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广泛应用多媒体等先进教学手段 不同于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讲课方式,在目前的教学中,教师们越来越注意应用新技术新手段以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近年来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近三年由我教研室承担的大课教学中采用电脑多媒体方法授课学时已达到100%;在临床示教和实习中,电脑光盘、VCD、录像、CAI课件等也均已广泛应用。 2.全面推进双语教学和全英语教学 为培养提高学生专业外语的学习和应用能力,我们近年来进行了专业双语教学改革。在七年制临床教学过程中长期坚持英语查房、英语讲座、英语讨论等,鼓励学生积极查阅英语专业文献并定期开展英文抄读会;并于2002年率先在理论课教学中进行英语教学,并且组织了英语公开课,在学院范围内进行经验交流。此外,近几年积极选派青年教师参加英语培训6人次,使教师英语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从而为双语教学及全英语教学的进一步开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3.分散示教、模型教学等临床教学方法 在妇产科临床教学中,结合妇产科的一些特点,采用分散示教、模型教学等多种形式的临床教学方法改革,取得较好的效果。例如:由于分娩的不确定性给临床示教带来一定的困难,为了给每个同学提供尽可能多的见习和实习机会,教研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给学生发放产房参观证,可以随时在课余及节假日去产房分散见习;其他科室也尽量在这些方面给学生提供见习参观的机会。另外,针对妇产科疾病牵涉到更为敏感的隐私等问题给教学带来的困难,我们在临床示教和实习中大量采用模型、教学VCD及典型病史等多种教具进行教学。其他措施还包括组织学生分批集中去门诊小手术室参观见习等等。以上多种形式的临床教学方法的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4.加强青年教师培养,提高师资水平 青年教师的培养关系到科室未来的实力。妇产科医院对青年教师坚持政治上严格要求、业务上加强培养、工作上大胆使用的原则,放手让他们在临床、教学、科研第一线锻炼、成长,并及时将年轻的学术带头人安排到领导岗位,使他们对医院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在教学方面,教研室对青年教师有详细的培养计划、严格的试讲、预讲制度等,规定青年教师必须参加至少2次的临床示教的带教任务后方可具有参加大课教学的资格,必须参加教学小组集体备课,经过小组及教研室安排的至少2次的试讲、预讲并均获得通过后方可对学生进行正式授课。教研室有计划地对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优秀青年教师给本科生或七年制进行理论课的培养性讲课;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青年教师讲课比赛等活动,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近3年,妇产科学系共有多名教师在各类活动中获奖并获得多种荣誉。 在继续教育方面,为了进一步改善教师学历结构、提高教师素质,妇产科学系积极鼓励青年教师提高学历层次,目前有3名教师参加博士学位课程学习,已获得博士学位的有14人。同时不断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做好教师国内外培训工作,医院有计划按需选派优秀教师到国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进行学习、访问、考察以及进行科研合作与交流等。近三年选派师资出国留学进修19人次,学成后均回院工作;先后选送各级医生参加英语6人次,其中1人脱产培训半年。通过这些学习培训和提高,一部分教师获得更高学位,更多的教师知识得到了更新。 5.加大教学投入,保证七年制教育的优先发展 2000年两校合并后,针对七年制医学教育,成立了复旦大学七年制高等医学教育教学工作领导小组,学校专门下发了《复旦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七年制高等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明确了七年制高等医学教育的地位。在医学教育领域,七年制高等医学教育不仅是发展的主体,也是发展的重点,因此七年制高等医学教育是妇产科学系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教研室给予了高度重视,同时做到重点投入、重点建设、强化管理,加大改革力度,保证其优先发展地位。 为改善教学条件,妇产科学系对七年制教学的各方面给予了重点投入,为保证七年制现代化教学条件,妇产科学系先后投资专项经费二十余万元对临床示教室进行改造,配备了多种多媒体教学设备;并投入几十万元购买了大量的模型、CAI课件、教学光盘及录像带等教具,建立教具库,大大改善了教学条件。在保证建设经费的同时,充分保证了七年制的日常教学经费,其中包括临床阶段每生1500元、第六、七学年享受研究生待遇,每月发放科室津贴,按时到位。 在七年制大课教学和临床示教教师的安排上,也给予了相当的重视和倾斜,近3年担任七年制大课教学的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的比例逐年提高,2002年达到100%,其中具有正高职称教师比例占50%,所授课时占总课时的48%;临床示教教师也多为高年主治医师及博士研究生,并有部分副高职称教师参与及负责临床示教,从而保证并逐步提高七年制临床教学的质量;这个比例大大高于医学院的要求。 6.严格教学管理,确保教学质量 为了确保七年制教学质量,工作中实行了严格的教学管理。医院由分管教学的副院长和系主任全面负责医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教研室设有正副主任和科教科长及教学秘书具体负责医学教学管理工作,并每年安排一名具有一定带教经验的高年资主治医生作为专职教育干事负责具体工作。教研室根据医学院交给的教学任务定期或不定期召开教学工作会议,针对七年制教育,妇产科医院还成立了七年制教学改革和管理小组。为了保证教学与临床的连贯性和相对独立性,教研室被赋予一定的支配人力、物力、财力等教育资源的能力,每年按照“报名—选拔—考核—确定”的程序安排人员从事教学工作。 7.严格选拔教师,重点加强七年制教学 在理论教学阶段,我们规定承担七年制教学的教师必须思想品德好、教学意识强、教学效果好,每学期都要对任课教师审核,对不合要求者及时予以调整。在对任课教师职称要求上方面更加严格,学校规定由副高以上任教学时数须达到70%,正高职称教师任教学时数须达到30%,而在妇产科学系负责的教学任务中,不仅完全达到此要求,而且往往高于此要求,如2002年七年制大课教学任教教师100%为副高以上职称,其中正高职称教师比例占50%,正高任教学时数占总学时数的48%,从而更大程度的保证教学质量。在正式授课前,由教研室选派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专家教授担任教学组长,负责安排教学计划、组织集体备课,每位教师根据各自任务详细编写教案,并根据教学组长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如有新教师参加授课,须充分准备后先后经过教学小组和教研室组织的试讲,通过后方能进行正式授课。这些教学管理措施都为确保教学质量提供了很好的保证。 8.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 由主管副院长、系主任、教研室主任及多位德高望重、临床经验丰富、教学意识强的专家教授和有关教学管理人员组成教学领导小组和督导专家小组。督导小组专家成为教学管理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们参与妇产科学系教学计划的修订、深入课堂和病区督查指导教师授课及医疗查房和教学查访,参与教师晋升时的评分,反映教与学的情况真实可靠,在教师中有良好的口碑及威信,深得教师们的尊重。 多年来妇产科学系为配合教学,一直坚持多项内容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作为每学期必做的常规教学工作。主要包括:学生评价(每位教师均由学生根据评分表格对教学过程的多方面进行评分)、专家评价(由督导专家进行现场听课,根据教学过程多方面进行评分)、同行评价、管理人员评价、考试评价以及座谈会等学生教学信息反馈制度等,对存在的问题及时予以改进,其评价结果还与考评等挂钩。教研室每年年终,根据每位教师由学生和督导专家给予的评价进行评级,对教学效果好、评教A级的教师给予一定的表扬和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