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学时:第一讲
教程第56页-64页
第一节 概述
第一单元 研究对象和范围
知识点: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1.心理学的定义:社会心理学是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怎样受他人存在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的一门学科。(识记)
2.社会学的定义: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研究,以群体生活的心理为基础。(识记)
3.介于心理学和社会学之间的定义:社会心理学应着重对社会关系、社会情境、个体的心理反应以及个体内在的心理因素的研究。
参考概念:沈德灿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侯玉波,《社会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3,P2)。
参考书:侯玉波,《社会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3,P2 章志光,金胜华,《社会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4,P12-22。
知识点: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
1.社会行为
2.社会心理
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即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导向作用的心理活动。要点:社会行为(领会)
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它包括群体的决策行为、建设性及破坏性行为与个体的习见行为,以及人际之间的合作与竞争等。社会行为及其发展取决于个体及其所处情境的状况。
勒温提出著名的公式:B=f(P,E) B—行为;P—个体;E—个体所处的情境;f—函数关系
其意义是,行为是个体及其情境的函数,即个体行为是个体与其所处情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勒温指出,“要理解和描述行为,人和他所处的情境必须被看成是一个相互依赖的因素群。”
知识点: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详见教材57页)
1.微观的个体层面
2.中观的群体层面
3.宏观的社会层面
第二单元 社会心理学简史(教程第57页-60页)
知识点:美国学者霍兰德的“三阶段理论”,即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划分为哲学思辨、经验描述及实证分析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也就是社会心理学的启蒙期,形成期及确立期。(识记)
知识点:哲学思辨阶段
知识点:经验描述阶段
知识点:实证分析阶段
第三单元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教程第60页-64页)
知识点:社会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原则(详见教材60页)
1.客观性原则
2.系统性原则
3.理论结合实际原则
4.伦理原则
要点:伦理原则(识记)
1.研究者必须采取保护被试的措施和步骤;
2.在制定研究计划时,研究者应评估其道德可接受性;
3.在研究进行前,研究者应向被试说明研究计划的主要部分,并征得其同意参与;
4.在特殊情况下的欺瞒须经批准,并在事后向被试说明,求得理解;
5.被试有退出研究的自由;
6.对被试提供的资料应加以保密。如公开发表,须经其同意。
知识点: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详见教材60-63页)
1.观察法(应用)
2.调查法(应用)
3.档案研究法
4.实验法
要点:观察法 (领会)(详见教材60-61页)
1.自然观察:在自然情境中对人的行为进行观察,其特点是对所观察的行为尽可能少地干预。
2.参与观察: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之间存在互动关系,这种观察叫参与观察。即观察者作为被观察者群体的一员进行的观察。
要点:调查法(应用)(详见教材61-63页)
1.访谈法:研究者通过与研究对象进行口头交谈来收集资料的方法叫做访谈法。
(1)特点
(2)分类
结构访谈与非结构访谈:前者是标准化访谈,即按统一要求,依照有一定结构的问卷进行的正式访谈;后者的访谈提纲是一个粗线条式的,访谈者可视实际情况灵活掌握与调整。结构访谈的优点是结果易于统计分析但灵活性较差。
直接访谈与间接访谈:前者是面对面的访谈;后者是访谈者通过一定的中介进行的,常见的有电话访谈等。直接访谈不仅能获得言语信息而且还能得到非言语信息,因而有助于对结果的解释与分析,但这种访谈对访谈者的要求较高,花钱较多;间接访谈的优点是,搜集资料用时相对较少,花费较小。
(3)访谈过程与技巧
准备工作
接近被访谈者
应对拒绝的技巧
谈话和提问的技巧
追问技巧
2.问卷法
(1) 特点标准化程度较高,整个过程严格按一定原则进行从而保证研究的准确性和有效性,避免主观性及盲目性;收效快,能在短期内获得大量信息。
(2)类型
(3)问卷的结构
(4)问卷设计的原则
要点:问卷设计的原则(识记)
目的性原则 设计问卷时要明确并紧密围绕研究目的。
全面性原则 设计问卷时要全面考虑问卷内容的构成,在提问语句及答案设计中要尽量穷尽相关内容。
非歧义性原则 设计问卷要使被调查者能正确理解,避免出现歧义。
非暗示性原则 设计问卷时,调查者力求避免对被调查者的暗示与诱导。
加图:001
第 2 学时:第二讲
教程第64页-68页
第四单元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知识点: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详见教材60页)
1.社会学习论
2.社会交换论
3.符号互动论
4.社会认知论及场论
5.精神分析论
要点:社会学习论(领会)
试图用行为主义解释人们社会行为的学说叫社会学习论。行为主义主要的理论假设是,先前的学习对现在的行为有决定作用。
1.简史
社会行为(识记):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包括群体的决策行为、建设性及破坏性行为与个体的习见行为,以及人际之间的合作与竞争。
2.学习的机制
3.观察学习
要点:社会交换论(识记)
主张从经济学投入与产出关系的视角研究社会行为的理论。重点强调,“人们之间的互动是物质与非物质的一种交换”。
符号互动论(识记)
主张从与他人处于互动关系的个体的日常情境研究人类群体生活德,始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
社会认知论及场论(识记)
强调个体认知过程在其行为中的重要性的社会心理学理论派别。没有统一的理论体系。社会认知论的基本观点主要是,个体并不是被动面对客观世界的各类事物,而是把自己的知觉、思维和信念组织成简明的有意义的形式。无论情境怎样复杂,人们都能把某种意义赋予它。这种组织、认知和解释,对个体在社会情境的行为影响很大。
精神分析论(识记)
奥地利著名学者弗洛伊德在治疗神经症及精神病的临床实践中创立的一种学说,后来发展为一种强调潜意识过程对人的行为有决定作用的理论,亦称深层心理学。
要点:紧张与冲突(领会)
心理生活空间中,一个区域处于与周围区域相对平衡的状态称作紧张;冲突是“近乎相等的强场力的对立状态”。如果内外刺激使某一区域平衡状态被打破,个体为恢复平衡,在心理生活空间寻求满足需要的目标,释放能量,驱动行为达到目标。如目标能满足需要是正诱发力,使个体趋向目标;反之则为负诱发力,使个体回避目标。冲突有三种类型即双趋冲突,双避冲突与趋一避冲突。
人格结构(领会)
三个层次:本我、自我与超我。
本我 存在于无意识中的本能、冲动与欲望构成本我,是人格的生物面;
自我介于本我与外部世界之间,是人格的心理面。自我的作用是,一方面能使个体意识到其认识能力,另一方面使个体为了适应现实而对本我加以约束和压抑;
超我是人格的社会面,是“道德化的自我”,由“良心”和“自我理想”组成。超我的作用是指导自我、限制本我。在正常情况下,三者相对平衡,个体能得以适应环境和现实。
第 3 学时:第三讲
教程第69页-73页
第二节 社会化与自我
第一单元 社会化
知识点:社会化概念(识记)
涉及社会及个体两方面。从社会视角看,社会化即社会对个体进行教化的过程;从个体视角看,社会化即个体与其它社会成员互动,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按社会化的发展阶段划分,有早期社会化(儿童及青少年时期)、继续社会化(成人期)。
社会化过程,传统观点认为到成人期即告结束,而现代观点则主张,社会化伴随人的一生,即终生社会化。
再社会化(识记)
由于社会急剧变化,对个体重新进行社会化的过程。其中包括对早期社会化及继续社会化过程中没有取得合格社会成员资格的个体的再教化。
知识点:社会化的内容(识记)
1.教导社会成员掌握生活与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教导社会成员遵守社会规范
3.教导社会成员树立生活目标,确定人生理想
4.培养社会角色
知识点:社会化的条件(识记)
1.人类有较长的生活依赖期,即有一个不能独立生活的童年时期,这是个体接受社会化最好时期,也是社会化的基础;
2.人类具有超越本能的能力。
知识点:社会化的载体(识记)
1.家庭
2.学校
3.大众传播媒介
4.参照群体
知识点:政治社会化
知识点:道德社会化(领会)
个体将社会道德规范逐渐内化,成为自己行为准则的过程。它有三个方面:
1.道德观念与道德判断:这是道德中的认知成分。皮亚杰认为,道德判断是从他律到自律,从效果到动机。
2.道德情感:伴随道德观念的内心体验。道德情感的形式可能是直觉的体验,也可能是形象的体验亦可能是深层体验。道德情感的内容是指爱国情感、劳动情感、集体荣誉感、正义感等。
3.道德行为:个人对他人与社会有道德意义的行动。高水平的道德行为来自道德习惯的养成。
知识点:性别角色社会化(识记)
家庭对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影响是通过性别期待与认同、模仿的机制实现的。
知识点:语言社会化(识记)
个体社会化是从掌握语言开始,全部社会化是以语言社会化为前提的。语言是人们相互理解的手段,个体掌握一种语言后,才能接受社会习俗和态度,并以此塑造自己的人格。语言是个体联系他人与社会的纽带;同时,语言集中反映了文化,掌握某种语言的过程就是社会化的过程。因为语言中蕴含的知识、规范与观念必然对掌握这种语言的个体产生深刻的影响。语言社会化在个体社会化中占据特别重要的地位。
第二单元 社会角色及其理论
知识点:社会角色的概念(识记)
社会角色是个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它是对在特定地位的个体行为的期待,是社会群体得以形成的基础。
社会是一个大舞台,每个个体都在此舞台上扮演一定的角色。人们在社会互动中演戏和表现自己,把握自我形象,达到一定目的。
知识点:社会角色的分类
知识点:角色扮演过程(识记)
1.角色期待
个体承担某一角色,首先遇到的是他人与社会对这一角色的期待,即社会公众对其行为方式的要求与期望。如个体偏离角色期待可能招致他人的异议或反对。
2.角色领悟
对角色的认识和理解往往是按他人的期待不断调节自己的行为并塑造自己来进行的。
3.角色实践
角色期待与角色领悟的发展是个体实际表现的角色。
知识点:角色失调(领会)
个体在角色扮演中产生矛盾、障碍,甚至遭遇失效。常见的角色失调有四种:角色冲突、角色不清、角色中断及角色失败。
第 4 学时:第四讲
教程第73页-76页
第二节 社会化与自我
第三单元 自我、身份和自尊
知识点:自我(详见教材73页)
1.自我的概念;
2.自我的结构;
3.自我概念的功能;
4.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5.自我概念的测量;
要点:自我的概念(识记)
自我,亦称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包括对自己生理状态、心理状态、人际关系及社会角色的认知。
镜我(领会)
自我概念是他人判断的反映。我们所隶属的社会群体是我们观察自己的一面镜子。自我概念是个体认为他人是如何“看”我的。
要点:自我的结构 (识记)(详见教材73页)
1.物质自我
物质自我是其它自我的载体。个体如何看自己身体的层面;
2.心理自我
心理自我是个体态度、信念、价值观念及人格特征的总和,是个体如何看自己心理世界的层面;
3.社会自我
社会自我处于社会关系、社会身份与社会资格中的自我,即个体扮演的社会角色,是自我概念的核心,社会如何看待个体(又被其意识到)的层面;
4.理想自我
个体期待自己是怎样的人,即在其理想中,我该是怎样的人。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距往往是个体行动的原因。
5.反思自我
个体如何评价他人和社会对自己的看法。这是自我概念反馈的层面。
知识点:身份(详见教材74页)
1.身份的定义
2.身份的特点
要点:身份的特点(识记)
1.客观性
指的是个体在社会中的地位,这种地位是他人与公众认可的,因而是客观的;
2.主观性
身份以自我概念为表现形式,因为自我概念可以理解为个体对自己身份的意识;
3.多重性
个体在社会中往往具有许多身份,因为每一个体都有一个以上的社会地位;至于个体的处境的多重性更是显而易见的;
4.稳定性
某些身份如出身、民族、性别等是终生不变的;有些社会身份在一定时期也是相对稳定的。身份的稳定性对个体的心身健康与行为一致性是很重要的。在社会转型时期,由于社会关系的急剧变化,个体的社会地位往往有较大改变,个体可能失去自我。如失去时间较长,程度较重,对其心理健康是有害的;
5.契约性
现代社会,特别是以市场经济为主的社会,身份是一种社会契约,它所规定的权利、义务个体应予履行。
知识点:自尊(详见教材75页)
1.自尊的概念;
2.影响自尊的因素;
3.自尊的测量;
要点:自尊的概念(识记)
自尊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自尊水平是个体对每一角色进行单独评价的总和。
要点:影响自尊的因素 (识记)(详见教材73页)
1.家庭中亲子关系的影响
以下亲子行为有助于培养孩子的高自尊:对孩子表现出慈爱、有兴趣、接受与卷入;对孩子的要求,前后一致,双亲一致;尊重孩子,给予一定的自由;说服而不是体罚孩子。
2.行动表现的反馈
特别是成功行为的反馈可提高个体自尊水平。
3.选择参与和扬长避短
选择那些适合个体,能取得成就或成功的活动,因为这些活动能使个体获得的行动表现是正反馈,有益于增加尊。
4.根据相似性原理
正确进行社会比较 在社会比较中如何选择坐标系是极重要的。根据相似性原理,选择地位、身份相似的人与之比较,将使个体处于恰当的位置,会增加自尊。
第 5 学时:第五讲
教程第76页-80页
第三节 社会知觉与归因
第一单元 社会知觉
知识点:社会知觉(识记)
社会知觉与普通心理学的知觉的含义有所不同。后者是指个体对直接作用于自己的客观刺激物整体属性的反映,不包括想象、判断等过程;前者则包括整个认知过程,既有对人外部特征的知觉,又有对人格特征的了解以及对其行为原因的判断与解释。
知识点:社会知觉的原因
1.对他人表情的知觉
2.对他人人格的知觉
3.对人际关系的知觉
4.对行为原因的知觉
知识点: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
1.认知者的经验
2.认知者的动机与兴趣
3.认知者的情绪
要点:图式(识记)
所谓图式,是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网络。个体进行社会认知时,它对新输入的信息起解释作用,如果脑中没有解释新信息的图式,则要形成另外的图式。
图式的作用:
1.影响个体对他人的知觉
个体知觉他人,所看见的是其想看见的东西,即用图式解释知觉对象;
2.影响对注意对象的选择
个体知觉他人,往往与图式有关的信息处于注意中。对注意对象的选择,认知者未必能意识到。
3.影响记忆
个体知觉他人能记住的,是其以前知道的东西。
4.影响自我知觉
认知者如果建立了自我图式,就会据此加工有关自己的信息。自我图式是个体在已往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对自己的概括认知。
第二单元 印象形成与整饰
知识点:印象及其形成的概念
知识点:印象形成的效应
要点: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识记)
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信息出现的顺序对印象形成有重要作用。最初出现的信息影响最大,称为首因效应;最新获得的信息影响也较大,因为它在时间上离认知者最近故称近因效应。首因效应是第一印象的机制。第一印象一经建立对其后的信息的理解、组织有较强的定向作用。个体对后续信息的解释往往是根据第一印象完成的。
要点:光环效应(识记)
在第一印象形成中,认知者的好恶评价是重要维度。人们初次相见,彼此最先作出的判断是相互喜欢与否。个体对他人所作的好恶评价极大地影响对他人的总体印象。个体对认知对象的品质一旦形成某种倾向性印象,就会用它评价认知对象的其它品质。最初的倾向性印象好似一个光环套在其上,使他的其它品质也因光环影响反射出类似色彩。如个体对他人的外表有良好印象,会对他的人格品质倾向于肯定评价。这类现象叫光环效应。
要点:刻版印象与定型 (识记)
人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形成对某类人或某类事较为固定的看法叫刻版印象。这是社会知觉中表示凝固性与偏向性的概念。如果刻板印象是针对某一群体成员则称定型。对某一群体成员特征的认知,带有价值倾向的概括化印象即是定型。刻板印象与定型的积极作用是使社会知觉过程简化。其消极作用是容易形成偏见。在有限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定型往往具有负面性质,会对某些群体的成员产生偏见,甚至歧视。
知识点:印象形成中的信息整合模式
1.加法模式
2.平均模式
3.加权平均模式
知识点:印象整饰(领会)
1.印象整饰的概念
2.印象整饰的作用
3.印象整饰的策略
要点:印象整饰(领会)
印象整饰,亦称印象管理。个体以一定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即个体进行自我形象的控制,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使他人印象符合个体期待。印象整饰与印象形成的区别是,印象形成对认知者来说是信息输入,是形成对他人的印象;而印象整饰是信息输出,是对他人印象形成施加影响。
第 6 学时:第六讲
教程第80页-83页
第三单元 归因
知识点:归因(领会)
归因,即归结行为的原因。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知识点:行为原因的分类(识记)
1.内因与外因
个体实际归因时,首先注意的是内因与外因。前者指存在于个体内部的原因,如人格、品质、动机、态度、情绪、心境及努力程度等个人特征。如将行为原因归于个人特征,称为内归因;行为外因是指行为或事件发生的外部条件,包括背景、机遇、他人影响、工作任务难度。如果将行为原因归于外部条件可称之为外归因或情境归因;
在许多情境中,行为与事件之发生并非由内因和外因单一因素引起,而兼有二者的影响。这种归因叫做综合归因。
2.稳定性与易变性
在行为的内因与外因中均有稳定性和易变性因素。如人的情绪易变,而人格特点、能力则会在长时间保持稳定;在外部条件中,工作性质与任务难度相对稳定,像气候条件则易于变化。
3.可控性
个体能否控制其行为的动因。如果是可控的,表明个体可通过主观努力改变行为及其结果;对可控性因素的归因可作出不同预测。如果行为动因是不可控的,如智力因素、工作难度等,那么对不可控因素的归因使其对未来行为的预测相对准确。
知识点:控制点理论 (识记,领会)
控制点是美国心理学家罗特提出的一种个体归因倾向的理论观点。认为个体对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及其结果的控制源有不同的解释。对某些人来说,个人生活中多数事情的结果取决于个体在做这些事情时的努力程度,所以他相信自己能够对事情发展与结果的进行控制。此类人的控制点在个人之内部,称为内控者。另一些人认为个体生活中多数事情的结果是个人不能控制的各种外部力量作用的结果,他们相信社会的安排、相信命运和机遇等因素决定了自己状况,而个人努力是无济于事。这类人倾向于放弃对自己生活的责任,控制点在个人之外部,称为外控者。
由于内控者与外控者理解的控制点来源不同,因而他们对待事物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也不相同。内控者相信自己能发挥作用,面对可能的失败也不怀疑未来可能会有所改善,面对困难情境,能付出更大努力,加大工作投入。他们的态度与行为方式是符合社会期待的。而外控者看不到个人努力与行为结果的积极关系,面对失败与困难,往往推卸责任于外部原因,不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是企图寻求救援或是赌博式的碰运气。他们倾向于以无助、被动的方式面对生活。显然这种态度与行为方式是不可取的。
知识点:归因原则(识记)
1.不变性原则
2.折扣原则
3.协变原则
要点:不变性原则(识记)
海德是归因理论的创始人,他认为人们归因时,通常使用不变性原则,就是寻找某一特定结果与特定原因间的不变联系。如果某特定原因在许多条件下总是与某种结果相联,如果特定原因不存在,相应的结果也不出现。这就可把特定结果归结于那个特定原因。不变性原则的思想方法是科学的,用这种方法可找到某种行为或其结果的关键
原因。
要点:折扣原则(识记)
这个原则是归因理论的另一个主要研究者凯利提出的。他认为,如果也存在其它看起来合理的原因,那么某一原因在引起某一特定结果的作用就打了折扣。当一种结果是由一种以上原因引起的,将其归结于某一特定原因时显然需要谨慎行事。
要点:协变原则 (识记)
人们归因时如同科学家在所有信息中去寻求规律,试图找出一种效应是否由于各种条件的规律性协变而产生的。凯利指出,一种效应会被归因于效应发生时发生,而效应不发生时也不出现的条件。我们可通过检查三个独立维度的信息来归因:刺激客体维度、行为主体维度以及背景维度。因此凯利的归因理论也称作三维理论。
根据三维理论,个体在归因时需要三种信息:
1.特异性信息
行为主体的反应方式是否有特异性,是否只针对某一刺激客体做出反应;
2.共同性信息
不同的行为主体对同一刺激的反应是否相同;
3.一致性信息
行为主体在不同背景下做出的反应是否一致。个体从以上三方面信息的协变得出结论。
知识点:影响归因的因素
1.社会视角的影响
2.自我价值保护
第 7 学时:第七讲
教程第83页-88页
第四节 社会动机
第一单元 概述
知识点:社会动机的概念(领会)
动机是引起、推动、维持与调节个体行为,使之趋向一定目标的心理过程。由人的自然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为自然动机;由人的社会属性、社会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为社会动机。人的社会动机是其社会行为的直接原因。
知识点:动机过程(识记)
人的某种需要从未满足状态转换到满足状态,并产生新的需要,这一过程称为动机过程。
知识点:动机的功能
1.激活功能
2.指向功能
3.调节功能
知识点:动机的分类
1.按性质可分为自然动机与社会动机。
2.按作用可分为优势动机和非优势动机。
3.按个体是否意识到可分为清晰动机,自觉程度较高;模糊动机是无意识的。
知识点: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的关系(识记)
倒U型曲线动机引发与维持活动,但其强度与活动效率之间并不是线性关系。一般说来,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之间呈倒U型曲线,即中等强度的动机水平,活动效率最高,动机水平过低与过高,均导致活动效率下降。
第二单元 社会动机与社会行为
知识点:亲合动机(领会)
个体害怕孤独,希望和他人在一起的一种心理倾向。亲合即合群,是人际吸引最低的层次。
1.亲合起源于依恋
2.亲合的作用
3.影响亲合的因素
要点:亲合起源于依恋(识记)
人是一种群居的社会动物。合群在个体的早期表现是亲子间的依恋,即婴儿对双亲的出现有积极的反应,愿意和父母在一起。惊慌不安时寻找父母,双亲在场便减少这种不安状态。
依恋的产生有先天因素的影响,例如婴儿的哭和笑都是不经学习就会的先天行为。哭和笑有助于依恋的形成。另一方面,双亲的出现使婴儿微笑,停止哭泣,这本身是一种强化。没有这种强化,双亲也难于有对婴儿强烈的亲子依恋。因此,可以说某些先天行为模式是依恋的基础,通过亲子间的相互强化,这些模式得以发挥作用。
要点:影响亲合的因素(识记)
1.情境因素
群体在面临外界压力的情境中,压力越大,群体成员的亲合动机越强;悲惨情境也能刺激人们的亲合动机。
对社会隔离(剥夺)者(如单独关押的犯人、遇难船只的幸存者、探险家)的研究表明,他们由于较长时间的独处,缺乏亲合,往往产生某些心理障碍和精神症状。
2.情绪因素
从亲合产生的心理背景看,亲合与人的情绪状态有密切关系。
恐惧是现实危险引起的情绪体验。恐惧情绪越强烈,亲合倾向越明显。
焦虑是非现实危险引起的情绪体验。高焦虑者亲合倾向较低,这是因为在焦虑状况下,与他人在一起不但不能减少焦虑,还可能增加。
3.出生顺序
它是影响亲合的一个重要因素。长子、长女恐惧时的合群倾向要比他们的弟妹们更明显,而且是按出生顺序递减。这可能是因为在多子女家庭中,双亲对第一个孩子关心照料更多,其对父母的依赖性较大的缘故。
知识点:成就动机(领会)
个体追求自认为是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完善状态的动机。即个体在广泛背景下,追求成功与成就的动机。
1.成就动机的重要性
2.抱负水平
3.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
要点:抱负水平(领会)
个体从事某种实际工作前,对自己可能达到的成就目标的主观估计。
抱负水平代表个体的一种愿望,与个体实际成就可能有差距。抱负水平与成就动机有密切联系:个体抱负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其成就动机强弱。如遇事想做、想做好、想超过他人的,其抱负水平高;对自我能力的估计与个体已往成败经验有关,成功经验可提高抱负水平,失败经验则降低个体的抱负水平。
知识点:培养成就动机应注意的问题(识记)
成就动机是习得的社会动机,在培养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家长对儿童的自律训练的严格程度与儿童成就动机呈正相关,即家长对其子女的自律训练越严格,他们的成就动机就越强。合谐的家庭氛围,指导、劝告式的引导使儿童的成就动机发展较好,儿童对成功的追求热情较高;而过度管束和限制使儿童独立性发展较差,往往成人后缺乏创造性和竞争力,因为他们缺乏成就需要;因此,从小就应培养儿童的成就感,这是自我实现者高峰体验的基础;
2.社会环境的氛围对个体成就动机具有深刻影响。麦克利兰研究并测量了三十多个国家儿童读物中的故事内容所表现的成就动机,认为一个社会形成的高成就动机氛围有益于个体成就动机的提高。
知识点:侵犯
1.侵犯的构成
2.侵犯的原因
要点:侵犯的构成(领会)
侵犯是由伤害行为、侵犯动机及社会评价三方面的因素构成。伤害行为包括身体伤害和言语伤害;侵犯动机即侵犯意图,是侵犯行为的原因;社会评价指的是,违反与破坏社会规范和社会准则的侵犯具有反社会性质;维持社会规范与准则的侵犯是亲社会性质的;此外,还有介乎二者之间的侵犯,即被认可的侵犯。广义的侵犯包括以上三种情况,而狭义的侵犯专指反社会的侵犯。
知识点:侵犯的原因(识记)
1.本能论的解释
2.挫折——侵犯学说
3.社会学习论的观点
要点:挫折——侵犯学说(识记)
挫折,既指阻碍个体达到目标的情境又指行为受阻时个体产生的心理紧张状态。
挫折——侵犯学说最初由多拉德等人提出。认为“侵犯永远是挫折的一种后果”,“侵犯行为的发生,总是以挫折存在为条件”。这种学说有三个主要观点:
(1)侵犯强度同目标受阻强度呈正相关;
(2)抑制侵犯的力量与该侵犯可能受到的预期惩罚强度呈线性关系;
(3) 如果挫折强度一定,预期惩罚越大,侵犯发生的可能性则越小;如果预期惩罚一定,则挫折越大,侵犯越可能发生。
后来,许多学者对这一学说提出修正。米勒指出,挫折也可以产生侵犯以外的结果,并不一定引起侵犯;伯克威茨认为,挫折导致的不是侵犯本身,而是侵犯的情绪准备状态即愤怒;侵犯的发生还与情境中的侵犯线索有关,与侵犯有关的刺激物可能使侵犯得以加强。
知识点:利他
1.利他的性质
2.利他产生的条件
3.对利他行为的解释
要点:利他(领会)
个体有益于他人、公众和社会,又不期待任何回报的行为。
第 8 学时:第八讲
教程第88页-90页
第五节 态度
第一单元 态度形成
知识点:态度的概念(领会)
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的客体做出反应时所持有的稳定性的心理倾向,它具有评价性。
内在性 态度是内在的心理倾向,是尚未显现于外的内心历程或状态;
对象性 态度总是指向一定目标,具有针对性,没有无目标的态度;
稳定性 态度一旦形成就会持续一段时间、不易随便改变。
1.态度的成分
2.态度与价值
要点:态度的成分(识记,领会)
1.认知成分
个体对态度对象的知觉、理解、判断与评价;
2.情感成分
个体在评价基础上对态度对象产生的情感反应或情感体验;
3.行为倾向成分
个体对态度对象以某种方式行动的倾向。
以上三种成分的英语词首分别为C(认知)、A(情感)、B(行为倾向),因而对态度的三成分说有人称其为态度的A、B、C模式。
一般地,态度的三种成分是协调一致的。在它们不协调时,情感成分占有重要地位,往往决定行为倾向。
知识点:态度的功能
1.工具性功能
2.自我防御功能
3.价值表现功能
4.认知功能
知识点:态度的维度
1.方向
即态度指向,个体对态度对象是肯定指向或是否定指向。在态度测量中大多涉及这个维度。包括是与否、赞同与反对、接纳与拒绝、喜欢与厌恶等;
2.强度
即态度方向的程度。大多数人格量表涉及的是态度强度的测量;
3.深度
个体对某态度对象的卷入水平;
4.向中度
某种态度在态度体系及相关价值系统中接近核心价值的程度;
5.外显度
个体在某一态度上的外显度是在其行为方向与行为方式的外露程度。
知识点:态度的形成(识记)
美国学者凯尔曼提出态度形成包括服从--认同--内化三个阶段。
(一)服从 态度形成的开始,个体总是按社会规范和社会期待或他人意志在外显行为方面表现与他人一致,以获得奖励,避免惩罚。此时行为受外因控制,服从是表面的、暂时的;
(二)认同 个体自愿接受他人观点、信息或群体规范,使自己与他人一致。在认同阶段,个体虽受到态度对象的吸引,但已超脱外部控制的奖惩,而主动趋同于对象。在这一阶段情感因素起明显作用,认同依赖于对象对个体的吸引力。
(三)内化 态度形成的最后阶段。个体真正从内心相信并接受他人观点,使之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成为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
内化是个体原有态度与所认同的态度协调过程,其中情感成分是中介因素,认同基于情感上的喜欢。而内化过程是以理智,即认知成分为基础的。
个体态度的形成,从服从到认同,再到内化成为稳定性的心理倾向,不易改变。
第 9 学时:第九讲
教程第90页-93页
第二单元 态度转变
知识点:态度转变模型(识记)
美国学者霍夫兰德等人提出一个态度转变模型。
(一)传递者
1.信息的传递者
其威信、与接受者的相似性都会影响他提出的信息的说服效果。威信越高,与接受者的相似性越大,说服的效果越好。
2.说服的意图
如接受者认为传递者刻意影响他们则不易改变态度;但如果他们认为传递者没有操纵自己的意图,心理上没有阻抗,对信息的接受较好,易于转变态度。
3.说服者的吸引力
接受者对高吸引力的传递者有较高的认同,因而容易接受他的说服;
(二)沟通信息
1.信息差异
任何态度转变都是在沟通信息与接受者原有态度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发生的。如果传递者的威信较高,这种差异越大,引发的态度转变就越大;如传递者威信低,这种差异适中,引发的态度改变也较大;
2.畏惧
它与态度转变的关系不是线性关系。在大多数情况下,畏惧的唤起能增强说服效果。但是,如果畏惧太强烈,引起接受者心理防御以至否定畏惧本身,结果却只能是态度转变较少。研究发现,中等强度的畏惧信息能达到较好的说服效果。
3.信息倾向性
对一般公众,单一倾向信息说服效果较好;对文化水平高的信息接受者,提供正反两方面的信息,说服效果较好。
(三)接受者
1.原有的态度与信念
已经内化了的态度作为接受者信念的一部分,难于改变;已成为既定事实的态度,即说服者根据直接经验形成的态度不易改变;
2.接受者的人格因素
依赖性较强的接受者信服权威,比较容易接受说服;自尊较高、自我评价较高的接受者不易改变态度,社会赞许动机的强弱也是影响态度转变的因素,高社会赞许动机的接受者易受他人及公众影响,易于接受说服;
3.个体在面临改变态度的压力时,其逆反心理、心理惯性等心理倾向会使其拒绝他人的影响,从而影响态度转变。
(四)情境
态度转变是在一定背景下进行的,以下情境因素会影响态度转变。
1.预先警告
它有双重作用。如接受者原有态度不够坚定,预先警告可促使其态度改变;但预告也可能有抵制说服的作用,例如,预告与接受者的利益有关时往往使其抵制态度转变。
2.分心
它的影响也是复杂的:如果分心使接受者分散了对沟通信息的注意,将会减弱他对说服者的防御和阻抗,从而促进态度转变;如果分心干扰了说服过程本身,使接受者得不到沟通信息则会削弱说服效果。
3.重复
沟通信息重复频率与说服效果呈倒U型曲线关系,即中等频率的重复,效果较好;重复频率过低或过高,说服的效果均不好。
知识点:态度转变理论
(一)海德的平衡理论
(二)认知失调论
(三)社会交换论
要点:社会交换论(识记)
这种理论从个体对得失权衡与比较后产生的趋向与回避动机的角度解释态度的形成与转变。认为决定个体采取何种态度以及转变态度的关键是诱因的强度。态度持有者不是被动接受环境的影响,而是主动对诱因周密计算的选择者。态度是肯定因素(得)与否定因素(失)的代数和。个体选择何种态度取决于这种态度能使其获得什么,失去什么,总收益如何。但是个体并非永远是理智计算的决策者,而且个体对这种精确的计算过程也未必意识到。
第三单元 态度测量
第 10 学时:第十讲
教程第93页-96页
第六节 人际关系
第一单元 人际关系的类型
知识点:人际关系的概念(识记,领会)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在人际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关系。其特点是:
(一)个体性
在人际关系中,角色退居到次要地位,而对方是不是自己所喜欢或愿意亲近的人成为主要问题。
(二)直接性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面对面的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个体可切实感受到它的存在。没有直接的接触和交往不会产生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一经建立,一定会被人们直接体验到。人们在心理上的距离趋近,个体会感到心情舒畅,如若有矛盾和冲突,则会感到孤立和抑郁。
(三)情感性
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们彼此间的情感活动。情感因素是人际关系的主要成分。人际间的情感倾向有二类:一类是使彼此接近和相互吸引的情感;另一类是使人们互相排斥分离的情感。
知识点: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识记)
(一)建立与发展的阶段
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经过定向、探索、情感交流和稳定交往四个阶段。
1.定向阶段
包括对交往对象的注意、选择及初步沟通等方面的心理活动。
2.情感探索阶段
在此阶段,双方探索彼此在哪些方面可建立感情联系。随着双方共同的情感领域的发现,彼此沟通越来越广泛,有一定程度的情感卷入。
3.情感交流阶段
人际关系发展到这一阶段,双方关系的性质发生重要的变化。双方的信任感、安全感开始建立;彼此沟通的深度有所发展并有较深的情感卷入。此时,双方会提供评价性的反馈信息,进行真诚的赞许和批评。
4.稳定交往阶段
此阶段中,彼此在心理相容性方面进一步拓展;已允许对方进入自己的私密性领域,自我暴露广泛而深刻。
(二)人际关系的原则
1.相互性原则
人际关系的基础是彼此间的相互重视与支持。任何个体都不会无缘无故地接纳他人。喜欢是有前提的,相互性就是前提,我们喜欢那些也喜欢我们的人。人际交往中的接近与疏远、喜欢与不喜欢是相互的。
2.交换性原则
人际交往是一个社会交换过程。交换的原则是:个体期待人际交往对自己是有价值的,即在交往过程中的得大于失,至少等于失。人际交往是双方根据自己的价值观进行选择的结果。
3.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自我价值是个体对自身价值的意识与评价;自我价值保护是一种自我支持倾向的心理活动,其目的是防止自我价值受到否定和贬低。由于自我价值是通过他人评价而确立的,个体对他人评价极其敏感。对肯定自我价值的他人,个体对其认同和接纳,并反投以肯定与支持;而对否定自我价值的他人则予以疏离;此时可能激活个体的自我价值保护动机。
知识点:人际关系的类型
知识点: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识记)
美国学者舒茨以人际需要为主线提出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他称自己的理论是基本人际关系取向(FIRO)理论。其要点是:
1.个体都有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
2.人际关系需要决定个体与其社会情境的联系,如不能满足可能会导致心理障碍及其它严重问题,如精神崩溃。
3.对于这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人们有主动表现和被动表现两种形式,二者互补。
4.六种人际关系取向。
5.童年期的人际需要是否得以满足以及由此形成的行为方式,对其成年后的人际关系有决定性影响。
要点:童年期的人际需要是否得以满足以及由此形成的行为方式,对其成年后的人际关系有决定性影响(识记,领会)
1.包容需要
如果儿童与双亲交往少,会出现低社会行为,如倾向内部言语,与他人保持距离,不愿参加群体活动等;如儿童对双亲过分依赖则会形成高社会行为,如总是寻求接触,表现忙乱,要求给予注意;如果儿童与父母适宜地沟通、融合,会形成理想的社会行为,无论群居或独处都会有满足感,并能根据情境选择自己的行为方式,人际关系较好;
2.支配需要
如果双亲对儿童既有要求又给他们一定自由,使之有某种自主权,会使儿童形成民主式的行为方式;双亲如果过分控制,则易于形成专制式行为方式,如儿童倾向于控制他人,易独断独行;或者形成拒绝式行为方式,表现顺从,不愿负责,拒绝支配他人;或者儿童焦虑过重,防御行为明显。
3.感情需要
如果儿童在小时候得不到双亲的爱,经常面对冷淡与训斥,长大后会出现低个人行为,如表面友好但情感距离大,常常担心不受欢迎,不被喜爱,从而避免有亲切关系;如果儿童生活在溺爱关系中,长大后会表现出超个人行为,如强烈寻求爱,希望与人建立亲密的情绪联系;如果儿童能获得适当的关心、爱护,就会形成理想的个人行为,长大后既不会受宠若惊,也没有爱的缺失感,能恰当对待自己。
舒茨的三维理论在解释群体形成与群体分解中提出群体整合原则,即群体形成的过程是按开始是包容而后是控制最后是情感。这种循环不断发生;群体分解的原则是反其序,先是感情不和,继而失控,最后难于包容,导致群体分解。
第 11 学时:第十一讲
教程第96页-99页
第二单元 人际吸引
知识点:人际吸引的概念(领会)
人际吸引是个体与他人之间情感上的相互亲密的状态,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肯定形式。
知识点:影响喜欢的因素(识记)
(一)相似性
人们喜欢那些和自己相似的人。相似性包括:
1.信念、价值观及人格特征的相似。
2.吸引力的相似。
3.社会地位的相似。
4.年龄的相似。
实际的相似性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双方感知到的相似性。
(二)互补
互补对于喜欢也是重要的,可视为相似性的特殊形式。有三种互补:
1.需要的互补。
2.社会角色的互补。
3.人格某些特征的互补 如内向与外向。
当双方的需要、角色及人格特征呈互补关系时,所产生的吸引力是很强的;
(三)外貌吸引力
容貌、体态、服饰、举止、风度等个人外在因素在形成人际情感中的作用往往是很大的。外貌美容易造成一种好的第一印象,人们容易以貌取人。外貌美能产生光环作用,即倾向认为外貌美的人也具有其它的优秀品质,虽然实际上未必如此。
(四)人格品质
美国学者安德森研究了影响人际关系的人格品质。下表是其主要结果。可以看出,排在序列最前面、喜爱程度最高的六个人格品质是:真诚、诚实、理解、忠诚、真实、可信,它们或多或少、直接或间接同真诚有关;排在系列最后受喜爱水平最低的几个品质如说谎、假装、不老实等也都与真诚有关。安德森认为,真诚受人欢迎,不真诚则令人厌恶。
(五)熟悉性和邻近性
熟悉能增加喜欢的程度。邻近性指的是,如果其它条件大体相当,个体喜欢邻近的人。熟悉性和邻近性二者均与人们之间的交往频率有关,处于物理空间距离较近的人们,见面机会较多,容易产生吸引力,使他们的心理空间距离拉近。常常见面容易彼此了解,因而相互喜欢,但是交往频率与喜欢程度的关系呈倒U型曲线,即过低与过高的交往频率条件使彼此喜欢的程度都不高,而中等交往频率条件下,彼此喜欢程度较高。
第三单元 人际互动
知识点:人际互动的概念
知识点:人际互动的形式:合作与竞争
1.合作及其基本条件
2.竞争及其基本条件
3.目标手段相互依赖理论
要点:合作及其基本条件(领会)
合作是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之间为达到共同目的,彼此互相配合的一种行为。其基本条件是:
1.目标的一致;
2.共识与规范——合作双方对共同目标,实现途径有基本一致的认识,并在合作过程中遵守双方共同认可的社会规范;
3.相互信赖的合作氛围
以上基本条件只有在合作者双方人际互动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要点:竞争及其基本条件(领会)
竞争是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之间争夺一个共同目标的行为。其基本条件是:
1.只有双方对同一目标进行争夺才能形成竞争;
2.目标是较为稀有或者难得;
3.争夺中可能出现零和冲突(一方赢另一方输),也可能出现双赢结局;
4.竞争是有理性的,按照一定的社会规范进行。
要点:目标手段相互依赖理论(识记)
社会心理学者多伊奇提出一种解释产生竞争与合作的理论——目标手段相互依赖理论。认为,个体行为的目标或手段与他人行为目标与手段间如存在相关依赖关系,他们之间就会产生相互作用。当不同个体的目标与手段之间存在积极的、肯定性关系时,即只有与自己有关的他人采取某种手段实现目标时,个体的目标和手段才能实现,他们之间是合作关系。当不同个体的目标手段存在消极或否定性的依赖关系时,即只有与自己有关的他人不能达到目标或实现手段时,自己的目标和手段才能实现,他们之间是竞争关系。
第 12 学时:第十二讲
教程第99页-104页
第七节 人际沟通
第一单元 沟通的结构与功能
知识点:沟通的概念(领会)
沟通是信息传递和交流的过程,包括人际沟通和大众沟通。
人际沟通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信息交流以及情感、需要、态度等心理因素的传递与交流,是一种面对面的直接沟通形式。
大众沟通,亦称传媒沟通,是一种通过媒体(影视、报刊、网络)中介的沟通过程。
知识点:沟通的结构(识记)
沟通过程由信息源、信息、通道、信息接受者反馈、障碍与背景等七个因素构成。
(一)信息源
在人际沟通中,信息源是具有信息并试图沟通的个体。他始发沟通过程,确定沟通对象,选择沟通目的。在沟通前一般还需要一个准备阶段,整理思绪使自我心理感受清晰与明确。
(二)信息
信息是沟通者传达给他人的观念和情感。但个体的感受必须转化为各种不同的可以为他人觉察的信号。在各种符号系统中,最重要的是词语。词语可以是声音信号,也可是形象符号(文字);面对面沟通除了词语本身的信息外,还有沟通者的心理状态的信息,使沟通双方产生情绪的互相感染。
(三)通道
通道是沟通的信息载体。个体的感官均可接受信息,其中视听信息占的比例较大,人际沟通是以视听沟通为主的沟通。
(四)信息接受者
信息接受者是沟通的另一方。个体在接受带有信息的各种音形符号后,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把它“转译”为沟通者试图发送的信息或态度、情感。
(五)反馈
反馈使沟通成为一个双向的相互过程。在沟通中,双方都不断把信息回送给对方。这种信息回返过程叫反馈。反馈可告知发送者,接受者所接受和理解信息的状态。
(六)障碍
人际沟通常常发生障碍。例如信息源的信息不充分或不明确,编码不正确,信息没有正确转化为沟通信号,误用载体及沟通方式,接受者的误解以及信息自然的增强与衰减等。此外,沟通双方的主观因素也可能造成障碍。如果彼此缺乏共同经验,也难以沟通。
(七)背景
背景是沟通发生时的情境。它可能影响沟通的每一因素以及整个沟通过程。不仅许多意义是背景提供的,而且甚至词语意义也会随背景不同而改变。
知识点:沟通的功能
1.获取信息的手段;
2.思想交流与感情分享的工具;
3.满足需求、维持心理平衡的重要因素;
4.减少冲突,改善人际关系的过程;
5.协调群体内行为,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与效率的提高。
知识点:人际沟通的分类
1.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
2.上行沟通、下行沟通与平行沟通
3.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
4.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
知识点:沟通网络(识记)
1.正式沟通网络
2.非正式沟通网络
要点:正式沟通网络(识记)
在正式群体中,个体与个体的信息交流与传递的结构称正式沟通网络。美国学者第维特把这种网络分为五种形式。即
1.链式
2.轮式
3.圆周式
4.全通道式
5.Y式
五种沟通网络的比较指标,常用的有:信息传递速度、准确度、接受者接受的信息量及其满意度。
知识点:非正式沟通网络
第二单元 体语沟通
知识点:体语(领会)
体语是身体语言的简称。体语指非词语性的身体符号包括目光与面部表情、身体运动与触摸、姿势与外貌、身体间的空间距离等。通过体语实现的沟通叫体语沟通。专门研究体语沟通的领域是身体语言学。
知识点:目光与面部表情(识记)
1.目光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是最有效的显露个体内心世界的途径,人的情绪、态度和情感变化都可以从眼睛中显示出来,人对目光很难做到随意控制。观察力敏锐的人,能从目光中看到一个人真实的心态。个体的情绪变化,首先反应在瞳孔变化上。人的情绪由中性向愉悦改变,瞳孔会不自觉变大;对使人厌恶的刺激物,瞳孔反应是明显缩小,情绪状态由“睛”转“阴”时,亦有同样反应。可以说,眼睛是内心情感的灵敏指示器;
目光接触是最重要的体语沟通方式,其它的体语沟通也与目光接触有关。人际沟通中如果缺乏目光接触的支持,会成为一种令人不悦的困难过程。
2.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是另一种可完成精细信息沟通的体语形式。人的面部有数十块肌肉,可产生极其丰富的表情,准确传达出各种不同的心态和情感。一般地,表现愉悦的关键部位是嘴、颊、眉、额;表现厌恶的是鼻、颊、嘴;表现哀伤的是眉、额、眼睛及眼睑;表现恐惧的是眼睛和眼睑。在一般情况下,人们目光与面部表情是相互一致的,均与其内在心态对应;但在特殊情况下,个体的目光与面部表情会出现分离。此时表达个体真实心态的有效线索是目光而非表情。
知识点:身体运动和触摸
1.身体运动是个体最易发现的一种体语。其中手势语占有重要位置。
2.触摸是人际沟通有力方式。人在触摸和身体接触时情感体验最为深刻。日常中身体接触是表达某些强烈情感的方式。
知识点:姿势
知识点:人际距离(识记,领会)
人体与他人沟通与交往时双方的空间距离。
由于人们的关系不同,人际距离因而不同。美国学者霍尔根据对美国白人中产阶级的研究提出四种人际距离。
1.公众距离(12——25尺)在正式场合,演讲或其它公共事物中的人际距离,此时沟通往往是单向的。
2.社交距离(4——12尺)是彼此认识的人们的交往距离,许多商业交往多发生在这个距离上;
3.个人距离(1.5——4尺)是朋友之间交往的距离。此时,人们说话温柔,接受大量体语信息;
4.亲密距离(0——18寸)这是亲人、夫妻之间的距离。在此距离上双方均可感到对方的气味、呼吸、体温等私密性感觉刺激。
影响人际距离的因素有文化、民族、社会地位、性别等。
第 13 学时:第十三讲
教程第104页-107页
第八节 社会影响
第一单元 从众
知识点:从众的概念(识记,领会)
个体在群体压力下在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自愿与群体中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俗称“随大流”,即个体的意见与行为与群体中多种人相符合。
知识点:从众的功能
知识点:从众行为的原因(识记)
1.寻求行为参照
在许多情境中,个体由于缺乏知识或其它原因(如情况不熟悉等)必须从其它途径获得对自己行为的引导。按照费斯廷格社会比较理论的说法,在情境不确定时,其它人的行为最有参照价值。个体从众,指向多数人的行为,自然是较为可靠的参照系统;
2.避免对偏离的恐惧
偏离群体,个体会面临较大的群体压力乃至制裁。任何群体均有维持一致性的倾向和执行机制。对那些与群体保持一致的成员,群体的反应是接纳、喜欢和优待;而对偏离者则倾向于厌恶、拒绝和制裁。
在社会生活中,多数人实际上已有尽量不偏离群体的习惯。个体从众性愈强,其偏离群体时产生的焦虑亦愈大,也就愈不容易偏离。从跨文化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看,东方文化更倾向于鼓励人们的从众行为,因而也较容易产生对偏离的恐惧。
3.群体凝聚力
它是指群体对其成员的吸引水平以及成员之间的吸引水平。凝聚力高的群体中的成员,认同感较强,与群体成员有密切的情感联系,有对群体作出贡献和履行义务的要求。
由群体参照性引发的从众是真从众;由于恐惧偏离而引发的从众是权宜性从众;而由群体的高凝聚力,个体期待与群体规范一致等引起的从众行为则是层次上更高的从众行为。
知识点:影响从众的因素
1.群体因素
2.个体人格因素
第二单元 社会促进与社会惰化
知识点:社会促进的概念(领会)
个体完成某种活动时,由于他人在场而提高了绩效的现象,也称社会助长。他人在场的形式有实际在场、隐含在场、想象在场。
社会促进有二种效应:
1.结伴效应
在结伴活动中,个体会感到某种刺激作用,从而提高工作或活动效率;
2.观众效应
个体从事的活动,是否有观众在场,观众多少及观众表现对其活动效率有明显影响。
知识点:社会惰化的概念(领会)
与社会促进相反,个体与他人一起活动时,其效率比单独活动时更为低下的现象,也称社会抑制。即由于他人在场而使绩效降低。
知识点:优势反应强化——对社会促进和惰化的理论解释
第 14 学时:第十四讲
教程第107页-114页
第三单元 模仿、暗示和社会感染
知识点:模仿
1.模仿的概念
2.模仿的意义
3.模仿的发展
4.塔尔德的《模仿律》
要点:模仿的概念(识记,领会)
模仿是没有外在压力条件下,个体受他人影响仿照他人,使自己与之相同或相似。
模仿是人们相互影响的一种重要方式。当个体感知到他人行为时,会有重复这一行为的愿望,模仿便随之而来。其特点是:
1.模仿的社会刺激是非控制性的,榜样是模仿的条件,但模仿是自愿产生的,有时可能是无意识的;
2.相似性 模仿者的举止近似于其所模仿的榜样;
知识点:暗示
1.暗示的概念
2.暗示的分类
3.影响暗示效果的主要因素
要点:暗示的概念(识记,领会)
暗示是在非对抗的条件下,通过语言、表情及体语以及符号对他人的心理与行为发生影响,使之接受暗示者的意见和观点或者按所暗示的方式去活动。暗示往往采用较含蓄、较间接的形式进行。
暗示有三个环节,即暗示者、暗示信息和被暗示者。
知识点:社会感染
1.社会感染的概念
2.感染的分类
要点:社会感染的概念(识记,领会)
社会感染是一种较大范围内的信息与情绪的传递过程,即通过语言、表情、动作及其它方式引起众人相同的情绪和行为,其特点是:
1.双向性
感染者与被感染者可相互转换,即你感染我,我感染你;
2.爆发性
在较大群体内产生循环感染,反复振荡,反复循环,引发强烈的冲动性情绪爆发,导致非理性行为的产生;
3.接受的迅速性
在感染的氛围中,感染者发出的信息及情绪刺激为被感染者迅速接受。
第九节 爱情、婚姻与家庭
第一单元 爱情
知识点:爱情的概念(领会)
爱情是人际吸引最强烈的形式,是指心理成熟到一定程度的个体对异性个体产生有浪漫色彩的高级情感。
知识点:爱情发展的阶段(识记)
社会交换论者把求爱者视为理性主义者,他们选择能给自己带来更多幸福的人作伴侣;而所有导致爱情的因素均可归结为利益和价值。两者既有物质的、经济的因素,也包括社会的、心理的因素。
据此理论,爱情发展大致经历四个阶段。
1.取样与评估
互不相识的双方在某一群体中选择愿意交往的对象,所考虑的主要因素是交往的收益与成本及其相抵销后的赢余。如果收益及赢余超过自己期待值,对方成为追求的目标;
2.互惠
在此阶段,双方尽可能交换收益,即为对方提供收益,也从对方获益,同时力求降低成本。如一起聊天,互赠礼品,共同讨论有兴趣问题等,但避免进入对方的私密性领域。在交换中,双方互惠,两个人亲密感加强;
3.承诺
双方认为从对方得到的收益大于从其他异性那里得到的,因此停止与其它异性的交往,双方关系相对固定,开始一对一频繁交往;
4.制度化
亲密感的加强,双方都觉得离不开对方,又担心对方离开自己,希望能通过契约形式将双方关系制度化,如订婚,办理结婚手续。契约使双方关系具有排他性,彼此忠实。
知识点:爱情的形式
知识点:爱情三角形
第二单元 婚姻
知识点:婚姻的概念(领会)
婚姻是男女个人结成夫妻关系的行为,是家庭成立的标志和基础。
婚姻关系的本质在于它的社会性,即按照一定的法律,伦理和习俗规定建立的。夫妻关系是一种特定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
婚姻动机不仅是以社会认可的方式满足夫妻双方的性需要,继而生儿育女,繁衍后代,而且包含经济方面的考虑。婚姻的动机有三种,即经济、繁衍和爱情。有的学者认为,上古时代,经济第一,繁衍第二,爱情第三;中古时代,繁衍第一,经济第二,爱情第三;现代社会,爱情第一,繁衍其次,经济第三。现代社会,由于妇女地位发生了变化,个人自由成为社会生活的准则,爱情成为婚姻的主导动机,余次是繁衍和经济。
知识点:夫妻关系的类型
第三单元 离婚
知识点:夫妻之间的心理冲突(识记)
夫妻心理冲突多由下列因素引发:
(一)需求不满
婚姻是双方为互相满足需要而结成的,婚姻的稳定性取决于需要的满足程度。如果双方均在共同生活中得到需要满足,任何一方都不觉得感情疏离和心理孤寂,其婚姻就是稳定的。反之,某些需要得不到满足(社会心理学称之为欲求不满)则会感到心情不舒畅,产生不良情绪,导致争吵和持续的冲突。欲求不满包括:
1.自我价值得不到对方承认,自尊心受损;
2.一方或双方性要求得不到满足;
3.一方或双方正当的感情需要,如温存和体贴得不到满足;
4.家庭经济需求得不到正当满足,如因种种原因支出过多、入不敷出;或过于奢侈,正当生活没有保障;或一方或双方无经济来源等;
5.在休闲、爱好等方面,双方需要与兴趣差别太大。
(二)价值观念不一致
这种不一致常常表现在言语沟通中。如丈夫把社会看成一个竞技场,把人与人关系说成是“弱肉强食”,而妻子信奉天主教,认为应该与人为善,双方在价值观念上的冲突,必然表现为经常的激烈的争吵。
表现为行为方面的价值观念的冲突更具有实质性,其后果是较为严重的。只要一方不放弃自己的某些价值观及相应行为,冲突就会存在。
在人生目的、对幸福、成就看法的价值观念上的分歧和冲突往往是持续的。双方都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对方是错误的,在生活中碰到相关的问题,往往双方互相指责,行动背道而驰。
(三)远离的“自我”
自我包括自我意识、自我期待、自我取向等。婚姻不仅是双方在法律、经济、生理等方面的合二为一,也是两个“自我”的结合。同理,夫妻心理冲突是由两个“自我”远离而引起的;“自我”的远离表现为:
1.两个“自我”基本利益相异,各趋己利;
2.由于利己的婚姻动机,爱是满足自己需要,而不是为对方做贡献;
3.遇到分歧,各持己见互不相让;
4.对方处于痛苦时,不安慰,不帮助,使婚姻具有的促使双方心理健康功能丧失;
5.双方心理调适过程缓慢,难以进入心理合谐状态。
(四)夫妻的性差异
夫妻在性欲及其满足方式差异较大,这可能是夫妻冲突的深层次的原因。
男性的性欲往往是难以抑制的性兴奋,有较强的自主性,因而新婚时可能就得到满足;女性的性欲则随性生活的增加、性体验加深而逐渐觉醒、增强,有的甚至到中年才达到较强水平。这样,在婚姻初期丈夫往往有性欲得不到满足的现象。
男性的性欲具有冲动性、“征服”性和求异性的特点,往往在婚后不久对现有的性生活方式感到厌倦,特别在妻子容貌、言谈失去风采后。可此时,正是妻子性欲处于较高水平。许多中年妻子感到性欲不满。
在传统的性交关系中,男方处于主动地位。只要他愿意发生性关系就会对妻子积极挑逗,女方即使不喜欢或不愿意此时满足他,最终还是依从了;女方则很难做到这一点,她最多只能有挑逗,但“操作”权还是在男方,如果他不为所动,女方的性欲不能满足。而女方挑逗是否成功,还取决于自身的魅力。这里存在一个问题,女方只有在性欲水平较高的中年才可能积极进行挑逗,而此时其魅力由于年龄、生育等原因大不如前。因此她往往不满。
男方既使到了老年也会被年轻女子的性魅力所吸引,而且选择女性的标准也不大严格,有时只要能消除性欲不满就可以。当他对现有配偶厌倦后,倾向寻找婚外情。相应地,年轻女性对不同年龄层次男性作出的反应的范围较大,这样使男性婚外情成功可能性提高了。
当然,女方也可能去寻求婚外情,但比男方遇到的困难可能多一些。除了自己因素外,女性倾向于只与自己感情好的男性有性关系,选择机会较小。加之,传统的社会舆论压力对女性相对较大。如对失贞行为往往采用双重标准,对女性较严,对男性较松,较为宽容。
男女性差异,如果调适较好不会引起夫妻冲突。这需要求助于专业的性医学专家。
知识点:离婚
1.离婚的概念
2.离婚的原因
要点:离婚的原因(识记)
离婚的原因分析是根据对离婚案例的统计分析得出的。有经济因素、社会因素、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及其它因素。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以下原因在导致离婚中占的比例较大。
1.过早结婚 结婚年龄较低的容易离异;
2.因未婚先孕而结婚,往往容易离异;
3.短时相识的结婚,由于彼此不够了解,婚后发现双方共同点很少,容易离异;
4.父母离婚提供了离婚的榜样;
5.有婚前性经验的人容易离异,因为其倾向寻求婚外性生活;
6.夫妻角色不平等,不适应的,容易离异;
7.对性生活不满意的,容易离异。
第四单元 家庭
知识点:家庭的概念(领会)
家庭作为一个群体是社会的细胞,即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及收养关系构成的。其特点是:
1.以婚姻、血缘关系为纽带 以婚姻关系为纽带的人与人之间是姻亲;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人与人之间是血亲(收养关系的是准血亲)。传统社会中,血亲重于姻亲,是由于那时注重传宗接代;现代社会注重婚姻质量,姻亲日益显得重要。
2.家庭是一种初级社会群体,其成员间,面对面交往,直接互动与合作。
3.与其它社会关系比较,家庭关系最为密切、深刻。它包括性、生育、赡养、生活、事业、经济、政治、伦理道德、教育等多种关系。
知识点:家庭的结构与功能
1.家庭结构
2.家庭的功能
3.影响家庭功能的因素
要点:家庭的功能(识记)
1.经济功能
它是家庭功能的经济基础,包括家庭经济活动,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理财等;
2.性的功能
夫妻性生活是婚姻关系的生物学基础,夫妻间的性关系是社会(法律、伦理与道德)认可的性关系;
3.生育功能
家庭是社会的生育单位,种族繁衍的保证;
4.抚养与赡养功能
具体表现为家庭代际关系中双向义务与责任。抚养是上一代对下一代抚育培养;赡养是下一代对上一代的供养帮助;
5.教育功能
包括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以及家庭成员中的互相教育,其中前者最为重要;
6.感情交流功能
它是家庭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是家庭幸福的重要因素;
7.休闲与娱乐功能
随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与娱乐从单一型向多元型发展,日趋丰富。
知识点:家庭生命周期(识记)
这一概念反映了一个家庭从形成到解体的过程。是美国学者研究人口问题时提出的。
家庭生命周期概念只适用于核心家庭。通常把它划分为六个阶段:
1.形成 2.扩展 3.稳定 4.收缩 5.空巢 6.解体
结婚第一个孩子的出生最后一个孩子的出生第一个孩子离开父母家最后一个孩子离开父母配偶一方死亡 第一个孩子的出生最后一个孩子的出生第一个孩子离开父母家最后一个孩子离开父母家配偶一方死亡配偶另一方死亡。
家庭生命周期概念对于社会心理学及心理咨询学等学科有较大意义。因为婚姻、生育、死亡这些人口过程都发生在家庭中,而且对个体心理健康有明显影响。
应该指出,这一概念的局限性是忽视了诸如离婚、丧偶等因素对家庭的影响。因而它的适用范围不够宽泛,它不适用于残缺家庭和无子女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