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世界联系和发
展的基本规律
第 四 章
世界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第一节 对立统一规律
第二节 质量互变规律
第三节 否定之否定规律
第一节 对立统一规律
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二、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 1、唯物辩证法中的矛盾范畴
? 2,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
? 3、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辨证关系
? 4、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方法论意义
1、唯物辩证法中的 矛盾 范畴
是指事物内
部或事物之间诸
方面所固有的既
互相对立又互相
统一的关系。
生命本身即包含
有死亡的种子。
—— 黑格尔
我的矛无坚不摧!
我的盾没 有利
器能穿过它!
如果用你的矛
去刺你的盾,如何?
!?
这里的“矛盾”是形式逻辑矛盾,
而不是唯物辩证法所说的辩证矛盾。
韩
非
子
的
故
事
2,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
(一)矛盾的同一性,
是指矛盾着的双
方相互吸引,相互联
结的性质和趋势。
有无相生,
难易相成,长
短相形,高下
相倾,音声相
和,前后相随。
——老子
第一种情形,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
在一定条件下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N
S
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存在着由此达
彼的桥梁,包含着相互转化的趋势
A、矛盾双方相互包含、相互渗透
第二种情形
工 业 农 业
B、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克隆棉羊
,多莉,
克隆过程
,克隆”是细胞与个体之间的
相互贯通、相互转化。
(一)矛盾的斗争性
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互相排斥、
互相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市场竞争
战场厮杀
学术争鸣
批评与自我批评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相区别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同一矛盾
性质相反的良种属性。
B、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相对的
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绝对的
(二)、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又相互联结,
一方面,矛盾的同一性不能
离开斗争性。因为同一是内在的
包含着差别、对立的矛盾双方的
同一,同一性必然为斗争所制约,
没有离开斗争性的同一性。
另一方面,矛盾的斗争性也
离不 开同一性。因为斗争性是寓于
矛盾统一体中的斗争性,是具有内
在本质联系的对立面之间的斗争性,
也没有离开同一性的斗争性。
马克思在批评形而上学指出,
,在它看出有差别
的地方就看不见统
一,在它看见统一
的地方就看不出差
别。,
?? 马克思
形而上学在绝对不
相容的对立中思维;他
们的说法是:, 是就是,
不是就不是;除此以外,
都是鬼话。,
?? 恩格斯
恩格斯在批评形而上学时指出,
4、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
辨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
A,要求我们
在同一中把握对立,
在对立中把握同一。
简言之,
,同中求异”,
,异中求同” 。
1954年周恩来参加日内瓦会议讲话
§ 二、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一)绝对的斗争性和相对的同一性相结
合,推动事物的的不断发展变化。
? 1、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 2、矛盾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 3、矛盾双方既同一又斗争,构成事物
的矛盾运动,推动事 物不断发展变化。
1、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A、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是事物存
在的前提;
B、矛盾双方的互相利用、吸收对方
中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得到发展;
C、矛盾双方的相互贯通规定着事物
发展的基本趋势。
? 例,植物和动物之间,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取
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动物正好相反,吸取氧
气,呼出二氧化碳,它们就是这样相互利用、
相互促进的。
2、矛盾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A、矛盾的斗争性促使矛盾双方的
力量消长,推动事物不断地量变;
B、矛盾的斗争性引起矛盾双方的
转化,推动事物发生质变。
3、矛盾双方既同一又斗争,构成事物的
矛盾运动,推动事 物的不断发展变化
例 A,推动天体运动
和演化的动力,是吸
引和排斥既斗争又统
一的相互作用,
天体的吸引与排斥
例 B,人类社会是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
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既斗争又统一才不断发展的。
4,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联系的根本内
容和发展的源泉动力。
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是理解唯物辩证法其
它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第三、矛盾分析方法是认识、改造世界的
最根本方法。
第四、是否承认 矛盾是辨证法和形而上学
的根本分歧和斗争的焦点、实质。
(二)、内因和外因的关系和作用
1、内因和外因的含义
2,内因和外因的辨证关系
3、内因和外因辨证关系原理的方
法论意义
1、内因和外因的含义
内因, 即事物的内部矛盾,是指事物
内部诸要素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外因, 即事物的外部矛盾,指事物之
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2、内因和外因的辨证关系
? 1、内因是事物存在的深刻基础,
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和第一
位原因,它规定着事物发展变
化的性质和趋势。
? 2、外因是事物存在和发展变化的
条件,是第二位原因,它对事
物发展变化起加速或延缓作用。
? 3、外因和内因在一定条件下能够
相互转化。
外因是变
化的条件,内因
是变化的根据,
外因通过内因而
起作用。
?? 毛泽东
例 A,种庄稼,注重选择好种子的基
础工作很重要,但还要注意土
地、肥料、温度、水份等条件。
例 B
? 前苏联医术极为高明的专
家们救活了蹬山失事被雪埋了
十多年的运动员。但是不能把
我国汉墓马王堆中出土的贵夫
人尸体救活。
搞活国有企业,一方
面要转变政府职能,为
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
境;但更重要的是企业
自身要注重练, 内功,,
面向市场,完善内部机
制。
例 B 朱镕基指出,
3、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
内因与外因辩证
关系的原理,是我们
党制定和执行独立自
主、自力更生和对外
开放政策的理论依据。
§ 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证关系
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有两层含义:一
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
事物的发展过程中,
即事事有矛盾,矛盾
无处不在;二是指每
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
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
盾运动,即时时有矛
盾,矛盾无时不有。
1、矛盾的普遍性
在自然界中,机械运动包含了连续性
和间断性、离心力和向心力的矛盾;化学
运动包含了化合和化分、酸性和碱性、阳
离子和阴离子的矛盾;生命运动包含了同
化与异化、遗传和变异的矛盾。在认识领
域,也存在着感性和理性、理论和实践、
主观和客观、主体与客体、真理和谬误的
矛盾。在人类社会中,任何社会形态都是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的矛盾统一体。
?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 事物
所包含 的矛盾及每一矛盾方面的
各自特点。
2、矛盾的特殊性
(一) 矛盾特殊性的 主要表现,
A、矛盾性质的特殊性
不同的事物具有不同性质
的矛盾,如机械运动中作用与
反作用的矛盾、物理运动中排
斥与吸引的矛盾、化学运动中
化合和分解的矛盾、生物运动
中同化和异化的矛盾、社会运
动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等等,具有各不相同的性质。
B、矛盾地位的特殊性
? 就事物发展过程而言,有根本矛
盾和非根本矛盾之分。
? 就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而言,在诸多矛盾
中,有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之分。
? 就每一矛盾内部对立双方而言,
又分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C、矛盾解决方式的特殊性
?( 1)矛盾的一方克服战胜另一方。
?( 2)矛盾双方, 同归于尽,,为新的对
立双方所代替。
?( 3)有些矛盾经过一系列的发展阶段,
最后达到对立面的融合,形成全
新的事物。
?( 4)两种相反的观点,通过争论最后取
? 得一致的意见
(二)把握矛盾特殊性的重要意义
第一,把握矛盾特殊性是科学分类的依据
第二,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正确把握 矛
盾的特殊性就是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即 坚持对
不同性质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做到
,因地制宜,,, 因时制宜,,, 量体裁衣,,
,对症下药,,,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
第三,坚持, 两点论, 与, 重点论, 相结合
的工作方法。 通常所说的, 统筹兼顾,适当安
排,,, 学会弹钢琴,,, 打蛇要打七寸,,
,牵牛要牵牛鼻子, 的工作方法,讲的正是这
个道理。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正确制定了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的基本路线,这是
对唯物辩证法这一原理的科学运用,
(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又相互联结
? 一方面,共性离不开个性,共
性存在于个性之中,没有个性就没
有共性。另一方面,个性也离不开
共性,个性必然和共性相联结而存
在,只有个性没有共性的事物也不
存在。
特殊人 人
例( A)人 —— 特殊人
例( B)
水果 ——具体水果
世界上没有, 水
果,,只有桃、梨、
苹果、桔子等具体水
果形态。它们虽然各
有特点,但都包含有
水果的共同特性,都
含有果酸和糖类等有
机成份。
( 3) 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转化。
在一定条件下为矛盾普遍性,在另一条
件下则为矛盾的特殊性,反之亦然。
3、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
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 第一,,这一共性个性、
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
矛盾的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
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
——毛泽东
第二、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
为我们提供了, 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
结合, 的 科学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第三,这一原理是我们反对教条主义
和经验主义的思想武器。
教条主义强调共性,否定个性,
把一般原理当作教条,不顾实际情况
加以生搬硬套地应用。经验主义强调
个性,否定共性,把局部经验当作普
遍真理加以应用。
第四,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
原理,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
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
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
要理论依据。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是矛盾
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统
一,,社会主义, 是普遍性、共性,
,中国特色, 是特殊性、个性。
第二节 质量互变规律
一、事物是质和量的统一
二、量变和质变的相互依赖和相互
转化
三、质量互变规律原理的重要意义
§ 一、事物是质和量的统一
?1、事物的质
是使一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
于它事物的一种内在规定性。
人之所以区别于一般
动物,就在于人是有语言,
能思维、会制造和使用工具
从事生产劳动的高级动物。
A,质与事物是直接
同一的。
B,事物的质是多面
的。
C,事物的质通过属
性表现出来
D,认识事物的质是
认识事物的前提,
基础。
例:一个战士,既有健康
状况方面的质,也有政治
思想方面的质,还有军事
技术和科学文化方面的质
2、事物的量
是指事物存在和发展的的规模、
程度、速度、水平以及构成成分在空
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
示的规定性。
A,量和事物的存在不是直接同一的。
B,量的规定性也是多方面的。
C,在认识事物质的基础上,认识事物的
量是认识的深化、精确化。
马克思指
出:一门科学
只有能够成功
地应用数学时,
才算达到了真
正成熟的地步。
3、事物的度
A,度 是标志事物质和量的统一
的哲学范畴,是事物保持自己
质的数量界限、范围或幅度。
B,事物度两端的界限叫关节点
或临界点。
C,度的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例,
在标准大气压
下,水保持其自己
液体的物理性质的
度就是 0℃ —100℃ 。
这个度的两端,即
0℃ 和 100℃ 就是关
节点或临界点。
冰
水
汽
50?C
0?C
100?C
度的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凡一切人世间的事
物 ?? 财富、荣誉、权
力、甚至快乐痛苦等
?? 皆有其一定的尺度,
超越这尺度就会招致沉
沦和毁灭。
?? 黑格尔
定性分析是确定事物的结构、
性质及其运动状态的分析方法,是
认识事物的起点 ;定量分析是运用
数学工具对事物进行数量的分析、
计算和测定的方法,是定性分析的
深化和精确化。
1、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例:, 王水, 的配制
↗
↘
3 HNO3
HCI
2、适度的原则
? 所谓,适度,
的原则,是指工
作中人的主观愿
望和行动要和事
物的度相符合。
要注意掌握分寸、
掌握火候,防止
,过犹不及, 。
例 1,乐极生悲
例 2
0.15%和 1.7
%是炼钢含碳量的
下限和上限,超出
这两个关节点,炼
出的就是熟铁和生
铁,而不再是钢了。
钢
熟铁
生铁
钢
质
脆
度
含碳量 % 0.15 1.7 4.5
§ 二、量变和质变的辨证统一关系
1、量变、质变的含义和多样性
2、量变和质变的辨证统一关系
3,质量互变规律原理的重要意义
1、量变、质变的含义和多样性
( 1)、量变是事物量的变化。它是事
物在度的范围内发生的微小的、不显著的、
渐进的变化,体现事物发展过程中连续性、
渐进性。
量变有两种形式,
一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
V ≥7.9 公里/秒
V ≥11.2 公里/秒
V ≥16.7 公里/秒
卫星
小行星 银河系
例 1
二是构成事物的成分在排列顺序和结
构方式上的变化。
甲醚分子结构式 乙醇分子结构 式
音乐中七个音符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
既可以组成催人奋进的雄壮乐曲,也可以
组成格调低下的靡靡之音。
质变有两种基本形式,
一是爆发式飞跃
火山爆发
地 震
海 啸 原子弹爆炸
战 争 南昌起义
二是非爆发式飞跃
物种的演变、
猿到人的转化、人
们世界观、人生观
的改变等都是非爆
发式飞跃。
事物的质变采取什么样的飞跃形式,
取决于事物的性质及其所处的条件。
事物的质变
,依事物本身的性
质和条件,经过不
同的飞跃形式,一
事物转化为他事
物。,
——毛泽东
例 1 原子核的裂变在原子弹爆炸中
是爆发式飞跃,而在核电站的原子反应堆
中却是非爆发式飞跃。
秦山核电站
原子弹爆炸
原子核裂变
? 例 2 实现祖国统一,我们
主张和平统一,即采取非爆
发式飞跃的形式来实现,但
我们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一旦台独势力的活动超出一
定的度或外国势力插手干涉,
我们就不得不采取武力统一
的形式,即通过爆发式飞跃
的形式来实现祖国的统一。
2、量变和质变的辩证统一关系
( 1)量变和质变相互依赖、相互转化。
一方面,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另一方面,质变巩固和体现着量变,
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在新质基础上开
始新的量变。
例 1
老子断言,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
于足下。
马迁著, 史记, 用了 15年
达尔文著, 物种
起源, 用了 20年
马克思著, 资本论, 用了 40年
例 2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
?? 荀子
例 4
? 考上大学,
这体现和巩固着
高中的学习成果,
这又为获取大学
的科学文化知识
开辟了道路,在
此基础上开始新
的量变。
( 2)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 一方面,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部分
质变。指事物在总体、全局上仍处于量
变过程中,但却发生了部分质变。有两
种情形:阶段性部分质变和局部性部分
质变。
? 另一方面,质变中有量的扩张。指
事物质变过程中,新质要素在数量上迅
速增长、扩充的过程。
阶段性部分质变
例 1,
一个人从童年
到少年、青年、壮年
和老年,从小学到中
学、大学和研究生,
这些都是人一生中的
阶段性部分质变。
?例 2,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民主革命
总过程中的阶段性部分质变。
局部性部分质变
?例 1,我国新民
主主义革命时期,
一块块革命根据地
的建立,相对于处
于半封建半殖民地
社会的全国而言,
就是局部性的部分
质变。
例 2,在改革开放中,许多探索性的实践
都需要经过试点,先搞局部试验,试验成
功了再全面推广。这些试点和试验也是局
部性部分质变的表现。
联产承包责任制 深圳特区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制定了让
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先
后批准并实施了多种经济技术开发特区,这
些都是哲学上局部性部分质变原理的具体运
用。
例 3,
质变中有量的扩张。
平津战役
淮海战役
辽沈战役
例 1,解放战争时
期的战略决战特别是
三大战役,就是质变
过程中量的扩张的表
现。
§ 三、质量互变规律的方法论意义
1、坚持发展是连续性与间断性统一原则
例: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和战略部署
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
80年翻一番,解决温饱 问题;
第二步,到 20世纪末,使国民
生产总值再 增长一倍,人民生
活 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 21世纪中叶,人均
国民生产总值 达到中等发达国
家水平,人民生活 比较富裕,
基本实现现代化。
1980 2000 2050 1990
国
民
生
产
总
值
2、学习上要遵守坚持“循序渐进”的
规律
哲理名言,
天才在于勤奋,
知识在于积累。
3、自觉加强思想道德品质修养
哲理名言,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
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
勿以善小而不为,
勿以恶小而为之 。
——刘备
4,把建设成 社会主义现代的
远大宏伟目标 和脚踏实地、埋
头苦干的精神和行动结合起来。
第三节 否定之否定规律
一、辩证的否定
二、否定之否定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方法论意义
一、辩证的否定
1、肯定和否定的含义
肯定是指事物保持自身存在
的趋势;否定是指事物自身趋向
灭亡、并转化为他事物的趋势。
例,在生物有机
体中,遗传是肯
定方面,变异则
是否定方面;同
化是肯定方面,
异化则是否定方
面。
2、肯定和否定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对立表现在,它们是同一事物
性质相反的两个方面。在事物发展
的不同阶段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
用不同。
统一表现在,肯定和否定相互
依存;相互包含、相互渗透;在一
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经典名言
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
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
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
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
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
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
判的和革命的。
?? 马克思
3、辨证的否定观
?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
?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扬弃即
既克服又保
留。爱因斯
坦相对论对
牛顿力学的
否定就是既
克服又保留。
时空是绝对的。
时空是绝对的,
也是相对的。
A,不承认否定是
事物的自我否定。
B,不承认否定是事物
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C,把肯定与否定绝对
对立起来。
你没见树
上有虫吗? 为什么把
树砍了?
形而上学否定观的主要错误有,
4、辨证否定观的方法论意义
? 对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
学分析的态度。即不要肯定
一切,也不要否定一切。同
形而上学的否定观划清界限。
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
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
的许多珍贵品。对于这些,
我们还是小学生。今天的中
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
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
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
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
当给予总结,继承这一份珍
贵的遗产。 ?? 毛泽东
例: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要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社会主义要赢得与
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
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
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
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
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
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
现代社会生产规律的先
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 邓小平
对资本主义的东西要“扬弃”式 吸纳
二、否定之否定
1、否定之否定及其规律的含义
否定之否定是对否定的否定,即新的
肯定。它是事物两次否定三个阶段的统一。
一般公式是,
肯 定 否 定 否定之否定
植物生长过程,
种子 植株 种子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
在其内部矛盾推动下,经过两次
否定,三个阶段,形成一个自我
发展、自我完善的周期。表明事
物的发展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
进,发展是前进
性和曲折性的同一。
2、否定之否定规律决定了事物发展,
从内容上看是自我发展、自我完善
? 事物在否定之否定的周期性发展中,第一阶段和第
三阶段都是第二阶段的对立面,二者必然有某种相似
之处。第三阶段仿佛是向第一阶段的回归,但不是真
的,而是发展到更高级阶段的回复。它抛弃了前两个
阶段的消极因素,吸取和发扬了它们的积极因素,达
到了二者的对立统一,所以,事物的发展是自我发展、
自我完善。
例:我们“学习 ——休息 ——学习”的过
程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经历
,肯定 → 否定 → 否定之否定, 的完整过
程。
原始公有制 私有制 公有制 在社会中
实践 认识 实践 在认识领域
星云 恒星 星云 在自然界
3、否定之否定规律决定了事物发展从
形式上看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
( 1)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周期性
( 2)否定之否定规律周期性本身的特点
( 3)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 2)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首先、事物发展的基本方向是前 进
上升的。
因为,每次辨证的否定都克服了旧
事物中的消极因素,继承、发扬了旧事
物中的积极因素,把事物推向更高的发
展阶段,并为事物的发展、完善创造了
条件。
( 2)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其次,事物发展的具体道路是曲折的。
第一,以更高发展阶段回复为特征
的周期性本身就体现了事物发展道路上
的曲折性。
第二,新事物战胜旧事物需要一个
斗争、失败、再斗争、再失败,直至胜
利的长期曲折过程。
第三,在特殊的情况下,新事物还
可能被旧事物战胜,遭受挫折,甚至暂
时的失败 。
第一,坚信社会主义的前途是光明
的,对社会主义事业的最终胜利充满坚
定的信念;同时要准备走曲折的路,有
克服各种困难的精神准备。要把坚定的
革命信念和灵活的斗争艺术结合起来。
第二,坚持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
原理,反对形而上学的循环论和直线论,
同时要反对实际工作中的左倾盲动主义
和右倾保守主义。
小结:第四章 世界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第一节、对立统一规律
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二、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第二节,质量互变规律
一、质、量、度,
二、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
三、质量互变规律原理的重要意义
第三节,否定之否定规律
一、辨证的否定
二、否定之否定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的重要意义
第四节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复习思考题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辨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
2、为什麽说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3、试论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证关系原理及其对我国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意义
4、内因和外因辨证关系原理及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的重要指导重要意义?
5、试论质量互变规律原理及其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的重要指导意义?
6、试论否定之否定规律原理及其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
重要指导意义?
展的基本规律
第 四 章
世界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第一节 对立统一规律
第二节 质量互变规律
第三节 否定之否定规律
第一节 对立统一规律
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二、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 1、唯物辩证法中的矛盾范畴
? 2,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
? 3、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辨证关系
? 4、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方法论意义
1、唯物辩证法中的 矛盾 范畴
是指事物内
部或事物之间诸
方面所固有的既
互相对立又互相
统一的关系。
生命本身即包含
有死亡的种子。
—— 黑格尔
我的矛无坚不摧!
我的盾没 有利
器能穿过它!
如果用你的矛
去刺你的盾,如何?
!?
这里的“矛盾”是形式逻辑矛盾,
而不是唯物辩证法所说的辩证矛盾。
韩
非
子
的
故
事
2,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
(一)矛盾的同一性,
是指矛盾着的双
方相互吸引,相互联
结的性质和趋势。
有无相生,
难易相成,长
短相形,高下
相倾,音声相
和,前后相随。
——老子
第一种情形,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
在一定条件下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N
S
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存在着由此达
彼的桥梁,包含着相互转化的趋势
A、矛盾双方相互包含、相互渗透
第二种情形
工 业 农 业
B、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克隆棉羊
,多莉,
克隆过程
,克隆”是细胞与个体之间的
相互贯通、相互转化。
(一)矛盾的斗争性
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互相排斥、
互相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市场竞争
战场厮杀
学术争鸣
批评与自我批评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相区别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同一矛盾
性质相反的良种属性。
B、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相对的
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绝对的
(二)、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又相互联结,
一方面,矛盾的同一性不能
离开斗争性。因为同一是内在的
包含着差别、对立的矛盾双方的
同一,同一性必然为斗争所制约,
没有离开斗争性的同一性。
另一方面,矛盾的斗争性也
离不 开同一性。因为斗争性是寓于
矛盾统一体中的斗争性,是具有内
在本质联系的对立面之间的斗争性,
也没有离开同一性的斗争性。
马克思在批评形而上学指出,
,在它看出有差别
的地方就看不见统
一,在它看见统一
的地方就看不出差
别。,
?? 马克思
形而上学在绝对不
相容的对立中思维;他
们的说法是:, 是就是,
不是就不是;除此以外,
都是鬼话。,
?? 恩格斯
恩格斯在批评形而上学时指出,
4、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
辨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
A,要求我们
在同一中把握对立,
在对立中把握同一。
简言之,
,同中求异”,
,异中求同” 。
1954年周恩来参加日内瓦会议讲话
§ 二、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一)绝对的斗争性和相对的同一性相结
合,推动事物的的不断发展变化。
? 1、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 2、矛盾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 3、矛盾双方既同一又斗争,构成事物
的矛盾运动,推动事 物不断发展变化。
1、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A、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是事物存
在的前提;
B、矛盾双方的互相利用、吸收对方
中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得到发展;
C、矛盾双方的相互贯通规定着事物
发展的基本趋势。
? 例,植物和动物之间,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取
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动物正好相反,吸取氧
气,呼出二氧化碳,它们就是这样相互利用、
相互促进的。
2、矛盾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A、矛盾的斗争性促使矛盾双方的
力量消长,推动事物不断地量变;
B、矛盾的斗争性引起矛盾双方的
转化,推动事物发生质变。
3、矛盾双方既同一又斗争,构成事物的
矛盾运动,推动事 物的不断发展变化
例 A,推动天体运动
和演化的动力,是吸
引和排斥既斗争又统
一的相互作用,
天体的吸引与排斥
例 B,人类社会是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
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既斗争又统一才不断发展的。
4,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联系的根本内
容和发展的源泉动力。
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是理解唯物辩证法其
它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第三、矛盾分析方法是认识、改造世界的
最根本方法。
第四、是否承认 矛盾是辨证法和形而上学
的根本分歧和斗争的焦点、实质。
(二)、内因和外因的关系和作用
1、内因和外因的含义
2,内因和外因的辨证关系
3、内因和外因辨证关系原理的方
法论意义
1、内因和外因的含义
内因, 即事物的内部矛盾,是指事物
内部诸要素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外因, 即事物的外部矛盾,指事物之
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2、内因和外因的辨证关系
? 1、内因是事物存在的深刻基础,
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和第一
位原因,它规定着事物发展变
化的性质和趋势。
? 2、外因是事物存在和发展变化的
条件,是第二位原因,它对事
物发展变化起加速或延缓作用。
? 3、外因和内因在一定条件下能够
相互转化。
外因是变
化的条件,内因
是变化的根据,
外因通过内因而
起作用。
?? 毛泽东
例 A,种庄稼,注重选择好种子的基
础工作很重要,但还要注意土
地、肥料、温度、水份等条件。
例 B
? 前苏联医术极为高明的专
家们救活了蹬山失事被雪埋了
十多年的运动员。但是不能把
我国汉墓马王堆中出土的贵夫
人尸体救活。
搞活国有企业,一方
面要转变政府职能,为
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
境;但更重要的是企业
自身要注重练, 内功,,
面向市场,完善内部机
制。
例 B 朱镕基指出,
3、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
内因与外因辩证
关系的原理,是我们
党制定和执行独立自
主、自力更生和对外
开放政策的理论依据。
§ 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证关系
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有两层含义:一
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
事物的发展过程中,
即事事有矛盾,矛盾
无处不在;二是指每
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
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
盾运动,即时时有矛
盾,矛盾无时不有。
1、矛盾的普遍性
在自然界中,机械运动包含了连续性
和间断性、离心力和向心力的矛盾;化学
运动包含了化合和化分、酸性和碱性、阳
离子和阴离子的矛盾;生命运动包含了同
化与异化、遗传和变异的矛盾。在认识领
域,也存在着感性和理性、理论和实践、
主观和客观、主体与客体、真理和谬误的
矛盾。在人类社会中,任何社会形态都是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的矛盾统一体。
?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 事物
所包含 的矛盾及每一矛盾方面的
各自特点。
2、矛盾的特殊性
(一) 矛盾特殊性的 主要表现,
A、矛盾性质的特殊性
不同的事物具有不同性质
的矛盾,如机械运动中作用与
反作用的矛盾、物理运动中排
斥与吸引的矛盾、化学运动中
化合和分解的矛盾、生物运动
中同化和异化的矛盾、社会运
动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等等,具有各不相同的性质。
B、矛盾地位的特殊性
? 就事物发展过程而言,有根本矛
盾和非根本矛盾之分。
? 就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而言,在诸多矛盾
中,有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之分。
? 就每一矛盾内部对立双方而言,
又分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C、矛盾解决方式的特殊性
?( 1)矛盾的一方克服战胜另一方。
?( 2)矛盾双方, 同归于尽,,为新的对
立双方所代替。
?( 3)有些矛盾经过一系列的发展阶段,
最后达到对立面的融合,形成全
新的事物。
?( 4)两种相反的观点,通过争论最后取
? 得一致的意见
(二)把握矛盾特殊性的重要意义
第一,把握矛盾特殊性是科学分类的依据
第二,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正确把握 矛
盾的特殊性就是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即 坚持对
不同性质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做到
,因地制宜,,, 因时制宜,,, 量体裁衣,,
,对症下药,,,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
第三,坚持, 两点论, 与, 重点论, 相结合
的工作方法。 通常所说的, 统筹兼顾,适当安
排,,, 学会弹钢琴,,, 打蛇要打七寸,,
,牵牛要牵牛鼻子, 的工作方法,讲的正是这
个道理。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正确制定了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的基本路线,这是
对唯物辩证法这一原理的科学运用,
(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又相互联结
? 一方面,共性离不开个性,共
性存在于个性之中,没有个性就没
有共性。另一方面,个性也离不开
共性,个性必然和共性相联结而存
在,只有个性没有共性的事物也不
存在。
特殊人 人
例( A)人 —— 特殊人
例( B)
水果 ——具体水果
世界上没有, 水
果,,只有桃、梨、
苹果、桔子等具体水
果形态。它们虽然各
有特点,但都包含有
水果的共同特性,都
含有果酸和糖类等有
机成份。
( 3) 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转化。
在一定条件下为矛盾普遍性,在另一条
件下则为矛盾的特殊性,反之亦然。
3、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
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 第一,,这一共性个性、
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
矛盾的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
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
——毛泽东
第二、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
为我们提供了, 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
结合, 的 科学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第三,这一原理是我们反对教条主义
和经验主义的思想武器。
教条主义强调共性,否定个性,
把一般原理当作教条,不顾实际情况
加以生搬硬套地应用。经验主义强调
个性,否定共性,把局部经验当作普
遍真理加以应用。
第四,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
原理,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
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
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
要理论依据。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是矛盾
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统
一,,社会主义, 是普遍性、共性,
,中国特色, 是特殊性、个性。
第二节 质量互变规律
一、事物是质和量的统一
二、量变和质变的相互依赖和相互
转化
三、质量互变规律原理的重要意义
§ 一、事物是质和量的统一
?1、事物的质
是使一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
于它事物的一种内在规定性。
人之所以区别于一般
动物,就在于人是有语言,
能思维、会制造和使用工具
从事生产劳动的高级动物。
A,质与事物是直接
同一的。
B,事物的质是多面
的。
C,事物的质通过属
性表现出来
D,认识事物的质是
认识事物的前提,
基础。
例:一个战士,既有健康
状况方面的质,也有政治
思想方面的质,还有军事
技术和科学文化方面的质
2、事物的量
是指事物存在和发展的的规模、
程度、速度、水平以及构成成分在空
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
示的规定性。
A,量和事物的存在不是直接同一的。
B,量的规定性也是多方面的。
C,在认识事物质的基础上,认识事物的
量是认识的深化、精确化。
马克思指
出:一门科学
只有能够成功
地应用数学时,
才算达到了真
正成熟的地步。
3、事物的度
A,度 是标志事物质和量的统一
的哲学范畴,是事物保持自己
质的数量界限、范围或幅度。
B,事物度两端的界限叫关节点
或临界点。
C,度的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例,
在标准大气压
下,水保持其自己
液体的物理性质的
度就是 0℃ —100℃ 。
这个度的两端,即
0℃ 和 100℃ 就是关
节点或临界点。
冰
水
汽
50?C
0?C
100?C
度的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凡一切人世间的事
物 ?? 财富、荣誉、权
力、甚至快乐痛苦等
?? 皆有其一定的尺度,
超越这尺度就会招致沉
沦和毁灭。
?? 黑格尔
定性分析是确定事物的结构、
性质及其运动状态的分析方法,是
认识事物的起点 ;定量分析是运用
数学工具对事物进行数量的分析、
计算和测定的方法,是定性分析的
深化和精确化。
1、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例:, 王水, 的配制
↗
↘
3 HNO3
HCI
2、适度的原则
? 所谓,适度,
的原则,是指工
作中人的主观愿
望和行动要和事
物的度相符合。
要注意掌握分寸、
掌握火候,防止
,过犹不及, 。
例 1,乐极生悲
例 2
0.15%和 1.7
%是炼钢含碳量的
下限和上限,超出
这两个关节点,炼
出的就是熟铁和生
铁,而不再是钢了。
钢
熟铁
生铁
钢
质
脆
度
含碳量 % 0.15 1.7 4.5
§ 二、量变和质变的辨证统一关系
1、量变、质变的含义和多样性
2、量变和质变的辨证统一关系
3,质量互变规律原理的重要意义
1、量变、质变的含义和多样性
( 1)、量变是事物量的变化。它是事
物在度的范围内发生的微小的、不显著的、
渐进的变化,体现事物发展过程中连续性、
渐进性。
量变有两种形式,
一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
V ≥7.9 公里/秒
V ≥11.2 公里/秒
V ≥16.7 公里/秒
卫星
小行星 银河系
例 1
二是构成事物的成分在排列顺序和结
构方式上的变化。
甲醚分子结构式 乙醇分子结构 式
音乐中七个音符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
既可以组成催人奋进的雄壮乐曲,也可以
组成格调低下的靡靡之音。
质变有两种基本形式,
一是爆发式飞跃
火山爆发
地 震
海 啸 原子弹爆炸
战 争 南昌起义
二是非爆发式飞跃
物种的演变、
猿到人的转化、人
们世界观、人生观
的改变等都是非爆
发式飞跃。
事物的质变采取什么样的飞跃形式,
取决于事物的性质及其所处的条件。
事物的质变
,依事物本身的性
质和条件,经过不
同的飞跃形式,一
事物转化为他事
物。,
——毛泽东
例 1 原子核的裂变在原子弹爆炸中
是爆发式飞跃,而在核电站的原子反应堆
中却是非爆发式飞跃。
秦山核电站
原子弹爆炸
原子核裂变
? 例 2 实现祖国统一,我们
主张和平统一,即采取非爆
发式飞跃的形式来实现,但
我们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一旦台独势力的活动超出一
定的度或外国势力插手干涉,
我们就不得不采取武力统一
的形式,即通过爆发式飞跃
的形式来实现祖国的统一。
2、量变和质变的辩证统一关系
( 1)量变和质变相互依赖、相互转化。
一方面,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另一方面,质变巩固和体现着量变,
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在新质基础上开
始新的量变。
例 1
老子断言,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
于足下。
马迁著, 史记, 用了 15年
达尔文著, 物种
起源, 用了 20年
马克思著, 资本论, 用了 40年
例 2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
?? 荀子
例 4
? 考上大学,
这体现和巩固着
高中的学习成果,
这又为获取大学
的科学文化知识
开辟了道路,在
此基础上开始新
的量变。
( 2)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 一方面,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部分
质变。指事物在总体、全局上仍处于量
变过程中,但却发生了部分质变。有两
种情形:阶段性部分质变和局部性部分
质变。
? 另一方面,质变中有量的扩张。指
事物质变过程中,新质要素在数量上迅
速增长、扩充的过程。
阶段性部分质变
例 1,
一个人从童年
到少年、青年、壮年
和老年,从小学到中
学、大学和研究生,
这些都是人一生中的
阶段性部分质变。
?例 2,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民主革命
总过程中的阶段性部分质变。
局部性部分质变
?例 1,我国新民
主主义革命时期,
一块块革命根据地
的建立,相对于处
于半封建半殖民地
社会的全国而言,
就是局部性的部分
质变。
例 2,在改革开放中,许多探索性的实践
都需要经过试点,先搞局部试验,试验成
功了再全面推广。这些试点和试验也是局
部性部分质变的表现。
联产承包责任制 深圳特区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制定了让
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先
后批准并实施了多种经济技术开发特区,这
些都是哲学上局部性部分质变原理的具体运
用。
例 3,
质变中有量的扩张。
平津战役
淮海战役
辽沈战役
例 1,解放战争时
期的战略决战特别是
三大战役,就是质变
过程中量的扩张的表
现。
§ 三、质量互变规律的方法论意义
1、坚持发展是连续性与间断性统一原则
例: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和战略部署
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
80年翻一番,解决温饱 问题;
第二步,到 20世纪末,使国民
生产总值再 增长一倍,人民生
活 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 21世纪中叶,人均
国民生产总值 达到中等发达国
家水平,人民生活 比较富裕,
基本实现现代化。
1980 2000 2050 1990
国
民
生
产
总
值
2、学习上要遵守坚持“循序渐进”的
规律
哲理名言,
天才在于勤奋,
知识在于积累。
3、自觉加强思想道德品质修养
哲理名言,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
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
勿以善小而不为,
勿以恶小而为之 。
——刘备
4,把建设成 社会主义现代的
远大宏伟目标 和脚踏实地、埋
头苦干的精神和行动结合起来。
第三节 否定之否定规律
一、辩证的否定
二、否定之否定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方法论意义
一、辩证的否定
1、肯定和否定的含义
肯定是指事物保持自身存在
的趋势;否定是指事物自身趋向
灭亡、并转化为他事物的趋势。
例,在生物有机
体中,遗传是肯
定方面,变异则
是否定方面;同
化是肯定方面,
异化则是否定方
面。
2、肯定和否定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对立表现在,它们是同一事物
性质相反的两个方面。在事物发展
的不同阶段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
用不同。
统一表现在,肯定和否定相互
依存;相互包含、相互渗透;在一
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经典名言
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
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
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
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
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
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
判的和革命的。
?? 马克思
3、辨证的否定观
?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
?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扬弃即
既克服又保
留。爱因斯
坦相对论对
牛顿力学的
否定就是既
克服又保留。
时空是绝对的。
时空是绝对的,
也是相对的。
A,不承认否定是
事物的自我否定。
B,不承认否定是事物
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C,把肯定与否定绝对
对立起来。
你没见树
上有虫吗? 为什么把
树砍了?
形而上学否定观的主要错误有,
4、辨证否定观的方法论意义
? 对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
学分析的态度。即不要肯定
一切,也不要否定一切。同
形而上学的否定观划清界限。
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
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
的许多珍贵品。对于这些,
我们还是小学生。今天的中
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
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
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
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
当给予总结,继承这一份珍
贵的遗产。 ?? 毛泽东
例: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要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社会主义要赢得与
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
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
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
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
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
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
现代社会生产规律的先
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 邓小平
对资本主义的东西要“扬弃”式 吸纳
二、否定之否定
1、否定之否定及其规律的含义
否定之否定是对否定的否定,即新的
肯定。它是事物两次否定三个阶段的统一。
一般公式是,
肯 定 否 定 否定之否定
植物生长过程,
种子 植株 种子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
在其内部矛盾推动下,经过两次
否定,三个阶段,形成一个自我
发展、自我完善的周期。表明事
物的发展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
进,发展是前进
性和曲折性的同一。
2、否定之否定规律决定了事物发展,
从内容上看是自我发展、自我完善
? 事物在否定之否定的周期性发展中,第一阶段和第
三阶段都是第二阶段的对立面,二者必然有某种相似
之处。第三阶段仿佛是向第一阶段的回归,但不是真
的,而是发展到更高级阶段的回复。它抛弃了前两个
阶段的消极因素,吸取和发扬了它们的积极因素,达
到了二者的对立统一,所以,事物的发展是自我发展、
自我完善。
例:我们“学习 ——休息 ——学习”的过
程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经历
,肯定 → 否定 → 否定之否定, 的完整过
程。
原始公有制 私有制 公有制 在社会中
实践 认识 实践 在认识领域
星云 恒星 星云 在自然界
3、否定之否定规律决定了事物发展从
形式上看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
( 1)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周期性
( 2)否定之否定规律周期性本身的特点
( 3)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 2)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首先、事物发展的基本方向是前 进
上升的。
因为,每次辨证的否定都克服了旧
事物中的消极因素,继承、发扬了旧事
物中的积极因素,把事物推向更高的发
展阶段,并为事物的发展、完善创造了
条件。
( 2)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其次,事物发展的具体道路是曲折的。
第一,以更高发展阶段回复为特征
的周期性本身就体现了事物发展道路上
的曲折性。
第二,新事物战胜旧事物需要一个
斗争、失败、再斗争、再失败,直至胜
利的长期曲折过程。
第三,在特殊的情况下,新事物还
可能被旧事物战胜,遭受挫折,甚至暂
时的失败 。
第一,坚信社会主义的前途是光明
的,对社会主义事业的最终胜利充满坚
定的信念;同时要准备走曲折的路,有
克服各种困难的精神准备。要把坚定的
革命信念和灵活的斗争艺术结合起来。
第二,坚持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
原理,反对形而上学的循环论和直线论,
同时要反对实际工作中的左倾盲动主义
和右倾保守主义。
小结:第四章 世界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第一节、对立统一规律
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二、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第二节,质量互变规律
一、质、量、度,
二、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
三、质量互变规律原理的重要意义
第三节,否定之否定规律
一、辨证的否定
二、否定之否定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的重要意义
第四节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复习思考题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辨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
2、为什麽说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3、试论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证关系原理及其对我国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意义
4、内因和外因辨证关系原理及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的重要指导重要意义?
5、试论质量互变规律原理及其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的重要指导意义?
6、试论否定之否定规律原理及其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
重要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