价值来源 把这些价值定量化并把它们包括在成本 -收益分析中是有意义的
三 存在价值
对于那些理解并欣赏自然系统及其多样性在这些系统中所 发挥的重要作用的人们来说 仅仅因为得知这些系统完整无缺地存在着 就能从中获得效用 因此一种自然环境的消失 或者一种生物的灭绝 对于永远不会去 利用 这些资源的人们 可能会产生负效用 这种因存在而得到的效用 或因消失和灭绝而产生的负效用 就是存在的价值来源 存在 作为一种货物或满足在消费中是不可分的 个人从得知一种生物或生态环境存在得到的效用 不会仅仅因其他人也得知这一情况而减少 自然资源和环境经济方面的研究者目前正在做出努力 以形成使存在价值定量化的方法 这样就可以把它们并入到关于可能威胁某些生物或环境继 续存在的任何计划项目的成本 -收益分析中去
成本 -收益分析方法扩大到包括 非市场 货物以及选择权价值和存在价值等方面 对于完善这种方法显然是一种贡献 不过 成本 -收益分析方法的完善 并不能使那些关心很遥远的将来的自然和环境资源的人们感到满意 因为成本 -收益分析方法依赖于贴现法 而贴现法更适用于那些效果局限在短期的方案 而对于评价那些产生长期结果的方案 则没有什么说服力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128
四 最小安全标准
最小安全标准 (SMS)的概念是为分析有关濒危生物的问题而形成的 但是 它似乎也能够用来对很多涉及到长远时 期范围 大量的不确定性和 (或 )不可逆性的问题进行分析 保存某种生物的最小安全标准是根据正好大到足够保证该物种生存下去的这种生物个体数目而确定的 它是一种足以把灭绝的可能性 (或不可逆的损失 )减少到很低程度的保护水平 于是 维持最小安全标准的期望成本就可以进行估算 通常是根据因此将失去的经济机会的现值来表示的 虽然很少把维持 SMS 的经济价值与因此而会失去的经济机会的价值进行直接的 用货币来衡量的比较 但是决策者常常需要去选择不冒风险的战略 对于任何生物 除非因维持 SMS 而失去的经济价值 太高或 很高 其数量 都不能允许低于 SMS SMS 决策标准显然是不完善的 但是它能使人们注意到不可逆的变化中包含的 常常是无法定量的极大的不确定性
五 代际公正
在动态资源配置问题中要考虑很多代人的机会 而在任何一定时期 所有的财富都在活着的那代人手中掌握着 其所依据的贴现概念 完全是一种效率概念 因此 从社会选择和分配公正的理论来看 完全由活着的那代人确定的贴现率 在用来作为裁决活着的和未出生的各代人之间冲突的决策规则的基础时 显然是独断专行的 也就是说 活着的这代人支配所有未来各代人的机会与选择 有关研究正在寻找一 种在各代人之间实现公平的 动态的决策规则 这些规则必须满足有关分配公正的标准 其中要求任何一代都不能处于支配地位 这种研究是对贴现法作为决策规则的根本性的批判 它的最后结果将引起自然资源和环境经济学家们的极大兴趣 不过 到目前为止 尚未得到能够转化为实际决策规则的确定结论 兰德尔 1989
传统经挤学中采用的现值概念和期望值概念 对于解决涉及到很长时间范围 大量的不确定性和 (或 )不可逆性的决策问题 往往是无能为力的 在找到可以信赖的方法之前 经验常识 加上经济学的理论知识 可以认为 谨慎 克制 和反对冒险是对涉及到很长时期范围 大量的不确定性和 (或 )不可逆性的决策问题的最好态度 在处理有可能在未来某一时期产生灾难性后果的选择问题时 即使这种后果发生的概率非常小 也要极为谨慎和克制
参考文献
1,国际环境与发展研究所 世界资源研究所 1989 1987 年世界资源报告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兰德尔 1989 资源经济学,商务印书馆
3,世界银行 1995 1995 年世界发展报告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4,汪丁丁 1993 资源经济学若干前沿课题 载汤敏 毛于轼主编 现代经济学前沿专题 第二集 商务印书馆
5,杨敏英 1995 经济效益与资源代价 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 7
6,张帆 1998 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 上海人民出版社
7,Tietenberg,T.,1992,Environmental and Natural Resource Economics,3rd edition,New York,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129
第九章 自然资源核算与资产化管理
第一节 建立自然资源核算体系
9.1 经济增长中的资源空心化现象
以国民生产总值为中心 的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重大弊端 是诱使人们单纯追求经济产值和经济增长速度 而不顾自然资源过度开发和因此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破坏 并最终导致自然资源的不断衰竭 自然财富的持续减少和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 这就是所谓的经济增长中的资源空心化现象
资源经济学家曾对这种资源空心化的怪现象作过这样形象的比喻 一位农民为了建造一幢房屋而砍伐自己种植的树木 一部分木料用来盖房子 另一部分出售用于购买其他建筑材料 在这位农民私人的账本上 表现为新增资产房屋的获得 原有资产树木的减少和损坏 即有得有失但是 这种经济活动 在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 其核算方法则与农民不同 即国民生产总值不仅因为获得房屋资产而增加 而且 由于自然资源价值不进行核算 所以砍伐的木材也作为生产产值同时计入国民生产总值 实际上 后者属于 GNP 的虚幻增加 因此 这种经济增长好比一棵貌似繁茂而实际树干空心的大树 经济增长中资源空心化的说法便由此而来
在未实行自然资源核算的国家 都存在这种与可持续发展背道而驰的现象 这种资源空心化现象 可用资源经济指数的持续降低来作进一步描述 设 R 为资源指数 G 为国民生产总值的指数 为资源经济指数 为 R 与 G 的比值
众所周知 GNP 的不断增加是以耕地 矿产 森林等自然资源的持续减少为代价的 故资源指数的变量⊿ R 是负值 设某一基准年的资源指数 R 0 比为 100 在持续消耗原有资源又没有新资源作补充的条件下 R R 0 ⊿ R R 0 1 而且资源总量在持续减少 设同一基础年的 GNP 指数 G 0 为 100 在 GNP 逐年增加的条件下 其变量⊿ G 为正值 G G 0 ⊿ G G 0 1 而且 GNP
总量在不断增加
可见 资源经济指数 =R/G 中的分子项数值连续变小而分母项数值不断变大的情况下 资源经济指数几乎直线下跌 图 9,1
R G
G
100
R
O T
图 9.1 经济增长中的资源空心化现象示意图
资源经济指数 的直线下跌 意味着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自然资源的衰竭过程 同时告诫人们 如不采取措施扭转这一衰竭过程 迟早将会发生 资源危机 并导致经济增长中资源保障条件的恶化 人类社会将难以持续发展下去
长期以来 人们一直认为由自然界自身运动变化而造就的沃土 淡水 森林 草原 地下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130
藏等自然资源和以它们为载体而构成的自然环境 似乎没有价值可言 于是 自然资源的无偿占用和掠夺性开发 资源的滥用 浪费和破坏 以及由此导致的资源衰竭 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三者相互联系 彼此作用的资源环境危机就接踵而来
在 20 世纪 60 年代一些工业化国家先后发生环境公害 继而出现石油危机和水危机以来 国际上许多经济学家 环境科学家强调要重新审视 当代人的发展过程及其后果 认为 GNP 不足以代表经济发展的实际效果 必须建立包括有关人的发展 资源和环境指标在内的新的评价体系 强调人的健康发展 生态环境保护和地区均衡发展的重要意义 改变传统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政策是解决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的根本出路
9.2 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缺陷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SNEA 是用于测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 社会发展水平的统计指标体系和对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这一核算体系包括经济 - 社会发展及其运行状态的主要方面和主要内容 诸如人力 物力 财力资源的分配与利用 经济发展的总量 速度 比例和效益 生产 分配 交换 消费领域之间的关系和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 等等 目前 国际上通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前苏联立足于计划经济或产品经济而建立和使用的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 MPS 它偏重于总产值的核算 而对像教育 科技 文化 卫生等事业则作为收入再分配进行核算 另一种是西方国家立足于商品经济和市场机制 并在收入统计核算基础上形成的国民核算体系 SNA 它偏重于扣除中间产品产值重复计算的增加值核算 并把科技 文化 教育 卫生等视为劳务商品
现行的 国民经济核算方法 是各国在长期实践中并在一定理论指导下逐步修改完善而形成的这被认为是 20 世纪人类最重要的认识 评价 衡量和调控经济 - 社会大系统运行状态的创造之一但是 随着资源 环境危机的出现和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 这两种核算体系和联合国统计署推荐的国民核算体系 SNA 都存在着严重缺陷 主要表现在
1 没有考虑自然资源存量的消耗与折旧 众所周知 在国民生产总值 GNP 或国民收入 NI
计算中 机械设备 厂房等生产性固定资产 不仅在出售时有标价 购置后按固定资产投资进行计算 而且 在投资后的有 效使用寿命期限内按一定的折旧率进行核算 其价值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而减少 而自然资源作为社会物质资料再生产过程的物质基础和创造物质财富的源泉 反而不仅没有给予体现其固有价值的标价 而且也不计算其消耗或折旧费用 不对自然资源的损耗进行经济补偿 因而其价值和损失没能在国民收入中得到任何反映 这种不公平 不合理的计算核算方法 是导致自然资源过度开发 滥用或不合理使用并造成严重资源环境损失的重要原因 这不能不说是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一个重大缺陷
按照这种核算方法 人们砍伐树木越多 国民收入也随之增多 更 有甚者 在某些森林富有的发展中国家 政府为了鼓励木材的出口以便增加国民生产总值 竟对砍伐森林者进行补贴或给予低息贷款 在淮河中下游地区 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发展盈利可观 而生产方式落后的小造纸厂不顾国家产业政策 对其采取鼓励和纵容的态度 不惜把大量高浓度有机废水和含碱的黑液排入地面水体 导致全流域的严重水污染和几百亿元的外部环境损失 等等 如果建立了自然资源存量的消耗 折旧和环境预防费用的核算体系并制定相应的法规 当开发者需要支付的费用相当于甚至大于其内部收益时 类似上面的种种资源环境破坏行为就可能得到有效的 遏制
2 没有真实反映或根本不考虑环境预防费用 环境预防费用 是指防止环境被经济活动侵占以及用于恢复或补偿环境损失所发生的一切费用 其中包括 污染物排放量的削减费用 防止土壤侵蚀的防风林和植被种植的建设费用 清除和处理废弃物的费用 城市化带来的负效应 如城市规模扩大引起劳动出行交通费用的增加等 以及因有损于人体健康的工作环境引起的各种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131
接费用等
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将上述涉及环境预防费用的活动的大部分看成并计入增加国民收入的项目 在现行的统计核算中大量存在 例如 就处理某一环境污染事 件来说 如果由政府支付污染治理费用 这就意味着政府的支出属于购买最终物品和劳务 可以因此而增加国民收入 如果由污染者治理污染 这笔开支就被看成并计入中间产品费用 国民收入就不会因此而增加 如果政府和企业都不出资去消除污染的话 那么 处于环境污染地域内的居民就可能因此而增加水费 医疗费等最终消费支出 因而也可以使国民收入上升
3 没有体现环境退化的损失费用 大气 江河 湖泊 原始森林等自然生态环境 其环境容量和良好的生态效应也是一种自然资源 人类利用这类资源 可以使排放的某些污染在数量许可的条件下得 到自然净化 可以降低气温 增加空气湿度从而改善当地小气候 提供充足的氧气而有利于人体健康等 在生态系统协调的环境中 可为众多种类的野生动植物的栖居 生长和繁衍提供有利条件 其中某些种群数量大 易于生长繁衍的动植物 如海洋 江河湖泊中的鱼类和藻类 森林中的食用菌和药用植物等 在合理开发利用的条件下还可以为人类享用 自然生态环境这种特殊的资源同样具有其固有的价值 如果环境质量或生态系统平衡遭到人类活动的干扰和破坏而退化直至完全恶化 就意味着环境功效和自然财富的人为损失
长期以来 由于人们不重视环境污染 和生态破坏问题 不承认环境容量和生态效应价值的存在 因而可以任意向环境排放污染物 毁林造田 砍伐森林 免费使用有限的环境容量资源 对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也不做任何经济上的补偿或赔偿 后来 虽然建立了有关的环境法规 实行了排污收费制度 但在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中 前面提到的环境预防费用是以中间产品费用或最终消费的形式列入国民收入账目 而生态资源环境退化和破坏造成的损失却丝毫没有体现
应该指出的是 环境污染除了引起不可逆转的损失之外 还是导致环境资源质量和生产力降低的主要因素 因此 从核算的角度 考虑 环境污染方面的核算应该包括以下四项主要指标 各种污染物产生的数量 因污染造成的经济 - 社会损失和环境损失 削减污染物产出量的费用 削减污染物排放量之后所获得的效益 这些反映客观实际的核算内容 在现行的核算体系中远未得到应有的体现
9.3 自然资源与环境的核算方法
国际上现行的以国民收入核算为基础的国民核算体系 SNA 基本上没有自然资源与环境的核算 因而是一种有严重缺陷和缺乏可持续发展调控能力的经济核算体系 为了给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一种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手段 必须改革现行的经济核算体系 建立并推行包括自然资源与环境核算在内的新型国民核算体系 用 绿色 GNP 即可持续收入 取代传统的 GNP 体系
为把可持续发展从思想 理论 理想变为可操作的现实 必须开展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研究使其成为经济 - 社会发展的测量系统和预警系统 科学决策管理的信息支持系统 并与未来国际通行的核算体系相一致 否则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将难以用定量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甚至会把可持续发展战略架空而继续沿着现在的不可持续发展道路继续走下去 正因为如此 近年来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都先后开展了这项复杂和有意义的 研究工作
目前 美国 法国和挪威等国在自然资源与环境核算方面的研究走在世界前列 美国在 1989
年通过有关法律之后 联邦政府决定由新成立的国家环境统计局和经济分析局共同承担 环境与资源核算 研究项目 确定的研究重点是 第一 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 提出并建立能详尽 准确地反映自然资源和环境质量变化及其存量和流量增减变化的指标体系 第二 为了适应包括自然资源在内的环境核算的需要 应建立一种新的概念体系 并认为自然资源的正负效益既包括物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132
质方面的也包括对环境的损害 如用燃煤代替燃油发电 虽可以节省石油 但也会加重大气 环境污染 第三 把环境资源计价研究作为重要一环 以实现从实物量核算向价值量核算的重要转变第四 研究者认为环境资源效益是一种环境劳务 应把社会提供的生活质量和娱乐服务作为估价环境效益的重要因素 同时要对环境资源破坏和污染损失进行估价 第五 修改现行的核算帐户把资源环境保护作为一种生产部门 按照可持续收入的概念进行环境资源保护的投入 环境治理恢复和预防污染的费用 和产出 环境资源效益 核算 既考虑资源环境对国民收入和资产的增值效应 也要估价环境污染破坏对环境服务价值减少的负面影响
挪威在国家统计局和能源委 员会的领导下 开展了自然资源核算研究 1987 年提出了 挪威自然资源核算 报告 研究者把自然资源分为自然实物资源和环境资源两大类并分别核算 初步建立了较完整的实物核算体系 包括森林 土地 水资源 石油 天然气资源和环境资源等 其研究成果和有关的政策建议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 已成为国家制定经济 - 社会发展计划的重要内容和依据 其实物核算表式结构如表 9.1
表 9.1 挪威实物资源核算表式结构
核算类型 资源核算结构
1 储量核算
期初
期末
资源基础储量 开发和未开发的 期内 开采消耗总量
资源基础调整量 新发现的 重新评估的 储存量的调整量 新技术 开采费用 运输和资源价格等因素引起的
资源基础储量
2,开采 转化和贸易核算
出口
国内使用
部门净开采量 部门开采量 部门自身使用量
部门净进口量 部门进口量 部门出口量
存量变化 净开采量 净讲口量 存量变化
3 消费核算 国内使用 最终使用类型 物品
联合国统计署 UNSO 和环境规划署 UNEP 也在研究环境与资源核算以及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改进工作 它们的主要任务和工作方式 一方面是自 己组织力量进行较系统的研究 制定有关核算的方法 规范和手册供各国参考 另一方面 负责协调各国和区域性研究工作 以便最终建立国际性的国民经济与资源环境综合核算体系 早在 1983 年 联合国统计署就与世界银行环境局 美国环保局合作开展了环境核算的研究工作 提出在现行的国民核算体系中引入包含经过环境核算调整的净国内生产总值 EDP 和净国民收入 EDI 以便核算环境劳务 人工资本的折旧 估算经济活动造成的损失并剔除环境预防费用的支出等 经过几年探索之后 1987 年 10 月决定正式开展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和世界 银行总裁共同领导的 把环境与资源问题纳入发展战略之中 的研究项目 其中心任务是探索如何实行环境核算 促进可持续发展 并初步确定了环境核算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关系
为把环境核算纳入国民核算体系中去 以便能为各国提供一种可操作的方案 从 1989 年起上述国际组织又进一步开展了大规模的国际合作研究 提出了 环境经济综合核算的 SNA 框架和 环境卫星帐户的 SNA 框架 其目的是将环境数据资料结合到现行的 SNA 中的同时 又不对后者的核算作任何概念性改变 联合国统计署把这一过渡性方案称之为 考虑环境调整的经济 核算体系 SEAA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133
专家们还对 环境卫星帐户的 SNA 框架 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 改进后的国民核算体系应考虑传统的收入和生产核算并没有反映环境恶化和自然资源衰竭 第二 环境核算不能直接纳入
SNA 应以卫星帐户或附属帐户的形式出现 同时按功能对环境物品和劳务进行独立分类计算 第三 对不能以价值存量来评价的环境资源 应以清单的方式列出并辅以实物数量和质量指标 第四 在计算可持续收入和产出时 应先减去环境资产的消耗和退化 然后再要求对扣除环境预防费用作进一步研究 如果环境预防费用在国内生产总值 GDP 中被扣除 就可以得到 4 个独立的核算指标 即 GDP NDP 1 从 GDP 中减去固定资本消耗 NDP 2 从 NDP 1 中再减去环境资产的消耗和退化费用 NDP 3 从 NDP 2 中再减去环境保护和恢复的费用 这种核算方法 既保持了传统的 GDP 和 NDP 指标的完整性 满足了这两个指标的传统用途 又保证了政策制定者和公众能够得到新的 易于理解的综合性经济持续增长的指标
9 4 中国自然资源核算体系框架
中国国内有关单位与国外机构合作 也开展了中国 自然资源核算及其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的课题研究 完成了一系列 重要成果 其中包括 资源定价和资源折旧的理论 原则和方法资源核算的理论 原则 方法和指标体系 国民经济核算框架的改进 资源核算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实施方案 矿产 地表水和地下水 森林 土地 草原资源的分类核算等内容 见图 9,2
从图 9,2 中可以看出 中国准备实行的自然资源核算体系大体上分为三个层次 一是对土地淡水 森林 煤炭 石油等每一类自然资源进行实物和价值核算 以反映各类资源的增减变化二是进行自然资源的综合核算 以价值量的形式反映自然资源总量的增减变化 三是把自然资源核算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以便全面反映国民财富的增减变化 资本形成规模 以及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净值的实际状况 新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的主要特点是
第一 把自然资源核算纳入国民财富核算的理论依据 是将自然财富视为国民财富的一部分并与固定资产 流动资产合在一起构成整个国民财富 由于各种自然资源在有用性和稀缺性方面的差异 故需分别核算它们的期初存量 期内存量 期内减少量和期末存量 其核算式为 期初存量十期内存量一期内减少量 期末存量
第二 把自然资源核算与 GNP NNP 及资本形成相联系 也就是说 将一定时期内的自然 资源从自然状态开发成为自产资源产品 通过加工制造成为资本形成的一部分来对待 为了核算的方便 继续保留了现行的 GNP 和 NNP( 国民生产净值 ) 同时引入自然资源消耗 作为固定资产消耗的概念 以其消耗折旧的价值调整现行的 GNP 和 NNP 从而形成经过调整的 GNP 和 NNP 新指标若从生产的角度核算 则新的 GNP GNP 自然资源增加量 新的 NNP NNP 自然资源净变化量如果从使用或消费的角度考虑 则新的 GNP 居民消费 政府消费 出口 进口 资本形成 自然资源增加量 新的 NNP 居民消费 政府消费 出口 进口 资本形成 自然资源增加量 自然资源耗竭
第三 在自然资源核算体系中 把自然资源再生产活动作为独立的资源产业部门来对待 如森林资源 渔业资源等 并在核算的投入产出表中单独列出 以反映自然资源产业部门与其他产业部门之间的依存关系
如果建立并实行这种既包括分类与综合核算 实物形态与价值形态核算 又有存量及流量核算的自然资源核算体系的话 那么 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决策者不仅可以知道实际拥有哪些和拥有多少自然财富及其在总量和分类上的增减变化 更重要的是能及时获得有关用多大自然资源产品形成的资本投 入规模换取所创造的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生产净值方面的信息 其中包括 绿色
GNP 在 GNP 总量中所占的比重 以便采取旨在保证可持续发展的调控措施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134
国民经济核算
国民财富核算 国民生产总值核算 投入产出核算
自然资源总量核算
价值形态存量变动 价值形态流量变动
自然资源产 自然资源总量核算 自然资源产品部
品平衡核算 门投入产出核算
实物核算 价值核算 价格形成与
变动核算
存量核算 流量核算
图 9.2 中国自然资源核算体系框架
第二节 自然资源的资产化管理
9.5 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的客观必然性
资源的资产化管理是把自然资源作 为商品 作为资产 投入社会的再生产 提供服务 以获得资产收益 它包括资源资产的产权管理 经营管理和收益管理等 资源的资产化管理的目标是资源资产的保值和增殖 是资源资产收益的最大化 资源的资产化管理不仅是加强自然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 而且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这主要是因为 首先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 客观上存在着资源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资源所有权还要求在经济上得到实现 资源不仅有使用价值 而且也是 价值物 其次 在市场经济中 自然资源的配置在相当程度上还要通过市场来调节 第三 在 对外开放的条件下 资源的管理与配置 客观上需要按照国际通行的方式进行
一 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的特征
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的特征概括起来主要包括 一是确保所有者权益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国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为全民所有 也即国家所有 而且集体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手段侵占这种所有权 要确保国有资源国家所有权益 在管理上必须做到三点 第一 维护国有资源国家所有权的完整性和统一性 这就要求建立一个能代表国家行使所有者职能的部门 专门进行国家资源所有权的管理 第二 明确国有资源开发利用经济收益的国家所有性 第三 目前由各主管部门以国家所有权取得的国有资源的收益 应集中一部分到财政部或国有资产管理局 作为国有资源开发利用和耗竭补偿基金 而不能搞部门所有 地方所有 集体所有 甚至个人所有 二是自我积累增殖性 将国有资源进行资产化管理 就不可避免地要强调国有资源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自我增殖和积累 一般人认为 自然资源的量在一定的条件下是有限的 而且是不能由人们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135
生产出来 自我增殖和积累不可能 但这种认识不够全面 仍然是从自然资源的使用价值和物理性质来思考问题的 当然 国有资源与一般性国有资产在自然特征构成上存在差异 但是 我们要承认国有资源作为社会的生产资料 作为经济资源构成上的共同特征 能够参与商品生产和流转从这种意义上讲 国有资源在社会再生产 特别是在商品再生产中的自我增殖和积累就理所当然三是产权的可流转性 现阶段在我国国有资源所有权占用中 应保证战略性的 重要的 大部分的稀缺自然资源归国家拥有 而一些普通的 能够在流转中不损失其自然性质 其利用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或严重危害的资源 应允许其他主体拥有 这是形成国有资源的产权流转性的基础市场经济实践证明 生产要素没有流动性 即要素产权没有流动性 其资源配置的合理化就极 难形成 产业结构的调整就十分困难 资源也很难充分合理利用 因此 对国有资源实行资产化管理 一个十分重要的特点就是要使资源具有产权流转性 使资源产权可参与到商品交换过程中去
二 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对自然资源实行资产化管理具有客观必然性 这主要是因为 一是实行国有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国家作为自然资源的所有者对资源进行所有权管理 使国有资产得以保值和增值 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是国有自然资源所有权在经济上得以实现的有效途径 二是实行国有自然资源资 产化管理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 是国有自然资源管理体制转轨的有效途径 资源资产化管理要求资源在发展战略上 应从粗放型经营向适合国民经济协调 持续 稳定发展的集约型发展战略转变 在管理体制上 要建立起以产权约束为基础的综合资源管理体制 三是实行国有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是贯彻 宪法 和各项自然资源专业法律的需要 我国自然资源的绝大部分属国家所有 现有的国有自然资源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和家底 是国力的重要表现 是巨大的国有资产 对自然资源实行资产化管理 是强化国家对国有自然资源所有权的需要 也是贯彻 宪法 和各项自然 资源专业法律的需要 四是实行国有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是合理开发 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的需要 我国资源性资产开发利用秩序混乱的状况无法根治 自然资源利用率低下 生态环境恶化 归根到底就是缺少一个能够有效进行自我调节 自我约束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手段 实行自然资源的资产化管理 将有利于合理开发 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 五是实行自然资源的资产化管理 有利于落实政府管理职能 理顺各种关系提高资源管理水平和经营效果
从我国目前自然资源管理状况看 已经基本具备了对自然资源实行资产化管理的条件 其主要表现 一是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自然资源实行资产化管理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只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资源的配置由于市场来调节 经济管理手段为主要管理手段 自然资源才能进入市场 作为一种资产来运作 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 二是国有自然资源的家底比较清楚 自然资源总量在若干年内不会有太大的改变 三是国务院发布了一系列的自然资源管理法规并在一定范围内收取了资源费 为实行资源资产化管理进一步创造了有利条件 四是全国资源部门从事科研 教学 勘探 设计 行政管理的人员及在资源行业工作的工人 有一个十分庞大的队伍 为实行自然资源资产化管 理提供了必要的人员与技术条件 五是世界上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 对国有自然资源都实行资产化管理或有偿使用自然资源 为我国的国有自然资源实行资产化管理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 六是资源性资产的市场机制已经初具规模 各地资源管理部门在对资源实行有偿使用的同时 在开发利用资源的过程中积极引入市场化机制 各种自然资源的所有权 经营权转让 以资源性资产进行合资 联营 租赁 抵押等经济行为时有发生 在交易形式上也出现了拍卖 招标 议价等多种形式 交易制度日趋完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136
9.6 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的目标与原则
一 自然资源资产 化管理的目标
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的目标 是建立一种高效 科学的资源运作与配置体制 现代自然资源经营制度和自然资源产权市场 使得被消耗的自然资源得以再生和重建 存量的资源得以最有效配置 并最大限度调动起各方面对其的投入 使得自然资源开发与利用在高水平 高起点上得到和谐统一和相互促进 建立起持续 高产 高效 稳定发展的自然资源产业经营的运作体系 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目标的主要内容包括 自然资源的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 国家对自然资源的所有权在经济上得到实现 自然资源的培育 保护和发展走上良性循环轨道 资源 产业的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 社会效益和资源效益同步实现 自然资源核算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资源的价值得到反映和补偿 资源产权流转变为现实 使自然资源参与到商品交换过程中去 进而加入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行列
二 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的原则
1 先易后难 循序渐进原则 资源性资产是一大类综合性资产 作为自然资源主体的土地森林 矿产 草地 海洋 水资源等资源性资产 这些资产在管理上差异较大 要根据不同的要求与特点进行管理 做到先易后难 循序渐进 对一些暂不具备管理条件的资产 要作进一步研究 只有这样 才能 有组织 有计划 有重点地逐步推进资产化管理工作
2 价值补偿与价值实现原则 资源性资产是以自然环境为基础 并辅之以人工创造的综合性资产 人类对其投入包括开发性投入 再生性投入 勘探性投入等 由于资源性资产的价值形成具有人工投入与天然生成的共生特性 人工投入的价值是由凝结的一种人类劳动形成的 天然生成的价值是由其有用性 独占性和未来获益性带来的 人工投入的价值应在产品成本中得到补偿而天然形成的价值则主要通过市场价格 (价值 )实现 自然资源的价值补偿与价值实现是产权市场管理的关键 有利于自然资源资产化 管理目标的实现
3 市场化原则 传统的自然资源管理体制 是在自然资源无价 无偿开采利用自然资源的非资产化管理前提下建立起来的 这一套管理体制难以适应我国现阶段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总目标不能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进行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 要将国有自然资源作为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国有资产进行管理 做到技术管理和所有权管理并重 所有权管理适当集中 培育和完善国家调控下的产权交易市场 充分发挥经济杠杆作用
4 协调性原则 资源性资产管理体制要有利于合理协调中央和地方 不同所有制企业等利益主体的利益 关系 有利于自然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自然资源的整体开发 合理利用 把自然资源优势真正转化为经济优势 促进国家和地方经济的发展
5 效益性原则 自然资源的资产化管理要有益于最大限度地提高单位资源性资产的利用效益要提高其利用效益 必须改变对资源性资产无偿占有和无偿开发利用 逐步实行有偿占有和有偿开发利用制度 强化国家对资源性资产的产权管理 明确资源性资产所有者 经营者各自的责权 利及其相互关系 并与法律责任相联系 真正做到节约地利用自然资源
6 可持续性原则 1980 年 3 月联合国大会向全世界 发出了 必须研究自然的 社会的 生态的 经济的 以及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的基本关系 确保全球的可持续发展 呼吁 此后 国际社会把可持续发展视为新的发展模式 实行自然资源的资产化管理 必须遵守可持续性原则以保证自然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
9.7 加强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的基本思路
一 我国自然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137
我国目前对自然资源的管理 主要是在产品经济条件下形成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 其中的问题 主要是自然资源的浪费形成了资源的危机和重点资源区域的经济贫困 我国自然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 是三权混淆 这里讲的三权是指所有权 行政权 经营权 三权混淆主要是以行政权 经营权管理代替所有权管理 使国家所有权受到条块的多元分割 国家作为国有资源所有者代表的地位模糊 产权弱化 各种产权关系缺乏明确的界定 各个利益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缺乏协调 造成权益纠纷迭起 二是自然资源综合利用效果差 经济效益低 自然资源的无偿使用 导致其综合利用效果差 经济效益不佳 使自然资源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实际上 每年国家投入自然资源业的资金数量很大 但由于管理运行机制问题 使得资源业至今还没有形成相对独立的产业 仍然是工业部 门的附属物 不能以资源业养资源业 不能形成良性循环使得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效果很差 造成开采自然资源的企业大部分亏损 三是重采重用 轻保护管理 长期以来 我国各资源利用单位 大部分都重视开采和利用自然资源 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则认为不是本单位 本部门的事 如大量地使用水土资源 却很少有人去保护水土资源等 四是国有资产大量流失 国有自然资源名为国家所有 但国家对自然资源的所有权在经济上得不到体现 其收益转化为一些部门 集体或个人的利润 造成了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 五是自然资源工程的建设和维护难以进行 由于国家对自然 资源的所有权在经济上得不到实现 使得自然资源工程的建设和维护难以进行 造成了每年发生不同程度的自然灾害 此外 因为资金不足 使得治理工程一方面达不到设计要求 另一方面因需要治理的工程多而顾此失彼 不能全面综合治理使得各种自然灾害日益频繁 六是保护与综合利用资源的工作难以实现 这主要是因为自然资源的管理没有引入经济管理机制和竞争机制 使得其管理的难度越来越大 不少禁令屡禁不止 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工作难以实现
二 加强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的基本思路
实行资源的资产化管理既是一种管理观念和管理方式的变 化 也将涉及整个资源管理体制的变化 资源的资产化管理造成强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促使人们节约资源 合理利用资源努力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资源的资产化管理要求培育发达的资源市场体系 通过公平 公正公开的市场竞争 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并运用经济手段调节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因而能有效地克服单纯以行政方式管理资源的弊端 而大大地加强自然资源的管理 加强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应重视和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进一步明确国有自然资源是国有资产 为了科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尽快推进国家对国有自然资源实行资产化管理 首 先 必须明确国有自然资源是国有资产 把国有自然资源资产作为一个子系统纳入到国有资产管理体系中 由国家资源主管部门和国有资产主管部门共同制定有关国有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的政策和法规 其次 对国有自然资源所有权的日常管理和进行资产化管理与经营的试点 推广工作 由国家资源主管部门代表国家行使 国家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依据资源性资产优化配置 使用高效和增值保值的要求 对其管理工作进行协助和监督
2 建立和健全具有权威性的自然资源产权管理机构 为了实现对自然资源产权管理 必须建立一个具有权威性的自然资源产权的管理 机构 负责对全国资源性资产管理 资源产业管理 以及资源开发利用监督管理 或者单独成立自然资源管理委员会 自然资源管理委员会的主要职能主要是统一管理全国自然资源 包括对资源的储备 (或实物帐户 价值帐户 )管理 权属管理等对资源产业生产活动实行专业管理 制定全国资源的总体开发规划 研究和确定资源开发的地区合理布局 制定资源立法等 随着资源管理体制及其组织机构的调整 在变革资源产业运行机制的基础上 原有的一些直接管理资源产业队伍的部门 应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逐渐向企业化过渡根据资源不同的类别成立专业公司 实行企业 化经营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138
3 建立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市场机制 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市场机制的建立 首先要实现管理职能的转变 即对自然资源生产活动的管理要逐步放开 减少行政性手段 多用经济手段 减少直接管理办法 多用间接管理办法 其次 建立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 自我积累 自我发展的经营机制 第三 将自然资源企业推向市场 形成一个良性发展的自然资源业经营机制 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市场机制的特点与功能目标为,自然资源实行有偿使用 实行自然资源生产商品化对自然资源工程费用实行 拨改贷 用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取得的资金 建立起自然 资源开发管理基金 用这项基金再开发新的自然资源成果 实现自然资源生产与再生产的良性循环 进而为国家提供充裕的财源 为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资金
4 对自然资源的所有权实行企业化经营管理 首先应设立专门的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经营管理机构 代表国家综合经营管理国有资源性资产的有关事务 其次 加强产权管理 实行资源性资产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 两权分离后 作为资源性资产所有权的管理者 即国家只进行所有权的经营管理 为提高所有权经营管理效益 管理手段应该市场化 目标应该单一化 即所有权经营管理以获得最大利润为单一 目标 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是利用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 为此 资源性资产的所有权管理必然走向企业化和市场化
5 搞好国有自然资源企业经营机制的改革 国有自然资源企业经营机制的改革 应按照 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 的规定进行 与此同时 也应大力发展集体 个体等各种所有制主体对自然资源的经营 开发 利用等 使他们成为法人 给予他们平等的竞争地位 为市场经济创造条件
6 加强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的法制建设 首先要尽快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立法体系 尤其是抓紧制订自然资源 保护的基本法以及完善各类资源保护法规 其次要严格执法 做到有法必依 违法必究 执法必严 要强化监督管理机构和监督管理制度 使法律规定真正得到落实 第三 要加强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法规的宣传教育 使广大民众不仅懂得自然资源保护的法律规定 正确地行使所拥有的权利 而且能够自觉地服从法律 参与法律的实施 认真地履行所承担的义务
参考文献
1,尹继佐 1998 可持续发展战略 上海人民出版社
2,曹凤中等 1998 绿色的热点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3,吴大青 严立冬 1995 当代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 华中理 工大学出版社
4,钱阔 陈绍志 1996 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 经济管理出版社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139
第十章 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
第一节 自然资源开发与环境
10.1 自然资源利用与环境恶化
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 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性共享资源 自然资源 无不以寓于特定环境之中的某种形态而存在 并充当着环境的载体或物质 -能量交换 传递和转移的介质 因而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 彼此作用与融为一体的关系 即连带性或孪生性的相互关系 于是 自然资源流失和衰竭 自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常常是同时发生或先后出现的
自然资源和自然 环境是一个事物的两个侧面 两者之间并不存在截然区分的界限 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可以互相转化 都具有双重性 但是 人类从自然环境中择取了可以直接利用的部分作为自然资源以后 就往往把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分开对待 但是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需求的转变和自然环境的变迁 自然资源的涵义也在不断的转化 很多过去所谓自然环境因子 以后转变为自然资源了 就如以前被视为自然环境因素的水和空气 现在也要求按自然资源而加以评价 利用 因此 可以说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 破坏了自然资源也就是破坏了自然环境
人类开发活动 自然界 人与自然相对立
自 自
然 然
资 环
源 境
水 土 矿 森 其 大 水 土 森 其
资 地 产 林 气 环 壤 林
源 资 资 资 他 环 境 环 生 他
源 源 源 境 境 态


最大允许开发总量 最大允许超载能力
资源流失和枯竭 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
图 10.1 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 人口与自然的关系图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140
上面阐述的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在人类不恰当开发条件下的相互关系 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如图 10.1 所示 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之间存在的连带性和孪生性 是引发资源与环境 资源环境与经济 -社会发展之间错综复杂连锁反应的决定性因素 人类开发活动恰当与否 则是决定这些错综复杂连锁反应方向的主导力量 如果开发活动不适当 其中包括毁林造田 陡坡开荒等 或者超过最大允许开发总量 如草场超载放牧 森林砍伐量超过自然生长量等 势必造成自然资源的流失和衰竭 带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并最 终导致人与自然的对立 人类在谋求经济 -社会发展而开发利用多种自然资源的时侯 务必自觉地汲取以往实践中的教训 总结因不恰当的开发使上述连锁反应向人与自然相对立方向发展的经验 从中找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途径和办法
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史中 每次生产力的飞跃都是以新的生产工具制造业崛起作为标志 而工具制造业的崛起又是以新的自然资源被大量利用作为基础 每一次大规模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往往又导致一次新的自然环境危机
随着社会发展的整个步伐加快 人类对原材料需求量猛增 例如 人类开始大量使用的一 些金属铜 铅 锡及锌等 使矿物自然资源的重要性不断加大 随之 出现了相应的危机 人类生活环境的恶化 其中 土壤的破坏是最有代表性的 由于重金属矿产的不科学开采和利用 造成大量金属元素进入土壤 使其恶化 甚至无法正常生长出粮食 蔬菜来维持人类的生活 另外还会造成土壤和水质污染 给人类健康带来危害和疾病 同时 由于强化了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出现了人为的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情况 很多土地被盐化 碱化 沙化 水土流失 草原退化等空气污染也越来越严重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 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先后开展了环境污染损 失等方面的分析评估工作 资料表明 人类的开发活动造成的经济损失常常大于开发活动的内部收益 环境损害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相当可观 表 10.1
表 10.1 若干国家环境损害费用占 GNP 的比重
环境损害的形式 年度 年损失费用占 CNP
的比重
美国
荷兰
原西德
匈牙利
波兰
印度尼西亚
中国
空气污染损害
部分污染损害
空气 水 土壤污染和生物多样性损失
污染损害 主要是空气污染
污染损害 主要是空气污染
土壤侵蚀及森林砍伐 三废及农药污染损害
农业 森林 草原生态破坏水资源损害
1 986
1986
1990
1980 年以后
1987
1984
1983
1983
0.8 2.1
0.5 - 0.8
1.7 - 4.2
5.0
4.4 - 7.7
4.0
6.75
8.9
第二节 经济发展与环境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141
10.2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库兹涅茨在 50 年代提出一个假说 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收入差距先扩大再缩小 这一收入不平均和人均收入之间的倒 U 形关系 被称为库兹涅茨曲线
粗略的观察表明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环境也同样存在先恶化后改善的情况 例如 和二三十年前相比 一些新兴发展国家 的城市例如曼谷 墨西哥城等的污染更严重了 而发达国家的城市则更干净了 环境经济学家据此提出了存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假说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如图
10.2 所示 图中环境污染指标可以用人均污染物的排放量等指标表示 在经济发展的较低阶段由于经济活动的水平较低 环境污染的水平较低 在经济起飞 制造业大发展阶段 资源的耗费超过资源的再生 环境恶化 在经济发展的更高阶段 经济结构改变 污染产业停止生产或被转移 经济发展带来的积累可以用来治理环境 人们的环境意识也加强了 因此环境状况开始改善这样就形成了一条倒 U 形曲线
某一经济社会的自然资源和环境状况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 1 经济活动的水平和规模 其他条件不变 经济活动的规模越大 自然资源的消耗越快 污染越严重 2 经济结构 经济结构决定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水平和类型 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低收入国家 一般以农业和轻工业为主 中等收入国家 工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增加 高收入国家制造业的比重减少 而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的比重增加 工业污染水平和重化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有关 以一次产业 农业 采掘业等 为主的经济中 森林减少和水土流失较为严重 而工业污染较轻 当一国进入工业化阶段后 农村资源消耗问题转为城市污染问题 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制造业比重的减少和高技术产业 服务业的比重的增加 污染减少 3 技术水平 同样产业结构的两个国家 如果使用的技术不同 产生的污染也不同 一般来说 使用低技术的国家会消耗更多的资源 或产生更多的污染 4 环境保护政府管制的方式和效果 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 政府的政策目标的轻重缓急和管理手段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也会变化 5 环保支出及其效果 随着经济发展 收入提高 人们对环保更加重视 用于环保的资金也会增加 环境保护意味着资金的投入 许多环保设备十分昂贵 环境保护对于发展中国家是一种奢侈品 随着收入得到提高 政府和老百姓手里的钱多了 可以用于环保的资金也多了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上应该用一国长期的时间序列数据来检验 但是有关资料缺乏 因此经济学家大多用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资料来检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Pana y otou 使用横截面资料估计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张帆 1998 252 他使用综合指标 森林砍伐 代表森林资源的消耗和污染 把森林砍伐作为人均收入和人口密度的函数
InD E F a 1 l n I NC a 2 l n POP 1 2 a 11 l nINC 2
十 a 12 l n INC l nPOP 十 1 2 a 22 l nPOP 2
式中 DEF 为森林砍伐率 INC 为人均收入 POP 为人口密度 该式可检验森林砍伐和人均收入之间存在非线性 倒 U 型关系的假设
按上式估计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表明 当人均收入为 100 美元时 森林砍伐率为 1.3% 在人均收人为 823 美元时 达到最高森林砍伐率 3.5% 在人均收人为 2000 美元时 森林砍伐率降到
3% 以下 人均收人为 4000 美元以上时 降为 2% 以下
用同样的方法还可以计算污染物含量和收入的关系 Pana y otou 发现污染的转折点 人均收入 3800 - 5500 美元 比森林砍伐的转折点 人均收入 800 - 1200 美元 要高得多
必须注意的是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可能产生的误导作用 好像人类的发展必须经过先污染后治理的过程 在经济发展没有达到一定水平之前 污染是必然的 政府整治与否都无济于事这种理解并不准确 它不利于发展中国家政府在经济发展中注意环境保护 发展中国家的任务应该是在考虑发展总效益的前提下 降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的弧度 或者说 在倒 U 形曲线上找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142
到一条水平的通道 图 10.2
环境污染
人均收入
图 10.2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10.3 收入分配与环境
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清楚的代际公平的含义 事实上 可持续性一直被定义为代际公平的某种形式 可持续性包括总资本存量应至少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上 以确保后代人能具有同当代人一样的发展能力 环境资本是这种存量中的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因为它提供生命支持功能 使合理的生活质量得以实现 换句话说 它使生命得以存在和延续
首先 可持续发展应关注国家间的不公平问题 有观点认为 富国在穷国共谋保护自然资源资产 只是因为这些资产对富国具有效用 根据这种观点 不仅是该资产产生的效益主要在穷国的外部 而且 这种保护也排除了穷国通过使用该资产而得到发展的可能性 因而 热带雨林为富国产生了存在价值和选择价值方面的效益 但是这些价值并不会变成转移到穷国的现金流量而穷国则还可能存在着其它的发展选择 如果富国的自然资源贸易的需求方式鼓励了这些资源在穷国的非可持续性的管理 那么这种 需求模式会损害未来的发展前景 这些前景是基于发展中国家自然资源的比较优势而具备的 因此 国家间的不公平 (代内不公平 )是同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相关联的 在这一前提下 国家间的不公平在某种政策环境下 可能会加剧非可持续性的发展 换句话说 不仅是可持续性会影响公平性 而且不公平性也会影响可持续性
其次 由于穷人比富人更加依赖于自然资源 如果他们没有可能得到其它资源的话 他们或许会更快地消耗自然资源 所以 一国内部的不公平性可能会助长非可持续性 这是贫困与环境关系的假设前提 而且 由于穷人直接依赖于自然资产 退化了的环境会加速他们的贫困过程正如我们将要看到的 这种环境与贫困之间的循环关系以及贫困问题本身远比一般人所想象的复杂和普遍得多
关于发展中国家内部的收入分配问题 一些数据显示 当一国的贫困加剧时 一般会伴随着更加不公平的收入分配 像巴西 肯尼亚 尼泊尔 巴拿马 秘鲁这样的国家表现出相当程度的不公平性 而其它的一些发展中国家 如孟加拉 印度尼西亚 斯里兰卡等显示出比工业化国家略低的不公平性
从绝对水平来看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国家的平均实际收入是低收入国家的 30 多倍是中等收入国家的 6 倍 多 除前苏联等少数几个国家之外 近 61%的世界人口生活在低收入国家他们拥有全球收入的 5% 另有 23%的人口生活在中等收入国家 他们拥有全球收入的 13% 其余近 17%的人口生活在高收入国家 他们占有全球收入的 82%
从全球经济发展的情况看 尽管在 1965 年到 1988 年间人均收入水平是提高的 但是 最贫穷国家 (除了中国和印度 )的年均增长率只有 1.5% 在 80 年代 非洲撒哈拉和拉丁美洲是负增长同样 严重负债的中等收入国家和石油输出国也是负增长 在过去的 20 年间 11 个低收入国家承受着人均收入负增长率的痛苦 如果贫困可以由人均收入水平来衡量 而且贫困和环境之间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143
确存在直接关联的话 我们可以预期 负增长率的国家比起正增长率的国家面临着更严重的环境退化的威胁
10.4 贫困与环境
一般来说 越是贫困的地区 其对自然资源与环境的依存度越高 世界上最贫困的人们直接依赖自然资源以获取他们必需的食物 能源 水和收入 如果草地退化了 牲畜就会受到影响而收入也会因此损失 如果森林被砍伐 薪柴就会变得稀缺 如果土壤受到侵蚀 农作物的产量就会因此下降
但是 贫困是导致环境退化的原因吗 很难将贫困的影响从人口增长的影响 中区分出来 人口增长可以加剧贫困 同时也是贫困的一个后果 因为很多家庭想通过生育孩子作为一种长期的保障 通过社区向生态脆弱地区或市区边缘地带的扩张 人口增长又同环境退化问题紧紧相连
关于贫困和环境变化的关系 还必须从短期和长期不同的时段来看 通常引起争议的论点是通过经济增长摆脱贫困的过程会在短期内使环境退化 但从长期看 高收入可以使个人和国家有可能创造一个更好的环境 这样的过程大概可以通过工业化经济的经济发展史加以描述 最初农业生产的扩大通常伴随着环境损失 如森林覆盖率降低 而工业化过程则伴随着污染 所带来的各种问题 一旦工业化过程完成 工业化经济就开始恢复环境或控制环境问题 这正是上述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假说
对收入分配的讨论是假设贫困可以通过人均收入来衡量 尽管贫困问题远比这一指标复杂得多 衡量贫困的另一个广泛采用的指标是低能量食品 (energy-deficient diets)的摄入量 低能量食品被定义为低于为防止发育不良或严重的健康风险所必需的热量 (卡路里 )标准 或者是低于维持人类正常生活所必需的热量 (卡路里 )标准 保守的估计 约有 3,4 亿人低于贫困线标准 扩大一点的估计有 7,3 亿人 (不包 括中国在内 ) 贫困人口中的 40%是小于 10 岁的儿童 75%生活在农村穷人花费他们 80%的收入用于购买食品 而这些食品通常只包括非常少的动物制品 绝大多数穷人营养不良并易受疾病的威胁 据世界银行 1980 年的估计 贫困父母所养育的平均每 10 个孩子中就有两个可能会在一年内死去 另一个可能在 5 岁后死去 只有 5 个能活过 40 岁
处于贫困中的妇女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在非洲农村和拉丁美洲的贫困地区 以妇女为主的家庭一般比以男人为主的家庭更为贫困 这一点表明强调发展中国家妇女问题的必要性
通过观察贫困人口的分布 可 以进一步探讨贫困与环境退化的关系 在这些广大地区内 贫困人口或者分布在农村生态脆弱区 或者分布在通常具有生态脆弱特征的城市边缘地带 脆弱意味着这类地区对于压力或冲击 如气候变异或人口压力的恢复能力很差 这种恢复能力 (或恢复能力缺乏 )及其与自然资源需求之间的关系正是问题之所在 相对而言 西欧的部分地区 美国的玉米生产带 尼罗河三角洲 恒河平原以及东南亚的稻谷生产区都具有稳定的气候和冲积土壤 并且可以在环境问题得到合理控制的情况下支持大量人口的生存
典型的生态脆弱环境有 热带森林地区 那里的土壤呈酸性 一旦 森林被砍伐就会发生严重的土壤侵蚀 干旱和半干旱地区 那里的土质很轻 极易被风吹走 还包括具有严重土壤侵蚀风险的高山山地地区
在全球 7 亿贫困人口中 估计约有 2.5 亿人生活在可以通过施用化肥和使用现代科技使农业生产条件得以改善的区域 从这个意义上说 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可以被资金投入所替代 大约 3.5
亿人所生活的区域 由于气候和土质的缘故 属于或者是替代非常困难 或者是替代不可行的地区 剩下的 1 亿最贫困的人口生活在城区的边缘地带 由于缺乏必备的卫生条件和基础设施 使这部分人经常面临很大的威胁
最贫困的人口生 活在世界上恢复能力最低 环境破坏最严重的地区 对压力和冲击的低恢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144
能力意味着任何外部事件 例如气候变化的发生都可能促使穷人采取使环境进一步退化的行动当贫困人口生活在生态脆弱地区并通过强化使用有限资源 即通过砍伐森林和过度放牧等作用于环境时 上述情况就会发生 这并不是说贫困是环境退化的全部原因 它只是一种机制 在这种机制下 真正的深层次原因转化成使环境退化的行动 换句话说 贫困本身并不一定必然导致环境退化 它取决于贫困人口拥有多大的选择余地以及他们对外界压力和刺激的反应方式 然而由于时间限度的短暂加上可行 的选择极少 贫困又剥夺了穷人作出反应并采取行动的能力
只有两种反应可能发生 他们可能通过使用免费的公共财产或开放资源试图补充稀缺的资源或者他们可能一起离开土地移向城市地区 耗尽资源的结果是导致农村环境的退化 移居城市的后果是退化形式的一种转化 也就是从农村环境的退化转化到城市环境的退化 由于贫困通常与恶劣的健康条件相联系 使得穷人借助体力对外界因素的反应能力进一步削弱 贫困与文盲相结合也是问题的一部分 因为文盲同样会削弱个人对外界压力的反应能力 贫困的所有表现形式使得无法将贫困同其它导致环境退化的深层 次因素中分开
在埃塞俄比亚进行的关于森林砍伐的研究 显示了穷人对环境变迁的复杂的行为方式 人口增加和对薪柴需求的增加 最终超过了森林和林地的增长速率 这损害了树木固定大气中的氮的第一养分循环过程 土壤的质量开始降低 但是食物生产并没有受到很大影响 薪柴变成了更重要的商品并被出售到其它地区 特别是市区 居住在农村的农民开始以牲畜粪便和草替代薪柴作为燃料 但是这就开始了损害养分的第二和第三循环 即牲畜粪便和作物秸秆为土壤提供有机物和养分的过程 土壤的质量被进一步损害了 不断的森林砍伐和作为燃料的牲畜粪便的商 业化加速了水土流失 农作物的产量也下降了 最后 农业系统崩溃并发生了移民现象
当然 不能过分夸大这种对贫困与环境问题的关系的概括 贫困问题的存在并不一定总是伴随着环境退化 正如前面的模式所描述的 如果不存在深层次原因或冲击的话 贫困状态可能依然不变而环境可能没有退化 一些研究指出 正是其它因素引起了环境退化 特别是新建的道路开发了处女地并导致农业移民 价格和刺激手段的扭曲 以及人口增长等
面对由于类似农作物产量下降这样的因素所导致的实际收入的减少 穷人可能会采取下列行动
他们会去寻求可以扩大产 量的边际土地 如果边际土地属于生态脆弱区 这将是贫困与环境退化之间的直接联系
他们也有可能在生态脆弱地区通过寻求有利于生态的途径来扩大产量 例如 在高坡地采用梯田或生态林业的方法
他们还可能通过离开农场或从事其它可以获得收入的活动以寻求收入保障而不是食物保障
可见 贫困本身并不一定导致环境退化 它更多地取决于穷人的对应策略 而这些对应策略反过来又取决于可能的选择方式 文化因素 地方和中央政府的政策
相反 导致贫困化的那些因素可能恰恰正是造成坏境退化的深层次原因 随着经济增长和货币化体制扩 大 财产权结构的变迁可能使穷人的收入仅敷支出 例如 公共财产可能会私有化由于人口增长而导致土地和水资源的稀缺程度加剧 私有化趋势会因此而强化 随着穷人被排除于私有土地之外 他们将被迫走向边际土地 从这种观点看 由于公共政策导向的错误 贫穷导致了环境退化 公共投资向城市地区的倾斜会强化农村向城市的移民倾向 在很多情况下生活在农村的人们正是通过移居到城市而对环境压力做出回应 这种趋势将使贫困从乡村转移到城市如果城市非正规部门不能吸纳这种人口流动 城市环境退化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但是如果城市是国家经济发展的促进 因素并能为 过剩 的农村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和收入的话 公共投资用于城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就是必要的 关键问题是要使城市投资的受益者支付他们所应承担的成本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145
一项对印度尼西亚卡布帕汀 苏卡布 (Kabupaten Sukabum)的研究通过比较 1976 到 1986 年间两个边远地区的土地使用状况 说明了不恰当政策因素的作用 在那段时间里 该地区共减少了
27%的森林覆盖率 其中 40%变成了灌木丛 24%变成了植物园或公园 10%变成了房产 25%
变成了城市建成区 由于市场刺激的原因 林地变为植物园 公园和房产 林地变 为灌木丛是因为对薪材的需求 随之 灌木丛又被转化为植物园 公园和房产 而这些房产 植物园和公园本身已经被转化为城市建成区或者受到了严重的侵蚀 当缺少土地的耕作者转而对那些放弃的房产地进行整理 耕种的时候 土地同贫困之间的联系就形成了 由于不拥有土壤的所有权 这些农民会采用破坏性的刀耕火种的方式耕作 其它的土壤也因为开采黏土 矿砂和石灰石等而受到破坏 在这一地区新开发的道路附近森林砍伐活动也急剧增加 研究的结论是 经济体制 (而不是贫困 )才是土地 水资源不当利用的关键 市场刺激手段 基础设施的公共投资 农业和宏 观政策也是土地变迁的主要因素
以上概述的关于贫困与环境的一般理论都认为 贫困与环境之间的联系并不总是非常直接的有时它是直接而简单的 ---实际收入的减少确实导致了开发边际土地的活动 并使得环境进一步退化 然而 政策措施和人口压力经常是环境损失的主要原因 因此 应调整相关政策 首先 要在恢复力很强 最有生产潜力的地区提高农业生产力 从而改善那些最贫困人口的福利 减少把人口从恢复力强的区域错误地布局在边际土地上而施加于边际土地的压力 第二 通过水资源保护 生态农业 植树造林 以及生态林业等措施减少边际土地的 脆弱性 对于具有恢复力的地区政策手段必须包括投资 刺激手段 基础设施 信贷 信息支持以及制度建设 (包括通过土地和资源的保有权建立和强化资源权 )等
从其特点上看 第一类政策更具有技术化的特点 第二类政策的重点是体制和刺激手段 在一定的投资水平下 通过保护脆弱的资源基础可以得到可观的收益 还应当认识到城市化是重要的 能够减少农用土地压力的积极力量 但是 必须注意避免把城市变成未来贫困的摇篮 需要采取适当的城市政策以刺激生产力的提高 减少贫困并改进环境管理
10.5 城市化与环境
全球范围的城市化进程 已经并将继续产生重要的环境影响 预计到 2025 年 世界上将有 40
亿人居住在城市中心地带 通过比较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主要城市的人口密度可以部分地估量拥挤程度 如芝加哥的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 2500 人 伦敦为 4000 人 与此相对应 开罗为每平方公里 2.4 万人 墨西哥城为 3.4 万人 马尼拉为 4.3 人 加尔各达为 8.8 人 而香港为 10 万人 (皮尔斯等,1996:203)
尽管发展中国家的数据非常有限 但仍可看出 大气污染在许多拥挤的城区一直在急剧增加巴西圣保罗市的数据显示出硫氧化物的浓度在上升 而颗粒物 (烟 尘 )有所下降 这反映出与可见性污染物作斗争的效果 马尼拉则相反 硫氧化物的浓度下降而颗粒物浓度提高 显然 空气污染的趋势更多地取决于政策措施和城市经济的特征以及人口密度等
人口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可能是复杂的 例如 人口高度集中于少数特大城市对环境的影响是否小于将人口分布于小城镇中呢 答案可能与所考虑的具体的环境结果有关 为说明这一问题以下将集中和分散对空气 水的污染和对自然和种群保护的潜在影响作一对比
对空气和水污染来说 人口集中于大城市有利有弊 由于大量住房和工业副产品集中在较小的地理区域内 大 城市可能大大超越环境的自然吸收能力 但集中又可减少治理和管制成本 例如 在最近几十年中 洛杉矶县经历了人口的持续增长和空气质量的不断提高 城市集聚的净效应在很多程度上取决于管制和治理污染的政治社会制度的有效性 以及城市增长步伐与制度的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146

从自然保护和物种多样性角度出发 人口集聚于城市从总体上讲有明显的好处 (尽管对于城市发展范围内的自然和物种不利 ) 森林 -生态理论认为分散居住的害处远远高于少数集中居住 例如 沿道路分散居住可在森林和开垦地之间形成岛状林地或锯齿状边界 由于少数集中的聚落利于保留大片连续的 未开垦土地 相比之下 孤岛和锯齿状边界对野生动植物的破坏力要大得多这样 在给定人口规模条件下 分散居住模式对野生动物和野生性的总体破坏力就大于城市集聚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环境问题
10.6 世界市场与自然资源退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深 贸易与环境退化问题正在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环境与自由贸易之间关系的主要观点包括
1,自由贸易会使经济活动增加 这意味着 经济系统必须消耗更多的物质与能源 这就是自由贸易的增长效应 但如果投入到单位经济活动中的能源不断下降的话 那么产出的扩大就不必增加 能源或其它物资的消耗了
2,正如国内市场没有考虑环境的损失一样 国际自由贸易也忽视了环境问题 贸易自由会增加市场失效的可能性并使外部性在国家之间进行传递 穷国正在成为富国转移污染的场所
3,环境保护的要求可能增加企业成本 影响一国的国际竞争力 (张帆,1998:225-226)
4,国际贸易体系和国际贸易组织应充分考虑环境问题 因而 出于环境考虑 贸易自由应该有所限制 (皮尔斯,1997:86)
单独一个国家在不耗损其自身资本资产存量的意义上 完全有可能以其它国家的不可持续发展为代价来保证 其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一个实例就是工业化国家大量进口热带森林产品 这种进口会鼓励出口国砍伐森林而不去建立其它的资本形式 当出口国出口这类产品时 进口国就在有效地进口可持续性 可持续性的进出口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一个国际不平等问题 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认为 各国都要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 而进口具有比较劣势 (comparative disadvantage)的产品
布伦特兰委员会的观点认为 世界商品贸易通常会刺激发展中国家的资源耗竭 (WCED,
1987:56-57) 商品出口的大量增加 已经导致了不可持续的对于 自然资源基础的滥用
问题是 商品出口价格不能完全反映出资源基础的环境成本 但如果这些出口收入被转化为其它资本形式 而且这种转换反映了进行贸易的资源的恰当的使用者成本 价格反映出资源耗损的真实社会成本 对于可持续性的贸易就不算是一个大问题
可持续性的贸易程度是人们关注的问题 它依赖于 (a)当事国的贸易同资源拥有量之间的平衡 (b)出口资源的收入转化为其它形式资本的程度 (c) 以国际价格进行贸易的程度 这种国际价格反映的是出口国资源耗损的真实社会成本 即便贸易在某种程度上对环境退化负有责任 但适宜的 政策也可不必对此约束 同环境政策相伴的贸易总比没有合适的环境政策的保护好得多
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可再生资源产品 主要输往发达国家 随时间的变化 发展中国家增加了更多的贸易额 但仍有约 2/3 的可再生资源产品出口到工业化国家 因此 工业化国家的贸易政策对发展中国家具有产生极大影响的潜力
发展中国家的出口收入主要依赖于初级产品的出口 可可的世界贸易份额中 非洲占 66%
60%的咖啡贸易来自中南美洲 66%的茶和 50%的稻米来自亚洲 很明显 这些商品的贸易价格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147
和数量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起着重大的作用
相当部 分的发展中国家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可再生资源和可耗竭资源的出口以获取外汇收入 根据 33 种初级产品计算的 1981-1983 年自然资源出口收入占全部出口收入的百分比中 墨西哥达到 80% 埃塞俄比亚为 72% 其他许多发展中国家也都占到 60%左右的份额
如果发展中国家对自然资源以及基于自然资源的商品出口的依赖程度已经大体确定 这些资源和商品以什么样的价格进行贸易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衡量出口购买力的通用指标是贸易条件 (terms of trade) 它可以通过几个途径来决定 出口价和进口价的比率叫做商品贸易条件 (barter
terms of trade) 如果出口价提高 给定数量的出口产品可以购买更多的进口产品 进而可以提高生活水平 然而 如果这种情况发生 国外需求可能会下降并使总出口减少 另一个可供选择的指标是收入贸易条件 (income terms of trade) 它等于商品贸易条件乘以实际出口量 或出口总值除以进口价 从 1965-1988 年间发展中国家商品贸易条件以及收入贸易条件的变化情况看 其商品贸易条件下降了 50% 而收入贸易条件到 70 年代末期提高了 50% 到 1988 年又下降了 50% 即
1988 年的收 入贸易条件基本保持在 1965 年的水平 (皮尔斯等,1996:339)
贸易条件的变化会改变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进而对环境造成影响 布伦特兰委员会 (WCED,
1987)关于贸易条件和环境之间关系的假设如下所述 如果贸易条件下降 出口国必须出口越来越多的产品以维持其外汇收入保持不变 在农作物出口的特殊实例中 就会注重于扩大种植面积以便增加出口 如果这种受影响的作物是有害于环境的 (如花生 玉米 ) 则非边远地区土地上的土壤可能会受到直接的损害 对边远地区土壤的损害可能会更大 即便有些农作物是有益于环境的人们努力 砍伐灌木和扫清林地去扩大对边远土地的耕作 而森林砍伐又会增加潜在的土壤侵蚀
海地的情况可以说明多种政策 包括贸易条件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海地承受着严重的森林砍伐和水土流失之苦 一个主要的因素就是人口增长 人口增长导致了土地短缺 而对薪柴的需求超过了其再生速率 在 70 年代末期 官方鼓励人口迁移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过度需求 并通过高出口税率限制咖啡的生产 而玉米 高粱 豆类的生产则受到鼓励 然而 多年生的农作物例如咖啡 一般来说比谷类和豆类庄稼更能使土壤条件保持稳定 海地的货币在外汇兑换市场上一直被高估了 这又是一个影响出口作物 (如咖啡 )生产的一个刺激手段 公共政策的错误导向加剧了土壤侵蚀
10.7 竞争力与污染转移
不可否认 环境政策对一国的竞争力和产业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 有关研究对此作了大量评估 一项研究表明 如果发展中国家采取和发达国家同样的环境标准 其影响并不显著 其中价格变化平均为 1.5% 数量变化为 0.8% 这与商品的市场波动相比是无足轻重的 而且 对于低收入国家来说 他们的出口收入会明显增加 对于中等收入国家来说 其出口收入也会略有增加 而高收入国家的出口收入则会下降 由于发展中国家 的经济开放 导致国内公司和跨国公司的竞争加剧 因为新技术一般对环境更加有利 而竞争又鼓励采纳新技术 总的效果是环境质量提高了 甚至超过了地方标准 (皮尔斯,1997:108)
因为国家之间在环境资源和对环境质量的偏好方面有所不同 所以一些厂商将工厂迁往环境标准较宽松的地方 有关研究表明 在 1965 到 1988 年间 约有 3.5%的需要很高污染控制费用的肮脏工业从发达国家迁往不发达国家 主要是从北美迁到南美 但是 对许多公司来说 工艺的改革 新原料的应用 替代产品的出现 废物的回收利用 更紧凑的生产过程和质量控 制以及其它对肮脏工业的调整措施 往往比 抽逃 更为可行 (皮尔斯,1997:109)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148
参考文献
1,皮尔斯等 1996 世界无末日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皮尔斯 1997 绿色经济的蓝图 -获得全球环境价值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Pearce,D.,1995
Blueprint 4:Capturing Global Environmental Value)
3,WCED 1989 我们共同的未来 世界知识出版社
4,张帆 1998 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149
第十一章 环境经济问 题
第一节 环境 -经济系统与环境经济问题
11.1 环境 -经济系统
人类生产经营活动融入自然环境之中 形成相互依赖 相互作用的统一体 称之为环境 -经济系统 在环境 -经济系统中 有四个最重要的基本要素 人口 资本或者资金 资源 技术 其中人口是生产力的重要构成要素和体现生产关系 社会关系的生命实体 它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统一体 作为生产者 人类能够开发环境系统 利用环境资源 并且能够通过技术进步实现对环境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作为消费者 将资源转化为产品 最终都是被人口所消费的 其消费的剩余物和废弃 物又都回到自然界之中 并且 人是环境 -经济系统中的主体 能够自觉地调节经济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的关系 从而能够达到实现人类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协调发展的目的资本包括物化资本 -物质资料和货币资本 -资金两部分 其中物化资本是环境 -经济系统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条件 而货币资本作为流通手段 参与了环境 -经济系统的循环运动 资源在此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所必须的自然资源 包括地球水资源 大气 太阳能 风能 潮汐能 生物能等可再生资源 以及煤炭 石油 矿石等不可再生资源 资源是环境 -经济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物质要素 人类对资源不 同的开发利用方式决定了环境 -经济系统的运行状况和运行质量 总的来看 应以可再生资源利用为主 尽量不利用或少利用不可再生资源 并且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一定要遵循节约利用 高效利用和清洁利用的原则 技术是人类开发 利用 改造自然的物质手段 精神手段和信息手段的总和 在环境 -经济系统中 技术要素的作用会越来越大 但技术对自然界的作用具有两面性 正确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措施会增强资源要素的产出功能 而不当的技术手段和技术行为则会造成自然破坏和环境污染 引起自然生态系统的退化和环境 -经济系统产出功能的下降
从结构上看 上述四个要素形成了环境 -经济系统的三个子系统 一是环境子系统 它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空间 物质 能量 生态等支撑 是环境 -经济系统运行的基础 二是经济子系统 它是人类意志的体现 是为人类提供所需物品和劳务的投入 -产出系统 是环境 -经济系统的主体 三是技术子系统 它是连接环境子系统和经济子系统的中介环节 起着从科学到生产或从生产到科学之间传递与转化媒介物的作用 三个子系统之间既相互独立 又相互联系 共同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环境 -经济系统
环境 -经济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 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物流 能流 价值流和信息流的形式实现的 物流即物质循环 它分为三类 一类是自然界的物质循环 也就是生态学上所讲的物质循环 它是通过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环境 →生产者 →---的序列过程进行的 另一类是社会经济中的物质循环 也就是经济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它是通过生产 →分配 →交换 →消费 →---
的过程在社会各部门之间循环流动 再一类是自然物流与经济物流的相互转化 它实质上是在技术子系统的作用下 环境子系统与经济子系统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促进的关系 能流即能量流动 它有两个显著的特点 其一是流动的单向性和非循环性 并且随 着热量的释放而参与物质循环 其二是能量的递减性 即随着能量的传递和转移 能量是逐渐消耗 逐级减少的 并且遵循热力学定律 同样 能流分为自然能流和经济能流 并且经济能流是由自然能流转化而来的 价值流即价值实现和价值增殖 它是人类通过有目的的劳动过程 把自然物 (能 )流变换为经济物 (能 )
流 价值沿着生产链不断形成和转移 最后通过市场买卖 使价值得以实现和价值得以增殖 并且价值的逐级递增和能量的逐级递减发生在同一生产过程之中 二者融为一体 信息流是指在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150
境 -经济系统中 以物质和能量为载体 通过物流和能流而实现信息的 获取 存储 加工 传递和转化的过程 信息传递不仅是环境 -经济系统的重要特征 而且是管理环境 -经济系统的关键 环境 -经济系统中 从环境角度看 其中的任何子系统或部分都是物质 能量 信息流的统一体 而从经济角度看 则是以物流 能流和信息流为基础的 人类经济系统的价值流动过程
长期以来 人们从思想到行动都是将自己与自然环境割裂开来 只考虑从自然界中索取 不考虑人类行为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因而形成了单一的经济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 生产经营者 (厂商 )
和消费者 (家庭 )是两个基本的行为主体 两个主体之间通过产品和生产要素 连接起来
这种经济系统 在人类社会的早期阶段 如史前时期和农业文明时期 由于人类的活动范围狭小 并且以适应性的生产经济行为为主 因而没有造成大的危害 但自工业革命以来 由于化石能源和机器设备的大量利用 在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 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的同时不仅地球上仅存的不可再生资源被大量消耗掉 而且造成了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因此 人类面临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 其直接导因是不当的生产经济行为 而其根源是人们不当的思想观念和认识方式
事实上 这是没有摆正人类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结果 人类与环境之间是既 相互依存 又相互制约的关系 一方面 人类是环境的产物 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人类要依赖自然环境才能生存和发展 另一方面 人类不是被动地适应自然环境 而是主动地改造自然环境 使其更适合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但人类的任何行为都必须遵循自然规律 所以 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是不可分的人类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是一个复合系统 将二者割裂开来 不仅在理论上是错误的 而且在实践上是非常有害的
11.2 环境经济问题
环境问题 即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使环境条件发生不利于人类生存 生产和生活 给人类带来灾害的环境变化 是当今 国际社会 各国政府和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重大战略性问题 在环境问题中 因人类经济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以及这种环境条件变化对人类经济的影响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 即环境经济问题 是环境经济学研究的对象
环境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科学 它是运用经济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人类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学问 环境经济学是环境学与经济学的有机结合 它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 以经济学理论为主导 具有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和理论特色 环境经济学从它诞生之日起 就担负着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一个安全和优美的环境的繁重任务 具体而言 环 境经济学的任务主要包括下列方面 一是协调人类的生产 消费活动同生态之间的关系 二是协调环境保护同国民经济其它部门的发展关系 三是研究人类在开发 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 因客观环境结构发生变化所带来的经济得失 从而选择最佳开发方案 四是研究生产力布局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五是研究环境保护的经济效益 六是研究运用经济方法管理环境 七是研究防治污染的技术经济政策 环境标准和环境管理的经济措施 (甘泽广等,1987)
第二节 环境经济中的产权 外部性与市场失效
11.3 产权界定问题
对环境的分析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产 权问题 环境问题的特征之一就是 它们产生在没有物主的背景之中 或者虽然有物主 但他们只有有限的 拥有权 许多全球资源就属于这种问题如大气层 海洋及许多的森林和山地等 由于缺乏所有权 于是导致了对他们的忽视或过度使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151
因为大气不属于任何人 它已经成为化石燃料燃烧所产生的废气的排放场地 海洋已经成为运输废物 石油污染物 核废料 生活污水以及其它废物的排放场 Hardin (哈定,1968)关于 公地的悲剧 的著名论断就描述了所有权缺失所产生的后果
在对自然资源和环境进行产权界定时 兰德尔 (1989:147)的定义是 财产权规定了人与人之间关于使用物品时的适当关系 以及破坏这些关系时的处罚 他认为完全的财产权具有以下特征
(1)完全明确规定的 这样它就可以成为一个包括财产所有的各种权利 对这些权利的限制以及破坏这些权利时的处罚在内的完整的体系
(2)专有的 这样因一项行为而产生的所有报酬和损失都直接给予有权采取这一行为的人 (所有者 )
(3)可转让的 这些权利可以被吸引到最具有价值的用途上去
(4)可实施的和完全实施的 没有实施的权力 就是根本没有这种权利
兰德尔指出 权利的规定 转让 和实施需要相应的成本或费用 这些费用称为交易成本 只有在交易费用可以接受的情况下 产权的界定和实现才是有意义的
塞尼卡等 (Seneca&Taussig,1986:78)认为 环境质量之所以会恶化 关键是由于人们所使用的宝贵资源的所有权规定得不够严密不够周全 大气 全部大水体和大量公有土地传统上就是公共拥有的财产 人们早已可以随意将这些资源用于各种目的 如果公共财产资源相对于全部需求具有充裕的容量的话 那么 社会分享并利用这些资源时 就不会产生任何经济上的问题 然而 当需求上升到某种程度 利用资 源的人们彼此互相施加外部费用 则经济效率不可避免地会遭受损害 所谓公共所有权 如果要更清楚地勾划出它的特征 实际就是不存在任何所有权 环境质量产权的这一性质 是导致人类环境质量日益恶化的根源 如何维护环境质量这一公共财产资源的公有财产权是经济学必须回答的一个问题 我们应该寻求环境质量公共财产权维护的方法 采取政治性的 法制性的措施是一个方面 它具有强制性 能够有效抑制降低环境质量的行为 将公有财产权价值化或价格化 破坏环境质量必须付费 生产环境质量产品取得收益 消费环境质量产品也要付费 这样可以通过经 济手段制约厂商或居民户的行为 从而达到维护环境质量公有财产权的目的 通过宣传 教育 文艺等社会活动 普及环境保护知识 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使维护环境质量公有财产权成为公民的一种自觉行动
11.4 外部性
私人财产制度是一种较为完备和有效的产权制度 但是在解决环境问题方面也存在不可克服的局限性 这是由于外部性引起的
环境经济学认为 厂商和居民户的经济行为不能仅从本身来考虑 还要考虑它们对外部的作用和影响 不仅要考虑经济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也要考虑经济活动中人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 即要在环境 -经济复 合系统中考察厂商与居民户的生产经营行为和消费行为 这是经济学发展史上的一次质的飞跃
事实上 厂商和消费者的生产经济行为是存在外部性的 即某个微观经济单位 (厂商或居民户 )
的经济活动除了对本身的经济效益和生存与发展产生市场性的影响外 还对其他微观经济单位 (厂商或居民户 )产生非市场性的影响 其中 对受影响者有利的外部影响被称为外部经济 或称为正外部性 对受影响者不利的外部影响被称为外部不经济 或称为负外部性 这里的非市场性 是指这种影响并没有通过市场价格机制反映出来 当厂商和居民户因为外部经济而得益时 它们并不需要为此而向他人支付报酬 而当它们因为外部不经济而受到损失时 它们得不到相应的补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152
受影响者因外部经济而得到的收益称为外部收益 受影响者因外部不经济而受到的损失称为外部成本 假如微观经济单位能够因其产生的外部经济而向受益者收取相应的费用 或者因其产生的外部不经济而向受害者支付相应的补偿 从而使经济意义上的外部性不复存在 这被称为外部影响的内在化 环境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就是外部性 尤其是环境污染导致的外部不经济问题 (厉以宁等,1995)
经济单位的外部性现象在实际经济生活中是随处可见的 例如 蜜 蜂授粉给果园场会带来外部经济 公园里的花草会给附近的居民清新的空气和舒适感 对居民户来说 这是外部经济 较差的路面状况会给运输企业和车主带来外部不经济 矿冶企业对环境排放大量废气 废渣 化工企业向环境排放大量废水 对于这些企业来说 由于减少了处理这些废弃物的成本 因而是外部经济 而对于附近的居民户来说 则是外部不经济
外部不经济性 理论是由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于 1910 年提出的 他认为 在正常的经济活动中 对任何稀缺资源的消耗 都取决于供求关系的对比 而环境问题正是这种正常经济活动中出现的一种失调现象 由此他提出了 外部不经济性 这一重要概念 1920 年 马歇尔的学生庇古在发展福利经济学理论时 对私人厂商生产所造成的环境破坏使社会福利受到损失即经济的外部影响进行了研究 并且提出了一个环境经济学的重要命题 人类合理的生产活动意外地对环境引起了与市场没有直接联系 又与各被影响的方面没有直接财务关系的经济效果 按照庇古的定义 外部性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含义 (1)外部性是指某厂商或某项经济活动所引起的与本活动的成本和收益没有直接联系 从而未计入本经济活动之内的外部的经济影响 它是相对于本项活动财务上所付出的费用 及取得的效益出发考虑的 (2)外部影响有 好 的或 正 的影响 也有坏 的或 负 的影响 在经济上有费用小而效益大的 也有耗费大而效益小的 (3)这种影响与市场交易没有直接关系 (4)本项经济活动与被影响的各个方面没有直接财务关系 (5)外部影响往往是意外引起的 在过去长时期内 许多外部影响是没有预料到或意识到 或没有完全意料和意识到的 即使在今天 外部的深远影响也常常不是很明确的 (6)外部影响并不仅仅是生态环境方面的影响 庇古最初引入这一概念主要是说明某厂商的生产活动对本部门的其他生产者或其他部门生产 者的经济影响 (程福祜,1993:120) 但是 随着环境经济学的发展 外部性已经成为重要的分析理论 这种转变也正是经济学外延不断扩大 经济学外部因素内部化的结果
11.5 最优污染水平
如前所述 经济学家并不主张零污染 (厉以宁等,1995:9) 物理性污染的存在不可避免 而且物理性污染不一定意味着经济性污染存在 彻底消除环境污染之所以不能达到 主要原因在于
第一 环境污染是广泛存在的 无论是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 都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物质废弃物和能量废弃物 要求不排放废弃物 就等于要求人类不进行生产和消 费
第二 治理环境污染的技术是有限的 这种有限性表现为 一是有许多环境污染所要求的技术水平目前尚未达到 其次 有些污染治理技术将导致二次污染 三是许多污染治理技术并不能做到百分之百地回收污染物 目前只有比较复杂的生态系统才能比较充分地利用废弃物
第三 治理环境污染 除了技术上的可行性之外 还要考虑经济上的可行性 假如某种污染治理技术的成本超过了污染造成的损失 就有理由从经济效益角度来反对采用该技术
第四 治理环境污染仅仅是人类社会的目标之一 而且在多种目标并存时 它往往不是排列在第一位的目标 如 贫困地区因为生存需要可能会迫使人们牺牲环境
因此 环境经济学家将控制而不是完全消除环境污染作为自己的目标 这就有一个最优污染水平的问题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153
有关最优污染水平的分析框架如图 11.1 所示
MNPB MEC
X Y
收益 B E
A D
成本 C
B C
O QE Q’
污染物排放量 生产规模 Q
图 11.1 最优污染水平
图 11.1 中 横轴 Q 代表污染排放量 它同时也反映生产规模 纵轴 C B 代表成本和收益
MNPB 线是边际私人净收益曲线 它是指厂商从事上述生产活动所得到的边际收益减去边际成本之后的差额 该线向右下方倾斜 意味着随生产规模的扩大 边际生产成本将上升 同时该商品的市场价格将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下降 从而导致厂商的边际收益下降 MEC 是边际外部成本曲线该线向右上方倾斜 意味着随生产规模的扩大 污染排放量增加 边际外部成本是逐步上升的
从厂商角度看 只要边际私人净收益大于零 厂商扩大生产规模都是有利可图的 因此厂商可将生产规模扩大到 Q’ 其总收益为 A+B+C 而社会支付的总外部成本为 B+C+D 这表明 由于外部性的存在 在私人净收益和社会净收益之间出现了不一致 这里社会净收益等于私人净收益减去外部成本 即 (A+B+C)-(B+C+D)=A-D
在 MNPB 线和 MEC 线的交点 QE 上 社会净收益为 (A+B)-B=A 这一点的社会净收益到达最大化 因此 QE 被称为最优污染水平
以上分析最优污染水平时 没有考虑环境容量的影响 事实上 最优污染水平受到环境容量环境净化能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1.6 市场失效
传统经济学认为 厂商是一个纯经济实体 它是完全按照市场信号来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市场上需要什么 厂商就生产经营什么 什么利润高 厂商就生产经营什么 即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假设是 市场经济中生产经营者生产经营的目的是追求利润最大化 即在市场经济中 厂商生产经 营某种产品主要不是为了自己消费 而是为了用产品交换货币以取得收入 然后再购买其他产品 在这种假设前提下 市场价格和成本利润率是厂商决定其生产经营活动的唯一标准 此外市场价格也引导着消费者的消费行为 消费者或居民户购买什么产品进行消费 主要是考虑自身的经济条件和市场价格 而不考虑消费这种产品会给其他消费者和自然环境造成什么影响
由此可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市场的作用除了为生产者和消费者提供交换产品的场所外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形成市场均衡价格 使生产者的产品价值得以实现 消费者能够用初次分配的货币购买到自 己需要的消费品 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和供求状况决定着厂商和居民户的生产经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154
行为与消费行为 从而起着配置资源和国民经济再分配的作用
正常工作的市场通常是资源在不同用途之间和不同时间上配置的有效机制 但是 市场有效应该包括若干条件 如资源产权清晰 所有稀缺资源必须进入市场 完全竞争 外部性不明显或公共产品不多以及短期行为 不确定性和不可逆决策不存在等 (张帆,1998) 如果这些条件不能满足 市场就不能有效地配置资源 即市场失效 大多数环境恶化与环境低效使用是由于市场机制不健全 市场机制扭曲或市场不存在造成的
潘那约托 (Panayotou)曾经总结了市场失灵的 9 个方面 张帆 (1998)将其进行归纳 认为就资源使用和管理而言 最严重的市场失灵主要有 一是资源产权不安全或不存在 如果资源 (包括自然资源 )具备明确定义的 专一的 安全的 可转移的以及可实行的产权这一基本条件 市场对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就会失灵 二是无市场 薄市场和市场竞争不足 如果一些资源的市场还没有发育起来或根本不存在 这些资源的价格为零 那么这些资源会被过度使用而日益稀缺 如果一些资源的市场虽然存在 但资源的市场价格偏低 只反映了劳动和资本成本 没有反 映生产中资源耗费的机会成本 也会使资源浪费 如果一些资源的市场上买者和卖者的数量很少 他们之间的竞争很弱 这种市场也是一种失效的市场 三是外部效应的存在 即某个企业或个人的行为对它以外的企业或个人的作用和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 环境成本排除在市场供求之外 造成资源价格低估 同样会造成资源的破坏与浪费 与外部效应相联系的是公共物品的存在 它也是造成市场失效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个问题将在下一节中详细论述 四是交易费用过高 所谓交易费用 是指市场交易中获取信息 相互合作 讨价还价以及合同执行等所发生的费用 通常情况下 交易费用大小与市场交易所得的好处相比是微不足道的 但如果交易费用额超过市场交易的收益额时或者买者和卖者的数量太小时 市场就难以形成 五是未来的不确定性和短视计划 自然资源的保护涉及到未来 而对未来的预期存在明显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风险的存在是可以进行风险性决策的 而不确定性则难以把握 未来不确定性的产生有两种情况 其一是由于决策者不能控制的因素如天气变化引起的不确定性 其二是市场价格信息虚假即市场扭曲所引起的不确定性 一般来说 不确定性的存在虽然会使市场失效 但它可使人们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更加保守 这有利 于环境资源的保护
面对在资源使用和管理上存在的市场失灵现象 说明市场不是万能的 这是凯恩斯主义以政府干预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学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也是环境经济学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力
第三节 作为公共商品的环境质量
11.7 公共商品
有外部性的存在 就必须要有与之相对应的公共商品 (public goods)的生产与消费 所谓公共商品 是指只具有外部效应的商品 与私人商品相比较 公共商品具有两个明显特征 一是消费的非排它性 个人消费私人商品是排它的 一个厂商或居民户一旦取得某一私人商品 如机器设备 原 材料 房屋 食品等 这些商品只能由该厂商或居民户消费 其它的厂商或居民户是不能消费这些商品的 而个人消费公共商品则是非排它的 一个厂商或居民户对某一公共商品的消费如公园附近某一居民户对公共绿地和鲜花的享受 并不妨碍其它厂商或居民户对该公共商品的消费 公园附近的所有居民户都能够享受公共绿地和鲜花 虽然公共商品的生产包含失去其他产品的机会成本 但公共商品的消费并没有机会成本 如一个人对路灯灯光的消费 并不影响他对其它公共商品或私人商品的消费 二是供给的不可分性 为一个消费者生产公共商品 实质上是为所有的消费者 生产该商品 在多数情况下 个人不管付费与否 都不能被从公共商品的消费中排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155
除出去 即作为公共商品 它的供给形式具有整体性 不能把它分割成若干部分而分别供应给不同的公共商品消费者 如国防 它是供应给全体国民的 不可能把一国内的任何一个国民排除在国防的保护之外 即使这种排除是可能的 如一座桥梁 它可以不让一部分人通过 但这种做法违背了帕累托最优原则 (该原则要求穷尽一切使一个人变好而不使其他人变糟的机会 ) 因而这种做法是不应该的
在环境经济学中 环境产品多属于公共商品 例如 环境提供的多种服务 包括清洁的空气干净的水 优美的环境景观 物种的多样性等 都是公共商品 使外部效应内在化的各种服务像废水废渣的集中处理 也是公共商品 另外 资源浪费 生态破坏 环境污染等外部负效应可以看作坏的公共商品
11.8 环境质量公共商品的供给
环境的质量 如大气 水 土地等的洁净状况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状况 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状况 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状况等 具有明显的超出微观洁净单位活动以外的公共商品的属性
环境质量这一公共商品 具有公共财产特征 在生产 分配 交换和消费各环节上具有特殊性 好的环境质量是大自然赋予的 只要人类不破坏 它的生产就已完成 如果环境污染已经产生 即坏的环境质量已经形成 则它的生产需要对环境进行治理才能完成 环境质量在全体社会成员中分配具有均等 不能分割等特点 必须从社区或全社会的范围进行分配 环境质量这一公共商品具有商品的一般特性 即取得它必须付费 在商品货币关系条件下应该实行有偿交换原则环境质量公共商品的消费具有全民共享的特性 一个人的消费不会影响其他人对同一环境质量商品的消费
在环境质量公共商品的经济关系处理过程中 涉及到这一特殊商品的范围问题 有的环境质量商品的范围较小 如花园 公 园的环境效应主要是属于社区 有的环境质量商品的范围较大如清洁的河水 茂密的森林的环境效应是属于整个地区或国家的 而有的环境质量商品的范围更大 它超出了国界 其经济关系的处理具有国际意义 例如 跨国界河流的保护 海洋资源与环境的保护 南极与北极冰盖的保护 大气环境与臭氧层的保护等 这些问题涉及到国与国之间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处理 需要采取特殊的对策与措施
人类对环境质量的需求会日趋强烈 这一公共商品的提供将会提上议事日程
政府的行为具有广泛性 它可以协调各个微观经济单位之间 各个部门之间以及各个地区之间 的经济利益关系 是环境质量公共商品的主要提供者 目前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试图通过政府来为社会公众提供环境产品和服务 例如 政府建立城市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 政府颁布环境保护法律与命令 政府成立环境保护职能部门专司环境监测 环境公报 环境规划 环境执法环境整治等工作 政府组织力量开展植树造林 进行大江大河治理 政府通过经济 法律 行政等强制手段使工厂废水 废气 废渣排放达标 政府制订合理的产业政策和经济政策引导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等 这些措施使一国或地区的环境状况有所改善 但政府的作用不是万能的 有人认为 政府解决环境问题的办法不一定能增进资源分配的效率 任何一个政府如果想要通过对环境质量进行投票表决来获得足够的信息 并且如果想按照人们所能接受的费用达到规定的环境目标 肯定会遇到严酷可怕的困难 塞尼卡等认为 市场失灵是政府干预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政府干预成为必要 还需要两个其他条件 一是政府干预的效果必须好于市场机制的效果 二是政府干预所得到的收益必须大于政府干预本身的成本 (张帆,1998) 他认为 实际上 政府干预往往不能改正市场失灵 反而会把市场进一步扭曲 他将此称为政府失灵 并且将政府失灵分为 四种类型 一是把原来可以正常工作的市场机制扭曲 二是有些政府干预在其他方面是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156
功的 但是对环境产生外部负效应 三是政府干预的结果比市场失灵的的结果更糟 四是当市场失灵需要政府干预时 政府却没有干预 上述两种观点有一定的道理 因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十全十美的 在保护环境质量方面 政府干预是必要的 但必须要找准干预的途径和方式 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 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必须与改变经济发展模式和人们消费模式结合进行 要在经济发展和消费过程之中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而不能边污染边治理 否则政府为公众提供环境质量产品的工作会变得非 常被动和困难
尽管市场在保护环境方面会失灵 但是市场还是有提供环境质量公共商品的可能 厂商为社会提供环境质量公共商品的途径主要有二 一是发展环境保护产业 由环保企业提供环境质量公共商品 二是使企业外部效应内在化 产品生产经营企业不向外排放废弃物 不造成对环境的污染 实质上是为社会提供了环境质量公共商品 居民户的消费活动可能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也可以通过外部效应内在化的方式加以解决
参考文献
1,程福祜主编 1993 环境经济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甘泽广等 1987 环境经济学概论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3,兰德尔 1989 资源经济学,商务印书馆
4,厉以宁等 1995 环境经济学 中国计划出版社
5,塞尼卡等 1986 环境经济学 广西人民出版社 (Seneca,J.J,and M.K.Taussig,1979,
Environmental Economics,Prentice-Hall Inc.)
6,张帆 1998 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 上海人民出版社
7,Hardin,G.,1968,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Science,162:1243-48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157
第 十二章 环境经济评价
第一节 环境资源的价值和价格
12.1 环境资源的特点
从经济学角度看 环境是指自然环境和人工利用自然物质创造的环境 其中绝大部分是前人和今人劳动的物质成果 是人类一般劳动的凝结 因而一般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程福祜,1993)
另外 环境又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 具有价值和价格 (甘泽广等,1987) 环境是资源 可以从下列方面看 第一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人类吃 穿 住 行 用等都离不开由自然环境所提供的地域空间和物质资料 第二 环境是人类进行生产和再生产的物质 条件 人们开展生产活动 必须要有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 而这些是由自然环境直接或间接提供的 第三环境也是人们从事精神文明生产的条件 人类进行科学 教育 文学艺术 文化 体育 新闻等活动 都与自然环境关系密切 第四 环境还是人类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消费的重要条件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 人类除了要有物质消费和文化消费以外 还要有生态消费 而 生态产品
(如生态景观 洁净空气与水 生物多样性等 )的生产和消费更是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
认识环境资源的特点对于更好地开发与利用环境资源是至关重要的 一般而言 人类的环境资 源具有下列主要特点 一是环境改变的不可逆性 生态系统虽然具有自我调节功能 但它毕竟有一定的限度 如果超出了它自身可能承受的限度 就会导致生态系统的平衡失调和退化 二是环境危害的长期性 人类对自然环境破坏所导致的不良后果 往往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显露出来并且危害一旦形成 便很难在短期内消除 三是环境资源的有限性 虽然环境资源的绝大部分是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 但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生产的发展 环境资源的稀缺性越来越明显 四是环境要素的整体性 一种环境要素的变化往往会引起另一种或几种环境要素的变化 环境状况的改变是多种 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五是环境问题的不确定性 环境系统的演变规律以及环境恶化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不利影响有的已经被人类所认识 有的还没有被人类所认识 这增加了环境再生产的难度
12.2 环境资源的价值
为了分析和研究环境资源的属性 我们可以把环境资源分成三类 一是未经人类劳动投入的自然环境资源 如天然森林 水体 矿藏等 二是有人类劳动凝结的半人工环境资源 如人工营造的林木 人工改善了的河流 人工恢复更新了的草原等 三是经过人类劳动对自然进行改造而形成的人工环境资源 如桥梁 建筑物 水库等 根据马克思主 义的劳动价值理论 上述第二类和第三类环境资源中由人类一般劳动的凝结 具有价值 这是毫无疑问的 对于上述第一类环境资源 是否存在价值则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争论
一种观点认为 没有经过人类经营和改造的自然资源由于没有参与人类的一般劳动 因而不具备价值 但认为它具有使用价值和价格 即环境资源虽然不具备价值 但并不影响对它制定合理的价格 (程福祜,1993) 另一种观点认为 天然森林 空气 水体 矿藏等自然形态的环境资源在社会化大生产和人类活动范围不断扩大的条件下 没有打上人类劳动烙印的已经是寥寥无几了即自然资 源或多或少 或直接或间接地融入了人类的一般劳动 如人类为了防止空气 水体 森林等污染 需要投入一部分社会劳动来处理和维护 人类的环保工作已成为社会分工体系的的组成部分 这部分人类一般劳动应该计算在有关的环境资源价值之中 又如有些环境资源 像石油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158
天然气 煤炭等化石燃料 是不可再生资源或不可更新资源 它们虽然不存在再生产的劳动耗费但为了保证生产的需要和有计划地开发利用 人类需要耗费一定量的劳动去进行勘探和测量 还需要建设必要的设施进行管理 这些劳动耗费 也构成这类环境资源的价值 因此 环境资源既具有使用价值 和价值 又具有价格 (甘泽广等,1987)
但有一点是共同的 即大家普遍认为 环境资源是否具有价值的确定 一定要从实际出发要有利于环境再生产的顺利进行 要有利于环境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
12.3 环境资源的价格
环境资源具有价格 这是人们的普遍观点 环境资源的价格主要有两种 即生产价格和市场价格
环境资源的生产价格 是环境资源价值的完备体现 它具有个别性 是环境资源生产 保护和经营过程中所花费的人类一般社会劳动量的转化形式 对于我们考核环境企业的资金运用 生产经营状况 经济效 益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环境资源的市场价格 即环境资源的市场均衡价格 它既受环境资源生产价格的作用 也受环境资源市场供求关系 (环境资源稀缺性的体现 )的影响 必须指出的是 由于环境资源的特殊重要性 环境资源市场价格的制定 并不单纯是一个市场行为 政府在其中是应该有所作为的 即政府应该从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这一根本目的出发 使环境资源的市场价格维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 特别是一些环境资源的生产价格很低和供求关系不是很紧张的情况下 应该利用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适当抬高这些环境资源的市场价格
合理地制定环境资 源价格 尤其是环境资源市场价格 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 第一 有利于改变不同商品之间比价不合理的问题 特别是长期以来我国自然资源价格偏低的问题 有利于贯彻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原则 实现国民经济的协调稳定发展 第二 有利于经济核算的进一步推广和完善 我国长期以来缺乏自然资源的核算体系 这既不利于企业的生产管理 又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宏观管理 环境资源价格体系的确定 会促进我国自然资源核算体系的形成 第三 有利于发挥价格杠杆的作用 价格是政府调节经济活动的重要手段 制定合理的自然资源价格 就可以有效调节自然资源开发利用 的规模 方向 结构和效益 第四 在对外开放的条件下 制定合理的自然资源价格 有利于吸引外商在我国投资与兴办企业 减少我国在对外贸易中的损失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第二节 环境经济效益评价
12.4 费用效益分析
费用效益分析 又称成本效益分析 效益费用分析 经济分析 国民经济分析或国民经济评价 它是环境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 费用效益分析产生于 19 世纪 它是作为评价公共事业部门投资的一种方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 后来广泛应用于各种项目方案的社会效益评价 在环境经济效益评价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费用 效 益以及它们之间的比较关系是一个项目或规划方案的基本经济内涵 这里的效益或收益是指该项目或方案可能得到的商品或劳务的增值价值 其中也包括环境劳务或商品 费用是该项目或方案建设或实施过程中的投入成本 费用与效益的比率则说明该项目或方案的投资效果可用来比较不同项目或方案的优劣 费用和效益计算的一般尺度是货币 由于费用的支出和收益的获取都有一个时间段 因而均需用社会贴现率进行贴现计算 所采用的计量标准一般是市场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159
格 但当市场价格无法真实反映其自身价值时 就需要采取计算价格或影子价格作为计算的标准
费用效益分析 的一个基本假定是 可按照人们为消费商品或劳务准备支付的价格来计量消费者的满意程度 (效用 )或经济福利的水平 由于在多数情况下 个人消费了的商品或劳务而实际上并未支付与其价值等值的货币 人们对环境商品或劳务的消费就有这种情况 但我们可以通过调查等方法计算个人愿意支付的价格
费用效益分析的重要概念和基本原理主要有
效用和边际效用 所谓效用 是指商品或劳务满足人们需要或欲望的能力 即个人消费某种物品或劳务中所得到的满足 它带有主观性 即某种物品或劳务是否具有效用及效用的大小取决于消费者对该物品或劳务的主观感 受 消费者从消费一定数量某物品或劳务中所得到的总满足程度就是该物品或劳务的总效用 所谓边际效用 是指消费者每增加一个单位物品或劳务所增加的满足程度 一般的情况是 随着所消费物品或劳务的增加 该物品或劳务对同一消费者的边际效用是逐渐递减的 这就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边际效用价值论认为 效用是价值的源泉 是形成价值的一个必要条件 但不是充分条件 效用必须同物品或劳务的稀缺性结合起来才能形成价值某一物品或劳务越稀缺 其边际效用越大 价值也越大 虽然边际效用价值论与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相违背 (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 论认为 商品的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一般社会劳动量 它是一种客观存在 ) 但我们并不能否认边际效用论的作用 这里我们侧重的是进行边际效用的经济分析 即分析每增加一个消费单位对消费者所增加的效用 这种边际效用变动率的计算是消费者对不同商品或对当前消费与未来消费进行选择 以及生产者对一定资源的不同用途进行选择时经常使用的
个人需求曲线和消费者剩余 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对商品的需要 有效的需求必须具有两个条件 一是消费者具有购买商品的愿望 二是消费者具有购买商品的支付能力 消费者对一定量的商品所 愿意支付的价格 称为需求价格 它取决于商品对消费者的边际效用 需求一般随价格上升而减少 或随价格下降而增加 在直角坐标系中表示的商品需求量与商品价格之间的关系 称之为个人需求曲线 它是一条由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并且稍微凸向原点的曲线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愿意为商品或劳务付出的价格与其实际支付的价格的差额 根据它可以测定出高出实际支出以外的最大支付愿意 而将消费者剩余加上所消费商品的市场价格 就可以估算出实际经济效益的大小
市场需求和社会效益 整个社会对某一商品的需求就是社会的市场需求 它可以通过商品的个人 需求曲线相加而得到 即可以得到社会的市场需求曲线 若把环境质量作为一种商品 由于对环境质量水平的需求超出了免费供应的水平 因而环境质量也就成了稀缺商品 由于环境质量具有外部性 因而环境质量所带来的效应就是一种社会效益 它可以通过度量总效用的方法来计算
环境保护费用 环境保护费用是指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所付出的各种费用 它包括环境防护费用 环境清除费用 环境管理费用等三部分 环境防护费用即为了避免因环境污染或环境破坏造成人类的损害而需要增设的防护装置或材料等的费用 环境清除费用即用于治理和减轻环境污染或环境 破坏所需要的各种基建投资和运转费用 环境管理费用即环境防护机构所支出的资料仪器设备以及监测 科研 规划等各种业务费用
环境损失或环境代价 环境损失是指由于环境污染或环境破坏所造成的各种损害总和的货币数值表现 它包括由于受环境的有害影响所产生的国民经济 社会与心理 自然生态等三方面的损失 像环境的保护费用 公共设施 建筑物和设备器材的整修 维护和更换费用 工农业产量下降和产品质量降低的损失 交通运输效率降低的损失等都是因不利的环境因素所造成的国民经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160
济损失 因丧失社会劳动力和人民身心健康受到危害而引起的生 产力 工资收入 医疗费用 抚恤金以及社会保险金等方面的损失即是不利环境因素的社会和心理损失 而像生物物种资源数量的减少和品质的下降 森林植被的破坏和水土流失 矿产资源的乱采滥用与浪费 自然景观和名胜古迹的污染与破坏等则是有害环境的自然生态损失 环境损失又称环境代价或环境费用 环境费用又分为环境内部费用和环境外部费用 环境内部费用就是指上述国民经济损失中的环境保护费用 国民经济损失的其他部分以及社会与心理损失 自然生态损失统称为环境外部费用
影子价格与机会成本 一般地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 现 但制定价格时除了要反映其内含的价值外 还要考虑市场供求关系以及其他因素 政府为了实现供求平衡 有时会有意地使某些商品的价格不同程度地偏离其价值 这种修正后的价格 即影子价格与人们制定的实际的计划价格是有区别的 为了克服影子价格计算上的困难和应用上的局限性 人们引入了机会成本的概念 如果将有限的资源用于某种用途后 就不能用于其他用途 从而放弃了用于其他用途的机会 那么相对于现有用途下的该种资源而言 其他用途可能获得的收益就是一种机会成本 在费用效益分析中 社会的环境损失或环境代价都可以看作是机会成本
效益 效益是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 劳动投入和劳动成果之间的比较关系 一般而言 效益的提高来自两方面 一是劳动成果产出的增加 二是劳动耗费投入的减少 效益可由收益费用比净收益 净收益费用比三个指标来表示 其计算公式如下
收益费用比 =劳动成果的币值或收益 / 劳动消耗的币值或费用
净收益 =劳动成果的收益 —劳动消耗的费用
净收益费用比 =净收益 / 劳动消耗的币值或费用
损益现值与贴现率 前面所述的费用和效益都是静态的 是对某一时间而言的 但是任何一个项目从投资建设到投 产运行 一般都涉及到一个较长的时间段问题 而在某一时间段中 收益与费用都是动态的 这就需要对收益和费用进行贴现 计算按某一贴现率折算的损益现值
在利用费用效益分析进行环境经济评价时 由于采用的评价标准不同 因而存在多种不同的具体方法 其中较常见的有净收益现值法 偿还期限法 收益费用比值法和内部回润率法四种
运用净收益现值法进行环境经济评价时 首先要按贴现率将环境保护费用和收益折算为现值后求其总和 再按净收益总值的大小进行评价 也可以将每年的净收益贴现后求得现值在进行汇总 若求得的总净收益现值大于零 或者总费用现值不超过总收益现值 就认为该方案在经济上是合理的 若需要进行多方案的比较时 则可按照各方案净收益现值的大小来决定方案的优劣与取舍
运用偿还期限法进行环境经济评价时 一般用一项环境工程所耗费的环境保护投资能够全部收回的年限作为评价的标准 工程投资的偿还期限越短 说明工程投资的效果越好 因而也越可取 偿还期的计算公式为
偿还期 =生产以前的费用或投资 / 生产以后的年净收益
运用收益费用比值法进行环境经济评价时 一般可直接比较收益与费用绝对值的大小后进行判断 或者先计算收益除以费 用所得的比值再作判断 只有当某一项目的收益大于费用或至少相等 或其比值大于或等于 1 时 该项目才是可行的
运用内部回润率进行环境经济评价时 首先需要计算决定工程项目经济寿命的贴现率 即工程费用回收的利润率 (又称内部回润率 ) 然后将计算所得的内部回润率与指定的贴现率进行比较如果前者超过后者 说明该项目是可取的 并且选择内部回润率较高者为优选方案
开展环境费用收益分析的基本程序是 第一 弄清问题 明确目标 环境经济评价的对象一般是及其复杂的 在开展具体的分析评价之前 要对环境问题的性质 环境状况 环境质 量标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161
以及环境防护的技术与经济可能性和可行性等进行全面 细致的分析 环境经济评价的基本目标是 对解决环境问题的工程项目或建议方案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评比 使最后选定的项目或方案的收益最大 效果最好 第二 功能分析与可行性鉴定 为了达到上述目标 对环境问题进行防护的项目或方案应该是在当时当地的现实条件下合理可行的 环境资源的功能是多方面的 甚至有些功能之间是相互矛盾的 要对环境污染或破坏后这些功能可能造成的损害及其后果进行分析第三 环境影响损害的定量化 对各种防护项目或方案环境影响可能带来的损害 应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 开展定量分析 尽可能使各种损害定量化 为环境经济评估提供必要的条件 第四费用和效益估值 对于备选项目或方案的环境保护费用与收益 应尽量使其币值化 必要时还应对货币化的环境损害值进行贴现计算 第五 损益分析 提出评价结果 最后 对上述分析评价的结果及其建议意见 及时提出环境经济评价信息 供有关领导与部门决策时参考
案例 1 湘江流域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湘江是湖南省内最大的河流 全长 856 公里 其中有 670 公里在湖南省内 流域总面积 94660 平方公里 流域入口 3000 多万 该流域自然条件优越 矿产 资源和环境资源均较丰富 经济比较发达 由于工业生产发展较快 使得该流域也存在一定的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 根据 1976-1981 年期间的资料 对湘江流域环境污染所引起的经济损失包括污染物资源流失的直接经济损失 以及农业 渔业 人体健康 交通航运 废水资源化与抽水损失和污染治理投资费用等 6个方面的间接经济损失进行货币化估值 并将其汇总值与流域工业总产值相比较 得到环境污染经济损失率 (污染经济损失除以工业总产值所得的比值 )为 1.56%或 0.0156 根据同样的资料和方法 对湘江流域的冶金 化工 轻工 机械 电力 等 5个主要工业部门的环境经济损失率进行计算 得 1976-1981 年上述 5个行业部门的环境经济损失率分别 0.0328 0.0258 0.008 0.006 和 0.011 由此可知冶金行业环境经济损失最重 化工行业次之 环境经济损失最轻的使轻工与机械行业 通过分析发现 株洲 湘潭 衡阳是该流域工业比较集中的地区 因而这些城市的环境污染也最重
该流域的环境经济损失与工业结构存在一定的关系 通过对流域各行业的工业产值与环境污染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回归分析 发现行业工业产值 X与污染经济损失值 Y 之间存在下列幂函数的正 相关关系
Y=0.0234X0.686 (r=0.69)
流域轻 重工业比例与环境污染经济损失之间存在下列的负相关关系
Y=0.017X-0.286 (r=-0.906)
该流域环境经济损失与工业布局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关系 通过分析发现 上 中 下游地区的环境污染经济损失值的比例为 1 8.89 20.8 说明下游地区污染损失最大 中游地区次之 上游地区污染损失最轻 下游地区各行业部门之间环境污染经济损失值的比例是电力 机械 轻工 冶金 化工 =1 2.99 5.69 11.84 12.4 说明冶金和化工企业密集是下游地区污染经济损失较严重的重要原因
由上述分析可知 在流域的整个地区内 环境污染经济损失要占到工业总产值的 1.5% 如果考虑到环境资源景观生态 社会生活 旅游娱乐等方面所遭受的损失 则该流域的环境经济损失率可能达到 2.5%左右 因此 将该流域工业总产值的 1.5%-2.5%投入环境保护和防治工业污染 在经济上是合算的 同时建议适当调整工业布局和工业结构 (摘自程福祜,1993)
12.5 市场价值法
市 场价值法与后面所要介绍的替代市场价值法和假想市场法都是对环境状况及其变化假想评价的经验方法
市场价值法假定所掌握的市场信息是完全的 它是用市场价格来确定环境与资源的价值 并且认为市场价格反映了资源的稀缺性 因而是一种有效价格 如果存在价格扭曲 则需要对现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162
的价格进行调整后再使用 市场价值法的具体方法主要有
生产率变动法 这种方法是利用生产率的变动来评价环境状况变动的影响 并且生产率的变动是用投入物和产出物的市场价格来计算的 这里把环境质量当作一种生产因素 环境质量的变化会导致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变化 从而导致产品价格和产品产量的变化 而它们是可以进行测量和计算的 例如 化工厂向外排放污水会使工厂周围的农业生产率下降 可以把损失的农产品的市场价格作为减少污染所得到的一部分效益 空气的污染会加快机器设备的腐蚀和损坏 从而降低这些机器设备的生产率 山地的水土流失会使这些山地的生产率下降等
案例 2 菲律宾帕拉万岛树林砍伐对沿海地区的影响研究
霍克森和迪克森用生产率变动法估算了与该岛沿海生态系统有联系的伐木 捕鱼 旅游三种产业的总收入 这三种产业之间的简单关系是 伐木产生的泥土流到海湾里 损坏了珊瑚礁 破坏 了食物链 对捕鱼业和旅游业有不利影响 该研究比较了两种情况 一是继续伐木 损害海湾的生态平衡 这样虽然有一定的伐木收入 但会使捕鱼业和旅游业的收入减少 二是禁止伐木 维持海湾的生态平衡 这样虽然失掉了伐木收入 但增加了捕鱼业和旅游业的收入 以 10 年为计算期 以 10%为贴现率 计算得两种情况下三种产业的总收入如下
附表 1 2,1 三种产业在两种情况下的总收入和总收入现值
选择 1
禁止伐木
选择 2
继续伐木选择 1-选择 2
旅游业 47415 8178 39237
捕鱼业 28070 12844 15266
伐木业 0 12885 -12885
总收入合计 75485 33907 41578
旅游业 25481 6280 19201
捕鱼业 17248 9108 8140
伐木业 0 9769 -9769
总收入现值合计 42729 25157 17572
由上表可以看出 禁止伐木得到的总收入更大 即禁止伐木使捕鱼业和旅游业增加的收入不仅可以弥补失掉的伐木收入 而且还有剩余 因此 应选择方案 1 禁止伐木 (摘自张帆,1998)
疾病成本法和人力资本法 这是用来评价环境状况变化对 人类健康影响的方法 环境恶化对人类健康的不利影响需要进行货币化衡量 这方面的损失主要有 过早死亡 疾病 医疗费开支增加 病休收入损失 精神或心理代价等 疾病成本法以损害函数为基础 这里的损害函数将人们接触到的污染物与污染对健康的影响联系起来 它需要计算所有由疾病引起的成本 如因病造成的收入损失和医治疾病所花费的医疗费用 若要计算因污染引起的过早死亡的成本时 通常采用人力资本法 这种方法用收入的损失来估价过早死亡的成本 即人失去生命或工作时间的价值它等于这段时间内个人劳动的价值
案例 3 美国空气污染对健 康的影响分析
首先 计算过早死亡的费用 瑞德克 (1967)用总产出法计算了美国 1958 年由于空气污染死于不同疾病的男性女性的收入损失的现值 第二 计算疾病的医疗费用 瑞德克计算了慢性气管炎 呼吸系统癌症 哮喘和肺炎四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163
主要疾病的医疗费用 其计算步骤是先估计某一疾病总的病人人数 再估计因空气污染造成的该种疾病人数占病人总数的百分比 然后计算因空气污染造成的该种疾病的病人人数 最后假定失去工作能力病人的医疗费用等于因患该种疾病而住院的费用 并由此估计该种疾病的医疗费用 第三 计算缺勤造成的损失 由于空气污染 引起病人缺勤而直接造成病人年产值的损失为一年内由于患这种疾病而损失的工作日天数与病人的日收入的乘积 第四 在计算死亡和疾病的社会平均费用后 还需要估计空气污染水平与健康损害的关系 计算的结果是 美国 1968 年空气污染治理的总健康效益为 8.02 亿美元 其中节省的死亡和治疗费用为 4.60 亿美元 恢复收入损失的效益为 3.42 亿美元
机会成本法 在没有市场价格信息的情况下 资源使用的成本可以用它所牺牲的替代用途的收入来估算 这种方法就是机会成本法 如保护土地的效益是很难直接计算的 可以用为了保护土地资源而放弃 的其他用途的最大效益来间接地计算保护土地的效益
案例 4 美国地狱谷水坝的研究
机会成本法的成功运用是对美国地狱谷建设用于水力发电的水坝的研究 该研究没有直接估算峡谷的自然价值而是运用传统的成本效益分析对建议开工的水力工程项目和费用最少的替代项目 (核电站 )进行了分析 该研究把水力发电项目供电的费用与核电站的供电费用之差作为水利工程的净效益 同时考虑减少洪水危害的效益 这样 保护地狱谷自然环境的机会成本为水电站和核电站费用之差 此外 该研究还检验了不同假定 对核能平均技术进步率和不同贴现率进行了灵敏度分 析
分析结果表明 即使在不同假定下 水坝项目的效益不足以补偿自然保护区的自然生态系统的不可逆转的损失因此 保护自然的机会成本 即从其他来源发电的追加成本 是值得支付的 所以决定不建坝 (摘自张帆,1998)
有效成本法 有效成本法是当资金 信息有限 难以用货币计算福利时 而不考虑福利 只计算成本的一种经济评价方法 它的具体操作办法是先确定目标 然后分析达到这一目标的不同方法及其成本 最后选择成本最小的方案作为优选方案 在一般情况下 只有当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效益时 净效益才能最大化 而这里由于福利难 以用币值来衡量 只能用成本为标准 选择成本最小的方案
预防性支出法 这种方法是把人们为了避免环境危害而支付的预防性支出作为环境危害的最小成本 它假定人们为了避免环境危害而会支付货币来保护自己 这种愿意支付的货币量可以用来预测他们对环境危害的主观评价 例如在我国一些地区 即使在夏天 人们也不直接饮用自来水 而是把水烧开 等水凉了以后再喝 这里人们烧水是为了避免水中的细菌危害 那么烧水付出的成本 如燃料费 燃烧设备费 时间等 就是一种预防性支出 可以用这笔费用作为人们对水中细菌危害的主观评价值 又如在韩国 山地水土流失破坏了低地农田 可以用低地农民为了防止山地水土流失破坏其农田而修筑沟渠的成本 作为农民对山地水土保持的主观评价的最低估计值
置换成本法 这种方法是用由于环境危害而损坏的生产性物质资产的重新购置费用来估计消除这一环境危害所带来的效益 运用这种方法的基本假设是 第一 环境危害的生产性物质资产的数量是可以测量的 第二 生产性物质资产的重购性置换费用是可以计量的 并且大于生产性物质资产损失的价值 第三 重置费用不产生其他连带效益 例如在韩国 高原地区的土壤由于水土流失而受到危害 研究者把重置失去的土 壤和营养的成本作为高原地区水土保持的收益
重新选址成本法 这种方法是用由于环境质量的变化而重新安置某一物质设备的地理位置的实际成本来估计环境变化的潜在效益 例如 油井流出的污水会污染河水溪流 其中的重要影响之一是对下游的自来水厂水源的污染 为了保证自来水的水质 该厂可能要迁址 那么迁移设备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164
的成本 可以用来估计油井污染对下游饮水资产的效益损失
12.6 替代市场法和假想市场法
当分析研究的对象本身没有市场价格来直接衡量时 可以用能够替代的物品的市场价格来衡量 这种方法称为替代市场法 在环境经济评价中 很多环境质量商品是没有现成的市场价格来衡量的 如清新的空气 优美的环境等 是很难用市场价格来计量的 这就需要用能够替代的物品的市场价格来衡量这些环境质量商品的价值 替代市场法的具体方法主要有
旅行费用法 这种方法是用旅行费用作为环境质量商品的替代物来衡量人们对旅游景点或其他娱乐物品的评价 通常 由于旅游景点的门票一般数额不大 因此 旅客从旅游中获得的效益往往大大高于门票 旅行费用成为总成本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且可以用旅行费用作为替代物来估计旅游景点的价值 以建立游客的需求函数 有人将这种方法的具体运用 分为两种情况 一是单一景点旅行费用法的应用 其假设条件是单一旅游景点 单一旅行目的 在旅游点单一活动如到泰山旅游 一般除在泰山旅游外无任何其他活动 在这种情况下 消费者对旅游景点的需求是旅行费用和其他变量 (人口的一组社会经济特征值 )的函数 二是多景点旅行费用法的应用 在旅游活动中 有时游客可以同时对多个旅游景点进行参观旅行 那么就需要估计多个景点的价值如到上海旅游 可以同时对苏州 杭州 无锡等多个景点进行游览 在这种情况下 就需要建立与景点相对应的一组需求函数 (张帆,1998)
资产价值法 有些固 定资产的价格体现着人们的综合评价 其中也包含当地的环境质量 如房屋的价格 不仅要反映房屋本身的特性 如房屋的面积 间数 结构 楼层 朝向 附属设施等 也要反映房屋所在地区的生活条件 如道路交通 商业网点 学校质量 社会治安等 还要反映房屋周围的环境质量 如空气质量 躁声大小 绿化条件 自然景观等 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 环境质量的差异将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支付意愿 进而影响到这些固定资产的价格 环境经济评价的资产价值法 就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可以用因周围环境质量不同而导致的同类固定资产的价格差异 来衡量 环境质量变动的货币价值 由于按照上述方法估计的固定资产的价格反映了所在地区的环境质量或舒适程度 因而这种方法有时也称之为土地价值法或舒适性价格法
后果防止法 环境质量的下降会对经济发展造成损害 为了防止这种后果的发生 可以采取两种办法 一是对症下药 通过环境治理和提高环境质量来促进经济发展 二是在环境质量的恶化已经不可逆转的情况下 人们往往采取另一种方法 即通过增加其它的投入或支出来减轻或抵消环境恶化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如在农业生产中 可以用增加化肥和良种投入的办法来抵消环境污染导致的农产品单产的下降 在城市居民生活中 可以用购买特制饮用水来取代受到污染水质下降的自来水 这里用来购买化肥 良种和特制饮用水的金额可以用来衡量环境质量变动的货币价值
工资差额法 环境质量对劳动者的职业选择和工作热情 工作态度影响较大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劳动者愿意从事工作环境比较好的职业 并且环境质量与工作效率正相关 为了吸引劳动者从事工作环境比较差的职业并弥补因环境污染给他们造成的损失 厂商就不得不在工资工时 休假等方面给劳动者以补偿 这种用工资水平的差异 (工时和休假可以折算成工资 )来衡量环境质量的货币价值的方法 就是工资差额法
在既无直接市场 又无间接的替代市场的情况下 人们只能主观地创造假想的市场来衡量环境质量及其变动的价值 这种进行环境经济评价的方法就是假想市场法 假想市场法是环境经济评价的最后一道防线 凡是不能用其他方法评价的环境经济问题 都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进行评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165
但由于它是一种主观的评价方法 因而它存在一些缺点 假想市场法的主要代表是意愿调查法有的也称之为意愿调查评估法 它是直接询问一组调查对象对减少环境污染危害的不同选择所愿意支付的价值的一种环境经济评价方法 意愿调查法可以大致分为两类
一类 方法是直接询问调查对象的支付意愿或接受赔偿的意愿 其中包括
叫价博弈法 也称为投标博弈法 它是通过模仿商品的拍卖过程 对被调查者的支付意愿或受偿意愿进行调查 这种方法要求调查者首先要向被调查者说明环境质量变化的影响以及解决环境问题的具体办法 然后询问被调查者 为了改善环境 是否愿意支付一定数额的货币 (或者是否愿意在接受一定数额的经济补偿的前提下 接受环境质量的某种程度的恶化 ) 如果被调查者的回答是肯定的 就再提高金额 (在接受补偿的情况下是降低金额 ) 直到被调查者作出否定的回答为止
案例 6 巴西里约热 内卢改进地表水质量的支付意愿的调查
该研究于 1993 年进行 项目共对 100 个家庭进行了调查 对每个家庭的调查为 30 分钟 共 39 个问题 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用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介绍了在假想市场上可以买到不同质量的水 第二部分询问被调查者的人口经济社会特征方面的信息 第三部分取得被调查者对水质改进的支付意愿 调查结果见下表
附表 1 2,2 里约热内卢市民对改进地表水质的支付意愿
水质等级 支付意愿
被调查者平均
(CR($)/家庭 /月 )
支付意愿
全 市
(CR 1012($ 106)/年 )
可划船 32000($4.64) 0.92($133)
可钓鱼 38060($5.52) 1.10($159)
可游泳 54500($7.90) 1.57($228)
注 CR 为巴西货币 $为美元
上表中的总和支付意愿说明 人们为改进水质而支付的意愿是显著的 (摘自张帆,1998)
另一类方法是询问表示支付或接受赔偿意愿的商品或劳务的需求量 并由询问结果推断支付意愿 其中包括无费用选择法 优先性评价法等 以前者为例 它是一种通过询问个人在不同的无费用物品之间的选择来估计环境商品价值的方法 例如 请被调查者在一定数额的货币和某种环境产品之间进行选择 如果被调查者选择了环境产品而不是钱 那么货币的数额就可用来表示此人对环境产品的最低估价 如果此人选择了钱 那就表明被调查者认为环境产品的价值低于该数额 亦即该金额构成环境估价的上限
参考文献
1,程福祜主编 1993 环境经济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甘泽广等 1987 环境经济学概论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3,厉以宁等 1995 环境经济学 中国计划出版社
4,张帆 1998 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166
第十三章 环境保护与环境经济管理
第一节 环境污染与防治
13.1 环境污染的一般情况
环境污染一般是指人们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 由于有害物质进入生态系统的数量 超过了生态系统本身的自净能力 造成环境质量下降或环境状况恶化 使生态平衡及人们正常的生活条件遭到破坏 (甘泽广等,1987)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一刻也离不开环境 一方面 人类从环境中获取生产与生活所需要的物质另一方面 人类又把生产与生活中的废弃物归还到环境之中 在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交换中无论是从环境中摄取 还是向环境排放 由于不是自然形态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因而 容易造成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伤害 当这种伤害超过了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和恢复能力时 便造成了环境污染 它是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 人类环境污染问题的日趋严重是工业革命以后的事情 目前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 是人类提高环境质量 协调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首要问题
环境污染是由环境污染物和环境污染源引起的 所谓环境污染物 是指人们在生产与生活过程中 排入到大气 水 土壤等环境要素中的具有有毒有害特性 易于扩散和转移 引起自然资源破坏 生态平衡失调 环境条件恶化以及对人体健康有危害的物质 自然界的某些放射性物质的自然 裂变过程也向环境释放有害物质 也会造成环境污染 像有毒有害化学物质 放射性物质病原体 噪声 废热 废水 尘渣等都是常见的环境污染物 所谓环境污染源 是指产生环境污染物的设备 装置 场所等 机器动力与设备 化学与物理反应装置 产业生产经营场所 集中的居民生活区 放射性物质所在地等 都是环境污染的来源
根据不同的需要 我们可以对环境污染进行不同的分类 按照污染的承受体 环境污染可以分为大气污染 水污染 土壤污染 食物污染等 按照污染的物质要素 环境污染可以分为化学污染 放射性污染 生物污染 噪声污染 热污 染 三废 (废水 废气 废渣 )污染等 按照污染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环境污染可以分为生产性污染和生活性污染 生产性污染又可分为工业污染 农业污染 交通运输污染 建筑污染 商业服务行业污染等 按照污染的地域 环境污染可分为城市污染 农村污染 河流污染 湖泊污染 海洋污染等
一般而言 环境污染物对人体及生物的影响与作用具有下列主要特征 一是影响范围大 环境污染涉及的地区广 不同种类的人口及不同年龄段的人口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环境污染的威胁地球上的整个生物界也面临着遭受环境污染伤害的危险 二是跨地域性危害 环境污 染物除了对污染源的周围造成危害外 其危害性可能会超越地界与国界 如酸雨可能降落在其他地区和国家三是作用时间长 一方面接触污染源和中毒者及其它被污染对象 可能长时间处在被污染的环境之中 另一方面污染物可能长时间地残留在被污染的环境之中 四是污染容易治理困难 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具有脆弱性 环境污染的形成是容易的 而环境污染一旦产生 无论是从自然界的自净能力和自然生态平衡的自我恢复能力来看 还是从人类的认识 技术 资金等方面考虑 环境污染的根治都非常困难 (姜学民等,1985)
环境污染的最终受害者是人类自 身 从这一角度看 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循环主要有两种形式 一是直接经食物链的富集循环 二是非富集循环 根据生态学的观点 一切生物对污染物质都有一个富集过程 有毒物质进入生物体内后 具有通过食物链由低级生物向高级生物逐级传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167
递与富集的功能 而人是生物链的最顶端 人体对有害物质的富集能力最强 因而受害也最重例如 大气中的 DDT 和 666 等农药有机盐类的浓度只有 0.000003ppm 这些有毒物质溶解于水被浮游生物吸收后 其浓度为 0.04ppm 小鱼食用浮游生物后 其浓度为 0.5ppm 大鱼食用小鱼后其浓度为 2.0ppm 水禽食用大鱼后 其浓度可达 25ppm 如果人食用了这些鱼或禽 就会有引起公害病的危险 此外 富集 残留在生物体内的有害物质 随着生物的死亡和动物的排泻物被微生物分解 有的降解为无害物质 有的又回到生态系统之中 开始了新一轮的有害物质的转移与富集过程 环境污染具有对人体造成危害的可能性 但是否造成危害以及造成多大的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于污染物进入人体浓度的大小 作用时间的长短 个体对有害物质的敏感性以及个体的健康状况等因素 具体而言 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有三种情况 一是急性危害 它是指污染物进 入人体后 很快就对人体产生危害作用 如烟雾污染很快会对人的呼吸道和皮肤产生危害就是一种急性危害 二是慢性危害 它是指长期生活在被污染的环境中的人会逐渐患有慢性鼻炎 慢性咽炎等慢性疾病 如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对人体的危害多属此类 三是远期危害 它是指有些污染物进入人体后有较长的发病潜伏期 需要几年 几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暴露出严重的公害病 有的污染物对当代人的危害需要到第二代或第三代人身上才能表现出来 如某些放射性元素和有害化学物质对人体的致癌作用就属此种情况
13.2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大气层是指随地 球引力而旋转的空气层 其厚度大约为 1000-1400 公里 大气是多种气体的混合物 由恒定组分 可变组分和不定组分组成 大气恒定组分是指其中的氮 氧 氩及其他微量惰性气体氖 氦 氙等 在近地大气中 这些气体组成的比例可以认为是恒定不变的 大气可变组分主要是指大气中二氧化碳 水蒸气等 这些气体的含量受地区 季节 气象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等因素的影响而变化 大气不定组分 是指由于偶然发生的自然灾害现象引起在大气中暂时存在的组分 如尘埃 硫 硫化氢 硫氧化物 盐类及其他恶臭气体 人为造成的大气污染也属于不定组分 当大 气中的这类不定组分增多达到一定浓度时 就会对人和动植物造成危害
大气污染既有自然灾害方面的成因 又有人为活动方面的成因 但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的从人为成因上看 大气污染源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一是工业性污染 即工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排放的煤烟 粉尘 以及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对大气的污染 二是生活性污染 即人们在做饭取暖 洗澡等活动中所用矿物燃料燃烧过程中排放的煤烟对大气的污染 三是交通性污染 即各种交通工具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发电机尾气对大气的污染 对大气造成污染的主要污染物 一是硫氧化物 如二氧化硫 (SO2) 三氧化硫 (SO3)等 煤 石油等矿物能源的燃烧 有色金属冶炼 硫酸生产等 都排放大量的硫氧化物 二是煤尘和粉尘 煤尘即煤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烟尘 如炭黑飞灰等 锅炉 焙烧炉 熔矿炉 炼钢炉等在生产过程中均产生大量的煤尘和烟尘 粉尘是在固体物料运输 粉碎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飞扬颗粒物 其中粒径大于 10 微米的称降尘 粒径小于 10
微米的称飘尘 炼焦炉 物料堆放场 转运场 破碎机 研磨机 筛分机等是粉尘的主要发生源三是一氧化碳 (CO) 大气中的一氧化碳主要来源于人为因素的作用 即由于燃烧不充分所排放的对环境有害的气 体 或者是机动车辆尾气中存在的对环境有害的气体 四是氮氧化物 包括一氧化氮 (NO) 二氧化氮 (NO2) 三氧化氮 (NO3) 三氧化二氮 (N2O3) 四氧化二氮 (N2O4) 五氧化二氮 (N2O5)等 其中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对环境的污染最重 人为的氮氧化物主要是内燃机燃烧硝酸与氮肥生产 冶金生产等活动中产生的 特别是高温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一氧化氮 五是光化学烟雾与氧化剂 从各种直接发生源排入大气中的污染物称为一次污染物 一次污染物中的一部分可以在大气中继续反应生成新的二次污染物 如臭氧 (O3) 过氧乙酰硝酸脂 (PAN) 过氧苯酰硝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168
酸脂 (PBN) 硫酸及硫酸盐气溶胶 硝酸与硝酸盐气溶胶 以及反应产生的中间物质 如 HO2
OH HCO 氧原子等氧化物 所谓光化学烟雾 是指在一定气候条件下形成的一次污染物与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烟雾
大气污染是一个全球性的共同问题 在本世纪 50 年代以前 发达国家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地和主要污染源 而自二次世界大战以来 随着发展中国家的兴起和全球经济的全面发展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存在较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 我国目前的大气污染也较严重 大气污染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 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大气 污染对人的健康和生活环境的危害与不良影响有的是短期性的和显著性的 如大气污染物对人的呼吸道系统的危害 有的是长期性的和非显著性的 如由于大气污染使人体的免疫力下降或使人体的某些器官发生癌变等 二是大气污染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 如大多数大气污染物会使植物叶片枯萎坏死 臭氧会使植物组织机能衰退草原牲畜会产生积累性氟中毒等 这些都会使自然衰退系统的功能退化 三是大气污染对气候的不利影响 如大气中的烟尘能够起到水蒸汽的凝结作用 会形成某些局部地区的降雨过于频繁在人口集中 污染严重的城市地区会形成市中心的气温比 周围郊区高出 1-40C 的城市热岛效应大气中的硫氧化物 氮氧化物及碳氧化物可随降雨而形成酸雨 此外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会形成温室效应 大气中的氟化物增加会破坏臭氧层 各种大气污染物对阳光都有吸收 散射能力从而会使太阳辐射到地球表面的能量减少 这些变化可能会对全球气候产生非常大的不利作用和影响
保护大气层是全人类的共同任务 在 中国 21 世纪议程 ---中国 21 世纪人口 环境与发展白皮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1994 年 )第 18 章 保护大气层 中指出 中国保护大气层的努力旨在保证国家经济 社会发展的 可持续性 并为致力于全球大气层保护的国际合作做出贡献具体包括 A 控制大气污染和防治酸雨 B 防止平流层臭氧损耗 C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D
气候变化的监测 预报及服务系统的建设 由于大气中的污染物不可能进行集中统一的处理 因此 防治大气污染的首要办法是减少甚至杜绝污染气体的排放 或者在污染物排入大气之前对其进行处理 使它们不能进入大气 以保证大气的环境质量 这方面的措施如改进工艺技术以减少污染物的生成排放量 采用洁净能源与资源以代替矿物能源与资源 安装污染物无害化处理技术等 对于已经进入大气中的污染物 质 只能考虑尽可能利用大气的自净能力和植物的净化能力逐渐予以减少或消除 据研究 大气的自净作用有扩散 稀释 雨雪洗涤等物理作用和氧化还原等化学作用 植物具有吸收大气中有害气体 截留粉尘 调节气候 美化环境等功能 这些都值得我们去研究和运用
13.3 水污染及其防治
水是地球上宝贵的自然资源 尤其是人类能够直接利用的水资源极其有限 地球上的水资源总量约为 14 亿立方公里 其中绝大部分是海水 淡水仅占 2.53 % 在淡水资源中 冰山 冰河和深层地下水 (750 米以下 )占绝大部分 人类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 仅占水资源总储量 0.2%
水是地球上最主要的溶剂 许多物质都能够溶于水中 因而容易使水受到污染 所谓水污染是指排入水体中的污染物超过了该物质在水体中的本底含量和水对该物质的自净能力 从而破坏了水体的原有用途 水污染是一个复合概念 它包括水体污染 底泥污染和水生生物污染 (甘泽广等,1987 )
水污染是极其有害的 概括起来 水污染的危害主要有 第一 水污染对人的健康的危害水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体重量的 65%是水 每人每天的生理需水量约为 2-3 升 像有机污染物中的酚 有机氯以及石油类等都对人体 有直接的危害 第二 水污染对自然资源的破坏 这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169
是水污染最直接 最严重的危害 当含有大量需氧污染物 (如碳水化合物 脂肪 蛋白质等 )的污水进入水体后 这些物质的分解需要大量的氧 这样会使水中的溶解氧含量急剧下降 甚至在水中形成无氧层 这样会使水中生活的鱼类等水生生物窒息或大量死亡 同时 水体缺氧会使水中的厌氧细菌大量繁殖而使水质进一步恶化 此外 水中如果含有过量的氮 磷等植物营养素 会使藻类等低等植物大量繁殖而形成水体的 富营养化 水中酸 碱 无机盐等含量过高会产生
pH 值小于 5.5 的酸性水 这种水对水生生物十 分不利 用这样的水灌溉农田会使土壤酸化或盐碱化 第三 水污染对人类经济活动的不利影响 水污染会降低农副产品生产的产量和品质 影响农业生产的经济效应 水污染会增加工业和生活用水的生产成本 对水上运输 水能发电 水域旅游以及水体生态效应的发挥也都是不利的
我国的水污染比较严重 江河 湖泊等水体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污染 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的随意排放是造成水污染的主要原因 因此 保护水域生态环境 防止水污染的根本途径是控制污水和废水排放 其主要工作有 一是通过生产工艺改革 尽量减少污水和废水排放量 二是通过综合利 用或工艺改进 尽量降低水中的污染浓度 三是在工厂生产过程中设置专门的污水和废水处理环节和设施 使含有污染物质的有害水体净化后再进入大自然 四是对城市生活污水及部分工业废水设立专门的污 (废 )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 五是加强对水体及其污染源的监测与管理
13.4 土壤污染及其防治
土壤是由矿物质 有机质 土壤胶体和土壤生物 水 空气等共同组成的复合体 它具有物理 化学 生物等多种属性 土壤表层为疏松的颗粒状结构 具有透水 保水 透气等功能 土壤还有把各种离子 气体 水蒸气吸收与吸附在土壤颗粒表面的能力
所谓土壤污染 是指进入土壤中的废弃物和有毒有害物质的数量 超过了土壤本身的自净能力 破坏了土壤系统自然的平衡状态 使土壤的理化性能下降 并引起土壤的生物生长能力衰退甚至完全丧失的现象 造成土壤污染的途径有四 一是在农业生产活动中 由于化肥 农药 农膜以及汽油 柴油等矿物能源的大量采用 一些有毒有害物质逐渐积累从而使土壤产生污染 二是人类将土地作为堆放 填埋和处理工业 三废 与城市生活垃圾的场所 使堆放地及其周围的大面积土壤产生污染 三是大气或水体中的污染物通过各种途径转移到土壤之中 使土壤发生污染 四是在自 然界的矿床周围或某些有毒有害物质富集地附近 由于扩散和转移作用 使得这类地区的土壤大范围污染 造成土壤的污染物主要有 一是有机物质 其中以 DDT 六六六 对硫磷 DDV 和一些除草剂 杀虫剂等化学农药的污染最重 二是氮素和磷素化学肥料 三是砷 镉汞 铬 铜 锌 铅 铯 锶等重金属及放射性元素 三是肠细菌 炭疽杆菌 破伤风杆菌 肠寄生虫等有害微生物类 四是污泥 矿渣 粉煤灰等也对土壤造成污染
土壤污染的直接受害者是土壤上生产的植物 使农作物减产减收甚至颗粒无收 也使森林植被遭到破坏 土壤污染也会对自然界造 成不利影响 如土壤盐碱化或土地被侵占后使土壤丧失经济功能 土壤污染还会导致水体污染 使自然环境进一步恶化 土壤污染的最终受害者是人类被污染土壤中的有毒有害物质经植物富集后 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 给人体的健康造成直接的危害
土壤污染的最大特点是具有持续性 土壤一旦被污染 则很难在短期内消除 因此 防治土壤污染的基本方针是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 防治土壤污染最有效的办法是尽可能地避免和减少污染 及时控制与消除土壤污染源 防止污染物扩散 如要控制和减少工业 三废 的排放 要限制化学肥料和化学农药的使用 要加强 污灌区的监测与管理等 土壤一旦被污染 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清除土壤中的污染物 或控制土壤中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避免污染物进入食物链而对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170
体造成危害 目前 防治土壤污染的有效办法主要有 一是生物防治 一部分土壤污染物质可通过生物降解或植物吸收而使土壤得到净化 如土壤中的红酶菌和蛇皮藓菌 能使聚氯联苯的毒性降解 30%-40 % 羊齿类铁角蕨属的一种植物有吸附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能力 对土壤中镉的吸收率可达 10% 二是施加抑制剂 对于污染不重的土壤 施加某些抑制剂 如石灰 碱性磷三酸盐和石灰性物质等 能改变污染物质在 土壤中迁移转化的方向 促进某些有毒物质的移动 淋洗或转化为难溶物质而减少作物吸收量 如施用石灰 可提高土壤 pH 值 使镉 铜 锌 汞等重金属形成氢氧化物沉淀而不易被植物吸收 三是多施有机肥 改良碱性土壤 提高土壤的容量和自净能力 如有机胶体和粘土矿物胶体对土壤中的重金属和农药有一定的吸附作用 四是对田间用水实行科学管理 利用土壤的氧化还原作用控制土壤中的重金属的迁移转化 如淹水可明显地控制水稻对镉的吸收 五是实行合理的耕作制度 改变耕作制度在一定范围内可改善土壤的环境条件 消除某些污染物对土壤的毒害 如旱作改 水作能够加速 DDT 的降解 在污染面积不大的情况下 换土或深翻是清除土壤污染的有效办法
13.5 噪声污染及其防治
声音本来是人们沟通思想与感情 传播信息 认识客观世界的媒介 是人类生产与生活必不可少的 但是 有些声音的存在对人类不仅无益 而且有害 它们会妨碍人们的生产与生活 甚至会危害人体的健康 我们通常把这些使人烦燥 难受 或受害的声音 称为噪声 (甘泽广等 1987)
噪声通常分为四类 一是过响声 即很响的声音 如喷气式飞机发动机的声音 汽笛的排气声火车的鸣叫声等 这些声音会使附近的居民不得安宁 甚至会引起头疼 恶心 听力衰退等恶果二是妨碍声 即有的声音虽然不大 妨碍人们的交谈 学习 思考 睡眠 休息等正常活动 这些声音的存在也是有害的 三是不愉快声 即有的声音有强烈的心理刺激性 使人听后感到刺耳产生精神紧张 不愉快等不良反映 四是其它噪声 即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对人不需要 无意义的声音 虽然这些声音对人没有什么明显的妨碍 但也属噪声
噪声按其物理性质 可分为机械振动噪声和气体动力噪声两类 像锻锤 机床 织布机等工作时发出的噪声就是机械振动噪声 而喷气发动机 汽笛 鼓风机等工作时发出的声音就是气 体动力噪声 城市是噪声的主要产生地和污染地 城市噪声按噪声源性质可分为交通噪声 工业噪声 建筑噪声和社会噪声四类 像城市各种交通工具发出的噪声即是交通噪声 如一般重型车辆的噪声约为 89-92dB(分贝 ) 轻型车辆的噪声 82-85dB(分贝 ) 工业噪声即工厂噪声 它是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害工人和附近居民身心健康的噪声 如一般电子工业和轻工业的工厂噪声在 90
dB(分贝 )以下 纺织工业的工厂噪声为 90-106dB(分贝 ) 机械工业的工厂噪声为 80-120 dB(分贝 )
凿岩机和大型球磨机的工作噪声为 120 dB (分贝 ) 风铲和大型鼓风机的工作噪声在 130 dB(分贝 )
以上 建筑噪声是指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声 它一般在 80-90dB(分贝 ) 社会噪声是指在日常社会活动与生活中所产生的各种噪声 如各种音响设备 厨房设备发出的噪声等
噪声是人类的一种环境公害 它具有两个显著特点 一是主观性和相对性 一种声音是否为噪声 主要取决于受害人的生理与心理承受能力 其危害程度的大小也与受害对象有关 如同一响度的声音 对于老年人和青年人 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 病人与健康人等不同人群的危害是不同的 因此 对于不同类型的噪 声及噪声的不同危害对象 应该分别制定不同的噪声标准二是局限性与分散性 噪声一般只对噪声源附近地区产生危害 距离噪声源越远 其危害程度越低 此外 噪声源在城市里的分布是极其分散的 并且其数量较多 这给噪声污染的防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噪声的危害主要表现在 一是形成听力损伤 大量的调查研究证明 长期接触噪声会造成耳聋 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定义 500 赫 1000 赫 2000 赫三个频率的平均听力损失超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171
过 25 分贝称为噪声性耳聋 噪声级在 80 分贝以下 才能保证长期工作不造成耳聋 二是对睡眠的干扰 噪声会影响人的睡眠质 量 尤其是老年人和病人对噪声干扰更敏感 一般而言 40 分贝的连续噪声可使 10%的人受到影响 70 分贝的噪声可使 50%的人受到影响 突然的噪声在 40 分贝时 可使 10%的人惊醒 到 60 分贝时 可使 70%的人惊醒 三是对人生理和心理的不良影响据研究 心脏病的发作和恶化与噪声有着密切的关系 20 世纪人体循环系统疾病的增加与日益严重的噪声污染关系极大 此外 噪声还引起人体消化系统疾病及失眠 疲劳 头晕 头疼 记忆力衰退 烦恼等不良反映 三是对生物界的不良影响 如强噪声会使鸟类羽毛脱落 不下蛋甚至内出血造成死亡 强噪 声会使畜禽的正常生长发育受阻 过强噪声会引起畜禽的死亡 有的植物对声音也很敏感 无规律的噪声不利于植物的成长
有效地控制噪声是现代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 这方面的措施主要有 一是制定相应的标准法律和制度 加强对噪声的控制与管理 二是采取相应的技术手段和方法限制或减少噪声源强度如消声 隔声设备的安装与技术的采用 三是做好城市发展规划与布局 如将生产区与生活区严格分离 绿化居民区等
第二节 环境经济管理
13.6 污染控制
关于最优污染水平的分析表明 边际私人净收益不一定等于边际社会净效益 经济活 动的私人最佳水平也不一定等于经济活动的社会最佳水平 那么应采取什么样的手段来进行环境管理环境经济学认为有两种手段可以选择 市场机制和国家干预
市场机制所提供的选择包括提供适当的产权安排 运用价格机制等 主张国家干预的经济学家认为 由于环境与生态资源属于公共财产 无法做到明确产权 即使做到明确产权 除了当代人以外的受害者也无法亲自维护自身的利益 还有经济学家认为如果交易成本过高 而国家干预所需成本既低于上述交易成本 又低于支付方的预期净收益 那么用国家干预来取代市场机制在经济上就是更有效率的 概括起来 市场调节可以称为第一次调节 政府调节可以称为第二次调节 只有在第一次调节达不到社会经济发展预定目标的场合 才需要第二次调节 即使如此仍应当意识到 离开了市场机制 第二次调节也就发挥不了作用 (厉以宁等,1995:26)
虽然环境污染危害极大 但对于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而言 在短期内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彻底消除环境污染是不可能的 目前只能将环境污染控制在一定的水平上 在污染控制问题上 主要存在两种思路 一是指令控制 或曰直接管制方法 它是指在设定的环境质量标准下通过立法手段强制执行 二是市场激励方法 它是指利用修正后的市场机制来保护环境 目前许多国家是利用指令控制方法来实现污染控制的 但这种方法往往存在低效率的问题 价格机制或市场在一般情况下可以达到帕累托最优 而对于非市场 (零价格 )的环境产品或服务 纯粹的市场机制是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 但这并不是说未经改造的市场机制不能改进环境质量 在消费者生活水平提高的情况下 会对环境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 这样会逐步改变对消费水平的需求 最后会影响企业的生产过程 有人认为 在利用市场改进环境质量方面有两种途径 一是对于某些没有市场的环境产品 通过建立市场后来利用市场机 制控制环境污染 二是修正现有的市场机制 由管理部门制定包括资源全部社会价值的市场价格 (张帆,1998) 由此可见 在环境污染控制方面无论哪种控制方法 都离不开政府的作用 政府部门可以通过法律的 经济的 行政的方法和手段对环境污染进行有效的控制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172
环境污染的经济方法和手段控制是环境污染控制的重要内容 现实中的环境污染经济控制方法和手段主要有 第一 排污收费 凡是向环境排放有危害的废弃物或噪音者 都必须支付与其排放及污染程度相一致的费用 第二 使用者收费 凡是实际使用环境质量产品者 都必须支付一定数额的费 用 第三 产品收费 凡是使用在生产或使用过程中对环境有害的产品者 都必须支付一定数额的费用 第四 排污权交易 它是排污者可以将政府发放的排污权自由交易的制度第五 预付金返还 即对有污染环境潜在可能性的产品先交纳预付金 如果产品使用后交还到规定的收集点从而避免了污染 则向使用者退还预付金 第六 税收 国家通过加税或减税 来刺激企业节约使用环境资源 防止环境污染 第七 污染赔偿 由环境污染者向污染受害者进行经济赔偿 第八 信贷 对采用先进技术设备进行污染防治者提供低息或无息贷款 第九 价格国家通过价格管制措 施 对产品的生产与消费以及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等 目前世界各国的环境污染控制手段是多种多样的 有人对意大利 瑞典 美国 法国 联邦德国 荷兰等 6 个国家的污染控制手段作过统计 共有 85 种 平均每个国家 14 种 其中 50%是收费 30%
是补贴 其余为预付金返还和排污权交易等 在上述国家的污染控制手段中 荷兰的污水收费美国的某些排污权交易和瑞典的预付金返还是比较成功的
13.7 排污收费
对污染物的排放征收一定的税费是污染控制的重要方法 由于它能够将环境保护同排污单位的经营成果和职工的切身利益结 合起来 能够调动企业治理环境污染的积极性 因而是 70 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在环境保护方面普遍采用的一种经济手段 征收排污税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庇古最先提出来的 所以排污收费也称为 庇古税 它是根据排污者对环境造成危害的程度所征收的一种税 其目的是用税收来弥补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之间的差距 以使二者相等 图 13.1 为庇古税的示意图 图中 MNPB 为企业的边际私人净效益 MEC 为边际外部成本 企业在 MNPB>0
时一直扩大生产规模至 Q’ 而社会最优要求当生产规模达到 QE 点时停止扩大生产 税 tE 使企业在 tE>MNPB 时 停止扩大生产 即把生产限制在社会最优产量 QE 的水平 图中税率恰好等于最优产量对应的边际外部成本 相当于将 MNPB 线向下平移到 MNPB-tE 企业在 MNPB - tE>0 时停止扩大生产 从而使最优污染水平等于边际外部成本 施加的税 tE 就是最优庇古税
MNPB MEC
收益 B E
MNPB-tE
成本 C tE
O QE Q’
污染物排放量 生产规模 Q
图 13.1 庇古税
排污费的实质是企业承担的超标准排放污染物对自然环境造成损害的经济责任 是通过国民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173
收入再分配形式对污染受害单位和个人的经济补偿 排污收费的目的在于明确企业排污危害自然与社会方面的经济责任 为防治污染 保护环境开辟资金渠道 从而促使排污单位在其生产经营活动中 将其废弃物处理好 使其不损害环境和人体健康
排污收费一般有两种情况 一是对排入环境的 污染物 不论其数额大小 一律要征收一定的费用 理由是任何污染物的排放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 而且会浪费资源 为了保护环境 节约资源和能源 应尽量避免污染物的排放 因而需要对全部的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 都要征收一定的费用 二是只对超过规定标准排放的污染物征收一定的费用 而对于再规定标准之内排放的污染物 则不征收费用 目前实际操作中两种情况都有 但理论界多倾向于第二种收费原则 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只对超标排放的污染物征收费用是不彻底的 只有对所有排放的污染物都征收费用 才能有效抑制环境污染 关于排污收费的性质 目 前没有一个统一的意见 主要有三种观点 一是认为排污收费具有税收的性质 排污收费是按照污染物的种类 浓度以及超标数量来征收的 它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用于环境保护费用而不返还给排污单位 因而具有税收的固定性和无偿性特点 二是认为排污收费具有补偿和罚款的性质 它是对排污单位向环境排放超标准污染物的一种具有法律效率的惩罚性制裁措施 三是认为排污收费是超标准排污给社会造成损失而进行补偿的一种经济形式 具有在社会成员之间互助储金的性质
排污收费的标准是指在一个单位的排放物中 对超过排放标准的污染物应支 付的污染费金额从理论上讲 排污收费应该略高于污染治理费 因为如果不这样 排污单位宁愿交纳排污费而不愿意积极治理污染 排污收费标准还应该年年有所提高 使之在一定年限内的总和约等于污染治理设施的基建投资 只要这样 才能推动排污单位建设和使用污染防治设施 达到不超标排放污染物的目的
关于排污收费标准的具体计算方法 有的用单因子法 按超标最高的一项污染物计费或者按收费标准最高的污染物计费 有的用多因子叠合法 即先分别计算不同污染物的超标倍数 然后相加计费 有的用回归分析法 同时考虑污染类型的体积 污染物的浓度 以及治理费用的支出等因素 通过建立不同情况下削减污染物量与治理费用的定量关系式 来确定超标排污费的金额其计算公式为
W=C+Dr (L1-L0)/L0 Q S t
上式中 W 为超标排污收费的金额 (元 /月 ) C 为起征费 它是各污染类型各种治理方法的回归公式中常数的平均值 Dr 为按体积计算 每超标一倍的收费标准 (元 /m3) 它来自各污染物的治理费用与削减量的回归公式 对有害 有毒和剧毒的污染物分别加上 1 个 2 个和 3 个标准差
L0 为排放标准 L1 为实测值 单位为 mg/L(废水 )或 mg/m3(废 气 ) (L1 - L0)/ L0 为超标倍数 Q 为超标排放的废水或废气量 S 为地区环境经济系数 t 为时间系数 每年修正一次 其数值为 1.05
13.8 排污标准
排污标准也叫环境标准 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污染管制方法 排污标准是由有关部门制定并依法强制实施的每一污染源特定污染物排放的最高限额 如对化工厂每日向环境排放的污染物量的规定 对机动车辆向空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硫或铅元素含量的规定 对排入水源中某些微量元素含量或物理性状的规定等 它主要是一种技术指标 基本上是依照环境对污染物的自净能力即环境容量制 定的 制定排放标准的假定前提是 适度的污染物排放是允许的 即只要排放的污染物不对周围环境造成危害 就允许其排放 如果排放的污染物量超过了环境容量 给自然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 就应该予以制止 如采取罚款 勒令停产等措施令其限期改正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174
目前理论界对排污标准的制定及其实施有一些争论 有人认为 从环境经济学的角度看 制定排污标准不仅要考虑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 而且要考虑排污标准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因为排污标准与经济效率并不总是一致的 (厉以宁等,1995) 有人认为 排污标准至少存在两个问题 一是排污标准 一般情况下是较能达到最优排污水平的 只有在排污标准为最优排污量 罚款为与最优排污量对应的数额 罚款的实施是完全确定的 (即违规后被罚款的概率为 100%)这三个条件同时满足时 才能达到最优排污标准 二是在存在多个污染源的情况下 由于成本原因 政府对不同污染源设立统一的排污标准 是不会达到最优的 因为各个污染源的控制成本是不同的 政府如果对不同污染源设立不同的排污标准 就需要了解各污染源的控制成本 而污染源往往不愿将自己的控制成本如实相告 这样制定出来的排污标准往往是统一的 而统一的排污标准的针对性较差不能够达 到每个污染源的最优排污水平 (张帆,1998) 因此 在环境污染控制中 排污收费和排污标准应该结合运用
13.9 排污权交易
与排污收费和排污标准相比 排污权交易是充分利用了市场机制来控制环境污染的一种方法它的基本内容是 实现排污许可证制度 政府向厂商发放排污许可证 厂商则向指定地点排放特定数量的污染物 排污许可证及其所代表的排污权是可以买卖的 厂商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 在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排污权 (厉以宁等,1995)
排污权交易有许多好处 第一 有利于降低污染控制成本 因为在一定的排污水平上 控 制成本较低的排污者将发现自己控制污染比在市场上购买排污权更便宜 而控制成本较高的排污者则发现在市场上购买排污权比自己控制污染更合算 于是排污权就可以在污染控制成本高低不同的排污者之间进行交易 交易的结果是使污染控制成本达到最低 第二 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率因为在某一地的环境容量是有限的 如果规定了该地的排污量指标不被突破 在本地的所有厂商排放的污染物量已经达到环境标准的前提下 就不允许科技含量更高 市场竞争力更大 污染治理成本更低的厂商进入该地 这样就会影响该地的经济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第三 有利于加强对污染控 制的宏观调控 因为排污收费和排污标准的修正需要一定的程序 有时还有主观因素的影响 而有了排污权交易后 政府可以用类似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的办法 提高排污权的市场买卖 对环境保护中出现的问题作出及时的反应 也可以通过排污权市场买卖的动向了解公众对提高或降低环境标准的意愿
实现排污权交易要有一定的前提 一是政府具有维护和管理排污权交易市场的能力 以避免有人对排污权的恶性炒作而使排污权功能失效的现象 二是环境管制部门的工作人员应做到行为公正 不以权谋私 以保证排污权市场的正常运作 三是政府能够对污染者的排污行 为进行有效的管理 避免无证排污现象的发生
专栏 VIII 美国的可交易许可证制度
美国的可交易许可证制度从 1976 年开始实施 其种类包括空气污染许可证 汽油含铅量许可证和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许可证等
排放交易是美国采取的同许可证相关的第一个主要制度 是空气质量管理政策的主要手段 美国的 清洁空气法 规定 允许进行排放交易 交易包括补偿 (offsets) 容量节余 (netting) 泡泡 (bubbles) 和银行 (banking)
四种方式
排放信用 (emissions credit) 可以进行交易 可 交易量等于允许排放量与实际排放量之差 交易可以是内部交易 ( 同一工厂或车间不同污染源之间 ) 也可以是外部交易 ( 不同工厂之间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175
污染源分为 老污染源 (70 年代中期已经存在的污染源 ) 新污染源 (70 年代中期以后出现的污染源 ) 和改扩建污染源 地区被分为达标地区和未达标地区
在排污交易中 补偿政策用于达标区的新污染源和改扩建污染源以及达标区的一些污染源 在这类地区 只有厂商得到足够的排放信用后 才能进行新的排放 容量节余政策允许改扩建污染源通过减少同一工厂内的其他污染排放来避免通常要求达到的更高标准 工厂必须 在总体上产生净效应 泡泡政策用于达标区和未达标区的老污染源在存在多污染源的工厂内部 允许在总污染排放水平保持在规定的限度内的情况下 可以减少一个污染源排放的同时增加另一个污染源的排放 银行政策促使污染源储存排污消减信用以备将来之用
由此可见 排污收费 排污标准及排污权交易对于控制环境污染是有一定的作用的 但对于彻底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来说 这些手段是治标而不是治本的 对某一自然生态系统而言 任何外来物的进入都是有害的 只不过有的反应快 有的反应慢 有的是显著性危害 有的是隐蔽性危害 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 解 决环境问题的根本方法是将环境防护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解决环境问题 实行清洁生产 杜绝环境问题的产生
参考文献
1,甘泽广等 1987 环境经济学概论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2,姜学民等 1985 生态经济学概论 湖北人民出版社
3,厉以宁等 1995 环境经济学 中国计划出版社
4,张帆 1998 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176
第十四章灾害与生态经济系统失调
第一节 灾害与生态进化
14.1 灾害经济现象
灾害是自然发生的或人为造成的对人 类和人类社会产生危害性后果的事件与现象 这也就是说 凡是对人类和人类社会产生危害作用的事件与现象 不论它是自然发生的还是人为造成的也不论它是突然发生的 还是缓慢形成的 都是灾害 因此 灾害并不是单纯的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 而是一种自然 --社会现象 是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相互作用的产物 但是 长期以来人们却把 自然灾害 等同于 灾害 认为两者的含义是完全一致的 在概念应用上也没有区别 这种传统的灾害经济观有待改变与更新
灾害与人类相伴生 自古以来 各种各样的灾害不断给人类生命和物质财产造成极 大的危害和破坏 在现代社会 由于人口的持续过度增长 社会经济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 城镇的高度密集 以及人类自身对生态环境的有意或无意的破坏 使得新的灾害不断出现 灾害的种类越来越多 一些灾害突破了纯自然发生的范围 而且灾害发生的次数不断增多 且频率不断提高 灾害事件的后果越来越严重 严重地阻碍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对灾害问题的普遍关注 1987 年 12 月 11 日 联合国通过决议 确定 20 世纪最后十年为 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
(International Decade for Natural Disaster Reduction) 其宗旨是通过国际社会的一致努力 将各种灾害造成的损失减轻到最低限度 目前 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政府已把减灾防灾作为本国政府的重要目标与日常工作 作为发展中国家 中国政府对减灾防灾工作十分重视 于 1989 年 4 月成立了中国 国际减灾十年 委员会 委员会的成立将有力地推动和促进我国对灾害及灾害经济问题的研究 综合分析近年来我国一些专家学者对灾害问题的研究成果 我们认为,灾害与自然灾害的含义并不能完全等同 在概念的应用上也应有区别 这主要是因为 如果灾害的含义与自然灾害的含义等同 那么将 会强调灾害的纯自然性 而忽略造成灾害的其他因素 比如说灾害的生态经济性这样就不利于对灾害的形成与发生机制及其过程 后果的研究 另外 将灾害等同于自然灾害也就不可能把各种灾害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认识与研究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 新的灾害将会不断地衍生 例如人为灾害 爆炸事故 环境污染 水土流失 核泄漏及放射性污染等 而这些新产生的灾害对自然界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是长期的 广泛的 常常超过一般意义上的自然灾害 属于强危害性灾害 虽然这些灾害的形成也离不开自然界的物质运动 但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和利 用资源所致 是人为因素造成的灾害 所以它们与自然灾害在概念的应用上将有区别
灾害具有突发性强 预知性低 求援依赖性高和后果严重性大等特征 衡量灾情的轻重 一是要看致灾力源的强弱 如台风等级 洪峰流量 地震级度等 二是要看灾害对生命财产的破坏程度 一般情况下 致灾力源的强弱和灾害的后果的轻重成正相关 但是在实际灾害发生地域中往往又同人口分布密度 城市建设状况等人文地理要素相联系 如地震震级越高可能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也越大 但是发生在人口稀少地区的强烈地震 灾情往往并不惨重 像无人居住的北级圈风暴 无人孤岛的 陆沉等只是一种自然现象而不能称为灾害 由此可见 灾害产生于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所组成的复合生态经济系统之中 离开了人类和人类社会 离开了生态经济系统 灾害并不存在 因此 灾害从其本质上讲是一种生态经济现象 具有生态经济性质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177
14.2 灾害与生态进化的关系
灾害作为一种普遍的自然现象 对生物的生存和发展 对生物圈生态过程造成极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重大的灾害造成某些生物灾难 甚至使曾长期在地球上占统治地位的物种灭绝 二是灾害造成的生态危机又会促进某些生物进化 灾害与生态进 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灾害在生态进化中也将会起到重大的作用
一 灾害与自然生态进化
灾害是一种生态经济现象 但它首先是一种自然生态现象 灾害的形成有其自然与生态方面的原因 灾害与自然生态进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这种联系首先表现为灾害与自然生态进化具有协同作用 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 自然生态系统中经常产生灾害 灾害是随着自然生态的演化而形成的 地质史料分析表明 大约 46 亿年前形成的原始地球 经过一系列的运动与演化从而形成了有生物活动的地球表层系统 这就是自然生态系统 地球在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进化过程 中经常产生暴雨 洪水 干旱 雷电 台风 地震 山崩 滑坡等现象 这些现象在人类产生以前不具有灾害的性质 但是人类和人类社会一旦产生 它们即成为灾害 可见 灾害是随着自然生态的演化而形成的 第二 灾害的产生又将受到自然生态因素的制约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的干预程度的加大 如今纯粹的自然生态系统基本上不复存在了 但是自然生态系统中新的灾害的产生和原有的自然灾害的发生都必然通过其中的自然生态成分的反应而起作用 灾害的产生将受到自然生态因素的制约
灾害在生态进化中也起积极作用 比如说 森林火灾要烧毁 大片林木 破坏森林生态系统而且造成的损失是相当大的 但是在一定的条件下 火又可以改良植被 这时森林火灾又变得对人类有益 如科学家根据对过去植被的研究 土壤木炭层的鉴定 林木火烧痕迹 某些林分的同龄特征和一些开拓者的记载 证实了火在生态系统演化过程中的作用 火是形成森林和草原的一个重要因子
二 灾害与人类社会的生态进化
人类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 不断地同自然界作斗争 按照自己的目的改造自然 以满足自身的需要 人类谋求自然界在生态上的稳定 保持对人有利的生态平衡 但是由于自然界本身的原因 或者由于人 为原因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常常受到破坏 表现为对人的利益的严重损害 同时 正是人们不断地同这种损害所作坚持不懈的斗争 因而推动了人类生态的进化
人口的超量增长在多方面影响着生态环境的变迁过程 促使灾害的发生 人口的大量增加使得人均耕地大幅度下降 迫使人们砍伐森林 开垦草原 开发矿山 修筑道路 使原来被植被保护的土地暴露于大雨和风沙之下 土地沙漠化日趋严重 而且社会的城市化也在产生和加剧着灾害 因此可以说 人类活动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多方面加速了灾害的发展 使得原来难以发生的灾害能轻易发生 甚至还会诱 发一些新的灾害 总之 自然灾害同发生灾害的地区的社会及人类生活有密切的联系 人类活动一方面加剧自然灾害 与此同时 人类又总是在不断地同各种自然灾害作斗争中发展自己
综上所述 灾害对人类社会生态进化的影响 从宏观上讲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类社会的发展 使得灾害系统的组分不断增加 结构不断改变 功能不断增强 另一方面是灾害又会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各种破坏作用 即灾害系统又制约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灾害对人类社会的生态进化影响作用不单表现在宏观范围内 而且在微观领域也是如此 如有害生物的抗性的增强就 是这种生物灾害与人类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水平协同发展的结果 在这里 我们以害虫与农药的关系的协同发展为例加以说明 如为防治某种害虫 施用某种农药 但是这种农药不可能全部杀死这种害虫 因为农药的效用是有选择性的 而害虫作为一种生物种 其基因型是丰富多彩的 即总会存在这样一些个体 它们对这种农药有抵抗性 因此 这种农药的使用使得这些个体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178
得以发展 这主要是因为当种群中其他个体被消灭时 这些具有抗性的个体的基因型被广泛遗传在下一代或下几代 抗性个体成为种群中具有优势的亚种群时 原先那种农药对这种害虫失效这又迫使人 们生产和施用对这些新亚种具有杀灭性的新农药 又开始新的一轮循环 在这种循环中 害虫的抗药性得以发展 这种发展与农药的发展即人类社会经济因素的变更是协同进行的灾害对人类社会生态进化的影响作用提醒我们 人类在与大自然打交道时 应当增强预见性 减少盲目性 人类社会发展的本身也应该包括对灾害研究与防治能力的提高
三 灾害与科技发展的协同进化
在生态经济系统中有一个重要的子系统 这就是科学技术系统 现代科学技术正触及和影响着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 与灾害系统的各个方面具有密切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两者之间具有协同进化的关系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控制和利用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 不仅对减少一些灾害的危险性具有重大意义 而且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有根本性的意义 但是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是有阶段性的 任何新技术都是有其局限性的 科学技术的缺陷和人类对科学技术的不合理利用都会促使新的灾害的产生 大多数灾害是在人们未预料到的情况下突然出现或缓慢出现的 它是对人类已有的科学知识的突破 是对科学发展的挑战 摆脱灾害痛苦 是人类自古以来就梦寐以求的愿望 正因为如此 灾害对科学的挑战 往往导致了科学的进步 灾害本身也包含着丰富的 信息 是我们探索自然和社会的一个窗口 研究灾害不仅需要多种手段和多学科的配合同时又往往是边缘学科的新的生长点所在 灾害发生的条件与规律性一旦被认识 科学就发展了而新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会带来某些新的灾害的产生 这些都表现出了灾害与科技发展的协同进化关系
第二节 生态经济系统灾变与调控
14.3 生态经济系统灾变的原因
从哲学上讲 灾害是自然生态因子和社会经济因子变异的一种价值判断与评价 是相对于一定的主体而言的 灾害产生于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要素组成的生态经济系统之中 是一种生态经济现象 具 有生态经济性质 生态经济系统灾变的原因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 生态经济系统中灾害的自然生态成因
生态经济系统中灾害形成的原因有多种多样 而其最基本的原因是自然生态系统的异常状态与运动 一般地说 自然生态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保持着相对稳定的关系 系统总体处于平衡状态 但是 任何系统的稳定都是相对的 由于系统的复杂性 系统中任何一种要素的变化都会引起其他要素的一系列变化 从而引起系统总体的变化 使系统不能正常地行使功能 这样就可能产生灾害
自然生态系统的异常状态与运动 通常表现为系统中的物 质和能量的聚散 分布与超常积累生态经济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超常积累是成灾的潜在因素 灾害成灾的直接原因是物质和能量的释放与转化 例如地震的发生不仅要有能量的积累 还必须有能量的释放 二者缺一不可 在自然生态系统中 还存在着不均匀现象 如电荷 密度 能量 压力 温度和湿度等都可能形成不均匀分布 并造成物质沿梯度的运动和沿旋度转动 不均匀性越强 其运动也就越强烈 灾害也就易于形成
自然生态系统和自然界其他生态系统一样 也普遍存在着协调现象 自然生态系统要素之间的平衡关系主要是通过协调来维持着 协调一 旦被破坏 其系统就会发生异常运动 产生各种灾害 在自然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个生物种成员间具有特定的量化关系 任何一级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179
员都能正常地生存下去 而不会因为被下一级成员取食而灭绝 但是 如果由于某种原因 人类进行不合理的干预 某个或某些物种异常地增多或减少 系统的协调关系被破坏 食物链和食物网断裂 破碎 就可能引起一系列物种的消失而产生生物灭绝灾害
物理状态异常也是造成灾害形成的一种常见的原因之一 例如高温高压容易产生爆炸和火灾水坝软弱可导致水库溃决 形成洪水 山坡陡峭和岩体的不稳定容易导致 滑坡和泥石流 物理状态异常一般只是灾害形成的潜在因素 其他因素的触发作用可以引起物理状态异常 进而使生态经济系统产生灾害 此外 特性和状态的突变也可以引起灾害 例如光 热 水 气 风等气候因子的突变直接引起气象灾害 基因的突变可以引起遗传变异 有可能带来生物灾害 特性和状态的变异常常引起突发性灾害 其可预测性较低
上述几种自然生态系统异常与运动形式在本质上有共同之处 它们标志着生态经济系统由平衡态走向远离平衡态 而灾害的发生则可以说是使生态经济系统由不平衡态恢复到平衡态的途径当然 这一转化过程不 具有瞬时性 即灾害的发生不一定使生态经济系统立即恢复到平衡态 相反 灾害的发生使生态经济系统显得混乱不堪 但是从实质上看 由于灾害的发生 不平衡的紧张状态解除 生态经济系统才有可能回到平衡态 只不过是一种新的平衡 由于生态经济系统的平衡 不平衡 平衡转化是永无休止的 因而灾害的产生具有普遍性和永恒性
自然生态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 相互作用 同样 各种自然生态系统也具有相互依存 相互作用 一系统的变化可以引起它系统的良好变化 使之朝稳定 平衡的方向发展 一系统的变化也可以引起它系统的不良变化 使之向不稳定 运离平衡的方向发展 甚至使该系统的结构解体 功能丧失 在这一过程中 有可能产生多种灾害 或形成潜在性灾害 任何一个系统都是其他系统的环境 因此 系统与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可以说是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环境可以对系统产生不利作用 即产生冲击力 在一定范围内 这种冲击力不足以引起系统过程与状态的变化 只有当环境的冲击力超出某一值 (系统的阈值 )时 才会引起灾害的发生 因此灾害的发生与生态经济系统的阈值有关 阈值高的生态经济系统难以发生灾害 比如说 如果某地的水体 (江河 水库等 )容量大 暴 雨不一定引起洪涝灾害 如果山坡稳定性较强 洪水不一定引起滑坡 如果生态系统对环境物质的容纳吸收与转化能力较强 环境物质的扩散不一定造成灾害性环境污染
天文系统是地球系统的环境系统 天文因子对地球内部的各个要素与子系统会产生各种作用从而有可能引发灾害 首先是太阳活动的影响 太阳是对空气及其下垫面加热的主要热源 也是大气运动的原动力 因此 太阳活动的强弱势必影响着气候的变化而产生灾害 其次是行星运动超新星和新星活动等天文现象与地球上的瘟疫流行 大地震活动 地球表面气温异常和旱涝灾害有关
上面我们从自然生态系统的异常状态与运动 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天文因子的影响等三个方面分析了灾害的自然生态成因 这些因素对灾害的形成所起的作用不是等价的 起作用的方式也有本质区别 事物的发生都有外因与内因之分 自然生态系统的异常状态与运动是灾害发生的内在原因 环境系统 (包括天文系统 )对它的作用是灾害发生的外在原因 环境系统因子的变化通过影响系统本身 促使它产生异常状态与运动而诱发灾害 自然生态系统本身的异常状态与运动也常常需要外界因素的触发才会转变为灾害
二 生态经济系统中灾害的社会经济成因
人 类社会的经济活动 包括人们日常生活活动 工农业生产 交通运输 科学技术等活动都能直接或间接地引起灾害的发生 特别是人们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不正确干预 加剧了生态经济系统灾变的强度 违反科学的经济活动会导致气象变异 山崩滑坡 泥石流 地面沉降 地裂缝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180
等灾害及至使自然资源衰竭 在这里我们所讨论的灾害的社会经济成因主要是指在经济活动中人为因素造成生态环境恶化 而引起自然资源衰竭等灾害的发生
自然资源是解决人类衣 食 住 行等基本生活需求的物质源泉 是人类文明和进步的物质基础 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自 然资源 正因为如此 随着人口的增加 人类自然资源的利用强度不断增大 许多自然资源被过度利用 逐渐衰竭 成为性质和后果都极为严重的一种灾害其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不合理地利用土地 造成土地资源衰竭 土地资源是一切生产部门实现生产过程所不可缺少的生产资源 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中最重要的因素 但是长期以来 人类没有很好地珍惜它 保护它 而是过度利用它 任意地破坏它 造成了严重的土地资源衰竭问题 其主要表现在耕地急剧减少 荒漠化面积迅速扩大 水土严重流失 土壤肥力下降等多个方面 我国耕地减少的 情况十分严重 虽然说在耕地占用方面因 土地管理法 的颁布而得到遏制 但因水土流失 土地沙漠化 自然灾害毁损等原因形成的耕地减少 仍无法遏制 即使是在耕地占用方面也只是使其占用势头疲缓 却不可能避免完全不占用 1994 年我国耕地净减少 4 105 ha 根据有关专家估计在 2000 年以前 我国耕地面积仍将减少约 5 106 ha 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已达国土总面积的 8% 据估算 全国每年因荒漠化危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约 165-250 亿元 间接经济损失为直接经济损失的 2-3 倍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水土 流失面积达 3.67 108
ha 占国土面积的 38.2% 据推算每年水土流失的土壤至少在 50 亿吨以上 相当于耕作层为 33cm
厚的耕地 1.17 106 ha 仅黄土高原每年因水土流失带走的氮 磷 钾就有约 4000 万吨 相当于全国每年生产的化肥总产量 据不完全统计 40 多年来因水土流失减少的耕地达 2.67 106 ha
造成经济损失每年约 100 亿元
二是水资源浪费及水体污染 造成水资源衰竭 农业是我国用水量最大的部门 农业用水占
60%-80% 但由于农业灌溉工程不配套 大部分灌区的渠道无防渗设施 渠 系漏失率一般为
40%-50% 有的高达 70%-80% 而且大部分农田采用落后的大水漫灌方法 每公顷耕地年用水量达 5000m3 超过需水量的一半以上 加上北方的一些地区农村盲目超量开采地下水也将造成水资源不足 而导致水资源衰竭 水资源的衰竭将成为制约和影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是森林资源遭受严重的人为破坏 导致森林资源成为一种衰竭得最快的一种自然资源 中国曾是一个多林木的国家 但是长期以来的战争和其他破坏性行为使得森林减少很快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 由于人口的迅速增加和一些政策性错误 森 林又几遭浩劫 使得森林资源成为一种衰竭得最快的农村自然资源 在我国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造成森林资源衰竭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盲目毁林开荒 使森林覆盖率下降 如黑龙江三江平原地区在 1968 年大面积毁林开荒 使森林几近毁灭 西双版纳由于毁林开荒使其森林覆盖率由 1949 年的 69.4%下降到 1980
年的 26% 二是在经营思想上重采轻造 采伐与营林脱节 加上采伐过于集中 使得森林减少很快 出现明显的森林生态赤字 三是集中过伐 计划外消耗量过大 在目前森林资源消耗量中国家计划内采伐的仅占 1/3 而烧柴 毁 林开荒 滥砍乱伐等毁坏的森林占 2/3 四是森林火灾与病虫害十分严重 使大片林木烧毁或停止生长 甚至死亡
四是草场退化 草原沙化 使草资源衰竭日趋严重 草场退化 草原沙化是我国草资源开发利用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造成草资源严重衰竭的原因主要是,长期以来 我国畜牧业生产不顾资源的特性盲目发展 牲畜密度不断增大 形成畜草之间不平衡 这种超载过牧现象使得草原不堪重负而日益退化 另外加上草原沙化及经营管理不当 草原肥力出现锐减 此外 内蒙古 新疆等区的草原上每年暖季都会涌入大批人员进行掠夺性的挖药材 采土产 砍 柴 搂草等活动 加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181
了草原植被的破坏
三 自然生态与社会经济的协同作用
灾害的形成既有内因的作用 也有外因的作用 同时还有内因与外因的共同作用 灾害形成的外因可以是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 也可以是社会经济系统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作用 因此 自然灾害的发生具有社会经济方面的成因 例如 人类活动也参与泥石流的形成 导致泥石流活动的暴发或停止 增强或减弱 森林植被对泥石流本身并无多大直接作用 但是它对暴雨径流具有阻拦作用 不仅能削弱洪峰 还能保护地表土层不被急剧冲刷流失 可见 森林植被对泥石流的形成的两 个主要因子即水和土 石 都能产生削弱作用 从而能够削弱泥石流活动 甚至使它无从发生 相反 当人类活动有意或无意地破坏森林植被时 也就间接地促进了泥石流灾害的发生
人为灾害的发生也有自然生态因素的作用 如城乡企业的 三废 进入农田污染环境 这是一种人为灾害 但是这种灾害也是以能量和物质 (有毒物质 )的积累为前提的 当代世界面临的一个重大的环境问题温室效应所引起的灾害也是如此 温室效应是人类社会活动产生大量二氧化碳等气体的结果 是一种典型的人为灾害 但二氧化碳这种物质的超量积累 引起的温度升高及湿度升高 造成的海平面上升与气候改变等都是基于自然与生态原理而产生的 因此 可以说任何人为的灾害都不是纯粹的人为灾害 都需要自然与生态因子的参与才能形成
14.4 调控生态经济系统
灾害是一种生态经济现象 灾害发生于生态经济系统之中 而现代经济活动 特别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活动 人们为了眼前一时的利益 对自然资源进行无限度的开发利用 甚至挥霍浪费 加重了生态经济系统的负荷 破坏了生态经济系统的平衡 使得原有的灾害不但没有减少或减轻 反而产生了许多新的灾害 加剧了生态经济系统灾变的强度
在经济 社会发展的实践中 大量的事实表明 生态经济平衡的失控可以导致多种破坏性的损失 如森林的破坏 水土的流失 沙漠化和土壤盐碱化 城乡环境污染等等 这些都表明生态系统结构 机制 功能平衡的削弱或丧失 其结果都将导致生态 环境和资源的恶化 以至整个社会 经济发展受阻 因此 可以说生态经济平衡与灾害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 生态经济平衡的合理调控 可以减轻生态经济系统的灾变强度 乃至防止灾害的发生
合理调控生态经济系统 实现生态经济平衡 防止灾害发生 首先 要用生态经济平衡的战略思想指导经济和农村社会的发展 许多事实证明 当代生态平衡的破坏 是有可能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得到改善的 例如 人工植被的恢复 水土流失的人为控制 城乡环境的改善等等方面 都有不少成功的事例 因此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必须树立生态经济平衡的观点 运用生态经济规律 依靠各种科学技术手段 把生态平衡与经济平衡统一起来 努力实现生态经济平衡
其次 在生态经济规划中 要开展生态经济平衡的设计工作 生态经济平衡设计是围绕生态经济平衡模式的选择进行的 但在实践中 由于种种主 客观原因 生态平衡与经济平衡的目标常常不可能同时完全兼顾 有 时候甚至可能处于完全对立的状态 因此 在生态平衡和经济平衡之间的有机联系中 作出切合实际的最佳目标模式的决策 就成为生态经济设计的重要任务
第三 合理开发利用资源 维护生态经济平衡 合理开发资源 尤其是合理开发自然资源是维护和不断改善生态平衡的保证 生态平衡或生态经济平衡的破坏和退化 常常是由于人类盲目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引起的 因此 在资源开发中 必须从无节制的过度索取 到转变为在保护涵养 改善资源的前提下 合理开发利用 合理开发资源 维护生态经济平衡要注意四个问题一是要遵守平衡原则 保证资源 不断更新 对生态经济系统的索取量要小于其生产量 如渔业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182
捕获量必须小于水产资源的再生量 二是要保持和合理调整生态经济系统中的食物链 食物链实际上是生态经济系统中物质 能量和信息的流通渠道 只有保证物质 能量 信息的合理流动才能维护生态经济系统的平衡 如 生态农业 的一些模式就是根据食物链原理而设计的 三是要充分考虑生态经济系统的整体性 如各种治山 治水工程 农业机械化措施 农业化学措施等不考虑生态经济系统的整体性 就会顾此失彼 并引起各种生态经济退化 发生灾害 四是要努力创造生态经济系统中自然再生产和 经济再生产的更大生产力 努力推动生态经济系统的不断进化 从而使经济 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严立冬 1998 中国农村减灾防灾经济学研究 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2,严立冬 1995 灾害生态学问题研究 灾害学 4
3,牛志仁 1990 关于灾害系统的若干问题 灾害学 3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183
第十五章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15.1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演进与内涵
在过去 30 年中 特别是自 80 年代以来 有关发展 特别是人口与发展的讨论从纯经济范围扩大到经济 -生态 -社 会领域 其总体目标在于保持经济和生态系统的平衡 而不是仅仅追求单一的经济增长目标 然而 经济增长却是绝对必要的 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更是如此 因为没有经济增长 就谈不上家庭与政府消费 私人或公共资本积累 健康 福利 保障水平 环境保护以及消除贫困等 因此 关键问题就是怎样保持全球 地区 国家和区域各级经济增长的持久性
在 50-60 年代盛行的发展观强调物质资本的投入 鼓励城市工业的发展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政府采用了高度集中的计划方法 用以调节资源在不同部门之间的分配 计划者们相信增加工业产值是提高生活水 平的基本条件 人口论争的中心集中在人口增长到底是经济增长的障碍还是与其无关
自 70 年代以来 人力资源开发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性逐步被认同 投资于人的经济回报普遍很高 且此类投资可直接改善生活质量 因为它可改善健康状况 提供教育 提高妇女地位等等 这些既是人类生活需求 也可带来经济收益 在 80-90 年代 人力资源开发和脱贫的焦点渐渐转向目标设置和资源分配的优先次序上来 人类发展的概念得到新的凸现
从 80 年代初开始 特别是在 90 年代 全球经济的市场化进程 使得人们更多地关注市场条件下的个人决 策 市场在分配资源和服务中发挥更强的作用 政府的管理职能更加明确 诸如为市场正常运作提供法规和管制 最大限度地减少市场无序和失效 在个人和私营企业之间提供更多的信息流等
与此同时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出现了 其主要目标是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不损害下代人满足自身需求的能力 尽管差异明显 但可持续发展概念已经被世界组织 各国政府以及非政府组织等接受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根本不同于先前在环境领域的相关概念 尽管重点仍然在不可再生资源的过量消耗和废物产生方面 但化石燃料和矿产资源尽管有限 但不再视为终极因素 环境 质量不再视为经济增长的一个相对立的因素 可持续发展概念使市场机制和以人为中心的发展得以结合
一 可持续发展概念
众所周知 布伦特兰委员会 (WCED,1987)提出的可持续发展定义是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它至今仍是可持续发展的权威定义 但在国际上人们从不同角度对可持续发展这个新概念进行表达 据不完全统计达百余种之多 现将可持续发展概念具有代表性的几种定义列举如下
第一 着重从发展的生态属性定义可持续发展
1991 年 国际生态学联合会 (INTECOL)和国际生物科学联合会 (IUBS)联合举行关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专题研讨会 该研讨会的成果发展并深化了可持续发展概念的自然属性 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 保护和加强环境系统的生产和更新的能力 也就是说 可持续发展是不超过环境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184
统更新能力的发展 R.Forman 从整个人类生存生活的生物圈的立场出发 从生态学属性来定义可持续发展 他认为 可持续发展是寻求一种最佳的生态系统以支持生态的完整性和人类整体生存生活愿望的实现 并使人类的生存环境得以持续 据此 在我国有学者认为 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是运用生态学原理 增强资源的再 生能力 引导技术变革使再生资源替代非再生资源成为可能制订行之有效的政策 使发展要素的利用趋于合理化
第二 着重从发展的社会学属性定义可持续发展 1991 年 世界自然保护同盟 (INCN)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UNEP)和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 (WWF)共同发布 保护地球 -可持续生存战略 (Caring
for the Earth,A Strategy for Sustainable Living) 其中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为 在生存于不超出生态系统涵容能力的情况下 改善人类社会的生活品质 并提出了人类 可持续发展的 9 条基本原则 其中强调了人类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要与地球承载能力保持平衡 要保护地球的生命力和生物多样性 提出了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和 130 个行动方案 着重强调了 可持续发展的最终落脚点是人类社会 即改善人类社会的生活品质 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
生存战略 认为各国可以根据自己的国情制定不同的发展目标 但是 只有在 发展 的内涵中包括有提高人类社会的整体健康水平 改善人类社会的整体生活质量 以及获得必须的资源的正当途径 并创建一个保障人们平等 自由 人权的环境 发展 的结果只有在使我们人类全社会的生活所有这些方面都得到改善 才是真正的 发展 或 可持续发展 据此 我国一些学者认为 可持续发展是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它的中心问题是提高人的素质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第三 着重从发展的经济学属性定义可持续发展 这方面的定义也是多种的 其共同点是认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经济发展 E.B.Barbier 在其著作 经济 自然资源 稀缺和发展 (Economics,
Natural Resources,Scarcity and Development,Conventional and Alternative Views,1985)中 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 在保持自然资源的质量和其所提供的服务的前提下 使经济发展的净利益增加到最大限度 D,W,Pearce 认为可持续发展是 今天的资源使用不应减少未来的实际收入 英国环境经济学家皮尔斯等用经济学语言表达为 在发展能够保证当代人的福利增加的同时 也不会使后代人的福利减少 经济方面的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中的经济发展已明显不再是传统的以牺牲资源与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 而是 不降低环境质量和不破坏世界自然资源基础的经济发展 (The 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World Resources,1992-1993)
第四 着重从发展的科学技术属性定义可持续发展 J.G.Spath 从科学技术的角度扩展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认为 可持续发展就是转向更清洁 更有效的技术 ---尽可能接近 零排放 或 密闭式 工艺方法 ---尽可能减少能源和其它自然资源的消耗 也有人认为 可持续发展就是建立极少产生废料和污染物的工艺或技术系统 很多科学家认为污染并不是工业活动不可避免的必然结果 而是技术差 效率低 管理不善的表现 他们主张发达国家与发 展中国家之间进行技术合作 以缩小技术差距 提高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生产力 同时 应在全球范围内开发更有效的矿物能源的使用技术 提供安全又经济的可再生能源技术来限制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二氧化碳的排放 通过恰当的技术选择 停止某些化学品的生产和使用 以保护包括臭氧层在内的生物生活圈层 逐步解决全球的生态环境问题 实现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二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人们根据布伦特兰概念的分析认为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 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 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上 它所追求的目标是 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 个人得到充分发展 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 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 宋健在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中国的必然选择 一文中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应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185
包括四个方面 第一 发展的内涵既包括经济发展 也包括社会的发展和保持 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 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持续性与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密切相联 经济发展应包含数量的增长和质量的提高两部分 数量的增长是有限度的 而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去提高发展的经济 社会生态效益才是可以持续的 第二 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是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 础可持续发展主要依赖于可再生资源特别是生物资源的永续性 必须努力保持自然生态环境 维护地球的生命支持体系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第三 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 有如空气和水一样 是人类生存和进步须臾不能离开的东西 可持续发展就是谋求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和维持新的平衡 第四 控制人口增长与消除贫困 是与保护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
总之 我们可以把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理解为 是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 生态 -经济 -社会三维复合系统的运行轨迹与可持续发展
15.2 可持续发展经 济的本质
一 可持续发展经济的本质含义
可持续发展经济的本质 既要考虑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 又要考虑未来经济发展的需要 而且不以牺牲后代人的经济福利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经济福利 其核心问题是人们的经济活动与经济发展不能超过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 使之相协调 因此 可持续发展经济十分注重经济活动和发展行为的生态合理性 尤其强调对资源与环境有利的经济行为应给予鼓励 反之则应予摈弃 保证经济行为的可持续性 实现经济发展的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 (或当代人的利益与后代人的利益 ) 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 个别利益与共同利益有机结 合与协调发展 促使经济能够沿着健康运行轨道可持续发展 因此 可持续性经济就成为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最基本范畴
二 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基本规范
在国际上 经济人假定是现代经济学最重要的理论假设之一 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范畴与理论基石 近几年来 在我国经济学界也有一些学者主张采用经济人假定作为我国市场经济学的基本范畴 按照这一假定 在经济活动中 经济当事人所追求的唯一目标是它自身经济收益的最大化 因而只是片面强调经济当事人自身的经济利益 不考虑社会利益 也不考虑自身的非经济利益 尤其是生态利益 更不考虑子孙 后代的利益 所以 进入 70 年代以后 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特别是生态经济学家和环境经济学家认识到经济人假定自身的根本缺陷 尽管现代西方经济学对经济人假定做了某些补充和修正 在强调经济人自身利益的同时 试图兼顾个人与社会 微观和宏观的利益 但是 这只是限于当代人 并未考虑后代人的利益 因而 有些经济学家主张用可持续性代替经济人假定
鉴于经济人假定不仅在涉及代内公平问题研究时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 而且在涉及代际公平问题研究时存在着根本的缺陷 因此不能作为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基本范畴 而可持续性经济能够克服经济人假设 的这种局限性和缺陷 将它作为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最基本范畴 可以成为处理代际的基本规范和伦理准则
三 可持续经济发展的外延界定
可持续发展经济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表现为可持续经济的运行与发展 所以 从现实形态来说可持续发展经济就是可持续经济发展 根据可持续发展经济的本质内涵 可以对可持续经济发展的内涵和外延加以界定 是指在一定经济发展战略下 在社会生产 -流通 -分配 -消费等方面 加强保护和管理资源 推动科技进步和体制创新 使可持续发展经济系统功能 -结构不断调整 重组和优化 保证经济增长在无损于生态环境的前提下 持续增长 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从而不断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186
提高发展质量 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 来满足当代人对日益增长的生态 物质精神的需要 又为后代人创造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的经济发展过程 具体有以下几点
第一 可持续经济发展 是以可持续经济发展战略和符合可持续发展经济原理的经济体制为前提 以高产 优质 低耗 高效 无废弃物或少废弃物的生产模式和适度消费模式为核心 并以合理分配 力求代际平等与代内平等以及消除贫困为宗旨的经济发展过程
第二 可持续经济发展过程 必须遵循人与自然 经济与生态 发展与资源 环境相协调的基本原则 对可持续发展经济系统的功能结构进行不断的调整 重组和优化 使经济发展按照可持续发展经济原理增强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 既符合经济规律又适应生态规律的客观要求 才能确保经济发展必须在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允许范围内满足当代人发展和后代人发展的需要
第三 可持续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 是要满足现代人的基本需要 既包含目前人们所熟知和对多种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享受的需要 又包含目前人们正在重视的劳动环境和生活环境质量及生态环境质量的生态需要 保证现代人的物质 精神 生态的需要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第四 只有使可持续经济发展达到物质文明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统一与协调发展 才能为实现不危及后代人并为满足其发展的需要留有足够能力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创造有力保证 其中既包括创造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又包括通过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提高生态资本存量即增强农业生态潜力 创造巨大的生态财富 这是当今现代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第二节 公平和效率
15.3 公平和效率的内涵与联系
效率和公平是经济学 发展经济学及可持续发展经济学中的一对非常重要的基本范畴 尤其是在可持续发展经济学中更加显得重要 这是因为在可持续发展理论中更加强调效率和公平问题的合理 科学解决
人类生活在一个不平等或说不公平的世界之中 从哲学的角度上来看 人类世界中不平等不公平是绝对的 而公平或平等则是相对的 问题是生活在千差万别 纷繁复杂的世界之中 人类追求自由 平等的心理和愿望是永恒的 在绝对不平等的世界中追求相对公平的人类生态经济社会的进程中 个人和个人之间 家庭和家庭之间 团体和团体之间 民族和民族之间以及国家和国家之间的平等问题是一类长期的 复杂的甚至是一个可持续性发展的重大问题
一 公平的基本含义
世界经济发展的 市场化 这是世界现代经济发展的大潮流 因此 在世界各国市场经济发展进程中 就必然存在着公平与效率的关系这个现代经济社会面临的最基本 最重大的问题 公平是反映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概念 它包括每个社会成员的人身平等 地位平等 权力平等 机会均等 分配公平 其中权力平等又包括生存权 发展权等 现代公平观包含两层含义 一是经济公平 即经济学意义上的公平 这是市场经济公平 公正原则的体现 一是社会公平 即社会学意义上的公平 即社会财富分配与占有的公平 公正原则的体现 在可持续发展经济理论中的公平也是存在这两层不同含义 并强调人类需求和合理欲望的满足是发展的主要目标 同时 在对待人类需求 供给 交换 分配过程中的许多不公平的因素时 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公平原则归根到底就是人类在分配资源和占有财富上的 时空公平 它突出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国家范围之内的同代人的公平 在同样一个国家里 少数人占有着大多数财富而许多人生活在贫困线之下 这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巨大的公平性问题 从整个世界来看 约有 1/5 的人口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187
于相对贫困之中 这种贫困悬殊 两极分化的世界 是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 政局的动荡及许多不稳定的因素随时都可能引发暴力 性的冲突 因此 要给世界中同代人以公平 实现人类经济 社会及生态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大规模地在全世界范围内消除贫困应该作为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特别优先的问题来考虑
(2)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间的公平 目前的现实是 占全球人口 26%的发达国家消耗的能源钢铁和纸张等等约占全球的 80% 美国总统可持续发展理事会 (PCSD,President’s Council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在一份关于 美国可持续发展概要 中承认 富国在利用地球资源上有优势 这一由来已久的优势取代了发 展中国家利用地球资源的合理部分来达到他们自己经济增长的机会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 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热内卢宣言 已把这一公平性原则上升为国家间的主权原则 各国有按照其本国的环境与发展政策开发本国自然资源的主权 并负有确保在其管辖范围内或在其控制下的活动不致损害其他国家或在各国管辖范围以外地区的环境的责任
(3)代际间的公平 应该充分认识到全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一代人不应该为了自己的发展与需求而损坏人类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生活的自然资源和自然生态环境 要给后代以公平地利用生存生活自然 资源和自然生态环境的权利 因此 当代人应该自觉考虑到本代人与子孙后代人之间在发展方面机会均等与平等分享资源 明智地担负起在不同代际之间合理分配资源和占有财富的伦理责任
二 效率的基本含义
效率是人类个体与群体发展问题与解决问题的速度和速率 或可以解释为人类行为的投入与产出的比率 效率也可以分成三大类型
(1)经济效率 经济效率是经济上的投入产出之比 通常也可用劳动者在单位时间里创造的使用价值 (包括劳务 )的数量或完成的工作量 (劳动生产率 )来表示 或用劳动者创造一定的使用价值或完成一定的工作所消耗的劳动 时间来表示 经济效率就是用最少的成本获取较大利润的行为 即少投入 多产出
(2)生态效率 分个体生态效率和群体生态效率及生态系统效率三大类 个体生态效率一般指生物或非生物的个体的物质及能量的转换和利用效率 目前世界上所有的以 个体 计的生态效率最高的个体是生物有机体 一般说来 一只蜜蜂绕地球的赤道飞行一周大约需要一汤匙蜂蜜其物质和能量转换的生态效率大约比人类制造的最先进的航天器要高 1000 倍 生物及非生物的群体生态效率和生态系统的效率在当今的世界上以一些半人工的自然生态系统及纯天然的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 量的转换效率为最高 其系统中物质和能量得到了充分的循环利用 不至于产生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或存在资源浪费的环节 输出环境污染
人类理性的体现是最终走向师法自然的道路 创造较自然生态系统更高的生态效率的人工生态系统 达到高效 和谐的最高生态境界
(3)社会效率 效率不仅仅是个经济范畴 在人的各种社会活动中 都存在效率问题 这就是社会效率 社会效率最主要是社会体制或社会制度的运作效率 如果整个社会体制表现出限制生产力的发展的低效率甚至负效率的一面 体制改革甚至体制革命就不可避免地要发生了
三 公平与效率 的相互关系
在市场经济中经济效率与经济公平的一致性很明显 市场经济作为一种有效率的经济 就在于它具有有效配置资源的功能与有效利用资源的作用 这是真正促进经济效率提高的作用 同时市场经济实行等价交换 公平交易 机会均等 平等竞争等 又构成市场经济中经济公平的基本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188
内容 然而 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公平和效率相统一的价值取向 在传统市场经济行为过程中所偏重的是经济发展的效率 所采取的激励手段甚至是 唯效率 的 其市场行为的结果就表现出社会不公平 即不可避免地存在分配不公 收入差距过大 贫富悬殊 两极分化 这种不公平 还有日益扩大的趋势 但是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是个相辅相成与互相促进的关系 这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进程 在一定意义上说 公平又是效率的唯一源泉 公平就是效率 公平的程度决定了效率的程度 所以 不管社会形态如何 公平和效率的内在统一 是具有客观规律性的
第三节 价值和财富
15.4 人类社会价值观和财富观的发展
价值与财富观是人类的重要世界观之一 也是人类的重要行为准则之一 在 生态 -经济 -社会 三维复合系统运行与发展中 价值和财富观也在不断地演变 现在看起来 传统的价值和财富观与可持续发展经济的价 值和财富观是根本不同的 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需要一种全新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新价值观和财富观
经济的价值观 财富观及经济的发展观是紧密地和早期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结合在一起并同步出现的 纵观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历史 其价值观 财富观大致经历以下几个阶段的变迁
一 重商主义的价值观和财富观
早期的资本主义国家中重商主义者认为货币是财富的唯一代表 把金银与社会财富完全等同起来 因此也就决定了其财富增长的基本观点 特别是在对待国内商业及国际贸易的看法上 重商主义者认为国内商业无论怎样 对一个国家的富裕或贫困都是无足 轻重的 理由是国内商业既不能从国外带回金银也不能把金银带出国外 而对外贸易则不同 它是社会财富的唯一源泉 只要保证一个国家的商品输出大于输入 就会有更多的金银流入国内 国民的财富也将随之增加国民经济也就随之增长 所以 重商主义者把对外贸易置于其理论和政策的中心地位 甚至被比喻成为 增长的发动机
威廉 配第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 是一位由重商主义向古典经济学派过渡时期的经济学家 他把财富分成了两类 认为财富的物质形式是劳动产品 价值形式是经济收入 他认为土地和劳动是经济增长的源泉 即 劳动是财富 之父 土地是财富之母
二 重农学派的价值观和财富观
在重商主义的思潮中 追逐金银财宝的对外贸易行为甚至在火枪 大炮及军舰的直接支援下掠夺式地进行 结果是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中由于农业的相对萎缩而导致相当严重的通货膨胀于是 对重商主义思潮的反思导致了重农主义的兴起
重农主义与重商主义从流通领域中考察财富不同 它是从生产的领域来对财富的实质及经济的增长观进行考察 重农主义对重商主义的财富增长观进行了无情的批判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财富增长观 重农主义者认为 货币不是实际的财富 只不过是交换的媒介 财富的生产只能来自生产领域 强调经济增长的唯一源泉是农业 所谓社会财富就是从土地中生产出来的农产品 社会财富的增长可以保证人口的增长 人口和社会财富的增长又反过来促进农业 商业和工业的兴旺和繁荣并进一步积累社会的财富
三 从亚当 斯密到凯恩斯主义的价值观和财富观
亚当 斯密的经济发展思想中认为经济增长是一个宏观的问题 它表现在社会财富或国民财富的增长上 他说 国民财富就是本国劳动的直接产物 即 全部劳动年产物的一切商品或 是用这类产物从外国购进来的物品 而国民财富的大小 不取决于其总收入的大小 而取决于其纯收入的大小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189
可见斯密的所谓 财富 是纯粹的物质财富 并明显地具有 收入 或现代经济学通用的国民生产总值 (GNP)的含义
马尔萨斯同斯密一样 把国民财富看成物质财富 他认为 财富是有用或合意的物质的东西一个国家是富裕还是贫穷就要看这些物质的供应 凯恩斯主义的价值观和财富观也是单纯的物质财富观 并以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作为评价经济福利的综合指标和国民财富的象征的价值观
四 传统价值观和财富观
传统经济学的发展观认为经济增长必然带来物质财富的增长和人类经济福利的增加 就把国民生产总 值增长作为经济发展和国民财富增长的唯一尺度 因此 当代的经济发展思想基本上是以所谓国民生产总值来作为中心思想的 国民生产总值既包括物资生产部门的产品产值 也包括非物资生产部门提供的各种服务收入 但不包括中间产品的转移价值 从最终产品的使用方面来看 它包括个人购买的产品和劳务 政府购买的产品和劳务 国内总投资及商品与劳务的进出口差额
当今世界上通行的国家财富的评价标准或评价指标 基本上是以国民生产总值来衡量的 当代的价值观和财富观 在本质上还是一种工业文明价值观和财富观 它对人类的一切经济活动都以经济无 限增长以及人对物质财富的满足程度来判断其价值 由此决定了人类可以不惜任何代价 尤其是过量消耗自然与环境资源为代价 来换取经济高速增长 实现其对物质财富的无穷索取与满足 其结果 工业文明在给人类带来了农业文明所无法想象的物质财富的同时 也把生态与经济 人与自然推向严重对立的状态 这种人与自然发展关系的生态危机就标志着传统的价值观和财富观已经把现代经济引上不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因此 现代人类调整甚至是摈弃传统的价值观和财富观 树立可持续发展经济的价值观和财富观 这是人类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 是人类价值 观和财富观的大转变
15.5 可持续发展经济的价值观和财富观
一 可持续发展经济价值与财富观的本质
可持续发展经济的价值观和财富观 在本质上是一种生态文明的价值观和财富观 生态文明要求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 必须使经济发展与生态发展构成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 从而使人与自然重新成为有机统一体 达到生态与经济 人与自然在新的更高层次的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 所以 对人类的一切经济活动都要以其对实现生态与经济 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来衡量其财富和判断其价值 并作出相应的取舍 这就是生态与经济 人与自然内在统一的生 态文明的价值观和财富观 这种价值观和财富观的本质 是把人及其基本需要的满足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基本核心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 可持续经济发展必然是把人及其基本需要的满足和实现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目的 因此 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价值观和财富观的基本命题包含着两个基本点 一是可持续经济发展的主体是人的发展 其目的是保证满足人的发展的基本需要 而人的基本需要是多要素的统一 其中最基本的是物质需要 精神需要 生态需要 所以保证满足人的生态 物质 精神的基本需要 是可持续经济发展的价值取向与最终目的 二 是满足人的基本需要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是可持续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 当我们从可持续经济发展实践的角度强调生态与经济 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时 同时必须强调在保证满足人的基本需要的前提下 提高人的发展的生活质量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因此 凡是能够满足人的基本需要 提高人的发展的生活质量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一切自然物质 经济物质 精神条件等都是国民财富 当然包括劳动力本身也是财富
二 可持续性经济的价值观的基本尺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190
(1)可持续性的尺度 可持续发展经济的价值观的出发点和最重要的判断尺度是 可持续性的状态判 断 看待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事物发展或对其作出明确的状态评价 看其是否是长期 稳定的 持续的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经济的价值观中最重要的标准 非持续的经济社会的行为是与可持续发展经济的价值观格格不入的
(2)公平尺度 可持续发展经济的价值观强调当代人之间 当代与后代之间 国家之间 民族之间的公平 这是代际公平与代内公平相统一的价值取向
(3)效率尺度 可持续发展经济的价值观讲究效率 但它强调效率与公平目标相统一的价值取向与价值尺度 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效率观是建立在经济的规模化 集约化的基础之上 朝着高效和谐的 大方向发展的
(4)市场经济尺度 可持续发展经济的价值观同样存在根据市场供给和需求决定价格的市场尺度 这也是作为有生命的开放系统的社会生态经济系统的自我调节 自我完善 自我缓冲甚至自我复制或繁殖的必然结果
(5)循环的尺度 可持续发展经济的状态一般都是良性循环的发展状态 因此 能否建立起生态经济社会的开放式的良性循环发展的系统体系 可以作为一种是否进入可持续发展状态的判别尺度
三 可持续发展经济的财富类型
可持续发展经济的财富观是建立在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 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基础上的实现经济可 持续发展需要一定的财富积累 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财富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物质财富 可持续发展经济的物质财富包括所有人类及自然界生产的有形的和无形的物质产品的总和 例如工业产品 农副产品 第三产业创造的有形及无形产品等等
(2)精神财富 实现人类社会的关于 可持续发展 的观念本身就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精神财富建立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制度 法律 道德标准等等 更是人类精神文明的宝贵财富
(3)生态财富 可持续发展经济的财富观是建立在人类本身的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上的 因此人类本身的健康状况 生存环境 的状况 生存生活系统的生态链关系的和谐性等等都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财富之一 更重要的是 它是整个社会财富的基础和最终来源
总之 可持续发展经济的价值与财富 既是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基本范畴 又是这门学科的基础理论
15.6 可持续收入
我们知道 经济学研究间题的特殊方法是价值分析 因为只有采用价值分析方法 才能将复杂具体的社会经济活动统一为可以比较和计量 从而便于分析和研究 为此 要从经济学角度研究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也必须通过一定的便于比较和计量的具体指标来反映 在这里就是一个社会的可持续收 入
可持续收入是指一个社会不会消耗资本存量而可被消费的量 或者讲是不会减少总资产水平所必须保证的收入水平 其中资本存量不仅包括人造资本 即各种已积累的物质资本 还包括人力资本和生态资本 (生态环境的资本化 ) 因为这些资本是一个社会发展经济的基础 这些资本的消耗或被消费 会降低该社会增加收入的能力 由于在一定范围内 那些支持生命系统及其它重要的环境资源的消耗 必须被限制在具有自我和社会更新能力的范围内 不同资本间具有一定的替代关系 因此只要某种形式资本的减少 能够为其它形式资本的增加所弥补 (在这种转化中 自然必须充分考虑不同资产形式间 由于数量变化引起的边际价值变化情况 ) 那么社会资本总量就并不会因某种具体资本的减少而减少 并能使生态资本存量保持均衡 这个社会就可能实现可持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191
续发展
在可持续经济过程中 可供一个社会长期消费的 就是该社会在一定时期创造的总收入减去资本消耗或折旧 以及那些为维持这些资本存在和完好 或者讲其活动既不增加资本存量也不能供社会消费的价值耗费 如对环境破坏后的恢复费用 石油污染后的清理费用 以及为了预防环境破坏发生的预防费用等 为此 一个社会的可持续收入 (Y)可用下式衡量
Y GNP Dm Dn R
式中 Dm 为人造资本的折旧 其中包括物质资本 (Km)与人力资本 (Kh)的折旧 Dn 为生态资本 (Kn)
的折旧 (其中包括自然资源损耗和环境质量与环境污染损失 ) R 是生态资本的恢复成本和防止生态资本损失而采取保护措施等方面的开支
显然 在衡量一个社会的可持续收入中 最困难的是生态资本折旧的计算 而在目前的技术经济条件下 还没有找到有效的方法
15.7 弱可持续性和强可持续性
可持续发展要求传递给后代的资本总存量不少于现有存量 这种 资本连续性 称为弱可持续发展 弱可持续发 展意味着当代人不关心传递给后代的资本储备形式 当代人可以传递少量的环境资本 而用增加的道路 机器或其它人造资本储备来弥补这个损失 弱可持续性假设资本的形式是完全可以相互替代的 它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如排污收费等来实现绿色化经济
与弱可持续性相对的是强可持续性 它主张实行以宏观环境标准控制为主 经济刺激手段为辅的政策 要求达到零经济增长和零人口增长 (皮尔斯等,1996:18)
如果资本储备形式不容易互相替换 强可持续性要求保护那些对人类生存至关重要的关键性的自然资本 特别是在当前条件下 自然资本储备的作用 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人们还不完全了解生态系统的整体活动方式 一旦自然资本损失后造成不可逆性的丧失 人类将不可能像对待人造资本一样将其恢复 从这一角度看 保护自然资本对可持续发展来说就变得相当重要了
参考文献
1,刘思华等 1998 可持续发展经济学 湖北人民出版社
2,皮尔斯 1996 绿色经济的蓝图 ---衡量可持续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Pearce,D.,1993,
Blueprint 3:Measur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Earthscan Ltd.)
3,WCED 1989 我们共同的未来 世界知识出版社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192
第十六章 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
第一节 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的基本框架
16.1 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的实质
可持续经济发展是我们根据非持续发展的缺陷而追求的一种合理经济发展形态 通过实施可持续经济发展战略 使社会经济得以形成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 这种模式 本质上是现代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它正确地在经济圈 社会圈 生物圈的不同层次中力求达到经济 社会 生态三个亚系统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使生产 消费 流通都符合可持续经济发展要求 在产业发展上建立生 态农业和生态工业 在区域发展上建立农村与城市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
现代发展的实践充分证明 现代经济社会不能持续发展的深刻根源 就在于现存的以主要依靠消耗资源和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传统发展模式 这是一种非持续性的经济发展模式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一个重要的历史功绩 就是正确地分析了全球不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不可持续的消费和生产模式 因此各国 特别是在工业化国家 应把建立可持续消费和生产模式 提到国际环境与发展议程的头等重要地位上来 联合国 21 世纪议程 明确指出 地球所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 就是不适 当的消费和生产模式 导致环境恶化 贫困加剧和各国的发展失衡其后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在 1994 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会议上 号召对可持续消费和生产模式提出一个可行的工作计划 并对其中的基本要素作出详细阐述 同年 9 月在开罗召开的世界人口与发展大会呼吁 各国应当减少和消除无法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 因此 彻底改变不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模式 与传统发展模式决裂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新经济模式 这是现代经济发展模式的伟大革命 是人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战略重点和发展思路 是 21 世纪现代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方向 其主 要内容包括
第一 彻底改变不可持续的消费和生产模式 发达国家负有主要责任 以往工业化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模式有两个显著的特征 一是对资源 (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 )的高消耗来支撑经济增长二是以生活资料的高消费来刺激经济的高速增长 因此 资源高消耗的生产模式和高消费的生活模式 就构成为发达国家发展模式的基本特征 我们称之为 高消耗 高消费 高污染 的传统发展模式 联合国 21 世纪议程 明确 要求工业化国家重新制定发展模式 他们的发展模式一直被许多发展中国家仿效 可见 发达国家在改变现行的消费和生产模式 建立可持 续经济发展模式中 必须起带头作用 然而 到目前为止 发达国家的消费模式并没有多大的变化 占全球人口 20%的发达国家仍消耗着世界 80%的能源 如果仍保持目前这种浪费资源 造成污染的消费和生产模式 实现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就只是一句空话
第二 经济增长方式是经济发展模式的基础和决定环节 建构生态与经济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首要问题和关键所在 就是坚决地积极地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减少和消除不能使经济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 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一种投入多 消耗高 产出少 质量差 浪费大 污 染重 效益低的经济增长模式与发展途径 这同现代市场经济运行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 极大阻碍着经济发展战略的根本转变
16.2 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的生态经济特征
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 尽管人类社会的科学技术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也消除了不少妨碍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193
持续发展的因素 但是 并未从根本上扭转非持续发展的趋势 从工业文明进入到 后工业社会是否能创造新的 生态文明 有待于历史来回答 而答案取决于人类现在的努力 可持续经济发展必须使人类整个生产 生活方式都要有所改进 从人们改革自己的价值观 财富观起 争取更多地依 靠生态持续性来取得经济持续性 把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引导到追求经济 社会 生态三大效益的有机统一上来 因此 我们可以断言 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本质上是现代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现代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就是按照生态经济有机整体运动发展的客观规律来发展现代生产力和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具体形式 使经济结构的改进 财富的增进与生活水平的提高 均符合生态系统的要求
当今世界的主题可以从两个口号中显示 一是 和平与发展 与之相并列的是 环境与发展 国际上提出的这两个口号表明 世界要走向新的时代 就需要建立新的经济发展 模式 即可持续发展模式 人们在实践中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 人类的各种经济 社会活动不能脱离自然环境而孤立进行 要取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就必须遵守自然规律 重视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环境的变化不可能与社会经济割裂 必须而且只能紧密结合人类社会的发展 逐渐完善解决国际上最近提出了对 三 E 的关注 这就是追求环境完整 (Environmental integrity) 经济效率
(Economic efficiency) 公正秩序 (Equity) 这 三 E 基本上反映了生态效益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核心内容 现代市 场经济体制及其所形成的竞争机制促进了经济效率 现代文明制度包括社会保障制度争取了一定程度的公正秩序 而环境完整则必须与现代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相联系 环境完整 问题的根本解决 取决于在人类的生产和消费中 如何使人类的收益最大 而生态环境的损失最小 甚至有所改善和提高 面对当今 稀缺 的环境资源 如何利用它来满足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是决定人类经济活动和发展行为的关键 因此 世界迫切需要建立一种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的现代经济模式 为了深入理解这个问题 下面从三个层次上来展开分析 这三个层次是 经济圈 社会圈 生物 圈
16.3 经济圈中的生态经济模式
可持续经济发展的直接外在表现是长期的经济稳定 持续 协调 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 就是要求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来说 要从更宽的视角来看社会的总供求
对社会总需求 除开经济增长本身增大的需求之外 各类需求都必然有自然增长的趋势
1 对维持简单再生产所要补偿的原料 初级产品 特别是来自不可再生资源的初级产品 生产的自然条件总的来说是趋于困难的 采掘和垦殖都要向地理条件更差的地方进行 社会每年用等量的原料来补偿已消耗的原料 在价值上一般是 一个增大的量
2 增加新的生产资料的需求增长必然增大 仅从生产基地来说 现有技术条件下的可耕地利用 会越来越趋于达到供给极限 人们不得不向高山 滩涂 沼泽 荒漠等原来不易利用的地方进军 还要向海洋进军 这些生产项目的完成是长期的过程 要分散在许多年度之内作为社会扩大再生产的一个子项目 从而增加了投资额和生产资料需求
3 不仅人口绝对数量增加而增大对个人消费资料的需求 而且在粮食供给 燃料 生活用电交通 住房 人均绿化面积等方面 即使人均需求数量保持同一水平 但在价值上也是一个增大的量 因为提供这些 商品和劳务的资源基础逐年稀缺 代价不断上升
可持续经济发展必须针对上述社会总需求不断扩大的趋势 既增大合理的需求 ---因为它会更强有力地支持供给的扩大 又压抑 消除不合理的需求 ---因为它会损害扩大供给的资源基础 这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194
就是经济圈中生态经济模式的一个方面
与社会总需求相对应 社会总供给除了包括社会产品 劳动力资源与技术储量之外 还包括可进入生产过程的劳动对象 社会产品 不管经历怎样的生产过程 归根结底来自现有技术条件下可利用的自然资源 越是在生产中依靠那些日趋短缺的矿产资源 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产品品种越 是难以扩大供给 这就有可能造成社会总供给中的结构性不足 对此 要求社会一方面做好资源的保护 节约 高效使用 合理利用 合理开发 一方面发展替代性资源 可进入生产过程的劳动对象 必须随着新资源的开发 才能不断扩大供给
由以上分析可知 经济圈中生态经济模式 不是仅仅注意第一层次的社会总供求平衡 即市场上表现出来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 与能够提供到市场上的总产品 (加劳务 )两者的比例协调 更要注意到第二层次的社会总供求平衡 即市场背后整个社会必要的经济需求与经济资源供给两者的比例协调 只有保持第二层次的供求平衡 第 一层次的供求平衡才能长期保持 而保持第二层次的供求平衡 就要使社会的生产和消费都更好地使能源 土地 环境 生态 自然资源等问题得到解决
16.4 社会圈中的生态经济模式
人类的经济活动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 而社会环境是由众多的社会成员组成的 社会的发展不仅受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的经济规律的支配 而且也受现实的人 (个体与群体 )的生产和再生产的规律支配 正如恩格斯指出的 历史中的决定因素 归根结底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 生产分为两种 一方面是生活资料 (即经济生活的物质资料 )的生产 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 可持续经济发展所处的社会圈 就是用生态经济的要求来规范人的再生产和人的社会生活 这个要求直接体现在以下方面
1 人口数量的有限增长和人口质量的持续提高 为社会按照生态经济的要求进行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
2 人口生产的社会形态体现生态文明的要求 人作为 社会动物 其生产 更替不是一项单纯的生理活动 而是体现复杂的社会形态 表现为婚姻 生育 家庭等一系列社会行为
3 人民的福利与生态需求 生态效益相吻合 人的福利是在满足了人对物质生活基本生理需求之后 (以 温饱 来形容 ) 对物质文化生活的进 一步需求而产生 现阶段商业社会往往产生把物欲享乐 奢侈糜费当成福利的误区 其实 福利尽管有相对性 与人的享受有关 但是我们从理性上应该对福利确立绝对标准 这个标准要反映人的生态需求与社会的生态效益 为此 在一定的生活水准之上 回归自然 就比豪华更能带来福利 合理的饮食习惯 科学的食物结构加上有关的健身活动 就比一味高消费有更多的福利 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不能受制于商业活动的误导 而必须按生态效益来分析
4 人口及其社会活动的分布体现生态经济效益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 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在这一过程中 用 生态经济原则来指导城乡建设 有利于解决生态失衡 环境恶化的 城市病与 农村病 按照生态经济原则 人口高度密集的特大城市是要控制发展的 大中小城市按合理规模发展才能取得经济与生态一致的高效益 在那些环境与资源条件恶劣的地区 难以用扩大现有技术条件下的生产活动来致富 这些地方主要是改善生态环境 尽可能通过迁移 异地开发来解决贫困问题 在生产活动逐渐趋向人口较密集地方的同时 旅游活动则更多地趋向那些原来不易开展生产活动 人口相对稀少的地方
这些符合生态经济要求的人的再生产和人的社会生活 对经济圈中的社会总 供求平衡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决定积累和消费合理性 生产目的的科学性 经济活动比例与布局的协调性都是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195
此密切相关的 我们由此可以看到可持续经济发展的社会基础与生态经济要求的本质联系
16.5 生物圈中的生态经济模式
社会经济发展是处在一个更大的环境中进行的 这就是地球生物圈 这个生物圈就是由生命系统 (动物 植物 微生物 )和与一切生命相关的自然物质 大气 水 土壤 岩石 沉淀物 金属与非金属矿物等构成的系统 这是人所处的广义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的自然基础 从事经济活动与社会活动的人 首先只能作为自然的人加入自然 生态系统中 与自然进行物质交换 同时又以自己所从事的经济 社会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相对立 使自然生态系统转化为人工生态系统 而在这种转化当中 人工生态系统是否平衡 决定着人类的经济社会是否稳定持续地发展
可持续经济发展在生物圈中的运行 大体上将遵循以下要求
1 在人工环境不断扩大的趋势中 努力维护自然环境所具有的生态功能 由于人类改变自然界的能动性不断扩大 人类社会活动不断向自然界纵深发展 自然界的面貌逐渐褪掉了天然原始的色彩 自然环境的地盘逐步退让给人工环境 这一趋势是不可改变的 但是 不能让这一趋 势破坏生物圈的生态平衡 这需要改进人工环境本身 使其尽量能保持自然环境的生态功能
2 在不断消耗不可再生资源的过程中 通过努力使各种资源有效利用 节约使用 延长各种资源耗竭之日的到来 并努力通过技术开发 找到替代资源 以保证经济得以持续发展
3 在利用和消耗可再生资源的过程中 努力实现保持资源再生能力的目标 如 社会经济需要砍伐树林 但消失的森林资源量必须与新增的森林资源量保持平衡 水资源是一种无生命的可再生资源 在经济活动中正确使用和保护水资源 能使陆地上的水资源得到均衡循环 让人类永续利用
4 在社会生产 流通 消费中所产生的废弃物或者给自然界带来的负作用 要由自然本身的作用与人工作用共同来消化 自然界有一定的净化能力 但这一净化能力在工业社会中根本不足以消化经济中产生的废弃物 要加上人工作用 通过治理 三废 废物利用 来提高技术净化作用 以及营造净化的物质条件来加强自然净化作用 保持生物圈不受破坏
遵循上述要求 就保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保持生态平衡 由此而巩固经济平衡的基础
上面分别论述了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的三个层次 在经济圈 按照生态经济的要求来保持社会总供求的平衡 在社会圈 按照 生态经济的要求来规范人的再生产和人的社会生活 在生物圈按照生态经济的要求来决定社会经济活动参与自然生态系统的方式
同时 在生物圈的人类生态经济行为 规定着在社会圈的人类社会生活 在生物圈和社会圈的人类生态经济行为 从最深层次上决定着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是否保持平衡 这三个层次共同构成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 这就说明了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本质上是现代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第二节 可持续的生产 消费模式
16.6 可持续的生产模式
这里论述的 生产 是指社会再生产的一个环节 范围包括采掘捕捞 种植养殖 加 工制造 建筑运输及各种直接提供生产性劳务的服务劳动 它体现着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关系它是对高消耗资源 污染环境 破坏生态的非持续生产的根本变革 所谓可持续生产是指 力求满足消费者对产品和劳动的需求不危及子孙后代对资源环境的需求 这是可持续经济发展的基本实现形态 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模式具有以下内容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196
1 生产活动与自然环境高度统一 按生产力合理布局的原则 使宏观经济活动与微观经济活动都符合其所在区域的要求 从微观上来说 在农业上 有的山地地理条件是宜林不宜农耕 宜牧不宜农耕的 为保持生态平衡 不得按人 的主观愿望去安排生产活动 在工业上 首先要做好生态设计 要最大程度地考虑资源的循环利用 以最高限度地利用资源 最低限度地生产废弃物减少产品的生产周期 工业合理布局应按照气象 水文 地形 地质等各方面的生态环境来妥善安排 对河流的上下游 风向 运输量都予以考虑 将工厂企业与居民区 商业区 文教区 公共设施合理配置 以便使生产活动与各种社会经济生活协调 能利用环境自净能力 保持生态平衡 减少人工设施费用
在宏观上 运用产业的合理分布 一方面充分利用当地的区位优势 增大自然资源开发的深度与合理性 减少物质的 运输量 提高经济效益
2 追求产品质量 优化产品品种 产品是满足人类社会需要的物质承担者 低质量的产品节约不了多少生产的投入 却带来满足需要的效用大幅度下降 因此 粗制滥造是对社会经济资源的重大浪费 可持续经济发展就要通过增加产品质量 提高产品性能 力求用少量的资源代价来获取最大的物质福利 而产品品种 规格 款式的安排 不仅要符合市场需求 也要符合生态经济的要求 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一般只按市场需求来安排品种 因此我们必须从外部 通过行政 法律 舆论手段来引导企业在品种安排上符合生态经济的要求 运用经 济手段把生态经济要求转化为一部分市场需求 推动生产绿色产品的大趋势 使这种对人体和环境都无害的产品成为产品生产的主导方向
3 在生产技术和工艺方面 不断降低物质消耗 大力推广有利于资源节约的生产流程 如节能和余热利用技术 降低材料损耗技术 固体 液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 减少污染的资源替代技术等 开展清洁生产 将废物减量化 资源化和无害化 或消灭于生产过程之中 大力生产绿色产品 用生态性能高的产品去占领国内外市场 通过改进技术设备 生产工艺提高能源利用率 原料利用率 副产品的利用率 达到同量物质消耗 能生产出更多的经济值 降低单位产品排污系数 还要通过改进管理 通过合理的设计 巧妙安排 来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机械运动空间扩张 设施增大
总结上述内容 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模式具有这些特点 一是生产活动与自然环境协调统一二是生产直接目标与生态经济要求相符合 三是在生产资源的主要依靠科技力量 以智力资源来替代物质资源 在生产中逐步用可再生资源所产生的自然力来替代不可再生资源所产生的自然力
16.7 可持续的消费模式
消费对生产和流通都起到导向性作用 市场经济条件下 消费需求的变化更是强烈牵动着工商企业的 行为 90 年代以来 国内外绿色消费运动的迅速发展 正在日渐形成一种保护环境 改善生态 崇尚自然的生活风尚 因此 在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中 可持续性消费模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所谓可持续性消费是指随着人们富裕程度的增加和生活水准的提高 消费需求由低层次向高层次递进 由简单稳定向复杂多变发展 这种消费需求的多样化和商品的多样化体现着经济社会进步中带有实质性的变化 与此同时 社会将负担过度消费或不合理消费引起的负效应 对此为了当代人和后代人的共同利益 市场不但要适应这种变化 而且有责任引导消费朝着有利于保护 生态环境 提高人们生存与生活质量的方向发展 形成可持续消费 可持续性消费模式的形成除了取决于政府对消费行为的调控之外 基本上取决于生活方式 因此 我们首先要从了解可持续发展社会的生活方式入手 这一生活方式具有如下特点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197
1 节约型 这里的 节约 概念 不是小农经济时代的 节约 而是可持续经济时代的 节约 它主张适度消费 反对高消费 所以两者有本质的不同 前者虽然减少了消费中的物质耗费 但降低了生活水平 抑制了生活情趣 不利于身心健康与个性发展 还耗费了更多的时间在时间上并不经济 后者是在基本不降低 消费本身的质量和数量水平的条件下 排除由于非经济因素造成的多余消费 这种多余消费实际上没有增进消费者的消费效果 只是满足了一些不合理存在的社会需求与心理需求 固然 多余消费可以为企业产品找到更多的出路 但是对社会消费总效益没有增进的生产本身就是一种浪费 多余消费促进的只是经济的暂时发展 而不是可持续的发展 多余消费造成资源的过多损耗 则会损害经济发展的后劲 可持续发展的节约型消费就要以明智的 理性的消费观为指导
2 公众型 社会生活水平本身就是一个公共概念 社会总福利是社会所有成员的福利总和但是 社 会总福利不能是所有社会成员个别福利简单加总的结果 可持续发展的消费不是少数人的高消费与多数人的低消费并存的状况 走向可持续发展消费模式的一个重要方向 就是对消费商品 文化服务 交通 娱乐 体育 保健等的提供上 尽量面向广大公众 多种层次兼顾 这样做 仅仅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 一是为了在创造更多社会总福利时减少资源耗费 二是使消费有利于广大社会成员的全面发展
3 文明型 文明型消费与高尚的道德情操相联系 有利于社会成员身心健康发展 在提高社会消费水平中 应大力推行情趣高雅的广义消费活动 体育 竞技游乐 旅游 文化活动 健身活动 科普活动 使人们从中增进社交友谊 增长知识 开拓眼界 促进健康 陶冶情操
4 科学型 用自然科学知识来指导 规范消费 使消费有益于人的健康 这是现代消费的一个新进步 这种进步在可持续发展消费模式中才能得到大力推广普及 人的吃 穿 住 充满了常识 与科学知识的不一致 充满了回归大自然与高度物质文明生活的矛盾 在可持续发展消费模式中 要找到它们之间的最佳点 从个人消费来看 在 吃 方面建立合理的食品结构 使食物中的营养元素比例能增强人体素质 防止污染物质进入人体 在 穿 方面提供 适宜的服装使人体与衣服的接触不产生负作用 在 住 方面使住房有利于通风采光 减少建筑材料的污染辐射作用 避免家庭消费活动对室内外空气的污染 现在 绿色消费 正在成为时尚 它是人们意识到科学 -健康 -幸福三者之间内在联系的结果
另一方面 科学型消费还表现在提供消费技术中节约资源能源 保护环境清洁 合理的交通工具 建筑物 给水排水设施 供热设施 都能达到提高效率 减少污染的作用
推行节约型 公众型 文明型 科学型的消费模式 对于增进人的体质 智力与心理性格全面发展 增加同量物质财富和劳动条件下的社会福 利 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这就非常有利于实现物质资料再生产与劳动力再生产 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再生产相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思华等 1998 可持续发展经济学 湖北人民出版社
2,皮尔斯等 1996 世界无末日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3,皮尔斯 1996 绿色经济的蓝图 ---衡量可持续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WCED 1989 我们共同的未来 世界知识出版社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198
第十七章 可持续发展的人口 资源与环境战略
第一节 可持续经济发展能力
17.1 可持续经济发展能力的基本涵义
可持续 经济发展能力 顾名思义 是按照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要求 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的能力 它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可靠保证 正如 中国 21 世纪议程 指出的 国家可持续发展能力是顺利实施 中国 21 世纪议程 的必要保证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和人民能力及其经济资源 生态和环境条件 具体说 能力建设涉及国家的决策 管理 经济 环境 资源 科学技术 人力资源等方面
可持续经济发展能力 按照系统科学的观点 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经济系统内部的持续发展能力和经济发展环境的持续能力
经济系统内部的持续发展能力 是 由经济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所决定的经济再生产能力 是人类协调自身与自然之间关系力量的总和 它既包括现实的社会生产力 也包括潜在的社会生产力它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一是该社会的劳动者 利用其知识在对生产资料的使用中能够生产各种使用价值与劳务的力量 即人力 二是在生产过程中所积累的由过去劳动创造的生产资料 即物化劳动 三是在生产过程中通过一定技术的劳动方式所实现的全部知识力量 即科学技术力四是由一定的同生产相联系的经济关系产生的力量和由协作联合而产生的力量 即协作联合力五是人们在生产时所利用的土地和其它自然资 源对经济产出的贡献力量 即自然力或自然生产力
经济发展环境的持续能力 是指经济发展所需的生态环境资源和社会环境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能力
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生态环境的持续能力 是指由自然再生产过程所决定的自然生产潜力和由生态平衡规律所制约的生态环境平衡自我调节能力 它主要包括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再生能力 可再生资源与非再生资源的相互替代能力 环境污染吸收和净化能力 生物的多样性 生态系统平衡的自我维护和稳定能力等
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社会环境的持续能力 是由社会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所决定的社会进步社会公 正 社会稳定 公共安全保护能力和人类行为过程中的自我调节能力 它包括人地关系社会生产目的 人们的消费观念 人类再生产能力或生育观 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水平 人类的文化习惯与行为道德规范 公众的环境风险与环境影响意识等 可将构成可持续经济发展能力的内外构成因素归纳如下
1,自然资源和环境质量的存量与更新能力 它包括资源承载力和环境缓冲能力 也包括经济发展过程的环境稳定能力 资源的再生产能力等 一般情况下 自然资源的丰度不仅与其数量 (主要是可再生资源 )的更新能力成正比 而且与环境的质量及更新能力成正比 两者 背反的情况极为少见 在整个可持续经济发展系统中 自然资源及环境的质量与数量是其它因素状况的物质基础它决定着一个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能力
2 人力资源的再生产能力或人力资本的积累能力 人力资源的再生产能力包括数量与质量两个方面 在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 不仅人口的数量生产必须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而且更需要人口的素质或质量适应和满足生产力发展或科学技术水平提高的要求 在今天对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来讲 制约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 不仅在于人口的数量增长太快 而且人口的质量太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199
不能满足竞争性经济的质量要求 在整个 可持续经济发展系统中 人力资源的状况及再生产能力对一个社会的可持续经济发展能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因为在整个生产力系统中 人力资源是最具有生命力的
3 一个社会的物质资本存量及其积累能力 一定的物质基础和社会财力是发展经济和科技提高人口素质 保护环境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证
4 科学技术已达到的水平和发展能力 这里的科学技术不仅包括自然科学技术 而且包括社会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是可持续经济发展系统中最具有革命性的因素 它的发展不仅会引起经济的发展 而且会不断提高人的素质 同时会引起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改 革 虽然它可能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 但在现代社会管理体制下 它却是最终解决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的最重要手段和希望所在 科学技术的进步还在导致现有资本无形损耗加剧的过程中 同时促使物质资本加速积累
5 社会生产组织方式及其自调整能力 通俗地讲 它是指一个社会已达到的生产管理水平及其进步能力 我们知道 在一定的资源条件下 它所能达到的生产力 是由要素的组织方式决定的 或者讲 要素生产力的大小 是由管理水平决定的 不过在这里 决定要素生产力大小的管理水平 不仅指生产过程中的劳动组织方式及由其决定的人们在此过程中的 生产关系 而且包括产品的分配方式及其结果 因为后者决定着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劳动积极性和劳动的再生产能力所以它同样是构成 管理 的重要因素
6 社会经济体制 它主要指上面提到的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持续能力 在整个可持续经济发展能力中 它往往是一种支配性因素 因为它决定了其它因素在既定条件下的能力发挥状况及其持续更新能力 然而遗憾的是 对社会经济体制在经济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长期以来却并没有在经济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中得到应有的重视
17.2 可持续经济发展能力的衡量要素
可持续经济发展能力 按照其作用性质划分 主要有下面五个基本要素
1,资源承载力 通常称为基础支持系统 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按照人口平均占有的资源数量和质量 在维持一定的生活消费水平前提下可养活的一定人口数量 是一个区域的资源满足其空间范围内人口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支撑能力
2 区域生产能力 又称 动力支持系统 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 人力 技术和资本可以转化为产品和服务的能力 它直接反映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效率及效益
3 环境缓冲能力 又称 容量支持系统 它是指环境对于人们在区域开发过程中 进行资源利用 生 产开发时所产生的废物的吸收和净化能力 它是环境生态平衡的自我维持能力和自调节能力
4 进程稳定能力 又称 过程支持系统 它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不出现由于自然波动和社会经济变化所带来的灾难性后果 是指区域系统的抗干扰 防灾抗灾能力和重建能力 是区域系统演进的动力和保证
5 管理调节能力 也称 智能支持系统 它是指人们的智力开发对于 生态 -经济 -社会三维复合系统的驾驭能力 是指人们适应可持续发展需要所具备的认识能力 行动能力 决策能力和调整能力 科研支持能力与管理能力是其中的核心
显然 上面 的五种能力是从特定的功能作用方面进行划分的 因此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容关系 如第二 三 四种能力都包含着第一种能力 或者讲是以第一种能力为基础的 第五种则不仅显然地包含了第二 四种能力中的部分内容 而且也包含了其它两种能力的内容 或者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200
以它们为自然基础的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的人口 资源与环境战略
17.3 人口发展战略
经济发展以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为指导 追求在保护自然资源质量 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质量 进行技术和组织创新 不断完善生产关系等基础上 达到一个社会较长时期内动态效益的最大化 是人类在 长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 经过不断探索而作出的全新选择 它具有重要的现实性 科学性和长远性
可持续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是谋求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其中 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 是可持续发展的充分条件 生产力的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生产力的发展 是改变社会的物质条件 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求的保证 但是 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 发展经济的过程中 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不能片面地强调人类主观需要而要求人类生存发展权利和自然生存发展权利的统一 必须把人类需要同自然环境的需要与可能结合 起来 要维护生态环境的生态平衡 注意保护自然 使自然环境得到改善 只有在加强经济要素建设的过程中 同时加强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建设与保护 并且协调好两者间的关系 才能真正提高一个社会的可持续经济发展能力
为了实现人口 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发展中国家应该采取的人口与发展政策应包括实行降低出生率的人口政策 适当控制生活改善的过高要求 制订循序渐进的提高计划扩大国内积累 最大限度地动员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内资 外资 充分利用最大的生产要素 --- 庞大的劳动力队伍 如果发展中国家在先于或同步 于经济发展的情况下实行人口控制计划或推行计划生育政策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就一定能够寻找到经济起飞的契机
其次 在经济发展战略上 要采取鼓励储蓄 促进积累的政策 克服资本缺乏 主要是由积累供给资本 首先 要想扩大国内资本的供给 只有扩大国民的储蓄 其实 最贫困的发展中国家也可以扩大实质上的储蓄 一般来说 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本是庞大的 即使逐渐推进经济发展 只靠国内资本也是不够的 必须动员外资 因此要通过政治方面的努力和制度方面的措施作好如下工作 第一 扩大外国援助资金 第二 增加借款等国际合作资金 第三 扩大并促进外国技术的引进 在产业政策方面 应选择在开放经济中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以充分利用人力资源 缓解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消极后果
第三 为了经济发展的启动必须积极进行人口教育和劳动力的培训 如果迅猛增长的人口增长仅仅是给国家带来人口数量上的变动 就很难启动经济发展 即使已准备好资本设备 但没有受训的人力就不能富有成效地进行扩大再生产 在教育体系中 基础教育应该尽量扩大其覆盖面使尽可能多的人掌握基本的文化知识和技能 受到基础教育的人力从事生产活动 也必须接受必要的职业培训 培养熟练的 劳动力需要相当长的年限 因此技能教育 培训措施必须尽早开始加强扩大 单靠基础教育和技能培训还不够持续地推进经济发展 尤其是工业化 必须培养受过高等教育的专门人才 只有具备专业知识的高级人才才能适应并有效地运用新技术 新设备 总之发展教育可以提高劳动力整体素质 并可起到推迟就业年龄 减少就业压力的作用 因此 合理的教育战略和政策是发展中国家经济起飞和人口现代化的重要环节
第四 合理促进人口的城市化和非农化 保证经济转型的同时实行社会现代化 从而促进人口发展的现代化 实现人口增长向新的平衡状态的过渡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201
17.4 自然资源与环境支撑能力建设
降低人口增长率对解决资源环境问题只能起到部分作用 许多社会经济因素同样造成自然资源的滥用和环境退化 可持续的人口资源与环境战略还应包括广泛的社会经济对策
一定质量和数量的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 不仅是人类生存和繁衍的基础 而且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因此协调好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
一 人类活动与自然关系的协调
1 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同地理环境容量相适应 这里的环境容量实际上是指地理环境的承载力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切物质需要都来自地理 环境 离不开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地理环境中任何一种物质相对于人类需求的短缺或过剩 而又无法替代补给或消除 它都可以成为计算地球承载力的依据 从总的方面来看 地理环境的承载力大体上可以遵循三条途径进行 一是资源途径通过资源总量与资源的人均占有需要量的下限的比例来确定 二是环境途径 通过环境自净能力的平衡来计算 三是生产途径 通过土地的物质生产能力与一定的人均消费标准相比来得出结论人类利用自然 改造自然力量日益增强 人口数量与人均生活消费水平呈上升趋势 能否保证人与自然关系相协调 关键是要使之控制在一定的 环境容量 即环境承载力之内 超过了这一界限便会出现资源的掠夺性开发 生态平衡将受到破坏而恶化
2 人类必须从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出发从事开发利用自然的活动 自然环境是由各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自然地理成分 (包括岩石 地貌 气候 土壤 水文和生物等 )组成的综合体 人类对这种自然综合体进行开发利用 必须从整体出发考虑和评价它们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优势 决不能从某一成分 或某一自然资源的优势出发 孤立地 片面地作出评价 例如 一片土地是否适宜农耕 土壤条件是非常重要的 但如果没有水分和温度条件来保证作物的生长 地形崎岖通达性差 就很难作出适宜农耕的评价 从整体出发评价自然环境对生产活动的影响 可为合理利用自然提供科学依据 但合理利用自然决不能理解为只是为了充分发挥各个地方的自然优势最重要的是要保证整个环境能建立起一种良好的生态结构 形成一个良生循环的高效的物质 能量转换系统 人类在开展改造自然时 也必须从自然环境的整体出发 对自然环境实行综合治理使其整体上达到最优化 保证各个地区的自然优势持久地得以发挥
3 人类开发利用自然必须顺应自然环境的发展规律 自然环境是独立于人类意识之外的客观物质体系 它具有自 身固有的发展变化规律 不以人们的意识为转移 人类就必须通过深入研究掌握自然环境的发展变化规律 并善于运用它来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 避免大自然的惩罚 按照自然界的客观发展变化规律 开展利用 改造自然的活动 最理想的途径是保持自然环境固有的发展趋势 或者说 对蕴藏在自然界固有的发展趋势和潜在可能性因势利导地利用和优化 这样不仅可以使自然环境的潜力和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取得最稳定的生态效果 而且可以花费最少的资金 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当然 利用自然环境的固有趋势 并不一定都符合人类社会利益如盐碱化的地区 往往朝 着不利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方向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 需要建立有力的人工设施 进行生态创新 改善自然环境固有的发展趋势 以较大的人力 物力和财力投入 以建立一种对人类生存发展有利的良好生态环境条件 应当指出 进行人工干预 同样要顺应自然环境的演化规律 有针对性地采取适当的措施创造必要的转化条件 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4 各个地区的经济结构必须同自然环境与资源结构大体上相吻合 一个地区的经济结构 反映着人类在该自然环境中经济活动的内容和规模 也反映着人类同自然界进行物质与能量交换的类别与数量 保持一个地区的经 济结构与自然环境及其资源结构大体吻合 有助于自然资源适宜性的合理选择 可以利用诸如小地貌变化形成的地方气候等局部性的资源优势 可以使工业企业接近原料地而减少运输费用成本 有益于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扰动 有助于某些地方特有物种品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202
的保持 减缓自然演替的速度和强度 是维持该地区人类经济系统与自然系统之间平衡的关键也是人类同地理环境之间保持稳定和协调和重要措施 当然 强调因地制宜 尊重自然环境结构复杂多样性 并非否定实现农业生产地域专门化 工业及其它产业企业规模经营 发挥集聚效益与规模经济效益的必要性 随着生产力的 发展 人类对自然界限制性的克服 大自然提供的经济适宜性将越来越广 给现代化 社会化大生产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经济结构同自然环境与资源结构相吻合 重在发挥地区优势 实现劳动地区合理分工 防止自然资源浪费或掠夺性开发
5 人类要消除地理环境的消极影响 必须依靠全面地正确地选择能源和其它资源的开发利用技术与工艺 人类社会生态系统在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发展过程中 为提高系统的有序性以维持区域更高的生产力和系统的稳定性 必须依靠人类补充更多的能量 人类发展的过程 既是生产力发展的过程 也是能源种类选择与采用 不断变换的过程 生产动力从最先的风力 水力到薪炭 煤 电力 核能的变化 摆脱了能源对生产布局中企业只能选择于燃料基地的限制 扩大了人们支配和控制自然力的能力 更多地利用自然力增加剩余产品和多余劳动力 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但不可否认 现在世界上面临的环境问题 与能源选择有关 煤炭燃烧不充分造成了较严重的 SO2 粉尘污染 酸雨的形成也与煤为主要燃料相关 农业的衰退证明了石油农业以大量的化石能源换取农业产量的能量转换效率较低 农药 化肥 除草剂是土壤 水源与生物食物链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城市环境恶化与现代工 业与交通运输中广泛使用煤炭 石油为原料和汽车有关 因此 采用新的工艺与技术 选用无害能源 以可再生资源替代非再生资源 以资源的循环利用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也是促进人与自然关系协调的一个重要方面
6 自然环境与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客观要求有一定的经济前提 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开发利用要注意克服投资门槛 顺应经济环境变化带来的资源与环境比较优势变化 人地关系的协调 不仅要遵循生态平衡规律 也应遵循社会经济规律
二 自然资源建设
要在实际中做到人类的经济活动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就必须加强在此过程中的自然资源和环境 建设 为此 必须加强以下方面的工作
1 在经济增长过程中 不断增加对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投资 据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以占国民生产总值 3%的比例用于环境保护 可实现环境状况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保持稳定 而占
5%的比例则可保证环境质量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得到改善 对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方面的投资 则可明显降低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所以在实际过程中 加强对自然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投资 是增强社会可持续经济发展能力的最直接和有效的方面
2 加强自然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及推广 人类在经 济活动中产生的资源与环境问题 最终要靠在此过程中的科学技术进步来加以解决
3 加强对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宣传教育 以培养全社会人们自觉的珍惜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只有当全社会的人们都树立起保护资源和环境的生态意识的时候 这个社会才真正开始走上了可持续经济发展道路
4 加强资源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立法和执法力度 虽然宣传教育是提高人们资源与环境保护意识的一个重要方面 但加强这方面的立法和执法力度对此的作用要更强 因为在人们之间存在利益判别或矛盾的情况市场经济中 由于自然资源与环境的社会性与对它们使用产 生利益的私人性之间矛盾的存在 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 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人们在实际过程中以牺性自然资源和环境来牟取私人利益的情况发生 要防止这种情况的普遍发生 只有通过完善的立法和强有力的执法才能达到目标
5 加强资源与环境保护建设中的经济引导或调节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 人们从事各种经济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203
动的目标 都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经济利益 因此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加强和提高资源与环境对经济持续发展的支持 或者使人们在此过程中保护资源和环境 就必须使人们从这种行为中得到的经济利益大于对资源与环境破坏的利益时 才能得到实现 要使这 点得到实现 就不仅要加强这方面的立法和执法 而且要加强这方面的经济引导 为此 社会必须建立起一套与资源与环境保护要求相适应的经济调节杠杆和机制
17.5 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政策
可持续经济发展中的经济要求 主要是在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 对那些在现代经济系统中 能够或必须用货币计量或支付的生产力要素 即非直接自然性的劳动对象 其中主要是材料等 劳动工具与劳动力 (后两者包括科学技术等无形资产 ) 和把这些因素组织起来形成生产力的管理活动等 采取的途径主要包括
1 加强物质资本的积累 提高已积累资本的 利用效率 物质资本的质与量 是一个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手段 也是该社会的已积累的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与环境 能否得到有效利用和保护的基本条件 如前面曾讲到的 在一个物质资本贫乏的社会 劳动力资源是得不到充分和有效利用的 在一定范围内 其经济发展是必须要以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巨大破坏为代价的同时这种基础上的技术进步速度也必然是很慢的 而在物质资本积累丰富的社会 则会一切相反所以在实际过程中 在使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有所提高的前提下 尽可能地提高积累率 在资本利用效率不变的基础上 不仅可以使经济得到更快的 增长 而且可以更有效地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 以使经济得到可持续增长 同时 在此过程中还必须千方百计提高资本的利用效率 这也是达到提高社会积累率的重要手段之一
2 加强人力资源开发 促进人力资本积累 长期来 人们一直强调在生产力系统中 人是其中最活跃的因素 但实际中 只有那些高素质 能利用社会最新技术并从事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的劳动力 才是生产力系统中具有革命性的活跃力量 人力资本的积累 不仅会提高劳动力质量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而且会不断地更新人们的观念 加速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转变 促进社会观念制度的变革 这 些作用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有时是比单纯劳动力质量的提高作用更大 因此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不断加强劳动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促进人力资本积累 是一个社会促进可持续经济发展的最重要手段
3 加强科学技术引进 开发与推广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的进步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而且可以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 可引起生产方式和劳动方式的变革 同时它也是在人类社会今天保护自然环境的最有效手段
4 加强生产管理 不断更新管理方式 我们知道 一定的生产管理 包含着不同要素间的组合比例 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权力与责任划分 产品的分配等内容 因此使得一定的管理方式不仅决定着已有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 而且决定着一个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 因为人们在实际过程中的生产关系与分配关系 都是由一定的生产管理方式来实现 而这些关系不仅决定着一个社会的积累和消费的比例 从而决定着一个社会的资本积累速度及现有资本的利用效率 而且决定着人们的劳动态度和创造性 从而决定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速度等 尤其是 一定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水平 还是决定一个社会在已有的资源基础上 能取得多大生产效率的关键 所以 加强生产管理 根据经济发展状况不断更新管理方式 是促进经济 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5 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建立起集约化经营和资源节约型的国民经济体系和以适度消费为特征的生活消费与服务体系 在此过程中 一方面社会必须为此创造必要的条件 另一方面则是在强化竞争机制的过程中 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6 坚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方针 发挥市场与计划两种经济手段的优势 使资源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
204
置高效 经济 又不失宏观稳定
7 不断加强社会经济及管理体制的改革 以使它们能够适应和促进经济的发展
8 加强社会改革 促进收入分配的合理化
9 加强国际合作 协调国际战略 实现 共同发展
专栏 IX 共同的未来
20 世纪中叶 我们从太空第一次看到了地球 历史学家最终可能会发现 这一事件对思想的影响可能比 16 世纪哥白尼革命还要巨大 哥白尼革命揭示了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 从而改变了人类自我的形象 从太空中 我们看到了一个小而脆弱的圆球 显眼的不是人类活动和高楼大厦 而是一幅由云彩 海洋 绿色和土壤组成的图案 人类不能使其活动与这幅图案相适应 这从根本上改变着地球系统 许多这样的变化是伴随着威胁生命的公害出现的这是我们不可回避的新的现实 我们必须承认这个现实 而且将它管理好
幸运的是 这一新的现实同本世纪新出现的更加积极的发展是同时出现的 我们可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快地将信息和物资送到全球 我们可以用较少的财力和物力的投资生产出更多的粮食和商品 我们的科学技术至少向我们提供了更深刻和更好地认识自然系统的潜力 从宇宙中 我们可以将地球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加以认识和研究 它的健康取决于它的各组成部分的健康 我们有力量使人类事务同自然规律相协调 并在此过程中繁荣昌盛 我们的文化和精神遗产可以加强我们的经济利益和生存的必要条件
我们共同的未来 不是对一个污染日益严重 资源日益减少的世 界的环境恶化 贫困和艰难不断加剧状况的预测 相反 我们看到了出现一个经济发展的新时代的可能性 这一新时代必须立足于使环境资源库得以持续和发展的政策 这种发展对于摆脱发展中世界许多日益加深的巨大贫困是完全不可缺少的
但是 我们对未来的希望取决于现在就开始管理环境资源 以保证持续的人类进步和人类生存的决定性的政治行动 我们不是在预测未来 我们是在发布警告 --- 一个立足于最新和最好科学证据的紧急警告 现在是采取保证使今世和后代得以持续生存的决策的时候了
--- 摘自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 1989 我们共同的 未来 世界知识出版社
参考文献
1,刘思华等 1998 可持续发展经济学 湖北人民出版社
2,皮尔斯等 1996 世界无末日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3,皮尔斯 1996 绿色经济的蓝图 ---衡量可持续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WCED 1989 我们共同的未来 世界知识出版社
5,杨云彦 1994 中国人口迁移与发展的长期战略 武汉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