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三篇 科学技术观
关于科学技术及其发展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总看法。
当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科学社会化、社会科学化推动着人类社会走向知识经济时代。
一,科学与技术
科学与技术既有内在联系,也有重要区别。
关于中英文的一点比较: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Technoscience……
科学和技术,科学技术,科技 ……
2
1.科学
科学是人类的一种社会活动,其直接职能是不断探求和系统总结关于客观世界的知识,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这种知识体系还可以物化为社会生产力。
– 作为一种知识体系,表现人对自然的能动认识和反映;最终成果被理论化、系统化。
– 知识形态的生产力,通过物化形成直接的生产力。
– 作为知识体系,本身不属于上层建筑,没有国界、
阶级性、民族性。
– 作为社会实践活动,从全局上体现着社会文明、
国家利益,联系着国家目标。
3
2.技术
为满足社会需要,利用自然规律实践活动中创造的劳动手段、工艺方法和技能体系的总和。
– 技术属于直接生产力的范畴,表现了人对自然的能动利用、控制和改造。,两重属性,,
自然属性,无论何时何地,技术的运用总是要遵循自然规律的,其中的根本要素是科学知识,
社会属性,技术的利用总是受社会条件的制约、
社会需求的推动,包括经济、政治、军事、科学、
教育、文化、民族传统,不仅影响技术发展的方向、规模、速度和模式,还影响技术发展的风格和形式,
4
3.科学与技术的区别和联系
科学
– 指向对自然过程的认知和理解
– 揭示因果性,提供可能性
– 选题相对自由,成果相对不确定甚至高度不确定
– 评价以真理性标准为内核
技术
– 指向对自然过程的控制与改造
– 设定目的性,创造现实性
– 选题目标定向,成果较为确定甚至是必须实现
– 评价以功利性标准为内核
联系:科学技术化、技术科学化。
5
4.科学和技术的发生、发展
( 1)科学的发生、发展
原始时代,体现在原始人的活动和对自然的适应中关于自然界的规律和性质的认识之中。
– 争鸣:原始时代有没有,科学,?
古代,以自然哲学形态包含在哲学之中,混为一体。
– 争鸣:中国古代有没有,科学,?
近代,逐步出现了专门化和体制化,从经验形态发展到理论形态,从研究低级运动发展到研究高级运动。
6
现代的显著特点,
– 科学技术化,乃至科学、技术和生产一体化。科研工作也越来越带有工程技术的特点,,工程技术中的科学,;,以科学为基础的产业,。
– 边缘学科、交叉学科、横断学科蓬勃发展;包括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结合和交叉。
– 形成新型的基础科学门类。如系统科学、
非线性科学、人体科学、思维科学等;
人文社科领域中亦如此,如科学技术学
(即关于科学技术的人文社科研究)等等。
7
( 2)技术的发生、发展
原始时代,简单工具和天然工具,
– 劳动创造了人,生产技术是人的生产技术,
是猿转变为人的标志。
– 原始社会影响深远的三大技术:
取火,能量转换,走上了文明大道。
狩猎,导致较为复杂的工具。
采集,走向农业社会的必经之路。
古代,手工工具,农耕工具。
– 以手工工具为基础的技术体系。
8
近代,工业文明,蒸汽机等等。以机械技术为基础的技术体系。
现代,形成了以电子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技术体系,其显著特点是,
– ①技术科学化,对传统技术的改造、
科学的先导作用、科学迅速在技术得到实现,
– ②智能技术、人机对话,
– ③复合技术,例如物理、化学、生物技术、电子技术的综合;甚至包括与社会技术例如与管理技术的综合,
9
( 3)现代科学技术的结构
层次结构
– 基础科学
– 技术科学
– 工程(科学)技术
– 应用技术
网状结构
– 现代科学技术纵横交错,乃至与人文社会科学也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的是网络结构。
10
二,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
1.科学家和科学共同体科学作为社会组织的核心和基础是科学家队伍和科学共同体的形成,
( 1)科学家
Scientist一词出现于 1840‘ s。
科技统计上 (与日常语言有别 ),科学家就是获得学士学位并仍然在从事科技活动的人。
19世纪下半叶以前,科学家人数不多。 19世纪下半叶以来,人数迅速增加 ;1896年世界职业科学家人数估计有 5万。 20世纪以来急剧增加,1970
年世界科学家人数已达 300万。 (贝尔纳)
11
新中国的情况:
– 建国伊始,全国科技人员不超过 5万,专门从事科研的不超过 500人,专门的科研机构只有 30多个,主要是结合自然条件和资源特点的地质科学和生物学的分类,现代科学技术几乎是空白。
– 国家采取了组建科学技术机构的措施,800多位海外科学家回国参加创建科技事业。
– 1990’ 中叶,全国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 1700多万,
直接从事研发活动的科技人员 100多万,(注:数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有 5000多个独立的和研发机构,
近 8 000个企业技术开发机构,200多个高水平的重点实验室。改革开放中诞生了 52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认定了 3500多个高技术企业,还涌现出
25 000个民营科技型企业。
– 宋健主编,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科学出版社,1994.448-449
12
( 2)科学共同体科学家作为群体的一般抽象存在形式,亦称科学家群体。其深刻内含在于它的特殊的体制目标、行为规范或精神气质。
①目标:大体如培根所言,以增进知识为己任,
并用知识来造福人类,
– 科学目标的新变化
美国把,增进基础研究与国家目标之间的联系,
作为科学政策的核心目标之一。我国政府也强调,基础性研究要把国家目标放在重要位置,。
企业对以各种方式更加直接地利用知识创新的知识产品越来越重视。企业对大学基础研究的支持、大学与企业之间合作研究不断增加。
13
②行为规范(精神气质),
– 普遍主义,坚信科学真理具有普遍性,放之四海而皆准,
– 公有主义,承认科学发现本质上是社会合作的产物,它属于整个共同体以至整个社会,
– 不谋私利,科学主要是对真理的追求,仅仅在次要的意义上才是谋生的手段,
– 有条理的怀疑精神,决不未加分析批判而盲目接受一切,有责任评价其他科学家的成果,也要容许别人对自己的成果的怀疑。
– 不断创新:科学研究的本质在于创新,在于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14
科学家行为方式的新的变化
–,创新性,规范越来越重要,公有性和无私利性的规范的约束作用部分淡化。科学家不仅可以通过生产,公共知识,,获得科学共同体的承认而得到社会报赏,而且可以通过生产,非公共知识,
或,局域公共知识,以在竞争的环境中服务于特定集团利益来获得社会报赏。
– 知识资本化正在取代,无私利性,。知识资本化不断提高的可能性改变了科学组织和科学家考虑其研究成果的方式。 90年代中 OECD关于美国创新系统结构和知识流新动向的研究表明,美国大学明显愿意严格限制向外公布由工业资助而取得的研究成果。
科研中的追求创新、实事求是、批判怀疑的精神气质并没有改变。
15
③科学共同体的奖励系统和社会分层
奖励机制与规范机制互动发生作用,因为目标是增进知识,把科学独创权提到了首位;又因为规范要求科学家向社会公开他的成果,不可作为,私有财产,;科学家还剩下什么呢?这就是同行的承认,,承认是科学王国的最高通货,”
谋求,成果 — 承认,,争取科学发现的优先权,就成为科学家行为的内在机理激励因素,成为科学共同体灵活运转的,能源,和动力,
由社会承认的不同而形成了无形的等级体系,主要是通过职位的承认和名望的承认表现出来的,后者更为重要、更为基本,以成果的引证数和荣誉称号为标记,这是一种特殊的权威机构,特点是建立在自愿接受的基础上,成为科学共同体维系、规范和精神气质得以保持和发扬的重要保证。
16
④科学上的优势积累效应(马太效应)
一位科学家,取得一定的优势以后,就有了更多机会去获得成果、承认和桂冠,发表更多论文并被他人频频引证,获得评价他人成果的权力以至压制,小人物,的机会,,小人物,则相对受到冷落,难以获得科学王国的,通货,变成,无产者,,变得默默无闻,,马太效应,,有利于科学权威的迅速形成,但也有消极作用,要采取措施加以调节和制约,
17
2.科学的社会组织科学集团的具体存在形式,社会内在形式、外在存在形式,有时两者可重合,
( 1)学派
一种重要的社会内在形式,具有共同学术思想的人们组成,有公认的学术权威为带头人,有的学派还有世代相继的师承关系,甚至有广泛的国际性,
– ①内聚性,权威作为组织的核心 ;②整体性,形成有竞争力的集体 ;③传统性,形成学术思想的历史继承关系 ;④排它性,学术思想上的党同伐异,
– 学派在推动科学发展上有巨大的科学能力,富有生命力,但如果过分排它形成门户偏见时也会影响科学的发展,
18
( 2)无形学院
以优秀科学家为中心,以学术思想为沟通为宗旨,以学术讨论、通信交流为形式,立足于自由联合的科学家非正式团体。内在社会形式之一,
– ①往往是多学科的;②强调交流借鉴,所以排它性不强。
任何大学科中都有这种小规模的、百人左右的,无形学院,,他们互送未定稿、通信、
交流信息,或进行教学和科研上的互访或合作来加强联系。在科学前沿,往往是由少数人的非正式交流系统的,无形学院,创造出新知识,然后由正式的交流系统来评价它、
承认它、传播它。
19
( 3)学会
最为广泛的科学共同体的社会外在组织形式。
它是受国家法律保护的职业科学家科学家团体,是科学劳动者的集团利益的代表,主要任务是学术交流。
当代众多学会不但已覆盖各国的科学共同体成员,而且已经走向国际性联合。在现代国家里,各种学会是政府领导科学技术的智囊团和思想库,是促进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的有组织的力量。
20
( 4)科研组织系统国家和社会直接领导下的科学技术最强的组织形式。
组织形式上:
– 集中型科研组织系统。
– 分散性科研组织系统。
组织分工上:
– 国家科研机构侧重于基础研究、综合应用研究,
– 地方、企业侧重于应用和开放研究,
– 大学则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
组织类型上:
– 科研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实验中心、测试中心、数据中心等等。
21
3.科技体制和资源配置
( 1)科技体制
巨大的科技事业和巨大的科技建制
科技体制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 科学研究本身的特殊性:
与技术、工程的联系与区别
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开发的联系与区别
科技领导体制,一般实行行政领导和学术领导相结合并以学术领导为核心的制度。
宏观领导体制,国家的参与的程度。
22
( 2)几种科技资源配置模式
,自由市场经济”的美国科技资源配置模式
,社会市场经济”的德国科技资源配置模式
,社团市场经济”的日本科技资源配置模式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科技资源配置模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科技资源配置模式
23
4.科学的社会支持系统
( 1)科学的社会支持系统
经济支持系统。
信息支持系统。
实验技术装备支持系统。
教育、人才支持系统。
( 2)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总体能力
科学的社会组织系统与其社会支持系统的结合,以及与社会文化环境的结合,形成现实的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总体能力。这些各个方面是相互联系、互相转化的。
24
三,科学技术的发展模式
1.自然科学发展模式
( 1)科学发展的基本矛盾认识与实践、理论与实践的矛盾,这是最基本的矛盾。还有:
– 理论内部的矛盾,
– 学派之间的矛盾,
– 学科之间的矛盾,
– 学科发展不平衡的矛盾,
– 学术观点的之间的矛盾等。
25
( 2)学科发展的不平衡性
– 带头学科学说:(凯德洛夫,1970‘ s?)
初期:力学;
19世纪:物理学、化学、生物学;
20世纪:先是微观物理学;然后是控制论、原子能科学、宇宙航行航行学;
并预测下一个是分子生物学,
再下一个是心理学。
( 3)科学发展的主要形式
– 纵向(时间),表现为渐进(科学进化)和飞跃
(科学革命)两种形式
– 横向(空间),表现为综合(往往有新的飞跃)和分化(往往是稳步进化)两种形式
26
(4)西方科学哲学对科学发展模式的概括
逻辑实证主义,培根,归纳,积累进步 ;但忽视了科学革命。
证伪主义,波普尔,P1(问题 )→ TT(猜测,试探 )→
EE(反驳,排除错误 )→ P2(新问题 );却否认了科学知识继承和积累,
历史主义,库恩,前科学 → 常规科学 → 反常 → 危机 →
科学革命 → 新常规科学 … ;但他片面地夸大了非理性因素。
科学研究纲领,拉卡托斯,进化阶段 → 退化阶段 → 新进化纲领取代旧纲领 → 新纲领的进化 ……
硬核,核心部分,包括基本假设和基本理论,具坚韧性。
保护带:可反驳的外围弹性部分,是保护硬核免遭反驳而提出的辅助性假说的集合。
启示法:是形成科学研究纲领的方法论。
27
2.技术发展模式的研究
( 1)技术发展的基本矛盾
技术发展的基本矛盾,技术目的与现有技术手段的矛盾。
– 技术目的是把技术上为实现社会需求而对技术发展方向和技术系统的功能所作的设定。
– 一般地,要满足人的不断发展的需要,往往就要高出现有技术手段。
– 技术手段的发展也有相对独立性。一定条件下,新技术的发明,会引起、刺激,,创造,出新需要。如航天技术的发展引出了失重冶炼,
成功之后又创造出新的社会需要。
28
( 2)技术发展的主要形式
间断性和连续性,继承性和创造性。
渐进形式:技术革新,技术基本原理不变情况下的局部性改良。
– 局部性不断改良,达到原有技术原理限度时就要求新技术原理的出现。
飞跃形式:技术革命,技术原理的发展引起的技术上的创新。
– 技术原理的层次性,,局部性改良,和,原理性发展,的区别是相对的。
– 渐进形式和飞跃形式相互依赖和相互转化。
29
( 3)技术横向扩张
技术梯度发展递进模式:不同国家、地区,由于经济、政治、科学、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必然带来技术发展的不平衡,客观上存在,技术梯度,
(区域技术梯度、城乡技术梯度),技术梯度的转移是从技术水平较高的地区流向技术水平较低的地区,包括有形技术和无形技术的扩散。但不能作绝对地理解。
技术跃升发展模式:某种国家或地区在较短时间内走完别的国家或地区在较长时间才走完过的技术发展道路。这种跃升是有条件的,一是技术的引进,一是技术的消化能力。跃升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往往是综合因素,技术上也包括技术改造、
技术革新、技术综合诸方面下功夫,要以大量的技术递进的发展形式作为基础和补充。创新是关键。
30
四,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
1.推进人类物质文明的昌盛
–物质生产加快,“第一生产力”
–物质生活丰富
–生产条件改善
31
2.推动人类精神文明的进步
–认识功能,推动人类认识能力的不断提高
–精神功能,推进思维方法、哲学观点的变革
–文化功能,对社会民主、文化教育、伦理道德的影响
32
3.促进社会结构的变革
–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对生产关系的影响
–对经济体制和社会制度的影响
33
五,社会对科学技术的影响
1.经济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
社会经济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最重要的社会推动力。经济需要不断向科学技术提出新的课题;经济和生产发展中积累的经验知识是科学技术认识的重要源泉。
社会的经济支持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
社会的经济竞争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最重要的刺激因素。
34
2.政治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
社会政治的制度为科学技术发展提供可能性空间;
社会政治在政策和体制上实际地决定着科学技术的可能发展方向和道路;
社会政治行为和形势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条件。
35
3.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
教育发展状况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基底;
教育普及程度决定了科学技术成果在全社会的传播、消化、吸收和应用程度;
教育专门化程度决定了科学技术研究发展的深度。
36
4.哲学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
理论思维对研究方法的产生影响;
哲学观念对科学技术基础产生元分析影响:观念、概念、语言和公理基础;
理论思维对科学技术前沿问题的开拓性思维影响。
37
5.文化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
一定文化基质是科学技术产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对科学技术研究的影响:需要,行为,技术消化与吸收。
38
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历史考察
( 1)古代科学技术
发展缓慢。比做 60公里的马拉松长跑,古代技术几乎一直延续到 59公里处。
古代科学,远离生产实践,古希腊科学的辉煌建立在奴隶制、统治阶级有闲暇进行思辨的基础上。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一直到 15世纪前总体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有很多发明传到了西方、传到了世界各地。
李约瑟难题。
39
( 2)近代以来
经历了一个科学与技术相对分离时期;
近代后期( 19世纪)在电力技术革命时科学与技术的结合就开始变得明显了。
20世纪开始了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特别是 20世纪中叶以来就更是科学技术化、技术化学化,乃至科学 — 技术 — 生产一体化。
40
( 3)科学中心与经济中心的转移
科学中心的转移
– 意大利 ( 1504- 1610)
– 英 国 ( 1660- 1830)
– 法 国 ( 1770- 1830)
– 德 国 ( 1875- 1920)
– 美 国 ( 1920- )
存在世界科学中心;科学中心是变化的 。
经济中心的转移
– 英国 → 德国 → 美国
经济中心转移与科学中心转移有正相关。
41
2.历史案例
( 1)英国的科学与产业革命
16世纪中叶欧洲大陆先进。战争、分裂等,
给英国以赶超的机会。专利制度的作用。
培根;,格雷沙姆学院,; 1662,,皇家学会,。群众团体的学术与科普活动引发了英国的科学革命。
1687,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成为英国科学革命理论的顶峰。实现了近代科学的第一次重大综合。
42
产业革命(蒸汽机)
– 前奏,18世纪上半叶飞梭,1764年珍妮纺车,1790年推广,成了工业革命火种,
1768年,水力纺纱机,,工厂诞生了。
– 蒸汽机:瓦特 18世纪 80年代成功改进,
企业家支持下 1785年开始生产。改变了整个工业的面貌和社会生活的面貌。
– 传播,19世纪初英国产业革命达高潮。
以后法、德、美、日等国,陆续发生。
43
( 2)德国的科学与产业革命
科技与教育结合,科研与生产结合,使得德国成为世界的科技和经济的中心。
靠培育人才与科学研究事业启动。
– 1830年,英国产业革命达到高潮时期,
德国还是个落后的农业国。学成回国,开创了德国科学繁荣的历史新时期。如数学家雅各比、高斯,物理学家欧姆,化学家李比希。
44
李比希与德国的化学(化工革命 …… )
– 留法学成回国,发展了农业急需的肥料技术和有机化学,首创肥料业,通过煤化学的研究建立了德国的煤化业,被誉为,德国化学之父,。著名教育家,培养了很多优秀化学家,其中有凯库勒、
霍夫曼等。
合成染料
– 英从殖民地获天然染料,德只好搞合成染料 ;大力发展煤焦油工业,靠创新打开突破口。 1871德国煤化工技术称雄 ;1873年产量、质量超过英国 ;1900年合成染料就创汇一亿多马克 ; 1913年德国的染料占世界 80%。带动了纺织(合成纤维)、制药、油漆和合成橡胶,迅速形成几十亿马克的煤化学工业 ;带动了酸碱、造纸等。
45
哲学革命 —— 思想解放运动
– 当时,英国忙于产业革命,法国忙于政治革命,德国自己却发动了一场哲学革命 —— 思想解放运动,给科学革命开辟了道路。
1830年德国出现科学革命高潮,1975年科技中心转移到德国,1895年世界经济重新由英国转移到德国。德国用了 40多年的时间
( 1860— 1900)完成了英国 100多年事业,
实现了工业化。科研走在生产前面的客观规律,得到充分体现。
46
( 3)美国的产业革命(电力技术 … )
大致在中国的清光绪到中华民国
南北战争结束,美国发动了产业革命,继承英、
德经验,发展了一批先导产业:
– 铁路电讯先行,电缆铺设。
– 重点发展农业和轻工业;轧棉机。
– 托拉斯,整体上提高了效益、竞争力。
– 沟通欧美,重视信息利用。
47
走上工业创新之路( 1850— )
– 机械技术创新,轧棉机,总统给发明人写信。
– 电力技术,使美后来居上; 1882年爱迪生第一个发电厂。 1886年交流发电厂。
电气化热潮,第二次技术革命。
– 大规模生产方式,元部件标准化、系列化生产。管理科学 (20世纪初 )。福特生产线 (成为,汽车轮子上的国家,)。
– 完成和完善了欧洲的钢铁、(石油)化工、电力三大技术,完成和发展了汽车、
飞机和无线电三大技术。
48
1860年以前,美国还处在殖民地的经济萧条状态。 1960— 1890年,
通过工业技术革命、创新,使产值上升了 9倍。 1880年,它已是西方的第二经济大国; 1890年,跃居世界第一,黄金储量占世界的一半;
1900年,人均收入超过欧洲,1913
年黄金储量到达 70%,成为世界经济的霸主。
49
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马克思,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 马恩在研究资本主义机器生产方式时,
考察了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关系,反复强调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思想。
– 按照马克思,科技在知识形态上,是一种生产力,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一旦科学并入生产过程,这种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就会转化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
他们对科学技术的进步的关注,对科学技术力量的认识,前无古人。
50
2.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1)第一生产力观点的提出
1975年,听汇报时肯定了,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的观点。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重申,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
1988年,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的观点,,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51
( 2)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发展
揭示了科学技术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第一位的变革作用,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学说和生产力理论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是对当今世界科技速猛发展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的科学概括和总结,体现了当代的面向新世纪的时代特征。从哲学高度反映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解决了当代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
52
3.对“第一生产力论”的理论分析
( 1)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诸要素的主导要素,成为决定生产力发展的第一要素。
– 观念的生产力 → 潜在的生产力 → 现实的生产力
– 生产力=(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
+生产管理)×科学技术
– ①武装人。②发明新劳动工具。③开拓新劳动对象。④促进管理优化。
53
( 2)科学技术在推动当代社会经济发展中,成为决定性力量。
– 科技进步已经成为当代经济增长的主导性要素。
– 现代科技的明显超前性,是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客观依据。
– 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着生产要素组合的不断创新,导致社会生产体系的结构性调整,经济发展的面貌的改变。
– 高科技及其产业的崛起和发展,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以及,先进生产力,
的重要体现。
54
4.科教兴国
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以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科教兴国战略充分体现了科学技术在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55
八,研发活动与技术创新
1.知识流的传统观点
研究与发展、技术创新之间的线性模式,即知识从研究流向应用、再流向开发(三阶段):
– 新设想、新发明产生的过程。此间最主要的是 R&D。
– 从设想变成产品。其间仍有大量研发、发明创造活动,还包括工程设计、生产制造、金融、市场销售等。是科技与经济结合得以最大实现的过程,
– 技术走向市场的过程,技术对经济的实现,归根结底是通过市场实现的。涉及到市场的调研,销售活动。
56
2.研究和发展( R&D) 活动
(1)科技活动( STA)( UNESCO)
所有与关科学技术领域,即自然科学、工程和技术、医学、农业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中科技知识的产生、发展、传播和应用密切相关的系统的活动,
统计上包括,
– ①研究与试验发展( R&D);
– ② 第三阶段科技教育与培训;
– ③科技服务,
57
(2)R&D
简称研发(活动),是指为增进知识总量(包括人类、文化和社会方面的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新的应用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的工作。 ( UNESCO)
– 可见,确定 R&D的决定因素是创造
(CREATIVITY)、创新 (INNOVATION)。
基础研究
R(Research)--科研活动
( & = and) 应用研究
D(Development)--实验发展 (宏观往往译作
,发展,,而微观及企业译作,开发,。)
58
– 基础研究,主要是获得于现象和可观察的事实的基本原理的新知识而进行的实验性或理论性工作,不以任何专门或特定应用或使用为目的,
– 应用研究,也是为获得新知识而进行的创造性的研究,它主要针对某一特定的实际目的或目标,
– 试验发展,利用从研究和(或)实际经验获得的现有知识,为生产新的材料、产品和装置,建立新的工艺、系统和服务,以及对已生产和建立的上述各项进行实质性的改进,而进行的系统性工作,
59
( 3) R&D投入比较 (90年代中 )
R&D投入总量的比较
– R&D/GNP
– 发达 2.5~3%;我国 0.5~0.6%;印度 ~1%。
R&D投向的比较
– 企业,高校,科研部门,其他
– 发达,70:15:10:5; 我国,40,12,40,8。
R&D类型分布的比较
– 基础,应用,开发
– 总体:发达,15:25:60;我国,6:35:59。
– 高校:发达,70:25:5 ;我国,15:50:35。
60
4.技术创新
(1)熊彼得的,创新,概念
20世纪上半叶,熊彼得从生产函数角度定义:
,创新,是一种新的要素与生产条件的重新组合,包括:
– ①引入一种新产品或提供一种产品的新质量;
– ②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
– ③开辟一个新的市场;
– ④获得一种原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给来源;
– ⑤实行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
61
( 2)技术创新概念
20世纪下半叶,熊彼得的思想重新受到重视,
技术创新成为一个重要概念。
技术创新是一个典型的融科技和经济为一体的概念。是一个把新设想转变成能在市场上销售的新的或改进的产品和工艺的过程。或者更通俗地说,是把科学技术转变为现实生产力,从而搞活经济,促使经济增长的过程。
也定义为:一项新产品或新工艺由产生,经过研究、开发、工程化、商品化生产到市场销售的整个过程的一系列活动。
62
( 3)技术创新的风险性
– 据市场需求和科技、经济发展趋势,选择课题进行实验室研究,制出样品、样机等。此阶段成功率一般低于 25%。
– 开发研究,挑选产业化前景较明朗项目,集中解决变成生产技术的问题,如工艺、原料、环境、场所等,
中试生产小批量产品,一定范围试销,并力求获可靠经济数据。,中试阶段,成功可能性 25— 50%。
– 产业化、商品化阶段,规模化生产前需市场调查,选购或制造设备,选厂房,训练工人,开拓市场,一般形成新生产线甚至新企业。此阶段一般成功率 50— 70
%,
63
九,知识与发展
1.当代新趋势
1990‘ s,国家创新系统与知识经济同时成为关注的焦点。知识与发展的关系受到高度重视。
OECD,1994,国家创新系统项目 (NIS Project),
对多国创新体系开展研究,一系列报告,包括
《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
可把它们分别看作是国家创新系统及知识经济概念得到公认的基本标志。
江泽民: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对于我们 21
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
64
2.知识经济
( 1) OECD的观点
它表明对知识和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的更充分认识。知识作为蕴含在人(人力资本)
和技术中的重要成分,向来是经济发展的核心。
但是,只是到了最近几年,知识的重要性在增长,对知识重要性的认识在深化。成员国的经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于知识的生产、
扩散和应用,例如计算机、电子和航天等高技术产业中,产业和就业增长最快。 …… 主要成员国的 GDP的 50%以上现在已是以知识为基础的。
65
( 2)知识分类
KNOW-WHAT,关于事实
KNOW-WHY,关于原理、规律
KNOW-HOW,技艺、能力(诀窍)
KNOW-WHO,谁,谁能做什么
可编码知识 (Codified knowledge)
隐会知识( Tacit knowledge)
66
( 3)知识网络
知识线性传播(传统形象)
– 研究 → 开发 → 市场。
知识网络(新现实和新认识)
– 网络组织,在研究 → 开发 → 市场各个环节上都有反馈,都可能导致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利用。
– 不仅在研究 → 开发 → 市场的各个环节都有反馈,而且更一般地,还包括更广泛的相互作用。从国家层面的宏观上讲,就是
“产业 — 学术 — 政府”之间以及种种互相作用机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合作)网络。
67
( 4)关于知识与发展关系的研究
在知识社会和知识经济中,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具有突出的重要性。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差距首先表现为知识的差距。
在影响经济发展的诸多因素中,知识因素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经验研究,例如世界银行对许多国家的经济增长差异分析发现,
物质资本只能解释这些差异的不到 30%,其余的 70%以上要直接或间接归因于构成全要素生产率( TFP) 的无形因素( Easterly,
Levine,Prichehett,1999)。
有关学者关于“中国不同地区知识差距与经济实力之间关系的研究”是一个例证:
68
新疆 (65.85)
重庆 (63.71)
甘肃 (58.32)
宁夏 (58.32)
四川 (51.49)
云南 (48.75)
青海 (44.18)
贵州 (38.32)
西藏 (31.99)
湖南 (69.72)
山西 (64.27)
河南 (63.74)
江西 (61.04)
安徽 (56.59)
内蒙古 (56.59)
广西 (50.88)
低水平 (I<75)
陕西 (88.05)
吉林 (99.53)
湖北 (92.18)
黑龙江 (84.63)山东 (82.05)河北 (75.69)
中下水平 (75≤I<100)
海南 (127.64)
辽宁 (126.69)
浙江 (122.71)
中上水平 (100≤I<150)
北京 (606.05)
上海 (529.03)
天津 (283.70)
广东 (212.74)
福建 (156.48)
江苏 (154.55)
高水平 (I≥150)
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部地区图 1.中国各地区知识发展水平
69
北京 (高 )
天津 (高 )
广东 (高 )
江苏 (高 )
福建 (高 )
上海 (极高 )
海南 (中下 )
浙江 (高 )
湖北 (中下 )广西 (低 )
匮乏河北 (中上 )
山东 (中上 )
吉林 (中下 )
安徽 (低 )
河南 (低 )
湖南 (中下 )
江西 (低 )
西藏 (低 )
不足陕西 (低 )甘肃 (低 )一般辽宁 (中上 )黑龙江 (中上 )
山西 (中下 )
内蒙古 (中下 )
宁夏 (低 )
青海 (低 )
四川 (低 )
云南 (低 )
新疆 (中上 )
贵州 (极低 )
丰富矿产资源丰裕程度高水平中上水平中下水平低水平知识资源丰裕程度图 2.中国各地区资源与知识资源状况
70
图 3.中国各地区科技、经济实力分布
A
B
C
D
E
E D C B A
广东、上海、江苏北京山东、
浙江辽宁福建、天津、河北湖北,
四川河南、
黑龙江湖南,
吉林安徽,广西,
山西、江西、
云南,新疆重庆、
内蒙古
、甘肃陕西海南、
贵州、
宁夏,
青海,
西藏科技经济强强
71
十,国家创新系统( NIS)
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是涉及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利用的网络系统。 NIS建设成为面向知识经济社会、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的历史性任务。
1,NIS概念
( 1) OECD的说明(定义),
NIS是一组独特的机构的网络,它们分别地和联合地推进新技术的发展和扩散,提供关于形成和执行关于创新的政策的框架,是创造、
储存和转移知识、技能和新技术的相互联系的机构的系统。
72
( 2)另一种定义:
(考虑到“产 — 学 — 官”内核,也可以说:) NIS也就是通过国家范围内的技术创新
(企业主体)、制度创新(政府主体)和知识创新(学术界,即高校与科研机构为主体)为内核的互动和整合,从而促进科技与经济有机结合的开放式网络系统。
NIS建设,也就是从国家的宏观层面上,促进整个创新系统中不同部分、不同要素之间的协同,促进不同创新行为之间的整合与互动。成为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国家基础设施,成为社会发展、应对加入 WTO后面临的壁垒(知识壁垒,绿色壁垒)和增进国家竞争力的引擎。
73
2.三种创新之间的关系
( 1)技术创新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80年代中 ( 缪尔塞 ) 大多数:当一种新思想和非连续性的技术活动,经过一段时间后,
发展到实际和成功应用的程序,就是技术创新 。
OECD,技术创新统计手册,,技术创新包括新产品和新工艺,以及产品和工艺的显著的技术变化 。 如果在市场上实现创新 ( 产品创新 ) 或者在生产工艺中应用了创新 ( 工艺中应用了创新 ),那么就说创新完成了 。
74
( 2)制度创新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将制度与组织区分 。 制度指约束人们社会,政治和经济行为的一系列规则,组织被视为一个决策单位,它实施对于资源的控制 。 制度创新可理解为对一种更有效益制度的生产过程 。 此过程中,实际制度供给的约束条件是制度的边际转换成本 。
包含组织的含义 。 制度创新或制度发展则被用来指 ① 一种特定组织的行为的变化,② 这一组织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变化,③ 在一种组织的环境中支配行为与相互关系的规则的变化 。
75
( 3)知识创新 Knowledge Innovation
知识的涵义:
– 涵义广泛 。 哲学史上从来就是一个基本任务 。
– Webster词典 (1997):是通过实践研究,联系或调查获得的关于事物的事实和状态的认识,是对科学艺术或技术的理解,是人类获得的关于真理和原理的认识的总和 。
– Davenporth,Prusak(1998):是一种有组织的经验、
价值观、相关信息及洞察力的动态组合,它所构成的框架可以不断地评价和吸收新的经验和信息。
它起源于并且作用于有知识的人们的大脑。在组织结构中,它不但存在于文件或档案之中,还存在于组织机构的程序、过程、实践及惯例之中。 (显然包括编码知识和隐会知识)
76
如果把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从本质上视为综合运用已有的各种知识的过程,那么:
所谓知识创新,指的是通过特定的认识活动(主要指实验性的 R&D活动,同时也包括经验性的实践活动)增进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所需要的知识的过程。这种创新既涉及到提出新的判断或总结,也涉及到对旧的判断或总结的新认识和新提法。
77
( 4)不同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
各种各样的创新在广义上总是归结到:
– 知识创新: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和科学文化素质,提高知识和创新人才储备。
– 技术创新:提高科技实力与知识、人才储备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
– 制度创新:为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创造适宜的、高效的制度环境。
78
国家创新系统建设,也就是要促进各种创新行为整合为一个相互作用的有机体系。
一般地,技术创新居于中心地位;
但不排除在知识存量或制度状况成为国家创新能力的制约因素时,知识创新或制度创新会成为在特定时期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79
( 5)中国创新系统的演变
1949-1978:政府主导型的创新系统
1978至今:政府导引型的创新系统
1978-1985:改革开放,重建与反思
1985-1992:科技体制改革决定
1992至今:走向以市场为基础配置科技资源
目标:深化改革,走向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为基础的政府协调型的创新系统。
当前,我国的国家创新系统建设的中心任务是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突破点是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促进体制转型、制度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