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的由来和内涵
The Origin,Connotati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y Ju Meiting
The 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NanKai
University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 人类文明的演进
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
思考
? 可持续发展思想
的产生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可持续发展一詞的
来源
? 发展的内涵
? 可持续性的内涵与
定义
?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3/58
人类生存繁衍的历史可以说是人类社
会同大自然相互作用、共同发展和不断进
化的历史。
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不断演替至今,大
体经历了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
和后工业文明这几个阶段。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人类文明的演进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4/58
人类破坏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
历史可能同人类文明史一样古老。贝尔
纳 (Bernal)认为,从远古时代的猎人开
始,,人就从事推翻自然界的平衡以
利于自己, 的活动。
人类文明的演进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5/58
在采猎文明时期,生产力水平很低,人类对
环境的破坏很小。
进入农业文明后,人类已经能够利用自身的
力量去影响和改造局部地区的自然生态系统,在
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环境问题,
但是,从整体上看,农业文明时期,人类对自然
的破坏作用尚未达到造成全球环境问题的程度,
这时,人类的环境意识尚属原始,在宗教中表现
为崇拜自然。
人类文明的演进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6/58
以牛顿力学和技术革命为先导的工业文明使部
分人自认为已经能够彻底摆脱自然的束缚,成为
主宰地球的精灵。以培根和笛卡尔为代表提出的
,驾驱自然,作自然的主人, 的机械论思想开始
影响全球,这一时代,人们把自然环境同人类社
会,把客观世界同主观世界形而上学地分割开来,
没有意识到人类同环境之间存在着协同发展的客
观规律。直到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问题不
断地在全球显现,这才引起人们的震惊与正视。
人类文明的演进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7/58
早在一个多世纪之前,恩格斯就指出, 我
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
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
人类文明的演进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8/58
无论是大气污染和水污染、水土流失和土
地荒漠化、酸雨和有毒化学品污染,各式各样
的环境问题几乎都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伴生物。
从 20世纪中叶以来处理环境问题的实践中,人
们又进一步认识到,单靠科学技术手段和用工
业文明的思维定式去修补环境是不可能从根本
上解决问题的,必须在各个层次上去调控人类
的社会行为和改变支配人类社会行为的思想。
人类文明的演进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9/58
可待续性的概念源远流长。在中国春秋战
国时期(公元前 6世纪至公元前 3世纪)就有保
护正在怀孕和产卵的鸟兽鱼鳖以利, 永续利用,
的思想和封山育林定期开禁的法令。
可待续发展思想的产生 --古代朴素的可持续性思想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10/58
著名思想家孔子主张, 钓而不纲,戈不射
宿, ; 春秋时在齐国为相的管仲,从发展经济、
富国强兵的目标出发,十分注意保护山林川泽及
其生物资源,反对过度采伐。战国时期的荀子也
把自然资源的保护视作治国安邦之策 ……, 与天
地相参, 是中国古代生态意识的目标和理想。
可待续发展思想的产生 --古代朴素的可持续性思想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11/58
西方的一些经济学家如马尔萨斯( Malthus,
1820年),李嘉图 (Ricardo,1817年 )和穆勒
(Mill,1900年 ) 等的著作中也较早认识到人类
消费的物质限制,即人类的经济活动范围存在
着生态边界。
可待续发展思想的产生 --古代朴素的可持续性思想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12/58
现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源于人们对环境
问题的逐步认识和热切关注。其产生背景是人类
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和资源遭到越来越严重的
破坏,人类已不同程度地尝到了环境破坏的苦果。
以往对经济增长津津乐道,本世纪 60,70年代以
后,随着, 公害, 的显现和加剧以及能源危机的
冲击,几乎在全球范围内开始了关于, 增长的极
限, 的讨论。
可待续发展思想的产生 --现代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13/58
把经济、社会与环境割裂开来,只顾谋求自
身的、局部的、暂时的经济性,带来的只能是他
人的、全局的、后代的不经济性甚至灾难。伴随
着人们对公平(代际公平及代内公平)作为社会
发展目标的认识的加深以及范围更广的、影响更
深的、解决更难的一些全球性环境问题(臭氧层
破坏、全球变暖和生物多样性消失等)开始被认
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 80年代逐步形成。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可待续发展思想的产生 --现代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
14/58
1960年,福伊斯特( Forexter) 等人在《科
学》杂志上发表了题为《世界末日:公元 2026年
11月 23日,星期五》的论文。可惜的是,这篇论
文发出的警告当时被认为是危言耸听的奇谈而打
入冷宫。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可待续发展思想的产生 --现代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
增长的极限和没有极限的增长
15/58
1972年,以 D.L.Meadows为首的美国、德国、挪
威等一批西方科学家组成的罗马俱乐部提出了关于
世界趋势的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认为:如果
目前的人口和资本的快速增长模式继续下去,世界
就会面临一场, 灾难性的崩溃, 。而避免这种前景
的最好方法是限制增长,即, 零增长, 。该报告在
全世界引起极大的反响,人们就此进行了广泛的争
论。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可待续发展思想的产生 --现代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
增长的极限和没有极限的增长
16/58
1980年美国发表的《公元 2000年的地球》等报告
也支持《增长的极限》的观点。《增长的极限》
曾一度成为当时环境保护运动的理论基础。
增长的极限和没有极限的增长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17/58
另有一些乐观主义者,或称为, 技术至上者,
则认为科学的进步和对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将有
助于克服这些困难。典型的乐观派著作有朱利安 L.
西蒙( Julian L Simon) 的《没有极限的增长》
(即《最后的资源》,1981年出版;《资源丰富的
地球》,1984年出版)等。他们认为:生产的不断
增长能为更多的生产进一步提供潜力。虽然目前人
口、资源和环境的发展趋势给技术、工业化和经济
增长带来了一些问题,但是人类能力的发展是无限
的,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可待续发展思想的产生 --现代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
增长的极限和没有极限的增长
18/58
人们为寻求一种建立在环境和自然资源可承
受基础上的长期发展的模式,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先后提出过, 有机增长,,, 全面发展,,, 同
步发展, 和, 协调发展, 等各种构想。
1980年 3月 5日,联合国向全世界发出呼吁:
,必须研究自然的、社会的,生态的、经济的
以及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的基本关系,确保全球
持续发展, 。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及被认同
可待续发展思想的产生 --现代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
19/58
1983年 11月, 联合国成立了世界环境与发展
委员会 ( WECD), 挪 威 首 相 布 伦 特 兰 夫 人
( G.H.Brundland) 任主席 。 成员有在科学, 教
育, 经济, 社会及政治方面的 22位代表, 其中 14
人来自发展中国家, 包括中国的马世骏教授 。
1987年, 该委员会把长达 4年研究, 经过充分论
证的报告, 我们共同的未来, ( Our common
Future ) 提交给联合国大会, 正式提出了可持
续发展的模式 。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及被认同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可待续发展思想的产生 --现代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
20/58
《我们共同的未来》对当前人类在经济发展
和保护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和系统的
评价,一针见血地指出,过去我们关心的是发展
对环境带来的影响,而现在我们则迫切地感到生
态的压力,如土壤、水、大气、森林的退化对发
展所带来的影响。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及被认同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可待续发展思想的产生 --现代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
21/58
,可持续发展,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同上述其它几种构想相比, 具有更确切的内涵和
更完整的结构 。 这一思想包含了当代与后代的的
需求, 国家主权, 国际公平, 自然资源, 生态承
载力, 环 境 和 发 展 相 结 合 等 重 要 内 容 。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及被认同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可待续发展思想的产生 --现代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
22/58
可持续发展包含两大方面的内容:一是对传
统发展方式的反思和否定,是对规范的的可持续
发展模式的理性设计。就理性设计而言,可持续
发展具体表现在:工业应当是高产低耗,能源应
当被清洁利用,粮食需要保障长期供给,人口与
资源应当保持相对平衡等许多方面。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及被认同
可待续发展思想的产生 --现代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
23/58
,可持续发展, 这一词语一经提出即在全世
界范围内逐步得到认同并成为大众媒介使用频率
最高的词汇之一, 这反映了人类对自身以前走过
的发展道路的怀疑和抛弃, 也反映了人类对今后
选择的发展道路和发展目标的憧憬和向往 ( 尽管
尚有若干模糊 ) 。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及被认同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可待续发展思想的产生 --现代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
24/58
人们逐步认识到过去的发展道路是不可持续
的,或至少是持续是不够的,因而是不可取的。
唯一可供选择的道路是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人
类这一次反思是深刻的,反思所得的结论具有划
时代的意义。这正是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得以在全
世界不同经济水平和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能够得
到共识和普遍认同的根本原因。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及被认同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可待续发展思想的产生 --现代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
25/58
,可持续发展, 从字面上理解是指促进发展
并保证其具有可持续性,很明显,它包括了两个
概念:可持续性和发展。
可持续发展一词的来源,持续( sustain) 一
词来自于拉丁语 sustenere,意思是, 维持下去,
或, 保持继续提高, 。针对资源与环境,则应该
理解为保持或延长资源的生产使用性和资源基础
的完整性,意味着使自然资源能够永远为人类所
利用,不至于因其耗竭而影响后代人的生产与生
活。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26/58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来源于生态学,最初应用
于林业和渔业,指的是对于资源的一种管理战略:
如何仅将全部资源中的合理的一部分加以收获,
使得资源不受破坏,而新成长的资源数量足以弥
补所收获的数量。例如一定区域内的渔业资源的
可持续生产就是指鱼类捕捞量适当低于该指定区
域内的鱼类年自然繁殖量。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一词的来源
27/58
由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最初是从生态学范畴
中引伸而来,当它应用于更加广泛的经济学和社
会学范畴时,便不可避免地导致了一些不同的认
识与理解,也发生过某些混乱,并按照不同的理
解被加入了一些新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一词的来源
28/58
传统的狭义的发展( development),指的
只是经济领域的活动,其目标是产值和利润的增
长、物质财富的增加。当然,为了实现经济增长,
还必须进行一定的社会经济改革,然而,这种改
革也只是实现经济增长的手段。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发展的内涵
发展的含义
29/58
联合国, 第一个发展十年( 1960-1970年),
开始时,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吴丹概括地提出了:
,发展 =经济增长 +社会变革, 这一广为流行的公式,
这反映了二次大战后近 20年期间对于发展的理解和
认识。在这种发展观的支配下,为了追求最大的经
济效益,人们尚不认识因而也不承认环境本身也具
有价值,却采取了以损害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增
长的发展模式,其结果是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严重
的环境问题。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发展的内涵
发展的含义
30/58
随着认识的提高,人们注意到发展并非是纯
经济性的,正如苏珊 ﹒ 乔治 (Susan George)所指
出的,发展是超脱于经济、技术和行政管理的现
象。发展不应当狭义地被理解为经济增长。经济
增长一般定义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有时
也看作是人均实际消费水平的提高)。经济增长
是发展的必要的条件,但并不是充分的条件。经
济增长只是发展的一部分。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发展的内涵
发展的含义
31/58
低收入国家急需经济增长来促进改善生活质
量,但这不是全部目的,也不可能无限地继续下
去。发展只有在使人们生活的所有方面都得到改
善时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发展。
没有变化就没有发展,于是,有些学者把发展描
述为人们使事物朝着有利于他们的更好方向的变
化。发展即意味着那些导致改善或进步的变化。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发展的内涵
发展的含义
32/58
,发展, 一词,无论怎样理解,它首先或至
少都应含有人类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和人群生活
条件的提高这些多方面的含义,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发展的内涵
发展的含义
33/58
通常认为,发展受到 3 个方面因素的制约:
一是经济因素,即要求效益超过成本,或至少与
成本平衡;二是社会因素,要求不违反基于传统、
伦理、宗教、习惯等所形成的一个民族和一个国
家的社会准则,即必须保持在社会反对改变的忍
耐力之内;三是生态因素,要求保持好各种陆地
的和水体的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等生命支持
系统以及有关过程的动态平衡。其中生态因素的
限制是最基本的。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发展是受限制的
发展的内涵
34/58
地球生命系统的支持力量究竟有没有极限呢?
这就是, 环境承载力, 问题。环境承载力是指一
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
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显然,
地球的承载力决不是无限的,因为最基本的一点
是地球的面积是有限的。我们的活动必须保持在
地球的承载力的极限之内。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发展的内涵
发展是受限制的
35/58
早期的经济增长模型是以资本为取向的。 80
年代的事实表明,如果不从环境的角度来管理经
济,经济增长就面临着极限,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发展的内涵
发展是受限制的
36/58
一个可持续的过程是指该过程在一个无限长
的时期内,可以永远地保持下去,而系统的内外
不仅没有数量和质量的衰减甚至还有所提高。如
果某项活动是可持续的,那么它对于任何一种实
践目的,都可以永远继续下去。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性的内涵与定义
关于可持续性内涵的讨论
37/58
可持续性的最基本的、必不可少的情况是保
持自然资源总量存量不变或比现有的水平更高。
从经济学角度讲,单纯使用存在银行里的本金所
产生的全部利息就是一种可持续的过程,因为它
保持了本金的数目不变,而任何比这更高的使用
速度则会破坏本金。
关于可持续性内涵的讨论
可持续性的内涵与定义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38/58
1986年,彼得,维托塞克( Peter Vitousek)
等人在发表于《生命科学》上的一篇文章中估计,
目前,地球上所有陆生生态系统的净初级生产量
( net primary production) 的 40% 直接或间接地
已经被人类利用了。因此,假定地球上人口增加到
现在的 3倍,而生产和消费模式仍不加以改变的话,
人类将会耗尽地球上全部的净初级生产量。从这个
意义上说,如果把, 净初级生产量, 看作本金所产
生的利息,那么,,净初级生产量, 便提供了理解可
持续性一个基础。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关于可持续性内涵的讨论
可持续性的内涵与定义
39/58
人们认识到可持续性牵涉到生物地球物理的,
经济的, 社会的, 文化的, 政治的各种复杂因素
的相互作用 。 根据不同的目标, 对可持续性可以
有经济的, 生态 ( 生物物理 ) 的和社会文化的这
3种主要的不同解释 。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关于可持续性内涵的讨论
可持续性的内涵与定义
40/58
从经济学观念对于可持续性的追求 基于希克斯,
林达尔( Hicks Lindahl) 的概述,即以最小量的资本投
入获取最大量的收益。
从生态学观点看可持续性,问题则集中在生物物
理系统的稳定性,从全球看,保持生物多样性是关键。
可持续性的社会文化概念 则试图保持社会和文化
体系的稳定,包括减少它们之间的毁灭性碰撞。保持全球
文化多样性,促进代内和代际公平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同
保护生物多样性一样的理由,我们也要尽力保护社会和文
化的多样性。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关于可持续性内涵的讨论
可持续性的内涵与定义
41/58
反映可持续性的指标体系,包括经济的、
生态的和社会的,有人认为,比较重要的指标
有:( 1)土地的组成和特性;( 2)商品和服
务的能力;( 3)生物多样性;( 4)供水的质
量和数量;( 5)土壤资产;( 6)能量流和营
养流;( 7)大气组成;( 8)气候等。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关于可持续性内涵的讨论
可持续性的内涵与定义
42/58
要给可持续性精确地下定义是相当困难的,
客观存在着内涵不很明确和容易引起岐义等问题。
这是因为:在普遍意义上说,任何一种行为方式,
都不可能永远持续不断地进行下去。在一个有限
的世界里,它总会受到这样或那样的限制。
通常所讲的持续,只是在人类现有的认识水
平上的可预见的, 持续,,现实世界还有许多不
确定和尚未为人所知的东西。因此,对可持续性
的定义不应拘泥于当前的状态,而应定义出一个
范围,在此范围内可以有较大的灵活性。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性的定义
可持续性的内涵与定义
43/58
( 1)皮尔斯( Pearce) 和特纳( Tuner) 在
1990年给可持续性下的定义是:, 在维持动态
服务和自然质量的约束条件下,它是经济发展
净收益的最大化, 。
( 2)国际自然保护同盟 ( IUCN) 在 1991年
的定义是:, 可持续地使用是指使用一种有机
生态系统或其它可再生资源在其可再生能力
(速度)的范围内, 。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性的内涵与定义
可持续性的定义
44/58
( 3)生物地球物理的可持续性是, 维持或提
高地球生命支持系统的完整性, 。包括,①提
供足够的措施以保持生物多样性;②保护和合理
使用生物圈的大气、水和土地资源,并保持其完
整性。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存在着物种多样性阈
值,如果其中一个物种数量减少到低于其阈值,
整个系统的自组织就可能破坏。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性的内涵与定义
可持续性的定义
45/58
( 4) 摩翰 ·穆纳辛格和杰利 A.麦克尼利
( Jeffrey A.Mcneely) 将可持续定义为:, 动
态的, 人类的经济体系同更大的, 动态的, 但通
常变化较慢的生态系统之间的一种关系 。 在此关
系之下, ① 人类生命可以无限延续; ② 人类个体
可以充分发展; ③ 人类文化可以展 。 但是为了不
破坏生命支持系统的多样性, 复杂性及其功能,
人类活动的影响应该保持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性的内涵与定义
可持续性的定义
46/58
( 5)世界银行副行长伊斯梅尔 ·萨拉格丁
( Ismail Sarageldin) 给出的定义是:, 可待
续性系指留给后代人不少于当代人所拥有的机
会。, 然而,如何测定机会?在经济学中,人
们可以使用, 资本, ( capital) 这个概念来
表示, 机会, 。以消耗资本换来的收入是不可
持续的,也不应当称为收入。从经济学角度讲,
保持人均资本拥有量不变或使其更多,就意味
着为后代人提供了不少于我们所拥有的机会。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性的内涵与定义
可持续性的定义
47/58
为了理解可持续性的核心内涵,萨拉格丁认为
必须扩大对资本的理解。至少有四种类型的资本:
①人造资本( man-made capital),通常被认为是
财政和经济; ②自然资本( natural capital),
自然资源等; ③人力资本( human capital),对
个人的教育、卫生健康和营养方面的投入;④社会
资本( social capital),一个社会发挥作用的文
化基础和制度等。例如:机器、工厂、道路是人造
资本,知识和技能则属于人力资本。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性的内涵与定义
可持续性的定义
48/58
( 1)对可持续发展的一个较普遍的定义可以
表述为:在, 在连续的基础上保持或提高生活
质量, 。一个较狭义的定义则是:, 人均收入和
福利随时间不变或者是增加的。,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49/58
( 2)从经济方面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最初由希
克斯 ·大达尔提出,表述为, 在不损害后代人的利益
时,从资产中可能得到的最大利益。,
其他经济学家(穆拉辛格等人)对可持续发展
的定义是:, 在保持能够从自然资源中不断得到
服务的情况下,使经济增长的净利益最大化, 。
这就要求使用可再生资源的速度小于或等于其再生
速度,并对不可再生资源进行最有效率的使用,同
时,废物的产生和排放速度应当不超过环境自净或
消纳的速度,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50/58
( 3)在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 WECD) 于 1987
年发表的《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中,对可持
续发展的定义为:,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
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这个定义鲜
明地表达了两个基本观点:一是人类要发展,尤
其是穷人要发展;二是发展有限度,不能危及后
代人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51/58
( 4) 美国有人对可持续发展的表述同 WECD相
似:满足现在的需求而不损害下一代满足他们需
要的能力。
( 5)世界自然保护同盟,联合国环境署和世
界野生生物基金会 1991年共同发表的《保护地球
—— 可持续生存战略》一书中提出的定义是:
,在生存不超出维持生态系统涵容能力的情况下,
改善人类的生活品质。,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52/58
( 6)普朗克( Pronk) 和哈克( haq) 在 1992
年所作的定义是:, 为全世界而不是为少数人
的特权而提供公平机会的经济增长,不进一步消
耗世界自然资源的绝对量和涵容能力。,
( 8)世界银行在 1992年度《世界发展报告》
中称,可持续发展指的是:建立在成本效益比较
和审慎的经济分析基础上的发展和环境政策,加
强环境保护,从而导致福利的增加和可持续水平
的提高。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53/58
( 9) 1992年,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 UNCED)
的, 里约宣言, 中对可持续发展进一步阐述为
,人类应享有与自然和谐的方式过健康而富有成
果的生活的权利, 并公平地满足今世后代在发展
和环境方面的需要, 求取发展的权利必须实现 。,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54/58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从理论上结束了长期以来
把发展经济同保护环境与资源相互对立起来的错
误观点,并明确指出了它们应当是相互联系和互
为因果的。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55/58
可持续发展在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方面是一
个综合的概念,它不仅涉及当代的或一国的人口、
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协调,还涉及到同后代的以
及国家或地区之间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
间矛盾的冲突。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综合的动态的概念
56/58
可持续发展也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文化、
技术及自然环境的综合概念。可持续发展主要包
括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
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三个方面。可持
续发展一是以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
态环境为基础;二是以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前提;
三是以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为目标。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综合的动态的概念
57/58
可持续发展并不是要求某一种经济活动永远
运行下去, 而是要求不断地进行内部的和外部的
变革, 即利用现行经济活动剩余利润中的适当部
分再投资于其它生产活动, 而不是被盲目地消
耗 !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综合的动态的概念
The Origin,Connotati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y Ju Meiting
The 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NanKai
University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 人类文明的演进
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
思考
? 可持续发展思想
的产生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可持续发展一詞的
来源
? 发展的内涵
? 可持续性的内涵与
定义
?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3/58
人类生存繁衍的历史可以说是人类社
会同大自然相互作用、共同发展和不断进
化的历史。
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不断演替至今,大
体经历了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
和后工业文明这几个阶段。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人类文明的演进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4/58
人类破坏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
历史可能同人类文明史一样古老。贝尔
纳 (Bernal)认为,从远古时代的猎人开
始,,人就从事推翻自然界的平衡以
利于自己, 的活动。
人类文明的演进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5/58
在采猎文明时期,生产力水平很低,人类对
环境的破坏很小。
进入农业文明后,人类已经能够利用自身的
力量去影响和改造局部地区的自然生态系统,在
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环境问题,
但是,从整体上看,农业文明时期,人类对自然
的破坏作用尚未达到造成全球环境问题的程度,
这时,人类的环境意识尚属原始,在宗教中表现
为崇拜自然。
人类文明的演进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6/58
以牛顿力学和技术革命为先导的工业文明使部
分人自认为已经能够彻底摆脱自然的束缚,成为
主宰地球的精灵。以培根和笛卡尔为代表提出的
,驾驱自然,作自然的主人, 的机械论思想开始
影响全球,这一时代,人们把自然环境同人类社
会,把客观世界同主观世界形而上学地分割开来,
没有意识到人类同环境之间存在着协同发展的客
观规律。直到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问题不
断地在全球显现,这才引起人们的震惊与正视。
人类文明的演进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7/58
早在一个多世纪之前,恩格斯就指出, 我
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
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
人类文明的演进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8/58
无论是大气污染和水污染、水土流失和土
地荒漠化、酸雨和有毒化学品污染,各式各样
的环境问题几乎都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伴生物。
从 20世纪中叶以来处理环境问题的实践中,人
们又进一步认识到,单靠科学技术手段和用工
业文明的思维定式去修补环境是不可能从根本
上解决问题的,必须在各个层次上去调控人类
的社会行为和改变支配人类社会行为的思想。
人类文明的演进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9/58
可待续性的概念源远流长。在中国春秋战
国时期(公元前 6世纪至公元前 3世纪)就有保
护正在怀孕和产卵的鸟兽鱼鳖以利, 永续利用,
的思想和封山育林定期开禁的法令。
可待续发展思想的产生 --古代朴素的可持续性思想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10/58
著名思想家孔子主张, 钓而不纲,戈不射
宿, ; 春秋时在齐国为相的管仲,从发展经济、
富国强兵的目标出发,十分注意保护山林川泽及
其生物资源,反对过度采伐。战国时期的荀子也
把自然资源的保护视作治国安邦之策 ……, 与天
地相参, 是中国古代生态意识的目标和理想。
可待续发展思想的产生 --古代朴素的可持续性思想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11/58
西方的一些经济学家如马尔萨斯( Malthus,
1820年),李嘉图 (Ricardo,1817年 )和穆勒
(Mill,1900年 ) 等的著作中也较早认识到人类
消费的物质限制,即人类的经济活动范围存在
着生态边界。
可待续发展思想的产生 --古代朴素的可持续性思想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12/58
现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源于人们对环境
问题的逐步认识和热切关注。其产生背景是人类
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和资源遭到越来越严重的
破坏,人类已不同程度地尝到了环境破坏的苦果。
以往对经济增长津津乐道,本世纪 60,70年代以
后,随着, 公害, 的显现和加剧以及能源危机的
冲击,几乎在全球范围内开始了关于, 增长的极
限, 的讨论。
可待续发展思想的产生 --现代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13/58
把经济、社会与环境割裂开来,只顾谋求自
身的、局部的、暂时的经济性,带来的只能是他
人的、全局的、后代的不经济性甚至灾难。伴随
着人们对公平(代际公平及代内公平)作为社会
发展目标的认识的加深以及范围更广的、影响更
深的、解决更难的一些全球性环境问题(臭氧层
破坏、全球变暖和生物多样性消失等)开始被认
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 80年代逐步形成。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可待续发展思想的产生 --现代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
14/58
1960年,福伊斯特( Forexter) 等人在《科
学》杂志上发表了题为《世界末日:公元 2026年
11月 23日,星期五》的论文。可惜的是,这篇论
文发出的警告当时被认为是危言耸听的奇谈而打
入冷宫。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可待续发展思想的产生 --现代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
增长的极限和没有极限的增长
15/58
1972年,以 D.L.Meadows为首的美国、德国、挪
威等一批西方科学家组成的罗马俱乐部提出了关于
世界趋势的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认为:如果
目前的人口和资本的快速增长模式继续下去,世界
就会面临一场, 灾难性的崩溃, 。而避免这种前景
的最好方法是限制增长,即, 零增长, 。该报告在
全世界引起极大的反响,人们就此进行了广泛的争
论。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可待续发展思想的产生 --现代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
增长的极限和没有极限的增长
16/58
1980年美国发表的《公元 2000年的地球》等报告
也支持《增长的极限》的观点。《增长的极限》
曾一度成为当时环境保护运动的理论基础。
增长的极限和没有极限的增长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17/58
另有一些乐观主义者,或称为, 技术至上者,
则认为科学的进步和对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将有
助于克服这些困难。典型的乐观派著作有朱利安 L.
西蒙( Julian L Simon) 的《没有极限的增长》
(即《最后的资源》,1981年出版;《资源丰富的
地球》,1984年出版)等。他们认为:生产的不断
增长能为更多的生产进一步提供潜力。虽然目前人
口、资源和环境的发展趋势给技术、工业化和经济
增长带来了一些问题,但是人类能力的发展是无限
的,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可待续发展思想的产生 --现代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
增长的极限和没有极限的增长
18/58
人们为寻求一种建立在环境和自然资源可承
受基础上的长期发展的模式,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先后提出过, 有机增长,,, 全面发展,,, 同
步发展, 和, 协调发展, 等各种构想。
1980年 3月 5日,联合国向全世界发出呼吁:
,必须研究自然的、社会的,生态的、经济的
以及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的基本关系,确保全球
持续发展, 。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及被认同
可待续发展思想的产生 --现代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
19/58
1983年 11月, 联合国成立了世界环境与发展
委员会 ( WECD), 挪 威 首 相 布 伦 特 兰 夫 人
( G.H.Brundland) 任主席 。 成员有在科学, 教
育, 经济, 社会及政治方面的 22位代表, 其中 14
人来自发展中国家, 包括中国的马世骏教授 。
1987年, 该委员会把长达 4年研究, 经过充分论
证的报告, 我们共同的未来, ( Our common
Future ) 提交给联合国大会, 正式提出了可持
续发展的模式 。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及被认同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可待续发展思想的产生 --现代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
20/58
《我们共同的未来》对当前人类在经济发展
和保护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和系统的
评价,一针见血地指出,过去我们关心的是发展
对环境带来的影响,而现在我们则迫切地感到生
态的压力,如土壤、水、大气、森林的退化对发
展所带来的影响。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及被认同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可待续发展思想的产生 --现代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
21/58
,可持续发展,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同上述其它几种构想相比, 具有更确切的内涵和
更完整的结构 。 这一思想包含了当代与后代的的
需求, 国家主权, 国际公平, 自然资源, 生态承
载力, 环 境 和 发 展 相 结 合 等 重 要 内 容 。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及被认同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可待续发展思想的产生 --现代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
22/58
可持续发展包含两大方面的内容:一是对传
统发展方式的反思和否定,是对规范的的可持续
发展模式的理性设计。就理性设计而言,可持续
发展具体表现在:工业应当是高产低耗,能源应
当被清洁利用,粮食需要保障长期供给,人口与
资源应当保持相对平衡等许多方面。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及被认同
可待续发展思想的产生 --现代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
23/58
,可持续发展, 这一词语一经提出即在全世
界范围内逐步得到认同并成为大众媒介使用频率
最高的词汇之一, 这反映了人类对自身以前走过
的发展道路的怀疑和抛弃, 也反映了人类对今后
选择的发展道路和发展目标的憧憬和向往 ( 尽管
尚有若干模糊 ) 。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及被认同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可待续发展思想的产生 --现代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
24/58
人们逐步认识到过去的发展道路是不可持续
的,或至少是持续是不够的,因而是不可取的。
唯一可供选择的道路是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人
类这一次反思是深刻的,反思所得的结论具有划
时代的意义。这正是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得以在全
世界不同经济水平和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能够得
到共识和普遍认同的根本原因。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及被认同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可待续发展思想的产生 --现代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
25/58
,可持续发展, 从字面上理解是指促进发展
并保证其具有可持续性,很明显,它包括了两个
概念:可持续性和发展。
可持续发展一词的来源,持续( sustain) 一
词来自于拉丁语 sustenere,意思是, 维持下去,
或, 保持继续提高, 。针对资源与环境,则应该
理解为保持或延长资源的生产使用性和资源基础
的完整性,意味着使自然资源能够永远为人类所
利用,不至于因其耗竭而影响后代人的生产与生
活。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26/58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来源于生态学,最初应用
于林业和渔业,指的是对于资源的一种管理战略:
如何仅将全部资源中的合理的一部分加以收获,
使得资源不受破坏,而新成长的资源数量足以弥
补所收获的数量。例如一定区域内的渔业资源的
可持续生产就是指鱼类捕捞量适当低于该指定区
域内的鱼类年自然繁殖量。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一词的来源
27/58
由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最初是从生态学范畴
中引伸而来,当它应用于更加广泛的经济学和社
会学范畴时,便不可避免地导致了一些不同的认
识与理解,也发生过某些混乱,并按照不同的理
解被加入了一些新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一词的来源
28/58
传统的狭义的发展( development),指的
只是经济领域的活动,其目标是产值和利润的增
长、物质财富的增加。当然,为了实现经济增长,
还必须进行一定的社会经济改革,然而,这种改
革也只是实现经济增长的手段。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发展的内涵
发展的含义
29/58
联合国, 第一个发展十年( 1960-1970年),
开始时,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吴丹概括地提出了:
,发展 =经济增长 +社会变革, 这一广为流行的公式,
这反映了二次大战后近 20年期间对于发展的理解和
认识。在这种发展观的支配下,为了追求最大的经
济效益,人们尚不认识因而也不承认环境本身也具
有价值,却采取了以损害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增
长的发展模式,其结果是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严重
的环境问题。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发展的内涵
发展的含义
30/58
随着认识的提高,人们注意到发展并非是纯
经济性的,正如苏珊 ﹒ 乔治 (Susan George)所指
出的,发展是超脱于经济、技术和行政管理的现
象。发展不应当狭义地被理解为经济增长。经济
增长一般定义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有时
也看作是人均实际消费水平的提高)。经济增长
是发展的必要的条件,但并不是充分的条件。经
济增长只是发展的一部分。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发展的内涵
发展的含义
31/58
低收入国家急需经济增长来促进改善生活质
量,但这不是全部目的,也不可能无限地继续下
去。发展只有在使人们生活的所有方面都得到改
善时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发展。
没有变化就没有发展,于是,有些学者把发展描
述为人们使事物朝着有利于他们的更好方向的变
化。发展即意味着那些导致改善或进步的变化。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发展的内涵
发展的含义
32/58
,发展, 一词,无论怎样理解,它首先或至
少都应含有人类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和人群生活
条件的提高这些多方面的含义,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发展的内涵
发展的含义
33/58
通常认为,发展受到 3 个方面因素的制约:
一是经济因素,即要求效益超过成本,或至少与
成本平衡;二是社会因素,要求不违反基于传统、
伦理、宗教、习惯等所形成的一个民族和一个国
家的社会准则,即必须保持在社会反对改变的忍
耐力之内;三是生态因素,要求保持好各种陆地
的和水体的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等生命支持
系统以及有关过程的动态平衡。其中生态因素的
限制是最基本的。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发展是受限制的
发展的内涵
34/58
地球生命系统的支持力量究竟有没有极限呢?
这就是, 环境承载力, 问题。环境承载力是指一
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
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显然,
地球的承载力决不是无限的,因为最基本的一点
是地球的面积是有限的。我们的活动必须保持在
地球的承载力的极限之内。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发展的内涵
发展是受限制的
35/58
早期的经济增长模型是以资本为取向的。 80
年代的事实表明,如果不从环境的角度来管理经
济,经济增长就面临着极限,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发展的内涵
发展是受限制的
36/58
一个可持续的过程是指该过程在一个无限长
的时期内,可以永远地保持下去,而系统的内外
不仅没有数量和质量的衰减甚至还有所提高。如
果某项活动是可持续的,那么它对于任何一种实
践目的,都可以永远继续下去。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性的内涵与定义
关于可持续性内涵的讨论
37/58
可持续性的最基本的、必不可少的情况是保
持自然资源总量存量不变或比现有的水平更高。
从经济学角度讲,单纯使用存在银行里的本金所
产生的全部利息就是一种可持续的过程,因为它
保持了本金的数目不变,而任何比这更高的使用
速度则会破坏本金。
关于可持续性内涵的讨论
可持续性的内涵与定义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38/58
1986年,彼得,维托塞克( Peter Vitousek)
等人在发表于《生命科学》上的一篇文章中估计,
目前,地球上所有陆生生态系统的净初级生产量
( net primary production) 的 40% 直接或间接地
已经被人类利用了。因此,假定地球上人口增加到
现在的 3倍,而生产和消费模式仍不加以改变的话,
人类将会耗尽地球上全部的净初级生产量。从这个
意义上说,如果把, 净初级生产量, 看作本金所产
生的利息,那么,,净初级生产量, 便提供了理解可
持续性一个基础。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关于可持续性内涵的讨论
可持续性的内涵与定义
39/58
人们认识到可持续性牵涉到生物地球物理的,
经济的, 社会的, 文化的, 政治的各种复杂因素
的相互作用 。 根据不同的目标, 对可持续性可以
有经济的, 生态 ( 生物物理 ) 的和社会文化的这
3种主要的不同解释 。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关于可持续性内涵的讨论
可持续性的内涵与定义
40/58
从经济学观念对于可持续性的追求 基于希克斯,
林达尔( Hicks Lindahl) 的概述,即以最小量的资本投
入获取最大量的收益。
从生态学观点看可持续性,问题则集中在生物物
理系统的稳定性,从全球看,保持生物多样性是关键。
可持续性的社会文化概念 则试图保持社会和文化
体系的稳定,包括减少它们之间的毁灭性碰撞。保持全球
文化多样性,促进代内和代际公平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同
保护生物多样性一样的理由,我们也要尽力保护社会和文
化的多样性。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关于可持续性内涵的讨论
可持续性的内涵与定义
41/58
反映可持续性的指标体系,包括经济的、
生态的和社会的,有人认为,比较重要的指标
有:( 1)土地的组成和特性;( 2)商品和服
务的能力;( 3)生物多样性;( 4)供水的质
量和数量;( 5)土壤资产;( 6)能量流和营
养流;( 7)大气组成;( 8)气候等。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关于可持续性内涵的讨论
可持续性的内涵与定义
42/58
要给可持续性精确地下定义是相当困难的,
客观存在着内涵不很明确和容易引起岐义等问题。
这是因为:在普遍意义上说,任何一种行为方式,
都不可能永远持续不断地进行下去。在一个有限
的世界里,它总会受到这样或那样的限制。
通常所讲的持续,只是在人类现有的认识水
平上的可预见的, 持续,,现实世界还有许多不
确定和尚未为人所知的东西。因此,对可持续性
的定义不应拘泥于当前的状态,而应定义出一个
范围,在此范围内可以有较大的灵活性。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性的定义
可持续性的内涵与定义
43/58
( 1)皮尔斯( Pearce) 和特纳( Tuner) 在
1990年给可持续性下的定义是:, 在维持动态
服务和自然质量的约束条件下,它是经济发展
净收益的最大化, 。
( 2)国际自然保护同盟 ( IUCN) 在 1991年
的定义是:, 可持续地使用是指使用一种有机
生态系统或其它可再生资源在其可再生能力
(速度)的范围内, 。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性的内涵与定义
可持续性的定义
44/58
( 3)生物地球物理的可持续性是, 维持或提
高地球生命支持系统的完整性, 。包括,①提
供足够的措施以保持生物多样性;②保护和合理
使用生物圈的大气、水和土地资源,并保持其完
整性。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存在着物种多样性阈
值,如果其中一个物种数量减少到低于其阈值,
整个系统的自组织就可能破坏。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性的内涵与定义
可持续性的定义
45/58
( 4) 摩翰 ·穆纳辛格和杰利 A.麦克尼利
( Jeffrey A.Mcneely) 将可持续定义为:, 动
态的, 人类的经济体系同更大的, 动态的, 但通
常变化较慢的生态系统之间的一种关系 。 在此关
系之下, ① 人类生命可以无限延续; ② 人类个体
可以充分发展; ③ 人类文化可以展 。 但是为了不
破坏生命支持系统的多样性, 复杂性及其功能,
人类活动的影响应该保持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性的内涵与定义
可持续性的定义
46/58
( 5)世界银行副行长伊斯梅尔 ·萨拉格丁
( Ismail Sarageldin) 给出的定义是:, 可待
续性系指留给后代人不少于当代人所拥有的机
会。, 然而,如何测定机会?在经济学中,人
们可以使用, 资本, ( capital) 这个概念来
表示, 机会, 。以消耗资本换来的收入是不可
持续的,也不应当称为收入。从经济学角度讲,
保持人均资本拥有量不变或使其更多,就意味
着为后代人提供了不少于我们所拥有的机会。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性的内涵与定义
可持续性的定义
47/58
为了理解可持续性的核心内涵,萨拉格丁认为
必须扩大对资本的理解。至少有四种类型的资本:
①人造资本( man-made capital),通常被认为是
财政和经济; ②自然资本( natural capital),
自然资源等; ③人力资本( human capital),对
个人的教育、卫生健康和营养方面的投入;④社会
资本( social capital),一个社会发挥作用的文
化基础和制度等。例如:机器、工厂、道路是人造
资本,知识和技能则属于人力资本。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性的内涵与定义
可持续性的定义
48/58
( 1)对可持续发展的一个较普遍的定义可以
表述为:在, 在连续的基础上保持或提高生活
质量, 。一个较狭义的定义则是:, 人均收入和
福利随时间不变或者是增加的。,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49/58
( 2)从经济方面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最初由希
克斯 ·大达尔提出,表述为, 在不损害后代人的利益
时,从资产中可能得到的最大利益。,
其他经济学家(穆拉辛格等人)对可持续发展
的定义是:, 在保持能够从自然资源中不断得到
服务的情况下,使经济增长的净利益最大化, 。
这就要求使用可再生资源的速度小于或等于其再生
速度,并对不可再生资源进行最有效率的使用,同
时,废物的产生和排放速度应当不超过环境自净或
消纳的速度,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50/58
( 3)在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 WECD) 于 1987
年发表的《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中,对可持
续发展的定义为:,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
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这个定义鲜
明地表达了两个基本观点:一是人类要发展,尤
其是穷人要发展;二是发展有限度,不能危及后
代人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51/58
( 4) 美国有人对可持续发展的表述同 WECD相
似:满足现在的需求而不损害下一代满足他们需
要的能力。
( 5)世界自然保护同盟,联合国环境署和世
界野生生物基金会 1991年共同发表的《保护地球
—— 可持续生存战略》一书中提出的定义是:
,在生存不超出维持生态系统涵容能力的情况下,
改善人类的生活品质。,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52/58
( 6)普朗克( Pronk) 和哈克( haq) 在 1992
年所作的定义是:, 为全世界而不是为少数人
的特权而提供公平机会的经济增长,不进一步消
耗世界自然资源的绝对量和涵容能力。,
( 8)世界银行在 1992年度《世界发展报告》
中称,可持续发展指的是:建立在成本效益比较
和审慎的经济分析基础上的发展和环境政策,加
强环境保护,从而导致福利的增加和可持续水平
的提高。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53/58
( 9) 1992年,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 UNCED)
的, 里约宣言, 中对可持续发展进一步阐述为
,人类应享有与自然和谐的方式过健康而富有成
果的生活的权利, 并公平地满足今世后代在发展
和环境方面的需要, 求取发展的权利必须实现 。,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54/58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从理论上结束了长期以来
把发展经济同保护环境与资源相互对立起来的错
误观点,并明确指出了它们应当是相互联系和互
为因果的。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55/58
可持续发展在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方面是一
个综合的概念,它不仅涉及当代的或一国的人口、
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协调,还涉及到同后代的以
及国家或地区之间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
间矛盾的冲突。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综合的动态的概念
56/58
可持续发展也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文化、
技术及自然环境的综合概念。可持续发展主要包
括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
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三个方面。可持
续发展一是以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
态环境为基础;二是以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前提;
三是以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为目标。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综合的动态的概念
57/58
可持续发展并不是要求某一种经济活动永远
运行下去, 而是要求不断地进行内部的和外部的
变革, 即利用现行经济活动剩余利润中的适当部
分再投资于其它生产活动, 而不是被盲目地消
耗 !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综合的动态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