谐振式传感器
一、概述
自从人类创造了音乐,谐振技术就问世了。
远古石器时代的人已会应用长度和直径不同的乐
管吹奏不同的音调,即其谐振频率不同。后来发
展了弦乐器和乐鼓,改变弦的粗细和长度,或者
改变鼓皮的张紧度和厚度,就可改变它们的发声
频率。然而,在传感器上利用谐振技术却是从上
世纪七十年代才开始的。
一、概述
基于谐振技术的谐振式传感器,自身为周期
信号输出(准数字信号),只用简单的数字电路
即可转换为微处理器容易接受的数字信号。分为
两类:基于机械谐振结构谐振式传感器和 MOS环
振式谐振传感器。本课主要介绍基于机械谐振结
构的谐振式传感器。它们可以利用振动频率、相
位和幅值作为敏感信息的参数。
一、概述
谐振传感器的优势,
1,输出信号是周期的,便于与计算机连接和远距离
传输;
2,传感器系统是一个闭环结构,处于谐振状态,决
定了传感器系统的输出自动跟踪输入;
3,谐振子固有的谐振特性,决定其具有高的灵敏度
和分辨率;
4,相对于谐振子的振动能量,系统的功耗是极小量。
表明传感器系统的抗干扰性强,稳定性好。
一、概述
谐振式传感器适于多种参数测量,如
压力、力、转角、流量、温度、湿度、
液位、粘度、密度和气体成分等。使得
这类传感器已发展成为一个新的传感器
家族。
一、概述
目前的谐振式传感器种类很多。包括
以精密合金用精密机械加工制成的谐振筒、
谐振梁、谐振膜、谐振弯管;以及利用微
机械加工技术,以硅和石英为基底制出的
微结构谐振式传感器;另外,声表面波传
感器是一种基于高的机械振动频率的谐振
式传感器。上述谐振式传感器的频率范围
是从音频到 100MHz。
二、基础理论
R
( 谐 振 敏 感 元 件 )
C
( 补 偿 装 置 )
O
( 系 统 检 测 输 出 装 置 )
A
( 放 大 器 )
D
( 信 号 检 测 器 )
E
( 激 励 器 )
被 测 量 M
输 出 x ( t )
谐 振 式 传 感 器 的 基 本 结 构
闭 环 自 激 环 节
信 号 检 测 输 出 环 节
电 — 机 — 电 谐 振 子 环 节
R为谐振敏感元件又称谐振子。是传感器的核心元
件,工作时以其自身固有的振动模态持续振动。谐
振子的振动特性直接影响谐振式传感器的性能。谐
振子有多种:谐振梁、复合音叉、谐振筒等。
D,E分别为信号检测器和激励器,实现机电转换,
提供闭环自激的条件。激励方式有:电磁、静电、
(逆)压电效应等;检测方式有:磁电、电容、
(正)压电效应、光电检测等。
A是放大器,用于调节信号的幅值和相位,使系统可
靠稳定地工作于闭环自激状态。
O是系统检测输出装置。用于检测周期信号的频率、
幅值或相位。
C是补偿装置,主要对温度误差的补偿。
六个主要部件构成了谐振式传感器的三
个重要环节:
(1)由 ERD组成的电-机-电谐振子环
节,核心;
(2)由 ERDA组成的闭环自激环节,构
成的条件;
(3)由 RDO(C)组成的信号检测、输出
环节,实现检测被测量的手段。
谐振子的 Q值
由定义可见 Q值表示阻尼的大小及消耗能量快慢的程度。
从幅频曲线上可以看,Q值表示了曲线陡峭程度。
每周由阻尼损耗的能量 每周平均储存的能量
mA
2
mA
10 1? 2?2Pn?1P P?
A
二、基础理论
每周由阻尼损耗的能量
每周平均储存的能量=Q
:如上图所示,对应幅值增益为,
称为半功率点
Q值计算
? 对于谐振子来说,Q值越大,选择频率能力越大,
频率稳定度越好。
? Q值的两种定量的计算:
?21?Q
?2
1?Q
12 ??
?
??
nQ
n?
2?1? 2mA
?( 1),系统的阻尼系数
( 2)
:系统的固有频率
二、基础理论
Q对谐振子自激振荡的影响
Q值越高,相对于储存的能量来说所需付出的能量
就少,储能效率就越高。谐振频率稳定度越好,传感
器也就越稳定,抗外界振动干扰的能力越强,传感器
的重复性就越好。
对于弱阻尼系统:
??? 2
1
12
1
2ma x
?
?
?A
m a x2
1 AQ ??
?
所以 Q增大,起振的幅值条件易于满足。
二、基础理论
对于一个二阶系统,相频关系:
nP
P
Pa r c tg
??
??
?
?
???
其中
21
2)(
?2
1?Q?
2222
2
2
)1(
)1()(
)1(
)(
PQP
PQ
P
PQ
P
a r c tg
??
?
??
?
??
?
???
?
?
二、基础理论
当 P= 1时,2/????,QP 2)( ?????,考虑以
2/?? 为中心的相角范围 ?????? ???????? mm 2,2 ??

4
???
m
时,P??? 随 Q单调增加。
表明,相同的频率变化所引起的相角变化值
随 Q值的增大而增加,反过来讲就是需要相同的
相角变化时,Q值大的,? 对 n?
即在相同的幅值增益下,Q值大的谐振子所提供
的相角范围大,从而易于构成闭环自激系统。
二、基础理论
的相对偏差小。
近于谐振子的固有频率 ;传感器自激频率
Q对传感器精度的影响
由二阶系统的相频关系:
?
??
?
?
2
1
1
2
)(
2
?
?
?
???
Q
P
P
P
a r c tg
n
以及
其中
可得:
??? Q tgP 2
11
所以对于给定的 ?, Q值大时,?
n?的随机漂移就越小,系统的振动状态就越稳定,
精度就越高。
二、基础理论
就越接
由以上分析可知,谐振式传感器有一个最佳激励
点。即系统的振动频率就是谐振子的固有频率,不
受 Q值 影响。
高 Q值的谐振子对于构成闭环自激系统及提高
系统的性能是有利的,应采取各种措施提高谐振子
的 Q值。
影响谐振子 Q值的主要因素:材料自身的特性
,加工工艺,谐振子的结构以及使用环境等。
二、基础理论
振动筒压力传感器 是一
种典型的谐振式传感器,利
用振动筒的固有频率来测量
压力。
1.绝对压力测量振动筒压力
传感器结构图:
参考腔
振动筒
支架
软磁铁
激振线圈
拾振线圈
永磁铁
感温元件
A
三、振动筒式传感器
结构特点:大致分五个部分
1 振动圆筒
为传感器的敏感元件,通和常为是只壁厚仅为 0.08mm左右的薄壁
圆筒。 改变筒壁的厚度,可以获得不同的测压范围。圆筒材料必须是
能够构成闭环磁路的磁性材料,应具有很底的弹性温度系数。
2 激振线圈
3 拾振线圈
激振线圈和拾振线圈在筒内相隔一定距离成十字交叉排列,以防
止或尽量减少两只线圈的耦合作用 。
4 基座
基座上安装有振动筒和线圈组件,并有通入被测压力的进气孔。
5 屏蔽与外壳
避免外界电磁场的干扰,要加屏蔽,有时外壳也可代替屏蔽。
三、振动筒式传感器
三、振动筒式传感器
工作过程
在被测压力为零时,要使内振动筒工作在谐
振状态,必须从外部提供电激励能量,而系统本
身是一个满足自激振荡的正反馈闭环系统,其线
路方块图如下图。
限 幅
放 大
射 极
输 出 器
施 密 特
整 形 器
1K
4K 3
K 2K激L 拾L 输 出
激 励 放 大 器 方 块 图
三、振动筒式传感器
三、振动筒式传感器
任何弹性体被激振后都可能出现多种振动波
型。一般情况下,对弹性体系统只考虑其最低固
有频率下的共振波型,这称为“基本振型” 。
薄壁圆筒的振动可以分为两个方向来考虑:
轴向截面的振动和径向截面的振动。
三、振动筒式传感器
几种轴向振形:
m = 1 m = 3m = 2
三、振动筒式传感器
n = 6
n = 4n = 2
n = 8
几种径向振形:
三、振动筒式传感器
当 m= n= 4时,较容易起振,抗干扰能力强,具
有很高的灵敏度。
m = 1 n = 4
m = 1, n = 4 振 型 图
当振筒不受压力时,筒内外的压力相等,如果忽略介质质量、金
属内摩擦,以及气体介质的粘滞阻尼,则振筒在零压力下的固有频率
为:
三、振动筒式传感器
? ? ? ?mnR
Egf ?
???
?
???
?
?? 220 12
1
???
222
222
42
)(
)(
)1( n
nmn
??
?
??? ??
?
??
LRm /?? ?
2
2
12 R
h??
其 中,
??
— — 圆 筒 材 料 的 密 度
g — — 当 地 的 重 力 加 速 度
— — 材 料 的 泊 桑 系 数
E — — 材 料 的 弹 性 模 量
n — — 圆 筒 振 动 时 的 径 向 周 期 数
L — — 圆 筒 工 作 部 分 长 度
R — — 圆 筒 中 曲 面 直 径
h — — 圆 筒 壁 的 厚 度
m — — 圆 筒 振 动 时 的 轴 向 半 波 数
n 的 近 似 计 算 式,
)(2
h
R
n ??
如果暂不考虑材料的弹性温度系数影响,则频率
的高低应决定于圆筒内外气体压力之差,谐振频率与
被测压力成单值函数关系。可是,频率与压力不是线
性关系,近似成抛物线关系。
三、振动筒式传感器
0
0f
fpf
SFP,P
压 力 - 频 率 输 出 特 性
三、振动筒式传感器
3'32'2'1'0 )()()( fafafaaP ???????
压 力 - 频 率 输 出 特 性 方 程 由 下 列 多 项 式 表 示,
0fff p ???其 中, pf
,满 量 程 压 力 输 出 频 率
0
,零 压 力 频 率
APff p ?? 10
满足一定条件时,可以得到传感器输出频率与压力
的关系式为,PA
— — 待 测 压 力
— — 圆 筒 常 数, 与 圆 筒 材 料 和 物 理 尺 寸 有 关, 当 压 力
通 入 振 筒 内 腔 时 取 正 值, 通 入 外 腔 时 取 负 值
三、振动筒式传感器
电磁方式激励、拾振最突出的优点是与壳
体无接触。但电磁转换效率低,磁性材
料的稳定性差,易产生电磁耦合等。
压电方式激励
克服电磁激励的效率低,激励
信号中需引入较大的直流分量,磁
性材料的长期稳定性差,易产生电
磁耦合等不足,发展了一种采用压
电激励、压电拾振的新方案,如图
所示:
三、振动筒式传感器
压电陶瓷元件直接贴于圆柱壳的波节处,筒
内完全形成空腔。
优点,结构简单,机电转换效率高,易于小型化,
功耗低,便于构成不同方式的闭环系统等
缺点,迟滞误差较电磁方式略大些
三、振动筒式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