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传热 第一节 . 概述 第二节 . 热传导 第三节 . 对流传热 第四节 . 传热计算 第五节 . 对流传热系数 第六节 . 辐射传热 第七节 . 换热器 第八节 . 传热习题课 一 . 化工生产中的传热过程 化工生产中物料反应需加热、冷却 造纸生产中原料的蒸煮、纸张干燥、纸回收 皮革生产中鞣剂的加热,皮革的干燥 材料工业中窑炉的传热、设计 传热的目的: 1. 为了进行化学、物理变化、须使 物料升温或降温。 2. 为了减小热损失、节约能源、改 善生产环境及条件,需减缓传热。 3. 为回收利用热量、进行热交换。 二 . 生产中热交换的方式 1. 直接混合式 第一节 . 概述 此方法传热效率高、时间短 但冷、热介质必须能直接混合 2. 蓄热式 由中间填充多孔耐火材料的空室构成 3. 间壁式 冷热介质中间由一层固体壁面 所隔开 套管换热器 列管换热器 由壳体、管板、管束 顶盖、接管组成。 动画 返回 三 . 热量衡算 1. 无相变时的传热 )( )( 12 21 ttCWQ TTCWQ QQ pcc phh ?= ?= = 吸 放 吸放 无热损失 tT CC WW Q pcph ch , , , ? ? ? — 热负荷,生产任务要求单位 时间提供或移走的热量( kw) — 热、冷流体质量流量 kg/s — 热、冷流体比热 kJ/kg. — 热、冷流体的温度 ℃2. 有相变时 )( )T -T ()TT (CWQ T T T T 21 21 21 2 / 2 / 21h 2 / 2 / 21 C r C hhh phhhph HHW CWrW phph ?= ++?= ??→??→???→? 冷凝水饱和水饱和蒸汽过热蒸汽 rW h ?=Q 温度下的饱和冷凝水对于饱和蒸汽冷凝成同 四 . 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形式 ? ? ? 1. 热传导 定义:物体中由于分子的振动, 与相邻分子发生 碰撞而将热量从高温传向低温的传递方式。 特点:分子不发生宏观运动,只发生在固体中或静止的流体 中。在金属中,则是由自由电子的运动。 2. 对流传热 定义:由于流体质点发生运动而传递热量的形式。 分类:自然对流:由于温差而引起密度差产生的对流。 强制对流:依靠机械施加外力使流体运动。 特点:有分子和质点的宏观运动,发生在流体中。 3. 热辐射 定义:由电磁波传递热量的形式。 特点:中间不需介质,真空中可传递 一 . 热传导的基本概念和付立叶定律 1. 几个概念 ⑴温度场:物体或系统中各点温度的分布 数学描述: ),z,y,x(ft θ= 温度场为位置和时间的函数 各点温度随时间而变不稳定温度场: 各点温度不随时间而变稳定温度场: 从时间上: ),,,( ),,( θzyxft zyxft = = ),( ),,( θ θ xft zyxft = = 一维温度场: ,三维温度场: 从位置上: 第二节 . 热传导 ? ? ? ? ? ? 我们研究的是稳定的、一维温度场 t= f(x) ⑵等温面:温度场中,同一时刻、温度相同的点所组成的面 平壁: 圆柱: 圆球: ⑶温度梯度: 两相邻的等温面的温差 与该两面之间垂直距离 比值的极限 n t n t limgrad 0n ? ? == → ? ? ? t? n? 向量:大小: 方向:沿等温面垂直方向,正方向指向温度增加的 方向,故与传热反向。 2. 付立叶定律: 单位时间传导的热量(导热速率)与温度梯度和传热 面积成正比。 t dQ dS n t dQ dS n λ ? ∝ ? ? =? ? Q S t n λ ? ? — 导热速率 WsJ =/ — 导热面积 2 m — 温度梯度 负号 — 表示传热和温度梯度反向 — 比例系数,又称导热系数 W/m·K λ导热系数 3. ⑴单位: 2 [][] dQ W W tK mK dS m nm λ === ? ? ? ? ? ? ? ⑵意义:数值上;表示温度梯度为 1,单位面积所传递的热量 物理意义;表示物质导热能力的一个物性参数 ⑶影响因素: ①与物质纯度有关 ? ? ? ?= ?= K m/187 Km/377 W W λ λ 青铜 纯铜 ? ? ? ?= ?= ↑ K m/45 Km/61 W W λ λ λ 钢 熟铁 物质越纯, ②与物质内部结构有关 ? ? ? ?= ?= K m/02.0 Km/20 W W λ λ 泡沫塑料 硬塑料 ↑λρ越大,则同一材料密度 ③与物质物理性状有关 ? ? ? ? ? ?= ?= ?= Km/016.0 C0 Km/57.0 C0 Km/25.2 0 0 W W W λ λ λ 汽 水 冰 最大,汽体最小以固体同一物质固、液、汽, λ ④温度的影响 ? ? ? λ λ λλ 0 0 at1 . )+(=固体a —0℃ 时导热系数 — 温度系数:金属 a<0; 非金属 a>0 都很小,且气体而气体:一般随 而液体:一般液体 保温材料 建筑材料 金属 -- - λλ λ λ λ λ ↑↑ ↓↑ ?= ?= ?= t tb KmW KmW KmW c. . /10~10 /10~10 /100~10 12 01 { 例:有一套管换热器,在管外用 的饱和水 蒸气将管内的水以 20℃ 加热到 90 ℃ ,水的流速为 2m/s, 内管径为 30mm,蒸汽在饱和温度下排出,求每小时需 多少饱和蒸汽? )(/2 2 表cmkgf ?W /2 ,03.030 90 ,20 ),(/3 21 2 = === === h oo smummmd CtCtcmkgfP 求: 绝已知: 3 pc 21 2 12 2 12 985.7kg/m ./176.4C 55 2 9020 2 9.132T /2.2169r )(/3 )( 4 )(Q = == + = + = = == ????=?? ?= ° ρ ρ π KkgkJC tt t C kgkJcmkgP ttCudttCW rWQ m pcpcc h 查由 查绝由 = 解:由 吸 放 null 例:用 120℃ 饱和水蒸气在套管换热器中加热进口温度为 20 ℃ 的水,蒸汽经冷凝变成 90℃ 的水排出,其消耗量为 500kg/h, 冷水在Φ 34× 2 内管中以 2m/s速度流过,求冷水的出口 温度为多少? ?t 234 ,/2 ,/500 20 ,90 ,120 2 121 = ×== === 求: 已知: mmsmuhkgW CtCTCT h ooo φ [] )/7.675)/(188.0 2.2169 2.407 )QQ KW407.2 )2090(176.47.985203.0785.0 2 hkgskg r Q W rWQ Q h h ==== =?= = ?×××× (无热损失由 = 放吸放 吸 解:本题为有相变的传热,有两种求法 ⑴用比热法求 3 pc 12 2 12c 21 21 211 /1000 /18.4C )( 4 )( ][9.323)]90120(23.42.2205[ 3600 500 )( /23.4 105 2 /2.2205 120 T mkg KkgkJ ttCudttCWQ kW TTCpWrWQ KkgkJCC TT T kgkJrC TT pcpc hhh pc o m o = ?= ????=?= =?+= ?+?= ?== + = = ??→???→? ρ ρ π 冷水 查热水由 水蒸气查 冷凝水蒸汽 吸 放 显热潜热 ⑵用热焓法求 )(9.323 )98.3769.2708( 3600 500 )(Q /98.376 C90 /kJ9.2708 C120 21 2 1 o kW HHW kgkJH kgH hhh h h o = ?=?= = = 放 水 汽查 C Cud Q tt QQ pc null 8.74 187.41000203.0185.0 9.323 20 4 2 2 12 = ×××× = ??? += = + 放吸 ρ π 二 . 通过平壁的稳定热传导 1. 单层平壁的稳定热传导 ∫∫ ?= ?= ?=∴ ? ? = =? > 2 1 2 1 S x S )( , 12 2121 t t x x dx S Q dt dx S Q dt dx dt SQ Q n t dSd bx tttt λ λ λ λθ λ 定积分 又一维导热 为常数、稳定导热 -由 导热系数壁厚 面积已知: b S Q )xx( S Q tt 1212 λλ ?=??=? ⑴导热速率 S b tt Q 21 λ ? = ? ? ? 2 0 m / W m W Q 导热面积— 导热系数— 壁厚— 导热速率— S Cm b ?λ ⑵ 热通量 — 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传导过的热量 )/( 2 mWq λ b tt S Q q 21 ? == ⑶温度分布 为直线型分布得 由 处的温度距离为 x 1 1 121 x b tt tt x tt b tt q t x x x x ? ? ?= ? = ? = λλ 讨论:⑴导热为一传递过程,必然有推动力,也有阻力 ? ? ? ? ? ↓↑ ↑↑ = = ? == R R b S b R R t S b tt Q 21 λ λ ? λ 热阻 热阻 推动力 ⑵如λ随温度而变化但变化不大时, 12 t 2 mm tt λ + =? 但如变化较大时,则注意曲线如何变化 ↓↑ ↑↑ λ λ t t { 2. 多层平壁热传导 总热阻 总推动力 导热速率 )( 由等比定理 应相等由稳定热传导,各层 且各层之间接触良好已知: = ? = ++ ? = ++ ?+?+? = + + == ? = ? = ? = >> ∑ ∑ R t Q S b S b S b tt S b S b S b tttttt Q ca db c d a b S b tt S b tt S b tt Q Q ttt )()( ) ( 2 3 2 2 1 1 41 2 3 2 2 1 1 433221 3 3 43 2 2 32 1 1 21 321 λλλλλλ λλλ 321 321 2 2 1 1 qqq SqSqSqQ R t R t Q == === ↑ ↑? = ? = 热通量: 由 温度分布:各层为直线型 (哪层热阻越大,则该层温差越大) 三 . 圆筒壁的稳定导热 1. 单层圆筒壁 n t SQ n t dSdQ brr tttt d d L )(, 12 2121 λ λ ?= ? ? ?= =? > 一维稳定导热 但 长度 已知: 1 2 12 t ln 2 2 dt 2 2 2 r 2 1 2 1 r r L Q tt r dr L Q r dr L Q dt dr dt LrQ lrS r rt πλπλ πλ πλ π ?=??= ?=??= ?= ∫∫ 处取半径为 ⑴导热速率 1 212 2112 1 2 21 1 2 21 2 2 ln ))((2 ln 1 )(2 ln )(2 r r l lrr ttrrl Q r r ttl r r ttl Q π π λ π λ πλπ ? ?? = ? = ? = 变换 1 2 ln 12 21 S S ss b tt ? ? = λ 1 2 2112 ln ))(( S Sb ttSS λ ?? = 算术平均面积取如简化: 对数平均面积—:其中 2 2 S ln 12 1 2 1 2 12 SS S S S S SS S m m ? =≤ ? = 2211 Lqr2Lqr2Q ππ == ⑵热通量 q ⑶温度分布 m 21 S b tt Q λ ? =得: 1 1 2 21 1 1 21 1 2 21 ln ln )( ln 1 )(2 ln 1 )(2 r r r r tt tt r r ttl r r ttl Q r ? ? ?= ? = ? = 得 由 λ π λ π ( 对数曲线) 2. 多层圆筒壁的导热 由于是稳定导热,各层 Q相等 ∑ ∑ = ++ ? = ? = ? = ? = R t S b S b S b tt Q S b tt S b tt S b tt Q 321 321 m3 3 m2 2 m1 1 41 m3 3 43 m2 2 32 m1 1 21 ? λλλ λλλ 得 3 4 32 3 21 2 1 21 ln 1 ln 1 ln 1 )(2 ,, 321 r r r r r r ttL Q SSS mmm λλλ π ++ ? =也可 为各层对数平均面积其中 四 . 空心球壁导热 λλ π λ π πλ b ttS b ttr b ttrr rS dr dt S brrtt mm )()(4)(4 Q 4 Q 2121 2 2121 2 1221 ? = ? = ? = =?= =?> 其中由 已知: 21 2 4 rrr rS m mm ?= = π其中 — 几何平均直 径 —几何平均半 径 例:某平壁层由三层材料组成,其厚度分别为 30cm、 25cm、 40cm导热系数分别为 1.16W/m℃ , 0.58W/m℃ , 0.93W/m℃ 已知内层温度为 1100℃ ,最外层温度为 100 ℃ ,求各层温度降? 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在第二层和第三层之间有一 3mm厚的空 气层,而要求热损失仍和原来相同,再求最外层壁温为多少? 各层温度降又为多少? 5 / 3 321 41 321 321 Q,003.0 (2) , ,t (1) 100,1100 /93.0,/58.0,/16.1 4.0,25.0,3.0 tb tt CtCt CmWCmWCmW mbmbmb oo ooo 不变,求而又有 求: 已知: = ??? == ?=?=?= === λλλ 93.0 4.0 58.0 25.0 16.1 3.0 1001100 (1) 3 3 2 2 1 1 41 ++ ? = ++ ? = λλλ bbb tt q解: 1 1 1 ][893 1198.1 1000 λ b t q Wq ? = == 由 C384 93.0 4.0 893 b qt C385 58.0 25.0 893 b qt C231 16.1 3.0 893 b qt o 3 3 3 o 2 2 2 o 1 1 1 ==?= ==?= ==?= λ ? λ ? λ ? ⑵当有空气层时,变为四层 3 3 / 3 / 3 2 2 1 1 51 / 3 /031.0 λ λ λλ λ bbbb tt q CmW o +++ ? = ?=查空气 C6.135.108611005.1086tt 4.1086) 93.0 4.0 031.0 003.0 58.0 25.0 16.1 3.0 (qtt o 15 51 =?=?= =+++?=? 由于 q不变,则各层温度降不变 C4.86 031.0 003.0 893 b qt o / 3 / 3 / 3 =×== λ ?空气层 如按单位厚度温度降计算 b t? cmC cmC cmC cmC o o o o /6.9 /288 /4.15 /1.7 , ,则分别为 , 故温度降最大为空气层 ∴ 空气是一种极好的保温材料 (但必须是静止的 ) 一 . 对流传热过程分析 1. 静止流体 由于没有流动,则热量传递只有 热传导,温度分布为直线型。 2. 流体流动 ⑴层流时 温度分布变成曲线,产生对流 传热,传热速率加大,但曲线 弯曲程度不大,速率不太大。 ⑵湍流时 由于流体质点强烈混合,远离 壁面流体温度趋于均匀,曲线 弯曲程度较大,传热速率大大 提高。 第三节 . 对流传热 ⑶传热边界层和滞流内层 仿照流动边界层,在对流传 热中,靠近壁面附近存在一层 有 温度差 (温度梯度 )的流体层, — 传热边界层。 同时紧靠壁 面也存在一层 处 于层流的流体层 , — 湍流中的层流内层 该层 内温度梯度最大。 故 c对流传热全部的热阻都集中在传热边界层。 d对流传热的主要热阻集中在层流内层。 故强化对流传热,必须减薄层流内层的厚度。 二 . 壁面和流体间对流传热速率方程式 — 牛顿冷却定率。 S b t Q λ ? == , 热阻 温度差 速率仿照导热 )TT(SQ b1 S 1 TT Q w w ??= ? = α λα α 故 代替用则对流传热 Km T Q ? 2 w 2 / W T m S W— 对流传热系数— 壁面温度— 流体温度— 传热面积— 传热速率 α 此公式称为对流传热速率方程 讨论:⑴对于实际的换热器,由于都是管道,因此存在两个 传热面,即内侧和外侧。 则相应可写成两个传热 速率方程: ℃ ℃ ? ? ? 外侧 内侧 )tT(SQ )TT(SQ w00 wii ?= ?= α α ⑵由于流体温度沿传热面方向在不断变化,因此传热系数和 壁温也在不断变化。 均取平均值,,上式中的 0w ,T αα i T ⑶流传热系数α ][ )( 2 Km W STT Q w = ? =α单位: 意义:表温差为一度时,单位面积的传热量,是反应对 流传热快慢的一个参数,它是一个包含了许多影 响 因素、计算非常复杂的参数。 给出一些经验值如下: 200~100020~1005~25 水自然对流气体强制对流空气自然对流 传热方式 )/( 2 KmW ? α 2500~25000 5000~150001000~15000 水沸腾水蒸气冷凝水强制对流传热方式 )/( 2 KmW ? α 例:在套管换热器中,水以 1.2m/s速度流过内径 25mm长 5m 的内管,若管内壁温度为 50℃ ,水的进口温度为 20 ℃ , 管壁对水的平均对流传热系数为 ,求水 的出口温度? KmW ? 2 /4850 ? /4850,20 50 ,/2.1 ,5 ,25 2 2 1 = ?== ==== t KmWCt CtsmumLmmd i o o wi 求: 已知: α )0.589(kg/s10001.20.0250.785ud 4 W /1000 ,/187.4C )( 2 2 ic 3 =×××=??= =?= ?= ρ π ρ α mkgKkgkJp ttSQ mwii 衡算方程解:由 C7.36t ) 2 t20 50(393.04850)20t(1000187.4589.0 )tt(S)tt(CWQ o 2 2 2 mwii12pcc = + ?×=?×× ?=?= 解之 则 α 对于换热器,热量从流体传给 冷流体,要经过如下过程: tt TT 0 i w w 冷流体外壁面 内壁面热流体 对流导热 对流 α λ α →→ → 一般壁温 是未知的,要想 求出传热速率 Q,则必须联立方程。 ww tT 和 一 . 总传热速率方程 假定:⑴传热过程为稳定传热 ⑵假定壁面两侧流体为恒温 ⑶ 为平均值和相应的取 0iww ,t,T αα 第四节 . 传热计算 0000 00 00 00 )( 11 11 )(T 1 )( 1 T )T( SS b S tT SS b S tT SS b S tttTT Q S tt ttSQ S b tT Q S T TSQ miimii mii wwww w w m ww ii w wii αλααλα αλα α α λ α α SSS ++ ? = ++ ? = ++ ?+?+? = ? =?= ? = ? =?= S )()( 等比定律 外侧对流 壁面导热 内侧对流则 t)-(T KSQ 1 00 = ++ 则 总传热系数—令 S S S bS S S mii αλα 但在通常情况下,冷热流体沿传热面温度是逐渐变化的 故温差用 表示 m t? K t / WK m kW Q tKSQ m 2 2 m 传热平均温度差— 总传热系数— 传热面积— 传热速率— 总传热速率方程式— 则: ? ? ?= Km S ? ? ? 二 . 总传热系数 K 由于对于换热器,传热面有内、外 之分 0i S,S 算术平均值如 取对数平均直径其中 的总传热系数基于内表面 2 d d 2 d d d 1 , 1 Q KS .1 0i m 1 0 m 00 000 00 ii d d d d bd S S K d d Ld Ld S S S S S bS S S K tSK i m i ii i i iii i m i ii i i mii + =≤ ++ =∴ == ++ = ?= αλα π π αλα 计算总传热系数  本书要求一般用 的总传热系数基于外表面 0 0 00 0 00 00 1d 1 Q KS .2 K d bd d K tSK mii m αλα ++ = ?= 11 1 Q K .3 0 αλα ++ = ?= b K tKS i m 平壁总传热系数 4. 讨论 (平壁 ) ⑴ 1b1 K 1 K 1 t tK S Q q tKSQ 0i m mm αλα ? ?? ++= ===== 热阻 热阻 推动力 即传热总热阻为各层热阻之和 ⑵ αα ααα α αα αα αα α ααα α αα αα αα αα λ i i K K K K K b =?== + =>> =?== + =>> += 11 11 111 0i 0 0i i0 i0 0 00i i 0i i0 0i 0i 如 如 值很小,当可忽略时一般 ∴ 总传热系数总是接近于α小的值 传热的热阻主要集中在α小的一侧流体方面 ⑶当管内、管外分别有污垢热阻 时 0i SS R,R 0i 0i S 0m 0 i 0 S ii 0 0 S 0 S i R 1 d bd d d R d d 1 K R 1b R 1 1 K ++++ = ++++ = αλα αλα ⑷ K值的来源 ①由上公式计算 ②由经验数据查取 ③由实验测定 m pccphh tSKQ )tt(CW)TT(CWQ ? 00 1221 = ?=?= m t . ?平均温差三 假设:⑴冷、热流体 为常量 ⑵总传热系数 K为常量 ⑶无热损失 1. 两侧流体为恒温的传热过程 ( 溶液的蒸发 ) 一侧饱和蒸汽冷凝 一侧饱和液体蒸发 chphpc W,W,C,C )tT(KSQ tTt m ?= ?=? 2. 变温下的传热过程 我们以逆流传热过程为例,推导传热推动力的 计算公式 m t? Q tt Q tTtT Q ttTT 121221 1221 ??? = ??? = ??? = )()( )()( dQ dtdT - 两式相减 12 pc 1 2 c 21 12 21 () () d d dt dT 1 dQ dt 1 dQ hph c hph pc hph cpc QWC TT QWCt t QWCdT QWC TT TT WC Q Q tt WC Q =? =? =? = ?? =? =? = ? == m St t m tKS t t tt KSQ S Q tt t t K dS Q tt t td K dS Q tt t td KQ tt tdSK t tdSKdQ tKSQ Q tt dQ td dQ tTd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2 12 12 1 2 0 12 1212 12 ln ln 1 1 1 d )( 2 1 得: 代入上式则 由传热速率方程: 即 算术平均温差如果 同侧相减,大减小)( 其中 对数平均温度差 — 2 t 2 — ln t 12 m 1 2 121 212 1 2 12 m tt t t tTt tTt t t tt ?+? =?≤ ? ? ?=? ?=? ? ? ??? =?∴ 算术平均温差如果 (同侧相减,大减小) 其中 对流平均温度 对于并流,同样可证: — 2 t 2 — ln t 12 m 1 2 121 212 1 2 12 m tt t t tTt tTt t t tt ?+? =?≤ ? ? ?=? ?=? ? ? ??? =? ? ? ? ? ? ? 3. 并流与逆流比较 ⑴当两侧冷热流体进、出口温度都一定时 m mm tKSQ tt ? ?? = > 由 因此对逆流和并流 顺逆 ①当 Q、 K相同时,可得 ②当 K、 S相同时,可得 采用逆流生产能力大 采用逆流可节省设备费 并逆 并逆 , , QQ SS > < ⑵由图可看出 而并流不可或可采用逆流 ,, 2222 tTTt <> ①当目的是为了加热 h hh cc W T TTCpW ttCpWQ 可节约热流体 可更低固定,采用逆流如 由 固定则 21 21 12 T )(Q )( ?= ?= ②当目的是为了冷却 c pcc phh W t ttCWQ TTCW 可节约冷流体 可更高固定,采用逆流如 由 固定则 21 12 21 t )( )(Q ?= ?= ⑶对并流,冷、热流体的出口温度都受到对应流体出口温度的 限制。因此,并流适合于热敏性物料的加热或冷却。 m t .4 ?其它形式流动的 换热器 ⑴错流 ⑵折流 温度差校正系数— 则 逆 t φ φ??=? mm t 例:已知一换热器,热流体的进、出口温度分别为 243℃ 和 155 ℃ ,冷流体的进、出口温度分别为 128 ℃ 和 145 ℃ 分 别求逆流和并流时的平均温度差。 并逆 并 逆 并逆 度一定时,由此可知,在进出口温 并流: 解:逆流: ,求: 已知: mm o m o m mm oooo tt Ct Ct tt CtCtCTCT ?>? = ? =? = ? =? ?? ==== 43 10 115 ln 10115 55 27 98 ln 2798 145,128,155,243 2121 27 98 128145 155243 ← → 10 151 145128 155243 → → 小的值接近于 解: ,求,已知 水。管内流动,管外为冷却 在钢管组成,由例:有一列管换热器, /6.41 5000 1 2345 25002.0 2150 25 1 K 1 1 K K/5000/50 225 0 2 0 0 00 0 0 2 0 2 2 α αλα αα φ K CmW d bd d d CmWCmW COmm o mii oo i ∴ ?= + × × + × = ++ = ?=?= × mm23 2 2521 2 dd d mm25d mm212225d 0i m 0 i = + = + = = =×?= ? ? ? 量解:由热量衡算,总能 求: % 已知: %,试求总传热系数的 气体传热量换热器的热损失为壳方 平均比热均为流体呈逆流,流量均为 ,两口温度为种气体为加热介质,进 ,另一到的某气体在壳程被加热中, 的单程列管换热器为例:在一传热外表面积 吸 0 L o pc 4 o 1 o 2 o 1 2 0 0 o 4 o oo 2 0 K 10Q 1.05kJ/kgC h,/kg101 560 ,430 ,300 ,300 .K10 ,1.05KJ/kg h,/kg101 560 430300 300S ×= ?==×== ==== ? × Q CCWW CTCtCtmS C C CC m phhc CmW tS Q K tSKQ C CT T QttCWTTCWQ W ttCWQttCWQ o m m o m m o Lpccph pccLpcc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5 0 0 00 1 2 2 5 2 3 4 1221h 53 4 1212 /3.11 5.123300 1017.4 5.123 2 130117 t 2 117 130 t t t 417 1017.4)560(1005.1 3600 101 )()( )(1017.4)]300430(1005.1 3600 101 [1.1 )]([1.1)( 由 = 求 得 即 量衡算求热气体的出口温度由热 逆 总 总 ∵ 117 130 300430 417560 ← → 求管子数如换热器长度 如水侧的对流传热系数 总传热系数 蒸汽消耗量求: ,列管为被加热到从 水,水流量为蒸汽在管外加热管内的 的饱和,用表压=例:已知一换热器 3m,L C/KW2 W 2.5mm.25C80C20 /4000 /2m3S o2 0 h oo 22 0 = ?= × m K hkg cmkgf i α φ ⑴ ⑵ ⑶ ⑷ hkg skg r ttCW W ttCWrWQ tt Tcmkgf pcc h pcch /8.461 )/(128.0 2.2169 )2080(174.4 3600 4000 )( )( CkJ/kg17.4C C50 2 8020 2 t C2169kJ/kgr C,9.132 /3 12 12 o pc o21 m oo2 = = ?× = ? = ?=?= ?== + = + = ?== 由 查由 (绝)查解:由 ⑴ )(13 025.014.3 3 )C/(5.60005 1 5.225.4 250025.0 202000 25 10172.1 1 11 )C/(172.1 15.793 )2080(174.4 3600 4000 )( K C15.79 9.52 9.112 ln 9.529.112 )( 0 0 00 o2 0 0 3 00 0 o2 0 12 0 o 0012 根得 由 得 由 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Ld S n nLdS mW d bd d d K mkW tS ttCW t tSKttCWQ mii m pcc m mpcc π π α α αλα ⑵ ⑶ ⑷ 112.9 52.9 2080 9.1329.132 ← → 一 . 影响对流传热系数的因素 1. 流动状态:层流和湍流的对流传热系数是不同的,主要 是 Re对流动层流内层厚度的影响。 2. 流体的流动原因: ⑴自然对流: 21 12 tt ρρ > > 则 已知 ,体积膨胀的分率体膨系数,温度变化为— 有关自然对流传热系数和 而 造成的浮升力:单位体积流体因密度差 C1 , , ][)( ) ( )( o 222221 221 3 2 21 β βρ βρρβρρρρ βρρρρρ t tggtg t m S m kg g ?∴ ?=??+=?∴ ?+= ? ? 第五节 . 对流传热系数 00 01 0 1 0 0 0 1 0 0 01 T 1 1 T TT 1 T T V V T T V V VV =? ? =?= ? = ? =β对理想流体 ⑵强制对流 由外加机械作功,迫使流体流动 ∴ 强制对流传热系数和 d、 u有关 对传热系数有影响,,流体的 流体的种类和性质 ρλμ ,C .3 p 4. 传热表面的形状、位置及大小 传热面的形状:圆管、套管、翅片管、螺纹管 影响层流内层厚度 影响 α 传热位置:加热板,自然对流发生在上部 冷却板,自然对流发生在下部 5. 流体有无相变化 流体有相变,如汽 → 液,液 → 汽,则影响α的因素更复杂 )t,g,,C,,,u,L(f p null?βλμρα α = 的因素非常多流传热系数由上分析,可知影响对 对如此复杂的问题,无法确定其数学的通式,工程采 用半经验半理论的方法 — 因次分析的方法,将影响α的各 物理量组合成若干无因次数群 — 准数,然后通过实验确定 这些准数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到计算α的关联式。 二 . 各准数的名称、符号及意义 对流热阻 导热热阻 :传热准数)努塞尔准数( 粘性力 惯性力 :流动类型准数)雷诺准数( ==== ===?= α λ λ α λ α μ ρ μ ρ μ ρ 1 L Nu Nu— .2 Lu Re Lu Re e—Re .1 2 L L Nusselt L u u uRynolds 应注意一下几个问题: 以求得、、、指数通过实验确定常数 关系将以上准数组合成如下 粘性力 浮升力 :自然对流准数)格拉斯准数( :物性准数)普兰特准数( α ρ μ β μ ρβ λ μ cbaA PrRe GrGr Gr— .4 C Pr Pr—P .3 2 3 2 32 p cba GrANu tLgLtg Grashof randtl = = ? ? ? ? ? ? ? ? ? =? ? = = 等查取的温度、、、定性温度:各准数中的 选用不同计算中, 为几何尺寸,在不同中的、、特性尺寸: 的使用范围、应用范围:主要是 L LGrNuRe PrRe p ρλμ α C ⑴ ⑵ ⑶ ? ? ? ? ? ? ? ? ? ? ? 液体沸腾 蒸汽冷凝 有相变时的传热 自然对流 湍流 层流 强制对流 流体无相变传热 由以下几种类型 对流传热系数关联式三 . μ ρλ α μ μ α λ α ud d dL L Nu in i i n n == = < > = > = = Re PrRe023.0 2 60 L 120~7.0Pr 10Re PrRe023.0 PrRe023.0 .1 8.0 i 4 8.0 8.0 即: 特性尺寸: 低粘度 长管 湍流使用条件: 圆形直管内的强制湍流 流体在管内做强制对流 水 ⑴ ㈠ ① ② ③ ④ ⑵ ↑↓↑↓ ↓↑↓↑ ↓↑↓↑> ↑↓↑↓> <<< >>> ? ? ? = = + = αμ αμ αμ αμ α α ,层流内层厚度被冷却 ,层流内层厚度对气体:被加热 ,层流内层厚度被冷却 ,层流内层厚度对液体:被加热 为什么: 被冷却液体被加热时 被冷却时由实验知:液体被加热 被冷却 被加热 :不管是液体、气体对 查物性参数特性温度: 出进 ,Re, , ,Re, , ,Re, , ,Re, , PrPr ,1Pr PrPr ,1Pr 3.0 4.0 2 3.04.0 3.04.0 www www www www m tt tt tt tt n n n tt t ? null ∵ ∵ ⑶ ⑷ 8.1 5 / 14.0 14.0 14.0 14.033.08.0 Re 106 1 10000Re2300 1)( 95.0)( 05.1)( )(PrRe027.0 2 2 × ?== << = ? ? ? ? ? ? ? = = = > φφαα μ μ μ μ μ μ μ μ μλ α μμ 过渡流 却对气体:不管加热、冷 被冷却 被加热 经验值,对液体 取壁温下的粘度其中 高粘度流体: 公式的修正: w w w w wi OH d ⑸ ① ② 公式讨论: 润湿周边 流通截面积 用当量直径特性尺寸对非圆管 弯管曲率半径 )( 对弯管 对短管 μ ρλ α αα αα ud d d d d d en e e e i i i == = += += < Re PrRe023.0 4 dL — R R 17.11 ]) L (1[ 60 L 8.0 / 7.0/ ③ ④ ⑤ ⑥ 增大度,热阻下降,实质是减薄层流内层厚 增大径都可使故:增大流速或减小管 当物性固定: 对管内的湍流 B B )()(023.0 )()(023.0 PrRe023.0 2.0 8.0 2.0 8.0 8.0 8.08.0 α α α λ μ μ ρ λ λ μ μ ρλλ α i i n p n p i n i d u d u C C du dd = = == 60 d L 0.70.696Pr 1010550 101001.2 06.11002.0 Re 696.0Pr /017.1 ,/0289.0 1001.2 ,/06.1 60 2 10020 L 140 m/s10 10020mm20 i 4 32 23 >== >= ×× ×× == = ?=?= ×== = + = ?? ? 设 湍判断 查常压空气 定性温度解: 求: ,则求管长。,如果内壁温度为数 流传热系,试求管壁对空气的对空气的流速为 ,被加热到管内由例:常压空气在内径为 μ ρ λ μρ α α du CkgkJCCmW cPmkg Ct C CC o p o o m i o i oo ⑴⑵ ⑴ 60 02.0 12.1 2.1 ) 2 10020 140(02.014.33.47 270 )( )( 27027.0)20100(017.106.11002.0785.0 )( 4 Q )( 2 ,S )( )/(3.47 )696.0()10550( 02.0 0286.0 023.0PrRe023.0 2 12 2 12 21 i 2 4.08.04.08.0 == = × ?×× = ? = ?= ==?××××= ???= ?= + == ?= ?= == i mwii mwii pci pcc mi mwii o i d L m ttLd Q L ttLdQ WKW ttCud ttCWQ tt tLd ttSQ CmW d 判断 由 热量衡算方程而 其中 传热速率方程由 πα πα ρ π π α λ α ⑵ 取壁温下粘度定性温度: 特性尺寸: 适用条件: 圆形直管内的强制层流 出进 wm i i 14.0 w i 2 tt t dL 100) L d Pr(Re 6700Pr0.6 2300Re )() L d (PrRe L 86.1 .2 3 1 3 1 3 1 μ μ μλ α + = = >?? << < = ⑴ ⑵ ⑶ ㈡流体在管外做强制对流 14.055.0 )(PrRe36.0 3 1 w L μ μλ α = ? ? ? 流过流体在列管换热器管间 束流体在管外垂直流过管 分类 ) 42 3 (4 ) 4 (4 2 25 101~102Re 0 2 0 2 0 2 0 2 63 面时速度流速取壳体筒球最大截 正三角形排列: 正方形排列: 形式有关当量直径和管子的排列 特性尺寸: 取壁温下粘度定性温度: %圆缺形挡板适 适用条件: 出进 d dt d d dt d dL tt t e e e wm π π π π μ ? = ? = = + = ××= ) t d 1(hD hd t D hD hndhDA 0 0 0 ?= ?= ?= 管外径 管间距 壳体内径 两挡板间距 —d —t —D —h 0 ? ? ? ? ? 说明:⑴如果换热器管间无挡板,则管外α可按流体在壳体内 的管内强制对流公式计算,但管内径应改为管间的当 量直径。 ⑵壳体内加折流挡板,可使流体不断改变方向,也可使 流速增加,因此可使管外α增大,但同时也使流动阻力 增大,动力消耗增大。 ㈡自然对流传热系数 对无限大空间的自然对流 n n Pr)Gr( C C Pr)Gr(CNu ??= ?= λ α Cn L dL 2 tt t 0 w m 、 管长或板高垂直管 水平管特性尺寸: 定性温度:膜温 的自然对流适用条件:无限大空间 流 = = + = ⑴ ⑵ ⑶ ⑷ 1/30.10 1/40.59 高度 L 垂直管或板 1/3 0.13 1/40.53 水平圆管 nC 特性尺寸加热面形状 范围、 Pr)Gr( 0 d外径 94 10~10 129 10~10 94 10~10 129 10~10 四 . 蒸汽冷凝传热系数 1. 蒸汽冷凝的方式 ⑴膜状冷凝:若冷凝液能润湿壁面,在壁面上形成一层 完整的液膜 — 膜状冷凝 特点:冷凝膜是蒸汽冷凝 传热的主要热阻 ⑵滴状冷凝:冷凝不能润湿壁面, 则在壁面上形成液膜 滴状冷凝的传热系数较膜状 冷凝要大的多 2. ⑴蒸汽在垂直管外或垂直板侧的冷凝 4 1 ) tL rg (13.1 32 ?μ λρ α = ①使用条件:蒸汽在垂直管外或垂直板侧冷凝 Re<1800 层流 回上页 r tL br tLb r tLb r tS r Q w b w A w b A A w G b A ud ttttr tt t e wss sw m 44 Re 4 4 Re u 4 d Re Re L 2 e μ α μ α αα μμ ρ μ ρ λμρ ? = ??? =∴ ??? = ? == = ? =∴ ==?= ?? = ?=? + = 又 而 的求法: 取管长或板高特性尺寸: 下的冷凝潜热取 、、 膜温,查冷凝液的参数定性温度: ∵ ② ③ ④ 式其它条件均同于层流公 湍流时 较核为层流试差法:设 计算 Re)(0077.0 1800Re Re1800Re 4.0 2 32 3 1 μ λρ α α g = > →→< ⑵蒸汽在水平管外冷凝 ws sw m tt tt t tL rg ?=? + = < ? = t tr 2 1800Re )(725.0 s 32 4 1 下的冷凝潜热取— 、、查冷凝液膜温定性温度: 水平管外冷凝使用条件:蒸汽在单根 λμρ μ λρ α ① ② 75.0 z 75.0 2 75.0 1 z21 m m 32 0 nnn nnn n ) tLn rg (725.0 dL 4 1 3 2 +++ +++ = = null null ?μ λρ α 如是水平管束 取特性尺寸: ③ ④ 3. 影响蒸汽冷凝传热的因素 ⑴不凝性气体的影响 由于不凝气体(空气)在加热 面附近聚集,热量只能以导热 形式传递,形成附加热阻 ⑵冷凝液的排出 在换热器中 蒸汽一定必须上进下出 ⑶蒸汽的流速和流向 蒸汽的流向与冷凝液流向相同,有助于减薄液膜厚度。 ⑷垢层的影响:垢层的热阻很大,必须定时清洗。 ⑸冷凝壁面的影响: ⑹ ) tL rg (13.1 ) tL rg (725.0 t 4 1 4 1 3232 ?μ λρ α ?μ λρ α ? == 的影响差物性及壁面与蒸汽温度 n o o p o ow oo w oo Gr L C C T SPaCkgkJC CmW C tt Q CtCtmmm CC mm Pr)( /0029.0 70273 11 ,694.0Pr 1006.2 ,/017.1 /10966.2 ,1.029kg/m 70 2 30110 2 t Q 30 ,110 ,5.3L5100 ? 30110 m5.3,5100 5 23 m ??= = + === ?×=?= ?×== = + = + = ===× × ? ? λ α β μ λρ φ φ 则由 查空气 膜温定性温度 空间的自然对流解:首先判断为无限大 、求:垂直放、水平放时 ,已知: 管外壁散热量各为多少垂直放置和水平放置时 ,试计算管子,房间空气温度为壁温度为 ,管内通水蒸气,管外长例:有一根管 水垂 ][616)30110(5.31.014.30.7 )(d)(Q )/(0.7)10941.3( 1.0 10966.2 53.0 1/4n0.53,C 10941.3694.010679.5PrGr 10679.5 )1006.2( 1.0029.18081.90029.0 Gr 8030110 00 26 2 66 6 25 22 2 32 0 4 1 W ttCttS CmW Ltg CtttdL ww o o w =?××××= ?=?= ?=× × =∴ == ×=××=? ×= × ×××× = ? = =?=?=?= ? ? παα α μ ρβ 水水水 水 查 水平管:① 53 3 3 0 1033.2) 5.3 1.0 ( l d Pr)Gr( Pr)Gr( Ll ? ×=== ? ? = 垂 小 垂直管:② )(411)30110(5.31.014.368.4 )()(Q )/(68.4 )10689.1( 5.3 10966.2 1.0Pr)( L 10.0 3/1 1.0 10699.1 1033.2 10941.3 1033.2 Pr)( Pr)( 00 2 11 2 11 5 6 5 3 1 3 1 W ttLdttS CmW Gr nC Gr Gr ww o =?××××= ?=?= >∴ ?= × × =?= == ×= × × = × ? =? ? ?? παα αα λ α 垂垂垂 垂水 垂 水 垂 由上 ,查 如图窖炉壁向外散热 ,不但要考 虑对流传热,而且要考虑辐射传 热。 一 . 热辐射的基本概念 自然界射线的范围 理论上,热辐射的电磁波长可从 0→∞,但具有实际意义 的波长范围为 0.4~20μ m,其中 0.4~0.8为可见光。 热辐射的特点: ⑴无需中间介质,可在真空中传递。 ⑵热射线同光一样,具有反射吸收性、透过性。 气体:透过性大,吸收性、反射性小。 液、固体:吸收性、反射性较强,透过性小。 宇宙射线 γ 射线 x射线 紫外线 可见光 红外线 无线电短波 无线电长波 mμ 10 10 2040 ?. 热射线 8040 .. ? 第六节 . 辐射传热 8 10 ? 0 10 1. 吸收率、反射率、透过率 有一辐射能 Q 1DRA — Q Q R — Q Q D — Q Q A Q Q Q Q Q Q 1 QQQQ —Q —Q —Q R D A RDA RDA D R A =++= = = ++= ++= 则反射率 透过率 吸收率令 透过物体的能量 被物体反射的能量 被物体吸收的能量 2. 黑体、镜体(白体)、透热体、灰体 ⑴能全部吸收辐射能的物体 A=1,R=D=0 黑体 ⑵能全部反射辐射能的物体 R=1,A=R=0 镜体 ⑶能透过全部辐射能的物体 D=1,A=R=0 透热体 无光泽的煤 A=0.97 近于黑体 干净的雪 R=0.985 近于白体 磨光的金属 R=0.97 近于白体 一般的物体,既不是黑体,也不是镜体 液、固体 D=0, A+R=1 气体 R=0, A+D=1 其吸收率 A和物体的性质、 状态和波长有关。 ⑷灰体 — 对各种波长的辐射能 都能同样吸收的理想物体 特点:⑴吸收率 A不随波长而变 ⑵是不透体 D=0,A+R=1 二 . 黑体的辐射能力 — 斯蒂芬-波尔茨曼定率 1. 辐射能力:在一定温度下,单位时间、单位面积黑体向外 发射全部波长的总能量 2. 斯蒂芬-波尔茨曼定率 )/( 2 mWE b ? ? ? ? ? ? ?× = = K —T /5.67— /105.67— ) 100 T ( 42 0 428- 0 4 0 4 0 黑体表面绝对温度 黑体辐射系数 黑体辐射常数 成正比和其绝对温度的四次方黑体的辐射能力 KmWC KmW CE TE E b b b σ σ 三 . 实际物体(灰体)的辐射能力与克希霍夫定率 1. 克希霍夫定率:灰体的辐射能力与其吸收率的比值恒等于 同温度下黑体的辐射能力。 ) 100 T (ACEAE E A E AEEAE0 0 , AE AE E E E T —A / W—E / W— E 4 0b b bb b b 2 2 =?= =∴ =??= == ?= ? ? ? ? ? = 因此 得证 平衡时,当无限长时间,两板热 则将热交换: 吸收能 发出能 温度 灰体黑体证: 灰体的吸收率 灰体的辐射能力 黑体的辐射能力 E qTT Eq T m mE E A b b b b b 可看出:⑴由于实际物体 A<1,故任一温度下黑体的辐射 能力最大。 ⑵灰体的辐射能力和其吸收率成正比。 。表面状况有关,可查表只于物体性质、温度和故 即 由 吸收率等于其黑度。即同一温度下,灰体的 对照 之比。能力与黑体的辐射能力同温度下,灰体的辐射 黑度 ) 100 ( ) 100 ( , .2 4 0 4 0 ε ε ε ε ε T CE T ACE A E A E E E b b = = =∴ == 四 . 两固体间的热辐射传热 1. 两平行平壁之间的相互辐射传热 条件:⑴两平板平行 ⑵两板的面积相对它们之间距离为很大 ⑶每板发出的辐射能全部落在另一板上 有能量。辐射能和反射出去的所 包括自己本身发出的板辐射出去的总能量;: 有能量。辐射能和反射出去的所 包括自己本身发出的 板辐射出去的总能量;:设 ,也同样如此对于板 ,如图反复对于板 、、为板 、、为设:板 2 E 1 2 1 AE2 AE 1 / 2 / 1 21222 111 E TTT T > 2121 2112 2121 12212121 / 2 / 121 2121 1221 / 2 2121 2121 / 1 / 2 / 1 2 / 12 / 2 1 / 21 / 1 / 2 / 121 21 AAAA EAEA AAAA )EAEE()EAEE( EEq AAAA EAEE E AAAA EAEE E EE )A1(EEE )A1(EEE EEq 21q ?+ ? = ?+ ?+??+ =?= ?+ ?+ = ?+ ?+ = ?+= ?+= ?= ? ? ? 则 解之: 、两方程,两未知量 而 则 辐射的净能量向板为板设 — ]) 100 () 100 [( S ]) 100 () 100 [( — 1 11 ]) 100 () 100 [( 1 11 ) 100 ( ) 100 ( 21 4 2 4 1 2121 4 2 4 1 2121 21 0 21 4 2 4 1 21 0 21 2211 4 2 022 4 1 011 )辐射传热速率( :则 如面板面积为 :则 总辐射系数令 整理: 代入 而 WQ TT SCQ TT Cq C C TTC q AA T CE T CE ? ?? ?? ? ? ?= ?= ?+ = ? ?+ = == == εε εε εε εε ? ? ? ]) 100 () 100 [( S— .2 4 2 4 1 2121 TT SCQ ?= ?? φ φ 则对两任意壁面 有关,可由实验测定。 小、相对位置及距离其值和物体的形状、大 所截获的份数。 体表面所发出的能量为另一物表以辐射面角系数 射传热对任意两壁面之间的辐 KT KmC —T m —S — / W— W—Q 21 2 2 21 21 两物体表面绝对温度、 辐射面积 角系数 总辐射系数 辐射传热速率 φ ? ? ? ? ? ? 3132331 4 2 4 3 2323 4 3 4 1 3131 21 , ]) 100 () 100 [( ]) 100 () 100 [( TT — .3 ??? ?? ?? = ?= ?= QTQQ TT SCQ TT SCQ 再求出由此可求得而 :此时热损失可如下求出 一块黑度较小的挡板 间再加减小热损失,可在其中 算,为其间热损失可用上式计 、为现有两平板,温度分别 加遮热挡板减少热辐射损失的方法 φ φ 已知:炉门 T 1 =227 ° C 房间 T 2 =27 ° C 铸铁 = 0.78. 铝板 =0.11 两板距离 50mm, 炉门尺寸 3 3m 求: Q 1-2 Q 1-3 1 ε × 3 ε ]) 100 T (-) 100 273227 [(190.605 )/(605.0 1 01.0 1 78.0 1 67.5 1 11 1 ,9SS ]) 100 () 100 [( 4 3 4 31 42 31 0 31 2 1 4 3 4 1 3131 + ×××=∴ ?= ?+ = ?+ = === ?= ? ? ?? Q KmW C C m TT SCQ εε φ φ 之间的热辐射此情况为两无限大平板 放铝板后 ⑵ ⑴ 24 12 0 1 44 12 4 : 1 5.67 0.78 4.423( / ) 227 273 27 273 4.423 1 9 [( ) ( ) ] 100 100 2.166 10 ( ) CC WmK Q W φ ε ? ? = ==×= ? ++ =××× ? =× 查 此时为很大物体包住很小物体 法。小热辐射损失的有效方所以:加遮热挡板是减 损失的百分数放置铝板后,辐射传热 代入 解 即 当稳定时 住物体此情况又为很大物体包 %93%100 21600 151021600 %100 1510 432 ]81) 100 [(9624.0]) 100 (625[9605.0 ]) 100 27327 () 100 [(91624.0 )/(624.011.067.5 1,9 3 ]) 100 () 100 [( 21 3121 31 3 4343 2331 443 23 42 3023 2 3 4 2 43 2323 =× ? =× ? = = ?×=?× = + ?××=∴ ?=×== === ?= ? ?? ? ?? ? ? ?? Q QQ WQ KT TT QQ T Q KmWCC mSS TT SCQ ε φ φ )()( )()(Q )( — ]) 100 () 100 [( )( ]) 100 () 100 [( ]) 100 () 100 [( )( . 44 21 44 21 44 21 ttS ttSttSQQ ttSQ tt TT C ttS tt TT C TT SCQ ttSQ QQQ wwR wwwwR wwR R w w ww w w w w ww ?+= ?+?=+= ?= = ? ? ? ? ? = ?= ?= += ? ? ? αα αα α α φ φ φ α 对流辐射 辐 辐 对 对辐 代入 则 辐射传热系数令 其中 即 热共同组成应由对流传热和辐射传对于高温物体向外传热 对流辐射联合传热系数五 78.0 w T T u8.7/5 2.42.6/5 .2 150t )(052.04.9 )(07.08.9 .1 )( — => +=≤ < ?+= ?+= ?= =+ T T o wT wT wwT R smu usmu C tt tt ttSQ α α α α α α ααα 时,空气流速 时,空气流速 流空气沿粗糙壁面强制对 以上适 在管或圆筒保温层外 在平壁保温层外 空气自然对流时 有经验公式可计算 得: 对流辐射联合传热系数令 六 . 临界保温层厚度和经济保温厚度 1. 临界保温厚度 21 00 0 00 0 00 00 0 00 0 000 0 0 0 0 0 00 w 2ln 2 1 2ln 2 1 )( 2 1 S 1 )(S ln 2 1 )( ln 1 )(2 , ,, tr RR t Lr r r L tt Lr r r L tttt Q Lr tttt ttQ r r L tt r r ttL Q t tr ww ww + ? = + ? = + ?? = ? = ? =?= ? = ? = απ λπ απ λπ απα α λπλ π α λ )+( 相加,比值不变等比定理,分子、分母 对流 则导热 对流传热系数外界空气温度 保温层导热系数保温层外壁加保温层后,外径 、外壁温有一铜管,外径 0 11 0 111 0 1 1 1 0 1 ln 1 2 0) 2 1 ln 2 1 ( r Q R R,R RRQ, 00 2 00 0 2 00 0 / 00 0 / 00 0 0 210 21 =??=??=? =+ =+ ↓↑ r r r r r r r rr r L Lrr r L r tt w αλ α λ α λ αλ π απλπ )( 为常数 的一阶导:对热阻求 会有一极大值。 有一极小值,则热损失所以总热阻 而加大,则当保温层厚度 有关、和为定值,则从式中看出: 问题须注意对于管子,往往外径 问题,不必考虑一般大管子的外径) 的方法来改变有关,可用调节与保温层) 损失减小时,加保温层才可使热当保温层) 损失越大,时,越包保温层,当保温层)讨论: 临界保温层直径 临界保温层半径得: c c cc 0 0 c0 c0 d,d dd 4 d 2 d 3 d 2 Qd 1 d— 2 d r—r c c c c d d d d < > = > < = = λλ α λ α λ α λ 之间权衡考虑。 费用二者要以材料费用,热损失 保温层越厚是否越好? 会减小,但是包上保温层 时,由上知,当保温层外径 经济保温厚度 Q d .2 c d> 一 . 换热器的分类 ? ? ? ? ?  间壁式  蓄热式  直接接触式 按照交换的方式  二 . 各种类型的间壁式换热器 1. 夹套式:可用于反应过程的加热或冷却 优点:结构简单、制造方便 适应性强。 缺点:传热面积有限,如外部用 于冷却介质,则α较小, 只可间歇式生产。 2. 沉浸蛇管式: 优点:结构简单、能适应各种形 状能承受高压,管内α可 较大 第七节 . 换热器 动画 返回 沉浸蛇管式 缺点:外部流体流速小,因此α 较小,外部空间利用较小。 3. 套管式: 优点:结构简单、容易制造,能 承受高压,可调节流速, 可选择流向,管内、管外 α都较大。 缺点:传热面积不大,只适小流 量换热。 为加大传热面积,可将几个套管换热 器串联。 动画 套管式换热器 返回 三 . 列管换热器 1. 构造: 壳体:金属板卷焊而成的圆筒,两端焊有法兰。 管束: 许多平行排列的管子 管板: 金属圆板,用于固定管束的管 子, 采用焊接或胀接法联结。 顶盖: 用于汇集和引导管内流体,便 (封头)于拆卸、检修,用法兰和壳体 联接。 图一 图二 动画 返回 列管换热器 壳程: 流体由壳体接管进入,在管间(管外)流动,由 另一接管流出所走的路径。 在壳程中可加各种形式挡板,迫使流体曲折流动, 既可增加流速又可不断改变方向,使管间的α增大。 挡板形式: 圆缺形 圆盘形 为了使壳程流速在加大,又可在 壳程中加入隔板, 称为多壳程。 管程:流体从顶盖的进口管进入顶盖,然后进入管子, 再从另一接管流出所走路径。 为使管内流速 加大,可在 顶盖中间加隔 板,把管束分 成若干组,使 流体依次往返 流过各组管子 称为多管程。 多壳程和多管程都可使流速提高,使对流α增大,但流速 增大,必然阻力增加,因此α的提高是以消耗动力为代价。 4 2 m nd w u π = n—管子总数 m—程数 { ? ? ? 2. 列管换热器的种类 由于换热器的壳体和管束流动着温度不同的流体,因此其 受热膨胀的程度不同,就会产生热应力,依照消除热应力 的措施(热补偿)方法不同,列管换热器分为以下几种: ⑴固定管板式 壳体和管壁温差小于 50℃时,管子和管板是通过焊 接和胀接紧固联结,管板和壳体也是焊接联接。 该换热器结构简单、易于制造、成本较低,但壳程不 易清洗,应走干净的流体 节可在壳体上加热一膨胀 如两流体温差 CC oo 50t80 >?> ⑵浮头式 当壳体与管壁的温差大于 80℃时采用,整个管束可以 从壳体中拆出,便于清洗,但结构复杂、造价较高。 动画 动画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 返回 浮头式换热器 返回 ⑶ U型管式 每根管子都弯成 U型管, 只可做成双管程,可承 受高压,但管内不易清洗。 四 . 列管换热器设计和选用应考虑问题 1. 流径的选择 ⑴不清洁、易结垢流体宜走管程 ⑵有腐蚀性流体,宜走管程 动画 U形管式换热器 返回 ⑶饱和蒸汽宜走壳程: 因①饱和蒸汽干净 ②冷凝水易从壳程排出 ③饱和蒸汽α大,无须用流速增大α ④饱和蒸汽α大,走壳程与壳体和管子都接触,因此产生 热应力小。 ⑷高压流体宜走管程 ⑸被冷却流体宜走壳程 2. 流速选用 一般流速较大,则传热α大,但流速过大会增加阻力,增 大动力消耗,因此有一适宜流速范围。 3~15>0.50.2~1.5壳程 5~30>10.5~3管程流速 m/s 气体 易结垢流体一般流体 流体种类 3. 管子规格及排列方式 ⑴规格 管径: 换热器直径越小,换热器单位体积管子数可增多, 则换热面积就越大,但管径太小,则阻力会加大, 且易堵塞。 两种和目前我国换热器管子有 mm5.225mm219 ×× φφ 管长:管长选取以清洗方便、合理使用管子为准, 我国管子长度为 6m,所以换热器管长取 6m的倍数 如: 1.5、 2、 3、 6几种。 ⑵排列方式 等边三角形:优点为排列紧凑, 在 同样管间距情况下, 单位面积可排较多管 子,且管外流体扰动 大,管外α大缺点为: 管外清洗较困难。 正方形:管子排列较松散,管外 α 较正三角形排列 小,但管外清洗较易,如将管束旋转一个 角度,可使管外α加大。 4. 折流挡板 安装折流挡板,目的是为了提高管外 α ,为取得良 好效果, 挡板的形状和间距必须适当。 ),(须 由,由管内、管外计算 及所需要理论传热面积核算总传热系数 计算管、壳程压强降。 。或按系列标准选择设备、排列等、、尺寸 ,确定换热器的基本初算由速率方程 查取经验数据,选定 计算平均温差 计算热负荷 确定流径 试算并初选设备规格 步骤列管换热器选用和设计五 理 实 理 理理理 理 选 选 SS tS nLd SK mi )2.1~1.1(S KQ K, K .3 .2 )( S,tQ K t .1 . 0 m m =→ ?=→→ ?= ? αα ⑴ ⑵ ⑶ ⑷ ⑸ 防止结垢,经常清洗。 用麻花管、波纹管。 器,湍动,如用螺旋板换热改变流向:增大扰动和 可采用多程、加挡板。 ,使热阻下降,:以减薄层流内层厚度提高流速 小的一侧流体采取措施值中的应针对决定 增大总传热系数 采用逆流。增大平均温度差 换热器等。螺纹管、翅片管、板式 ,如采用单位体积内的传热面积增大传热面积:应增大 由 强化传热的途径六 u K K .3 ,t 2. .1 Q . m α →? ?= tKS ⑴ ⑵ ⑶ 七 . 其它类型的换热器 ? ? ? 两原则增加单位体积传热面积 提高传热系数 本着 K 1. 翅片式换热器 2. 螺旋板换热器 3. 板式换热器 4. 热管换热器 是一种新型传热元件 由一内壁装有毛细结构 以及液蕊的真空管构成。 模型 1 模型 2 动画 动画 翅片式换热器 返回 螺旋板式换热器 返回 传热习题课 传热习题课㈠ 传热习题课㈡ 传热习题课㈠ 一 . 目的及要求 1. 熟悉传热过程的基本概念 2. 掌握平壁、圆筒壁导热,对流传热及总传热速率方程的应用 二 . 主要公式 1 2 ln 1 2 .1 r r tL S b t Q S b t R t Q S b t Q n t dSdQ m λ π λ λ λ λ ? = ? = ? = ? = = ? = ? ? ?= ∑ ∑ ∑ ∑ 单层圆筒壁: 多层 热阻 推动力 单层平壁: 傅立叶定率导热: 2 2, ln 1 1 K KQ .3 )t( )( .2 2 ,2 ln S 12 1 2 1 2 12 0 00 0 00 00 21 1 2 1 2 12 tt t t t t t tt t d bd d d tS tSQ TTSQ S b t Q SS S S S S S SS mm mii m w wii m mm ?+? =?≤ ? ? ? ? ??? =? ++ = ?= ?= ?= ? = + =≤ ? = ∑ ∑ ,如 总传热速率方程: 对流:牛顿冷却定率 多层 如 αλα α α λ 逆、并流特点的比较 的关系和壁面温度与 的关系和与总传热系数 度分布壁面两侧对流传热的温 分布平壁与圆筒壁导热温度 差的关系多层平壁导热热阻和温 因素导热系数的意义及影响 及意义傅立叶定率各符号名称 特点传热的三种基本形式及 基本概念三 热量衡算: .9 .8 K .7 .6 .5 4. 3. 2. 1. . )( )( .4 0 0 12c 21 αα αα i i h pc phh rWQ ttCWQ TTCWQ ?= ?= ?= ① )( )( tt /1.0,/40/8 /200,50,5,10,80 tt /1.0/40 /8,/200 mm50mm5 1080 .1 . w2w1 2 2 2 1 2 0 2 21 w2w1 22 2 0 2 wi i wii w i oo w i oo TT S Q q TTSQ T KmWKmWKmW KmWmmbmmbCtCT T KmWKmEW KmWKmW CC ?== ?= ?=?=?= ?===== ?? ?=?= α α λλα α αα 取 对流和导热公式解:要求壁温,必须用 、、求: , 已知: 、、试求个壁面温度 和系数分别为已知钢和保温材料导热 保温层对空气已知水对内壁 保温层,层厚度单层钢板,其外包有一器壁为 的空气,的水,器外包围有有一容器,内充满 练习四 C42.79 40 005.01.111 44.79 t C79.44 200 111.1 -80 q -TT )/(1.1117059.1 701080t )/(5.1 8 1 1.0 05.0 40 005.0 200 1 1 11 1 q )( t T o 1 1 w1 o i w 2 2 02 2 1 1 20 2 2 21 1 1 1 = × ?=?= === =×=∴ =?=?=? ?= +++ = +++ = ?== ?= ? = ? = λ α αλλα α λλ b qT mWq tT KmW bb K tK S Q ttq b t q b t q w m i m w wwww 由 则由 求 而 ② ③ ④ ① ② 0 St5.138 /1280/58 ,/8700 C5 C15 6350010000W C30 C95C30 C95 .2 C87.23 8 1.111 10t t C87.23 1.0 05.01.111 79.42t t m0 22 2o o ooo o o 2 w2 o 2 2 w1w2 和总传热面积、。试求此过程的 ,冷凝器内管,水侧 冷却水,已知氨最小温差为 ,冷热流体,逆流操作,在冷凝段冷却水进口温度 ,,现用冷却水移去热量,冷凝放出热量 时放出热量冷却到排出,氨气由冷凝温度 管,经冷凝于进入一列管冷凝器的内过热氨蒸汽于 小很小,因此两侧温差很由题可看出:钢的热阻 由 由 水却 凝 ?× ?=?= ?= =+=+= = × ?=?= Kmm KmWKmW KmW W q b q φ αα α α λ ③ ④ )/(51 1280 1 5.3645 380015.0 3558 38 1 1 1 K K TTT S t 5.138,/1280,/58 /8700C,5tC,30TC,95 2 00 221 m0 22 2oo 2 o 1 0 KmW d bd d d K mmKmWKmW KmWT mi ?= + × × + × = ++ = ? ? ? →→ ? ×?=?= ?==?== 水却 却 冷凝冷却 水却 凝凝 :求 冷凝 冷却 应分成两段计算 汽解:此题为:氨过热蒸 、求: 钢管 已知: αλα φαα α ⑴⑵ C5.26 t, 63500 10000 7525 25 Q Q )(Q )(Q ? C9.1 5 15 ln 5-15 C255-30 tC5 )/(3.1063 1280 1 5.3645 380015.0 358720 38 1 1 1 K o 2 2 1 / 2 / 22 1 / 2 / 222 o o / 2 o 2 00 == ? ? = ? ? = ?= ?==? ==? ===??? ?= + × × + × = ++ = 解 冷凝 冷却 由求 凝 却 凝 却却 凝 凝凝 水凝 凝 t tt tt ttCW ttCWtt t ttt KmW d bd d d pcc pccm m mm mi αλα 15 5 1525 3030 ← → C C SS K QQ m m Q S m Q S Ct o o o m 5.1255.26t 101525tt 04.856.6 2.513.1063K 1000063500 6.1456.604.8S 56.6 1.93.1063 63500 tK )(04.8 3.242.51 10000 tK S 3.74 5 5.68 ln 55.68 2 2 m 2 m =?=? ==?? =<= =>= =>= =+= = × = ? = = × = ? = = ? =? 却 凝 却凝 却凝 却凝 总 凝凝 凝 凝 却却 却 却 却 -升温 结论: 求 5 5.68 255.26 3095 ← → 所以不用过热蒸汽做 加热介质,而用饱和 蒸汽冷凝。 ⑴ ⑵ ⑵ 5.0 66136 1550 )()( )()( K 501566 136 .3 21 12 2112 2112 / / 2 / 2 ooo o = ? ? = ? ? = ?=?= ′ ?=? ′ = = TT tt CW CW TTCWttCWQ TTCWttCWQ tT CCC C pcc phh phhpcc phhpcc 而在改变前 由热量衡算 管子无限长:解: 少?被冷却的最低温度是多逆流管子无限长,石油 少?两流体出口温度各为多管长不变,改为逆流, 度是多少?温度是多少?水出口温若管长加倍,石油出口 多少?油被冷却的最低温度是当并流管子无限长,石 物性均不变化) 、传热系数题(假定两流体的流量试通过计算讨论以下问 ,不计热损失加热到,水在管内由冷却到 隙中由中并流换热,石油在环石油和水在套管换热器 ⑴ ⑵ ⑶ ⑷ ⑴ )( )(2 5.0 )()( 2S C55T 0.5 136 15 5.0 21 / 21 / / / 21 1 / 2 1 / 2 / / 21 / / 22 / 22 / o / 2 / 2 / 2 / 21 1 / 2 / 21 1 / 2 TTCWtKSQ TTCWtSKQ TT tt CW CW ttCWQTTCWQ ttTTS T T TT tT TT tt CW CW phhm phhm pcc phh pccphh pcc phh ?=?= ?=?= = ? ? = ?==?= →→= == ? ? = ? ? = ? ? = 速率方程 还需一方程 得: 热量衡算 则管长加倍,此时 则即 又 nullnullnull ⑵ ① 66136 TT 1.25 tT tT ln )tt()TT( 66136 TT 2.50 tT tT ln )tT()tT( 2 2.50 16 115 ln 16115 t TT TT t t2 / 21 / 2 / 2 11 1 / 2 / 21 / 21 / 2 / 2 11 / 2 / 211 m 21 / 21 m / m ? ? = ? ? ?+? ? ? = ? ? ??? = ? = ? ? = 变换 须消去对数外未知参数 代入 两式相比 nullnullnull ? ? ? ② nullnullnull82.45 tT tT 8247.3 tT tT ln 64 1 1.25 tT tT ln 5.01 5.0 TT tt 64 1 1.25 tT tT ln TT tt 1 TT / 2 / 2 11 / 2 / 2 11 / 2 / 2 11 / 21 1 / 2 / 2 / 2 11 / 21 1 / 2 / 21 = ? ? = ? ? = ? ? + ? ? = ? ? ? ? + ? 查反对数 解即 =而前已证 两边同除 ② 21 / 211 / 2 / 21 1 / 2 / 21 21 / 21 m / m 21phhm / 21phh / m / / 2 / 2 o / 2 o / 2 / 2 / 2 / 2 / 2 TT TT 2.50 tT tT ln )tT()t(T TT TT t t )TT(CWtKSQ )TT(CWtKSQ tTS C55T,C5.52t 82.45 tT 15136 5.0 T136 15t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两式相比 、出口温度变为不变,而改变流向,则方法如前,此时 得 联解 ⑶ ? ? ? 63745.0 tT tT ln 64 1 2.50 tT tT ln 5.01 5.0 TT tt 64 1 2.50 tT tT ln TT tt 1 TT 66136 TT 2.50 tT tT ln )tt()T(T 1 / 2 / 211 / 2 / 21 / 21 1 / 21 / 2 / 21 / 21 1 / 2 / 21 / 211 / 2 / 21 1 / 2 / 2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解 而 两边同除以 变换 消去对数外未知参数 并逆 逆 改为逆流 升温更高降温更大 逆流 对照并流 得 联解 查反对数 mm o m oo oo oo tt Ct CtC CtC CtC t t t t ?>?∴ = ? =? == == == = ? ? = ? ? = ? ? 8.57 32.41 16.78 ln 32.4116.78 84.51 ,32.56T 50 ,66T 84.51 ,32.56T 89165.1 15T 136 5.0 T136 15 89165.1 T T / 2 / 2 22 / 2 / 2 / 2 / 2 / 2 / 2 1 / 2 / 21 41.3 16.78 1584.51 3.56130 ← → C5.72t 5.0 15136 15t C15tT 5.0 TT tt o / 2 / 2 o 1 / 2 / 21 1 / 2 =∴= ? ? == = ? ? 即 即所以,应在右端相交 升温趋势大故热流体降温比冷流体 因 判断斜率 应相交此时温度曲线总有一端 逆流管子无限长⑷ 传热习题课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膜状沸腾 核状沸腾 液体沸腾 滴状冷凝 在水平管外 在垂直管外或垂直板侧 膜状冷凝 蒸汽冷凝 有相变 自然对流:无限大空间 列管换热器管间 垂直流过管束 管外 过度态 层流 湍流 管内 强制对流 无相变 公式分类一 . 粘度修定 短管 弯管 非圆管 直管 ? ? ? 弯管渡态、短管、非圆管、公式修正:高粘度、过 被冷却 被加热 的取值: 定性温度: 特性尺寸: 强制湍流适用范围:圆形直管内 主要公式二 出进 3.0 4.0 n 2 L 2 ,60 d L 160~7.0Pr 10Re PrRe023.0 .1 . 2 4 8.0 ? ? ? = = + = = < > = > = n n tt t d d m i OH n i μ μ λ α ⑴ ⑵ ⑶ ⑷ ⑸ 层流凝,适用范围:水平管外冷 雷诺数: 时潜热,定性温度: 取管长或板高特性尺寸: 层流 垂直板侧冷凝适用范围:垂直管外、 定公式的讨论:当物性固 1800Re )(725.0 3. 4 Re tt— 2 t L 1800Re )(13.1 .2 4 1 4 1 32 sm 32 8.1 8.0 / 2.0 8.0 < ? = ? = ?=? + = < ? = == tL rg r tL ttr tt tL rg d V B d u B ws sw μ λρ α μ α μ λρ α α ⑹ ⑴ ⑵ ⑶ ⑴ 三 . 主要概念 1. 各准数的符号、名称和意义 2. 无相变对流传热组成的准数、影响因素、强化方法 (壁温、管长、管径、水平垂直放置、速度) 3. 蒸汽冷凝传热的热阻、影响因素 4. 液体沸腾传热机理 5. 对流传热中,壁温和两侧α的关系 6. 辐射传热基本概念 7. 列管换热器的分类、构造特点 8. 换热器中流径的选择原则 9.强化传热过程的途径 wss sw m 0 tttt— r 2 tt t dL ?= + = = ?时潜热,定性温度: 特性尺寸: ⑶ ⑵ 选择 1. 间壁传热时,各层的温度降与各相应层的热阻() A)成正比 B)成反比 C)没关系 2. 在相同温度下,实际物体的吸收率与黑体的 吸收率 A的关系是() A)A>A黑 B)A=A黑 C)A<A黑 D)不一定 答案( ) 答案( ) 3. 在蒸汽冷凝传热中,不凝性气体的存在对 a的影响是() A) 不凝性气体的存在会使 a(值 )大大降低。 B) 不凝性气体的存在会使 a(值)升高。 C) 不凝性气体的存在与否,对数据无影响。 答案( ) 4. 对在 ----蒸汽空气间壁换热过程中,为强化传热,下列方案中 ()在工程上可行 A)提高空气流速 B)提高蒸汽流速 C)采用过热蒸汽以提高蒸汽温度 D)在蒸汽一侧管壁上加装翅片,增加冷凝面积并及时导走冷凝 液 答案( ) 5. 在两灰体间进行辐射传热,两灰体间的温度 50相差℃。由 于某种原因,两者的温度差升高 100℃,则此时的辐射传热量 与原来的辐射传热量相比,应该() A)增大 B)变小 C)不变 6. 用常压水蒸汽冷凝来加热空气,空气平均温度为 20℃,则 壁温为() A)20℃ B)100℃ C)60℃ D)50℃ 答案( ) 答案( ) 7. 高翅片管加热器一般用于() A)两侧均为液体 B)两侧流体均有相变化 C)一侧为气体,一侧为蒸汽冷凝 D)一侧为液体沸腾,一侧为高温液体 答案( ) 8. 翅片发热器的翅片应安装在() A)大的一侧 B)小的一侧 C)管内 D)管外 9. 有相变时的对流传热系数比无相变时() A)大 B)小 C)不变 10 粘度值大,对流传热系数() A) 大 B)小 C)无影响 答案( ) 答案( ) 答案( ) 11 热壁面在冷空气之下比在它之上时对流传热系数() A)大 B)小 C)无影响 12 一套管式换热器,用水冷却油,水走管内,油走管外, 为强化传热,加翅片,翅片应加在()一侧。 A)管外 B)管内 13 总传热热阻总是接近于对流传热系数()的流体。 〕 A)较小 B)较大 15 壁温总是接近于对流传热系数()的流体。 A)较小 B)较大 答案( ) 答案( ) 答案( ) 1.传热的基本方式有,( ),( ),( )。 2.总传热系数 K的物理意义为( )。 3.间壁式换热器的传热过程是( ),( ),( )。 4.列管式换热器中,用饱和水蒸气加热空气,则传热管的壁 温接近( ),总传热系数 K的值( )。 5.用饱和蒸汽加热水,经过一定时间后,发现传热的阻力迅速加 大,这可能是由于( )所引起的。 答案:( )( )( ) 答案:( ) 答案:( ),( ),( ) 答案:( ), () 答案:( ) 6.饱和蒸汽冷凝时,传热系数突然下降,可能的原因是 ( ),解决办法是( )。 7.某一套管换热器用管间饱和蒸汽加热管内空气,设饱和蒸 汽温度为 100,空气进口温度为 20,出口温度为 80,问此 套换热器内壁温应是接近( )。 答案:( ), () 答案:( ) 8.二流体逆流流动, Ct,Ct ,Ct,CT,CT O m O OOO (  )             == === ?25 180200300 1 221 9.某保温材料,厚度为 300mm,测得低温处 ,单位 面积导热速率为 ,求高温处 (). C80t O o = 03 t 1 = C O 10. 估计下列热交换过程中的壁温: 1)一侧为 的饱和水蒸气,一侧为 的空气 =( ) 2)一侧为 的饱和水蒸气,一侧为 的水蒸气, [水的传热系数为 ], () 1atm C O 30 壁 t C O 1atm C O 30 )Cm/(w O ? 2 5000 = m t C O 答案:( ) 答案:( ) 答案:( ) 答案:( ) C tt t ?tuu Ct,Ct Ct1.8m,Lmm,,s/mu C,CC45 1.8mmmm/s . o m / / i o w o o 1 ooo 50 2 5545 2 2 8055 452644 8055 26441 21 2 2 = + = + = == == ==×= × 流判断为圆形管内强制对解: 时,当求: 已知: 多少?则空气的出口温度变为 化,而物性及其它条件不变如空气流量增大一倍, 数?求空气对管子的传热系 管内壁温度为,出口温度入口温度为 的钢管,,长的流速通过常压空气以 α φ φ ⑴ ⑵ ⑴ 计算 )/(3.20 ]) 1.8 0.06 ([1(0.698))10(1.3 06.0 1086.2 023.0 ]) L d ([1PrRe023.0 6030 0.06 1.8 d L 2, 0.7,Pr 10101.3 101.99 077.140.06d Re 698.0Pr,1099.1,/1086.2 /10005.1,/077.1 50 1 o2 0.70.40.84 2 0.7 i 0.40.8 iH 44 5 i 5o2 o33 o 2 CmW d u SPaCmW CkgJCmkg Ct i i O p m ?= +××× × = += <==<= >×= × ×× == =?×=?×= ?×== = ? ? ?? λ α μ μ μ ρ μλ ρ 湍判断 大气压查空气 58.8 ) 2 45 80(3.358.106.014.3 )(10005.1077.1806.0785.0 ) 2 ()( 4 ) 2 ()( )/(3.3523.20)( )( o / 2 / 2 1 / 2 32 21 / 1 / 2 / 2 21 / 1 / 2 / / o28.08.0 / / 8.0 // 2.0 8.0 Ct t tt tt tSLdttCud tt tSttCWQ CmW u u u u d u B wiiipi wiipc ii i i = + ?××××= ?××××× + ?×=?××× + ?=?= ?=×== = = 解得: 当物性固定 απρ π α αα α α α 93.0Pr,1024.66,1013.63 J/kg104.51C,/863 200 2 240160 2 d )( S)(WQ SqQSl, , /103.84qkg/h48000 240,160,250 ,/1084.3 kg/h48000240 160250 .2 25- 3 p 3 21 12c 25 21 25 =×=×= ?×== = + = + = →?= =→?=?= ?=→ ×== === ×= ? λμ ρ αα π Cmkg C tt t ttq ldSqttC d ld mWW CtCtCt mWq C CC o o m imw ipc i i c ooo w o oo 查水 定性温度 再求求出再引一方程 求得而 ,而即求解:分析:要求 求: , 已知: 求管的内径和长度。面积的热负荷 ,水走管内,单位,质量流量为出口温度 ,,水的进口温度温度为有一换热器,壁温平均 d w d w d Gddu du C q ttq ld m q Q S WttC o mw i pc πμμμμ ρ μ ρλ α α α ααα π π 4 Re Pr)( d 0.023 10Re )7680(W/m 50 103.84 50 50)200250()( 26.1S )(26.1 1084.3 1032.48 )(102.483)160740(1051.4 3600 4800 )(WQ 2 4 4.08.0 i 4 2 5 2 5 3 33 12c == ? == ?= > ?= × ==∴ =?=?= =??= = × × == ×=?××=?= 而 设公式由 又 则 60 044.0 12.9 )(12.9 044.014.3 26.126.1 26.1 101083.2 044.010136314.3 3600 4800 4 4 Re )(044.0003642.0d 98.0) 1063.1314.3 3600 4800 4 ( 7680 1024.66 023.0 Pr) 4 (0.023023.0d Pr) 4 ( d 0.023Pr) 4 ( d 0.023 45 5 1.8 4.08.0 5 2 4.08.01.8 4.08.0 1.8 4.08.0 i >= = × == == >×= ××× × == =?= × ×× × × = ?= ?=?= ? ? ? d l m d l dlS d w md w w d w 校 由前式 校核 π π πμ πμα λ πμ λ πμ λ α sPamW mkgCmkg tt t ttCWtSKQ mm p m pccm ?×=?= === = + = === ?=?= × 5-o 33 o 21 o2 1200 oo 2 101.86 C,/0267.0 701.0Pr ,/005.1 ,/165.1 C30 2 2230kJ/kgr C,112T )(kg/cm6.1P )( 50 C50C10 kg/h150 kgf/cm6.05.357 .3 μλ ρ φ 空气查 蒸汽饱查 求管长,则求面积解: 为原来的多少倍?并求此时蒸汽的消耗量 度(设物性不变)%时,求空气的出口温当空气流量增加 换热器长度 ,求:和温度分别为 ,进、出口空气,空气的流速为的饱和蒸汽加热管内的 表压为的套管换热器的管外用在一内管为 ⑴ ⑵ ⑴ )/(68 )701.0()107.5( 0.05 0267.0 0.023Pr(Re) d 0.023 10107.5 1068.1 165.12.1805.0 Re )/(2.18 05.0785.0 3600165.1/150/ 3.80 62 102 ln 62102 )(68.1)1050(005.1 3600 150 2 4.08.044.08.0 i 44 5 22 4 00 CmW du sm d w u KK Ct KWQ o i i o m ?= ?×=?= >×= × ×× == = × × == = = ? =? =?××= ? λ α μ ρ ρ α π 湍 此条件下,求 8.08.0 / i / i mi / m / i 12 1 / 2 m0im0012pcc / m0 / i / m0 / 01 / 2pcc / i 2 0 0 00 2 3 m0 0 m00 5.1) u u ( t t tt )tt(5.1 tStSK)tt(CWQ tStSK)tt(CW5.1Q 05.0 96.1 d l m96.1 05.014.3 3077.0 d S l ldS m3077.0 3.8068 1068.1 tK Q S tSKQ == = ? ? ==?= ==?= = = × === = × × == = α α ?α ?α ?α? ?α? π π ? ? 是湍流 两式相比 校 又 由 ∵ ⑵ )(41.1 1050 )106.47(5.1 W W rW)tt(CWQ rW)tt(CW5.1Q C6.47t 583.1 t112 10112 45933.0 tT tT ln tT tT ln3.80 1 5.1 40 5.1 3.80 tT tT ln tt 5.1 3.80 tT tT ln )tT()tT( 5.1 1050 )tt(5.1 h / b h12pcc / b1 / 2pcc / o / 2 / 2 / 2 1 / 2 1 8.0 / 2 1 1 / 2 8.0 / 2 1 / 21 8.0 1 / 2 倍 由 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