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工程学》教学大纲 总学时:160(其中理论120,实验40),学分:8 ,教学对象:给排水专业 一、本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水质工程学”是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水的性质、水和污水的水质特征与水质指标、水体污染及危害与自净等基本概念与理论,较扎实地掌握水处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及其发展状况,基本掌握各种水处理的工程技术与方法、应用条件,以及新工艺与新技术,为将来从事本专业的工程设计、科研及运行管理工作等奠定必要的理论和应用基础。培养学生具有设计、计算水质工程中的各构筑物、工艺系统的初步能力。 二、基本要求   1.了解水的性质、饮用水水质与水质标准及其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等。   2.了解水的污染指标、污水特性、我国的污水排放标准和污水处理现状与发展等、污水处理的目标和我国现行法规对污水处理技术提出的要求。   3.掌握水体(河流、湖泊、海洋、地下水等)污染的规律和危害、及其自净过程,水体质量评价及水污染防治措施等。   4.加深对水处理工艺中反应器概念的理解,全面系统地掌握水的物理化学处理法、生物处理法以及污泥处理与处置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   5.基本掌握城市水质工程和工业企业水质处理工艺技术、方法以及新工艺与新技术的应用条件,培养学生具有水质工程的设计、运行管理与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6.熟悉城市和工业企业水质工程设计中的方案选择、设计计算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了解水质工程设计特点、原则和设计标准。   7.熟悉污泥处理与处置设施的设计原理与计算方法。   8.熟悉一些典型的特种水(如:除铁除锰、放射性废水处理)处理系统及单体构筑物的设计计算原理和方法。   9.了解主要水处理设备的工作原理、设计与计算方法。 三、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和分工   与本课程相关联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有“水力学”、“水质分析化学”、“水处理生物学”、“泵与泵站”、“给水排水管道系统”、“水资源利用与保护”、“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水工程经济”、“城市水工程仪表与控制”、“城市水工程计算机应用”等。本课程应安排在“水力学”、“泵与泵站”、“水质分析化学”、“水处理生物学”、“给水排水管道系统”之后讲授。   关于水处理有关构筑物的结构计算,建筑要求,机电设备的安装施工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应在《工程结构》、《建筑概论》、《水泵与水泵站》、《电工学》等课程中讲授。 四、教学基本内容   1.总论     (1) 水体循环与水的利用   水在自然界及生产生活中的循环与利用。     (2) 水质与水质标准   天然水中的污染物,各种污水中的污染物,水体的污染与自净,富营养化产生、危害与控制等。饮用水水质与健康,水质标准。     (3) 水处理反应器理论   几种常见的反应,反应器的基本概念,物料衡算与质量传递,理想反应器模型,非理想反应器,反应器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4)水处理方法概论   水处理工艺流程的概念,典型给水处理工艺流程,典型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5)预处理   格栅的设计计算,调节池的分类,调节池的设计计算。   2.物理化学处理工艺     (1) 凝聚和絮凝   胶体稳定性,混凝动力学,混凝剂,混凝过程,混凝试验,混凝设施及设计计算。     (2) 沉淀和气浮   颗粒在静水中的沉淀,沉淀池的分离效率。沉淀池、澄清池、浓缩和浓缩池、沉淀设备的排泥、气浮原理和气浮装置及其设计计算。     (3) 过滤   过滤原理,快滤池的构造和工作过程,滤层和过滤过程,配水系统和承托层,滤池的冲洗,过滤技术的发展,以及主要滤池的设计计算。     (4) 吸附   主要吸附剂,吸附等温线,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再生方法与影响因素,活性炭吸附装置及其设计原理。     (5) 氧化还原   氧化剂、高级氧化、光化学氧化、高锰酸钾及其复合盐的氧化、及各种工艺,电解及其它氧化方法。     (6) 消毒   水的消毒,氯、臭氧、二氧化氯消毒原理及消毒间的设计计算。     (7) 离子交换   离子交换剂的种类和性质,离子交换反应,离子交换装置,离子交换法的应用。各类离子交换设备及系统的设计原理和方法。     (8) 膜法   膜的分类与性质,微滤法,超滤法,电渗析法,反渗透法,膜生物处理技术及其他膜技术。各类膜设备的性能及其选择方法。     (9) 水质稳定处理   腐蚀的类型与过程,影响腐蚀的因素与腐蚀形式,水质稳定指数,水质稳定处理。     (10) 其他处理方法   化学沉淀,中和,曝气,吹脱及其设计计算方法。   3.水的生物处理理论与应用     (1) 活性污泥法   活性污泥法的基本流程和基本概念,活性污泥的组成、特征、性能及其评价指标、污泥负荷等概念: 活性污泥法的净化机理与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有机物降解、污泥增长和耗氧动力学的原理及其应用;各种活性污泥法工艺的基本流程、主要特点、适用条件及设计计算;曝气的基本理论与应用:空气中的氧向水中转移的原理,基本计算公式及各种影响因素,供氧量的计算;活性污泥法的脱氮除磷原理、应用、设计计算,活性污泥法新工艺。     (2) 生物膜法   生物膜法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概念:基本流程、净化机理、组成、特征及发展趋势;生物滤池、高负荷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池及生物流化床等生物膜法等工艺的工作原理、功能、构造特点、应用条件与设计计算。     (3) 厌氧生物处理   厌氧生物处理法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工艺流程、净化机理、影响因素、组成、特征及发展趋势;两级厌氧与两相厌氧生物处理:厌氧滤池、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法)、厌氧接触法、厌氧流化床、厌氧膨胀床、厌氧生物转盘等工艺的工作原理、功能、构造特点、应用条件与设计计算。     (4) 自然生物处理   水体中碳、氮、磷和能量的循环;稳定塘的净化机理、影响因素、功能、特征及发展趋势:好氧塘、兼性塘、厌氧塘、曝气塘、深度处理塘等工艺的工作原理、功能、构造特点、应用条件及设计计算。土地处理的净化机理、类型、应用与设计计。     (5) 污泥的处理与处置   污泥的分类、特征、性质的指标、流动特征及水力计算等;水处理过程中产生污泥量的计算,污泥的浓缩理论与应用,污泥的稳定化处理,污泥的干化与脱水,污泥的干燥与焚烧,污泥的综合利用、最终处置以其设计计算。   4.水处理工艺系统     (1) 典型给水处理系统   城市供水处理工艺系统选择的原则和基本方法。城市供水处理系统,优质饮用水处理系统,给水厂中废水的回收利用,给水厂污泥的处理与处置。典型给水处理工艺系统设计计算原理与方法。     (2) 典型污水处理系统   污水处理工艺系统选择的原则和基本方法。典型城市污水处理系统,污水深度处理与回用, 污泥处理与处置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典型污水处理系统设计计算原理与方法。 五、学时分配 “水质工程学”教学时数分配 章 节 名 称 课内学时 小计   讲课 实验     第一篇 总论 14          第1章 水体循环与水的利用 2      2    第2章 水质与水质标准 4      4    第3章 水处理反应器理论 4      4    第4章 水处理方法概论 2      2    第5章 预处理 2      2    第二篇 水的物理化学处理 46          第6章 凝聚与絮凝 6 2 8    第7章 沉淀与澄清 6 4 10    第8章 气浮 4 2 6    第9章 过滤 8 4 12    第10章 活性炭吸附 4 2 6    第11章 消毒 4 2 6    第12章 离子交换 4 4 8    第13章 氧化还原 2 2 4    第14章 膜法 4 2 6    第15章 水的冷却与水质稳定 2      2    第16章 水的其他物理化学处理方法 2    2    第三篇 水的生物处理理论与应用 52          第17章 活性污泥法 18 4 22    第18章 生物膜法 10 4 14    第19章 厌氧生物处理 10 4 14    第20章 自然生物处理 4 2 6    第21章 生物处理新技术 4    4    第22章 污泥的处理与资源化 6  2  8    第四篇 水处理工艺系统 8    8    第23章 典型给水处理系统 4    4    第24章 典型污水处理系统 4    4  总计 120 40 160  六.教学方式   以课堂讲授为主, 自学为辅(水质工程学设计与计算自学),部分内容辅以多媒体、实物、挂图教学。“水质工程学”包括水质工程学原理部分和水质工程设计与计算部分,在学习完这两部分课程之后,进行给水处理厂和污水处理厂的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 七、考核方式:考试 八、教材    (1)谢水波,姜应和.水质工程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李圭白,张杰.水质工程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娄金生.水污染治理新工艺与设计[M].北京: 海洋出版社 ,2002    (4)上海市建设委员会.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1997    (5)北京市政设计院主编.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5册[M].北京:中国建工出版社 ,2000.7    (6)张自杰.排水工程(下)第四版[M].北京:中国建工出版社 ,1996    (7)严煦世,范瑾初.给水工程(第四版)[M].北京:中国建工出版社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