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一、昆虫纲的特征: ??? 所有的昆虫组成节肢动物门下的一个纲——昆虫纲(Isecta)。所以,昆虫既具有节肢动物所共有的特征,而又具有不同于节肢动物门下其它纲的特征。 节肢动物门的特征: 体躯分节,即由一系列的体节所组成;整个体躯被有含几丁质的外骨骼;有些体节上具有成对的分节附肢,“节肢动物”的名称即由此而来;体腔就是血腔;心脏在消化道的背面;中枢神经系统,包括一个位于头内消化道背面的脑,以及一条位于消化道腹面的、由一系列成对神经节组成的腹神经索。 昆虫纲的特征: 1.体躯的环节分别集合组成头、胸、腹三个体段: 2.头部为感觉器官和取食的中心,具有3对口器附肢和一对触角,通常还有复眼和单眼(复眼一对,单眼三个); 3.胸部是运动的中心,具3对足,2对翅; 4.腹部是生殖中心,其中包含着生殖系统和大部分内脏。无行动用的附肢(指成虫),但多数有转化成外生殖器的附肢; 5.从卵中孵出来的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通常要经过一系列显著的内部及外部体态上的变化,才能转变为性成熟的成虫。这种体态上的改变称为变态。 ??? 节肢动物门中其它六个较重要的纲: ??? 有爪纲、蛛形纲(蜘蛛、螨)、甲壳纲(虾、蟹)、唇足纲、重足纲、综合纲。     有爪纲(Onychophora) 蛛形纲(Arachnoidea) 甲壳纲(Crustacea)      唇足纲(Chilopoda) 重足纲(Diplopoda) 综合纲(Symphyla)   二、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 昆虫纲不但是节肢动物门中最大的一纲,也是动物界中最大的一纲。全世界已知动物已超过150多万种,其中昆虫就有100万种以上。昆虫不但种类多,而且同种的个体数量也十分惊人。如一个蚂蚁群体可多达150万个。昆虫的分布面之广,没有其它纲的动物可以与之相比,几乎遍及整个地球。从赤道两极,从海洋、河流到沙漠,高至世界的屋脊——珠穆郎玛峰,下至几米深的土壤里,都有昆虫的存在。这样广泛的分布,说明昆虫有惊人的适应能力, 这也是昆虫种类繁多的生态基础。昆虫个体数之所以这样多,分布之所以这样广,主要是由于其特殊的繁殖能力。一个雌虫所产的卵超过100个的并不罕见,有的多达1000个。 昆虫不但数量极多,而其各种类之间的大小也有着极大的明显差别。现存昆虫中最大的个体有:鞘翅目独角仙科的象独角仙,其长可达12cm ;竹节虫目一种巨型竹节虫,长可超过26cm。但最小的昆虫如鞘翅目缨甲科的某些种类的长度不超过0.25mm。最小某些昆虫可比最小的脊椎动物还大。昆虫在地球上的历史至少已有三亿伍千万年,而人类的出现距今只不过100万年。 为什么昆虫纲能在地球上如此繁荣地发展? 1、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有翅的动物,飞行给昆虫在觅食、求偶、避敌和扩大分布等都带来莫大的好处。 2、昆虫身体一般较小,只需少量食物即可维持生长发育。如一张白菜叶可给几千头蚜虫生活。 3、昆虫口器类型的分化,特别是从吃固体食物变成吃液体食物,大大扩大了食物范围。 4、昆虫有惊人的生殖能力。因而在环境多变,天敌众多的自然情况下,即使自然死亡率达到90%以上,也能保持它一定的种群数量水平。 ??? 昆虫与人类生活有极密切的关系,是使昆虫学成为一门专门学科的重要原因。对人类健康和国民经济直接影响的重要害虫共计10000种。尽管人们以最大的努力进行防治,全世界每年仍有20%的农产品为害虫所毁掉。在热带每年仍有成千上万的人死于 疾、睡眠病以及其它由昆虫传带的疾病。但也有些有益的昆虫,如可用以对害虫进行生物防治,或人工繁殖以清除杂草的益虫。在土壤内生活的昆虫能促进腐殖质的形成与土壤的通气,提高土地的肥力。水栖昆虫能作为鱼类的食物,可增进渔业的产量。昆虫本身的产物,如蜂蜜、蜡和丝,早已为人类所利用至今仍有相当的经济意义。 三、昆虫学的内容和任务: ??? 农业昆虫学所研究的对象,一方面是害虫,研究它们的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种群数量动态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另一方面是作物本身,研究它对于损害的反应,从而找出足以提高其抗害性的环境条件,培育抗害的品种,或找出足以减轻甚至避免受害的方法。因此,农业昆虫学的任务是:根据农业害虫的发生规律及其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措施,安全、经济、简易、有效地将虫害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以下,从而更好地完成提高作物产量和保证农产品质量的要求。 ??? 现代昆虫学已从动物学中独立出来,并且发展成为多分支的学科,以其研究的范畴可分为两大类,即理论昆虫学(或称普通昆虫学)与应用昆虫学(或经济昆虫学)。前者是以研究昆虫学中基础理论为目的,而后者是从与人类有无利害关系方面研究昆虫,对人类有害的加以防治,有益的加以繁殖利用。当然这两大类学科是相辅相成的,不能完全截然划分。 分为多学科: ??? 理论:昆虫形态学、昆虫分类学、昆虫生理学、昆虫生物学、昆虫生态学 ??? 应用:农业昆虫学、昆虫毒理学、昆虫病理学、昆虫技术学、等。  第一章 昆虫的外部形态  ??? 昆虫的外部形态讨论昆虫体躯的外部结构和功能。 昆虫种类繁殖,着本身就说明昆虫形态的多样性。由于对不同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适应。在演化的过程中经长期自然选择,昆虫体躯结构发生了种种变异,不同的类群,形态构造差异很大,尽管如此,但起基本结构却是一致的,种种不的变异类型,只不过是某种基本形式长期演变的结果。因此,了界昆虫的外部形态特征,掌握起基本结构对于辨认昆虫,从而利用昆虫,消灭害虫都是十分必要的。  第一节 昆虫体躯的分节和分段      ?? ?体节和体段昆虫属节肢动物。身体由许多连续的环节组成,每一个环节称为一体节,根据胚胎学和比较解剖学的研究表明,昆虫体躯是有18-20个原始体节所组成。相邻的两个体节由节间膜相连,使昆虫的身体自由活动,这些体节分别集后组成三个体段。分别成为头、胸、腹部 头部具有:口器,一对触角,通常有3个单眼。 胸部:3对足,2对翅,前、中、后胸三段。此三体节虽不愈合,但彼此紧密相连,不能自由活动。 腹部:都段着生有生殖器,有的还有一对尾须,通常由11节组成。 二、体面和骨化区 ??? 昆虫的体躯和各体节可按附肢着生的位置氛围四个体面,两侧翅基着生的部分称为侧面或侧区。足内侧的腹面部分称为或腹区,翅基上方的部分称背面或背区。体节的各体面常大部分骨化成骨板,通常按所在体面称为侧板、腹板和背板。 三、 体形 ??? 昆虫的成虫的身体一般呈圆筒形。有的为椭圆形或圆形,有的扁平,有的较肥大,有的较细长。 昆虫的身体和翅等具有各种色泽。多数为棕,褐或黑色.也有一些具有红 、黄、蓝、绿等颜色,或由这些色泽混合组成鲜艳美丽的斑纹,甚至闪烁着金属光泽。一般隐蔽生活的体色较浅,裸露生活的体色较暗。生活于植物上的多呈绿色,等等。昆虫体色的不同,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对昆虫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使之更好的隐蔽,不受天敌为害。  第二节 昆虫的头部及其附器  ??? 头部是昆虫的第一体段的最前端。着生有一对复眼,一对触角,有的还有2—3个单眼等感觉器官和取食的口器,是昆虫感觉和取食的中心。     (实物图) (模式图)  东亚飞蝗头部正面观     (实物图) (模式图)        一、头部的构造: 昆虫孵化后,组成头部的各体节愈合成不分节的 ,外观上看不出分节的痕迹。所以头部的各体节组成,一直成为形态学上争论不休的问题。目前,一般认为头部是由6个体节组成。 昆虫头部一般呈圆形或椭圆形,在昆虫形态研究中,常根据头部的蜕裂线或头颅缝。将头壳分成几个小区。这些小区都有一定的位置和名称。 头壳上面为头顶,正面称颜面或额,两侧称为颊区,后面称后头区。有些昆虫,特别是鳞翅目幼虫,额上方还有明显的“人”字形缝,称蜕裂线或头颅缝。 二、头部的形成: 昆虫由于食性的不同,取食器官的构造和在头上着生的位置也不相同,头部因之有三种不同的形式。 1、下口式:口器位于头的下部,头的纵轴和体躯纵轴垂直。为植食性昆虫所具有。如蝗虫、蝶、蛾类幼虫。 2、前口式:口器位于头的前部,头的纵轴和体躯纵轴方向一致。多见于捕食性和钻蛀性昆虫。如步行虫、前叶蛾幼虫、天牛幼虫等。 3、后口式:口器在头的下后方伸出,头的纵轴和体躯纵轴成一锐角,见于刺吸式口器的昆虫。如蝉、蝽、蚜虫等。 三、头部的附器: 1、触角: 昆虫中,除原尾目无触角和高等的膜翅目、双翅目幼虫的触角多退化后,一般都有一对触角。 触角一般着生于额区,有的位于复眼之前,有的位于复眼之间。 ⑴触角的类型: 触角是分节的构造,有3节组成。基部的一节称柄节,通常较粗短,连接在头壳的膜质小窝称触角窝。第二节称梗节,较细小,有的昆虫其上有一种特殊的感觉器(如雄蚊)。第三节称鞭节,分为几个到几十个亚节。 触角是昆虫的感觉器官,主要功能是嗅觉和触觉,可以帮助昆虫找到食物和异性,并帮助寻找产卵场所,是传递信息的主要器官。 ⑵触角的类型 昆虫的触角,鞭节多变化成种种不同的形状,可分为下列类型: a.丝状或线状:细长如丝线,鞭节的粗细大致相同,渐向端部变细,如蝗虫、椿象、天牛等。 b.刚毛状:短小,基部1-2节较粗,鞭节纤细似刚毛。如蝉、蜻蜓等。 c.念珠状:鞭节各节大小相近,状如圆球,全体好象一串珠子,如白蚁。 d.锯齿状:鞭节各节向一侧突出成三角形,全形似一张锯片。如叩头虫、芜箐等。 e.栉齿状:鞭节各节向一侧或两侧突出成梳齿状,全形如梳子。如一些甲虫、蛾类雌虫。 f.羽毛状:鞭节各节向两侧突出,形如禽类羽毛,如许多蛾类雄虫。 g.球杆状:鞭节基部若干节细长如丝状,顶端数节渐膨大,全形如一根棒球杆。如蝶类。 h.锤状:类似球杆状,但端部数节骤然膨大成锤状。如小蠹虫、露尾虫等。 i.具芒状:一般仅三节,短而粗末端一节特别膨大,其上有一根刚毛状构造,称触角芒,芒上有时还有很多细毛。如蝇类。 k.环毛状:鞭节各节有一圈细毛,愈接近基部的细毛愈长如雄蚊。 ⑶.了解触角类型和功能在实践上的意义: 触角的形状,分节数目或着生位置等随昆虫种类不同而有差异,因此触角常作为昆虫分类的重要特征。如直翅目的触角为丝状,蝗科的触角不及体长一半,而螽蜥科的触角则比身体长。同翅目叶蝉科触角为刚毛状、蜥总科则为丝状等等。 另外还可鉴别昆虫的雌雄,多种昆虫雄虫的触角常较雌虫发达,在触角的形状上表现出明显的性二型现象。如马尾松毛虫、小地老虎等。雄蛾触角为羽毛状,雌蛾则为丝状;天牛科雄虫触角往往较雌虫的长得多。等。 2、复眼和单眼 眼是昆虫的视觉器官。在栖息、取食、繁殖、避敌、决定行动方向等方面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复眼:昆虫的成虫和不全变态的若虫一般具有复眼一对,着生于头部的侧上方,大多为卵圆形,也有圆形或肾形,由许多小眼集合而成,外形较大,是昆虫的主要视觉器官。小眼与单眼的基本构造相同,小眼数目越多,复目造像越清晰复眼中的小眼一般呈六角形,在眼天牛属和鼓虫科中,每侧的复眼各分为两个;在双翅目昆虫中,雄虫的复眼常比雌虫的大,并且两个复眼在头部背面相接,称为接眼,雌虫的复眼则相分离,称为离眼。雄虫的复眼较发达,与其生活习性及找寻雌虫有关,这种差别常可以用来区别性别。 单眼:昆虫的单眼可分为背单眼和侧单眼两类。一般成虫和不全变态的若虫具有2—3个背单眼,少数种类只有一个。侧单眼是一些全变态类昆虫的幼虫具有的,位于头部的下侧缘,其数目为1—7对不等。如膜翅目叶蜂类幼虫仅有一对。鞘翅目幼虫一般有2—6对等。 昆虫单眼只能分辨光的强弱和方向,不能看清物体本身的形状。 昆虫对物体的分辨能力,一般只是近距离的物体。 3、昆虫的口器 各种昆虫因食性和取食方式的不同,口器在构造上有种种不同的类型;取食固体食物的为咀嚼式,取食液体食物的为吸收式,兼食液体食物和固体食物两种食物的为嚼吸式.吸收式口器按其取食方式又可分为刺吸式、锉吸式和吸食暴露在物体表面的液体物质的虹吸式、舐吸式。这类型均由最基本的最原始的构造——咀嚼式口器演化而来。 ⑴咀嚼式口器: 由上唇、上颚、下唇、下颚、舌五部分组成。(各部分的形状、所在在实验课上详细说明。) 取食时,上唇和下唇形成上下口盖,与上颚和下颚一起围成一空腔称口前腔,上唇和舌之间的空隙称为食窦,是上、下额活动的地方,食物在这里被切碎和咀嚼,然后借舌和内唇的作用,将嚼碎的食物送入肠内,下颚须和下唇须不断活动以感触食物。 具咀嚼式口器的昆虫有直翅目、鞘翅目的成、幼虫,脉翅目成虫、鳞翅目幼虫、膜翅目成虫和叶蜂类幼虫。 具有咀嚼式口器的害虫,食量大,对林木所造成的机械损伤明显。有的能把植物的叶片咬成缺刻、穿孔或啃叶肉留叶脉,甚至把叶全部吃光,如金龟子和一些鳞翅目的幼虫;有的在果实或枝干内部钻蛀隧道,取食为害,如各种果实的食心虫,为害枝干的天牛、吉丁虫等等。 ⑵刺吸式口器: 为取食植物汁液和动物液的昆虫所具有,能刺入寄主组织吸取营养液。它和咀嚼式口器的主要不同点在于上、下额特化成针状的口针,下唇延长成喙,前肠前端形成强有力的抽吸结构——咽喉唧筒。其口针包在喙里,两个口针相互衔接组成食物道和唾液道,取食时主要靠肌肉的作用使两上颚口针接替刺入组织内吸取汁液。上颚针端有倒刺,以防止肌肉收缩时口针倒退。取食时循着唾液道将唾液注入植物组织内,经初步消化,再由食物道吸取植物的 营养物质进入体内。 ⑶虹吸式口器:虹吸式口器是蝶蛾类成虫所特有的一类口器。上颚完全缺掉,下颚的外颚极度延长,变成螺旋状卷曲的喙 。内部(两外颚叶)形成一个细长的食物管道,用以吸食液体的食料。取食时, 喙借血淋巴结的压力而伸长,伸进花里吸收花蜜或吸食外露的果汁及其它液体,取食完毕后, 喙借肌肉的作用卷曲于头下似钟表的发条状。 蛾蝶类成虫一般不会造成为害,幼虫则常为重要害虫,但吸果夜蛾喙管末端锋利,能刺破成熟果实的果皮,吮吸汁液,造成对苹果、梨、桃、柑橘等果实的为害。 ⑷锉吸式口器: 为蓟马类昆虫所特有。 ⑸舐吸式口器: 为蝇类所具有。 ⑹刮吸式口器: 为双翅目若干短角类如牛虻等吸血昆虫所特有。 ⑺嚼吸式口器:为一些蜂类所具有。如蜜蜂。 了解昆虫口器类型的构造,在识别害虫和防治害虫上均有重要意义。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口器,判断不同的被害症状,同时也可根据不同的被害症状,来确定是哪一类害虫。各类不同的口器决定了不同的取食方法。咀嚼式口器昆虫必须将固体食物加以切碎后才能进入肠道。在防治中就应用胃毒剂,但胃毒剂对刺吸式口器的害虫则无效,因之只吸食植物内部的汁液,因而应用触杀剂。等等。防治问题在后面的害虫防治中将详细说明。  第三节 昆虫的胸部  胸部是昆虫的第二体段,由三个体节组成,依次称为前、中、后胸。绝大多数昆虫每一胸节有一对附肢一胸足;多数有翅亚纲成虫在中胸和后胸个有一对翅,称前翅、后翅。足和翅都是昆虫主要的行动器官,所以胸部是昆虫的运动中心。中、后胸特称为具翅胸节。 一、胸部的构造: 昆虫胸部的每一个胸节均由千块骨板组成。背面为背板,两侧为侧板,腹面为腹板。其中前胸背板的后方常有一块小形的骨片称小盾片,因其属于中胸又称为中胸小盾片,其形状、大小、色泽常作为昆虫分类的依据。 二、胸足: 昆虫的胸足,着生于侧板与腹板之间,基部由膜与体壁相连,形成一个膜质的窝,称基节窝。其是足基部可以活动的部分。 成虫的胸足一般分为6节,由基部向端部依次称为基节、转节、腿节、胫节、跗节和前跗节。 基节:胸足第一节,常较粗短,多呈圆锥形。 转节:胸足第二节,也是最短的一节。转节一般为一节,但在寄生蜂中,腿节基部由内划分出一小段,故转节似为两节。蜻蜓类的转节则由两节组成。 腿节:胸足第三节。通常是最大的一节。在善跳的昆虫中、后足腿节特别发达,如蝗虫。 胫节:通常比较细长,与腿节呈膝状弯曲。两侧常着生有成列的刺,端部则常有能活动的距。距和刺的大小、数目和排列在各类昆虫中有许多变化,常用于分类。螽蜥、蟋蟀等类昆虫胫节上还具有听器。 跗节:这是末端的几个小节,常由1-5个小节组成。端部常有一对爪和一个中垫.用以握持和附着物体。跗节的形状和功能有时发生变异,如蝼蛄前足跗节特化成齿状,适于掘土。 昆虫胸足的原始功能为行动的器官。但在各类昆虫中,由于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结果,特化成许多不同功能的构造,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步行足:各节均较细长,宜于行走。如步行虫,蝽蟓,叶甲。 开掘足:一般由前足特化而成,胫节宽扁。外缘具坚硬的齿,状似钉钯,宜于掘土,如蝼蛄.金龟子。 跳跃足:一般由后足特化而成,腿节特别膨大,胫节细长。如蝗虫、蟋蟀、螳螂(前足)。 捕捉足:为前足特化而成。基节延长,腿节的腹面有槽,胫节可以折嵌其内,形似一把折刀,用以捕捉猎物。如螳螂、仰蝽、猎蝽。 携粉足:为后足特化而来。是蜜蜂类用以采集和携带花粉的构造。 游泳足:生活在水中的鞘翅目和半翅目的昆虫,后足常特化成桨状的构造,一般各节延长,变扁平,边缘缀有长毛,当足向前划动时,缘毛张开有助于向前运动.如龙虱、仰蝽。 了解昆虫足的构造和类型,对于识别害虫,明了它们的生活方式,以及在害虫防治和益虫利用都有很大的意义。 昆虫的步行运动: 昆虫步行时,一般不是六足同时直线前进,而是将三对足分成两组交替活动。身体左侧的前、后足及右侧的中足为一组,右侧的前、后足及左侧的中足为一组,当一组的足提起时,另一组的三只足成三角架似地原地不动,支撑虫体,并以其中足为支点,前足胫节的肌肉收缩,拉动虫体向前,后足胫节的肌肉收缩,将虫体往前推,因此虫体略作以中足为支点的转动,同时虫体的行进呈“之”字形的曲线前进。但也有很多昆虫在步行时,三对足是顺次提起和着地,因此前进的路线不是曲线而是近于直线。 三、翅: 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能飞翔的动物,也是动物界中最早出现翅的类群。翅的获得不仅扩大了昆虫活动和分布范围,也加快了昆虫活动的速度,便于它们觅食、求偶、寻找产卵和越冬越夏场所以及逃避敌害等,对其生活十分有利。 昆虫的翅和禽类及蝙蝠的不同,不是由前肢改变功能而来,而是由背板侧缘向外扩展而来。 除无翅亚纲外,昆虫一般具翅2对,如蛾、蝶、蜂等;有些昆虫只有一对前翅,后翅变为平衡棒,如蝇、蚊等;有些昆虫的翅完全退化或消失,如臭虫、虱子、跳蚤等;有些昆虫雄虫具翅而雌虫无翅,如介壳虫、尺蛾等。 在不全变态的昆虫中,翅在幼虫的体外发育,常成囊状的构造,称为翅芽,一般在二、三龄幼虫期出现,每次蜕皮后逐渐增大,至羽化为成虫时,遂成为充分发达可以飞行的翅,因此,这类昆虫在分类上称为外生翅类。 在全变态类昆虫中,翅芽在幼虫体内发生,直到化蛹时才露出体外,这类昆虫在分类上特称为内生翅类。 大多数昆虫的翅为膜质而透明,但演化过程中,翅在质地和被物上发生了种种适应性的变化,因而有许多不同的类型,较常见的有: 膜翅:翅膜质,薄而透明,翅脉明显可见。如蜂类、蜻蜓的前后翅,甲虫、蝗虫、蝽蟓的后翅。 复翅:蝗虫等直翅类昆虫,前翅质地坚韧如皮草,有翅脉,已不用来飞行,平时完全盖覆在体背侧面和后翅上。 鞘翅:甲虫类的前翅,坚硬如角质,不用于飞行,用来保护背部和后翅。作用如刀鞘,故在分类上命名为鞘翅目。 半鞘翅:蝽蟓类的前翅,基半部为皮革质,端半部为膜质有翅脉。 鳞翅:翅的质地为膜质,但翅上有许多鳞片,如蝶、蛾类的翅。 毛翅:翅的质地为膜质,但翅和翅脉上被覆许多毛,如石蛾。 缨翅:蓟马类昆虫的前后翅狭长,翅脉退化,翅的质地为膜质,在翅的周缘缀有很长的缨毛。 翅一般呈三角形。 翅脉:昆虫的翅一般为膜质,其中有很多起着骨架作用的翅脉,翅脉在翅上的树木和分布形式称为脉相。其也是昆虫分类的重要依据。 翅脉有纵脉和横脉之分。纵脉是由翅基部伸到翅的边缘的脉纹;横脉是横列在纵脉间的短脉。翅上的纵脉和横脉都有一定的名称和缩写符号。普通采用的是康尼二氏脉系。   纵脉名称 简写 横脉名称 简写  前缘脉 C 肩横脉 h  亚前缘脉 Sc 径横脉 r  径脉 R 分横脉 s  径分脉 Rs 径中横脉 r—m  中脉 M 中横脉 m  肘脉 Cu 中肘横脉 m—cu  臀脉 A ? ?  轭脉 J ? ?   翅的连锁: 在鳞翅目、同翅目、膜翅目等许多昆虫中,前翅和后翅借一些连锁器连接起来,使前后翅在飞行时相互配合,协调动作。 翅轭:前翅轭区在基部有一指状突起,称翅轭,伸在后翅前缘的下面,把后翅夹持起来,以使前后翅保持连接,这一类称翅轭连锁。如蝙蝠蛾。 翅缰:大多数蛾类后翅前缘基部有1根(雄蛾)或2—9根(雌蛾)硬刚毛,称翅缰。而在前翅腹面肘脉(雌蛾)和亚前缘脉(雄蛾)处有一簇毛或鳞片所形成的钩,称系缰钩。翅缰插在系缰钩内使前后翅连成一体,这一类称翅缰连锁。 翅钩:在膜翅目昆虫中,前翅后缘向下卷折,后翅的前缘有一排向下弯的钩,称翅钩列,翅钩列在前翅的卷折内而使前后翅连接起来。 在昆虫纲中,翅的主要功能是飞翔,是昆虫强有力的运动器官,但有些昆虫的翅变成了保护器官,如甲虫类的前翅,变成坚硬的鞘,保护身体,飞行主要靠后翅负担。昆虫飞行的速度随种类不同,如天蛾每小时可飞行5千公里,蜜蜂10—20公里,菜粉蝶为6—8公里。有的昆虫能持续飞行较长时间,作远距离的迁飞,如飞蝗一次可持续飞行数百公里乃至几千公里。昆虫停止飞行活动后,常将翅折叠于身体背面。 掌握了昆虫的飞行习性,在防治害虫时可以加以利用。如安置黑光灯和施放性诱剂就可以诱到和消灭一定空间范围的害虫;在许多重要害虫的防治中,注意加强协作,建立联防,以便在害虫迁飞扩散时一举歼灭。  第四节 昆虫的腹部  腹部是紧接在胸部之后的第三体段,与胸部的连接非常紧密,尽管胸、腹部的界线是明显的。成虫腹部没有运动器官,附肢大多退化。但有与生殖有关的附肢特化成为外生殖器——雄性的抱握器和雌性的产卵器及尾须。腹部里面包藏着主要的内脏器官,所以腹部是昆虫的内脏活动(新陈代谢)和生殖的中心。 一、腹部的构造 昆虫腹部的体节数在各类昆虫中变化较大。一般由8—11节组成(唯原尾目中的原尾虫才有12节)。在弹尾目中仅有6节,在膜翅目的青锋科甚至只能见到3—5个腹节。腹节的减少,一般是由于腹节的合并或退化。雌成虫的第八和第九腹节着生有产卵器,雄虫第九腹节着生有交配器。这些着生生殖器官的体节称为生殖节。 腹节的构造比胸节简单,腹节有发达的腹板和背板,但没有象胸节那样发达的侧板,两侧仅有膜质的侧膜。腹板的构造与背板相似,但第一腹节上午腹板常消失。由于腹节背板常向下伸,侧膜往往被背板所遮盖。 腹部各节间连接不似胸节紧密,有很发达的节间膜和侧膜。腹节可以相互套叠,后一腹节的前缘常套入前一腹节的后缘内。因此能伸缩、扭曲自如,并可膨大和缩小,以帮助呼吸、蜕皮、羽化、交配、产卵等活动。有些昆虫节间膜具有较大的韧性,使腹节可作较大的扩展和延伸。如蝗虫产卵时,腹部可延长几倍,借以插入深土。 二、腹部的附器: 有翅亚纲成虫腹部生殖节上的附肢,常特化成交尾和产卵的器官。在无翅亚纲中,除生殖节外, 节和生殖后节也具有附肢。有些在腹部末端着生一对尾须,其具有感觉功能。 (一) 雌虫外生殖器: 雌虫的外生殖器着生于第8、9腹节上,称产卵器。其形状和构造随不同种类而异,其3基本结构是由3对产卵瓣组成,分别称腹、内、背产卵瓣,生殖孔开口于第8、9腹节之间的腹面。 昆虫因产卵的习性不同,产卵器的形式也各种各样。如蝗虫的产卵器成锥状、蟋蟀的产卵器成矛状,可产卵于土中。螽蜥、蝉、叶蝉的产卵器成剑状或刀状,产卵时割破树枝嫩皮或植物叶片皮层,产卵于组织中等等。 (二)雄虫外生殖器: 雄虫的外生殖器为交配器,构造较产卵器复杂,着生在第9腹节上,常隐藏于体内,交配时才伸出体外,主要部分为阳茎和基部比较膨大的阳茎基。在第9腹板侧缘可着生各种形式的抱握器,有叶状、钩状、钳状等。阳茎是第9腹节体壁的突起物,一般呈管状或锥状,在各类昆虫中变化很大。 (三)尾须: 尾须是由末腹节附肢演化而成的须状外突物,形状变化较大。有的不分节,呈短锥状,如蝗虫;有的细长多节呈丝状,如缨尾目、蜉蝣目;有的硬化成铗状,如革翅目;尾须上生有许多感觉毛,具有感觉作用。在革翅目中,由尾须骨化成的尾铗,具有防御敌害和折叠后翅的功能。 (四)幼虫的腹足: 鳞翅目和膜翅目的叶蜂幼虫,腹部具有行动用的腹足。腹足构造简单,呈筒状,末端具趾钩。其是行动器官,停息或取食时,用以抓住物体。膜翅目叶蜂的幼虫腹足末端无趾钩,可与鳞翅目幼虫区别。  第五节 昆虫的体壁  昆虫的体壁是包在整个昆虫体躯(包括附肢)外面的一个组织。昆虫的外骨骼系统就是体壁构成的,并以其在适当部位的内陷形成加固体躯和着生肌肉的所谓“内骨骼”系统。 昆虫体壁的基本功能首先是构成昆虫的躯壳,供肌肉着生,防止体内水分蒸发(这是昆虫发展成为陆生动物过程中所获得的极为重要的功能。),保护内脏免于机械损伤和防止微生物及其它有害物质的侵入。所以是十分重要的保护组织。其次,体壁上具有很多感觉器官,是昆虫与外界环境取得联系的感觉面。 一、体壁的构造: 昆虫的体壁可分为三个主要层次,由外向内为表皮层、皮细胞层和底膜。 皮细胞层来自外胚层的细胞层,为圆柱形或立方形的单层细胞.其细胞往往能特化成各种不同的腺体、鳞片或毛等。 表皮层是皮细胞层所分泌的非细胞性物质,体壁的许多特性都反映在表皮层,其结构较复杂,由内向外可分为3层,内表皮、外表皮和上表皮。三层中以内表皮最厚,质地柔软而有延展性;外表皮质地坚硬致密,具坚硬性;上表皮最薄,一般分为三层:脂腈层、蜡层和护蜡层。脂腈层和护蜡层多是脂类和蛋白质的复合物,蜡层全是蜡质,其是保护体内水分免于过量蒸发和阻止水溶性物质侵入的主要部分。 底膜是紧贴在皮细胞层下的一层薄膜。由表皮细胞分泌而来,它起着使皮细胞层与血腔分开的作用。     蝗虫的背板、侧板 昆虫体壁上的沟、内脊、内突和缝        昆虫体壁具有的这三种主要特性:延展性、坚硬性和不透性,对昆虫的演化上的发展和生活上的适应都有很重要的意义。前两个特性构成了昆虫的外骨骼,既坚硬而又轻便的特点,它们在演化规律的作用下,可以发生各式各样的变化,来适应生活上的需要,如改变附肢的形状和功能等。不透性在昆虫演化中的作用也是很重要的,首先它使昆虫有可能从水生生活向陆地上发展,并保证它们成功地生活在陆地上;其次,能阻止病原微生物和杀虫剂的侵入。因此,在化学防治中,如何破坏体壁的理化性状以利于杀虫剂的透入,就成为一个极重要的问题。试验证明,在杀虫剂中加入对脂肪及蜡层有溶解作用的溶剂,或在粉剂中选用对蜡层有破坏作用的惰性粉作为填充剂,都能破坏体壁的不透性,从而提高药剂的杀虫效果。  二、体壁的衍生物 体壁衍生物指的是由皮细胞或表皮发生的特化构造,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发生在体壁外的外长物;另一类发生在里面的具有分泌作用的皮层腺体,称内陷物。 体壁的外长物:昆虫体壁的表面很少是光滑和无外长物的,有的知识微小的刻点或突起、背纹等,有的则较大,如刚毛、鳞片、刺、距等。 体壁的内陷物:体壁皮细胞层在一些地方由一个或几个细胞特化成各种腺体,如唾腺、丝腺、毒腺和臭腺。      三、体壁的色彩 昆虫体壁常具有不同的色彩,这些色彩按其性质可分为三类:即色素色或称化学色、结构色或称物理色和混合色,它们都是由于外界光波与昆虫体壁相互作用的结果。各种昆虫的不同虫态,由于体表结构的差异以及所含不同的色素,而呈现各种的色彩。同时并随着环境因素的影响常有所改变。 体壁的更新: 昆虫的体壁形成后,体躯仅能在节间膜和关节处曲直和伸缩,体形的生长和发育必须在脱皮的过程中进行。因此周期的脱皮就成为昆虫发育期中的一个普遍现象,这种现象称为脱皮。一般有翅的昆虫达到成虫期后,就不再进行脱皮。     刺 鳞片     雌蛾幼虫的毒毛 距    第二章? 昆虫的内部器官    第一节? 体腔和内部器官的位置 昆虫的一切内部器官都位于体壁所包成的体腔内,其是一个连通的腔。昆虫没有像高等动物一样的血管,血液充满于整个体腔里,且血液充满于整个体腔里,且血液循环途径中要流经体腔再回到心脏,所以昆虫的体腔又称为血腔。昆虫的所有内部器官都位于血腔内,直接侵没在血液中。氧气的供应和二氧化碳的排除,主要由分布在各器官上的气管系统进行的。    血窦 内部器官结构图  血窦和隔膜: 昆虫的血腔由肌纤维和结缔组织构成的隔膜在纵向分隔成两个或三个小血腔,称为血窦。位在腹部背面、背血管下面的一层隔膜,称背隔,它将血腔分隔成背面的背血窦和中央的围脏窦。在有些昆虫中,如直翅目(蝗科)、蜻蜓目、脉翅目和膜翅目的成虫和若虫(或幼虫),以及鳞翅目和双翅目的成虫,腹部腹板两侧之间,还有一层腹隔纵隔其间,腹隔下面的血窦,称腹血窦,腹神经索即纵贯其中。消化道,排泄器官、大部分的气管系统和生殖器官,以及脂肪体等,都位于围脏窦中。围脏窦与背血窦之间的通道,由背隔两侧的膜细孔、前后翼肌间和背隔末端的孔隙构成,血液可从围脏窦经孔隙流入背血窦中去。腹隔两侧也有孔隙,作为腹血窦与围脏窦之间的通道。 内部器官和生理系统的位置。 昆虫的内部器官胜利系统及其组成单位——器官,虽然必须在相互联系的条件下,才能表现生命活动,但根据它们的特殊机能,可区分为“个体生命器官”和“种繁殖器官”两类。 一、个体生命器官和生理系统: 与脊椎动物一样,纵贯于血窦中央(即围脏窦)的管道是消化道,它的前端开口于头部的口前腔,后端的开口称肛门。位于中肠和后肠交界处的细长管道,则是专门排泄的马氏管。在消化道的背面,纵贯于背血窦中的一根、前端开口的细管,即背血管,它是推动血液循环的主要器官。在消化道的腹面,纵贯于腹血窦的一条神经索是腹神经索,它是昆虫的中枢神经系统。用以呼吸的气管系统以主气管和支气管网分布在围脏窦内消化道的两侧,背面和腹面的内脏器官之间,再以微气管伸入各器官和组织之中;主气管以成对气门开口于身体各分节的两侧,与外界通气。专管体躯、附肢、翅及内脏运动和蠕动的肌肉系统,则附着于体壁内脊、附肢、底膜下面和翅基关节、以及内脏器官的表面,是昆虫表现各种行为的重要组织。 二、种繁殖器官和生理系统: 主要位于围脏窦中、腹部消化道背侧面的雌性卵巢或雄性辜丸以及延着后肠两侧延伸到消化道腹面的一对生殖管及其合并的公共管极成的生殖系统。 ? 第二节? 昆虫的消化系统和生理 昆虫的消化系统包括一根自口到肛门,纵贯于血腔中央的消化道,以及与消化有关的唾腺等。 昆虫的消化道主要用于摄取和运送食物,消化食物,吸收消化过的营养物质,经血液输送到各组织中去,以及经由肛门排除未经消化的残渣和生理代谢的排泄物。 昆虫种类繁多,取食的食物种类很复杂,消化器官和消化作用相应地表现较大的变异。例如,大多数同翅目昆虫的消化道具有特殊的滤室;直翅目昆虫的前肠具有磨碎食物的前胃;绝大多数昆虫的中肠与后肠相交处,着生有数目和形状不同的排泄器官,如马氏管等。 昆虫消化道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前肠,主要有储存食物的功能;中肠,在此进行大部分的消化作用;后肠,主要作为排出食物残渣的管道。 消化道的一般构造和机能: 在昆虫消化道中,在前肠与中肠之间,并有 门瓣调节食物进入中肠的量,而在中肠与后肠之间则有幽门瓣,控制食物残渣的排入后肠。       蝗虫的消化道 蝗虫的前肠 蝗虫的中肠          蝗虫的后肠 前肠的咽喉 蝗虫的胃盲囊           前肠的食道   前肠的嗉囊    一、前肠的组织、区分和机能: 前肠是胚胎发育时期前端外胚层向内陷入而形成。由于其是由外胚层细胞内陷形成并与体壁相类似,每次脱皮时它也脱皮。其具有摄入磨碎食物和暂时储存食物功能,并有局部的消化作用。 前肠从口开始,经由咽喉、食道、嗉囔,终止于前胃,而以伸入中肠前端的贲门瓣与中肠分界。 1、咽喉:在咀嚼口器昆虫中,咽喉仅是吞食食物的通道,但在刺吸血液的雄蚊(刺吸式口器昆虫)中,口前腔的一部分和咽喉形成用以抽吸汁液的唧筒,因此咽喉比较发达。 2、食道:是咽喉后面的狭长管,可以直接延伸入中肠,或终止于前胃,没有特殊分化的现象,仅是食物的通道。 3、嗉囔:是食道后端的膨大部分。是临时贮留食物的地方。在有些昆虫中,嗉囔中的食物常先与消化液混合,进行初步消化后再输入中肠。在蜜蜂中,吸入的花蜜和酶(唾腺分泌的)混合,在嗉囔中转变成蜂蜜,因而嗉囔有“蜜囔”之称。 咀嚼式口器昆虫在嗉囔后还有一个前胃,前胃内壁有齿,可进一步磨碎食物。 4、前胃:是前肠的最后端区域,也是消化道在结构上最特化的部分,略微伸入中肠前端形成 门瓣。其除了磨碎食物的功能以外,还可以作为调节食物进入中肠的活瓣,或兼有过滤的作用,以阻止粗糙食物到胃里去。 二、中肠的组织、区分和机能: 中肠又称胃,其是食物进行消化作用和吸收养料的主要部位,由内胚层演变而成。昆虫的中肠一般是一条前后粗细近似的管道,前端与食道或前胃相接,后端以马氏管的着生处与后肠分界。在半翅目、同翅目及鞘翅目昆虫中,中肠常划分为3—4个分段,分别称为第一、二、三、四胃。很多昆虫衷肠肠的前端,常向外突出形成囊状或管状的胃盲囊。其形状、数目因种类而异。胃盲囊的功用为增加中肠的分泌和吸收面积。此外,半翅目的胃盲囊还是细菌的繁殖场所。 三、后肠的组织、区分和机能: 后肠是消化道的最后一段,前端以马氏管的着生处与中肠分界,后端终止于最后腹节的开口——肛门。后肠也是由胚胎时期的外胚层演化而来,所以它的组织基本上与前肠相似,也与体壁相连,每次脱皮,它也脱皮。此外,直肠的组织有较大的特化,以适应水分和无机盐类的循环,这是它与前肠很不同的一点。大多数昆虫的后肠与前肠一样,也可区分为几个部分,即:回肠、结肠及直肠。 后肠的前端与中肠交界处,着生有开入场腔的马氏管,并常特化成一个幽门区域,突入肠腔内的幽门瓣位于其中。它的主要功能是阻止已进入后肠的消化过的物质倒入中肠。后肠的主要功能为排除未经利用的食物残渣和吸收其中的水分。 消化道的构造和昆虫的食性有密切的关系,它们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昆虫的食性。 第三节? 昆虫的呼吸系统和生理 昆虫的呼吸系统,由气门和气管系统组成。气管系统也是由外胚层细胞内陷形成,与体壁细胞一样,有较大的变异性和重新排列组合的能力。 呼吸作用包括物理的和化学的两个步骤,前者是将空气中的氧气输送入各类组织中去,同时排除新陈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后者是体内所有细胞和呼吸组织进行的呼吸代谢,是通过细胞质中各种脱氧酶催化的无氧代谢——糖酵解,以及线粒体中氧化酶系进行的三羧酸循环、呼吸链及氧化磷酸化反应的有氧代谢,使碳水化合物分子逐步降解和氧化,逐渐释放能量并合成ATP,供细胞生命活动和气管进行特殊功能的需要。除去少数以体壁和血鳃进行呼吸的种类而外,绝大多数昆虫是以气管系统与环境中空气交换氧气和二氧化碳。 昆虫在呼吸上的特点是将氧气直接送到组织中去,而不像高等动物那样需要血液来输送。    腹气门 气门调节器  一、昆虫气管系统的构造和功能: 昆虫气管系统依其生理功能分为气门、气管和微气管三个部分。 1、? 气门:气门是气管在体壁上的开口,通常位于中胸、后胸和腹部各节的两侧。一般认为昆虫气门典型的数目是10对(胸部有2对,腹部有8对),具有10对气门的昆虫叫做全气门式昆虫,其它称为半气门式昆虫。直翅目蝗虫具有10对气门,一般昆虫少于此数,弹尾目无气门,双尾目的铗尾科胸部有4对气门。 气门的构造有很多类型,无翅亚纲昆虫的气门最简单,只是气管在体壁上的一个简单开口,本身不能开关。其它昆虫气管的开口,一般位于体壁的一个凹陷内;体壁内陷与气管开口处中间形成一个空腔,称为气门腔,此腔向外的开口称为气门口。气门口位于一块骨板上,此骨板称为围气门片,具有上述气门构造的昆虫,常有调节具开关的结构,以控制气体的出入。 气门对虫体内水分的蒸发和体内的气体流通起着调节的作用。 2、气管:气管是昆虫体内气体流动的通路,是气体扩散的场所。气管的模式分布,在昆虫的每个体节中有三条,背面的气管分布到背部肌肉和心脏;腹部的气管分布到腹部肌肉和腹神经索,中部的气管分布到消化道、脂肪体和生殖腺。 3、微气管:虫体内的气管,分支到直径为2—5微米时,伸入一个掌状的端细胞,在着细胞内又分为数支直径均1微米以下的微气管,微气管的末端是盲塞的,其终于肌肉纤维或其他组织。微气管不喊几丁质,在蜕皮时不脱落,这是与其噶的主要区别。    气囊 微器官  二、气体的交换: 昆虫的呼吸在管状的气管系统里进行,气体在气管系统内的传送主要靠气体的扩散作用和虫体的换气运动来完成。 昆虫呼吸时身体各部常伴有一定的动作此即呼吸运动或称换气运动,借此可加强虫体内气体的交换。 第四节? 昆虫的循环系统和生理 昆虫的循环系统和其它节肢动物一样,血液在体内流行仅有一段途径经过背血管,其余的途径都在血腔内和器官间流动。内部器官和生理系统都侵没在血液中,组织和细胞可以直接与血液循环方式称开管式(开放式)循环。 昆虫唯一的循环器官就是背血管。其是位于背壁下面和背隔上面的一根前端开后的细长管道。背血管常分为两部分,即前端的动脉和后端具有一定数目心室的心脏(8—12个心室)。 昆虫血液在体内流行,主要功能是保证消化系统吸收的营养物质、无机盐类和水分分布至各组织,内分泌腺体分泌的激素传送到作用部位,以及从组织中携带出代谢物并输送到其它组织或排泄器官,进行中间代谢或排除体外,保持各系统进行正常生理代谢所需的渗透压等;血细胞则担负着移出死细胞、组织残片和较大的固体颗粒,堵塞伤口,产生免疫等。     背血管 动脉 心脏  第五节? 排泄系统 排泄器官的主要功能,是排除新陈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氮素废物,调节体液中无机盐类和水分的平衡,从而保持血液的一定渗透压和化学组成,使各器官能进行正常生理活动。 昆虫的排泄器官主要是马氏管。在中后肠交界处通入消化道(吸收血液中的废物,经后肠排除体外)末端闭塞,游离于体腔内。有些昆虫中,马氏管紧贴在后肠壁上。各种昆虫马氏管的数目之一,见课本。蜜蜂可达150条,有的昆虫在个体发育中马氏管的数目亦有变化,如沙漠蝗胚胎早期有6条,后期为12条,1—5龄若虫分别为25、51、88、63、6条,而到了成虫期可达250条。 脂肪体内的尿盐细胞,将废物积储起来,也有排除作用。 第六节? 神经系统 高等动物和昆虫都用神经系统与周围环境取得联系,在复杂的环境条件影响下,决定和协调快速反应的行为。 昆虫的神经系统由外胚层的一部分细胞特化形成。在解剖学上,可以区分为三个部分: 1、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咽喉背面的脑和各体节腹面神经索前后连接的神经节构成的腹神经索。 2、交感神经系统:包括位于前肠背壁上面的口道神经系,腹神经索之间的中神经及其侧支,以及腹部最后一个由三对神经节合并成的腹神经节,分别发出神经控制前肠、背血管、气门、后肠及生殖器官等的活动。 3、? 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自腹神经索的神经节和脑发出的所有神经,以及其中含有的感觉神经纤维、运动神经纤维及其顶端分支和联接的感觉器和反应器,是传递外部信息到中枢神经系统和由中枢传出“命令冲动”至反应器的传递网网络。     脑 腹神经索 蝗虫的神经节相互愈合现象  昆虫的神经系统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其其着支配全体活动的作用。其中,脑不仅是头部的感觉中心,且是神经系统中最主要机构。此外,昆虫的各个神经节都是一个相对的反射中心,各有其相对的生动性,如割除脑的螳螂即失去自主行为,不能作为后退行动;割除家蚕雌蛾的脑,在交配前即行产卵等,但任何一个局部的反射中心,只有在与其他神经节的密切配合的协调下,通过复杂的强化及抑制作用,才能产生完整的动作。 a) 生殖系统 ??? 昆虫的生殖系统是产卵子或精子,进行交配,繁殖种族的器官。所以,他们的结构和生理功能就在于增殖生殖细胞,使它们在一定时期内达到成熟阶段,经过交配受精后产出体外。 雌性生殖器官:一对卵巢,一对侧输卵管以及由体壁内陷而成的中输卵管和生殖腔。 雄性生殖器官:一对精巢或睾丸,一对输精管以及由体壁内陷而成的射精管。 b) 昆虫的内分泌系统 担负调节比较缓慢和持续的发育代谢活动的功能。 内分泌系统所分泌的激素:一类为内激素(蜕皮激素、蛹化激素、羽化激素、滞育激素)控制调节昆虫的生长、发育、变态、滞育等。一类为外激素或信息素,为一类昆虫个体间的信息传递化合物,散布到虫体外,作个体间通讯作用,可调节或诱发同种昆虫间的特殊行为,如雌、雄虫间的性引诱,群体集结、告警自卫等。    第三章? 昆虫的繁殖和发育     昆虫的繁殖和发育,亦及昆虫的生物学,概括地说,讨论的是昆虫的个体发育史,包括昆虫从生殖、胚胎发育、胚后发育,直至成虫各时期的生命特征。此外,还要讨论昆虫在一年中的发生经过,即年生活史。 第一节 昆虫的繁殖方式   昆虫是属于雌雄异体的动物(极少数除外)。雌雄异体的动物总的说是惊醒两性生殖的,但在种类分化繁杂的昆虫纲里,还有若干种特殊的生殖方法,各反应了不同的适应方式。 ?一、两性生殖、卵生: ??? 昆虫的绝大多数种类进行两性生殖、卵生。两性生殖需要经过雌雄交配,雄性个体产生的精子与雌性个体产生的卵子结合后,才能正常发育为新个体。昆虫的卵生,在正常情况下是两性生殖。 ? 二、孤雌生殖或单性生殖: ? 在昆虫中,卵不经过受精就能发育成新个体的现象也不少,这种现象统称为孤雌生殖或单性生殖。昆虫的孤雌生殖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 一种是偶发性的孤雌生殖,即在正常情况下行两性生殖,但偶尔可能出现不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现象,在蛾类中即有这样的例子,如较熟悉的家蚕,就能进行偶发性的孤雌生殖。 第二种是经常性的孤雌生殖。如在膜翅目昆虫(蜜蜂)中,雌蜂在排卵的时候并非所有都是受精的,在这种情况下,受精卵发育成雌蜂,非受精卵发育成雄峰。还有一些经常孤雌生殖的昆虫没,在自然情况下雄虫还未被发现过,这些种类的生殖完全或几乎完全通过孤雌生殖。例如一些叶蜂、竹节虫、蓟马等,都有这类情况。 第三种是周期性的孤雌生殖情况,即孤雌生殖和两性生殖随季节的变迁而交替进行,即所谓“异态交替”。蚜虫在这种情况上最明显。 孤雌生殖对昆虫的广泛分布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即使只有一个雌虫被偶然带到新的地区(如风吹、人的传带),就有可能在这个地区繁殖起来。当遇到不适宜的环境条件而造成大量死亡的时候,孤雌生殖的昆虫也更容易保留它的种群。所以孤雌生殖可以认为是对付恶劣环境和扩大分布的有利适应。 一、多胚生殖: 其是一个卵产生2个或更多个胚胎的生殖方式。这种生殖方法常见于膜翅目的一些寄生蜂类,如小蜂科、细蜂科、小茧蜂科、姬蜂科等一部分种类。 在进行多胚生殖的昆虫中,1个卵所产生的胚胎数目由2至100多个,最多可达2000以上。性别则以所产生的卵是否受精而定,受精卵发育为雌虫,未受精卵发育为雄虫,因此一个卵发育出来的个体都是同一性的。 ? 三、卵胎生: 卵在母体内孵化后,直接产下幼虫的生殖方式称为卵胎生。昆虫的胎生和哺乳动物的胎生意义是不同的,后者胚胎发育时由胎盘从母体血液中吸取营养,而昆虫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则由卵黄所提供,所以叫做卵胎生,如一些蚜虫、蝇类、介壳虫、蓟马等。 ? 第二节? 昆虫的个体发育 ? 一、昆虫个体发育的特点: ? 昆虫的个体发育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卵内进行的称为胚胎发育,至孵化为止;第二阶段称为胚后发育,其指从卵孵化开始至成虫性成熟为止。 ? 二、卵的构造和类型: ? 对卵生的昆虫来说,卵是个体发育的第一个虫态。卵也是一个不活动的虫态,所以昆虫对产卵和卵的构造本身,都有特殊的保护性适应,也正因为卵是个不活动的虫态,所以常被用作虫情调查的对象。 卵是一个细胞,有细胞壁、原生质及细胞核。昆虫的卵外面常有各种刻纹,有的是不规则的网状(如菜? 卵),有的是放射状的纵脊(如很多夜蛾的卵)等。卵壳具有高度的不透性,起着很好的保护作用。在卵壳之下,有一层很薄的卵黄膜,包围着原生质和丰富的卵黄。卵黄充塞在原生质网络的空隙内。贴在卵黄膜下面的一层原生质内没有卵黄,称为周质。卵核即卵的细胞核,一般位于卵的中央。这种卵黄位于卵中央的卵称为中黄式,或中央黄式。 由于卵壳在受精前即已形成,所以在卵壳上留有精子的入口,这是一个或是一群特殊的小孔,称卵孔,位于卵的前端,但也可以在侧面、后端或前后两端。 昆虫卵的大小,既与虫体的大小有关,也同各种昆虫的潜在产卵量有关。较大的昆虫卵,如蝗卵,长可达6—7毫米;小的如葡萄根瘤蚜的卵,长仅0.02—0.03毫米。 昆虫卵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最常见的为卵圆形或肾形,如直翅目、许多双翅目昆虫和寄生性膜翅目昆虫的卵,大致都属这种类型。此外还有桶形(多种蝽蟓)、瓶形(菜粉蝶)、纺锤形(种蝇)、球形、半球形等等。 昆虫的产卵方式亦随着种类而异。有的单个地分散产,有的许多卵聚集在一起成为卵块,有的产在暴露的地方,有的则产在隐蔽的场所,有的甚至产入寄生组织内。产卵方式的不一样,在生物学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三化螟在水稻上产卵,寄生蜂在它幼虫的寄主体内产卵,等。这样可使其在发育过程中有充足的食物。 昆虫产卵的方法也使昆虫在生活中占到一定优势,裸卵大都产在幼虫取食的植物上,使幼虫孵化后能立即得到食物,隐蔽式的产卵方法和保护性的盖避物,如卵块外面的囊或袋状的膜蜡质的粉,成虫的体毛等,都保护着卵不受恶劣气候的影响和外来的攻击和破坏。 ? 三、孵化: ? 大多数昆虫在胚胎发育完成后,就要脱卵而出,这就叫孵化。欲成孵化的新个体,首先必须突破包围着的卵壳,很多昆虫具有特殊的破卵构造——刺、骨化板、能翻缩的囊等。这些构造常被称为破卵器,由破卵器顶破卵壳而出。 昆虫出卵需要内部的张力。很多昆虫以腹部肌肉伸缩,将血液挤向头部,把压力集中在头部的破卵器或颈部的囊状构造,即所谓颈泡这样的较小区域,使其能更有效地突破卵壳(如一些直翅目昆虫)。而有些昆虫(如虱目和一些半翅目)的卵,在前端有一个卵盖,卵盖周围的卵壳是比较薄弱易裂的,所以头部的压力即可顶开卵盖,然后以急剧的肌肉活动,扭动虫体渐渐脱离卵壳。 被孵化的幼虫,体壁中的外表皮尚未形成,所以身体柔软。它们以吞食空气或水(如水生昆虫)来伸展体壁,因此孵化不久的虫体就比卵要大得多。 四、生长和脱皮: 昆虫自卵中孵出后,随着虫体的生长,经过一定时间,要重新形成新表皮,而将旧表皮脱皮。脱下的那层旧皮称为蜕。这是昆虫生长的需要。 昆虫的生长和脱皮是相互伴随;同时又常常是交替地进行的。在每次脱皮后,当虫体体壁尚未硬化时,有一个急速生长的过程,随后生长又趋缓慢,至下次脱皮前,几乎停止生长。所以昆虫的生长速度是不均衡的,呈周期性生长。 昆虫在脱皮之前,常寻觅隐蔽场所,不食不动。脱皮之后,一般食量增加。脱皮的次数在各种昆虫中很不相同,多数有翅亚纲昆虫一生的脱皮次数大都在4—12次之间,如直翅目和鳞翅目幼虫通常为4—5次极端的也有,如双尾目的双尾虫和铗尾虫,只脱一次皮,而蜉蝣、石蝇等可脱二、三十次,甚至衣鱼可多达五、六十次。 绝大多数昆虫只在幼期进行脱皮,唯有在无翅亚纲中,如弹尾目昆虫,在性成熟后,生长已经停止,还继续脱皮。 一种昆虫的脱皮次数,一般地说,是相当固定的,但并非一成不变。环境因素的改变往往回改变脱皮次数,温度就是其中之一,通常温度升高可能加多脱皮次数,也有些昆虫在温度增高时脱皮次数反而减少的。营养条件是另一个因子,如皮蠹科的幼虫,在饥饿或食物太干燥时会大大增加脱皮次数。后者生活在十分恶劣的条件下时,脱皮次数可由4次增加到40次之多,发育期则由26天延长至900天。在这种情况下,脱皮后不但不能生长,反而虫体越变越小。一般地说,营养不足往往阻滞脱皮,如吸血蝽蟓吸血不足,就不能脱皮。 在正常情况下,昆虫幼期生长到一定程度就要脱一次皮,所以它的大小或生长的进程(即虫龄)可以用脱皮次数来作指标。刚从卵孵化出来到第一次脱皮之前的幼虫称为第一龄幼虫,经历的时间,称为龄期。当幼虫生长到最后一龄时(习惯称为“老熟幼虫”),再脱皮,就变成虫了(不全变态类)。这样的脱皮称为变态脱皮;而前后所讲的幼期伴随着生长的脱皮,则称为生长脱皮。 昆虫的脱皮是受激素控制的,不能简单地认为昆虫的脱皮就是因为生长受到了旧表皮的限制。实际上尽管是具有柔软而富有弹性表皮的幼虫,也是一定要脱皮的。脱皮现象在昆虫的祖先,甲壳类就有了,所以它是在长期演化过程被保留下来的特征。 其它内容见课本。 ? 五、变态及其类型: ? 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仅体积有所增大,同时在外部形态和组织等方面也起变化。从卵孵出来的幼期昆虫,同性成熟的成虫相比,总有或多或多的差异,这在外形上就可以看出来。胚后发育过程中从幼期的状态改变为成虫状态的现象,称为变态。就严格的生物学含义来讲,只有当脱皮后显示出成虫构造时,才叫变态。但一般已经习惯于把幼期在体态上的改变也包括在变态之中了。 昆虫经过长期的演化,随着成、幼虫态的分化,翅的获得,以及幼期对生活环境的特殊适应,发生了不少的变态类型。主要有:增节变态、表变态(或称无变态)、原变态、不全变态和全变态五个基本类型。 1、增节变态:在昆虫纲中唯有无翅亚纲的原尾目是以增节变态形式发育的。其特点是幼期和成熟期之间除了个体大小和性器官发育程度的差别外,腹部的体节数是逐渐增加的。 2、表变态:这是无翅亚纲中除原尾目外各目(弹尾目、缨尾目、双尾目)所具有的变态类型。其特点是从卵孵出的幼虫已经基本上具备了成虫的特征,在胚后发育中仅在个体增大、性器官的成熟、触角及尾须节数的增多、鳞片及刚毛的增长等有所变化,一般说来这些变化都不很明显。表变态的另一特点是到性成熟(成虫期)后还继续脱皮,这也是从它的节肢动物祖先遗留下来的原始特性。 3、原变态:这是有翅昆虫中最原始的变态类型,只有蜉蝣目具有这样的变态类型。其特点是从幼期转变到真正的成虫期要经过一个亚成虫期。亚成虫期是一个很短促的虫期(有的还不到一个小时),在外形上与成虫一样,也能飞行。 4、不全变态:这是有翅亚纲外翅部中除蜉蝣目以外的所有昆虫所具有的变态类型,它只有三个成虫期,即卵期、幼虫期和成熟期。成虫期的特征随着幼期的生长发育而逐渐显现,翅在幼期的体外发育。不全变态和原变态的主要不同点为:成虫期不再脱皮,以及幼期属寡足只有3对胸足,无腹足)。不全变态类昆虫中,较典型的有:直翅目、螳螂目、半翅目、同翅目等。它们的幼期与成虫期在体形、触角、眼、口器、足和栖境、生活习性等方面都很相象,所不同者,主要是翅未长成和生殖器官——无论是外生殖器官或内部生殖器官,都没有发育完全。所以转变为成虫后,除了翅和性器官的完全成长外,在形态与幼虫没有其它重要区别,这样的不全变态类又称为“渐变态类”它们的幼虫通常称为若虫。 蜻蜓目、   翅目也是不全变态类昆虫,只是由于它们的幼期营水生生活,所以在体型、呼吸器官、取食器官、行动器官等均有不同程度的特化,以至成、幼期间具有明显的形态分化。这就是不全变态类中的半变态类,它的幼虫通称为“稚虫”。由于稚虫适合于水生生活的适应性构造在转变为成虫时全部消失,所以这些构造常被称为“暂时性构造”。 缨翅目、同翅目中的粉虱科和雄性介壳虫等的变态方式是不全变态中更特殊的一类。它们的幼期在转变为成虫前有一个不食又不大动的类似蛹的虫龄,因而将原有若虫龄数减少到三龄或更少。但毕竟幼期是在体外发生的,同后面要讲的全变态幼虫在体内发生有根本的差别。这些昆虫的变态无非比渐变态稍显复杂了一些,所以常称为“过渐变态”。 原变态类和不全变态类的昆虫,由于它们的翅都在幼期的体外发育,所以在分类上把它们都归在有翅亚目的外翅部,即外生翅类。 5.全变态:以全变态方式发育的昆虫,包括有翅亚目中的比较高等的各目,由于它们在幼虫时翅隐在体壁下发育,不显露在体外,所以在分类上把这些目均归属于内翅部(内生翅类)。 全变态类昆虫具有四个不同虫期:卵、幼虫、蛹、成虫,全变态类的幼虫不仅外部形态和内部器官与成虫很不相同,而且生活习性也常常不同,在形态方面,除了成虫的触角、口器、眼、翅、足、外生殖器等都以器官芽的形式隐藏在幼虫体壁下外,往往还具有成虫所没有的附肢或附属物,如腹足、器官鳃、呼吸管等暂时性器官。在生活习性方面,特别是食性差别常常是十分显著的,因而内部器官也相应地有很多不同。如鳞翅目幼虫的口器是咀嚼式的,绝大多数以植物的各部分为食料,并以食料植物作为栖息环境;而它们的成虫是以虹吸式口器吮吸花蜜等液体食物。 由于全变态类 的幼虫和成虫间有着很多明显的分化,所以幼虫转变到成虫时,必须经过一个将幼虫构造改变为成虫的过渡虫期,这就是蛹期。 ? 六、幼虫的类型: ? 全变态的幼虫还有各种不同的类型,可以根据幼虫的类型来识别某些类别的害虫.幼虫大体上可以分为四类: 1、原足型:这一类的代表是膜翅目锥尾目锥尾部尤其是其中的寄生性幼虫。其很像一个发育不完全的胚胎,腹部分节或不分节,胸足和其它附肢只是几个突起,这是由于它们生活在寄生的卵或体内,可以在孵化后继续获得充分的营养。 2、多足型:这类幼虫的特点是除具有发达的胸足外,还具有腹足或其它腹部附肢。鳞翅目的蛾和蝶类的幼虫,如苹果卷叶蛾、梨大食心虫等幼虫和膜翅目的叶蜂幼虫和梨实蜂的幼虫等。 3、寡足型:这类幼虫具有发达的胸足,但没有腹足或其它腹部附肢,一般鞘翅目的幼虫属这一类,如金龟子、叩头虫的幼虫等。 3、? 无足型:这类幼虫没有行动器官,有时甚至连头部也退化,如许多蝇类的幼虫和鞘翅目中的象鼻虫的幼虫、天牛的幼虫等。 ? 七、预蛹期及蛹期: ? 全变态类的末龄幼虫在脱皮变蛹前,先要停止取食,寻找适当的化蛹场所,很多昆虫在这时吐丝作茧或营土室等。此后幼虫就不再活动,身体显著缩短,颜色变浅或甚至消失,这就是通常所称的前蛹期,即预蛹期。所以前蛹期就是末龄幼虫在化蛹前的静止时期,在这个时期,幼虫的表皮已部分脱离,成虫的翅和附肢等翻出体外,体形也已改变,但仍被前蛹的表皮(即行将脱去的末龄幼虫表皮)所掩盖,须待脱皮后才变为蛹。 全变态类昆虫的蛹,按最通常的分类型,可以分为三类: 1、离蛹(又称裸蛹):这类蛹的特征是附肢和翅不贴附在身体上,可以活动,同时腹节间也能自由活动。在脉翅目及毛翅目昆虫中,甚至还可以爬行或游泳。鞘翅目、膜翅目以及鳞翅目的小翅蛾科等的蛹都是离蛹。 2、被蛹:这类蛹的触角和附肢等胶贴在蛹体上,不能活动,腹节多数或全部不能扭动。鳞翅目、鞘翅目的隐翅虫、双翅目的直裂亚目的蛹都是被蛹。鳞翅目昆虫的蛹是最常见的被蛹,它的体壁大多相当坚硬。除较低等的种类外,腹部第四、五、六节可以扭动。蚊类的备用能在水中游动,就是靠腹节的扭动。 3、围蛹:双翅目环裂亚目末后第二龄幼虫(即第三龄幼虫)脱下的皮硬化蛹壳,第四龄幼虫就在这蛹壳里,成为不吃不动的前蛹。前蛹再脱皮而成为离蛹,而脱下的皮又附加在三龄幼虫的皮下。由此可见,就蛹体来说还是离蛹,只是这蛹被第三、四龄幼虫所脱的皮共同构成的蛹壳所包围而已。若干介壳虫的蛹都是围蛹。 蛹的保护物: 蛹是个不活动的虫期,缺少防御和抵抗敌害的能力,而蛹体内部却进行着剧烈的组织解离和组织发生的生理活动,很容易受外界不良条件的影响。因此老熟幼虫在化蛹前常要寻找适当的弊护场所(如树皮下、砖石缝内、土壤内、卷叶内等),有的则要构造特殊的保护物。如很多脉翅目、鳞翅目的蛾类和膜翅目幼虫在化前吐丝作茧。 ? 八、成虫期: ? 不全变态类的幼虫,称为同型幼虫,和成虫已十分形似,所以无论是外部构造内部器官都只需通过一系列比较渐进的改变就能变为成虫,只是在最后一次脱皮时的变化比其它各次脱皮时稍大一些而已。而在全变态类,幼虫是异型幼虫,和成虫差异极大。从幼虫期到成虫期的改变看来十分突然,而且变化的发生主要集中在蛹期里。实际并不完全如此,在幼虫的生长过程中,成虫的外部和内部器官都已在幼虫体内逐渐发生,知识外表看不出来而已。而内部器官的改造则主要地集中在蛹期内发生。 成虫期是昆虫个体发育史中的最后一个阶段(虫态),新个体由胚胎发育开始,经过一系列的体内外复杂变化,到成虫期,才算是性成熟而具有生殖能力的时期。成虫的一切生命活动基本上都是围绕着生殖而展开的。成虫还是唯一具有飞行机能的虫态,感觉器官得到充分发达的虫态,而所有这都是与生殖相关的。所以说它在本质上是繁殖的时期,它的繁殖特性是整个生活过程中生长发育的结果。 1、成虫的羽化: 昆虫从变态或蛹脱变为成虫的过程,或成虫从它的前一虫态脱皮而出的过程,称为羽化。 不全变态类昆虫的若虫(或稚虫)经最后一次脱皮,即羽化为成虫。它们在脱皮前,通常要寻找适当的场所,用胸足攀附在物体上,停止取食和行动,不久就开始脱皮。成虫的头部先从胸部的裂口外伸,然后全体脱出。被羽化的成虫色浅而柔软,往往停留在附近或爬在脱下的皮上,静止一个时期以完成翅的伸展和体壁的硬化。 全变态类昆虫在接近羽化时,蛹的颜色(尤其是复眼、翅)越来越深。在羽化时,成虫以体壁和附肢的扭动增加体内血液对血壁的压力,迫使蛹皮沿胸部背中浅或附肢粘附部位等处裂开,然后成虫由裂口脱出。有些种类还靠虫体的重力帮助成虫脱出蛹皮。 化蛹在隐蔽场所或蛹体外有保护物的昆虫,其羽化还必须伴随脱离隐蔽场所或保护物的过程。化蛹在树干中(如透翅蛾)、卷叶中(如卷叶蛾)的鳞翅目昆虫,羽化前常借蛹体腹节扭动的帮助,爬到隧道口或卷叶外,以利于成虫羽化。在土里化蛹的昆虫,一般都由新羽化的成虫直接钻出土面;而一些无钻掘能力的蛾类,则在化蛹前已由幼虫作好一条直达地表的通道。 作茧化蛹的昆虫,羽化时还要破茧。最普通的破茧方法是以成虫的上颚将茧咬破(如很多鞘翅目、膜翅目昆虫)。在鳞翅目昆虫中,还有种种其他的破茧方式:桃小食心虫的末龄幼虫在做“蛹化茧”时,在茧的一端留有一个准备成虫羽化造茧的羽化孔。 被羽化的成虫身体柔软,翅和部分附肢均为伸展。此时,昆虫以吞吸空气或水(水生昆虫),肌肉收缩等的作用,迅速增加并维持体内的压力,以帮助翅和附肢的伸展。 2、雌雄而型现象和多型现象: (1)昆虫的雌雄两性,除直接产生性细胞的性腺(生殖器官)和实行交配、产卵等活动的外生殖器的构造截然不同外,雌雄的区别也常常表现在个体的大小、体型的差异、颜色的变化等方面。这种现象称为二型。 介壳虫、蓑蛾以及拈翅目等昆虫的雌成虫不但无翅,而且体型和雄虫也不相同。鞘翅目的锹形虫科雄虫的上颚比雌虫的发达的多,有的甚至与身体等长;犀金龟科的雄虫头部和前胸背板上常长出巨大的角状突起,身体也比雌的大的多,等等。 雌雄个体颜色的不同,也是二型现象的一种。这在蝶类中,如凤蝶科、蛱蝶科中最常见。如马兜铃凤蝶雄虫翅的底色为白色,而雌虫翅的底色为暗灰色。 (2)同种昆虫具有两种或更多不同类型的个体的现象称为多型现象。这种不同类型的分化并非表现在雌雄性的差异上,即在同一性别的个体中出现不同类型的分化。它不仅出现在成虫期,也可出现在幼虫期。 多型现象可以有不同的成因。在鳞翅目昆虫中往往有因季节变化而出现变型的,这种现象称为季节变型。如黄蛱蝶有“夏型”和“秋型”之分,夏型的色者深而鲜明,秋型色泽浅而淡。 分型(多型)现象在“社会性”昆虫中特别明显。如蜜蜂,除了能生殖的后蜂(即蜂王)雄蜂外,还有不能生殖的全是雌性的工蜂。白蚁和蚂蚁也是与此相类似的多型昆虫。在同一群白蚁中,可能具有包括雌雄在内的六种主要类型,即三种能生殖的雌性:大翅型、辅助生殖的短翅型和无翅型;两种不育型:工蚁和兵蚁;另外还有一种能生殖的雄蚁。 3、成虫的生活: 刚羽化的成虫,一般地说,性细胞是不完全成熟的。通常雌性比雄性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达到性成熟。成虫性成熟的早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幼虫期的营养。营养条件好,一般来说性成熟早,反之亦然。 蜉蝣、石蝇、若干蛾类、蝇类等的成虫完全不取食,口器也不发达,这些昆虫在羽化时卵已成熟,所以羽化后不久就能交配 产卵,在完成产卵在完成产卵使命后很快就死去,这类成虫的寿命很短,往往只有数天,甚至数小时。 大多数昆虫的成虫特别是直翅目、半翅目等不全变态类昆虫和全部吸血昆虫,在羽化后需要经过一个时期—由几天到几个月不等,才能进行生殖。为了达到性成熟,成虫必须继续取食。这种对细胞发育不可缺少的成虫期营养,常被称为“补充营养”。有的昆虫,如黄地老虎,成虫是否需要补充营养,完全决定于成虫期的营养状况。而另一部分昆虫(特别是吸血昆虫),它的生殖甚至决定于成虫期的营养,幼虫期的营养并无决定性作用。此处,凡有远距离迁飞习性的昆虫,如飞蝗、粘虫,它们的迁飞种群都必须在迁飞后才能达到性成熟。由此可见,很多昆虫在羽化后需要各种群的条件才能达到性成熟。 昆虫性成熟后就要进行交配。昆虫的交配是以性外激素作为化学信息的。多数昆虫由雌虫分泌性外激素吸引雄虫交配,但也有少数,如蝶类,则由雄虫分泌外激素吸引雌虫。交配次数因种类而异,有的一生只交配一次,有的则可交配数次。通常雌虫交配次数比雄虫少些。如三化螟,雌虫一生交配1-3次,雄虫则为1-5次。二种昆虫一生交配多次是种的特性,而其直接原因还在于何时分泌性外激素。 由于昆虫分泌性外激素豆油它自己的昼夜节律,同时也受环境条件的影响。 昆虫的生殖力,纵然不同种类间有非常巨大的差异,但总督说来使相当高的。生殖力大小决定于种或种群的遗传性和生活条件两个基本因素。也就是说,只有在最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才能实现它的最大生殖力。每种昆虫有它一定的卵巢构造—卵巢管的多少,以及每个卵巢内所产生的卵数,这是决定昆虫潜在生殖能力的物资基础。如东亚飞蝗一生平均约70个卵,粘虫通常可产卵500-600粒,等等。但另一些昆虫生殖力与它们比显然小得多,如小麦红吸浆虫,通常一生只产50-60粒卵。 以上说明,昆虫的生殖能力因种的特性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别。可是由于环境条件的改变,生殖器官的发育程度何产生性细胞的多少都要受到影响。如上述粘虫在最有利的条件下,产卵量可达1800粒之多,小麦红吸浆虫也可达200-400粒。但在构成一个昆虫种群的繁殖率的因素中,平均生殖力只是其中的一项,还必须考虑种群的性比率、存活率和单位时间内的发生世代数集。 成虫的生活或生命活动——交配、生殖、获取补充营养等。集中地表现了它的全部生活意义,即繁殖后代。因此,大多数昆虫产卵完毕后很快就死去,但当得不到产卵机会时,如没有适宜的产卵寄生等,雌虫会延长寿命,待完成“生殖使命”再死。雄虫寿命一般地比雌虫短些。“社会性”昆虫的成虫有照顾子代的特殊作用,所以它们的寿命比一般昆虫长得多。 ? 第三节? ??昆虫的季节发育 ? 昆虫在自然界中的生活史都具有周期性的节律,即指一种昆虫的生活史总是与环境条件的季节变化相适应的。这种适应性主要表现在对气候条件年变的适应和对食料植物的适应。也就是说,一种昆虫一年总是在具备其发育繁殖所要求的外界条件(如温度、食物等)时,才能成长、发育和繁殖;在不具备这些条件的时候如寒冷的冬季,就停止发育,并以一定的虫期渡过不利的季节。在第二年当适合于其发育繁殖的条件出现 时,昆虫才又开始这一年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 一、世代和年生活史 ? 一个新个体(不论是卵或是幼虫)从离开母体发育到性成熟产生后代止的个体发育史称为一个世代。一个昆虫在一年内的发育史,或更确切地说,由当年的越冬虫态开始活动起,到第二年越冬结束止的发育经过,称为年生活史(生活史年或生活史)。 各种昆虫完成一个世代所需时间不同,在一年内完成的世代数也不同,在一年内能完成的世代数也不同.有的昆虫一年只发生一代,如大地老虎、大豆食心虫、梨茎蜂等,就称为一化性昆虫。一年能发生2代或更多代的,如三化螟可发生2—6个世代不等,梨小食心虫一年发生3—5代不等,蚜虫类可多达十多代或二、三十代,这些昆虫都称为多化性昆虫。另外一些昆虫,完成一个世代所需时间很长,往往需要二、三年才能完成一代,如金龟子、桑天牛等,最长的甚至有达十多年的,如十七年蝉。由此可见,各种昆虫完成一个世代所需时间的长短很不一致。 完成一个世代所需的时间的长短和一年内发生世代的多少,固然因昆虫种类的不同而不同,但也往往和环境因素,主要是气候因素,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这也可以从很多昆虫在不同分布地区所发生世代的变化中看出来,如粘虫在东北北部每年发生2代,在东北南部则为3代,华北3—4代,而在华南可多达6代。 一般成虫发生期和产卵有发生局部世代的现象。如 期短的种类,如苹小食心虫,世代间可以划分得很清楚,即前后两世代的出现期互不重叠。或只有极少一部分重叠, 甚至同一世代的各虫态的出现也很有规律。但多数昆虫世代完全不重叠的现象是极少的。凡成虫发生期和产卵期也长的昆虫,前后世代间常有明显的重叠现象。如小菜蛾、桃小食心虫等。 还有不少昆虫的年生活史中有局部世代的现象。如榆叶甲在北京第一代成虫6月下旬羽化,其中绝大部分经过两周取食后就开始越冬,但有一小部分则继续产卵,发生第二代,即所谓的局部世代。如桃小食心虫,第一代幼虫脱皮后,大多数在土面作“蛹化茧”,以后继续发生第二代;但另一部分幼虫则入土作“越冬茧”而进入越冬状态,这样的昆虫的年生活史就更复杂了。 ? 二、休眠和滞育: ? 昆虫同别的节肢动物一样,在一年的发生过程中,在隆冬或盛夏季节,往往有一段或长或短的生长发育停滞的时期,即越冬或越夏。 越冬和越夏,笼统地说,只是安全渡过不利的环境条件的一种表面现象。但就产生或消除这种现象的条件,以及昆虫对这些条件的反应来讨论,我们可以把这种生长现象划分为休眠和滞育两类。 1.休眠:休眠常常是不良的环境条件直接引起的,不良环境消除时,就可恢复生长。如温带或寒温带地区秋冬季节的气温下降,食物枯萎,或热带地区的高温干旱季节,都可以引起一些昆虫的休眠。具有休眠特性昆虫,有的需在一定的虫态休眠,如东亚飞蝗,都是以卵期进行休眠的;有的则任何虫态(或虫龄)都可休眠,如小地老虎,在长江以南,成虫、幼虫、蛹均可休眠越冬。 2.滞育:滞育也可以说是环境条件引起的,但常常不是不利的环境条件直接引起的。在自然情况下,当不利的环境条件还远未到来以前,就进入滞育了。而且一旦进入滞育,即使给以最适宜的条件,也不会马上恢复生长发育。所以它具有一定的遗传敌它性。凡有滞育特性的昆虫都各有固定的滞育虫态。 (1)兼性滞育:昆虫在不同的地理分布区一年发生的世代数不同,也就是说,滞育可出现在不同的世代。 (2)专性滞育:又叫绝对滞育,都出现在一年只发生一代的昆虫。 3、引起滞育的条件和滞育的解除: 目前,在几百种滞育昆虫的滞育过程中得到证实,光周期的变化是引起滞育的主要因素。这里说的光周期是指一昼夜中光照时数与黑暗时数的节律,通常即以光照时数表示光周期。 在自然界中,光周期的变化规律比任何别的因素都稳定,所以以光照刺激的信号意义来说,它比其它环境因素具有更大的优越性。正因为如此,昆虫才有可能在不利的季节(如冬季)来临前,依靠对光周期即应而进入滞育。 在生态学中,将能引起昆虫种群中50%的个体进入滞育的光周期,定为临界光周期。 在自然条件下,光周期的变化总是同温度的变化相适应的,所以滞育昆虫对光周期的反应总是同温度连在一起。对短日照滞育型(光周期短于12小时下滞育)的昆虫,适当的高温能抑制滞育的发生。在一般情况下,它们的临界光照周期随温度的升降而减增。 在自然情况下,食料植物也是随季节而变化的。当秋季到来时,光周期在缩短,温度在下降,食料植物渐枯熟,表现在食料植物的含水量有所下降,这时昆虫的滞育百分率也就升高了。 由此可见,在自然条件下,构造环境的各因素是综合地对昆虫起作用的,昆虫对环境条件的适应也决不会顺此逆彼。但尽管如此,光周期变化规律毕竟是最稳定的,所以昆虫也最容易对此产生作为滞育信息的适应。 当昆虫过了对光周期反应最灵敏的临界光照虫态而进入滞育后,随着滞育发育的进展,它对光周期变化的反应也就渐渐地失去了敏感性。所以当昆虫已进入滞育后,即使给以在平时足以阻挠滞育的光周期,也不一定能使滞育得到解除。在这时给以适宜于生长发育的温度同样下不能使滞育得到解除。当经过一段时期的滞育代谢后,昆虫都能自动解除滞育,对多数昆虫来说,到冬至日基本上都已解除滞育,只是在自然条件下,温度过低,还不能恢复正常的发育代谢。若在这时给以适宜的温度,则可加速发育,比自然中的昆虫提前恢复活动。 但有少量的种类,结束秋冬滞育需要特殊的条件。对夏季滞育的种类则一般均需一定的外界条件的刺激才能解除滞育。已知解除滞育(秋冬)所需要的条件有温度、光周期和湿度等。 综上所述,昆虫的年生活史中的越冬及越夏现象,是属于休眠类型还是滞育类型是一个重要特征。 ? 第四节????????? 昆虫的习性 ? 昆虫的习性包括昆虫的活动和行为,是昆虫的生物学特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一.活动的昼夜节律: ? 节律即有一定节奏的变化规律。昼夜节律则是与自然中昼夜变化规律相吻合的节律。 绝大多数昆虫的活动,如飞翔、取食、交配等等,甚至有些昆虫的孵化、羽化、均有它的昼夜 节律。这些都是种的特性,是对该种有利于生长、繁育的生活习性。因此,把在白天活动的昆虫称为日出性或昼出性昆虫;夜间活动的昆虫称为夜出性昆虫;还有一些只在弱光下(如黎明时、黄昏时)活动的,则称弱光性昆虫。蜻蜓、虎甲、步行虫等即日出性昆虫,大多数蛾类则为夜出性,蚊子是弱光性。 ? 二.食性: ? 即取食的习性。昆虫种类繁多,这同昆虫中食性的分化是分不开的。通常按昆虫的食性,把它们分成植食性、肉食性、腐食性等主要类别。植食性和肉食性一般分别指以植物和动物的活体为食的食性,而以动植物的尸体、粪便等为食的则均可列为腐食性。对于一些以非腐烂的动植物产品,包括粮食、食品、皮毛、植物纤维、动植物标本等为食料的昆虫,统归为储物、储粮或仓库害虫。有些既吃植物性而又吃动物性食物的(如蝽蟓)则被称为杂食性昆虫。 在上述的食性分化基础上,还可以随食物范围的广狭,而进一步分为多食性、寡食性和单食性三种类型。如在农业上的植食性害虫中,能吃分属于很不相同的科的多种植物的称为多食性害虫;能吃属于一个科(或个别近似科)的若干种植物的称寡食性害虫。 昆虫对食性的选择基本上食遗传性决定的,是它的上代长期适应的结果,而昆虫用以识别它的食物的方式则是多种多样的。或用嗅觉,或用视觉,有的还要用味觉。刺吸口器昆虫有以试探取食来识别寄生的习性。 许多昆虫成虫期的食性与幼虫完全不同,或根本不吃东西,但却能把卵产在幼虫的寄生体内,一些蛾类将卵 产在幼虫的食料植物上,在自然中曾经观察到,许多昆虫(即使是单食性昆虫—在缺乏正常食物时,可以被迫改变食性。它们常常以大量的死亡来换取一个新的适应,而且要遗传到下一代。由此可见,昆虫的食性虽有它的稳定性,但也不是绝对的,而有它一定的可塑性。 ? 三.趋性: ? 趋性是对某种刺激进行趋向或背向的有定向活动。刺激物有多种多样,如热、光、化学物质等等,因而趋性也就有趋热性、趋光性、趋化性之分。由于对刺激物有趋向和背向两种反应,以趋性也就有正趋性和反趋性之分。 对刺激物作出一定的反应是昆虫得以生存的必要条件。趋性就是所作出的反应的一种方式。如,许多昆虫对光有明显的反应,大多数夜出性蛾类有趋光性。趋化性在昆虫寻找食物和找异性交配,找产卵场所等活动中都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还有别的一些趋性,如趋地性、趋湿性、趋声性等等。 不论那种趋性,往往都是相对的,对刺激的强度或浓度有一定程度的选择。蛾类在夜间有趋光性,但白天光照太强又躲起来了。在性诱惑试验中,过高浓度性引诱剂不但起不到引诱作用,反而成为抑制剂。 利用昆虫的趋性来防治害虫或收捕昆虫—采集标本,检查检疫昆虫等,是昆虫研究中比较重要的手段。 ? 四.假死性: ? 某些昆虫的成虫或幼虫对外界刺激会产生一种特殊的反应,这种反应表现了昆虫对自身的保护性,也是这类昆虫避敌的一种重要手段,这就是昆虫的假死性。 如一些金龟子、蟓  虫的成虫,尺蠖类的幼虫,在受到突然震动时,会立即呈现一种麻痹状态,对于一切运动立即表现反射性的抑制,从树上掉落地面,即所谓假死性。这种反应一般都是有“目的”的,对其自身有利的,因此在自然选择的过程中被保留下,这种反应使它们能逃避危险。但在害虫防治上,我们可以利用它们的假死性,将其从树震落下来,达到集中消灭的目的。 ? 五.群集和迁移: ? 群集性是同种昆虫的大量个体高密度地密集在一起的习性。许多昆虫具有群集习性,而群集方式并不完全相同。有一些是临时的群集,另有一些则永久地群集。前者只是在某一虫态和一段时间内群集在一起,过后就分散;后者则是终生群集在一起。农业害虫大量群集必然造成很大的危害,如果掌握了它们的群集规律,则群集本身就为我们集中消灭害虫提供了方便。如马铃薯瓢虫、榆兰叶甲等有群集越冬的习性。群集性昆虫由于常固定在一定的范围内取食,因而繁殖力较强,但活动力小,这样就造成了在一定单位面积内虫口密集相当大的群体。这样群集的现象是暂时性的,遇到生态条件不适合时,或在其生活的一定时期,就会散开。群集性一个极典型的例子飞蝗,其是永久性群集的害虫,但有群居型合散居型之分。其虫越大,越容易群集,而且越聚越多。 有些群集现象还有季节性。如很多瓢虫、叶甲、蝽蟓等,在越冬期间大量群集在其越冬场所;而在越冬结束后就分散了。 群栖不同于群集,成虫期的群栖现象一般与其向其他生活区迁移有关,且具有本能的性质。群栖的时间占据了其个体生命的全部,或几乎占据生命的全部的长期性的聚集。群栖形成后,往往不再分散,而且全部个体以密集的群体共同向一个方向迁移,人工分开几乎是办不到的,如飞蝗。 迁移是指某些具有季节性群集的昆虫,如瓢虫类,叶甲等,秋末自田间地头大批迁移至森林,灌木或各地,在落叶或杂草中越冬,第二年春天又分散到田野中。 昆虫的群栖现象与其向新地区的迁移有关,象东亚飞蝗,即便到成虫期也不会向四侧飞散,而任聚集在一起,并常常成群迁飞。 研究害虫群集性在农业生产中是很重要,之所以如此,在于很多有群集性的昆虫还同时具有成群迁移的习性,这是造成害虫扩大为害的重要问题。象东亚飞蝗、粘虫都是有群集迁移特性的害虫,对这样的害虫就需要有全国性的测报和防治对策。 ? 六.拟态和保护色: ? 拟态:是指一种动物与另一种动物很相象,因而获得了保护自己的好处的现象,。好象是一种动物在模拟另一种动物似的。这是不同的动物都朝着某些在自然选择上有利的特性发展的结果。 保护色:是指某些动物具有同它的生活环境中的背景相似的颜色,这有利于躲避捕食性动物的视线而得到保护自己的效果。如早草地上的绿色蚱蜢,栖息在树干上的翅色灰暗的夜蛾类昆虫,有许多还随环境颜色的改变而变换身体的颜色    第四章? 昆虫的分类     第一节?? 昆虫分类的基本方法 昆虫分类是认识昆虫的一种基本方法,生物都是由低等到高等进化来的,都起源于共同的祖先。在这样繁多的昆虫种类中,都有血缘的或近或远,或亲或疏的关系,有着进化上的间断性与连续性的对立统一,生物分类,包括昆虫分类,就要正确地反映出他们历史演化的过程,正确地反映这种潜在的亲谱关系。 事实证明,昆虫中血缘越近的,它们的形态结构就愈相似,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愈相同,其发生发展的规律也愈相似,如鞘翅目昆虫都是咀嚼式的,天牛总科昆虫都是植食性的,天牛科种类的幼虫专钻蛀植物的木材部分,而同一总科的豆象科种类的幼虫则专蛀食豆科的种子,叶甲科则为害植物的叶等。了解它的分类地位,就可了解它的一部分生活规律。反之,在同一地区或同一种作物上,常同时存在几种以上近缘的种类,如果不正确区分开,势必会影响测报与防治的正确性与效果。所以说,昆虫分类是整个昆虫学研究的基础。 昆虫是动物界,节肢动物门中的一个纲——昆虫纲。纲以内的分类和其它动物一样采用能够一系列的阶元,首先以血缘的亲疏分为若干目,目以下又分为科,科下又分属,属下又分种,而以种为分类的基本阶元。 为了更详尽起见,还有在纲、目、科、属下设“亚”级的,如亚纲、亚目、亚科、亚属,也有在目、科上加“总”级的,如总目、总科、。亚科和属之间还可以加“族”级,必要时种以下还可以增加亚种,和变型、生态型等。 以飞蝗为例,示其分类地位与系统排列如下: 纲:昆虫纲 ? 亚纲:有翅亚纲 总目:直翅总目 ? 目:直翅目 ??? 亚目:蝗亚目 ????? 总科:总蝗科 ??????? 科:蝗科 ????????? 亚科:飞蝗亚科 ??????????? 属:飞蝗属 ????????????? 亚属:(未分) ??????????????? 种:飞蝗 ????? ????????????亚种:东亚飞蝗 总之,任何一个分类阶元,在空间上代表着物种间的不同性与相似性,在时间代表着血缘的亲疏与起源,它不只代表着物种演化的间断性与特殊性,也代表着物种演化的连续性与共同性;它不只表示了有机世界的多样性,而且也表现了有机世界间本质的、内在的联系。 种的概念: 自然分类学的创始人林萘,在十八世纪所下的定义是:同一种生物,其形态相同,在自然情况下能够交配,生出正常的下代来,这定义基本上是正确的,但它认为种的类型是不变的,在其起源与发展上没有任何联系,这是错误的。 近代分类学家研究的结论,种与种之间在空间上存在着质的差别,在时间上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现在,种的定义也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但基本通用如下: 种是能够相互配育的自然种群的类群,这些类群与其它近似类群有质的差别,并在生殖上相互隔离着,它是生物进化过程中连续性与间断性统一的基本间断形式。 分类以种为单位,每一种都有一名称,简称学名,这是全世界通用的。学名由属名和种名组成,这就是通过的二名法命名制。学名必须是拉丁文,这也是世界通用的。 检索表: 目前通用的形式是两项式,优点是每对性状相互靠近,便于比较,循着号码检索,非常便利,缺点是各单元的关系有时不明显。格式是: 1. 无翅…………………………………………无翅目 ?有翅…………………………………………2 2.(1)口器刺吸式…………………………………………半翅目 ????? (2)口器咀嚼式…………………………………………3 3.(2)翅一对…………………………………………双翅目 ????? 翅两对…………………………………………4 4.(3)前翅角质…………………………………………鞘翅目 ????? 前翅膜质…………………………………………5 5.(4)翅不被鳞片…………………………………………6 ????? 翅被鳞片…………………………………………鳞翅目 6.(5)雌腹部末端有螯刺…………………………………………膜翅目 ????? 雌腹部末端无螯刺…………………………………………脉翅目 ? 第二节?? 昆虫纲的分类系统 最低等的原核生物界:包括细胞状态的没有固定细胞核的低等生物。细菌、放线菌等。其次是原核生物界,其中主要有固定细胞核的原始生物如孢子虫、眼虫等。原生生物界向三个方向演化,形成营养方式不同的植物界、动物界、菌物界(真菌界)。? 第三节? 主要目及科的概述? 一、直翅目: 1.形态特征:大型或中型,头下口式,单眼2—3个,触角线状,口器标准咀嚼式,前脑大而明显,中胸及后胸愈合。前翅皮革质,成覆翅,后翅膜质,作纸扇状褶叠,翅脉多是直的。后足跳跃式,产卵器发达,呈剑状(蟋蟀)、刀状(螽蜥)或齿状(蝗虫).常具听器,着生在前足胫节(蝼蛄、蟋蟀、螽蜥)或腹部第一节上(蝗虫),常有发音器,或以左右翅相摩擦(蟋蟀、螽蜥、蝼蛄)或以后足的突起刮擦翅而发音(如蝗虫)。[后足善跳直翅目,前胸发达前胸,雄鸣雌具产卵瓣,蝗虫、螽蜥、油葫芦] 2.生物学特性:卵生,卵的形状多样,圆柱形(蟋蟀),圆柱形而略弯曲 3.目以下的分类: 直翅目的种类很多,在12000种以上。 直翅目亚目及种科检索表 1.有听器在前足胫节或腹部第一节上,前足步行式,雌性成虫产卵器发达外露……2 1.无听器,前足开掘式,雌性成虫产卵器不外露………(蝼蛄亚目)……………..4 2.触角较长,长于身体,产卵器刀剑状,听器在前足胫节上(螽蜥亚目)…………..3 ?2.触角较短,不及体长…………齿状,听器在腹部第一节两侧(蝗亚目)………..5 3.三对足的跗节均为4节,尾须短小,产卵器刀状………………………………螽蜥总科 3.三对足的跗节均为3节,或仅后足为4节,尾须很长,产卵器剑状……蟋蟀总科 4.大形种,后足腿节弱,不能跳跃。跗节2—3节……………………蝼蛄总科 ?4.小形种,后足腿节特别膨大,善跳跃,后足跗节一节……………….蚤蝼总科 B.蟋蟀总科: 2.蟋蟀科:身体粗壮,色暗,头下口式。触角比身体长,端部尖细。产卵器细长,剑状。跗节3节,尾须长,不分节雄虫发音器在前翅近基部,听器在前足胫节上。 本科种类多一年一代,以卵越冬,有害种类有油葫芦,巨蟋蟀。 Ⅱ.蝼蛄亚目 这一亚目是向土中生活发展的,为纺锤形形的坚实的身体,开掘式的前足,短的触角和退化的产卵器,均为长期适应的结果。 C.蝼蛄总科 3.蝼蛄科:典型的土栖昆虫,体躯结果适宜于在土中生活,触角短,前足粗壮,开掘式,胫节宽,有4齿,跗节基部有2齿,适宜于挖掘土壤和切碎植物的根部.前翅短,发音器不发达;后翅长,伸出腹末如尾状,尾须、产卵器不发达。 其是多食性地下害虫.生活史长,1—3年完成一代。以成虫或若虫在土壤深处越冬,春秋两季为活跃期,白天伏在土壤中,夜晚出地面活动,为害小麦、玉米、烟草、蔬菜等。 Ⅲ.蝗亚目 这一亚目是向地面生活发展的,短的触角适应于草丛中活动,产卵器齿状,便于在土壤中产卵,听器在腹部第一节,跗节3节。 D.蝗总科 4.蝗科:体粗壮,头略缩入前胸内,触角短,不长过身体,丝状,少数为剑状和锤状,前胸背板发达,盖住中胸,多数种类具有2对发达的翅,后翅常有鲜艳的颜色。 为典型的植食性昆虫,非常贪食,食物大部分未消化即排出体外,因为它们取食不仅为了获得营养,而且为了获取水分,因此,在干旱年份,取食特别多,为害特别严重。 二、缨翅目: 本目昆虫,通称蓟马,是一些很微小的种类,成虫体长有1-2mm,仅仅为肉眼所能见到,最小的只有0.5mm,最大也不超过15mm,很容易忽视,甚至在作物严重受到为害造成大片死亡的时候,还不被发现。 1.形态特征:虫体细长,略扁,黑色、褐色或黄色。头略带后口式。口器圆锥形,为变形的咀嚼式(锉吸式)。能锉破植物的表皮而吮吸其汁液,有复眼和三个单眼(无翅的没有单眼)。触角6-9节,线状,略呈念珠状。翅狭长,边缘有很多长而整齐的缨状缘毛缨翅目的名称,就是这样来的,翅脉最多只有2条长的纵脉,翅不用时平行放置在身体上,能飞,但不常飞,足的末端有泡状的中垫,爪退化,因此也称泡角目,雌性腹部末节圆锥形,腹面有锯状产卵器。 2.生物学特性:卵很少,肾脏形(锯尾亚目),长卵形(管尾亚目)。用产卵器单个产在植物组织中,若虫形状和成虫相似,但触角节数较少,不如成虫活泼,通常白色、黄色或红色。经过4龄或5龄变成成虫。有的第一龄若虫是生活在植物组织中,在植物表面难以发现,到第二龄才到植物表面来。第三龄起出现翅芽,有的称它为“前蛹”。到末龄则不吃少动,触角向后放在头的背面,也有把这个时期称为蛹的。有的种类还在土中作茧,和完全变态类的裸蛹一样,这种变态类型,生物学上称过渐变态。 发生代数,因种类和地区不同,通常一年发生5-7代。孤雌生殖的现象很普通,雄虫很少,有的种类尚未发现雄虫。 绝大多数为植食性,有的是农业上的重要害虫,如稻蓟马、玉米蓟马,少数为捕食性,捕食蚜虫、螨或其它昆虫的幼虫或卵。行动很活泼,很多种类可以在花(火蓟、水蓟等的花)上发现,蓟马的名称可能是这样来的。 一般在干旱的季节反之特别快而形成灾害,不耐高温和降雨、暴雨可以压代其密度。 为害的特点和同翅目昆虫有相似之处:在单子叶植物的叶上,造成无数的小白点,最后使全叶变白枯死,或枯黄,或发红,同火烧一样,但没有同翅目昆虫的“蜜露”分泌物,多数有叶片扭曲的特征;在双子叶植物的叶背,造成银灰色的斑点,叶变形,嫩叶被害造成皱缩,折断或破烂,早期生长点被害,使子叶肥大,不形成真叶而引起死亡。 本目全世界已记载的均有3000种,中国的种类不下100种,分为2亚目18科,重要的是其中3科。 三、鳞翅目: 鳞翅目包括所有的蝶类和蛾类,是农业害虫中最大的一个类群,也是昆虫纲中仅次于鞘翅目的第二大目,鳞翅目是在幼虫期为害,成虫期一般不为害(除少数吸果的种类)。 1.形态特征:体型有大有小,颜色变化很大,无论身体、翅、足都被有鳞片(体壁衍生物),组成不同颜色的斑纹,触角多节,线状、羽状或棒状。复眼发达,单眼2个或无。口器虹吸式。前后象均具有由中央翅脉围成的一大形翅室——中室。 2.生物学特性:完全变态,幼虫镯型。身体圆锥形,额很狭,成“人”字形,这个特征可和鞘翅目等幼虫区别。口器咀嚼式。胸足3对,腹足5对。(底面有钩状刺毛,称为趾钩,趾钩的存在是鳞翅目幼虫和其它幼虫区别的又一重要特征。 幼虫一般5个岭期,多至7-8龄期(鳞翅目幼虫绝大多数是植食性的)。随着龄期的增加,食量猛增数信以尾数十倍,对药剂的抵抗力也大大加强。所以防治应加紧在幼龄期进行。。蛹为被蛹。 成虫一般不为害,有的种类根本不取食,完成交配产卵任务后即死亡。 蝶类多在白天活动,蛾类则多在夜间活动,并对不同强度的光表现为正趋性(具很强的趋光性),这个特性被广泛应用于防治和测报的手段。 鳞翅目昆虫在自然界有很多的天敌:鸟类,蛙类、步甲、蜻蜓等,都能捕食鳞翅目的幼虫或成虫;寄蝇、茧蜂寄生于幼虫或蛹体内,小蜂和细蜂寄生与蛹或卵中。还有各种真菌和病毒,可以寄生于幼虫而使其死亡,这些可用于生物防治。 ? 虹吸口器鳞翅目,四翅膜质鳞片多, ? 碟舞花间蛾扑灯,幼虫多足害植物。 本目全世界已知10万种以上,国内记载约8000种。 (Ⅰ)轭翅亚目: 本亚目为晚间活动的种类,触角线状或羽状,无棒状,都有单眼。前后翅连接的方法靠前翅后缘基部突出的翅轭,翅狭长,为低等蛾类。 1.蝙蝠蛾科: 中等大小,体上多毛。北方地区有蝙蝠蛾为害果树、林木和作物。冬虫夏草蛾被虫草菌寄生的幼虫即“冬虫夏草”,中医作药用,南方地区较少。 (Ⅱ)缰翅亚目 晚间活动种类。触角线状, 状或羽状,极少呈棒状。后翅前缘有翅缰,用以连接前翅。翅休息时伸展在身体两侧,或放置在腹部背面,为高等蛾类。幼虫多在夜间活动。蛹通常有茧或在土室中。 2.木蠹蛾科: 中形至大形。触角呈双栉状。幼虫白色、黄色或红色。蛀食树干,多在夜间为害,主要为害果树和林木。 3.细蛾科:体极微小,体色多样(灰、褐、金、铜等)。触角和前翅一样长或更长。翅上缘毛很长(前后翅后缘)。幼虫通常潜入叶、树皮或果皮内,只吃叶肉,留下上下表皮。 4.投翅蛾科:蜂状种类,白天活动,触角纺锤状,无单眼,翅大部分透明,无鳞片。幼虫钻蛀茎干或枝条。 5.斑蛾科:触角双? 状或鞭状,一般翅透明,颜色鲜明,前后翅中脉为主干,后翅具? 脉3条。 6.? 蛾科:雌雄异体,雄有翅及复眼,雌无翅在,终生居住在幼虫所缀成的巢内。幼虫胸足发达,能吐丝,缀枝叶为袋形的巢,背着行走。 7.刺蛾科:中小形,体粗壮,翅宽而密被很厚的鳞片,前翅多为鲜明的黄色或绿色,且多褐色,触角雌的线状,雄的双栉状。幼虫短而肥,头小,能缩入前胸内,皮肤上有疣和刺,有的有毒毛,颜色鲜明。 8.卷蛾科:为害柑桔很厉害。前翅外缘垂直,且有很多毛。中小形,体色多样。休息时,两前翅平叠在背上,合成吊钟状。幼虫主要为害木本植物。有很多种类为害果树,喜欢荫蔽,多为卷叶种类。 9.? 蛾科:中小形,体细长,前翅呈三角形。后翅第一条翅脉和第二条在中室前相平行,前翅?? 脉仅一条,后翅三条。幼虫腹足较短,前胸气门前的一个毛片上有2片毛。 10.尺蛾科:成虫体细长,大小变化很大,翅宽而薄。后翅亚前缘劢急弯成一扁角。前翅? 劢的分枝在基部多合并。幼虫细长,休息时第六对腹足附着在树干上或成树枝状。 走时一伸一屈。 11.枯叶蛾科:后翅扁角扩大有三条扁脉。无翅缰,R2与R3共柄。M2从中室下伸出。幼虫粗壮,体下有很多毛,且长短不一,可相差近10倍,本科害虫种类较多。 12.舟蛾科:又名天社蛾科,与夜蛾科相似,主要区别:后翅前面第一条翅脉(Sc+ R1)不与中室相接触。 13.夜蛾科:体色较暗,雌虫触角丝状,雄虫多数? 齿状或锯齿状。中室之外常有R劢形成一个闭室,后翅Sc+ R1,与Rs有短距离愈合,幼虫中,后胸只有一条毛。前胸气门前,毛片上有2根毛,成虫多在夜间活动(本目最大的一科,2万多种,多为农林害虫)。 14.毒蛾科:与夜蛾科相似,但缺单眼,雄虫触角双栉齿状,可区别于夜蛾科。前足常生有密毛,静止时向前伸出,并露于头面,后翅Sc脉与中室相连。幼虫第6、7节腹节背面有翻缩腺。 15.天蛾科:大型,喙发达,有时长过身体。触角尖端常呈钩状,前翅狭长,外缘斜行,后缘弯曲,不鲜艳。幼虫大而粗壮,第八腹节背上有一个尾状突起叫尾角(背中突),这是天蛾科和蚕蛾科所独有的。 16.蚕蛾科:成虫前翅外缘常有一弯月形凹陷。后翅近肩角Sc与R中间有一横脉。幼虫第八节有背中突,但体节不分节。 17.天蚕蛾科:大型蛾类。前后翅在中室处常有一个斑,体色较鲜艳。 (Ⅲ)锤角亚目: 18.弄蝶科:为害水稻较多。触角不但膨大,且有一钩。基部离头较远。前翅有个中室,R脉直接发出。幼虫头大,身体纺锤形,前胸细瘦成颈状。 19.凤蝶科:大型蛾类,翅三角形,后翅外缘波状,后翅M3外常有一属状突起。前翅M2、M3、M3都靠近Cu。玉带凤蝶为害柑橘较重(柑橘凤蝶)。 20.粉蝶科:中等大小,前翅三角形,后翅卵圆形,前翅臀脉一条,后翅二条。幼虫园柱形,表面有很多突起及次生毛。 21.蛱蝶科:大形或中形,成虫前足退化,腹节不完整。前翅M3靠近Cu触角锤状部特别膨大。幼虫身体很难看,头部常有突起或刺,身体上也常有成对的刺。 22.眼蝶科:中小形,翅上常有眼状斑纹或园斑纹。前足退化,前翅有几条翅脉,基部膨大,可和蛱蝶科相区别。 23.灰蝶科:触角、复眼附近有一圈白环。M3接近Cu1,后翅有纤细的尾状突起。 四、膜翅目: 1.形态特征:本目包括各种蜂和蚂蚁。雌虫都有发达的产卵器,多数成针状,或有刺螯能力。翅两对,膜质。前翅大,后翅小,后翅前缘有翅钩列和前翅相连。复眼大,单眼3个。触角一般雄虫12节,雌虫13节。线状、锤状或弯曲成膝状。口器咀嚼式或咀唧式。腹部第一腹节并入胸部,成为胸部的一部分,称为并胸腹节,第二节常缩小成“腰”,称为腹柄。末端数节常缩入,可见6—7腹节。 后翅钩列膜翅目,蜂蚁细腰亚胸腹, 捕食寄生或授粉,害叶幼虫为多足。 2.生物学特性:全变态,有蛹期,主要是在茧里面的离裸。幼虫有头无足(少数多足),无趾钩列。繁殖方式主要是两性卵生生殖,有些孤雌生殖。为社会性昆虫(群体分工合作)。本目昆虫益大于害。 分为二亚目: 广腰亚目 细腰亚目  腹部未收缩成腰,足转节2节,翅脉很多,产卵很多,产卵棒锯状、管状,后翅有3个基室以上。 有腰(腹部二、三节缩小而成),第一节并入胸部,翅脉退化较少,转节一般一节,少数2节。产卵棒分为锥状和针状。  Ⅰ. 广腰亚目 1.叶蜂科:中小形,食叶性,成虫身体粗短,腹部无腰,触角线状,前胸背板后缘向前深深凹入。前翅有粗短的翅痣,前足胫节有2端距,产卵器锯状。幼虫体光滑,多皱皮,头两侧各一个单眼,腹足6—8对,生于第2、8、10或2、6、10节上。 2.树蜂科:体大形,多有黑色、黄色或褐色组成的斑纹。体长,园柱形,触角长,均为身体的1/2,前胸背板向前深深凹入,前足胫节有一端距,幼虫白色,触角不分节,无单眼或单眼无色素。 Ⅱ.细腰亚目: 3.姬蜂科:成虫小到大形,细长,触角线状,多节,前翅翅痣明显,翅脉中有3个盘室。 4.小茧蜂科:小形或微小种类,体长2—12 mm,有的种类产卵器和身体一样长,有长过身体10倍的,翅脉中有2个盘室。 5.赤眼蜂科:跗节3节,前翅整个翅都具有一排排不规则的毛,边缘也有,翅脉退化,多数内(卵)寄生,属多胚生殖,卵成熟后为黑色。 6.蚜小蜂科:小形,为蚜虫、介壳虫、粉虱的天敌,体粗状,复眼大,触角不超过8节,前翅后缘脉不发达,跗节一般4—5节,多为黄色、褐色或黑色。 7.跳小蜂科:3mm左右,身体有金色光泽,多黄色,中足往往膨大善跳跃,胫节有一粗而长的距,多数种类为介壳虫的寄生蜂。 8.小蜂科:后足发达,腿节膨大,外缘有齿,胫节弯曲,有2距,翅脉极退化,只有一条,均为寄生蜂种类,可寄生于鳞翅目、鞘翅目、双翅目等昆虫的幼虫种蛹。 9.青蜂科:身体金绿色,有的红、紫色,在这些颜色上有刻点,腹部可见节3—4节,一般在太阳光下活动,寄生于单栖性蜂类和鳞翅目昆虫(茧中)。 10.缘腹细(卵)蜂科(黑卵蜂科):小形或微小,0.45——5mm,多数黑色,触角膝状,雄虫1—2节,雌虫一般11节,有时7节,(锤部愈合)。前翅通常有缘脉和痣脉,寄生于各目昆虫的卵和蜘蛛的卵。 11.蚁科:体小、中形,腹基部与胸部连接处的第1或1、2节形成结节。属社会性昆虫,多型,触角4—13节,有翅的有生殖能力,无翅的无生殖能力。 12.蜜蜂科:颊部宽大,复眼远离上颚基部,后足第一跗节扁平,属携粉足,复眼上有毛。 五、双翅目: 1、形态特征:成虫只有一对前翅、膜质,翅脉简当。后翅退化为平衡棒,口器刺吸式(蚊)或舐吸式(蝇)、复眼大,占头的大部分(往往两眼相接)。前胸、后胸小,中胸发达(提问),跗节5—5—5,产卵器能收缩,幼虫根据头部发达程度,分为全头型(蚊)、半头型(虻)、无头型(蝇)。 2、生物学特性:全变态,多数围蛹(蝇),少数离蛹(蚊)。幼虫无足,生活习性复杂,繁殖方式多种多样,食性也相当复杂,捕食性、腐食性、等均有。 蚊虻蝇皆双翅目,后翅平衡五节跗, 口器刺吸或舐吸,幼虫无足头有无。 分为二亚目: 长角亚目 短角亚目  触角6节以上,多达40节,翅无中室,幼虫头骨化。蛹:裸蛹。 触角3节,有翅中室,半头型或无头型,各样蛹均有。  1.大蚊科:脚细长象蚊子,中胸背板有一V字形沟,翅无鳞1片,翅脉分支点在端部。 2.蚊科:身体小,足细长,翅狭长,翅上或边缘有很多鳞片,雄虫触角为羽状,雌虫为毛状,为人、家畜害虫,传播疾病。 3.瘿蚊科:触角细长,念珠状,10节以上,多达36节,每节上有放射性刚毛,翅宽,有毛,3—5条纵脉,无横脉。 4.虻科:身体较壮,触角鞭状,一般由3—8个亚节组成,头大而宽,复眼大,雌虫口器刺吸式,翅脉R4由R5分出。人、畜害虫,传播疾病。 5.食蚜蝇科:身体带有黄色斑纹,触角3节,虻状,前翅中脉R4+R5与M1+2之间有一伪脉,R4与R5不分叉,末端连在一起。 6.实蝇科:触角虻,前后翅下都有很多斑纹。前翅Sc突转近90°。中足胫节上一般有距。(柑橘大小食蝇)。 7、寄蝇科:身体很多毛,暗灰色(深浅不同的条纹),后胸两侧板有刚毛列,触角虻一条,幼虫多寄生于鳞、鞘、直翅目昆虫。 8.蝇科:体中形,硬灰色,触角虻6,胸部斑纹黑色。M1+M2的末端向上弯形成闭塞腹部有很多毛。 9.花蝇科:中小形,细长多毛,复眼大,触角虻状,中胸背板有一条完整的盾间沟划分为前后两块(连小盾片3块),中胸侧板有成列的鬃,翅脉几乎全是直的,直达翅的边缘。 六、半翅目: 1.形态特征:小、中、大均有,体壁较硬,身体向下扁平,不用是放在头胸腹面,后口式,刺吸式口器。 由下唇延伸而来,分节。从头端伸出,不用时放在头胸腹面。前翅基部革质,端部有翅脉,因而叫半翅,前胸背板发达,中胸有发达的小盾片,此为分类的主要依据,触角丝状,腹节均为3节,单眼时有时无。 2.生物学特性:渐变态,无蛹期,若虫期为5龄,3—4龄才有翅芽,可分为有翅型和无翅型。有起保护作用的臭腺。有发音器。卵有卵盖,出卵时推开卵盖即出,少数卵产在叶表面,成堆,多数肾形卵产在植物组织中。少数水面生活,多数陆地生活,多数种类一年一代,以成虫越冬,盲蝽科则一年3—5代,以卵越冬。臭虫科为室内卫生害虫。 基革端膜半翅目,前胸发达盾片露, 头端伸出分节喙,水陆为害动植物。(捕食小鱼) 目前世界记载2万8千余种,我国1万2千种。 分为二亚目: 隐角亚目 显角亚目  触角很短,常埋藏在复眼下方的沟里,水生或水面上生,经济价值不大。 触角伸出于头的两侧,陆生,植食性。经济价值不大。  1.田鳖科:水生大形昆虫,体扁平,宽阔,褐色或青色,复眼大,无单眼,触角短,4节,前胸背板梯形,前足捕捉式,中后足游泳式,生活在池塘、稻田中,肉食性,为养鱼业大害。 2.网蝽科:小型,体扁,无单眼。前胸及前翅向两边延伸后,出现许多网状花纹,前胸背板向后延伸盖住小盾片,若虫体侧有刺状突起,若虫和成虫均善群集。 3.措蝽科:均为肉食性种类,能捕食害虫,体中型,有单眼,触角4节,前翅膜片上有2个翅室,从上面伸出2条纵脉。 4.缘蝽科:前翅膜质部分纵脉很多,且有分枝,体中型,有单眼,中胸盾片不大,触角4节,跗节4节。 5.盾蝽科:椭圆形,中胸小盾片把翅整个腹部盖住。 6.园蝽科:体小,有花纹,中胸小盾片把整个腹部盖住。 7.蝽科:一般有单眼,大到中型。中胸小盾片三角形。触角5节,少数4节。前翅膜质部有很多纵脉,从基横脉分出。 8.臭虫科:身体卵形,上下扁平,翅退化, 短,3节,通常褐色,触节4节,无单眼。 七、同翅目: 1.形态特征:身体小—大型,刺吸式搂器,后口式,从头的后方伸出,喙3节,少数1、2节。触角短,鬃状或线状。单眼2—3个。前翅质地均匀,膜质或革质,休息时常在背上呈屋脊状放置,跗节1—3节,多数种类有蜡腺。 2.生物学特性:渐变态,繁殖方式多样,繁殖能力强,个别种类幼虫期特长,会传染植物病毒病;多型,与蚁类共栖,无蛹期但有静止期。幼虫—静止期(不吃不喝)—成虫。本目昆虫均为植食性,且喜欢集中于植物柔嫩部分取食。 前翅同翅同翅目,喙出头下近前足, 叶蝉飞虱蚜和介,常害农林与果蔬。 分为二亚目: 头 亚目 胸 亚目  触角:短,末端有刚毛的鬃。 ? :从头部伸出。 跗节:3—3—3,善跳。 触角:长、分节,无鬃。 ? :胸部伸出(前足基部之间)。 跗节:多数2—2—2,少数1—1—1,不善跳。  Ⅰ.头喙亚目: 1.蝉科:中、大形。触角短,刚毛状或锤状。跗节3节,单眼3节,呈三角形排列,着生于复眼前方,前足腿节膨大,下缘具刺。雄虫腹部第一节有发音器。成虫以刺吸汁液和产卵为害果树和林木的枝条。幼虫则在土中为害根部,刺吸汁液。若虫的蜕皮,中医作药用,称蝉蜕。 2.角蝉科:中小形,形状特殊,前胸背板向后伸至腹部上方,呈有各种形状的突起,常盖住中胸或腹部。单眼2个,位于复眼间。 3.沫蝉科:体卵形,隆起。单眼2个。前胸背板大,但盖不住中胸小盾片。前翅皮革质,长过腹部。后足胫节有2侧刺,第1、2跗节也有端刺。若虫常有由肛门喷出泡沫而埋藏其中的习性而名。 4.叶蝉科:体小形,狭长,单眼2个,触角位于复眼前方或两复眼间呈刚毛状。前翅革质,后足胫节下方有2列刺状毛。 5.蜡蝉科:中大形,体色美丽。触角着生于眼下,3节,基部2节膨大如球,鞭节刚毛状,后足胫节有齿,额常向延伸如象鼻。 Ⅱ.胸喙亚目: 6.木虱科:小型,善跳,多为绿色或黑褐色。触角9—10节,着生于复眼前方,基部2节膨大,末端有2条不等长的刚毛,单眼3个, 3节,翅2对,透明,脉少。跗节2节,具2爪。后足基节膨大。 7.粉虱科:小型,成虫虫体及后翅上有纤细白色粉状蜡质,单眼2个。触角7节,第2节膨大,成幼虫腹末背面有管状孔,是本科最显著的特征。 8.蚜科:小型,身体柔软,有时披有白色蜡质分泌物。触角6节,第3—6节上的感觉圈的形状、数目为分类的重要特征。有翅型有单眼3个, 3—4节。生活史极复杂,行两性生殖与孤雌生殖。由于其寄生植物的交替,以及因气候因子引起的生活史上的变异,形成多型。 9.棉蚧科:雌虫体大,肥胖,体节明显,自由活动,到产卵前才固定下来并分泌蜡质卵来,触角通常6—11节。雄虫亦较大,体红翅黑,有复眼,触角羽状,7—13节。(吹棉蚧) 10.粉蚧科:长卵形,体节明显,体上有粉状或棉状蜡质分泌物。雌虫足发达,无腹气门,雄虫体小而柔软,多数有一对翅及一对平衡棒,腹末有白色长蜡丝一对。 11.蚧科:雌虫体圆形或长卵形、扁平或隆起成半球形或圆球形。体壁坚硬或高弹性。裸露或背面不分节。有足和触角,无腹部气门,腹部末端有深的裂缝,叫臀裂(肛裂),肛门上盖有2块三角形的骨片,叫肛板(三角板)。 八、等翅目: 本目昆虫通称白蚁。中小形,体软,通常长而扁,白色或淡黄色及赤褐色直到黑色均有。为多型性的社会性昆虫。头前口式或下口式,能自由活动,口器为典型的咀嚼式,触角念珠状,前胸背板形状因种类而异,是分类的重要特征,有长翅、短翅及无翅类型,具翅者,2对翅狭长,膜质,大小、形状及脉序相同,故称“等翅目”。白蚁之翅,经一度飞翔后,即行脱落。腹部10节,第一腹板退化。 白蚁是多型性的社群昆虫,在同一群体内,个体形态与机能上有许多不同类型。 1.生殖型:能交尾产卵繁殖后代,因其来源与其形态的不同又可分为3个类型: ①.长翅型:为原始繁殖蚁。每巢内每年出现许多长翅型的繁殖蚁,到一定时期,群体出巢飞舞、脱翅、觅偶交尾,找寻适合的场所,建立新的群体,一般一个群体内只有1对原始蚁王和蚁后,但在有些种类中有2对或3对蚁王和蚁后,另外还有多王多后群。 ②.短翅型:为补充繁殖蚁,常见于地栖种类,只有2对发育不全的翅芽,只有当母蚁夭折或产卵能力减退时,可以成为生殖个体,其生殖能力比原来的母蚁小。 ③.无翅型:为完全无翅的个体,形似工蚁,仅腹部膨大而已。一般极少见,只有在极原始的种类失去了原来的蚁王蚁后的群体中。 2.非生殖型:不能繁殖后代,形态也与生殖型不同,完全无翅。 ①.工蚁:为完全无翅的个体,有雌雄之分,但生殖器官退化,失去生殖能力。在群体中为数最多,其职能是:收集食物、筑巢、开路、饲育母蚁与兵蚁、照料若蚁、搬运蚁卵等。有些种类缺工蚁,其职能由若蚁完成。如原白蚁科。 ②.兵蚁:完全无翅,有雌雄之分,但不能生殖。兵蚁的职能是在群体中起保卫作用,因口器退化而不能取食,由工蚁饲喂,有大小两型。 2.生物学特性:渐变态。生活史极端复杂。白蚁生活隐蔽,怕光,多数种类除有翅成虫出巢交尾飞翔外,其它生命活动,不暴露于外,在黑暗中进行,因此眼退化,白蚁是营巢穴生活的昆虫,白蚁的巢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种的生物学特性。 ??  按建巢的地点可分为三类: ①.?? 木栖性白蚁:包括比较原始的木白蚁科及原始白蚁科的种类。群体不大,蚁巢结构简单,只在木质部分钻蛀的孔道为巢。 ②.?? 土栖性白蚁:建巢于土中,有的深达地下2米,有的巢部分位于地上,部分位于地下,成高达数天的土垅巢。 ③.?? 土木两栖性白蚁:包括鼻白蚁科和白蚁科的许多种类。可在干木,生活树干或埋在土中的木材内筑巢,筑于木材中的巢仍有蚁路与土壤相连。如家白蚁。 白蚁营养物质主要来源于植物,食性很广,根茎、纤维、含纤维的加工产品(纸、布匹、塑料等),还有些种类能培养菌圃,繁殖真菌,以其菌丝为食料。 为热带、亚热带重要害虫之一。 九、鞘翅目 本目是昆虫能够最大的一目,包括很多种类以及农林上的害虫和益虫。所有的种类,不论大小,一般都叫做甲虫或 1.形态特征:体壁坚硬,前翅角质化,合拢时盖在胸腹背面,二翅在背中线上相遇,称为鞘翅,其名称由此而来。这些结构在保护身体免受不良气候影响,机械伤害和天敌的袭击方面起了很大作用,也是其能够适应生活环境而成为昆虫中最昌盛的一支的主要原因。口器一般咀嚼式,触角10节或11节,形状变化很大,除线状外,有的是锯状、锤状、膝状或鳃叶状等,无单眼,在发达的前胸后面,常露出三角形的中胸小盾片,跗节5节或4节,极少数3节。腹部末后数节常退化,缩在体内,可见腹节常在10节以下。 2.生物学特性:成虫大多具有趋光性,且几乎所有种类都有伪死性,当其受到惊扰时,不是立即飞走或爬开,而是把触角和足缩起,跌落在地上,过一会才爬走。幼虫一般狭长,头部发达,较坚硬。口器咀嚼式。蛹为裸蛹,触角、翅、足的芽体露在外面,化蛹在荫蔽场所或茧中,卵呈卵圆形或圆球形。 本目昆虫的食性很不相同,少数肉食性,可作益虫看待,多数植食性,其中不少是农业上的害虫,为害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各个部分。有的单食性(如蚕豆象只吃蚕豆的种子),有的多食性,如金龟子,则几乎任何植物都吃。本目昆虫为害主要在幼虫期,但也有成虫期还继续为害(如叶甲),虽然为害的部分不一定相同,如金龟子幼虫为害植物的地下部分,成虫为害地上部分,本目在自然界中的天敌,主要是鸟类、蛙类和一些寄生蜂。 (Ⅰ)肉食亚目 后足基节固定在后胸腹板上,不能活动,并将腹部第一节腹板完全划分开。触角绝大多数种类为线状,跗节通常5节,幼虫活泼,足有驸节一节,因此足有5节,有1或2个发达的爪。绝大部分为肉食性的种类。 1.虎甲科:中等大小,有鲜艳的色斑和金属光泽。体长形,头下口式,眼大,触角11节,腹部有6可见节,足细长,胫节有距,跗节5节,后翅能飞,白天活动,常在路上觅食小虫,人走近时,常向前做短距离飞行,幼虫细长,腹部第五节的突起上生有倒钩。 2.步甲科:与虎甲科相似,体形大小变化很大,颜色暗,有的鞘翅上有点刻、条纹或斑点,头前口式,眼小,后翅退化,不能飞翔,有的种类左右前翅愈合,不能分开。跗节5节,捕食性。 (Ⅱ)多食亚目 本亚目的共同特征为后足基节不固定在后胸腹板上,也不将腹部第一可见腹板完全划分开。触角和跗节呈不同的形式,幼虫足的节数在4节以下,没有明显的跗节,经常只有1个爪。 3.萤科:头小,完全被大形的前胸背板所盖住,通常有发光器,不但成虫有,幼虫也有,成、幼虫都在晚间活动,捕食蜗牛、小昆虫。 4.郭公甲科:长形多毛的甲虫,头部嵌入前胸内,眼大,触角11节,线状,锯状或略成棒状。跗节5节或4节,幼虫长形,被以厚毛,很多种类的成、幼虫在蛀干害虫坑道内捕食其幼虫。 5.芜箐科:体长形,体壁柔软,头大而活动。下口式,触角11节,线状,雄虫触角中间几节膨大,前胸狭,鞘翅末端分歧,不能完全切合,跗节5-5-4式 6.叩头虫科:成虫多数为暗色种类,体狭长,末端尖削,略扁,头小,紧镶在前胸上,前胸背板后侧角突出成锐翅,前胸腹板中间有一尖锐的翅,嵌在中胸腹板的凹陷内,前中胸间有关键,能有力活动,当虫体被压住时,头和前胸能作为叩头状的活动,以图逃脱。 7.吉丁虫科:为木本植物的茎干的钻蛀性害虫,成虫有美丽的金属光泽,身体长形,末端尖削。头嵌在前胸上,触角锯齿状。腹部第一、二节腹板愈合,成虫喜爱阳光,白天活动,在枝干的向阳部分易发现,幼虫生活在树木的形成层中,吃成曲折的隧道,老熟时吸入树木中造一袋形的蛹室化蛹。 8.粉蠹科:小形种类,体扁平狭长,头倾斜,触角11节,有2节成锤状,足细,前足基节球形,左右相接。跗节5节,第一节小。 9.瓢虫科:半球形,头小,一部分装在前胸内,触角棒状。幼虫直长,有深或鲜的颜色,行动活泼。成、幼虫捕食蚜虫、介壳虫、粉虱等。 10.金龟甲科:触角鳃叶状,通常10节,前足开掘式,跗节5节,后足着生在位置接近中足而远离腹部末端。腹部有一对气门露在鞘翅外,幼虫称蛴螬,生活在土壤中,植食性,生活史长,1-2年才完成一世代。 11.天牛科:体长形,略扁,眼肾胀形,围在触角的基部。跗节5节,触角特长,常超过身体,成虫多白天活动。产卵在组织内,幼虫多数钻蛀树木的茎或根,深入到木质部,作不规则的隧道。 12.叶甲科:又名金花虫,成虫有的具金属光泽。身形形状因种类而异。眼圆形,着生位置接近前胸,触角不长,线状,腹部可见5节,成、幼虫决大多数为害叶部。 13.象甲科:通称象鼻虫。体型大小和颜色不同,成虫的头有一部分延伸成象鼻状或鸟? 状,咀嚼式口器着生在延伸部分的端部。触角多数种类弯曲成膝状,10—12节,末端3节成锤状,身体坚硬。跗节5节,腹部可见5节,成、幼虫均取食植物,吃叶、钻茎、钻根,蛀果实或种子,也有卷叶或潜入叶的组织中的,因种类而不同。 14.小蠹科:为蛀食树皮形成层的甲虫。体小或微小,圆柱形,色暗。象鼻部分短而不明显,触角短,锤状,眼卵形,足的胫节有齿。跗节第一节短,常一雌一雄或一雄多雌共同生活,在树皮下作隧道,称母坑道,雌虫沿隧道产卵,幼虫从母坑道向不同方向作隧道,称为子坑道。 十、脉翅目: 1.形态特点:头下口式,很活动。口器咀嚼式,触角细长,线状,念珠状或棒状。单眼3个或无。前胸通常短小,翅2对,前后翅都是膜质,大小和形状都很相似。翅脉状密而多,呈网状,在边缘多分叉,少数种类翅脉少而简单,跗节5节,爪2个。 2.生物学特性:完全变态,卵多数为长卵形。幼虫有3对发达的胸足,行动活泼,跗节只一节,口器的外形是咀嚼式,但其上颚和下颚左右各合成尖锐的长管,用来咬住俘虏而吮吸其液体,蛹为裸蛹,有丝质的茧。 本目最常见的种类是吃各种小虫(捕食蚜虫、介壳虫、蚁类)的草蛉、褐蛉和粉蛉。本目的种类不论体型大小,幼虫和成虫都是肉食性的,许多种类可用于生物防治。如草蛉幼虫在蚜虫群落中有蚜狮之称。 草蛉、褐蛉脉翅目,外缘分叉脉特殊, 咀嚼口器下口式,捕食蚜介红蜘蛛。 本目全世界已知约5000中,国内记载110种,本目分为3亚目。 Ⅰ)粉蛉亚目 1. 粉蛉科:体形很小,体翅都被有白色蜡粉,触角念珠状,均16—43节。前后翅相似,但后翅较小,翅脉很少,到边缘不分叉。 卵椭圆形,略扁,有网纹,一端有突起的受精孔。幼虫体扁圆,两端尖,头每侧通常有5个小眼合成的眼,触角2节,上、下颚合成的吸管常被唇基和下唇所包。幼虫捕食粉虱、蚜虫、介壳虫、螨等小虫和卵,常见的种类多属于粉蛉属及? 粉蛉属。 2.草蛉科:成虫中等大小,体细长,脆弱,草绿、黄色或灰色,复眼有金色光泽,触角长,线状长于身体。前后翅的形状,,脉序非常相似,透明,横脉特多(30条以下,前缘)且不分叉,幼虫经常出没于蚜群中,捕食蚜虫,故有蚜狮之称。。老熟幼虫能抽丝作茧,化蛹在其中,其肛门成为吐丝的工具,益虫。目前已开始应用于生物防治上。常见的是草蛉属,已应用于防治柑桔、苹果叶螨,效果较好。 3. 褐蛉科:体小,中形,褐色或翅上常多毛。幼虫的形状(纺锤形),习性极似草蛉幼虫,成、幼虫均捕食木虱、粉虱、蚜虫、介壳虫等同翅目昆虫及螨类,常见于果树及树木上,国外有引来消灭柑桔介壳虫的记录。 4.蚁蛉科:成虫体细长,外形像蜻蜓,触角短棒状,翅很狭长,前后翅的形状大小及脉序相似,有时有斑纹。幼虫头小,腹部很大,表面光滑,多在沙土地上筑漏斗形的陷阱,捕食蚂蚁及其它经过的小虫,有人称为“蚁地狱”,幼虫在北方地区叫做“倒退牛”,入中药用。 十一、蜱螨目 蜱螨类在自然界分布很广,有的为害农林植物,引起叶子变色终至脱落,如红蜘蛛类,有的为害柔嫩组织,形成突起,如柑桔疣壁虱等。着重介绍螨类。 蜱螨类与昆虫的区别: 蜱螨类都是一些小形或微小形,肉眼几乎不能看见的动物,主要区别在于: 1.体分节不明显,无头、胸、腹三段之分。 2.无翅,无眼或长有1—2对单眼。 3.有足4对(少数2对)。 4.变态经过卵??? 幼虫???? 若虫???? 成虫? ?多余两性生殖,有些种类进行孤雌生殖,一般为卵生,幼虫足有3对,若虫期和成虫则有4对足,一年最少2—3代,最多可达20—30代,以卵或受精的雌虫在树皮缝隙或土壤等下面越冬。 食性较为复杂,以刺吸式口器为害叶、芽、果等,被害叶片,严重时有如火烤,所以红蜘蛛又有“火龙”之称。         第五章? 昆虫生态学    1.什么是昆虫生态学:其是在生产实践中,生产实践对它的要求而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其是研究生物种群同它周围环境的关系的学科。 2.生态的一些概念: 种群:同种的个体在生境内占有一定的空间,进行生殖、繁衍而组成种群。 生物群落:在一个环境内相互联系着的各个种群种群组成生物群落。 性比:在一个自然种群中雄雌之比。 在生态学的研究中,不论是以种群为对象,还是以生物群落为对象,都必须以种群数量为基本指标。因此,必须了解生态体系。 生态体系:种群、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的体系,这就是生态体系。 不同的生态体系有不同的特点。如果园的生态体系与农田的生态体系是不同的。 昆虫生态学研究昆虫的种群与其周围环境的关系,从而揭露昆虫种群数量发展变化的规律性。如研究一种害虫的生态学问题,首先应注意的是与害虫直接有关的几个方面的联系,进一步研究其它联系。如害虫取食作物,害虫与作物之间的联系很密切。害虫对作物发生影响,作物的生理状态和生长状态及生长期等又反过来对害虫的营养、生长,繁殖甚至存活发生作用等。 昆虫生态学的研究在生产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如害虫的发生期和发生量预测与生态学的研究密切相关;植物检疫对象的决定与害虫种群生态学研究是不可分割的等等。 3、研究昆虫生态的意义: ⑴害虫发生期和害虫数量的预测预报。 ⑵植物检疫。 ⑶农业技术防治,如抗虫育种。 ⑷生物防治。 ⑸化学防治。 ⑹益虫利用。 第一节?????? 影响昆虫的环境因子 ? ????????????????????? ???气候条件:温度、湿度、降水量、风、光、雨 ??????????? 非生物因子 ???????????????????????? 土壤因子: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等 环境因子 ???????????????????????? 食物 ??????????? 生物因子???? 天敌:捕食性、寄生性、病原微生物 ?????????????????????? ??人类活动 一、气候条件: (一)温度对昆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1.温度对昆虫影响的特点: ⑴昆虫是变温动物:对保持和调节体温的能力不强,环境温度的高低变化直接对体温的高低变化发生作用。这与恒温动物有明显的不同。恒温动物在温度变化在一定限度范围内能保持恒定的体温。 ⑵昆虫热能的来源:昆虫和其它动物一样,热的来源是靠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热和吸收辐射热,和恒温动物不同的是辐射热对昆虫体温的影响特别显著。在隐蔽的情况下,体温与环境温度相接近;但在太阳照射下体温迅速上升;如再恢复到隐蔽处,体温也急剧下降至原来的水平。 2.昆虫在不同温区里生命活动的特点: ⑴致死高温区(50℃以上):短时间内死亡。这是由于酶、蛋白质受到破坏不能恢复所至。⑵亚致死高温区(40—50℃):器官功能失调,表现为热昏迷,时间长则死亡,变化则可恢复。 ⑶适温区(8—40℃):生命活动正常进行,处于积极状态。在适温区范围内,不同种类昆虫有本身的最适温区(分为高适30—40℃、最适22—30℃、低适温区8—22℃)。在最适温区里,体内能量消耗最小,死亡率最低,生殖力最大。 ⑷亚致死低温区(―10—8℃):各器官代谢过程不同程度减慢,而处于冷昏迷状态。时间长则死,变化则恢复。 ⑸致死低温区(―10℃以下):昆虫体液析出水分结冰,不断扩大的冰晶使原生质遭受机械损伤、脱水和生理结构受到破坏,从而引起组织或细胞内部产生不可复原的变化而死亡。 3.适温区内温度与昆虫生长发育速度的关系: 在适温区内随着温度的提高而生长发育速度加快,这是温度与生长发育速度加快,这是温度与生长发育速度的总趋势。在生态学上常用发育历期或发育速率作为生长发育速度的指标。 发育历期:其指完成一定的发育阶段(一个世代、一个虫期或一个龄期)所经历的时间,通常以“日(天)”为单位;发育速率则是在单位时间(如“天”)内能完成一定发育阶段的倒数。两者的关系是: 发育速率(V)=1/发育历期(N) 4、有效积温和有效积温法则: ??? 有效积温:昆虫体在发育期内要通过一定的有效积温(发育起点以上温度)的总和。一般以日度表示。 K=NT(K:常数;N:完成生长发育期所需的时间,天数或小时;T:该期平均温度) 发育速率V=1/N????? N=K/T?? 所以:V=T/K K=N(T-C)? 【发育起点温度C,(T-C)为发育有效平均温度】 所以:V=(T-C)/K(校正公式)因发育起点温度在0℃以上,因此在发育起点以上的温度才是有效温度。用此来进行预测预报。 有效积温法则:说明温度与生长发育速度的法则。 应用: (1)可计算某地区可能发生(害虫)的世代数。 如:粘虫????? 全效有效积温????? 完成一世代有效积温????? ?可能发生世代数 哈尔滨???? 1417.6日天???????????? 685.2日夜??????????????? 2.07 则每年采取两次防治措施。 (2)发育起点的计算等自己看书。 5.温度与昆虫生殖的关系: 温度对昆虫的生殖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如:粘虫,生长适温区13—33℃,产卵适温19——24℃,高于30℃则不产卵。 (二)湿度和降水量对昆虫的影响: 同温度一样,湿度对虫体也有很重要的作用,组成原生质、生理代谢等都离不开水。 1.昆虫对湿度要求的特点: 不同昆虫对湿度有不同的要求。虫体的大小、生活环境、饮食习惯等。 2.湿度对昆虫的影响: 影响昆虫体内的水分平衡,影响其产卵量,影响其生长发育。 3.降水量对昆虫的影响: 通过湿度作用于昆虫;对土壤昆虫影响更大;能冲刷掉一些小虫,如蚜虫。 (三)温湿度对昆虫的综合作用: 前面讨论了温度、湿度及降水对昆虫影响的问题。当讨论温度对昆虫的影响时,常以一定的湿度作为条件;反之,在讨论湿度对昆虫的影响时,又以一定的温度作为条件;反之,在讨论湿度对昆虫的影响时,又以一定的温度作为条件。这就是说,温湿度对昆虫的作用并不是相互孤立的。 在不同的温、湿度组合下,昆虫的发育历期不同。如三化螟卵期在温度26—30℃,湿度84—90℃范围内发育历期最短。其它组合中发育历期则要长一些。 同样,在不同的温湿度组合下,昆虫的死亡率也有差异。见课本。 如果在实验中增加温度和湿度的梯度,在多个处理中,我们就可以了解昆虫的最适生存的温湿度范围。 所以,昆虫的适温范围可因湿度条件;同样,适宜的湿度范围也可因温度条件而偏移。二者的关系在生物气候学上常常以温湿度系数或气候图表示。 Q(温湿度)=M(降水量)/∑T(平均温度总和) 气候图:气候图的绘制是在坐标上以纵轴表示每月的温度(平均),横轴表示每月的总降水量。气候图可以表示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如两个地区的气候图基本重合,可以认为这两个地区的气候条件基本相似。 二、光在昆虫活动中的意义: 光可以直接影响昆虫的生长、发育、生殖、存活以及活动、取食、扩散迁飞等,但光主要影响昆虫的活动和行动,协调昆虫的生活周期。在一年中,光比温度、湿度更为稳定,因此,光对昆虫最主要的是具有信号作用。如活动性(夜间、白天)、引起昆虫的滞育(光周期的长短)等等。 三、风对昆虫的影响: 风对昆虫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风与蒸发量的关系很大,从而对湿度发生影响。对昆虫来说,风也有助于体内水分和周围热量的散失而对昆虫体温发生影响;二是风对昆虫迁徙、传播的作用相当明显。许多昆虫能借风力传播到很远的地方,如一些蚊蝇可被风带到上千公里之外,又如东亚飞蝗,在2级风以下逆风迁飞,三级以上则顺风迁飞。 四、土壤对昆虫的影响: 土壤作为昆虫的一种特殊生活环境,95%以上的昆虫都有一个虫期在土壤中度过,卵、蛹、幼虫期等。 温度:影响昆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力以及其活动。 湿度:影响土壤昆虫的分布及其生长发育。 土壤结构:不同的土壤分为粘土、壤土等,它也能影响昆虫的活动。 土壤PH值:PH值不同,对昆虫的影响也不同。 第二节? 食物对昆虫的影响 非生物因子 生物因子  对昆虫种群的影响(各个个体)一致(气候), 与昆虫种群密度无关(气候), 昆虫适应于它(气候), 对整个生物群落发生影响,(气候) 不一致,(捕食、寄生、感病) 有关,(捕食、寄生、感病) 相互适应、调节(植物的花与昆虫的传粉期进化,产生携粉足) 对不同的种群影响不同  食物对昆虫的影响大小决定于食物的数量、质量。 一、昆虫的食性: 1.进化:食性与昆虫的进化有关。各种昆虫对食物的数、质量爱好是不一致的。 进化:腐食性—植食性—肉食性 昆虫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对食物的一定的要求,称之为食性的专门化。 腐食性——粪食性——尸食性 植食性——多食性——寡食性——单食性 肉食性——捕食型——寄生性(外、内寄生) 2.类型:食性分:腐食性、植食性、肉食性、杂食性。 ??????? 范围分:多食性、寡食性。 3.食物对昆虫数量消长的影响: 食物对单食性昆虫数量消长的影响较大; 食物对多食性昆虫数量消长的影响较小; 不同的食物对昆虫生长发育影响不同。如,幼虫取食不同食料与营养的积累有关。幼虫取食不同食料与营养的积累有关。幼虫取食积累的营养物质进一步作用于蛹和成虫,从而对成虫的生殖力发生影响,进而影响其种群数量。 4.食性和取食方式与昆虫消化系统的统一性: 昆虫的食性和取食方式与昆虫的消化系统有单一的统一性,这就是长期适应的结果。 如捕食性昆虫,行动特别迅速,消化系统细而长; ? 植食性昆虫,行动缓慢,消化系统短而粗。 5.形成各种食性的原因: 在食物中含有某种化学物质。单食性昆虫,如烟喊有烟碱,马铃薯含有茄碱(茄科植),有些昆虫都专一取食这些植物。如烟草夜蛾、马铃薯甲虫等。这与昆虫的进化及长期适应性有很大关系。 二、植食性昆虫取食的连锁反应和植物抗虫性: 1.取食的连锁反应:一是外在刺激(事物对昆虫的刺激),二是内在的要求、反应,二者相互结合。 ?????????? 引诱:靠近食物 取食定位 ?????????? 排斥:拒食植物 ???????????? 助长因子:助长取食(喜食成分),为害严重。 定位后取食 ???????????? 抑制因子:抑制取食(拒食成分) 2、植物抗虫性: 植物抗虫性作为农业防治措施的一个方面,效益大,节约劳动力。缺点是受遗传限制,长时间才能表现其优越性。 植物抗虫性主要是:植物形态、结构、组织、生化特性及生长发育期,使害虫都不为害。 植物抗虫的表现: ⑴不选择性:作物通过本身的化学或物理的作用及物质的关系,很少被害虫趋势后驱斥害虫,不让其取食。 ⑵抗生性:作物被害冲取食后,虫发育不良,表现在体重下降、生殖力差,寿命短。 ⑶耐害性:植物被取食后,植物本身具有增补能力,使得产量损失很小。如水稻分蘖前,三化螟为害不起任何作用。 三、食物链: 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所形成的食物上的关系。 四、昆虫与植物病毒的关系: 传植物病毒的昆虫:直、缨、同、鞘、革、半翅目植物病毒。其中同翅目占90%,叶蝉、蚜虫占70-80%。 传病毒的过程:获毒(几分钟-几周)持毒(几分钟,一生甚至遗传给后代)注毒。 虫传病毒类型:持久性病毒(一直具有,直至死亡并具遗传性);半持久性(居中间)类型;不具遗传性,虫死病毒也随之消亡;非持久性(注完毒后本身并不含毒,一次注完)。 这类病毒的防治特点:防治传病的虫媒。 五、天敌: 昆虫中各个类群之间、昆虫与其他生物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关系。如蚂蚁与蚜虫相互利用、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在自然界中存在着另一种关系,就是一种昆虫被其他昆虫类群或其他生物所捕食或寄生。捕食者或寄生物侵害捕食物或寄生,从捕食物或寄生中取得营养,而捕食物和寄生由于被侵害而引起死亡,每一种昆虫都存在着大量的捕食者或寄生物,这些自然界的敌害被称为天敌。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常常由于天敌的侵袭而大量死亡,天敌成为抑制害虫种群数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自然界中昆虫的天敌很多,大致可分为下列各类: 1、? 病原生物:包括病毒、类立克次体、细菌、真菌、原生动物、线虫等。这些病原生物常会引起昆虫感病而大量死亡。 2、? 天敌昆虫:天敌昆虫是害虫天敌的重要组成部分。大致可区分为捕食性和寄生性两大类。捕食和寄生往往不易严格区分。 捕食是捕食者的幼虫和成虫均自由生活,寄生在受害当时往往被立即杀死,而且捕食者一生要杀死多个寄生,成虫和幼虫往往取食同样食料; 寄生是寄生物的幼虫生活于一个寄生体内或体外,最后寄生因被寄生而引起各样不同程度的生理影响甚至死亡,成虫与幼虫往往取食不同的食物。一般寄生物总比寄生小,而捕食者往往比寄生大。 (1)捕食性天敌,种类很多,分18个目,近200科。蜻蜓目、脉翅目、鞘翅目(肉食亚目)、螳螂目等都营捕食生活。 捕食性昆虫大多以植食性昆虫为食,其中大量属于害虫的天敌,如澳洲瓢虫等。 (2)寄生性天敌:寄生性天敌昆虫的寄生习性多种多样,按寄生部位可分为内寄生和外寄生;按被寄生的寄生的发育期可分为卵寄生、幼虫寄生、蛹寄生和成虫寄生,有的寄生其发育过程跨越卵、幼虫两个虫态,称为“卵-幼虫寄生”,有一些“卵-蛹寄生”或“若虫-成虫寄生”,这些寄生现象也称为跨期寄生。 3、其他捕食性天敌:捕食性天敌的类群很多,除昆虫外还有其他带肢动物、两栖类、爬行类、鱼类、鸟类、兽类。 带肢动物:蜘蛛(园蛛和金蛛)、结网捕食落网昆虫;狼蛛、猫蛛于地表、植物上袭击各种昆虫。 两栖类:蟾蜍和蛙、取食害虫及有害小动物。 爬行类:蜥蜴,在果园和林地中捕食各种害虫。 鱼类:某些鱼类可吃蚊类。 鸟类:如啄木鸟捕食砧蛀性生活于树干内的害虫。 兽类:如蝙蝠捕食飞行性昆虫。 第四节? 昆虫的分布与数量变动 昆虫种类繁多,对环境及生活条件的要求各异。因而造成了起分布不均的情况。昆虫的地理分布分为四个区域:①分布区②为害区③生活小区④栖境。这部分内容自己看书了解。 影响昆虫的地理分布及害虫为害地带形成的条件。 一、害虫的为害地带: 1、分布区:可以发现害虫的区域。在分布区内包括为害区、严重为害区。 2、为害区:种群分布密度较大,成为能造成损失的为害地区。其中包括严重为害区。 3、严重为害区:在为害区内种群密度最大,对生产带来严重威胁的地区;或经常发生数量最多,形成蔓延中心的地区。 二、分布及为害地带形成的条件: 1、地形条件:地形条件对昆虫的影响主要是由于海洋、沙漠、山脉、大面积不同植被等自然障碍,阻隔了昆虫的传播和蔓延。 2、气候条件:不同昆虫对气候条件有不同的要求(温湿度),因而气候条件的不同也会阻隔昆虫的传播和蔓延。 3、土壤条件:土壤条件与植被的生长情况密切相关,因而对昆虫的分布和为害也有很大的影响。 4、人类活动的影响:帮助昆虫传播或限制有害种类的蔓延;成对昆虫有利或不利的环境条件;直接消灭害虫及限制繁殖等。 昆虫种群的数量变动:种群数量变动是以种群特性为内因,以环境条件为外因。二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第五节? 害虫调查和预测预报 一、害虫调查的方法: 1、种类组成的调查: 目的是为了解某一个地区或某一生活小区或某种林木上的害虫和益虫的种类以及不同种类的数量对比。在此基础上分清害虫和益虫的主次关系,确定主要防止对象及益虫中主要利用的对象。对于检疫对象则市首先要弄清有无分布,作为划定疫区和保护区时的依据。 2、分布的调查: 目的在于查明一种害虫或益虫的地理分布,以及不同分布区的数量对比。以此明确害虫的分布范围和分布趋势以及不同地区的发生程度而指定防治区划及益虫的利用地区、释放地区等。对于一些重要害虫以及检疫性害虫的分布调查,可以明确害虫的虫源地或猖獗基地以及检疫对象的疫源地。 3、发生消长的调查: 目的在于掌握害虫或益虫发生时期和发生数量及其变动的情况。这一方面的调查内容涉及很广,如弄清昆虫的年生活史、发生世代、各带发生期及发生量,越冬虫态及场所,不同时期不同农业生态条件下的数量变化以及有关测报和防治等方面的问题。 4、受害程度的调查: 目的在于弄清农作物受害程度轻重的原因,确定防治的必要性,为防治效果以及估计对经济效益的影响程度等提供依据。 5、害虫的大发生: 增殖阶段——前一个衰退阶段后的必然现象。 猖獗阶段——生殖潜力巨大的种类。 衰退阶段——连续上升代数。 连续大发生(适宜条件)、周期性大发生、偶然性大发生。 二、田间调查: 进行害虫调查,一般的情况下不可能对全部或全体事例。如田块或植株逐个调查。因此,必须从中选取一部分作为代表,从局部推测全局,即抽样调查。 抽样调查是田间实际调查最基本的方法。抽样调查由以下三方面因素构成: ㈠取样方式: 1、随机取样:随机取样并不是随便取样,而是根据田块面积的大小,按照一定的取样方法和间隔距离选取一定数量的基本单位。一经确定必须严格执行,不能任意改变,切忌参与任何的主观成分。 典型取样:即主观选定一些能代表全局的样本。这种方式带有主观成分,但当对全局和全局的个体情况已熟悉和了解,采用这种取样方式能节省人力和时间。 分段取样:当全局中某一部分与另一部分具有明显的差异时,可采用这种取样方式。即从不同的分段里分别随机取样或顺序取样调查,最后平均。 具体取样方法:五点式(适用于较小或近方形的田块)、棋盘式、对角线式、“Z”字形、分行式。 昆虫在田间分布型: ⑴随机分布型:昆虫在田间分布呈比较均匀的状态。 取样方式:五点式、对角线、棋盘式。 ⑵核心分布型:昆虫在田间分布呈不均匀的状态,形成一些核心。 取样方式:取样点多,取样点小。 ⑶嵌纹分布型:昆虫在田间分布疏密程度极不均匀。 取样方式:取样点多,点小。 ㈡取样数量:取样数量越多估计值越接近实际情况。但如过多会浪费人力物力,过少有会使调查结果不准确。所以取样数量必须适宜。取样数量的多少,决定于害虫田间分布均匀程度及虫口密度大小。虫口密度大时样点数量可适当少些,每个样点稍大些,反之,则应增加样点数而每个样点可稍小些。 (一)?? 取样单位:长度、面积、体积、重量等。 三、预测预报的类别: 短期测报:几天至10天的虫期的动态。 中期测报:夸世代,根据前一代的虫情推测下一代的发生动态,作为部署下一代的防治依据,期限一般一月以上。 长期测报:对两个世代以后的虫情测报,期限上一般数月,甚至一年以上。作长期测报需要多年的系统资料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