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公共安全面临的
困难与挑战
第一部分 现状与问题
第二部分 原因分析
第三部分 政策与建议
一、城市公共安全现状与问题
(一)几组数字
(二)典型案例
(三)城市公共安全的特点
1950年- 1992年间,各类灾害造成的经济损
失共计 2.6万亿元,灾害损失占同期国民收入
的 5.09%,同期国家财政收入的 12%以上。
我国 GDP连续多年保持 8%的高速增长,但各
种灾害造成的损失也逐年上升。每年因公共
安全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达 6500亿元,约占
GDP总量的 6%。每年夺去 20万人的宝贵生命。
几组数字
2004年 1~ 5月,全国共发生各类事故
366159起,死亡 52719人。 4月 16日~ 20日的 7
天,全国大中城市就发生 8起危险化学品泄漏
及爆炸事故,累计死亡 30人以上,被迫撤离、
疏散及干扰的人口近 20万人。
网上搜索, 公共安全事故, 一词,显示出
188000条相关网页信息。
几组数字
典型案例
2003年的 SARS事件
2004年禽流感事件
北京密云踩踏事件
北京暴雨淹城事件
北京大雪堵城事件
重庆天原化工厂气体泄漏事件
??????
城市公共安全呈现的特点
1、时间呈多频次,空间呈多领域。
2、非传统的公共安全隐患已成为现
代城市公共安全的重要威胁。
3、单体的突发事件极易被放大为群
体的社会危机。
4、公共安全事件国际化程度加大。
第二部分:原因分析
(一)城市化进程加快
(二)体制改革深入进行
(三)全方位对外开放
(四)科技进步和工业化进程加快
(五)政府对公共安全管理相对滞后
一、城市化进程加快
城市数量的迅速增加
城市规模的急剧膨胀
城市人口的迅猛增长
城市财富的快速积聚
交
织
重
叠
城市数量增加
城市化率已由 1993年的 28% 提高到 2003
年的 40.5% 。 2003年, 我国共有建制市
660个, 其中:直辖市4个, 副省级
城市 ( 计划单列市 ) 15个, 地级市 267个,
县级市 374个 。
建制镇由 1978年的 2000个发展为 20000个 。
2003年, 中国总人口为 12.9亿, 其中市
镇人口为 5.2亿 。
城市人口增长
人口结构日益复杂
人口规模高度集中
人员流动加大加快
人
群
管
理
难
度
高
民工潮与民工荒
民工潮的特点,
数量,1- 1.25亿,
年龄:青壮年为主;
性别:男性为主;
文化:初中以下为主;
脑体:体力劳动为主;
阶层:城市社会底层;
收入:工资低没劳保;
流动:工作没保障;
民工荒的特点,
上一代民工赚钱是求生
存,文化程度低的多,
工作吃苦耐劳。养家
糊口,顾农村的家。
新一代民工赚钱是求发
展,文化程度高一些,
工作挑肥拣瘦,要成
为城里人,需求层次
提高。
产业工人大军的建设
要想成为全球加工厂、世界制造中心,
必须建设一支强大的产业工人大军。
仅仅, 打开城门让农民进城, 是不行的,
还要让城市增容,扩大城市的支持、供
养能力。
让随着春节而潮涨潮落的民工潮停下来,
逐步转成城市里的、稳定的产业工人。
二、体制改革深入进行
?改革的深化,体制的转轨,极大地释放了社会
生产力,增强了综合国力和提高了人们的生活
水平的。而经济能量的集聚、扩散和转移是城
市形成与发展的基础。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们收入增加,消费
水平提高,一方面满足需求层次的改变,一方
面带来新的城市公共安全问题。比如自行车变
汽车,平房改楼房等。
社会信用体系与城市公共安全
?传统信用与现代信用
?法律体系与信用体系
?信用信息的完整性与有效性
?经济意义与政治意义
干部考核体系与城市公共安全
?考核 GDP指标和城市建设
?政府五年换届与城市长远发展
?分税制改革与地县乡财政收入
?卖地是最好的办法
?榜样的力量
城市建设欠帐
城市防洪,需要防洪的城市 642座,只有 177座达
到国家防洪标准,占总数的 28%,465座城市
未达标,占 72%。
城市防火,我国大中城市应建市政防火栓 31万个,
实际只有 15万个,欠帐 52%。
城市排水,一些老城市的排水系统是 100年前清
政府所建。
三、全方位对外开放
?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在全球经济一体化
的背景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闭关锁国的中国
走向世界。一方面引入外资,发展合资、合作、
独资的外资经济,一方面实施, 走出去, 战略,
开拓国际市场,合作共赢,推动了中国经济的
发展,提高了中国的对外形象。
?但是,对外依存度的增加,使安全危机可迅速
传递和扩散。
四、科技进步和工业化进程加快
? 城市社会越来越建构在日趋复杂的技
术平台上,技术风险演变为公共危机的
概率显著增加。高科技犯罪应运而生,
如计算机犯罪等。
?发达国家工业化历史证明,工业化进程
加快,特别是重化工业的发展会带来较
多的安全问题。
五、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相对滞后
1、公共安全法律体系不健全
2、公共安全管理体制不健全
3、公共安全应急机制不健全
4、城市公共安全规划不健全
第三部分 政策建议
?建设完整的公共安全法律体系
?树立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理念
?建立健全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体制
?建立和完善城市公共安全保障体系
?强化全民公共安全意识
建立健全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
应的社会管理体制,对保持良好的社会秩
序,有效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维护人民群
众的根本利益,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具有重大意义。 —— 胡锦涛
特别要加快建立健全各种突发事件应
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
—— 温家宝
一,建设完整的公共安全法律体系
以, 宪法, 为根本大法,以, 紧急
状态法, 为核心,以专门法律和行政法
规为基本组成部分,形成一整套有关公
共安全的法律制度,使我们对危机的预
警报告,危机的处理预案,政府各部门
及社会公众的责任义务,国家财力的动
用和社会资源的征用等作出规范,使公
共安全管理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
化的轨道。
1、城市规划坚持, 以人为本,
2,以保卫生命与财产安全为城市
规划设计出发点
3,维护城市规划的权威性, 独立性
和规范性
4、保障城市规划方案在城市建设中
的真正落实
二,树立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理念
树立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和
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更加强调, 以
物为本, 转向, 以人为本,,以产业
发展为主转向空间均衡为主,更加注
重从经济效率转向经济、生态效率相
结合,从单纯追求 GDP转向讲求生态环
境成本,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转变城市规划观念
城 市 的 原 始 功 能
中国古城=城墙+市场
,筑城以卫君,造廓以守民,
欧洲古城=城堡+市场
建造城堡保卫国王,防御外敌入侵,
保护臣民的生命和财产。
三,建立健全公共安全管理体制
1、建立, 集中指挥, 与, 分类指挥
” 相结合的指挥体系,
第一级:现场处理指挥部 (最基层)
第二级:专业部门指挥 机构
第三级,城市政府指挥 中心
第四级,省级地区指挥中心
第五级,国家指挥中心 (最高级)
规范城市公共安全报告办法,颁布事
故的类别及等级标准。
明确预警级别的判定原则、适用条件
和公开发布程序。
规定预警上报程序和越级上报条件。
制定城市统一的报警信号识别标志。
2、建立高效的危机预警体系
3、建立可靠的信息控制体系
成立专门的、常设性公共安全信息
管理机构
建立城市公共安全信息平台
完善公共安全信息通报制度
适时、适度的警情发布和社会公示
对公共安全事件造成后果及损失进
行科学评估。
四,建立公共安全支撑体系
贯彻, 预防为主, 的理念,以政
府投入为主,确保财政财力支持。
改善资金运作机制,采取发福利
彩票、债券、社会募捐、争取国
际援助等方式扩大资金来源
建立专项救助基金。
建立高效的救灾物资储备体系
五,强化全民公共安全意识
?加强教育,提高全民安全意识,在中
小学开设公共安全知识课。
?发展社会志愿者队伍和社会化救助服
务队伍。
?构造街道小区的基层应急管理网络。
谢 谢 参 与!
困难与挑战
第一部分 现状与问题
第二部分 原因分析
第三部分 政策与建议
一、城市公共安全现状与问题
(一)几组数字
(二)典型案例
(三)城市公共安全的特点
1950年- 1992年间,各类灾害造成的经济损
失共计 2.6万亿元,灾害损失占同期国民收入
的 5.09%,同期国家财政收入的 12%以上。
我国 GDP连续多年保持 8%的高速增长,但各
种灾害造成的损失也逐年上升。每年因公共
安全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达 6500亿元,约占
GDP总量的 6%。每年夺去 20万人的宝贵生命。
几组数字
2004年 1~ 5月,全国共发生各类事故
366159起,死亡 52719人。 4月 16日~ 20日的 7
天,全国大中城市就发生 8起危险化学品泄漏
及爆炸事故,累计死亡 30人以上,被迫撤离、
疏散及干扰的人口近 20万人。
网上搜索, 公共安全事故, 一词,显示出
188000条相关网页信息。
几组数字
典型案例
2003年的 SARS事件
2004年禽流感事件
北京密云踩踏事件
北京暴雨淹城事件
北京大雪堵城事件
重庆天原化工厂气体泄漏事件
??????
城市公共安全呈现的特点
1、时间呈多频次,空间呈多领域。
2、非传统的公共安全隐患已成为现
代城市公共安全的重要威胁。
3、单体的突发事件极易被放大为群
体的社会危机。
4、公共安全事件国际化程度加大。
第二部分:原因分析
(一)城市化进程加快
(二)体制改革深入进行
(三)全方位对外开放
(四)科技进步和工业化进程加快
(五)政府对公共安全管理相对滞后
一、城市化进程加快
城市数量的迅速增加
城市规模的急剧膨胀
城市人口的迅猛增长
城市财富的快速积聚
交
织
重
叠
城市数量增加
城市化率已由 1993年的 28% 提高到 2003
年的 40.5% 。 2003年, 我国共有建制市
660个, 其中:直辖市4个, 副省级
城市 ( 计划单列市 ) 15个, 地级市 267个,
县级市 374个 。
建制镇由 1978年的 2000个发展为 20000个 。
2003年, 中国总人口为 12.9亿, 其中市
镇人口为 5.2亿 。
城市人口增长
人口结构日益复杂
人口规模高度集中
人员流动加大加快
人
群
管
理
难
度
高
民工潮与民工荒
民工潮的特点,
数量,1- 1.25亿,
年龄:青壮年为主;
性别:男性为主;
文化:初中以下为主;
脑体:体力劳动为主;
阶层:城市社会底层;
收入:工资低没劳保;
流动:工作没保障;
民工荒的特点,
上一代民工赚钱是求生
存,文化程度低的多,
工作吃苦耐劳。养家
糊口,顾农村的家。
新一代民工赚钱是求发
展,文化程度高一些,
工作挑肥拣瘦,要成
为城里人,需求层次
提高。
产业工人大军的建设
要想成为全球加工厂、世界制造中心,
必须建设一支强大的产业工人大军。
仅仅, 打开城门让农民进城, 是不行的,
还要让城市增容,扩大城市的支持、供
养能力。
让随着春节而潮涨潮落的民工潮停下来,
逐步转成城市里的、稳定的产业工人。
二、体制改革深入进行
?改革的深化,体制的转轨,极大地释放了社会
生产力,增强了综合国力和提高了人们的生活
水平的。而经济能量的集聚、扩散和转移是城
市形成与发展的基础。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们收入增加,消费
水平提高,一方面满足需求层次的改变,一方
面带来新的城市公共安全问题。比如自行车变
汽车,平房改楼房等。
社会信用体系与城市公共安全
?传统信用与现代信用
?法律体系与信用体系
?信用信息的完整性与有效性
?经济意义与政治意义
干部考核体系与城市公共安全
?考核 GDP指标和城市建设
?政府五年换届与城市长远发展
?分税制改革与地县乡财政收入
?卖地是最好的办法
?榜样的力量
城市建设欠帐
城市防洪,需要防洪的城市 642座,只有 177座达
到国家防洪标准,占总数的 28%,465座城市
未达标,占 72%。
城市防火,我国大中城市应建市政防火栓 31万个,
实际只有 15万个,欠帐 52%。
城市排水,一些老城市的排水系统是 100年前清
政府所建。
三、全方位对外开放
?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在全球经济一体化
的背景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闭关锁国的中国
走向世界。一方面引入外资,发展合资、合作、
独资的外资经济,一方面实施, 走出去, 战略,
开拓国际市场,合作共赢,推动了中国经济的
发展,提高了中国的对外形象。
?但是,对外依存度的增加,使安全危机可迅速
传递和扩散。
四、科技进步和工业化进程加快
? 城市社会越来越建构在日趋复杂的技
术平台上,技术风险演变为公共危机的
概率显著增加。高科技犯罪应运而生,
如计算机犯罪等。
?发达国家工业化历史证明,工业化进程
加快,特别是重化工业的发展会带来较
多的安全问题。
五、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相对滞后
1、公共安全法律体系不健全
2、公共安全管理体制不健全
3、公共安全应急机制不健全
4、城市公共安全规划不健全
第三部分 政策建议
?建设完整的公共安全法律体系
?树立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理念
?建立健全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体制
?建立和完善城市公共安全保障体系
?强化全民公共安全意识
建立健全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
应的社会管理体制,对保持良好的社会秩
序,有效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维护人民群
众的根本利益,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具有重大意义。 —— 胡锦涛
特别要加快建立健全各种突发事件应
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
—— 温家宝
一,建设完整的公共安全法律体系
以, 宪法, 为根本大法,以, 紧急
状态法, 为核心,以专门法律和行政法
规为基本组成部分,形成一整套有关公
共安全的法律制度,使我们对危机的预
警报告,危机的处理预案,政府各部门
及社会公众的责任义务,国家财力的动
用和社会资源的征用等作出规范,使公
共安全管理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
化的轨道。
1、城市规划坚持, 以人为本,
2,以保卫生命与财产安全为城市
规划设计出发点
3,维护城市规划的权威性, 独立性
和规范性
4、保障城市规划方案在城市建设中
的真正落实
二,树立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理念
树立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和
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更加强调, 以
物为本, 转向, 以人为本,,以产业
发展为主转向空间均衡为主,更加注
重从经济效率转向经济、生态效率相
结合,从单纯追求 GDP转向讲求生态环
境成本,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转变城市规划观念
城 市 的 原 始 功 能
中国古城=城墙+市场
,筑城以卫君,造廓以守民,
欧洲古城=城堡+市场
建造城堡保卫国王,防御外敌入侵,
保护臣民的生命和财产。
三,建立健全公共安全管理体制
1、建立, 集中指挥, 与, 分类指挥
” 相结合的指挥体系,
第一级:现场处理指挥部 (最基层)
第二级:专业部门指挥 机构
第三级,城市政府指挥 中心
第四级,省级地区指挥中心
第五级,国家指挥中心 (最高级)
规范城市公共安全报告办法,颁布事
故的类别及等级标准。
明确预警级别的判定原则、适用条件
和公开发布程序。
规定预警上报程序和越级上报条件。
制定城市统一的报警信号识别标志。
2、建立高效的危机预警体系
3、建立可靠的信息控制体系
成立专门的、常设性公共安全信息
管理机构
建立城市公共安全信息平台
完善公共安全信息通报制度
适时、适度的警情发布和社会公示
对公共安全事件造成后果及损失进
行科学评估。
四,建立公共安全支撑体系
贯彻, 预防为主, 的理念,以政
府投入为主,确保财政财力支持。
改善资金运作机制,采取发福利
彩票、债券、社会募捐、争取国
际援助等方式扩大资金来源
建立专项救助基金。
建立高效的救灾物资储备体系
五,强化全民公共安全意识
?加强教育,提高全民安全意识,在中
小学开设公共安全知识课。
?发展社会志愿者队伍和社会化救助服
务队伍。
?构造街道小区的基层应急管理网络。
谢 谢 参 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