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三章 匹配理论
§3.1 匹配与最大匹配
定义 3.1.1 设 G 是一个图, )(GEM ? ,满足:对
i
e? , Me
j
∈ ,
i
e 与
j
e 在 G 中不相邻,则称
M 是 G 的一个匹配。对匹配 M 中每条边 uve = ,其两端点 u和 v称为被匹配 M 所匹配,而 u和 v
都称为是 M饱和的(saturated vertex)。
注: 每个顶点要么未被 M 饱和,要么仅被 M 中一条边饱和。
定义 3.1.2 设 M 是 G 的一个匹配,若 G 中无匹配 M′,使得 |||| MM >′ ,则称 M 是 G 的一个
最大匹配;如果 G 中每个点都是 M 饱和的,则称 M 是 G 的完美匹配(Perfect matching).
显然,完美匹配必是最大匹配。
定义 3.1.3 设 M 是 G 的一个匹配, G 的 M交错路是指其边 M 和 MGE \)( 中交替出现的
路。如果 G 的一条 M 交错路 (alternating path)的起点和终点都是 M 非饱和的,则称其为一条 M
可扩展路或 M增广路(augmenting path)。
定理 3.1.1(Berge,1957) 图 G 的匹配 M 是最大匹配的充要条件是 G中不存在 M 可扩展路。
证明:必要性:设 M 是 G 的一个最大匹配。如果 G 中存在一个 M 可扩展路 P,则将 P 上所有不
属于 M 的边构成集合 M′。显然 M′也是 G 的一个匹配且比 M 多一条边。这与 M 是最大匹配
相矛盾。
充分性:设 G 中不存在 M 可扩展路。若匹配 M 不是最大匹配,则存在另一匹配 M′,使
|||| MM >′ . 令
][ MMGH ′⊕= ,( MMMMMM ′?′=′⊕ IU 称为对称差)。
则 H 中每个顶点的度非1即2(这是因为一个顶点最多只与 M 的一条边及 M′的一条边相关
联)。故 H 的每个连通分支要么是 M 的边与 M′的边交替出现的一个偶长度圈,要么是 M 的
边与 M′的边交替出现的一条路。 由于 |||| MM >′ , H 的边中 M′的边多于 M 的边, 故必有 H
的某个连通分支是一条路,且始于 M′的边又终止于 M′的边。这条路是一条 M 可扩展路。这
与条件矛盾。 证毕。
2
§3.2 完美匹配
定义 3.2.1 图 G 的奇分支: G 的含有奇数个顶点的连通分支。 用 )(GO 表示 G 的奇分支的个数。
定理 3.2.1 (Tutte,1947) 图 G 有完美匹配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对 )(GVS ?? , ||)\( SSGO ≤ 。
证明( Lovász,1973)必要性:设图 G 有完美匹配 M。对 )(GVS ?? ,若 SG \ 无奇分支,则
0)\( =SGO ;否则,设
n
GGG ,,,
21
L 是 SG \ 的所有奇分支。注意每个
i
G 中至少有一个顶
点
i
u 在 M 下与 S 中的某个顶点
i
v 配对( ni ,,2,1 L= ) , (因
i
G 是奇分支, M 是完美匹配) 。
故 SvvvnSGO
n
≤== |},,,{|)\(
21
L 。
充分性(反证法) :设 G 满足:对 )(GVS ?? , SSGO ≤)\( ,但 G 没有完美匹配。首先,
取 φ=S ,知 0)( =GO ,故 )(GV 是偶数。现在,给 G 添加边以获得一个没有完美匹配而有尽
可能多的边的图
*
G 。因 G 是
*
G 的生成子图,故对 )(GVS ?? , SG \ 是 SG *
的生成子图,
从而
SSGOSGO ≤≤ )\()\(
*
. ( *)
令 }1)(),({
*
*
?=∈= νudGVuuU
G
.
若 )(
*
GVU = ,则
*
G 是偶数阶完全图,有完美匹配。这与
*
G 的性质矛盾。因此,
)(
*
GVU ≠ ,可以证明,此时 UG *
的每个连通分支都是完全图(此记为命题A,另证) 。
由( *)式, UUGO ≤)\(
*
,即 UG ?
*
的奇分支个数最多是 U 。但这样一来,
*
G 就
有一个完美匹配:
UG *
的各奇分支中的一个顶点和 U 的一个顶点配对; U 中余下的顶点以及 UG *
的各
分支中余下的顶点在本分支内配对(由于各分支及 U 都是完全图) 。
…
u
1
u
2
u
n …
S
…
v
2
v
n
v
1
…
G
1
G
2
G
n
奇分支 偶分支
…
…
U
G
*
\U 的奇分支 G
*
\U 的偶分支
…
3
这与
*
G 无完美匹配矛盾。证毕 .
命题A的证明: 当 )(
*
GVU ≠ 时, UG *
的每个连通分支都是完全图。
用反证法证明:若不然,设 UG *
中某个连通分支
i
G 不是完全图,则 3)( ≥
i
GV 。必存在
)(,,
i
GVzyx ∈ ,使得 )(,
i
GEyzxy ∈ ,且 )(
i
GExz? 。由于 Uy? (故必有与 y 不相邻的顶
点) ,故必存在 ),\(
*
UGVw∈ 使得 )(
*
GEyw? 。
由于
*
G 是不含完美匹配的极大图,所以 xzG +
*
和 ywG +
*
都含有完美匹配,分别设为
1
M 和
2
M 。用 H 表示 { }ywxzG ,
*
U 中由
21
MM ⊕ 导出的子图。由于对 )(HVu∈? , 2)( =ud
H
或
0(由
1
M 和
2
M 都是完美匹配知) ,故 H 的每个非平凡连通分支都是其边在
1
M 和
2
M 中交替出
现的偶长度圈。下分两种情形:
(1) xz 和 yw分别在 H 的不同分支中。设 yw在 H 的某个圈 C 上,则
1
M 在 C 上的边连同
2
M 不在 C 上的边构成
*
G 的一个完美匹配。这与
*
G 的选择矛盾。
情形( 1) 情形( 2)
(2) xz 和 yw在 H 的同一分支C中, 由 x 和 z 的对称性, 不妨设 zwyx ,,, 在 C 中依次出现,
并设
1
M 在 C 的 zywL 段中的边集为
1
M′,
2
M 在 C 的 zywL 段中的边集为
2
M′,于是
)\(}{
221
MMyzM ′′ UU
是
*
G 的完美匹配,又与
*
G 的选择矛盾。
综合 (1)、 (2)两种情形,便证明了 UG *
的每个连通分支都是完全图。证毕。
推论 3.2.1( 1?k )边连通偶数阶 k 正则图有完美匹配
证明:设 G 是命题中所述的 k 正则图。
当 1=k 时,结论显然。
以下假定 2≥k 。设 S 是 G 的任一个非空顶点集,
n
GGG ,,,
21
L 是 SG \ 的奇分支。令
),(
ii
GV=ν eem
i
|{|= 是
i
G 与 S 之间的连边 |} 。
w
z
y
x
C
M
1
的边
M
2
的边
w
y
x z
C
…
U
G
i
x
wy
z
4
由于 1?≥′ kκ ,故 1?≥ km
i
, ),,2,1( mi L= 。
若存在 i ,使得 1?= km
i
,则因
i
GVv
G
kvd
i
ν=
∑
∈ )(
)( , Skvd
Sv
G
=
∑
∈
)( , ( *)
从而 )(2)()(
)()(
ii
GVv
G
GVv
Gi
Gkvdvdm
i
i
i
εν ?=?=
∑∑
∈∈
。因此,
1)1()1()(2 +?=??=?=
iiiii
kkkmkG νννε 。
但因 1?
i
ν 是偶数(每个
i
G 是奇分支) ,上式两端不可能相等。这个矛盾说明 km
i
≥
( ),,2,1 ni L= ,于是
knm
n
i
i
≥
∑
=1
,(**)
故有 Sud
k
m
k
nSGO
Su
G
n
i
i
=
∑∑
≤
∈=
≤?=?
(*)1(**)
)(
11
)(
由 Tutte 定理, G 有完美匹配。证毕。
推论 3.2.2 (Peterson, 1891) 2-边连通(无割边)的3正则图有完美匹配。
证明:设 G 是2边连通的3正则图。因 νε 3)(2
)(
==
∑
∈ GVv
vd ,故 ν 为偶数。由推论 3.2.1, G 有
完美匹配。 证毕
注: 有割边的3正则图未必有完美匹配,例如:
因 ,3)( =? vGO 故无完美匹配。
推论 3.2.3 偶数阶完全图
n
K
2
有 12 ?n 个边不重的完美匹配。
证明 1:当 1=n 时,结论显然。下设 2≥n 。
…
…
G
1
G
2
G
n
S
G\S 的奇分支 G\S 的偶分支
G
v
5
令 {}
nn
vvvKV
2212
,,,)( L= ,对每个 12,,2,1 ?= ni L ,构作一个匹配:
{}{ }1,,2,1
2
?==
+?
njvvvvM
jijinii
LU ,
其中 ji ? 和 ji + 都是 )12mod( ?n 的,易检验每个
i
M 都是 G 的完美匹配,且不同的
i
M 无公
共边。
证明 2:用平面上正 12 ?n 边形的点代表
1221
,,,
?n
vvv L ,而用其中心点代表
n
v
2
点。用直线段
连接每个顶点,即得
n
K
2
,
i
M 的边为
ni
vv
2
和所有与
ni
vv
2
垂直的边。
例:
习题五
1. 证明:若图 G 是连通简单图但不是完全图,则 G 中存在三个顶点 u、 v 和 w,使得
)(, GEvwuv ∈ ,而 )(GEuw? 。
2. 证明:一棵树最多只有一个完美匹配。
3. 证明树 G 有完美匹配当且仅当对 )(GVv∈? 都有 1)( =? vGO 。
4. 两人在图 G 上做游戏:交替选择相异的顶点 L,,,
210
vvv ,使得对每个
i
vi ,0> 相邻于
1?i
v ,
选择最后一个顶点者获胜。证明:第一个选点人有一个得胜策略当且仅当图 G 没有完美匹
配。
§3.3 二部图的匹配
定理 3.3.1 (Hall, 1935) 设 G 是具有二划分 ),( YX 的二部图,则 G 有饱和 X 的匹配当且仅当
对 XS ?? , SSN ≥)( ,其中 )(SN 表示 S 的所有邻点之集。
证明:必要性。设 G 有饱和 X 的匹配 M ,则对 XS ?? ,因 S 的顶点在 M 下和 )(SN 中
顶点配对,故 SSN ≥)( 。
v
1
v
2
v
3
v
4
v
5
v
6
v
7
v
8
v
6
v
1
v
3
v
2 v5
v
4
v
6
v
1
v
3
v
2
v
5
v
4
v
6
v
1
v
3
v
2 v5
v
4
6
充分性:设 ),( YXG = 是二部图,且对 XS ?? , SSN ≥)( 。下用反证法。
假如 G 没有饱和 X 的匹配,则 G 的最大匹配
*
M 不能饱和 X 的所有顶点。设 u 是 X 的一
个
*
M 不饱和点,并设
|{vA = u 到 v 有
*
M 交错路 }。
由于
*
M 是最大匹配,故由 Berge 定理, u 是 A 中唯一的
*
M 非饱和点。令
XAS I= , YAT I= 。
注意 }{uS ? 中的顶点在
*
M 下与 T 中的顶点一一配对(因 Su∈ ,且对 Tt ∈? , u 与 t 有
*
M
交错路
t
P 相连,而且 t 是
*
M 饱和的,故交错路
t
P 上最后一条边必是
*
M 的边,它将 S 中一个
顶点与 t 配对。而且不同的 t 会有 S 中不同的顶点相配,否则会有两条
*
M 的边关联到 S 中同一
顶点) 。因此
1?= ST 。 (1)
此外, TSN ?)( (因 T 中顶点通过 S 中顶点与 u 连
*
M 交错路) , 且 TSN ?)( (对 )(SN
中每个顶点 t ,设它是 S 中顶点 s 的邻点,从 u 到 s 的
*
M 交错路必可延伸为 u 到 t 的
*
M 交错
路) 。故
TSN =)( (2)
由(1)、(2)知: SSTSN <?== 1)( ,这与定理条件矛盾。证毕。
推论 3.3.1 设 ),( YXG = 是二部图,若 X 中每个顶点至少关联 k 条边( )1≥k 而 Y 中每个顶
点至多关联 k 条边,则 G 中存在饱和 X 的匹配。
证明:由条件知,对 XS ?? , S 至少关联 || Sk 条边。这 || Sk 条边至少关联 Y 中 || S 个顶点。
即 SSN ≥)( ,由 Hall 定理, G 有饱和 X 的匹配。证毕。
推论 3.3.2.(Frobenius,1917) 具有二划分 ),( YX 的二部图 G 有完美匹配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YX = 且对 XS ?? (或 Y ) ,均有 |||)(| SSN ≥ 。
证明:显然。
推论 3.3.3 (K?nig,1916) 设 G 是 k 正则二部图 )0( >k ,则 G 有 k 个边不重的完美匹配。
证明:先证 G 有完美匹配。
X
Y
S
T
u
M
*
的边
7
证法1:设 ),( YXG = 是 k 正则二部图,则 YkGEXk == )( ,因 0>k ,故 YX = ,任
取 XS ? ,令 =
1
E {G 中与 S 关联的边}, =
2
E {G 中与 N(S)关联的边}。则
21
EE ? 。因而
SkEESNk =≥=
12
)( ,即 SSN ≥)( 。由推论 3.3.2,G 有完美匹配。
证法2: 由推论 3.3.1, G 中有饱和 X 的匹配。因 YX = (如前所证) ,故这个匹配就是完美
匹配。
再证 G 中有 k 个边不重的完美匹配(用归纳法) 。
当 1=k 时,显然。
设对所有 k 正则二部图,结论成立。下证对 )1( +k 正则二部图 G ,结论也成立。
设 M 是 G 的一个完美匹配。令 MGG \=′ 。则 G′是 k 正则二部图。由归纳假设, G′中
有 k 个边不重的完美匹配。故 G 中有 1+k 个边不重的完美匹配。证毕。
下一推论是显然的。
推论 3.3.4 完全二部图
kk
K
,
中存在 k 个边不重的完美匹配。
推论 3.3.5 设 ).( YXG = 是二部图,且 nYX == 。若
2
)(
n
G ≥δ ,则 G 有完美匹配。
证明(用反证法):若 G 没有完美匹配,则由推论 3.3.2,存在 φ≠? SXS , ,使 |||)(| SSN < 。
因 G 是二部图且
2
)(
n
G ≥δ ,故
2
)(|)(|||
n
GSNS ≥≥> δ ,且 φ≠)(\ SNY (因
|||)(| SSN < |||| YX =≤ ) 。令 )(\ SNYu∈ ,则 SXuN \)( ? ,因此,
22
|||||)(|)()(
nn
nSXuNudG
G
=?<?≤=≤δ 。
这与条件矛盾。故 G 有完美匹配。证毕。
例 3.3.1 下图所示的是 14 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组成的图形。试证明:不论如何用剪刀沿着图形
中所画的直线对它进行裁剪,总剪不出 7 个由相邻的两个小正方形组成的矩形来。
证明:将图形中方格从 1 到 14 编号。以方格为顶点集作简单图 G = (V, E),边 )(GEij∈ 当且
仅当 i、 j 所在的方格在图形中相邻(有公共边) 。
注意 G 中每条边对应于原图形中由相邻两个小正方形组成的矩形,故剪出 7 个矩形相当于
在 G 中求由 7 条边组成的匹配。由于有 14 个顶点,故所求的是完美匹配。但这样的匹配是不
存在的。事实上, G 是一个二部图,其二划分为
X={1,3,4,6,9,11,12,14}, Y={2,5,7,8,10,13}。
4 6 75
1 32
8 9 1110
12 13 14
4
1
6 7
8
5
32
9 1110
12 13 14
8
|X| = 8 > 6 = |Y|。由推论 3.3.2,不存在完美匹配。
注 : G 的 k 正则生成子图称为 G 的 k 因子。若 G 存在无公共边的 k 因子
n
HHH ,,,
21
L ,
使得
n
HHHG ULUU
21
= ,则称 G 是可 k-因子分解的。
推论 3.2.3 证明了完全图
n
K
2
是可 1-因子分解的;推论 3.3.4 证明了完全二部图
nn
K
,
是可
1-因子分解的;推论 3.3.3 证明了每个 k 正则二部图是可 1-因子分解的。
§3.4 二部图中最大匹配与最大权匹配的算法
一、求完美匹配的匈牙利算法
1.背景与问题
指派问题 ( assignment problem) :欲安排 n 个人员
n
xxx L,,
21
从事 n 项工作
n
yyy ,,,
21
L 。已
知每个人能胜任其中一项或几项工作。试问:能否给每个人分配一项他所胜任的工作?若能,
如何求出这种安排?
图论描述 :对于一个二部图 G = (X, Y ): X = {
n
xxx L,,
21
}, Y= {
n
yyy ,,,
21
L },当且仅当
i
x
胜任工作
j
y 时, )(GEyx
ji
∈ 。问: G 中是否有完美匹配?若有,如何求之?
2.理论基础
Berge 定理(定理 3.1.1) :图 G 的匹配 M 是最大匹配的充要条件是 G 中不存在 M 可扩展路。
Hall 定理(定理 3.3.1) :设 G 是具有二划分 ),( YX 的二部图,则 G 有饱和 X 的匹配当且仅当
对 XS ?? , SSN ≥)( ,其中 )(SN 表示 S 的所有邻点之集。
3.匈牙利算法
匈牙利算法由匈牙利数学家 Egerváry 首先提出,后来由 Edmonds(1965)基于 Berge 定理和
Hall 定理进行了改进。这种算法既能判定一个二部图中完美匹配是否存在,又能在存在时求出
一个完美匹配。
算法思想 :从图 G 的任何匹配 M 开始。
若 M 饱和 X,则 M 是 G 的完美匹配。
若 M 不饱和 X,在 X 中选择一个 M 不饱和点 x。若存在以 x 为起点的 M 增广路 P,则由
Berge 定理知 M 不是最大匹配,且 )(PEMM ⊕=′ 是比 M 更大的匹配。用 M′替代 M 重复上
述过程;若 G 中不存在以 x 为起点的 M 增广路,则可找到与 x 由 M 交错路相连的顶点集合 A,
而 XAS I= 满足 |||)(| SSN < (见 Hall 定理的证明) 。由 Hall 定理, G 不存在完美匹配。
匈牙利算法:
step0. 任取图 G 的一个匹配 M。
9
step1. 若 M 饱和 X,则停止, M 是 G 的完美匹配。
否则,取 X 中一个 M 不饱和点 x,记 φ== :},{: TxS 。
step2. 若 TSN =)( ,则停止, G 无完美匹配。 (因 ||1|||||)(| SSTSN <?== ) 。
否则取 TSNy \)(∈ 。
step3. 若 y 是 M 饱和的,设 Myz∈ ,令 }{: zSS U= , }{: yTT U= ,转 step2。 (此时仍保
持 )1|||| ?= ST 。否则,取 M 增广路 ),( yxP ,令 )(: PEMM ⊕= ,转 step1.
例 3.4.1
图 G=(X,Y)及一个匹配 M M增广路 x
1
y
2
x
2
y
1
无完美匹配
注: ( 1)匈牙利算法是多项式时间算法,时间复杂度为 |)||(| EXO ? ;
( 2)匈牙利算法稍加修改可求二部图的最大匹配;
( 3)求任意图的最大匹配的多项式时间算法已由 Edmonds 给出。
二、求最大权匹配的 Kuhn- Munkres 算法
1.背景与问题
最优指派问题 :欲安排 n 个人员
n
xxx L,,
21
从事 n 项工作
n
yyy ,,,
21
L 。已知每个人能胜任其
中一项或几项工作,各人做不同工作的效率不同。求一种工作安排使得总的工作效率达到最大。
图论描述 :给定赋权完全二部图 G = (X, Y ): X = {
n
xxx L,,
21
}, Y= {
n
yyy ,,,
21
L },边
ji
xx
有权
ij
w (权可以为 0,这表示
i
x 不胜任工作
j
y ) 。求 G 的一个具有最大权的完美匹配。
2.算法的理论基础
null 顶点标号与可行顶点标号( feasible vertex labeling)
图 G 的顶点标号是从顶点集到正整数集的一个映射,对于赋权完全图 ),(
,
wK
nn
,若对每条
边 xye = ,均有 )()()( xywylxl ≥+ ,则称这个标号为 ),(
,
wK
nn
的一个可行顶点标号。
例 3.4.2
一个二部图及其可行顶点标号
注 :可行顶点标号总是存在的。一种平凡的可行标号是:
x
2
x
3
x
4
x
5
x
1
y
2
y
3
y
4 y5
y
1
x
2
x
3
x
4 x5
x
1
y
2
y
3
y
4
y
5
y
1
x
2
x
3
x
4 x5
x
1
y
2
y
3
y
4 y5
y
1
1 2 2
1 0 0
1
1
2
2
X
Y
10
?
?
?
∈
∈
=
∈
Yv
Xvvyw
vl
Yy
,0
),(max
)( 。
null 相等子图
记
nn
KG
,
= ,设 l 是 ),( wG 的一个可行的顶点标号。令
l
E = )}()()(|)({ xywylxlGExy =+∈ ,
G 中以
l
E 为边集的生成子图称为 G 的 l 相等子图,记为
l
G 。注意
l
G 的顶点集与 G 的顶点集相
同。
例 3.4.3
?
?
?
?
?
?
?
?
?
?
?
?
?
?
=
0010
0442
2022
4553
4
3
2
1
4321
x
x
x
x
yyyy
w
图 G 中各边的权 图 G 的平凡标号 对应的相等子图
定理 3.4.1 设 l 是图 G 的一个可行顶点标号。若相等子图
l
G 有完美匹配 M
*
,则 M
*
是 G 的最大
权完美匹配。
证明:由于相等子图
l
G 是 G 的生成子图,故
l
G 的完美匹配
*
M 也是 G 的完美匹配,而且
∑∑
∈∈
==
VvMe
vlewMw )()()(
*
*
.
另一方面,对 G 的任何完美匹配 M,有:
∑∑
∈∈
≤=
VvMe
vlewMw )()()(
可见 )()(
*
MWMW ≥ ,即
*
M 是 G 的最大匹配。证毕。
由定理 3.4.1 知,欲求赋权完全二部图的最大权匹配,只需求出某个相等子图
l
G 中的完美
匹配即可, 这可用匈牙利方法求得。 问题是, 如果相等子图
l
G 中无完美匹配时怎么办? Kuhn 和
Munkres 给出修改标号的一个方法,使得新的相等子图的最大匹配逐渐扩大,最终得到有完美
匹配的相等子图。
3.算法思想:
首先给出 K
n,n
的任意一个可行顶点标号(如平凡标号) ,然后决定相等子图
l
G ,在
l
G 中执
行匈牙利算法。若在
l
G 中找到完美匹配,则由定理 3.4.1,它就是 G 的最大权匹配。否则,匈
牙利算法终止于 XS ? , YT ? ,且 TSN
l
G
=)( 。令:
}\,)()()(min{ TYySxxywylxl
l
∈∈?+=α , (*)
修改标号如下
x
2
x
3
x
4
x
1
y
2
y
3
y
4
y
1
5
0
2 4 1
0 0 0
x
2
x
3
x
4
x
1
y
2
y
3
y
4
y
1
11
?
?
?
?
?
∈+
∈?
=′
其它)(
)(
)(
)(
ul
Tuul
Suul
ul
l
l
α
α
。 (**)
可以检验 l′仍是一个可行标号。
用 l′替代 l。
l
G
′
的边数比
l
G 的 多。继续上述过程,直到获得一个相等子图含有完全美匹配为
止。
4. 算法- Kuhn-Munkres 算法:
Step 1. 从任一可行的顶点标号 l 开始,决定
l
G .
Step 2. 在
l
G 中执行匈牙利算法,如果求得完美匹配 M,则 M 即为 G 的最大权匹配,算法
停止;否则,匈牙利算法必终止于某个 XS ? 和 YT ? 使得 TSN
l
G
=)( ,此时转下步。
Step 3. 按 (*)式计算
l
α ,按 (**)计算新的可行顶点标号 l′, 以 l′替代 l, 以
l
G
′
替代
l
G ,转第
2步。
例:
3
1
4
2
5
33121
10110
01442
22022
14553
5
4
3
2
1
54321
→
→
→
→
→
?
?
?
?
?
?
?
?
?
?
?
?
?
?
?
?
x
x
x
x
x
yyyyy
X
x
Yy
T
S
x
2
x
3
x
4 x5
x
1
y
2
y
3
y
4
y
5
y
1
2 4 1 3
5
0 0 0 0
0
平凡标号及相应的生成子图 G
l
,
G
l
的一个匹配 M
x
2
x
3
x
4 x5
x
1
y
2
y
3
y
4 y5
y
1
经一次增广路扩张后发现 G
l
无完美匹配 ,
S={x
1,
x
3
,x
4
},N(S)=T={y
2
,y
3
}。
l
α =min{l(x)+l(y)-w(xy)|x∈S,y?T}。
完全二部图的权矩阵
修改标号后,新的标号及其生成子图 G
l
,
当前 G
l
的一个完美匹配。
1 1 0 0
0
x
2
x
3
x
4 x5
x
1
y
2
y
3
y
4 y5
y
1
2 3 0 3
4
12
习题六
1. 设 M 和 N 是图 G 中两个不交的匹配, 且 |||| NM > 。 证明: 图 G 中必存在两个不交匹配 M′
和 N′使得: NMNM UU =′′ , 1|||| ?=′ MM , 1|||| +=′ NN 。
2.已知工人
54321
,,,, xxxxx 做工作
54321
,,,, yyyyy 的效率
ij
w 如下:
W=(
ij
w ) =
?
?
?
?
?
?
?
?
?
?
?
?
?
?
?
?
31241
50122
31550
13210
22143
5
4
3
2
1
54321
x
x
x
x
x
yyyyy
.
试给出一种工作效率最大的派工方案。
参考文献
[1] L.Lovasz and M.D. Plummer, Matching Theory, Annals of Discrete Mathematics, Vol.29, 1986.
[2] J.E. Hopcroft and R.E. Karp, An
2
5
n algorithm for maximum matching in bipartite graphs, SIAM
on Journal of Computing, 2(1973), pp225-231.
[3] Nick Mckeown, The iSLIP scheduling algorithm for input-queued switches, IEEE/ACM
Transactions on Networking, 7(2)(1999), pp188-201.
[4] P. Giaccone, B. Prabhakar, and D. Shah, Randomized scheduling algorithms for high-aggregate
bandwidth switches, IEEE Journal on Selected Areas in Communications, 21(4)(2003), pp546-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