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概论》教学大纲 一:大纲说明 该大纲以2004级社会体育专业的教学计划为依据,使用教材为周西宽主编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体育基本理论教程》。本课程由理论教研室担任授课任务,安排在第三学年第一学期上课,总学时为40学时,学分为3分。 二:教学目的与任务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从总体上对体育有概括的认识,明确体育对人类社会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意义,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体育观,为学习社会体育专业各门功课打下初步的认识基础。 教学任务: 1、学习掌握体育的基本概念、体育的基本观念、体育的基本规律、体育的基本方法等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2、使学生明确我国社会主义体育的性质、目的任务和制度,以培养运用基础理论知识辩证分析体育有关问题的能力。 3、结合教学进行爱国主义、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专业思想教育。 三:教学要求与教学方法 本门课主要采取讲授的教学方法,结合自学、辅导、课堂讨论、实际作业等方式,并且适当组织学生参观访问、调查研究,以巩固、加深和理解所学理论。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表: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周 次 讲授章节 标 题 教学形式及课时数 备 注     讲授 实验 实习 课时数   1 绪 言 总 论 √   2   2 第一篇 体育概念论 √   2   3 第二篇 体育观念论 √   2   4 第三篇 第一章 体育的基本形态 √   2   5 第三篇 第二章 体育的基本功能 √   2   6 第三篇 第三章 体育的目的和任务 √   2   7 第三篇 第四章 体育的实施途径 √   2   8 第三篇 第五章 体育的基本手段 √   2   9 第四篇 第一、二、三章 体育与政治、体育与经济、体育与教育 √   2   10 第四篇 第四、五、六、七章 体育与艺术、体育与军事、体育与医学、体育与宗教 √   2   11 第五篇 第一章 体育体制及其改革 √   2   12 第五篇 第二章 体育法制与伦理建设 √   2   13 第五篇 第三章 体育发展战略的研究与实施 √   2   14 第五篇 第四章 体育产业与体育市场 √   2   15 第五篇 第五章 体育环境及其优化 √   2   16 第五篇 第六章 体育科技发展与体育科技工作 √   2   17 第五篇 第七章 体育的宏观评估与预测 √   2   18 第六篇 第一章 现代国际体育的基本特征 √   2   19 第六篇 第二章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 √   2   20 第六篇 第三章 当代中国与奥林匹克运动 √   2   21          五:教学内容纲要 总论 一、体育基本理论的学科性质和特点 二、体育基本理论的发展历程 三、体育基本理论的研究对象和领域 四、体育基本理论体系的重构 五、学习和研究体育基本理论的重要意义 第一篇 体育概念论 第一章 体育概念的历史回顾 第一节 古代体育概念 一、古代希腊的体育概念 二、古代中国体育的相似概念 第二节 近代体育概念 一、近代欧美国家的体育概念 二、近代中国的体育概念 第二章 现代体育概念问题 第一节 “体育”概念之争及其根源 一、有关“体育”概念的困惑与争论 二、“体育”概念混乱的根源 第二节 体育的总概念及其相似概念 一、体育总概念的认同及表述 二、体育本质和概念的再认识 三、体育总概念的相似概念 第二篇 体育观念论 第一章 体育整体观 第一节 体育整体观的提出和意义 第二节 体育整体观的应用 一、体育定位的分析 二、体育构成的分析 三、体育要素协调发展的分析 四、大型赛事组织管理分析 第二章 体育价值观 第一节 体育价值观概述 一、体育价值观的含义与决定因素 二、体育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三、体育价值观的特点与建设体育价值观的必要性 第二节 体育价值观与体育理念 第三节 体育价值观与体育精神 第三章 人文体育观 第一节 人文体育观的确立 一、“人文”溯源释义 二、体育呼唤人文精神 第二节 现代体育的人文价值取向 一、竞争观念 二、规则观念 三、民主观念 四、开放观念 五、民族观念 六、协同观念 七、主体精神 第四章 科学体育观 第一节 科学体育观的形成和认同 第二节 科学体育观的多视角分析 一、科学体育观的基本原则——实事求是 二、科学体育观的目标导向——体育科学化 三、体育科学观与人文体育观的科学体系 四、科学体育观与人文体育观的融通 第三篇 体育主体实施论 第一章 体育的基本形态 第一节 体育教育 一、体育教育的体系和特征 二、学校体育 三、体育专业教育 第二节 竞技体育 一、竞技体育的含义与构成 二、竞技体育的特征 三、竞技体育的目的与任务 第三节 群众体育 一、群众体育的基本特征 二、群众体育的重要意义 三、群众体育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 体育的基本功能 第一节 体育功能概述 一、体育功能的概念 二、体育作用的对象 三、体育功能的变化和发展 第二节 体育的基本功能 一、健身功能 二、娱乐功能 三、益智功能 四、育德功能 五、社会功能 第三章 体育的目的和任务 第一节 体育目的任务的确定依据 第二节 我国体育的目的和任务 一、我国体育的目的 二、我国体育的任务 三、影响体育目的任务实施的主要因素 第四章 体育实施途径 第一节 体育教学 一、体育教学概述 二、体育教学的基本特点 三、体育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体育课 四、课外体育活动 第二节 运动训练 一、运动训练概述 二、运动训练的基本特点 第三节 运动竞赛 一、运动竞赛的基本特征 二、运动竞赛的价值 三、运动竞赛的分类 第四节 体育锻炼 一、体育锻炼概述 二、体育锻炼的基本特点 第五节 体育娱乐 一、体育娱乐概述 二、体育娱乐的基本特点 第五章 体育的基本手段 第一节 体育手段概述 一、体育手段的特点 二、体育手段的产生和发展 三、体育手段的分类 第二节 传统体育手段 一、游戏 二、体操 三、竞技运动项目 四、舞蹈 五、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第三节 时尚体育手段——极限运动 一、极限运动的特点 二、极限运动项目的分类 三、极限运动项目简介 第四节 体育手段的构成 一、身体练习 二、运动动作要素 三、动作质量与效果的评定 第四篇 体育与社会要素互动论 第一章 体育与政治 第一节 体育与政治紧密联系 一、体育的产生与政治密切相关 二、体育是民族或国家之间的和平竞争的手段 三、政治对体育的利用 第二节 体育本质的非政治特征 第二章 体育与经济 第一节 经济是体育发展的基础 一、经济决定体育发展的规模 二、经济制约竞技运动的水平 三、经济决定着社会对体育的需求和体育的结构 四、经济决定体育运动的体制和运行机制 第二节 体育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一、体育可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劳动生产力 二、体育的发展可以形成一项新兴的产业 三、体育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第三章 体育与教育 第一节 体育是全面发展和全面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节 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的关系 一、体育与德育的关系 二、体育与智育的关系 三、体育与美育的关系 第三节 体育与平等观念及法制精神的培养 第四章 体育与艺术 第一节 体育与艺术相伴发展 第二节 体育与艺术的联系和区别 一、体育与各门艺术的联系 二、体育与各门艺术的区别 第三节 中国武术追求的“神韵” 第五章 体育与军事 第一节 体育与军事的紧密联系和相互促进 第二节 体育与军事紧密联系的利弊 第三节 现代军事体育的勃兴 第六章 体育与医学 第一节 中国传统体育与传统医学的相互联系和促进 一、兼为传统体育与传统医学的中国传统养生术 二、习武者禁欲、节欲本于中医“宝精”原则 三、中医经络学说与武术健身 第二节 国外体育与医疗卫生的相互联系和促进 一、历史上体育与医疗医生的关系 二、历代外国医学家对体育的研究与贡献 第三节 在体育与医学互渗中诞生的运动医学 第七章 体育与宗教 第一节 因宗教而产生和被倡导的体育 一、中国道教长生延年术 二、印度瑜伽术 三、犹太教徒和穆斯林的沐浴卫生习惯 四、伊斯兰教与中国武术 第二节 基督教的宗教改革及其对体育的贡献 一、早期基督教对体育的排斥与压制 二、宗教改革所导致的对体育态度的转变 三、基督教青年会与体育活动 第三节 少林寺武术——世界宗教史上的一大奇观 一、武术本质和佛教教义的对立 二、禅宗的儒学化为少林武术提供了存在的前提 第五篇 体育相关运用论 第一章 体育体制及其改革 第一节 国外体育体制的几种模式 一、社会组织导型 二、政府和社会组织合作型 三、政府主导型 四、国外体育体制的发展动态 第二节 我国体育体制及其改革 一、我国体育的组织体系 二、以计划经济为基础的体育体制 三、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体育体制 第二章 体育法制与伦理建设 第一节 依法治体与体育法制建设 一、依法治体的科学含义和基本内容 二、体育法制建设的含义及基本要求 第二节 我国体育法的颁行及主要内容 一、体育法的颁行 二、体育法的主要内容 三、体育法律体系 第三节 体育伦理建设的重要意义和途径 一、加强体育伦理建设的重要意义 二、体育伦理建设的途径 第三章 体育发展战略的研究与实施 第一节 发达国家的体育发展战略 一、竞技体育发展战略 二、大众体育发展战略 三、体育发展战略趋势 第二节 我国体育发展战略 一、体育发展战略研究沿革 二、体育发展战略的实施 三、全民健身战略与奥运战略在实施中协调发展 四、新时期体育发展发展展望 第四章 体育产业与体育市场 第一节 体育产业概念 一、关于体育产业化问题 二、体育产业的含义 第二节 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部类中的归属 一、体育产业统计指标 二、体育产业的归类 第三节 各类体育市场概况 一、体育市场概述 二、各类体育市场 第四节 国外体育产业发展概况 一、国外体育产业的起源与发展 二、全求及部分国家体育产业现状 三、国外体育产业发展特点 第五节 我国产业发展及前景 一、我国体育产业的兴起 二、我国体育产业的现状与前景 第五章 体育环境及其优化 第一节 体育环境概述 一、体育环境释义及分类 二、体育环境的重要性 三、体育环境研究 第二节 体育与社会人文环境 一、体育与社会环境 二、体育与赛场环境 三、体育与国际环境 第三节 体育与自然环境 一、数理地理位置对体育运动的影响 二、自然地理环境与体育运动 三、气象与体育运动 第四节 体育与人工环境 一、体育运动的人工环境 二、人工环境影响体育运动的几个基本因素 三、环境污染对体育运动的影响 第六章 体育科技发展与体育科技工作 第一节 现代体育科技发展概貌 一、体育科技发展趋势 二、体育科技的前沿动态 第二节 体育科技工作 一、体育科技工作的任务及内容 二、体育科技服务 三、体育科研的课题管理 第三节 体育科研方法 一、体育科研的思维方法 二、体育科研的一般方法 第七章 体育的宏观评估与预测 第一节 体育宏观评估原则及要素 一、体育宏观评估原则 二、体育宏观评估要素 第二节 体育预测及其基本方法 一、体育预测的特点 二、体育预测的分类 三、体育预测的基本程序 第六篇 现代国际体育论 第一章 现代国际体育的基本特征 第一节 现代国际体育的内在特征 一、内涵特征 二、结构特征 第二节 现代国际体育的发展特征 一、在依靠科技进步中发展 二、在商业开发中发展 三、在融入全球化进程中发展 四、在净化自身中发展 第二章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 第一节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改革与发展 一、奥运规模的全球扩展 二、“业余原则”的修改 三、奥运会的成功营销 四、奥林匹克运动的自身调整与改革 五、奥运科技体育的形成 第二节 21世纪实期的奥林匹克运动 一、奥林匹克运动可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 二、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趋势 第三章 当代中国与奥林匹克运动 第一节 参赛与申办奥运会的历程 一、参赛奥运会的几个阶段 二、申办奥运会及其成功 第二节 2008年北京奥运会 一、举办北京奥运会的目标 二、“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科技奥运” 六:成绩评定与考核办法 本门课采用期末开卷考试的方式对学生一学期的学习情况作一评价。满分为100分,及格为60分。 七: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体育基本理论教程》 周西宽主编 人民体育出版社 参考书:《体育概论》 鲍冠文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学大纲执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