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理学进展
宁越敏 教授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和区域发展研究所
2004年 4月
一、西方城市地理学进展
1.萌芽,1920年以前
?[德 ] 哈塞尔特( Hassert,K.,1907),《城市地理观
察》,是城市地理学研究的一本专著。
?[法 ]布兰查德( Blanchard,R.,1911),《格勒诺布
尔》,是第一本单一城市研究的著作。
?尚未形成有系统的研究,因此这一时期可视为城市地
理学的萌芽时期。
2.第一个演变阶段:初创时期( 1920-
1950年)
?城市地理学处于初创时期:方法论上受自然地理学的影响
较大,尚未形成自己的研究体系。
?第一个领域:城市位置和城市自然条件的分析。
泰勒( Taylor,T·G·,1949),《城市地理学》,是英语国家第一本城
市地理学的专著。
?第二个领域是对城市职能和腹地的分析。 1921年英国的奥隆
索首先进行城市职能分类的研究,他的分类属于一般性描述
分类。 1943年哈里斯对美国城市的分类。
?第三个领域是城市形态、景观的研究,起源于德国。
初创时期
?此时,其他学科如社会学、经济学对城市的研究兴趣
日增。
?社会学家对城市内部结构的研究。最初由美国的社会
学家进行的:伯吉斯提出了城市结构的, 同心圆理
论, 。霍伊特( Hoyt,H.) 提出, 扇形理论, 。 1945
年,芝加哥大学的地理学家哈里斯( Harris,C.D.) 和
乌尔曼( Ullman,E.L.) 提出, 多核心理论, ;
?1933年由德国城市地理学家克利斯泰勒和 1940年德国
经济学家廖士建立的中心地理论;
?1931年赖利( Reilly,W.J.),, 零售引力规律, ;
?1949年康维斯( Conwerse,P.D.),, 断裂点, 理论;
哲夫( Zipf,G.K.),, 顺序-规模规律, 等等。
3.第二个演变阶段:空间分析时期( 1950
- 1970年)
自 19世纪以来,地理学一直以解释性的工作为主,但
三个主要研究领域无法如物理学哪样形成普遍规律性
的法则,这些研究对于已发生演化作用的历史重建有
用,但因过于强调人地关系忽略了社会互动。地理学
需要的是一种能够预测的知识,而既存的知识无法满
足新的社会需求。地理学者开始寻找社会和经济相互
作用的分析。
1950年代初,空间经济学和区位论的引进形成了人文
地理学新的基本理论,由于区位论建立在基本假设
(均质平原、经济人等)之上,使当时的大多数地理
学家盛行新理论的验证工作。
表 1 从区域差异到空间分析
1953 Fred,Schaefer:,地理学的例外论:一个方法论的检验》
1953 John E,Brush:,西南威斯康星州中心地体系》
1953 Edward L,Ullman:,人文地理和区域研究》
1954 Preston James和 Clarence Jones,编者:《美国地理学:知识基础和展望》
1954 Chauncy D,Harris:,美国工业地方化中的市场因素》
1954 Harold McCarty:,经济地理学理论的探究》
1956 William L,Garrison et al.:,乡村公路对乡村发展的促进》
1958 Brian J,L,Berry和 William L,Garrison:,中心地等级体系的职能基础》
1959 William L,Garrison:,经济学的空间结构》
1959 Richard Hartshorne:,地理学本质的透视》
1960 Walter Isard:,区域分析方法论》
1963 Ian Burton:,数量革命和理论地理学》
1965 Peter Haggett:,人文地理学区位分析》
1965 Edward Ackerman:,地理科学》
1967 Richard J,Chorley和 Peter Haggett:,地理学模型》
1969 David Harvey:,地理学中的解释》
空间分析时期
城市地理学成为人文地理学发展最迅速的分支
学科之一 ;
形成完整的研究领域, 城市化, 城市体系和城
市内部结构;
形成城市地理学的特色理论, 中心地理论,
城市经济基础理论, 城市规模分布理论, 空间
扩散理论等 。
空间分析时期
这一时期城市地理研究的几个主要方面:
? ( 1)城市化的研究
? [法 ]戈德曼 (1957) 提出的巨大城市带这一概念,对后来城市化
和北美区域地理的研究也产生了很大影响。
? ( 2)中心地的研究
? 布拉什 (1953) 的, 威斯康辛西南部中心地的体系, 一文,是美
国最早引用中心地理论分析城市体系的研究论文。贝利和加里森
(1958)共同发表了两篇有关中心地研究的论文,提出了货物最大
销售距离等概念,并对中心地等级体系的形成作了进一步的阐述。
此后,对中心地学说的研究成为西方国家城市地理界最流行的研
究课题之一,并且把中心地理论运用到区域规划和国土整治之中。
? ( 3)城市经济基础理论的研究
? 1950年代起,城市地理学家开始探讨城市成长的经济基础,并试
图分析城市经济活动的增长导致城市人口增加的机制。阿力山大
(1954)提出城市的经济活动可以分为基础活动和非基础活动两个
部分。在这种区分的基础上,形成了经济基础理论。
空间分析时期
? ( 4)空间相互作用和扩散过程的研究
? 传统的城市地理学习惯于对空间格局进行描述,当代城市地理学
家则希望了解空间事物相互间的关系和空间结构的形成过程,空
间相互作用和扩散过程的研究就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
[瑞典 ] 海格斯特兰德( H?gerstrand,T.,1952) 首先开始进行扩散
过程的研究。在城市地理学中,注重新事物(指新思想、新事物、
新技术等)扩散过程的研究,这种扩散其实是城市间相互作用中
的一个重要内容。
? ( 5)城市规模分布理论的研究
? 城市规模分布理论被认为是分析城市系统最基本的理论之一。根
据不同的研究方法,各种城市规模分布的理论模式可分为五大类:
即统计模式、等级模式、随机模式、半经济模式、其它模式。
? ( 6)因子分析的研究
? 因子分析首先被用于城市分类的研究,其第二个领域是对城市内
部结构的分析。贝尔 (1955) 在对旧金山的地域结构研究中,最早
使用因子分析法,开创了, 因子生态, 的研究。
空间分析时期
方法论上则受到逻辑实
证主义的巨大影响,传
统的实证主义强调观察
和资料收集的重要性,
忽略或低估形成假设的
过程以及科学研究中理
论的重要性。维也纳学
派建立逻辑实证主义,
提出通过建立假设,并
且使用精确的观察和实
验来检查这些假说从而
建立科学理论。
广州城市化和郊区
化的实证研究
1.理论和假设
西方学者在城市化
的研究中,把城市
化、郊区化、逆城
市化、再城市化看
作为一个连续演变
的过程,其中彼
得 ·霍尔( Peter
Hall,1984) 的城市
演变模型将城市演
变过程归纳为五个
时期六个阶段
广州城市化和郊区化的实证研究(续)
提出假设:
中国大城市人口的空间变化时序与西方学者
提出的城市发展阶段理论可能并不一致。
2.研究的地域范围
3.数据来源与处理
广州城市化和郊区化的实证研究(续)
4.假设的检验:与霍尔城市演化模型的比较
1982- 2000年间广州总人口、常住户籍人口和外来人口的
空间分布变动(表 2,表 3,表 4),并与霍尔的城市演变
模型作比较。认为在 1980年代广州人口在继续膨胀,其中
中心市人口低速增加,郊区人口高速增加,与霍尔城市演
变模型的第四个时期:相对分散阶段是相符合的,即进入
郊区化的初期阶段。但 1990年代广州中心区出现了人口的
减少,由于大量外来人口的迁入,近郊区总人口的增长速
度大大超过 1980年代,这并不符合霍尔模型中绝对分散阶
段和流失中的分散阶段的特征:即中心区人口负增长的速
度由慢变快,郊区人口则始终保持低速增长的态势。若只
考虑常住户籍人口的空间变化,则中心区增长为负,近郊
区低速增长,却又符合霍尔模型的第五个时期的特征,即
郊区化的典型时期。
表 2 1982~2000年广州市总人口分布变动情况
城市地

1982
年数量
(人)
1990
年数量
(人)
2000
年数量
(人)
1982~ 1990 1990~ 2000
增长率
( %)
年均增
长率
( %)
增长率
( %)
年均增
长率
( %)
中心区 1908053 2105150 1974338 10.33 1.24 -6.21 -0.64
近郊区 1608977 2275614 5324524 41.43 4.43 134.03 8.87
远郊区 1676280 1919225 2643160 14.49 1.71 37.72 3.25
资料来源:转引自,谢守红、宁越敏,2003。
表 3 1982~ 2000年广州市常住户籍人口分布变动情况
城市地

1982
年数量
(人)
1990
年数量
(人)
2000
年数量
(人)
1982~ 1990 1990~ 2000
增长率
( %)
年均增
长率
( %)
增长率
( %)
年均增
长率
( %)
中心区 1860002 1932081 1395198 3.88 0.48 -27.79 -3.20
近郊区 1581864 1957235 2261915 23.73 2.70 15.57 1.46
远郊区 1669196 1836766 1876768 10.04 1.20 2.18 0.22
资料来源:转引自,谢守红、宁越敏,2003。
表 4 1982~ 2000年广州市外来人口分布变动情况
城市地

1982
年数量
(人)
1990
年数量
(人)
2000
年数量
(人)
1982~ 1990 1990~ 2000
增长率
( %)
年均增
长率
( %)
增长率
( %)
年均增
长率
( %)
中心区 41467 162961 558929 293.00 18.66 242.98 13.12
近郊区 30459 316011 2997609 937.50 33.97 848.58 25.23
远郊区 8408 82214 725244 877.81 32.98 782.14 24.32
资料来源:转引自,谢守红、宁越敏,2003。
广州城市化和郊区化的实证研究(续)
结论:
上述分析显示,广州市总人口空间变化与常住户籍人口空间变化
是不对称的。 这是因为,中国的社会背景仍处于城市化的历史阶段,
且区域发展差异巨大,由此导致中西部地区的农村人口大量向沿海
地区转移,加速了包括广州在内的整个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进程,
与此同时,我国沿海地区 1990年代城市建设速度大大加快,使许多
大城市在较短的时间里就从城市化阶段进入到郊区化阶段(以常住
户籍人口为衡量标准)。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对区域人口产生拉力,
对城市(中心区)人口产生推力,两种不同的迁移力量互动,使
1990年代广州市同时出现人口集聚的城市化和人口扩散的郊区化两
种现象,其后果是大大加快了中心区和近郊区的一体化进程。为此,
宁越敏提出了城市化和郊区化是转型时期中国大都市空间变化的双
重引擎,正是在其不断作用下,中心市区反复地整合自身集聚的经
济要素,并逐渐扩大其辐射范围,从而实现从大城市到都市区空间
格局的转换,在这一过程中也同时实现了经济要素的价值增值和规
模扩张。
4.第三个演化阶段:从空间分析到社会理
论研究的转型( 1973年至 1980年代)
背景:从 1960年代末到 1980年代初, 西方一些国家社会
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 如社会动荡, 贫富分化,
内城问题等等 。 所有这些因素给西方国家的社会经济发
展带来了很多新的问题 。
1970年代初, 西方社会科学研究发生转型, 重新发现空
间的重要性 。
列斐伏尔的空间认识
?法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家列斐伏尔被认为是一位, 元哲学
家,,在把历史性、社会性和空间性结合起来的这一方面
其影响远远超过其他学者。列斐伏尔从 1960年代起开始
把空间引进其研究。, Space,social product and use
value”提出, 空间中的生产( production in space),转变
为, 空间的生产( production of space),,其区别在于
前者指自然属性的空间,而后者指社会属性的空间。这种
转变源自生产力自身的成长,以及知识在物质生产中的直
接介入。其结果是现代经济的规划倾向于空间的规划。
?空间是社会性 的,它牵涉到再生产的社会关系,亦即性
别、年龄与特定家庭组织之间的生物-生理关系,也牵涉
到生产关系,亦即劳动及其组织的分化。
列斐伏尔的空间认识(续)
? 空间作为一个整体,进入了现代资本主义的生产模式:它被利用来生
产剩余价值。按照列斐伏尔的理解,资本主义的空间具有以下功能:
? 生产资料,城市、都市空间不仅仅是消费的场所。城市、区域、国家
或大陆的空间配置增进了生产力,利用空间就如同利用机器一样。
? 消费对象,作为整体的空间在生产中被消费。
? 政治工具,国家利用空间确保对地方的控制。
? 阶级斗争的介入。
? 资本主义空间的主要矛盾源自私人财产造成的空间粉碎化
( pulverization of space),对可以互相交换之断片( fragments) 的
需求,以及在前所未有的巨大尺度上处理空间的科学与技术(信息)
的能力。
? 列斐伏尔认为:空间从来不是空洞的,它往往蕴含着某种意义。据此,
他从不同的角度,如制度、性别、精神、感觉、功能来划分空间的类
型。
福柯的空间认识
法国另一位社会学家福柯也关注到空间的重要
性。与列斐伏尔不同的是,福柯并不特别关注
马克思主义中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论述,
而 关注权力与空间的关系 。而且,空间的尺度
从列斐伏尔的断片进一步浓缩到具体的地点
( site),往往特指具有特殊功能的建筑,如
监狱、军营、墓园等,因为这些建筑往往体现
了权力所附加的影响。当强调阶级斗争的激进
地理学逐渐消退之后,产生种族、阶级、性别
不平等的权力对空间的影响成为后现代地理学
的一个分析工具。
哈维与激进地理学
1973年哈维发表了《社会公正和城市》
一书标志着激进地理学的形成。他的研
究与以往对城市内部结构研究的出发点
不同,以往的研究都是建立在私有制的
基础之上,接受资本主义制度这一现实,
然后按照资本主义社会中发生的过程及
事物间的联系来解释城市结构,哈维的
分析则直接从社会制度这一更基本的层
次上来进行。
表 5 从空间分析到社会理论
1973 David Harvey:,社会公平和城市》
1974 Peter Gould:,思想地图》
1976 Golledge和 G,Rushton:,社会选择和空间行为》
1976 Yi-Fu Tuan:,人本主义地理学》
1977 Edward Relph:,地点和无地点性,
1977 Hard Peet:,美国激进地理学的发展》
1978 Derek Gregory:,意识形态、科学和人文地理学》
1979 Neil Smith:,地理学、科学和解释的后现代模式》
1979 D,Ley和 M,S,Samuels:,人本主义地理学:前景和问题》
1983 D.Ley:,城市社会地理学》
1983 Alan Pred:,结构和地方:地点意识和感觉结构的形成》
1984 Doreen Massey:,劳动空间分工:社会结构与生产地理学》
1984 Andrew Sayer:,社会科学方法:实在论探讨》
1987 Michael Dear:,后现代的挑战:重筑人文地理学》
5.1980年代以来的进展
城市社会文化地理学的研究被重视
在近几十年中,城市地理,并且的确是整个人文地理都经
历了许多基本的变化( Gauthier and Taaffe)。 主要的变
化包括对 GIS技术的注意、发展、应用( Wheeler,
1997),以及城市文化地理学的兴起( Wheeler,
1998a)。 社会理论和政治经济学概念化重要性的不断增
长,拓宽了传统城市地理学的研究领域,开始涉及更宽泛
的社会文化事务。另外,城市地理学也经历了经济和文化
的融合。与此同时,对先进统计和定量方法的应用开始减
少( Wheeler,1993),而对定性衡量测度的应用开始增
多。同样地,在最近几十年中,对地图的应用和对传统方
法的依赖也已经消失( Wheeler,1998b,2001)。
表 6, Urban Geography,发表的经济类和社会
人文类文章的对比细目
年份 经济 (% ) 社会、文化 (% ) 其他 (% )
1980-
1985
43.0 18.4 38.6
1986-
1991
32.5 29.3 38.2
1992-
1997
31.4 32.1 36.5
1998-
2001*
25.4 39.5 35.1
平均 33.0 29.8 37.1
*这里是 4年的阶段而不是先前的 6年阶段
资料来源,Wheeler编辑。
(1)激进地理学由批判进入到理论化时期
?代表作:哈维的《资本的城市化》、麦茜的《劳动空
间分工》等。
?受福柯的影响,一部分地理学家对后现代的城市空间
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如哈维对后现代城市的研究,认
为由巨型市场(大卖场)、购物中心宣告了一种新的
,无地方性, 的城市的诞生。沙朗 ·佐京认为中产阶级
重新向市区移居的街区(绅士化)和梦幻般的主题公
园是两种重要的后现代空间。后现代城市是一种新消
费主义的场所,而现代城市反映为工业生产的场所。
另一方面,基于福柯关于权力和空间关系的分析是后
激进地理学时代关注不平等社会问题的思想来源,如
女性地理学、城市贫困等方面的研究。
(2)来自经济学的影响也日益加深,从新古典主义经济学
扩展到发展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等层面
?发展经济学,50年代起的依附论、刘易斯、托达罗关
于农村人口的迁移理论、增长极理论、起飞论,80年
代的世界体系论影响了经济地理学、人口地理学、城
市地理学等学科的发展,形成核心-边缘理论、新国
际劳动分工理论。
?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开始于 70年代,此学
派的研究者既否定计量的研究方法,也否定行为的研
究方法。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分为两个派别:一个与城
市中的冲突与管理的分析有关;另一个更为激进,被
称为马克思主义的分析,其代表人物是约翰霍普金斯
大学的哈维:马克思主义的资本积累理论 。
?新制度经济学:科斯交易成本理论。科斯-威廉姆森
-斯科特模式(城市形态与劳动分工的研究) 。
(3)与经济地理学、城市规划与区域规划、社会
学、政治学等学科的交叉日益明显
?在 1980年代以来的一些著名理论或研究领域,体现了
多学科研究的交叉,如,
?劳动空间分工,世界城市,产业群、城乡人口迁移和
转换 ;
?城市政体( urban regime),协理( governance) 理
论 ;
?城市社会地理学 。
世界城市研究
?美国学者弗里德曼与沃尔夫( Friedmann,J,and Wolff,
G.,1982) 提出世界城市的两个标准:( 1)城市与世
界经济体系相结合的形式与地位,如作为跨国公司总
部中心的地位,为世界市场服务的商品生产的重要性,
作为意识形态中心的作用等等;( 2)城市所拥有的资
本的空间支配能力,如金融和市场控制是全球性的亦
或区域性的,还是仅仅起将国内经济与世界城市体系
相连结的作用。
?科恩( Cohen,1981) 采用, 跨国公司指数,,, 跨国
银行指数, 两个指标分析美国城市,认为纽约、旧金
山和芝加哥称得上是世界城市。对其它发达国家,他
用美国以外最大公司的区位这一指标,认为伦敦、东
京、大阪、莱因一鲁尔、巴黎以及法兰克福和苏黎世
(国际金融中心)是世界城市。
世界城市研究(续)
?美国学者萨森从生产性服务业的角度来研究世界城市 。
她认为纽约, 伦敦和东京之所以成为世界经济中的全
球城市是因为:这些城市的功能是作为世界经济中各
种组织的支配中心, 作为金融和专业服务企业的关键
区位, 作为创新的生产地点, 以及作为生产出来的创
新和产品的市场 ( Sassen,1991) 。
?生产性服务业分成四大类, 生产服务业中心城市也就
相应的成为会计服务中心, 广告业中心, 银行业中心
和法律服务中心 ( 表 7) 。
表 7 全球性的生产服务企业在部分世界城市的
办公区位分布,2001年
城市 会计 广告 银行 /金融 法律 总计
纽约 14 19 36 36 105
伦敦 15 20 36 26 97
东京 14 9 29 14 66
芝加哥 13 6 12 11 42
洛杉矶 11 14 16 24 65
巴黎 14 15 23 19 71
法兰克福 12 10 25 10 57
香港 11 11 29 17 68
新加坡 8 14 29 10 61
悉尼 13 16 21 6 56
北京 6 9 10 7 32
上海 6 7 13 1 27
世界城市研究(续)
?从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看,大体可分为两种类型:第
一类是凭借金融中心所在国雄厚的经济综合实力,在
提供资本出口基础上成长起来的国际金融中心,如伦
敦、巴黎、纽约和东京等;第二类出现在 1960年代以
后,以提供离岸金融服务为主成长起来的金融中心,
如卢森堡、新加坡和巴哈马等,它们的发展不必以丰
裕的国内资本供应为必要条件。作为全球经济控制中
心的世界城市的金融中心,既提供传统意义上的资本
出口业务,也提供离岸金融服务。
?衡量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通常有两类指标,一是国
内外金融机构的密集度或金融机构资产、资本的集中
度;二是金融业务量的大小,这又可分解为若干个指
标。如果全面考虑会有很多的指标需要相互比较,操
作比较繁琐。一个简单的办法是用银行数量来作为快
速检验的指标,如表 8所示。
表 8 一些金融中心的外国银行数量,1990年代初
期至中期
在岸中心 数量 离岸中心 数量
伦敦 520 开曼群岛 >600
纽约 340 卢森堡 220
巴黎 170 新加坡 220
法兰克福 150 香港 130
上海 120 巴林 40
东京 90 纳闽岛 40
资料来源:劳拉詹南( 2001),第 392页,表 7.1。
,流动空间, 中的世界城市体系
?有三个层次的物质支持的结合可以来描述流动
空间,这三个层次共同构成了这种空间:第一
层次,流动空间的第一个物质支持,由电子交
换回路所构成,是通信网络的技术基础设施;
第二层次,由它的节点( node) 和核心( hub)
构成,是一种层级组织;流动空间中的第三个
重要层次,是占支配地位的管理精英(而非阶
级)的空间组织。在这种空间形态中,强调的
是关键要素在全球范围的空间转移,尤其是知
识和信息的流动。如此,必然有一些地方会起
来充当各种流的命令和控制中心,以及生产和
消费中心。
流动空间中的世界城市体系
资料来源,Knox ( 1995),图 2.18。
,流动空间, 中的世界城市体系(续)
?英国拉夫堡大学的全球化与世界城市( GaWC)
研究小组就将卡斯特的, 流动的空间, 概念用
于全球城市体系分析,他们将 55个世界城市划
分为三个层次,10个 Alpha级城市,10个 Beta
级城市和 35个 Gamma级城市,如表 9所示。
Alpha层次包括通常所提及的三大城市(伦敦、
纽约、东京),以及巴黎,还有, 世界性, 程
度稍低的芝加哥、法兰克福、香港、洛杉矶、
米兰和新加坡。
表 9 GaWC的世界城市体系
美洲 欧洲与非洲 亚太
ALPHA
世界城市
纽约 伦敦、巴黎 东京
洛杉矶、芝加哥 法兰克福、米兰 香港、新加坡
BETA
世界城市
圣 ?弗朗西斯科、多伦多 苏黎世 悉尼
圣 ?保罗、墨西哥城 马德里、布鲁塞尔
莫斯科 汉城
GAMMA
世界城市
华盛顿、达拉斯、波士顿、
加拉加斯、休斯顿、圣地亚

阿姆斯特丹、杜塞尔多夫、
日内瓦、布拉格、约翰内斯

台北、大阪、雅加
达、墨尔本
蒙特利尔 斯德哥尔摩、罗马、华沙 曼谷、北京
布宜诺斯艾利斯、迈阿密、
亚特兰大、明尼安波利斯
哥本哈根、巴塞罗那、柏林、
布达佩斯、汉堡、伊斯坦布
尔、慕尼黑
科伦坡、马尼拉、
上海
资料来源:根据 Taylor与 Walker (2001) 中的附录表 A1修改。
区域性世界城市在三大经济区域中的影响力
数据来源,Taylor等人( 2002),图 2。
二、我国城市地理学研究方向的探索
建国后中国城市地理学的初期发展
?我国城市地理学的研究起于 1960年代。
?1964年,严重敏等:, 试论苏锡地区农业发展
与中小城镇的关系, ;, 资本主义国家城市地
理学研究动向, 。
?严重敏译克利斯泰勒《城市的系统》。
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
?城市化的研究
?魏津生 (1979):,世界的都市化与人口, 一文,文革后
第一个介绍了世界城市化的发展动态 ;
?吴友仁、郭振淮 (1980)分别在《人口与经济》上撰文,
率先探讨了我国社会主义城市化问题;
?严重敏和宁越敏 (1980)对建国以来我国城市化的趋势
和城市体系演变进行了分析 ;
?姚士谋和吴楚材 (1981)率先提出了我国农村人口的城
市化问题。
?周一星 (1982)分析了城市化与国民经济生产总值关系
的规律。
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续)
?城市地理学的研究与城市规划紧密结合
?宋家泰 (1980):,城市-区域与城市区域调查研究, ;
?曾怀正、许学强 (1981):,城市规划中的人口分类问
题, ;
?孙盘寿 (1981):, 辽宁省中部地区城市发展主要因素
和城市类型, ;
?董黎明、周一星 (1981):, 在实践中蓬勃发展的城市
地理学, 。
?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也发轫于 1980年代初
?于洪俊对城市地域均质性和均质地域的研究 ;
?宁越敏、徐放等对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的研究;
?虞蔚、许学强对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研究 。
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续)
?专著和教材:
?于洪俊、宁越敏:城市地理概论,安徽科学技术出版
社,1983。
?许学强、朱剑如:现代城市地理学,中国建筑工业出
版社,1987。
?周一星:城市地理学,商务出版社,1995。
?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城市地理学,高等教育出
版社,1997。
?近年来,对都市区和都市连绵区、中心城市和世界城
市、城市社会地理、信息产业空间、网络空间、城市
管治(治理)等领域开始了新的研究。
谢 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