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章 起落架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飞机设计技术研究所 ? 起落架的载荷情况多 ? 需要作机构运动 ? 要从受力要求的观点和机构运动要求的观 点来分析起落架的构造 8.1起落架的功用和对起落架的主要要求 ? 承受当飞机与地面接触时产生的静、动 载荷,防止飞机结构发生破坏; ? 消耗飞机着陆撞击和在不平跑道上滑行 时所吸收的能量,防止飞机发生振动; ? 当飞机着陆后,为了缩短滑行距离,吸 收和消耗飞机前进运动的大部分动能。 8.1.1起落架的功用 图 8.1 飞机起落架示意图 8.1 2.对起落架的要求 ? 在起飞和着陆滑跑、滑行、机动和牵引时, 飞机有良好的操纵性和稳定性 ? 着陆和滑行时对动载荷的减震性能。 ? 在给定等级 (给定宽度 )机场跑道上有 180o 转弯的能力。 ? 机轮应符合飞机的用途、使用条件和重量 特性 ? 保证起落架舱门打开、关上及支柱收上、 放下时有可靠的锁定机构。 ? 起落架应该具有尽可能小的外形尺寸 (迎 风阻力就更小 ),特别是当需要收上去时; 应保证飞机所需的着陆角 (对一些起落架 形式是起飞角 );通过改变支承系统的高 度能方便运输机的装载和卸载;寿命要长, 易维护修理; ? 减小起落架的重量 8.2.1起落架的配置形式 ? 单主轮式 ? 后三点式 ? 四点式 ? 自行车式 ? 前三点式 ? 多支点式 图 8.2 起落架的配置型式 8.2.2后三点式起落架 ? 在大速度着陆时飞机容易发生翻倒现象 ? 当着陆速度偏大时 ,如果仅是主轮着陆, 很难避免飞机拉飘,因此,着陆过程很复 杂,若同时三点着陆,则需要飞行员训练 有素。着陆时前视界较差也增加了着陆难 度 ? 航向稳定性差 ? 如果采用喷气式发动机取 代活塞式发动机, 尾喷管的尾流易损伤跑道; ? 在急刹车、遇到障碍物或机轮陷入软土中 时可能发生飞机倒立。 GeH t v g G > ′ d d 翻倒时的不 等式条件: 图 8.3 后三点式起落架布局、起落架参数、航向稳定性 8.2.3前三点式起落架 优点:克服了后三点式起落架的所有缺点 ? 即使主起落架急刹车,也不可能翻倒 ? 当用主起落架着陆且速度较大时,前三 点式飞机要低头,这就减小了攻角和升 力,飞机也就不可能被拉飘。 ? 前三点式飞机的视界好,且飞机发动机 喷流没有损伤跑道的可能 ? 前三点式起落架有较好的航向稳定性 GaH t V g G > d d 前三点式起落架飞 机的翻倒条件: 图 8.4 前三点式起落架布局、起落架参数、航向稳定性 缺点: ? 起落架重量大 (与后三点相比 ),这是由 于前起落架尺寸 (高度 )与主起落架相当。 ? 前轮易产生 “摆振 ” 8.2.4自行车式起落架 ? 自行车式起落架的出现是因为要协调好货 舱 (弹舱 )(其位置与飞机重心有关 )、上单 翼和起落架之间的布置关系。 ? 正常起降的飞机上采用自行车式起落架, 双轮必须同时着地的要求就有很大困难。 图 8.5 双支点的自行车式起落架及其参数 如果后轮先着地,将引起以下问题: (1) 产生很大的绕后轮的力矩 M=Ge并在前轮 及其固定接头上产生很大的动载荷; (2) 如果为了增加飞机起飞攻角而采用了 “抬 高 ”前起落架的机构,这使前起落架结构 更为复杂,也增加了前起落架的重量; (3) 前轮刹车时,力相对重心产生了与偏航 力矩 M def 的同向力矩,从而出现了航向不 稳定现象,这就使飞机严重偏离跑道。 如果前轮不刹车,将增加着陆滑跑距离; 由于前轮转弯机构的增重也导致了转弯 的难度,此时前轮的停机载荷为 40~45%G,而不是前三点式起落架的 10~12%G; (4) 为了承受前轮传来的较大载荷,机身上 一定要有很强的承力构件 (特别是很强的 框 ),这样,机身的重量会增加 10~15%。 为了加强前起落架所在部位机身上的开 口,也需要增加重量; (5) 机翼下面的辅助支柱也使重量增加,机 翼上还要有加强结构来承受支柱传来的 载荷。 (6) 自行车式起落架因其安装在机身对称面 内,相对来说短一些,也更轻一些。 8.2.5 多支点式起落架 用在起飞重量超过 200t的重型运输机和 客机上 。 图 8.6 多支点式起落架的布局 8.3 起落架的外载荷及其受载下的工作情况 ?外载荷: ? 机场地面对起落架的支持力 P y ? 迎面力 P x ? 侧向力 P z 图8.7 作用在起落架上的力 一、着陆撞击情况 ? 对称着陆情况 ? 偏航着陆情况 ? 单个主起落架着陆情况 二、地面滑行情况 ? 按规范规定的跑道剖面进行动态分析,并 按所得到的载荷进行设计。 三、地面操纵情况 (1) 静态操纵载荷和 地面停放载荷 (2) 停放载荷 图8.8 静态操纵载荷 起落架的设计准则 ? 主要载荷是动载荷 ? 伴随着机轮的旋转、刹车、减震器的弹性 伸缩将出现各种振动 ? 多次起落重复载荷 ? 着重考虑起落架疲劳损伤、断裂破坏和安 全使用寿命 ? 起落架的安全使用寿命应与飞机的安全使 用寿命相匹配,通常取起落架试验寿命的 1/4~1/6 ? 起落架的设计准则: ? 国内外都采用安全寿命(即疲劳寿命) 设计,一般不按损伤容限设计 ? 主要原因:由于起落架构件因载荷大而 多采用高强度或超高强度材料,其临界 裂纹长度小,从裂纹可检出到断裂之间 的裂纹扩展寿命短,而有些部位裂纹的 检查比较困难 ? 措施: ? 材料和加工工艺选择 ? 接头设计 ? 减少应力集中 ? 表面防护 8.4起落架的结构型式及其受力分析 ? 起落架组成: ? 支柱:安装机轮并将起落架连接到飞机 机体的结构上 ? 缓冲减震器:用于飞机在着陆和在机场 地面运动时吸收冲击能量 ? 机轮:用于飞机沿地面的运动 ? 起落架的结构型式取决于: ? 起落架在飞机上的配置型式 ? 连接方式 ? 收放方式 ? 使用条件 ? 作用在它上面的载荷大小 起落架的结构型式可以按以下几种特征 分类: (1) 根据起落架的受载方式; (2) 缓冲减震器的位置和作用在它上面的 载荷; (3) 机轮的固定方式 8.4.1 按起落架的受载方式分类 ? 桁架式 ? 缓冲支柱式 桁架式起落架 ? 空间桁架,只受拉压,不能收起 ? 桁架式起落架用在轻型低速飞机上 缓冲支柱式起落架 ? 按缓冲支柱同机身的连接方式,分为: ? 简单支柱式 ? 撑杆支柱式 图 8.10 简单支柱式 起落架原理图 8.11 斜撑杆式起落 架原理图 图 8.12 简单支柱式起落架结构 (a) 起落架结构; (b) 支柱上位锁示意图; (c) 支柱下位锁示意图 1-横梁;2-支柱;3-减摆器;4-回转卡箍;5-活塞杆;6- 轮叉;7-机轮;8-放电垂;9 —轮轴;10 —机轮温度显示器; 11-转轴;12-卡环;13-收放作动筒;14-锁销;15-止动 块;16-弹簧;17 —注油嘴;18-摇臂;19-锁环;20-螺栓; 21-挡块;22-弹簧;23-锁槽 简单支柱式起落架受力分析 图 8.13 梁式前起落架的结构和支柱受载、弯矩图 图 8.14 斜撑杆对支柱弯矩的影响 斜撑杆式起落架 图 8.15 单侧撑杆式起落架结构 1-横梁; 2-销钉; 3-支柱; 4-侧撑杆; 5-减震缓冲器; 6-机轮; 7-刹车摇臂; 8-刹车拉杆; 9-轮轴; 10-轮轴架; 11-扭力臂下段; 12-扭力臂上段; 13-下位锁; 14-连杆; 15-液压作动筒; 16-斜撑 杆; 17—耳片; 18-作动筒; 19-摇臂; 20-耳片; 21, 23-固定支架; 22-螺栓 图 8.16 带双侧撑杆和前轮转弯机构的前起落架 1-支柱外筒; 2-减摆器; 3-扭力臂; 4-机轮; 5-活塞杆; 6-横 梁; 7-上、下支臂; 8-减摆器活塞杆; 9-支臂; 10-卡圈; 11- 卡箍; 12、 14-摇臂; 13-轴; 15-螺栓; 16、 19—衬套; 17-支臂; 18-堵盖; 20-耳片; 21-支臂 图 8.17 带双侧撑杆式起落架的受载和内力图 8.4.2 按减震缓冲器的位置和作用在其上的 载荷分类 ? 支柱式:缓冲器支柱承受轴向压力、弯曲 和扭矩 ? 半摇臂式:受部分起落架横向力作用,它 可能要受压缩、弯曲和扭转 ? 摇臂式:摇臂式起落架的减震缓冲器只受 轴向力的作用 支柱式 ? 机轮直接悬挂在与 缓冲器活塞杆相连 的轮轴上,缓冲器本 身就是支柱 ? 缓冲器支柱承受轴 向压力、弯曲和扭 矩。 8.18支柱式起落架原理图 图 8.19 支柱式起落架支柱的受载和内力图 图 8.20 扭力臂及其连接接头的方案 1-扭力臂上段; 2-扭力臂下段; 3-活塞杆上的耳片; 4-缓冲 器外筒上的耳片; 5、 6-螺栓; 7-轴承; 特点 ? 结构简单紧凑,传力直接,圆筒形支柱也 具有较好的抗压、抗弯、抗扭的综合性能, 因而具有重量较轻,收藏容易 ? 可用不同的轮轴、轮叉形式来调整机轮接 地点与机体连接点的相互位置和整个起落 架的高度 ? 由于是悬臂式受力、因而上端弯距大 ? 由于机轮通过轮轴与减震支柱直接相连, 因而对飞机前方来的撞击不能很好的减震。 改进的方法将支柱倾斜一个角度,但垂直 冲击引起附加的弯距 ? 由于减震支柱受弯,密封性差,因而减震 器行程增大,整个支柱较长,重量增加 半摇臂式 ? 半摇臂式起落架的减震缓冲器受部分起落 架横向力作用,它可能要受压缩、弯曲和 扭转,同时,对前方冲击有缓冲作用 半摇臂式起落架 1-支柱; 2-连杆; 3-摇臂; 4-支臂; 5-活塞杆。 图8-20 缓冲器内置式 半摇臂式起落架结构 1-支柱; 2-横梁; 3、 5- 支臂; 4-缓冲支柱; 6-过 渡杆; 7-摇臂; 8-摇臂轴; 9-机轮; 10-轮轴; 11- 活塞杆; 12、 14-斜撑杆的 两段; 13- (控制撑杆锁 )的 作动筒 ;15-转弯作动筒; 16-斜撑杆摇臂; 17-摇臂; 18-起落架收放作动筒 摇臂式 图 8.21 缓冲器外置式摇臂 式起落架结构 1、 2-起落架固定接头; 3-机翼内撑梁; 4-上位 锁; 5-斜撑杆 (收放作动 筒 ); 6-支柱; 7-牵引 耳片; 8-支柱上位悬挂 环; 9-摇臂; 10-机轮; 11-缓冲器; 12-大梁; 13-横梁; 14-起落架位 置指示器 特点 ? 摇臂式起落架可以承受前方冲击载荷,使 得飞机在地面滑跑时更平稳。 ? 缓冲器只受轴向载荷,因此大大减小了缓 冲器轴套上的摩擦力,工作更加平稳,降 低了摩擦损耗,改善了密封装置的工作条 件。 ? 摇臂式起落架要笨重,需要的收放空间也 更大,但缓冲器受力状态好。 图 8.23 摇臂式起落架的受载 1-支柱; 2-缓冲器; 3-摇臂; 4-活塞杆; 5-撑杆; 6-收放作动筒 ? 传递系数:作用在缓冲器上的轴向力与作 用在机轮上的载荷之比 8.4.3 按机轮的安装方式分类 ? 起落架可分为 ? 半轴式:起落架可能最短,受到附加的 弯矩 M=P y a和扭矩 ? 半轮叉式:起落架略长 ? 轮叉式:起落架略长 ? 轴式:起落架可能最短,通过性较好, 机轮直径小,容易收起,用在主起落架 上 ? 小车式 图 8.24 机轮与支柱活塞杆的固定方案 小车式起落架 图 8.25 小车式起落架 (a) 原理图; (b) 结构图 1-缓冲支柱; 2-活塞杆; 3-连接点; 4-刹车拉杆; 5 -法兰盘; 6-机轮; 7-摇臂; 8-轮轴; 9-衬套; 10- 垫片; 11-螺帽; 12-套筒; 13-刹车拉杆; 14-轮轴梁 上的耳片; 15-轮轴梁; 16-摇臂; 17-稳定缓冲器; 18 -扭力臂 小车式起落架特点 ? 提高了起落架的生存性 ? 降低了轮胎的磨损程度,因为机轮尺寸小, 惯性矩小,容易松开。 ? 提高了刹车效率 ? 在相同载荷的情况下,小车式比单轮或双 轮式要轻、尺寸小。 ? 小车式起落架的缺点是地面运动灵活性不 好,因为要使它转动,需要很大的力矩。 图 8.26 轮轴在小车上的位置 图 8.27 小车的补偿机构 1、 2-摇臂; 3-拉杆; 4-支杆; 5-轮轴梁; 6-稳定缓冲器 8.5 机轮 ? 组成: ? 轮胎 ? 轮毂 ? 刹车装置 图 8.28 机轮结构 8.5.1轮胎 ? 用于飞机在机 场通行并当飞 机在着陆和运 动时吸收一部 分撞击能量。 图 8.29 轮胎的型式 (a)-有内胎式机轮; (b)-无内胎式机轮 1-胎面; 2-橡胶加强层; 3-帘布层; 4-内胎; 5-气门咀; 6-钢丝圈; 7-橡胶密封层 ? 高压轮胎: ? 在吸收同样大小的功量时,尺寸较小。 ? 用在高速飞机上 ? 一般在比较硬的机场地面上起降 ? 低压轮胎: ? 轮子在不硬地面上的通过性好 ? 地面的压力大约等于轮胎内的压力 ? 主要用于在没有水泥跑道的机场上起降 的飞机上 8.5.2轮毂 图 8.30轮毂 1-轮盘; 2-可拆卸轮缘; 3-固定半圆环; 4-滚柱轴承; 5-气门咀 8.5.3刹车装置 ? 刹车装置用于缩短飞机着陆距离,改善飞 机在机场运动的机动性。当发动机试车时 刹车装置使飞机处于静止状态。 ? 在缩短滑行距离中起最主要作用的是刹车 装置。它消耗了大约 70~80%的飞机动能 ? 其他措施:可将滑行距离缩短30 ~40% ? 减速伞 ? 减速板 ? 采用发动机或浆叶推力的转向 comkmaxbra RPM μ= μ值与许多因素 有关:跑道表面质 量,轮胎胶面槽纹, 轮胎内压、机轮运 动速度等 图 8.31 刹车力矩 M bra 的确定 要求 ? 刹车装置的结构就应该提供这么大的力矩 并消耗掉因刹车产生的热量。 ? 制动装置还应保证刹车平稳、快速制动和 松开, ? 结构要简单、紧凑、轻巧,使用方便,寿 命长,可靠性高。 刹车方式 弯块式: ? 不能覆盖360 o ; ? 必须仔细调节刹车弯块与刹车套之间的 间隙; ? 弯块的磨损不均匀。 ? 结构简单、重量轻,目前仍用于轻型低 速飞机上。 ? 软管式 ? 盘式 图 8.32 弯块式刹车 (a) 弯块式刹车装置 1-壳体; 2-刹车弯块; 3-作动筒; 4-恢复弹簧 (b) 自动间隙调节装置 1-活塞筒;2-活塞; 3-螺杆;4-止动环 图 8.33 不同形式的刹车弯块 软管式刹车 ? 优点: ? 结构和制造简单; ? 刹车块与刹车套接触面大 (几乎 360 o ); ? 制动平稳; ? 沿刹车套表面压力均匀,因此,刹车块 的磨损也均匀; ? 结构质量轻。 ? 缺点: ? 软管可能会因为温度过高而破坏,导致 刹车失灵; ? 由于刹车块的磨损会增加刹车的时间。 图 8.34 软管式刹车 1-刹车盘; 2、 3-圆盘; 4-刹车块; 5-软管; 6-板簧 盘式刹车装置 图 8.35 盘式刹车 (a) 盘式刹车结构 1-壳体; 2-静片; 3-动片; 4-活塞; 5-机轮; 6-压盘; (b) 自动调节间隙机构 1-螺栓; 2-壳体; 3-螺帽; 4-圆盘; 5-恢复弹簧; 6 -卡箍; 7-圆环; 8-顶盖; 10-拉杆; 11-压盘; 12-静盘 ? 优点: ? 同样能量和效率下,盘式刹车装置的外 形尺寸最小。因此,就更容易安装在机 轮上。 ? 工作平稳;由于从刹车盘到轮毂的热传 递接触面积较小,当刹车产生热量时轮 胎破坏的可能性也较小。 ? 缺点 ? 质量大,冷却速度慢。为了克服这个缺 点,在有些起落架上采用强制冷却。 8.5.4自动防抱死系统 如果当机轮 滚动时,在一定 的刹车力矩条件 下,刹车刚好能 产生对应于极限 摩擦系数的滑动, 则刹车效率最高 并能避免 “拖胎 ” 现象。 图 8. 36 自动防抱死系统的惯性传感器 1-惯性飞轮; 2-传动杆; 3-斜槽套筒; 4-顶杆; 5-摇臂; 6-微动电门; 7-弹簧 8.6 起落架的缓冲装置 8.6.1 起落架缓冲装置的用途 ? 吸收和消散起落架在起飞、着陆和地面运 动时的撞击能量,以减小撞击过载,使振 动衰减 : 2 ld 2 1 y VmA= cg 2 y 2 ld 0 kdef 2 1 PHVmdHPA cg H ==Σ= ∫ 2 yldcg 2 1 VmPH = ? 机体结构、跑道的变形和土壤的变形也很 小。为了提高 Hcg值,从而减小作用在起 落架上的 (∑PK)max值,引入了弹性 (可变 形的 )构件 ——轮胎和减振缓冲器 。 ? 支柱式: H cg = δ ty + δ sa ? 摇臂式: H cg = δ ty + h vk ? 轻型机动飞机,机轮式起落架的 H cg 可以 达到 250~400毫米 ? 非机动重型飞机可达 600~700毫米 图 8- 34 单腔式缓冲器的功量图 减震缓冲器的效率系数为 )/( cg ek edefsa HPA Σ=η 8.6.2对缓冲器的要求 ? 缓冲器应能吸收额定能量 ? 缓冲器活塞杆力 P sa 变化要平缓 ? 缓冲器应可以反复使用。正、反行程的时 间不应超过0.8秒 ? 缓冲器的使用性要好,维护简单。 ? 按工作介质缓冲器可分为: ? 油 —气式 ? 油液式 ? 弹簧摩擦式 ? 橡皮 (塑胶或橡皮绳 ) ? 等等。 8.6.3 单腔式油气缓冲器 图 8.37 柱塞式油-气式缓冲器的型式 1-活塞筒; 2-活塞杆; 3-柱塞; 4,5-上、下轴衬 (a)-支柱和外筒之间有环形腔; (b)、 (c)-无环形腔 ? 气体: ? 用来吸收撞击能量,起减震(减小过载) 作用 ? 橡皮、弹簧虽然简单,但减震性能不好, 吸收的能量小,容易老化或折断,寿命不 长 asa n PpFP V V p p == ? ? ? ? ? ? ? ? = 0 0 n sa n n a V FS P FSV V Fp V V FpP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0 0 0 0 0 0 1 1 ∫∫ ? == S a S aa F dV PdSPA 00 P a S 1 S 2 S 3 S P a V 03 V 02 V 01 V 03 <V 02 < V 01 p 01 p 02 p 03 p 03 <p 02 < p 01 S 1 S 2 S 3 S 气体参数对功量图的影响 ? 纯气体的减震器存在许 多缺点,不适用 ?只吸收能量,减小撞 击过载,不能消耗能量, 就象弹簧一样,来回振 动 ?功量图中间凹下去, 不够充实,吸能效率低 ? 考虑摩擦后的实际效率 提高 ? 能消耗 20%的能量 P a P a 考虑摩擦后的功量图 S 油液和限流孔的作用 在活塞来回运动 的过程中,油液就被 来回挤过限流孔,受 到的阻力增大,油液 流经限流孔摩擦生热, 将撞击能变为热能消 耗掉 P sa =P a -P f -P l 小孔 大孔 2 2 3 2 ? ? ? ? ? ? ? ? == f V F g FpP p ll μ γ P S V p :活塞运动速度 ;μ: 流量系数 f :限流孔面积 ;γ :油液比重 ? V p 越大或 f越小, P l 越大。刚 着陆时撞击猛烈, V p 大,功 量图猛升,形成大的过载。 紧接着由于撞击能被大量的 吸收,活塞运动遇到很大的 助力,因而 V p 很快小下来, P l 迅速降下来。这时,活塞 运动的阻力大大减小,剩余 的能量继续推动活塞向上, 到达终点。这样,就形成了 减震器压缩过程中载荷不均, 忽高忽低。 ? 伸展行程是一个较慢的过程, V p 小, P l 小,故消耗的能量 小 S P a 考虑油液作用的功量图 变限流孔 图 8.43 支柱行程中可改变液体通过面积的缓冲器简图 充实系数 esaesa OADCF OGCF OADCF SP 面积 = 面积 面积 = 理想吸收能量 实际吸收能量 =η CDAOF CDAEC 面积 面积 =χ 热耗系数 含变限流孔的油-气式缓冲器的工作曲线 二、单腔油气式缓冲器的结构 图 8.39 带密封垫的下轴衬式 1- 外筒; 2-活塞杆; 3- 螺帽 -轴衬; 4-限制螺帽; 5 -支撑环; 6,7-带螺帽的上 下圆环; 8-皮碗; 9-橡胶 皮碗; 10-中间的带 槽 圆 环 ; 11,12-保险螺栓和螺钉; 13 -封严物 图 8.40 轴衬连在活塞杆上 1-外筒; 2-活塞杆; 3,4—上、下轴衬; 5-密封垫; 6-支撑衬衬; 7-保险螺栓; 8-封严物 图 8.41 带橡胶密封圈的下轴衬式 1-外筒; 2-活塞杆; 3轴衬; 4,5-密封圈; 6-垫圈; 7-限制环; 8-螺帽; 9,10—保险螺栓; 11-封严物 图 8.42 制动活门的安装位置 a-装在上轴套下面; b-装在柱塞上 1-外筒; 2-活塞杆; 3-上轴衬; 4-柱塞; 5-环形游动阀 8.6.4双腔式油气缓冲器 双腔式减震缓冲器的缓冲支柱上有两个 彼此独立的气室,它比单腔式具有更软的缓 冲性能,从而可降低作用在结构上的载荷, 保证飞机地面运动的平稳性并在飞机满载时 增加减震缓冲器的行程 图 8.44 双腔式缓 冲器的构造简图 1-高压气室 2-第二级活塞 3-低压气室 4-第一级活塞 图 8.45 双腔式缓冲器的 两个压缩阶段 1-低压气室压缩曲线 2-高压气室压缩曲线 8.6.5油液式缓冲器 一、油液式缓冲器的工作原理 图 8.46 油液式缓冲器简图 1-外筒; 2-活塞杆; 3-密封装置 油液式缓冲器的工作曲线 油液式减震缓冲器的结构 图 8.48 油液式缓冲器的密封 1-带销钉的内垫片; 2-密封垫; 3-外垫片; 4-外筒; 5-活塞杆; 6-压紧螺帽 图 8.49 节流阀 1-活塞; 2-定压活门; 3-弹簧; 4-限流孔; 5、 6、 7-小孔 ? 优点: ? 结构简单,尺寸和重量小。在同样工作 能力下,与油-气式缓冲器相比,横截 面尺寸要小3 ~4倍,而重量要轻4倍左右 ? 缺点: ? 液体容积的改变对缓冲器的特性有较大 的影响,尽管有高质量的密封装置,仍 然有一部分油液在支柱来回运动时漏出, 因而减小了它的体积。另外,温度对液 体体积的改变有较大的影响。当周围空 气温度降低时,随着缓冲器变冷,液体 体积减少。 油液式减震缓冲器多用于摇臂式起落架 中,特别是在重型飞机上 8.7前起落架上的设计特点 8.7.1前轮的稳定距 前轮处摩擦力的影 响不能忽略,它将产生 一定的不稳定力矩,此 力矩使机头有越偏越大 的趋势 M res =tP side 图 8.50 前起落架的稳定距 8.7.2前轮的摆振和减摆 8.51 起落架变形与摆振运动情况 摆振临界速度 V cr : 防摆措施: ? 增大稳定距 ? 提高轮胎刚度有助于提高摆振的临界速度 ? 现代高速飞机,多装有专门增加阻尼的减 摆器来消耗激振的能量,防止摆振的发生 RI Kt V = cr 8.7.3 减摆器 图 8.53 柱塞式减摆器 1-支柱; 2-旋转臂; 3-左工 作油室; 4-壳体; 5-活塞 ; 6-限流空; 7-右工作室 图 8.54 旋板式减摆器 1-旋板; 2-壳体; 3- 限流孔; 4-工作油室 8.7.4前起落架机轮转弯机构 ? 前轮转弯作动筒可以起两个作用: ? 当前轮转弯作动筒向机轮产生作用时, 该机构是前轮转弯机构 ? 当机轮向作动筒产生作用时,该机构起 减摆作用。 1-支柱; 2-横梁; 3-轴颈端; 4-侧撑 杆; 5-支柱的收放 作动筒, 6-锁环扣; 7-撑杆; 8-可转动 的轴环; 9-活塞杆; 10-耳片; 11-机轮; 12-轮轴; 13-摇臂; 14-支臂; 15、 16- 上下曲柄; 17-上位 锁耳环; 18-操纵机 轮转弯的作动筒 (兼 作减摆器 ); 19-摇 臂; 20-拉杆。 图 8.52 摇臂支柱式前起落架 8.7.4前轮中立机构 ? 当机轮离地后准备收起或着陆时准备放下 时,前起落架可能偏转,这就会妨碍它的 正常收放。为了保证前起落架机轮处于中 立位置 (顺航向 ),在前起落架支柱上安装 了中立机构 图 8.55 锲杆式中立机构图 1-支柱;2-连杆;3-导套;4-锲锥; 5-锲槽;6-旋转臂;7-双叉摇臂 8.56滚棒凸轮式中立机构 1-旋转臂;2-弹簧;3-壳体; 4-凸轮装置;4-滚棒 图8.57 凸轮式中立机构 1-外筒;2-上凸轮;3-下凸轮;4-连杆 这种形式简单可靠,故得到广泛采用,只是缓 冲器内部的构造稍复杂些,另外,缓冲器支柱也会 较长一些 (因凸轮占据了一部分长度 )。 8.8 起落架收放运动型式 8.8.1主起落架的收放型式 主起落架沿翼展方向收放的优点是当放 下起落架时飞机的重心位置变化小。 ? (a)常用在机翼根部结构高度可以容纳机轮 的情况。 ? (b)较少采用。 ? (c)多用于下单翼飞机,更适合于带小车式 的主起落架的收放。 ? (d)用在高速薄机翼飞机上,因为机轮放不 进机翼中。由于带了机轮转向机构,结构 较复杂。 主起落架机轮向后或向前收起方式被广 泛用在带多台发动机的飞机上。而且特别适 合于在机翼上安装活塞式或涡轮螺旋桨式发 动机的飞机上。机轮收上时和发动机位于同 一个短舱。 图 8.59主起落架沿弦向收放 图 8.60主起落架同可旋转小 车一起入起落架舱 8.8.2前后起落架的收放型式 ? 后支柱经常向后运动收入机身尾部整流罩 中。 ? 在选择前起落架支柱收放方向时除了要考 虑总体布局外,还必须考虑尽量减小飞机 重心位置改变的要求。从这个观点出发, 当主起落架向后运动收放时,前起落架应 向前运动收放,而主起落架向前运动收放 时,前起落架应向后运动收放。前后起落 架的收放型式要比主起落架的收放型式简 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