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材料与成形技术
铸造成形(一)
上海大学
鞠鲁粤教授
2
第 2章 铸造成形 2,1概述
3
第 2章 铸造成形
与其他零件成形工艺相比, 铸造成形具有 1、
生产成本低 2,工艺灵活性大 3,尺寸大小不
限 4,形状结构复杂 5,铸件的质量范围大
( 可由几克到数百吨, 壁厚可由 0.3mm到 1m)
与当前世界工业化国家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的
铸造生产的差距不是表现在规模和产量上,而是
集中在质量和效率上。国内外铸造生产技术水平
的比较见表 2-1。
4
铸件的生产工艺方法大体分为砂型铸造和
特种铸造两大类。砂型铸造可分为 手工造型和
机器造型 两种,特种铸造是除砂型铸造以外的
其他各种铸造方法,主要包括:熔模铸造、离
心铸造、压力铸造、低压铸造、陶瓷型铸造、
实型铸造、磁性铸造、石墨型铸造、真空吸铸
和差压铸造等。
5
旧砂
型芯砂 造型 砂箱
配置 制芯
工装 合型 落 铸件 清理 后处理 检 出
准备 浇注 砂 精整 热处理 验 厂
炉料 合金
准备 熔炼
报废铸件
图 2-1 砂型铸造流程图
6
2.2 铸件形成理论基础
2.2.1金属的充型
液态金属充满铸型,获得尺寸精确、轮廓
清晰的铸件,取决于充型能力。在液态合金充
型过程中,一般伴随着结晶现象,若充型能力
不足时,在型腔被填满之前,形成的晶粒将充
型的通道堵塞,金属液被迫停止流动,于是铸
件将产生浇不足或冷隔等缺陷。
7
铸件的浇不足与冷隔
8
充型能力首先取决于金属液本身的流动能
力,同时又受铸型性质、浇注条件及铸件结构
等因素的影响。
影响充型能力的因素有,合金的流动性、
铸型的蓄热系数、铸型温度、铸型中的气体、
浇注温度、充型压力、浇注系统的结构、铸件
的折算厚度、铸件的复杂程度等。 如表 2-2所
示。
9
表 2-2 影响充型能力的因素和原因
序号 影响因素 定 义 影 响 原 因
1 合金的流动性 液态金属本身的流动能

流动性好,易于浇出轮廓清晰,薄而复杂的铸件;
有利于非金属夹杂物和气体的上浮和排除;易于对铸
件的收缩进行补缩 。
2 浇注温度 浇注时金属液的温度 浇注温度愈高,充型能力愈强
3 充型压力 金属液体在流动方向上
所受的压力
压力愈大,充型能力愈强。但压力过大或充型速度
过高时,会发生喷射、飞溅和冷隔现象
4
铸型中的气体
浇注时因铸型发气而形
成在铸型内的气体
能在金属液与铸型间产 生气膜,减小摩擦阻力,但
发气太大,铸型的排气能力又小时,铸型中的气体压
力增大,阻碍金属液的流动
10
续表 2-2 影响充型能力的因素和原因
5 铸型的蓄热系数 铸型从其中的金属吸取
并存储在本身中热量的能

蓄热系数愈大,铸型的激冷能力就愈强,
金属液于其中保持液态的时间就愈短,充
型能力下降
6 铸型温度 铸型在浇注时的温度 温度愈高,液态金属与铸型的温差就愈
小,充型能力愈强。
7 浇注系统的结构 各浇道的结构复杂情况 结构愈复杂,流动阻力愈大,充型能力
愈差
8 铸件的折算厚度 铸件体积与表面积之比 折算厚度大,散热慢,充型能力好
9 铸件复杂程度 铸件结构复杂状况 结构复杂,流动阻力大,铸型充填困难
11
2.2.2 金属的凝固
一,凝固动态曲线
图 2-2所示是铸件的凝固动态曲线,也是根
据直接测量的温度 -时间曲线绘制的。
曲线 Ⅰ 与铸件断面上各时刻的液相线等温
线相对应,称为“液相边界”。曲线 Ⅱ 与固相
线等温线相对应,称为“固相边界”。
12
13
二,铸件的温度场
铸型的温度场可由傅立叶导热微分方程给出
t
z
t
y
t
x
tt 2
2
2
2
2
2
2
)( ??
?
??
?
??
?
??
?
? ??
?
2
2
2
2
2
2
2
z
t
y
t
x
tt
?
??
?
??
?
???
? 为拉普拉斯算子,为导温系数
)/( 2 sm
c ?
?
? ?
( 2-1)
导热系数
比热 密度
?
14
导温系数亦称热扩散率,其引入是出于对不稳
定热传导过程的需要。在不稳定热传导过程中,材
料内经历着热传导的同时还有温度场随时间的变化。
热扩散率正是把两者联系起来的物理量,表示温度
变化的速率。在加热和冷却相同的条件下,越
大的材料各处的温差越小。金属工件在加热炉内被
加热的情形是一种典型的不稳定导热过程。要计算
出经过多长时间才能使工件达到某一预定的均匀温
度,就需要知道导温系数。
?
15
下面以半无限
大铸件为例,运用
导热微分程求铸件
和铸型的温度场。
假设具有一个平面
的半无限大铸件在
半无限大的铸型中
冷却,如图 2-3所
示。
16
铸件和铸型的材料是均质的,其导温系数
?1和 ?2近似地为不随温度变化的定值;铸型的
初始温度为 t20;液态金属充满型腔后即停止流
动,且各处温度均匀,即铸件初始温度为 t10 ;
将座标的原点设在铸件与铸型的接触平面处。
在这种情况下,铸件和铸型任意一点的温度 t与
y和 z无关,为一维导热问题,即
17
导热微分方程具有如下形式:
0,0 2
2
2
2
?
?
?
?
?
?
z
t
y
t
2
2
x
tt
?
?
?
?
?
?
?
其通解为
)
2
(
??
x
D e r fCt ??
18
式中 t—— 时间为 ?时,物体(铸件或铸型)
内距平面为 x处的温度;
C,D —— 可利用单值条件求出。
?
??
??
? ?
???
2
0
22
)
2
(
x
de
x
er f
称为高斯误差函数,可查表 2-3选取。
2
1
2
1
1
x
tt
?
??
?
? ?
?
对于铸件,导热微分方程为
19
其通解为
利用单值条件求出 C1,D1。
x=0( ? >0)时,t1=t2=tF,
x= -?时,t1=t10(或 ? =0时,t1=t10 ):
FtCer f ??
?
?
?
?
?
?
?
?
1
1
0
2
0
??
? ? 101D 1 tte r f F ??????
2)-(2
2 1
111
?
?
?
?
?
?
?
?
??
??
x
e r fDCt
tF -界面温度
20
代入式( 2-2)得:
其通解为
2
2
2
1
2
x
tt
?
??
?
? ?
?
对于铸型,导热微分方程为
)
2
()(
1
101 ??
xe r ftttt
FF ???
4)-(2 )
2
(
2
222 ??
xe r fDCt ??
同理,利用单值条件求出:
FF ttDtC ??? 2022
( 2-3)
21
代入式( 2-4)得:
求出。为此,对 t1和 t2在 x=0处求导:
式中 tF— 界面温度,可利用边界条件 (x=0,?>0)
5)-(2 )
2
()(
2
202 ??
xe r ftttt
FF ???
6)-(2
0
2
2
0
1
1
??
??
?
??
?
?
??
??
?
??
?
?
?
xx x
t
x
t ??
?????? 2
20
0
2
1
10
0
1 ; F
x
F
x
tt
x
ttt
x
t ??
??
?
??
?
?
???
??
?
??
?
?
?
??
22
?
?
?
?
?
?
?
?
?
?
??
?
?
?
?
?
)
2
()
3-2
1
10
??
x
e r f
x
tt
x
t
x
t
F

)求偏导:对式(
2
)
2
(
1
2
01
1
2
1
2
)( ;
2
)(
2
)
2
(
??
??
?
??
?
???
x
b
x
eebf
x
xb
de
x
er f
?
?
?
???
? ?已知:
)2()(
1
101 ??
xe r ftttt
FF ???
23
因为:根据定积分性质
? ? ????
?
???
??
??
?
1
2
12
2
)
2
(
)()(
0
)
2
(
2
0
)(
0
2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x
x
x
xb
e
de
dx
dx
er f
dx
d
dx
db
bfdtxf
dx
d
将上式代入式( 2-6)整理得:
24
式中
7)-(2
21
202101
bb
tbtbt
F ?
??
铸型的蓄热系数。
铸件的蓄热系数;
????
????
2222
1111
??
??
cb
cb
则并令如果,,0
1
2
20 b
bt ?? ?
8)-(2
1
10
??
? tt F
25
最后得到铸件的温度场方程式( t20=0)为:
9)-(2
2
e r f -1
1 1
10
1
?
?
?
?
?
?
?
?
?
?
?
?
?
?
?
?
?
?
??
?
?
xt
t
铸型的温度场方程式( t20=0)为:
10)-(2
2
e r f-1
1 1
10
2
?
?
?
?
?
?
?
?
?
?
?
?
?
?
?
?
?
?
??
?
?
xt
t
2
1
?
?? ?式中
26
三,金属的凝固方式
铸件的“凝固方式”是依据凝固区的宽窄来
划分的。一般分为 逐层凝固方式、体积凝固(或
称糊状凝固)方式和中间凝固方式 。
1,逐层凝固方式
图 2-4a为恒温下结晶的纯金属或共晶成分合
金某瞬间的凝固情况,随着温度的下降,固体层
不断加厚,逐步达到铸件中心,这种情况称为
“逐层凝固”。
27
tc是结晶温度,T1和 T2
是铸件断面上两个不同时
刻的温度场,从图中可以
看到,恒温下结晶的金属,
在凝固过程中其铸件断面
上的凝固区域宽度等于零,
断面上的固体和液相由一
条界线(凝固前沿)清楚
地分开 。
28
2 体积凝固方式
如果合金的 结晶温度范围很宽 (图 2-5a),
或因铸件断面温度场较平坦 (图 2-5b),铸件凝
固的某一段时间内,其凝固区域很宽,甚至贯穿
整个铸件断面,而表面温度尚高于 ts,这种情况
称为“体积凝固方式”,或称“糊状凝固方式”。
29
3、中间凝固方式
如果 合金的结晶
温度范围较窄(图 2-
6a),或因铸件断面
的温度梯度较大 (图
2-6b),铸件断面上
的凝固区域宽度介于
前二者之间时,则属
于“中间凝固方式”。
30
凝固区域的宽度可以根据凝固动态曲线上的
“液相边界”与“固相边界”之间的纵向距离直接
判断,因此,这个距离的大小是划分凝固方式的
一个准则 。 如果两条线重合在一起 ──恒温下结晶
的金属,或者其间距很小,则趋向于逐层凝固方式。
如果二曲线的间距很大,则趋向于体积凝固方式。
如果二曲线的间距较小,则为中间凝固方式。
由上述可知,铸件断面凝固区域的宽度是由
合金的结晶温度范围和温度梯度两个量决定的 。
31
铸件的温度梯度主要取决于:
(1) 合金的性质 合金的凝固温度愈低、导热
率愈高、结晶潜热愈大,铸件内部温度均匀化能力
愈大、而铸型的激冷作用变小,故温度梯度小(如
多数铝合金);
(2) 铸型的蓄热能力 铸型蓄热能力愈强,激
冷能力愈强,铸件温度梯度愈大;
(3) 浇注温度 浇注温度愈高,因带入铸型中热
量增多,铸件的温度梯度减小。
32
2.2.3 铸件凝固时间的计算
铸件的凝固时间是指从液态金属充满铸型
后至凝固完毕所需要的时间。确定铸件凝固时
间的常用方法有 理论计算法和经验计算法 两种。
一,理论计算法
? ? 11)-(2 1
2
20
0
2
???Fx
tt
x
t ??
??
?
??
?
?
?
?
根据傅立叶定律,得:
12)-(2 )(b)( 202
2
202
?????
?
?
ttttQ FF ????
?
?
对式 (2-5),求
33
上式积分后求得铸型单位面积在 ?时间内吸收的
热量 q′:
铸型通过整个工作表面积吸收的总热量 Q′:
1 3 )-(2 )(2' 202 ?
?
ttbq F ??
1 4 )-(2 )(2' 1202 ?
?
SttbQ F ??
在同一时间内,铸件放出的热量 Q,:
? ? 15)-(2 )('' 11 sttCLVQ ??? 浇?
34
因为 Q ′=Q”,得
对铸件的凝固时间进行理论计算,必须知
道铸件和铸型的热物理参数,金属液的浇注温
度,铸型的初始温度和铸件-铸型的界面温度,
计算比较麻烦。因此,在实际使用中常常采用
经验计算法计算。
16)-(2
)(
2
20
1
1
1
2
1
tt
ttCL
S
V
b
ρ
F
s
?
??
? 浇??
35
二, 经验计算法
1,平方根定律法
铸型单位面积,在时间内从铸件吸收的热量已
由公式 (2-13)给出,在此时间内铸件凝固了 ξ 厚
度,所放出的热量为:
''' 得,qq ?
? ? )(
)(2
11
202 ?
??
?
s
F
ttCL
ttb
??
?
?

? ?sttCLq ??? 浇('' 11??
36

? ? 17 )-(2 )(
)(2
11
202
s
F
ttCL
ttbK
??
??
浇??

19)-(2 18)-(2 2
2
K
K ???? ??
式中
)m i n/cm(
);cm(
( m i n ) ;
2/1
凝固系数
凝固层厚度
凝固时间
??
??
??
K
?
?
凝固系数 k的取值见表 2-4。
37
所以铸件的凝固速度为:
图 2-7是根据公式 (2-18)和 (2-20)得出的凝固层
厚度和凝固速度 v与时间 ?的关系曲线。可以清楚
地看出,?- ?是抛物线关系,凝固初期增长很快,
以后逐渐缓慢;在浇注后最初瞬间 v 值很大,过
一段时间凝固速度急剧下降,以后则变化很小。
2 0 )-(2 ( c m / m i n )
2
1
??
? k
d
dV ??
38
39
2,折算厚度法
当铸件合金、铸型和浇注条件确定之后,铸件
凝固时间取决于铸件体积与散热表面积之比,即
折算厚度(模数) 。由于考虑了铸件结构形状的影
响,计算值更接近实际。
21 )-(2 1 2
2
2
2
1
K
R
KS
V ?
?
?
??
?
???
式中 τ ── 凝固时间( min); V── 铸件体积( cm3);
S── 铸件散热表面积( cm2),R── 铸件折算厚度( cm)
K── 凝固系数( cm/min1/2),见表 2-4。
40
应用折算厚度法计算铸
件凝固时间时,可将复杂
的铸件化为简单的平板、
圆柱、球、长方体等的
图 2-8 铸钢件凝固时间与
折算厚度的关系组合,分
别计算各简单体的折算厚
度,其中 R最大的简单体的
凝固时间即为铸件的凝固
时间。
41
折算厚度法也是近似的方法,对于大平板、
球和长的圆柱体较为准确。对于短而粗的杆和
立方体铸件,由于边缘和棱角散热效应的影响
较大,计算结果一般比实际凝固时间长约 10
%~ 15%。如果被金属包围的型芯,其直径或
厚度较小时,因型芯很快达到热饱和,与型芯
接触的铸件表面可不纳入铸件散热面积。
42
2.2.4 合金的收缩、应力及变形
一,合金的收缩及影响因素
1.收缩
铸件在凝固和冷却过程中,其体积和尺寸减小
的现象称为收缩。
收缩是铸件中许多缺陷 (如缩孔、缩松、裂纹、
变形和残余应力等 )产生的基本原因 。为了获得形
状和尺寸符合技术要求,组织致密的健全铸件,必
须对收缩加以控制。
合金的收缩量常用体收缩率或线收缩率来表示。
43
金属从浇注温度冷却到室温要经历三个互
相联系的收缩阶段:
(1)液态收缩 原因:气体排出;空穴减少;原子
间间距减小 。
(2)凝固收缩 原因:空穴减少;原子间间距减小 。
( 1)与( 2)在外部表现皆为体积减小,一般
表现为液面降低,因此称为体积收缩。是缩孔
或缩松形成的基本原因。
(3) 固态收缩 原因空穴减少;原子间间距减小。
44
固态收缩还引起铸件外部尺寸的变化故称尺
寸收缩或线收缩。 线收缩对铸件形状和尺寸精度
影响很大,是铸造应力、变形和裂纹等缺陷产生
的基本原因 。
不同的合金收缩率不同。在常用的合金中,铸
钢的收缩最大,灰口铸铁的收缩最小。因为灰口
铸铁中大部分碳是以石墨状态存在的,由于石墨
的比容大,在结晶过程中,石墨析出所产生的体
积膨胀,抵销了合金的部分收缩 (一般每析出 1%
的石墨,铸铁体积约增加 2%)。
45
2.影响收缩的因素
(1) 化学成分 铸钢,随着碳含量增加,收缩率增大。
灰口铸铁,随着碳和硅的含量增加,则石墨增加,收缩率
下降。合金的化学成分不同,收缩率也不同。
(2) 浇注温度 浇注温度升高,合金的液态收缩量增加,
故合金的总收缩量增大。
(3) 铸件结构和铸型条件 铸件在铸型中是受阻收缩而
不是自由收缩。阻力来自于铸型和型芯;铸件的壁厚不同,
各处的冷却速度不同,冷凝时,铸件各部分相互制约也会
产生阻力。因此铸件的实际线收缩率比合金的自由线收缩
率要小。
46
47
3.缩孔及缩松
缩孔和缩松
可使铸件力学性
能、气密性和物
化性能大大降低,
以至成为废品。
是极其有害的铸
造缺陷之一。
48
缩孔的形成过程:
49
集中缩孔易于检查和修补,便于采取工艺措
施防止。但缩松,特别是显微缩松,分布面广,
既难以补缩,又难以发现 。合金液态收缩和凝固
收缩愈大 (如铸钢、白口铸铁、铝青铜等 ),收缩
的容积就愈大,愈易形成缩孔。 合金浇注温度愈
高,液态收缩也愈大 (通常每提高 100℃,体积收
缩增加 1.6%左右 ),愈易产生缩孔 。 结晶间隔大
的合金,易于产生缩松 ; 纯金属或共晶成分的合
金,易于形成集中的缩孔 。图 2-9表示相图与缩
孔、缩松和铸件致密性的关系。
50
51
二,铸造应力及变

铸件凝固后继
续冷却,若收缩受阻,
则在铸件内会产生铸
造应力。它是铸件产
生变形和裂纹的基本
原因。 铸造应力分为
热应力和收缩应力 。
52
1,热应力
铸件因壁厚不均匀,或铸件中存在着较大的
温差,在同一时间内铸件各部分收缩不同,先
冷却的部位阻碍了后冷却部位的收缩,在其内
部产生了内应力。
铸件产生热应力与变形的规律:
① 薄壁、细小部位:冷得快,受压应力 (凸
出);
② 厚壁、粗大部位:冷得慢,受拉应力 (凹
进)。
53
2,收缩应力
铸件在固态收缩时,因受到铸型、型芯、浇
冒口、箱挡等外力阻碍而产生的应力称为收缩应
力。
收缩应力使铸件产
生拉应力或切应力,并
且是 暂时的 。但是如果
在某一瞬间收缩应力和
热应力同时作用超过了
铸件的强度极限时,铸
件将产生裂纹。
54
3,铸件的变形
带有残余应力的铸件是不稳定的,会自发地
变形使残余应力减少而趋于稳定。如对于厚薄
不均匀,截面不对称及具有细长特点的杆类、
板类和轮类等铸件,当残余铸造应力超过铸件
材料的屈服点时,往往会发生翘曲变形。
55
1,防止缩孔、缩松的方法
基本原则:针对该合金的收缩和凝固特点制定正
确的铸造工艺,使铸件在凝固过程中建立良好的
补缩条件,尽可能使缩松转化为缩孔,并使缩孔
出现在铸件最后凝固的地方 。这样,在铸件最后
凝固的地方安置一定尺寸的冒口,使缩孔集中于
冒口中,或者把浇口开在最后凝固的地方直接补
缩,就可以获得健全的铸件。
三,缩孔、缩松、应力和变形的防止方法
56
缩松转化为缩孔的途径可从两方面考虑:
第一,尽量选择凝固区域较窄的合金,使合
金倾向于逐层凝固,从根本上解决缩松的生成条
件;
第二,对一些凝固区域较宽的合金,可采用
增大凝固的温度梯度办法,使合金尽可能地趋向
于逐层凝固。
(1) 使缩松转化为缩孔的方法
57
要使铸件在凝固过程中 建立良好的补缩条件,
主要是通过控制铸件的凝固方向使之符合, 定向
凝固原则, 。
(2) 防止缩孔的方法
58
铸造热应力是由于铸件壁厚有大小, 冷却有
先后, 致使铸件收缩不一致而形成 。 防止热应力
和变形的方法是采用同时凝固原则 。
2,防止应力和变形的方法
59
同时凝固原则的优点
凝固期间不容易产生热裂, 凝固后也不易引
起应力, 变形;由于不用冒口或冒口很小而节省
金属, 简化工艺, 减少工作量 。 缺点是铸件中心
区域往往有缩松, 铸件不致密 。
同时凝固一般用于以下情况:
(1) 碳硅含量高的灰铸铁,其体积收缩较小甚至不
收缩,合金本身不易产生缩孔和缩松。
60
(2) 结晶温度范围大,容易产生缩松的合金(如锡
青铜),对气密性要求不高时,可采用同时凝固。
(3) 壁厚均匀的铸件,尤其是均匀薄壁铸件。
(4)球墨铸铁件利用石墨化膨胀力实现自身补缩时,
则必须采用同时凝固原则 。
(5)由于合金性质宜采用定向凝固原则的铸件, 当
热裂, 变形成为主要矛盾时, 也可采用同时凝固原
则 。
61
为使铸件实现定向凝固或同时凝固原则, 可采
取下列工艺措施:
(1)正确布置浇注系
统的引入位置, 确
定合理的浇注工艺;
(2)采用冒口;
(3)采用补贴;
(4)采用具有不同蓄热
系数的造型材料或冷铁 。
3,两种凝固原则应采用的工艺措施
62
合金的铸造性能包括:
流动性, 收缩, 氧化性, 吸气性, 偏析等 。
2.2.5 合金的铸造性能
合金的流动性是
指熔融金属的流动能
力 。它是影响熔融金
属充型能力的主要因
素之一。
一、流动性
63
1.化学成分
纯金属和共晶成份合金流动性好,结晶温度
范围宽的合金流动性差; Si,P可提高流动性,
S可降低流动性。
影响流动性的因素:
2.浇注温度
T?,流动性 ?;易产生浇不足、冷隔等缺陷。
3.铸型充填条件
铸型传热速度、充型压力、排气口、铸型壁
厚等。
64
收缩是铸造合金在凝固、冷却过程中,其
体积或尺寸减少的现象。
1,体收缩率 与 线收缩率
二,收缩性
%100E
0
0
?
?
?
V
VV

%1 0 0
0
0
?
?
?
L
LL
E
线
材料种类 线收缩率 体收缩率
灰口铸铁 1% 5 ~ 8%
铸造有色金属 1, 5% 5%
铸造碳钢 2% 10 ~ 14%
2,收缩性
收缩性是指铸件在收缩的过程中产生逐层
凝固获得良好的补缩性能的能力 。
65
三、吸气性
合金在熔炼和浇注过程中吸收气体的特性,
称为吸气性。
1.影响吸气性的因素
① 温度;② 合金的种类和气体的成份;
2.危害:
① 可导致铸件产生气孔,甚至可达整个铸件截
面,而气孔尺寸小;如铝合金中析出气孔多而小,
称为“针孔”,既影响铝合金的力学性能;又严
重影响铸件的气密性。
66
② 使金属氧化;
③ 钢中过量的氢易使钢塑性降低(氢脆),甚
至产生裂缝。
3.防止气孔的措施:
① 严格控制气体来源,或对液态金属保护;
② 冶金脱气和机械脱气;
③ 适当 ↓浇注温度,让气体排出。
67
四、成份偏析
定义,铸件中化学成份不均匀的现象 。
2,分类,晶内偏析(枝晶偏析)、区域偏析
① 晶内偏析 晶粒内各部分化学成分不均匀
的现象。对铸件质量影响不大。
② 区域偏析,因合金组元的比重不同或因合
金组元的熔点不同,导致铸件区域性化学成分不
均匀的现象。它可以通过浇注时充分搅拌或加快
合金冷却速度来防止。
68
在铸造生产中, 一般根据产品的结构, 技术
要求, 生产批量及生产条件进行工艺设计 。 大
批量定型产品或特殊重要铸件的工艺设计应订
得细致些, 单件, 小批生产的一般性产品则可
简化 。
砂型铸造的特点:
① 可以制造形状复杂的毛坯或零件;
2.3 砂型铸造工艺分析
69
② 加工余量小,金属利用率高;
③ 适应性强,应用面广,用于制造常用金属及
合金的铸铁件;
④ 铸件的成本低;
⑤晶粒较粗大,组织疏松,常存在气孔、夹渣
等铸造缺陷,力学性能比锻件差;
⑥ 铸造工序多,铸件质量不稳定,废品率较高;
⑦ 铸件表面较粗糙,多用于制造毛坯。
70
砂型的结构
71
2.3.1 浇注位置和分型面的确定
浇注位置与分型面的选择密切相关。通常分
型面取决于浇注位置的选定,既要保证质量,
又要简化造型工艺。但对质量要求不很严格的
支架类铸件,应以简化造型工艺为主,先选定
分型面。
72
一,浇注位置选定原则
(1) 铸件的重要加工面或主要工作面应朝下或
位于侧面
73
(2) 铸件的大平面尽可能朝下或采用倾斜浇
注 铸型的上表面除了容易产生砂眼、气孔、
夹渣外,大平面还常产生夹砂缺陷。同时也有
利于排气、减小金属液对铸型的冲刷力。
74
(3) 尽量将铸件大面积的薄壁部分放在铸型的
下部或垂直、倾斜 这能增加薄壁处金属液的压
强,提高金属液的流动性,防止薄壁部分产生浇
不足或冷隔缺陷。
75
(4) 热节处应位于分型面附近的上部或侧面 容易
形成缩孔的铸件 (如铸钢、球墨铸铁、可锻铸铁、
黄铜 )浇注时应把厚的部位放在分型面附近的上
部或侧面,以便安放冒口,实现顺序凝固,进行
补缩。
76
(5) 便于型芯的固定和排气,能减少型芯的数量。
77
2,分型面的选择原则
分型面是指两半铸型相互接触的表面。除
了实型铸造法外,都要选择分型面。
分型面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铸件的
质量 (主要是尺寸精度 )、成本和生产率。因此,
分型面的选择要在保证铸件质量的前提下,尽
量简化工艺,节省人力物力。因此需考虑以下
几个原则:
78
(1) 保证模样能从型腔中顺利取出 (分型面设
在铸件最大截面处 )。
79
(2) 应使铸件有最少的分型面,并尽量做到只有
一个分型面 这是因为:①多一个分型面多一
份误差,使精度下降;② 分型面多,造型工时
大,生产率下降;③ 机器造型只能两箱造型,
故分型面多,不能进行大批量生产。如图 2-15
为一双联齿轮,若大批生产只能采用两箱造型,
但其中间为侧凹的部分,两箱造型要影响其起
模,当采用了环状外型芯后解决了起模问题,
容易地进行机器造型了。
80
81
(3) 应使型芯和活块数量尽量减少。
82
(4) 应使铸件全部或大部放在同一砂箱。
83
(5) 应尽量使加工基准面与大部分加工面在同一
砂箱内,以使铸件的加工精度得以保证。
84
(6) 应尽量使型腔及主要型芯位于下箱,以便于
造型、下芯、合箱及检验。但下箱型腔也不宜
过深 (否则不宜起模、按放型芯 ),并力求避免吊
芯和大的吊砂。
85
86
(7) 应尽量使用平直分型面,以简化模具制造及
造型工艺,避免挖砂。
87
(8) 应尽量使铸型总高
度为最低,这样不仅
节约型砂,而且还能
减轻劳动量,对机器
造型有较大的经济意
义。
88
2.3.2 主要工艺参数的确定
一,铸件尺寸公差
二,铸件质量公差
三,铸件加工余量
四,铸造收缩率
五,铸件模样起模斜度
六、最小铸出孔 (不铸孔 )和槽
以上工艺参数请自学
89
2.3.3 铸造工艺图的制定
铸造工艺图是铸造过程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工
艺文件之一,它对模样的制造、工艺装备的准
备、造型造芯、型砂烘干、合型浇注、落砂清
理及技术检验等,都起着指导和依据的作用。
铸造工艺图是利用红、兰两色铅笔,将各种
简明的工艺符号,标注在产品零件图上的。
90
91
92
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1)分型面和分模面;
(2) 浇注位置、浇冒口的位置、形状、尺寸和数量;
(3) 工艺参数;
(4) 型芯的形状、位置和数目,型芯头的定位方式
和安装方式;
(5) 冷铁的形状、位置、尺寸和数量;
(6) 其它。
93
铸造工艺设计实例
94
铸造工艺设计实例 2
95
铸造工艺设计实例,续 2
96
铸造工艺设计实例,续 3
97
铸造工艺设计实例,续 4
98
铸造工艺设计实例,续 5
99
铸造工艺设计实例,续 6
100
铸造工艺设计实例,续 7
101
车床进给箱铸造工艺设计分析
102
车床进给箱铸造工艺设计分析
103
2.4 铸件的结构设计
铸件的结构设计的合理与否,对铸件的质
量、生产率以及成本有很大的影响。
设计铸件时,不仅要保证使用性能的要求,
还要满足铸件在制造过程中工艺性的要求。即
考虑铸造生产工艺和合金铸造性能对铸件结构
的要求。应尽量使生产工艺中的制模、造型、
制芯、装配、合型和清理等各个环节简化,节
约工时,防止废品产生,符合合金铸造性能的
要求。
铸件的结构包括:铸件外形、内腔、壁厚、
壁与壁的连接及加强肋、凸台、法兰等。常见
铸件结构的设计如表 2-7所示。
104
结构合理性
105
结构避免产生铸造缺陷
106
结构应考虑合理的剖分与组合
107
2.5 砂型铸造方法
砂型铸造方法主要有手工造型和机器造型
两大类 。
手工造型是用手工或手动工具完成紧砂,
起模, 修型的工序 。 其特点是,(1)操作灵活,
可按铸件尺寸, 形状, 批量与现场生产条件灵
活地选用具体的造型方法; (2)工艺适应性强;
(3)生产准备周期短; (4)生产效率低; (5)质量
稳定性差, 铸件尺寸精度, 表面质量较差; (6)
对工人技术要求高, 劳动强度大 。 主要应用于
单件, 小批生产或难以用造型机械生产的形状
复杂的大型铸件生产中 。
108
2.5.1 手工造 型方法
1.整模造型
109
2.分模造型
110
3.活块造型
111
4.刮板造型
112
5.挖砂造型
113
6.三箱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