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医学院生理教研室王跃春消化和吸收
§ 1 概述
§ 2 口腔内消化
§ 2 胃内消化
§ 3 小肠内消化
§ 4 大肠内消化
§ 5 吸收暨南大学医学院生理教研室王跃春第一节 概述
一,消化、吸收的概念消化,食物中不能直接被吸收的大分子物质在消化道中经一系列理化变化而形成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吸收,各种营养物质的消化产物、水、维生素、无机盐透过消化道粘膜上皮细胞,
进入血液和淋巴的过程。
暨南大学医学院生理教研室王跃春消化的两种方式机械性消化,通过消化道平滑肌的运动
,将食物磨碎,与消化液混合,并向前推进的过程,
化学性消化,通过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对食物进行化学分解,使之变为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
暨南大学医学院生理教研室王跃春二、食物消化吸收的过程
1,口腔咀嚼
(机械磨碎、唾液湿润消化、引起反射调节:启动胃胰胆囊肝活动)
吞咽 15— 20秒(由口腔到胃)
2.胃内消化 4— 6h(机械磨碎、胃液混合、胃液化学性消化、)
3.小肠内消化 吸收 3— 5h
机械性消化,
化学性消化,胰液、胆汁、小肠液吸收,水、无机盐、糖、蛋白质、脂肪、胆固醇,消化过程基本完成)
4.大肠内消化 10h左右暨南大学医学院生理教研室王跃春
(一)消化道平滑肌:
1、消化道平滑肌的特征,
a、兴奋性 (低 ):
收缩的潜伏、收缩、舒张期长
b、自动节律性 (差):
离体收缩慢、节律不规则
c、紧张性
d、可伸展性
e、敏感于牵拉、温度、化学刺激;
对电刺激不敏感。
暨南大学医学院生理教研室王跃春
2、消化道平滑肌的电生理特征,
1、静息膜电位,不稳定、波动大。
1) 幅值,-40~-80mv
2) 形成原因:
K+外流
Na+- K+泵的生电作用暨南大学医学院生理教研室王跃春
2、慢波电位 (基本电节律,basic
electrical rhythm,BER)
1) 定义: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产生自发性去极化和复极化的节律性电位波动,频率较慢
2) 幅值,10~15mV
3) 时程:几秒 ~ 十几秒特点:频率慢(胃 3/min;回肠末 8/min),波幅小(
10-15mv),持续时间长( 10秒左右)。
4)机理:肌源性、依赖于细胞膜钠泵
5)作用:使静息电位接近于阈电位;是平滑肌的起步电位,控制平滑肌收缩节律,并决定蠕动的方向、节律和速度。
暨南大学医学院生理教研室王跃春
3、动作电位(快波)
1)特点(与骨骼肌):
时程较长,幅值较低锋电位上升慢、持续长;
钠离子通道阻断剂无效、钙离子通道阻断剂有效锋电位幅度低( 20mv----100mv),大小不一
。
2)机制,去极化相由慢钙通道介导的内向离子流( Ca2+,Na+)引起
3) 意义,频率越高,平滑肌收缩幅度越大暨南大学医学院生理教研室王跃春慢波电位、动作电位与胃肠平滑肌收缩的关系:
胃肠平滑肌收缩产生于动作电位之后动作电位产生于慢波电位的基础上
(慢波电位控制平滑肌收缩节律、蠕动方向、速度)。
暨南大学医学院生理教研室王跃春
(二)消化腺的分泌功能:
消化液(唾、胃、肠、胰液、胆汁),总量 6— 8L/天组成,有机物、离子、水功能,
稀释;调节 pH适应消化酶活性;
水解、降解食物成分;
分泌物质、保护粘膜。
暨南大学医学院生理教研室王跃春消化腺细胞的分泌活动:主动
1,从血液中摄取原料
2,在细胞内合成分泌物
3,将分泌物排出暨南大学医学院生理教研室王跃春
(三)胃肠的神经支配交感神经 (腹腔神经节、肠系膜神经节)
外来神经
副交感神经 (迷走神经、盆神经 )
粘膜下神经丛内在神经肌间神经丛食管中段 → 结肠暨南大学医学院生理教研室王跃春
(一)外来神经系统
( extrinsic nervous system)
1,交感神经:
腹腔 N节
T5-L3脊髓侧角 节前 F 节后 F
肠系膜上,下 N节胃肠平滑肌:活动减弱 NE
消化腺:分泌减少括约肌:收缩暨南大学医学院生理教研室王跃春副交感神经纤维
胆碱能神经纤维,
多数增强胃肠运动和分泌
肽能纤维,
少数抑制性纤维舒张平滑肌、血管,加强胰腺分泌暨南大学医学院生理教研室王跃春副交感神经:
延髓 迷走 N 胃,小肠,盲肠,升结肠,横结肠右 2/3
脊髓骶部 盆 N 结肠的其余部分胃肠平滑肌:活动增强 胆碱能 F
消化腺:分泌增多 节后 F
括约肌:舒张 肽碱能 F
暨南大学医学院生理教研室王跃春
(二 )内在神经系统
( intrinsic nervous system)
肠神经系统( enteric nervous system)
暨南大学医学院生理教研室王跃春
1.两大神经丛:
名称 递质 支配对象粘膜下神经丛
( sub m uco sal
ple x us )
乙酰胆碱,
血管活性肠肽腺细胞、上皮细胞、粘膜下血管肌间神经丛
( m yen teri c
ple x us )
ACh,P 物质
(兴奋)
NO,VIP (抑制)
平滑肌细胞暨南大学医学院生理教研室王跃春
2.三种 N元:
运动 N元,管理运动功能的 N元,
其轴突与平滑肌,腺体及血管发生联系,
感觉 N元,管理感觉功能的 N元,
其轴突与胃肠壁的机械,化学和温度感受器发生联系,
中间 N元:
壁内神经丛的局部反射,
感觉 N元 ⊕→ 运动 N元 ⊕→ 胃肠道运动增强腺体分泌增多
CNS
交感及副交感传出肌间神经丛粘膜下神经丛消化道管壁内的化学和机械感受器平滑肌分泌细胞内分泌细胞血管局部传入交感及副交感传入
(抑制性副交感神经纤维 ---肽能神经,血管活性肠肽 VIP)
消化系统局部和中枢性反射通路暨南大学医学院生理教研室王跃春一,消化道的内分泌功能:
胃肠粘膜内有 40余种内分泌细胞,消化道是体内最大、最复杂的内分泌器官
( 一 ) 胃肠内分泌细胞的特点:
分泌颗粒分布在核和基底之间,为基底颗粒细胞
1,开放型细胞,顶端有微绒毛,直接感受食物成分和 pH的刺激,,调节分泌
2.闭合型细胞,无微绒毛,与胃肠腔不直接接触,受神经兴奋或周围环境变化的调节暨南大学医学院生理教研室王跃春
(四 )胃肠激素 ( gut hormone)
定义,胃肠道粘膜的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激素,称胃肠激素。
种类,主要有促胃液素、促胰液素、缩胆囊素(促胰酶素),生长抑素、胰高血糖素,血管活性肠肽。
主要作用,
1.调节消化道的运动和消化腺的分泌,胃泌素,促胰液素,
胆囊收缩素。
2.激素释放作用:影响其它激素的释放,抑胃肽可以刺激胰岛素的释放
3.营养作用:刺激消化道粘膜或腺体的生长,
暨南大学医学院生理教研室王跃春胃肠激素的作用激素名称 分泌细胞 主要生理作用促胃液素 G
促进胃液分泌、胃窦收缩、胰岛素释放、
消化道粘膜生长,
促胰液素 S
促进胰液和胆汁中水及碳酸氢盐分泌,抑制胃运动和分泌缩胆囊素 I
促进胰酶分泌、胆囊收缩、胰外分泌组 织生长、小肠运动暨南大学医学院生理教研室王跃春
3,脑 -肠肽
(brain-gut peptide)?
定义,在胃肠道和中枢神经同时存在,双重分部 的肽;胃泌素,胆囊收缩素,P物质,生长抑素,神经降压素。
生理意义,胃肠激素与脑内激素的整体协同性。
§ 1 概述
§ 2 口腔内消化
§ 2 胃内消化
§ 3 小肠内消化
§ 4 大肠内消化
§ 5 吸收暨南大学医学院生理教研室王跃春第一节 概述
一,消化、吸收的概念消化,食物中不能直接被吸收的大分子物质在消化道中经一系列理化变化而形成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吸收,各种营养物质的消化产物、水、维生素、无机盐透过消化道粘膜上皮细胞,
进入血液和淋巴的过程。
暨南大学医学院生理教研室王跃春消化的两种方式机械性消化,通过消化道平滑肌的运动
,将食物磨碎,与消化液混合,并向前推进的过程,
化学性消化,通过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对食物进行化学分解,使之变为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
暨南大学医学院生理教研室王跃春二、食物消化吸收的过程
1,口腔咀嚼
(机械磨碎、唾液湿润消化、引起反射调节:启动胃胰胆囊肝活动)
吞咽 15— 20秒(由口腔到胃)
2.胃内消化 4— 6h(机械磨碎、胃液混合、胃液化学性消化、)
3.小肠内消化 吸收 3— 5h
机械性消化,
化学性消化,胰液、胆汁、小肠液吸收,水、无机盐、糖、蛋白质、脂肪、胆固醇,消化过程基本完成)
4.大肠内消化 10h左右暨南大学医学院生理教研室王跃春
(一)消化道平滑肌:
1、消化道平滑肌的特征,
a、兴奋性 (低 ):
收缩的潜伏、收缩、舒张期长
b、自动节律性 (差):
离体收缩慢、节律不规则
c、紧张性
d、可伸展性
e、敏感于牵拉、温度、化学刺激;
对电刺激不敏感。
暨南大学医学院生理教研室王跃春
2、消化道平滑肌的电生理特征,
1、静息膜电位,不稳定、波动大。
1) 幅值,-40~-80mv
2) 形成原因:
K+外流
Na+- K+泵的生电作用暨南大学医学院生理教研室王跃春
2、慢波电位 (基本电节律,basic
electrical rhythm,BER)
1) 定义: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产生自发性去极化和复极化的节律性电位波动,频率较慢
2) 幅值,10~15mV
3) 时程:几秒 ~ 十几秒特点:频率慢(胃 3/min;回肠末 8/min),波幅小(
10-15mv),持续时间长( 10秒左右)。
4)机理:肌源性、依赖于细胞膜钠泵
5)作用:使静息电位接近于阈电位;是平滑肌的起步电位,控制平滑肌收缩节律,并决定蠕动的方向、节律和速度。
暨南大学医学院生理教研室王跃春
3、动作电位(快波)
1)特点(与骨骼肌):
时程较长,幅值较低锋电位上升慢、持续长;
钠离子通道阻断剂无效、钙离子通道阻断剂有效锋电位幅度低( 20mv----100mv),大小不一
。
2)机制,去极化相由慢钙通道介导的内向离子流( Ca2+,Na+)引起
3) 意义,频率越高,平滑肌收缩幅度越大暨南大学医学院生理教研室王跃春慢波电位、动作电位与胃肠平滑肌收缩的关系:
胃肠平滑肌收缩产生于动作电位之后动作电位产生于慢波电位的基础上
(慢波电位控制平滑肌收缩节律、蠕动方向、速度)。
暨南大学医学院生理教研室王跃春
(二)消化腺的分泌功能:
消化液(唾、胃、肠、胰液、胆汁),总量 6— 8L/天组成,有机物、离子、水功能,
稀释;调节 pH适应消化酶活性;
水解、降解食物成分;
分泌物质、保护粘膜。
暨南大学医学院生理教研室王跃春消化腺细胞的分泌活动:主动
1,从血液中摄取原料
2,在细胞内合成分泌物
3,将分泌物排出暨南大学医学院生理教研室王跃春
(三)胃肠的神经支配交感神经 (腹腔神经节、肠系膜神经节)
外来神经
副交感神经 (迷走神经、盆神经 )
粘膜下神经丛内在神经肌间神经丛食管中段 → 结肠暨南大学医学院生理教研室王跃春
(一)外来神经系统
( extrinsic nervous system)
1,交感神经:
腹腔 N节
T5-L3脊髓侧角 节前 F 节后 F
肠系膜上,下 N节胃肠平滑肌:活动减弱 NE
消化腺:分泌减少括约肌:收缩暨南大学医学院生理教研室王跃春副交感神经纤维
胆碱能神经纤维,
多数增强胃肠运动和分泌
肽能纤维,
少数抑制性纤维舒张平滑肌、血管,加强胰腺分泌暨南大学医学院生理教研室王跃春副交感神经:
延髓 迷走 N 胃,小肠,盲肠,升结肠,横结肠右 2/3
脊髓骶部 盆 N 结肠的其余部分胃肠平滑肌:活动增强 胆碱能 F
消化腺:分泌增多 节后 F
括约肌:舒张 肽碱能 F
暨南大学医学院生理教研室王跃春
(二 )内在神经系统
( intrinsic nervous system)
肠神经系统( enteric nervous system)
暨南大学医学院生理教研室王跃春
1.两大神经丛:
名称 递质 支配对象粘膜下神经丛
( sub m uco sal
ple x us )
乙酰胆碱,
血管活性肠肽腺细胞、上皮细胞、粘膜下血管肌间神经丛
( m yen teri c
ple x us )
ACh,P 物质
(兴奋)
NO,VIP (抑制)
平滑肌细胞暨南大学医学院生理教研室王跃春
2.三种 N元:
运动 N元,管理运动功能的 N元,
其轴突与平滑肌,腺体及血管发生联系,
感觉 N元,管理感觉功能的 N元,
其轴突与胃肠壁的机械,化学和温度感受器发生联系,
中间 N元:
壁内神经丛的局部反射,
感觉 N元 ⊕→ 运动 N元 ⊕→ 胃肠道运动增强腺体分泌增多
CNS
交感及副交感传出肌间神经丛粘膜下神经丛消化道管壁内的化学和机械感受器平滑肌分泌细胞内分泌细胞血管局部传入交感及副交感传入
(抑制性副交感神经纤维 ---肽能神经,血管活性肠肽 VIP)
消化系统局部和中枢性反射通路暨南大学医学院生理教研室王跃春一,消化道的内分泌功能:
胃肠粘膜内有 40余种内分泌细胞,消化道是体内最大、最复杂的内分泌器官
( 一 ) 胃肠内分泌细胞的特点:
分泌颗粒分布在核和基底之间,为基底颗粒细胞
1,开放型细胞,顶端有微绒毛,直接感受食物成分和 pH的刺激,,调节分泌
2.闭合型细胞,无微绒毛,与胃肠腔不直接接触,受神经兴奋或周围环境变化的调节暨南大学医学院生理教研室王跃春
(四 )胃肠激素 ( gut hormone)
定义,胃肠道粘膜的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激素,称胃肠激素。
种类,主要有促胃液素、促胰液素、缩胆囊素(促胰酶素),生长抑素、胰高血糖素,血管活性肠肽。
主要作用,
1.调节消化道的运动和消化腺的分泌,胃泌素,促胰液素,
胆囊收缩素。
2.激素释放作用:影响其它激素的释放,抑胃肽可以刺激胰岛素的释放
3.营养作用:刺激消化道粘膜或腺体的生长,
暨南大学医学院生理教研室王跃春胃肠激素的作用激素名称 分泌细胞 主要生理作用促胃液素 G
促进胃液分泌、胃窦收缩、胰岛素释放、
消化道粘膜生长,
促胰液素 S
促进胰液和胆汁中水及碳酸氢盐分泌,抑制胃运动和分泌缩胆囊素 I
促进胰酶分泌、胆囊收缩、胰外分泌组 织生长、小肠运动暨南大学医学院生理教研室王跃春
3,脑 -肠肽
(brain-gut peptide)?
定义,在胃肠道和中枢神经同时存在,双重分部 的肽;胃泌素,胆囊收缩素,P物质,生长抑素,神经降压素。
生理意义,胃肠激素与脑内激素的整体协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