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矿物
? 矿物的形态
? 矿物的单体形态,
? 一向延伸 (柱状 )
? 二向延伸 (片状 )
? 三向延伸 (粒状 )
? 矿物集合体的形态,
? 粒状集合体,鲕状集合体,放射状集
合体等。
? 解理,
? 解理组数,一组、两组、三组等;
? 解理夹角;
? 解理发育程度,极完全、完全、中等、
不完全等。
? 硬度,
? 摩氏硬度计;指甲、小刀、石英
? 光泽,
? 金属光泽、半金属光泽、金刚光泽、玻
璃光泽
? 常见造岩矿物的鉴定
? 采用类比法
? 暗色矿物,
? 橄榄石 辉石 角闪石 黑云母
? 浅色矿物,
? 正长石(钾长石)、斜长石(钙长石、
钠长石)、石英、方解石
暗色矿物
? 橄榄石,橄榄绿色,玻璃光泽,无解理,
? 硬度 >小刀。
? 辉石,暗色,短柱状,断面八边形,
? 玻璃光泽,两组近直交解理,
? 硬度 >小刀。
? 角闪石,暗色,长柱状,断面六边形,
? 玻璃光泽,两组斜交解理,
? 硬度 >小刀。
? 黑云母,黑色,片状,玻璃光泽,一组
? 极完全解理,硬度 <指甲。
橄榄石(孤立四面体结构)
(Mg,Fe)2SiO4
? 硅酸盐矿物占
地壳质量的 85%。
硅氧四面体是硅酸
盐矿物主要晶体结
构,硅氧四面体的
组合决定了矿物的
类型。
普通辉石 透辉石
角闪石、斜长石镜下
黑云母的一组解理
(左图 )。
角闪石镜下的两组解理
(下图 ) 。
黑云母
黑云母
浅色矿物
? 正长石,浅色,板状,玻璃光泽,卡式双晶,
? 两组直交解理,硬度 >小刀。
? 斜长石,浅色,板状,玻璃光泽,聚片双晶,
? 两组近直交解理,硬度 >小刀。
? 石英, 无色透明或乳白色,晶面玻璃光泽,
? 断口油脂光泽,无解理,硬度 >小刀。
? 方解石,无色透明或乳白色,玻璃光泽,三
? 组斜交完全解理,指甲 <硬度 <小刀。
正长石(单体) 斜长石(聚片双晶)
矿物晶体 1石盐 2钼铅矿 3黄玉
4白云母 5斜长石 6石英
方解石
岩浆岩
? 颜色,风化面的颜色,新鲜面的颜色。
? 矿物成分,矿物名称(七种造岩矿物),
? 鉴定标志(矿物的物理性质)
? 粒度大小,百分含量。
? 结构,显晶粒状结构,隐晶质结构,斑
? 状结构,似斑状结构。
? 构造,块状构造,流纹构造,气孔构造。
侵入岩的形成

















99

2



沉积岩
? 碎屑结构,
? 碎屑物 +胶结物
? 碎屑物特征,
? 成分 (石英 长石 岩屑 )
? 粒度大小
? 磨圆度和分选性
? 胶结物,
? 泥质 硅质 钙质 铁质
? 构造,层理 (水平 波状 交错 ) 层面
? 沉积岩的特征是含有化石
碎屑结构(镜下)
水平层理(镜下)
斜层理
雨痕
现代干裂
菊石 (化石 )
变质岩
? 矿物特征,惯通矿物,特征变质矿物,
? 变晶结构,鳞片变晶结构,粒状变晶结构,
? 鳞片粒状变晶结构,粒状鳞片变
? 晶结构,
? 变余结构,变余碎屑结构,变余泥质结构,
? 变成构造,板状构造,千枚状构造,片状构
? 造,片麻状构造,
? 无片理的镜下照片 片理构造的镜下照片
三大岩类总结
岩类 成因 成分 结构 构造
岩浆岩 岩浆冷凝
形成,
热 冷
7种造岩矿
物,橄 /辉 /
角 /黑云 ;
正 /斜 /石英
隐晶质
斑状
显晶粒状
气孔构造
流纹构造
块状构造
沉积岩 剥蚀 \搬运 \
沉积 \沉积
成岩,
常温常压
石英
长石
岩屑
碎屑结构
泥质结构
层理构造
层面构造
成层性
变质岩 原岩经变
质作用形
成变质岩
冷 热
贯通矿物
特征变质
矿物
变晶结构
变余结构
片理构造
块状构造
外动力地质作用综合分析
? 了解清水河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 分析清水河地区地壳结构及组成,
? 分析清水河地区风化作用特点,
? 分析清水河地区河流地质作用,
? 分析清水河地区海洋地质作用,
? 分析清水河地区地下水地质作用,
? 分析清水河地区地壳运动特征,
外动力地质作用综合分析
内动力地质作用综合分析
? 地层简表,
? 地层与地层的接触关系,
? 地层岩体的接触关系,
? 地质构造,
? 内动力作用发生时间,
200m
0 1000m
王庄
沙岭 云山
龙河 羊山 赵庄
N
片岩、片麻岩 底砾岩 砂岩 页岩 石灰岩 玄武岩
花岗岩 冷凝边 矽卡岩、角岩 捕虏体 断层 风化壳
龙河地区地质剖面示意图
A r
A r
Z
Z∈ ∈
∈∈
O O
O
OC C C C
P
P
P
P
T K
K
T
地层简表
? K
? T
? P
? C
? O
? ?
? Z
? Ar
整合
? 平行不整合
? 角度不整合
Pt1-2
S D
J
地层与地层的接触关系
? 整合:
? Z / ? ?/ O C / P P / T
? 平行不整合:
? O / C
? 角度不整合:
? Ar/Z
? Z ? O C P T / K
地层与岩体的接触关系
? 侵入接触关系:
? Z ? O C P T / r
? 沉积接触:
? r / K
地质构造
? 褶皱:
? 赵庄、王庄背、向斜。
? 云山背斜。
? 沙岭向斜、羊山向斜。
? 断层:
? 王庄逆断层。
? 羊山正断层。
内动力地质作用发生时间
? 根据地层与地层,地层与岩体的接触关
系和地质体之间的切割关系进行判别,
? 岩体的形成时间
? 变质作用发生的时间
? 褶皱与断层形成的时间
阅读地形地质图
? 阅读图名 比例尺 图例,
? 根据地形等高线分析本区地形,
? 列出地层柱,
? 确定地层与地层地层与岩体的接触
关系,
? 判读地质构造 (褶皱 断裂 )
? 确定内动力地质作用发生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