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论第一章,
成本核算基本要求第二章,
生产费用核算第三章,
完工产品成本核算第四章,
产品成本核算方法第五章,
标准成本控制第六章,
成本报表与分析第七章,
第一节,成本及其分类第二节,成本会计目标第三节,成本会计内容与组织第一章,总论第一节:成本及其分类第一节:成本及其分类一、成本的一般概念一、成本的一般概念成本是为了获取而付出的一种代价。代价,字典成本是为了获取而付出的一种代价。代价,字典上作两种解释:上作两种解释:
①①,,获得某种东西所付出的价钱获得某种东西所付出的价钱,” ;;
②②,,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耗费的物质或精力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耗费的物质或精力,” 。代价可。代价可以有不同的方面:经济的、政治的;也可以有不同的以有不同的方面:经济的、政治的;也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货币与非货币;可计量和不可计量。表现形式:货币与非货币;可计量和不可计量。
成本是一种代价。它是一种什么样的代价呢?我成本是一种代价。它是一种什么样的代价呢?我们要对这个代价作出一些特定的限制。们要对这个代价作出一些特定的限制。
㈠㈠,,成本是一个经济概念成本是一个经济概念我们研究成本不仅要从质的方面,还要从量的方我们研究成本不仅要从质的方面,还要从量的方面来研究。即:这种代价必须是可以估量的。面来研究。即:这种代价必须是可以估量的。
㈡㈡,,付出代价结果是获取某种东西或达到一定目的付出代价结果是获取某种东西或达到一定目的如果没有得到某种东西,亦没有达到一定目的,如果没有得到某种东西,亦没有达到一定目的,
付出的代价,不是成本。生产是人类有目的的活动,付出的代价,不是成本。生产是人类有目的的活动,
总是确定目标在先,实际生产活动在后。任何生产活总是确定目标在先,实际生产活动在后。任何生产活动,都是执行特定决策的过程,是为达到预定目的而动,都是执行特定决策的过程,是为达到预定目的而采取的行动。从成本角度看,进行这些活动的耗费,采取的行动。从成本角度看,进行这些活动的耗费,
就是为了就是为了,,获取某种东西获取某种东西,” 或或,,达到一定目的达到一定目的,”,所付出,所付出的代价,即成本。所以的代价,即成本。所以 普遍普遍 成本概念的定义成本概念的定义 可表达如可表达如下下,,为达到预定生产目的而发生的可用货币计量的代为达到预定生产目的而发生的可用货币计量的代价。价。
国外对成本有许多解释国外对成本有许多解释,,美国会计学会美国会计学会 19511951 年对年对成本所下的定义是成本所下的定义是,,,,成本是为了一定目的而付出的成本是为了一定目的而付出的用货币测定的价值牺牲用货币测定的价值牺牲,” 。这里有三层含义。这里有三层含义,,①成本①成本是一种牺牲是一种牺牲 ; ; ②这种牺牲是为了一定目的②这种牺牲是为了一定目的 ; ; ③这种牺③这种牺牲可以用货币计量。具有一般意义的成本概念,即成牲可以用货币计量。具有一般意义的成本概念,即成本是一种代价和牺牲。本是一种代价和牺牲。
二、理论成本、财务成本、管理成本的概念二、理论成本、财务成本、管理成本的概念
㈠㈠,,理论成本。理论成本。 现在,一谈到成本的概念,就要引证现在,一谈到成本的概念,就要引证马克思的马克思的 C+VC+V 。。 我们把我们把 C+VC+V 这种成本称为理论成本。这种成本称为理论成本。
㈡㈡,,财务成本财务成本在会计核算中,人们所谈到的成本和上面理论成在会计核算中,人们所谈到的成本和上面理论成本是有一定区别的,会计核算中的成本,被称为本是有一定区别的,会计核算中的成本,被称为,,财财务成本务成本,” 。。
财务成本又称财务成本又称,,法定成本法定成本,”,是按国家有关财政、,是按国家有关财政、
财经、税收的规定核算出来的产品成本。财务成本就财经、税收的规定核算出来的产品成本。财务成本就是按会计核算程序,执行国家统一规定的成本核算范是按会计核算程序,执行国家统一规定的成本核算范围、报表格式、核算指标,计算程序,定期计算产品围、报表格式、核算指标,计算程序,定期计算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全部成本。财务成本核算的主要内容是生产过程中的全部成本。财务成本核算的主要内容是产品成本,以产品为中心核算符合成本开支范围的一产品成本,以产品为中心核算符合成本开支范围的一切与产品有关的成本。切与产品有关的成本。
㈢㈢,,管理成本管理成本管理成本是由于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成本概念。管理成本是由于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成本概念。
在商品生产条件下,耗费和补偿是相互联系的。为了在商品生产条件下,耗费和补偿是相互联系的。为了以较少的耗费来获得最大的补偿,生产经营者必须强以较少的耗费来获得最大的补偿,生产经营者必须强化成本管理,从而确定了成本在管理中的作用。成本化成本管理,从而确定了成本在管理中的作用。成本同管理的结合,决定了成本内容必须依从管理的需要同管理的结合,决定了成本内容必须依从管理的需要而发展。而发展。
在决策分析和评价中,要使用非常广泛的信息,在决策分析和评价中,要使用非常广泛的信息,
其中成本信息占大多数,为了进行不同类型的决策,其中成本信息占大多数,为了进行不同类型的决策,
人们在财务成本的基础上,又创造了许多成本概念,人们在财务成本的基础上,又创造了许多成本概念,
属于广义的成本范畴。属于广义的成本范畴。
结论:结论:
⒈成本是为了达到特定目的所发生的代价,能够用货⒈成本是为了达到特定目的所发生的代价,能够用货币加以衡量;币加以衡量;
⒉成本属于资产计价的范畴,不同于费用;⒉成本属于资产计价的范畴,不同于费用;
⒊产品成本是成本会计的核心概念;⒊产品成本是成本会计的核心概念;
⒋不同目的,不同的成本。⒋不同目的,不同的成本。
三三,,成本的分类成本的分类成本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以满足企业成本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以满足企业成本管理的不同需要。成本管理的不同需要。
㈠㈠,,成本按计算对象分类成本按计算对象分类 (( 资产计价和损益计算资产计价和损益计算 ))
⒈生产要素成本⒈生产要素成本是指企业通过购买、建造、制造等方式取得生产是指企业通过购买、建造、制造等方式取得生产要素所发生的成本,又称为资本化成本,如固定资产要素所发生的成本,又称为资本化成本,如固定资产成本、无形资产成本、材料物资成本、人力资源成本成本、无形资产成本、材料物资成本、人力资源成本等,其发生后资本化为资产。等,其发生后资本化为资产。
⒉生产经营成本⒉生产经营成本是指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发生的各项成本,是指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发生的各项成本,
包括产品包括产品 (( 劳务劳务 )) 成本和期间成本两类。成本和期间成本两类。
㈡㈡,,成本按经济用途分类成本按经济用途分类
⒈产品制造成本:⑴直接材料,⑵直接人工,⑶制造⒈产品制造成本:⑴直接材料,⑵直接人工,⑶制造费用费用
⒉期间成本⒉期间成本 (( 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营业费用 ))
㈢㈢,,按产品成本项目的属性分类按产品成本项目的属性分类
⒈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⒈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指与某一特定产品的生产相关联,是直接成本是指与某一特定产品的生产相关联,是与特定成本计算对象而发生的成本,如产品制造成本与特定成本计算对象而发生的成本,如产品制造成本中的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成本;间接成本是指两个及中的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成本;间接成本是指两个及以上成本计算对象共同发生的成本,需先通过分配确以上成本计算对象共同发生的成本,需先通过分配确定每一成本计算对象应负担的数额,后计入各自成本定每一成本计算对象应负担的数额,后计入各自成本计算对象的成本,如制造费用。计算对象的成本,如制造费用。
将成本划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目的在于明确将成本划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目的在于明确发生的成本如何计入产品成本及相应的成本项目。发生的成本如何计入产品成本及相应的成本项目。
思考:直接成本、间接成本与料工费的关系?思考:直接成本、间接成本与料工费的关系?
⒉单要素成本和综合成本⒉单要素成本和综合成本单要素成本是由单个成本构成要素组成的成本,单要素成本是由单个成本构成要素组成的成本,
在账务处理上由该要素账户贷方转入基本生产账户的在账务处理上由该要素账户贷方转入基本生产账户的借方;综合成本是指由多个成本要素组成的成本,在借方;综合成本是指由多个成本要素组成的成本,在账务处理上必须通过集合分配账户汇总后再转入基本账务处理上必须通过集合分配账户汇总后再转入基本生产账户,如制造费用。生产账户,如制造费用。
㈣㈣,,成本的其他分类成本的其他分类
⒈成本按可控性可划分为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⒈成本按可控性可划分为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
⒉成本按习性可划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⒉成本按习性可划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本;
⒊成本按相关性可划分为相关成本和无关成本;⒊成本按相关性可划分为相关成本和无关成本;
第二节:成本会计的目标第二节:成本会计的目标一一,,成本信息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成本信息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㈠㈠,,产品成本具有生产耗费补偿尺度的作用产品成本具有生产耗费补偿尺度的作用
㈡㈡,,产品成本是反映企业生产技术、经营活动、经济产品成本是反映企业生产技术、经营活动、经济效益的综合指标。效益的综合指标。
㈢㈢,,产品成本是制定产品价格的一项重要依据。产品成本是制定产品价格的一项重要依据。
㈣㈣,,成本信息是企业竞争的手段,同时也是企业进行成本信息是企业竞争的手段,同时也是企业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决策的重要依据。
二二,,成本会计的目标成本会计的目标
⒈基本目标:⒈基本目标:
提供成本信息,计算企业盈亏和评价财务状况。提供成本信息,计算企业盈亏和评价财务状况。
⒉最终目标:⒉最终目标:
控制无效成本支出,创造成本竞争优势。控制无效成本支出,创造成本竞争优势。
三三,,成本会计、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之间关系成本会计、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之间关系现代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现代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根据信息使用者的不根据信息使用者的不同由此产生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个子系统。同由此产生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个子系统。
财务会计财务会计 又称对外报告会计,它侧重为国家进行又称对外报告会计,它侧重为国家进行宏观调控和为企业以外的投资者、债权人进行经济、宏观调控和为企业以外的投资者、债权人进行经济、
财务决策和必要的经济控制提供具有反馈价值和预测财务决策和必要的经济控制提供具有反馈价值和预测价值的历史信息。价值的历史信息。
管理会计管理会计 主要是向企业最高决策管理层,企业内主要是向企业最高决策管理层,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提供各种经济信息。所以管理会计部各职能部门提供各种经济信息。所以管理会计 又称又称为内部经营管理会计,为内部经营管理会计,它侧重于为企业经营者和内部它侧重于为企业经营者和内部管理者进行经营规划,加强经营管理,作出经济预测管理者进行经营规划,加强经营管理,作出经济预测而提供以备选方案和业绩评估为主要形式的现行信息而提供以备选方案和业绩评估为主要形式的现行信息和未来信息。管理会计主要以财务信息为基础,并对和未来信息。管理会计主要以财务信息为基础,并对其进行适当的加工、改制和延伸,使之能更有效为企其进行适当的加工、改制和延伸,使之能更有效为企业管理者服务。业管理者服务。
成本会计成本会计 所产生的成本信息主要用于企业决策和所产生的成本信息主要用于企业决策和业绩评估,它所产生的会计信息既为财务会计利用,业绩评估,它所产生的会计信息既为财务会计利用,
也为管理会计服务。也为管理会计服务。
第三节:成本会计的内容与工作组织一,成本会计工作环节与运行过程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成本分析成本核算实际成本成本差异成本考核历史成本资料预计成本变动生产经营情况成本决策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实现奖惩措施二二,,成本会计工作组织成本会计工作组织为了科学地组织成本会计工作,必须在企业中设为了科学地组织成本会计工作,必须在企业中设臵成本会计机构,配备成本会计人员,并按照与成本臵成本会计机构,配备成本会计人员,并按照与成本会计有关的各种法规和制度进行工作。会计有关的各种法规和制度进行工作。
⒈成本会计的机构⒈成本会计的机构从企业成本会计机构的设臵来说,由于成本会计从企业成本会计机构的设臵来说,由于成本会计工作是会计工作的一部分,因而企业的成本会计机构工作是会计工作的一部分,因而企业的成本会计机构一般是企业机构的一部分;一般是企业机构的一部分; 从成本会计机构内部的组从成本会计机构内部的组织分工来说,织分工来说,企业内部各级成本会计机构之间的组织企业内部各级成本会计机构之间的组织分工,有集中工作和分散工作两种方式。分工,有集中工作和分散工作两种方式。 从成本会计从成本会计机构与企业内部各单位之间的相互关系来说,机构与企业内部各单位之间的相互关系来说,成本会成本会计机构的工作与直接从事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单位计机构的工作与直接从事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单位的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的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
⒉成本会计人员⒉成本会计人员成本会计人员的职责是参与制订企业生产经营决成本会计人员的职责是参与制订企业生产经营决策提出建议,从降低成本费用,提高经济效益出发,策提出建议,从降低成本费用,提高经济效益出发,
当好企业负责人的参谋。成本会计人员的权限是有权当好企业负责人的参谋。成本会计人员的权限是有权要求职工遵守法规和制度要求职工遵守法规和制度 ; ; 有权参与制订计划并有权有权参与制订计划并有权监督其执行情况。监督其执行情况。
⒊成本会计的法规和制度⒊成本会计的法规和制度
⑴制定成本会计法规和制度的原则⑴制定成本会计法规和制度的原则
①成本会计的法规和制度,应该按照统一领导、分级①成本会计的法规和制度,应该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制定。管理的原则制定。
②成本会计的法规和制度,既要满足企业成本管理和②成本会计的法规和制度,既要满足企业成本管理和生产经营管理的要求,又要满足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生产经营管理的要求,又要满足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还应适应简化手续,力求做到简明实用,便于要求;还应适应简化手续,力求做到简明实用,便于贯彻执行,并节约成本会计工作的人力和费用。贯彻执行,并节约成本会计工作的人力和费用。
⑵成本会计法规和制度的种类⑵成本会计法规和制度的种类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①《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②《企业会计准则》②《企业会计准则》
③企业会计制度③企业会计制度
④企业的成本会计制度、规程或办法。④企业的成本会计制度、规程或办法。
第一节,产品成本核算要求与程序第二节,经营费用要素与产品成本项目第三节,产品成本计算对象和方法第四节,产品成本计算的一般程序第二章,成本核算的基本要求第一节第一节,,产品成本核算的基本要求产品成本核算的基本要求一一,,正确划分各种成本、费用界限正确划分各种成本、费用界限例例 22 -- 11,,某企业某月份共发生材料费用某企业某月份共发生材料费用 8200082000 元,其元,其中中,,①用于安装设备耗用材料①用于安装设备耗用材料 40004000 元,②企业管理部元,②企业管理部门耗用材料门耗用材料 20002000 元,③基本生产车间维修生产元,③基本生产车间维修生产 设备设备 耗耗用材料用材料 50005000 元,按规定从本月起分元,按规定从本月起分 55 个月摊销,④基个月摊销,④基本生产车间一般性耗材本生产车间一般性耗材 30003000 元,⑤基本生产车间生产元,⑤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两种产品,按两种产品的定额消耗比例分配材甲、乙两种产品,按两种产品的定额消耗比例分配材料费用,甲产品占料费用,甲产品占 60%60%,乙产品占,乙产品占 40%(40%( 两种产品制造两种产品制造费用也按此比例分配费用也按此比例分配 )),⑥完工产品与期末在产品按,⑥完工产品与期末在产品按约当产量比例分配材料成本和制造成本,假定甲产品完工产品成本占 70%,乙产品完工产品成本占 80%(直接材料与制造费用分配比例一致 )。
要求,编制相关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并说明划分成本费用界限的过程。
【 解析 】
⑴,本月份发生的材料费用总额为 82000元中,4000元属于资本支出,应记入在建工程账户的借方,78000
元属于收益性支出,应计入产品成本和期间成本;
⑵,在收益性支出中,2000元属于期间成本,应记入管理费用账户的借方,76000元属于生产成本,待进一步分配结转;一步分配结转;
⑶⑶,,在记入生产成本的在记入生产成本的 7600076000 元中,元中,50005000 元属于待摊费元属于待摊费用,在用,在 55 个月内分期摊销,应记入待摊费用账户的借个月内分期摊销,应记入待摊费用账户的借方,再将其中应由本月产品成本负担的方,再将其中应由本月产品成本负担的 10001000 元由待摊元由待摊费用账户的贷方,转入制造费用账户的借方。余下的费用账户的贷方,转入制造费用账户的借方。余下的
7100071000 元属于应记入本月生产成本的材料费用;元属于应记入本月生产成本的材料费用;
⑷⑷,,在在 7100071000 元本月生产成本的材料费用中,元本月生产成本的材料费用中,30003000 元属元属于一般费用,应记入于一般费用,应记入,,制造费用制造费用,” 账户的借方,如下账户的借方,如下
6800068000 元属于基本费用,应记入产品成本的直接材料元属于基本费用,应记入产品成本的直接材料项目之中;项目之中;
⑸⑸,,在应记入产品成本的直接材料费用中,甲产品应在应记入产品成本的直接材料费用中,甲产品应分配分配 4080040800 元元 (68000(68000 〓〓 60%=40800)60%=40800),乙产品应分配,乙产品应分配 2720027200 元元
(68000(68000 〓〓 40%)40%),分别记入基本生产账户所属甲产品明细账,分别记入基本生产账户所属甲产品明细账和乙产品明细账的借方此外,制造费用账户借方汇集和乙产品明细账的借方此外,制造费用账户借方汇集的的 40004000 元中,甲产品应分配元中,甲产品应分配 24002400 元元 (4000(4000 〓〓 60%)60%),乙产品,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应分配的材料费 16001600 元,分别从制造费用账户的贷方,元,分别从制造费用账户的贷方,
结转记入甲、乙两种产品成本计算单内;结转记入甲、乙两种产品成本计算单内;
⑹⑹,,在甲产品成本计算单内,材料费用在甲产品成本计算单内,材料费用 4080040800 元按完工元按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比例分配,完工产品应分配产品与在产品比例分配,完工产品应分配 2856028560 元元
(40800(40800 〓〓 70%)70%),形成甲产品直接材料成本项目,余下的,形成甲产品直接材料成本项目,余下的
1224012240 元元 (40800(40800 〓〓 30%)30%) 形成甲产品期末在产品材料成本;形成甲产品期末在产品材料成本;
同理,甲产品成本计算单中汇集的制造费用同理,甲产品成本计算单中汇集的制造费用 24002400 元,元,
完工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完工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 16801680 (2400(2400 〓〓 70%)70%),期末在产,期末在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为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为 720720 元元 (2400(2400 〓〓 30%)30%) ;乙产品成本;乙产品成本计算单内汇集的材料费用计算单内汇集的材料费用 2720027200 元,完工产品应分配元,完工产品应分配材料费用材料费用 2176021760 元元 (27200(27200 〓〓 80%)80%),,形成乙产品直接材料期形成乙产品直接材料期末在产品分配的材料费用末在产品分配的材料费用 54405440 元元 (27200(27200 〓〓 20%)20%),,形成乙产形成乙产品期末在产品材料成本;在乙产品成本计算单内汇集品期末在产品材料成本;在乙产品成本计算单内汇集的制造费用的制造费用 16001600 元,完工产品应分配元,完工产品应分配 12801280 元,期末在元,期末在产品应分配产品应分配 320320 元元 (1600(1600 〓〓 20%)20%) 。甲产品生产成本。甲产品生产成本 3024030240 元元
(( 不考虑人工成本,下同不考虑人工成本,下同 )) (( 直接材料成本项直接材料成本项 2856028560 元,制造费用成本元,制造费用成本 16801680 元元 ))
乙产品总成本乙产品总成本 2304023040 元元 (( 直接材料成本直接材料成本 2176021760 元,制造费用成本项目元,制造费用成本项目
12801280 元元 )) 。。
会计核算流程图原材料
82000
在建工程
40004000
1000
1000管理费用
200078000
8000
待摊费用制造费用
3000
5000
1280(80% )21760(80%)
28560(70%)1680(70%)
27200
生产成本 (甲产品 )
生产成本 (乙产品 )
60%
40%
40800
4000
2400
1600
60%
40%
库存商品
23040(乙 )
30240(甲 )
期末甲在产品成本
12960元期末乙在产品成本
5760元
㈠㈠,,正确划分应计入与不应计入成本、费用的界限。正确划分应计入与不应计入成本、费用的界限。
㈡㈡,,正确划分各月的费用界限。正确划分各月的费用界限。
㈢㈢,,正确划分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的界限。正确划分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的界限。
㈣㈣,,正确划分各种产品的成本界限。正确划分各种产品的成本界限。
㈤㈤,,正确划分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成本界限。正确划分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成本界限。
二二,,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
㈠㈠,,做好各项消耗定额的制定和修订工作做好各项消耗定额的制定和修订工作 (( 成本控制的成本控制的基础基础 ))
⒈物资消耗方面的定额;⒉劳动消耗定额;⒈物资消耗方面的定额;⒉劳动消耗定额;
⒊动力消耗定额;⒊动力消耗定额; ⒋费用定额;⒋费用定额;
⒌机器设备停工检修定额、废品率定额。⒌机器设备停工检修定额、废品率定额。
㈡㈡,,建立健全原始记录建立健全原始记录 (( 成本信息的载体成本信息的载体 ))
原始记录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最初记录,是企原始记录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最初记录,是企业经济业务发生的书面证明。业经济业务发生的书面证明。
⒈⒈ 原材料原始记录原材料原始记录,如原材料验收入库、生产领用、,如原材料验收入库、生产领用、
退库、盘盈盘亏报告等记录。退库、盘盈盘亏报告等记录。
⒉⒉ 设备利用原始记录设备利用原始记录,如设备调拨、事故、报废以及,如设备调拨、事故、报废以及运转等记录。运转等记录。
⒊⒊ 工时耗费原始记录工时耗费原始记录,如职工工作岗位分配、调动、,如职工工作岗位分配、调动、
工时利用情况以及劳动工资记录。工时利用情况以及劳动工资记录。
⒋⒋ 其他耗费的原始记录其他耗费的原始记录,如动力消耗、其他费用支出,如动力消耗、其他费用支出等记录。等记录。
⒌⒌ 生产方面的原始记录生产方面的原始记录,如生产计划任务书,在产品,如生产计划任务书,在产品转移、废品损失、产成品及半成品的交库记录。转移、废品损失、产成品及半成品的交库记录。
⒍⒍ 产品质量检验记录等。产品质量检验记录等。
㈢㈢,,建立健全材料物资的计量、收发、检验和盘点制建立健全材料物资的计量、收发、检验和盘点制度。度。 (( 成本信息的采集成本信息的采集 ))
材料物资的收发、领退,在产品、半成品的内部材料物资的收发、领退,在产品、半成品的内部转移,以及产成品的入库等,都要进行严格的计量验转移,以及产成品的入库等,都要进行严格的计量验收,办理必要的凭证手续。因为没有准确的计量,就收,办理必要的凭证手续。因为没有准确的计量,就不能为成本核算提供准确的数据;没有严格的验收制不能为成本核算提供准确的数据;没有严格的验收制度,不仅会造成大量的损失浪费,也不利于正确反映度,不仅会造成大量的损失浪费,也不利于正确反映各种生产耗费。因此,库各种生产耗费。因此,库 存物资和车间在产品、半成存物资和车间在产品、半成半成品要定期盘点,做到账实相符。此外,还要配备半成品要定期盘点,做到账实相符。此外,还要配备必要齐全的计量器具,并经常维修和检验,以保证材必要齐全的计量器具,并经常维修和检验,以保证材料物资的计量工作及时、准确地完成。料物资的计量工作及时、准确地完成。
㈣㈣,,建立和健全企业内部结算制度。建立和健全企业内部结算制度。 (( 划清成本责任的划清成本责任的依据依据 ))
为了全面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各部门、各为了全面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各部门、各有关人员的责任感,企业必须建立健全部门责任制。有关人员的责任感,企业必须建立健全部门责任制。
㈤㈤,,规章制度规章制度 (( 成本控制的保障成本控制的保障 ))
计量验收制度、定额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度、计量验收制度、定额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度、
考勤制度、材料收发领用制度。考勤制度、材料收发领用制度。
第二节:生产经营费用要素与产品成本项目第二节:生产经营费用要素与产品成本项目一一,,生产经营费用要素生产经营费用要素工业企业的各种费用按其经济内容划分的费用,工业企业的各种费用按其经济内容划分的费用,
称为费用要素。主要有劳动对象方面费用、劳动手段称为费用要素。主要有劳动对象方面费用、劳动手段方面费用、活劳动方面费用三大类。方面费用、活劳动方面费用三大类。
将其进一步划分可分为九个费用要素;将其进一步划分可分为九个费用要素; (1)(1) 外购外购材料;材料; (2)(2) 外购燃料;外购燃料; (3)(3) 外购动力;外购动力; (4)(4) 工资;工资; (5)(5) 计计提的职工福利费;提的职工福利费; (6)(6) 折旧费:折旧费,(7)(7) 利息费;利息费; (8)(8) 税金;税金;
(9)(9) 其他。其他。
二二,,产品生产成本项目产品生产成本项目工业企业的各种费用按其经济用途分类,首先应工业企业的各种费用按其经济用途分类,首先应分为生产经营管理费用和非生产经营管理费用。生产分为生产经营管理费用和非生产经营管理费用。生产经营管理费用还应分为计入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和不经营管理费用还应分为计入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和不计入产品成本的经营费用。根据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计入产品成本的经营费用。根据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工业企业一般应该设立四个成本项目:⑴原材料,⑵工业企业一般应该设立四个成本项目:⑴原材料,⑵
燃料和动力,⑶生产工资和福利费,⑷制造费用。燃料和动力,⑶生产工资和福利费,⑷制造费用。
三、两者区别与联系三、两者区别与联系
㈠㈠,,区别区别 (( 体现在具体内容上体现在具体内容上 ))
⒈按费用要素反映的生产经营费用,包括企业在一定⒈按费用要素反映的生产经营费用,包括企业在一定经营期间所发生的全部耗费。既可以是用于产品的生经营期间所发生的全部耗费。既可以是用于产品的生产,也可以是用于非产品生产;按成本项目反映的产产,也可以是用于非产品生产;按成本项目反映的产品成本仅体现为与产品生产相关的部分。品成本仅体现为与产品生产相关的部分。
⒉按费用要素反映的生产经营费用与按成本项目反映⒉按费用要素反映的生产经营费用与按成本项目反映的产品成本两者不一定相等。生产经营费用只说明企的产品成本两者不一定相等。生产经营费用只说明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支付了哪些费用,不能表示费用的用业在生产经营中支付了哪些费用,不能表示费用的用途及与企业成本之间的关系;按成本项目反映的生产途及与企业成本之间的关系;按成本项目反映的生产成本,是从产品形成的角度来归纳的。同一会计期间成本,是从产品形成的角度来归纳的。同一会计期间发生的生产经营费用与产品成本并不完全相等,当期发生的生产经营费用与产品成本并不完全相等,当期完工的产品,可能包含有本期的生产成本和前期尚未完工的产品,可能包含有本期的生产成本和前期尚未完工而结转至本期部分。完工而结转至本期部分。
本期完工产品应负担的生产成本本期完工产品应负担的生产成本
== 本期应负担的生产费用〒期初、期末在产品成本本期应负担的生产费用〒期初、期末在产品成本
㈡㈡,,联系:联系,生产经营费用是构成产品成本的基础。生产经营费用是构成产品成本的基础。
第三节:产品成本计算对象与计算方法第三节:产品成本计算对象与计算方法一一,,产品成本计算对象的构成要素产品成本计算对象的构成要素
㈠㈠,,概念:概念,成本计算对象是以一定时期和空间范围为成本计算对象是以一定时期和空间范围为条件而存在的成本计算实体,即企业为归集和分配生条件而存在的成本计算实体,即企业为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而确定的对象。确定成本计算对象一定要产费用而确定的对象。确定成本计算对象一定要 有有 时时空观念空观念 。企业的任何生产经营成果都是依存于一定的。企业的任何生产经营成果都是依存于一定的时空范围而产生的,确定成本计算对象,不仅要认定时空范围而产生的,确定成本计算对象,不仅要认定计算什么产品计算什么产品 (( 或劳务或劳务 )) 的成本,而且要认定在什么地的成本,而且要认定在什么地点,什么时期生产出来的产品点,什么时期生产出来的产品 (( 或劳务或劳务 )) 。。
㈡㈡,,成本计算对象的三要素成本计算对象的三要素
⒈成本计算实体⒈成本计算实体成本计算的实体是指承担生产费用成本计算的实体是指承担生产费用 (( 成本成本 )) 的生产的生产经营成果的表现形式。在经营成果的表现形式。在 生产型企业生产型企业 里,成本计算实里,成本计算实体通常表现为某种体通常表现为某种 (( 批、类,下同批、类,下同 )) 产成品和半成品产成品和半成品 ;;
对对 劳务型企业劳务型企业 而言,不存在有形实体,只能确认而言,不存在有形实体,只能确认 劳务劳务的性质。的性质。
⒉成本计算期:⒉成本计算期,生产耗费计入成本,并采用具体程序生产耗费计入成本,并采用具体程序计算成本的时间起止段落。计算成本的时间起止段落。
a.a,日历月份;日历月份; b.b,生产周期生产周期一般而言,某种产品的成本计算期是月份,某批一般而言,某种产品的成本计算期是月份,某批产品成本计算期是该批产品的生产周期;劳务企业的产品成本计算期是该批产品的生产周期;劳务企业的成本计算期是月份。成本计算期是月份。
⒊成本计算空间:⒊成本计算空间,空间是指组织成本计算的地点空间是指组织成本计算的地点 (( 单单位和部门位和部门 )),生产企业的成本计算空间是全厂或生产,生产企业的成本计算空间是全厂或生产步骤,劳务企业的成本计算空间是各个部门或单位。步骤,劳务企业的成本计算空间是各个部门或单位。
二二,,成本计算对象的确定成本计算对象的确定以什么时空生产的什么产品作为成本计算对象?以什么时空生产的什么产品作为成本计算对象?
决定于企业生产经营特点与成本管理要求:决定于企业生产经营特点与成本管理要求:
㈠㈠,,适应企业经营特点是确定成本计算对象的前提适应企业经营特点是确定成本计算对象的前提各类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果、生产规模、生产经营各类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果、生产规模、生产经营周期生产经营性质千差万别,周期生产经营性质千差万别,就生产企业而言,其生就生产企业而言,其生产经营特点包括:生产工艺特点和生产组织特点两个产经营特点包括:生产工艺特点和生产组织特点两个方面。方面。
⒈生产企业按产品生产工艺特点划分⒈生产企业按产品生产工艺特点划分
⑴⑴,,单步骤单步骤 (( 简单简单 )) 生产生产产品生产工艺过程产品生产工艺过程 不能间断或不能分散在不同地不能间断或不能分散在不同地点进行生产,点进行生产,在时间上不间断,在空间上不分散在时间上不间断,在空间上不分散 。。 如如发电、采掘企业等,这类企业生产周期一般较短,只发电、采掘企业等,这类企业生产周期一般较短,只能由一个企业或封闭式生产车间独立完成,而不能由能由一个企业或封闭式生产车间独立完成,而不能由几个企业或车间协作完成。产品成本实体为产成品,几个企业或车间协作完成。产品成本实体为产成品,
一般不计算半成品。一般不计算半成品。
⑵多步骤⑵多步骤 (( 复杂复杂 )) 生产生产产品的工艺过程产品的工艺过程 可以中断,划分为若干加工步骤可以中断,划分为若干加工步骤在不同时间和不同地点进行生产在不同时间和不同地点进行生产 。。
多步骤生产按半成品在各个生产步骤之间流转的工艺多步骤生产按半成品在各个生产步骤之间流转的工艺程度不同,可分为:程度不同,可分为:
a.a,连续式复杂生产连续式复杂生产,,产品加工工艺按一定的先后顺序产品加工工艺按一定的先后顺序由若干生产步骤依次完成由若干生产步骤依次完成,,最后生产出产成品的生产。最后生产出产成品的生产。
如,纺织、砖瓦等企业。如,纺织、砖瓦等企业。
b.b,装配式复杂生产装配式复杂生产,,产品加工在各生产步骤平行进行,产品加工在各生产步骤平行进行,
制成产品各个组成部分,最后由装配车间装配。如,制成产品各个组成部分,最后由装配车间装配。如,
农机修理、机械加工等企业。农机修理、机械加工等企业。
说明:说明:
①在多步骤工艺生产中,若半成品对外销售或因管理①在多步骤工艺生产中,若半成品对外销售或因管理上需半成品资料,需按生产步骤计算半成品成本,则上需半成品资料,需按生产步骤计算半成品成本,则每个生产步骤的半成品都有可能作为成本计算对象;每个生产步骤的半成品都有可能作为成本计算对象;
②若半成品不对外出售,或管理上不需要半成品资料②若半成品不对外出售,或管理上不需要半成品资料也可不计算半成品成本,只能计算产成品成本。也可不计算半成品成本,只能计算产成品成本。
⒉生产企业按其生产组织特点划分:⒉生产企业按其生产组织特点划分:
⑴⑴,,大量生产:大量生产,即重复大量地生产某种产品或几种产即重复大量地生产某种产品或几种产品。这种类型企业的产品品种一般较为稳定,可以长品。这种类型企业的产品品种一般较为稳定,可以长期不间断地生产。如,纺织、酿酒企业。期不间断地生产。如,纺织、酿酒企业。
⑵⑵,,单件生产:单件生产,根据客户定单,生产个别性质特殊的根据客户定单,生产个别性质特殊的某种产品。很少有重复生产,产品品种变化较大。如某种产品。很少有重复生产,产品品种变化较大。如专用设备制造等。专用设备制造等。
⑶⑶,,成批生产:成批生产,根据定单或市场需求,按产品种类产根据定单或市场需求,按产品种类产品数量、批别,轮番地生产几种不同规格型号产品的品数量、批别,轮番地生产几种不同规格型号产品的生产。生产。 成批生产按其批量大小又可划分为:成批生产按其批量大小又可划分为:
①①,,小批生产;②小批生产;②,,大批生产大批生产说明:在一般情况下,单步骤生产和连续式复杂生产说明:在一般情况下,单步骤生产和连续式复杂生产都是大量生产,而装配式多步骤生产既可以是大量生都是大量生产,而装配式多步骤生产既可以是大量生产,也可以是单件或成批生产。产,也可以是单件或成批生产。
㈡㈡,,满足成本管理要求是确定成本计算对象目的满足成本管理要求是确定成本计算对象目的通常情况下,企业成本核算体制有两种形式其一通常情况下,企业成本核算体制有两种形式其一为厂部一级成本核算体制,其二为厂部与车间成本核为厂部一级成本核算体制,其二为厂部与车间成本核算体制,在不同成本核算体制下,即使具有相同生产算体制,在不同成本核算体制下,即使具有相同生产特点的企业,其成本计算对象也会有所不同。特点的企业,其成本计算对象也会有所不同。
在单步骤生产方式下,成本计算的空间为全厂或在单步骤生产方式下,成本计算的空间为全厂或某一封闭式车间,主要采用厂部一级成本核算体制。某一封闭式车间,主要采用厂部一级成本核算体制。
在多步骤生产方式下,根据成本管理要求,既可以各在多步骤生产方式下,根据成本管理要求,既可以各生产步骤作为空间范围,采用多级成本核算,也可以生产步骤作为空间范围,采用多级成本核算,也可以在管理上简化核算程序,不要求按生产步骤组织成本在管理上简化核算程序,不要求按生产步骤组织成本核算,采用厂部一级成本核算体制。核算,采用厂部一级成本核算体制。
㈢㈢,,三种成本计算对象的形成三种成本计算对象的形成
⒈在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企业,由于生产过程连续不⒈在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企业,由于生产过程连续不断,不存在处于不同生产阶段的半成品,因此不可能断,不存在处于不同生产阶段的半成品,因此不可能分生产步分生产步 骤、按生产周期计算产品,其成本计算实体骤、按生产周期计算产品,其成本计算实体是产成品,成本计算空间是全厂,成本计算时间是日是产成品,成本计算空间是全厂,成本计算时间是日历月份,成本计算对象为全厂某月份生产的产成品。历月份,成本计算对象为全厂某月份生产的产成品。
⒉在大量大批复杂生产企业里,由于工艺过程划分为⒉在大量大批复杂生产企业里,由于工艺过程划分为若干生产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半成品,而且生产是连若干生产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半成品,而且生产是连续不断地重复进行,不能按生产周期计算产品成本;续不断地重复进行,不能按生产周期计算产品成本;
成本计算实体为各生产阶段的半成品和最后阶段的产成本计算实体为各生产阶段的半成品和最后阶段的产成品,成本计算的空间是各个生产阶段,成本计算的成品,成本计算的空间是各个生产阶段,成本计算的时间是日历月份,成本计算对象是某生产步骤某月份时间是日历月份,成本计算对象是某生产步骤某月份生产半成品或产成品。生产半成品或产成品。
说明说明,,如果这类企业的生产规模较小,成本管理上不如果这类企业的生产规模较小,成本管理上不要求分阶段计算半成品的成本,适应成本核算体制的要求分阶段计算半成品的成本,适应成本核算体制的要求,则成本计算实体是产成品,成本计算空间是全要求,则成本计算实体是产成品,成本计算空间是全厂,成本计算时间是日历月份,这同厂,成本计算时间是日历月份,这同 1.1,的成本计算对的成本计算对象完全相同。象完全相同。
⒊在单件小批生产企业里,由于产品批量小,一件或⒊在单件小批生产企业里,由于产品批量小,一件或一批产品是分批投产,分期完工,只有在该件或该批一批产品是分批投产,分期完工,只有在该件或该批产品全部完工后才能计算产品成本,其成本计算实体产品全部完工后才能计算产品成本,其成本计算实体是产成品,成本计算空间是全厂,成本计算时间是产是产成品,成本计算空间是全厂,成本计算时间是产品的生产周期,成本计算对象是全厂生产的每批或每品的生产周期,成本计算对象是全厂生产的每批或每件产成品。件产成品。
三三,,成本计算方法的形成成本计算方法的形成
㈠㈠,,三种常用的成本计算方法三种常用的成本计算方法小批量小批量生产生产大量大大量大批生产批生产装装配配式式连连续续式式分批法分批法不需分配不需分配某件某件产成品产成品按批、件核算按批、件核算单件生产单件生产分批法分批法不需分配不需分配某批某批产成品产成品按批、件核算按批、件核算分步法分步法要求分配要求分配产成品产成品半成品半成品要求分步核算要求分步核算成成批批生生产产品种法品种法要求分配要求分配某月份某月份产成品产成品不需分步核算不需分步核算分步法分步法要求分配要求分配产成品产成品半成品半成品要求分步核算要求分步核算大量生产大量生产分步法分步法要求分配要求分配产成品产成品半成品半成品要求分步核算要求分步核算品种法品种法要求分配要求分配某月份某月份产成品产成品不需分步核算不需分步核算大量生产大量生产多多步步骤骤生生产产品种法品种法不需分配不需分配某月份某月份产成品产成品不需分步核算不需分步核算大量生产大量生产单步骤单步骤生产生产成本计成本计算方法算方法生产费用生产费用是否分配是否分配成本计成本计算对象算对象成本管理要求成本管理要求生产组织生产组织生产生产工艺工艺装装配配式式连连续续式式成成批批生生产产多多步步骤骤生生产产划分成本计算方法的基本标志是成本计算对象划分成本计算方法的基本标志是成本计算对象 。。
⒈品种法:⒈品种法,以各品种产品作为成本计算对象,计算其以各品种产品作为成本计算对象,计算其产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方法。产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方法。
适用于:适用于:
①①,,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
②②,,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半成品的大量大批多步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半成品的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骤生产;
成本实体为:成本实体为,产成品;产成品; 成本计算时间:成本计算时间,日历月份日历月份
⒉分步法:⒉分步法,以各品种产品作为成本计算对象,计算半以各品种产品作为成本计算对象,计算半成品和产成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成品和产成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计算半成品成本的产品生产。计算半成品成本的产品生产。
成本实体:成本实体,产成品和半成品;产成品和半成品; 计算时间:计算时间,日历月份日历月份
⒊分批法:⒊分批法,以各批别产品作为成本计算对象,计算产以各批别产品作为成本计算对象,计算产成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成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适用于适用于,:
①①,,小批单件单步骤生产小批单件单步骤生产
②②,,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半成品成本的小批单件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半成品成本的小批单件多步骤生产。多步骤生产。
成本实体:成本实体,产成品;产成品; 成本计算期:成本计算期,产品生产周期产品生产周期
㈡㈡,,三种成本计算方法的异同三种成本计算方法的异同
⑴⑴,,品种法和分批法都以产成品品种法和分批法都以产成品 (( 品种品种 )) 作为成本计算作为成本计算实体,以全厂或封闭车间作为成本计算空间范围;所实体,以全厂或封闭车间作为成本计算空间范围;所不同的是成本计算的时间范围,前者以日历月份为成不同的是成本计算的时间范围,前者以日历月份为成本计算期,后者以产品生产周期为成本计算期。本计算期,后者以产品生产周期为成本计算期。
⑵⑵,,品种法和分步法都以日历月份为成本计算期,所品种法和分步法都以日历月份为成本计算期,所不同的是前者以全厂或封闭车间作为成本计算空间,不同的是前者以全厂或封闭车间作为成本计算空间,
以产成品作为成本计算实体,后者以各生产步骤作为以产成品作为成本计算实体,后者以各生产步骤作为成本计算空间以各生产步骤的半成品和完工步骤的产成本计算空间以各生产步骤的半成品和完工步骤的产成品作为成本计算实体。成品作为成本计算实体。
⑶⑶,,分批法和分步法在成本计算三个构成要素上各不分批法和分步法在成本计算三个构成要素上各不相同。相同。
各种成本计算基本方法之间的区别,主要不在于各种成本计算基本方法之间的区别,主要不在于生产何种产品,而在于产品生产的时空差别。生产何种产品,而在于产品生产的时空差别。
㈢㈢,,各种成本计算方法的应用各种成本计算方法的应用
⒈几种成本计算方法的同时应用⒈几种成本计算方法的同时应用
⑴⑴,,一个企业的各个车间可能同时采用几种成本计算一个企业的各个车间可能同时采用几种成本计算方法方法
①一个企业的基本生产车间和辅助生产车间的生产类①一个企业的基本生产车间和辅助生产车间的生产类型不同,可采用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计算成本;型不同,可采用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计算成本;
②一个企业里的基本生产车间和辅助生产车间的生产②一个企业里的基本生产车间和辅助生产车间的生产类型即使相同,由于管理要求不一样,也可采用不同类型即使相同,由于管理要求不一样,也可采用不同的成不计算方法。的成不计算方法。
⑵,一个企业或一个车间的各种产品可能同时采用几种成本计算方法。
⒉几种成本计算方法的结合应用
①一种产品的不同生产步骤,由于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不同,可采用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
②在构成一种产品的不同零部件 (半成品 )之间,可采用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
③在一种产品各个成本项目之间可采用不同成本计算方法 ;
⒊ 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一般应与基本方法结合应用分类法和定额法 是辅助计算方法,不能单独使用。
第四节:产品成本计算的一般程序成本计算程序:是指对生产经营成本进行分类核算,将发生的各项要素费用按经济用途归类的基本工作过程。
一,选定成本计算方法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是建立在制造成本法体系的基础上。 制造成本法,是依据生产经营过程中,生产经营成本与产品生产工艺过程的关系汇集与分配生产一定种类和数量的产品或劳务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成本的一种成本计算体系。
二,设立成本核算账户为了按照经济用途归集与分配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在进行生产费用的总分类核算时,一般应设臵生产成本、制造费用、预提费用、待摊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账户及必要的明细账。若单独核算废品损失、停工损失的企业,还可增设废品损失、停工损失等账户,并设相应的明细账。
㈠,生产成本账户该账户用于核算企业进行工业性生产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及产品和劳务的成本。包括生产各种产成品、自制半成品、自制材料、自制设备和提供劳务等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及其成本。
在生产成本账户下,可设两个二级账户,即基本生产
(成本 )和辅助生产 (成本 )账户。基本生产账户是用来核算企业基本生产车间进行产品生产所发生的生产费用。辅助生产账户主要用来核算企业辅助生产车间为基本生产车间、企业管理部门和其他辅助生产车间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所发生的费用。企业根据需要,也可将这两个二级账户变为一级账户使用。
㈡,制造费用账户该账户用于核算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间接费用。除季节性生产企业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外,此账户月末一般无余额。
制造费用一般按不同车间、部门设臵明细账,账内按制造费用项目设臵专栏;如果企业规模小,且不需反映不同车间、部门所发生的制造费用,企业也可以只设臵按费用项目开设制造费用专栏。
㈢,待摊费用账户
㈣,预提费用账户三,开设成本计算单成本计算单是根据产品成本计算对象设立的成本明细账,是成本计算工作的底稿。
㈠,成本计算对象的名称 (实体 ):
㈡,成本计算的时间范围,
⒈ 在品种法和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时,成本计算单上的时间为 〓〓 年 〓 月 ;
⒉采用分批法时,成本计算单时间为 开工 (投产 )日期
—— 完工 (入库 )日期 。
㈢,成本计算的空间范围:
㈣,产量及计量单位,
㈤,其他信息,
四,审核与汇总原始凭证五,登记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六,计算完工产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七,结转完工产品成本其他费用汇总表材料费用汇总表动力费用汇总表工资费用汇总表折旧费用汇总表原始凭证其他资料记账凭证 总分类账成本计算单直接计入辅助生产明细账制造费用明细账 制造费用分配表辅助生产分配表分配计入期初在产品生产成本合计期末在产品本期完工产品本年利润体现为当期损益计入本期资产负债表本期生产费用本期生产成本本期期间费用期初产成品本期销售产成品成本期末库存产成品成本可供销售商品生产经营费用分配流程图分 配计入本期利润表第一节,直接材料核算第二节,直接人工核算第三节,辅助生产费用核算第四节,制造费用核算第三章,生产费用核算第三章,生产费用核算在产品制造成本法下,对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生产费用,按其地点和用途进行归集,并将其中应计入产品成本的要素项目记入各成本计算对象之中。基本要素成本包括外购材料、燃料、动力、工资费用,
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等。
第一节,直接材料费用核算一,材料的分类与计价
㈠,材料的分类
㈡,材料成本的构成内容
⒈ 外购材料成本构成;
⒉委托加工材料成本;
⒊企业自制材料的成本。
㈢,材料的计价
⒈按实际成本计价;⒉按计划成本计价二,直接材料成本的汇集与分配
㈠,汇集,企业生产过程中消耗的材料、燃料数量大,
领料频繁,用途不一,故平时只根据材料,燃料的领料、退料凭证在材料、燃料明细账中登记其发出和退库的数量,月末再按领料用途和材料及燃料单价,汇总编制发出材料、燃料成本汇总表。
⒈产品生产工艺过程直接耗用,并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料及主要材料以及直接用于生产工艺过程的燃料费用记入基本生产成本账户借方直接材料成本项目内;
⒉ 辅助生产耗用的各种材料燃料成本,记入辅助生产成本账户的借方有关项目内;
⒊生产车间、企业管理部门一般性耗用的各种材料、
燃料费用,分别记入制造费用和管理费用账户的借方有关项目内。
㈡,分配,在两种以上的产品 (成本计算对象 )共同耗用一种材料或燃料的情况下,其成本应在每种产品之间采取既合理又简便的方法进行分配。所谓 合理,是指费用分配标准与受益对象关系比较密切; 所谓 简便是指费用标准的统计资料比较容易取得,数据可靠,并保持相对稳定。
常用的分配方法有:
⒈实际产量 (或重量 )比例法由于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消耗量,通常与产品产量 (或重量、体积,下同 )有着直接的关系,尤其是在原材料一次性投入的情况下,这种关系更为明显,
如果按产量比例分配,并且各种产品的材料单耗有差别时,按产品材料单耗水平折合为标准产量,再计算材料成本分配率。
例 3- 1:某厂装配车间生产甲、乙产品,共同耗用一种原材料。根据各种产品的材料单耗比例,以甲产品为标准产品,乙产品按甲产品的 1.2倍折合为标准产品分配原材料成本。本月份车间耗用材料成本 32400
元生产甲产品 1200件,乙产品 800件。
单位产品材料费 =材料耗用成本 〔 ∑ 产品产量
=32400〔 (1200+800〓 1.2)
=15(元 ∕ 件 )
甲产品材料成本 =1200〓 15=18000元乙产品材料成本 =800〓 1.2〓 15=14400元会计分录 (省略 )
⒉ 定额消耗量比例法以各种产品材料、燃料的定额消耗量为标准,分配材料燃料成本的一种方法。
各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之和
=∑( 各产品实际产量 〓 该产品单位材料定额消耗量 )
单位产品材料分配率
=共同耗用材料费用 〔 各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之和某产品应分配的材料 (燃料 )成本
=该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 〓 单位产品材料分配率说明,
该方法适用于产品材料 (燃料 )消耗定额制定较为准确,定额管理工作较为健全的企业;否则会因材料消耗量的高低不同,导致材料成本发生失实。
例 3- 2:资料参见教材 P42页。
分析,
各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之和
=4000〓 1.2+3000〓 1.1=8100(千克 )
材料总费用 =某材料耗用量 〓 单价
=21060〓 2=42120(元 )
单位产品材料分配率
=材料总费用 〔 各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之和
=42120〔 8100=5.2(元 /千克 )
各产品材料费 =各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 〓 材料分配率甲产品材料费 =4000〓 1.2〓 5.2=24960(元 )
乙产品材料费 =3000〓 1.1〓 5.2=17160(元 )
为了进一步说明企业在材料 (或燃料 )消耗方面的节约或超支情况,结合核算发挥定额管理控制消耗作用,
定额消耗量比例法也可采用下述形式,
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 (系数 )
=材料实际总消耗量 〔 材料定额总消耗量某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成本
=该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 〓 材料实际单价 〓 定额比例定额比例 (系数 )大于 1,表明生产中材料耗用超支,系数小于 1,表明在生产中材料耗用的节约。
例 3- 3,某企业生产甲、乙产品,均耗用 M材料,本月投产甲产品 800套,乙产品 600套,实际耗用 M材料
3690千克,实际单价 2元 /千克。甲产品材料消耗定额
2.5千克 /套。乙产品材料消耗定额 3.5千克 /套。
M材料成本费用分配如下:
甲、乙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总和
=800〓 2.5+600〓 3.5
=2000(甲产品 )+2100(乙产品 )
=4100千克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 (系数 )=3690〔 4100=0.9
甲产品应分配材料 =2000〓 2〓 0.9=3600元乙产品应分配材料 =2100〓 2〓 0.9=3780元第二节,直接人工的核算一,工资总额及其构成二,工资核算的原始依据
㈠,工资档案
㈡,考勤记录
㈢,产量和工时记录
⒈工作通知单;⒉工序进程单;⒊工作班产量记录;
⒋停工单;⒌废品通知单。
三,工资计算方法
㈠,计时工资的计算参见教材 P50页
☆月标准工资和日标准工资 (30天或 21天 )的计算。
㈡,计件工资的计算应付计件工资 =合格品数量 〓 计件单价例 3- 4:参见教材 P51- 52页资料
㈢,其他工资的计算
㈣,计提职工福利费 → 教材 P52页四,直接人工费用的分配企业的工资及福利费,应按职工工作岗位性质的不同,分别记入有关账户的借方。基本生产车间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属于某一特定产品的,直接计入该产品,直接人工,成本项目;生产多种产品而发生的成本,按一定标准分配计入。
常用的分配标准有:
⒈产品实际耗用工时;⒉产品定额工时比例分配;
⒊工资比例或生产工时比例分配。
直接人工成本分配率
=生产人员工资福利费 〔 各产品实耗 (定额 )工时总和某产品人工成本
=该产品实耗 (定额 )工时 〓 直接人工成本分配率例 3- 5:某企业生产甲、乙两产品,某月份生产人员工资总额 50000元,按工资总额 14%计提职工福利费。
本月份甲产品实耗工时 2000小时,乙产品实耗工时
3000小时。
第三节,辅助生产费用的核算一,辅助生产成本的汇集辅助生产是为基本生产和管理部门服务而进行的产品生产和劳务供应。如工具、模具、修理用配件等生产以及供水、供汽、机修等劳务供应。辅助生产费用的汇集与分配,是通过设臵 辅助生产成本 账户进行的。该账户的借方反映辅助生产车间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所耗费的材料、动力、工资及福利费折旧及修理费等;月终,将汇集在辅助生产成本账户的费用,根据生产产品数量和提供劳务用途,采用一定的分配方法,将完工验收入库的产品实际成本及受益单位应负担的劳务实际成本,从辅助生产成本账户贷方转入各有关账户的借方。若生产形成产品,该账户月末余额则反映未完工产品成本;若提供劳务,则该账户月末应无余额。辅助生产成本账户应按成本计算对象或辅助生产车间设臵明细账,并按费用项目设臵专栏。为了简化核算,对于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管理费用和废品损失费用,不另设制造费用、废品损失等账户,而是直接汇集入辅助生产成本账户之内。
基本格式参见 教材 P60- 61页图 3- 1,表 3- 16
登记依据 参见讲稿第二章有关内容。
二,辅助生产按各受益单位分配方法基本受益单位,是指本企业内除辅助生产车间外一切耗用辅助生产产品或劳务的单位。包括基本生产车间,企业管理部门和福利部门等。按辅助生产性质不同,其成本计算与分配的结转方法也有所不同:
㈠,提供产品的辅助生产成本分配辅助生产的产品,大多是按基本生产车间提出的加工任务和工艺技术要求生产的,如自制工具、配件等。由于产品不定型,生产量也有限。只能小批或单件组织生产,产品成本的计算 一般 可采用分批法,在产品品种较为稳定,产量较大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品种法 计算产品成本。
产品入库后,应视同自制材料办理验收入库,将其实际成本转入原材料或低值易耗品账户的借方 (若采用计划成本核算时,应同时结转产品成本差异。
㈡,提供劳务的辅助生产成本分配提供劳务属于无形实物形态,如水、电、汽、修理作业及运输等,既不能入库,也无期末在产品; 在只设有一个提供劳务的辅助生产车间情况下 (或虽有多个辅助生产车间,但彼此互不提供劳务 ),可直接将提供劳务所发生的成本,按受益原则,在各个受益单位之间进行分配。
三,辅助生产分配基本方法在某些大中型企业中,存在多个辅助生产车间,
它们在向基本受益单位提供产品和劳务外,彼此之间也存在产品或劳务的提供。
⒈ 按实际成本计价分配 ⒉ 按计划成本计价分配根据各单位实际受益量,
计算分配辅助生产劳务成本;
辅助生产的实际发生成本与按计划单价分配的成本之差额,
直接计入管理费用予以调整。
根据各受益单位劳务实际消耗量,分别记入基本生产成本制造费用或管理费用等账户内。
㈠,直接分配法是指各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劳务而发生的成本不进行分配,而将辅助生产成本直接分配给基本受益单位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各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劳务数量不多,或相互提供劳务价值相等。
基本受益单位的劳务量该辅助车间实际成本本受益单位劳务分配某辅助生产车间对基

劳务分配率该受益单位劳务耗用量本某受益单位应分配的成

具体分配可用下图表示辅助生产 基本生产发电 修理 车间⑴ 车间⑵
空 空车间⑴ 车间⑵
满 满 车间⑴ 车间⑵
例 3- 6,某厂设有发电、修理两个辅助生产车间,本月份发生的成本和提供的劳务数量如下表所示,
)/(40.0
2 0 0 02 0 0 0 0
7 2 0 0
度元=


基本受益单位劳务量发电车间劳务成本益单位劳务分配率发电车间提供给基本受
辅助生产车间成本及劳务量汇总表辅助生产车间单位直接发生成本提供劳务总量劳务消耗情况发电车间修理车间第一车间第二车间行政管理部门发电车间 度 7200 20000 2000 10000 6000 2000
修理车间 小时 2500 800 300 220 160 120
)/(0.5
300800
2 5 00
小时元=


基本受益单位劳务量修理车间劳务成本益单位劳务分配率修理车间提供给基本受
发电车间会计分录,
借,制造费用
-第一车间 4000
-第二车间 2400
管理费用 800
贷,辅助生产成本
-发电车间 7200
修理车间会计分录,
借,制造费用
-第一车间 1100
-第二车间 800
管理费用 600
贷,辅助生产成本
-修理车间 2500
㈡,交互分配法该方法对辅助生产车间的成本进行两次分配。 第一次 只在各个辅助生产车间之间分配费用,对于基本受益单位不进行分配; 第二次 分配时需将各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前的成本,加上交互分配转入的成本,
减去分配转出的成本,再按各基本受益单位耗用数量进行分配。
量该辅助生产部门劳务总成本某辅助生产部门分配前交互分配率对内分配互分配⒈辅助生产车间之间交
)(
某辅助车间应分配成本 =该车间耗用劳务量 〓 分配率辅助生产车间劳务分配 (对内分配 )
辅助生产车间单位直接发生成本提供劳务总量劳务分配情况 待分配成本数劳务分配率 分配转入 分配转出发电车间 度 7200 20000 0.36(元 /度 ) 937.5 720 7417.5
修理车间 小时 2500 800 3.125(元 /h) 720 937.5 2282.5
⒉ 辅助车间之间交互分配转入 (出 )成本发电车间分配 转入数 =300〓 3.125=937.5元 (修理车间转出 )
修理车间分配 转入数 =2000〓 0.36=720元 (发电车间转出 )
⒊ 各辅助车间交互分配后的实际成本数 (待分配成本 )
=直接发生成本 +分配转入数-分配转出数第二步在基本受益单位之间分配 (对外分配 )
基本受益单位之间劳务分配 单位,元辅助生产车间单位待分配成本数提供劳务总量劳务分配情况劳务分配率 第一车间 第二车间 行管部门发电车间 度 7417.5 18000 0.4121(元 /度 ) 4121 2472.6 823.9
修理车间 小时 2282.5 500 4.565(元 /h) 1004.3 730.4 547.8
辅助车间对基本受益单位劳务分配率发电车间分配率 =7417.5〔 18000=0.4121(元 /度 )
修理车间分配率 =2282.5〔 500=4.565(元 /小时 )
会计分录 (省略 )
例 3- 7:某厂设有供电和机修两个辅助生产车间,在分配费用前,供电车间本月生产费用为 29120元,机修车间为 26880元。本月供电车间供电 88000瓩,其中机修车间耗用 8000瓩,产品生产耗用 60000瓩,基本生产车间照明耗用 6000瓩,企管部门耗用 14000瓩 。
本月机修车间修理工时为 8480小时,其中:供电车间
480小时,基本生产车间 6000小时,厂部管理部门
2000小时。
要求,分别采用直接分配法和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并编制分配结转辅助生产费用的会计分录。
(分配率指标计算结果保留三位小数 )
26880268808000800029120291208000080000合合 计计
6720672020002000509650961400014000行政管理行政管理
2016020160600060002184218460006000车间管理车间管理
21840218406000060000产品生产产品生产
————(8000)(8000)机修车间机修车间
————(480)(480)供电车间供电车间受益部门受益部门
3.36 03.36 00.36 40.36 4费用分配率费用分配率
848084808800088000劳务供应总量劳务供应总量
26880268802912029120待分配费用待分配费用金额金额数量数量 (( 小时小时 ))金额金额数量数量 (( 度度 ))
分配机修费分配机修费分配电费分配电费项项 目目
⒈直接分配法生产费用分配表⒈直接分配法生产费用分配表 单位:元单位:元合合 计计度度项项 目目
360.3
8 0 0 0
2 6 8 8 0
364.0
8 0 0 0 0
2 9 1 2 0

机修车间供电车间量基本受益单位劳务供应辅助车间待分配费用
⒈直接分配率机修车间—
供电车间—贷:辅助生产成本管理费用制造费用借:基本生产成本
⒉会计分录
21840
22344
11816
29120
26880
数量数量分配电费分配电费对内分配对内分配
280062800680008000279942799480000800001522152226482648合合 计计
7000700020002000489448941400014000行政管理行政管理
2100621006600060002100210060006000车间管理车间管理
21000210006000060000产品生产产品生产
2648264880008000机修车间机修车间
15221522480480供电车间供电车间
3.5013.5010.3500.3503.1703.1700.3310.331费用分配率费用分配率
800080008000080000848084808800088000劳务供应量劳务供应量
2800628006279942799426880268802912029120待分配费用待分配费用金额金额数量数量金额金额数量数量金额金额数量数量金额金额分配机修费分配机修费分配电费分配电费分配机修费分配机修费对外分配对外分配项项 目目
⒉⒉ 交互分配法生产费用分配表交互分配法生产费用分配表 单位:元单位:元合合 计计项项 目目
⒉⒉
1 7 0.3
8 4 8 0
2 6 8 8 0
3 3 1.0
8 8 0 0 0
2 9 1 2 0

交互分配机修车间交互分配供电车间该部门劳务供应总量用某辅助生产车间成本费对内交互分配率
⒈对内分配
501.3
8000
2 8 0 0 6
350.0
8 0 0 0 0
2 7 9 9 4

对外分配机修车间对外分配供电车间量基本受益单位劳务供应差额辅助车间分配转入转出辅助车间待分配费用
⒉对外分配交互分配率机修车间—
供电车间—贷: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供电车间—借:辅助生产成本 15221522
26482648
26482648
15221522
⒈对⒈对内分内分配的配的会计会计分录分录 机修车间—
供电车间—贷: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供电车间—借: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供电车间—贷:辅助生产成本管理费用制造费用供电车间—借:基本生产成本录⒉对外交互分配会计分
21000
23106
11894
27994
28006
㈢,计划成本分配法根据各辅助生产车间提供劳务的计划单位成本及各受益单位劳务消耗实际数量,将辅助生产成本分配记入各受益单位;对于按计划成本分配数与实际成本之间差额合计数转入管理费用,超支增加管理费用,
节约冲减管理费用。
基本计算公式如下,
分配给某部门成本 =计划成本 〓 该部门产品或劳务量某辅助部门实际成本
=该部门分配前的成本+从其他辅助部门分进的成本某辅助部门成本差异 =实际成本-计划成本例 3- 8,某企业辅助生产修理车间和供电车间本月份发生的成本与提供的劳务数量及各受益单位耗用情况如下表所示。
辅助生产车间 修理车间 供电车间待分配成本 (元 ) 5200 9200
劳务供应总量 4000小时 22500度计划单位成本 (元 ) 1.5 0.42
劳务数量耗用供电车间 200小时修理车间 1200度生产车间 3500小时 19800度行管部门 300小时 1500度要求,采用计划成本分配法编制辅助生产成本分配表
-- 246246+50+50-- 296296辅助生产成本差异辅助生产成本差异
15204152049500950057045704辅助生产实际成本辅助生产实际成本
15450154509450945060006000按计划成本分配数按计划成本分配数
10801080630630450450分配金额分配金额
————15001500 度度300300 小时小时耗用数量耗用数量管理部门管理部门
13566135668316831652505250分配金额分配金额
————1980019800 度度35003500 小时小时耗用数量耗用数量基本生基本生产车间产车间
300300300300分配金额分配金额
200200 小时小时耗用数量耗用数量供电车间供电车间
504504504504分配金额分配金额
12001200 度度耗用数量耗用数量修理车间修理车间辅助车间辅助车间
————0.420.421.501.50计划单位成本计划单位成本
————2250022500 度度40004000 小时小时劳务供应量劳务供应量
14400144009200920052005200待分配费用待分配费用 (( 元元 ))
合计数合计数供电车间供电车间修理车间修理车间辅助生产车间辅助生产车间度度度度度度度度元元修理车间实际成本
=分配前成本 +从供电车间分配的成本
=5200+504=5704(元 )
同理,发电车间实际成本 =9200+300=9500(元 )
⒈ 结转分配会计分录 ⒉分配成本差异分录借,辅助生产成本 ——修理 504
——供电 300
制造费用 ——基本车间 13566
管理费用 1080
贷,辅助生产成本 ——供电 9450
——修理 6000
借,管理费用 -246
贷,辅助生产成本 ——修理 -296
——运输 +50
第四节,制造费用的核算一,制造费用的汇集制造费用是企业基本生产车间 (或分厂,下同 )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一般包括,
管理人员工资、职工福利费,房屋机器设备折旧费,
办公费、水电费,劳动保护费等等。
每月各基本生产车间发生的制造费用,按其发生的地点和用途,记入制造费用账户借方及相应的明细项目之内;月终,已汇集于制造费用账户借方的制造费用总额,应转入基本生产成本账户借方,并采用一定的分配标准,在各成本计算对象之间进行分配,记入各产品成本计算单的制造费用成本项目之中。
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 可以通过制造费用账户核算,也可直接在辅助生产成本账户中核算,若通过制造费用账户核算,则 应转至辅助生产成本账户 。
二,制造费用的分配生产多种产品或提供多种劳务的生产单位,需要采用适当方法在各个受益对象之间分配制造费用;制造费用的受益对象既包括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也包括自制材料、工具及生产单位负责的在建工程等。
制造费用的分配标准一般有,
㈠,生产工时 (实际或定额 )比例法按照各成本计算对象实际或定额消耗的生产工时为标准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制造费用分配率
=制造费用总额 〔 实际或定额工时总数某对象应分配的制造费用
=该对象实际 (或定额 )工时 〓 制造费用分配率
㈡,机器工时比例法按照各成本计算对象所耗机器设备运转时间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该方法适用于机械化程度较高的车间。若在同一车间中,有的产品主要是 靠手工操作,
有的主要是 靠机器生产,则应将制造费用分解为两个部分,与机器设备运转无关的费用,按生产工人工时比例分配,与机器设备运转相关的费用 按机时分配。
例 3- 9,某厂第一基本生产车间用 A,B两类设备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本月该车间制造费用总额为
600000元;三种产品本月机器总工时为 350000小时,
其中甲产品 150000小时、乙产品 100000小时,丙产品
100000小时;本月 A类设备运转 150000小时,其中甲产品 50000小时,乙产品 20000小时,丙产品 80000小时; B类设备运转 200000小时,其中甲产品 100000小时,乙产品 80000小时,丙产品 200000小时。该车间
A设备工时系数定为 1,B设备工时系数定为 1.25。
要求:
(1)采用机器工时分配法分配制造费用;
(2)编制分配结转制造费用的会计分录。
制造费用分配表生产单位,第一车间 ×× 年 × 月 单位,元产品名称标准机器工时 (小时 ) 费用分配比率分配金额A类设备 B类设备 (系数 1.25) 标准工时合计实际工时 标准工时甲产品 50000 100000 125000 175000 262500
乙产品 20000 80000 100000 120000 180000
丙产品 80000 20000 25000 105000 157500
合计 150000 200000 250000 400000 1.50 600000
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基本生产成本 —— 甲产品 262500
—— 乙产品 180000
—— 丙产品 157500
贷:制造费用 —— 第一车间 600000
㈢,直接成本比例法
㈣,季节性生产企业制造费用的分配采用年度计划分配率进行分配年终时,制造费用全年实际发生数与按计划分配率的分配数差额,除其中属于为下年度开工生产作准备的部分可留作下年分配外,其余都应在本年内调整产品成本,将差额用蓝某月份某受益对象应分配制造费用
=该受益对象实际产量 (或工时 )〓 年度计划分配率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由企业自行决定。制造费用分配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说明。
企业不论选择哪一种制造费用分配方法,都应当
)( 或产量年计划总工时数年制造费用预算数计划分配比率制造费用年度?
字或红字从制造费用账户贷方转入基本生产成本账户的借方。年末,制造费用的差额分配结转以后,制造费用总账及其所属明细账应无余额。
根据分配计算结果编制制造费用分配表,并根据分配表分配结转制造费用的账务处理,借记生产成本等账户,贷记制造费用账户。
例 3- 10:某季节性生产企业制造费用按计划分配率分配,全年生产甲、乙两种产品。 1- 11月份累计实际制造费用 6000元,累计生产工时 5000小时,其中甲产品 3000小时,年度计划成本分配率为每小时 1.10元。
12月份制造费用实际数为 400元,耗用生产工时数为
600小时,其中甲产品工时耗用 350小时。全年差异由两种产品负担。
要求,计算分配 12月份制造费用,并调整全年差异。
[分析 ]:
⒈ 分配 12月份的制造费用制造费用计划数 =生产工时 〓 计划分配率甲产品制造费用 =350〓 1.1=385元乙产品制造费用 =250〓 1.1=275元
⒉结转全年制造费用差异数
①制造费用全年实际数
=1-11月份制造费用累计数 +12月份制造费用实际数
=6000+400=6400元
②制造费用年计划数 =累计工时 〓 计划分配率
=(5000+350+250)〓 1.1=6160元甲产品分配数 =3350〓 0.043=144.05元乙产品分配数 =240-144.05=95.95元借,基本生产成本 ——甲产品 144.05
——乙产品 95.95
贷,制造费用 240
)/( h0,0 4 35 6 0 0240 元计划工时数制造费用差异额差异分配率 制造费用
③ 全年制造费用差异数
=实际数-计划数 =6400- 6160=240元
⒊将差异数在两种产品之间分配 (按工时比例 )
第一节,完工产品与在产品划分第二节,生产费用分配与应用第四章,完工产品成本核算第一节,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划分一,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概念完工产品是指已经完成全部生产过程、符合产品质量要求并验收入库的产成品和外售的自制半成品。
在产品是指没有完成全部生产过程,不能作为商品销售的产品。
就整个企业而言,在产品包括,
⑴ 正在车间加工中的在产品;
⑵已经完成一个或几个加工步骤,仍需继续加工的半成品;
⑶未经装配和验收入库的产品,以及返修废品等。
就某一车间 (或生产步骤,生产工序下同 )而言,
在产品只包括尚在车间加工中的那部分在产品和车间已完工但尚未转出的产品。
二,划分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意义 (P88)
三,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数量控制
㈠,在产品数量控制
⒈在产品收、发、存的控制工作;
⒉对在产品开展定期与不定期清查、盘点。
㈡,完工产品数量控制
⒈完工产品收、发、存的控制工作;
⒉对完工产品开展定期与不定期清查、盘点。
第二节,生产费用在完工与在产品间分配一,分配原理企业在生产中发生的经营费用,经过归集、分配后,记入基本生产成本及其相应的明细账之中。若月末无在产品结存,则基本生产成本账户所汇集的全部成本即为完工产品的总成本,同时可以计算出单位产品成本;但 对于连续生产的企业,通常月终都存在一定数量的在产品,这些在产品同样经历了某些加工过程,已经消耗了与其加工程度相应的各种成本,因而本期发生的生产费用加上期初在产品之和,应在本期完工产品与期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才能计算出完工产品的实际成本,及其单位产品成本。
根据投入产出原理,本期发生的生产成本,本期完工产品成本与期末期初在产品成本之间存在下述基本关系:
期初在产品成本 +本期发生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合计
=本期完工产品成本 +期末在产品成本在期末在产品成本核算中,必须取得本期完工产品和期末在产品的数量资料,根据企业生产特点和成本管理要求选定分配方法。
二,生产成本在完工与期末在产品之间分配方法
㈠,约当产量比例法 ★★★★★
⒈约当产量,是指根据期末在产品的投料和加工程度将在产品按一定标准折合为相当于完工产品的数量。
⒉约当产量比例法,就是将期初在产品成本和本期发生的生产成本的总和,按完工产品数量和期末在产品约当量的比例进行分配,以计算本期完工产品成本和期末在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在产品生产过程中,随着工艺加工过程和产品的逐渐形成,耗费于产品生产中的各项费用也随之逐步累积。 在产品耗用各项成本的程度,分别与各种不同的因素成比例关系,因此在具体运用过程中 需分成本项目分别计算在产品约当产量。
⒊在产品完工程度的确定★★★★★
⑴,原材料投入程度的确定 (原材料投料率指标 )
①,如果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性投入的,则在产品投料率可视为 100%,期末在产品材料的约当产量就是它的实际结存数量;
②,如果原材料在生产过程中均匀发生,各生产工序的在产品结存量也较均匀,在产品可按照 50%约当。
③,如果原材料在生产过程中分阶段一次投入的,如各工序所耗都是分别在其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的,按说明,通常情况下直接材料项目按原材料消耗定额计算,其他项目按人工工时定额计算。
该阶段在产品累计原材料费用定额除以完工产品原材料成本定额计算原材料投料率。
该工序投料率前一工序累计投料率该数据为已知数本完工产品原材料定额成定额累计至本工序止原材料某工序累计投料率

)(
量该工序期末在产品结存该工序累计投料率某工序在产品约当量

例 4- 1,甲产品经两道工序完工,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各项生产成本。 4月份甲完工产品 500件;月末在产品数量,第一道工序 350件,第二道工序 200件。
原材料分两道工序在每道工序开始时一次投入,
第一道工序的消耗定额为 30千克,第二道工序的消耗定额为 20千克。甲产品月初在产品和本月发生的原材料费用共计 182000元。
要求,按原材料定额计算甲产品各工序在产品投料率指标、约当产量和完工及月末在产品原材料费用;
%% 60100
50
30

材料消耗定额总数本工序材料消耗定额料率①第一道工序在产品投
%)%%%( 100100
50
20
60100
50
2030

或材料消耗定额总数额至本工序止累计消耗定料率②第二道工序在产品投件该工序投料率各工序在产品结存量期末在产品约当产量
41010020060350

%%
)/( 件元在产品约当量完工产品数量直接材料成本
③原材料费用分配率
20 0
41 050 0
18 20 00
=
+
=
+
=
)( 元原材料分配率完工产品数量完工产成品原材料成本
1 0 0 0 0 02 0 05 0 0 =×=
×=
)( 元原材料分配率期末在产品约当量期末在产品原材料成本
8 2 0 0 02 0 04 1 0 =×=
×=
⑵,在产品加工程度的确定用于分配燃料、动力、工资费用和制造费用等各项加工费用,完工程度按加工时间计算确定。 基本计算公式为:
完工产品工时定额该在产品累计工时定额下同各车间、步骤或工序,⑴在产品完工率

)(
完工产品定额工时本工序定额工时上工序累计定额工时
⑵在产品完工率算下,可采用下面公式计在各工序均匀生产情况
%50
某工序在产品约当产量
=该工序在产品数量 〓 该工序在产品完工率续例 4- 1:资料部分参见前例数据,甲完工产品工时定额为 50小时,其中第一道工序 40小时;第二道工序
10小时。每道工序在产品工时定额 (本工序部分 )按本工序工时定额的 50%计。甲产品月初在产品和本月发生的工资及福利费共 16400元,制造费用共 24600元。
要求,按完工率计算甲产品在产品约当产量;分别计工资及福利费、制造费用分配率指标;根据分配率,
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及月末在产品成本。
%40
50
%5040%50
完工产品工时定额该在产品工时定额工率⑴第一道工序在产品完件在产品完工率量第一道工序在产品结存量第一道工序在产品约当
140%40350

%90
50
%501040
%50

完工产品定额工时本工序定额工时上工序累计定额工时工率⑵第二道工序在产品完件在产品约当量合计数件在产品完工率量第二道工序在产品结存量第二道工序在产品约当
320180140
180%90200

)/(20
3 2 05 0 0
1 6 4 0 0
件元在产品约当量完工产品数量工资及福利费工资及福利费分配率
)(640020320
)(1000020500
元工资福利费分配率期末在产品约当量费期末在产品工资及福利元工资福利费分配率完工产品数量费完工产成品工资及福利

)/(30
3 2 05 0 0
2 4 6 0 0
件元在产品约当量完工产品数量制造费用制造费用分配率
)(96 0030320
)(15 00 030500
元制造费用分配率期末在产品约当量期末在产品制造费用元制造费用分配率完工产品数量完工产成品制造费用

)(12 50 0015 00 010 00 010 00 00 元制造费用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品总成本完工产成

)(9 8 0 0 09 6 0 06 4 0 08 2 0 0 0 元成本结存在产品
㈡,定额比例法
⒈定额比例法,是按完工产品和期末在产品的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成本,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和期末在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⒉适用条件,适用于生产的产品较为定型,定额管理基础较好,有完整、准确的材料和工时等消耗定额企业采用。一般情况下,原材料项目按原材料的定额消耗量或定额成本的比例分配,其他项目按定额工时比例进行分配。
⒊定额比例法的计算步骤与计算公式参见教材 P95- 97页 例题 4- 4
三,结转完工产品成本完工产品包括:产成品,自制材料,自制工具、
模具等。完工产品成本从基本生产成本账贷方转出,
其中完工入库产成品成本记入库存商品账户借方,完工自制材料记入原材料账户借方,完工自制模具、工具等低值易耗品的成本记入低值易耗品账户的借方。
具体账务处理省略。
例 4- 2,某企业采用约当产量法分配在产品和产成品应负担的费用。该企业生产的甲产品经过三道工序加工制成。 6月份共生产甲产品 200件,有关资料如下,
要求要求,,计算甲产品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并填列在产计算甲产品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并填列在产品成本计算单中。品成本计算单中。
14776.5014776.504020.504020.504493.504493.506262.506262.50合合 计计
1276012760
2016.502016.50
合计数合计数
35603560
460.50460.50
制造费用制造费用
40004000
493.50493.50
直接人工直接人工直接材料直接材料项项 目目
52005200
1062.501062.50
本月生产费用本月生产费用月初在产品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
757510105050合合 计计
3535552525第三道工序第三道工序
2525331515第二道工序第二道工序
1515221010第一道工序第一道工序月末在产品月末在产品 (( 件件 ))工时定额工时定额 (( 小时小时 ))材料定额材料定额 (( 元元 ))工工 序序合合 计计项项 目目合合 计计件件元元工工 序序
6161
1717
1919
2525
单位成本单位成本总成本总成本
12200122002576.502576.5014776.5014776.5012760127602016.502016.50合计合计
34003400620.50620.504020.504020.5035603560460.50460.50
制造制造费用费用
38003800693.50693.504493.504493.5040004000493.50493.50
直接直接人工人工
500050001262.501262.506262.506262.50520052001062.501062.50
直接直接材料材料本月产成品本月产成品月末在月末在产品产品生产成本生产成本合计合计本月生本月生产费用产费用月初月初在产品在产品成本成本项目项目产品成本计算单产品成本计算单单位单位,,元元产品名称产品名称,,甲产品甲产品 〓年〓年 66 月月 产量产量,200:200 件件元元月月 件件第一节,品种法第二节,分批法第三节,分步法第四节,其他核算方法第五章,产品成本核算的方法第一节,产品成本核算的品种法一,品种法成本计算原理
㈠,品种法的适用范围品种法,又称简单法,是以产品品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并按不同的产品品种开设成本计算单,分配和归集生产成本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适用于,
⒈ 大批大量单步骤生产企业。
⒉大批大量多步骤生产,管理上不要求按照生产步骤计算半成品的企业。
⒊封闭式的 (辅助 )生产车间。
㈡,品种法的特点
⒈ 只生产单一产品,月末没有在产品,或在产品数量少而稳定,月末可不计算在产品成本;如发电、采掘业、供水企业等。
⒉ 只生产一种产品,月末有在产品且数量大而不稳定。由于品种法是以日历月份作为成本计算期,与产品生产周期不一致,因此,月末应将汇集的生产成本在产成品与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分别计算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成本。
⒊ 生产多种产品,月末有在产品,数量大且不稳定。这类行业汇集的生产成本,首先要在各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然后将该产品汇集的生产成本在其产成品与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计算各产品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成本。
二,品种法的成本计算程序
⒉ 原始凭证
⒐ 辅助生产成本分配表总分类账 记账凭证辅助生产明细账制造费用明细账
⒑ 制造费用成本分配表管理费用明细账
11
⒊ 材料成本分配表
⒋ 工资成本分配表
⒌ 动力费用分配表
⒍ 折旧费用分配表
⒎ 摊提费用分配表
⒏ 其他费用分配表计算完工产品成本
12.
核对三,品种法计算实例
㈠,不计算在产品成本的应用例 5- 1:某粮食加工厂生产一种产品,月末无在产品,
采用品种法计算成本,4月份有关成本资料如下,
⒈ 耗用材料 (计划成本 ):基本生产耗用 100000元,车间管理部门耗用 4000元,厂部管理部门耗用 1500元,本月份材料成本差异率 +1%。
⒉应计工资,基本生产工人工资 50000元,生产管理人员工资
5000元,厂部管理人员工资 4000元,后勤人员工资 1000元,按工资总额 14%计提职工福利费。
⒊应计电费,本月份生产用电 6000度,生产办公用电 800度,
厂部用电 1000度,后勤福利部门用电 500度,电费每度 0.3元。
⒋ 其他,生产车间办公费 920元,厂部办公费 5000元,生产设备折旧 7100元。本月份实际产量 1000吨。
要求,计算产品成本并编制成本计算单。
⒈ 根据领料单编制耗用材料汇总分配表和会计分录材料耗用汇总表
〓 年 4月 单位:元借方账户及明细账 材料计划成本 材料差异 材料实际成本基本生产 -直接材料 100000 +1000 101000
制造费用 40000 +40 4040
管理费用 1500 +15 1515
合 计 105500 +1055 106555
⒉ 根据工资结算汇总表编制工资及应付福利费分配表和会计分录工资及应付福利费分配表
〓 年 4月 单位:元借方账户及明细账 工资额 应付福利费 合 计基本生产 -直接工资 50000 7000 57000
制造费用 5000 700 5700
管理费用 4000 700 4700
应付福利费 1000 —— 1000
合 计 60000 8400 68400
⒊根据各部门耗电记录,编制电力分配表和会计分录⒊根据各部门耗电记录,编制电力分配表和会计分录电力分配表电力分配表
〓年〓年 44 月月 单位单位,,元元
294029400.30.383008300合合 计计
1501500.30.3500500应付福利费应付福利费
3003000.30.310001000管理费用管理费用
2402400.30.3800800制造费用制造费用
180018000.30.360006000基本生产基本生产 -直接工资-直接工资金额金额 (( 元元 ))单价单价用电数用电数 (( 度度 ))借方账户及明细账借方账户及明细账月月 元元合合 计计元元度度
⒋ 其他生产成本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制造费用 920 借:制造费用 7100
管理费用 5000 贷:累计折旧 7100
贷:银行存款 5920
⒌ 本年 4月份制造费用明细账如下制造费用明细账 单位,元月 日 材料 工资 福利费 折旧费 办公费 动力 合计
4 30 4040 5000 700 7100 920 240 18000
月末结转制造费用时,编制的会计分录借:基本生产成本 18000
贷:制造费用 18000
⒍ 根据上述资料登记该产品成本计算单如下,
某粮食加工厂成本计算单产品,某产品 〓 年 4月 产量,1000吨成本项目 总成本 单位成本本月实际 累计数 本年计划 本月实际 实际平均直接材料 102800 略 102.8 略直接人工 57000 57.0
制造费用 18000 18.0
合计 177800 177.8
根据成本计算单,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产成品-某产品 177800
贷,基本生产成本-某产品 177800
㈡,计算在产品成本的应用例 5- 2,某企业大量生产甲产品,生产过程分三个车间顺序完成。各车间的半成品不对外销售,管理上不要求计算半成品资料。该企业 2003年 8月份资料如下:
⒈ 甲产品各步骤 (车间 )的工时定额和月末在产品数量如下表:各车间除材料成本外,加工成本均匀发生。
车间 (步骤 ) 各步骤工时定额 (小时 ) 月末在产品数量车间 1 50 400
车间 2 30 200
车间 3 20 300
合计 100 900
⒉ 月初在产品成本资料,直接材料 10000元,动力费用 4000元,直接人工 2150元,其他直接费用 535元,
制造费用 1440元
⒊ 本月份发生材料费用如下:产品生产耗用材料
61000元 (系开工时一次性投入 );车间管理部门一般性消耗材料 1500元 (三个车间耗用均为 500元 );企业管理部门耗料 4000元;在建工程耗用材料 2200元。
⒋ 本月份发生的工资费用如下,生产工人工资共计
18000元,其中:一车间 6000元,二车间 5000元,三车间 7000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共计 4000元,其中:
一、二车间各 1500,三车间 1000元;企业管理人员工资 3000元,在建工程人员工资 5000元。
⒌ 按应付工资总额 14%的比例计提职工福利费。
⒍ 本月份发生外购动力费 15000元,其中,产品生产用 10000元;车间照明用 2500元 (其中,一车间 800元,
二车间 700元,三车间 1000元 );厂部照明用 1500元;
在建工程照明用 1000元。
⒎ 本月份发生的其他间接成本资料如下表所示:
⒏ 本月份完工产品 800件。
要求:
根据资料编制有关成本费用会计分录,并计算甲产品成本。 (说明,分配率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
完工产品材料成本 =800〓 41.76=33408元月末在产品材料成本 =71000-33408=37592元
⑵,在产品约当产量计算 (单位:件 )
车间 1在产品约当产量 =[(50〓 50%)〔 100]〓 400=100
车间 2在产品约当产量
=[(50+30〓 50%)〔 100]〓 200=130
车间 3在产品约当产量
=[(50+30+20〓 50%)〔 100]〓 300=270
⑴,直接材料分配率
=20150〔 1300=15.5(元 /件 )
完工产品人工成本
=800〓 15.5=12400元月末在产品人工成本
=500〓 15.5=7750元
14000〔 (800+ 500)=10.77(元 /件 )
完工产品应分摊的动力成本
=800〓 10.77=8616元月末在产品动力成本
=14000- 8616=5384元
⑸,其他直接支出分配 ⑹,制造费用分配
⑷,工资成本分配⑶,动力费用分配
3055〔 1300=2.35(元 /件 )
完工产品其他直接支出
=800〓 2.35=1880元月末在产品其他直接支出
=500〓 2.35=1175元
13000〔 1300=10(元 /
件 )
完工产品制造费用
=800〓 10=8000元月末在产品制造费用
=500〓 10=5000元成本计算单完工产品,800件产品,甲产品 2003年 8月 在产约当,500件成本项目 月初在 产品 本月生产成本 成本合计 月末在 产品 完工产品成本总成本 单位成本直接材料 10000 61000 71000 37592 33408 41.76
动力费用 4000 10000 14000 5384 8616 10.77
直接人工 2150 18000 20150 7750 12400 15.50
其他费用 535 2520 3055 1175 1880 2.35
制造费用 1440 11560 13000 5000 8000 10.00
合计 18125 103080 121205 56901 64304 80.38
第二节,产品成本核算的分批法一,分批法成本计算原理
㈠,分批法的适用范围
⒈分批法,分批法是以产品批别作为成本计算对象,
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在采用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的企业,往往以购买单位的订货单来确定成本计算对象,又 称订单法 。 采用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时,不是按产品的生产步骤计算成本,而是按产品的批别计算成本。 在成批组织生产产品生产的企业或车间中,产品批别是按一定品种、一定批量的产品划分的,应用分批法,按产品批别开立成本 计算单,注明生产部门下达的产品批号或生产命令号,以及产品的品种和批量,应注明产品开工和完工日期。
⒉分批法的适用范围
(1).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批法一般适用于小批生产和单件生产类型的企业,同时,对于企业新产品的试制、
机器没备的大修理、精密仪器、专用设备、船舶制造以及辅助生产的工具、模具制造等也可采用分批法计算成本。
(2).采用分批法计算成本时,一般按定货单位定单作为成本计算对象计算成本,因而,分批法又称为定单法。
① 若一张定单中有多种产品,则应按每种产品作为一批,设臵产品成本计算单计算成本;
② 若一张定单中只有一种产品,这种产品数量较大,
若购货单位要求分次交货、则可将一张定单中的产品分数批组织生产;
③ 若一张定单只有一种产品,该产品若属于大型复杂产品,则可将产品分成若干组成部分进行成本计算;
④ 对于几张定单定购相同的产品、则可将相同的产品划分为一批组织生产,计算成本。
人工成本直接人工间接人工原材料直接材料间接材料制造费用已分配的制造费用在产品 产成品产品销售成本其他项目主营业务成本分批法计算流程
㈡,分批法的特点
⒈ 分批法是以各批 (或各订单 )产品为成本计算对象,
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
⒉ 分批法的成本计算期不定期,只有在该批生产全部完工的情况下,才能计算出该批产品的实际成本。成本计算期与生产周期相一致,与会计报告期不一致。
⒊ 分批法按月归集各批产品实际发生的费用,并在成本计算单中进行登记;但由于只在该批产品完工时才能计算成本,因此成本计算单中所归集的生产费用,
一般不需要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如果批内产品跨月陆续完工,产品应负担的全部生产费用则需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间进行分配;如果提前完工的数量占全部批量的比重较小时,也可以采用简单的分配方法,即完工产品成本按计划单位成本、定额单位成本或最近时期相同产品的实际单位成本计算。
二,分批法的成本计算程序
⒈ 根据反映各项费用发生的原始凭证上所注的号码和批次,编制各要素费用分配表,将直接费用记入成本计算单,间接费用按一定标准分别记入有关成本计算单;
⒉ 归集和分配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
⒊ 归集和分配辅助生产制造费用;
⒋ 归集和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⒌ 归集和分配基本生产制造费用;
⒍ 归集和分配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
⒎ 如果该批产品全部完工,则成本计算单中所归集的生产费用全部计入完工产品的成本;如果各批产品全部未完工,则全部为在产品成本。如果该批产品部分完工,则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三,分批法成本简化应用适用于月份内投产批数较多而完工的批数较少,
为了简化间接计入费用的分配而采用的一种方法,又称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的分批法。
采用简化的分批法计算成本时,仍需按产品批别设臵产品成本明细账,但在这种产品成本明细账当中只登记直接计入的费用和发生的生产工时,对于间接计入的费用则应另外设臵“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
在基本生产二级账中登记全部各批产品发生的生产总工时、间接计入的费用等资料 待某批产品完工时,根据累计分配率计算完工产品应分配的间接费用,并计入到完工批别产品成本计算单当中。
累计间接记入成本分配率
=全部产品累计间接记入成本 〔 全部产品累计工时某批完工产品应负担的间接成本
=该批完工产品累计工时 〓 累计间接记入成本分配率四,分批法成本计算实例例 5- 3:某企业根据购买单位的订单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并对外承担修理作业。 03年 7月份生产情况如下,6月份投产的甲产品 10台,批号 1035,本月全部完工;本月投产乙产品 6台,批号 1047,计划下月完成,月末提前完成两台;本月自制设备一台,批号
1049,本月投产,尚未完成;为外厂代修铣床一台,
批号 1048,本月投产,已完成验收交货。
7月份成本资料如下:
⑴,月初在产品成本 (甲产品 1035号 ):原材料 18000元,
动力 500元,生产工资 1500元,制造费用 700元。
⑵,本月发生工时和费用如下。
产 品 批 号 工时 (小时 ) 原材料甲产品 1035 10000 ——
乙产品 1047 5600 9000
代修铣床 1048 1400 1000
自制设备 1049 400 1200
合计 —— 17400 11200
生产工人工资 60900元,动力 (自辅助生产转来 )13920
元,制造费用 38280元,各项费用按工时比例分配。
⑶,产品乙,批号 1047,每台计划成本,原材料 1500
元,动力费 800元,生产工资 3600元、制造费用 2300
元。
要求,采用分批法计算各批产品和劳务成本。
)/(8.01 7 4 0 01 3 9 2 0 小时元==工时标准总数 动力成本动力费用分配率?
)/(5.31 7 4 0 06 0 9 0 0 小时元==工时标准总数直接人工成本工资费用分配率?
)/(2.21 7 4 0 03 8 2 8 0 小时元=工时标准总数制造费用合计制造费用分配率
成本分配表
2003年 7月 单位:元项 目 分配标准 动力费 生产工资 制造费用分配率 (元/小时 ) —— 0.8 3.5 2.2
甲产品 (批号 1035) 10000 8000 35000 22000
乙产品 (批号 1047) 5600 4480 19600 12320
代修铣床 (批号
1048) 1400 1120 4900 3080
自制设备 (批号
1049) 400 320 1400 880
合 计 17400 13920 60900 38280
产品成本计算单批号,1035 开工日期,6月名称,甲产品 完工日期,7月批量,10台 单位,元月份 日期 摘 要 原材料费 动力 工资 制造费用 合计
6 30 月初在产品 18000 500 1500 700 20700
7 31 本月生产成本 8000 35000 22000 65000
31 生产成本合计 18000 8500 36500 22700 85700
31 完工产品转出 18000 8500 35000 22700 85700
31 单位产品成本 1800 850 3500 2270 8570
产品成本计算单批号,1047 开工,7月名称,乙产品 完工,7月 2台批量,6台 单位,元项 目 原材料 动力 工资 制造费用 合计本月成本 9000 4480 19600 12320 45400
完工转出 3000 1600 7200 4600 16400
单位成本 1500 800 3600 2300 8200
月末在产品 6000 2880 12400 7720 29000
劳务成本计算单批号,1048 开工日期,7月劳务名称,代修铣床 完工日期,7月项 目 原材料 动力 工资费用 制造费用 合计本月发生成本 1000 1120 4900 3080 10100
完工结转成本 1000 1120 4900 3080 10100
产品成本计算单批号,1049 开工日期,7月名称,甲产品 完工日期,
项 目 原材料 动力 工资费用 制造费用 合计本月发生成本 1200 320 1400 880 3800
月末在产品 1200 320 1400 880 3800
)(20 1663366
%10046
33 60
元完工产品数量期末在产品约当量完工产品数量本期生产费用期初在产品成本完工产品原材料成本

)(1 3 4 443 3 6 元=期末在产品原材料=?
)(50.17 62675.2936
5046
23 50


完工产品数量期末在产品约当量完工产品数量本期生产费用期初在产品成本完工产品工资成本

)(50.587275.293 元=工资分配率期末在产品量期末在产品人工

乙产品成本明细账批号,9415 投产日期,5月批量,10台 完工日期,5月 2台月份 日期 摘 要 原材料费 工资费用 制造费用 合计
5 31 本月生产费用 4600 3050 1980 9630
31 完工产品成本 460 350 240 1050
31 完工产品计划 成本 (2台 ) 920 700 480 2100
31 月末在产品 3680 2350 1500 7530
第三节,产品成本核算的分步法一,分步法的特点及计算程序
㈠,分步法的特点分步法是以产品生产步骤作为成本计算对象。采用这种方法,不仅要计算各种产品的完工产品成本,
还要计算产品在各加工步骤的成本。
⒈ 以每种产品及其所经过的各生产步骤为成本计算对象,分别归集各种产品不同步骤的生产成本,计算产品成本。
成本的 计算实体 为 各生产步骤的 半成品 和最后生产步骤的 产成品,成本的 计算空间为各生产步骤 。
2.成本计算期是定期的,于每月月终进行。成本计算期与会计报告期相一致,与生产周期不一致。
3.分步法一般都是跨月生产,通常都有在产品,故生产成本需要在完工产品和期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㈡,分步法的适用范围:
分步法适用于 大量大批 的 多步骤 生产企业,在这些企业里,其产品的生产过程可分为若干个生产步骤进行。为加强各生产步骤成本管理,不仅要求按照产品品种计算成本,而且要求按照生产步骤计算成本。
㈢,分步法的成本计算程序和分类
1.分步法的成本计算程序
⑴,按生产步骤和产品品种设立产品成本明细账 (成本计算单下同 ),或按生产步骤设立产品成本明细账,
在账中按产品品种反映每种产品的成本。
⑵,某步骤某种产品发生的直接成本,直接记入该步骤该种产品的产品成本计算单的相应成本项目之内;
各步骤、各产品共同发生的间接成本按一定的标准,
分配记入各步骤、各种产品的产品成本计算单中。
⑶,月末对于归集在各产品成本明细账中的生产成本,
应采用适当方法计算出各步骤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然后按照产品的品种结转各步骤的完工产品成本,计算出每种产品的产成品成本。
2.分步法的分类逐步结转平行结转逐步综合结转逐步分项结转实际成本结转计划成本结转二,逐步结转分步法
㈠,逐步结转分步法的特点
⒈逐步结转分步法涵义逐步结转分步法是按照产品的生产步骤逐步结转半成品成本,最后计算出产成品成本的分步法,简称计列半成品成本 分步法。即:按产品工艺加工的先后顺序,逐步计算各步骤各产品的半成品成本,并伴随着半成品实物的转移而结转记入到下一步骤相同产品的成本计算单之中,直至最后步骤累积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各步骤完工半成品实物由下一步骤直接领用时,
在各步骤成本计算单之间直接结转; 若通过半成品库收发,则设臵自制半成品账户,或在基本生产账户下设臵半成品明细账,半成品成本通过明细账结转。
⒉逐步结转分步法的计算程序
⑴按照生产步骤和产品品种设臵产品成本明细账;
⑵计算第一步骤的半成品成本,按第二步骤耗用数量将其成本转入该步骤成本明细账上,将本步骤发生的加工成本和第一步骤转入的半成品成本,计算出本步完工半成品成本,并将其转入第三步骤;
⑶以后各步骤均如此结转直至最后步骤计算出完工产成品的成本。
按逐步结转分步法计算时,半成品成本结转的形式有按 一个成本项目综合结转 和 按若干个成本项目分项结转 两种。具体半成品的结转可以按实际成本,也可以按计划或定额成本。
㈡,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 (实际成本 )及其成本还原
⒈基本方法和计算程序综合结转是将各步骤耗用上一步骤转入的半成品成本,集中在成本计算单专设的自制半成品成本项目内予以综合反映的一种半成品成本结转方法。半成品成本结转与半成品实物的转移一致,半成品成本随着顺序加工而逐步增大,最后累积成产品成本。
第一步骤成本计算单第二步骤成本计算单第三步骤成本计算单 成本计算单期初在产品
a1
本期生产成本
a2
成本合计
a1+a2
期初在产品
b1
上步转入
A2
本期生产成本
b2
成本合计
a1+A2+a2
期初在产品
c1
上步转入
B2
本期生产成本
c2
成本合计
c1+B2+c2
完工产成品 C2
期末在产品 A1
完工半成品 A2
期末在产品 B1
完工半成品 B2
期末在产品 C1
完工产成品 C2
分配分配 分配例 5- 5:某企业大量生产 M产品,依次经过三个车间生产完成,第二车间在第一车间生产的甲半成品的基础上生产出乙半成品,第三车间将乙半成品加工成产成品。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计算成本。半成品在各个生产步骤之间按综合成本直接结转,直接材料在第一车间一次投入,各生产步骤采用约当比例法在完工半成品与期末在产品之间分配成本。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要求:
⑴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计算各步骤半成品成本和最后步骤 M产成品成本;
⑵编制各步骤成本计算单。
项 目 第一车间 第二车间 第三车间月初在产品数量 70 90 30
本月投产数量 180 150 200
本月完工产品数量 150 200 180
期末在产品数量 100 40 50
在产品完工率 30% 50% 60%
期初资料直接材料 350 660 710
直接人工 140 180 120
制造费用 60 160 50
小计 550(a1) 1000(b1) 880(c1)
本月发生直接材料 900 —— ——
直接人工 400 700 300
制造费用 300 500 160
小计 1600(a2) 1200(b2) 460(c2)
第一生产车间有关计算:
元完工产量期末约当量完工产量本期生产期初结存完工甲半成品材料成本
7501505150
100150
900350

元完工产量期末约当量完工产量本期生产期初结存完工甲半成品人工成本
4501503150
%30100150
400140



完工产量期末约当量完工产量本期生产期初结存完工甲半成品制造费用
3 0 01 5 021 5 0
301 0 01 5 0
3 0 060

成本计算单车间,第一车间 完工产量,150件产品,甲半成品 ×× 年 9月 在产品量,100
件成本项目 月初在产品 本月生产成本 成本合计 月末在 产品完工甲半成品总成本 单位成本直接材料 350 900 1250 500 750 5
直接人工 140 400 540 90 450 3
制造费用 60 300 360 60 300 2
合计 550(a1) 1600(a2) 2150 650(A1) 1500(A2) 10
第一车间,550(a1)+1600(a2)= 2150= 650(A1)+1500(A2)
完工甲半成品 1500(A2)全部转入第二车间第二生产车间
)(8002004200
%5040200
700180
元完工产量期末约当量完工产量本期生产期初结存完工乙半成品直接人工

)(18002009200
40200
1500660
元完工产量期末约当量完工产量本期生产期初结存完工乙半成品材料成本

)(6002003200
5040200
500160


完工产量期末约当量完工产量本期生产期初结存完工乙半成品制造费用

成本计算单车间,第二车间 完工产量,200件产品,乙半成品 ×× 年 9月 在产品量,40
件成本项目 月初在产品 本月生产成本 成本合计 月末在 产品完工甲半成品总成本 单位成本半成品 (A2) 660 1500 2160 360 1800 9
直接人工 180 700(b2) 880 80 800 4
制造费用 160 500(b2) 660 60 600 3
合计 1000(b1) 2700 3700 500(B1) 3200(B2) 16
第二车间,1000(b1)+2700(b2+A2)= 3700= 500(B1)+3200(B2)
完工乙半成品 3200(B2)全部转入第三车间第三生产车间 M产成品成本计算分析如下:
)(3601802180
%6050180
300120
元完工产量期末约当量完工产量本期生产期初结存产品直接人工完工

M
)(306018017180
50180
3200710
元完工产量期末约当量完工产量本期生产期初结存产品材料成本完工

M
)(1 8 01 8 011 8 0
60501 8 0
1 6 050


完工产量期末约当量完工产量本期生产期初结存产品制造费用完工

M
1717306030608508503910391032003200710710半成品半成品 (( B2B2 ))
第三车间第三车间,880(:880( c1)+336 0(c2+c1)+336 0(c2+ B2B2 )) == 45404540 == 940 (C 1)940 (C 1) ++ 360 0(C 2)360 0(C 2)
完工完工 MM 产成品总成本为:产成品总成本为,3600(3600( C 2)C 2)
成本计算单成本计算单车间车间,,第三车间第三车间 完工产量完工产量,180:180 件件产品产品,,MM 产成品产成品 ××年××年 99 月月 在产品量在产品量,50:50 件件
20203600(3600( C 2)C 2)940(940( C 1)C 1)4540454033603360880880 (( c1 )c1 )合计合计
111801803030210210160(160( c2)c2)5050制造费用制造费用
223603606060420420300(300( c2)c2)120120直接人工直接人工单位单位成本成本总成本总成本完工甲半成品完工甲半成品月末在月末在产品产品成本成本合计合计本月生本月生产成本产成本月初月初在产品在产品成本项目成本项目
== ==
件件月月 件件
⒉ 成本还原成本还原是将产成品成本中的半成品综合成本,
逐步分解为原来的各成本项目。 采用综合逐步结转分步法,半成品成本是以其成本合计数在各步骤间综合结转的,各步骤所耗半成品成本是以 半成品项目 综合反映的。不能提供按规定成本项目反映的成本资料,
特别是在生产步骤较多的情况下,逐步结转后,表现在产品成本中的绝大部分成本是半成品成本,而按照规定成本项目反映的其他成本,只是最后一个步骤发生的成本,在产成品成本中所占比重很小。
因而不能据以从整个企业的角度来考核和分析产品成本的真实构成和水平。为此,在管理上要求按照原始成本项目考核和分析企业产品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时,要求进行成本还原。
具体方法是,从最后一个步骤开始逐步向前推算,将其耗用上一步骤半成品的综合成本,按照上一步骤半成品成本的结构比例,逐步分解为原始的成本项目,
然后将各步骤中项目相同的成本相加,计算出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品成本。生产步骤越多 (假定 N步 ),
成本还原次数相应增加 (即为 N- 1步 ),则其计算的工作量越复杂。
计算公式㈠
①上步半成品成本项目中某成本项目比重 (ki)
=上步半成品成本中该成本项目的数额 (ri)
〔 上步完工半成品成本 (R)
② 本步半成品成本还原为上步成本项目数额 (Pi)
=本步产品成本中自制半成品成本项目数 (S)〓 ki
计算公式㈡
①某步成本还原分配率
=本步 (产成品 )自制半成品成本项目数额 (S)
〔 本步上步转入自制半成品成本 (R)
② 本步半成品成本还原上步某成本项目数额 (Pi)
=上步半成品成本中各成本项目的数额 (ri)
〓 某步成本还原分配率例 5- 6,根据例 5- 5:的结果,进行成本还原计算。
三个车间完工半成品及成品资料整理如下:
成本项目 第一车间 (完工 ) 第二车间 (完工 ) 第三车间 (完工 )甲半成品 比重 乙半成品 比重直接材料 750 0.5 —— —— ——
自制半成品 —— —— 1800 0.5625 3060
直接人工 450 0.3 800 0.2500 260
制造费用 300 0.2 600 0.1875 180
合计 1500 1.0 3200 1.0000 3600
成本还原率① =3060〔 3200=0.95625
成本还原率② =1800〓 0.95625〔 1500=1721.25〔 1500=1.1475
产品成本还原计算表 (结构比例法 )
产品,M产品 〓〓 年 9月 单位,元成本项目完工成本 还原为第二车间成本 还原为第一车间成本 合计直接材料 —— ——
1721.25× 0.5=860.62
5 860.625
自制半成品
306
0
3060× 0.5625=1721.
25 —— ——
直接人工 360
3060× 0.2500=765.0
0
1721.25× 0.3=516.37
5
1641.37
5
制造费用 180
3060× 0.1875=573.7
5
1721.25× 0.2=344.25
0
1098.00
0
合计 3600 3060 1721.25 3600
产品成本还原计算表 (还原率法 )
产品,M产品 〓〓 年 9月 单位:元成本项目完工成本 还原为第二车间成本 还原为第一车间成本 合计直接材料 —— ——
750× 1.1475=860.6
25 860.625
自制半成品
306
0
1800× 0.95625=1721.
25 —— ——
直接人工 360 800× 0.95625=765.00
450× 1.1475=516.3
75
1641.37
5
制造费用 180 600× 0.95625=573.75
300× 1.1475=344.2
50
1098.00
0
合计
360
0 (3200) 3060 (1500)1721.25 3600
95625.0
3200
3060

成本第二步骤完工的半成品的自制半成品成本第三步骤产成品成本中率第二生产步骤成本还原
1475.1
1500
95625.01800
)(
成本第一步骤完工的半成品成本修订的自制半成品第二步骤产成品成本中率第一生产步骤成本还原例 5- 7,某企业大量生产甲产品,经过三个生产步骤连续加工完成,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性投入。该企业采用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计算甲产品成本。各步骤期末在产品完工率均为 50%,按约当产量法分配完工产品与期末在产品成本,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要求,编制成本计算单和完成成本还原计算项 目 第一步骤 (甲 A) 第二步骤 (甲 B) 第三步骤 (甲 )
月初在产品数量 50 20 70
本月投产数量 300 250 200
本月完工产品数量 250 200 250
期末在产品数量 100 70 20
项 目 第一步骤(甲 A半成品 ) 第二步骤(甲 B半成品 ) 第三步骤(甲产成品 )
期初资料直接材料 4500 —— ——
半成品成本 —— 3000 13800
直接人工 490 420 2400
制造费用 680 510 1650
动力费用 250 160 590
本月发生直接材料 27000 —— ——
直接人工 5510 8980 23600
制造费用 8320 11240 16550
动力费用 2750 3365 5910
㈠,编制各生产步骤成本计算单以第一步骤成本计算为例:
)(2250025090250
100250
270004500
元完工产量期末约当量完工产量本期生产期初结存半成品材料成本完工甲

A
)(9 0 0 0901 0 0 元单位分配率期末材料结存量半成品在产品材料成本期末甲

A
)(500025020250
%50100250
5510490
元完工产量期末约当量完工产量本期生产期初结存半成品人工成本完工甲

A
)(250025010250
%50100250
2750250
元完工产量期末约当量完工产量本期生产期初结存半成品动力成本完工甲

A
)(750025030250
%50100250
8320680
元完工产量期末约当量完工产量本期生产期初结存半成品制造费用完工甲

A
)(150030%50100 元半成品制造费用期末在产品甲

A
)(50010%50100 元半成品动力成本期末在产品甲

A
)(10 00205010 0 元%
半成品直接人工成本期末在产品甲

A
第一步骤成本计算单完工产量,250台产品,甲 A半成品 ×× 年 × 月 在产品量,100
台成本项目 期初在产品 本月生产成本 成本合计 期末在 产品完工甲半成品总成本 单位成本直接材料 4500 27000 31500 9000 22500 90
动力成本 250 2750 3000 500 2500 10
直接人工 490 5510 6000 1000 5000 20
制造费用 680 8320 9000 1500 7500 30
4950
第二步骤成本计算单完工产量,200台产品,甲 B半成品 ×× 年 × 月 在产品量,70
台成本项目 期初在产品 本月生产成本 成本合计 期末在 产品完工甲半成品总成本 单位成本自制半成品 3000 37500 40500 10500 30000 150
动力成本 160 3365 3525 525 3000 15
直接人工 420 8980 9400 1400 8000 40
制造费用 510 11240 11750 1750 10000 50
合计 4090 61085 65175 14175 51000 255
第三步骤成本计算单完工产量,250台产品,甲产成品 ×× 年 × 月 在产品量,20
台成本项目期初在产品本月生产成本成本合计期末在产品完工甲半成品总成本 单位成本自制半成品 13800 51000 64800 4800 60000 240
动力成本 590 5910 6500 250 6250 25
直接人工 2400 23600 26000 1000 25000 100
制造费用 1650 16550 18200 700 17500 70
㈡,成本还原计算
)(或成本第二步骤完工的半成品的自制半成品成本第三步骤产成品成本中率第二生产步骤成本还原
17/201765.1
51000
60000

9412.0
37500
17/2030000
)(
)(
成本第一步骤完工的半成品调整数的自制半成品第二步骤产成品成本中率第一生产步骤成本还原例 5- 8:某企业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分三个车间计算产品成本,三个步骤成本计算的资料经整理如下: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进行成本还原,并将计算结果填入下表中。
⒉ 成本还原计算表参见下页
⒈ 成本资料 (单位,元 )
生产步骤 半成品 直接材料 直接人 工 制造费 用 成本合计第 Ⅰ 车间半成品 —— 40000 16000 4000 60000
第 Ⅱ 车间半成品 70000 —— 8000 3000 81000
第 Ⅲ 车间半成品 77760 —— 4000 12000 93760
⒉ 成本还原计算表项目 产量 成本还 原率 半成 品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Ⅲ 车间成本 × × ×
Ⅱ 车间成本 × × ×
成本还原数 × ×
Ⅰ 车间成本 × × ×
成本还原数 × ×
产品总成本 100 × ×
单位成本 × × ×
⒉ 成本还原计算表 【 答案 】
项目 产量 成本还 原率 半成 品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Ⅲ 车间成本 × × 77760 × 4000 12000 93760
Ⅱ 车间成本 × × 70000 × 8000 3000 81000
成本还原数 × 0.96 67200 × 7680 2880 77760
Ⅰ 车间成本 × × × 40000 16000 4000 60000
成本还原数 × 1.12 × 44800 17920 4480 67200
产品总成本 100 × × 44800 29600 19360 93760
单位成本 × × × 448 296 193,937.6
3.半成品成本按计划成本结转按计划成本综合结转半成品成本,是指半成品的日常收发均按计划成本核算,并以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相比较,计算成本差异。月末半成品实际成本计算出来之后,可以分类计算半成品成本差异率,分摊成本差异,调整所耗半成品的计划成本。
㈢,半成品逐步分项结转分步法
1.基本方法将各步骤所耗上一步半成品成本,按成本项目分项转入下一步骤成本计算单相同成本项目中,并与下一步骤该成本项目直接发生的成本合并反映的一种方法。
优点,可以直接提供按成本项目反映的成本资料,不进行成本还原,便于按成本项目考核分析产品成本。
缺点,各步骤成本结转复杂,从各步骤完工产品成本中看不出所耗上步骤半成品总成本,不便于考核和分析各步骤成本水平。在逐步分项结转分步法下,除第一步骤以外的各生产步骤的在产品及半成品成本中,
既包括上一步骤转入的加工成本,也包括本步骤按完工程度计入的加工成本,因而,对在产品成本及本步骤发生的生产成本。必须明确划分上一步骤转入的部分和本步骤生产的部分,以便正确计算各步骤完工产品成本。
本步骤期末在产品数量本步骤完工半成品量本期上步转入半成品品期初在产上步转入半成品单位成本⑴某步上步骤转入半成
计算公式如下:
量本步骤期末在产品约当本步骤完工半成品数量本期本步发生的成本成本期初在产品本步发生的成品单位成本⑵某步骤本步骤生产半
品单位成本某步骤本步骤生产半成半成品单位成本某步骤上一步骤转入的本⑶某步骤半成品单位成
2.应用,例 5- 10:某企业生产 M产品由两个车间完成,
第一车间为第二车间提供半成品,第二车间制成产成品。材料在开工时一次性投入,两个车间的期末在产品完工程度均为 50%。企业采用逐步分项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有关数据如下:
⑴ 产品生产情况表 单位,
件项 目 第一车间 第二车间 产成品月初在产品数量 15 15
本月投产或上步转入数 85 90
本月完工或转入下步数 90 95 95
月末在产品数量 10 10
⑵ 月初在产品成本和本月发生产品成本资料 单位,元成本项目 直接材料 动力成本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第一车间月初在产品成本 2000 400 330 120 2850
本月的生产成本 18000 1500 924 830 21254
第二车间月初在产品上步转入 795 100 300 80 1275
本步发生 —— 50 150 70 270
本月发生成本 —— 250 1650 1250 3150
要求,计算第一、二车间产品成本并编制成本计算单
⒈ 第一车间成本计算
)(180 009020090
1090
180 00200 0
元完工产品数量期末在产品约当量完工产品数量数第一车间直接材料合计完工半成品直接材料

)(2 0 0 010200 元月末在产品数量材料分配率月末在产品直接材料

)(180 0902090
501090
150 0400


完工产品数量期末在产品约当量完工产品数量数第一车间动力成本合计完工半成品动力成本

)(100501020 元%
月末在产品约当量动力分配率月末在产品动力成本

(元)

完工产品数量期末在产品约当量完工产品数量数第一车间人工成本合计本完工半成品直接人工成
118 8902.1390
501090
924330

(元)%
月末在产品约当量人工分配率月末在产品人工成本
6650102.13

(元)

完工产品数量期末在产品约当量完工产品数量数第一车间制造费用合计完工半成品制造费用
900901090
501090
830120

(元)%
月末在产品约当量制造费用分配率月末在产品制造费用
50501010

第一车间成本计算单完工半成品,90件产品,M产成品 2003年 10月 月末在产品,10
件成本项目 期初在产品 本月生产成本 成本合计 期末在 产品完工甲半成品总成本 单位成本直接材料 2000 18000 20000 2000 18000 200.0
动力成本 400 1500 1900 100 1800 20.0
直接人工 330 924 1254 66 1188 13.2
制造费用 120 830 950 50 900 10.0
⒉ 第二车间成本计算
⑴直接材料成本计算
(元)
完工产品数量月末在产品数量本月完工产品数量本月上步转入材料月初上步转入材料产品直接材料完工
1700 59517995
1095
1800 0795

M
)(179010179 元月末在产品数量直接材料分配率在产品直接材料月末

M
本步骤期末在产品数量本步骤完工半成品数量本期上步转入半成品成品期初在产品上步转入半入半成品单位成本①第二车间上一步骤转
量本步骤期末在产品约当本步骤完工半成品数量本期本步发生的成本成本期初在产品本步发生的半成品单位成本②第二车间本步骤生产
产品单位成本第二车间本步骤生产半成品单位成本第二车间上一步骤转入产品单位成本③第二车间
M
M
M
⑵ 其他项目成本计算
(元)%
产品单位成本本步本步月末在产品约当量月末在产品动力成本第二车间本步生产
(元)
上步转入半成品成本在产品实际数量月末在产品动力成本第二车间上步转入月末
(元)
动力成本分配率=完工产品数量产品动力成本完工件)(元

产品动力成本分配率Ⅰ
1535010
18110.1810
5.200410.2195
/10.21310.18
501095
25050
1095
1800100
.

M
M
M
M
M
M
(元)%
产品单位成本本步本步月末在产品约当量月末在产品人工成本第二车间本步生产
(元)
上步转入半成品成本在产品实际数量月末在产品人工成本第二车间上步转入月末
(元)
人工成本分配率=完工产品数量产品直接人工成本完工件)(元

率产品直接人工成本分配Ⅱ
90185010
70.14117.1410
15.305617.3295
/17.321817.14
501095
1650150
1095
1188300
.

M
M
M
M
M
M
(元)%
产品单位成本本步本步月末在产品约当量月末在产品制造费用第二车间本步生产
(元)
上步转入半成品成本在产品实际数量月末在产品制造费用第二车间上步转入月末
(元)
制造费用分配率=完工产品数量产品制造费用完工件)(元

产品制造费用分配率Ⅲ
662.135010
30.9333.910
35.214 053.2295
/53.222.1333.9
501095
125 070
1095
90080
.

M
M
M
M
M
M
第二车间成本计算单完工产品,95件产品,M产品 2003年 10月 月末在产品,10件成本项目月初在产品 本月生产成本合计完工产品成本 月末在产品上转 本步 上转 本步 总成本 单位 上转 本步直接材料 795 ——
1800
0 ——
1879
5 17005 179 1790


动力成本 100 50 1800 250 2200 2004 21.1 181 15
直接人工 300 150 1188 1650 3288 3056.15
32.1
7 141.85 90
制造费用 80 70 900 1250 2300 2140.7
22.5
3 93.3 66
合计 1275 270 21888 3150 26583 24205.85 254.8 2206.15 171
三,平行结转分步法
㈠,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的可能性平行结转分步法是平行结转各生产步骤生产成本中应计入产成品成本的份额,然后汇总计算产成品成本的分步法,也称不计列半成品成本分步法。 在一些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的企业中,生产半成品的种类较多,不计算半成品成本,只计算各步本步发生的成本及各步应计入产成品中的份额,将这些份额平行地汇总起来就是产成品的成本。
平行结转分步法是一种简化的分步法,适用于那些半成品只供下一步骤继续加工,不对外销售的多步骤生产企业的成本计算。
㈡,平行结转分步法的计算程序
⒈ 按产品的生产步骤设立产品成本明细账;
⒉ 计算各步发生的成本及应计入产成品中的份额;
⒊ 将各步骤应计入产成品成本中的份额平行地加以汇总,就是完工产品成本。
⒋ 半成品成本不随其实物在各生产步骤之间结转,即不需计算各步骤半成品的完全成本 (车间成本 )。
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计算成本时,各步骤所发生的成本,要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在这里应注意这样 几个问题,
(1)这里所要分配的成本,仅指各步骤本步骤所发生的加工成本,不包括上一步骤转入的半成品的成本;
(2)这里所说的在产品,是指广义的在产品;
(3)这里所说的完工产品是指最后步骤的完工产成品;
(4)这里所说的完工产品成本是指各步骤应计入产成品成本中的份额。
㈢,平行结转分步法程序流程成本计算单⑴
期初在产品 a1 期末在产品 A2 厂部成本计算单本期生产成本 a2 计入产成品 A1
第一步骤 A1
第二步骤 B1
第三步骤 C1
成本计算单⑵
期初在产品 b1 计入产成品 B1
本期生产成本 b2 期末在产品 B2
成本计算单⑶
期初在产品 c1 计入产成品 C1 产成品成本
A1+B1+C1本期生产成本 c2 期末在产品 C2
㈣,各步骤应计入产成品成本份额的计算在平行结转分步法下,合理确定各步骤应计入完工产品成本中的成本份额是应用的关键。 在此法下,
各步骤在产品成本不再与该步骤上的在产品实物保持对应关系,而是将本步骤发生的成本在完工产品与全厂期末的广义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从而确定本步骤应计入完工产品成本的成本份额。
所谓广义的在产品,不仅包括本步骤正在加工中的在产品即狭义在产品,还包括本步骤已完工转入半成品库和以后各步骤继续加工但尚未最后制成产成品的半成品,以及未经验收入库的完工产品和待返修的废品。各生产步骤本期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和期末广义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在约当产量比例法下:
⒈ 以某确定成本计算对象的完工产品和期末广义在产品为产量基数,计算各步骤各项成本应计入产品成本的单位成本分配率;
⒉ 按完工产品数量,计算各步骤各项成本应计入产品成本的份额。
数量各步骤期末广义在产品完工产品数量额该步骤该成本本期发生品该步骤该成本期初在产率产品成本单位成本分配某步骤某项成本应计入
说明,某步骤期末广义在产品数量的计算,分别与不同的成本项目有关。耗用材料的多少与投料程度成比例关系;耗用工资等成本的多少与产品的完工程度成比例关系。
某步骤材料成本分配的期末广义在产品数量
=经本步骤加工而留存于以后各步骤半成品库的期末半成品数量
+经本步骤加工而留存于以后各步骤加工中的期末在产品数量
+本步骤期末在产品数量 〓 本步骤期末在产品投料率某步骤工资等成本分配的期末广义在产品数量
=经本步骤加工而留存于以后各步骤半成品库的期末半成品数量
+经本步骤加工而留存于以后各步骤加工中的期末在产品数量
+本步骤期末在产品数量 〓 本步骤期末在产品完工率某步骤某项成本应计入产品成本的份额
=完工产品数量
〓 该步骤该项成本应计入产品成本单位成本分配率某步骤某项成本期末在产品成本
=该步骤该项成本期初在产品成本
+该步骤该项成本本期发生额
-该步骤该项成本应计入产品成本的份额完工产品成本 =∑各步骤应计入产品成本的份额
㈤,平行结转分步法应用实例某企业有三个生产车间,按顺序加工生产甲种产品,
该产品生产耗用的原材料于开工时一次投入,用平行结转分步法,按约当产量计算产品成本,有关资料如下。
要求: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
⒈ 生产记录,(件 )
⒉ 成本数据,(元 )
参考答案:
⒈第一生产车间成本计算如下:
期末原材料广义在产品约当数量
=25+20+30〓 100%=75件期末其他成本项目广义在产品约当数量
=25+20+30〓 50%=60件原材料约当产量合计
=完工产量 +期末广义在产品数量 =100+75=175件其他成本项目约当产量合计
=完工产量 +期末广义在产品数量 =100+60=160件单位材料成本分配率 =(1300+2200)〔 175=20(元 /件 )
应计入完工产品份额 =100〓 20=2000元;
期末在产品 =3500-2000=1500元单位工资成本分配率 =(100+540)〔 160=4(元 /件 )
应计入完工产品份额 =100〓 4=400元;
期末在产品工资成本 =640-400=240元单位制造费用成本分配率 =(50+430)〔 160=3(元 /件 )
应计入完工产品份额 =100〓 3=300元;
期末在产品制造费用 =480-300=180元
⒉ 第二生产车间成本计算如下:
期末其他成本项目广义在产品约当数量
=25+20〓 75%=40(件 )
其他成本项目约当产量合计
=完工产量 +期末广义在产数量 =100+40=140(件 )
单位工资成本分配率 =(140+700(〔 140=6(元 /件 )
应计入完工产品份额 =100〓 6=600元;
期末在产品工资成本 =40〓 6=240元单位制造费用成本分配率 =(110+450)〔 140=4(元 /件 )
应计入完工产品份额 =100〓 4=400元;
期末在产品制造费用 =40〓 4=160元
⒊ 第三生产车间成本计算如下:
期末其他成本项目广义在产品约当数量
=25〓 80%=20件其他成本项目约当产量合计
=完工产量+期末广义在产品数量 =100+20=120件单位工资成本分配率 =(160+800)〔 120=8元 /件应计入完工产品份额 =100〓 8=800元;
期末在产品工资成本 =20〓 8=160元单位制造费用成本分配率 =(200+400)〔 120=5元 /件应计入完工产品份额 =100〓 5=500元;
期末在产品制造费用 =20〓 5=100元
㈥,逐步结转法和平行结转法的异同逐步结转法 首先 要计算第一生产步骤的半成品成本,然后 转入第二生产步骤,再加上 加工成本计算出第二生产步骤的半成品成本,按顺序连续累计结转,
直到 最后一个生产步骤计算出产成品成本。此法又称为,计算半成品成本的分步法,。
平行结转法 不计算半成品成本,成本计算实体只有产成品,各生产步骤将本步骤生产成本汇集后,分出应计入产成品成本的份额,平行计入产成品成本。
此法又称为,不计算半成品成本的分步法,。其实质是分步骤汇集和转出成本的一种品种法。
1.逐步结转法和平行结转法的不同之处
⑴,成本计算对象不同逐步结转法计算的成本对象,是各种产品及其所经过各生产步骤的各种半成品。平行结转法成本计算实体只是产成品、是各生产步骤将本步骤生产成本进行汇集后应由产成品成本负担的份额。
⑵,成本结转和成本汇总程序不同在逐步结转法中,半成品成本随实物的转移而转移,最后一个生产步骤生产成本累计数,就是该产品的生产成本。半成品成本的结转与实物的结转一致。
在平行结转法中,半成品成本并不随实物的转移而转移,最终产成品的车间成本是将各步骤应计入产成品成本的份额平行汇总结转计算出来的。各步骤的成本计算单,只登记本步骤发生的成本,并登记耗用上一步骤半成品成本。半成品成本的结转与实物的转移不一致。
⑶,产成品和在产品之间的成本分配不同逐步结转法的被分配成本,既包括本步骤发生的成本,又包括上步骤转入的成本,前面各步骤归集的生产成本要在完工半成品和在产品 (狭义在产品 )之间进行分配;最后一步归集的成本要在完工产成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平行结转法被分配的成本,不仅是本步直接发生的成本,还包括上步骤转入的成本。各成本计算单所归集的生产成本在 产成品 即广义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2.逐步结转法和平行结转法的相同之处
⑴二者都是以产品的生产步骤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即不仅要计算各种产品的完工产品成本,还要计算产品在各加工步骤的成本;都按产品品种及加工步骤设立成本计算单,分别归集各种产品不同步骤生产成本。
⑵二者都是按月计算产品成本,并且月末生产成本还在完工与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第四节,分类产品、联副产品成本核算一,分类法的适用范围、优缺点
1.分类法的适用范围分类法一般适用于产品品种、规格繁多,可以按一定方法划分为若干类别的企业或车间。分类法与企业的生产类型无关,因而可以在各种类型的生产中应用。同时,分类法还可以在生产联产品、等级品、零星产品的企业里采用。
2.分类法的优缺点分类法的优点是可以简化成本计算工作,在产品品种、规格繁多情况下,分类掌握产品成本的水平。
分类法的缺点是计算的结果具有一定的假定性。
二,分类法的特点与计算程序分类法先按产品的类别开设成本计算单,计算各类完工产品成本;再以类别内不同品种的产品作为成本分配对象,计算不同品种完工产品成本的方法。
第一,以产品类别为成本计算对象分配、归集生产成本。采用这种方法时,应按照所耗原材料和工艺技术过程等,将产品划分为若干类别,并为每一类别开设一张成本计算单。能按照类别划分的直接费用,直接记入按类别开设的成本计算单;不同类别的产品共同耗用的间接费用,则采用适当方法分配记入各类产品的成本计算单。
第二,选择合理的标准分配计算各类产品的成本。在分配标准的选择上,应以是否与产品成本有直接关系为标准,如:定额消耗量或定额成本、售价以及产品的体积、长度、重量等。为了使分配结果合理,对于产品成本中的各成本项目可采用相同的分配标准,也可采用不同的分配标准,一般情况下,对于直接材料项目可采用材料定额费用或材料定额消耗量的比例分配;对于其他成本项目,则可采用定额工时的比例进行分配。
第三,分类法不是一种独立的成本计算方法,它与生产类型无直接关系,只是为了简化产品品种、规格繁多的企业 的成本计算而采用的一种辅助成本计算方法因此,它必须结合品种法、分批法或分步法使用。
第四,为了进一步简化类别内分配计算工作,还可以将分配标准折算为相对固定的系数,按照系数进行分配。
①确定标准产品。 将类内产品中产量较大、生产比较稳定或规格折中的产品作为标准产品,标准产品的分配标准额的系数确定为 1。
②计算其他产品的系数。 用其他产品的分配标准额与标准产品分配标准额计算出每种产品的系数。
计算公式如下:
系数 =其他产品的分配标准 〔 标准产品分配标准
③计算总系数 。 总系数是用实际产量乘以系数计算出来的,其计算公式如下:
总系数 =实际产量 〓 系数
④计算费用分配率 。 费用分配串是用某项费用总额除以总系数计算的,其计算公式如下:
费用分配率 =某项费用总额 〔 总系数
⑤计算各种产品的成本 。 各种产品的成本是用费用分配率乘上总系数计算出来的,其计算公式如下:
某产品的成本 =该产品的总系数 〓 费用分配率三,分类法应用某企业大量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其原材料及生产工艺相近,因而归为一类,采用分类法计算成本。
⒈该类产品消耗定额比较难确、稳定,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动也不大,因而月末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其月初、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如下表:
⒉ 本月该类产品生产成本为,原材料 48000元,燃料、
动力 10200元,工资 18000元,制造费用 8000元。
⒊ 该企业类内各产品成本的分配采用系数法,原材料按原材料成本系数比例分配,其他各项费用按工时定额系数比例分配。原材料成本系数按产品材料消耗定额确定,消耗定额:甲产品 20千克、乙产品 40千克、
丙产品 10千克。工时定额系数按工时消耗定额确定。
其工时定额:甲产品 50小时,乙产品 60小时,丙产品
15小时。
⒋本月各种产品的产量,甲产品 l00台,乙产品 200台,
丙产品 200台。
⒌甲产品为标准产品。
要求:
⑴,编制类别产品成本计算单;
⑵,编制产品系数计算表,确定甲、乙、丙三种产品的原材料成本系数和工时定额系数。
⑶,编制产品成本计算表,采用系数法计算甲、乙、
丙三种产品成本。
⑴,类别产品成本计算单
〓 年 〓 月 单位:元
⑵,产品系数计算表 (甲产品为标准产品 )
⑶,产品成本计算表四、联产品成本计算
㈠,联产品的性质联产品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对同一原料经过相同工艺过程的加工,同时生产出来的几种主要产品。联产品是一类产品,对于联产品生产不可能按照产品的品种分配归集生产成本,无论联产品的品种多少,最适宜并且也只能采用分类法计算产品成本。 因此在进行成本计算时,应划分不同产品的分离点,在产品分离点以前 发生的料、工、费叫联合成本 (Joint cost)或联合产品成本,这种成本应采用合理的分配方法分配到各种联产品中去; 在分离点以后 所发生的成本直接计入各个联产品中,联产品分离后继续加工的,应作为独立的成本计算对象,采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计算其加工成本。
㈡,联产品计算程序
⒈将联产品作为成本计算对象,设立成本计算单;
⒉汇集联产品成本,计算联产品综合成本;
联产品发生的成本全部汇集到联产品成本计算单中,
期末确定联产品综合成本。联产品的在产品一般比较稳定,可不计算期初、期末在产品成本,本期发生的成本即为联产品的完工综合成本。
⒊计算各产品成本;
⒋ 计算联产品分离后的加工成本。
㈢,联产品综合成本常用的分配方法
⒈,用相对销售价值法分配联合成本的基本步骤
⑴计算联合成本总额;
⑵计算分离点上所有联产品销售价值总额销售价值总额 =∑( 某种联合产品的产量 〓 单位售价 )
⑶ 计算联合成本分配率。
即:联合成本总额除以相对销售价值总额;
⑷每种联产品应分摊的联合成本,应为该种联合产品的产量乘联合成本分配率。
⒉用实物单位法分配联合成本基本步骤
⑴ 计算联合成本总额;
⑵计算联产品的总数量
=∑[ 某种联合产品的产量 〓 单位数量 (如重量 )]
⑶ 计算联合成本分配率
=联合成本总额 〔 联产品总数量
⑷计算某种联产品应分摊的联合成本
=该种联产品数量 〓 联合成本分配率
㈣,联产品成本计算应用实例某木材加工厂在加工原木的过程中,同时生产出五种不同规格的产品,共发生联合成本为 8万元,数据如下所示:
要求,分别计算各联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五、副产品成本计算
㈠,副产品的性质及计算方法副产品是指在主要产品的生产过程中附带生产出来的非主要产品,如炼铁生产中产生的高炉煤气,提炼原油过程中产生的渣油和石油焦,以及制皂业生产中产生的甘油等。由于副产品是在主要产品生产过程中附带生产的,与主要产品相比,成本比重不大,为了简化计算工作,副产品可以不单独计算成本,而采用与分类法相似的方法计算成本。即将副产品与主要产品合为一类设臵成本计算单,归集费用计算成本,
然后将副产品按照一定的方法计价,并从总成本中扣除,扣除后的余额即为主要产品的成本。
在主产品的生产过程中附带生产出来的物品,往往还需要继续加工才能成为具有使用价值的商品。在这种情况下,有两种成本计算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为主、副产品分别开设成本单,副产品成本单用来归集从主产品成本单中转来的费用,以及因继续加工而发生的费用,计算副产品实际成本。
第二种方法是,如果副产品加工时间不长,所需费用又不多时,为了简化成本计算工作,可以不单独计算副产品实际成本,而是按照包括继续加工费用在内的计划单位成本计算副产品的计划成本,并从主要产品成本单中转出。
㈡,副产品成本计算实例某车间大量生产一种主要产品 — 甲产品,在生产该产品的过程中产生的废料经加工处理可成为副产品乙产品。甲产品的生产和乙产品的加工处理都是单步骤生产,在同一车间内进行。本月甲、乙两种产品的实际生产成本生产工时和产量资料如下:
1.甲产品领用材料 49000千克,单价 2元,甲产品生产工时 1500小时,乙产品生产工时 100小时。该车间燃料费 3200元,生产工人工资 6400元,制造费用 8000元,
生产费用在甲、乙两种产品之间按工时比例分配。甲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废料 4000kg,每千克定价 0.3元,
全部为乙产品耗用。甲产品产量 2000件,乙产品产量
500件。
2.甲产品成本中原材料费用比重很大,因而甲产品的在产品按所耗材料的定额成本计价,其月初在产品定额原材料费用为 7500元,月末在产品的定额原材料费用为 11000元;乙产品的月末在产品很少,不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
3.乙产品的计划单位成本为,原材料 2.5元,燃料 0.42
元生产工资 0.75元,制造费用 0.95元。
要求:
⑴ 根据实际生产成本资料,计算主、副产品的成本;
⑵根据副产品计划单位成本,计算主产品的成本。
⒈主、副产品成本计算 表㈠
成本分配表 单位:元产品成本计算单 表㈡
产品:乙产品 〓 年 〓 月 单位:元产品成本计算单 表㈢
产品,甲产品 〓 年 〓 月 单位:元
⒉ 主产品成本计算表产品成本计算单产品:甲产品 〓 年 〓 月 单位:元第一节,成本控制概述第二节,标准成本概述第三节,成本差异计算与分析第六章,成本控制第一节,成本控制概述一、成本控制及发展成本控制及发展成本计算观念产生
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 · 帕乔利在,算术几何及比例总览,一书的第九编第十一论,计算与记录要论,中,首次对威尼斯复式簿记方法作出了综合叙述;即期末通过商品盘存,倒挤出销货成本,以便与收入配比,计算损益。
分批法、分步法的产生
18世纪 60年代,第二次产业革命,将成本计算工作纳入账簿体系内。 1880- 1920年度以分批法与分步法为主的成本会计制度才逐步成熟,建立了,单位成本,计算公式,
这是成本控制的基础。
标准成本会计产生标准成本是指预先确定成本标准,将实际成本与之相比,揭示成本差异,并对成本差异进行因素分析,据以加强成本控制的一种成本核算制度。产生于 20世纪 20年代的美国,是泰勒科学管理思想在成本会计中的具体体现。
作业成本法产生与发展作业成本法 (简称 ABC法 )产生于 20世纪 70- 80年代末期在美国、西欧等国的企业尤其是竞争激烈和人工成本很低的高新技术企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典型代表人物有科勒、斯拖布斯和卡普兰。
基本观点是,成本分配的对象应该是作业,分配的依据应该是作业的耗用数量,即对每种作业都单独计算其分配率从而把该作业的成本分配到每一种产品。
作业成本三因素为:
⑴ 作业
(activity)
⑵ 作业链
(activity chain)
⑶ 价值链
(value chain)
二,成本控制及其分类所谓控制,是按照既定的条件和目标,对于一项过程或一系列事件,施加影响,使其达到既定目标一种行动。
㈠,成本控制是对实现成本目标而预计或实际发生的各种耗费进行限制和监督,并及时揭示偏差,采取纠正措施,
使发生的各项耗费被控制在原定的成本目标之内,并以此为基础确定新的成本目标,促使成本不断降低。
成本控制具有三层含义:
①对目标成本本身的控制;
② 对目标成本完成的控制和过程的监督;
③在过程控制的基础上,着眼于未来,为今后成本的降低指明方向,达到成本的持续降低。
⒈狭义的成本控制主要是对日常成本控制,即对生产阶段产品成本的控制,通过运用成本会计为主的各种方法,按成本限额开支成本与费用,以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进行比较,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和效果,并以例外管理原则纠正不利差异,以期提高工作效率。
⒉广义的成本控制是指管理方面对任何必要作业所采取的手段,除日常成本控制外,还包括事前成本控制,强调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各个方面、各阶段、各环节的所有成本控制。广义的成本控制在空间上渗透到企业每一方面,在时间上贯穿了企业经营全过程,与成本预测、
成本决策、成本规划和成本考核共同构成了现代成本管理的完整系统。
⒊两者间的区别
⑴狭义的成本控制以完成预定成本限额为目标,广义成本控制以成本最小化为目标。
⑵狭义的成本控制仅限于有成本限额的项目,广义的成本控制涉及到企业全部的生产与经营活动。
⑶ 狭义的成本控制是在执行决策过程中努力实现成本限额,广义成本控制包括正确选择经营方案,涉及到制定决策的过程,包括预测、决策等较多方面,属于成本经营。
⑷狭义的成本控制是指降低成本支出的绝对额,又称绝对成本控制,广义成本控制包括统筹安排成本、数量和收入有关方面,以追求收入的增长超过成本的增长,实现成本的相对节约,又称相对成本控制。
㈡,成本控制分类
1.按照成本控制主体成本控制可分为一级成本控制、二级成本控制以及三级成本控制等。成本控制主体是指实施成本控制的企业及内部单位。一级成本控制是指对发生的全部成本进行全面的控制;企业内部单位为二级或三级等成本控制主体,一般可划分为设计部门、供应部门、
生产部门、销售部门、会计部门和企业其他部门。
按成本控制主体实施成本控制的方式,可以分为自我控制和对外控制。 自我控制 是指成本控制主体对自身发生的成本进行控制,如生产车间,只对本车间发生的各种成本进行控制,保证本车间成本计划的顺利完成; 对外控制 是指成本控制对企业内部其他单位发生的成本进行控制。
有些成本控制主体既进行自我控制,也对外控制,如企业供应部门,既要对本部门发生的材料采购成本和存储成本进行控制,保证本部门计划顺利完成,又要对企业内部其他单位的材料消耗量进行限额控制,为完成企业成本计划提供保证。
2.按照成本控制对象分类成本控制对象是指成本控制主体实施成本控制内容。 一般可以分为新产品设计试制成本控制、材料采购成本控制、产品生产成本控制、各项期间费用控制等。成本控制对象与成本控制主体有着密切的联系,
不同成本控制主体,其成本控制对象可能有所不同。
3.按照成本控制时间分类一般可以分为 事前成本控制 和 事中成本控制 。事前成本控制是指对产品投产以前的成本控制,包括对新产品设计、试制,以及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预计可能发生的成本的控制。事中成本控制是指各成本控制主体按照已经确定的成本目标,对实际发生的各项耗费进行控制对偏离成本目标的差异及时加以纠正。
4.按照成本控制要求分类一般可以分为 绝对成本控制 和 相对成本控制 。绝对成本控制是指成本控制主体对其成本控制对象按照成本目标的绝对额进行的控制,对于发生的成本超支加以纠正,降低成本支出。一般来说,绝对成本控制适于对固定成本的控制。一般来说,相对成本控制适于对变动成本的控制。
三、成本控制的原则
㈠,可控性原则成本控制主体应对其成本控制效果承担责任。一般情况下,可控成本应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成本控制主体能够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方法,在事先了解将要发生哪些耗费;
2.成本控制主体能够对发生的耗费进行计量;
3.成本控制主体能对发生的耗费有权加以限制调整。
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的划分是相对的,要依成本控制主体所处的管理层次、管理权限、控制的范围等确定,不是一成不变的。
㈡,全面性原则成本控制的全面性原则,包括下列三方面内容:
1.全过程成本控制指成本控制贯穿于产品成本形成的全过程,即整个产品经济寿命周期的全过程。
2.全方位成本控制指成本控制不是单纯地强调成本的降低,还要重视开发新产品,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既要兼顾国家利益,又要兼顾集体和个人利益;要考虑目前利益,
更考虑长远利益。
3.全员成本控制成本是一项综合性指标,反映企业所有各部门和全体职工的工作实绩。所以要想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必须充分调动企业广大职工控制成本,
关心降低成本积极性,增强他们参与成本管理意识。
㈢,例外管理原则例外管理原则就是成本控制主体对于发生的在控制标准以内的可控成本,不必逐项过问,而是集中精力控制可控成本中木正常,不符合常规的例外差异。
所谓例外差异,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⒈数额较大 的差异,超过了规定的上下限,或虽末超过规定的上下限,但经常在上下限附近波动。
⒉对企业长期获利能力 有重要影响的成本项目.即使其差异数额不大,也应严密控制。
⒊持续时间很长 的差异和性质较严重的成本差异 (如罚款、罚息等 )。
㈣,责权利相结合原则企业及各级成本控制主体的管理权限、应承担的经济责任,及物质利益三者,只有正确地结合起来,
才能调动培育各成本控制主体持久地进行成本控制的积极性,使成本控制工作坚持下去。亦即将成本目标层层分解并落实到各责任中心,在各自要求下进行调控,同时为调动各责任中心主动性和积极性,定期对各责任中心业绩进行考评,与职工本身利益挂钩,做到奖惩分明,奖优罚劣。
㈤,开源与节流相结合原则过去的成本控制,侧重于防护性控制措施,在成本形成过程中严格强调按成本开支范围和规章制度进行监督与限制,这是一种消极的方法,缺乏积极指导和干预。
现阶段的成本控制侧重于日常成本控制,按预算和标准成本作为控制依据,将实际与预算发生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反馈给各有关部门进行调节与指导,在巩固已有的成绩基础上,纠正偏差,属于事中成本控制范围,依旧停留在节流环节上。
现阶段成本控制应侧重于开源与节流双关齐下的方法上,在千方百计地节约开支,消除浪费同时,想办法开辟财源,增加收入,绝对成本控制与相对成本控制结合。
四、日常成本控制的内容第一,事先制定产品的标准成本,并为每个成本中心编制责任成本预算,作为日常成本控制的根据。
第二,按照成本控制的原则,对实际发生的责任成本进行指导和监督。
第三,每间隔一定时期 (间距越小越好 ),编制实绩报告,将责任成本的实际数与预算数进行对比,并计算出成本差异。
第四,对成本差异进行原因分析,并针对不同类型差异采取不同的行动来调节、限制当前的生产经营活动,
修订末采纳标准成本或责任预算。
第五,根据成本差异对各成本中心的业绩进行考评,
贯彻执行责、权、利相结合的经济责任制。
五、成本控制体系的建立
㈠,事前成本控制责任制
⒈筹建企业时,以建厂筹备小组为成本责任中心,向工程技术人员征集方案,预测投产后产品成本水平,
结合建厂投资额、资源条件、工业布局等因素,作出评价和决策。
⒉企业扩建、改建,调整经营方向和产品结构,以及实施技术改造措施时,以设备管理部门、技术管理部门作为成本责任中心,预测方案实施后的企业成本水平,并从成本与效益相互制约关系中,优选方案。
⒊新产品设计或产品改造时,要以设计部门为责任中心,要求设计人员提出多种产品设计方案,开展价值工程分析,设计出功能最优,而预计产品单位寿命成本最低的新型换代产品。
㈡,事中成本控制责任制事中成本控制是以事前成本控制所求得的现行标准成本 (或定额成本 )为成本控制目标,以标准成本法
(或定额成本法 )组织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 。
㈢,事后反馈成本控制责任制是在事前事中成本控制的基础上,定期总结过去各成本中心在成本控制上的成绩与问题。
第二节:标准成本概述一、标准成本制度标准成本制度是指预先确定标准成本,在实际成本发生后,以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相比,用来揭示成本差异,并对成本差异进行因素分析,据以加强成本控制的一种成本核算制度。是泰勒科学管理思想在成本会计中的具体体现,现已为西方企业普遍采用。标准成本制度并不是单纯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而是一种将成本计算和成本控制相结合,由包括 制定标准成本,计算和分析成本差异,以及处理成本差异 三个环节所组成的完整系统。本质上是一种成本管理方法。
二、标准成本控制的内容及其作用
㈠,标准成本控制的基本内容
⒈标准成本的制定;
⒉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
⒊实际成本的计算;
⒋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
㈡,标准成本的作用
⒈有助于加强成本控制;
⒉有助于进行经营决策;
⒊简化了成本核算工作。
三、标准成本及其分类
㈠,标准成本的含义标准成本是按照已经达到的生产技术水平,在有效经营条件下应当发生的合理成本,是一种预定的目标成本。 标准成本有两种含义,
⒈ 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又称成本标准,它是根据单位产品的标准消耗量和标准单价计算出来的。
单位产品标准成本 =单位产品标准消耗量 〓 标准单价
⒉实际产量的标准成本标准成本 =实际产量 〓 成本标准
㈡,标准成本分类标准成本现实标准成本是根据适用期预计的耗费量,价格和经营能力利用程度等条件制定,
切合适用期实际情况的一种标准成本。
基础标准成本 是根据正常的工作效率正常的经营能力利用程度和正常价格等条件制定的标准成本,用过去但并不适用现时条件的成本标准来衡量各期成本,难以评估现时的成本管理业绩和成本控制的有效性。
理想标准成本是在最优的生产条件下,
利用现有的规模和设备所能达到的最低成本。
四、标准成本的制定
㈠,标准成本制定的基本程序
⒈ 分项目 制定单位产品标准成本单位产品标准成本
=单位材料成本 +单位人工成本 +单位制造费用
⒉计算产品的标准成本产品标准成本 =实际产量 〓 单位产品标准成本
⒊汇总计算产品实际成本
⒋计算成本差异额成本差异额 =实际成本 -标准成本
⒌ 分析成本差异提出分析报告,确定可控制成本与不可控制成本,
为降低成本指明方向和目标。
⒍成本差异处理
①成本差异额较小时,可作为当期销售成本的调整项目;
②成本差异额较大时,可在期末在产品、产成品和本期销售产品成本之间按比例分配,以反映产品实际成本水平。
⒎拟定改进措施,提交成本报告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实际成本
② 计算产品的标准成本
③ 汇总产品大实际成本
④ 计算成本差异
⑤ 分析成本差异
⑥ 差异处理
⑦ 提出成本报告拟定改进措施

制定成本标准调节当前行动修订未来预算
㈡,标准成本制定标准成本 =∑( 用量标准 〓 价格标准 )
㈠,直接材料的成本标准
⒈单位产品用量标准的确定在企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以形成产品实体的材料数量与在正常范围内允许发生的损耗,及不可避免的废品所消耗的材料数量为依据。
⒉直接材料价格标准是指取得某种材料所应支付的单位材料价格,包括买价和采购费用。
例 6- 1,某企业有关甲产品资料如下表所示。
要求,确定甲产品标准成本项目价格标准 (元 ) 用量标准 (千克 )
单价运杂费合理损耗 小计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合理损耗 小计
A材料 4 0.8 0.2 5 4 1.5 0.5 6
B材料 5 0.6 0.4 6 5 2.5 0.5 8
单位甲产品材料标准
=A材料成本标准+ B材料成本标准
=5〓 6+6〓 8=78元
㈡,直接工资的成本标准
⒈单位产品工时标准是指企业已经达到的生产条件下生产某单位产品所需的标准工作时间,包括:工艺过程的时间和必要的间歇或停工时间,及不可避免的废品损失时间。
⒉小时工资分配率标准是指按现行工资标准确定的每一单位工作时间的工资率。确定每项工作的工资率,应指出该项工作的具体内容和所需工人的等级。
生产工序单位产品工时标准 (小时 ) 小时工资率标准 (元 )
直接加工工时间歇休息工时废品耗用工时单位工时小计可用工时数 标准小时工资人数 月人工时 出勤 率 总工时数
M工序 2 0.3 0.2 2.5 20 176 0.95 3344 5.5
N工序 1 0.15 0.05 1.2 25 176 0.94 4136 7.25
直接人工标准成本
=M工序标准成本+ N工序标准成本
=2.5〓 5.5+1.2〓 7.25=22.45元㈢,制造费用的成本标准
⒈变动制造费用成本标准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标准
=变动制造费用预算额 〔 生产能量生产能量是指企业充分利用现有生产能力所能达到的最高产量,通常用工时表示。
变动制造费用成本标准
=单位产品工时标准 〓 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标准
⒉固定制造费用成本标准 (完全成本法 )
固定制造费用分配率标准
=固定制造费用预算 〔 生产能量固定制造费用成本标准
=单位产品工时标准 〓 固定制造费用分配率标准车间工序变动制造费用预算生产能量标准
(工时 )
变动制造费用分配比率直接人工用量标准
(工时 )
变动制造费用成本标准间接材料间接人工水电费用成本小计
C车间 3000 2300 1100 6400 8000 0.8 2.5 2.0
D车间 4000 4000 2000 10000 10000 1.0 1.2 1.2
单位产品标准变动制造费用
=C车间变动制造成本标准
+ D车间变动制造成本标准
=2.5〓 0.8+1.2〓 1.0=2.0+1.2=3.2元车间工序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 生产能量标准
(工时 )
固定制造费用分配比率直接人工用量标准
(工时 )
固定制造费用标准管理人员工资固定资产折旧财产保险费用小计
C车间 3000 1200 920 5120 8000 0.64 2.5 1.6
D车间 2500 2700 1300 6500 10000 0.65 1.2 0.78
单位产品固定制造费用标准
=C车间固定制造成本+ D车间固定制造成本
=2.5〓 0.64+1.2〓 0.65=1.6+0.78=2.38元产成品成本标准
=直接材料标准 +直接人工标准 +制造费用标准
=78+22.45+3.2+2.38=106.30元 /件第三节:标准成本差异计算与分析一、成本差异及其分类
㈠,成本差异的基本含义成本差异是指在一定时期生产一定数量产品所发生的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额,标准成本是一种目标成本。成本差异是反映实际成本脱离预定目标程度的信息,为了消除这种差异,要对产生的成本差异进行分析,指出原因和明确对策。
完整的差异分析包括三个步骤:
⑴,计算差异的数额并分析其种类;
⑵,进行差异调查,指出产生差异的具体原因;
⑶,判明责任,采取措施,改进成本控制。
㈡,成本差异的种类
⒈有利差异与不利差异 ⒉可控差异与不可控差异有利差异是指因实际成本低于标准成本而形成的节约差,通常反映在账户的贷方;不利差异则指实际成本高于标准成本而形成的超支差,通常反映在账户的借方。有利与不利差异是相对的,并不是有利差异越大越好,有时为盲目追求成本的有利差异,有的企业不惜以牺牲质量为代价。
用量差异是反映由于料、工、费实际用量消耗与标准用量消耗不一致而产生的成本差异,
价格差异反映实际价格水平与标准价格间的差异。
⑴,用量差异
=(实际产量耗用量 -实际产量标准用量 )〓 标准价格
⑵,价格差异
=(实际价格 -标准价格 )〓 实际产量耗用量
㈢,成本差异分析模型标准成本差异 =实际成本 -标准成本
=价格差异 +用量差异成本项目 价格差异 用量差异直接材料 价格差异 用量差异直接人工 工资率差异 工时 (效率 )差异变动制造费用 开支 (耗费 )差异 工时 (效率 )差异固定制造费用 预算差异 能量差异二、直接材料成本差异计算成本差异 =直接材料实际成本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
=材料价格差异 +材料用量差异
⑴ 实际价格 〓 实际用量
⑴ -⑵材料价差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⑵ 标准价格 〓 实际用量 ⑴ -⑶
⑵ -⑶材料量差
⑶ 标准价格 〓 标准用量例 6- 2,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会计上采用标准成本制度,本月实际生产产品 7200件,有关数据如下:
要求,计算本月份该产品的有关成本差异,并验算。
成本项目单位标准成本 单位实际成本标准用量 单价标准成本实际用量 单价实际成本直接材料 1.5千克 2.0 3.0 1.8千克 1.9 3.42
直接人工 1小时 5.0 5.0 0.8小时 5.5 4.40
变动制造费用 1小时 3.5 3.5 0.8小时 3.4 2.72
固定制造费用 —— —— 11.5 —— —— 10.54
直接材料实际成本 =实际产量 〓 实际成本
=产品材料实际用量 〓 实际单价
=7200〓 3.42=24624元直接材料标准成本 =实际产量 〓 标准成本
=7200〓 1.5〓 2=21600元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24624-21600=3024元 (不利差异 U)
⑴,直接材料价格差异
=产品实际产量 〓 实际单耗 〓 (实际单价 -标准单价 )
=7200〓 1.8〓 (1.9-2.0)=-1296元 (有利差异 F)
⑵ 直接材料数量差异
=标准单价 〓 实际产量 〓 (实际单耗 -标准单耗 )
=2〓 7200〓 (1.8-〓 1.5)=4320元 (不利差异 U)
三、直接人工成本差异计算
1.实际工资率脱离标准工资率而形成的工资率差异;
2.实际人工工时脱离标准工时而形成的工时差异。
⑴ 实际工资率
〓 实际工时
⑴ -⑵人工工资率差异直接人工成本差异
⑵ 标准工资率
〓 实际工时 ⑴ -⑶
⑵ -⑶人工工时差异
⑶ 标准工资率
〓 标准工时直接人工差异
=直接人工实际成本 -直接人工标准成本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 +直接人工工时差异
⒉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直接人工实际成本 =实际产量 〓 单位实际成本
=实际产量 〓 单位实际工时 〓 实际单价
=7200〓 0.8〓 5.5=31680元直接人工标准成本 =实际产量 〓 标准成本
=实际产量 〓 单位标准用量 〓 标准单价
=7200〓 1〓 5=36000元直接人工成本差
=直接人工实际成本 -直接人工标准成本
=31680-36000=-4320元 (F)
其中,⑴,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
=7200〓 0.8〓 (5.5-5.0)=2880元 (U)
⑵,直接人工工时差异
=5〓 (7200〓 0.8-7200〓 1.0)=-7200元 (F)
四、制造费用差异计算与分析
㈠,变动制造费用差异的计算与分析变动制造费用的差异是指实际变动制造费用与标准变动制造费用的差额。
工时数0
价格 (元 )
标准工时 72
实际工时 56.6
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工资率差异 2880U
7200F
=7200〓 0.8〓 (5.5-5.0)
=5〓 (7200〓 0.8
- 7200〓 1.0)
效率差异可划分为,价差,和,量差,两个部分。
价差是 指变动制造费用的实际小时工资率脱离标准,
按实际工时计算的金额,反映耗费水平的高低,又称耗费差异或开支差异;
量差是 指实际工时脱离标准工时,按标准的小时分配率计算的差额,说明工作效率变化引起的费用超支或节约,又称为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⒈变动制造费用差异计算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变动制造费用实际成本 -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⒈ 变动制造费用实际成本
=实际产量 〓 单位产品实际工时 〓 单位工时实际价格
=7200〓 0.8〓 3.4=19584元
⒉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实际产量 〓 单位产品标准工时 〓 单位工时标准价格
=7200〓 1.0〓 3.5=25200元
⒊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19584-25200=-5616元 (F)
① 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实际工时 〓 (实际分配率 -标准分配率 )
=7200〓 0.8〓 (3.4-3.5)=-576元 (F)
②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分配率 3.4
实际工时
① 效率差异 5040 F
标准工时变动制造费用差异 5616F
② 耗费差异 576 F
标准分配率 3.5
252
195
160
410
8 16 24 32 40 48 56 64 720
=标准分配率 〓 实际产量
〓 (单位实际工时 -单位标准工时 )
=3.5〓 7200〓 (0.8-1.0)=-5040元 (F)
㈡,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
【 Ⅰ 】 固定制造费用差异的计算固定制造费用不同于变动制造费用,在相关范围内,固定制造费用保持不变,通常采用编制固定制造费用预算进行成本控制。固定制造费用差异计算有二因素分析法和三因素分析法两种。
⒈两因素分析法
⑴,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是指固定制造费用的实际金额与固定制造费用预算金额之间的差额,在分析中,不考虑业务量的变动,
以原定预算数额作为标准,实际数超过预算数即为耗费过多。
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预算差异、价差 )
=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 -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
⑵,固定制造费用能量 (量差 )差异是指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与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数之间的差额,即实际业务量的标准工时与生产能量的差额用标准分配率计算的金额,它反映未能充分利用现有生产能量而造成的损失。因为即使固定制造费用与预算数一样,只要实际业务量与预算业务量有出入,
按原定标准分配率分配依旧会产生多分配或少分配的情况,生产能量差异只有通过业务量才能控制。
① 预计业务量等于标准业务量,则无生产能量差异;
② 预计业务量大于标准业务量 (按实际产量计算 ),则生产能力利用差异为不利差异,表示计划生产能力尚未充分利用;
③ 预计业务量小于应耗的标准业务量 (按实际产量计算 ),则生产能力利用差异为有利差异,表示计划生产能力已充分利用。
A.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是指将实际工时的标准固定制造费用同对应标准工时的标准固定制造费用之间的差额,亦即实际工时脱离标准工时形成的差异;
B.固定制造费用生产能力利用程度差异是指固定制造费用预算额与实际工时的标准固定制造费用之间的差额,说明实际工时未达到标准能量而形成的闲臵能力差异。
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
=(生产能量 -实际产量标准工时 )〓 固定标准分配率
=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 -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⒉固定制造费用三因素分析法固定制造费用三因素分析只是将能量差异分解为效率差异和闲臵能量差异两种。
⒊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流程
⑴ 实际分配率
〓 实际工时
⑴ -⑵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⑴ -⑷
固定制造费用总差异
⑵ 标准分配率
〓 预算工时
⑵ -⑶固定制造费闲臵能力差
⑵ -⑷ 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⑶ 标准分配率〓 实际工时
⑶ -⑷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⑷ 标准分配率
〓 标准工时例 6- 3,某企业生产丙产品 500件,预计生产甲产品
600件,经过两个部门加工,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要求:用三因素分析法计算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 =预计生产量 〓 单位标准成本
=600〓 (10+3.6)=8160元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数 =实际产量 〓 单位标准成本
=500〓 (10+3.6)=6800元
⑴ 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成本 -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
=6300-600〓 (10+ 3.6)=-1860元 (F)
⑵ 固定制造费用闲臵能量差异
=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 -实际标准固定制造费用
=8160-(900〓 4+800〓 3)=2160元 (U)
⑶ 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实际标准固定制造费用 -标准固定制造费用
=6000-6800=-800元 (F)
【 Ⅱ 】 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分析 (参见教材内容 )
五,成本差异的处理与产品成本结转
㈠,标准成本与成本差异分别设账户进行核算
⒈原材料、生产成本和产成品账户登记标准成本。
⒉实际发生成本与标准成本相比,产生的差异按其性质分设不同的差异账户进行核算。如材料价格差异材料数量差异、直接工资工资率差异、直接工资效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账户。 各差异账户借方余额均为不利差异,贷方余额为有利差异。
㈡,期末成本差异账务处理
⒈结转本期损益法; ⒉调整销售成本与存货法例 6- 4,某企业生产某产品,标准成本资料如下:
直接材料费用,单位产品标准消耗量为 2千克,标准单价 1元;直接工资费用,单位产品标准工时为 1.5小时,标准工资率为 2元;变动制造费用预算为 1500元,
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为 1200元。企业生产能量 1000件。
实际成本资料如下:直接材料费用,共消耗材料 1650
千克,实际成本 1815元,共采购 1700千克材料,单价为 1.05元;直接工资共耗用工时 1250小时,实际支付工资 2625元;变动制造费实际成本 1500元,固定制造费实际成本 1125元,该产品实际产量为 800件。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对成本差异进行分析。
⒈ 差异分析
⑴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分析
)/(1.1
16 5 0
18 1 5
)(21516 0 018 1 5280018 1 5
千克元材料实际耗用量材料实际成本直接材料实际单价元材料标准成本材料实际成本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U
)(165)0.11.1(1 6 5 0
)(
U元标准单价实际单价材料实际耗用量直接材料价格差异

( U )5012)800( 1 6 5 0
)(
元标准单价产量标准用量材料实际耗用量-实际直接材料数量差异

)(50)(165)(215 UUU

直接材料数量差异直接材料价格差异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直接材料实际成本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225240026255.128002625 U元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直接人工实际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差异
⑵直接人工成本差异

)(125)0.21.2(1 2 5 0
)(
U元标准工资率实际工资率实际人工工时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

( U )0012)5.1800( 1 2 5 0
)(
元标准工资率准工时人工实际工时-实际标直接人工工时差异

)/(1.2
1 2 50
2 6 25
小时元直接人工实际耗用工时直接人工实际成本直接人工实际工资率

)(100)(125)(225 UUU

直接人工工时差异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直接人工实际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差异
⑶ 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1
1 0 0 05.1
1 5 0 0
小时元生产能量变动制造费用预算率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
)(250)0.12.1(1250
)(
U元标准分配率实际分配率直接人工实际工时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2.1
1 2 5 0
1 5 0 0
小时元直接人工实际工时变动制造费用实际成本率变动制造费用实际分配

( U )501)5.1800( 1 2 5 0
)(
元标准分配率准工时实际工时-实际产量标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50)(250
))((300120015005.118001500
UU
U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元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变动制造费用实际成本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⑷ 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8.0
10 005.1
12 00
小时元生产能量固定制造费用预算率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
)(751 2 0 01 1 2 5 F元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成本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9.0
1 2 5 0
1 1 2 5
小时元直接人工实际工时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成本率固定制造费用实际分配

( U )4028.05.18002001 元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数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

))((408.0)8005.1125 0(
))((2008.0125 0120 0
U
U
元标准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标准固定制造费用异⑵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元实际标准固定制造费用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量差异⑴固定制造费用闲臵能其中:

)(1 6 5
)(40)(2 0 0)(75
U
UUF

效率差异闲臵能量差异耗费差异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图:
成本效率差异 40U
实际分配率标准分配率标准工时
12
预算工时
15
实际工时耗费差异 75F
成本差异能量差异 200U
工时数0
12.5
第一节,成本报表的分类第二节,成本报表的分析方法第三节,产品成本报表的分析第七章,成本报表分析第一节:成本费用报表的分类成本费用报表是按照成本管理的各种需要根据日常成本核算资料,以产品、成本中心或成本管理的特定问题为对象编制的,用以反映企业资金耗费和产品成本水平,分析一定时期内成本计划或预算执行情况,
考核企业员工成本责任的书面报告。成本费用报表作为对内报表,主要是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而编制的。其种类格式,由企业根据成本管理要求自行决定,一般可作如下分类;
一、按反映的内容分类根据成本报表的成本信息归集对象和在成本管理中的用途不同进行分类。
⒈反映成本水平的报表。即反映报告期内企业各种产品的实际成本水平的报表,主要有产品单位成本表和商品产品成本表等。
⒉反映费用支出情况的报表。即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某些费用支出的总额及其构成情况的报表,主要有制造费用明细表等。
⒊成本管理专题报表。即反映成本管理中某些特定重要信息的报表,主要有责任成本表、质量成本表等。
二、按编制时间分类成本报表按编制时间可分为定期报表和不定期报表。
定期报表一般按月、季或年编制,为及时反馈某些成本信息也可采用旬报、周报、日报乃至班组报表等形式。
不定期报表一般针对成本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或急需解决的问题编制。如发生了金额较大的内部故障成本,就应及时编制质量成本表。
三、按编制的范围分类成本报表按编制的范围可分为全厂成本报表、车间成本报表和班组 (或个人 )成本报表等。
第二节:成本报表的分析方法成本报表的分析方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一、比较分析法 (亦称指标对比法 )
即把相同事物的指标在时间上和空间上进行对比,从数量上确定差异的分析方法。
⒈绝对数指标对比主要有:成本的实际指标与成本计划或定额指标的对比分析;本期实际与前期 (上期、上年同期或历史上最好水平 )的实际成本指标对比分析;本企业实际成本指标 (或某项技术经济指标 )与国内外同行业先进指标对比分析。
⒉ 相对数指标对比即将对比的数值变成相对数计算出比率,然后再进行对比分析。其具体形式主要有:相关指标比率分析、构成比率分析和动态比率分析等。
二、因素分析法把某一综合指标分解为若干个相互联系的因素,
并分别计算、分析各因素影响程度的方法。按计算程序的不同可分为:
⒈连环替代法 (亦称连锁替代法 )
即在影响综合指标许多相互联系的因素中,顺序地把其中的一个因素当作可变,而暂时把其他因素不当作变进行替换,来测定各个因素对综合指标影响程度的一种分析方法。
其特点是,计算程序的连环性、因素替换的顺序性和计算结果的假定性。
⒉差额计算法它是连环替代法的一种简化形式。它是利用各因素的实际数与基数之间的差额,直接计算各个因素变动对综合经济指标影响程度的一种分析方法。
数量因素绝对量 =Q1P0-Q0P0=P0〓 (Q1-Q0)
质量因素绝对量 =Q1P1-Q1P0=Q1〓 (P1-P0)
Q1P1-Q0P0=P0〓 (Q1-Q0)+Q1〓 (P1-P0)
第三节:产品成本表的编制和分析产品成本表,是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全部产品的总成本和各主要产品的单位成本和总成本的报表。利用此表,可以考核和分析企业全部产品和各主要产品生产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对企业成本工作进行一般的评价。
一、商品产品成本表的结构和编制商品产品成本表分为 基本部分 和 补充资料 两部分。
其基本部分反映企业全部商品产品的成本,一般可按可比产品和不可比产品分别列示各种主要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也可根据管理的需要,按成本项目或按成本性态编制。补充资料主要包括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按现行价格计算的商品产值和产值成本率等指标。
二、商品产品成本表的分析
⒈全部商品产品成本计划完成情况的分析.
这是一种总括性分析,根据需要可以按产品别、
成本项目别和成本性态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按产品别分析,主要是根据商品产品成本表的资料,分别确定可比产品、不可比产品和全部商品产品成本的降低额和降低率。
按成本项目别分析,是将全部商品产品的总成本按成本项目汇总,将实际总成本与计划总成本对比,
确定每个成本项目的降低额和降低率。
按成本性态构成分析,是将全部商品产品成本按成本性态划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确定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的降低额和降低率。
⒉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完成情况的分析属于传统方法分析,首先利用比较分析法确定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的完成情况,然后确定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影响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完成情况的因素,概括起来有三个,产品产量,产品品种构成 和 产品单位成本 。利用连环替代法确定各因素变动对可比产品计划成本降低情况的影响数额,从中找出影响的主要因素。
按成本性态方法分析,就是在将各可比产品成本划分为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总额的基础上,分析各因素变动对可比产品计划成本降低情况影响程度。
按成本性态分析,影响可比产品计划成本降低情况的因素主要有产品产量、品种结构、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总额四个。
⒊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完成情况分析的简化方法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完成情况分析,在确定各因素对降低额和降低率影响程度时,可以采用连环替代法进行计算,也可以来用简化方法。计算步骤为:
⑴,计算产品单位成本变动的影响单位成本变动对成本降低额的影响
=∑ 【 实际产量 〓 (计划单位成本 -实际单位成本 )】
单位成本变动对成本降低率的影响
=单位成本变动对成本降低额的影响数
〔 ∑( 实际产量 〓 上年实际单位成本 )
⑵,计算产品品种结构变动的影响由于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单纯的产量变动只影响降低额,而不影响降低率,因而可以采用倒挤的方法确定品种结构变动对降低率的影响程度。
品种结构变动对降低率的影响
=(实际成本降低率 -计划成本降低率 )
-单位成本变动对成本降低率的影响品种结构变动对降低额的影响
=∑( 实际产量 〓 上年实际单位成本 )
〓 品种结构变动对降低率的影响
⑶,计算产品产量变动的影响采用倒挤方法,从实际脱离计划的总差异中减去以上两个因素变动的影响数额,即可求得产品产量变动的影响程度。
产品产量变动对降低额的影响
=(实际成本降低额 -计划成本降低额 )
-单位成本变动对成本降低额的影响
-品种结构变动对降低额的影响三、应用实例:
例题 7- 1,1.某企业 2002年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
其中甲、乙产品为老产品,丙产品为今年投产的新产品,甲、乙两种产品的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分别为
103元和 98元。
2.各产品有关成本计划的资料如下:
⒊ 各产品本年 1—11月累计产量和累计成本如下表,
⒋ 本年 12月份实际产量及成本如下表:
要求:
⒈根据以上资料按产品别编制商品产品成本表。
⒉计算计划成本降低额、计划成本降低率、实际成本降低额、实际成本降低率。
⒊采用因素分析法分析产量因素、品种结构因素和单位成本因素对成本计划完成情况的影响。
【 参考答案 】,
⒈编制商品产品成本表 (参见下页 )
⒉ 计算计划成本降低额、计划成本降低率、实际成本降低额、实际成本降低率。
计划成本降低额
=计划产量 〓 (上年实际单位成本 -计划单位成本 )
=360〓 (103- 95)+540〓 (98-85)
=2880+7020=9900元

实际总成本按计划产量计算的上年计划成本降低额计划成本降低率
11
90000
9900
98540103360
9900

实际成本降低额 =本年实际产量
〓 (上年实际单位成本 -本年实际单位成本 )
=400〓 (103-96)+600〓 (98-80)
=2800+10800=13600元实际成本降低率
=实际成本降低额 〔 上年实际总成本
=13600〔 (400〓 103+600〓 98)〓 100%
=13600〔 100000〓 100%=13.6%
⒊ 用因素法分析
⑴产量变动对成本降低额的影响:
=【 (400-360)〓 103+(600-540)〓 98】〓 11%
=1100元
⑵ 品种结构变动对成本降低额的影响,
=(400〓 103+600〓 98)-(400〓 95+600〓 85)
- (400〓 103+600〓 98)〓 11%
=100000-89000-l00000〓 11%=0元
⑶单位成本变动对成本降低额的影响,
=400〓 (95-96)+600〓 (85-80)
=-400+3000=2600元
⑷单位成本变动对成本降低率的影响,
=2600〔 (400〓 103+600〓 98)〓 100%
=2600〔 100000〓 100%=2.6%
例题 2:企业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 12月份有关资料如下:
⑴,企业上年实际和本年计划、累计成本、费用资料:
⑵,甲、乙、丙三种产品本年 12月份成本明细账如下:
(该企业 12月份甲、乙、丙三种产品均无自制半成品 )
甲产品成本明细账:
丙产品成本明细账:
乙产品成本明细账:
要求:
①编制产品生产成本 (按成本项目反映 )表 ;
② 在本年实际、本月实际、本年计划和上年实际之间进行各项生产成本的构成比率分析。
③计算企业该年全部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的执行结
⑶,甲、乙、丙三种产品本年 l- 11月份累计实际产品生产成本分别为 23540元,31055元和 44644元。其他有关资料如下:
果,并用连环替换分析法计算有关因素变动对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执行结果的影响程度。
【 参考答案 】,
⒈编制产品生产成本 (按成本项目反映 )表各栏目有关金额说明:
①上年实际和本年计划各项目金额根据资料⑴确定;
②本月实际栏目:
直接材料成本 =890+1640+1960=4490元直接人工成本 =410+760+680=1850元制造费用成本 =560 +950+1340=2850元生产成本合计,9190元在产品、自制半成品期初余额
=1050+1550+2200=4800元在产品、自制半成品期末余额
=800+2100+2800=5700元
③ 本年累计实际栏目:
直接材料成本 =52090+4050=56140元直接人工成本 =21360+1640=23000元制造费用成本 =24960+2600=27560元生产成本合计 =106700元
⒉各项生产成本的构成比率分析
⒊企业该年全部可比产品成本有关计算可比产品成本比上年实际降低额
=111619-107529=4090元可比产品成本比上年实际降低率
=4090〔 111619=3.66%
可比产品成本比上年计划降低额
=113167-108378=4789元可比产品成本比上年计划降低率
=4789〔 113617=4.23%
企业当年全部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后执行结果计算:
降低额执行结果,4090-4789=-669元。
降低率执行结果,3.66%-4.23%=-0.57%
产品产量、产品品种比重和产品单位成本三因素变动,对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执行结果影响程度计算如下:
Ⅰ,产品产量变动影响按计划产量、计划品种比重和计划单位成本计算的成本降低额,113167-108378=4789…… ①
按实际产量、计划品种比重和计划单位成本计算的成本降低额,111619〓 4.23%=4721…… ②
产量变动对成本降低频的影响:
② -① =4721-4789=-68元;
产量变动对成本降低率没有影响。
Ⅱ,产品品种比重变动的影响按实际产量、实际品种比重和计划单位成本计算的成本降低额,111619-104962=6657元 …… ③
产品品种变动对成本降低额的影响:
③ -② =6657-4721=1936元产品品种变动对成本降低率的影响:
1936〔 111619=1.73%
Ⅲ,产品单位成本变动的影响按实际产量、实际品种比重和实际单位成本计算的成本降低额,111619-107529=4090元 …… ④
产品单位成本变动对成本降低额的影响:
④ -③ =4090-6657=-2567元产品单位成本变动对成本降低率的影响:
=-2567〔 111619=-2.30%
二、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的编制和分析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是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主要产品单位成本构成情况的报表。利用此表,可以按照成本项目分析和考核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了解单位成本的变动情况,查明主要产品单位成本升降的原因。
㈠,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的结构和编制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的结构,通常包括产量、单位成本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三部分。其中单位成本部分一般按成本项目分别反映,根据管理的要求,在具备一定前提条件下,也可在设计指标项目时按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分别反映。
㈡,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的分析
⒈主要产品单位成本变动情况的分析。
方法是:以本月实际单位成本分别与计划、上年实际、
全年累计实际平均、历史最好水平进行对比分析。
⒉主要成本项目分析紧密结合企业的技术经济指标,查明成本升降的具体原因是成本项目分析的特点,其中,直接材料成本的变动主要受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数量和原材料价格两个因素变动的影响。影响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数量变动的原因主要有:产品或产品零、部件结构的变化,原材料加工方法的变化,材料质量的变化.原材料代用或配料比例的变化,原材料综合利用,生产中废料数量及废料回收利用情况的变化等。直接人工费用的变动应按照不同的工资制度和工资计入成本的方法来进行分析。在计件工资制度下,由于计件单价不变,单位成本中的工资费用-般也不变。在计时工资制度下,如果企业生产多种产品,单位成本中的工资费用,取决于生产:单位产品的工时消耗和小时工资率两个因素。制造费用的分析与计时工资分析相似。
三、各种费用报表的编制和分析各种费用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营业费用。其中,制造费用属于应计入成本的费用,后三种均属于期间费用。编制各种费用报表的作用,在于反映各项费用计划的执行情况,分析各种费用变动的原因,及其对产品成本和当期损益的影响。
㈠,各种费用明细表的结构和编制一般均按费用项目分别反映各项费用的本年计划数、
上年实际数和本年实际数,编制方法也基本相同,都是根据有关费用计划、上年同期累计实际数和本年各种费用明细账的本年累计实际发生数填列。
㈡,各种费用明细表的分析
⒈费用计划完成情况的分析。根据各项费用明细表中的资料,以本年实际数与本年计划数相比较。确定实际脱离计划的差异,并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⒉各项费用变动情况的分析。根据各项费用明细表中的资料,将本年实际数与上年实际数进行对比,以便从动态上观察比较各项费用的变动情况和变动趋势。
思考题,企业生产甲产品成本数据如下表所示:
要求:采用连环替代法和差额计算法分别计算各因素对材料成本变化的影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