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考试<生态学>大纲第一章 绪论一、生态学的概念二、生态学的发展历史三、生态学的任务和内容四、生态学的研究方向和动态第二章 生物与环境第一节 生物环境与生态因子一、环境二、生态因子三、生态因子的作用规律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一、环境对生物的限制性作用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三、生物对环境的反作用第三节 光因子与生物一、光照强度的生态作用二、光质的生态作用三、日照长度的生态作用四、植物的耐阴性及森林光能利用率第四节 温度与生物一、温度对生物的影响二、生物对温度的适应三、植物对极端温度的适应四、生物的地理分布第五节 水分与生物一、水对生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二、水对生物的分布的影响三、植物对水的适应第六节 土壤与生物一、土壤的组成及其生态意义二、土壤物理性质对生物的影响三、土壤化学性质对生物的影响四、土壤生物对森林生物的影响第七节 地形与森林一、地形要素的生态作用二、以地形为主导因素的特殊环境对森林生物的影响第八节 风与森林一、风对生物的影响二、森林生物对风的适应三、森林植被的防风作用第九节 火与森林一、林火的作用规律二、林火对森林生物的影响三、森林生物对火的适应第三章 种群生态第一节 种群的概念一、种群的概念二、种群生态学的概念第二节 种群的特征一、种群密度二、种群分布型三、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四、种群的年龄结构第三节 种群的动态及其模型一、单种种群的动态及其模型二、两种种群动态及其模型第四节 种内种间关系一、密度效应二、种间正相互作用三、种间负相互作用四、种群调节及其理论五、自然种群的生活史及其生态对策第四章 群落生态第一节 群落的概念一、群落的基本概念二、群落的基本特征三、对群落性质的两种对立观点第二节 群落结构一、群落组成的性质分析二、群落组成的数量特征与综合特征三、种间联结
第三节 群落时空结构一、群落的结构单元二、群落的垂直结构三、群落的水平结构四、群落交错区域与边缘效应第四节 群落的生物多样性一、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二、物种多样性在空间上的变化规律三、关于物种多样性的假说四、影响群落结构的因素五、岛屿与群落结构第五节 群落的演替一、群落的发生过程二、群落演替的概念三、群落演替类型四、群落演替的原因五、群落演替的顶极理论六、森林经营对演替的影响第六节 群落的分布与分类一、地球上主要群落的分布二、森林群落分布的影响因素及其一般规律三、植被分区四、植物群落分类各学派及其理论体系五、世界森林群落的分类六、中国森林群落的分类及其群落学特征七、中国森林区划的现状第五章 生态系统生态第一节 生态系统一般特征一、生态系统基本概念二、组成和结构三、食物链和食物网四、营养级和生态金字塔五、生态效率六、生态系统平衡第二节 生态系统的生产一、基本概念二、初级生产及其限制因素三、初级生产量的测定方法四、次级生产五、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量第三节 生态系统的分解一、分解过程的性质二、分解者的生物类群三、分解物性质对分解的影响四、环境条件对分解的影响第四节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一、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二、能流模型与能流分析第五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一、物质循环的特点二、生物地化学循环的类型三、几种主要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四、森林经营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影响五、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研究热点问题基本要求:
了解生态学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理解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和生态学过程,掌握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等理论知识,能够应用生态学的观点,分析自然界的现象,指导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
重点:
生态系统的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种群的增长规律与种群间相互关系。群落的发生、发展及其结构、类型和分布、群落的演替规律;我国森林群落的分布;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
主要参考书
1,孙儒泳 李博 诸葛阳 尚玉昌,普通生态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2,李景文主编,森林生态学(第二版),中国林业出版社,1999。
试卷结构试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试卷内容比例:
生物与环境 约 20%
种群生态 约 30%
群落生态 约 30%
生态系统 约 20%
试卷题型比例:
名词解释 约 30%
简答题 约 30%
论述题 约 30%
试题难易比例容易题 约 40%
中等难度题 约 40%
难题 约 20%
2005年《植物病理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大纲的性质植物病理学是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报考森保学科的考试科目之一。为帮助考生明确考试复习范围和有关要求,特制定本考试大纲。
本大纲是《植物病理学》试题命题的依据。
二、考试内容第一章 绪论植物病害的概念;病原;侵染性病害的发病过程和侵染循环;感病植物的病理变化;植物病害的症状;植物病害的诊断。
第二章 植物病原真菌真菌的营养体;真菌的繁殖;各大类真菌的形态、简要的分类及所致的植物病害的症状,病害发生的特点、对寄主植物的危害。
第三章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原核生物的一般概念和性状;病原原核生物的侵染和传播;病原原核生物的主要类群;植物原核生物病害的诊断和防治。
第四章 植物病毒病害植物病毒的一般性状;植物病毒的传播;植物病毒病害的症状;植物病毒的鉴定原理,植物病原线虫线虫的一般性状;植物线虫的寄生性和致病性;植物线虫的防治。
第五章 非侵染性病害植物非侵染性病害的概念;营养失调、湿度不适、温度过高或过低引起的植物病害;非侵染性病害的诊断和防治。
第六章 侵染过程病程的概念;接触期、侵入期、潜育期和发病期及其影响因素.
第七章 病害循环侵染循环的概念;初侵染和再侵染;病原物的越冬和越夏场所;病原物的传播。
第八章 病原物的寄生性和致病性病原物的寄生性和致病性;寄生物的类型;病原物的致病机制;寄生专化型与生理小种。
第九章 植物的抗病性抗病性的概念;抗病性的类型;植物抗病的机制;植物的诱发抗病性及其机制.
第十一章植物病害的流行
植物病害的流行类型;植物病害流行的因素第十二章植物病害的诊断和防治
植物病害防治的原理;农业技术防治;植物抗病品种的利用;植物检疫;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的原理;生物防治;柯赫法则;植物病害的诊断要点。
二、 考试要求考生应全面掌握植物病理学的基本理论、实验课所涉及的基本技能。应具有运用植物病理学原理分析和解决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的能力。
三、 试卷结构
1,名词解释(占总分的15%)
2,选择填空和判断正误(占总分的15%)
3,问答题(占总分的70%)
考试方式为笔试,时间为3小时。
五、参考书:
《普通植物病理学》,许志刚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
《普通昆虫学》考试大纲一、 考试大纲的性质普通昆虫学是高等院校植物保护专业和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生物类专业及林学和农学相关专业的基础课,也是报考森林保护学科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考试科目之一。为了帮助考生明确复习范围和有关要求,特制定考试大纲。
二、 考试内容第一章 绪论昆虫纲的基本特征,昆虫纲在动物界的地位,昆虫的多样性;昆虫与人类的关系;昆虫学简史;昆虫学的内容与范围。
第二章 昆虫的外部形态昆虫体躯的一般构造;昆虫头部的感觉器官、口器,头壳表面的分区,头部的变化与适应;昆虫胸部的基本构造,胸足的构造与类型,翅的基本构造与类型,假想原始脉相,翅的连锁;昆虫腹部的基本结构,外生殖器及锁钥学说,尾须。
第三章 昆虫的内部解剖和生理昆虫内部器官的位置;体壁的构造与功能,表皮的化学成分,脱皮过程及激素调控;昆虫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排泄系统、呼吸系统、肌肉系统、神经系统、感觉器官、生殖系统的基本构造与功能,昆虫激素及其作用过程,激素对变态的调节,昆虫的外激素。
第四章 昆虫的生物学昆虫的生殖方式;胚胎发育;胚后发育,变态类型;昆虫生活史;昆虫的习性与行为。
第五章 昆虫的分类学昆虫分类依据的主要特征,物种的含义、命名、模式标本;无翅亚纲、有翅亚纲的基本特征;昆虫纲各目基本特征及其拉丁名;与农林业关系密切的常见科、目的特征比较,检索表的编制。
第六章 昆虫生态学学习昆虫生态学的意义;影响昆虫的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有效积温法则(概念、计算方法、应用及其局限性);种群的含义,昆虫种群的空间分布特征,昆虫生命表;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PM)的概念与内涵。
三、 考试要求考生应全面掌握普通昆虫学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在全面掌握昆虫纲外部形态特征的基础上,对昆虫纲各目及与农林业关系密切的科进行形态上的区分。对昆虫内部各系统的解剖结构和功能有所了解。能够融会贯通各部分内容的知识,并能运用普通昆虫学的原理分析解决实践中的一般问题。
四、 试卷结构名词解释约占总分的15%;区分昆虫科目约占总分20%;简答约占总分的40%;综合论述约占总分的15%;发挥题(绘图、编写检索表、计算、大纲外内容)约占总分的10%。
绪论及昆虫外部形态约占30%,昆虫内部解剖和生理及生物学约占20%,昆虫分类约占30%,昆虫生态学约占20%。
五、 考试方式及时间考试方式为笔试,时间为3小时。
六、 参考书彩万志等编著,普通昆虫学,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1
2005年《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考试复习大纲一、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含义、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内容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1.马克思主义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2.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主要理论依据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理论、关于人的本质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关于“灌输”的理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继承与借鉴
1.正确处理继承、借鉴与发展、创新的关系
2.对中国传统思想道德教育资源的批判继承
3.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四、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范畴
1.思想与行为
2.教育者与受教育者
3.内化与外化的关系
4.疏通与引导的关系
5.教育与管理的关系
6.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五、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和规律
1.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过程及规律思想政治品德及其结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过程、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
2.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结构和特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环节
3.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矛盾和规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具体矛盾、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六、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导向作用、保证作用、育人作用、协调作用、激励作用七、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
1.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特点与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特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作用
2.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的原则、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的方法八、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
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认识教育对象的主要方法九、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1.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目标确立的依据、目标的特性、目标的内容
2.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十、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原则和方法
1.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含义
2.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原则
3.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说理引导法、实践锻炼法、熏陶感染法、比较鉴别法、自我教育法、心理咨询法十一、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估
1.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含义、特点及功能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含义、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功能
2.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环节
3.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调节机制方法整合机制、疏导调适机制、政策导向机制、技术调节机制十二、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1.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成员的素质
2.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成员素质的培养十三、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
1.加强对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客观规律的科学研究
2.搞好党组织的自身建设
2005年历史唯物主义考试大纲
(参考教材:北京大学出版社 赵稼祥 李清昆 李士坤主编《历史唯物主义教程》)
绪论 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历史观第一节 历史唯物主义的对象
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关系 历史唯物主义与具体社会科学的关系 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关系第二节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历史唯物主义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问题的正确解决 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缺陷及其长期存在的原因第三节 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历史唯物主义创立的社会历史条件 历史唯物主义创立的理论前提 历史唯物主义创立的过程 历史唯物主义创立的伟大意义第一章 人和自然第一节 人对自然的依赖性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劳动是联结人与自然的中介 自然概念的层次性及自然对社会的影响第二节 人对自然界的认识和改造人掌握自然的实践方式 人掌握自然的理论认识方式 人掌握自然的实践精神方式 人掌握自然的价值方式
第三节 人与自然共同进化
生态系统和环境问题 当代人与自然关系的新特征第二章 人和社会
第一节 现实的人及其与社会的统一
现实的人及其与社会的关系 人与社会的统一
第二节 历史过程的主体和客体
历史过程的主体 历史过程的客体
第三节 环境创造人和人创造环境
人与环境关系问题上的不同观点 人与环境的双向运动 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和非连续性
第四节 交往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交往概念的含义和界定 交往形式和交往类型 交往的社会作用
第三章 实践——人、自然、社会统一的基础第一节 实践及其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
实践概念的规定 实践的基本特征 实践的基本形式第二节 人与自然关系的社会性和实践基础
人与自然关系社会性的基本含义和内容 人与自然关系的一般社会性 人与自然关系的具体社会性
第四章 社会的物质生产
第一节 生产力系统
生产力系统的要素 生产力系统的结构
第二节 生产关系体系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各种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 生产关系各项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三节 社会生产方式
生产方式概念的多义性、从多义到一义的转变第四节 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第五章 人类自身生产第一节 人类自身生产的内涵,结构和特点
人类自身生产的内涵 人类自身生产的结构 人类自身生产的特点
第二节 人类自身生产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人类自身生产对物质生产的影响 人类自身生产作用的性质
第三节 人类自身生产的发展规律
人类自身生产适度人口规律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社会主义社会的人类自身生产
第六章 社会的精神生产
第一节 精神生产的含义、本质和特征
精神生产的含义和本质 精神生产的内容和范围 精神生产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精神生产的结构和运行机制精神生产的要素 精神生产的社会结构 精神生产的运行机制
第三节 精神生产的历史形式和发展规律精神生产的社会功能 精神生产的历史形式 精神生产的发展规律
第七章 社会生产的整体结构和功能
第一节 社会生产的整体结构
物质生产与人类自身生产的关系 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关系 人类自身生产与精神生产的关系
第二节 三种生产统一的基础和整体功能
三种生产统一的基础 三种生产的整体功能第八章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第一节 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不包括生产力 经济基础是指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第二节 上层建筑
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两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第四节 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第九章 人群共同体的历史形式
第一节 家庭
家庭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 家庭的起源与发展第二节 氏族与部落
氏族和部落的性质与特征 氏族和部落的发展与消亡
第三节 民族
民族问题的实质和意义 民族的产生和发展第十章 阶级和国家第一节 阶级和阶级斗争
阶级的起源 阶级的实质 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阶级分析方法第二节 国家是阶级压迫的工具
国家的起源 国家的特征 国家的职能 国体和政体
第三节 阶级的消灭和国家的消亡无产阶级专政是消灭阶级的必由之路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级斗争 阶级的消灭和国家的自行消亡第十一章 社会意识及其形式第一节 社会意识的结构
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 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第二节 社会意识的本质和作用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第三节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变化发展的非完全同步性 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 社会意识发展的历史继承性 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不同的国家和民族之间社会意识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第四节 社会意识形态的诸种形式
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 道德 艺术 宗教 哲学第五节 社会意识和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意识与精神文明 社会意识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第十二章 需要与利益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一节 需要的内涵、特征与结构人的需要的基本内涵 人的需要的主要特征 人的需要的内在结构
第二节 利益的内涵、结构和利益分析法
利益的内涵和特征 利益的结构 利益分析法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方法
第三节 需要与利益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需要与利益是社会发展的动因 需要与利益内容的丰富与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
第十三章 分工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第一节 分工的本质和结构
分工的本质 分工的结构
第二节 分工的起源和历史形态
分工的起源 分工的历史形态第三节 分工的社会作用
分工与生产力 分工与生产关系 分工与阶级划分 分工与上层建筑 分工与人自身的发展
分工与社会发展动力
第四节 分工发展的未来趋势
消灭自发分工的社会条件 社会主义社会的半自觉分工 共产主义社会的自觉分工
第十四章 革命和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节 社会革命
社会革命的根源和作用 革命的客观形势和主观条件 革命的形式和道路
第二节 社会改革
社会改革的实质和作用 社会改革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
第十五章 科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节 科学的本质和特征
科学是知识的理论体系 科学是获得知识的社会认识活动
第二节 物质生产是科学发展的基础物质生产发展的需要是自然科学发展的主要动力 物质生产为科学提供实验设备和观测手段
物质生产决定科学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物质生产决定科技成果向直接生产力的转化
第三节 科学转化为物质生产力的途径自然科学物化为生产工具 科学变为劳动者的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 自然科学物化为劳动对象 科学可以提高生产管理水平
第四节 新技术革命及其社会影响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标志 世界新技术革命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新技术革命向历史唯物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
第五节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渗透于现代生产力系统的各类要素之中 科学对生产的发展具有主导作用和超前作用 科技进步是推动物质生产力发展的重大杠杆
第十六章 人民群众和个人的历史作用第一节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历史观上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
第二节 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 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 无产阶级领袖在历史上的作用第三节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群众观点 群众路线
第十七章 社会发展的动力体系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孕育和提出 两对社会基本矛盾之间的关系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第二节 各种动力之间的相互关系
社会基本矛盾和阶级斗争的关系 社会基本矛盾、阶级斗争、人民群众推动社会发展作用的一致性 科学技术推动社会发展作用的特殊性 社会的运筹性因素和自我调节功能
第十八章 社会形态的划分
第一节 经济社会形态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法 三种社会形态划分法 三形态划分法与五形态划分法的关系
第二节 技术社会形态和信息社会
技术社会形态的含义 提出技术社会形态概念的意义 对国外学者信息社会理论的评价第十九章 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第一节 自然历史过程的含义
人类社会的客观物质性 社会规律是人类活动的规律
第二节 社会发展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克服机械决定论和唯意志论两种倾向 历史发展中的唯物主义因果决定论 各种社会因素“交互作用”的历史辩证法 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合力论” 历史决定论和主体选择
第二十章 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第一节 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
社会形态发展的横向统一性 社会形态发展的纵向统一性
第二节 社会形态发展的多样
不同国家和民族社会形态的特点 不同国家和民族社会形态的典型性 不同国家和民族社会形态转变的多样性 不同国家和民族所处社会形态的复杂性
第三节 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辩证统一
历史时代的划分及其意义 历史发展中的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 要防止两种片面性第二十一章 人与人道主义第一节 人道主义思潮的产生和发展
文艺复兴时期人道主义的兴起 启蒙运动时期人道主义理论的形成 德国古典哲学对人道主义的发展 中国人道思想的特殊性
第二节 人的本质的科学揭示
人的本质 人的现实性 人的社会性
第三节 人的异化
异化概念的含义 马克思早期的异化劳动理论 异化劳动理论和唯物史观 成熟时期的马克思对异化概念的使用第二十二章 人的价值和人生观第一节 人的价值
价值的一般本质 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
第二节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人生观的含义 人生观的阶级性 树立共产主义人生观第二十三章 社会进步及人的解放第一节 社会进步
社会进步的内在根据 社会进步是曲折、反复的过程 社会进步的标准第二节 人的自由
人的自由和意志自由的实质 自由与必然、意志自由与历史必然的辩证统一阶级社会中自由的阶级性
第三节 共产主义和人类解放共产主义是过历史过程 人的解放和自由的实现
第二十四章 历史认识论在唯物史观中的地位第一节 历史认识论的含义什么是历史认识论 历史认识论与社会认识论的关系第二节 历史认识论是唯物吏观在当代的重要生长点
历史本体论与历史认识沦的关系 历史认识论成为唯物史观重要生长点的原因
第二十五章 历史认识的客观性是历史认识论的中心问题第一节 历史认识的客观性问题是历史认识论研究的焦点认识的客观性的含义 历史认识的客观性问题是历史哲学家研究的中心问题 历史认识客观性问题凸现的原因第二节 学术界关于历史认识客观性问题的几种观点否定历史认识具有客观性的观点 主张历史认识具有客观性的观点 在历史认识客观性问题上的折衷主义观点第三节 历史认识客观性的实质历史思维的本性与历史认识的客观性 能动的反映论与历史认识的客观性第二十六章 历史认识的主体性与客观性第一节 认识的主体性及其构成要素
认识主体性的含义及其实质 主体认识图式的构成要素 认识的主体性与客观性的关系第二节 历史学家的认知主体性与历史认识的客观性
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历史学家形象思维的主体性与历史认识的客观性 历史学家抽象思维的主体性与历史认识的客观性第三节 价值评价系统的主体性与历史认识的客观性
价值评价系统在历史认识中的作用 价值评价系统与历史认识客观性的关系
第四节 历史学家的历史观与历史认识的客观性
历史观在历史认识中的作用 历史观与历史认识的客观性的关系
植物生理生化考研大纲
植物生理学部分
第一章 植物的水分代谢
1 了解水分在植物体内的存在状态及其生理作用
2 掌握细胞及根系吸水的机理及影响因素
3 了解植物需水规律
第二章 植物的矿质营养
1 了解植物必需矿质元素及其生理作用
2 掌握细胞及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机理及影响因素
3 了解植物需肥规律
第三章 植物的光合作用
1 掌握光合作用概念及其机理
2 不同植物光合特性的比较
3 掌握光合作用与产量的关系
第四章 植物的呼吸作用
1 呼吸作用及影响因素
2 呼吸作用与农业生产
第五章 植物体内有机物运输
掌握有机物运输的途径、方式、机理
第六章 植物细胞信号转导
掌握植物细胞信号转导过程中的几个主要环节及其机理
第七章 植物生长物质
1 掌握各种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作用机理
2 常用的植物生长抑制剂、生长延缓剂,两者的作用方式或机理的异同
第八章 光形态建成
1 植物体内的光受体种类
2 光敏素与光形态建成
第九章 植物的生长生理
1了解种子萌发所需条件及萌发过程中物质转化
2 掌握植物生长在宏观上所表现出的一些共性及生理基础
第十章 植物的生殖生理
1 春化作用及其机理
2 光周期、春化作用与农业生产
3 了解花粉与柱头的相互“识别”及花粉管定向生长
第十一章 植物的成熟和衰老生理
1 掌握种子、果实成熟时的生理生化变化
2 了解种子休眠的原因及解除方法
3 掌握植物衰老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及衰老机理
4 了解脱落与植物激素的关系
第十二章 植物抗性生理
1 研究抗性生理的重要性
2 掌握植物的抗旱性、抗寒性及抗盐性
主要教科书:植物生理学(第四版) 潘瑞炽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年
现代植物生理学 李合生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年
题型,选择,填空、解释名词、问答题
基础生物化学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
第一章 核酸
1.了解核酸的种类分布与功能
2.掌握核酸的分子结构特点
3.掌握核酸的重要理化性质
4.了解核酸的酸解与碱解
5.掌握核蛋白的结构
6.了解核酸的分离纯化和定量测定
第二章 蛋白质
1.掌握20种基本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分类及重要性质
2.了解天然存在的活性肽:谷胱甘肽、短杆菌肽S、鹅膏蕈素
3.掌握蛋白质的分子结构特点及其与功能的关系;多肽链空间折叠的限制因素及一级结构的测定方法
4.掌握蛋白质的重要理化性质及分子量的测定
5.掌握蛋白质的分离纯化及含量的测定
第三章 酶
1.掌握酶的概念、化学本质、作用特点及分类
2.掌握酶的作用机理及酶活力测定
3.掌握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
4.掌握维生素与辅酶
第四章 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
1.掌握生物膜的组成和结构特点
2.掌握生物膜的运输功能
第五章 糖类代谢
1.了解蔗糖和淀粉的酶促降解
2.掌握单糖的分解代谢及其调控
3.掌握糖异生作用
4.了解蔗糖和淀粉的生物合成
第六章 生物氧化与氧化磷酸化
1.了解生物氧化的概念及特点
2.了解高能化合物及能荷
3.掌握电子传递链的内容和电子传递抑制剂
4.掌握氧化磷酸化的概念、偶联机理及氧化磷酸化的解偶联和抑制作用 5.了解线粒体穿梭系统
第七章 脂类代谢
1.了解甘油的氧化分解与转化
2.掌握脂肪酸的氧化分解
3.掌握乙醛酸循环及其生物学意义
4.了解甘油的生物合成
5.掌握脂肪酸的生物合成
第八章 蛋白质的酶促降解和氨基酸代谢
1.了解蛋白质的酶促降解
2.掌握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转氨基作用及氨的去向
3.了解脱羧基作用、氨基酸碳骨架的去路、生糖氨基酸和生酮氨基酸
4.了解氨同化,掌握氨基酸生物合成的碳骨架来源
第九章 核酸的酶促降解和核苷酸代谢
1.了解核酸的酶促降解
2.了解核苷酸的生物降解
3.了解核糖核苷酸及脱氧核糖核苷酸的生物合成
第十章 核酸的生物合成
1,掌握DNA的生物合成
2,掌握RNA的生物合成、RNA生物合成的抑制剂及转录后加工
第十一章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1.掌握蛋白质合成体系的重要组分
2.掌握大肠杆菌中蛋白质的合成过程
3.了解蛋白质合成的抑制剂
4.掌握多肽合成后的加工
5.了解多肽合成后的定向输送
第十二章 代谢调节
1.掌握各物质代谢途径的相互关系
2.掌握酶量(主要指酶合成的调节)与酶活性的调节
参考书,基础生物化学,吴显荣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
题型:填空、是非、名词解释、问答题
化学考研大纲一、《普通化学》课程考研考试大纲第一章 溶液和胶体
1、掌握各种有关浓度的计算;
2、了解产生稀溶液依数性的原理,掌握有关计算和定性判断各类电解质溶液
稀溶液性质的影响;
3、了解溶胶的性质,掌握胶团结构,了解电解质的聚沉作用和聚沉值。
4、了解电泳、电渗原理,根据电泳电渗的方向判断胶团结构。
第二章 化学反应的能量和方向
1、了解热力学能、焓、熵、吉布斯自由能四个热力学函数在一般化学反应条件下
的意义及相互关系,了解ΔrH?m、ΔfH?m、ΔrHm、ΔrSm、ΔrS?m,S? m、
ΔfS?m、ΔrG?m、ΔfG?m、ΔrGm的意义;
2、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盖斯定律,掌握有关的计算;
3、掌握化学反应在标准状态下的焓变(ΔrH?m)、熵变(ΔrS?m)、自由能
变( ΔrG?m)的计算;
4、熟练运用吉布斯-亥姆霍兹方程判断反应自发进行方向及计算标准状态下
自发进行的最高或最低温度。
第三章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1、了解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及反应速率的理论;
2、掌握浓度、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掌握速率常数k的特点;
3、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掌握标准平衡常数K?的意义,表示方法及有关平衡
的计算,掌握多重平衡的计算;
4、掌握利用化学反应的等温方程式计算摩尔吉布斯自由能,并判断在非标准状态
下反应自发进行的方向,利用Q与K?的关系判断反应自发进行的方向;
5、了解浓度、温度、压力、催化剂对平衡常数k、K?及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第四章 物质结构简介  
1、了解电子等微观粒子运动的特殊性:能量的量子化、波粒二象性,了解测
不准原理;
2、了解原子轨道、波函数、概率、概率密度、电子云的概念,了解原子轨道
和电子云的角度分布特征,重点掌握描述电子运动状态的四个量子数的物
理意义及取值规则;
3、根据电子排布三原则和近似能级图,熟练掌握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例外除外 )
规律,并根据电子排布式判断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主要性质;
4、了解屏蔽效应,钻穿效应、能级组、价电子构型等概念;
5、掌握原子半径、有效核电荷、电离能、电子亲合能、电负性的概念及递变
规律;
6、了解离子键、共价键理论要点、掌握杂化轨道与分子空间构型及分子极性
的关系,了解晶体的种类及基本性质;
7、利用化学键、分子间力、氢键和晶体类型说明物质的有关性质及递变规律。
第五章 重要生命元素化学
1、S区元素的通性及ⅠA、ⅡA族元素性质比较,Na、K、Ca、Mg的重要性质和重要化合物的性质;
2、P区金属元素的通性及Al、Sn、Pb、Sb、Bi单质及重要化合物性质;
3、P区非金属元素的通性,重点掌握卤素单质及化合物性质,掌握H202,H2S、
SO2、NH3、铵盐性质;
4、d区元素通性,掌握重点元素及化合物性质(Cr、Mn、Fe)。
第六章是分析化学内容(略)
第七章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酸碱滴定法不要求掌握
1、掌握质子酸碱理论;
2、掌握弱酸、弱碱的离解平衡,酸碱水溶液酸度及有关离子浓度的计算;
3、掌握影响酸碱离解平衡移动的各种因素,掌握介质酸度对多元弱酸型体的影响;
4、掌握缓冲溶液的性质、组成及酸度的近似计算,掌握缓冲溶液的配制;
第八章 沉淀溶解平衡与沉淀滴定法沉淀滴定法不要求掌握
1、掌握溶度积常数的意义、熟练溶度积与溶解度的相互换算;
2、掌握溶度积原理及控制沉淀生成、溶解、转化、分步沉淀的规律及有关计算;
(1)溶度积和溶解度之间相互换算(AB、AB2或A2B型公式使用条件);
(2)溶度积规则? Q>KSP沉淀生成
Q<KSP 沉淀溶解
Q=KSP饱和溶液、平衡状态
(3)同离子、酸度对沉淀溶解平衡的影响及沉淀转化的有关计算、盐效应影响;
第九章 配位化合物与配位滴定法配位滴定法不要求掌握
1、掌握配合物的组成、结构和系统命名;
(1)配合物的组成:内界(中心离子、配位体、配位原子、配位数、配离子电
荷)、外界;
(2)配合物的系统命名法;
2、运用价键理论熟练地判断配位数为2、4、6的配合物的杂化类型、空间构型、磁性、及稳定性;
3、了解螯合物的组成和形成螯合物的条件;
4、掌握利用标准稳定常数进行配位平衡的有关计算;
第十章 氧化还原反应与氧化还原滴定氧化还原滴定不要求掌握
1、熟练掌握离子电子法配平;
2、了解原电池和电极电位的基本原理,熟练地运用标准电极电位判断氧化剂、
还原剂的相对强弱、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次序和程度;
3、掌握能斯特方程式的计算(浓度、酸度、沉淀和配合物生成的影响),运
用电极电位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
4、能将氧化还原反应改写成原电池,以原电池符号表示;
5、熟练地运用元素电位图判断歧化反应及产物,不同氧化态物质氧化、还原
性、稳定性,利用相邻电对标准电极电位值求算不相邻电对的未知电极电位
值。
试题类型:
判断、选择、填空、简答、计算
《有机化学》考试大纲一、绪论
1,掌握路易斯酸碱和布朗斯特酸碱概念;
1. 理解碳原子轨道的三种杂化方式;
2. 理解σ键和π键的形成及其特点。
二、开链烃
1,掌握烷烃、烯烃、炔烃、二烯烃的系统命名法;
2. 掌握烯烃的几种异构方式、烯烃产生顺反异构的条件、顺反异构体的命名及次序规则;
3. 掌握烯烃、炔烃、二烯烃的重要化学性质;
4. 掌握伯、仲、叔游离基,伯、仲、叔正碳离子的稳定性次序;
5. 理解游离基型取代反应和亲电加成反应的历程;
6. 理解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的概念;
7. 了解萜类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异戊二烯规律)。
三、环 烃
1,掌握环烷烃(包括桥环烷烃)和芳烃(单环芳烃及萘的衍生物)的命名;
2. 掌握取代环己烷的构象;
3. 掌握小环烷烃的开环加成反应
4. 掌握苯环和萘环上的亲电取代定位规律及其应用;
5. 掌握芳烃侧链的卤代及氧化特点;
6. 掌握休克尔规则;
7. 理解芳烃的结构和芳香性的含义;
8,了解螺环烷烃、十氢化萘、蒽、菲等。
四、旋光异构
1,掌握旋光性与分子结构的关系,利用分子对称性能判别有无旋光性;
2,掌握旋光异构体的构型标记法(D、L标记法和R、S标记法);
3,理解有关基本概念;
4,了解不含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旋光异构。
五、卤代烃
1,掌握卤代烃的命名及重要化学性质(亲核取代反应、消除反应和生成格氏试剂的反应);
2,掌握伯、仲、叔卤代烃按SN1或SN2历程反应时相对活性次序;
3,掌握三种类型卤代烯烃、卤代芳烃卤原子的活泼性以及三种类型卤代烃的鉴别;
3. 掌握札依采夫消除规律;
4. 掌握格氏试剂的制备及重要性质;
5. 理解卤代烃的亲核取代反应历程和消除反应历程;
6,了解消除反应的立体化学。
六、醇、酚、醚
1.掌握醇、酚、醚的命名和重要化学性质;
2.掌握取代基对酚的酸性的影响;
3,理解氢键对醇物理性质的影响。
七、醛、酮、醌?
1,掌握醛、酮、的系统命名;
2,理解羰基上的亲核加成历程;
3,掌握不同羰基化合物的加成活性;
4,掌握各个加成反应的实际意义,如在分离、鉴定、合成中的应用等;
5. 掌握羟醛缩合反应、歧化反应及其在有机合成上的应用;
6. 掌握发生碘仿反应化合物的结构特征;
7. 掌握醛的氧化及还原反应(尤其是选择性还原);
8. 了解醌类化合物结构特点及一般性质。
八、羧酸、羧酸衍生物和取代酸
1,掌握羧酸、羧酸衍生物和取代酸的命名(包括重要天然羧酸和取代酸的俗名);
2. 掌握羧酸、羧酸衍生物和取代酸的重要化学性质;
3. 掌握具有互变异构化合物的结构特征;
4. 理解乙酰乙酸乙酯的酮式分解和酸式分解及其在合成上的应用;
5. 了解酯化反应历程和羧酸衍生物亲核取代反应的历程。
九、含氮有机化合物
1,掌握胺类和重氮盐的命名;
2. 掌握胺的重要化学性质;
3. 掌握芳香重氮盐的制备及其重要性质;
4. 了解季铵碱热分解的霍夫曼规则;
5. 了解一些重要的胺的代表化合物。
十、含硫和含磷有机化合物?
1,掌握硫醇、硫酚、硫醚、磷酸酯和膦酸酯的命名;
2,理解硫醇、硫酚的酸性反应;
3. 了解磺酸、磺胺类药物、有机硫杀菌剂、有机磷农药等。
十一、杂环化合物和生物碱?
1,掌握几种常见杂环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呋喃、噻吩、吡咯、吡啶、嘧啶、嘌呤、吲哚)的译音命名;
2. 理解常见杂环的结构特点及性质;
3. 掌握吡咯、吡啶的酸碱性;
4. 理解嘧啶、嘌呤的羟基或氨基衍生物的互变异构现象;
5. 了解生物碱的概念及生物碱的一般性质和检验方法。
十二、碳水化合物
1,掌握常见单糖的分子结构(葡萄糖、甘露糖、半乳糖、果糖、核糖和2-脱氧核糖);
2,掌握吡喃型单糖的构象式;
3,掌握单糖的差向异构化、还原性、成脎、成苷及重要的颜色反应;
4,掌握还原性二糖和非还原性二糖的结构特征;
6. 掌握淀粉的鉴别;
7. 理解淀粉、纤维素在组成和结构上的差异;
8. 了解淀粉、纤维素、糖苷的一般性质。
十三、氨基酸、蛋白质和核酸
1. 掌握常见α-氨基酸及它们组成的小肽的命名;
2. 掌握α-氨基酸的重要性质;
3. 掌握肽的水解和蛋白质的重要颜色反应;
4. 掌握核苷、核苷酸的命名及水解反应;
5. 了解核酸的结构、蛋白质的结构、蛋白质的沉淀与变性等。
十四、油脂和类脂化合物
1. 掌握油脂的命名和油脂的水解及加氢反应;
2. 理解皂化值、酸值、碘值的概念及意义;
3. 了解磷脂、蜡、甾体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试题类型
1.命名或写结构式 2,完成反应式 3.化合物的鉴别? 4.选择或填空
5.判断是非? 6,合成? 7.推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