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2004年度“院级精品课程”
申报表
推荐单位 农学系
课程名称 畜产品加工学
课程层次(本/专) 专 科
课程负责人 马兆瑞
申报日期 2004年5月15日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制二ΟΟ四 年四月五日
填 写 要 求
请严格按表中要求如实填写各项。
申报表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同一词时可以使用缩写。
三、请以word文档格式填写表中各栏目。
四、凡涉密内容不得填写,需要说明的,请在本表说明栏中注明。凡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请在说明栏中注明。
1,课程负责人[1]情况
1-1
基本信息
姓 名
马兆瑞
性别
女
出生年月
1968年7月
最终学历
研究生
职 称
讲师
电 话
(029)87032751
学 位
硕士
职 务
教师
传 真
(029)87032751
所在院系
农学系
E-mail
mazhaorui@hotmail.com
通信地址
陕西省杨陵示范区西农路10号(712100)
1-2
教学情况
讲授的主要课程:
1、《畜产品加工工艺》,8/周,5届,400人;
2、《食品发酵与酿造工艺学》8/周,5届,400人;
3、《食品质量控制》6/周,5届,300人。
实践性教学任务:
《畜产品加工工艺》、《食品发酵与酿造工艺学》、《食品质量控制》、《焙烤食品工艺学》等四门课程的实验、实习,680学时,27200人次;
食品生物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与论文指导工作,2届,120人。
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
中国杨陵食品加工培训项目,我院与比利时佛拉芒区对外教育计划协会的国际合作项目,8年,中方技术负责人;
国家级教改试点专业——生技专业的教改试点,教育部,3年,主要参加人。
发表的与教学相关论文:
1、《比利时的高职教育》,高职教育研究,2001.1,独著;
2、《食品科学与工程概论》,农业部高等农林院校十五规划教材,2002.7,参编。
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
年度考核优秀一次,1999年;
农学系教学质量优秀奖2次,2002年12月,2003年6月;
3、院评估先进个人,2004年;
4、优秀教案奖,2004年;
5、制作的两门多媒体课件在我院2002年、2003年度教育技术成果制作竞赛评比中分获三等奖和优秀奖。
1-3
学术研究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
1、保健型系列苹果酒的生产与开发,杨凌示范区科研专项,4年,主持人;
2、西北甜柿基地建设项目中子课题柿子酒的研制开发,科技部,2年,主持人。
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1、香草冰淇淋生产中的HACCP全程质量控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核心期刊),2002.8,第一作者;
2、乳和乳制品中残留抗生素的检测方法,中国乳品工业(核心期刊),2003.4,第一作者;
3、不同加糖方式与加糖量对苹果酒风味的影响,酿酒(核心期刊),2003.4,第一作者;
4、控制苹果酒加工厂卫生的具体措施,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2,第一作者;
5、苹果酒的历史及其酿造类型,酿酒(核心期刊),2004.1,第一作者;
6、苹果酒发酵菌种的筛选研究,酿酒(核心期刊),2003.1,第二作者;
7、HACCP质量控制体系在苹果酒生产过程中的应用,食品与发酵工业(核心期刊),2003.3,第二作者;
8、苹果酒在发酵与贮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控制措施,四川食品与发酵,2004.1,第二作者;
9、“危险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概念简介及其在乳品工业中应用实例,21世纪中国食品与农业科学技术讨论会论文集,陕西科技出版社,1999.12,第二作者;
10、苹果酒酿造技术,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4,主编。
[1]课程负责人指主持本门课程建设的主讲教师。
2,教学队伍情况
2-1
人员构成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职称
学科专业
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
马兆瑞
女
1968.7
讲师
食品工程
主讲
祝战斌
男
1967.7
讲师
食品科学
主讲
汤高奇
男
1976.4
助讲
食品科学与工程
主讲
龙明华
男
1976.12
助讲
食品科学与工程
主讲
王智民
男
1970.9
实验师
农产品加工
实验员
2-2
教学队伍整体情 况
教学队伍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师资配置情况:
承担畜产品加工学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共5名,讲师2名,助讲2名,实验师1名。教师中有硕士学位者一名,正在攻读硕士学位者2名,其余为大学学历,学历层次较高。39~30岁教师3人,30岁以下教师2人,均为中青年教师。理论教师与学生比例为1:15,实验教师与学生比例为1:60。
主要成员教学经历、年终考核成绩:
马兆瑞讲师:食品生物工程专业骨干教师,1990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工程大学,2000年取得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同年到比利时根特大学专门就发酵食品加工和质量控制体系的内容进行了培训。从事本专业教学14年,近5年年终考核优秀1次;
祝战斌讲师:食品生物工程专业骨干教师,教务处副处长,1991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在读硕士,从事本专业教学13年,近5年年终考核优秀4次;
汤高奇助讲:食品生物工程专业骨干教师,1999年毕业于西北轻工业学院,在读硕士,从事食品加工专业教学5年,近5年年终考核为合格;
龙明华助讲:食品生物工程专业骨干教师,2000年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从事食品加工专业教学4年,近5年年终考核为合格;
王智民:食品加工实验室实验师,1990年毕业于西北农业大学,从事实验室工作14年。近5年年终考核为合格。
中青年教师培养计划与效果:
农学系食品生物工程专业一向重视教师队伍建设,鼓励青年教师深造提高,目前已有1名教师完成了出国考察学习,5名教师不同程度参加了国内本专业技术培训与交流,一名教师完成在职研究生的学习,在读研究生2名。
2-3
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
近五年来教学队伍教研活动涉及的领域、提出的教改项目和措施、已经解决的问题和取得的教改成果;
与时俱进,结合国内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趋势,与国内知名企业联合办学,不断更新完善课程体系。目前在企业的参与下,建立了包括理论教学大纲、实践教学大纲、理论教程、实训教程、多媒体课件、复习题与试题库在内的教学文件库,并且保证年年更新。
结合高职教育特点,重视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依托我院与比利时对外教育计划协会的国际合作项目,建成拥有果品加工、焙烤产品加工、肉品加工、乳品加工四条小型生产线和食品综合分析检验实验室,果蔬贮藏冷库的,具备国内高科技水平的,总投资150万元的食品加工实验中心,使食品加工专业实验开出率达到95%以上;并且与省内外知名企业挂钩,建立固定的校外培训基地。
重视教学效果的有效性,不断创新完善教学方法。参考国外以技能为核心的职业教育模式,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摸索出单项与综合技能达标的教育模式,已取得初步成效。
产、学、研结合,为西部大开发献计献策。着眼西部农业特点,开发出了苹果、甜柿等水果深加工技术以及羊奶奶酪的生产技术。目前苹果酒加工技术已经完成了科技向生产的转化,现已批量生产并投向市场,为本行业的发展与西部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教改教研论文:
荷兰高达干酪工艺研究,食品科技,2003.3,汤高奇,第一作者。
课程描述
3-1
课程发展主要历史沿革
畜产品加工学是一门理、工、农相结合的应用型学科,是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的一个分支。它的研究范围很广,凡是以畜禽产品为原料的加工生产都属于其研究范畴,主要有肉品、乳品、蛋品和皮毛等内容。随着科学技术和行业的发展,学科上的分工越来越细,某些畜产品加工学的内容已单独成为一门科学,如毛纺学、制革学等。
人类对畜产品的加工具有悠久的历史。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类对畜产品的加工和利用越来越普遍和多样化,出现了具有各种风土特色的畜产品加工方法和产品。由于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对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加工生产的社会化和加工技术的不断改进,逐步形成了现代规模化生产的各种畜产品加工工业,如肉类工业、乳品工业和皮革工业。
我国畜产品加工历史悠久,如“肉干”、“肉脯”和“灌肠”的文字记载可追述到三千多前,“奶子酒”的记载可追述到两千多年前的汉文帝时代,到了公元530年,北魏就有《齐民要术》系统的介绍了当时肉制品和乳制品的生产工艺。我国畜产品资源十分丰富,由于气候、地理、风俗习惯的不同,各族人民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创造了各种各样的畜产品加工方法,制成了各种风味的畜产食品和繁多的生活用品。但是,在中国历史上,长期的封建统治,使畜产品加工生产一直处于分散的个体经营和落后的手工操作,生产得不到应有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加工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显著提高,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有了空前的扩大和提高,产品种类和生产规模日益扩大,涌现出了一大批现代化畜产品加工企业,畜产品加工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也方兴未艾。
3-2
教学内容设计
课程内容体系结构:
《畜产品加工学》课程是依托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食品微生物、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分析、食品机械等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而开设的,是食品生物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主干课。它主要讲授畜产品加工的基础理论、加工原理和技术,其中包括肉制品、乳制品、蛋制品和畜禽副产品综合利用四部分内容。
教学内容的组织方式: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实践教学(包括教学实习)学时应占到总学时数的三分之一以上。学时的具体分配情况如下:
课程名称
学期分配
教学时数
按学年及学期分配学时数
学
分
内 容
总
计
一学年
二学年
三学年
理论讲授
单项技能训练
综合技能训练
第
一
学
期
第
二
学
期
第
一
学
期
第
二
学
期
第
一
学
期
第
二
学
期
畜产品加工学
4.5
94
28
45
167
5
4
6.5
教学目的:
1、肉制品部分:原料肉生产有关技术,肉的食用品质及其评定方法,肉的贮藏与保鲜技术,肉品加工原理及设备,常见肉制品加工方法及配方;
2、乳制品部分:原料乳生产有关技术,原料乳的化学成分及其质量控制,乳制品的常规加工工艺,常见乳制品的生产制备和配方;
3、蛋制品部分:禽蛋的构成及其理化特性,鲜蛋质量鉴别,常用保鲜方法,传统腌蛋制品和现代蛋制品的加工技术;
4、畜禽副产品综合利用:皮革、羽绒和肠衣的加工以及骨髓、脏器、油脂和血液综合利用。
实践性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
实践性教学以培养适应我国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等应用型食品生物工程技术专业人才为目标,制订科学合理的实践性教学大纲。
在实践环节中采用了三种形式,包括参观实习、实验课和教学实习。参观实习注重培养学生的感性认识,实验课注重培养学生的单项技能,教学实习则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机能。
实践教学中注意分小组,使每个同学都有动手的机会。在实验仪器不够用的情况下,同时开几个实验,然后进行小组间交换,这样,在实验仪器的利用率大大提高的同时,保证了每个学生的动手能力都得到锻炼。
实践教学考核以单项技能与综合机能达标为标准,实践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3-3 教学条件
教材使用与建设;
理论课使用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面向21 世纪课程教材,教材质量高。
实训课引进比利时根特职业技术学院的《畜产品加工实训教程》,专业组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了改编。
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
学生以撰写小论文、编写多媒体课件、完成课程设计等方式,充分利用我院图书馆的有关资料,开拓了视野。
配套实训教材的教学效果;
实训教材内容新,目标明确,突出了培养学生单项技能和综合机能的特点。进入实验室前要求教师预做实训内容,学生预习实训教材,实训过程充分开放实验室,不限制实训时间,每个实验小组的人数不超过五个,直到学生个人单项技能和综合机能达标为止,最后根据学生的达标情况评分,教学效果好。
实践性教学环境:
作为食品生物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针对其实践性强的特点,经过近几年的不断完善,该课程现已具备良好的教学条件。具体表现如下:
依托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与比利时国外教育计划协会(VVOB)合作的食品加工项目优势,先后建成了乳品加工和肉品加工实验室,实验室配备有先进的实验仪器及设备:冰点仪、稀奶油分离机、黄油搅拌桶、冷热缸、熏炉、灌肠机、绞肉机、滚揉机、斩拌机、真空包装机等,完全可以满足学生的实验实训要求。
与多家畜产品加工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学生可以去工厂进行参观和生产实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增强了教学效果。
该课程具有完备的实践性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课时授课计划、实验实习计划等教学体系。授课教师能够严格按照该课程体系完成教学任务。
吸取了比利时三位专家的先进实践教学方法和丰富的教学内容,有效的增加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网络教学环境:
学院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己初具规模,具备运行机制良好的硬件环境,并配备网络中心,经常保持更新内容。系部配备用于教学的多媒体教室20多个。教研室配备计算机,全院计算机联网,师生可以随时上网学习和查阅资料。
专业教研组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内容新颖,用于教学增强了直观性,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专业教研组系统购买与课程相关的教学参考书、挂图和光盘,用于辅助教学。
3-4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与手段多样:
教学主要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的思路。
在理论教学中采用课堂讲授、分组讨论、辩论、个人演示、问答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每个同学都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应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录像片、幻灯片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枯燥的理论教学变得有趣、生动。
在实践环节中采用了三种形式,包括参观实习、实验课和教学实习。参观实习给学生以感性认识,初步了解食品加工的基本过程和设备。实验课与课堂教学有机穿插,使学生能更好理解各种畜产品加工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以及影响因素及其控制方法。教学实习通过从原料到成品的整个制作训练,促使学生熟悉从原料到成品的整个加工工艺、不同加工手段和对食品质量和经济指标的影响因素,不仅拓宽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同时让学生参与食品的设计,培养学生利用已学的基本原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适当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可以容纳具体产品加工的录相资料以及大量的彩色图片信息,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信息。同时,多媒体教学也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与教学改革:
教学法的研究中,将科研成果及研究思路引入教学中。加强实践教学,学生在从产品设计到产品加工以及产品分析的过程中,创新思维,使其分析问题和解决的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据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反映:学生适应性强,工作中表现出了基础扎实,专业素质高,有较强的解决工艺与工程问题的能力。
遵循以知识点训练和机能训练为核心,以企业和社会对毕业生的要求为目标,扎扎实实开展理论和技能训练,造就过硬的食品生物工程应用型人才。
不断将国内外畜产品加工的最新理论和技术纳入实践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熟练掌握面临生产第一线应具有的知识和技能。
3-5 教学效果(含校内同事举证评价、校外专家评价及有关声誉的说明;
本院相关教师评价:
《畜产品加工工艺》课程是食品生物工程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该门课程:该课程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灵活多样,教学体系完善,教学条件充分,教学效果良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畜产品加工工艺方面充实了理论基础知识,提高自学能力,能够举一反三,拓宽思路,达到了教学大纲的要求。
校外专家评价:
该课程理论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环节均很完善,利用现代化教学条件,使课堂教学信息量大,工艺课程直观,利于学生对该课程内容的理解.实践教学基地相对稳定,条件较好,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课程建设紧张时代地发展步伐,充分利用学校与国际同行交流频繁的优势,注意吸收国际国内地先进理念,及时更新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课程内容从最初以产品为主,发展到以食品的共性为纲.讲授形式从教师一言堂,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共同讨编交流,授课形式从一支粉笔,到利用多媒体演示,更多更新更直观地资料。该课程有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教学态度认真,不断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学成果优秀。
本专业学生评价方面:
《畜产品加工工艺》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完这门课程后,我们不仅对畜产加工等实际生产中的问题有了深刻的认识,也将这些问题与前面学过的基础知识联系了起来。
4,自我评价
4-1
本课程的主要特色
本课程是食品生物工程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之一,知识面广、实践性强,从原料的验收、各种产品的生产工艺到成品的检验几乎涵盖了现有食品加工技术的各个层面。因此课时量大,延续两个学期,实践教学内容丰富,包括3周的教学实习和28学时实验课。
由于比利时VVOB组织与我院开展食品加工项目合作的结果,本课程的实训条件齐备,教师均有在外实践的经历,实训教学效果好。由于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联合搞科研、带毕生生设计,科研实践实力雄厚。
3、本课程有一支学历较高、年富力强、朝气蓬勃的教师队伍。教师中硕士一名,在读硕士两名,本科两名。他们都不同程度的有深入生产第一线的经历,业务素质高,能力强,是一支过硬的教师队伍。
4-2
本课程在国内外同类课程中的地位
本课程由于4-1所述特色在国内高职院校相关专业有一定的知名度。
4-3
目前本课程还存在不足之处
本课程教学人员太少,课时量大,缺少足够的学术交流机会。
5,课程建设规划
5-1
本课程的建设目标步骤课程资源上网计划
课程建设目标:
本课程把教书育人作为根本目的,强调培养学生《畜产品加工学》的基本知识和实践能力,集中反映国家、社会及学校对高职人才的要求,使学生充分体现出知识够用、技能够强、素质够高的培养目标,培养学生远大理想与综合素质相结合,专业知识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能力相结合,建立统一协调的教育教学模式。
课程建设步骤:
进一步完善教学内容,建立该学科宏观领域的课程知识体系和结构框架;
与企业结合办学,让企业参与完善教学计划、大纲的修订过程;
编写出版与理论教材配套的电子教材、实训教程,完善复习思考题,突出重点,详解难点,引导学生深化知识层次和结构;
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环节和实训条件,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结合我国畜产品的发展现状,培养学生浓厚的专业兴趣和努力为我国食品事业做贡献的远大抱负。
课程资源上网计划:
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方法和手段,使课程教学立体化,并使课程资源上网,逐步建立课程网络教学。
总之,经过几年的继续努力,使该课程建设与学科发展达到更高水平,充分体现现代高等职业教育思想,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和教学实用性。
5-2
本课程已经上网的资源名称列表
《畜产品加工学》精品课程申报表
《畜产品加工学》教学大纲
《畜产品加工学》学期授课计划
《畜产品加工学》电子教案
《畜产品加工学》多媒体课件
《畜产品加工学》实验实训条件和实训教程
《畜产品加工学》复习思考题
《畜产品加工学》教材与参考
6,说明栏
2004年度“院级精品课程”
申报表
推荐单位 农学系
课程名称 畜产品加工学
课程层次(本/专) 专 科
课程负责人 马兆瑞
申报日期 2004年5月15日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制二ΟΟ四 年四月五日
填 写 要 求
请严格按表中要求如实填写各项。
申报表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同一词时可以使用缩写。
三、请以word文档格式填写表中各栏目。
四、凡涉密内容不得填写,需要说明的,请在本表说明栏中注明。凡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请在说明栏中注明。
1,课程负责人[1]情况
1-1
基本信息
姓 名
马兆瑞
性别
女
出生年月
1968年7月
最终学历
研究生
职 称
讲师
电 话
(029)87032751
学 位
硕士
职 务
教师
传 真
(029)87032751
所在院系
农学系
mazhaorui@hotmail.com
通信地址
陕西省杨陵示范区西农路10号(712100)
1-2
教学情况
讲授的主要课程:
1、《畜产品加工工艺》,8/周,5届,400人;
2、《食品发酵与酿造工艺学》8/周,5届,400人;
3、《食品质量控制》6/周,5届,300人。
实践性教学任务:
《畜产品加工工艺》、《食品发酵与酿造工艺学》、《食品质量控制》、《焙烤食品工艺学》等四门课程的实验、实习,680学时,27200人次;
食品生物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与论文指导工作,2届,120人。
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
中国杨陵食品加工培训项目,我院与比利时佛拉芒区对外教育计划协会的国际合作项目,8年,中方技术负责人;
国家级教改试点专业——生技专业的教改试点,教育部,3年,主要参加人。
发表的与教学相关论文:
1、《比利时的高职教育》,高职教育研究,2001.1,独著;
2、《食品科学与工程概论》,农业部高等农林院校十五规划教材,2002.7,参编。
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
年度考核优秀一次,1999年;
农学系教学质量优秀奖2次,2002年12月,2003年6月;
3、院评估先进个人,2004年;
4、优秀教案奖,2004年;
5、制作的两门多媒体课件在我院2002年、2003年度教育技术成果制作竞赛评比中分获三等奖和优秀奖。
1-3
学术研究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
1、保健型系列苹果酒的生产与开发,杨凌示范区科研专项,4年,主持人;
2、西北甜柿基地建设项目中子课题柿子酒的研制开发,科技部,2年,主持人。
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1、香草冰淇淋生产中的HACCP全程质量控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核心期刊),2002.8,第一作者;
2、乳和乳制品中残留抗生素的检测方法,中国乳品工业(核心期刊),2003.4,第一作者;
3、不同加糖方式与加糖量对苹果酒风味的影响,酿酒(核心期刊),2003.4,第一作者;
4、控制苹果酒加工厂卫生的具体措施,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2,第一作者;
5、苹果酒的历史及其酿造类型,酿酒(核心期刊),2004.1,第一作者;
6、苹果酒发酵菌种的筛选研究,酿酒(核心期刊),2003.1,第二作者;
7、HACCP质量控制体系在苹果酒生产过程中的应用,食品与发酵工业(核心期刊),2003.3,第二作者;
8、苹果酒在发酵与贮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控制措施,四川食品与发酵,2004.1,第二作者;
9、“危险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概念简介及其在乳品工业中应用实例,21世纪中国食品与农业科学技术讨论会论文集,陕西科技出版社,1999.12,第二作者;
10、苹果酒酿造技术,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4,主编。
[1]课程负责人指主持本门课程建设的主讲教师。
2,教学队伍情况
2-1
人员构成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职称
学科专业
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
马兆瑞
女
1968.7
讲师
食品工程
主讲
祝战斌
男
1967.7
讲师
食品科学
主讲
汤高奇
男
1976.4
助讲
食品科学与工程
主讲
龙明华
男
1976.12
助讲
食品科学与工程
主讲
王智民
男
1970.9
实验师
农产品加工
实验员
2-2
教学队伍整体情 况
教学队伍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师资配置情况:
承担畜产品加工学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共5名,讲师2名,助讲2名,实验师1名。教师中有硕士学位者一名,正在攻读硕士学位者2名,其余为大学学历,学历层次较高。39~30岁教师3人,30岁以下教师2人,均为中青年教师。理论教师与学生比例为1:15,实验教师与学生比例为1:60。
主要成员教学经历、年终考核成绩:
马兆瑞讲师:食品生物工程专业骨干教师,1990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工程大学,2000年取得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同年到比利时根特大学专门就发酵食品加工和质量控制体系的内容进行了培训。从事本专业教学14年,近5年年终考核优秀1次;
祝战斌讲师:食品生物工程专业骨干教师,教务处副处长,1991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在读硕士,从事本专业教学13年,近5年年终考核优秀4次;
汤高奇助讲:食品生物工程专业骨干教师,1999年毕业于西北轻工业学院,在读硕士,从事食品加工专业教学5年,近5年年终考核为合格;
龙明华助讲:食品生物工程专业骨干教师,2000年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从事食品加工专业教学4年,近5年年终考核为合格;
王智民:食品加工实验室实验师,1990年毕业于西北农业大学,从事实验室工作14年。近5年年终考核为合格。
中青年教师培养计划与效果:
农学系食品生物工程专业一向重视教师队伍建设,鼓励青年教师深造提高,目前已有1名教师完成了出国考察学习,5名教师不同程度参加了国内本专业技术培训与交流,一名教师完成在职研究生的学习,在读研究生2名。
2-3
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
近五年来教学队伍教研活动涉及的领域、提出的教改项目和措施、已经解决的问题和取得的教改成果;
与时俱进,结合国内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趋势,与国内知名企业联合办学,不断更新完善课程体系。目前在企业的参与下,建立了包括理论教学大纲、实践教学大纲、理论教程、实训教程、多媒体课件、复习题与试题库在内的教学文件库,并且保证年年更新。
结合高职教育特点,重视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依托我院与比利时对外教育计划协会的国际合作项目,建成拥有果品加工、焙烤产品加工、肉品加工、乳品加工四条小型生产线和食品综合分析检验实验室,果蔬贮藏冷库的,具备国内高科技水平的,总投资150万元的食品加工实验中心,使食品加工专业实验开出率达到95%以上;并且与省内外知名企业挂钩,建立固定的校外培训基地。
重视教学效果的有效性,不断创新完善教学方法。参考国外以技能为核心的职业教育模式,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摸索出单项与综合技能达标的教育模式,已取得初步成效。
产、学、研结合,为西部大开发献计献策。着眼西部农业特点,开发出了苹果、甜柿等水果深加工技术以及羊奶奶酪的生产技术。目前苹果酒加工技术已经完成了科技向生产的转化,现已批量生产并投向市场,为本行业的发展与西部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教改教研论文:
荷兰高达干酪工艺研究,食品科技,2003.3,汤高奇,第一作者。
课程描述
3-1
课程发展主要历史沿革
畜产品加工学是一门理、工、农相结合的应用型学科,是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的一个分支。它的研究范围很广,凡是以畜禽产品为原料的加工生产都属于其研究范畴,主要有肉品、乳品、蛋品和皮毛等内容。随着科学技术和行业的发展,学科上的分工越来越细,某些畜产品加工学的内容已单独成为一门科学,如毛纺学、制革学等。
人类对畜产品的加工具有悠久的历史。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类对畜产品的加工和利用越来越普遍和多样化,出现了具有各种风土特色的畜产品加工方法和产品。由于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对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加工生产的社会化和加工技术的不断改进,逐步形成了现代规模化生产的各种畜产品加工工业,如肉类工业、乳品工业和皮革工业。
我国畜产品加工历史悠久,如“肉干”、“肉脯”和“灌肠”的文字记载可追述到三千多前,“奶子酒”的记载可追述到两千多年前的汉文帝时代,到了公元530年,北魏就有《齐民要术》系统的介绍了当时肉制品和乳制品的生产工艺。我国畜产品资源十分丰富,由于气候、地理、风俗习惯的不同,各族人民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创造了各种各样的畜产品加工方法,制成了各种风味的畜产食品和繁多的生活用品。但是,在中国历史上,长期的封建统治,使畜产品加工生产一直处于分散的个体经营和落后的手工操作,生产得不到应有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加工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显著提高,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有了空前的扩大和提高,产品种类和生产规模日益扩大,涌现出了一大批现代化畜产品加工企业,畜产品加工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也方兴未艾。
3-2
教学内容设计
课程内容体系结构:
《畜产品加工学》课程是依托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食品微生物、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分析、食品机械等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而开设的,是食品生物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主干课。它主要讲授畜产品加工的基础理论、加工原理和技术,其中包括肉制品、乳制品、蛋制品和畜禽副产品综合利用四部分内容。
教学内容的组织方式: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实践教学(包括教学实习)学时应占到总学时数的三分之一以上。学时的具体分配情况如下:
课程名称
学期分配
教学时数
按学年及学期分配学时数
学
分
内 容
总
计
一学年
二学年
三学年
理论讲授
单项技能训练
综合技能训练
第
一
学
期
第
二
学
期
第
一
学
期
第
二
学
期
第
一
学
期
第
二
学
期
畜产品加工学
4.5
94
28
45
167
5
4
6.5
教学目的:
1、肉制品部分:原料肉生产有关技术,肉的食用品质及其评定方法,肉的贮藏与保鲜技术,肉品加工原理及设备,常见肉制品加工方法及配方;
2、乳制品部分:原料乳生产有关技术,原料乳的化学成分及其质量控制,乳制品的常规加工工艺,常见乳制品的生产制备和配方;
3、蛋制品部分:禽蛋的构成及其理化特性,鲜蛋质量鉴别,常用保鲜方法,传统腌蛋制品和现代蛋制品的加工技术;
4、畜禽副产品综合利用:皮革、羽绒和肠衣的加工以及骨髓、脏器、油脂和血液综合利用。
实践性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
实践性教学以培养适应我国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等应用型食品生物工程技术专业人才为目标,制订科学合理的实践性教学大纲。
在实践环节中采用了三种形式,包括参观实习、实验课和教学实习。参观实习注重培养学生的感性认识,实验课注重培养学生的单项技能,教学实习则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机能。
实践教学中注意分小组,使每个同学都有动手的机会。在实验仪器不够用的情况下,同时开几个实验,然后进行小组间交换,这样,在实验仪器的利用率大大提高的同时,保证了每个学生的动手能力都得到锻炼。
实践教学考核以单项技能与综合机能达标为标准,实践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3-3 教学条件
教材使用与建设;
理论课使用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面向21 世纪课程教材,教材质量高。
实训课引进比利时根特职业技术学院的《畜产品加工实训教程》,专业组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了改编。
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
学生以撰写小论文、编写多媒体课件、完成课程设计等方式,充分利用我院图书馆的有关资料,开拓了视野。
配套实训教材的教学效果;
实训教材内容新,目标明确,突出了培养学生单项技能和综合机能的特点。进入实验室前要求教师预做实训内容,学生预习实训教材,实训过程充分开放实验室,不限制实训时间,每个实验小组的人数不超过五个,直到学生个人单项技能和综合机能达标为止,最后根据学生的达标情况评分,教学效果好。
实践性教学环境:
作为食品生物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针对其实践性强的特点,经过近几年的不断完善,该课程现已具备良好的教学条件。具体表现如下:
依托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与比利时国外教育计划协会(VVOB)合作的食品加工项目优势,先后建成了乳品加工和肉品加工实验室,实验室配备有先进的实验仪器及设备:冰点仪、稀奶油分离机、黄油搅拌桶、冷热缸、熏炉、灌肠机、绞肉机、滚揉机、斩拌机、真空包装机等,完全可以满足学生的实验实训要求。
与多家畜产品加工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学生可以去工厂进行参观和生产实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增强了教学效果。
该课程具有完备的实践性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课时授课计划、实验实习计划等教学体系。授课教师能够严格按照该课程体系完成教学任务。
吸取了比利时三位专家的先进实践教学方法和丰富的教学内容,有效的增加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网络教学环境:
学院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己初具规模,具备运行机制良好的硬件环境,并配备网络中心,经常保持更新内容。系部配备用于教学的多媒体教室20多个。教研室配备计算机,全院计算机联网,师生可以随时上网学习和查阅资料。
专业教研组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内容新颖,用于教学增强了直观性,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专业教研组系统购买与课程相关的教学参考书、挂图和光盘,用于辅助教学。
3-4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与手段多样:
教学主要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的思路。
在理论教学中采用课堂讲授、分组讨论、辩论、个人演示、问答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每个同学都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应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录像片、幻灯片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枯燥的理论教学变得有趣、生动。
在实践环节中采用了三种形式,包括参观实习、实验课和教学实习。参观实习给学生以感性认识,初步了解食品加工的基本过程和设备。实验课与课堂教学有机穿插,使学生能更好理解各种畜产品加工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以及影响因素及其控制方法。教学实习通过从原料到成品的整个制作训练,促使学生熟悉从原料到成品的整个加工工艺、不同加工手段和对食品质量和经济指标的影响因素,不仅拓宽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同时让学生参与食品的设计,培养学生利用已学的基本原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适当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可以容纳具体产品加工的录相资料以及大量的彩色图片信息,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信息。同时,多媒体教学也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与教学改革:
教学法的研究中,将科研成果及研究思路引入教学中。加强实践教学,学生在从产品设计到产品加工以及产品分析的过程中,创新思维,使其分析问题和解决的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据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反映:学生适应性强,工作中表现出了基础扎实,专业素质高,有较强的解决工艺与工程问题的能力。
遵循以知识点训练和机能训练为核心,以企业和社会对毕业生的要求为目标,扎扎实实开展理论和技能训练,造就过硬的食品生物工程应用型人才。
不断将国内外畜产品加工的最新理论和技术纳入实践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熟练掌握面临生产第一线应具有的知识和技能。
3-5 教学效果(含校内同事举证评价、校外专家评价及有关声誉的说明;
本院相关教师评价:
《畜产品加工工艺》课程是食品生物工程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该门课程:该课程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灵活多样,教学体系完善,教学条件充分,教学效果良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畜产品加工工艺方面充实了理论基础知识,提高自学能力,能够举一反三,拓宽思路,达到了教学大纲的要求。
校外专家评价:
该课程理论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环节均很完善,利用现代化教学条件,使课堂教学信息量大,工艺课程直观,利于学生对该课程内容的理解.实践教学基地相对稳定,条件较好,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课程建设紧张时代地发展步伐,充分利用学校与国际同行交流频繁的优势,注意吸收国际国内地先进理念,及时更新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课程内容从最初以产品为主,发展到以食品的共性为纲.讲授形式从教师一言堂,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共同讨编交流,授课形式从一支粉笔,到利用多媒体演示,更多更新更直观地资料。该课程有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教学态度认真,不断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学成果优秀。
本专业学生评价方面:
《畜产品加工工艺》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完这门课程后,我们不仅对畜产加工等实际生产中的问题有了深刻的认识,也将这些问题与前面学过的基础知识联系了起来。
4,自我评价
4-1
本课程的主要特色
本课程是食品生物工程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之一,知识面广、实践性强,从原料的验收、各种产品的生产工艺到成品的检验几乎涵盖了现有食品加工技术的各个层面。因此课时量大,延续两个学期,实践教学内容丰富,包括3周的教学实习和28学时实验课。
由于比利时VVOB组织与我院开展食品加工项目合作的结果,本课程的实训条件齐备,教师均有在外实践的经历,实训教学效果好。由于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联合搞科研、带毕生生设计,科研实践实力雄厚。
3、本课程有一支学历较高、年富力强、朝气蓬勃的教师队伍。教师中硕士一名,在读硕士两名,本科两名。他们都不同程度的有深入生产第一线的经历,业务素质高,能力强,是一支过硬的教师队伍。
4-2
本课程在国内外同类课程中的地位
本课程由于4-1所述特色在国内高职院校相关专业有一定的知名度。
4-3
目前本课程还存在不足之处
本课程教学人员太少,课时量大,缺少足够的学术交流机会。
5,课程建设规划
5-1
本课程的建设目标步骤课程资源上网计划
课程建设目标:
本课程把教书育人作为根本目的,强调培养学生《畜产品加工学》的基本知识和实践能力,集中反映国家、社会及学校对高职人才的要求,使学生充分体现出知识够用、技能够强、素质够高的培养目标,培养学生远大理想与综合素质相结合,专业知识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能力相结合,建立统一协调的教育教学模式。
课程建设步骤:
进一步完善教学内容,建立该学科宏观领域的课程知识体系和结构框架;
与企业结合办学,让企业参与完善教学计划、大纲的修订过程;
编写出版与理论教材配套的电子教材、实训教程,完善复习思考题,突出重点,详解难点,引导学生深化知识层次和结构;
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环节和实训条件,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结合我国畜产品的发展现状,培养学生浓厚的专业兴趣和努力为我国食品事业做贡献的远大抱负。
课程资源上网计划:
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方法和手段,使课程教学立体化,并使课程资源上网,逐步建立课程网络教学。
总之,经过几年的继续努力,使该课程建设与学科发展达到更高水平,充分体现现代高等职业教育思想,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和教学实用性。
5-2
本课程已经上网的资源名称列表
《畜产品加工学》精品课程申报表
《畜产品加工学》教学大纲
《畜产品加工学》学期授课计划
《畜产品加工学》电子教案
《畜产品加工学》多媒体课件
《畜产品加工学》实验实训条件和实训教程
《畜产品加工学》复习思考题
《畜产品加工学》教材与参考
6,说明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