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填空题(10题共10分,每题1分)
材料的物理性质表述为电学性质、磁学性质、光学性质和热学性质。
材料的硬度表征为布氏硬度、洛氏硬度和维氏硬度等。
材料的化学性质主要表现为催化性质和防化性质。
冶金过程、熔炼与凝固、粉末烧结和高分子聚合是四种主要的材料制备方法。
如果按材料的流变特性来分析,则材料的成型方法可分为三种:液态成型、塑变成型和流变成型。
金属材料的改性包括材料的合金化以及材料的热处理
典型热处理工艺有淬火、退火、回火和正火。
第二部分 选择题(5题共10分,每题2分)
分析材料的相组成你会选取何种测试手段(B)
A 扫描电镜 B透射电镜 C 红外吸收光谱
2. 分析各相之间的位相关系选取何种测试手段(B)
A红外吸收光谱 B X射线衍射 C 扫描电镜
3. 进行断口形貌观察最好用何种仪器(A)
A 扫描电镜 B透射电镜 C X射线衍射 D 红外吸收光谱
4. 观察原子结构采用何种仪器(B)
A光学显微镜 B隧道扫描线微镜 C 扫描电镜 D 红外吸收光谱
5.下列仪器中分辨率最高的是(C)
A 体式显微镜 B光学显微镜 C 隧道扫描线微镜 D 电子扫描显微镜
第三部分 判断题(10题共10分,每题1分)
材料性能是随着外因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是个渐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发生量变的积累,而性质保持质的相对稳定性;当量变达到一个“度”时,将发生质变,材料的性质发生根本的变化。(√)
疲劳强度是材料抵抗交变应力作用下断裂破坏的能力。(√)
韧性指材料从塑性变形到断裂全过程中吸收的能量。(错)
在材料使用性能(产品)设计的同时,力求改变传统的研究及设计路线,将材料性质同时考虑进去,采取并行设计的方法。(√)
准晶体的特点是原子排列长程有序,有周期。(错)
现代材料科学家对材料成分、结构的认识是由分析、检测实现的。(√)
热处理是指通过一定的加热、保温、冷却工艺过程,来改变材料的组织组成的情况,达到改变材料性能的方法。(错)
淬火通过快速冷却,获得远离平衡态的不稳定组织,达到强化材料的目的。(√)
正火是在奥氏体状态下,空气或保护气体冷却获得珠光体均匀组织,提高强度,降低韧性。(错)
材料表面工程有:表面改性、表面防护和薄膜技术。(√)
第四部分 简答题(4题共40分,每题10分)
1.从事材料工程的人们为什么必须注重材料性能数据库。
答:材料性能数据库是材料选择的先决条件;材料性能数据库是实现计算机辅助选材(CAMS)、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的基础
2.什么是材料的组织组成。
答:组成材料的不同物质表示出的某种形态特征
3.“材料设计”构想始于50年代,80年代后实现“材料设计”的条件渐趋成熟。表现在哪三个方面。
答:1)基础理论的形成和发展2)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3)合成与加工新技术的涌现
4.新型材料设计的内容。
成分结构设计
性质性能预测
合成加工过程的控制与优化
第五部分 论述题(2题共30分,每题15分)
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四要素是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使用性能
材料的性质
结构与成分
合成与加工
你认为材料工作者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你认为哪些方面是新技术新材料的代表?
答:在材料科学研究及工程化应用中,材料人员应具备这样一种能力:能针对不同的使用环境,提取出关键的材料性质并选择优良性能的材料。
准晶、纳米材料和界面科学等是新的研究课题,都主要是围绕成分与结构展开的,向上追溯到材料的合成与加工,向下则牵联到材料的特征性质。可以说,这些研究是新材料新技术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