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
一、环境管理的概念
? 广义,按照经济规律和生态规律,运用行
政经济、法律、技术、教育和新闻媒介等
手段,通过全面的规划,对人们的社会活
动进行调整与控制,达到既要发展经济满
足人类的基本需要,又不超过环境的容许
极限。
环境管理
一、环境管理的概念
? UNEP的定义,环境管理是 对损害环
境质量的人为活动施加影响,以 协调
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达到既要发展
经济满足 人类 的基本需要,又不超
过环境的容许极限。
? 对损害环境质量的人为活动施加影响:
– 狭义理解:,利用法律、经济、行政和
教育等手段控制人类排污活动。,
– 广义理解:,运用行政、经济、法律、
技术、教育和新闻媒介等手段,限制或
禁止污染环境、破坏自然资源的人类活
动。,
? 协调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 通过全面规划、协调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 运用 法律、经济、行政和教育等手段
– 达到既要发展经济满足 人类 的基本需要,
又不超过环境的容许极限。
? 环境管理的主要对象是人
–, 人类 -环境,系统中,人类是矛盾的主要
方面
–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对立和统一的。
人类 环境
环境管理
二、环境管理的类型和内容
A.管理范围上看:
? 资源环境管理,主要指自然资源的保护
? 不可更新资源的利用
? 可更新资源的恢复与扩大再生产
? 区域环境管理,
? 协调区域社会经济目标与环境目标
? 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 制定区域
? 部门环境管理,各类专项部门和行业的环境管理
环境管理
B.环境的性质分
? 环境计划管理,
– 制定各部门、行业、区域的环境保护规划,
成为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有机部分。
? 环境质量管理,
– 组织制定各种标准(环境质量、污染排放、
评价标准、各种监测的方法等)
– 预测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制定防治对策
? 环境技术管理,
– 协调科学技术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和发展
环境管理
三、环境管理的基本手段
1.行政手段:
主要指国家和地方各级行政管理机关,根
据国家行政法规所赋予的组织和指挥权力,指
定方针、政策,建立法规、颁布标准,进行协
调监督,对环境资源保护工作事实行政决策和
管理。
2.法律手段:
是环境管理的强制性手段。
?环境立法
将国家对环境保护的要求、
作法,全部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
强制执行。
?环境执法
环境管理部门与司法部门之间
的协调配合。
环境管理
3.经济手段:
? 概念,指利用价值规律,运用价格、税收、
信贷等经济杠杆,控制生产者在资源开发中的
行为,以便限制损害环境的社会经济活动,奖
励积极治污的单位,促进节约和合理利用资源,
充分发挥 价值规律在环境管理的杠杆作用。
? 主要方法:
– 环境保护补助金
– 征收排污费
– 罚款
– 赔偿损失
– 减免税收和奖励
– 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征税制度
环境管理
4.技术手段
? 概念,借助既能提高生产效率,又能把对环境
污染和生态破坏控制到最小限度的技术以及先
进的污染治理技术等来达到保护环境目的的手
段。
?主要手段,
–制订环境质量标准
–进行污染状况调查
–编写环境报告书与环境公报
–交流推广先进工艺(无污染)
–环境科研成果和环境科技信息的
组织和交流
环境管理
5.宣传教育手段:
? 是环境科学知识普及的过程。
? 是一种思想动员。
? 主要方式:
– 环境专业人才的培养
– 公民环境意识的培养(媒体手段的应用)
– 公众自觉参与环境保护
– NGO 的监督和参与作用
(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
环境管理
环境管理
四、基本职能
? 宏观指导
– 政策指导
– 目标指导
– 计划指导
?统筹规划
–环保战略的制定
–环境预测
–环境保护综合规划
–专项规划
? 组织协调
– 环境保护法规
– 环境保护政策
– 环境保护规划
– 环境科研
? 提供服务
-技术服务
-信息咨询
-市场服务
?监督检查
–环保法规执行情况
–环境规划的落实情况
–环境标准执行情况
–环境管理制度执行情况
中国的环境管理
一、我国的环境保护方针
1.,三十二字”的方针,1973年
2.,三同步、三统一”的方针,1983年
3,环境与发展的十大对策,1994年
中国的环境管理
二、基本政策
1,预防为主(“不走先污染后治理”)
2.,谁污染谁治理”( 3P原则)
– 外部不经济性的内部化
– 征收环境税、排污费等经济手段的应用
3,强化环境管理
中国的环境管理
三、现行的环境管理制度
1,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2,三同时制度
3,排污收费制度
4,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5.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
考核
6.排污许可证制度
7.污染集中控制制度
8.污染限期治理制度
四、发展趋势
? 由末段环境管理转向全过程管理,清洁生产
? 污染物排放控制转向对人类经济活动实行总量
控制
?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环境管
理运行机制
? 建立与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法律体系
中国的环境管理
ISO14000环境管理标准
一、环境管理标准的特点
?以市场驱动为前提。
? 强调污染预防。
ISO14000系列标准体现了国际环境保护领域由 "末
端控制 "到 "污染预防 "的发展趋势。
? 可操作性强。
? 标准的广泛适用性。 显示列表
? 强调自愿性原则。
ISO14000环境管理标准
? 以市场驱动为前提。
–,绿色消费”浪潮促使企业在选择产品开发方向时
越来越多地考虑人们 消费观念中的环境原则 。
– ISO14000系列标准一方面满足了各类组织提高环境
管理水平的需要;
– 另一方面为公众提供一种衡量组织活动、产品、服
务中所含有的环境信息的工具。
ISO14000环境管理标准
? 强调污染预防
– 环境管理体系( ISO14001- ISO14009)
强调对组织的产品、活动、服务中具有或可能具有
潜在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加以管理,建立严格的操作控
制程序,保证企业环境目标的实现。
– 生命周期分析( ISO14040- ISO14049),环境表现
(行为)评价( ISO14030- ISO14039)
将环境方面的考虑纳入产品的最初设计阶段和企业
活动的策划过程,为决策提供支持,预防环境污染的发
生。
ISO14000环境管理标准
? 可操作性强。
– ISO14000系列标准为标准化的、可操作的管
理工具和手段。
– 提供对体系的全面要求
– 提供了建立体系的步骤、方法指南。
– 标准中没有绝对量和具体的技术要求,使得
各类组织能够根据自身情况适度运用 。
ISO14000环境管理标准
标 准 名 称 作 用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
( ISO14040- ISO14049)
可以用于产品及包装的设计开发,绿色
产品的优选
环境表现(行为)评价
( ISO14030- ISO14039)
可以用于企业决策,以选择有利于环境
和市场风险更小的方案。
环境标志
( ISO14020- ISO14029)
改善企业公共关系,树立企业环境形象,
促进市场开发的作用
环境管理体系标准
( ISO14001- ISO14009)
进入企业的深层管理,直接作用于现场
操作与控制,明确员工的职责与分工,
全面提高其环境意识
环 境 审 核
( ISO14010-ISO14019)
向组织、审核员和委托方提供关于环境
审核通用原则的指南。它提供了关于环
境审核及其他有关术语的定义和环境审
核的通用原则。
ISO14000环境管理标准
? 强调自愿性原则。
– ISO14000系列标准的应用是基于自愿原则。
– 国际标准只能转化为各国国家标准而不等同于
各国法律法规。
– 组织可根据自己的经济、技术等条件选择采用。
2,ISO14000与 1SO9000的关系
内容 ISO9000 ISO14000
承诺对象 产品的使用者、
消费者
不确定,受益者将是整个
社会。
承诺内容 保证产品质量 承诺遵守法律、法规以
及其他要求,并对污染进
行预防和持续改进
构成模式 封闭的管理模式 螺旋上升,要求体系每
年有所改进和提高
审核认证 就是质量体系的
根本依据
必须结合各国的环境法
律、法规及相关标准
审核人员资格 不要求特别的专
业背景
必须具备相应的环境和环
境管理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