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植物的生长生理
Chapter 10 Plant Growth physiology
? 位于 Utah州的颤杨林。所有个体均为雄性,
由其根系统无性繁殖而来
?生长 Growth是指植物生命活动中细胞、组
织和器官的数目、体积(大小)或重量的不
可逆的增加的过程 。 是量变的过程。
?例外:种子萌发幼苗干重并不是增加而是
减少,胚囊的发育( 4?1)细胞数目不是增
加而是减少。
?分化 differentiation是指遗传上同质的细胞
转变为形态、机能和化学构成上各不相同的
异质细胞的过程 。 是质变。
?细胞与组织的分化是在生长过程中发生的,
因此分化又可称为, 变异生长, 。
? 器官水平 组织水平 细胞水平 分子水平
? 根, 茎, 叶 输导组织 导管, 筛管 基因表达, 酶
? 花, 果 吸收组织 根毛
? 机械组织,
? 通气组织
? 贮藏组织
? 识别方法,
? 肉眼 显微镜 电镜定位 生化与分子生 物
学分析
? 发育 Development是生长和分化的综合, 指植
物生命周期中各个阶段各器官, 组织和细胞数目,
大小, 重量的增加以及形态, 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过程, 它推动植物的生命周期不断的向前发展 。
? 叶发育,叶原基 → 幼叶 → 成熟叶
? 根发育,根原基 → 幼根 → 完整的根系
? 花发育,花原基 → 花蕾 → 开花 。
? 果实发育,受精后子房膨大 → 果实形成 → 成熟 。
生长、分化和发育的相互关系
?生长、分化和发育之间区别,
? 生长 -是量变,是基础;
? 分化 -是质变,变异生长;
? 发育 -是器官或整体有序的量变与质变。
?生长、分化和发育的相互关系
?发育包含了生长和分化。 如花的发育,包括花原基的
分化和花器官各部分的生长;果实的发育包括了果实
各部分的生长和分化等。
?发育必须在生长和分化的基础上才能进行, 没有生长
和分化就没有发育。
?生长和分化又受发育的制约。 例如,水稻幼穗的分化
和生长必须在通过光周期的发育阶段之后才能进行;
油菜、白菜、萝卜等在抽薹前后长出不同形态的叶片,
这也表明不同的发育阶段有不同的生长数量和分化类
型。
?植物的发育是植物的遗传信息在内外条件影响
下有序表达的结果 。
?发育在时间上有严格的进程, 如种子发芽、幼
苗成长、开花结实、衰老死亡都是按一定的时
间顺序发生的。
?发育在空间上也有巧妙的布局, 如茎上的叶原
基就是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形成叶序;花原基的
分化通常是由外向内进行,如先发生萼片原基,
以后依次产生花瓣、雄蕊、雌蕊等原基;在胚
生长时,胚珠周围组织也同时进行生长与分化
等。
? 胚:将来发育成完
整的植株。
第一节 种子的萌发
Seed germination
一般以胚根突破种皮作为萌发的标志。
种子吸水萌动 ;
内部物质与能量转化 ;
胚根突破种皮形成幼苗。 。
一、影响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二、种子萌发的生理、生化变化
三、种子的寿命
异养 —自养
一、影响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ffecting seed germination
1,水分 Water
? 种皮变软 ——胚根突破种皮;
? 氧气透入 ——胚的呼吸上升;
? 凝胶变溶胶 ——酶活性提高;
? 大分子水解为可溶性小分子;
? 激素由束缚型转化为游离型;
? 促进可溶性物质运输 。
2、温度 Temperature
? 萌发温度三基点,最低, 最适和最高 。 发
芽最适温度是指种子发芽率最高, 发芽时
间最短的温度 。
? 变温比恒温 更有利于种子萌发 。 一般变温
幅度至少要相差 10℃ 。
? 生产上植物播种要高于生长最低温 2-3℃ 。
3、氧气 oxygen
?氧气充分 ——代谢旺盛 ——生长活跃 ——
种子萌发;
?供 O2不足 ——无氧呼吸 ——贮藏物质消耗
过多过快 ——酒精引起中毒。
?油料 (高脂肪或蛋白) 种子 (如大豆、花生、
向日葵 )比淀粉种子 (如麦类、玉米 )要求更
多的 O2, RQ<1 。
?实践中要浅播?
4、光 Light
?需光种子(如莴苣)的萌发。
?红光( 660nm)促进萌发,远红光
(730nm)可解除红光的促进效应。
表 7- 9 红光 ( R ) 和远红光 ( F R ) 对莴苣种子萌发的控制
照光处理 种子萌发率 ( % )
R 70
R + F R 6
R + F R + R 74
R + F R + R + F R 6
R + F R + R + F R + R 76
R + F R + R + F R + R + F R 7
R + F R + R + F R + R + F R + R 81
R + F R + R + F R + R + F R + R + F R 7
? 嫌光种子,萌发时见光受到抑制,黑暗
则促进,
? 如西瓜、苋菜等,又称喜暗种子( dark
favored seed)。
二、种子萌发的生理、生化变化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 of seed germination
1,种子吸水过程表现:, 快 —慢 —快, 。
吸
水
时间
胚根突破种皮
I
III
II 休眠或死种子
萌发的活种子
2、呼吸作用
? 表现为:“快 -慢 -快 -慢”,
? 萌发初期 RQ>1,有无氧呼吸存在。
呼
吸
12 24 36 48 60 72
吸水时间( h)
CO2放出
O2吸收 胚根长出
3、新的核酸和蛋白质合成 。
?长命 mRNA 量 在种子成熟时预先形成的
供种子萌发用的 mRNA 。
?萌发有 新 mRNA 和蛋白质 ( 水解酶 ) 的
合成 。
?萌发后阶段合成 DNA有关 。
4、贮藏有机物的转变
脂肪 →乙酰 CoA
淀粉 →G →S
蛋白质 →aa →N →酰胺等
有机酸 →CO2
酰胺等 → N → aa
有机酸 →CO2
S →G →合成 新壁
合成 新蛋白
乙酰 CoA → 脂 → 新膜
贮存器官的分解和输出 幼苗中输入和建成新结构
5、激素的变化
?Free IAA ↑,IAA-cojugate↓;
?GA,Eth,CTK↑;
?ABA↓。
种子萌发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
三、种子的寿命 seed longevity
? 种子寿命,种子从采收到失去发芽能力
的时间。
? 因植物种类和所处条件不同而不同,
1,短命种子
寿命在几小时至几周 。 例如杨, 柳, 榆, 栎, 可
可属, 椰子属, 茶属种子等 。
2,中命种子
寿命在几年至几十年 。 水稻, 小麦, 大麦, 大豆,
菜豆的种子寿命为 2年;玉米 2-3年;油菜 3年;蚕
豆, 绿豆, 豇豆, 紫云英 5-11年 。
3,长命种子
寿命在几十年以上 。 印度莲子 (Nelumbo nucifera
Gaertn.) 1040± 210年 。
? 种子寿命与贮藏条件,
? 干燥、低温。
? 顽 拗性种子( recalcitrant seed), 热
带植物的种子正好相反,不耐脱水干燥,
也不耐低温贮藏。 如:椰子、荔枝、龙
眼、芒果等。
种子休眠 Seed dormancy
是指成熟的植物种子即使在适宜的外界环
境条件仍不能萌发的现象 ——生理休眠 。
Reason and breaking of seed dormancy
1,种皮 (果皮 )限制
? 不透水性,例如在豆科、茄科、百合科等 ——
硬实种子。
? 不透气性。如深山含笑、椴树及苍耳种子。
? 种(果)皮坚硬,例如核果、苋菜等。
解除休眠方法,
?机械处理切伤种皮或去除种皮,
?浓硫酸处理,
?温水处理、有机溶剂处理等。
2、未完成后熟作用
? 胚的发育尚未完成
如:银杏、人参、欧洲白蜡树等。
? 生理上尚未完全成熟
如,苹果、桃、梨、杏等和松柏类。
解除休眠方法:
曝晒和低温层
积,GA处理
等。
3、抑制物质存在
果实或种子存在抑制种子萌发的物质
?脱落酸
?挥发性物质 ( HCN,NH3及乙烯, 乙醛, 芥子油, 精
油等 ) ;
?醛类和酚类 ( 水杨酸, 阿魏酸, 没食子酸, 咖啡酸
等 ) ;
?生物碱类 ( 咖啡碱, 古柯碱等 ) ;
?不饱和内酯类 如香豆素, 花楸酸等 。
解除休眠方法
清水冲洗, GA使用等 。
第二节 细胞的生长和分化
Growth and differentiation of Cell
? 植物的形态建成是以细胞的分裂、
生长和分化为基础的。
? 植物体各个器官的形态及整体的宏
观结构都是由组成它们的细胞的 分
裂方向、频度、细胞生长速率和分
化状态所决定的。
? 细胞的发育:分裂期、伸长期和分化期。
一、细胞分裂的生理
茎尖、根尖等顶端分生组织细胞,处于不
断地分裂、伸长和分化之中。
1,细胞周期 Cell cycle
从亲代细胞分裂结束到子代细胞分裂终止
所经历的时期。
分生细胞的特点:体积小、壁簿、核大、
内部充满原生质、无大液泡、合成代谢
旺盛、细胞持水力高的细胞。
细胞周期与周期时间
? 高等植物的细胞周期有 G1,S,G2和 M 4个时期。
? 四个时期持续的总时间称为周期时间 (Time of
cycle 简称 Tc)。
? 把 G1,S与 G2持续过程称为分裂间期 (interphase)
其中 S期较长,M期最短,G1与 G2期长短变化较大。
细胞有丝分裂的 4个时期,
G1(gap1),S(synthesis),G2(gap2),
M(mitosis)
? 通过有丝分裂细胞的去
向,
1、一部分细胞仍进入细
胞周期,继续下一次分
裂;
2、一部分细胞脱离细胞
周期,进入扩大和分化
阶段,形成某类行使特
定功能的细胞,即进入
细胞分化阶段 ;
3、一部分细胞分化后,
还可以重新进入细胞周
期进行分裂,即进入 脱
分化阶段。
二、细胞伸长的生理
脱离了分裂周期的细胞,首先是三维空间上的扩大;在茎
根等器官中,细胞扩大为单方向的,即伸长。
?细胞迅速吸水,液泡迅速增大,为扩大的最重要过程;
?代谢强度增加,物质合成迅速;
?细胞壁松驰及壁物质的合成与填充(纤维素分子)。
1、细胞生长方向受微纤丝取向的影响
? 细胞生长的原动力是膨压。这种压力是均等地向
各个方向的。如果没有壁的束缚,在膨压的作用
下,细胞应呈球状。然而,植物细胞都有各种形
状,主要取决于细胞壁中微纤丝的取向和交织程
度。
? 植株细胞中最常见的是圆柱形细胞,其伸长程度
远大于加粗程度,这是由于细胞圆柱面中所沉积
的 微纤丝通常与伸长轴的方向垂直,成圈状排列,
限制了细胞的加粗 生长,而对伸长生长的限制较
小。
由于微纤丝在壁中成带状沉积,局部地限制了生长,导致叶肉
细胞成为多突起的细胞。
叶肉细胞的形态建成过程
a.纤维素微纤丝的沉积变化。初期叶肉细胞相互紧密排列,纤维素
微纤丝均匀沉积,不久成带状局部沉积。带状成束的微纤丝局部
限制细胞扩大生长。
b.表层微管的排列变化。初期表层微管在同一方向上均匀排列,不
久表层微管呈带状成束排列,随着细胞的生长,表层微管非带区
也有表层微管,最后在细胞停止生长前,表层微管消失。
细胞壁的存在阻碍着细胞体积的增长。
克服这种阻碍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 增加膨压,因为只有当膨压超过细胞壁的抗
张程度时细胞才能生长;
?另一种是 让细胞壁松弛,减弱壁的强度。在通常情
况下,植物通过第二种方式使细胞生长。
壁松驰的机理,
? 细胞质膜 ATP酶,被 IAA激活后,将细胞质中的 H+分
泌到细胞壁中。
? 低 pH值一方面可降低壁中氢键的结合程度,另一方
面也可提高壁中适于酸化条件的水解酶的活性,使
壁发生松驰。
? 壁一旦松驰,在膨压的作用下,细胞就得以伸展。
同时,一些新合成的成壁物质会填充于壁中,以增
加壁的厚度和强度。
2、微纤丝的取向由微管控制
? 在细胞生长时微管聚集于壁下,
并在质膜内侧面沿着微纤丝沉积
方向有规则地排列。
? 用微管蛋白合成抑制剂秋水仙碱
处理,细胞壁中微纤丝的排列就
杂乱无章。
? 大量的研究都表明,微管在质膜
内侧面的排列方向控制着微纤丝
在细胞壁中的取向。
关于纤维素微纤丝沉积的一种模式
这种模式要点如下,
?纤维素是在原生质膜中合成
并沉积在细胞壁的内侧;
?质膜中有末端复合体,其中
含纤维素合成酶。复合体一
边在膜中移动,一边合成纤
维素,其移动的方向决定了
微纤丝沉积的方向;
?微管排列在质膜内侧,象轨
道一样引导着末端复合体在
膜中移动,从而控制了微纤
丝的沉积方向。
三、细胞分化的生理
Physiology of Cell differentiation
细胞分化,
形成不同形态和不同功能细胞的过程。
(一)细胞全能性( totipotency) Haberlandt( 1902),
?植物体的每个细胞携带着一套完整的基因组,并具
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在能力。
?细胞全能性是细胞分化的理论基础,细胞分化是细
胞全能性的具体表现。
(二) 极性
植物体、器官、组织或细胞沿轴向存在的某种形
态或生理生化的梯度差异。
? 极性是由各种环境梯度和
内部因子的梯度共同作用
的结果。
竹笋即使倒
置,总是在
茎基部产生根。
蒲公英根置于
潮湿环境中,总
是在其上部长出芽。
极性是分化的第一步
? 植株来自于受精卵;
? 受精卵的第一次分
裂就表现出极性,
产生生理和功能均
不同的顶端细胞和
基细胞。
极性产生的生理基础:
在环境和内部因素
共同作用下,细胞
内相关物质定位和
定向,使细胞建立
起轴向,形成不对
称性,最终导致细
影响细胞分化的因素,
? Plant hormone,IAA/CTK高, 有利根分化,
IAA/CTK低, 有利芽分化 。
? IAA和 GA促进维管组织分化 。
? Sucrose,低浓度 (1.5-2.5%)分化木质部, 高浓
度 ( >4%)分化韧皮部 。
? 中等浓度 (2.5%-3.5%)分化形成木质部和韧皮部,
而且中间具有形成层 。
? Light,不足分化差 。
丁香愈伤组织
四、组织培养 plant tissure culture
? 在无菌条件下,分离并在培养基中培养离体
植物组织 ( 胚,器官、细胞、原生质体等)
的技术。
? 用于离体培养的各种植物材料称为 外植体
( explant) 。
? 根据 外植体的类型,又可将组织培养 分为,
器官培养、组织培养、胚胎培养、细胞培养
以及原生质体培养 等。
? 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是植物细胞全能性。
? 愈伤组织,
在培养基中,
外植体细胞重
新分裂,形成
的匀质的、无
分化的、无组
织的细胞团。
? 脱分化,
外植体细胞本
身处于已分化
状态,其通过
组织培养 形成
无分化状态的
愈伤组织的过
程即为脱分化 。
植物组织培养的大致过程
? 外植体(待培养的器官、组织、细胞等)
的选择;
? 培养基的配制(营养物与激素)和灭菌;
? 培养条件的控制。
培养基组成
一般有五类物质,
1,无机营养物 ( 大量和微量元素 ) 。
2,碳源, 2-4%蔗糖 ( 也用葡萄糖 ), 还具有维持渗
透压的作用 。
3,维生素, 硫胺素 。
4,生长调节物质, 常用 2,4-D,NAA,KT,BA,GA
等 。
5,有机附加物, 如氨基酸 (甘氨酸 ),水解酪蛋白, 椰
子乳等 。
? 固体培养和液体培养
组织培养的应用
?快速繁殖;优良性状的克隆;
?脱毒苗的生产;
?培育无病毒种苗;
?新品种的选育,
? 花培和单倍体育种;
? 离体胚培养和杂种植株获得;
? 体细胞诱变和突变体筛选;
? 细胞融合和杂种植株的获得。
?人工种子和种质保存;
?药用植物和次生物质的工业化生产。
兰花
胡萝卜
花药和花粉培养,以获得
优良性状的单倍体植株
体细胞杂交,细胞(原生质体)融合和培养
1个叶
肉细胞
+
1个悬
浮细胞
矮牵牛
叶肉细
胞原生
质体
白化矮
牵牛悬
浮细胞
2个叶
肉细胞
+
2个悬
浮细胞
第三节 植物的生长
?在生命周期中,生物的细胞、组织和器官的
数目、体积或干重的不可逆增加过程称为 生
长,它 通过原生质的增加、细胞分裂和细胞
体积的扩大来实现 。
?通常将营养器官 (根、茎、叶 )的生长称为 营
养生长 (vegetative growth),繁殖器官 (花、
果实、种子 )的生长称为 生殖生长
(reproductive growth)。
根据生长量是否有上限,把生长分为,
?有限生长 (determinate growth) 叶、花、
果和茎的节间等器官的生长属于有限生长
类型;
?无限生长 (indeterminate growth) 营养
生长中的茎尖和根尖生长,以及茎和根中
形成层的生长属于无限生长类型。
一、营养器官的生长特性
? 1,植物生长大周期 Grand period of growth
? 植物生长动力学( Growth kinetics ) ——S型曲线。
生
长
生长时间
Lag phase
Logarithmic phase
Stationary phase
生长总量
生长速率
? 植物整体, 器官或组织在一生中, 生长表
现出, 慢一快一慢, 的基本规律, 总体
表现为 S型曲线 ( 生长速率表现为抛物线 )
的生长过程称 植物生长大周期 。
? 产生原因,细胞, 植株分析 。
? 应用,生产上采取促控措施必须在快期到
来之前 。
二、影响营养器官生长的条件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fluencing growth
1,Light
?间接影响,通过叶片的光合作用和蒸腾
作用 。
?直接影响,光影响植物形态建成 。
?光形态建成是指低能量的光对植物形态
发育的控制作用 。
黄化现象,缺光引起的
植物生长不正常现象。
特征,茎杆细长,叶淡
黄不展开,顶芽成钩
状,组织分化程度低,
机械组织不发达,含
水量高,干物质少。
蔬菜生产上应用,
如豆芽、韭芽、包心菜
等。
大田生产防止过密 。
光对生长的抑制作用
?UV——高山植物生长矮小。 UV导致 IAA
下降,生长下降。红光下植物的生长明
显徒长,温室植物常徒长,生长嫩弱,
细长。
?在农业生产上,浅蓝色塑料薄膜比无色
的好。大地播种要防止过密。
2,Temperature
? 植物生长的温度三基点,最高 ——最
适 ——最低温度。
杉木不过淮水,樟树不跨长江。
?原产热带或亚热带的植物 温度三基点较
高,分别为 10℃, 30~ 35℃ 和 45℃ 左右;
?原产温带的植物 生长温度三基点稍低,
分别为 5℃, 25~ 30℃, 35~ 40℃ 左右;
?原产寒带的植物 生长温度三基点更低,
如北极的植物在 0℃ 以下仍能生长,最适
温度一般不超过 10℃ 。
? 生长的最适温度是指植物生长最快的温
度,但并不是植物生长最健壮的温度。
? 协调最适温:比最适温度略低,生长比
最适温度略慢,但植物生长最健壮的温
度。
? 温周期现象 (thermoperiodicity of growth)
是指昼夜变温对植物生长发育的效应。
? 昼夜温差 大促进植物生长。
3,Water
?,干长根、湿长芽”。
? 根 ——细胞分裂,芽 ——细胞伸长。
4,O2
? O2足生长快。
?一般应保持土壤 O210-15%。
?生产上中耕松土。
5,Mineral nutrition
? 缺乏生长不良,过多引起中毒。
Growth periodicity
植物生长的周期性指植物或植物器
官的生长速率随昼夜或季节发生着规律
的变化的现象 。
Daily periodicity
? 植物生长速率, 一般白天大于晚上 。
? 但在温度偏高, 水分不足的情况下白天生
长慢, 夜间生长快 。
? 昼夜温差大, 促进生长 。
Seasonal periodicity
1,Seasonal periodicity of bud
? 许多温带树木, 春天发芽, 秋天落叶, 并以休
眠芽过冬 。
? 温带树木芽的休眠与萌发
芽生长、长叶
秋天短日照,
叶片合成 ABA
抑制生长、促进休眠
冬季低温,
ABA下降,
GA合成
低温
芽休眠加深
芽萌发
芽萌发(春天)
热带植物? 春夏季节
高温
原因 ——秋
季短日照
1,Seasonal periodicity of root
?一般一年有 2次生长,春天 ——比芽的萌生要早
些, 秋天 ——落叶前后 。
?一般认为根的周期性生长是一种, 强迫休眠, 。
Plant growth correlation
植物体各部分间的相互协调与制约的现象
称为相关性 (correlation)。
1, Correlation between shoot and root
Exchange of substance and signal between shoot
and root
?,壮苗必须先壮根,,, 根深叶茂, 。
? 地上部分为地下部分提供光合产物, IAA和维
生素 B1;
? 地下部分为地上部分提供水分, 矿质, 植物激
素 (CTK,GA,ABA)及部分氨基酸等 。
? 两者缺一不可 。
? 因此地上部和地下部生长必须协调 。
Root-shoot ratio
? 是植株根系与地上部分干重 (或鲜重 )的比值。
根冠比 =
地上部的干重
地下部的干重
Factors influencing root-shoot ratio
and regulation of the ratio
1,H2O
?含水量下降, 根冠比上升 。
?生产上, 蹲苗,,, 拷田, 。
2,mineral nutrition
?N↑,根冠比 ↓; N↓,根冠比 ↑。
?叶菜类多施 N肥 。
?PK肥 ↑根冠比 ↑。 块根 ( 块茎 ) 类多施 PK肥 。
3,Light
光 ↑根冠比 ↑。
4,Temperature
温度 ↓,根冠比 ↑。
5,修剪, 根冠比 ↓。
6,中耕, 深断根, 根冠比 ↑
Correlation between main stem and
branch——Apical dominance
植物主茎顶芽生长快,侧芽生长慢甚至
不明发的现象称为 顶端优势 。
? 有顶端优势
? 树木:松, 柏, 水杉等 。
? 农作物:向日葵, 烟草, 黄麻, 高粱, 玉米等 。
? 没有顶端优势
? 树木:大叶黄扬, 荚竹桃等 。
? 农作物:稻, 麦分蘖强烈 。
?生产上保护顶端优势
麻类, 烟草, 向日葵, 玉米, 高粱等 ;
?生产上去除顶端优势
果树, 行道树, 花卉;棉花, 大豆等 。
产生顶端优势的原因
? (1)营养假说
? (2)IAA假说
? (3)IAA与 CTK共同作用假说
? (4)ABA假设。
1、营养假说
由戈贝尔 (K.Goebel,1900)提出。
? 该假说认为,顶芽是一个营养库,它在胚中就
形成,发育早,输导组织也较发达,能优先获
得营养而生长,侧芽则由于养分缺乏而被抑制。
这种情况在营养缺乏时表现更为明显。
? 如亚麻植株在缺乏营养时,侧芽生长完全被抑
制,而在营养充足时侧芽可以伸长。
? 但该假说未涉及激素 对芽生长 的调节作用。
2、激素抑制假说
蒂曼和斯科格 (K.V.Thimann & F.Skoog,1934)
指出,顶端优势是由于生长素对侧芽的抑制作
用而产生的。植物顶端形成的生长素,通过极
性运输,下运到侧芽,侧芽对生长素比顶芽敏
感而使生长受抑制。
证据,
(1)植物去顶以后,可导致侧芽的生长;
(2)使用外源的 IAA可代替植物顶端的作用,抑制
侧芽的生长。
(3)施用生长素运输抑制剂,或对主茎作环割处
理阻止生长素下运,可导致处理部位下方的侧
芽生长。
问题点,
根据这一假说,在切去顶端后植物侧芽中的内源生长素含量应该立
即减少。但这一推测一直未被证实。
根据假说,顶芽中生长素下运到侧芽应转为向上运输后才能进入侧
芽。但众所周知,生长素一般只能极性向下运输。
有人把 14C标记的 IAA涂在去顶的切口上,发现放射性物质由切口向
茎中运输,但在侧芽中未检测到有放射性。
如果把 IAA直接施加到侧芽上,也没有观察到对侧芽生长的抑制作
用,有时反而有所促进。
科卡尔 (Cocal)等人 (1991)发现菜豆幼苗在去顶后 4~ 24小时中,侧
芽内 IAA含量不是减少而是增加了 5倍,而 ABA含量则比对照减少
了 30%~ 70%。同时观察到侧芽鲜重在去顶后 8小时开始增加,24
小时更为明显。 IAA和 ABA含量变化发生于侧芽鲜重增加之前,提
示这两种激素均可能与侧芽生长有关,同时否定了上述的顶芽合
成生长素极性下运抑制侧芽的, 激素抑制, 假说。
3、营养转移假说
?温特 (F.Went,1936)将营养假说和激素假说相结
合,提出营养转移 (nutrient diversion) 假说,
认为:生长素既能调节生长,又能控制代谢物的
定向运转,植物顶端是生长素的合成部位,高浓
度的 IAA使其保持为生长活动中心和物质交换中
心,将营养物质调运至茎端,因而不利侧芽的生
长 。
?证据,植物顶端产生的生长素可以决定矿质元
素和同化物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方向及其分布,生
长素通过影响同化物在韧皮部的运输来控制植物
茎中的营养梯度。
?问题点,例如,从植株去顶到可见的侧芽生长
开始之前的这段时间内,并未测到植株茎节部内
源养分含量的增加。
4、细胞分裂素在顶端优势中的作用
威克森 (Wickson)和蒂曼 (1958)首先报道,用
细胞分裂素处理豌豆植株的侧芽可以诱导侧
芽生长。
?有人比较了两种不同顶端优势强度的番茄品
系后指出,在顶端优势强的突变种中,细胞
分裂素含量低。
?有人在去顶及除去子叶的豌豆幼苗根部施加
放射性苄基腺嘌呤,发现细胞分裂素在侧芽
内的浓度增加,侧芽萌发被促进。
?这些都说明细胞分裂素能促进侧芽萌发,解
除顶端优势 。
5、原发优势假说
? 班更斯 (F.Bangenth,1989)提出了原发优势
(Primigenic dominance)假说。
?认为器官发育的先后顺序可以决定各器官间的优
势顺序,即先发育的器官的生长可以抑制后发育
器官的生长。
?顶端合成并且向外运出的生长素可以抑制侧芽中
生长素的运出,从而抑制其生长。
?由于这一假说中所提到的优势是通过不同器官所
产生的生长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所以也
称为生长素的自动控制 (autoinhibition)假说。
?植物顶端优势的研究已有近 100年的时间了,
其间提出了多种假说,众说不一,但有一点
是共同的,都认为顶端是信号源。
?通常认为这信号源是由顶端产生并极性向下
运输的生长素,它直接或间接地调节着激素、
营养物质的合成、运输与分配,从而促进顶
端生长而抑制侧芽的生长。
?而细胞分裂素等其它植物激素、营养物质以
及 Ca2+浓度等也影响着顶端优势,因此顶端
优势可能是多种因子综合影响的结果。
三、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相关
Correlation between vegetation and reproduction
1,营养生长不良, 生殖器官少而小
2,营养生长过旺, 生殖器官的生长受阻
? 如 禾谷类作物贪青迟熟, 秕粒增加 。
? 果树, 棉花等的枝叶徒长, 落花落果等 。
3,生殖器官过多, 营养器官的生长受抑甚至早
衰
? 如茶树开花, 少年结果, 易导致树势早衰 。
? 果树大小年等。
第四节 植物的运动
Section 5 Movement in plant
? 向性运动 Tropic movement and 感性运动
nastic movement。
一、向性运动
? 向性运动是由外界因素单方向的刺激而
产生的生长性运动。
? 有向光性、向重力性、向化性等。
1、向光性 Phototropism
植物随光的方向而弯曲的现象, 称为向光性 。
(1) 正向光性
(2) 负向光性
(3) 横向光性
向光性与生长素的侧向分布有关
向光性可能与胡萝卜素和核黄素有关
由植物隐花
色素控制
2,向重力性 Gravitropism
以重力线为标准, 向一定方向生长的特性,
这种特性称为 向重力性 。
?正 ( 或直 ) 向重力性 ——根,
?负向重力性 ——茎干 。
正 向地性和负向地性
二、感性运动 Nastic movement
是指外界因素均匀地作用于整株植物或某
些器官所引起的运动。
1、感夜运动
?——花昼开夜合或夜开昼闭,背腹结构
不对称生长。
?含羞草、合欢的叶片 (或小叶 )白天高挺展
开,晚上合拢或下垂,细胞膨压的改变
引起。
? 感震性运动
? —— 含羞草受震闭叶 ( 或枝条下垂 ) 。
三、生理钟 Circadian rhythm
? 植物体内部的测时系统控制, 这种周期
性的生理活动会持续进行一段时间 。 运
动的周期不是正好等 24小时, 而是在 22-
28 小时, 因 此 称 为 近 似 昼 夜 节 奏
(circadian rhythm),也叫生物钟或生理
(physiological clock)。
Changes in rca mRNA accumulation in leaves of rice grown under different
light condition,mRNA level were estimated with a ImageQuant Vision 5.1
(Molecular Dynamics)
A:12-h light/12-h darkness.B,Constant darkness,C:Constant light,
Northern blotting shows changes in the expression of rca with probe as rca,
0
50
100
150
0 6 12 18 24 30 36 42 48
A
0%
20%
40%
60%
80%
100%
0%
20%
40%
60%
80%
100%
0%
20%
40%
60%
80%
100%
0 6 12 18 24 30 36 42 48
C
0
50
100
150
0 6 12 18 24 30 36 42 48
B
0
50
100
150
0 6 12 18 24 30 36 42 48
C
A B C
Chapter 10 Plant Growth physiology
? 位于 Utah州的颤杨林。所有个体均为雄性,
由其根系统无性繁殖而来
?生长 Growth是指植物生命活动中细胞、组
织和器官的数目、体积(大小)或重量的不
可逆的增加的过程 。 是量变的过程。
?例外:种子萌发幼苗干重并不是增加而是
减少,胚囊的发育( 4?1)细胞数目不是增
加而是减少。
?分化 differentiation是指遗传上同质的细胞
转变为形态、机能和化学构成上各不相同的
异质细胞的过程 。 是质变。
?细胞与组织的分化是在生长过程中发生的,
因此分化又可称为, 变异生长, 。
? 器官水平 组织水平 细胞水平 分子水平
? 根, 茎, 叶 输导组织 导管, 筛管 基因表达, 酶
? 花, 果 吸收组织 根毛
? 机械组织,
? 通气组织
? 贮藏组织
? 识别方法,
? 肉眼 显微镜 电镜定位 生化与分子生 物
学分析
? 发育 Development是生长和分化的综合, 指植
物生命周期中各个阶段各器官, 组织和细胞数目,
大小, 重量的增加以及形态, 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过程, 它推动植物的生命周期不断的向前发展 。
? 叶发育,叶原基 → 幼叶 → 成熟叶
? 根发育,根原基 → 幼根 → 完整的根系
? 花发育,花原基 → 花蕾 → 开花 。
? 果实发育,受精后子房膨大 → 果实形成 → 成熟 。
生长、分化和发育的相互关系
?生长、分化和发育之间区别,
? 生长 -是量变,是基础;
? 分化 -是质变,变异生长;
? 发育 -是器官或整体有序的量变与质变。
?生长、分化和发育的相互关系
?发育包含了生长和分化。 如花的发育,包括花原基的
分化和花器官各部分的生长;果实的发育包括了果实
各部分的生长和分化等。
?发育必须在生长和分化的基础上才能进行, 没有生长
和分化就没有发育。
?生长和分化又受发育的制约。 例如,水稻幼穗的分化
和生长必须在通过光周期的发育阶段之后才能进行;
油菜、白菜、萝卜等在抽薹前后长出不同形态的叶片,
这也表明不同的发育阶段有不同的生长数量和分化类
型。
?植物的发育是植物的遗传信息在内外条件影响
下有序表达的结果 。
?发育在时间上有严格的进程, 如种子发芽、幼
苗成长、开花结实、衰老死亡都是按一定的时
间顺序发生的。
?发育在空间上也有巧妙的布局, 如茎上的叶原
基就是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形成叶序;花原基的
分化通常是由外向内进行,如先发生萼片原基,
以后依次产生花瓣、雄蕊、雌蕊等原基;在胚
生长时,胚珠周围组织也同时进行生长与分化
等。
? 胚:将来发育成完
整的植株。
第一节 种子的萌发
Seed germination
一般以胚根突破种皮作为萌发的标志。
种子吸水萌动 ;
内部物质与能量转化 ;
胚根突破种皮形成幼苗。 。
一、影响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二、种子萌发的生理、生化变化
三、种子的寿命
异养 —自养
一、影响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ffecting seed germination
1,水分 Water
? 种皮变软 ——胚根突破种皮;
? 氧气透入 ——胚的呼吸上升;
? 凝胶变溶胶 ——酶活性提高;
? 大分子水解为可溶性小分子;
? 激素由束缚型转化为游离型;
? 促进可溶性物质运输 。
2、温度 Temperature
? 萌发温度三基点,最低, 最适和最高 。 发
芽最适温度是指种子发芽率最高, 发芽时
间最短的温度 。
? 变温比恒温 更有利于种子萌发 。 一般变温
幅度至少要相差 10℃ 。
? 生产上植物播种要高于生长最低温 2-3℃ 。
3、氧气 oxygen
?氧气充分 ——代谢旺盛 ——生长活跃 ——
种子萌发;
?供 O2不足 ——无氧呼吸 ——贮藏物质消耗
过多过快 ——酒精引起中毒。
?油料 (高脂肪或蛋白) 种子 (如大豆、花生、
向日葵 )比淀粉种子 (如麦类、玉米 )要求更
多的 O2, RQ<1 。
?实践中要浅播?
4、光 Light
?需光种子(如莴苣)的萌发。
?红光( 660nm)促进萌发,远红光
(730nm)可解除红光的促进效应。
表 7- 9 红光 ( R ) 和远红光 ( F R ) 对莴苣种子萌发的控制
照光处理 种子萌发率 ( % )
R 70
R + F R 6
R + F R + R 74
R + F R + R + F R 6
R + F R + R + F R + R 76
R + F R + R + F R + R + F R 7
R + F R + R + F R + R + F R + R 81
R + F R + R + F R + R + F R + R + F R 7
? 嫌光种子,萌发时见光受到抑制,黑暗
则促进,
? 如西瓜、苋菜等,又称喜暗种子( dark
favored seed)。
二、种子萌发的生理、生化变化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 of seed germination
1,种子吸水过程表现:, 快 —慢 —快, 。
吸
水
时间
胚根突破种皮
I
III
II 休眠或死种子
萌发的活种子
2、呼吸作用
? 表现为:“快 -慢 -快 -慢”,
? 萌发初期 RQ>1,有无氧呼吸存在。
呼
吸
12 24 36 48 60 72
吸水时间( h)
CO2放出
O2吸收 胚根长出
3、新的核酸和蛋白质合成 。
?长命 mRNA 量 在种子成熟时预先形成的
供种子萌发用的 mRNA 。
?萌发有 新 mRNA 和蛋白质 ( 水解酶 ) 的
合成 。
?萌发后阶段合成 DNA有关 。
4、贮藏有机物的转变
脂肪 →乙酰 CoA
淀粉 →G →S
蛋白质 →aa →N →酰胺等
有机酸 →CO2
酰胺等 → N → aa
有机酸 →CO2
S →G →合成 新壁
合成 新蛋白
乙酰 CoA → 脂 → 新膜
贮存器官的分解和输出 幼苗中输入和建成新结构
5、激素的变化
?Free IAA ↑,IAA-cojugate↓;
?GA,Eth,CTK↑;
?ABA↓。
种子萌发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
三、种子的寿命 seed longevity
? 种子寿命,种子从采收到失去发芽能力
的时间。
? 因植物种类和所处条件不同而不同,
1,短命种子
寿命在几小时至几周 。 例如杨, 柳, 榆, 栎, 可
可属, 椰子属, 茶属种子等 。
2,中命种子
寿命在几年至几十年 。 水稻, 小麦, 大麦, 大豆,
菜豆的种子寿命为 2年;玉米 2-3年;油菜 3年;蚕
豆, 绿豆, 豇豆, 紫云英 5-11年 。
3,长命种子
寿命在几十年以上 。 印度莲子 (Nelumbo nucifera
Gaertn.) 1040± 210年 。
? 种子寿命与贮藏条件,
? 干燥、低温。
? 顽 拗性种子( recalcitrant seed), 热
带植物的种子正好相反,不耐脱水干燥,
也不耐低温贮藏。 如:椰子、荔枝、龙
眼、芒果等。
种子休眠 Seed dormancy
是指成熟的植物种子即使在适宜的外界环
境条件仍不能萌发的现象 ——生理休眠 。
Reason and breaking of seed dormancy
1,种皮 (果皮 )限制
? 不透水性,例如在豆科、茄科、百合科等 ——
硬实种子。
? 不透气性。如深山含笑、椴树及苍耳种子。
? 种(果)皮坚硬,例如核果、苋菜等。
解除休眠方法,
?机械处理切伤种皮或去除种皮,
?浓硫酸处理,
?温水处理、有机溶剂处理等。
2、未完成后熟作用
? 胚的发育尚未完成
如:银杏、人参、欧洲白蜡树等。
? 生理上尚未完全成熟
如,苹果、桃、梨、杏等和松柏类。
解除休眠方法:
曝晒和低温层
积,GA处理
等。
3、抑制物质存在
果实或种子存在抑制种子萌发的物质
?脱落酸
?挥发性物质 ( HCN,NH3及乙烯, 乙醛, 芥子油, 精
油等 ) ;
?醛类和酚类 ( 水杨酸, 阿魏酸, 没食子酸, 咖啡酸
等 ) ;
?生物碱类 ( 咖啡碱, 古柯碱等 ) ;
?不饱和内酯类 如香豆素, 花楸酸等 。
解除休眠方法
清水冲洗, GA使用等 。
第二节 细胞的生长和分化
Growth and differentiation of Cell
? 植物的形态建成是以细胞的分裂、
生长和分化为基础的。
? 植物体各个器官的形态及整体的宏
观结构都是由组成它们的细胞的 分
裂方向、频度、细胞生长速率和分
化状态所决定的。
? 细胞的发育:分裂期、伸长期和分化期。
一、细胞分裂的生理
茎尖、根尖等顶端分生组织细胞,处于不
断地分裂、伸长和分化之中。
1,细胞周期 Cell cycle
从亲代细胞分裂结束到子代细胞分裂终止
所经历的时期。
分生细胞的特点:体积小、壁簿、核大、
内部充满原生质、无大液泡、合成代谢
旺盛、细胞持水力高的细胞。
细胞周期与周期时间
? 高等植物的细胞周期有 G1,S,G2和 M 4个时期。
? 四个时期持续的总时间称为周期时间 (Time of
cycle 简称 Tc)。
? 把 G1,S与 G2持续过程称为分裂间期 (interphase)
其中 S期较长,M期最短,G1与 G2期长短变化较大。
细胞有丝分裂的 4个时期,
G1(gap1),S(synthesis),G2(gap2),
M(mitosis)
? 通过有丝分裂细胞的去
向,
1、一部分细胞仍进入细
胞周期,继续下一次分
裂;
2、一部分细胞脱离细胞
周期,进入扩大和分化
阶段,形成某类行使特
定功能的细胞,即进入
细胞分化阶段 ;
3、一部分细胞分化后,
还可以重新进入细胞周
期进行分裂,即进入 脱
分化阶段。
二、细胞伸长的生理
脱离了分裂周期的细胞,首先是三维空间上的扩大;在茎
根等器官中,细胞扩大为单方向的,即伸长。
?细胞迅速吸水,液泡迅速增大,为扩大的最重要过程;
?代谢强度增加,物质合成迅速;
?细胞壁松驰及壁物质的合成与填充(纤维素分子)。
1、细胞生长方向受微纤丝取向的影响
? 细胞生长的原动力是膨压。这种压力是均等地向
各个方向的。如果没有壁的束缚,在膨压的作用
下,细胞应呈球状。然而,植物细胞都有各种形
状,主要取决于细胞壁中微纤丝的取向和交织程
度。
? 植株细胞中最常见的是圆柱形细胞,其伸长程度
远大于加粗程度,这是由于细胞圆柱面中所沉积
的 微纤丝通常与伸长轴的方向垂直,成圈状排列,
限制了细胞的加粗 生长,而对伸长生长的限制较
小。
由于微纤丝在壁中成带状沉积,局部地限制了生长,导致叶肉
细胞成为多突起的细胞。
叶肉细胞的形态建成过程
a.纤维素微纤丝的沉积变化。初期叶肉细胞相互紧密排列,纤维素
微纤丝均匀沉积,不久成带状局部沉积。带状成束的微纤丝局部
限制细胞扩大生长。
b.表层微管的排列变化。初期表层微管在同一方向上均匀排列,不
久表层微管呈带状成束排列,随着细胞的生长,表层微管非带区
也有表层微管,最后在细胞停止生长前,表层微管消失。
细胞壁的存在阻碍着细胞体积的增长。
克服这种阻碍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 增加膨压,因为只有当膨压超过细胞壁的抗
张程度时细胞才能生长;
?另一种是 让细胞壁松弛,减弱壁的强度。在通常情
况下,植物通过第二种方式使细胞生长。
壁松驰的机理,
? 细胞质膜 ATP酶,被 IAA激活后,将细胞质中的 H+分
泌到细胞壁中。
? 低 pH值一方面可降低壁中氢键的结合程度,另一方
面也可提高壁中适于酸化条件的水解酶的活性,使
壁发生松驰。
? 壁一旦松驰,在膨压的作用下,细胞就得以伸展。
同时,一些新合成的成壁物质会填充于壁中,以增
加壁的厚度和强度。
2、微纤丝的取向由微管控制
? 在细胞生长时微管聚集于壁下,
并在质膜内侧面沿着微纤丝沉积
方向有规则地排列。
? 用微管蛋白合成抑制剂秋水仙碱
处理,细胞壁中微纤丝的排列就
杂乱无章。
? 大量的研究都表明,微管在质膜
内侧面的排列方向控制着微纤丝
在细胞壁中的取向。
关于纤维素微纤丝沉积的一种模式
这种模式要点如下,
?纤维素是在原生质膜中合成
并沉积在细胞壁的内侧;
?质膜中有末端复合体,其中
含纤维素合成酶。复合体一
边在膜中移动,一边合成纤
维素,其移动的方向决定了
微纤丝沉积的方向;
?微管排列在质膜内侧,象轨
道一样引导着末端复合体在
膜中移动,从而控制了微纤
丝的沉积方向。
三、细胞分化的生理
Physiology of Cell differentiation
细胞分化,
形成不同形态和不同功能细胞的过程。
(一)细胞全能性( totipotency) Haberlandt( 1902),
?植物体的每个细胞携带着一套完整的基因组,并具
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在能力。
?细胞全能性是细胞分化的理论基础,细胞分化是细
胞全能性的具体表现。
(二) 极性
植物体、器官、组织或细胞沿轴向存在的某种形
态或生理生化的梯度差异。
? 极性是由各种环境梯度和
内部因子的梯度共同作用
的结果。
竹笋即使倒
置,总是在
茎基部产生根。
蒲公英根置于
潮湿环境中,总
是在其上部长出芽。
极性是分化的第一步
? 植株来自于受精卵;
? 受精卵的第一次分
裂就表现出极性,
产生生理和功能均
不同的顶端细胞和
基细胞。
极性产生的生理基础:
在环境和内部因素
共同作用下,细胞
内相关物质定位和
定向,使细胞建立
起轴向,形成不对
称性,最终导致细
影响细胞分化的因素,
? Plant hormone,IAA/CTK高, 有利根分化,
IAA/CTK低, 有利芽分化 。
? IAA和 GA促进维管组织分化 。
? Sucrose,低浓度 (1.5-2.5%)分化木质部, 高浓
度 ( >4%)分化韧皮部 。
? 中等浓度 (2.5%-3.5%)分化形成木质部和韧皮部,
而且中间具有形成层 。
? Light,不足分化差 。
丁香愈伤组织
四、组织培养 plant tissure culture
? 在无菌条件下,分离并在培养基中培养离体
植物组织 ( 胚,器官、细胞、原生质体等)
的技术。
? 用于离体培养的各种植物材料称为 外植体
( explant) 。
? 根据 外植体的类型,又可将组织培养 分为,
器官培养、组织培养、胚胎培养、细胞培养
以及原生质体培养 等。
? 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是植物细胞全能性。
? 愈伤组织,
在培养基中,
外植体细胞重
新分裂,形成
的匀质的、无
分化的、无组
织的细胞团。
? 脱分化,
外植体细胞本
身处于已分化
状态,其通过
组织培养 形成
无分化状态的
愈伤组织的过
程即为脱分化 。
植物组织培养的大致过程
? 外植体(待培养的器官、组织、细胞等)
的选择;
? 培养基的配制(营养物与激素)和灭菌;
? 培养条件的控制。
培养基组成
一般有五类物质,
1,无机营养物 ( 大量和微量元素 ) 。
2,碳源, 2-4%蔗糖 ( 也用葡萄糖 ), 还具有维持渗
透压的作用 。
3,维生素, 硫胺素 。
4,生长调节物质, 常用 2,4-D,NAA,KT,BA,GA
等 。
5,有机附加物, 如氨基酸 (甘氨酸 ),水解酪蛋白, 椰
子乳等 。
? 固体培养和液体培养
组织培养的应用
?快速繁殖;优良性状的克隆;
?脱毒苗的生产;
?培育无病毒种苗;
?新品种的选育,
? 花培和单倍体育种;
? 离体胚培养和杂种植株获得;
? 体细胞诱变和突变体筛选;
? 细胞融合和杂种植株的获得。
?人工种子和种质保存;
?药用植物和次生物质的工业化生产。
兰花
胡萝卜
花药和花粉培养,以获得
优良性状的单倍体植株
体细胞杂交,细胞(原生质体)融合和培养
1个叶
肉细胞
+
1个悬
浮细胞
矮牵牛
叶肉细
胞原生
质体
白化矮
牵牛悬
浮细胞
2个叶
肉细胞
+
2个悬
浮细胞
第三节 植物的生长
?在生命周期中,生物的细胞、组织和器官的
数目、体积或干重的不可逆增加过程称为 生
长,它 通过原生质的增加、细胞分裂和细胞
体积的扩大来实现 。
?通常将营养器官 (根、茎、叶 )的生长称为 营
养生长 (vegetative growth),繁殖器官 (花、
果实、种子 )的生长称为 生殖生长
(reproductive growth)。
根据生长量是否有上限,把生长分为,
?有限生长 (determinate growth) 叶、花、
果和茎的节间等器官的生长属于有限生长
类型;
?无限生长 (indeterminate growth) 营养
生长中的茎尖和根尖生长,以及茎和根中
形成层的生长属于无限生长类型。
一、营养器官的生长特性
? 1,植物生长大周期 Grand period of growth
? 植物生长动力学( Growth kinetics ) ——S型曲线。
生
长
生长时间
Lag phase
Logarithmic phase
Stationary phase
生长总量
生长速率
? 植物整体, 器官或组织在一生中, 生长表
现出, 慢一快一慢, 的基本规律, 总体
表现为 S型曲线 ( 生长速率表现为抛物线 )
的生长过程称 植物生长大周期 。
? 产生原因,细胞, 植株分析 。
? 应用,生产上采取促控措施必须在快期到
来之前 。
二、影响营养器官生长的条件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fluencing growth
1,Light
?间接影响,通过叶片的光合作用和蒸腾
作用 。
?直接影响,光影响植物形态建成 。
?光形态建成是指低能量的光对植物形态
发育的控制作用 。
黄化现象,缺光引起的
植物生长不正常现象。
特征,茎杆细长,叶淡
黄不展开,顶芽成钩
状,组织分化程度低,
机械组织不发达,含
水量高,干物质少。
蔬菜生产上应用,
如豆芽、韭芽、包心菜
等。
大田生产防止过密 。
光对生长的抑制作用
?UV——高山植物生长矮小。 UV导致 IAA
下降,生长下降。红光下植物的生长明
显徒长,温室植物常徒长,生长嫩弱,
细长。
?在农业生产上,浅蓝色塑料薄膜比无色
的好。大地播种要防止过密。
2,Temperature
? 植物生长的温度三基点,最高 ——最
适 ——最低温度。
杉木不过淮水,樟树不跨长江。
?原产热带或亚热带的植物 温度三基点较
高,分别为 10℃, 30~ 35℃ 和 45℃ 左右;
?原产温带的植物 生长温度三基点稍低,
分别为 5℃, 25~ 30℃, 35~ 40℃ 左右;
?原产寒带的植物 生长温度三基点更低,
如北极的植物在 0℃ 以下仍能生长,最适
温度一般不超过 10℃ 。
? 生长的最适温度是指植物生长最快的温
度,但并不是植物生长最健壮的温度。
? 协调最适温:比最适温度略低,生长比
最适温度略慢,但植物生长最健壮的温
度。
? 温周期现象 (thermoperiodicity of growth)
是指昼夜变温对植物生长发育的效应。
? 昼夜温差 大促进植物生长。
3,Water
?,干长根、湿长芽”。
? 根 ——细胞分裂,芽 ——细胞伸长。
4,O2
? O2足生长快。
?一般应保持土壤 O210-15%。
?生产上中耕松土。
5,Mineral nutrition
? 缺乏生长不良,过多引起中毒。
Growth periodicity
植物生长的周期性指植物或植物器
官的生长速率随昼夜或季节发生着规律
的变化的现象 。
Daily periodicity
? 植物生长速率, 一般白天大于晚上 。
? 但在温度偏高, 水分不足的情况下白天生
长慢, 夜间生长快 。
? 昼夜温差大, 促进生长 。
Seasonal periodicity
1,Seasonal periodicity of bud
? 许多温带树木, 春天发芽, 秋天落叶, 并以休
眠芽过冬 。
? 温带树木芽的休眠与萌发
芽生长、长叶
秋天短日照,
叶片合成 ABA
抑制生长、促进休眠
冬季低温,
ABA下降,
GA合成
低温
芽休眠加深
芽萌发
芽萌发(春天)
热带植物? 春夏季节
高温
原因 ——秋
季短日照
1,Seasonal periodicity of root
?一般一年有 2次生长,春天 ——比芽的萌生要早
些, 秋天 ——落叶前后 。
?一般认为根的周期性生长是一种, 强迫休眠, 。
Plant growth correlation
植物体各部分间的相互协调与制约的现象
称为相关性 (correlation)。
1, Correlation between shoot and root
Exchange of substance and signal between shoot
and root
?,壮苗必须先壮根,,, 根深叶茂, 。
? 地上部分为地下部分提供光合产物, IAA和维
生素 B1;
? 地下部分为地上部分提供水分, 矿质, 植物激
素 (CTK,GA,ABA)及部分氨基酸等 。
? 两者缺一不可 。
? 因此地上部和地下部生长必须协调 。
Root-shoot ratio
? 是植株根系与地上部分干重 (或鲜重 )的比值。
根冠比 =
地上部的干重
地下部的干重
Factors influencing root-shoot ratio
and regulation of the ratio
1,H2O
?含水量下降, 根冠比上升 。
?生产上, 蹲苗,,, 拷田, 。
2,mineral nutrition
?N↑,根冠比 ↓; N↓,根冠比 ↑。
?叶菜类多施 N肥 。
?PK肥 ↑根冠比 ↑。 块根 ( 块茎 ) 类多施 PK肥 。
3,Light
光 ↑根冠比 ↑。
4,Temperature
温度 ↓,根冠比 ↑。
5,修剪, 根冠比 ↓。
6,中耕, 深断根, 根冠比 ↑
Correlation between main stem and
branch——Apical dominance
植物主茎顶芽生长快,侧芽生长慢甚至
不明发的现象称为 顶端优势 。
? 有顶端优势
? 树木:松, 柏, 水杉等 。
? 农作物:向日葵, 烟草, 黄麻, 高粱, 玉米等 。
? 没有顶端优势
? 树木:大叶黄扬, 荚竹桃等 。
? 农作物:稻, 麦分蘖强烈 。
?生产上保护顶端优势
麻类, 烟草, 向日葵, 玉米, 高粱等 ;
?生产上去除顶端优势
果树, 行道树, 花卉;棉花, 大豆等 。
产生顶端优势的原因
? (1)营养假说
? (2)IAA假说
? (3)IAA与 CTK共同作用假说
? (4)ABA假设。
1、营养假说
由戈贝尔 (K.Goebel,1900)提出。
? 该假说认为,顶芽是一个营养库,它在胚中就
形成,发育早,输导组织也较发达,能优先获
得营养而生长,侧芽则由于养分缺乏而被抑制。
这种情况在营养缺乏时表现更为明显。
? 如亚麻植株在缺乏营养时,侧芽生长完全被抑
制,而在营养充足时侧芽可以伸长。
? 但该假说未涉及激素 对芽生长 的调节作用。
2、激素抑制假说
蒂曼和斯科格 (K.V.Thimann & F.Skoog,1934)
指出,顶端优势是由于生长素对侧芽的抑制作
用而产生的。植物顶端形成的生长素,通过极
性运输,下运到侧芽,侧芽对生长素比顶芽敏
感而使生长受抑制。
证据,
(1)植物去顶以后,可导致侧芽的生长;
(2)使用外源的 IAA可代替植物顶端的作用,抑制
侧芽的生长。
(3)施用生长素运输抑制剂,或对主茎作环割处
理阻止生长素下运,可导致处理部位下方的侧
芽生长。
问题点,
根据这一假说,在切去顶端后植物侧芽中的内源生长素含量应该立
即减少。但这一推测一直未被证实。
根据假说,顶芽中生长素下运到侧芽应转为向上运输后才能进入侧
芽。但众所周知,生长素一般只能极性向下运输。
有人把 14C标记的 IAA涂在去顶的切口上,发现放射性物质由切口向
茎中运输,但在侧芽中未检测到有放射性。
如果把 IAA直接施加到侧芽上,也没有观察到对侧芽生长的抑制作
用,有时反而有所促进。
科卡尔 (Cocal)等人 (1991)发现菜豆幼苗在去顶后 4~ 24小时中,侧
芽内 IAA含量不是减少而是增加了 5倍,而 ABA含量则比对照减少
了 30%~ 70%。同时观察到侧芽鲜重在去顶后 8小时开始增加,24
小时更为明显。 IAA和 ABA含量变化发生于侧芽鲜重增加之前,提
示这两种激素均可能与侧芽生长有关,同时否定了上述的顶芽合
成生长素极性下运抑制侧芽的, 激素抑制, 假说。
3、营养转移假说
?温特 (F.Went,1936)将营养假说和激素假说相结
合,提出营养转移 (nutrient diversion) 假说,
认为:生长素既能调节生长,又能控制代谢物的
定向运转,植物顶端是生长素的合成部位,高浓
度的 IAA使其保持为生长活动中心和物质交换中
心,将营养物质调运至茎端,因而不利侧芽的生
长 。
?证据,植物顶端产生的生长素可以决定矿质元
素和同化物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方向及其分布,生
长素通过影响同化物在韧皮部的运输来控制植物
茎中的营养梯度。
?问题点,例如,从植株去顶到可见的侧芽生长
开始之前的这段时间内,并未测到植株茎节部内
源养分含量的增加。
4、细胞分裂素在顶端优势中的作用
威克森 (Wickson)和蒂曼 (1958)首先报道,用
细胞分裂素处理豌豆植株的侧芽可以诱导侧
芽生长。
?有人比较了两种不同顶端优势强度的番茄品
系后指出,在顶端优势强的突变种中,细胞
分裂素含量低。
?有人在去顶及除去子叶的豌豆幼苗根部施加
放射性苄基腺嘌呤,发现细胞分裂素在侧芽
内的浓度增加,侧芽萌发被促进。
?这些都说明细胞分裂素能促进侧芽萌发,解
除顶端优势 。
5、原发优势假说
? 班更斯 (F.Bangenth,1989)提出了原发优势
(Primigenic dominance)假说。
?认为器官发育的先后顺序可以决定各器官间的优
势顺序,即先发育的器官的生长可以抑制后发育
器官的生长。
?顶端合成并且向外运出的生长素可以抑制侧芽中
生长素的运出,从而抑制其生长。
?由于这一假说中所提到的优势是通过不同器官所
产生的生长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所以也
称为生长素的自动控制 (autoinhibition)假说。
?植物顶端优势的研究已有近 100年的时间了,
其间提出了多种假说,众说不一,但有一点
是共同的,都认为顶端是信号源。
?通常认为这信号源是由顶端产生并极性向下
运输的生长素,它直接或间接地调节着激素、
营养物质的合成、运输与分配,从而促进顶
端生长而抑制侧芽的生长。
?而细胞分裂素等其它植物激素、营养物质以
及 Ca2+浓度等也影响着顶端优势,因此顶端
优势可能是多种因子综合影响的结果。
三、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相关
Correlation between vegetation and reproduction
1,营养生长不良, 生殖器官少而小
2,营养生长过旺, 生殖器官的生长受阻
? 如 禾谷类作物贪青迟熟, 秕粒增加 。
? 果树, 棉花等的枝叶徒长, 落花落果等 。
3,生殖器官过多, 营养器官的生长受抑甚至早
衰
? 如茶树开花, 少年结果, 易导致树势早衰 。
? 果树大小年等。
第四节 植物的运动
Section 5 Movement in plant
? 向性运动 Tropic movement and 感性运动
nastic movement。
一、向性运动
? 向性运动是由外界因素单方向的刺激而
产生的生长性运动。
? 有向光性、向重力性、向化性等。
1、向光性 Phototropism
植物随光的方向而弯曲的现象, 称为向光性 。
(1) 正向光性
(2) 负向光性
(3) 横向光性
向光性与生长素的侧向分布有关
向光性可能与胡萝卜素和核黄素有关
由植物隐花
色素控制
2,向重力性 Gravitropism
以重力线为标准, 向一定方向生长的特性,
这种特性称为 向重力性 。
?正 ( 或直 ) 向重力性 ——根,
?负向重力性 ——茎干 。
正 向地性和负向地性
二、感性运动 Nastic movement
是指外界因素均匀地作用于整株植物或某
些器官所引起的运动。
1、感夜运动
?——花昼开夜合或夜开昼闭,背腹结构
不对称生长。
?含羞草、合欢的叶片 (或小叶 )白天高挺展
开,晚上合拢或下垂,细胞膨压的改变
引起。
? 感震性运动
? —— 含羞草受震闭叶 ( 或枝条下垂 ) 。
三、生理钟 Circadian rhythm
? 植物体内部的测时系统控制, 这种周期
性的生理活动会持续进行一段时间 。 运
动的周期不是正好等 24小时, 而是在 22-
28 小时, 因 此 称 为 近 似 昼 夜 节 奏
(circadian rhythm),也叫生物钟或生理
(physiological clock)。
Changes in rca mRNA accumulation in leaves of rice grown under different
light condition,mRNA level were estimated with a ImageQuant Vision 5.1
(Molecular Dynamics)
A:12-h light/12-h darkness.B,Constant darkness,C:Constant light,
Northern blotting shows changes in the expression of rca with probe as rca,
0
50
100
150
0 6 12 18 24 30 36 42 48
A
0%
20%
40%
60%
80%
100%
0%
20%
40%
60%
80%
100%
0%
20%
40%
60%
80%
100%
0 6 12 18 24 30 36 42 48
C
0
50
100
150
0 6 12 18 24 30 36 42 48
B
0
50
100
150
0 6 12 18 24 30 36 42 48
C
A B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