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讲义
(2003年7月)
郝立新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内容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章)相当于绪论,主要内容是关于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哲学两个基本派别的对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等原理;
第二部分是辩证唯物主义(第二、三、四章),主要内容是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
第三部分是历史唯物主义或唯物主义历史观,主要内容是关于社会的本质、基本结构、基本规律、发展动力、
历史创造者、人的本质和人的发展等原理。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本章复习重点:
一、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根据和意义;
二、唯心主义产生的根源和基本形态,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的区别,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一、哲学和哲学基本同题
1、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1)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形态,即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2)哲学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3)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典型试题分析 辨析题:“哲学是知识的总汇”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包含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根据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派别;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根据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2)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和意义。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这是由哲学的性质决定的;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的内容是划分哲学基本派别的标准,并为考察哲学史提供了基本线索;正确解决哲学基本问题是正确解决哲学其它问题的前提和基础;这一问题也是实践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即主观与客观的关系问题。哲学具有党性,没有超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立的第三条路线的哲学。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1)唯物主义主张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它具有三个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唯物主义即辩正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旧唯物主义在自然观上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基本方向,反对唯心主义,特别是近代唯物主义高举无神论的旗帜反对宗教神学,推动了科学和社会的进步。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是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
(2)唯心主义主张精神是世界的本原。它产生和发展的根源:第一,社会历史根源:由于社会生产力和科学认识水平的低下,人们对客观世界愚昧无知,产生了灵魂不死和神灵不死的观念。第二,认识论根源:主观与客观相背离、认识与实践相脱离,片面夸大认识过程的某—片断或环节,就会导致主观唯心主义。第三,阶级根源:反动的剥削阶级出于本阶级利益的需要或阶级偏见,往往夸大精神的作用,利用唯心主义作为统治扩大劳动人民的思想工具。
(3)唯心主义具有两种基本类型或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感觉、观念、意志、“心”、理性等)当作世界的本原。客观唯心主义把虚构出来的在人以外存在的“客观精神"(如:
柏拉图的“理念"、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神等)当作世界的本原。
典型试题分析单项选择题:
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
A,世界发展动力问题 B,意识本质问题
C,世界本原问题 D,实践本质问题多项选择题:
下列命题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是
A,我思故我在 B,存在就是被感知
C,物是绝对观念的外化 D,万物皆备于我
E,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
4、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在回答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上,主要有三种不同的哲学立场。唯心主义仅仅从主体出发,夸大精神的能动作用,认为精神是第一性的。旧唯物主义离开人的实践活动,仅仅从客体出发来看世界,结果抹煞了精神的能动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从主客体的统一中来认识世界,既强调了物质绝对精神,又重视精神对物质的能动作用;既承认自然界物质的现在性,又强调物质实践活动对世界的改造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从实践出发科学地阐明了物质和精神的关系。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中的伟大变革
(1)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一般发展规律的科学,是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正确概括和总结,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克服了旧哲学中辩证法与唯物主义相分离、唯心史观在历史观领域占统治地位的局面,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从而成为彻底的、完备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现代的唯物主义。它是以科学实践观为核心,辩证法和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相结合的严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它具有与旧哲学迥然不同的内容和本质特征。
2、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
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核心。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上第一次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并把它作为自己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实践的观点贯穿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各个部分,即体现在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历史观、认识论中。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活动出发来理解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理解人的本质和社会生活的本质;从物质生产活动出发来理解社会发展规律,从而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形而上学性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错误。
3、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著的特征之一,这主要表现在它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实践,并为实践服务。它的科学性表现在:它按照世界的本来面貌认识世界,正确地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它的革命性表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关注的焦点和目的,就是实际地“改变世界”,“使现存世界革命化”。这种革命性在理论上集中表现为彻底的批判精神。它为无产阶级广大人民群众的革命实践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都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
4、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伟大发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的旧的社会历史理论本质上都是唯心主义的。列宁认为唯心史观具有两个主要缺陷:一是仅仅看到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而看不到其背后的物质原因;二是否认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夸大“英雄”的作用。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发现。它正确地解决了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主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科学地揭示了社会历史的本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主要动力,认为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唯物史观的创立的伟大意义在于:它把唯物主义贯彻到历史领域,克服了包括旧唯物主义在内的一切旧哲学中的历史唯心主义局限性,并把唯心主义从其最后的避难所驱逐了出去;它为社会科学的研究和社会实践提供了正确的理论指导。
5、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灵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和根本要求。贯穿在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观和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必须—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解放思想,反对教条主义和思想僵化,要不断懂自己的思想和行动适应变化发展的实际。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灵魂。与时俱进就是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这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特点。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
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科技革命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推动哲学前进的主要动力之一。20世纪特别是4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革命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方面,当代自然科学的新成果加深了人们对许多哲学问题的认识,并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另—方面,当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在不断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中得到发展。
2、马克思主义与现代西方哲学现代西方哲学,—般是指1 9世纪以来,在马克思义哲学形成和发展的同时,产生和流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哲学思潮和流派。现代西方哲学中存在科学主义和科学主义两大思潮。
科学主义思潮主张按照“实证科学”的模式来建立哲学,主张哲学应当像“科学”那样只关注或研究事物的现象或“经验事实”,拒绝研究事物的本质、世界的本原和最一般的规律。这种认识往往陷入主观经验主义和不可知论。例如,逻辑实证主义者把整个世界看成是“经验”世界,并倾向于把经验看成是主观感觉经验,所以本质上仍然是主观唯心主义的世界观。
现代西方哲学人本主义思潮主张以人为本体,把人的意志、情感、本能等非理性因素当作个人的本质,甚至理解成世界的本质。由此这种思潮也被称为非理性生主义。从总体上说,这种人本主义思潮是—种唯心主义世界观。例如,德国唯意志主义者叔本华认为生存意志是世界的本原或本质,尼采把世界的本质归结为“权力意志”;法国存在主义者萨特认为“存在先于本质”,即认为人最初是作为纯粹的主观性或虚无而存在的,人的本质是后来按照人自己的意志进行选择的结果。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但又反对科学主义和抽象的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其发展中,既要克服现代西方哲学的局限性,又要惜鉴和吸收其合理因素。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是在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中产生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先后产生过两次飞跃,其理论结晶分别是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毛泽东哲学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理论也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它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丰富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思考题:
1、如何理解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和意义?
2、如何理解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3、如何理解唯心主义产生的根源?
4、旧唯物主义有哪些主要缺陷?
5、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6、结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过程,说明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品格。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本章复习重点: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二、科学的实践观;
三、辩证唯物主义的意识论。
一、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1、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及其意义
(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2)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它且有重要意义。它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客观性和可知性,同唯心主义、二元论、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它把哲学的物质范畴和同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物质概念)区别开来,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它坚持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统一性,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3)现代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观及其哲学意义现代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观主要是指原子物理学、原子核物理、粒子物理学、天体物质学、现代生物学等关于物质结构的观点。其哲学意义是:进一步证实了世界的物质性,揭示了物质形态、结构、特性等方面的多样性、层次性和无限性,证明了物质世界的可知性,从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丰富了唯物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系统和要素、结构和功能等原理。
2、物质的存在形式
(1)物质与运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属性。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2)运动与静止。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事物处于相对平衡和稳定时的状态。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承认相对静止是把握运动和认识事物的性质的前提条件。否认事物的绝对运动,就会走向形而上学的静止观点;而否认事物的相对静止,则会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3)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它们具有客观性、辩证性。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离。时间和空间是具体的,其具体特性在一定条件下会随着物质运动的变化而变化。时空既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注意识别唯心主义的时空观和形而上学的绝对时空观。
二、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
1、实践是人改造物质世界的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
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化活动。实践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类所特有的本质活动。
实践创造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创造出社会意识和社会关系等人之为人的一切特征。人是在实践中存在与发展的,实践构成了人的基本存在方式。
2、实践的主体、客体和中介实践活动是一个由主体、客体和中介构成的动态的发展系统。实践的主体和客体是实践活动的两极。实践的主体是处于—定社会条件下的具有社会性的现实的人,是从事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的人。实践的客体则是实践活动指向的对象,是人通过实践活动改造或影响的客观事物。实践的中介是联系实践主体和客体的纽带,主要是指实践的手段或工具。
实践主体具有三个重要特征。第一,实践主体具有复杂的能力结构。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是体力和智力,物质和精神,知识、情感和意志相统一的社会存在物。人的脑力和体力的总和构成了主体能力结构的生理基础;人所掌握的知识和经验构成主体能力结构中的智能因素;情感和意志则是能力结构中的精神动力因素。第二,实践主体具有一定的社会形式。实践主体在现实中总是采取—定的社会形式,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人类主体、社会主体、集团主体、个人主体等形式。主体不仅同客体发生一定的关系,而且主体与主体之间也结成—定的社会关系。第三,实践主体具有自主性和创造性。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担负着提出实践目的、操纵实践工具、控制实践活动过程、改造客体等功能,因而主体是能动的因素,客体是被动的因素。主体在实践中有—定的选择性和决断权,并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同时,按照自己的向在尺度去改变现存世界,以满足人的需要。总之,实践主体既不是唯心主义所理解的纯粹精神的实体,也不是旧唯物主义所理解的生物学意义上的自然存在物。
实践客体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实践客体具有客观实在性。它是进入实践活动范围的客观事物。无论是自然客体还是社会客体,其存在都是不依主体意志为转移的。客体所具有的客观性质并不会因为进入主体的活动范围而改变。第二,实践客体是由实践主体历史地制约着的。客观事物不是从一开始就成为实践活动的对象;它被纳入主体的对象活动范围有一个过程。人们只有通过实践的不断发展,才能不断扩展活动的新的领域,纳入新的对象,发现客观事物的新的属性和结构,从而以新的方式改造和利用它们,以满足人们不断发展的需要。第三,实践客体的存在与变化是对主体力量的确证。主体的目的和力量对象化或物化在客体中,客体的变化发展展示了主体能力及需要的变化发展,反映了实践过程的变化发展。
3、实践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首先,主体与客体相互卡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主体与客体是一对关系范畴,是实践过程中缺一不可的要素。无主体就无所谓客体,无客体也无所谓主体。其次,二者相互制约,相互作用。主体影响和改造客体的状态和性质,客体的状况及规律限制或制约着主体及其活动。
主体的对象化和客体的非对象化的双向运动过程。主体的对象化(或客体化)是指人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本质力量转化为对象物。客体非对象化(或主体化)是指客体从客观对象的存在形式转化为主体生命结构的因素或主体本质力量的因素,即客体失去了对象化的形式而变成主体的一部分。正如马克思所说:“在生产中,人客体化,在消费中,物主体化。”(《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26页。)
实践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包含着实践关系、认识关系、价值关系等方面。实践关系是指主体与客体之间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它实质上是—种物质关系。认识关系是指主体与客体之间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是—种精神关系。价值关系是指主体与客体之间的需要与被需要的关系,即主体需要与客体以自身属性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这三种关系是主体和客体关系的不同侧面。其中,实践关系决定和制约着认识关系和价值关系;而认识关系和价值关系也 影响着实践关系。
4、实践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实践具有目的性(自觉能动性)、物质性、社会制约性等基本特征。实践的基本形式是物质生产实践、处理和变革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试验等。
5、人对物质世界实践把握的主要环节实践是通过实践系统中的目的、手段和结果的反馈调控过程来实现的。实践的运行过程包括四个主要环节。
(1)进行实践决策,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目的以一定的客观现实或外在尺度为依据,同时又反映人的需要,是运用于客体的内在尺度。实践方案则是人们根据实践规律制定的实践计划和步骤。目的与方案都要体现“合目的”与“合规律”、“内在尺度”与“外在尺度”的有机统一。
(2)实施实践方案。实践主体依据目的、方案通过一定的手段作用于客体。目的和方案属于观念形态的东西,必须通过--定的物质手段和物质活动才能变成现实。实践的手段不仅指物质工具,而且指主体对工具的操作方式或方法。
(3)完成、检查和评价实践活动的结果。主体通过一定的手段实施实践方案,按照目的来改造客观事物,懂实践的观念对象化到客体中去,从而达到实践的结果。实践过程常常会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会出现一些意外的情况,导致人们目的或方案不合于实际,进而会影响实践的结果。这就需要对实践效果、实践效能、实践效率进行检查和评价,以获得对实践目的、实践过程和实践结果的再认识。
(4)根据实践结果修正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对实践活动本身进行反馈调节。以实践的效果、效能和效率作为衡量实践活动是否具有合理性的基本尺度来调控实践,从而不断完善和发展实践活动。
6、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主观世界是指人的意识、观念世界。它既包括意识活动的过程,也包括意识活动的结果。客观世界是指在人的意识之外存在并可以被人们感知的物质存在或物质运动的总合。它包括自然存在和人的社会存在。二者既对立又统一。二者的关系也就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实践是沟通主观和客观的桥粱和纽带。人们通过实践与周围的世界发生联系。人们在实践中把人自身从自然界中提升出来,并在实践中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而且把自然和社会作为实践的对象。通过实践,人们改造了客观世界,客观世界又反过来影响了人。
7、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的关系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的关系自在世界又称天然世界,是指人类产生以前的自然界,或人类活动尚未触及到的自然界,即尚未人化的自然界。人类世界又称属人世界,是指在人类实践活动基础上形成的“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有机体。二者的区别表现在:前者是独立于人的活动或未被纳入到人的活动范围内的自然界,其运动变化的规律是盲目自发地起作用的;而后者与人的活动不可分离,人化自然和人的关系都是人的活动的结果。二者的统一或联系表现在:自在世界是人类世界的自然基础,并通过人的实践转化为人化自然,融入人类世界。实践是二者分化与统一的基础。
人类通过实践改造包括自然和社会在内的现实世界,使现实世界打上了人的烙印;我们周围的感性世界缺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己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人类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以物质生产劳动为最基本形式和基础的社会实践,既是使人类同自然界中分化和独立出来的基础,又是使人类同自然界保持联系或统一的基础。
典型试题分析单项选择题:
人类生活的现实世界是
A.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 B.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统一体
C.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的统一体 D.人类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人类社会关系的总和三、意识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1、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和能动性
(1)意识的起源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劳动在意识产生中起决定性的作用。意识的起源证明了意识依赖于物质。
(2)意识的本质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意识的于形式是主观的,内容则是客观的。无论哪一种认识,归根到底都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意识存在主观差异,即对于同—对象或同—客观过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映。但是,这种差别产生的根源却是客观的,即由生理因素、社会因素等客观原因决定的。
(3)意识的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就是在实践的基础上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要正确地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必须尊重客观规律,以实践为基础。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是辩证统一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又必须以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必要条件。反对割裂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关系的错误观点(唯意志论、机械论、宿命论等)。
(4)意识与人工智能的关系。人脑思维可以用人工智能(“机器思维”)模拟,即把意识或思维活动转化为机械的、物理的运动于形式。,机器思维”与人的思维在形式和功能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人工智能与人类思维有本质区别。人娄思维是有生命的物质运动形式,主要是生理和心理过程,它具有社会性、能动性、创造性等特点。人工智能则是无生命的物质运动形式,它不仅是机械的和物理的过程,而且是被人所设计、创造和操纵的。
典型试题分析多项选择题
l,“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个命题表明
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B.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B.观念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D.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
B.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2,人的意识的主观性方面表现为
A.映形式的主观性 B.不同主体的意识形式之间的差别性
C.对客观对象反映形式的近似性 D.对客观事物反映的超前性
E.对事物反映的虚幻性
2、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生。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生,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这是由科学和哲学的长期持续的发展所证明或论证的。
(1)自然界的物质性与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自在自然与人化自然都是客观的。自在自然或天然自然是人类实践活动没有触及或改造过的自然界,是独立于人的活动或尚未被纳入到人的活动范围内的自然界。人化自然或属人自然则是被人的实践改造过并打上人的目的和意志烙印的自然。无论是自在自然还是人化自然,都具有客观实在性。虽然人化自然的形成离不开人的实践活动但它依然是一种客观存在。人的实践活动可以改变自然界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和某些具体属性,但是不能消除自然界的客观实在性。
(2)社会的物质性。人类社会尽管有其复杂性和特殊性,但同自然界一样,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一部分。人类社会的将物质性不仅表现在它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更重要地表现在它是以物质资料生产方式为基础的社会的物质生活过程和社会的物质关系体系,是贯穿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高级的物质运动形式。
典型试题分析辨析题:社会的物质性表现在社会是独立于人之外的客观过程。
3、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坚持—切从实际出发是彻底的唯物主义—元论的根本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这一基本原理,是我们党的—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这一原理要求按照世界的本来面貌去认识世界,主观符合客观,认识符合实际,并主张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主观和客观的辩证统一。
思考题:
1、简述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及其重要意义。
2、简述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3、为什么说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4、简述实践主体和客体及其关系?
5、如何理解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关系?
6、如何理解意识的丰质?
7、简述人类思维与人工智能的关系。
8、如何理解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9、为什么说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观的根本要求?
第三章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本章复习重点:
一、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现象和本质、必然和偶然的联系;
二、量变和质变、肯定和否定及其关系;
三、对立统一规律,特别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发展不平衡性的原理。
一、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1、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
(1)联系的特点。任何事物都是在一定联系中存在和发展的。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等特点。
(2)联系与系统。联系的观点与系统的观点是一致的。系统是相互联系的诸要素按照—定的秩序、一定的方式或比例组合成的有机整体。现代系统论进一步证明了联系的普遍性,揭示了系统和要素、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系统和环境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丰富了唯物辩证法的具体内容。
(3)普遍联系观点的方法论意义。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从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联系中去把握事物,用联系的观点全面地观察和处理问题。形而上学否认事物的普遍联系,把事物、现象和过程都看作彼此立、彼此隔绝的。
(4)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整体观把天、地、人视为一个整体的系统思想。“物无孤立之理”。“万物—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多”由“一”演化而来,“一”与“多”是内在统一的,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2、发展的永恒性和普遍性
(1)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发展是比运动、变化更为深刻的范畴。发展是指事物的上升、前进的运动或变化过程。发展的实质内容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发展反映了事物新陈代谢的规律。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这是由新旧事物各自的特点和事物自身发展的逻辑所决定的。新事物在旧事物基础上产生,并抛弃旧事物中消极、腐朽和不合理的因素,继承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并形成了旧事物所不具有的新内容和强大的生命力。坚持发展的观点,就是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
(2)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唯物辩证法过程论的向容和意义过程是指事物产生、发展、灭亡的历史。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不断运动变化的;任何事将总是暂时存在的,自生自灭的。事物总是作为过程而存在。无数有限的具体过程构成无限的永恒发展的世界。恩格斯指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在辩证法面前,“不存在任何最终的东西、绝对的东西、神圣的东西;它指出所有一切事物的暂时性;在它面前,除了生成和灭亡的不断过程,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过程,什么都不存在。”唯物辩证法过程论充分体现了革命的批判的精神。它要求我们要用历史发展的眼光来认识和解决问题,要认识和把握事将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和全过程,坚持用变革的发展观来指导实践。
典型试题分析多项选择题:
唯物辩证法就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因为它
A.认为凡是现存的都是应当灭亡的
B.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从其暂时性方面去理解
C.认为事物的发展只有间断性,没有连续性
D.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
E.认为凡是现存的都是合理的
3、规律是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1)规律及其特点。规律是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规律具有客观性、稳定性、重复性等特点。规律是客观的,人们既不能创造规律,也不能废陈规律,而只能发现、把握和利用规律。无论是自然规律还是社会规律,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不同于现象,现象是易变的,而规律则具有稳定性,可以被人们的思维所把握。规律的重复性表现在,一旦具备一定的条件,合乎规律的现象就会重复出现。规律与本质、必然性是同等程度的范畴。
(2)现象和本质。现象与本质是反映事物的外部联系和内在联系的一对范畴。本质决定现象,并通过现象表现出来。任何现象包括假象都是对本质的一定的表现。这—原理对于科学认识和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3)必然性和偶然性。必然性与偶然性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两种不同的趋势和联系。二者的性质、作用不同。必然性和偶然性不可分离,没有纯粹的必然性和纯粹的偶然性。必然性离不开偶然性,偶然性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偶然性也离不开必然性,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要重视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典型试题分析辨析题:“偶然性是科学的敌人。”
二、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肯定和否定及其关系
1、事物存在的质、量、度质是指—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向在规定性,它决定于事将内部矛盾的特殊性。质与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速度、程度以及构成事物的各部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规定性。它与事物的存在不是直接同一的。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是事物的质所能容纳的量的范围。度体现了质和量的统一。根据上述原理,我们在认识和分析事物时,要把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起来。既要区分不同事物,又要做到“心中有数”。要坚持适度的原则,凡事都要把握好度。(“过犹不及”)。
2、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唯物辩证法的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的发展是渐进l性和飞跃性的统一,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任何事物的运动都存在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场所的变更以及事物的构成要素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的变化,它是在度的范围内的不显著的、渐进的过程。质变则是事物由一种质的形志向另—种质态的突变或飞跃,是渐进过程的中断。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变为质变提供了前提和基础。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是事物发展的决定性环节。这一原理对于指导我们的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远大的目标同埋头苦干的精神结合起来。一方面,要有雄心壮志,敢于破旧立新,反对因循守旧;另一方面,又必须脚踏实地,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反对急于求成,急躁冒进。
3、肯定和否定及其关系任何事物都包含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肯定是指维持事物存在的方面。否定是指破坏事物存在或促使事物灭亡的方面。二者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相互渗透。
4、辩证的否定观及其方法论意义。
事物的发展是通过辩证的否定来实现的。当否定—方克服或战胜肯定—方,促使事物。性质发生根本变化,就完成了—次否定。辩证的否定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是事物自身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而不是外力强加的。其次,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方面,否定就是新事物克服旧事物,是旧质向新质的飞跃;另一方面,在否定过程中,新事物保留和继承了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作为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克服又保留、既继承又变革的关系。与辩证的否定观相反,形而上学的否定观把肯定和否定绝对对立起来,要么肯定—切,要么否定—切,并且认为否定是外力推动的结果。
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坚持用科学的志度来分析和对待社会中的事物和现象。在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上,应持批判地继承或吸收的志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待传统文化,既要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又要反对厚古薄今或复古主义;对待外来文化,既要反对盲目排外、简单拒斥,又要避免食洋不化、“全盘西化”。
5、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是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前进性或上升性是事物发展不可逆转的基本方向和趋势。事物经过两次否定、三个阶段而于形成一个发展周期。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每一次否定都对旧事物的扬弃,必然会不断完善,不断前进。事物前进、上升的途径不是直线型的,而是迂回曲折的。这种曲折性不仅表现在事将发展的高级阶段向低级阶段的某些特征的“回复”,而且也表现在前进过程中的曲折和暂时的倒退。新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遭到旧事物的抵抗,而且新事物自身也必然带有不完善之处,这就难免不出现曲折。特别是在社会领域,由于社会矛盾的复杂性,在社会前进过程中出现的暂时的、局部的倒退或复辟,是不足为怪的。列宁说:“设想世界历史设会一帆风顺、按部就班地向前发展,不会有时出现大幅度的跃退,那是不辩证的,不科学的,在理论上是不正确的。”曲折前进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只有从发展趋势的前进性和发展道路的曲折性的辩证统—观点出发,才能科学地说明事物的发展过程。如果把前进性和曲折性割裂开来,就会导致循环论或直性论。这一原理有助于我们认识社会主义发展过程的前进性和曲折性。
三、对立统一规律
1、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对立统—规律揭示了联系的基本内容和发展的源泉、动力,是贯穿唯物辩证法科学理论体系的主线。矛盾分析方法是认识核分析事物的根本方法。是否承认这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发展观根本时立的焦点。
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基本属性。二者相互联结。斗争性是绝对的,同一性是相对的。
3、矛盾是事物发展动力。
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分别起重要作用。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矛盾着的对立面既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着事物的发展。事物的发展既离不开矛盾的同一性,也离不开矛盾的斗争性。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发展的前提。任何事物都必须在对立双方统一体中存在和发展。矛盾双方在统—体中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依赖、相互利用中发展。第二,同一性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贯通,规定了矛盾转化的方向,即一事物只能转化为与它有内在联系的另一事物。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也起重要作用。它促使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为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化创造条件。当矛盾双方力量的发展达到极限时,只有通过矛盾斗争才能突破这个事物的极限,从而使旧的统一体分解,新的统一体产生,完成旧质向新质的飞跃。
推动事物发展的既有事物的内部矛盾,又有事物的外部矛盾。事物的内部矛盾即内因是事将发展的根据和第—位的原因,它规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方向。事物的外部矛盾即外因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的外部条件,对事物的发展有重大影响,有时会影响事物的性质和发展状态。事物在内因和外因田的共同作用下存在和发展。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方针和实行对外开发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就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一般必须通过个别而存在。个性比共性丰富,共性只是概括了个性中共同的、本质的东西,而没有包括个别事物的全部内容和特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区别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二者会相互转化。
掌握共性和个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这一原理是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是理解矛盾及其规律诸问题的钥匙。它揭示了认识过程的规律,即认识是由特殊到普遍再到特殊的过程,为我们提供了正确认识和解决矛盾的方法论。它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应遵循“—般号召和具体指导相结合”的原则。它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原则的哲学基础,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
5、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两点论”和“重点论”是对矛盾分析方法的通俗表述。坚持“两点论”,就是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不仅要看到任何事物都包含即相对立又相统一的关系或方面,又要全面地认识和把握矛盾双方的各种关系和复杂情况。要反对“一点论”的片面观点。
同时,矛盾发展不平衡性原理要求我们坚持“重点论”。在矛盾的发展过程中,矛盾及矛盾双方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平衡的。从一定的矛盾体系来看,分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从每一个矛盾的双方来看,又分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区分是相对的、可变的,在一定条件下,双方会发生相互转化、易位。
坚持“重点论”,就是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工作中的重点和中心环节,分清主次先后、轻重缓急,同时要统筹兼顾,全面安排,不能忽视非主要矛盾和矛盾非主要方面对事物发展的影响。要反对于形而上学的“均衡论”。
“重点论”和“两点论”是统一的。两点论内在地包含了重点论。重点论是以两点论为前提的。
6、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矛盾观中国传统哲学中具有丰富的矛盾思想,如:“阴阳”变易的发展观,“—物两体”、“物生有两”、“相反相成”等关于矛盾的思想。
典型试题分析分析题一些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一阴一阳之谓道”。“凡物必有合……有合各有明阳”。“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万物莫不有寸”。“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简析上述论点包含的辩证法思想,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这方面的基本原理及其对实际工作的指导意义。
思考题:
1,简述普遍联系的观点及其方法论意义。
2,如何理解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意义?
3,如何理解辩证的否定观及其意义?如何理解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及其过程。
4,试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
5,简进矛盾发展不平衡性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CH4
第四章认识的本质和过程本章复习重点:
一、认识的基础和本质;
二、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
三、真理观;
四、辩证思维方法。
实践的观点,辩证的观点贯穿于整个认识论;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列宁语)
一、认识的发生和本质
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认识论的区别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它与旧认识论(主要指唯心主义认识论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有本质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对立反映论是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它主张,认识本质上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辩证唯物主义自觉地把反映论原则作为自己认识论的前提。先验论否认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主张认识先于客观事物而存在,先于实践经验而存在。认识论上存在两条根本对立的路线。一条是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路线,另一条是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路线。
(2)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的可知论,反对一切不可知论,并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世界可知性问题上的局限性。对不可知论最有力的驳斥是实践。
(3)能动反映论与机械反映论的区别。辩证唯物主义坚持实践的观点和辩证法的观点,主张认识本质上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旧唯物主义离开实践来考察反映过程,主张认识是对客观事物的简单的摹写和机械的反映。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克服了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机械性、直观性,把反映论发展为能动的反映论。
典型试题分析多项选择: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哲学认识论的区别在于
A.是否坚持反映论 B.是否承认认识是一个发展过程
C,是否主张能动的反映论 D.是否坚持科学的实践观
E.是否承认唯物辩证法
2、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在认识中起决定作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源”和“流”的关系。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供经验材料、物质条件、工具手段,实践锻炼和提高人们的思维能力。
(3)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4)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3、认识的本质
(1)认识本质上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第一,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反映是认识的基本特性。认识必须如实地反映客观实际。第二,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能动的过程。反映不是一种对客观对象照镜子式的直接映照或机械反映,不是消极、被动的摹写,也不是一次性就完成的认识,而是—种积极主动的感知,是在观念上对客体的改造和能动再现,是由现象到本质、由不甚深刻的本质到更为深刻的本质的不断深化的过程。第三,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要识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在认识本质问题上的错误(前者夸大主体的能动性,后者抹煞主体的能动性)。
(2)认识主体在反映中的创造性。反映与信息、选择、重构的关系创造性是人类认识的又一基本特性。认识是一种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创造性的活动。认识或反映中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第一,主体创造性地再现客体。如人们运用创造性的思维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运用抽象的概念、符号、公式、图形来反映客观对象。第二,人们不仅能反映客观对象的当前状况,而且还可以突破一定的时空界限来追溯历史、预测未来。第三、人们不仅能反映客观事物的实然状态,而且能反映客观事物的应然状态。如人们根据客观事将的本质和规律,结合自己的需要和愿望,在观念中构想出客观事物应当具有的性质、状志和功能,构筑理想世界。
反映的创造性与信息、选择、重构是联系在一起的。反映的过程就是主体以特定的方式对客体的信息进行能动的选择、重构的过程。信息是同世界的物质过程、能量过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普遍现象,它是系统内部和系统之间通过相互联系而实现或保留的某一事物形态、结构、属性合含义的表征。(也有人把信息定义为物质世界相互联系的一种特殊方式,是一事物的状态或特性在另一事物中引起一种同构的对应。)
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主要表现在:首先,主体以感觉器官为门户的神经生理系统所决定的选择。人的感觉器官是—个信息过滤器。人的感官在选择能力上虽然受一定的限制,但人可以利用认识工具来扩大自己的选择能力和范围。其次,在通过感觉选择信息的基础上,人的思维活动还要对信息进行自觉的能动的选择。如对丰富的但又是表面的信息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即筛选、择取自己需要的信息,等等。
主体对客体的反映离不开重构。主体不仅要对来自客体的信息进行选择、加工和变换,而且要按照正确反映客体的要求把这些信息在大脑中重新组合成为观念的体系。主体对客体的选择、建构都是能动反映过程的内在环节。不能把反映与选择、重构对立起来或割裂开来。
4、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与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实践对认识起决定作用,即决定认识的产生和发展。但这并不否认认识具有相对独立性。认识对实践具有巨大的反作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会使实践活动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的效果。当错误的认识和理论指导实践时,就会对实践产生消极乃至破坏的作用,使实践失败。
5、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及其现代意义知与行的关系就是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中国传统哲学的知行观包含了一些有价值的思想。中国古代唯物主义哲学家提出行先于知,由行而致知,行是知的基础,行高于知等见解,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同时他们还认为“知行相资以为用”,肯定了知对行起指导作用。唯心主义观点认为“离行以为知”、“尊知而贱行”,颠倒了知与行的关系。中国传统哲学在知行观上的共同的局限性是未能正确揭示实践的本质特征,即使是旧唯物主义也未科学地说明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中的合理因素对于我们思考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具有积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二、认识的发展过程
1、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辩证关系认识过程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列宁把它概括为“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的过程。(参见《列宁全集》第55卷,142页)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感性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感官与客观事物的接触而获得的对事物表面现象或外部联系的认识。理性认识则是人们在感性经验材料的基础上,通过思维加工而获得的对事物本质或内在联系的认识。它们二者在性质、内容、形式和特点等方面都不同,同时又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和相互渗透。理性认识及感性认识为基础;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如果割裂了二者的联系,就会导致经验论和唯理论、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理性认识并不是认识过程的完结,它还必须回到实践中去接受检验和指导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在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窍。这就是认识运动的全过程和总规律。
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会导致经验论和唯理论、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错误。
2、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
(1)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首先,必须掌握系统而又真实的感性材料。其次,必须对感性材料进行科学的思维加工。
(2)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的条件。坚持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3、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理性因素是认识过程中的主要因素,并在认识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理性因素主要是指认知性的意识,包括人的理智、思维和逻辑等因素。理性因素是人的认识能力的主要构成因素。人们只有通过理性思维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也具有一定的作用。狭义的非理性因素是指非理智、非认知的精神因素,包括情感、意志、欲望和需要等因素,它们不属于认识能力,而是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渗透到主体的认识活动中。广义的非理性因素还包括不能被逻辑思维的概念所包含的主体心理形式,如幻想、想象、猜测、顿悟、直觉、灵感等意识因素,这些因素则属于人的认识能力。情感、意志等因素对人的认识活动的启动与停止、对认识能力的发挥与抑制起重要的控制和调节作用。在认识过程中,非理性因素和理性因素相互作用、相互补充对认识的发展和飞跃起重要作用。非理性因素既可以起积极作用,也可以起消极作用。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不能脱离人的理性因素。人就其主导方面来说是理性的,而人的非理性因素能够并且应该受到理性因素的支配或制约。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人应当在正确的理性认识的指导下发挥非理性因素的积极作用,反对非理性主义片面夸大非理性因素的作用、贬低甚至否认理性的作用的错误倾向。
4、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矛盾贯穿于整个认识过程中。认识的任务就是要不断克服它们之间的矛盾,求得它们之间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一方面,我们的主观认识要和认识对象的具体情况相一致;另一方面,主观认识要和不断变化发展的客观实际相适应,使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在每—认识阶段上都能达到统一。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在认识上犯“左”和右的错误。
5、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创新是对旧事物、旧观念的突破。理论创新包括理论的内容、形式、方法等方面的创新。理论创新是认识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它必须以实践的发展为动力,以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为依据。实践创新包括实践理念、实践内容、实践方式或手段等方面的创新。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相互作用,相互促进。
三、认识的真理性和及其检验标准
1、真理应其客观性任何真理都是客观真理。真理的客观性表现在:真理的内容和检验真理的标准都是客观的。注意识别和批判唯心主义主观真理论的错误。
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
(1)任何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绝对真理的含义: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就人类认识本性而言,人们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的客观世界。相对真理的含义:任何真理都是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的近似正确的反映。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与人的认识能力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相联系的。
(2)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二者是真理的两种不同的方面或属性;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相对真理不断向绝对真理转化。
(3)真理问题上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及其错误。
(4)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既要坚持真理,又要发展真理。
3、真理是具体的真理具有条件性、历史性和全面性。
4、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之所以是检验真理的唯—标准,是由真理的性质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认识。能够把主观认识与客观世界联系起来并加以对照比较的只自能是实践。实践是联系和沟通主观和客观的桥粱和纽带,它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实践标准并不排斥逻辑证明在检验真理过程中的作用。逻辑证明是—种探索真理、论证真理的手段,它能给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但是,逻辑证明不能代替实践标准。逻辑证明不能离开实践的基础,逻辑思维本身就是实践的产物。逻辑证明所使用的前提、概念、原理、规则等等都必须经过实践检验,并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和发展。逻辑证明得到的结论还必须回到实践中去接受检验。
5、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实践标准的确定性或绝对性是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标准,舍此再没有别的客观标准。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或相对性是指,任何实践都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历史条件的制约,实践本身也是在不断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上的实践不可能完全证实或驳倒当时的一切认识。如果否认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就会导致怀疑论和唯心主义的主观真理论;如果否认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则会导致思想僵化或教条主义。
这一原理是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重要理论基础。
6、真理和价值的关系
(1]价值及其特点价值是指事物具有的能满足主体的一定需要的效用性,是对人与社会所具有的积极意义。价值既具有客观性,又具有主体性。
价值的客观性是指,价值虽然离不开人,但价值是在人的客观需要同客体的属性之间发生的一种客观现实关系。一方面,价值的基础是客观的。另一方面,人的需要及其满足的程度也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受到社会实践的发展和历史条件所制约的。
价值的主体性是指,价值关系离不开主体的需要和主体的创造性活动。
(2)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区别人们在认识实践活动中遵循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真理原则是指人们必须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和改造世界,追求和服从真理。价值原则则是指人们必须按照自己的尺度和需要去认识和改造世界,懂世界适合人的生存和发展。这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真理原则侧重于客观性、外在尺度或物的尺度,而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内在尺度或人的尺度。
(3)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统一首先,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真理和价值都形成于人的活动中,都是人们追求的目标,是人们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内容。价值原则脱离了真理原则便会偏离正确的方向,真理原则脱离了价值原则就会失去意义。没有真理原则的指导,价值原则就不能成功地贯彻下去;没有价值原则的推动,真理原则也得不到坚持和发展的动力。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都是以实践为基础,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同时,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的相互作用又推动着实践的发展。
7、认识论与思想路线
(1)认识论是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
(2)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坚持党的思想路线,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进取。
四、辩证思维方法
1、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辩证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的中介,理论思维的工具。辩证思维的本质就是按照唯物辩证法的原则,在联系和发展中把握对象,在对立统一中认识事物。辩证思维的基本原则就是坚持观察的客观性,即真实地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辩证特性。
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主要有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的统一。(1)归纳和演绎。这是最初也是最基本的思维方法。归纳是从个别上升到一般的思维方法。演绎则是由一般性的原则到个别性结论的思维方法。这两种方法相互依赖,相互补充。(2)分析和综合。它们是更深刻地把握事物本质的方法。分析是把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方面和要素,然后逐个加以研究的思维方法。综合则是在把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方面、要素的基础上,再把它们组合成一个整体来加以研究的思维方法。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完成。二者的统—构成了完整的科学的认识。(3)从抽象上升到具体。这是辩证思维的高级形式。这一方法就是从抽象的规定达到思维中的具体。具体地说,这是一个以抽象为逻辑起点,通过各种形式的逻辑中介,达到以思维具体为逻辑终点的思维运动过程。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主要思维方法是综合,即把反映了事物各方面本质的规定综合起来,形成关于事物的整体认识,使具体在思维中再现出来。思维中的具体已经不是感性的具体,而是反映了事物内在联系和本质属性的理性的具体。(4)逻辑与历史相一致。这一方法是建构科学知识体系或理论结构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逻辑与历史相—致或相统一,是指理论体系的逻辑顺序是客观历史发展顺序和认识发展顺序的反映,历史从哪里开始,思维进程也应该从哪里开始。
2、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研究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研究方法有着密切的联系。现代科学研究方法是一个适应现代实践活动和现代科学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方法群。它主要包括控制方法、信息方法、系统方法、结构方法、模型化方法和理想方法等。同时,还有一些适应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发生学方法、解释学方法、符号学方法、传播学方法等等。
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属于不同层次的方法系列,二者具有不同的功能和角度。辩证思维方法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角度来揭示事物的联系,侧重于从整体上把握世界及其与人的关系,而不是停留在某些方面、过程和要素上。现代科学研究方法—般并不探讨整体的、普遍的相互关系,而是在确认客观世界的存在及其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前提下,从某些方面研究世界的关系。
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又是统一的。—方面,辩证思维方法是现代科学研究方法的方法论前提,辩证思维的基本精神和原则贯穿于现代科学思维之中。现代科学研究所运用的一系列新概念体现了概念的辩证运动。现代科学思维渗透着辩证思维。例如,系统方法与辩证联系的观点、控制论方法与内因外因的观点、突变论方法与量变质变的观点、信息论方法与相互作用的观点之间都有着内在的联系。另—方面,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又丰富和深化了辩证思维及其方法,从各个方面丰富了世界的辩证图景。现代科学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唯物辩证法关于联系和发展的观点。例如,现代科学研究成果表明,以前所谓的各种联系实际上只是宏观常速系统中的联系,只是普遍联系在特殊情况下的—种形式。一旦进入宏观高速系统或微观系统,联系就其有更加丰富的多样化于形式。耗散结构理论揭示出发展的新的特征,即在远离平衡态的情况下,世界发展是多方向的,既有向无序方向的发展,也有向有序方向的发展。现代科学思维方法还进一步促进辩证思维方法具体化、深入化,懂辩证思维方法能更精确地确定事物相互关系的范围、层次、性质和存在方式,从而能更深刻、更具体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第五章 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第一节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和本质
1、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1)自然环境或地理环境是指与一定社会所处的地理位置相联系的自然条件的总和。自然环境是社会存在或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主要因素之一,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它在社会发展中起重要作用:首先,自然环境提供了社会生活和生产资料的来源。离开一定的自然条件,人们就不可能进行生活和生产;其次,自然环境的优劣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并对社会发展起促进或延缓的作用。优良的自然环境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社会的发展;恶劣的自然环境则不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再次,自然生态平衡对社会生活起重要作用。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平衡,是社会得以正常发展的必要条件。如果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就会给社会带来危害。自然环境的作用要受社会发展状况的制约,特别是受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制约;自然环境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不能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2)人口是指从事生产和自我生产的人们。人口因素包括人口数量、质量、增长率和密度等等。人口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在社会发展中起重要作用。首先,人是从事物质生产活动和其他一切社会活动的主体,是—切社会关系的承担者。没有人,就没有社会。其次,人口的数量和质量等因素对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适度的人口对社会发展起起加速作用;过密或过疏的人口对社会的发展则起延缓作用。在现代社会,人口的质量(智力、体力等)、职业构成、教育程度和技术熟练度等状况,对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人口因素要受社会生产状况和社会制度的制约,它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不能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人口增长或自我生产的规律是社会规律,而非自然规律。物质资料的生产与人口生产相互制约,但物质生产是起决定作用的方面。人口的增长要同物质生产发展相适应,同自然资源相适应。
2、社会生产实践和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物质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的深刻基础。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是人类社会的发源地;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社会物质基础,是全部社会关系的物质根源。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方式最终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基本面貌,决定整个社会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最终决定着社会于形态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
3、努力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人类社会历史进程告诉人们,人类必须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社会必须与自然界协调发展。
自然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伴随着全球问题特别是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日益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最早源于环境保护。1980年,世界自然与自然资源联盟第一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认为社会发展的基本目标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求;发展不仅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还应考虑后代人的需要;今天的人类不应以牺牲今后几代人的幸福来满足自己的需要。这一原则己被国际社会所公认。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意保护资源和改善环境,使经济发展能持续进行下去。目前,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许多国象指导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面临着发展经济和改善环境的双重任务。我国人口过多,资源相对匮乏,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较严重。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要切实保护资源和环境,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要根据我国国情,选择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合理利用资源,克服浪费现象,加强治理污染。当前,我国人口多,增长快,与生产力发展、国民经济的增长不相适应,不利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必须实行计划生育政策,队控制人口的增长。要正确理解和处理人口与经济发展、人口与社会进步、人口与保护环境之间的关系。
4、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是社会关系的发源地;实践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实践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实践决定了社会规律区别于自然规律的特点。
5、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人类社会是在自然界长期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部分。社会历史发展与自然历史发展的一致性表现在:人类社会与自然界都具有客观实在性。社会是一种特殊的复杂的物质体系,并以物质生产方式为现实的基础。人类社会同自然界—样,是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人类社会的发展受其内在的客观规律所支配,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
实践决定了社会历史规律不同于自然界发展的规律。社会历史规律的主要特点在于,社会历史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社会历史规律作用的实现离不开人的活动。人们不仅能够认识社会历史规律,而且能够在正确认识的指导下改造世界。社会历史规律实现的过程,同时也就是人们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过程。与社会历史规律不同,自然规律的形成和作用都是盲目自发的,不需要人的活动干预。
第二节社会的经济结构社会的经济结构即一定社会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1、生产力的内涵及构成要素生产力它作为人们解决社会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体现了人和自然的关系。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是生产力的基本要素。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重要构成因素,但它不是独立的实体性要素,而是智能性要素。科学技术一经渗透到生产力的各实体性要素中去,就会转化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在现代生产力发展中,科学技术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科技己成为第—生产力。科技己成为现代生产力发展中的先导和基础,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根据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以及整个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党和国家制定并实施了科教兴国的战略。
在现代生产力中,先进生产力的集中表现和主要标志就是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的含量,特别是高新技术在生产力中的凝结。充分发展和利用先进科学技术,是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关键。
3、生产力的物质性、社会性和历史性生产力是—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力量,并存在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它随着人们的认识和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4、顺应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做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在社会发展中,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它不断向前发展,包括量的增长和质的飞跃。先进生产力取代落后的生产力,从根本上决定了社会形态或社会制度的发展和更替,决定了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进步,决定了人的全面发展水平和人的素质的提高。
这—客观规律要求我们必须顺应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做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要认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敏锐把握我国生产力的发展趋势和要求,通过制定和实施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采取切实的工作步骤,不断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要认识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标志,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努力实现我国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5、生产关系的本质和内在结构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交换关系,产品的分配关系以及由它直接决定的消费关系。其中,所有制关系是最基本的方面,它决定生产关系中的其它方面。根据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生产关系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和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
6、生产关系与阶级结构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经济结构与阶级结构有着直接的联系。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经济范畴。阶级的存在是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的。阶级是指同—定生产关系相联系的处于不同经济地位的社会集团。划分阶级的标准是由生产关系特别是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决定的经济地位。阶级对立的实质在于,一个集团由于占有生产资料,因而在生产中居于支配地位,并能占有另—集团的劳动,即剥削另一部分人。在各个阶级社会,除了构成该社会主要矛盾的两大对立的基本阶级之外,还有一些非基本的阶级或集团。社会阶级结构及其变化,反映了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关系的变化。
第三节社会的政治结构社会政治结构是建立在经济结构之上的政治法律设施、制度及其相互关联的方式。
1、政治与经济的关系经济决定政治,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或反映。政治属于上层建筑,它反映并服务于经济基础。政治是实现经济目标的重要手段。
2、国家政权在政治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
(1] 国家是一个历史范畴、阶级范畴。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在国家起源问题上存在着历史唯心主义观点,如“君权神授论”和“社会契约论”。
(2)国家本质上是统治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暴力工具。首先,国象体现了统治阶级的意志,要对被统治阶级进行专政。国家虽然也有民主的一面,但民主是有阶级性的,民主是与专政相联系的。
(3)国家的本质决定国家的职能。国家的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
(4)在社会政治结构中,国家政权是核心,它通过复杂的信息网络系统,对政治结构以至整个社会实行控制和管理。
第四节社会的观念结构社会观念结构是由各种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按一定关系和方式组成的有机整体。
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关系社会意识是社会精神生活的总和,包括人的一切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这是社会意识的本质特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和变化、发展。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2、社会意识形态
(1)社会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也称思想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思想、宗教、道德、艺术、哲学和大部分社会科学。它反映并服务于经济基础,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阶级性。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主要包括自然科学、逻辑学、语言学等。它不反映经济基础,没有阶级性。
(2)社会意识(包括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及其社会功能社会意识受社会存在决定,但又有其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具有独特的发展规律,它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某种不—致性或不平衡性。它的相对独立性具体表现在:第一,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不完全同步性。第二,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不平衡性。第三,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第四,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第五,社会意识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的表现。先进的社会意识能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落后的社会意识则阻碍社会存在的发展。
上述原理对于指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先进的社会意识。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精神的重要目标和任务之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能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发展,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正确的思想保证;能有效地抵制和克服剥削阶级腐朽思想的泛滥和侵蚀;有助于培养社会主义新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
(3)意识形态的社会功能:维护或批判社会现实;调控社会和人的活动。
3、文化的本质和功能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本质上是—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文化具有维护、调控社会生活的功能,知识传承功能,教化功能等。
4、努力创建先进文化,引导社会全面发展文化建设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先进文化,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实现社会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先进文化的体现,它的建设与我国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当前,要重视科学文化和道德思想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5、文化与文明
(1]文化与立明是两个密切联系又有区别的范畴。广义的文化作为与自然相对的社会历史范畴,既包括人类活动的全部成果(积极的和消极的),也包括人类活动的整个过程及活动方式、手段。而文化的积极成果便是文明。文明是与野蛮愚昧相对的,标志人类社会进步的程度和开化的状态的范畴。
(2) 社会文明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它们分别是文化进步的物质、政治、精神方面的结晶。物质文明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成果的总和。主要包括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物质财富的积累程度、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和水平等。政治文明是人类从事政治实践获得的积极成果。它主要涉及政治制度特别是行政管理和民主法制建设等方面。精神文明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精神成果的总和。它主要包括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等方面的状况、水平或发展程度。三个文明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物质文明是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物质基础;政治文明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提供政治保证,并制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方向;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提供智力支持、精神支柱和思想保证。
(3)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CH6
第六章 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第一节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及其矛盾运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二者的统一构成生产方式。生产力是生产方式的内容,是主导的方面;生产关系是生产力的社会于形式,受生产力所决定,并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构成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发展。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会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任何生产关系都必须以一定生产力为基础。生产力的状况,即生产力的性质、水平和发展要求,决定着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进而决定着人们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以及产品的分配关系。人类社会初期的生产关系是建立在极不发达的生产力基础上的。原始社会十分低下的生产力水平,决定了原始的公有制和平均分配制度的产生。以手工工具为基础的简单的社会分工和狭小的生产规模,必然导致奴隶制或封建制的生产关系。手推磨产生的是以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机产生的是以资本家为首的社会。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生产关系是否适合生产力的状况。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生产关系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是通过多种途径来实现的。例如,先进的生产关系可以通过调动和激励生产者的积极性,通过合理地配置资源或生产力要素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严重地束缚了生产力,不变革生产关系生产力就不能继续发展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就显得尤为突出。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生产的变化发展,是从生产力,特别是从生产工具的变化发展开始的。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的活跃的、革命的因素,生产关系则是相对稳定或保守的因素。二者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它们始终存在着矛盾。当新的生产关系建立起来时,它是基本适合生产力状况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来的生产关系会逐渐变得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进而会成为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要求新的生产关系取代旧的生产关系。于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新的生产关系便应运而生。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母体中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2、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的内容和意义这一规律揭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基本的、普遍的规律。这一规律的基本内容概括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发展。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无论哪—种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娘胎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该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基本客观依据,是指导我国经济改革重要理论基础。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是由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决定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和共同发展。这种所有制结构从根本上说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状况决定的。
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及其矛盾运动社会犹如—座由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大厦。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及其设施,构成社会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又一基本矛盾。
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的物质根源,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的派生物。上层建筑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无论哪一部分都是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而产生的。建立在一定生产力水平基础上的生产关系,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来保护,需要有—定的社会意识形态来为自己进行宣传和辩护。上层建筑的性质是由经济基础的。性质所规定的。政治是经济的集中的表现。私有制必然会产生私有制观念,必然会产生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法律条文。经济基础的变化和发展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和发展。经济基础的变革,会导致上层建筑或迟或早发生变革。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集中表现为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上层建筑要维护、巩固和发展自己的经济基础,排斥和反对自己及其经济基础的对立物。上层建筑主要是通过政治的、思想的力量来影响和控制经济生活以至整个社会生活来为经济基础服务的。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上层建筑对整个社会发展的作用。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如果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就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如果上层建筑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就会阻碍生产力和整个社会的发展。上层建筑对整个社会发展的作用性质,取决于上层建筑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换言之,如果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如果上层建筑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则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进而阻碍整个社会的发展。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作用构成社会形态的矛盾运动。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贯穿这—矛盾运动过程的规律,也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的发展,要经历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基本适合的矛盾运动过程。
要反对把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辩证关系割裂开来的错误。“上层建筑决定论”夸大了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否认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而机械决定论则夸大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忽视或抹煞政治力量和思想力量的对经济生活和整个社会生活的能动的反作用。
4、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的内容和意义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这一规律的基本内容就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的物质根源。上层建筑的性质是由经济基础的性质所规定的。政治是经济的集中的表现。经济基础的变化和发展决上层建筑的变化和发展。经济基础的变革,会导致上层建筑或迟或早发生变革。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集中表现为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上层建筑要维护、巩固和发展自己的经济基础,排斥和反对自己及其经济基础的对立物。上层建筑主要是通过政治的、思想的力量来影响控制经济生活和整个社会生活。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作用性质取决于它是否符合经济基础的状况。
这一原理对于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政治体制属于上层建筑。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改革必然引起政治体制的改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对社会主义的政治体制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革除政治体制中存在的束缚或影响经济基础发展的弊端,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改革对于保护和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为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和整个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第二节社会发展的动力
1、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它们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并规定了社会过程的基本性质;它们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决定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这两对矛盾相互制约,其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更为基本的矛盾。
2、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是阶级利益根本冲突的对抗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直接表现,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3、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革命与改革
(1]社会革命的实质和作用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于形式,是社会形态的质变。其实质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
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重要作用表现在:它是实现社会形态变更重要手段和决定性环节,它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伟大作用,还能够极大地教育和锻炼包括革命阶级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
(2)社会改革改革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有效途径和手段,是社会基本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社会改革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产物。
4、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构成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不能任意选择的物质力量和历史活动的前提。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进而决定其它社会关系的基本面貌。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内容,是衡量社会进步根本尺度。
生产力标准的思想是上述原理的体现。是否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判断我们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是判断我们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是判断社会制度是否优越和进步的根本标准。坚持生产力标准,对于我们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促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具用重要的指导意义。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基本客观依据,是指导我国经济改革的重要理论基础。
5、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科学技术是一个总体性概念。科学技术体现了认识和实践的结果与手段的统一,体现了知识形态与创造性的实践活动的统一。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杠杆。它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对人的精神与素质等都产生重要的影响。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
6、科学技术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伟大杠杆,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20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以微电子学和电子计算机为主要标志,包括生物工程、激光通讯、空间技术、海洋开发以及新材料、新能源在内的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对人类社会各个领域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1]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形式,改变了人们的劳动于形式,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
(2)科技革命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科技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进而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生活条件,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3)科技革命带来了思维方式的变革。引起思维变化的最切近的基础是实践,包括科学实验。科技革命首先通过变社会环境来促使思维方式变革。新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通过影响思维主体、思维客体和思维工具,引起了思维方式的变革。
7、科技发展与“全球问题”
科学技术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像—把双刃剑,既为造福于人类开辟了广阔的前导,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危及地球生命和社会的全球问题。必须正确认识科学技术社会作用的两重性和全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全球问题”的出现,从一定意义上说,是由于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自然而又失去控制所引发的。科学技术发展既有同人的需要和发展相和谐的一面,也有同人的需要和发展相冲突的一面。科学技术能否造福于人类,关键取决于掌握科学技术的人,取决于人类对科学技术应用的合理控制。
在全球问题上存在着不同的态度和解决方案。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以罗马俱乐部的部分成员为代表的西方未来学者对科学技术与未来社会的发展持悲观态度。他们认为,由于全球问题的存在和继续发展,未来一百年世界的发展就会达到极限,就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全球性的巨大灾难,甚至于人类文明遭到毁灭;克服即将来临的灾难的基本途径就是把社会生产维持在简单再生产的基础上,即实行经济上的零增长,减缓甚至停止科学技术的进步。与这种“技术悲观论”相反,“技术乐观论”则认为,科学技术本身就能解决全球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就能创造出解决诸如人口、能源、环境等问题的手段。这两种观点都从不同的方面夸大了科学技术的作用,忽视了社会制度、社会关系对科学技术的制约作用。
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它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基本的方面,不能以阻止科学技术的发展来谋求全球问题的解决。而且,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将会为人类控制自己不合理的行为、减少科学技术带来的负面作用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手段。
同时还必须看到,单纯依靠科学技术手段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全球问题不仅是一个自然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问题;不仅是—个科学技术的问题,而且是一个涉及社会制度、社会管理组织、各种社会认识和整体社会实践的复杂问题。
解决全球问题有赖于多方面的努力和条件。首先,要变革和完善社会制度或社会体制,创造合理利用科学技术的社会环境,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对话。其次,要用科学的自然观和社会观指导人们和谐地与自然相处。再次,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强化人们的认识自然和社会的能力,增强人们合理控制各种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的能力和手段。
第三节历史的创造者
1、社会发展和人的活动的关系从一定意义上说,社会历史是由人们的活动构成的。社会发展规律的实现离不开人的活动
[1]历史的“剧作者”和“剧中人”。社会历史规律是人们社会活动的规律。在社会历史中,人既是“剧作者”,又是“剧中人”。一定的人们创造着历史,又受到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制约。
(2)社会发展规律的形成和作用离不开人的自觉活动,但是人的自觉活动不能否定社会规律的客观性。人们的目的或愿望能否实现,取决于人们的意识是否符合社会规律,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人们有意识的活动对历史发展发生影响作用,但不能决定或改变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历史发展往往是许多相互冲突的单个人意志构成的“合力”作用的结果,往往与一些人的目的相违背。
[3)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人的自觉活动是辩证统一的。—方面,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另—方面,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割裂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人的自觉活动的辩证关系,会导致唯意志论或机械论、宿命论。
2、历史的参与者和创造者人人都参与了历史的形成。历史参与者不一定就是历史创造者。唯物史观在考察历史创造者问题,包括确定历史创造者内涵时,遵循了以下原则:其一,从整体的社会历史过程出来考察和说明历史的创造者及其活动;其二,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入手来考察和说明历史的创造者及其活动;其三,从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上考察人们历史活动的作用及其性质,揭示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
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个历史范畴。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人们,是居民中的大多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包括不同的阶级和阶层。劳动人民群众及其广大知识分子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首先,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劳动人民是物质资料生产的主体,是社会生产力的承担者,他们创造了物质财富,推动了历史的进步。其次,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他们不仅为创造精神财富的活动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生活源泉,而且还直接参与了精神财富的创造。再次,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是社会革命的主体。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制度的变革是通过社会革命来实现的。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要受历史条件的制约,即受—定的经济条件、政治条件和精神条件的制约,受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制约。
4、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依据上述原理,我们党提出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实现无产阶级政党正确领导的基础;群众对党的信任和支持,是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关键。当前,在实践中自觉地贯彻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加强廉政建设,对于我们执政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我们要最大限度地尊重和满足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
5、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唯物史观在主张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同时,充分肯定了个人特别是杰出人物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历史人物的出现,体现了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一方面,“时势造英雄”,任何英雄人物的产生都是时代的需要,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另一方面,英雄人物的出现也取决于个人所处的具体历史环境、主观条件、机遇等偶然因素。
历史人物往往是历史事件的当事人,是历史任务的提出者和完成历史任务的组织者,他们对历史发展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历史人物的作用再大,也不能超过人民群众的作用,也不能决定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历史人物作用的性质和大小取决于他们是否正确反映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取决于他们所处的历史条件以及个人的才能和品质。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坚持两条原则。一是坚持唯物史观的历史主义的科学态度,即要依据历史人物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来评价他们的功过;二是要坚持阶级分析的方法,即要把阶级社会中的历史人物同他们所代表的阶级联系起来,根据他们所属的阶级的历史地位和特点进行评价。
CH7
第七章 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第一节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1、社会形态及其演化构成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和阶段社会形态是指同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经济基础(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不断变化、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根据社会于形态的演化,人类社会至今经历了五个大的阶段,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在每一种社会形态中,因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关系的特点不同又可分为不同的阶段,如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中的自由竞争阶段和垄断阶段,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中的初级阶段,等等。
社会形态范畴或理论对于分析社会历史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第一,它指出社会形态是具体的、历史的,不存在抽象的“一般”社会,要求我们具体地分析和把握社会,了解—定社会于形态的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过程。第二,它指出了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有机统一体,揭示了社会形态的共同本质,为我们区分和认识社会形态提供了科学的方法。第三,它指出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为我们科学地把握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提供了一把钥匙。
2、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与主体的选择性社会发展包括社会形态的发展是决定性和主体选择性相统一的过程。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就是指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或必然性。这种客观规律并不否定一定主体的一定的自主选择,而是为主体选择提供了一定的可能性空间。在社会发展中,究竟哪一种可能性会实现,不仅取决于一定的客观条件,而且取决于—定社会主体的选择。这种选择不是任意的,而是要受到一定客观条件或客观规律决定的可能性空间的制约。
3、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和多样性一方面,社会发展道路具有统一性。例如,就人类总体历史而言,社会形态受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规律的支配,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地发展,按照五种社会形态的基本秩序依次更替。另一方面,具体到每个民族、国家,社会形态的发展又有差别性和多样性。
4、社会发展过程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曲折前进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或总趋势是向上的、前进的,社会发展的道路又是迂回曲折的,这是历史的辩证法。正确理解社会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辩证统一的关系,有助于我们坚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念和信心,有助于正确看待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与挫折。
第二节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
1、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既是自然存在物,又是社会存在物。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相互制约。
2、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唯物史观主张从具体的社会关系出发来认识人的本质,并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首先,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而非自然属性。其次,人的本质要通过各种社会关系表现出来。经济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在阶级社会中,阶级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个重要内容,因而人的本质也表现为一定的阶级性。再次,人的本质是历史的、变化的,因为社会关系是变化、发展的。
抽象的人性论离开社会关系来认识人的本质,否认人的本质是社会的、具体的和历史的,把人的本质归结为自然属性或生理属性,否认人的阶级性,认为人具有超社会、超历史、超阶级的永恒不变的本质。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3、人的价值及其实现人类通过自己的实践特别是物质生产活动改造客观世界,创造价值,以满足自己的需要,维持自身的存在和发展。人对人自身的意义就在于能够创造价值以满足自身的需要。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价值是一种能够创造价值的价值,是一切价值于形态中最有价值的价值或最高的价值。
人的价值包含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两个方面。人的社会价值是指个人的创造活动对于社会需要的满足,即个人对社会的奉献和责任。人的个人价值是指个人在创造价值的基础上获得的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人的社会价值是人的价值的基本的主导的方面。衡量人的价值大小的主要的或基本的尺度是人对社会的奉献和责任的大小。
人的价值的实现过程就是人的潜在价值向现实价值转化的过程。人的价值实现需要一定的条件。创造价值的实践是人的价值实现的根本基础。人的价值的实现及其程度还取决于主体的综合素质和一定的社会条件。个人创造价值以满足自身的需要,离不开一定的社会关系,离不开一定的群体或集体。要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群众、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反对极端个人主义。
第三节共产主义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1、人的自由及其实现.自由与必然的关系自由是标志人的活动状态的范畴。一般来说,自由是相对于受限制或受束缚而言的,自由意味着人们的活动对一定限制或束缚的摆脱或突破。但是,人的自由决不是主观任性或为所欲为。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自由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没有任何限制的绝对自由是不存在的。自由与必然是辩证统一的。必然性也就是规律性。自由不仅不排斥必然性,反而要以必然性为基础。自由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自由不在于废除必然性或客观规律,而在于首先认识和把握必然性,并且利用必然性来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在现实中,人的自由的真正而全面的实现,不仅要认识和把握自然发展的必然性,而且要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的必然性;不仅要克服自然界的压迫,而且要从社会的压迫中解放出来。
2、人的发展的历史形态马克思把人的发展概括为三个基本的历史阶段或历史形态。第一,以人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缺乏独立自由、个性极不发展的形态。这一形态存在于前资本主义社会时期。第二,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具有较多的独立性、较丰富的关系和较多样的才能的形态。这一形态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阶段。在上述两种形态中,人的发展都还都是不平衡、不全面的。第三、以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个性为特征的充分发展的形态。这一形态存在于生产力高度发达、全社会共同占有社会生产力和社会财富的社会于形态,即共产主义社会。在共产主义社会条件下,社会关系己被置于人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可不再作为异己的力量支配人,人们获得全面发展,成为具有自由个性的人。
3、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发展的最高历史形态和最理想的形式。它包括人的劳动及其它活动的能力的充分而全面的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高度丰富和全面完善,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和充分满足等。
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是有区别的。在私有制条件下,社会发展往往以牺牲某些人甚至某个阶级的发展为代价。人的发展又与社会发展是统一的。人的全面发展依赖于社会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依赖于作为社会主体的人及其活动。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的彻底实现必须以人类解放的实现为前提。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认为,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得以真正实现的社会形态。
4、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目的和归宿。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既是全面进步的社会主义,也是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人的全面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目标。社会的全面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是一致的。当前,我们要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积极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5、共产主义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形态
6、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2003年7月)
郝立新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内容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章)相当于绪论,主要内容是关于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哲学两个基本派别的对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等原理;
第二部分是辩证唯物主义(第二、三、四章),主要内容是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
第三部分是历史唯物主义或唯物主义历史观,主要内容是关于社会的本质、基本结构、基本规律、发展动力、
历史创造者、人的本质和人的发展等原理。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本章复习重点:
一、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根据和意义;
二、唯心主义产生的根源和基本形态,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的区别,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一、哲学和哲学基本同题
1、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1)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形态,即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2)哲学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3)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典型试题分析 辨析题:“哲学是知识的总汇”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包含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根据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派别;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根据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2)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和意义。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这是由哲学的性质决定的;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的内容是划分哲学基本派别的标准,并为考察哲学史提供了基本线索;正确解决哲学基本问题是正确解决哲学其它问题的前提和基础;这一问题也是实践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即主观与客观的关系问题。哲学具有党性,没有超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立的第三条路线的哲学。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1)唯物主义主张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它具有三个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唯物主义即辩正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旧唯物主义在自然观上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基本方向,反对唯心主义,特别是近代唯物主义高举无神论的旗帜反对宗教神学,推动了科学和社会的进步。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是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
(2)唯心主义主张精神是世界的本原。它产生和发展的根源:第一,社会历史根源:由于社会生产力和科学认识水平的低下,人们对客观世界愚昧无知,产生了灵魂不死和神灵不死的观念。第二,认识论根源:主观与客观相背离、认识与实践相脱离,片面夸大认识过程的某—片断或环节,就会导致主观唯心主义。第三,阶级根源:反动的剥削阶级出于本阶级利益的需要或阶级偏见,往往夸大精神的作用,利用唯心主义作为统治扩大劳动人民的思想工具。
(3)唯心主义具有两种基本类型或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感觉、观念、意志、“心”、理性等)当作世界的本原。客观唯心主义把虚构出来的在人以外存在的“客观精神"(如:
柏拉图的“理念"、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神等)当作世界的本原。
典型试题分析单项选择题:
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
A,世界发展动力问题 B,意识本质问题
C,世界本原问题 D,实践本质问题多项选择题:
下列命题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是
A,我思故我在 B,存在就是被感知
C,物是绝对观念的外化 D,万物皆备于我
E,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
4、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在回答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上,主要有三种不同的哲学立场。唯心主义仅仅从主体出发,夸大精神的能动作用,认为精神是第一性的。旧唯物主义离开人的实践活动,仅仅从客体出发来看世界,结果抹煞了精神的能动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从主客体的统一中来认识世界,既强调了物质绝对精神,又重视精神对物质的能动作用;既承认自然界物质的现在性,又强调物质实践活动对世界的改造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从实践出发科学地阐明了物质和精神的关系。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中的伟大变革
(1)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一般发展规律的科学,是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正确概括和总结,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克服了旧哲学中辩证法与唯物主义相分离、唯心史观在历史观领域占统治地位的局面,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从而成为彻底的、完备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现代的唯物主义。它是以科学实践观为核心,辩证法和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相结合的严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它具有与旧哲学迥然不同的内容和本质特征。
2、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
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核心。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上第一次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并把它作为自己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实践的观点贯穿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各个部分,即体现在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历史观、认识论中。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活动出发来理解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理解人的本质和社会生活的本质;从物质生产活动出发来理解社会发展规律,从而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形而上学性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错误。
3、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著的特征之一,这主要表现在它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实践,并为实践服务。它的科学性表现在:它按照世界的本来面貌认识世界,正确地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它的革命性表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关注的焦点和目的,就是实际地“改变世界”,“使现存世界革命化”。这种革命性在理论上集中表现为彻底的批判精神。它为无产阶级广大人民群众的革命实践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都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
4、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伟大发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的旧的社会历史理论本质上都是唯心主义的。列宁认为唯心史观具有两个主要缺陷:一是仅仅看到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而看不到其背后的物质原因;二是否认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夸大“英雄”的作用。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发现。它正确地解决了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主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科学地揭示了社会历史的本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主要动力,认为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唯物史观的创立的伟大意义在于:它把唯物主义贯彻到历史领域,克服了包括旧唯物主义在内的一切旧哲学中的历史唯心主义局限性,并把唯心主义从其最后的避难所驱逐了出去;它为社会科学的研究和社会实践提供了正确的理论指导。
5、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灵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和根本要求。贯穿在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观和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必须—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解放思想,反对教条主义和思想僵化,要不断懂自己的思想和行动适应变化发展的实际。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灵魂。与时俱进就是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这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特点。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
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科技革命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推动哲学前进的主要动力之一。20世纪特别是4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革命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方面,当代自然科学的新成果加深了人们对许多哲学问题的认识,并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另—方面,当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在不断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中得到发展。
2、马克思主义与现代西方哲学现代西方哲学,—般是指1 9世纪以来,在马克思义哲学形成和发展的同时,产生和流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哲学思潮和流派。现代西方哲学中存在科学主义和科学主义两大思潮。
科学主义思潮主张按照“实证科学”的模式来建立哲学,主张哲学应当像“科学”那样只关注或研究事物的现象或“经验事实”,拒绝研究事物的本质、世界的本原和最一般的规律。这种认识往往陷入主观经验主义和不可知论。例如,逻辑实证主义者把整个世界看成是“经验”世界,并倾向于把经验看成是主观感觉经验,所以本质上仍然是主观唯心主义的世界观。
现代西方哲学人本主义思潮主张以人为本体,把人的意志、情感、本能等非理性因素当作个人的本质,甚至理解成世界的本质。由此这种思潮也被称为非理性生主义。从总体上说,这种人本主义思潮是—种唯心主义世界观。例如,德国唯意志主义者叔本华认为生存意志是世界的本原或本质,尼采把世界的本质归结为“权力意志”;法国存在主义者萨特认为“存在先于本质”,即认为人最初是作为纯粹的主观性或虚无而存在的,人的本质是后来按照人自己的意志进行选择的结果。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但又反对科学主义和抽象的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其发展中,既要克服现代西方哲学的局限性,又要惜鉴和吸收其合理因素。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是在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中产生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先后产生过两次飞跃,其理论结晶分别是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毛泽东哲学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理论也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它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丰富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思考题:
1、如何理解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和意义?
2、如何理解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3、如何理解唯心主义产生的根源?
4、旧唯物主义有哪些主要缺陷?
5、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6、结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过程,说明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品格。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本章复习重点: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二、科学的实践观;
三、辩证唯物主义的意识论。
一、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1、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及其意义
(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2)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它且有重要意义。它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客观性和可知性,同唯心主义、二元论、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它把哲学的物质范畴和同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物质概念)区别开来,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它坚持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统一性,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3)现代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观及其哲学意义现代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观主要是指原子物理学、原子核物理、粒子物理学、天体物质学、现代生物学等关于物质结构的观点。其哲学意义是:进一步证实了世界的物质性,揭示了物质形态、结构、特性等方面的多样性、层次性和无限性,证明了物质世界的可知性,从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丰富了唯物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系统和要素、结构和功能等原理。
2、物质的存在形式
(1)物质与运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属性。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2)运动与静止。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事物处于相对平衡和稳定时的状态。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承认相对静止是把握运动和认识事物的性质的前提条件。否认事物的绝对运动,就会走向形而上学的静止观点;而否认事物的相对静止,则会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3)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它们具有客观性、辩证性。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离。时间和空间是具体的,其具体特性在一定条件下会随着物质运动的变化而变化。时空既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注意识别唯心主义的时空观和形而上学的绝对时空观。
二、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
1、实践是人改造物质世界的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
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化活动。实践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类所特有的本质活动。
实践创造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创造出社会意识和社会关系等人之为人的一切特征。人是在实践中存在与发展的,实践构成了人的基本存在方式。
2、实践的主体、客体和中介实践活动是一个由主体、客体和中介构成的动态的发展系统。实践的主体和客体是实践活动的两极。实践的主体是处于—定社会条件下的具有社会性的现实的人,是从事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的人。实践的客体则是实践活动指向的对象,是人通过实践活动改造或影响的客观事物。实践的中介是联系实践主体和客体的纽带,主要是指实践的手段或工具。
实践主体具有三个重要特征。第一,实践主体具有复杂的能力结构。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是体力和智力,物质和精神,知识、情感和意志相统一的社会存在物。人的脑力和体力的总和构成了主体能力结构的生理基础;人所掌握的知识和经验构成主体能力结构中的智能因素;情感和意志则是能力结构中的精神动力因素。第二,实践主体具有一定的社会形式。实践主体在现实中总是采取—定的社会形式,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人类主体、社会主体、集团主体、个人主体等形式。主体不仅同客体发生一定的关系,而且主体与主体之间也结成—定的社会关系。第三,实践主体具有自主性和创造性。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担负着提出实践目的、操纵实践工具、控制实践活动过程、改造客体等功能,因而主体是能动的因素,客体是被动的因素。主体在实践中有—定的选择性和决断权,并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同时,按照自己的向在尺度去改变现存世界,以满足人的需要。总之,实践主体既不是唯心主义所理解的纯粹精神的实体,也不是旧唯物主义所理解的生物学意义上的自然存在物。
实践客体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实践客体具有客观实在性。它是进入实践活动范围的客观事物。无论是自然客体还是社会客体,其存在都是不依主体意志为转移的。客体所具有的客观性质并不会因为进入主体的活动范围而改变。第二,实践客体是由实践主体历史地制约着的。客观事物不是从一开始就成为实践活动的对象;它被纳入主体的对象活动范围有一个过程。人们只有通过实践的不断发展,才能不断扩展活动的新的领域,纳入新的对象,发现客观事物的新的属性和结构,从而以新的方式改造和利用它们,以满足人们不断发展的需要。第三,实践客体的存在与变化是对主体力量的确证。主体的目的和力量对象化或物化在客体中,客体的变化发展展示了主体能力及需要的变化发展,反映了实践过程的变化发展。
3、实践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首先,主体与客体相互卡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主体与客体是一对关系范畴,是实践过程中缺一不可的要素。无主体就无所谓客体,无客体也无所谓主体。其次,二者相互制约,相互作用。主体影响和改造客体的状态和性质,客体的状况及规律限制或制约着主体及其活动。
主体的对象化和客体的非对象化的双向运动过程。主体的对象化(或客体化)是指人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本质力量转化为对象物。客体非对象化(或主体化)是指客体从客观对象的存在形式转化为主体生命结构的因素或主体本质力量的因素,即客体失去了对象化的形式而变成主体的一部分。正如马克思所说:“在生产中,人客体化,在消费中,物主体化。”(《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26页。)
实践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包含着实践关系、认识关系、价值关系等方面。实践关系是指主体与客体之间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它实质上是—种物质关系。认识关系是指主体与客体之间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是—种精神关系。价值关系是指主体与客体之间的需要与被需要的关系,即主体需要与客体以自身属性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这三种关系是主体和客体关系的不同侧面。其中,实践关系决定和制约着认识关系和价值关系;而认识关系和价值关系也 影响着实践关系。
4、实践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实践具有目的性(自觉能动性)、物质性、社会制约性等基本特征。实践的基本形式是物质生产实践、处理和变革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试验等。
5、人对物质世界实践把握的主要环节实践是通过实践系统中的目的、手段和结果的反馈调控过程来实现的。实践的运行过程包括四个主要环节。
(1)进行实践决策,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目的以一定的客观现实或外在尺度为依据,同时又反映人的需要,是运用于客体的内在尺度。实践方案则是人们根据实践规律制定的实践计划和步骤。目的与方案都要体现“合目的”与“合规律”、“内在尺度”与“外在尺度”的有机统一。
(2)实施实践方案。实践主体依据目的、方案通过一定的手段作用于客体。目的和方案属于观念形态的东西,必须通过--定的物质手段和物质活动才能变成现实。实践的手段不仅指物质工具,而且指主体对工具的操作方式或方法。
(3)完成、检查和评价实践活动的结果。主体通过一定的手段实施实践方案,按照目的来改造客观事物,懂实践的观念对象化到客体中去,从而达到实践的结果。实践过程常常会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会出现一些意外的情况,导致人们目的或方案不合于实际,进而会影响实践的结果。这就需要对实践效果、实践效能、实践效率进行检查和评价,以获得对实践目的、实践过程和实践结果的再认识。
(4)根据实践结果修正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对实践活动本身进行反馈调节。以实践的效果、效能和效率作为衡量实践活动是否具有合理性的基本尺度来调控实践,从而不断完善和发展实践活动。
6、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主观世界是指人的意识、观念世界。它既包括意识活动的过程,也包括意识活动的结果。客观世界是指在人的意识之外存在并可以被人们感知的物质存在或物质运动的总合。它包括自然存在和人的社会存在。二者既对立又统一。二者的关系也就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实践是沟通主观和客观的桥粱和纽带。人们通过实践与周围的世界发生联系。人们在实践中把人自身从自然界中提升出来,并在实践中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而且把自然和社会作为实践的对象。通过实践,人们改造了客观世界,客观世界又反过来影响了人。
7、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的关系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的关系自在世界又称天然世界,是指人类产生以前的自然界,或人类活动尚未触及到的自然界,即尚未人化的自然界。人类世界又称属人世界,是指在人类实践活动基础上形成的“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有机体。二者的区别表现在:前者是独立于人的活动或未被纳入到人的活动范围内的自然界,其运动变化的规律是盲目自发地起作用的;而后者与人的活动不可分离,人化自然和人的关系都是人的活动的结果。二者的统一或联系表现在:自在世界是人类世界的自然基础,并通过人的实践转化为人化自然,融入人类世界。实践是二者分化与统一的基础。
人类通过实践改造包括自然和社会在内的现实世界,使现实世界打上了人的烙印;我们周围的感性世界缺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己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人类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以物质生产劳动为最基本形式和基础的社会实践,既是使人类同自然界中分化和独立出来的基础,又是使人类同自然界保持联系或统一的基础。
典型试题分析单项选择题:
人类生活的现实世界是
A.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 B.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统一体
C.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的统一体 D.人类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人类社会关系的总和三、意识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1、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和能动性
(1)意识的起源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劳动在意识产生中起决定性的作用。意识的起源证明了意识依赖于物质。
(2)意识的本质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意识的于形式是主观的,内容则是客观的。无论哪一种认识,归根到底都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意识存在主观差异,即对于同—对象或同—客观过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映。但是,这种差别产生的根源却是客观的,即由生理因素、社会因素等客观原因决定的。
(3)意识的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就是在实践的基础上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要正确地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必须尊重客观规律,以实践为基础。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是辩证统一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又必须以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必要条件。反对割裂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关系的错误观点(唯意志论、机械论、宿命论等)。
(4)意识与人工智能的关系。人脑思维可以用人工智能(“机器思维”)模拟,即把意识或思维活动转化为机械的、物理的运动于形式。,机器思维”与人的思维在形式和功能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人工智能与人类思维有本质区别。人娄思维是有生命的物质运动形式,主要是生理和心理过程,它具有社会性、能动性、创造性等特点。人工智能则是无生命的物质运动形式,它不仅是机械的和物理的过程,而且是被人所设计、创造和操纵的。
典型试题分析多项选择题
l,“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个命题表明
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B.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B.观念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D.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
B.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2,人的意识的主观性方面表现为
A.映形式的主观性 B.不同主体的意识形式之间的差别性
C.对客观对象反映形式的近似性 D.对客观事物反映的超前性
E.对事物反映的虚幻性
2、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生。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生,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这是由科学和哲学的长期持续的发展所证明或论证的。
(1)自然界的物质性与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自在自然与人化自然都是客观的。自在自然或天然自然是人类实践活动没有触及或改造过的自然界,是独立于人的活动或尚未被纳入到人的活动范围内的自然界。人化自然或属人自然则是被人的实践改造过并打上人的目的和意志烙印的自然。无论是自在自然还是人化自然,都具有客观实在性。虽然人化自然的形成离不开人的实践活动但它依然是一种客观存在。人的实践活动可以改变自然界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和某些具体属性,但是不能消除自然界的客观实在性。
(2)社会的物质性。人类社会尽管有其复杂性和特殊性,但同自然界一样,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一部分。人类社会的将物质性不仅表现在它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更重要地表现在它是以物质资料生产方式为基础的社会的物质生活过程和社会的物质关系体系,是贯穿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高级的物质运动形式。
典型试题分析辨析题:社会的物质性表现在社会是独立于人之外的客观过程。
3、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坚持—切从实际出发是彻底的唯物主义—元论的根本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这一基本原理,是我们党的—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这一原理要求按照世界的本来面貌去认识世界,主观符合客观,认识符合实际,并主张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主观和客观的辩证统一。
思考题:
1、简述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及其重要意义。
2、简述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3、为什么说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4、简述实践主体和客体及其关系?
5、如何理解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关系?
6、如何理解意识的丰质?
7、简述人类思维与人工智能的关系。
8、如何理解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9、为什么说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观的根本要求?
第三章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本章复习重点:
一、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现象和本质、必然和偶然的联系;
二、量变和质变、肯定和否定及其关系;
三、对立统一规律,特别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发展不平衡性的原理。
一、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1、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
(1)联系的特点。任何事物都是在一定联系中存在和发展的。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等特点。
(2)联系与系统。联系的观点与系统的观点是一致的。系统是相互联系的诸要素按照—定的秩序、一定的方式或比例组合成的有机整体。现代系统论进一步证明了联系的普遍性,揭示了系统和要素、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系统和环境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丰富了唯物辩证法的具体内容。
(3)普遍联系观点的方法论意义。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从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联系中去把握事物,用联系的观点全面地观察和处理问题。形而上学否认事物的普遍联系,把事物、现象和过程都看作彼此立、彼此隔绝的。
(4)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整体观把天、地、人视为一个整体的系统思想。“物无孤立之理”。“万物—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多”由“一”演化而来,“一”与“多”是内在统一的,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2、发展的永恒性和普遍性
(1)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发展是比运动、变化更为深刻的范畴。发展是指事物的上升、前进的运动或变化过程。发展的实质内容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发展反映了事物新陈代谢的规律。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这是由新旧事物各自的特点和事物自身发展的逻辑所决定的。新事物在旧事物基础上产生,并抛弃旧事物中消极、腐朽和不合理的因素,继承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并形成了旧事物所不具有的新内容和强大的生命力。坚持发展的观点,就是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
(2)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唯物辩证法过程论的向容和意义过程是指事物产生、发展、灭亡的历史。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不断运动变化的;任何事将总是暂时存在的,自生自灭的。事物总是作为过程而存在。无数有限的具体过程构成无限的永恒发展的世界。恩格斯指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在辩证法面前,“不存在任何最终的东西、绝对的东西、神圣的东西;它指出所有一切事物的暂时性;在它面前,除了生成和灭亡的不断过程,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过程,什么都不存在。”唯物辩证法过程论充分体现了革命的批判的精神。它要求我们要用历史发展的眼光来认识和解决问题,要认识和把握事将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和全过程,坚持用变革的发展观来指导实践。
典型试题分析多项选择题:
唯物辩证法就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因为它
A.认为凡是现存的都是应当灭亡的
B.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从其暂时性方面去理解
C.认为事物的发展只有间断性,没有连续性
D.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
E.认为凡是现存的都是合理的
3、规律是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1)规律及其特点。规律是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规律具有客观性、稳定性、重复性等特点。规律是客观的,人们既不能创造规律,也不能废陈规律,而只能发现、把握和利用规律。无论是自然规律还是社会规律,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不同于现象,现象是易变的,而规律则具有稳定性,可以被人们的思维所把握。规律的重复性表现在,一旦具备一定的条件,合乎规律的现象就会重复出现。规律与本质、必然性是同等程度的范畴。
(2)现象和本质。现象与本质是反映事物的外部联系和内在联系的一对范畴。本质决定现象,并通过现象表现出来。任何现象包括假象都是对本质的一定的表现。这—原理对于科学认识和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3)必然性和偶然性。必然性与偶然性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两种不同的趋势和联系。二者的性质、作用不同。必然性和偶然性不可分离,没有纯粹的必然性和纯粹的偶然性。必然性离不开偶然性,偶然性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偶然性也离不开必然性,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要重视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典型试题分析辨析题:“偶然性是科学的敌人。”
二、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肯定和否定及其关系
1、事物存在的质、量、度质是指—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向在规定性,它决定于事将内部矛盾的特殊性。质与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速度、程度以及构成事物的各部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规定性。它与事物的存在不是直接同一的。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是事物的质所能容纳的量的范围。度体现了质和量的统一。根据上述原理,我们在认识和分析事物时,要把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起来。既要区分不同事物,又要做到“心中有数”。要坚持适度的原则,凡事都要把握好度。(“过犹不及”)。
2、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唯物辩证法的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的发展是渐进l性和飞跃性的统一,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任何事物的运动都存在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场所的变更以及事物的构成要素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的变化,它是在度的范围内的不显著的、渐进的过程。质变则是事物由一种质的形志向另—种质态的突变或飞跃,是渐进过程的中断。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变为质变提供了前提和基础。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是事物发展的决定性环节。这一原理对于指导我们的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远大的目标同埋头苦干的精神结合起来。一方面,要有雄心壮志,敢于破旧立新,反对因循守旧;另一方面,又必须脚踏实地,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反对急于求成,急躁冒进。
3、肯定和否定及其关系任何事物都包含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肯定是指维持事物存在的方面。否定是指破坏事物存在或促使事物灭亡的方面。二者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相互渗透。
4、辩证的否定观及其方法论意义。
事物的发展是通过辩证的否定来实现的。当否定—方克服或战胜肯定—方,促使事物。性质发生根本变化,就完成了—次否定。辩证的否定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是事物自身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而不是外力强加的。其次,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方面,否定就是新事物克服旧事物,是旧质向新质的飞跃;另一方面,在否定过程中,新事物保留和继承了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作为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克服又保留、既继承又变革的关系。与辩证的否定观相反,形而上学的否定观把肯定和否定绝对对立起来,要么肯定—切,要么否定—切,并且认为否定是外力推动的结果。
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坚持用科学的志度来分析和对待社会中的事物和现象。在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上,应持批判地继承或吸收的志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待传统文化,既要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又要反对厚古薄今或复古主义;对待外来文化,既要反对盲目排外、简单拒斥,又要避免食洋不化、“全盘西化”。
5、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是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前进性或上升性是事物发展不可逆转的基本方向和趋势。事物经过两次否定、三个阶段而于形成一个发展周期。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每一次否定都对旧事物的扬弃,必然会不断完善,不断前进。事物前进、上升的途径不是直线型的,而是迂回曲折的。这种曲折性不仅表现在事将发展的高级阶段向低级阶段的某些特征的“回复”,而且也表现在前进过程中的曲折和暂时的倒退。新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遭到旧事物的抵抗,而且新事物自身也必然带有不完善之处,这就难免不出现曲折。特别是在社会领域,由于社会矛盾的复杂性,在社会前进过程中出现的暂时的、局部的倒退或复辟,是不足为怪的。列宁说:“设想世界历史设会一帆风顺、按部就班地向前发展,不会有时出现大幅度的跃退,那是不辩证的,不科学的,在理论上是不正确的。”曲折前进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只有从发展趋势的前进性和发展道路的曲折性的辩证统—观点出发,才能科学地说明事物的发展过程。如果把前进性和曲折性割裂开来,就会导致循环论或直性论。这一原理有助于我们认识社会主义发展过程的前进性和曲折性。
三、对立统一规律
1、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对立统—规律揭示了联系的基本内容和发展的源泉、动力,是贯穿唯物辩证法科学理论体系的主线。矛盾分析方法是认识核分析事物的根本方法。是否承认这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发展观根本时立的焦点。
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基本属性。二者相互联结。斗争性是绝对的,同一性是相对的。
3、矛盾是事物发展动力。
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分别起重要作用。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矛盾着的对立面既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着事物的发展。事物的发展既离不开矛盾的同一性,也离不开矛盾的斗争性。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发展的前提。任何事物都必须在对立双方统一体中存在和发展。矛盾双方在统—体中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依赖、相互利用中发展。第二,同一性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贯通,规定了矛盾转化的方向,即一事物只能转化为与它有内在联系的另一事物。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也起重要作用。它促使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为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化创造条件。当矛盾双方力量的发展达到极限时,只有通过矛盾斗争才能突破这个事物的极限,从而使旧的统一体分解,新的统一体产生,完成旧质向新质的飞跃。
推动事物发展的既有事物的内部矛盾,又有事物的外部矛盾。事物的内部矛盾即内因是事将发展的根据和第—位的原因,它规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方向。事物的外部矛盾即外因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的外部条件,对事物的发展有重大影响,有时会影响事物的性质和发展状态。事物在内因和外因田的共同作用下存在和发展。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方针和实行对外开发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就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一般必须通过个别而存在。个性比共性丰富,共性只是概括了个性中共同的、本质的东西,而没有包括个别事物的全部内容和特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区别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二者会相互转化。
掌握共性和个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这一原理是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是理解矛盾及其规律诸问题的钥匙。它揭示了认识过程的规律,即认识是由特殊到普遍再到特殊的过程,为我们提供了正确认识和解决矛盾的方法论。它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应遵循“—般号召和具体指导相结合”的原则。它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原则的哲学基础,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
5、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两点论”和“重点论”是对矛盾分析方法的通俗表述。坚持“两点论”,就是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不仅要看到任何事物都包含即相对立又相统一的关系或方面,又要全面地认识和把握矛盾双方的各种关系和复杂情况。要反对“一点论”的片面观点。
同时,矛盾发展不平衡性原理要求我们坚持“重点论”。在矛盾的发展过程中,矛盾及矛盾双方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平衡的。从一定的矛盾体系来看,分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从每一个矛盾的双方来看,又分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区分是相对的、可变的,在一定条件下,双方会发生相互转化、易位。
坚持“重点论”,就是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工作中的重点和中心环节,分清主次先后、轻重缓急,同时要统筹兼顾,全面安排,不能忽视非主要矛盾和矛盾非主要方面对事物发展的影响。要反对于形而上学的“均衡论”。
“重点论”和“两点论”是统一的。两点论内在地包含了重点论。重点论是以两点论为前提的。
6、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矛盾观中国传统哲学中具有丰富的矛盾思想,如:“阴阳”变易的发展观,“—物两体”、“物生有两”、“相反相成”等关于矛盾的思想。
典型试题分析分析题一些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一阴一阳之谓道”。“凡物必有合……有合各有明阳”。“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万物莫不有寸”。“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简析上述论点包含的辩证法思想,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这方面的基本原理及其对实际工作的指导意义。
思考题:
1,简述普遍联系的观点及其方法论意义。
2,如何理解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意义?
3,如何理解辩证的否定观及其意义?如何理解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及其过程。
4,试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
5,简进矛盾发展不平衡性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CH4
第四章认识的本质和过程本章复习重点:
一、认识的基础和本质;
二、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
三、真理观;
四、辩证思维方法。
实践的观点,辩证的观点贯穿于整个认识论;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列宁语)
一、认识的发生和本质
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认识论的区别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它与旧认识论(主要指唯心主义认识论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有本质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对立反映论是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它主张,认识本质上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辩证唯物主义自觉地把反映论原则作为自己认识论的前提。先验论否认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主张认识先于客观事物而存在,先于实践经验而存在。认识论上存在两条根本对立的路线。一条是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路线,另一条是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路线。
(2)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的可知论,反对一切不可知论,并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世界可知性问题上的局限性。对不可知论最有力的驳斥是实践。
(3)能动反映论与机械反映论的区别。辩证唯物主义坚持实践的观点和辩证法的观点,主张认识本质上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旧唯物主义离开实践来考察反映过程,主张认识是对客观事物的简单的摹写和机械的反映。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克服了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机械性、直观性,把反映论发展为能动的反映论。
典型试题分析多项选择: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哲学认识论的区别在于
A.是否坚持反映论 B.是否承认认识是一个发展过程
C,是否主张能动的反映论 D.是否坚持科学的实践观
E.是否承认唯物辩证法
2、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在认识中起决定作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源”和“流”的关系。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供经验材料、物质条件、工具手段,实践锻炼和提高人们的思维能力。
(3)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4)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3、认识的本质
(1)认识本质上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第一,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反映是认识的基本特性。认识必须如实地反映客观实际。第二,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能动的过程。反映不是一种对客观对象照镜子式的直接映照或机械反映,不是消极、被动的摹写,也不是一次性就完成的认识,而是—种积极主动的感知,是在观念上对客体的改造和能动再现,是由现象到本质、由不甚深刻的本质到更为深刻的本质的不断深化的过程。第三,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要识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在认识本质问题上的错误(前者夸大主体的能动性,后者抹煞主体的能动性)。
(2)认识主体在反映中的创造性。反映与信息、选择、重构的关系创造性是人类认识的又一基本特性。认识是一种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创造性的活动。认识或反映中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第一,主体创造性地再现客体。如人们运用创造性的思维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运用抽象的概念、符号、公式、图形来反映客观对象。第二,人们不仅能反映客观对象的当前状况,而且还可以突破一定的时空界限来追溯历史、预测未来。第三、人们不仅能反映客观事物的实然状态,而且能反映客观事物的应然状态。如人们根据客观事将的本质和规律,结合自己的需要和愿望,在观念中构想出客观事物应当具有的性质、状志和功能,构筑理想世界。
反映的创造性与信息、选择、重构是联系在一起的。反映的过程就是主体以特定的方式对客体的信息进行能动的选择、重构的过程。信息是同世界的物质过程、能量过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普遍现象,它是系统内部和系统之间通过相互联系而实现或保留的某一事物形态、结构、属性合含义的表征。(也有人把信息定义为物质世界相互联系的一种特殊方式,是一事物的状态或特性在另一事物中引起一种同构的对应。)
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主要表现在:首先,主体以感觉器官为门户的神经生理系统所决定的选择。人的感觉器官是—个信息过滤器。人的感官在选择能力上虽然受一定的限制,但人可以利用认识工具来扩大自己的选择能力和范围。其次,在通过感觉选择信息的基础上,人的思维活动还要对信息进行自觉的能动的选择。如对丰富的但又是表面的信息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即筛选、择取自己需要的信息,等等。
主体对客体的反映离不开重构。主体不仅要对来自客体的信息进行选择、加工和变换,而且要按照正确反映客体的要求把这些信息在大脑中重新组合成为观念的体系。主体对客体的选择、建构都是能动反映过程的内在环节。不能把反映与选择、重构对立起来或割裂开来。
4、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与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实践对认识起决定作用,即决定认识的产生和发展。但这并不否认认识具有相对独立性。认识对实践具有巨大的反作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会使实践活动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的效果。当错误的认识和理论指导实践时,就会对实践产生消极乃至破坏的作用,使实践失败。
5、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及其现代意义知与行的关系就是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中国传统哲学的知行观包含了一些有价值的思想。中国古代唯物主义哲学家提出行先于知,由行而致知,行是知的基础,行高于知等见解,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同时他们还认为“知行相资以为用”,肯定了知对行起指导作用。唯心主义观点认为“离行以为知”、“尊知而贱行”,颠倒了知与行的关系。中国传统哲学在知行观上的共同的局限性是未能正确揭示实践的本质特征,即使是旧唯物主义也未科学地说明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中的合理因素对于我们思考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具有积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二、认识的发展过程
1、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辩证关系认识过程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列宁把它概括为“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的过程。(参见《列宁全集》第55卷,142页)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感性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感官与客观事物的接触而获得的对事物表面现象或外部联系的认识。理性认识则是人们在感性经验材料的基础上,通过思维加工而获得的对事物本质或内在联系的认识。它们二者在性质、内容、形式和特点等方面都不同,同时又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和相互渗透。理性认识及感性认识为基础;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如果割裂了二者的联系,就会导致经验论和唯理论、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理性认识并不是认识过程的完结,它还必须回到实践中去接受检验和指导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在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窍。这就是认识运动的全过程和总规律。
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会导致经验论和唯理论、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错误。
2、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
(1)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首先,必须掌握系统而又真实的感性材料。其次,必须对感性材料进行科学的思维加工。
(2)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的条件。坚持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3、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理性因素是认识过程中的主要因素,并在认识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理性因素主要是指认知性的意识,包括人的理智、思维和逻辑等因素。理性因素是人的认识能力的主要构成因素。人们只有通过理性思维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也具有一定的作用。狭义的非理性因素是指非理智、非认知的精神因素,包括情感、意志、欲望和需要等因素,它们不属于认识能力,而是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渗透到主体的认识活动中。广义的非理性因素还包括不能被逻辑思维的概念所包含的主体心理形式,如幻想、想象、猜测、顿悟、直觉、灵感等意识因素,这些因素则属于人的认识能力。情感、意志等因素对人的认识活动的启动与停止、对认识能力的发挥与抑制起重要的控制和调节作用。在认识过程中,非理性因素和理性因素相互作用、相互补充对认识的发展和飞跃起重要作用。非理性因素既可以起积极作用,也可以起消极作用。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不能脱离人的理性因素。人就其主导方面来说是理性的,而人的非理性因素能够并且应该受到理性因素的支配或制约。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人应当在正确的理性认识的指导下发挥非理性因素的积极作用,反对非理性主义片面夸大非理性因素的作用、贬低甚至否认理性的作用的错误倾向。
4、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矛盾贯穿于整个认识过程中。认识的任务就是要不断克服它们之间的矛盾,求得它们之间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一方面,我们的主观认识要和认识对象的具体情况相一致;另一方面,主观认识要和不断变化发展的客观实际相适应,使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在每—认识阶段上都能达到统一。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在认识上犯“左”和右的错误。
5、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创新是对旧事物、旧观念的突破。理论创新包括理论的内容、形式、方法等方面的创新。理论创新是认识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它必须以实践的发展为动力,以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为依据。实践创新包括实践理念、实践内容、实践方式或手段等方面的创新。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相互作用,相互促进。
三、认识的真理性和及其检验标准
1、真理应其客观性任何真理都是客观真理。真理的客观性表现在:真理的内容和检验真理的标准都是客观的。注意识别和批判唯心主义主观真理论的错误。
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
(1)任何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绝对真理的含义: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就人类认识本性而言,人们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的客观世界。相对真理的含义:任何真理都是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的近似正确的反映。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与人的认识能力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相联系的。
(2)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二者是真理的两种不同的方面或属性;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相对真理不断向绝对真理转化。
(3)真理问题上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及其错误。
(4)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既要坚持真理,又要发展真理。
3、真理是具体的真理具有条件性、历史性和全面性。
4、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之所以是检验真理的唯—标准,是由真理的性质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认识。能够把主观认识与客观世界联系起来并加以对照比较的只自能是实践。实践是联系和沟通主观和客观的桥粱和纽带,它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实践标准并不排斥逻辑证明在检验真理过程中的作用。逻辑证明是—种探索真理、论证真理的手段,它能给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但是,逻辑证明不能代替实践标准。逻辑证明不能离开实践的基础,逻辑思维本身就是实践的产物。逻辑证明所使用的前提、概念、原理、规则等等都必须经过实践检验,并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和发展。逻辑证明得到的结论还必须回到实践中去接受检验。
5、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实践标准的确定性或绝对性是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标准,舍此再没有别的客观标准。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或相对性是指,任何实践都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历史条件的制约,实践本身也是在不断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上的实践不可能完全证实或驳倒当时的一切认识。如果否认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就会导致怀疑论和唯心主义的主观真理论;如果否认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则会导致思想僵化或教条主义。
这一原理是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重要理论基础。
6、真理和价值的关系
(1]价值及其特点价值是指事物具有的能满足主体的一定需要的效用性,是对人与社会所具有的积极意义。价值既具有客观性,又具有主体性。
价值的客观性是指,价值虽然离不开人,但价值是在人的客观需要同客体的属性之间发生的一种客观现实关系。一方面,价值的基础是客观的。另一方面,人的需要及其满足的程度也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受到社会实践的发展和历史条件所制约的。
价值的主体性是指,价值关系离不开主体的需要和主体的创造性活动。
(2)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区别人们在认识实践活动中遵循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真理原则是指人们必须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和改造世界,追求和服从真理。价值原则则是指人们必须按照自己的尺度和需要去认识和改造世界,懂世界适合人的生存和发展。这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真理原则侧重于客观性、外在尺度或物的尺度,而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内在尺度或人的尺度。
(3)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统一首先,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真理和价值都形成于人的活动中,都是人们追求的目标,是人们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内容。价值原则脱离了真理原则便会偏离正确的方向,真理原则脱离了价值原则就会失去意义。没有真理原则的指导,价值原则就不能成功地贯彻下去;没有价值原则的推动,真理原则也得不到坚持和发展的动力。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都是以实践为基础,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同时,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的相互作用又推动着实践的发展。
7、认识论与思想路线
(1)认识论是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
(2)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坚持党的思想路线,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进取。
四、辩证思维方法
1、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辩证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的中介,理论思维的工具。辩证思维的本质就是按照唯物辩证法的原则,在联系和发展中把握对象,在对立统一中认识事物。辩证思维的基本原则就是坚持观察的客观性,即真实地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辩证特性。
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主要有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的统一。(1)归纳和演绎。这是最初也是最基本的思维方法。归纳是从个别上升到一般的思维方法。演绎则是由一般性的原则到个别性结论的思维方法。这两种方法相互依赖,相互补充。(2)分析和综合。它们是更深刻地把握事物本质的方法。分析是把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方面和要素,然后逐个加以研究的思维方法。综合则是在把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方面、要素的基础上,再把它们组合成一个整体来加以研究的思维方法。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完成。二者的统—构成了完整的科学的认识。(3)从抽象上升到具体。这是辩证思维的高级形式。这一方法就是从抽象的规定达到思维中的具体。具体地说,这是一个以抽象为逻辑起点,通过各种形式的逻辑中介,达到以思维具体为逻辑终点的思维运动过程。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主要思维方法是综合,即把反映了事物各方面本质的规定综合起来,形成关于事物的整体认识,使具体在思维中再现出来。思维中的具体已经不是感性的具体,而是反映了事物内在联系和本质属性的理性的具体。(4)逻辑与历史相一致。这一方法是建构科学知识体系或理论结构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逻辑与历史相—致或相统一,是指理论体系的逻辑顺序是客观历史发展顺序和认识发展顺序的反映,历史从哪里开始,思维进程也应该从哪里开始。
2、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研究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研究方法有着密切的联系。现代科学研究方法是一个适应现代实践活动和现代科学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方法群。它主要包括控制方法、信息方法、系统方法、结构方法、模型化方法和理想方法等。同时,还有一些适应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发生学方法、解释学方法、符号学方法、传播学方法等等。
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属于不同层次的方法系列,二者具有不同的功能和角度。辩证思维方法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角度来揭示事物的联系,侧重于从整体上把握世界及其与人的关系,而不是停留在某些方面、过程和要素上。现代科学研究方法—般并不探讨整体的、普遍的相互关系,而是在确认客观世界的存在及其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前提下,从某些方面研究世界的关系。
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又是统一的。—方面,辩证思维方法是现代科学研究方法的方法论前提,辩证思维的基本精神和原则贯穿于现代科学思维之中。现代科学研究所运用的一系列新概念体现了概念的辩证运动。现代科学思维渗透着辩证思维。例如,系统方法与辩证联系的观点、控制论方法与内因外因的观点、突变论方法与量变质变的观点、信息论方法与相互作用的观点之间都有着内在的联系。另—方面,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又丰富和深化了辩证思维及其方法,从各个方面丰富了世界的辩证图景。现代科学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唯物辩证法关于联系和发展的观点。例如,现代科学研究成果表明,以前所谓的各种联系实际上只是宏观常速系统中的联系,只是普遍联系在特殊情况下的—种形式。一旦进入宏观高速系统或微观系统,联系就其有更加丰富的多样化于形式。耗散结构理论揭示出发展的新的特征,即在远离平衡态的情况下,世界发展是多方向的,既有向无序方向的发展,也有向有序方向的发展。现代科学思维方法还进一步促进辩证思维方法具体化、深入化,懂辩证思维方法能更精确地确定事物相互关系的范围、层次、性质和存在方式,从而能更深刻、更具体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第五章 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第一节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和本质
1、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1)自然环境或地理环境是指与一定社会所处的地理位置相联系的自然条件的总和。自然环境是社会存在或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主要因素之一,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它在社会发展中起重要作用:首先,自然环境提供了社会生活和生产资料的来源。离开一定的自然条件,人们就不可能进行生活和生产;其次,自然环境的优劣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并对社会发展起促进或延缓的作用。优良的自然环境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社会的发展;恶劣的自然环境则不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再次,自然生态平衡对社会生活起重要作用。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平衡,是社会得以正常发展的必要条件。如果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就会给社会带来危害。自然环境的作用要受社会发展状况的制约,特别是受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制约;自然环境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不能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2)人口是指从事生产和自我生产的人们。人口因素包括人口数量、质量、增长率和密度等等。人口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在社会发展中起重要作用。首先,人是从事物质生产活动和其他一切社会活动的主体,是—切社会关系的承担者。没有人,就没有社会。其次,人口的数量和质量等因素对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适度的人口对社会发展起起加速作用;过密或过疏的人口对社会的发展则起延缓作用。在现代社会,人口的质量(智力、体力等)、职业构成、教育程度和技术熟练度等状况,对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人口因素要受社会生产状况和社会制度的制约,它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不能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人口增长或自我生产的规律是社会规律,而非自然规律。物质资料的生产与人口生产相互制约,但物质生产是起决定作用的方面。人口的增长要同物质生产发展相适应,同自然资源相适应。
2、社会生产实践和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物质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的深刻基础。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是人类社会的发源地;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社会物质基础,是全部社会关系的物质根源。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方式最终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基本面貌,决定整个社会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最终决定着社会于形态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
3、努力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人类社会历史进程告诉人们,人类必须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社会必须与自然界协调发展。
自然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伴随着全球问题特别是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日益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最早源于环境保护。1980年,世界自然与自然资源联盟第一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认为社会发展的基本目标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求;发展不仅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还应考虑后代人的需要;今天的人类不应以牺牲今后几代人的幸福来满足自己的需要。这一原则己被国际社会所公认。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意保护资源和改善环境,使经济发展能持续进行下去。目前,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许多国象指导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面临着发展经济和改善环境的双重任务。我国人口过多,资源相对匮乏,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较严重。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要切实保护资源和环境,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要根据我国国情,选择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合理利用资源,克服浪费现象,加强治理污染。当前,我国人口多,增长快,与生产力发展、国民经济的增长不相适应,不利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必须实行计划生育政策,队控制人口的增长。要正确理解和处理人口与经济发展、人口与社会进步、人口与保护环境之间的关系。
4、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是社会关系的发源地;实践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实践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实践决定了社会规律区别于自然规律的特点。
5、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人类社会是在自然界长期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部分。社会历史发展与自然历史发展的一致性表现在:人类社会与自然界都具有客观实在性。社会是一种特殊的复杂的物质体系,并以物质生产方式为现实的基础。人类社会同自然界—样,是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人类社会的发展受其内在的客观规律所支配,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
实践决定了社会历史规律不同于自然界发展的规律。社会历史规律的主要特点在于,社会历史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社会历史规律作用的实现离不开人的活动。人们不仅能够认识社会历史规律,而且能够在正确认识的指导下改造世界。社会历史规律实现的过程,同时也就是人们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过程。与社会历史规律不同,自然规律的形成和作用都是盲目自发的,不需要人的活动干预。
第二节社会的经济结构社会的经济结构即一定社会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1、生产力的内涵及构成要素生产力它作为人们解决社会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体现了人和自然的关系。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是生产力的基本要素。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重要构成因素,但它不是独立的实体性要素,而是智能性要素。科学技术一经渗透到生产力的各实体性要素中去,就会转化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在现代生产力发展中,科学技术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科技己成为第—生产力。科技己成为现代生产力发展中的先导和基础,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根据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以及整个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党和国家制定并实施了科教兴国的战略。
在现代生产力中,先进生产力的集中表现和主要标志就是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的含量,特别是高新技术在生产力中的凝结。充分发展和利用先进科学技术,是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关键。
3、生产力的物质性、社会性和历史性生产力是—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力量,并存在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它随着人们的认识和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4、顺应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做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在社会发展中,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它不断向前发展,包括量的增长和质的飞跃。先进生产力取代落后的生产力,从根本上决定了社会形态或社会制度的发展和更替,决定了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进步,决定了人的全面发展水平和人的素质的提高。
这—客观规律要求我们必须顺应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做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要认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敏锐把握我国生产力的发展趋势和要求,通过制定和实施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采取切实的工作步骤,不断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要认识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标志,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努力实现我国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5、生产关系的本质和内在结构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交换关系,产品的分配关系以及由它直接决定的消费关系。其中,所有制关系是最基本的方面,它决定生产关系中的其它方面。根据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生产关系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和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
6、生产关系与阶级结构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经济结构与阶级结构有着直接的联系。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经济范畴。阶级的存在是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的。阶级是指同—定生产关系相联系的处于不同经济地位的社会集团。划分阶级的标准是由生产关系特别是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决定的经济地位。阶级对立的实质在于,一个集团由于占有生产资料,因而在生产中居于支配地位,并能占有另—集团的劳动,即剥削另一部分人。在各个阶级社会,除了构成该社会主要矛盾的两大对立的基本阶级之外,还有一些非基本的阶级或集团。社会阶级结构及其变化,反映了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关系的变化。
第三节社会的政治结构社会政治结构是建立在经济结构之上的政治法律设施、制度及其相互关联的方式。
1、政治与经济的关系经济决定政治,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或反映。政治属于上层建筑,它反映并服务于经济基础。政治是实现经济目标的重要手段。
2、国家政权在政治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
(1] 国家是一个历史范畴、阶级范畴。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在国家起源问题上存在着历史唯心主义观点,如“君权神授论”和“社会契约论”。
(2)国家本质上是统治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暴力工具。首先,国象体现了统治阶级的意志,要对被统治阶级进行专政。国家虽然也有民主的一面,但民主是有阶级性的,民主是与专政相联系的。
(3)国家的本质决定国家的职能。国家的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
(4)在社会政治结构中,国家政权是核心,它通过复杂的信息网络系统,对政治结构以至整个社会实行控制和管理。
第四节社会的观念结构社会观念结构是由各种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按一定关系和方式组成的有机整体。
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关系社会意识是社会精神生活的总和,包括人的一切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这是社会意识的本质特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和变化、发展。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2、社会意识形态
(1)社会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也称思想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思想、宗教、道德、艺术、哲学和大部分社会科学。它反映并服务于经济基础,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阶级性。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主要包括自然科学、逻辑学、语言学等。它不反映经济基础,没有阶级性。
(2)社会意识(包括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及其社会功能社会意识受社会存在决定,但又有其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具有独特的发展规律,它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某种不—致性或不平衡性。它的相对独立性具体表现在:第一,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不完全同步性。第二,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不平衡性。第三,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第四,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第五,社会意识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的表现。先进的社会意识能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落后的社会意识则阻碍社会存在的发展。
上述原理对于指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先进的社会意识。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精神的重要目标和任务之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能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发展,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正确的思想保证;能有效地抵制和克服剥削阶级腐朽思想的泛滥和侵蚀;有助于培养社会主义新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
(3)意识形态的社会功能:维护或批判社会现实;调控社会和人的活动。
3、文化的本质和功能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本质上是—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文化具有维护、调控社会生活的功能,知识传承功能,教化功能等。
4、努力创建先进文化,引导社会全面发展文化建设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先进文化,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实现社会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先进文化的体现,它的建设与我国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当前,要重视科学文化和道德思想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5、文化与文明
(1]文化与立明是两个密切联系又有区别的范畴。广义的文化作为与自然相对的社会历史范畴,既包括人类活动的全部成果(积极的和消极的),也包括人类活动的整个过程及活动方式、手段。而文化的积极成果便是文明。文明是与野蛮愚昧相对的,标志人类社会进步的程度和开化的状态的范畴。
(2) 社会文明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它们分别是文化进步的物质、政治、精神方面的结晶。物质文明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成果的总和。主要包括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物质财富的积累程度、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和水平等。政治文明是人类从事政治实践获得的积极成果。它主要涉及政治制度特别是行政管理和民主法制建设等方面。精神文明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精神成果的总和。它主要包括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等方面的状况、水平或发展程度。三个文明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物质文明是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物质基础;政治文明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提供政治保证,并制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方向;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提供智力支持、精神支柱和思想保证。
(3)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CH6
第六章 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第一节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及其矛盾运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二者的统一构成生产方式。生产力是生产方式的内容,是主导的方面;生产关系是生产力的社会于形式,受生产力所决定,并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构成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发展。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会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任何生产关系都必须以一定生产力为基础。生产力的状况,即生产力的性质、水平和发展要求,决定着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进而决定着人们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以及产品的分配关系。人类社会初期的生产关系是建立在极不发达的生产力基础上的。原始社会十分低下的生产力水平,决定了原始的公有制和平均分配制度的产生。以手工工具为基础的简单的社会分工和狭小的生产规模,必然导致奴隶制或封建制的生产关系。手推磨产生的是以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机产生的是以资本家为首的社会。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生产关系是否适合生产力的状况。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生产关系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是通过多种途径来实现的。例如,先进的生产关系可以通过调动和激励生产者的积极性,通过合理地配置资源或生产力要素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严重地束缚了生产力,不变革生产关系生产力就不能继续发展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就显得尤为突出。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生产的变化发展,是从生产力,特别是从生产工具的变化发展开始的。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的活跃的、革命的因素,生产关系则是相对稳定或保守的因素。二者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它们始终存在着矛盾。当新的生产关系建立起来时,它是基本适合生产力状况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来的生产关系会逐渐变得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进而会成为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要求新的生产关系取代旧的生产关系。于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新的生产关系便应运而生。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母体中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2、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的内容和意义这一规律揭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基本的、普遍的规律。这一规律的基本内容概括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发展。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无论哪—种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娘胎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该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基本客观依据,是指导我国经济改革重要理论基础。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是由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决定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和共同发展。这种所有制结构从根本上说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状况决定的。
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及其矛盾运动社会犹如—座由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大厦。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及其设施,构成社会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又一基本矛盾。
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的物质根源,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的派生物。上层建筑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无论哪一部分都是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而产生的。建立在一定生产力水平基础上的生产关系,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来保护,需要有—定的社会意识形态来为自己进行宣传和辩护。上层建筑的性质是由经济基础的。性质所规定的。政治是经济的集中的表现。私有制必然会产生私有制观念,必然会产生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法律条文。经济基础的变化和发展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和发展。经济基础的变革,会导致上层建筑或迟或早发生变革。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集中表现为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上层建筑要维护、巩固和发展自己的经济基础,排斥和反对自己及其经济基础的对立物。上层建筑主要是通过政治的、思想的力量来影响和控制经济生活以至整个社会生活来为经济基础服务的。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上层建筑对整个社会发展的作用。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如果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就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如果上层建筑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就会阻碍生产力和整个社会的发展。上层建筑对整个社会发展的作用性质,取决于上层建筑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换言之,如果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如果上层建筑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则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进而阻碍整个社会的发展。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作用构成社会形态的矛盾运动。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贯穿这—矛盾运动过程的规律,也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的发展,要经历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基本适合的矛盾运动过程。
要反对把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辩证关系割裂开来的错误。“上层建筑决定论”夸大了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否认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而机械决定论则夸大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忽视或抹煞政治力量和思想力量的对经济生活和整个社会生活的能动的反作用。
4、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的内容和意义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这一规律的基本内容就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的物质根源。上层建筑的性质是由经济基础的性质所规定的。政治是经济的集中的表现。经济基础的变化和发展决上层建筑的变化和发展。经济基础的变革,会导致上层建筑或迟或早发生变革。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集中表现为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上层建筑要维护、巩固和发展自己的经济基础,排斥和反对自己及其经济基础的对立物。上层建筑主要是通过政治的、思想的力量来影响控制经济生活和整个社会生活。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作用性质取决于它是否符合经济基础的状况。
这一原理对于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政治体制属于上层建筑。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改革必然引起政治体制的改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对社会主义的政治体制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革除政治体制中存在的束缚或影响经济基础发展的弊端,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改革对于保护和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为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和整个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第二节社会发展的动力
1、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它们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并规定了社会过程的基本性质;它们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决定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这两对矛盾相互制约,其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更为基本的矛盾。
2、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是阶级利益根本冲突的对抗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直接表现,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3、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革命与改革
(1]社会革命的实质和作用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于形式,是社会形态的质变。其实质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
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重要作用表现在:它是实现社会形态变更重要手段和决定性环节,它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伟大作用,还能够极大地教育和锻炼包括革命阶级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
(2)社会改革改革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有效途径和手段,是社会基本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社会改革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产物。
4、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构成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不能任意选择的物质力量和历史活动的前提。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进而决定其它社会关系的基本面貌。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内容,是衡量社会进步根本尺度。
生产力标准的思想是上述原理的体现。是否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判断我们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是判断我们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是判断社会制度是否优越和进步的根本标准。坚持生产力标准,对于我们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促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具用重要的指导意义。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基本客观依据,是指导我国经济改革的重要理论基础。
5、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科学技术是一个总体性概念。科学技术体现了认识和实践的结果与手段的统一,体现了知识形态与创造性的实践活动的统一。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杠杆。它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对人的精神与素质等都产生重要的影响。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
6、科学技术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伟大杠杆,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20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以微电子学和电子计算机为主要标志,包括生物工程、激光通讯、空间技术、海洋开发以及新材料、新能源在内的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对人类社会各个领域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1]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形式,改变了人们的劳动于形式,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
(2)科技革命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科技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进而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生活条件,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3)科技革命带来了思维方式的变革。引起思维变化的最切近的基础是实践,包括科学实验。科技革命首先通过变社会环境来促使思维方式变革。新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通过影响思维主体、思维客体和思维工具,引起了思维方式的变革。
7、科技发展与“全球问题”
科学技术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像—把双刃剑,既为造福于人类开辟了广阔的前导,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危及地球生命和社会的全球问题。必须正确认识科学技术社会作用的两重性和全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全球问题”的出现,从一定意义上说,是由于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自然而又失去控制所引发的。科学技术发展既有同人的需要和发展相和谐的一面,也有同人的需要和发展相冲突的一面。科学技术能否造福于人类,关键取决于掌握科学技术的人,取决于人类对科学技术应用的合理控制。
在全球问题上存在着不同的态度和解决方案。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以罗马俱乐部的部分成员为代表的西方未来学者对科学技术与未来社会的发展持悲观态度。他们认为,由于全球问题的存在和继续发展,未来一百年世界的发展就会达到极限,就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全球性的巨大灾难,甚至于人类文明遭到毁灭;克服即将来临的灾难的基本途径就是把社会生产维持在简单再生产的基础上,即实行经济上的零增长,减缓甚至停止科学技术的进步。与这种“技术悲观论”相反,“技术乐观论”则认为,科学技术本身就能解决全球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就能创造出解决诸如人口、能源、环境等问题的手段。这两种观点都从不同的方面夸大了科学技术的作用,忽视了社会制度、社会关系对科学技术的制约作用。
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它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基本的方面,不能以阻止科学技术的发展来谋求全球问题的解决。而且,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将会为人类控制自己不合理的行为、减少科学技术带来的负面作用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手段。
同时还必须看到,单纯依靠科学技术手段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全球问题不仅是一个自然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问题;不仅是—个科学技术的问题,而且是一个涉及社会制度、社会管理组织、各种社会认识和整体社会实践的复杂问题。
解决全球问题有赖于多方面的努力和条件。首先,要变革和完善社会制度或社会体制,创造合理利用科学技术的社会环境,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对话。其次,要用科学的自然观和社会观指导人们和谐地与自然相处。再次,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强化人们的认识自然和社会的能力,增强人们合理控制各种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的能力和手段。
第三节历史的创造者
1、社会发展和人的活动的关系从一定意义上说,社会历史是由人们的活动构成的。社会发展规律的实现离不开人的活动
[1]历史的“剧作者”和“剧中人”。社会历史规律是人们社会活动的规律。在社会历史中,人既是“剧作者”,又是“剧中人”。一定的人们创造着历史,又受到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制约。
(2)社会发展规律的形成和作用离不开人的自觉活动,但是人的自觉活动不能否定社会规律的客观性。人们的目的或愿望能否实现,取决于人们的意识是否符合社会规律,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人们有意识的活动对历史发展发生影响作用,但不能决定或改变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历史发展往往是许多相互冲突的单个人意志构成的“合力”作用的结果,往往与一些人的目的相违背。
[3)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人的自觉活动是辩证统一的。—方面,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另—方面,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割裂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人的自觉活动的辩证关系,会导致唯意志论或机械论、宿命论。
2、历史的参与者和创造者人人都参与了历史的形成。历史参与者不一定就是历史创造者。唯物史观在考察历史创造者问题,包括确定历史创造者内涵时,遵循了以下原则:其一,从整体的社会历史过程出来考察和说明历史的创造者及其活动;其二,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入手来考察和说明历史的创造者及其活动;其三,从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上考察人们历史活动的作用及其性质,揭示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
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个历史范畴。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人们,是居民中的大多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包括不同的阶级和阶层。劳动人民群众及其广大知识分子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首先,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劳动人民是物质资料生产的主体,是社会生产力的承担者,他们创造了物质财富,推动了历史的进步。其次,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他们不仅为创造精神财富的活动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生活源泉,而且还直接参与了精神财富的创造。再次,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是社会革命的主体。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制度的变革是通过社会革命来实现的。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要受历史条件的制约,即受—定的经济条件、政治条件和精神条件的制约,受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制约。
4、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依据上述原理,我们党提出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实现无产阶级政党正确领导的基础;群众对党的信任和支持,是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关键。当前,在实践中自觉地贯彻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加强廉政建设,对于我们执政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我们要最大限度地尊重和满足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
5、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唯物史观在主张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同时,充分肯定了个人特别是杰出人物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历史人物的出现,体现了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一方面,“时势造英雄”,任何英雄人物的产生都是时代的需要,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另一方面,英雄人物的出现也取决于个人所处的具体历史环境、主观条件、机遇等偶然因素。
历史人物往往是历史事件的当事人,是历史任务的提出者和完成历史任务的组织者,他们对历史发展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历史人物的作用再大,也不能超过人民群众的作用,也不能决定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历史人物作用的性质和大小取决于他们是否正确反映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取决于他们所处的历史条件以及个人的才能和品质。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坚持两条原则。一是坚持唯物史观的历史主义的科学态度,即要依据历史人物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来评价他们的功过;二是要坚持阶级分析的方法,即要把阶级社会中的历史人物同他们所代表的阶级联系起来,根据他们所属的阶级的历史地位和特点进行评价。
CH7
第七章 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第一节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1、社会形态及其演化构成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和阶段社会形态是指同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经济基础(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不断变化、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根据社会于形态的演化,人类社会至今经历了五个大的阶段,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在每一种社会形态中,因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关系的特点不同又可分为不同的阶段,如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中的自由竞争阶段和垄断阶段,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中的初级阶段,等等。
社会形态范畴或理论对于分析社会历史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第一,它指出社会形态是具体的、历史的,不存在抽象的“一般”社会,要求我们具体地分析和把握社会,了解—定社会于形态的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过程。第二,它指出了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有机统一体,揭示了社会形态的共同本质,为我们区分和认识社会形态提供了科学的方法。第三,它指出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为我们科学地把握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提供了一把钥匙。
2、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与主体的选择性社会发展包括社会形态的发展是决定性和主体选择性相统一的过程。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就是指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或必然性。这种客观规律并不否定一定主体的一定的自主选择,而是为主体选择提供了一定的可能性空间。在社会发展中,究竟哪一种可能性会实现,不仅取决于一定的客观条件,而且取决于—定社会主体的选择。这种选择不是任意的,而是要受到一定客观条件或客观规律决定的可能性空间的制约。
3、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和多样性一方面,社会发展道路具有统一性。例如,就人类总体历史而言,社会形态受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规律的支配,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地发展,按照五种社会形态的基本秩序依次更替。另一方面,具体到每个民族、国家,社会形态的发展又有差别性和多样性。
4、社会发展过程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曲折前进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或总趋势是向上的、前进的,社会发展的道路又是迂回曲折的,这是历史的辩证法。正确理解社会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辩证统一的关系,有助于我们坚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念和信心,有助于正确看待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与挫折。
第二节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
1、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既是自然存在物,又是社会存在物。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相互制约。
2、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唯物史观主张从具体的社会关系出发来认识人的本质,并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首先,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而非自然属性。其次,人的本质要通过各种社会关系表现出来。经济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在阶级社会中,阶级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个重要内容,因而人的本质也表现为一定的阶级性。再次,人的本质是历史的、变化的,因为社会关系是变化、发展的。
抽象的人性论离开社会关系来认识人的本质,否认人的本质是社会的、具体的和历史的,把人的本质归结为自然属性或生理属性,否认人的阶级性,认为人具有超社会、超历史、超阶级的永恒不变的本质。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3、人的价值及其实现人类通过自己的实践特别是物质生产活动改造客观世界,创造价值,以满足自己的需要,维持自身的存在和发展。人对人自身的意义就在于能够创造价值以满足自身的需要。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价值是一种能够创造价值的价值,是一切价值于形态中最有价值的价值或最高的价值。
人的价值包含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两个方面。人的社会价值是指个人的创造活动对于社会需要的满足,即个人对社会的奉献和责任。人的个人价值是指个人在创造价值的基础上获得的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人的社会价值是人的价值的基本的主导的方面。衡量人的价值大小的主要的或基本的尺度是人对社会的奉献和责任的大小。
人的价值的实现过程就是人的潜在价值向现实价值转化的过程。人的价值实现需要一定的条件。创造价值的实践是人的价值实现的根本基础。人的价值的实现及其程度还取决于主体的综合素质和一定的社会条件。个人创造价值以满足自身的需要,离不开一定的社会关系,离不开一定的群体或集体。要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群众、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反对极端个人主义。
第三节共产主义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1、人的自由及其实现.自由与必然的关系自由是标志人的活动状态的范畴。一般来说,自由是相对于受限制或受束缚而言的,自由意味着人们的活动对一定限制或束缚的摆脱或突破。但是,人的自由决不是主观任性或为所欲为。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自由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没有任何限制的绝对自由是不存在的。自由与必然是辩证统一的。必然性也就是规律性。自由不仅不排斥必然性,反而要以必然性为基础。自由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自由不在于废除必然性或客观规律,而在于首先认识和把握必然性,并且利用必然性来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在现实中,人的自由的真正而全面的实现,不仅要认识和把握自然发展的必然性,而且要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的必然性;不仅要克服自然界的压迫,而且要从社会的压迫中解放出来。
2、人的发展的历史形态马克思把人的发展概括为三个基本的历史阶段或历史形态。第一,以人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缺乏独立自由、个性极不发展的形态。这一形态存在于前资本主义社会时期。第二,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具有较多的独立性、较丰富的关系和较多样的才能的形态。这一形态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阶段。在上述两种形态中,人的发展都还都是不平衡、不全面的。第三、以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个性为特征的充分发展的形态。这一形态存在于生产力高度发达、全社会共同占有社会生产力和社会财富的社会于形态,即共产主义社会。在共产主义社会条件下,社会关系己被置于人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可不再作为异己的力量支配人,人们获得全面发展,成为具有自由个性的人。
3、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发展的最高历史形态和最理想的形式。它包括人的劳动及其它活动的能力的充分而全面的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高度丰富和全面完善,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和充分满足等。
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是有区别的。在私有制条件下,社会发展往往以牺牲某些人甚至某个阶级的发展为代价。人的发展又与社会发展是统一的。人的全面发展依赖于社会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依赖于作为社会主体的人及其活动。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的彻底实现必须以人类解放的实现为前提。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认为,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得以真正实现的社会形态。
4、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目的和归宿。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既是全面进步的社会主义,也是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人的全面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目标。社会的全面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是一致的。当前,我们要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积极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5、共产主义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形态
6、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