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近代城市环境问题
(此阶段从工业革命开始到八十年代发现南极上空的臭氧洞为止 )
工业革命(从农业占优势的经济向工业占优势的经济的迅速过渡称为工业革命)是世界史的一个新时期的起点,此后的环境问题也开始出现新的特点并日益复杂化和全球化。十八世纪后期欧洲的一系列发明和技术革新大大提高了人类社会的生产力,人类开始插上技术的翅膀,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开采和消耗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新技术使英国、欧洲和美国等地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先后进入工业化社会,并迅速向全世界蔓延,在世界范围内形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别。工业化社会的特点是高度城市化。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这一阶段的环境问题跟工业和城市同步发展。先是由于人口和工业密集,燃煤量和燃油量剧增,发达国家的城市饱受空气污染之苦,后来这些国家的城市周围又出现日益严重的水污染和垃圾污染,工业三废、汽车尾气更是加剧了这些污染公害的程度。
在后来的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发达国家普遍花大力气对这些城市环境问题进行治理,并把污染严重的工业搬到发展中国家,较好地解决了国内的环境污染问题。
随着发达国家环境状况的改善,发展中国家却开始步发达国家的后尘,重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老路,城市环境问题有过之而无不及,同时伴随着严重的生态破坏。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空气中普通的水雾并没有什么危害。但 20世纪 50年代笼罩着伦敦的烟雾却成为一大杀手。当时在英格兰和威尔士,每年由铁路、工厂和家庭释放出来的烟雾高达两百五十万吨。 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发生期间,空气中二氧化硫浓度达到了每天每立方米约四千到五千微克(安全浓度为 100
微克 /米以下),烟尘颗粒物的含量约五千微克。空气的重度污染导致了伦敦在一周内死了约有四千人。无论是政界人士还是普通老百姓都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并开始思考:我们该为此做点儿什么了。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现在那种状况已成为过去。污染治理真的产生了效果,空气干净了。在工厂和家庭中大力推广无烟燃料,广泛利用天然气和电力,使伦敦摆脱了烟雾的困扰。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已经降低了 90%。今天的伦敦已经大不一样了。
二氧化硫烟雾的减少使伦敦人的生活质量有了极大的提高。大片的绿地成为伦敦的肺,它们不断地向伦敦注入新鲜的氧气,吸收空气中的尘埃。伦敦的显现出了湛蓝的天空。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当人类还在陶醉在工业革命的伟大胜利时,生态破坏和污染问题已经加速发展,特别是污染问题,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深入而急剧蔓延,终于形成了大面积乃至全球性公害。西方国家首先步入工业化进程,最早享受到工业化带来的繁荣,也最早品尝到工业化带来的苦果。在工业发达国家,本世纪 50- 60年代开始,“公害事件”层出不穷,导致成千上万人生病,甚至有不少人在“公害事件”中丧生。其中,有八起事件引人注目,被称为“世界八大公害事件”,从中,我们可以窥见工业革命后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1〕 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1930年 12月 1-5日,比利时马斯河谷工业区内 13个 工厂排放 的大量烟雾弥漫在河谷上空无法扩散,使河谷工业区有 上千人 发生胸疼、咳嗽、流泪、咽痛、呼吸困难等,一周内有 60多人死亡,许多家畜也纷纷死去,这是 20世纪最早记录下的大气污染事件;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 美国多诺拉烟雾 事件,
1948年 10月 26-31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多诺拉镇持续雾天,而这里却是 硫酸厂,钢铁厂,炼锌厂 的集中地,工厂排放的烟雾被封锁在山谷中,使 6000人 突然发生眼痛、咽喉痛、流鼻涕、头痛、胸闷等不适,
其中 20人很快死亡 。这次烟雾事件主要由二氧化硫等有毒有害物质和金属微粒附着在悬浮颗粒物上,人们在短时间内大量吸入了这些有害气体,
以致酿成大灾。
3〕 伦敦烟雾 事件,
1952年 12月 5-8日,伦敦城市上空高压,大雾笼罩,连日无风。而当时正值冬季大量燃煤取暖期,煤烟粉尘和湿气积聚在大气中,使许多城市居民都感到呼吸困难、眼睛刺痛,仅四天时间内 死亡了 4000多人,在之后的两个月时间内,又有 8000人陆续死亡 。这是 20世纪世界上最大的由 燃煤 引发的城市烟雾事件。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4)洛杉矾光化学烟雾事件 。 1936年在洛杉矶开采出石油后,刺激了当地汽车业的发展。至 40年代初期,洛杉矶市已有 250万辆汽,每天消耗约 1600万升汽油,但由于汽车汽化率低,每大有大量碳氢化合物排人大气中,受太阳光的作用,形成了浅蓝色的光化学烟雾,使这座本来风景优美、气候温和的滨海城市,成为“美国的雾城”。这种烟雾刺激人的眼、喉、鼻,引发眼病、喉头炎和头痛等症状,致使当地死亡率增高,同时,又使远在百里之外的柑桔减产,松树枯萎。
5)水俣事件 。 日本一家生产氮肥的工厂从 1908年起在日本九州南部水俣市建厂,该厂生产流程中产生的甲基汞化合物直接排人水俣湾。从
1950年开始,先是发现“自杀猫”,后是有人生怪病,因医生无法确诊而称之为“水俣病”。经过多年调查才发现,此病是由于食用水俣湾的鱼而引起。水俣湾因排入大量甲基汞化合物,在鱼的体内形成高浓度的积累,猫和人食用了这种被污染的鱼类就会中毒生病。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6〕 日本富山骨痛病 事件:
19世纪 80年代,日本富山县平原神通川上游的神冈矿山实现现代化经营,成为从事 铅,锌矿的开采,精炼及硫酸生产的大型矿山企业。然而在采矿过程及堆积的矿渣中产生的含有镉等重金属的废水 却直接长期流入周围的环境中,在当地的 水田土壤,河流底泥 中产生了镉等重金属的 沉淀堆积 。
镉通过 稻米 进入人体,首先引起肾脏障碍,逐渐导致软骨症,
在妇女妊娠、哺乳、内分泌不协调、营养性钙不足等诱发原因存在的情况下,使妇女得上一种浑身剧烈疼痛的病,叫 痛痛病,也叫 骨痛病,重者全身 多处骨折,在痛苦中死亡 。从
1931年到 1968年,神通川平原地区被确诊患此病的人数为 258
人,其中死亡 128人,至 1977年 12月又死亡 79人。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7〕 日本四日市哮喘病事件:
1955年日本第一座石油化工联合企业在四日市上马,
1958年在四日市海湾打的鱼开始出现有难闻的石油气味,使当地海产品的捕捞开始下降。 1959年由昭石石油公司投资
186亿日元的四日市炼油厂开始投产,四日市很快发展成为 "
石油联合企业城 "。然而,石油冶炼产生的废气使当地天空终年烟雾弥漫,烟雾厚达 500米,其中漂浮着多种有毒有害气体和金属粉尘,很多人出现头疼、咽喉疼、眼睛疼、呕吐等不适。从 1960年起,当地患哮喘病的人数激增,一些哮喘病患者病甚至因不堪忍受疾病的折磨而自杀。到 1979年 10月底,当地确认患有大气污染性疾病的患者人数达 775491人,
典型的呼吸系统疾病有: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肺癌。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8〕 日本米糠油事件:
1968年日本九州爱知县一个食用油厂在生产米糠油时,
因管理不善,操作失误,致使米糠油中混入了在脱臭工艺中使用的热载体多氯联苯,造成食物油污染。由于当时把被污染了的米糠油中的黑油用去做鸡饲料,造成了九州、
四国等地区的几十万只鸡中毒死亡的事件。随后九州大学附属医院陆续发现了因食用被多氯联苯污染的食物而得病的人。病人初期症状是皮疹、指甲发黑、皮肤色素沉着、
眼结膜充血,后期症状转为肝功能下降、全身肌肉疼痛等,
重者会发生急性肝坏死、肝昏迷,以至死亡。 1978年,确诊患者人数累计达 1684人。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污染问题之所以在工业社会迅速发展,甚至形成公害,与工业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有着直接的关系。
首先,工业社会是建立在大量消耗能源、尤其是化石燃料基础上的。在工业革命初期,工业能源主要是煤,直到 19世纪 70年代以后,石油作为能源才开始进入工业生产体系中,使工业能源结构发生了变化。在最近几十年,新的能源如水能、核能等不断得到开发利用。但是,一直到今天,工业社会的能源依然以不可再生能源为主,特别是煤和石油。随着工业的发展,能源消耗量急剧增加,井很快就带来一系列人类始料不及的问题。例如,英国在 19世纪 30年代完成了产业革命,建立了包括钢铁、化工、冶金、
纺织等在内的工业体系,使煤的生产量、消耗量突飞猛增,从 50O- 600万吨上升到 3000万吨,由此带来的污染问题也随之突出出未。在 19世纪末,
英国伦敦就曾发生过 3次由于燃煤造成的毒雾事件,据称死亡人数共计达到
1800多人。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其次,工业产品的原料构成主要是自然资源,特别是矿产资源。
工业规模的扩大,伴随着采矿量的直线上升,例如,日本足尾铜矿采掘量在 1877年只有不足 39吨,10年后,猛增到 2515吨,翻了
60多倍。大规模的开发与生产,引起了一系列环境问题。 19世纪末期,足尾引入欧美的冶炼法,以黄铜矿为原料冶 炼纯铜,但黄铜矿含硫,而且含有剧毒的砷化物和有色金属粉尘,致使附近整片的山林和庄稼被毁坏,矿山周围 24平方公里的地区成为不毛之地,受害中心的一个村庄被迫全部转移。另外,由于铜矿排出的废水废屑中也含有毒性物质,排人渡良濑川,1890年洪水泛滥,
污染的河水四处漫溢,使附近 4县数万公顷土地受害,造成田园荒芜,鱼虾死亡,沿岸数 10万人流离失所。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再则,环境污染还与工业社会的生活方式、尤其是消费方式有直接关系。在工业社会,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生理上的基本需要 —— 温饱,更高层次的享受成为工业社会发展的动力。于是,汽车等高档消费品进入了社会和家庭,由此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显著。例如上面提到的洛杉矶光化学事件。
最后,环境污染的产生与发展还与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水平和技术能力直接相关。在工业社会,特别是工业社会初期,人们对环境问题缺乏认识,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常常忽视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存在,结果导致环境问题越未越严重。当环境污染发展到相当严重并引起人们重视时,也常常由于技术能力不足而无法解决。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3、当代环境问题阶段从 1984年英国科学家发现,1985年美国科学家证实南极上空出现的 "
臭氧洞 "开始,人类环境问题发展到当代环境问题阶段。这一阶段环境问题的特征是,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征兆,
目前这些征兆集中在酸雨、臭氧层破坏和全球变暖三大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上。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的城市环境问题和生态破坏、一些国家的贫困化愈演愈烈,水资源短缺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发生,其他资源(包括能源)也相继出现将要耗竭的信号。这一切表明,生物圈这一生命支持系统对人类社会的支撑已接近它的极限。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又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环境污染问题。从 1979年至 1989年
10年期间国际上接连发生的十大公害事故就说明了这点。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当今世界主要环境问题
全球气候变化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全球表面平均温度上升了 0.3至 0.6摄氏度,海平面上升了 10至 25厘米。目前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已由工业革命( 1750年)之前的 280ppm增加到了近 360ppm。
1996年政府间气候变化小组发表的评估报告表明:如果世界能源消费的格局不发生根本性变化,到 21世纪中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将达到 560ppm,全球平均温度可能上升 1.5至 4摄氏度。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是一个最典型的全球尺度的环境问题。 70年代,科学家把气候变暖作为一个全球环境问题提了出来。 80年代,随着对人类活动和全球气候关系认识的深化,随着几百年来最热天气的出现,这一问题开始成为国际政治和外交议题。 1992年联合国里约环发大会上,通过并开放签署,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气候变化问题直接涉及经济发展方式及能源利用的结构与数量,
正在成为深刻影响 21世纪全球发展的一个重大国际问题。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一、影响气候变化的因素自然界本身排放着各种温室气体,也在吸收或分解它们。在地球的长期演化过程中,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变化是很缓慢的,处于一种循环过程。碳循环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化学元素的自然循环过程,大气和陆生植被,大气和海洋表层植物及浮游生物每年都发生大量的碳交换。从天然森林来看,二氧化碳的吸收和排放基本是平衡的。人类活动极大地改变了土地利用形态,特别是工业革命后,大量森林植被迅速砍伐一空,化石燃料使用量也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人为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相应不断增加。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从全球来看,从 1975年到 1995年,能源生产就增长了 50%,二氧化碳排放量相应有了巨大增长。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迄今为止,发达国家消 耗了全世界所生产的大部分化石燃料,其二氧化碳累积排放量达到了惊人的水平,如到 90年代初,美国累积排放量达到近 1700亿吨,欧盟达到近 1200亿吨,前苏联达到近 1100亿吨。
目前,发达国家仍然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国,美国是世界上头号排放大国,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排放总量也在迅速增长,前苏联解体后,中国的排放量位居世界第二,成为发达国家关注的一个国家。但从人均排放量和累计排放量而言,发展中国家还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序号 国家二氧化碳排放量
(百万吨)
人均排放量
(吨)
1 美国 4881 19.13
2 中国 2668 2.27
3 俄罗斯 2103 14.11
4 日本 1093 8.79
5 德国 878 10.96
6 印度 769 0.88
7 乌克兰 611 11.72
8 英国 566 9.78
9 加拿大 410 14.99
10 意大利 408 7.03
11 法国 362 6.34
12 波兰 342 8.21
13 墨西哥 333 3.77
14 哈萨克斯坦 298 17.48
15 南非 290 7.29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人为的温室气体排放的未来趋势,主要取决于人口增长、经济增长、
技术进步、能效提高、节能、各种能源相对价格等众多因素的变化趋势。
几个国际著名能源机构 —— 国际能源局、美国能源部和世界能源理事会,
根据经济增长和能源需求的不同情景,提出了人为二氧化碳排放的各种可能趋势。从这些情景和趋势来看,在经济增长平缓,对化石燃料使用没有采取强有力的限制措施的情况下,到 2010年化石燃料仍将占世界商品能源的 3/4左右,其消费量可能超过目前水平的 35%,同能源使用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可能增长 30-40%。发展中国家的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长相对较快,到 2010年,可能要从 90年代初的不足世界二氧化碳排放量的 1/3增加到近 1/2,其中中国和印度要占发展中国家排放量的一半左右。即便如此,发展中国家人均排放量和累积排放量仍低于发达国家。到下一世纪中叶,发达国家仍将是大气中累积排放的二氧化碳的主要责任者。当然,如果世界各国采取更加适合环境要求的经济和能源发展战略,二氧化碳排放可能出现不同的前景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二、气候变化的影响和危害近年来,世界各国出现了几百年来历史上最热的天气,厄尔尼诺现象也频繁发生,给各国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发展中国家抗灾能力弱,受害最为严重,发达国家也未能幸免于难,1995年芝加哥的热浪引起 500多人死亡,1993年美国一场飓风就造成 400亿美元的损失。 80年代,保险业同气候有关的索赔是 140亿美元,1990到 1995年间就几乎达 500亿美元。这些情况显示出人类对气候变化,特别是气候变暖所导致的气象灾害的适应能力是相当弱的,需要采取行动防范。按现在的一些发展趋势,科学家预测有可能出现的影响和危害有: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1.海平面上升全世界大约有 1/3的人口生活在沿海岸线 60公里的范围内,经济发达,
城市密集。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海洋水体膨胀和两极冰雪融化,可能在 2100年使海平面上升 50厘米,危及全球沿海地区,特别是那些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河口和沿海低地。这些地区可能会遭受淹没或海水人侵,海滩和海岸遭受侵蚀,土地恶化,海水倒灌和洪水加剧,港口受损,并影响沿海养殖业,破坏供排水系统。
面临灭顶之灾的小岛国的举国搬迁计划尽管科学家承认全球气候变暖的灾害性后果可能要经过一个很长时期之后才会表现出来,并且存在一定的科学不确定性,但对气候变化影响十分脆弱的一些小岛国已经感到了即将遭受灭顶之灾的现实威胁 。
太平洋小岛国图瓦卢就是深受其害的国家之一 。 2001年 11月 15日,图瓦卢领导人在一份声明中宣布为了躲避因海平面上升带来的灭顶之灾,
他们将放弃自己的家园,举国移民新西兰 。 这一声明使环境难民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 。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图瓦卢是一个由 9个环形小珊瑚岛组成的美丽的太平洋岛屿国家,
总面积只有 26平方公里,总人口 1.1万人,最高海拔不过 4.5米。气候变化引起海平面上升对其生存构成了严重威胁。 2000年 2月 18日,大海已经给图瓦卢人民带来过一次可怕的预演。该国大部分地区被海水淹没,首都的机场及部分房屋都泡在了汪洋大海之中。 19日下午 5时左右,海平面上升至 3.2米,整整一天后海潮才缓慢退却。所有低洼地方的房屋全部没顶,许多房屋因海水浸泡而倒塌。在过去 10年里,海水已经侵蚀了图瓦卢 1%的土地。美国权威的华盛顿地球政策研究所发表的一份报告预言,如果地球环境继续恶化,在 50年之内,图瓦卢 9
个小岛将全部淹没在大海中,这个岛国将在世界地图上永远消失。为了躲避灾祸,图瓦卢政府不得不决定放弃自己的家园,另觅栖身之地。
早在 2001年 7月,该国政府就向全世界发出了,SOS”紧急求救信号,
并将目光转向和他们一衣带水且地广人稀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影响农业和自然生态系统随着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和气候变暖,可能会增加植物的光合作用,
延长生长季节,使世界一些地区更加适合农业耕作。但全球气温和降雨形态的迅速变化,也可能使世界许多地区的农业和自然生态系统无法适应或不能很快适应这种变化,使其遭受很大的破坏性影响,
造成大范围的森林植被破坏和农业灾害。
3.加剧洪涝、干旱及其他气象灾害气候变暖导致的气候灾害增多可能是一个更为突出的问题。全球平均气温略有上升,就可能带来频繁的气候灾害 —— 过多的降雨、大范围的干旱和持续的高温,造成大规模的灾害损失。有的科学家根据气候变化的历史数据,推测气候变暖可能破坏海洋环流,引发新的冰河期,给高纬度地区造成可怕的气候灾难。
4.影响人类健康气候变暖有可能加大疾病危险和死亡率,增加传染病。高温会给人类的循环系统增加负担,热浪会引起死亡率的增加。由昆虫传播的疟疾及其他传染病与温度有很大的关系,随着温度升高,可能使许多国家疟疾、
淋巴腺丝虫病、血吸虫病、黑热病、登革热、脑炎增加或再次发生。在高纬度地区,这些疾病传播的危险性可能会更大。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三,控制气候变化的国际行动和对策为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和气候变化危害,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通过
,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提出到 90年代未使发达国家温室气体的年排放量控制在 1990年的水平。 1997年,在日本京都召开了缔约国第二次大会,
通过了,京都议定书,,规定了 6种受控温室气体,明确了各发达国家削减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比例,并且允许发达国家之间采取联合履约的行动。
发展中国家温室气体的排放尚不受限制。
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是国际社会为防止人为活动改变气候给人类带来不利影响而订立的全球性国际公约。于 1994年 3月 21日开始生效。“公约”
规定了气候系统的保护目标、为实现目标而采取行动所遵循的原则、缔约国承诺采取的行动和措施、气候变化的研究和系统观测等内容。我国于 1992年 11月 7日批准加入该“公约”,并在 1994年 3月 21日“公约”开始生效时对我国生效。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就在图瓦卢向国际社会发出紧急求救信号的同时,围绕,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的,京都议定书,的国际气候谈判也进入了最关键的时刻。
2000年,在荷兰海牙召开的第六次缔约方会议 ( COP6),由于欧盟与美国之间在关键问题上存在难以弥合的严重分歧,会议无果而终,致使议定书的前途蒙上浓重的阴影 。 2001年 3月,美国出于推行其全球战略的考虑和在国内利益集团的强大压力下,以经济成本过高,发展中国家未承担减排义务以及科学的不确定性为由,不顾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宣布将不批准,京都议定书,,国际社会经过十几年艰苦谈判的成果眼看付之东流 。
根据议定书规定,议定书的生效必须达到两个条件,一是 55个缔约方批准 。 由于议定书获得非附件I国家的广泛支持,满足这一条件显然不存在问题;二是批准的附件 I国家的排放量达到 1990年附件 I国家总排放量的 55% 。 截至 2002年 9月 17日,共有 94个国家签署议定书,84
个国家批准/接受/同意或通过了议定书,其中附件I国家 25个,包括欧盟 15个成员国,日本等,其排放量之和占 1990年附件I国家总排放量的 37.1% 。 距离京都议定书生效的 55% 的标准还有较大差距 。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欧盟一直是国际气候谈判进程的主要推动力量,占附件 I国家 1990年总排放量的 24.2%,欧盟 15个成员国已陆续批准了议定书。美国作为世界第一排放大国,握有总排放量 36.1%的份额。在宣布退出议定书后,美国不顾国际社会的强大压力仍坚持强硬立场,并于 2002年 2月
14日提出了自己的气候变化新政策,宣布将通过企业自愿实施的方式,
到 2012年将单位 GDP温室气体排放的强度降低 18%。对此,国际社会普遍批评该计划令人失望。因为根据美国的历史发展趋势,这一目标至多是过去 20年发展的自然延续,美国的排放量很有可能继续增加。
美国的退出对议定书的前途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伞型国家集团中的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在气候变化问题的立场上一贯积极追随美国,
此时纷纷站到美国一边。因而处于中间观望状态的排放大国俄罗斯和日本(分别占总排放量的 17.4%和 8.5%)就成为决定议定书最终命运的关键所在。日本对待议定书的态度一度充满矛盾和犹豫。一方面,
日本以节能型经济著称,减排成本相对较高。原寄希望于新建大型核电站,但核泄漏事故的发生引发国内强大的反核压力,因而对完成减排目标缺乏信心;另一方面,日本作为京都议定书签署的东道国,从增强其政治影响力方面考虑不希望议定书半途而废。最终,日本经过反复权衡作出了批准议定书的决定。目前,俄罗斯成为决定天平倾斜方向的最后一个重要砝码。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令人可喜的是,就在刚刚结束的南非约翰内斯堡世界可持续发展首脑峰会上,中国等一批国家宣布了批准议定书的决定,显示了国际社会通过合作对付全球气候变化的决心和勇气。俄罗斯也承诺将在不远的将来启动批准议定书的进程。
绝境逢生的,京都议定书,最终命运如何,世人将拭目以待 。 但无论如何,它都将对未来国际气候谈判进程,乃至世界经济和国际政治关系产生重要的影响,并因此载入国际环境保护史册 。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斯芬克司没有想到,在 4OO0多年之后的今天,她必须再次面对一场新的灾难。
这场灾难不是由于她给人类出一道难猜的谜语引起的。恰巧相反,
是人类给她出了一道难猜的谜语。
从 20世纪 70年代开始,每次风雨之后,斯芬克司总感到自己脸上有些发烫,雨滴打在她的脸上,不断地留下一个又一个的小黑斑。无数个小黑斑集在一起,形成了一个难看的大黑斑,就像一个健康人的脸上长满了无数大痦子。有的地方,石头被严重腐蚀,成块成块地往下掉。短短 20年之间,斯芬克司的脸上留下了无数块又脏又黑的疤痕。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斯芬克司脸上的变化引起了埃及科学家们的注意。开始,他们以为是有人蓄意毁坏文物,专门派出了一个特别调查小组,但没有发现人为损毁的线索。
于是,他们请来了世界各国的科学家,对斯芬克司进行会诊。
结果令大家吃惊不已:原来毁坏斯芬克司的不是坏人,而是雨水,
一种叫“酸雨”的雨水。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酸雨污染现在 "酸雨 "一词已用来泛指酸性物质以湿沉降(雨、雪)
或干沉降(酸性颗粒物)的形式从大气转移到地面上。酸雨中绝大部分是硫酸和硝酸,主要来源于人类广泛使用化石燃料,
向大气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欧洲是世界上一大酸雨区,美国和加拿大东部也是一大酸雨区。亚洲的酸雨主要集中在东亚,其中中国南方是酸雨最严重的地区,成为世界上又一大酸雨区。由于欧洲地区土壤缓冲酸性物质的能力弱,酸雨使欧洲 30%的林区因酸雨的影响而退化。在北欧,由于土壤自然酸度高,水体和土壤酸化都特别严重,有些湖泊的酸化导致鱼类灭绝。美国国家地表水调查数据显示,酸雨造成了 75%
的湖泊和大约一半的河流酸化。加拿大政府估计,加拿大 43%
的土地(主要在东部)对酸雨高度敏感,有 14000个湖泊是酸性的。水体酸化会改变水生生态,而土壤酸化会使土壤贫瘠化,
导致陆地生态系统的退化。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臭氧层破坏和损耗自 1985年南极上空出现臭氧层空洞以来,地球上空臭氧层被损耗的现象一直有增无减。到 1994年,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破坏面积已达 2400万平方公里。现在在美国、加拿大、西欧、前苏联、
中国、日本等国的上空,臭氧层都开始变薄。在对消耗臭氧层物质( ODS)实行控制之前( 1996年以前),全世界向大气排放的
ODS已达到了 2000万吨。由于 ODS相当稳定,可以存在 50-100年,
所以被排放的大部分 ODS目前仍留在大气层中。在它们陆续升向平流层时,就会与那里的臭氧层发生反应,分解臭氧分子。因此,
即使全世界完全停止排放 ODS,也要再过 20年,人类才能看到臭氧层恢复的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