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荒漠化防治原理
第一节 风蚀荒漠化防治的风沙物理学原理
第二节 风蚀荒漠化防治的生态学原理
第三节 水蚀荒漠化的防治原理
第四节 盐渍荒漠的防治原理
第一节 风蚀荒漠化防治的
风沙物理学原理
一、风力侵蚀作用
(一)沙粒的起动
起动风速理论公式
表 3-1 沙粒粒径与起沙风速值(新疆莎车)
沙粒粒径( mm) 起沙风速( m/s)
0.1~0.25 4.0
0.25~0.5 5.6
0.5~1.0 6.7
>1.0 7.1
表 3-2 不同含水率时沙粒的起动风速值
不同含水率下沙粒的起动风速( m/s)
含 水 率( %)沙粒粒径( mm) 干燥状态
1 2 3 4
2.0~1.0 9.0 10.8 12.0 — —
1.0~0.5 6.0 7.0 9.5 12.0 —
0.5~0.25 4.8 5.8 7.5 12.0 —
0.25~0.175 3.8 4.6 6.0 10.5 12.0
地表状况 起动风速( m/s)
戈 壁 滩 12.0
风 蚀 残 丘 9.0
半固定沙丘 7.0
流 沙 5.0
(二)风力作用过程
1.风力侵蚀作用
D=f(v*)2 ( 3-3)
式中 D—— 侵蚀力;
V*—— 侵蚀床面上的摩阻流速。 。
风的侵蚀能力
(二)风力作用过程
1.风力侵蚀作用
W = f ( Vp,dp,Sa,a) ( 3-4)
式中 W—— 磨蚀量( g/kg);
Vp—— 颗粒速度( cm/s);
dp—— 颗粒直径( mm);
Sa—— 被蚀物稳定度( J/m2);
a—— 入射角( 。 )。
磨蚀强度
(二)风力作用过程
2.风力输移作用
当风速大于启动风速时,土壤和沙粒物质随风
运动,其运动方式有悬移、跃移、蠕移 3种形式。
悬移质占
3%~38%
跃移质占
55%~72%
悬移质占
7%~25%搬运比例
风的搬运能力与摩阻流速的 3次方成正比:
Q = f( V3*) ( 3-5)Pg
在特定条件下输沙量与风速的关系(新疆莎车)为:
Q = 1.47× 10-3 V3.7 ( 3-6)
式中 Q—— 输沙率 [g/( cm, min) ];
V—— 风速( m/s)。
(二)风力作用过程
2.风力输移作用
土壤颗粒被风搬运的距离取决于风
速大小、土壤颗粒或团聚体的粒径和重
量,以及地表状况。
(二)风力作用过程
3.风力沉积作用
( 1) 沉降堆积
( 2) 阻遇堆积
(三)影响风蚀的因素
1.土壤抗蚀性
我国干旱区风成沙的力度成分,以细沙为主,
很难形成抗风蚀的结构单位,易被吹蚀。
土壤抵抗风蚀的性能主要取决于土粒质量及土
壤质地、有机质含量等。
表 3-5 我国干旱区主要沙漠沙的粒度组成
沙漠名称
各粒级( mm)
>1.00 1.00~0.50 0.50~0.25 0.25~0.10 0.10~0.05 <0.05
塔克拉玛干沙漠 — 0.02 4.54 34.15 41.97 19.32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 — 8.70 68.20 19.10 4.00
巴丹吉林沙漠 — 3.40 23.40 61.40 9.82 1.98
腾格里沙漠 0.01 1.60 6.61 86.88 4.90 —
乌兰布和沙漠 0.01 0.78 17.31 72.11 9.52 0.27
库布齐沙漠 — 1.10 1.90 85.30 11.70 —
宁夏河东沙区 — 0.16 17.99 75.05 6.16 0.67
平 均 微量 1.00 11.49 69.01 14.74 3.75
土壤有机质能促进土壤团聚体的形成并提高其
稳定性,提高抗蚀能力。
2.地表土袭
3.降雨
降雨使表层土壤湿润而不能被风吹蚀。1
降雨还通过促进植物生长间接地减少风蚀。2
降雨还有促进风蚀的一面。因为雨滴击坏了土块
和团聚体,提高了土壤的可蚀性。
3
由耕作过程形成的地表土袭,能够通过降低地表风速
和拦截运动的泥沙颗粒来减慢土壤风蚀。
4.土丘坡度
表 3-7 坡面上相对于平坦地面的风蚀量
坡度
( %)
相对风蚀量 相对风蚀量坡度
( %)坡顶 坡上部 坡顶 坡上部
0~1.5(平坦) 100 100 6.0 320 230
3.0 150 130 10.0 660 370
5.裸露地块长度
6.植被覆盖
风力侵蚀强度随被侵蚀地块长度而增加,对于一定
的风力,挟沙能力是一定的。土壤可蚀性越高(抗
蚀性越低),则饱和路径长度越短。
增加地面植被覆盖(生长的作物或作物残体),是
降低风的侵蚀性最有效的途径。
植被的保护作用与植物种类(决定覆盖度和覆盖季
节)、植物个体形状和群体结构、行的走向等有关。
二、风沙运动规律
(一)风沙流结构特征
1.沙粒粒径随高度的分布特征
高度
cm
高度
cm
粒 径 %
>0.1mm <0.1mm
粒 径 %
>0.1mm <0.1mm
1 20.96 79.04 6 7.92 92.08
2 18.25 81.75 7 4.49 95.51
3 12.80 87.20 8 2.19 97.81
4 10.55 89.45 9 2.02 97.98
5 8.72 91.28 10 1.75 98.25
2.含沙量随高度的分布特征
表 3-9 不同高度风沙流中含沙量的分布( V=9.8m/s)
高度( cm) 0~10 10~20 20~30 30~40 40~50 50~60 60~70
沙量( %) 79.32 12.3 4.79 1.50 0.95 0.40 0.74
3.含沙量随风速变化
风沙流中含沙量与风速的关系
表 3-10 风速与含沙量的关系(新疆莎车)
离地面 2m高处风速( m/s) 4.5 5.5 6.5 7.4 13.2 15.0
0~10cm高度的含沙量 [g/(cm·min)] 0.37 1.04 1.20 2.27 19.44 35.58
结构数 S表征
判断风沙流饱和
程度的特征值
当 =1时,吹蚀量和堆积量相等,地面无堆积;当 <1
时为饱和状态,形成堆积;当 >1时,为不饱和状态,继续吹
蚀。
(二)沙丘的移动
1.沙丘移动的方向和方式
( 1) 沙丘移动的方向
移动的总方向是
和起沙风的年合成风
向大致相一致。
( 2) 沙丘移动的方式
取决于风向及其
变率,分为 3种情况
(图 3-5)。
2、沙丘移动的速度
沙丘移动的速度取决于风速和沙丘本身的高度。
沙丘在单位时间里前移的距离与
背风坡一测堆积的总沙量的关系
2、沙丘移动的速度
沙丘移动的速度取决于风速和沙丘本身的高度。
三、风蚀与沙质荒漠化
(一)土地风蚀退化
( 1) 土壤流失
( 2) 土壤质地变化
土壤退化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 3) 养分流失
( 4) 生产力降低
( 5) 磨蚀
(一)土地风蚀退化
土壤退化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三、风蚀与沙质荒漠化
(二)风蚀荒漠化的成因类型
我国北方现代荒漠化土壤中 94.5%为人为因素所致!
四、风蚀荒漠化防治的基本原理
风蚀荒漠化的实质 就是土地的风蚀退化过程。
制定风蚀荒漠化防治的技术措施主要依据土壤风
蚀原因及风沙运动规律,即蚀积原理。
原理和途径概括为下述几个方面:
( 1) 增大地表粗糙度,降低近地层风速
( 2) 阻止气流对地面直接作用
( 3) 提高沙粒起动风速,增大抗蚀能力
( 4) 改变风沙流蚀积规律
第二节 风蚀荒漠化防治的
生态学原理
植物治沙成为防治土地沙质荒漠化最
有效的首选措施。利用植物改造沙质荒漠
化土地,首要问题是植物在流沙上如何成
活与保存,及其改造流沙环境的生态功能。
一、植物对流沙环境的适应性原理
可以利用天然植物在流沙地区去恢复和建立植
被,这便是植物治沙的物质条件和理论基础。
干旱和流沙的活动性是影响植物最普遍、最深
刻的 2个限制因素,是制定各项植物治沙技术措
施的主要依据。
(一)植物对干旱的适应性
在长期干旱气候条件下,流沙上分布的植
物,产生一定的适应干旱的特征,表现为:
( 1) 萌芽快,根系生长迅速而发达
( 2) 具 有旱生形态结构和生理机能
( 3) 植物化学成分发生变化
(二)植物对风蚀、沙埋的适应
流动沙丘上的植物对风蚀、沙埋的适应能
力可归纳为以下 4种类型,
1.速生型适应
2.稳定型适应
3.选择型适应
4.多种繁殖型适应
沙拐枣、花棒、杨柴、
梭梭、木蓼等。
杨柴、沙拐枣、红柳、
骆驼刺、沙柳、麻黄、
沙蒿、白刺、沙竹、
牛心朴子、沙旋复花等。


(二)植物对风蚀、沙埋的适应
沙生植物对流沙环境活动性的适应途径
主要是避免风蚀,适度沙埋。沙埋的适度范围
可用沙埋厚度与灌木本身高度之比值( A)来
衡量。 A=0~0.7为适度沙埋,A>0.7为过度沙埋。
天然灌木、半灌木产生灌丛沙堆效应,以
消除风蚀。
(三)植物对流沙环境变异性的适应
植物对环境变异的适应性变化,
亦即沙地植被演替规律,这是恢复天
然植被和建立人工植被各项技术措施
的理论基础。
二、植物对流沙环境的作用原理
(一)植物固沙作用
植物以其茂密的枝叶和聚积枯落物庇护表
层沙粒,降低近地层风速,加速土壤形成过程,
提高临界风速值,起到固沙作用。当沙面逐渐
稳定以后,便开始了成土过程。
二、植物对流沙环境的作用原理
(二)植物的阻沙作用
输沙量与风速的三次方成正相关,风速的降
低,起到阻沙作用。
植被阻沙作用大小与覆盖度有关,不同植物
固沙和阻沙能力取决于近地层枝叶 分布状况。
灌木固沙和阻沙能力较强。
二、植物对流沙环境的作用原理
(三)植物改善小气候作用
在植被覆盖下,反射率、风速、水面
蒸发量显著降低,相对湿度提高。小气候
改变后,加速成土过程。
(四)植物对风沙土的改良
植物对风沙土的改良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 机械组成发生变化。
② 物理性质发生变化。
③ 水分性质发生变化。
④ 有机质含量增加。
⑤ 氮、磷、钾三要素含量增加。
⑥ 碳酸钙含量增加,PH值提高。
⑦ 土壤微生物数量增加。
⑧ 沙层含水率减少。
二、植物对流沙环境的作用原理
第三节 水蚀荒漠化的防治原理
一、水力侵蚀作用
(一)侵蚀起动流速
起动流速或临界流速分为滑动起动和滚动起动 2种。
泥沙颗粒的滑动起动流速
滚动起动流速
搬动的沙粒颗粒的体积或重量总与流速的六次方
成正比,即 G∞V 6。
(二)水力侵蚀作用过程
1.水流侵蚀作用
水力侵蚀作用分为下蚀和侧蚀 2种方式。
土壤侵蚀模数
侵蚀深度转化式
侵蚀强度分为微度、轻度、中度、强度、极度和剧烈侵蚀 6级。
2.水流搬运作用
水流搬运作用有悬移和推移 2种。
坡面流挟沙能力经验公式
水流挟沙能力经验公式
侵蚀率
3.泥沙堆积
泥沙沉速公式
泥沙的沉积条件可分为 3个不同区域:
( 1) 在 COD线以上 V*>V*e,FOD部
分以推移为主,其余以悬移为主。
( 2) 在 EOD线以下 V*<V*c及 V*<w,泥
沙迅速淤积。
( 3) 在 COE线左侧 w<V*<V*c,不发生
过多沉积。
二、土壤侵蚀规律
水力侵蚀过程中剥蚀、搬运和沉积 3种状态的发生
是在不同条件下,水的破坏力大于土体的抵抗力的结果。
(一)雨滴击溅侵蚀
雨滴溅蚀主要表现在下列 3个方面:
( 1) 破坏土壤结构,形成“板
结”。( 2) 直接打击地面,产生土粒飞溅和沿坡面迁移。
( 3) 雨滴打击增强地表薄层径流的紊动强度,导致了
侵蚀和输沙能力增大。
降雨侵蚀力指标
(二)地表径流侵蚀
1.坡面径流侵蚀
冲刷流速和粒径、容重间关系
稳定条件下,水流流过单位
面积坡面时产生的冲刷作用
2.沟蚀
侵蚀沟谷分为浅沟、切沟、冲沟、坳沟 4个不同发育阶段。
坡面径流集中向下切入底土,形成深度超过 1m,宽度超
过深度 0.5~1倍以上(在生产影响下可达几倍到几十倍)
的宽而浅的沟道,即浅沟。
浅沟径流集中切入地面很深,出现沟头,即为切沟。
切沟的深度为 10~50m,横断面呈, V”字型。
切沟进一步发育,跌水出现在上游,横断面一般呈, V”
型或宽, U”型,下游出现堆积物及冲积物,即冲沟阶段。
冲沟发育到一定阶段时,侵蚀沟逐步停止发育,坡脚形
成稳定的坡积物,沟头和沟坡上逐渐长出植物,称为坳
沟阶段或安息阶段。
(三)下渗侵蚀
水流下渗,增加了土体重力,土体颗粒
之间凝聚力减弱,发生滑坡、崩塌、泻溜等,
造成土壤侵蚀。
水力对土壤侵蚀还有混合侵蚀。最常见
的混合侵蚀就是泥石流。
三、影响土壤水蚀的因素
(一)降雨对土壤水蚀的影响
1.雨型
2.降雨强度
3.降雨量
(二)地形对土壤水蚀的影响
1.坡度
坡面坡度是决定径流冲刷能力的基本因素之一。条件
相同时,坡度愈大,流速愈大,土壤侵蚀量愈大。坡度对
雨滴的击溅侵蚀也有一定影响。
2.坡长
条件相同时,坡面长度直接影响水力侵蚀强度。
(二)地形对土壤水蚀的影响
结合降雨条件,归纳起来有三种情况:
⑴ 特大及较大暴雨情况下,坡长与径流量、冲刷量均成
正相关;
⑵ 降雨平均强度小,或平均强度较大而持续时间较短的
情况下,坡长与径流量成反相关,而与冲刷量成正相关;
⑶ 一次降雨量很小,历时也很短的情况下,坡长与径流
量、冲刷量均成负相关。
3.地形
地形对水力侵蚀的影响,是坡度和坡长综合作用的
结果。
4.坡向
坡向不同,太阳辐射不同,从而影响土壤环境因子
的不同,其侵蚀过程也有差异。
(二)地形对土壤水蚀的影响
(三)土壤条件对水力侵蚀的影响
土壤是影响径流的因素。
影响土壤的因素有土壤质地、土壤结构及
水稳性、土壤孔隙、剖面结构、土层厚度、土
壤湿度及土地利用方式等。
(四)植被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植被对抑制土壤侵蚀发生起积极作用。
1.拦截降雨
2.调节径流
3.团结土体
4.改良土壤性状
(五)人为活动对水力侵蚀的影响
人为活动的影响有 2个作用:
是人为过度的经济活动,成为水蚀荒漠化发
生、发展的主导因素;
1
是人们促进退化土壤逆转。2
第四节 盐渍荒漠化的防治原理
一、盐渍土的形成与分布
(一)盐渍土的形成
盐渍土形成条件主要有:
1.物质来源
岩石风化物;
含盐地层风化和再循环;
火山活动的产物;
深层盐水外冒;
风蚀风积盐类;
生物累积的盐分等等。
第四节 盐渍荒漠化的防治原理
一、盐渍土的形成与分布
(一)盐渍土的形成
盐渍土形成条件主要有:
2.地形条件
从大中地形来看,低洼地区积盐形成渍土。
从小地形来看,高处积盐,形成盐斑。
土壤盐分的累积必须具有适宜的地形条件。
3.水文条件
4.气候条件
第四节 盐渍荒漠化的防治原理
一、盐渍土的形成与分布
(一)盐渍土的形成
盐渍土形成条件主要有:
地下水位高,矿化度高是形成盐渍化的重要条件。
干旱、半干旱地区或季节性干旱地区,易于积盐。
第四节 盐渍荒漠化的防治原理
一、盐渍土的形成与分布
(一)盐渍土的形成
盐渍土形成条件主要有:
5.生物条件
6.人为因素
植被稀疏或光板地极易积盐形成盐渍化。
灌溉地区,人为用水不当,造成或加强盐渍化。
(二)我国盐渍土的分布
我国盐渍土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的干旱
地区,主要有滨海、华北、西北、东北、灌区次生等五大
盐渍土区。其中三北防护林地区是我国盐渍土集中分布区,
盐碱地 2170.48万 hm2,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 5.3%。
三北地区境内共有 5个亚类:
旱盐土 草甸盐土 沼泽盐土
碱化盐土(苏打盐土) 滨海盐土
二、水肥盐运动规律
(一)水盐运动规律
1.垂直运动
2.水平运动
大地形在洼处形成盐渍化。
小地形洼地边缘或平地中局部高地形成盐斑。
水盐垂直运动有积盐和脱盐 2种 。
(二)肥盐关系
肥料对土壤盐类的克制作用表现在:
水肥盐的运动规律是盐渍化防治重要理论依据,治水是
基础,培肥是根本。
施肥可以补充和平衡阳离子,提高作物的抗盐性。
有机质利于脱盐,活化钙镁盐类,中和土壤,释放养分。
有机质使碱性盐被吸附固定对作物起到缓冲作用。
三、土壤次生盐渍化的成因及特点
(一)土壤次生盐渍化的成因
引起灌区地下水位上升的原因主要有:
( 1) 渠系渗漏水大量补给地下水
( 2) 缺少充分的出流条件
( 3) 过量灌水促使地下水位上升
利用高矿化度的咸水、碱性水灌溉也是引起次生盐渍化
的因素之一。
含有可溶性盐类的地下水位上升是形成土壤次生盐渍化
的根本原因。
工业废水(污水)大量排放,也造成土壤盐分积累。
(二)次生盐渍化发生的特点和规律
次生盐渍化常具有如下发生和分布规律:
( 1) 灌区的地上河道或输水道两侧,次生盐渍化沿河、渠
呈条带状分布。
( 2) 洪积扇扬水灌区的下部或多级扬水灌区的一级扬水
地区,大面积成片发生。
( 3) 耕种的条田中,插花盐斑,呈点片状分布。
( 4) 平原水库、湖泊,常年积水的洼地和插花种稻的稻田
周围地带,由内向外呈辐射状分布。
( 5) 渠道交岔的三角地带易发生盐渍化。
( 6) 垦殖盐渍土而发展的自流灌区,盐斑多分布于条田中
间,仅在干、支渠两侧呈带状分布。
(三)盐斑的成因
可见土壤的不均匀性是盐斑形成的基础。
冲积平原,土壤分布不均匀,使土壤水盐重新分配,
运行速度发生差异,形成盐斑。
灌溉中,土壤分布不均匀,使水盐重新分配,产生
盐斑。
形成盐斑的因素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
四、土壤盐渍化的防治原理
盐渍化的防治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 1) 控制盐源
( 2) 消除过多的盐量
( 3) 调控盐量
( 4) 转化盐类
( 5) 适应性种植