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精品课>>专门水文地质学>>教材>>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教学实习指导  §5.2观测点线的布置要求 (1) 地下水动态观测点,应尽量利用已有的勘探钻孔、水井和泉。被利用的观测点,应有完整的水文地质资料。 (2) 观测点、网应结合水文地质参数分区布置,每个参数区均应设立观测点。 (3) 地下水补给边界处要控制一定数量的观测孔。 (4) 为查明两个水源地的相互影响,应在连接两个开采漏斗中心线方向上布置观测线,在开采漏斗内应适当加大观测点密度。 (5) 在多层含水层分布地区,应布置分层观测孔组。 (6) 为查明污染源对水源地地下水水质的影响,观测孔应沿污染源至水源地的方向布置,并使观测线贯穿水源地各个卫生防护带。 (7) 为查明地下水与地表水之间的补排关系,应垂直地表水体的岸边布置观测线,并对地表水水位、流量、水温、水质进行分段观测。 (8) 为查明咸水与淡水分界面动态特征,应垂直咸水与淡水的分界面布置观测线。 (9) 基岩地区应在主要构造富水带、岩溶大泉、地下河出口处及地下水与地表水相互转化处布置观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