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从狭义的角度来说,是马克思、恩格斯的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创立的标志是1848年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
主要包括密切相关的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基础理论(胡锦涛的七一讲话马克思主义的最根本的理论特征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证实和应用。由于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唯物主义历史观和通过剩余价值揭示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部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和理论结论。
2,从广义的角度来说,马克思主义还包括了后人对它的发展,现在作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指的是由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由列宁推进到新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进一步加以中国化和发展了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简要的说就是马克思、恩格斯、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在当代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胡锦涛说在当代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的统一的科学体系。中共十六大党章明确规定:中共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我们青年知识分子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接班人,需要自觉的学习和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同时掌握四个观点实践的观点唯物观点辩证观点群众观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复习提示:本章属于绪论性质,主要是介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重点是划清两个界限:①唯物主义于唯心主义的界限,②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非马克思主义哲学,突出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
(一)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什么叫哲学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即世界观的理论形态,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研究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本质和规律的学问,是含有阶级性的最抽象的社会意识形态 (
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
方法论是人们在一定世界观指导下认识与处理问题的根本方法。
哲学于世界观即相区别又相联系,世界观对于成人来说,可说是人人皆有,但并非人人都懂哲学,因为哲学是经过思想家、哲学家概括和总结的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只有通过学习,才有可能掌握;哲学离不开世界观,要讲世界观,哲学的世界观对人们的世界观的确立和成熟具有指导与促进作用。任何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都是统一的,世界观是方法论的基础,方法论是世界观的体现和运用,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反之亦然。因此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问。
(2)哲学与其它科学(非哲学)的关系。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研究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本质和规律的学问;而其它科学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以及边缘科学、交叉科学、综合科学等则是研究一定的领域、方面的特殊本质和规律的学问。所以哲学和其它科学是普遍和特殊,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即相互区别,研究的对象也不同;又相互联系,哲学以其它科学(相对哲学而言之为具体科学)为基础,并随其它科学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并可给予其它科学以世界观、方法论为指导,使之相互作用、相互促进。
(3)哲学与其它社会意识形态的关系。社会意识形态是指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思想、观点的总和,包括艺术、道德、宗教、政治法律思想、哲学等意识形态形式。哲学同其它意识形态形式一样,都是一定社会经济基础的反映并为之服务,都含有一定的阶级性,都具有相对独立性,其不同点在于哲学离开经济基础最远,是属于恩格斯所说的“更高的悬浮于空中的思想领域”,也就是最抽象的社会意识形态。
(二)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从古至今哲学中的问题即矛盾很多,那么,贯穿哲学演变的发展史中最重要、最基本的问题,任何哲学都不可能回避的问题,支配其它哲学问题的问题是什么?恩格斯对此作出了科学的概括和总结,他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可以说是精神和自然界的关系、精神和物质的关系、意识和存在的关系。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第二性的问题,即谁是本原,谁是派生的问题,谁先谁后,谁产生谁,谁离不开谁(谁依赖谁)的问题。对思维和存在何者是第一性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恩格斯指出“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来说是本原的,……组成唯心主义阵营。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
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恩格斯指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还有另外一个方面: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的反映现实?用哲学的语言来说,这个问题叫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绝大多数科学家对这个问题都作了肯定的回答。”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哲学派别的标准
在这两个方面内容中主要是第一方面的内容。因为“思维对存在、精神对自然界的关系问题”,是“全部哲学的最高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发展史上的基本派别,它们的对立和斗争是最根本的斗争,是哲学党性的识别标准问题。哲学的党性的哲学的派别倾向,是哲学家和哲学体系属于唯物主义阵营和唯心主义阵营
(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物主义的根源、基本观点及历史形态
(2)(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认为自然界、物质、存在是第一性的,而精神、意志、思维是第二性的,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世界万事万物的本原。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而意识则是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和在人脑中的反映,或者说物质决定意识。这些表述严格的说都是等同的。唯物主义者是无神论者,但无神论者不一定是唯物主义者,可以是主观唯心主义者三种不同表达法:
认为自然界物质存在是第一性的,而精神思维意识是第二性;=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万事万物的本原;=
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意识是物质发展的产物,物质决定意识。
(3)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的历史形态:主要有三种意识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又叫机械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
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是一种原初的、自发的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某一种或某几种原初物质,如水、火、气等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关于万物都由微小的、不可再分的原子所构成的原子论,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最高成就。朴素唯物主义坚持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正确观点,并同朴素辩证法结合在一起,但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缺乏科学的根据与论证,具有直观性,猜测性的缺陷。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即17世纪、18世纪的英国、法国唯物主义是建立在同时代的社会发展和自然科学基础之上,具有一定科学根据(机械力学)和论证,在反对现存政治制度、唯心主义和宗教神学、促进社会发展和自然科学的发展上做出了显著的贡献,同时又存在着明显的时代局限性和缺陷:一是机械性,用机械的力学的观点解释一切,如认为原子和电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电子的特性就是事物的特性,一切物质的运动都是原子或电子的运动,都是外力推动的机械运动,甚至认为“人是机器”;二是形而上学性,即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认识和解释世界和事物,而不是把世界和事物理解为历史的发展着的过程;三是不彻底性,不能把对自然界的唯物主义观点贯彻到社会领域,坚持的是唯心主义的历史观。
唯心主义的基本类型和存在根源
(1)根源:最初产生于远古时代的人们对自然现象和梦中景象的不正确的解释,得出“神灵存在”,“灵活不灭”的观念。但作为哲学派别的唯心主义则有其社会的、阶级的、认识的根源。
①社会根源:是指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文明发展的不充分局限了人们的认识,人们不能科学的解释自然、社会、思维的事物和现象。
②阶级根源:是指统治阶级的有意歪曲或阶级的偏见不能正视世界的本来面目。
③认识论根源:是指把认识过程主观化、简单化,直线化、片面化,这是唯心主义产生和存在的认识论根源。列宁指出:“直线化和片面化,死板和僵化,主观性和主观盲目性就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而僧侣主义(=哲学唯心主义)当然有认识论的根源,它不是没有根基的,它无疑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然而却是生长在活生生、结果实的、真实的、强大的、全能的、客观的,绝对的人类认识这棵活生生的树上的一朵不结果实的花
(⑵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同唯物主义相反,认为精神、意识,思维是第一性的,而自然界、物质、存在是第二性的,或者说世界的本质、本原是精神的,精神是万事万物的本原,自然界、物质不过是精神、意识的产物,或者说意识决定物质,意识不依赖于物质等。
⑶唯心主义的主要形式: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①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感觉、意识、精神是世界的本原,认为主观精神高于一切、大于一切、支配一切,夸大了主观精神的作用。
②客观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离开了人,脱离了物质世界的某种“客观”
精神
(新增)(四)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实践证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人类最初、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满足人们物质生活资料的活动即劳动或生产劳动。生产劳动创造了人类和人类世界,使人最终从自然界中从动物中分离出来,并同时产生了人的意识。人和人的意识都是实践的产物,它使在人类出现以前的统一的或单一物质世界一分为二,分解为物质和意识的矛盾双方,无论是人类最初的实践还是发展了的实践都证明在人和人的意识出现以前存在着不以人和人的意识转移的物质世界,人的实践活动始终要以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为条件,正如马克思所说“人并没有创造物质本身。甚至人创造物质的这种或那种生产能力,也只是在物质本身预先存在的条件下才能创造。”“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的存在”。因此,以科学实践观为基础,就能正确说明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实践证明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唯物主义都承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即世界的可知性,但堆以驳倒不可知论,只有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才能使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得到科学的说明.实践不仅使统一的物质世界一分为二为物质和意识的矛盾双方,而且也使物质和意识双方的矛盾达到统一,意识能反映物质并正确地反映物质.恩格斯指出,对不可知论以及其他”一切哲学上的怪论的最令人信服的驳斥是实践,即实验和工业,既然我们自己能够制造出某一自然过程,使它按照它的条件产生出来,并使它为我们的目的服务,从而证明我们对这一过程的理解呈正确的,那末摩德的不可捉摸的自在之物就完结了。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中的伟大变革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l9世纪40年代的欧洲,是当时社会的经济与政治发展、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哲学自身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在批判继承人类哲学成果基础上创立的.德国古典哲学(即德国资产阶级哲学)特别是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
主要表现在:
1、发现和创立于唯物史观,从经济和发展的关系中解释政治及其历史,结束了 唯心主义哲学在社会历史领域独据的统治地位。
2、以实践为基础的彻底的唯物主义哲学,克服了旧唯物主义消极的被动的形而 上学缺陷。
3、以实践为墓础的科学性、革命性相统一的哲学,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科学世 界观和方法论.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彻底唯物主义从古至今,对哲学研究对象都有不同的观点。恩格斯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不过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以科学实践观为根本特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了以往哲学的唯物论、辩证法的积极成果,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高度统一、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高度统一,克服了了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唯心主义辩证法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割裂对立的缺陷,尤其是克服了以往一切哲学都呈历史唯心主义的缺陷。唯物主义历史观是马克思的伟大发现,它是人类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它第一次使历史的研究成为科学,为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的认识工具。马克思哲学是实践的、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
((三)唯物史观的发现及其伟大意义使唯物主义哲学发展成完备的哲学,宣告唯心主义的破产.列宁指出,马克思加深和发展了哲学唯物主义,把唯物主义对自然的认识推广到对人类社会的认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呈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恩格斯认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使唯心主义从它的最后的避难所即历史观中被驱迈出去了”,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包括自然观、历史观的彻底的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恩格斯指出:”这两个伟大的发现一唯物主义历史观和通过剩余价值揭开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都应当归功于马克思。由于这些发现,社会主义变成了科学使社会科学的研究有了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来指导。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给人类特别是给工人阶级的伟大的认识工具,可以使,人们过去对于历史和政治所持的极其混乱的武断的见解,为一种极其完整严密的科学理论所代替,(列宁语)。
((四)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
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呈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是以往哲学的又一缺陷.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伟大变革还表现在它的本质特征和社会作用上同旧哲学的根本区别.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辩证唯物论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一个它的阶级性,公然申明辩证唯物论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再一个就是它的实践性.强调理论对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科学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根本前提。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实践基础上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雇本质上是革命的和批判的。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对实践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表现在它严格以客观事实为根据,它来自实践,付诸实践,接受实践的检验;它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它是开放的体系,不可能一成不变,必定随着时代、科学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发展。因此,它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新增)(五)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来集 中体现和根本要求,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重复内容
P56~P57:认识路线和党的思想路线
P247~P250: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P267~P270:党的思想路线一个党的思想路线问题,其实质呈一个党用什么样的世界观、方法论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一贯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立党的哲学根据。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形成了科学的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什么叫思想路线?最普遍、最基本、最重要的准则。
什么是纲领?是路线的展开。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无产阶级政党的思想路线奠定了理论基础.列宁明确提出了,“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两个认识路线的对立。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的长期实践中,注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与运用,反对主观主义即实际工作中的唯心论和形而上学,科学地总结经验教训,提出和形成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首要的呈一切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本本出发、从主观的愿望、感想出发:正确处理好理论与实际的关系,坚持理论和实际的统一、主观和客观的统一。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和根本点。
江泽民同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强调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正是把握和运用这个精髓,才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和发展。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必须不断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最重要最根本的就是要坚定不移地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并在实践中继续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指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实践。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现代科技革命
在人类又明发展历史进程中,哲学的发展和自然科学的发展有着相互促进的密切联系。19世纪上半叶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达尔文进化论)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奠定了自然科学基础。l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物理学革命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进一步证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正确和丰富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认识。这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没有过时,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也需要研究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使之得到丰富和发展。
现代科技革命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推动作用的主要表现
⑴丰富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
⑵拓宽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领域;
⑶现代科学研究的新方法引入哲学领域,使哲学研究的方式方法发生变革。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指导作用的主要表现:
⑴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⑵提供创新与发展的哲学论证:
⑶有助于正确分析和解决现代科技革命进程中出现的新问题。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现代西方哲学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西方哲学出现了多种的思潮与学派,在当代主要存在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两种对立思潮。科学主义思潮的基本主张是以具体的、实证的理性代替传统哲学抽象的、思辨的理性,即要科学,而不要形而上学(指传统哲学)。人本主义思潮的墓本主张科学主义相反:要形而上学,而不要科学。这里讲的形而上学不同于传统哲学,而是以人为中心的形而上学,以非理性主义反对科学技术。这里讲的形而上学不同于传统哲学,而是以人为中心的形而上学,以非理性主义反对科学技术。这两种思潮都从不同的角度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辩证法和唯物史观.但它们当中也含有某些合理因素值得注意.反对科学主义而要重视科学精神,反对人本主义而要重视人文精神,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
(新增)(三)司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中国共产党最基本的经验是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原理作为世界性、国际性的理论不是教条,只有正确运用于各国具体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包括其哲学思想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既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①基本原理,又包含了中华民族的②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③实践经验。毛泽东、邓小平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并使之民族化、通俗化和群众化,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毛泽东的《实践论》,《矛盾论》等许多著作和邓小平提出的“解放思想、实事求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关于“三个有利于”的标准等等,都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伟大贡献。
基本点
( v“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是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始终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贯穿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具体运用、丰富和发展.因此,“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
重点记忆
1、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具体科学的含义与关系。
2、哲学基本问题含义、内容、意义及正确解决。
3、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根源、基本观点、基本形态。
4、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的根本区别、根本特征。
5、党的思想路线的形成、发展的进程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
涵义与意义。
+6、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基础练习答题方法选择题,包括单项选择题和不定项选择题,属于客观性试题.单项选择题有四个备选项,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要求的。不定项选择题有五个备选项,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也就是说正确的选择可能有1-5个选项.
选择题主要是考查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理解与记忆相对主观性试题而言是比较容易的。特别是单项选择题最容易.不定项选择题有难度,难在试题有一定的综合性。如果考生没有对理论、知识的全面掌握理解和分析、比较能力,就容易被错误的干扰项所迷惑.发生多选、少选、错选的错误.因此.要准确地回答好选择题.首先需要全面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其次要有一定的方法。
选择题的出法,按不同的角度可以分为:
①正面试题或反面试题,问的是正确观点或错误观点:
②直接试题或间接试题,直接试题是直接从教材上找出答案,考的是记忆,间接试题则是从教材上找不出答案,考的是理解运用:
③单一试题或综合试题,单一试题只考一个知识点,综合试题考的是多个知识点的综合.在已考的单项选择题中大多数是正面的、直接的、单一的 试题,不定项选择题大多数是正面的、综合的试题。
因此选择题有难有易只要真正懂得和记得了基本理论又有一定的运用能力。做这种题就不怕了、不难了
⑴正选法(顺选法)
试题的题干即问题明白,就可以直接从题肢即备选项中选出正确答案,其它选项就不必考虑。这种方法最适用于直接性试题这种试题考查基本概念、基本观点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太多数单项选择题属于这种性质的试题。
⑵逆选法(排谬法)
逆选法是将错误答案排除的方法。遇到从题干上直接看不出正确答案的试题就需要正选法、逆选法并用。
⑶比较法(蒙猜法)
这种方法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在有一定知识基础上的蒙猜也是一种方法.
在做题过程的一般情况下是三种方法综合使用,对试题的性质不同即是正面出题还是反面出题,其答题的特点不同。
A,正面出题,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正确观点,大多数题目属于
正面出题。
a凡是备选项是错误观点。肯定是错误答案不选:
b备选项是正确观点的不一定是正确答案:
c只有符合题意要求的正确观点才是正确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第9题
9.“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
A、主张物质和意识具有统一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主张思想就是物质的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C、认为世界是绝对精神外化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D是正确选项
(二)不定项选择题
1.一切哲学都是(――共性)
A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B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C最抽象的含有阶级性的意识形态
D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E社会进步的推动力量
(ABCD)
2.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缺陷在于
A、把质上无限多样的物质世界归结为粒子在量上的不同
B、把某种特殊的物质形态误认为物质的一般
C、不了解人类对物质的认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D、没有以科学的材料作为依据,纯粹自发的猜测
E、割裂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物质统一性
3.一些自然科学家没有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也能在科学上取得伟大成就,由于他们
A 摆脱了哲学的指导
B 在科学实践过程中摆脱了唯心王义
C 自觉不自觉地贯彻了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原则
D 完全依靠个人的天才条件 认识
E“相信有一个离开知觉主体而独立的外在世界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
(BCE)
5.在下列命题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是:
A 我思故我在――著名的折衷主义
B 存在就是被感知 贝克莱
C 物是绝对观念的外化 黑格尔
D 万物皆备于我 孟子
E 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 康德
(ABDE)
第2章 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重点:三观两原理本章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或辩证的实践的唯物论.回答世界的本质、本原是什么“人是怎样把握世界的本质的”本章围绕以思维与存在或意识与物质的关系,论述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包括运动观、时空观)、实践观、意识观,揭示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和人的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本章的重点是物质观、实践观、意识观以及体现三者的关系的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一、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一)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及其意义
l、马克思主义以前的物质观
(1)从古至今的一切唯心主义坚持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错误观点,虽然也承认物质的存在,但又认为物质是意识的产物和表现,物质依赖于意识,没有意识也就没有物质。
(2)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唯物主义包括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正确观点,但前者把物质归结某种具体的实物,如水、火、气等,这是一种没有科学依据的猜测;后者把物质归结为近代自然科学发现的最小的不可再分的原子或基本粒子,这种观点虽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但却犯了把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的特殊概念混同于哲学的具有普遍性的物质范畴的形而上学错误,不仅经不起原子可以再分的自然科学发展的检验,而且也经不起“物质消灭了”的唯心主义观点的攻击。
2、恩格斯对物质概念的说明
恩格斯指出:,实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这说明,物质是指各种具体实物或物质形态的共性,物质概念是从各种具体实物中抽象和概括出来的具有普遍性的哲学概念,物质和物质形态、哲学的物质概念或范畴和其他科学的物质概念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3、列宁对物质的定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一个最重要最基本的范畴,列宁总结自然科学发展原子可分的新成果和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斗争的经验,在上述恩格斯说明的墓础上进一步指出:“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这就是说作为哲学范畴的物质是指①不依赖人们的意识而存在并能为人们的意识②所反映的③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的客观实在性。
列宁对物质的科学定义说明:
(1)哲学的物质范畴是通过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来界定的,物质不是意识、不依赖意识而存在,物质对于意识的独立性、根源性,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体现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唯物主义观点,体现了世界的本原、本质是物质的唯物主义一元论观点.
列宁认为“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也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在这里,仅仅在承认什么是第一性和什么是第二性的这个认识论的基本问题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这种对立无疑是相对的.”这是因为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反映者同被反映者是相联系的,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 (毛泽东语)。
(2)物质定义的内涵是客观实在,那么具有客观实在属性的自然界、社会存 在以及各种事物和现象都属于物质的范畴、具有物质的属性,如运动、时间,空间、规律、生产方式、实践活动及其结果等,体现了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贯彻 到一切领域、一切过程,这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观点。
(3)物质是可以为人们的意识所反映、所认识的,体现了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意识的能动性和世界的可知论观点.
(4)恩格斯的说明和列宁的定义,都体现了物质和物质形态、哲学的物质范 畴和其他科学的物质概念的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总之,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 畴.贯彻和体现了彻底的唯物主义观点,进而说明它的重要意义。
4、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的重要意义
(1)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批判了唯心主义的物质观和二元论的物质观;
(2)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先验论和不可知论;
(3)坚持了物质与物质形态、哲学的物质范畴与具体科学的物质概念的共 性和个性的辩证法,克服以往唯物主义的物质观用个别、个性代替一般、共性的形而上学的缺陷.
总之,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辩证唯物主义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统一,是彻底唯物主义一元论的物质观。
,概念”和“观点”是什么关系’
观点是概念与概念的关系。概念是观点的体现。
(二)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
物质的存在形式:运动和时间、空间。物质是运动的,运动的物质在空间和时间之内才能运动。
1.物质和运动 固有
(1)运动的含义: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包括宇宙间所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 (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离不开运动,因为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不表现为一定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离不开物质.因为物质是运动的载体和承担者,精神的运动是人脑这种高度发展的物质的运动的表现,客观的物质运动(包括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社会的五种运动形式)的反映.在这个关系问题上,唯心主义的错误在于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脱离了物质谈运动;形而上学的错误在于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脱离了运动谈物质,或把运动归结为只有机械运动一种形式.
2、运动和静止
(1)静止的含义: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况,一是指一事物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没有发生某种特定的运动:二是指事物处于量变阶段而没有发生根本性 质的变化。
举例:改革开放使中国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变化。
2)承认静止的意义 运动从静止中找到量度;理解物质的多样性;区别事物,对事物进行确定的分析。
( (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及其意义:①对立统一关系、②绝对和相对的关系、③整体和局部的关系、④相互渗透的关系。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静止是局部的、暂时的、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不显著的变化,是运动过程中的某种稳定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坚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相统一的观点,反对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诡辩论观点,如说“人不能一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万物只是一阵风,瞬息即逝,无法捉摸,“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反对只承认静止否认绝对运动的形而上学不变论观点。
绝对与相对的概念。l、时间上:2、空间上:3、条件上.
什么叫“无条件”(,没条件”=“不受具体条件的限制”=“不论什么条件”
3、物质运动和时间、空间
(1)时空的含义:时空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时间是指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即一维性或不可逆性,空间是指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即三维性。
( (2)时空与物质运动是不可分割的。因为物质运动是客观的,所以时空也是客观的。承认时空的客观性是唯物主义观点,否认时空的客观性是唯心主义观点包括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和客观唯心主义观点。承认时空的客观性又否认时空同物质运动的联系的牛顿的“绝对时空”观点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时空与物质运动的不可分割的现代科学证明是非欧几何和爱因斯坦相对论.
(3)时空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时空的绝对性是指时空的客观性,物质运动与时空的不可分离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时空的相对性是指每一具体事物的具体时空是暂时的、有条件的、相对的,时空的具体特性随物质运动的状态的变化而变化。
(4)时空既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时空的无限性是指物质世界在时间上的无始无终、空间上的无边无际;时空的有限性是指任何一个具体事物的存在时间上是有始有终、空间上有边有际。无限性和有限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无限是绝对的永恒的,是对有限的超越,有限是相对的、暂时的;无限和有限又是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二、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
(一) 实践是人改造物质世界的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
1、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
( (1)实践是指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唯心主义把实践归结为精神活动,旧唯物主义把实践理解为生物适应环境的活动。——行
实践的涵义包括两层相互联系的意思:一是指实践只是人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以人为主体和以任何事物作为作用对象的现实活动的统一,是自主性和创造性相统一的活动;二是指实践是物质的、客观的、有感性的性质和形式,是同人的意识活动相联系又在人的意识之外存在的可感知的客观实在
(2)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人的存在方式同动物的存在方式是根本不同的。
动物是在消极地、被动地适应自然界的过程中维持其自身的生存,所以,动物的存在方式是本能活动。而人类只有积极地、主动地利用工具改造自然界,创造出所需要的生活资料,才能维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以实践构成了人的生存方式.
从人类生存的前提看 ’
从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看·’
从人的本质上看….
(二)实践的主体、客体和中介
l.实践的主体、客体、中介的含义
人在实践活动中人通过实践把自身之外的存在变成自己活动的对象、改造的对象。即变成自己的客体;与此同时人自己相对客体就成为主体.
(1)主体是指处于一定社会条件下,从事一定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作为具有社会性、实践性的人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因素。是物质的和精神的统一体、自然的和社会的统一体.主体按社会构成可分为个人主体、集团主体和社会主体。主体和主观这两个概念既相区别又相联系,主体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所以。它包括主观而不能归结为主观。
(2)客体是主体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客体是一种不以主体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作为客体的客观事物在成为客体的前后都具有客观性的特征。但客体和客观事物又有区别。客观事物只是潜在的客体。只有进入主体认识与实践领域时才能成为客体。客体同主体一样也是历史的范畴。有与人的历史活动相联系的三种基本形式:自然客体、社会客体、精神客体.
注意: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不是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
(3)实践的中介是指把实践的主体和客体联结起来的事物、中间物或桥梁,包括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手段的程序、方法等.实践活动是由主体、中介、客体构成的动态系统.
(2.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
马克思指出:“在生产中人客体化,在消费中.物主体化”。
(1)主体客体化:指人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本质力量转化为对象物。人通过实践活动.按照主体的要求和需要改造客观事物形成了自然界原来所没有的对象物.这种对象物是在人同自然界的相互作用中创造出来的。是人的体力和智力的物化体现。是实践活动的结果.
(2)客体主体化:指客体从客观对象的存在形式转化为主体生命结构的因素或主体本质力量的因素.客体失去对象化的形式,变成主体的一部分.人通过实践活动产生新的意识.也是客体主体化的一种表现.
3.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意义
(1)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是目的与手段、创造者与被创造者、能动者与受动者的关系,主体处于主导地位。客体成为,为我之物,。
(2)在实践过程中。主体一方面受客体的限定和制约。另一方面又不断打破限定。超越现实客体。这种限定和超越的关系。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
(3)实践使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使世界二重化(一分为二)为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是使它们分化与统一的基础.实践不仅具有认识论意义,更重要的是具有世界观意义.
(三)实践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
(l.实践的基本特征
实践不同于动物本能的被动的适应环境的活动。也不同于人的认识的活动,不论什么形式的实践都具有某些共同性的基本特征:客观现实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1)客观现实性即物质性:实践是物质的客观的活动,这是因为构成实践活动的要素包括主体、对象、手段,是客观的实践的结果是客观的实践的水平与发展都要受到客观条件与规律的支配,也是客观的.这说明,实践包含着精神活动,而不能归结为精神活动。
(2)自觉能动性即目的性:实践是在一定的意识或理论指导下的有目的地主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实践的过程和结果都要贯彻主体的一定的目的、意志、认识实践不是同主观活动无关的盲目的客观活动.这说明,实践不同于动物的无目的无思想指导的本能活动.
(3)社会历史性即社会制约性:实践是主体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的活动“受着社会条件的制约” 并随社会的变化发展而历史地变化发展。这说明,实践活动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
2.实践的基本形式实践的基本形式有生产实践、改造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
+(四)人对物质世界实践把握的主要环节
人把握物质世界的实践环节主要包括实践决策、实践目标的制定、实践的组织与管理、实践结果的检验。这也可说是实践活动过程的要素构成.
1,实践决策。实践决策是指人们在从事某一实践活动之前,根据自身的主观的需要和对客观可能性的认识,在思维中所作出的选择和决定。只有决策正确,才有可 能取得实践的成功.
2 实践目标的制定。实践目标是人们实践活动的出发点与归宿,是人们实践活动所追求的理想结果,是对理想结果的超前意识.人们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和对实践客体认识制定目标.目标可以是远期的或近期的、单一的或多样的.
3 实践的组织与管理.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按照实践目标,人们对实践中介包括工具、手段、人力、物力、财力等实施组织和管理,以获得最佳效能.
4 实践结果的检验.实践结果是实践活动完成后所引起的实践客体的变化,是在外部世界中以客观形式实现了的实践目标.实践目标是否正确以实践结果来检验,实践结果达到预期目标,说明实践是成功的,实践结果背离预期目标,说明实践是失败的.
(五)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及其与人的实践活动的关系
( v1.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 意识
(1)主观世界:指人的意识.包括人的意识的一切活动过程及其产物.
(2)客观世界:指人的意识之外的一切存在,即,物质的、可以感知的世界,包括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自骸存在不依赖人的活动而独立存在,社会存在形成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而又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3)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转化.通过实践的中介作用,两者是改造被改造、认识被认识的关系.通过实践改造客观世界,使主观世界的东西转化为客观世界的现实.在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主观世界又得到进一步的改造.获得新的思想、意识、认识、理论等.在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相互作用、相互转化、不断上升、不断扩展、不断深入.
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统一。
(2.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相互关系
(1)自在世界:指天然自然.是人尚未认识和改造过的自然界.它是人类世界产生以前的先在世界,世界上总有自在世界的存在。
(2)人类世界:指属人世界。是在人类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人化自然是指经人的实践改造过并打上人的目的和意志烙印的自然。人类社会是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总和.
(3)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区别:自在世界是独立于人的活动之外的客观存在,其运动和变化完全是自发的、盲目的:人类世界和人的活动不可分离.其表现为人化自然体现了人的需要、目的、意志和本质力量.人的社会关系则是人的活动的对象化
{4}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联系:两者都具有客观实在性;实践使自在世界分化出了包括人化自然在内的人类世界,使“自在之物”不断转化为,为我之物,;在人类世界中。自然与社会相互制约、相互渗透。自然成了社会的自然社会成了自然的社会.实践的世界观意义是指:实践不仅体现使世界二重化为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以及人类世界的形成上,而且还体现在人类世界即感性世界的不断发展中.
三、意识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一)意识对物质世界的依赖性和能动性
24(1.意识的起源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第一,人类是物质世界演变进化的结果,自从有了人类,才出现了意识。
第二,人类意识的产生有一个发展过程。经历了三个决定性环节:从所有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到低级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再到一般的动物感觉和心理。然后发展到人的意识.(列宁指出:“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反映的特性,这是合乎逻辑的”)
(2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意识的产生不仅仅是纯粹的自然的生理的过程,它是同人类社会一起出现的。作为人的意识产生过程。人的劳动起了决定作用:劳动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客观需要,并促进人脑的最终形成.劳动产生了语言,又推动人脑的复杂化和进一步完善.而劳动是社会性的活动。所以,意识是社会的产物“狼孩”没有意识从反面证明。意识永远是社会的产物.
25(2.意识的本质
(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与属性,即人脑是意识产生的物质条件和生理基础.
(2)意识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第一。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人脑不是意识的源泉,意识的源泉是客观世界.意识不论是正确还是错误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包括正确的反映和歪曲的反映人脑不能自己产生意识。任何意识都有其客观的“原型”,如神鬼之类,也都有其客观原型。
第二。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表现为意识形式的主观性、个体意识之间的差别性、意识的创造性。意识形式的主观性是在意识内容的客观性基础上产生的.
第三.意识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马克思说:“在黑格尔看来.思维过程.即他称为观念而甚至把它变成①独立主体的思维过程是现实事物的②创造主而现实事物只是思维过程的外部表现.我的看法则相反。《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暗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否认意识内容的客观性。否认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这是唯心主义观点;否认意识形式的主观性。杷意识解释为,如同肝胆分泌的胆汁的物质的东西”是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26(3.意识的作用
(1)意识能动性或主观能动性的含义:是指意识具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功能.就是说.它能反映客观事物并形成观念,从而指导实践,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2)意识能动性的表现:意识活动
①具有目的性、计划性。
②具有高度创造性。能创造出物质世界没有的东西.注释:物质世界所没有的东西是意识
③对人体生理活动的控制与调节
身体条件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基础.反过来意识活动能控制身体.
举例,辨证治疗。
前年考过的题目:
荀况:,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接,雷鼓在侧而耳不闻.”
④通过实践改造客观世界.即对客观世界改造的反作用.这是意识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意识能动性不仅在于通过实践形成正确思想理论。更重要的是以思想、理论为指导.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为现实,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中打下人类“意志的印记”.v列宁说:“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列宁所讲的“创造世界”,首先是指在意识中形成新的观念世界,然后通过实践.把观念世界变为现实世界即改造过的属于人的世界.这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观点。强调了意识创造性、能动性的观点而不是唯心主义观点.
27(14.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物质和意识是相互区别的,物质是客观存在,对意识具有先在性、根源性;意识是主观存在,具有派生性,物质不能代替意识,意识不能代替物质。两者又是相互联系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两个方面,即物质决定论和意识能动论的统一.马克思有句名言:“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
(1)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的起源、本质。也决定意识作用的产生、意识作用的大小,就是说,意识作用的发挥。一刻也离不开物质运动、物质条件和客观规律的制约作用。
(2)意识反作用于物质.这是指意识具有认识世界(意识和物质的同一性)和改造世界的功能。这是意识对物质的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
(3)通过实践,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毛》
28 5.意识和人工智能的关系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和能动性
(1)含义:人工智能是根据控制论的基本原理运用功能模拟的方法。制造电脑模拟人脑的部分功能.
(2)意识和人工智能的关系:
第一。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人工智能的本质是思维模拟,这种模拟在功能表现上代替甚至超过人脑的部分思维能力。它有效地延伸了人脑。放大了人的智力功能。和人脑功能相互联系、相互促进.这充分证实和深化了辩证唯物主义意识论.
第二人脑与人工智能有本质区别.
人脑功能是生理的心理的过程人工智能是无意识的机械的物理的过程:人脑功能具有自觉性人工智能没有自觉性:人脑功能具有想象力和创造性人工智能只有接受人脑的指令。不能自动提出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人脑功能具有社会性人工智能不具有社会性.总之,人工智能决不是本来意义的人的智能。正如恩格斯所说:“终有一天我们可以用实验的方法把思维“归结”为脑子中的分子的和化学的运动,但是难道这样一来就把思维的本质包括无遗了吗”?
(二)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
29 1.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不同哲学派别的对立 共性、本原
(1)一元论和二元论的对立。一元论主张世界有一个统一的本原。笛卡尔的二元论主张世界有精神和物质两个独立本原.否认世界的统一性。又认为物质和精神两个实体都是上帝创造的。最终还是倒向了唯心主义.
(2)唯物主义一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的对立.唯物主义一元论主张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的多样性统一于物质:唯心主义一元论主张世界的本质是精神。世界的多样性统一于精神.(如统一于”心”。统一于神等)
30 2.自然界的物质性与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自然界的物质性:是指自然界及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①自然界在人类存在以前就已存在了,自然界是人类社会产生和存在、发展的物质基础,这是客观的.自然规律与人的意志无关,是客观的。
②自然界的一切物质运动形式都是相互联系的。低级的无生命的有机界与高级的生物运动也是在一定条件下转化的,不存在支配生命运动的神秘的“生命力”或神秘的“造物主”的力量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是统一的物质世界中一种特殊的物质形态。
①地理环境、人口和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构成了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即社会存在,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②人类社会是更为复杂的物质运动形态。它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它的发展规律同自然界的发展规律一样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31(2 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1)世界是多样的。因为物质运动形式是多样的。各种运动的形式之间有质的差别。大千世界。林林总总。“万类霜天竞自由”表现的就是世界的多样性。而这种物质形态的多样性是相对的、可变的。体现了事物的个性.
{2}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是多样的.又是统一的。统一于物质,物质就是客观存在。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一书中.批评杜林的世界统一于存在的折中主义观点时。第一次明确指出:,虽然世界的存在是它的统一性的前提。因为世界必须先存在。然后才能够是统一的。v但是世界的统一性并不在于它的存在.在我们的视野的范围之外存在完全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而这种物质性不是魔术师的三两句话所能证明的。而是哲学和自然科学的长期的和持续的发展来证明的.”这说明.客观存在的现实世界是物质世界.①世界上存在的包罗万象的事物和现象都是物质的具体表现形态.②意识也不过是物质的产物和属性.③它并不能独立存在.④物质是世界上一切变化、发展的基础.正如列宁所说:“《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什么也没有而运动着的物质只能在空间和时间之内才能运动”》,
(三)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方法论意义》
恩格斯说:,原则不是出发点,而是研究的结果。”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石和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彻底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32这是四为:
1 世界统一于物质。是不依赖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尊重客观实际、认识客观实际,使我们的思想、认识符合客观实际.
2 物质世界在时空中运动、变化、发展,这就要求我们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使主观符合客观并实现历史的具体的统一.客观实际是变化发展的,因此,认识和实践也要从变化发展了的客观实际出发.
3 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这就要求我们认识规律.尊重规律。使认识和实践符合客观规律.
4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意义是既反对思想僵化,落后于实际,又要反对思想超越实际.
重点记忆
l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及其意义,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2 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观:实践及其主体、客体、中介的含义,实践的基本特征、基本形式、实践活动过程的主要环节,人类世界与自在世界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3 辩证唯物主义的意识观: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能动性.
( 4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 5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基础练习:
4,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著名诗句所蕴含的哲理是:毛在1958年
A 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主观性统一
B 物质运动的无限性和时空的有限性的统一
C 物质运动的多样性和静止的单一性的统一
D 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D)
10.人类生活的现实世界是
A 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
B 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统一体
C 自在自然和人化自骸的统一体
D 人类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人类社会关系的总和
注释:人类生活的现实世界实际上是人类世界,这里考的就是一个概念,应该选A
18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这段话表明人的意识具有
A,客观性
B,能动性
C.对象性
D.任意性
22.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是
A.承认世界多样的统一
B,承认物质对意识的根源性
c,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D,反对一切形式的二元论
注释,这里考的是方法论意义,A是一元论,B是唯物主义观点,c是正确的.
注释:这是反映意识对生理活动的控制性,控制性属于能动性,应选B.
4人的意识的主观性方面表现为
A.反映形式的主观性
a.不同主体的意识之间的差别性
c,对客观对象反映的近似性
D.对客观事物反映的超前性
F,对事物反映的虚幻性
注释:按照我们的教材是3点:意识形式的主观性、个体意识的差异性、意识的创造性.AB都没有问题,cDE都属于创造性的范畴,也没有问题.
5.鲁迅说过,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神思.所谓’天马行空,地挥写了.然而 他们写出来的却是三只眼。长颈子。也就是在正常的人体身上增加了眼睛一只.拉长了 颈子二三尺而已。”这段话说明人们头脑中的鬼神观念是
A头脑中主观自生的
B人脑对客观世界的歪曲反映
C人脑对鬼神的虚幻反映
D,可以从人世间找到它的原型
E人按照自己的形象塑造出来的注释:A错误,头脑不能主观自生概念,头脑只是个加工场,A是唯心主义的,B 正确,C错误,这里等于承认客观存在有鬼神,所以错误,
6.《传习录》记载:”先生(指明代哲学家王阳明)游南镇。一友指出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末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王阳明这一观点的错误是
A,把人对花的感觉与花的存在等同起来
B,把人对花的感觉夸大成脱离花的独立实体
c.认为人对花的感觉与花的存在具有同一性
D主张人对花的感觉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E肯定人对花的感觉的能动性
注释,反面出题,正确观点都是错误答案,CED都是正确观点.AB是正确答察
7.,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这一命题揭示了
A.观念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是对立统一的
B,在意识中体现了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C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D,观念的东西是对物质的能动反映
E没有被反映者,就没有反映
注释,ABDE对,错在c如果说人脑是意识的生理基础和物质条件,那么就是正确的.
8.,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一命题揭示了
A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B,意识是人脑产生的特殊物质
c.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D,观念的东西同物质的东西是具有同一性的
E反映者和被反映者是完全同一的
注释:A是错误的,B是庸俗唯物主义观点,CD符合题意要求,E错在完全两个字。
11 从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来看,“画饼不能充饥”,这是因为
A 精神与物质不具有同一性
B 精神对物质具有相对独立性
c 精神不能转化为物质
D 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不等同于事物自身
F 观念的东西不能代替物质的东西
注释:参考物质与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画饼”是意识的.A本身就是错误观点,C也是错误观点,DE是正确的.至于B.孤立的看B是一个正确的观点,但是这并非是“画饼不能充饥”的理由,所以不选B.
第3章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本章论述的是唯物辩证法的主要内容,回答世界的状态、世界怎么样,阐述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发展的规律。要掌握好这部分内容,首先必须从总体上理解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基本概念.
辩证法的含义。恩格斯说:“辩证法:不过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马克思说:“辩证法,对现存的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针对黑格尔提出的<“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 (著名命题,恩格斯指出:“按照黑格尔的思维方法的一切规则,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这个命题,就变为另一个命题:凡是现存的,都是应当灭亡的”。辩证哲学推翻了一切关于最终的、绝对的、神圣的东西;它指出所有一切事物的暂时性;在它面前,除了发生和消灭、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的过程,什么都不存在.它本身也不过是这一过程在思维着的头脑中的反映”.辩证哲学即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是唯物主义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与正确认识,是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辩证法,它既是世界观、方法论,也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形而上学的含义。形而上学在哲学的演变历史上有两种用法,在黑格尔之 前,形而上学(物理学之后)是指研究世界的本原或存在的理论即本体论的学 说,也就是哲学:从黑格尔开始,形而上学这一概念的第二种用法是指同辩证 法相反的观点和方法,即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否认矛盾的)观点和方法。 恩格斯指出:形而上学“不能把世界理解为一种过程,理解为一种处在不断的 历史发展中的物质”,形而上学者“在绝对不相客的对立中思维;他们的说法 是,‘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以外,都是鬼话.’在他们看来,一个事物 要么存在,要么就不存在;同样,一个事物不能同时是自2又是别的东西.,…看到一个一个的事物,忘记它们相互间的联系;看到它们的存在,忘了它们的产生和消失;看到它们的静止,忘了它们的运动;因为它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3(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发展观,它们之间的对立主要表现在:
(1)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
(2)发展观点和静止观点的对立:
(3)全面观点和片面观点的对立;
(4)承认矛盾观点和否认矛盾观点的对立,这是最根本的对立,是二者对的焦点,也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
两大基本特征: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
三大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对立统一规律.
一、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一)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从自然界、人类历史到人类的精神活动,都是普遍联系的.恩格斯指出: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从17世纪以来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不断地揭示和证明世界及其一切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1、联系的含义:是指一切事物和现象之间以及构成事物诸要素之间的互相影 响、互相作用和互相依赖.
2、联系的客观性:是指事物本身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它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的联系概念不过是客观存在的联系的反映。坚持联系的客观性是唯物主义的观点;否认联系的客观性,把虚幻的联系(如卜卦算命)强加 于客观事物,则是唯心主义观点。
3、联系的普遍性:是指联系是普遍存在的,每一个事物内部的各个要素、部分、方面及其发展的各个阶段、过程都是相互联系的,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而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联系,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任何事物都是统一联系之网上的一个部分或环节.坚持联系的普遍性观点是辩证法观点,否认联系和联系的普遍性观点是形而上学观点。17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和其他进步,现代科学和实践的发展都证明和进一步证明世界的各个领域之内以及各领域之间的联系是普遍存在的,没有任何孤立存在和能够孤立存在的事物
4、联系的多样性:
(1)是指联系的内容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直接的间接的,偶然的必然的,本质的非本质的联系等等.
(2)各种不同的联系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作用是不一样的,所以要求人们在实践中尽可能地把握事物各方面的联系,特别是本质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才能真正认识和驾驭事物。
5、联系的条件性:条件是指同一事物的存在和发展的有关要素的总和;联 系的条件性是指任何具体联系都依赖于一定的条件,条件改变了,联系的性 质、方向也随之改变.唯物辩证法的条件论观点包括:
(1)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
(2)条件是可以改变的;
(3)改变条件也是要有条件的,只有有条件这点才是无条件的.
4(6、联系与系统
事物的联系不仅具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条件性,而且具有系统性.
(1)系统的含义:系统是指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构成的具有稳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2)系统的基本特征及其意义:
①整体性:是揭示系统和要素或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这是系统的最基本特征或本质属性。整体性的观点是指整体和部分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①整体由部分构成,整体具有各部分所不具有的新性质新功能;②部分依赖整体,脱离整体的部分就失去它原有的性质和功能;③整体和部分可以相互渗遇、互相转化。整体性观点要求人们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要着眼于有机整体,整体的功能和效益是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同时在总揽全局的前提下,认识和处理好局部性的问题,以实现系统的最佳功能。
②结构性
③层次性
④开放性
(3)联系观点与系统观点的关系:联系的观点包含系统的观点,系统观点是对联系观点的丰富和深化。
(二)发展的永恒性和普遍性
1、事物的普遍联系和运动、变化、发展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运动说明(事物是变动不居的,标志变化的哲学范畴;变化说明事物不仅有量的增减,而且有质的飞跃;发展是指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前进性变化或不断更新的过程。事物的相互联系通过事物间的相互作用表现出来,而相互作用就必然引起事物原有状态或性质的变化即运动。事物的运动表现了事物的联系.事物的普遍联系和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只能在人们的认识中而不能在现实中把它们分开.在客观事物中,它们是不可分割的。由联系的永恒性和普遍性,必然得出发展的永恒性和普遍性.
2,发展和运动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运动包括宇宙间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既包括前进、上升的,也包括后退、下降的.而发展只是运动中的一种前进、上升的变化.承认运动即变化的观点并不一定是辩证法,如机械论、循环论只承认某种变化,只有承认发展才是辩证法。
((三)发展的实质是新事构不断产生和旧事物不断灭亡的过程新事物战胜旧事物,如毛泽东所概括的“新陈代谢”“推陈出新”、“除旧布新”,是宇宙间普遍的、永远不可抗拒的规律,
新事物是指合乎事物发展规律的、具有远大前途的事物,旧事物则是在事物发展过程中逐渐丧失其存在必然性的、日趋灭亡的事物。新旧事物区别的根本标志在于它们是否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新事物必然要战胜旧事物,是由新旧事物的本质特点和事物发展的辩证本性决定的.
(四)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唯物辩证法过程论的内容和意义
恩格斯说:“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即认为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 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其中各个似乎稳定的事物以及它们在我们头脑中的思想映象即概念,都处在生存和灭亡的不断变化中,在这种变化中,前进的发展,不管一切表面的偶然性,也不管一切暂时的倒退,终究会给自己开辟出道路”。
+(四)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唯物辩证法过程论的内容和意义
1、唯物辩证法过程论的内容
过程是指物质运动在时间上的持续性和空间的广延性,是事物及其事物矛盾存在和发展的形式.
(1)克服形而上学观点。形而上学“把自然界的事物和过程孤立起来’,其特有的局限性在于“它不能把世界理解为一个过程”,认为世界“是一个一成不变的事物集合体”。
(2)世界和一切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把世界理解为一个过程,就是,理解为一种处在不断的历史发展中的物质”。
(3)事物是作为过程而发生和发展的。在辩证法面前,“除了发生和消灭,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的过程,什么都不存在。它本身也不过是这一过程在思维着的头脑中的反映而已”.
(4)过程是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就一个事物具体过程而言是有始有终,有边有际的,就整个世界的发展过程而言是无始无终、无边无际的,“一切过程的常住性是相对的,但是一种过程转化为他种过程的这种变动性是绝对的” (毛泽东语)。
2、唯物辩证活过程论的意义
(1)坚持运用唯物辩证法过程论的观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反对形而上学的“不变论”与“激变论”,坚持阶段论,反对超阶段论.
(2)坚持新事韧必然代替旧事物的观点与方法.
(3)坚持对知识、真理的相对性,反对把知识、真理绝对化的观点.恩格斯指出,如果人们在研究工作中始终从“过程的集合体”这个“伟大的基本思想’观点出发,“那末关于最终解决和永恒真理的这个要求就永远不会提出了;人们就始终会意识到他们所获得的一切知识必须具有的局限性,意识到他们在获得知识时所处的环境对这些知识的制约性;人们对于还在不断流行的旧形而上学所不能克服的对立,即真理和谬误、善和恶、同一和差别、必然和偶然之间的对立也不再敬畏了;人们知道,这些对立只有相对的意义……·.
(五)规律是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规律的含义
(1)规律即客观规律亦称“法则”,指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中的本质的联系和必然的趋势.规律属于事物、现象之间普遍的本质和联系,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列宁说:,规律就是关系”,是“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规律与本质是同一程度的哲学范畴。但本质是指事物的内部联系,而规律是就事物的过程而言,指同一类现象的本质关系或本质之间的稳定联系。江泽民指出:,客观规律指向的历史结局,从总体上来说在其整个演化过程终结之前是不可能提前出现的,任何客观规律都是在历史的具体演进中逐渐地和愈来愈深刻地发生作用的。”
(2)科学规律又称定律,是指人们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的思维形式来表达的对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即对客观规律的科学概括和表述。例如,牛顿力学万有引力定律属于科学规律,就是对宏观物理世界的万有引力规律的正确认识.客观规律与科学规律是第一性与第二性的关系.
2、规律的特点
(1)既然它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所以规律具有本质性的特点.可见规律是,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
(2)既然规律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它具有必然性的特点,是事物发展确定不移、必然如此的趋势.
(3)既然规律是稳定的联系,所以它具有稳定性、重复性、普遍性的特点,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某种合乎规律的现象就必然重复出现。可见,稳定性就是规律的重复性,而稳定性、重复性也表明了它的普遍性。
(4)从本质性、必然性、稳定性可以推出,规律是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确定不移的秩序,所以它是客观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3、人的自觉活动与规律的关系——自觉
(1)规律是客观的,即不以人的意识、意志为转换的.坚持规律的客观性就是坚持唯物主义的观点,既反对了否认规律的存在和规律的客观性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又反对了承认规律同时又认为规律是某种神秘的“客观精神’所支配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2)规律是人可以认识的,人可以通过自觉的活动发现和认识事物发展的规律,也只有通过自觉活动才能认识规律,科学规律和客观规律具有同一性。这就在规律问题上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可知论,反对了唯心主义的先验论和不可知论.
(3)规律是可以为人所利用、驾驭的.人类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消极被动的、无能为力的。规律的必然性内容是人不能改变的,而规律的偶然性的表现形式则是多种多样的,因此,人们可以按照必然性的要求,改变或利用规律实现的形式来为人的目的服务.例如,“水往低处流”是万有引力规律的自发表现形式,按照万有引力定律的要求,人们给水一个比地心吸引力更大的力,水就人往高处流.从水力发电到人造地球卫星、宇宙飞船,都表现了人类对规律的认识和利用.人们虽然舵利用规律,改变规律起作用的条件、实现的形式,但决不能随心所欲、为所欲为。
(五)规律是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骸趋势
规律的必然性、客观性要求人们在实践中不能从事违反规律要求的活动,但是,人类在自己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难以避免也经常做违背规律的事情,所以就会在实践中遭受挫折,达不到预期的目的.人们通常说的’客观规律不能 违背”,只能理解为人们不要去做违背客观规律的事情,如果违背了客观规律就一定会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而不是说人们不能或不会违背客观规律.人们要在规律面前增加自觉性、减少盲目性,就要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勤于思考、努力学习、不断总结,自觉地认识和利用规律。
( (六)现象和本质
现象和本质是揭示和反映事物的内在根据和外在表现之间的关系的一对哲学范畴
1、含义:现象是指事物的外部联系、表面特征、外在表现.现象可区分为真象和假象,真象是从正面直接表现本质的现象,假象是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的现象,都是客观存在的,假象不同于主观范畴的错觉.本质是指事物的根 本性质,是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这是由事物内部所固有的特殊矛屑 所决定的.
2、关系: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①两者的对立表现为,现象是表面的可感知的,本质是内在的,只能靠抽象思维把握;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丰富的生动的,本质是共性的、普遍的、深 刻的;现象是多变的,本质是稳定的.
②两者的统一表现为,任何事物都是现象和本质的统一,本质决定现象,现象表现本质,如列宁所说,·本质在表现出来;现象是本质的’。就是说,任何现象都从不同程度表现本质。
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 (七)必然和偶然的辩证关系
1、含义:必然性是指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合乎规律的、一定要发生的、确定下移的趋势.必然性产生于事物内部的主要矛盾、根本矛盾,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支配地位,是一定要贯彻下去的趋势,决定事物发展的前途和方向.偶然性是指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不一定要发生、
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趋势.偶然性产生于事物次要的和外部的原因,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的必然过程起着促进或延缓的作用,使发展的趋势具有这样或那样的特点和偏差。
2、辩证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两者的对立如上述含义不同、地位不同、作用不同、稳定持久的程度 不同;
(2)两者的统一表现为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转化,必然性通过大量偶然性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补充和表现形式,偶 然性的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偶然性受内部必然性的支配;
(3)由于事物范围广大,发展无限,所以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1)掌握必然性是科学认识和实践的基础,认识必然和利用必然才能获得自由.
(2)重视偶然,利用有利的偶然、机遇,避免不利的偶然、机遇,通过偶然掌握必然.宣称,“偶然性是科学的敌人”是形而上学观点.
(3)坚持辩证决定论,反对唯心主义非决定论与机械决定论.
实例:,非典”的例子。
,九 一一’的例子。
二、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肯定和否定及其关系
(一)事物存在的质、量、度
l、质及其认识意义: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一种内在规定性.一事物的质和该事物具有直接同一性,即事物总是一定质的事物,质总是一定事物的质.质和属性不可分割,属性是事物的质的外在表现,是一物与他物在相互关 系中表现出来的质.质和属性都是多样的.认识事物的质是认识事物的起点和 区分量的前提.
2、量及其认识意义:量是事物所固有的可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量和事物不具有直接同一性.认识事物的量是对事物认识的深化和精确化,获得对事物质的清晰准确的认识,对实践进行准确的指导.科学研究中,定性是定量的基础,定量是定性的精确化.
3、度及其认识意义:度是事物保持其质的量的限度,是质和量的统一,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认识事物的度才能准确认识事物的质,以做到,胸中有数”,才能在实践中掌握适度原则,防止“过”与“不及”,避免,左”与右的错误.
(二)事物发展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关系
l、量变和质变的含义与形式
(1)量变的含义和基本形式:量变是指事物量的变化,即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动,表现为微小的不显著的变化,体现事物的连续性。量变的基本形式包括单纯数量的增减和构成事物的成分的结构变化.
(2)质变的含义和基本形式:质变是事物性质的变化,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表现为根本性的、显著的突变,这是对原有度的突破与超越,是事物连续和渐进的中断.质变的基本形式包括焊发式飞跃和非爆发式飞跃.
3(2、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意义
(1)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状态和形式,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转化和相互渗透。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连续性和间断性的统一.
①相互转化:由量变到质变,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即量变不仅是质变的前提、基础,而且决定质变的性质和方向;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即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即超越度必骸引起质变.由质变到量变,质变体现在巩固量变的成果并进一步引起新的量变.质变在事物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只有质变才能使新事物代替旧事物,体现和巩固量变成果,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②相互渗透:量变和质变都不是纯粹的,量变中有部分质变,包括阶段性部分质变(事物根本性质末变,比较次要性质发生变化)和局部性部分质变(事物全局性质末变,个别部分性质发生变化),质变中有量的扩张。
2、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意义
(2)这一辩证关系原理或量变质变规律的重要意义
①在理论上坚持量变和质变的辩证统一观点,反对把量变和质变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的,激变论”和庸俗进化论的形而上学观点。
②在政治上反对”左”右颅机会主义.
③在实践上既要重视量变又要重视质变.因为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 和质变的统一.
(三)事物发展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辩证关系——方向道路
事物发展过程的肯定因素(方面)和否定因素(方面)
l、含义:肯定方面是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否定方面是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当肯定方面在事物的变化发展中处于优势和主导地位时,事物 保持原有的性质和自身的存在,一旦否定方面取得支配地位,事物就转化为自己的对立面,达到自我否定,实现质的飞跃、矛盾的转化和解决、
2.关系:两者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既相互对立、相互排斥,又相互依 赖、相互渗透.肯定中包含着否定,在一定意义上肯定就是否定;否定中包含肯定,在一定意义上否定就肯定.马克思指出:,《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有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
4( (四)辩证的否定观(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1、原理: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即事物①内部矛盾发展的结果,是事物②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③是扬弃即克服和保留的统一、非连续性和连续 性的统一、包含着肯定因素的否定.
2、意义:
(1)坚持辩证否定观,反对形而上学否定观.形而上学否定观从否定矛盾 出发,认为否定是外力强加的外部否定,不承认否定是事物发展和联系的环 节,把肯定和否定绝对地对立起来,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
(2)坚持辩证否定观,对一切事物都要有科学分析态度,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在对待文化遗产问题上应采取批判继承创新的态度,不能 全盘继承和全盘抛弃.
( (五)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否定之否定规律
l、规律:事物变化发展的方向和道路是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循环往复的前进过程.这一规律从内容上是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从形式上看,事物变化发展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这一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特点是上升性或前进性、周期性或曲折性、回复性或回归性的统一。这一规律表明,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总趋势是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在曲折中前进.
2、表现——事物发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的事例
(1)大麦粒—植物—大麦粒或种子—植株一新种子
(2)天体演化的形成一破灭—形成
(3)宏观物体的吸引一排斥一吸引
(4)化学元素的化合一分解一化合
(5)生物运动的遗传一变异一遗传,同化一异化一同化
(6)独立经营的劳动者一剥夺劳动者一剥夺者披剥夺
(7)自发平等一不平等一新的平等即压迫者被压迫(卢梭观点)
(8)原始公有制一私有制一新的公有制
(9)生产—消费—生产
……
(17)人们认识的过程:感性具体一思维抽象—思维具体
(18)现实性一可能性一现实性,现实一理想一现实
3、意义:
(1)坚持事物变化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辩证法,反对循环论和直线论的两种形而上学观点。
(2)在革命和建设事业中,要坚定信心,准备走曲折的路,前途光明,道路曲折.
7-4
(三、对立统一规律
(一)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特别是揭示了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因;
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彻于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
3、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4、对立统一规律体现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
(二)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1、矛盾及其基本属性
( (1)矛盾的含义: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范畴是辩证矛盾、客观矛盾,是指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逻辑矛盾是指人们在思维中使用概念、判断所发生的不合乎逻辑规则的相互冲突,这是应当 排除的.
( v (2)矛盾的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
①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相互贯通有多种表现方式,主要的是相互转化(一定条件下)或相互渗透.概而言之,同一性有两个含义,一是共居,指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共处一个统一体中,失去一方,另一方也不存在;二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②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的相互排斥、相互冲突、相互否定、相互离异的趋势.
同一性和斗争性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斗争性是同一性的基础,同一性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是包含差别和对立的同一,同一性必然为斗争性所制约,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离开 同一性的纯粹斗争性,斗争性也总是和同一性相联结.
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区别的
同一性是相对的,是指同一性的存在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因为矛盾的 对立双方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如果相互依存的条件改变了或不存在了,那么双方的依存关系就会破裂,旧的同一性就会转化为新的同一性。如果同一性是无条件的、永恒的,那么事物就不可能有变化发展,永远的处于静止状态。 斗争性是绝对的,是指斗争性的存在是无条件的、不间断的、永恒的.因为运动和发展是绝对的,而运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来自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的斗争性,这说明,矛盾斗争性虽然也受条件限制,但是它能打破这种限制,把发展的趋势贯彻到底.
(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又是相互联系的列宁指出:,在(客观的)辩证法中,相对和绝对的差别也是相对的.对于客观的辩证法来说,相对之中有绝对.对于主观主义和诡辩论来说,相对只是相对的,是排斥绝对的。’这说明同一性和斗争性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斗争性是同一性的基础,同一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是包含差别和对立的同一,同一性必然为斗争性所制约,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离开同一性的纯粹斗争性,斗争性也总是和同一性相联结.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坚持矛盾的观点,坚持相对与绝对相统一的观点,就要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反对把斗争性和同一性相割裂的形而上学观点要么只在绝对同一中思维,认为事物只有和自身同一,永久不变;要么只在绝对对立中思维,脱离了同一看对立,认为对立就是势不两立、绝对分明、绝对否定、排斥一切。
举例:江泽民与布什、克林顿的谈话;回到国内的报告.
交朋友。
周总理在万隆会议.
(v (三)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源泉
]、理由与根据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它是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灭亡的内在依据,矛盾着的双方又同一、又斗争,双方力量此消彼长,不断变化.一旦力量对比发生根本变化,双方地位便发生转化,于是新矛盾取代旧矛盾,新事物战胜旧事物,这就是由事物内在矛盾引起事物发展的实在过程.也就是列宁所说的对立统一规律“提供理解一切现存事物‘自己运动’的钥匙’的理由.
举例:战争中的敌我双方.
v ( 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的表现
(1)矛盾的同一性使对立面相互依存,在相互依存的统一体中得到存在和发展,使对立面相互作用,相互汲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促进中各自得到发展,使对立面相互贯通,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一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2)矛盾的斗争性推动事物量变,推动事物的质变
3、矛盾转化及其条件
(1)矛盾转化的含义:是指矛盾双方走向自己的对立面,是事物具体矛盾的解决,新矛盾代替旧矛盾,既是矛盾同一性的最高形式和最终确证,又是矛盾运动的最重要表现.
(2)矛盾转化是有条件的,任何矛盾的转化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自然界的矛盾转化及其条件是自发的,而在人类世界中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中,解决事物矛盾的转化,都需要研究矛盾转化的条件并创造一定的条件.
(v 4、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变化发展过程的地位和作用
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说明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内因,外因也不可少.
(1)含义:内因指一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是指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外部矛盾.
(2)内因和外因的关系: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内因和外因的作用是不同的又是不可分的,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内因和外因的统一,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和第一位原因,外因是事物存在和变化发展的必要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3)原理的意义:在理论上是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统一的观点;反对把两者作用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的形而上学观点,否认内因作用而只承认外因作用的,外因论”观点,或否认外因作用的观点.在政治上实践上这一原理是党的独立自主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在革命和建设中既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主的方针,又要实行对外开放、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以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反对盲目引进、照抄照搬和一概排斥外援的态度.
举例:同样的老师和不同的学生
(四)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 1、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的含义和意义
(1)矛盾普遍性原理及意义.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处处有矛盾和每一事物变化发展中自始至终都存在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承认矛盾普遍性是坚持彻底辩证法的前提,坚持矛盾普遍性原理要求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
(2)矛盾特殊性原理及意义.矛盾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所含的矛盾及其各个方面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坚持矛盾特殊性原理就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认识事物矛盾特殊性是科学认识的基础、科学划分的依据、正确解决矛盾的前提.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指出:,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关系,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这一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1)相互区别:矛盾的普遍性是事物的共性,是无条件的即绝对的,矛盾的特殊性是事物的个性,它的存在是暂时的有条件的即相对的;共性比个性深刻,个性比共性丰富.
(2)相互联系: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共性寓于(存在于)个性之中,一般只在个别中存在,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任何个别都是一般(列宁语,都是一般就是含有一般的意思);个性体现共性,都同共性相联系而存在.
(3)在一定条件下(场合的不同)可以相互转化.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1)在理论上坚持辩证法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反对割裂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形而上学观点,如公孙龙的“白马非马’的观点,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
13、中国古代的哲学家公孙龙提出的“白马非马’的命题,其错误是割裂 了事物的
A、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B、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C、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D、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E、抽象和具体的关系
,白马非马”的两个含义:
“白马’不同于“马”
“白马”不是“马”
答案,ABDE A=B B=D D=E
整体和部分不同于共性和个性.
(2)在认识上坚持从特殊到普遍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
(3)在政治上这一原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哲学基础.中国特色是个性,社会主义是共性,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共性和中国的个性的统一,是这一原理的具体运用.
举例:我们的改革.
认识同学.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五)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v 事物存在的矛盾以及矛盾发展是不平衡的,有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之分,这称之为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原理
1、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含义、关系和意义:主要矛盾是指在事物多 种矛盾所构成的体系中对事物发展起着领导、决定作用的矛盾,规定或影响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非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则是处于从属地位和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相互区别、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这一辩证关系原理在认识和实践上,坚持分清主次,学会抓中心、抓重点、抓关键并兼顾其他.这一原理是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系列”两手抓”的重要理论依据.
举例:民主革命中的各种矛盾。
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含义、关系和意义: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矛盾双方中起主导作用的方面,矛盾的非主要方面是指处于从属地位、不 起主导作用的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两者是对立统一关系,相互区别、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这一辩证关系原理在认识和实践上,坚持分清主次,分清本质和现象、主流和支流.这一原理是分析一对矛盾(不是多种矛盾关系)如改革中的成绩与失误,科学发展的正面作用和负面影响,伟人的功与过等的理论依据.
两个解释: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准确的。
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非主要方面决定的’——不正确的。
举例:如何看待共产党.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主题.
3、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原理的意义:坚持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相 统一的观点和方法,坚持两点论,反对一点论;坚持重点论,反对均衡论,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是贯彻和体现了这一观点和方法.
( (六)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矛盾观及其现代意义
1、在中国,有着丰富的关于矛盾的辩证法思想.如《易经》中的“一阴一阳之谓道”,把阴阳矛盾看作是变化发展的根本之道,春秋史墨的“物生有两’,孙子的·奇正相生”的军事辩证法,五行论“相生相克·理论,老子的“相反相成”,反者道之动”的思想,王充的“同气相成,殊气相革”观点,王安石的万物“皆各有耦”,“耦之中又有偶”,朱熹认为万物“无独必有对’,“万物皆有两端’,张载的“一物两体”,“动非自外,王夫之的“荣枯代谢而弥见其靳’的新陈代谢思想等都是对矛盾、辩证法的深刻理解与表述
[重点记忆]
1、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区别;
2、事物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规律,包括:
(1)事物的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的含义与相互关系;
(2)事物发展的实质;
(3)唯物辩证法过程论的内容和意义;
(4)规律的含义、特点以及人与规律的关系;
(5)现象与本质的含义、关系及其意义;
(6)必然性、偶然性的含义、关系及其意义.
3、事物发展过程的量变质变规律,包括·
(1)质、量、度、量变、质变的含义;
(2)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4、事物发展过程中否定之否定规律,包括:
(1)肯定、否定的含义与辩证关系:
(2)辩证的否定观及其方法论意义:
(3)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内容、形式以及重要意义.
5、对立统一规律,包括:
(1)矛盾的含义、矛盾的基本属性的含义、关系及其意义:
(2)矛盾是事物发展动力的理由、表现、矛盾转化的含义与条件、内因 与外因的辩证关系与意义;
(3)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矛盾观及其现代意义.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
(5)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
(二)不定项选择属
l、唯物辩证法就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因为它
A、认为凡是现有的都是应当灭亡的——恩
B、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从其暂时性方面去理解和对待——马
C、认为事物发展只有间断性,没有连续性——x
D、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马
E、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X
答案:ABD
2、在下列命题中,属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观点是
A、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列:
,是黑格尔认识论,也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B、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在内容和形式上是同一的
C、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
D、一切质变都优于量变
E、事物的发展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选ACE.
问题:,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选不选?
——唯物主义观点,不是辩证法观点.
12、西周末年思想家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它平它谓之和,故能丰长而韧归之”.这里所包含的辩证法思想有
A、矛盾的同一是包含差别的同一
B、对立面的统一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c、不包含内部差别的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D、矛盾的一方只有克服另一方才能达到统一
[、事物是由不同方面、不同要素构成的统一体
(1)这个题考什么?唯物辩证法之对立统一学说之矛盾.
(2)矛盾的含义、作用是什么’
(3)出题的意义,既是中国古代的优秀思想,又有现实的意义和背景.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
对文言文的解释:不同的事物相互作用在一起,就是“和’.,和’就可以生成新事物。如果只有一种东西,就不能继承和发展.以,和”来指导生产,就可以“风长”.
选ABCE
第4章 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从广义上讲,是指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从狭义上说,是指把唯物的、辩证的世界观贯彻于认识论中,即唯物辩证的认识论,也就是 本部分要讲的内容。
它的特点(也即对认识论的突出贡献)是
(1)把科学的实践观引进认识论;
(2)把唯物辩证法贯彻到认识论.
由此可推出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反映论。它以实践为基础来解决主体和客体、理论和实践、主观和客观这三种关系或三对矛 盾.基本观点是以毛泽东《实践论》中所表述的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真理绝对性与相对性相统一、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相统一(包括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相统一)以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相统一的观点。
主要掌握的原理是,
(1)实践第一的原理;
(2)认识发展规律的原理;
(3)真理发展规律的原理.
一、认识的发生和本质
(一)在认识论问题上不同哲学派别的对立和区别
1、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对立
(1)前提或基础即世界观不同,前者是唯物主义,后者是唯心主义.
(2)核心不同,前者是反映论,认为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后者是先验论,认为认识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的东西,如”理念论”,灵魂回忆说”,“生而知之”,“天赋观念”,“理性为世界立法’等.
(3)认识路线(顺序)不同,前者是从物到感觉和思想,后者是从思想和感 觉到物.
2、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1)可知论 它的含义是承认人们能够认识并正确认识客观对象,即承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主张可知论的哲学家包括一切唯物主义者和彻底唯心主义者,如费尔巴哈和黑格尔.
(2)不可知论,它的含义是否认人能够认识并正确认识客观对象,怀疑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怀疑科学知识的客观性和可靠性,即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不可知论的主要的著名代表人物是休谟和康德.
(3)辩证唯物主义的可知论是彻底的科学的可知论,它认为世界上只有未知之物,没有不可知之物,人的认识能力没有原则上不可逾越的界限,只要通于实践和勤于探索,任何客观事物的奥秘终究可以被认识.对不可知论的最令人信服的驳斥是实践.
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原则区别
(1)它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把实践作为全部认识论的基础,指明认识是主体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否认实践作用,把人的认识生物化、自然化的缺陷,即离开人的社食性、离开了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
(2)它把辩证法贯彻于反映论,科学地说明了人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揭示了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克服了旧唯物主义把认识直观化、凝固化、片面化的形而上学的缺陷.
(3)由上面可知,和旧唯物主义相比,它是彻底的科学的反映论.它以实践观和辩证法则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只是从客观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的狭义性、机械性、直观性、被动性的缺陷。
(二)实践是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
人类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在实践和认识的相互关系中,实践是认识的现实基础,其含义如下:
( 2、从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看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因为实践是连结主体和客体的桥梁或中介,只有通过实践,主客体才会相互接触、相互作用,使主体获得对客体的认识.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源,和”流”的关系,它们都来自实践.所以说:一切真知都是源于实践.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的需要推动认识的产生和发展,因为实践不断为认识提供新课题;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手段;实践不断增强人们的认识能力,从而推动认识的发展.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④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人类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在实践中产生的认识必须目到实践中指导实践服务于实践,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三)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 l、认识的本质:
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或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 对认识的本质问题,以往的不同哲学派别有着不同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以往哲学的合理思想,以实践为基础,从正确处理实践与认识、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关系中界定认识的本质.
2、对认识的本质的规定的理解:
首先,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来源,认识既不是“生而知之’、主观自生,也不是直接来源于客体,而是通过主体能动地改造客体的实践活动中获得。正如恩格斯所说:,人的思维的晕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
其次,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原则,认识是对客体的反映或摹写,即认识是以客体为原型的,认识一定含有反映或摹写客体的内容.
第三,认识对客体的反映是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特征,包括一定的选择性、重构性,而不是简单的、直撞的摹写.
(四)认识主体在反映中的创造性
(五)反映与信息、选择、重构的关系
l、反映与信息的关系.
首先,相互区别,二者的含义不同。
(1)反映的含义:广义地说,反映是指物质固有的特性,即一事物和他事物发生相互作用时,以自身的变化再现他物的某些特点。狭义地说,通常指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而使人以观念的形式对客体及其规律和特性的摹写、复制和再现,(把认识看作是客观实在的反映是唯物主义反映论,是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最重要原则和核心.唯物主义反映论有辩证反映论和形而上学反映论的区分.)
(2)信息的含义:信息是同世界的物质过程、能量过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普遍现象,它是系统内部和系统之间相互联系而实现和保留的某一事物形态、结构、属性和含义的表征。
其次,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第三,选择与重构是反映能动性的具体表现,它们所揭示的正是主体对客体信息的能动反映.
总结:哲学派别认识主体认识客体相互关系
唯心主义:精神精神创造物,创造被创造
旧唯物主义人(抽象的、生物学):客观事物,反映被反映
辩证唯物主义人(社会性、实践性)·改造和认识对象,改造被改造,反映被反映
( v (六)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与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l、实践决定认识.即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认识的最终目的.
2、认识反作用于实践.首先,这是由实践的本性决定的,实践是能动的、受意识支配的,这决定实践不能离开认识的指导;其次,这是由认识的特性决定的,认识的活动及其成果具有相对独立性,它一经形成,便能反作用于实践; 再次,认识反作用于实践基本的有两种情况·一是先进的、正确的认识指导实 践,能使实践达到预期的效果,促进人类世界的进步与发展;二是落后的、错误的认识指导实践,就会对实践产生消极的甚至破坏的作用,破坏人类世界的进步与发展.
3、认识对实践的能动作用,充分体现在作为认识的高级形式的科学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上.首先,科学理论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正确认识,它可以而且应该走在实践的前面,指导实践活动的进程;其次,科学理论能预见未来,端正实践的方向;再次,科学的理论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推动人们在实践中创新,正如列宁所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
(七)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及其现代价值概括起来有四个问题:
(1)先后;
(2)分合;
(3)轻重;
(4)难易.
(七)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及其现代价值
l、中国古代知行观,从孔夫子到孙中山,对知行观有深刻的见解.
(1)唯物主义知行观.
①荀于的知行观:以行为出发点,并以行为最后归宿,把行看作是比知更为重要:,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这在一定程度上认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目的.
②工夫之的知行观,·知也者,固以行为功者;行也者,不以知为功者也.行焉,可以得知之效也;知焉,未可得行之效也.’其哲学含义是认识依赖于实践,实践才能使人们的意图获得成功,事情的成败关键在于能否力行;实践能使人们的认识取得客观效果,而认识本身则不可.
①孙中山特别重视知与行的关系,认为人类认识是在“以行而求知,因知以进行’,“行其所不知以致其所知’,“因其已知而更进于行”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的,这已接触到知与行的唯物论与辩证法.
(2)唯心主义知行观.
孔子的“生而知之”论和孟子的“良知良能”,“不学而能”论,表现出把认识看作是脱离经验、脱离实践的“先验论’倾向,是一种割裂知行辩证关系的唯心主义观点.二程(程颢、程颐)、朱熹的“知先行后’论,其观点内容是知在先,且知不依赖于行.其错误是把知与行分离,以理为认识最高对象的客观唯心主义.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其观点内容是“知是行的主意,知是行的功夫,行是知之始,行是知之成’。由于王阳明的行并非客观实践,而是一个主观的范畴,所以其错误是知行混合、以知代行的主观唯心主义知行观.
二、认识的发展过程
(一)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辩证关系
l、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 (1)感性认识:它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通过感觉器官所获得的认识,有直接性、具体性的特点,有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是认识的初级阶段.
(2)理性认识:它是在人们感性认识基础上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有间接性、抽象性的特点,有概念、判断、推理三种主要形式,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低级和高级的关系
(1)两者对立和区别是含义、特点、形式、地位不同,所以“熟知不等于真知’,“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
(2)两者的统一和联系
首先,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或理论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唯物论;
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辩证法,因为认识的真正任务是达到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才能有效地指导实践活动;
再次,两者是相互渗透的,感性认识包含理性认识,这是因为感性认识要用概念等理性认识的形式来表达和在理性认识参与下进行,现代科学哲学中所谓“观察渗透理论’的命题,也说明人总是以历史的文化为背景进行观察的.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
(1)在理论上批判哲学史上的“唯理论”和“经验论”.
,唯理论”否认感性认识的重要性,片面夸大理性认识的作用,认为只有理性认识才是可靠的,它不依赖于感性认识。
,经验论”则否认理性认识的重要性,片面夸大感性认识的作用,认为只有感性认识才是可靠的,不必上升到理性认识.
唯理论和经验论都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分.
( v (2)在实际工作中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教条主义者夸大书本作用,轻视感性经验,把马克思主义当作僵化的教条,犯了类似“唯理论’的错误。经验主义者片面夸大经验的作用,轻视科学理论,把局部经验当作普遍真理,犯了类似,经验论’的错误.这两种主观主义的错误既是唯心主义又是形而上学.
例:按图索骥.
九方皋相马.
(二)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l、认识的真正任务是达到理性认识
2、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
(1)要有丰富的感性材料.,只有感觉的材料十分丰富(不是零碎不全)和合于实际(不是错觉),才能根据这样的材料选出正确的概念和论理来.”
(2)要经过辩证思维的加工。,要完全地反映整个的事物,反映事物的本质,反映事物的内部规律性,就必须经过思考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夫,造成概念的理论的系统,就必须从感性认识跃进到理性认识.”
(三)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能动飞跃
( l、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认识的需要和要求,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修正、丰富和发展.
(2)实践的需要和要求,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才能指导实践、服务于实践,实现改造世界的目的.
2、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
(1)指导实践的理性认识应当或尽可能是正确的.
(2)要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3)理论回到实践中,必须为群众所掌握。
(4)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手段.
(四)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l、含义:理性因素是指认识的和逻辑的因素,非理性因素是指人的非认识、非逻辑的因素,如情感、意志、幻想、灵感等.
(四)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2、作用:
(1)理性因素在人的认识过程中起主要的、主导的作用,因为人是一种有理性
的社会动物.它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指导作用、以科学理论对现象做系统说
明的解释作用、以科学理论为依据的预见作用‘
(2)非理性因素对认识的发动与停止、主体认识能力的发挥与抑制、认识运动的飞跃上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一,动力作用.
第二,诱导作用.
第三,激发作用.
例:学习。
(五)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 l、认识运动的反复性
(1)含义:认识运动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的不断反复的过程,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要经过多次反复,以达到预期的结果为标志,才算完成.
(2)理由:一是认识要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是指客观事物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人们的认识也受到一定条件和科技发展水平的限制;二是认识要受到主观条件的限制,包括认识主体的精神肉体状态和能力(如观点、方法、知识水平等方面)、努力程度的限制.
2、认识运动的无限性
(1)含义·认识运动是无限发展、没有终点的.
(2)理由·作为实践和认识的对象的物质世界及其发展是无限的,实践是无限的,因而认识就是无限的.人类的认识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阻的,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
(六)认识和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l、含义:是指人们的认识和客观过程的符合是一定的具体历史条件下的符合,是在社会实践发展的一定的具体历史阶段上的符合.不能脱离具体的历史条件静止地、抽象的看待二者的统一.
2、理由:由于客观事物本身的复杂性及其发展过程的无阻性,人的认识主观和客观条件的限制,特别是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正如毛泽东总结的认识发展的规律,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 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例:牛顿力学.
3、认识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重要意义
(1)坚持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割裂两者统一的唯心论和形而上学的错误。
(2)坚持尊重群众的实践,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党的群众路线的认识路线.认识辩证运动的原理是无产阶级的群众路线的重要哲学基础.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实践和认识的主体.认识在实践中产生、检验、丰富、发展并指导和服务于实践,就是认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所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党的群众路线是一致的.
+(七)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1、理论创新是实践创新的总结概括,理论创新要以实践创靳为基础和目的。是为理论创新总是和实践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联系在一起,而且要最终服务于实践创新.
2、理论创新在实践创新基础上也有前瞻性,可以指导和推动实践创新。毕竟理论是实践的先导,正确的理论创新帮助人们认识规律,端正实践方向,指 导实践进程.
三、认识的真理性及其检验标准
(一)真理及其客观性
1、真理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是符合客观事物和规律的认识。
2、真理的根本属性是客观性.真理同任何认识、意识一样,都是内容的客观性和形式的主观性的统一,但真理的根本属性是客观性.真理的客观性即客观真理有两层含义。首先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中含有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真理是正确地揭示了客体的客观内容,不合有同客观实际相违背的主观成分,具有真实的客观内容;其次是指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一社会实践也是客观的.
( (二)真理是具体的
列宁指出:辩证法的基本原则是“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
真理是具体的是由真理的客观性所决定的,是指任何真理即主观同客观的一致都是在特定条件、范围的限定下,主体的认识同特定对象的一致或符合.如果超出了这些具体限定,正如列宁所说,“只要再多走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真理是具体的原理的内容和要求是:
(1)真理是有条件的,离开了具体的时间、地点、条件,抽象地谈论真理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2)真理是全面的,是事物多方面本质规定的综合,片面地谈论真理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3)真理是历史的,是一个过程,静止地谈论真理是形而上学观点.
(4)真理是具体的,和真理是一元的是一个意思,即在同一时间、地点、条件下,人们对同一事物的真理性认识只能有一个,不因人而异.
1、坚持真理客观性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反对唯心主义真理观.唯心 主义以各种不同方式宣扬主观真理论,否认认识和真理的客观内容,如认为真 理是思想形式、多数人承认的就是真理、有用就是真理、圣人之言是真理等,坚持真理是具体的观点,反对抽象地谈论真理的唯心主义与形而上学的真理观.
例:朱镕基总理.
2、真理和谬误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首先,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的,两者有着原则的界限,前者是正确认识,后者是错误认识,在一定范围内的对立是绝对的.两者是不能相互包含的.
其次,真理和谬误同属认识范畴,两者又是统一的。一方面,真理和谬误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这是真理发展的一个规律.另一方面,真理 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例:恩格斯:真理与谬误的说法.
,燃素说”.
(三)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
1、同一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是真理的绝对性和真理的相对性
(1)真理的绝对性或绝对真理的含义有三个方面
一是任何真理都有其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即承认真理的客观性。
二是指人类的认识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每一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对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即承认世界的可知性.承认世界的可知性,也就必然承认绝对真理.
三是从真理的发展来说,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因此,承认认识发展的无限性也就必然承认绝对真理.
(2)真理的相对性或相对真理的含义是指正确认识的有限性
一是从认识广度上说,任何真理都只是一定范围的正确认识,有待扩展;
二是从深度上说,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事物和规律的近似的正确认识,有待深化;
三是从进程上说,任何真理都只是对事物发展的一定阶段的正确认识,有待发展.
(v 2、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1)相互联结、渗透,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任何相对真理中,都包含有绝对真理的颗粒;绝对之中有相对,相对是绝对的一个成分,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无数相对真理之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2)辩证转化,真理是由相对不断走向绝对的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任何真理都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的一个环节,这是真理发展的又一个规律.
3、这一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
首先,树立坚持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态度。马克思主义作为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因此对它的科学态度就是坚持和发展的统一,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江泽民指出:,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其次,反对形而上学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真理观。绝对主义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教条主义、经验主义是绝对主义的表现.相对主义否认真理的绝对性,夸大真理的相对性,把真理的相对性夸大为主观随意性,陷入唯心主义的诡辩论。
( (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理由: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优点决定的.
第一,真理的本性是主观同客观相符合,认识不能检验认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不能回答人的认识是否正确,只有能把认识和客观事物联系起来进行对照的社会实践才能作为标准.
第二,实践不仅同理论一样具有普遍性的优点,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优点.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就是指实践本身是客观的物质活动,是直接的现实,实践能把认识变成直接的现实,产生客观的物质结果,从而就可以检验认识是否同客观实际相符合,一般情况下,认识在转变为现实中,达到了预期的结果的就是真理.
( (五)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1、实践标准是绝对的、确定的,只有实践才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实践标准又是相对的、不确定的,因为:
(1)实践是历史的、发展着的实践,具体的实践有其局限性.任何一个时代的实践往往又不能充分证实或驳倒人类认识的一切理论和观点。
(2)实践检验真理是一个过程,不是一次能够完成的.
(3)已被检验过的真理还要经受实践的检验.
(六)真理和价值的关系
1、真理和价值的区别:两者的含义或规定不同
真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正确认识,主观同客观的一致;
价值是在实践基础上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属性即客体对主体的有用性,客观同主观的一致.两者的侧重点不同,真理侧重于客体性、条件性、统一性原 则,价值侧重于主体性、目的性、多样性原则。
(七)认识论与思想路线
四、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一)辩证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的中介,是理论思维的工具
1、思维方法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中介.
2、辩证思维即主观辩证法是窨观辩证法的反映,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表述的思维过程和发展的辩证法,是基本的、科学的思维和认识方法,是人们正确认识的中介.
3、科学的思维方法是客观规律在人脑中的内化。它是人们认识世界、特别是理性思维的重要工具,是实践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只有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才能增强人的认识能力,做好各项工作。
( (二)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1、归纳和演绎
2、分析和综合
3、由抽象上升到具体
4、逻辑的历史的统一
(三)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研究
1、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即现代科学的思维方法是适应现代实践活动方式和现代科技革命而创立的方法体系,它与辩证思维方法一起,构成现代思维方法的主要内容.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一般归纳为·控制方法、信息方法、系统方法,模型化方法、理想化方法等等.
2、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的思维方法的关系·是普遍和特殊、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前者是研究普遍规律的方法,后者是研究特殊规律的方法.两者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
选择题
(二)不定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
A、世界的可知性
B、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
C、认识起起源于经验——唯物唯心
D、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E、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辨、形
选BD
辨析题
答法:
辨析题是要求考生对所给命题或观点进行辨别分析,要求回答准确、分 析全面,主要是考查考生运用基本观点与知识分析与解决问体的能力.辨析题不是对与不对的简单判断矗,根据已考试体主要有命体正确、命题不正确、不准确的三种情况。
对于辨析题的不同情况的回答法可以概括为:
①理解题意,包括明确范围、辨明性质;
②主要是分析说理,就是从命题的概念之间、观点之间的关系人手,阐明正确观点;
③评价命题性质并说明理由。
辨析题
1、对于右图,甲说,这是一只鸟;乙说,这是一只兔。这表明,人的认识结果是由认识主体决定的.
答案要点:
(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
(2)认识的本质的三个含义。
(3)评价命题:不同人对同一事物产生了不同看法.
命题夸大了主体的作用.
该观点是唯心主义观点.
分析题
分析题是要求考生结合所学知识和原理分析材料并回答问题.2003年和2004年考试大纲从形式上将以往试卷中的论述题与材料题合并,取名或统称 为分析题.此题型意在考查运用所学基本理论知识、联系具体情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多知识点综合、多层次能力考查,避免考查知识面狭窄,减少评分误差.
分析题
(1)命题形式接近以往的材料题,有两种形式:
①先给一段材料即一句话或一段话,然后要求用有关的观点、原理加以分析说理或评述.
②一般给出一组即三个以上的材料,然后要求运用相关知识和原理分析材料并回答问题.
(2)分析题的做法:
①不论是哪一种形式,不论是先看材料后看问题还是先看问题后看材料,首先必须审题,找出有几问或有几条线索.
②按每一问或每条线索逐一分析回答,按试题的情况有演绎分析、比较分析、说理分析三种答法。
③按试题要求,可以适当引申发挥或表态.
例:西部大开发要处理好哪些关系?
分析题
7、诺贝尔奖获得者、华裔科学家丁肇中在谈到他的科学研究体会时说:,20 世纪70年代,人们已经知道所有的基本粒子是由3种夸克组成的。我的问题是,为什么只有3种夸克”为了寻找新夸克,我决定建造一个高灵敏度的探测器.当时所有的人都认为只有3种夸克,因为3种夸克可以解释所有的现象,所以这个实验被费米国家实验宣和西欧桉子中心拒绝了,认为是不可能的。l972年到1974年间,我们在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用一个比较低能的加速器来做这个实验,终于发现了一种新的夸克.这就表示,以前说只有3种夸克的观念是错的,有第四种夸克.有了第四种,就有可能有第五种、第六种,把以往的观念改变了.”(见2000年5月2日《人民日报》)
上述科学发现过程在认识论上对我们如何发现和发展真理有哪些启示?
演绎分析答案要点: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检验真理的标准.人们对物质结构的认识来源于实践,关于物质结构模型的理论是否正确只能通过实践来检验.实践标准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3夸克模型”是当时条件下人们实践所形成的真理性认识,然而实践标准本身又是不断发展的,丁肇中博士进行的新的实验,提出了由4种夸克组成基本粒子的新理论,取代了旧理论.
(2)在发展着的实践中,人们对真理的认识是无止境的,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4夸克理论的发现,也没有结束真理,还会有5夸克、6夸克等等新理论.
(3)人们要发现和发展真理,必须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发扬创新精神,不要被已有的理论和实践所束缚,敢于对现有理论提出质疑,善于思考,敢于实践,创造出新的理论与新的事物.
答题概括:盖帽答法
——不当傻瓜,以全概偏
练习选择题的优点:达到教学要求,全面复习。
第5章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
复习提示:第5,6,7章都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容.历史唯物论或唯物主义历史观是马克思的伟大发现之一。它揭示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是对人类以往历史观的伟大革命变革,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主义的彻底性、完备性的最重要标志.由上可概括本单元的总纲: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生产力是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并进而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人民群众是生产力的主体是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这就是唯物史观又称为劳动史观和群众史观的原因,因为它们从不同层面表达了同一个意思.
一、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和本质
(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有没有规律可循?
它的规律是什么?
认识和意识的区别?
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这是思维和存在这一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在历史观中的贯彻和表现.
(1)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问题谁是第一性、第二性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 在第一性、社会意识第二性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历史唯心主义(唯心史观)认为社会意识第一性、社会存在第二性即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2、马克思列宁主义产生以前的历史观、历史理论都是唯心主义的.
主要缺陷:一是只考察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没有考察思想动机的物质的动因和根潭,也就是夸大社会意识的作用,否认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二是只看到个别人物的作用,没有说明人民群众的活动,也就是夸大个别人物的作用,否认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
例:论语:,王者,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
唯心主义历史观的两种基本形态:一是唯意志论,这是历史观上的主观唯心主义,把人们的思想动机、主观意志当作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二是宿命论,这是历史观上的客观唯心主义,把人类社会之外的某种神秘精神当作社会发展、人的命运的决定和支配力量.
例:孔夫子,’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君权神授”
3、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是社会历史观的伟大革命变革
( (二)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1.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与意义
(1)作用:第一,地理环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经常的必要的条件和前提;
第二,地理环境的优劣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历史的发展;
地理环境决定论是错误的.
(2.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与意义
(1)作用:第一,人口因素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经常的必要的条件和前提;
第二,人口因素的合理与否对社会发展可以起促进或阻碍的作用;
第三,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不起决定作用,这是因为它不能决定社 会的性质、社会制度的更替,它不是社会革命的原因,它本身及其作用要受到社会生产状况和社会制度的制约.
例:马寅初的新人口论.
( (三)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劳动实践或生产实践的具体化就是生产方式,是指人类使用什么样的工具,在什么样的社会关系下从事物质生产活动,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1)作用:
第一,生产方式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具体样式。它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和社会有机体的物质担当者,是社会有机体的“骨骼系统”.
第二,它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它决定社会结构、性质和面貌,它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和社会形态的更替.
(四)努力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
1、原理: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关系:对立统一
(1)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有本质的不同
①客观规律起作用的情况不同,自然规律是作为一种盲目的力量起作用,无需人的参与,与人的活动无关;社会规律是人的自觉活动的规律,通过人的自觉活动实现和表现出来。
②运动形式不同,自然界是物质世界中低级的运动形式;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中最高级的运动形式,是物质世界发展中的一次巨大飞跃.
(2)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密切联系
①人类社会和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一部分.
②人类社会永远不能离开自然界,不能违背自然界的客观规律.
( (五)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哲学,…从认识论上之所以不能正确认识社会本质的根本原因在于:不理解实践及其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不能用实践的观点来看待社会,而马克思的结论是“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1)实践是社会关系产生的根源.实践首先是人在改造自然界的活动中必然产生人与人的一定的联系和关系。
(2)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基本领域包括制造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创立和改造社会关系的实践以及创造精神文化的实践.人通过实践改造世界,又通过实践认识世界.实践是人的活动的根本内容.
(3)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的发展主要是人的社会结构的变迁和社会关系的发展,这种发展是在实践的推动下发生的,特别是生产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而生产力就是“人 们的实践能力的结果”.
( (六)社会历史是自然历史过程
马克思:,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理解为自然史的过程”,就是说经济的社会形态即社会形态的发展同自然界的发展一样,都有其内在的客观规律性。历史唯物主义把社会历史的发展看作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马克思),就是认为社会的发展尽管有其特殊性,但本质上同自然界一样,是一个客观的 物质体系,是合乎客观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是可以用科学的精确方法加以考 察的.列宁揭示了经济社会形态发展作为自然历史过程,依据的是生产力的决 定作用.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力水平,才能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自然历史过程.因为生产力是每一代人既得的 物质力量,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以生产力的发展为基础的社会经济 形态的发展也就像自然界一样,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
人的意识虽然同社会发展相关,但是,
(])人的思想、动机、目的是由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
(2)其实现的程度,取决于是否体现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3)人的有意识的自觉活动只能加速或延缓历史过程,不能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但可顺应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社会规律的特点
(1)从形成机制上看,它形成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而人的实践活动体现出新的为自然运动所不具有的特殊运动规律,社会规律就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以及个体之间的交互作用中形成的.
(2)从起作用的方式看,是人的自觉活动的规律,是在人的参与下通过人的自觉活动实现的.
(3)从表现形式看,社会规律主要表现为统计学规律,统计学规律揭示的是一种必然性和多种随机现象之间的规律性联系,所以人们不可能准确地预见社会事件的发生,而只能预见社会发展的大概趋势.
例:统计学规律——中学的物理学.
二、社会经济结构
社会结构是指社会要素之间相互关联的方式,其内容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有机体的基本结构包括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观念 结构.
社会经济结构是指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社会经济结构的含义:是指同“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的总和.马克思关于社会经济结构的规定既是同“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联系,又不包括生产力.社会经济结构又称为社会经济基础.
(二)生产力内涵及构成要素
1、生产力的内涵:生产力是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实际能力,是人与自然之间实现物质变换的能力,是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客观物质力量.生产 力属于人和自然的关系.
2、构成:生产力构成包括两类:一类是劳动对象、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 料、劳动者这类独立实体性要素,其中,生产工具是生产力的水平的标志,劳动者是最活跃的主导因素.另一类是非独立的附着性、渗透性因素,包括科学技术、劳动组织、生产管理、智力资本等.其中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三)生产力的物质性、社会性和历史性
1、物质性即客观性:生产力的运动、变化、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本质上是一种客观物质力量,这是四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属于物质的关系;对于新一代人来说生产力是一种既得的物质力量,不能自由地加以选择;生产力是由客观物质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
2、社会性和历史性:社会性是指生产力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之中并受到一定社会关系的制约,历史性是指它随着人们社会历史活动的变化而变化.迄今为止,生产力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历史形态:手工生产、大机器生产和自动化生产.
( (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根据马克思的观点和时代特征,在1978年、1988年提出的论断.在1988年,邓小平指出:,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江泽民进一步指出,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1、理由:
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
第一,科学技术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经验和理论概括,是人类智慧的积累和结晶.
第二,科学技术作为知识形态,是源于生产实践又指导生产实践,是可能的潜在的又称为一般的生产力.
第三,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技与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从科学向技术和生产转化的周期大大缩短了,以至可以把科学技术看作是直接的生产力.
第四,当代科技革命必然会把生产的社会化推向更高水平,它必然推动社会结构、人们的劳动方式、生活方式及观念形态的演变,特别是推动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2、意义:
告诉我们顺应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做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
( (五)生产关系的本质和内在结构
1、生产关系的本质: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属于人与人的关系.
客观性:生产关系本质上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关系,这是因为:生产关系实质上是物质利益的关系;对于每一代人来说生产关系是由既定的生产力所决定 的,既不能自由选择,也不能随意改变。
例:我国的经历——对生产关系的态度。
2、构成:
生产关系包括三个方面: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人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的分配关系.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生产关系的基础.
三、社会的政治结构
(一)政治结构的含义
社会的政治结构是指建立在经济结构之上的政治法律设施、政治法律制度及其相互关联的方式,包括政党、政权机构、军队、警察、法庭和监狱等实体性要素以及政权的组织形式、立法、司法、宪法和规章等制度性要素.同经济基础相对应,政治结构又称政治的上层建筑.
( (二)政治和经济的关系
1、政治上层建筑是人们根据经济基础的要求,并通过人们的意识而形成的,是“思想的物质附属物”.它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并且从一定的思想意图的贯彻来说,它又是通过人的思想而建立起来的社会关系,因而是派生的、第二性的.
2、社会的政治结构是集中反映阶级的经济利益的,它建立在经济结构之上,并为经济结构服务.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既是集中起来了的经济,又是集中起来了的一定阶级的利益,从而更有效地为经济基础服务,实现一定阶级的利益.
(三)国家政权是政治结构的核心
1、在社会的政治结构中,国家政权是核心.政治结构是整个社会系统中起控制作用的部分,而国家政权则是它的控制中心.
2、国家的本质和职能四、社会的观念结构
(一)社会观念结构是意识形态的有机整体
社会的观念结构即意识形态属于社会意识范畴,社会意识的发生和意识的发生是同一过程,人类的意识本质上都是社会的意识。马克思说:,意识在任何时 候都只能是桩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存在包括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社会存在就是人类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生产方式、地理环境、人口因素。意识和存在相对应,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相对应.
1、社会意识的含义:社会意识是和社会存在相对应的哲学范畴,它总括了人的一切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以及人类的全部精神现象及过程.
2、社会意识的构成:
(1)从社会意识的主体角度划分为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
(2)从社会意识的高低不同层次角度划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社会心理是一种低水平的社会意识,是对日常社会生活的一种直接的不系统的、不定型的、自发的反映形式;社会意识形式是高水平的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系统的、自觉的、理论化的间接反映.
(3)从对经济基础的关系角度把社会意识形式划分为属于社会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即意识形态和不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既非社会意识形态,后者包括自然科学、思维科学、语言学、逻辑学、某些管理科学
3、社会的观念结构:
是指由各种意识形态包括道德、艺术、政治法律思想、哲学等构成的有机整体,又称社会意识形态,它同政治结构一起构成了社会上层建筑的整体.
(二)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1、意识形态的本质是根源于社会存在.它的产生、发展、内容以及是否有阶级性都依赖于社会存在.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其具体表现:4点
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和意义.
决定作用和反作用.促进和阻碍.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
中央强调的问题:一定保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处于领导地位。
(三)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及其社会功能
1、对社会存在有相对独立性,即意识形态在依赖和反映社会存在的基础上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规律。其表现有:
(1)与社会存在发展变化的不完全同步性;
(2)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
(3)历史继承性;
(4)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性,这是意识形态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意识形态反作用有质和量的两个方面,反作用的质就是对社会历史发展是促进还是延缓;反作用的量就是对社会发展影响的大小、浑浅,主要取决于掌握群众的广度和深度,掌握群众越多,反作用就越大.
2、意识形态的社会功能
(1)社会意识形态的社会功能的表现
①反映社会存在的功能.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
②维护或批判现实的功能.
③调控社会和人的功能。
④创新功能.
(2)道德和法律的区别、联系及其意义
依法治国,以德治国补充:P70,(四) (五) (六)
(四)文化的本质与功能
1、文化的本质:文化是包括人们的风俗习惯、行为规范以及各种意识形态在内的复合体.或者说,文化是人类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的总称.文化的本质就是“人化”,是人类的创造的“人工世界’及其人化的形式,而且“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
2、文化的社会功能
(1)信息功能,即文化实施着传递社会经验从而维持社会历史持续性的功能;
(2)教化、培育功能,即人创造的文化又反过来影响人、塑造人的功能;
(3)社会发展动力功能,即文化作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中介形式推动社会前进发展的功能.
(4)认识功能,是指文化在提供人的认识背景时,它作为各民族既得的思维传统制约着人的思维过程,因此,文化也成为各民族自我认识的重要途径.
(五)努力创建先进文化,引导社会全面发展
(六)文化和文明
1、文化和文明
(1)区别:
①文明是社会的进步程度与开化状态,它主要指人类活动的积极成果; 而文化则包括人类活动的整个过程以及活动方式、活动手段。
②文明一般专指人类活动的积极成果;
而文化则包括人类活动的一切成果——积极的和消极的.
(2、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第6章 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
主要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点的理论依据.
最主要的两点·
1、社会矛盾基本原理;
2、人民群众历史作用原理.
一、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意义
(1)辩证关系原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决定它的产生、性质、形式和发展.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变化,生产关系或迟或早也会发展变化.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适合时,它有力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时,它就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形成两者矛盾运动的基本过程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由适合到不适合,经过矛盾的解决达到新的适合,循环往复,不断前进.这些内容构成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决定作用,反作用;
——由适合到不适合,又到新的适合.
补充:什么叫“状况’:
包括生产力的性质,水平和发展要求.
,一定要”的含义:
不能长久地不适合.
凡是适合“三个有利于”的,就要大胆地搞.
不适合的,就要大胆解除.
(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1、经济基础的含义与理解
含义:经济基础即社会的经济结构,是指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2、上层建筑的含义、构成、关系
含义:社会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思想观点以及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的总和.
(v 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意义
(1)辩证关系原理: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首先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变化发展.其次是上层建筑能动地反作用于经济基础,集中表现为服务于自己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起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促进生产力和社会的发展,当它为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阻碍生产力和社会的发展。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形成两者的矛盾运动的基本过程是由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由适合到不适合,经过矛盾的解决达到新的适合,循环往复,不断前进.这些内容构成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二、社会发展的动力
(v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设间的矛盾.
2、理由:
整个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是从生产力发展到生产力解放的循环,就是生产力一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一上层建筑的层层决定作用和层层反作用,由适合到不适合,经过矛盾的解决达到新的适合,循环往复,不断前进,形成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不断进化和变革的历史.
4、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状况和特点
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原理的重要意义
①坚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②坚持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改革是一场靳的革命、又是社会主义
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改革是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
③坚持和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
( (二)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阶级斗争的含义
阶级斗争是利益根本对立的不同阶级之间的对抗和冲突,包括经济、政治、思想三种形式,阶级斗争根源于经济关系的冲突,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
2、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的作用不仅推动同一社会形态的内部的量变过程,而且突出表现在社会形态的更替过程.
( (三)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革命与改革
1、社会革命的含义:是促进社会形态根本转变的社会活动,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阶级社会发展和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环节。
2、社会革命的作用:社会革命是历史发展的火车头,社会发展的伟大动力,历史上每一次的社会革命都促进了生产的大发展(革命就是解放生产力),使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得到前所未有的发挥。
3、改革的含义,作用意义:改革也是推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变革方式,它是在同一社会形态中,通过调整、变革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设的某些部分及环节,实现该社会形态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四)生产力是社会的最终决定力量
(v 1、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的原因
(1)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活跃、晕革命的因素,而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所以,生产力是人类文明发展水平的根本标志;
(2)生产力的变化发展决定生产关系进而决定生产方式以及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变化发展,可见,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由生产力的发展到生产力解放的不断前进的过程,所以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2、意义:坚持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
坚持判断一切工作的是非得失,归根到底,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标准.这是对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生产力标准在新时期的具体运用。
( (五)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与科学技术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科学技术的本质特征和社会功能
(1)科学的本质与社会功能.
就最一股的意义而言,科学是知识体系,是理论化、系统化了的关于事物规律的知识。科学的社会功能是解决世界“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目的是认识世界.科学的重要成果是“发现”。
(2)技术的本质与社会功能.
①技术的本质:技术既包括知识及能力形态的技术知识、构思、技能、方法,又包括物质形态的手段、工具、机器等.
②技术的社会功能是解决人们在实践中“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目的是改造世界.技术的重要成果是“发明”。
2、科学技术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科学技术革命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从总体上看,主要是通过促进人们的 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巨大变革来推动社会的发展。
(六)科技发展与“全球问题”
1、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技革命迅猛发展,强烈推动现代生产方式、
社会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巨大变化.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为造福于人类作出了贡献并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危及地球生命和人类社会的问题,如人口激增、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影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问题,称之谓“全球问题”。
例:核武器S危机.
中国对此的态度.
人类与自然的矛盾.
2、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对于解决全球问题的积极意义三、历史的创造者
(一)社会发展和人的活动的关系
1、社会发展是人的活动的总和
(1)社会发展是由人的活动所构成,是人的活动所构成的过程和结果,而人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的活动.马克思说:,历史不过是追求自己的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
(2)另一方面社会发展过程又是受着不以人的意志和意识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支配的.恩格斯指出“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而由此就产生出一个总的结果,即历史事变,这个结果就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因此,社会发展是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的自觉活动的统一.
例:中国的发展潜力.
2、人的自觉活动的含义与作用
(1)含义:人的自觉活动是指人的有目的有意识指导下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行动或活动,既有物质的活动,又有精神活动.这也是同自然界动物只有感觉和适应自然界的活动不同的.
(2)作用:,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说明人的自觉活动创造社会历史,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历史的发展.但是人们创造历史是要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的,人们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
( 3、社会规律和人的自觉活动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意义
(1)原理
① 社会规律是通过人的自觉活动实现和表现的;
②社会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③社会规律是可以认识、发现、反映的;
④社会规律是可以利用、驾驭的.
所以要充分发挥人的自觉活动,认识社会规律、利用社会规律.
(2)意义:社会历史发展过程是客观规律性和人的自觉活动的统一.
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的三个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 (二)历史的参与者与创造者
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历史是由无数个人的活动汇集而成,每个人都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历史的形成。每个人都是历史的参与者;而历史的创造者,是指社会发展的推动者以及社会发展方向和总趋势的决定者.因此,历史的创造者当然是历史的参与者,但历史的参与者不一定就是历史的创造者,“人人创造历史’是一个简单化的结论。
(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
1、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性概念,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劳动人民是人民群众的主体。
(v (1)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是指:
①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②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③是推动社会变革和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
(2)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不能随心所欲,要受到所遇到的各种物质的精神的条件的制约.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是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
例:胡锦涛同志对“人民群众”的定义。
( 2、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党的群众观点的内容是: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负责的观点;一切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2)党的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工作方法,它的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其理论依据是人民群众历史创造者的原理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原理,也是群众观点的体现和应用.
胡,七一:,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水岭。”
( (四)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是最具决定性的因素
1、唯物史观又称群众史观.它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一方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体现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另一方面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生产力的主体,社会实践的主体;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所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就是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反之亦然.
(五)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
例:共产党最大的优势和最大的危险.
更正:P84第九题
,人人创造历史”是不对的。答案为BCDE
第7章 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
复习提示:本章的主要内容为人类社会发展是历史决定性与主体选择性,统一性与多样性、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辩证统一。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人的自由也日益充分实现。
一、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一)社会形态及其演化构成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和阶段社会形态是指同一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包括经济形态(即经济制度)、政治形态、意识形态.
( (二)社会发展过程的规律性
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与主体的选择性
(1)社会发展的决定性是指历史运动具有规律性、必然性和因果制约性也就是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例: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
社会主义建设.
( (三)社会历史进程的统一性与多样性
1、统一性是指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普遍性规律,不同国家、民族发展的具有的共同的社会形态本质和发展的一般趋势。
2、多样性是指发展中的差异性、特殊性、丰富多样性.表现在:社会形态更替的非同步性;社会形态的可跨越性;同一个社会形态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各个国家、民族发展道路的特殊性、多样性,因为各个国家的国情不同‘
3、意义
( (四)社会发展过程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1、决定性和选择性的统一;
2、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
3、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二、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
(一)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 (二)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1、人的本质是指人的根本属性,也是支配其他属性的属性.人的本质的规定应当把人与动物区分开来,把人与人区分开来,把不同时代的人区分开来.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的这一著名论断说明:第一,人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和其他动物区别开来的属性是社会性,因此,人的本质只能是社会性.第二,人的社会性是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多种社会关系的总和.第三,人的社会关系是不断变化的,因此,人的本质不是凝固的不变的抽象物,而是具体的、历史的.第四,在阶级社会中,人的社会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
(三)人的价值及其实现
1、人的价值
( (1)人的价值是作为价值客体的人满足价值主体的人的需要的关系属性,人是价值主体和价值客体的统一.作为个人的价值包括:个人的社会价值,即个人对社会需要的满足;个人的自我价值即个人通过自己的活动来满足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在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上,人的价值既包括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又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2)个人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关系。
第一,个人的社会价值是社会进步的源泉,是个人价值实现的基础.因为价值来源于创造,社会的每个成员要实现个人的自我价值,首先需要把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条件创造出来。第二,在个人价值和集体价值关系上,首先要强调重视集体的、人民群众的价值和作用,在二者发生矛盾时,以社会价值为主要职向.这就是集体主义的价值观.第三,在强调人的社会价值作为首要取向的前提下,也不能否认个人价值的意义,这是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应有主义.人生价值在于贡献,而不在索取.第四,无论是个人需要还是社会需要的满足,都要依赖于人的劳动创造和实践。
2、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意义
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观,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把个人的命运同国家的前途结合起来,尽职尽责,多做贡献,反对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
人的价值在于贡献而不在于索取.——爱恩斯坦三、共产主义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一)人的自由及其实现
人的自由 其最一般意义是指从束缚中解放出来.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认为,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世界的改造”。
( (二)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
1、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是指人从各种束缚中解放出来,实现体力、智力、个性、交谈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发展可以从全面发展、自由发展、充分发展三个方面来表述和理解、衡量.是一个历史过程,不是思想活动.
2、社会发展:社会发展即指社会进步,是指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的进步,也指同一社会形态内物质、精神、制度的进步。
3、社会发展(进步)与人的发展关系
第一,社会进步是人的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人类的发展只有在社会不断进步中才能实现,人类社会发展必然是实现共产主义,此时人类才能达到全面进步从而达到人的全面发展.人类才能实现从必然向自由的飞跃.
第二,人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人的发展程度是社会发展的量重要标志.
第三,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和个人的全面发展是相一致的过程,在人类发展的自由王国,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也是社会发展的条件.
(三)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
(四)共产主义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社会形态
共产主义社会是最合理、最高级的社会形态,它的特征是人摆脱盲目必然性的奴役,从各种束缚中解放出来,成为自然的主人、社会的主人、自身的主人;人类的劳动成为自觉的、自由的劳动,成为自主的活动,成为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基础;人们过着高尚、丰富的精神生活,人们的才能、个性、活动方式得到全面发展,进而达到每个人都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五)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 局面坚持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
总结
一、把握四个观点
唯物,辨证,实践,群众.
二十个原理
二、第一性、第二性的内容
(1)物质和意识;
(2)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
(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4)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5)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三、决定作用和反作用
(1)物质和意识;
(2)实践和认识;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4)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四、能够讲到对立统一的
例如物质的东西和意识的东西;运动和静止;….
五、同学们的难处
同一性和统一性;
(1)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P12
(2)世界的统一性;P26
(3)知解同一性;P36
(4)矛盾的同一性;P39
(5)历史进程的统一性;P88
六、列宁的几个容易引起误解的观点
(1)P25“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
(2)P27“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什么也没有,而运动看的物质只能
在实践和空间之内才能运动.”
(3)P43不2A:,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4)P59不lC:,认识来源于经验.”
在重复一遍这段时期对同学们的要求
1、找,懂,记,练,会,(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
2、五角星中的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本点P83
(1)基本矛盾原理的运用和阐发;
(2)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的运用和 阐发;
(3)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原理的运用和阐发.
3、主要是做选择题.
4、主要是学方法.
5、最主要懂两门:哲学;政治经济学的资本主义部分.
从狭义的角度来说,是马克思、恩格斯的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创立的标志是1848年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
主要包括密切相关的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基础理论(胡锦涛的七一讲话马克思主义的最根本的理论特征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证实和应用。由于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唯物主义历史观和通过剩余价值揭示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部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和理论结论。
2,从广义的角度来说,马克思主义还包括了后人对它的发展,现在作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指的是由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由列宁推进到新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进一步加以中国化和发展了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简要的说就是马克思、恩格斯、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在当代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胡锦涛说在当代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的统一的科学体系。中共十六大党章明确规定:中共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我们青年知识分子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接班人,需要自觉的学习和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同时掌握四个观点实践的观点唯物观点辩证观点群众观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复习提示:本章属于绪论性质,主要是介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重点是划清两个界限:①唯物主义于唯心主义的界限,②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非马克思主义哲学,突出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
(一)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什么叫哲学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即世界观的理论形态,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研究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本质和规律的学问,是含有阶级性的最抽象的社会意识形态 (
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
方法论是人们在一定世界观指导下认识与处理问题的根本方法。
哲学于世界观即相区别又相联系,世界观对于成人来说,可说是人人皆有,但并非人人都懂哲学,因为哲学是经过思想家、哲学家概括和总结的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只有通过学习,才有可能掌握;哲学离不开世界观,要讲世界观,哲学的世界观对人们的世界观的确立和成熟具有指导与促进作用。任何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都是统一的,世界观是方法论的基础,方法论是世界观的体现和运用,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反之亦然。因此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问。
(2)哲学与其它科学(非哲学)的关系。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研究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本质和规律的学问;而其它科学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以及边缘科学、交叉科学、综合科学等则是研究一定的领域、方面的特殊本质和规律的学问。所以哲学和其它科学是普遍和特殊,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即相互区别,研究的对象也不同;又相互联系,哲学以其它科学(相对哲学而言之为具体科学)为基础,并随其它科学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并可给予其它科学以世界观、方法论为指导,使之相互作用、相互促进。
(3)哲学与其它社会意识形态的关系。社会意识形态是指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思想、观点的总和,包括艺术、道德、宗教、政治法律思想、哲学等意识形态形式。哲学同其它意识形态形式一样,都是一定社会经济基础的反映并为之服务,都含有一定的阶级性,都具有相对独立性,其不同点在于哲学离开经济基础最远,是属于恩格斯所说的“更高的悬浮于空中的思想领域”,也就是最抽象的社会意识形态。
(二)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从古至今哲学中的问题即矛盾很多,那么,贯穿哲学演变的发展史中最重要、最基本的问题,任何哲学都不可能回避的问题,支配其它哲学问题的问题是什么?恩格斯对此作出了科学的概括和总结,他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可以说是精神和自然界的关系、精神和物质的关系、意识和存在的关系。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第二性的问题,即谁是本原,谁是派生的问题,谁先谁后,谁产生谁,谁离不开谁(谁依赖谁)的问题。对思维和存在何者是第一性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恩格斯指出“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来说是本原的,……组成唯心主义阵营。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
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恩格斯指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还有另外一个方面: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的反映现实?用哲学的语言来说,这个问题叫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绝大多数科学家对这个问题都作了肯定的回答。”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哲学派别的标准
在这两个方面内容中主要是第一方面的内容。因为“思维对存在、精神对自然界的关系问题”,是“全部哲学的最高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发展史上的基本派别,它们的对立和斗争是最根本的斗争,是哲学党性的识别标准问题。哲学的党性的哲学的派别倾向,是哲学家和哲学体系属于唯物主义阵营和唯心主义阵营
(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物主义的根源、基本观点及历史形态
(2)(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认为自然界、物质、存在是第一性的,而精神、意志、思维是第二性的,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世界万事万物的本原。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而意识则是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和在人脑中的反映,或者说物质决定意识。这些表述严格的说都是等同的。唯物主义者是无神论者,但无神论者不一定是唯物主义者,可以是主观唯心主义者三种不同表达法:
认为自然界物质存在是第一性的,而精神思维意识是第二性;=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万事万物的本原;=
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意识是物质发展的产物,物质决定意识。
(3)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的历史形态:主要有三种意识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又叫机械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
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是一种原初的、自发的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某一种或某几种原初物质,如水、火、气等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关于万物都由微小的、不可再分的原子所构成的原子论,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最高成就。朴素唯物主义坚持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正确观点,并同朴素辩证法结合在一起,但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缺乏科学的根据与论证,具有直观性,猜测性的缺陷。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即17世纪、18世纪的英国、法国唯物主义是建立在同时代的社会发展和自然科学基础之上,具有一定科学根据(机械力学)和论证,在反对现存政治制度、唯心主义和宗教神学、促进社会发展和自然科学的发展上做出了显著的贡献,同时又存在着明显的时代局限性和缺陷:一是机械性,用机械的力学的观点解释一切,如认为原子和电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电子的特性就是事物的特性,一切物质的运动都是原子或电子的运动,都是外力推动的机械运动,甚至认为“人是机器”;二是形而上学性,即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认识和解释世界和事物,而不是把世界和事物理解为历史的发展着的过程;三是不彻底性,不能把对自然界的唯物主义观点贯彻到社会领域,坚持的是唯心主义的历史观。
唯心主义的基本类型和存在根源
(1)根源:最初产生于远古时代的人们对自然现象和梦中景象的不正确的解释,得出“神灵存在”,“灵活不灭”的观念。但作为哲学派别的唯心主义则有其社会的、阶级的、认识的根源。
①社会根源:是指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文明发展的不充分局限了人们的认识,人们不能科学的解释自然、社会、思维的事物和现象。
②阶级根源:是指统治阶级的有意歪曲或阶级的偏见不能正视世界的本来面目。
③认识论根源:是指把认识过程主观化、简单化,直线化、片面化,这是唯心主义产生和存在的认识论根源。列宁指出:“直线化和片面化,死板和僵化,主观性和主观盲目性就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而僧侣主义(=哲学唯心主义)当然有认识论的根源,它不是没有根基的,它无疑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然而却是生长在活生生、结果实的、真实的、强大的、全能的、客观的,绝对的人类认识这棵活生生的树上的一朵不结果实的花
(⑵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同唯物主义相反,认为精神、意识,思维是第一性的,而自然界、物质、存在是第二性的,或者说世界的本质、本原是精神的,精神是万事万物的本原,自然界、物质不过是精神、意识的产物,或者说意识决定物质,意识不依赖于物质等。
⑶唯心主义的主要形式: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①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感觉、意识、精神是世界的本原,认为主观精神高于一切、大于一切、支配一切,夸大了主观精神的作用。
②客观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离开了人,脱离了物质世界的某种“客观”
精神
(新增)(四)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实践证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人类最初、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满足人们物质生活资料的活动即劳动或生产劳动。生产劳动创造了人类和人类世界,使人最终从自然界中从动物中分离出来,并同时产生了人的意识。人和人的意识都是实践的产物,它使在人类出现以前的统一的或单一物质世界一分为二,分解为物质和意识的矛盾双方,无论是人类最初的实践还是发展了的实践都证明在人和人的意识出现以前存在着不以人和人的意识转移的物质世界,人的实践活动始终要以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为条件,正如马克思所说“人并没有创造物质本身。甚至人创造物质的这种或那种生产能力,也只是在物质本身预先存在的条件下才能创造。”“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的存在”。因此,以科学实践观为基础,就能正确说明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实践证明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唯物主义都承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即世界的可知性,但堆以驳倒不可知论,只有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才能使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得到科学的说明.实践不仅使统一的物质世界一分为二为物质和意识的矛盾双方,而且也使物质和意识双方的矛盾达到统一,意识能反映物质并正确地反映物质.恩格斯指出,对不可知论以及其他”一切哲学上的怪论的最令人信服的驳斥是实践,即实验和工业,既然我们自己能够制造出某一自然过程,使它按照它的条件产生出来,并使它为我们的目的服务,从而证明我们对这一过程的理解呈正确的,那末摩德的不可捉摸的自在之物就完结了。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中的伟大变革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l9世纪40年代的欧洲,是当时社会的经济与政治发展、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哲学自身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在批判继承人类哲学成果基础上创立的.德国古典哲学(即德国资产阶级哲学)特别是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
主要表现在:
1、发现和创立于唯物史观,从经济和发展的关系中解释政治及其历史,结束了 唯心主义哲学在社会历史领域独据的统治地位。
2、以实践为基础的彻底的唯物主义哲学,克服了旧唯物主义消极的被动的形而 上学缺陷。
3、以实践为墓础的科学性、革命性相统一的哲学,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科学世 界观和方法论.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彻底唯物主义从古至今,对哲学研究对象都有不同的观点。恩格斯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不过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以科学实践观为根本特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了以往哲学的唯物论、辩证法的积极成果,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高度统一、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高度统一,克服了了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唯心主义辩证法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割裂对立的缺陷,尤其是克服了以往一切哲学都呈历史唯心主义的缺陷。唯物主义历史观是马克思的伟大发现,它是人类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它第一次使历史的研究成为科学,为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的认识工具。马克思哲学是实践的、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
((三)唯物史观的发现及其伟大意义使唯物主义哲学发展成完备的哲学,宣告唯心主义的破产.列宁指出,马克思加深和发展了哲学唯物主义,把唯物主义对自然的认识推广到对人类社会的认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呈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恩格斯认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使唯心主义从它的最后的避难所即历史观中被驱迈出去了”,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包括自然观、历史观的彻底的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恩格斯指出:”这两个伟大的发现一唯物主义历史观和通过剩余价值揭开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都应当归功于马克思。由于这些发现,社会主义变成了科学使社会科学的研究有了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来指导。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给人类特别是给工人阶级的伟大的认识工具,可以使,人们过去对于历史和政治所持的极其混乱的武断的见解,为一种极其完整严密的科学理论所代替,(列宁语)。
((四)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
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呈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是以往哲学的又一缺陷.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伟大变革还表现在它的本质特征和社会作用上同旧哲学的根本区别.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辩证唯物论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一个它的阶级性,公然申明辩证唯物论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再一个就是它的实践性.强调理论对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科学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根本前提。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实践基础上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雇本质上是革命的和批判的。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对实践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表现在它严格以客观事实为根据,它来自实践,付诸实践,接受实践的检验;它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它是开放的体系,不可能一成不变,必定随着时代、科学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发展。因此,它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新增)(五)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来集 中体现和根本要求,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重复内容
P56~P57:认识路线和党的思想路线
P247~P250: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P267~P270:党的思想路线一个党的思想路线问题,其实质呈一个党用什么样的世界观、方法论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一贯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立党的哲学根据。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形成了科学的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什么叫思想路线?最普遍、最基本、最重要的准则。
什么是纲领?是路线的展开。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无产阶级政党的思想路线奠定了理论基础.列宁明确提出了,“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两个认识路线的对立。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的长期实践中,注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与运用,反对主观主义即实际工作中的唯心论和形而上学,科学地总结经验教训,提出和形成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首要的呈一切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本本出发、从主观的愿望、感想出发:正确处理好理论与实际的关系,坚持理论和实际的统一、主观和客观的统一。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和根本点。
江泽民同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强调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正是把握和运用这个精髓,才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和发展。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必须不断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最重要最根本的就是要坚定不移地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并在实践中继续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指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实践。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现代科技革命
在人类又明发展历史进程中,哲学的发展和自然科学的发展有着相互促进的密切联系。19世纪上半叶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达尔文进化论)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奠定了自然科学基础。l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物理学革命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进一步证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正确和丰富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认识。这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没有过时,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也需要研究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使之得到丰富和发展。
现代科技革命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推动作用的主要表现
⑴丰富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
⑵拓宽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领域;
⑶现代科学研究的新方法引入哲学领域,使哲学研究的方式方法发生变革。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指导作用的主要表现:
⑴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⑵提供创新与发展的哲学论证:
⑶有助于正确分析和解决现代科技革命进程中出现的新问题。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现代西方哲学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西方哲学出现了多种的思潮与学派,在当代主要存在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两种对立思潮。科学主义思潮的基本主张是以具体的、实证的理性代替传统哲学抽象的、思辨的理性,即要科学,而不要形而上学(指传统哲学)。人本主义思潮的墓本主张科学主义相反:要形而上学,而不要科学。这里讲的形而上学不同于传统哲学,而是以人为中心的形而上学,以非理性主义反对科学技术。这里讲的形而上学不同于传统哲学,而是以人为中心的形而上学,以非理性主义反对科学技术。这两种思潮都从不同的角度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辩证法和唯物史观.但它们当中也含有某些合理因素值得注意.反对科学主义而要重视科学精神,反对人本主义而要重视人文精神,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
(新增)(三)司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中国共产党最基本的经验是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原理作为世界性、国际性的理论不是教条,只有正确运用于各国具体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包括其哲学思想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既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①基本原理,又包含了中华民族的②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③实践经验。毛泽东、邓小平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并使之民族化、通俗化和群众化,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毛泽东的《实践论》,《矛盾论》等许多著作和邓小平提出的“解放思想、实事求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关于“三个有利于”的标准等等,都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伟大贡献。
基本点
( v“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是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始终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贯穿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具体运用、丰富和发展.因此,“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
重点记忆
1、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具体科学的含义与关系。
2、哲学基本问题含义、内容、意义及正确解决。
3、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根源、基本观点、基本形态。
4、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的根本区别、根本特征。
5、党的思想路线的形成、发展的进程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
涵义与意义。
+6、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基础练习答题方法选择题,包括单项选择题和不定项选择题,属于客观性试题.单项选择题有四个备选项,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要求的。不定项选择题有五个备选项,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也就是说正确的选择可能有1-5个选项.
选择题主要是考查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理解与记忆相对主观性试题而言是比较容易的。特别是单项选择题最容易.不定项选择题有难度,难在试题有一定的综合性。如果考生没有对理论、知识的全面掌握理解和分析、比较能力,就容易被错误的干扰项所迷惑.发生多选、少选、错选的错误.因此.要准确地回答好选择题.首先需要全面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其次要有一定的方法。
选择题的出法,按不同的角度可以分为:
①正面试题或反面试题,问的是正确观点或错误观点:
②直接试题或间接试题,直接试题是直接从教材上找出答案,考的是记忆,间接试题则是从教材上找不出答案,考的是理解运用:
③单一试题或综合试题,单一试题只考一个知识点,综合试题考的是多个知识点的综合.在已考的单项选择题中大多数是正面的、直接的、单一的 试题,不定项选择题大多数是正面的、综合的试题。
因此选择题有难有易只要真正懂得和记得了基本理论又有一定的运用能力。做这种题就不怕了、不难了
⑴正选法(顺选法)
试题的题干即问题明白,就可以直接从题肢即备选项中选出正确答案,其它选项就不必考虑。这种方法最适用于直接性试题这种试题考查基本概念、基本观点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太多数单项选择题属于这种性质的试题。
⑵逆选法(排谬法)
逆选法是将错误答案排除的方法。遇到从题干上直接看不出正确答案的试题就需要正选法、逆选法并用。
⑶比较法(蒙猜法)
这种方法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在有一定知识基础上的蒙猜也是一种方法.
在做题过程的一般情况下是三种方法综合使用,对试题的性质不同即是正面出题还是反面出题,其答题的特点不同。
A,正面出题,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正确观点,大多数题目属于
正面出题。
a凡是备选项是错误观点。肯定是错误答案不选:
b备选项是正确观点的不一定是正确答案:
c只有符合题意要求的正确观点才是正确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第9题
9.“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
A、主张物质和意识具有统一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主张思想就是物质的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C、认为世界是绝对精神外化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D是正确选项
(二)不定项选择题
1.一切哲学都是(――共性)
A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B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C最抽象的含有阶级性的意识形态
D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E社会进步的推动力量
(ABCD)
2.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缺陷在于
A、把质上无限多样的物质世界归结为粒子在量上的不同
B、把某种特殊的物质形态误认为物质的一般
C、不了解人类对物质的认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D、没有以科学的材料作为依据,纯粹自发的猜测
E、割裂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物质统一性
3.一些自然科学家没有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也能在科学上取得伟大成就,由于他们
A 摆脱了哲学的指导
B 在科学实践过程中摆脱了唯心王义
C 自觉不自觉地贯彻了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原则
D 完全依靠个人的天才条件 认识
E“相信有一个离开知觉主体而独立的外在世界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
(BCE)
5.在下列命题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是:
A 我思故我在――著名的折衷主义
B 存在就是被感知 贝克莱
C 物是绝对观念的外化 黑格尔
D 万物皆备于我 孟子
E 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 康德
(ABDE)
第2章 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重点:三观两原理本章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或辩证的实践的唯物论.回答世界的本质、本原是什么“人是怎样把握世界的本质的”本章围绕以思维与存在或意识与物质的关系,论述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包括运动观、时空观)、实践观、意识观,揭示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和人的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本章的重点是物质观、实践观、意识观以及体现三者的关系的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一、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一)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及其意义
l、马克思主义以前的物质观
(1)从古至今的一切唯心主义坚持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错误观点,虽然也承认物质的存在,但又认为物质是意识的产物和表现,物质依赖于意识,没有意识也就没有物质。
(2)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唯物主义包括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正确观点,但前者把物质归结某种具体的实物,如水、火、气等,这是一种没有科学依据的猜测;后者把物质归结为近代自然科学发现的最小的不可再分的原子或基本粒子,这种观点虽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但却犯了把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的特殊概念混同于哲学的具有普遍性的物质范畴的形而上学错误,不仅经不起原子可以再分的自然科学发展的检验,而且也经不起“物质消灭了”的唯心主义观点的攻击。
2、恩格斯对物质概念的说明
恩格斯指出:,实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这说明,物质是指各种具体实物或物质形态的共性,物质概念是从各种具体实物中抽象和概括出来的具有普遍性的哲学概念,物质和物质形态、哲学的物质概念或范畴和其他科学的物质概念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3、列宁对物质的定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一个最重要最基本的范畴,列宁总结自然科学发展原子可分的新成果和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斗争的经验,在上述恩格斯说明的墓础上进一步指出:“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这就是说作为哲学范畴的物质是指①不依赖人们的意识而存在并能为人们的意识②所反映的③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的客观实在性。
列宁对物质的科学定义说明:
(1)哲学的物质范畴是通过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来界定的,物质不是意识、不依赖意识而存在,物质对于意识的独立性、根源性,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体现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唯物主义观点,体现了世界的本原、本质是物质的唯物主义一元论观点.
列宁认为“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也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在这里,仅仅在承认什么是第一性和什么是第二性的这个认识论的基本问题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这种对立无疑是相对的.”这是因为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反映者同被反映者是相联系的,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 (毛泽东语)。
(2)物质定义的内涵是客观实在,那么具有客观实在属性的自然界、社会存 在以及各种事物和现象都属于物质的范畴、具有物质的属性,如运动、时间,空间、规律、生产方式、实践活动及其结果等,体现了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贯彻 到一切领域、一切过程,这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观点。
(3)物质是可以为人们的意识所反映、所认识的,体现了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意识的能动性和世界的可知论观点.
(4)恩格斯的说明和列宁的定义,都体现了物质和物质形态、哲学的物质范 畴和其他科学的物质概念的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总之,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 畴.贯彻和体现了彻底的唯物主义观点,进而说明它的重要意义。
4、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的重要意义
(1)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批判了唯心主义的物质观和二元论的物质观;
(2)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先验论和不可知论;
(3)坚持了物质与物质形态、哲学的物质范畴与具体科学的物质概念的共 性和个性的辩证法,克服以往唯物主义的物质观用个别、个性代替一般、共性的形而上学的缺陷.
总之,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辩证唯物主义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统一,是彻底唯物主义一元论的物质观。
,概念”和“观点”是什么关系’
观点是概念与概念的关系。概念是观点的体现。
(二)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
物质的存在形式:运动和时间、空间。物质是运动的,运动的物质在空间和时间之内才能运动。
1.物质和运动 固有
(1)运动的含义: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包括宇宙间所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 (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离不开运动,因为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不表现为一定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离不开物质.因为物质是运动的载体和承担者,精神的运动是人脑这种高度发展的物质的运动的表现,客观的物质运动(包括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社会的五种运动形式)的反映.在这个关系问题上,唯心主义的错误在于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脱离了物质谈运动;形而上学的错误在于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脱离了运动谈物质,或把运动归结为只有机械运动一种形式.
2、运动和静止
(1)静止的含义: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况,一是指一事物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没有发生某种特定的运动:二是指事物处于量变阶段而没有发生根本性 质的变化。
举例:改革开放使中国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变化。
2)承认静止的意义 运动从静止中找到量度;理解物质的多样性;区别事物,对事物进行确定的分析。
( (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及其意义:①对立统一关系、②绝对和相对的关系、③整体和局部的关系、④相互渗透的关系。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静止是局部的、暂时的、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不显著的变化,是运动过程中的某种稳定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坚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相统一的观点,反对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诡辩论观点,如说“人不能一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万物只是一阵风,瞬息即逝,无法捉摸,“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反对只承认静止否认绝对运动的形而上学不变论观点。
绝对与相对的概念。l、时间上:2、空间上:3、条件上.
什么叫“无条件”(,没条件”=“不受具体条件的限制”=“不论什么条件”
3、物质运动和时间、空间
(1)时空的含义:时空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时间是指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即一维性或不可逆性,空间是指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即三维性。
( (2)时空与物质运动是不可分割的。因为物质运动是客观的,所以时空也是客观的。承认时空的客观性是唯物主义观点,否认时空的客观性是唯心主义观点包括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和客观唯心主义观点。承认时空的客观性又否认时空同物质运动的联系的牛顿的“绝对时空”观点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时空与物质运动的不可分割的现代科学证明是非欧几何和爱因斯坦相对论.
(3)时空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时空的绝对性是指时空的客观性,物质运动与时空的不可分离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时空的相对性是指每一具体事物的具体时空是暂时的、有条件的、相对的,时空的具体特性随物质运动的状态的变化而变化。
(4)时空既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时空的无限性是指物质世界在时间上的无始无终、空间上的无边无际;时空的有限性是指任何一个具体事物的存在时间上是有始有终、空间上有边有际。无限性和有限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无限是绝对的永恒的,是对有限的超越,有限是相对的、暂时的;无限和有限又是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二、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
(一) 实践是人改造物质世界的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
1、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
( (1)实践是指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唯心主义把实践归结为精神活动,旧唯物主义把实践理解为生物适应环境的活动。——行
实践的涵义包括两层相互联系的意思:一是指实践只是人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以人为主体和以任何事物作为作用对象的现实活动的统一,是自主性和创造性相统一的活动;二是指实践是物质的、客观的、有感性的性质和形式,是同人的意识活动相联系又在人的意识之外存在的可感知的客观实在
(2)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人的存在方式同动物的存在方式是根本不同的。
动物是在消极地、被动地适应自然界的过程中维持其自身的生存,所以,动物的存在方式是本能活动。而人类只有积极地、主动地利用工具改造自然界,创造出所需要的生活资料,才能维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以实践构成了人的生存方式.
从人类生存的前提看 ’
从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看·’
从人的本质上看….
(二)实践的主体、客体和中介
l.实践的主体、客体、中介的含义
人在实践活动中人通过实践把自身之外的存在变成自己活动的对象、改造的对象。即变成自己的客体;与此同时人自己相对客体就成为主体.
(1)主体是指处于一定社会条件下,从事一定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作为具有社会性、实践性的人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因素。是物质的和精神的统一体、自然的和社会的统一体.主体按社会构成可分为个人主体、集团主体和社会主体。主体和主观这两个概念既相区别又相联系,主体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所以。它包括主观而不能归结为主观。
(2)客体是主体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客体是一种不以主体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作为客体的客观事物在成为客体的前后都具有客观性的特征。但客体和客观事物又有区别。客观事物只是潜在的客体。只有进入主体认识与实践领域时才能成为客体。客体同主体一样也是历史的范畴。有与人的历史活动相联系的三种基本形式:自然客体、社会客体、精神客体.
注意: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不是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
(3)实践的中介是指把实践的主体和客体联结起来的事物、中间物或桥梁,包括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手段的程序、方法等.实践活动是由主体、中介、客体构成的动态系统.
(2.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
马克思指出:“在生产中人客体化,在消费中.物主体化”。
(1)主体客体化:指人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本质力量转化为对象物。人通过实践活动.按照主体的要求和需要改造客观事物形成了自然界原来所没有的对象物.这种对象物是在人同自然界的相互作用中创造出来的。是人的体力和智力的物化体现。是实践活动的结果.
(2)客体主体化:指客体从客观对象的存在形式转化为主体生命结构的因素或主体本质力量的因素.客体失去对象化的形式,变成主体的一部分.人通过实践活动产生新的意识.也是客体主体化的一种表现.
3.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意义
(1)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是目的与手段、创造者与被创造者、能动者与受动者的关系,主体处于主导地位。客体成为,为我之物,。
(2)在实践过程中。主体一方面受客体的限定和制约。另一方面又不断打破限定。超越现实客体。这种限定和超越的关系。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
(3)实践使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使世界二重化(一分为二)为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是使它们分化与统一的基础.实践不仅具有认识论意义,更重要的是具有世界观意义.
(三)实践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
(l.实践的基本特征
实践不同于动物本能的被动的适应环境的活动。也不同于人的认识的活动,不论什么形式的实践都具有某些共同性的基本特征:客观现实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1)客观现实性即物质性:实践是物质的客观的活动,这是因为构成实践活动的要素包括主体、对象、手段,是客观的实践的结果是客观的实践的水平与发展都要受到客观条件与规律的支配,也是客观的.这说明,实践包含着精神活动,而不能归结为精神活动。
(2)自觉能动性即目的性:实践是在一定的意识或理论指导下的有目的地主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实践的过程和结果都要贯彻主体的一定的目的、意志、认识实践不是同主观活动无关的盲目的客观活动.这说明,实践不同于动物的无目的无思想指导的本能活动.
(3)社会历史性即社会制约性:实践是主体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的活动“受着社会条件的制约” 并随社会的变化发展而历史地变化发展。这说明,实践活动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
2.实践的基本形式实践的基本形式有生产实践、改造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
+(四)人对物质世界实践把握的主要环节
人把握物质世界的实践环节主要包括实践决策、实践目标的制定、实践的组织与管理、实践结果的检验。这也可说是实践活动过程的要素构成.
1,实践决策。实践决策是指人们在从事某一实践活动之前,根据自身的主观的需要和对客观可能性的认识,在思维中所作出的选择和决定。只有决策正确,才有可 能取得实践的成功.
2 实践目标的制定。实践目标是人们实践活动的出发点与归宿,是人们实践活动所追求的理想结果,是对理想结果的超前意识.人们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和对实践客体认识制定目标.目标可以是远期的或近期的、单一的或多样的.
3 实践的组织与管理.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按照实践目标,人们对实践中介包括工具、手段、人力、物力、财力等实施组织和管理,以获得最佳效能.
4 实践结果的检验.实践结果是实践活动完成后所引起的实践客体的变化,是在外部世界中以客观形式实现了的实践目标.实践目标是否正确以实践结果来检验,实践结果达到预期目标,说明实践是成功的,实践结果背离预期目标,说明实践是失败的.
(五)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及其与人的实践活动的关系
( v1.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 意识
(1)主观世界:指人的意识.包括人的意识的一切活动过程及其产物.
(2)客观世界:指人的意识之外的一切存在,即,物质的、可以感知的世界,包括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自骸存在不依赖人的活动而独立存在,社会存在形成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而又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3)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转化.通过实践的中介作用,两者是改造被改造、认识被认识的关系.通过实践改造客观世界,使主观世界的东西转化为客观世界的现实.在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主观世界又得到进一步的改造.获得新的思想、意识、认识、理论等.在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相互作用、相互转化、不断上升、不断扩展、不断深入.
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统一。
(2.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相互关系
(1)自在世界:指天然自然.是人尚未认识和改造过的自然界.它是人类世界产生以前的先在世界,世界上总有自在世界的存在。
(2)人类世界:指属人世界。是在人类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人化自然是指经人的实践改造过并打上人的目的和意志烙印的自然。人类社会是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总和.
(3)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区别:自在世界是独立于人的活动之外的客观存在,其运动和变化完全是自发的、盲目的:人类世界和人的活动不可分离.其表现为人化自然体现了人的需要、目的、意志和本质力量.人的社会关系则是人的活动的对象化
{4}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联系:两者都具有客观实在性;实践使自在世界分化出了包括人化自然在内的人类世界,使“自在之物”不断转化为,为我之物,;在人类世界中。自然与社会相互制约、相互渗透。自然成了社会的自然社会成了自然的社会.实践的世界观意义是指:实践不仅体现使世界二重化为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以及人类世界的形成上,而且还体现在人类世界即感性世界的不断发展中.
三、意识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一)意识对物质世界的依赖性和能动性
24(1.意识的起源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第一,人类是物质世界演变进化的结果,自从有了人类,才出现了意识。
第二,人类意识的产生有一个发展过程。经历了三个决定性环节:从所有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到低级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再到一般的动物感觉和心理。然后发展到人的意识.(列宁指出:“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反映的特性,这是合乎逻辑的”)
(2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意识的产生不仅仅是纯粹的自然的生理的过程,它是同人类社会一起出现的。作为人的意识产生过程。人的劳动起了决定作用:劳动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客观需要,并促进人脑的最终形成.劳动产生了语言,又推动人脑的复杂化和进一步完善.而劳动是社会性的活动。所以,意识是社会的产物“狼孩”没有意识从反面证明。意识永远是社会的产物.
25(2.意识的本质
(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与属性,即人脑是意识产生的物质条件和生理基础.
(2)意识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第一。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人脑不是意识的源泉,意识的源泉是客观世界.意识不论是正确还是错误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包括正确的反映和歪曲的反映人脑不能自己产生意识。任何意识都有其客观的“原型”,如神鬼之类,也都有其客观原型。
第二。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表现为意识形式的主观性、个体意识之间的差别性、意识的创造性。意识形式的主观性是在意识内容的客观性基础上产生的.
第三.意识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马克思说:“在黑格尔看来.思维过程.即他称为观念而甚至把它变成①独立主体的思维过程是现实事物的②创造主而现实事物只是思维过程的外部表现.我的看法则相反。《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暗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否认意识内容的客观性。否认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这是唯心主义观点;否认意识形式的主观性。杷意识解释为,如同肝胆分泌的胆汁的物质的东西”是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26(3.意识的作用
(1)意识能动性或主观能动性的含义:是指意识具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功能.就是说.它能反映客观事物并形成观念,从而指导实践,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2)意识能动性的表现:意识活动
①具有目的性、计划性。
②具有高度创造性。能创造出物质世界没有的东西.注释:物质世界所没有的东西是意识
③对人体生理活动的控制与调节
身体条件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基础.反过来意识活动能控制身体.
举例,辨证治疗。
前年考过的题目:
荀况:,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接,雷鼓在侧而耳不闻.”
④通过实践改造客观世界.即对客观世界改造的反作用.这是意识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意识能动性不仅在于通过实践形成正确思想理论。更重要的是以思想、理论为指导.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为现实,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中打下人类“意志的印记”.v列宁说:“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列宁所讲的“创造世界”,首先是指在意识中形成新的观念世界,然后通过实践.把观念世界变为现实世界即改造过的属于人的世界.这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观点。强调了意识创造性、能动性的观点而不是唯心主义观点.
27(14.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物质和意识是相互区别的,物质是客观存在,对意识具有先在性、根源性;意识是主观存在,具有派生性,物质不能代替意识,意识不能代替物质。两者又是相互联系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两个方面,即物质决定论和意识能动论的统一.马克思有句名言:“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
(1)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的起源、本质。也决定意识作用的产生、意识作用的大小,就是说,意识作用的发挥。一刻也离不开物质运动、物质条件和客观规律的制约作用。
(2)意识反作用于物质.这是指意识具有认识世界(意识和物质的同一性)和改造世界的功能。这是意识对物质的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
(3)通过实践,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毛》
28 5.意识和人工智能的关系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和能动性
(1)含义:人工智能是根据控制论的基本原理运用功能模拟的方法。制造电脑模拟人脑的部分功能.
(2)意识和人工智能的关系:
第一。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人工智能的本质是思维模拟,这种模拟在功能表现上代替甚至超过人脑的部分思维能力。它有效地延伸了人脑。放大了人的智力功能。和人脑功能相互联系、相互促进.这充分证实和深化了辩证唯物主义意识论.
第二人脑与人工智能有本质区别.
人脑功能是生理的心理的过程人工智能是无意识的机械的物理的过程:人脑功能具有自觉性人工智能没有自觉性:人脑功能具有想象力和创造性人工智能只有接受人脑的指令。不能自动提出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人脑功能具有社会性人工智能不具有社会性.总之,人工智能决不是本来意义的人的智能。正如恩格斯所说:“终有一天我们可以用实验的方法把思维“归结”为脑子中的分子的和化学的运动,但是难道这样一来就把思维的本质包括无遗了吗”?
(二)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
29 1.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不同哲学派别的对立 共性、本原
(1)一元论和二元论的对立。一元论主张世界有一个统一的本原。笛卡尔的二元论主张世界有精神和物质两个独立本原.否认世界的统一性。又认为物质和精神两个实体都是上帝创造的。最终还是倒向了唯心主义.
(2)唯物主义一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的对立.唯物主义一元论主张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的多样性统一于物质:唯心主义一元论主张世界的本质是精神。世界的多样性统一于精神.(如统一于”心”。统一于神等)
30 2.自然界的物质性与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自然界的物质性:是指自然界及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①自然界在人类存在以前就已存在了,自然界是人类社会产生和存在、发展的物质基础,这是客观的.自然规律与人的意志无关,是客观的。
②自然界的一切物质运动形式都是相互联系的。低级的无生命的有机界与高级的生物运动也是在一定条件下转化的,不存在支配生命运动的神秘的“生命力”或神秘的“造物主”的力量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是统一的物质世界中一种特殊的物质形态。
①地理环境、人口和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构成了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即社会存在,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②人类社会是更为复杂的物质运动形态。它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它的发展规律同自然界的发展规律一样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31(2 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1)世界是多样的。因为物质运动形式是多样的。各种运动的形式之间有质的差别。大千世界。林林总总。“万类霜天竞自由”表现的就是世界的多样性。而这种物质形态的多样性是相对的、可变的。体现了事物的个性.
{2}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是多样的.又是统一的。统一于物质,物质就是客观存在。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一书中.批评杜林的世界统一于存在的折中主义观点时。第一次明确指出:,虽然世界的存在是它的统一性的前提。因为世界必须先存在。然后才能够是统一的。v但是世界的统一性并不在于它的存在.在我们的视野的范围之外存在完全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而这种物质性不是魔术师的三两句话所能证明的。而是哲学和自然科学的长期的和持续的发展来证明的.”这说明.客观存在的现实世界是物质世界.①世界上存在的包罗万象的事物和现象都是物质的具体表现形态.②意识也不过是物质的产物和属性.③它并不能独立存在.④物质是世界上一切变化、发展的基础.正如列宁所说:“《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什么也没有而运动着的物质只能在空间和时间之内才能运动”》,
(三)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方法论意义》
恩格斯说:,原则不是出发点,而是研究的结果。”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石和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彻底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32这是四为:
1 世界统一于物质。是不依赖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尊重客观实际、认识客观实际,使我们的思想、认识符合客观实际.
2 物质世界在时空中运动、变化、发展,这就要求我们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使主观符合客观并实现历史的具体的统一.客观实际是变化发展的,因此,认识和实践也要从变化发展了的客观实际出发.
3 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这就要求我们认识规律.尊重规律。使认识和实践符合客观规律.
4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意义是既反对思想僵化,落后于实际,又要反对思想超越实际.
重点记忆
l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及其意义,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2 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观:实践及其主体、客体、中介的含义,实践的基本特征、基本形式、实践活动过程的主要环节,人类世界与自在世界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3 辩证唯物主义的意识观: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能动性.
( 4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 5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基础练习:
4,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著名诗句所蕴含的哲理是:毛在1958年
A 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主观性统一
B 物质运动的无限性和时空的有限性的统一
C 物质运动的多样性和静止的单一性的统一
D 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D)
10.人类生活的现实世界是
A 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
B 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统一体
C 自在自然和人化自骸的统一体
D 人类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人类社会关系的总和
注释:人类生活的现实世界实际上是人类世界,这里考的就是一个概念,应该选A
18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这段话表明人的意识具有
A,客观性
B,能动性
C.对象性
D.任意性
22.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是
A.承认世界多样的统一
B,承认物质对意识的根源性
c,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D,反对一切形式的二元论
注释,这里考的是方法论意义,A是一元论,B是唯物主义观点,c是正确的.
注释:这是反映意识对生理活动的控制性,控制性属于能动性,应选B.
4人的意识的主观性方面表现为
A.反映形式的主观性
a.不同主体的意识之间的差别性
c,对客观对象反映的近似性
D.对客观事物反映的超前性
F,对事物反映的虚幻性
注释:按照我们的教材是3点:意识形式的主观性、个体意识的差异性、意识的创造性.AB都没有问题,cDE都属于创造性的范畴,也没有问题.
5.鲁迅说过,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神思.所谓’天马行空,地挥写了.然而 他们写出来的却是三只眼。长颈子。也就是在正常的人体身上增加了眼睛一只.拉长了 颈子二三尺而已。”这段话说明人们头脑中的鬼神观念是
A头脑中主观自生的
B人脑对客观世界的歪曲反映
C人脑对鬼神的虚幻反映
D,可以从人世间找到它的原型
E人按照自己的形象塑造出来的注释:A错误,头脑不能主观自生概念,头脑只是个加工场,A是唯心主义的,B 正确,C错误,这里等于承认客观存在有鬼神,所以错误,
6.《传习录》记载:”先生(指明代哲学家王阳明)游南镇。一友指出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末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王阳明这一观点的错误是
A,把人对花的感觉与花的存在等同起来
B,把人对花的感觉夸大成脱离花的独立实体
c.认为人对花的感觉与花的存在具有同一性
D主张人对花的感觉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E肯定人对花的感觉的能动性
注释,反面出题,正确观点都是错误答案,CED都是正确观点.AB是正确答察
7.,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这一命题揭示了
A.观念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是对立统一的
B,在意识中体现了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C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D,观念的东西是对物质的能动反映
E没有被反映者,就没有反映
注释,ABDE对,错在c如果说人脑是意识的生理基础和物质条件,那么就是正确的.
8.,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一命题揭示了
A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B,意识是人脑产生的特殊物质
c.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D,观念的东西同物质的东西是具有同一性的
E反映者和被反映者是完全同一的
注释:A是错误的,B是庸俗唯物主义观点,CD符合题意要求,E错在完全两个字。
11 从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来看,“画饼不能充饥”,这是因为
A 精神与物质不具有同一性
B 精神对物质具有相对独立性
c 精神不能转化为物质
D 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不等同于事物自身
F 观念的东西不能代替物质的东西
注释:参考物质与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画饼”是意识的.A本身就是错误观点,C也是错误观点,DE是正确的.至于B.孤立的看B是一个正确的观点,但是这并非是“画饼不能充饥”的理由,所以不选B.
第3章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本章论述的是唯物辩证法的主要内容,回答世界的状态、世界怎么样,阐述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发展的规律。要掌握好这部分内容,首先必须从总体上理解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基本概念.
辩证法的含义。恩格斯说:“辩证法:不过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马克思说:“辩证法,对现存的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针对黑格尔提出的<“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 (著名命题,恩格斯指出:“按照黑格尔的思维方法的一切规则,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这个命题,就变为另一个命题:凡是现存的,都是应当灭亡的”。辩证哲学推翻了一切关于最终的、绝对的、神圣的东西;它指出所有一切事物的暂时性;在它面前,除了发生和消灭、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的过程,什么都不存在.它本身也不过是这一过程在思维着的头脑中的反映”.辩证哲学即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是唯物主义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与正确认识,是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辩证法,它既是世界观、方法论,也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形而上学的含义。形而上学在哲学的演变历史上有两种用法,在黑格尔之 前,形而上学(物理学之后)是指研究世界的本原或存在的理论即本体论的学 说,也就是哲学:从黑格尔开始,形而上学这一概念的第二种用法是指同辩证 法相反的观点和方法,即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否认矛盾的)观点和方法。 恩格斯指出:形而上学“不能把世界理解为一种过程,理解为一种处在不断的 历史发展中的物质”,形而上学者“在绝对不相客的对立中思维;他们的说法 是,‘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以外,都是鬼话.’在他们看来,一个事物 要么存在,要么就不存在;同样,一个事物不能同时是自2又是别的东西.,…看到一个一个的事物,忘记它们相互间的联系;看到它们的存在,忘了它们的产生和消失;看到它们的静止,忘了它们的运动;因为它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3(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发展观,它们之间的对立主要表现在:
(1)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
(2)发展观点和静止观点的对立:
(3)全面观点和片面观点的对立;
(4)承认矛盾观点和否认矛盾观点的对立,这是最根本的对立,是二者对的焦点,也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
两大基本特征: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
三大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对立统一规律.
一、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一)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从自然界、人类历史到人类的精神活动,都是普遍联系的.恩格斯指出: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从17世纪以来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不断地揭示和证明世界及其一切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1、联系的含义:是指一切事物和现象之间以及构成事物诸要素之间的互相影 响、互相作用和互相依赖.
2、联系的客观性:是指事物本身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它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的联系概念不过是客观存在的联系的反映。坚持联系的客观性是唯物主义的观点;否认联系的客观性,把虚幻的联系(如卜卦算命)强加 于客观事物,则是唯心主义观点。
3、联系的普遍性:是指联系是普遍存在的,每一个事物内部的各个要素、部分、方面及其发展的各个阶段、过程都是相互联系的,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而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联系,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任何事物都是统一联系之网上的一个部分或环节.坚持联系的普遍性观点是辩证法观点,否认联系和联系的普遍性观点是形而上学观点。17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和其他进步,现代科学和实践的发展都证明和进一步证明世界的各个领域之内以及各领域之间的联系是普遍存在的,没有任何孤立存在和能够孤立存在的事物
4、联系的多样性:
(1)是指联系的内容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直接的间接的,偶然的必然的,本质的非本质的联系等等.
(2)各种不同的联系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作用是不一样的,所以要求人们在实践中尽可能地把握事物各方面的联系,特别是本质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才能真正认识和驾驭事物。
5、联系的条件性:条件是指同一事物的存在和发展的有关要素的总和;联 系的条件性是指任何具体联系都依赖于一定的条件,条件改变了,联系的性 质、方向也随之改变.唯物辩证法的条件论观点包括:
(1)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
(2)条件是可以改变的;
(3)改变条件也是要有条件的,只有有条件这点才是无条件的.
4(6、联系与系统
事物的联系不仅具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条件性,而且具有系统性.
(1)系统的含义:系统是指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构成的具有稳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2)系统的基本特征及其意义:
①整体性:是揭示系统和要素或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这是系统的最基本特征或本质属性。整体性的观点是指整体和部分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①整体由部分构成,整体具有各部分所不具有的新性质新功能;②部分依赖整体,脱离整体的部分就失去它原有的性质和功能;③整体和部分可以相互渗遇、互相转化。整体性观点要求人们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要着眼于有机整体,整体的功能和效益是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同时在总揽全局的前提下,认识和处理好局部性的问题,以实现系统的最佳功能。
②结构性
③层次性
④开放性
(3)联系观点与系统观点的关系:联系的观点包含系统的观点,系统观点是对联系观点的丰富和深化。
(二)发展的永恒性和普遍性
1、事物的普遍联系和运动、变化、发展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运动说明(事物是变动不居的,标志变化的哲学范畴;变化说明事物不仅有量的增减,而且有质的飞跃;发展是指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前进性变化或不断更新的过程。事物的相互联系通过事物间的相互作用表现出来,而相互作用就必然引起事物原有状态或性质的变化即运动。事物的运动表现了事物的联系.事物的普遍联系和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只能在人们的认识中而不能在现实中把它们分开.在客观事物中,它们是不可分割的。由联系的永恒性和普遍性,必然得出发展的永恒性和普遍性.
2,发展和运动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运动包括宇宙间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既包括前进、上升的,也包括后退、下降的.而发展只是运动中的一种前进、上升的变化.承认运动即变化的观点并不一定是辩证法,如机械论、循环论只承认某种变化,只有承认发展才是辩证法。
((三)发展的实质是新事构不断产生和旧事物不断灭亡的过程新事物战胜旧事物,如毛泽东所概括的“新陈代谢”“推陈出新”、“除旧布新”,是宇宙间普遍的、永远不可抗拒的规律,
新事物是指合乎事物发展规律的、具有远大前途的事物,旧事物则是在事物发展过程中逐渐丧失其存在必然性的、日趋灭亡的事物。新旧事物区别的根本标志在于它们是否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新事物必然要战胜旧事物,是由新旧事物的本质特点和事物发展的辩证本性决定的.
(四)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唯物辩证法过程论的内容和意义
恩格斯说:“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即认为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 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其中各个似乎稳定的事物以及它们在我们头脑中的思想映象即概念,都处在生存和灭亡的不断变化中,在这种变化中,前进的发展,不管一切表面的偶然性,也不管一切暂时的倒退,终究会给自己开辟出道路”。
+(四)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唯物辩证法过程论的内容和意义
1、唯物辩证法过程论的内容
过程是指物质运动在时间上的持续性和空间的广延性,是事物及其事物矛盾存在和发展的形式.
(1)克服形而上学观点。形而上学“把自然界的事物和过程孤立起来’,其特有的局限性在于“它不能把世界理解为一个过程”,认为世界“是一个一成不变的事物集合体”。
(2)世界和一切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把世界理解为一个过程,就是,理解为一种处在不断的历史发展中的物质”。
(3)事物是作为过程而发生和发展的。在辩证法面前,“除了发生和消灭,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的过程,什么都不存在。它本身也不过是这一过程在思维着的头脑中的反映而已”.
(4)过程是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就一个事物具体过程而言是有始有终,有边有际的,就整个世界的发展过程而言是无始无终、无边无际的,“一切过程的常住性是相对的,但是一种过程转化为他种过程的这种变动性是绝对的” (毛泽东语)。
2、唯物辩证活过程论的意义
(1)坚持运用唯物辩证法过程论的观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反对形而上学的“不变论”与“激变论”,坚持阶段论,反对超阶段论.
(2)坚持新事韧必然代替旧事物的观点与方法.
(3)坚持对知识、真理的相对性,反对把知识、真理绝对化的观点.恩格斯指出,如果人们在研究工作中始终从“过程的集合体”这个“伟大的基本思想’观点出发,“那末关于最终解决和永恒真理的这个要求就永远不会提出了;人们就始终会意识到他们所获得的一切知识必须具有的局限性,意识到他们在获得知识时所处的环境对这些知识的制约性;人们对于还在不断流行的旧形而上学所不能克服的对立,即真理和谬误、善和恶、同一和差别、必然和偶然之间的对立也不再敬畏了;人们知道,这些对立只有相对的意义……·.
(五)规律是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规律的含义
(1)规律即客观规律亦称“法则”,指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中的本质的联系和必然的趋势.规律属于事物、现象之间普遍的本质和联系,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列宁说:,规律就是关系”,是“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规律与本质是同一程度的哲学范畴。但本质是指事物的内部联系,而规律是就事物的过程而言,指同一类现象的本质关系或本质之间的稳定联系。江泽民指出:,客观规律指向的历史结局,从总体上来说在其整个演化过程终结之前是不可能提前出现的,任何客观规律都是在历史的具体演进中逐渐地和愈来愈深刻地发生作用的。”
(2)科学规律又称定律,是指人们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的思维形式来表达的对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即对客观规律的科学概括和表述。例如,牛顿力学万有引力定律属于科学规律,就是对宏观物理世界的万有引力规律的正确认识.客观规律与科学规律是第一性与第二性的关系.
2、规律的特点
(1)既然它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所以规律具有本质性的特点.可见规律是,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
(2)既然规律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它具有必然性的特点,是事物发展确定不移、必然如此的趋势.
(3)既然规律是稳定的联系,所以它具有稳定性、重复性、普遍性的特点,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某种合乎规律的现象就必然重复出现。可见,稳定性就是规律的重复性,而稳定性、重复性也表明了它的普遍性。
(4)从本质性、必然性、稳定性可以推出,规律是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确定不移的秩序,所以它是客观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3、人的自觉活动与规律的关系——自觉
(1)规律是客观的,即不以人的意识、意志为转换的.坚持规律的客观性就是坚持唯物主义的观点,既反对了否认规律的存在和规律的客观性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又反对了承认规律同时又认为规律是某种神秘的“客观精神’所支配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2)规律是人可以认识的,人可以通过自觉的活动发现和认识事物发展的规律,也只有通过自觉活动才能认识规律,科学规律和客观规律具有同一性。这就在规律问题上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可知论,反对了唯心主义的先验论和不可知论.
(3)规律是可以为人所利用、驾驭的.人类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消极被动的、无能为力的。规律的必然性内容是人不能改变的,而规律的偶然性的表现形式则是多种多样的,因此,人们可以按照必然性的要求,改变或利用规律实现的形式来为人的目的服务.例如,“水往低处流”是万有引力规律的自发表现形式,按照万有引力定律的要求,人们给水一个比地心吸引力更大的力,水就人往高处流.从水力发电到人造地球卫星、宇宙飞船,都表现了人类对规律的认识和利用.人们虽然舵利用规律,改变规律起作用的条件、实现的形式,但决不能随心所欲、为所欲为。
(五)规律是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骸趋势
规律的必然性、客观性要求人们在实践中不能从事违反规律要求的活动,但是,人类在自己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难以避免也经常做违背规律的事情,所以就会在实践中遭受挫折,达不到预期的目的.人们通常说的’客观规律不能 违背”,只能理解为人们不要去做违背客观规律的事情,如果违背了客观规律就一定会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而不是说人们不能或不会违背客观规律.人们要在规律面前增加自觉性、减少盲目性,就要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勤于思考、努力学习、不断总结,自觉地认识和利用规律。
( (六)现象和本质
现象和本质是揭示和反映事物的内在根据和外在表现之间的关系的一对哲学范畴
1、含义:现象是指事物的外部联系、表面特征、外在表现.现象可区分为真象和假象,真象是从正面直接表现本质的现象,假象是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的现象,都是客观存在的,假象不同于主观范畴的错觉.本质是指事物的根 本性质,是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这是由事物内部所固有的特殊矛屑 所决定的.
2、关系: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①两者的对立表现为,现象是表面的可感知的,本质是内在的,只能靠抽象思维把握;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丰富的生动的,本质是共性的、普遍的、深 刻的;现象是多变的,本质是稳定的.
②两者的统一表现为,任何事物都是现象和本质的统一,本质决定现象,现象表现本质,如列宁所说,·本质在表现出来;现象是本质的’。就是说,任何现象都从不同程度表现本质。
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 (七)必然和偶然的辩证关系
1、含义:必然性是指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合乎规律的、一定要发生的、确定下移的趋势.必然性产生于事物内部的主要矛盾、根本矛盾,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支配地位,是一定要贯彻下去的趋势,决定事物发展的前途和方向.偶然性是指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不一定要发生、
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趋势.偶然性产生于事物次要的和外部的原因,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的必然过程起着促进或延缓的作用,使发展的趋势具有这样或那样的特点和偏差。
2、辩证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两者的对立如上述含义不同、地位不同、作用不同、稳定持久的程度 不同;
(2)两者的统一表现为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转化,必然性通过大量偶然性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补充和表现形式,偶 然性的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偶然性受内部必然性的支配;
(3)由于事物范围广大,发展无限,所以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1)掌握必然性是科学认识和实践的基础,认识必然和利用必然才能获得自由.
(2)重视偶然,利用有利的偶然、机遇,避免不利的偶然、机遇,通过偶然掌握必然.宣称,“偶然性是科学的敌人”是形而上学观点.
(3)坚持辩证决定论,反对唯心主义非决定论与机械决定论.
实例:,非典”的例子。
,九 一一’的例子。
二、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肯定和否定及其关系
(一)事物存在的质、量、度
l、质及其认识意义: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一种内在规定性.一事物的质和该事物具有直接同一性,即事物总是一定质的事物,质总是一定事物的质.质和属性不可分割,属性是事物的质的外在表现,是一物与他物在相互关 系中表现出来的质.质和属性都是多样的.认识事物的质是认识事物的起点和 区分量的前提.
2、量及其认识意义:量是事物所固有的可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量和事物不具有直接同一性.认识事物的量是对事物认识的深化和精确化,获得对事物质的清晰准确的认识,对实践进行准确的指导.科学研究中,定性是定量的基础,定量是定性的精确化.
3、度及其认识意义:度是事物保持其质的量的限度,是质和量的统一,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认识事物的度才能准确认识事物的质,以做到,胸中有数”,才能在实践中掌握适度原则,防止“过”与“不及”,避免,左”与右的错误.
(二)事物发展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关系
l、量变和质变的含义与形式
(1)量变的含义和基本形式:量变是指事物量的变化,即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动,表现为微小的不显著的变化,体现事物的连续性。量变的基本形式包括单纯数量的增减和构成事物的成分的结构变化.
(2)质变的含义和基本形式:质变是事物性质的变化,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表现为根本性的、显著的突变,这是对原有度的突破与超越,是事物连续和渐进的中断.质变的基本形式包括焊发式飞跃和非爆发式飞跃.
3(2、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意义
(1)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状态和形式,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转化和相互渗透。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连续性和间断性的统一.
①相互转化:由量变到质变,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即量变不仅是质变的前提、基础,而且决定质变的性质和方向;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即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即超越度必骸引起质变.由质变到量变,质变体现在巩固量变的成果并进一步引起新的量变.质变在事物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只有质变才能使新事物代替旧事物,体现和巩固量变成果,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②相互渗透:量变和质变都不是纯粹的,量变中有部分质变,包括阶段性部分质变(事物根本性质末变,比较次要性质发生变化)和局部性部分质变(事物全局性质末变,个别部分性质发生变化),质变中有量的扩张。
2、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意义
(2)这一辩证关系原理或量变质变规律的重要意义
①在理论上坚持量变和质变的辩证统一观点,反对把量变和质变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的,激变论”和庸俗进化论的形而上学观点。
②在政治上反对”左”右颅机会主义.
③在实践上既要重视量变又要重视质变.因为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 和质变的统一.
(三)事物发展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辩证关系——方向道路
事物发展过程的肯定因素(方面)和否定因素(方面)
l、含义:肯定方面是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否定方面是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当肯定方面在事物的变化发展中处于优势和主导地位时,事物 保持原有的性质和自身的存在,一旦否定方面取得支配地位,事物就转化为自己的对立面,达到自我否定,实现质的飞跃、矛盾的转化和解决、
2.关系:两者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既相互对立、相互排斥,又相互依 赖、相互渗透.肯定中包含着否定,在一定意义上肯定就是否定;否定中包含肯定,在一定意义上否定就肯定.马克思指出:,《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有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
4( (四)辩证的否定观(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1、原理: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即事物①内部矛盾发展的结果,是事物②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③是扬弃即克服和保留的统一、非连续性和连续 性的统一、包含着肯定因素的否定.
2、意义:
(1)坚持辩证否定观,反对形而上学否定观.形而上学否定观从否定矛盾 出发,认为否定是外力强加的外部否定,不承认否定是事物发展和联系的环 节,把肯定和否定绝对地对立起来,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
(2)坚持辩证否定观,对一切事物都要有科学分析态度,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在对待文化遗产问题上应采取批判继承创新的态度,不能 全盘继承和全盘抛弃.
( (五)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否定之否定规律
l、规律:事物变化发展的方向和道路是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循环往复的前进过程.这一规律从内容上是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从形式上看,事物变化发展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这一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特点是上升性或前进性、周期性或曲折性、回复性或回归性的统一。这一规律表明,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总趋势是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在曲折中前进.
2、表现——事物发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的事例
(1)大麦粒—植物—大麦粒或种子—植株一新种子
(2)天体演化的形成一破灭—形成
(3)宏观物体的吸引一排斥一吸引
(4)化学元素的化合一分解一化合
(5)生物运动的遗传一变异一遗传,同化一异化一同化
(6)独立经营的劳动者一剥夺劳动者一剥夺者披剥夺
(7)自发平等一不平等一新的平等即压迫者被压迫(卢梭观点)
(8)原始公有制一私有制一新的公有制
(9)生产—消费—生产
……
(17)人们认识的过程:感性具体一思维抽象—思维具体
(18)现实性一可能性一现实性,现实一理想一现实
3、意义:
(1)坚持事物变化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辩证法,反对循环论和直线论的两种形而上学观点。
(2)在革命和建设事业中,要坚定信心,准备走曲折的路,前途光明,道路曲折.
7-4
(三、对立统一规律
(一)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特别是揭示了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因;
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彻于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
3、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4、对立统一规律体现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
(二)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1、矛盾及其基本属性
( (1)矛盾的含义: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范畴是辩证矛盾、客观矛盾,是指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逻辑矛盾是指人们在思维中使用概念、判断所发生的不合乎逻辑规则的相互冲突,这是应当 排除的.
( v (2)矛盾的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
①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相互贯通有多种表现方式,主要的是相互转化(一定条件下)或相互渗透.概而言之,同一性有两个含义,一是共居,指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共处一个统一体中,失去一方,另一方也不存在;二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②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的相互排斥、相互冲突、相互否定、相互离异的趋势.
同一性和斗争性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斗争性是同一性的基础,同一性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是包含差别和对立的同一,同一性必然为斗争性所制约,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离开 同一性的纯粹斗争性,斗争性也总是和同一性相联结.
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区别的
同一性是相对的,是指同一性的存在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因为矛盾的 对立双方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如果相互依存的条件改变了或不存在了,那么双方的依存关系就会破裂,旧的同一性就会转化为新的同一性。如果同一性是无条件的、永恒的,那么事物就不可能有变化发展,永远的处于静止状态。 斗争性是绝对的,是指斗争性的存在是无条件的、不间断的、永恒的.因为运动和发展是绝对的,而运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来自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的斗争性,这说明,矛盾斗争性虽然也受条件限制,但是它能打破这种限制,把发展的趋势贯彻到底.
(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又是相互联系的列宁指出:,在(客观的)辩证法中,相对和绝对的差别也是相对的.对于客观的辩证法来说,相对之中有绝对.对于主观主义和诡辩论来说,相对只是相对的,是排斥绝对的。’这说明同一性和斗争性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斗争性是同一性的基础,同一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是包含差别和对立的同一,同一性必然为斗争性所制约,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离开同一性的纯粹斗争性,斗争性也总是和同一性相联结.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坚持矛盾的观点,坚持相对与绝对相统一的观点,就要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反对把斗争性和同一性相割裂的形而上学观点要么只在绝对同一中思维,认为事物只有和自身同一,永久不变;要么只在绝对对立中思维,脱离了同一看对立,认为对立就是势不两立、绝对分明、绝对否定、排斥一切。
举例:江泽民与布什、克林顿的谈话;回到国内的报告.
交朋友。
周总理在万隆会议.
(v (三)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源泉
]、理由与根据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它是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灭亡的内在依据,矛盾着的双方又同一、又斗争,双方力量此消彼长,不断变化.一旦力量对比发生根本变化,双方地位便发生转化,于是新矛盾取代旧矛盾,新事物战胜旧事物,这就是由事物内在矛盾引起事物发展的实在过程.也就是列宁所说的对立统一规律“提供理解一切现存事物‘自己运动’的钥匙’的理由.
举例:战争中的敌我双方.
v ( 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的表现
(1)矛盾的同一性使对立面相互依存,在相互依存的统一体中得到存在和发展,使对立面相互作用,相互汲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促进中各自得到发展,使对立面相互贯通,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一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2)矛盾的斗争性推动事物量变,推动事物的质变
3、矛盾转化及其条件
(1)矛盾转化的含义:是指矛盾双方走向自己的对立面,是事物具体矛盾的解决,新矛盾代替旧矛盾,既是矛盾同一性的最高形式和最终确证,又是矛盾运动的最重要表现.
(2)矛盾转化是有条件的,任何矛盾的转化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自然界的矛盾转化及其条件是自发的,而在人类世界中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中,解决事物矛盾的转化,都需要研究矛盾转化的条件并创造一定的条件.
(v 4、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变化发展过程的地位和作用
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说明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内因,外因也不可少.
(1)含义:内因指一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是指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外部矛盾.
(2)内因和外因的关系: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内因和外因的作用是不同的又是不可分的,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内因和外因的统一,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和第一位原因,外因是事物存在和变化发展的必要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3)原理的意义:在理论上是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统一的观点;反对把两者作用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的形而上学观点,否认内因作用而只承认外因作用的,外因论”观点,或否认外因作用的观点.在政治上实践上这一原理是党的独立自主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在革命和建设中既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主的方针,又要实行对外开放、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以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反对盲目引进、照抄照搬和一概排斥外援的态度.
举例:同样的老师和不同的学生
(四)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 1、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的含义和意义
(1)矛盾普遍性原理及意义.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处处有矛盾和每一事物变化发展中自始至终都存在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承认矛盾普遍性是坚持彻底辩证法的前提,坚持矛盾普遍性原理要求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
(2)矛盾特殊性原理及意义.矛盾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所含的矛盾及其各个方面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坚持矛盾特殊性原理就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认识事物矛盾特殊性是科学认识的基础、科学划分的依据、正确解决矛盾的前提.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指出:,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关系,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这一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1)相互区别:矛盾的普遍性是事物的共性,是无条件的即绝对的,矛盾的特殊性是事物的个性,它的存在是暂时的有条件的即相对的;共性比个性深刻,个性比共性丰富.
(2)相互联系: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共性寓于(存在于)个性之中,一般只在个别中存在,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任何个别都是一般(列宁语,都是一般就是含有一般的意思);个性体现共性,都同共性相联系而存在.
(3)在一定条件下(场合的不同)可以相互转化.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1)在理论上坚持辩证法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反对割裂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形而上学观点,如公孙龙的“白马非马’的观点,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
13、中国古代的哲学家公孙龙提出的“白马非马’的命题,其错误是割裂 了事物的
A、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B、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C、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D、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E、抽象和具体的关系
,白马非马”的两个含义:
“白马’不同于“马”
“白马”不是“马”
答案,ABDE A=B B=D D=E
整体和部分不同于共性和个性.
(2)在认识上坚持从特殊到普遍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
(3)在政治上这一原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哲学基础.中国特色是个性,社会主义是共性,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共性和中国的个性的统一,是这一原理的具体运用.
举例:我们的改革.
认识同学.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五)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v 事物存在的矛盾以及矛盾发展是不平衡的,有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之分,这称之为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原理
1、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含义、关系和意义:主要矛盾是指在事物多 种矛盾所构成的体系中对事物发展起着领导、决定作用的矛盾,规定或影响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非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则是处于从属地位和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相互区别、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这一辩证关系原理在认识和实践上,坚持分清主次,学会抓中心、抓重点、抓关键并兼顾其他.这一原理是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系列”两手抓”的重要理论依据.
举例:民主革命中的各种矛盾。
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含义、关系和意义: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矛盾双方中起主导作用的方面,矛盾的非主要方面是指处于从属地位、不 起主导作用的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两者是对立统一关系,相互区别、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这一辩证关系原理在认识和实践上,坚持分清主次,分清本质和现象、主流和支流.这一原理是分析一对矛盾(不是多种矛盾关系)如改革中的成绩与失误,科学发展的正面作用和负面影响,伟人的功与过等的理论依据.
两个解释: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准确的。
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非主要方面决定的’——不正确的。
举例:如何看待共产党.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主题.
3、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原理的意义:坚持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相 统一的观点和方法,坚持两点论,反对一点论;坚持重点论,反对均衡论,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是贯彻和体现了这一观点和方法.
( (六)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矛盾观及其现代意义
1、在中国,有着丰富的关于矛盾的辩证法思想.如《易经》中的“一阴一阳之谓道”,把阴阳矛盾看作是变化发展的根本之道,春秋史墨的“物生有两’,孙子的·奇正相生”的军事辩证法,五行论“相生相克·理论,老子的“相反相成”,反者道之动”的思想,王充的“同气相成,殊气相革”观点,王安石的万物“皆各有耦”,“耦之中又有偶”,朱熹认为万物“无独必有对’,“万物皆有两端’,张载的“一物两体”,“动非自外,王夫之的“荣枯代谢而弥见其靳’的新陈代谢思想等都是对矛盾、辩证法的深刻理解与表述
[重点记忆]
1、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区别;
2、事物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规律,包括:
(1)事物的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的含义与相互关系;
(2)事物发展的实质;
(3)唯物辩证法过程论的内容和意义;
(4)规律的含义、特点以及人与规律的关系;
(5)现象与本质的含义、关系及其意义;
(6)必然性、偶然性的含义、关系及其意义.
3、事物发展过程的量变质变规律,包括·
(1)质、量、度、量变、质变的含义;
(2)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4、事物发展过程中否定之否定规律,包括:
(1)肯定、否定的含义与辩证关系:
(2)辩证的否定观及其方法论意义:
(3)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内容、形式以及重要意义.
5、对立统一规律,包括:
(1)矛盾的含义、矛盾的基本属性的含义、关系及其意义:
(2)矛盾是事物发展动力的理由、表现、矛盾转化的含义与条件、内因 与外因的辩证关系与意义;
(3)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矛盾观及其现代意义.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
(5)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
(二)不定项选择属
l、唯物辩证法就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因为它
A、认为凡是现有的都是应当灭亡的——恩
B、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从其暂时性方面去理解和对待——马
C、认为事物发展只有间断性,没有连续性——x
D、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马
E、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X
答案:ABD
2、在下列命题中,属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观点是
A、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列:
,是黑格尔认识论,也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B、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在内容和形式上是同一的
C、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
D、一切质变都优于量变
E、事物的发展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选ACE.
问题:,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选不选?
——唯物主义观点,不是辩证法观点.
12、西周末年思想家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它平它谓之和,故能丰长而韧归之”.这里所包含的辩证法思想有
A、矛盾的同一是包含差别的同一
B、对立面的统一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c、不包含内部差别的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D、矛盾的一方只有克服另一方才能达到统一
[、事物是由不同方面、不同要素构成的统一体
(1)这个题考什么?唯物辩证法之对立统一学说之矛盾.
(2)矛盾的含义、作用是什么’
(3)出题的意义,既是中国古代的优秀思想,又有现实的意义和背景.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
对文言文的解释:不同的事物相互作用在一起,就是“和’.,和’就可以生成新事物。如果只有一种东西,就不能继承和发展.以,和”来指导生产,就可以“风长”.
选ABCE
第4章 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从广义上讲,是指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从狭义上说,是指把唯物的、辩证的世界观贯彻于认识论中,即唯物辩证的认识论,也就是 本部分要讲的内容。
它的特点(也即对认识论的突出贡献)是
(1)把科学的实践观引进认识论;
(2)把唯物辩证法贯彻到认识论.
由此可推出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反映论。它以实践为基础来解决主体和客体、理论和实践、主观和客观这三种关系或三对矛 盾.基本观点是以毛泽东《实践论》中所表述的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真理绝对性与相对性相统一、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相统一(包括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相统一)以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相统一的观点。
主要掌握的原理是,
(1)实践第一的原理;
(2)认识发展规律的原理;
(3)真理发展规律的原理.
一、认识的发生和本质
(一)在认识论问题上不同哲学派别的对立和区别
1、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对立
(1)前提或基础即世界观不同,前者是唯物主义,后者是唯心主义.
(2)核心不同,前者是反映论,认为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后者是先验论,认为认识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的东西,如”理念论”,灵魂回忆说”,“生而知之”,“天赋观念”,“理性为世界立法’等.
(3)认识路线(顺序)不同,前者是从物到感觉和思想,后者是从思想和感 觉到物.
2、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1)可知论 它的含义是承认人们能够认识并正确认识客观对象,即承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主张可知论的哲学家包括一切唯物主义者和彻底唯心主义者,如费尔巴哈和黑格尔.
(2)不可知论,它的含义是否认人能够认识并正确认识客观对象,怀疑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怀疑科学知识的客观性和可靠性,即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不可知论的主要的著名代表人物是休谟和康德.
(3)辩证唯物主义的可知论是彻底的科学的可知论,它认为世界上只有未知之物,没有不可知之物,人的认识能力没有原则上不可逾越的界限,只要通于实践和勤于探索,任何客观事物的奥秘终究可以被认识.对不可知论的最令人信服的驳斥是实践.
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原则区别
(1)它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把实践作为全部认识论的基础,指明认识是主体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否认实践作用,把人的认识生物化、自然化的缺陷,即离开人的社食性、离开了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
(2)它把辩证法贯彻于反映论,科学地说明了人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揭示了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克服了旧唯物主义把认识直观化、凝固化、片面化的形而上学的缺陷.
(3)由上面可知,和旧唯物主义相比,它是彻底的科学的反映论.它以实践观和辩证法则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只是从客观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的狭义性、机械性、直观性、被动性的缺陷。
(二)实践是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
人类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在实践和认识的相互关系中,实践是认识的现实基础,其含义如下:
( 2、从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看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因为实践是连结主体和客体的桥梁或中介,只有通过实践,主客体才会相互接触、相互作用,使主体获得对客体的认识.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源,和”流”的关系,它们都来自实践.所以说:一切真知都是源于实践.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的需要推动认识的产生和发展,因为实践不断为认识提供新课题;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手段;实践不断增强人们的认识能力,从而推动认识的发展.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④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人类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在实践中产生的认识必须目到实践中指导实践服务于实践,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三)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 l、认识的本质:
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或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 对认识的本质问题,以往的不同哲学派别有着不同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以往哲学的合理思想,以实践为基础,从正确处理实践与认识、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关系中界定认识的本质.
2、对认识的本质的规定的理解:
首先,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来源,认识既不是“生而知之’、主观自生,也不是直接来源于客体,而是通过主体能动地改造客体的实践活动中获得。正如恩格斯所说:,人的思维的晕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
其次,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原则,认识是对客体的反映或摹写,即认识是以客体为原型的,认识一定含有反映或摹写客体的内容.
第三,认识对客体的反映是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特征,包括一定的选择性、重构性,而不是简单的、直撞的摹写.
(四)认识主体在反映中的创造性
(五)反映与信息、选择、重构的关系
l、反映与信息的关系.
首先,相互区别,二者的含义不同。
(1)反映的含义:广义地说,反映是指物质固有的特性,即一事物和他事物发生相互作用时,以自身的变化再现他物的某些特点。狭义地说,通常指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而使人以观念的形式对客体及其规律和特性的摹写、复制和再现,(把认识看作是客观实在的反映是唯物主义反映论,是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最重要原则和核心.唯物主义反映论有辩证反映论和形而上学反映论的区分.)
(2)信息的含义:信息是同世界的物质过程、能量过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普遍现象,它是系统内部和系统之间相互联系而实现和保留的某一事物形态、结构、属性和含义的表征。
其次,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第三,选择与重构是反映能动性的具体表现,它们所揭示的正是主体对客体信息的能动反映.
总结:哲学派别认识主体认识客体相互关系
唯心主义:精神精神创造物,创造被创造
旧唯物主义人(抽象的、生物学):客观事物,反映被反映
辩证唯物主义人(社会性、实践性)·改造和认识对象,改造被改造,反映被反映
( v (六)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与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l、实践决定认识.即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认识的最终目的.
2、认识反作用于实践.首先,这是由实践的本性决定的,实践是能动的、受意识支配的,这决定实践不能离开认识的指导;其次,这是由认识的特性决定的,认识的活动及其成果具有相对独立性,它一经形成,便能反作用于实践; 再次,认识反作用于实践基本的有两种情况·一是先进的、正确的认识指导实 践,能使实践达到预期的效果,促进人类世界的进步与发展;二是落后的、错误的认识指导实践,就会对实践产生消极的甚至破坏的作用,破坏人类世界的进步与发展.
3、认识对实践的能动作用,充分体现在作为认识的高级形式的科学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上.首先,科学理论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正确认识,它可以而且应该走在实践的前面,指导实践活动的进程;其次,科学理论能预见未来,端正实践的方向;再次,科学的理论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推动人们在实践中创新,正如列宁所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
(七)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及其现代价值概括起来有四个问题:
(1)先后;
(2)分合;
(3)轻重;
(4)难易.
(七)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及其现代价值
l、中国古代知行观,从孔夫子到孙中山,对知行观有深刻的见解.
(1)唯物主义知行观.
①荀于的知行观:以行为出发点,并以行为最后归宿,把行看作是比知更为重要:,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这在一定程度上认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目的.
②工夫之的知行观,·知也者,固以行为功者;行也者,不以知为功者也.行焉,可以得知之效也;知焉,未可得行之效也.’其哲学含义是认识依赖于实践,实践才能使人们的意图获得成功,事情的成败关键在于能否力行;实践能使人们的认识取得客观效果,而认识本身则不可.
①孙中山特别重视知与行的关系,认为人类认识是在“以行而求知,因知以进行’,“行其所不知以致其所知’,“因其已知而更进于行”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的,这已接触到知与行的唯物论与辩证法.
(2)唯心主义知行观.
孔子的“生而知之”论和孟子的“良知良能”,“不学而能”论,表现出把认识看作是脱离经验、脱离实践的“先验论’倾向,是一种割裂知行辩证关系的唯心主义观点.二程(程颢、程颐)、朱熹的“知先行后’论,其观点内容是知在先,且知不依赖于行.其错误是把知与行分离,以理为认识最高对象的客观唯心主义.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其观点内容是“知是行的主意,知是行的功夫,行是知之始,行是知之成’。由于王阳明的行并非客观实践,而是一个主观的范畴,所以其错误是知行混合、以知代行的主观唯心主义知行观.
二、认识的发展过程
(一)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辩证关系
l、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 (1)感性认识:它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通过感觉器官所获得的认识,有直接性、具体性的特点,有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是认识的初级阶段.
(2)理性认识:它是在人们感性认识基础上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有间接性、抽象性的特点,有概念、判断、推理三种主要形式,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低级和高级的关系
(1)两者对立和区别是含义、特点、形式、地位不同,所以“熟知不等于真知’,“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
(2)两者的统一和联系
首先,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或理论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唯物论;
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辩证法,因为认识的真正任务是达到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才能有效地指导实践活动;
再次,两者是相互渗透的,感性认识包含理性认识,这是因为感性认识要用概念等理性认识的形式来表达和在理性认识参与下进行,现代科学哲学中所谓“观察渗透理论’的命题,也说明人总是以历史的文化为背景进行观察的.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
(1)在理论上批判哲学史上的“唯理论”和“经验论”.
,唯理论”否认感性认识的重要性,片面夸大理性认识的作用,认为只有理性认识才是可靠的,它不依赖于感性认识。
,经验论”则否认理性认识的重要性,片面夸大感性认识的作用,认为只有感性认识才是可靠的,不必上升到理性认识.
唯理论和经验论都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分.
( v (2)在实际工作中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教条主义者夸大书本作用,轻视感性经验,把马克思主义当作僵化的教条,犯了类似“唯理论’的错误。经验主义者片面夸大经验的作用,轻视科学理论,把局部经验当作普遍真理,犯了类似,经验论’的错误.这两种主观主义的错误既是唯心主义又是形而上学.
例:按图索骥.
九方皋相马.
(二)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l、认识的真正任务是达到理性认识
2、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
(1)要有丰富的感性材料.,只有感觉的材料十分丰富(不是零碎不全)和合于实际(不是错觉),才能根据这样的材料选出正确的概念和论理来.”
(2)要经过辩证思维的加工。,要完全地反映整个的事物,反映事物的本质,反映事物的内部规律性,就必须经过思考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夫,造成概念的理论的系统,就必须从感性认识跃进到理性认识.”
(三)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能动飞跃
( l、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认识的需要和要求,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修正、丰富和发展.
(2)实践的需要和要求,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才能指导实践、服务于实践,实现改造世界的目的.
2、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
(1)指导实践的理性认识应当或尽可能是正确的.
(2)要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3)理论回到实践中,必须为群众所掌握。
(4)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手段.
(四)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l、含义:理性因素是指认识的和逻辑的因素,非理性因素是指人的非认识、非逻辑的因素,如情感、意志、幻想、灵感等.
(四)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2、作用:
(1)理性因素在人的认识过程中起主要的、主导的作用,因为人是一种有理性
的社会动物.它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指导作用、以科学理论对现象做系统说
明的解释作用、以科学理论为依据的预见作用‘
(2)非理性因素对认识的发动与停止、主体认识能力的发挥与抑制、认识运动的飞跃上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一,动力作用.
第二,诱导作用.
第三,激发作用.
例:学习。
(五)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 l、认识运动的反复性
(1)含义:认识运动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的不断反复的过程,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要经过多次反复,以达到预期的结果为标志,才算完成.
(2)理由:一是认识要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是指客观事物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人们的认识也受到一定条件和科技发展水平的限制;二是认识要受到主观条件的限制,包括认识主体的精神肉体状态和能力(如观点、方法、知识水平等方面)、努力程度的限制.
2、认识运动的无限性
(1)含义·认识运动是无限发展、没有终点的.
(2)理由·作为实践和认识的对象的物质世界及其发展是无限的,实践是无限的,因而认识就是无限的.人类的认识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阻的,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
(六)认识和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l、含义:是指人们的认识和客观过程的符合是一定的具体历史条件下的符合,是在社会实践发展的一定的具体历史阶段上的符合.不能脱离具体的历史条件静止地、抽象的看待二者的统一.
2、理由:由于客观事物本身的复杂性及其发展过程的无阻性,人的认识主观和客观条件的限制,特别是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正如毛泽东总结的认识发展的规律,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 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例:牛顿力学.
3、认识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重要意义
(1)坚持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割裂两者统一的唯心论和形而上学的错误。
(2)坚持尊重群众的实践,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党的群众路线的认识路线.认识辩证运动的原理是无产阶级的群众路线的重要哲学基础.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实践和认识的主体.认识在实践中产生、检验、丰富、发展并指导和服务于实践,就是认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所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党的群众路线是一致的.
+(七)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1、理论创新是实践创新的总结概括,理论创新要以实践创靳为基础和目的。是为理论创新总是和实践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联系在一起,而且要最终服务于实践创新.
2、理论创新在实践创新基础上也有前瞻性,可以指导和推动实践创新。毕竟理论是实践的先导,正确的理论创新帮助人们认识规律,端正实践方向,指 导实践进程.
三、认识的真理性及其检验标准
(一)真理及其客观性
1、真理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是符合客观事物和规律的认识。
2、真理的根本属性是客观性.真理同任何认识、意识一样,都是内容的客观性和形式的主观性的统一,但真理的根本属性是客观性.真理的客观性即客观真理有两层含义。首先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中含有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真理是正确地揭示了客体的客观内容,不合有同客观实际相违背的主观成分,具有真实的客观内容;其次是指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一社会实践也是客观的.
( (二)真理是具体的
列宁指出:辩证法的基本原则是“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
真理是具体的是由真理的客观性所决定的,是指任何真理即主观同客观的一致都是在特定条件、范围的限定下,主体的认识同特定对象的一致或符合.如果超出了这些具体限定,正如列宁所说,“只要再多走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真理是具体的原理的内容和要求是:
(1)真理是有条件的,离开了具体的时间、地点、条件,抽象地谈论真理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2)真理是全面的,是事物多方面本质规定的综合,片面地谈论真理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3)真理是历史的,是一个过程,静止地谈论真理是形而上学观点.
(4)真理是具体的,和真理是一元的是一个意思,即在同一时间、地点、条件下,人们对同一事物的真理性认识只能有一个,不因人而异.
1、坚持真理客观性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反对唯心主义真理观.唯心 主义以各种不同方式宣扬主观真理论,否认认识和真理的客观内容,如认为真 理是思想形式、多数人承认的就是真理、有用就是真理、圣人之言是真理等,坚持真理是具体的观点,反对抽象地谈论真理的唯心主义与形而上学的真理观.
例:朱镕基总理.
2、真理和谬误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首先,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的,两者有着原则的界限,前者是正确认识,后者是错误认识,在一定范围内的对立是绝对的.两者是不能相互包含的.
其次,真理和谬误同属认识范畴,两者又是统一的。一方面,真理和谬误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这是真理发展的一个规律.另一方面,真理 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例:恩格斯:真理与谬误的说法.
,燃素说”.
(三)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
1、同一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是真理的绝对性和真理的相对性
(1)真理的绝对性或绝对真理的含义有三个方面
一是任何真理都有其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即承认真理的客观性。
二是指人类的认识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每一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对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即承认世界的可知性.承认世界的可知性,也就必然承认绝对真理.
三是从真理的发展来说,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因此,承认认识发展的无限性也就必然承认绝对真理.
(2)真理的相对性或相对真理的含义是指正确认识的有限性
一是从认识广度上说,任何真理都只是一定范围的正确认识,有待扩展;
二是从深度上说,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事物和规律的近似的正确认识,有待深化;
三是从进程上说,任何真理都只是对事物发展的一定阶段的正确认识,有待发展.
(v 2、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1)相互联结、渗透,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任何相对真理中,都包含有绝对真理的颗粒;绝对之中有相对,相对是绝对的一个成分,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无数相对真理之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2)辩证转化,真理是由相对不断走向绝对的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任何真理都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的一个环节,这是真理发展的又一个规律.
3、这一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
首先,树立坚持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态度。马克思主义作为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因此对它的科学态度就是坚持和发展的统一,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江泽民指出:,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其次,反对形而上学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真理观。绝对主义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教条主义、经验主义是绝对主义的表现.相对主义否认真理的绝对性,夸大真理的相对性,把真理的相对性夸大为主观随意性,陷入唯心主义的诡辩论。
( (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理由: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优点决定的.
第一,真理的本性是主观同客观相符合,认识不能检验认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不能回答人的认识是否正确,只有能把认识和客观事物联系起来进行对照的社会实践才能作为标准.
第二,实践不仅同理论一样具有普遍性的优点,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优点.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就是指实践本身是客观的物质活动,是直接的现实,实践能把认识变成直接的现实,产生客观的物质结果,从而就可以检验认识是否同客观实际相符合,一般情况下,认识在转变为现实中,达到了预期的结果的就是真理.
( (五)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1、实践标准是绝对的、确定的,只有实践才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实践标准又是相对的、不确定的,因为:
(1)实践是历史的、发展着的实践,具体的实践有其局限性.任何一个时代的实践往往又不能充分证实或驳倒人类认识的一切理论和观点。
(2)实践检验真理是一个过程,不是一次能够完成的.
(3)已被检验过的真理还要经受实践的检验.
(六)真理和价值的关系
1、真理和价值的区别:两者的含义或规定不同
真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正确认识,主观同客观的一致;
价值是在实践基础上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属性即客体对主体的有用性,客观同主观的一致.两者的侧重点不同,真理侧重于客体性、条件性、统一性原 则,价值侧重于主体性、目的性、多样性原则。
(七)认识论与思想路线
四、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一)辩证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的中介,是理论思维的工具
1、思维方法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中介.
2、辩证思维即主观辩证法是窨观辩证法的反映,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表述的思维过程和发展的辩证法,是基本的、科学的思维和认识方法,是人们正确认识的中介.
3、科学的思维方法是客观规律在人脑中的内化。它是人们认识世界、特别是理性思维的重要工具,是实践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只有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才能增强人的认识能力,做好各项工作。
( (二)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1、归纳和演绎
2、分析和综合
3、由抽象上升到具体
4、逻辑的历史的统一
(三)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研究
1、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即现代科学的思维方法是适应现代实践活动方式和现代科技革命而创立的方法体系,它与辩证思维方法一起,构成现代思维方法的主要内容.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一般归纳为·控制方法、信息方法、系统方法,模型化方法、理想化方法等等.
2、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的思维方法的关系·是普遍和特殊、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前者是研究普遍规律的方法,后者是研究特殊规律的方法.两者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
选择题
(二)不定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
A、世界的可知性
B、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
C、认识起起源于经验——唯物唯心
D、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E、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辨、形
选BD
辨析题
答法:
辨析题是要求考生对所给命题或观点进行辨别分析,要求回答准确、分 析全面,主要是考查考生运用基本观点与知识分析与解决问体的能力.辨析题不是对与不对的简单判断矗,根据已考试体主要有命体正确、命题不正确、不准确的三种情况。
对于辨析题的不同情况的回答法可以概括为:
①理解题意,包括明确范围、辨明性质;
②主要是分析说理,就是从命题的概念之间、观点之间的关系人手,阐明正确观点;
③评价命题性质并说明理由。
辨析题
1、对于右图,甲说,这是一只鸟;乙说,这是一只兔。这表明,人的认识结果是由认识主体决定的.
答案要点:
(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
(2)认识的本质的三个含义。
(3)评价命题:不同人对同一事物产生了不同看法.
命题夸大了主体的作用.
该观点是唯心主义观点.
分析题
分析题是要求考生结合所学知识和原理分析材料并回答问题.2003年和2004年考试大纲从形式上将以往试卷中的论述题与材料题合并,取名或统称 为分析题.此题型意在考查运用所学基本理论知识、联系具体情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多知识点综合、多层次能力考查,避免考查知识面狭窄,减少评分误差.
分析题
(1)命题形式接近以往的材料题,有两种形式:
①先给一段材料即一句话或一段话,然后要求用有关的观点、原理加以分析说理或评述.
②一般给出一组即三个以上的材料,然后要求运用相关知识和原理分析材料并回答问题.
(2)分析题的做法:
①不论是哪一种形式,不论是先看材料后看问题还是先看问题后看材料,首先必须审题,找出有几问或有几条线索.
②按每一问或每条线索逐一分析回答,按试题的情况有演绎分析、比较分析、说理分析三种答法。
③按试题要求,可以适当引申发挥或表态.
例:西部大开发要处理好哪些关系?
分析题
7、诺贝尔奖获得者、华裔科学家丁肇中在谈到他的科学研究体会时说:,20 世纪70年代,人们已经知道所有的基本粒子是由3种夸克组成的。我的问题是,为什么只有3种夸克”为了寻找新夸克,我决定建造一个高灵敏度的探测器.当时所有的人都认为只有3种夸克,因为3种夸克可以解释所有的现象,所以这个实验被费米国家实验宣和西欧桉子中心拒绝了,认为是不可能的。l972年到1974年间,我们在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用一个比较低能的加速器来做这个实验,终于发现了一种新的夸克.这就表示,以前说只有3种夸克的观念是错的,有第四种夸克.有了第四种,就有可能有第五种、第六种,把以往的观念改变了.”(见2000年5月2日《人民日报》)
上述科学发现过程在认识论上对我们如何发现和发展真理有哪些启示?
演绎分析答案要点: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检验真理的标准.人们对物质结构的认识来源于实践,关于物质结构模型的理论是否正确只能通过实践来检验.实践标准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3夸克模型”是当时条件下人们实践所形成的真理性认识,然而实践标准本身又是不断发展的,丁肇中博士进行的新的实验,提出了由4种夸克组成基本粒子的新理论,取代了旧理论.
(2)在发展着的实践中,人们对真理的认识是无止境的,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4夸克理论的发现,也没有结束真理,还会有5夸克、6夸克等等新理论.
(3)人们要发现和发展真理,必须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发扬创新精神,不要被已有的理论和实践所束缚,敢于对现有理论提出质疑,善于思考,敢于实践,创造出新的理论与新的事物.
答题概括:盖帽答法
——不当傻瓜,以全概偏
练习选择题的优点:达到教学要求,全面复习。
第5章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
复习提示:第5,6,7章都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容.历史唯物论或唯物主义历史观是马克思的伟大发现之一。它揭示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是对人类以往历史观的伟大革命变革,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主义的彻底性、完备性的最重要标志.由上可概括本单元的总纲: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生产力是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并进而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人民群众是生产力的主体是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这就是唯物史观又称为劳动史观和群众史观的原因,因为它们从不同层面表达了同一个意思.
一、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和本质
(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有没有规律可循?
它的规律是什么?
认识和意识的区别?
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这是思维和存在这一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在历史观中的贯彻和表现.
(1)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问题谁是第一性、第二性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 在第一性、社会意识第二性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历史唯心主义(唯心史观)认为社会意识第一性、社会存在第二性即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2、马克思列宁主义产生以前的历史观、历史理论都是唯心主义的.
主要缺陷:一是只考察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没有考察思想动机的物质的动因和根潭,也就是夸大社会意识的作用,否认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二是只看到个别人物的作用,没有说明人民群众的活动,也就是夸大个别人物的作用,否认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
例:论语:,王者,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
唯心主义历史观的两种基本形态:一是唯意志论,这是历史观上的主观唯心主义,把人们的思想动机、主观意志当作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二是宿命论,这是历史观上的客观唯心主义,把人类社会之外的某种神秘精神当作社会发展、人的命运的决定和支配力量.
例:孔夫子,’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君权神授”
3、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是社会历史观的伟大革命变革
( (二)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1.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与意义
(1)作用:第一,地理环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经常的必要的条件和前提;
第二,地理环境的优劣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历史的发展;
地理环境决定论是错误的.
(2.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与意义
(1)作用:第一,人口因素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经常的必要的条件和前提;
第二,人口因素的合理与否对社会发展可以起促进或阻碍的作用;
第三,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不起决定作用,这是因为它不能决定社 会的性质、社会制度的更替,它不是社会革命的原因,它本身及其作用要受到社会生产状况和社会制度的制约.
例:马寅初的新人口论.
( (三)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劳动实践或生产实践的具体化就是生产方式,是指人类使用什么样的工具,在什么样的社会关系下从事物质生产活动,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1)作用:
第一,生产方式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具体样式。它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和社会有机体的物质担当者,是社会有机体的“骨骼系统”.
第二,它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它决定社会结构、性质和面貌,它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和社会形态的更替.
(四)努力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
1、原理: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关系:对立统一
(1)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有本质的不同
①客观规律起作用的情况不同,自然规律是作为一种盲目的力量起作用,无需人的参与,与人的活动无关;社会规律是人的自觉活动的规律,通过人的自觉活动实现和表现出来。
②运动形式不同,自然界是物质世界中低级的运动形式;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中最高级的运动形式,是物质世界发展中的一次巨大飞跃.
(2)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密切联系
①人类社会和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一部分.
②人类社会永远不能离开自然界,不能违背自然界的客观规律.
( (五)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哲学,…从认识论上之所以不能正确认识社会本质的根本原因在于:不理解实践及其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不能用实践的观点来看待社会,而马克思的结论是“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1)实践是社会关系产生的根源.实践首先是人在改造自然界的活动中必然产生人与人的一定的联系和关系。
(2)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基本领域包括制造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创立和改造社会关系的实践以及创造精神文化的实践.人通过实践改造世界,又通过实践认识世界.实践是人的活动的根本内容.
(3)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的发展主要是人的社会结构的变迁和社会关系的发展,这种发展是在实践的推动下发生的,特别是生产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而生产力就是“人 们的实践能力的结果”.
( (六)社会历史是自然历史过程
马克思:,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理解为自然史的过程”,就是说经济的社会形态即社会形态的发展同自然界的发展一样,都有其内在的客观规律性。历史唯物主义把社会历史的发展看作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马克思),就是认为社会的发展尽管有其特殊性,但本质上同自然界一样,是一个客观的 物质体系,是合乎客观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是可以用科学的精确方法加以考 察的.列宁揭示了经济社会形态发展作为自然历史过程,依据的是生产力的决 定作用.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力水平,才能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自然历史过程.因为生产力是每一代人既得的 物质力量,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以生产力的发展为基础的社会经济 形态的发展也就像自然界一样,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
人的意识虽然同社会发展相关,但是,
(])人的思想、动机、目的是由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
(2)其实现的程度,取决于是否体现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3)人的有意识的自觉活动只能加速或延缓历史过程,不能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但可顺应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社会规律的特点
(1)从形成机制上看,它形成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而人的实践活动体现出新的为自然运动所不具有的特殊运动规律,社会规律就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以及个体之间的交互作用中形成的.
(2)从起作用的方式看,是人的自觉活动的规律,是在人的参与下通过人的自觉活动实现的.
(3)从表现形式看,社会规律主要表现为统计学规律,统计学规律揭示的是一种必然性和多种随机现象之间的规律性联系,所以人们不可能准确地预见社会事件的发生,而只能预见社会发展的大概趋势.
例:统计学规律——中学的物理学.
二、社会经济结构
社会结构是指社会要素之间相互关联的方式,其内容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有机体的基本结构包括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观念 结构.
社会经济结构是指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社会经济结构的含义:是指同“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的总和.马克思关于社会经济结构的规定既是同“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联系,又不包括生产力.社会经济结构又称为社会经济基础.
(二)生产力内涵及构成要素
1、生产力的内涵:生产力是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实际能力,是人与自然之间实现物质变换的能力,是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客观物质力量.生产 力属于人和自然的关系.
2、构成:生产力构成包括两类:一类是劳动对象、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 料、劳动者这类独立实体性要素,其中,生产工具是生产力的水平的标志,劳动者是最活跃的主导因素.另一类是非独立的附着性、渗透性因素,包括科学技术、劳动组织、生产管理、智力资本等.其中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三)生产力的物质性、社会性和历史性
1、物质性即客观性:生产力的运动、变化、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本质上是一种客观物质力量,这是四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属于物质的关系;对于新一代人来说生产力是一种既得的物质力量,不能自由地加以选择;生产力是由客观物质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
2、社会性和历史性:社会性是指生产力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之中并受到一定社会关系的制约,历史性是指它随着人们社会历史活动的变化而变化.迄今为止,生产力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历史形态:手工生产、大机器生产和自动化生产.
( (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根据马克思的观点和时代特征,在1978年、1988年提出的论断.在1988年,邓小平指出:,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江泽民进一步指出,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1、理由:
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
第一,科学技术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经验和理论概括,是人类智慧的积累和结晶.
第二,科学技术作为知识形态,是源于生产实践又指导生产实践,是可能的潜在的又称为一般的生产力.
第三,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技与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从科学向技术和生产转化的周期大大缩短了,以至可以把科学技术看作是直接的生产力.
第四,当代科技革命必然会把生产的社会化推向更高水平,它必然推动社会结构、人们的劳动方式、生活方式及观念形态的演变,特别是推动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2、意义:
告诉我们顺应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做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
( (五)生产关系的本质和内在结构
1、生产关系的本质: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属于人与人的关系.
客观性:生产关系本质上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关系,这是因为:生产关系实质上是物质利益的关系;对于每一代人来说生产关系是由既定的生产力所决定 的,既不能自由选择,也不能随意改变。
例:我国的经历——对生产关系的态度。
2、构成:
生产关系包括三个方面: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人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的分配关系.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生产关系的基础.
三、社会的政治结构
(一)政治结构的含义
社会的政治结构是指建立在经济结构之上的政治法律设施、政治法律制度及其相互关联的方式,包括政党、政权机构、军队、警察、法庭和监狱等实体性要素以及政权的组织形式、立法、司法、宪法和规章等制度性要素.同经济基础相对应,政治结构又称政治的上层建筑.
( (二)政治和经济的关系
1、政治上层建筑是人们根据经济基础的要求,并通过人们的意识而形成的,是“思想的物质附属物”.它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并且从一定的思想意图的贯彻来说,它又是通过人的思想而建立起来的社会关系,因而是派生的、第二性的.
2、社会的政治结构是集中反映阶级的经济利益的,它建立在经济结构之上,并为经济结构服务.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既是集中起来了的经济,又是集中起来了的一定阶级的利益,从而更有效地为经济基础服务,实现一定阶级的利益.
(三)国家政权是政治结构的核心
1、在社会的政治结构中,国家政权是核心.政治结构是整个社会系统中起控制作用的部分,而国家政权则是它的控制中心.
2、国家的本质和职能四、社会的观念结构
(一)社会观念结构是意识形态的有机整体
社会的观念结构即意识形态属于社会意识范畴,社会意识的发生和意识的发生是同一过程,人类的意识本质上都是社会的意识。马克思说:,意识在任何时 候都只能是桩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存在包括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社会存在就是人类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生产方式、地理环境、人口因素。意识和存在相对应,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相对应.
1、社会意识的含义:社会意识是和社会存在相对应的哲学范畴,它总括了人的一切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以及人类的全部精神现象及过程.
2、社会意识的构成:
(1)从社会意识的主体角度划分为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
(2)从社会意识的高低不同层次角度划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社会心理是一种低水平的社会意识,是对日常社会生活的一种直接的不系统的、不定型的、自发的反映形式;社会意识形式是高水平的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系统的、自觉的、理论化的间接反映.
(3)从对经济基础的关系角度把社会意识形式划分为属于社会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即意识形态和不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既非社会意识形态,后者包括自然科学、思维科学、语言学、逻辑学、某些管理科学
3、社会的观念结构:
是指由各种意识形态包括道德、艺术、政治法律思想、哲学等构成的有机整体,又称社会意识形态,它同政治结构一起构成了社会上层建筑的整体.
(二)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1、意识形态的本质是根源于社会存在.它的产生、发展、内容以及是否有阶级性都依赖于社会存在.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其具体表现:4点
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和意义.
决定作用和反作用.促进和阻碍.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
中央强调的问题:一定保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处于领导地位。
(三)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及其社会功能
1、对社会存在有相对独立性,即意识形态在依赖和反映社会存在的基础上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规律。其表现有:
(1)与社会存在发展变化的不完全同步性;
(2)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
(3)历史继承性;
(4)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性,这是意识形态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意识形态反作用有质和量的两个方面,反作用的质就是对社会历史发展是促进还是延缓;反作用的量就是对社会发展影响的大小、浑浅,主要取决于掌握群众的广度和深度,掌握群众越多,反作用就越大.
2、意识形态的社会功能
(1)社会意识形态的社会功能的表现
①反映社会存在的功能.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
②维护或批判现实的功能.
③调控社会和人的功能。
④创新功能.
(2)道德和法律的区别、联系及其意义
依法治国,以德治国补充:P70,(四) (五) (六)
(四)文化的本质与功能
1、文化的本质:文化是包括人们的风俗习惯、行为规范以及各种意识形态在内的复合体.或者说,文化是人类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的总称.文化的本质就是“人化”,是人类的创造的“人工世界’及其人化的形式,而且“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
2、文化的社会功能
(1)信息功能,即文化实施着传递社会经验从而维持社会历史持续性的功能;
(2)教化、培育功能,即人创造的文化又反过来影响人、塑造人的功能;
(3)社会发展动力功能,即文化作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中介形式推动社会前进发展的功能.
(4)认识功能,是指文化在提供人的认识背景时,它作为各民族既得的思维传统制约着人的思维过程,因此,文化也成为各民族自我认识的重要途径.
(五)努力创建先进文化,引导社会全面发展
(六)文化和文明
1、文化和文明
(1)区别:
①文明是社会的进步程度与开化状态,它主要指人类活动的积极成果; 而文化则包括人类活动的整个过程以及活动方式、活动手段。
②文明一般专指人类活动的积极成果;
而文化则包括人类活动的一切成果——积极的和消极的.
(2、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第6章 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
主要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点的理论依据.
最主要的两点·
1、社会矛盾基本原理;
2、人民群众历史作用原理.
一、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意义
(1)辩证关系原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决定它的产生、性质、形式和发展.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变化,生产关系或迟或早也会发展变化.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适合时,它有力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时,它就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形成两者矛盾运动的基本过程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由适合到不适合,经过矛盾的解决达到新的适合,循环往复,不断前进.这些内容构成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决定作用,反作用;
——由适合到不适合,又到新的适合.
补充:什么叫“状况’:
包括生产力的性质,水平和发展要求.
,一定要”的含义:
不能长久地不适合.
凡是适合“三个有利于”的,就要大胆地搞.
不适合的,就要大胆解除.
(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1、经济基础的含义与理解
含义:经济基础即社会的经济结构,是指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2、上层建筑的含义、构成、关系
含义:社会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思想观点以及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的总和.
(v 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意义
(1)辩证关系原理: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首先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变化发展.其次是上层建筑能动地反作用于经济基础,集中表现为服务于自己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起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促进生产力和社会的发展,当它为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阻碍生产力和社会的发展。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形成两者的矛盾运动的基本过程是由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由适合到不适合,经过矛盾的解决达到新的适合,循环往复,不断前进.这些内容构成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二、社会发展的动力
(v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设间的矛盾.
2、理由:
整个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是从生产力发展到生产力解放的循环,就是生产力一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一上层建筑的层层决定作用和层层反作用,由适合到不适合,经过矛盾的解决达到新的适合,循环往复,不断前进,形成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不断进化和变革的历史.
4、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状况和特点
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原理的重要意义
①坚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②坚持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改革是一场靳的革命、又是社会主义
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改革是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
③坚持和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
( (二)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阶级斗争的含义
阶级斗争是利益根本对立的不同阶级之间的对抗和冲突,包括经济、政治、思想三种形式,阶级斗争根源于经济关系的冲突,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
2、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的作用不仅推动同一社会形态的内部的量变过程,而且突出表现在社会形态的更替过程.
( (三)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革命与改革
1、社会革命的含义:是促进社会形态根本转变的社会活动,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阶级社会发展和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环节。
2、社会革命的作用:社会革命是历史发展的火车头,社会发展的伟大动力,历史上每一次的社会革命都促进了生产的大发展(革命就是解放生产力),使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得到前所未有的发挥。
3、改革的含义,作用意义:改革也是推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变革方式,它是在同一社会形态中,通过调整、变革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设的某些部分及环节,实现该社会形态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四)生产力是社会的最终决定力量
(v 1、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的原因
(1)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活跃、晕革命的因素,而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所以,生产力是人类文明发展水平的根本标志;
(2)生产力的变化发展决定生产关系进而决定生产方式以及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变化发展,可见,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由生产力的发展到生产力解放的不断前进的过程,所以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2、意义:坚持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
坚持判断一切工作的是非得失,归根到底,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标准.这是对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生产力标准在新时期的具体运用。
( (五)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与科学技术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科学技术的本质特征和社会功能
(1)科学的本质与社会功能.
就最一股的意义而言,科学是知识体系,是理论化、系统化了的关于事物规律的知识。科学的社会功能是解决世界“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目的是认识世界.科学的重要成果是“发现”。
(2)技术的本质与社会功能.
①技术的本质:技术既包括知识及能力形态的技术知识、构思、技能、方法,又包括物质形态的手段、工具、机器等.
②技术的社会功能是解决人们在实践中“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目的是改造世界.技术的重要成果是“发明”。
2、科学技术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科学技术革命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从总体上看,主要是通过促进人们的 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巨大变革来推动社会的发展。
(六)科技发展与“全球问题”
1、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技革命迅猛发展,强烈推动现代生产方式、
社会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巨大变化.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为造福于人类作出了贡献并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危及地球生命和人类社会的问题,如人口激增、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影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问题,称之谓“全球问题”。
例:核武器S危机.
中国对此的态度.
人类与自然的矛盾.
2、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对于解决全球问题的积极意义三、历史的创造者
(一)社会发展和人的活动的关系
1、社会发展是人的活动的总和
(1)社会发展是由人的活动所构成,是人的活动所构成的过程和结果,而人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的活动.马克思说:,历史不过是追求自己的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
(2)另一方面社会发展过程又是受着不以人的意志和意识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支配的.恩格斯指出“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而由此就产生出一个总的结果,即历史事变,这个结果就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因此,社会发展是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的自觉活动的统一.
例:中国的发展潜力.
2、人的自觉活动的含义与作用
(1)含义:人的自觉活动是指人的有目的有意识指导下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行动或活动,既有物质的活动,又有精神活动.这也是同自然界动物只有感觉和适应自然界的活动不同的.
(2)作用:,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说明人的自觉活动创造社会历史,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历史的发展.但是人们创造历史是要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的,人们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
( 3、社会规律和人的自觉活动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意义
(1)原理
① 社会规律是通过人的自觉活动实现和表现的;
②社会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③社会规律是可以认识、发现、反映的;
④社会规律是可以利用、驾驭的.
所以要充分发挥人的自觉活动,认识社会规律、利用社会规律.
(2)意义:社会历史发展过程是客观规律性和人的自觉活动的统一.
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的三个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 (二)历史的参与者与创造者
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历史是由无数个人的活动汇集而成,每个人都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历史的形成。每个人都是历史的参与者;而历史的创造者,是指社会发展的推动者以及社会发展方向和总趋势的决定者.因此,历史的创造者当然是历史的参与者,但历史的参与者不一定就是历史的创造者,“人人创造历史’是一个简单化的结论。
(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
1、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性概念,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劳动人民是人民群众的主体。
(v (1)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是指:
①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②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③是推动社会变革和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
(2)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不能随心所欲,要受到所遇到的各种物质的精神的条件的制约.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是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
例:胡锦涛同志对“人民群众”的定义。
( 2、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党的群众观点的内容是: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负责的观点;一切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2)党的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工作方法,它的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其理论依据是人民群众历史创造者的原理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原理,也是群众观点的体现和应用.
胡,七一:,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水岭。”
( (四)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是最具决定性的因素
1、唯物史观又称群众史观.它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一方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体现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另一方面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生产力的主体,社会实践的主体;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所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就是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反之亦然.
(五)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
例:共产党最大的优势和最大的危险.
更正:P84第九题
,人人创造历史”是不对的。答案为BCDE
第7章 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
复习提示:本章的主要内容为人类社会发展是历史决定性与主体选择性,统一性与多样性、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辩证统一。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人的自由也日益充分实现。
一、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一)社会形态及其演化构成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和阶段社会形态是指同一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包括经济形态(即经济制度)、政治形态、意识形态.
( (二)社会发展过程的规律性
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与主体的选择性
(1)社会发展的决定性是指历史运动具有规律性、必然性和因果制约性也就是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例: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
社会主义建设.
( (三)社会历史进程的统一性与多样性
1、统一性是指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普遍性规律,不同国家、民族发展的具有的共同的社会形态本质和发展的一般趋势。
2、多样性是指发展中的差异性、特殊性、丰富多样性.表现在:社会形态更替的非同步性;社会形态的可跨越性;同一个社会形态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各个国家、民族发展道路的特殊性、多样性,因为各个国家的国情不同‘
3、意义
( (四)社会发展过程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1、决定性和选择性的统一;
2、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
3、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二、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
(一)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 (二)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1、人的本质是指人的根本属性,也是支配其他属性的属性.人的本质的规定应当把人与动物区分开来,把人与人区分开来,把不同时代的人区分开来.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的这一著名论断说明:第一,人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和其他动物区别开来的属性是社会性,因此,人的本质只能是社会性.第二,人的社会性是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多种社会关系的总和.第三,人的社会关系是不断变化的,因此,人的本质不是凝固的不变的抽象物,而是具体的、历史的.第四,在阶级社会中,人的社会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
(三)人的价值及其实现
1、人的价值
( (1)人的价值是作为价值客体的人满足价值主体的人的需要的关系属性,人是价值主体和价值客体的统一.作为个人的价值包括:个人的社会价值,即个人对社会需要的满足;个人的自我价值即个人通过自己的活动来满足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在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上,人的价值既包括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又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2)个人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关系。
第一,个人的社会价值是社会进步的源泉,是个人价值实现的基础.因为价值来源于创造,社会的每个成员要实现个人的自我价值,首先需要把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条件创造出来。第二,在个人价值和集体价值关系上,首先要强调重视集体的、人民群众的价值和作用,在二者发生矛盾时,以社会价值为主要职向.这就是集体主义的价值观.第三,在强调人的社会价值作为首要取向的前提下,也不能否认个人价值的意义,这是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应有主义.人生价值在于贡献,而不在索取.第四,无论是个人需要还是社会需要的满足,都要依赖于人的劳动创造和实践。
2、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意义
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观,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把个人的命运同国家的前途结合起来,尽职尽责,多做贡献,反对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
人的价值在于贡献而不在于索取.——爱恩斯坦三、共产主义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一)人的自由及其实现
人的自由 其最一般意义是指从束缚中解放出来.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认为,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世界的改造”。
( (二)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
1、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是指人从各种束缚中解放出来,实现体力、智力、个性、交谈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发展可以从全面发展、自由发展、充分发展三个方面来表述和理解、衡量.是一个历史过程,不是思想活动.
2、社会发展:社会发展即指社会进步,是指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的进步,也指同一社会形态内物质、精神、制度的进步。
3、社会发展(进步)与人的发展关系
第一,社会进步是人的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人类的发展只有在社会不断进步中才能实现,人类社会发展必然是实现共产主义,此时人类才能达到全面进步从而达到人的全面发展.人类才能实现从必然向自由的飞跃.
第二,人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人的发展程度是社会发展的量重要标志.
第三,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和个人的全面发展是相一致的过程,在人类发展的自由王国,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也是社会发展的条件.
(三)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
(四)共产主义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社会形态
共产主义社会是最合理、最高级的社会形态,它的特征是人摆脱盲目必然性的奴役,从各种束缚中解放出来,成为自然的主人、社会的主人、自身的主人;人类的劳动成为自觉的、自由的劳动,成为自主的活动,成为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基础;人们过着高尚、丰富的精神生活,人们的才能、个性、活动方式得到全面发展,进而达到每个人都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五)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 局面坚持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
总结
一、把握四个观点
唯物,辨证,实践,群众.
二十个原理
二、第一性、第二性的内容
(1)物质和意识;
(2)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
(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4)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5)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三、决定作用和反作用
(1)物质和意识;
(2)实践和认识;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4)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四、能够讲到对立统一的
例如物质的东西和意识的东西;运动和静止;….
五、同学们的难处
同一性和统一性;
(1)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P12
(2)世界的统一性;P26
(3)知解同一性;P36
(4)矛盾的同一性;P39
(5)历史进程的统一性;P88
六、列宁的几个容易引起误解的观点
(1)P25“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
(2)P27“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什么也没有,而运动看的物质只能
在实践和空间之内才能运动.”
(3)P43不2A:,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4)P59不lC:,认识来源于经验.”
在重复一遍这段时期对同学们的要求
1、找,懂,记,练,会,(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
2、五角星中的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本点P83
(1)基本矛盾原理的运用和阐发;
(2)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的运用和 阐发;
(3)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原理的运用和阐发.
3、主要是做选择题.
4、主要是学方法.
5、最主要懂两门:哲学;政治经济学的资本主义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