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导论
第一章
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
第一节 文学理论的性质
?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
?文学理论应有的品格
一、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
? 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
文学史
文学理论
文学批评
一、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
? 文学理论的任务
文学活动论
文学作品
构成论
文学接受论 文学创作论
文学活动
本质论 文学理论
的任务
一、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
? 艾布拉姆斯文学四要素说
世界
读者 作家
作品
艾布拉姆斯 M.H.Abrams
二、文学理论应有品格
? 文学理论的实践性
? 来源于文学活动实践
? 为文学活动实践所检验
? 文学理论的价值取向
? 一种意识形态
? 民主、科学、现代的取向
第二节 文学理论的形态
? 文学理论形态多样化的
依据
? 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
文学理论形态多样化的依据
? 文学理论认识的客体:文学活动的整体
? 文学活动有两个流动系统
? 文学创作 —文学作品 —文学接受
? 文学生产 —作品价值生成 —文学消费
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
? 文学哲学
? 文学社会学
? 文学心理学
? 文学符号学
? 文学价值学
? 文学信息学
? 文学文化学
反映论视角:文学哲学
? 作家与世界的关系:反映论
? 马克思主义反映论
? 马克思主义反映论
马克思主义反映论是揭示文学活动
的基本视角,因此以反映论为基础的文
学哲学是文学理论的一个基本形态。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的文学哲学,
以其科学性超越了以前的文学哲学,成
为文学理论的基石。
心理学视角:文学心理学
? 中国古代文论,
? 比兴 ? 说, ? 虚静 ? 说, ? 神思 ? 说, ? 滋味 ?
说, ? 物感 ? 说, ? 妙悟 ? 说,? 童心 ? 说,
? 性灵 ? 说,? 神韵 ? 说,? 出入 ? 说, ? 象
外 ? 说,? 意境 ? 说
? 西方文论,
? 净化 ? 说,? 移情 ? 说,? 审美态度 ? 说、
? 无意识升华 ? 说,? 原型 ? 说, ? 投射 ? 说、
? 心理距离 ? 说,? 直觉 ? 说
?,比兴?说 ? 孔颖达, 毛诗正义,, ? 比者,比方于物。兴者,
托事于物。 …… 比之于兴,虽同是附托外物,比
显而兴隐,故比居兴先也。 ?
? 钟嵘, 诗品序,, ? 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
物喻志,比也;直言其事,寓言写物,赋也。 ?
? 刘勰, 文心雕龙,, ? 故比者,附也;兴者,起
也。 ?
? 朱熹, 诗集传,, ?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
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 比是明喻,
兴其实是暗喻。
?,虚静 ? 说 ? 老子, 道德经, 里最早提出 ? 虚静 ?, ? 致虚
极,守静笃 ? 。
? 庄子, 庄子 ·大宗师,, ? 堕肢体,黜聪明,离
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 庄子的 ? 坐忘 ?
就是 ? 虚静 ? 。庄子认为只有达到虚静,才能
自由地进行审美观照。
? 刘勰, 文心雕龙 ·神思,, ? 陶钧文思,贵在虚
静。 ?
?,神思 ? 说 ? 陆机, 文赋,, ? 其始也,皆收视
反听,耽思傍讯,精骛八极,心游
万仞。其致也,情瞳 昽 而弥鲜,物
昭晰而互进。 ?
? 刘勰, 文心雕龙 ·神思,, ? 文之思
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
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
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
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
思理为妙,神与物游。 ?
陆机
?,滋味 ? 说
? 钟嵘最早以 ? 滋味 ? 论诗,? 五言居文词之要,
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 ?, ? 理过其辞,淡乎寡
味 ? 。
? 司空图, 与李生论诗书,, ? 文之难,而诗之难
尤难。古今之喻多矣,而愚以为辨于味,而后可
以言诗也。江岭之南,凡足资于适口者,若醯,
非不酸也,止于酸而已;若鹾,非不咸也,止于
咸而已。华之人以充饥而遽辍者,知其咸酸之外,
醇美者有所乏耳。 ?
?,物感 ? 说 ?, 毛诗大序,, ? 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
?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
?, 礼记 ·乐记,, ?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
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
? 陆机, 文赋,, ? 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
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 ?
? 刘勰, 文心雕龙 ·明诗,, ? 人禀七情,应物斯感,
感物吟志,莫非自然。 ?
? 钟嵘, 诗品,, ? 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
荡性情,形诸舞咏。 ?
?,妙悟 ? 说 ? ? 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 ? ? 如
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
言有尽而意无穷。 ?
——严羽,,沧浪诗话,
?,童心?说
? ? 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
是以真心为不可也。夫童心者,绝假纯
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夫失却童心,
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
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 ?
——李贽,,焚书, 卷三, 童心说,
李贽
?,性灵 ? 说
? 袁枚, 随园诗话,, ? 诗者,人之性情也。 ? ? 诗
难其真也,有性情而后真 ?, ? 诗者,心之声也,
性情所流露者也 ? 。
? ? 神韵 ? 说
? 王士 禛 提倡神韵说,要求诗歌 ? 天然澄淡 ?, ? 风
神韵致 ?, ? 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强调 ? 兴会
神到 ?, ? 得意忘言 ? 。
? ? 出入 ? 说
? 王国维, 人间词话,, ? 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
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
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
故有高致。 ?
亚里士多德:
?净化?说
立普斯:
?移情?说
“无意识升华?说 荣格:?原型?说
康德:?审美态度?

弗洛伊德,
符号学视角:文学符号学
? 文学活动是一个符号化过程
? 中西文论中言意关系
? 20世纪的语言学和 符号学
符号学的开路先锋:卡西尔
?卡西尔
?德国著名哲学家和哲学史家。
早年接受新康德主义哲学的
训练,后成为马堡学派的代
表人物之一。代表作有, 人
论, 等。
?他的符号哲学将人定义为
? 符号的动物 ? 。
卡西尔 Ernst Cassirer
1874 —1945
信息学视角:文学信息学
? 文学从创作到作品发表是一种特殊的信
息传播
? 文学接受是信息的接受和对创作的反馈
?以上四种形态关系图
文学活动
文学创作 文学作品 文学接受
文学信息学
文学哲学
文学心理学
文学符号学
社会学视角:文学社会学
? 文学社会学是文学理论的一种重要的形

? 文学社会学无论在 中国 还是 西方 都有久
远的渊源
孟子
?,知人论世 ? 说
?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
可乎?
是以论其世也。 ?
——,孟子 ·万章,
孟 子
丹纳
? 三因素说
丹纳在, 英国文学史,,
,艺术哲学, 等著作中,提出了
文学创作决定于种族、环境和时
代三种因素的理论。
丹纳 H.A.Taine
1828—1893
? 真正的社会学理论家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
普列汉诺夫、卢卡契等
普列汉诺夫 列 宁 卢卡契文学论文集
价值学视角:文学价值学
1.非实用价值:特殊的艺术价值
2.艺术价值的存在环节:创作、作品、
消费
文化学视角:文学文化学
1.“泛文学 ? 观:两个活动系统的融合
2.文化诗学:最古老的、最年轻的和最热

? 综合示意图
文学创作
文学创作
文学价值
文学活动
文学作品
文学消费
文学接受
文学价值学
文学社会学
文学文化学
本章小结
思考问题
1.试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三
个角度,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
2.文学理论有哪几种基本形态?其划分的
依据是什么?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石
?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来源与发展
? 文学活动论
? 文学反映论
? 艺术生产论
? 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
? 艺术交往论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来源与发展
? 康德
? 黑格尔
? 费尔巴哈
? ? 西方马克思主义 ?
康德
? 18世纪德国著名哲学家、古典唯心主
义创始人
? 主要著作,,纯粹理性批判, ( 1781)
, 实践理性批判, ( 1780)
, 判断力批判, ( 1790)
? 审美判断(趣味判断):无利害感;
没有概念的普遍性;没有目的的合目
的性;没有概念的必然性
康德 Immanuel Kant
1724 —1804
黑格尔
? 德国古典唯心主义辩证法哲学的
集大成者、客观唯心主义者
? 主要著作:, 精神现象学,,
,逻辑学,,, 法哲学原理,,
,历史哲学,,, 美学, 等
?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黑格尔 Friedrich Hegel
1770—1831
费尔巴哈
? 德国古典哲学最后一个伟大代表、
唯物主义哲学家
? 主要著作:, 黑格尔哲学批判,,
,基督教的本质,,, 未来哲学
原理,
? 人本主义人类学原则,坚持反映
论和审美意识的观点。但没有看
到社会实践在人类活动中的作用。
费尔巴哈 Feuerbach Ludwig
1804—1872
卢卡契
? 西方著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
? 主要著作,
, 历史与阶级意识, ( 1923)
, 心灵与形式, ( 1911)
, 现实主义论文集,
, 审美特性,
, 社会存在本体论,
? 卢卡契的现实主义文论:审美反映
论;艺术发生于劳动与巫术统一论;
情感与认识世界统一论
卢卡契 Georg Lukacs
1885—1971
葛兰西
? 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文艺理论家
? 主要著作:, 狱中札记, ( 1947)
, 狱中书简, ( 1947)
? ? 文化霸权 ? 理论
?文化霸权是支配者与反支配者之
间文化能力的较量。无产阶级通
过取得文化的领导权而取得统治
权。
?历史内容与美的形式的统一
?坚持真善美的统一文学批评标准
葛兰西 Antonio Gramsci
1891—1937
本雅明
? 法兰克福学派著名理论家
? 主要著作:, 德国浪漫派的艺术批评
的概念,,, 德国悲剧的起源,,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等
? 本雅明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论
?古典艺术的终结和现代艺术的费解
?独特的艺术生产论:艺术技巧(技
术)是艺术生产力的代表
?传统艺术 ? 光晕 ? 的消失
本雅明 Walter Benjamin
1892—1940
阿多诺
? 法兰克福学派著名理论家
? 主要著作:, 启蒙的辩证法,,
,新音乐哲学,,, 否定的辩证
法,,, 美学理论, 等
? 阿多诺否定性文论:通过文艺来
彻底否定和抗议资本主义的异化
现实,即对资本主义的工业文明
和受其支配的大众文化采取不妥
协的批判态度。 阿多诺 Adorno
1895 —1973
弗洛姆
? 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家
? 主要著作:, 逃避自由,,, 心理
分析和伦理学,,, 现代人及其未
来,,, 爱的艺术, 等。
? 精神分析文论:毕生的宗旨是认识
人、改造人、美化人。
?以 ? 生产性的爱 ? 为核心的人学
?展示人类普遍经验的艺术象征论
?社会无意识和文学 弗洛姆 Erich Fromm
1900—1980
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五个基本观念
? 文学活动论
? 文学反映论
? 艺术生产论
? 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
? 艺术交往论
文学活动论
? 马克思主义把文学理解为
人的一种活动,建立 ? 文
学活动论 ?
? 马克思区分了 人的生活活
动 与动物的生命活动
,动物和它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
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
就是这种生命活动。 ?
——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人的活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 劳动过
程结束时所取得的成果在劳动开始时就已存
在于劳动者的观念中了,已经以观念的形式
存在着了。 ?
——马克思:, 资本论,
? 人的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 ? 对象化 ?
? 文学艺术是人的精神性生活活动,也
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 文学是 ? 人学 ?
文学活动论
文学反映论
? 文学反映论的哲学基础
文学活动是人的主体对于客体的认识与
反映。
?,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
生活决定意识。 ?
——马克思、恩格斯:, 德
意志意识形态,
文学反映论
? 列宁:文艺反映生活,也反作用于生活
托尔斯泰的思想,是我们
的农民起义的弱点和缺点的一
面镜子,是家长制农村的软弱
和勤劳庄稼汉的习以为常的懦
弱的反映。
——列宁:, 列夫 ·托尔斯
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
列夫 ·托尔斯泰
文学反映论
? 毛泽东
? 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
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
反映的产物。 …… 人民生活中本来
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
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
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
东西;在这点上说,它们是一切文
学艺术相形见绌,它们使一切文学
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惟一
源泉。 ? ——毛泽东:,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
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
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 ?
——毛泽东:,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艺术生产论
? 经济学的观点
? 文学活动是人的活动之一种
? 文学活动进入现代资本社会后,
就成为一种艺术生产
? 马克思考察了资本主义经济发
展后,把文学活动理解为 ? 艺
术生产 ?
马克思 ? 艺术生产 ? 概念的内涵
? 艺术生产不专指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艺
术现象
? 当艺术生产一旦作为艺术生产出现,它
们(指艺术形式 —引者)就再不能以那种在
世界史上划时代的、古典的形式创造出来。 ?
——马克思:,〈 政治经济学批判 〉 导言,
马克思 ? 艺术生产 ? 概念的内涵
? 艺术生产指实际的艺术创作过程
奥威尔于 1945年冬写作之余
毛泽东在枣园窑洞中写作
马克思 ? 艺术生产 ? 概念的内涵
? 专指在资本发展时期,一切艺术生产是
为资本创造价值,一切艺术品都具有商
品的属性
作家所以是生产劳动者,并不是因为他生产观念,
而是因为他使出版他的著作的书商发财,也就是说,
只有在他作为某一资本家的雇佣劳动者的时候,他才
是生产的。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26卷
? 密尔顿像春蚕吐丝一样创作他
的, 失乐园,,那是他天性的
表现。他后来把它买了五镑钱,
但这不属于 ? 艺术生产 ? 范围。
? 只有产品进入资本运作过程中,
作家的劳动才是艺术生产。
马萨乔:油画, 失乐园,
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
?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 文学是上层建筑中的一种社会意识
形态
? 特殊性的一面:文学的审美特征
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
? 审美意识形态的提出
? ? 艺术作为意识形态现象,其特殊实质
就在于这种 ‘ 审美方面 ’ 。 ?
? ? 意识形态原则上只有在各种表现中 —
—作为哲学意识形态、政治意识形态、
法的意识形态、道德意识形态、审美意
识形态 ——才会现实地存在。 ?
——阿 ·布洛夫:, 美学:问题和争论,
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
? 审美意识形态的提出在中国
? 20世纪 80年代:反思 ? 文学为政治 ?
? ? 审美意识形态 ? 或 ? 审美反映 ? 论
童庆炳:?审美反映?

钱中文:?审美意识形态?

艺术交往论
,生产直接是消费,消费直接是生
产。每一方直接是它的对方。可是同
时在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中介运动。
生产中介着消费,它创造出消费的材
料,没有生产,消费就没有对象。但
是消费也中介着生产,因为正是消费
替产品创造了主体,产品对这个主体
才是产品。产品在消费中才得到最后
完成。 ?
—— 马克思:,〈 政治经济
学批判 〉 导言,
?马克思
Karl Marx
1818—1883
艺术交往论
两个具有语言和行为能力
的主体都可以用符号(语言)
作为中介达成一种对话关系。
文学作为一种语言符号的艺术,
更是主体与主体之间对话与交
往的理想之域。这里以作品为
中心构成了作家与作家、作家
与此岸世界、作家与读者、作
家与彼岸世界的交往关系。
?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
哈贝马斯 Habermas
第二节 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建设
? 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指南
? 中国特色
? 当代性
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指南
? 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
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
观和方法论作为指导
? 必须以马克思、恩格斯所创
立的,由列宁、毛泽东和一
些学者丰富、发展了的马克
思主义文学理论为指导
中国特色
? 使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
中国实际相结合
? 寻求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
中国传统文学理论的结合点
? 实现古今对话和现代转化
当代性
? 概括当代社会主义文学实践的新经
验,回答新问题
? 面对 20世纪西方文论的挑战
? 吸收 20世纪新学科的理论方法,创
建文学理论新的分支
本章小结
思考问题
1.作为马克思文学理论的基石是什么?
试作简要的说明。
2.试概括出马克思主义对文学的理解的
特点。
3.建设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应注意几个
方面的问题?
第二编
文学活动
第三章
文学作为
活动
第一节 活动与文学活动
?人类活动的性质
?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
?文学活动的地位
一、人类活动的性质
?生命活动:动物性的一面
?达尔文
?弗洛伊德
?马克思
达尔文
? 英国博物学家,进
化论的奠基人
? 提出的进化学说,
标明人与动物同宗
达尔文 Darwin 1809—1882
弗洛伊德
? 奥地利精神病医生、精
神分析学派创始人
? 他在精神分析理论中指
出具有动物性的 ? 本我 ?
( id)对理性的?自我?
( ego)有着强大的内驱
作用 弗洛伊德 Frend Sigmund 1856—1939
马克思
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
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
等 ;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
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
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
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
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
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
那样做得相反。
——恩格斯:,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
话,
伦敦马克思纪念碑
一、人类活动的性质
?生活活动:自觉意识的一面
?生活活动是以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存、繁衍
和发展的活动系统的总称。
? ? 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
区别开来。 ?
——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从发生学层面看生活活动
? 生活活动是社会发展的前提,是人类发展、延续
的基础
? 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 …… 人自身作
为一种自然力与自然物质相对立。为了在对自身生
活有用的形式上占有自然物质,人就使他身上的自
然力 ——臂和腿、头和手运动起来。当他通过这种
运动作用于他身外的自然并改变自然时,也就同时
改变他自身的自然。 ?
——马克思, 资
本论,
从认识论层面看生活活动
? 唯物主义:强调客观环境对人的塑造和
影响
? 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人的能动的、
活动的方面,不能说明现实的、感性的
活动
? 马克思主义:从主客体相统一的辩证唯
物主义观点,揭示了人的生活活动的社
会性和实践性
二、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
?生活活动导致人与对象之间的诗意情感关系
?动物对事物感觉的角度是单一的:生命本能的
?人的感觉与对象保持一种自由的关系,是多样化的,
功利的、伦理的、道德的、诗意的
?人的活动的多种意义:经济技术、革命实践、审美创造
文本赏析
诗经 ?硕鼠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
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
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
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
劳。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
之永号?
文本赏析
老鼠尖嘴细腿,其貌不扬,而且性喜
偷食,损人衣物,令人生厌。但在大画家
齐白石的画笔下,却成为偷吃灯油的可爱
的小生灵。
二、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
? 生活活动导致人的自觉能动的文学创

? 人的生产是全面生产
? 人的活动的美学意义
? 文学创造是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自觉的
能动的创造,达到了全面地表现人的本质
特性
文本赏析
喜外弟卢纶见宿
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二、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
? 生活活动使文学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

? 人在审美王国和诗意世界中体悟自身的价

“观古今于须臾,抚
四海于一瞬 ?
? 笼天地于形内,
挫万 物于笔
端 ?
陆机:, 文赋, 陆机
三、文学活动的地位
? 人类活动系统:物质实践活动和精神
活动
?物质实践活动是一切其他活动的基础
?精神活动是指人的意识领域的活动
?文学活动属于精神活动
?精神活动的形态具有多样性
三、文学活动的地位
? 按照人脑掌握世界的不同方式看 掌握方式 精神活动性质 相应学科
理论方式 理论性或认识

哲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

宗教方式 宗教性或幻象

宗教意识活动、宗教观念、
迷信观念等
实践 —精神方

伦理性或意志

道德意识、伦理观念等
艺术方式 审美性或情感

各种门类的艺术包括文学等
三、文学活动的地位
? 按照精神活动与物质经济基础的关系看
精神活动
意识形态性的精神活动
非意识形态性的精神活动 自然科学
宗教、哲学,
文学艺术等
政治、法律,
道德等
第二节 文学活动的构成
?世界
?作者
?作品
?读者
一、世界
?世界的含义
?主观世界
?客观世界
?社会世界
?超验世界
一、世界
?艺术模仿论
?文学活动是一种意识反映行为
?立论观点:文艺起源于人对宇宙或者世界的模仿
?中西模仿论传统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奥尔巴赫
?,周易,,司马迁、刘勰,荆浩、叶燮,白居易、梁
启超
艺术模仿论之西方传统
柏拉图
? 宇宙间的三类事物
?理式
?感觉世界中的各种事物
?镜子、艺术等
? 艺术与理念世界隔了三层,
是 ? 影子的影子 ? 柏拉图 Plato 公元前 427—公元前 347
艺术模仿论之西方传统
亚里士多德
? 艺术模仿的世界可以达到真理
? 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发生了
的事,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
即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可能发生
的事 ?
——亚里士多德:, 诗学,
亚里士多德
Aristotle
公元前 384—公元前 322
艺术模仿论之西方传统
奥尔巴赫 ( Erich Auerbach)
一个(, 荷马史诗, )是详尽的描述,着墨均
匀,各部分连接紧密,表述自如,发生的一切均
在幕前,一目了然,在历史发展和人类问题方面
有局限;另一个(, 圣经, )是突出几个部分,
淡化其他部分,支离破碎,未完整表达的东西具
有强烈的作用,后景化,含义模糊,需要诠释,
世界历史的要求、历史观念的形成及问题的深化。
——,论模仿:西方文学中所再现的现实,
,周易,
?“观物取象 ?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
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
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
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周易 ?系辞下,
艺术模仿论之中国传统
荆浩
? 五代大画家荆浩说,? 画者,画也,度物
象而取其真。 ?
叶燮
?, 原诗, 中说,? 文章者,所以表天地万
物之情状也。 ?
艺术模仿论之中国传统
二、作者
?艺术表现论
?作者通过创作表达感受并以此唤起读者相
应的感受
?中西传统对作者的观念
??诗言志?说,物感说,白居易
?浪漫主义, 福柯:作者缺席
,诗言志 ? 说
?, 尚书 ·尧典, 中的 ? 诗言志 ?
?, 毛诗序, 中的 ? 诗者,志之
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
?, 荀子 ·乐论, 中的 ? 夫乐者,
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 ?
荀子
白居易
?, 与元九书,,
诗可 ? 补察时
政 ?, ? 泄导人
情 ?
? ? 感伤诗 ? 是
? 有事物牵于外,
情理动于内,随
感遇而形于叹咏
者。 ? 白居易
琵琶行
浪漫主义
?,诗是强烈情感的自
然流露。 ?
——华兹华斯
华兹华斯
福柯:作者缺席
?,作者的作用是表示一个社会中
某些话语存在、传播和运作的特
征 ?
?一方面,作者是功能性的
?另一方面,作者表现了话语存在
的特殊性 ? 两种不同的作者
?? 跨话语的作者 ?
?? 作为话语实践拓荒者的作者 ?
米歇尔 ·福柯
Michel Foucault
1926—1984
二、作者
表现论与模仿论的区别
? 模仿论认定文学是世界的反映,表现论则认定文
学是作者心灵的表现
? 表现论强调作者对作品意义的生成作用,模仿论
更强调了解作品所描写的世界和写作背景
? 表现论将文学创作同科学研究等活动对立起来,
模仿论强调文学创作应遵循的客观规律
二、作者
文学表现与日常表现的区

? 文学表现要经过深思熟

? 唐代苦吟诗人贾岛
?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
流?
贾岛
三、作品 ?作品与现实的差异
?艺术描写可以超越事物的本真形态,去创造更具有
普遍性的、更深层的意蕴
?形式主义文论
?俄国形式主义
?英美新批评
?结构主义
俄国形式主义
? 文学的本质在于文学的形式,文学研
究的对象是 ?文学性?
? ?陌生化?效果( Verfremdungs
effekt)
? 强调作品的形式之于作者的意义
英美新批评
? 兰塞姆创造了一个术语:
文学本体论
? 文学本体论:文学活动的
本体在于文学作品而不是
外在的世界或作者 兰塞姆 J.C.Ransom
1888—1974
结构主义
? 对作品进行整体的模式研究,追踪作品
的 ? 深层结构 ?
? 注重二元对立的分析方法
共时与历时 /横组合关系与纵组合关系
/ 语言与言语 /代码与
信息 /能指与所指 /秩 序与序列

?读者之于作品:再创造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 ? 诗无达诂 ?
?印刷术的发展,形成包容社会各个阶层的文学公
共领域,比如,对 斯威夫特的, 格列佛游记, 和
岳飞的, 满江红, 的阅读。
三、读者
斯威夫特的, 格列佛游记,
? 该书基本主题是
嘲讽时政。作者
自称该书是?使
世人烦恼而不是
供他们消遣?
? 今天,人们把它
作为儿童文学作

斯威夫特 Jonathan Swift
岳飞的, 满江红,
? 从 ? 靖康耻,犹
未雪,臣子恨,
何时灭 ? 来看,
词作主要表达忠
君情愫
? 现在被诠释为爱
国主义名篇
岳飞像
? 接受美学和读者反应批评
? 20世纪 60年代兴起
? 代表人物
姚斯
伊瑟尔
三、读者
姚斯
一部文学作品并不是一个自身独立、
向每一时代的每一读者均提供同
样的观点的客体。它不是一尊纪
念碑,形而上学地展示其超时代
的本质。它更多地像一部管弦乐
谱,在其演奏中不断获得读者新
的反响,使文本从词的物质形态
中解放出来,成为一种当代的存
在。
——姚斯:, 走向接受美学,
姚斯 Hans Robert Jauss
伊瑟尔
? 提出?隐含的读者?,开启
由接受研究向效应研究的内
在转变
? 作家在从事创作的时候,都
已设定了阅读对象,这些对
象需要用作品中的空白结构
去召唤
伊瑟尔 Wolfgang Iser
文学活动是一个交往结构
?文学活动四要素的交往性
? 马克思
?每一方表现为对方的手段;以对方为中介;这表现为它
们的相互依存;这是一个运动,它们通过这个运动彼此
发生关系,表现为互不可缺
? 哈贝马斯
?任何两个具有言语和行为能力的主体都可以用符号(语
言)作为中介达成一种对话关系
第三节 文学活动的发生和发

?文学活动的发生
?文学活动的发展
一、文学活动的发生
?巫术发生说
?巫术,一套约定俗成的有目的和意义的行为方
式系统
?弗雷泽, 在, 金枝, 中较早提出了巫术与文学
的关系问题
弗雷泽
? 巫术原理
? ?相似律?:同类相生
或同果必同因
? ?接触律?:甲乙二物
接触后,施力于甲可影
响乙,施力于乙可影响

弗雷泽 J.G.Frazer
1854—1941
一、文学活动的发生
?宗教发生说
?宗教与文学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这点集中
表现在欧洲中世纪
?赫尔德
?格罗塞
赫尔德
诗产生于由感觉所经验的
自然环境和历史环境。诗不是
靠深思熟虑,而是靠对事件的
无意识反映来完成。诗是诗人
意识不自觉的自然流露 。诗
歌情感同宗教神秘情感是联系
在一起的。 Johann Gottfried Herder 1744—1803
格罗塞
,艺术的起源,,追求情感表达
就是艺术的目的。实践活动追
寻外在目的,审美活动以情感
表达为内在目的,游戏介于二
者之间。
格罗塞把艺术也当成一种宗教。
一、文学活动的发生
?游戏发生说
?康德
?席勒
?古鲁斯
康德
艺术是 ? 自由的游戏 ?,
其本质特征就是无目的的合目
的性或自由的合目的性,换言
之,艺术作为自由的游戏,就
是合目的性和无目的性、有意
图性和无意图性、艺术和自然
的统一。 康德 Immanuel Kant 1724—1804
席勒
?,过剩精力?是文艺与游戏产
生的共同生理基础
? 动物的游戏局限在身体运动的
方式,而人还有想像力的游戏
? 人的艺术活动是一种以审美外
观为对象的游戏冲动。游戏冲
动创造了一个活的形象。
席勒 Friedrich Schiller
1759—1805
古鲁斯
? 游戏有隐含的实用目的
? 艺术活动可以归结为?内模仿?
的心理活动,它在本质上与游
戏相通
一、文学活动的发生
?劳动说
?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
?文学活动的需要
?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
?早期文学的形式
二、文学活动的发展
?文学活动发展的动力和原因的探讨
?社会风气与时代变化
?黑格尔的理念
?弗莱 从文学内部来探求文学发展动因
?文学固有因素的不同组合引起了形态变化:
普洛普, 列维-斯特劳斯
社会风气与时代变化
?, 乐记,, ? 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
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是
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
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
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 ?
? 刘勰, 文心雕龙 ·时序,, ? 歌谣文理,
与世推移 ?, ?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
乎时序。 ?
黑格尔的理念 文艺发展不过是作为世界本
原的理念( idea)对文艺产生
了不同作用而已。文艺是理念
的感性显现,而理念有由精神
外化为物质形态再返回精神的
自生长的要求,理念运动的不
同阶段就有不同艺术类型来表
现它。
黑格尔 Hegel
1770—1831
弗莱
? 文学的发展的内在动因
与自然界四季 ? 循环 ?
一样
? 春天对应为喜剧
? 夏天对应为传奇
? 秋天对应为悲剧
? 冬天对应于缺乏正面目
标的讽刺文学
加拿大原型批评家
弗莱 N.Frye
普洛普
, 民间故事形态学,,
从一百多个俄罗斯神
话与民间故事分析出三十
一种功能,各个不同的民
间故事无非是这三十一个
功能不同组合下呈现的不
同样式。 普洛普 Vladimir Propp 1895—1970
列维-斯特劳斯, 结构人类学,,
俄狄浦斯神话流传中
形成了不同变种,不同
? 版本 ?,它们都体现出
大体相似的 ? 主题 ?,即
? 过分强调人的血缘关系
与过低估价人的血缘关系 ?
的矛盾。该神话的不同变
种无非是由同一些纸屑组
合成了不同图像。 列维 -斯特劳斯 Lévi-Strauss
Ⅰ Ⅱ Ⅲ Ⅳ
卡达摩斯寻找被宙斯骗走
的妹妹欧罗巴
途中卡达摩斯
杀死了毒龙
由毒龙龙牙长出的斯
巴托人骨肉相残
拉布达考斯 ( 莱奥斯之父 ) =瘸子 (? )
莱奥斯(俄狄浦斯之父) =左撇子(?)
俄狄浦斯杀死了他的
父亲莱奥斯
俄狄浦斯杀死
狮身人面兽斯
芬克斯
俄狄浦斯 =肿痛的脚(?)
俄狄浦斯与他的母亲约卡
斯结婚
厄特克勒斯杀死他的
兄弟波吕涅克斯
安提戈涅埋葬了他的兄长
波吕涅克斯而臵禁令于不

? 文学发展的根本力量是生产劳动
? 生产劳动并不是文学发展的惟一的因素,
上层建筑一些观念以及涉及文学发展的
制度等往往有更直接影响
? 经济因素只是在最终的意义上作为文学
发展的根源性的、最基本的因素
? 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发展存在 ? 不平衡关
系 ?
二、文学活动的发展
不平衡关系
? 某些文艺类型只能兴盛在生产发展相
对低级的阶段,如古希腊神话和史诗
? 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并不
是呈正比例的,如 18世纪的德国和 19
世纪的俄国
? 平衡关系:经济的、物质生产活动的
发展水平最终制约文学发展水平
本章小结
思考问题
1,文学活动与生活活动是怎样的关系? 文
学活动在生活活动中处在什么位臵?
2,文学活动的四种理论视角各自的理论依
据是什么? 请简述之, 并指明它们的片
面性 。
3,简要论述文学起源上的 ? 劳动说 ? 。
4,试辩证说明文学发展的诸种原因 。
第四章
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
属性
第一节 文学的含义
? 文学的文化含义
? 文学的审美含义
? 文学的通行含义
? 文学与非文学
一、文学的文化含义
? 文学的文化含义
? 文学的文化含义泛指广义的文化
过程,是指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
行为和作品,包括今天的文学以
及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
般文化形态
一、文学的文化含义
?,文学者,以有文字著于竹帛,故谓之文;论
其法式,谓之文学。 ?
—— 章炳麟,,国故论衡 ·文字论略,
?,文学研究不仅与文明史的研究密切相关,而
且实在和它就是一回事。在他们看来,只要
研究的内容是印刷或手抄的材料,是大部分
历史主要依据的材料,那么,这种研究就是
文学研究。 ?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
一、文学的文化含义
? 魏晋前
? 文学泛指一切文章
?, 论语,,文学为孔门
四科之一
? 诗有多方面作用
?, 说文,, ? 文,错画
也,象交文 ?
一、文学的文化含义
? 古希腊
? 未产生一般文学概念,只有
文学的特定形态,如史诗、
颂诗、演讲术、悲剧等
? 自由艺术,艺术、技艺、哲学

? 文学( literature ),14世纪
自拉丁文 litteratura和 litterae
引进
一、文学的文化含义 ? 小结
最初居于主导地位的是文学的文化含
义 ?文学还未从一般文化现象中分离出来
独立发展
?文学所包含的某种特殊审美属性已被
觉察到
文本赏析
虞美人 ·听雨
蒋 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听雨楼
二、文学的审美含义
? 文学的审美含义
? 文学的审美含义指具有审美属性
的语言行为及其作品,包括诗、
散文、小说、剧本等
? 文学分离、独立出来,成为特殊
审美形态
二、文学的审美含义
? 中国魏晋时期
? 文学审美属性的独立 ( 鲁迅曾指出 )
? 曹丕, 典论 ?论文,, ? 诗赋欲丽 ?, ? 文以气
为主 ?
? 陆机,? 诗缘情 ?
? 钟嵘,? 滋味 ?
? 刘勰,? 情者文之经 ?, ? 情往似赠,兴来如答 ?
? 萧统、萧绎、沈约:声律等方面的努力
? 宋文帝 ? 四学 ?,儒学、玄学、史学、文学
魏晋时期
,曹丕的一个时代可说是
‘ 文学的自觉时代 ’,或如近
代所说是为艺术而艺术 (Art
for art’s sake)的一派。 ?
——鲁迅, 魏晋风度
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二、文学的审美含义 ? 西方
? 18世纪诗正式成为 ? 美的艺术 ?
? 查里斯 ·巴托
把诗与绘画、雕塑、音乐、艺
术和修辞等纳入七种 ? 美的艺术 ?
( fine art) 之中,手工艺、科学不
再是 ? 艺术 ?
? 浪漫主义作家、诗人在创作上对审
美的追求
三、文学的通行含义 ? 文学审美含义的通行
? 文学主要被视为审美的语言作品
? 文学审美含义通行的原因
? 人类活动的发展使文学从一般文化
形态中独立出来
? 现代学科分类机制的建立与健全,文学被划分到审美 —表现领域,专
门承担表现审美体验的任务
三、文学的通行含义
? 文学的通行含义
? 主要表现人类审美属性的语言
艺术,包括诗歌、小说、散文、
剧本等文类。与此含义不相符
的哲学、历史学、科学、宗教
学、伦理学等其他文化形态,
当然就不属于文学范畴,而成
为非文学。
四、文学与非文学
? 判断文学与非文学的标准
? 文学的语言富有独特表现力
? 文学总是要呈现审美形象的世界,这
种审美形象具有想像、虚构和情感等
特性
? 文学传达完整的意义,本身构成一个
整体
? 文学蕴含着似乎特殊而无限的意味
便条
威廉斯 便条 This Is Just to Say
我吃了 I have eaten
放在 the plums
冰箱里的 that were in
梅子 the icebox
它们 and which
大概是你 you were probably
留着 saving
早餐吃的 for breakfast
请原谅 forgive me
它们太可口了 they were delicious
那么甜 so sweet
又那么凉 so cold
,便条, 分析
分行排列成
? 诗 ? 的样式,无
诗意的应用文就摇
身一变成 ? 诗 ? 了
吗?
第二节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 文学作为一般意识形态
? 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
?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的表现
一、文学作为一般意识形态
? 文学是上层建筑中社会意识形态的组
成部分
? 文学作为意识形态
? 最终决定于社会的经济基础
? 与经济基础的关系是间接的,通过上
层建筑中政治等中介环节与经济基础
发生联系
二、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
? 意识形态的多样性
? 哲学意识形态
? 政治意识形态
? 法律意识形态
? 道德意识形态
? 审美意识形态
? 宗教意识形态
? 商品意识形态
二、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
,‘纯 ’ 意识形态原则上是不存在的。
意识形态只有在各种具体的表现中 —
—作为哲学的意识形态、政治意识形
态、法律意识形态、道德意识形态、
审美意识形态 ——才会现实地存在。 ?
——阿 ·布罗夫,,美学:问题和争
论,
二、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
? 审美意识形态
? 指与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缠绕的审美表现
领域,其集中形态是文学、音乐、戏剧、
绘画、雕塑等艺术活动
? 审美意识形态的特殊性
? 意识形态中的富于审美特性的种类
? 渗透着社会生活以及其他意识形态的因

二、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
? 童庆炳
? ? 审美 ? 是文学区别于一般意识形态的
特征( 1981)
? ? 审美反映论 ?, ? 文学审美特征论 ?
( 1982,1984)
? 相关文章
?, 关于文学特征的思考,
?, 文学与审美,
童庆炳
二、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
? 钱中文
? ? 审美意识形态论 ? ( 1987)
? ? 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是以感情为中
心,但它是个感情与思想的结合;它是一
种虚构,但又具有特殊形态的真实性;它
是有目的的,但又有不以实利为目的的无
目的性;它具有阶级性,但又是具有广泛
的社会性及全人类性的审美意识形态。 ?
——钱中文:, 文学是审美意识形
态,
钱中文
二、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
? 文学审美事件与意识形态
? 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看
起来只是一次远离社会生活
的个体审美事件,但归根到
底总是与某种思想、观念、
意识联系在一起的。
文本赏析
芦花才吐新穗。紫灰色的
芦穗,发着银光,软软的,滑
溜溜的,像一串丝线。有的地
方结了蒲棒,通红的,像一枝
一枝小蜡烛。青浮萍,紫浮萍。
长脚蚊子,水蜘蛛。野菱角开
着四瓣的小白花。惊起一只青
桩 (一种水鸟 ),擦着芦穗,扑
鲁鲁鲁飞远了。
——汪曾祺,,受
戒,
作家汪曾祺
三、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的
表现
? 文学的审美表现过程与意识形态相互
浸染、彼此渗透的状况
?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表现
? 无功利与功利
? 形象与理性
? 情感与认识
三、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的
表现
? 文学是无功利的
? 无功利( disinterested,又译无利害),
指人的活动不寻求实际利益的满足
? 审美的无功利性( disinterestedness)
表现在,审美并不寻求直接的实际利益
满足
? 文学的无功利性集中体现在作家的创作
活动和读者的阅读过程中
勃兰兑斯
我们观察一切事物,有三种方式 ——实际
的、理论的和审美的。一个人若从实际的观点
来看一座森林,他就要问这森林是否有益于这
地区的健康,或是森林主人怎样计算薪材的价
值;一个植物学者从理论的观点来看,便要进
行有关植物生命的科学研究;一个人若是除了
森林的外观没有别的思想,从审美的或艺术的
观点来看,就要问它作为风景的一部分其效果
如何。
——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
主流,
鲁迅
中国人看小说,不能用赏鉴的态度
去欣赏它,却自己钻入书中,硬去充一
个其中的角色。所以青年看, 红楼梦,,
便以宝玉、黛玉自居;而老年人看去,
又多占据了贾政管束宝玉的身份,满心
是利害的打算,别的什么也看不见了。
——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
变迁,
三、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的
表现
? 文学的功利性
? 文学直接地是无功利的,但间接地或
内在地又隐伏着某种功利性
(interestedness)
? 作为再现现实社会生活的话语结构,文
学把审美无功利性仅仅当做实现其再现
社会生活这一功利目的的特殊手段
文本赏析
淮中晚泊犊头
苏舜钦
春阴垂野草青青,
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
满川风雨看潮生。
文本赏析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
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 英雄泪。
三、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的
表现
? 审美形象的含义及特征
? 艺术形象是由文学的文本结构所呈现的
富于意义的审美感性形态,它是文学的
特有存在方式
? 审美形象既具有感性特征,同时又渗透
想像、虚构或情感等精神过程
? 审美形象总是假定的、不确定的或模糊

? 审美形象与艺术直觉
? 形象在直觉的瞬间真正活现出来
? 直觉是主体对于对象的不依赖概念而获得
的瞬间领悟
? 审美直觉是感性的而不是推理的,是直接
的而不是间接的,是体验的而不是分析的,
如卡西尔所说
三、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的
表现
卡西尔
在科学中,我们力图把各种现象追
溯到它们的终极因,追溯它们的一般规
律和原理。在艺术中,我们专注于现象
的直接外观,并且最充分地欣赏着这种
外观的全部丰富性和多样性。
——卡西尔:, 人论,
文本赏析
大漠孤烟 直,长河落日 圆 。
——王维
日落江湖 白,潮来天地 青 。
——王维
渡头 余 落日,墟里 上 孤烟。
——陶渊明
陶渊明
? 文学中的理性
? 理性是由概念、判断和推理等所构成的思
维过程,与形象方式相对
? 形象成为文学的直接存在方式,形象又依
赖于理性的力量
? 艺术形象本身蕴含着某种理性
? 理性使艺术形象服务于特定时代的人类生

三、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的
表现
文本赏析
饮 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文本赏析
鸟鸣涧
王 维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 形象与理性(小结)
? 文学的直接的审美感性特征决
定了文学是形象的
? 文学的人类活动属性本身决定
文学蕴含某种理性
?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在表
现方式层面表现为文学直接地
是形象的,在深层具有某种理

三、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的
表现
? 审美情感
? 审美情感是凝聚在审美形象中的主体态度
? 审美情感的 特征
? 超越个人利害得失而具有人类普遍性的情

? 情感的形式或形式的情感
? 与审美无功利、审美形象相互渗透,并通
过它们而显现
三、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的
表现
雨果:, 巴黎圣母院,
读者可以从对形象的直觉中体味
出来:吉普赛姑娘爱斯梅拉尔达是外
美与内美的美的化身,敲钟人卡西莫
多外丑内美,卫队长法比外美内丑,
主教克罗德外善内恶。
? 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
优美,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恶与善
并存,黑暗与光明相共。 ?
——雨果:,〈 克伦威尔 〉 序言,
文本分析
? 文学也是认识的
? 文学不仅表达主观情感评价,而
且也表达客观理智认识
? 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必然包
含认识因素
三、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的
表现
文本赏析
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
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
不及林间自在啼。
文本赏析
我爱这土地
艾 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
1938年 11月 17日
三、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的
表现
? 情感与认识( 小结)
? 审美情感是直接的而理智认识
是间接的。直接的审美情感在
深层往往隐伏着间接的理智认
识。
? 文学的情感性和认识性应当联
系起来考察。
三、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的
表现
? 小结
? 文学具备审美与社会双重属性:
既是审美的又是社会的,阿多诺
? 这种双重属性 存在于其特有的具
体语言组织所形成的话语蕴藉之
中,通过话语蕴藉显现出来
阿多诺
艺术的本质是双重的:一方面,
它摆脱经验现实和效果网络即社会;
另一方面,它又属于现实,属于这个
社会网络。于是直接显示出特殊的美
学现象:它始终自然地是审美的,同
时又是社会现象的。
——阿多诺,,美学理论,
第三节 文学的话语蕴藉属性
? 文学与话语
? 文学与话语蕴藉
? 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
文学与话语
? 何谓话语
? 话语( discourse),是与语言、语言系统、言语
和文本等存在联系和区别的概念
? 四种 ? 话 ? 的区分,
诗人朗诵诗应该用普通话。(语言系统)
轮到你朗诵你才说话。(言语)
现场听众都感觉你的话很有力量。(话语)
这些话让人回味再三。(文本)
文学与话语
? 索绪尔的语言理论
? 语言区分为语言系统( 1angue,
或译语言、语言结构)和言语
( parole)两种成分,前者指社会
普遍性语法系统,后者指个人的
实际语言行为。
? 福柯的话语理论
? 话语指语言结构与言语结合而形
成的更丰富和复杂的具体社会形
态,是指与社会权力关系相互缠
绕的具体言语方式。
文学与话语
? 文学是一种话语
? 话语是特定社会语境中人与人之间从事沟
通的具体言语行为,即一定的说话人与受
话人之间在特定社会语境中通过文本而展
开的沟通活动
? 文学话语的特殊性
? 文学是一种话语行为或话语实践,有具体
社会关联性,与社会权力关系有紧密联系
文学与话语
我的观点是,最为有用的是把
? 文学 ? 视为一个名称( name),人
们在不同时间出于不同理由把这个名
称赋予某些种类的写作,这些写作则
处在一个米歇尔 ·福柯称之为 ? 话语实
践 ? ( discursive practice)的完整领
域内;如果有什么应该成为研究对象
的话,那就是这一完整的实践领域
( whole field of practice),而不仅是
那些有时被颇为晦涩地贴上 ? 文学 ?
标签的东西。
——伊格尔顿:, 文学理论导
论,
伊格尔顿 Terry Eagleton
文学与话语
? 文学话语五要素
? 说话人
? 受话人
? 文本
? 沟通
? 语境( context,又译上下文)
文学与话语蕴藉
? 何谓蕴藉
? ? 蕴藉 ? 指文学作品中那种意义
含蓄有余、蓄积深厚的状况
? 蕴藉包容性的含义:多种不同理解
可能性的话语状况
? 中国古典美学中论蕴藉
? 刘勰, 张炎、贺贻孙, 王夫之、赵翼、
刘熙载
刘勰
?, 文心雕龙 ·定势,, ? 综意浅
切者,类乏酝藉 ?, 把 ? 酝
(蕴)藉 ? 作为评价作品成就的
重要标准之一
?, 文心雕龙 ·隐秀,, ? 文外之
重旨 ?, ? 以复意为工 ?,提出
? 重旨 ? 和 ? 复意 ?,指文章
蕴含其他重要意义
? 强调 ? 深文隐蔚,余味曲包 ?,
? 使酝藉者蓄隐而意愉 ?
刘勰
张炎、贺贻孙
? 张炎, 词源 ·杂论, 评元好问词
? 深于用事,精于炼句,有风流蕴藉处,
不减周、秦。 ?
? 贺贻孙, 诗筏,
,诗以蕴藉为主,不得已而溢为光怪尔。蕴
藉极而生光,光极而怪生焉。李、杜、王、
孟及唐诸大家,各有一种光怪,不独长吉
称怪也。怪至长吉极矣,然何尝不从蕴藉
中来。 ?
? 所谓蕴藉风流者,惟风流乃见蕴藉耳;
诗文不能风流,毕竟蕴藉不深。 ?
王夫之、赵翼、刘熙载
? 王夫之, 古诗评选, 评江淹诗
? 寄意在有无之间,慷慨之中自多蕴藉 ?
? 赵翼, 瓯北诗话, 赞李白古乐府诗
? 皆酝藉吞吐,言短意长,直接, 国风, 之
遗。 ?
? 刘熙载, 艺概 ·词曲概,
,东坡, 满庭芳, ‘老去君恩未报,空回首弹
铗悲歌 ’,语诚慷慨,然不若, 水调歌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
寒 ’,尤觉空灵蕴藉。 ?
文学与话语蕴藉
? 话语蕴藉
? 文学以一定的话语形态去蕴含
多重复杂意义,或把多重复杂
意义蕴含在一定的话语形态之

? 话语蕴藉指文学活动的蕴蓄深
厚而又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
状况
文学与话语蕴藉
? 文学作为话语蕴藉
? 整个文学活动带有话语蕴藉属性
? 被创造出来以供阅读的特定文本
带有话语蕴藉属性
? 这两层意思在文学中是统一起作
用的
文本赏析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
? 含蓄
? 含蓄是文本的话语蕴藉的
典范形态之一,指在有限
的话语中隐含或蕴蓄仿佛
无限的意味,使读者从有
限中体味无限。
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 含蓄者意不浅露,语不穷尽,句中
有馀味,篇中有馀意。
——沈祥龙:, 论词随笔,
诗之至处,妙在含蓄无垠,思致微
渺,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间,其指归
在可解不可解之会,言在此而意在彼,
泯端倪而离形象,绝议论而穷思维,引
人于冥漠恍惚之境,所以为至也。
——叶燮:, 原诗 ·内篇,
文本赏析
长信宫词
王昌龄
奉帚平明金殿开,
暂将团扇共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
犹带昭阳日影来。
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
? 含混
? 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之一,指看似单义而
确定的话语蕴蓄多重不确定意义,令读者
回味无穷
? 含蓄与含混
? 含蓄突出表达上的 ? 小 ? 中蓄 ? 大 ?,含
混偏重阐释上的 ? 一 ? 中生 ? 多 ?
? 一致性:话语蕴藉特性
文本赏析
江 汉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共天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杜 甫
文本赏析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雨 巷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踟躇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戴望舒
文本赏析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她静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本章小结
思考问题
1.文学有哪两种含义?现在通行的文学含义
是什么?
2.怎样理解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3.什么是话语蕴藉?怎样理解文学的话语蕴
藉属性?试结合具体作品加以说明。
4.当前在文学的含义和属性问题上有哪些代
表性观点?这里把文学视为话语蕴藉中的
审美意识形态,它表现在哪几点上?
第五章
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
第一节
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基本属

? 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性
? 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
的主导性、层次性、多
样性
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性
? 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基本性质和
主要特征
?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
平理论和 ? 三个代表 ? 重要思想是我
国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指导思想。
这是区别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性和非社
会主义意识形态性的首要标志。
列宁论文艺
现代历史的全部经验,特
别是, 共产党宣言, 发表后半
个多世纪以来世界各国无产阶
级的革命斗争,都无可争辩地
证明,只有马克思主义的世界
观才正确地反映了革命无产阶
级的利益、观点和文化。
——列宁,,论无产阶级文
化,
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性
? 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基本性质和
主要特征
工人阶级及其先锋队共产党的领导地
位,是社会主义时期一切文学活动能
否得到发展的根本保证。
列宁论文艺
文学事业应当成为无产阶级
总的事业的一部分,成为一部统
一的、伟大的、由整个工人阶级
的整个觉悟的先锋队所开动的社
会民主主义机器的 ? 齿轮和螺丝
钉 ? 。文学事业应当成为有组织
的、有计划的、统一的社会民主
党的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
——列宁:, 党的组织与党的文
学,
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性
? 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基本性质
和主要特征
? 维护和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社会主义文学活动的上层建筑性
质,决定了它对形成、维护和巩固社
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功能和作用。
二、社会主义文学活动的主导性、层次性、
多样性
? 主导性
? 我国社会结构中的矛盾中居于支配地位
的主导方面是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工人阶级及其先锋队共产党,无产阶级
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 三个代表 ?
重要思想。
? 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主导部分和主
导方面,应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意识形
态性。
? 层次性
? 从文学活动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关系

? 从政治思想性质看
? 从审美价值和艺术性看
二、社会主义文学活动的主导性、层次性、
多样性
? 多样性
? 人民的审美需要也是多方面的,文学活
动绝不应是单调划一的,不能搞模式化、
概念化、公式化
? 社会主义文学活动应是主导性、层次性
和多样性的统一
? 文学活动的多样化发展,能促进社会主
义文艺事业走向新的更大的繁荣
二、社会主义文学活动的主导性、层次性、
多样性
鲁迅、郭沫若、茅
盾、巴金、老舍、曹禺
第二节
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价值取向
? 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主要价值取向
? 雅与俗,? 阳春白雪 ? 与 ? 下里巴人 ?
的统一
? 按照 ? 美的规律 ? 创造艺术珍品
? 作家、艺术家与新时代的人民群众相结

一、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主要价
值取向
? 满足最广泛的人民群众
日益增长的审美需要,
提高人民的鉴赏能力和
审美水平,丰富人民的
精神生活,这是社会主
义时期文学活动主要的
价值取向
一、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主要价
值取向
? 文学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这是社会主义时期一切文学活动发展
的根本方向和根本目的,也是社会主
义时期一切文学活动的价值观的核心
一、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主要价
值取向 人民不仅是创造一切物质价
值的力量,人民也是精神价值的惟
一的永不枯竭的源泉,无论就时间,
就美还是就创造天才来说,人民总
是第一个哲学家和诗人:他们创作
了一切伟大的诗歌、大地上的一切
悲剧和悲剧中最宏伟的悲剧 ——世
界文化的历史。
——高尔基,,个人的毁灭,
一、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主要价
值取向
歌,诗,词,曲,我以
为原是民间物,文人取为己
有,越做越难懂,弄得变成
僵石,他们就又去取一样,
又来慢慢的绞死它。
——鲁迅
一、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主要价
值取向
? 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主要
是通过满足人民的审美需要而实现的。即
通过艺术作品的审美感染力量,去影响人
们的情感和心灵,进而影响人们的社会生
活。
二、雅与俗,? 阳春白雪 ? 与 ? 下里巴
人 ? 的统一
? 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要最大限度地
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审美需要,有一
个雅与俗、高雅艺术与通俗艺术双向运动
的发展过程
? 雅与俗
? 从字面上讲,一个是指高
雅美好,一个是指平凡通

? 文学艺术的雅与俗的界限
仅是相对的,往往是俗中
有雅,雅中有俗
二、雅与俗,? 阳春白雪 ? 与 ? 下里巴
人 ? 的统一
雅与俗的相对性
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诗经, 中,当时称为
? 雅 ? 的作品,实际是
? 庙堂 ? 文学,而当时广
泛流行于民间的 ? 国风 ?,
今天看来,艺术水平却远
高于那些 ? 雅 ? 的诗歌。
雅与俗的相对性
宋词在当时与诗相
比是 ? 俗 ? 作品,所
谓 ? 诗庄词俗 ?,但
从今天看来,许多优
秀的词作已属高雅作
品了。
雅与俗的相对性
明代优秀小说, 三国
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也是在通俗
文学的基础上加工创作而
成的经典作品。
毛泽东论雅与俗
某种作品,只为少数人所偏爱,而为
多数人所不需要,甚至对多数人有害,硬要
拿来上市,拿来向群众宣传,以求其个人的
或狭隘集团的功利,还要责备群众的功利主
义,这就不但侮辱群众,也太无自知之明了。
任何一种东西,必须能使人民群众得到真实
的利益,才是好的东西。就算你的是 ? 阳春
白雪 ? 吧,这暂时既然是少数人享用的东西,
群众还是在那里唱 ? 下里巴人 ?,那末,你
不去提高它,只顾骂人,那就怎样骂也是空
的。现在是 ? 阳春白雪 ? 和 ? 下里巴人 ? 统
一的问题,是提高和普及统一的问题。
毛泽东论雅与俗
人民要求普及,跟着也就
要求提高,要求逐年逐月地提
高。在这里,普及是人民的普
及,提高也是人民的提高。而
这种提高,不是从空中提高,
不是关门提高,而是在普及基
础上的提高。这种提高,为普
及所决定,同时又给普及以指
导。
小结
对目前文艺领域出现的雅与俗的
问题,要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
审美需要出发,在普及 —提高 —普及、
俗 —雅 —俗 —雅以至无限循环的发展
过程中,将我国社会主义文艺推向一
个更高的水平。
? 社会主义时期的各种文学艺术活动,就应
更加自觉地 ? 按照美的规律 ?,创造出更
多的艺术珍品,塑造出各种各样的更真实、
更生动、更富有时代特征的人物形象,表
现出我们这个伟大变革时代的新的精神风
貌。
三、按照 ? 美的规律 ? 创造艺术珍

三、按照 ? 美的规律 ? 创造艺术珍

? 努力创造各种各样的、有血有肉的、生
动感人的艺术形象,尤其应大力塑造社
会主义新人形象。
? 社会主义新人形象,是体现时代精神和
人民审美理想的具有新颖生动的个性和
丰富多样的性格内涵的社会主义革命者、
创业者和建设者形象。
邓小平论文艺
我们的文艺,应当在描写
和培养社会主义新人方面付出更
大的努力,取得更丰硕的成果。
要塑造出四个现代化建设的创业
者,表现他们那种有革命理想和
科学态度、有高尚情操和创造能
力、有宽阔眼界和求实精神的崭
新面貌。要通过这些新人的形象,
来激发广大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
性,推动他们从事四个现代化建
设的历史性创造活动。
四、作家、艺术家与新时代的人民群众
相结合
? 作家和艺术家是文学活动的主体
我以为根本问题是在作者可是一个 ? 革
命人 ?,倘是的,则无论写的是什么事件,用
的是什么材料,即都是 ‘ 革命文学 ’ 。从喷泉
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出来的都是血。
——鲁

四、作家、艺术家与新时代的人民群众
相结合
? 学习马克思主义要把理论联系实际,
把读有字的书与读 ? 无字书 ? 结合起

文艺工作者要学习社会,这就是说,
要研究社会上的各个阶级,研究它们的相
互关系和各自状况,研究它们的面貌和它
们的心理。只有把这些弄清楚了,我们的
文艺才能有丰富的内容和正确的方向。
——毛泽东:,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
讲话,
第三节 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发

? 继承与革新:弘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 借鉴与创造: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的沟通
? 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学
继承与革新:弘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
传统
我们必须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
批判地吸收其中一切有益的东西,作为我们
从此时此地的人民生活中的文学艺术原料创
造作品时候的借鉴。有这个借鉴和没有这个
借鉴是不同的,这里有文野之分,粗细之分,
高低之分,快慢之分。所以我们决不可拒绝
继承和借鉴古人和外国人,哪怕是封建阶级
和资产阶级的东西。但是继承和借鉴决不可
以变成替代自己的创造,这是决不能替代的。
文学艺术中对于古人和外国人的毫无批判的
硬搬和模仿,乃是最没有出息的最害人的文
学教条主义和艺术教条主义。
——毛泽东:,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
话,
继承与革新:弘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
传统
? 文学活动的历史继承性
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
且是它的土壤 …… 希腊艺术的前提是希腊
神话,也就是已经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
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
式本身。这是希腊艺术的素材。
——马克思
继承与革新:弘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
传统
? 文学活动的历史继承性
? 思想内容
? 艺术形式
? 批判地继承
? 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排除其糟粕,吸收其精华
继承与革新:弘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
传统
一时期的风气经过长时期而能持续,
没有根本的变动,那就是传统。传统
有惰性,不肯变,而事物的演化又迫
使它以变应变,于是产生了一个相反
相成的现象。
——钱锺书:, 七缀集,
借鉴与创造: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的沟

? 世界文学的提出
我愈来愈深信,诗是人类的共
同财产。 …… 所以我喜欢环视四周
的外国民族的情况,我也劝每个人
都这么办。民族文学在现代算不了
很大的一回事,世界文学的时代已
快来临了。现在每个人都应该出力
促使它早日来临。
——,歌德谈话录,
歌德 Goethe
借鉴与创造: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的沟

? 世界文学的提出
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
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
了。 …… 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
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
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
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
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
——马克思、恩格斯:, 共产党
宣言,
借鉴与创造: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的沟

? 世界文学与民族文学
? 由民族文学走向世界文
学是人类文学活动发展
的历史趋向
? 世界文学在形成的过程
中不是要取消民族文学
? 各民族文学应在汲取其
他民族文学养料的基础
上,进一步发展本民族
文学的民族特色
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发展社会主义
新文学
? 文学活动是一种最具个人创造性的精神生产活

无可争论,写作事业最不能机械划一,强求一律,少数服从多数。无
可争论,在这个事业中,绝对必须保
证有个人创造性和个人爱好的广阔天
地,有思想和幻想、形式和内容的广
阔天地。
——列宁:, 论文学与艺术,
毛泽东:双百方针
?,我们的批评,也应该容许各种各色艺术品的
自由竞争。 ? ( 1942)
? ? 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 ( 1951)
? ? 双百 ? 方针( 1956)
本章小结
思考问题
1.简述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基本属性。
2.怎样认识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中的雅与
俗问题?
3.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对于建设有中国特
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学的意义。
4.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的相互关系。
第三编 文学创造
第六章
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精神生产
第一节 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生产
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
文学创造与其他精神生产的区别
一、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
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的内涵
? 物质生产指人类为取得生存所必需的物质
资料而进行的对于自然界的物质改造活动
? 精神生产指人类为了取得精神生活所需要
的精神资料而进行的对于自然、社会的观
念活动
一、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
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的关系
? 精神生产的产生发展以物质生产为前提和基

? 物质生产始终是精神生产发展的 ? 动因 ?,
以西方精神史为例
? 精神生产一旦从物质生产中分化出来,就具
有了相对的独立性
?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不同步
?对物质生产发生作用
精神生产受着物质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
奴隶起义 封建骑士 基督神学 哥特建筑
现代革命 人的异化 人的解放
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不同步
古希腊和文艺复兴时期的辉煌艺术
柏拉图
莎士比亚
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不同步
18世纪 伟大的德国文学,
席 勒 歌 德
歌德与席勒铜像
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不同步
19 世纪 70至 90年代的俄国
普希金
果戈理
列夫 ·托尔斯泰
契诃夫
屠格涅夫
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不同步
中国春秋时期和安史之乱后的唐朝
杜甫
精神生产的特殊性
精神生产观念地创造对象世界
? 物质生产中人对对象世界的关系是
一种物质实践的关系
? 精神生产是在精神领域中观念地改
造对象世界并创造新的观念世界的
生产
精神生产的特殊性
精神生产以符号活动来创造观念世界
? 精神生产的手段是符号
? 精神生产实质上是一种创造观念世
界的符号活动
精神生产的特殊性
精神生产是富于个性的自由创造活动
? 物质生产始终受到物质世界客观规律以
及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工具科学化的制约
? 精神生产却始终保持着 ? 精神的自律 ?,
表现为 ? 精神个体性的形式 ?
二、文学创造与其他精神生产的区别
文学与科学
? 科学:理性思维 —把握世界的客观规律 —获取
真理知识 —满足人的理性需要
? 文学:情感体验、感受、评价 —表达主观感受 —
传达给他人 —满足人的情感需要
? 文学区别于科学:审美意识的物化形态 —认识被
情感化、诗意化、审美化
二、文学创造与其他精神生产的区别
文学和宗教
? 相似性:直观性、想象性、幻想性、形象性
? 宗教:以虚幻的唯心主义为基础 —忘却现实
世界和否定人自身价值 —导向超验的彼岸世

? 文学:以现实的真实感受为基础 —发现、认
识、回归世界 —导向体现人本质力量的现实
世界
二、文学创造与其他精神生产的区别
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生产
? 文学创造是以言语为原料的生产活动
? 文学言语与科学言语和日常言语区别
?科学话语要求说理清楚、概念明确
?日常言语较富于感情色彩和个人风格
?文学言语强调个人感情色彩和风格,采
用修辞形式来反映外部世界
文本赏析
杜甫,? 恶 竹 应须斩万竿 ?
李商隐,? 寒 梅 最堪恨 ?
彭斯,? 红红的 玫瑰 ?
第二节 文学创造的主体与客体
文学创造的客体
文学创造的主体
一、文学创造的客体
客体即 ? 自然 ? 说
模仿论
古希腊传统,
文学模仿此岸世界
希伯莱传统,
文学反映超验世界
柏拉图认为,
艺术是?模仿的模仿?
亚里士多德认为,
艺术模仿可达真理境界
中国古代,
观物取象
一、文学创造的客体
客体即 ? 情感 ? 说
? 启蒙主义、感伤主义和 19世纪浪漫主义思
潮认为艺术表现心灵,表现情感
?华兹华斯、雪莱
?史达尔夫人,托尔斯泰
?苏珊 ·朗格 科林伍德
? 中国古代文论
华兹华斯,雪莱
华兹华斯:?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它
起源于在平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
雪莱:?诗人的职责就在于:
把他自己从这些形象和感觉
中所得到的愉快和热诚传达
于他人。?
雪莱 Percy Bysshe Shelley
史达尔夫人、列夫 ·托尔斯泰
史达尔夫人:诗表现的是诗人 ? 灵魂中的感
情 ?,当热情激动灵魂时,诗人就借助形象和
比喻来表现 ? 内心的东西 ? 。
托尔斯泰:艺术就是一种 ? 有意识地把自己体
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而别人为这些感情
所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感情 ? 的人类活动。
苏珊 ·朗格、科林伍德
苏珊 ·朗格:?艺术乃是象征着人类
情感的形式之创造。,
科林伍德:? 艺术是在想像中表
现自己的感情,真正的艺术就是
情感的表现。 ?
科林伍德 R.G.Collingwood
1889—1943
文学艺术是情感表现的观点贯穿始终
?, 尚书 ·尧典,, ? 诗言志 ?
?, 乐记,, ? 情动于中,故发于声 ?
?, 毛诗序,, ?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
? 陆机, 文赋,, ? 诗缘情而绮靡 ?
? 刘勰, 文心雕龙,, ? 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
? 严羽, 沧浪诗话,, ? 诗者,吟咏情性也 ?
中国古代文论
一、文学创造的客体
社会生活是文学创造的客体和惟一源泉
? 文学创造的客体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相
统一的社会生活
? 社会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
之不竭的惟一源泉
一、文学创造的客体
文学创造客体的社会生活的特殊性
? 整体性的社会生活:, 红楼梦,
? 具有审美价值的社会生活,
卢卡契 曾指出,审美 与 审丑
? 作家体验过的社会生活,比如 钱锺书对
旧知识分子的体验、张承志对黄河的体

,红楼梦,
围绕着宝黛的爱情悲剧
这一轴心,展现的是封建家
族内部的、外交的、世俗的、
官场的、政治的、经济的等
多方面生活相交织的画卷;
同时, 红楼梦, 所呈现出来
的又是活生生的、五彩缤纷
的生活现象,如一个个青年
女子的悲惨命运 ……
卢卡契
每一种伟大艺术,它的目标
都是要提供一幅现实的画像,
在这里,现象与本质、个别与
规律、直接性与概念的对立消
除了,以致两者在艺术作品的
直接印象中融合成一个自发的
统一体,对接受者来说是一个
不可分割的整体。
审美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绝句二首(之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审丑
丑的事物,经过
艺术处理,就具
有审美价值。如
,阿 Q正传, 中阿
Q的癞疮疤。
,在自然中人以为丑的东西在艺术
中可以变成极美 ?
——罗丹
罗丹
钱锺书、张承志
钱锺书对旧式知识
分子的生活和心态的
体验,使他写出了
,围城, 。
张承志笔下的黄河,
? 像北方大地燃烧的烈
火 ?,像 ? 自己的父
亲 ?, ? 自己的血脉 ? 。
二、文学创造的主体
主体即 ? 模仿者 ? 与 ? 创造者 ?
? 赫拉克利特、德谟克里特,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阿尔伯蒂、达 ·芬奇、
锡德尼,狄德罗
? 华兹华斯、柯勒律治,歌德、黑格

柏拉图:仿造者
柏拉图认为,艺术家对自然 (“理式 ?
的影像 )的模仿不过像 ? 拿一面镜子四
面八方地旋转 ? 。艺术家作为模仿者也
就只是 ? 影像 ? 的复制者,机械的临摹
者。
亚里士多德:主动的仿造者
,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发生的事,
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即按照可然
律或必然律判断可能发生的事。历史家
与诗人的差别 …… 在于一叙述已发生的
事,一描述可能发生的事。?
狄德罗
艺术应创造 ? 理想典
范 ?,艺术家不应做 ? 纯
粹简单的模仿者、普通自
然景色的抄袭者 ?,而应
该做充满 ? 理想的、诗意
的、自然的创造者 ? 。
歌德、黑格尔
歌德,艺术家既是自然的奴隶,更是自然
的主人;艺术家的本领是驾驭自然、创
造自然。
黑格尔:艺术是对自然的征服,艺术作为
一种想像是真正的创造。
二、文学创造的主体
主体即 ? 旁观者 ?
? 毕达哥拉斯,康德、叔本华、闵斯特伯格
(Hugo Munsterberg),布洛 (Edward Bullough)
? 老庄、苏轼
主体即 ? 移情者 ?
? 费舍尔父子,立普斯,伏尔盖特 (J.Volket)
毕达哥拉斯
,生活就像一场体育竞赛,
有些人充当角力士,还有些
人成为调停者,而最好的位
臵却是旁观者。 ?
老子、庄子、苏轼
老庄哲学:?虚静无为?

苏轼:?游心物外?

立普斯
人们在对周围世界进行审美观照时,
不是主观地被动感受,而是自我意识、
自我感情以至整个人格的主动移入;而
通过?移入?使对象人情化,达到物我
同一,?非我?的对象成为?自我?的
象征,自我从对象中看到自己,获得自
我的欣赏,从而产生美感。审美主体包
括艺术家就是移情者,
二、文学创造的主体
文学创造的主体是特殊的艺术生产者
? 艺术生产活动中的艺术生产者
? 美的体验者、评价者和创造者
? 具体的社会人
第三节 文学创造的主客体关系
文学创造中主客体关系的特点
文学创造中主客体的双向运动
一、文学创造中主客体关系的特点
人类活动中的主客体关系
? 物质实践关系
? 认识关系
? 价值关系
文学创造的主客体关系是审美主体与审美
客体所构成的审美价值评价关系
一、文学创造中主客体关系的特点
文学创造中主客体关系的特征
? 以情感体验为心理特征
? 以感性直观为思维特征
? 情感体验和感性直观是连接主客体关
系的纽带
二、文学创造中主客体的双向运动
主体能动地审美地反映客体
? 对创作客体的选择
? 对客体进行变形、情感投射和观念移注
主体始终受到客体的规定和制约
? 作家的选择受社会生活的情势的规定和制约
二、文学创造中主客体的双向运动
小结
? 文学创造是一种主客体的双向运动
? 客体的 ? 主体化 ?
? 主体的 ? 客体化 ?
? 文学作品是创作主体与创作客体的统一
并对主客体双重超越的产品
本章小结
思考问题
1,? 艺术生产 ? 的概念是怎样提出来的?文学创造作为一种精
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关系如何?
2.文学创造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与科学、宗教的本质区
别是什么?为什么说文学创造是一种更加自由、更富于个性
的创造?
3.文学话语作为一种 ? 言语 ? 与日常言语、科学言语有什么
区别?为什么说文学言语是一种创造性语言?
4.社会生活作为文学创造的客体,它具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说
只有经过作家体验过的社会生活才是文学创造的现实客体?
思考问题
5.能否说 ? 凡是写作的作家就是文学创造的主体 ??如何理解
? 作家是美的体验者、评论家和创造者 ??
6.如何理解文学创造中主客体关系的特点?
7.如何理解文学创造中主客体的双向运动?
8.为什么说文学创造中作为主体的作家始终处于主导性地位?
第七章 文学创造过程
第一节 文学创造的发生阶段
? 材料(信息)储备的主体性特征
? 艺术发现
? 创作动机
一、材料(信息)储备的主体性特征
? 文学材料的源泉 ——社会生活
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
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 …… 人
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
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
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 …… 它
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唯一的源泉。
——毛泽东:,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一、材料(信息)储备的主体性特征
? 文学材料的主体性特征
? 文学材料是指作家有生以来从社会生
活中有意接受或无意获得,因而具有
主体性的一切生动、丰富但却相对粗
糙的刺激或信息
一、材料(信息)储备的主体性特征
? 文学材料的形成
? 作家的记忆机制
外来刺激 —神经兴奋模式 —短期记忆 —长
期记忆因子
? 所谓积累素材或储备材料是作家把社会生
活中的刺激、信息,收集并转化为长期记
忆中的因子,以作为未来从事文学创造的
材料
一、材料(信息)储备的主体性特征
? 获取材料的途径
? 无意获取
? 有意获取
? 实践获取
? 书本获取
二、艺术发现
? 含义
? 作家被内在积累的材料所引发,并与主体当前由于
某种 ? 关注 ? 而形成的心理趋向、优势兴奋中心相
联系,突然间向外在事物、事件、现象的投射
? 表现
? 从习见的事物中看出新成分或新特征
? 从平凡的现象上察觉出潜藏的非凡意蕴
? 从平淡的旧形式间寻找不同的排列组合方式
二、艺术发现
? 艺术发现的心理特征
? 作家心灵的蓦然领悟
? 作家独特眼光和非凡观察力的凝合,体现
着深层的心理内容
? 外在事物的某一突出之点与作家个人内心
体验的契合
? 以独特眼光在知觉中产生新创造物
二、艺术发现
?艺术发现的地位和作用
? 文学创造活动发生的最早契机,使主
体进入创造过程
? 对整个文学创造过程具有重要作用。
没有艺术发现,作家创作不出独创性
的文学作品,黑格尔论艺术发现
黑格尔论艺术发现
假如一个人能看出当前即显而易见的差
别,譬如,能区别一枝笔与一头骆驼,我们
不会说这人有了不起的聪明;同样,另一方
面,一个人能比较两个近似的东西,如橡树
与槐树,或寺院与教堂,而知其相似,我们
也不能说他有很高的比较能力 ; 我们所要求
的,是要能看出异中之同和同中之异。
——黑格尔:, 小逻辑,
三、创作动机
? 含义
? 驱使作家投入文学创造活动的一股内
在动力,对整个创作过程起支配作用
的或隐或显的意图(或意念)
? 作用
? 具体的文学创造过程能否完成的关键
三、创作动机
? 动态轨迹
? 内在需要鼓动 —作家心理失衡 —形成易
感点 —与外部刺激相迎合 —形成极强的
行动力量 —支配整个创作过程
? 分类
? 远景动机、近景动机、主导动机、非主
导动机、高尚动机、卑下动机、有意识
动机和无意识动机
第二节 文学创造的构思阶段
?艺术构思及其心理机

?构思方式
? 何谓艺术构思
? 作家在材料积累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
在某种创作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回忆、
想像、情感等心理活动,以各种艺术
构思方式,孕育出完整的、呼之欲出
的形象序列和中心意念的艺术思维过
程。
一、艺术构思及其心理机制
回忆与沉思
? 回忆
? 含义:积极地和有意义地从记忆中提
取信息
? 方式:直接回收法、挨次扫描法、按
层次推论法
? 理性思维的参与和情感的浸润
回忆与沉思
? 沉思
? 含义:在寂静和孤独中
对心中的某个形象或某
种意念的深沉思索
? 心理功能
?一种新的发现或创造性
?对对象从事二度体验
罗丹:, 沉思,
文本赏析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
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
处:明月夜,短松冈。
想像与联想
? 想像( imagination)
? 含义
把过去经验的记忆和先前形成的心中之象在
某种新刺激下重新合成一个新结构的过程
? 种类
?再现想像
?比拟想像
?虚构想像
想像与联想
? 联想( association)
? 含义
?由此形象出发,瞬间涉及彼形象,在延展中所
思索的形象不断变化的心理活动过程
? 种类
?接近联想
?类似联想
?对比联想
? 联想主义
灵感与直觉
? 灵感( inspiration)
? 含义:创造性思维过程中认识发生飞跃
的心理现象
? 特征:非预期性和转瞬即逝性
? 思维过程:作家在内心长期积累、比较、
分析材料、艰苦地思索、无意间获得结

灵感与直觉
? 直觉( intuition)
? 含义,省略了推理过程而对事物的底蕴
或本质作出的直接了解和揭示
? 作用
?对某一独特事物(或现象)的 瞬间把

?发觉故事(或现象) 背后的内蕴
瞬间把握
伍尔夫 1930年 10月 16日
给埃 ·史密斯写信说,? 我
绝不会忘记写, 墙上的斑
点, 那一天 ——刹那间一
挥而就 ? 。
伍尔夫 Virginia Woolf
背后的内蕴
1887年 6月,阿 ·费 ·柯尼
把从监狱女看守长那里听
到的有关罗查利的故事讲
给托尔斯泰。托尔斯泰直
觉到它背后隐藏着某种待
发掘的东西,这便有了小
说, 复活, 的诞生。
列夫 ·托尔斯泰 Leo Tolstoy
,复活, 插图
灵感与直觉
? 灵感与直觉的区别
? 灵感是长久思索、艰苦劳动之后的成果,
直觉是从整体上对事物作出的突兀判断
? 灵感发生在久思不得其解之后,直觉却往
往发生在第一次碰头之时
? 灵感是获取成熟的答案,直觉则是得到推
测性的洞察
理智与感情
? 理智
? 作家心理中有意识的、理性的认知
? 感情
? 分为情绪和情感,前者指由有机体生物需
要是否获得满足而产生的生理与心理反应,
后者指作家对外在事物或现象的态度、评
价及其体验
理智与感情
? 理智与感情的关系
? 感情在艺术构思中是动力因素,理智则是
约束, 规范因素
? 没有感情徒有理智, 理智便有束缚想像力
的负作用
? 失去理智而徒有感情, 感情也能将作家推
向不知所往
? 理智与感情之间是冲突还是相互促进, 往
往被作家当下心理状态所决定
意识与无意识
? 意识
? 作家以清晰的理智有意地调动、分析
和综合材料,使之成为有机的能表达
意义的整体作品的心理能力
? 无意识
? 指潜伏于作家意识之下的、有活力的,
但却因受到某种压抑而未进入意识的
一些观念和心理能力
意识与无意识
? 二者关系
? 既有主从之分,又相互补充
? 意识对无意识有制约作用
?无意识在组合材料时所遵循的主导线
索是意识提供的
?无意识活动的方向要靠意识指引
二、构思方式
? 何谓构思方式
? 作家在艺术构思中塑造形象,
发展、完善意念,并建构作品
整体的具体方式
? 综合
? 突出和简化
? 变形和陌生化
综合
? 含义
? 围绕某种中心意念,以心智的功能加
工、改造许多旧材料,使之糅合成一
个能够体现自己意图的完整的有机的
艺术形象的构思过程。 托尔斯泰论艺
术综合
? 特征
? 定向性
? 选择性
? 刷新性
托尔斯泰论艺术综合
,我拿过达尼雅来,
把她同苏妮亚一同捣
碎,于是就出现了娜
塔莎。 ?
——托尔斯泰
娜塔莎是, 战争与
和平, 中的女主人公
之一。她是由作家的
妻子和姨妹综合而成
的。
娜塔莎剧照
突出和简化
? 突出
? 含义
?作家以一个形象(或意念)为底稿,然
后寻求与之密切相关的、更有效、更传
神的材料,使之有机地融合,达到立体、
生动的效果
? 实现途径
?浓涂重抹
?淡化背景
突出和简化
? 简化
? 作家略去具体细节而抓住主干,形神兼备地传
达出形象(或意念)的大致轮廓与内在精髓的
构思方式, 比如 康定斯基的抽象简化
? 简化与突出
? 简化的目的是突出
? 突出浓墨重彩和淡化背景,简化只留下最核心、
最能表现本质的要素
? 简化比突出的难度大
? 简化后的形象比浓墨重彩的 ? 突出 ? 更能抓住
读者
康定斯基的抽象简化
把女演员巴鲁兹卡的舞姿抽象为
一个大圆、三条抛物线和十二个小
圆点时,就是一种高度的简化。
康定斯基 Wassily Kandinsky 作品:, 回忆,
变形与陌生化
? 变形
? 含义
?作家在构思中极大地调动想像力与创造力,以违
反常规事理创造形象的方式
? 方法
?扩大和缩小
?粘合
?漫画
?夸张
?幻事
扩大和缩小
拉伯雷, 巨人传, 的
卡冈都亚
安徒生的豆蔻姑娘
安徒生
粘合
半人半怪
吴承恩笔下的孙悟空
蒲松龄笔下的鬼女狐仙
漫画
果戈理、鲁迅笔下的 ? 狂人 ?
夸张
鲁迅笔下的阿 Q
幻事
凡尔纳笔下奇异、变幻的世界
变形与陌生化
? 陌生化
? 以作者或人物似乎都未见过此事物,以陌生
的眼光描写,以消解 ? 套板反应 ?,使读者
产生某种新奇感的构思方式,如 曹雪芹写刘
姥姥
? 二者关系
? 联系:都将习见的事物换一种样式出现,以
取得最佳艺术效应
? 区别:变形着重于 ? 改变 ? 事物常形,陌生
化倾向于不用习见的 ? 称谓 ?,以消解 ? 套
板反应 ?
曹雪芹写刘姥姥
曹雪芹以一位从未见过挂钟的农村老
妪刘姥姥的陌生眼光来写王熙凤堂屋里
的挂钟,收到了陌生化的效果。
第三节 文学创造的物化阶段
?,形之于心 ? 到 ? 形之于手 ?
? 语词提炼与技巧运用
? 即兴与推敲
第三节 文学创造的物化阶段
物化阶段,具体说来是作家将在构思
成熟的形象和意念,转换为语言、文字
等符号,并固定在纸张上,使其成为物
质性的文本,成为可以流通和消费的意
识形态话语系统的阶段。
“形之于心 ? 到 ? 形之于手 ?
? 含义
? 作家把心中经过艺术构思已初步成熟的
? 形象 ? (包括意念 ),转化为语言、文
字等符号,再用 ? 手 ? 写出来,落到纸
张上
? 过程
? ? 转化 ?
? ? 操作 ?
“形之于心 ? 到 ? 形之于手 ?
? 复杂性
? 作家头脑中所构思的那个形象,已成为一
个 ? 创造物 ?,而非生活中某个外在物象
? 物化活动开始后,构思活动还在进行
? 作家遣词造句能力的高低,成就动机的强
弱,也都可能使心手不一,内外难符
“形之于心 ? 到 ? 形之于手 ?
? 常见问题
? 创作意图有时不适应人物性格发展逻
辑。 普希金、托尔斯泰、王汶石的创
作体会
? 作家创作动机的中途转换。 鲁迅、陀
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经验
普希金、托尔斯泰、王汶石的创作体会
? 普希金,? 达吉雅娜跟我开了一个多大的玩笑,她
竟然嫁了人 !我简直怎么也没想到。 ?
? 列夫 ·托尔斯泰,? 他们(指人物)作那些理想生活
中应该作的,和现实生活中常有的,而不是我愿意
的。 ?
? 王汶石,? 人物站起来跟作者发生争执,提醒作者
该怎样描写他的那种时刻,正是作者创作中最欢乐、
最有灵感的时刻。 ?
鲁迅、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经验
? 鲁迅创作, 不周山,
? 陀思妥耶夫斯基写, 群魔,
陀思妥耶夫斯基
语词提炼与技巧运用
? 语词提炼
? 含义
? 寻找最准确的语言、文字把艺术构思中
已初步成熟的形象、意念准确、鲜明而
生动地呈现出来
? 范围
? 形象和意念的物化、语调的选择、结构
的妥帖、风格的和谐
语词提炼与技巧运用
? 技巧运用
? 含义
? 巧妙采用各种写作手法,例如肖像、行
动、心理的描写,顺叙、倒叙、插叙的
安排,烘托、对比的运用
? 作用
? 为内在物理服务
? 为中心意念服务
即兴与推敲
? 即兴
? 含义
? 作家因受某一外在刺激或内在冲动的作用,兴会
来临,在文字操作过程中迅速地创造出某作品的
状况
? 产生
? 需要足够的材料储备和情感积累
? 要有气氛和契机
? 作家综合心力的集中爆发,长久酝酿的产物
? 和作家所禀受的天赋、气质等先天因素以及后天
所掌握的本领、技巧有关
即兴与推敲
? 推敲
? 含义
? 作家在语言文字操作过程中反复选择单词、
调动语序,以求准确、妥帖地把形象或意
念具体化的操作手段
? 范围
? 词句的精选,细节的提炼,人物的安排,
章节的转换,意境的合成等
即兴与推敲
? 即兴和推敲的结合
? 创造之初不急于动笔,作反复思考和深入沉

? 动笔不可勉强,等待机缘或需要的唤醒
? 灵感突至,及时捕捉,记下全部轮廓
? 过后仔细从头到尾地修改定型
? 修改中以形象的内在物理和自我的中心意念
来统摄
本章小结
思考问题
1.为什么说文学材料具有主体性特征?
2.艺术发现的心理特征是什么?
3.自己是否从事过文学创作?是否发生过灵感?
如果有,试述灵感的特点与个人体会,并尝
试与直觉比较。
4.意识和无意识在文学创造中的意义何在?
5.为什么说即兴不是凭空出现的?
第八章
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
第一节 艺术真实
? 认识与艺术真实
? 艺术真实的主要特征
? 艺术概括
认识与艺术真实
? 文学作为认识活动
? 文学是 理解、反映和阐释对象世界的
认识活动,旨在其蕴藉中创造认识与
审美相统一的形象体系
? 作品 ? 真实性 ? 的品格:历史理性
? ? 真 ? 是文学的审美价值追求实现的
基础,巴尔扎克论真实, 别林斯基论
真实
巴尔扎克论真实
,获得全世界闻名的不朽
的成功的秘密在于真实 ?,
不真实的作品 ? 现在与将
来都不会有任何价值 ? 。
——巴尔扎克
Honore de Balzac
别林斯基论真实
,真正的艺术作品永远以真实、自然、
正确和切实去感染读者 ?,这样的作品
越是多读,? 你和它之间的内在情意和
联系也就越深入、实切而不可分割。 ?
——别林斯基
艺术真实的主要特征
? 与生活真实不同
? 内蕴的真实
? 假定的真实
? 与科学真实不同
? 主观的真实
? 诗艺性
内蕴的真实
? 何谓内蕴的真实
? 以 ? 历史理性 ? 的眼光,透过生活
真实的表层对社会生活的内蕴作出
艺术的揭示和表现
? 社会生活内蕴的层次
?真相事理层
?历史文化层
?哲学意味层
文本赏析
礁石
艾青
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沫,散开 ……
它的脸上和身上
像刀砍过的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
诗人艾青
假定的真实
? 以假定性情境反映或表现社会生活的内

? 浪漫型和象征型作品
? 把现实形象与幻想的非现实形象融会,如
,西游记,,, 变形记,
? 以虚拟形象世界取代现实的形象
? 现实型作品
? 艺术情境是虚构的、假定的,如, 雷雨,
? 假定与 ? 真 ?,真事理 /真情感,如, 牡丹
亭,
,西游记,,, 变形记,
? 唐僧(现实形象)与孙
悟空、猪八戒以及神仙、
妖魔(非现实形象)的
结合
?, 变形记, 主人公格里
高里变成甲壳虫(非现
实形象)与周围其他人
(现实形象)的结合
,雷雨,
假定性情境:让两个家庭
八个人物之间的矛盾纠
葛发生在两个场合(周
家客厅与鲁家住宅)及
一昼夜之内,冲突集中
而强烈。 戏剧家:曹禺
,牡丹亭,
, 牡丹亭, 中杜丽娘
? 梦而死 ?, ? 死而生 ?
式追求爱情幸福的离奇
情节,由于情感真挚,
人们就会从心理倾向上
忽略其他而 ? 以假为
真 ? 。
主观的真实
? 文学创造有主体性或主观性
? 文学提供的 ? 真实 ? 都被主观
化、心灵化
? 艺术创造自由地把客体世界变
成主体的认识与感悟、情感与
意志的对象物
文本赏析
当太阳破晓时光,它呐喊着,
打开了黑沉沉宇宙的大门。那时,
它红得那样发亮、发烫,然后把红
光普照大地。于是大地苏醒了,树
叶从沉睡中扬起头,水波从凝静中
张开眼,一切曾经被黑夜掩盖了的,
都露出了鲜红的笑靥,花朵带着珍
珠般的露珠,在第一线战颤的阳光
中,显得那样的鲜艳可爱。
——刘白羽,,平明小札,
作家刘白羽
诗艺性
? 含义
? 诗的艺术手段和艺术技巧
? 作用
? 文学按照主观化方式把握客体世
界,必然要讲究 ? 诗艺 ?
? 假定性情境是在 ? 诗艺 ? 中生成
? 没有 ? 诗艺 ? 运用便没有艺术真

文本赏析
秋浦歌
李白
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
何处得秋霜 。
三、艺术概括
? 含义
? 作家以主体的审美价值追求能动介入方
式,对富有特征的事物给予独特艺术处
理,创造具有鲜明的独特个性,体现着
一定审美价值取向的艺术形象的方法
? 作用
? 艺术概括是实现艺术真实的基本途径。
比如, 追忆似水年华, 和, 人间喜剧,
,追忆似水年华, 和, 人间喜剧,
? 普鲁斯特通过自己
的感觉表现客体世
界的, 追忆似水年
华,
? 巴尔扎克表现人类
社会生活的活生生
的横断面的, 人间
喜剧,
三、艺术概括
? 艺术概括的规定性
? ? 个别 ? 与 ? 一般 ? 的统一
屠格涅夫谈艺术概括
? 实现 ? 个别 ? 与 ? 一般 ? 相统
一是一个艺术提炼的过程
比如 列夫 ·托尔斯泰的, 复活,
屠格涅夫谈艺术概括
我在生活中遇到了某一位费克
拉 ·安德烈耶夫娜、某一位彼得、
某一位伊凡,…… 我仔细观察他,
他或她使我产生了特殊的印象;
我反复思索,后来这个费克拉、
这个彼得、这个伊凡离远了,不
知流落到哪里去了,但是他们所
造成的印象,却深印下来,逐渐
成熟。 屠格涅夫
列夫 ·托尔斯泰的, 复活,
生活原型是一个爱情悲剧故事:一个
贵族青年提出同一个女囚犯结婚,得到同
意。举行婚礼时,女囚犯却突然死亡。托
尔斯泰把, 复活, 的艺术形象上升为典型,
使艺术概括的力度在俄国现实主义文学中
达到了顶峰。






第二节 情感评价
? 情感评价的文学意义
? 情感评价作为 ? 诗意的裁
判 ?
? 人文关怀与历史理性
一、情感评价的文学意义
? 认识与情感
? 认识是对事物的本质属性的客观反映,
情感是对事物的主观态度和评价
? 认识是情感形成的依凭,情感是渗透
着认识的情感
? 文学创造以艺术真实反映生活和情感
评价裁判生活的方式实现其价值功能
一、情感评价的文学意义
? 情感评价是文学创造的本质属性
? 文学创造以情感评价发挥着审美意识形态
作用
? 情感评价的文学意义,从形象性问题上得
到印证。比如 齐白石的虾, 徐悲鸿的马
齐白石的虾
徐悲鸿的马
二、情感评价作为 ? 诗意的裁判 ?
?,诗意的裁判 ?
? 善与美的统一,对情感评价的实现方式和
价值品格内容的规定
? 情感评价作为?诗意的裁判?的内涵
? 情感评价与善的价值追求
?高尚的品格
?功利的取向
? 情感评价的实现方式
?诚挚的情态
?艺术的呈示
三、人文关怀与历史理性
? 人文关怀,? 善 ? 的终极价值体现
? 人文关怀是一种崇尚和尊重人的生命、
尊严、价值、情感、自由的精神
? 人文主义是文学的灵魂和存在的根据
? 人文与历史:文学价值取向的交合
? 历史理性存在着人文的维度,人文关
怀存在着历史的维度
第三节 形式创造
? 文学与艺术形式
? 形式创造的基本内涵
? 形式美问题
一、文学与艺术形式
? 文学的精神价值的理想:历史理性、
人文关怀和文体升华三者之间保持
张力和平衡。
? 文学的形式和内容是两个实体,活
在一起,如 钱谷融 所言
钱谷融
我们接触到一篇作品的形式,
自然也就接触到了它的内容,而
我们要知道一篇作品的全盘内容,
也非接受它的整个形式不可。
——钱谷融:, 形式与内容,
钱谷融教授
一、文学与艺术形式
? 两种相反的观念和理论
? 重内容轻形式
? 传统文论,? 文以载道 ?, ? 言之有物 ?
? 西欧古典文论,? 再现 ? 说,? 表现 ? 说
? 形式主义
? 俄国形式主义
? 捷克与法国的结构主义
? 英美 ? 新批评 ? 派
一、文学与艺术形式
? 小结
? 艺术的形式与内容不可分割
? 内容是它的这一形式的内容
? 形式是它的这一内容的形式
? 形式创造是建立在形式与内容关系基
础上的互动过程
形式创造的基本内涵
? 内容形式化
? 作品,内容与形式完全融合,如 黑格尔 所说
? 优秀文学作品都是内容与形式的完整统一

? 形式创造是内容形式化的过程,如 别林斯
基 所说
? 内容的形式化以审美价值追求为催化剂,
如我国作家 王汶石 所说
黑格尔
内容和完全适合内容的形式
达到独立完整的统一,因而形
成一种自由的整体,这就是艺
术的中心。
——黑格尔:, 美学,
别林斯基
对文学作品而言,? 它的形式
对它并不是外在的,而是它自己所
特有的那种内容的发展。
——别林斯基
王汶石
…… 当我们一旦明白了它(指素材)的
内在意义,获得一个深刻而新颖的思想,找
到了主题,情况立刻就不同了。思想的火光
一旦燃起,所有的生活事实、细节,都被通
统照亮,活动了起来,向主题思想的光点聚
集,各找各的位臵,各显各的面目;一个作
品的轮廓就明显起来,形成起来。
——王汶石:, 漫谈艺术构思,
形式创造的基本内涵
? 形式内容化
? 形式创造具有塑造内容或者帮助其
生成的作用
? 文学创造之初,形式创造已经开始。
匈牙利现代艺术理论家 巴拉兹 曾说
? 形式的生成作用使内容能得到深化或
升华乃至于产生审美新质
巴拉兹
( 作家)?观察整个生活现实,不
过只是从他们的那种艺术形式的观点
来观察,这种艺术形式已成为他们表
现生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巴拉兹:, 电影美学,
形式创造的基本内涵
? 小结
? 形式创造
? 对艺术内容内在结构的组织和构成
? 运用语言材料及艺术手段生成内容并使之呈
现的外在形态的创造
? 艺术形式
? 语言材料及各种艺术手段的有机组合
? 艺术内容的组织、生成与呈示
? 艺术文本的存在形态
? 文学审美价值的实现方式
三、形式美问题
? 形式美是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
? ? 有意味的形式 ? 理论
? 艺术形式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
如 中国传统戏曲的脸谱
“有意味的形式 ? 理论
? 这一理论认为艺术作品的基本性质就
在于它是 ? 有意味的形式 ?
? 英国批评家克莱夫 ·贝尔提出 ? 有意
味的形式 ?,指出作品的各部分、各
素质之间的独特方式的排列、组合起
来的 ? 形式 ? 是 ? 有意味 ? 的,它主
宰着作品,能够唤起人们的审美情感
克莱夫 ·贝尔 Clive Bell
1881—196464
中国传统戏曲的脸谱
? 曹操的白脸脸谱是奸诈的象征
? 关云长的红脸脸谱是忠义的象征
本章小结
思考问题
1.怎样理解 ? 真、善、美 ? 及其统一是文学创造的审美价
值追求?在文学创造中 ? 真、善、美 ? 与 ? 艺术真
实 ?, ? 情感评价 ?, ? 形式创造 ? 是什么关系?
2.艺术真实有哪些主要特征?说明艺术真实区别于生活真
实及科学真实的原理。
3.诠释艺术概括的价值意义并对下面一段话作出评述,
? 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见过或听到过的缘由,但
决不全用这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
开去,到足以几乎完全发表我的意思为止。 ? (鲁迅
语)
思考问题
4.怎样理解情感评价的文学意义。
5.阐明情感评价的高尚品格及功利取向与文学尚 ? 善 ? 的
审美价值追求之关系;诠释情感评价的诚挚情态及艺
术呈示之含义。
6.为什么说人文关怀是 ? 善 ? 的终极价值体现?谈谈对文
学作品的人文关怀与历史理性之间关系的理解。
思考问题
7.为什么说形式创造对文学审美价值的实现具有 ? 生死
攸关 ? 的意义?
8.阐释 ? 内容形式化 ?? 形式内容化 ? 的审美创造内涵。
9.谈谈你对 ? 有意味的形式 ? 这一概念的见解。
10.有人说文学作品是不可转译的(包括各民族语言及古
今文之间),你认为有道理吗?为什么?
文学作品
第四编
文学作品的
类型和体裁
第九章
第一节 文学作品的类型
? 现实型文学
? 理想型文学
? 象征型文学
?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
?再现性和逼真性
司汤达
现实型文学
一 再现性
再现 (representation),
对外在客观现实状况作
如实刻画或模拟。
二 逼真性
以写实的方法,按生活
中各种事物的本来面目
进行精细逼真的描绘。
现实型文学
,现实性的诗歌 ? 的 ? 显著特点,在
于对现实的忠实,它不再造生活,而是把
生活复制、再现,像凸面玻璃一样,在一
种观点之下把生活的复杂多彩的现象反映
出来,从这些现象里面汲取那构成丰满的、
生气勃勃的、统一图画时所必需的种种东
西 ? 。
——别林斯基
现实型文学
,艺术家不应在他的
作品里露面,就像上
帝不该在生活里露面
一样。 ?
——福楼

现实型文学
,包法利夫人,
?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
?表现性和虚幻性
理想型文学
一、表现性
把内在主观世界状况以形象呈现出来。
理想型文学
,把本人对自己创造的人物的意
见隐藏起来,因而让读者对人物应
有的意见陷入迷离恍惚,等于甘愿
不要人了解。 ?
——乔治 ·桑指责福楼拜
,桃花源记, 的理想主义色彩
二、虚幻性
? 运用夸张、变形、
虚构的方法,不求
外表的真实,遵循
情感的逻辑,追求
情感的真实
? 英雄形象
? 神话、传说、历史
故事、民间传奇
理想型文学




,

西


,
秋浦歌(十五)
李 白
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
何处得秋霜。
?以暗示的方式寄寓
审美意蕴
?暗示性和朦胧性
象征型文学
,象征的定义可以粗略地说成是某
种东西的含义大于其自身。 ?
? 象征意味着既是它所说的,同时
也是超过它所说的。 ?
——劳 ·坡林
象征型文学
,作为象征的形象而表现出来的都
是一种由艺术创造出来的作品,一方
面见出它自己的特性,另一方面显出
个别事物的更深广的普遍意义而不只
是展示这些个别事物本身。因
此,…… 象征形象仿佛是一种课题,
要求我们去探索它背后的内在意义。 ?
——黑格尔
象征型文学
一、暗示性
?暗示 (suggestion),词语寄寓某种超出
本义的内涵
?暗示是象征型文学寄寓意蕴的方式
象征型文学
二、朦胧性
?朦胧 (ambiguity),词语含有多层不确定
的意义
?主观变形的寓意性形象
象征型文学
野草 · 题辞
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
同时感到空虚。
····
野草,根本不深,花叶不美,然而吸取露,
吸取水,吸取陈死人的血和肉,各各夺取它的
生存。当生存时,还是将遭践踏,将遭删刈,
直至于死亡而朽腐。
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鲁迅
文学类型的发展演变
? 古代:文学类型的初步形成
? 近代:文学类型的充分发展
? 现代:文学类型的多向演变
?文学类型发展的初始阶段,各种文学类型浑
然混合在一起,没有获得各自独立的形态
?一部作品往往兼具几种类型特征
?没有一种类型形成主要的文学潮流
古代:文学类型的初步形成




现实型文学 理想型文学 象征型文学


,诗经,,, 史记,, 楚辞, 最早, 庄子, 寓言与神话
杜甫、白居易的诗 李白的诗作 王维、李商隐的诗
明清章回小说, 西游记,,, 聊斋志异,,, 牡丹亭, 柳宗元的讽喻小品
西

古希腊神话,荷马史诗 索福克勒斯的, 俄狄浦斯王,
埃斯库罗斯和
阿里斯多芬的戏剧 宗教文学、英雄史诗、骑士传奇
古代:文学类型的初步形成
浪漫主义文学 现实主义文学 象征主义文学
18世纪末
? 回归自然 ?,
强调主观精神在
文学中的创造作
用 ;
崇尚人的欲望;
自我表现;
推崇想像与幻想
19世纪初
面对现实、反映现
实、再现生活真实;
暴露、批判现实
19世纪,以爱伦 ·坡
与波德莱尔为先驱,
作为文学思潮在 19世
纪 70年代形成;
反对自然主义;
追求象征性、超越性
近代:文学类型的充分发展
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 和 象征主义文学 分别成为理想
型、现实型和象征型文学的典型形态
浪漫主义文学




现实主义文学
巴尔扎克 (Honore de
Balzac,1799—1850)
? 19世纪法国作家,欧洲批
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
杰出代表
? 一生中共创作了 96部长、
中、短篇小说和随笔,总名
为, 人间喜剧,
自然是座庙宇,那里活的柱子
有时说出了模模糊糊的话音
从那里过,穿越象征的森林,
森林用熟识的目光将他注视。
如同悠长的回声遥遥地回合
在一个混沌深邃的统一体中
广大浩漫好像黑夜连着光明
——芳香、颜色和声音在相
互应和。
有的芳香新鲜若儿童的肌肤,
柔和如双簧管,青翠如绿草场,
——别的则朽腐、浓郁,涵盖了万
物,
像无极无限的东西四散飞扬,
如同龙涎香、麝香、安息香、乳香
那样歌唱精神与感觉的激昂 。
(梁宗岱译)
象征主义文学
应 和




? 现实型文学的深化
?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 革命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
相统一的两结合型文学
? 现代主义文学思潮
现代:文学类型的多向演变
现实型文学的深化
高尔斯华绥 托马斯 · 曼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剧照
奥斯特洛夫斯基
革命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
毛泽东:, 沁园春 ·雪,
现代主义文学思潮



贝克特:, 等待戈多,
, 等待戈多, 剧照
爱:美丽的地方。 (他转身走到
台前方,停住脚步,脸朝观众 )妙极了
的景色。 (他转向弗拉季米尔 )咱们
走吧。
弗:咱们不能。
爱:咱们在等待戈多。
爱:啊 !(略停 )你肯定是这儿
吗?
弗:什么?
爱:我们等的地方。
弗:他说在树旁边。 (他们望着
树 )你还看见别的树吗?
爱:这是什么树?
弗:我不知道。一棵柳树。
第二节 文学作品的基本体裁
? 诗
? 小说
? 剧本
? 散文与报告文学

诗在结构上具有突
出的 跳跃性 特征:
超越了时间的樊篱、
空间的鸿沟以断续
表现连贯,以局部
概括整体
诗的 凝练性 体现在
用高度概括的艺术
形象、极其精练的
文学语词最集中地
反映社会生活和表
达思想感情
诗是最强调 韵律性 的。
诗的节奏主要指诗句中
长短、强弱不同的音有
规律地变化:停顿,节
奏、音调、押韵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断 章
卞之琳
? 侧重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
? 长篇、中篇与短篇小说
文言小说与白话小说
? 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
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
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
小 说
小说 沈从文, 边城,
黄永玉绘, 边城, 插图



人物刻画
情节叙述
环境描写
? 浓缩地反映现实生活
集中地表现矛盾冲突
以人物台词推进戏剧动作
? 一种侧重以人物台词为手段、
集中反映矛盾冲突的文学体裁
? 悲剧、喜剧与正剧
独幕剧与多幕剧
剧 本
剧本
老舍, 茶馆,
2002年人艺剧照
1957年人艺剧照
?文学意义上的散文是与诗歌、小说、剧本等
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包括抒情散文、叙事
散文、杂文、游记等
?题材广泛多样
结构自由灵活
抒写真实感受
散 文
? 一种在真人真事基础上塑造艺术形象,
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
? 及时性
纪实性
文学性
报告文学
本章小结
思考问题
1.如何认识现实型、理想型、象征型文学与现实主义、浪漫
主义文学的关系?
2.谈谈象征型文学与现实型、理想型文学的区别。
3.运用文学类型理论分析当代文学作品。
4.现代主义文学的类型特征是什么?
5.从诗歌基本特征看其抒情表现的艺术特长。
6.比较散文与报告文学的真实性。
7.比较小说与剧本在反映生活方面的异同。
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
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
第十章
第一节 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
?,文本 ? (text):由作者写成而有待于
阅读的单个文学作品本身
? 文本具有由表及里的多层次审美结构
?,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 ? 圣人立象以尽意 ?
——,周易 ·系辞,
?,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
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
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
象以言著。 ?
——王弼,,周易略例,
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问题
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问题
?黑格尔,? 形式 ? 与 ? 意蕴 ?
?英加登:文本四个层面
1.字音及其高一级语音组合
2.意义单元
3.多重图式化面貌
4.再现客体
Roman Ingarden 1893—1970
英加登
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
? 文学言语层面
? 文学形象层面
? 文学意蕴层面
? 内指性
? 心理蕴含性
? 阻拒性
一、文学言语层面


春 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 甫
文学言语的阻拒性
在烟雾中,太阳在断崖的上空出现了,太阳
的光线把葛利高里的光头上浓密的白发,照得发光
了,又沿着苍白的、可怕的和一动不动的脸上滑着
。他仿佛是从一个苦闷的梦中醒来,抬起了头,看
见自己头顶上的黑色的天空和太阳的、耀眼的黑色
圆盘。
——肖洛霍夫:, 静静的顿河,
? 读者经过想像和联想而在头脑中
唤起的具体可感的动人的生活图景
? 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 假定与真实的统一
? 个别与一般的统一
? 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
二、文学形象层面
红楼世界
? 历史内容层
? 哲学意味层
? 审美意蕴层
三、文学意蕴层面
历史内容层
陈忠实
史诗般的, 白鹿原,
哲学意味层
饮 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审美意蕴层
海 棠
苏 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
香雾空 濛 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
故烧高烛照红妆。
第二节 文学典型
典型 (Tupos/type)
? 17世纪以前:类型说
? 18世纪以后:个性典型观
? 19世纪 80年代末:马克思主义典型观
作为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
典型是文学言语系统中显出特征
的富于魅力的性格。它在叙事性
作品中,又称典型人物或典型性
格。
文学典型的美学特征
特征 (charakteristische/characteristic)
? 希尔特:特征是?组成本质的那些个别标
志?
? 黑格尔
? ?特征化?
? 总特征与局部特征
一、文学典型的特征性





Q
?生命的魅力
?灵魂的深度
二、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





西


,
,据我看来,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
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
型人物。您的人物,就他们本身而言,是够
典型的;但是环绕着这些人物并促使他们行
动的环境,也许就不是那样典型了。 ?
三、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恩格斯:, 致玛 ·哈克奈斯,

Q



第三节 意境
? 我国诗学、画论、书论的中心范畴
? 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
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诱发和
开拓的审美想像空间。
?, 庄子 ·齐物论,
? 刘勰, 文心雕龙,
? 钟嵘, 诗品,
? 王昌龄
? 皎然
一、意境概念的形成及界定
? 刘禹锡 ? 境生于象外 ?
? 司空图 ? 象外之象,景外之景 ?
? 王国维
? ? 意境 ? 与 ? 境界 ? 不同
一、意境概念的形成及界定
王昌龄
? 诗有三境。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
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
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
得形似。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
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张之于
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 ?
——,诗格,
王国维 ( 1877—1927)
意境论的集大成者
(一 )情景交融
文学中有二元质焉:曰景,曰情。 ——王国维
情景相融而莫分也。 ——范 晞 文
二、文学意境的特征
“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哀乐
之触,荣悴之迎,互藏其宅 ?, ? 情、景名为二,
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
景中情。 ?
——王夫之
景中藏情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 李白:, 送孟浩然之广陵,
安徽太白楼里的
李白雕像
情中见景
情景并茂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
裳 。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
狂 。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
乡 。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
阳 。
—— 杜甫:,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二 )虚实相生
?? 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
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 ?
——梅尧臣
? ? 实境 ? 与 ? 虚境 ?
二、文学意境的特征
, 实境 ? 与 ? 虚境 ?
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
叶绍翁
(三 )韵味无穷
?刘义庆、谢赫:气韵
刘勰、钟嵘,滋味
司空图,韵味
?由物色、意味、情感、事件、风格、语
言、体势等因素共同构成的美感效果
二、文学意境的特征
忆秦娥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
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李 白
?刘熙载
? 花鸟缠绵,云雷奋发,弦泉幽咽,雪月空明 ?
?王国维
? 有有我之境,有 无我之境 。 …… 有我之境,
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
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
三、意境的分类
无我之境
饮 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第四节 文学意象
复活 ? 意象 ? 一词的古义,专指一种
特殊的表意性艺术形象或文学形象。
?,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
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 ?
——,周易 ·系辞,
? 古代象征艺术
? 叶燮,? 至理 ?, ? 至事 ?
一,观念意象及其高级形态审美意象
? 哲理性
? 象征性
? 荒诞性
? 抽象思维的直接参与
? 求解性与多义性
二 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
哲理性
浮士德的故事是人
类精神的象征
,浮士德, 剧照
歌 德
夸 父
余光中
为什么要苦苦去挽救黄昏呢?
那只是落日的背影
也不必吸大泽与长河
那只是落日的倒影
与其穷追苍茫的暮景
埋没在紫霭的冷烬
——何不回身挥杖
迎面奔向新绽的旭阳
去探千瓣之光的蕊心?
壮士的前途不在昨夜,在明晨
西奔是徒劳,奔回东方吧
既然是追不上了,就撞上去
象征性
荒诞性
?, 庄,,, 列, 之寓言也,则触蛮
可以立国,蕉鹿可以听讼;, 离骚, 之抒
愤也,则帝阙可上九天,鬼情可察九
地 …… 愈出愈奇,不可思议。 ?
——章学诚:, 文史通义,
抽象思维的直接参与
? 意象本质上是以表达哲理为目的的
? 表意之象 ?,所以它的创作思维过
程是从抽象到具象的
? 从 ? 客观对应物 ? 到 ? 人心营构之
象 ?
求解性与多义性
毕加索:, 格尔尼卡,
? 寓言式意象
? 符号式意象
三、审美意象的分类
寓言式意象
海明威, 老人与海,
张爱玲译, 老人与海,
本章小结
思考问题
1.举例说明文学言语与普通言语的不同。
2.文学形象有哪些特征?举例说明之。
3.文学典型的审美特征是什么?典型人物与典型
环境的关系是怎样的?
4.举例说明文学意境的特征。
5.本书所讲的 ? 审美意象 ? 与一般的意象有何不
同?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叙事性作品
第十一章
第一节 叙事界定
一、叙事理论与叙事学
? 中外传统叙事理论
? 叙事学的起源
? 叙事学的发展
中外传统叙事理论
? 亚里士多德, 诗学,
贺拉斯, 诗艺,
? 金圣叹的小说、剧本评点
? 以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为中心
叙事学 (narratologie /narratology)
? 普洛普概括出俄国民间故事的 31个恒定
? 功能 ?
? 列维 -斯特劳斯开启法国叙事学研究 20世纪 60年代法国出现大量关于叙事作品结构分析
的尝试。包括以格雷马斯为代表的神话分析、以布雷蒙
德为代表的民间故事分析和巴特、托多罗夫、热奈特等
人为代表的小说研究。
叙事学的发展
? 意识形态叙事研究
20世纪 80年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学派开始转向文
学的社会文化背景,从意识形态角度研究叙事文学 。
?“小规模的叙事学复兴 ?
20世纪 90年代,借鉴女性主义、解构主义、精神
分析学、历史主义、电影理论、计算机科学等众多理
论和方法,形成所谓的 ? 新叙事学 ? 。
二、叙事的涵义与特征
文学的叙事( narration)是用话
语虚构社会事件的过程
神话和史诗,是早期的叙
事性文学。图为印度史诗
,罗摩衍那, 插图 ——悉
多被劫。
文学叙事的基本特征,
第一,叙事的内容是社会生活事件过程。与
抒情性作品不同,叙事文学讲故事,描述人的行
为及其造成的后果,其认识价值就在于显示了社
会生活的发展变化过程及其意义。
文学叙事的基本特征,
第二,叙事是话语的虚构。文学叙事不同于
日常叙述语言,在于它具有内指性。叙事作为话
语的虚构而同客观的现实之间产生距离。
,西游记, 的艺术世界
无须符合史书的记载
三、叙事与审美意识形态本质
从叙事的内容来看,
任何叙事都是对现实世
界的某种解释,必然带
有时代、民族等意识形
态的印记。
譬如, 旧约, 是希伯莱
民族意识形态的体现 。
乔托:, 逃亡埃及,
三、叙事与审美意识形态本质
从叙事方式来看,一定
的叙事写作方式形成一定的
写作风格,而种种风格背后
的制约要素之一就是审美意
识形态。
譬如自然主义是 19世纪实
证主义意识形态的体现。
左拉肖像
四、叙事的构成
? 叙述内容:被讲述的故事
? 叙述话语:讲述故事的语句
? 叙述动作,? 叙述 ? 活动本身
叙述内容是穷酸文人孔乙
己一生的悲惨命运。叙述动
作是作为咸亨酒店小伙计的
?我?,讲述他所旁观到的
孔乙己的故事。小伙计的身
份和态度,使叙述话语相当
简洁而冷漠,与孔乙己的悲
惨命运形成强烈对比。小说
的艺术张力正在于此。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
鲁迅, 孔乙己,
(丰子恺绘)
第二节 叙述内容
? 故 事
? 结 构
? 行 动
事 件
? 事件由所叙述的人物行为及其后果构成,作品中
的事件可分为若干层次。
? 任何事件在作品中都承担着一定的作用
推动情节的事件
塑造形象的事件
故事
西


情 节
? 情节是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
? ? 国王死了,不久王后也死去 ? 便是故事;
而 ? 国王死了,不久王后也因伤心而死 ? 则
是情节。
—— 福斯

故事








人 物
? 性格与情节的主次地位之争
? 人物的二重性特点:行动元与角色
行动元是情节的动因,决定人物 ? 做什么 ?
角色是形象的基础,表现出人物 ? 怎样做 ?
故事
场 景
叙述内容中具体描写的人物行为与
环境组合成为场景。
故事
表层结构
? 历时性向度:根据叙述的前后顺序研究句子
与句子、事件与事件之间的关系。
? 以句法关系表示故事结构关系,将叙述内容
简化为叙述句
人物 —主语 行为 —谓语 状态 —表语
?, 驿站长,,平衡 —破坏平衡 —新的平衡
结构
深层结构
? 共时性向度:研究内容各个要素与故事
之外的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
? 列维 -斯特劳斯
结构
列维-斯特劳斯( C,Lévi-Strauss)
? 法国人类学家和结
构主义理论家
? 结构主义神话学
?, 结构人类学,
行为 后果
A:循常规行事 B:脱离常规的行为 C:不幸 D:幸运
应举
龙女向舅姑哭诉丈
夫的行为
洞庭君把爱女受难
的事向暴躁的弟弟
钱塘君保密
钱塘君顺从锁禁
严词拒绝钱塘君婚
媒回家后两次明媒
正娶
马受惊而跑出道外
解下衣带叩社桔入水
见龙王
钱塘君怒发而挣断锁

最后娶一父亲不知所
往的寡妇
落第
龙女被罚牧羊
洞庭君哀恸
钱塘君被囚禁
柳毅在拒婚后的
遗憾两度亡妻
龙女得还
钱塘君大胜并被赦

成仙得道
,柳毅传, 的深层结构
行 动
? 三段式序列
可能性 —变为现实 —取得结果
? 行动序列的典型复合形式,
首尾接续式
中间包含式
左右并连式
第三节 叙述话语
一、文本时间与故事时间
? 故事时间,指故事发生的自然时间状态
? 文本时间(叙事时间),指故事内容在
叙事文本中具体呈现出来的时间状态
一、文本时间与故事时间
? 时序:顺叙 ?倒叙 ?插叙
? 时距:叙述的步速
匀速 ?变快 ?变慢
? 频率:一个事件在故事中出现的次数与该事
件在文本中被叙述的次数
二、视角
? 第三人称叙述
传统的全知叙述:, 三国演义,
现代的限制叙述:沃尔夫, 达罗卫夫人,
? 第一人称叙述
叙述者为主人公:余华, 活着,
叙述者为旁观者:鲁迅, 孤独者,
? 第二人称叙述
第四节 叙述动作
一,叙述者与作者
叙述者不是作者,而是作者创作出来的第一个形
象,故事总是被叙述者叙述出来的。
, 孔乙己, 中的小伙计
, 呼兰河传, 的儿童视角?我?
叙述者的声音本身成为被关注的对象
? 传统话本小说:说书人常常撇开故事内容,
直接对听众进行道德训教
? 现代小说,叙述者直接露面,强调?讲?
的动作,解构经典叙事制造的客观、逼真
幻觉
二、叙述者与声音
米兰 ·昆德拉( Milan Kundera)
在昆德拉的一些
小说中,叙述者时常
跳出来,与读者商量
这个故事怎样讲下去
好,譬如, 玩笑,,
,生活在别处,,
,不朽, 等。而纪德
正是他所喜爱的一位
小说家。
?,独白?式叙述
? ?复调?式叙述
巴赫金 分析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
为?复调?式小说,小说中叙述者
的声音、不同人物的声音,形成
?众声喧哗?的世界。
二,叙述者与声音
巴赫金( Mikhail Bakhtin,1895 —1975)
巴赫金是在身后?被发现?
的大思想家,处于社会主义
苏联,一生颠沛流离。他 的
两大思想 ? 狂欢化 ? 和 ? 复
调 ? 理论,具有鲜明的人文
理想精神,反对极权主义,
主张 平等对话,这与其说是
一种诗学,不如说是一种坚
定的政治理论和意识形态主
张。
作者在作为叙述者讲述故事时,心目中必然要
有一个潜在的叙述接受者。
? 话本小说
?, 少年维特之烦恼,
?, 红楼梦,,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三、叙述者与接受者
本章小结
思考问题
1,如何理解叙事的特征?
2,情节与事件的关系如何?
3,试分析一篇叙事作品的行动序列。
4,试述叙事节奏与时间的关系。
5,叙述角度的变换对于阅读有何意义?
6,试分析一篇叙事作品中叙述者声音的特点。
抒情性作品
第十二章
第一节 抒情界定
一、抒情与抒情性作品
? 抒情( lyric)由古希腊文中的七弦琴
( lyre)一词演变而来
? 陆机:诗缘情
? 抒情性作品是指以表现作者个人主观情感
为主、偏重审美价值的一类文学作品,与
叙事性作品相对
诸人共游周家暮柏下
陶渊明
今日天气佳,清吹与鸣弹。
感彼柏下人,安得不为欢。
清歌散新声,绿酒开芳颜。
未知明日事,余襟良以殚。
,渊明逸致图,
二、抒情与现实
? 抒情作为一种主观表现,并不脱离现实,而
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与评价
? 抒情也是对现实的一种意识中的改造
? 化景物为情思 ?
三、抒情中的自我与社会
抒情自我与社会的联系最突出地体现
为与一定社会意识形态的联系。
汤显祖的, 牡丹亭, 与
明朝中叶市民阶层的兴起、
个性解放思想的萌芽有密
切关系。
四、抒情与宣泄
? 文学抒情是一种审美表现,需要适度的意识控
制与思维参与,需要创造有序的话语组织形式,
与普通情感宣泄不同
? 抒情主体把自己的内心体验作为对象来表现,
既是情感的释放,又是情感的构造
? 创造具有审美价值的文学作品
构造适合情感表现的感性形式
,艺术品是将情感(指广义的情感,
亦即人所能感受到的一切)呈现出来
供人观赏的,是由情感转化成的可见
的形式。 …… 艺术形式与我们的感觉、
理智和情感生活所具有的动态形式是
同构的形式。 ?
——苏珊 ·朗格:, 艺术问题,
苏珊 ·朗格
Susanne.K.Langer,1895 —1985
第二节 抒情性作品的构成
一、抒情内容与抒情话语
? 抒情话语和抒情内容是一种直接融合的关系,抒情
内容直接投射和转化在抒情话语的声音与画面形象
的组织形式之中,不可分离
? 抒情诗成为 ? 最典型的语言创作 ?
第二节 抒情性作品的构成
一、抒情内容与抒情话语
? 抒情话语与普通话语不同,突出声音层和画面
层的象征功能
? 改造普通话语:诗家语和陌生化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
辛弃疾
陌生化是对抗机械化的利器,使我
们重新感受这个我们已经烂熟的世界。
? 艺术的目的是传达对事物的直接经验,
就好像那是看到的而不是认识到的;艺术技
巧在于使事物变得陌生,在于以复杂化的形
式增加感知的困难,延长感知的过程,因为
艺术中感知过程本身就是目的,必须予以延
长。 ?
——什克洛夫斯基:, 艺术作为手法,
陌生化
什克洛夫斯基
Victor Shklovsky,1893—1984
王国维, 人间词话,, ? 红
杏枝头春意闹 ?,着一 ? 闹 ?
字而境界全出。 ? 云破月来花
弄影 ?,着一 ? 弄 ? 字而境界
全出矣。
二、抒情性作品的结构
声音、画面和情感经验
? 声与情
? 景与情
声与情
? 诗与乐同源
? 声调与情调
平仄关系、押韵、格律
? 节奏与情感运动形式
景与情
诗与画相通
? ? 诗是有声画,画是无声诗 ?
? 诗中有画 ?, ? 画中有诗 ?
? 莱辛,诗是时间性的语言艺术
画是空间性的造型艺术
? 中国画 ? 散点透视 ?,与抒情诗相

莱辛
? 莱辛( Lessing,1729—1781)
? 诗画之分是欧洲美学史上一个重要
问题,莱辛在 1766年写作, 拉奥孔,
或称, 论诗与画的界限, 一书,主
要针对温克尔曼的观点
? 雕塑中拉奥孔没有像诗中那样怒吼,
是出于造型艺术对于美的要求
景与情
情景关系
? 情与景是中国传统诗学中的一对
重要概念
? 王夫之 ? 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
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 ?
? 情景相生、情景交融 谓有意境
情景相生、情景交融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 · 秋思
景与情
真与幻
? 诗的真实,在于主观感受的真实,情感
逻辑的真实。
?, 庄子, 曰,? 真者,精诚之至也。不
精不诚,不能动人。 ? ?? 诚身修辞,
非有二道。试观杜公,凡赠寄之作,无
不情真意挚,至今读之,犹为感动。无
他,诚焉耳。
——方东树
第三节 抒情方式
一、抒情话语的修辞方式
? 比喻与象征
? 倒装与歧义
? 夸张与对比
? 借代与用典
二、抒情角色
第一人称的抒情方式
直接抒情 借景抒情
二、抒情角色
中国古典诗词中常常有男性作者采用女子
口吻代言抒情的作品。
燕草如碧丝, 秦桑低绿枝 。
当君怀归日, 是妾断肠时 。
春风不相识, 何事入罗帏?
—— 李白:, 春思,
本章小结
思考问题
1,文学抒情与叙事有哪些主要区别?
2,抒情话语主要通过哪些方式来突出语言的表现
功能?试举例说明。
3,为什么说 ? 一切景语皆情语 ??
文 学 风 格
第十三章
,风格 ? 一词最初属于修辞
学的概念,强调作品中语言的
修辞特色。
亚里士多德认为,修辞的高
明就是风格。
语言的准确性,是优良的风格的基础
——亚里士多德
第一节 风格的诸种观念和理论
一、风格是独特的言语形式
二、风格是作家的创作个性在作品中的自然流露
? 扬雄 ? 心画心声 ?
? 曹丕 ? 文以气为主 ?
?, 文心雕龙 · 体性,, 气以实志,志以定言,
吐纳英华,莫非情性 ?
? 正确理解 ? 文如其人 ?
钱锺书:, 谈艺录, 四八
所言之物,可以饰伪:臣奸为忧国语,热中人
作冰雪文,是也。其言之格调,则往往流露本相;
狷急人之作风,不能尽变为澄澹,豪迈人之笔性,
不能尽变为谨严。文如其人,在此不在彼也。 ……
阮圆海欲作山水清音,而其诗格矜涩纤仄,望可知
为深心密虑,非真闲适人,寄意于诗者。
三,风格是主体与对象、内容与形式相
契合时呈现的特色
? 刘勰 ? 因情立体,即体成势 ? 说
? 夫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盖沿隐以至显,因内而
符外者也。 ?
? 黑格尔:真正的风格应该是适应 ? 主题本身及其理想
的表现所要求的 ? 。
四、风格是读者辨认出的一个格调
,作诗譬如江南诸郡造酒,皆以曲米为料,酿成
则醇味如一。善饮者历历尝之曰,‘ 此南京酒也,此
苏州酒也,此镇江酒也,此金华酒也。 ’ 其美虽同,
尝之各有甄别,何哉?做手不同故尔。 ?
——谢榛:, 四溟诗话,
第二节 风格的定义和内涵
? 文学风格是指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的
有机整体中通过言语结构所显示出来的、能
引起读者持久审美享受的艺术独创性
? 内在根据 ——创作个性
基本条件 ——主体与对象、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外部特征 ——文体和语言组织
一、创作个性是文学风格形成的内在根据
? 创作个性不能单方面决定和构成风格,风格的形成受到
题材主题、体裁的影响
? 日常个性是作家在世俗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习性,常为俗
世功利困扰,而创作个性是作家在精神活动中体现出来
的习性,具有审美的超功利性。
(一)文学风格、创作个性与日常个性
创作个性区别于文学风格
一、创作个性是文学风格形成的内在根据
日常个性 ————创作个性 ————文学风格
创作实践 外 化
(人格结构) 审美升华 (艺术人格) 形式化 (艺术独创性)
(一)文学风格、创作个性与日常个性
创作个性转化为文学风格
二、主体与对象的和谐统一是风格
存在的基本条件
? 布封提出 ? 风格即人 ?
? 风格是当我们从作家身上剥去那些不属于他本人的东西,
所有那些为他和别人所共有的东西之后所获得的剩余和
内核。 ?
? 马克思,? 真理是普遍的,它不属于我一个人,而为大
家所有,真理占有我,而不是我占有真理。我只有构成
我的精神个体性的形式。 ‘ 风格就是人本身 ’ 。 ?
三、文体特色和言语组织是风格
呈现的外部特征
创作个性作为作家潜在的心理构成,
有待于外化、形式化到具体的作品中,
才能形成风格。文体和言语组织是风格
的载体。
?风格是文体的最高范畴和体现
?语言编码、修辞分布与文学风格
风格是文体的最高范畴和体现
1.体裁
2.语体
? 规范语体:抒情语体、叙述语体、对话语体
? 自由语体:使作家的个性得到充分外化,是创作个性发
展为风格的惟一途径,其本身就是风格的有机组成部分
3.风格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李白:, 宣州谢 朓 楼饯别校书叔云,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李




张爱玲与沈从文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
——张爱玲
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故把皮肤变得
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故眸子清明如
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故天真活
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
——沈从文,,边城,
第三节 文学风格的类型与价值
一、风格类型的划分
我国古代风格分类理论十分丰富,独具特
色。
? 简分法,刚柔二分
? 繁分法,, 文心雕龙, 八体
, 二十四诗品,
简分法
其得于阳与刚之美者,则其文如霆,如电,如长风之出谷,如
崇山峻崖,如决大川,如奔骐骥;其光也,如杲日,如火,如金 镠
铁;其于人也,如冯高视远,如君而朝万众,如鼓万勇士而战之。
其得于阴与柔之美者,则其文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
烟,如幽林曲涧,如沦,如漾,如珠玉之辉,如鸿鹄之鸣而入廖廓;
其于人也,漻 乎其如叹,邈乎其如有思,暖乎其如喜,愀乎其如悲。
观其文,讽其音,则为文者之性情形状举以殊焉。
——姚鼐:, 复鲁 絜 非书,
繁分法
? 若总其归途,则数穷八体:一曰典雅,二曰远奥,三曰精约,四
曰显附,五曰繁缛,六曰壮丽,七曰新奇,八曰轻靡。
—— 刘勰, 文心雕龙 ·体性,
? 司空图, 二十四诗品,,雄浑、冲淡、纤 秾,沉著、高古、典雅、
洗炼、劲健、绮丽、自然、含蓄、豪放、精神、缜密、疏野、清
奇、委屈、实境、悲慨、形容、超诣、飘逸、旷达、流动
二、文学风格的审美价值
? 不同的文学风格有不同的审美价值
? 风格的审美价值可以超越时代,但它在多大程
度上得到实现,却往往又受到时代的价值取向
的影响和制约
第四节 文学风格与文化
? 文学风格与时代文化
? 文学风格与民族文化
? 文学风格与地域文化
? 文学风格与流派文化
? 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
时代,然而确实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
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
精神的一个时代。
——宗白华:, 论 <世说新语 >和晋人的美,
?,文学的自觉时代 ?
——鲁迅:,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 建安七子与竹林七贤
魏晋风度
时代风格
目送归鸿,
手挥五弦。
俯仰自得,
游心太玄。
时代风格
嵇康与, 广陵散,
意大利语的柔和和甜蜜在不知不觉中渗入到意大利作
家的资质中去。在我看来,词藻的华丽、隐喻的运用、
风格的庄严,通常标志着西班牙作家的特点。对于英国
人来说,他们更讲究作品的力量、活力和雄浑,他们爱
讽喻和明喻甚于一切。法国人则具有明彻、严密和优雅
的风格。
—— 伏尔泰:, 论史诗,
民族风格
民族风格
俄罗斯大地的声音
屠格涅夫
托尔斯泰
陀思妥耶夫斯基
契诃夫




荆楚之地,僻处南方,故老子之书,其说杳冥而深远。
及庄、列之徒承之,其旨远,其义隐,其为文也,纵而
后反,寓实于虚,肆以荒唐谲怪之词,渊乎其有思,茫
乎其不可测矣。屈乎之文,音涉哀思,矢耿介,慕灵修,
芳草美人,托词喻物,志行芳洁,符于二, 南, 之比兴。
而叙事记游,遗尘超物,荒唐谲怪,复与庄、列相同。
—— 刘师培:, 南北文学不同论,
地域风格
地域风格




孔子与屈原
流派风格
豪放派的苏轼 婉约派的柳永
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
? 杨柳岸晓风残月 ? 。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
琶、铁绰板,唱 ? 大江东去 ? 。
本章小结
思考问题
1,如何正确理解 ? 文如其人 ? 与 ? 风格即人 ? 的观点?
2,试述文学风格与创作个性的关系。
3,试述创作个性与日常个性的关系。
4,风格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5,为什么说 ? 风格是文体的最高范畴和体现 ??
6,文学风格的特征是什么?
7,如何理解风格的审美价值?
8,如何理解文学的地域风格?
第五编
文学消费与接受
第十四章
文学消费与接受的性质
第一节 文学消费与一般消费
? 广义:文学欣赏、文学阅读
狭义:近代商品经济与印刷出版媒介充分发展,
文学成为特殊商品之后的欣赏与阅读
? 文学消费是整个文学活动得以实现的重要步骤
? ? 雅 ?, ? 俗 ? 文学的分化与互渗
一, 文学生产、传播与消费
? 文学生产(狭义),指以作家内在心理意象形式存在的观
念形态的文本创造和出版家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将作家观
念形态的文学文本变为文学读物的物态化生产
? 文学传播兼指文学作品的出版与流通
? 文学消费指读者的阅读
(一)文学传播活动及其变迁
? 变迁轨迹
口头传播:作家、职业说书人
书籍传播:从手抄本到机械印刷品
视听传播及电子网络传播:广播、电影、电视、网络
? 大众传播:使用印刷媒介 (书籍、报纸、杂志 )和电子媒
介 (广播、电影、电视以及电脑网络等 )大量收集、复制
和传播信息。具有大范围播布、传递迅速和单向扩散或
互动交流等特点。
从口头文学到手抄本
(二)文学消费与文学生产之间的互动
关系
生产直接是消费,消费直接是生
产。每一方直接是对方。可是同时在
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中介运动。生产
中介着消费,它创造出消费的材料,
没有生产,消费就没有对象。但是消
费也中介着生产,因为正是消费替产
品创造了主体,产品对这个主体才是
产品。产品在消费中才得到最后完成。
——马克思,《〈 政治经济学批判 〉 导言,
文学生产规定着文学消费
文学生产 文学消费
提供文学消费的对象
规定文学消费的方式
规定着文学消费的需要
文学生产
决定着文学生产的最后完成
制约着文学生产的方式和规模
体现为文学生产的目的和动力
文学消费制约着文学生产
文学生产 文学消费
二,文学消费的二重性
(一)文学消费作为一般的商品消费
? 文化工业的出现和文化流通市场的形成,文学生产者与文
学消费者发生分离
? 文学作品进入商品流通领域,遵循价值规律
? 文学作为物态化的劳动产品,会有物质耗损
? 文化生产受社会消费心理影响
二、文学消费的二重性
(二)文学消费作为特殊精神产品的消费
? 文学产品主要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
? 文学产品中作家的创造性劳动难以作定量评估
? 优秀的文学产品具有超时代性
? 文学产品的消费具有再创造的性质,需要消费者的积极参

三、文学消费与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

(一)文学消费作为一种意识形态
? 文学生产者通过文学作品传达的意识形态性,在文学
的阅读过程中,影响消费者
? 文学消费对于意识形态的三种反应模式,
直接服务于现行体制与社会结构
直接批判现行制度的不合理性
声称远离现行政治制度的 ? 非意识形态化 ?
?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主张将诗
人逐出他的理想国。
孔子极为重视文艺的教化作用,认为
诗可以为?事父?、?事君? 。
法兰克福学派认为,现代资产阶级通过高度
商品化的现代艺术消费,消蚀了消费者对现行
制度的历史性的思考,瓦解了消费者变革现实、
改造世界的要求。
(二)文学消费作为意识形态消费的特殊

不是以概念形式的意识形态
观念直接灌输给消费者,而是
寓思想观念于艺术形式的结构
和艺术娱乐的效果之中 。
丁 玲
赵树理
四、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
文学消费 文学接受
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二重性 精神文化属性
既包括阅读行为,也包括未含阅读
活动的消费行为 一种阅读或欣赏的精神活动
主客观条件不同
综合的多视角 偏于审美经验或艺术心理这一独特 视角
(一)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的区别
(二)文学消费、文学接受和文学欣赏的
关系
文学消费 文学接受 文学欣赏
(初始阶段) 文学阅读 (高级阶段)
一、文学接受作为审美活动
(一)文学接受是一种审美活动
第二节 文学接受的文化属性
文学作品从感官感受、情
绪情感和思想深度等方面吸引
读者、感染读者、震撼读者并
给读者带来精神愉悦、人格自
由和心灵净化的价值属性。
第二节 文学接受的文化属性
?悦耳悦目
?悦心悦意
?悦神悦志
一、文学接受作为审美活动
(二)文学接受审美价值属性的三层次
民间故事书的使命是使一个农民
在作完艰苦的日间劳动,在晚上拖着
疲乏的身子回来的时候,得到快乐、
振奋和慰藉,使他忘却自己的劳累,
把他的硗瘠田地变成馥郁的花园 ……
使一个手工业者的作坊和一个疲惫不
堪的学徒的寒伧的楼顶小屋变成一个
诗的世界和黄金的宫殿,而把他的矫
健情人形容成美丽的公主。
——恩格斯:, 德国的民间故事书,
二、文学接受作为认识活动 (一)文学接受是一种认识活动
?马克思、恩格斯称他们从 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
那里学到的,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经济学家那里学到的还
要多
?亚里士多德认为诗比历史更具有哲
学意味,? 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
发生的事,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
即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可能发生的
事。 ?
(二)文学接受的认识价值方面
? 认识社会现实
? 认识人类自我
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
麦克白等形象具有深刻的人
性内涵
莎士比亚
三、文学接受作为文化价值阐释活动
(一)文学接受是一种文化价值阐释
(二)文学接受的文化价值阐释的诸方

? 民俗学价值
? 社会学、历史学、政治学价值
? 宗教价值
? 哲学价值
民俗学价值
贾平凹与商州系列
张贤亮 韩少功, 爸
爸爸,
阿城近照
,棋王,,孩子王,
,绿化树,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宗教价值
古希腊神话多神教价值观
?,神曲, 基督教价值观
, 一千零一夜, 伊斯兰教风情
四、文学接受作为交流活动 (一)文学接受是一种交流活动
? 文学交流的自由性
? 文学交流的想像性、符号性与情感性
孔子:诗可以群
(二)文学接受的交流活动表现诸方面
人物角色
作品中整个自
然、社会与全
人类
作者
读 者 其他读者
本章小结
思考问题
1.文学消费与文学生产有什么关系?
2.文学传播方式对文学的生产与消费有何影响?
3.文化市场对文学生产与消费有何意义?
4.为什么说文学消费既是一般商品消费,又是
特殊的精神产品消费?
5.怎样理解文学消费与接受的意识形态性质?
6.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7.怎样理解文学接受是一种审美体验活动?
8.怎样理解文学接受是一种审美认识活动?
9.怎样理解文学接受是一种价值诠释活动?
10.怎样理解文学接受是一种审美交流活动?
第十五章
文学接受过程
第一节 文学接受的发生
一、期待视野 (expectation horizon)
在文学阅读之先及阅读过程中,作为接
受主体的读者,基于个人与社会的复杂原因,
心理上往往会有既成的思维指向与观念结构。
读者的这种据以阅读文本的既成心理图式,
叫做阅读经验期待视野,简称期待视野。
姚斯 ( Has Robert Jauss) 读者在接受文学作品时自
身具有某种思维定向和先在结
构,它包括伽达默尔所谓历史
视界和个人视界两方面内涵:
一方面,? 第一个读者的理解
将在这一代又一代的接受之链
上被充实和丰富 ?, ? 另一方
面,读者以往的阅读记忆也积
累了阅读经验,这两方面的融
合就形成一代代读者的期待视
野 ? 。
德国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
(一)阅读经验期待视野的层次
? 文体期待
? 形象期待
? 意蕴期待
(二)阅读经验期待视野的形成
? 接受者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审美趣味、情感
倾向、人生追求、政治态度等
?一定的文学艺术素养
?特定的生理机制,即读者的性别,
年龄、气质类型等生理特征
(三)阅读经验期待视野的类型
? 个人性期待视野
? 集体性期待视野
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故圆照之象,务先博
观。阅乔岳以形培 塿,酌沧波以喻畎浍。无私于轻重,不偏于憎爱,
然后能平理若衡,照辞如镜矣。是以将阅文情,先标六观:一观位
体,二观臵辞,三观通变,四观奇正,五观事义,六观宫商。斯术
既形,则优劣见矣。
—— 刘勰, 文心雕龙 · 知音,
二、接受动机
? 审美动机
? 求知动机
? 受教动机
? 批评动机
? 借鉴动机
受教动机
影响一代人的书
三、接受心境
(一)接受心境的形成原因
(二)接受心境对阅读效果的影响
? 欣 悦
? 抑 郁
? 虚 静
虚 静
? 庄子 ? 心斋坐忘 ?
? 刘勰, 文心雕龙 · 神思,
陶钧文思,贵在虚静。
疏瀹五藏,澡雪精神。
? 杜甫
静者心多妙,先生艺绝伦
四、从隐含的读者到读者阅读
隐含读者( implied reader),指相对于
现实读者而言的,作家本人设定的能够把
文本加以具体化的预想读者。是作家预想
出来的他的作品问世之后,可能出现的或
应该出现的读者。
伊瑟尔( Wolfgang Iser)
隐含读者,一是指文本结构本身包含
的、允许读者用不同方式实现的各种不同
解释的可能性;二是指文本意义及其生产
过程,即读者通过阅读使文本潜在因素具
体化的过程。
伊瑟尔认为文本是一个充满各种潜在因
素因而有待于读者在阅读活动中加以具体
化的结构。读者根据自己想像对文本加以
填充和再构建。
(一)创作动机与隐含读者
作家的创作动机会决定文本中隐含的读者。
篇篇无空文,句句必尽规,功高虞人箴,
痛甚骚人辞。非求宫律高,不务文字奇,惟歌
生民病,愿得天子知。
—— 白居易:, 寄唐生,
其辞质而径,欲见之者易谕也;其言直而
切,欲闻之者深诫也。
—— 白居易:, 新乐府序,
(二)文本内涵与隐含读者
作家赋予文本的思想内涵会决定隐含的读者。
(三)选材与隐含读者
作家的选材及文体特点也会决定隐含的读者。
爱尔兰现代派小说家詹姆斯 · 乔伊
斯,在作品中广泛运用了 ? 意识流 ? 手
法,往往晦涩难懂。在这样的文本中,
隐含的读者主体不可能是普通群众,而
是学者型读者。乔伊斯本人曾经宣称:
他期待的理想读者,是那些 ? 毕生研究
,尤利西斯, 和, 芬尼根的守灵夜, 而
其他什么都不做的人。 ?
第二节 文学接受的发展
读者以自己的期待视野为基础,对作品中的文本
符号进行富于个性色彩的解读与填空、交流与对话。
这是文学作品由, 第一文本, 转化为, 第二文本,
并由现实的读者实现文学接受的过程。
一、填空、对话与兴味
(一)填空、对话
? 英加登:文学作品最终完成依靠读者去 ? 填空 ? 。
? 伊瑟尔:文学文本只是一个不确定性的 ? 召唤结构 ?,
它召唤读者在其可能范围进行再创造。
? 伽达默尔,作品意义在读者与文本的 ? 对话 ? 中生成。
文学作品的意义是开放的,不确定的,处于无限的对话
之中。
伽达默尔 ( Hans-George Gadamer)
? 以哲学解释学为基础,把艺
术当做是真理得以显现的方

? 真前见、时间距离
? 文本的解释活动是不同视域
的融合,由于相异而向对方
开放,进行平等对话
? 效果历史
(二)兴 味
? 兴:孔子 ? 诗可以兴 ? 宋人朱熹释为 ? 感发志意 ?
味:钟嵘, 诗品序,, 滋味说 ?
? 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 ?
? 读者借助自己的想像和体味,可以在有限的文字中
得到无限丰富的意蕴和旨趣
完全的还原是不可能的,读者阅读的 ? 第二
文本 ? 总是 ? 第一文本 ? 的种种异变。
(一)异变
二、还原与异变
? 作品形象的异变
? 情感的异变
? 思想观念的异变
作品形象的异

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常常
引起形象变异。 2001年央视
版的, 笑傲江湖, 引来众多
争议。
思想观念的异变
运用 弗洛伊德理论分析, 白鲸,
超我
自 我
本 我
白鲸?莫比迪克?
达巴克
船长亚哈
读者的期待视野导致异变,
? 政治观念
? 预定文化观念
? 文化视野
? 个人经验
? 文学欣赏能力
一千个读者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二)异变与读者的期待视野
,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
境也。 ?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
也。 ?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
处 ?,此第三境也。
——王国维:, 人间词话, 26
王国维从自己的视野,把古人的三句词理解为
?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 ? 必经过的三种境界,
三、理解与误解
(一)正解与误解
? 前理解:读者由于期待视野存在而对于作品
先入为主的看法
? 前理解与作者的创作动机、作品的意蕴以及
作品的艺术价值之间构成 ? 对话 ?,相应者
为正解,相悖者为误解
(二)正误与反误
? 正误,指读者的理解虽与作者的创作本意有所抵
牾,但作品客观上显示了读者理解的内涵
? 无寄托则指事类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
—— 周济:, 介存斋论词杂著,
? 反误,指读者穿凿附会的认知与评价,包括对作
品非艺术视角的歪曲等
如历朝的文字狱
四、期待遇挫与艺术魅力
? 顺向相应
? 逆向受挫
读者因期待指向的暂时受遏而不适,但很快又会为豁
然开朗的艺术境界而振奋,会因扩充和丰富了期待视野而
欣悦。 ?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
完全遇挫:某些过于晦涩的先锋诗、意识流小说
第三节 文学接受的高潮
在文学接受活动中,读者与作者或作品中的
人物之间,会产生思想与情感的 共鸣 ;读者会
借助于文本符号的导引,进入一个自由广阔的
想像空间,使情感得以 净化 ;会通过对文本的
感悟与理解,进入一种诗情幻化的哲学境界,
领悟 到人生的真谛和宇宙的奥妙,感受到 ? 余
音绕梁 ? 的 延留 魅力。
共鸣
, 牡丹亭, 中的戏文使黛玉
心痛神痴,潸然泪下。
歌德的, 少年维特之烦恼,
问世之后,许多青年读者如痴
如狂。
读者可以进入某种虚幻的艺术境界,而暂
时忘却世俗的困扰和人生的烦恼,以维持心
灵的平衡。
止怒莫若诗,去忧莫若乐。
——, 管子 · 内业,
净化
由于作品中某种情感力量的震憾,使读者的某种情
绪得以宣泄,使畸变的心态得以矫正,使扭曲的人格
变得纯正。
读君, 学仙, 诗,可讽放佚君;
读君, 董公, 诗,可诲贪暴臣;读
君, 商女, 诗,可感悍妇仁;读君
,勤务, 诗,可劝薄妇淳。
—— 白居易:, 读张籍古乐府诗,
净化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领悟 题西林壁
苏 轼
? 孔子闻, 韶, 乐?三月不知肉味?
? 人之读一小说也,往往既终卷后,数日或数旬而终不能释
然。读, 红楼, 竟者,必有余恋、有余悲;读, 水浒, 竟
者,必有余快、有余怒。
—— 梁启超:, 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
延留
本章小结
思考问题
1.读者的阅读期待视野是怎样形成的?
2.文学接受的主要动机是什么?
3.如何理解接受心境与接受效果之间的关系?
4.隐含的读者是怎样形成的?
5.文学接受为什么需要填空、对话与兴味?
6.文学接受活动中为什么会产生异变?
7.如何看待文学接受过程中的误解?
8.试述期待遇挫与艺术魅力之间的关系。
第十六章
文学批评
第一节 文学批评的价值取向
一、文学批评的界定
文学批评是对以文学作品为中心兼及一
切文学活动和文学现象的理性分析、评价和
判断。
(一)文学批评与文学的生产和接受
? 文学批评的主要对象是作品,与文学创造密
切相关
? 文学批评是文学接受过程中偏重理论要求的
一部分
? 文学批评兼及各种文学现象,包括对其本身
的评价与判断,即 ? 批评的批评 ?
(二)文学批评作为意识形态评价
文学批评虽然着手于文学作品的解析,
但却必须着眼于它的意识形态归属,以求
确立某种批评者所遵奉和维护的那种意识
形态的主导性或权威性。这在文学思潮、
运动和文学论争中体现的尤为明显。
二、马克思主义的文学批评及其标准
(一)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美学观点和历史
观点
美学的观点 和 历史的观点 是文学批评的最
高标准并构成方法论思想和一种基本原则
?反映了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
?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为用
美学观点的内涵,
作家的创作是否符合艺术的规律和遵
循正确的美学法则,是否有艺术独创性和
较高的审美价值。
历史观点的内涵,
一方面是文学作品,要看其是否描写了某一
历史的客观真实面貌,是否反映了历史过程的进
步要求,是否体现了历史发展的必然内涵和趋势;
一方面则是批评家,在评价作品时应该具有所处
历史时代的先进的历史视野和科学的历史眼光。
(二)文学批评的思想标准和艺术标准
思想性
? 高度的真实性
? 进步的倾向性
? 积极健康的情感

艺术性
?文体的评价
?艺术形象的评价
?意蕴批评
第二节 文学批评的模式
? 传统批评模式
出现在 20世纪之前,包括伦理道德批评、
社会历史批评、审美批评。
? 现代批评模式
出现在 20世纪后,包括心理学批评、语言
学批评、文化批评。
(一)伦理道德批评
伦理道德批评是以一定的道德意
识及其由之而形成的伦理关系作为规
范来评价作品,以善、恶为基本范畴
来决定对批评对象的取舍。这种批评
着重于对文学作品的道德意识性质和
品位的评价,实现作品的伦理价值及
道德教化作用。
伦理道德批评具有历史的久远性
? 传统
孔子,?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
柏拉图,? 作品须对我们有益;须只模仿好人的
言语,并且遵守我们原来替保卫者们
设计教育时所定的规范。 ?
? 近代:文艺复兴的人道主义、宋明理学
? 现代:欧文 · 白璧德和保尔 · 摩尔
(二)伦理道德批评
? 强调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认为文学
是再现生活并为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所
形成的,因而文学作品的主要价值在于
它的社会认识功用和历史意义
? 分析、理解和评价作品,必须将作品产
生的时代背景、历史条件以及作家的生
活经历等与作品联系起来考察
(三)社会历史批评
(四)社会历史批评
?,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
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
是以论其世也。?
——,孟子 ·万章,
? 考据、义理、辞章
?,知人论世 ?
,如果一部文学作品内容丰富,并且人们知
道如何去解释它,那么我们在这部作品里所找
到的,会是一种人的心理,时常也就是一个时
代的心理,有时更是一个种族的心理。从这方
面看来,一首伟大的诗,一部优美的小说,一
个高尚人物的忏悔录,要比许多历史家和他们
的历史著作对我们更有教益。 ? 因而一个作家
应该去 ? 表达整个民族和整个时代的生存方
式。 ?
——丹纳:,〈 英国文学史 〉 序言,
(五)社会历史批评
? 中国赏鉴式的 ? 品 ?, ? 悟 ?
? 西方各审美批评流派的众说纷纭
? 中西审美批评模式的共同特点
1.情感性评价。
2.体验与超越矛盾统一的批评,超功利性。
3.一种形式或形象的直觉批评。
(六)审美批评
心理学批评 ? 它们都主张对真实内容进行分
析。这种真实内容往往隐藏在本文的后面,因而
心理学家并非只从表面上去看本文,而是要看透
它。从心理学角度看,文学只是一组符号,如果
阅读正确的话,它可以显示出第二组符号;而第
二组符号可以依次展示出控制文学 ‘ 制造 ’ 的心
理活动。 ?
—— 约翰 · 马勒:, 心理学和文学,
(七)心理学批评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
? 本我、自我、超我的三分心理结构
? 本能冲动凭借艺术创造达到 ? 升华 ?
格式塔心理学派 的完形心理学,
? 图形和背景、邻近原则、类似原则、良好完形原
则和闭合原则等
? 整体不等于部分的总和,整体是先于部分而决定
各个部分的性质和意义的
? 分析作品必须深入到作品的整体完形结构中
(八)心理学批评
格式塔心理学派
考夫卡( Kurt Koffka,1886 —1941)
主要著作,
<<心理的发展 >>( 1921)
<<完形心理学原理 >>( 1935)
完形心理学派的主要代表,和
苛勒曾是韦特默似动现象的助手和
被试。明确认定心理学的任务乃是
研究行为与心理物理场的因果关系,
主要贡献是于发展心理学中贯彻完
形理论。
(九)语言学批评
? 语境,? 语言学转向 ? ( lingustic turn)、
索绪尔
? 俄国形式主义:什克洛夫斯基、罗曼 ·雅各
布森
英美新批评:艾略特,理查兹,燕卜荪、兰
塞姆
法国结构主义,罗兰 ·巴特,列维-斯特劳斯
? 认为文学作品是一个独立自足的整体,是一
种有组织的符号结构,意义只需要从文本去
寻求而无需借助于外部因素加以说明。文学
批评的主体就是对文本的语言分析。
索绪尔( Ferdinand de Saussure,1857—
1913)
? 现代语言学的创始人,生
前很少文章发表,死后,
他的学生和同事整理课堂
笔记,出版, 普通语言学
教程,,对所有人文学科
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 能指与所指
语言与言语
共时性与历时性
艾 ·阿 ·理查兹 ( I.A.Richards,1893—1980)
语义分析学
文学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语言
形式,批评的任务是在作品的范围
内进行文字分析。文学作品中的文
字不仅互相起作用,不仅受上下文
(语境)的影响,而且受到一切出
现过的上下文和其他因素的制约。
罗兰 ·巴特 ( Roland Barthes,1915-
1980), 写作的零度, 文学写作?无作
者?,遮蔽主体性。
,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 把叙
事文学文本分为功能级、行动级
和叙述级三个级别。
在, S/Z,中由结构主义向后结
构主义转变。
结构主义批评寻求批评的恒定模式,
探询文本的深层机构。
(十)文化批评
? 20世纪 50年代英国的文化研究
? 伯明翰文化研究中心
? 霍加特, 文化的用途,
威廉姆斯, 文化与社会,
汤普逊, 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
文化研究与传统文学研究的对比
1.与传统文学研究注重历史经典不同,文化研究注
重研究当代文化; 2.与传统文学研究注重精英文化不同,
文化研究注重大众文化,尤其是以影视为媒介的大众文
化; 3.与传统文学研究注重主流文化不同,文化研究重
视被主流文化排斥的边缘文化和亚文化,如资本主义社
会中的工人阶级亚文化、女性文化以及被压迫民族的文
化经验和文化身份; 4.与传统文学研究将自身封闭在象
牙塔中不同,文化研究注意与社会保持密切的联系,关
注文化中蕴涵的 权力关系 及其运作机制,如文化政策的
制定与实施; 5.提倡一种跨学科、超学科甚至反学科的
态度与研究方法。
——罗钢、刘象愚主编:, 文化研究读本 ·前言,
权力关系
文化生产者拥有一种特殊的权力,
拥有表现事物并使人相信这些表现的
相应的象征性权力,这种象征性权力,
还表现在文化生产者用一种清晰的、
对象化的方式,提示了自然界和社会
世界或多或少有些混乱的、模糊的没
有系统阐释的,甚至无法系统阐释的
体验,并通过这一表述赋予那些体验
以存在的理由。
——,文化资本与社会冶金术 ——布尔迪厄访谈录, Pierre Bourdieu
布尔迪厄
1930—2002
文化批评在中国的兴起
? 20世纪 90年代
? 市场经济兴起发展,带来了文化与文学的
巨大变化,高雅文学的式微与通俗读物、
通俗视听作品等的迅速兴盛,形成了鲜明
的对比,从而使文学批评的视野不能再局
限于文学正统的狭小圈子,必须面对现实
? 文化研究与文学研究:文学研究向何处去?
第三节 文学批评的实践
了解对象 → 选点切入 → 确定要旨
→ 布局安排 → 力求创见
本章小结
思考问题
1.怎样理解文学批评的意识形态性质?
2.为什么说美学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批评的总
原则和方法论?
3.怎样理解思想标准和艺术标准的具体内涵及两者关系?
4.选择两种批评模式进行比较,说明传统批评模式与现代批
评模式的区别。
5.立足中国的社会历史语境,简析文化批评出现的必然性与
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