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纱线加工性能与品质评定 纱线的加工性能是指纤维可被加工成纱线的性能,简称纱线的可加工性。典型和狭义的叫法为“可纺性”,是短纤维纺纱的概念。纱线的品质是指成为可织造用或直接使用纱线的质量与规格特征,往往是设置临界或阈值,以满足或保证使用和加工要求。 第一节 纱线的可加工性 一、纱线的可加工性的概念 纱线的可加工性包含两方面概念,一是原料对加工体系的适应性,一是加工体系对原料的优化和高性能加工成形。 纱线的可加工性的主要评价内容,可归纳为以下4点: 不损伤纤维; ②减少纤维条的不匀; ③减少纱线的疵点; ④有效合理地应用纤维。 二、影响短纤纱可纺性的因素 1. 纤维性状 ⑴ 外观形态 长度及长度不匀对可纺性的影响是:纤维长,纺得的细纱强度高、柔软性好,或可以纺得较细的细纱;长度不匀性大,细纱的不匀性大、强度低、质量差。 细度和细度不匀对可纺性的影响是:纤维细,纺成的细纱均匀度好,能够纺制较细的细纱;纤维细度不匀性大,细纱的均匀度差。 纤维的卷曲可增加纤维间的点状纠缠握持,有利于梳理,有利于牵伸区中浮游纤维的控制。 ⑵ 力学性质 纤维的强度、模量和弹性伸长直接影响可纺性。 ⑶ 表面性质 纤维摩擦系数的高低会影响纺纱中纤维的分离与控制。 ⑷ 纤维含杂 非纤维类物质主要影响成纱中纤维条的连续性及均匀性,以及成纱的外观质量。纤维类物质影响最终成品的外观质量,并造成大量的返修。 2. 工艺要求 纺纱的工艺过程为开清、梳理、并条、成纱,对应的主要作用是纤维开松清杂、梳理分离、混并伸直、牵伸加捻。 3. 提高可纺性的方法 其一,改变纤维的方法。 其二,减少纺纱加工中对纤维的损伤。 其三,是引入复合和结构纺纱的方法,改变工艺和纺纱原理的方法。 其四,有效地控制纤维在牵伸区中的平稳运动和纱条的牵伸。 三、影响长丝纱可变形性的因素 1. 长丝的性状 长丝本身的力学性质、聚集态结构和外观形态及其均匀性对长丝可变形性具有重要的影响。 2. 工艺要求 3. 提高变形效率的方法 四、影响线的成形性的因素 1. 纱的性状 与线可加工性或称可成形性相关的纱(丝)的性状,涉及纱(丝)的细度及其均匀性,为形态特征;纱(丝)的捻度与捻向,为结构特征;纱(丝)的力学性能,包括纱的强度、模量、弹性伸长和断裂伸长率,以及纱(丝)的弯曲刚度、耐磨、抗起毛和勾丝性能。 2. 成形的工艺要求 与线成形相关的工艺要求是线中纱(丝)的根数,纱/纱、纱/丝、线/丝等的组合方式,线的加捻与捻向,纱(丝)的张力或超喂等。 3. 提高线成形性的方法 对于用于耐久作用的线、绳成形,提高其成形性的方法是:尽量选择同组份、同粗细、同捻度、同组合形式,细度和结构均匀性好的纱(丝)或线,反向加捻而成。 第二节 纱线的识别及方法 一、纱线的识别依据 1. 纱线大类的识别 2. 各大类下纱线的识别 ⑴ 纱类 ⑵ 长丝纱类 ⑶ 线类 二、纱线鉴别常用的方法 1. 外观纵向特征观察 2. 切片横向特征观察 第三节 纱线的品质要素与评定 一、纱线的品质要素 1. 短纤纱 ⑴ 普通短纤纱 ⑵ 复合和结构短纤纱 2. 长丝纱 ⑴ 光丝束 ⑵ 变形丝 表13-1 短纤纱的评价项目 评价项目 重要程度 评价项目 重要程度   A B C  A B C  回潮率 重量 重量偏差 纱长 纱长偏差 条干不匀 粗细节 纱疵 毛羽 线密度 线密度偏差 线密度 变异系数 缕纱强度 单纱强度 单纱伸长 单纱强力 变异系数 强度利用率  ○ ● ● ○ ○ ○ ○ ○ ○ ○ ○ ○ ○ ○ ○ ● ○  ○ ○ ○ 结节强度 勾接强度 冲击强度 捻度 捻度偏差 捻度不匀率 捻缩率 网络度 收缩率 收缩差异率 纤维含量 初始模量 色差 色泽不匀 色油沾污 染色牢度 异种纤维混入 卷曲收缩率 卷曲稳定值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线 ⑴ 缝纫线 ⑵ 花式线 二、纱线的品质评定 1. 涤棉混纺纱的品质评定 2. 毛纱线的品质评定 3. 亚麻纱的品质评定 表13-2 精梳棉涤混纺本色纱线品等技术要求 项 目 精梳棉涤混纺本色纱线   单纱(6tex ~6.5tex) 股线(6×2tex ~7.5×2tex)   优等品 一等品 二等品 优等品 一等品 二等品  单纱(线)强力变异系数CV/(%) 16.5 20.5 23.5 11.0 13.5 16.0  百米重量变异系数CV/(%) 2.5 3.5 4.5 2.0 3.0 4.0  条干均匀度 黑板条干均匀度10块板比例(优:一:二:三)不低于 7:3:0:0 0:7:3:0 0:0:7:3    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 CV/(%)不大于 19.5 22.5 24.5   优等线条干均匀度CV/(%)不大于  13.5  黑板棉结粒数,粒/g不多于 20 35 50 14 23 37  十万米纱疵/(个)不多于 30     断裂强度cN/tex不小于 12.0 14.7  百米重量偏差范围(%) ±2.5 ±2.5   表13-3 亚麻纱、亚麻棉混纺本色纱线品等技术要求 纱 线 项 目 湿纺亚麻纱(40Nm~54Nm) 亚麻棉混纺本色(26Nm~42Nm)   优等品 一等品 二等品 优等品 一等品 二等品  断裂长度/km 不大于 26 22 19   单纱(线)断裂强度cN/tex不小于  5.2  断裂强力变异系数CV/(%)不大于 20 23 26 16 22 26  百米重量变异系数CV/(%)不大于 4 5 6 4 6 7  黑板条干均匀度10块板,分不低于 90 70 60   黑板条干均匀度10块板比例 (优:一:二:三)不低于  7:3:0:0 0:7:3:0 0:0:7:3  麻粒/个·(100m)-1不多于 20 45 75   粗节/个·(400m)-1不多于 0 0 2 0 2 4  一克内纱结杂质总粒数/(个)不多于  120 170 220   4. 涤纶低弹网络丝品质评定 表13-4 涤纶低弹网络丝物理指标 序号 项目 单位 优等品 一等品 二等品 三等品  1 线密度(纤度)偏差 % ±2.5 ±3.0 ±4.0 ±5.0  2 线密度变异系数 % ≤0.60 ≤1.40 ≤1.60 ≤1.80  3 断裂强度 cN/dtex ≥3.3 (3.7g/D) ≥3.0 (3.4g/D) ≥2.8 (3.2g/D) ≥2.6 (3.0g/D)  4 断裂强度变异系数 % ≤4.00 ≤8.00 ≤10.00 ≤12.00  5 断裂伸长率 % M1±3.0 M1±7.0 M1±8.0 M1±9.0  6 断裂伸长率变异系数 % ≤8.00 ≤12.00 ≤14.00 ≤16.00  7 卷曲收缩率 % ≥15.0 ≥13.0 ≥11.0 ≥9.0  8 卷曲收缩率变异系数 % ≤10.00 ≤14.00 ≤16.00 ≤16.00  9 卷曲稳定值 % ≥65.0 ≥45.0 ≥40.0 ≥30.0  10 沸水收缩率 % ≤3.0 ≤3.5 ≤4.0 ≤4.5  11 染色均匀性 级(灰卡) ≥4.0 ≥4.0 ≥3.5 ≥3.0  12 网络度 个/m M2±10 M2±15 M2±20 M2±20  13 网络度变异系数 % ≤8.0     注:①线密度(纤度)偏差,以设计线密度为计算依据;②M1在20~30范围内选定,一旦确定后不能任意变更;③染色均匀性按灰卡定等,如发现星斑丝,卷缩丝则降为等外品;④M2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一旦确定后不能任意变更。 表13-5 涤纶低弹网络丝外观指标 序号 项目 单位 优等品 一等品 二等品 三等品  1 色泽  正常 正常 轻度异常 明显异常  2 毛 丝 <77.8dtex(70D) 个/筒 ≤5 ≤10 ≤14 ≤24    77.8~144.4(dtex) (70~130D)  ≤4 ≤8 ≤12 ≤22    >144.4dtex(130D)  ≤3 ≤6 ≤10 ≤20  3 油污水 cm2 无 无 <4 4~6 (包括星点油污)  4 断头 个/筒 无 无 无 无  5 尾巴丝 根/筒 1(1.5圈 以上) 1(1.5圈 以上) 无尾巴 多尾巴 无尾巴 多尾巴  6 僵丝  无 无 稍有 较多  7 成形  良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8 绊丝(蛛网丝) 根/筒 0 0 上端面≤2 下端面不允许 上端面≤4 下端面不允许  9 筒重(净) Kg 满筒名义重量的90%以上 ≥1 ≥0.8 ≥0.5  10 圈丝 个/筒 ≤6 ≤10 ≤14 ≤24  注:①色泽是整筒色泽必须正常,内外层一致;②油污丝:指淡黄色或较深色油污;③僵丝:稍有, 即长度≤2cm,数量≤3点。较多, 即长度≤10cm,数量≤10点;④绊丝长度≥2cm开始计算,若下端出现1根即降为等外品;⑤圈丝:指圈丝的高度≥2mm者。 5. 涤纶缝纫线品质评定的技术要求 表13-6涤纶缝纫线的技术指标 线密度 股数 单线强力/ cN·(50cm)-1 捻度(参考)/ 捻·(10cm)-1 捻向  tex (Ne)      29.5 (20) 2 1570 58~62 SZ  29.5 (20) 3 2450 44~48 SZ  29.5 (20) 4 3420 40~44 SZ  19.7 (30) 2 1080 70~74 SZ  19.7 (30) 3 1570 58~62 SZ  14.8 (40) 2 780 80~84 SZ  14.8 (40) 3 1180 76~80 SZ  11.8 (50) 2 590 82~86 SZ  11.8 (50) 3 980 78~82 SZ  9.8 (60) 2 470 96~100 SZ  9.8 (60) 3 780 80~84 SZ  9.1 (65) 3 690 82~86 SZ  8.4 (70) 3 650 82~86 SZ  7.4 (80) 2 350 114~118 SZ  7.4 (80) 3 590 84~88 SZ   表13-7 线密度允许范围 一 等 品 二 等 品  漂白或染色+13% 未漂白或染色±5% 超过一等品范围   表13-8 强力变异系数CV(%)要求 线密度 股数 单线强力变异系数CV/(%) 不大于  tex (Ne)    7~13 (80~44) 2 15  7~13 (80~44) 3 13  14~24 (43~24) 2 13  14~24 (43~24) 3 11  25~76 (23~8) 2 11  25~76 (23~8) 3 9  25~76 (23~8) 4 9   表13-9 耐洗色牢度和耐摩擦色牢度要求 一 等 品 二等品  耐洗色牢度 耐摩擦牢度   试样变色 贴衬织物沾色 干摩擦 湿摩察 低于一等品  3~4 3~4 3~4 3~4    表13-10长度允许公差 产品长度/m 一等品 二等品  200及以内 ±3% –6%  201~1000 ±2.5% –4%  1001~5000 ±2% –3%  5001以上 ±1.5% –2%   表13-11结头(包括面结)允许个数 产品长度/m 一等品 二等品  200及以内 1 2  201~1000 2 4  1001~5000 4 8  5001以上 每增加1000m允许增加1个结头(不足1000m按1000m计算) 每增加1000m允许增加2个结头(不足1000m按1000m计算)   表13-12 外观疵点分等规定 编号 疵点名称 一等品 二等品  1 表面结头 股线结头或相当于结头的棉结在表面或端面: 1000m及以下不允许 1001m~3000m允许1个 3001m以上允许2个 但必须修整,结尾长限0.5cm以内 1000m及以下允许1个,其他规格不超过一等品的2倍  2 油污渍 线圈 3级以上,面积不超过0.5cm2或单根线不超过半圈 超过一等品的2倍    宝塔线 3级以上,面积不超过1cm2或单根线不超过5cm 2级以上,面积不超过0.16 cm2或单根线不超过3cm 2级以下面积不超过0.01cm2   3 色差 按色卡或来样不低于3级 不低于2级    盒内个与个之间不低于4级 不低于3级  4 色花 夹心 色花深浅相差不低于3~4级 不低于2级    夹心、黄白不低于4级 不低于2~3级  5 麻懈线 轻微者允许 超过一等品  6 蛛网 线圈 单头允许跳线1根 不超过一等品的2倍    宝塔线 小头允许跳线2根,每根跳线长度不超过半圈,大头不允许   注:油污渍深度以沾色灰色样卡评定。色差、色花、夹心以变色灰色样卡评定。   6. 帘子线品质评定的技术要求 表13-13锦纶66工业丝技术要求 线密度 930dtex 1400dtex 1870dtex 2100dtex  1 单丝根数 140 208 280 312  2 线密度(dtex) 930±17 1400±23 1870±33 2100±39  3 断裂强力(N) ≥78.0 ≥117.2 ≥156.4 ≥176.5  4 定负荷伸长率(%) 12±1.5(44.1N) 12±1.5(66.6N) 12±1.5(88.2N) 12±1.5(100.0N)  5 断裂伸长率(%) 19±3 19±3 19±3 19±3  6 耐热性(%) ≥90 ≥90 ≥90 ≥90  7 沸水收缩率(%) 7±2 7±2 7±2 7±2  注:耐热性试验干空气180℃4小时;沸水收缩试验,30min,100℃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