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概论
导言:
为什么要开设毛泽东思想概论?
一、为体现中国革命和建设在指导思想上的继承性、发展性。
二、为坚持“老祖宗不能丢”
――毛泽东、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一)毛泽东是伟人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
(教材33页)
(二)毛泽东思想是科学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多次强调:“我们将永远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前进。”
(教材35-38页)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
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一、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
(一)毛泽东思想科学含义表述:
(什么是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教材3页)
(二)正确理解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
1、从三个方面理解:
①毛泽东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关系。
(教材第4页)
②毛泽思想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的关系 (教材第5页)
③毛泽东的个人作用与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之间的关系。
2、严格区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的思想和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思想
①毛泽东思想不等同毛泽东的思想。
②毛泽东的晚年错误思想不属于毛泽东思想的范畴。 (教材5-6页)
(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1、毛泽东思想对马列主义的独创性发展
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对毛泽东思想的独创性理论概括为六个方面:
(1)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2)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3)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4)关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5)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理论。
(6)关于党的建设理论 (教材9页)
2、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它们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教材14页)
二、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一)时代条件:
战争与革命是20世纪前期的主题,
(即十月革命开辟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时代) (教材15页)
(二)社会条件:(即物质条件和阶
级基础)
新的社会生产力的增长
和工人运动的发展
(教材17页)
(三)思想理论渊源:
马克思列宁主义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教材20-23)
(四)实践基础: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
(教材23页)
三、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毛泽东思想形成经过了萌芽、基本形成、成熟、继续发展四个阶段。
(一)毛泽东思想的萌芽
萌芽阶段:
从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到国民革命时期。(1921.7-1927.7)
2、代表著作: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1925.12)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1927.3)
理论成果:
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提出。
(教材26页)
(二)毛泽东思想基本形成
1、形成阶段:
土地革命前中期。(1927.7-1935.1)
2、代表著作: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1928.10)
《井冈山的斗争》 (1928.11)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930.1)
《反对本本主义》 (1930.5)
3、理论成果: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理论的创立。 (教材27页)
(三)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1、成熟阶段:
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
期。 (1935.1-1945.8)
2、代表著作:
《共产党人发刊词》 (1939.10)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1939.12)
《新民主主义论》 (1940.1)
3、理论成果: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系统的完整的提出。 (教材29页)
(四)毛泽东思想的继续发展
1、继续发展阶段:
解放战争时期和中华人民共
和国成立以后。 (1945.9-1976)
2、代表著作:
《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1947.12)
《论人民民主专政》 (1949.6)
《论十大关系》 (1956.4)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
题》 (1957.2)
… … … …
3、理论成果:
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教材31页)
思考题:
1、什么是毛泽东思想?怎样正确理解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
2、毛泽东思想在哪些方面以独创性的理论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3、简述毛泽东思想萌芽、基本形成和成熟的主要标志。
4、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何时确立?
5、辨析:
①毛泽东思想就是毛泽东同志的思想。
②毛泽东的晚年错误思想也属于毛泽东思想的范畴。
③毛泽东思想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又是中国的。
新民主主义
革命理论(一)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
(一)
(教材第47页)
(二)
民族
(教材51-56页)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
(一)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
(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1948年4月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教材59页)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内容
1、革命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买办资本主义
(教材59-64页)
2、革命动力:人民大众。包括:
工人阶级、
农民阶级、
城市小资产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 。
(教材65-67页)
3、革命领导:无产阶级。无产阶级领导是区别新旧民主革命的根本标志
(教材67页)
4、革命性质:新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因为有新领导、新范畴、新思想、新前途)
(教材71-74页)
5、革命前途:社会主义。
中国革命必须分二步走,第一步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
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教材74-75页)
三、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一)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反动统治,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和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教材75页)
1、国体与政体 (教材76页)
人民民主专政的主要内容
(教材78页)
(二)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国民经济的指导方针: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
(教材79页)
(三)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教材83页)
思考题:
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主要矛盾以及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2、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对哪两大历史任务?
3、如何正确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新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4、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什么必须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
5、中国革命必须分哪两步走?这两步的关系怎样?
6、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是什么?
7、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8、辨析:
(1)中国民主革命按其性质来说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因此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范畴。
(2)近代中国资产阶级分为大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两部分。
(3)官僚资本主义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因为它是资本主义。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二)
一、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
(一)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
1、为什么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
(1)近代中国国情决定的:
(2)中国反动统治阶级特点决定的:
(3)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决定的:
(教材88页)
2、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是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战争
(1)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和最广大的动力。
(2)中国革命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决定农村是中国革命战略基地。
(3)农村是中国军队的主要来源,军队的官兵基本是穿着军装的农民。
(二)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1、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提出:
(1)近代中国的特殊国情
(2)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实践
2、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主要内容:
(1)关于中国红色政权能够长期存在和发展的原因与条件
第一,中国是几个帝国主义国家间接统治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
第二,国民革命的影响。
第三,全国革命继续向前发展。
第四,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
第五,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政策正确。 (教材90-91页)
(2)关于“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所谓“工农武装割据”,即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者密切结合。
(教材91页)
(3)关于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论述
第一,近代中国特殊国情:
内部没有民主制度,外部没有民族独立;城乡处于相对割裂状态,农村可以脱离城市独立存在。
第二,中国革命的敌人异常强大并占据着中心城市。
第三,农民是中国民主革命主力军。
(教材94-95页)
(三)人民军队建设的理论
人民军队建设的基本原则
(1)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唯一宗旨
(2)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
(3)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严明纪律
(4)履行民主制度和政治工作原则
(5)执行三大任务即战斗队、工作队和生产队。
(三湾改编和古田会议奠定了建军原则的基础) (教材96-99)
2、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1)人民战争思想
――人民战争要以广大人民群众作基础。
――人民战争要以人民军队为骨干。
――人民战争要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依托。
(2)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原则
毛泽东总结长期革命战争的经验,提出了一整套正确的战略战术原则,其主要思想有:
――作战的战略方针:积极防御。
――作战的指导思想:战略上藐视敌人,
战术上重视敌人。
――战胜敌人的办法:集中优势兵力, 歼
灭敌人有生力量。
――作战的主要形式:游击战、运动战。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
(一)建立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1、理论上提出了必要:
――统一战线是马列主义的重要策略原则。
2、中国国情提出必要:
――敌人异常强大
――革命的长期性
――革命发展的不平衡性
3、斗争实践提出必要:
――二七惨案血的教训
(教材104-105页)
(二)建立统一战线的可性能
1、社会矛盾错综复杂提供了可能性。
2、社会各阶级对革命态度决定有可能
――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革命要求坚决。
――民族资产阶级有革命性的一面。
――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在特定条件下,不是铁板一块。
(教材105页)
(三)实施革命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
1、正确处理两个联盟的关系
(1)统一战线包括有两个联盟:
一是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联盟。
二是工人阶级同可以合作的非劳动人民的联盟。
(2)正确处理两个联盟的关系:
(对立统一的关系)
第一个联盟是基础是依靠,必须放手发展。
第二个联盟尽可能地扩大,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使两个联盟之间互相促进。
(教材106-107页)
2、坚持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
――这是由革命领导权问题派生的。
――中国共产党先锋队性质决定的。
――中国正反两方同经验教训总结。
(教材107页)
3、坚持无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
所谓独立自主原则,就是在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保持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独立性。
4、在统一战线中实行正确的策略方针
(1)策略总方针是:
发展进步努力,争取中间努力,孤立顽固势力。
进步势力:工人、农民
发展进步势力 小资产阶级
(中心环节) 如何发展:放手发动、
扩大其力量
中间势力:民族资产阶级
争取中 开明士绅
间势力 地方实力派
如何争取: 一是我们要有充足力量
二是尊重他们的利益
三是要打胜仗
孤立顽固势力:
顽固势力:蒋介石为首的英美派大资产阶级
同顽固派斗争策略原则:有理、有利、有节。
“有理”即自卫原则
“有利”即胜利原则
“有节”即休战原则
(2)对资产阶级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策略
所谓联合,就是同资产阶级结成统一战线。
所谓斗争,就是对于资产阶动摇、妥协性及反革命性的一面进行斗争
(教材109页)
(四)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主要经验
概括有五条:(113-114页)
1.无产阶级必须掌握统一战线的领导权。
2.必须实行发展进步努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
3.必须对资产阶级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策略。
4.必须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
5.必须坚持以武装斗争为支柱。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党的建设
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
(1)克服党内的非无产阶级思想,
解决从思想上入党的问题
(教材115-117页)
(2)开展整风运动是进行思想建设的好形式(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创造的)
第一,1942年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
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
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
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第二,整风运动的方针: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教材119页)
2、党的建设必须联系党的政治路线
(1)党的政治路线与党的建设的辨证关系。
(2)正反两方面的例证说明这个结论的正确。
3、党的建设必须加强党的组织建设
(1)坚持民主制原则
(2)实行正确干部路线和干部政策。
4、党的建设必须发扬党的优良作风
党的三大优良作风是:
理论联系实际
密切联系群众
批评与自我批评
思考题:
1.中国革命为什么必须要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2.中国红色政权发生、发展的原因和条件是什么?
3.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包括哪些内容?
4.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统一战线包括哪两个联盟?
5.中国共产党实施革命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及其同顽固派斗争时实行的策略原则是什么?
6.什么是统一战线中独立自主原则?
7.党的建设的主要经验是什么?
8.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其方针是什么?
9.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是什么?
10.辨析:
(1)中国革命只能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2)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战争。
(3)中国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改造的
理论原则和实践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思想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和特征
1.性质:
从属于社会主义体系,逐步向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带过渡性质的社会
2.特征:
一方面有资本主义因素,又一方面有社会主义因素的发展,它的前途是社会主义。(从政治上、经济上、社会形态等方面说明) (教材137页)
(二)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条件
1.物质条件:国民经济的恢复和现代工业的初步发展。
2.经济条件:国营经济掌握国家的经济命脉。
3.政治条件:党的领导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建立。
4.国际条件:苏联的支持。
(教材138-142页)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完整表述
(什么是过渡时期总路线?)
――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内容:一化三改
2.特点:改造与建设并举
(教材144-145页)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
1.我国独立富强的当然要求
2.国内主要矛盾决定的
3.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
(教材147-148页)
三、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
(一)对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
1.提出先合作化后机械化的思想。
2.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
(创造了从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的“三步走”的步骤)
3.确立自愿互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
4.提出合作化时期的农村阶级路线。
(教材150-153页)
(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
1.实行和平赎买的政策
所谓和平赎买,是指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对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采取有偿办法实行国有化的政策。赎买不等于购买。
2.采取国家资本主义形式
(1)所谓国家资本主义,就是无产阶级国家“能够加以限制,能够规定其活动范围的资本主义”。
(2)国家资本主义有两种形式:
一是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和委托经销代销等。
二是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公私合营
(教材156-159页)
(三)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历史意义
1.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全面确立。中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和阶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3.大大解放了我国的社会生产力。
(教材159-162页)
思考题:
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是什么?有何特征?
2.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五种经济成分是什么?
3.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具备有哪些条件?
4.什么是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5.试述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
6.简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
7.为什么说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20世纪中国又一次历史性巨变?
8.辨析:
①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建设并举的路线。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
第五.六章 探索社会主义
建设道路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学说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1.基本矛盾:生产关系和生产力
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2.特点:
不是对抗性的矛盾
矛盾双方既相适应又相矛盾
相矛盾的方面可通过社会主义
制度解决
(二)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
1.主要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2.中心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三)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1.社会主义社会存在两类矛盾
敌我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
人民内部矛盾:是劳动人民之间的非对抗性的。
2.解决两类矛盾的方法
敌我矛盾:是分清敌我的问题,采用强制的、专政的方法来解决。
人民内部矛盾:是分清是非的问题,只能用民主的、说服教育的方法,即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去解决。
3.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政策。
经济上――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
政治上-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文化上――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等等。
二、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
(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目标、战略和方针
1.“四个现代化”的目标
(周恩来于1954年9月提出)
现代化的工业、
现代化的农业、
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
(1964年改为科学现代化)
现代化的国防。
2.两步走的战略
第一步:用15年时间,即在1980年前,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第二步:在本世纪(20世纪)内,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3.指导方针
既反保守、又反昌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二)中国工业化的道路
1.走中国自己的路。
2.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发展方针。
3.农、轻、重为序的发展战略
三、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
(一)人民民主专政理论成熟,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
1.人民民主专政实质是无产阶级专政
专政的领导者和阶级基础一致
都是无产阶级为领导
都是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专政的职能一致
都是对内具有政治统治、社会管理
对外具有保卫祖国、防止外敌入侵。
专政的内容一致
都是对敌人实行专政,
对人民实行民主。
2.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
人民人表大会制是中国的根本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具有显著的特点:
――人民性
――工作高效性
――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
1954年制定出的第一部宪法是我国法制建设的一个新开端。
(三)坚持统一战线这一民主革命时期的法宝
――提出对各民主党派实行的方针: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1956.4提出)
四、加强国防建设
――坚持武装斗争这一民主革命时期的法宝
(一)人民军队壮大和提高
(二)武器装备现代化
五、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周恩来于1953年12月提出)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
(二)提出“三个世界”的理论
(毛泽东于1974年2月提出)
第一世界:美、苏二个超级大国
第二世界:日本、欧洲、加拿大发达国。
第三世界:亚、非、拉发展中国家
六、执政条件下党的建设
(一)中国共产党执政后面临新考验
(217页)
保持党的优良传统,警惕“糖衣炮弹”的攻击 (219页)
反对官僚主义,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219-220页)
执政党必须接受来自党内外的监督(221-222页)
思考题:
1.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提出的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及其特点是什么?
2.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国内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是什么?
3.毛泽东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政策是什么?
4.周恩来在1953年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先宣布的“四人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内容是什么?
5.简述党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政治建设道路中取得的积极成果。
6.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实行的方针是什么?
7.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是什么?其原则对于处理国际事务的意义是什么?
8.辨析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
第七章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一、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内涵、地位及要求。
(一)实事求是的内涵、地位及要求
1.内涵:
一切从实际出发
理论联系实际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地位和作用:
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根本的思想路线,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3.要求:
坚持调查研究
反对本本主义(教材231-237页)
(二)群众路线的内涵、地位及要求
1.内涵:
一切为了群众
一切依靠群众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2.地位和作用:
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工作路线。
3.要求:
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 (教材240页)
(三)独立自主的内涵、地位及要求
内涵:
立足本国实际走自己的革命和建设的道路
自力更生、依靠本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
国际交往中的独立自主原则
2.地位和作用
独立自主是坚持实事求是,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必然结论,把一切工作的方针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
3.要求:
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必须坚持群众路线的工作原则。
(教材252-253页)
二、如何理解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一)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中的最根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二)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
(教材257-258页)
思考题:
1.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内容是什么?
2.什么是实事求是?实事求是地位作用是什么?
3.简述群众路线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
4.简述独立自主原则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
5.如何理解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6.辨析: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群众路线是党的基本工作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