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质量标准  中文名 豆蔻  汉语拼音 Doukou  英文名 FRUCTUS AMOMI ROTUNDUS  来源 本品为姜科植物白豆蔻Amomum kravanh Pierre ex Gagnep.或爪哇白豆蔻Amomum compactum Soland ex Maton的干燥成熟果实。按产地不同分为“原豆蔻”和“印尼豆蔻”。  性状 原豆蔻 呈类球形,直径1.2-1.8cm。表面黄白色至浅黄棕色,有3条较深的纵向槽纹,顶端有突出的柱基,基部有凹下的果柄痕,两端均具有浅棕色绒毛。果皮体轻,质脆,易纵向裂开,内分3室,每室含种子约10粒;种子呈不规则多面体,背面略隆起,直径3-4mm,表面暗棕色,有皱纹,并被有残留的假种皮。气芳香,味辛凉略似樟脑。   印尼豆蔻 个略小。表面黄白色,有的微显紫棕色。果皮较薄,种子瘦瘪。气味较弱。  鉴别 取[含量测定]项下的供试品、对照品溶液作为供试品及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0.5~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醋酸乙酯(1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即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 取本品250g,检查杂质、水分。  杂质  原豆蔻不得过1%;印尼豆蔻不得过2%(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Ⅸ A)。 干瘪果实 指不成熟或其他原因形成的皱缩干瘪果实,不得过2%。 出仁率  指除去上述杂质,干瘪果实的豆蔻,剥去果实所得蔻仁,占样品总重量不得少于65%。 霉变蔻仁 指出仁项率的蔻仁中,已霉坏变质,无香气不能药用的蔻仁,占样品重量不得过1%。 水分  照水分测定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Ⅸ H,第二法)测定, 原豆蔻不得过11.0%;印尼豆蔻不得过15.0%。  浸出物    含量测定 挥发油 取豆蔻仁适量,捣碎后称取30~50g,照挥发油测定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X D)测定。原豆蔻仁含挥发油不得少于5.0%(ml/g);印尼豆蔻仁不得少于4.0%(ml/g)。   桉油精 照气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Ⅵ E)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甲基硅橡胶(SE-54)为固定相。涂布浓度10%,以Chromosorb W(AW-DMCS)为担体;柱温110℃,理论板数按桉油精计算,应不得低于6000,与其他化合物的分离度应符合要求。   对照品溶液制备 取桉油精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正己烷制成每1ml含25mg的溶液,混匀,即得。   供试品溶液制备 取豆蔻仁粉碎过40目筛,取约5g,精密称定,置圆底烧瓶内,加蒸馏水200ml,玻璃珠数粒,置电加热套内,连接挥发油测定器,自测定器上端加蒸馏水至刻度3ml,用移液管加正己烷2.0-3.0ml,再连接回流冷凝管,将烧瓶内溶液加热至微沸,并保持2小时,冷却后弃去水相,取正己烷层通过一个铺有约1g无水硫酸钠的漏斗,移入5ml量瓶中,挥发油测定器内壁用正己烷少量洗涤,洗液与上述正己烷合并,加正己烷稀释至刻度,混匀,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1μl,注入气相色谱仪,测定,计算,即得。   豆蔻仁中含桉油精(C10H18O)不得少于3.5%。  炮制 除去杂质。用时捣碎。  性味与归经 辛,温。归肺、脾、胃经。  功能与主治 化湿消痞,行气温中,开胃消食。用于湿浊中阻,不思饮食,湿温初起,胸闷不饥,寒湿呕逆,胸腹胀痛,食积不消。  规格    用法与用量 3-6g,入煎剂宜后下。  禁忌    注意    贮藏 密闭,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