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药现代研究 目录 麻 黄 2 桂 枝 2 苍耳子 6 辛 夷 9 葱 白 12 柽 柳 14 鹅不食草 16 龙 骨 17 薄 荷 19 牛蒡子 23 蝉 蜕 25 桑 叶 28 菊 花 30 蔓荆子 33 葛 根 35 柴 胡 39 升 麻 45 琥 珀 48 紫 苏 50 生 姜 53 远志 57 荆芥 60 防风 62 羌 活 66 苦楝皮 69 大 蒜 71 斑蝥 77 蟾 酥 83 马钱子 88 白 芷 92 水 蛭 97 朱砂 100 麻 黄   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Ephedra sinica Stapf. 或木贼麻黄Ephedra equisetina Bge. 和中麻黄Ephedra intermedia Schrenk et Mey. 的草质茎。味辛、微苦,性温。入肺、膀胱经。功能:发汗、平喘、利水。主治:伤寒表实,发热、恶寒、无汗、头痛、鼻塞、骨节疼痛,咳嗽气喘,风水浮肿、小便不利,风邪顽痹、皮肤不仁、风疹瘙痒。内服:煎汤(宜先煎,去水面浮沫),1.5~10g;或入丸、散。 【现代研究】   主要成分:草麻黄茎中含有生物碱1%~2%,其生物碱中40%~90%为麻黄碱(l-Ephedrine),其次为伪麻黄碱(d-Pseudo-ephedrine)及微量的l-N-甲基麻黄碱(l-N-Methylephedrine)、d-N-甲基伪麻黄碱(d-N-Pseudo methylephedrine)、l-去甲基麻黄碱(l-Norephedrine)、d-去甲基伪麻黄碱(d-Demethyl-pseudoephedrine)、麻黄次碱(Ephedine)。此外,还含有苄基甲胺(Benzyl-methylamine)、2,3,5,6-四甲基吡嗪(2,3,5,6-Tetramethylpyrazine)等;又含6%的儿茶鞣质和挥发油,挥发油中含有l-α-松油醇(l-α-Terpineol)、β-萜品烯醇(β-Terpineol)、萜品烯醇-4(Terpineol-4)、月桂烯(Myrcene)、2,3,5,6-四甲基吡嗪等30余种成分;亦含有黄酮类成分,如白飞燕草甙元(Leucodelphinidin)、麦黄酮(Tricin)、芹黄素(Apigenin)、山萘酚(Kaempfer- ol)等;尚含有机酸类,如对-羟基苯甲酸(p-Hydroxybenzoic acid)、肉桂酸(Cinnamylic acid)、对-香豆酸(p-Coumaric acid)、香草酸(Vanillic acid)、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   木贼麻黄含生物碱 1.15%~1.75%,其中主要是麻黄碱和伪麻黄碱。本品还含有鞣质、黄酮甙、糊精、菊粉、淀粉、果胶、纤维素、葡萄糖等糖类化合物以及草酸(Oxalic acid)、柠檬酸(Citric acid)、苹果酸(Malic acid)、延胡索酸(Fumaric acid)等有机酸类。   中麻黄含多量麻黄碱,尚含鞣质、黄酮甙、糊精、菊粉、淀粉、果胶、纤维素、葡萄糖等。   上述三种麻黄中所含化学成分相似,但生物碱含量以木贼麻黄最高,草麻黄次之,中麻黄较低。  桂 枝   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 的嫩枝。味苦、甘,性温。入膀胱、心、肺经。功能: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主治:风寒表证,肩背肢节酸疼;胸痹痰饮、经闭、癥瘕。内服:煎汤,3~9g;或入丸、散。 【现代研究】   主要成分:含有挥发油0.2%~0.9%,油中主要成分是桂皮醛(Cinnamic aldehyde),占70%~80%,为镇静、镇痛、解热作用的有效成分。桂枝水煎得到6个成分:反式桂皮酸(Tran- scinnamic acid)、香豆精(Coumarin)、β-谷甾醇(β-Sitoterol)、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硫酸钾结晶及长链脂肪酸。桂枝的皮中还分离出3-(2-羟基苯基)丙酸[3-(2- Hydroxyphenyl)propanoic acid]和其他的葡萄糖甙。 药理作用: 1.???????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a. 镇静作用:桂皮醛250~500mg/kg灌胃对小鼠有明显的镇静作用,表现为自发活动减少,对抗甲基丙胺所产生的过多活动、转棒试验产生的运动失调及延长环己巴比妥钠的麻醉时间等。   b. 镇痛作用:实验表明:桂枝镇痛作用较弱。小鼠鼠尾加压刺激法表明:桂皮醛无明显的镇痛作用,但对腹腔注射醋酸所致扭体反应,则有轻度的抑制作用。桂枝的醇提取物和水提取物对小鼠醋酸扭体反应有抑制作用,对小鼠夹尾和烫尾所致疼痛无抑制作用。   c. 解热作用:桂枝煎剂、肉桂酸或肉桂酸钠,对小鼠正常体温以及用伤寒、副伤寒疫苗所致发热兔,均有降温、解热作用。麻黄配桂枝对大鼠足跖部汗腺分泌有兴奋作用,因此,麻桂煎剂发汗作用可能与中枢有关。   d. 抗惊厥作用:桂皮醛500mg/kg给小鼠腹腔注射,可延缓士的宁引起的强直性惊厥及死亡时间,可减少烟碱引起的强直性惊厥及死亡的发生率。对戊四氮引起的惊厥则无效。   2. 抗菌作用 桂枝醇提取物在体外能抑制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效浓度为 25mg/ml 或以下;对白色葡萄球菌、志贺痢疾杆菌、伤寒和副伤寒甲杆菌、肺炎球菌、产气杆菌、变形杆菌、炭疽杆菌、肠炎沙门菌、霍乱弧菌等亦有抑制作用(平板挖洞法)。桂枝煎剂对常见致病性皮肤真菌也有较强抑制作用。   3. 抗病毒作用 用人胚肾原代单层上皮细胞组织培养,桂枝煎剂(1:20)对流感亚洲甲型京科 68-1株和孤儿病毒(ECHO11)有抑制作用。在鸡胚上,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以70%醇浸剂作用较好。   4. 利尿作用 用含桂枝的五苓散0.25g/kg给麻醉犬静脉注射,可使犬尿量明显增加,单用桂枝静注(0.029g/kg)利尿作用比其他四药单用显著,故认为桂枝是五苓散中主要利尿成分之一,其作用方式可能似汞撒利。   5. 抗炎作用和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采用正交设计法对桂枝汤组方分析发现,在抑制炎性肿胀上,致炎后1小时,桂枝汤的单味药中,以桂枝的作用最强,芍药同桂枝有协同作用。桂枝的挥发油部分由呼吸系统排出,对呼吸道炎症有消炎作用。据实验报告桂枝成分桂皮醛有组胺释放作用,在给药20~60分钟内可引起皮肤荨麻疹。桂皮醛可引起兔的白细胞增加。   在肾炎研究中,桂枝浸膏对嗜异性抗体反应显示出抑制补体活性作用,被认为有较强的抗过敏反应。   6. 其他作用 桂枝能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但桂枝对血管的作用可因作用部位不同而异,并与配伍药物有关;桂皮油被吸收后,经肺排泄,可稀释其分泌液的黏稠度,出现祛痰、止咳作用;适量桂枝有芳香健胃作用,桂皮醛能使肠胃蠕动亢进,排除肠中腐败之气体,而不致引起下痢;桂皮醛有抗肿瘤作用,50μg/ml 给小鼠注射,对 SV40 病毒引起的肿瘤的抑制率为100%。 【临床运用】 临床报道: 1. 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桂枝、甘草各10g,羌活6g,乳香、没药各5g,水煎服。治疗20例,结果基本治愈14例,好转3例,无效3例。〔新中医 1987;9(1):26〕   2. 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 桂枝、麻黄各9g,茯苓、白术、泽泻、半夏、厚朴、杏仁、防己各15g,知母21g,薏苡仁、枳实各30g,黄芪60g,甘草6g。年轻体壮者用量酌增,老少体弱者用量酌减,每日1剂,水煎温服,日服3次,夜服1次。最好每日肌注长效青霉素1次,每次120万u,注射前先做青霉素过敏试验。治疗40例,显效33 例,有效4例,无效3例。〔辽宁中医杂志 1991;18(6):19〕   3. 治疗面神经麻痹 桂枝30g,防风20g,赤芍15g。水煎趁热擦洗患部,每次20分钟,每日 2次,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共治疗30例,结果治愈26例,好转3例,无效1例。治愈时间为6~15 天。〔湖南中医杂志 1987;8(2):封四〕 1.??????? 治疗低血压症  a. 桂枝、肉桂各40g,甘草20g。混合煎煮分3次当茶饮服。治疗117例低血压患者,均获效。一般服药后3天血压即上升,最快2天血压即恢复正常。〔中国农村医学 1985;(5):11〕   b. 桂枝、甘草、附子(久煎)各15g。每日1 剂,代茶频饮。服用4~14剂时,血压正常或接近正常后,再服用10余剂巩固。治疗低血压症39例,其中随访28例,多数病例疗效巩固。〔黑龙江中医药 1988;(2):19〕   4. 治疗虚寒性胃脘痛 桂枝、炒白术、生甘草各30g,生龙骨、党参各20g。共为末,过120目筛,每次5g,每日3次,红枣、干姜各5g,煎汤为引冲服(忌姜者用缩砂仁10g),20天为1疗程。治疗 20 例,痊愈12例,好转4例,无效4例。〔浙江中医杂志 1990;25(10):439〕   5. 治疗消化性溃疡 桂枝12g,干姜10g,白芍、炙草、海螵蛸、黄芪、白芨各20g。随证加减,水煎服,每日1剂,10剂为1疗程,疗程间隔2天。治疗100例,治愈85例,显效13例,无效2例。〔陕西中医 1990;11(8):345〕   6. 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桂枝、芍药各15g,生甘草、麻黄各6g,白术12g,知母、防风各10g,附子30~60g(先煎1小时),生姜5g。水煎服,每日1剂。对顽痹经久不愈者加全蝎、蜈蚣、乌梢蛇、穿山甲各10g。治疗30例,治愈15例,显效6例,有效5例,无效4例。〔时珍国药研究 1991;2(4):158〕   7. 治疗坐骨神经痛 桂枝、牛膝各15g,白芍 30~60g,秦艽、当归、片姜黄各10g,苍术20g,防风18g,熟附子、甘草各6g。水煎服。治疗23例,治愈16例,显效5例,有效2例。〔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1991;5(4):36〕   8. 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 桂枝、杏仁各5g,麻黄、炙甘草各3g,赤芍、大枣各10g,生姜3片。随证加减。治疗53例,痊愈46例,无效7例。〔江苏中医 1990;11(11):19〕   9. 治疗荨麻疹 桂枝、白芍、生姜各9g,炙甘草6g,大枣12枚。痒甚者加蝉蜕9g,防风、白蒺藜各10g;风团鲜红加生地12g,赤芍10g; 风团苍白加当归10g,三七粉3g(冲服)。治疗10例,全部治愈。服药5剂以下而愈者3例,10剂以下而愈者5例,20剂以下而愈者2例。〔河北中医 1991;13(5):28〕   11. 治疗冻疮 桂枝30g,川椒30g,生地30g,红花10g。水煎约4000ml,待至患者皮肤所能耐受的热度,直接浸洗患处。每天1~2次。如冻疮已破溃流水,加五倍子30g,地榆20g。共治疗30例,疗效满意。绝大多数患者用药1剂即愈。〔临床验方集锦.第1版.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216〕 方剂选用: 1. 治疗心中痞,诸逆,心悬痛:桂枝、生姜各三两,枳实五枚。上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金匮要略》桂枝生姜枳实汤)   2. 治疗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上五味,细切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伤寒论》桂枝汤)   3. 治疗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烦疼,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四两(去皮),附子三枚(炮,去皮,破),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甘草二两(炙)。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伤寒论》桂枝附子汤)   4. 治疗伤寒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半斤,桂枝四两(去皮),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五枚(擘)。上四味,以甘澜水一斗,先煮茯苓,减二升,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伤寒论》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5. 治疗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芍药六两,生姜三两,胶饴一升。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纳胶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金匮要略》小建中汤) 配伍效用: 桂枝配伍白芍 桂枝辛甘而温,温经散寒而解肌表;白芍酸苦微寒,和营敛阴。二者配伍,一温一寒,一散一收,寓散于收,寓收于敛,既可辛温透汗,又不致发汗过猛,可使风寒散而营阴不伤,自汗止而不留外邪。共奏调营卫、和气血、益阴止汗之功效,用以治疗表虚风寒外袭之发热恶风、头痛身痛而有汗者;或四肢酸楚、麻木疼痛等证属气血不调者。   桂枝配伍柴胡 桂枝辛温,能开腠理、祛风寒,为太阳中风之主药;柴胡辛凉,透表泄热,能引邪达表而解,系透泄少阳之要药。二者伍用,既能发汗解表、通阳散寒,又能引热达表、透发少阳,共奏解表退热之功效,用于治疗发热、微恶风寒、肢节烦疼、微呕等太阳、少阳并病者。   桂枝配伍茯苓 桂枝辛甘而温,温阳化气行水,可散水湿阴霾之邪;茯苓甘淡而平,健脾益气、利水渗湿,其补而不峻、利而不猛,治其生湿之源。桂枝得茯苓则不发表而专于化气行水;茯苓得桂枝则温阳除湿。二者相使为用。有较强的蠲除水湿之功效,用于治疗心下痞满、心悸头眩水肿腹胀,小便不利等证属水饮内停所致者。   桂枝配伍栝楼、薤白 桂枝温通胸中阳气;栝楼祛痰散结而开胸;薤白宣通胸阳,散阴寒之结。三者配伍,可温阳行气,豁痰散结,开胸除满,治疗胸阳不振,气滞痰阻之胸痹胸痛效果良好。 桂枝配伍石膏 桂枝发汗解肌,偏治风寒表证,亦能通经除痹;石膏清热泻火,偏清气分实热,亦解肌腠之热。二者相伍,寒温并用,表里同治,共奏疏表散寒、清热解肌、通经除痹之功效,用于治疗表寒里热诸症及热痹之发热持续不退、四肢关节红肿热痛者。   桂枝配伍桃仁、丹皮 桂枝温通血脉;桃仁、丹皮活血祛淤消癥。三者配伍,共奏通血祛淤之功,可治疗淤血内停之癥瘕。   桂枝配伍吴茱萸、当归、川芎 桂枝温通血脉;吴茱萸散寒止痛;当归、川芎活血养血。四药合用,有温经散寒,养血祛淤之功效,可治疗冲任虚寒,淤血阻滞所致的月经失调。   桂枝配伍炙甘草、人参、阿胶 桂枝温阳通脉;炙甘草益气养心;人参补脾而安神增智;阿胶滋阴养血。诸药合用,有益心气,养心血,振心阳,复血脉之功,可治疗气血不足之心动悸、脉结代。 【注意事项】   宜忌:本品辛温助热,易伤阴动血,凡温热病及阴虚阳盛之证、血证、孕妇忌服。   毒副作用:桂皮醛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分别为:静脉注射132mg/kg;腹腔注射610mg/kg;口服 2 225mg/kg。   桂枝对小鼠的毒性作用和半数致死量有显著的昼夜差异,白天的毒性和致死作用较夜间明显增强。 【医家论药】   “桂枝,散风寒,逐表邪,发邪汗,止咳嗽,去肢节间风痛之药也。气味虽不离乎辛热,但体属枝条,仅可发散皮毛肌腠之间,游行臂膝肢节之处。”(《本草汇言》)   “桂枝气味俱轻,故能上行发散于表。”(《用药心法》) “麻黄遍彻皮毛,故专于发汗而寒邪散,肺主皮毛,辛走肺也。桂枝透达营卫,故能解肌而风邪去,脾主营,肺主卫,甘走脾,辛走肺也。”(《本草纲目》) “桂枝,入肝家而行血分,走经络而达荣郁。善解风邪,最调木气。升清阳之脱陷,降浊阴之冲逆,舒筋脉之急挛,利关节之壅阻。入肝胆而散遏抑,极止痛楚,通经络而开痹涩,甚去寒湿。”(《长沙药解》)   “盖其用之之道有六:曰和营,曰通阳,曰利水,曰下气,曰行淤,曰补中。其功之最大,施之最广,无如桂枝汤,则和营其首功也。”(《本草经疏》)   “桂枝与薄桂,虽皆属枝条,但薄桂尤其皮之薄者,故和营之力似不及枝也。又肉桂治奔豚而桂枝亦用之者,以奔豚属肾气,肾气出之膀胱,桂枝入足太阳故也。”“世医不悟桂枝实表之精义,似以此味能补卫而密腠理。若然,何以不用参、芪耶?盖四时之风,因于四时之气,冬月寒风伤卫,卫为寒风所并,则不为营气之并而与之和,故汗出也。惟桂枝辛甘能散肌表寒风,又通血脉,故合于白芍,由卫之固以达营,使其相和而肌解汗止也。”(《本草述》)   “仲景治表用桂枝,非表有虚以桂补之;卫有风邪,故病自汗,以桂枝发其邪,卫和则表密汗自止,非桂枝能收汗而治之。”(《本草衍义补遗》) 苍耳子   为菊科植物苍耳Xanthium sibiricum Patr. ex Widd. 带总苞的果实。味甘,性温,有毒。入肺、肝经。功能:散风、止痛、祛湿、杀虫。主治:风寒头痛、鼻渊、齿痛、风寒湿痹、四肢挛痛、疥癞、瘙痒。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 【现代研究】   主要成分:果实含苍耳子甙(Xanthostrumarin)、苍耳醇(Xanthanol)、异苍耳醇(Isoxanthanol)、苍耳酯(Xanthumin)及脂肪油,油中含大量亚油酸,亦含有油酸、棕榈酸和硬脂酸。另外含有蛋白质、生物碱、维生素 C 和色素等。从苍耳子中尚提取出有降血糖作用的毒性成分甙AA2。 药理作用: 1. 抗菌作用 体外实验证明:苍耳子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乙型链球菌有抑制作用,以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最强。其丙酮或乙醇提取物在体外对红色毛癣菌也有抑制作用。   2. 对呼吸、血压及心脏的作用 苍耳子注射液静脉注射能使麻醉兔及狗的血压下降,并明显增加呼吸幅度和频率。对清醒状态的家兔也具有兴奋呼吸和降压作用。对离体豚鼠心脏出现短暂的抑制作用。   3. 镇咳作用 用苍耳子煎剂给小鼠灌胃对二氧化硫(SO2)及氨水所引起的咳嗽有止咳作用。   4. 对血糖的影响 苍耳子中的甙类物质AA2能使正常动物的血糖下降,但不能降低四氧嘧啶所引起的大鼠高血糖。苍耳子中所含甙类性质的鼠李糖,不但不能增加动物肝糖元的形成,反而促进糖元减少。如果先注射鼠李糖,以后再注射肾上腺素,则后者的血糖升高反应减弱或消失。这可能是由于鼠李糖已使肝糖元减少所致。 【临床运用】 临床报道: 1. 治疗细菌性痢疾 苍耳子每日120~150g,水煎,分3~4次内服(治疗106例);或每日用鲜干苍耳子、叶60g,水煎,分3~4次内服(治疗4例)。共治疗110例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其中1例服药后发生呕吐而未用,其余109例均获治愈,治愈率为99.1%。平均治愈天数为5天。〔新中医 1984;(9):18〕 2. 治疗泌尿系感染 苍耳子250g(炒焦),加水600ml,煎取药汁400ml,再加红糖100g,1次服用,小儿用量酌减。治疗28例,痊愈20例,好转6例,无效2例。〔内蒙古中医药 1991;10(2):11〕   3. 治疗腰腿痛 将苍耳子制成30%针剂,每次用2~4ml于痛点注射,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治疗腰部扭伤、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肥大性腰椎炎、腰椎隐裂等引起的腰腿痛163例,总有效率为89%。一般3~5次奏效,最快者注射一次后即减轻。对急性腰部扭伤或腰肌劳损疗效较好;对于骶椎隐裂及肥大性腰椎炎所致的腰痛,疗效不稳定。〔中草药通讯 1972;(2):50〕   4. 治疗腮腺炎 苍耳子加水煎服,每日4次,连服3天。新生儿每天3g,1~2岁5g,以后每增加2岁即增加5g,14岁以上30~45g。一般轻症服2~3天即可,重症可配合苍耳草叶捣烂敷患处。有合并症者配合其他疗法处理。〔江西医药 1961;(10):31〕   5. 治疗疮疖 苍耳子、牛蒡子、生大黄、金银花 蒲公英各9g,土茯苓30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连服4~8剂。治疗疮疖30例,均获得良好效果。但不适用于糖尿病引起的疮疖。〔湖南中医杂志 1976;(5):55〕   6. 治疗牛皮癣 苍耳子15~24g,防风9~12g,乌梢蛇、当归、赤芍、白蒺藜各9~15g,丹皮9g。温水浸泡1小时,文火煮沸后再煎30分钟,连煎2~3次,取汁350~400ml,分3次口服,每日1剂。治疗牛皮癣26例,治愈14例,显效5例,无效7例。一般服药20剂即可控制。〔中医杂志 1983;(12):42〕   7. 治疗寻常疣、扁平疣 苍耳子10g,浸泡于75%酒精50ml内,密闭7日,取液备用。用棉球蘸药液涂抹患处,每日数次。寻常疣用药10日、扁平疣用药7日,多于停药15~20日疣自行脱落。治疗104例,痊愈98例,好转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9.1%。〔新中医 1992;(5):22〕   8. 治疗下肢溃疡 苍耳子60~120g,炒黄研末,生猪板油120~180g,共捣为糊状。用时先用石灰水(石灰500g,加开水4000ml 冲泡,静置1 小时后吸取上清液)洗净疮面,揩干后涂上药膏,外用绷带包扎。冬季5~7天,夏季3天更换敷料。〔江苏中医杂志 1966;(3):37〕   9. 治疗脚癣 苍耳子30g,微捣,明矾、苦参、蛇床子、黄柏各15g。加水600ml,煎至500ml,过滤去渣,再加入沸后约40℃的温水10倍,于临睡前洗脚20分钟,连洗3次为1疗程。若症状未消失者,宜在半月后再进行第2个疗程。〔中医杂志 1964,(4):13〕   10. 治疗婴儿湿疹 苍耳子、生大黄、川连、黄柏、苦参各10g,渗液多者加枯矾10g。上药水煎,滤液熏洗患处,每日3次。治疗50例,皆愈。〔陕西中医 1990;(2):81〕   11. 治疗急、慢性鼻炎 a. 苍耳子30~40 个,轻轻捶破,放入清洁小铝杯中,加麻油30g,文火煮开,去苍耳,待冷后,倾入小瓶中备用。用时以棉签蘸药液涂鼻腔,每日2~3次,两周为1疗程。治疗慢性鼻炎207例,除3例无效、12例未坚持用药外,余均治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随访时间最长的已达3年,未见复发。〔新医学 1972;(10):51〕   b. 苍耳子、辛夷、千里光、鱼腥草各150g,薄荷精3~4滴。制成浓缩液500ml,加防腐剂苯甲醇 6%(约 3g),分装入滴瓶内备用。每天滴鼻8 次。治疗279例鼻炎患者,其中急性鼻炎82例,显效率 48.8%,有效率86.6%;慢性鼻炎104例,有效率 69.2%;过敏性鼻炎93例,显效率60.2%,有效率89.2%。〔新医学 1971;(10):21〕 12. 治疗变态反应性鼻炎  a. 苍耳子焙成深棕色后研粉,每次3~5g,日服3次,连服2周。或将粉末与蜂蜜混合制成丸剂(每丸含药粉3g),每次1~2丸,日服3次,连服2周,必要时可服3周至2个月。少数患者服药后有轻度腹泻、腹胀痛以及轻微头痛、全身无力等。〔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1956;4(2):85〕   b. 苍耳子碾成粉末,用95%乙醇浸泡12天后,将其沉淀的细末和乙醇的溶解物共同蒸干,压成片剂,每片重0.5g(相当于原生药1.5g 左右)。每服2片,每日3次,连服2周左右。治疗典型单纯性变态反应性鼻炎而无并发感染者65例,结果有良效者23例,好转者11例,无效者13例,此外,18 例结果不明。〔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1956;(2):85〕   13. 治疗慢性副鼻窦炎 苍耳子1 000g,辛夷180g,金银花60g,菊花60g,茜草60g,蜂蜜240g。先将苍耳子及辛夷分别碾碎,混同金银花、菊花及茜草放入锅中煎熬,约4~5小时,将药汁倾出,再加水继续煎熬,共计4次,然后去药渣,将所有药液混合加热,至药汁已浓,沸至起大泡时,加入蜂蜜搅匀,约得药汁600ml。最后装瓶贮于冰箱,或加入2%~3%的苯甲酸钠以防腐。成人日服 3次,每次5ml,3~4周为1个疗程。然后根据情况决定是否再服。最多再服1个疗程,无效则停药。治疗37例,对合并慢性上颌窦炎及慢性筛窦炎者均有疗效,有效率为87%~90%。〔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1957(2):123〕 14. 治疗牙痛  a. 苍耳子6g,鸡蛋1个。苍耳子焙黄去掉壳,研为细末,与鸡蛋和匀,不放油盐,炒熟食之,每日1次,连用3剂。治疗顽固性牙痛 50 例,除2例无效外,其余均1次止痛,3剂痊愈,长期随访,未见复发。〔新中医 1974;(4):46〕   b. 苍耳子、玄参各15g,水煎服。治疗顽固性牙痛19例,治愈18例,好转1例。〔浙江中医杂志 1977;(3):26〕 方剂选用: 1. 治疗鼻流浊涕不止:辛夷半两,苍耳子二钱半,香白芷一两,薄荷叶半钱。上并晒干,为细末。每服二钱,用葱、茶清食后调服。(《济生方》苍耳散)   2. 治疗风湿痹,四肢拘挛:苍耳子三两。捣末,以水一升半,煎取七合,去滓呷。(《食医心镜》)   3. 治疗妇人风瘙瘾疹,身痒不止:苍耳花、叶、子等份,捣细罗为末。每服以豆淋酒调下二钱。(《太平圣惠方》)   4. 治疗疔疮恶毒:苍耳子五钱,微炒为末,黄酒冲服;并用鸡子清涂患处,疔根拔出。(《经验广集》苍耳酒) 配伍效用: 苍耳子配伍白芷、辛夷 苍耳子宣肺通窍,散风止痛;白芷芳香上达,消肿止痛;辛夷散风解表、宣通鼻窍,其多与苍耳子相须使用,以加强散风寒,通鼻窍之力。三药合用,有疏风通窍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鼻渊之证见头痛鼻塞、不闻香臭、常流浊涕而偏于风寒者;风寒感冒之头痛鼻塞、鼻流清涕者以及急、慢性鼻炎。   苍耳子配伍羌活、防风 苍耳子祛风除湿;羌活祛风散寒,胜湿止痛;防风祛风胜湿而止痛。三者配伍,共奏祛风除湿、散寒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风湿痹痛之筋脉拘挛。 【注意事项】   宜忌:血虚之头痛、痹痛忌服。   毒副作用:在苍耳子脱脂后的水浸液中提出一种结晶,含有葡萄糖和鼠李糖甙样物质,有较强毒性。经高热处理后,如炒焦炭化,可破坏其毒性。给小鼠1 次性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 0.93g/kg,大鼠、小鼠、豚鼠及家兔对不同途径给药的中毒表现基本相同,如活动减少,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呼吸不规则,死前呼吸极度困难,伴有阵发性痉厥。病理组织学检查,肝损害最为严重,即种仁浸剂中毒的主要原因为肝脏坏死,继发的脑组织水肿所致的惊厥,可能为死亡的直接原因。 异丙嗪对中毒的家兔及豚鼠有预防及治疗效果。磷脂、dl-甲硫氨基酸、胱氨酸、维生素C、维生素K3、维生素B12、苯海拉明、氨茶碱或葡萄糖亦有一定效果。士的宁对家兔亦有一定疗效。阿托品、可拉明、氯丙嗪、巴比妥及去甲肾上腺素等则无效。亦有人认为,动物中毒后发生的强烈阵发性惊厥,与苍耳子中所含的甙类物质使血糖的显著降低有关,注射大量葡萄糖,可缓解惊厥并延长寿命。苍耳子做成的酊剂能增强蛙的呼吸运动,大量则抑制呼吸。   临床服用本品过量(30g以上)或误食苍耳子10枚以上,可引起中毒,多在1~3天发病,其中毒反应轻重不一。一般有头晕、头痛、乏力、精神萎蘼、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或发热、颜面潮红、结膜充血、荨麻疹等;严重者可出现烦躁不安或嗜睡,昏迷、惊厥,心率失常,血压升高,黄疸、肝肿大、肝功能损害,出血,尿中出现管型和红细胞以及尿闭等。可因肝细胞大量坏死而发生肝昏迷以及肝肾功能衰竭或呼吸衰竭而死亡。   临床曾有过量服用苍耳子(儿童两日内服用600克)而死亡的报告。 中毒救治: 1. 催吐、洗胃、导泻,以尽快排出体内毒物。催吐后可用牛奶或豆浆温服。如服药超过4小时者,可口服芒硝,或用温盐水灌肠以泻下排毒。但有胃出血者慎用上法。   2. 高渗糖静脉注射。并可肌肉注射维生素K以预防出血。   3. 酌情补液及补充维生素C。有心力衰竭、尿闭或肺水肿者,应限制输液量。   4. 有肝脏损害者可口服枸橼酸、肌肉注射甲硫氨基酸以保护肝脏。肝肿大明显或有黄疸时可加右旋糖酐静脉点滴。   5. 出现休克及循环衰竭者,应吸氧、应用多巴胺、阿拉明,并可配合静脉滴注氢化考的松或地塞米松等激素类药物治疗。 6. 中草药治疗:①将紫金锭磨成稀糊,每次服半锭或一锭,日2次,儿童减量,有解毒利尿及通窍作用;②甘草50g,远志、血余炭各10g,沙参15g,三七1.5g(冲)。水煎, 有胃肠道出血者内服之;③ 神志不清或昏迷不醒者,酌情给予至宝丹、紫雪丹、安宫牛黄丸;④ 针灸治疗。 【医家论药】   “苍耳子,温和疏达,流利关节,宣通脉络,遍及孔窍肌肤而不偏于燥烈,乃主风寒湿三气痹著之最有力而驯良者。又独能上达巅顶,疏通脑户之风寒,为头风病之要药。而无辛香走窜,升泄过度,耗散正气之虑。以视细辛、羌活等味,功用近似,而异其态度;即例以川芎、白芷等物之以气为胜者,犹难同日而语,但和缓有余,恐未易克日奏功耳。”(《本草正义》)   “甘能益血,苦能燥湿,温能通畅,故上中下一身风湿众病不可缺也。”(《本草汇言》)   “主风头寒痛,风湿周痹,四肢拘挛痛,恶肉死肌。”(《本经》)   “善发汗,散风湿,上通脑顶,下行足膝,外达皮肤。治头痛,目暗,齿痛,鼻渊,去刺。”(《本草备要》) 辛 夷   为木兰科落叶灌木植物辛夷 Magnolia liliflora Desr.、玉兰Magnolia denudata Desr.、武当玉兰Mag- nolia sprengeri Pamp.或同属植物望春花Magnolia biondii Pamp.(Magnolia fargesii Cheng) 的花蕾。味辛,性温。入肺、胃经。功能:祛风、通窍。主治:头痛、鼻渊、鼻塞不通、齿痛。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外用:研末塞鼻或水浸蒸馏滴鼻。 【现代研究】   主要成分:玉兰花蕾含挥发油,其中含柠檬醛(Citral)、丁香油酚(Eugenol)、1,8-桉叶素(Ci- neole)。根含木兰花碱(Magnoflorine)。叶和果实都含芍药素(Paeonidin)的甙。   武当玉兰花蕾含挥发油,其中有萜品烯-4-醇(Terpinen-4-ol)、乙酸龙脑酯(Bornyl acetate)、1,8-桉叶素等。   望春花花蕾含挥发油,其中有樟脑(Camphor)、β-蒎烯(β-Pinene)、1,8-桉叶素等。 从望春花花蕾中提出一种生物碱结晶(C17H19O3N,熔点208℃)。还分出松树脂醇二甲醚(Eudesmin)、鹅掌楸树脂醇B二甲醚(Lirioresinol B dimethyl ether)、望春花素(Magnolin)和发氏玉兰素(Fargesin)等木脂体(Lignans)成分。 药理作用: 1. 降压作用 辛夷花苞干燥粉末的水、醇提取物对麻醉动物(狗、猫、兔、大鼠等)静脉、腹腔、肌肉注射均有降压作用。肌肉注射对未麻醉的狗也出现降压作用,1g/kg(按生药计算)时降低血压约 40%以上。对实验性肾性高血压大鼠亦出现降压作用,对肾性高血压的狗则效果不明显,但对老年性“原发性”高血压狗则有明显的降压效果。降压成分为在去油水溶液中转溶于乙醚的那一部分。其降压原理与中枢神经系统似无甚关系,而是直接抑制心脏,特别是扩张血管以及神经节阻断而致。口服时降压作用不明显,可能因为有效成分不易被吸收。根中含木兰花碱,故有降压作用。   2. 对横纹肌的影响 望春花花蕾中的生物碱结晶(C17H19O3N)在蛙腹直肌标本上有箭毒样作用;而水煎剂则相反,有乙酰胆碱样作用。   3. 对子宫的作用 辛夷煎剂、流浸膏对子宫(大鼠及家兔离体子宫、狗及家兔在位子宫)有兴奋作用,且在未明显影响血压、呼吸的剂量,即能呈现此种作用。辛夷内所含的兴奋子宫成分为溶于水及乙醇的非挥发性物质。   4.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100%的辛夷煎剂在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喉杆菌、乙型链球菌、炭疽杆菌和痢疾杆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15%~30%辛夷煎剂对多种致病性真菌有抑制作用。高浓度的辛夷制剂对白色念珠菌和流感病毒亦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5. 其他作用 实验表明:辛夷对鼻黏膜有收敛和保护作用,使分泌物减少,局部微血管扩张,循环改善,可促进分泌物吸收和炎症消退。辛夷局部应用,有抗炎和镇痛作用。辛夷尚有抗过敏作用。其浸剂或煎剂对动物有局部麻醉作用(对豚鼠的浸润麻醉及对蛙的阻断麻醉)。 【临床运用】 临床报道: 1. 预防小儿流感 辛夷、菊花、苍术、荆芥、薄荷、桂枝、紫苏、茴香各1.25g饮片,碾成粗粒混匀,装入布袋,每袋10g。将药袋挂缝在小儿胸前背心外,30天更换1次药物。经本地幼儿园3~6岁儿童100人作对照试验,以同一时间内二组的感冒发病率及病程作预防效果的判断标准,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的发病率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1991;11(7):330〕 2. 治疗鼻炎  a. 取辛夷50g 碾碎后,用酒精浸泡3天过滤,滤液加热蒸发浓缩成黏稠状浸膏,以20g 无水羊毛脂混合调匀,再加凡士林100g,混匀后制成软膏。做成12cm×3cm 的油纱条(或将此膏均匀涂于凡士林纱条上),填入鼻腔,如下鼻甲甚肥大,纱条不易填入时,可先滴 1%麻黄素后再填入。纱条的一端应露于鼻孔之外,并加黏膏固定,以免滑入咽内。2~3小时后取出。每日或隔日填塞 1次,10次为1疗程。一般皆在4~5次后鼻通气情况开始好转,但也有10次后始见效果的。鼻腔通气好转后仍需继续填塞5~10次,以期巩固。治疗肥大性鼻炎100例,多数经2年观察,痊愈者(鼻腔通气良好,头痛消失,分泌物减少,鼻甲已不肥大)44%;好转者(鼻通气情况及鼻甲肥大情况均较前大有改善,但仍未完全正常)44%;无效者(经1疗程以上治疗,自觉和他觉症状皆无改善)12%。〔天津医药杂志 1961;(2):94〕   b. 辛夷、苍耳子、白芷各60g,冰片粉6g,薄荷霜5g,芝麻油500ml,液状石蜡1 000ml。将芝麻油、苍耳子、白芷、辛夷同放锅内,浸泡24小时后,加热。炸苍耳子、白芷、辛夷成黑黄色捞出,再下冰片粉、薄荷霜、液状石蜡,搅匀,冷却后过滤,分装眼药水瓶备用。滴鼻:每日1~2次,每次1~2 滴。治疗急性鼻炎360例,痊愈207例,好转114 例,中断滴药21例,无效18例。〔新中医 1981;(11):10〕   c. 辛夷、防风、白芷各200g,苍耳子150g,以蒸馏法制成1 000ml 滴鼻液,每次3~5滴,每日3次。此方可用于治疗急、慢性鼻炎和鼻窦炎。〔中药通报 1981;6(6):33〕   d. 辛夷、白芷、百部、牛蒡子、蒺藜、鱼腥草、地肤子、鹅不食草各160g,荆芥120g,薄荷70g。前九味置砂锅内,加清水7000ml,浸泡4~6小时,煮沸改用文火煎1.5~2小时后加入薄荷,继续煎半个小时,滤出药液待冷却加硼砂调节pH值至8,再按3‰加入苯甲酸钠防腐,静置2~3天,取澄清液分装滴鼻瓶内备用。每日滴鼻4~5次,每次2~3 滴。治疗172例,痊愈49例,显效84例,好转3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6.5%。〔广西中医药 1980;(2):12〕 方剂选用: 1. 治疗头眩昏冒欲呕(属寒痰者):辛夷一两,制半夏、胆星、天麻、干姜、川芎各八钱。为末,水泛为丸。每晚服三钱,白汤下。(《本草汇言》)   2. 治疗鼻内窒塞不通,不得喘息:辛夷、芎藭各一两,细辛(去苗)七钱半,木通半两。上为细末。每用少许,绵裹塞鼻中,湿则易之。五、七日瘥。(《证治准绳》芎藭散)   3. 治疗鼻漏,鼻孔中长出一块:辛夷(去毛)、桑白皮(蜜炙)各四两,栀子一两,枳实、桔梗、白芷各二两。共为细末。每服二钱,淡萝卜汤调服。(《疡医大全》)   4. 治疗牙痛,或肿或牙龈靡烂:辛夷一两,蛇床子二两,青盐五钱。共为末掺之。(《本草汇言》) 配伍效用: 辛夷配伍白芷、细辛 辛夷散风寒,通鼻窍,为治疗鼻渊之要药;白芷散寒解表而止痛;细辛解表通窍而止痛。三者配伍,共奏发散风寒,通窍止痛之功,以治疗鼻渊偏于风寒者。   辛夷配伍苍耳子 辛夷散风解表、宣肺通鼻;苍耳子散风除湿、宣肺通窍。二者相须为用,并走于上,其疏风散寒、宣通鼻窍之功效更著,用于治疗外感风寒所致之头痛鼻塞、流清涕;鼻渊及多种鼻炎。   辛夷配伍黄芩、菊花 辛夷功专通鼻窍;黄芩清肺泻火;菊花疏散风热。三者合用,功能疏散风热,通窍泻火,治疗鼻渊偏于风热者。   辛夷配伍细辛 辛夷辛温可发散风寒,入肺经能散肺中风邪而升清阳以通鼻窍;细辛辛温香窜,清而不浊,有通达全身阳气、宣郁滞而通诸窍之功。二者皆为辛温之品,皆可发散风寒、温肺通窍。且辛夷偏于通窍,细辛长于止痛,二者相须为用,疏散温通之力增强,共奏升达清气、通利鼻窍之功效,用于治疗头痛而胀、鼻塞不通之证属外感风寒所致者以及鼻渊和多种鼻炎、鼻窦炎等。 【注意事项】   宜忌:阴虚火旺者忌服。   本品有毛,刺激咽喉,内服时宜用纱布包煎。   毒副作用:辛夷毒性很小。给大鼠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22.5±0.96g/kg,小鼠为19.9±0.25g/kg。给未孕犬静脉注射煎剂1g/kg ,未孕家兔注射4.75g/kg时均未死亡。   临床曾有内服辛夷煎剂后引起过敏的报告,主要表现为头晕、心慌、胸闷、恶心、全身瘙痒等。 【医家论药】   “辛夷,主五脏身体寒热,风头脑痛,面,解肌,通鼻塞涕出。面肿引齿痛者,皆二经受风邪所致,足阳明主肌肉,手太阴主皮毛,风邪之中人,必自皮毛肌肉,以达于五脏,而变为寒热;又鼻为肺之窍,头为诸阳之首,三阳之脉会于头面,风客阳分则为头痛、面、鼻塞、涕出、面肿引齿痛,辛温能解肌散表,芳香能上窜头目,逐阳分之风邪,则诸证自愈矣。”(《本草经疏》)   “辛夷之辛温走气而入肺,能助胃中清阳上行通于天,所以能温中治头面目鼻之病。”(《本草纲目》)   “辛夷,辛温气浮,功专入肺,解散风热。缘人鼻气通于天,肺窍开鼻,鼻主肺。风热移于脑,则鼻多浊涕而渊;风寒客于脑则鼻塞。经曰:脑渗为涕,胆液不澄,则为浊涕,如泉不已,故曰鼻渊。并头痛面,目眩齿痛,九窍不利,皆是风热上攻。是宜用此芳香上窜头目,兼逐阳分风邪,则诸症自愈。但芳香走窜,血虚火炽及偶感风寒不闻香臭者,其并禁焉。”(《本草求真》) 葱 白    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葱 Allium fistulosum L. 近根部的鳞茎。味辛,性温。入肺、胃经。功能:发汗解表、散寒通阳、解毒散结。主治:伤寒寒热头痛、阴寒腹痛、虫积内阻、二便不通、痢疾、痈肿。内服:煎汤,9~15g;或煮酒。外用:捣敷、炒熨、煎水洗或塞耳鼻窍中。 【现代研究】   主要成分:鳞茎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蒜素(Allicin);又含二烯丙基硫醚(Allyl sulfide)。叶鞘和鳞片细胞中含有草酸钙结晶体。   又含维生素C 97mg%(湿重计)、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维生素A、脂肪油和黏液质。脂肪油中含棕榈酸(Palmitic acid)、硬脂酸(Stearic acid)、花生酸(Arachidic acid)、油酸(Oleic acid)和亚油酸(Linoleic acid)。黏液质中主要成分为多糖类,其中有20%纤维素、3%半纤维素、41%原果胶(Protopectin)及24%水溶性果胶(Pectin)。 药理作用: 1.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葱白挥发性成分等对白喉杆菌、结核杆菌、痢疾杆菌、葡萄球菌及链球菌有抑菌作用,此系作用于细菌的酶系统所致。水浸剂(1:1)在试管内对堇色毛癣菌、许兰黄癣菌、奥杜盎小芽胞癣菌、羊毛状小芽胞癣菌、石膏样小芽胞癣菌、腹股沟表皮癣菌、红色表皮癣菌、考夫曼-沃尔夫表皮癣菌、星形奴卡菌等多种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葱的滤液在试管内有杀灭阴道滴虫的作用。   2. 其他作用 有报告指出,鲜大葱有降低胃液内亚硝酸盐含量的作用,0.667g大葱至少可以降低2μg亚硝酸盐,提示大葱可能阻断胃内亚硝胺合成,从而抑制胃癌的发生。   大葱的黏液质对皮肤和黏膜有保护作用,其含硫化物有轻度局部刺激作用、缓下作用和驱虫作用,其挥发性成分由呼吸道、汗腺和泌尿道排出时,能刺激分泌,有祛痰、发汗和利尿作用。 【临床运用】 临床报道: 1. 治疗感冒 葱白、生姜各15g,食盐3g。共捣成糊状,用纱布包裹,涂擦五心(前胸、后背、脚心、手心、腘窝、肘窝)一遍后让患者安卧。部分病例半小时后出汗退热,自觉症状减轻,次日可完全恢复。治疗107例,均在1~2日内见效。一般用1次,少数病例用2次。〔中级医刊 1965;(9):580〕   2. 治疗面神经麻痹 葱白、生姜、皂刺各200g 放入适量陈醋内,文火煎浓去渣后,加入阿胶100g 熬成稀膏即可。治疗面神经麻痹患者多例,效果满意。〔河南中医 1985;(4):23〕   3. 治疗蛔虫性急腹痛 鲜葱白50g,捣烂取汁,用麻油50g 调和,空腹1次服下(小儿酌减),每日1次。一般1次疼痛即可缓解。治疗蛔虫性腹痛患者25例,疗效满意。〔浙江中医杂志 1966;9(4):13〕   4. 治疗蛲虫病 葱白50g,加水100ml;或大蒜50g,加水200ml,分别用微火煮烂,过滤装瓶备用。在傍晚或临睡前,任选一煎剂灌肠。剂量:4~5岁10ml,7岁15ml。治疗后以棉拭浮漂法检查虫卵。结果:葱白煎液治疗116例,阴转86例,阴转率为74.1%;大蒜煎液治疗38例,阴转20例,阴转率为76.3%。均以男孩的阴转率较高;在年龄方面,葱液的阴转率随年龄的增加而递减,蒜液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中医杂志 1962;(9):10〕 5。治疗乳腺炎  a. 葱白1根,生南星1g。共捣为丸,用药棉包裹,浸冷开水后填塞患者鼻前庭(患乳痈的对侧鼻孔),1日2次,2天为1疗程。治疗乳痈23例,显效19例,有效4例。〔福建中医药 1985;16(5):39〕   b. 新鲜葱白和生半夏共捣如泥,制成鼻孔一样大小的栓子,塞入患乳对侧的鼻孔中,约20分钟左右除去,每日1~2次,同时配合姜汁水罐疗法(生姜或干姜的浓缩煎液,盛入玻璃瓶内,抽出空气,利用负压,在炎性肿块及其周围拔罐),治疗早期急性乳腺炎130例,结果痊愈率为90%,好转率为6.9%,总有效率为96.9%。如乳腺局部炎性浸润明显,腋窝淋巴结肿大,且全身有畏寒、发热症状者,宜同时内服清热解毒剂;如脓肿已形成,则应切开排脓,本法无效。〔中草药通讯 1972;(1):40〕   6. 治疗急性皮肤化脓性炎症 葱白用清水洗净后,用无菌蒸馏水冲洗2次,以消毒刀切成碎末,入乳钵捣成糊状,加入1/3 蜂蜜,外敷患处,每1~2日换药1次。共治疗100例,疗效满意。〔吉林卫生 1969;(1):40〕 7. 治疗皮肤病  a. 鲜大葱30g,花椒6~9g,鲜艾叶9~15g,食盐30g 。加水1000~1500ml,煎开待温湿敷患部,手足可浸泡,每次10~15分钟,每日1~2次。治疗局限性皮肤湿疹、神经性皮炎及皮肤瘙痒症等50余例,其中45例用药1次即止痒,3~4次皮损有所改善。〔天津赤脚医生 1980;(2):43〕   b. 葱白(切碎)15根,水煎,趁热内服;葱白(切碎)20根,水煎待温,局部湿热外敷,外敷法亦可用葱白加味(风寒型加荆芥10g,甘草3g;风热型加大青叶、连翘各15g)。治疗荨麻疹患者100 例,全部治愈。〔浙江中医杂志 1987;(1):16〕   8. 治疗婴幼儿腹泻 葱白5条捣烂,吴茱萸10g,研末,与醋调成糊状,先加热至40℃,乘热敷脐部,每日换药1~2次,治疗秋季腹泻172例,治愈171 例,无效1例。〔福建中医药 1981;3(4):25〕   9. 治疗小儿遗尿症 连须葱白3根(每根长 6cm~7cm),硫磺30g。共捣如泥,待患儿临睡前将上药敷于脐上,外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8~10小时后除掉。治疗无器质性小儿遗尿患者7例,多在2~3次获效,经随访未复发。〔中医杂志 1982;(12):43〕 方剂选用: 1. 治疗时疾头痛发热:连根葱白二十根。和米煮粥,入醋少许,热食取汗即解。(《济生秘览》)   2. 治疗赤白痢:葱一握。细切,和米煮粥,空心食之。(《食医心镜》)   3. 治疗腹皮麻痹不仁:多煮葱白食之。(《世医得效方》)   4. 治疗肿硬、无头、不变色之痈疖:米粉四两,葱白一两(细切)。上同炒黑色,杵为细末。每用,看多少,醋调摊纸上,贴病处,一伏时换一次,以消为度。(《外科精义》乌金散)   5. 治疗疔疮恶肿:刺破,(以)老葱、生蜜杵贴二时,疔出以醋汤洗之(《圣济总录》)   6. 治疗小便难,小肠胀:葱白三斤。细锉,炒令热,以帕子裹,分作二处,更以熨脐下。(《本事方》)   7. 治疗小儿秃疮:冷泔洗净,以羊角葱捣泥,入蜜和涂之。(《本草纲目》) 配伍效用: 葱白配伍蜂蜜 葱白解毒散结;蜂蜜缓急止痛。二者配伍,有解毒散结,缓急止痛之功效,共捣外用,可治疗疮痈疔毒壅结不散而疼痛者。   葱白配伍附子、干姜 附子、干姜有回阳救逆之功,主温里阳;葱白则既能引寒邪外达,又能通上、下阳气。三者伍用,共奏温里通阳之功,可治疗里寒外热、下利清谷、厥逆脉微者。   葱白配伍生姜 二者均为辛温解表之药,若相须为用,则发汗解表散寒之力更强,可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初起之恶寒、流清涕、鼻塞而轻者。 【注意事项】   宜忌:表虚多汗者忌服。不宜与蜂蜜同服。   毒副作用:“多食葱,令人神昏,损发须,虚气上冲。同蜜食,下利,壅气杀人,名甜砒霜。同枣食,令人病。正月食生葱,令人面上起游风。”(《本草害利》) 临床曾有食葱拌蜂蜜死亡1例的报告。 亦有报告认为,葱白同蜂蜜配伍给小鼠灌胃后观察1周,未出现急性中毒反应和死亡。 【医家论药】   “葱,辛能发散,能解肌,能通上下阳气。故外来怫郁诸证,悉皆主之。”(《本草经疏》)   “葱,所治之症,多属太阴、阳明,皆取其发散通气之功。通气故能解毒及理血病。气者,血之帅也,气通则血活矣。金疮磕损,折伤血出,疼痛不止者……《百一方》用葱白、砂糖等份研封之,云痛立止,更无痕瘢也。葱叶亦可用。又葱管吹盐入玉茎内,治小便不通及转脬危急者。余常用,治数人得验。”(《本草纲目》)   “治天行时疾,头痛热狂,通大小肠,霍乱转筋及贲豚气,脚气,心腹痛,目眩及止心迷闷。”(《日华子本草》)   “葱叶,生辛而散,熟甘而温。外实中空,能入肺经发汗解肌,以通上下之阳。故书号为肺菜;其力则能明目利耳通便及治伤寒头痛,时疾热狂,阴毒腹痛之谓。又气通则血活,故书又载能止诸般血出不调;且气通则毒解,故书又言能治诸般恶毒。”(《本草求真》) 柽 柳   为柽柳科植物柽柳 Tamarix chinensis Lour.、桧柽柳 Tamarix juniperina Bge. 或多枝柽柳 Tamarix ramosissima Ledeb. 的细嫩枝叶。亦名西河柳(《本草汇言》)、观音柳(《卫生易简方》)等。味甘、咸,性平。入肺、胃、心经。功能:疏风、解表、透疹、利尿、解毒。主治:麻疹难透、风疹身痒、感冒、咳喘、风湿骨痛。内服:煎汤,30~60g;或研末为散。外用:煎水洗。 【现代研究】   主要成分:含柽柳酚(Tamarixinol)、柽柳酮(Tamarixone)、柽柳醇(Tamarixol)、槲皮素(Quercetin)、硬脂酸(Stearic acid)、β-谷甾醇(β-Sitosterol)及其葡萄糖甙以及树脂(Resin)、鞣质(Tannin)等。 药理作用: 1. 对呼吸系统的作用 柽柳煎剂给小鼠腹腔注射 5g/kg,有明显的止咳作用(氨水喷雾引咳法),但无祛痰作用(小鼠酚红法)。豚鼠腹腔注射 1g/kg,无明显的平喘作用(组胺喷雾引喘法)。   2. 抗菌作用 体外试验,柽柳煎剂对肺炎球菌、甲型链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及流感杆菌均有抑制作用。西河柳所含柽柳酮和柽柳醇对于抗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3. 解热作用 柽柳浸膏溶液给人工发热家兔皮下注射,有一定的解热作用。 【临床运用】 临床报道: 1。治疗慢性气管炎 以柽柳细嫩枝叶入药,制成煎剂、冲剂、丸剂和注射剂应用。①煎剂:鲜柽柳60g(干者减半),白矾1.8g(水煎2次(白矾分两次入煎),药液混合,早晚分服;②冲剂:鲜柽柳1500g(干者减半),柽柳细粉250g,白矾90g,制成冲剂100包(每包重5~5.5g),每次开水冲服1包,每日2 次;③丸剂:柽柳细粉500g,白矾细粉72g,混合制成水丸。每服6g,每日2次;④注射液:每毫升含干生药1g,每次2~4ml,肌肉注射,每日2次。 以上剂型,均10 天为1疗程。应用各种剂型(丸剂最多,冲剂次之,少数为煎剂或注射液)治疗1502例,其中甲组1025例为老年慢性气管炎,乙组477例为50岁以下的慢性气管炎患者。经1~10个疗程治疗,两组疗效观察如下,甲组:近期控制91 例(8.9%),显效360 例(35.1%),好转429例(41.9%),无效145例;乙组:近期控制97例(20.3%),显效156例(32.7%),好转179例(37.6%),无效45例。一般用药后3~4 天出现疗效,注射剂1~2天即可见效,最快者半小时即显平喘作用。尤以对单纯型疗效较好,喘息型次之,合并肺气肿者较差。治疗中极个别患者有轻微副作用,如口干、头晕、上腹不适、恶心、呕吐、大便次数多,一般不影响治疗。〔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第 1 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7:1534〕   2. 试用于鼻咽癌的治疗 柽柳、地骨皮各 30g,水煎服,每日1剂。试治2例,分别在68天和3个月后,自觉症状缓解,原有鼻咽部的赘生物消失。半年后复查,鼻咽部的赘生物未见再发。〔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第 1 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7:1534〕   3.治疗肾炎 西河柳30g,水煎分2次服,日1剂。15日为1疗程。治疗急性肾炎迁延型及慢性肾炎10例,用药2~4个疗程,显效8例,有效2例。除2例复发外,余皆疗效较好。〔浙江中医杂志 1981;16(4):165〕 方剂选用: 1. 治疗小儿痧疹不出,喘嗽,烦闷,躁乱:① 西河柳叶,风干为末,水调四钱,顿服(《急救方》);② 西河柳煎汤,去渣,半温,用芫荽蘸水擦之,但勿洗头面;乳母及儿,仍以西河柳煎服。(《本草纲目拾遗》)   2. 治疗疹后痢:西河柳末,砂糖调服。(《本草从新》)   3. 治疗腹中痞积:观音柳煎汤,露一夜,五更空心饮数次。(《卫生易简方》) 【注意事项】   宜忌:麻疹已透及体虚汗多者忌服。   毒副作用:柽柳煎剂给小鼠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21.6±1.045g/kg。豚鼠2只,腹腔注射煎剂5g/kg,4 小时内死亡。另2只注射1g/kg,观察48小时,外观正常。 【医家论药】   “近世又以治痧疹热毒不能出,用为发散之药。……诸痛痒疮疡皆属心火……。盖热毒炽于肺胃,则发斑疹于肌肉间,以肺主皮毛,胃主肌肉也。此药正入心、肺、胃三经,三经毒解则邪透肌肤,而内热自消,此皆开发升散,甘咸微温之功用。”(《本草经疏》)   “柽柳,消痞,解酒毒,利小便。”(《本草纲目》)   “柽柳,去风;煎汤浴风疹身痒效。”(《本经逢原》)   “柽柳,主疥癣及一切恶疮。”(《东医宝鉴》) 鹅不食草 《食性本草》   为菊科植物石胡荽Centipeda minima(L.)A. Br. et Aschers. 的带花全草。亦名野园荽(《濒湖集简方》)、石胡荽(《四声本草》)等。主产浙江、湖北、江苏、广东等地。广西、河南、江西、福建、安徽等地亦产。花开放时采收,去净土杂,晒干。味辛,性温。入肺经。功能:祛风、散寒、胜湿、去翳、通鼻塞。主治:感冒、寒哮、喉痹、百日咳、痧气腹痛、阿米巴痢、疟疾、疳泻、鼻渊、鼻息肉、目翳涩痒、臁疮、疥癣、跌打损伤。内服:5~15g;或捣汁。外用:捣烂塞鼻、研末搐鼻或捣敷。 【现代研究】   主要成分:全草中含多种三萜成分、蒲公英赛醇(Taraxerol)、蒲公英甾醇(Taraxasterol)、山金车烯二醇(Arnidiol)及另一种未知的三萜二醇(C30H50O2,熔点204~206℃)。尚含有豆甾醇、谷甾醇、黄酮类、挥发油、有机酸、树脂、鞣质、香豆素等。   药理作用:挥发油和乙醇提取液部分有某些止咳、祛痰、平喘作用,沉淀部分止咳效果不明显,无祛痰作用。体外实验,煎剂对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全草提取物对β-羟基-β-甲基戊二酸(HMG)辅酶A、钙通道阻滞剂和胆囊收缩素有明显抑制作用。 【临床运用】 临床报道: 1. 治疗百日咳 鹅不食全草 1500g,蒸馏取芳香液500ml,滤去游离的油点,混入糖浆500ml 备用。每次用量:1~2岁 5ml,2~5 岁10ml,5岁以上15ml(年龄大的,可酌增药量),每日3~4次,开水冲服。治疗20例,效果满意。〔广东中医 1960;(1):24〕   2. 治疗面神经麻痹 鹅不食草12g(干品)研细末,与凡士林调和为膏,均匀摊于纱布上,贴患侧。2日换药1次。治疗面神经麻痹40例,用药2~3次治愈39例,另1例亦。〔中草药通讯 1974;(2):65〕   3. 治疗软组织损伤 每次用新鲜鹅不食草全草200g,用水洗净晾干后用铁锅或瓦锅放置于煤炉上烧热,然后放入容器内,并来回翻转几次,加入60度米酒100ml 左右,待热后把药倒入事先准备好的双层纱布包好,趁热放患处来回擦按3~5分钟,而后把药敷于患处,每日1次。治疗50例,痊愈30例,显效13例,好转4例,无效2例。〔新中医 1990;(5):55〕   4. 治疗皮炎 鲜鹅不食草捣烂,合唾液涂患处(若加食盐效果更好),每日2~5次。治疗由于钩虫尾蚴钻入皮肤所引起的皮炎数百例,疗效满意。〔中草药通讯 1977;(10):29〕   5. 治疗鸡眼 用小刀把患处割平,再将新鲜连枝叶全草捣烂(已结子的效果更好)涂患部,包扎 3~5天。治疗6例,均获痊愈。〔浙江中医杂志 1957 ;(8):24〕   6. 治疗鼻炎 鹅不食草研细末,由病人自行吸入少许,每日2~3次;或用消毒棉花以生理盐水(或开水)浸湿扭干,放药粉少许,包成细卷塞鼻,每日 1 次,每次20~30分钟。治疗急性鼻炎12例,慢性单纯性鼻炎23例,肥厚性鼻炎16例,变态反应性鼻炎11例,用药2~9天。治疗62例,除2例不明外,33例症状消失,25例头痛鼻塞减轻,2例效果不大(1例为肥厚性鼻炎,1例为变态反应性鼻炎合并副鼻窦炎)。除在初用时有喷嚏、流泪外,无其他不良反应。〔浙江中医杂志 1960;(2):87〕 方剂选用: 1. 治疗目病肿胀红赤,昏暗羞明,隐涩疼痛,风痒,鼻塞,头痛,脑酸,外翳攀睛,眵泪稠黏:鹅不食草二钱,青黛一钱,川芎一钱。为细末,先噙水满口,每用米许入鼻内,以泪出为度。不拘时候。(《原机启微》鼻碧云散)   2. 治疗脾寒疟疾:石胡荽一把,杵汁半碗,入酒半碗,和服。(《濒湖集简方》)   3. 治疗肿毒:野园荽一把,穿山甲(烧存性)七分,当归尾三钱。捣烂入酒一碗,绞汁服,以渣敷之。(《濒湖集简方》) 【医家论药】   “鹅不食草,上达头脑,而治顶痛目病,通鼻气而落肉;内达肺经而治  、痰疟,散疮肿;其除翳之功,尤显神妙。”(《本草纲目》)   “通郁,去寒,截疟,止痢。以干末搐鼻,可发嚏去寒郁。”(《医林纂要》)   “石胡荽,利九窍,通鼻气之药也。其味辛烈,其气辛熏,其性升散,能通肺经,上达头脑,故主痰喘,气闭不通,鼻塞鼻痔,胀闷不利,去目中翳障,并头中寒邪、头风脑痛诸疾,皆取辛温升散之功也。”(《本草汇言》) 龙 骨   为古代哺乳动物如象类、犀牛类、三趾马等的骨骼的化石。味甘、涩,性平。入心、肝、肾、大肠经。功能:镇惊安神、平肝潜阳、敛汗固精、止血涩肠、生肌敛疮。主治:惊痫癫狂、怔忡健忘、失眠多梦、自汗盗汗、遗精淋浊、吐衄便血、崩漏带下、泻痢脱肛、溃疡久不收口。内服:煎汤,9~15g;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现代研究】   主要成分:主要为碳酸钙、磷酸钙,亦含铁、钾、钠、氯、硫酸根等。 药理作用: 1. 镇静、催眠、抗惊厥作用 实验表明:20%龙骨混悬液20ml/kg给小鼠灌服,能显著增加戊巴比妥钠的催眠率;对回苏灵所致惊厥亦有对抗作用。   2. 其他作用 20%龙骨混悬液20ml/kg给小鼠灌服,有缩短正常小鼠凝血时间的作用。 【临床运用】 临床报道: 1. 治疗尿崩症 生龙骨、生牡蛎、枸杞、菟丝饼、川黄柏各9g,砂仁、炙甘草各3g,北沙参15g,炒杜仲12g。水煎服。一般10~20剂均告痊愈,经1~4年随访,无1例复发。〔江苏中医杂志 1964;(11):19〕   2. 治疗烫伤 龙骨、生石膏、大黄、儿茶各等份,共研极细末,用冷茶水调成稀糊状,敷患处,用纱布盖好(面部可不盖),隔日换药1次。治疗烫伤,疗效较好。〔中医杂志 1957;(4):212〕   3. 治疗化脓性疾病 冰片、生龙骨、当归各 20g,朱砂25g,煅石膏40g ,煅炉甘石200g,共研细末,涂薄层于创面,胶布固定,2~3天换1次,治疗疮疡20例,全部治愈。疗程7~20天。〔辽宁中医杂志 1987;(10):47〕 方剂选用: 1. 治疗大人、小儿一切癫狂,惊搐,风痫,神志不宁:龙骨一两(火煅,研极细末),犀角、丹砂、琥珀、天竺黄各五钱(俱研极细末),钩藤、怀生地、茯苓各一两五钱(俱微炒燥,为极细末),苏合香三钱,牛黄二钱(俱用酒溶化)。共十味,总和一处,用胆星八钱,研细末,竹沥一碗,打糊为丸,如梧子大。大人服十丸,小儿服二、三丸,俱用生姜汤调灌。(《方脉正宗》)    2. 治疗好忘:龙骨、虎骨、远志各等分。上三味,治下筛。食后服方寸匕,日二。(《备急千金要方》) 3. 治疗心虚盗汗:龙骨五钱(火煅),茯苓一两,人参六钱,莲肉三两(俱微炒)。共研为末,麦门冬(去心)四两,酒煮,捣烂成膏为丸梧子大。每早晚各服三钱,白汤下。(《方脉正宗》)   4. 治疗久痢休息不止者:龙骨四两。打碎,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分五服,冷饮。仍以米饮和丸。每服十丸。(《肘后备急方》)   5. 治疗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脉得诸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芍药、生姜各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龙骨、牡蛎各三两。上七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金匮要略》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6. 治疗血崩不止:龙骨(煅)、当归、香附(炒)各一两,棕毛灰五钱。上为细末。每服四钱,空心,米饮调下。忌油腻、鸡、鱼、炙物。(《景岳全书》龙骨散)   7. 治疗两耳湿烂,久不收敛:龙骨、赤石脂(俱火煅)、海螵蛸(水煮过)各三钱。共研细末。先用绵纸条拭干脓水,后吹药末。(《本草汇言》) 配伍效用: 龙骨配伍黄芪、白术 龙骨收敛止血;黄芪、白术补气健脾。三药伍用,有补气健脾摄血之功效,用于治疗脾气虚弱、不能统血之月经过多、血稀色淡、心悸气短等症。   龙骨配伍牡蛎 二者均有敛阴潜阳、镇惊安神、收敛固涩之功。但龙骨甘涩性平,主入心、肝经,功擅镇惊安神、收敛止脱,益阴之中能潜上越之浮阳;牡蛎咸涩性凉,入肝、肾经,长于益阴退热、化痰软坚,益阴之中能摄下陷之沉阳。二药伍用,调和阴阳,其镇惊、敛阴、潜阳、固涩、止血、止带之效更著,用于治疗阴虚阳亢之烦躁不安、心悸怔忡、头晕耳鸣、健忘失眠;心肾亏虚、肺肾不足之咳痰喘促、汗多厥脱以及久泻久痢、遗精淋浊、崩漏带下等症。   龙骨配伍牛黄、胆南星 龙骨重镇安神;牛黄清心解毒、豁痰开窍;胆南星清热化痰定惊。三药共用,有清热化痰、安神定惊之功效,用于治疗痰热内扰之惊痫癫狂之症。   龙骨配伍牛膝、白芍、代赭石 龙骨平肝潜阳;牛膝补益肝肾、引血下行;白芍滋阴养血柔肝;代赭石平肝镇逆。四者合用,有补肝益肾、滋阴潜阳之功效,用于治疗肝肾阴虚、肝阳偏亢之头目眩晕、面红目赤、烦躁易怒等症。   龙骨配伍酸枣仁、茯苓 龙骨重镇安神;酸枣仁养心安神;茯苓补脾安神。三者合用,有健脾养心、镇静安神之功效,用于治疗心脾两虚、血不养心之心悸怔忡、失眠多梦等症。   龙骨配伍沙苑子、芡实 龙骨收敛固涩;沙苑子、芡实补肾涩精。三药共用,既可补肾精之不足,亦可涩精液之外泄,用于治疗肾虚遗精滑泄。 【注意事项】   宜忌:有湿热、实邪者忌服。   “得人参、牛黄良;畏石膏。”(《本草经集注》)   “忌鱼。”(《药性论》) 【医家论药】   “龙骨味涩而主收敛,凡泄痢肠澼及女子漏下崩中,溺血等症,皆血热积滞为患,法当通利疏泄,不可使用止涩之剂,恐积滞淤血在内反能为害也。惟久病虚脱者,不在所忌。”(《本草经疏》)   “涩可以去脱,龙骨入肝敛魂,收敛浮越之气。其治咳逆,泄利脓血,女子漏下,取涩以固上下气血也。其性虽涩,而能入肝破结。癥瘕坚结,皆肝经之血积也;小儿热气惊痫,亦肝经之病,为牛黄以协济之,其祛邪伐肝之力尤捷。其性收阳中之阴,专走足厥阴经,兼入手足少阴,治多梦纷纭,多寐泄精,衄血吐血,胎漏肠风,益肾镇心,为收敛精气要药。有客邪,则兼表药用之。又主带脉为病,故崩带不止,腹满,腰溶溶如坐水中,止涩药中加用之。止阴疟,收湿气,治休息痢,久痢脱肛,生肌敛疮皆用之。但收敛太过,非久痢虚脱者,切勿妄投;火盛失精者误用,多致溺赤涩痛,精愈不能收摄矣。”(《本经逢原》)   “龙骨功与牡蛎相同,但牡蛎咸涩入肾,有软坚化痰清热之功,此属甘涩入肝,有收敛止脱镇惊安魂之妙,如徐之才所谓涩可止脱,龙骨、牡蛎之属。白地锦纹,舐之粘舌者佳。”(《本草求真》)   “惊痫颠痉,皆肝气上逆,挟痰而归迸入心,龙骨能敛火安神,逐痰降逆,故为惊痫颠痉之圣药。”“痰,水也,随火而生,龙骨能引逆上之火、泛滥之水,而归其宅,若与牡蛎同用,为治痰之神品。今人只知其涩以止脱,何其浅也。”(《本草经读》)   “龙骨,质最黏涩,具有翕收之力,故能收敛元气,镇安精神,固涩滑脱。凡心中怔忡、多汗淋沥、吐血衄血、二便下血、遗精白浊、大便滑泄、小便不禁、女子崩带,皆能治之。其性尤善利痰,治肺中痰饮咳嗽,咳逆上气。其味微辛,收敛之中仍有开通之力,故《本经》谓其主泻痢脓血,女子漏下,而又主癥瘕坚结也。”“龙骨既能入气海以固元气,更能入肝经以防其疏泄元气,且能入肝敛戢肝木,愚于忽然中风、肢体不遂之证,其脉甚弦硬者,知系肝火肝风内动,恒用龙骨同牡蛎加于所服药中以敛戢之,至脉象柔和,其病自愈。”(《医学衷中参西录》)  “龙骨最黏涩,能收敛正气,凡心神耗散,肠胃滑脱之疾,皆能已之。且敛正气而不敛邪气,所以仲景于伤寒之邪气未尽者亦用之。”(《本草经百种录》)  “龙骨,其用在心肝二经为多。能收敛浮越之正气,安魂魄,镇惊痫。……治泄精泻利漏下。”(《本草思辩录》) 薄 荷   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薄荷Mentha ha- plocalyx Briq. 和家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q. var. piperascens (Malinvaud)C. Y. Wu et H. W. Li 的全草或茎叶。味辛,性凉。入肺、肝经。功能: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辟秽、解毒。主治:外感风热、头痛、目赤、咽喉肿痛、食滞气胀、口疮、牙痛、疮疥、瘾疹。内服:煎汤(不宜久煎),2~10g;或入丸、散。外用:捣汁或煎汁涂。 【现代研究】 主要成分: 1. 挥发性成分 新鲜薄荷叶中含挥发油0.8%~1%,干茎叶含1.3%~2%。油中主要成分为薄荷醇或薄荷脑(Menthol),含量约77%~78%。其次为薄荷酮(Menthone),含量为8%~12%。还含有乙酸薄荷酯(Menthyl acetate)、莰烯(Camphene)、柠檬烯(Limonene)、异薄荷酮(Isomenthone)、蒎烯(Pinene)、薄荷烯酮(Menthenone)。   2. 酚类成分 薄荷中有异端叶灵(Isoraifol- in)、木犀草素-7-葡萄糖甙(Luteolin-7- glucoside)、薄荷糖甙(Menthoside)等黄酮类化合物及鞣质、迷迭香酸(Rosmarinic acid)和咖啡酸。 药理作用: 1. 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a. 对胃肠平滑肌的作用 薄荷油对小鼠离体肠肌有解痉(抗乙酰胆碱)作用。但在整体条件下不能促进肠的推进性蠕动,有时甚至表现抑制。薄荷油有健胃作用,可能是由于它刺激嗅觉及味觉引起的继发作用。薄荷醇、薄荷酮对离体兔肠肌有抑制作用,且后者作用比前者强一倍。   b. 保肝作用 给四氯化碳造成的大鼠肝损害实验模型,皮下注射薄荷注射液,能使其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明显降低,但未恢复正常。肝细胞肿胀、气球样变性均较对照组轻,但坏死病变却较对照组重。   c. 利胆作用 薄荷醇与薄荷油给大鼠口服,表现强大的利胆作用。给予薄荷醇3~4小时后,胆汁排出量约增加4倍,随后作用减弱。薄荷酮具有相似作用且较持久,服药5小时后胆汁排出量增加50%~100%。实验表明:含有挥发油多丙酮干浸膏组比 50%甲醇干浸膏组的利胆效果强。此乃因为挥发油的主要成分薄荷醇有很强的利胆作用。薄荷醇的醇羟基乙酰化后,其利胆作用减弱,说明醇羟基在利胆作用的产生上起着重要作用。   此外,对大鼠以 butadione 引起的实验性胃溃疡,给予从薄荷油蒸馏所得的兰香油烃有治疗效果。   2.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内服小量薄荷有发汗解热作用,此作用主要是通过兴奋中枢神经系统,使皮肤毛细血管扩张,促进汗腺分泌以增加散热。同属植物圆叶薄荷精油和欧薄荷精油能明显延长戊巴比妥钠诱导的睡眠时间(50mg/kg)。两者对中枢神经系统都有抑制作用,且后者比前者更能延长小鼠中枢抑制时间。在自发活性测量中,后者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比前者更有效,但两者对大鼠的条件反射均没有影响。两者不同剂量给药都能降低小鼠和大鼠的体温。   3. 对病原微生物的作用 体外实验表明薄荷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甲型链球菌、乙型链球菌、卡他球菌、肠炎球菌、弗氏痢疾杆菌、炭疽杆菌、白喉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白色念珠菌等均有抗菌作用。薄荷煎剂对孤儿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均有抑制作用。   4. 对皮肤及黏膜血管的作用 薄荷醇与薄荷酮对皮肤均有刺激作用。薄荷醇应用于皮肤,能刺激神经末梢感受器,可使局部皮肤或黏膜的冷觉感受器产生冷的感觉,反射地引起皮肤或黏膜的血管收缩。因其对皮肤的刺激作用,并可缓慢渗透入皮肤内,引起长时间的充血,并反射性地引起深部组织血管的变化,调整血管的功能,以达治疗作用。薄荷醇的复方局部应用有消炎、止痛作用。   5. 抗早孕及对子宫的作用 薄荷对小鼠有抗早孕作用。薄荷油不同剂量皆有一定抗着床与抗早孕作用,作用强度随剂量增加,每只0.035ml,抗着床率达 100%。终止妊娠的原因可能是子宫收缩加强,也不能排除蜕膜组织等的直接损伤。薄荷水溶部分也对大白鼠有抗早孕作用和兴奋子宫作用。家兔孕后第 6 天或第 9 天宫腔内分别给予不同量的薄荷油,于第 12 天处死观察胚珠变化,结果表明:薄荷油具有终止早孕及抗着床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加强子宫收缩无关,对α及β受体皆无影响,但能轻度加强缩宫素的作用,与对滋养叶的损害有关。 薄荷热水提取物体外实验对人子宫颈癌 JTC-26 株有抑制作用。   6. 对呼吸系统的作用 乌拉坦麻醉兔吸入薄荷醇蒸气81mg/kg,能增加呼吸道黏液的分泌,降低分泌物重量,吸入243mg/kg 则降低黏液排出量,这可能是对呼吸道黏液细胞的直接作用。薄荷醇能减少血液与皂甙等的泡沫,用于支气管炎时,能减少呼吸道的泡沫痰,而使有效通气腔道增大。用于鼻炎、喉炎时可能由于薄荷醇能促进分泌,使黏稠的黏液稀释,而表现明显的缓解作用。 【临床运用】 临床报道: 1. 治疗外感高热 薄荷、芥穗、银花、杏仁、生石膏、前胡、黄芩、竹叶、柴胡、生甘草、板蓝根各10g,连翘15g。水煎,一日服4次、6次或8次。治疗外感高热73例,24小时恢复正常者13例,占17.8%;无效2例,占2.47%。有效率为97.26%。〔中医杂志 1991;32(3):52〕   2. 治疗急性乳腺炎 薄荷、橘叶各60g,水煎,过滤,用毛巾浸汤热敷患处,每日1剂,早晚各敷1次。共治疗40余例(未溃脓者),疗效良好。〔广西赤脚医生 1977;(1):43〕   3. 治疗慢性荨麻疹 薄荷15g,桂圆干6粒,煎服。每日1次,连服2~4周。治疗40例,显效32例,好转4例,无效4例。〔福建医药杂志 1980;2(5):6〕   4. 治疗黄褐斑 薄荷、柴胡、黄芩、栀子、当归、赤芍、红花、莪术、陈皮、甘草各10g,水煎服,每日1剂。治疗黄褐斑45例,痊愈6例,基本痊愈23例,显效12例,无效4例。〔山东中医杂志 1982;(3):153〕   5. 治疗小儿外感发热 薄荷、蝉蜕各 3~9g,生石膏10~40g,甘草3~6g。每日1剂,水煎分3 次服。婴幼儿可不拘次数,当水频服。咳嗽加桑叶、款冬花;咽痛加连翘、桔梗;食滞加炒麦芽、鸡内金;大便干燥加大黄,治疗240例,总有效率为95.4%。〔河北中医 1991;13(2):5〕 6. 治疗咽炎  a. 薄荷、甘草、桔梗各3g,麦门冬、板蓝根、玄参、生地各6g,菊花、金银花、白茅根、莲藕节各10g,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 剂为1疗程。治疗急性咽炎200例,显效178例,有效18例,无效4例。一般治疗1个疗程可控制症状, 治疗2个疗程即愈。〔广西中医药 1986;9(1):15〕   b. 薄荷、甘草、玄参、麦冬各15g。将各药粉碎成粗末,混合均匀,分装小袋。治疗慢性咽炎80 例,结果痊愈40例,显效21例,有效17例,无效 2例。〔中药材 1992;15(4):45〕   7. 治疗急性结膜炎 车前草(子)50g,薄荷10g,水煎2次成500~600ml,待药液凉后用消毒纱布蘸药液洗患眼,洗时拨开上下眼睑,使药液进入眼球结膜,每日1剂,洗3~5次,至痊愈。共治疗12例红眼病,连洗3~5天痊愈者7例,洗6~7 天痊愈者4例,洗7天以上者1例。〔新中医 1985;17(6):47〕   方剂选用:1. 治疗风气瘙痒:大薄荷、蝉蜕等份,为末。每温酒调服一钱。(《永类钤方》)   2. 治疗瘰疬结成颗块,疼痛,穿溃,脓水不绝:薄荷一束如碗大(阴干),皂荚十挺(长一尺二寸不蛀者,去黑皮,涂醋,炙令焦黄)。捣碎,以酒一斛,浸经三宿,取出曝干,更浸三宿,如此取酒尽为度,焙干,捣罗为散,以烧饭和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以黄芪汤下二十丸,小儿减半服之。(《太平圣惠方》薄荷丸) 3. 治疗血痢:薄荷叶煎汤单服。(《普济方》)    4. 治疗衄血不止:薄荷汁滴之。或以干者水煮,绵裹塞鼻。(《本事方》) 配伍效用: 薄荷配伍柴胡、白芍、茯苓 柴胡疏肝解郁;白芍养血柔肝;茯苓健脾补中;薄荷助柴胡疏散肝经郁滞,四药合用,有疏肝养血,健脾和中之功效,用于治疗肝郁血虚、脾胃受损之两胁作痛、寒热往来、神疲食少、月经不调、脉弦而虚诸症。   薄荷配伍蝉蜕 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头目、透疹止痒;蝉蜕疏风清热、透发瘾疹,轻清升散、善走皮腠,同时能引薄荷入血祛风止痒。二者伍用,有散风热、清头目、利咽喉、透斑疹、祛风止痒之功效,用于治疗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之头痛、发热、咽喉疼痛;麻疹初起或疹透不畅者以及荨麻疹、皮肤瘙痒等症。   薄荷配伍钩藤 薄荷味辛性凉,入肺、肝经,功擅疏风清热、透疹利咽、疏肝解郁;钩藤味甘性凉,入肝、心经,长于清热平肝、熄风定惊。二者伍用,共奏祛风清热解表、清利咽喉止咳之功效,用于治疗风热感冒之发热、无汗、微恶风寒、头痛、身痛者;咳嗽因内伤或外感所致之,且日久不愈者以及肝阳上亢之头胀头痛、头晕目眩者。 薄荷配伍桔梗 薄荷疏散风热,清头目而利咽喉;桔梗开宣肺气而利胸膈咽喉,二者相使伍用,可散风热,利咽喉,对于风热之邪所致之咽喉肿痛疗效佳。   薄荷配伍金银花、连翘 薄荷散风清热;金银花、连翘疏散透邪,清热解毒。三药合用,共成辛凉解表,宣散风热之效,主要用于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之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口渴、咳嗽、咽痛等症。   薄荷配伍牛蒡子 二者均有疏散风热及透疹作用,相须应用,可加强疏散风热、透疹之功,用于治疗外感风热表证及麻疹初起、疹出不畅之症。 【注意事项】   宜忌:阴虚血燥、肝阳亢、表虚汗多者忌服。   毒副作用:薄荷醇(天然品)的半数致死量分别为:小鼠皮下注射5 000~6 000mg/kg;大鼠皮下注射1 000mg/kg;猫口服或腹腔注射混悬液均为800~1 000mg/kg。薄荷醇(合成品)的半数致死量分别为:小鼠皮下注射1 400~1600mg/kg;猫口服或腹腔注射均为1 500~1600mg/kg。   临床应用薄荷,毒副作用很少见。曾报道一例因腹胀误服薄荷油20ml,15分钟后发生头昏、眼花、恶心、呕吐、手足麻木、逐渐昏迷、血压略降(9.31/7.98kPa)。经静脉输液,并给予中枢兴奋剂,于第二天恢复。 【医家论药】   “薄荷,其性辛凉而轻浮,故能散在上之风热,除气逆之胀满,清利六阳之会首,祛除诸经之领头。与地骨皮同用,能退骨蒸之热。与桑白皮同用,能泻肺经之邪。佐甘菊,并能清心明目。臣四物,更兼调经顺气。”(《药鉴》)   “薄荷,味辛能散,性凉而清,通利六阳之会首,祛除诸热之风邪。取其性锐而轻清,善行头面,用治失音,疗口齿,清咽喉。同川芎达巅顶,以导壅滞之热。取其气香而利窍,善走肌表,用消浮肿,散肌热,除背痛,引表药入营卫以疏结滞之气。”(《药品化义》)   “薄荷,气味辛凉,功专入肝与肺。故书载辛能发散,而于头痛、头风、发热恶寒则宜,辛能通气,而于心腹恶气、痰结则治;凉能清热,而于咽喉、口齿、眼、耳、瘾疹、疮疥、惊热,骨蒸、衄血则妙。是以古方逍遥,用此以为开郁散气之具;小儿惊痫,用此以为宣风向导之能;肠风血痢,用此以为疏气清利之法,然亦不敢多用,所用不过二、三分为止,恐其有泄真元耳。”(《本草求真》)   “薄荷味辛,气清郁香窜,性平。其力能内透筋骨,外达肌表,宣通脏腑,贯穿经络,服之能透发凉汗,为温病宜汗解者之要药。若少用之,亦善调和内伤,治肝气胆火郁结作痛,或肝风内动,忽然痫痉瘛瘲,头疼、目疼,鼻渊、鼻塞,齿疼、咽喉肿疼,肢体拘挛作疼,一切风火郁热之疾,皆能治之。痢疾初起挟有外感者,亦宜用之,散外感之邪即以清肠中之热,则其痢易愈。又善消毒菌,逐除恶气,一切霍乱痧证,亦为要药。为其味辛而凉,又善表瘾疹,愈皮肤瘙痒,为儿科常用之品。温病发汗用薄荷,犹伤寒发汗用麻黄也。”(《医学衷中参西录》)   “病人新瘥勿服,以其发汗虚表气也。咳嗽若因肺虚寒客之而无热症者勿服,以其当补而愈。阴虚人发热勿服,以出汗则愈竭其津液也。脚气类伤寒勿服,以其病在下而属脾故也。血虚头痛,非同诸补血药不可用。小儿身热由于伤食者不可用。小儿身热由于疳积者不可用。小儿痘疮诊得气虚者,虽身热初起,亦不可用。”(《本草经疏》)   附注:薄荷,主产于我国南方一带,故有南薄荷之称。以江苏苏州地区所产者最佳,称苏薄荷,历来被奉为道地药材。《本草纲目》曰:“入药以苏产者为胜。”薄荷习以生品入药,适用于既有表证又见有脘痞呕恶者。   薄荷如经文火微炒入药者,称为炒薄荷;若炒至微焦存性入药者,则称为薄荷炭。薄荷炒后辛散之力已缓,发汗力较生品弱,宜用于外感风热有汗之证,可防汗出过多而耗正气;炒炭则擅入血分,可散血分之热。但临床上炒制品的应用较少。 牛蒡子   为菊科二年生草本植物牛蒡 Arctium lappa L. 的果实。亦名恶实(《名医别录》)、鼠黏子(《珍珠囊》)、大力子(《卫生易简方》)等。味辛、苦,性凉。入肺、胃经。功能:疏散风热、宣肺透疹、利咽消肿、解毒。主治:风热咳嗽、咽喉肿痛、斑疹不透、风疹作痒、痈肿疮毒。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外用:煎水含漱。 【现代研究】   主要成分:果实含牛蒡甙(Arctiin),其甙元为l-牛蒡粉(l-Arctigenin)。其另一成分异牛蒡酚(Isoarctigenin),以2%KOH处理,则生牛蒡酚。果实尚含脂肪油25%~30%,其碘价为138.83,在空气中,约经1个月而固化。脂肪酸中主要为花生酸(Arachidic acid);此外,尚有少量硬脂酸和棕榈酸,油酸及α-亚油酸,并含有牛蒡甾醇(Gobosterin)C27H45OH、维生素 A 类物质和维生素 B1。用二氯甲烷和乙醇,从牛蒡根中离析得抑制肿瘤生长的物质。 药理作用: 1. 抗菌作用 牛蒡子水浸剂(1:2)在试管内对堇色毛癣菌、同心性毛癣菌、许兰黄癣菌、奥杜盎小芽胞癣菌、铁锈色小芽胞癣菌、羊毛状小芽胞癣菌、腹股沟表皮癣菌、红色表皮癣菌、星形奴卡菌等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牛蒡子煎剂(100%)在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乙型链球菌和伤寒杆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2. 降血糖作用 牛蒡子提取物能显著而持久地降低大鼠血糖,对碳水化合物耐量增高,毒性较小。   3. 牛蒡甙的作用 牛蒡甙能短暂地降低兔血压。对离体家兔子宫及肠管呈抑制或麻痹作用。对运动神经及骨骼肌亦呈麻痹作用。能引起蛙、小鼠、兔的强直性惊厥,呼吸细弱,随意运动消失,最后转入麻痹状态;此时心脏尚未停止搏动。对蛙下肢及兔耳血管呈扩张作用。对离体蛙心有麻痹作用。能引起小鼠的轻度举尾反应。并有轻度的利尿及泻下作用。   4. 其他作用 有报告指出,牛蒡子内服可解毒、消炎、排脓;根内服可增强新陈代谢,促进血液循环,利大便,通经;叶外用有显著消炎、镇痛效果。 【临床运用】 临床报道: 1. 治疗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牛蒡子30g,陈皮、茯苓、合欢、佩兰、菖蒲各15g,半夏、竹茹各10g,天竺黄(研面冲)、甘草各5g,随证加减。水煎服,每日1剂,配合西药脱水、降颅压、止血及对症治疗,30天为1疗程。治疗100例,3周内症状缓解者76例,脑膜刺激征消失者70 例,4周内病死例数为5例;而没有加服中药的100 例中,3周内症状缓解者只有48例,脑膜刺激征消失者41例,4周内病死例数为24例。〔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0;10(9):568〕   2. 治疗小儿上感发热 牛蒡子、黄芩、柴胡各10g,葛根12g,石膏30g,皂角刺、连翘、二花各15g,随证加减。咳嗽加前胡、射干;便秘加大黄、栝楼仁;便溏稀加桔梗、藿香。治疗60例,体温退至正常时间为:0.5~1天者50例,1~2天者8例,3 天者2例。扁桃体化脓的患儿,服完3剂药后,分泌物全部消失。说明本方具有解表散邪,清热解毒,消肿散结,表里双解的作用。〔湖北中医杂志 1990;(4):7〕   3. 治疗慢性咽炎 牛蒡子、桔梗各10g,赤芍、山豆根、草河车各15g,甘草3g。随证加减。水煎服。治疗30例,显效17例,有效7例,无效6例。〔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0;10(12):733〕 方剂选用: 1. 治疗头痛连睛,并目昏涩不明:牛蒡子、苍耳子、甘菊花各三钱。水煎服。(《方脉正宗》)   2. 治疗痰厥头痛:旋覆花一两,牛蒡子一两(微炒)。上药捣细罗为散,不计时候,以腊面茶清调下一钱。(《太平圣惠方》)   3. 治疗风壅涎唾多,咽膈不利:牛蒡子(微炒)、荆芥穗各一两,甘草(炙)半两。并为末,食后夜卧,汤点二钱服,当缓取效。(《本草衍义》)   4. 治疗头面风热,或颈项痰毒,风热牙痈:牛蒡子、薄荷、荆芥、山栀、丹皮、石斛、元参、夏枯草,水煎服。(《疡科心得集》牛蒡解肌汤)   5. 治疗风龋牙痛:牛蒡子炒,煎水含漱吐之。(《延年方》)   6. 治疗皮肤风热,遍身生瘾疹:牛蒡子、浮萍等份。以薄荷汤调下二钱,日二服。(《养生必用方》) 配伍效用: 牛蒡子配伍桔梗 牛蒡子有疏散风热,清肺利咽之功;桔梗有宣肺开音利咽之能。二者配伍,共奏疏风解表利咽之效,可用于治疗风热或热毒壅盛所引起之咽喉肿痛。   牛蒡子配伍桔梗、贝母 牛蒡子疏散风热,清肺利咽;桔梗宣肺祛痰止咳;贝母化痰止咳。三者伍用,有解表清热,化痰止咳嗽之功效,可治疗外感风热或肺热之咳嗽、痰黄而咳之不爽者。   牛蒡子配伍金银花、连翘 牛蒡子散风清热,消肿利咽;金银花、连翘宣散风热,清热解毒。三者配伍应用,有疏散风热,解肌利咽之功效,可治疗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之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口渴、咳嗽、咽痛等症。 【注意事项】   宜忌:“痘疮家惟宜于血热便秘之证,若气虚色白大便自利或泄泻者,慎勿服之。痧疹不忌泄泻,故用之无妨。痈疽已溃,非便秘不宜服。”(《本草经疏》)   毒副作用:牛蒡子提取物毒性较小。牛蒡子甙能引起蛙、小鼠和兔强直性惊厥、呼吸细弱,随后运动消失,最后转入麻痹状态。   临床应用中尚未见到有不良反应的报告。 【医家论药】   “牛蒡子能升能降,力解热毒。味苦能清火,带辛能疏风,主治上部风痰,面目浮肿,咽喉不利,诸毒热痈,马刀瘰疬,颈项痰核,血热痘,时行疹子,皮肤瘾疹,凡肺经郁火,肺经风热,悉宜用此。”(《药品化义》)   “牛蒡之用,能疏散风热,起发痘疹,而善通大便,苟非热盛,或脾气不坚实者,投之辄有泄泻,则辛泄苦降,下行之力为多。”“凡肺邪之宜于透达,而不宜于抑降者,如麻疹初起,犹未发泄,早投清降,则恒有遏抑气机,反致内陷之虞。惟牛蒡则清泄之中,自能透发,且温热之病,大便自通,亦可少杀其势,故牛蒡最为麻疹之专药。余如血热发斑,湿热发,皆以此物外透其毒,内泄其热,表里兼顾,亦无疑忌,非其他之寒凉清降可比,慎不可谓牛蒡泄降,宜于斑疹,而与芩、地、知、膏、玄参等物一例视之。若此外痈肿水肿等证,则苟非热结,慎弗轻用。”(《本草正义》)   “恶实,为散风除热解毒之要药。”(《本草经疏》)   “牛蒡味辛且苦,既能降气下行,复能散风除热,是以感受风邪热毒而见面目浮肿,咳嗽痰壅,咽间肿痛,疮疡斑疹及一切臭毒、痧闭、痘疮紫黑、便闭等症,无不借此表解里清。但性冷滑利,多服则中气有损,且更令表益虚矣,至于脾虚泄泻为尤忌焉。”(《本草求真》)   “牛蒡子,除诸风,利腰脚,又散诸结节筋骨烦热毒。”(《药性论》)   “牛蒡子,气寒,味苦辛,无毒。苦能解毒退热,而利咽喉之痛,并柑橘为妙。辛能达表润肌,而散疮疡之肿,同解毒尤良。合气与味,又治腰膝凝滞之血。若痘出不快者,即用麻黄桔梗汁煮之,则痘不时起发矣。”(《药鉴》)   “辛苦而寒,泻热散结除风,宣肺气,清咽喉,理痰嗽,通行诸经,开毛窍除热毒,散诸肿疮疡,为痘疹要药。”(《本草害利》) 蝉 蜕   为蝉科昆虫黑蚱(蝉)Cryptotympana atrata Fabricius 羽化后的蜕壳。亦名蝉蜕壳(《太平圣惠方》)、金牛儿(《卫生易简方》)、蝉蜕(《眼科龙木论》)等。味甘、咸,性凉。入肺、肝经。功能:疏散风热、宣肺、透疹、明目退翳、熄风止痉。主治:外感风热、咳嗽音哑、麻疹透发不畅、风疹瘙痒、小儿惊痫、目赤、翳障、疔疮肿毒、破伤风。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现代研究】   主要成分:蝉蜕含大量钾壳质。亦含蛋白质、氨基酸、有机酸、酚类、黄酮类、甾体类、糖类、油脂、挥发油及乙醇胺(Ethanolamine)等。尚含钙、铝、磷、镁、铁、锰、铬、锌等多种微量元素。 药理作用: 1. 抗惊厥作用 蝉蜕各部分对中枢神经系统均有广泛抑制效能,其作用强度:整体>身>头足。但各部分均不能对抗内毒素的致死作用。实验表明:蝉蜕醇提取物能减少士的宁引起的小鼠惊厥死亡数,延长惊厥动物存活期,延长士的宁所致惊厥的潜伏期;但不能对抗戊四氮引起的惊厥。能延长破伤风毒素所致惊厥小鼠的存活期,与苯巴比妥钠联用可更显著延长存活时间;但不能避免破伤风毒素所致惊厥小鼠的死亡。蝉蜕及五虎追风散(蝉蜕、明天麻、南星、朱砂、僵蚕、全蝎)能对抗小白鼠因马钱子碱、可卡因及烟碱等引起的惊厥死亡,部分消除烟碱所引起的肌肉震颤,五虎追风散还能对抗卡地阿佐引起的惊厥死亡。对由破伤风毒素引起的家兔破伤风,在症状发作前后给予蝉蜕散或五虎追风散,能延长发病动物的平均存活时间,但不能使之免于死亡。蝉蜕流浸膏、蝉蜕煎剂对注射破伤风毒素小鼠的死亡时间略有推迟的效果。   2. 镇静作用 蝉蜕醇提取物有显著镇静作用,能明显减少正常小鼠的自发活动,显著拮抗咖啡因的兴奋作用,延长戊巴比妥钠的睡眠时间,与巴比妥类药物有协同作用。蝉蜕和五虎追风散能抑制小白鼠的自由活动,与环己巴比妥钠有协同作用,即它们都具有镇静作用;它们亦能引起家兔活动减少、安静、横纹肌紧张度降低、翻正反射迟钝等周身反应。   3. 解热作用 蝉蜕煎剂1g/kg口服对过期伤寒菌苗致热家兔有解热作用,其头足部较身部为强。   4. 其他作用 实验证明:兔耳静脉注射醇浸剂60~250mg/kg,能防止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2u/kg)引起的急性缺血性心电图改变(Tv-5及S-T段抬高),但对心率及Q-T间期影响不显著。因此认为,蝉蜕醇浸液可能具有阻滞心肌β-受体的作用。   研究表明:蝉蜕能显著减少小鼠醋酸扭体反应次数及延长热痛刺激时小鼠反射时间。蝉蜕水煎液对机体免疫功能和变态反应有明显抑制作用。   蝉蜕具有神经节阻断作用,对肾上腺素反应系统和乙酰胆碱降压反应无影响。蝉蜕各部分有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的作用。 【临床运用】 临床报道: 1. 治疗头痛 蝉蜕、葛根、川芎、白芍、白芷各15g,细辛3g,甘草6g,受风寒诱发者加桂枝6g。水煎服,每日1剂。治疗19例,服药14剂后症状控制和消失者7例,显效10例,好转2例。〔上海中医药杂志 1985;(2):17〕   2. 治疗慢性荨麻疹 蝉蜕洗净,晒干、炒焦,研末过筛制成蜜丸,每丸重9g。每次1丸,每日2~3次,温开水送下。治疗30例,结果痊愈7例,显效15例,好转5例。有效病例服药2~3天后即见症状改善,皮损消退;服药5~7天症状和皮损可完全消失或基本消失;继续服药15~20天,可巩固疗效,防止复发。〔皮肤病防治研究通讯 1972;(3):215〕   3. 治疗破伤风 蝉蜕30g,制南星6g,明天麻 6g,全蝎(连尾)7个(或9个),僵蚕(炒)7个(或9个)。水煎服,每日1剂,连用3日。在服上药前先用朱砂面1.5g、黄酒60ml 为引冲服。治疗27例,痊愈率为81.49 %。〔中华医学杂志 1956;(10):937〕   4. 治疗痔疮 蝉蜕15g,冰片12g,麻油30ml。将蝉蜕微火焙焦存性研末,再加冰片混研成细末,用麻油调匀。睡前用银花20g,木鳖子12g(捣碎),甘草12g,煎水趁热洗患处,再用棉签蘸药膏涂于痔核上。连用5~7天,无副作用。共治疗痔疮脱肛便血肿痛53例,全部在涂药后痛除、血止、核消。〔辽宁中医杂志 1983;(5):40〕   5. 治疗产后尿潴留 蝉蜕(去头足)9g,加水 500~600ml,煎至400ml,去渣加适量红糖,1次服完。若5~6小时不能排尿,可重复给药1次。治疗 125例,服药后1~6小时排尿者108例,好转1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7.6%。〔湖北中医杂志 1983;(5):40〕   6. 治疗小儿鞘膜积液 蝉蜕、苏叶各15g,枯矾、五倍子各10g,将上药用纱布包好,加水1500ml,煎沸10分钟。把药液倒入盒内,乘热先熏后洗,凉至微温时将阴囊放入药液中浸泡,每日2次,每次 10~30分钟。下次再用药时,需将药液加至微温。每3日用药1剂,连用3剂为1疗程。治疗36例,治愈30例,有效4例,无效2例。〔黑龙江中医药 1991;(1):37〕 方剂选用: 1. 治疗咳嗽,肺气壅滞不利:蝉壳(去土,微炒)、人参(去芦)、五味子各一两,陈皮、甘草(炙)各半两。共为细末。每服半钱,生姜汤下,无时。(《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2. 治疗风温初起,风热新感,冬温袭肺,咳嗽:薄荷一钱五分,蝉蜕一钱(去足、翅),前胡一钱五分,淡豆豉四钱,栝楼壳二钱,牛蒡子一钱五分。煎服。(《时病论》辛凉解表法)   3. 治疗疔疮:蝉蜕壳、白僵蚕各等份。上为末,醋调涂四周,留疮口,俟根出稍长,然后拔根出,再用药涂疮。一方不用醋,用油调涂。(《太平圣惠方》蝉蜕散)   4. 治疗风气客皮肤瘙痒不已:蝉蜕、薄荷叶等份。为末。酒调一钱匕,日三服。(《姚僧坦集验方》)   5. 治疗小儿夜啼:蝉蜕二七枚,辰砂少许。为末,炼蜜丸,令儿吮。(《赤水玄珠》蝉蜕膏)   6. 治疗小儿阴肿:蝉蜕半两,煎水洗;仍服五苓散,即肿消痛止。(《世医得效方》) 7. 治疗小儿天吊,头目仰视,痰塞内热:金牛儿,以浆水煮一日,晒干为末,每服一字,冷水调下。(《卫生易简方》) 配伍效用: 蝉蜕配伍钩藤 钩藤清肝热,息肝风,尤其息风止痉作用更佳,再辅以蝉蜕凉肝息风,二者共奏清热息风之功,可治疗高热惊风病证。   蝉蜕配伍桔梗、牛蒡子 蝉蜕质轻性寒入肺,疏散风热而利咽;桔梗宣肺利咽;牛蒡子散风热,泄热毒而利咽。三者配伍,有疏散风热、清音利咽之功效,可治疗风热郁肺引起之咽痛音哑等症。   蝉蜕配伍菊花 蝉蜕甘寒,轻浮宣散,疏肝经风热以明目退翳;菊花轻清凉散,善解头目风热,又能清泄肝热而明目。二者均性寒入肝,相须为用,其疏风散热、清肝明目之功效更著,用于治疗风热壅盛、肝经风热或肝火上攻之目赤肿痛、翳膜遮睛以及麻疹后疹毒未净所致之目赤流泪、翳膜遮目等症。   蝉蜕配伍胖大海 蝉蜕甘寒,气清质轻,善于凉散风热、疏利咽喉;胖大海甘淡微寒,能开肺气、清痰热,兼能利肺治喑。二者皆能宣肺、清咽、开音。相伍为用,共奏疏肺清热、利咽开窍之功效,用于治疗外感风热之咽喉肿痛、咳嗽咽痒以及肺经热盛、气闭失宣之声音嘶哑等症。 【注意事项】   宜忌:孕妇慎服。   毒副作用:蝉蜕整体的药理作用最强,毒性小,小鼠给药量达成人最大用量的833倍仍安然无恙。   蝉蜕醇提取物给小鼠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809mg/kg,而灌胃8000mg/kg未出现死亡。给小鼠腹腔注射,日剂量小于1/20半数致死量时,连续10日,可避免死亡;而日剂量达1/6半数致死量时,连续7日,全部死亡。醇提取物1.12g(生药)/kg给兔静脉注射,每日1次,连续7日,GPT无明显变化,尿素氮下降,肌酐升高,停药后逐渐恢复正常。 临床曾有煎服蝉蜕10g后15分钟,出现上腹部持续疼痛,并有腹胀、肠鸣,30分钟后自行消失的报告。 【医家论药】   “治头风眩晕,皮肤风热作痒,破伤风及疔肿毒疮,大人失音,小儿噤风天吊,惊哭夜啼,阴肿。”“治脏腑经络,当用蝉身;治皮肤疮疡风热,当用蝉蜕。”(《本草纲目》)   “蝉蜕气寒,味甘咸,无毒。主治小儿惊夜啼,大人眼目赤肿。同荆芥能除风热,入僵蚕又却风痰。用于发散药中,能清肌表之热;用于解毒药中,能除脏腑之火。痈疽外肿者,同麻黄以散之;痘疮未实者,同麻黄以疏之。”(《药鉴》)   “治目昏翳。又水煎壳汁,治小儿出疮疹不快。”(《本草衍义》) 桑 叶   为桑科落叶小乔木植物桑树 Morus alba L.的叶。味苦、甘,性寒。入肺、肝经。功能: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凉血止血。主治:风温发热、头痛、目赤、口渴、肺热咳嗽、风痹、瘾疹、下肢象皮肿。内服:煎汤,5~10g;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或捣敷。 【现代研究】   主要成分:桑叶中含芸香甙(Rutin)、槲皮素(Quercetin)、异槲皮甙(Isoqercitrin)、槲皮素-3-三葡糖甙(Quercetin-3-Triglucoside)、β-谷甾醇(β-Sitosterol)、菜油甾醇(Campesterol)、昆虫变态激素牛膝甾酮(Inokosterone)、蜕皮甾酮(Ecdysterone)、溶血素(Hemolysin)、绿原酸等。   挥发油成分中有乙酸、丙酸、丁酸、戊酸、己酸、异丁酸、异戊酸、异己酸、水杨酸甲酯、愈创木酚(Guaiacol)、酚(Phenol)、邻苯甲酚、间苯甲酚、丁香油酚(Eugenol)等。亦含草酸、延胡索酸、酒石酸、柠檬酸、瑚珀酸、棕榈酸、氨基酸等。   尚含糖类、维生素 A、维生素 B1、维生素 B2、维生素 C、胡萝卜素、麦角甾醇、胆碱、葫芦巴碱及铜、锌、硼、锰。 药理作用: 1. 对血糖的作用 桑叶可以降血糖。以四氧嘧啶性糖尿病大鼠的空腹血糖、肾上腺素高血糖的测定为指标,桑叶有抗糖尿病作用。桑叶中含有粗蛋白质,其中某些氨基酸能刺激胰岛素的分泌,可为体内胰岛素分泌和释放的调节因素,并能降低胰岛素分解的速度。此外,一些无机元素对其降血糖机制也有一定作用。   2. 其他作用 对麻醉狗股静脉注射稀释提出液,出现短暂的血压下降,不影响呼吸。桑叶对性周期的鼠的子宫有兴奋作用,对鼠肠肌有抑制作用。   桑叶水煎剂高浓度(31mg/ml)在体外有抗钩端螺旋体作用。桑芽在试管内对伤寒杆菌有强大的抗菌作用,且能抑制葡萄球菌的生长。体外实验表明:鲜桑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白喉杆菌、炭疽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绿脓杆菌亦有效。 【临床运用】 临床报道: 1. 治疗下肢象皮肿 10%桑叶注射液5ml,肌肉注射,每日1次或2次,注射3天后,开始绑扎患肢,15~21天为1疗程。对一期象皮肿患者亦可采用25%或50%桑叶注射液4ml,每日肌注1次;对2~5期患者则可应用5%或50%桑叶注射液4ml,每日肌注2次,疗程以15~21天为宜。根据患肢缩小、软化程度,可考虑间隔15天后,再给予第2或第3个疗程。对各期象皮肿的病人,给予1个疗程(15~21天)的治疗,象皮肿病变有不同程度的减轻,统计352条腿(血检阳性者占4.4%,有流火者占95.5%),基本治愈10.2%,显著好转和好转分别为44.2%和42.3%。〔中草药通讯 1972;(6):32〕   2. 治疗红斑类皮肤病 桑叶20~40g,蚤休、生地各10~15g,枇杷叶10~20g,生甘草5~10g。随证加减。治疗红斑类皮肤病(荨麻疹、多形性日光性皮炎、脂溢性皮炎、神经性皮炎、湿疹)计22 例,痊愈15例,显效5例,无效2例。〔吉林中医药 1990;(4):20〕   3. 治疗蝎螫伤 桑叶、明矾各适量煎水浸洗伤口。治疗5例,效果显著。〔安徽单验方集. 第 1 版. 安徽人民出版社 1972:232〕 方剂选用: 1. 治疗风眼下泪:腊月不落桑叶,煎汤日日温洗,或入芒硝。(《濒湖集简方》)   2. 治疗吐血:晚桑叶,微焙,不计多少,捣罗为细散。每服三钱匕,冷腊茶调如膏,入麝香少许,夜卧含化咽津。只一服止,后用补肺药。(《圣济总录》独圣散)   3. 治疗痈口不敛:经霜黄桑叶,为末敷之。(《仁斋直指方》)   4. 治疗火烧及汤泡疮:经霜桑叶,焙干,烧存性,为细末,香油调敷或干敷。(《医学正传》)   5. 治疗小儿渴:桑叶不拘多少,用生蜜逐叶上敷过,将线系叶上绷,阴干,细切,用水煎汁服之。(《胜金方》) 配伍效用: 桑叶配伍菊花 二者均有疏散风热及清肝明目之功。但桑叶清疏之力较强,能走肺络,可宣肺泄热、润肺止咳,功擅散风;菊花清肝平肝之力较胜,兼能益阴,长于清热。二者相须为用,其疏散风热、润肺止咳、清肝明目之功更著,常用于治疗外感风热或风温初起之身热不甚、有汗而表不解、咳嗽等表证以及肝经风热上攻或肝阳上亢所致之头痛、咽痛、目赤肿痛、头晕目眩、烦躁易怒等。   桑叶配伍石膏 桑叶疏风散热、清肺润燥止咳,蜜炙后其润肺燥之功尤著;石膏辛甘大寒,外能解肌肤邪热,内能泄肺胃之火,为清解气分实热之要药。二者合用,清中有润,共奏清肺润燥之功,可治疗燥热伤肺、气阴两亏、肺失宣降而证见咳嗽痰稠,或干咳少痰、鼻燥咽干者。   桑叶配伍杏仁、贝母 桑叶轻清凉散,疏风散热;杏仁宣降肺气而止咳;贝母润肺止咳。三者配伍应用,共奏疏散风热、润肺止咳之功,以治疗温燥袭肺之轻证而见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咯之不爽者。   桑叶配伍野菊花 桑叶苦甘性寒,疏风散热,清肝明目;野菊花苦辛性凉,疏风清热、消肿解毒。二药皆入肺、肝经,相伍为用,共奏疏风散热、解毒明目之功,可治疗风热毒邪引起之目赤肿痛。 【注意事项】   毒副作用:在用桑叶注射液治疗下肢象皮肿时测定了它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很小;在亚急性试验中,用10%桑叶注射液人用量的60倍,连续给小鼠腹腔注射21天,对内脏器官无损害,如超过人用量的250倍以上,则对肝、肾、肺等器官有一定损害(如变性、出血);桑叶注射液无刺激性,不引起溶血及过敏反应。   临床应用桑叶注射液后出现:注射局部疼痛,部分患者有轻微发冷、发热、头晕反应,不影响治疗;个别病人注药后发生全身不适,腰、背及下肢疼痛、不能活动。卧床1~2天,可逐渐减轻。 【医家论药】 “桑叶,甘所以益血,寒所以凉血,甘寒相合,故下气而益阴,是以能主阴虚寒热及因内热出汗。其性兼燥,故又能除脚气水肿,利大小肠,除风。经霜则兼清肃,故又能明目而止渴。发者血之余也,益血故又能长发,凉血故又止吐血。”(《本草经疏》) “桑叶,虽治盗汗,而风温暑热服之,肺气清肃,即能汗解。息内风而除头痛,止风行肠胃之泄泻,已肝热妄行之崩漏,胎前诸病,由于肝热者尤为要药。”(《重庆堂随笔》)  “桑叶可长服,以四月桑茂盛时采叶;又十月霜后,三分、二分已落时,一分在者名神仙叶,即采取与前叶同阴干,捣末,丸散任服,或煎以代茶,令人聪明。又炙叶令微干,和桑叶煎服,治痢,亦主金疮及诸损伤止血。”(《本草图经》) “桑叶,得麦冬治劳热;得生地、阿胶、石膏、枇杷叶治肺燥咳血;得黑芝麻炼蜜为丸,除湿祛风明目。以之代茶,取经霜者,常服治盗汗,洗眼去风泪。”(《本草撮要》) 菊 花   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菊Chrysanthemum mori folium Ramat. 的头状花序。味甘、苦,性凉。入肺、肝经。功能:疏风、清热、明目、解毒。主治:头痛、眩晕、目赤、心胸烦热、疔疮、肿毒。内服:煎汤,5~15g;泡茶或入丸、散。 【现代研究】   主要成分:菊花含挥发油、黄酮甙、菊甙(Chrysanthemin)、水苏碱(Stachydrine)、腺嘌呤(Adenine)、胆碱(Choline)、刺槐素(Acacetin)、维生素B1及维生素A样物质、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等。挥发油中含龙脑(Borneol)、醋酸龙脑酯(Bornylacetate)、菊油环酮(Chrysanthenone)、樟脑(Camphor)等。此外,尚含丁二酸二甲基酰肼(Aminozide)。 药理作用: 1.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菊花煎剂及多种提取物有明显的扩张冠状动脉作用。能明显增加离体兔心或在位犬心的冠脉流量,对缺血心电图有所改善,而对心率、心肌收缩力和心肌耗氧量的影响较小。其作用机制可能是直接松弛冠脉平滑肌所致。但是不同的提取物各具特点,乙酸乙酯提取物作用缓慢而持久,冠脉流量增加显著;氯仿提取物作用最弱;剩余的水溶液则作用迅速而短暂,并使正常搏动的离体兔心停搏,使室颤离体兔心室颤消除而恢复正常搏动。   给小鼠腹腔注射菊花浸膏,可抑制组胺引起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菊花浸膏给小鼠腹腔注射,可提高其对减压缺氧的耐受力。菊甙尚有降压作用。   2.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体外实验表明:菊花水浸剂或煎剂(1:1~1:5)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宋内痢疾杆菌、变形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绿脓杆菌、人型结核杆菌、霍乱弧菌以及多种皮肤真菌都有抑制作用。高浓度在体内有抗病毒(PR8)及抗钩端螺旋体的作用。小鼠体内抑菌试验表明:新鲜全草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弗氏痢疾杆菌等抑菌作用较强,对绿脓杆菌作用甚弱,对肺炎双球菌无效。杭菊全草的水提取物则无抗菌作用。   3. 解热作用 菊花浸膏灌胃,对人工发热家兔有解热作用,其作用与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有关。 【临床运用】 临床报道: 1. 治疗高血压病  a. 菊花、银花各24~30g(以头晕为主者加桑叶12g,动脉硬化、血清胆固醇高者加山楂12~24g)。混匀,为1日量,分4次用沸水冲泡10~15分钟后当茶饮,不可煎熬。观察高血压病46例,服药3~7天后头痛、眩晕、失眠等症状开始减轻、血压降至正常者35例,其余病例服药10~30天后,症状亦有明显好转。〔新医药学杂志 1972;(2):32〕   b. 菊花40g,白术、牡蛎、防风、党参各10g,细辛、矾石、干姜、川芎、桂枝、茯苓各3g,桔梗 8g,黄芩5g。加水800ml,煎取500ml,分2次服,每日1剂,7天为1疗程。治疗中停用一切降压西药。治疗53例,显效14例,其中Ⅰ期10例,Ⅱ期 3例,Ⅲ期1例;好转32例,其中Ⅰ期20例,Ⅱ期5例,Ⅲ期7例;无效7例,其中Ⅱ期2例,Ⅲ期5例。〔广西中医药 1990;13(4):9〕   2. 治疗眩晕 菊花、乌梅、山楂各1.5g,白糖50g,水煎服(将白糖放入煎好的药液中服用)。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眩晕50例,痊愈4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0%。〔四川中医 1991;9(3):35〕   3. 治疗三叉神经痛 菊花、丹参各18g,白芍 12g,柴胡、甘草各5g,川芎20g,白芷10g,荜拨 15g,细辛、全蝎、僵蚕各6g(后两味药均研末分3 次冲)。水煎服。随证加减。治疗146例,治愈94 例,好转45例,无效7例。〔山西中医 1991;7(6):18〕   4. 治疗神经官能症 菊花1000g,川芎400g,丹皮、白芷各200g。当枕头睡眠时枕用。每装药1次可连续使用半年。共治疗36例,症状明显好转者 28例,减轻者6例,无效2例。〔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0;(1):15〕   5. 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白菊花加温水浸泡过夜,次日煎2次,每次煎半小时,待沉淀除去沉渣后,混合2次药液再浓缩。每日内服2次,每次 25ml 。每天服用量相当于生药30~50g,2个月为1疗程。共治疗冠心病61例,对心绞痛症状的总有效率为80%,其中显效43.3%,改善36.7%,以轻度者疗效较好;心电图总有效率为45.9%,其中显效18.8%,好转27.1%。2/3的病人于20天内心绞痛缓解或消失。对胸闷、气急、头晕、头痛、四肢等症状有明显效果,30例合并高血压的患者,19例血压下降。〔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第 1 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7:2010〕   6. 治疗慢性结直肠炎 白菊花30g,儿茶6g,苦参、石榴皮、椿根皮、生山楂各15g,水煎150ml 灌肠。治疗32例,用药1个疗程后,13例直肠炎痊愈,19例结肠炎痊愈11例,显效5例,无效3例。〔中国肛肠病杂志 1991;11(1):32〕 方剂选用: 1. 治疗热毒风上攻,目赤头旋,眼花面肿:菊花(焙)、排风子(焙)、甘草(炮)各一两。上三味,捣罗为散。夜卧时温水调下三钱匕。(《圣济总录》菊花散)   2. 治疗风热头痛:菊花、石膏、川芎各三钱。为末。每服一钱半,茶调下。(《简便单方》)   3. 治疗肝肾不足,眼目昏暗:甘菊花四两,巴戟(去心)一两,苁蓉(酒浸,去皮,炒,切,焙)二两,枸杞子三两。上为细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至五十丸,温酒或盐汤下,空心食前服。(《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菊睛丸)   4. 治疗病后生翳:白菊花、蝉蜕等份。为散。每用二、三钱,入蜜少许,水煎服。(《救急方》)   5. 治疗疔疮:白菊花四两,甘草四钱。水煎,顿服,渣再煎服。(《外科十法》菊花甘草汤)   6. 治疗膝风:陈艾、菊花。作护膝,久用。(《扶寿精方》) 配伍效用: 菊花配伍川芎 菊花甘苦性凉,有疏风、清热、明目、解毒之功;川芎辛温,入肝经血分,祛风活血止痛之效著。二者伍用,可两清气分、血分之热,共奏清热祛风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风热上攻之头晕目眩、发热、口干以及肝阳上亢之偏正头痛等症。   菊花配伍羚羊角、钩藤 菊花清肝平肝;羚羊角凉肝息风,清热解痉;钩藤平肝息风止痉。三者合用,共奏清热平肝、潜阳息风之功,治疗肝阳上亢及肝经热盛、肝风内动之症。 【注意事项】   宜忌:“气虚胃寒,食少泄泻之病,宜少用之。”(《本草汇言》)   毒副作用:菊花全草挥发油给小鼠腹腔注射的急性半数致死量为1.347 5±0.131 1g/kg;家兔一次肌肉注射4.8mg,不引起局部病变,对体温也无影响。亚急性毒性试验,小鼠每日腹腔注射全草挥发油0.4mg,连续10天,血常规、肝功能均无异常。   临床应用本品,除个别人有轻度上腹痛及腹泻外,一般无其他反应。但有引起过敏性接触性皮炎的报告。 【医家论药】   “菊花,昔人谓其能除风热,益肝补阴。盖不知其尤多能益金、水二脏也,补水所以制火,益金所以平木,木平则风息,火降则热除,用治诸风头目,其旨深微。”(《本草纲目》)   “甘菊之用,可一言以蔽之,曰疏风而已。然虽系疏风之品,而性味甘寒,与羌、麻等辛燥者不同,故补肝肾之药中可相需而用也。”(《本草便读》) “凡花皆主宣扬疏泄,独菊花则摄纳下降,能平肝火,熄内风,抑木气之横逆。……凡是头风作痛,无非内火内风震撼不息,而菊花能治之,非肃降静镇迥异寻常者,殆难有此力量。”(《本草正义》) “凡芳香之物,皆能治头目肌表之疾。但香则无不辛燥者,惟菊不甚燥烈,故于头面风火之疾,尤宜焉。”(《本草经百种录》)   “甘菊,其味辛,故能祛风而明目;其味甘,故能保肺以滋水;其味苦,故能解热以除燥。”(《本草求真》)   “甘菊,补阴气之要药也。主明目聪耳,除胸中烦热,又治头眩头痛。此数症者,皆由水不足,而风火上盛,得补阴之剂,则水盛而火自息矣。抑且肾窍通耳目,肾气胜则窍通精明,清气升则头目爽快,此烦热除而眩痛止也。又变老人皓首成黑,同地黄酿酒。解醉汉昏迷易醒,共干葛煎汤。利一身气血。逐四肢游风。然春夏取叶,夏季取枝,秋取花,冬取根,四时频服,大有奇功。”(《药鉴》)   “菊花,甘苦微寒,补益金水,善制风木,去胸中之热,祛头目之风,白术、枸杞、地骨皮、桑白皮为使。”(《本草害利》) 附注: 1.菊花有黄、白二种,二者虽功效相仿,但各有偏重:   白菊花,因其味偏甘,亦称甘菊花,简称甘菊。产于安徽亳县者,称亳菊花,品质最佳;产于安徽滁县者称滁菊花,产量较大,品质也佳;产于浙江杭州者,称杭白菊花,或称杭甘菊。此三类均被视为白菊花中之佳品。此外,因产地而命名者尚有,产于河南怀庆者称怀菊,产于河北者称祁菊,产于四川者称川菊,产于安徽徽州者称徽菊(亦称贡菊),产于山东者称济菊等。历代医家认为,白菊花除具有疏风清热之功效外,且有较强的平肝明目之功。临床常与枸杞子、地黄等药配伍,用于肝肾阴虚、目暗昏糊等证,方如杞菊地黄丸;又如《急救方》中用白菊花、蝉蜕等份为散,每用 6~9g,入蜜煎服,治疗病后体虚生翳。   黄菊花,以产于浙江杭州一带者品质最佳。与白菊花相比,味偏苦,疏散风热、泻火解毒之力较强。《药品化义》指出:“黄色者其味苦重,清香气散,主清肺火。”如常用于治疗风热犯肺、寒热咳嗽的桑菊饮,即以用黄菊花配方为妥。   2.历代本草有关“甘菊花”一名的论述不一,出入较大。有谓系指白菊和黄菊以别于味苦不堪食之苦薏;也有谓指体轻、性气平和、味甘之白菊花;甚而有谓指野菊花者。目前临床用甘菊花一名时大多指白菊花。   3.炒菊花,系原药材清炒至微焦为度入药者。炒制后辛凉之性已缓,多用于平肝明目,即使脾胃虚弱之人,亦可选用。   4.菊花炭,系原药材清炒至焦褐色存性,喷洒清水放凉晒干入药者。菊花炒炭后擅入血分,常用于血虚风动、头眩耳鸣、目珠胀痛之证。   ⑤菊花根、菊花苗、菊花叶分别为植物菊的根、嫩茎及叶入药者,均有一定的疏风、清热、解毒之力,但不及菊花质佳而多功,故多用以捣烂外敷,治疗疮疡疔毒。   附药 野菊花   野菊花(《本草正义》):为菊科植物野菊 Chrysanthemum indicum L.及北野菊C. boreale Mak. 或岩香菊 C. lavandulaefolium (Fisch.) Mak. 的头状花序。味苦、辛,性凉。入肺、肝经。有疏风清热,消肿解毒之功。与白菊花、黄菊花相比,其偏重于泻火解毒,常用于治疗痈肿疮毒,如疔、痈、口疮、丹毒、湿疹、天疱疮等证。多与蒲公英、紫地丁、连翘、金银花等清热解毒药配伍。亦可用于风热感冒、肺炎、白喉、胃肠炎、高血压。内服:煎汤,6~12g(鲜品 30~60g)。外用:捣敷,煎水漱口或淋洗。   野菊花中分得:胡萝卜甙(Daucosterol)、木犀草素(Luteolin)、洋芹素(Apiginin)、金合欢素(Acacetin)、豚草素(Cumanbrin A)、棕榈酸(Palmitic acid)及野菊花醇(Chrysanthemol)。   临床证明,野菊花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明显疗效。药理研究证明,野菊花对不麻醉大鼠腹腔注射或口服均有明显的降压作用。野菊花醇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野菊花(1:80)在体外能延缓孤儿病毒(ECHO11)感染后的细胞的病变。野菊花煎剂(1:320)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喉杆菌及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野菊花水提醇浸剂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绿脓杆菌及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对几种血小板聚集模型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增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栓剂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有效率达93%。 蔓荆子   为马鞭草科落叶小灌木植物单叶蔓荆Vitex trifolia L. Var. Simplicifolia Cham. (Vitex rotundifo- lia L.) 和蔓荆Vitex trifolia L. 的果实。味苦、辛,性凉。入肝、胃、膀胱经。功能:疏散风热、清利头目。主治:风热感冒;正、偏头痛;齿痛;赤眼、目睛内痛、昏暗多泪;湿痹拘挛。内服:煎汤,6~12g;浸酒或入丸、散。外用:捣敷。 【现代研究】   主要成分:单叶蔓荆果实和叶含挥发油,主要成分为莰烯(Camphene)和蒎烯(Pinene),并含有微量生物碱和维生素 A;果实中尚含牡荆子黄酮(Vitexicarpin),即紫花牡荆素(Casticin)。   蔓荆果实含少量(0.01%)蔓荆子碱(Vitricin)、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 药理作用: 1. 降血压作用 蔓荆子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其降压作用与兴奋中枢诱导的副交感神经系统有关。实验证明:单叶蔓荆水提取物有降低兔血压的作用,该作用可被阿托品、氯异吲哚胺(Chlorisondamine)对抗,被毒扁豆碱增强,甜菜甙元(Betanidine)稍加强之,但不受心得安或赛庚啶(Cyproheptadine)的影响。   2. 镇痛、抗炎作用 单叶蔓荆果实的甲醇提取物对小鼠醋酸扭体反应有抑制作用;亦能提高小鼠热板致痛的痛阈及大鼠角叉菜胶炎症疼痛的痛阈;给小鼠灌胃,对小鼠腹腔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3. 其他作用 蔓荆子水煎浸膏在体外对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对孤儿病毒亦有抑制作用。蔓荆子提取物有强抗凝作用,在体外能显著延长牛凝血酶凝聚人体纤维蛋白原时间。蔓荆子的祛痰作用优于牡荆油;亦有明显的平喘作用和增强小鼠体质的作用。 【临床运用】 临床报道: 1. 治疗血管性头痛  a. 蔓荆子、菊花、钩藤、川芎各15g,薄荷、甘草各6g,白芷10g,细辛3~6g,随证加减。治疗93例,治愈67例,有效23例,无效3例。〔北京中医 1991;(3):22〕   b. 川芎、葛根各30g,蔓荆20g,全蝎10g,红花15g,龙胆草6g,水煎服,每日1剂,5天为1 疗程。治疗178例,治愈143例,好转28例,无效 7例。〔山东中医杂志 1991;10(4):31〕   2. 治疗急性鼻窦炎 蔓荆子、白芷、杭菊花、白僵蚕、辛夷花、苍耳子、石膏、杏仁各10g,麻黄、黄芩各6g,细辛、甘草各3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小儿药量酌减。治疗108例,治愈92 例,有效16例。〔福建中医药 1991;22(6):35〕 方剂选用: 1. 治疗头风:蔓荆子二升(末),酒一斗。绢袋盛,浸七宿,温服三合,日三。(《备急千金要方》)   2. 治疗风寒侵目,肿痛出泪,涩胀羞明:蔓荆子三钱,荆芥、白蒺藜二钱,柴胡、防风各一钱,甘草五分。水煎服。(《本草汇言》) 配伍效用: 蔓荆子配伍白蒺藜 蔓荆子味辛性寒,轻浮升散,有疏风散热、清利头目之功;白蒺藜辛散苦泄,有祛风散热、疏肝解郁、行气活血之效。二者相使为用,共奏疏风散热、平肝明目、利窍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头昏头胀、头晕目眩、目赤多泪等因肝经风热或肝火上炎所致者。   蔓荆子配伍连翘 味苦辛性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通窍止痛;连翘味苦性凉,清热解毒、散结消肿,善走上焦,既散肺热,亦清心火。二者合用,共奏解表清热、解毒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风热或风火头痛、头晕、目赤肿痛等症。   蔓荆子配伍菊花、薄荷 三者均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之功,配伍应用,其功效更著,可治疗外感发热所引起之发热、微恶风寒、头昏头痛及偏头痛等。   蔓荆子配伍菊花、蝉蜕 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菊花疏散肝经风热,清泄肝热而明目;蝉蜕散风热、明目退翳。三者合用,使散风热、清肝热而明目之力更著,以治疗风热上扰或肝经有热之目赤肿痛、多泪等。 【注意事项】   宜忌:血虚有火之头痛目眩及胃虚者慎服。 【医家论药】   “蔓荆子,主头面诸风疾之药也。前古主通利九窍,活利关节,明目坚齿,祛除风寒风热之邪。其辛温轻散,浮而上行,故所主头面虚风诸证。推其通九窍,利关节而言,故后世治湿痹拘挛,寒疝脚气,入汤散中,屡用奏效,又不拘于头目上部也。”(《本草汇言》)   “蔓荆体轻而浮,故既可治筋骨间寒热,而令湿痹拘急斯去;气升而散,复能祛风除寒,而令头面虚风之症悉治。且使九窍皆利,白虫能杀,是亦风寒湿热俱除之一验耳。但气虚血虚等症,用此祸必旋踵,不可不知。”(《本草求真》)   “蔓荆实,气轻味辛,体轻而浮,上行而散,故所主者皆头面风虚之症。”(《本草纲目》)   “蔓荆子,佐补中药以治头痛最效,因其体轻力薄,借之易于上升也,倘单恃一味,欲取胜于俄顷,则不能。”(《本草新编》)   “蔓荆子,能疏风、凉血、利窍,凡太阳头痛及偏头风、脑鸣、目泪、目昏,皆血热风淫所致,以此凉之,取其气薄主升,佐神效黄芪汤,疏消障翳,使目复光,为肝经胜药。”(《药品化义》) 葛 根   为豆科多年生落叶藤本植物葛 Pueraria lobata (Willd.)Ohwi. 或甘葛藤Pueraria thomsonii Benth. 的干燥根。亦名干葛(《阎氏小儿方论》)、甘葛(《滇南本草》)、粉葛(《草木便方》)等。味甘、辛,性平。入脾、胃经。功能:发表解肌、升阳透疹、解热生津、除烦止渴、止泻。主治:伤寒、温热、头痛项强、烦热消渴、泄泻、痢疾、斑疹不透、高血压、心绞痛、耳聋。内服:煎汤,6~20g;或捣汁。外用:捣敷。 【现代研究】   主要成分:葛根含异黄酮成分葛根素(Puerarin)、葛根素木糖甙(Puerarin-xyloside)、大豆黄酮(Daidzein)、大豆黄酮甙(Daidzin)及尿囊素(Allantoin)、β-谷甾醇(β-Sitosterol)、胡萝卜甙(Daucosterol)、6,7-二甲氧基香豆素(6,7-Dime- thoxy coumarin)、5-甲基海因(5-Methyl hydan- toin)、花生酸(Arachidic acid)、葛根醇(Puerarol)、葛根藤素(Kakkouein)及异黄酮甙和多量淀粉(新鲜葛根中含量为19%~20%,甘葛藤的干根含淀粉37%)、色氨酸衍生物及其糖甙、氨基酸。   此外,还发现一种具有毒蕈碱样作用的卡赛因(Kassein)。 药理作用: 1.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a. 对心肌和心电的影响:葛根煎剂、醇浸剂、总黄酮、黄豆甙和葛根素给大鼠腹腔注射或皮下注射,均能对抗垂体后叶素引起的急性心肌缺血。葛根浸膏750mg/kg与心得宁0.1mg/kg阻滞异丙肾上腺素兴奋心肌的作用强度相似。葛根醇浸膏、黄豆甙元和葛根素均有明显预防乌头碱和氯化钡诱发的心律失常作用,醇浸膏和黄豆甙元的作用比葛根素强。葛根浸膏液静脉注射,可降低正常心率,并能完全阻滞异丙肾上腺素引起的心动过速和心电波形变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间歇点滴葛根素后,心肌指数明显降低;磷酸肌酸激酶及其同功酶值明显降低,但恢复到正常水平所需时间缩短;心电图指标均明显减少;肺嵌顿压未见升高;梗死扩展发生率明显下降。   葛根总黄酮和葛根素对梗死心肌的代谢有良好影响。葛根总黄酮和葛根素给麻醉犬静脉注射后,心率减慢,总外周阻力减低,心输出量无明显改变,而左室做功略减少,心肌耗氧量减少,心肌工作效率提高。这些作用对调整心肌对氧的供求平衡可能有利。   b. 对冠状动脉的作用:给麻醉开胸犬冠状动脉内或静脉注射葛根总黄酮及葛根素时,均能使冠状血管扩张。在垂体后叶素引起急性心肌缺血条件下,总黄酮仍能对抗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冠状动脉痉挛,使冠脉血流量增加,血管阻力降低。当预先用利血平使心脏内儿茶酚胺类物质耗竭后,总黄酮和葛根素仍能保持扩张冠状血管作用,说明其扩张冠状血管作用是由于其对冠状血管平滑肌的直接松弛而产生。葛根醇剂亦有类似作用。葛根素的作用则比总黄酮强。总黄酮和葛根素还能减低心肌氧利用率和心肌氧消耗。葛根总黄酮能降低犬的心肌氧消耗,增加氧供应。静脉注射葛根素可使冠心病人血压下降、心率减慢及血浆儿茶酚胺含量降低,而儿茶酚胺类的降低则可能是由于葛根素减少缺血心肌产生乳酸的结果。   c. 对血压的作用:葛根对正常和高血压动物有一定的降压作用。给麻醉犬及高血压犬静脉注射葛根总黄酮,都呈现降压作用。并有心率减慢和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其煎剂及醇浸膏给肾型高血压犬灌服,也有一定的降压作用。腹腔注射葛根素及灌服葛根黄豆甙元的固体分散物均能显著降低清醒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血压,且作用强于对正常大鼠。麻醉猫静脉注射葛根黄豆甙元,其收缩压和舒张压亦显著下降。   葛根醇浸膏、总黄酮、葛根素的降压作用不受阿托品的影响。葛根醇浸膏能减弱乙酰胆碱引起的高血压狗的降压反应和去甲肾上腺素引起的升压反应。葛根浸膏和葛根素能对抗异丙肾上腺素引起的升压,减弱或完全阻断肾上腺素的降压作用。   也有报告给高血压患者静注葛根素后,血压降低和心率变慢的同时,可使血浆儿茶酚胺含量减少。   2. 对脑循环的作用 给麻醉狗经颈内动脉注射葛根总黄酮,能使脑血流量增加,血管阻力降低,其作用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强。给高血压动脉硬化的患者肌肉注射,可使脑血管阻力减小,血流入时间缩短,有温和的改善脑血循环作用。葛根总黄酮还能使乙酰胆碱引起的脑内动脉扩张和去甲肾上腺素引起的收缩作用减弱,使处于异常状态的血管功能恢复到正常水平。葛根黄酮对脑血管的扩张作用比冠状血管明显,有改善脑循环和改善外周循环作用,能使高血压病人异常脑血流图正常化。   3. 对平滑肌的作用 葛根含收缩和舒张平滑肌的成分。其脂溶部分PA3、PA4、PA5及水溶部分PM2、PM4在5×10-4~3×10-3g/ml浓度时可使离体豚鼠回肠收缩,能非竞争性地对抗乙酰胆碱和组胺引起的回肠收缩,PM1、PM3、PM53×10-3~1×10-2g/ml则可引起豚鼠离体回肠收缩,PM51×10-2g/ml引起的收缩可被5×10-9g/ml的阿托品和1×10-10g/ml苯海拉明减弱。葛根水溶性提取物MTF101有很强的收缩平滑肌的作用,静脉注射1g/kg引起在位小肠收缩力增加62.5%,并能增加在位小肠内压,而乙酰胆碱1mg/kg使之增加42%,但无增加小肠内压的作用。葛根酒浸膏和总黄酮可抑制由乙酰胆碱和PGF2a引起的大鼠离体回肠的收缩,对处于正常状态下的大鼠离体回肠也具有明显的松弛作用。   有报告指出,葛根提取物中,含有 2 个收缩和舒张平滑肌的成分,收缩成分存在于中性醋酸铅沉淀及碱性醋酸铅溶液中,而松弛成分则存在于碱性醋酸铅沉淀中。松弛平滑肌的成分是黄豆甙及黄豆甙元,它们均能明显对抗乙酰胆碱引起的小鼠回肠收缩,其效力约为罂粟碱的 1/3。亦有人证明黄豆甙是葛根的主要解痉成分。有人认为,收缩成分可能是非黄酮类化合物,因为从具有收缩平滑肌作用的MTF101 中除去异黄酮后,这种收缩作用反而加强,其作用具有乙酰胆碱性质。此外,从葛根中分离出的生物碱“卡塞因 R”,亦有很强的乙酰胆碱样作用,对豚鼠离体小肠的收缩作用约为乙酰胆碱的 1/10,1×10-5g/ml 即可对抗 10-8g/ml 硫酸阿托品的作用。   研究表明:葛根中的多种异黄酮化合物可能为舒张平滑肌的成分;而收缩成分可能为胆碱、乙酰胆碱和卡塞因 R 等物质。   4. 降血糖作用 实验表明:葛根素给四氧嘧啶高血糖小鼠灌服,500mg降糖作用显著,250mg接近最低有效量,250mg/kg·d 葛根素加50mg/kg/d 阿司匹林组成的复方降糖作用明显,且可维持24小时以上,并能明显改善四氧嘧啶小鼠的糖耐量,明显对抗肾上腺素的升血糖作用。大剂量的葛根素和复方均能明显降低血清胆固醇,但对血清游离脂肪酸和甘油三酯无明显作用。   有报告认为,葛根水提取物能使家兔血糖开始上升而后下降,对饥饿家兔升血糖作用更显著。葛根(品种未注明)煎剂给家兔口服,开始2小时血糖上升,随即下降,第 3、4 小时下降最低,对家兔肾上腺素性高血糖不仅无对抗作用,反而使之升高,但能促进血糖提早恢复正常。其乙醚提取物对糖代谢则无明显影响。   5. 解热作用 给伤寒菌苗引起发热的家兔灌服葛根浸剂或乙醇浸剂,有强大的解热作用,浸剂的作用比煎剂明显。解热作用的物质和机制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6. 雌激素样作用 葛根能增加未成熟小鼠子宫的重量,给小鼠灌服或腹腔注射大豆黄酮,有雌激素样作用。   7. 其他作用 葛根有较广泛的β-受体阻滞作用,对具有β-肾上腺素能受体的多种离体组织均有显著拮抗异丙肾上腺素效应的作用。实验研究表明:葛根对心脏β1-受体有选择性作用;而对β2-受体的阻滞作用较弱。   葛根素对家兔角膜和豚鼠皮肤反射实验表明:其有微弱局麻作用。总黄酮无明显镇静和镇痛作用,对大鼠防御性条件反射亦无影响。 【临床运用】 临床报道: 1. 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a. 葛根 60g、全栝楼30g、广郁金15g、泽兰15g、刘寄奴15g、当归10g、延胡索15g、失笑散18g(包煎),水煎服,每日1剂。治疗冠心病49例,心绞痛44例,总有效率为97.7%,一般服药半小时左右心绞痛缓解,对改善症状,降低血压和血脂都有明显疗效。〔上海中医药杂志 1979;(4):17〕   b. 葛根提出酒浸膏,压制成片(每片含总葛甙 100mg),每日用900~1 600mg,分三次口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75例,其中13例患者加用葛根注射液肌肉注射,每日2~4ml(每支2ml,含总黄酮 200mg)。心绞痛好转率为86.7%,其中显效36%。一般1个月左右即有效,2个月疗效明显。〔医学研究通讯 1974;(2):11〕   2. 治疗高血压病 葛根30g,槐米、茺蔚子各 15g 为主。煎汤500ml,每日1剂,早晚分服。或泡水代茶饮,1个月为1疗程。治疗高血压病50例,血压下降到正常范围,维持1年以上者9例,维持半年以上者6例,维持3个月以上者8例,血压下降、症状缓解者19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4%。〔湖北中医杂志 1985;(1):27〕   3. 治疗脑血栓形成 葛根30~50g,红花10~25g,地龙25~40g。水煎,每日或隔日1剂,分早晚两次空腹温服。并根据病情随症加减。治疗脑血栓形成患者86例,临床治愈44例,显效26例,好转10例,无效6例。治愈时间20~80天,服药10~40剂。〔云南中医杂志 1982;(5):27〕   4. 治疗面神经麻痹 葛根15~25g,桂枝、生姜各6g,麻黄、炙甘草各3克,白芍5g,大枣12 枚,水煎3次,分早晚2次口服。治疗43例,痊愈41例,好转2例,总有效率为100%。〔陕西中医 1990;11(11):515〕   5. 治疗糖尿病 葛根、泽泻、刺五加各等量。制片,每片重0.307g,约含生药1.11g,每次5~7 片,每日3次,饭前1小时服。30天为1疗程。治疗24例,显效9例,有效9例,无效6例。〔中医杂志 1983;(9):25〕   6. 治疗急性菌痢 葛根10g,黄连、黄芩、甘草各5g,每日1剂,水煎服。治疗急性菌痢40例,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者36例,退热时间平均27小时,急性症状控制时间平均3.44天,肉眼脓血便消失平均2.8天。疗程最短者2天,最长者12天。〔江苏中医杂志 1960;(5):33〕   7. 治疗脚癣 葛根、白矾、千里光等量,烘干研末。每晚取粉剂40g 倒入盆中,加温水3000ml,浸泡患足20分钟,7天为1疗程。治疗238例,痊愈194例,显效26例,好转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8.7%。〔江西中医药 1988;19(5):40〕   8. 治疗跌打损伤 葛根100g,水煎。先热敷患处,后浸洗患处,各30分钟。同时加服葛根汤。治疗跌打损伤8例,皆获良效。认为葛根具有活血、消除局部炎症的作用。〔新中医 1984;(5):50〕 方剂选用: 1. 治疗金疮中风,痉欲死:捣生葛根一斤,细切,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取一升服,若干者,捣末,温酒调三指撮,若口噤不开,但多服竹沥,又多服生葛根自愈,食亦妙。(《肘后备急方》)   2. 治疗酒醉不醒:葛根汁一斗二升,饮之,取醒,止。(《备急千金要方》)   3. 治疗鼻衄,终日不止,心神烦闷:生葛根,捣取汁,每服一小盏。(《太平圣惠方》)   4. 治疗心热吐血不止:生葛根汁半大升,顿服。(《广利方》)   5. 治疗斑疹初发,壮热,点粒未透:葛根、升麻、桔梗、前胡、防风各一钱,甘草五分。水煎服。(《全幼心鉴》)   6. 治疗食诸菜中毒,发狂烦闷,吐下欲死:煮葛根饮汁。(《补缺肘后方》) 配伍效用: 葛根配伍柴胡、石膏 葛根与柴胡,均轻清升散而解表退热;石膏清解里热。三药伍用,有解肌清热之功效,用于治疗外感风寒、邪郁化热之发热重、恶寒轻、头痛鼻干之证。   葛根配伍黄连、黄芩 葛根解表清热,升脾胃之阳而生津、止泻;黄连、黄芩清热燥湿。三者配用,共奏清热解表、燥湿止泻之功效,用于治疗湿热泻痢。   葛根配伍麻黄、桂枝 葛根善于缓解项背肌肉痉挛,为表证兼项背强急之要药;麻黄、桂枝有发散风寒之功效。三者合用,共奏散寒解表、缓急止痛之功效,多用于治疗风寒表证而见恶寒无汗、项背强痛者。   葛根配伍人参、茯苓 葛根升脾胃清阳而止泻痢;人参大补元气;茯苓健脾渗湿。三药合用,有益气健脾止泻之功效,用于治疗脾虚泄泻。   葛根配伍天花粉 葛根生津止渴;天花粉可入肺胃清肺胃之燥热,又能养阴生津以止渴,为清热生津之良药。二者伍用,有清热生津止渴之效,用于治疗热病口渴及消渴等证。 【注意事项】   宜忌:胃寒者慎用,夏日表虚汗多者忌用。   毒副作用:醇浸剂干粉小鼠静注的半数致死量为2.1±0.12g/kg,总黄酮为1.6±0.06g/kg 或2.1±0.12g/kg。葛根素小鼠静脉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 738mg/kg。小鼠口服醇浸剂每日2g/kg,累计2个月,实质性器官无病理改变。高血压犬口服醇浸剂每日2g/kg,连服14日,亦未见毒性反应。   临床应用本品,副作用很少。少数病例服药后有头胀感,个别溃疡病患者服药第一周内有轻度腹胀及上腹部不适。曾有静脉点滴葛根素发生皮疹、皮肤瘙痒的报告。 【医家论药】   “葛根与栝蒌根,本经皆主消渴。而葛根起阴气,栝蒌根不言起阴气。……栝蒌根治身热,是以寒胜热;葛根治身热,是以辛散热。栝蒌根止渴,是增益其所无;葛根止渴,是挹彼以注兹。用葛根而过,有竭胃汁之虞,胃阴下溜,亦能起阴气以止利也。”(《本草思辨录》)   “伤寒头痛,兼项强腰脊痛及遍身骨痛者,是太阳病也。邪未入阳明,故无渴症,不宜服。误服则邪气反引入阳明,为引盗入门也。斑疹已见红点,不宜用,恐表虚反增斑烂也。五劳七伤,上盛下虚之人,暑月虽有脾胃病,亦不宜服,当用亦宜少用,多则反伤胃气,以其升散太过也。夏月表虚汗多尤忌。葛根风药也。风药皆燥,本经言其生津止渴,生乃升字笔误,非葛根独能止渴,以其升胃气入肺,能生津尔。设非清阳下陷,而火炎津耗之渴,误服此药,则火借风威,燎原莫遏。即非阴虚火炎之证,凡胃津不足而渴者,亦当忌之。”(《本草害利》)   “葛根,能入足阳明胃经鼓其胃气上行,生津止渴。兼入脾经开腠发汗,解肌退热。……疹痘未发,则可用此升提;酒醉则可用此解酲;火郁则可用此升散;但亦须审中病辄止,不可过用,以致胃气有伤也。”(《本草求真》)   “葛根,发伤寒之表邪,止胃虚之消渴。解中酒之苛毒,治往来之温疟。能止头疼,善疏疮疹。入柴胡疗肌表,功为第一。同升麻通毛窍,效实无双。其汁寒凉,专理天行时疫,且止热毒吐衄。其粉甘冷,善解酒后烦热,更利二便燥结。花能醒酒不醉,壳能治痢实肠,诚阳明圣药也。”(《药鉴》)   “葛根,解散阳明温病热邪之要药也,故主消渴,身大热,热壅胸膈作呕吐。”(《本草经疏》)   “葛根,清风寒,净表邪,解肌热,止烦渴,泻胃火之药也。……然而葛根之性专在解肌,解肌而热自退,渴自止,汗自收。而本草诸书又言能发汗者,非发三阳寒邪在表之汗也,又非发风温在经之汗也,实乃发三阳寒郁不解,郁极成热之汗也。又如太阳汗出不彻、阳气怫郁,其人面色缘缘正赤,躁烦不知痛之所在,短气,更发汗以愈,宜葛根汤治之,郁解热除,汗出而热自退,此所以本草诸书言发汗者此也。”(《本草汇言》)   “本草十剂云,轻可去实,麻黄、葛根之属。盖麻黄乃太阳之药,兼入肺经,肺主皮毛;葛根乃阳明经药,兼入脾经,脾主肌肉。所以二味药皆轻扬发散,而所入迥然不同也。”(《本草纲目》)   “葛根……若多用二、三钱,能理肌肉之邪,开发腠理而出汗,属足阳明胃经药,治伤寒发热,鼻干口燥,目痛不眠,疟疾热重。盖麻黄、紫苏专能攻表,而葛根独能解肌耳。因其性味甘凉,能鼓舞胃气,若少用五、六分,治胃虚热渴,酒毒呕吐,胃中郁火,牙疼口臭。或佐健脾药,有醒脾之力。”(《药品化义》)   “葛根,轻浮,生用则升阳生津,熟用则鼓舞胃气,故治胃虚作渴,七味白术散用之。又清暑益气汤兼黄柏用者,以暑伤阳明,额颅必胀,非此不能开发也。”(《本经逢原》) 附注:葛根生用有解肌透疹、生津止渴之效。《伤寒论》葛根汤即用其以解肌退热;阎氏升麻葛根汤则用其以辛散透疹。葛根如经煨、炒,其凉散之性减,功专升发脾胃清阳之气,升阳止泻力强,宜用于治疗脾虚泄泻者。《本草便读》云:“煨熟则散性全无,即由胃入肠,不行阳明之表,但入阳明之里,升清为用。”钱氏七味白术散即用煨葛根配方,以治脾虚、泄泻之证。 柴 胡   为伞形科植物柴胡(北柴胡,硬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狭叶柴胡(南柴胡,软柴胡)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Willd. 或同属数种植物的干燥根。但大叶柴胡 Bupleurum longeradiatum Turcz. 的干燥根有毒,不可当柴胡用。味苦、辛,性微寒。入肝、胆经。功能:和解表里、疏肝解郁、升阳举陷。主治:寒热往来、胸满胁痛、口苦耳聋、头痛目眩、疟疾、下痢脱肛、月经不调、子宫下垂。内服:煎汤 3~10g;或入丸、散。 【现代研究】   主要成分:柴胡含挥发油有:2-甲基环戊酮(2-Methyl cyclopentaone),柠檬烯(Limonene),月桂烯(Myrcene)、反式-葛缕醇(Trans-tarved carveol)、长叶薄荷酮(Pulegone)、桃金娘烯醇(Myrtenol)、α-萜品醇(α-Terpineol)、芳樟醇(Linalool)、α-荜澄茄油烯(α-Cubebene)、反式-石竹烯(Trans-caryophyllene)、长叶烯(Longi- folene)、努特卡酮(Nootkatone)、六氢法尼基丙酮(Hexahydrofarnesylacetone)、十六酸(Hexade- canoic acid)、戊酸(Pentanic acid)、己酸(Caproic acid)、庚酸(Heptylic acid)、辛酸(Caprylic acid)、壬酸(Pelargonic acid)、2-庚烯酸(2-Heptenic acid)、2-辛烯酸(2-Octenic acid)、2-壬烯酸(2- Nonenic acid)、苯酚(Phenol)、邻甲氧基苯酚(O- Methoxy phenol)、甲苯酚(Methyl phenol)、乙苯酚(Ethyl phenol)、百里酚(Thymol)、γ-庚酸内酯(γ- Heptalactone)、γ-辛酸内酯(γ-Decalac- tone)、玛索依内酯(Messoia lactone)、香草醛乙酸酯(Vanillin acetate)等。   亦含皂甙,如柴胡皂甙(Saikosaponin)a、b、c、d及柴胡甙元(Saikogenin)E、F、G,龙吉甙元(Longispinogenin)。   尚含有机酸,如油酸(Oleic acid)、亚麻酸(Linolenic acid)、棕榈酸(Palmitic acid)、硬脂酸(Stearic acid)、廿四酸(Lignoceric acid)以及α-菠菜甾醇(α-Spinasterol)、春福寿草醇(Adonitol)、豆甾醇(Stigmasterol)、柴胡醇(Bupleurumol)、侧金盏花醇(Adonitol)等醇类物质。此外,还含白芷素(Ange- licin)。   狭叶柴胡根含皂甙、脂肪油、挥发油、柴胡醇、春福寿草醇、α-菠菜甾醇。全草还含槲皮素、异槲皮素、芦丁、水仙甙等。 药理作用: 1.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研究表明:柴胡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的镇静、镇痛、解热、降温作用。   a. 镇痛作用:小鼠尾基部加压实验和醋酸法实验表明:口服柴胡皂甙有显著的镇痛作用。腹腔注射北柴胡总甙对电击鼠尾法所致疼痛亦有明显的镇痛作用;但北柴胡挥发油则无镇痛作用。   b. 镇静作用:实验表明:多种柴胡制剂、从柴胡中提取得到的柴胡粗皂甙及柴胡皂甙元 A 等均有明显的镇静作用。小鼠口服粗制柴胡皂甙及柴胡皂甙元 A 有明显的镇静作用,并可延长环己巴比妥钠的催眠时间。   c. 镇咳作用:动物实验表明柴胡皂甙有较强的镇咳作用(与可待因相似,但效果较其为弱),柴胡皂甙9.1mg/kg与磷酸可待因7.6mg/kg的镇咳作用相当。豚鼠实验证明:柴胡的镇咳作用与剂量有关,当给豚鼠腹腔注射柴胡皂甙元A 50mg/kg 时,三只中两只有镇咳作用,而注射 100~200mg/kg 时,三只全有镇咳作用。   d. 解热作用:柴胡煎剂或醇浸膏对实验性发热动物有解热作用。对三联菌苗致热的家兔,柴胡茎煎剂无解热作用;柴胡根煎剂及茎叶水蒸气蒸馏液配制成的注射剂有较好的解热作用。用5%的柴胡醇浸膏水溶液给发热家兔皮下注射2.2ml/kg(每毫升相当于生药1.1g)时有显著的解热作用,若低于此剂量则无解热作用,或略能使发热体温降低,但不能降至正常。柴胡皂甙对正常大鼠和肠伤寒、副伤寒混合菌苗致热大鼠均有解热和降低体温的作用。临床上柴胡的解热主要限于弛张热型的发热症状。柴胡皂甙元 A 也有显著的退热降温作用。   2. 抗炎作用 柴胡皂甙对组胺或5-羟色胺引起的血管通透性增加有抑制作用,并能制止因右旋糖酐(Dextran)或 5-羟色胺或巴豆油或醋酸引起的鼠足浮肿。柴胡皂甙 a 和 d 具有抗渗出(肉芽囊法)和抗肉芽肿作用(棉球肉芽肿法)。而口服给药的强度仅为肌内注射的1/10。实验证明柴胡皂甙的抗炎强度与强的松龙相似。单味柴胡及其复方也有相似的抗炎作用;柴胡抗肉芽肿增生比抗渗出作用更强。柴胡皂甙的抗炎作用是通过刺激肾上腺,促进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所致。此外,柴胡皂甙对许多过程包括渗出、毛细血管通透性、致炎因子的释放、白细胞游走和结缔组织增生都有影响。   3. 抗病原体的作用 北柴胡注射液对流行性感冒病毒有强烈的抑制作用;从此种注射液馏出的油状未知成分对该病毒也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对结核杆菌的某一菌株亦有效,对钩端螺旋体及牛痘病毒也有抑制作用。用柴胡注射液治疗因病毒所致的人体皮肤疣,有一定疗效。从柴胡煎剂用于治疗疟疾和黑尿热取得的良好效果推断,柴胡有可能通过阻止疟原虫发育而产生杀灭作用。 4。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a. 保肝作用:柴胡水煎液可使动物由四氯化碳所致的肝损伤、肝细胞变性和坏死程度明显减轻,血清 GPT 显著下降,并有使肝硬变减少,抑制纤维增生和促进纤维吸收的作用。柴胡皂甙具有促进糖原合成、促进肝细胞核的核糖核酸的合成、起强壮和治疗肝脏疾患的作用。实验表明:柴胡皂甙a用于四氯化碳引起肝损伤的小鼠,可使过氧化脂质的含量降低,肝脏中 GSH 含量升高,血清中 GPT 含量下降,肝脏中甘油三酯含量降低,提示其有保护肝细胞损伤和促进肝脏中脂质代谢作用。柴胡皂甙亦能使半乳糖胺所致的肝功能与组织损害得以恢复。   b. 利胆作用:柴胡的水浸剂与煎剂,均能使狗的胆汁总量与胆盐成分增加,而胆酸、胆红素、胆固醇的浓度均有所降低。北柴胡亦有利胆作用,以果壳的作用最强,花作用较弱。其利胆成分为所含的黄酮。   c. 对胃肠道的影响:动物实验表明:柴胡粗皂甙能明显地抑制胃液分泌,使胃蛋白酶活性减低,并且有减少溃疡系数的倾向。将柴胡皂甙注入肠内,可提高胃的pH值,并抑制胃液分泌。固定水浴法所致应激性溃疡,口服粗皂甙500mg/kg 有明显的预防作用,此作用可能与其中枢抑制作用有关。柴胡皂甙浓度在1~2×10-4U时,能兴奋离体肠平滑肌,且不为阿托品所对抗。柴胡粗皂甙在3×10-6U浓度时,对离体豚鼠小肠能增强乙酰胆碱引起的收缩作用,但对组胺引起的收缩无任何影响,提示粗皂甙可能具有抗胆碱酯酶作用。但是,柴胡含有山萘甙的黄酮提出物对离体肠肌具有解痉作用。   5.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离体蛙心及豚鼠离体心耳试验观察到柴胡皂甙在1~2×10-4 U浓度时,有抑制心肌的作用。含山奈甙的黄酮提出物则增强离体蛙心的心脏收缩幅度,但不改变其频率。柴胡粗皂甙能使大鼠血压下降、心率减慢。家兔静注柴胡黄酮水溶液则出现明显降压和心率减慢。犬静脉注射粗皂甙可出现暂时性的血压下降及心率减慢。柴胡地上部分所含的类黄酮,具有增强毛细血管的作用。此外,粗皂甙有明显的溶血作用。   6. 其他作用 临床药理观察发现,人口服柴胡颗粒剂时,小剂量对水分排泄机能低下者有显著利尿作用,大剂量则无利尿作用,并出现手脚面部浮肿、肩与颈部肿胀明显、胸下部压迫性钝痛等症状。柴胡皂甙 d 给艾氏腹水癌小鼠灌服或腹腔注射,均有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并能明显延长动物的生存时间。   柴胡皂甙 a、c、d 混合物给大鼠肌注,能增加其肝切片的蛋白质生物合成;柴胡皂甙有促进禁食 18 小时大鼠血糖升高作用;柴胡能使人工饲以胆固醇的实验兔的胆固醇、磷脂比值升高,但对正常家兔血清胆固醇及磷脂无影响。实验表明:柴胡皂甙能抑制肾上腺素和 ACTH 诱导的脂库中的脂肪分解作用,亦有抑制胰岛素促进脂肪生成的作用,使血中脂肪量降低。有报告指出,柴胡皂甙 a、d 与皂甙元 A、D 均有降低血胆固醇的作用,此作用系柴胡皂甙增加胆固醇与它的代谢物从胆汁与粪便中排泄有关。   柴胡对免疫功能亦有一定的影响。实验表明:柴胡多糖能提高小鼠体液和细胞免疫功能,并使免疫抑制状态有一定程度的恢复。柴胡多糖给小鼠腹腔注射,可显著增加脾系数、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百分数、吞噬指数和流感病毒血清中的抗体滴度,但不影响脾细胞分泌溶血素,柴胡多糖对正常小鼠迟发超敏反应无作用,但可以完全及部分恢复环磷酰胺或流感病毒对小鼠 DTH 反应的抑制。柴胡多糖还能明显提高刀豆素 A 活化的脾淋巴细胞转化率及天然杀伤细胞的活性。   有人对大叶柴胡和北柴胡的药理作用进行比较后指出,大叶柴胡的总皂甙和总挥发油的毒性均较北柴胡为大。北柴胡总皂甙具有解热、镇痛和消炎作用。而大叶柴胡总皂甙仅有解热作用。北柴胡挥发油具有解热、镇静和消炎作用而无镇痛作用,大叶柴胡总挥发油仅有消炎作用而无解热和镇痛作用。报告者还指出:北柴胡无致吐作用,大叶柴胡具有强烈的致吐作用,但因其煎剂不引起呕吐,而粉剂和挥发油引起呕吐,说明其致吐成分存在于挥发油中,煎煮可降低其致吐作用。 【临床运用】 临床报道: 1. 治疗感冒 柴胡注射液,每支 2ml(相当于生药2g),成人每次2ml,周岁以内婴儿每次1.0~1.5ml,每日1~2次,肌肉注射。观察143例,流感于24小时内退热者达98.1%,普通感冒24小时退热者87.9%。〔中草药临床方剂选编 1972:2〕   2. 治疗病毒感染发热 柴胡24g,黄芩、党参、白芍、川芎、苍术、甘草各10g,半夏、桂枝各12g,生石膏30g,大枣4枚,生姜3片。水煎300ml,分2次服,每日1剂。治疗112例,痊愈85例,用药最少5剂,最多8剂;有效13例,一般服药5剂。总有效率为87.5%。〔山东中医杂志 1990;9(6):17〕   3. 治疗恶性肿瘤晚期非感染性发热 柴胡 5g,黄芩、法夏各10g,生党参20g,甘草5g,大枣、生姜适量。一般肺癌加地骨皮30g;肝癌加丹皮、焦栀子各10g。水煎成200ml。每日1剂,分2 次服。对照组用消炎痛片剂每次25mg,每日3次。治疗结果:治疗组退热有效率为90.6%,平均退热时间为3.5天。对照组退热有效率为89.2%,平均起效时间 3.7 天,副作用较多。〔辽宁中医杂志 1990;14(12):17〕   4. 治疗脑震荡后遗症 柴胡24g,黄芩、法半夏、党参各9g,生姜、炙甘草各6g,大枣(擘)12 枚,川芎30g,当归12g。水煎,每日1剂,连服10天。如病已愈大半,可改汤为散,用开水冲服,每日3次,每次6g。治疗45例,痊愈28例,有效 14例,无效3例。〔浙江中医杂志 1991;26(5):205〕   5. 治疗原发性高血压 柴胡、人参、甘草、陈皮、升麻各10g,黄芪、白术各12g,当归15g。每日1剂,武火煎沸后,文火煎煮30分钟,取汁 300ml ,每次150ml,每日2次,空腹服。治疗15例,痊愈12例,好转2例,无效1例。〔北京中医 1991;(6):15〕   6. 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柴胡、木贼、黄芩、青蒿、仙鹤草、半夏、茜草、马鞭草、石苇。水煎服,每日1剂。治疗32例,其中22例因有出血倾向严重而配合口服强的松每日30~60mg。结果:痊愈15例,显效10例,有效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6%。〔上海中医药杂志 1988;(2):32〕   7. 降低转氨酶 五味子50g,柴胡、甘草各 30g。水煎浓缩至200ml,分2次饭后服,每日1剂。1~3个月为1疗程。治疗转氨酶升高48例,经治后转氨酶均接近正常值。〔辽宁中医杂志 1991;18(6):33〕   8. 治疗变态反应型亚败血症 柴胡加清营汤水煎服,治疗本病 10 例,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寒战,斑疹,关节疼痛等。结果:全部退热,皮疹消失、外周血常规正常。平均退热时间12.6天,平均皮疹消失时间8天。〔中医杂志 1984 ;(2):42〕   9. 治疗急性上腹痛 柴胡、白芍、郁金、延胡索、大黄各15g,黄芩、法夏、枳实、川木香各10g。随证加减。治疗120例,痊愈66例,好转32例,无效22例。〔湖南中医杂志 1990;6(5):15〕   10. 治疗单纯性腹胀 柴胡、半夏、陈皮、白术、党参、茯苓、焦三仙各10g,龙胆草、白芥子各6g,木香、胡黄连各5g,黄连、甘草各3g。水煎服,每日1剂。38例全部治愈。〔陕西中医 1991;12(9):419〕   11. 治疗慢性胰腺炎 柴胡12g,桂枝、黄芩、芍药、党参、半夏各9g,甘草3g,大枣5枚,生姜 3片。随证加减。治疗22例,基本治愈13例,好转8例,无效1例。〔浙江中医杂志 1991;26(12):535〕   12. 治疗腮腺炎 柴胡注射液2ml,每日2次,肌肉注射,10岁以上者每次3ml。治疗28例,其中 27例在24~72小时内痊愈。〔临床中药学.第 1 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989:127〕   13. 治疗急性乳腺炎 柴胡、当归、川芎各 20g,赤芍60g,公英、陈皮、金银花各30g,甘草15g,杏仁10g。乳汁不通者加漏芦10g,每日1剂,水煎去渣,早晚空腹服。治疗71例,痊愈52例,显效11例,有效3例,无效5例。〔河南中医 1991;11(6):33〕   14. 治疗乳腺增生 柴胡20g,当归、白芍、丹皮、栀子、穿山甲各15g,茯苓、炙甘草、王不留行各10g,夏枯草、牡蛎各30g。每日1剂,水煎,每次100ml,早晚服,月经来潮前13天开始服药,共服10 剂。西药甲基睾丸素5mg,每日1次口服,月经来潮前10天服,共服7天。谷维素20mg,每日3次。治疗42例,治愈28例,好转12例。〔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0;10(12):731〕   15. 治疗原发性痛经 柴胡、枳实、炙甘草、蒲黄、五灵脂各10g,白芍20g。腹痛甚者加元胡、郁金,呕吐不止加姜半夏、生姜,乳胀胁痛加香附、青皮,腰痛重者加川续断、桑寄生,腹泻者加白术、仙灵脾,血块多者加三棱、莪术,肢冷汗出者加桂枝。上药水煎,每日1剂,早晚服下,经前3天内服用,每服6剂为1疗程,连服3个月经周期。治疗80例,治愈65例,显效7例,好转4例,无效2例。〔河北中医 1991;13(3):16〕   16. 治疗渗出性中耳炎 柴胡500g,香附、川芎各250g,共制水丸。早晚各服5g,10日为1疗程。治疗84例,结果痊愈36例,好转28例,无效 20例。〔新中医 1983;(12):32〕   17. 抑制链霉素副反应 柴胡、香附各30g,川芎15g,焙干共研末装胶囊。每次2粒,每天3次,饭后服。治疗因链霉素引起眩晕者4例,听力减退者6例,均有效。〔四川中医 1987;5(12):10〕 方剂选用: 1. 治疗外感风寒,发热恶寒,头疼身痛;疟疾初起:柴胡一至三钱,防风一钱,陈皮一钱半,芍药二钱,甘草一钱,生姜三、五片。水一盅半,煎七、八分,热服。(《景岳全书》正柴胡饮)   2. 治疗盗汗往来寒热:柴胡(去苗)、胡黄连等份。为末,炼蜜和膏,丸鸡头子大。每一、二丸,用酒少许化开,入水五分,重汤煮二、三十沸,放温服,无时。(《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柴胡黄连膏)   3. 治疗肝气、左胁痛:柴胡、陈皮各一钱二分,赤芍、枳壳、醋炒香附各一钱,炙草五分。(《医医偶录》柴胡疏肝饮)   4. 治疗肝黄:柴胡一两(去苗),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决明子、车前子、羚羊角屑各半两。上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太平圣惠方》柴胡散)   5. 治疗黄疸:柴胡一两(去苗),甘草一分。上都细锉作一剂,以水一碗,白茅根一握,同煎至七分,绞去渣,任意时时服,一日尽。(《传家秘宝方》) 配伍效用: 柴胡配伍白术 柴胡疏肝解郁;白术益气健脾。二者伍用,疏肝补脾,可治疗肝郁脾虚之胸胁作痛、神疲食少者。   柴胡配伍葛根 柴胡轻清上升,和解表里,长于疏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葛根轻扬升散,走阳明之表,善解肌退热、透发斑疹。二者相须为用,其解肌退热、透邪外达之功效更著,用于治疗外感表证,逐渐入里化热之发热、头痛、身痛、咽喉疼痛、项背强等症以及风疹、麻疹等证见发热不退者。   柴胡配伍黄芩 柴胡味苦辛而性微寒,轻清升散,入肝胆经,善于疏泄少阳(半表半里)之邪热,有疏散退热之效;黄芩苦寒,功善清解少阳之里热,亦可燥湿泄火解毒。二药合用,解表清里,共奏和解少阳、疏泄肝胆郁热之功效,用于治疗邪在少阳之口苦咽干、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食欲不振诸症。   柴胡配伍人参、黄芪 柴胡升阳举陷,人参大补元气而健脾;黄芪益气升阳而健脾。三药合用,则益气升提、标本兼治,可治疗气虚所引起之气短懒言、倦怠乏力、内脏下垂等症。   柴胡配伍升麻 二者均能升清阳而举陷。但柴胡主升少阳清气;升麻主升阳明清气。二药常相须为用,其升清举陷之功效更著,用于治疗因气虚下陷而致之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清阳下陷之泄泻等病症。   柴胡配伍生麦芽 柴胡疏肝解郁、升阳举陷;麦芽消食和中、疏肝化滞。柴胡得生麦芽,则其调肝之功更强。二药伍用,共奏疏肝解郁、补肾运脾之功效,用于治疗肝郁不孕诸症,如月经先后不定期、经量或多或少、胸胁胀痛、久不受孕等。   柴胡配伍香附 二者均为疏肝补脾之良药,常相须为用,治疗肝郁胁肋胀痛之症。   柴胡配伍枳实 柴胡辛散升阳,疏肝解郁;枳实苦泄沉降,下气消痞、除痰消积。二者合用,共奏疏肝理脾、调畅气机、通阳达郁之功效,用于治疗肝脾失和、气机不调之胸胁胀满、积食难消、腹痛泻下以及肝郁而致四肢厥逆者。 【注意事项】   宜忌:真阴亏损,肝阳上升者忌服。   毒副作用:柴胡的毒性很小,10%的柴胡浸膏水溶液鼹鼠皮下注射,其最小致死量为100mg/kg体重。柴胡粗皂甙小鼠口服半数致死量为4.7g/kg,豚鼠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53.8mg/kg。柴胡总皂甙对小鼠灌服、皮下注射及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分别为4.7g/kg、1.75~1.90g/kg和70.0~112mg/kg。对豚鼠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58.3mg/kg。柴胡粗皂甙可引起大鼠溶血。   柴胡煎剂给大鼠灌服10ml/kg(6g柴胡/50ml),每周6天,共28天,其肾上腺重量增加(包括相对重量和实际重量),胸腺的重量相对降低,肝细胞质稍显粗大颗粒状。   临床应用本品,人口服柴胡粒剂小剂量(相当于生药0.6g),其中30%有轻度倦怠感和镇静、入睡好,对白天工作无影响;当服较大剂量时,其中80%可引起深睡,17%反而睡眠不安,白天出现嗜睡,工作效率明显降低。服用大剂量柴胡粒剂,能使食欲减退,并出现肠内积气显著和腹胀。亦有应用柴胡注射剂肌注引起皮肤过敏及过敏性休克的报告,其主要症状是:头痛、头晕、心慌、心悸、乏力、周身发麻、颜面潮红、荨麻疹、水肿性紫红色斑、瘙痒等,严重者头晕欲倒、冷汗、心动过缓、体温下降、呼吸困难,甚至神志不清、发绀、过敏性休克。 【医家论药】   “柴胡,主左右胁下刺痛,日晡潮热往来。在脏主调经生血,在经主气上行经,此手足少阳表里之剂也。能提下陷阳气,以泻三焦之火,此其能除手足少阳寒热也。大都中病即已,不可过用,为其气味俱薄,多散故耳。治劳方中用之者,以其能提清气从左而旋,以却邪热耳。又止偏头疼,胸胁痛,疗肌解表,疏邪清热。君黄芩,伤寒门实为要剂。主常山,温疟症诚作主方。与白芍同用,能抑肝而散火。与黄连同用,能凉心而解热。经脉不调,入四物秦艽续断牡丹治之最效。产后血积,用四物三棱莪术马鞭草破之极验。逍遥散用之,散郁气而内畅。补中汤用之,提元气而左旋。”(《药鉴》)   “柴胡,为少阳表药,故治疟发表和里退热,主清阳上升;解郁调经,宣畅气血,主阳气下陷。治上焦肝气,前胡半夏为使;行三焦胆经,黄芩为佐;行心包肝经,黄连为佐。”(《本草害利》)   “柴胡,少阳、厥阴引经药也。妇人产前产后必用之药也。善除本经头痛,非此药不能止。治心下痞、胸膈中痛……。引胃气上升,以发散表热。”(《医学启源》)   “劳有五劳,病在五脏。若劳在肝、胆、心及包络有热,或少阳经寒热者,则柴胡乃手足厥阴、少阳必用之药;劳在脾胃有热,或阳气下陷,则柴胡乃引清气退热必用之药;惟劳在肺肾者不用可尔。”(《本草纲目》)   “柴胡,性轻清,主升散,味微苦,主疏肝。若多用二、三钱,能祛散肌表。属足少阳胆经药,治寒热往来,疗疟疾,除潮热。若少用三、四分,能升提下陷,佐补中益气汤,提元气而左旋,升达参芪以补中气。”(《药品化义》)   “柴胡,用此者用其凉散,平肝之热。其性凉,故解寒热往来,肌表潮热,肝胆火炎,胸胁痛结,兼治疮疡,血室受热;其性散,故主伤寒邪热未解,温病热盛,少阳头痛,肝经郁证。总之,邪实者可用,真虚者当酌其宜,虽引清气上升,然升中有散,中虚者不可散,虚热者不可寒,岂容误哉?”(《本草正义》)   “柴胡主治,止有二层:一为邪实,则外邪之在半表半里者,引而出之,使还于表,而外邪自散;一为正虚,则清气之陷于阴分者,举而升之,使返其宅,而中气自振。”“柴胡以气胜,故能宣通阳气,祛散外邪,是去病之药,非补虚之药。在脾虚之病用之者,乃借其升发之气,振动清阳,提其下陷,以助脾土之转输,所以必与补脾之参、芪、术并用,非即以柴胡补脾也。”(《本草正义》) 附注: 1.南柴胡主产于我国南方四川、湖北、江苏等地,其中产四川者名川柴胡。因其根与北柴胡相比较细,多弯曲不直,质地较软,而称为细柴胡、软柴胡。有些地区仅以根入药,其表面呈棕红色,又称红柴胡。一般认为,南柴胡偏于疏肝解郁,常用于因郁致热的内伤杂证,如逍遥散等采用本品为宜。如春季采收南柴胡之幼嫩全株(商品名芽胡)入药者,称为春柴胡。其功效与南柴胡相似,但此类嫩苗香气馥郁,体质轻清,气味俱薄,得春时生发之气,疏泄力强,尤擅于条达肝脏。   2.北柴胡主产于辽宁、甘肃、河北、河南等北方地区。与南柴胡相比,其根头膨大,少弯曲而质较坚韧,不易折断,故称硬柴胡。因其惟根入药,常于秋季采集,又有秋柴胡之名。通常认为其和解退热之功比较显著,且以生者为佳,多用于外感热病。《本草汇言》云:“如《伤寒》方有大、小柴胡汤,仲景氏用北柴胡也。”   3.因炮制方法不同,本品在应用时又有炒柴胡、醋柴胡、鳖血柴胡之分。炒柴胡系柴胡生药片清炒(或用陈酒拌炒,亦有用麸皮拌炒)至微焦为度入药者。炒后可避其凉性,而增升举清阳之效,如补中益气汤治疗中气下陷或阳虚外感时,应选用本品。   醋柴胡系柴胡生药片加醋拌匀,用文火炒至醋吸尽放凉入药者。柴胡经醋制后独入肝经,增强舒肝和血、止痛之功,对肝郁气滞兼有血淤者多可采用本品。 鳖血柴胡系生药片经稀释之鳖血拌匀,用文火微炒至干入药者。柴胡得鳖血柔润之性,可防其劫肝阴之弊,古谓能养阴制疟、消痞块;后世认为用其治肝郁而阴亏之证尤为适宜。 升 麻   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升麻Cimicifuga foetida L.、兴安升麻Cimicifuga dahurica (Turcz.) Maxim. 和大三叶升麻Cimicifuga hercleifolia Kom. 的根茎。味甘、辛、微苦,性凉。入肺、脾、胃经。功能:升阳、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阳举陷。主治:时气疫疠、头痛寒热、喉痛、口疮、斑疹不透;中气下陷、久泻久痢、脱肛;妇女崩漏、带下、子宫下坠;痈肿疮毒。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煎水含漱或淋洗。 【现代研究】   主要成分:升麻根茎含升麻碱(Cimicifu- gine)、水杨酸(Salicylic acid)、鞣质(Tannin)、树脂(Resin)、咖啡酸(Caffeic acid)、阿魏酸(Ferulic acid)、异阿魏酸(Isoferulic acid)、升麻甙(Cimi- cifugoside)、升麻醇木糖甙(Cimigenol xyloside)等。兴安升麻根茎含升麻素(Cimitin)、生物碱(Alkaloid)、糖类、树脂、甙、异阿魏酸、阿魏酸和咖啡酸,尚离析得β-谷甾醇(β-Sitosterol)、升麻醇(Cimigenol)、升麻醇木糖甙、兴安醇(Dahurinol,C30H48O5,熔点237~237.5℃)。大三叶升麻含生物碱、升麻素、升麻甙、升麻醇木糖甙、异阿魏酸等。 药理作用: 1.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升麻水提取物注射于动物有降压、抑制心肌、减慢心率的作用。兴安升麻能降低血压,加强心跳振幅而不影响其节律。   2. 抗菌作用 在试管内升麻能抑制结核杆菌的生长。其变种绿叶升麻 Cimicifuga foetida L. var. simplex Huth.的水浸剂(1:4 )在试管内对许兰黄癣菌、奥杜盎小芽胞癣菌、铁锈色小芽胞癣菌、红色表皮癣菌等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有报告指出,升麻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炭疽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乙型链球菌、白喉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亦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3. 镇静、抗惊厥作用 升麻水提取物有镇静作用,在小白鼠实验中可以对抗樟脑或士的宁引起的惊厥。兴安升麻对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亦有镇静作用,其所含异阿魏酸可使动物运动迟缓、趋于镇静,毒性也较弱。   4. 解热降温作用 兴安升麻提取物或异阿魏酸均可使大鼠正常体温下降,且对伤寒、副伤寒混合疫苗所致大鼠发热有显著解热作用。升麻提取物、升麻甙对实验动物亦有降温作用。 5. 对平滑肌的作用 升麻水提取物能抑制离体肠管与妊娠子宫,对膀胱和未孕子宫呈兴奋作用;兴安升麻能松弛小肠平滑肌;还能增强支气管及消化道的腺体分泌;对子宫有收缩作用。也有报告指出,呋喃色酮衍生物开林(Khellin)对平滑肌(膀胱、子宫等)具有明显的解痉作用,而呋喃色酮类是升麻属根茎的主要活性成分。   6. 其他作用 升麻的甲醇提取物能有效地防止四氯化碳诱发的动物肝损伤。   升麻在炒炭前后均能显著缩短出血时间,亦能在一定程度上缩短凝血时间,有明显的止血作用。实验表明:升麻提取物0.2g(生药)/ml,在体外能显著延长牛凝血酶凝集人体纤维蛋白原的时间,有较强的抗凝作用。   有报告指出:野升麻有性激素样作用,能使少年期发育不全和更年期的雌性大鼠建立性周期,也能使少年期雌性大鼠的卵巢重量增加和黄体数目增多。给雌性动物长期注射野升麻提取物,可使子宫重量增加。 【临床运用】 临床报道: 1. 治疗血管性头痛 制升麻、漂苍术、广陈皮各6~10g,炙甘草3g,薄荷叶5g,鲜荷叶1大张(无鲜品者则用干品10g 代之,亦可缺,但疗效稍逊)。先以冷水渍前4味药15分钟左右,再加入薄荷及鲜荷叶碎片(罐口宜用鲜荷叶覆盖,以防药气外散影响疗效;用干荷叶者可用草纸盖罐)。置武火上煮沸后改文火熬3~5分钟取汁,1 剂 2煎,2次药液和匀,候温分2~3次服下,每日1剂。治疗30例,痊愈5例,显效25例。治疗时间最短2天,最长5天,平均3天。〔河南中医 1990;10(6):25〕 2. 治疗胃下垂  a. 升麻、黄芪各20g,云苓、麦芽、党参各15g,山楂12g ,鸡内金、白术、枳实、三棱、莪术、川芎、柴胡各10g,红花9g。水煎,每日 1 剂。随证加减。治疗50 例,痊愈16 例,显效28例,有效4例,无效2例。〔湖北中医杂志 1991;13(5):14〕   b. 升麻、枳壳各15g。水煎,分2次服,日1剂。随证加减。3个月为1疗程。治疗50例,痊愈 10例,显效9例,有效24例,无效7例。〔上海中医药杂志 1987;(12):25〕   3. 治疗带状疱疹 升麻30~50g,煎浓汁用纱布浸药汁湿敷患部治疗带状疱疹,3~5天可愈。〔四川中医 1988;(6):42〕   4. 治疗脱肛 党参30g、升麻10g、甘草6g,加水400ml,煎至200ml,过滤取汁,再加水300ml,煎至150ml,2次药汁混合,早晚2次分服。小儿用量酌减。结合熏洗法(芒硝30g、甘草10g。加水 2 000~3 000ml,加热至沸5分钟,倾于盆内,待温,坐浴洗肛部,每日早晚各1次)。治疗严重脱肛32例,疗效满意。〔中医杂志 1963;(6):16〕   5. 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 升麻10g,玄参、连翘、丹皮各9g,生甘草4.5g。体温超过39℃以上加生石膏30g,喉痛剧烈加射干10g。上药水煎沸后入大黄12g,再煎10分钟,待凉后服,每剂头2煎混合分2次服完,另外用生大黄10g,沸水100~150ml浸泡2小时,然后频频含服。治疗56例,除 1例外,其余均服1~3剂而痊愈。〔四川中医 1991;9(2):51〕   6. 治疗牙龈肿痛 升麻、大黄、银花各20g,黄连、黄芩、竹叶、生甘草各10g(弱者方中药量酌减)。上六味放暖瓶内,加热开水1500ml,加盖1 小时后即可服用。每饭后服400~500ml,日3次。第二天再加热开水1200ml,服法如上。一般2剂即愈,不愈者,更服1剂。龋齿者加蜂房20g,阴虚者另服六味地黄丸。治疗100 例,1剂而愈者20例,2 剂愈者49例,3剂愈者28例,加用西药愈者1例,无效2例。〔河南中医 1991;11(2):40〕   7. 治疗牙痛 升麻、葛根、防风、薄荷、甘草各10g,细辛3g,偏热者加石膏,偏火者加知母、玄参。治疗近100例,止痛效果满意。〔山东中医杂志 1990;9(6):48〕 方剂选用: 1. 治疗伤寒、温疫、风热壮热、头痛、肢体痛、疮疹已发未发:干葛(锉细)、升麻、芍药、甘草(锉,炙)各等份。上同为粗末,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煎至一盏,量大小与之,温服无时。(《阎氏小儿方论》升麻葛根汤)   2. 治疗肺痈吐脓血、作臭气、胸乳间皆痛:川升麻、桔梗(炒)、薏苡仁、地榆、子芩(刮去皮)、牡丹皮、白芍药各半两,甘草三分。上锉粗末,每服一两,水一升半,煎至五合,去滓,日二三服。(《本事方》升麻汤)   3. 治疗卒毒肿起、急痛:升麻苦酒磨敷上良。(《补缺肘后方》)   4. 治疗痈疽始作、坚硬、皮色紫赤、恶寒壮热,一二日未成脓者:升麻、连翘、大黄(锉,炒)、生地黄(切,焙)、木香各一两,白蔹、玄参各三分。上七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二盏,煎至一盏,入芒硝末半钱匕,去滓,空心温服,取利为度,未利再服。(《圣济总录》升麻汤)   5. 治疗产后恶物不尽,或经一月、半岁、一岁:升麻三两。以清酒五升,煮取二升,去滓,分再服。(《备急千金要方》)   6. 治疗咽喉闭塞,津液不通:川升麻半两,马蔺子一分,白矾一分,马牙消一分,玄参一分。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楝子大。用薄绵裹,常含一丸咽津。(《太平圣惠方》升麻丸)   7. 治疗口热生疮:升麻三十铢,黄连十八铢。上二味末之,绵裹含,咽汁。(《备急千金要方》) 配伍效用: 升麻配伍大青叶 大青叶苦寒,既走气分,又入血分,长于清热泻火解毒、凉血消斑,辅以清热解毒之升麻,则共奏清热凉血消斑之功,用于治疗温病发斑。   升麻配伍党参、黄芪 升麻升阳举陷;参、芪益气健脾。三者合用,有益气健脾、升阳举陷之功效,用于治疗中气下陷之气短、倦怠、便溏、乏力、内脏下垂、脱肛等症。   升麻配伍葛根 升麻辛散以发表透疹,寒凉以清热解毒;葛根轻扬发散,既解肌退热,又透发麻疹。二者均为甘辛轻清之品,相须为用,则辛能达表,轻可去实,升散透达,解肌透疹之功效更著,用于治疗麻疹初起,头痛发热;或麻疹透发不畅者。   升麻配伍金银花、连翘 三者均有清热解毒之功,但前二者尚可解表散热,后者兼能散结。诸药共用,其清热解毒、散结之功效更著,用于治疗热毒疮疡。   升麻配伍牛蒡子、桔梗 升麻既能发表,又能泄热解毒;牛蒡子疏散风热,清肺利咽喉;桔梗宣肺利咽。三者伍用,有疏风清热、利咽止痛之效,可用于治疗风热上壅之咽喉肿痛。   升麻配伍石膏、黄连 升麻升散清泄,能透泄肺胃热毒;石膏、黄连皆善清阳明胃热。三药合用,其清泻胃火之功效更著,用于治疗胃有积热、郁结不解之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口腔糜烂、乳蛾喉痹等症。   升麻配伍生地 升麻升阳、发表、清热解毒;生地滋阴养血、凉血止血。二者合用,升麻能引生地入肺胃,以清肺胃之积热,其清热、凉血、止血功效更著,用于治疗肺胃热盛迫血妄行所致之各种血证以及胃热上攻之头痛、牙痛等。 【注意事项】   宜忌:升举阳气多用炙升麻。   上盛下虚,阴虚火旺及麻疹已透者忌服。   “上实气壅,诸火炎上及太阳表证,皆不宜用。且其味苦气散,若血气太虚及水火无根者,并不可用。”(《本草正义》)   毒副作用:动物中毒的主要症状为运动抑制和中枢抑制,如运动缓慢、呼吸徐缓、耸毛、后肢间歇性痉挛等。   临床应用本品,内服可引起呕吐及胃肠炎;剂量过大可出现头痛、震颤、四肢强直性收缩,阴茎异常勃起;甚者可发生心脏抑制、血压下降、呼吸困难、谵妄,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本品外用,升麻碱能使皮肤充血,乃至形成溃疡。 中毒救治:一是根据病情按中西医常规治疗。二是用绿豆30g,甘草10g。水煎频服。 【医家论药】   “升麻,若补其脾胃,非此为引不能补。若得葱白、香芷之类,亦能走手阳明、太阳,能解肌肉间热,此手足阳明伤风之药也。”(《医学启源》)   “升麻引阳明清气上行,柴胡引少阳清气上行,此乃禀赋素弱、元气虚馁及劳役饥饱、生冷内伤,脾胃引经最要药也。”(《本草纲目》)   “升麻,善提清气,少用佐参、芪升补中气。柴胡引肝气从左而上,升麻引胃气从右而上,入补中益气汤有鼓舞脾元之妙,使清阳之气上升而浊阴之气下降。其味苦辛,多用亦有发表解肌之功,又善引参、芪益气聪明,合柴胡治火郁五心烦热。若劳碌伤神及肺有伏火者,恐升动阳气,助火生痰,忌之。”(《药品化义》)   “升麻,似与葛根一类,但此辛甘微苦,能引葱白入肺,发散风寒出汗,引石膏能治阳明顶巅头痛、齿痛,引参、芪能入脾胃补脾,且同柴胡能引归、芪、白术甘温之药以补卫气之散而实其表。不似葛根功专入胃,升津解肌而不能引诸药以实卫气也。但升麻佐于葛根,则入阳明生津解肌有效,同柴胡升气,则柴胡能升少阳肝经之阳,升麻能升阳明胃经之阳,一左一右,相须而成。”(《本草求真》)   “升麻能发散阳明肌腠之风邪,透表发汗,其力颇大,惟表邪之郁遏者宜之,而阴虚热自内发者不可妄试。又上升之性,能除巅顶风寒之头痛,然亦惟风寒外邪宜之,而肝阳上陵之头痛,又为大忌。”(《本草正义》)   “与葱白同用,则能引之以散手阳明之风邪;与石膏同用,则能引之以止足阳明之头疼。补中益气汤用之,提元气从右而上;升麻葛根汤用之,驱邪热从表而散。惟其能解脾胃肌肉间热,故能散手足阳明经邪。诸方书以为元气不足者用之,阴中升阳,则谬矣。盖阳气下陷者,可升提之,若元气不足者,升之则下益虚,而元气益不足矣。盐水浸炒,则提肾气;甘草汁制,则提脾胃之气。若痰壅气上有汗者,勿用。”(《药鉴》) 琥 珀 为古代松科植物,如松树、枫树等渗出的树脂埋藏地下,经年久转化而成的化石样物质。味甘,性平。入心、肝、膀胱经。功能:镇惊安神、散淤止血、利水通淋。主治:心神不宁、惊悸失眠、惊风癫痫;血淤肿痛、经闭痛经、心腹刺痛、癥瘕积聚、跌打损伤;痈肿疮毒;血淋血尿、尿频尿痛、小便不通。内服:研末冲服,1~3g;不入煎剂。外用:研末点、撒。【现代研究】  主要成分:主要含树脂、挥发油。尚含琥珀氧松香酸(Succoxyabietic acid)、琥珀松香酸(Succinoabietinolic acid)、琥珀银松酸(Succinosilvic acid)、琥珀脂醇(Succinoresinol)、琥珀松香醇(Succinoabietol)、琥珀酸(Succinic acid)等。 药理作用:实验表明:琥珀酸有中枢抑制作用,能明显减少小鼠自主活动,延长戊巴比妥引起的小鼠睡眠时间;对大鼠听源性惊厥、小鼠电惊厥及士的宁引起的药物性惊厥,均有对抗作用。 【临床运用】  临床报道: 1. 治疗紫癜性肾炎 琥珀粉50g,云南白药8g。二药混匀装瓶备用。用时取药粉3~6g,合阿胶6g烊化,温开水送服,每日2次。治疗10例,皆愈。〔山西中医 1989;5(4):20〕   2. 治疗瘰疬 琥珀粉每日6g,装入鸭蛋内,微火煨熟,早晚各1次分服;剩余蛋壳研末,用植物油调敷患处。一般连用6~7天,即可见效。〔浙江中医杂志 1983;18(8):356〕   3. 治疗血尿 琥珀0.6g,研为粉末,为1次量,温开水冲服,每日3次。治疗5例,均于4天内血尿消失。〔基层医刊 1972;(4):32〕   4. 治疗慢性前列腺炎 大黄、半夏各10~15g,水煎成200ml,每次用100ml冲服琥珀0.5~1.0g,每日早晚各1次。初用本方,药量从轻到重,因人而异,服药3剂时大黄用量10g,病人服药后,大便每日不超过2次,大黄可用到15g。个别患者服药后有轻度腹痛,不需停药,2日后腹痛可自行缓解。治疗34例,痊愈30例,好转2例,无效2例。〔新中医 1989;(7):43〕 方剂选用: 1. 治疗小儿胎痫:琥珀、朱砂各少许,全蝎一枚。为末,麦门冬汤调一字服。(《仁斋直指方》)   2. 治疗健忘恍惚,神虚不寐:琥珀、羚羊角、人参、白茯神、远志(制)、甘草各等份。上为细末,猪心血和炼蜜丸,芡实大,金箔为衣。每服一丸,灯心汤嚼下。(《景岳全书》琥珀多寐丸)   3. 治疗心经之火,移于小肠,溲溺淋浊或涩或痛:琥珀一钱,天冬一钱五分,麦冬一钱五分,生地五钱,丹参二钱,丹皮二钱,赤芍、木通各一钱,甘草梢五分,淡竹叶二十张,灯心三尺。(《医醇賸义》琥珀导赤汤)   4. 治疗妇人月候不通:琥珀一两(研细,以醋三升熬如膏),虻虫半两(去翅足,炒黄),水蛭半两(炒黄),肉桂三两(去皴皮),桃仁一两(去皮、尖、双仁,别研,生用),川大黄三两(生用)。上药捣罗为末,以琥珀膏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以温酒下三十丸。(《太平圣惠方》琥珀煎丸)   5. 治疗产后恶露不下,气攻心腹,烦闷刺痛:琥珀、姜黄、牛膝(酒浸,切,焙)、虎杖、牡丹皮各半两,当归(切,焙)、生干地黄(焙)、肉桂(去粗皮)、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各三分,大黄(锉,焙)一两,虻虫(去翅足,炒黄)一分,芒硝一两。上十二味,粗捣筛。每服二钱匕,水一盏,煎取七分,去滓温服。(《圣济总录》琥珀汤)   6. 治疗痈疽发背,已成脓之际,恐毒气不能外出,必致内攻,预服此丸,护膜护心,亦且散血解毒:白矾一两二钱,雄黄一钱二分,琥珀一钱(另研极细),朱砂一钱二分,黄蜡一两,蜂蜜二钱临入。上四味,先研极细,另将蜜、蜡铜杓内溶化,离火片时,候蜡四边稍凝时,方入上药搅匀,共成一块,以一人将药火上微烘,众手急丸,小绿豆大,用朱砂为衣,磁罐收贮。每服二、三十丸,白汤食后送下,病甚者早晚日进二次。(《外科正宗》琥珀蜡矾丸) 配伍效用: 琥珀配伍当归、莪术 琥珀活血散淤止痛;当归活血养血调经;莪术活血散淤破积。诸药伍用,有活血散淤、破积消癥之功效,用于治疗闭经、癥瘕腹痛等症因血淤所致者。   琥珀配伍木通、金钱草 琥珀利水通淋;木通清热利尿通淋;金钱草利尿通淋排石。三者合用,共奏清热利尿、通淋排石之功效,用于治疗热淋、石淋等症。   琥珀配伍胆南星、钩藤 琥珀镇惊安神;胆南星清热化痰;钩藤息风止痉。三者合用,共奏清热化痰、安神镇惊、息风止痉之功效,用于治疗痰热内扰、肝风内动之惊风、抽搐等症。 【注意事项】   宜忌:阴虚内热及无淤滞者忌服。琥珀入煎加热,必溶结成团,难奏药效,故当研粉冲服。   “凡阴虚内热,火炎水涸,小便因少而不利者勿服琥珀以强利之,利之则愈损其阴。”(《本草经疏》) 【医家论药】   “琥珀属阳,今古方用为利小便,以燥脾土有功,脾能运化,肺气下降,故小便可通,若血少不利者,反致其燥结之苦。”(《本草衍义补遗》   “琥珀……甘平入心、肝、肺、膀胱四经,安神而鬼魅不侵。色赤入血分,故能消淤血,破瘕,生肌。能清肺而利小便。甘淡上行,能使肺气下降,而通膀胱,故能治五淋。又能散淤血,而生新血,去翳障而能明目。经曰: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凡淡渗药,皆上行而后下降,琥珀脂入土而成宝,故能通塞以宁心定魂,以燥脾土之功。”(《本草害利》)   “琥珀,专入血分。心主血,肝藏血,入心入肝,故能消淤血也。”“此药毕竟是消磨渗利之性,不利虚人。大都从辛温药则行血破血,从淡渗药则利窍行水,从金石镇坠药则镇心安神。”(《本草经疏》)   “琥珀,消磨渗利之性,非血结膀胱者不可误投。和大黄、鳖甲作散,酒下方寸匕,治妇人腹内恶血,血尽则止。血结肿胀,腹大如鼓,而小便不通者,须兼沉香辈破气药用之。又研细敷金疮,则无瘢痕,亦散血消淤之验。”(《本经逢原》) 紫 苏 ? 为唇形科植物皱紫苏Perilla frutescens (L.) Britt.ver.crispa(Thunb.)Hand.-Mazz.、尖紫苏Peri- lla frutescens (L.) Britt.ver. acuta (Thunb.) Kudo等的叶,亦名苏叶(《本草经集注》)。味辛,性温。入肺、脾经。功能:发表、散寒、理气、和营。主治:感冒风寒,恶寒发热、咳嗽、气喘、胸腹胀满、胎动不安,并能解鱼蟹毒。内服:煎汤,6~9g。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现代研究】   主要成分:皱紫苏全草含挥发油约0.5%,内含紫苏醛(Perillaldehyde)约55%,左旋柠檬烯(l-Limo- nene)20%~30%及α-蒎烯(α-Pinene)少量。还含精氨酸、枯酸(Cumic acid)、矢车菊素-3- (6-对香豆酰-β-D-葡萄糖甙)5-β-D-葡萄糖甙[Cyanidin-3- (6-p-Coumaroyl-β-D-gluco- side) 5 -β-D-glucosi- de]。叶的挥发油中含异白苏烯酮(Isoegomaketone)等。 尖紫苏全草含挥发油,内有异戊基-3-呋喃甲酮(Isoamyl-3-furyl ketone)、紫苏醛、α-蒎烯(α-Pinene)及β-蒎烯(β-Pinene)、d-柠檬烯、l-芳樟醇(l-Linalool)、莰烯(Camphene)、薄荷醇(Menthol)、薄荷酮(Menthone)、紫苏醇(Perilla alcohol)、二氢紫苏醇(Dihydroperilla alcohol)、丁香油酚(Eugenol)。   紫苏中尚含铜、铬、锌、镍、铁等 11 种无机元素。 药理作用: 1. 抗菌作用 紫苏叶的水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对绿脓杆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副大肠杆菌、宋氏痢疾杆菌及弗氏痢疾杆菌、炭疽杆菌等均无抑制作用。紫苏叶浸膏对真菌有抑菌作用,其中所含的紫苏醛、柠檬醛起主要抑菌作用,两者并有相互协同作用,这是因为两种化合物均是单萜系醛类物质,其作用部位也类似。紫苏油对接种和自然污染的霉菌抑制力明显优于尼泊金乙酯。   2. 解热作用 紫苏叶煎剂及浸剂2g(生药)/kg 经口给药,对伤寒混合菌苗引起发热的家兔,有微弱的解热作用。   3.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紫苏叶水提取物与紫苏醛均有延长雄鼠给予巴比妥酸盐引起的睡眠作用。水提取物对大鼠的运动量有抑制效果,但紫苏醛的抑制效果却不明显。紫苏叶的甲醇提取物给小鼠灌胃也能延长环己巴比妥的催眠作用时间。紫苏叶中分离出的紫苏醛具有镇静活性,而且紫苏醛和豆甾醇具有协同作用。对紫苏延长睡眠作用的有效成分筛选发现,从紫苏中分离出的时萝芹菜脑对环己巴比妥引起的小鼠睡眠也有延长作用。   4. 止血作用 鲜紫苏叶外用确有止血作用。紫苏注射液2g(生药)/ml对动物局部创面有收敛止血作用,使结痂加快,并能缩短凝血酶原时间,止血的有效成分可能是缩合鞣质类。临床研究表明紫苏制剂对子宫颈糜烂出血、息肉活检出血均有明显止血作用。研究表明:紫苏的止血原理是:①紫苏能直接作用于血管,有短暂的收缩作用;②紫苏有较弱的促进血小板凝集作用;③紫苏可促进血小板血栓的形成,此血栓类似动脉中的白色血栓。血栓能机械性堵塞伤口,以达止血效果;④紫苏可缩短血凝时间、血浆复钙时间和凝血活酶时间,说明其对内源性凝血系统有促进作用,而对外源性凝血系统的影响并不明显。   也有不同的研究报告认为紫苏可以延长不同动物的凝血时间,表明它有一定的抗凝血作用。它的浓度与凝血时间呈线性相关,与经典的强抗凝血药肝素相似;紫苏制剂是粗制品,抗凝作用相对较小,肝素的抗凝机制比较清楚。而紫苏的抗凝血机制目前还不清楚,根据实验报道:一是不论体内、体外实验,紫苏能抑制由 ADP 和胶原引起的血小板凝集,可能是通过抑制血小板的活化,使其减少有关凝血因子的释放而延长凝血时间。二是紫苏在体外可使血浆中 TXB2 浓度下降,通过血小板内合成和释放 TXA2 的减少,减弱其对血小板的聚集作用而延长凝血时间。紫苏能降低血细胞压积的全血黏度,对一些凝血指标的影响不明显。   5. 对代谢的影响 饲喂紫苏种子油的小鼠,在颈周围产生病灶性脱毛,而且在同样部位有皮肤损伤。紫苏油 0.35ml/kg 给予家兔口服,可使血糖上升;紫苏醛做成肟(Oxim)后,口服的升血糖作用较紫苏油更强,将其溶于橄榄油中皮下注射,作用较缓慢。   6. 其他作用 紫苏中多种成分均有药理活性,对豚鼠离体气管有松弛作用,对丙烯醛或枸橼酸引起的咳嗽有明显的镇咳作用,尚有祛痰和平喘作用。   紫苏能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强胃肠蠕动。紫苏酮作为紫苏叶中促进小肠蠕动的有效成分,它可能是通过兴奋小肠环状肌而促进肠内容物通过小肠。   紫苏叶的乙醚提取物能增强脾细胞的免疫功能,而乙醇提取物和紫苏醛有免疫抑制作用。   紫苏粉提取物在油-水乳剂系统中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苏叶对放射性皮肤损害有保护作用。紫苏梗能激发动物子宫内膜酶活性增长。 【临床运用】 临床报道: 1. 治疗呕吐 苏叶、连翘各12g,黄连8g,姜汁5g。前三味药水煎取汁100~150ml,姜汁兑服。根据病情轻重,每日1~2剂,频服至呕吐完全停止。病之初期外感症状明显者加藿香10g,香薷8g;脾胃虚寒脘冷肢凉者加干姜10g,肉桂8g。如患者已服汤剂治疗原发病,则于应用本方基础上继用原汤剂。治疗33例,服药5剂内呕吐完全停止者18例,日吐次数减少一半以上者11例,无效4 例。〔陕西中医 1991;12(9):418〕   2. 治疗寻常疣 将疣及周围皮肤消毒(疣体突出者可贴皮剪去),取洗净之鲜紫苏叶摩擦疣部,每次10~15分钟,敷料包扎,每日1次。治疗20例,连续摩擦2~6次皆愈。〔中华皮肤科杂志 1965;(6):391〕   3. 治疗子宫出血 将紫苏制成每毫升相当于原生药 2g 的水提取液备用,使用时以无菌棉球、纱布或擦镜头纸浸润紫苏液贴敷于出血处。结果:止血时间在15分钟以内者58例,在15~30分钟者 22例,在30~45分钟者6例,无效22例,总有效率为79.6%。〔中医杂志 1988;29(8):49〕 方剂选用: 1. 治疗咳逆短气:紫苏茎叶(锉)一两,人参半两。上二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日再。(《圣济总录》紫苏汤)   2. 治疗卒得寒冷上气:干苏叶三两,陈橘皮四两,酒四升煮一升半,分为再服。(《补缺肘后方》)   3. 治疗伤风发热:苏叶、防风、川芎各一钱五分,陈皮一钱,甘草六分。加生姜二片煎服。(《不知医必要》苏叶汤)   4. 治疗乳痈肿痛:紫苏煎汤频服,并捣封之。(《海上仙方》)   5. 治疗金疮出血:嫩紫苏叶、桑叶,同捣贴之。(《永类钤方》)   6. 治疗食蟹中毒:紫苏煮汁饮之。(《金匮要略》) 配伍效用: 紫苏配伍藿香 紫苏发表散寒、行气宽中,外走皮毛通腠理而入肺经,内开胸膈化湿浊能入脾胃;藿香辛散风寒,芳化湿浊,醒脾和中,辟秽止呕。有解暑发表、化湿和中、醒脾开胃之功。二者伍用,共奏解表散邪、化湿理气、和中止呕之功效,用于治疗恶寒发热、汗出不爽、胸闷纳呆、呕恶欲吐、腹痛腹胀腹泻等因暑、湿、风寒而兼湿浊中阻所致之证。   紫苏配伍生姜 紫苏散表邪而清头目,泄肺气而通腠理,功专解肌发表;生姜辛温,能发散在表之风寒。二者相须为用,可使其发表散寒之功效更著,用于治疗外感风寒表证。   紫苏配伍香附、陈皮 紫苏发表散寒、宣肺理气畅中,香附行气解郁,陈皮理气和中。三者合用,有解表散寒,理气和中之功效,可治疗外感风寒,内兼气滞之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胸闷者。 紫苏配伍杏仁 紫苏解表散寒、宣肺利气,杏仁宣肺降气、止咳平喘。二者配伍,有解表散寒、理气宽胸、止咳平喘之功效,用于治疗外感风寒所致之恶寒、发热、头痛、无汗、咳喘等。 【注意事项】   宜忌:温病及气弱表虚者忌服。   毒副作用:紫苏中芳香性成分丁香油酚给大鼠灌胃的半数致死量为1.95mg/kg,可引起大鼠后肢及下腭瘫痪,并因循环衰竭而死亡;α-蒎烯可引起皮疹、谵妄、共济失调、昏迷,并刺激胃肠等,吸入时可引起心悸、头昏、神经失调、胸痛、支气管炎、肾炎以及引起慢性接触性良性肿瘤。紫苏醇具有毒性、刺激性和致敏作用。 【医家论药】   “紫苏,散寒气,清肺气,宽中气,安胎气,下结气,化痰气,乃治气之神药也。”(《本草汇言》)   “紫苏,芳香气烈。外开皮毛,泄肺气而通腠理;上则通鼻塞,清头目,为风寒外感灵药;中则开胸膈,醒脾胃,宣化痰饮,解郁结而利气滞。……叶本轻扬,则外感风寒用之,疏散肺闭,宣通肌表,泄风化邪,最为敏捷。茎则质坚,虽亦中空,而近根处伟大丰厚,巨者径寸,则开泄里气用之,解结止痛,降逆定喘,开胃醒脾,固与开泄外感之旨不同。而子则滑利直下,降气消痰,止嗽润肺,又是别有意味。”(《本草正义》)   “紫苏,……同橘皮、砂仁,则行气安胎;同藿香、乌药,则温中止痛;同香附、麻黄,则发汗解肌;同芎藭、当归,则和血、散血;同木瓜、厚朴,则散湿解暑,治霍乱脚气;同桔梗、枳壳,则利膈宽肠;同杏仁、莱菔子,则消痰定喘。”(《本草纲目》)   “紫苏,气温,味辛甘,气味俱薄,无毒,升也,阳也。惟其性轻浮,故能散上膈及在表之寒邪。是故发表解肌,疗风寒甚捷,开胃下食,治胀满最良。入独活苍术,兼除脚气。同石膏白芷,亦治口臭。根下诸气略缓,体稍虚者为宜。驱痰降气,定喘,开心,润肺止咳。消五膈,破癥坚。利小大二便,却霍乱呕吐。表虚者禁用。”(《药鉴》)   附药 苏梗 苏梗(《药品化义》):为唇形科植物皱紫苏、尖紫苏,或同属植物白苏的茎。亦名紫苏茎(《雷公炮炙论》)、紫苏梗(《本草蒙筌》)。味辛、甘,性微温。入肺、脾、胃经。功能:理气、舒郁、止痛、安胎。主治:气郁、食滞、胸膈痞闷、脘腹疼痛、胎气不和。苏梗发汗解表之力远不及苏叶,但长于行气宽中、和胃止呕。临床常用其配伍陈皮、大腹皮、半夏、生姜等药治疗心腹气滞、胸闷呕恶、不思饮食者。此外,苏梗性微温而味甘,亦有理气安胎之功,常用于治疗妊娠呕吐、胎动不安者。内服:煎汤 5~15g。 生 姜   为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oinale Rosc. 的鲜根茎。味辛,性温。入肺、胃 、脾经。功能:发表、散寒、止呕、开痰。主治:感冒风寒、呕吐、痰饮、喘满、胀满、泄泻;解半夏、天南星及鱼蟹、鸟兽肉毒。内服:煎汤,3~9g; 或捣汁。外用:捣敷,搽患处或炒热熨。 【现代研究】   主要成分:生姜含挥发油0.25%~3.0%,主要成分为姜醇(Zingiberol)、姜烯(Zingiberene)、水芹烯(Phellandrene)、莰烯(Camphene)、柠檬醛 (Citral)、芳樟醇(Linalool)、甲基庚烯酮(Methylheptenone)、壬醛(Nonyl aldehyde)、d-龙脑(d-Borneol)等。尚含辣味成分姜辣素(Gingerol),分解则变成油状辣味成分姜烯酮(Shogaol)和结晶性辣味成分姜酮(Zingerone)、姜萜酮(Zingiberone)的混合物。又含天门冬素、哌啶酸-2(Pipecolic acid)以及谷氨酸、天门冬氨酸、丝氨酸、甘氨酸等。此外,尚含有树脂状物质及淀粉。 药理作用: 1. 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生姜是治疗盐酸-乙醇性溃疡的有效药物,其有效成分为姜烯,具有保护胃黏膜细胞的作用。在芳香健胃生药中,特别是姜科植物中多含有姜烯等萜类精油成分,是健胃生药的有效成分之一。生姜煎剂对犬胃酸及胃液的分泌呈抑制与兴奋的双向作用,最初数小时内抑制,以后则继以较长时间的兴奋。生姜煎剂(10%)1.2mg/只给大鼠灌胃,可显著抑制盐酸性和应激性胃黏膜损伤,用消炎痛阻断PG合成后,生姜的保护作用消失,说明其保护机制可能与促进胃黏膜合成和释放内源性PG有关。   生姜能使胃蛋白酶作用减弱,脂肪分解酶的作用增强。生姜可严重破坏胰酶中的淀粉酶,使胰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显著下降。还可抑制淀粉酶中的β-淀粉酶,阻碍淀粉糖化。   生姜可作用于交感神经及迷走神经系统,有抑制胃机能及直接兴奋胃平滑肌的作用。利用大鼠小肠还流法对磺胺脒的吸收促进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生姜的水提取物有显著的吸收促进作用,增强其生物利用度,充分发挥疗效。   生姜浸膏能抑制硫酸铜引起的狗的呕吐。从生姜中分离出来的姜油酮及姜烯酮的混合物亦有止呕效果,最小有效量为 3mg,对中枢性催吐药阿朴吗啡引起的狗呕吐及洋地黄引起的鸽呕吐均无效,故认为生姜有末梢性镇吐作用。   家兔经消化道给予姜油酮可使肠管松弛,蠕动减退。生姜是驱风剂的一种,对消化道有轻度刺激作用,可使肠张力、节律及蠕动增加,有时继之以降低,可用于因胀气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肠绞痛。   实验表明:生姜油对大鼠四氯化碳性肝损伤有治疗作用,能使血清SGPT降低;对小鼠四氯化碳性肝损伤有预防作用,并能降低BSP潴留量。生姜蜂蜜封存液5ml/kg给大鼠灌胃,对四氯化碳性肝损伤亦有治疗作用,与对照组相比,血清SGPT和SGOT明显降低,肝小叶破坏、肝细胞脂肪变性和坏死亦较轻;对60%乙醇所致之大鼠肝损伤同样有效。   2. 对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的作用 生姜醇提取物对麻醉猫血管运动中枢及呼吸中枢有兴奋作用,对心脏也有直接兴奋作用。正常人口嚼生姜1g(不咽下),可使收缩压平均升高1.489 kPa(11.2mmHg),舒张压上升1.862kPa(14mmHg)。对脉率则无明显影响。   生姜的水提取物能显著减少人血小板标记花生四烯酸(AA)生成 TXB2及 PGS 的量,降低 PG 内的过氧化物的形成,并有强烈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3.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生姜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生姜油能明显抑制小鼠自发活动,延长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对抗戊四氮惊厥,镇痛,并能降低酵母致热大鼠体温。对中枢神经的作用部位是脊髓以上水平,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兴奋突触的易化过程有某种联系。   生姜油0.4ml/kg给大鼠灌胃,对蛋清性足肿有显著抑制作用,作用维持5小时,强度近似阿司匹林300mg/kg;0.25ml/kg给大鼠灌胃,可显著抑制棉球肉芽肿,并使胸腺萎缩,肾上腺重量增加,提示其抗炎作用可能与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有关。生姜油0.25~0.4ml/kg灌胃,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郭肿胀、组胺或醋酸所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有显著抑制作用。小鼠腹腔注射鲜姜注射液 5g/kg 或 10g/kg,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4.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生姜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宋内痢疾杆菌、绿脓杆菌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其作用与浓度呈依赖关系。尤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最强。生姜根提取物与 HBsAg 作用1~3小时可使HBsAg的P/N值显著下降,但超过3小时后其下降率不再增加。生姜水浸剂在体外对伤寒杆菌及霍乱弧菌有强烈的杀菌作用。在试管内对毛癣菌有抑制作用。姜根茎中的姜醇和姜酚具有杀灭软体动物和杀灭血吸虫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血吸虫病。   5. 抗氧化作用 研究表明:生姜有抗氧化作用。在肥猪肉中加入5%~10%姜片煮沸1~4小时,可防止猪肉腐败;用此法煮4小时的肥肉,其过氧化物值(POV)和硫巴比妥酸值(TBA)与鲜肥猪肉相似;加入20%或50%生姜煮沸4小时的肥猪肉,在30℃的温度下放置90日,其POV和TBA几乎没有变化。姜的水、乙醇和醚提取物对亚油酸钾酯的氧化作用也有显著抑制作用。尚有报告指出,加入活性氧清除剂或姜提取物,能抑制脂质过氧化引起的DNA损伤;姜提取物亦能抑制活性氧的产生和亚油酸的氧化。   6.其他作用 生姜泥和生姜浸出液对创伤愈合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生姜汁液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癌细胞生长。在一些抗肿瘤药物中加入生姜提取物能减轻肿瘤药物的副作用。生姜在模拟胃液条件下对亚硝化反应有明显阻断作用,其抑制亚硝酸合成的有效成分对热稳定,在沸水中加热相当长时间后,仍保持相当强活性。生姜提取物具有抗过敏的药效,能防止过敏性休克,预防某些鱼类蛋白质引起的荨麻疹。 【临床运用】 临床报道: 1. 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 鲜生姜45g、红糖30g,共捣为糊状,每日3次分服,7天为一疗程。观察50例,治愈率为70%,好转率为30%。用药后腹痛、里急后重平均消失时间分别为5.16天和5.14天,大便外观及次数恢复正常时间分别为4.8天和5.2天,大便镜检及培养平均转阴时间分别为4.58天和3.6天。治疗中未见明显副作用。〔山东医刊 1960;(6):29〕   2. 治疗胃炎及溃疡病 鲜生姜250g,红糖、菜油各500g,制成油膏。早晚各1匙空腹开水冲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及十二指肠溃疡9例,疗效显著。〔江苏中医杂志 1984;5(3):23〕   3. 治疗腹腔炎症 生姜、芋头各等量,共捣为糊状,摊在纱布上,敷于患处,范围以大于病灶的范围2cm 为宜,腹腔炎症可敷于相应部位的腹壁前。轻者每日敷1次,重者每日敷2次,每次3~4小时。治疗各种急性炎症患者113例,全部治愈。疗程最短2天,最长15天,半数以上3~5天治愈。〔山东医药 1978;(7):32〕   4. 治疗蛔虫性肠梗阻 鲜生姜汁1份,蜂蜜2 份。成人每次20ml,小儿酌减,每1~2小时服1次,病情重者适当增量至症状和体征消失为止。治疗单纯性蛔虫性肠梗阻314例,治愈309例 (占98.7%),并发肠扭转和穿孔者5例,均行手术治疗,无一例死亡。〔中级医刊 1982;(10):30〕   5. 治疗胆道蛔虫症 生姜150~200g(洗净去皮取汁),生蜂蜜60~100g。二者混匀,一次顿服,小儿酌减。如1剂不愈,可再服,每日可服2~3次。共治疗胆道蛔虫所致腹痛102例,服药1~3次症状消失者98例(其中服药1次有效者95例),无效4 例。〔广西中医药 1983;(6):15〕   6. 治疗遗尿 生姜30g 捣泥,炮附子6g,补骨脂12g,共为末,合为膏,填入脐中,无菌纱布覆盖固定。治疗下元虚寒性儿童遗尿25例,痊愈20例,显效3例,无效2例。〔江苏中医杂志 1984;(2):封三〕   7. 治疗风湿痛、腰腿痛 用鲜生姜制成5%~10% 注射液,行痛点或反应结节注射,也可配合远端或近端穴位注射,关节部位则在关节囊周围注射。每日或隔日1次,每点注入0.5~2ml,3~5次为 1 疗程,一般可连续注射20~30次。注射后局部常有胀、麻及灼热感,甚至疼痛加剧,约1~2天便减轻或消失。据观察,反应愈重效果愈佳。治疗风湿痛、慢性腰背痛113例,显效36例,好转56例,有效率83%;尤以对风湿痛疗效更佳,有效率达92.5%。〔河北新医药 1972;(3):31〕   8. 治疗脂溢性皮炎 鲜生姜250g,捣碎取汁。10%盐水洗净患处后用棉签蘸姜汁反复涂搽,至姜汁用完。每周1次,一般2~3次即愈。如局部有感染者,可内服复方新诺明1g/次,日服2次,连服5日,炎症消失后用姜汁搽。〔四川中医 1987;(5):30〕   9. 治疗急性炎症 仙人掌20g、生姜10g。洗净后去刺去皮,共捣为泥状。将药泥均匀地摊在塑料薄膜或凡士林布块上,外加敷料,贴敷在炎症部位,用宽胶布沿周边固定,使其保持湿润状态。每日换药1次。治疗急性淋巴结炎29例,急性乳腺炎 21例,急性腮腺炎14例,疔肿12例,外伤性肿块 6例,全部治愈,其中5天内治愈者76例。〔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0;10(8):478〕   10. 治疗男子不育症 生姜50g、当归45g、瘦羊肉120g,以水2 000ml,煎成500~750ml 的药液,分4次服,日服1剂。治疗男子不育症20余例,效果满意。〔山东中医杂志 1984;(5):46〕   11. 治疗腰部扭伤 生姜汁加入适量大黄粉,调成软膏状平摊外敷扭伤处,覆盖油纸,纱布固定,12~24小时未愈者可再敷。治疗急性腰扭伤患者 110例,全部治愈。〔中医杂志 1984;25(7):46〕   12. 治疗眉棱角痛 鲜生姜30~50g,生半夏30~60g(1剂量)。用沸水泡后频频服用,或用武火煎半小时后频频服用。治疗108例,服药1~3剂痊愈者59例,4~6剂痊愈者32例,8剂以上痊愈者17例,其中复发者32例,仍按原方治愈。〔新中医 1991;23(5):56〕   13. 治疗灼伤 鲜生姜去杂质,洗净擦干,捣烂,取汁,用消毒药棉蘸姜汁涂患部或用姜汁纱布湿敷患处。治疗19例,用药后立即止痛,能消炎退肿,全部治愈。轻者敷药1次即可,重者姜汁纱布湿敷24~48小时,创面干洁、自行结痂、脱落痊愈。〔浙江中医杂志 1990;25(10):451〕   14. 治疗晕车 取新鲜生姜切片如5分硬币大小,临上车前敷贴在内关穴(男左女右)上,再用胶布、绷带或手巾包扎。治疗39名乘摩托车有晕车史者,持续行车12小时,结果有38人没有发生晕车,1人有轻度头晕、恶心。〔大众医学 1980;(9):7〕 方剂选用: 1. 治疗咳嗽:白蜜一斤,生姜二斤(取汁)。上二味,先秤铜铫知斤两讫,内蜜复秤知数,次内姜汁以微火煎,令姜汁尽,惟有蜜斤两在,止。旦服如枣大,含一丸,日三服。禁一切杂食。(《备急千金要方》)   2. 治疗冷痰嗽:生姜二两,饧糖一两。水三碗,煎至半碗,温和徐徐饮。(《本草汇言》)   3. 治疗中气昏厥,亦有痰闭者:生姜五钱,半夏、陈皮、木香各一钱五分,甘草八分。水煎,临服时加童便一盏。(《本草汇言》)   4. 治疗呕吐,百药不差:生姜一两,切如绿豆大,以醋浆七合,于银器煎取四合,空腹和滓旋呷之。(《食医心镜》)   5. 治疗诸疮痔漏,久不结痂:生姜连皮切大片,涂白矾末,炙焦研细,贴之勿动。(《普济方》)   6. 治疗赤白癜风:生姜频擦之良。(《易简方》)   7. 治疗跌扑损伤:姜汁和酒调生面贴之。(《易简方》) 配伍效用: 生姜配伍半夏 生姜温中止呕,能制半夏之毒;半夏辛温性燥,善燥湿化痰,降逆止呕。二者配伍,能增强温中散寒和胃,化痰降逆止呕之功,可治疗胃寒或痰饮内停所致之呕吐。   生姜配伍黄连、竹茹 生姜味辛性微温,为止呕良药;黄连苦寒清泻胃火;竹茹性微寒而善清胃热而止呕吐。三者配伍后,寒多热少,仍不失寒凉之性和清热止呕之功,治疗胃热呕吐效佳。   生姜配伍杏仁、苏叶 生姜辛温解表,温肺止咳;杏仁宣肺降气,止咳平喘;苏叶发散风寒解表。三者同用,共奏发表散寒,化痰止咳嗽之功,可治疗外感风寒,咳嗽痰多之症。 【注意事项】   宜忌:阴虚内热者忌服。   毒副作用:生姜油给小鼠腹腔注射、灌胃的半数致死量分别为1.23ml/kg、3.45ml/kg。小鼠死前出现活动减少、共济失调、肌肉松弛、静卧、颈腹部接触笼底,最后死于呼吸麻痹。   鲜姜注射液小鼠静注的安全系数为临床成人用量(肌注每次2ml)的625倍以上。无局部刺激性,溶血试验呈阴性。 【医家论药】   “生姜辛窜,药用善豁痰利窍,止寒呕,去秽气,通神明。助葱白头大散表邪一切风寒湿热之症;合黑枣、柴、甘,所谓辛甘发散为阳,治寒热往来及表虚发热;佐灯心通窍利肺气,宁咳嗽;入补脾药,开胃补脾,止泄泻。”(《药品化义》)   “生姜所禀,与干姜性气无殊,其消痰、止呕、出汗、散风、祛寒、止泄、疏肝、导滞,则功优于干姜。”(《本草经疏》)   “生姜去湿,只是温中益脾胃,脾胃之气温和健运,则湿气自去矣。其消痰者,取其味辛辣,有开豁冲散之功也。”(《药性类明》)   “姜,产后必用者以其能破血逐淤也。今人但知为胃药,而不知其能通心肺也。心气通,则一身之气正而邪气不能容,故曰去秽恶,通神明。”(《医学入门》)   “煨姜,和中止呕,用生姜惧其散,用干姜惧其燥。惟此略不燥散。凡和中止呕及与大枣并用,取其和脾胃之津液而和营卫,最为平妥。”(《本草从新》) “生姜,味辛性温,无毒,气味俱厚,升也阳也。制半夏,有解毒之功。佐大枣,有厚肠之益。温经散表邪之风,益气止翻胃之疾。……辛甘发散,则能散在表在上之邪也,故生姜能治咳嗽痰涎,止呕吐,开胃口,主伤寒伤风,头疼发热,鼻塞咳逆等症。”“欲热即去皮,去皮则守中而热存也。要冷即留皮,留皮则行表而热散,非皮之性本冷也。”(《药鉴》) 远志 ??? 为远志科植物细叶远志Polygala tenuifolia Willd. 或卵叶远志Polygala sibirica L.的根。味苦、辛,性温。入心、肾经。功能:安神益智、祛痰、解郁。主治:惊悸、健忘、梦遗、失眠、咳嗽多痰、痈疽疮肿。内服:煎汤,3~9g;浸酒或入丸、散。【现代研究】  主要成分:从远志根中分离出远志皂甙(Onjisaponin)A、B、C、D、E、F、G。皂甙水解后可分得两种皂甙元结晶,远志皂甙元A(Tenuigenin A)和远志皂甙元B(Tenuigenin B)。从根中还分离出远志酮(Onjixanthone)Ⅰ和Ⅱ、5-脱水-D-山梨糖醇(5-An- hydro-D-sorbitol)、N-乙酰基-D-葡萄糖胺(N- Acetyl-D-glucosamine)、皂甙细叶远志素(Tenuifolin),即2β,27-二羟基-23-羧基齐墩果酸的3-β-葡萄糖甙。  远志根中尚含3,4,5-三甲氧基桂皮酸(3,4,5- Trimethoxy-cinnamic acid)、远志醇(Polygalitol)、细叶远志定碱(Tenuidine)、脂肪油、树脂等。  药理作用: 1. 祛痰作用 远志煎剂15g/kg给小鼠灌胃,能显著增加气管排泌酚红量,说明有明显祛痰作用。远志的祛痰作用可能是由于其所含皂甙对胃黏膜的刺激作用,反射性促进支气管分泌液增加所致。有报告指出,远志祛痰的作用强度因试验方法而异,小鼠酚红排泌法的实验结果表明:远志的祛痰作用较桔梗强;而用犬呼吸道分泌液测定法,则其作用不如桔梗。有研究表明:远志根部及根部木心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并不完全相同,远志根皮对小鼠祛痰的最小有效剂量为1.25g/kg,而远志木心用至50g/kg亦无祛痰作用。其原因是远志木心的皂甙含量很低,仅为根皮的4%。由此看来,远志去心入药的目的在于其祛痰作用弱。但亦有报告指出,若用远志皮和全远志的水煎液,在每公斤体重给予25g、10g、5g、2.5g、1.25g剂量时,均有明显祛痰作用,再减少剂量,二者则均无祛痰作用,因此远志心的存在,似不影响远志皮的祛痰作用。   2. 镇静、抗惊厥作用 远志根皮、未去木心的远志全根和根部木心对巴比妥药物均有协同作用。小鼠灌服 3.125g/kg 可协同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的催眠作用,而同等剂量对五甲烯四氮唑所致惊厥的对抗作用,则以远志全根较强,根皮次之,根皮木心无效。   3. 对子宫的作用 远志煎剂经乙醇沉淀处理制成的100%注射液对大鼠及小鼠离体未孕子宫有强烈的兴奋收缩作用。远志流浸膏可使离体及在体豚鼠、兔、猫、犬的已孕和未孕子宫收缩增强,肌张力增加,其机制是由于远志甙直接刺激子宫肌所致。6.6%的远志煎剂 3~6ml 静脉注射,对孕犬在位子宫亦有明显的兴奋作用。   4. 对血压的作用 远志煎剂给麻醉犬、兔静脉注射有使血压降低的作用,但作用短暂,在 1~2分钟内即可恢复至原水平。重复给药无快速耐受性。   5. 溶血作用 远志含有皂甙,因此有溶解红细胞的作用,其根皮部的溶血作用远较根木心部为强。   6. 其他作用 实验表明:远志煎剂对肺炎双球菌有抑制作用。远志乙醇浸液在体外对革兰阳性菌及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和人型结核杆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远志水溶性提取物对黄曲霉菌素B1诱发的回变菌落数有显著的抑制效应。远志对小鼠 P388 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亦有抑制作用。   体外实验表明:远志水提取液在2.5mg/ml浓度时对小鼠淋巴瘤细胞株(Yac-1)、人红髓白血病细胞株(K562)、小鼠成纤维细胞株(L929)表现出明显的细胞毒效应,提示其有抗癌作用。 【临床运用】 临床报道: 1. 治疗急性乳腺炎 远志500g,洗净,加水1 500ml,小火煎5~6小时成糊状,纱布过滤,取液再浓缩,至煎液发黏即成远志膏。取药膏置纱布或白布上,敷患处并露出乳头,大多1次可以见效。适用于急性乳腺炎早期未化脓者,已化脓溃破者无效。〔中医杂志 1981;22(4):78〕 2. 治疗阴道滴虫病 远志、补骨脂、大黄按 0.5:1:1 的比例配方,共研末,将半合成甘油脂肪酸酯100g置60℃水浴加热,溶解后加入药末100g,搅匀后倒入木模型制成重为1g 的栓剂,每次1枚,15天为1疗程。治疗37例,近期治愈36例;远期复查31例,28例阴性。〔天津医药 1982;10(7):436〕  3. 治疗麻风病神经反应 小花远志(又名小金牛草)60g(干品30g),加2碗,煮剩半碗,睡前加糖服,每晚1剂。治疗17例,均有显著效果。〔中草药通讯 1973;(3):13〕  方剂选用: 1. 治疗心气不足,五脏不足,甚者忧愁悲伤不乐,忽忽喜忘,朝瘥暮剧,暮瘥朝发,发则狂眩:菖蒲、远志(去心)、茯苓各二分,人参三两。上四味,捣下筛,服方寸匕,后食,日三,蜜和丸如梧桐子,服六、七丸,日五,亦得。(《古今录验方》定志小丸)   2. 治疗气郁成鼓胀,诸药不效者:远志肉四两(麸拌炒)。每日取五钱,加生姜三片煎服。(《本草汇言》)   3. 治疗久心痛:远志(去心)、菖蒲(细切)各一两。上二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不拘时温服。(《圣济总录》远志汤)  4. 治疗痈疽、发背、疖毒,恶候浸大,不问虚实寒热:远志(汤洗去泥,捶去心)为末,酒一盏,调末三钱,迟顷,澄清饮之,以滓敷病处。(《三因方》远志酒) 配伍效用: 远志配伍桔梗、杏仁 远志祛痰止咳;桔梗宣肺祛痰;杏仁止咳平喘。三药伍用,有祛痰止咳之功效,用于治疗咳嗽痰多、难以咯出者。   远志配伍石菖蒲 远志辛温,长于安神益智、祛痰解郁;石菖蒲辛温,功擅理气豁痰、开窍醒神。二者相伍,共奏豁痰开窍、益智安神之功效,用于治疗痰浊蒙蔽心窍之神志不清、惊痫癫狂以及神经衰弱、心悸、失眠、健忘等症。   远志配伍朱砂、茯苓、人参 远志宁心安神,朱砂镇惊安神,茯苓益脾和胃、宁心安神,人参益气安神。四者合用,有补益心脾、镇惊安神之效,用于治疗心脾两虚之惊悸多梦、心神不安等症。 【注意事项】   宜忌:心肾有火,阴虚阳亢者忌服。   “得茯苓、冬葵子、龙骨良。畏真珠、藜芦、蜚蠊、齐蛤。”(《本草经集注》)   “畏蛴螬。”(《药性论》)   毒副作用:远志根皮、远志全根、100%远志注射液给小鼠灌胃的半数致死量分别为10.03±1.98g/kg、16.95±2.01g/kg、22.52g/kg。根部木心用至75g/kg仍无死亡。 【医家论药】   “远志,入足少阴肾经,非心经药也。其功专于强志益精,治善忘。”(《本草纲目》)   “沈则施曰:远志同人参、茯苓、白术能补心;同黄芪、甘草、白术能补脾;同地黄、枸杞、山药能补肾;同白芍、当归、川芎能补肝;同人参、麦冬、沙参能补肺;同辰砂、金箔、琥珀、犀角能镇惊;同半夏、胆星、贝母、白芥子能消惊痰;同牙皂、钩藤、天竺黄能治急惊;同当归六黄汤能止阴虚盗汗;同黄芪四君子汤,能止阳虚自汗。独一味煎膏能治心下膈气,心气不舒。独一味酿酒,能治痈疽肿毒,年久疮痍,从七情郁怒而得者,服之渐愈。”(《本草汇言》)   “远志,功专心肾,故可镇心止惊,辟邪安梦,壮阳益精,强志助力。以其气升,故同人参、甘草、枣仁,极能举陷摄精,交接水火。”(《本草正义》)   “远志,味辛重大雄,入心开窍,宣散之药。凡痰涎伏心,壅塞心窍,致心气实热,为昏聩神呆、语言蹇涩,为睡卧不宁,为恍惚惊怖,为健忘,为梦魇,为小儿客忤,暂以豁痰利窍,使心气开通,则神昏自宁也。又取其辛能醒发脾气,治脾虚火困,思虑郁结,故归脾汤中用之。及精神短少,竟有虚痰作孽,亦须量用。若心血不足,以致神气虚怯,无痰涎可祛,即芎归味辛,尚宜忌用,况此大辛者乎。”(《药品化义》)   “远志,……若以甘草辅之,诚为养肺要药。至其虽敛之力,入肝能敛辑肝火,入肾能固涩滑脱,入胃又能助生酸汁,使人多进饮食,和平纯粹之品,固无所不宜也。若用水煎取浓汁,去渣重煎,令其汁浓若薄糊,以敷肿疼疮疡及乳痈甚效。若恐其日久发酵,每一两可加蓬砂二钱溶化其中。愚初次细嚼远志尝之,觉其味酸而实兼有矾味。后乃因用此药,若末服至二钱可作呕吐,乃知其中确含有矾味,是以愚用此药入汤剂时,未尝过二钱,恐多用之亦可作呕吐也。”(《医学衷中参西录》)   “远志,味苦入心,气温行血,而芳香清冽,又能通行气分。其专主心经者,心本血之总汇,辛温以通利之,宜其振作心阳,而益人智慧矣。”(《本草正义》)   附注:远志以其苗入药者,名为小草(《本经》),有“益精,补阴气”之功。可“止虚损、梦泄”。   原药材经甘草水浸泡一宿后(认为可去其毒性)再晒干切段入药者称清远志。本品木心部服后令人发烦,不宜入药,肉厚粗壮者用木棒捶松或用手搓揉使皮肉分离,抽去木心,呈中空筒状者称远志筒或远志通,列为上品;较细者用木棒捶裂,致使破碎,除去木心者称远志肉,品质略逊。产于山西、陕西一带者称关远志,为道地药材。   远志经炒制后称炒远志,其毒性已减,可免药后呕吐之弊。将远志段置甘草汤中用文火煮至甘草水吸尽,取出晒干入药者称炙远志,亦称制远志,经制后既可解其毒性,又可取其调中和胃,素有胃疾、胃气虚弱者用之较宜。以炼蜜加入适量开水和匀,拌入炙远志稍闷,微炒至不黏手为度,取出放凉入药者称蜜远志,蜜制后可有滋润之功,加强安神作用,常用于心血不足之失眠多梦等证。远志肉喷水微闷后,加朱砂细粉拌匀,取出晾干入药者称朱远志,其宁神作用较强。 荆芥 为唇形科植物荆芥Schizonepeta tenuifolia(Benth.)Briq. 的地上部分。亦名假苏(《本经》)等。味辛,性温。入肺、肝经。功能:发表、祛风、理血;炒炭止血。主治:感冒发热、头痛、咽喉肿痛、中风口噤、吐血、衄血、便血;崩漏、产后血晕;痈肿、疮疥、瘰疬。荆芥穗效用相同,惟发散之力较强。内服:煎汤,4.5~9g;或入丸、散。外用:捣敷、研末调敷或煎水洗。 【现代研究】   主要成分:荆芥含挥发油1.8%,油中主要成分为右旋薄荷酮(d-Menthone),消旋薄荷酮,少量成分为右旋柠檬烯(d-Limonene)。挥发油中尚含有α-蒎烯(α-Pinene)、莰烯(Camphene)、β-蒎烯(β-Pinene)、3-辛酮(3-Octanone)、对聚伞花烯(p-Cymene)、3-辛醇(3-Octanol)、1-辛烯-3-醇(1-Octen-3-ol)、异薄荷酮(Isomenthone)、l-异薄荷酮(l-Isomenthone) 、3-甲基环己酮(3-Me- thylcyclohexanone)、β-榄香烯(β-Elemene)、石竹烯(Caryophyllene)、β-葎草烯(β-Humulene)、胡薄荷酮(Pulegone)、异胡薄荷酮(Isopulegone)、l-胡薄荷酮(l-Pulegone)、胡椒酮(Piperitone)、胡椒碱烯酮(Piperitenone)等。   荆芥穗中分离出荆芥甙(Schizonepeto- side)A、B、C、D、E以及荆芥醇(Schizonol)、荆芥二醇(Schizonodiol)等单萜类化合物。亦分离出芹黄素-7-O-葡萄糖甙(Apigenin-7-O-gluco- side)、黄色黄素-7-O-葡萄糖甙(Luteolin-7-O- glucoside)、橙皮甙(Hesperidin)、香叶木素(Diosmetin)、橙皮素(Hesperetin)和黄色黄素(Luteolin)等黄酮类成分。   荆芥的花梗中分离出三个新的苯并呋喃类化合物,均有抗感染活性。 药理作用: 1. 抗菌和抗炎作用 体外实验证明:荆芥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喉杆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此外,对炭疽杆菌、乙型链球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绿脓杆菌和人型结核杆菌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荆芥煎剂及荆芥与防风混合煎剂均有明显抑制小鼠耳郭肿胀作用,混合煎剂比单煎效果好。荆芥对醋酸引起的炎症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2. 解热镇痛作用 荆芥煎剂具有解热镇痛作用,用伤寒混合菌苗使家兔发热,给予裂叶荆芥煎剂或乙醇浸剂 2g/kg 灌胃,发现有微弱的解热作用。荆芥的镇痛作用以d-薄荷酮为代表,用d-薄荷酮100mg/kg给小鼠灌胃,能抑制因腹腔注射醋酸引起的扭体反应。其强度与氨基比林相当。   3. 止血作用 生品荆芥不能明显缩短出血时间,而荆芥炭则使出血时间缩短72.6%;生品荆芥使凝血时间缩短30%,而荆芥炭缩短77.7%,即荆芥经炒炭后有止血作用。有报告指出,荆芥炭混悬液和荆芥炭挥发油乳剂均有明显的止血作用,且与剂量相关。但荆芥炭水煎剂及提出挥发油后的荆芥炭水煎剂,均未见明显的止血作用。报告者认为,临床上使用荆芥炭治疗各种出血疾病时,应以散剂内服为佳。亦有报告指出,荆芥炭脂溶性提取物的止血作用是通过体内促凝血、抗纤溶和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统而实现的。   4. 其他作用 实验表明:荆芥油能降低正常大鼠体温;亦有镇静作用,荆芥油(0.5ml/kg)给兔灌胃,可见其活动减少,四肢肌肉略有松弛。   荆芥油能明显延长乙酰胆碱和组胺混合液对豚鼠致喘的潜伏期,减少发生抽搐的动物数;亦能对抗乙酰胆碱或组胺引起的豚鼠气管平滑肌收缩;尚有祛痰作用。   荆芥水煎剂对兔离体十二指肠平滑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临床运用】 临床报道: 1. 治疗流行性感冒 荆芥、射干各12g,防风、柴胡、葛根、杏仁、茵陈各10g,银花20g,连翘、大青叶各15g,生石膏40g,甘草6g。先煎生石膏20~30分钟,再将余药全部掺入,待水沸后改为文火煎15~20分钟,倒出药液,一剂药两煎混合在一起。热未退前每天服药2剂,每2小时服药1次,昼夜少量频服,热退后改为每天服药1 剂,分3次服下。治疗201例,热退时间在药后6小时以内者9例, 6~12 小时者 79 例,12~24 小时者90例,24~48 小时者20例,48~72小时者3例。其中服药1~2剂在1天内热退者178例,占88.6%。〔中医杂志 1991;32(1):25〕   2. 治疗荨麻疹和皮肤瘙痒症 净荆芥穗30g,为末,过筛后装入纱布袋,均匀地撒布于患处,然后用手掌反复揉搓至发热为度,轻者1~2次,重者 2~4次奏效。〔中医杂志 1965;(12):18〕   3. 治疗局限性湿疹 荆芥、防风、细辛、白芷各等份,共研细末,装瓶备用。使用时取川椒适量,煎水熏洗患处,继用陈醋调药末外敷。每日2次,3 日为1疗程。治疗24例,痊愈23例,无效1例。其中3例复发,皆经复用上药1~2疗程而愈。〔河南中医 1990;10(4):24〕   4. 治疗传染性软疣 荆芥、防风、当归、蝉衣各10g,柴胡、赤芍、僵蚕、黄芩各15g,薏苡仁、大青叶各30g,甘草6g。水煎服。荆芥、柴胡、防风、僵蚕各15g,薏苡仁40g,大青叶30g,水煎取 150ml,再加硫磺40g,白矾30g。将疣顶部挑破,挤出豆腐渣样物,用上药外洗,1日5~6次。治疗 19例,痊愈17例,疗程10~20天。〔浙江中医杂志 1990;25(6):249〕   5. 治疗产后血晕 荆芥穗30g,炒至焦黄,研细过筛,每次用6g,加童便50ml 服,共治疗25例,治愈18例,好转5例,无效2例。〔四川中医 1987;(6):35〕   6. 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 取大白萝卜一个,从中间切开,在中央挖一凹窝,将荆芥穗10g,蜂蜜、香油各15ml放入凹窝内,置火上烧透(约2小时),于每日睡前内服。此为3岁小儿1次服用量,其他年龄可酌情增减。治疗13 例,用药2~4天,11例痊愈,2例好转。〔中原医刊 1982;(6):280〕   7. 治疗小儿水痘 荆芥、防风各10g,板蓝根20g,芦根15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治疗94例,全部痊愈。退热时间平均6小时至1.5天,水痘结痂平均3天。〔江苏中医 1990;11(10):37〕 方剂选用: 1. 治疗风热头痛:荆芥穗、石膏等份。为末。每服二钱,茶调下。(《永类钤方》)   2. 治疗风热肺壅,咽喉肿痛,语声不出,或如有物哽:荆芥穗半两,桔梗二两,甘草(炙)一两。上为粗末。每服四钱,水一盏,姜三片,煎六分,去渣,食后温服。(《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荆芥汤)   3. 治疗尿血:荆芥、缩砂等份,为末,糯米饮下三钱,日三服。(《濒湖集简方》)   4. 治疗大便下血:荆芥二两,槐花一两。炒紫为末。每服三钱,清茶送下。(《简便单方》)   5. 治疗痔漏肿痛:荆芥煮汤,日日洗之。(《简便单方》)   6. 治疗一切疮疥:荆芥、金银花、土茯苓,等份。为末,熟地黄熬膏为丸,梧子大,每旦、夕各服百丸,茶酒任下。(《本草汇言》)   7. 治疗脚丫湿烂: 荆芥叶捣敷之。(《简便单方》) 配伍效用: 荆芥配伍防风 荆芥芳香而散,气味轻扬,性温而不燥,以辛为用,以散为功,偏于发散上焦风寒,又入血分,可发散血分郁热;防风气味俱升,性温而润,善走上焦,可治上焦之风邪,又走气分,偏于祛周身之风,且能胜湿。二者均为辛温解表之品,荆芥发汗散寒之力较强,防风祛风之功较胜,相须为用,可使其解表散寒、祛风胜湿之功效更著,用于治疗四时感冒,证见发热恶寒、无汗、头身疼痛者。防风乃风药之润剂,与荆芥伍用,尚有祛风止痒之功效,用于治疗皮肤瘙痒症、风疹、荨麻疹及神经性皮炎等。   荆芥配伍金银花、连翘 荆芥性微温而不热,善于解肌散风;金银花、连翘辛凉轻宣,透泄散邪,清热解毒。三者配伍,有辛凉解肌,宣散风热之功,可治疗外感风热表症。   荆芥炭配伍升麻炭 荆芥、升麻均为疏风解表之品。炒炭应用,则发表之力大减,而功专止血。二者伍用,有明显止血之功效,亦能升清举陷,用于治疗气虚下陷之尿血、便血、崩漏、月经过多等症。 【注意事项】   宜忌:表虚自汗、阴虚头痛忌服。   毒副作用:小鼠腹腔注射荆芥煎剂,观察七天内的死亡情况,其半数致死量为30 046±76.5mg/kg。   临床内服本品,有引起过敏反应的报告。主要表现为胸闷、上腹部不适、腹痛、恶心、呕吐、皮肤疼痛、瘙痒、淤血及皮疹等。   中毒救治:如引起过敏反应者及时给予抗过敏治疗。 【医家论药】   “荆芥,轻扬之剂,散风清血之药也。……凡一切风毒之证,已出未出,欲散不散之际,以荆芥之生用,可以清之。……凡一切失血之证,已止未止,欲行不行之势,以荆芥之炒黑,可以止之。大抵辛香可以散风,苦温可以清血,为血中风药也。”(《本草汇言》)   “荆芥,入足厥阴经气分,其功长于祛风邪,散淤血,破结气,消疮毒。盖厥阴乃风木也,主血而相火寄之,故风病、血病、疮病为要药。”(《本草纲目》)   “荆芥,气温,味辛苦,气味俱薄,升也,阳也。能凉血疏风,上清头目。辟邪毒,宣五脏,除劳渴,通血脉,除湿痹,破结气,行淤血,解肌表,诸疮疡风热皆用之。与羌活同用,能除血湿。与蝉蜕同用,能散风邪。与红花同用,能行恶血。与苏子同用,能下诸气。惟其气温而轻,故能开腠理。和醋捣烂,敷肿毒立瘥。又治产后血晕如神。大都中病即已,不可过服,过则蒸五脏神。”(《药鉴》) “假苏,入血分之风药也,故能发汗。”“荆芥,风药之辛温者也,主升主散,不能降亦不能收。”(《本草经疏》) 防风 为伞形科植物防风Saposhnikovia divaricata (Turcz.)Schischk. 的根。味辛、甘,性温。入膀胱、肺、肝、脾经。功能:发表、祛风、胜湿、止痛、解痉。主治:外感风寒、头痛、目眩、项强、风寒湿痹、骨节酸痛、四肢挛急、破伤风。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 【现代研究】   主要成分:防风含挥发油0.1%,其成分有2-甲基-3-丁烯-2-醇(2-Methyl-3-buten-2-ol)、戊醛(Pentanal)、α-蒎烯(α-Pinene)、己醛(Hexanal)、戊醇(Pentanol)、己醇(Hexanol)、辛醛(Octanal)、壬醛(Nonanal)、辛醇(Octanol)、乙酰苯(Acetophenone)、7-辛烯-4-醇(7-Octen-4-ol)、萘(Naphthalene)、β-没药烯(β-Bisabolene)、花侧柏烯(Cuparene)、β-桉叶醇(β-Eudesmol)。其中,辛醛、β-没药烯、己醛的含量较高。   亦含香豆素类,如:补骨脂素(Psoralen)、香柑内酯(Bergapten)、欧芹属素乙(Imperatorin)、珊瑚菜素(Phellopterin)等。   尚含色原酮类、聚炔类、多糖类物质以及β-谷甾醇(β-Sitosterol)、胡萝卜甙(Daucoster- ol)、甘露醇(Mannitol)、蔗糖(Sucrose)等。 药理作用: 1. 解热作用 防风煎剂与醇浸剂 10ml/kg 分别给予用伤寒混合菌苗静注所致发热的兔灌胃,半小时后出现中等强度解热作用,煎剂的作用较醇浸剂强,且可持续2.5小时以上。防风煎剂4.4g/kg给家兔腹腔注射,对伤寒、副伤寒菌苗和破伤风毒素的混合制剂引起的发热,有明显的解热效果;防风醇提取液2g/kg给小鼠腹腔注射后半小时,对三联菌苗(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杆菌)引起的发热有显著解热作用。   2. 镇痛、镇静作用 小鼠灌服防风50%乙醇浸出液(蒸去乙醇),能明显提高痛阈(电刺激鼠尾法),皮下注射同样有效。实验表明:给小鼠灌胃防风煎剂,腹腔注射防风醇浸剂,皮下注射防风醇浸剂、防风煎剂,均可明显抑制醋酸引起的扭体反应。有报告认为,防风的镇痛部位与吗啡相似,主要在中枢。小鼠灌服防风煎剂40g/kg,能显著减少其自发活动次数,与阈下催眠剂量戊巴比妥钠有协同作用。   3. 抗菌、抗炎作用 新鲜关防风榨出液在体外试验,对绿脓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一定抗菌作用。品种未经鉴定的防风煎剂对溶血性链球菌及痢疾杆菌也有一定的抗菌作用。防风粗制水提取物有抗哥伦比亚SK病毒的作用。   防风煎剂、醇浸剂给大鼠灌胃,对蛋清性足肿胀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防风煎剂给小鼠灌胃或腹腔注射,可明显抑制巴豆油引起的耳部炎症;防风煎剂给小鼠腹腔注射,对腹腔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有明显降低作用。   4. 对免疫功能的作用 防风水浸液(2g/ml 生药)能显著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细胞百分率和吞噬指数,并能对抗氢化可的松对小白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使其恢复并超过正常水平。防风水煎剂也能使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防风煎剂20g/kg给豚鼠灌胃,连续7天,能显著抑制2,4-二硝基氯苯引起的迟发性变态反应;在致敏豚鼠离体气管、肠管中分别加入防风煎剂1g、0.5g、0.3g,15分钟后均可对抗其过敏性收缩。 【临床运用】   临床报道: 1. 治疗风寒感冒 防风、荆芥各12g,苍耳、大枣各8g,生姜10g。日1剂,水煎2次,3 次分服。治疗109例,痊愈59例,好转46例,无效4例。而用感冒清治疗的30例中,痊愈9例,好转15例,无效6例。〔湖北中医杂志 1991;13(5):20〕   2. 治疗面神经麻痹 全蜈蚣两条研细末,用防风30g 煎水送服,每日1剂,晚饭后服,病程长者加当归、川芎,儿童用量酌减。药后避风寒。10天为1疗程。治疗26例,痊愈16例,显效6例,好转3例,无效1例。〔山东中医杂志 1986;(3):26〕   3. 治疗痹证 防风、鸡血藤、蜀椒各30g,伸筋草、透骨草、苍术各20g ,细辛10g,食盐150g。将药用纱布包好,加水3 000~4 000ml 煎煮,沸后再煎20分钟,以热气熏患部。待药温降至适度时再边熏边洗患处20~30分钟,日1~2 次,2天1剂。关节肿大疼痛甚者加松节、乳没各20g,上肢痛甚者加羌活20g,桑枝30g;下肢痛甚者加独活、牛膝、秦艽各30g,治疗50 例,治愈32例,好转15例,无效3例。〔河北中医 1990;12(6):封三〕   4. 治疗寒冷性荨麻疹 防风、荆芥、鹿角霜各15g,黄芪18g,麻黄、炮姜各5g,白芥子、红花各10g,熟地黄、桂枝各12g,炙甘草6g。治疗50例,治愈42例,有效6例,无效2例。疗程最短3天,最长1个月。对18例痊愈病例进行了1年的随访,有1例复发,但经再次用药而愈。〔广西中医药 1991;14(1):16〕   5. 治疗眼睑痉挛 防风、当归各21g,川芎、升麻、制南星各9g,黄芪、钩藤各15g,羌活12g,苍术、全蝎各6g,薄荷3g。将上药煎成浓汁,除渣过滤浓缩成糊,制成膏状,分摊在膏药皮上,使成直径1.5cm的圆盘状和同眼睑大小的条状,晾干备用。用法:将膏药加热,圆盘状者贴于患侧四白、丝竹空、阳白穴,条状者贴于眼睑,每天用热毛巾敷 2 次,每次约3分钟,5天换药1次.治疗36例,全部治愈。其中贴药1次而愈者18例,2次而愈者17例,3次而愈者6例,4次而愈者2例。愈后继续用药1次以巩固疗效。所有病例随访半年以上无复发。〔河北中医 1990;12(5):7〕   6. 治疗砷中毒 防风12g,绿豆、红糖各9g,甘草3g,为1日量。水煎分2次服,14天为1疗程。治疗砷中毒患者278例,治疗2个疗程后,50%患者自觉症状减轻或消失。以尿砷降至正常范围(0.2mg/L)为治愈标准,则治愈率为55.76%,而对照组(用二巯基丙醇)治愈率为21.95%。〔新医药学杂志 1973;(7):6〕 方剂选用: 1. 治疗偏正头风,痛不可忍者:防风、白芷各四两。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弹子大。如牙风毒,只用茶清为丸,每服一丸,茶汤下。如偏正头风,空心服。如身上麻风,食后服。未愈连进三服。(《普济方》)   2. 治疗盗汗:防风五钱,川芎二钱半,人参一钱二分半。为细末,每服二钱,临卧米饮调下。(《世医得效方》防风散)   3. 治疗自汗:防风、黄芪各一两,白术二两。每服三钱,水一盅半,姜三片煎服。(《丹溪心法》玉屏风散)   4. 治疗一切风疮疥癣,皮肤瘙痒,搔成瘾疹:防风(去叉)、蝉壳、猪牙皂荚(酥炙,去皮、子)各一两半,天麻二两。上四味捣为细末,用精羊肉煮熟捣烂,以酒熬为膏,丸如绿豆大,每服三十丸,荆芥酒或茶汤下。(《圣济总录》防风丸)   5. 治疗白虎风,走转疼痛,两膝热肿:防风一(二)两(去芦头,微炒),地龙二两(微炒),漏芦二两。上三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不计时候,以温酒调下二钱。(《太平圣惠方》防风散)   6. 治疗破伤风及打扑伤损:天南星(汤洗七次)、防风(去叉股)各等份。细末。如破伤以药敷贴疮口,然后以温酒调下一钱。如牙关急紧,角弓反张,用药二钱,童子小便调下,或因斗伤相打,内有伤损之人,以药二钱,温酒调下。(《本事方》玉真散)   7. 治疗老人大肠秘涩:防风、枳壳(麸炒)各一两,甘草半两。为末,每食前白汤服二钱。(《简便单方》) 配伍效用: 防风配伍白术、白芍、陈皮 防风散肝风升脾阳而止泻;白术健脾燥湿;白芍养血柔肝,使肝气条达;陈皮理气燥湿。四药合用,名为“痛泻要方”,有补脾泻肝之功,可用来治疗脾虚肝旺所致之腹痛泄泻。   防风配伍薄荷、连翘 防风善祛风邪;薄荷、连翘疏散风热。三药伍用,共奏疏散风热之功,可治疗外感风热表症。   防风配伍川芎、白芷 防风疏散风邪;川芎、白芷疏风止痛。三者合用,共奏疏风止痛之功,可治疗外感风邪头痛。   防风配伍独活、牛膝、桑寄生 防风祛风胜湿;独活善祛下半身之风寒湿邪。防风、独活相伍,祛风除湿之力更著。牛膝、桑寄生既祛风湿,又补肝肾,与前药配用,则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用来治疗风寒湿痹日久而肝肾不足所引起之腰膝酸痛,肢节屈伸不利等症效果良好。   防风配伍荆芥、苦参 防风、荆芥祛在表之风邪;苦参清热燥湿。三者伍用,可祛风清热,燥湿胜湿。能用于治疗风湿之邪所致之皮肤瘙痒等症。   防风配伍羌活 防风祛风解表,尤善祛在外在上之风,兼能胜湿;羌活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尤擅长祛上半身之风寒湿邪。二者同入太阳经,功用相似,但防风以治风为主,羌活以胜湿偏强。相须为用,共奏祛风散寒,胜湿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外感风寒湿邪所致之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肢体酸痛、关节肿痛者。 【注意事项】   宜忌:血虚痉急或头痛不因风邪者忌服。   毒副作用:雄性小白鼠腹腔一次注射关防风醇提取的水制剂和水提取液,连续观察3 天。关防风醇提取水制剂的半数致死量为11.80±1.90g(生药)/kg;水提取液的半数致死量为37.18±8.36g(生药)/kg。   临床应用本品,有防风偶可引起过敏反应的报告,但停用后即愈。 【医家论药】   “防风,散风寒湿痹之药也。故主诸风周身不遂,骨节酸痛,四肢挛急,痿躄痫痉等证。……外科痈疮肿毒、疮痍风癞诸证,亦必需也。为卒伍之职,随引而效,如无引经之药,亦不能独奏其功。故与芎、芷上行,治头目之风;与羌、独下行,治腰膝之风;与当归治血风;与白术治脾风;与苏、麻治寒风;与芩、连治热风;与荆、柏治肠风;与乳、桂治痛风及大人中风、小儿惊风,防风尽能去之。若入大风厉风药中,须加杀虫活血药乃可。”(《本草汇言》)   “防风治风通用,升发而能散,故主大风头眩痛,恶风风邪,周身骨节疼痹,胁痛、胁风头面去来,四肢挛急,下乳,金疮因伤于风内痉。”(《本草经疏》)   “防风,通治一切风邪,故《本经》以‘主大风’三字为提纲。头痛恶风及风邪而目盲无所见,其外感风邪之盛可知,风行周身,而骨节为之痛痹,亦风邪之深且重者,而防风皆治之,诚风药中之首屈一指者矣。”“防风为风病之主药,《本经》所主,皆风门重证,故首以大风一句表扬其功用,则驱除外风,兼能通痹起废,其效最弘,《本经》列于上品,正以其足当大任而推重之,非无故也。后人但以为感冒风寒,轻疏发散之用,未免视之太浅。”“防风为泄风之上剂,然以走窜宣散成功,必其人气血充足,体质坚实,猝为外邪所乘,乃能任此辛温宣泄,而无流弊。……防风虽不至如乌、附、姜、辛之刚烈,然温燥之气,扑人眉宇,确是温辛一类,所以温热之风邪外受,凡柴、葛、羌、防皆当审慎,而肝阳之风动,血虚之风痉,又必柔润息风,方为正治,散风诸剂,非徒无益,而又害之。”(《本草正义》)   “防风,治上焦风邪,头痛目眩,脊痛项强,周身尽痛。然亦能入脾胃二经。……能循诸经之药以为追随。故同解毒药,则能除湿扫疮;同补气药,则能取汗升举;实为风药润剂。……但血虚急、头痛不因风寒、泄泻不因寒湿、阴虚盗汗、阳虚自汗、火升发嗽者,则并当知所禁矣。”(《本草求真》)   “防风,行周身骨节疼痛之要药也。以气味能泻气,以体用能疗风,何者?盖此剂气温而浮,故能去在表风热,亦能疗肢节拘疼。治风通用,散湿亦宜。能驱眩晕头颅,更开目盲无见。续命汤用之,以除口眼歪斜。通圣散用之,以去周身湿热。与条芩同用,能解大肠之风热。与杏仁同用,能散肺经之风邪。佐甘菊,善清头目之风热。臣羌活,善解巨阳之风寒。”(《药鉴》)   “防风,能泻肺实,误服泻人上焦元气。”(《本草害利》)   附注:在商品中,防风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东部)者称“关防风”或“东防风”,品质最佳;产于内蒙古(西部)、河北(承德、张家口)者称“口防风”,产于山西者称 “西防风”,品质次之;产于河北(保定、唐山)及山东者称 “山防风”,又称 “黄防风”、“青防风”,品质亦次之。 此外,在部分地区习惯作为防风入药的尚有:①川防风,为同科植物短裂藁本 Ligusticum brachy- lobum Franch.的根。主产于四川,贵州亦产。②竹叶防风,为同科植物竹叶防风 Seseli mairei Wolff 的根。产于云南、四川等地。③云防风,为同科植物松叶防风 Seseli yunnanense Franch. 的根。产于云南、四川。④新疆防风,为同科植物细叶防风Seseli iliense(Reg.et Schmalh.)Lipsky 的根。产于新疆。 羌 活   为伞形科植物羌活Notopterygium incisum Ting. 及同属植物宽叶羌活Notopterygium forbesii Boiss. 或川羌活Notopterygium franchetii Boiss. 的根及根茎。味辛、苦,性温。入膀胱、肾经。功能:解表散寒、祛风胜湿、通利关节、止痛。主治:感冒风寒、头痛无汗、风寒湿痹、项强筋急、骨节酸疼、风水浮肿、痈疽疮毒。内服:煎汤,3~15g;或入丸、散。 【现代研究】   主要成分:羌活挥发油含量约为2.7%。其成分有:α-蒎烯(α-Pinene)、β-蒎烯(β-Pinene)、β-罗勒烯(β-Ocimene)、γ-萜品烯(γ-Terpine- ne)、柠檬烯(Limonene)、α-萜品油烯(α-Terpino- lene)、萜品烯醇-4(Terpinen-4)、乙酸龙脑酯(Bornyl acetate)、反式-β-金合欢烯(Trans-β-farnesene)、洋芹子油脑(Apiol)、愈创木醇(Guaiol)、苯甲酸苄醇(Bonzyl benzoate)。宽叶羌活含:己醛(Hexanal)、庚醛(Heptanal)、香桧烯(Sabinene)、α-蒎烯、莰烯(Camphene)、β-蒎烯、肉桂烯(Myrcene)、α-水芹烯(α- Phellandrene)、辛醛(Octanal)、对聚伞花烯(p-Cymene)、γ-萜品烯、柠檬烯、α-萜品油烯、葛缕醇(Carvol)、萜品烯醇-4、α-松油醇(α-Terpineol)、乙酸龙脑酯、β-芹子烯(β-Selinene)。亦含呋喃香豆素类,如:欧芹属素乙(Impera- torin)、佛手内酯(Bergapten)、软木蝶呤(Phellopterin)、佛手醇(Bergaptol)、欧前胡素酚(Osthenol)、紫花前胡甙(Nodakenin)、异紫花前胡甙元(Marmesin)、哥伦比亚甙(Columbiananin)、哥伦比亚甙元(Columbianetin)等。 宽叶羌活中含有:异欧前胡素(Isoimperatorin)、哥伦比亚甙(Columbiananin)、羌活醇(Notopterol)。尚含有机酸类,如:十四烷酸(Tetradecanoic acid)、12-甲基十四烷酸(12-Methyl tetradecanoic acid)、十六烷酸(Hexadecanoic acid)、4,8,12-三甲基十三烷酸(4,8,12-Trimethyl tridecanoic acid)、14-甲基十六烷酸(14-Methyl Hexadecanoic acid)、硬脂酸(Stearic acid)、二十烷酸(Eicosanoic acid)、11-二十烯酸(11-Eicosenoic acid)、二十一烷酸(Heneicosanoic acid)、二十二烷酸(n-Doco- sanoic acid)、二十三烷酸(n-Tricosanoic acid)、二十四烷酸(n-Tetracosanoic acid)、二十五烷酸(n-Pentacosanoic acid)。宽叶羌活含:阿魏酸(Ferulic acid)。还含有鼠李糖(Rhamnose)、果糖(Fructose)、葡萄糖(Glucose)、蔗糖(Sucrose);β-谷甾醇(β- Sitosterol)以及赖氨酸、精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和缬氨酸等17种氨基酸。 药理作用: 1. 解热、镇痛作用 羌活挥发油灌胃或腹腔注射,能使致热性大鼠体温明显降低,具有显著的解热作用;连续3天给予小鼠羌活挥发油,再行腹腔注射0.5%的醋酸溶液,可见羌活挥发油能使小鼠扭体次数明显减少,有显著的镇痛作用。实验表明:2%羌活注射液10ml/kg腹腔注射后40分钟,小鼠痛阈显著提高。   2.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羌活水溶部分对心律失常有明显的对抗作用,能明显缩短心律失常持续时间,延缓乌头碱诱发小鼠心律失常出现的时间。该作用有随剂量增大而增强的趋势,但当剂量增加到12g/kg时其作用反而有所下降。有报告认为,羌活抗心律失常的机制可能与抑制Na+内流及促进K+外流有关。但羌活和宽叶羌活均不能预防氯仿诱发的小鼠室颤和哇巴因诱发的豚鼠心律失常。   羌活挥发油能够对抗脑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大鼠急性心肌缺血,这可能是通过冠状动脉扩张,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的结果。羌活挥发油有明显的增加小鼠心肌营养性血流量的作用,从而改善心肌缺血。 3. 抗休克作用 用浓度为 50%的羌活煎剂 0.5ml,连续给小鼠灌胃12次,抗休克作用明显,但大剂量(浓度100%,剂量1ml)一次给药无效,即一次用大剂量并不能提高动物的抗休克作用。   4. 其他作用 羌活注射液稀释度为每毫升含羌活油0.008ml 和每毫升含羌活油0.004ml 时,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均有明显抑制作用。   动物实验表明:羌活挥发油有抗炎和抗过敏作用。经灌胃给药后,对二甲苯耳水肿、角叉菜胶及右旋糖酐足肿胀有抑制作用。对 DNCB(2,4-二硝基氯苯)所引起的迟发型过敏反应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能使肾上腺内维生素C含量有降低趋势。其抗炎作用可能与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有关。 【临床运用】 临床报道: 1. 治疗顽固性头痛 羌活、川芎各10~15g,淡黄芩15g,川连、柴胡各10g,防风12g,炙甘草6~12g。每日1剂,水煎服,病程长者加蜈蚣1~2条,太子参20g(或红参6g),白蒺藜12g;头痛连面或牵引牙龈痛者加细辛3g,生石膏30g。治疗12例,均有效。其中服药1 剂疼痛缓解者2 例,2剂缓解者2例,3剂缓解者6例,6剂和9剂缓解者各1例。〔浙江中医杂志 1991;26(6):248〕   2. 治疗急慢性肠炎及慢性菌痢 羌活、白胡椒、肉桂、丁香、青皮、肉果、木香各2g,研成细末,以去核大枣 4 枚,生姜、小葱各 10g,捣烂如泥,与药末搅拌均匀,加入适量炼蜜,做成钱币大小的药饼,用塑料膜封包备用。使用时将药饼贴于脐上,以绷带围腰一周固定脐上,每 6~8 小时换药饼一个,用过的药饼可再加适量炼蜜,保持一定湿度再次使用。治疗 106 例,治愈 102 例,好转 4 例。   3. 治疗风湿性关节病 羌活、独活、川芎、桂枝、赤芍、牛膝、木瓜各15g,苍术20g,细辛5g,蜈蚣3条,水煎服,18剂为1疗程。热盛减桂枝、细辛,加地龙、秦艽、忍冬藤;气虚加参芪;痛甚加马钱子;关节变形加炮山甲、皂刺、络石藤;骨质增生加白芍、生牡蛎。治疗30例,临床治愈8例,显效11例,有效9例,无效2例。〔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0;3(4):222〕   4. 治疗肾功能衰竭 麻黄、桂枝、细辛、羌活、独活、苍术、白术、红花各30g,加水煮沸20分钟后放入浴盆中,保持温度(不断加热水)浴洗30分钟左右,使周身汗出,每日1次或隔日1次。治疗 6 例,疗效满意。〔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1991;5(1):35〕 方剂选用: 1. 治疗客寒犯脑,脑痛连齿,手足厥冷口鼻气冷之证:羌活一钱,附子、干姜各五分,炙甘草八分。水煎服。(《医学心悟》羌活附子汤)   2. 治疗风湿相搏,身体疼烦,掣痛不可屈伸,或身微肿不仁:羌活(去芦),附子(炮,去皮脐),白术,甘草(炙)等份。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济生方》羌附汤) 配伍效用: 羌活配伍苍术 羌活祛风除湿、通痹止痛,长于治疗上半身诸痛因风寒湿所致者;苍术苦温,功擅除湿,内能燥脾湿,外能散风湿。二者相伍,羌活可助苍术行太阳之表;苍术助羌活,可使其胜湿之力大增。二药共奏祛风胜湿、通痹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风寒湿邪客于经络关节之肢体疼痛重着、关节酸楚不舒者。   羌活配伍川芎 羌活解表疏风散寒、祛湿止痛;川芎祛风活血止痛。二者伍用,共奏祛风除湿、通淤活络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风寒湿邪外袭、经络痹阻之偏正头痛;或一身尽痛、关节酸楚者。   羌活配伍独活 羌活善祛人体上半身的风寒湿邪,宜治疗风寒湿痹痛而偏于人体上部者,功擅祛风寒;独活善祛人体下半身的风寒湿邪,多用于风寒湿痹偏于人体下部者,长于祛风湿。二者常相须为用,共奏祛风散寒胜湿、通经活络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风寒湿痹,一身尽痛;或外感风寒之发热恶寒、项背拘急疼痛、关节酸楚等症。   羌活配伍防风、姜黄、当归 羌活祛风湿、散寒而止痛;防风祛风胜湿而止痛;姜黄祛风活血而止痛;当归活血而止痛,有祛风先活血,血活风自灭之意。四药合用,有祛风除湿蠲痹之功,可治疗风寒湿邪侵袭人体所引起的痹证。   羌活配伍生地 羌活辛温,能疏风散寒、发汗解表、透利关节;生地甘寒,能清热滋阴、凉血止血。二者伍用,刚柔相济,疏散而不燥烈伤正,清热则不凝滞恋邪,共奏解表散寒、兼清内热之功效,用于治疗恶寒发热、寒多热少、头身疼痛、口苦口渴以及风湿或类风湿性关节炎。 【注意事项】   宜忌:血虚痹痛忌服。   毒副作用:用羌活挥发油给小鼠灌胃,观察动物7天内死亡数,其半数致死量为6.64±0.8726ml/kg。2%羌活注射液 10ml/kg(相当于临床剂量的 125 倍)给兔一次静脉注射后未见异常反应,并且符合小鼠毒性限度试验规定,因此认为临床成人剂量为2%4ml 是安全的。 【医家论药】   “羌活功能条达肢体,通畅血脉,攻彻邪气,发散风寒风湿。故疡证以之能排脓托毒,发溃生肌;目证以之治羞明隐涩,肿痛难开;风证以之治痿、痉、癫痫,麻痹厥逆。盖其体轻而不重,气清而不浊,味辛而能散,性行而不止,故上行于头,下行于足,遍达肢体,以清气分之邪也。”(《本草汇言》)   “羌活,治肢节疼痛,手足太阳本经风药也。加川芎治足太阳、少阴头痛,透关利节,又治风湿。《主治秘诀》云:其用有五:手足太阳引经,一也;风湿相兼,二也;去肢节痛,三也;除痈疽败血,四也;治风湿头痛,五也。”(《医学启源》)   “羌活能治水湿,与芎藭同用,治太阳、厥阴头痛,发汗散表,透利关节,非时感冒之仙药也。昔人治劳力感寒,于补中益气汤中用之,深得补中寓泻之意。”(《本经逢原》)   “羌、独二活……形色既异,气味亦有浓淡之殊,虽皆以气胜,以疏导血气为用。通利机关,宣行血脉,其功若一。而羌活之气尤胜,则能直上顶巅,横行支臂,以尽其搜风通痹之职。而独活止能通行胸腹腰膝耳。颐之师门,恒以羌活专主上部之风寒湿邪,显与独活之专主身半以下者截然分用,其功尤捷,而外疡之一切风寒湿邪,着于肌肉筋骨者亦分别身半以上,身半以下,而以羌、独各为主治。若在腰脊背膂之部,或肢节牵挛,手足上下交痛,则竟合而用之,宣通络脉,更能神应,固不仅内科着痹,应手辄效,而外科之风寒湿邪,亦莫不投剂立验。……若外疡之属于湿热者,苟肿势延蔓,引起骨节筋肉伸缩不利,非以羌、独之善走宣通为治,则效力必缓,故虽热病,亦不避用,但仅以为向导而任佐使之职,则分量极轻,其主任之君药,固犹是理湿清热之正剂,此亦发表不远热之大旨,非抱薪救火者所得以为借口也。”(《本草正义》) 苦楝皮   为楝科植物苦楝 Melia azedarach L. 或川楝 Melia toosendan Sieb. et Zucc. 的根皮或干皮。味苦,性寒。有毒。入脾、胃、肝经。功能:清热、燥湿、杀虫。主治:蛔虫、蛲虫、风疹、疥癣。内服:煎汤,6~9g(鲜品 30~60g );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现代研究】   主要成分:苦楝含有多种苦味的三萜类成分。在根皮、干皮中的主要苦味成分为苦楝素(川楝素,Toosendanin)。亦含印楝波灵 A(Nimbolin A)、印楝波灵B(Nimbolin B)、葛杜宁(Gedunin)、苦里酮(Kulinone)、苦内酯(Kulactone)、苦洛内酯(Kulolactone)、苦楝子三醇(Meliantriol)等。在干皮中还有正卅烷(Triacontane)、β-谷甾醇(β-Sitosterol)、葡萄糖和其他微量成分。   种子油含多种脂肪酸,主要成分为亚油酸、油酸。果实油含肉豆蔻酸、亚油酸、油酸、棕榈酸、棕榈油酸。 药理作用: 1. 驱虫作用 川楝、 苦楝的根皮或干皮中所含的苦楝素有驱蛔作用。其酒精提取物在体外对猪蛔,特别对其头部有麻痹作用。川楝素的作用较酒精提取物为强。与山道年相比,川楝素对蛔虫的作用慢而持久。川楝素低浓度(1:5000~1:9 000)时对猪蛔及其节段(头部及中部)即有明显的兴奋作用,表现为自发活动增强,间歇地出现异常的剧烈收缩,其运动的规律被破坏,并持续较长时间(10~24小时)。此种兴奋作用是苦楝素透过虫体表皮,直接作用于蛔虫肌肉,扰乱其能量代谢,导致收缩性疲劳而痉挛,最后使虫体不能附着肠壁而被驱除体外。较高浓度(1:1000以上),则可麻痹猪蛔,特别是麻痹其头部的神经节。所谓麻痹作用,可能是虫体长期受药物作用后而呈间歇性痉挛收缩的貌似静止状态。25%~50%苦楝皮药液在体外对小鼠蛲虫也有麻痹作用。苦楝皮提取液尚有一定的抗血吸虫作用。   2. 抗真菌作用 苦楝子乙醇浸液(1:4)在试管内对黄色毛癣菌、同心性毛癣菌、许兰毛癣菌、奥杜盎小芽胞癣菌、铁锈色小芽胞癣菌、羊毛状小芽胞癣菌、红色皮肤癣菌、星形奴卡菌等常见的致病性真菌,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热水提取物也有抗真菌作用。但水浸剂特别是煎剂较醇浸剂弱。   3. 对肌肉收缩的作用 实验表明:川楝素对骨骼肌由直接刺激引起的收缩反应有增强作用;对豚鼠平滑肌的自发收缩亦有增强作用,并可被阿托品所对抗。但对大鼠心肌由直接电刺激引起的收缩反应则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   4. 其他作用 川楝素 200mg/kg 灌胃,能使兔在体肠肌张力及收缩力增加,故用以驱虫时,不需另加泻药。其对肠肌的兴奋作用不被阿托品阻断,但能被抗组胺药苯海拉明所拮抗。   研究表明:川楝素有抗肉毒杆菌毒素的作用。川楝素能显著延长肉毒中毒标本对间接刺激收缩反应的麻痹时间,提示其能在神经肌肉接头处对抗肉毒的阻遏作用。对B型肉毒中毒亦有保护作用;与抗毒血清合用,可明显降低抗毒血清用量。川楝素及其衍生物对肉毒毒素中毒的动物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但因其毒副作用大,化疗指数低,故无实用价值。   川楝皮和川楝素在一般剂量,对血象、血压、呼吸、子宫等均无明显影响。川楝素能使小鼠自发活动降低,但与戊巴比妥钠无协同作用。 【临床运用】 临床报道: 1. 治疗蛔虫病 苦楝根皮浓缩煎剂,每次40~60ml;或苦楝根皮浸膏片,每次4~8片,睡前给药1次,次晨7时(空腹)给药1次,连用2~3天,温水送服。治疗4757例,排出蛔虫者4451例,占93.6%。排出100条以上者204例,200条以上者16例,500条以上者15例,600条以上者11例,最多1例达1125条。服药后排虫时间最早4小时,最迟84小时。复查130例,转阴率为 92.8%。〔中华内科杂志 1962;10(8):491〕   2. 治疗绦虫病 苦楝根皮 60g(鲜品 120g),槟榔180g,加水1000ml,煎沸20分钟,滤出。将两次滤液混合煎煮浓缩至250ml,早空腹1次服完。小儿酌减。治疗500余例,治愈率达98%。〔临床验方集锦. 第1版.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2:33〕 3. 治疗蛔虫性肠梗阻 鲜苦楝树皮150g,鲜葱白100g,共捣烂,加醋适量调匀,用少量面粉制成团状药饼,外敷脐周,药干燥后再换。治疗30例,用药后均在24~48小时内症状缓解,并排出蛔虫。〔湖南中医杂志 1986;(2):50〕   4. 治疗滴虫性肠炎 苦楝皮、苦参各9g,石榴根皮、乌梅、生百部各6g,水煎内服,日1剂。治疗48例,服药3~12天,皆愈。〔湖南中医杂志 1982;(1):24〕   方剂选用: 1. 治疗小儿蛔虫:楝木,削上苍皮,以水煎取汁饮之,量大小多少。此为有小毒。(《备急千金要方》)   2. 治疗小儿虫痛不可忍:苦楝根白皮二两,白芜荑半两。为末,每服一钱,水一小盏,煎取半盏,放冷,待发时服,量大小加减,无时。(《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抵圣散)   3. 治疗蛲虫:楝根皮二钱,苦参二钱,蛇床子一钱,皂角五分。共为末,以蜜炼成丸,如枣大,纳入肛门或阴道内。(《药物图考》楝皮杀虫丸)   4. 治疗疥疮风虫:楝根皮、皂角(去皮子)等分。为末,猪脂调涂。(《奇效良方》)   5. 治疗瘘疮:楝树白皮、鼠肉、当归各二两,薤白三两,生地黄五两,腊月猪脂三升。煎膏成,敷之孔上,令生肉。(《刘涓子鬼遗方》坐肉膏) 配伍效用: 苦楝皮配伍花椒 苦楝皮杀蛔虫;花椒杀虫止痛。二者合用,共奏杀虫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蛔虫而有腹痛者。   苦楝皮配伍使君子 二者均有杀蛔虫之功效。相伍为用,其功效更强,临床可用于驱杀蛔虫。 【注意事项】   宜忌:体弱及脾胃虚寒者忌服。   毒副作用:苦楝皮与川楝素的毒性较山道年低,比较安全。但其外层栓皮毒性较大,应予刮去。不同产地的川楝素给小鼠灌胃的半数致死量亦不同,四川产者为277.0±46.1mg/kg;云南产者为479±63mg/kg;广西产者为1146±312.5mg/kg;在大鼠则为120.67±38.5mg/kg。   苦楝素对不同的动物毒性差异较大,其敏感程度依次为猪>猫>猴>狗>兔>大鼠>小鼠。苦楝素对胃有刺激性,以20~40mg/kg灌胃,能使大鼠胃黏膜发生水肿、炎症和溃疡。因此胃溃疡患者慎用。8~10mg/kg 给狗灌胃,常使狗呕吐。大剂量苦楝素能损害肝脏。10mg/kg 间日给犬灌胃五次,可引起肝细胞肿胀变性、肝窦极度狭窄、血清谷丙转氨酶及谷草转氨酶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该毒性随单次剂量的增加而加强,但一般无弥漫性的肝细胞坏死,故为可逆性的。如剂量减为8mg/kg 给予5次或15mg/kg 给予1次,则未见转氨酶升高。但肝病患者仍不宜应用。剂量一般应严格控制在5mg/kg (儿童)以下。口服大剂量苦楝素后,引起急性中毒的主要致死原因似为急性循环衰竭,此为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引起内脏出血,血压显著降低所致。川楝素的作用慢而持久,在鼠体内一周以上才排完,有一定的蓄积性,故不宜连续使用。   临床应用本品一般无严重反应。治疗剂量偶有头晕、头痛、思睡、恶心、呕吐、腹痛、面红等,个别病人出现视力模糊、皮肤发痒等反应,无需特殊处理,可自行消失。严重反应或严重中毒时,可出现呼吸中枢麻痹,类似莨菪类植物中毒症状及内脏出血、中毒性肝炎、精神失常,严重者可因呼吸和循环衰竭而导致死亡。   为避免中毒,严重心脏病、胃溃疡、孕妇、贫血及体弱者慎用或忌用,肝病、肾炎患者禁用。   中毒救治:参见“川楝子”。 【医家论药】 “治游风热毒,风疹恶疮疥癞,小儿壮热,并煎汤浸洗。”(《日华子本草》) 大 蒜   为百合科植物大蒜 Allium sativum L. 的鳞茎。亦名胡蒜(崔豹《古今注》)、葫(《名医别录》)等。味辛,性温。入脾、胃、肺经。功能:行滞气、暖脾胃、消癥积、解毒、杀虫。主治:饮食积滞、脘腹冷痛、水肿胀满、泄泻、痢疾、疟疾、百日咳、痈疽肿毒、白秃癣疮、蛇虫咬伤。外用:捣敷、作栓剂或切片灸。内服:煎汤,4.5~9g;生食、煨食或捣泥为丸。 【现代研究】   主要成分:新鲜鳞茎每100g中含水分70g、蛋白质4.4g、脂肪0.2g、碳水化合物23g、粗纤维 0.7g、灰分1.3g、钙5mg、磷44mg、铁0.4mg、硫胺素0.24mg、核黄素0.03mg、尼克酸0.9mg、抗坏血酸3mg。   蒜含挥发油约0.2%,具有辣味和特臭,挥发油中含多种烯丙基、丙基和甲基组成的硫醚化合物,如:甲基烯丙基硫醚(Allyl methyl sulfide)、甲基烯丙基二硫醚(Allyl methyl disulfide)、甲基烯丙基三硫醚(Allyl methyl trisulfide)、甲基烯丙基四硫醚(Allyl methyl tetrasulfide)、甲基烯丙基五硫醚(Allyl methyl pentasulfide)、甲基丙基三硫醚(Methyl propyl trisulfide)、二甲基硫醚(Dimethyl sulfide)、二甲基二硫醚(Dimethyl disulfide)、二甲基三硫醚(Dimethyl trisulfide)、二乙烯基硫醚(Divinyl sulfide)、二烯丙基硫醚(Diallyl sulfide)、二丙基二硫醚(Dipropyl disulfide)、二烯丙基三硫醚(Diallyl trisulfide)、二烯丙基四硫醚(Diallyl tetrasulfide)、二硫杂环戊烯(Dithiocyclopentene)、丙基烯丙基二硫醚(Allyl propyl disulfide)、丙基烯丙基三硫醚(Allyl propyl trisulfide)等。   挥发性成分中也含大蒜辣素(Allicin),为抗菌的有效成分。大蒜辣素在新鲜大蒜中并不存在,是大蒜中所含的蒜氨酸(Alliin)受大蒜酶(Alliinase)的作用,水解而产生的。大蒜辣素的溶液受热时很快失去作用,遇碱亦失效,但不受稀酸影响。 挥发油中尚含有一种大蒜制生素(Allistatin)和大蒜配糖体(Glucominol)以及聚伞花烯(Cymene)、二氯化硫(Sulfur dioxide)、2-羟基丙烯(2-Hydroxypropylene)、丙醛、戊醛等。从大蒜中还提出另一种杀菌成分为二烯丙基硫代磺酸酯(Diallyl thiosulfonate),定名为“大蒜新素”。   大蒜中亦含有糖类,如:葡萄糖、果糖、半乳糖、蔗糖、棉子糖、淀粉、大蒜糊精、大蒜糖(Scorodose)以及 D-半乳聚糖、D-果聚糖、D-葡聚糖、D-阿聚糖等。   大蒜中尚含多种氨基酸,其中以胱氨酸、组氨酸和赖氨酸含量最高。   大蒜中还含多种酶,如蒜酶、过氧化酶、水解酶、多元酚氧化酶、己糖激酶以及聚果糖甙酶、转化酶、磷酸酯酶、果胶脂酶、胰蛋白酶等。 此外,从大蒜中分离出胡蒜素(Scordinin)A1、A2、A3、B1、B2、B3 等多种硫甙化合物。   药理作用: 1.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体外实验表明:大蒜制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痢疾杆菌、霍乱弧菌、白喉杆菌、肺炎球菌均有明显的抑菌和杀菌作用。霍乱弧菌和痢疾杆菌的敏感性比较强。紫皮蒜的抗菌效力较白皮蒜强。对脑膜炎球菌有抑制作用。即使对青、链、氯、金霉素耐药的细菌,大蒜制剂对其也有抑制作用。但变形与绿脓杆菌则抗力较大。对小鼠肺炎双球菌性腹膜炎无保护作用。血清能显著减少其对结核菌的作用,对实验性小鼠结核病则无疗效。痢疾杆菌在含有大蒜的培养基中长期培养,可对大蒜产生明显的耐药性,但与黄连素、合霉素、磺胺等无交叉耐药现象。对大蒜制剂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敏感性大为降低,但对链霉素的敏感性无明显改变;对大蒜耐药的大肠杆菌,对链霉素的敏感性亦未降低。关于大蒜的抗菌机制,有人认为是:大蒜中所含有效成分大蒜辣素分子中氧原子与细菌生长繁殖所必需的半胱氨酸分子中的巯基相结合,从而抑制了细菌的生长繁殖。   大蒜对真菌具有较强的杀灭、抑制作用。大蒜新素对白色念珠菌和新生隐球菌也有抑制作用。对烟曲霉的抑菌实验提示,大蒜素与5-氟脲嘧啶、二性霉素 B 有协同作用。大蒜提取物主要影响真菌生长的迟缓期。合成的大蒜素抗深部真菌的作用强于大蒜提取物,但是全血细胞能迅速降低两者的抗真菌活性。亦有报告指出,大蒜在体外对恙虫热立克次体有强大抑杀作用。有人认为,大蒜对增强肺泡巨噬细胞溶菌酶活性有显著作用,它能显著增强肺泡巨噬细胞溶菌霉的活性可能是其抗感染作用的机制之一。   体外试验表明:大蒜提取物对巨细胞病毒有抑制作用,其作用随浓度的加大而增强;对流感病毒B、疱疹单病毒亦有杀灭作用。   2. 抗原虫作用 大蒜有较强的抗原虫作用。加5%~15%大蒜液于阿米巴痢疾病人的大便玻片上,可见阿米巴立即停止活动,经大蒜作用后,再施培养,阿米巴不再生长。有人报告,大蒜汁、大蒜挥发性物质或大蒜浸出液,对阴道滴虫亦有强大杀灭作用。   3. 降血脂作用 研究证明,大蒜能降低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大蒜精油对喂饲胆固醇(0.5g/kg)所致家兔高胆固醇血症和高甘油三酯血症的降低以及维持α/β脂蛋白正常水平有明显的作用。大蒜新素50mg/kg/d灌胃,可有效防止高胆固醇饮食引起的鹌鹑血浆总胆固醇水平的急骤升高,并可维持动脉及肝脏cAMP水平接近正常对照组。动物实验表明:大蒜油可有效地对抗血脂升高,使血清、肝、肾的胆固醇、甘油三酯及肝总脂维持在正常范围。大蒜油对动脉粥样硬化的抑制可能与降低血清酯化胆固醇有关。人工合成的大蒜素亦有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作用,还能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大蒜水溶性提取物对高脂实验动物的总胆固醇和 LDL 有非常显著的降低趋势。大蒜的乙醇提取物减压冻干、经120℃一小时高压消毒大蒜以及大蒜粉均能降低高脂实验动物的血浆胆固醇、甘油三酯和游离胆固醇,降低极低密度脂蛋白与总胆固醇的比例。有报告认为,陈大蒜能更有效地防止高胆固醇饮食所引起的家兔血浆总胆固醇水平升高,新大蒜可延缓脂肪肝的发生。关于大蒜降脂作用的机制,有实验提示,服大蒜后动物粪中胆汁酸盐排出减少,可能与内源性胆固醇合成减少有关。亦有实验表明大蒜可明显减少小鼠肝中脂质的生物合成,同时影响其肝中糖原合成,降低血糖水平,并增加血浆胰岛素水平。用家兔实验也得到相同结果。大蒜及其提取物对喂饲高胆固醇的大鼠肝脏中的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和苹果酸酶有抑制作用。大蒜油降血脂的机制可能是大蒜油抑制了含巯基基团的酶或底物的活性。有报告指出,人工合成大蒜素能升高动脉粥样硬化实验动物血浆、肝脏及其动脉壁的 cAMP水平。   4. 增加纤维蛋白溶解活性的作用 大蒜对营养性高脂血症和血液凝固性变化有非常显著的保护作用。健康成人进脂肪餐和加服大蒜汁可使纤维蛋白原降低10%,胆固醇下降7.1%,凝血时间和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分别增加22%和15%。正常人每人每天口服大蒜油0.2ml,血清纤维蛋白溶解活性显著增加,连续3个月后增加为服药前的130%,且能维持相当一段时间,直至停药二个月后才降低到接近服药前的水平。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服大蒜油三个月使纤溶活性升高84%,亦于停药两个月降到服药前水平。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服大蒜油20天后,血清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增加95.5%,而安慰剂仅增加24%。但亦有与此不同的实验报告,有人指出,大蒜油能防止脂肪餐引起的凝血时间缩短和纤溶活性下降,给30名患缺血性心脏病病人和20名健康人每天服大蒜油3.75mg,连续12周,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纤维蛋白原、凝血时间、血胆固醇、甘油三酯以及β-脂蛋白均无显著变化。合成大蒜素和提取大蒜素对动物凝血时间均有延长作用,但对血纤维蛋白原及纤维活性未见有何影响。   5. 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 实验表明:大蒜精油能降低由ADP、肾上腺素、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用,抗聚效果与剂量正相关。从大蒜油中分离出的二烯丙一硫化物、二烯丙二硫化物,甲基烯丙基三硫化物、二烯丙三硫化物均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其中甲基烯丙基三硫化物的作用最强,其次是二烯丙基三硫化物。甲基烯丙基三硫化物在体内有抗五羟色胺所引起的血小板凝集作用,并可轻度抑制凝集的血小板变形。人工合成的大蒜素亦具有良好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研究发现,大蒜油有类似阿司匹林的作用。大蒜素具有明显抑制高胆固醇血症引起的血小板聚集作用,并且这种作用是通过提高血小板内cAMP这一主要环节而实现的。此外,大蒜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模式与抑制血小板上纤维蛋白原受体有关。关于大蒜影响血小板聚集功能的机制,有人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①抑制血小板AA代谢; ②升高血小板cAMP水平;③ 改变血小板膜的理化性质,从而影响血小板的摄取和释放功能;④ 抑制血小板膜上纤维蛋白原受体,从而抑制血小板与纤维蛋白原结合;⑤影响血小板膜上的巯基,从而改变了血小板的功能。   6.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实验证明:大蒜能激活吞噬细胞,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机能有明显促进作用,能提高整个巨噬细胞系统对刚果红染料颗粒从血中的清除率。正常及实验性阑尾炎家兔右下腹皮肤外敷大黄、芒硝及大蒜加醋研成的糊剂,对阑尾及脾脏的网状内皮系统有明显的刺激作用,表现为网状细胞增生和增大,阑尾的炎症减轻,因此可用于外敷治疗阑尾炎。患者注射大蒜注射液后,淋巴细胞转化率和玫瑰花瓣状反应等显示其免疫指标有所升高。有人认为,大蒜可能有免疫激发作用,属于免疫激发型中草药。   7. 对肝脏的保护作用 动物实验表明:大蒜挥发油有明显的保肝作用。大蒜油对自由基形成、对四氯化碳诱导肝微粒体脂质过氧化作用均呈抑制效果,作用程度相当于维生素 E,提示抗氧化活性在大蒜油抑制四氯化碳诱发肝损伤方面起重要作用。大蒜辣素对四氯化碳诱发的大鼠肝损伤所致之GP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升高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并呈量效关系。亦有实验表明:大蒜提取物可避免大鼠肝微粒体形成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具有保护微粒体不发生脂质过氧化作用;并有使微粒体膜免于发生脂质过氧化作用。此外,大蒜还能增加小鼠肝细胞中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活性,从而提高肝脏的解毒能力。   8.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实验表明:大蒜制剂有减慢心率、增加心收缩力,扩张末梢血管,增加利尿的作用,亦能降低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家兔的血压,但对正常动物的血压则无明显影响。临床上治疗高血压及动脉粥样硬化有效。口服大蒜制剂,能使实验性高血压犬的血压明显下降至正常。麻醉兔和犬静脉注射大蒜浸出液均能引起短暂的血压下降;蛙全身血管灌流有微弱的血管扩张作用。用大蒜提取物0.2g/kg给乌拉坦麻醉猫静脉注射,能使其血压降低50mmHg(6.65kPa)或更多。但亦有实验表明:大蒜的乙醇提取物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血压无明显影响。对麻醉犬胃内给予大蒜胶囊后,能产生明显的、与剂量相关的利尿利钠作用。 当剂量为15mg/kg时,所有动物均出现明显降压反应,持续时间较利尿排钠作用更长;高剂量组动物在 200分钟后动脉压仍继续下降。有人认为,蒜对麻醉犬的利尿排钠和降压作用与人和大鼠静脉滴注低剂量心房肽所得结果相似。亦有报告指出,大蒜乙醇提取物至少含两种药理活性物质,一种是溶于氯仿的,有杀菌作用,对离体蛙心有轻度兴奋作用,对麻醉猫有轻度升压作用,对离体兔肠有麻痹作用;另一种是不溶于氯仿的,无杀菌作用,亦不能使离体蛙心兴奋,对麻醉猫有明显降压作用,对离体兔肠有兴奋作用。   9. 降血糖作用 动物实验表明:用大蒜榨汁喂饲家兔,对控制血糖有明显效果。用14C标记的醋酸盐喂养小鼠或用14C标记的蔗糖给小鼠腹腔注射后发现,大蒜能影响其肝中糖原的合成,降低其血糖水平并增加血浆胰岛素水平。给四氧嘧啶所致糖尿病大鼠口服大蒜提取物,亦有降血糖作用,服药后2小时,血糖浓度降低17.9%~26.2%。   大蒜辣素6mg/kg/d和10mg/kg/d灌胃,有提高正常人葡萄糖耐量的作用,而葡萄糖耐量可间接反映胰岛β细胞的功能。这说明大蒜辣素降血糖作用机制可能是由于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和增加组织细胞对葡萄糖利用的结果。   10. 抗肿瘤作用 有报告指出,新鲜大蒜有抑制雌性小鼠乳腺癌发生的作用,其蒜辣素可能是其活性成分。大蒜液及大蒜提取物对大鼠腹水肉瘤MTK-Sarkoma Ⅲ及小鼠艾氏腹水癌的瘤细胞具有抗有丝分裂作用。天然蒜油对肝癌腹水型及实体型两种病株均有显著延长小鼠生命的作用。腹腔或瘤体注射50~100mg/kg,对动物多种实体肉瘤均有显著抑制作用,抑制率为40%~50%。经天然蒜油治疗的小鼠肉瘤S180,切片镜检发现对细胞核分裂有抑制作用。人工合成蒜油注射液对网织细胞瘤有明显抑制作用,其疗效接近消瘤芥。实验表明:大蒜制剂与 5-氟脲嘧啶、环磷酰胺合用时不能增加二者的抗癌效果。体外实验证明:大蒜液的抗癌作用可能主要是由于它们间接或直接损伤癌细胞的遗传物质的载体即染色体的结构,由于染色体的退行性改变从而导致了癌细胞核的退行性改变,最终引起癌细胞死亡。人工合成的大蒜油较天然大蒜油在抑制癌细胞有丝分裂导致癌细胞死亡率增高方面,有明显而稳定的效果。提示大蒜液的抗癌成分可能主要是二烯丙基硫代磺酸酯。大蒜对网状细胞肉瘤和肝癌腹水瘤株的生命延长率分别为51.5%和42.9%。实验发现,大蒜提取液对鼻咽癌、肝癌和Hela细胞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机制是大蒜辣素直接或间接地损伤癌细胞的染色体的结构,发生染色体的退行性改变。小鼠体内实验的抑瘤有效剂量比中毒剂量低得多,安全度大。大蒜匀浆和大蒜新素有良好的抗胃癌细胞的作用,大蒜新素只需5-Fu剂量的1/3左右,即能获得同样效果。大蒜新素尚具有强烈的抑制人体胃腺癌细胞株(SGC)细胞集落形成的作用,并有诱发人体淋巴细胞(SCE)的作用,二者存在负相关。   大蒜油对亚硝胺诱发的大鼠肝癌前病变有明显干扰作用。大蒜及其提取物能阻断亚硝酸胺合成。用大蒜灌胃能明显抑制从胃液中分离出的硝酸盐还原菌的生长和亚硝酸盐的产生,大蒜提取液在体外模拟胃液条件下能明显阻断二甲基亚硝胺(DMNA)、二乙基亚硝胺(DENA)和二丁基亚硝胺(DBNA)的化学合成,大蒜液的剂量与DENA和DBNA的合成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其原理在于大蒜的有效成分能消除反应液中的亚硝酸盐,即大蒜中含有一种较特异的巯基化合物烯丙基硫醇,该化合物竞争性地与亚硝酸盐结合,生成烯丙基硫代亚硝酸酯,从而阻断亚硝胺的化学合成。大蒜提取液0.5g/ml还可阻断大肠杆菌等对DENA和DBNA合成的促进作用,这一效应对人群预防癌症可能具有意义。   大蒜对白血病细胞集落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具有良好的特异性,为预防和治疗白血病提供了新线索。   11. 其他作用 有实验表明:大蒜对延缓衰老有一定作用,蒜氨酸和大蒜乙醇提取物在体外的抗氧化活性优于人参;在体内,大蒜对肝脏抑制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亦优于人参,但在脑内的活性则不及人参。   大蒜可以促进胃液分泌,促进维生素B族的吸收,增进食欲。大蒜含有一种能刺激垂体的物质,有助于控制内分泌腺的分泌,从而调节人体对脂肪和糖类物质的消化、吸收,促进机体的代谢活动。   大蒜新素对人及大鼠、田鼠的精子具有抑灭作用,体外抑精效力较强,当药液浓度在0.75%时,可在20秒内将精子杀灭,在浓度为0.093时可在3~5分钟内将精子杀灭。抑精作用的强弱与药物浓度相关,且有种属差异。大蒜新素在有效抑精浓度时对动物阴道局部无刺激作用,也不抑制乳酸杆菌的生长繁殖。大蒜乙醇提取物有兴奋子宫的作用,并能加强雌二醇对子宫的兴奋作用。   大蒜提取物对大鼠甲醛性关节炎有抑制作用,但对实验性的皮下肉芽囊的渗出则无影响。从大蒜中提取出一种抗凝血成分,在试管及整体试验中均有降低血钙的作用,给兔静脉注射70mg,可见肌肉抽搐,并能致死。 【临床运用】 临床报道: 1. 治疗支气管哮喘 紫皮大蒜 10~15 头(视年龄、体型而定)捣泥,麝香1~1.5g,研成细末。让患者伏卧,以肥皂水、盐水清洁局部皮肤,先将麝香末均匀的撒敷在第七胸椎棘突到第十二胸椎棘突宽8分~1寸的脊部中线长方形区域内,继将蒜泥覆盖于麝香上,60~70分钟后将麝香及蒜泥取下,清洗局部,涂以消毒硼酸软膏,覆以塑料薄膜并以胶布固定。治疗184例,观察2年以下者72例,显效58例,好转10例,无效4例。随访2年以上者112例,痊愈46例,显效42例,好转19例,无效5例。〔陕西中医 1983;(3):9〕 2. 治疗肺炎  a. 大蒜糖浆(10%或100%)15~20ml,每4小时服1次。治疗大叶性肺炎9例,6例治愈,3例效果不满意。治愈病例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为1~3天,症状及体征于退热后均迅速改善或消失。X线胸部复查,均在3~5天后阴影逐步减退或消失。〔中华内科杂志 1960;8(1):36〕   b. 生大蒜6~9g,捣碎,冲入沸水60ml,浸泡1小时,去渣,分3次口服。治疗小儿真菌性肺炎28例,在7~18日内均痊愈出院。〔中级医刊 1987;(6):54〕   3. 治疗肺结核 每次用紫皮大蒜1头约50g,放于玻璃瓶中,用木棒捣碎后,将蒜泥摊布于瓶壁及瓶底上,在均匀呼吸及深呼吸交替进行中用口吸其挥发气,每日上下午各1次,每次1~2小时。单用蒜治疗组17例20个空洞;吸入蒜气并服异菸肼治疗组21例27个空洞。均取得一定治疗效果。〔新中医 1980;(4):26〕   4. 治疗咯血 新鲜大蒜1只,去皮,捣成泥状,取9g,加硫黄末6g、肉桂末3g,研匀后,分涂两块纱布上,敷贴于双侧足底涌泉穴,隔日换1次。治疗35例,咯血停止29例,其中有5例系大量咯血用垂体后叶素无效,改用本法治疗咯血停止。本方对肺虚型咯血疗效最显著。为防止皮肤起泡,可先在局部涂上石腊油。〔中华医学杂志 1977;(12):777〕   5. 治疗阿米巴痢疾 每日口服紫皮大蒜1头,连服7天;另用10%大蒜液70~100ml 灌肠,每日 1次,共6次,治疗阿米巴痢疾100例,治疗后平均两天内大便转阴。〔东北医学杂志 1952;(7):617〕   6. 治疗急性肾炎 紫皮大蒜250g,去皮,成熟西瓜1个(约3~4kg)将皮开一个三角口,将去皮大蒜塞入西瓜内,再以切下的瓜皮盖好,然后削掉西瓜硬皮,放锅内蒸熟,将瓜与大蒜并食,1日内分次食完,削下的硬皮煎汤作茶饮。治疗21例,治愈14例,好转5例,无效2例。〔湖北中医杂志 1986;(2):51〕   7. 用于利尿 大蒜120g,芒硝60g,捣成浆糊状,外敷两侧肾区(局部用油沙布保护,以防灼伤起泡),每日敷2~4小时,3天为1个疗程。治疗15例肾功能衰竭少尿者,其中5例慢性肾盂肾炎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者疗效良好,1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尿毒症者则无明显疗效。〔中医杂志 1981;(11):38〕   8. 治疗关节炎 将大蒜头(去皮)100g,捣成糊状;李树皮50g ,加水100ml,煎取20ml;生姜10g 捣烂取汁,加蜂蜜6g 调匀,以上诸药调成糊剂,摊在塑料布上,厚约0.2cm,外敷关节周围,用绷带包扎固定,待局部有发热、刺痛感30~50分钟,除去敷药,暴露患部即可。治疗104例,治愈56例,显效31例,有效12例,无效5例。疗程9~50日,平均35日,一般敷药1次。〔四川中医 1989;(3):33〕   9.治疗急性乳腺炎 大蒜切分许厚薄片,放肿块上,以蚕豆大艾柱灸之,患者觉灼热难忍时可将蒜片提起或沿皮肤移动后再放回原处。每灸4~5次要换新蒜片。到灸至局部红晕、乳汁自行外溢为1疗程。治疗18例,1次治愈者5例,2次治愈者13例。〔新疆中医药 1985;(2):19〕   10. 治疗急性阑尾炎 鲜大蒜头12个(剥外皮洗净),芒硝180g,将2药捣成糊状,先在右下腹压痛处用醋涂擦一遍,然后将药敷于压痛处,厚约 1cm,范围要大于病灶,40~60分钟去掉敷药,用温开水洗净局部,再将生大黄末用醋调成糊状,敷于原压痛处,6~8小时后用水洗去。治疗374例,痊愈340例,显效20例,无效14例。〔新医学 1973;(8):398〕   11. 治疗阑尾脓肿 右下腹包块穿刺抽脓,以灭滴灵液冲洗,然后取大蒜50~100g,芒硝20~50g,混合捣烂呈糊状,用7~10层纱布包裹并敷在包块处(患部垫上1层油纱布)。抽脓时应尽量1次抽完,外敷药每1~2天更换1次。病重者可加服大黄牡丹皮汤。治疗15例,除2例因脓肿大、中毒症状严重而手术治疗外,均以本法治愈。其中穿刺1次者9例,2次者3例,3次者1例。〔四川中医 1988;(9):23〕   12. 治疗斑秃 取成熟的新鲜红皮蒜,去皮,在消毒的容器中捣烂取汁,加入甘油,蒜汁与甘油按3:2或3:1的比例拌匀。局部用温水洗涤后外搽本药,每日2~3次。药物配制后不宜放置过久,涂药勿达健康皮肤。兼服汤剂,药用黄芪、当归、桑椹、黄精、白术、白芍各15g,熟地20g,鸡血藤25g,黑豆30~50g,随证加减。治疗856例,用药 17~46天后,痊愈842例,未愈14例。〔吉林医学 1985;(5):24〕   13. 治疗癣症 川椒(去籽)25g,紫皮大蒜 100g,先将川椒研粉,再与大蒜混合,捣成药泥,装入瓶内备用。用温水浸泡、洗净、擦干患处,再以棉签敷上薄薄一层大蒜泥,用棉球反复揉搓,使药物渗入皮肤,每天1~2次,10天为一疗程。治疗头癣3例、手足癣13例、体癣11例、甲癣13例,全部治愈,随访一年无复发,治疗中有5例出现眉部轻微灼痛,未影响继续治疗。〔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0;10(4):211〕   14. 治疗蜈蚣咬伤 独头大蒜 1 枚(新鲜尤佳)剥去蒜衣,切开并以其截面反复擦伤口及其周围 2~3cm 处10~15分钟,每小时1次。治疗15例,经擦治3~10次后均愈(其中加服黄连解毒汤加减者1例)。〔新中医 1991;(6):6〕   15. 治疗霉菌性感染 大蒜30~40g,剥皮洗净,捣成蒜泥,用沸水3000ml,浸泡1~2小时得大蒜液,每次100ml,每日3次口服,1周为1个疗程。治疗重症肺心病急性发作期肺部霉菌感染12 例,全部治愈。〔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1;11(7):429〕 方剂选用: 1. 治疗心腹冷痛:蒜,醋浸至二、三年,食至数颗。(《濒湖集简方》)   2. 治疗疟病:独头蒜,于白炭上烧之,末,服方寸匕。(《补缺肘后方》)   3. 治疗脏毒:鹰爪黄连末,用独头蒜一颗,煨香烂熟,研和入臼治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陈米饮下。(《本事方》蒜连丸)   4. 治疗背疽漫肿无头者(用湿纸贴肿处,但一点先干处,乃是疮头):用大蒜十颗,淡豉半合,乳香钱许。研烂,置疮上,铺艾灸之,痛者灸令不痛,不痛者灸之令痛。(《外科精要》)   5. 治疗鼻衄不止,服药不应:蒜一枚,去皮,研如泥,作钱大饼子,厚一豆许,左鼻血出,贴左足心,右鼻血出,贴右足心,两鼻俱出,俱贴之。(《简要济众方》) 【注意事项】   宜忌:阴虚火旺者以及目疾、口齿、喉、舌诸患和时行病后均忌食。本品外敷能引起皮肤发红、灼热、起泡,故不可敷之过久。灌肠法不宜用于孕妇。   毒副作用:天然或合成大蒜新素给小鼠静脉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 70mg/kg,口服的半数致死量为 600mg/kg。大蒜油给小鼠静脉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134.9mg/kg。   家兔静脉注射大蒜水溶醇不溶成分或挥发油可使血中红细胞、血红蛋白减少。给予生大蒜亦有相似作用。   临床应用本品,成人每日服大蒜汁50~60ml,连服4天,无任何毒性。大蒜注射液长期静脉滴注容易导致静脉炎。大蒜局部应用有较强刺激性;与动物或人的红细胞接触可使之变成棕黑色,高浓度甚至可使红细胞溶解。 【医家论药】   “葫,大蒜也。辛温能辟恶散邪,故主除风邪,杀毒气及外治散痈肿疮也。辛温走窜,无处不到,故主归五脏。脾胃之气最喜芳香,熏臭损神耗气,故久食则伤人。肝开窍于目,目得血而能视,辛温太过,则血耗而目损矣。总之,其功长于通达走窍,去寒湿,辟恶邪,散痈肿,化积聚,暖脾胃,行诸气。”(《本草经疏》)   “健脾,治肾气,止霍乱转筋、腹痛,除邪辟温,疗劳疟、冷风、痃癖、温疫气,敷风损冷痛,蛇虫伤,并捣贴之。”(《日华子本草》)   “葫蒜,其气薰烈,能通五脏,达诸窍,去寒湿,辟恶邪,消痈肿,化癥积肉食,此其功也。”“捣汁饮,治吐血心痛;煮汁饮,治角弓反张;同鲫鱼丸治膈气;同蛤粉丸治水肿;同黄丹丸治痢疟孕痢;同乳香丸治腹痛;捣膏敷脐,能达下焦,消水,利大小便;贴足心,能引热下行,治泄泻暴痢及干湿霍乱,止衄血;纳肛中,能通幽门,治关格不通。”(《本草纲目》)   “大蒜,性热善散,善化肉,故人喜食,多用于暑月。其伤脾伤气之祸,积久自见,化肉之功,不足言也。”(《本草衍义补遗》) 斑蝥 为芫青科昆虫南方大斑蝥 Mylabris phalerata Pall. 或黄黑小斑蝥 Mylabris cichorii L. 的干燥全虫。亦名斑猫(《本经》)等。味辛,性寒,有毒。入大肠、小肠、肝、肾经。功能:攻毒蚀疮、破血散结。主治:痈疽、恶疮、顽癣、口眼斜、喉蛾、瘰疬、狂犬咬伤、经闭、癥瘕。外用:研末敷贴、发泡,或酒、醋浸涂。内服:炒炙研末,0.03~0.06g,或入丸、散。 【现代研究】   主要成分:斑蝥中含斑蝥素(Canthavidin) 0.060%~1.825%,并含羟基斑蝥素(Hydroxycan- thavidin),其含量为斑蝥素含量的1/2~1/3。尚含脂肪12%及树脂、蚁酸、色素等。   人工合成的斑蝥素的衍生物有斑蝥酸钠、羟基斑蝥胺、甲基斑蝥胺、去甲斑蝥、丙烯基斑蝥胺等。 南方大斑蝥除去头、足和翅的虫体含磷23.785mg/g、镁7.114mg/g、钙1.691mg/g,并含有铁、铝、锌、铬、锰、镉、锶和铜等微量元素。全虫及头、足、翅等部分亦含有一定量的上述元素和铅元素。   药理作用: 1. 抗癌作用 斑蝥是我国首先发现具有抗癌作用的药物。有人发现,应用斑蝥3~4次能使焦油诱发的家兔癌瘤消失。体外试验(美蓝法或细胞呼吸法等)证明,斑蝥的水、醇或丙酮提取物能抑制Hela细胞和人的食管癌、贲门癌、胃癌、胃窦癌、乳腺癌、纤维瘤、何杰金病、肝癌、肺癌及脾肉瘤细胞的代谢。斑蝥中的活性成分斑蝥素对肝脏和癌细胞有较强的亲和性;对小鼠腹水型肝癌及网状细胞肉瘤有抑制作用,其疗效与接种的瘤细胞数有关,斑蝥素能使网状细胞肉瘤ARS腹水型小鼠的生存时间延长56%左右,亦能使小鼠腹水型肝癌细胞明显萎缩、退化及胞浆空泡变性等形态学改变得以改善。斑蝥素对小鼠肉瘤180、大鼠瓦克瘤无效。斑蝥素的有效剂量和毒性剂量非常接近。关于斑蝥素的抗癌原理,有人认为,它能抑制癌细胞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从而抑制其生长分化。在治疗量下对癌细胞有核固缩、破裂等形态变化。临床药理研究亦表明:斑蝥素对原发性肝癌及其他癌症有效,且无骨髓抑制作用。   研究表明:斑蝥酸钠、去甲斑蝥素和去甲斑蝥酸钠可以各种方式作用于癌细胞。肝癌小鼠给予斑蝥酸钠后,不仅能提高肝癌细胞内的cAMP水平和 cAMP/cGMP的比值,而且能抑制cAMP磷酸二酯酶活性,提示其抗癌作用与提高cAMP水平、降低cAMP磷酸二酯酶活性有关;斑蝥酸钠能提高癌细胞和荷瘤细胞的能量代谢,提高过氧化氢酶的活力,降低荷瘤小鼠的癌毒素水平。   去甲斑蝥素和去甲斑蝥酸钠能提高肝癌细胞的呼吸抑制率,增加酸性磷酸酶和脱氧核酸酶的活性。去甲斑蝥酸钠对细胞有丝分裂尚有干扰作用,导致有丝分裂紊乱,其作用效应对非常二倍体细胞和肿瘤细胞大于正常二倍体细胞,从而对癌细胞有针对性。   研究还发现,斑蝥素、斑蝥酸钠和去甲斑蝥素的抗癌作用依次增强,而泌尿副作用依次降低,去甲斑蝥素几乎无此副作用,表明甲基不是活性基团,而与副作用有关。从而证明去甲斑蝥素是目前该类成分中较理想的结构。   2. 对造血系统的作用 斑蝥能刺激骨髓引起白细胞升高。在斑蝥素动物实验中,骨髓检查可见白细胞增生活跃。斑蝥酸钠也有类似作用,同时,仍有一定副作用。去除斑蝥素的二甲基,人工全合成去甲斑蝥素,对小鼠、大鼠及家兔的外周白细胞有明显升高作用。用于治疗原发性肝癌、食管癌及慢性肝炎266例,72%患者的白细胞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副作用显著降低。对其他抗癌药物所致的白细胞降低也有一定的拮抗作用。动物(小鼠)实验表明:去甲斑蝥素升高白细胞的作用机制是由于刺激骨髓细胞DNA的合成所致。   去甲斑蝥酸钠1mg/kg腹腔给药3天,能使正常小鼠骨髓粒-单系祖细胞产率增加;腹腔连续给药5 天,在使放射损伤的小鼠外周白细胞数量回升的同时,还可使粒-单系祖细胞产率得到部分恢复,且能促使更多的骨髓造血干细胞进入细胞周期。   3. 局部刺激作用 斑蝥及斑蝥素对皮肤黏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能引起局部发赤和起泡。但其对组织的穿透力却较小,因此其作用较缓慢,仅有中度疼痛,通常不涉及皮肤深层,形成的泡很快痊愈而不留疤痕。由于斑蝥素在发泡时能刺激巨噬细胞大量产生,故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其对黏膜或皮肤创口的作用较强烈,且较难痊愈。   口服斑蝥可引起口腔、咽喉烧灼感、呕吐、腹痛、腹泻。从肾脏排出时,可刺激整个泌尿道,对膀胱刺激可致尿急,对尿道刺激可引起阴茎异常勃起。故俗称斑蝥为壮阳剂。   4. 对病原微生物的作用 斑蝥素对新城疫鸡瘟病有良好疗效,可使 90%以上的“急性型”病鸡在3天左右痊愈。单用斑蝥素治疗非成年甲型肝炎,外敷治疗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均有效果。斑蝥水浸剂(1:4)在试管内对堇色毛癣菌等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5. 对免疫机能的影响 以小鼠移植癌进行免疫试验,斑蝥对机体免疫机能无明显影响,但较大剂量则可使免疫能力下降。这种免疫抑制可能是机体全身性衰竭的表现。临床应用斑蝥素对一部分病人有提高免疫机能现象。斑蟊素对周围血象中的白细胞数无降低作用。   6. 雌激素样作用 有人报告斑蝥素有雌激素样作用;但也有人认为单纯的斑蝥素无此作用,只有不纯的斑蝥素方有此作用。   7. 其他作用 对家兔实验性踝关节炎,用斑蝥丹(即 0.1g 斑蝥蜜丸)灸治,有明显抗炎效果。斑蝥水浸剂在体外能杀死丝虫幼虫。 【临床运用】 临床报道: 1. 治疗肝癌 斑蝥5~6只,去头、翅、足,纳入鸡蛋内,文火烤干,研碎分包2份。每次1份,日服1~3次,最长曾有连服14个月的患者,能延长原发性肝癌病人的生存时间,缓解症状。〔药学通报 1980;15(5):271〕   2. 治疗晚期食道癌 斑蝥1只(去足头、翅、绒毛),鸡蛋敲一小孔,放进斑蟊,放锅内蒸约半小时,取出斑蝥,分作3块吞服,鸡蛋也可分小块同服。以此为主,配合化疗,治疗晚期食道癌112例,病程在1年以上者53例,2年以上者41例,3年以上者16例,4年以上者2例。治愈2例,显效3例,有效63例,死亡44例。〔江苏医药 1977;(1):23〕   3. 治疗各种关节炎 按不同发病部位选穴后,取发泡散(斑蝥3份,腰黄5份,共研细末)0.3~0.6g,置膏药中贴于穴位上,24小时后起泡揭去,用消毒针穿刺排液后,换敷青冰散,24小时后换贴阳春膏,72小时后取下,每次取2~4穴,一般治疗2~3次。治疗各种关节炎109例,17例疼痛消失,活动不受影响;25例疼痛消失,尚有酸胀感觉;44例疼痛减轻;23例无变化。〔浙江中医杂志 1980;15(2):56〕 4. 治疗肱骨外上髁炎  a. 肘关节屈曲90~120 度,取斑蝥粉0.01~0.02g,置于肱骨外上髁压痛最明显处,盖贴胶布,待7~9小时后局部有热辣、微痛感,皮肤潮红起泡,即去胶布及药,盖上消毒纱布。7天发泡1次,3次为1个疗程。治疗16例,发泡1~2次痊愈者9例,3次痊愈者4例,好转2例,无效1例。〔新中医 1983;(11):10〕   b. 斑蝥粉0.01g 或0.02g,用大蒜汁调合成饼放在穴位上,盖贴约8cm×10cm大的胶布。发泡后一般2~4天即干燥而愈。每周发泡1次,3次为1疗程。治疗40例,发泡1~2次痊愈18例,发泡3 次痊愈22例。〔陕西中医 1989;10(7):318〕   c. 用斑丁粉(斑蝥、丁香粉等份混匀)少许,以 75%乙醇调成厚糊状,置明显压痛点上,胶布固定。3~4 小时后洗去,若已起泡可刺破用消毒纱布包扎。治疗63例,仅2例无效。〔浙江中医杂志 1981;16(3):14〕   5. 治疗骨结核 在鸡蛋顶上挖一小洞,入斑蝥 7只,隔水蒸熟,去斑蝥吃蛋,每天1只斑蝥蛋,连服30~40只,配合内服中药及外治,治疗骨结核102例,有效率为99%。孕妇及肾炎、泌尿系感染者忌服。〔上海中医药杂志 1980;(1):29〕 6. 治疗甲沟炎  a. 斑蝥末每次10~12mg,均匀地撒一薄层于患处,然后用黑膏药文火烘软贴上,8~12小时后患处有微黄色液体渗出,揭去膏药,清除药泥,外涂2%龙胆紫溶液。治疗105例,用药1次,全部治愈。用药期间忌食辛辣刺激食物及饮酒。〔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4;4(6):375〕   b. 斑蝥5g,六月雪25~30g,水煎温洗患处,每日4~6次,治疗13例,均1~3天治愈。化脓者先切开引流。〔赤脚医生杂志 1979;(12):20〕   7. 治疗寻常疣 常规消毒后,疣顶部皮肤削去至见血,将活斑蝥去其头,局部外涂其流出的水珠样黄色分泌物,一只涂2~3个疣,勿需敷料覆盖。12~24小时后,可见涂药的疣变成如烫伤后的水泡,48~72小时后水泡自行消失不留疤痕。疣数目较多者,则选择较大及发病时间长者先治,其余可自行消退。治疗100例,均愈。用药期间未发现副作用。〔云南中医杂志 1982;3(5):24〕 8. 治疗神经性皮炎  a. 斑蝥15g,入70%乙醇100ml中,浸泡1周后取浸液涂患处。涂药后数小时,局部即发生水泡,用针刺破,敷料包扎,3~4天后即结痂脱落而愈。如病灶部仍有苔癣样变,可再次涂药。一般涂药1~3次。治疗24例,除1例中断治疗外,皆愈。〔中华皮肤科杂志 1964;(1):23〕   b. 斑蝥粉2份,砒霜1份,加白醋调成糊状,涂患处,约半小时,刺破所起之泡,吸干液体,涂消炎药膏。治疗37例,除1例中断治疗外,其余经治1~2次,约7天左右而愈。〔广西中医药 1981;(2):45〕   9. 治疗牛皮癣 斑蝥15g,生半夏30g,共研极细末,加香油适量调成糊状。先将病变处鳞屑清除干净,使创面有点状出血为宜。然后将药膏摊敷于患部,约为5分硬币厚,每日1次。用药后3次见效。治疗47例,疗效满意。〔四川中医 1991;9(7):36〕   10. 治疗鹅掌风 斑蝥(去头、足、翅)2个,花椒10g,土槿皮15g,加醋500g,浸泡1夜,次日煮沸,待温后浸泡患手,多在1周左右痊愈。〔浙江中医杂志 1987;(1):17〕 11. 治疗面瘫  a. 斑蝥3只,巴豆3枚(去壳),共研细粉,用植物油调成糊状,将药物涂于无菌敷料上,敷于地仓及下关穴,保留5~8小时,去敷料后可见大小不等之水泡,待其自行干燥结痂脱落即可。每7天敷1次,每次敷两个穴位。共治疗面瘫13例,经治1~3次治愈12例,好转1例。〔新中医 1985;(5):34〕   b. 斑蝥、巴豆各1份,研成细末,净水调敷患侧下关、太阳、四白、迎香或面神经运动点。治疗周围性面瘫38例,痊愈30例,显效4例,好转2例,无效2例。〔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1987;(3):130〕   12. 治疗腮腺炎 斑蝥、雄黄、白矾各30g,蟾酥10g,共研细末过箩为发泡散,装瓶备用。再用香油、广丹配制成黑膏药。用法:先用75%乙醇消毒腮肿部位,后摊黑膏药于油纸上,并取少许发泡散置膏药中心(约 0.1~0.3cm),稍加热后将膏药贴于腮肿部位,但应将发泡散对准肿部最高处。贴药24小时后,除去膏药见肿起、发泡部位水破自流,后用龙胆紫药水外涂即可。如未发泡,应再敷1次即可。治疗500例,结果1次治愈401例,2~3次治愈90例,有效9例 。〔陕西中医 1991;12(8):355〕   13. 治疗斑秃 斑蝥2个,补骨脂、旱莲草、川椒、干姜各20g,红花5g,用75%乙醇200ml,浸泡1周后滤液。以棉签蘸药液擦患处,日3~5次,1月为1疗程。治疗123例,痊愈87例,显效31例,无效5例。有效率95.9%。〔河南中医 1990;(3):23〕   14. 治疗痛经 斑蝥、白芥子各20g,研极细末,以50%二甲基亚砜调成膏状。取麦粒大小放于胶布上,贴于中极或关元穴(两穴交替使用)。每次经前5日贴第1次,月经始潮或始觉腹痛则贴第2次。两个月经周期为1疗程。一般贴3小时揭去药膏,出现水泡逐渐增大,常2~3日逐渐干瘪结痂。水泡一旦擦破,涂紫药水。治疗82例,用药1个疗程后,显效56例,有效18例,无效8例。〔北京中医 1990;(5):28〕   15. 治疗外阴白斑 斑蝥1.5g,75%乙醇100ml,浸泡2周,滤液涂病变处,涂药2小时局部起水泡,外涂1%龙胆紫预防感染。一般7~10天涂药1次,7~10次为1疗程。治疗7例,均愈。〔广西中医药 1978;(2):11〕   16. 治疗小儿咳喘 斑蝥45%,雄黄45%,麝香10%,蜂蜜适量。先研斑蝥为粉,后入雄黄、麝香,共研匀,蜜调糊,每取米粒大,放于寸方胶布中间贴穴位上,每次取5~7个(双侧定喘、肺俞、风门为主穴,痰多难咯加双侧丰隆,纳呆加双侧足三里,喘重加膻中),每7~14天贴1次,3次为1疗程,间隔7~14天再贴。贴后8~12小时出现水泡,局部发热、胀痛,2~3天后症状减轻,5~6天后取下胶布,涂紫药水。治疗484例,治愈238例,显效85例,进步131例,无效30例,总有效率为93.8%。〔中国针灸 1984;(4):18〕   17. 治疗梅核气 斑蝥3g,全虫、蜈蚣各1g,冰片0.5g,共研细末,加凡士林调成糊状,制成斑蝥膏。取火柴头大小置胶布上,贴天突和曲池穴上,3 天后取下,未效者,水泡脱痂后再贴敷。治疗100例,结果治愈67例,显效14例,好转11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 92%。〔福建医药杂志 1980;2(6):20〕   18. 治疗鼻炎 生斑蝥(去足翅),研细末,用适量水、醋或蜂蜜调成糊状。患者印堂擦洗干净后,取1小块胶布,于中心处剪一黄豆大小的孔并贴于该穴,将药直接涂于小孔内,外以胶布贴盖,24 小时后去掉。不愈者1周后重复使用。局部水泡较小者用75%乙醇棉球轻压片刻,较大者以消毒针穿破放出水液,涂以2%龙胆紫或红霉素眼药膏,外用消毒纱布覆盖。治疗670例,用药1~7次后,痊愈 527例,显效100例,无效43例。对单纯性鼻炎、过敏性鼻炎疗效较佳,有效率在97%以上;慢性鼻炎、慢性副鼻窦炎疗效次之,有效率分别为84.3%和72.1%。〔上海中医药杂志 1990;(2):18〕   19. 治疗鼻源性眼痛 斑蝥去头、足、翅,研末备用。取直径1cm的胶布一块,将其中心剪一直径0.5cm 的圆孔并贴于印堂穴处,用小刮匙取斑蝥粉如绿豆粒大置于孔中,外贴胶布。注意勿将药物误入眼内及口腔,以免引起不良反应。24 小时后除去胶布和药物,可见局部皮肤发红或有水泡,用新洁尔灭或乙醇消毒预防感染,2~3日后水泡自然吸收,每隔7天贴治1次,治疗110例,经用药1~7 次后,痊愈103例,好转5例,无效2例。〔山东医药 1991;31(1):2〕   20. 治疗慢性咽喉炎 斑蝥7个,白糖500g,去核大枣7枚。每枚大枣内装斑蝥1个,将白糖盛于碗中,把装有斑蝥的大枣放在白糖上面,置于蒸笼中蒸40分钟,取出,弃枣及斑蝥,留白糖备用。每天早上各取上制白糖一调羹开水冲服。约10天服完,为1疗程。治疗78例,用药1~3个疗程,临床痊愈51例,有效21例,无效6例。〔中原医刊 1990;17(6):3〕 方剂选用: 1. 治疗痈疽,拔脓,痈疽不破,或破而肿硬无脓:斑蝥为末,以蒜捣膏,和水一豆许贴之,少顷脓出,即去药。(《仁斋直指方》)   2. 治疗大人小儿瘰疬内消方:斑猫一两,去翅、足,用粟米一升,同斑猫炒令米焦黄,去米不用,细研,入干薄荷末四两,同研令匀,以乌鸡子清丸如绿豆大。空心腊茶下一丸,加至五丸,却每日减一丸,减至一丸后,每日服五丸。(《经验方》)   3. 治疗干癣积年生痂,搔之黄水出,每逢阴雨即痒:斑猫半两,微炒为末,蜜调敷之。(《外台秘要》)   4. 治疗一切瘘:斑猫三十枚(去头、足、翅,糯米拌炒令米黄),蜥蜴三枚(炙令黄),地胆四十枚(去头、足、翅,糯米拌炒令米黄)。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黑豆大。每日空心及晚食后,以温酒下二十丸。(《太平圣惠方》) 配伍效用: 斑蝥配伍白砒、白矾、青黛 斑蝥攻毒蚀疮;白砒蚀疮祛腐;白矾解毒杀虫、燥湿止痒;青黛清热解毒、凉血消肿。四药伍用,有解毒蚀疮、散结消肿之功效,用于治疗瘰疬瘘疮等症。   斑蝥配伍桃仁、大黄 斑蝥破血散结;桃仁破血祛淤;大黄逐淤通经。三药合用,有破血通经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淤血阻滞所致之经闭不通等症。 【注意事项】   宜忌:有剧毒,内服宜慎;体弱及孕妇忌服。   毒副作用:斑蝥为强烈之局部刺激发泡剂,外用时接触皮肤可致发泡,这是其疗效原理之一,但需防止溃破感染。   斑蝥素是斑蝥的主要毒性成分,毒性最大;斑蝥酸钠次之;而羟基斑蝥胺和甲基斑蝥胺的毒性很小。给小鼠腹腔注射斑蝥素的半数致死量为 1.25mg/kg;给小鼠腹腔注射斑蝥酸钠的半数致死量为3.4±0.26mg/kg,口服的半数致死量为3.8±0.23mg/kg;给大鼠口服甲基斑蝥胺的半数致死量为375mg/kg。   临床应用本品,正常人口服斑蝥0.6g 可产生严重的毒性反应,口服1.3 ~3g 即可致死;斑蝥素的致死量为30mg。   本品误服过量可致中毒,常见的中毒症状表现以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症状为主,如:口腔咽喉烧灼感、口渴、吞咽困难、舌肿胀起泡、气喘、多涎、恶心、呕吐、腹部绞痛及便血、炎性腹泻;腰痛,双侧肾区有明显叩击痛,并有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和尿血;头痛、头晕、口唇及四肢麻木、多汗、瞳孔散大、视物不清、抽搐;血压增高、心律不齐、周围循环衰竭等,恢复期可有心率减慢。严重者有高热、休克、昏迷,以至心脏和呼吸抑制、肾功能衰竭而死亡。   亦可出现阴道出血、阴茎勃起及疼痛;有时还可出现颜面潮红、眼结膜充血、皮下淤点、黏膜充血等症状。   研究表明:肾脏对斑蝥素有很高的敏感性。犬口服致死量(1mg/kg)的斑蝥素后,发生肾小球上皮细胞十分严重的浊肿,随之白细胞升高,出现蛋白尿、管型尿、血尿及血清非蛋白氮升高。肾小管上皮细胞亦可浊肿。中毒的小鼠和犬还可发生肝细胞浊肿、脂肪变、肝淋巴纤维性损伤和肝细胞坏死、心肌浊肿、肺淤血等。   如斑蝥误入眼中,可引起流泪,眼睑红肿,有剧烈灼痛感,甚至出现结膜炎、角膜溃疡、虹膜炎等。   本品外用过量,外敷面积过大,时间过久,亦可吸收中毒,引起肾炎和膀胱炎,甚至死亡。   临床曾有误服斑蝥引起中毒以及出现呕血、血尿和急性肾功能不全的报告;亦有治疗顽固性牛皮癣,外敷斑蝥粉过量(15.6g,调陈醋适量外敷),致急性肾功能衰竭而死亡的报告。 中毒救治: 1. 口服中毒者,可立即洗胃,导泻。洗胃用活性炭混悬液;导泻用硫酸钠内服。亦可内服牛乳、鸡蛋清或10%氢氧化铝凝胶等,以保护胃黏膜,减少对毒物的吸收。   2. 酌情补液,可加速毒素排泄、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及时纠正酸中毒。并适当给予维生素B、维生素C、辅酶A、ATP、肌苷等。   3. 对症处理:高烧、惊厥者,可皮下或肌肉注射苯巴比妥钠0.1~0.2g;尿少者可口服双氢克尿塞25~50mg,亦可肌肉或静脉注射速尿20mg;有出血现象者肌肉注射安络血10mg或维生素K3 8mg等。   4. 酌情应用抗生素以防止感染。 5. 中草药治疗: a. 川黄连 3g,黑豆、滑石各30g,茶叶、制大黄、生甘草各9g,琥珀3g(分吞),葱白4枚,水煎服。有一定解毒作用。 b. 生绿豆30g,生甘草9g,生黄连,水煎服。c. 板蓝根30g,黄连3g,甘草9g,水煎服。d. 绿茶30g,煎汤放冷,频服之。   6. 其他:因斑蝥素为脂溶性,故当嘱患者忌油类及脂肪,以防止毒素进一步吸收。 【医家论药】   “斑蝥,专主走下窍,直至精溺之处,蚀下败物,痛不可当。葛氏云:凡用斑蝥,取其利小便,引药行气,以毒攻毒是矣。杨登甫云:瘰疬之毒,莫不有根,大抵以斑蝥、地胆为主,制度如法,能使其根从小便中出,或如粉片,或如血块,或如烂肉,皆其验也。但毒之行,小便必涩痛不可当,以木通、滑石、灯心辈导之。”(《本草纲目》)   “斑猫,近人肌肉则溃烂,毒可知矣。性能伤肌肉,蚀死肌,故主鼠瘘疽疮疥癣。”“斑猫,性有大毒,能溃烂人肌肉,惟瘰疬、癫犬咬或可如法暂施,此物若煅之存性,犹能啮人肠胃,发泡溃烂致死,即前二证亦不若用米同炒,取气而勿用质为稳,余证必不可饵。”(《本草经疏》) 蟾 酥   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Bufo bufo gargarizans Cantor或黑眶蟾蜍Bufo melanostictus Schneider等的耳后腺及皮肤腺分泌的白色浆液,经加工干燥而成。味甘、辛,性温,有毒。入心、胃、肾经。功能:解毒、消肿、强心、止痛、开窍。主治:疔疮,痈疽,发背,瘰疬,慢性骨髓炎,咽喉肿痛,小儿疳积,心衰,风、虫牙痛。外用:研末调敷或掺膏药内贴患处。内服:0.015~0.03g,多入丸、散用。 【现代研究】   主要成分:蟾酥中含有大量的蟾蜍毒素类物质,该类物质均有强心活性,在化学上属甾族化合物(Steroids),其C17上再接一α-吡喃酮基,则凡具有此种骨架的物质,总名蟾蜍二烯内酯(Bufadienolide),是蟾蜍浆液、蟾酥的主要有效成分。蟾酥中所含的蟾蜍二烯内酯有:蟾蜍它灵(Bufotalin)、华蟾蜍精(Cinobufagin)、华蟾蜍它灵(Cinobufotalin)、蟾蜍灵(Bufalin)、远华蟾蜍精(Telocinobufagin)、日本蟾蜍它灵(Gamabufotalin,亦名日本蟾蜍甙元Gamabufo- genin)、去乙酰华蟾蜍它灵(Desacetyl cinobufotalin)、惹斯蟾蜍甙元(Resibufogenin)、华蟾蜍它里定(Cinobufotalidin)、蟾蜍它里宁(Bufotalinin)、华蟾蜍精醇(Cinobufaginol)、沙蟾蜍精(Arenobufagin)、异沙蟾蜍精(Bufarenogin)、去乙酰华蟾蜍精(Desacetyl cinobufagin)、去乙酰蟾蜍它灵(Desacetyl bufotalin)、蟾蜍它里定(Bufotalidin,即嚏根草甙元Hellebrigenin)、惹斯蟾蜍精(Resibufagin)等。   中国蟾蜍蟾酥中分出的华蟾蜍毒素(Cinobu- fotoxin),酸解后产生华蟾蜍精、辛二酸(Suberic acid)和精氨酸。辛二酸可与蟾蜍甙元结合。从蟾酥中曾分离华蟾蜍精、惹斯蟾蜍甙元、蟾蜍灵和日本蟾蜍它灵的3-辛二酸酯。   蟾蜍浆液及蟾酥中的甙元,都是有强烈药理作用的甾族化合物,然浆液及蟾酥中尚有不少的无甚药理作用的甾族化合物,如胆甾醇(Cholesterol)、7α-羟基胆甾醇(7α-Hydroxy- cholester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菜油甾醇(Campesterol)。通常它们亦与蟾蜍甙元合称为蟾蜍甾族化合物(Bufosteroids)。   蟾蜍浆液及蟾酥中尚含有一定药理作用的吲哚系碱类成分,如5-羟色胺(Serotonine)、蟾蜍色胺(Bufotenine)、华蟾蜍色胺(Cinobufotenine)、蟾蜍特尼定(Bufotenidine)、蟾蜍硫堇(Bufothionine)、去氢蟾蜍色胺(Dehydrobufo- tenine)、色胺(Try ptamine)。   此外,蟾蜍还含有肾上腺素(Adrenaline)、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辛二酸。从蟾酥中还分出吗啡(Morphine)。 药理作用: 1.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蟾酥具有洋地黄样强心作用,能明显增强动物离体心脏的收缩力。其主要强心成分是蟾毒配基(即蟾蜍毒甙),这些蟾毒配基的化学结构与植物强心甙的甙元极为相似,二者均有甾族的骨架。在甾环 C17 位置上皆有不饱和内酯环。在蟾毒配基中内酯环的完整及双键的存在,对强心作用极为重要。如破坏其内酯环和双键,则完全丧失其对心脏的特殊作用。实验表明:蟾酥小剂量能加强离体蛙心收缩,大剂量则使麻醉猫、犬、兔、蛙心率变慢,继之心律不齐,房室传导阻滞,最后心脏停止于收缩期。华蟾蜍精的稀溶液静脉注入全麻的猫与犬,可引起心率减慢,心室收缩振幅变大,心律不整,继而动物因心动过速而死亡。醚麻醉猫的心电图显示:P-R 间期延长,心室率变慢,异位节律,期外收缩,束枝传导阻滞;T 波变平或倒置,最后因心室纤颤而死亡。如先注射阿托品,再注射蟾毒配基,则对房室传导及心搏率无任何影响,且大多数动物,在迷走神经切断后,对蟾酥毒甙的毒性反应有敏感倾向。可以认为,蟾酥毒甙对心脏的作用是通过迷走神经的中枢或末梢来实现,并可直接作用于心脏。与洋地黄强心甙明显不同的是,蟾酥毒甙无蓄积作用,此可能与它们的结构中无糖基有关。关于蟾酥毒甙强心作用的机制,有人认为,是由于心肌细胞内游离 Ca++ 浓度增加所致。以蟾酥为主要成分的六神丸的强心作用提示,它能加强心肌功能,随剂量的变化而呈反向转向的调节作用,对改善局部组织和修复是有益的。实验表明:蟾酥制剂与毒毛旋花子甙 K 用于麻醉犬,二者增进其心肌收缩力程度及作用时间过程基本相似。然而,早期给药,蟾酥组中各项参数指标比毒毛旋花子甙 K 组明显提高,因此认为蟾酥对心肌具有双重正性变力作用。   蟾酥对急性心肌缺血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对血栓性冠状血管狭窄而引起的心肌梗死等缺血性心肌循环障碍,能增加心肌营养性血流量,改善微循环,增加心肌供氧。   实验研究表明:蟾毒灵、华蟾毒配基、脂蟾毒配基均可引起多种动物血压上升。蟾毒配基的升压作用与肾上腺素相似,也可被α-受体阻断剂阻断。蟾蜍色胺能引起肾上腺素释放,并使动物对肾上腺素的敏感性增加。脂蟾毒配基灌胃,对低血压猫具有明显的长时间的升压效应和兴奋呼吸作用。鼻腔喷射给药,对低血压兔具有一定升压作用。蟾酥强心甾体对于血管平滑肌与心脏一样,也具有增强收缩力的作用,伴随着强心作用而引起血压上升。有人认为,蟾毒配基升压作用的机制主要在于它的强心作用,部分由于周围血管的收缩。   2. 局部麻醉作用 实验表明:蟾酥80%乙醇提取物有表面麻醉作用。在兔角膜及人舌实验中,其作用比可卡因强而持久,其最低有效浓度为0.5%,但经煮沸消毒30分钟后颜色变深,麻醉力明显减弱,而在室温中是稳定的。蟾酥中以蟾蜍灵局麻作用最强,其次为华蟾蜍它灵、华蟾蜍精、日本蟾蜍它灵等。蟾蜍灵(Bufalin)的局麻作用较可卡因强数十倍,较普鲁卡因强数百倍,而且作用的持续时间长。局麻作用主要选择性地作用于感觉神经末梢。   3. 对呼吸及中枢神经的兴奋作用 研究表明:蟾酥有兴奋呼吸及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蟾蜍灵、华蟾蜍精、惹斯蟾蜍甙元、华蟾蜍它灵及日本蟾蜍它灵给麻醉兔静脉注射,有呼吸兴奋和血压上升作用。惹斯蟾蜍甙元除对兔外,对猫亦能兴奋呼吸,其作用较尼可刹米、戊四氮、洛贝林等为强,并能拮抗吗啡的呼吸抑制。有报告认为,强心甾体蟾毒内酯有中枢兴奋作用,甙元比甙作用强,其原因是甙难以通过血脑屏障。同时蟾毒内酯比与之对应的强心内酯的中枢兴奋作用强。而且当改变甾体骨架以及侧链时,对强心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几乎是相同的。   但亦有关于抑制作用的报告,还可见到延长巴比妥盐的催眠时间和抑制苦毒素(Picrotoxin)等痉挛作用的报告。   4. 抗炎作用和对免疫系统的作用 蟾酥有很好的抗炎作用,其中的甾醇类物质能抑制血管通透性。蟾酥对甲醛滤纸球引起的大鼠皮下“肉芽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局部感染甲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家兔,肌注蟾蜍耳后腺新鲜分泌物加工制成的注射液或蟾酥水溶性总成分注射液均能阻止病灶扩散,使周围红肿消退,但在体外无抗菌作用。实验证明:蟾酥总甙注射液对变形杆菌、绿脓杆菌、四联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及卡他球菌有抑制作用。蟾酥的抑菌作用可能与其抗炎作用有一定关系。   蟾酥水溶性总成分有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作用。动物实验证明:蟾酥制剂具有增高小鼠脾脏溶血空斑形成细胞活性率,促进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以及增高血清溶菌酶浓度的作用。对细胞免疫皮试、巨噬细胞活力测定、玫瑰花结试验、淋巴细胞转化率均有不同程度提高。蟾酥制剂能激活小鼠腹腔游走巨噬细胞,提高其吞噬能力,已知被激活的巨噬细胞和处理抗原,又能直接杀伤细菌和抑制细菌生长。有人认为,蟾酥具有类似免疫或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可能在于整个机体功能的调节。   5. 抗肿瘤和抗辐射作用 蟾蜍内酯类物质对小鼠肉瘤180、兔 B.P. 瘤、子宫颈癌14、腹水型肝癌等均有抑制作用;能延长患精原细胞瘤、腹水癌和肝癌小鼠的生存期;在试管中对白血病细胞亦有抑制作用。动物实验证明:蟾酥对大鼠气管体外诱癌过程具有抑制作用;亦具有逆转大鼠气管上皮的异型性鳞状化生,促进气管受损黏膜的修复和保护气管上皮正常分化的作用。在 MCA作用下可见纤毛细胞增生和化生。蟾酥对化疗和放疗引起的白细胞下降有不同程度的防治作用,并能使已下降者回升,且不再下降。   蟾酥制剂对X线(800伦琴,50千伏)局部照射的豚鼠的脱毛有保护作用,如加大到1600伦琴,或对小鼠全身致死量照射引起的损害,蟾酥制剂则无保护作用。   6. 对平滑肌、横纹肌的作用 蟾毒内酯对肠管平滑肌及气管平滑肌都有作用,开始时引起收缩,然后转为松弛,增高浓度时转为松弛作用加快。蟾毒内酯对子宫和输尿管的收缩力也有增强作用。蟾酥特尼定能收缩离体兔肠,并不受阿托品的影响,故为直接作用;其剂量为10~20μg/ml时,分别引起离体大鼠及豚鼠的子宫收缩,且无快速耐受现象。在用国产蟾毒制剂作抗炎试验时,曾引起一只孕兔流产。蟾蜍灵低浓度在大鼠横膈标本上,对突触前乙酰胆碱的释放有促进作用,高浓度则先促进后抑制。蟾蜍灵能部分的拮抗镁离子的神经肌阻断作用,对胆碱酯酶则并无抑制作用。蟾蜍特尼定引起蛙腹直肌收缩作用的强度,介于烟碱与乙酰胆碱之间,箭毒可阻断此种收缩,但毒扁豆碱却不能增强此作用。惹斯蟾蜍甙元对蛙腹直肌的收缩,与咖啡因有所不同,有膜电位的改变;与细胞外液中钙离子浓度呈逆行关系,而在无钾溶液中,则不引起收缩;对钾离子引起的收缩有增强作用。   7. 其他作用 预先皮下注射蟾蜍色胺,对 5-羟色胺喷雾引起的豚鼠气管痉挛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但对组胺或乙酰胆碱喷雾引起的则无效。蟾酥煎剂对小鼠有镇咳作用,祛痰效果较差,毒性较强。蟾酥水提取液对二氧化硫引起的小鼠咳嗽有镇咳作用,其作用弱于吗啡。   蟾酥有镇痛作用。蟾蜍灵给大鼠静脉注射可引起强直性痉厥,此时全脑的乙酰胆碱总含量降低,而脑中游离乙酰胆碱则有显著增加;对小鼠亦有致痉作用,东莨菪碱有抑制作用,而毒扁豆碱则有增强作用,此种情况与戊四氮有所不同。有人认为蟾蜍它灵的致惊部位在脑干。   蟾蜍内酯有促进糖原的产生、抑制乳酸产生的胰岛素样作用。该作用与离子主动运输的抑制机制有关。蟾蜍内酯对去甲肾上腺素等所引起的脂肪分解有拮抗作用。   强心甾体蟾毒内酯具有抑制汗腺分泌的作用,此作用受二苯基乙内酰脲拮抗。蟾蜍内酯对唾液腺分泌亦有抑制作用。   蟾酥醇提取物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能减轻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发生。   有报告指出,蟾酥针剂内含有促进小鼠造血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物质。 【临床运用】 临床报道: 1. 治疗频发性早搏 将蟾酥用胶囊分装或制成片剂,每粒(片)含蟾酥1mg。开始每次口服1mg,日服3次,如见效,从第四日起每次剂量增至2mg,如仍无效,于第七日再增量至3mg,以后不再增加剂量。疗程1个月。治疗频发性早搏 80例(室上性19例,室性61例),显效26例,有效29例。室性早搏的有效率为68.9%,室上性早搏的有效率为68.4%;病因为器质性心脏病者有效率为69.6%,原因不明者为67.6%。〔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1981;(3):227〕   2. 治疗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干蟾粉每次 1.0g,强地松每次10~15mg,每日3次口服;紫金锭每次2片,日服2~3次。治疗13例,治愈7例,有效6例,多数在用药后10天内粒细胞开始下降。〔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2;2(2):35〕   3. 治疗白血病 125g重蟾酥15只,去内脏洗净加黄酒1500ml,放瓷罐中封闭,置入铝锅内加热,煮沸2小时,过滤备用。成人每次15~30ml,每日 3次,饭后服,儿童酌减。连续用药直至症状完全缓解,其后服药15天,间歇15天,在治疗过程中不用其他抗白血病药,但需配合抗感染、输血等。治疗32例,完全缓解8例,基本缓解24例。〔辽宁中医杂志 1984;8(4):18〕   4. 治疗皮肤癌 蟾酥10g,研细,放入30ml生理盐水中,浸泡10~48小时后,蟾酥成糊状,再加入外用的磺胺软膏拌匀,制成含10%或20%的软膏备用。肿瘤周围以75%乙醇消毒后,将软膏均匀地涂肿瘤上。治疗40例,19例癌肿消失,活检后未发现癌细胞,有效率为47.5%,五年治愈率为22.5%。〔肿瘤防治研究 1980;(2):57〕   5. 治疗神经性皮炎 用1%蟾酥酊涂患处,每日2~3次。治愈经多种方法未能治愈的局限性神经性皮炎8例,对明显苔癣样硬化者效果较好。〔浙江中医杂志 1985;(9):403〕   6. 治疗结核性瘘管 蟾酥0.1g磨细过筛,加香油100ml搅匀,装瓶备用。用细导尿管插入瘘管引流后,再用纱条浸本药充填伤口,保留1~2小时,开始每日换药1次,以后隔日1次。治疗40例,临床痊愈36例(其中3个月以内痊愈者20例),好转 4例。〔中药通报 1981;6(6):35〕   7. 治疗牙痛 以鲜蟾酥涂于痛牙,1个耳后腺的浆液可涂两个痛牙1次,1日涂3次,疼痛不止时,可半小时涂1次。涂药后10分钟吐出较多的分泌液,则疼痛渐止。〔新医学 1973;(3):47〕 8. 用于局部麻醉  a. 将蟾酥溶于75%乙醇,制成1%~4%的酊剂备用。用消毒棉球蘸2.5~3.0ml,涂咽后壁、咽前弓、咽后弓及扁桃体,共涂 2次。涂药3~5分钟后行扁桃体切除术,每次用量相当于25~50ml生药。观察150例,麻醉优良率达 98%。〔吉林医学 1980;1(2):24〕   b. 蟾酥4.5g,生川乌、生草乌、生半夏各6g,细辛9g,共研细末,过筛成粉,分10余次用。外敷麻醉用于鼻腔手术55人,无痛者54人,微痛者1人。〔中华医学杂志 1962;(10):640〕 方剂选用: 1. 治疗疔肿:蟾酥一枚,为末,以白面和黄丹丸如麦颗状,针破患处,以一粒纳之。(《济生方》蟾酥丹)   2. 治疗一切恶疮:蟾酥、干胭脂、轻粉、朱砂、穿山甲各二钱,百草霜不问多少。上为细末,丸如黄米大。每服五、七丸,加至八、九丸,用葱一根,刀剖开,将药包裹在里,用生丝线缚,文武火烧葱熟,将葱带药,口内嚼碎温服,用衣服盖之,汗出为效。(《普济方》蟾酥托里丸)   3. 治疗瘰疬:蟾酥如大豆许,白丁香十五枚,寒水石些少(煅),巴豆五粒,寒食面些少。上各另研,和作一处,再研,炼蜜为丸如绿豆大。每用一丸或二、三丸,纳入针窍中。如脓未尽,再用数丸,以脓尽为度。(《医学正传》蟾酥膏)   4. 治疗牙痛:蟾酥一字(汤浸,研)。上药和研为丸如麻子大,每用一丸。以绵裹于痛处咬之,有涎即吐却。(《太平圣惠方》)   5. 治疗风蛀诸牙疼痛:蟾酥少许,巴豆(去油,研如泥)、杏仁(烧焦)。上共研如泥,以绵裹如粟米大。若蛀牙塞入蛀处,风牙塞牙缝中,吐涎尽。(《景岳全书》蟾酥膏)   6. 治疗时邪疠毒,烂喉丹痧,喉风喉痈,双单乳蛾诸症,茶汤不能进者;并治疔疮对口,痈疽发背,肠痈,腹疽,乳痈,乳岩,一切无名肿毒;兼治小儿痰急惊风,肺风痰喘危在顷刻:关西黄一钱五分,杜蟾酥一分五厘(烧酒化),上辰砂一钱五分,粗珍珠一分五厘,当门子一分五厘。上药共研细末,米浆为丸,如芥菜子大,以百草霜五分为衣,每服五丸、七丸、十丸不等,视病势轻重服之。(《喉科心法》六神丸) 配伍效用: 蟾酥配伍朱砂、麝香、牛黄 蟾酥解毒消肿止痛;朱砂清心解毒;麝香芳香开窍、辟秽化浊、消肿止痛;牛黄清热解毒豁痰。诸药伍用,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热毒壅阻之喉痹失音、口舌腐烂、咽痛腮肿及痈疽疮疖等症。 【注意事项】   宜忌:本品有毒,孕妇忌服。严重胃溃疡、胃炎慎服。外用时注意不可入目。   毒副作用:蟾酥用于小鼠的半数致死量分别是:腹腔注射为36.24mg/kg,静脉注射为41.0mg/kg,皮下注射为96.6mg/kg。   静脉注射或腹腔注射蟾酥后小鼠出现呼吸急促、肌肉痉挛、惊厥、心律不齐,最后麻痹而死。   临床应用本品,服用剂量偏大或注射速度太快时可有中毒反应,中毒症状出现的时间多在用后30~60分钟。   本品中毒的症状表现以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症状为主,如:上腹不适、恶心呕吐、流涎,口腔黏膜可出现白色斑块,部分病人可有腹痛腹泻、水样便、甚者脱水;头痛、头晕、嗜睡、口唇及四肢发麻、膝反射迟钝或消失,但患者神志多清楚,严重者可因急性心源性脑缺血综合征而发生惊厥;心悸、心慌、心率减慢或呈窦性心动过速、并伴窦性心律不齐,心电图可见房室传导阻滞、S-T段下降、T波变形等洋地黄所致典型改变,严重的传导阻滞可导致阿-斯综合征;中毒晚期可出现呼吸急促、变浅变慢、不规则,口唇青紫,终至呼吸衰竭,昏迷而死亡。   一般中毒症状经有效治疗后1~12小时多逐渐消失。如未能及时治疗,则病情发展迅速,重度中毒患者可于服本品后迅速出现烦躁不安、抽搐、昏迷、面色苍白、四肢厥冷、体温不升、汗出、脉搏细弱、循环衰竭而危及生命。   蟾酥误入眼中可引起眼睛红肿、剧烈疼痛、羞明流泪、甚至失明。   阿托品对蟾酥有一定的解毒作用,肾上腺素则无效。蟾酥经煮沸毒性大减。   临床曾有服用六神丸过量致休克的报告;亦有内服蟾蜍引起剥脱性皮炎以及用蟾蜍皮敷眼致心房纤颤的报告。 中毒救治: 1. 催吐、洗胃、导泻,以减少毒物吸收。必要时高压灌肠,内服蛋清等保护剂,并大量饮水或饮浓茶。   2. 酌情补液,促进毒物排泄。并给予大量的维生素B1、B6、C,有尿后加入适量氯化钾缓慢静脉滴入。   3. 如心律失常可用阿托品0.5~1mg,重者静脉注射,轻者皮下注射,每日3~4次。如效果不明显或出现急性心源性脑缺血综合征先兆时,可用异丙肾上腺素1mg加入等渗葡萄糖溶液250ml中缓慢静脉滴注;如有室性心动过速时可加用利多卡因,以防止发生室性颤动;休克者可用去甲肾上腺素维持血压。   4. 若误入目中,应先用大量冷开水冲洗,再用紫草汁滴洗。亦可用生理盐水或3%硼酸水冲洗,并酌情用抗生素或可的松类眼药点眼。   5. 中草药治疗:①鲜芦根120g,捣汁内服;②生大黄15g,煎汤代茶频服。 【医家论药】   “蟾酥,味辛气温有毒,能拔一切风火热毒之邪,使之外出。盖邪气着人肌肉,郁而不解,则或见为疔肿发背、阴疮、阴蚀、疽疠恶疮,故必用此辛温以治,盖辛主散,温主行,使邪尽从汗出,不留内入,而热自可以除矣。性有毒,止可外治取效;即或用丸剂,亦止二、三、四厘而已,多则能使毒人。其用作丸投服,亦宜杂他药内,勿单服也。”(《本草求真》)   “蟾酥,疗疳积,消臌胀,解疔毒之药也。能解一切淤郁壅滞诸疾,如积毒、积块、积胀、内疔痈肿之证,有攻毒拔毒之功也。”(《本草汇言》)   “蟾酥,善开窍辟恶搜邪,惟诸闭证救急方中用之,以开其闭。然服食总宜谨慎,试以少许置肌肤,顿时起泡蚀烂,其性可知。研末时鼻闻之,即嚏不止,故取嚏药中用之。此药止可外用,散痈疽,消疔毒,杀虫疮,却有功效耳(《本草便读》)   “蟾酥,诸家所主,但言其有消积杀虫、温暖通行之功,然其味辛甘,气温散,能发散一切风火抑郁、大热痈肿之候,为拔疔散毒之神药,第性有毒,不宜多用,入发汗散毒药中服者,尤不可多。”(《本草经疏》) 马钱子   为马钱科植物马钱 Strychnos nux-vomica L. 或云南马钱 Strychnos pierriana A. W. Hill 的成熟种子。亦名番木鳖(《飞鸿集》)。味苦,性寒,有大毒。入肝、脾经。功能:散结、消肿、通络、止痛。主治:咽喉痹痛、痈疽肿毒、风湿痹痛、麻木瘫痪、跌扑损伤。并治面神经麻痹,重症肌无力。外用:醋磨涂,研末吹喉或调敷。内服:入丸、散,0.3~0.6g(一日量)。 【现代研究】   主要成分:马钱子主要成分为生物碱。其中主要是番木鳖碱(Strychnine,即士的宁)、伪番木鳖碱(Pseudostrychnine)、马钱子碱(Brucine,即布鲁生)、伪马钱子碱(Pseudobrucine)、番木鳖次碱(Vomi- cine)、奴伐新碱(马钱子新碱,Novacine)、α-可鲁勃林(α-Colubrine)、β-可鲁勃林(β-Colubrine)、土屈新碱(Struxine)等。   尚含异番木鳖碱(Isostrychnine),番木鳖碱氮氧化物(Strychnine N-oxide),异番木鳖碱氮氧化物(Isostrychnine N-oxide),异马钱子碱(Iso- brucine),马钱子碱氮氧化物(Brucine N-oxide),4-羟基-3-甲氧基番木鳖碱(4-Hydroxy -3-methoxystrychnine),4-羟基-番木鳖碱(4-Hydroxy-strychnine),异马钱子碱氮氧化物(Isobrucine N-oxide),2-羟基-3-甲氧基番木鳖碱(2-Hydroxy-3-methoxystrychnine),15-羟基番木鳖碱(15-Hydroxystrychnine),原番木鳖碱(Protostrychnine)等。   此外,还含有番木鳖甙(Loganin或Loganoside),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等。   士的宁、马钱子碱在高温下容易氧化分解,且随炮制温度的增高及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因此在炮制品中士的宁和马钱子碱的含量均较生品为低。但是,在相同的条件下,马钱子碱较士的宁更易分解破坏。加热后,士的宁、马钱子碱及其N-氧化物转变为相应的异构体。 药理作用: 1.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马钱子所含的士的宁对整个中枢神经系统都有兴奋作用,首先兴奋脊髓的反射机能,其次兴奋延髓的呼吸中枢及血管运动中枢,并能提高大脑皮层感觉中枢的机能。特别是对脊髓有高度选择性。   研究表明:士的宁能兴奋脊髓的反射机能。脊髓对士的宁有高度的敏感性,治疗剂量的士的宁不仅能阻断脊髓中润绍细胞(Renshaw Cell)对运动神经元的抑制,也能阻断中枢抑制性递质甘氨酸对脊髓中间神经元及运动神经元的突触后抑制,从而使神经冲动在脊髓和神经元中易于传导,并能提高脊髓反射兴奋性,因此可缩短脊髓反射时间,增高反射强度,且不破坏脊髓中枢的交互抑制过程。给蛙皮下注射0.02%硝酸士的宁溶液0.5ml可见反射兴奋提高,轻触皮肤即可引起动物震颤,给截除大脑的猫静脉注射0.01%硝酸士的宁0.2mg/kg,也见其反射性增高。但中毒剂量的士的宁能破坏脊髓中枢的交互抑制过程,可出现强直性惊厥。由于脊髓兴奋性的提高,所以对骨骼肌和内脏平滑肌紧张度也增加,故对肌无力、遗尿症、性衰弱等有效。   士的宁对延髓有兴奋作用。士的宁能提高血管运动中枢的兴奋性,给箭毒麻醉的犬静脉注射硝酸士的宁2mg/kg,血压立刻升高并长时间持续在高水平,但若破坏动物的延髓,则血压随即下降,增大士的宁剂量血压也不再上升。士的宁亦能提高呼吸中枢的兴奋性,使呼吸加深加快,在上述中枢被抑制时其作用更加明显。   士的宁尚可兴奋迷走神经中枢而使心动徐缓。对咳嗽中枢也有一定的兴奋作用。   士的宁能增强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小剂量的士的宁能加强皮质的兴奋过程,促使处于抑制状态的病人苏醒。且能提高味觉、触觉、听觉及视觉等感受器官的功能。对于实验性神经官能症的狗和猴,治疗剂量的士的宁能促使其兴奋和抑制过程之间的正常关系的恢复。而接近中毒剂量的士的宁,则在短暂的提高兴奋过程后即发生超限抑制现象。   此外,士的宁尚可兴奋植物神经中枢,增进胃肠蠕动和食欲,刺激骨髓活跃造血机能,故可缓解再生障碍性贫血。   2. 镇痛作用 马钱子碱有显著的镇痛作用。小鼠醋酸扭体法实验表明:其镇痛作用弱于哌替啶,但持续时间却较之长约4倍。小鼠热板法亦表明:马钱子碱在一定剂量和时限内均有明显镇痛作用。士的宁则无明显镇痛作用。   3. 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病人肠瘘管直接测验证明,士的宁对人体胃肠平滑肌没有兴奋作用,但因其具有强烈苦味,可刺激味觉感受器反射性的增加胃液分泌,故可促进消化机能及增进食欲。动物(羊)实验还表明:适量马钱子粉内服,可兴奋瘤胃,能治疗前胃弛缓;而用量过大反会抑制瘤胃蠕动,使前胃弛缓加重。   4. 对呼吸系统的作用 马钱子碱的作用为士的宁的1/8。据报道,马钱子碱对氨水及二氧化硫引起的小鼠咳嗽,有较强的镇咳作用,其强度超过可待因,且口服较腹腔注射作用显著。小鼠酚红排泌法证明,马钱子碱40mg/kg有明显的祛痰作用,强度与氯化铵无显著差别,平喘作用较弱。动物实验还表明:当用药时间延长,用量增加时,能加强家兔抗组胺的作用。   5. 对病原微生物的作用 马钱子水煎剂(1:2)在试管内对许兰黄癣菌、奥杜盎小芽孢癣菌等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体外实验表明:0.1%的马钱子碱能完全抑制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双球菌、甲型链球菌和卡他球菌的生长。   6. 其他作用 高浓度马钱子煎剂能抑制淋巴细胞的有丝分裂,而低浓度时则能促进细胞的有丝分裂。   马钱子碱对感觉神经末梢有麻痹作用,5%~10%马钱子碱溶液可使口腔黏膜麻醉。在离体肌肉神经标本上,极大剂量的马钱子碱和士的宁,均可阻断神经肌肉传导而呈现箭毒样作用,在整体动物上,此种作用被全身性惊厥所掩盖。 【临床运用】 临床报道: 1. 治疗中风偏瘫 制马钱子300g,水蛭、白花蛇、川芎、蜈蚣各30g,共研细粉装胶囊,每粒含药粉约0.3g,于每晚睡前口服1~5粒,服后卧床休息,切忌下床走动。治疗中风偏瘫患者100例,治愈31例,显效38例,好转24例,无效 7例。〔河北中医 1988;10(1):5〕   2. 治疗癫痫 马钱子120g,全蝎、广地龙、石菖蒲、制半夏、僵蚕、乳香、没药、生草各40g,生绿豆60g,制成马蝎散,每日用量为:3岁以下 0.5g;4~7岁0.7~1.2g;8~15岁1.2~1.8g;16 岁以上1.8~2.4g,最大剂量不超过3g。每晚睡前半小时黄酒冲服,小儿用温开水冲服。亦可装胶囊服。45天为1疗程。开始同时服抗癫痫西药,逐渐减量,至第四疗程停服。治疗40例,临床控制14例,显效19例,有效6例,无效1例。〔上海中医药杂志 1986;(7):32〕 3. 治疗关节炎  a. 马钱子和麻黄等量,二药同煎煮后弃去麻黄,取马钱子,沙炒或油炙,研末即成风痛散。首次0.6~0.9g,渐增至1.5~1.8g,每晚用黄酒一匙或温开水送服,以出现轻微头晕反应为适宜之治疗量。治疗慢性风湿性关节炎58例,减轻18例,缓解17例;治疗慢性类风湿性关节炎16例,减轻9例;治疗慢性肥大性关节炎5例,有效3例;治疗一般性关节酸痛24例,有效13例。〔福建中医药 1983;(6):35〕   b. 生马钱子30g,白花蛇2条,蜈蚣、乌梢蛇、地鳖虫、地龙各50g,赤芍100g,生甘草60g,制成蜜丸300丸,每丸含生马钱子0.1g。成人初服每日2次,每次2丸,如无中毒反应,每次再加1丸,最多每日不超过12丸,饭后吞服,服至全身肌肉轻微抽动为最佳治疗量。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37例,治愈18例,显效12例,好转4例,无效3例。〔陕西中医 1987;8(1 1):34〕   4. 治疗腰腿痛 马钱子700g,全蝎、地龙各 70g,鹿角胶50g,甘草30g,朱砂10g,制成胶囊,每粒0.5g,每晚睡前糖开水送服2粒,20天为1个疗程,若无效可加服1粒,一般1~3疗程可愈。治疗204例,痊愈112例,显效67例,好转16例,无效9例。〔辽宁中医杂志 1988;(11):17〕   5. 治疗腰椎间盘脱出症 马钱子6 000g,土鳖虫、川牛膝、甘草、麻黄、乳香、没药、全蝎、僵蚕、苍术各720g,制成散剂装胶囊,每粒含散剂 0.25~0.5g,炮制后马钱子约占总量的40%。每晚临睡前服药1次,自5粒开始,每晚增加1粒,最多不超过10粒,连续2周为1个疗程。治疗40例,临床痊愈24例,显著进步10例,进步4例,无效2例。多数病例在药后第2~3周出现疗效。〔中医杂志 1980;21(7):524〕   6. 治疗坐骨神经痛 马钱子45g,制乳香、没药、麻黄、肉桂、全虫各30g,研细末装胶囊,每粒重0.25g,每次2~4粒,日服2次,3周为1个疗程,治疗38例,痊愈27例,显效9例,无效2例。〔上海中医药杂志 1988;(7):23〕   7. 治疗癃闭 番木鳖子去毛,文火煨至鼓起为度,研末,每次吞服0.6g,每日2次。治疗前列腺肥大致小便不通20例,用药后19例小便通利,症状消失,其中服药1~2日见效者18例,1例无效。〔浙江中医杂志 1984;(9):397〕   8. 治疗不射精症 制马钱子0.3g,蜈蚣0.5g,冰片0.1g,共研细末,于每晚睡前1.5小时吞服。治疗功能性不射精症99例,治愈70例,好转3例,无效26例。〔中医杂志 1986;(9):35〕 9. 治疗面神经麻痹 a. 马钱子适量,置清水中浸泡24小时后捞出,沿纵轴切成厚约1mm的薄片,将其间隔0.5cm排列黏附于橡皮膏上,然后贴于患侧面颊。7日换药1次。治疗52例,全部治愈。其中用药1次痊愈者42例,2次痊愈者8例,3次痊愈者2例。〔中级医刊 1989;91〕:45〕   b. 将丰满的马钱子在治疗前一天浸泡在少许温水中,用时取出马钱子用小刀横切成两瓣,然后把切面贴于太阳穴和下关穴上,再用胶布将药全部覆盖固定,隔日换药1次。换药3~4次后患侧眼裂闭合好转时,加贴颊车穴;太阳穴和下关穴则改为隔日交替贴药。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45例,均痊愈,随访观察1年以上未见复发。〔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2;12(5):276〕   10. 治疗眶上神经痛 生马钱子0.9g,置麻油灯上烧成灰,与蝉衣9g,共为细末,以黄酒120g一次冲服。治疗13例,均愈,其中服药1剂而愈者11例,服药2剂而愈者2例。〔新中医 1976;(5):55〕   11. 治疗三叉神经痛 生马钱子30g,川草乌、乳没各15g,共研细末,以香油、清凉油各适量调成膏,贴患侧太阳、下关、颊车或阿是等穴,每次1~2穴,2天换1次,治疗134例,痊愈98例,好转36例。〔湖南医药杂志 1982;(4):13〕   12. 治疗重症肌无力 炙马钱子粉装胶囊,每粒装0.2g,每次1粒,每日3次,饭后开水送下。每隔2~4日增服1次,逐渐加至7粒止。如不足7 粒而自觉机体面部有一过性肌肉抽动或跳动时,不可复增加。原服新斯的明等药者,随肌力逐步增强,可减少用量,直至停药。同时据证而配服相应中药。治疗8例,近期治愈4例,好转1例,无效3例。〔浙江中医杂志 1986;(1):27〕   13. 治疗带状疱疹 生马钱子去皮,以普通食醋磨成糊状,用毛笔或洁净鸡毛、鹅毛蘸药糊涂擦患部,待药糊自然干燥。治疗12例,均于用药后半小时疼痛减轻或消失。用药1天水疱干涸、红肿及皮疹消退者8例,用药2天者1例,用药3天者3例。12例均于7~10天内脱痂痊愈。未见毒副作用。〔新医学 1985;16(2):633〕   14. 治疗银屑病 马钱子35g,用香油炸鼓起来,轧成细末,核桃仁12个炒焦轧细,朱砂6g,三味药拌匀,然后加入水银35g(先加适量香油),混匀做成鸡蛋黄大小的药丸15个。患者肚脐清洗后,取药丸1个放入脐内固定,24小时后更换新药丸。用过的药丸可用之外擦皮损处。治疗52例,排除季节因素,痊愈28例,显效21例,无效3例。〔山东中医杂志 1989;(1):21〕   15. 治疗手足癣 生马钱子适量,放入香油锅中,炸至鼓起,切开呈黄色时即可,滤渣后用其药油。先将手足洗净,将药油涂于患处,边搓边用火烤,隔日1次,5次为1个疗程。禁忌药液入口中。治疗64例,治愈60例,好转4例。〔陕西中医 1986;(4):174〕 16. 治疗慢性下肢溃疡 生马钱子20g,黄丹30g,麻油150ml,黄蜡适量制成马钱子膏,涂于疮面,3日更换1次,治疗22例,痊愈19例,明显好转2例,好转1例。一般3~5次即可痊愈。〔陕西中医 1987;(1):35〕   17. 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 马钱子(麻油酥制)10g,地龙(烙干)40g,甘草(焙干)50g,研细末,混匀。日服2g,连服5日。然后,年龄小于18岁者日服4g,大于18岁者日服6~8g。均分2次于早晚饭后1小时冲服,10日为1疗程,疗程间隔3~5日。治疗16例,经治2~5疗程,全部获愈。〔江西中医药 1991;(5):28〕   方剂选用: 1. 治疗喉痹作痛:番木鳖、青木香、山豆根等分。为末吹。(《医方摘要》)   2. 治疗痈疽初起,跌扑内伤,风痹疼痛:番木鳖(入砂锅内,黄土拌炒焦黄为度,石臼中捣磨,筛去皮毛,拣净末)、山芝麻(去壳,酒炒)、乳香末(箬叶烘出汗)各五钱,穿山甲(黄土炒脆)一两。共研末。每服一钱,酒下,不可多服,服后避风,否则令人发战栗不止,如人虚弱,每服五分。(《救生苦海》马前散) 【注意事项】   宜忌:孕妇及体虚者忌服。   “气血虚弱、脾胃不实者,慎勿用之。”(《本草经疏》)   毒副作用:士的宁、马钱子碱和马钱子仁给小鼠灌胃的半数致死量分别为3.27mg/kg、233mg/kg 和234.5mg/kg,给小鼠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分别为1.53mg/kg、69mg/kg和77.76mg/kg。马钱子碱给狗静脉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8mg/kg。   番木鳖碱毒性较大,安全范围小。剂量过大,易引起中毒,使脊髓兴奋性过度提高,破坏了正常的交互抑制,出现颈项强直,瞳孔散大、呼吸急促,甚至抽搐,角弓反张,最后惊厥,严重时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过量服用本品所致中毒的症状表现为:口干、舌麻、头晕、头痛和胃肠道刺激症状,全身肌肉轻微抽搐,精神轻度失常(好奇、醉酒感、恐惧等)。亦可见心慌、肢体不灵、癫痫样发作。中毒严重者可出现全身肌肉强直性痉挛,并因外界声、光、风等刺激而反复发作,但患者神志始终清楚。成人一次服士的宁5~10mg 可致中毒,30mg可致死亡。   曾有报道用马钱子治疗白喉,总剂量达50.54mg 时引起中毒。也有老年人骨骼脱钙者过量服用马钱子制剂,引起全身抽搐而致骨折以及服马钱子7粒中毒致死的报告。中毒者初有咀嚼肌及颈部肌抽筋感,咽下困难,全身不安;然后伸肌与屈肌同时极度收缩而出现强直性惊厥,强直性惊厥反复发作造成衰竭及窒息而死亡。   可用乙醚作轻度麻醉或用巴比妥类药物静脉注射以及用水合氯醛灌肠以抑制惊厥,另用高锰酸钾洗胃。   有文献指出,使用本品推荐的安全量为:士的宁一次口服不超过 6mg;马钱子仁的用量,应以士的宁的含量为计算标准,一般宜控制在 0.5~1.0mg 之间。 中毒救治: 1. 立即将病人安置在安静的暗室内,避免外界刺激。   2. 给予中枢抑制药以制止惊厥。如戊巴比妥钠、阿米妥钠0.3~0.6g肌肉注射,或安定10~20mg静脉注射。如呼吸抑制宜暂停用药,如惊厥不能控制,可用乙醚作轻度麻醉,或用10%水合氯醛30ml灌肠。配合服用中草药:蜈蚣3条,全蝎6g,研末,1次冲服。禁用吗啡。   3. 胃内有余毒者,可用高锰酸钾溶液洗胃(惊厥控制后);继用甘草120g煎汤服。也可灌入20%药用炭混悬液30ml。   4. 补液、吸氧、抗感染。 【医家论药】   “治伤寒热病,咽喉痹痛,消痞块,并含之咽汁,或磨水噙咽。”(《本草纲目》) “开通经络,透达关节之力,远胜于它药。”(《医学衷中参西录》) 白 芷  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兴安白芷 Angelica dahurica(Fisch. ex Hoffm.)Benth. et Hook. f. ex Franch.et Sav. 或川白芷Angelica anomala Lallem. 和杭白芷 Angelica taiwania- na Boiss.或云南牛防风(滇白芷)Heracleum scabridum Franch. 的根。味辛,性温。入肺、脾、胃经。功能:祛风、燥湿、消肿、止痛。主治:头痛、眉棱骨痛、齿痛、鼻渊、寒湿腹痛、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燥痒、疥癣。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现代研究】   主要成分:白芷全草含挥发油,川白芷共鉴定出69种化学成分,其未经硫磺熏过的川白芷含59种,主要成分为:3-亚甲基-6(1-甲乙基) -环己烯[3-Methylene,6-(1-Methylethyl) cyclohe- xene]、十六烷酸(Hexadecanoic acid)等;硫磺熏过的川白芷含39种,主要成分为:3-亚甲基-6(1-甲乙基) -环己烯、壬烯醇(Nonanol)等。白芷挥发油中鉴定出29个化合物,主要成分为:甲基环癸烷(Methylcyclodecame)、1-十四碳烯(1-Te- tradecene)等。   兴安白芷根含白当归素(Byak-angelicin)、白当归脑(Byak-angelicol)、氧化前胡素(Oxypeuce- danin)、欧芹属素乙(Imperatorin)、异欧芹属素乙(Isoim- peratorin)、珊瑚菜素(Phellopterin)、一种类似当归酸(Angelic acid)的酸、一种致痉挛的毒素白芷毒(素)(Angelicotoxin)。根中还含花椒毒素(Xanthotoxin)、东莨菪素(Scopoletin)、异白当归脑(Isobyakangelicol或Anhydrobyakangelicin)和新白当归脑(Neobyakangelicol),又曾分离出别异欧芹属素乙(Alloisoimperatorin)及5-甲氧基-8-羟基补骨脂素(5-Methoxy-8-Hydroxypsoralen)。   川白芷还含白芷灵(Anomalin)、川白芷素(Angenomalin)、佛手柑内酯(Bergaptene)和伞形花内酯(Umbelliferone)。   杭白芷根含6种呋喃香豆精(Furocoumarin):异欧芹属素乙、欧芹属素乙、佛手柑内酯、珊瑚菜素、氧化前胡素、水化氧化前胡素(Oxypeuce- danin hydrate)。   此外,尚分出二种白色结晶:C11H10O5(熔点159~160℃)和C14H14O4(熔点187~188℃)。   从滇白芷根的乙醚提取物中分离得4种香豆素:异佛手柑内酯(Isobergapten)、虎耳草素(Pim- pinellin)、异虎耳草素(Isopimpinellin)和6-甲氧基当归素(Sphondin);尚鉴定有欧芹属乙素(Imperatorin)及前胡苷元(Marmesin)。   从白芷根中分离出的呋喃香豆精有新白芷醚(Senbyak-angelicole)及7-去甲基软木花椒素(7- Demethylsuberosin)。 药理作用: 1. 抗菌作用 体外初步试验,川白芷水煎剂对大肠杆菌、宋氏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绿脓杆菌及变形杆菌、霍乱弧菌等有一定抑制作用,且对人型结核杆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白芷在试管内对絮状表皮癣菌、石膏样小芽胞癣菌及羊毛状小芽胞癣菌等真菌有抑制作用,水浸剂(1:3)对奥杜盎小芽胞癣菌也有一定抑制作用。   2. 对脂肪细胞的作用 白芷呋喃香豆精单独应用不具促进脂肪作用,但与肾上腺素、ACTH 共存则对这些激素有活化作用,对胰岛素从糖合成脂肪起抑制作用,因此可知白芷香豆精能够活化交感系激素,是拮抗副交感系激素的药物。   3. 光敏作用 白芷中线型呋喃香豆素具光敏作用。白芷制剂加黑光照射治疗银屑病的疗效与 8-甲氧基补骨脂素相当。对局部外用 50%白芷酊剂加长波紫外线(PUVA)照射对豚鼠二硝基氯苯(DNCB)接触过敏及(或)激发是否影响以及与表皮郎格罕细胞(LC为表皮的免疫细胞)有无关联的实验提示:50%的白芷酊剂可提高皮肤对 PUVA 的敏感性,加强紫外线的作用;50%白芷酊剂外用加小剂量PUVA照射能影响 LC及体内的细胞免疫反应; 处理侧皮肤反应强度及组织学炎症变化显著弱于对照侧,表明50%白芷酊剂加PUVA对豚鼠DNCB接触过敏传出支的抑制作用是对受处理皮肤的本身的局部效应。这种抑制作用可能与表皮LC的数量减少及功能改变、效应淋巴细胞的活性及功能改变以及真皮微血管或其他皮肤成分对炎症介质的反应能力改变等有关。   4. 其他作用 小量白芷毒对动物延髓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迷走神经及脊髓都有兴奋作用,能使血压上升,脉搏变慢,呼吸加深,并能引起流涎呕吐,大量使用能引起强直性间歇性痉挛,继以全身麻痹。川白芷的醚提液、醇提液、水提液和煎液有镇痛、抗炎和解热作用,抗炎镇痛的有效部位是脂溶性部位。   滇白芷有平喘作用,随剂量增加作用加强。对大鼠实验性蛋清性关节炎及甲醛性关节炎有抗炎作用。滇白芷还有镇痛作用;对抗乙酰胆碱对家兔离体及原位小肠的兴奋作用;对豚鼠离体子宫正常收缩有松弛作用,并能对抗垂体后叶素或麦角新碱对豚鼠离体子宫的兴奋作用;对原位子宫的正常收缩有松弛作用,出现张力下降,收缩振幅变小,并能对抗垂体后叶素或麦角新碱对家兔原位子宫的兴奋作用。 【临床运用】 临床报道: 1. 治疗头痛  a. 白芷18g,制川芎、制草乌、全蝎各6g,白僵蚕10g,生甘草5g。共研细粉,每次3~5g,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7天为1疗程。服药期间停用其他止痛药,以便观察疗效。治疗顽固性头痛95例,痊愈76例,显效 15例,好转4例。〔陕西中医 1991;12(10):473〕   b. 白芷30g,川芎、川乌、甘草各12g,将药混匀,取一半炒黄轧细,另一半生的同样轧细,再过90~120目筛,两者和匀,分成10包,也可制成水丸。每日早晚各服1包,开水冲服,或以薄荷、茶叶各3g,水200ml 煮沸,取汁送下。治疗风寒湿热、气郁、痰饮、血淤引起的血管神经性头痛130 例,治愈84例,显著好转25例,好转21例,一般服至 6包后疼痛减轻。全部病例经半年以上观察未复发。〔浙江中医杂志 1983;18(6):252〕   c. 白芷30g,水煎,分2次服。治疗腰麻后头痛73例,痊愈69例,好转3例,无效1例。服药1剂痊愈者13例,2剂痊愈者20例,1~3剂痊愈者56例。〔新医学 1976;(3):128〕 1.??????? 治疗面瘫  a. 白芷、番木鳖各等份,再配以1/10的冰片,共为细末,取0.3~0.6g 撒于直径约2cm 左右的胶布或伤湿止痛膏上,贴于患侧下关穴。治疗123 例,疗效满意。〔江苏中医 1990;11(7):26〕   b. 牛蒡子30~40g,煎沸1小时后加入白芷6~10g,同煎3次,每次30分钟,煎取药液600ml,每次内服200ml,每日3次,直至痊愈。治疗20例,皆愈,治愈天数15~30天,平均服药25剂。可根据病情,剂量由小逐渐加大。〔中医杂志 1983;24(6):44〕 2.??????? 治疗胃脘痛  a. 白芷30~60g,甘草15~30g。水煎服,每日1剂,治疗40例(包括胃、十二指肠溃疡和慢性胃炎),效果良好,剂量低于30g 则影响疗效。〔山东中医杂志 1982;(3):165〕   b. 白芷、白芍、白芨各10~30g,白豆蔻6~12g。随证加减,水煎服,日1剂。治疗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患者57例,结果:显效21例,好转35例,1例溃疡病穿孔转外科手术。认为白芷长于芳香化浊,温中散寒,祛淤生肌,消肿止痛,故可为治疗胃痛之主药。〔中医杂志 1983;(12):34〕   4. 治疗白癜风 白芷30g,补骨脂、沙参、防风各15g。制成糖浆(白癜1号)口服,外用15%白芷酊。治疗白癜风53例,总有效率为81.5%。〔湖北中医杂志 1983;(6):12〕   5. 治疗银屑病 川白芷冲剂(每克相当于生药 5.6g),体重50kg 以下者服20g,50~60kg者服25g,60~80kg者服30g。服后2小时照黑光,照光前配合外用川白芷酊(川白芷粉置密闭容器中,用75%乙醇制成含量为30%的酊剂,浸泡1周,即得,供外用)。治疗银屑病50例,完全治愈24 例,基本治愈15例,显效7例,总显效率92%,有效2 例,无效2例。〔辽宁中医杂志 1982;(8):43〕 6. 治疗鼻窦炎  a. 白芷、黄芩各30~60g,水煎早晚分服,每日1剂,鼻塞流涕者加苍耳子9~12g;兼后头痛者加葛根20~30g,舌质红绛者加赤芍15~30g;舌质紫暗或有淤斑淤点者加川芎9~15g。治疗额窦炎72例,以症状消失和窦底壁无压痛为指标,单用中药3~9剂治愈率为95.16%。〔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0;3(5):284〕   b. 白芷、金银花、川芎、薄荷、辛夷、黄芩各15g,用开水冲泡,取其热气熏鼻,一般熏10分钟左右,每天2次,7天为1疗程。治疗急性副鼻窦炎26例,显效18例,有效8例;治疗慢性副鼻窦炎34例,显效16例,有效17例,无效1例。〔中医杂志 1991;32(1):26〕   7. 治疗面黯 桃花250g,白芷30g,白酒1000ml。三者共浸,1个月取用。早晚各饮酒1盅,并以药酒少量擦两手掌,至发热后揉擦面部患处。治疗面色晦黯、黑斑、黑褐斑、妊娠斑患者20例,效果显著。一般用药30~60天见效。〔浙江中医杂志 1986;21(2):68〕   8. 治疗鼻息肉 白芷20g,川芎、防风、细辛各20g,辛夷、苍耳子、石膏各30g,牙皂、羌活、苏叶、荆芥各10g。共研细末,每次10g,日服3次,21天为1疗程。治疗23例,痊愈21例,好转1例,无效1例。〔福建中医药 1991;22(6):17〕   9. 治疗角膜火焰性烧伤 白芷和紫草、白蜡、忍冬藤、冰片及香油(麻油)配制成白芷油滴眼,每次1滴,每日4次。能使遭受火焰性烧伤的角膜早日愈合,免于穿孔。〔中华医学杂志 1962;48(4):241〕 方剂选用: 1. 治疗鼻渊:辛夷、防风、白芷各八分,苍耳子一钱二分,川芎五分,北细辛七分,甘草三分。白水煎,连服四剂。忌牛肉。(《疡医大全》)   2. 治疗眉框痛,属风热与痰者:黄芩(酒浸炒)、白芷。上为末,茶清调二钱。(《丹溪心法》)   3. 治疗大便风秘:香白芷炒为末,每服二钱,米饮入蜜少许,连进二服。(《十便良方》)   4. 治疗肠风:香白芷为细末,米饮调下。(《百一选方》)   5. 治疗带下,肠有败脓,淋露不已,腥秽殊甚,脐腹冷痛,须此排脓:白芷一两,单叶红蜀葵根二两,芍药根(白者)、白矾各半两(矾烧枯,别研)。为末,同以蜡丸如梧桐子大,空肚及饭前,米饮下十丸或十五丸,俟脓尽,仍别以他药补之。(《本草衍义》)   6. 治疗肿毒热痛:醋调白芷末敷之。(《卫生易简方》) 配伍效用: 白芷配伍石膏 白芷辛温芳香,上达通窍,入肺胃二经,有祛风除湿、消肿止痛之功,系治疗风寒外袭所致头面诸证之要药;石膏辛甘大寒,亦入肺胃二经,其外能解肌肤之热,内能清肺胃之火,为清泄肺胃气分实热之要药。相伍为用,白芷之性温可被石膏之大寒所制;石膏沉降,得白芷则引经上行。二药共奏祛风清热、消肿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风热感冒之前额痛、眉棱骨痛以及牙龈肿痛、面颊肿胀因风热入于阳明,循经上攻所致者。   白芷配伍苍术、海螵蛸 白芷燥湿止带,苍术燥湿健脾散寒,海螵蛸固涩止带。三者合用,共奏散寒燥湿止带之功效,用于治疗寒湿带下。   白芷配伍黄柏、车前子 白芷燥湿止带,黄柏清热燥湿,车前子清利湿热。三者伍用,白芷之性温热,但可被黄柏、车前子寒凉之性所监制,共奏清热燥湿止带之功效,用于治疗湿热带下。   白芷配伍金银花、当归、穿山甲 白芷消肿排脓;金银花清热解毒,善治热毒疮疡;当归活血散淤止痛;穿山甲既透经络,又溃坚排脓,与白芷伍用,排脓之力更胜。四者相伍,共奏清热解毒、散淤止痛、排脓消肿之功效,用于治疗疮疡肿毒,肿疡、溃疡皆可。   白芷配伍羌活、川芎 白芷辛香升散,祛风除湿止痛,善治阳明经头痛(眉棱骨、额骨痛);羌活苦辛性温,发表散寒、除湿止痛,善治太阳经头痛(后脑、前额痛);川芎辛温芳香,活血行气、祛风止痛,性善走散,为血中之气药,善治少阳经头痛(头项两侧痛)。三药合用,其疏风散寒止痛之功效更著,用于治疗风寒之邪引起之各个部位的头痛。   白芷配伍羌活、防风 白芷散寒止痛,羌活祛风散寒胜湿止痛,防风祛风胜湿止痛。三者合用,有发汗解表、祛风散寒、胜湿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外感风寒湿邪引起的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肢体骨节酸痛者。 【注意事项】 宜忌:阴虚血热者忌服。   毒副作用:小鼠灌服白芷煎剂和醚提取物,其半数致死量分别为43g(生药)/kg和54g(生药)/kg。滇白芷总香豆素给小鼠口服的半数致死量为 2 110±22mg/kg;白芷有效成分欧芹属素乙给小鼠口服的半数致死量为 1 009±92mg/kg。   给小鼠口服欧芹属素乙200mg/kg及40mg /kg,连续用药40天后对动物重要器官无损害,不影响动物的凝血时间、出血时间、出血量;该药亦无雌激素和抗雄激素活性。 动物实验表明:川白芷浸膏和硬胶囊剂,对动物无毒副作用,而煎剂的毒性强于乙醚提取物。 曾有采挖白芷者患接触性皮炎的报告,发病率为65%。主要症状为红斑、浮肿、丘疹、渗液、瘙痒、灼痛、胀木感及结膜充血水肿等。亦有用白芷加黑光照射治疗银屑病时出现头晕、恶心、上腹部不适、皮肤瘙痒和转氨酶升高等症状的报告。 白芷内服过量,可致中毒。临床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心慌气短、大量汗出、血压升高、烦躁不安、呼吸困难、心前区痛,甚者惊厥,最终死于呼吸麻痹。 中毒救治: 1. 内服中毒的救治 a.用1:2 000的高锰酸钾液洗胃;并用硫酸镁导泻(亦可用玄明粉冲服)。以加速毒物从体内排出。   b.用5%的葡萄糖氯化钠液静脉点滴,以稀释毒素。   c. 如出现烦躁不安、惊厥者,可给予安定、苯巴比妥或氯丙嗪等镇静剂。并给予必要的输液和吸氧。 2. 接触中毒的救治 a.立即去除病因。   b. 病情轻者可口服抗组胺类药物(如扑尔敏、异丙嗪等),维生素及钙剂。   c. 病情重者可皮下或肌肉注射肾上腺素0.5~1mg;亦可用0.1~0.5mg缓慢静注(以生理盐水10ml稀释)。或用肾上腺素4~8mg溶于5%葡萄糖液500~1 000ml中静脉点滴。   d. 局部酌情敷用外用药。 【医家论药】   “白芷,味辛气温无毒,其香气烈,亦芳草也。入手足阳明、足太阴,走气分,亦走血分,升多于降,阳也。性善祛风,能蚀脓,故主妇人漏下赤白。辛以散之,温以和之,香气入脾,故主血闭阴肿,寒热,头风侵目泪出。辛香散结而入血止痛,故长肌肤。芬芳而辛,故能润泽。辛香温散,故疗风邪久泻,风能胜湿也。香入脾,所以止呕吐。疗两胁风痛,头眩目痒,祛风之效也。”(《本草经疏》)   “白芷,气温力厚,通窍行表,为足阳明经祛风散湿主药。故能治阳明一切头面诸疾,如头目昏痛,眉棱骨痛,暨牙龈骨痛,面黑瘢疵者是也。且其风热乘肺,上烁于脑,渗为渊涕;移于大肠,变为血崩血闭,肠风痔瘘痈疽;风与湿热,发于皮肤,变为疮疡燥痒;皆能温散解托,而使腠理之风悉去,留结之痈肿潜消,诚祛风上达散湿之要剂也。”(《本草求真》)   “白芷,上行头目,下抵肠胃,中达肢体,遍通肌肤以至毛窍,而利泄邪气。如头风头痛,目眩目昏;如四肢麻痛,脚弱痿痹;如疮溃糜烂,排脓长肉;如两目作障,痛痒赤涩;如女人血闭,阴肿漏带;如小儿痘疮,行浆作痒,白芷皆能治之。其性味辛散,如头痛、麻痹、眼目、漏带、痈疡诸症,不因于风湿寒邪,而因于阴虚气弱及阴虚火炽者,俱禁用之。”(《本草汇言》)   “白芷辛温,芳香燥烈,疏风散寒,上行头目清窍,亦能燥湿升阳,外达肌肤,内提清气,功用正与川芎、藁本近似。”(《本草正义》)   “白芷,去头面皮肤之风,除周身燥痒之痹。惟其性温而走于肌肉,故能治足阳明头痛。与辛夷细辛同用,则治鼻病。与蒲公英同用,则能排脓。与内托散同用,则去腐烂而长肌肉。与续命汤同用,则治口眼而去歪斜。外散乳痈背疽,内托肠风痔瘘。诚诸疮疡痘疹必要之药也。又为手太阴引经之剂,意者味辛但入肺耳。当归为使,恶旋复花。”(《药鉴》)   “白芷,燥能耗血,散能损气,有虚火者忌。凡呕吐因于火者禁用。漏下赤白,由阴虚火炽,血热所致者勿用。痈疽已溃,宜渐减。”(《本草害利》) 附注:白芷,因其香气浓郁,又称香白芷。产于四川的兴安白芷或库页白芷的根,条长皮细,粗壮挺直,香气馥郁,为道地正品,称川白芷;产于杭州苋桥的杭白芷的根,称杭白芷,为通用正品,但药力较川白芷略逊。 水 蛭 为水蛭科动物日本医蛭Hirudo nipponia Whitman、宽体金线蛭Whitmania pigra (Whitman)、茶色蛭Whitmania acranulata (Whitman)等的全体。味咸、苦,性平,有毒。入肝、膀胱经。功能:破血、逐淤、通经。主治:蓄血、癥瘕、积聚、妇女经闭、干血成痨、跌扑损伤、目赤痛、云翳。内服:入丸、散,1.5~3g;焙干研末吞服,每次0.3~0.5g。外用:置病处吮吸;或浸取液滴。 【现代研究】   主要成分:主要含蛋白质。亦含铁、锰、锌等多种微量元素。新鲜水蛭唾液中含有一种抗凝血物质名水蛭素(Hirudin),属于多肽,由于其分子组成中没有色氨酸和精氨酸,故有抗凝血作用。但在干燥药材中水蛭素已被破坏。水蛭唾液中还分泌有组胺样物质、肝素及抗血栓素等,与水蛭素有协同作用。   药理作用:1. 对血液的作用 水蛭素能阻止凝血酶对纤维蛋白的作用,阻碍血液凝固。水蛭素不受热或乙醇之破坏。水蛭尚可分泌一种组胺样物质,因而可扩张毛细血管而增加出血。水蛭醇提取物抑制血液凝固的作用较虻虫、虫、桃仁为强,水蛭醇制剂的作用较水制剂的作用为强。水蛭素20mg可阻止100g人血的凝固。   水蛭水提取物对ADP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有明显抑制作用,亦能明显抑制正常人的血小板聚集,有抗血栓形成的作用。   实验表明:水蛭在体外对纤维蛋白有较强的纤溶作用,其活性显著高于丹参和大黄;在体内亦有纤溶活性,能使家兔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LT)显著缩短。因此水蛭能活化纤溶系统,溶解血栓。亦有报告指出,水蛭素对实验性血栓形成有明显抑制作用,对凝血酶所致之实验性静脉血栓有溶解作用。   水蛭水提取液能降低大鼠的全血比黏度和血浆比黏度。缩短红细胞电泳时间。临床研究表明:水蛭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因血液流变性异常而出现的浓、黏、聚状态有改善作用。   2.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有报告指出,水蛭对心肌营养性血流量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作用;对组织缺血缺氧有保护作用。水蛭素能对抗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家兔冠状动脉痉挛,有抑制心肌缺血的治疗作用。水蛭能明显消退主动脉粥样硬化斑,使斑块内胶原纤维增生,胆固醇结晶减少。提示水蛭对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水蛭有扩张毛细血管、改善微循环、增加肾脏血流量的作用。其改善微循环的作用,与肝素相仿,只是作用时间短暂。实验表明:水蛭有扩张外周血管、增加血流量和减少血管阻力的作用,该作用与盐酸罂粟碱作用相似。   3. 对妊娠的作用 实验表明:水蛭对小鼠各个时期妊娠(包括着床及妊娠的早、中、晚期)均有终止妊娠作用。不同给药途径对早期妊娠均有良好终止作用。若将外源性孕酮与水蛭同时注射,则可防止早产。水蛭对蜕膜病变有抑制作用。   4. 其他作用  水蛭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家兔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有明显降低作用。   水蛭素对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对小鼠肝癌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由于水蛭有高抗凝作用,因而有利于抗癌药及免疫活性细胞浸入癌组织杀伤癌细胞。 【临床运用】 临床报道: 1. 治疗脑出血  a. 水蛭粉,每次3g,1天3次,口服1个月。治疗出血性中风48例,痊愈16 例,显效20 例,好转8例,死亡4例。〔中医杂志 1986;(3):189〕   b. 水蛭30g、地龙20g、山楂10g。随证加减,水煎服,日1剂。入院后先给予常规西医治疗,病情稳定后用上方。治疗脑出血1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3例,脑血栓形成38例,脑梗死2例,共55例。其中治愈32例,好转18例,无效5例。〔湖南中医杂志 1993;(1):5〕   c. 水蛭粉3g、三七粉2g。日3次,温开水冲服。亦可用三七粉3g与鸡肉适量蒸服,日1次,水蛭粉服法不变。疗程1~3个月,停用一切血管扩张剂。治疗42例脑卒中后遗症,治愈15例,显效21例,好转4例,无效2例。平均治疗时间50天。〔新中医 1993;(1):55〕   2. 治疗血管性头痛 水蛭、白芷、藁本、红花各10g,赤芍、川芎各30g,细辛10g,白附子5g。水煎2次分服,日1剂。头痛消失后继续服用4剂以上,以巩固疗效。治疗168例,其中:痊愈82 例,显效 58 例,好转 23 例,无效5 例。总有效率97.2%。〔陕西中医 1991;(6):248〕   3. 治疗冠心病 水蛭片(每片含生药0.75g),每次2~4片,每天3次,口服。持续服药20~60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00 例(轻型35例,中型38例,重型27例)。结果:显效34例,改善56 例,无效9例,恶化1例。〔天津医药 1980;(4):238〕   4. 治疗肺心病 水蛭粉,每次1g,每日3次,口服。在常规治疗肺心病的同时加用本品,共治疗观察肺心病急性发作患者63例,有效率为90.5%,死亡率为9.5%。〔浙江中医杂志 1982;(3):101〕   5. 治疗高脂血症 水蛭粉3~5g,每晚开水冲服。30天为1疗程。治疗25例,总有效率为91%。胆固醇平均下降23.24mg%,三酰甘油平均下降144.52mg%,β-脂蛋白平均下降173.3mg%。〔新中医 1985;(2):36〕   6. 治疗下肢静脉栓塞 生水蛭4份,地龙1份,共研细备用。每次3~5g,每日3次,饭后温开水送服。治疗下肢静脉栓塞11例,其中左下肢9例,右下肢2例,均为高位栓塞。经治后皆痊愈。其中服药6~7剂者6例,8~10剂者5例。〔四川中医 1990;(3):27〕   7. 治疗血栓性静脉炎 水蛭、虻虫、连翘、甘草各6g,公英、银花、归尾各15g,桃仁12g,生黄芪30g。水煎服,日1剂。治疗7例,服药最少10剂,最多64剂,均症状消除而愈。〔中医杂志 1963;(11):19〕   8. 治疗急性尿潴留 水蛭9g、虻虫6g、大黄15g、桃仁12g。随证加味,水煎服,日1剂。治疗因外伤、前列腺肥大伴炎症或尿路结石引起的急性尿潴留30例,临床症状均缓解。随访24例,1~2年未复发,3例偶有复发,再服药仍有效。〔湖北中医杂志 1988;(1):20〕   9. 治疗痛经 水蛭10g,虻虫、大黄各6g,桃仁12g,泽兰、丹参各15g,红花、虫、降香、牛膝各9g。水煎服,日1剂。治疗剧烈小腹疼痛伴呕吐之顽固性痛经,服药5剂而愈,随访4年未复发。〔北京中医学院学报 1980;(4):38〕   10. 治疗卵巢囊肿 生水蛭粉每次3g,早晚用黄酒冲服。治疗11例,痊愈6例,包块缩小2例,无效3例。〔新中医 1975;(5):27〕   11. 治疗闭经 水蛭、当归、白芍各10g,生地12g,川芎5g。水煎服,日1剂。治疗1例。3剂后月经来潮。〔湖北中医杂志 1980;(6):55〕   12. 治疗急性卡他性结膜炎 活水蛭3条,生蜂蜜6ml。置水蛭于蜂蜜中6小时后,将浸液倒入清洁瓶内备用。每日滴眼1次,每次1~2滴。治疗急性结膜炎380例,皆愈。治愈时间最短1天,最长5天。〔新医学 1972;(8):57〕   13. 治疗角膜翳、内障眼病、玻璃体混浊 活水蛭(去腹中垢质)2.5~3份,纯蜂蜜1份。置水蛭于蜂蜜中6~8小时后滤得棕色透明液,外用点眼,每日3~4次,每次1~2滴。共治疗角膜瘢痕云翳、粘连角膜瘢翳71例,显效26例,好转39例,无效6 例;治疗各型内障124例,显效65例,好转51例,无效8例;治疗玻璃体混浊37例,显效26例,好转9例,无效2例。〔山东医药 1972:(9):40〕 方剂选用: 1. 治疗金疮、打损及从高坠下、木石所压,内脏淤血,心腹疼痛,大小便不通,气绝欲死: 红蛭(用石灰慢火炒令焦黄色)半两,大黄二两,黑牵牛二两。上各为细末,每服三钱,用热酒调下,如人行四、五里,再用热酒调牵牛末二钱催之,须脏腑转下恶血,成块或成片,恶血尽即愈。(《济生方》夺命散)   2. 治疗妇人经水不利下,亦治男子膀胱满急有淤血者: 水蛭三十个(熬),虻虫三十个(去翅、足,熬),桃仁二十个(去皮、尖),大黄三两(酒浸)。上四味为末,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金匮要略》抵挡汤)   3. 治疗月经不行,或产后恶露,脐腹作痛: 熟地黄四两,虻虫(去头、翅,炒)、水蛭(糯米同炒黄,去糯米)、桃仁(去皮、尖)各五十枚。上为末,蜜丸,桐子大。每服五、七丸,空心温酒下。(《妇人良方》地黄通经丸)   4. 治疗漏下去血不止: 水蛭治下筛,酒服一钱许,日二,恶血消即愈。(《备急千金要方》) 配伍效用: 水蛭配伍芒硝、大黄 水蛭破血逐淤;芒硝清热泻火软坚;大黄逐淤通经、泻火解毒。三药合用,有清热泻火、活血软坚之功效,用于治疗热壅血滞之肿毒未化脓者。   水蛭配伍三七末、麝香 水蛭破血逐淤;三七化淤止血定痛;麝香活血散结止痛。三药伍用,有散结逐淤、止血定痛之功效,用于治疗跌打损伤之肿胀疼痛。 水蛭配伍桃仁 二者均有破血逐淤之功,相须为用,其效更显著,用于治疗淤血所致之闭经、癥瘕,跌打损伤之肿胀疼痛等。 【注意事项】   宜忌:体弱血虚,无淤血停聚及孕妇忌服。   毒副作用:水蛭煎剂给雌性小鼠皮下注射,半数致死量为15.24g/kg。   本品中毒症状,一般表现为恶心、呕吐,子宫出血。严重时可出现胃肠道出血,剧烈腹痛,血尿,昏迷等。   临床曾有一次服食水蛭200g,2小时后出现肘膝关节僵硬,继而周身青紫、僵直,不能言语。最后神志昏迷、呼吸衰微,心跳微弱,经抢救无效而死亡的报告。 中毒救治: 1. 如被水蛭咬住,用盐水或醋冲水蛭,或撒盐,使水蛭身体缩小,放松吸盘而脱落。然后对症处理。   2. 内服过量可洗胃、导泻,服用活性炭末。   3. 出现剧烈腹痛,有出血倾向者可口服云南白药,每次1~3g,日3次。或肌肉注射、口服维生素K及安络血等。   4. 其他处理:出血严重者可酌情输血。昏迷或休克时可给予强心剂,如毒毛旋花子甙K或西地兰。   5. 中草药治疗:绿豆、甘草各10g,煎汤频服。 【医家论药】   “水蛭,味咸苦气平,有大毒,其用与虻虫相似,故仲景方中往往与之并施。咸入血走血,苦泄结,咸苦并行,故治妇人恶血、淤血、月闭、血瘕积聚,因而无子者。血蓄膀胱,则水道不通,血散而膀胱得气化之职,水道不求其利而自利矣。堕胎者,以其有毒善破血也。”(《本草经疏》)   “水蛭,逐恶血、淤血之药也。方龙潭曰,按《药性论》言,此药行蓄血、血癥、积聚,善治女子月闭无子而成干血痨者,此皆血留而滞,任脉不通,月事不以时下而无子。月事不以时下,而为壅为淤,渐成为热、为咳、为黄、为瘦,斯干血痨病成矣。调其冲任,辟而成娠,血通而痨去矣。故仲景方入大黄虫丸而治干血、骨蒸、皮肤甲错、咳嗽成劳者;入鳖甲煎丸而治久疟疟母、寒热面黄、腹胀而似劳者;入抵当汤、丸而治伤寒小腹鞕满、小便自利、发狂而属蓄血证者。”(《本草汇言》)   “凡人身淤血方阻,尚有生气者易治,阻之久,则无生气而难治。盖血既离经,与正气全不相属,投之轻药,则拒而不纳,药过峻,又反能伤未败之血,故治之极难。水蛭最喜食人之血,而性又迟缓善入,迟缓则生血不伤,善入则坚积易破,借其力以攻积久之滞,自有利而无害也。”(《本草经百种录》) 安神药  凡具有安神镇静功能的药物称为安神药。主要用于心气虚、心血虚、或心火盛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心神不宁、心悸怔忡、失眠多梦以及惊风、癫痫、狂乱等证。  安神药可分为二类:一类为重镇安神药,多为质地沉重的矿石类或介壳类,常用于易惊、易怒、不宁、狂乱等实证者;一类为养心安神药,多为植物性药材,主要用于面色淡白少华、心悸、健忘、失眠、多惊、心烦易怒、五心烦热等证属心血虚或心阴虚者。   应用安神药,应根据不同的病因病机选择适宜的药物,并作适当的配伍。矿石类的药物,如作丸散服,易伤耗胃气,须酌情配伍养胃健脾之品,且只宜暂服;部分药物具有毒性,更须慎用。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安神药有镇静、催眠、镇痛、抗惊等作用,与现代医学中的镇静药、抗焦虑药的作用大致相同。 朱砂   为天然的辰砂 Cinnabar 矿石。亦名丹砂(《本经》)、辰砂(《本草图经》)、赤丹(《淮南子》)等。味甘,性凉,有毒。入心经。功能:安神、定惊、明目、解毒。主治:癫狂、惊悸、心烦、失眠、眩晕、目昏、肿毒、疮疡、疥癣。内服:研末,0.3~1g;入丸、散或拌染他药同煎。并作丸药之挂衣。外用:合他药研末干撒。 【现代研究】   主要成分:主要成分为硫化汞(Mercuric sulfide)。亦夹杂有雄黄、磷灰石、沥青质等物质。近年亦有报告,朱砂在在人工胃液中含有汞、砷、铅、镉、钡、镁、铁、锌等多种微量元素。 药理作用: 1. 镇静、催眠、抗惊厥作用 有报告认为,朱砂能降低大脑中枢神经的兴奋性,有镇静安眠作用。但亦有报告认为,朱砂混悬液给小鼠灌胃后,无明显的催眠、镇静和抗惊厥作用。尚有报告指出,用含有磁朱丸(1%)的食物给小鼠喂饲,自由进食连续3周,结果不能使阈下剂量的异戊巴比妥钠引起睡眠,提示无协同作用;但能使其催眠剂量的睡眠时间有所延长。报告者认为,该作用可能是由于汞的积蓄而影响了肝肾对巴比妥钠盐类的代谢功能和延长了从尿中排泄的结果。   实验表明:给小鼠以每20克体重灌服1.2克朱砂,连续7天后,腹腔注射安钠咖,其产生惊厥的平均时间比对照组推迟约1分20秒。   2. 其他作用 研究表明:朱砂外用对皮肤细菌和寄生虫有抑制和杀灭作用。   有报告指出,给家兔口服人造丹砂0.1~1.0g/kg 后,尿中总氮量增加;但对血象则无影响。 【临床运用】 临床报道: 1. 治疗神经性呕吐 朱砂(水飞另研)30g,法半夏15g,丁香、生甘草各6g,冰片(另研)0.6g。上药制成散剂,每次内服3g,每日2次。用于神经性呕吐属实热证者,效果良好。〔中医杂志 1959;(9):26〕   2. 治疗盗汗 朱砂粉1份,五倍子粉5份,混匀装瓶备用。成人每次2~3g,用温开水调成糊团状,每晚睡前敷脐窝内,用纱布覆盖固定,次晨取下,连敷2~3次,小儿用量酌减。所有病例均继续用抗痨药治疗。治疗结核病盗汗44例,观察45天至半年,均于敷药2~4次后盗汗消失。半年后复发14例,其中12例经再敷药,盗汗消失,2例无效。〔新医学 1975;(4):177〕   3. 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 丹砂 9g、琥珀 9g、代赭石 9g、郁金 12g、明矾 9g、金礞石 9g、薄荷 9g、菖蒲 9g。共为细末,或水泛为丸。每次6~12g,每日 1~2 次,或酌情增减(但不宜连续常服)。治疗80例,治愈率为57.5%,有效率为86.25%。〔中医杂志 1959;(9):26〕   4. 治疗癫痫 朱砂、煅磁石各30g,白矾240g。上药共研细末,装胶囊服用。每次3g,饭前服。90天为1疗程,前30天日服3次,中间30天早晚各服1次,后30天日服1次。治疗30例,控制发作21例,显效5例,无效4例。〔黑龙江中医 1991;(4):42〕   5. 治疗婴幼儿腹泻 辰砂0.5g,甘草1g,滑石6g,共研细末,按每岁0.5g/次,日服3次,可同服消乳散,有脱水者,可静脉补液。治疗50例,获得良好的疗效。〔黑龙江中医药 1986;(6):39〕   6. 治疗婴儿湿疹 朱砂3g,黄连、黄柏各5g。共研细末,加入凡士林适量调和为膏,每日2~3次,涂敷患处。治疗10余例,皆痊愈。〔江苏中医杂志 1980;(1):47〕   7. 治疗口腔炎 朱砂、黄丹、白矾各等份,共研细末,调匀,外涂患处。治疗50例,效果显著,多用药1~2次即愈。〔中华口腔科杂志 1959;(2):85〕 方剂选用: 1. 治疗风邪诸痫,狂言妄走,精神恍惚,思虑迷乱,乍歌乍哭,饮食失常,疾发扑地,口吐白沫,口噤戴眼,年岁深远者:辰砂(光明者,研)一两,酸枣仁(微炒,研),乳香(光莹者,研)各半两。上三味合研令匀,先令病人尽量饮酒沉醉,次取药五钱匕,酒一盏,调下,于静室中安睡,勿令惊动。(《圣济总录》丹砂丸)   2. 治疗心神昏乱,惊悸怔忡,寝寐不安:朱砂、黄连各半两,当归二钱,生地黄三钱,甘草二钱。上为细末,酒泡蒸饼,丸如麻子大,朱砂为衣。每服三十丸,卧时津液下。(《医宗金鉴》朱砂安神丸)   3. 治疗诸般吐血:丹砂(研飞),蛤粉。上二味等分,研细合和令匀,每服二钱匕,温酒调下。(《圣济总录》朱粉散)   4. 治疗产后颠狂,败血及邪气入心:辰砂一、二钱。研细飞过,用饮儿乳汁三、四茶匙调湿,以紫项地龙一条,入药滚三滚,刮净,去地龙,入无灰酒一盏,分作三、四次服。(《本草纲目》)   5. 治疗喉咽肿痛,咽物妨闷:丹砂一分(研,水飞),芒硝一两半(研)。上二味再同研匀,每用一字,时时吹入喉中。(《圣济总录》丹砂散)   6. 明目:光明砂(丹砂中之最上者)一两,神曲四两,磁石二两。上三味末之,炼蜜为丸,如梧子大。饮服三丸,日三,不禁,常服益眼力。(《备急千金要方》) 配伍效用: 朱砂配伍胆南星、天竺黄 朱砂重镇安神;胆南星、天竺黄清热化痰、除烦定惊。三者合用,有清热化痰、安神定惊之功效,用于治疗痰热内扰之惊痫抽搐等症。   朱砂配伍琥珀 二者均有镇惊安神之功。但朱砂清心火而安神;琥珀镇心平肝而安神,兼活血祛淤。二药相伍为用,其镇静、镇惊、安神之效更著,用于治疗心神不宁、难眠易醒、寐而不安、乱梦纷纭等症。   朱砂配伍黄连、生地 朱砂重镇安神,清心泻火;黄连苦寒、清心泻火,助朱砂清心安神;生地滋阴养血。三者合用,有镇心安神、泻火养阴之功效,用于治疗心火偏亢、阴血不足之心烦神乱、失眠多梦、惊悸怔忡、舌红、脉细数者。   朱砂配伍牛黄、黄芩、黄连 朱砂清泻心热、重镇安神;牛黄清心解毒、豁痰开窍;黄芩、黄连清热泻火,助牛黄清心解毒。四药伍用,有清热解毒、开窍安神之功效,用于治疗热入心包、高热烦躁、失眠、神昏谵语等症。   朱砂配伍人参、黄芪 朱砂重镇安神;人参、黄芪补益心气。三者伍用,有补心气、安心神之功效,用于治疗心气不足之虚烦失眠等症。   朱砂配伍熟地、当归、酸枣仁 朱砂镇静安神;熟地、当归滋阴养血;酸枣仁养心安神。四药伍用,有滋阴养血安神之功效,用于治疗阴虚血少之心烦、不眠、心悸怔忡等。 【注意事项】   宜忌:不宜久服、多服,以免引起汞中毒。肝肾功能异常者慎用。   “畏磁石。恶咸水。”(《吴普本草》)   毒副作用:朱砂煎剂给小鼠静脉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12.1g/kg。朱砂混悬液(3%)9.5g/kg给小鼠灌胃,未见中毒及死亡,提示本品为微毒药物;实验表明:内服本品有汞的吸收蓄积,并使动物内脏出现病理改变,以肝、肾为突出,尤其是人工合成朱砂毒性大,不宜内服。   临床应用本品,短期口服极少见急性中毒,若长时间、大剂量服用则可致慢性中毒。   本品中毒的症状表现为:急性中毒一般可见呕吐血性黏液,腹痛,脓血便,肌肉震颤,严重者出现尿少、尿闭、浮肿,甚者导致昏迷,抽搐,血压下降,少数可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慢性中毒者多表现为,患者口中有金属味,流涎增多,口腔黏膜充血、溃疡,牙龈肿痛、出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手指震颤,甚者全身肌肉震颤,肾脏损害,出现蛋白尿血尿和管型尿。   中毒救治:参见“轻粉”。 【医家论药】   “丹砂同远志、龙骨之类则养心气;同当归、丹参之类则养心血;同枸杞、地黄之类则养肾;同厚朴、川椒之类则养脾;同南星、川乌之类则祛风。可以明目,可以安胎,可以解毒,可以发汗,随佐使而见功,无所往而不可。”(《本草纲目》)   “丹砂,味甘微寒而无毒,盖指生砂而言也。《药性论》云,丹砂君,清镇少阴君火之药。安定神明,则精气自固。火不妄炎,则金木得平,而魂魄自定,气力自倍。五脏皆安,则精华上发,故明目。心主血脉,心火宁谧,则阴分无热而血脉自通,烦满自止,消渴自除矣。”(《本草经疏》)   “朱砂,入心可以安神而走血脉,入肺可以降气而走皮毛,入脾可逐痰涎而走肌肉,入肝可行血滞而走筋膜,入肾可逐水邪而走骨髓,或上或下,无处不到,故可以镇心逐痰,祛邪降火,治惊痫、杀虫毒,祛中恶及疮疡疥癣之属。但其体重性急,善走善降,变化莫测,用治有余,乃其所长。若同参、芪、归、术兼朱砂以治小儿,亦可取效,此必其虚中挟实者乃宜之,否则不可概用。”(《本草正义》)   附注:朱砂用细飞法加工成细粉末入药者称飞朱砂。《本经》原名丹砂,后以辰州(今湖南沅陵)所产为道地正品,故有辰砂之名。朱砂在采集过程中,先需劈开辰砂矿石、用浮选法除去石质后,再将其劈成片块状,故也有劈砂之称。其中呈斜方形或长条形、色红而鲜艳、微透明、表面光亮如镜者,称镜面砂或光明砂,为朱砂中之佳品;其细小片状或颗粒状者称朱宝砂,品质较次。旧时进贡朝廷炼丹服用的上品朱砂称贡朱砂,今之医家为强调优质药材配方也偶用此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