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用CASS5.0作电子平板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便携机的体积、重量、功耗越来越小,这样便携机不易携带、电源不足等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得到解决,把便携机带到野外工作成为可能。因此,CASS系统在原有的作业模式的基础上,增加了电子平板的作业模式,实现了所测即所得。
通过本章的学习,您将学会电子平板作业模式的作业方法:
作业的准备工作;
野外碎部点的采集及成图方法;
野外作业若干注意事项。
6.1 准备工作
6.1.1 测区准备
控制测量原则当在一个测区内进行等级控制测量时,应该根据地形的实际情况和规范在甲方允许范围内布设控制点。当视线比较开阔时,可以考虑点位的边长适当放长些。当地物复杂时,控制点的点位就要密些。
碎部测量原则在进行碎部测量时要求绘图员清楚地物点之间的连线关系,所以对于复杂地形要求测站到碎部点之间的距离较短,要勤于搬站,否则会令绘图员绘图困难。对于房屋密集的地方可以用皮尺丈量法丈量,用交互编辑方法成图。野外作业时,测站的绘图员与碎部点的跑尺员相互之间的通讯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对讲机是必不可少的。
使用系统在野外作业所需的器材
1.安装好CASS软件的便携计算机一台;
2.全站仪一套﹙主机、三角架、棱镜和对中杆若干﹚;
3.数据传输电缆一条;
4.对讲机若干。
人员安排根据电子平板作业的特点,一个作业小组的人员通常可以这样配备:
测站观测员、计算机操作员各一名,跑尺员一至两名。根据实际情况,为了加快采集速度,跑尺员可以适当增加;遇到人员不足的情况,测站上可只留一个人,同时进行观测和计算机操作。
6.1.2 出发前准备录入测区的已知坐标完成测区的各种等级控制测量,并得到测区的控制点成果后,便可以向系统录入测区的控制点坐标数据,以便野外进行测图时调用。
录入测区的控制点坐标数据可以按以下步骤操作:
1.首先移动鼠标至屏幕顶部菜单“编辑”处按左键,系统便弹出一个下拉菜单。
2.再移动鼠标在下拉菜单中选择“编辑文本”项按左键,这时,命令区显示:File to edit:
操作:输入控制点坐标数据文件名;
如文件名为C:╲CASS50╲DEMO╲020205.DAT,则用键盘输入C:╲CASS50╲DEMO╲020205.DAT,如果是新建文件名,系统便弹出现如图6-1所示的对话框,否则系统出现如图6-2的窗口。新建文件移动鼠标到图6-1中是﹙Y﹚按左键或在键盘敲回车即可。要注意不要冲掉已有文件。
图6-1 创建新文件名的对话框这时,系统便出现记事本的文本编辑器,按以下格式输入控制点的坐标,如图6-2所示。
格式如下:
总点数N (注:此行为可选)
1点点名,1点编码,1点Y﹙东﹚坐标,1点X﹙北﹚坐标,1点高程
…
N点点名,N点编码,N点Y﹙东﹚坐标,N点X﹙北﹚坐标,N点高程
有关说明如下:
①文件内除第一行总点数外,每个点占一行;
②编码可输可不输;即使编码为空,其后的逗号也不能省略。
③每个点 的Y坐标、X坐标、高程的单位是米;
图6-2 记事本的文本编辑器
④文件中间不能有空行。
输完控制点的坐标数据后,移动鼠标记事本的菜单“文件﹙F﹚”处按左键,系统便弹出一个下拉菜单,选择其菜单中的“退出”项。当系统弹出一个如图6-3的对话框时,移动鼠标到是﹙Y﹚按左键,保存文件即可。
图6-3 保存文件的对话框
6.2 电子平板测图
6.2.1测前准备完成测区的控制测量工作和输入测区的控制点坐标等准备工作后,便可以进行野外测图了。
安置仪器
1.在点上架好仪器,并把便携机与全站仪用相应的电缆连接好,开机后进入CASS50;
2.设置全站仪的通讯参数;﹙详见参考手册基础篇第三章CASS50与全站仪及外设的连接﹚
3.在主菜单选取“文件”中的“CASS5.0参数配置”屏幕菜单项后,选择“电子平板”页,出现如图6-4对话框,选定您所使用的全站仪类型,系统默认仪器型号是“手工输入观测值”,点选后,按“确定”按钮确认您所选择的仪器;系统提示重新启动CASS5.0,将新配置生效;请重新启动CASS5.0。这项设置只需进行一次,之后只要不更换全站仪,就重新无需设置。
图6-4 CASS5.0参数配置
上述的1、2、3步中,第1、2步在每个测站都需要操作;如果仪器的通讯参数一经设置好,在﹙没有改变的情况下﹚其它测站则不用操作第3步。
定显示区定显示区的作用是根据坐标数据文件的数据大小定义屏幕显示区的大小。首先移动鼠标至“绘图处理”项,按左键,即出现如图6-5所示的下拉菜单。
图6-5,绘图处理”的下拉菜单然后选择“定显示区”项,按左键,即出现一个对话框如图6-6所示。
图6-6 输入坐标数据文件名
这时,需输入控制点的坐标数据文件名。可直接用键盘输入,如在“文件﹙N﹚:”﹙即光标闪烁处﹚输入C:\CASS50\DEMO\020205.DAT后再移动鼠标至“打开﹙O﹚”处,按左键即可。或者参考WINDOWS打开文件的操作方法用鼠标选择文件名。
测站准备工作
1.移动鼠标至屏幕右侧菜单区之“电子平板”项处,按左键,则弹出如图6-6所示的对话框提示输入测区的控制点坐标数据文件名。选择测区的控制点坐标数据文件名,如C:\CASS50\DEMO\020205.DAT。如该文件不存在,系统会提示是否新建该文件,选择 是 则新建该文件,选择 否则继续询问坐标文件。
2.根据命令区的提示,输入测站点点号、定向点点号、定向起始值、检查点点号、仪器高、数据通讯口等参数。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6-8所示。
﹙检查点﹚
﹙定向点﹚
﹙碎部点﹚
(测站点)
图6-8 测站点的示意图
﹙1﹚命令区显示:测站点:输入点名(N)/<输入坐标>
操作1:用键盘输入坐标。
操作2:直接用鼠标点取点位。
操作3:如控制点坐标数据文件已存在该点坐标,可键入“N”后输入该点对应点名。
说明:测站点是指在哪个控制点上摆仪器施测;系统默认是直接输入坐标。
注意:一定要按实际输入。
﹙2﹚命令区显示:定向点:输入点名(N)/<输入坐标>
操作1:用键盘输入坐标。
操作2:直接用鼠标点取点位。
操作3:如控制点坐标数据文件已存在该点坐标,可键入“N”后输入该点对应点名。
说明:定向点是指测站点是以哪个控制点作为定起始向的方向点。
注意:一定要按实际输入。
﹙3﹚命令区显示:输入定向点起始值(0度):
操作:输入角度值﹙仪器瞄准后视点时的角度值﹚,默认为“0”度说明:定向点起始值是指由测站点瞄向定向点在仪器读数显示窗上显示的水平角读数﹙方向值﹚。这时,可以输入仪器上的读数,也可以将仪器的水平角读数置为零。
﹙4﹚命令区显示:输入检查点点名(点名为对应数据文件中的点名):
操作:输入点名,如:5。
说明:检查点是用来检查该测站相互关系,系统根据测站点和检查点的坐标反算出测站点与检查点的方向值﹙该方向值等于由测站点瞄向检查点的水平角读数﹚。这样,便可以检查出坐标数据是否输错、测站点是否给错或定向点是否给错如图6-9所示。
图6-9 测站点检查的对话框
﹙5﹚命令区继续显示:输入仪器高(米):
操作:输入仪器高,如:1.45
说明:仪器高指现场观测时架在三角架上的全站仪中点至地面图根点的距离,以米为单位。
﹙6﹚命令区显示:请选择通讯口,1.串口COM1 2.串口COM2 <1>:
操作:输入通讯口,如:1
说明:通讯口是指数据传输电缆联接在计算机的哪一个串行口,要按实际情况输入,否则数据不能从全站仪直接传到计算机上。
最后系统弹出如图 6-10 所示的对话框时,测站的设置便完成,可以根据地物利用CASS驱动全站仪测图了。
图6-10
6.2.2 实际测图操作当测站的准备工作都完成后,如用相应的电缆联好全站仪与计算机,输入测站点点号、定向点点号、定向起始值、检查点点号、仪器高、通讯口等,便可以进行碎部点的采集、测图工作了。
在测图的过程中,主要是利用系统屏幕的右侧菜单功能,如要测一幢房子、一条电线杆等,需要用鼠标选取相应图层的图标;也可以同时利用系统的编辑功能,如:文字注记、移动、拷贝、删除等操作;也可以同时利用系统的辅助绘图工具,如:画复合线、画圆、操作回退、查询等操作;如果图面上已经存在某实体,就可以用“图形复制(F)”功能绘制相同的实体,这样就避免了在屏幕菜单中查找的麻烦。
CASS系统中所有地形符号都是根据最新国家标准地形图图式、规范编的,并按照一定的规律分成各种图层,如控制点层:所有表示控制点的符号都放在此图层﹙三角点、导线点、GPS点等﹚;居民地层:所有表示房屋的符号都放在此图层﹙包括房屋、楼梯、围墙、栅栏、篱笆等符号﹚。
下面介绍各类地物的测制方法。
点状地物测量方法:
例如:测一路灯的操作方法是:
1.用鼠标在屏幕右侧菜单处选取“独立地物”项,系统便弹出如图6-11所示的对话框
图6-11 选择“独立地物”项的对话框
2.在对话框中按鼠标左键选择表示路灯的图标,图标变亮则表示该图标被选中,再移动鼠标到OK处按左键即可。
3.命令区显示:请输入标高﹙0.00米﹚:
操作:输入碎部点的棱镜高﹙初始测量时系统默认“0”米﹚,直接回车可以默认上一次的标高。
4.命令区显示:等待全站仪信号…
系统便自动驱动全站仪测距,稍候观测数据便由全站仪传到计算机。注意有些全站仪要在仪器上手动测距和向串口传输数据,如徕卡全站仪。
5.命令区继续显示:选择纠正方式:﹙1﹚偏角﹙2﹚偏前﹙3﹚偏左﹙4﹚偏右﹙5﹚不作纠正<5>:
当棱镜无法摆放在地物点中心时(如电杆)用。
﹙1﹚输入“1”为偏角,棱镜与地物点距离测站点相同,但偏离了一定角度 ;
命令区显示:输入对准后水平角:
操作:将全站仪对准地物点,输入此时全站仪的水平角系统接收到数据便在屏幕自动将路灯的符号展出如图6-11所示。
﹙2﹚输入“2”为偏前,指棱镜与地物点、测站点在同一直线上,即角度相同,但棱镜在地物点前面一定距离;
命令区显示:输入偏离距离:
操作:输入地物点与棱镜之间的间距系统接收到数据便在屏幕自动将路灯的符号展出如图6-11所示。
﹙3﹚输入“3”为偏左,棱镜与地物点距离测站点相同,但棱镜相对地物点向观测者的左侧偏离一定距离,如图6-12示;
﹙地物点﹚
﹙棱镜点﹚
(测站点)
图6-12 偏左图示命令区显示:输入偏离距离:
操作:输入地物点与棱镜之间的间距系统接收到数据便在屏幕自动将路灯的符号展出如图6-11所示。
﹙4﹚输入“4”为偏右,棱镜与地物点距离测站点相同,但棱镜相对地物点向观测者的右侧偏离一定距离;
命令区显示:输入偏离距离:
操作:输入地物点与棱镜之间的间距系统接收到数据便在屏幕上自动将路灯的符号展出如图6-11所示。
﹙5﹚输入“5”为不作纠正,即地物点和棱镜点为同一点,不作纠正。
﹙系统默认为不作纠正即“5”,选择该项可直接回车﹚。
系统接收到观测数据便在屏幕自动将路灯的符号展出来如图6-13所示,并且将被测点的X、Y、H坐标写到先前输入的测区的控制点坐标数据文件中,如C:\CASS50\DEMO\020205.DAT,点号顺序增加。
图6-13 系统在屏幕展出的路灯符号注意:
① 如选择手工输入观测值,系统会提示输入边长、角度,如选择全站仪,系统会自动驱动全站仪测量。
② 标高默认为上一次的值。当测某些不需参与等高线计算的地物﹙如房角点﹚时,则在系统提示输入标高时要输入0。
③ 测碎部点的定点方式分全站仪定点和鼠标定点两种,可通过屏幕右侧菜单的“方式转换” 项进行切换。全站仪定点方式是根据全站仪传来的数据算出坐标后成图;鼠标定点方式是利用鼠标在图形编辑区直接绘图。
④ 观测数据分为自动传输、手动传输两种情况。自动传输是由程序驱动全站仪自动测距、自动将观测数据传至计算机,如宾得全站仪;手动传输则是全站仪测距、人工干预传输,如徕卡全站仪。
⑤ 当系统驱动全站仪测距后20至40秒时间还没完成测距时,将自动中断操作,并弹出如图6-14所示的窗口。
图6-14 通讯超时的窗口
⑥如果某地物还没测完就中断了,转而去测另一个地物,可利用“加地物名”功能添加地物名备查,待继续测该地物时利用“测单个点”功能的“输入要连接本点地物名“项继续连接测量,请参阅后面的多棱镜测量方法。
四点房测量方法:
操作方法如下:
首先移动鼠标在屏幕右侧菜单中选取“居民地”项,系统便弹出如图6-15所示的对话框。
图6-15 选择“居民地”项的对话框移动鼠标到表示“四点房屋”的图标处按鼠标左键,被选中的图标和汉字都呈高亮度显示。然后移动鼠标到OK处按左键。
1.命令区显示:已知三点/2.已知两点及宽度/3.已知四点〈1〉:
操作:输入1。测制方式为顺序测三点,系统计算出第四点绘制房屋。
3.命令区显示:请输入标高﹙1.500米﹚:
操作:输入碎部点的棱镜高﹙默认为上一次的值:1.500米﹚。
4.命令区继续显示:等待全站仪信号…
稍候,全站仪便将对观测数据传到计算机。
5.命令区显示:选择纠正方式:﹙1﹚偏角﹙2﹚偏前﹙3﹚偏左﹙4﹚偏右﹙5﹚不作纠正<5>
选择纠正方式,系统默认为不作纠正即“5”,直接回车选择该项。
当系统再次出现以下提示时,便测完了一个碎部点。可将仪器瞄向第二个房角点。
1.命令区显示:输入标高﹙1.500米﹚:
操作:根据要求输入相应的棱镜高﹙默认为上一次的值:1.500米﹚。
2.命令区显示:等待全站仪信号…
稍候,全站仪便将对观测数据传到计算机。
3.命令区显示:选择纠正方式:﹙1﹚偏角﹙2﹚偏前﹙3﹚偏左﹙4﹚偏右﹙5﹚不作纠正<5>:
提示偏镜测量,选择纠正方式,方法同前。
需中断测量该房屋,测制其他地物请参阅多棱镜测量。
当系统再次出现以下提示时,便测完了一个房角点。将仪器瞄向第三个房角点。
1.命令区显示:输入标高﹙1.500米﹚:
操作:根据要求输入相应的棱镜高﹙默认为上一次的值:1.500米﹚。
2.命令区显示:等待全站仪信号…
稍候,全站仪便将对观测数据传到计算机。
3.命令区显示:选择纠正方式:﹙1﹚偏角﹙2﹚偏前﹙3﹚偏左﹙4﹚偏右﹙5﹚不作纠正<5>:
提示偏镜测量,选择纠正方式,方法同前。
当系统接收到数据后,便自动在图形编辑区将表示简单房屋的符号展绘出来,如图6-16所示
图6-16 展绘出简单房屋的符号多点房测制方法:
操作方法如下:
首先移动鼠标在屏幕右侧菜单中选取“居民地”项,系统便弹出如图6-17所示的对话框。
图6-17 选择“居民地”项的对话框移动鼠标到对话框左边的“多点砼房屋”处或表示多点砼房屋的图标处按鼠标左键,被选中的图标和汉字都呈高亮度显示。然后移动鼠标到OK处按左键。
命令区显示:请输入标高﹙1.500米﹚:
操作:输入碎部点的棱镜高﹙默认为上次标高:1.5米﹚。
命令区显示:等待全站仪信号…
稍候,全站仪便将对观测数据传到计算机。注意有些全站仪要在仪器上手动测距,如徕卡全站仪。
命令区显示:选择纠正方式:﹙1﹚偏角﹙2﹚偏前﹙3﹚偏左﹙4﹚偏右﹙5﹚不作纠正<5>:
操作:选择纠正方式并输入偏移值,回车便测完一个碎部点。
将仪器瞄向第二个房角点。
命令区显示:输入标高﹙1.500米﹚:
操作:根据要求输入相应的棱镜高﹙默认为上次标高:1.5米﹚。
命令区显示:选择纠正方式:﹙1﹚偏角﹙2﹚偏前﹙3﹚偏左﹙4﹚偏右﹙5﹚不作纠正<5>:
操作:选择纠正方式并输入偏移值,回车便测完一个碎部点。
若需中断该房屋的测量,转测制其他地物时请参阅多棱镜测量。
将仪器瞄向第三个房角点。
命令区显示:闭合C/隔一闭合G/隔一点J/微导线A/曲线Q/边长交会B/回退U/连全站仪T/<指定点>
操作:
﹙1﹚回车结束测量。
﹙2﹚输入“C”复合线将封闭,结束。
﹙3﹚输入“T”为全站仪测点模式,根据全站仪传输过来的原始测量值计算房角点。
﹙4﹚输入“G”为隔点闭合。系统计算出一个点,并自动从最后点经过计算点闭合到第1点,最后点﹙4﹚、计算点﹙5﹚、第1点﹙1﹚这三点应连成直角。如图6-18所示
图 6-18 隔点闭合图
﹙5﹚输入“J”为隔一点垂直。系统驱动全站仪新测一点,并计算出一个点使最后点、新测点、计算点三点连成直角并连线。
﹙6﹚输入“A”为微导线。输入推算下一点的微导线边的左角或指定平行或垂直方向,根据输入的边长计算出该点并连线。
命令区提示:微导线 - 键盘输入角度(K)/<指定方向点(只确定平行和垂直方向)>
操作:键入“K”系统提示输入角度、边长定点默认为鼠标指定平行或垂直方向及输入边长定点。(程序识别模糊方向,判断平行或垂直。)
﹙7﹚输入“Q”为绘曲线。系统驱动全站仪测点,然后自动在两点间画一条曲线。
﹙8﹚输入“B”为边长交会定点。指定两点延伸的距离交会定点。
﹙9﹚输入“U”为删除最新测的一条边。
﹙10﹚默认为鼠标指定点将仪器瞄向第四个房角点。
命令区显示:闭合C/隔一闭合G/隔一点J/微导线A/曲线Q/边长交会B/回退U/连全站仪T/<指定点>
.
.
.
最后回车结束测量,成果如图6-19所示:
图6-19 展绘出的多点砼房屋符号其他线状地物测制方法,
测制方法基本同多点房测制方法,绘制完毕系统会提问拟合线<N>?,如果是直线回答否,直接回车;如果是曲线回答是,输入“Y”即可。
6.2.3 多棱镜测量如果某地物还没测完就中断了,转而去测另一个地物,之后可根据地物名继续测量该地物,不必每次点选地物。
中断地物测量,利用“加地物名”功能添加地物名备查,待要继续测量该地物时,利用“测单个点”功能的“输入要连接本点地物名“项,系统自动连接该地物的断点,继续测量。
1.“加地物名”给已有地物赋一名称,该地物需继续测量时输此名称后,程序自动把新点连接上去。
命令区提示:赋予该实体地物名:<直接回车取消>
操作:输入地物名,如:ss;默认为直接回车取消命令。
如原图已有此地物名,原地物名失效;如地物已有地物名,原名将被覆盖。
2.“多镜测量”是指驱动全站仪测点,连接某地物名的已有地物符号。
命令区提示:输入要连接本点的复合线或单点,<回车输入地物名>
操作:﹙1﹚用鼠标选取要连接测点的地物
﹙2﹚直接回车命令区提示:输入要连接本点的地物名:<只展点>
这时输入要连接测点的地物名或回车,只展出当前测的点
﹙2﹚命令区提示:闭合C/隔一闭合G/隔一点J/微导线A/边长交会B/ <按回车键连接,按ESC键退出>
操作:
﹙1﹚输入“C”复合线将封闭,测制结束。
﹙2﹚输入“G”为隔点闭合。系统会驱动全站仪测第5点,并自动从第4点经过第5点闭合到第1点。第5点即所谓的“隔点”,它满足这样一个条件:角4和角5均为直角。如图6-20所示
图6-20 隔点闭合图
﹙3﹚输入“J”为隔一点垂直。系统驱动全站仪新测一点,并计算出一个点使最后点、新测点、计算点三点连成直角并连线。
﹙4﹚输入“A”为微导线。输入推算下一点的微导线边的左角﹙度.分秒﹚或指定平行或垂直方向,根据距离﹙米﹚计算出该点并连线。
﹙5﹚输入“B”为边长交会定点。指定两点延伸的距离交会定点。
﹙6﹚回车为全站仪测点模式,根据提示测量。
﹙7﹚按ESC键退出测量。
测完平面图便可参考本书第三章第三节“绘制等高线”,进行等高线的绘制、编辑,最后就可以进行图形分幅、图幅整饰。
6.3 镜站平板测图现在越来越多的测量组在外业时采用电子平板作业模式,但在常规的电子平板测图方式中,笔记本电脑(即成图设备)在测站上,所以测站上的人与跑镜的人沟通非常频繁,如果错记一个点名或将会导致连环错误。
于是,出现了镜站平板,即成图设备在镜站上,跑镜的人拿着电脑,定一个点,记一个数据,这样可大大减少出错的几率。也可以非常方便的实现多镜测量,因为测站只需按照镜站的要求照准各个棱镜即可。
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镜站上的工作人员本来就要在复杂的地形中穿梭,如果还要带上笔记本电脑,对于工作人员来说,这将是非常不方便的。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提出用掌上电脑代替笔记本电脑的方案。这样,上面说的所在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在掌上电脑上装上“测图精灵”,可以同时采集坐标数据和图形数据,而且掌上电脑的耗电量要比笔记本电脑小很多,这样可以在不更换电池的情况下工作更长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镜站平板的工作原理如图:
测站和每个镜站均配一个微型电台,分别与全站仪和“测图精灵”连接,从“测图精灵”发出的测量指令通过电台传给测站的电台,测站的电台将信号转成全站仪的驱动信号,全站仪开始测量。
测量完成后,全站仪将数据传给测站的电台,电台再将信号发射出去,镜站的电台收到信号后转成数据,传给“测图精灵”,这时测图精灵将数据存入图形,绘出图形。
一个点的测量过程就完成了。
6.4 总结立尺注意事项:
1.当测三点房时,要注意立尺的顺序,必须按顺时针或逆时针立尺。
2.当测有辅助符号﹙如陡坎的毛刺﹚,辅助符号生成在立尺前进方向的左侧,如果方向与实际相反,可用下面的方法换向:
“地物编辑﹙A﹚—线型换向”功能换向;
3.要在坎顶立尺,并量取坎高。
4.当测某些不需参与等高线计算的地物﹙如房角点﹚时,在系统提示输入镜高时一定要输入零,不可直接回车。
野外作业注意事项:
注意:
1.测图过程中,为防止意外应该每隔20或40分钟存一下盘,这样即使在中途因特殊情况出现死机,也不致前功尽弃。
2.如选择手工输入观测值,系统会提示输入边长、角度,如选择全站仪,系统会自动驱动全站仪测量。
3.镜高是默认为上一次的值。当测某些不需参与等高线计算的地物﹙如房角点﹚时,则在系统提示输入镜高时一定要输入零。
4.测碎部点,其定点方式分全站仪定点方式和鼠标定点方式两种,可通过屏幕右侧菜单的“方式转换” 项切换。全站仪定点方式是根据全站仪传来的数据算出坐标后成图;鼠标定点方式是利用鼠标在图形编辑区直接绘图。
5.跑尺员在野外立尺时,尽可能将同一地物编码的地物连续立尺,以减少在计算机处来回切换。
6.如果某地物还没测完就中断了,转而去测另一个地物,可利用“加地物名”功能添加地物名备查,待继续测该地物时利用“测单个点”功能的“输入要连接本点地物名”项继续连接测量,即多棱镜测量。
7.观测数据分为自动传输、手动传输两种情况。自动传输是由程序驱动全站仪自动测距、自动将观测数据传至计算机,如宾得全站仪;手动传输则是全站仪测距、观测数据的传输要人工干预,如徕卡全站仪。
8.当系统驱动全站仪测距过程中想中断操作时,WINDOWS版则由系统的时钟控制,由系统向全站仪发出测距指令后20至40秒时间还没完成测距,将自动中断操作,并弹出如图6-21所示的窗口。
图6-21 通讯超时的窗口
9.右侧菜单“找测站点”使测站点出现在屏幕的中央。
总之,采用电子平板的作业模式测图时,首先要准备好测站的工作,然后再进行碎部点的采集,测地物就在屏幕右侧菜单中选择相应图层中的图标符号,根据命令区的提示进行相应的操作即可将地物点的坐标测下来,并在屏幕编辑区里展绘出地物的符号,实现所测所得。
电子平板由于其灵活的工作方式、直观的测图效果受到了广大测绘工作者的喜爱。现在各类成图软件电子平板方面的开发都已很完善,但电子平板在硬件方面一直受到限制。便携机本身价格较贵,同样配置一般是台式机价格的两到三倍。另外,迄今为止还没有防尘、防水的便携机面市,野外观测条件一旦恶劣,便携机的零部件会受到很大伤害,寿命也会受到很大缩减。
相对而言,草图作业模式观测效率较高,野外观测时间较短,硬件配置要求也低,使用寿命更长。所以用户在选择作业模式时,应综合考虑各项因素,选择更经济、方便的作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