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国际关系史教案
绪论
近代国际关系史的定义。国际关系史是指国际社会中各地区、各国家、各国际组织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思想、教育、宗教和民族等领域中相互交往、相互依存、相互冲突、相互制约的关系发生、发展及其演变结果的总和。
国际关系的产生。古代和中世纪国际关系的内涵及其表现。近代国际关系产生的条件。地理大发现以后,大西洋市场和东方市场逐步形成,世界加快了由分散到整体发展的步伐;资产阶级奋起反抗,纷纷战胜封建专制统治,社会生产力得到空前解放,资本主义渐次成长壮大,世界市场走向成熟;通讯和交通业的发展,使世界各地的联系交往更加频繁;世界列强侵占落后地区,落后国家被卷入世界市场的漩涡,全球形成一个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全球性的国际关系体系宣告形成。
近代国际关系的新特征。史入近代,独立的主权国家相继建立,主权国家成为国际关系运作的动力源泉;随着近代社会的发展演进,主权国家作为国际关系唯一的行为主体被打破,行为者日益增多,行为日益多样化;经济关系成为国家间关系的基础,通过国际分工,国际交换,使一国的经济活动成为世界经济的组成部分。
近代国际关系史与世界近代史的相互关系。两者紧密联系、互相渗透。近代国际关系史是世界近代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世界近代史作为载体。当近代国际关系史从世界近代史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后,又是对世界近代史中国际关系史这部分内容的丰富、深化与扩展。世界近代史以叙述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主线,着重把握历史的整体发展与规律,研究国家和民族间内部发展的历史。而近代国际关系史主要是研究国家和民族间外部动态发展的历史,着重从横向方面剖析各个历史时期主要国家间和国际组织间的外部关系,阐释近代国际关系史对全球社会发展过程的牵制和影响。
近代国际关系史的研究对象。国际政治关系。政治关系为国际关系中多种关系的集中反映,政治关系在国家与国家以及国际组织之间关系的演变中占据主导地位;国际经济关系。国际经济关系是国际关系史中最基本最活跃的关系,在世界经济大循环中,国际经济关系的运作把各国的经济活动变成世界经济的组成部分,并构成国家间关系发展的重要动力;国际文化关系。国际间频繁的文化交流不仅促进了国家之间友好关系的发展,同时也充当了加强国际社会政治、经济和科学联系的媒介,对国际关系史的演进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战争与和平的关系。其使命在于,建立国际体系中的有效调节机制,研究国际战争的生成机理和霸权主义的基本特征,研究国际战争的生成机理和霸权主义的基本特征,研究争取和平的途径与手段;均势外交与遏制强权的关系。均势外交是国际关系史中经常被使用的一种外交制衡机制,目的是抵消、分解、抑制过于强盛的大国和军事集团的力量,防止世界战争的发生、对近代国际关系产生过深远影响。
近代国际关系史的研究应体现的原则。①客观性原则,坚持实事求是、尊重历史的本来面目,不溢美,不隐恶;②普遍联系的原则,一要全面地看问题,通观全局,注意观察客观事务的不同侧面,分清主流和支流。二要系统地看问题,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国际关系史中的各个事件和现象的普遍联系大为加强,因而对国际关系史必须做系统分析。三要区别不同国际事件、现象的联结点,不能用一个标准、一种尺度来看待事物的普遍联系。四要历史地看问题,弄清问题所发生的具体时间和特定空间,不能用当代的要求去苛求前事前人;③运动发展的原则,坚持运动发展的原则一要与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联系起来,二要同阶级关系的发展变化联系起来。
西方世界的兴盛与近代国际关系的肇始
整体性世界的最终形成及其影响
地理大发现的历史地位
地理大发现是一场把西欧以及世界从中世纪带入近代社会的伟大运动。在欧洲站在海上探险活动最前列的是伊比利亚半岛的葡萄牙和西班牙两个封建王国。葡萄牙人沿非洲西海岸向东航行,开辟了通往东方的海上通道。西班牙人从西欧大陆出发向西航行,先是到达拉丁美洲,继西班牙人又绕过美洲大陆最南端、进入太平洋过好望角,沿非洲西海岸驶返西班牙,完成了环球航行,标志着地理大发现的结束。地理大发现是世界历史上开天辟地的伟大壮举,人类的眼界空前扩大,世界各地区之间在经济上的联系日益密切、闭关自守的状态被打破,原来分散的世界渐次成为一个初见其全貌的整体世界。
大西洋市场的初步建立
美洲大西洋市场是在16世纪中后期通过持续的生产和商品交换而逐步建立的。主要体现在:大量开采贵金属。黄金白银的开采是大西洋市场建立的发动机,它不仅带动了相关的农副产品的生产,产生对劳动力和手工业品的巨大需求,而且刺激了大矿山附近城市的兴起。第二,建立种植园。这是殖民主义者从掠夺转向生产,把美洲纳入世界市场的又一重要行为。第三,贩运黑人从事奴隶劳动。把非洲拖入大西洋市场,由非洲直接向西印度群岛及美洲大陆输出黑奴的南大西洋贸易体系逐步确立。
东方市场的逐步形成
16世纪的东方市场主要指葡萄牙人经好望角在远至香料群岛和日本之间的广阔海域内建立起来的市场,也指西班牙人在美洲通过菲律宾而与亚洲发生经贸往来而形成的市场。葡萄牙建立东方市场主要是运用暴力控制印度洋,把东方的大批香料和其他产品运往欧洲。葡萄牙人还在东方从事转运贸易,用赚取的利润购买东方的物品运回西方。16世纪东方市场发育的另一方面是西班牙人在美洲与菲律宾之间建立起来的贸易关系。
世界各地沟通联系的意义
地理大发现推动了大西洋市场和东方市场的初步建立,不仅促使了世界上原来互相隔绝的地区的沟通,而且进一步扩大了世界市场的外延;世界各地区沟通联系,加速了整体性世界生产力的发展;地理大发现加强了欧洲与世界各地区的联系,开始了欧洲对美洲、非洲、亚洲大规模的殖民掠夺,对欧洲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助推作用。
欧洲早期的扩张和新兴国家的崛起
伊比利亚国家的殖民争夺
近代早期的欧洲殖民扩张活动始于16世纪上半期,经17世纪到18世纪中叶形成一套完整的殖民统治制度。欧洲的殖民扩张以伊比利亚半岛的葡萄牙和西班牙为典型。16世纪上半期,葡、西在夺取海外殖民地的活动中已存在着尖锐矛盾。教皇子午线规定葡萄牙向东扩张、西班牙向西扩张,形成了世界历史上最早的两大殖民帝国。葡、西殖民帝国的兴起,是16世纪中期以前世界范围内最具影响力的历史事件。
特别是西班牙于1580年吞并葡萄牙及其属地以后,成为统治欧洲和垄断世界市场的超级霸主,并同教皇势力相勾结,被视为国际政治中的反动堡垒和试图打入海上的商业民族的公敌。从而预示自中世纪以来,封建大国之间争权夺利的王朝战争降至次要地位,以荷、英、法等新兴国家向西班牙商业霸权挑战的商业战争上升为主导地位。
西班牙的衰落及其后果
衰落的原因。16世纪上半期西班牙封建专制制度没有任何松动离析的趋向。16世纪后半期,资本主义萌芽在西欧正展示出良好的发展势头,荷、英、法悄然崛起,开始向西班牙发起挑战。西班牙衰落的表现。荷、英、法决意打破西班牙几乎独占拉美的历史局面,在西属西印度群岛向西班牙频频出击。首先利用海盗拦截西班牙商船或骚扰其殖民地港口。其次运用走私活动打破西班牙对美洲殖民地进出口贸易的垄断。再次是诉诸武力,直接在加勒比海地区夺取殖民地。1588年,西班牙“无敌舰队”几近覆没,国势日蹙。海外贸易萎缩,垄断权丧失。农业遭到破坏,西班牙成为粮食进口国。外债高筑,财政破产。海外殖民地失去防卫和支撑的后盾,被后起强国宰割。西班牙霸权地位彻底衰落。西班牙的衰落,荷、英、法等国后来居上,改变了欧洲传统的政治格局。资本主义加速成长,国际关系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三十年战争和欧洲势力的交融
三十年战争发生的深刻背景
三十年战争既是德意志内部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与各诸侯之间以及诸侯各邦之间为争夺宗教、经济、政体、领土等权益的内战,也是西欧和北欧主要国家乘机浑水摸鱼干涉德意志事务,争夺地区霸权的斗争。三十年战争前夕,欧洲大陆局势动荡,资本主义的发展,使欧洲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德意志各邦诸侯尤其是新教诸侯势力崛起,教皇和天主教势力受到冲击,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权力遭到削弱。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同各邦诸侯尤其与新教势力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各支新教掀起了一场席卷欧洲大陆旨在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宗教改革运动。新教诸侯为反对帝国皇帝的专权和哈布斯堡王朝的称霸野心,于1609年7月10日组成新教联盟,同天主教联盟相抗衡。欧洲国家密切关注德意志事态的发展,并在两大对立集团之间选择自己的支持对象,从而使德意志国内的矛盾扩张为国际斗争。三十年战争如箭在弦,国际关系也将发生重大变动。
三十年战争的始末
1618年5月23日捷克首都布拉格的新教徒发动起义,冲进王宫,制造了“掷出窗外事件”,标志着三十年战争正式爆发。
这场战争由于外国势力的卷入,战争规模迅即扩大,从德意志内战演变成全欧性战争。战争以德意志新教诸侯、法国、瑞典、丹麦为一方,以德意志天主教诸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西班牙、奥地利为另一方。战争全过程分为四个阶段。战争的第一阶段(1618—1623年),捷克起义被镇压,捷克重归哈布斯堡家族统治。战争的第二阶段(1625—1629),双方互有胜负。战争的第三阶段(1630—1634),双方交战激烈,互有胜负。战争的第四阶段(1635—1648),交战双方展开拉锯式进攻,相互攻入对方领土,各有胜负得失,以法国为首的一方略占优势。但双方交战20多年,消耗巨大,都无力最终取胜,表示愿意举行和谈。经协商和谈在威斯特伐利亚省的闵斯特和奥斯纳布鲁克两个相邻的城镇同时展开。谈判期间,双方的军事行动仍未停止,和谈延续了5年之久,直到1648年10月24日才签订了和约,三十年战争宣告结束。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主要内容体现在三个方面。①欧洲领土的局部分割。②宗教关系的定位。③德意志国家体制的约定。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是近代国际关系史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首先它开创了以国际会议形式解决国际争端的先例。其次,和约确立了国家领土与国家独立为国际关系中应共同遵守的准则。第三,和约除了以罗马教皇为中心统治西欧国家的神权政治体制,把国际法从神权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第四,和约缔结之后,常驻外交代表机关的制度走向确立。
战后欧洲均势的构筑
三十年战争打乱了欧洲自中世纪以来传统的社会秩序,神权政治体制失去了昔日的至尊地位,以主权平等和独立自主的民族国家所组成的国际社会确立起来。由于战争改变了参战双方的力量对比,当时没有一个国家强大到可以充当欧洲的霸主,欧洲大陆出现了一个短暂的,各国力量相对均衡的格局,国际关系迎来了一个新的蓬勃发展时期。
法国通过这次战争增强了实力,为其争霸欧洲奠定了基础。瑞典成为北欧的强国。德意志在战争中创巨痛深,国土继续保持分裂,惟普鲁士逐步走向兴盛。奥地利也成为与普鲁士相抗衡的一支重要力量。西班牙在战争中遭到严重削弱,国势剧衰,在欧洲成为配角。意大利尚处于奥、法分割之下,但意大利在地中海中部地位稳固。
三十年战争后形成的均势格局是暂时的,不稳定的。资产阶级革命后的英国力图打破法国在欧洲潜在的霸权地位,积极干预欧洲大陆事务。俄国企图打通波罗地海出海口,与瑞典对抗,荷兰、丹麦也积极参与混争。它们将对欧洲政治秩序重新作出安排,国际关系孕育着新的动荡和演变。
欧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国际关系的运行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国际影响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在欧洲的反响
1640年发生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继尼德兰革命之后的又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强烈地震撼了欧洲的封建势力。法国、西班牙、德意志诸邦以及荷兰等国分别作出了不同的反映。但是,当时正值欧洲三十年战争的末期,所以欧洲各强国都无力干涉英国革命。
英国革命期间奉行的对外政策
革命期间,英国分裂为以国王为代表和以议会为中心的两个阵营。双方各自派员遣使奔赴欧洲,寻求可能的援助和支持。议会采取谨慎而且灵活的外交手段,为英国革命争取了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
克伦威尔时代的英国外交
英国对外政策的特点是不参与欧洲的事务。克伦威尔一方面渴望建立稳固的统治秩序,恢复与大陆国家正常的外交和贸易关系;另一方面,又极力夺取海洋霸权,英、荷之间发生了第一次战争。
复辟时期的英国对外关系
这一时期,英、荷矛盾更加尖锐,并最终导致第二次和第三次英荷战争。在同荷兰争夺海洋霸权的同时,英国也同欧洲其它强国进行了角逐。
18世纪欧洲列强争霸活动的加剧
法国在欧陆霸权地位的确立
17世纪下半期,法国发动了一系列的对外战争。第一次是“遗产战争”(1667—1668年)。第二次是对荷兰的战争(1672—1679)。第三次是对“奥格斯堡同盟”的战争(1688—1697)。结果,法国确立了在欧陆的霸权地位。
英、法两国的争霸混战
从17世纪末起,英、法矛盾日趋尖锐,并贯穿于整个18世纪。通过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奥地利帝位继承战争和七年战争,英国成为欧洲的霸主。
普鲁士的兴起
18世纪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仍处于分裂状态。其中,勃兰登堡在对外扩张中日渐强盛,并于1701年成为普鲁士王国。
俄国的崛起与北方大战
彼得一世改革后,俄国脱贫致强,其势力伸展到北欧、东南欧和中欧。1700年,俄国和瑞典开始了旷日持久的北方战争。随后,俄国稳固地成为欧洲的一个强国。
五、波兰三次惨遭瓜分
波兰曾是17世纪的强国,到18世纪衰落下来。18世纪的最后30年,俄国、普鲁士和奥地利合伙瓜分了波兰,改变了东欧的政治地理形势。
美国独立战争与国际关系
18世纪中期的后的北美局势
七年战争结束后,英国对北美殖民地推行加强控制和掠夺的政策,激起殖民地人民的强烈反抗。1775年4月,美国独立战争爆发。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的外交政策
战争期间,美国利用列强之间的矛盾,进行孤立英国的外交斗争。法国、西班牙和荷兰先后对英作战,俄国发起成立了武装中立同盟。
美国独立后与法、英关系
独立后,美国奉行中立的外交政策,力图避免与法、英等国的正面冲突。第二次对英战争后,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控制和渗透,确保了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的完整。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对欧洲的冲击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震撼欧洲
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是继尼德兰革命、英国革命、北美独立战争后更为深刻、更为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这次革命横扫欧洲,引起了欧洲各国封建统治者的恐慌。欧洲列强围绕法国大革命展开了一系列的外交活动,法国迅速成为欧洲国际关系的中心,欧洲国际关系的内容从此转入了由英国领导的反法同盟干涉法国革命和英国与法国争夺欧洲霸权的斗争。法国大革命对欧洲国际关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法国政府的对外政策
法国资产阶级提出了“主权在民”、“民族利益至上”的思想,宣布“普遍和平和正义原则为法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面对欧洲封建君主国的武装干涉,法国基本上执行了打退武装干涉者以保卫革命的反干涉主义原则。但在雅各宾派执政末期特别是在督政府时期和拿破仑执政以后,法国便逐步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
反对欧洲势力的武装干涉
法国的和平防御的方针和“不干涉”外交原则并未消除欧洲国家对法国革命的敌视。1791年8月27日,普、奥发表了准备干涉法国革命的《匹尔尼茨宣言》。1792年4月,法、奥战争爆发,7月,普鲁士加入对法战争。9月,法军取得瓦尔密大捷,普奥同盟的干涉遂告失败。
1793年1月,路易十六被处死后,法国与欧洲诸强的关系进一步恶化。1793年春,欧洲诸强组织起第一次反法同盟。法军节节败退。雅各宾派取代吉伦特派执政,并迅速扭转了战场形势,1794年法国军队转入战略反攻,并再次占领了比利时。
督政府的对外征服活动
1794年7月27日,法国发生了热月转变。1795年11月,成立了督政府。热月党人和督政府时期,对内镇压人民革命运动,防止王党复辟;对外反对反法同盟的干涉,甚至以对外掠夺财富和扩张领土来充盈国库,扩大国内市场,因此法国的对外政策已具有争霸和对外扩张的性质,且有较为明确具体的目标。
1796年春,拿破仑远征意大利。1797年3月法军进入奥地利,10月法、奥签订《坎波福米奥和约》,第一次反法同盟彻底解体。为了切断英国同印度的通道,从而打击英国,1798年5月,拿破仑率军远征埃及。
1798年底,由英、俄两国发起,组成了第二次反法同盟并于次年3月开始了对法国的军事行动,法军节节败退。督政府威信扫地。
第三章 拿破仑帝国与维也纳体系
拿破仑帝国的称霸与欧洲的失衡
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建立和外交政策
督政府末期已处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全面混乱状态,法国需要的是稳定与和平。远在埃及的拿破仑洞悉了这一形势,于1799年回到法国并于1799年11月9日(共和8年雾月18日)发动了 “雾月政变”,推翻了督政府,并建立了执政府,这昭示了法国开始从民主共和制向军事独裁的转变。
执政府面对第二次反法同盟的进攻,拿破仑一方面扯起和平攻势的外交大旗,一方面诉诸于严厉的军事打击,并于1801年2月迫使奥地利与法国订立了《吕内维尔和约》,这标志着第二次反法同盟瓦解的开始。随后又通过与俄国订立和约使之退出反法同盟。1802年3月,孤立的英国被迫与法国签订《亚眠和约》,欧洲出现了暂时的和平。
拿破仑时期的法国是欧洲国际关系的中心。从总的来看,法国的外交任务是扼止波旁王朝的复辟,荡涤一切来自欧洲对法国的武装干涉力量,争取欧洲霸权,具体表现为三点:一是实现“自然疆界”的目标;二是在法国周边建立防御欧洲武装干涉的防御地带;三是以英国为主要打击目标,彻底战胜它并夺取其海外殖民地。纵观拿破仑时期的外交政策,可以看出如下特征。首先,外交政策的内容前后变化大,由反干涉主义逐渐向霸权主义转变,这种转变又与军事扩张紧密相关;其次,拿破仑外交政策具有双重性;最后,拿破仑外交政策是其外交思想和军事思想完美结合的产物。
欧洲的失衡与复杂频繁的对外战争
保持欧洲大陆的势力均衡是欧洲大国自中世纪结束以来就追求的国际关系格局。在18世纪的大部分年代里,欧洲体系相当稳定,但拿破仑的军事、外交显然已使欧洲处于一种失衡状态。
英法矛盾的不可调和终于使英法之间在1803年5月重启战端。法国对英国宣战的报复行动、昂吉安公爵事件以及法俄关系的破裂等等都促成了1805年9月第三次反法同盟的最终形成。10月21日,特拉法加海战使法国联合舰队遭到毁灭性打击;但在欧洲大陆上法军在奥斯特利茨战役中取得决定性胜利。1805年12月,战败的奥地利被迫与法国签订《普莱斯堡和约》。这标志着第三次反法同盟的瓦解。1806年7月,拿破仑为加强对德意志的控制建立了莱茵同盟,并于8月宣布该同盟从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中退出。8月6日,弗兰茨取消德意志皇帝称号,这标志着古老的德意志帝国的寿终正寝。
1806年9月,普鲁士的开战使第四次反法同盟再次建立。10月,普军在耶拿和奥尔施泰特被法军击溃。1807年6月,俄国也被迫求和。7月,法国与俄、普两国在提尔西特分别签订和约。《提尔西特和约》的签订标志着第四次反法同盟的崩溃,法国的势力达到颠峰,并对欧洲局势产生了巨大影响。1809年春,英、奥等再次组织了第五次反法同盟,这是拿破仑推行大陆封锁政策和法国陷入半岛战争的结束。法军依靠拿破仑的军事天才和惨重伤亡赢来了最后的胜利。1809年,法、奥签订《中布隆和约》,拿破仑帝国在表面上达到了极盛,但帝国的倾覆已为期不远了。
拿破仑帝国的倾覆
大陆封锁体系的得失与国内外矛盾的困扰
大陆体系构筑始末。由于进攻英国本土希望的破灭和法国建立大陆封锁体系的国际环境的有利化,加上拿破仑的个人设想,1806年11月,拿破仑发布“柏林敕令”,这标志着大陆封锁的开始,随后大陆封锁又扩大升级直至波旁王朝复辟,大陆封锁才完全废止。
大陆体系的得失。大陆体系给欧洲大陆带来了异乎寻常的灾难,并导致了法国国内外矛盾的空前激化,成为拿破仑帝国灭亡的最为重要也是最为直接的原因,对欧洲经济和帝国的未来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大陆封锁政策从总体上说是失败的,其原因主要在于它违背了世界经济发展的总趋势,而英国强大的经济实力足以抵挡其冲击,相反,由于欧洲诸国的离心倾向则无法保证大陆封锁政策的全面实施。
灾难性的1812年
由于法俄两国争夺欧洲霸权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矛盾和双方在大陆封锁问题上的争执,法俄同盟终于破裂。1812年6月,法国开始发动了侵俄战争,并进入了莫斯科。俄军在库图佐夫等人指挥下成功地取得了卫国战争的胜利,1812年10月,法军从莫斯科撤退,沿途遭到了俄军的伏击,主力损失殆尽,侵俄战争以惨败而告终。侵俄战争是法兰西帝国对外战争的转折点,加速了拿破仑帝国的崩溃。
拿破仑帝国的终结
拿破仑大军1812年从俄国灾难性的撤退,加速了欧洲结盟关系的逆转。1813年夏,俄、英、普、瑞典等结成第六次反法同盟。1813年10月,同盟国在法国上马恩省首府肖蒙达成《肖蒙条约》。3月31日,联军占领巴黎。4月6日,拿破仑被迫宣布退位,被流放至厄尔巴岛。随即路易十八登上王位,波旁王朝宣告复辟。1814年5月,法国与盟军签订和约,史称《第一次巴黎和约》。
1815年3月,拿破仑成功在法国南部海岸登陆并在巴黎复辟拿破仑政权,从此时到6月法军滑铁卢会战惨败于欧洲第七次反法同盟后拿破仑再次退位,这一段历史史称“百日王朝”或“百日政变”。11月,盟军与法国签订了比以前苛刻得多的《第二次巴黎和约》。
拿破仑帝国的覆灭标志着其霸权政策的破灭和欧洲势力均衡的即将恢复。破坏欧洲势力均衡和扼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拿破仑政权覆灭的根本原因。而大陆封锁政策、半岛战争、1812年侵俄战争、用人不善等等因素也加速了帝国的崩溃。
维也纳体系
维也纳会议与大国的如意算盘
为了处置战败的法国,重建欧洲的政治秩序,1814年10月至1815年6月,几乎所有欧洲国家的216名代表在维也纳召开了近代国际关系史上规模最大的会议。英、俄、普、奥各怀如意算盘操纵着会议。俄国力图建立欧洲霸权,企图夺取波兰。英国以调停者姿态出现,在东欧抑制俄国势力的膨胀,维护自身在德意志的优势。
正统主义和补偿原则
塔列朗和正统主义。塔列朗是近代史上法国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为最大限度地保护法国利益,在维也纳会议上他提出了“正统主义”原则,其主要内容主要是恢复欧洲各“正统王朝”的统治,各国恢复到1792年疆界。正统主义原则为保全法国,恢复法国的大国地位、瓦解反法同盟对法国的外交遏制具有重要意义。
波兰—萨克森问题与补偿原则。为了平息列强对俄、普两国对波兰、萨克森领土要求问题上的剧烈矛盾,会议采取了“补偿原则”,用领土补偿的方式重新确定了欧洲的政治版图。
维也纳会议的结局
维也纳会议《最后议定书》。1815年6月与会代表签署了《最后议定书》,其主体内容就是关于政治与领土问题的解决方案。此外,会议还在附件中就禁止贩卖黑奴、外交等级等问题达成协议。
新的均势的形成——维也纳体系。它是指在维也纳会议上确立的平衡欧洲各大国政治及领土关系的封建政治体系。其建立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它亦存在重大缺陷,迟早会受到冲击乃至瓦解。
神圣同盟与欧洲协调
神圣同盟的形成与扩大
神圣同盟。由俄皇倡议为维护维也纳体系于1815年9月建立的具有宗教色彩的非军事同盟。沙俄经常利用之镇压革命运动。
四国同盟。1815年11月,英、俄、普、奥四国建立的针对法国的具有一定军事性质的同盟。
欧洲协调体的尝试
自1818~1822年,按四国同盟条约规定,欧洲大国为协调立场召开了四次会议,即1818年 亚琛会议、1820年的特洛波会议、1821年的莱巴赫会议、1822年的维罗纳会议,以上四次会议一般称之为欧洲协调体的尝试。
神圣同盟染指拉美的企图与门罗主义
在美、法两国革命的影响下,自18世纪末至19世纪20年代,拉美掀起了独立运动。俄国和奥地利等主张以神圣同盟名义干涉拉美革命。英国从1822年始,则改变其外交政策,反对干涉拉美独立运动,扶植拉美新兴国家,并企图寻求美国支持。美国为表明自己孤立主义外交原则立场,于1823年抛出了“门罗宣言”,其实质就是“门罗主义”,打着“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的幌子,行“美洲是美国人的美洲”之实。但其对欧洲列强干涉拉美革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
东方问题的由来和发展
一、东方问题的缘起
所谓“东方问题”就是对土耳其怎么办的问题。奥斯曼土耳其的衰落以及由此产生的西方列强对其“遗产”的争夺斗争是“东方问题”产生的根源。它最早可以追溯到沙俄彼得一世时期对土耳其的战争。
东方问题的解决方案与大国矛盾
列强在争夺土耳其遗产的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矛盾,如俄英矛盾、俄法矛盾、英法矛盾、列强与土耳其的矛盾、土耳其与其附属国的矛盾。列强争夺的重点集中在黑海两海峡和巴尔干半岛,它是东方问题的核心。为解决东方问题、列强们曾提出三种方案:一是维持土耳其现状;二是在列强之间瓜分土耳其;三是在土耳其境内建立民族独立国家。这些方案都在不同时期试行过,但未解决任何实质问题。
希腊起义与俄土战争
1821~1829年希腊革命是19世纪20年代欧洲革命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19世纪20年代东方问题的起点。1827年英、俄、法三国《伦敦条约》建议希腊自治。但土耳其在奥地利支持下联合埃及镇压希腊革命。同年,英、俄、法三国联合歼灭了土、埃联合舰队。英、法担心俄国在黑海势力加强,主张与土耳其谈判,遭土拒绝。1828~1829年爆发了俄土战争。1829年俄土签订《亚得里亚那堡和约》,该条约加强了俄国在巴尔干的地位,并标志着东方问题由外交斗争转向军事斗争的新阶段。
两次土埃战争
1831~1833年爆发了第一次土埃战争,俄国应土耳其的求援乘机出兵海峡。1833年5月土埃签订《屈塔希亚条约》。俄国则于7月与土耳其签订《安吉阿尔——斯凯莱西条约》,这是俄国势力在土耳其达到顶峰的标志。
1839—1841年爆发了第二次土埃战争。英、俄、普、奥诸强纷纷插手其间。1840年7月,法国被邀参加伦敦会议,出现了第二次伦敦协定。该协定包含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又称《海峡公约》,保证黑海中立化,这是英国联法反俄的胜利,俄国在黑海势力大为衰落,却加强了英国在埃及和土耳其的势力。
19世纪30~50年代欧洲的国际斗争
30年代的欧洲民族民主运动
法国七月革命。1815年,路易十八在法国恢复了波旁王朝的统治。1824年即位的查理十世的统治更为变本加厉。“七月法令”引起了社会强烈不满。1830年7月27日,“七月革命”爆发并取得了胜利。路易·腓力普被拥上王位,建立了“七月王朝”,这是一个大资产阶级和金融贵族统治的政权。七月革命是对维也纳体系和神圣同盟的一次巨大冲击,促成了欧洲政治格局的变化,列强都从各自利益出发,对革命采取了不同态度,但最后都承认了“七月王朝”。
比利时的独立运动。在法国七月革命的影响下,1830年8月,布鲁塞尔也发生反对荷兰统治的独立革命。1830年11月,列强在伦敦召开会议,讨论比利时问题。12月,列强同意比利时独立,强令荷兰与比利时于次年1月停战。1831年1月,英、法、俄、奥、普五国伦敦会议,签订了“永久中立”的议定书。波兰起义。法国七月革命和比利时1830年革命加速了波兰起义的爆发,1830年11月,一批贵族出身的青年军官和青年学生开始发动起义。1831年1月,波兰议会通过决议,成立波兰民族政府。沙皇俄国十分仇恨而又惧怕波兰革命,而英、法虽表示对革命同情却又袖手旁观。起义遭到沙俄的残酷镇压。1831年9月8日,华沙陷落,起义失败。19世纪30年代欧洲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斗争不断地对维也纳体系发动冲击,沉重打击了神圣同盟。此后,神圣同盟更加支离破碎,维也纳体系也在逐步土崩瓦解。
1848年欧洲革命时期的国际关系
欧洲诸国革命。1848年意大利革命揭开欧洲革命的序幕。1848年2月,法国发生二月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二月革命胜利的消息传到维也纳,那里发生了三月革命,维也纳体系建立的中心人物之一梅特涅垮台。3月18日,柏林也爆发革命。奥属意大利的伦巴底和威尼斯地区革命形势也日趋高涨并与东南欧民族解放运动汇成一股巨大的革命潮流。匈牙利、捷克,革命运动也如火如荼。
波兰民族解放运动。1830—1831年波兰起义虽被镇压下去,但不屈的波兰人把民族解放斗争仍向前推进。1848年春,在波兹南首先爆发起义,3月20日,起义者建立了“民族委员会”。但由于俄、普、奥诸国的镇压,起义终归失败。
欧洲大国外交。1848年大革命来势汹涌,欧洲诸国的当权者纷纷下台。对这场革命,欧洲列强的态度不尽相同,其外交策略故亦有差别。作为神圣同盟和维也纳体系的维护者俄、普、奥三国对这场革命极为仇视,并力图镇压。但因革命未冲击俄国,故其外交态度似乎更为强硬。而普、奥已被本国革命弄得焦头烂额,故对非自己所属地区的革命有心无力。英国自19世纪20年代即已与神圣同盟分道扬镳,只要能维护欧陆的势力均衡、符合英国利益即可,故对革命基本上是观看甚至是承认。法国革命的胜利本身就是对维也纳体系的挑战,对欧陆革命亦是袖手旁观,但法国对意大利革命的干涉则是出于维护本国在意大利的巨大利益的目的。
1848年欧洲大革命对欧洲国际关系产生了巨大影响。维也纳体系几近彻底瓦解,神圣同盟亦遭致沉重打击。资产阶级建立全面统治已是指日可待。欧洲的局势正发生巨大变化。法国已走出了1815年失败的屈辱,在欧洲的势力正日益回升。德、意统一也开始被提上日程,法兰克福议会和意大利罗马共和国的建立亦说明这点。俄国在欧洲的反动堡垒作用极为明显,但北方三宫廷已发生裂痕以至于其间的合作走向终止。俄国对普鲁士的压制以及对《奥尔木茨协定》签订的强行干预使俄、普关系极度恶化,而逐渐恢复元气的奥地利再也无法完全对俄国俯首帖耳了。
克里米亚战争
圣地保护权之争。克里米亚战争是沙俄与英、法等西欧列强在近东称霸,特别是夺取君士坦丁堡和黑海两海峡矛盾激化的结果,是东方问题尖锐化的表现。其导火线是俄、法两国关于所谓圣地保护权的争执。其实质是正在崛起的拿破仑三世的法兰西第二帝国对俄国在近东势力发出的挑战。
战时的穿梭外交。1853年7月,俄军进占多瑙河两公国。11月1日,俄国对土耳其宣战。从俄国方面看,俄国外交并不成功,军事行动只得到普、奥的传统支持,一个由英、法、土、撒丁为另一方,战争主要在克里米亚半岛展开。普、奥没有直接参战。1854年9月,英、法联军在克里米亚半岛的耶夫帕托里亚登陆。9月26日进抵塞瓦斯托波尔。1855年3月绝望的沙皇尼古拉一世服毒自杀。同年9跨越,英、法联军攻克塞瓦斯托波尔,俄军彻底失败。1856年2月1日,双方签订停战协定。
巴黎和会与《巴黎和约》。1856年2月25日,巴黎和会开幕。英、法、奥、土、撒丁、俄国代表与会。会上,俄国代表奥尔洛夫巧妙利用英、法矛盾,随机应变,使会议作出了有利于俄国的裁决。1856年3月30日,签订了《巴黎和约》,这是一个在有利于俄国的形势下通过的较为宽大的条约。其最重要的内容是宣布黑海中立化。克里米亚战争和《巴黎和约》对欧洲国际关系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美、意、德民族的整合与新生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美国内战时期的国际斗争
美国的领土扩张
独立后,美国不断对外扩张。1846~1848年,美国发动侵略墨西哥的战争,在俄勒冈、加拿大、中美地区,美国同英国展开角逐。此外,美国的殖民触角伸向非洲和东亚。
内战与列强的态度
1861—1865年的美国是北部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与南部落后的种植园奴隶制度的矛盾激化的结果。英、法、西等国乘机干涉,沙俄因抗衡英、法,放弃了干涉的企图。
内战后美国的外交走向
内战后,美国对外重新开始了干涉和扩张活动。在美洲,美国向墨西哥渗透,加紧对西印度群岛的兼并,购买了阿拉斯加和阿留申群岛。在亚太地区,武装侵略朝鲜和台湾,占领了中途岛等地。
意大利统一的实现
法撒同盟和对奥战争
1848年革命失败后,意大利又恢复到外族统治和封建分裂的政治局面。50年代末,民族解放运动重新高涨。1858年,撒丁王国与法国结盟反对奥地利,次年对奥战争爆发。
中、南意大利的归并
1859年7月,法国背信弃义,单独同奥地利媾和,但意大利的统一不可逆转。撒丁王国通过“公民投票”兼并了意大利北部和中部。1860年,加里波第远征两西西里王国,成立临时政府。10月,在撒丁政府操纵下的“全民投票”,决定南意大利并入撒丁王国。
意大利王国的缔建
1866年普奥战争爆发后,意大利与普鲁士结盟。依据维也纳和约,意大利收复了威尼斯。在1870年普法战争时期,意大利军队乘机开进罗马,统一的意大利王国最终形成。
德意志统一的完成
统一运动的领导权之争
1848年革命失败后,德意志依然是邦国林立。50、60年代,统一的呼声再起,普鲁士和奥地利为争夺统一运动的领导权而明争暗斗。综合当时的国际形势和普、奥两强的力量而论,普鲁士拥有明显的优势。
铁血政策制导下的统一进程
俾斯麦率领铁血之师踏上了王朝战争的征程,其过程是:普奥对丹麦的战争、普意对奥战争和普法战争。1871年,德意志帝国正式成立,统一大业遂告完成。
统一后的德国成为欧洲矛盾的轴心
德国统一后迅速跃升为欧洲列强之一,但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充斥全国。俾斯麦外交的主旨在于推行“大陆政策”,确保德国的欧陆霸主地位,从根本上改变了旧有的国际关系格局。
1870年以前被宰割与救亡中的亚洲
英国征服印度
印度殖民化的历程
奥兰则布统治时期,印度莫卧尔王朝国势衰弱,危机四伏。1849年,英国通过一系列战争完成对印度的全部占领。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
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模式
英国在征服和统治印度过程中,奉行分而治之政策。1774年前,英国在印度实行“双重管理制度”。1774年后,英国政府直接任命英印总督。英国对印度进行疯狂掠夺,从19世纪开始,逐渐将印度变为其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供应基地。英国殖民统治严重损害了印度各阶层的利益。
印度民族反英大起义
为反抗英国殖民统治,印度人民起义不断,1857—1859年爆发最大规模起义。这次起义的基本力量是农民和手工业者,中坚力量是印度土兵,领导权掌握在封建王公手中。1857年初,“涂油子弹事件”成为导火索。起义一度取得胜利。1859年底,起义被英军镇压。这次起义在印度近代史上意义重大。
此后,英国调整对印政策,强化对印度的直接统治。
东南亚和太平洋地区的殖民化
荷兰统治印尼和爪哇人民起义
1602年,荷兰在印度尼西亚建立东印度公司。1755年,荷兰基本控制印度尼西亚。荷兰在印尼分别采取直接统治和间接统治。18世纪末,荷兰直接统治印尼。1811年,英国排挤荷兰,一度使荷兰失去对印尼的统治。1824年,荷兰恢复对印尼统治,其倒行逆施,引起1825—1830年爪哇蒂博尼哥罗起义。起义失败后,荷兰变印度尼西亚为殖民列强的原料产地,商品销售市场和投资场所。
英国占领新加坡和缅甸
英国控制印度后,于1826年将新加坡、马六甲和槟榔屿合并为“海峡殖民地”,置于英国东印度公司管辖,1867年,直接接管。从1824年开始,英国通过三次侵缅战争,于1886年将缅甸纳入英印殖民体系。
英法逐鹿太平洋诸岛
1788年,英国在澳大利亚建立新南威尔士殖民地。1859年,英国占领整个澳大利亚。18世纪后半叶,英、法几乎同时侵入新西兰。1840年,英国通过《怀唐伊条约》确立对新西兰的宗主权。此后,英、法继续争夺新喀里多尼亚、波利尼西亚、夏威夷等岛屿。19世纪末20世纪初,太平洋诸岛被列强抢占完毕。
列强蚕食中国
隔绝于世界潮流之外的中国
鸦片战争后,中国闭关锁国,政治经济相对独立。以英国为首的西方殖民者不甘如此,采用鸦片贸易逐渐打开中国的大门。
两次鸦片战争的后患
英国分别在1840—1842年和1856—1860年发动两次鸦片战争。强迫清王朝签订《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法国、美国等列强的势力紧随英国之后向中国渗透。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沙俄加入侵吞中国的行列
19世纪40年代,沙俄加紧侵略中国,先后通过《天津条约》、《瑷珲条约》《北京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等不平等条约,侵犯中国主权,抢占大片领土。
日本民族危机与变法图存
幕府的“锁国”政策
德川幕府统治时期,日本对外推行“锁国”政策,只保持与中国、荷兰和朝鲜等国的有限往来,对内实行专制。
外敌的接踵挑战
18世纪中叶,俄国率先“叩关”。60年代以后,英、美、法接踵而至。美国最早得利。通过“安政条约”,欧美列强使日本国门洞开。日本陷入民族危机。
新旧势力的不同回应
日本被迫开国在国内引起改革派与保守派的激烈斗争。“尊王攘夷”运动发展为倒幕战争。德川幕府统治结束。
明治维新与国际关系外延的扩大
1868年,明治维新开始,日本建立君主立宪政体,采取“脱亚入欧”政策,变被侵略者为侵略者,加入西方列强对亚洲国家的掠夺行列。
19世纪晚期欧洲国际风云的变幻
1871年后的欧洲政治格局
德、法两国继续交恶
普法战争后,德、法关系势同水火。法国卧薪尝胆。企图洗雪战败屈辱之耻。德国极尽所能,阻止法国东山再起。
三皇同盟的拼凑
鉴于德国的强大招致列强的猜疑和忌恨,俾斯麦极力拉邦结党。1873年10月,德、俄、奥三个君主国缔结了三皇同盟。同盟的基础十分脆弱,彼此貌合神离。
1875年的德、法军事对峙
法国的复仇准备引起德国的严重不安。1875年德国再次发出了对法战争的鼓噪,以防“患”于未然,但英、俄等国强烈反对置法国于死地,俾斯麦被迫放弃了战争的意图。
东方问题的延续与激化
大国阴影下的巴尔干民族解放运动
70年代后期,巴尔干斯拉夫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俄国积极笼络斯拉夫人在近东扩张。英、奥联合支持土耳其政府对抗俄国,以达到各自的目的。德国试图利用近东危机提高其国际地位,取得对法行动的自由。
俄土战争
1877年4月,俄国对土耳其宣战。1878年3月,俄土签订了圣斯特法诺和约,它使俄国在巴尔干地区的势力恶性膨胀,引起了英国和奥匈等国的严重不安。
柏林会议
1878年3月,俾斯麦倡导的柏林会议召开。7月,柏林条约通过,它取代了圣斯特法诺和约。柏林会议并没有解决东方危机,而是把它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同时孕育了列强之间更深刻的矛盾。
欧洲豪强势力的协调组合
从德奥同盟到三国同盟
柏林会议后,德奥关系日益密切,1879年两国签署了军事同盟条约,针对俄国达成了共识。1882年意大利加入了德奥同盟,寻求德国对它在北非行动的支持。至此,俾斯麦建立了以德国为中心的同盟体系。
保加利亚危机
1885廿月,东鲁米利亚发生起义,宣布与保加利亚合并。俄国因保加利亚大公亲近英、奥坚决反对合并,英、奥则企图利用俄、保关系恶化之机把俄国排挤出保加利亚,双方几乎兵戎相见。
地中海协定和再保险条约
德、奥、意三国结盟后,俾斯麦继续加强他的联盟体系。1887年2月和12月,他促成意、奥同英国签订了两次地中海协定,加强与法、俄的抗衡。同年6月,德国又同俄国订立了再保险条约,暂时阻止了法、俄的接近。
法俄结盟
面对德国的威胁及其结盟体系的扩大,法、俄两国日益靠近,1894年正式达成军事协定。从此,欧洲大陆上的军事强国分裂为相互对垒的两大阵营。
英国推行结盟外交
19世纪晚期,英国的霸权地位受到德国的严重威胁,被迫放弃光荣孤立政策。1902年,英国与日本结成同盟。1904年,英、法签定了协约,就埃及和摩洛哥等问题达成妥协。1907年,英、俄缔结协定,解决了两国在争夺伊朗、阿富汗等问题上的争端。这样,列强之间的分化和组合最终完成。
19世纪末“东方从属于西方”的终结
非洲被瓜分完毕
英法争夺北非
19世纪后30年,英、法、德等国掀起瓜分非洲的狂潮。英国根据“2C”计划、法国“2S”计划和德国德属“非洲殖民帝国”计划互相冲突。英法争夺最为激烈。1882年,英国镇压阿拉比抗英起义,占领埃及。1884年,法国通过《巴尔杜保护条约》和《拉·马尔萨条约》掠取突尼斯。此外,苏丹、阿尔及利亚相继沦为英法殖民地。
诸强争夺刚果河流域
1876年,布鲁塞尔会议拉开列强瓜分刚果河流域的序幕。比、英、葡、法、德、意、美等国均参与对刚果河流域的争夺。比利时获利甚丰。1884—1885年柏林会议及其《总议定书》解决了三个问题:刚果归属、刚果河流域自由贸易和自由通航、有效占领。
英德角逐南非
德国与英国争夺非洲殖民地的冲突主要在开普敦以北、德属西南非和东非之间地区展开,对两个布尔人共和国的争夺尤为激烈。1884—1885年,德国趁英布战争之机开始对布尔人共和国进行渗透,虽经“詹姆森袭击事件”,一度打击英殖民者势力,但是,最后终因德国本身势单力薄,英军强大,德国放弃夺取南非计划。
意大利侵略东非
东非因其重要战略地位成为英、法、意争夺焦点。意大利利用有利国际局势企图侵占埃塞俄比亚,一度将埃塞俄比亚划归其保护。后因埃塞俄比亚军民反抗,大败意军。1896年,埃、意签订《亚的斯亚贝巴和约》。意军撤走,埃国幸免沦为殖民地。
英俄争夺西亚和中亚
英、俄分控伊朗
18世纪末19世纪初,列强展开对伊朗的争夺。19世纪初,英国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俄国通过两次战争分别控制伊朗南部和北部。英、俄还在租让权上展开激烈争夺,英国在经济上控制伊朗,俄国则在政治和军事上控制伊朗。后因地缘关系,俄国取得控制伊朗的优势。
二、英、俄竞占阿富汗
1839年,英国发动第一次侵阿战争,未果。1878年,英国发动第二次侵阿战争。俄国反应强烈。英、阿签订《冈达马克和约》,阿富汗置于英国保护之下:1879年,阿富汗军民反抗英印统治,俄国乘机插手阿富汗事务,1881年,英国放弃对阿富汗的直接统治。1885年,俄、英争夺阿属平狄绿洲。经《划界议定书》,英、俄达成对阿关系协议。
第三节 西方势力侵人南亚和远东
一、法国进攻越南
法国觊觎越南已久。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法国对越南发动多次战争,通过两个西贡条约,掠取越南大片领土和多项特权。1884年,《巴特诺条约》的签订,宣告越南沦为法国殖民地。
二、中法战争
1883年,法国为防止清朝势力向越南渗透,1883年挑起中法战争。镇南关大捷后,中法签订〈会订越南条约〉,导致中国“不败而败”和法国“不胜而胜”的荒唐结局。
三、英法争夺暹罗
19世纪中叶,英、法势力侵入暹罗,双方经过长期争夺,于1896年签订〈关于暹罗等地的宣言〉,将暹罗划为他们共同的势力范围。
四、俄国染指中国新疆
19世纪60年代,中亚阿古柏侵占南疆和北疆。1871年,俄国侵占伊犁。由于清廷软弱,俄、英矛盾重重,阿古柏一度得势于新疆。1876年左宗棠率清军征讨阿古柏,1878年收复除伊犁外的新疆,1878年,清廷始与俄国交涉伊犁。俄国以武力相威胁,通过 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掠取中国大片领土和许多特权。
五、日本强占疏球与侵略台湾
1872年,日本在美国支持下强行宣布琉球为日本藩属。1874年,日本出兵台湾,失败。但是,在英、美、法等列强声援下,日本同清廷签订《北京条约》,为其进一步侵略中国提供便利。1879年,日本改琉球为“冲绳”。清廷未予承认。
六、日本侵略朝鲜和中日战争
1876年,日本与朝鲜签订《江华岛条约》,朝、日关系出现转折,1882—1883年,朝鲜沦为日半殖民地。1882年,“壬午兵变”被清军镇压。日本趁机胁迫朝鲜签订《济物浦条约》。朝鲜危机加深。甲申政变后,朝鲜成为中日的共同保护国。1894年,日本借全罗道起义出兵朝鲜,扶持傀儡政府,并向中国宣战。中日甲午战争以中国失败告终,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日本确立在远东殖民强国地位。
七、德、俄、法三国干涉还辽
日本在远东扩张引起俄国警觉。俄国借助德、法势力要挟日本。1895年5月,日本放弃整个辽东半岛,但是却要求中国追加赔款。三国干涉还辽揭开列强瓜分中国的序幕。
第九章 19世纪晚期拉丁美洲在国际关系中的角色表现
第一节 拉丁美洲社会的动荡与外患
一、英国对拉丁美洲的渗透
19世纪初拉美各国独立后,政治上”考迪罗主义”盛行,经济上大地产制扩大。英、美等殖民势力染指拉美,他们主要通过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压力(有时也采取炮舰政策和大规模武装侵略方式),攫取拉美各国政治、经济特权,把拉美各国变为自己的原料供应地、产品销售地和投资场所。
拉美独立战争爆发后,英国主要采取贷款、直接投资、控制对外贸易和获取特权等方式逐步控制拉丁美洲,特别是南美洲。一战前夕,拉美许多国家经济成为英国垄断资本的附庸。英国对拉美除进行经济渗透和控制外,也不排除采用武装侵略方式。在19世纪70多年时间里,英国对拉丁美洲各国经济控制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到20世纪初被美国所取代。
二、拉美国家间的冲突
拉丁美洲独立后,拉美国家间常为领土问题发生尖锐冲突乃至大规模战争。主要战争有:1839至1851年乌拉圭与阿根廷战争;1864年至1870年巴拉圭战争;1879至1883年太平洋战争。这些战争对拉美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战争中交战双方幕后都有新殖民主义者或帝国主义者支持,反映了英、法、美等国在拉美争夺势力范围的尖锐斗争。
三、泛美主义的出现及其影响
泛美主义的理论基础是早期美洲政治家们提出的美洲大陆各国在地理、历史、经济、文化上的“共同性”和“一致性”。这一理论后被美国在解释其对拉美国家扩张和政策合理性时常常所引用。1826年巴拿马大会召开号召成立泛美联盟。后来,美国接过泛美主义旗帜,篡改其性质,为美国独霸美洲侵略计划服务。美国在美洲各国具有“共同利益”口号下,建立各种形式的泛美体系。1889至1890年在华盛顿召开第一次泛美会议,会议为建立在美国庇护下以美洲共和国国际联盟形式出现的“泛美体系”奠定了基础。美国加强了对美洲大陆国家的干预过程。到一战前夕,美国在拉美的投资总额没有赶上英国,但英国逐渐让位于美国的趋势已不可逆转。
四、英、法、美争夺巴拿马运河的开凿权
19世纪40、50年代,美、英两国都想单独开凿巴拿马运河但又力不从心。1850年双方签订〈克莱顿一布尔沃条约〉,规定共同保证未来运河中立。1901年,美、英签订《海一庞塞福条约》,美国扫清独霸中美地峡运河的障碍。1879年,法国取得开凿运河租让权,1889年开凿失败。美国加快夺取运河区步伐。1903年,美哥签订《海一埃尔兰条约》,美国获得6英里宽运河区的开凿、控制和防守权。1903年,美国策动原属哥伦比亚一个省巴拿马独立,并与之签订《美巴条约》。1914年巴拿马运河全线通航,美国控制了这条重要国际水道为其军事侵略、对外贸易以及对拉美实行有效控制打开了方便之门。
第二节 美国对待拉丁美洲的后院政策
一、插手委内瑞拉危机及结果
一战前夕,美国已经从政治、经济和军事上控制了墨西哥、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岛,并想把英国在南美的残余势力排挤出去。两次委内瑞拉危机便是美国夺取南美控制权的突出表现。1895至1897年第—次委内瑞拉危机的发生及解决表明英国实际上已承认美国是美洲的主人。1901至1903年第二次委内瑞拉危机的发生及解决一方面使美国金融资本和工业资本大量涌入委内瑞拉,扩张了侵略势力;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帝国主义在拉美矛盾的尖锐性。
二、武装干涉古巴独立运动
19世纪末,美国主要侵略目标之一是控制加勒比海地区。1898年,古巴民族独立斗争胜利在望时,美国打着“解放古巴”的旗号,以“缅因号”和德洛梅信件事件为借口,发动了美西战争。美、古双方签订了《巴黎和约》,西班牙放弃古巴,由美军占领,但对于占领期限只字未提,这为美国延长占领期限打开了方便之门。美国窃取了古巴人民革命斗争的果实。
三、普拉特修正案
《巴黎和约》签订后,古巴处于美军占领下。1901年3月美国国会通过了“普拉特修正案”,强迫古巴接受。规定:古巴未经美国允许,不能订立国际条约,不得举借外债;美国为维护古巴“独立”,“右权对古巴进行干涉”等。美国单方面强行将该修正案附于古巴宪法之后,成为束缚古巴的巨大绳索。1903年美国租借关塔那摩和翁达湾为海军基地。1906至1922年美国三次对古巴进行军事干涉。1934年,《普拉特修正案》被废除。
第三节 拉丁美洲主要国家的对外政策
一、阿根廷的对外政策
19世纪上半期阿根廷国内政局动荡,对外向玻利维亚、巴拉圭、乌拉圭发动了一系列军事进攻。福克兰群岛之争显示了罗萨斯政权对美、英态度的强硬。对玻利维亚宣战并未造成领土变更,但引起了英、法和乌拉圭三国间力量的分化与组合。
19世纪下半期阿根廷开始活跃于国际舞台。19世纪末起,阿根廷开展了消除边界争端,保证边界稳定的活动。它先后与巴西、智利、乌拉圭等国订立条约,解决了边界争端。在美洲国际事务内,阿根廷也显示了其重要角色。1903年路易斯·德拉戈提出了“德拉戈主义”。1915年,阿根廷、巴西、智利建立了ABC联盟。一战爆发后,阿根廷保持了中立。
二、巴西的对外政策
巴西独立后对外政策分为二个时期:“王国时期”(1822—1889年)、1889—1917年。“王国时期”的巴西外交一方面表现为英国对巴西影响的加剧,另一方面表现为佩德罗二世于40年代后期采取的进攻性对外战略。1864—1870年乌拉圭战争,巴西获利甚多。
1889—1917年的巴西对外政策一方面表现为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受到帝国主义国家尤其是英国的影响,英国的垄断资本成为当时巴西经济的主要支配者,另一方面表现为巴西与邻国边界问题的陆续解决提高了它在拉丁美洲的地位。在与玻利维亚边界争端中,巴西获得极大成功。一战爆发后,巴西对德宣战,但后来并未参加实际战斗。一战后巴西一改从前几乎依附于英国的传统对外政策,同美国的关系密切起来。
三、墨西哥的对外政策
19世纪初墨西哥人民发动了反抗西班牙殖民统治的起义,获得了民族独立。独立之后,英、德、法殖民势力纷至沓来。英国资本首先打入墨西哥。继英国之后,德国资本与法国资本也接踵而至,抢夺墨西哥财富。美国则采取“文明”与武力的双刃剑手段,通过策划得克萨斯“独立运动”,1846—1848年美墨战争,1853年加兹登购买,霸占了墨西哥大片国土。胡亚雷斯上台后领导墨西哥人民打败了法国干涉军的武装侵略活动,赢得了全世界人民的欢呼。1876年,迪亚斯夺取总统宝座,他对外卖身投靠帝国主义,把墨西哥的丰富资源拱手让给外国资本家。1911年,马德罗就任总统后采取了削弱外国资本的措施。1914和1916年,美国两次武装干涉墨西哥,均被击败。1917年2月,墨西哥宪法通过,这是对墨西哥国内封建势力和美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一个沉重打击。
第十章 列强重分世界的尝试
第一节 美西战争与美国势力的扩张
一、美国头号经济强国地位的确立
19世纪末,美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到1894年,美国工业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以铁路为代表的交通运输业发展迅速;西进运动推动农业沿着“美国式资本主义道路”迅速发展。美国经济的发展和“新显然天命论”扩张思潮的泛滥,推动美国势力的向外扩张。
二、美西战争与《巴黎和约》
为夺取西班牙的殖民地古巴和菲律宾,美国于1894年4月发动了美西战争。美军在古巴战场、亚洲战场均取得决定性胜利。8月12日,交战双方宣布停战。12月10日,两国签订《巴黎和约》,美国获得西属殖民地古巴、菲律宾等地,为此向西班牙支付2000万美元“补偿费”。美西战争标志着美国成为世界强国。
三、门户开放政策
美西战争结束时,中国已被列强基本瓜分完毕。为维护和扩大美国侵华利益,美国于1899年9月6日和1900年7月3日两次向列强发出关于“门户开放”政策的照会,其核心内容是要求列强承认侵华三项原则,主张“机会均等”、“利益均沾”,其实质是美国企图以强大的经济实力扩大其侵华利益。门户开放政策是近代美国对华政策的基石。
四、大棒政策与金元外交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加紧向加勒比海地区和拉丁美洲扩张。1901年,西奥多·罗斯福继任美国总统后,将门罗主义发展为罗斯福主义,积极推行独霸美洲的政策,肆意干涉美洲各国事务,此政策被称为“大棒政策”。1909年塔夫脱出任总统后,又将大棒政策改头换面地继承下来,这就是金元外交。金元外交是用经济扩张来控制拉美等地区的经济,使各国日益依附于美国。金元外交与大棒政策一起,为美国从政治上、经济上和军事上控制拉美、巩固“后院”立下了汗马功劳。
第二节 英布战争和强国争斗
一、英布矛盾的发展
1806年开普殖民地建立后,英国在南部非洲的殖民势力迅速扩张。1867年开始的“钻石热”和1886年开始的“黄金热”,使英国殖民者的侵略胃口膨胀,从而导致英国人与布尔人之间的矛盾加剧。1877年至1881年,双方爆发第一次武装冲突。1895午12月发生的“詹姆森袭击事件”,揭开了英布战争的序幕。
二、列强对太平洋岛屿的介入
为使德国在未来的英布战争中保持中立,英国进行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在一些局部问题上被迫对德让步。1898年,英国同德国共同瓜分葡萄牙非洲殖民地的条约,但狡猾的英国人又于次年与葡萄牙缔结密约,从而使英、德条约失效。1899年10月,英国在长期争执不下的萨摩亚群岛问题上对德让步,同意由美、德两国共同瓜分。此外,在巴格达铁路等问题上,英国也被迫向德让步。
三、英布战争
1899年10月,布尔人军队率先发动进攻,英布战争爆发。战争初期,布尔人占据优势,英军接连失利。随后,英政府改组英军司令部,并增派大批援军,从而扭转了战场上的被动局面。英军迅速展开强大的攻势,于1900年3月和6月分别占领奥兰治首府和德兰士瓦首府。1902年5月31日,英布双方在比勒陀利亚签订和约,规定奥兰治和德兰士瓦由英国兼并,在英国管辖下实行自治,英国则向布尔人提供“战争赔偿费”300万英镑。此条约是在共同奴役黑人的基础上实现了白人之间的和解。英布战争是帝国主义列强重新分割世界的三次战争之一,它使英国全面控制了南部非洲。
第三节 列强联合武装干涉中国
一、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入侵中国
1899年,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情况下,中国爆发了以“扶清灭洋”为宗旨的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引起帝国主义列强的仇视与恐慌。次年6月,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组成侵略联军,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中国军民虽全力抵抗,终因敌我力量悬殊,8月14日北京被攻陷。八国联军在掠夺北京的过程中犯下了滔天罪行。
二、英国策划“东南互保”
英国在参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同时,为控制中国流域的广大富饶地区,还导演了一场所谓“东南互保”的丑剧。1900年6月26日,英国勾结中国南方的官僚、买办、军阀、炮制了《中外互保章程》9条,其主要内容为: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东南各省官员应禁止谣言,严拿“匪徒”;各口岸停泊的兵轮,必须约束水手等人。由于列强间错综复杂的矛盾,各国拒绝在互保章程上签字,再加上义和团运动迅速被镇压,东南互保未能成立。
三、俄国占领东北
在参加八同联军侵略中国的同时,沙俄还单独出兵侵占我国东北,并制造了海兰泡、江东六十四屯等震惊中外的惨案。从1900年7月底至10月1闩,沙俄出动17万侵略军迅速占领我国东三省全境。1900年11月8日,沙俄强迫中国签订《奉天交地暂且章程》,东三省名存实亡。沙俄的侵略行径,引起了对中国东北抱有同样侵略野心的日、英、美等国的强烈不满,于是列强围绕沙俄撤军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角逐。
四、《辛丑条约》
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清政府任命李鸿章为议和全权大臣,与列强“谈判”。在围绕李鸿章的全权代表资格、赔款数额等问题进行一番激烈的争吵和讨价还价之后,列强达成妥协。1901年9月7日,奕匡、李鸿章与英、俄、日、法等11国的代表签订了《辛丑条约》,其主要内容有:巨额赔款、外国驻兵于中国战略要地、清政府应全力防止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等。条约的签订,表明清政府已完全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标志着中国已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第四节 日俄战争与列强争夺远东
一、英日同盟
俄国独占中国东北的局面使日本和英国感到愤怒和不安。为此,在英国倡议下,英、日双方于1901年10月在伦敦举行结盟谈判。1902年1月,两国在伦敦签订了《英日同盟条约》,其主要内容为:(1)双方强调承认中国和朝鲜的“独立”,并使其中任何一国“完全不受到侵略”,当英、日的“特殊利益”受到威胁时,两国均可采取必要的措施;(2)缔约一方与第三国作战,他方应严守中立;—方如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作战,他方则应给予军事援助,共同作战,并由两国协商后媾和。英日同盟是针对俄国的军事攻守同盟的,它的建立对远东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日俄战争的爆发与列强的态度
英日同盟建立后,日本积极备战。在英、美的鼓动下,日本于1904年2月8日不宣而战,日俄战争爆发。随后,英、美、法、德等国相继宣布“中立,但各国的态度却大不一样,国际形势总的来说有利于日本而不利于俄国。
三、《朴茨茅斯条约》
日、俄战争爆发后,俄国由于准备不足和军事技术落后而连遭失败。1905年5月27日对马海峡一战,俄国舰队全军覆没,败局已定。在美国的调停下,日、俄代表于8月9日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朴茨茅斯城举行和谈,并于9月5月签订了《朴茨茅斯条约》,日本获得朝鲜和中国东北南部,俄国仍占有中国东北北部《朴茨茅斯条约》是一个典型的帝国主义分脏条约。
四、美日在远东的矛盾
日俄战争后,日本取代俄国在中国东北的地位,而日本在排斥美国势力方面比起俄国毫不逊色,因此美、日矛盾成为列强在远东的主要矛盾。在哈里曼环球铁路计划、创办东三省银行计划失败后,美国同日本签订了有利于日本的〈罗脱—高平协定〉。1909年美国务卿诺克斯又提出“满洲铁路中立化”方案,由于日、俄的坚决反对,该方案夭折。
五、英俄侵略西藏和蒙古
从19世纪中叶起,英国加紧侵略我国西藏。1904年9月,英国强迫西藏地方当局签订所谓的《拉萨条约》,企图将西藏变为自己的势力范围。1906年4月,英国又通过《中英续订藏印条约》获得大量侵略权益。1913年和1914年,英国又背着中国政府,勾结西藏地方政府代表,炮制了非法的《西姆拉条约》和“麦克马洪线”。沙俄则利用中国辛亥革命之机加紧侵略我国的外蒙古地区,策划外蒙古“独立”,并通过《俄蒙协约》控制外蒙古。1913年的《中俄声明》则为沙俄的侵略行动披上了一件合法的外衣。
第十一章 20世纪前10年国际关系的态势和战争险象
第一节 三国协约组合完成
—、英德同盟谈判及失败
19世纪末,英国被迫放弃“光辉孤立”政策,其时英国与法、俄的矛盾比英、德矛盾更为尖锐。在此背景下,英、德进行了三次结盟谈判,均告失败,这是因为英、德争夺世界霸权的矛盾具有不可调和性。英、德同盟谈判失败对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英法修好结盟
随着英、德矛盾上升为国际关系中的主要矛盾,英国逐渐靠拢德国的“世仇”法国。1903年,两国开始谈判。1904年4月,双方签订《英法协约》,划分各自的势力范围,宣布两国建立“协约关系”,为共同反德、建立协约国集团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三、英俄和解签约
日俄战争前后,德国积极推行联俄计划,引起英国的不安。在法国的帮助下,英国积极寻求与俄和解的途径。1907年8月,英俄两国签订《英俄协约》,划分各自在波斯、阿富汗和西藏等地的势力范围。《英俄协约》的签订标志着19世纪末以来欧洲豪强势力重新组合的过程基本结束和英、法、俄协约国集团的最终形成。此后,两大军事集团的争夺更为激烈,欧洲的局势更加动荡不安。
第二节 和平烟幕遮掩下的扩军备战
军事技术革命的发生
19世纪晚期,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浪潮中,诞生了一场军事技术革命。许多新材料、新能源、新技术和新发明被应用于军事目的,从而改进了原有的军事装备——步枪、机枪、大炮、手榴弹等,还产生了各种新式武器——坦克、飞机、以蓄电池电动机为动力的潜水艇、巨型战列舰无畏舰等。军事技术革命使未来的战争成为争夺海陆空的全面的立体战争。
二、欧洲诸国的军备竞赛
19世纪末,欧洲列强掀起扩军狂潮。这场军备竞赛的原动力是列强争霸世界的野心,其物质基础是列强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军事技术革命的发生,其主要表现为军费开支迅猛增长、军火工业的快速膨胀和各国军队人数的急剧扩充,其后果是加剧欧洲两大军事集团武装对峙的紧张局势,使欧洲战车更快驶入大战的轨道。
三、英德海军竞赛
由于海军在列强争霸中的特殊重要地位,英、德两国从19世纪末至一战爆发前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海军军备大竞赛。从1898年到1908年,德国先后通过4个海军法案,大力发展海军;英国针锋相对,斥巨资扩展海军尤其是制造无畏舰,以保持自己的优势地位。在1912年英、德海军谈判失败后,两国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海军军备竞赛,一直持续到一战爆发。在这场海军军备竞赛中,德国一跃而成为世界第二海军强国,而英国也牢固地保持世界第一海军强国的地位。英、德海军竞赛大大恶化了两国关系。
四、两次海牙和会闹剧
列强在疯狂扩军的同时,还共同出演了一场假和平的丑剧。1899年第一次海牙和会通过了三项公约和三项宣言;1907年第二次海牙和会又通过了10个有关战争的新公约。尽管两次海牙和会通过的13个公约(总称《海牙公约》)在现代国际关系中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裁军这个关键问题上却一无所获,这是由帝国主义的侵略本性及其争夺世界霸权的外交政策目标所决定的。两次海牙和会实际上成了列强掩盖其扩军备战的遮丑布。
第三节 大战前的雷鸣闪电
一、波斯尼亚危机的加剧
自19世纪70年代以来,奥匈帝国加紧向巴尔干半岛扩张,遭到俄国和塞尔维亚的反对和抵制。1908年布赫劳会谈时,奥、俄口头达成君子协定,俄同意奥吞并波黑两省,奥同意黑海海峡对俄开放。然而由于英法的反对,俄国的计划无法执行。俄国转而支持塞尔维亚反对奥匈的吞并行为,奥、塞、奥、俄关系立刻紧张起来,战争大有一触即发之势。此时德国出面干预这场波斯尼亚危机,俄国被迫作出让步,从而使危机以奥国的胜利而告结束,波斯尼亚危机对国际关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激化了德、俄矛盾和奥、塞矛盾,同时使俄、意开始接近起来。
二、摩洛哥冲突的再起
1905年德、法之间为争夺摩洛哥爆发第一次冲突,危机以法国获胜告终,1911年,法国为镇压摩洛哥人民起义,与西班牙联合出兵占领摩洛哥,再次激化法、德矛盾。7月1日,德国“豹”炮舰开进阿加迪尔港并将炮口对准该城,“豹的跳跃”使形势骤然紧张起来。在德、法危机达到顶点之时,英国出面干预,迫使德国同意以谈判来解决问题。随后,法、德通过谈判达成协定,第二次摩洛哥危机又以法国的胜利而收场。这次危机对英、德关系、英、法关系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三、意土战争和《洛桑条约》
1911年9月,意大利趁摩洛哥危机吸引英、法、德注意力之机,为夺取土耳其的北非属地而挑起意土战争。土耳其很快战败。1912年10月,两国签订《洛桑条约》,土耳其将其北非属地的黎波里和昔兰尼加拱手让给意大利。意土战争对国际关系的演变产生了重要影响,它使三国同盟频于崩裂,却使意大利与英、法的关系密切起来。
四、两次巴尔干战争
由于列强在巴尔干半岛争夺的加剧,激化了该地区的各种矛盾,先后引发了两次巴尔干战争。1912年10月,土耳其与塞尔维亚、门的内哥罗、保加利亚、希腊等国之间爆发了第一次巴尔干战争。1913年5月,战败的土耳其被迫签订《伦敦和约》,从而丧失了在欧洲大陆上的大部分领土。1913年6月,巴尔干同盟诸国因瓜分土耳其欧洲遗产问题发生激烈的争吵,随即引发第二次巴尔干战争。7月底,保加利亚战败求和。8月,保与希、罗、塞、门四国签订《布加勒斯特条约》。两次巴尔干战争引起巴尔干国家的重新组合,导致巴尔干形势更加动荡不安,并最终在该地区点燃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第十二章 人类卷人世界大战的苦难深渊
第一节 大战的爆发
一、大战爆发的历史根源与国际背泉
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有着深层次的根源与背景:①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加剧。至1913年,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如美、德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已超过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如英、法。由于20世纪初,世界已被瓜分完毕,为了按实力重新瓜分世界,新、老列强必然矛盾尖锐乃至发生战争。②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列强在激烈的相互角逐中,互相结盟,形成了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③帝国主义疯狂地扩军备战。列强在建立军事同盟的同时也加紧军备竞赛。④巴尔干地区民族主义的发展。巴尔干地区的民族独立运动引起列强的干涉冲突,使得该地区成为国际政治的热点和大战的火药库。
二、巴尔干首先起火
萨拉热窝事件与“七月危机”。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黑手社成员刺杀了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此后,两大军事集团的成员国纷纷表示对该事件的严重关切,双方剑拔弩张,一触即发,7月28日,奥匈向塞尔维亚宣战。从6月28日至7月28日,外交史上称为“七月危机”。
战争的全面展开。自7月28日奥匈向塞尔维亚宣战后,7月31日,晨,俄国公布全国总动员令;8月1日,德国下令总动员并向俄国宣战;同日,法国亦下令总动员;8月3日,德国向法国宣战;8月4日,英国向德国宣战。在短短一周内,除意大利外的两大军事集团的主干成员都已卷入战争。
交战双方的力量对比
从人力上看,协约国从一开始就占优势,且这一优势愈来愈明显;从经济力看,德国显示出强大实力,但协约国集团经济力则超过同盟国,因此战争持续愈久,就愈对同盟国不利;从军事力量看,协约国战争开支大大超过同盟国,但同盟国兵力集中,动员迅速,装备好且素质高。总之,大战初期,两大集团的对抗还有一定的对称性,但同盟国无法经受长时间的消耗和英、法海军的封锁而走向失败乃是历史的必然。
交战双方战略计划与战争性质
战争目标。从总的来看,列强开战的目的在于掠夺别国领土,重新瓜分殖民地。德国要求实现“世界政策”的内容,并夺取英、法的海外殖民地和势力范围。奥匈帝国最主要目标是建立巴尔干地区的霸权。英国则力图维持海上霸主的地位,维持欧洲大陆均势,巩固和扩大殖民范围,法国要恢复昔日欧陆霸主地位,重建殖民大国。俄国一方面要争夺欧洲霸权,另一方面又要实现夺取东欧走廊,中亚、甚至印度、中国领土的扩张计划。意大利则对阿尔卑斯山区、巴尔干、北非等怀有扩张野心。日本则趁火打劫,夺取列强在东亚的利益,进而称霸远东。
战争性质。战争目的决定战争性质。一战是帝国主义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和争夺霸权的非正义的、掠夺性的帝国主义战争。尽管巴尔干人民的反抗具有民族解放的性质,但只有从属性质,不能改变战争总的帝国主义性质。
作战计划。德国的“施利芬计划”;法国的“第17号计划”;俄国的“第19号作战计划”。
大战期间两大军事集团的外交行动
争取盟邦的努力
1914年战况。在西线,9月爆发了一战中第一次大规模的战略决战——马恩河战役,西线由运动战变为阵地战和消耗战。东线,俄军于8月攻入东普鲁士,但在坦能堡和马祖里湖战败后又被迫退出,却又在加里西亚重创奥匈军队。巴尔干战线,奥军攻入了贝尔格莱德,却又被塞军收复。
交战国争取盟邦的努力。在大战双方陷入对峙之际,又开始了争取同盟者的外交战,以获取人力、物力资源的补充。意大利、罗马尼亚、希腊加入了协约国作战;而土耳其、保加利亚等加入同盟国对协约国作战。
日本参战与《蓝辛—石井协定》
大战给日本在远东扩张提供了时机。主要矛盾好似对准中国。1914年8月23日,日本对德宣战,目的是夺取德国在华利益。1915年1月,日本向袁世凯政府提出了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要求,引起了列强尤其是美国的干预。美、日于1917年签订了《蓝辛—石井协定》,暂时缓和了战时日、美在远东尤其是在中国的矛盾。
三、1915~1916年战况
1915年,德国企图摆脱东西两线作战的困境,曾移师东线作战,欲彻底击败俄军未果。欧洲其它条战线亦无多大进展。1916年双方攻势尤为猛烈。其中2月至12月的凡尔登战役乃是大战的转折点,同盟国在西线开始转入战略防御。为配合凡尔登战役而于同年6—11月打响的索姆河战役则是一战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在东线,俄军勃鲁西洛夫夏季攻势亦获成功。在海上,英、德海军于5月底在日德兰激战,结果英国仍掌握着制海权。
第三节 大战末期局势及其逆转
一、列强施展和平攻势
大战使双方进入了持久的消耗之中,厌战和失败的情绪在双方阵营中弥漫。各大国都在进行和平试探,既试图转嫁战争罪责,又想利用和谈来取得武力得不到的东西。然而,和谈是不可能的,“不分胜负的和平是没有的。”
二、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
从1915年2月起,德国便采取了无限制潜艇战,但与中立国尤其是美国的摩擦日益增多。于是1916年5月暂告中止无限制潜艇战。为了打破海上封锁,德国于是在1917年2月1日下令恢复实行无限制潜艇战。这确实给协约国的海上生命线带来严重威胁,但也激起了中立国尤其是美国公愤,加速了其参战步伐。
三、美国介入战争及其意义
由于美国在金融和工业上与协约国关系密切;扩军运动和协约国较成功的参战宣传;俄国二月革命;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和“齐默尔曼电报”等因素,1917年4月,美国国会通过对德决战议案。美国参战具有巨大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意义,极大地改变了协约国与同盟国的实力对比,促成了大战胜负的明朗化,大战的结束已为期不远了。
第四节 大战的结局
—、俄国退出战争
1917年3月,俄国爆发了二月革命,宣告了罗曼诺夫王朝在俄国统治的终结。1917年11月,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11月8日,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和平法令》宣布俄国退出大战。1918年3月,俄、德签署《布列斯特和约》,俄国接受了空前耻辱的条件,但退出了大战,为维护巩固布尔什维克的胜利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二、美国的“十四点”方案
1918年1月8日,美国总统威尔逊对国会两院联席会议发表演说,抛出了关于战后和平的“十四点”纲领,其实质是要求按美国的意愿来建立战后和平和欧洲秩序的政治纲领。
三、同盟国的溃败与贡比涅停战协定
1918年7月18日,协约国军队大举反攻。9月29日,保加利亚投降。10月,土耳其接受停战协定。11月3日,奥匈帝国停战委员会接受了意大利司令部提出的停战条件。同日,德国基尔港舰队发生兵变。11月11日,德国代表与协约国在贡比涅签订停战协定。血战四年多的大战结束。
大战的后果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全球性的影响。
造成了人类历史上空前的浩劫。一战涉及的范围之广、伤亡人数之多,经济损失之惨重史无前例。
产生了重大的政治后果。第一,引起了包括十月革命在内的一系列革命运动;第二,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新高潮。
形成了国际关系新格局,开创了国际关系史上的新时期。第一,欧洲霸权遭到严重削弱;第二,重绘了欧洲政治版图;第三,国际权力中心发生偏移;第四,新的国际争端正在酝酿,为旧的国际关系添置了新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