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生产关键技术
一、 蛋鸡生产经营指南
(一) 我国养鸡生产状况和前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膳食结构不断改善,对鸡肉和鸡蛋的需求逐步增加。近代由于鸡的品种选育,鸡的饲养、营养、环境科学、鸡病防制等研究领域不能取得巨大的成就,许多科技成果直接运用到养鸡生产上,使养鸡业的生产能力,劳动报酬,经济效益大大提高。目前养鸡业具有投资少,见效快,饲料报酬高,经济效益显著,容易搞集约化,工厂化生产等特点,成为我国畜牧业中优先发展,同时也是发展最快的支柱产业。 我国养鸡具有悠久的历史,但是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中,养鸡仅是农村的家庭副业,一家一户自繁自养,自给自足,剩余部分才与市场流通。七十年代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为了解决城市人口吃蛋难的问题,在各地政府的引导下,鼓励扶持工厂化蛋鸡生产,引进了国外机械化和半机械化养鸡设备,为我国随之的集约化,工厂化养鸡起了一定的示范作用。 到了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后,国外先进的养鸡技术,设备和品种纷纷进入我国,从而推动了我国集约化、工厂化养鸡的发展。在农村涌现出许多养鸡大户,专业村和养鸡专业乡,在许多地方还出现了不同形式的养鸡联合体、养鸡合作社,实现了产供销一体化,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养鸡业的发展。市民凭票供应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 进入九十年代以后,由于国家处于经济调整和转型时期, 目前广大农村对市场经济客观规律认识不足,国家发展养鸡业的有关法律,法规,计划,调控措施不够完善,因此,近几年来,养鸡业出现忽上忽下频频波动的现象。农村一家一户为主的养鸡生产肓目性很大,在蛋价上涨,养鸡赚线的时侯,加大投入,扩大规模。由于新闻导向及行政部门的干预,使养鸡一哄而起,结果养鸡发展速度过快,鸡蛋市场出现了严重供大于求的局面,鸡蛋价格迅速下降,使刚有起色的养鸡业出现滑坡。回顾几年来的蛋鸡发展历程,也可以看出凡是生产相对比较平稳,受市场波动冲击比较小的地区,一个成功的经验就是该地区有一个适度规模蛋鸡生产群体,只有有了一定规模才能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劳动生产力,才能把握市场信息,从而使养鸡业得到健康稳步的发展。1997年江苏省七月底全省家禽存栏50609.7万只,比1996年同期增加7204.7万只,上升16.6%。从全省13个市来看,盐城,徐州,南通,淮阴四市的存栏总量占全省的60%,增幅达18.8%,稳中有升,因此形成市场低迷时求生存,求发展,市场高潮时求效益这样一种发展新格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什么只有规模养鸡才能得到健康发展呢?因为规模养鸡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现代规模养鸡具有生产效率高,生产水平高,经济效益高等三大特点。供料,供水、收蛋、清粪的自动化或半自动化,使饲养工作量大大减轻,饲养耗工减少,饲养量大大增加,所以成本下降。一般来讲,每人饲养蛋鸡3000—4000只鸡,或肉鸡万只以上是切实可行的,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在高水平地区每只入鸡舍可生产蛋类17公斤,耗料2.5—2.7公斤左右。育成率达95%以上,这样大大提高生产水平,提高经济效益。 2、有利于实现良种化。随着养鸡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对良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从八十年代起,我国不断引进良种进行推广和利用,并且利用其培育出适合我国不同地区生产,且符合人民需要的品种。实践证明生产量,繁殖性能,料肉比、料蛋比,增重率,疫病净化等许多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我国许多地方优良品种也受到重视,许多地区也出现了地方品种产业化生产基地,这样不仅优化了地方品种,而且扩大了出口创汇,取得了可喜成绩。 3、有利于实现管养标准化。随着规模化养鸡业进程的加快,我国于1985年颁布了“鸡的饲养标准”,随后又制订了鸡的配合饲料标准,从而使鸡的饲料营养走上了标准化的道路。近几年来饲料 添加剂的应用和浓缩饲料的推广,带动了我国饲料营养的研究和相关饲料工业的发展。 4、有利于疾病控制。现代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生态环境与生产发展的相关性。由于大规模集约化饲养,人为地控制了家禽的生存条件,一旦出现疫情即呈流行发生趋势,个体治疗已没有意义,关键是实施群防群治,只有集约化饲养才有条件进行鸡群的抗体监测,制订合理的免疫程序和相应的卫生防疫,才能有效的控制疾病的发生和流行。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1995年世界鸡蛋总产量达到4100万吨。比1985年增长了32.3%。1995年我国鸡蛋总产量已达1676.66万吨,占世界鸡蛋总产量的30%,成为世界第一产蛋大国,其总产量比第二大国美国高出三倍多。因此我国蛋鸡的的饲养量也为世界之冠。随着全世界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1985年世界人均占有(消费)量为6.38公斤,到95年人口净长8.562亿人,人均占有消费鸡蛋增加到7.17公斤,增长12.4%,因此,目前世界人均消费水平要从人均7公斤增长到发达国家水平还需要增长一倍。所以蛋鸡业仍然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特别是进入八十年代以来,由于家禽繁殖体系配套技术不断完善,人工授精技术的广泛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应用,以及计算机管理的使用,无疑将给我国养鸡事业的发展带来无限空间,我国养鸡生产必将在数量上和质量上有一个新的飞跃,前景广阔。 (二)蛋鸡市场行情预测要素 从七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近20年间,我国家禽业得到迅速发展,然而在养禽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消费水平并没有同步增长。目前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有:因国家宏观调控和产业结构调整使一部分个人收入水平下降,消费量减少。第二: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提高,膳食结构发生改变,农副产品品种繁多,挑选余地加大,使禽蛋消费水平相对减少。第三:由于药物残留和关贸壁垒及世界经济的波动使出口量减少。第四:国家对粮食政策的不断调整及部分地区自然灾害的影响。农民粮食就地转换减少,从而出现了饲料价格特别是玉米价格的波动,直接影响了养鸡业的经济效益。第五:农民对市场经济还不是很了解,政府缺少对养鸡业的宏观调控,苗鸡投放量盲目起落。蛋鸡在高价位运行时,农户见养鸡有利可图,大家一哄而上,很快使市场得到饱和,蛋价随之下滑,导致一些养鸡户出现了亏本,随着亏损面不断扩大,中小规模的鸡场纷纷下马,市场出现低谷。如何预测市场行情的经济规律,减少在波动的低谷时对养鸡业的影响,掌握市场的主动权这已成为养鸡业成败的关键。因此,了解影响市场波动的因素和市场波动的规律,才能在市场的大风大浪中争取主动,低谷时减少损失,高潮中增加效益。市场行情的预测大致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评估。 1.苗鸡市场投放看行情倾向 当鸡苗市场热销出现供不应求的时侯,孵化厂开工足,鸡苗价格上扬。这说明前一周期中鸡苗投放量偏少,而市场成品鸡蛋价格正在高价位上运行,养鸡赚钱。养鸡产生的利润推动养鸡热的兴起。同时也刺激了苗鸡市场需求量的增加,鸡苗价格一涨再涨,如果市场苗鸡的投放量增加幅度太大,增加的速度太快,这就意味着五个月以后市场鸡蛋产量也将迅速增加,然而市场对鸡蛋的消费需求总量增加变化不大,鸡蛋上市越多,必然潜在着蛋价下滑的危险。随着产蛋鸡不断增多,产蛋量不断高升,投入市场鸡蛋也不断增加,价格必然不断回落,也就是说,市场商品蛋的价格越高,苗鸡的投放量也就越大,半年后蛋价回落的速度也就越快。同时回落维持的时间也就越长。随这而来的第二个养鸡周期就会出现苗鸡供大于求。苗鸡价格下降。孵化厂开工不足,养鸡走入低谷。 养鸡低谷的时间长短和下滑的程度又取决于母鸡淘汰情况。蛋价过低,养鸡户出现亏损,必然提前淘汰商品代产蛋后期的母鸡来减少经济压力。也就是说,市场鸡蛋价格越低,持续时间越长,对于资金周转有困难的中小农户来讲提前淘汰存栏母鸡的就越多,5-8个月以后投放市场的商品蛋就越少。蛋价应该随之上升。由于我国市场弹性很大,影响鸡蛋价格回升的因素很多,所以如果这一周期的蛋价仍然得不到回升,必然出现第二年的苗鸡投放量再次减少,苗鸡价格持续下滑,因此带动父母代种鸡的提前淘汰。由于父母代种鸡存栏数的减少,从父母代育雏到产蛋,再从商品代母鸡种蛋到育雏到商品蛋鸡的生产一般最少需要12-18个月。市场信息表明,如果鸡苗价格仍然较低,但鸡蛋价格不断上升,苗鸡销售开始比较活跃,表明低谷即将过去,饲养蛋鸡新的盈利高峰期正在开始。 2.根据饲料价格来预测 饲料价格低,养鸡成本低,利润高。饲料价格上涨,养鸡成本增加经济收入下降,这是养鸡户人所共知的道理。但是重要的是要提前预测影响饲料价格波动的因素和内在关系。影响饲料价格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表现。其一是饲养畜禽的圈存量增加,而需求的饲料量的增加,导致饲料供应增加,促使饲料价格上涨。而鸡蛋价格下降了这就说明前一段时期畜禽发展太快,圈存数增加过大。而养鸡的饲养周期比较短,市场鸡蛋出现饱和,因此,这就是蛋鸡市场在饲料价格上反映的前期现象。影响饲料价格第二个因素就是农业收成,特别是玉米和大豆收成最为敏感。农业丰收,产量增加,余粮增多,价格自然下降,相反,农业欠收产量减少,农民就地转化粮食减少,价格自然上升,其三就是近几年来,国家不断出台调整有关粮食收购政策,无论是粮食保护价放开敞购也好,还是粮食顺价销售也罢,农民手中粮食转化为饲料的比例相对减少饲料必然而出现价格波动。鸡蛋产量由于受着鸡存栏的客观制约,因此饲料价格波动往往和鸡蛋价格不能同步进行,这种动态平衡状态要经过一段较长的时间才能趋于合理。因此,蛋料比价合理这正是蛋鸡饲养的最佳时期。反之,蛋料比价不合理,这是直接影响养鸡上下波动的内在因素。 3.鸡蛋价格是市场预测的晴雨表 根据市场商品蛋的供应情况进行预测,上面讲到鸡存栏数量增多,蛋源充足,蛋价下跌。蛋源稀少,蛋价上升,这就是市场经济的特点。但影响蛋源上市的因素很多,除了上面提到的苗鸡投放量及饲料价格原因之外,还有市场流通因素。现在的市场是全国性流通的大市场,流通领域和市场信息相当活跃。因此,不仅要看当地的养鸡生产情况,饲料价格情况,鸡蛋货源情况,而且要看好临近省市、其乃至在全国的养鸡生产情况和饲料价格的情况。所以要建立完善的市场信息网络和市场经管网络,才能分析出当前市场行情的走向,才能掌握市场波动的主动权,才能减少市场波动的冲击。这一点只有规模化饲养才能有能力建全市场信息网络。另一方面鸡蛋价格政府调控因素。当鸡蛋价格上升到一定的高价位的时侯,虽然给养鸡户带来高额利润回报,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为了调控物价上涨指数,保障城市市民的商品蛋供应,保证居民的生活水平,各大中城市的地方政府会做出反应,出台相关地方政策,进行紧急调运,对菜篮子工程的鸡场进行政策性补贴等方式进行平抑物价。 由于我国国家大,各地经济消费水平不平衡;市场弹性很大,所以市场行情的起伏不是一朝一夕就能了解的。因此市场行情分析是一个大课题,不仅要了解生产情况,还要了解国家有关方针政策,不仅要了解当地情况,还要了解整个国家农业宏观经济的状况和有关市场消费信息,才能比较准确预测市场行情和了解市场规律。切切不可消极等待。而应该加大科技投入,搞好企业管理努力降低生产成本,以销售为龙头,多渠道开拓市场,向产供销一体化发展。 并且极积调整产业结构,开发高附加值的深加工产品使养鸡业朝着健康,稳定方向发展。 (三)蛋鸡生产经营管理 我国进入市场经济以来,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市场经济的原则:一切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要办好一个鸡场,主要依靠良种,全价营养的饲料,疾病有效防制,以及科学经营和完善的管理制度。在市场经济的今天,一个企业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没有科学的经营管理水平,背离市场规律,最终想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是非常困难的。 1.生产成本管理 生产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固定成本的内容包括:固定资产折旧、税收、贷款利息、职工基本工资等。可变成本也称为流动资金,是指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消耗资金,包括:饲料、种苗、兽药、能源、临时工工资及奖金等。在生产活动中必须尽最大努力降低生产成本,才能获得较高的效益。降低成本的关键在于按客观科学规律办事,最大限度的发挥品种资源的潜能,降低饲料消耗,提高育成率和产蛋率。压缩一切不必要的行政开支和非生产支出,提高人员的劳动效率,把有限的财力最大限度的投入到生产上去。 饲料费用一般占总成本的60%以上因此,严把饲料采购的质量关和价格关,并加强饲料采购的透明度和监督机制,避免人为造成经济损失。同时加强鸡场的卫生管理,实施科学的免疫程序和完善的卫生消毒制度,减少发病,提高成活率。 2.人员管理 人员素质是决定一个鸡场兴旺发达的关键。一个鸡场的经营方针和生产规模确定以后,必须有一个有力的执行体系进行运作。管理部门的人员一定要精兵简政,在选择管理人员时必须坚持选择德才兼备,廉洁奉公,有开拓能力的人才。在管理过程中实行目标管理,定期考核。只有高素质的人才能管理出高水平的鸡场。 关于养鸡场工作人员的劳动定额,应根据集约化养鸡的机械化水平,管理因素,所有制形式,个人劳动报酬和各地区收入差异,劳动资源等综合因素进行考虑。就目前饲养水平和我国自动化程度,一般可以达到如下定额,仅供参考。
养鸡生产劳动定额
工 种
内 容
定 额
条 件
蛋鸡育维
第一周值班
6000/2人
注射疫苗需要帮工
50-1400日龄育成
饲养,笼养
4000-6000只/人
人工饲喂,自动清粪,自动饮水
机械化喂养
6000只/人
自动饮水,机械喂料,自动清粪
产蛋期
人工授精
3000只/人
人工检蛋
2000只/人
采精授精需要帮工
根据此定额,对工作人员工作程序分解测定工作量如下:要求饲养人员到饲料库自己拖料,收蛋后装箱入库,饲养量4000只蛋鸡,耗料500公斤,产蛋鸡3500个左右(产鸡高峰期)其中拖料60分钟,匀料45分钟,检蛋100分钟,自动清粪60分钟,刷洗水糟40分钟,其他准备工作30分钟。即一般每天实际工作5.5小时即可完成每日的工作量,各鸡场应根据自身的生产规模和机械化程度因地制宜地进行测定。最后根据工作效益或经济效益与个人收入挂钩,对饲养人员实行不同形式的个人承包制,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生产积极性。 3.生产计划管理 任何一个鸡场应首先根据自已的规模和生产内容每年制订出鸡场鸡群周转计划和远期发展规划,这样才能做到计划的引种、孵化、饲养,有计划地进行产品的销售,饲料的供应,财务收支预算等一系列生产实施方案,并用各种表格形式反映出来。例如: ① 财产记录:包括固定资产类,库存物资类,现金及经济往来类等。 ② 劳动记录:出勤情况,工作类别,完成任务情况等。 ③ 饲料记录:饲料采购品种,价格,日消耗数量,库存等。 ④ 生产记录:家禽的品种,饲养数量,饲养日期,产品数量, 死亡情况及成活率等。 ⑤ 收支记录:包括出售产品的时间,数量,价格,去向及各项支出情况等。 ⑥ 疾病防治记录:包括免疫程序,发病情况,诊断及治疗用药情况等。 随着养鸡业的不断发展,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生产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经营管理越来越需要科学化、合理化,市场竟争日益激烈,产品流通面不断扩大,因此,迫切要求建立市场信息网络进行商业行情分析,同时生产经营的决策者走向管理现代化。越受到重视。总之,现代养鸡场必须选择科学的管理模式和先进的管理方法,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建立全方位的信息网络,确定适度的生产规模,对人员实行定人定岗责任制,并确立一套完善的监督机制,才能使鸡场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只有这样才能使规模养鸡在市场大潮中取得较大经济效益。 (四)抵御养鸡风险的根本出路 80年代中期,特别是“八五”以来,随着养鸡业的发展,鸡和鸡蛋产品的供应由原来的短缺转变为相对充足,使养鸡业发展出现了“平台”期,行情波动的时起彼伏,使发展的矛盾焦点由生产领域转向流通领域,鸡和鸡蛋“卖难”成为各地养鸡业发展的。“瓶颈”,广大生产积极反复受挫。目前传统型农户养殖难以把握和驾驭市场风险。那么养鸡业再发展根本出路何在?全国各地许多成功的经验证明,必需引导广大农民组织起来走规模化,区域化的产业之路,通过产业扶持和政策引导使之向纵深发展。养鸡产业化是保证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使养鸡生产,加工,管理,流通和社会化服务的产业体系,在生产,科技服务。加工,仓贮、运输,销售等一系列过程中一环扣一环。并且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解决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解决了区域经济自我封闭与活跃的市场经济的矛盾使各种生产要素按市场规律合理流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养鸡业的健康发展。 1.努力培育龙头企业,积极开拓市场 龙头企业一手抓养鸡基地和农户,一手抓市场开拓。龙头企业围绕养鸡业的发展,依靠科技指导生产,搞好综合服务功能。首先对农户要搞好各项服务工作,努力加强各级服务组织和重点服设施建设,在政府部门统一协调下,龙头企业与有关职能部门和基层兽医站结合起来,从雏苗的供应到饲料的保障供给,从疾病防治到饲养管理,从生产布局到市场流通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报务,促使养殖户提高成活率和产出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调控下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应用现代科学营销方法,形成产供销一体的产业化体系。 加强市场分析和行情预测,为农民及时提供准确的市场信息,要通过对全省,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发展趋势的研究,为生产者提供超前市场行情,并制定相应对策和生产规划。并通过政府行政力量,引导农民面向市场进行结构调整,使养鸡生产健康发展。 2.狠抓产品深加工,努力使产品增值 产品深加工能使养禽业利润扩大,风险减少,资源增值。养禽业是效益比较低的产业,实际上低就低在只讲生产,不讲加工,只注意产品“原始”价值,不讲“原始”产品再加工为商品的增值,导致养鸡业自身利益的流失,如果注意产品的深加工,养殖户就可以赚两头钱(生产和流通),获三头利(生产流通加工),养禽业也就成为高效产业了,风险自然会减少。一般来讲,产品再加工增值可达到1~3倍。产品再加工水平的高低和深度,开发多次增值是衡量一个地区产业化的重要标志。关键是产品的试销对路从中获取较多的利润。 近几年来,我国出现很多明星企业,广东省的温氏食品集团就是全国比较大而知名的民营企业,所有上市鸡都由合作社养殖户饲养,公司下属各职能部门负责养殖户的产前产中产后的一条龙服务。又如南京桂花鸭集团,从鸭的饲养到加工一条龙,桂花牌盐水鸭已成为江苏名牌产品,远销海内外。 另外综合利用也是产品增值的有效途径,目前提倡生态农业,就是利用生物链资源充分利用。例如鸡粪干燥一方面可作为花卉肥,另一方面可以膨化喂猪,猪粪喂鱼,鱼塘边种草,牧草可以养兔,养羊,水面可以养鸭,这种立体养殖综合效益十分可观,所以今后养鸡业的产业化就是要面向市场,沿着全方位、多层次、深加工的道路进行综合发展,这样才是抵御市场风险的根本出路。
?
二、 因地制宜建鸡场
(一)鸡场的选址和布局规划 1.场址的选择 选择场址应以方便生产经营、便利交通,防疫条件好,投资低为原则。因鸡场一旦建成,就不容易改变了,所以在建场前要进行全面了解、综合考查。主要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地理条件:养鸡场场址应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且向阳背风的地方;水源水质符合要求,因其关系着生产生活用水以及建筑施工用水;了解地质土壤情况,调查地层构造,主要看它对建房基础的耐压力。要求未被传染病污染过,透气性和透水性良好,以保证场地干燥;了解建场地区的气候气象资料,作为鸡场建筑设计和指导生产的参考。 (2)环境条件:供水:鸡场一般距城市较远,如果没有自来水公司供水,可以自己打井、修水塔以保证本鸡场供水; 供电:要认真了解有无双路供电的可能,如没有则需自备发电机以防停电。要保证任何时候都能正常供电,因为机械化程度越高的鸡场对电力的依赖性越强; 交通:一般应选择在交通方便的地方,接近公路,靠近消费地和饲料来源地。场地既要与主要交通干线有一定的距离(最好在1000米以上),以利于防疫,又要能满足禽场运输的需要。 2.平面图设计 (1)鸡场分区的原则是:各种房舍和设施的分区规划要从便于防疫和组织生产出发。首先应考虑保护人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尽量使其不受饲料粉尘、粪便、气味等污染;其次要注意生产鸡群的防疫卫生,杜绝污染源对生产区的环境污染。总之,应以人为先,污为后的排列为顺序。分区布局一般为:生产、行政、生活、辅助生产、污粪处理等区域。 (2)计划布局时应考虑的几方面问题: ①各区的设置:一般行政区和生产辅助区相连,有围墙隔开,而生活区最好自成一体。通常生活区距行政区和生产区100米以上。污粪处理区应在主风向的下方,与生活区保持较大的距离,各区排列顺序按主导风向,地势高低及水流方向依次为生活区、行政区、辅助生产区、生产区和污粪处理区。如地势与风向不一致时则以风向为主;风与水,则以风为主。 ②饲养工艺决定了鸡舍的多少,不同的饲养工艺使鸡的饲养分为两段式和三段式,两阶段饲养即是育雏育成为一个阶段、成鸡为一阶段,需建两种鸡舍,一般两种鸡舍的比例是1:2。三阶段的饲养方式是育雏、育成、成鸡均分舍饲养。三种鸡舍的比例一般是1:2:6。根据生产鸡群的防疫卫生要求,生产区最好也采用分区饲养,因此三阶段饲养分为育雏区、育成区、成鸡区,两阶段分为育雏育成区、成鸡区,雏鸡舍应放在上风向,依次是育成区和成鸡区。 ③鸡舍的朝向:正确的朝向不仅能帮助通风和调节舍温,而且能够使整体布局紧凑,节约土地面积。主要是根据各个地区的太阳辐射和主导风向两个主要因素加以确定的。 ④鸡舍间距及生产区内的道路:考虑鸡舍间距首先要考虑防疫要求、排污要求及防火要求等方面的因素。一般取3-5倍鸡舍高度做为间距即能满足几方面的要求。生产区的道路分为清洁道和污道两种。清洁道专供运输鸡蛋、饲料和转群使用,污道专用于运输鸡粪和淘汰鸡。 ⑤鸡场的绿化:绿化不仅可以美化、改善鸡场的自然环境,而且对鸡场的环境保护、促进安全生产、提高生产经济效益有明显的作用。养鸡场的绿化布置要根据不同地段的不同需要种植不同种的树木,以发挥各种林木的功能作用。 ⑥鸡舍类型: 鸡舍的类型可以分为开放式鸡舍和密闭式鸡舍(又称为环境控制鸡舍)。密闭式鸡舍的通风光照均需用电,为耗能型鸡舍建筑,对电的依赖性较大;开放型鸡舍是利用自然条件的节能型鸡舍建筑,此种鸡舍是依靠空气自然通风,自然光照加人工补充光照,不供暖,靠太阳能和鸡体热来维持舍温。 ⑦饲养方式:分为平养和笼养两种。平养鸡舍的饲养密度小,建筑面积大,投资较高,我国一般肉鸡才使用此种鸡舍。根据鸡群围栏和管理通道的分布,可分为无走道平养、单列单走道、双列单走道、双列双走道、四列双走道等。 笼养饲养密度较大,投资相对较少,便于防疫及管理。根据笼具组合形式分为全阶梯、半阶梯、叠层式、复合式和平置式。鸡笼在舍内的排列可以是一整列、两半列二走道、两整列三走道、两整列两半列三走道、三整列四走道等形式。 3、鸡舍的建筑设计 (1)建筑设计的原则: 满足鸡的生理要求,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条件,使鸡只能够充分发挥其品种优势,发挥其生产潜能。适合工厂化生产要求,满足机械化、自动化所需条件或留有待日后添加设备的条件。符合安全卫生防疫要求,便于进行彻底的冲洗和消毒,鸡舍的屋顶及墙壁没有缝隙,地面及墙壁裙要坚固;所有的口、孔之处均应安装有牢固的金属网罩,以防野禽飞入及老鼠打洞。符合鸡场的总体平面设计要求,布局合理,因地制宜,节约建材,降低造价。 (2)鸡舍的基本结构: 鸡舍有多种分类方法,按鸡舍的建筑形式,可分为密闭式鸡舍(无窗鸡舍),普通鸡舍(有窗鸡舍)和卷帘式鸡舍三种;按饲养方式和设备分可分为平养鸡舍和笼养鸡舍;按饲养阶段可分为育雏鸡舍、育成鸡舍、成年鸡舍、育雏育成鸡舍、育成产蛋鸡舍、育雏-育成-产蛋鸡舍等等。下面按鸡舍建筑形式做一简要介绍。 ①密闭式鸡舍:此种鸡舍的屋顶及墙壁都采用隔热材料封闭起来,有进气孔和排风机;舍内采光常年靠人工光照制度,安装有轴流风机,机械负压通风。舍内的温、湿度通过变换通风量大小和气流速度的快慢来调控。降温采用加强通风换气量,在鸡舍的进风端设置空气冷却器等。 此种鸡舍的优点是:能够减弱或消除不利的自然因素对鸡群的影响,使鸡群能在较为稳定的适宜的环境下充分发挥品种潜能,稳定高产。可以有效地控制和掌握育成鸡的性成熟,较为准确地监控营养和耗料情况,提高饲料的转化率。因几乎处于密闭的状态下,可以防止野禽与昆虫的侵袭,大大减少了污染的机会,从而减少了经自然媒介传播的疾病,有利于卫生防疫管理。此种鸡舍的机械化程度高,饲养密度大,降低了劳动强度,同时由于采用了机械通风,鸡舍之间的间隔可以减小,节约了生产区的建筑面积。 ②普通鸡舍(有窗鸡舍、开放鸡舍):此类鸡舍可分为开放式和半开放式鸡舍两种。开放式鸡舍依赖自然空气流动达到舍内通风换气,完全自然采光;半开放式鸡舍为自然通风辅以机械通风,自然采光和人工光照相结合,在需要时利用人工光照加以补充。 此类鸡舍的优点是能减少开支,节约能源,原材料投入成本不高,适合于不发达地区及小规模和个体养殖。缺点是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大,生产性能不稳定,同时不利于防疫及安全均衡生产。 ③卷帘式鸡舍(兼用型鸡舍):此类鸡舍兼有密闭式和开放式鸡舍的优点,在我国的南北方无论是高热地区还是寒冷地区都可以采用。鸡舍的屋顶材料采用石棉瓦、铝合金瓦、普通瓦片、玻璃钢瓦,并且采用防漏隔热层处理。此种鸡舍除了在离地15厘米以上建有50厘米高的薄墙外,其余全部敞开,在侧墙壁的内层和外层安装隔热卷帘,由机械传动,内层卷帘和外层卷帘可以分别向上和向下卷起或闭合,能在不同的高度开放,可以达到各种通风要求。夏季炎热可以全部敞开,冬季寒冷可以全部闭合。 鸡舍的地面型式因饲养方式不同可分为平养(地面、网上)和笼养。表2-1所列是几种饲养方式的比较:
表2-1 几种饲养方式比较
方 式
地面要求
优 点
缺 点
平 养
在硬质地面上全部铺厚约20厘米的垫料,垫料要常更换
适合于“全进全出”饲养,更适于肉用仔鸡饲养,使其长肉性能好,体质强壮,投资少
密度低,捕捉费力,易患寄生虫病,易产窝外蛋,药费和垫料费开支大,卫生条件易恶化
网 上
离地50-60厘米高铺设条板或金属网
便于小规模饲养管理,卫生条件好,发育整齐,节省劳动力,密度较平养的高
捕捉费力,肉鸡易患胸部囊肿,维修费高
笼 养
因笼具及清粪要求的不同而不同
密度大,可提高劳动生产率,管理方便,发育整齐
捕捉省力,要求卫生条件及饲养管理水平高,饲料全价,一次性投资费用高
(二)养鸡设备 1.鸡笼 (1)鸡笼的组装:将单个鸡笼组装成为笼组具有多种形式,应根据本鸡场的具体情况(鸡舍面积、饲养密度、机械化程度、管理情况、通风及光照情况),组装成不同的形式。 全阶梯式鸡笼:组装时上下两层笼体完全错开,常见的为2-3层。其优点是:鸡粪直接落于粪沟或粪坑,笼底不需设粪板,如为粪坑也可不设清粪系统;结构简单,停电或机械故障时可以人工操作;各层笼敞开面积大,通风与光照面大。缺点是:占地面积大,饲养密度低为10-12只/平方米,设备投资较多,目前我国采用最多的是蛋鸡三层全阶梯式鸡笼和种鸡两层全阶梯人工授精笼。 半阶梯式鸡笼:上下两层笼体之间有1/4-1/2的部位重叠下层重叠部分有挡粪板,按一定角度安装,粪便清入粪坑。因挡粪板的作用,通风效果比全阶梯差,饲养密度为15-17只/平方米。 层叠式鸡笼:鸡笼上下两层笼体完全重叠,常见的有3-4层,高的可达八层,饲养密度大大提高。其优点是:鸡舍面积利用率高,生产效率高。饲养密度三层为16-18只/平方米;四层为18-20只/平方米。缺点是:对鸡舍的建筑、通风设备、清粪设备要求较高。此外,不便于观察上层及下层笼的鸡群,给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我国目前条件下,只有极少数鸡场使用。 单层平列式:组装时一行行笼子的顶网在同一水平面上,笼组之间不留车道,无明显的笼组之分。管理与喂料等一切操作,都需要通过运行于笼顶的天车来完成。常不采用此种方法。 (2)育成鸡笼:一般采用2-3层重叠式或半阶梯式笼。通常每平方米饲养10只左右,此鸡笼的尺寸为187.5cm×44cm×33cm,可饲养育成鸡20只,肉用仔鸡可适当增多。 (3)产蛋鸡笼:蛋鸡可分为笼有深笼和浅笼,深笼的笼深为50厘米,浅笼则在30-35厘米之间。根据不同的规格可分为轻型、中型及重型产蛋鸡笼。蛋鸡笼一般每格可容纳3-5只鸡;一个单笼可饲养20-30只鸡。 (4)种鸡笼:种鸡笼有单层种鸡笼和两层个体人工授精鸡笼。单层种鸡笼的尺寸为190cm×88cm×60cm,为公母同笼自然交配,可饲养母鸡22只,公鸡2只。单体笼常用于进行人工授精的鸡场,原种鸡场进行纯系个体产蛋记录时也采用。 2、饮水设备 饮水设备包括水泵、水塔、过滤器、限制阀、饮水器以及管道设施等,常用的饮水器类型有: (1)长形水槽:这是许多老鸡场常用的一种饮水器,一般用镀锌、铁皮或塑料制成。此种饮水器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成本低,便于饮水免疫。缺点是耗水量大,易受污染,刷洗工作量大。 (2)真空饮水器:由聚乙烯塑料筒和水盘组成,筒倒扣在盘上。水由壁上的小孔流入饮水盘,当水将小孔盖住时即停止流出,适用于雏鸡和平养鸡。优点是供水均衡,使用方便,但清洗工作量大,饮水量大时不宜使用。 (3)乳头式饮水器:为现代最理想的一种饮水器。它直接同水管相连,利用毛细管作用控制滴水,使阀杆底端经常保持挂着一滴水,饮水时水即流出,如此反复,既节约用水更有利于防疫,并且不需要清洗,经久耐用不需要经常更换。缺点:每层鸡笼均需设置减压水箱,不便进行饮水免疫,对材料和制造精度要求较高。 (4)杯式饮水器:饮水器呈杯状,与水管相连,此饮水器采用杠杆原理供水,杯中有水能使触板浮起,由于进水管水压的作用,平时阀帽关闭,当鸡吸触板时,通过联动杆即可顶开阀帽,水流入杯内,借助于水的浮力使触板恢复原位,水不再流出。缺点是水杯需要经常清洗,且需配备过滤器和水压调整装置。 (5)吊盘式饮水器:除少数零件外,其他部位用塑料制成,主要由上部的阀门机构和下部的吊盘组成。阀门通过弹簧自动调节并保持吊盘内的水位。一般都用绳索或钢丝悬吊在空中,根据鸡体高度调节饮水器高度,故适用于平养,一般可供50只鸡饮水用。优点为节约用水,清洗方便。 3、喂料设备:喂料设备包括贮料塔、输料机、喂料机和饲槽等四个部分。贮料塔一般在鸡舍的一端或侧面,用1.5mm厚的镀锌钢板冲压而成,其上部为圆柱形,下部为圆锥形,圆锥与水平面的夹角应大于600 ,以利于排料,喂料时,由输料机将饲料送到饲槽。 (1)链板式喂饲机:普遍应用于平养和各种笼养成鸡舍。它由料箱、链环、长饲槽、驱动器、转角轮和饲料清洁器等组成,链环经过饲料箱时将饲料带至食槽各处。 (2)螺旋弹簧式喂料机:广泛应用于平养成鸡舍。电动机通过减速器驱动输料圆管内的螺旋弹簧转动,料箱内的饲料被送进输料圆管,再从圆管中的各个落料口掉进圆形食槽。 (3)塞盘式喂饲机:它是由一根直径为5-6mm的钢丝和每隔7-8cm一个的塞盘组成(塞盘是用钢板或塑料制成的),在经过料箱时将料带出。优点是饲料在封闭的管道内运送,一台喂饲机可同时为2-3栋鸡舍供料。缺点是当塞盘或钢索折断时,修复麻烦且安装时技术水平要求高。 (4)喂料槽:平养成鸡应用的较多,适用于干粉料、湿料和颗粒料的饲喂,根据鸡只大小而制成大、中、小长形食槽。 (5)喂料桶:是现代养鸡业常用的喂料设备。由塑料制成的料桶,圆形料盘和连接调节机构组成。料桶与料盘之间有短链相接,留一定的空隙。 (6)斗式供料车和行车式供料车:此两种供料车多用于多层鸡笼和叠层式笼养成鸡舍。 4、清粪设备: (1)牵引式刮粪机:一般由牵引机、刮粪板、框架、钢丝绳、转向滑轮、钢丝绳转动器等组成。一般在一侧都有贮粪沟。它是靠绳索牵引刮粪板,将粪便集中,刮粪板在清粪时自动落下,返回时,刮粪板自动抬起。主要用于鸡舍内同一个平面一条或多条粪沟的清粪,一粪沟与相邻粪沟内的刮粪板由钢丝绳相连,可在一个回路中运转,一刮粪板正向运行,另一个则逆向运行。也可楼上楼下联动同时清粪。钢丝绳牵引的刮粪机结构比较简单,维修方便,但钢丝绳易被鸡粪腐蚀而断裂。 (2)传送带清粪 :常用于高密度叠层式上下鸡笼间清粪,鸡的粪便可由底网空隙直接落于传送带上,可省去承粪板和粪沟。采用高床式饲养的鸡舍,鸡粪可直接落在深坑中,积粪经一年后再清理,非常省事。 传送带清粪装置由传送带、主动轮、从动轮、托轮等组成。传送带的材料要求较高,成本也昂贵。如制作和安装符合质量要求,则清粪效果好,否则系统易出现问题,会给日常管理工作带来许多麻烦。 (三)鸡场废物的处理技术 鸡场废弃物的处理,是保持鸡场良好生态环境的重要部分。如果废弃物处理不当,不但会影响鸡场的卫生防疫工作,还会污染周围的环境,甚至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严重的成为污染源,形成重要的环保问题。因此,对废弃物进行科学的处理,是鸡场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1.鸡粪作为肥料的处理技术 (1)鸡粪直接还田处理技术:因新鲜的畜禽粪便中含有性质不稳定的物质、铵离子、尿酸等,须经熟化还田,否则会对农作物产生一定的毒害。另外其中含有的寄生虫卵及病原微生物,会污染蔬菜、瓜果等。据研究成果表明,通过简易堆制、沤制、发酵鸡粪60天后,即可达到无害化标准。 (2)鸡粪工厂化处理技术:此技术是通过创造适合发酵的环境条件,来促进鸡粪的好氧发酵,使粪中易分解的有机物进行生物转化,性质趋于稳定。利用好氧发酵产生的高温(一般可达50-700℃)杀灭有害的病原微生物、虫卵等,降低鸡粪的含水率,从而将其转化为性质稳定、能储存、无害化、商品化的有机肥料,或作为制造其它商品肥的原料。目前,发达国家普遍采用此种方法进行禽粪便的处理。 2.鸡粪作为饲料的处理技术与应用: 随着家禽养殖业逐渐大规模化、集约化,禽粪的处理也变得越来重要了。处理好禽粪不但有利于鸡场的卫生防疫、环境保护,还能够增收节支、变废为宝,具有一定的经济意义。因为干鸡粪中含有20-35%的粗蛋白质,8-13%的氨基酸和部分矿物质(其中钙、磷含量为正常饲料的4-20倍),所以可被利用做为补充饲料。经鉴定证明,饲喂鸡粪的猪、鱼肉的味道与未饲喂鸡粪的对照组的猪、鱼肉的味道无任何差异。而且,鸡粪饲料中的抗生素、激素及残留的农药不会对畜禽肉质造成不良影响。 鸡粪做为饲料的处理方法很多,目前鸡粪晒干膨化后喂猪效果非常好。可以根据本场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据国内外实践证明,鸡粪饲料的饲喂效果是:羊>牛>鱼>猪>兔>鸡;日粮中干鸡粪的比例分别为:奶牛0-30%,肉牛25-40%,羊35-70%,鱼20-50%,一般情况下,新生动物不宜饲喂鸡粪饲料,而应逐渐增加其配比。 3.污水的处理技术 养鸡场的粪便污水主要来自清粪和冲洗。其排放量是非常大的。据测定,每只成年产蛋鸡平均产粪103克/天,需冲洗水300克/只。因此污水的处理也是相当重要的。 (1)简易净化处理:因为排放的污水要符合有关污水排放标准,其中包括生化需氧量、化学耗氧量、悬浮物、凯氏氮、总大肠菌数、蛔虫卵数等。因此要进行适当的净化处理。可以通过农田淌灌,使污水会同灌溉水流入农田;还可以通过地下渗灌及鱼塘净化。在进行净化处理前,污水须先经化粪池厌氧消化,杀灭微生物及寄生虫。 (2)沼气发酵污水处理:沼气处理是利用厌氧微生物的作用,将鸡粪中的高分子有机物质分解,产生沼气,并取得杀虫灭菌的效果。厌氧发酵的主要参考数据如下:固体浓度2%,发酵温度32℃,水力滞留期20天,消解率80-85%,产气率1.5/立方米/天。目前大多数鸡场因清粪工艺的限制,出舍鸡粪的含水率极高,沼气法可直接对这种水粪进行处理,这是它最显著的优点。产出的沼气是一种高热值的可燃气体,因此,在能源比较缺乏的地区,沼气法不失为一种较理想的选择。但是,沼气处理带来的沼液二次污染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同时,沼气处理所需的高额投资对鸡场也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因此大型沼气工程的建设应慎重考虑。某鸡场投资120万元,用于4万只种鸡粪的综合处理工程,图2-1是其主要工艺流程图:
图2-1 沼气发酵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
三、 鸡的品种
(一)引种须知 1、鸡的生物学特性:鸡在动物学上属于鸟纲,具有鸟类的生物学特性。近一百年来,由于人们的不断培育和改善其环境条件,尤其是近几十年,随着现代遗传育种、营养化学、电子物理等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之生产能力大大提高。改造后鸡的生物学特性即是鸡的经济生物学特性。 (1)新陈代谢旺盛:成年鸡的体温是41.5℃,每分钟脉搏可达200-350次,因此鸡的基础代谢高于其它动物,生长发育迅速、成熟早、生产周期短。 (2)繁殖力强:鸡是卵生动物,繁殖后代须经受精蛋孵化。母鸡的卵巢在显微镜下可见到12000个卵泡。高产蛋鸡年产蛋已超过300枚,大群年产蛋280枚也已实现;公鸡的繁殖能力也是相当强的,公鸡精液量虽少,但浓度大,精子的数量多且存活期长,一只公鸡配10-15只母鸡可以获得较高的受精率,鸡的精子可以在母鸡输卵管中存活5-10天,个别可存活30天以上。 (3)对饲料营养要求高:一只高产母鸡一年所产的蛋重量达15-17公斤,为其体重的10倍,由于鸡口腔无咀嚼作用且大肠较短,除了盲肠可以消化少量纤维素以外,其他部位的消化道不能消化纤维素,所以,鸡只必须采食含有丰富营养物质的饲料。 (4)对环境变化敏感:鸡的视觉很灵敏,一切进入视野的不正常因素如光照、异常的颜色等均可引起“惊群”;鸡的听觉不如哺乳动物,但突如其来的噪声会引起鸡群惊恐不安;此外鸡体水分的蒸发与热能的调节主要靠呼吸作用来实现,因此对环境变化较敏感,所以养鸡业要注意尽量控制环境变化,减少鸡群应激。 (5)抗病能力差:由于鸡解剖学上的特点,决定了鸡只的抗病力差。尤其是鸡的肺脏与很多的胸腹气囊相连,这些气囊充斥于鸡体内各个部位,甚至进入骨腔中,所以鸡的传染病由呼吸道传播的多,且传播速度快,发病严重,死亡率高。不死也严重影响产蛋。 (6)适合规模饲养:由于鸡的群居性强,在高密度的笼养条件下仍能表现出很高的生产性能。另外鸡的粪便、尿液比较浓稠,饮水少而又不乱甩,这给机械化饲养管理创造了有利条件。尤其是鸡的体积小,每只鸡占笼底的面积仅400平方厘米,即每平方米笼底面积可以容纳25只鸡。所以在畜禽养殖业中,工厂化饲养程度最高的是鸡的饲养。 2、不同品种鸡的分类:目前世界上已知鸡的品种就有2000多个,而且每个品种又有好几个变种。不同品种反映出不同的体质类型、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生产性能和经济用途。为了便于研究和实用,人们常将鸡的品种加以划分,通常的分类方法有: 标准分类法:本世纪50年代前,按国际上公认的标准品种分类法将鸡分为类(按原产地区)、型(根据用途)、品种(根据育种特点)和品变种。 现代分类法:为适应近代养禽业的产展,按经济性能分类,又可分为蛋用系和肉用系(即蛋鸡系和肉鸡系)。 (1)蛋鸡系:产要用于生产商品蛋。根据蛋壳颜色的不同分为白壳蛋鸡系和褐壳蛋鸡系。其特点是:一般体型较小,体躯较长,后躯发达,皮薄骨细,肌肉结实,羽毛紧密,性情活泼好动。一般年产蛋可达270-300枚。 (2)肉鸡系:主要通过肉用型鸡的杂交配套选育成肉用仔鸡。特点为体型大、体躯宽且深而短,胸部肌肉发达,外形象一个方筒状;冠小、颈短而粗,距短骨粗;肌肉发达,性情温驯,动作迟缓,生长迅速且容易肥育,一般饲养6-7周龄体重即可达2公斤以上。 (二)我国引进国外蛋鸡品种介绍 我国引进的主要蛋鸡品种: (1)罗曼褐:德国罗曼公司育成,属中型体重高产蛋鸡,四系配套,有羽色伴性基因。 (2)伊莎褐:法国依莎公司育成,属四系配套中型体重的高产棕壳蛋鸡。具有较好的抗热性能,是当前世界主要高产蛋用鸡种之一,有羽色和快慢羽两个伴性基因。 (3)罗斯褐:英国罗斯公司育成,属高产蛋鸡,适应性强,抗逆性表现较好。有金银色和快慢羽两个伴性基因。 (4)迪卡·沃伦(褐):是由美国迪卡布家禽育种公司培育的一种优良褐壳蛋鸡。四系配套,有羽色伴性基因,能自别公母。 (5)星杂579(褐):又名S579,由加拿大谢佛公司育成。该鸡具有羽色伴性遗传,可根据羽毛不同颜色识别公母。 (6)海赛克斯(褐):荷兰成尤里布德公司培育的中型褐壳蛋鸡。具有羽色伴性基因。此鸡性情温顺,好管理,抗寒性强,抗逆性好且具有产蛋高峰期长,破壳蛋少的特点。但耐热性较差,适宜在北方寒冷地区饲养。 (7)海兰褐:美国海兰国际公司培育的中型褐壳蛋鸡。该鸡性情温顺,适应性好,开产早,产蛋高峰来得早且持续期较长,具有羽色伴性基因。 (8)星杂288(白):又名S288,是加拿大谢弗公司育成的。体型、毛色与白来航鸡相似,但体重较轻。此鸡具有耗料少、产蛋多、蛋较重、不抱窝等特点。 1、主要外来品种蛋鸡的生产性能: (1) 主要外来品种蛋鸡商品代生产性能:见表3-1。
表3-1 主要外来品种蛋鸡商品代生产性能
品 种
罗曼褐
伊莎褐
罗斯褐
迪卡·沃伦褐
星杂579褐
海赛克斯褐
海兰褐
星杂288白
产蛋性能
开产期
18-20周
21周
18-20周
?
?
?
?
?
50%产蛋期
?
?
?
22-24周
24周
23周
22周
23-24周
产蛋高峰期
25-27周
25-37周
25-27周
27-30周(90-95%)
27-29周
?
?
24-29周
72周龄
275枚
280.1枚
275枚
270-300枚
?
299枚
234枚(60周)
260-285枚
76周龄
292枚
292枚
292枚
295-320枚(78周)
?
296枚(70周)
?
?
饲料消耗量
0-18周
7公斤
?
7公斤
6.5公斤
?
?
?
?
19-72周
42公斤
?
42公斤
43公斤
?
?
?
?
19-76周
45公斤
?
45公斤
46公斤
?
?
?
?
平均日耗料量
113克
?
?
?
?
115克
115克
?
料蛋比
72周
2.41
?
2.41
2.36
2.7
?
2.4
2.3
76周
2.43
?
2.43
2.39
?
?
?
?
体重
18周
1.38公斤
?
1.38公斤
1.5公斤
1.55公斤(20周)
1.4公斤
1.55公斤
1.18公斤
72周
2.2公斤
?
2.2公斤
2.18公斤(36周以上)
2.35公斤
?
?
?
(2)主要外来品种蛋鸡父母代生产性能:见表3-2。
表3-2 主要外来品种蛋鸡父母代生产性能
品 种
罗曼褐
伊莎褐
罗斯褐
迪卡·沃伦褐
星杂579褐
海赛克斯褐
海兰褐
星杂288白
产蛋性能
开产期
20-22周
22-23周
20-22周
?
24-26周(50%)
?
23周(50%)
?
产蛋高峰期
28-30周
22-23周
20-22周
60周(74%)
24-26周(50%)
?
23周(50%)
?
平均产蛋量(62周)
198枚
221枚(至66周)
198枚
213枚(至60周)
230枚(72周)
235枚(68周)
249枚(70周)
265枚(72周)
种蛋量(26-62周)
178枚
201枚(至66周)
178枚
?
170枚
?
213枚(20-70周)?
?
孵化率和得雏数
平均孵化率
81%
80%
81%
81.9%
83%
81%
80%
85%
得母雏数(只)
71
80
71
?
70
?
87
?
每只母鸡耗料
0-20周
8.25公斤
?
8.25公斤
?
?
?
?
?
21-62周
36公斤
?
36公斤
?
?
?
41.73公斤
?
每产100枚种蛋
20.6公斤
?
36公斤
?
?
?
?
?
成活率
至18-20周
97%
?
?
96%
?
96%
95%
?
产蛋期
?
?
?
94.5%
93%
?
?
?
体重
20周龄
1.4公斤
1.55公斤
1.4公斤
1.48公斤(18周)
1.45公斤
1.69公斤
1.6公斤
1.23公斤(28周)
62周龄
1.9公斤
2.0公斤
1.9公斤
2.16公斤(32周)
?
1.95公斤(30周)
2.1公斤(60周)
1.74公斤(72周)
(三)我国自己培育的改良蛋鸡和主要优良地方蛋鸡品种 1、北京白鸡:是以国外白壳蛋系父母代、商品代鸡群为基础,由北京市组织专家育成的一个优良白壳蛋鸡新品系。该鸡具有白色来航鸡种的外貌特征,体型小而清秀,全身羽毛白色而紧贴,冠大鲜红,公鸡冠较厚而直立,母鸡冠薄且倒向一侧。喙、胫、趾皮肤呈黄色,耳叶白色,活泼好动,觅食力强。 2、滨白鸡:是由黑龙江省东北农学院于1976-1984年间育成的,轻型白壳蛋配套杂交蛋鸡。属来航鸡型。该鸡的主要特点是:产蛋多且蛋个大,蛋质好,生活力强,平养、笼养均宜。 3、北京红鸡:是北京市第二种鸡场在1981年引进的星杂579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性状和合并指数相结合的方法,经9个世代选育而成的一个褐壳蛋鸡种。它具有适应性和抗病力强的特点,蛋壳褐色,产蛋量高,雌雄羽色鉴别和遗传性能稳定。 4、仙居鸡:又名梅林鸡。原产浙江仙居县。是一种小型地方蛋鸡种,耐粗饲,觅食力强,适于放牧饲养。体型小,结实紧凑,匀称秀丽,动作灵敏。头细长,眼突出,喙弯曲,单冠、脚高。母鸡毛色有黄、花、黑三种,也有白色和杂色的。尾羽和主翼内侧羽为黑色,颈羽有的具鱼鳞状黑斑。公鸡主要为金黄色和红黑色两种,胫是黄色。多无就巢性。公鸡体重1.2-1.5公斤,母鸡1.1公斤。开产期160-180日龄。年产蛋180-200个,蛋重40-50克,蛋壳黄棕色。此鸡骨细。屠宰率高,肉鲜美可口,淘汰母鸡肉用价值高。 5、白耳黄鸡:又称白银耳鸡。因其身披黄色羽毛,耳叶白色而得名。原产江西广丰、上饶、玉山和浙江山县。该鸡以白耳、三黄(毛黄、肤黄、脚黄)、体型轻小、羽毛紧凑、尾翘、蛋大壳厚为特征。成年公鸡羽毛呈棕红色,尾羽夹有几根闪蓝黑羽。肉垂长而薄,呈鲜红色。头细小,喙短梢弯,脚发达,体躯细长后躯宽大,性情温驯,行动灵活,觅食力强。
四、 人工孵化
(一)孵化场的建场要求及设备 1、建场要求 (1)场址选择:孵化场应是一个独立的隔离场所,应远离交通干线(500米以上)、居民点(不少于1000米)、禽场(1000米以上)和粉尘较大的工矿区。 (2)孵化场的工艺流程:必须严格遵循“种蛋-种蛋消毒-种蛋贮存-种蛋处置(分级、码盘等)-孵化-移盘-出雏-雏鸡处置(分级、鉴别、预防接种等)-雏鸡存放-雏鸡”的单向流程不得逆转的原则。 (3)孵化场的建筑要求:孵化场的墙壁、地面和天花板,应选用防火、防潮和便于冲洗、消毒的材料;应考虑孵化器安装位置,以不影响孵化器布局及操作管理。门高2.4m左右、宽1.2m-1.5m,以利种蛋等的输送。地面至天花板高约3.4m-3.8m。孵化室与出雏室之间,应设缓冲间,既便于孵化操作又利于卫生防疫。地面平整光滑,以利于种蛋输送和冲洗,并设下水道。屋顶应铺保温材料,这样天花板不致出现凝水现象。 (4)孵化场的通风换气系统:孵化场通风换气一方面可以供给氧气、排除废气(主要是二氧化碳)另一方面还可以驱散余热。最好各室单独通风,将废气排出室外,至少应以孵化室与出雏室为界,前后两单元各有一套单独通风系统。 2、 设备 (1)选择设备时应注意的问题:应根据孵化场的规模及发展,决定孵化器类型和数量以及孵化、出雏设备的配套比例;根据本单位的技术力量,选择孵化器类型。 (2)孵化器类型:大致可分为平面孵化器、立体孵化器。 平面孵化器:有单层和多层之分。一般孵化出雏在同一地方,也有上部孵化,下部出雏的。此类型孵化器孵化量少(几十枚至几百枚),主要用于孵化珍禽和教学科研。 立体孵化器:主要分为箱式和巷道式两种。容量为几千至一万多枚的箱式立体孵化器。按活动蛋盘架分为:八角式和跷板式;按出雏方式分为:下出雏、旁出雏、孵化出雏两用和单出雏等类型。前两种孵化器可同机分批孵化出雏,适用于孵化量少的孵化场。孵化出雏两用机,可同机分批或整入整出。单出雏类型指孵化和出雏两机分开,分别放置在孵化室和出雏室。 巷道式孵化器专为孵化量大而设计。尤其适于孵化商品肉鸡雏。入孵器容量达8-16万枚,出雏器容量达1.3-2.7万枚。采用分批入孵、分批出雏。入孵器和出雏器两机分开,分别置于孵化室和出雏室。 其它设备:除孵化器外,孵化场还需要很多配套设备,如水处理设备、运输设备、冲洗设备、发电设备、雌雄鉴别设备等。 (二)种蛋的管理 1、种蛋的选择:种蛋应来自生产性能高、无垂直传播疾病、受精率高、饲喂营养全面的饲料、管理良好的种鸡群。 (1)外观:种蛋外观应清洁,一般蛋用鸡种蛋要求蛋重为50-65克,肉用鸡种蛋为52-68克,蛋形为卵圆形,蛋形指数为0.72-0.75,以0.74为最好;壳厚在0.22-0.34毫米最好,比重在1.080为宜,蛋壳颜色应符合本品种的要求。 (2)照蛋透视:目的是挑出裂纹蛋和气室破裂、气室不正、气室过大的陈蛋以及大血斑蛋。方法是用照蛋灯或专门的照蛋设备,在灯光下观察。蛋黄上浮,多系运输过程中受震引起系带断裂或种蛋保存时间过长;蛋黄沉散,多系运输中受剧烈震动或细菌侵入,引起蛋黄膜破裂;裂纹蛋可见树枝状亮纹;砂皮蛋,可见很多亮点;血斑、肉斑蛋,可见白点或黑点,转动蛋时随之移动;钢皮蛋,可见蛋壳透明度低,蛋色暗。 (3)剖视抽查:将蛋打开倒在衬有黑纸(或黑绒)的 玻璃板上,观察新鲜程度及有无血斑、肉斑。新鲜蛋,蛋白浓厚,蛋黄高突;陈蛋,蛋白稀薄成水样,蛋黄扁平甚至散黄,一般只用肉眼观察即可。对育种蛋则需要用蛋白高度测定仪等专用仪器测量。 2、种蛋的保存: 种蛋贮存室应该隔热性能好(防冻、防热),清洁卫生,防尘沙、杜绝蚊蝇和老鼠。避免阳光直射和穿堂风直接吹到种蛋上。 (1)种蛋保存的适宜温度:种蛋保存的适宜温度为13°C-18°C,保存的时间短,采用温度上限,时间长时,则采用下限。当环境温度偏高,但不是胚胎发育的适宜温度时,就会造成胚胎发育的不完全和不稳定,容易引起胚胎早期死亡。当环境温度长时间偏低时,如0°C,虽然胚胎发育处于静止状态,但是胚胎活力严重下降,甚至死亡。 (2)种蛋保存的湿度:一般相对湿度保持在75%-80%,这样既能明显降低蛋内水分的蒸发,又可防止霉菌孽生。 (3)保存时间:一般种蛋保存以5-7天为宜,不要超过两周。如果没有适宜的保存条件,应缩短保存时间。温度在25°C以上时,种蛋保存最多不超过5天。温度超过30°C时,种蛋应在3天内入孵。 (4)保存期间的转蛋:转蛋的目的是防止胚胎与壳膜粘连,以免胚胎早期死亡。一般认为,种蛋保存1周以内不必转蛋,超过1周,每天转蛋1-2次。超过两周以上,更要注意转蛋。种蛋保存,一般大头向上存放。后经实验发现,种蛋小头向上存放能提高孵化率。所以种蛋保存超过1周,可以采用种蛋小头向上不转蛋的存放方法。 3、种蛋的消毒:虽然种蛋有胶质层、蛋壳和内外壳膜等几道自然屏障,但它们都不具备抗菌性能,所以细菌仍可进入蛋内,降低孵化率和影响雏鸡质量。因此,必须对种蛋进行认真消毒。 (1)消毒时间:从理论上讲,最好在蛋产出后立刻消毒,但这在生产中难以做到。比较可行的办法是每次捡蛋完毕,立刻进行消毒。种蛋入孵后,在入孵器里进行第二次消毒。 (2)消毒方法:种蛋消毒方法很多,但以甲醛熏蒸法和过氧乙酸熏蒸法较为普遍。甲醛熏蒸消毒法:甲醛(通称“福尔马林”,是40%的水溶液)熏蒸消毒法消毒效果好,操作简便。对清洁度较差或外购的种蛋,每立方米用42毫升福尔马林加21克高锰酸钾,在温度20°C-26°C,相对湿度60-70%的条件下,密闭熏蒸20分钟,可杀死蛋壳上95%-98.5%的病原体。在入孵器里进行第二次消毒时,每立方米用福尔马林28毫升、高锰酸钾14克,熏蒸20分钟。过氧乙酸熏蒸消毒法:过氧乙酸是一种高效、快速、广谱消毒剂。消毒种蛋时,采用含16%的过氧乙酸溶液40-60毫升,加高锰酸钾4-6克,熏蒸15分钟。 (3)消毒场所:在鸡舍内或进种蛋贮存室前,在消毒柜或消毒室中进行第一次消毒;入孵后在入孵器中,进行第二次消毒;移盘后在出雏器中,进行第三次消毒。 除了以上两种消毒方法以外,还有新洁尔灭浸泡消毒法、碘液浸泡消毒法、季胺或二氧化氯喷雾消毒法等。使用时应注意,溶液浸泡消毒法只能用于入孵前消毒。 消毒时须注意:①种蛋在孵化器里用福尔马林消毒时,应避开24-96小时胚龄的时间;②福尔马林与高锰酸钾的化学反应很剧烈,所以先加少量温水,再加高锰酸钾,最后加福尔马林,注意不要伤及皮肤和眼睛;③种蛋从贮存室取出后,在蛋壳上会凝有水珠,应让水珠蒸发后再消毒,否则对胚胎不利;④福尔马林溶液挥发性很强,要随用随取。 (三)孵化过程的关键技术 1、孵化条件: (1)温度:鸡胚胎发育对环境温度有一定的适应能力,温度在35°C-40.5°C,都有一些种蛋能出雏。在环境温度得到控制的前提下(如24°C-26°C),立体孵化器最适孵化温度是37.8°C。出雏期间为37°C -37.5°C。在高温环境下孵化,能加速胚胎发育,缩短孵化期,但死亡率增加,雏鸡质量下降。低温下孵化,胚胎发育迟缓,孵化期延长,死亡率也增加。孵化操作中,尤其应防止胚胎发育早期(1-7天)在低温下孵化,出雏期间(19-21胚龄)要避免高温孵化。 通常我国人工孵化给温有两种方法:变温孵化与恒温孵化。变温孵化亦称阶段降温法,是根据不同的孵化器,不同的环境温度和鸡的不同胚龄,给予不同的孵化温度,其施温方案,见表4-1。恒温孵化法是将鸡的21天孵化期分为:1-19天,37.8°C,20-21天,37°C -37.5°C。在一般情况下,孵化室温度保持在22°C-26°C。
表4-1 变温孵化施温方案(℃)
胚龄(天)
1-6
7-12
13-18
19-21
室温15-20℃时
38.5
38.2
37.8
37.5
室温22-28℃时
38.0
37.8
37.6
36.9
(2)相对湿度:鸡胚胎发育的相对湿度一般为40-70%。立体孵化器最适相对湿度是:入孵器50-60%,出雏器65-75%,孵化室、出雏室的相对湿度为75%。保持适当的湿度,在孵化初期可使胚胎受热良好,孵化后期有益于胚胎散热,也有利破壳出雏。湿度过低,蛋内水分蒸发过多,容易引起胚胎和壳膜粘连,引起雏鸡脱水。湿度过高,影响蛋内水分正常蒸发,雏腹大,脐部愈合不良。 此外,目前有研究证明,不加水孵化也能获得正常的孵化效果。 (3)通风换气:胚胎在发育过程中除最初几天外,都保持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而且随着胚龄的增加而加强。新鲜空气含氧气21%、二氧化碳0.05%,这对于孵化是合适的。孵化一般要求氧气含量不低于20%,二氧化碳含量不能超过1% 。二氧化碳超过0.5%时,孵化率就开始下降。只要孵化器通风系统正常工作,二氧化碳一般不会过高。此外,胚胎产热随胚龄的递增呈正比增加,尤其是在孵化后期。所以,孵化器内的均温风扇,不仅可以提供胚胎发育所需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而且还可使孵化器内温度均匀,驱散余热。 孵化室的通风换气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除了保持孵化器与天花板有适当距离外,还应通过排风设备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4)转蛋:主要目的在于改变胚胎方位,防止粘连,促进羊膜运动。一般每天转蛋6-8次,第一、二周转蛋较为重要。机器孵化一般到第18天停止转蛋并进行移盘。鸡蛋转蛋角度以水平位置前俯后仰各45°为宜,转蛋时要轻、稳、慢。 2、孵化前的准备: (1)制订孵化计划:在孵化前,根据孵化与出雏能力、种蛋数量以及雏鸡销售等具体情况,订出计划。 (2)准备孵化用品:孵前1周一切用品应准备齐全,包括照蛋灯、温度计、消毒药品、防疫注射器材、记录表格和易损电器元件、电动机等。 (3)验表试机:孵化器安装后或停用一段时间后,在投入使用前要认真校正、检验各机件的性能。经检查无异常,即可试机运转1-2天,一切正常方可正式入孵。 (4)种蛋入孵前的预热:入孵前预热种蛋,能使胚胎发育从静止状态中逐渐“苏醒”过来,减少孵化器里温度下降的幅度,除去蛋表凝水,以便入孵后能立刻消毒种蛋。预热方法:入孵前,将种蛋放置在不低于22-25°C环境中4-9小时或12-18小时。 3、孵化时的操作技术: (1)温度的调节:孵化温度是指孵化给温,在生产上又大多以“门表”所示温度为准。孵化时有3种温度要加以区别,即孵化给温、胚蛋温度和门表温度。孵化给温是指固定在孵化器里的感温器件所控制的温度它是人为调整设定的。胚蛋温度在实践中以紧贴胚蛋表面温度计所示温度表示。门表温度是指挂在观察窗里的温度计所示温度,也是记录在表格中的温度。 刚入孵时,开门进蛋引起热量散失,加之种蛋和孵化盘吸热,导致孵化器里温度暂时降低,是正常的现象。待蛋温、盘温与孵化器里的温度相同时,孵化器温度就会恢复正常。这个过程大约历时数小时(少则3-4小时,多则6-8小时)。即使暂时性停电或修理,引起机温下降,一般也不必调整孵化给温,在孵化前期要注意保温,在孵化后期要注意散热。只有在正常情况下机温偏低或偏高0.5-1°C,才予调整,并密切注视温度变化情况,每2小时记录1次温度。 (2)湿度的调节:每2小时观察记录干湿球温度计一次,并换算出机内的相对湿度。相对湿度的调节,是通过放置水盘多少、控制水温和水位高低来实现的。湿度偏低时,可增加水盘扩大蒸发面积,提高水温和降低水位(水分蒸发快)以加快蒸发速度。还可在孵化室地面洒水,改善环境湿度,必要时可用温水直接喷洒胚蛋。 (3)通风换气的调节:在孵化期间,前5天可以关闭进出气孔,以后随胚龄增加逐渐打开进出气孔,以至全打开。用氧气和二氧化碳测定仪器实际测量更直观可靠。若无仪器,可通过观察孵化控制器的给温或停温指示灯亮灯时间的长短,估测通风换气是否合适。在控温系统正常情况下,若给温指示灯长时间不灭,说明孵化器里温度达不到预定值,通风换气过度,此时可把进出气孔调小。若恒温指示灯长灭不亮,说明通风换气不足,可调大进出气孔。 (4)转蛋:1-2小时转蛋1次。手动转蛋要稳、轻、慢,自动转蛋应先按动转蛋开关的按钮,待转到一侧45°自动停止后,再将转蛋开关扳至“自动”位置,以后每小时自动转蛋1次。但遇切断电源时,要重复上述操作,这样自动转蛋才能起作用。 (5)照蛋:照蛋要稳、准、快,尽量缩短时间,有条件时可提高室温。照蛋时发现胚蛋小头朝上应倒过来。最后进行统计、填表。 (6)移盘:鸡胚孵至19天时,将胚蛋从入孵器的孵化盘移到出雏器的出雏盘,称移盘或落盘。出雏期间,用纸遮住观察窗,使出雏器里保持黑暗,这样出壳的雏鸡能够保持安静。 (7)捡雏:在成批出雏后,每4小时左右捡雏1次。也可以在出雏30-40%时捡第1次,60-70%时捡第二次,最后再捡一次并“扫盘”。“叠层出雏盘出雏法”是在出雏75-80%时,捡第1次雏。在此之前,仅捡去空蛋壳。出雏后,将未出雏胚蛋集中移至上层,以便出雏。最后,再捡一次雏,并扫盘。 (8)人工助产:一般在大批出雏后,将蛋膜已枯黄的胚蛋,轻轻剥离粘连处,把头、颈、翅拉出壳外,令其自行出壳。 3、孵化效果的检查: (1)衡量孵化效果的指标 ①受精率(%): 受精率(%)=(受精蛋数/入孵蛋数) ×100 受精蛋数包括死精蛋和活胚蛋,受精率一般应达92%以上。 ②早期死胚率(%): 早期死胚率(%)=(死胚数/受精蛋数)×100 通常统计头照(5胚龄)时的死胚数,正常水平为1-2.5%。 ③受精蛋孵化率(%) 受精蛋孵化率(%)=(出壳的全部雏鸡数/受精蛋数)×100 出壳雏鸡数包括健雏、弱、残和死雏。高水平达92%以上。此项是衡量孵化效果的主要指标。 ④入孵蛋孵化率(%) 入孵蛋孵化率(%)=(出壳的全部雏鸡数/入孵蛋数)×100 高水平达到87%以上,该项反映种鸡繁殖场及孵化场的综合水平。 ⑤健雏率(%) 健雏率(%)=(健雏数/出壳的全部雏数)×100 高水平应98%以上,孵化场多以售出雏鸡视为健雏。 ⑥死胎率(%) 死胎率(%)=(死胎蛋数/受精蛋数)×100 死胎蛋一般指出雏结束后扫盘时的未出壳的种蛋。 除上述几项指标外,还可以统计受精蛋健雏孵化率、入孵蛋健雏孵化率。 (2)孵化效果的检查: ①照蛋:用照蛋灯透视胚胎发育情况,方法简单,效果好。一般整个孵化期进行1-3次。照蛋的主要目的是观察胚胎发育情况,并以此作为调整孵化条件的依据,结合观察,挑出无精蛋、死精蛋或死胚蛋。通常在5日龄进行头照,发育正常的活胚蛋,头照可明显看到黑色眼点,血管成放射状,蛋色暗红。在10-11日龄进行抽验,此时尿囊绒毛膜“合拢”,整个蛋除气室外布满血管。在18-19日龄进行二照,此时气室向一侧倾斜,发育良好的胚胎,已占除气室外的整个蛋内,胚蛋暗黑。 ②蛋在孵化期间的失重:在孵化过程中,由于蛋内水分蒸发,胚蛋逐渐减轻,其失重多少,随孵化器中的相对湿度、蛋重、蛋壳质量及胚胎发育阶段而异。孵化期间胚蛋的失重不是均匀的。孵化初期失重较小,第二周失重较大,而第17-19天失重很多。第1-19天,鸡蛋失重约为12-14%。但有时在相同湿度下,蛋的失重会相差很大,所以不能用其作为胚胎发育是否正常的唯一标准,仅作参考指标。 ③出雏期间的观察:孵化正常时,出雏时间较一致,有明显出雏高峰,一般21天全部出齐;孵化不正常时,无明显的出雏高峰,出雏持续时间长,至第22天仍有不少未破壳的胚蛋。 观察初生雏鸡,健雏的绒毛洁净有光,蛋黄吸收良好,腹部平坦,脐带部愈合良好、干燥,而且被腹部绒毛覆盖。雏站立有力,叫声宏亮,对光和声音反应灵敏,体形匀称而且全群整齐。 ④孵化过程中死雏、死胎外表观察及病理解剖:种蛋品质差或孵化条件不良时,死雏或死胎一般会表现出一定的病理变化,可以辅助诊断。 4、孵化场的卫生管理 保持孵化场地面、墙壁、孵化设备和空气的清洁卫生是非常重要的。 (1)工作人员的卫生要求:孵化场工作人员进场前,必须经过淋浴更衣,每人一个更衣柜,并定期消毒。运种蛋和接雏人员不得进入孵化场,更不许进入孵化室。 (2)孵化场卫生要求:孵化场易成为疾病的传播场所,洗涤室和出雏室是孵化场受污染最严重的地方,所以应进行彻底消毒。在每批孵化结束之后,立即对设备、用具和房间进行冲洗消毒。只有彻底冲洗后,消毒才有效果。 (3)定期进行微生物学检查:每批出雏完毕后,从绒毛、残雏、死雏和死胎蛋中取样,作微生物检查,以确定致病微生物是否存在及其种类。在冲洗消毒后,也应进行微生物检查,以了解冲洗消毒效果。此外,还要及时将废弃物集中,并送至远离孵化场的地方,进行适当处理。 5、孵化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原因,见表4-2。
表4-2 孵化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原因
问 题
原因及对策
无精蛋太多
公母比例不合适;种公鸡营养不良或年老、不育;公鸡肉垂和冠冻伤或种蛋贮存不当
出现血管环及胚胎在前期(1-6天)死亡
种蛋贮存温、湿度不当、贮存太久;种蛋运输不当、造成裂纹蛋、系带断裂等;孵化温度不当;种蛋熏蒸消毒过甚或程序不当;种蛋营养失调;母源性种蛋污染
胚胎在孵化中期死亡(7-12天)
种蛋贮存温度高;孵化温度不当;母源性或蛋壳携带的病原感染胚胎;种蛋营养失调、维生素缺乏;孵化机通风不良;未翻蛋或翻蛋不当;停电时间过长
胚胎在孵化后期(13-18天)死亡
种蛋的营养水平低;温度过低或一段时间温度过高;湿度过高;通风不良、小头向上
幼雏未啄壳在第8-21天死亡
孵化机湿度过低,出雏机温度过高;孵化后期通风不良、温度偏高;胚胎感染
出雏早、幼雏脐部带血
孵化温度偏高;孵化温度高、湿度低
出雏迟
孵化温、湿度偏低;种蛋贮存过久;孵化室内温度变化不定
雏鸡体小
入孵种蛋小;孵化机内温度太低
雏鸡呼吸困难
出雏机内残留大量熏蒸剂或熏蒸时间不当;出雏机内温度太高;感染了传染病
啄壳中途停止、部分死亡
种蛋大头向下;翻转不当
雏鸡体重不整齐
入孵种蛋大小不一;孵化机内部热度不均匀
幼雏沾粘蛋白
温度偏低;湿度太高、通风不良
雏鸡与壳膜粘连
孵化机、出孵机湿度太低
雏鸡脐带收缩不良、充血
湿度过高;湿度变化过剧;胚胎受感染
雏鸡腹大、柔软、脐部收缩不良
温度偏低;通风不良;湿度太高
胚胎及雏鸡畸形
孵化早期(1-5天)温度过高;种蛋缺乏维生素
孵化过程中出现臭蛋及臭蛋爆裂
裂蛋;蛋壳污秽;孵化用具清洗消毒不彻底
(四)初生雏鸡的雌雄鉴别 因为生产的需要,对初生雏鸡进行雌雄鉴别有非常重要的经济意义。首先可以节省饲料,其次可以节省鸡舍、设备、劳动力和各种饲养费用,同时可以提高母雏的成活率、均匀度。初生雏鸡雌雄鉴别的方法主要有:肛门鉴别法、器械鉴别法、伴性遗传鉴别法。 1、初生雏鸡肛门鉴别法 肛门鉴别法是根据初生雏鸡有无生殖突起,以及生殖隆起组织学上的差异来辨别公母的。其准确率达96-100%,熟练工每小时可鉴别1000-1200只雏鸡。 (1)鸡的泄殖腔:将泄殖腔背壁纵向切开,由内向外可以看到3个主要皱襞:第一皱襞作为直肠末端和泄殖腔的交界线而存在。第二皱襞位于泄殖腔的中央,至腹壁逐渐变细而终止于第三皱襞,第三皱襞是形成泄殖腔开口的皱襞。 雄性泄殖腔在第二、三皱襞相合处有一芝麻粒大的白色球状突起(初生雏鸡比小米粒还小),两侧围以规则的八字状皱襞,故称“八字状襞”,白色球状突起称为“生殖突起”。生殖突起和八字状襞称为“生殖隆起”。生殖突起及八字状襞呈白色而稍有光泽、有弹性,在加压和摩擦时不易变形,有韧性感。 雌鸡泄殖腔的3个皱襞部位与雄鸡完全相同,在雄鸡有生殖隆起的地方,雌鸡不但没有隆起,反而呈凹陷状。 (2)初生雏鸡生殖器官的解剖构造:雌雄鉴别的准确程度,只有通过解剖以后观察睾丸和卵巢才能准确判断。 (3)初生雏鸡生殖隆起的形态和分类 雄雏生殖隆起类型: ①正常形:生殖突起最发达,长0.5mm以上,形状规则,充实似球形,富有弹性,外表有光泽,轮廓鲜明,位置端正,在肛门浅处;八状襞发达,但少有对称者。 ②小突起型:生殖突起特别小,长径在0.5mm 以下,八字状襞不明显,且稍不规则。 ③扁平型:生殖突起为扁平横生,如舌状;八字状襞均不规则,但很发达。 ④肥厚型:生殖突起与八字状襞相连,界限不明显,八字状襞特别发达,将生殖突起和八字状襞一起观看即为肥厚型。 ⑤纵型:生殖突起位置纵长,多呈纺锤形;八字状襞既不发达,又不规则。 ⑥分裂型:在生殖突起中央有一纵沟,将生殖突起分离,此型罕见。 雌雏生殖隆起类型: ①正常型:生殖突起几乎完全退化,仅残存皱襞,且多为凹陷。 ②小突起型:生殖突起长0.5mm 以下,其形态为球形或近于球形;八字状襞明显退化。 ③大突起型:生殖突起的长径在0.5mm以上;八字状襞也发达,与雄雏的生殖突起正常型相似。 (4)初生雏鸡雌雄生殖突起的组织形态差异 ①组织特征:初生雏鸡生殖突起的粘膜上皮组织,雌雄雏鸡没有明显差异,但粘膜下结缔组织却有显著不同。雌雏生殖隆起粘膜下组织的细胞不充实,排列稀疏,其深部组织已退化萎缩,并与淋巴空隙相连而成空洞,深部有少数血管。相反雄雏此部的细胞充实,排列致密,深部有很多血管,表层也有血管。 ②形态特征: 外观感觉:雌雏生殖突起轮廓不明显、萎缩,周围组织衬托无力,有孤立感;雄雏的生殖突起轮廓明显、充实,基础极稳固。 光泽:雌雏生殖突起柔软透明;雄雏生殖突起表面紧张,有光泽。 弹性:雌雏生殖突起的弹性差,压迫或伸展易变形;雄雏生殖突起富有弹性,压迫、伸展不易变形。 充血程度:雌雏生殖突起血管不发达,且不及表层,刺激不易充血;雄雏生殖突起血管发达,表层亦有细血管,刺激易充血。 突起前端的形态:雌雏生殖突起前端尖;雄雏生殖突起的前端圆。 (4)鉴别的手法 抓雏、握雏手法:一种是夹握法,即右手朝着雏鸡运动的方向,掌心贴雏背将雏抓起,然后雏鸡头部向左侧迅速移至左手,雏背贴掌心,肛门向上,雏颈轻夹在中指与无名指之间,双翅夹在食指与中指之间,无名指与小指弯曲,将两脚夹在掌面。另一种是团握法,即左手直接抓握法。此法是左手朝雏运动的方向,掌心贴雏背将雏抓起,肛门朝上,将雏鸡团握在手中,雏的颈部和两脚任其自然。 排粪手法:在鉴别观察前,必须将粪便排出。其手法是左手拇指轻压腹部左侧髋骨下缘,借助雏鸡呼吸将粪便排入排粪缸中。 翻肛手法:翻肛手法较多,下面仅介绍两种方法。 ----左手握雏,左拇指置于肛门左侧,左食指弯曲贴于雏鸡背侧,与此同时右食指放在肛门右侧,右拇指侧放在雏鸡脐带处。右拇指沿直线往上顶推,右食指往下拉,往肛门处收拢,左拇指也往里收拢,3指在肛门处形成一个小三角区,3指凑拢一挤,肛门即翻开。 ----左手握雏,左拇指置于肛门左侧,左食指自然伸开,与此同时,右中指置于肛门右侧,右食指置于肛门下端。然后右食指往上顶推,右中指往下拉,向肛门收拢,左拇指向肛门处收拢,3指在肛门处形成一个小三角区,由于3指凑拢,肛门即翻开。 鉴别的适宜时间:最适宜的鉴别时间是出雏后4-6小时。在此时间内,雌雄雏鸡生殖隆起的形状最明显,雏也好抓握、易翻肛。一般在12小时以内,超过12小时后鉴别,结果很难保证准确,因肛门周围的肌肉变等比较紧张,不易翻开,而且残留的生殖突起也会改变形状。 2、伴性遗传鉴别法:根据伴性遗传规律,可以培育出特定的品种或品系。其杂交所培育出的后代,初生时因其羽毛生长速度或绒羽的颜色的不同,可以很容易地区分雌雄,也称自别雌雄。
五、 蛋鸡的饲养管理
(一)雏鸡的饲养管理 根据鸡的生理特点和从方便饲养管理出发,将0-20周龄的鸡分为0-6周龄和7-20周龄两个阶段,0-6周龄的鸡称为雏鸡,7-20周龄的鸡称为育成鸡。 1、雏鸡的生理特点:雏鸡具有与成年鸡不同的生理特点,了解雏鸡这些特点,便于针对其弱点加强育雏期间的饲养管理。 (1)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成年鸡的体温是40.5-41.7°C。 而初生雏鸡的体温约是39°C,在4日龄时开始均衡上升,到10日龄时才能达到成年鸡体温,21日左右体温调节机能逐渐趋于完善。所以育雏期间依靠人工控温才能维持正常生理活动。 (2)生长迅速,代谢旺盛:5周龄时体重可达到出壳重的10倍。所以育雏阶段的饲养管理是相当重要的,必须满足雏鸡的各种需要,以保证其快速的生长发育。 (3)消化能力弱:雏鸡消化系统发育不健全,胃和嗉囊的容积小,进食量有限。因此育雏初期要增加饲喂次数,并且要求饲料营养全面。 (4)敏感性强:对饲料中的各种营养成分的缺乏或药物的过量,都会很快反应出病理症状。因此要求喂给雏鸡全价饲料,添加药物一定要拌均匀,防止发生药物中毒。 (5)抵抗力弱:对外界环境适应性差,很容易受到各种有害微生物的侵袭,感染疾病。因此育雏期间尤其是育雏前要做好环境清洁、消毒工作,育雏期间做好免疫接种。 (6)胆小,群居性强:周围环境的任何改变都会引起惊吓、混乱,所以育雏室内尽量保持安静。并且应有防止兽害的设施。 2、育雏前的准备工作: (1)育雏舍:育雏舍专门饲养0-6周龄的雏鸡,因为这阶段要供温,室温要求达到20-25°C且保温性能好,有一定的通风。离其它鸡舍的距离至少应有100米。分为开放式和密闭式两种。 (2)制定育雏计划和育雏方式: ①根据本场的具体条件,制定育雏计划,每批进雏数应与育雏鸡舍、成鸡舍的容量大体一致。一般育雏舍和成鸡舍的比例为1:2,进雏数一般决定于当年新母鸡的需要量,在这个基础上再加上育成期间死亡的淘汰数。 ②育雏方式:人工育雏方式分为立体笼式育雏和平面育雏。 立体笼式育雏可以增加饲养密度节省建筑面积和土地面积,便于实行机械化和自动化,管理定额高,提高了雏鸡的成活率和饲料效率。常见的为3-5层育雏笼组。 平面育雏分网上育雏和地面平养。网上育雏是将雏鸡养在离地面50-60mm高的铁丝网上;地面平养是在地面上铺设垫料进行饲养。 (3)设备 ①供暖设备: 热风炉:是以煤等为原料的加热设备,在舍外设立,将热风引进鸡舍。 锅炉供暖:分水暖型和气暖型。育雏供温以水暖型为宜。 红外线供暖:红外线发热原件有两种主要形式,即明发射体和暗发射体,两种都安装在金属反射罩下。 煤炉供暖:这是我国北方常用的供暖设备。 ②食槽:要求光滑、平整,鸡采食方便但不浪费饲料,便于清洗和消毒,高度要合适,通常食槽上缘比鸡背约高2cm。食槽可用木板、镀锌薄铁板或硬塑料制成。现常用链式喂饲机、弹簧式螺旋喂饲机、塞盘式喂饲机。 ③饮水器:种类很多,根据鸡的大小和饲养方式而定,但都要求容易清洗,不漏水,不污染。 ④笼具: 电热育雏器:属于叠层笼养设备,由一组电加热笼、一组保温笼和四组运动笼三部分组成,饲养量1-15日龄1400-1600只,16-30日龄1000-1200只,31-45日龄700-800只。 育雏育成笼:四层阶梯式,两层中间笼先育雏,育雏结束,均匀移至上下两层,育雏靠锅炉气暖。 网上育雏:网上结构分为网片和框架两部分,网眼为1.25×1.25厘米,也可用竹子代替。 (4)垫料的准备:在平面育雏时一般都采用垫料,常选用稻壳、锯末、刨花等,以10厘米长短为宜,厚度为3-5厘米。垫料要求干燥、清洁、柔软、吸水性强、灰尘少,使用前需在太阳底下进行日晒消毒,要注意不断翻动,以便彻底消毒。 (5)消毒工作:在进雏前两周,舍内必须进行清洗和消毒。首先将舍内能移动的器具搬到舍外进行刷洗,再用消毒液浸泡凉干,废弃物在喷洒消毒药后运出。清扫地面后用高压水枪冲洗室内。冲刷的原则是“先内后外,先上后下”,尤其要仔细冲洗各接缝处。冲洗后用消毒液将墙壁喷洒一遍,有条件的可用火焰喷枪将地面及地面以上1米进行火焰消毒。对于可密闭的鸡舍采用熏蒸消毒较好,熏蒸前可将所需器具放入舍内,按每平方米空间用福尔马林40毫升,高锰酸钾20克,操作时先将高锰酸钾放入瓷盆中,迅速倒入量好的福尔马林,密闭1―3天后,打开门窗通风1天。经消毒的鸡舍严禁未经消毒的物品进入,工作人员进入时也要消毒、更衣。 (6)饲料及药品的准备:按雏鸡的营养需要配合好饲料,要求新鲜,不霉变。最好现用现配,一次配料不超过3天用量。因为饲料中的有些营养成分会被氧化。为了预防雏鸡发生疾病,适当地准备一些药物是必要的,如各类抗生素、磺胺类药物等。为了消毒及防应激作用,可准备一些如抗毒威、百毒杀、高锰酸钾及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葡萄糖、奶粉等。同时检查舍内的所有水电设施,准备齐全。在进雏前1-2天,要进行调温,育雏器和育雏笼及室内温度应达到标准要求。 (7)育雏季节的选择:在现代化大规模的鸡场,一般都采取密闭鸡舍育雏,一年四季均可育雏。但在开放式鸡舍,因为季节不同,光照时间的长短也不同,生产实践证明,秋雏开产早,蛋重小,产蛋数也比春雏少,但通过改善饲养管理,适当抑制性成熟,秋雏也能同春雏一样获得好的产蛋效果。 (8)初生雏鸡的选择:要选择绒毛光亮、整齐,初生重符合品种要求的雏鸡;腹部应柔软,收缩良好,卵黄吸收良好;脐部愈合完全,没有血痕;泄殖腔附近干净,没有稀便粘着;肢爪运动正常,不是畸型。 (9)初生雏的运输:初生雏最好能在48小时内运达目的地,时间过长对雏鸡的生长发育有较大的影响。最好用专用的运输纸箱,装、运雏鸡的工具均应经消毒后才能使用。运输时要注意防寒、防热、防缺氧、防雨淋等。 3、雏鸡的饲养管理 健康的雏鸡群成活率应该是:第一周龄达99.0%-99.5%,8周龄时应不低于98%。 (1)饲喂技术 ①饮水:雏鸡第一次饮水为初饮,要求为温开水,其水温应保持与室温相同,可以在饮水中加入适量抗菌素和5-10%的蔗糖,增强抵抗力。一周后可直接用自来水。一般在毛干后3小时即可初饮,这样有促进肠道蠕动、吸收残留卵黄、排除胎粪、增进食欲的作用。初饮后,不应再断水,因为育雏温度高,避免引起脱水。立体笼育开始在笼内饮水,一周后应训练在笼外饮水;平面育雏随日龄增大而应调整饮水器的高度。 ②开食:雏鸡第一次吃食称为开食。开食一般在初饮后3小时至出壳24小时以前,观察鸡群,当有1/3的个体有寻食、啄食表现时就可开食。如开食太晚会消耗雏鸡体力,雏鸡就会变得虚弱而影响生长发育,增加死亡率。开食方法是将准备好的饲料撒在硬纸、塑料布上,或浅边食槽内。一般初期采用自由采食,以使雏鸡迅速熟悉采食与饮水,防止饥渴。3日后至前2周每天喂6次,其中夜里喂1-2次;第3-4周每天喂5次,5周以后每天4次。在每只鸡都能同时采食的情况下,每次大约采食45分钟就够了。如果是笼养,从第3周起可以自由采食。 ③补饲砂砾:因为鸡没有牙齿,补喂砂砾可以促进肌胃的消化功能,而且还可以避免肌胃逐渐缩小。补喂方法:可以投入料中也可以装在吊桶里供鸡自由采食,通常一周后开始自由采食。表5-1为不同周龄所需补喂砂砾量。
表5-1 砂砾规格和饲喂量(1000只/周)
周 龄
数量(千克)
规格(毫米)
8-12
9.0
3.0
12-20
11.0
3.0
3、雏鸡的管理 (1)温度:因为雏鸡的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所以温度的控制是育雏的关键所在。 ①平面育雏给温技术:育雏温度包括育雏室的温度和育雏器的温度。室温比器温要低,室温的温度一般是在28°C左右,保温伞下的温度为33-35°C,以后每周下降2-3°C。也因不同的育雏给温而不同,但一定要掌握平稳、均衡,防止忽高忽低,否则温度的突然变化易引起雏鸡感冒,降低抵抗力,诱发其他疾病。育雏时温度高低的衡量方法除参看室内温度表外,主要是“看雏给温”。温度正常时,雏鸡活泼好动,食欲良好,饮水适度,粪便正常,睡眠安静,无异常叫声,在育雏室内分布均匀。温度高,雏鸡远离热源,伸翅和张嘴,呼吸增加,发出吱吱的叫声;温度低时,雏鸡聚集在一起,靠近热源,行动迟缓,颈羽收缩、直立,常发出叽叽的叫声。夜间气温低,育雏温度比白天应提高1-2°C。 育雏给温:通常第1周龄间的适宜温度是30-33°C,第二周是29-30°C,其后根据具体情况,每周下降2-3°C。目前常用给温的方法是高温育雏。所谓高温育雏就是在1-2周龄采用比常规育雏温度高2°C左右。高温育雏能有效地控制雏鸡白痢病的发生和蔓延,对提高成活率效果明显。实践证明,育雏小环境的温度可以有高、中、低之分,这样一方面可促进空气对流,保持空气清新;另一方面雏鸡也可以根据自身的生理需要,自由选择合适的温度,扩大了活动范围,可以增加雏鸡的抗病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②笼育给温技术:笼饲育雏中普遍使用的是电热育雏笼或育雏育成兼用笼。具有电热设备的育雏笼,开始时笼内温度可以控制在30-31°C。因雏鸡密度大,相互之间有体热传导,以后每周可下降2°C。但也要注意根据季节、天气变化及雏鸡的表现适当地升高或降低1-2°C。用没有加热设备的育雏笼育雏时,就要提高整个室温,将室温提高至31-32°C,以后每周降温2°C,直到脱温。 舍温控制与通风关系密切,笼育不同于平面育雏,因为笼育密度大,氧气消耗多,有害气体排出多,需要及时通风换气,而通风后会造成各层之间出现温差,如何既能缩小两层之间的温差,又能保证舍内空气的清新是极重要的。据实践证明,如果采用机械通风的方法,纵向通风可以比横向通风大大降低上下层育雏笼之间的温差。表5-2为育雏所需的适宜温度和高温、低温的极限值。
表5-2 育雏的适宜温度及高温、低温的极限值(°C)
周 龄
适宜温度
最高温度
最低温度
0周龄
33-35
38.5
27.5
1周龄
30-33
37
21
2周龄
27-30
34.5
17
3周龄
24-27
33
14.5
4周龄
20-24
31
12
5周龄
17-20
30
10
6周龄
15-17
29.5
85
(2)湿度:在一般情况下,相对湿度要求不严格,见表5-3。只有在极端情况下或与其它因素共同发生作用时,才能对雏鸡造成危害。如高温低湿易引起雏鸡的脱水,绒毛焦黄,腿、趾皮肤皱缩,无光泽,体内脱水,消化不良,身体瘦弱,羽毛生长不良。育雏室的相对湿度是:1-2日龄为65-70%,10日龄以后为55-60%,育雏前期要增大环境湿度,因为前期雏鸡饮水、采食较少,排粪也少,环境干燥,而随日龄的增加,排粪量增加,水分蒸发多,环境湿度也大,要注意防潮。尤其要注意经常更换饮水器周围的垫料,以免腐烂、发霉。
表5-3 育雏的适宜湿度范围及高、低湿度极限值(%)
日 龄
适宜湿度
最高湿度
最低湿度
0-10日龄
70
75
40
11-30日龄
65
75
40
31-45日龄
60
75
40
46-60日龄
50-55
75
40
(2) 密度:每平方米面积容纳的鸡数称饲养密度。密度大小应随品种、日龄、通风、饲养方式等的不同而进行调整。合理的饲养密度是鸡群发育整齐的先决条件,如果密度过大,鸡群活动困难、采食不均,易感染疾病和发生啄癖,弱雏也易被挤压致死,死亡率增加;如果密度过小,不利于保温,同时房舍的利用率也不高、不经济。另外,饲养密度与饲养方式的关系比较密切,一般来讲,网上饲养密度比地面散养大些,可以多养20-30%的鸡。而笼养又可以比网上平养多得多,可多达到200%。不同品种体型不同,饲养兼用型比蛋用型鸡密度要小些,褐色比白色蛋鸡要小些,通常减少20%左右。随着日龄增长及时调整饲养密度,要将公母、大小、强弱分群饲养。不同日龄雏鸡饲养密度见表5-4。
表5-4 不同饲养方式雏鸡饲养密度(只/每平方米)
地面平养
立体笼养
网上平养
周龄
鸡数
周龄
鸡数
周龄
鸡数
0-6
13-15
1-2
60
0-6
13-15
7-12
10
3-4
40
7-18
8-10
12-20
8-9
5-7
34
?
?
?
?
8-11
24
?
?
?
?
12-20
?
?
?
(4)通风:通风换气除可以满足雏鸡对氧气的需要和调节温度外,还可以排除二氧化碳、氨及多余的水汽等。雏鸡代谢旺盛,尤其是大规模高密度饲养情况下,由于呼吸、粪便及垫料散发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氨气,如果这些有害气体不能及时排出,更换新鲜空气,长时间作用于鸡体,会影响鸡群健康发育,降低抵抗力,易导致及诱发呼吸道疾病,增加其它疾病感染的机会。舍内二氧化碳浓度不应超过0.5%(正常含量为0.03%)、氨的浓度不应高于20ppm。如果早晨进入鸡舍感觉臭味大,时间稍长即有刺激眼睛的感觉,表明氨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已超过允许范围,需要加强通风换气。应注意的是要避免空气对流及冷空气直接吹入。可采用安装纱布或布帘、开气窗用增加缓冲间的办法通风,以做到在保温的情况下达到通风的目的。通风换气要随季节、温度变化而调整。 (5)光照:光照对鸡的活动、采食、饮水、繁殖等都有重要作用。对雏鸡、育成鸡的影响,一方面是光照时间的长短会直接影响小母鸡的性成熟及产蛋量,如每天光照时间过长或由短变长,就会使小母鸡过早开产,并且产小蛋,降低产蛋持续性,影响全年产蛋量;另一方面是光照强度,光照过强或过弱都会带来不良影响,光照太强不仅浪费电能,而且易引起惊群和啄癖;光照过弱,影响采食和饮水,起不到刺激作用,影响成年母鸡的产蛋量。光照分自然光照和人工光照两种。 正确光照强度的选择:光照强度的单位是勒克斯,除第一周用较强光照可以使雏鸡尽快熟悉环境情况外,其它时间都以弱光为宜,鸡在不同阶段对光照强度的要求,见表5-5。
表5-5 不同阶段鸡对光照强度的要求(光照强度LUX)
?
周 龄
瓦/平方米
最佳
最大
最小
雏 鸡
1-7日龄
3-4
20
-
10
育雏育成
2-20周龄
2
5
10
2
产蛋鸡
20周以上
3-4
7.5
20
5
正确光照时间选择:日照变化的规律是:夏至是全年日照最长的一天,一般是6 月中旬,从夏至以后,日照时间一天天缩短;到冬至是全年日照最短的一天,冬至一般是12月中下旬,此后日照又一天天延长。所以开放式鸡舍的光照制度应根据出雏的日期、季节、地理位置不同来制定不同的方案。而密闭鸡舍不受光照的影响,可以根据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案。光照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可分为恒定和渐减两种光照制度,在生产实践中,恒定光照制度较为实用。 ①密闭鸡舍光照制度: 恒定式光照制度:雏鸡孵出后至3天或者至1周为23-24小时,2-18周龄恒定为8-9小时。 渐减式光照制度:雏鸡孵出时给以14小时光照 ,以后每周减15分钟,到20周龄时减至每天9小时。19-20周龄开始渐增至14-16小时(可以每周增加30分钟,也可以增加1小时),一般不超过17小时。 ②开放式鸡舍光照制度: 第一周龄光照制度基本同密闭鸡舍,从第二周龄起有以下两种:第一,利用自然光照,适用于每年从4月15日至9月1日孵出的雏鸡,因其生长阶段的后半段处于日照逐渐缩短或日照时间较短时期;第二,人工光照与自然光照相结合的方法,适用于每年9月1日至次年4月14日出雏的鸡,其生长阶段全部或较长一段时间处于日照渐增的时期,易导致过早性成熟,可通过增加人工光照的方法来减少这种不利影响。也可分为恒定和渐减两种方法: 恒定式光照制度:根据20周龄时日照的时间,且以此为准,在2-18周龄期间均保持这同一光照,不足的光照时间用人工光照补充,18-20周龄后按成年鸡光照方案。 渐减式光照制度:适用于鸡20周龄时日照时间较长的情况。即从第一周起就补充人工光照,使光照时间更长,以后逐周递减,到20周龄时正好减到当时的日照时间。表5-6是某农大褐蛋鸡光照制度。
表5-6 某褐壳蛋鸡光照制度
周龄
出雏时间
出雏时间
每年4月8日-8月25日
8月26日-次年3月5日
?
光照时间
光照时间
0-1
22-23
22-23
2-7
自然光照
自然光照
8-17
自然光照
恒定期间最长光照
18-68
每周增0.5-1h至16h恒定
每周增0.5-1h至16h恒定
69-72
17
17
进行光照时应注意:①根据不同的饲养方式制定不同的光照管理程序,一旦制定,不能随意更改;②注意照度均匀,使用灯罩比无灯罩光照强度增加45%左右;③不得随意改变光的颜色、强度和时间,经常擦试灯泡,及时更换坏灯泡。 鸡越接近性成熟时对光照越敏感,10周龄以下对性成熟影响不大,10-18周龄是关键时期,光照时间只能逐渐减少不能延长。 (6)断喙:断喙就是借助断喙器或断喙钳切去鸡喙的一部分。在育雏过程中,由于密度过大,光照太强,通气不良,饲料配合不当等因素,都会使鸡群发生啄癖。断喙能使鸡喙失去啄破能力又不影响采食,还能减少饲料浪费可节约饲料约5%,有效地防止啄癖的发生。断喙时可用断喙器、断喙钳。借助于灼热的刀片进行切除,并烧灼组织,防止流血。详见表5-7。断喙在1-12周龄均可进行,不能超过14周龄,主要是出血不易控制,尤其在炎热的夏天。一般情况下断喙要进行两次,第一次时间在10日龄前后,第二次在7-8周龄或10-12周龄前后做补充修剪。 操作方法是左手抓住鸡腿,右手拿鸡,将右手拇指放在鸡头上,食指放在咽下,稍施压力,以使鸡缩舌,选择合适的孔径,在离鼻孔2mm处切断,上喙断去1/2,下喙断去1/3。7-10日龄采用直切,6周龄后可将上喙斜切,下喙直切。切刀要在喙切面四周滚动以压平切面边缘,这样可阻止喙外缘重新生长。
表5-7 不同日龄断喙时刀片温度与烧灼时间的关系:
\时间(秒)温度(°C)\
1日龄
6-10日龄
7-8周龄
10-12周龄
永久性
非永久性
698
2.5
2.5
1
1
1
864
2
1.5
0.75
0.5*
0.5*
*为烧灼两次每次的烧灼时间。
实施断喙时应注意:①避开免疫时间,以及鸡群生病时。②断喙的同时避免其它的应激。同时,在断喙后全天供给含维生素K3的饮水(在每10升水中添加1克维生素K3)防止出血,或在断喙前后三天料内添加维生素K3,每公斤料约加2 毫克 。③调节好刀片的温度,熟练掌握烧灼的时间,防止烧灼不到位引起流血。④断喙后食槽内多加一些料,饲料厚度不要少于3-4厘米,以免鸡吸食时碰到硬的槽底有痛感而影响吃料。⑤实施时,凉爽的时候。⑥作种用的小公鸡可以不断喙或只去少许喙尖,以免影响配种。 (二)育成鸡的饲养管理技术 处于育雏期结束到成年期开始之前(即7周龄到20周龄)的鸡叫育成鸡。 1、育成鸡的生理特点:这个阶段的鸡,羽毛已经丰满,具有健全的体温调节能力,各器官发育健全,对环境有辛私锨康氖视δ芰Γ芰η浚し⒂杆伲挥傻闹小⒑笃谏诚低晨挤⒂列猿墒臁6杂杉Φ闹柿恳笫牵? ①育成率高:0-20周成活率在90%以上,同时要求鸡群内体重差异小,因为鸡群发育整齐,其性成熟也会同期化,开产时间较一致,产蛋高峰也高。 ②体重达标:每个鸡种都有其标准体重,体重达标与否是衡量育成鸡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之一,符合体重标准,说明生长发育正常,将来产蛋性能好,饲料报酬高。 ③骨骼发育良好:据国外研究资料表明,骨骼发育与将来母鸡的蛋重、蛋壳强度有明显的正比关系。此外,公鸡骨胳肌肉的健壮发育尤为重要。 ④适时达性成熟:母鸡产第一枚蛋时,即表示其性成熟。不同鸡种有不同的标准开产日龄。无论过早或过晚达性成熟,都不利于开产后保持持续长久的产蛋高峰,性成熟的早晚与环境和遗传有关。 2、育成鸡的选择: 符合标准体重的鸡,说明生长发育正常,将来生产性能好,饲料报酬高,而体重过大的鸡往往是太肥,肥鸡性机能较差,产蛋少、死亡率高;体重太轻,表明生长发育不健全,产蛋持续能力较差,因此及时对育成鸡进行选择,可以提高鸡利用率,降低不必要的饲料消耗,以保证进入产蛋阶段的鸡都是体格健壮、发育良好的后备鸡。一般初选在6-8周龄,第二次在18-20周龄,可结合转群进行。 要求:体重适中,羽毛紧凑,体质结实,采食力强,活泼好动。 称重方法:从8周龄开始每两周称重一次,在鸡群中随机抽2%-5%或至少100只。称重时间应固定,并在喂料前空腹状态下进行,有条件的可逐只称重。根据均匀度将鸡群分为大、中、小三群,不符合标准要求的, 适当减少或增加饲料喂量,每次增加或减少的饲料量以每只鸡每日5克为宜。 骨骼发育检查方法:一般分别在4、6、12周用两脚规或游标卡尺测量胫骨长度,部位是从跖关节到脚底的垂直距离。 3、育成鸡的限制饲喂(限饲) 限饲是人为控制鸡采食的方法。通过限饲可以控制鸡的生长,防止体重超标,抑制性成熟,从而使小母鸡在比较合适的、比较一致的时间开产;同时可节约约10-15%的饲料。培育出体质稍瘦而强健的青年母鸡,使母鸡开产期能稍微延迟,而产蛋高峰的持续期加长从而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近年来限制饲养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育成鸡,而且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并且限制的标准体重有向较低发展的趋势。 (1)限饲的方法:一是限制进食量(量的限制),量的限制可以采取多种方法,定量限饲、停喂结合,限制采食时间,一定时间停喂;二是限制日粮的营养水平(质的限制),限制营养水平是降低日粮中粗蛋白和代谢能的含量,同时也要降低蛋白质和能量的比例,而日粮中其它微量元素还必须保证,这样才不会影响骨骼肌肉的发育。限质后一般7-14周龄鸡的日粮中粗蛋白质为15%,代谢能为1149千焦/千克,15-20周龄鸡的日粮中蛋白质为12%,代谢能为1286千焦/千克。 (2)限饲时注意事项: ①限饲前,挑出病鸡和弱鸡,避免增加限饲时的死亡数; ②备有充足的水槽、食槽,撒料要均匀,使每只鸡都有一个槽位,使鸡吃料同步化; ③每1-2周(一般隔周称重一次),在固定的时间,随机抽出鸡群的2%-5%进行空腹称重,如体重超过标准重的1%,则在最近3周内总共减去实数1%的饲料量,例如:育成鸡比标准体重低100克,则应在最近3 周内总计增加100克的饲料量;体重低于标准重1%则增料1%; ④如遇鸡群发病或处于应激状态,应停止限饲改为自由采食。 ⑤限饲从8-12周龄开始,至18周转群上笼前结束。 ⑥限饲过程中,饲料营养水平和喂料量应根据体重、发育情况进行调整。 4、育成鸡的饲养及日常管理 (1)从育雏期到育成期,饲养管理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但相互间具有很强的连贯性,要避免改变进行得太突然。 ①脱温:育雏室内由取暖变成不取暖叫脱温。降温要求缓慢,一般在4周龄后才可以脱温,但还要考虑室温,如果室温能达到18cc以上,就可以脱温。如达不到18℃或昼夜温差较大,可延长给温时间,可以采取白天脱温,夜时适当加温;晴天脱温,阴雨天适当加温,尽量减少温差和温度的波动,做到“看天加温”。 ②换料:因鸡在不同阶段对蛋白质和能量的需求不同,需要不断更换饲料的种类,每次换料需要有个过渡阶段,即把两种饲料混合起来,按一定的比例,在一定的时间内,逐渐增加新饲料量,减少原来饲料量,使鸡有一个适应过程。 (2)加强鸡舍的卫生防疫及环境管理,注意观察鸡群的动态,及时发现问题,防患于未燃。 (3)分群管理:无论平养还是笼养,都应根据大小、强弱、公母分开饲养。根据鸡群情况,偏大、偏强的进行限饲,偏小、偏弱的增加营养水平,并且定期进行群与群之间的调整,使全群趋于均匀。地面平养的可在运动场上加砂堆,加拌驱虫药,使鸡在进行砂浴时驱除体外寄生虫。 5、转群 转群是鸡群饲养管理中的重要一环,第一次是从雏鸡舍转到育成鸡舍,第二次是从育成鸡舍转到产蛋鸡舍。转群过程及新的环境,特别是平养育成鸡转到蛋鸡笼上,鸡的活动、采食都受到了限制,生活环境发生了突然变化,这些对鸡群都将产生应激,如何将应激减少到最低程度,是管理人员应注意的。 (1)按时转群:雏鸡5-6周龄转入育成鸡舍,到17-18周龄转到产蛋鸡舍,因特殊原因不能及时转群的,最迟不能超过20周,使鸡群有时间适应新的环境,不影响正常开产。转群最好是在清晨或晚上进行。 (2)转群前6小时应停料,前三天和入舍后三天,在饮水中添加正常量1-2倍的维生素,并加饮电解质溶液,以减轻转群带来的应激反应。转群当天连续24小时光照,保证采食和饮水。 (3)减少其它方面的应激,减小两舍的温差,不同时进行断喙、预防注射等,采用过渡性换料,同时供给充足的饲料和饮水。 (4)转群同时可以选择并淘汰病鸡、弱鸡、体重过轻、发育不良的鸡,防止其转入产蛋鸡舍。 6、开产前后饲养管理要点: 开产前的小母鸡具有以下生理特点:体重继续增加,产蛋前期体重增加约400-500克;骨骼增重约15-20克,其中有4-5克做为钙的贮备;约从16周开始,小母鸡逐渐性成熟,肝脏和生殖器官都增大。在开产前10天开始沉积髓骨,约占性成熟小母鸡全部骨骼重量的12%。针对开产前小母鸡的生理特点,加强此期的饲养管理,是输送合格新母鸡最后也是相当重要的一环。 (1) 补钙:蛋壳形成时需要大量的钙,其中约有25%的钙来自髓骨,75%来自饲料。当饲料中钙不足时,母鸡会利用骨骼及肌肉中的钙,这样易造成笼养蛋鸡疲劳症。所以在开产前10天或当鸡群见第一枚蛋时,将育成鸡料含钙量由1%提高到2%,其中至少有1/2的钙以颗粒状石灰石或贝壳粒供给,也可另放一些矿物质于料槽中任由开产母鸡采食,直到鸡群产蛋率达5%时,再将生长饲料改换为产蛋饲粮。应注意的是,不能过早补钙,补早了反而不利于钙质在鸡骨骼中的沉积。 (2)体重与光照:18周龄时鸡群如达不到体重标准,对原为限饲的改为自由采食;原为自由采食的则提高蛋白质和代谢能的水平,以使鸡群开产时体重尽可能达到标准。原定18周龄开始增加光照的可推迟到19或20周龄。如20周仍达不到标准体重,可在21周时开始。如鸡群体重达到标准,则应每周延长光照 0.5-1小时,直至增加到14-16小时后恒定不变,不能超过17小时。 (3)自由采食:一只新母鸡在第一个产蛋年中所产蛋的总重量为其自身重的8-10倍,而其自身体重还要增长25%。为此,它必须采食约为其体重20倍的饲料。所以鸡群在开始产蛋时起应自由采食,并一直实行到产蛋高峰及高峰后两周。此外,由生长饲粮改换为产蛋饲料要与开产前增加光照相配合,一般在增加光照后改换饲粮。 (三)产蛋鸡的饲养管理 商品蛋鸡的饲养管理的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为产蛋鸡提供一个有利于健康和产蛋的环境,充分发挥其遗传潜能,生产出更多的优质商品蛋。 1、饲养方式、设备与密度 饲养方式:蛋鸡的饲养方式分为平养和笼养两大类。 平养分地面、网上和地网混合三种。地面平养即蛋鸡养在地面垫料上,网上即是离地网上平养,蛋鸡养在离地面约60cm的铅丝网或竹(木)板条上;地网混合方式是指舍内大约1/3面积为垫料地面,2/3面积为离地铅网或板条,此种方式很少使用。笼养方式是指蛋鸡养在产蛋鸡笼中。表5-8为不同饲养方式轻型蛋鸡的设备需要。
表5-8 喂料、饮水设备及产蛋箱需要量
项 目
平养
笼养
产蛋箱(只/个)
5
-
饲槽长度(厘米/只)
8
8
吊式料桶(个/100只)
4
-
水槽长度(厘米/只)
5
5
乳头式饮水器(只/个)
-
4
吊塔式饮水器(只/个)
60
?
密度:饲养密度与饲养方式密切相关,不同的饲养方式有不同的饲养密度,见表5-9。
表5-9 商品产蛋鸡的饲养密度(只/平方米)
蛋鸡类型
全垫料地面
网上平养
笼养
轻型蛋鸡
6.2
11
26.3
中型蛋鸡
5.3
8.3
20.8
2、光照技术: 产蛋期光照制度的原则是:使母鸡适时开产,并达到高峰,充分发挥其产蛋潜力。在生产实践中,从20周龄开始,每周延长光照0.5-1小时,使产蛋期的光照时间逐渐增加至14-16小时,然后稳定在这一水平上,一直到产蛋结束。采用自然光照的鸡群,如自然光照时间不足,则用人工光照补足。为了方便管理,可以定为:无论在哪个季节都是早4点到晚20-21点为其光照时间,即每早4点开灯,日出后关灯,日落前再开灯至规定时间。完全采用人工光照的鸡群,可从早4点开始光照至20-21点结束。在密闭鸡舍饲养的蛋鸡也可采用间歇光照制度,对蛋鸡进行的大量试验证明,一般情况下间歇光照对产蛋量没有影响或稍微下降,但蛋较大,蛋壳质量较高。可以节约能源和饲料消耗。表5-10所示为不同光照制度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表5-11是一例3万只阶梯式笼养的蛋鸡在不同的光照时间及强度下所需的电力费用的差异。
表5-10 不同光照制度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光照制度
光照(h)
产蛋率(%)
蛋重(g)
破损强度(kg)
饲料效率(kg/12枚)
16光-8暗(对照)
16
74.9
57.5
3.62
1.69
4光-10暗-2光-8暗
6
72.2
57.8
3.78
1.73
4光-12暗-2光-6暗
6
73.4
57.8
3.84
1.73
2光-12暗-2光-8暗
4
74.9
59.3
3.85
1.73
2光-10暗-2光-10暗
4
71.4
58.4
3.78
1.72
8光-10?2光-4暗
10
71.7
55.6
3.73
1.73?
(1)温度:产蛋鸡的生产适宜温度范围是13-25℃,最佳温度范围是18-23℃。相对来讲,冷应激比热应激的影响小。在较高环境温度下,约在24℃以上,其产蛋蛋重就开始降低;27℃时产蛋数、蛋重降低,而且蛋壳厚度迅速降低,同时死亡率增加;达37.5℃时产蛋量急剧下降,温度在43℃以上,超过3小时母鸡就会死亡。当温度升高蛋重下降的同时采食量也会下降,温度在20-30℃之间时,每提高1℃,采食量下降1-1.5%,温度在32-38℃之间,每提高1℃,采食量下降5%。相对来讲鸡比较耐寒,但在低温时采食量会增加,一般在5-10℃时采食量最高,在0℃以下时采食亦减少,体重减轻,产蛋下降。因此,在寒冷的冬季,当温度降到5℃以下时就要采取保暖措施以减少冷应激,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降低热应激的措施: ①调整饲料成分:使代谢能保持在1088-1129千焦的水平,来减少鸡采食量降低的影响;同时提高钙的含量,可以达到4%以减轻蛋的破损率。 ②鸡舍建筑结构方面:可以在鸡舍屋顶上加盖隔热层;密闭鸡舍在建筑方面对墙壁的隔热标准要求较高,可达到较好的隔热效果。还可以将外墙和屋顶涂成白色,或覆盖其它物质以达到反射热量和阻隔热量的目的。 ③技忧客ǚ纾嚎稍黾蛹ι崮诳掌髁亢土魉伲ü粤鹘滴拢醒芯恐っ鳎狈缢俅锏?52米/分时,可降温5.6℃。 ④蒸发降温:是通过水蒸发来吸收热量,以达到降低空气温度的目的。可在屋顶安装喷水装置,使用深井水或自来水喷洒屋顶,这种方法可使舍内降温1-3℃;“湿垫-风机”降温系统可使外界的温度高、湿度低的空气通过“水帘”装置变为温度低、湿度高的空气,一般可使舍温降低3-5℃。(此法在夏季多雨或比较湿润的地方效果不显著);可以通过低压或高压喷雾系统形成均匀分布的水蒸汽,舍内喷雾比屋顶喷水节约用水,但必须有足够的水压;开放式鸡舍还可以在阳面悬挂湿布帘或湿麻袋。 ⑤充足的饮水:不可断水,保证每只鸡都可以饮到清凉的饮水。还可以在饮水中添加多种维生素及氯化钠、氯化钾及抗应激、抗菌类药物等来增强鸡体的抗应激能力。 ⑥其它措施:减少单位面积的存栏数;喂料尽可能避开气温高的时段;及时清粪;注意事项:在用水进行降温时,首先要水源充足。如果水不能循环使用,要有通畅的排水系统,还应有足够的水压。另外降温设施在舍温高于27℃、相对湿度低于80%时才能启用。 (3)减少冷应激的影响可采取下列方法: ① 加强饲养管理:在保证鸡群采食到全价饲料的基础上,提高日粮代谢能的水平。早上开灯后,要尽快喂鸡,晚上关灯前要把鸡喂饱,以缩短鸡群在夜中空腹的时间。 ② 在入冬以前修整鸡舍,在保证适当通风的情况下封好门窗,以增加鸡舍的保暖性能,防止冷风直吹鸡体。 ③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地下烟道或地面烟道取暖。也可采用煤炉加温的方法。 ④减少鸡体热量的散发:勤换垫料,尤其是饮水器周围的垫料。防止鸡伏于潮湿垫料上;检查饮水系统,防止漏水打湿鸡体。 (4)湿度:产蛋鸡环境的适宜湿度是60-65%,但在40-72%的范围,只要温度不偏高或偏低对鸡只无大影响。高温时,鸡主要通过蒸发散热,如果湿度较大,会阻碍蒸发散热,造成热应激。低温高湿环境,鸡散失热较多,采食量大饲料消耗增加,严寒时会降低生产性能。在饲养管理过程中,尽量减少用水,及时清除粪便,勤换干燥垫料,保持舍内通风良好等,都可以降低舍内的湿度。 (5)通风换气:通风换气可以补充氧气,排出水分和有害气体,保持鸡舍内空气新鲜和适宜的温度,它与舍内的温、湿度密切相关。炎热季节加强通风换气,而寒冷季节可以减少通风,但为了舍内空气新鲜要保持一定的换气量,鸡舍中对鸡只影响较大的有害气体是下列几种: ①二氧化碳:主要是鸡群呼吸时产生的,一般要求鸡舍中的含量不超过0.2%,超过5%时鸡就会中毒。 ②氨气:主要是粪便、舍地垫草被厌气性细菌分解而产生的。氨气易吸附在含水的表面及鸡的口、鼻、眼等粘膜、结膜上,直接侵害鸡只。一般要求含量不能超过0.02%。 ③硫化氢:是由含硫的有机物分解而来的。一般要求舍内含量不能超过1×10E-6,超标时会引起急性肺炎和肺水肿及组织缺氧。 ④微生物尘埃:舍内的各种微生物吸附在尘埃和水滴上,被鸡吸入呼吸道会诱发和传播各种疾病。 4、日常管理技术: (1)观察鸡群:注意观察鸡群的精神状态和粪便情况,尤其是清晨开灯后,若发现病鸡及时隔离并报告管理人员,观察鸡群的采食和饮水情况,还要注意有无挂头、歪脖、扎翅,有无啄肛、啄蛋或同笼互啄的鸡,有无跑出笼外的鸡;检查舍内设施及运转情况,及早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减少应激:任何环境条件的突然变化,都能引起鸡群的惊恐而发生应激反应。突出的表现是食欲不振、产蛋量下降、产软蛋、精神紧张,甚至乱撞引起内脏出血而死亡。这些表现需数日才能恢复正常。因此,应认真制订和严格执行科学的鸡舍管理程序,鸡舍固定饲养人员,每天的工作程序不要轻易改动,动作要稳,声音要轻,尽量减少进出鸡舍的次数,保持鸡舍环境安静。 (3)合理饲喂及充足的饮水:无论采用何种方法供料,必须按鸡种手册的采食标准,过高过低都会产生不良影响,一旦建立,不宜轻易变动。喂料过程中要注意匀料,防止撒布不匀。要保证不间断供给清洁的饮水,炎热夏季要注意供给清洁的凉水。 (4)保持环境卫生:室内外定时清扫,保持清洁卫生。定期对舍内用具进行清洗、消毒。 (5)适时收蛋:蛋鸡的产蛋高峰一般在日出后的3-4小时,下午产蛋量占全天的20-30%。因此,每日至少上、下午各拣蛋一次,夏天三次。拣蛋时动作要轻,减少破损率。 (6)做好生产记录。生产记录能够反映鸡群的实际生产动态和日常活动的各种情况,通过它可以及时了解生产,总结经验,指导生产,它也是考核经营管理效果的重要根据。所以每天都要对死亡数、产蛋量、耗料、舍温、防疫情况等进行记录。 (7)及时淘汰低、停产鸡。产蛋鸡与停产鸡、高产鸡与低产鸡在外貌及生理特征上有一定区别,及时对低产鸡进行淘汰,可以节省饲料,降低成本和提高笼位利用率,可以根据外貌和生理特征进行选择。 ①鸡体各部位的变化 冠与肉髯:产蛋鸡的冠和肉髯大,色鲜红、细润,触之温暖,不产蛋鸡的则小,色淡、干燥,触之无温感。 泄殖腔:产蛋鸡的泄殖腔大而湿润,膨胀而柔软,原来的黄色较淡或消失,不产蛋鸡的泄殖腔小,干燥紧缩,多为黄色。 耻骨:产蛋鸡的两耻骨扩张,间距可容纳2-3指,耻骨变薄而富有弹性,不产蛋鸡耻骨间距小而且向内弯曲。 ②色素变换。即色素的消褪与恢复。黄色皮肤品种的鸡只,是表皮层含有黄色素,开产后,黄色素逐渐向卵黄转移,消褪与恢复的快慢,色素的深浅与饲料中黄色素的含量有关,也与产蛋量有关,开产后逐渐消褪,停产后又逐渐恢复,这种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性,可因此来判断鸡的产蛋情况。 ③换羽。成年鸡的羽毛脱落和再生,一般一年发生一次,多在秋季进行,特别高产鸡的换羽可延至次年春季,边产蛋边换羽。鸡的主翼羽的脱换很有规律,其它部位的羽毛脱换在顺序和时间上不很明显,少数低产鸡在脱换到长全10根主翼羽时约需16周,而高产鸡的特点是换羽开始晚,同时脱换几根主翼羽,换羽延续时间短,而且在换羽期间继续产蛋,只有更换主翼羽时才停产。 8、产蛋突然下降的原因 鸡群的产蛋率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不同鸡群产蛋潜能和生活环境不同,但其呈现的产蛋规律大体相同,根据该鸡种的产蛋曲线来分析该鸡群在某一阶段的产蛋水平,才能了解到其上升及下降是否正常。因为产蛋下降以后再也回升不到原来的高度,尤其是产蛋量猛烈下降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所以应作好生产记录,总结经验,提早预防,或尽快分析出产蛋下降的原因,找出解决的对策。 (1)疾病引起:许多疾病能够引起鸡群产蛋突然下降,因所感染的疫病不同,产蛋下降也有差异。能引起产蛋下降的病毒性传染病有新城疫、传染性喉气管炎、产蛋下降综合症、传染性脑脊髓炎、白血病等。细菌性传染病有败血霉形体、传染性鼻炎和禽霍乱等。 (2)营养方面:由于采食了劣质的饲料或假冒添加剂引起的鸡体营养缺乏或不均衡。 (3)环境因素:由于环境温度(连续的高温、高湿)、光照(光照突然产生变化)、通风(严重的通风不足)及其他异常原因引起的鸡群应激所致。 (4)管理方面:由于日常管理方面出现疏忽,如连续喂料不足,更换饲料或饲养员等等。 (5)蛋鸡休产日同期化:在产蛋处于相对平稳的状态下,有5-10%的鸡同时休产,就会出现产蛋量的突然下降,即产蛋率“假下降”,但这种情况短时间内就会恢复。 5、产蛋曲线 鸡群产蛋有一定的规律性,反映在整个产蛋期内产蛋率的变化有一定的模式。鸡群开产后,最初5-6周内产蛋率迅速增加,以后则平稳地下降至产蛋末期。产蛋曲线是将每周的母鸡日产蛋率的数字标在图纸上,将多点连接起来,即可得到。可以看出产蛋曲线的特点: (1)开产后产蛋迅速增加,此时产蛋率在每周成倍增加,即5%、10%、20%、40%,到达40%后则每周增加20个百分点,即40%、60%、80%,在第6周或第7周,达产蛋高峰(产蛋率达90%以上)。产蛋高峰一般维持两周以上,高峰过后,曲线下降十分平稳,呈一条直线。标准曲线每周下降的幅度是相等的。一般每周下降不超过1%(0.5%左右),直到72周龄产蛋率下降至65%-70%。 (2)如因饲养管理不当或疾病等应激引起的产蛋下降,产蛋率低于标准曲线是不能完全补偿的。如发生在产蛋曲线的上升阶段,后果将极为严重,表现在该鸡群的产蛋曲线上则上升中断,产蛋曲线下降,永远达不到其标准高峰。同时,在产蛋曲线开始下降之前,曲线呈“弧形”,高峰低于标准曲线的百分比,以后每周产蛋将按等比例减少。产蛋下降如发生在产蛋曲线下降阶段,对产蛋量的影响不像上升阶段那么严重。总之,只有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鸡群的实际产蛋状况才能同标准曲线相符。 (3)将生产中的产蛋曲线与标准曲线对照,及时找出差距,分析原因,弥补不足,具有指导饲养管理的作用。此外,可根据产蛋高峰与全年产蛋量的多少呈正相关,来计算所养鸡群的年产蛋量。 9、阶段饲养 产蛋期阶段饲养是根据鸡群的产蛋率和周龄,将产蛋期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并根据环境温度喂给含不同水平的蛋白质、能量的饲粮。因为母鸡在适宜条件下,每产一枚蛋,平均每日需要蛋白质17-18克,而母鸡在产蛋高峰后,产蛋率逐渐下降时的采食量却几乎相等或略微减少,所以阶段饲养在满足产蛋鸡的营养需要的同时可以降低成本,具有一定的经济意义。阶段饲养分三段饲养法和两段饲养法: (1)三段饲养法:产蛋前期、中期和后期。 第一阶段,产蛋前期。自开产至40周龄(或产蛋率80%以上时期)。此时母鸡的繁殖机能旺盛,代谢强度大,摄入的营养多用于产蛋和增加体重,是产蛋期的关键,应提高饲料的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水平。此期应每只母鸡每日喂给18克蛋白质、302Kcal代谢能(炎热时降低代谢能)。 第二、三阶段为产蛋的中后期(产蛋率分别为70%-80%及70%以后)分别在母鸡40-60周龄和60周龄以后,42周以后母鸡的体重几乎不再增加,产蛋率下降,但蛋重仍略有增加,此时的饲养管理应是使产蛋率缓慢和平衡地下降,故饲料中蛋白质水平可以适当降低。注意,如果第三段正值夏季,则不宜降低蛋白质水平,因炎热季节鸡的采食量降低10%-15%。 (2)两段饲养法:开产至42周龄为产蛋前期,42周后为驳昂笃冢?-11为两阶段饲养法饲粮蛋白质含量与产蛋时期饲粮代谢能含量和气温的关系。
表5-11 饲粮蛋白质含量(%)与产蛋期、代谢能和气温的关系
代谢能kcal/kg
产蛋前期
产蛋后期
普通气温
炎热气温
普通气温
炎热气温
2640
14.7
16.3
13.2
14.6
2750
15.3
17.0
13.8
15.2
2860
15.9
17.7
14.3
15.8
2970
16.6
18.4
14.9
16.5
3080
17.2
19.1
15.4
17.1
3190
17.8
19.7
16.0
17.7
10、限制饲养 因饲料费用占鸡蛋成本的三分之二左右,而对每只蛋鸡收益影响最大的是饲料消耗比。如果能减少些饲喂量而对产蛋性能无影响,又防止了产蛋鸡产蛋后期过肥,进而达到改善饲料利用率,降低饲料成本和提高存活率的目的,也即是限制饲养的目的。 对蛋用型产蛋鸡实行限制饲养应从鸡群产蛋高峰过后两周开始。具体方法是:将每100只鸡每天的饲料摄取量减少227克,连续3-4天。如果饲料减少未使产蛋量比正常情况(标准曲线)降得更多,继续使用这一给料量一段时间,然后再试着进行一次类似的减料量,只要产蛋量下降符合标准曲线,这一减量方法可继续下去。在正常情况下,限饲产蛋鸡的耗料量不应低于同龄自由采食鸡耗料量的91%-92%,即减量不超过8%-9%。如果产蛋量下降出现异常,就将减料量恢复到前一水平,当鸡群受应激时,不要减量。 11、人工强制换羽 生产中,产蛋鸡群一般利用到72周龄便淘汰,但近十多年来,强制换羽技术作为鸡场饲养管理技术中的一个重要手段,根据市场的具体情况,或达到盈利的目的,或者达到补救后继无鸡的目的而被普遍使用。尤其适合于产蛋量高且体质强健的鸡群应用。 人工强制换羽即人为采取强制性方法,给鸡以突然应激,造成新陈代谢紊乱,营养供应不足,促使鸡迅速换羽后迅速恢复产蛋的措施。通常正常环境下,鸡群自然换羽持续时间3-4个月,且换羽后产蛋换指椿郝捎萌斯で恐苹挥鸺际酰飧龉桃话悴怀?个月。强制换羽鸡的产蛋量可比自然换羽提高9%。 强制换羽可分为准备期、实施期、恢复期和第二个产蛋期四个阶段。 (1)各期的具体工作内容: ①准备期:指第一产蛋期末到实施期前1周。根据季节和鸡群状况制订具体方案:淘汰弱、病、残鸡,加强免疫;在强制换羽实施前1天,随机抽50-100只鸡称重(或鸡群的1%);备齐恢复期所需的饲料、维生素等。 ②实施期:是指从实施强制换羽开始到鸡群体重下降25%-30%左右为止。观察鸡群,根据情况调整或中止方案,改为自由采食式进入恢复期,定期测鸡的体重。一般在强制换羽开始后1周称一次体重,以后每两天称一次。在预定结束前几天最好每天称一次。开始的5-7天,因部分鸡仍产蛋,应补充骨粉。统计鸡群死亡率,当死亡率达3%时,结束实施期。在此期间,产蛋率迅速降低到鸡群完全休产。下表5-12为轻型蛋鸡实施期的方案。
表5-12 轻型蛋鸡实施期方案
季节
停水+停饲(d)
给水+停饲(d)
合计(d)
体重减轻率(%)
光照
春
2-3
8-11
10-14
20-30
开放式:停止补充光照
夏
3-4
9-12
12-16
25-35
秋
2-3
8-9
10-12
20-30
密闭式:16小时降至8小时
冬
1-2
6-
7-10
15-25
③恢复期:指鸡失重达到5%-30%,至鸡群产蛋率达5%时为止。 当体重降至25%-30%时开始喂料,喂料应逐渐增加喂料量;至产蛋率达5%改为自由采食蛋鸡料;恢复光照也采用逐渐增加的方法,一般是在强制换羽后第30天。开放鸡舍每周增加光照1-2小时。密闭鸡舍每周增加2小时,直到每天16小时恒定;每周称重一次,了解体重恢复情况。 ④第二产蛋期:第二产蛋周期比第一个产蛋周期短(一般为7-9个月)。及时统计生产情况,分析饲养效果及生产性能,做出经济核算,根据具体情况,确定鸡群淘汰时间。 (2)强制换羽的方法:生物学法(激素法)、化学法、畜牧学法(饥饿法)和综合法(畜牧学法和化学法相结合)等。 畜牧学法(饥饿法):畜牧学法是采用停水、停饲和控制光照等措施,使鸡群的生活条件和营养产生突然剧烈变化,强制母鸡换羽休产的传统强制换羽方法。 化学法:采用在饲料中添加含锌药物,使鸡的食欲中枢受抑制,采食量大大降低。 (3)强制换羽应注意的问题 ①停水:因停水对鸡是最剧烈的应激,会引起蛋壳质量急剧下降,所以停水天数,应根据季节和鸡群体质灵活掌握,一般采用停水1-3天。 ②补钙:为了预防低血钙症以及提高“实施期”蛋壳的质量,可在强制换羽前7天,每只每天喂给15克石灰石不溶性砂粒,每天分三次喂给。 ③停饲:停饲时间的长短,应根据鸡群情况及季节不同而异。主要应以鸡群的失重率达25%-30%,死亡率在3%以内为标准。鸡群死亡率大致是:第1周1.0%,第1-10天1.5%,1-5周2.5%,1-8周3%。实际工作中,死亡率往往要高一些,以停饲3-5天乃至16-17天不等。死亡率不超过3-5%。 ④控制光照:一般是在停水、停饲第1天起,约30天内将原来16小时的光照减少至8小时,否则达不到预期效果。 ⑤第二产蛋期产蛋高峰约为第一产蛋期高峰的90%左右,如达不到可能是换羽不完全,也可能是饲养问题。 ⑥主翼羽脱换:当恢复产蛋的产蛋率达到50%时,主翼羽已有半数以上脱换过,说明强制换羽是成功的。若少于5根,则表明换羽不完全。 ⑦强制换羽的成败还取决于原鸡群的质量:一般第一产蛋高峰率达85%-90%的鸡群可取得理想效果。第一产蛋高峰率80%左右,平均产蛋率55%以上也可获得较好效果,但第二产蛋期应适当缩短,第一产蛋期高峰率在75%以下,除非是良种鸡和育雏育成效果好,仅在产蛋期遇到大的应激外,一般不适宜采取强制换羽,否则第二产蛋期产蛋性能差。 ⑧及时做好各阶段的各项记录,以便总结核算。 (四)蛋用种鸡Φ乃茄芾? 蛋用种鸡的育雏、育成及成鸡的饲养管理与商品蛋鸡基本相同。相同之处在此不再重述,只着重介绍其不同之处。 1、环境控制:要注重的是加强卫生消毒工作,保持环境的净化。空舍消毒应达三次以上,且要做消毒效果测定。此外,从育雏的第2天起就要进行带鸡消毒,一般育雏阶段每周或隔日一次,育成阶段每周一次,产蛋阶段每月一次。 2、饲养密度:种鸡的饲养密度比商品鸡要小,见表5-13。
表5-13 不同饲养方式的蛋种鸡饲养密度(只/平方米)
?
周龄
全垫料地面
网平混合
网上平养
笼养
来航型鸡
0-6
13
15
17
36
7-20
6.3
7.3
8
?
21-70
5.3
?
9.1
22
中型蛋鸡
0-6
11
13
15
29
7-20
5.6
6.5
7.0
?
21-70
4.8
?
7.1
20-22
3、产蛋期的饲养方式:有地面平养、离地网上平养、笼养和种鸡小群笼养四种方式。除笼养采用人工授精外,其它三种都采用自然交配繁殖。 4、转群和光照:因为一般种鸡要求比商品蛋鸡迟开产一周,所以转群可以在18-19周龄,如蛋种鸡的饲养方式是平养则还要提前1周左右转群,以使母鸡对产蛋箱有个熟悉的过程。因此,增加光照是从20周龄开始,其它要求与商品蛋鸡相同。 5、种公鸡的饲养管理 (1)种公鸡的选择 第一次选择在6-8周龄时,选择个体发育良好,冠、髯大且鲜红的个体,选留比例为:公:母=1:10 第二次选择在17-18周龄,选择发育良好、活泼健壮、腹部柔软、按摩时有性反应的符合品质标准的个体,选留比例为:公:母=1:15-20 第三次选择在20周龄(中型蛋种鸡可推迟1-2周),选择精液品质好和体重符合标准的。选留比例为:公:母=1:20-30。对公鸡通过一段时间的按摩采精反应训练,被淘汰的约为3%-5%。如果是全年实行人工授精的种鸡场,应留有15%-20%的后备公鸡。 (2)种公鸡的管理技术: ①断喙、断趾汉图艄冢阂蛴糜谌斯な诰墓妥匀唤慌涞墓Σ煌Ψ直鸾卸相购投现骸N乐棺匀唤慌涫保Φ闹捍躺四讣Ρ巢浚粤糁止τυ?日龄或6-9日龄进行断趾,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断趾可采用断趾器,将公鸡的内趾及后趾第一关节断去,同时用电烙铁烧灼,使不再生长。为减少铁栅栏对鸡冠的损伤,以及防止在高寒地区的鸡冻伤鸡冠,可剪去鸡冠和肉垂,具体方法,将初生公鸡用消毒的弧形手术剪刀紧贴头皮由前向后剪去鸡冠。 ②单笼饲养:用于人工授精的公鸡,在6-8周龄前,公母雏混群平养或笼养,9-17周公母分开饲养,应注意的是密度不能大。17-18周龄转入单笼饲养,试验证明单笼饲养的种公鸡的采精量大且精子密度高。 ③体重检查:对于未转单笼的小公鸡,要每周称重一次,根据体重情况调整饲养,将超重和体重偏低的分开饲养。繁殖期的种公鸡每月检查体重,如体重降低在100克以上的公鸡,暂停采精或延长采精间隔,并另行饲养。 ④环境要求 光照:混养时的光照同母雏。在9-17周龄间,可恒定8小时光照,至育成后期每周增加半小时,直至12-14小时。12-14小时的光照可使公鸡产生优质的精液。光照强度在10LUX即可维持公鸡的功能。 温度:成年公鸡在20-25℃环境下,可生产理想品质的精液,当温度高于30℃或低于5℃时,都会严重影响公鸡的性功能。 (五)蛋种鸡的人工授精技术 随着规模化养鸡不断扩大,人工授精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受到欢迎,由于种公鸡体形较大,体重较重,极易引起脚掌疾病,所以留种公鸡多,配种困难,淘汰率高。为了获得更多的种蛋,降低鸡的饲养成本,提高公鸡的利用率,集约化养鸡场广泛采用人工授精技术,使用人工授精可以克服留种公鸡多,配种困难等许多缺点,而且能使授精率提高10-15%,公鸡留存减少三分之二,提高种蛋质量,并可以及时发现淘汰低产母鸡,降低种鸡的饲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1、公鸡的饲养管理。 要搞好人工授精,关键是培育出高品质的种公鸡群,因为种公鸡精液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母鸡的受精率,因此种公鸡的饲养管理尤为重要。 (1) 种公鸡的营养:公鸡的日粮中粗蛋白和代谢能应略低于母鸡水平,种公鸡的日粮中粗蛋白质水平一般在11—12%,代谢能保持在2700千卡/公斤左右,每天每只鸡采食量控制在120—130克左右就可以了,这样能取得较多的高品质的采精量。否则公鸡就会发生能量过剩,胎肪沉积导致过肥,采精量下降。除了粗蛋白与代谢能低于种母鸡以外,钙,磷也无需再增加,因为钙磷含量摄入过多会影响肾的功能,公鸡性欲下降。而公鸡的饲料日粮中的维生素A,维生素E可稍高于母鸡,特别是维生素E不足则会使公鸡罩丸变性;维生素E太多也会影响其他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而引起其他脂强性维生素的缺乏。 (2) 公鸡的管理。 环境温度在20—25℃对精液产生最适宜,高温对精液产生最为不利,所以夏天应做好防暑降温工作,使鸡舍内的温度保持在于30 ℃ 以下,并给公鸡提供清凉饮水,也可以在水中添加抗热应激药物,如维生素C和碳酸氢钠等。 ①公鸡使用日龄与选择,一般选用170—300日龄为最佳,40周龄以后公鸡罩丸开始衰退变小,同时精子的密度、活力,采精量也随之下降,畸形精子数增加。公鸡选择在70日龄左右,按1:5预留出健康活泼,发育良好的公鸡。第二次选择在120—140日龄进行,按1:10选留,要符合品种外貌特征强健的公鸡为种公鸡。在160日龄时将公鸡尾部长羽和肛门周围 剪短,进行按摩调教。经3—5天训练调教后一般可以建立良好的性反射功能,如果训练多次仍不能建立条件反射,或射精量在0.3毫升以下,或精液品质低劣就必需淘汰。最后按1:20留种。 ②采精 鸡人工授精器材很简单,一般有集精杯,保温瓶,胶球头,细头玻璃吸管,药棉。在使用前器材应消毒烘干备用。 采精一般采用背腹式按摩法,采精绷礁鋈瞬僮鳎蝗吮6ㄒ蝗瞬删16ㄔ彼纸λ群统岚蛭兆≈糜谝赶鹿潭ǎ烦螅渤啊2删弊笫帜分负推渌闹缸匀环挚诠Ρ巢苛匠崮诓嘞蛭膊壳蚯峥彀茨Γ⑼刀啻危σ鹦苑瓷洌⒓捶笫郑⒁宰笫终平灿鹣虮巢堪问蛊湎蛏戏分负褪持阜旁诓鸬慕慌涔盗讲啵蚪慌淦骷费梗氪送保沂纸粑占直辰籼Ω共咳崛泶Υザ茨复危染荷涑鍪保鸭谧浇慌淦飨鲁薪泳骸2删钡淖笫值氖持负椭兄讣幸恍⊥乓┟薏删狈⑾钟心蛩嵫瘟鞒鍪保⒓从靡┟薏寥ィ乐刮廴揪骸2珊玫木阂?0分钟内完成输精工作。采精时间一般按排在下午2:30—3:30为宜。 在公鸡的利用上,一般刚开始采精一天,休息一天,数周后可以采精二天休息一天。通过研究试验证明,采精三天休息一天,同样可以得到较为理想的结果。因此,公鸡利用率应根据饲养管理条件,气侯,配种任务大小来决定,切不可以死搬硬套。 ③采精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a、收集精子时不要将粪便, 羽毛等混入集精杯内,以免造成精子污染,影响精子活力。 b、精子放入预热在39—42℃温水中的12毫升试管里,在试管里预先放入灭菌0.9%生理盐水5毫升,而生理盐水稀释液与精液的比为1#?。 c、 由于保温、酸碱度、氧化性等诸多因素,要求采精要迅速准确。采精时间最好控制在30分钟左右为宜。 d、 精液稀释通常采用灭菌的0.9%生理盐水作为稀释液,实践证明,在稀释液中加入适量的青链霉素可提高1%的受精率。 e、 精液品质检查,精子活力在人工授精中对受精率,孵化率影响较大,试验表明精子活力在0.8以上,受精率为92.5%;精子活力在0.7时,受精率仅有67.5%。 ④输精 种母鸡在180日龄,产蛋率达到20%时,就可以进行人工授精,一般每只母鸡每隔5天输精一次,输精时间在每天下午三点钟产蛋后进行,输精时由2—3人操作,其中一人输精,另外1—2人翻肛。翻肛人员右手抓住母鸡腿的基部,左手拇指与其他四指自然分开放在母鸡腹部左侧,从肛门向头前方挤压,掌心用力,借腹部压力便可翻出输卵管口,输精员用消毒吸管吸取已被稀释的精液0.03-0.05毫升,向位于泄殖腔左侧的。输卵管口插入1—2厘米,同时翻肛员左手迅速放开肛门,精液即可输入。输精员每输完一只母鸡后,都要用消毒药棉擦净输精滴管口。 ⑤输精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a、翻肛员给母鸡腹部加压力时,一定要着力于腹部左侧,因输卵管开口在殖腔的左上方,右侧为直肠开口,如果着力相反便会引起母鸡排粪。 b、翻肛员与输精员在操作上要密切配合,当输精器插入的瞬间,翻肛员应迅速解除对母鸡腹部的压力,使精液借助于腹内压降低作用将精液输入输卵管内。 c、 输精时注意不要将空气泡输入输卵管内,否则会使精液外溢,影响受精率。 d、严格执行灭菌、消毒制度,操作中也应做到小心谨慎,防止因污染而引起母鸡生殖器官的感染。
六、 合理配制饲料和常用饲料配方
(一)鸡饲料的营养要素
1、水分:水分是各种营养物质的溶剂和运输工具,鸡生长发育过程的新陈代谢和各种生物化学反应,都需要水的参与才能进行,体内废物的排除也需要水分来运输,水分还有调节体温,调节渗透压以保持细胞正常状态的作用。水的来源主要是饮水,饲料中水分和有机物在体内代谢的尾产物(内源水)。水不足会阻碍代谢产物的排出,导致血液循环和内分泌失调,体温升高,代谢紊乱而死亡。雏鸡的供水量一般为采食量的2-2.5倍,产蛋母鸡为1.5-2倍,室温高达32℃以上时,饮水量将增加一倍,所以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2、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是构成动物体细胞的主要原料,也是体内参与新陈代谢中各种酶、激素和抗体的基本成分。同时蛋白质也是鸡肉和鸡蛋中最主要的成分,如鸡饲料中缺乏蛋白质,不但影响鸡体健康而且会降低生产力和产品品质。
蛋白质在体内分解吸收示意图
蛋白质在体内是以由20多种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形式存在,氨基酸可分为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 必需氨基酸:是指鸡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比较慢的或合成数量不够鸡的生产需要,必须由饲料中供给的氨基酸。他们分别是:赖氨酸、蛋氨酸、 亮氨酸、精氨酸、色氨酸等。在实践中,常用谷物与油饼类配合的日粮做为其来源,其中蛋氨酸,赖氨酸常达不到营养需要的标准量,通常需另加补充。 非必需氨基酸是指鸡在体内能用其他氨基酸或非蛋白氨进行合成,不必要从饲料中供应的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有:甘氨酸、丝氨酸、丙氨酸等。例如现已知非必需氨基酸中的胱氨酸要由蛋氨酸来合成,酪氨酸要由苯丙氨酸来合成,因此胱氨酸与酪氨酸不足时,增加必需氨基酸—蛋氨酸与苯丙氨酸的量就可以解决了。 20多种氨基酸的组成就象一个高低不等桶帮所构成的木桶,每一个桶帮代表一种氨基酸,多出的“高帮”部分氨基酸会被氧化后从尿排出体外,造成蛋白质的浪费,要想多装水就必需补充“低帮” 氨基酸的含量。可见氨基酸的平衡多么重要。 3、脂肪:脂肪是细胞原生质的成分,也是能量储备“仓库”。脂肪能维持体温,保护内部器官,溶解和运输脂溶性维生素。家禽在形成身体各组织和修补组织时,可将体内的碳水化合物转化为脂肪,不要从饲料中补充供给。脂肪在体内分解成脂肪酸和甘油,但有些脂肪酸必需由饲料中供给,不能在体内合成,亚油酸和亚麻油酸就是必需由饲料粮中供给的脂肪酸。尽管他们需要量很少,但对鸡的生长,最佳产蛋和蛋重都有重要的影响。 脂肪的代谢主要取决于脂肪酸在代替部分碳水化合物,提高能量的利用率,但必需注意油脂的比例并适当提高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水平,以防造成蛋白质营养不足。 4、碳水化合物:鸡的一生中生长、产蛋、维持生命活动,维持正常体温都需要能量。能量来自于饲料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日粮中能量超过维持动物正常生理活动的需要时,其剩余部分就转化为脂肪形式贮存在体内。 能量计算单位常以“卡”为单位,常用“ 千卡”的“百万卡”即“兆卡”表示。近几年来国际科学协会及国际生理科学协会认为用“焦耳”表示较为确切。其中单位换算如下: 1卡(CAI)=4.184焦耳(J) 1焦耳 (J) =0.239(CAI)卡 体内的蛋白质、脂肪、能量三大营养要素在体内有着极其复杂的生理生化协同作用。以下用简单图示加以说明,见图一。
5、矿物质:矿物质是细胞、骨骼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鸡体的新陈代谢中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锰、锌 、铜、铁、碘、钴是辅酶基激素和某些维生素的组成部分,磷是机体内每个生化反应都不可缺少的矿物质。家禽需要的矿物质元素主要有13种,他们是钙、镁、钾、钠、磷、硫、氢、铁、铜、钴、锰、锌 、硒等。江苏省大部分是缺硒地区,因此在饲料中补充硒是十分必要的。尽管矿物质需要量很少,但无论缺乏哪一种都能引起疾病,甚至造成 死亡。 6、维生素:维生素是营养中不可缺少的一类化合物,主要功能是控制调节代谢作用。是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的必需品。缺少任何一种维生素都可以造成生长迟缓,生产力下降及抗病力减弱,甚至引起死亡。但饲喂量要适当,超量不仅造成浪费。而且会引起不良反应。维生素包括脂肪溶性维生素(VA、VD、VE、VK)和水溶性维生素(VB族及维生素C)两大类。 (二)蛋鸡的饲料与营养标准 1、饲料 鸡的饲料来源非常广泛,谷物、糠麸、饼粕、鱼虾肉类下脚料、青饲料等都可以做为鸡的饲料。一般来讲,按每种饲料所含营养成分的高低可分为: 能量饲料有玉米、稻谷、麦、糠麸等。 蛋白质饲料有动物性蛋白质饲料如鱼粉、肉骨粉、虾糠,昆生类、羽毛粉、鱼粉等。也有饼粕类植物性蛋白质饲料如豆粕、花生饼、芝麻饼等。 矿物质饲料有食盐、硫酸铜、硫酸锌 、硫酸亚铁、碘化钾、亚硒酸钠等。 维生素及维生素添加剂,生物素酶等。 由于各种饲料中所含营养成分不同,为了更好搭配饲料满足家禽在各生长阶段的营养需要,营养学家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测出各种饲料所含营养素的含量,根据各个生长阶段所需的营养制定出各阶段的营养标准,通过计算,制定出蛋鸡各生长阶段和产蛋各期的饲料配方。同时这里强调指出,不同地区,不同品种,不同饲料来源,不同加工工艺生产的产品所含营养水平不同,所以没有万能的饲料营养成分表,没有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饲料配方。 2、蛋鸡营养标准 为了更合理的配合饲料,尽可能充分利用各种饲料的营养素,满足蛋鸡各生长阶段和生产期的营养需要,必需了解蛋鸡各生长阶段所需的各种营养标准,经过长期的研究和试验,营养学家基本搞清楚了不同时期的营养标准,从而制定出了雏鸡,生长期,产蛋前期,产蛋高峰期等不同时期的营养标准,并经过长期生产实践考验和修正,证明这些营养标准是符合我国生产要求的,对于指导生产具有实际意义。
生长鸡微量元素预混物配方
化合物名称
化学式
含元素量(%)
需要量(毫克/千克)
配方(克/吨)
硫酸锰
MnSO4·5H2O
22.7
60
264
硫酸锌
ZnSO4·7H2O
22.7
50
220
硫酸亚铁
FeSO4·7H2O
20.1
80
398
硫酸铜
CuSO4·5H2O
25.4
8
32
碘化钾
KI
76.4
0.35
0.46
亚硒酸钠
Na2SeO3
45.6
0.15
0.33
产蛋鸡及肉用种鸡微量元素预混物配方
化合物名称
化学式
含元素量(%)
需要量(毫克/千克)
配方(克/吨)
硫酸锰
MnSO4·5H2O
22.7
30
132
硫酸锌
ZnSO4·7H2O
22.7
50
220
硫酸亚铁
FeSO4·7H2O
20.1
50
249
硫酸铜
CuSO4·5H2O
25.4
8
32
碘化钾
KI
6.4
0.3
0.4
亚硒酸钠
Na2SeO3
45.6
0.1
0.22
注:用玉米粉或麸皮加至10公斤,铁的量可以减半供给。
(三)如何配合饲粮及常用饲料配方 饲料的种类很多,但没有一种饲料所含营养素完全符合营养要求,在鸡的日粮中缺少任何一种营养素都会引起营养失衡而发生疾病,所以要掌握配合饲料技术,将不同品种的饲料,根据各生长阶段的营养标准进行计算,搭配使配合饲料粮所含的各项营养素尽可能满足鸡体生长发育及生产的需要,由于饲料品种很多,饲料价格也在不断变化,各种饲料所含营养素也不相同,各鸡种及各生长阶段的营养需要也不同,再加上计算方法非常麻烦,因此,给出一个好的饲料配方也十分困难,特别是初学者及文化程度相对不高的饲养人员就更加困难,我们例举一些常用的饲料配方供大家参考,农户可以根据饲料价格,饲料有效来源等情况将同类的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进行调整。 由于在上述饲料配方中的品种调整,常常会出现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的不平衡。所以科研部门根据这一特点和各生长阶段的营养标准研究并生产出使用方便,营养相对合理的浓缩饲料,分别用于0—6周,7—20周和产蛋鸡的各种规格的浓缩饲料,其浓缩饲料中含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氨基酸,复合酶制剂,抗球吵嬉┮约捌渌偕ぜ粒壳笆谐∩嫌?5%添加的料精和10—40%添加的各规格浓缩饲料,在使用时,用户只需按说明书的要求再添加一定比例的玉米和豆粕,就能配制成全价饲料,全面合理地满足鸡各生长期的营养需要。对增强蛋鸡的抗病能力,提高产蛋率都具有明显的作用。例如江苏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按GB8832—标准研究生产的5%添加料精推荐配方如下:
品种
使用阶段
推荐配方(%)
玉米
豆粕
麸皮
米糠
鱼粉
贝壳粉
率品
蛋雏鸡
0-6周
62
28
5
?
?
?
5
青年鸡
7-14周
66
20
9
?
?
?
5
15-20周
62
8
17
8
?
?
产蛋鸡
产蛋率65%
67
17
6
?
?
5
5
产蛋率65-80%
60.5
20
9
?
?
5.5
5
产蛋率>80%
64
22
?
?
3
6
?
蛋鸡系列浓缩蛋白饲料
主要成份
蛋小鸡
青年鸡
产蛋鸡
水分(%)
≤10
≤10
≤10
粗蛋白(%)
≥33
≥27
≥35
粗纤维(%)
≤6
≤9.6
≤8
粗灰分(%)
≥28
≥45
≥38
钙(%)
2.0-2.5
2.5-3.0
3.0-3.5
有效磷(%)
0.9-1.1
1.0-1.4
0.9-1.1
盐(%)
0.75-1.0
1.2-1.5
1.0-1.3
推荐饲料配方
原料 阶段
玉米
麸皮
贝壳粉
率品
蛋小鸡0-8周
60
?
?
40
青年鸡8-20周
60
15
?
25
产蛋鸡
58
4
8
30
注:建议产蛋初期将青年鸡全价饲料与产蛋高峰期全价饲料按适当比例混合使用。
(四)如何计算饲料配方及SF-450饲料配方电脑实际应用 1、如何计算饲料配方 计算饲料配方目的是将各种饲料中的营养素按比例加起来,使能量、蛋白质尤其是氨基酸的含量及钙、磷、食盐都达到和略超过营养标准的数量,最后还要考虑饲料粮的来源与价格等问题,由于饲料品种多,要计算的营养数据也比较多,因此计算比较困难。配合饲料计算的方法很多,但大家还公认用试差法比较好,它计算的数据清楚,容易掌握,所以多采用试差法。例如我们有玉米,豆饼,棉籽饼,皮,骨粉,石粉和食盐,要计算6—14周龄生长期的饲料配方。 第一步:先列出6—14周龄生长鸡的主要营养标准和用于配方的饲料成分表;(见图表9)。 第二步:确定饲料的用量。留下高能量饲料玉米及高蛋白质饲料豆饼来调整能量与蛋白质的比例。假定配方中用10%棉籽饼、10%麸皮、2.5%矿物质添加剂,查表可得100%麸皮和棉饼代谢能是376千卡,蛋白质5.55%,蛋氨酸+胱氨酸0.159%,赖氨酸0.216%,余下的77.5%用玉米与豆饼调剂配合。第三步:余下的77.5%试用玉米调配,可得出代荒芪?558千卡,蛋白质6.59%,蛋氨酸十胱氨酸为0.233%,赖氨酸0.186%,总计97.5%的饲料所含的代谢能为2934千卡,蛋白质12.14%,蛋氨酸十胱氨酸0.392%,赖氨酸0.402%,与饲养标准比较代谢能高34千卡,蛋白质欠2.86%,蛋氨酸十胱氨酸欠0.118%,赖氨酸欠0.248%,下面分别按这些营养素的差求豆饼与玉米的用量。 (1) 按蛋白质计算:豆饼含蛋白质42%,玉米含蛋白质8.5%,每1%豆饼代替玉米可提高饲料粮蛋白质0.335%[(42-8.5)/100=0.335],现将蛋白质尚欠2.86%,那么2.86÷0.335=8.54%。将豆饼的用量按8.6%,玉来的用量为77.5-8.6=68.9%计算,则可配合出含蛋白质1.5%的饲粮。 (2) 按蛋氨酸十胱氨酸计算:豆饼含蛋十胱1.2%,玉米含0.3%,每1%豆饼代替1%玉米可以提高饲粮蛋十胱0.009%[(1.2-0.3)/100=0.009]。现在尚欠蛋十胱0.118%,那么0.118 ÷ 0.009=13.2%。将豆饼用量按15.2%,玉米用量为77.5-13.2=64.3%计算,则可配合含出蛋十胱氨酸0.51%的饲粮了。 (3) 按赖氨酸计算:豆饼含赖氨酸2.6%,玉米含赖氨酸0.24%,每1%玉米可以提高饲粮赖氨酸0.0236%[(2.60-0.24)/100=0.0236。现尚欠赖氨酸0.248%,那么0.248÷0.236=10.5%,将豆饼用量按10.5%,玉米用量77.5-10.5=67%计算即可配出含赖氨酸0.6%的饲粮。 计算结果表明得出三个饲料配方。每用合成蛋氨酸进行调整。
豆饼
玉米
达标指数
补充调整
计算① 8.6
68.9
蛋白质15%
蛋下胱不足另加蛋氨酸
计算② 13.2
64.3
蛋十胱0.51%
高于标准
计算③ 10.5
67
赖氨酸0.64%
蛋下胱不足另加蛋氨酸
2、SF-450饲料配方电脑应用 江苏省农科院研制的饲料配方电脑在生产中应用的越来越广泛,其计算方便、快捷,克服了人工计算中的繁锁;其计算精确,克服了人工计算的误差,并且可将市场饲料的价格和饲料营养素含量变化输入电脑,计算出省钱,精确的最佳饲料配方。没有学过电脑的人也能应用自如,操作十分简单,在操作中只需根据液晶屏上的“菜单”提示,按饲料的代号就如同使用普通计算器一样直接输入即可完成,例如:玉米代号为014也就是在电脑键上按上一下014,液晶屏上就可以显示中文“玉米”字样。SF—450电脑数据容量大,根据中国饲料数据库的标准储存188种饲料品种营养成分的数据,186个鸡、鹅、鹑、猪、牛、羊、兔、虾、鳗、特禽等在内的饲养标准,并可自建90例营养新标准和50个新的饲料数据,自存饲料配方80个。共储存数据15000多个。同时对全价饲料,浓缩饲料,料精、微量元素的预混,多维素的预混及限价配方都能芸焖佟⒆既吩怂悖佣岣咚橇系睦寐剩档退橇铣杀尽2⒛艽蛴〕鑫淖植牧稀R虼送ü褂盟橇吓浞降缒裕运橇嫌募扑悖梢蕴岣咚橇侠盟剑档退茄杀尽J寡ι缴狭艘桓鲂碌奶ń住? (五)怎样合理应用饲料提高经济效益 1、 加强饲料管理。 (1)采购人员应加强质量意识,严把质量关,采购前严格检验,以质定价,鉴定质量、价格合同,确保万无一失。 (2)加强购存期的管理,定期通风晾晒,保持低温干燥,防虫、防鼠、防雀。对于水份较高的蛋白质饲料,需要长期购放的可以考虑应用抗氧剂。 (3)蛋鸡不要过早使用高蛋白质饲料,一般19—25周龄青年鸡饲料的粗蛋白质水平,由13.5%逐渐向1.5%过渡,防止生产大蛋,双黄蛋导致脱肛引起死亡。 2、鱼粉质量与存在问题。 (1)鱼粉质量标准。 鱼粉蛋白质含量高,而且含量类似组成畜禽体蛋白质及禽蛋中各种必需氨基酸。特别富含植物性蛋白饲料所缺乏的赖氨酸、精氨酸、蛋氨酸、胱氨酸,色氨酸和大量的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A、D3等;还有钙、磷、硒、锰等矿物质。对家禽的生长发育,产蛋及提高种蛋的孵化率都有特殊效能。因此,优质的鱼粉是家禽理想的动物性蛋白质补充饲料。但如果添加不当,或鱼粉质劣,则会引起鸡体物质代谢紊乱 ,阻碍生长发育,甚至于引起疾病而死亡。 现将1983年我国农牧鱼业部颁发鱼粉标准和进口鱼粉营养成分简介如下,仅供参考。
1983年我国农牧鱼业部颁发鱼粉标准
等级项目
一 级 品
二级品
三级品
颜色
黄棕色
黄褐色
黄褐色
气味
具有鱼粉正常气味,无异臭及焦灼味
?
?
颗粒细度
至少98%能正常通过2.8mm的标准筛网
?
?
蛋白质(%)不低于
55
50
45
脂肪素(%)不超过
10
12
14
水分(%)不超过
12
12
12
盐分(%)不超过
4
4
5
砂分(%)不超过
4
4
5
注:①蛋白质系指粗蛋白质,臃壑胁辉市硖砑臃怯惴墼系暮铩"谥舅刂复种尽"垩畏窒抵嘎然莆淼穆然铩"苌胺窒抵杆岵蝗苄猿阕撇性?鱼粉营养成分
?
水分
粗蛋白
粗脂肪
无氮物
粗灰石
钙
磷
盐
秘鲁鱼粉
12.9
58.1
12.6
5.2
11.2
4.5
2.67
2.57
国产淡鱼粉
13.1
52.4
9.3
6.3
18.9
4.6
2.20
4.10
国产咸鱼粉
13.2
33.7
3.3
?
49.8
11.0
1.20
16.8
(2)鱼粉存在问题 ①国产鱼粉多数是用海产非食用性杂鱼及水产加工下脚料做为原料进行生产的,但由于许多厂家无大型冷冻设备,而使鱼虾原料、产品变质腐败,在劣质鱼粉中存在大量各种致病沙门氏菌,有些红鱼粉还会引起鸡的肌胃糜烂而导致死亡。 ②有些厂家无具除臭、脱脂功能的大型烘干设备,遇到鱼讯旺季和阴雨天就拌食盐贮存,使鱼粉含盐量过高,由此引发食盐中毒。 ③ 有些厂家见利妄为,在鱼粉中掺杂羽毛粉、皮革粉、尿素、棉仁饼粉等。使鱼粉蛋白质水平下降,还残留有重金属、棉酚和有机物毒素,所以采购鱼粉应认真检查,有条件的应送检。 3、饲料应用过程的浪费现象及克服对策。饲料费用是养鸡生产费用的主要支出,约占总成本的65—70%左右,减少饲料浪费是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的主要创胧T谌粘5乃茄芾碇校话闱榭鏊橇侠朔训氖渴撬橇舷淖芰康?—10%。如果能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浪费,一年省下来的饲料费用相当可观。饲料浪费一般可分为直接浪费和间接浪费两种。 (1) 直接浪费。 ① 开食:1—3日令雏鸡开食,一般是将报纸或塑料布放在垫料上,撒上饲料让雏鸡自由采食。在采食的过程中,雏鸡容易将饲料扒到地面上或将粪便混在一起而造成浪费,有的报纸被踩通漏到垫料上造成浪费。 ② 地面平养:由于饲料斗放置过低,鸡采食中将饲料扒出盛料盘而造成浪费。 ③ 笼养中一次加料过多是饲料浪费的主要原因。实验统计表明:饲料加到料的2/3时,饲料浪费12%,饲料加到1/2时,饲料浪费5%,饲料加到料槽1/3时,饲料浪费约2%。 ④ 水槽使用过久易变形和破裂,造成水漏入饲料槽,而造成浪费。 ⑤ 青年鸡不限制饲养,不仅浪费饲料而且鸡体过肥,影响今后的产蛋率。 ⑥ 大型机械化鸡场采用贮料塔,因上盖不严漏雨而造成饲料霉烂。 ⑦ 鸡场的饲料库中鼠害、鸟害,不仅吃掉大量饲料,而且造成疾病传播。 ⑧ 鸡群中残疾、低产和慢性消耗性疾病及寄生虫、多余的公鸡,都是造成饲料浪费的原因。 ⑨ 饲料的长途运输和装御过程中雨淋、受潮发热、抛洒滴漏均可造成浪费。 (2) 间接浪费。 ① 饲料配方不合理造成的营养特别是氨基酸的不平衡,导致相对过剩的营养物质流失,也有因某些饲料配比超过营养标准而造成浪费。 ② 缺少砂粒使鸡消化率下降。 ③ 饲料粉碎机故障或筛网磨破,造成饲料破碎大小和均匀率度不够,降低饲料的利用率。 ④ 饲料存放不当或时间过长,使一些维生素A、E、B2降低效力或受到破坏,饲料中的抗生素与维生素发生拮抗导致某些维生素缺乏。 ⑤ 环境温度过冷或过热:鸡群生活环境最适宜的温度为20℃,这时的饲料报酬最高,产蛋、增重效果最好,如果高于25℃,鸡群饮水增加、食欲下降,天气寒冷,鸡体自身因保温而消耗一部分热能。 ⑥ 饲料掺假:在市场上购买饲料要注意品质,有许多商家在利润的驱动下在饲料中掺假,成混合饲料中营养不符合标准。 ⑦ 未及时断喙或没有断喙 ,试验证明,及时断喙的鸡与没有断喙的鸡,饲料消耗节省3%左右。 ⑧ 料形不当,目前常用饲料的料形有粉料,颗粒料,实践证明,以颗粒料(仔鸡以4.5毫米以下,成鸡4.5毫米以上)利用率为最高,而粉料浪费最大。 ⑨ 寄生虫和慢性消耗性疾病是饲料投入多,生产(增重,产蛋)产出低,造成饲料的浪费的原因之一。 (3)节约饲料对策 ①雏鸡开料最初用专门开料的料盘,大小根据密度确定,边缘高1.5厘米—2厘米,雏鸡可以自由进出料盘,喂料中采取勤添、少喂,减少浪费,一次喂料结束清盘时,可将剩余饲料集中喂猪。 ② 平养用料斗最好用丝吊起来,其高度与鸡平行,大鸡可以高出鸡背1—2厘米,这样料斗中的饲料不易扒出来。 ③ 笼养鸡的加料量不宜过多一般放入料槽1/3即可,而且每1—2小时匀料一次,匀料的方法:用小铲将料槽剩余饲料重新拨匀,这样不仅节约饲料而且能刺激鸡的食欲。 ④ 经常检查水槽的水平度和完好情况,不能将水漏到饲料槽而引起浪费。 ⑤ 对青年鸡进行限制饲养,抓好匀均度和增重标准。 ⑥ 定期对饲料库进行灭鼠、灭雀,不仅能减少饲料浪费,而且有利于杜绝疾病流行。 ⑦ 及时淘汰多余的公鸡和低产、病、残母鸡。 ⑧ 科学合理的配合饲料,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⑨ 定期喂砂粒,提高鸡的消化率。 ⑩ 大型鸡场采购饲料时,有条件的可进行质量检测和营养要素分析,防止因假冒伪劣饲料而引起经济损失。
七、 鸡病综合防制技术
鸡病的发生是受外界多种病因的侵袭而引起的,我们要控制这些疾病,一般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第一是消灭外界病原——即消毒技术;第二是在鸡体内建立坚强的免疫屏障——即免疫技术;第三是在鸡感染疾病时,及时诊断并应用适当的药物消灭病原体,使鸡康复——即诊断和治疗技术。 (一)消毒技术 养鸡场要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必须严格有效的控制疾病。消毒是养鸡场控制疾病发生和流行的最重要的措施之一。鸡对各种病原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有较高的易感性,尤其是大规模集约化鸡群,对疾病更为敏感。环境中存在的大量病原因子是造成鸡群疾病发生和流行的主要原因,也是造成鸡的烈性传染病,如鸡马立克氏病和法氏囊病免疫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环境消毒是控制疾病流行的重要环节。 1、消毒的种类: 常用消毒方法包括三大类7种方法: 物理消毒法(火焰消毒法和清洗擦拭消毒法); 化学消毒法(熏蒸消毒法、浸泡消毒法、饮水消毒法和喷雾消毒法); 生物学消毒法(鸡粪发酵消毒法)。 物理消毒法就是采取机械清扫、日光照射、干燥、火焰喷射、煮沸、蒸汽和紫外线照射等方法减少和杀灭病原菌。 化学消毒法就是应用消毒药物杀灭病原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 生物学消毒法就是将鸡粪、垫料等鸡场废弃物堆集起来,利用生物发酵产生高温杀灭病原(尤其是球虫卵囊),以达到消毒和无害化处理的目的。 2、常用的化学消毒药: 鸡场常用的化学消毒药物有: 福尔马林、高锰酸钾、生石灰、氢氧化纳、漂白粉、来苏尔、新洁尔灭、过氧乙酸以及新型消毒剂农福、抗毒威、杀特灵、百毒杀、威岛牌消毒剂、除菌净和卫康-S等。 3、如何进行消毒: 养鸡场应进行下述环节的消毒: 足部消毒( 脚踏消毒槽); 车轮消毒(消毒池); 来访人员的消毒; 水的消毒; 空气消毒; 鸡舍消毒; 种蛋消毒; 雏鸡消毒; 鸡群消毒; 鸡粪消毒。 养鸡场应在进出口、鸡舍门口等处设立脚踏消毒槽,一般应常年放入5%来苏尔消毒液,并经常更换。为了防止药液挥发,可放入一些海绵或麻袋浸湿。 养鸡场进出的车辆、拖拉机、板车等的消毒,可在进入大门处设一消毒池,放入5%来苏尔,让车轮浸入消毒池。有条件的鸡场(尤其是种鸡场)还可应用5%福尔马林或5%来苏尔进行喷洒消毒。 来访人员在进入鸡场前的消毒程序为: 脚踏消毒槽作足部消毒→用防腐皂洗手→更换防护服或工作服,以防带入病菌。 养鸡场应按下述程序消毒鸡舍: 鸡粪消毒→清扫→自来水冲洗→干燥→喷洒消毒药→喷洒杀虫剂→搬入经水洗后晒干的笼具→消毒药喷雾消毒→干燥→甲醛熏蒸消毒→通风→进鸡。 鸡场一般应在进鸡前3-5天进行鸡舍熏蒸消毒: 先关闭所有门窗,保持舍内温度15—25℃,湿度70—90%。 估测鸡舍空间大小,每立方米用福尔马林30毫升、高锰酸钾15克混合后产生杀菌性气体,达到熏蒸目的。24小时后打开门窗通风换气。 养鸡场可采取下述两种方法(任选一种)消毒种蛋: 浸泡消毒:可选用0.1%新洁尔灭溶液或1∶3000 百毒杀消毒液浸泡擦洗消毒。此法适用于少量种蛋的消毒; 熏蒸消毒:种蛋在收集后尽早集中消毒,在密闭的种蛋库内,按每立方米用福尔马林20毫升,高锰酸钾10克熏蒸20分钟后通风换气。在入孵后12小时再次集中消毒,关闭孵化器通风口,按每立方米用福尔马林14毫升,高锰酸钾7克熏蒸消毒20分钟, 然后打开通风口通风换气,继续孵化,24—96小时以后不宜熏蒸消毒。 雏鸡出壳以后,在绒毛未干之前,关闭出雏室通风口,按每立方米用福尔马林7毫升,高锰酸钾3.5克熏蒸1小时, 然后通风换气。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已研制成功多种新型消毒药物,与传统消毒药物相比,它们具有下述优点: 广谱: 对多种细菌、病菌、真菌和原虫均有较好的杀灭效果; 高效: 在低浓度的情况下即可杀灭病原; 低毒: 对人、畜禽安全, 刺激性小,对设备无腐蚀性,无残余毒力,不污染环境。 养鸡场进行饮水消毒,可以杀灭水中的病原,防止病原的扩散和传播,还可净化水质,减少鸡群疾病的发生。 养鸡场可选用广谱高效的消毒剂进行定期或紧急饮水消毒。方法是: 0.1%高锰酸钾,供雏鸡饮水; 百毒杀1∶10000或抗毒威1∶10000或除菌净1∶2000饮水消毒。 饮水消毒应注意: 选择毒性低、刺激性小的消毒药;严格掌握药物的使用浓度; 饮水消毒应和清洁自来水交替使用。 养鸡场应重视对鸡群的消毒,宜采用消毒新技术——带鸡喷雾消毒。带鸡喷雾消毒的好处:可以杀灭空气及环境中的病原;可以杀灭鸡体表及笼舍上的病原; 可以降低鸡舍粉尘的含量,净化空气; 可以增加鸡舍湿度,起到降温解暑的作用。 可用于带鸡喷雾消毒的消毒药物有: 0.1%新洁尔灭; 0.2%过氧乙酸; 1∶2000抗毒威;1∶3000百毒杀; 1∶4000除菌净消毒剂。 雏鸡进入育雏室要作第一次带鸡喷雾消毒,育雏期每日一次,育成期两日一次,产蛋期5日一次。 将选定的消毒药按规定浓度稀释好,放入气雾发生器内,选用雾粒直径100 微米左右的喷嘴,关闭门窗,按每立方米15毫升药量喷雾。 带鸡喷雾消毒应注意: 喷雾前应适当清扫; 喷雾应均匀; 喷雾量应根据季节适当增减,一般以鸡体表稍湿为宜; 在疫苗使用前后三天应停止喷雾消毒; 冬季应注意保温。 养鸡场可采取两种方式消毒鸡粪: 喷洒5%臭药水或石灰。堆积发酵。 (二)免疫技术 鸡对外界许多病原的易感性比猪、牛等家畜都要大,因此,应重视采取主动免疫——即疫苗接种来预防许多烈性传染病,尤其是对于鸡马立克氏病、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等疾病,预防免疫接种是防止这些疾病的主要手段,在免疫预防接种过程中,应注意下述三方面的问题: 1、确立科学的免疫程序: 养鸡群的免疫程序,根据疾病的流行情况,各个国家,不同地方的免疫程序都不尽相同,根据我国疾病流行情况,中国家禽业协会推荐了下述免疫程序,可供参考。 (1)鸡新城疫:本病的免疫应在抗体监测的基础上采用弱毒苗和油乳剂灭活苗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免疫。 ①种鸡和蛋鸡:10日龄用IV系苗滴鼻或点眼,同时皮下注射油苗0.3-0.5毫升/羽,120-140日龄用油乳剂苗0.5ml/羽。 ②肉鸡:7-10日龄和25日龄各用IV系苗滴鼻一次。 (2)鸡马立克氏病:1日龄皮下注射MD疫苗,流行地区用HVT+SB—1的二价苗(不少于4000单位PFU)。 (3)传染性法氏囊病:根据抗体水平确定首免日龄10~14日龄用中等毒力疫苗饮水,21~24日龄二免。种鸡在120~140日龄注射油乳剂苗。 (4)鸡传染性喉气管炎:20~42日龄,用弱毒苗点眼免疫,间隔6周重复一次。 (5)鸡传染性支气管炎:7日龄以内用H120疫苗饮水,21日龄重复一次,120-140日龄用H52疫苗饮水免疫。 (6)鸡痘:25-35日龄刺种免疫,120-140日龄再次刺种免疫。 (7)传染性脑骨髓炎:10-13周龄用弱毒苗刺种。 (8)病毒性关节炎:肉种鸡使用。2周龄用弱毒苗,120日龄用油苗注射。 (9)传染性鼻炎:3-5周龄和120日龄各注射一次油乳剂苗。 2、主要生物制剂类型及其使用方法: 鸡群免疫技术是养鸡场采取主动措施,目的在于鸡体内建立坚强的抵抗力,防止疾病发生和流行,鸡群环境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多种病原菌,鸡的许多疾病,尤其是传染病可通过多种途径传播,如老鼠、飞禽等均可传播病原菌,对鸡群造成感染,因此,应首先在鸡体内建立主动免疫力,以抵抗疾病的侵扰,尤其是鸡马立克病、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等疾病,免疫接种是防止这些疾病的主要手段。养鸡场进行免疫接种,应注意下述问题。严格选用质量可靠的疫苗。严格掌握疫苗的正确使用方法。严格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接种,方可达到预期的免疫效果。 目前,用于鸡病防疫的生物制品主要有下述四类:菌苗;疫苗;抗血清;高免卵黄抗体治疗剂。 菌苗就是将病原细菌在实验条件下进行培养,选择具有较好免疫原性的菌株,进行大量繁殖后,用福尔马林或其他灭活剂杀死,制成的生物制品就是灭活菌苗,如鸡传染性鼻炎二价灭活菌苗,鸡大肠杆菌灭活菌苗等;如果将所选择的菌株连续传代培养,使其丧失致病能力,但仍保持其免疫效力,用这样的菌株大量繁殖而制成的生物制品就是弱毒菌苗,如禽霍乱弱毒菌苗。 疫苗就是将引起鸡病的病毒在实验条件下培养,选择具有较好免疫效果的病毒株,经大量增殖后,用福尔马林或其他灭活剂杀死,制成的生物制品就是灭活疫苗,如鸡减蛋综合症油乳剂灭活疫苗;如果将病毒株连续传代培养,使其毒力下降,而保持其免疫效力,用这种病毒株大量增殖后,制成的生物制品就是弱毒疫苗,如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多价弱毒疫苗。 鸡患病痊愈后,血液内能产生一种抗病因子,使鸡能抵抗所患疾病的再次攻击。从自然患病痊愈鸡的血液中提取出的生物制品就是康复血清,如果用菌苗或疫苗多次加强免疫鸡或其它动物(如马、牛、羊等),使其产生高浓度的抗病因子,然后从其血液中提取的生物制品就是高免血清。给鸡注射康复血清或高免血清,可使鸡被动获得对相应疾病的免疫保护。 用菌苗或疫苗多次加强免疫产蛋鸡,其血液中产生的高浓度抗体可转移到鸡蛋黄中聚集起来,在无菌条件下将其蛋黄取出,制成蛋黄液,就是高免卵黄抗体治疗剂。用其给鸡注射,可使鸡被动获得对相应疾病的免疫保护。 鸡病免疫用的各种疫苗可以从生物药械厂或省级兽医科研单位或兽医站直接购买。疫苗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免疫效果,因此,在购买时应注意下述问题: 疫苗的种类:是否是和所防疫的疾病相对应的疫苗;疫苗的生产单位:疫苗应是国家定点的生物药械厂或省级以上兽医科研单位所制备的产品;疫苗的生产日期:各类疫苗的有效期都有一定的限期,如湿苗的有效期一般为3~5个月,冻干疫苗的有效期大约为12~18个月;疫苗的使用说明书:各种疫苗均需有相应的使用说明书。 疫苗易受外界理化因素的影响,易于造成免疫效果下降,因此,应十分重视疫苗的正确运输方法。一般情况下,可将疫苗放入专门的疫苗箱或保温瓶内,同时放置适量冰块,然后密封疫苗箱(禁忌和其它物品混放),在短期内运达目的地,距离较远时,应采取快件空运,以减少运输过程中外界因素对疫苗的影响。 正确保存疫苗才能维持疫苗的性能和免疫效果,各类疫苗的保存方法不一样,一般地,灭活疫苗和油乳剂灭活苗应保存在4~8℃条件下,严禁冰冻!弱毒疫苗和抗血清,高免卵黄抗体治疗剂应保存在-15℃左右的冷藏柜内。 常用的免疫接种方法有:滴鼻(眼)免疫;饮水免疫;气雾免疫;皮下注射;肌肉注射;刺种免疫;拌料免疫;擦肛免疫。 鸡的副泪腺是鸡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此,鸡的弱毒疫苗常可经过滴鼻(眼)进行免疫接种。如鸡新城疫Ⅱ系和Ⅳ系弱毒疫苗等。其方法是,将每瓶弱毒疫苗用酒精棉球消毒瓶盖,开启后,按每头份加入0.06毫升生理盐水或凉开水稀释,摇匀后,每鸡滴鼻2滴。注意事项:严禁使用自来水稀释疫苗;疫苗稀释后应在2小时内用完;全群每只鸡均应滴鼻,不能漏滴。 饮水免疫是鸡群免疫接种的常用方法之一,如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弱毒疫苗(H120、H52)、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弱毒疫苗等。其方法是:将每瓶疫苗按每头份加5~10毫升清洁井水或凉开水稀释。混合均匀,放入饮水槽内,让鸡自由饮用。注意事项:严禁使用自来水稀释疫苗;根据不同季节,在使用疫苗前,全群停水2~4小时;根据不同季节,适当增(夏)减(冬)稀释疫苗的用水量,有条件的可在水中加入0.5%脱脂奶粉,效果更佳;稀释后的疫苗一般要求1~2小时内用完毕。 鸡马立克氏病弱毒疫苗、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弱毒疫苗和鸡新城疫油乳剂灭活疫苗等均可采用皮下注射免疫,将弱毒疫苗按瓶标剂量稀释摇匀后,颈部皮下注射或将油乳剂灭活疫苗直接按瓶标剂量注射免疫。注意事项:弱毒疫苗的稀释液用量=每瓶疫苗头份数×每羽鸡注射剂量。稀释摇匀后,务必在2小时内使用完毕;皮下注射油乳剂疫苗前应充分摇匀;皮下注射应逐只进行,避免漏防。 鸡新城疫Ⅰ系弱毒疫苗和高免血清、高免蛋黄抗体等应采用肌肉注射免疫。将鸡新城疫Ⅰ系苗用生理盐水稀释,高免血清或高免卵黄抗体直接按要求剂量肌肉注射。注意事项:鸡新城疫Ⅰ系苗稀释用生理盐水量=每瓶疫苗头份数×每羽注射剂量;胸部肌肉注射应严格掌握注射部位和深度,避免刺穿心脏或肝脏,造成接种死亡;严禁使用变质血清或卵黄抗体进行肌肉注射。 鸡痘、鸡脑脊髓炎弱毒疫苗均需刺种免疫。将疫苗按使用说明用生理盐水稀释(1∶10),用注射针头(9号)或钢笔尖取疫苗的鸡翅内侧皮下刺种1~2下。注意事项:疫苗必须按说明倍数稀释;鸡日龄不同,疫苗稀释倍数不同;鸡接种后在接种部位应有痘痂反应。 大型鸡场多采用气雾免疫进行鸡新城疫Ⅳ系弱毒疫苗的加强免疫,以维持较高的抗体水平。将鸡新城疫Ⅳ系弱毒疫苗按每1000头剂加30毫升生理盐水,5毫升甘油和65毫升蒸馏水,混合均匀,放入气雾发生器,按雾滴直径50~100微米进行喷雾免疫。注意事项:不能使用普通喷雾器进行气雾免疫;气雾滴太大易于沉降,达不到预期的免疫效果,雾滴太小,易进入鸡肺内,诱发慢性呼吸道病。因此,雾滴以50~100微米为宜。鸡传染性喉气管炎强毒型疫苗必须进行擦肛免疫。将疫苗按说明稀释后,用棉纤取疫苗液,翻开鸡肛门,涂擦一次即可。注意事项:严禁疫苗液接触到上呼吸道,以免造成发病。 鸡群免疫接种的效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接种过程中应注意下述问题:选择毒性小,免疫效果好,免疫期长的优质疫苗;在鸡群健康无病时进行接种;疫苗必须现配现用,严格按要求使用;尽力减少接种时的应激反应;接种疫苗期间应适当增加蛋白饲料,使鸡获得较好的免疫果。 鸡病的免疫程序应根据各种鸡病的发病特点,在易感日龄之前进行免疫。有条件的大型鸡场应根据鸡群血清抗体水平抽样检测结果进行制定,在抗体水平处于免疫临界线时进行免疫,可获最佳免疫效果。 3、免疫失败的常见原因: 鸡群在接种疫苗后仍然发生同一种疾病的现象称为“免疫失败”。近年来,一些鸡场由于对防疫工作不够重视,防疫措施不够严密,缺乏科学的免疫程序,时有鸡群免疫失败的现象发生。究其原因,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1)疫苗方面 安全有效的疫苗是免疫有效的先决条件。下列问题常常造成免疫失败。 ① 疫苗质量问题:疫苗本身毒力较强或毒力不稳定。如鸡巴氏杆菌弱毒苗常有这类问题。 ② 疫苗保存方法不当或稀释后放置过久,导致疫苗失效。如鸡新城疫弱毒苗稀释后超过12小时就会失效。 (2)免疫方法方面 合理的免疫方法和科学的免疫程序是获得良好免疫效果的保证,临床中存在的下列问题常导致免疫失败。 ① 盲目接种 对当地鸡群疫病流行情况缺乏应有的调查研究。 ② 不分情况,不加选择,无的放矢地使用疫苗。 ③ 选择的疫苗与需要防疫的病原抗原型不一致。 ④ 先后使用的两种疫苗具有干扰作用,并且使用间隔时间不长。如鸡新城疫弱毒苗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弱毒苗、鸡新城疫弱毒苗和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弱毒苗等,就具有干扰作用。 ⑤ 疫苗接种方法不当 如鸡传染性喉气管炎强毒疫苗只能擦肛或滴肛接种,否则无效。 ⑥ 疫苗稀释过度或使用剂量不足,或在饮水和气雾免疫时,疫苗在水或雾滴中分布不均,致使免疫密度不够。 ⑦ 免疫程序不合理,如雏鸡体内母源抗体或前一次免疫后的残余抗体未下降到适当水平而过早地接(补)种,疫苗被中和;或者免疫间隔时间过久,未及时加强免疫,鸡群抵抗力下降。 (3)鸡群方面 鸡群的健康状况是直接影响免疫效果的内在因素。下列情况常常导致免疫失败。 ① 鸡群体况不良,抵抗力低下。 ② 鸡群已感染上传染性法氏囊病,马立克氏病或发生了黄曲霉毒素中毒等。这类疾病会降低鸡的免疫应答能力,对鸡免疫力的产生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 ③ 鸡群在免疫接种前已感染上了需要预防的疾病。 (4)饲养管理方面 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鸡群的免疫效果,在疫苗接种前后,若饲养条件突然改变,环境条件恶劣,鸡感染上寄生虫(尤其是球虫)以及发生营养应激时,鸡群免疫应答能力就大为降低,会妨碍免疫力产生,并且鸡群对疫苗的敏感性增加,从而导致免疫失败。 (三)鸡病的诊断和治疗技术 鸡群在受到外界病原的袭击和免疫失败的情况下,易于发生多种疾病,单一或多种疾病的混合感染,及时而有效的诊治是减少经济损失的重要手段,因此,下述三方面是必须重视的。 1、正确地诊断鸡病: 能否正确地诊断鸡病是能否发挥有效的治疗效果的关键,如何才能正确的诊断鸡病呢?应采取综合性诊断方法: (1)临床诊断:仔细观察鸡群的临床症状:如精神状况,食欲,姿势,粪便状况等,许多鸡病都有其特征性的临床症状,可为诊断提供依据。 (2)剖检诊断:仔细观察病理变化特征,许多病有其特征性病变,如法氏囊病有法氏囊肿大、出血,鸡白痢鸡肝表面常有坏死点,马立克氏病内脏常有肿瘤结节等,据此可作出初步诊断。 (3)实验室诊断:有些病鸡缺乏典型的临床和病理变化特征,应送化验室进行细菌培养或病毒分离或免疫学检测,以达到确诊和鉴别诊断的目的。 2.正确选择敏感的治疗药物或生物制剂: 疾病确诊后,应根据不同的疾病,选择各自敏感的抗菌药物或相应的特异性生物制品,如血清、疫苗等,对于有些细菌病,如大肠杆菌病、白痢、霍乱等疾病,单凭经验是不够的,按常规用药往往不能奏效,甚至完全无效。有条件的可作药敏试验,以筛选最敏感的抗菌药物,如系混合感染,还应采取联合用药等综合治疗措施,方可达到预期效果。 3.药物的正确使用: 选择敏感药物后,应根据药物的特性,用法和用量,严格按要求使用,因为药物和毒物往往仅一步之差,药物用量太小,不仅达不到治疗效果,而且易于产生耐药性;药物用量过大,不仅浪费药物,而且使药物成为“毒物”,引起中毒,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恰当地应用药物是十分重要的。 (1)药物用量的计算 药物的用量常以百分比表示,如氯霉素拌料量为0.1%,将百分数分子乘以10,即为每公斤拌料所需的药物的克数,即0.1×10=1克; (2)药物拌料应充分拌匀:先将药物压碎成均匀粉末,用少量饲料混匀,再放入较多饲料拌匀,然后再全部拌匀。 (3)药物饮水应充分溶解:药物饮水的用量一般为拌料量的一半,应先将药物充分溶解在水中,加入规定的用量,让鸡自由饮用。 (4)应用药物时应注意严禁滥用药物,病急乱投医是不可取的。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