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 会 心 理 学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第一节 概述
第一单元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1,侧重于心理学的定义
对 个体 的 社会行为 和 社会意识 的研究(奥尔波特,1924)
研究内容:个体行为如何受他人存在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影响的形式:现实的影响;想象的影响;隐含的影响
研究方法:心理学的方法
2,侧重于社会学的定义
从 社会互动 的角度界定社会心理学,认为社会心理学是
关于社会互动的研究,应以 群体心理 为基础。
3,介于心理学与社会学之间的定义
社会心理学应着重对 社会关系, 社会情境, 个体的心理
反应以及 个体社会行为 的研究。
二,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
1,社会行为
由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
B=f(P,E)
2,社会心理
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即由社会
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影 响作用的心理活动。
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1,个体层面(微观),社会知觉、动机、态度、自
我意识、人际关系等
2,群体层面(中观),群体凝聚力、社会影响等
3,社会层面(宏观),风俗、民族心理、国民性等
第二单元 社会心理学简史
一,哲学思辩阶段(启蒙期)
二,经验描述阶段(形成期)
三,实证分析阶段(确立期)
第三单元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社会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原则
1,客观性原则
2,系统性原则
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4,伦理原则
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1,观察法:自然观察与参与观察
2,档案法
3,实验法
4,调查法:访谈法与问卷法
? 访谈法
特点,有目的的, 谈话, ;交互影响过程
分类,结构访谈与非结构访谈;
直接访谈与间接访谈
访谈过程与技巧,准备工作;
接近被访者;
应对拒绝的技巧
谈话与提问技巧
?问卷法
特点,标准化程度高;收集信息效率高
类型,结构式问卷与非结构式问卷;
发送分卷、访问问卷、邮寄问卷
结构,题目、前言、指导语、问题及答案、编码(便
于电脑分析)、实施记录、结束语等
设计原则,目的性原则;
全面性原则;
非歧义性原则;
非暗示性原则
第四单元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一,社会学习论(班杜拉和沃尔特为代表)
1,社会学习论简述
2,学习的机制:联想、强化、模仿
3,观察学习(替代性学习):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
再现过程;动 机过程
二,社会交换论(霍曼斯为代表)
三,符号互动论
1,代表人物:早期代表布鲁默、库恩等;现代代表戈夫曼。
2,基本假设,
①个体对事物的行动以该事物对个体的意义为基础;
②事物的意义源于个体与他人的互动,而不是事物本身;
③个体可通过主观解释对事物赋以意义或修改其意义
四.社会认知论及场论
1.代表人物:勒温、海德、谢里夫、阿什等
2,社会认知论的基本假设,人是不被动地面对世界,
而是积极主动地为世界创造意义或赋予意义 。 这
种个人对于世界的认知和解释对个体的社会行为
有重大影响。
3.场论的基本概念
心理生活空间,
力,驱动力、限制力、诱发力、需求力、非人格力
紧张与冲突,
五.精神分析论
? 早期精神分析论的主要观点(弗洛伊德为代表)
意识与无意识
力必多
快乐原则与现实原则
生本能与死本能
人格结构:本我、自我、超我
? 新精神分析论的主要观点
1.代表人物:沙利文、霍妮、弗罗姆、埃里克森
2.霍妮的, 文化因素, 论:强调社会因素、文化因素对
人格
的影响
3.埃里克森的, 人格发展八阶段, 论
第二节 社会化与自我
第一单元 社会化
一.社会化概述
1,社会化的定义
在特定的社会与文化环境中, 个体形成适应于该
社会与文化的人格, 掌握该社会与文化所公认的行为
方式, 称为社会化 ( Socialization) 。 社会化是一
个过程, 是个体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是一个
逐步内化的过程 。
简单地说, 社会化是个体从 自然人 变成 社会人 的
过程 ;或社会观念和社会行为的学习过程 。
2,社会化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
个体适应生存的需要;
文化延续和社会控制的需要
3,社会化是一个必然发生的过程
个人不可能脱离社会环境而孤立存在;
个人的任何生存环境本质上都是社会性的;
因此, 社会影响无处不在 。
4,社会化是一个个性化的过程
个体的独特性(遗传、生理素质、心理状态等);
社会影响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5,社会化是一个终生过程
从出生到 20岁左右,是社会化的初步完成阶段,
但社会化并不就此停止,此后还需经过不断的 继
续社会化 和 再社会化 。
?继续社会化
① 现代社会变化急剧, 新观念, 新的社会生活方式,
新的知识技术不断出现, 个体必须持续不断地发展,
以求适应社会的变化。
② 个体不同的生命阶段有不同的课题, 必须通过不断
的社会化以求解决每一阶段的问题。
?再社会化
①社会环境突然变化(如移民)
②社会身份或地位聚变
③原有的观念和行为模式不符合社会的要求。
二、社会化的内容
1,教导社会成员掌握生活与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教导社会成员遵守社会规范
3,教导社会成员树立生活目标,确定人生理想
4,培养社会角色
三、社会化的条件
1,人类有较长的生活依赖期
2,人类具有超越本能的能力
四、社会化的载体
1,家庭
2,学校
3,大众传播媒体
4,参照群体
五、社会化的类型
1.政治社会化,获得某种社会意识,如反对或赞成某
种政治制度、政治主张;拥护或反对某个政党;
2.民族社会化,获得某种民族社会意识,使个体尊重
自己民族的习俗和传统,为自己民族的文化而自豪。
3.法律社会化,使个全养成法的意识和精神,按照法
律制度调节自己的行为。
4.道德社会化,获得社会公认的道德标准,并据以调
节自己的行为。
5.性别角色社会化,理解与性别角色相符的行为规范
和要求,按照社会的性别期望和要求行事。
6.语言社会化
六、家庭内的社会化
?家庭内的社会化过程
1.奖赏
①奖赏的性质,
社会性奖赏
非社会性奖赏
②亲子关系与奖赏的效果,
温暖慈爱的父母,较冷漠拒绝的父母,奖赏效果好
③奖赏的施与时间,
年幼儿童宜即时奖赏
年长儿童可采用延时奖赏
④ 对某些自发性的内部驱动的行为,奖赏宜慎重;
外部奖赏有时可削弱行为的内部动机。
⑤奖赏不可滥施,应适可而止,应有针对性。
⑥奖赏不全是有意的,某些不良行为是父母不经意
的奖赏的结果。
2.惩罚
①施与惩罚的最有效时间:尽可能及时,过失行为与
惩罚之间时隔越短,效果越好。最好的惩罚时间是
在过失行为即将发生之前或刚刚发生之后。
②惩罚必须一致。
③惩罚的副作用,
过分严厉的惩罚可能引起情绪困扰
惩罚可能导致亲子关系冲突
惩罚可能提供攻击行为的榜样和合理的证据
3.启发与诱导
说理, 解释, 列举不良行为的可能后果, 等等 。
4.模访与认同
① 模访与认同的区别
理论背景不同
全面性和深刻性不同
②影响认同的条件
强烈的情感联系
与认同对象的相似性
③模访与认同的远期效果
?影响家庭内社会化的因素
1.父母养育模式
专制型:更有敌意
权威型:女孩更独立, 更有支配性, 成就动机更高;
男孩更富于社会责任感, 更友好, 更合作 。
放任型:成就动机低
2.兄弟姐妹
① 排行
父母对长子 ( 女 ) 关注更多, 也期望更高 。
长子 ( 女 ) 通常较其弟妹更成熟, 有更高的成就动
机, 更外向, 更依赖, 更服从权威, 更乐于助人,
更有道德感, 更负责任, 更合作, 更守旧, 更少攻
击性 。
② 同胞的影响
年长的同胞姊妹(尤其是同性别的)可提供性别角色行为的
榜样;有哥哥的男孩更有男子气、更独立、学习能力更强;有
哥哥的女孩更聪明、更野、更富攻击性、更雄心勃勃。
③独生子女
3.家庭结构
①单亲家庭
②离婚,头一年影响最重,对年幼儿童影响更重
③重组家庭 (继父 /母家庭)
与单亲家庭的男孩相比,有一位继父的男孩更成熟,
适应更好、社会适应能力更强;男孩从继父母获益较
多,与继父生活在一起的女孩则适应不那么好,焦虑
较多;女孩与再婚的母亲之间磨擦也较多。
七、影响社会化的家庭外因素
?学校因素
1.教师的表扬和批评
2.教师的榜样作用
3.教师的期望
?同伴影响
1.同伴的榜样作用
2.同伴的矫正作用
3.同伴交往提供社会行为和社会技能的学习机会
?大众传媒的影响(电视)
1.电视影响的多面性
2.电视对消闲方式的影响
3.电视对健康和体形的影响
4.电视对学业成就和认知发展的影响
5.电视与攻击行为
①直接模仿
②态度转变,赞同或认可暴力行为
③脱敏,对现实暴力行为麻木,失去反应
?社会文化的影响
1.文化的含义
2.文化模式的差异
3.文化与国民性、典型人格(文化人类学的研究)
八、性别角色社会化
?性别角色的含义
1.性别认同
2.性别恒常性
3.性别偏好
4.性别 角色 适应行为
?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影响因素
1.社会期待和鼓励
2.父母的态度和养育方式
3.大众传媒
第二单元 社会角色及其理论
一.社会角色的概念
社会角色是个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
为方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
二.社会角色分类
1,按角色获得方式分类:先赋和后赋
2,按角色行为的规范化程度分类:规定型和开放型
3,按角色的功能分类:功利型和表现型
4,按角色承担者的心理状态分类:自觉和不自觉
三.角色扮演过程
1,角色期待
2,角色领悟
3,角色实践
四.角色失调
1,角色冲突
2,角色不清
3,角色中断
4,角色失败
第三单元 自我、身份和自尊
一.自我
1.自我的概念
也称自我,指的是个体对自己的存在的觉知,即
自己认识自己的一切,包括对自己的生理状况(身
高、体重、体型外貌等)、心理特征(兴趣、能力,
个性、态度、情绪等)以及社会关系(与周围人们
的关系、个人在集体中的地位等)的认知。
2.自我概念的功能
①保持个体内在的一致性
②解释经验
③决定期待
3.自我的结构
?物质的自我
对自己的身体、外貌、衣着、风度、亲人、所有物
等等的认知。是自我最原始的形态,其中心部分是自
己的躯体,所以也称为生理的自我。
?社会的自我
对自己的社会地位, 名望, 社会角色, 社会义务
和责任以及人际关系的认识。
?心理的自我
对自己的心理活动和心理特征的认识,如对自己的
智力、人格、兴趣、态度、欲望、需求等等的认知。
?理想的自我
?反思的自我
4.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 自我发生与形成的标志
①将自己的肢体从动作对象中区分出来(出生至 1岁);
② 将自己与自己的动作区分开来, 即知道自己是动作的主体,
发动者;
③ 使用自己的名字;
④使用, 我, 字( 3岁左右)
?自我概念发展的三个阶段
生理自我( 0-3岁)
社会自我( 3-14岁)
心理自我(青春期 —成年)
5.自我概念的测量
二.身份
1.身份的定义
身份是由个体的社会地位及处境地位决定的自我
认同。包括地位身份与处境身份。
2.身份的特点
①客观性
②主观性
③多重性
④稳定性
⑤契约性
三.自尊
1.自尊的概念
自尊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
自尊水平是个体对每一角色进行单独评价的总和。
2.影响自尊的因素
①亲子关系模式
②行为表现(成绩)的反馈
③选择性参与和扬长避短
④社会比较
3.自尊的测量(罗森伯格的自尊量表)
第三节 社会知觉与归因
第一单元 社会知觉
一.基本概念
1,定义
社会知觉 ( Social Perception ) 也称社会认知
(Social Cognition)。 指的是个体对他人的心理状
态, 行为动机和意向以及社会人际关系作出推测和
判断的过程。
2.社会认知是社会行为的基础
我们将怎样与他人相处,将建立何种性质的人
际关系,将对他人的行为作出怎样的反应,取决于
我们对他人人格、态度、地位、身份等等方面的推
测和判断。同样的,要理解他人的社会行为,首先
须了解其社会认知。
3.社会认知难免错误和偏差
社会认知过程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知觉主体的因素,
客体特征,以及社会认知过程本身所固有的一些偏因等等,因
此,社会认知常常发生一些错误和偏差。
布鲁纳 ( 1947) 的硬币实验
材料:一套硬币和一套同样大小的硬纸片
被试,30名 10岁儿童
任务:凭记忆画出上述硬币和硬纸片(按真实大小)
结果:硬币被画得远大于真实大小,而硬纸片与实物大小基本
一致。
二、社会知觉的范围
1.对他人表情的知觉
2.对他人人格的知觉
3.对人际关系的知觉
4.对行为原因的认知
?社会知觉的范围 1.对他人情绪的认知
对他人情绪状态判断的重要依据是表情动作,
包括 面部表情、体态表情、言语表情 等。
?表情的重要性
①传递信息
②协调人际交往
③适应环境(达尔文)
推荐读物:达尔文, 人与动物的情绪,
?面部表情的判断
① 面部表情的肌肉控制
F.Allport的研究 ( 1924), 口部肌肉活动所
支配的表情,比眼部肌肉所支配的表情更重要。
林传鼎的研究,某些表情, 如喜悦, 怨恨等,
口部肌肉活动更重要;更多的表情, 如忧愁, 愤怒,
惊讶等,则眼部肌肉更重要 。
② 人类面部表情模式的跨文化一致性
埃克曼的研究( 1973)
材料:不同表情模式的人面照片
被试:巴西, 美国, 阿根廷, 智利, 日本 5个国家
的大学生
任务:辩认照片上的表情
结果:绝大多数被试能正确辩认照片上的表情;
5国被试辩认结果高度一致;
对于, 愉快,,, 厌恶,,, 惊奇, 的辩认
尤为一
致 。
埃克曼实验的推广,
上述实验在新几内亚土著居民中重复。结果也能
准确辩认照片上的喜悦、悲哀、愤怒等表情。
③ 面部表情发展受后天学习和训练的影响
关于盲童的研究
孤儿院儿童的研究
正常儿童表情辩认能力的发展( 50%准确辩认率的年龄)
笑 —3岁以下;痛苦 —5? 6 岁;
愤怒 —7岁; 恐惧 —9? 10岁;
惊讶 —11岁; 蔑视 —14岁以上
?体态表情的判断
①体态表情的重要性
传递情绪信息
放松、活跃气氛
②在某些情况下,体态表情比面部表情更真实地显露
情绪
③体态表情的个体差异和文化特异性
推荐读物:莫里斯, 人体密语, ;, 人这种动物,
?言语表情的判断
①言语表情的重要性不亚于面部表情和体态表情
②对言语表情的判断准确性与判断面部表情同样高
?社会知觉的范围 2.对他人性格的认知
①对他人性格的真正了解有赖于长期的接触交往和共
同生活。
②人们倾向于在短暂接触的基础上对他人性格进行推
测和评价。
③性格判断中的, 以貌取人, 现象。
实验资料,
给三组被试看同样内容的, 罪犯, 资料, 看完

要求被试判断, 罪犯, 的罪行程度 。
A组:附照片 ( 漂亮照片 )
B组:附照片 ( 丑陋照片 )
C组:无照片
结果,A组多判断为, 无罪,, B组多判断为, 有罪,,
C组
介于二者之间。
?社会知觉的范围 3.对人际关系的认知
① 人际关系认知的内容
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他人与他人的关系
② 人际关系认知的重要性
使个人社会生活和社会交往更有效, 更顺利
提高团体凝聚力和士气,促进工作效率
③研究人际关系认知的方法
关系分析法,10个陌生人短暂接触之后,接受问卷调查
这个小组里你最喜欢谁?
你认为小组里谁最喜欢你?
如果选小组长,你选谁?
你估计谁会当选?哪些人会选他?
三、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
1,知觉对象的特点
2,知觉主体的特点
知识经验
个性特征
欲望、需要
图式的概念,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网络
图式的作用,影响个体对他人的知觉;
影响对注意对象的选择;
影响记忆;
影响自我知觉
勒温的实验,饥饿程度与知觉结果的关系
第二单元 印象形成与整饰
一.印象及印象形成的概念
二.印象形成中的信息整合模式
加法模式
平均模式
加权平均模式
三.印象形成的效应
1.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
首因效应,在与他人接触过程中,先获得的印象
(第一印象)起较大的作用 。
近因效应,较近(或较后)获得的信息起较大的作用。
洛钦斯实验( 1957)
材料一,吉姆走出家门去买文具, 他和他的两个朋友一起走在充满阳光的马路上 。
他们一边走一边晒太阳 。 吉姆走进一家文具店, 店里挤满了人 。 他一边等待店员对
他的注意, 一边和一个熟人聊天 。 他买好玩具向外走的时候遇到了熟人, 就停下来
和朋友打招呼 。 后来告别朋友走向学校 。 在马路上遇到了一个前天晚上刚认识的女
孩, 他们说了几句话就分手了 。
材料二,放学后,吉姆独自离开教室出了校门。他走在回家的路上,路上阳光很耀
眼,吉姆走在马路阴凉的一边。他看见马路上迎面而来的是前天晚上刚认识的那个
漂亮女孩。吉姆穿过马路进了一家饮食店,店里挤满了学生。他注意到那儿有几张
熟悉的面孔。吉姆安静地等待着,直到店员注意了他,买了饮料。他坐在一张靠墙
的椅子上喝饮料,喝完就回家了。
上述两段材料作如下不同的组合,然后给四组被试
阅读。
A.热情外向的描述在前,冷淡内向的描述在后;
B.冷淡内向的描述在前,热情外向的描述在后;
C.只呈现热情外向的描述;
D.只呈现冷淡内向的描述。
结果,A组 78%认为吉姆外向, 友好;
B组 18%作外向评价;
C组 95%作外向友好评价 。
D组 3%作外向友好评价 。
洛钦斯实验 的变式,
在两段文字描述之间插入一段时间间隔,则首因
效应消失,出现近因效应。
两段材料之间间隔的时间越长,近因效应越明显。
2.光环效应(晕轮效应)
3.逻辑错误
无根据地认为某种品格与另一种品格必然同时出
现,因此从一个人的某些品格推断出其他一些品格。
4.社会刻板印象
① 概念:也称社会偏见 。 指的是社会上对某一类人所
持有的固定看法,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
② 社会刻板印象的客观基础:人们因为政治, 经济,
地理, 文化, 职业等不同条件而形成不同的群集, 同
一群集的人常常具有一些共同的品质 。 这是相同社会
文化影响的结果。
③ 社会刻板印象与职业, 年龄, 性别, 地区, 国家,
民族等有关 。
④ 有关研究
G,吉尔巴特的研究,(被试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学生 )
英国人有绅士风度, 聪明, 守旧, 保守, 爱传统
日本人聪明, 勤劳, 有进取心, 机灵, 狡猾
黑人爱音乐, 无忧无虑, 迷信, 懒惰
台湾李本华的研究 ( 1970), (被试为 台湾大学生 )
美国人民主, 天真, 乐观, 进取, 友善, 热情
日本人进取, 尚武, 有野心, 善于模仿
法国人爱艺术, 轻率, 热情, 开朗
苏联人唯物、勤劳、狡猾、有野心、残酷
四,印象整饰
1,印象整饰的概念
印象整饰又称印象管理, 指个体以一定方式去影响他人
对自己的印象, 即个体进行自我形象的控制, 使他人对自己的
印象符合个体期待。
2,印象整饰的作用
适应社会生活。
成功的印象整饰取决于对情境、对他人以及角色期待的
正确理解。
3,印象整饰的策略
①按社会常模或对方好恶整饰自己;
②隐藏自己(戴面具);
③按社会期待整饰自己
④投人所好:自我暴露、附合、施惠、称赞等。
第三单元 归因
一、归因的概念
1,定义
归因指的是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的性质或原因进
行分析和推断的过程 。
归因是借助于从外部线索所获得的间接资料来进
行的。
2,内归因与外归因(情境归因与个人倾向归因)
3,不同的归因模式对人的行为有不同的影响
把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 ( 能力, 努力 ), 使人感
到满意和自豪 ;
把成功归因于外部因素 ( 任务容易, 运气好 ),
使人产生惊喜和感激之情 ;
把失败归因于内部因素, 使人感到内疚和无助 ;
把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 使人感到愤怒和敌意 ;
倾向于内归因者, 自我概念较好, 适应性较好 ;
倾向于外归因者,适应较差。
二.行为原因的分类(归因的维度)
1.内因与外因
2.稳定性与易变性
3.可控性
三.控制点理论(美国,罗特)
根据个体对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及其结果的控
制源的不同解释, 将人们分为内控者和外控者;内控
者与外控者对待事物表现出不同的态度和行为方式。
四.归因原则
1,不变性原则,寻找某特定结果与特定原因的恒定
联系 (海德)
2,折扣原则,如果还存在其他看起来合理的原因,
那么某一原因引起某一结果的作用就打了折扣。
(凯利)
3.协变原则,①特异性信息
②共同性信息
③一致性信息
五、影响归因的因素
?非动机性的偏差
1.现象的因果关系(追寻意义的倾向)
2.观察者与行为者(不同的观察角度)
3.个人利益或社会规范对归因的干扰
违背社会规范或损害个人利益的行为, 常引起内归因;
符合社会规范或对行为者有利的行为,易引起外归因
?动机性偏差
1.防御性归因:为了加强自我或保护自尊而进行的归因
2.“公平世界,,相信世界是公平的,,人间自有公道,,
因而
指责受害者的一种归因倾向
第四节 社会动机
第一单元 概述
一、社会动机的定义
直接推动个体活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力量。
动机是一种 内部力量 ;是行为的 直接原因 。
二、动机的功能
1,激活功能:活动性
2,指向功能:选择性
3,调节功能,
三、动机过程
需要匮乏 焦虑状态 动机 行为
新的需要 需要满足 目 的
焦虑平息
四、动机分类
1.自然动机与社会动机
2.优势动机与非优势动机
3.清晰动机与模糊动机
4.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
五、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的关系
六、动机与行为的关系
1.动机与行为非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
?同一动机可产生不同的行为
行为 1
动机 行为 2
行为 3
?同一行为可由不同动机引起
动机 1
行为 动机 2
动机 3
2.个人的行为往往同时受多种动机支配
3.口头表述的动机往往是不真实的
七、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
?内部动机
指人们对活动本身感兴趣而产生的动力 。 即活
动本身使人获得满足, 活动本身是一种奖励与报酬,
而无需其它外部激励。
?外部动机
活动的动力不是来自对活动本身的兴趣, 而是由
活动以外的刺激所激发出来, 如为了金钱, 表扬等而
努力工作。
?外部动机激发不当会削弱内部动机的强度 狄西的研究( 1975)
活动:有趣的解迷游戏
甲组:有报酬 ( 钱 )
乙组:无报酬
结果:在自由选择阶段,甲组继续解迷的时间较乙组短。
八、动机与需要
1.本能的概念
2.需要的多样性与层次性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自我实现
尊 重
归 属 与 爱
安 全
生 理
第二单元 社会动机与社会行为
一,亲合动机
1,概念
人们愿意与他人相处在一起的愿望,称为合群动
机,也叫亲和动机。
, 能忍受完全的孤独的人,不是兽,便是神, (亚里士多德)
2,亲合起源于依恋
3,亲合的作用
①满足需要
②获得信息
③减轻压力
④避免窘境
4.影响亲合的因素
①情境因素
②情绪因素
恐惧与合群(沙赫特)
高恐惧的人比低恐惧的人更愿意合群;
合群是为了减少恐惧。
实验,用, 电击, 的威胁引起不同的恐惧程度,然
后让被试自由选择独处还是与他人呆在一起。
结果,高恐惧组更倾向于选择合群。
③出生顺序
二.成就动机
1.成就动机的定义
个体追求自认为是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完善
状态的动机,即个体在广泛背景下,追求成功与成就的动机。
2.抱负水平
个体在从事某种实际工作之前,对自己可能达到的成就目
标的主观估计。
3.培养成就动机应注意的问题
①家长对儿童的自律训练的严格程度与儿童成就动机呈正相
关。关爱、指导、启发式的引导有利于成就动机的培养;
过度管束和限制不利于成就动机的培养。
②社会环境的氛围对个体成就动机具有深刻影响。
三.社会赞许动机
1.社会赞许动机的作用,引导和约束个体的行为
2.社会规范对赞许动机的影响
四.侵犯
1.定义
任何伤害或能够伤害他人的行为 。 ( 行为主义 )
任何有意伤害他人的行为 。 ( 引入, 意图, )
? 攻击行为是外显行为;
? 攻击行为是有意图的行为;
? 攻击行为是造成伤害后果的行为
2.侵犯的构成,伤害行为、侵犯动机、社会评价
(反社会的;亲社会的;被认可的)
3.侵犯的原因 (对攻击行为的理论解释 )
?本能论,Freud; McDougall; Lorenz等。
?挫折 — 攻击假说( J.Dollard)
攻击往往是挫折的一种后果;攻击行为的发生总是以
挫折的存在为先决条件;反之,挫折的存在也总是导致某
些形式的攻击行为。
?社会学习论( A.Bandura)
五.利他行为
1.概念
利他行为是一种不期望得到报答的自觉自愿帮
助他人的行为。
利他行为的 4个特点:①自觉自愿;②有益于他
人;③不指望回报;④利他者本人有所损失。
2.利他的性质
①是一种亲社会行为
②以人为对象
③由利他动机引起,完全有利于他人
3.利他行为产生的条件
①利他者的个人特点,性别、年龄、个性、情绪等
②被助者的特点:老人、妇女、儿童较多得到帮助
实验研究( C.J.莫盖恩,1973)
一个穿奇装异服, 招摇过市的人, 遇到困难时常
被认为是自作自受。
③利他技能
④他人在场(旁观者的影响)
?责任分散
?影响个人对情境的解释
实验 I( 拉坦内等, 1968)
情境,被试或单独等待或与其他人一起呆在一间房里
等待。突然,室内冒出浓烟。
结果,单独等待的被试 75%在见到浓烟 6分钟之内报告
实验者;
与他人一起等待的只有 38%~ 10%的人报告了 。
实验 II( 拉坦内等, 1969)
情境,被试单独或与他人一起等待, 一女子突然不慎
摔倒 。
结果,单独等待者 70%以不同方式施与了帮助;一起等
待者有 40%施与了帮助;与消极的, 假被试, 在一
起的只有 7%施与了帮助 。
实验 III( 莫里亚蒂, 1975)
情境,要求被试在某人暂时离开时帮着看好一个小
提箱;一会儿后一名主试者的, 同谋, 过来试图
拿走提箱 。
结果,被要求照看提箱的被试 90%出面制止, 同谋者,的
行为;未被要求照看提箱的被试只有 20%出面制
止 。
4.对利他行为的解释
?生物学观点
威尔逊 ( E.O.Wilson) 认为利他行为是人的一
种本能, 是人类天性的一部分 。 Wilson举动物实
例,
① 白蚁中的兵蚁牺牲自己, 抵抗入侵者;
② 蜜蜂中的工蜂为攻击入侵者而牺牲自己;
③ 鸟类的, 诈死,, 以及雌夜鹰, 为保护巢穴和幼
仔, 故意低空盘旋, 将入侵者引致远离巢穴处 。
?社会交换论的观点
第五节 态度
第一单元 态度形成
一.态度的概念
1.定义
态度是个体对某一客体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
向,具有评价性、内在性、对象性、稳定性的特点。
2.态度的成分
①认知成分
②情感成分
③行为倾向成分
二.态度的功能
1.工具性功能
2.自我防御功能
3.价值表现功能
4.认知功能
三.态度的维度
1.方向
2.强度
3.深度
4.向中度
5.外显度
四.态度的形成
1.服从
2.认同
3.内化
第二单元 态度转变
一.态度转变模型
1.传递者,信息传递者的可信度;
说服的意图;
说服者的吸引力
2.沟通信息,信息差异;
畏惧;
信息倾向性
3.接受者,原有态度与信念;
接受者的人格因素;
逆反心理、心理惯性
4.情境,预先警告;
分心;
重复
二.态度转变理论
1.海德的平衡理论( P-O-X模型)
2.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
① 改变或否定认知因素的一方;
② 引起或添加新的协调的认知因素;
③ 降低失调的认知因素双方的强度
3.社会交换论
从个体对得失进行权衡与比较后产生的趋向与回
避动机的角度解释态度的形成与转变 。 决定个体采取
何种态度以及转变态度的关键是诱因的强度 。 态度是
得与失的代数和 。 个体选择何种态度取决于这种态度
能使其获得什么,失去什么,总收益如何。
第三单元 态度测量
第六节 人际关系
第一单元 人际关系的类型
一.人际关系的概念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
的关系。具有以下特点,
1,个体性
2,直接性
3,情感性
二.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
1.人际关系的发展阶段
①定向阶段,
②情感探索阶段,
③情感交流阶段,
④稳定交往阶段,
2.人际关系的原则
①相互性原则
②交换性原则
③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三.人际关系的类型
1,主从型;
2,合作型;
3,竞争型;
4,主从 — 竞争型;
5,主从 — 合作型;
6,竞争 — 合作型;
7,主从 — 合作 — 竞争型;
8,无规则型
四.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舒茨)
1.三种基本人际需要
①包容需要:交往、接纳、相容
②支配需要:支配与被支配
③感情需要:爱与被爱
2,人际需要决定个体与其社会情境的联系
3.三种基本人际需要在个体身上有主动表现和被动
表现两种形式
4.六种人际关系取向
①主动包容式 ④被动支配式
②被动包容式 ⑤主动感情式
③主动支配式 ⑥被动感情式
5.童年期的人际需要是否得到满足及由此形成的行
为方式,对成年后的人际关系有决定性影响
第二单元 人际吸引
一.人际吸引的概念
人际吸引是个体与他人之间情感上的 相互亲密 状
态, 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 肯定形式 。 按吸引的程度
可分为 亲和, 喜欢 和 爱 三个层次。
二.影响喜欢的因素
1.相似性:信念、吸引力、市气、社会地位等
2.互补:需要的互补、社会角色的互补、人格互补
3.外貌吸引力
4.人格品质,真诚、诚实、理解、忠诚、真实、可信
5.熟悉性和邻近性
第三单元 人际互动
一.人际互动的概念
人际互动即人际相互作用。指人们在心理、行为
方面的交流、交往。
二.人际互动的形式:合作与竞争
1.合作及其基本条件
①目标一致
②共识与规范
③相互信赖的合作气氛
2.竞争及其基本条件
①双方争夺同一目标
②目标稀有或难得
③竞争可能导致冲突,也可能双赢
④竞争是理性的
3.目标手段相互依赖理论(多伊奇)
不同个体的目标手段之间呈积极肯定关系时,产
生合作;
不同个体的目标手段之间呈消极否定关系时,产
生竞争;
不同个体的目标手段之间无依存关系时,不产生
相互作用
第七节 人际沟通
第一单元 沟通的结构与功能
一.沟通的概念
沟通是信息传递和交流的过程,包括人际沟通和大众沟通。
二.沟通的结构
1.信息源 5.反馈
2.信息 6.障碍
3.通道 7.背景
4.信息接受者
三.沟通的功能
1.获取信息的手段
2.思想交流与感情分享的工具
3.满足需求、维持心理平衡的重要因素
4.减少冲突,改善人际关系的过程
5.协调群体内行为,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与效率的提高
四.人际沟通的分类
1,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
2,上行沟通、下行沟通与平行沟通
3,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
4,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
五.沟通网络
1,正式沟通网络,链式;轮式;圆周式;全通道式;
Y式
2,非正式沟通网络,单线式;流言式;集束式;偶然

第二单元 体语沟通
一.目光与面部表情
1.目光接触
2.面部表情
二.身体运动与触摸
1.身体运动是个体最常见的一种体语
2.触摸是人际沟通的有力方式,可传达强烈的情感
三.姿势
四.人际距离
1,公众距离 (12-25呎 )
2,社交距离 (4-12呎 )
3,个人距离 (1.5-4呎 )
4,亲密距离 (0-18吋 )
第八节 社会影响
第一单元 从众
一.从众的概念
在社会团体的压力下, 个体放弃自己的意见, 或
改变原有的态度, 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 。 即所
谓“随大流”;“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等。其特点是,
1.引起从众的群体压力可以是真实存在的, 也可以
是想象的;
2.群体压力可以在个体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作用,
也可以在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作用;
3.从众行为是个体自愿而非强制性的。
二.从众的功能
1.社会的需要
2.个体适应的需要
三.从众的原因
1.寻求行为参照;
2.避免对偏离的恐惧;
3.群体凝聚力
四.影响从众的因素
1,群体规模
2,群体凝聚力
3,群体成员的特点
4.,反从众者, 的作用
5,从众者的个性特征与性别特征
五、关于从众的实验研究
1.阿希实验( 1951)
材料,18套卡片,每套 2张,其中一张卡片上有一条线段(标准
线段),另一张卡片上有三条线段(比较线段)。
被试,7名被试,其中 6名为实验者的助手(假被试),仅一名
真被试。
任务,比较 a.b.c三条线段中哪一条与标准线段一样长。
程序,7名被试围桌而坐,真被试被安排在倒数第二的位置上。
18套卡片依次呈现,头几次假被试回答正确。从第 7套卡
片起,假被试故意作出错误选择。
结果,在其他人作出错误选择的情况下
a,仅 1/4~ 1/3的被试保持了独立性,从未发生从众行为;
b,15%的被试平均发生 75%的从众行为( 12次中有 9次从众);
c,所有被试平均有 1/3的反应表现出从众行为
实验后的调查:为何从众?
a.知觉的歪曲:被试确实发生了错误的观察;
b.判断的歪曲:被试意识到自己看到的与他人不同,但认为多
数人比自己正确些,从而认为自己错了;
c.行为的歪曲:承认自己看到的是对的,他人错了,但行为上
表现与别人一致。这不是真正的从众。
2.阿希实验在中国被试中的重复(华东师大,1982)
材料、程序与阿希实验一致,被试为 30名大学生。
结果,a.56%人次未发生从众行为,44%人次发生从众行为;
b.有 2名被试始终独立;有 2名被试从头到尾从众;
c.实验开始时,从众行为较少;随实验进展,从众行
为增多。
第二单元 社会促进与社会惰化
一、社会促进的概念
有他人在场 ( 非竞赛的情况下 ), 可以提高个人的
活动效率。
1.结伴效应,如一起干活;晨跑;骑自行车;做作业等 。
研究 I( 特里普利特, 1898), 单独骑车 24英里 /时;结伴
但不竞赛骑车 31英里 /时;结伴比赛骑车 32.6英里 /时。
研究 II(特里普利特),40个儿童绕鱼线,单独或结伴绕。
结果:结伴绕快得多。
2.观众效应,有他人在场观看, 会对活动者产生刺激作
业。如观众之于演员,啦啦队之于运动员。
二、社会惰化的概念
有他人在场, 会降低个人的活动效率, 也称社会
削弱。
如新教师初上讲台;演讲, 考试, 运动, 表演时
的, 怯场, 。
阿尔波特的观察,与其他人一起写辩论文章, 不
如单独写的质量高,后者更深刻一些。
皮森 ( J.Pessin) 的观察,有一个旁观者时, 会
降低需要记忆参与的工作效率。
达施尔的观察,有观众时, 简单的乘法运算也出
错较多。
三、理论解释:优势反应强化
查荣克( 1965)
实验,投蓝实验
高水平选手,无旁观者,命中率 71%
有 4名旁观者,命中率 80%
低水平选手,无旁观者,命中率 36%
有 4名旁观者,命中率 25%
提高动机水平 他人在场
促进简单熟练工作
干扰非熟练的复杂工作
第三单元 模仿、暗示和社会感染
一.模仿
1.模仿的概念
在没有 外界控制 的情况下,个体 仿效 他人的行为,
使自己的行为与之相同或相似。
2.模仿的意义
①模仿是学习的基础
②适应作用
③促进群体形成
2.模仿的原因
① 好奇,如儿童模仿成人的口吃, 跛行, 口头禅, 怪
异举止、不良嗜好,等
②适应环境,消除焦虑
实验,先让被试吃咸饼干, 然后在大厅里, 等侯实
验, 。 大厅一角有一饮水处, 挂着, 请勿饮用,
的牌子 。 有一名被试 ( 假被试 ) 喝了水, 其
他被试也跟着喝了。
③获得进步,取得成就
3.影响模仿的因素
①年龄
②地位,父母、教师、权威、成功者,较常被模仿
③类似性,人们更多地模仿与自己一致或相似的人
二.暗示
1.暗示的概念
在无对抗的条件下, 通过言语, 行为, 表情, 符号等对
人们的行为产生影响, 从而使人们按一定方式去行动或接受
一定的观点。
暗示有别于劝说:暗示只要求接受现成的信息, 不需讲
道理;而劝说需要逻辑推理或事实论证。
暗示有别于指示:暗示以无批判的接受为基础,不诉诸
压力,不要求非接受不可。
2.暗示的分类
他人暗示与自我暗示
有意暗示与无意暗示
直接暗示与间接暗示
暗示与反暗示
3.影响暗示的主客观条件
①暗示者本人条件,年龄、性别、知识、权威、地位等
②受暗示者的特征:年龄、性别、性格等。批判性强
的人不易受暗示,依赖性强的人较易受暗示,儿童,
女性常更易受暗示。
③被暗示者所处的情境:困窘,缺乏支持者易受暗示
三.感染
1.感染的概念
感染是指情绪的传递或漫延。即一种情绪从一个
体传递到另一个体,或在一个大的群体中漫延开来。
2.感染的特点
双向性
爆发性
接受的迅速性
3.感染的分类
①个体间的感染:两个人之间或直接接触的小群体
成员之间 ;
② 大众传媒的感染 ;
③ 大型开放群体中的感染:循环反应, 循环刺激,
使整个群体情绪趋于一致和高涨。
第九节 爱情、婚姻与家庭
第一单元 爱情
一.爱情的概念
1.定义
异性个体间的浪漫情感,是人际吸引的最高级形
式。
2.特点
①异性之间(狭义的爱情);
②心理发展相对成熟时出现;
③高级情感;
④有其生理基础;
⑤以奉献为基本倾向
二.爱情发展的阶段(社会交换论的观点)
1,取样与评估:选择对象、权衡投入、收益及利润;
2.互惠:交换收益,并力求降低成本;
3.承诺:关系相对固定,开始一对一交往;
4.制度化:契约化、订婚、结婚等。
三.爱情的形式
1.激情式
2.友谊式
3.游戏式
4.占有式
5.逻辑式
6.忘我式
四.爱情三角形(亲密、激情、承诺)
第二单元 婚姻
一.婚姻的概念
1.定义
婚姻是异性个体结成夫妻关系的行为,是家庭成
立的标志和基础。
2.婚姻的动机
①经济
②繁衍
③爱情
二.夫妻关系的类型
1.爱情型 5.惰性型
2.功利型 6.失望型
3.平等合作与分工型 7.一体型
4.建设型
第三单元 离婚
一.夫妻之间的心理冲突
1.需求不满,自尊、性、情感、经济、休闲娱乐
等方面
2.价值观不一致
3.远离的, 自我,, 隔膜、疏远、不能进入, 角色,
4.性差异
二.离婚
1.离婚的概念
2.离婚的原因(与离婚有关的因素)
第四单元 家庭
一.家庭的概念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即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
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及收养关系构成的。
家庭的特点,
1.以婚姻、血缘关系为纽带;
2.是一种初级社会群体;
3.是一种最密切、最深刻的社会关系。
三.家庭的结构与功能
?家庭结构
1.结构要素:①家庭成员数量
②代际层次
③夫妻数量
2.结构模式:①核心家庭;
②主干家庭;
③联合家庭;
④其他家庭。
?家庭的功能
1.经济功能 5.教育功能
2.性的功能 6.感情交流功能
3.生育功能 7.休闲娱乐功能
4.抚养与赡养功能
?影响家庭功能的因素
1.社会环境因素; 2.家庭成员的素质; 3.家庭人际距离
三.家庭生命周期(以核心家庭为例)
1.形成期,结婚 —第一个孩子出生
2.扩展期,第一个孩子出生 —最后一个孩子出生
3.稳定期,最后一个孩子出生 —第一个孩子离开
父母
4.收缩期,第一个孩子离开父母 —最后一个孩子
离开父母
5.空巢期,最后一个孩子离开父母 —配偶一方死

6.解体期,配偶一方死亡 —配偶另一方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